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学籍档案管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2001年,教育部了《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管理暂行规定》,推行了高等教育学历电子注册制度;2006年,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正式开通使用。这一系列举措意味着高校档案管理由传统的手工操作逐步过渡到以计算机网络为工具的电子档案管理。众所周知,成人高等教育由于办学形式、培养层次、学制的多样性使得档案管理难度很大,而成教档案管理的核心部分是学籍档案管理。新的形势下,如何做好成教学籍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目前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学籍管理工作不够重视,认识模糊。一部分成教管理工作人员在思想上把成教当成普教的附属品,甚至还有少数分管成教工作的校领导和工作人员将它看成创收的渠道,由于思想上不够重视和认识上模糊不清,故不能摆正成人教育的位置。这些体现在硬件设施不完善,没有按岗配备专门人才,档案管理混乱等。
2管理手段落后、模式陈旧。目前,仍有许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电子档案管理仍然采用传统手工操作或者没有取消手工操作方式,没有上升到“电子”的高度。学籍管理的常规性工作如新生名册打印、教学计划管理、毕业名册打印等各类有关学籍档案的管理,虽一部分使用了计算机,但仅采用单机操作,计算机的价值只是打印的工具而已。这些管理手段落后于形势,跟不上时展的需要,阻碍了工作效率的提高和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3忽视学籍档案管理队伍建设和人员培训。成教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管理人员有极强的计划性、准确性和原则性。但是许多地方高校普遍忽视了学籍管理队伍的建设,学籍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专业结构、年龄结构不合理,并且随着学分制的实施,加强和完善学籍管理队伍建设显得十分必要。高校必须紧紧围绕当前时展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彻底摒弃陈旧、落后的管理理念,将科学、先进、高效的管理理念引进到学籍电子档案管理领域。
4信息技术领域内的难题制约着学籍电子档案管理水平。从电子文件形成的过程和特点看,电子档案仍像传统档案一样具有形成阶段、管理阶段、处置阶段。但电子档案管理有其自己的特点,它是无形的东西,装载在某种介质上,并且必须通过计算机或其他“懂”得其组成规则的工具才能看得到它,没有传统档案的直观性。可以说,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和原始性的技术难题很多。
将手工管理的纸质档案转换为数字信息进入网络,即从档案的实态转换到虚拟态,档案信息与载体分离,网络传递的是档案,信息用户得到的是复制品,而非档案原件。网上黑客与病毒的客观存在及用户根据自己利益对信息的取舍,可能使档案信息内容更改。这些人为因素会影响电子档案的真实性。
将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时所用的载体相对于纸质档案对环境要求更高,寿命较短。载体的不稳定性必然影响信息的真实性。网络更新一段时间后,要找到电子档案的原版比较困难,这必然使档案凭证作用受到影响。(二)完善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电子档案管理的措施
1明确管理目标,强化管理意识。成人高等教育要以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能力创新型人才”和“社会急需和广泛就业型人才”为目标,以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为中心来开展工作。而学籍电子档案管理作为成人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它的管理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为了达到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来做好学籍电子档案管理,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学籍电子档案管理过程的每一项工作。在明确管理目标的同时,需要强化管理意识。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者的业务水平、政策水平和自身素质直接影响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籍管理队伍的培训和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和理解学籍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性质和重要性,自觉地认真钻研业务,学习新知识,提高工作能力。要使他们通过不断的学习,熟悉和掌握计算机技术,增强统计分析问题的技能;结合学籍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实际,善于总结摸索出学籍电子档案管理的基本规律并不断创新;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全面提高学籍电子档案管理水平和能力。
2完善管理制度,实行规范管理。现今所用的档案管理制度是按纸质文件档案来制定的,已经不能适用于现代化的学籍电子档案管理技术。高校应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广泛听取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将“电子档案”充实到学籍档案管理制度中去,并对原有的学籍档案管理制度进行适当合理的修订,并对与之配套的一系列相关管理制度也给予重新修订,使管理制度建设日趋完善。
规范和加强学籍电子档案管理,对成人高等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学籍档案管理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我们必须实行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从招生到毕业,在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环节,学籍电子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对待,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坚持原则,管理到位,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认真做好学籍电子档案管理工作。
3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将电子档案的优势最大化。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各高校都有自己的校园网。校园网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这为实现学籍电子档案管理网络化、一体化在硬件上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但光有良好的硬件基础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开发出与之配套的应用软件系统。
为此,成教学籍管理部门应当争取学校的大力支持,应尽可能地组织技术力量开发出适用于本校的学籍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应包括新生报到注册管理、在校生管理、成绩管理、教材管理、纸介质档案管理、毕业生管理、数据接口等模块,涉及到学籍管理的方方面面。此管理系统应运行在因特网上,学生能在千里之外能够查到自己的学籍状态;教师能在家里能够查到自己什么时候该去哪个教室上课。
关键词:学籍档案 管理 作用 现状 建议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b)-0223-02
高职学籍档案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为骨干校建设提供有价值的支撑数据,学籍档案是在学籍管理过程中生成的,这些学籍档案材料要求教务工作人员认真收集、整理、装订,并按照学籍档案管理的要求立卷归档送交学校档案部门永久保存。学籍档案除了能为师生提供使用,还要为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和骨干校建设提供服务。
1 高职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人才的选拔、就业观念的转变,高职学籍档案在社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应用。因此,完善高职学籍档案管理,研究其特点及规律,分析学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对策,不但可以促进高职档案管理的发展,而且对于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籍档案的形成有一定的过程和时段,文件之间有不规律时间联系,学生的学籍档案有明确的起始和终止时间,形成以时间为进程。学籍档案不仅影响到整个学校档案管理的完整性,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到对一个人的全面了解和如何合理的使用人才,高职学籍档案包括录取新生花名册、新生登记表、学籍卡片、在校名册、学生成绩总表、毕业审批、论文答辩、学生学籍异动材料、学生奖励(优秀学生、奖学金等)材料、学生违纪处分材料等等,记载了学生自入学到离开学校整个学习和生活的过程,具备查考价值的资料档案。因此,收集和利用好高职学籍档案,是高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为了能让学籍档案管理为骨于校建设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完善学籍档案管理。
2 高职院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现状
高职学籍档案记录了一所学校自办学后所有学生的在校信息,与每位毕业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具有凭证作用及社会服务功能,前段时间,有很多已经毕业的学生回校查学籍档案,因工作后表现优秀,现要被选拔、任用、考核,需要在校期间的学籍档案,并要求复印,学校虽然有这些学生的学籍档案,但往往这些数据都存在填写内容不全,杂而很乱,造成档案资料的缺失。看到学生的无奈,我们深深地体会到: 高职档案部门必须抓好学籍档案管理,决不能再给学生留下任何遗憾。学籍档案包含的内容较多,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多,高职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受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制约,目前高职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高职学籍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标准不统一
虽然多数高职学校都按照教育部颁布的学生管理规定去进行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但是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标准,都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方法去管理学籍,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学籍档案管理制度,使高职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不能落到实处,导致学籍的原始档案残缺不全或杂乱无章。导致学籍档案材料杂乱且降低了使用的价值。
2.2 职责范围不清,管理意识缺乏
高职教学管理人员认为学籍档案没什么实际用途,学籍管理人员缺乏应有的学籍档案管理意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学籍档案的填写错误或格式不统一,没有严格的按照档案管理相关规定对档案进行管理,使档案失去了它的真实性和应用性。教学管理有关部门职责范围不清,学生在校期间一些重要信息资料,如奖学金或竞赛项目获奖材料,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大学英语三四六级考试取得各项比赛的材料和所受处分材料等等缺乏完整性,有的根本没有记录,使得学籍档案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完整性和真实性,给今后的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也会影响高校学籍档案的质量,从而削弱了学籍档案的社会价值。
2.3 高职学籍档案归档质量偏低
学院教务处在整理2001级至2009级学籍档案时,发现学籍档案里错误很多,如填写内容不全、出现错别字、乱填乱改、文字材料纸张规格不对、学生毕业照片版面多样,并没有按要求的粘贴、材料没按规定传递或文件丢失、学生鉴定表填写雷同等等。以上原因都是因为教学管理部门收集资料缺乏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导致学生学籍档案在收集整理过程中出现缺失和混乱,造成学籍档案缺乏,学籍档案无法为学生提供服务。
2.4 高职学籍档案没有充分发挥潜在价值,帮;原因是管理模式落后
学籍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与学籍管理相统一的重要性,工作中缺乏主动和创新性,高职档案管理工作随意性大,制度不严,管理的落后,使得学籍档案在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及学生管理工作中没有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高职学籍档案管理只是停留在收集、整理、归档的层次,没有对学籍档案进行深层次的信息加工,没为教学创新或教学管理提供有价值材料依据,也很少为骨干校建设提供有价值数据,无法实现学籍档案最大价值。
3 做好高职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
高职学籍档案的内容包括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信息档案,是教学档案的主体和核心。这些在学生成长与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字材料,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在校的全过程,对于学校、个人及社会了解学生具有重要的凭证作用和参考价值。那么,如何加强高职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使高职学籍档案的发挥最大价值,是目前高校管理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3.1 明确认识学籍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学籍档案管理是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高职院校各项决策服务的,是为骨干校建设服务的,是为广大师生服务的。学籍档案是关系到学生自身前途有价值的资料信息,是学生步入社会留给用人单位第一印象。目前高职学籍档案分散于学工处、教务处、各院系等职能部门,各教学管理部门应加强沟通,形成良好的资源共享,这样就要求学籍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加强学籍档案日常管理,注重对学籍材料的收集和积累。并对平时形成的学生各种学籍材料,规范的进行整理、登记、分类、编目并及时归档,管理人员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学籍档案的重要性,明确归档要求和范围,并制定有关学籍材料归档的规章制度。
3.2 跟踪收集,实行动态管理
学籍情况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这就要求各职能部门、各个环节负责学籍管理的工作人员,应根据新的情况变化对有关学籍管理的文件材料,随时收集整理,及时认真记载。一份学籍档案的形成从入学登记到毕业证的审批要经过几年的时间,跟踪收集就是对学籍异动学生的学籍材料进行后续补充收集,这些材料跨越时间长,不一定具有连续性,这就要求学籍管理人员高度负责、主动跟踪收集、补充归档,只有将各环节中的形成材料收集齐全并加以整合,才能确保学籍档案的完整性。
3.3 提高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学校领导、各职能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高职学籍档案工作,要结合实际,使全体师生增强对学籍档案的重视,支持高职学籍档案的收集、检查和整理工作。学生管理老师,特别是班级辅导员,要明确学籍档案对学生的重要性,使学籍档案收集整理过程走上规范制度化的道路。招毕办、学生处、教务处、学院办公室、各院系部要协作,保证学生学籍档案的收集、整理并及时、准确、全面的保证学籍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只有各教学部门联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提供准确、有价值的资料。
3.4 加强高职学籍档案信息化建设,体现学籍档案价值
学籍网络信息化管理,使全体师生信息传输更加方便、快捷;各个院校的教务系统、学生管理系统、招生与就业管理系统和各系部应实行对接,建立学籍档案的信息库,实现信息查询的实时互动。这就要求理顺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使学籍档案收集按时、保质的按制度进行,学籍档案管理应分清责任并明细化。要达到这种管理模式,高职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就需要学校方方面面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学籍档案的工作人员一定要与时俱进,充分认识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学籍档案开发利用的创新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魏赤.浅谈加强学籍教学档案管理的要素、流程和方法.河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2] 冯文平.浅谈学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开封大学学报,2004(2).
[3] 曾虹,加强学籍管理实现学籍档案价值[J].兰台世界,2007(11).
关键词:高校;学籍;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3-0195-03
高等学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籍档案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工作、思想过程中直接形成的,是学生在校学习和学校历史发展的原始记录材料,同时,还是学校进行科学管理、量化考核、定性定量分析、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开拓人才信息资源不可缺少的条件[1]。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给高校学籍档案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压力,目前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其管理成效直接标志着一个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水平。
一、高校学籍档案管理面临的挑战
1.学籍、学历管理体制改革的挑战
学历电子注册:由于社会上假文凭泛滥,不法分子伪造学历证书行为严重,为维护国家学历制度和学历证书制度的严肃性和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2000年,教育部开始建立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并开始进行试点工作。2001年,教育部正式颁发了《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暂行规定》,从2001年9月起全国即实行各类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2010年4月,教育部在《关于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即时电子注册的通知》中实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在线即时电子注册。至此,高等学校在对毕业生学历资格审核后,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籍学历管理平台上传本校毕业生学历数据注册,即传即审即上网,并形成学历认证网络。
新生学籍电子注册:2007年3月,教育部出台《普通高等学校新生学籍电子注册暂行办1法》,并印发《高校学生获得学籍及毕业证书政策告知》,暂行办法第四条规定:新生报到后,高等学校要按国家招生规定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其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复查合格取得学籍的,依据本办法及时进行学籍电子注册。此工作的实施把住了学历电子注册的进口关,将学历电子注册的资格审核提前到了入学阶段。新生学籍电子注册政策的出台,强化了省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职责,规范各省招办录取工作,及早地排除了学籍纠纷,遏制了高校违规招生行为,规范了高校办学行为。
学年电子注册:2008年10月,教育部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学年电子注册的通知》中要求对在校生进行学年电子注册工作。学年电子注册工作是学历电子注册和普通高校新生学籍电子注册的进一步延伸和扩充,是对在校生新学年学习资格的认定,要求各高校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籍学历管理平台实时操作在校学生的学籍异动情况,加强了高校学生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实现了省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高校学籍管理工作全过程的监督和指导,使学籍管理工作更趋规范化和信息化。
高等教育学籍、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为高等学校学籍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也对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2]。
2.学籍档案自身的挑战
学籍档案主要包括:学生入学通知书、新生入学登记表、成绩单、奖惩、学籍异动、学生思想政治活动考核情况、毕业资格及学位授予情况、学生表现鉴定等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密切相关的材料。学籍档案具有形成的规律性、往复的特殊性、存贮方式的多种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等特征,随着高校教学改革发展,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学籍档案案卷数日益增多,涉及的内容也更为复杂、更加充实,范围也更大,学籍档案也被赋予更多利用价值,工作任务更繁重,要求更高,也引发了许多新状况、新问题[3]。
档案材料是从档案管理实践中得来的,学籍档案意识缺乏、收集不及时或不能及时发现档案的价值以致档案遗失,都会使学籍档案失去参考、凭证和利用价值。
3.服务对象的挑战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与高校之间,学生变得更加主动,形成一种享受服务和提供服务的关系,学生选择学校,学校也有义务为学生提供服务。同时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发展,社会各界是档案管理的另一个服务对象,学籍档案的重要性就更加凸显出来了。对高校而言,提供高校档案的利用价值,有助于扩大高校的社会影响,为高校发展赢得越来越优质的社会资源与社会环境,因此,高校档案部门应从服务于高校发展的目标实现角度出发,立足于校内与社会两方面档案需要,在有效满足高校自身档案需求的同时,尽最大努力实施档案的利用价值。
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如何面对学籍档案服务对象的变化及时调整,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各界和学生,是一个必然要面对的问题。
4.信息化服务的挑战
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迅速,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信息化的技术作为社会各界日常工作中的基本手段得到广泛应用,在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中,高校学籍档案的工作流程仍沿用传统的工作模式。如归档方面,二级学院形成的纸质档案,由教学秘书将纸质学籍材料归到教务部门或者由学生科归到学生处或相关部门,最后由各管理部门移交档案馆归档保存并提供利用。档案利用方面,虽然目前是以档案系统信息查找为主,手工查找纸质档案,提供复印件为辅,但由于学籍信息与档案系统的信息未实现对接,使学籍档案的开发利用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形成查询手续繁琐、查询面窄、查询信息不够全面等困难。
学校的各项决策和规划均以事实为依据,以信息为参考,而支撑材料多为档案资源,这一资源不进行开发、利用,师生、社会各界就无法便捷、快速地获取相关的档案资料,且将无法为学校的宏观决策和教学管理提供深度服务,严格影响学籍档案的利用价值。
二、实现学籍档案的利用价值的对策
1.加强高校学籍档案管理,更好地为学籍学历电子注册服务
学籍管理、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的实施者是人,受众者也是人,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籍档案管理理念,提高学籍档案管理认识,加强事业心、责任感。加强学籍档案管理,科学制定归档范围,高度重视学籍档案管理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等工作,保证学籍档案的完整、齐全,对工作步骤、分工、进度和各阶段的工作目标进行具体、规范筹划,并保质保量地做好该项工作。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网络管理平台是一个信息的收集、处理、控制、反馈的过程,该项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中难度较大的任务,高校各级主管领导应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把它当做一个重要环节来抓,最大限度地减少错误,堵塞漏洞,努力做到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人民负责,为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电子注册提供准确、真实的数据信息。
在学校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制度下,高校学籍档案必须进行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管理。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对保证高校学历电子注册、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学年电子注册工作的完成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以资源求生存,以服务求支持,以创新求发展
高校档案部门应注意学籍档案材料的形成规律,规范学籍档案制度,科学分类,合理组卷,加强档案意识,从材料形成的源头抓起,与学籍档案材料形成部门沟通,遵循档案归档立卷的原则,做好归档前的立卷检查、指导工作,变被动配合为主动积累。日常工作中,要随时将日常教学工作中产生的新类型学籍材料补充到归档范围中,发现问题要及时与有关部门协商解决,明确档案部门应行政的监督检查、指导的双重职能[4],保证学籍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
在档案信息服务时代,高校档案部门应积极借鉴社会服务部门的经验,设计具有可操作性的服务流程、服务管理与服务评估体系,从根本上提升高校档案服务质量。积极、充分利用高校内外,尤其是内部的技术与智力资源,摸索出一套适应高校特点的档案信息服务体系。
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教学评估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支撑资料来源于学籍档案材料,在这种状况下,高校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学籍档案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管理;将学籍管理系统及档案系统工程进行有机整合,建立一个富有效率的学籍档案管理体系,使学籍档案为日常教学管理提供高质量服务,能量得到最佳释放,更好地体现学籍档案的利用价值。
3.强化信息服务技术,做好学籍档案信息的社会化服务
在学籍档案管理过程中,各高校的学籍管理工作的执行者是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高校教学工作的运转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应熟悉有关学生学籍管理的政策、条例、规章及办法,并具备学籍资料收集、整理分类及分析鉴别的能力。加强高校学籍管理人员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的学习,提高业务管理水平。实行二级管理的学校,特别要加强一级学籍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并提高其业务素质和责任心。
学籍管理的受众是学校教学、学生和社会各界,档案管理也由对象服务转化为社会全方位服务,高校应做好学籍档案的信息开发,变被动为主动,为学校教学、学生和社会各界提供服务。具体说来,可以借鉴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从新生报到注册、在校成绩、学籍异动、学历证书等全过程实行“跟踪式”学籍档案管理模式,做好学籍档案网上检索与服务工作,为用人单位提供便利的学籍、学历、学位审查服务;建立毕业生就业与成长档案,为大学社会声誉评估和改进学生培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分析各专业的毕业率和就业率,为高校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结构提供参考[5];做好学生信息的维护对接,准确地提供学籍异动、学生奖惩信息等,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对学籍信息查询的需求,将学籍档案资源共享。
4.建立和完善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学籍信息与档案系统的对接
加强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借助计算机技术,研发、使用配套适用的管理软件作为档案管理平台来实现学籍档案信息化服务,建立学籍档案的信息库,实现信息查询的实时互动。随着信息处理速度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使学籍管理的现代化方法成为必然,学籍管理与档案系统的对接是切实可行的。学籍档案查询面临着许多难题,如:某位学生于2001年入校,休学两次,2005年复学,按照4年制的学习过程,他应于2007年毕业,但是由于未按教学计划修满课程,延迟一年毕业。如果要反映该生的学习生涯,就要查询:一是2001年的录取名单;二是休学学籍异动档案;三是复学学籍异动档案;四是2007年毕业资格终审档案;五是证书换发材料。查找到这5份纸质档案材料,才串联出该生的在校情况。
如果学籍信息与档案系统实现对接,就不需要档案管理人员手工查找纸质档案,可以直接通过档案管理平台提供系统、完整的信息,将大大提高学籍档案的查准率、查全率,减轻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降低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三、结语
随着互联网与学习化社会的发展,学籍档案管理信息化不仅可以为学籍档案提供制度保障,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进步与教育的发展对学籍管理工作的要求。各高校应以诚信为本,认真做好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为社会提供完整、准确、真实、可靠的档案材料,发挥学籍档案的作用,不断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雅琴.高校学籍档案和特点与管理刍议[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5):119-120.
[2]唐伟元.学籍、学历电子注册与高校学籍档案管理[J].宿州学院学报,2008,23(2):129-130.
[3]盛群.高校本科生学籍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J].档案天地,2007,(1):54-56.
论文摘要:学籍管理是对学生从招考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中的学籍注册、课程选择、学习成绩的评定与迁移为中心的考核与管理。结合工作实际,针对中职学校学籍档案的管理进行了论述。
“学籍”专指符合招生规定条件被正式录取,并按规定办理注册手续后所取得的学生资格。而学籍管理则是对学生从招考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中的学籍注册、课程选择、学习成绩的评定与迁移为中心的考核与管理。职业教育同普通教育一样,学籍管理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又和普通教育不同,职业教育的学生层次差异较大,使得职业教育的学籍管理较普通教育管理难度更大。
一、当前中等职业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变革,带来新的挑战。
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变革,给中等职业院校的档案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具体表现在反映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材料没有及时的进入档案,规范性较差。有些中职院校主要注重《学籍卡片》、《考试成绩登记表》、《高中学生思想品德考核表》等反映学生学科成绩的材料。应该凸显的《考生职业技能鉴定表》、实习、实训等反映职业学校特点的内容还较少,难以保证学生档案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二)电子档案网络化管理存在瑕疵
学籍档案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而档案网络化管理正是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但是,电子档案的管理也不是尽善尽美,学生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安全性还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来作保证(如系统用户权限的界定、更改信息必备的条件、查询信息必须的手续),还有网络的不安全性、计算机故障问题、电子档案的长期保存、软件技术的完善等等。这些都将随着电子档案的不断发展而鱼待解决。
(三)档案作用发挥缺位
在学生就业进入市场用人机制的大环境下,学生学籍档案作为记载学生成长情况重要文本材料,发挥了它无法替代的育人和人力资源开发作用。目前中职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缺乏创新意识。没有真正从服务中职学生实现成功就业的要求来实施管理。由此造成的学生学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信息不全,信息失真,缺乏过程管理。信息提供滞后于毕业生就业等现象,其服务就业工作的作用发挥也就缺位了。
二、加强中职学校学生档案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树立现代化档案管理理念
随着中职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已提上了重要议程。档案管理工作要想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就要实现从上到下的思想转变。一方面,作为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学籍档案管理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地位和作用,意识到学校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进而转变传统的档案管理理念,强化档案管理意识,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作为档案工作人员,必须更新档案管理理念,突出档案管理的信息服务功能,加强对学校档案信息的综合分析和深度利用,实现学校档案工作从简单的管理型服务向研究开发型服务的转变,把学校档案管理部门建设成为人才工作、干部工作的信息库和参谋部,使档案人员立足于学校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建立健全归档材料的形成、收集和传递制度。
1、规范归档材料的要求。按照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规定,归档材料必须统一使用16开规格的耐久性较好的纸张,字迹材料应是耐久或比较耐久的,不得使用圆珠笔、复写纸、红墨水、纯蓝墨水及铅笔书写,也不宜采用喷墨打印件归档,应选用激光打印件或静电复印件归档。凡是不符合要求的,必须退回原形成材料单位重新处理后方可归档。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对策
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是再现历史原貌的原始文献,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高校档案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过程的真实记录,包括学生的入学注册、成绩考核、纪律考勤、升级与留、降级,转专业与转学、休学、复学、退学及毕业资格与授予学位资格的审核及证书发放等。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档案管理跟不上高校发展步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发展。因此,明确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现况,加强学籍档案管理改进,已成为各高校关注的热点。
一、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现况分析
(一)对高校档案管理意识淡薄
很多高校对学籍档案管理随意为之,无人监督,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奖惩制度,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也很难得到解决,缺少必要的支持。学校将学生作为学籍档案管理的被动管理对象,对学生缺乏必要的教育,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学籍档案缺少理解和认识,甚至直到毕业审查时才发现档案中出现问题或缺少文件,严重影响了学校的管理秩序。
(二)高校档案管理人员不专业
很多高校的学籍档案都由教务管理人员兼职管理,缺少专门的管理人员,有的人甚至没有接受过档案管理知识的培训。加之教务管理人员平时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导致学生的学籍档案只是入学时收一下,毕业时发一下,在校期间基本没有整理、补充和归档,学籍档案管理如同虚设。
(三)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要搞好学籍档案的管理工作,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不可少。目前很多高校的学籍管理仍以教务处或学生处为主,缺少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学籍档案也只是学生入学时收上来,作为材料搁置在一旁,有的高校沿用旧的规章制度,有的甚至缺乏学籍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现今高等教育改革,很多高校都采用了多层次、多形式、多专业的办学模式,在高校其他方面都与时俱进,紧随改革步伐的时候,学籍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更加难以适应现在高校的办学模式。
(四)未采用电子化管理模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学籍管理采用电子技术手段已势在必行,很多高校也都引进了教育管理系统软件,采用新的管理方式。但高校在采用了电子学籍管理方式后,更加忽视纸质档案的重要价值,学校在补充电子档案的时候忽视纸质档案的补充,导致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不能同步整理归档。同时,电子档案网络化管理也存在瑕疵,如学籍信息都由学生自由填写,信息的真实如何甄别,如何保障学生信息的安全及信息共享问题等,也亟待解决。
二、完善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对策
(一)树立现代化的学籍档案管理理念
要实现档案的价值,发挥档案的作用,必须在源头做好档案的管理工作,从思想上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性。首先,领导要充分认识到档案的价值和作用,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机构设置到人员配置,到管理机制建设等方面给予档案管理部门充分的支持,切实解决档案管理中的难题,加强档案管理建设。其次,要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责任心,档案管理人员要认识到档案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加强工作认识,提高工作质量。要更新档案管理理念,将被动的信息管理转化为主动的信息服务,将档案库转化为人才信息库,充分发挥档案信息的价值和作用。
(二)实现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
教育部从2001 年开始对高等教育学历证书实行电子注册制度。建立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是在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使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维护国家学历制度和学历证书的严肃性,维护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的需要。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学生,所取得的学历证书均须进行电子注册,是拥有全国唯一的高等教育学历信息数据库。高校学籍管理部门应与全国高校学历电子注册系统联网,上下联动,建立一个完整的高校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从新生的录取开始到学生毕业,动态加入学生在校期间全部信息材料,贯穿学生在校期间的整个学习过程,构建一个完整的高校学生电子学籍档案体系。全国普通高校全部实行了学历电子注册制度。国家教育部为此专门研制“全国大学生学籍、学历管理系统”软件。该系统从新生的录取简明登记表信息,到毕业证书打印、发放、转入校友数据库,贯穿学生在校期间整个的管理过程,形成了一个毕业生完整的电子档案,学籍管理逐步实现信息化、网络化。其中“学籍管理库”是该系统信息管理的核心,是学生的基本档案信息所在,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家庭地址、专业、学制、入学日期、特长、身份证号、健康状况、奖惩记录、社团记录等等。这一段的档案信息记录了一个学生在校期间的所有信息,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健康状况、道德表现、个人爱好以及发展方向等都记录在内。而“综合档案信息”涉及学生衣、食、住,奖、惩、贷,德、智、体、能等多方面信息,其信息包含高校学生入学前中学阶段信息、高考信息、在大学期间学习成绩信息、毕结业结论、学生目前的家庭经济状况、学生在校期间的奖励与处分等。通过与该系统其他功能配合,构成了完整的学生综合性电子档案。该系统的使用规范了全国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充分发挥了高校学籍档案信息资源化管理的优势。
(三)建立专业化的高素质学籍档案管理队伍
很多高校已经开设档案学专业,培养专门的档案管理人才。各高校更应该建立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尽可能的引进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加强目前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建立高素质的档案管理队伍。档案管理人员每天要面对一堆堆的纸质档案和枯燥的电子档案,工作较沉闷,缺少激情和趣味。因此,档案管理人员较容易出现懈怠、烦躁等情绪,更需要他人的关心和帮助;学校领导更应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关心和爱护,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帮助他们摆脱懈怠、烦躁等不良情绪,促进学校的档案管理建设。
(四)建立健全学籍档案管理制度
很多高校都是学生入学时接收一下档案,毕业时统一整理一次,在校四年基本不动,学生受到表彰或出现问题也不及时进行档案的补充,因此学籍档案管理需要明确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健全档案的补充和收集、整理、核对、管理、保密等各项制度。做到权责明晰,奖惩分明,用制度去规范管理工作,督促管理人员及时完成学籍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
总之,学籍档案是高校和学生的重要信息资料,是学校和学生的宝贵财富,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资料,因此加强学籍档案的管理和开发利用,才能使高校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更好的将培养的人才推向社会和市场。
参考文献:
[1]黎瑾,邓梅英.高校学籍档案信息化网络管理系统的研究[J].大众科技,2005,( 2) 。
[2]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3]李伟婧,等.引入营销观念,做好企业档案编研工作[J].兰台界,2007,(9)。
[4]李玉萍.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报,2008(17):29。
关键词:煤矿;安全培训;学籍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X75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对煤炭企业而言,搞好安全培训是煤炭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很多煤矿事故发生都是由于煤矿工人缺乏安全生产意识而导致的,究其根源是因为企业没有对煤矿职工进行安全培训。因此,各煤矿企业都应加强煤矿安全培训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积极探索煤矿安全培训内在发展规律,这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煤矿安全档案的内涵
在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的转变过程中,煤矿安全档案作为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记录、宣传教育培训的资源、安全管理的基础、事故抢险救援的经验、安全管理创新的依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也在不断扩展延伸,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煤矿安全培训规章制度及文件:
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和内蒙煤炭工业局的有关文件规定开展各类培训班,根据不同培训班的需要建立各类制度。
2、煤矿安全培训教师相关档案:
每期培训班开班前由培训科及各分校按照提出培训计划,经审核后,由培训科及各分校报有关煤矿安全监察分局,开班申办程序存档。每期培训班根据教学计划,由教师填写每期授课计划,主管教学主任签字,授课计划存档。煤矿安全培训要求积极组织教师相互听课,取长补短,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要求教师至少听课一次,并把听课记录存档。教师要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认真备课,认真写好教案,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对象的培训需求,制定教案,教案存档。专职教师每年不少于一周的现场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存档。
3、煤矿安全培训教学质量相关档案
煤矿安全培训每期培训班配备专职班主任,由班主任认真填写学员考勤表,组织学员填写教师授课效果评价表等存档。每期培训班召开学员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座谈会记录存档。组织学员参观,班主任认真填写现场实践记录存档。培训班结束后,由班主任对培训班进行分析总结存档,要对培训学员进行跟踪调查,听取学员及所在单位对培训质量与效果的意见,跟踪调查表加盖学员所在单位公章存档。
4、煤矿安全培训学员相关档案
煤矿安全培训以上档案备齐后,交教务科进行登记存档,办理各种证件。证件办理完毕后,清点清楚进行登记,由各分校及班主任领走签字。教学档案一期一档,装订成册,分类编号,内容包括:办班计划表、办班通知、学员名册、考勤表、课程表、教师讲义、教师评估表、考试成绩表、培训班总结等。学员档案一人一档,内容包括:学员登记表、身份证复印件、学历复印件、考试卷、实际能力考核表、补考记录等。
二、煤矿安全培训中的学籍档案管理
1、增强对安全培训档案管理的意识
首先,必须让安全培训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高度树立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意识,让档案管理者从根本上意识到安全培训档案管理工作对煤矿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从根源上确保安全培训档案收集的资料的完整性与真实性,以提高安全培训档案的质量。其次,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意识到安全培训档案是煤矿企业培训部门在培训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档案资料的归档是否达到标准,档案资料是否真实有效,不仅有有关档案的完整性问题,而且关系到煤炭企业对煤矿工人的了解与提拔。
2、健全安全培训档案的各项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对档案的管理和收集、整理工作,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煤矿安全培训档案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归档材料包括申请鉴定报告、报名花名册、考务管理资料、鉴定结果报告、成绩单、考试卷、鉴定考评情况表等。试卷管理切实做好保密、保管、存档工作。资料管理《报名登记表》、《课程表》、《考场安排表》、《考勤表》等入微机存盘长期保管。认真执行安全保密制度,确保档案资料安全,杜绝泄密、失密。非档案管理人员,未经许可,不得随意拿取档案、资料,更不能随意复印。档案管理程序,首先由部门负责人按批次、分职业工种、等级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材料立卷、归档、签字。其次由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审核签字后,交办公室档案管理员按规定验收合格后存档。对培训的学员采取专题讲座、现场研讨和调研等方式,听取广泛意见提高培训质量。
3、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安全培训档案管理工作者是煤矿企业档案管理的核心人员,学籍档案按分类编号保存,设专人管理。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提高其判断、分析、表达能力等专业技能。随着世界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科学技术也广泛运用于档案管理工作之中,档案管理工作正在从传统的手工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变。这就要求煤矿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信息通讯技术和装备,档案管理工作者应提高其专业技能以适应档案管理自动化和信息载体新型化发展趋势,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另外,安全培训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必须从整体出发,在档案管理人才的培育和录用时,要坚持选择遵循德才兼备的理念。安全培训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必须树立进步发展的观念,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遵守纪律,具备专业知识。
4、让安全培训档案管理与现代化管理接轨
首先要配备充足的现代化管理设施,创造有利的硬件环境。比如,计算机、打印机、扫描机和传真机等,是煤矿企业科学合理地进行档案管理规范化的重要前提。早日实现煤矿安全培训档案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其次,煤矿企业应当依据本身资源情况,依赖于各种先进科学技术,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以实现档案价值为目的,全面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和利用率,对档案信息开发并提供高效率多途径充分的利用,让档案信息可以更快捷地实现实时传递,以便更好地为煤炭企业服务。最后,档案管理工作者应当与时俱进,思想创新,不断进取,使其管理理念跟上档案信息化的节奏,档案管理工作者不但应当熟练运用现代化的技术设备,而且必须掌握计算机通讯技术。可以定期组织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档案信息化技术的培训,以提高其知识和技能。
结束语
煤矿安全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并非一蹴而就。煤矿安全培训工作是实现企业高效管理的保障,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离不开煤矿安全培训。所以,煤矿企业应当加大培训的投入力度,并且深入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从而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云霞.创新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的有效途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0(21)
关键词:高校 学籍档案 管理 策略
高校学籍档案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逐步形成的记载学生学习经历的原始材料。一份完整的学籍档案,能真实地反映学生在校所学全部课程的成绩,升学、留级、休学、复学、转学、转专业及综合表现等情况。从高校学籍档案的形成过程看,它是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留下来的未经任何改动的原始材料。具有很强的可信度和真实性。因此,正确处理目前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的管理模式十分重要。
一、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状况
在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中,多数高校在宏观上对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比较重视,但仍有少数高校对学籍档案工作重视不够,意识淡薄,在学籍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及具体工作上还存在诸多问题,面临很多实际困难。
1 案卷质量不高。纸张破损。各教学系一般在学生毕业后才将学籍档案移交到学校档案室,由于这些部门没有符合档案保管条件的库房和设备,也没有专职人员从事保管工作,学籍档案得不到科学的管理,一定程度上造成纸张发潮变霉、变黄破损,不利于学籍档案的永久保存。
2 时间编目混乱。有的学籍档案年度分不清,尤其是预科生、插班生和延长学制的学籍档案,有的归到插班前的年度,有的又归到插班后的年度,时间混乱,难以查找。
3 标准不统一。由于部分高校在学籍管理方面没有制定一个规范的标准,学籍档案的编目,检索工作一般都是有档案室负责,但在各系移交的标准不一、规范程度不同的学生学籍档案基础上进行编目、检索工作,显然难以卓有成效。
4 检索方式陈旧。部分高校提供学籍档案利用的方式,是到校档案室进行手工检索。这样,提供利用的效率不高。加上以前的学籍档案管理不够规范,没有统一标准,档案资料杂乱无序,查找时相当困难。因此,学籍档案的检索手段有待进一步改进,
5 培养模式复杂。很多高校并不是单一的本科教学模式,还有短期培训、成人教育、大专教育、专升本教育、远程教育、函授教育、高师卫电教育、研究生教育等,造成学籍档案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样就增加了学籍档案收集工作的复杂性,给收集学籍档案齐全、完整带来困难。
6 学籍档案内容不完整。部分高校对学籍材料管理往往是教务处负责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籍变动的记载,学生处负责学生的奖惩情况,而学生每学期参与重大事件、活动后的鉴定材料则由各系辅导员负责完成,形成多头管理,给档案材料的收集造成了许多麻烦。如果部门之间互相沟通不够,容易使学生在校期间一些重要情况不能集中反映到学籍档案中。使学籍档案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完整性和真实性。
二、高校学籍档案管理走向
1 完善管理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的规章制度,建立明确的办事理念,严格执行各项制度是高等学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创新,改进方式,努力实现学籍档案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各高校应当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制定适合校情的学籍档案管理制度。各个环节必须要有专人负责,建立校、系两级管理岗位责任制,减少随意性。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确保工作万无一失。
2 增强高校学籍档案管理意识。树立档案意识是做好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要增强档案意识。必须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特别是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对高校教学评估以及高校教育长远发展的重要作用。有关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档案法》以及党和国家在档案方面的有关政策和相关法律。真正地从思想上认识到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它可直接影响到整个学校的档案工作,影响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全面了解,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和高校的长远发展。
3 制定周密的收集方案。学籍档案是对学生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工作,是对教学活动的原始记录。因此。学籍档案的建立,必须伴随整个教学活动过程,按其自身的特点和原则进行。一份健全、完善的学籍档案需要对学生的入学注册、考勤、学习成绩、思想品德、专业变动、休学与退学、奖励与处分、毕业与结业、毕业去向等方面做完整的记录,数据来源涉及招生、教务、学生处及各院系等部门。因此。需要制定周密的收集计划,根据学籍档案的形成规律,采取多种形式的搜集,在搜集学籍档案以前就要主动搜集相关基础资料,并能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及时收集到位。由于数据来源不同部门,质量和格式难免参差不齐。因此,在收集时务必检查,必须坚持随时收集,随时登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供材料的原始数据要准确无误、真实可靠,确保归档材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4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高校应为学籍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配备档案现代化办公设备。如各个系的教学秘书应配备电脑、打印机、复印件、扫描仪等。这是实现学籍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必要的硬件条件。利用技术和设备,实现学籍档案的现代化和自动化,对于改革档案管理手段、改善档案管理条件、有效提供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5 遵循学籍档案的建档原则。学籍档案产生于教学活动中。是人才培养过程的原始记录。因此。学籍档案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教育部及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学习成绩、思想品德、考核记载、转专业、留级、休学、复学、转学、毕业等方面作完整的记载,并按规章制度妥善保存,从而形成完整的学籍档案。在平时的学籍档案管理中。要按档案规范化原则及时进行整理。不仅要做好平时的立卷工作,还要及时归档,避免材料失散,确保档案的完整。对学籍管理的内容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的记载。不得弄虚作假,对含糊不清的问题必须及时调查核实。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事事记载真实,件件查之有据,真正体现学籍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6 做好学籍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工作。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籍档案管理必须采取有效手段适应和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要。学籍档案包含丰富的信息。内容繁多,提高查准率和查全率。必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学籍档案。首先,要做好基础材料的录用工作。其次。高校学籍管理部门应与全国高校学历电子注册联网,建立一个完整的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从新生的录取开始。加入学生在校期间的信息管理,直到学生毕业的全部材料。贯穿学生在校期间的整个学习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生学籍档案。学籍档案记载了学生自入学到毕业整个学习生活的历程。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最真实,最可靠,最具备参考价值的资料,同时能为用人单位全面了解毕业生提供重要的凭证。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学籍档案不仅影响到整个学校档案管理的完整性,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到对一个人的全面了解和对人才的合理使用程度。因此,收集和利用好高校档案,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高校学籍档案建设步伐。
关键词:学籍档案管理;spss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7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233-01
毕业生的学籍档案是指通过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并被录取的大中专院校学生的档案,它以文字资料的形式记录了高考成绩、在校学习成绩、家庭状况、在校期间表现和奖惩情况等学生的基本信息。学生在校期间,学籍档案一般由学校教务处管理,学生毕业后,学籍移交到工作单位转为人事档案。每年毕业季,学籍档案都是毕业生们不得不处理的任务。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的方式来对大学生学籍档案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探求新时代学籍档案管理发展的改进之路。本次问卷共10个问题,从学生对学籍档案的了解程度,学籍档案对学生的主要价值,学生希望学籍档案改进方向三个角度进行调研。共收集到92份问卷,有效问卷88份。
一、学籍档案改革方向分析
学籍档案、户籍档案等人事档案在我国沿用多年,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人事档案体系,但是与国外的人事档案管理相比,我国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程度、应用强度均十分有限。国外的人事档案有着统一管理、专设部门等特色。借鉴西方优秀的管理经验,我认为我国的学籍档案应该和信用档案、健康档案等合为一体,再建立统一的部门负责保管,这样既可以降低档案管理费用,防止多头收费,也可以降低非管理人员接触档案的可能性,提高档案信度。调查显示,有28%的人同意学籍档案整合,41%的人十分同意。
而对支持档案整合的用户进行分析,其中,费用、价值、信度可以得出与整合意向的线性相关关系。运用回归分析分别将这些变量进行验证。如表1所示,随着预测变量的加入,R方的解释度上升为16.5%,当解释度达到16%可认为预测变量价值, 费用、信度与因变量强相关。
在显著性水平检验表中,模型3的显著性水平为0.005
在最终的回归方程统计量中,虽然预测变量为价值, 费用, 信度,但在实际的回归方程中,只有信度变量与整合意向最为相关,显著性水平为0.001
从spss分析可知,档案价值,保管费用,档案信度可以拟合出曲线满足档案整合需求,说明档案整合可以同时满足三者需求。但其中最为相关的预测变量为档案信度。
二、结论建议
信度作为一个客观反映档案真实性、有效性的变量,应当在档案管理部门引起重视,尤其在档案的审核阶段,如何提高档案的审核力度,筛选掉不合格档案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同时对于合格档案的有效保存和保护是档案价值的重要体现,也是提高档案信度的又一指标之一。因此在未来的档案电子化的过程中,提高档案的识别力度,增强审核机制和程序的开发,加大对档案保护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设备的支持,是提高档案价值、增加档案信度的重要手段。而大学生的学籍档案的管理工作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发展和未来国家人才的培养,因此对于学籍档案的管理更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参考文献:
[1]赵秀英.高校学籍档案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及对策[J].绥化学院学报,2005,04.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籍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4-053-03
作者:胡娅丽,湖南体育职业学院办公室;湖南,长沙,410014
学籍档案管理是教学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它对学校领导和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并及时改进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均起着重要作用。教育的进步,高校改革的深化,对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严肃性、准确性和适时性,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学籍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的研究学籍档案管理过程中的新问题,拓展新的工作途径,充实新的工作内容,寻找新的管理方法,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一、高职院校学籍档案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作用
(一)高职院校学籍档案的主要内容
学籍档案是学生从入校到毕业分配的整个在校学习过程的原始记录,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考试、实习和社会实践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与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国家教委《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高职院校学籍档案主要包括:(1)招生计划、新生名册等;(2)在校学生名册,新生登记表,学生学籍卡片、考试成绩卡,学生学籍变更(休学、复学、转学、转专业等)的材料;(3)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参训情况和所获证书统计表;(4)各年级实习计划和实习单位合同、学生实习情况、实习报告和实习成绩;(5)学生奖惩材料:获奖、评优、处分等;(6)毕业证书和发放登记表:(7)毕业分配单位统计表和签约单位合同;(8)扩展材料――毕业生跟踪调查统计情况:使用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的意见、毕业生社会满意度调查、优秀毕业生情况和典型事迹等。
(二)高职院校学籍档案的主要作用
学籍档案对个人、学校和社会都具有重大价值。(1)对个人而言,学籍档案记录的内容是评价学生在校表现和学习情况的依据。因此,学生在校期间,通过了解学籍制度,可以明确努力的方向、规范自己的行为,并有意识地遵循有关规则,从而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学籍档案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真实情况的证明,学校可据此为学生开具相关证明。(2)对学校而言,学籍档案的建设是学校基础性建设之一,学籍档案的管理是学校日常管理的重要部分。好的学籍档案管理制度可引导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有效降低学校管理成本。・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加强学籍档案的管理,可大大提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3)对社会而言,学籍档案是用人单位挑选人才的重要参考依据,学籍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单位对学生的评价。此外,用人单位对毕业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可以为学校拟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重要依据,有助于促进高职院校向社会输送全面发展的、社会迫切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高职院校学籍档案管理的现状
高职院校对学籍档案工作在宏观上普遍比较重视,现在许多高职院校不仅安排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学历高的同志从事档案管理工作,而且提供了比较完备的硬件设施条件。但是,高职院校学籍档案管理在微观的具体管理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学籍档案自身的问题
1、学籍档案繁杂:这是由目前高校自身的教育形式决定的。许多高校不仅有学历教育,还有非学历教育。学历教育又分脱产学习的全日制教育和业余学习的成人教育,成人教育又包括大专教育、专升本教育、远程教育。非学历教育的名目则更多,如短期培训、单科教育、证书教育、职业技能认证等。而每个学员的个人档案又包括新生录取审批表、登记表、名册(含照片)、学籍变动档案(如转学、休学、复学、转专业等)、在校各科成绩登记表、毕业生登记表、短期学员名册、成绩册、结业名册等。如此,学员从入学到毕业所形成的学籍档案材料就相当繁杂。
2、学籍档案缺损:高职院校学籍档案的缺损表现在材料不齐全,不完整。有些学院、分校在填写学籍档案材料时,没有逐一填满;有的竟然在毕业生名册上没有填写毕业生情况,给日后的学历核实、查找带来了困难。
3、学籍档案模糊:学籍档案除漏填现象比较严重之外,另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填写时书写不工整,字迹潦草,而且多处有涂改的痕迹。有的用圆珠笔或铅笔填写,时间长了档案内容往往模糊不清、难以辨认,客观上削弱了高职院校学籍档案的凭证效用。
(二)学籍档案管理问题
1、学籍档案整理不规范: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编排混乱,同一学院的档案材料年度互相穿插:二是组卷、装订不规范。组卷没有严格规定,没有按学院(或分校)、系、专业的层级关系组卷,有时两、三个系、或几个专业一起组卷。
2、学籍档案管理不严:在学籍档案里竟然发现有假材料,还有篡改学籍的现象,严重违背档案真实性的特点。每年开展干部学历、学位档案核查,档案部门就可能发现不少假毕业证书、假证明。这虽然绝大多数是社会上不法分子的行为,但是与高校部门操作不当、管理不严也有一定的关系。
3、学籍档案检索不先进:高校自2001年实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管理暂行规定》之后,1991年(含1991)以后的学籍全部实行网络化管理,电脑检索,查询十分便利。但1991年前的学籍档案资料却仍是手工查找,加上以前的档案资料杂乱、不规范,使得查找相当困难。
三、对高职院校学籍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增强学习意识:既要学习相关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保证工作中能依法办事,又要掌握计算机技术、统计分析等专业技能;既要坚持孜孜不倦地自学,又要虚心向老同志请教;既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积极参加实践锻炼。
(二)增强服务意识:学籍管理工作事关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前途,学籍管理工作者必须时刻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工作中摆正心态,绝不能唯利是图。
(三)增强政治和法律意识:学生学籍管理有着严肃性和规范性的特点,学籍管理工作者的一切行为都不能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同时,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学籍管理工作的严肃性,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
(四)增强创新意识:在学籍管理工作上,一些旧的学籍管理文件、学籍管理方法和学籍管理手段,已经不再适应时展的需要,必须大胆改革。学籍管理工作 者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淘汰不适应要求的旧方法和旧手段,把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运用到学籍管理工作中。
(五)增强统计分析意识:学籍管理工作者应该用好统计知识和统计分析手段,及时、真实、准确地为学校有关领导提供有关学生的学习成绩分析、教学计划的调整和完成情况的资料统计以及分析结果,以便领导能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六)运用好现代化技术:学籍管理是一项严谨细致的工作,许多信息用手工处理非常困难,为此,可以运用适合实际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并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学生的学籍进行管理。
四、高职院校学籍档案的管理办法
正确认识目前高职院校学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有关职能部门应切实加强和完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学籍管理部门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对细则进行适当合理的修订,使之日趋完善。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实施细则,对学生提出更高、更符合时展的要求,以便更好地保证学生素质的提高。
(二)做好原始材料的收集与整理
学籍档案具有周期长、头绪多、问题杂的特点。为了确保归档材料的准确性、真实性,必须从原始材料的收集整理做起。要做好这一工作,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重视学籍档案和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使各部门上报的有关材料、数据准确无误,真实可信。二是要加强管理,从严要求。对各部门教学管理人员,职能处、室与学籍档案工作有联系的工作人员,要加强管理,责任到人。明确应该收集什么材料,何时上交,以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三是要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奖惩分明,调动有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四是要根据不同档案的分类,设计相应的材料收集上报表格,以便及时汇总,归入档案。
(三)加强学生考核管理工作
在对学生的考核中,注意健全和完善考核命题制度,加快考试科学化进程;不断改进考核方法,实行教考分离制度,并实行口试、论文答辩、演讲等多种考试形式;加强考试和考场管理的规范性和制度化,对考试中的违纪行为要及时、严肃处理;认真组织好集中阅卷登分工作和缓考、补考工作。
(四)做好学生成绩管理工作
做好学生平时成绩的登载检查工作,对学生缺考、作弊、补考科目一定要如实记载;对学生各科考核成绩要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和学籍管理办法规定进行登记,并载入学生学籍管理档案;对成绩的查询、修改一定要严格履行学籍管理规定的手续。
(五)做好学籍异动工作
在对学生进行学籍异动处理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不管是留降级还是退学处理,都必须坚持“教育先行”的主导思想,要把相关处理看作是教育手段,鼓舞学生进步,而不是机械的处罚,让学生厌学。
(六)做好毕业质量把关工作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籍管理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靠的是人。因此,高校学籍管理工作要以人为核心,始终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籍管理理念,注重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通过学籍管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充分发掘自身潜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以人为本的学籍管理就是要求学校突出学生为主体的管理理念。在管理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学生间的差异,包括学习、兴趣、价值取向等等的差异进行管理。那么,怎样才能在学籍管理上做到以人为本呢?首先要做好高校学籍管理的有关宣传,让学生普遍理解和熟悉国家及学校有关学籍管理的规定,使学生知道学校里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做好了会怎样,违规后结果如何,使学生心中有数。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让学生的个性特征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学到他想学到的东西,实现自我成长和自我教育的目标。再次正确对待和评价学生的自我价值观,在学籍管理中充分体现出来,最后,充分发挥学籍管理的效益,给社会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和择用。
二、完善学籍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搞好高校学籍管理的基础和保证。只有符合当前高校发展并兼顾学籍管理方方面面的完整的管理制度,才能确保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目前高校学籍管理制度普遍存在制度的陈旧或缺位,很多制度仍是十几年前颁布的,这些制度远不能适应现代高校的办学模式和办学层次。
因此,除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及时出台相关的学籍管理政策外,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规范合理的学籍管理实施细则,在管理层面上正确确定各具体管理部门的职能,区分各管理层次的权利与义务,特别注重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如在办理学生专业转换、学籍异动、休学、复学、选教选课、实习见习、考查考核、违规处理以及毕业鉴定等方面制定相应严谨而规范且具可操作性的制度,不流于形式。
同时打破以往以学校教务处为主的管理制度,建立以学院为主的二级学籍管理体制,使二级学院有权对学生学籍进行直接管理,这样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更有保证。学籍管理只有建立在严格科学的基础上,并有严谨完善的制度做保证,高校才能培养出有能力的、有个性的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多元人才。
三、更新管理手段,提高学籍管理质量
落后的管理手段是科学管理的瓶颈,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是实现高效、公正、准确的学籍管理的基本条件,随着高校的迅猛发展以及管理的要求更加科学、细化,各种资料信息急极增加,任务更加繁重。许多高校现有的学籍管理手段和方法远不能满足现代高校管理的需要,迫切要求学校建立适合本校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学籍管理平台以及一套较完整的学籍管理信息资料档案,实现学校资源共享。通过这些平台和信息资料档案,达到快捷查询,方便录入和修改数据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操作等方面情况,掌握学生学籍和教学质量的动态情况,实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化管理,以及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及时调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
四、提升学籍管理人员整体素质
学籍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高校的管理水平,影响着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学籍管理的主体和执行者是学籍管理队伍,因此,学籍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至关重要。目前,各高校普遍存在学籍管理人员不足,学历结构不合理,专业知识欠缺,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因此,建立一支具备现代科学技术和业务知识的学籍管理队伍尤为重要。第一,高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学籍管理的重要性,投入适当的人力物力,更新管理手段,引入一些专业管理人才,充实学籍管理队伍。第二,提高现有管理人才素质,通过送出学习和参加培训,掌握相关学籍管理的理论和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和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学籍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第三,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把物质奖励与成就奖励,精神奖励结合起来,对那些在学籍管理中做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扬和奖励。
五、加强学籍档案建设,发挥学籍管理效益
关键词:中学;学生;学籍档案;管理
一、初高中生学籍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信息档案内容逐步走向电子化,这也促进档案信息管理技术的发展与规范化,对于人事档案的管理也应该更加规范严谨。学生的学籍档案,作为每个人的第一本人事档案,更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1.学籍档案记录着学生的重要学习经历
每个学生的学籍档案,都由经过多年管理经验提炼成的表格、文本等信息组成,记录学生由入学开始,在校期间的成绩、表现、奖惩情况等直到学生毕业。是学生在校学习的重要证明,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2.学籍档案对学生的继续深造有着重要影响
在学生升学时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学籍档案的移交。尤其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奖惩情况,会在这时起到较为明显的影响作用。随着家庭经济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把孩子送出国门,孩子在国内的学籍档案也是必要的递交材料之一。因此,规范严格的对学生的学籍档案进行管理显得更为重要。
3.学籍档案是学生社会档案中的第一页
学籍档案从建立之日起就一直跟随着学生的人迁。我们常常错误地认为,只有大学的学籍档案才会作为人事档案的第一页,随着报到证被打入人才市场进行管理。其实,在这份档案中也包含着我们之前的学籍档案。
二、初高中生学籍档案管理的特点
义务教育初级阶段的小学,学生的学籍档案结构较为简单,主要包含学生手册与学生每学期的身体健康表格。随着学生步入初高中,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更加丰富,因此学生的学籍档案管理也更为重要。
1.学生的学籍开始固定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籍管理还不是特别严格,学生一旦转学之后,学生的部分学籍档案是可以重新来填写编制的。从学生步入中学开始,学籍档案就开始固定,不会因为学生变更学校而发生改变。
2.学生档案内容开始丰富起来
前面我们提到小学时候的学籍档案主要记录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表格。从中学开始,学生参加比赛的奖励、参加校级以上的评优的奖励、校级以上的参赛成绩、校内校外的违纪行为等都会记录到学生的学籍档案中去。
3.学生的学籍档案不再保留在学生手中
从中学开始,学生基本只有两次接触自己学籍档案的机会。第一次是入学阶段,老师将空白的档案分发给学生,填写自己的基本个人信息。第二次就是在毕业阶段,老师将已经填完的档案分发给学生,对个别的信息内容进行补充和检查。不再像小学阶段一样每个学期都会看到自己的各种档案信息。也是从这时开始,学生对于档案的概念开始模糊化。
三、初高中生学籍档案管理的有效方案
现在对于学生学籍档案的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应该着重注意,从而总结出较为完善、有效的管理方案。
1.管理人员要专业有责任心
学籍档案对于学生来说,是重要的个人简史,对于这部分内容的规范管理需要有专业知识和责任心的人才可以胜任。现在的学籍管理人员,大多缺乏档案管理学习背景,而且由于对于学生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我们要在管理人员上做出重要的变革。
2.档案管理内容透明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个人的档案信息已经基本完成电子化、透明化。对于学生的学籍管理,大多出于安全考虑采取统一管理的模式,但是对于档案的内容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公示。例如,我们在保存纸质档案的基础上,将重要的奖罚内容录入到电子版本的学生学籍档案中供学生自由查阅,方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和综合表现,以便更好地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对自己有所突破。
最后,在个人档案的基础上,制定班级档案划分班级成员档案时间表。目前,我们对于学生学籍档案的管理模式为一人为归类单位,然后再根据时间记录学生的个人档案信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以班级为单位,针对班级成员以时间作为归类单位,将某个时间段内发生档案变动的学生编入表格中,与班级学生档案放在一起进行保存。这样可以丰富个人档案的查阅途径,也能更好地了解班级内学生的综合发展情况。
学生的学籍档案,是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记录,对于这部分内容的管理和维护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耐心和责任心。老师要结合学校和学生特点,灵动地对学生的学籍档案进行有机管理,保证学生的学籍档案安全、完整、真实。
参考文献:
关键词:段;学生学籍档案;管理;思考;对策
学生的学籍档案主要包括学生报名注册登记表、体检表、个人基本情况表、学习的课程、在校期间的德、智、体、美发展情况及各科成绩记录、学籍变动情况记录、学生毕业情况等。学籍档案存于学校学籍管理部门,它体现了学生档案的原始性和凭证性,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作为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查询、检查、审核毕业资格的依据。那么如何准确完整详细地记录学生的求学经历、完善学生学籍档案的信息,提高其管理与利用的效率,已成为学校相关部门较为关注的课题。
1 学生学籍档案管理现状
1.管理体制不完善,服务意识不强。无统一的建档标准。许多学校的学籍管理体制不能与时俱进,没有总结经验,没有把握学校及学生自身的特点,没有建立适应学校发展的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给学籍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不便。学校在学籍管理过程中,服务意识不强,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做到以学生为本,制约了学生自身的发展,制约了学校的长远发展。
2.学籍管理系统或模块功能不能满足学籍档案工作的要求。这些软件的功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少缺陷(1)适应性不强。由于各地区各学校学籍管理具体工作存在一些差异,目前使用的学籍管理系统或模块对部分学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特殊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2)功能不完善,没有涵盖学籍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3)不能以网站为依托实现真正的数据共享,甚至不能以校园网为依托,实现本校内的数据共享。
3.学籍档案管理仍达不到信息化标准,数据库和网络技术应用水平不高。学籍管理软件的信息化、科学化、现代化不强,没有结构完整、合理的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学籍档案管理,不能依托网络界面,实时显示并更新相关信息,实现数据共享,从而实现真正的数据信息化;各学校的学籍管理科(室)数据与其他科(室)的相关数据甚至不能以校园网为依托,实现本校内各科(室)学生数据的共享。另外学籍管理人员信息化管理水平跟不上,学生在遇到学籍变动如转学、休学、复学、退学时,不能做到信息量的详实,准确、及时、统一。容易出现错误,造成重复性工作,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及利用率。
4.缺乏既精通学籍管理业务又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且管理人员变动频繁,造成学生学籍档案不完整,缺乏真实性等问题,造成后期核对困难。
2 加强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1、完善学籍档案管理体制及归档制度,提高管理及服务意识。
学籍档案工作是办好学校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必须把学籍档案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健全、完善管理体制,规范学籍档案管理;建立和完善归档制度,学籍档案的归档纳入各部门人员的职责范围,做到每学期、每个学制按时、完整、准确归档,做到分散收集,集中管理。从制度上加强对学籍档案真实性的认证和鉴别,保证其真实可靠;提高学籍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创新管理理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深入了解学生诉求,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关心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加强思想引领,着力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真正落实服务育人的目标。提高学校的学籍管理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服务能力和学生满意度。
2、着力开发运用具有可扩展性的学籍管理系统软件,满足学籍管理工作的需求。
学籍管理工作的流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会出现很多变化或特殊情况,如果学籍系统仅仅用于适应业务本身,而不兼容后续工作和教学管理等其他流程,这样的系统显然不够完善。面对复杂的实际工作,系统必须具备可扩展性。因此学籍管理软件开发人员应与学校学籍管理工作人员强强联手,针对目前学校学籍管理系统或模块不能完全满足工作要求的现状,软件研发公司应深入学籍管理工作一线,与学校学籍管理工作人员加强沟通,认真学习国家教育部学籍信息化管理的工作要求,仔细研究学校教务管理的工作特点,本着高起点、高标准、既适应当前又考虑未来发展的原则,为各学校定制开发学籍管理系统或模块,满足学籍管理工作的需求,加快学籍管理信息化进程。
3、加快学籍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运用结构完整、合理的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学籍档案信息化管理。
切实加大对学籍管理信息化宣传教育力度,建立健全学校学籍管理信息化体制,加大对学籍管理信息化资金投入,加强对学籍管理信息化人员的培养,提高学籍管理信息化的效率与水平,利用现代技术加强学籍信息化管理。一方面建设高质量的学籍档案数据库,运用结构完整、合理的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学籍档案管理,这样不仅把管理人员从繁重的数据处理工作中解放出来,而且提供了更加快速准确的途径,使工作可以在部门之间平滑切换,顺利进行。同时加强网站建设,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发一套安全、完善、高效、能够实时显示并更新相关信息的学籍档案管理系统,全面实现学籍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从整体上提高学籍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4、提高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管理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籍管理队伍。
(1)加强对学籍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培训,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培养具有“创造型、复合型、协作型”的多素质人才。
(2)管理人员要有求真务实、甘于奉献的精神,要高度树立学籍管理为育人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加强学籍业务学习,强化继续教育,坚持“学用结合、按需施教、重视实效”,全面掌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新知识、新技术,了解学籍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具体内容。
(3)学校要将学籍档案人员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为他们系统的学习专业知识提供学习的机会,关心他们的职称晋升和工作业绩,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高校 学籍 档案管理 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人才市场不断扩大,对高校的毕业分配影响越来越大,而高校的学籍档案凭着数量多、利用率高与专业领域广等优势,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同及应用,与其他门类的档案相比,学籍档案价值的优越性更大,但在现代高校中,学籍档案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给予解决,以促进高校学籍档案的管理发展。
1.高校学籍档案内涵
高校学籍档案作为学校档案的重要构成,主要指的是学生通过考试合格,并有招生办正规录取,且办理入学手续之后,获得正式学籍的高校学生,字入学开始至毕业离校间所形成的具有利用价值的查考原始资料。其内容主要包含高考成绩单、入学通知书、学生登记表、学年成绩单、学籍卡与奖惩材料等。学籍档案具有法律凭证、提供原始资料支撑与人才模式改进的参考等作用,也为用人单位的人才选拔提供了相关的咨询服务功能,因此,加强高校学籍档案的合理管理是必要的。
2.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2.1学籍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高校管理中,学籍档案管理所发挥的作用是隐性、潜在与滞后的,很容易被高校领导所忽略,强化学籍档案管理水平,是需要资金投入的,但投入和回报间没有立竿见影之效果,所以,常常被学校的领导忽视,高校领导应该充分地重视学籍档案,并做好档案的管理工作。
2.2学籍档案管理不规范
在学籍档案的管理方面,存在不规范性,有些高校并未将学籍档案管理归入档案馆的统一管理当中,仅是从属于教务处或者学生处,尤其在民办高校中,一些学校为了减少办学成本,并没有建立档案馆,学籍档案仅是由教务处的某位教师进行管理,并且民办高校的教师流动性大,仅靠教师个人责任心是无法保证档案管理的安全性与完整性的。
2.3档案管理方式滞后
有些高校的档案管理方式依然应用的是手工管理,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越来越大,高校人数的不断增多,仅依靠传统手工管理方法已不能满足应用者要求,档案管理任务繁重,手工管理效率低,致使很多档案材料无法有效利用。
2.4相关人员不稳定,开发利用不足
在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中,档案资料层次多、种类多、工作量大且事物繁忙,档案管理部门通常处在从属地位,无法得到领导重视,这使得档案管理人员的队伍不够稳定。学籍档案方面的开发利用会受到一定限制,像无现代化的档案管理软件、信息资源匮乏,业务熟练的技术人员缺乏,受学籍档案的保密性制约,档案利用具有小范围的局限性,而且学籍档案管理大多仅停留于简单整理、收集与归档方面,之后,束之高阁,档案信息的加工性不够,其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3.高校学籍档案的管理发展对策
3.1加强学籍档案管理的重视性
在高校学籍档案方面,应加强高校领导、学生本人与各部门领导对其认识与重视,并自觉收集与更新学籍档案,因高校的学籍档案形式多样、种类多及构成复杂,这对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与管理等方面带来了一定难度,校领导应加强学籍档案管理与建设工作的重视,并在人财物配备方面给予支持,对档案的办公与管理环境进行改善,并让学籍档案管理更为规范与制度,正规科学的学籍档案管理应建立在完善的规章制度上。
3.2加强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
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是学籍合理管理的基础,只有不断规范学籍管理制度,在各教学系下,对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实施统一的标准、合理的过程管理与监督检查等目标管理,并且归位于高校的档案管理部门。在新管理模式下,学籍管理应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像毕业生就业、学校招生、政治思想教育与教育教学管理等,在服务为主的教育思想下,加大高校的学籍档案服务功能,对学籍的管理数据与内容进行开放,以提升高校的学籍管理效率。
3.3改变学籍档案的管理方式
要提升高校学籍的档案管理工作,改变原来的手工管理方式,让档案管理人员能够从繁杂事务当中解脱出来,就应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引进现代化与信息化的管理软件,有效实现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的网络化与电子化,以减轻档案管理人员的劳动量,提升管理工作效率,在信息化档案管理中,要做好注册、目录、受托权与属性的保密工作,利用权限设置,加强档案资料的完整安全性。
3.4强化学籍档案人员的队伍建设
人力资源作为首要资源,要推动学籍档案管理的发展,需要提升相关人员的素质水平,向相关人员提供相关的业务培训教育,并鼓励管理人员进行自学,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与责任心。
3.5加强学籍档案管理的开发利用
随着高校教育的深入改革,学籍档案信息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校学籍档案资源能否充分利用,直接影响着高校管理工作是否被社会所认可与接收,为了充分发掘学籍档案的信息资源,应加大编研工作,形成教研管的一体化。并且创造舒适优雅的环境,以拓宽高校学籍的档案利用空间。科学检索体系与查询系统,能够有效满足需求者的要求,提高信息使用效率,从而有效发挥学籍档案信息的作用,推动档案管理的高水平高效率发展。
4.结语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市场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高校学籍档案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高校加强学籍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是很有必要的,不仅能为高校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依据,还能为社会人才选拔提供可靠的原始资料,完善高校的学籍档案管理,强化信息资源充分的开发利用,可有效促进高校管理工作对社会发展与高校发展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陈静.初探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的有效措施[J].管理观察,2011(30)
摘要:从高等院校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来看,学生管理和学籍管理将有新的内涵。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具有一定的特征,而高等院校的教育也具有特殊性,这也就使得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等院校需要就学生学籍档案的管理采取一些措施,如:管理人员专业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档案管理整理规范化、档案利用规范化、强化领导机制。
关键词:高等院校;学生学籍;管理
高等院校学生在校的各方面情况一般都是记录在学籍档案,学生在校时,学校教务处负责整理和保管学籍档案,学生离校后,学籍档案的整理和保管工作就交由学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负责,也可以交由学生所在地人才中心负责,学籍档案既记录了学生在校时的成绩考核,又记录了学生参与各种涉外活动情况,除此以外,还有学生在校遵守的纪律表现以及综合相关老师的评价等都记录在案。根据高等院校学籍档案的内容,学校和各个用人单位不但能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而且可以了解学生的社会能力。因此,管理好学生学籍档案,不仅有利于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还有利于国家利益的维护以及教育质量的保障。
一、学籍管理的内涵
1.学籍,实际上也可以说是对学生在校时期的整个过程的记录。而学籍管理的过程,是指建立学生学籍档案的过程。学籍档案管理可分为三大过程:第一,招生、学生报到、新生注册、发放学生证;第二,记录学生成绩和其补考情况,处理学生的休学、退学、转学以及复学等事宜;第三,奖励以及处分,进行毕业证书的办理以及发放。完成学籍档案管理的整个过程会耗费较长时间,但这个过程能够客观并整体反映出学生在校时的各方面表现,包括德、智、体等方面。
2.高等院校学生学籍管理的特性
首先是应用性 。在高等院校里,就其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以及任务而言,它主要以一线中急需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培养方向,因此,高等院校的学生学籍档案,不仅要把普通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成绩考核记录下来,还要记载学生的党、团材料。另外,在学生档案里,不仅仅只有学生专业技能档案和艺术素养档案具有应用性,还有综合素质考核档案等其它学生档案也具有应用性,综合来看,学生档案具有应用性这一特点,这一点是尤为重要的。
其次是多样性 高等院校的生源复杂,主要有三年制普高生、五年一贯制高等院校生以及“ 3+2”转入学生。另外,高等院校还有许多来自省外各个地区的优质生源,生源地区的文化以及其它各方面存在差异,导致高等院校的学生档案也具有多样性。
最后是周期性 在高等院校里,一批毕业离校学生带走学生档案的同时,又会有一批新生档案注入,因此,学生档案几乎每年更替一次。再加上高等院校教育具有学制短、流动性强、稳定性差的特点,学生档案管理的周期性就尤为明显。
二、高等院校学生学籍管理的重要性
1.学生学籍管理工作的目的是提供利用。学生在就业、参军、考级考证、入党、资助等时候往往需要用到学籍档案,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有效利用学籍档案也成了整个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某种程度来看, 高等院校教育也可以说是就业教育,对学生就业及创业而言,学籍档案的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2.高等院校教育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其学院教学与教育的整个过程都被记录在了学籍档案中,因此,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对于实现高等院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保障教育质量与水平而言具有重大意义。把产学研相结合进行教育当高等院校教育的阳光大道,也是必走之路,把服务区域经济,凸显产业特色作为办学的方向,把工学结合作为教学模式的同时还应结合校企合作模式,通过学籍档案工作可以把凸显综合素质并凸显技能锻造的教育过程记载下来。可见,学籍档案管理对于教学评估有较大的作用,它能够直观地反映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
3.学籍档案记载着一个学生在校时的各方面情况,几乎就如一张名片,一张好的名片有助于学生的就业,因此,对于促进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就业这一程度而言,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也比较重要。再加上目前科技信息化水平已经达到一个高度,用人单位对人才档案也随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逐渐转向于电子信息档案,用人单位考察毕业学生往往会参考学籍档案。而于学生而言,就应该不断完善自己,以通过重重考核。
三、高等院校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不足
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在校学生的增多,高等院校学生学籍管理的问题也越显得重要。但是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态度不认真
学生在校期间的各方面情况通通记录在了学籍档案中,学籍档案也因此成为了用人单位用人时的考虑因素。但在学籍管理过程中,会出现相关工作人员工作马虎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填写太随意,字迹潦草,内容不统一,评价不客观等方面,从而导致原始档案丧失真实性与完整性,实现不了学籍档案原本的作用。
2.学生对个人档案的意识性不强
学生没有意识到个人档案的重要性,对待个人档案不认真,在填写自己情况,字迹不公正,总结不认真,三言两语地应付完,典型的是在写思想与生活表现时,不仅内容太片面,而且表述都有问题,甚至还会出现错别字。另外,在毕业离校后,由于不大在意学籍档案的保管,可能会造成档案丢失。
3.电子档案管理不到位
目前,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学籍档案的管理逐渐倾向于信息化与系统化,因此,对于学籍档案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利用传统的纸质学籍档案显得比较落后。但是,目前的情形是,相对于电子档案而言,大多数高校更为倾向于纸质档案,导致学籍档案容易丢失。
四、加强高等院校学生学籍管理的具体措施
学生档案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并且是尤为重要的一项工作,为此,可以采取传递档案制度化、管理逐步现代化、档案人员专业化、档案材料规范化、强化领导力量和责任意识管理这“五化”对策,从而促进高等院校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目标。
1.深刻体会学籍档案的重要性。
学生学籍档案记载着学生的重要信息,全体师生都应该意识到其重要性。一方面,对于学生学籍管理的工作人员,应该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并提供给他们专业培训的机会,实现学生学籍管理工作的价值。另一方面,学校应带动其它各个部门参与管理工作,使得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2.加强学籍档案工作管理规范化
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整理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材料,提供学籍档案的利用。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求这个过程标准、规范并科学,为了使得学籍管理工作达到这一水平,实现学籍档案的价值,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素质全面发展,需要建立一套完备的学籍档案管理制度来规范整个工作过程。
3.加强学籍档案信息化。
如今,网络与计算机几乎已经进入了家家户户的生活与工作,学籍档案管理越来越趋向于信息化。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也应与现代靠拢,对学姐档案信息化管理引起重视,强力支持管理信息化。高校学籍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利用网络来创建一个信息平台,把学生的学籍档案整理好并存放在这一信息平台上,为个人或单位查询资料提供方便。
4.强化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一方面,学籍管理人员自身应该努力完善自己。在业务上,学籍管理人员应该努力加强自己的工作能力,不仅要擅长实践操作,还应努力学习理论知识,牢牢掌握专业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在思想政治上,档案管理人员应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以及政策,做到爱岗敬业,并认真学习工作相关法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另一方面,学校不仅要努力做好学籍管理人员的思想工作,稳定情绪,多给予他们一些生活上与工作上的关心,以使他们能够专心、踏实的工作,还需要加强对学籍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同时提高业务素养。
5.做好学籍档案管理工作, 提供满意服务
目前,学籍档案管理在毕业阶段进行得有些杂乱无章。学生在即将离校时,往往需要转走档案,新生入校时会转进档案,此时工作会显得比较繁重,因此有一套专门的程序来规范学籍档案的流动,并不能随意转进转出,尽量在毕业时就安排好档案的进出,以避免工作扎堆。一方面要服务于学校。学籍档案有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进行,学校办学离不开学籍档案管理,做好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有助于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学籍档案可以为学校提供查询服务,学校通过查询部分学籍档案,可以大致总结出某一阶段的教学水平,从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档案,以期办学水平再上一个台阶。技师院校的学籍档案还能够起到招生宣传的效果,生源的数量以及各专业的招生人数、毕业生分配去向及社会对其给予的评价等在学籍档案里有所记载,学校在实施招生计划时,可以适当地借用这些内容,做好招生宣传,吸收优质生源。另一方面学籍档案要为学生服务在毕业离校后,学生会经常需要用到学籍档案,以下是需要利用学籍档案的几种主要情况:
一是办理继续深造时 如今,就业难问题愈演愈烈,因此,专科学生倾向于升本,本科学生忙着考研或留学。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学生申请报名时往往需要用到学籍档案,因为无论你申请的是哪所学校,它们都需要了解你的相关资料,如:原就读学校盖章的高考成绩和大学时期的成绩,毕业证明以及学位证明。而如果是出国留学,国外的一些学校除了需要以上的资料以外,通常还需要了解学生更为全面的信息,如:学生在原就读学校的思想政治表现、纪律表现以及学校推荐信,这些都离不开学籍档案。
二是办理免修课程 有些学生可能会出国深造,而在国外的学校学习的某些课程可能会与原就读学校的课程重复,也可能与某些学生自修或自考时的课程相同,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申请免修课程,而申请免修课程需要学生在原就读学校的该门课程的成绩证明,这就需要从学籍档案里面查询。
三是补办毕业证明书。
部分学生未保管好毕业证,导致毕业证丢失时,需要进行重新办理,而补办手续需要一些材料,如:录取证明、成绩单、毕业证号。
另外学籍档案要为社会服务。一方面,社会往往会从学生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以及身体素质来考察他们,而这些考察因素都要通过查询学籍档案来了解,而且学籍档案可以使造假文凭无所遁形,因此,通过学籍档案可以辨别人才,挑选真正人才。另一方面,对于学生而言,学籍档案也是学生人际交往与就业的一张名片,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向社会推荐自己。
五、结语
总之,学生学籍管理就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因此,为了提升此项工作的质量,确保学籍档案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从而充分实现其服务价值,工作人员一方面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使之与现代化接轨,另一方面,工作人员还应该深刻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意识,明确工作职责,专心、热情地投入工作。(作者单位: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籍档案 管理对策
高职院校学籍档案是在教学、实践以及管理等活动中,由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其记录了学生自入校起一直到毕业离校时,主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表现。例如学生的学习成绩、品行、奖惩情况、活动与操作能力、兴趣爱好等内容,是对学生综合方面的评价。高职院校学籍档案管理具有周期性、分散性以及保密性三个特点。
一.高职院校学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规范、科学的管理经验
当前,在高职院校学籍档案管理中,管理方法太随性,缺少科学管理方法,从而导致学生学籍档案材料的杂乱。其主要表现为:学籍档案的时间编排混乱,在编排中有的是按照入学年度编排、有的是按照学习专业,还有的是依照毕业年度进行编排。组卷缺少规定,未能划分学院、系别、年级、专业等层级,再就是一些组卷在装订过程中缺少规范性。
(二)学籍管理缺少完善、健全的规章制度
随着高职不断的扩招,学生规模日益壮大,但是学生学籍档案的管理,还是以教务处管理为主,这种管理体制不能够有效的发挥出高职中学院或者系部的管理优势,且由于任务重,极易出现差错,再就是造成了办事效率低的现状。
1.缺少先进的管理手段
高职学生学籍管理档案的管理手段相对落后,当前多数高职院校依然以手工为主,不仅管理效率低,而且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大、任务繁重。这种缺少准确性与精确性的管理方式,不足以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求,最终不利于教育管理效果与作用的提升。
2.管理人员素质相对不高
在高职院校学生学籍管理人员队伍中,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管理素质不高,他们在上岗之前未经过专业培训,在工作中只能通过工作实践不断摸索学习,同时还缺少主动创新性。
二.高职院校学籍档案管理的对策
针对高职院校学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不断更新学籍档案管理理念
为适应今天快速发展的高职院校,应不断加强和完善学籍档案管理理念,倡导工作人员积极主动的开展管理工作,提供优质服务,从科学化、信息化着手,让学生认识到学籍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完善学籍档案管理制度
学籍档案管理是一项繁重的工程,因此,只有健全的学籍档案管理制度,才能不断适应发展规模日益壮大的高职院校,并有效的监督学生学籍档案的管理,使学生学习情况、教学质量更加规范化,有效的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和教学水平。
2.在高职院校学生学籍档案管理中加强现代化手段的运用。
为提高学籍档案管理的效率,最为重要的就是对计算机、校园网等现代化手段的应用,通过这些举措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有效的提高管理效率,加强教学单位之间的信息的交流互动。在学籍档案管理中,对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将显著的促进和提高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与发展。
3.加强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学籍档案管理质量的提高,关键还是提高管理质量,因而学籍管理工作人员须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学籍档案管理中,工作人员除了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理论知识等,而且还要具备超强的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而工作人员综合能力的提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总结和学习。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