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个人理财分析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理财;时期;规划
一、单身期理财规划
此期处于单身阶段,收入低,花销大。理财目标是提高收入及购房筹款;注重积累,选择合适的投资工具和方式,增加储蓄,从细节开源节流、定期定额买基金。均衡成本、分散风险。陈先生,27本科,石家庄市某房地产策划部经理。目前住公司宿舍。家庭资产总计30000,负债总计10000,收入合计40000,支出合计24000,有单位提供的社保,理财目标是3年后买房结婚,清还债务,5年后打算每月1000元做基金定投,1000元做银行存款。
分析陈先生理财规划:从陈先生提供的个人财务报表看,家庭的日常消费开支占比不大,储蓄意识很强,家庭资产的可规划空间很大。陈先生年轻,抗风险能力强,喜欢高风险的一些投资。可以拿一部分资金做一些股票投资。但建议投资货币市场基金、权证、黄金,以分散风险。房产方面,2014年随政府政策变动,出现大城市房价下跌的现象。自住购房消费,仍将会受到政策的影响。陈先生主要购房主要是居住。根据他目前收入分析一年后购房没有问题。石家庄市目前房价大约在6000元/平米,以购买80平米的房子,首付30%,按揭20年,等额本息还款为例:房款总额=6000元/平米*80平米=48万首付48*30%=14.4万元。每月还贷2515.03。陈目前收入以工资收入为主,收入结构相对比较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可以利用保险的杠杆原理,规避家庭及人身的重大风险。尽量增加意外伤害保险及重大疾病保险。房贷是家庭的重大支出项目出,风险大。所以他一旦买房需要购买定期寿险。他目前有负债10000元,其中信用卡负债5000元,应尽快归还,然后再进行其它理财投资。陈先生资产结构过于单一,应增加家庭主动收入部分,改善家庭收入结构,增加家庭抗风险能力。另外家庭结余可购买理财产品,陈先生没有投资经验,应选择一些基础性理财产品,比如银行理财产品。
二、年轻家庭理财规划
处于刚成家阶段时,收入增加且稳定,客户的理财重心是负担家计、清偿放贷、教育基金;合理控制支出,积极投资,做好现金流管理,保持资产的流动性,稳健的积累家庭资产。这一阶段应着力培养家庭理财意识,耐心做家庭理财计划。30岁的刘某现在一家科技公司任职,月薪税后5000元左右。太太从事出纳工作,月薪税后3000左右。由于刚结婚不就暂时没有购房租住居住,房租1000元/月。每月净现金流量2400元,刘某一家没有购买保险也没有进行投资。刘某理财规划的短期目标是希望今年去海南旅游大约需要费用5000元;中长期目标希望5年后生孩子。5年后购置住房80平米一套;长期目标30年后退休,可以得到有保证的晚年生活。
根据刘先生提供的个人财务报表分析,可以对其进行如下的理财规划:家庭备置一定的流动资金以防不时之需大约3万元;孩子方面,在孩子出生后到上大学前其家庭的月支出将增加2000元。19岁孩子上大学,若按照2万元/年的费用水平,考虑现值因素,24年后方刘先生需要准备大约23万元。住房方面,如果刘先生要在5年后住房,不贷款的情况下,每年将结余全部投入,还要很高的实际投资回报率才能实现理财目标,因此建议方先生采用7成20年的按揭购房,不建议完全自付。按照城市市价7000千元,购置80平的房产总价56万。5年准备30%,16.8万元的首付款,每月还款2934.2元,在刘先生家庭的承受范围内。另外还应准备6大约万元的装修费用。接下来进行在退休方面理财规划,假设刘先生夫妇的寿命均为85岁,假设市场投资率与通货膨率相当的情况下。在刘先生58岁时大约需要准备超过一百万的退休款;因此我们建议将旅游费用一块可以缩减开支。综合分析刘某一家没有投资经验,风险偏好较弱,承受风险的能力也不强。可以购买一些保本固定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
三、成熟家庭理财规划
该阶段自身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经济状况都达到高峰期,子女自立债务逐渐减轻,理财重点是增加收入和退休基金;稳健增值及准备退休;享受生活和规划遗产。以下理财规划案例:
天津的王先生今年57岁,夫人已经退休。二个女儿均已自立,王先生的家庭财务状况如下:42万元人民币包括活期存款2万元,2016年12月底到期的活期存款20万;2015年10月底到期的两年定期存款20万;黄金及收藏品为33万。房产大约在80万元左右。资产净值为155.5万元,王先生每月家庭开支大约5000元。.收入为每月4000元,年终奖金5000、存款、债券利息8000。太太退休金为2000元。年度结余25000。
理财规划分析如下:年度收入总额为110600元,工资收入为85000元;投资收入为27200元,占总收入比为25%,家庭以工资收入为主。年度可剩余6万元左右的资金。基本属于较高质量生活水平。王先生的总资产155.5万元,没有负债;其中固定资产80万元,占总资产的51.4%,房产资产流动性较强,安全系数高,但是受政府政策影响也较大,尤其当前房产环境下,建议可以抛售。王先生将近退休,面临的问题是收入将大幅缩水,退休后计划出国旅游费用8万元。预计退休后寿命都是35年,每月的支出5000元来算,估计需要养老金133万元。以王先生目前的资产和退休后的收入估算,可以满足这些要求并留下遗产。考虑老两口没有子女在身边,医疗费用和看护费用会大幅增加,还需要通过合理的投资,让资产增值。王先生的流动资金充足,建议仍保留2万元作为流动应急金,部分活期存在银行、部分投资于货币市场基金,作为生活保障用的流动资金。规划遗产时王先生为了解决后顾之忧可以在咨询相关法律人士的基础上通过立遗嘱的方式订立。手中的黄金产品处于增值状态可以继续持有。
每个生命周期的特点不同,因而每个时期制定的理财规划也不同。重点是针对各个家庭现有财务状况分析其适合的理财规划。购买相应的理财产品。使得资产保值增值。(作者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
参考文献
[1] 齐天翔.中国居民储蓄的倒“U一曲线假说―不确定性与居民储蓄研究[J]管理现代化,2002,(2)
(一)法律结构模糊
个人理财产品名目繁多,但从法律性质的定位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以咨询顾问合同为基础的顾问型理财服务;以委托合同为基础的委托型理财产品;以委托合同为基础的附带银行保本的理财产品;以委托合同为基础的附带银行保证收益的理财产品;以存款合同为基础的理财产品等。而实践中,银行与客户之间签署的协议通常是“认购协议”或“认购书”而不是“委托协议”。尽管协议使用了“认购”的表述,但双方建立的却不是买卖关系。这种模糊性地表述可能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当银行破产时,理财产品认购人的权利如何实现,是否应该纳入破产债权的范畴;二是银行接受客户的资金后,这些资金的所有权是归属银行还是客户也将涉及资金的运用是否合法合规的问题。
(二)信息不对称
1、理财产品宣传和销售中的信息不对称
一方面,银行在宣传和销售个人理财产品时,容易发生夸大预期收益,掩饰投资风险,或突破认购协议或产品说明书等有关法律文件中的约定而擅自对客户进行口头宣传或承诺。另一方面,客户群体自身特定的缺陷或局限,委员会未按照监管机构的要求了解和收集客户识别风险、认知风险的能力等有关信息。一般投资者在购买某个产品时都是先了解产品情况和收益情况,以便作出投资判断,但很少有银行理财销售人员会事先对投资者做出风险测评。
2、合约内容的概括性
银行在推出理财产品的时候,为了更大程度地吸引客户,增强产品的竞争优势,往往通过认购协议或产品说明书等文件内容模糊性来淡化风险,规避责任。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关风险分配的约定不够明确,尤其是潜在风险的提示不够充分或不全面,或提示的方式不够醒目;二是有关投资方式、方向的约定不够清楚,该问题与产品的性质有关,一些所谓的“挂钩”产品更是如此。三是收益的分配约定不明,银行对投资收益在手续费、管理费之外的银行收益、客户最终收益等的分配机制上缺乏明确的规定。
3、交易标的的虚拟化
国内银行最近开发的一些投资标的越来越复杂多样,而且其虚拟化色彩越来越明显,尤其是一些与股票指数、利率、汇率、期货指数、美元信用、特定股票价格等挂钩的理财产品。这种趋向使得人们无法从产品的名称去清晰的把握具体投资标的物,客户在签署认购协议后,也很难准确地知悉自己资金的最终去向。另外,对于与股票指数、期货指数以及实物价格与指数挂钩的理财产品,由于银行直接投资这些领域有关产品的法律限制因素的存在,因此银行必须借助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并通过衍生工具将所谓的投资去向虚拟化。
4、风险揭示不充分
银行在销售其理财产品时不能充分揭示风险,主要表现为(1)在产品名称中显示有诱惑性、误导性或承诺性收益安排的字样;(2)在认购协议和产品说明书中有关风险提示的表述处于不明显的位置,或将风险因素分散在不同的条款,有意淡化风险;(3)用过于专业化的语言来描述产品风险,丙有意将风险因素抽象化、模糊化。这些诱导性、模糊性的说明很可能给投资者带来不正确地判断。
(三)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合约中的免责条款
自2007年12月以来陆续曝出银行理财零收益、负收益事件。如李小姐去年花了10万元买了一款理财产品,到期后银行给了39.6元的收益。问及银行,才知这39.6元还是央行调息所得的收益,产品收益实际为零。对此,银行的解释是,许多人认为银行把钱拿去买股票中的任意一只都会获利丰厚,这是一种误解,银行不能直接去买股票进行投资,银行只能拿出投资者的本金去买固定收益票据、债券等获得保本的作用,同时用这部分的利息从大的国际投行购买股票的期权,获得较高收益的投资机会。
二、银行理财业务迷局的破揭
(一)对认购协议法律结构的确认
本文已阐述个人理财实际上为委托业务,投资者与银行之间应为委托与被委托关系。在协议中应明确写明委托字样,以确认双方的法律关系,以便解决法院在直面因这种协议而引发的法律纠纷时的两难境地,另外还可以认定当银行破产时,理财产品认购人的权利及银行接受客户的资金后这些资金的归属权问题。
(二)信息不对称的法律约束
面对不但高涨的各类存款和投资意识的复苏,各商业银行日益重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监管当局也对个人理财产品的创新和风险控制给予高度关注。中国银监会在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强调:“商业银行应在理财计划终止时,或理财计划投资收益分配时,像客户提供理财计划投资、收益的详细情况报告。”“商业银行理财计划的宣传和介绍材料,应包含产品风险的揭示,并以醒目、通俗的文字表达,对非保证收益理财计划,在与客户签订合同前,应提供理财计划预期收益的测算数据、测算方式和测算的主要依据。”《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中也规定:“商业银行在向客户说明有关投资风险时,应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配以必要的示例,说明最不利的投资情形和投资结果。”为了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银监会日前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银行在设计理财产品时,要首先考虑客户的利益和风险承受能力,遵循保证收益类产品的设计规定审慎、合规地开发设计理财产品。在理财产品销售环节,《通知》规定,商业银行为理财产品命名时,不得使用带有诱惑性、误导性和承诺性的称谓和蕴含潜在风险或易引发争议的模糊性语言。不得销售无市场分析预测和无定价依据的理财产品。同时,商业银行应根据理财产品的风险状况和潜在客户群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设置适当的销售起点金额,理财产品的销售起点金额不得低于5万元人民币。目前,商业银行销售的部分理财产品是从国际投资机构购买而来。对此,《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应自主设计开发理财产品,不得以发售理财产品名义变相代销境外基金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境外投资理财产品。《通知》规定,商业银行应按照“了解你的客户”原则,充分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投资目的、投资经验等情况,对客户的产品适合度进行评估,并由客户对评估结果进行签字确认。《通知》还特别指出,对于与股票相关或结构较为复杂的理财产品,商业银行尤其应注意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防止错误销售。商业银行对理财客户进行的产品适合度评估应在营业网点当面进行,不得通过网络或电话等手段进行客户产品适合度评估。为了向客户提示风险,《通知》规定,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宣传和介绍材料应在首页最醒目位置揭示风险,说明最不利的投资情形和投资结果,对于无法在宣传和介绍材料中提供科学、准确的测算依据和测算方式的理财产品,不得在宣传和介绍材料中出现“预期收益率”或“最高收益率”字样。为了确保客户能及时获取信息,《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及时做好信息披露,应定期向客户提供其所持有的所有相关资产的账单,账单应列明资产变动、收入和费用、期末资产估值等情况。账单提供应不少于两次,并且至少每月提供一次。在与客户签订合同时,商业银行应明确约定与客户联络和信息传递的方式。在未与客户约定的情况下,在网站公布产品相关信息而未确认客户已经获取该信息,不能视为其向客户进行了信息披露。《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建立全面、透明、方便和快捷的客户投诉处理机制,提供合理的投诉途径,配备足够的资源接受并及时处理客户投诉。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应至少包括处理投诉的流程、回复的安排、调查的程序及补偿或赔偿机制。以上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将会有效遏制理财业务中的收益迷局,弥补其中的法律盲点。
(三)对银行免责的抗辩
首先从认购协议的条款来看,应认定为格式条款。它是银行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好的。格式条款简化了订立合同的过程,但由于双方当事人没有共同参与条款的拟定,容易造成权利的不公平。《合同法》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银行在认购协议中的免责应基于已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投资者注意免除或限制银行责任的条款。而上述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中的迷局已充分显示银行只强调收益,根本不提及风险,更没有对免责条款予以说明。比照《保险法》:“保险合同中规定有关保险人责任免除条款的,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向投保人明确说明,未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应认定认购协议中银行免责条款也无效。
其次,按民法理论,只有自由缔结的契约,法律才承认其效力。故而对“信息的弱者”的保护就与合意的瑕疵理论联系在一起。合意的瑕疵理论强调信息优势的说明义务。若在缔结法律行为时,一方当事人就影响对方当事人的缔结意思的重要事项负有说明义务却保持沉默,此种沉默构成欺诈。银行在宣传销售时,对产品风险、预期收益率的测算数据、测算方式及其主要依据未作说明,投资人可以银行构成“欺诈”抗辩银行的免责主张。
再次,从另一层法律关系看,在委托理财的合同中存在着一些随附义务。这些随附义务是基于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法定义务,即合同没有约定,银行作为受托人应该给予诚实信用原则履行勤勉义务,及时定期向投资者报告资金运作情况,否则投资者可以侵害其知情权为南追究银行的责任。
关键词:中国现代保险业;个人理财;问题;对策
近20年来,中国保险业的增长速度和规模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近五年来中国寿险一直以14%的幅度增长。随着手中闲钱的逐渐增多,人们对资金增值的要求正经历着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转变,老百姓开始考虑给自己手中的闲钱重新选个稳妥的投资渠道,以期达到最大收益。但是,面对“股市黑幕”、“基金黑幕”的披露,面对索赔难退保更难的“信誉”,面对“火”不起来的汇市及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实物投资,人们不知手中的钱投向何处,怎样获得最佳回报。需求即市场,在百姓的渴盼声中,作为个人金融服务的重头戏――投资类保险和保险公司的个人理财粉墨登场了。在个人理财方面,无论是人才还是经验,保险公司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保险公司个人理财业务一经推出即受到了广泛欢迎。然而从近年来的运作情况看,形势不容乐观,业务业绩不堪理想,从目前全行业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看,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保险公司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进行探讨。
一、现代保险业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理财业务宣传乏力
每一项新业务的推出,每一只新产品的上市,对于客户来说都有一个从认识到接受的过程,其中宣传工作十分重要。从个人理财业务开展情况看,在宣传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宣传不到位,没有打出自己的品牌。一般的生活消费品都有一个响亮的品牌标识,让消费者见到商品名称时一目了然,然而不少跑保险公司的人们为此却伤透了脑筋。他们难以弄清定期寿险、终身寿险、两全保险、重大疾病险、医疗附加险、医疗保险、投资联结险、分红险、万能险、特殊意外险、普通意外险之间的区别。因此,给个人保险服务产品起个响亮的、与众不同的名字,不仅有利于消费者选择和“购买”,还有利于保险公司个人理财业务的市场营销和提升自身的知名度,更能让小百姓们顺利跨进个人保险服务的大门。
(二)理财业务环境不佳
个人理财业务环境好坏直接关系这项业务能否顺利正常的发展。但是从当前的情况看,由于政策、法律的限制,中国保险机构只能分业经营,保险公司不能涉及证券、投资业务,也就不能给客户提供综合理财业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个人业务发展的环境。目前保险公司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理财产品很多,每个营业网点的门口贴有大幅的招贴画,营业网点宣传资料架上的宣传资料、产品介绍也很丰富,但只要细心地看一看会发现,真正帮你理财,能让你的资金增值的产品却不多。有些客户对这样的“理财”就产生反感、怀疑。很显然这样的理财环境很难让客户放心接受。
(三)运行制机保障不力
个人理财业务是体现“以客户为主”理念,为客户提供一种新型综合性业务。由于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特殊性,必须有一个相对独立的业务平台才能畅通。而目前保险公司却在运行机制保障上表现得很不力,既没有一个职权相对独立的职责,比较明晰的专业结构,比较综合的业务部门,也无人负责个人理财的业务管理、规划和发展,很显然这样的运行机制保障与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不相适应。个人保险服务的手续太烦琐也是个大问题。比如车辆退保的问题,许多投保人对于保险公司的车险服务都存在着“不满”,并因此产生了退保的念头,但因为退保需要面临种种障碍,他们只能打消了这个念头,等待下一年度再选择新的保险公司重新投保。据了解,车险投保人之所以退保难,主要是因为保险公司不能正视投保人的退保要求,而目前阻碍投保人退保的主要因素是繁复的退保手续。
(四)理财业务手段落后
有些保险公司的营业厅外挂着“为您理财”的标识,营业厅内也有别有“理财经理”字样的业务员,但他们却大多只能指导客户填写保险单,或简单地教以传统的保险业务,只是提些“原则性”的建议,比如建议你“可以买些健康险”等等;一旦向其问起保险投资、实业投资的话题,便道不出子丑寅卯。有一位市民说:“我拿100万元给保险公司让他们理财,可那位理财经理却只能给我以‘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分散投资’之类的指点,再具体些的建议和办法就没有了。这样的知识谁都有,投资者需要的是更进一步的理财建议,最好是保险公司能直接替投资者赚钱。”显然,目前保险业中的个人理财的确是“挂羊头卖狗肉”。真正的个人理财,如在美国,指的是保险公司不断调整基金、债券等投资组合,以使客户取得最好的回报,每个人只要将自己对财产规模、生活质量、预期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告诉保险公司,对方就能为你量身定制理财方案,还操作,同时跟踪、评估绩效,并不断修正。即使是对理财一窍不通的人,只要委托了保险公司进行操作,也能获得理想的回
报。
二、现代保险业中的个人理财发展对策
(一)加快理财人才培育
美国著名的市场营销专家德鲁克曾经说:“管理者要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各种资源,首先是人力资源的优势,克服企业内部的所有弱点,这是创造一个真正统一体的唯一方法。”根据保险公司目前在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的情况看,急需培养一批会理财的专业高手。一是要通过招聘的方式,把社会上一些有理财专业知识,懂得理财方案设计的高素质人材引进来。二是通过培养,在现有员工队伍中挑选一批资历高、素质好的专业技术人才,结合保险行业现有的实际,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重点培训,从而尽快建立起一支具有精通产品和业务知识,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严谨懂法的专业态度和勤奋的专业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理财队伍,以改变现有保险公司在个人理财业务上的现状,适应当前全面开放竞争的保险理财时代。
(二)引进培训激励机制
从以往寿险经营过程中的业务推动情况来看,都是采取大目标大奖励的方式进行。从现在社会发展的情况来看,保险业已经不是纵向发展了,而是在整个金融系统中进行横向的整合。保险从业人员所要销售的东西也将是多元化的产品,即营销员销售的东西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寿险产品,它有可能既包括寿险,还包括产险,甚至于可以为客户从事存放款、基金买卖等业务,这就形成了产品的交叉行销。另外,从顾客的角度来看,顾客在保险公司除了得到保险服务外,或许还希望通过业务人员办理比如是购买股票、基金,申请信用卡、银行贷款等业务,还希望通过业务人员咨询一些其他的家庭(个人)理财上的问题。这就要求业务人员必须加强素质修养、提高学识水平,必须更加专业化、职业化。由此可见,激励系统在寿险营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大胆尝试开展混业经营式理财服务
由于政策、法律的限制,现阶段中国保险机构只能分业经营,因此理财服务给客户提供的投资组合无论从规模还是内容上,都不能与发达国家的同行相提并论。考虑到目前中国仍实行严格分业经营体制,国内保险公司只能把个人理财业务界定为以服务型为主、咨询和投资导向为辅的模式。也即是只能在口头上做理财的建议,向客户提供信息资料,最后的执行者仍是客户自己。在中国加入WTO后,外资保险机构将全面进入国内市场,其参与竞争的重点主要就在于包括提供理财服务在内的一系列中间业务上,国内保险机构要想在这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精心培育个人理财服务市场。保险公司的个人理财服务是指客户依靠保险公司人才的投资才能,实现自身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保险公司根据客户资产保值和增值情况收取相应的费用。而像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由于实施混业经营,香港的保险公司实际上就可以融证券、保险等各种金融机构于一体,保险公司可以承销证券、基金和保险业务,直接销售自己的产品。只要客户把钱交给保险公司,就可以很省心地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了,这样的个人理财服务才是真正到位的。
(四)强化意识,加大宣传力度
每一项业务、产品只有先理解它,领会其精神实质,才能乐于接受。因此在个人理财业务上,首先保险工作人员要强化意识,深刻领会理财的真正含义,把理财理念吃透搞懂,其次要开展广泛的宣传,通过各种媒体开展个人理财宣传,使广大居民懂得理财的重要性,特别是以形式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宣传,真正让广大客户有一个理财的概念,再次是要把保险业的理财产品通过各种宣传渠道介绍给广大客户,让客户在第一时间了解信息,同时要奔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抱着对客户负责的态度,让客户自觉自愿地接受农行的理财产品,让客户自愿选择,并讲明利弊关系,让客户了解理财也有风险,只要把理财业务宣传透,客户对理财才会有兴趣,理财业务也会正常的发展。
(五)借助科学的理财手段
一是要尽快开展个人理财规划的分析软件,建立一套完整的理财分析网络,该网络应提供完整的网上互动个人理财规划工具,包括风险承受能力、利益分配、投资组合、计划优化等。从而改变目前的传统手工实用操作的现状。二是建立个性化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通过网络和动态分析,掌握理财意愿的客户群,从而为这些客户提供及时细致的全面服务。
(六)创新产品,提升服务
创新产品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同时实施对新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确保新产品开发者的正当权益。客户买保险的实质是买保险公司的承诺和服务,因此,必须把承诺和服务作为保险公司立业之本和诚信之源。一是要全面落实自己制定服务承诺,并由保险监管机构和行业协会制定不遵守服务承诺的处罚细则,让失信者既损失业务,更损失形象。二是要在地市级分支机构建立由当地知名技术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在承保前进行风险评估,承保后指导防灾防损,出险后作技术鉴定,为保险公司经营的全流程提供高层次的技术指导和支撑,达到防范风险,减少事故发生频率和损失程度扩大的目的。三是要建立与政府安全生产主管部门、气象和水文部门、公安的消防和交警等部门密切联系的防灾工作网络,研讨和探索防灾工作的新途径,整合资源共同做好防灾防损工作。
参考文献:
1、韩秀云.个人理财与时俱进之观念篇[J].环球,2004(3).
2、车险退保:手续繁,条件苛,损失大[N].北京现代商报,2004-08-22.
3、刘光起.A管理模式[M].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
(一)需求方:客户理财需求日益增长
麦肯锡公司曾预计,2002年中国个人金融理财服务市场的税前利润将达310亿美元,成为继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极具潜力的国家。虽然这一预计显然高估了一些,但国内“理财热”的兴起却是显而易见的。分析表明,理财热的兴起至少有以下几点因素:
1.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恩格尔系数下降加快。据国家统计局资料表明:1978—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4元增加到2001年的6859.6元,年均实际增长达到6.4%。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的同时,恩格尔系数下降加快。2001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9%,与1978年的57.5%相比下降了19.6个百分点。特别是1996年至2001年,恩格尔系数下降速度明显加快,共计10.7%,年均下降2.1%。显而易见,人们的货币支付能力大大增强之后,在满足基本消费的同时,有了更多的资金满足其他方面的消费。
2.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体制改革激发了居民的理财需求。最近几年国家推出的货币分房化、教育产业化以及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消费观念,也激发了居民理财的需求。也就是说,现在人们必须自己面对怎样实现家庭的购房计划、保障下一代受到良好的教育、保障自己的健康以及安享晚年等人生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建立一套全面的、相互协调的家庭财务计划和投资计划,即我们常说的理财规划。
3.金融产品的日渐丰富提高了人们的投资理财意识。20世纪的最后10年,我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西方国家资本市场近百年的历程。从金融品种看,股票基金债券等常见的投资工具都初具规模。截止2002年9月,我国深沪两市总市值达4.4万亿元,上市公司数有1200多家,投资者开户数达6850万户。金融产品的日渐丰富既提高了人们的投资理财意识,又为人们的理财规划提供了可实施的投资渠道。据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四地对800人做的专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4%的人对个人理财服务感兴趣,41%的人需要个人理财服务。PA18个人理财网站专业调查显示:50%以上的人是无计划分配资产的;78%的人愿意接受专家顾问意见,自己理财;25%的人愿意接受服务委托理财;70%的人认为有必要时常对自己的投资绩效进行评估;50%以上的人愿意支付顾问费。由此可见,我国居民的个人理财规划服务需求是热切而且比较成熟的。
(二)供给方:应对市场竞争,提供增值服务
我国保险市场竞争加剧已经成为业界共识,而分红投资类保险品种,成为各公司最有力的竞争武器。近两年来,分红投资类保险品种,成为我国寿险业的高速增长的主力军。中国保监会最新统计显示,截止2002年10月底,全国保险公司寿险业务保费收入为1832.4亿元,同比增长约70%。分红类保险等新产品成为新的增长点,2002年上半年分红险保费收入达624.06亿元,市场占有率52.58%,同比增长1057.48%。国外成熟市场表明:无论是分红险还是投连险,该类非传统寿险都是未来保险市场上的主流产品,而该类产品的成功销售非常需要销售人员提供全面的理财规划服务,综合分析客户的风险偏好和资金状况等因素,将产品销售给能够承受投资风险,有理财观念和理财需求的客户,否则后患无穷,国外市场经验就是如此。
此外,在我国加入WTO后,外资保险机构全面进入国内市场,其参与竞争的重点主要就是提供理财服务等一系列中间业务,而在这方面,外资保险具有更雄厚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国内的保险公司要想保持或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就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壮大自己的个人理财服务队伍,提供优质的个人理财规划服务。
(三)中介方:未来潜在的理财服务供给者
虽然我国新兴的保险中介机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发展壮大,但是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家专业中介公司找到了长久稳定、附加值高的主营收入。据悉,多家保险中介机构都在积极策划提供专业的理财规划服务,以中介人的独特位置来彰现自己从事理财业务的独立性、专业性和客观性,以此作为公司发展的有效武器。
二、国际上寿险业个人理财规划服务概况
(一)CFP服务理念对寿险业的影响
研究个人理财规划服务,就不能不研究CFP(CertifiedFinancialPlanner)。CFP是国际金融领域最权威和流行的理财规划职业资格,2001年全美职业资格中排名第一。尽管CFP不是寿险专业从业证书,但是在国外,获得CFP证书的人中,有70%以上同时持有保险经纪人和证券经纪人资格证书,CFP天然地同寿险公司的产品和服务相联系。虽然寿险从业人员中CFP的总量有限,但CFP所倡导的“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全方位的理财服务理念却深入人心。国外的寿险公司,如友邦、纽约人寿等公司一直致力于理财规划服务的研究和开拓,并建立起了自己的个人理财规划服务队伍,为客户提供理财规划服务。
(二)亚太地区寿险业个人理财规划服务状况
在亚太地区,人们习惯称理财规划为“财务规划”。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都是国际CFP理事会成员,因此这几个国家的寿险业个人理财规划服务渐成规模,以财务顾问的身份为客户进行理财规划正成为新世纪寿险业务员的转型目标。在刚刚落幕的第六届亚太寿险大会上,理财规划的挑战与角色定位成为此次大会的主轴。马来西亚2002年推出了“最佳建议规范”和“独立财务顾问”制度,要求寿险业务员必须收集客户充裕的资讯以后,才能提出适当的建议和寿险产品给客户。新加坡从1988年要求寿险业务员开始运用理财规划为客户进行资产分配,自2001年7月1日开始,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规定所有寿险业务员在提呈建议书的同时,必须让客户知道自己赚取了多少佣金。佣金透明的目的在于让保险业务员像医生、律师般收取专业的服务费用,提高业务员的形象和地位。
三、寿险业开展个人理财规划服务的内容及影响
(一)寿险业个人理财规划服务的基本内容
全面的个人理财规划涉及各类金融产品,但并不意味着某个理财规划师要提供从提出理财建议到完成具体投资操作全过程中的一站式服务。从成熟的欧美寿险个人理财市场服务看,个人理财规划服务首先是某位理财规划师提出“理财建议”,然后再寻找各专业领域的专家来具体实施理财规划方案。
从服务内容上看,寿险业理财规划服务主要包括:保险、投资、税务、退休、教育、遗产等六大方面。提供上述六方面的全部规划也称为全方位的理财规划。事实上,提供理财规划服务并不一定要求面对所有客户时都提供如此全面的规划,按照客户需求和寿险业务员的个人专业水平,也可以就某一个财务问题提供单一的解决方案(单方位财务规划),也可以主要提供保险、投资和税务方面的规划(多方位财务规划)。
从实施过程分析,CFP的标准执行程序共六步:第一、设定目标,目标必须有时间性、实际且明确;第二、收集客户资料;第三、分析个人财务状况,找出其长处和短处;第四、根据客户能力和理财目标,制订理财建议;第五、实行规划,因为行动最重要;第六、定期检查,因为理财规划是动态变化的。
从寿险业务员的角度看,其实可以将以上六步划分为两个主要阶段,从第一步到第四步为第一阶段,即提出规划建议阶段;后面两步为第二阶段,即理财建议的实施和绩效考核阶段。不同专业背景的业务员可以在两个阶段中扮演不同重要程度的角色,但是无论如何,在第一阶段,寿险业务员必须要为客户制定一套全面的、互相协调的、可操作的理财建议,在这个阶段,寿险业务员就相当于客户的“军师”,要提出战略性的资产分配建议。并在该大前提下,为客户制定更具体的保险规划,同时推荐其他领域的专家来协助客户实施其全面的理财计划。
(二)寿险业推行个人理财规划服务的影响
从直接的产品推销转变为围绕客户需求来组织生产和销售,这个过程本身可以说是行销史上具有质变意义的一大步,寿险业推行个人理财规划服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将对整个寿险业、寿险公司、人及中介机构以及寿险客户本身产生重要的影响并带来多赢结果。
1.对寿险业的影响。整个服务模式的转变有助于提升保险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提高公众的保险理财意识,避免少数不良人的行为影响到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可以说,个人理财规划服务的推行,也是寿险业规范化、制度化、国际化的标志之一。
2.对寿险公司的影响。个人理财服务有助于开拓中高端客户市场。通过客户保险需求的深度挖掘,提高客户的口袋占有率,不仅可以给公司提供源源不断的业务收入,而且可以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开发出最令客户满意的新产品,占据市场先机。同时,要满足客户的综合理财服务需求势必引起寿险公司与银行、证券等跨行业金融企业的合作,通过客户资源共享,创造更多的主营业务及其他业务收入。尤其对具有综合性的金融集团背景的寿险公司更为有利。
3.对寿险人及中介机构的影响。实施理财规划服务,要求业务员具备较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按照CFP的“4E”标准,实施理财规划服务必须要求从业人员在考试、教育、经验和职业道德四个方面达到较高水准,才可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在寿险业推行理财规划服务,必然会推动业务员提高自己素质,转变自己的角色,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朝CFP的最高职业资格迈进。如果能够出台强制性的法规,规定人销售保险产品必须提供全面的财务建议,则效果将会更加明显。另外,保险中介机构也有机会分到一杯羹,以提供理财咨询、培训和收取产品佣金找到立足之本。
4.对寿险客户的影响。毫无疑问,寿险客户也是真正的受益者,通过接受理财服务,他们可以明白自己的财务状况,明白自己究竟需不需要保险,需要多少保险以及需要什么样的保险;同时他们还可以明白自己的理财目标和生活目标是否合理,通过家庭资源的合理分配,以最经济的成本实现自己的综合理财计划,从而做到“明明白白消费,轻轻松松理财!”
四、我国个人理财规划服务的缺陷和发展趋势
(一)目前国内寿险业个人理财规划服务的缺陷
1.个人理财规划服务市场尚处在初级阶段,有效的理财需求和供给都不充分。虽然国内个人理财规划服务需求日益显现,少数公司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总体上讲理财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初级阶段意味着理财服务市场本身并没有巨大的理财服务的主动性市场需求。虽然潜在需求很大,但现时的有效需求很少,普通的寿险业务员仍然可以用传统的产品推销式的方法获得客户。与此同时,理财服务的供给者也是风毛麟角,同时受制于人队伍总体素质低下等原因,所提供的理财服务层次较低。
2.个人理财规划服务资格认证体系尚未建立,市场影响力有限。由于个人理财规划服务资格认证体系尚未建立,虽然各保险公司可以选拔自己的精英业务员进行理财规划方面的培训,并尝试为客户提供个人理财服务,但由于没有系统的培训体系和专门统一的培训教材,也没有权威、中立和专业的个人理财规划服务资格认证证书,这些理财规划人员的理财规划技能和服务品质都难以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同,市场影响力有限。
3.现时金融产品的数量和品种不能完全满足个人理财规划服务的要求。虽然国内各项理财金融品种已经相继出现,但各领域的金融品种都相对初级,如股票市场不规范、银行产品简单、基金投资风格趋同、保险产品流行一阵风等,这些都制约着理财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效果。
4.现行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国内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法律监管体系,个人税法的不完善,遗产继承等方面法律制度的空白,以及寿险行业理财规划服务的行业标准欠缺等,从制度的层面制约着综合个人理财规划服务的发展。
(二)国内寿险业个人理财规划服务的发展趋势
1.寿险业开展个人理财规划服务所需的法律法规正逐渐健全和完善。个人理财规划服务的良性发展需要一个相对健全的法制环境,由于“理财”的专业性、复杂性、可操作性和隐私性,需要银行、保险、证券、税务、遗产等方面法律法规的约束和保护,良好的制度环境是个人理财规划服务发展的前提条件。如同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一样,实施财务规划服务的保险监管部门规章也有可能出台。
2.寿险业个人理财规划服务行业组织逐步建立和规范。随着第二届中美策划金融论坛日前在北京落下帷幕,国际上金融领域最权威和流行的个人理财规划(CFP)副业资格有望登陆中国大陆,CFP标准的引入将大大有利于保险业理财服务的开展。拥有权威认证,参照4E标准培养出的专职理财规划队伍,必然会提升理财规划师的职业影响,并刺激潜在的理财需求转化为显形需求。同时,保险业的理财规划行业协会在中国金融策划协会成立之后也有望诞生,行业的自律规范有可能逐步形成。
3.综合性个人金融服务公司的出现使一站式个人理财规划服务成为可能。随着我国第一家综合性金融集团中信金融控股集团的出现,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模式重新引起了广泛的思考。从国外经验看,混业经营和综合金融服务集团的出现应该是国内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就现况而言,无论是否混业经营,不可否认的是国内银证、银保、银基的合作已基本形成并在不断深入,在此基础上,寿险业务员可同时对客户推荐银行和证券等诸多产品,理财建议的具体实施将变得更简便易行。此外,专门培训寿险理财队伍,或提供全面理财建议、实施具体操作的综合性理财咨询中介机构可能出现。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SWOT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开始高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也不断上升,尤其是开始出现数量越来越庞大的中产阶级和富豪阶层,老百姓急需寻找投资渠道,理财的热情不断高涨,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既面临机遇也要迎接挑战。因此,很多商业银行传统的个人理财业务模式不再适应市场的发展和企业的需要,都需要转变和创新,以形成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环境分析
(一)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在比较长的一段时期每年都是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增长速度稳居世界第一位。目前,我国的GDP总量已经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虽然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在近几年有所下降,经济结构正处在调整和优化阶段,但仍然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资料,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7,412元,同比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931元,同比增长10.5%。
(二)市场环境分析
首先,从金融市场的整体环境来看,由于这几年股票市场的震荡波动,我国居民对股票投资的风险开始有了深刻的认识,理财观念也在发生转变,开始慎重考虑理财产品,尤其是在股票市场表现震荡时,对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比较青睐。这也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其次,由于我国近几年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在加剧,随着利率的市场化,商业银行存贷款之间的利差将会不断缩小。因此,商业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必将不断减少,从而影响到利润水平。为了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商业银行也需要不断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最后,在理财市场上,商业银行也面临着外资银行、基金公司、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的竞争。近几年,一些互联网公司开始推出互联网理财产品,比如阿里巴巴旗下的天弘基金、腾讯旗下的理财通等互联网金融产品,这些理财产品由于门槛低、利率较高吸引了大批的年轻一族购买,对商业银行或多或少地会产生冲击。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网点优势和专业优势。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具备其网点优势和专业优势。从网点优势来看,一般商业银行的网点都比较多,而且分布比较广,尤其是四大国有银行基本在全国各地都有其银行网点,方便居民购买相关的理财产品,并且也便于提供相应的理财服务。从专业优势来讲,商业银行具有相关的高素质的理财人员,能够提供理财方面的专业咨询服务。这些都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2、理财品种不断丰富。我国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方面另外一个优势是理财品种不断丰富,尤其是近几年来,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数量逐年增加,不论是品种还是数量都呈现增长的趋势。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在2006年全年,我国所有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品种只有1,100多种,而2020年其品种数量已经达到4万多种,募集金额高达124.56万亿元,可以说是呈现爆炸式增长。而从品种来讲,银行理财产品也越来越丰富,既有短期的理财产品也有长期的理财产品,既有保本型的理财产品也有收益型的理财产品;既有人民币理财产品也有外币理财产品;等等。3、理财品牌建设初显成效。个人理财业务也需要树立品牌,因为品牌是一家银行的实力和信誉的象征。一个好的品牌可以成功地吸引新客户和留住老客户,提高客户对银行业务的认识和了解,更加忠诚于银行的各种服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始重视理财品牌的建设,早在2002年民生银行就推出了“非凡理财”的品牌,对于吸引客户,打造自己的理财竞争力凸显了品牌的作用,之后其他各大商业银行都陆续推出自己的理财业务品牌。各大商业银行加大对理财品牌的建设,提高品牌效应,从而达到吸引客户、促进理财业务发展的目标。4、加强理财场所建设。由于个人理财业务的特殊性,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的是金融理财服务,具有一定的专属性和私密性,因此理财业务对营业场所的要求比较高。一方面个人理财业务的场所需要一个相对私密和舒适的环境,需要一定的硬件设施;另一方面也需要配备相应高素质的理财人员提供理财咨询服务。目前,我国各大商业银行都非常重视理财场所和理财中心的建设,这对于吸引大客户和开展理财业务都有相应的优势和作用。5、理财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如果说理财场所是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所需要的硬件设施,那么理财服务水平则是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软实力。因为个人理财业务本质是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既然是一种高端的金融服务,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则是吸引客户的一项重要措施和要求。目前,提供个人金融服务的商业银行都极具竞争力,很多银行提高服务质量,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吸引客户。因为客户之间的差异,要求金融市场细分,划分为不同的客户群体,为不同客户提供不同服务。
(二)劣势分析
从2004年至今,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发展非常迅速,理财市场不断扩大,理财产品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但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在许多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理财理念不够先进、产品开发不够深入和创新、服务体系不到位和人才培养力度不够等。从我国银行理财业务的劣势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劣势:1、理财产品创新不够,同质化程度高。虽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种类多达4万多种,但商业银行之间所发行的理财产品差异不大,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在提供个人理财服务时,商业银行缺乏个性化的服务,不是根据客户的真实需要来设计其金融解决方案。目前主要商业银行旗下的金融产品同质化,为争夺客户大打“价格战”,商业银行有减少个人金融服务的费用,还有为了吸引顾客,往往在金融产品销售的每一个改善的承诺的投资回报率,从而使得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陷入过度的无序竞争当中。此外,我国商业银行在设计理财产品时普遍创新能力不强,在市场细分时也不够清晰和明确,往往按照客户的财富来进行市场细分,没有进一步地按照年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来进行划分。2、个人理财业务整合不够。虽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重视个人理财业务,无论是在场所建设还是投入力度上都有所加强,但在业务模式上整合程度不高。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流程上还是呈现条块分割状况,比如理财业务当中的储蓄业务、理财产品业务、信贷业务等没有整合在一起,这些业务分割到商业银行不同的业务部门,从而导致不能提供全面、有效、便捷的金融服务。因此,商业银行后台业务的条块分割使得在个人理财业务中无法为客户提供全方面的服务。3、理财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人员大多数是从其他部门和其他岗位抽调过来的,其专业素质、业务能力还存在一些不足。我国商业银行具备复合型、高素质的理财人员比较短缺,有些理财顾问对存贷款业务比较精通,但缺乏相应的保险、股票、基金、期货等知识;有些理财顾问业务能力很强,但在沟通能力方面又存在不足。由于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是一项高端的金融服务,对理财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如果理财人员的素质欠缺必将影响到服务的质量,从而影响到理财业务的发展。
(三)机会分析
1、环境经济稳步发展为个人理财业务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总体比较良好,经济运行比较稳定,这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开展提供了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2、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为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奠定良好的市场基础。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不论是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是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逐年都呈现增长的趋势。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对理财产品的需求旺盛,这就为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基础。3、中产阶级和富豪阶层不断增加。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上升,我国中产阶级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根据相关资料统计,2021年我国中产阶级人数达到1.09亿人。目前,我国出现了总数超百万人的富裕阶层以及大量的中产阶层,这些群体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对个人理财方面的知识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并且对理财产品的需求也是比较旺盛,因此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市场空间非常巨大。随着中国中产阶级和富裕阶层的规模不断扩大,中国逐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财富管理市场。同时,由于我国居民理财观念的转变,近几年不断涌现出投资热潮,再加上理财工具不断推陈出新,很多居民不再满足于储蓄,而是选择购买投资回报率更高一些的金融理财产品如债券、基金、股票等,这也为商业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四)挑战分析
1、分业经营限制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早在1995年,我国政府陆续颁发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和《保险法》,规定了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的业务实施分开经营,并分别进行管理和监管,从而确定了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与保险公司都只能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推出相应的理财产品。而个人理财业务需要根据客户的资产、负债状况,对客户有关保险、投资、遗产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规划,所以银行设计的理财产品不仅需要银行参与,还需要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参与其中。而在目前分业经营的政策下,我国的商业银行只有通过销售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的产品,从而获得相应的服务费收入,或者为客户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服务。因此,在这种分业经营模式下,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时缺乏较大的自主性,不利于其业务的开展。2、政府加大对理财业务监管力度。2018年9月30日,中国银保监会正式颁发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加大了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管和管理;该办法确定了商业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时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商业银行对理财产品宣传和销售文本进行规范,不能夸大宣传,并要求商业银行建立起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制度,对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估。此外,银监会还对理财资金的投资期限和对象进行了规范,并对商业银行凡是有意规避监管的行为进行查处和惩罚。从银监会的这些措施可以看出,银监会正在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加大监督和管理的力度,从而促进我国理财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政府监管力度的加强也对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进行了规范。对于商业银行来讲,也需要不断完善其个人理财的相关业务,避免打“球”和逃避监管。3、缺乏风险防范。银行理财产品相比于股票来讲,其风险要小一些,但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主要存在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在市场风险上,各大商业银行为了吸引客户,往往在宣传过程中夸大收益率,但由于市场利率的下调导致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下降。在操作风险上,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缺乏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或者存在业务人员的错误或欺诈客户行为,这些会给银行理财产品带来风险。在信用风险方面,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信用体系,所以商业银行无法完全了解客户的信用程度,存在盲目向信用记录不好的客户提供相应的信贷服务,因而产生信用风险。4、面临证券、保险、基金公司的强大竞争。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迅速,各大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和信托公司已经推出了自己的理财产品,并且品种、数量都呈迅速增长之势,商业银行在理财市场需要与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信托公司等展开激烈竞争。因此,在分业经营的模式之下,一方面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和信托公司推出的金融产品发展广泛的业务合作关系,同时商业银行也需要加强市场细分与定位;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也需要完善个人理财业务模式,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吸引更多的优质客户。
三、结论及建议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不断发展,并且逐渐成为商业银行一个新的业务。从国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来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旗银行、汇丰银行个人金融业务收入就占到总收入的40%左右。因此,我国商业银行改革转型的过程中,应不断完善个人理财业务,从而实现银行业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逐步实现收入结构的多元化和业务发展的全面化。个人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一项综合性业务,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中包括了人力资源、营销策略、产品与服务、风险管理等各要素,各要素之间相互补充,形成一个整体。商业银行要完善个人理财业务,一是需要有多领域金融专业人才和环境幽雅的营业场所等人力、物力资源;二是需要强大的产品研发能力、顺畅的业务操作流程、优质的品牌形象,从而提供好的产品与服务;三是需要全面的信息支持系统和完备的风险管控,从而对理财产品进行风险管理;四是需要贴近客户需求的营销策略。
主要参考文献:
[1]赵草原.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财会学习,2019(11).
[2]吕春梅.关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9(15).
[3]赵翡,王秦.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对策研究[J].北方经贸,2021(09).
[4]杨墨涵,肖俊琦,俞奥博.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优化路径研究[J].现代审计与会计,2021(07).
关键词:个人理财业务 理财产品 发展模式
所谓个人理财,是在综合分析客户的投资目的、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以及个人偏好的情况下,对个人(家庭)的财产进行科学的、有计划的、系统的全方位管理,以实现个人(家庭)财产的合理安排、消费和使用。
国内银行近几年相继推出了自己的理财产品,但是目前国内个人理财服务层次还较低,受金融机构分业经营的限制,产品创新受到限制,技术含量低,基本上只是传统银行业务的堆砌和整合;为客户设计理财方案,给客户提供理财建议实际上是变相地吸引储蓄,实质性内容少。
理财产品的需求分析
限于政策和各种现实困境,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投资理财服务无论从规模还是内容上,都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然而存在广泛的社会需求。本文从需求主体的角度进行分析。
个人投资者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个人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个人资产的增加必然产生对资产保值和增值的需要。根据国家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就全国范围而言,约有70%的居民希望自己的金融消费有个好的理财顾问。因此,个人理财业务有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此外,我国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体制改革也激发了居民的理财需求。个人为了防范风险,需要通过一定的投资理财手段化解不确定性对生活产生的危害。
金融机构的需求。虽然现在国内贷款需求十分旺盛,但不良贷款居高难下,优良客户的贷款营销空间已显现相对不足,金融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使得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发展个人理财业务不但可以增加盈利而且还可以分散、降低运营风险,有利于改善银行的资产、客户和收益结构,转变银行的经济增长方式。
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可以促进社会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促进经济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如住房信贷、汽车信贷等消费信贷的发展,化解了个人收入和消费的时间不对称性,既增加了个人消费效用又促进了房地产和汽车等产业的发展。同时,个人理财业务可以有效改变个人金融资产的结构,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
个人理财业务尽管有潜在需求,但由于政策或是各种现实困境,我国现有的理财产品品种少、技术含量低。银行业的理财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咨询、建议或投资方案设计等层面上,理财服务实质性内容少。因此对客户的吸引力小。而且理财产品多定位于少数高端优质客户,这就使得多数人望而却步。还有一些好的理财产品却因为金融机构营销不力,而不能为大多数投资者了解。再加上多数人理财意识淡薄,导致了理财业务的实际需求微乎其微。
理财业务未来发展思路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虽然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滞后,但是国内各家银行拓展个人理财业务的脚步一直未曾停滞。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个人理财业务应按以下模式发展:
克服体制约束,加快产品创新
实现理财业务的发展首先要克服制度约束。应该逐步放宽理财机构的业务范围,鼓励各机构间的业务交叉和良性竞争,商业银行与证券、基金、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之间加强跨行业的合作,国内金融机构与外资金融机构之间加强跨国界的合作。在当前条件下,加强现有金融产品的整合力度,并随着金融管理体制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转变,在充分研究并不断挖掘客户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出更多更好的金融产品。
揭示投资风险,提高企业诚信
目前,多数理财产品给出了一个较高的固定收益来吸引投资者注意,对资金的投向则讳莫如深,这些做法违背了诚信原则。银监会关于个人理财业务的管理办法和风险指引中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不得无条件向客户承诺高于同期储蓄存款利率的保证收益率。 因此各银行应本着诚信原则,向客户充分地揭示投资风险,不做无条件的收益承诺,避免出现理财业务信用危机。
进行市场细分,提高营销力度
国内商业银行应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经验,对客户实行分类,明确目标客户,针对客户的不同特点,提供差异化的理财服务。同时要加大营销力度,拓宽营销渠道,利用现有的网点和员工以及媒体和中介机构加强宣传和引导。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理财产品的销售。
选拔理财人才,提供专业服务
理财业务的发展需要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这些理财人才不仅要通晓保险、股票、债券、基金、税收等金融经济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擅长市场销售。同时要大力发展国内的理财人员资格认证体系,以规范我国金融理财业的发展,全面提升理财师的服务素质,从而为不同职业、不同消费习惯、不同文化背景的各类人士提供专业的理财服务。
参考文献:
1.李瑜.个人理财金融业务创新的探析.商业研究,2004.17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思考
根据2005年9月出台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被定义为“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究其特征,是个性化、组合化、综合化,即针对特定客户群体个性化的金融需求,通过多种金融工具与交易方式的组合与创新,实现银行服务方式与经营模式的综合化。
进入2011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更是爆发式增长。数据表明,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为19176款,较2010年上涨幅度为71.40%;产品发行规模为16.49万亿元人民币,较2010年增长幅度高达1.34倍。但是由于起步比较晚、市场环境和制度法规不健全,现在发展速度又过快、过猛,导致银行目前所开展的业务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1、专业人才匮乏,理财思路欠缺
当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消费者大多为非金融专业人士,也不可能让他们先经过一番培训和学习再走进某家银行享受金融服务,这就需要银行理财顾问来担当起引导的责任。首先,理财顾问应充分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投资经验、投资目的,以及客户的价值取向来确定其理财策略;其次,根据该理财策略结合客户投资意愿和风险承受能力,推荐相应的理财产品。但是当前很多银行的一线理财人员由于专业知识不足,对产品的性质、风险收益及市场发展状况不甚明了,这样就极有可能背离了客户原有的理财目标,缺少针对性理财方案和理财建议。
2、风险责任不清,信息披露不完善。
银行在发售理财产品的时候,理财顾问向客户更多的是传达预期收益率能达到多少,但产品到期后实际实现的收益率是多少往往没有披露,不利于客户对产品的完整理解。部分商业银行在编写有关产品介绍和宣传材料时,风险提示不充分,对一些挂钩较为复杂的产品的理财业务,在与客户签订合同前,未提供理财计划预期收益率的测算数据、测算方式和测算的主要依据。在将有关市场检测指标作为理财计划合同的终止条件时,未能在理财计划合同中对相关指标的定义和计算方式做出明确的解释。
3、产品缺乏创新,同质化现象严重
目前各个银行的理财产品普遍存在产品单一、相似或雷同,产品设计缺乏新意,真正具有独创性的理财产品很少,主要表现为:一是仅就现有业务进行重新整合,缺乏更为细致的客户分层,投资产品缺乏广度和深度,无法为客户提供切合需求的个性化服务;二是银行基础金融产品在同业之间相差无几,理财产品的市场定位和定价无法展示出各商业银行的产品特色,同质产品的竞争完全体现为市场价格的激烈比拼。
4、缺少沟通,理财服务意识不强
很多银行理财人士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没有端正自己的态度,缺少足够的耐心倾听客户的咨询,服务意识和责任感不强。理财顾问同客户的沟通不同于一般银行业务的咨询,当客户有意要求了解或购买有关理财产品时,理财人员通过与客户的有效沟通,可发现客户投资意识、收益预期和风险偏好,可根据不同客户的风险偏好推荐不同风险类别的理财产品。良好服务意识和有效沟通是银行拓展个人理财发展空间的关键。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对策
1、提高专业素质,强化理财职业培训
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和混业经营全球化的冲击,组建一支专业的、全能的个人理财专家队伍势在必行。高素质的理财顾问并非是通过单一途径就可以造就的,而必须在具备自身良好素质的基础上经过专业性、系统性的培训。首先,需制定系统的理财顾问培训计划,精心挑选具备一定金融专业知识、懂得营销技巧、通晓客户心理的优秀员工作为理财候选人才,而且必须同证券、信托和保险等行业系统建立横向联合培训机制;其次,需对理财候选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岗位交流,使其尽快熟悉银行的各类业务,能够进行银行业务的独立操作。
2、规范理财产品,加大信息披露
银行理财产品是有风险的,那么这个风险由谁承担?从银行理财产品的本质讲,银行理财业务是受托理财,是客户理财投资,从制度设计上投资风险应由客户承担,这源于国内外银行理财业务多年的发展实践。为此,银行在业务拓展中要树立理财产品的风险意识,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增强投资风险意识和投资风险识别能力;银行要合理设计产品,进一步规范理财产品销售;加强销售人员培训,避免不当销售和误导客户投资,加大产品信息披露,提高透明度。
3、产品合理定位,加快理财业务创新
理财产品设计、定位和创新是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关键,各商业银行的新产品开发小组、技术指导、业务职能等部门应共同参与,在充分研究并不断挖掘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加快理财产品创新。要依托高科技电子网络将现有产品以银行卡、网上银行、电话银行为载体进行整合提升,做大做精“银证通”、基金买卖、外汇实盘买卖、债券买卖、记账式黄金买卖等业务,向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咨询,实现客户资产的保值增值;积极寻找与国外银行在理财服务上的差距,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提升跨行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整合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金融业务,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4、提高理财服务意识,实现有效沟通
作为理财专业人士,应该明白服务意识是一种双向的交流,而双向交流又是最有效的沟通。有时做一个好的倾听者比做一个好的宣讲者更重要,只有当我们耐心、细致地听完客户的提问之后才会真正了解对方的需求和目的,才能进一步实施“客户分层”;如果不顾客户的想法和反应而只是自己一味的独白,那就不是沟通而是一种自我宣泄。良好的服务意识,必须做到态度恰到好处,准备恰如其分,用语简单有效,这样才能实现与客户的有效沟通。
参考文献
[1]2011-2012银行理财市场报告[R/OL].普益财富网,2012(03).
[2]丁建秋.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对策[J].企业研究,2012(02).
关键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比较研究
一、引言
随着银行业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外资商业银行开始从事经营人民币业务,我国商业银行的本土化优势不断减弱,传统的依靠存贷利差的经营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竞争压力,理财业务是一项低成本、高收益的中间业务,逐渐成为了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要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大力发展理财业务,其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这显然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理财需求的日益旺盛不相适应,因此加深理财业务发展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中进一步分析和总结,对于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水平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二、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类型
一是市场风险。任何市场,在运行中都存在着风险。但不同的市场风险,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特点。以股票市场为例,一、二级市场的股票价格波动,往往会使持有的股票价格随着起伏,造成损失。有时,这种损失是巨大的。除了股票以外,房地产、公司债券和其他投机性较高的投资,受这种风险影响很大。
二是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持有一个公司的股票或债券,会因为该公司经营不善,使股票价格下跌或无法分配股利、或使债券持有人无法收回本金和利息,又或是业主收不到租金。总之,就是投资无法带来预期的收益。
三是利率风险。当前,我国实行的是低利率政策。对部分依赖利息收入的人们而言,低利率政策会使收入相对减少。但一旦储蓄利率上升,会打击股票、债券、物业的价值。对债券投资人的影响最大,因为利率上升会使债券价格下跌,造成损失。但如果有储蓄存款、外汇存款等,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利率上升带来的风险。对债务人而言,利率上升会使利息负担增加。
四是流动性风险。五是经济大势变化风险。
三、 “银信合作”理财产品风险比较分析
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可以说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我们可以看到各家商业银行在发行理财产品时,均对理财产品的信用风险做了提示。
2.市场风险
总体而言,对“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中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来说,其产品与银行的贷款利率密切相关,如果遇到贷款利率大幅下调,会造成实际收益水平低于预期收益,若信贷资产的借款方因利率下调而提前终止原有贷款,商业银行也会提前收回贷款,清算收益并且中止相关信贷理财产品,投资者会出现在理财产品被提前终止时,投资者所得收益率可能低于预期收益率。
3.流动性风险
在投资者角度分析,13款“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均不能提前赎回,意味着投资者不但在需要资金时不能随时变现,而且一旦面临利率上升,还要承担持有理财产品的机会成本。“得利宝・海蓝19号”人民币理财产品和招商银行“金葵花”招银进宝之信贷资产183号理财计划,这两款理财产品存在提前终止风险,在信托计划被提前终止的情况下,理财产品也将相应被提前终止,同时因实际理财期限小于约定的理财期限,投资者实际获取的理财收益可能小于预期。
4.法律风险
虽然“银信合作” 理财产品一定程度上增加银行资金投资渠道,我国现行法律对混业经营已显现出认可的趋势,不可否认的是实际上仍然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政策,商业银行不得开展证券、保险等金融业务。然而,成熟的理财产品无一不和资本市场相连,随着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为了能够获得比较优势,必然会积极为客户的资金寻找更多保值增值的投资渠道,这会导致商业银行在现行分业格局下面临一定的法律风险和政策风险。
5.声誉风险
投资收益和银行收费是投资人最为关心的问题,一些“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收益分配设置存在问题,容易给商业银行带来声誉上的风险。
四、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控制分析
1.建立健全信托贷款的管理
要加强信托贷款的后续管理,严格跟踪资金的用途,切实履行贷款服务机构的管理职能。加强对以信托贷款为基础资产的理财产品资金用途的监管,确保资金合规使用。
2.充分披露相关信息
商业银行应该充分并且客观地披露相关信息,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在销售理财产品的时候,应该充分、如实地揭示反映产品的风险。不得夸大和虚报理财产品的本金保证和收益实现的情况,以保证客户充分了解自身选择产品的风险评级以及其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水平。
3.提供丰富的理财产品,加大创新的力度
理财业务在国外金融业的混合经营模式下已经开展了几十年,其产品发展较为成熟,理财产品离不开具体产品的支撑,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切实提高理财产品服务的差异化和含金量,对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保险市场、外汇市场等金融市场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积极进行业务创新。从原始创新转向差异性创新。
4.商业银行应该主动限制将信托资金用于购买自己发放的贷款
如果选择投资购买自己的贷款,除非商业银行承诺回购,贷款一旦发生问题,利益冲突因素势必影响理财产品,而且对于这种结构的安排,尽管商业银行做出了充分的披露和风险提示,但是仍然不能解决商业银行利益冲突的风险。2009年末,银监会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合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要求,“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不得投资于发行银行自身的信贷资产或票据资产。该政策出台的目的在于为商业银行自有信贷资产和理财资金之间建立一道防火墙,避免银行借助理财产品来腾挪信贷资产。
五、总结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正在蓬勃发展,当时还是属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新的风险和问题,如何根据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风险点制定适合自身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风险防范对策是当前商业银行应该关注的一个课题,也是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稳固发展的重要保证。市场风险是个人理财业务的主要风险,针对这一风险商业银行应该在内部采取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围绕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的理念、管理体系、管理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加以改进只有有效的风险管理,才能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长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东卫.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中的风险分析与建议[J]. 金融博览. 2009(01)
[2] 周迎平.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瓶颈与突破[J]. 经营管理者. 2009(01)
[3] 王丽杰.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比较分析[J]. 财会通讯. 2009(05)
[4] 刘远昌,何宜庆,冯楠楠.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差异化研究[J]. 科技经济市场. 2009(06)
[5] 陈睿,金红卫.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分析[J]. 企业导报. 2009(05)
关键词:大学生 投资理财 消费 理财现状 对策
一、样本与资料
(一)样本设计
调查的样本设计考虑到不同院系以及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网上调查方式,具体抽样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首先是选取校区,我们对辽东学院南北校区的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南北校区各分配调查人数为150人。其次,通过网上问卷的以及分享,按不同年级进行抽样调查。抽样结果如表1所示。
本次调研选取的是辽东学院南北校区在校大学生,将各院校归类为经管类和非经管类,抽样人数各为150人。
(二)变量测量
本次调研中将理财状况界定为大学生对消费,理财认识,理财观念等。调研中将大学生理财情况的调查分为:1、基本信息;2、消费和理财信息;3、理财产品情况;4、理财目的认知。
(三)Y料收集与分析
各个学院均由本组成员实施调查完成。资料的收集采取网上调查的方式进行。填答问卷的时间为5-10分钟,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300份,收回问卷3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样本基本构成情况见表2和表3: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收入情况分析
在接受调查的在校大学生中,9.33%受调查的学生每月可支配费用500-1000元,60%受调查的学生,每月可支配费用1000-1500元,21.67%受调查的学生每月可支配费用1500-2000元,9%受调查的学生每月可支配费用2000元以上。
(二)年级差异化分析
本次调查共有大四学生163人,大三学生60人,大二学生44人,大一学生33人。而大四的学生对理财、合理消费有着很好的处理,接触过理财方面产品的人数为47人,大三学生接触理财产品的人数相对较少只有14人,大二最少仅有5人,大一有7人。
(三)大学生记账和编制预算情况分析
从调查结果看,本校大学生中有记账习惯,并且实际支出基本与预算一致的人数较少,仅占14%。大部分人有记账的习惯,但是并没有认真地按预算执行,人数占了50.67%。没有记账和编制预算习惯的人占35.33%。数据反映出大多数本校大学生并不具有良好的理财习惯,对自己的生活支出内容并不明确,也没有相应的规划。
(四)对理财知识了解和学校是否开设理财课程的分析
此次调研,目的是为了了解大学生的理财情况,和学校对在校大学生理财方面的教育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调查了本校大学生对理财产品的认识和了解情况以及对本校是否开展理财课程的认知情况,调查结果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出,对理财知识非常了解的人较少,仅占此次调查总体的8.33%;大多数大学生对理财知识不太了解,人数占总体的66.67%;25%的大学生对理财完全不了解。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受调查的学生中有44.67%的人知道,本校有理财类课程,但是学校不重视;有27%的被调查者认为本校没有理财类课程;19%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清楚;仅有9.33%的被调查者认为,本校开设了理财类课程而且很重视。
从上述结果可以得出,在当前大学生理财过程当中,很多大学生都没有储备一定的理财知识,对什么是理财没有一定的了解。另外,虽然学校开设了一些金融类、理财类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解答了学生不少疑问,但对于注重实践操作的理财活动而言,仅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在调查中还发现,在校大学生掌握理财知识的主要来源是各种媒体、银行的宣传,被调查者所占比重最多,为32.67%;通过学校专题讲座获取理财知识的比重为21%;被调查者中有14.67%的人有兴趣了解理财,但没有途径;对理财毫无兴趣的人占5.675;26%的人是通过朋友和自己看书了解理财。虽然有的学生表示“对理财有一定的了解”,但事实上学生的理解偏差很大。
(五)个人理财存在问题的分析
1.消费结构不合理
学生来到大学最主要目的是学习知识和技能,但是大多数学生每月的生活费除了花销在必要的吃穿上,剩下的生活费学生主要用来追求个人享受,对于自己学习和技能获取的投入力度明显不足,甚至本末倒置。现在的大学生喜欢标新立异,追求新事物,追求时尚,消费个性化,加上消费途径繁多等诸多因素影响了他们的消费结构。
2.经济独立意识欠缺
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大学期间父母承担学费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几乎没有自己想办法解决学费、生活费的想法。绝大多数学生过着“米虫”的生活,并同时戴着“月光族”的帽子。事实上,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观念本身存在问题。现在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独生子女,父母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给自己的孩子,但同时往往会忽略对孩子独立意识的培养。“经济上独立才是真正的独立”,这也说明了经济独立对人的改变和能力的提升非常有帮助。
(六)对于理财态度
在理财态度方面,有60.33%的受访学生认为大学生理财应该被推广并实行,36.67%的受访学生认为大学生理财不应该被推广并实行;可见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都是很积极正面的。但谈及对理财的目标时,产生了分歧,主要有四种看法:认为理财的首要目标是盈利的受调查者占32.3%;认为是合理花钱的有45.33%;37.33%的学生认为理财的首要目标是培养财商。10%的学生认为是其他。
了解理财知识的必要性的态度方面,有47%的受调查者认为在校大学生有必要了解理财知识、锻炼理财素质,36.47%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18.33%的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受调查者各项人数分布调查结果如下:
理财技能对未来工作中的作用方面的态度,受调查者中有41%的学生认为理财对自己在未来工作的作用不大,33.33%的学生认为对自己的作用很大,有16%的学生认为理财技能是必要的技能,9.67%的学生认为理财技能对自己无所谓
(七)理财产品的选择
本次调查中,我们对本校大学生对理财产品的投资意向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更多的大学生更倾向于投资基金股票占52%;有27%的学生倾向投资保险;17%的学生倾向存入银行;有4%的学生什么都不想买。
三、加强大学生个人理财的具体对策
(一)提高大学生理财意识,从多种途径获得收入
在大学生理财过程当中,要提高大学生理财意识,制定个人理财规划。在具体的操作过程当中,家庭和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理财意识的培养。家长应抽空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校正常的消费水平,对子女不该消费的地方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约束。同时,家长还应给自己孩子灌输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理财意识。另外大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餐厅打零工,在校外进行家教、到企业兼职打工,这都是学生可以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剑锻炼自己的同时获得了一些收入。
(二)做好个人理财规划,完善消费观念
在大学生个人理财过程当中首先要做好个人理财规划,只有在科学有效计划的基础上才能保证个人理财的科学进行。不应以追求盲目消费,而应在确保资产安全的前提下,争取实现阶段性理财目标。在消费观念上,要选择适合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标准,而不能因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标准、高消费。要克服这种心理,大学生们就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在当今生活方式日趋复杂的情况下,给自己的理财目标制定一个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三)学习专业知识,学会记账和编制预算
大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网络书籍、身边的案例以及各种渠道学习投资理财的专业知识,树立正确的理财意识。同时,大学生可以通过平时消费记录,了解生活中不必要的开支,从而进行节流,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现阶段有许多专业的记账手机程序,只要将程序下载到手机,记账简捷方便,每月末记账程序会自动出具当月消费记录,对当月消费情况分析,提出建议,优化消费结构。学会记账和编制预算,可以有效的控制消费,同时为自己每个月的开销编制预算,从而保证资金的正确使用。
(四)学校强化大学生理财知识教育,并提供相应软硬件支持
学校应该把理财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纳入到学校的日常教学中。同时教学形式应灵活多变,实现多学科交叉渗透。学校可以开设专业的理财课堂,以全校公共选修或素质教育课堂的形式开设,帮助大学生树立理财观念,掌握理财的技能和方法。同时,还可以邀请相关专家、权威机构做一些学术报告,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理财观。都是不错的培养大学生理财意识的方法。学校还应尽量多地为大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和岗位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育和引导相结合的方法,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勤工助学和社会实践,提高自强自立的能力。
(五)尝试做小风险投资,理财知识学以致用
股票、基金在大学生的投资意向中占有较大比重,是同学们意向投资的主要对象。除此之外,银行存款和保险的比例也相当可观,一部分同学选择此种投资方式的动机和理由是合理存在的。因为,银行存款和保险的风险较股票等理财产品要小得多。
大学生可以尝试着买一些保险、基金,体验一下做受险人,做债权人的滋味。把在课堂上学到的股票交易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对投资与报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些感性认识。
四、总结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大学时期培养正确的财富观念,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未来投资理财的主体,大学生需要增强投资理财意识、参加一定的投资理财实践,为将来合理有效的投资理财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生财务管理与一般的家庭理财、企业理财不同,它的特点集中在一个细字上:财源细、消费项目细、出手细。针对这样的特点,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实行细致而缜密的理财计划,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最有价值的地方,也就更有实际意义。投资不是短期的,需要长期的努力。因此,全面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投资状况,在全社会提倡健康合理的投资观,对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投资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刚.大学生理财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西安外事学院为例[J].时代经贸,2014.
[2]潘佳玮,林艺璇,吴娟,于佳琴.浅析90后在校大学生理财现状――以南汇大学城为例[J].经营者,2014.
[3]王淑红.高校大学生消费观调查研究――以沈阳药科大学为例[J].2014.
[4]陈希.大学生理财状况调查与研究――以南昌地区高校为例[J].鸡西大学学报,2008.
[5]吴芹.杨吉.大学生个人理财状况调查分析――以上海商学院财会学院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0.
[6]蹇蕾,龚勋.大学生投资理财分析[J].
【关键词】个人理财业务 商业银行 比较与趋势
金融行业的发展对未来经济进步具有引领作用,在接下来的金融产品的细分中,个人理财将是热门中的新星门类。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进行比较,主要就是分析各种类型的理财业务,对比其中的优劣,进而探讨出未来的发展前景。需要注意的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正是由于个人理财业务出现了问题导致了全球性的金融风暴,因此,研究全球性的个人理财对于重蹈金融危机的覆辙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国外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状况
以美国为典型代表,发达国家的理财产品有其固有的特点:理财产品丰富,国外的金融行业历史悠久,行业门类完善,理财产品细分明显,市场发育健全,具有大量的多层次的理财产品;服务的水平较高,发达国家个人理财因为发展水平较高,服务人员素质较好,市场供给充足,组织机构完善,专业化程度较高;技术水平先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把科技引入到理财业务成为其显著的特征,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方式,可以提升对客户信息的把握程度,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推出相应的理财套餐,为用户提供精准的服务,加上手机客户端的进步普及,对于个人理财的技术正日新月异;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速,理财服务公司必须不断创造出更好的理财产品才能使企业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尤其是对客户长期的经营与研究,可以结合客户的需求快速的反应,研发出新的产品;企业营销手段先进,在长期的企业营销中,已经建立非常丰富和完善的营销网络和流程,为了提高营销的效度,其针对不同性质和层次的客户群体采取了相应的营销手段,建立了固定的客户群,这一特点m宜其产品的顺利推广,在长期的合作中,树立了积极健康的品牌形象。
二、国内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的特点
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金融领域,已经逐渐建立了完善的金融体系,每一门类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个人理财是其中的重要代表,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进步力量。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我们还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少对客户信息的深入研究。客户是企业一切活动的终极目的,客户的需求就是企业的方向,现有的理财公司对市场的分析不足,对客户信息的抓取力度和重视程度都远不如国外高,导致我国理财公司的产品都非常的粗糙,不能很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尤其是一些作为我国金融行业支柱的国有商业银行,凭借着其垄断地位,不能再个人理财业务上深耕,浮皮潦草,导致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迟迟不能有突破性的进展。
2.产品单一、重复
在现有的产品结构中,充斥着大量的低层次的产品,产品之间模仿严重,创新性不强,国内商业银行不能直接投资在银行外面的市场,这使得金融产品的发展严重制约。金融交易产品的同质化严重,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性能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活动或现有的产品组合上,不仅选择少,而且缺乏创新。其次,对商业银行绩效进行检验,产品跟风很严重,缺乏创新能力,不利于行业良性竞争。
3.不注意提高产品的质量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往往缺乏有效的销售管理渠道,销售人员的个人理财产品只能获得有限的资格,对校正系统的培训、管理和跟踪评价是低层次的。公众无法真正理解有风险的金融产品,并因此产生心理预警,很难做一个理性的选择,市场环境也就发生了变化。
三、新形势下商业银行个人业务的发展前景
1.提升金融意识,优化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的金融理念是相当重要的,居民参与财务管理的热情与金融理念是分不开的,透明的金融市场秩序更有助于个人理财的发展。因此,商业银行应着眼长远,这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商业银行必须通过自己的有效手段,借助宣传以及各种媒体的力量,促进其产品的推广,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引导,接受客户对金融产品的要求标准。商业银行通过了解和熟悉当地客户,建立最早的组件,创新营销机制,建立客户与动态目标文件跟踪管理系统。最后,商业银行充分理解客户的需求,进行金融投资,建议结合客户实际创造适应国际需求的金融产品或产品组合。
2.加强金融产品的品牌管理。结合其财富管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商业银行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销售品牌和品牌知名度。商业银行应当研究准确的市场定位。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充分了解居民个人实际需要的金融产品和市场预期。商业银行应整合内部资源,拓宽产品创新的领域,确定产品定位。因此,商业银行可以锁定目标客户群,为自己的发展创造机会。商业银行只有依靠品牌和优秀的财务管理,才能超越客户的期望点,创新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意识和声誉,在激烈的竞争中迎来良好的产业前景。
3.进行员工培训,创新产品。个人金融服务是采用高度专业化的综合服务,不仅需要真正优秀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一个较高的综合素质。商业银行需要大力培养人才,加强企业创新,新的培训要满足多样性和个性化的个人理财需求。加强培训现有的金融业务,提高他们的从业人员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创新是金融服务发展的不竭动力,必须加快金融企业的创新,加大研发投资服务,研发最适合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客户的需求。通过产品和服务影响个人金融服务的方向,提高技术含量,未来金融支持服务越来越依赖科技,金融专业系统集成软件服务的高层次的金融体系将能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严群英.中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比较及借鉴[J].金融
经济,2015,(20):79-82.
关键词:家庭金融;个人理财;需求
中图分类号:F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09-0018-02
家庭金融是一种新型金融理论,表现为个人家庭通过一系列金融活动实践以实现家庭长期效用最大化。以西南财经大学的国内首份《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为标志,我国家庭金融高质量微观数据库有了初步成果;另一方面,在经典理论的借鉴之上,家庭金融研究更需要实证方面的因素考量,以便对研究结果加以评述修正。通过分析理财市场的需求将有助于认清当前我国家庭金融发展概况,提出建议,促进个人家庭生活质量的
提高。
一、家庭金融活动的特征
广深性。从广度上来看,家庭金融辐射范围广阔,参与对象与机构数量众多,资金额与交易量大,理财产品种类丰富,在经济系统中处于重要地位。从深度上看,家庭金融相关理论刚刚起步,且内部机理演化难以推算,其研究需加大行为心理因素构成,吸纳社会学研究范式等内容,贯彻在市场参与、投资组合决策、负债消费等一切行为活动选择中。
差异性。家庭金融具有文化异质性,其发展路径在各个地域不同,呈现出的特征也就不同。不同背景之上的理论与实证难以达到统一,行为偏差影响明显,因而更需要结合具体实际操作。在一国之内的家庭经济体中,由于财富规模、风险规避态度等因素不尽相同,实际金融活动选择也千差万别,由此对理论研究提出挑战。
稳定性。现代家庭金融立足于人一生效用的最大化,以资源平衡与风险的分摊补偿应为目标,由此呈现出稳健性。从短期看,家庭努力追求内外部的均衡,力求实现稳定内部流动性,同时最大化外部投资收益这一目标;从长期来看,生命周期因素左右着金融活动选择,平滑风险与追求稳定收益成为首要考虑因素。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稳定性又是相对的,面对不同环境与需求,有更灵活高效的金融决策。
二、基于家庭金融视角的理财市场需求分析
(一)家庭金融意识淡薄,需求带动作用弱
以个人家庭利率意识、投资意识等为主要内容的家庭金融意识目前在我国公民中显得薄弱,家庭参与理财市场的程度非常有限。据《报告》显示,我国资产最多的10%家庭所拥有的金融资产占家庭金融资产总额的比例为61.01%。收入最高的10%家庭储蓄率为60.6%,占总储蓄的74.9%。在金融资产结构上,银行存款占比高达57.75%,家庭在股票市场的参与率为8.84%,基金、债券等理财产品逐次下降。
家庭单位由于数量众多,规模效应明显,投资活动通过财富效应传导机制成为释放消费活力的重要渠道。金融资产占有不均,收益严重分化,富裕者边际消费倾向弱,储蓄率高,储蓄量大,抵减了扩内需效果;储蓄占比大,有价证券少的资产结构收益低,实际与预期收入效应都大打折扣,消费需求被进一步抑制。可以看出,我国理财市场需求层次低,结构不尽合理,并未对经济增长发挥出系统性带动作用,活力释放的背后还有赖于各种制度安排与社会意愿的形成。
(二)需求主体结构化,市场应对不足
业界认识的不足使理财实务领域的拓展受限。过去由于交易规模小,理财市场分割刚性明显,业务受理层级标准化,产品兜售“一刀切”,随着专业分工与市场化进程的加深,居民财富不断增加,由不同家庭收入所带来的结构化趋势明显。面对高、中、低市场主体的不同需求,理财市场供给却显现出数量与质量上的应对不足。
从量的方面看,千千万万不同财务目标的实现以不同目标人群、风险收益匹配的各类创新产品为前提,帮助折现未来价值;从质的方面看,在一定时期与收入约束内,指示性的财务意见对家庭将显得更加重要。当前需求结构要求在市场细分上做到产品与理财业务的综合全面。理清机构内部与机构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持独立性,专注差异化财富咨询与规划服务,将是第三方理财机构的转轨方向;更多金融产品的设计创新则对专业人才与团队的培养兴起提出要求;有实力的金融机构更应积极建立“一站式”家庭理财服务体系。
(三)体制与环境制约需求,投资风险大
投资风险是家庭主体参与理财市场的一道关口,传统上认为其主要通过市场风险、道德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法律政策风险等影响投资质量。我国体制与环境因素在个人投资风险方面影响显著,制约着有效需求。目前我国金融垄断力量抑制竞争,市场走向与资产价格数量变动均有纵的可能,从而加大涉及利率调整、汇率波动等在内的市场风险;而本身金融体制改革不利,相关法律缺位,市场化难以深发,资产流动性风险就会凸显;征信体系与法律制定不完备使产品欺瞒购买、公司违约等事件屡发生,审理与监管权力集中导致行业混乱,道德信用危机频发;而市场交易所需的各项标准得不到有效力的界定,面临来自法律政策本身的风险。
三、结语
反映在理财市场中的家庭金融活动具有广深性、差异性与稳定性的特点,在我国具体市场环境下,存在整体需求带动作用弱、市场应对不足、投资风险大的特点。个人理财须面向广大家庭客户,做好需求识别与激发,推进家庭金融理念的渗透,显以本地化、全民化理财市场为标志的现代金融新貌。
参考文献
摘 要 文章就发展我国个人理财机构进行探讨,基于SWOT框架分析我国个人理财机构的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以期能提出较为完善的发展我国个人理财机构的一些对策,以有助于提高我国个人理财机构的服务水平。
关键词 个人理财机构 SWOT分析 发展战略
个人理财机构是指提供综合性理财规划服务的独立的中介理财顾问机构,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投资规划、风险管理规划、消费支出规划与养老规划和财产分配等方面。目标是以客户个性化、多元化和长期的理财需求为根据,为客户度身定制适合客户个人情况的理财方案。
一、基于SWOT框架对我国个人理财机构的现状分析
SW0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
(一)优势分析
1.理财立场更具独立性。个人理财机构的收入来源直接与客户资产的保值增值相关,更具独立性,不受任何金融机构的干预与限制,更能体现客户利益最大化原则。
2.理财方案设计更具个性化、创新性。个人理财机构提供的理财方案是在分析了客户的财务状况后,根据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预期来做出短期、中期、长期的财务安排,强调“量身定做”。
3.理财手段更加多样化。个人理财机构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涵盖的金融产品包括国内几乎所有的金融产品,甚至还可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投资海外市场。
4.获取理财信息更全面及时。个人理财机构与其他金融机构拥有密切合作的信息、结算和资讯系统,可利用其跨行业、跨领域的优势,形成一个大型金融产品超市。
(二)劣势分析
1.在国内起步晚,缺乏高素质的理财师。理财业务的个性化及其增值目标要求理财师不仅要对目前金融市场所有投资领域的理财产品十分熟悉,还要能够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做出合理的财务安排。
2.个人理财机构网络覆盖面小。由于我国个人理财机构起步晚,目前只分布在大城市,因此,客户网络的覆盖范围成为影响第三方理财发展的制约因素。
3.理财人员职业道德问题。从业人员成日面对大量客户资产,有时抵挡不住某些机构不合理的佣金诱惑,易发生违背职业道德准则的事件,对个人理财机构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
(三)机会分析
1.广阔的市场前景。我国的个人理财服务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份额非常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理财产品的需求会日益增加,相关的理财服务市场将会空前地繁荣壮大。
2.国内个人理财服务尚未成熟。个人理财机构与金融机构无直接关系,选择投资可横跨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填补了国内金融机构的空白。
3.理财师资格认证逐渐规范。理财行业的繁荣发展将吸引更多具有职业敏感性的证券、保险、银行业等专业人士投入个人理财行业,逐渐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理财规划师。
(四)威胁分析
1.国内投资理财观念仍未转变。人们的投资理财观念仍较传统,更信任商业银行、证券、基金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而且在国内现有的理财环境中,为一份理财方案支付很多费用,也让多数人无法接受。因此单纯的理财方案所能获得的利润十分有限。
2.外资理财机构介入。外资理财机构拥有卓越的财富管理能力和优良的品牌形象,国际市场期权和期货挂钩的理财产品,成熟的客户关系管理,而国内理财机构都明显滞后,如何向外资理财机构取经,提高国内理财服务质量是迫在眉睫的难题。
3.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个人理财机构的业务涉及金融市场的多个领域及各个领域间的交叉,如果缺乏针对性更强的法律法规的界定,其业务要取得快速发展将非常困难。
二、对我国个人理财机构的发展展望
(一)借鉴国外个人理财机构发展经验
在西方发达国家,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比较成熟,主要为客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以及综合性私人理财顾问服务,充分体现出以“客户为核心”的服务理念,使客户得到高质量的私人理财规划服务。同时,为了给客户提供全面的服务,需要及时更新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二)保持与其他行业密切合作
由于大众理财目标的多元化和不确定性,个人理财机构服务范围会非常广泛,非金融的针对越来越多,因此与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地产商、留学机构等行业的合作机会非常多。个人理财机构应充分利用与其他机构的合作机会,把握跨行业、跨领域服务的优势,使个人理财服务方式多样化,手段丰富化。
(三)服务模式要有所转变
在国外,个人理财业务已经向“私人理财管家”模式转变,这种模式更能体现个人理财机构服务专业化、个性化的特点。其不仅要为客户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更重要的是帮助客户真正学会如何理财。所以,培育综合性专业人才是未来个人理财机构发展中必须抓的一个重点。
个人理财机构在我国虽然刚刚起步,但随着人们对理财需求的增加和各部门对理财业务的支持,个人理财机构将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陈兵.我国个人理财业发展的回顾与前瞻.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6(9).
[2]孙飞,陈兵,蒲实.中国个人理财业发展探析.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2006.
关键词:藏族大学生;个人理财;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0-0200-03
民族学院是唯一在内地开办的高等学校,面向、服务,建校五十六年来为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我校藏族学生具有个性质朴、刻苦勤奋和内向等特点,他们是社会与经济发展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综合素质及能力状况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巨大。而大学期间是藏族大学生学习个人理财知识的黄金时间,具备基本理财意识、拥有良好理财及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对藏族大学生未来发展非常重要,因此,笔者对民族学院就读的藏族大学生的理财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一、藏族大学生个人理财现状调查结果及成因分析
(一)调查对象、方法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民族学院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分为经管专业与非经管专业)的200名藏族学生,并从性别、生源地、家庭经济水平等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200名藏族学生(其中男生115名、女生85名)来自大中城市32人,来自城镇59人,来自农牧区109人。覆盖面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次藏族大学生个人理财现状的调查方法包括两种: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首先,随机选择大约15名学生进行初步访谈,目的是了解我校藏族大学生理财的心理特征、在校期间理财状况、个人理财行为导向等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科学设计理财调查问卷。本次藏族大学生理财现状调查问卷共发放了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6份(已剔除填写不规范问卷),有效回收比例为93%,回收有效问卷数覆盖全校不同学院的在校藏族学生,其中经管专业占42%,非经管专业占58%,不同专业调查结果存在一定差异。
(二)调查结果及成因分析
1.藏族大学生经济来源渠道单一,经济状况差异明显、经济困难学生比例较大。藏族大学生大部分来自边远地区和农牧区,家庭经济收入相对较低。我校藏族学生的资金来源除父母提供以外,还包括学校各种困难补助、国家开发银行的助学贷款、学校奖学金及社会奖学金、亲友资助、打工收入等等。本次问卷调查中藏族大学生经济来源的结果显示:我校90.6%的藏族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父母,生活费来源在两个以上的藏族大学生只占34.5%;有8.6%的大学生能依靠自己获得部分收入,完全依靠自己勤工俭学、打工解决经济来源的藏族大学生只有1名。综上,我校藏族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依赖父母,渠道较单一。相对汉族大学生,藏族学生独立谋生能力相对较低,其中重要的原因是藏族学生汉语能力比较弱,远离家乡到内地求学,多数是第一次离开,对内地环境适应过程较长,较难利用兼职缓解其经济压力。
2.理财意识淡薄、没有树立正确的理财观,经济独立意识差。在进行个人理财访谈时,几乎所有藏族大学生都提出了“我无财可理”,认为理财是有钱人的事,学生只需做到收支平衡即可,殊不知,越是没钱的人越需要强化自己的理财观念,收支平衡正是学生理财的基本要求,有70%的藏族大学生知道“开源节流”这一基本的理财理念,但是对于“个人理财”的概念并不能准确表述,甚至有34%的学生认为“理财就是攒钱”。调查问卷统计结果还显示:非经管专业的藏族大学生有64%认为理财是毕业有收入之后的事,此比率在经管专业学生是41%。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藏族大学生在内地求学,受以往就业传统的影响,学习动机相对内地生源学生小,对学习重要性及其对就业影响的认识不够。而我校在对经管专业区内班学生的开课计划中,涉及“个人理财”、“财商”的课程极少,非经管专业基本无相关课程,再加上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和教师授课过程中理解上的一些障碍,直接影响藏族大学生对理财观的建立。即使有渴求掌握理财知识的藏族大学生也存在理财知识匮乏、理财技能薄弱的现象。
3.支出没有计划、无记账习惯,消费结构不合理。参与本次调查的200名大学生,来自大中城市32人,来自大中城市(如拉萨、日喀则等市)占16%,来自城镇的学生占29.5%,来自农牧区占54.5%,由于农区、牧区藏族大学生大部分生活并不富裕,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的平均月支出在500元之内的有31人,占15.5%;500元~1 000元的126人,占63%;1 000元~2 000元的有34人,占17%;2 000元以上的有9人,占总人数的4.5%。在消费支出结构包括5项,分别是饮食、日用品、通讯、网络、交际和学习支出。经管与非经管专业学生在5项支出中的比率差别不大,其中饮食和日用品是维持生活的必须支出,具有刚性,占主要部分。但是通讯和交际支出比例明显过高,这与藏族大学生注重友情有关,而学习支出比例明显偏低,甚至有些学生此项目消费为0,说明部分大学生尚未认清自己的责任和位置,显示出消费结构不合理的特点。在是否记账方面,非经管专业有记账习惯的仅占其总人数的11%;而经管专业有43%的同学会将日常消费记账,还有同学甚至编制预算,对于此项目的回答可能与学生的专业有关。综合记账比率,无记账习惯的同学出现“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较大,具体表现是:收支不平衡,在月末或学期末时需要借钱,甚至借钱买票返家。
4.不了解大学生理财渠道与方式,风险意识淡薄。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非经管专业没有学生选择理财产品投资,经管专业有5%的藏族大学生通过多种投资方式理财,如银行存款、货币基金(余额宝)、股票,其中投资额度2 000以下的占87%,2 000元以上的占13%。适合大学生投资理财的方式包括银行存款、商业保险、股票、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风险各有大小,出于稳健性的考虑,股票由于风险大并不适合在校大学生,银行理财产品由于起点高,大学生难以投资,其他几种均适合在校大学生。但是进行投资的藏族大学生中,有56%的学生无法列举或列举不全这些理财方式,也无法分析其风险和收益的关系,甚至有些学生已经将闲散资金投资于货币基金――余额宝,也无法说清楚其“七日年化收益率”的含义,这反映了藏族大学生在投资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并未提前了解、分析理财方式与渠道、风险与收益,这样的投资对个人理财能力的提高影响甚微。
二、提高藏族大学生个人理财能力的建议
1.加强家庭与学校教育,使藏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理财观、金钱观,提高“财商”。对藏族大学生的理财教育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首先,家庭要发挥对大学生个人理财和消费教育应有的教育职能,将藏族大学生视为“理性的经济人”,重视理财教育,让大学生明确理财是人生的必修课。家长要以身作则,用正确的理财观念和消费行为来影响孩子,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在人格基础上建立起巨大的财富,才能建立起金钱的财富。家长要教大学生认识金钱的重要性与作用,如果理性地对待金钱、如何去赚钱以及为社会创造财富、如何理性的“花钱”,使他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由于我校藏族学生远离家乡求学,家长通常会担心孩子受苦,而一次性给学生巨额生活费,学生如果理财能力不强、消费无计划,很可能出现花钱无度,甚至挥霍、浪费。因此家长应针对孩子的特点决定生活费的支付方式及金额,让孩子逐步学习如何妥善处理自己的金钱,怎样通过自己的安排使收支平衡。第二,学校也应在加强对藏族大学生“四观”教育,让藏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和宗教观的基础上,大学生在拥有“知识财富”的同时,也要拥有理财观念和“财商”,具体做法包括:在新生教育时,应增加理财教育,进入大学之后,无论时间上还是金钱上相对高中有了更大自由,应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在有限的金钱限度内,合理地、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活动,学会把知识变成财富和管理财富的技能,使自己在学校实现财务自由。
2.进行理财课程建设与改革,进行消费道德引导。藏族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状况与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前内地求学藏族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生活状态。因此,对于即将步入经济社会的当代藏族大学生,理财应是他们的人生必修课。让藏族大学生学习掌握正确的理财方法,最直接、最便捷的途径就是通过学校的全方位教育。目前民族学院开设的涉及理财的课程仅有《财务管理》、《公司理财》、《ERP沙盘模拟经营》等,涉及的专业主要是经管专业和信息工程专业等,这对于全校数千名藏族大学生的理财知识需求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开设全校性的理财类选修课就非常必要,如《理财学》、《个人理财》、《证券投资学》、《创业常识与沙盘模拟经营》、《消费经济学》等,这些理财课程既有一定的知识性又有实用性,可以通过开设这些选修课,系统地向学生介绍个人理财理论知识与方法技巧,利用有限的财富和理财知识,合理安排收入与支出,最终实现财务自由,全面提升学生对个人理财和消费道德的理论认识。
3.提高藏族大学生理财兴趣,应注重实践教育,通过多样化方式营造学校理财氛围。由于我校藏族学生在高中之前都在自治区读书,而的基础教育较内地落后,农牧区尤其如此,有些藏族大学生汉语能力不强、学习基础较差,来到内地后,接触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同学,在学业上表现出学识浅薄、成绩不佳、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等特征。因此,对藏族大学生的理财教育必须结合其特点进行,与其他少数民族相似,藏族大学生擅长于形象思维,因此学校应注重利用多样化的方式营造学校理财氛围,这些措施包括:组织“校园理财知识竞赛”、“大学生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大学生理财规划大赛”、“网络虚拟投资大赛”、“理财读书笔记交流会”等活动;请有关个人理财专家、优秀校友走进大学校园,开展个人理财讲座,高屋建瓴地给学生介绍个人理财以及消费道德的新思想、新成果,还可请专业银行理财人员讲述银行卡的功能,合理使用银行卡理财的技巧等;在校园播放有关理财的电影,如《解构企业》、《华尔街》、《硅谷传奇》、《优势合作》等。此外,在内地的藏族大学生普遍存在缺乏自信的情况,有些藏族学生通过阅读书籍及选听相关课程,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财知识,但是却不敢进行投资活动,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的实践经验太少,因此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全面实践理财教育,提升藏族学生的自信。具体方法包括:第一,利用学校的自治区重点会计实验室进行理财训练、指导个人理财规划;第二,针对藏族大学生就业地主要为的特点,进行就业创业指导,让他们了解自身的特点及努力方向,合理安排大学的时间和金钱,对自身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以理财教育带动就业,防止学生盲目创业;第三,组织以个人理财教育为主题的参观、勤工助学、社会实践等活动,尤其是对于贫困藏族学生,提供相关勤工俭学岗位,既能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又能让他们融入社会,提高工作能力、沟通能力和理财实践能力,为今后就业、服务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琳.大学生个人独立收入状况的实证分析――以某高校本科生为例[J].中国建设教育,2009,(3).
一、个人理财业务基本内涵
所谓个人理财,对客户而言,就是确定自己的阶段性生活及财富增值目标,根据自己的资产分配情况及风险承受能力在专家的建议下调整资产分配及投资策略,并及时了解自己的账户回报及相关信息,达到最高的增值目标。对银行而言,就是研究开发切合客户需要的个人理财产品及提供专业顾问服务,协助客户实现长期的生活及投资目标。
二、中外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开展对比分析
虽然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较快,但无论从理念、内容、形式、服务上都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一)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理财市场规模较小,但是发展潜力巨大;而外国银行业的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步入成熟期。鉴于我国理财业务市场广阔,外资银行已经在抢滩个人理财市场,汇丰、渣打、花旗等银行进入我国之始,便携其全球网络资源和品牌优势,目标直指我国个人理财市场。渣打银行创立的“优先理财”服务品牌,宣称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个人理财计划”。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理财业务水平,学习国外银行业先进的理财理念、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是中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关键问题。
(二)个人理财业务重点对象市场定位不同。国外银行等金融机构都将个人金融业务作为发展重点,面向中高端客户的个人理财业务竞争十分激烈。在这种经营环境下的个人理财业务呈现服务内容多样化、理财方案个性化、服务手段科技化、服务水平专业化、服务范围全球化的特点。国外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秉承优质客户战略,例如花旗银行将个人理财业务的客户分为日均存款余额不低于5000美元的核心客户和日均存款余额超过100000美元的贵宾客户两部分,由理财顾问和客户经理提供专业的服务。之所以国外银行业竞争主要集中在市场的这一特定领域中,主要基于两点原因:一是在银行经营活动中存在一条著名的“二八定律”,即银行80%的利润来自20%的客户。二是争夺高端客户资源并与客户保持持续关系,对银行的利润率有重大影响。统计数据显示,吸引一个高端客户和留住一个高端客户付出的成本比为5:1。
然而,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的理财业务重点对象的市场定位有所不同。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市场后,把经营对象锁定在我国的高收入群,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地区不均衡,富有人群大都分布在沿海发达地区和一些中心城市,因而外资银行在进入我国金融市场时,选择了区域发展战略;对于中资银行来说,基本上将个人理财业务作为基本业务以外的一项增值服务,定位不甚明确。虽然近两年来各大商行推出了不少个人理财产品,但对于能给银行带来较大利润的高端客户关注不够,市场份额比较小,利润率低。
(三)理财产品完备性方面差距较大
1、在个人理财业务广度方面。国内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种类和多样性较国外银行存在差异。在国外,由于实施混业经营,银行可以融证券、保险等各种金融机构于一体,银行可以承销证券、基金和保险业务,可以直接销售自己的产品。只要客户放心把钱交给银行,就可以很省心地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了,这样的个人理财服务才是真正到位的。国外银行业提供的个人理财业务品种丰富多样,包括银行、投资管理、保险、个人信托等各类金融服务,并提供有关居家生活、旅行、退休、保健等方面的便利。
而在严格分业经营的前提下,内地银行的理财业务开展受到一定限制,如不能证券经纪业务,即使现在银行可以一些保险产品,但无论是对产品的熟知程度还是销售的积极性都会略逊一筹,因此谈不上推出自己的特色产品,更不可能培养出自己的专业人才。国内银行的理财服务产品,以结算类为主,层次低,品种少,只是在储蓄新品上进行功能扩张,把存、贷产品组合起来,通过结算工具帮助客户保值增值。
2、在个人理财业务深度方面。针对不同层次市场需求进行开发、带动相关业务发展的步伐远远落后于国外市场细化、分层的个人理财策略和理财产品个性化,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这一方面,国外银行的做法值得国内商业银行借鉴。
首先,国外银行业在个人理财业务方面的长处体现在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同时具有强大的为客户量身定制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即发挥核心产品的优势为不同客户提供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最终产品,这是赢得客户、扩大市场份额的关键所在。然而,对于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来说,内容相近,投资品种有限,收益和投资期限相近,创新品种也相对较少,而且不少理财品种对客户条件有较多限制,不能满足不同层次的收入群体现有的理财需求。
其次,在金融产品的创新周期方面,就国内市场来看,花旗、汇丰、恒生等外资银行推出新的、迎合市场要求的新产品的平均周期为两个月;而中资银行一般经过一到两年的周期才会推出一项新的个人理财品种。
最后,国外银行充分利用、发挥产品定价作用,推动个人金融业务、特别是理财业务的发展;而国内商业银行产品定价水平单一,无法发挥金融产品价格的激励机制作用。
3、在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优势品牌构建方面。对于外资银行来说,由于理财业务经营时间长,经验丰富,重视程度高,形成了一批品牌产品,为银行带来了宝贵的市场和丰厚的利润;相对而言,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目前的个人金融产品品牌观念还相对比较淡薄。部分银行从业人员将产品名当做品牌,许多个人金融产品只有类别名称,没有品牌名称。如某某银行消费信贷、小额抵押贷款、银证转账等。这种情况显然不利于个人金融业务,尤其是理财业务的发展。
三、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开展思路及建议
通过对上述国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新情况的分析,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和借鉴。
(一)中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应找准定位。在国内个人理财业务市场中,由于中外资银行各有优势,所以中资银行在竞争中一定要采取避强策略,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对手的弱项领域,发展自己的特色产品,如人民币交易的各项金融业务。在有优势的领域应采取迎头竞争策略,如在营业场所、电子化、传统金融产品等方面和外资银行一比高低。
(二)尝试“客户关系管理”,分层次服务。客户关系管理就是明确客户的收益点,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以实现企业的盈利目的。虽然我国的优质客户层还没有完全形成,但现在已经涌现出很大的一批人,他们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有较先进的理财理念,对资产安全的保值、增值有着尤为迫切的需求。我国的商业银行应该在这个方面进行尝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根据客户评价标准,采取分级别服务的形式,不同等级的客户由相应级别的理财机构和理财师提供服务,由他们根据不同客户的偏好和需要,进行最有成效的营销。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个人理财业务 SWOT分析法
一、个人理财业务的定义
个人理财的定义,权威组织CFP(CFP标准委员会)是这样阐述的:通过对于个人财务资源的正确管理来实现人生目标的过程。
二、工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SWOT分析
(一)工行竞争优势分析(Strength)
(1)资本优势。工行作为中国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其资本优势是同业其他银行所无法比拟的,截至2009年12月31日,工行总市值为2689.82亿美元,这一数字稳居全球银行业之首。
(2)客户资源优势。工行在长期经营中形成的“工商企业的银行、城市居民的银行”的形象,已深入中国大小城市。
(3)科技优势。工行的电子化建设一直走在我国金融界的前列,拥有自助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构成的电子银行立体服务体系,网上银行个人客户、电话银行个人客户均居同业首位。
(二)工行劣势分析(Weakness)
(1)工行个人理财业务产品劣势分析。第一,风险揭示不够明晰,客户风险偏好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第二,理财产品品种相对单一,缺乏特色和品牌优势;第三,产品说明书不通俗。
(2)工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管理模式劣势分析。第一,营销渠道多头管理,营销服务水平滞后;第二,注重客户市场细分,但分层服务实施困难。
(3)工行个人理财人才劣势分析。工行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但复合型人才不多,仍有相当一部分员工并不具备股票、保险、房产、基金等综合知识和为客户提供理财方案的能力。
(4)工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防控劣势。具体来说,工行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过程中的风险主要有客观风险和主观风险。客观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主观风险包括产品开发与销售方面的风险,业务操作风险以及信用风险。
(三)工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机会分析(Opportunity)
(1)经济不断增长,为工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个人理财业务日益成为银行效益的主要来源。
(3)贫富差距正在拉大,资产不断集中,中国出现了富有阶层,为工行进一步开辟私人银行业务奠定基础。
(四)工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威胁分析(Threat)
(1)金融业分业经营现状,制约了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空间。
(2)国内其他商业银行在理财业务方面不断发展,对工行造成了严重威胁。
三、工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战略
(一)产品创新与品牌战略
应该加强理财产品的开发和创新,同时打造卓越的工商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品牌。
(二)市场营销与理财服务战略
(1)进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市场细分。根据家庭生命周期(Family life cycle)可将将市场分为7个阶段。可将个人金融市场分为四个阶层:高收入阶层,中上等收入阶层,中下等收入阶层和低等收入阶层。也可将客户初步分为:高文化阶层,一般文化阶层,低文化阶层。
可将工行个人理财业务划分为三个档次:一般客户,中端客户和高端客户。如表1所示:
(2)工行个人理财业务战略定位。个人理财业务应由单一的网点业务服务向网络化服务转变,建成以网上银行、以电子银行服务为依托的全国乃至全球化的多渠道网络体系。
(三)客户经理制与人才战略
在员工中选拔业务素质强,知识水平高的,除对他们进行证券、保险、税收等专业金融知识的培训外,更要学习市场营销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等知识,将他们锻炼成具有综合能力的实用型理财人员。
统一对理财人员进行资格认证和考核管理,做到持证上岗。银行可鼓励理财人员参加考试,培养一批具备专业知识,具有良好客户服务理念的专业理财队伍,形成有效的客户经理制度。
(四)建立健全适应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体系
工行应建立个人理财业务管理部门内部调查和审计部门独立审计两个层面的内部监督机制,并要求内部审计部门提供独立的风险评估报告,定期召集相关人员对个人理财顾问服务的风险状况进行分析评估。
从上述对工商银行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目前在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中,理财业务模式,流程以及理财产品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只要能够找准市场定位,丰富理财产品的种类,构建理财产品优势品牌,个人理财业务会发展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参考文献:
[1]曹李妮.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以工行理财产品为例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金融学,2009.
[2]郭继辉,黄自竹.小议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产品设计[J].中国集体经济,2009,(5).
[3]夸克·霍,克里斯·罗宾逊.个人理财策划[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4]赖悦.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创新及问题对策[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08.
[5]盛菲菲.城市商业银行SWOT分析以及发展战略[J].改革与开放,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