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风险分析及控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小贷公司;过桥贷款;风险控制
文章所称过桥贷款是一种过渡性的短期融资,即借款人在银行贷款到期又无力偿还,先借一笔资金偿还到期银行贷款,取得银行后续贷款后,再偿还这部分融资。
1 过桥贷款产生和快速增长的背景和市场主体
过桥贷款,长期以来都存在于我国金融体系之中,在近几年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是企业还款能力不足。当前经济金融运行环境不佳,企业遭受市场不景气和资金链持续紧张的双重压力。贷款到期,企业只能“拆东墙补西墙”,用过桥贷款资金来还贷。二是短贷长用现象突出。很多中小企业申请固定资产贷款很难,只能在取得银行流动资金贷款后,用于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发放之初已经蕴含不能到期偿还的风险。三是银行贷款存在顺周期行为。经济形势好的时候,银行乐于为企业提供贷款,刺激了一些企业盲目扩大生产投资。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银行担心贷款风险,惜贷或压缩贷款规模,当企业经营收入到账和银行还款计划之间出现时间差,贷款到期就无力偿还。
近几年,小额贷款公司(简称小贷公司)以“方便快捷、灵活高效”的放贷方式得到市场认可,已成为金融组织体系的重要补充。
2 小贷公司过桥贷款风险分析
过桥贷款的运行基础是银行给企业发放新贷款,这个运行机制说明过桥贷款风险具有很大的外部性,不是小贷公司自身能完全掌控的。
从宏观层面讲,过桥贷款存在以下风险:一是可能掩盖企业真实偿还能力。企业通过过桥贷款还旧放新,有的是因资金错配短贷长用,出现资金流动性问题,还旧放新是以时间换空间,给企业发展创造更多机会,带来更多利润,但不排除有些企业实际上已经生产经营不善无力还贷。二是掩盖银行信贷资产风险。银监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392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096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5%,较上年同期上升0.4个百分点。《贷款风险分类指引》规定:借新还旧或者需通过其他融资方式偿还的贷款应归为关注类。有些银行为完成业务营销和风险等考核指标,获得好的业绩和绩效,不希望贷款转关注类。通过过桥贷款还旧放新导致贷款五级分类不准确,带来潜在的信贷资产风险聚集。三是诱发银行员工道德风险。由于“过桥”的紧迫性往往来自银行续贷到位前的“空白期”,撮合“过桥贷”往往成了银行信贷员的一项“灰色业务”。
从微观层面讲,小贷公司过桥贷款可能面临以下风险:
(1)欺诈风险。个别银行对某些企业内定不再继续支持,但企业又无力还款,银行为转嫁风险,以续贷为由,骗取小贷公司为企业提供过桥贷款,小贷公司被迫成为新的债权人。(2)法律风险。有些企业涉及各类诉讼执行案件,过桥贷款进入企业还款帐户或新贷款进入受托支付帐户后立即被法院冻结,小贷公司贷款陷入复杂的债务纠纷。(3)操作风险。不良信用企业通过过桥贷款取得新贷款后,没有按照事先约定偿还小贷公司,而是挪作他用,小贷公司被迫进行耗时持久的诉讼维权。(4)偿还风险。过桥贷款偿还银行到期贷款后,由于借款企业所属行业出现系统性风险,银行上级机构下令止贷或压缩规模;借款企业不能实现新贷款要求的风控条件,银行不再发放新贷款;借款企业帐户被法院查封或出现重大失信事件等,银行取消放贷计划等情况突发,过桥贷款的主要还款来源-银行后续贷款不存在,小贷公司收回过桥贷款出现很大不确定性。
3 小贷公司如何控制过桥贷款风险
小贷公司作为过桥贷款资金提供的主要提供者之一,贴近市场,为企业解决资金流动性问题,履行了风险管理的部分责任,并通过自身专业优势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了银行风险管理成本,间接缓释了信贷资产风险。小贷公司合理的利率水平,也使过桥贷款的利率水平得到有效平抑,遏制了“高利贷”和地下“非法融资”行为,对稳定金融市场秩序起到很好推动作用。鉴于过桥贷款存在前述多种风险,小贷公司应练好内功加强管控,最大限度规避过桥贷款风险。
(1)强担保。过桥贷款业务性质决定无法设定有效抵质押,以信用担保为主。操作中,应将借款企业法人、股东、财务负责人夫妻作为无限连带责任保证人,对民营企业,应将企业法人和主要股东的成年子女夫妻也作为保证人,加大企业违约成本。
(2)查资产。小贷公司不应将银行后续贷款作为唯一风控手段,在贷款前,应对企业资产负债情况有一定了解,尤其是企业可处置资产。一旦过桥不成,立即要求企业偿还贷款,同时要求企业追加实物资产抵押,降低贷款风险;或者立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担保人,以免“被转移”银行信贷风险。
(3)看征信。要求借款主体、担保人均提供最近期征信报告,掌握相关企业和人员信用状况,发现异常或不良信用记录应慎重放贷,因为借款人不良征信状况将可能影响银行后续贷款发放,造成“断桥”。
(4)核批复。多维度审核验证银行授信批复的真实性,有效性。有条件的应到银行面核,注意批复文件是否已经履行全部审批手续,是否为正式文件;批复中有效时间是否覆盖本次后续贷款等。对个别银行要求先还款再审批后续贷款的情况要理性对待。
(5)重落实。在核实了银行授信批复真实性、有效性前提下,要分析评判银行要求的后续贷款授信风控条件是否能够落实,如后续贷款抵押标的物是否能够办理解押再抵押手续,是否被法院查封,新增抵质押是否能顺利办理手续等。如后续贷款跨行实施,则需了解不同银行相关规定,以免出现后续贷款长时间不能发放的被动局面。
(6)先公证。小贷公司不应怕麻烦,要对过桥贷款所有合同进行公证,一是确保合同严谨合法有效;二是在过桥贷款遭遇恶意逾期时,能够越过诉讼程序,第一时间进入依法执行程序,为追偿争取宝贵时间。
(7)严监管。过桥贷款发放前,借贷双方应约定放款和回款帐户及路径,对相关流转帐户(包括借款人和后续贷款受托支付账户)银行预留印鉴(包括网银U盾)进行实质监管,贷款收回后再予释放。如条件允许,应在银行对主要帐户加入小贷公司人员印鉴,以免出现预先填制好支票,转移资金的特殊情况。
(8)免纠纷。为避免出现不必要纠纷,应要求被监管各方出具同意接受小贷公司印鉴监管的说明;如从第三方受托支付账户直接回款,应事先要求受托支付人提供为借款人代偿说明;印鉴监管交接双方都要留有书面记录等。
(9)看配套。有些过桥贷款资金来自不同贷款人或由借款人自筹,小贷公司应在核实其他过桥资金已到位的情况下,再发放本供公司贷款,以免过桥不成,原贷款未还新贷款未放,造成过桥贷款资金沉淀。
(10)讲条件。过桥贷款发放前,要求借款人将过桥贷款占用期间应付利息预存入小贷公司账户。
(11)查帐户。银行后续贷款前,会同银行核实相关账户是否已被法院冻结或将要被冻结,视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关键词】工程,深基坑,风险分析,控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 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深基坑开挖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风险最大的阶段,在开挖阶段容易发生大量的深基坑安全事故。为了确保有效的控制工程深基坑安全和开挖的顺利进行,开展对工程深基坑的开挖风险分析,阐述了控制深基坑开挖风险的对策,及安全有效开挖和信息自动化施工等方面的控制措施。
二.工程概况
1.沪宁城际工程新孟河特大桥,位于常州市奔牛镇,跨越新孟河,整座桥的走向基本平行于既有沪宁工程。大桥全长8 891.965 m,其中162#~165#墩跨越新孟河,设计为三跨连续梁结构(40.6 m+56 m+40.6 m),其中163#及164#墩是本桥连续梁的主墩,桥墩位于新孟河岸边,为保证通航和新孟河河道远景规划的需要,设计为低桩承台、钻孔灌柱桩基础。地质情况:既有线为机械填筑的路基,已经运营几十年。根据钻孔资料,163#、164#墩墩位处地质情况为:0~-15 m为粉土,-15~-20 m为粉质黏土/黏土,-20~-28 m为黏土。三跨连续梁桥立面图如图1所示。
2.施工方案
163#墩基坑开挖采用钻孔桩+钢板桩(承台四周)防护方案,164#墩采用钢板桩防护,靠近河侧施打2排钢板桩。施工前先联系工程相关管理部门,将接触网回流线进行绝缘处理,并且基坑开挖过程中,既有工程限速45 km/h。防护工程施工时先施工钻孔桩,再施工钢板桩。
钻孔防护桩连续排列(见图2),共计12根,桩长20m,桩径§0.8 m,桩主筋采用§16 mm的圆钢,间距0.2 m,并在桩顶部设帽梁将钻孔桩连成一个整体。
钻孔桩达到一定强度后,开始插打承台四周的钢板桩,采用PU28钢板桩。施工时先打既有线对侧的钢板桩,再施工横桥向的钢板桩,最后插打既有线侧的钢板桩,桩长18 m。靠近河边侧采用注浆辅助止水。基坑底部采用2 m厚水下混凝土封底。
图2 163#墩既有线锥体护坡处钻孔桩防护布置图(单位:m)基坑内设置4道内撑(详见图3),内撑与钢板桩接触位置设置工字钢围檩,第1、第2和第4道斜撑采用2I40a工字钢,第3道斜撑采用2I56a工字钢,详见图3。钻孔桩强度达到90%以上时,方能开挖基坑。
数值计算中采用有限元软件(plaxis8.2)来模拟基坑开挖的实际施工情况,主要围绕地表沉降、钢板桩及各道支撑随基坑开挖的变化展开,且为了简化计算,根据5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工程设计暂行规定(上下)6中有关原则,将既有工程列车动载换算成静载后进行计算。本文只进行163#桥墩12.4 m基坑开挖的数值计算。
3边界条件确定
数值模拟计算过程采用的边界条件为:地表为自由边界条件;模型左右两侧边界的侧向位移限制为零,竖向自由;模型底部边界的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均限制为零。
三.深基坑开挖风险分析
在深基坑开挖工程中,往往开挖施工条件很差,附近建筑物比较密集,地下管道线路很多,附近交通路网纵横交错,环保要求标准高,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由于设计、施工不当,容易发生深基坑严重位移甚至整体失稳等重大工程安全事故,这种事故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还给工程的带来直接损失并使工期延误。基坑整体失稳( 滑坡和隆起) 、支撑体系的强度破坏( 支撑的偏心挠曲和撑点滑动)是引发工程深基坑工程险情的直接原因。在工程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常见险情包括: 开挖时边坡发生渗漏、滑移、开裂、坍塌,最底部出现下沉,基底隆起等发生轴线位移、基层倾斜、上部结构变形,对周边附近建筑物和设施及地下管道线路产生很大影响,更严重的造成第三方的损害。在工程深基坑施工中,发生典型险情的主要工程特征如下:
(一) 边坡( 护壁) 发生渗漏。在基坑工程中,经常发生边坡渗漏现象,造成重要风险事故,经常发生在饱和土的变层处,常发生在基坑开挖及使用期间,常常导致边坡坍塌或局部失稳。
(二) 深基坑边坡发生滑移。在深基坑开挖采用无支护放坡开挖时易发生基坑边坡滑移,由于边坡土体承载力量不足,致使边坡失去稳定的事故。
(三) 地面发生开裂、坍塌。当基坑边坡位移、涌水涌砂、坍塌、失稳易造成地面开裂、坍塌。
(四) 基底发生隆起。在施工中出现软土地区,边坡稳定性差,支护结构嵌固端变形大,基坑基底存在软弱的弱透水层,其下分布有承压性的地下水情况时易发生基底隆起。
(五) 承压水突涌。在工程深基坑施工中出现地下水位高并未降水或降水不到位,或者因故突然停止降水及溶洞发育地区多发生承压水突涌。
(六) 建筑物变形过大。造成建筑物变形过大的原因,与自身结构、基坑所在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都有一定的关系,并且因个体及替其他条件不同而造成变形记风险程度不同。
(七) 管线变形过大。一般情况下,在工程深基坑施工中沿线地下管道线网错综复杂,需要对影响施工的管线进行必要的改迁或悬吊保护,并对邻近基坑的供水、燃气、污水、热力等管线进行悬吊,管线变形过大仍然是施工中的重大风险源。
三.风险控制措施
1.模拟开挖步骤
基坑采用分步开挖方法,基坑开挖前既有线锥体已存在,因此为合理的模拟基坑开挖过程中地表沉降、钢板桩及各道支撑的变形、内力随基坑开挖的发展,数值模拟中的计算步骤为:第1步,土体初始应力状态计算,不计初始位移;第2步,既有线锥体荷载计算,不计初始位移;第3步,钢板桩施工;第4步,基坑第1次开挖,设置第1道支撑;第5步,基坑第2次开挖,设置第2道支撑;第6步,基坑第3次开挖,设置第3道支撑;第7步,基坑第4次开挖,设置第4道支撑;第8步,开挖至坑底。
在分步骤连续计算中,位移和应力是逐次累加的,上一步骤的位移和应力将作为下一步骤的初始应力和位移状态。
2. 根据上述各工况计算分析,基坑开挖造成地表沉降、钢板桩及各道支撑的变形及内力的最大值结果汇总于表1~表2(注:因为篇幅所限,简去计算过程)。
根据采用的PU28钢板桩及§0.8 m钻孔灌注桩要求,其内力和变形均在允许值范围内。
3. 开挖风险控制措施
(1)新孟河特大桥163#桥墩基坑开挖对邻近的工程线路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基坑开挖过程中,引起的工程路基表面最大沉降为9 mm,最大水平位移为12 mm,靠近工程侧钢板桩最大水平位移为31.5 mm,钻孔灌注桩最大水平位移为17.4 mm,其值均满足规范允许值要求。
(2)新孟河特大桥163#桥墩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土移引起的既有工程桥承台沉降是很小的,可以忽略。
(3)根据新孟河特大桥163#桥墩基坑开挖施工的动态性,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桥涵基础施工技术规程及工程线路保护有关规定,实施信息化施工反馈和控制措施,重点监测工程线侧的基坑围护,密切关注工程线路下土层的变形和沉降,以监测的数据指导开挖施工[4],最大程度地减小对工程路基的扰动。
现在,新孟河特大桥已经顺利完工,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测量资料与计算结果基本吻合,说明桥墩基坑采用的围护方案和加固方案是合理的,计算模型与计算结果是正确的。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工程深基坑开挖施工风险深入分析,确定了工程深基坑开挖过程中风险点,依据明确的风险点制定了应对策略进行有效控制,保证施工管理工作能突出重点,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工程深基坑开挖的安全性,对整个工程交通建设有着借鉴作用。经检测,各测点变形值均在可控范围内。只要对超深基坑开挖施工中各类风险因素综合分析考虑,逐项制定防范方案,落实各项措施,并强化信息化施工和动态控制,快速合理地组织施工,是能够将超深基坑施工风险有效的控制在预定范围内的。
参考文献:
[1]林元彬《浅谈工程深基坑开挖风险分析及控制对策》中国铁建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2011.09
[2]张 强《大连市工程深基坑开挖施工风险分析及对策》中国市政工程 2010年第二期
[3]何宇《基坑工程风险研究》昆明理工大学2011-11-01硕士
[4]李志伟《软土地区深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天津大学2011-05-01博士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缺陷;风险分析;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X820.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降低工程量清单缺陷的重要性
1.1有利于项目的投资控制
在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由合同价格和工程价款调整两部分组成,其中工程价款调整是造价控制的着力点,在《清单计价规范》中规定了引起工程价款调整的原因,包括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施工图纸与清单特征描述不符合、因非承包人引起的工程量增减、清单漏项或因非承包人引起的工程变更、市场价格波动、不可抗力等六种情况。对由于清单项目特征描述和施工图纸不符合、清单漏项以及因非承包人引起的工程变更和工程量增减等原因造成的工程价款变更的情况,可以通过提高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实行有效控制。
1.2有利于项目的质量控制
如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量清单存在问题,将必然导致成本的增加,而承包人通常是通过实行项目目标成本责任制进行成本的控制,这使得承包人无法获业主的补偿,只能利用其他手段减少因清单存在的问题导致的成本的增加,使工程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1.3有利于减少业主、承包商双方的争议和纠纷
在清单计价模式下,业主给承包商结算工程量一般按照实际的工程量进行调整,在清单工程量和实际工程量相差较大的情况下,不仅需要对综合单价进行调整,而且相应的措施费也需要调整,与此同时,项目的工期也可能需要调整,因而业主和承包商双方难免由于调整过程中的难以协调发生矛盾和纠纷。此外,清单中存在的对工程量项目描述不准确、清单漏项等清单缺陷问题,业主和承包商也需要对原来清单中综合单价进行调整,此过程中双方也容易发生争议和纠纷。因而,降低工程量清单中存在的缺陷,有理由减少业主和承包商双方发生争议和纠纷,保证项目正常进行。
有利于防范投标人利用清单缺陷进行不平衡报价
如果工程量清单存在缺陷,投标人可能利用错误或者遗漏的工程量采取不平衡报价策略,从而在中标后工程结算时获得额外的收益。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招标中的风险虽然依然不可避免,但是相对于传统定额计价模式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工程的实际成本,有利于标的的管理和控制,从而对招标阶段中工程造价风险进行分配。
工程量清单存在缺陷及其成因分析
目前,我国在工程量清单编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早场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存在的缺陷
《清单计价规范》中只是对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人进行了规定,没有明确谁应该对清单编制负责,造成了为了规避清单编制责任的现象长期存在,此外工程量清单在计价项目划分、计算规则、计量单位方面存在的缺陷造成了同样的产品因选用的定额不同而价格不同、工程报价和工程预算脱节、对措施性消耗项目的计量支付难度增加以及计算规则方面的问题。
2.2工程量计算过程中重项、漏项问题
在工程量计算过程中,由于清单编制人员不熟悉和掌握清单项目和图纸的内容,容易造成重项、漏项情况,加大了招标人的工程量风险,使工程造价难以控制,最终造成结算时造价远远高出原来的投标单价。此外,由于清单编制人员对清单中分部分项工程项目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和规费、税金等各项费用的组成及内容区分不仔细,就会造成重复计算的情况,使得工程造价较高。
2.3清单项目特征描述不清楚
目前对于工程清单项目特征描述不清楚是工程量清单编制人员存在的比较典型的问题,容易造成双方因特征描述不清导致理解上的差异,从而造成投标方报价时的失误,影响招标的工程质量,也会埋下纠纷和索赔的隐患。
2.4工程量计算不正确
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只是作为投标方报价的基础,对于最终的工程结算则是按照实际完成的工程量进行结算。由于清单编制人员认识上的不足,使得对工程量计算准确性方面不高,计算比较粗略、错误也相对较多。
2.5因设计文件深度影响工程量清单编制质量
设计图纸深度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质量,我国目前存在的在未完成设计任务的情况下进行工程招标、边设计变施工、少数设计单位资质水平不高的现象,造成了工程量清单数量不准确,对清单项目描述不清楚,影响招标方的工程报价。
工程量清单缺陷的控制措施
工程量清单编制中存在的诸多缺陷,造成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招投标双方产生的一些列问题,影响正常的经济和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因此对降低工程量清单中存在的缺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1招标人做好招标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是招标文件清晰完整、准确、具有针对性,必须做好招标前的准备工作。具体包括:(1)招标人应该按照建设程序规定进行项目建设,杜绝“三边”工程;(2)招标人应选择具有较高资质和良好信誉的中介机构进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
3.2中介机构编制好招标文件
工程量清单作为招标文件组红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招标评标、合同管理及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因此必须采取措施降低清单缺陷和控制产生的风险。具体措施包括:(1)对于图纸上所反映出来的工程量必须是按照工程量计算规则准确计算得出,对于图纸中没有反映出来而在实施过程中一定会发生的必须进行准确反映,而对于可能产生变更的项目,需要列出项目清单,以便在评标时能够一并考虑;(2)对于工程中设备选择和材料因品质价格差距较大的情况,招标人可以考虑采取工程量清单招标中不包括设备、材料,而是列入暂定价,以便在以后由招标人询价确定,也可以在工程量清单招标中准确反映设备、材料的品牌和规格型号,使得招标人能够了解市场价格;(3)在招标文件中应要求投标人准备详细提供工程量清单分析明细表。
3.3评标时做好清标工作
(1)清标中要对工程总报价和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总价、综合单价、措施项目及其他项目清单总价、主要材料价格及计算错误进行评审和检查;(2)在招标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商务标的评审;(3)为了避免清标中不能及时发现问题,需要加强复核,通过谈判方式解决。
3.4加强合同建设和管理工作
拟定合同前,需要科学分析该工程潜在的各类风险并评估其大小,建立与工程量清单计价想适应的,具有针对性的施工合同文本。合同签订后,应做好合同文件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编制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宣贯辅导教材[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2]吕杰峰,王长成.降低工程量清单缺陷风险的意义及实务.建筑经济,2012,(7).
[3]赵圩,周利燕.工程量清单找投标中的项目风险控制研究.现代企业文化,2009,(26).
[4]张晓东.工程量清单计价的风险分析与控制.建设监理,2008,(12).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风险;控制
一、概述
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是指由总承包单位受建设单位(业主)委托,完成从工程项目立项到交付业主使用的全过程承包。
自1987年开始,我国参考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进行工程建设总承包试点,当时能够进行总承包的单位仅限于设计单位,设计单位进行工程建设总承包试点,普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许多设计单位成立了以设计院为主体的设计工程公司,进行工程总承包。到90年代初,随着施工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又发展了一批工程总承包企业。目前,我国的工程总承包仍在不断发展和壮大之中。
我公司在工程总承包方面,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较快,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尽管从事工程总承包相对于单纯搞工程设计利润要高,对于做强做大企业有很重要的作用,但与之相伴随的风险也较大,随着建设工程承包市场竞争的日趋加剧,作为工程总承包方必须对来自总承包工程各个方面的风险进行认真辩识、分析、评价,制定出正确的总承包方案,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转移。
二、承包项目决策阶段的风险分析及控制
当目标项目出现时,对于工程承包公司的决策者来说,就面临着对目标项目是否进行总承包投标的问题。在分析目标项目所存在的巨大商机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风险的存在。
首先,必须尽可能地对目标项目进行完整评估,该目标项目最好是我们已涉足的领域,对于不熟悉领域的项目,若又不具备该方面的专门人才和可供参考的技术资料,那么在工艺技术领域方面的风险是巨大的。若承包该项目,将来在造价,工期,质量上的控制就显得非常困难。因此,在目标项目的选择上应尽量优先考虑熟悉领域的项目。对目标项目的完整评估也包括项目所面临的政策性因素评估,项目地域性因素评估,项目的融资风险因素评估,因为这些因素往往决定着工程承包的成败,其结果往往使合同当事人双方都蒙受巨大损失。
其次,项目评估结束后,在确定了目标项目后,应着手进行工艺方案的选择,合理的确定投标报价,拿我院近年完成的广东某污水处理工程为例,该目标项目是一个按BOT方式(即建设,经营,转让)运作的项目,我院环境工程分公司打算对该项目进行设计,施工承包,业主仅仅对该项目提出了功能性要求,具体如何实现这些功能业主并没有提出过多的设想,因此给我院的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必须解决工艺流程方面的风险,慎重选择工艺方案,使方案做到既安全可靠能满足污水处理的各项技术指标和处理能力,又能在投资方面做到尽可能低,这样才有竞争力,才可能中标该项目。但是,也不能为了中标而盲目简化工艺,人为压低投资,增大工程承包的技术风险。
对工艺方案的风险分析,可参考价值工程分析法,结合工程投资对各工艺方案的不同要素风险进行量化打分,风险要素的选择和打分一般采用专家法来完成,具体做法是:先由设计者提出多个工艺方案,工程经济人员计算出各工艺方案的投资造价。然后邀请5到8名该领域的专家,找出方案中多个关键性风险要素,根据产生风险的大小对各要素进行打分,优选出风险最小,最可行的方案。也可以把各方案分解,然后进行合理的优化组合,产生一个新的最优方案,这种做法虽操作起来有点困难也增加了投标成本,但对于特大工程或在开拓总承包市场方面有影响的工程投标项目,不妨一试。
三、承包项目实施阶段的风险分析及控制
对目标项目的投标一旦中标,项目就进入了实施阶段,该阶段的风险包括:经济风险,技术风险,自然风险,管理风险。所谓经济风险即工程的实际投资大于预期的投资,使总承包利润小于预期的投资收益,甚至出现亏损。所谓技术风险即在项目实施阶段采用了新技术,而该技术不成熟或运用不合理带来巨大损失。自然风险既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遭遇天灾人祸,如战争,地震,洪灾,瘟疫等,使项目实施被迫受阻。管理风险即由于项目管理班子,管理能力差,人员素质低,使工程管理混乱,无法完成预期承包目标。因此,在项目就进入了实施阶段必须控制好这四大风险。
那么,如何有效控制好这四大风险呢?
对于经济风险,我认为控制的核心应放在项目设计阶段,为什么要强调在工程设计过程中来控制建设投资呢?因为事实早就表明,工程设计质量的好坏不但决定着项目的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美观性及其与环境的协调效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其造价的高低,据相关资料分析,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可分别达到65%~85%、5%~30%,当工程进入施工阶段,在严格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施工技术的改进所节约的工程造价不可能超过10%。上述数据表明,设计阶段不仅影响工程造价而且是影响工程造价的关键阶段。因此,为有效控制工程建设投资,减少经济风险,就必须把控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项目建设前期的设计阶段。
具体做法是,让工程经济专业人员(掌握一定工程技术知识的造价工程师)深入到工程设计中来,就工程设计的全过程,向设计人员提供可靠,合理的投资控制建议,运用价值工程理论,在功能与投资之间选择一个最佳优化点,推行限额设计,设计人员投资包干,合理运用标准设计,以求在满足项目各功能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工程造价,控制经济风险。
对于技术风险,我认为是我们如何对待新技术的问题。新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造价,获得超额承包利润,而且还可以缩短工期。若运用得不好,如技术不成熟或运用不合理,造成的损失也是无法低估的。在新技术的是否运用上,一定要做充分的论证和研究,确保新技术的运用万无一失,将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如果论证结果有问题,在进一步论证的基础上也难以克服存在的巨大风险,那么,就应该果断放弃,回避不必要的风险。
对于自然风险,有很多是人类不可抗力的,难以预料的,但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损失,当自然灾害发生时,应即使采取补救措施,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也可以采用工程保险,工程转包,分包来转移部分风险。
对于管理风险,完全可以通过人为的努力来加以解决,即才用合理的项目管理模式,在用人上引入竞争机制,一定要选拔优秀的管理人才进项目管理班子,必要时,可聘请外部具有总承包经验的人才。在项目管理时,要采用世界先进经验,对工作中产生的问题要具有灵活的纠偏机制。
四、承包项目后期的风险分析及控制
承包项目后期的风险也不可小视,以为大功告成便松懈下来的思想万万要不得,在该阶段的风险主要来自决算风险,资金支付风险。解决的办法是认真对待决算,重视决算,工作做得细致,耐心。这样,前面的所有努力才能换来丰厚的回报。有关承包项目后期的风险分析及控制的内容就不详细阐述了。
关键词:建筑企业风险分析内部审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多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这必将给工程施工目标(成本、质量和工期)的实现带来各种难以预测的风险,如何通过审计关口的前移来恰当的分析、预测和规避风险,从而保证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减少或避免损失的发生对现代建筑施工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施工企业需预控的风险分析
风险预控就是人们对潜在的或有损失进行辨识、评估,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即在主观上尽可能有备无患或在无法避免时亦能寻求切实可行的补救措施,从而减少损失的行为。施工企业常见的风险主要有:
1、经营风险
(1)业主带来的风险。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自始至终离不开施工企业与业主的紧密合作, 有的业主实力较弱,相应地履约能力就差;有的业主虽有一定实力,但信誉较差,与这样的业主合作风险预控就显得尤为重要;更有甚者,有的业主利用虚假工程信息虚假发包,招摇撞骗,骗取保证金。
(2)项目带来的风险。工程项目投标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价格的竞争。由于竞争的日趋激烈,有的施工企业在投标中,到处撒网,四面出击。为了中标,竞相压低报价,对成本、利润缺乏科学的分析和预测。有的企业抱着“只要能中标”的观念,饥不择食,把获利的希望寄托在变更索赔上。还有一些资金不到位、手续不齐全的垫资项目等,企业的效益更是无法保证。
(3)合同带来的风险。当前建筑市场存在的许多问题,如工程款合同约定付款率低,资金拖欠问题、原材料价格上涨问题等,都与合同签订谈判过程及甲已双方的心态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业主利用施工企业急于揽到工程任务的迫切心理,在签订合同时附加某些不平等条款,致使施工企业在承接工程初期就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甚至引入合同陷阱。合同是施工企业一切风险的源头,如果合同“先天不足”,势必会造成工程项目实施中的巨大被动。
2、管理风险
(1)项目施工管理风险。总包项目施工过程中有时由于工程本身规模较大,技术难度大,管理上难免顾此失彼而造成风险。对此类风险的控制主要是实现风险转移。实践证明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发展模式是不可取的。总包企业通过合理合法的专业分包,寻找有实力、信誉好的合作伙伴, 把部分专业性极强的工程分包给专业施工单位。(2)质量与安全管理风险。质量与安全是施工企业永恒的生命线,一旦发生质量与安全事故,不仅给伤者及其家庭带来不幸,也给企业带来直接间接的经济损失。
(3)材料价格浮动风险。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的60%-70%以上通常是材料成本,如何通过分包管理转嫁材料量差及价差风险,预测材料价格变动趋势,平衡好库存管理成本及采购成本得失关系,则成本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的重要一环,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充分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来规避防范材料价格风险。
3、财务风险
(1)成本风险是施工企业的一个重要风险。对成本风险的控制,一方面通过三算对比,在施工过程中对由造价部门提供的预算,工程管理部门与项目部协商确定的项目目标成本,以及项目实施的实际成本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异并制定对策,有效控制项目成本。另一方面通过量价分离, 对项目部考核材料量的消耗和设计变更与索赔情况,材料价格由企业统一管理并承担相应责任。
(2)资金风险。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控制资金风险要加强对保证金、垫资款的回收。同时还需对垫资方式使用办法、归还方式、归还期限、违约责任等作出细致、明确的规定,最大限度地减少垫资风险。对付出的保证金要按形象部位采取递退式返还方式,及时收回资金,降低风险。另外加强资金的统一调控管理,加速周转,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强大的资金支持体系。
4、合同法律风险
上述各类风险控制不力,则容易引发各类诉讼风险,如被因工期质量等问题被业主投诉违约,因资金紧张支付困难被分包方及供应商,因管理不到位、管理人员法律意识不足或合同条款有缺陷被其他各方利用造成恶意诉讼,都会使企业陷入被动局面,造成严重失甚至一蹶不振。
二、审计实践中如何预控防范风险
施工企业面临的各类风险之前并不是弧立和界限分明的,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包融并相互转换的关系,简单的例子是各类风险最终都可能体现为成本和损失,合同签订伊始就注定了纠纷和诉讼的必然,而管理不到位的风险可能最终体现上述任一种风险形式,因此对风险的防范措施应该是综合的,多方位的,而审计工作做为企业核心的内控制度,其全过程的参与及全方位监控的“大审计”理念已经成为现代审计工作的必然方向,审计工作融入风险管理不只是依靠对具体风险的审计防范,而是通过对风险防范制度的建立完善和运行情况的审计来实现的。当前施工企业一般实行两级管理,机构设置一般为公司总部及下属各项目部,根据工作需要,两级机构都应建立相应的合同管理中心、成本控制中心及资金管理中心,负责对经营风险、成本风险及资金风险的管理预控工作。
(一)为防范合同履约风险,提高中标合同质量,执行履约风险预控办法
1、投标期风险预控
(1)建立标前评审制度。各基层单位负责购买的招标文件,必须提前报送公司合同管理中心,对招标方的资质信誉、合同履约能力进行标前评估,通过同行反馈信息及调查情况及招标信息条件来决定是否进行投标。对明显存在的风险提出答疑或调整要求,以确定相应的投标政策。
(2)对确实需要投标的项目,对招标文件明确为最低价中标的项目要充分测算其成本后才能确定是否投标,在无法规避的情况下应充分考虑风险,并且在确保预测成本的基础上将材料费上调5%~10%来计算投标价格,最终结合当时当地的市场行情慎重投标杜绝投亏损标。
2、合同签约期风险预控
(1)针对材料价格上涨风险,按照以下步骤执行:
①对无法更改的涨价风险,除在报价允许又不影响中标的情况下,为保证材料质量、及时供应和防范涨价风险,在合同谈判时应明确提出主要材料应由甲方供料。
②对甲方确实不能供料的项目,必须明确主要材料的涨落幅度最大不超过5%的约定, 在约定范围内的价格变动由承包方负担,超出范围部分必须由业主方给予补偿。同时,对合同数额较大、受材料变动影响较大的工程项目,必须约定涨价总额不超过300万元的最高上限,或以此计算控制涨幅比例。
③对涨价因素合同谈判的最低限度必须明确涨价风险共担的要求(在有充分余地的前提下按照业主方最低承担50%来确定各自承担比例)。
( 2)针对履约过程中工期及安全风险,应提出以下约定:
①因发包人提供的水文、地质、气象等条件与实际情况出入,引起工程量增加或拖延工期,必须要求给予费用增加和工期顺延和费用补偿。
②对不可抗力合同约定必须符合国家权威部门的有关界定。凡界定模糊,或不可抗力风险较大的,应建议业主或由业主出资进行工程一切险的投保避险。
③工艺与设计变更风险:设计变更应按约定,及时提供资料、完成程序、申报业主,工艺变更应视为重点。凡经济合理、技术不可行,经修正、完善增加费用的,应有典型施工,届时邀请各参与单位对典型施工的工艺、费用进行认可、认同,形成总结报告签认交由业主认定。
④设计变更量额超过合同价30%的须另签新合同,以分散规避各类风险。
(3)针对发包人履约能力差,无力支付工程款或恶意拖欠工程款的条款, 除约定在提出支付申请7~10日内给予支付外,应写明超出期限立即暂停施工,并由发包人承担延期支付利息。
(二)在履约过程中,为提高成本管理水平,规避成本亏损风险,执行以下成本预警办法
1、项目成本预警包括项目部级和公司级两级预警。
第一、项目部级预警:工程项目在建过程中,经过分析已发生实际成本超出了对应的内部承包值(标后预算)或预计总成本将超过内部总承包值,该项目将启动“项目部级预警”。
第二、公司级预警:工程项目在建过程中,经过分析已发生实际成本超出了对应的税后外部产值或预计总成本将超过其税后合同产值的时, 该项目将启动“公司级预警”。
2、纳入项目部级预警的项目,各项目部要整理成本分析资料,将成本盈亏及预测情况在7日内反馈给公司成本控制中心及审计部,经会审分析确认后报公司总会计师审阅,由公司总会计师签署项目部级成本预警通知书。
3、纳入公司级预警的项目,项目部应在10日内将详细的成本分析资料报送公司成本控制中心及审计部,会同公司经营部、财务部、工程管理部研究确认后整理资料上报公司总会计师、总经理审阅,由总经理签署公司级预警通知书。
4、启动项目部级预警的项目,公司成本控制中心要定期参于项目成本分析会,协助扭亏方案的制定,并监控扭亏方案的实施效果。
5、启动公司级预警的项目纳入公司监管范围。成本中心将会同相关部门进行现场分析、讨论,制定有针对性的扭亏方案,并全程监控方案实施效果。
(三)在履约过程中为加强企业债权管理,保护企业债权的安全,执行以下债权预警办法
1、债权预警分为在建工程风险预警和已完工工程风险预警
第一、在建工程风险预警:当在建工程具备下列两条件任意之一时,启动在建工程风险预警。
①业主付款没有达到合同约定付款率付款,合同内应收未收工程款额累计超过500万元;
②业主付款没有达到合同约定付款率付款,合同内应收未收工程款额占已完成产值的比例超过10%;启动在建工程风险预警的项目由负责施工的基层单位对业主信誉、拖欠原因及收款前景等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估,在预警日后7日内整理形成债权分析报告报送公司资金管理中心及审计部,会审确认后转交工管部,联合评估并制定应对方案。
第二、已完工工程风险预警:当完工工程具备下列两条件任意之一时,启动已完工工程风险预警:
①工程已完工,拖延3个月不办理竣工结算手续;
②工程完工,除质保金外尚有欠款超过500万元;启动已完工工程风险预警的项目由负责施工的基层单位对业主信誉、拖欠原因及收款前景等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估,在预警日后7日内整理形成债权分析报告报送公司资金管理部,会审确认后转交法律处,并联合评估并制定应对方案,相应的方案包括缓工、停工及诉讼措施等。具体预警标准的制定可根据各单位具体情况来评估确定。
(四)在合同实施过程中,执行分包队伍预审及分包风险控制办法大型施工企业为解决人员、设备及管理上不足,在主合同允许的情况下,经常采用分包的形式来满足合同的要求,做为总承包方,承担着合同约定的工期、质量安全的各种风险,分包方的履约能力和信誉情况则成为施工企业的风险之一,是风险预控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基本医疗保险 道德风险 控制对策
道德风险是在上世纪80年代由西方经济学家提出来的一个经济哲学概念。道德风险也被称为道德危机,是经济领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社会保障领域是道德风险高发区,表现在道德风险发生的频率最高,分布最广,造成的损失也最严重。而在社会保障领域,基本医疗保险涉及多方利益群体,关系更为复杂,再加上医疗服务产品的异质性、不可逆性、及其提供的专业性,医疗保险市场中道德风险问题就表现得尤为突出和严重。
一、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的分析
1.现行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缺陷
这种制度的缺陷,具体来说,是指个人投保以后,就医费用大部分是由第三方付费。由于“第三方支付”制度的存在,患者普遍存在“过度消费”和“免费医疗”的心理倾向。比如,一般情况下,患者在就医时,面对不同的方案,会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而在“第三方支付”的诱导下,一般会选择最昂贵的治疗方案。同时,医生在为患者提供服务时,不会考虑患者的支付能力,往往推荐价格高昂的药品和保健服务项目,这不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保险机构的支付危机。
2. 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存在漏洞,且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健全,难以监管
首先,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分头管理现象仍然存在,比如,卫生行政部门只负责行业管理,财政部门负责药品的监督和管理,发改委、物价部门负责医疗和药品价格的制定与监管。在对医院的监督管理上,并不是每一部门都会积极配合,这就为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障碍。另外,我国现在虽然有一些相关的规章制度来保障居民医保的有效实施,但并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发挥监管作用。
3. 疾病治疗的不确定性是道德风险产生的另一原因
疾病治疗的不确定性包括患者身体的个体差异性、治疗手段的差异性和治疗结果的不确定性。疾病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人们对医疗服务和产品的消费不可能像对其他商品的消费那样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并且,治疗结果也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医生为了减少医疗技术事故的发生,也为了避免自己陷入医疗纠纷之中,通常都会建议患者做“高、精、尖”医疗设备的检查,同时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医生也会倾向于选择治疗费用高昂一些的方案,在用药上医生也会多开好药、贵药。
二、医疗保险中规避道德风险的策略
1. 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完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医生和医疗机构在社会医疗道德风险中居于主导地位,所以,要控制医生和医疗机构的道德风险,就必须从源头上入手。从现实来看,医药分离是当代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做法,实践证明这种分离制度对发展和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保证合理用药、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是行之有效的。从根源上切断医院、医生与药品经营者三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保证医生对症下药,不滥开药。这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道路。同时也要改变现行报销制度,需要社会医疗保险机构派遣专业的工作小组进驻医院,在患者缴费之前先由工作小组对患者所需医药品进行核算,区分哪些为合理费用,对于不合理费用不予报销,合理费用先由患者去医院缴清自费部分,剩余的部分由社会医疗保险机构直接向医院支付。
2.制定医疗保险法律法规,健全监督机制
(1)制定医疗保险法律法规。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关于社会医疗保险的法律法规,这就使得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在执行监管职能时无据可依。少了法律的授权,社会医疗保险机构在履行其相应的职能时就会显得非常无力。我国现在急需一部有关社会医疗的专门法律来保障医保管理机构的监管地位和职权,这样才能保证其有效发挥职能。
(2)建立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医疗保险机构内部监督机制。健全对社会医疗保险基金审查工作制度,对医疗保险工作人员实行目标管理,对的工作人员要严厉惩罚。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机构要对医疗机构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一条龙”监管。同时,对道德风险有关行为的监管涉及到多个部门的综合管理,所涉及到的部门应该加强合作,形成监管合力。
3.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道德建设,尤其是要进行医德建设
所谓医德,从实质上讲,就是通过医务人员的努力,医治好疾病,提高社会生产力,为人类的身体健康、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由于对医生的行为进行监督困难很大,所以要想有效控制医生道德风险就应该从医德教育方面入手。在进行正面宣传的同时也要注重负面惩罚,可以建立相应的医德评估制度,定期对医务人员的综合表现进行考评,对优秀者予以一定奖励,对不合格者要有比较严格的惩罚措施。只有奖惩结合,才能引导医生遵守医德。
4.应加大政府对公立医疗的投资力度,弱化公立医院对医药品创收的依赖
政府对公立医院补贴所占比重正在逐年减少,同时政府又想要降低医疗机构药品价格,公立医院为了完成政府下达的各项公益性任务,同时还要承担筹集资金的职能,这就从机制上引导医院从公益走向了市场。医院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必然会想尽办法从患者那里谋得利益,这是公立医院与政府博弈下的必然结果。因此,政府应解决好医院资金来源的问题,加大财政对公立医院的投资力度,弱化公立医院对医药品和医疗服务创收的依赖。
三、总结
医疗保险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所以我国必须加快医疗保险的改革进程。然而,在医疗市场中普遍存在着道德风险的问题,要有效解决道德风险问题,不能仅仅依靠某一方面的努力,而必须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形成风险规避机制。我国必须加快有关医疗保险的立法进程,完善相关机制,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资力度,引入竞争,以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参考文献:
[1]赵曼.社会医疗保险费用约束机制与道德风险规避[J].财经贸易,2003,(2):54.
关键词:公允价值;应用过程;风险分析;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1)06-0121-08
一、引言
2007年下半年以来,“次贷危机”席卷世界,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大不良影响。公允价值在这次危机中饱受争议,不过理论和经验事实证明,公允价值计量并非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因此公允价值得以最终保留。可以预见,经过这次危机的洗礼,公允价值的应用将会更加迅速、普遍和广泛(以稳妥为前提),而深入研究公允价值理论,寻找控制公允价值应用风险的有效方法也显得更加必要和迫切。
应用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相比,前者的计量果能揭示企业资产可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的不同,这种经济差异可以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企业所承担的财务风险,从而具有更好的决策相关性,但同时应用公允价值也可能引起各种风险。对此有观点认为公允价值本身没有缺陷,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建议。陈国平(2007)指出,公允价值为公司管理层操纵利润提供了较大的空间,这是由公允价值使用者和公允价值所处的环境造成的,因此应健全公司治理构,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具体地说,一是应建立宽泛的内部控制概念体系;二是应尽快制定我国统一的内部控制指南;三是应建立和完善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与报告体系。于永生(2009)指出公允价值会计与“顺周期效应”之间没有直接关系,他在阐述美国金融工具计量实务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论证了“将扩大公允价值应用确定为金融工具会计长期目标”的正确性,为了更好地利用公允价值,他还论述了识别非活跃市场和强迫交易的具体途径。
还有观点认为应用公允价值会出现风险,是因为公允价值本身存在一定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Allen等(2008)、Plantin等(2008,2009)分析了不完美市场背景下的盯市公允价值会计效应,在金融危机时,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互动关系导致公开市场价格或银行间市场交易价格波动不能反映金融工具未来的收益分布,只反映了市场现金或者流动性可得性的大小。如果此时使用盯市的公允价值会计,那么资产价格的波动性就会反映于会计报表,直接影响金融机构资产价值,产生新的金融危机传导机制。葛家澍(2009)认为公允价值计量与确认的数字是估计的,如果其在资产、负债、权益(净资产)和收益中确认就会歪曲财务报表的数字,很可能导致市场不稳定,使投资人对财务报表信息失去信心,所以在表外披露公允价值信息比较合适。Names Cataldo等(2009)则从净收益视角出发,认为公允价值与作为净收益确认基础的期间概念和配比原则存在根本性的冲突,所以对投资者提供公允价值的最佳方式是单独披露,而不是表内确认。此外,针对公允价值可能会引起顺周期效应的问题,徐晟(2009)从动态减值准备的角度分析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公允价值计量优化问题,认为动态减值准备有助于提升信息透明度和减缓顺周期效应。黄世忠(2009)则在综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公允价值会计诱发顺周期效应的机理和传导机制,并对准则制定部门和监管部门提出的缓解顺周期效应的应对策略进行评述。
综合上述文献,不管公允价值本身是否存在问题,大多是从应用公允价值的最后果向前推导来提出控制建议,而本文则是在分析公允价值特征的基础上从其应用过程人手,由前向后逐步厘清公允价值应用风险发生的具体环节,并针对关键环节提出控制建议。
二、公允价值的特征分析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2006)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FASB在FAS157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的有序交易中,因某项资产将收到的价格或转让某项负债将支付的价格”。IASB在IAS39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虽然这三种定义略有不同,但基本上都隐含了公允价值的以下重要特征。
1、公允价值并不是真实交易的价格,是估计价格
(1)计量日不是交易日
历史成本计量是以已发生的交易为前提,计量日(通常指初始计量)一般指已完成交易的交易日。但公允价值计量则是以假想的交易为前提,其计量(初始计量)日通常指“确定承诺日”而不是交易完成日,至于后续计量,可以是以后的报告日和交易束日。
(2)采用“退出价格”概念
“退出价格”是指资产的出售价格和负债的转移价格,从FASB的定义“因某项资产将收到的价格或转让某项负债将支付的价格”这一表述中可以看出,FAS157中的公允价值采用了“退出价格”概念;IAS39指南中也明确规定了在使用活跃市场中的报价确定公允价值时,通常是指已持有资产在市场中的出价、已承担负债在市场中的要价,其要求与“退出价格”的内涵相一致。公允价值由“退出价格”确定,这与一般意义上购置资产时支付的交易价格或承担负债时收到的交易价格(进入价格)不同,在很多情况下两者是存在差异的。
从上面两点可以看出,在计量日,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交易还没有真实实现,公允价值是以假想交易为对象的一种估计价格,它是买卖双方意欲成交的金额。
2、公允价值强调以市场为基础定价
公允价值的本质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价,是市场而不是其他主体对资产或负债价值进行认定。我国企业会计准则(2006)、FAS157和IAS39的定义都指出公允价值产生于“交易中”,明确公允价值生成的环境是市场。为了更好地计量公允价值,FAS157将与确定公允价值采用的估值技术相关的参数分为三个层次(见表1),而无论是哪个层次的取值,公允价值的确定目标其实都是模拟如果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进行交易的话可能达成的市场价格。
三、基于公允价值应用过程的风险分析
本文讨论的是管理层在应用公允价值时会给投资者带来的超额风险(不包括有选择时管理层不使用公允价值的情况),而面对管理层披露的公允价值财务信息,投资者的反应不外乎有两种:不应用和应用该信息进行投资决策。
如果不应用管理层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投资者在做决策时就要额外耗费资源和精力去寻找相关信息,这对投资者(甚至对资本市场)实际上是一种资源浪费的行为。而且,管理层作为公司的经营管理者拥有更多的公司信息,披露的信息应该比投资者自己寻找到的信息更充分、质量更高,所以不
应用管理层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也会对投资者决策的正确性产生消极影响。也就是说,决策时不应用公允价值信息对投资者来讲是一种不经济的行为,且更可能导致错误的投资决策,本文称此为不应用风险。
如果应用该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投资者又可能遇到没有产生相应效果(决策有用)的无效性风险(应用公允价值的成本大于收益)。例如公允价值信息显示公司运转良好,但投资者据此做出买进决策后公司却很快陷入困境(或破产),投资者遭受损失。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初步发现公允价值应用存在的两种风险:不应用风险和无效性风险。为了厘清风险的源头和类型,本文继续做如下讨论。
前文已提到公允价值是“退出价格”,描述的是市场对某资产或负债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的估计,而企业这些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正是投资者以后收到现金流量的基础,也就是说公允价值代表的信息与投资者的未来利益密切相关,如果投资者意识到这种关系,应用公允价值信息就是很自然的。但如果他们没有这样做,其原因很可能就是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本文认为产生不应用风险的第一种原因是投资者还不理解公允价值的涵义(尤其是决策相关性)。当然,即便投资者理解了其涵义,依然会因为担心应用公允价值信息的成本大于收益(即无效性风险)而不应用,这是导致投资者不应用反应的第二种原因。
针对第一种原因,本文认为从短期来看,投资者的确可能因为不理解公允价值而拒绝使用公允价值信息。但是从长期来看,如果不存在公允价值应用的无效性风险(即第二种原因),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者的知识构发生变化,对公允价值的理解逐步加深,再加上观察到现实中公允价值信息决策有用性的表现,投资者不应用的态度就会改变,具有决策有用性的公允价值信息就会引起投资者的注意和信任从而开始应用其进行决策,导致不应用的第一种原因将不存在。由此分析可以发现,当无效性风险消失时,不应用风险也会随之消失,降低公允价值应用无效性风险实际上也会降低它的不应用风险,也就是说控制不应用风险的关键在于控制无效性风险。
综上所述,公允价值应用风险有两种,不应用风险和无效性风险,而控制不应用风险的关键在于控制无效性风险,那么最终控制公允价值应用风险的关键也就在于控制无效性风险。基于此论,本文将重点分析公允价值应用的无效性风险。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无效性风险是如何产生的,本文从分析公允价值应用过程人手。公允价值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应用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过程(如图1):
过程①是管理层进行公允价值信息的计量与披露;
过程②是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过程③是投资者根据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进行投资决策,影响企业的证券价格变化;
过程④是证券价格的变化影响企业管理层的利益,例如影响管理层的薪酬等。
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目的是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合此目的来分析整个应用过程可以发现,过程②是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对投资者的作用过程,是公允价值信息决策有用性的体现;而过程③是投资者对公允价值信息的应用及市场反应过程,是过程②的后果,也是公允价值决策相关性的外在表现。在不考虑公允价值不应用风险和市场有效的情况下,这两个过程并不存在风险。
既然过程②和③不存在风险,那么继续分析过程①。由于公允价值本身的特征(以市场为基础定价和估计价格),过程①是风险的多发环节,其风险可以分为两种:
一是管理层故意风险。割裂证券价格和企业管理层利益之间的关系是不现实的(也就是说过程④是必然存在的),而企业证券价格与管理层利益的挂钩(过程④),比如影响企业未来的融资成本,影响管理层的薪酬等,又使得管理层存在欺诈动机。另外,公允价值的特征也为管理层欺诈提供了机会,因为公允价值是建立在假设交易基础上的估计价格,当缺乏可观察的市价时,它的取值就需要部分或者全部依赖不可观察的参数,这时信息的不对称性就给了管理层欺诈的机会。欺诈的动机和机会同时具备,企业管理层就可能操纵公允价值计量,通过过程②、③和④的传导最终使自己受益,而使投资者蒙受损失。
二是管理层非故意风险,它不是企业管理层故意操控公允价值计量造成的,而是由公允价值本身的特征引起的风险。因为公允价值强调以市场为基础定价,而会计具有潜在的传染效应(contagion effeet)并可能引发顺周期效应,所以在动荡市场中,比如在次贷危机中,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价,随着市场的变化价格快速下降,就会引发恐慌,造成恶性循环。其次,由于公允价值是建立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间的市场交易基础上的,企业已有交易的果和内部现有管理系统产生的信息并不一定能够满足公允价值计量的要求,而需要收集更多企业外部的市场信息,为了满足这种计量需求,企业或者在内部建立更为完善、及时和准确的市场信息收集和定价系统,或者从市场中介或交易对手购买相关信息,不管是哪种方法导致的计量成本都是比较高的,于是应用公允价值可能会出现成本大于收益的风险。另外,公允价值是估计价格,情况复杂,其估值技术(尤其是第三层次)和披露的规定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和难以理解之处,管理层不一定能够完全合理地应用。由于上述原因的存在,即便管理层不故意操纵公允价值计量,仍然可能存在公允价值应用的管理层非故意风险。
四、公允价值应用风险的控制
通过前文分析可知,控制公允价值应用风险的关键在于控制无效性风险,而无效性风险又是由过程①中的管理层故意风险和非故意风险造成的,所以本文分别针对管理层故意和非故意风险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来实现对公允价值应用风险的最终控制。
(一)管理层故意风险的控制
对于管理层故意风险,孙丽影等(2008)运用博弈模型指出,如果仅靠市场的力量而缺乏相应的管制安排,会因为企业管理层发现提供欺诈信息有利可图,而总是选择与公允价值信息决策有用性设计目标背道而驰的战略(即发生管理层故意风险);若引人管制安排,则可使公允价值信息决策有用性目标实现。管制安排可以通过设计管理层的收益状况,使管理层选择与公允价值设计目标相符的战略的期望收益不小于选择其他战略时的期望收益,这样管理层就会选择符合公允价值设计目标的战略,从而控制管理层故意风险的发生。此外,他们还给出一些管制安排所涉及的关系:
1、如果存在过程④,即企业管理层的利益与企业证券价格挂钩,那么监管层识别管理层欺诈的概率就必须足够大,在发现欺诈时对管理层处罚的罚金也应当足够大。
2、管理层可操纵的报告收益区间越大,那么监管层识别管理层欺诈的概率和发现欺诈时对管理层处罚的罚金也应当越大。
3、对被发现欺诈的管理层收取的罚金必须足够大才能够保证有效。
4、对欺诈企业整体处以罚金与降低管理层故意风险不相关。
合以上分析,本文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对管理层故意风险进行控制:
1、制定和实施高质量的、与公允价值相关的会计准则,在事前从制度上减少管理层操纵报告收益的可能性,加强对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减少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例如,我国
2006年的《债务重组准则》较1998年的准则在信息披露方面就增加了对债务重组交易中转让(受让)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由债务(债权)转成的股份的公允价值和修改其他债务(债权)条件后债务(债权)的公允价值的确认方法和依据,加强了对债务重组行为的限制和规范力度。
2、通过制定与公允价值相关的审计准则,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素质、审慎性和独立性,敦促并监督企业执行相关会计准则。例如,在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2号《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第40条规定:“对被审计单位使用估值模型进行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注册会计师应当复核该估值模型,并评价该模型是否恰当以及使用的假设是否合理”;在第42条中也规定注册会计师可以对公允价值进行独立估值,以印证被审计单位的公允价值计量果。
3、通过强化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监管,识别经理欺诈,建立相关法规对违纪人员进行足够重的处罚,以提高管理层的欺诈成本,从而抑制财务欺诈的发生。其中处罚要针对存在欺诈行为的经理人员,而非其所在企业。
4、完善企业的治理机制,加强对经理的监督与约束。对治理构各层次进行科学合理的权责分配,加强审计委员会或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和作用,建立反舞弊机制,关注在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方面弄虚作假的情况。
上述措施基本上是通过加强外部审计或企业内部控制来控制风险的发生。但由于公允价值审计时审计人员要了解与企业现在及未来相关的信息,如企业实体的投融资计划和经营战略方案,会涉及企业的商业秘密,审计人员将面临泄密的诉讼危险。而内部控制则可能因两个或多个人员的串通而被规避或者因管理层有超越系统的能力等而失效,也就是说这两种手段都有各自的局限。所以本文认为这两方面不可偏废其一,而是要协同运用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二)管理层非故意风险的控制
由于导致管理层非故意风险的原因主要是公允价值的固有特性:强调以市场为基础定价和估计价格,所以完善有关公允价值的概念、计量估值技术和披露规定,使其符合公允价值设计目标并具有相应的可操作性是控制非故意风险的有效手段。本文合公允价值计量特征提出以下控制建议:
1、建立市场信息数据库
由于公允价值是建立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间的市场交易基础之上,需要收集更多企业外部的市场信息,所以企业应建立完善、及时和准确的市场信息收集和定价系统,方便计量公允价值时选取各种恰当的参数。此外,物价、统计、行业协会等部门也应协作,利用所掌控的资源和技术,收集各地区同类产品的所有生产、销售的相关信息(如规格、品种、价格等),选取代表性数据作为公允价值计量的参考标准,并建立相关信息数据库或网站,实现资产信息的及时查询和资源共享。如此既有利于提高企业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也为注册会计师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审计提供可验证的依据。
2、公允价值计量方面
如表1所示,公允价值应分三个层次来计量:第一层次,在一般情况下是公允价值的最佳证明,最具可靠性,不易纵,应当尽可能采用;第二层次,应该对这一层级的输入数据进行调整,考虑状况和地点的差别、相似程度的差别、交易量的差别等;第三层次,报告主体的假设应当反映市场参与者对资产或负债的定价假设(包括风险假设),应当运用计量日所可能获得的最佳信息,包括报告主体自己的数据。最大化应用相关的可观察数据,最小化应用不可观察的数据。当市场不活跃或无序时,产生的市价不能代表真实的交易价格,所以此时应降低市价的可信任度。
3、公允价值信息披露方面
①与公允价值相关的会计政策应充分披露,例如管理层选择会计政策的相关考虑。
②公司要充分披露估值技术的相关信息,如果公司采用内部模型确定重大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应披露相关模型及估值果变动的敏感性分析。
③对于各项在报告日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的情况,要按所用参数层次的不同进行分类披露,尤其对估值技术中包含重大不可观察信息(即第三层次)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要披露当期金额变动情况(如转入转出该层次的金额情况)、管理层假设以及某些重要变量发生与原来假设不同的变化从而可能会发生何种变化的敏感性分析等信息。
4、成本与效益原则
对执行公允价值准则可能带来的成本大于效益的风险,FAS107认为估计公允价值要考虑其可行性。例如,对某一经济实体,如果因为尚未取得或建立估计一类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必要模型,所以这类金融工具无市场报价,并且对其进行单独估计所承担的成本可能高于该金融工具对实体的重要性,那么这时估计就是不可行的。成本的考虑可能会影响估计的准确性,例如,在许多情况下,对个别工具公允价值的估计可能不可行,而对一类金融工具或对工具组合估计公允价值则可行。在这种情况下,应披露该类或该组合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把能计量公允价值的项目予以披露,对不能估计的项目也要披露与估计公允价值相关的、有助于投资者决策的信息和其不可估计的原因。
五、论
1.并购前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并购方主要着力解决两个问题:(1)并购目标选择。选择得当的发展战略目标公司是并购成功与否的源泉。企业并购的动机是实现协同效应,增强核心竞争力,一旦收购目标选择不恰当,轻则造成并购效率低,强化企业负担,重则给整个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可预计的后果。最精明的收购都是撒大网挑选潜在目标,即从中选取最优的可行性方案。(2)目标价值定位。一旦确立了企业目标选择,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就成了刻不容缓的工作。并购方通过尽职尽责的详尽调查,运用恰当的评估方法、健全的评估体系,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企业价值评估的结果关系到企业并购所需支付的对价,过高的支付对价,企业的预期财务收益会大打折扣,债务承担加重。
2.并购交易实施阶段
这一阶段企业主要着力解决融资和支付问题:(1)融资即解决并购所需资金来源问题。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上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债务性融资(比如向国有或商业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及权益性融资(发行股票)。显然,并购方需要需要结合自身现有的资本结构及并购后的资本结构综合考虑债务和权益融资所占的比重,合理的融资结构有利于企业的财务风险的防范。 (2)支付即以何种方式支付并购资金。主要的支付方式有现金支付、换股支付及混合支付。不合理的支付方式,会对企业并购产生不同的财务风险。企业应该结合并购动机选择灵活的支付方式,尽量避免单一的支付方式。
3.并购整合阶段
这一阶段企业主要主要着力解决并购整合中的财务整合及如何进行财务整合。(1)并购完成后,对并购方而言无论其资产规模、还是战略发展都有了大的改变,组织的扩张无疑加大了公司治理难度,如果不对并购后的财务进行整合,公司以后可能会面临更大的管理、投资、筹资风险。(2)财务整合要遵守实现价值最大化为己任,分为融合和协同两个阶段。有步骤重点式推进,而不是忽视对财务的整合。在融合阶段主要是在并购双方确立一个共同目标的基础上,将目标企业的财务政策、财务制度、计量标准等纳入收购方体系,优化双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在协同阶段即双方财务基本一体化,朝着共同的目标有序进行着,实现了资源共享及优化配置。相反,若不进行财务整合则给并能够双方带了困扰,更甚者并购失败,导致企业破产。
二、企业并购过程财务风险分析
1.并购准备阶段风险
企业在这一阶段的风险主要是目标选择价值定位风险 价值定位风险是指由于目标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失真及收购方价值评估体系不健全、不合理的评估方法导致收购方评估出的目标企业价值与实际价值存在偏差的风险。由此可以看出,决定目标企业价值评估合理与否的关键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目标企业提供的信息质量;二是并购方的评价体系是否健全,是否根据并购动机选择了最优的评估方法。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过高,出价远超自身的承受能力,致使无法获得预期收益回报风险。相反,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过低,致使交易双方谈判失败,那又极有可能丧失一个盈利项目。
2.交易实施阶段风险
企业在并购交易实施阶段财务风险主要是指融资和支付风险
(1)企业并购需要巨额资金做支撑,依靠并购方的内部资金,显然不足够。企业必然依靠外部融资以获取并购所需资金。而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财务风险。一方面是资金供应风险,即并购企业未能筹集到并购所需资金进而影响并购活动的正常进行所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是融资结构风险,即未充分考虑自身资本结构和并购后资本结构,而盲目融资导致企业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比例失衡,比如,过高的债务融资,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这无形中又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2)支付风险主要表现在:现金支付成本低、效率高但现金支付占用企业大量流动资金,企业往往面临较高的流动性风险;换股支付稀释收购方股权,股东控制权旁落,股权结构发生变化,甚至可能更换大股东,对并购后的整合也带来了较大风险;混合支付往往需要支付多次,并购双方难以保证支付的连续性,致使并购过程延期,加大了并购交易的成本。
3.并购整合阶段风险
并购整合阶段的风险主要体现在财务整合中,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并购企业对并购后财务整合重视不够,产生不良资产处置不当风险。比如,目标企业资产流动性较差,而并购后并购方未派出专门的财务人员采取妥善的措施,致使预期收益不能实现,并购交易失败。(2)财务行为人因并购方财务监督体系不健全,对工作不予重视,工作出现失误导致的财务风险(3)并购双方未实现财务统一规范管理,财务信息交流不畅通、信息交流滞后,并购未能实现协同效应的风险。
三、针对并购各阶段的风险控制及防范
1.针对价值定位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1)选择符合自己公司战略发展目标的企业。首先,从大量备选企业中筛选出符合自身发展目标的企业,符合作为备选,不符合不予考虑;其次,利用财务分析方法判断被并购企业的历史财务状况,项目未来的盈利情况、手中资源价值、聘请专业机构鉴别判断并购后企业能否增值。
(2)健全价值评估体系。首先,要加强目标企业财务信息调查,保证收集信息的质量,对被并购方的财务报表、经营情况、企业发展价值、结合自身期望收益与规模进行完整评估。其次,可以聘请专门的具有较高技术的专业人员,对被并购方价值评估。最后,根据自身并购动机,选择合理的价值评估方法。在这一阶段最有应该防范的还有就是一定要具备鉴别被并购方提供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带有面具的报表的分析显然是毫无意义的。
2.针对融资和支付风险的控制和防范
(1)融资风险防范。一方面结合自身资本结构及并购后资本结构合理确定债务资金和自身资金比例问题。过高的债务融资,增大企业债务风险,一旦债务无法清偿,整个企业可能瘫痪;过低的债务融资,有起不到财务杠杆作用;另一方面拓宽融资渠道,保证融资结构合理,通过多元化融资渠道达到控制风险、降低并购成本目的。
(2)支付风险防范。灵活的支付方法是根本。如果收购方有大量充足且稳定的现金流,且当下企业股票被低估可选择支付现金方法;相反,若企业没有充足现金作保证且股票市场被高估,则可选取换股支付方式;同样,若企业正处于扩大经营阶段,现金流量不足,并购方亦可通过与目标企业的谈判,在不丧失控股权的情况下,以换股方式支付即混合支付。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金融风险;控制对策
第12个“五年计划”期间,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催动了互联网金融服务业的产生和蓬勃兴起。以互联网技术支持的网上理财、线上结算、在线购物、网络众筹等电子商务、e金融服务充斥着我们工作、生活的每个角落。互联网金融带给我们惊喜和机会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风险和困扰,譬如:网络盗窃、网络诈骗、网络非法交易、网上洗钱、网上走私......这些网络金融风险与传统金融风险相比,隐蔽性更高、速度更快、扩散范围更广、复杂性更强,危害性也更大。充分认识网络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和特点,对于建立防御措施、完善风险管控机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阐述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来源、分析主要风险及风险控制对策。
一、互联网金融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法律制度缺失
互联网金融业是传统金融业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新兴产物,且处于起步阶段,国家尚无相应地法律制度、行业规则对其进行约束管控。
(二)网络系统和安保措施不完善
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网络系统设计存在缺陷,系统死机、数据传输缓慢、客户私密信息外泄等事件时有发生。安全保护措施不完善,极易遭受黑客攻击。
(三)准入门槛低
互联网金融业初期发展速度过快,准入门槛没有政策限制和行业监管,市场竞争激烈混乱,交易主体整体素质良莠不齐,业务人员缺乏交易经验,部分金融财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高,行业违规违法行为呈现上升势头。
(四)信用体系不健全
我国企业征信体系整体水平低,数据缺乏,内容更新速度缓慢,部分信用评价结构设计不合理不科学,因此信誉度和公信力不高,应用范围受限。另外,一些企业管理人风险防范意识差,漠视企业信用化建设的重要性,在交易前对合作方的信用状况了解不全面不深入,进而导致交易出现危机。
二、互联网金融业的主要风险
(一)技术风险
1.安全风险: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传统金融相结合的产物,互联网技术具有远程快捷处理金融信息的能力,但如发生计算机病毒感染、黑客入侵等情况,风险积聚和爆发也会在一瞬间摧毁整个线上交易路径和数据库信息,这属于系统性风险,危害性和损失程度不是传统金融业局部损失可比拟的。
2.技术选择风险/技术支持风险:线上金融业务需要一整套成熟、合理、高效地网络技术系统支持。如果选用的技术支撑系统兼容性不高或设计不合理、技术落后,不足以擎起庞大地金融信息数据的整理、加密、传输等过程,出现数据丢失、信息乱码失真等现象将延误商机,失去市场竞争力。
(二)运营风险
1.操作风险:由于部分金融机构交易程序和交易界面设计不完善,金融从业人员计算机知识贫乏、网络管理和操作技术水平有限、对线上交易网络配置不熟悉等问题都能导致交易过程中不合规操作行为的出现,造成密码外泄、支付结算等错误,增加了安全隐患。
2.信誉风险: 线上金融交易平台以网络技术为后盾,如果技术支持不能给客户提供安全、便捷、准确、及时地服务,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引起客户不满,互联网金融企业将失去客户群,使自身商业声誉和经济收益受损,甚至可能导致整个金融行业的崩溃。
3.洗钱套现风险:与银行完善的征信系统相比较,一般金融中介机构信息辨识体系不健全,对客户身份信息、交易目的、财产状况等审核不够有效精准,一些不法组织利用互联网虚拟环境采取匿名注册、开立虚假账户、利用虚拟电子货币等手段进行洗钱套现等犯罪活动,给金融机构和客户造成了巨大损失。
(三)信息不对称风险
虽然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共享性、广泛性且获取成本低,但网络信息中充斥的虚假内容、病毒程序和恶意链接也防不胜防,人们处在污染的网络环境中很难鉴别和高效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所以互联网信息大爆炸也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实际交易中,交易双方对对方信息的真实程度了解有偏差,双方对交易产品和交易过程的了解也存在差异,可能造成交易无法实现或出现违约,仅2015年就有上百家金融企业因此崩溃倒闭。
(四)法律风险
我国法律建设进程远远低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速度,现有法律条文都是服务于传统金融业或IT行业的,互联网金融业缺乏严格有针对性的法律制度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使金融交易供需双方及第三方支付机构在进行商业活动时无法可依,基本权利和义务得不到保护和界定,基于线上投融资活动的跑路、诈骗、洗钱等不法行为屡有发生,行业发展的稳定性得不到法律护航。
三、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控制对策
(一)加快法律制度建设
查补法律缺失,加快互联网金融业的立法进程和法律体系建设,推进电子商务、线上金融交易、第三方支付、网络信贷等方面的立法进程,明确互联网金融参与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网络交易各环节合规、合法、安全有效;借鉴国外针对互联网金融交易和风险防御的法律措施,结合我国行业发展实际情况,完善我们的法律体系建设。
(二)推进信用制度建设
中国人讲究“诚信”,强调诚信做人、诚信做事,但是诚信属于社会道德范畴,在制约人的外部行为时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和确定性。因此,在提高人们“诚信”意识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完善的社会征信评价机制和个人信用体系,推广政府主导的信用等级管理制度,约束人们的经济行为,优化互联网金融软环境以降低信用风险发生的几率,促进金融业规范稳步发展。
(三)完善监管机制
互联网金融业具有混业经营的特点且运营模式多样化,而我国施行分业监管模式,两者口径不一致,导致互联网金融部分业态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给违规违法行为的滋生提供了空间。为防范和降低金融风险,规范行业行为,必须创新建立互联网金融业的监管机制,成立互联网金融统一监管平台或强化一部门为监管主体其他部门配合的协作体系。例如:做好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工商局、互联网信息技术部门等多个监管部门的协调配合工作,在防止出现监管交叉或监管空白的基础上,做到适度监管,既保证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推动金融创新,又要将各种金融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四)重视信息披露
互联网金融企业要确保财务报告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并按规定向外部用户,包括投资人、债权人、供应商、政府及有关部门等提供本企业的财务信息、经营业绩信息、管理信息、风险信息、背景信息、投资信息、技术信息等,让用户充分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根据自身需要和经营目的理性地做出判断,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风险和损失;企业由于信息披露增强了自身的透明度,促使经营行为更加规范化、合法化,逐渐降低公司风险和行业风险。
(五)加强信息技术研发和投入体系建设
针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经营特点和风险,加大信息技术的研发和投入,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能力;吸纳懂金融、计算机、网络设计、管理运营等综合素质的人才组建专业技术团队,优化网络金融运营的大环境,堵塞技术漏洞,弥补技术方案设计中的缺陷,通过开发口令加密技术、分级授权技术、身份认证技术等加强对数据库、信息传输路径的安全管理,提高信息系统抗病毒感染和抵御黑客入侵的能力,降低技术风险和系统风险。
四、结束语
互联网金融业是传统金融业和服务业的变革和升级,由此衍生出的经营模式和行业风险带给我们巨大地机会和挑战,总结互联网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风险种类:技术风险,运营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和法律缺失、立法滞后的风险,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经验,提出防御风险的对策:加快法律制度建设、推进信用制度建设、完善监管机制、重视信息披露、加强信息技术研发和投入,在加强监管防患于未然的情况下,推动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子永.互联网金融风险与防范[J].商,2013,21:110-170.
[2]杨群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特殊风险及防范研究[J].金融科技时代,2013,7.
[3]谢平,周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2-49.
[4]张玉喜.网络金融的风险管理研究[J].管理世界,2012,10:98-200.
[5]许瑞.网络金融安全与风险控制研究[J].商业时代,2012,6.
论文摘要:从供应链管理的内涵及内在规律出发,分析了供应链管理中内生风险产生的原因,针对导致风险发生的因素的不同对其进行了类型的划分,并提出了相应风险的控制方法。
1 供应链管理的内生风险分析
风险是指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客体的复杂性,主体的能力与实力的有限性,而导致某一事项或活动偏离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它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指风险是由不确定性引起的,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可变性,加上人们受自身认识能力和科技水平限制而无法熟知事物未来发展的确切状态,使得采取行动的预期结果与真实情况产生了偏差;二是指风险的双向性,风险既是威胁也是机会。风险与收益是“二律悖反”的,如何权衡风险机会与风险损失对于投资者和管理者是个两难选择,很难界定风险不利结果的概率。供应链管理处于全球一体化的商业模式的大环境中,它面临的风险分为内生风险和外生风险。外生风险是指由于不可控因素如自然灾害,金融危机等引起的风险,所以外生风险具有偶然性、不确定性,难以预测,而内生风险是由于供应链管理在运作过程中人为的产生的风险,具有必然性和确定性,因此研究内生风险更具有实践意义。
供应链管理的内生风险分为以下几种:
1.1 信息风险
供应链管理的成功完全依赖于各节点企业间的有效合作,而这种合作更深层次的依赖于各节点企业间的相互信任与信息共享。在实践中,一方面由于供应链节点上的某些成员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信息处理能力有限;另一方面,由于供应链管理本身并没有改变各节点企业在市场中的独立法人的性质,它们都有各自不同的背景和不同的利益要求,都致力于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供应链管理实施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风险。其中最主要的是与系统内信息不对称和信息阻滞相关的风险,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的不对称。
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生存和获利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信息不对称。供应链节点成员间的信息不对称的确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从客观上说,由于各节点企业间的密切分工,使得处于某一节点上的企业拥有相应信息的占有权与控制权,因而其上下游企业所能获得的信息量完全取决于该节点企业的信息共享程度。信息不对称的普遍存在以及供应链系统本身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机制,必然会出现某些节点企业冒道德风险,隐匿信息,通过损害上下游企业的利益来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现象。
(2)信息的不确定性。
如果信息流在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传递过程中出现阻滞或失真,那么整条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就会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供应商不能确定采购商的商品销售状况、销售速度以及订货时间,在组织生产和准备货源时只能凭借供应商企业自身信息进行片面的判断与决策,这会导致存货成本或缺货成本的上升。同样,采购商不能准确获得供应商的库存信息,不能确认供应商能否保证及时供货,因此在确定订货数量时只能依据采购企业自身单方面的数据进行决策。信息的不能完全共享增加了整条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使得各成员企业面临的风险加大。
(3)牛鞭效应。
牛鞭效应指的是供应链中企业对最终用户需求信息的曲解沿着下游信息向上游的前进逐步放大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链中企业对顾客的需求信息无法实现真正的共享,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发生扭曲。例如,零售商为了保证能够满足顾客的需求和应付各种不确定性,其订单的变动性一般明显大于顾客需求的变动性。为了满足零售商同样的服务水平,批发商必须持有比零售商更多的库存,以此类推,结果导致整条供应链上的成员企业都维持更高的库存水平,从而发生了更高的成本。因此,牛鞭效应导致了整条供应链管理的显著无效率。
1.2 道德风险
供应链管理中的道德风险主要表现在委托问题和节点企业利益与总体利益不一致带来的问题。
信息不对称会给委托-机制带来很多风险,主要表现为:人主动隐藏应共享的信息、人为了自身利益被动隐藏需共享的信息、以及由于信息沟通不畅带来的人被动隐藏应共享的信息。人主动隐藏应共享的信息的行为,委托人只能观察到结果,而不能直接对人的行为进行监督,人可以利用这一隐藏行为,对委托人隐藏需要共享的信息,从中得益,导致道德风险的发生;人被动隐藏应共享的信息的行为,尽管委托人与人进行信息共享可以获得额外利润,但是由于一些信息属于企业的商业机密,企业信息泄露会给企业的正常的运转带来经营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该节点企业将迫不得已隐藏企业自身的真实信息,导致道德风险的产生。
1.3 投机风险
由于各合作企业没有上下级的控制关系,它们之间的联盟是平等的、临时性的,随合同产生,随着业务完成而解体。合作企业可以选择这一次合作,也可以选择下一次不再合作。因此,合作伙伴之间是等同于一次博弈的有限次重复博弈,投机现象时有发生。由于供应链的控制机制的松散性,每个节点企业都会在同类型的其它供应链中同时出现,当一个企业在其中一个供应链中获得利益远小于在其它链条中获得的利润时,它从自身利益出发会选择退出利润小的供应链,那么该供应链就会出现动态变化,必须寻求新的合作企业,而供应链联盟的额外的总体利益就在于其资源与信息的充分有效的利用与共享,稳定性决定了其价值与利润增加的幅度,这势必给供应链带来不确定性的投机风险,因此,投机风险对供应链本身来讲是由其自身的动态性决定的,是不可避免的。
1.4 知识产权风险
由于知识产权的外部性、外溢性,供应链成员既竞争又合作,在密切合作、共享资源的同时,容易外泄企业的核心技术,使企业丧失核心竞争力,减少市场份额,最终被迫退出供应链。知识产权是一个企业能在供应链中获得利润分配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核心技术,失去了这种屏障,企业在供应链中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因此,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都把知识产权当作是商业机密,供应链管理是对整个供应链中所有企业进行的整体的优化和控制,对各节点企业的知识产权构成威胁,加大了供应链管理的操作难度。
1.5 库存风险
由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保持库存就成为对抗这种不确定性的一项措施,因此,几乎所有的生产者都拥有一定的库存。库存能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和客户服务质量,但同时也意味着对宝贵资金的挤占,增加了厂商的成本和经营风险,降低了产品的竞争力。要使成本和服务保持均衡必须优化库存策略,包括对适当的库存量和库存地点的优化,减少库存风险。但是,由于不确定性,客户的的需求不能确定,导致零售商的订货时间和订货量都不能确定,分销商就必须维持比零售商实际需求要多的库存,以此类推,制造商必须保持比分销商多的库存,供应商必须拥有多于制造商的库存,库存依次的增多导致库存风险的增加。
2 供应链管理内生风险控制
2.1 健全信息共享机制,提高信息沟通效率
供应链管理的协调运行建立在各个节点企业高质量的信息传递和共享的基础之上。当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加强企业间信息的沟通与共享建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企业建立良好的信息系统对于有效的供应链管理至关重要。企业通过信息化的管理节省了与外界沟通的时间,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减少了在复杂、重复工作中的人为错误,进而提高可以供应链的运行效率。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共享, 可以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所带来的风险。要求供应链上各个企业加大信息共享的深度,加快信息流通的速度;信息甄别可以有效地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风险和败德行为,从而改善供应链中的信息传递风险。
2.2 建立健全收益合理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
加强同供应链合作伙伴的沟通和激励,建立长期稳定的、互相信任的合作关系,构筑利益共同体,增加供应链可视度和成员之间的信任度以及忠诚度,利用动态合同和“敏捷信任”来规避风险,增强供应链的强度和协同性,通过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调动各节点企业的努力程度和合作积极性。
每个节点企业都是独立的利益个体,其经营目标都是企业收益的最大化,合理的收益分配队各企业都是一种激励,这其中包括针对隐藏行为的道德风险的激励机制。根据合作伙伴的行为结果确定其收益,参考外生变量对行为结果的影响确定合作伙伴的收益,并且,外生变量所引起的风险应在各个合作伙伴之间进行分摊。
2.3 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保证供应链的长期稳定
供应链企业要实现预期的战略目标,客观上要求各节点企业形成共享利润、共担风险的双赢局面,这样可以避免节点企业的投机行为,从而对供应链管理中的投机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因此,与供应链中的其他成员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成为供应链成功运作、风险控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首先,要求供应链的成员加强信任。其次,应该加强成员间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再次,建立正式的合作机制,在供应链成员间实现利益分享和风险分担。只有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都从供应链管理中受益,供应链的整体利益才能得到维护,企业联盟才能更加稳固。
关键词:ERP;物料管理;风险;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5-0218-02
D企业是从事航空发动机零部件、汽车零部件生产和工业民用建筑开发施工的综合性股份制企业,是省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于2002年,2006年改制为民营为主体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经营理念卓越、规范管理、诚信运作,为实现企业信息集成与共享,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公司实施了ERP系统,采用了财务、成本控制、采购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生产制造等6个模块,从而将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等有机的集成在一起,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了很大的支持。本文以D企业为例,介绍其在ERP环境下物料管理流程的设计与控制。
一、ERP及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ERP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的缩写,是一个集合企业内部的所有资源并进行有效地计划和控制以达到最大效益的系统,它以业务流程为中心来组织,根据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连续运动和反馈来设计,能跨越职能领域的界限,实现整个企业信息的集成。[2]ERP系统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企业原来的业务流程,实现了从采购到付款、从材料入库到投入使用的全面集成,可以对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的集成管理,打破了原来职能部门的分割,实现了跨职能部门的业务处理。
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是一系列为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组织内部经营活动而建立的各职能部门之间对业务活动进行组织、制约、考核和调节的程序和措施。其实施目的是为合理保证企业资产安全、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合理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3]
在ERP环境下,内部控制的整体目标没有改变,但是伴随着业务流程的改变则增加了一些具体的目标,如保证ERP系统的合法合规、保证ERP实施的安全保密、保证数据处理的准确度和效率等。ERP与内部控制的结合,使以往的控制模式发生改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风险。
二、企业物料管理流程分析
物料管理落实到具体的业务时包括采购业务和存储业务。D企业在进行物料管理时涉及到5个部门:使用部门、采购部、价格室、财务部和仓储部。使用部门检查物料的剩余情况并报备给采购部,同时验收采购的物料是否合格合规;采购部利用电子平台对采购信息和供应商进行管理,编制采购计划;价格室掌握市场物料价格情况,负责审价;仓储部负责物料的收发及盘点;财务部参与合同的订立并录入合同,对物料的收发进行记账,负责付款。具体的业务流程如下:请购确定供应商确定采购价格订立采购合同交货验货入库付款物料保管与处置物料出库物料清查。
(一)请购
使用部门根据实际需求提出申请,采购部结合实际情况对申请进行初审并填制请购单。
(二)确定供应商
采购部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吸引供应商,并对供应商的产品、资信、经营状况等进行调查评估,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供应商确定后一般情况下不会更改,确需更改时经客户同意后重新选择供应商。
(三)确定采购价格
由采购人员上报采购价格给价格室,价格室根据掌握的价格数据及市场动态确定采购价格是否合适。
(四)订立采购合同
经以上步骤选择出合适的供应商后,采购部与供应商签订合同。财务人员将合同资料、订购单录入ERP,经选定的供应商信息、采购信息、付款信息等也同时由采购平台转入ERP系统。
(五)交货验货入库
供应商按照合同的规定价格时间地点供货,采购部门采购人员填制入库单,仓储部门验收货物并登记保管账。
(六)付款
企业采用后付款方式,在会计人员进行入库报销核算后,负责采购物料的采购部填制请款单,财务人员审核请款单、编制记账凭证、登帐,并跟踪款项。
(七)物料保管与处置
物料入库后由仓储部负责保管,并登记保管明细账。在保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查明原因后有相应的部门、人员负责;需办理退货的,由原负责人办理。
(八)物料出库
根据生产或销售的需要发生出库业务时,由仓储部负责办理和记录。
(九)物料清查
每隔一定期间对物料进行清查,由财务部负责整个企业的资产清查,副部长制定盘点方案,财务副总审核合格后由财务部下发盘点通知给各部门,各部门依据方案进行盘点,填写盘点表上交会计审核,财务部汇总上报并编制清查报告、进行账务处理。
三、企业物料管理业务风险分析
(一)请购
这是采购的第一环节,关系到整个物料管理模块。然而在请购时却可能发生因采购负责人及使用部门人员主观或客观的因素造成的请购信息不真实、不正确的情况。这将影响着ERP系统中对物料管理控制的实施,是这一环节的风险。
(二)确定供应商
这是采购物料的必要环节,也是风险较大的一个环节,在此环节确定的供应商将与企业购买物资、付款等存在直接的利益关系。供应商的评估及选择可以在ERP系统内进行,但是录进ERP的数据是人为的。在选择供应商时可能会出现因供应商和采购负责人的不当关系而导致的供应商信息不准确及评估程序不恰当而导致的风险。
(三)确定采购价格及签订合同
价格的确定和合同的签订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状况和资金使用情况。因合同的控制不足可能会出现采购过量或不足、质量不合格、价格不合理、品种规格不符、数量短缺等风险,价格控制的不足则会直接导致企业经济利益损失。除此之外还会出现在控制完善的情况下因录入ERP过程的疏忽而导致信息不一致或遗漏的风险。
(四)交货验货入库
整体来说这一环节的风险相对较小,但仍可能发生入库物料在数量、质量、规格等方面不符合合同规定的情况。而入库单填制可能出现的错误在ERP系统中会自动检查,保证误差不超过其合理范围。
(五)付款
在付款时,采购人员可能会利用职务之便通过虚报请款数额而将采购货款占为己有,也可能会出现利用采购折扣,贪污折扣,而形成折扣风险。审批手续的不齐全也将导致付款的不合理。出纳根据请款单上数额通过银行票据系统开转账支票付款,所以还可能存在银行票据系统与ERP系统的数据不一致的风险。
(六)物料保管与处置
物料保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物料收发记录混乱漏记的风险和物料保管不利导致物料损毁的风险。当意外出现进行处置时,可能会出现职责分工不明确,授权混乱而无法确认责任人的风险。
(七)物料出库
材料的出库应是企业需要而正当正事的出库,而企业员工可能会因自己的原因去调用材料或变卖材料,导致物料随意出库企业资产流失。
(八)物料清查
在物料清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组织、范围、时间等因素不明确而造成的盘点延误信息不符的风险,并且可能会因清查流程不规范而难以达到清查应有的效果。
(九)ERP应用风险
除以上业务流程中的风险外,ERP在给企业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自身的风险。数据的所有权和访问权如果没有合理安全的权限限制,将会使一些重要数据变得透明化、公开化。在日常的业务操作中,因物料品种较多、工作人员的无意识错录、漏录数据和备份不当导致数据的丢失。同时还可能出现外部人员通过网络侵入到系统内,盗取企业数据资料的风险。
四、企业物料管理业务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一)建立完善的授权审批制度
企业应建立合理的授权审批制度以保证业务的规范进行。建立严格的采购、存货分级、分类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员授权批准流程、范围、方式、权限、责任,使授权有据可依。审批人应当根据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经办人应当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业务;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的业务,经办人员有权拒绝办理,并应及时向审批人的上级授权部门报告。对于非常大宗、特殊的采购业务,应当进行集体决策和审批或联签。当采购业务比较重要或技术性较强时,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对于重要存货处置业务,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或联签。
(二)建立健全的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
不相容的职务如果由同一人担任则串通舞弊或错误的机率将会大大增加。建立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要明确有关机构和岗位设置、岗位分工,明确规定职责权限;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估分离,能避免在确定供应商时徇私作假;询价与采购的分离,可以防止采购价格的造假;物料的采购人员、保管人员、使用人员不同时负责会计记录,能有效防止收发货环节的舞弊;物料的保管人员不能担任清查盘点工作,这样能防止保管人员虚报物料库存;保管记账与会计稽核分离等等。一般来说应分离的不相容职务有:授权审批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稽核、业务经办与记录、记录与保管、保管与清查等。在贯彻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前提下可以设计一人一岗、一人多岗、多人一岗。
(三)建立具体业务的控制机制
1.请购环节。为防止请购单内容有误,要设置专人审核请购单,同时要做到使用部门领导、仓储部领导、财务部领导、采购部领导审批请购单,这样能保证请购客观实际、符合企业需要。设置采购单修改权限,防止外部及未授权人员篡改数据。
2.供应商确定环节。设置专门的供应商审批人员,对供应商的资格进行严格的审查,保证新加入的供应商在各方面都是可靠的。建立供应商数据库,及时更新供应商的数据信息,并对供应商进行考核,在合理的评分基础上对供应商进行评分存档,以作为选择供应商时的参考和保证决策的质量。
3.确定采购价格及签订合同环节。选择供应商的人员不得参与询价,这一点D企业进行了很好控制,设置了分离于财务部和采购部的价格室,专门进行价格的管理,保证了价格的合理、避免了企业资金的损失。在签订合同时,财务部采购会计要对采购文件中的各因素进行最后的把关审查,之后还应将合同信息与采购部门采购信息核对一致后录入ERP系统,并负责原始合同资料的分类与保管。
4.交货验货入库环节。物料到货后,仓储部人员要根据请购单对采购物料的品种、数量、规格等进行检查,以免缺货或规格品种不合格,然后将物料编号录入系统。在录入系统这一环节,D企业做的并不是很到位,由于企业涉及的物料品种较多,申码时间长,致使录入工作不及时,以至于后来一部分物料批次不明确,影响账务处理。在入库之前,质检员要对收到的商品进行质量上的鉴定,以防质量不达标;对于不达标的物料应办理退货手续,这一步骤由原采购负责人负责。
5.付款环节。为防止不合理的付款致使企业资产流失,在付款之前应由采购人员填制请款单,财务人员参照原始凭证对请款进行审核,确保手续齐全、数额合理合规。之后财务人员进行账务处理,编制凭证登记入账。除正常付款外,企业也应建立赊购商品、预付账款或定金管理制度,并由专人跟踪、检查往来款项,并与供应商进行函证核对。
6.物料保管与处置环节。物料在入库时要进行登记并分类保管,以保证记录的连续性和管理的规范性。建立合理的保管制度,防止物料的非必要性损失。明确保管人员的责任,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在保管过程中出现的废品,应查明原因明确责任,与其余物料分开存放,直至处置。
7.物料出库环节。为防止物料的不正当出库,应建立物料出库审核权限,保证物料领用的正确性。在出库凭证齐全合规的情况下办理出库业务,并与受领人当面核对、点清交付。
8.物料清查环节。为保证清查的顺利进行,应建立清查制度,明确清查的组织、范围、时间、方法、处理等措施,并组成不以保管人员为主的物料清查组,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各类物料进行清查,确保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相等。在清查时还应检查存货的减值情况,向财务部门提供减值情况表以做账务处理。
(四)建立信息安全和维护控制
在使用ERP的环境下,ERP内的程序控制补充了制度控制,如系统会自动进行入库单与采购订单一致性的检查。[4]但是对于ERP的使用也应建立相应的控制。要保证ERP在启用模块使用的全面性,避免比如D企业在系统内录入的数码不全、次序混乱等问题。要建立严格的使用权限,来防止无授权人员乱入、篡改数据,并设置严格的上下级审核权限,这样上级不仅能检查业务的合理性,也能检查其数据是否正确。成立专业的技术小组对ERP系统进行维护和更新,防止外部人员侵入系统盗取数据,也能同步更新系统,保证系统运行的先进性。
五、结语
ERP的应用方便了企业各个模块的整体协调,使企业的运作更加高效,为企业带来了很大便利,但同时也给企业的经营带来很大的风险。在这把双刃剑的麾下,企业的内部控制也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内部控制的设计及实施的质量也衡量着ERP项目的成败。虽然本文对企业物料管理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改进,但是在以后的经营活动中,仍会有更多的问题需要去探索。因此,如何适应ERP环境,建立与之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仍将是企业管理活动的焦点。
参考文献:
[1] 常 静.ERP环境下的采购流程与应付账款的核算及控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6(8):69.
[2] 方红星,池国华.内部控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建筑行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全国各地都林立着数不尽的高楼大厦,而电梯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从近些年的新闻及生活中发现,电梯安全事故发生率较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本文对电梯安全风险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也提出了智能化安全控制的电梯管理策略,旨在全面提升电梯运行的安全系数。
关键词:电梯;安全风险;智能化;安全控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生活各方面的要求都逐渐提升,尤其是电梯安全风险方面,人们的要求更高、更加强烈。只有及时进行智能化安全控制策略,才能够提高电梯运行的安全性能,确保人们的人身安全,构建更加和谐、团结的社会主义国家。
一、对目前电梯安全存在的风险分析
1、磨损与材料老化风险分析
电梯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电梯不同于其他交通工具与建筑物,一旦安装完成后,其轿厢等主要部件很难在进行更换。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部件老化是必然的趋势。同时,电梯的使用率极高,会导致器械部件出现磨损的现象,并有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比如:电梯的轿厢是一个封闭的空间,乘客乘坐电梯时,需要电梯内处于照明的状态,当然还要安装外部能监视的视频和语音通话等功能,这些都离不开“供电”这一因素,因此必须对轿厢供电。我们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供电方式主要有随行电缆,此种供电方式需要从通道顶部向下安装电缆,绕过轿厢连在通道的低端。当经过时间的增加,电缆外皮材料会出现风化的现象,会导致电缆内线出现的情况,因而无法在继续供电,这样便会使乘客无法及时与外界取得联系,则会出现电梯安全事故。
2、外在灾害风险分析
电梯的使用必然避不开外在风险因素,比如经常遇到的火、水等自然灾害。如果发生水灾时,必须要保证电梯乘客都能够顺利逃生,或者能够进行自我保护。当电梯受到灾害侵袭时,必然会导致电梯不能够正常供电,电梯会停留于楼层之间,乘客无法逃脱危险。对此,可以设计多个供电设施,常用的有蓄电池供电、小型发电机等;当火宅侵袭时,要确保电梯内不会出现燃烧的情况。因而电梯轿厢和楼层门要使用不可燃的材料制作,特别是其承载装置和曳引装置,如果此两装置燃烧起来,则会导致电梯下坠,会对乘客造成生命威胁,因而要采取不可燃材料,还要具备耐高温的特点。同时,电梯内需要安装换气设备和空气净化过滤装置,因为火灾发生时会出现毒气、烟气的情况,需要乘客及时吸收安全的空气,确保他们处于清醒的状态。
二、实现电梯智能化安全控制的策略分析
上文也提到现阶段电梯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较多,如果仅靠人工维修,不仅所需成本较多,而且安全率也很难提升上去。因此,必须要采取先进的技术,实现智能化、人性化、安全化的电梯安全控制,科学、有效的提升电梯安全事故的检测能力。
1、传感设备检测方式
智能化检测不同于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可以通过对电梯中安装的各种传感设备着手进行安全事故的检测。常用的传感设备有红外感应、射频设备两种设备,此两者都是利用现代技术对多元化的物理数据进行的自动识别和处理。将此两者运用到电梯安全检测中,便可以及时掌握电梯运行时的信号、电梯门开关的信号、电梯安全故障信号等,可以直接通过网络设备传输到网络监控服务器上,让相关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掌握故障并进行故障处理,强化对电梯安全的智能化检测。比如:红外线作为防夹伤的感应设备,可以在电梯门内安装红外线传感器的接收器,当电梯工作时则会发出红外光并折射到电梯门的接收器上,如果出现人或者物体被夹住的现状,则会直接被红外光束阻隔,如果接收器接受不到此光束,电梯门则会打开。因此,传感设备能够及时检测电梯事故,并达到电梯智能化控制的目的。
2、现代通讯技术实时检测方式
现代通讯技术经过不断的发展,已经趋向成熟。因此,在实际的智能化安全控制中,可以利用现代通讯技术中的移动、互联网通讯手段,如果电梯出现故障,相关工作人员能第一时间掌握数据与故障状况,及时找出故障发生的根源,采取有效的方式,能将其智能化检测的最大功效发挥出来。
3、人工智能技术检测方式
以往我国的电梯故障检测过程中,需要全面的收集各种电梯事故数据(电梯运行速度、电梯轿厢温度、电梯电压、电梯门的_关状态等等数据),之后再由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数据的分析,最后在采取相应的解决问题方式,这样的故障检测模式所需时间较长,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而人工智能技术检测方式不同,它主要是依据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网络等专业性较强的检测方式,智能化的检测电梯是否处于故障的状态,既能提高故障的检测效率,又能够提高故障解决的效率,可以进行有效的推广与使用。比如就以神经网络系统的运行为例子,电梯内的传感设备会将数据输送到监控中心,这时Matlab编程会及时读取接收数据,并快速和正常数据进行对比与分析,快速得到诊断数据。同时,诊断数据会存到数据库之中,通过检测平台显示出来,方便维修人员快速的消除故障。
【总结】
综上所述,电梯已成为现代人们生活中所离不开的交通工具,其使用频率之高是不言而喻的。但使用频率提高的同时也会出现大量的电梯安全风险,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往传统的人工检测安全事故的方式已无法适应现代人们的需求,因此,需要将智能化安全控制方式及时应用到电梯的运行中。这样既能够节省电梯运行成本,又能够提高电梯故障检测效率,真正的为人们提供更方便、更安全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曹一任.探讨电梯安全性能影响因素和强化电梯检验检测的策略[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6(03):112+114.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 故障树分析 裂缝 原因控制
Risk analysis and control of large volume concrete crack based on fault tree analysis
Zhu tong
Abstra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economy development,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mass concrete in the project, the cracks of concrete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control object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but because of the reasons caused the cracks are many, is always a difficult problem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ause of the cracks, identify key the minimum cut setand calculate the importance of the base events by using the fault tree analysis metho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final crack to judge the degree of key importance of the sort,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Mass concrete FTA CrackreasonContro
中图分类号:TU37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混凝土在向高强度、高性能发展的同时,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技术难度也大大增加。所谓大体积混凝土,国内外的定义也不尽相同,美国混凝土学会(ACI)规定[1] [7]:“ 任何就地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其尺寸之大,必须要求解决水化热及随之引起的体积变形问题,以最大限度减少开裂”。我国根据《JGJ55-200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上,定义大体积混凝土为: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等于或大1m,或预计会因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导致裂缝的混凝土。从混凝土的定义中可知,影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内外温差导致的,本文运用故障树分析法,通过实例对产生裂缝的原因分析,建立故障树,逐层进行风险分析,从而找到产生裂缝的最主要因素。
1 故障树分析法及特点
故障树分析法:它是一种逻辑演绎法,以一种树状的图形出现,。在故障树分析中,对于所研究系统的各类故障状态或不正常工作情况皆称为故障事件。故障树由一些基本的图形元素(包括逻辑门符号中间事件及底事件符号等)依据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合成整个故障树图形,故障树图形反应了各个故障树事件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
2 故障树分析法的思路
2.1 故障树分析法一般按照如下步骤进行[2] [3]:
(l)合理选择顶事件是故障树分析的关键
顶事件作为故障树分析的基础和源头,不同的顶事件,故障树也大不相同,对系统进行故障分析时,一般选择对系统影响显著的那些因素列为故障树的顶事件。
(2)建立正确地故障树是故障树分析的核心
要对系统进行正确的分析,首先得对影响系统的整个因素进行分析。所以要求建树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整个系统的机理,做出接近事实的分析。
(3)故障树的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主要是研究故障树中所导致顶事件发生的最小割集,一般常用下行法和上行法。一般来说,一个故障树的最小割集都不止一个,找最小割集是非常重要的,他可以使人们发现系统的最薄弱环节,以便有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设计、有效提高系统可靠性水平。
在对系统进行故障分析时,需要对系统作如下假设:
1)系统和基本单元的故障状态只取正常和失效两种。
2)基本单元的故障事件彼此独立。
设给定故障树是由n个底事件组成,Xi为描述第i个底事件的状态的布尔变量,即:
故障树顶事件的状态变量与底事件状态变量的关系可用结构函数表示:
(1)
式中k表示故障树中最小割集的数目;
(4)故障树的定量分析
针对一个具有n个最小割集x1,x2,….xi的系统故障树而言,根据故障树分析的条件假设得到各个最小割集的底事件相互独立,彼此不相交,所以该系统的故障树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4]:
(2)
(5)重要度分析
在系统中一个部件或最小割集对顶事件发生的贡献大小称为重要度。本文主要针对实例,通过关键重要度的分析,确定底事件对顶事件发生的影响。
定义关键重要度[2]:
(3)
因为
(4)
从而有
(5)
3 实例分析
某施工单位进行基础施工,设计坑底标高-4.210 m,开挖深度(坡高)8.52m,开挖坡度为1∶1.5,根据建设要求,现阶段进行基础底板的施工。本工程主楼基础底板厚为1200mm,主楼所在的基础底板属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一次混凝土浇筑量预计在900立方米左右,作为整个工程的一个难点,整个底板均作为大体积混凝土进行专项施工。
3.1建立故障树[5][6]
由于本工程底板混凝土强度高,厚度和体积大,要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和控制混凝土里表温度差在规定限值(25℃)以内,主要对混凝土收缩、混凝土内外温差、结构基础变形者三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
图1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故障树分析图
表1 故障树事件的符号及含义
3.2确定故障树的最小割集
用求故障树的最小割集可用下行法,此案例的最小割集列于下表:
步骤
1
2
3
4
5
6
7
E1 E4 X1 X1 X1 X1 X1
E2 E5 X2 X2 X2 X2 X2
E3 E2 E5 X3 X3 X3 X3
E3 E2 X4 X4 X4 X4
E3 E2 X5 X5 X5
E3 E6 X6X7 X6X7
E3 E3 X8
X9
X10
由此可知,该故障树的最小割集为:{X1}{X2}{X3}{X4}{X5}{X6X7}{X8}{X9}{X10}
3.3确定关键重要度
由公式(1)及最小割集可知,此故障树的结构函数为:
又根据容斥定理:
式中ck为故障树的最小割集。
所以顶事件概率表达式为:
根据以往实际工程经验,请相关工程人员对图1的裂缝故障树中底事件发生的概率进行了打分,并通过公式(5)计算关键最重要度,其结果如表2所示。作为试探性工作,本文采用的概率值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间的对应关系是:0.01为不可能, 0.1为可能性小,0.3为可能, 0.5为可能且严重,0.7为相当可能且严重。
表2 底事件发生概率及关键重要度
从上表可知:关键重要度的大小依次为:
通过对关键重要度的计算,可以看出内外部的温度(温差)是导致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其次是水灰比及选用水泥的型号,因此为了防止裂缝的发生,要做好事前控制,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介绍故障树分析法的原理及实例举证,讨论逐步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通过关键重要度的计算,可以看出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这为以后的预防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故障树的建立及底事件发生的概率都要求相关人员具有工程经验,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并通过事前的准备,防止裂缝的产生。此外通过对混凝土覆盖保温、保湿材料,基础内预埋冷却水管,通入循环水等都可以防止裂缝的产生,也可以事后控制,比如设置后浇缝,采取二次抹面工艺等,减少表面收缩裂纹。
参考文献:
[1] 李海涛.铁路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铁道勘测与设计,2006(5).
[2] 郭波,龚时雨等. 项目风险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6).
[3] 赵冬安.基于故障树法的地铁施工安全风险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10).
[4] 龙小梅,陈龙珠.基坑工程安全的故障树分析方法研究.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3(5).
[5] 杨和礼,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10).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关键技术风险;控制措施
1 概述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都取得了大幅度地提升,这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对能源的需求量持续增长。而电能作为当前消耗的一种主要能源形式,其需求量更是逐年上涨。在这种背景形势下,我国近年来加大了对电网建设的投入力度,不但电力运行规模较以往而言明显扩大,整个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更是显著提升。
在整个电力系统中,配网承担着连接电网和用户的桥梁功能,其运行质量更是对用户用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直接影响。虽然我国近年来对配网进行了大规模的升级和改造,使得配网自动化的水平大大提升,但应用到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还存在不少风险,从而可能影响到配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鉴于此,我们有必要采取相关措施对这些风险加以控制,以保障配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从而促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
2 配网自动化关键技术存在的风险分析
为了满足现代化建设对电力供应质量和可靠性的持续增长需求,我国近年来加大了对配网自动化的升级和改造工作,其中应用了大量的先进科技,这一方面极大地提升了配电运行的质量和效率,但同时也产生了不少问题。如相关的运行操作人员不能熟练地应用新技术或者不能熟练地操作新设备;新的数字化网络技术可能会产生潜在的安全风险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些技术应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为后续的风险控制工作提供依据。
2.1 通信技术的风险
21世纪是计算机网络化的世纪,网络通信技术取得了突发猛进的发展,而且在社会各领域都取得广泛的应用,配网自动化系统自然也不例外。事实上,现代化的配网自动化系统都离不开电力通信网络,这一方面使得配电通信的速度得到了极大地提升,为配网的自动化运行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造成了通信成本的升高,而且还会受到网络通信安全和通信时效性、可靠性以及准确性等方面的影响,必须引起我们充分的重视。
2.2 主站以及信息处理技术的风险
现阶段,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技术在配电网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不仅可以传递各种矢量信息和数据,同时还能对配电网络提供可靠的安全防护。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此项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风险,具体如下:(1)高级数据分析精度不够。随着配电自动化建设工作的逐渐深入,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配网运行管理系统都可以实现对拓扑数据、数据连接关系检验、拓扑动态着色以及动态电源分析显示等基本的拓扑信息分析功能,但是对于一些更高级的数据分析工作来说(如配网的分区供电状态分析、潮流分以及线路负荷预测等),在结果精度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进而导致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分布式电源控制、故障自动恢复以及智能监测等功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2)信息集成标准无法统一。随着网络化通信技术在配网系统中的广泛应用,数据交互和信息集成已经成为了配电自动化发展的主流趋势,这一方面大大地增强了数据的处理和传输速度,但同时也给信息数据的集成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我国配电自动化系统中产生的各种类型数据还没有做到高度有效的集成和统一,配网主站与包括配网GIS系统等在内的其他信息系统间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数据集成标准,而这些都给数据的有效挖掘和运用增加了障碍。
2.3 电气一二次的技术风险
随着配网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气一二次设备正在逐渐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在这一过程中,电气一二次设备间的融合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从而导致设备间的界限也越发模糊,给设备的研制、应用验证以及测试等工作都增加了难度。
3 配网自动化关键技术的风险控制
3.1 通信技术风险的控制
对于通信技术运用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可以考虑建立无线专网和使用无源光通信技术等措施来加以应对。无线专网技术和无源光通信技术的共有特点都是传输速率高、受外界影响小以及可靠性高,这与传统基于以太网的通信模式相比,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投资成本,而且还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从而必将成为未来配网自动化通信专网接入层的主要应用方式。
3.2 主站及信息处理技术的风险控制
当前的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可以实现对海量配网运行数据的自动化收集、分析处理以及反馈控制。其中,数据的分析处理精度对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如果数据分析的精度存在较大误差,那么最终反馈得到的结果就可能会造成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控制决策失误,进而导致系统误动作等故障。因此,对数据的分析处理精度必须加强控制。首先,配网自动化系统在建设初期就必须对其拓扑结构进行科学化的设计,不仅要满足对配网运行的实时监测要求,同时还应该能充分发挥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其次,配网自动化系统在建设初期就要充分重视各种信息数据的集成和交互标准的制定问题,通过定义统一的数据集成标准来规范信息系统的数据集成模式,从而实现对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统一管理,进而为配网自动化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配网设备以及元件的风险控制
对于配网自动化系统来说,其运行过程中离不开各种先进设备和元器件的支持,如果这些设备或元件出现问题的话,那么必然会对整个系统的自动化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有必要加强对配网自动化设备及元件风险的控制工作。首先,应定期对设备及元件的工作性能、使用状态以及相关参数进行检查和分析,一旦发现其中存在故障隐患,就必须及时安排检修维护人员进行处理,从而确保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功能正常。其次,针对一些故障频发的关键设备和元件,更应加大检测力度,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考虑针对这些关键设备和元件建立自动化监测系统,通过对这些设备元件的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测来及时发现其中可能存在故障隐患。最后,要积极吸收应用各种先进的设备和技术,通过将高质量的可靠设备和元件应用到系统中来降低设备异常风险,进而充分发挥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各项功能。
3.4 电气一二次的技术风险措施
对于电气一二次智能设备来说,在对其进行技术调研时就要明确设备的经济性和应用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设备应用方案,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措施来促进设备的开发工作,并共同提升设备的验证和测试工作水平。
4 结束语
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也势在必行,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用到包括通信技术、主站以及信息处理技术等在内的多项关键技术。但是,配网自动化系统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还尚未成熟,技术标准的缺乏也使得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各种潜在故障,从而给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可靠性造成了不利影响。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配网自动化关键技术的风险加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最终确保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赵新明.配网自动化的关键技术风险及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3):33-34.
[2]郭承跃.分析配网自动化技术存在的主要风险及控制措施[J].中国科技博览,2015(38):248.
[3]黄华康.配网自动化的关键技术风险及控制[J].青年科学月刊,2014(9):22.
【关键词】日化产品;质量;风险;控制
日化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日化产品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用品,是大众化的日常消费产品,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日化产品主要包括化妆品、洗漱产品、家居护理产品、香精香料等。随着科技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化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形式日益多元化,经营销售流通领域从原来商店零售的单一业态发展成百货、商场、超市、专营店、批发市场以及电子商务等多种形式并存。同时消费量也逐年递增,预计未来10年年均增长将保持在10%以上,特别是化妆品行业更以惊人的速度快速发展,据统计,近30年我国化妆品市场销售额增长了近500倍[1]。
由于日化产品使用频繁并且很多与人体直接接触,其安全性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我国日化行业鱼龙混杂、违规生产等情况依然存在,特别是一些不法企业为追求高额利润和突显产品功效,违规添加禁用物质和超标准使用限用物质,给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因此,日化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当前,还不时有日化产品安全危机事件被媒体曝光,引起消费者的恐慌和疑虑,因此,加强日化产品质量风险的分析和质量控制对策的研究是极其重要和有意义的。
1.日化产品质量基本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广州市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作为国家质检总局、广东省质监局、广州市质监局指定的日化产品监督抽查检验机构之一,同时也是工商部门、消委会的合作检验机构,2011年至2012年期间,承担了大量的日化产品政府监督抽查及流通领域委托检验任务,如根据《关于对清洁、护发类以及染发剂等化妆品生产企业实施专项监督检查的通知》(粤质监食函[2011]979号)、《关于开展2012年第二季度广州市生产领域餐具洗涤剂等产品定期监督检验的通知》(穗质监函[2012]220号)和《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荔湾分局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抽样检测工作委托书》(荔工商监委[2012]12号)等文件,安排在生产及流通领域抽样并检测,通过上述检测,较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了当前日化产品的质量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近2年部分日化产品质量抽查概况见表1,由此发现的重要不合格项目见表2。
从表1 可以看出,近2年日化产品抽查总体不合格率约在10%-25%之间,日常使用较多的化妆品、洗涤产品的合格率较高,这一方面与国家抽查的频次和力度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整个行业的规范、社会关注度高和企业的自律有关。汽车清洁养护用品近几年发展较快,但整个行业管理较混乱,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粗制滥造,仿制品、假冒伪劣品较多,因此合格率较低,其产品质量值得持续关注。
表2 近2年部分日化产品抽要不合格项目统计
日化产品的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细菌超标、禁限用物质超标及有效成分不达标等,这说明日化产品质量还存在不少的风险,有原材料带入、生产工艺不成熟、偷工减料、企业主观故意添加等多种原因,研究这些因素从而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规避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2.部分日化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事件
随着社会对日化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近些年不时有一些日化产品质量风险事件被媒体所披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引发了社会对日化行业的信任危机,以下简要做一下回顾和总结。而从这些事件所揭示的日化产品存在的风险,为企业控制产品质量、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2.1 重金属超标
2012年2月,加拿大环保组织对49个品牌化妆品的测试结果表明几乎所有都“潜伏”着砷、镉、铅、汞等有毒物质,包括倩碧和欧莱雅。2012年3月,美国FDA通告来自中国的3款化妆品检出含汞,并严禁这些产品入境美国。
2.2 甲醛风波
2012年7月,多个知名品牌洗发液在台湾被检测出甲醛,包括力士、多芬等多个知名品牌。
2.3 二烷残留
2009年3月,强生的婴儿香桃沐浴露中便被国家质检总局检出微量的二烷; 2010年7月,香港检出霸王、澳雪等品牌产品含二烷。
2.4 石棉事件
2009年4月,韩国检出数种化妆品含致癌物石棉,其中包括德国NUK品牌婴儿爽身粉。
2.5 洗洁精残留
2008年9月,吉林卫视一则关于使用洗洁精洗涤的餐具、果蔬经过12遍清水漂洗,仍约有0.03%的残留;2006年10月,广西某小学发生一起59名学生食物中毒事件,经确认为洗洁精残留导致的阴离子合成洗涤剂食物中毒。
2.6 邻苯二甲酸酯
2010年10月,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国内个人洗护用品、化妆品及香水等产品中有相当比例的产品被检出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其中香水中含该物质的阳性检出率甚至高达92.3%。
2.7 二甘醇
2007年7月,美国从中国进口的牙膏中检出了最高含4%的二甘醇,警告消费者不要使用中国制造的牙膏并采取了扣留措施。
2.8 伯克氏菌
2011年11月,英、澳等国曝出高露洁漱口水中含伯克氏菌,产品遭到全面下架。
3.日化产品质量控制
对近2年日化产品质量抽查情况以及媒体曝光的质量风险事件进行分析,结合我院多年对日化产品原料控制、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的了解和质量管理经验,提出日化产品的质量控制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强化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是稳步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是企业建立质量体系的基础,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管理的效率和竞争力。有研究表明,日化产品成本的50%-70%是由现场的质量问题导致的[2]。如导致微生物超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生产过程控制不严造成的,包括生产设备不洁净。
3.2 积极落实原材料质量把关
从源头上抓产品质量已成为很多企业的共识,以严格把关原料为抓手确保产品质量已被证实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根据近年发生的日化产品质量突发事件,包括洗发水的二烷事件、爽身粉中的石棉事件、香水中的甲醇超标等等都是属于原材料把关不严造成的,说到底就是企业没有有效地履行原材料的质量把关主体责任。企业通过进行原材料质量把关有效,达到发生质量问题能有效追溯源头的目的[3],这样可有效地规避系统性的风险。
3.3 禁止偷工减料或使用廉价替代品非法添加
产品质量问题大部分是企业为节约成本、谋取高额利润而在原料成本上的违法行为,如未添加或未添够某些成分、使用廉价、甚至有毒的替代品等等。如洗涤剂中总活性物含量偏低而导致的去污力不合格,标称含氟牙膏但未添加氟,或氟含量偏低,染发剂中用廉价的间苯二胺代替对苯二胺都属于此类情形。
3.4 严查添加禁用物质或超标使用限用物质的行为
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为达到特定的产品功效或延长保质期而违法添加,如美体类化妆品中的激素、香水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祛痘除螨类化妆品中的抗生素等。我国《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明确规定了禁止添加和限制使用的物质。
3.5 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目前还有不少产品质量问题是现有科技发展水平的局限导致的,其改善有待于技术水平的发展和工艺配方的进步,如洗洁精残留问题。企业提高科技含量、走转型升级之路已刻不容缓。
3.6 政府部门严格监管
日化产品质量安全需要每一个的共同参与,其中包括政府的责任,只有加大监管力度,让“监管之手”发挥应有的作用,优化监管体制,促进各部门、各环节监管措施有效衔接,形成监管合力,才能遏制不法分子疯狂逐利的冲动。
日化产品的安全性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而日化产品存在质量风险已是不争的事实,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控制以避免风险的发生已是当务之急。同时,为了对日化产品可能发生的潜在风险进行更好的研究、监测和预警,为制定监控措施、消除安全隐患提供科学依据,应加强对日化产品的风险评估,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 中国消费者协会.化妆品消费安全研究报告.2012.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