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小学阶段课程特点范文

小学阶段课程特点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小学阶段课程特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小学阶段课程特点

第1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 学生参与现状 有效措施

中国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会受到教学环境的影响。就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来说,学生的年龄尚小,虽然可以得益于语言学习的天性,但是同样也存在认知方面的问题,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有效性的降低。

一、现阶段小学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参与教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在小学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英语课程本身的特点以及小学阶段学生的具体特点,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时,表现出来的积极性以及热情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点表现:

(一)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就小学学生的学习状态来说,他们还处于一个好奇心比较重,并且在接受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力比较分散的一个阶段。因此在小学英语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一旦教师讲授的课程知识或者是教学手段让学生提不起相关兴趣的话,那么学生极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二)参与程度不足

在小学阶段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除了注意力不集中这一问题之外,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还存在参与程度不足的问题和现象。就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来说,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之一就是学生足够的参与程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学生的密切配合。从这一层面来说,现阶段小学生在参与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参与程度不足的问题成为影响其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解决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问题的有效措施

从上文的相关叙述中,我们已经了解到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教学时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进行有效的改进呢?

(一)从学生的阶段特点出发,对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设计

通过前文的相关论述,我们已经了解到,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这一系列特殊性是影响其教学参与性的主要原因。因此,为了及时改变现阶段小学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性,建议教师在进行具体教学活动之前,首先应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具体特点,对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合理有效的设计,从而做好有效教学开展的第一步;其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时,还应结合教学的备课,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准确的观察,对课程教学过程中一些不合理或者不合适的地方进行改进,比如有的教学内容是教师依据自己的理解添加上去的,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根本不感兴趣,一旦出现这样的信号,教师一定要及时的调转方向,尝试用另外一种方式进行切入。

(二)多媒体课件的有效应用

对现阶段英语课程教学的参与问题进行有效的变革,除了上文中提到的从学生的阶段特点出发,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设计之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对英语课堂进行有效的丰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阶段多媒体课件在教育领域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在小学阶段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多媒体课件,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学生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得到视听等多方面的刺激,便不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了。在应用多媒体课程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课程资源搜集的有效性。这一部分工作是需要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就准备好的,教师在收集课程信息的过程中,应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具体需要进行信息的筛选,从而保证相关信息的选取能够充分发挥其对课程教学的辅助作用。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课程质量,同时还能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需求得到满足,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不可能会出现参与不足等问题的。

(三)合作式教学的开展

就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状态来说,他们是非常享受团体合作的。在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进行有效的策划,从而开展良好的英语课程教学。合作教学的开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会直接影响到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现阶段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是提高课程教育改革条件下英语课程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英语教育工作者们应扮演好自身的角色,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具体特点,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和兴趣要素,以有效教学设计为主要目标开展教学,对教学理念进行合理的转变,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和课堂张力,争取为小学阶段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作出应有的贡献和努力。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作业;多媒体应用

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发展以及现阶段小学语文课程作业的现状,对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作业的改进势在必行。那么在具体的改进过程中,应该从哪些方面采取相关措施,对小学阶段的语文作业展开有效的改革呢?

一、寓“作”于乐

就小学阶段的语文作业来说,如果只是按照书本的相关内容一板一眼地展开作业的话,恐怕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对于世界万物有着格外的好奇心理,如果在具体的布置作业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将教材的具体内容融入游戏中或者活动中,不仅能有效丰富小学阶段课程作业,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具体课程作业的参与程度。就小学语文作业的呈现方式来说,并不一定非要以家庭作业以及课堂作业的方式来呈现,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利用游戏以及情景模拟等方式,对语文作业进行有效的铺垫和引入,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业布置的意图,并且加大相应的训练力度。

二、多媒体课件的有效应用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课程教育改革的推进,使得多媒体资源在教育领域取得了比较充分的应用,但是,在小学阶段的作业方面,对多媒体的应用似乎还没有得到普及。对小学阶段语文课程作业进行有效改革,除了通过游戏作业方式对语文课堂作业进行有效的丰富之外,还应加强对多媒体课件的有效应用。教师在布置作业之前,首先应结合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收集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资料或者课件,然后将具体的课程内容进行重新编排,争取通过最有效的方式将课件与作业内容进行有效结合,激发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参与意识,对语文课程的知识内容进行有效吸收;如果教学条件允许的话,教师还可直接将学生带入多媒体教学,通过网络平台的操作模式,让学生更加立体地感受语文作业教学的魅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且让他们在完成语文作业时享受整个过程。

通过上文的相关叙述,我们可以看到,在课程教育改革的要求与号召下,现阶段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作业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革新,在革新的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具体特点以及学习需求出发,对整个作业过程进行有效的设计,结合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采取有效的游戏作业以情景教学以及合作作业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作业过程中并且享受完成语文作业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意识,为小学阶段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课程教育改革目标的完成作出应有的贡献和努力。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幼小衔接;断层;幼儿园;小学

当今教育发展呈现出普及教育、终身教育、个性教育的时代特征,科学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期待。但是时至今日,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仍然是一个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孩子不能很好适应小学生活的现象有一定的普遍性。到了小学后,部分孩子出现经常生病、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握笔姿势错误、生活不能自理、学习成绩跟不上等现象,造成他们的心理压力过大,甚至厌学的现象。幼小衔接问题处理得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孩子入小学后的学习,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可见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努力寻求好的解决办法。

一、幼小衔接的含义

幼小衔接指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处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学童具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对于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幼小衔接阶段是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如果处理得不好,就会对幼儿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幼儿园与小学的教育衔接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教育不仅是小学等学校教育的奠基阶段,也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小衔接的过渡应该是自然的,这要建立在整个幼儿阶段的正确 发展基础上。孩子能够较好地适应小学生活,不是仅靠幼儿园大班的培养,而是建立在整个幼儿阶段的良好教育基础之上,以及小学阶段对学生的适应性培养。幼小衔接不应是简单地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增加一个过度环节;幼小衔接不是谁靠谁,而是幼儿园和小学都要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幼小衔接的关键是要遵循教育的规律;核心是要找到“奠基阶段”的内容。如果幼小衔接工作的结果是使幼儿园越来越小学化或者是使小学教育幼儿园化,这都是不科学的,不利于儿童的终身发展的。

二、幼小衔接教育问题的主要根源

德国的哈克教授认为,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是学习环境的转换,也包括教师、朋友、行为规范和角色期望等因素的变化。他根据观察和研究指出,处于幼儿园和小学衔接阶段的儿童,通常存在着下列六个方面的断层问题:①关系人的断层。孩子入学后,必须离开“第二个母亲”角色的关系人――幼儿园教师,而去接受严格要求、学习期望高的小学教师,这使孩子感到压力和负担。②学习方式的断层。小学中正规的科目学习方式与幼儿园的自由游戏、探索学习和发现学习方式有较大区别,孩子必须有适当的时间加以适应。③行为规范的断层。通常在幼儿园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个人要求,在小学不再被重视,孩子入小学后,必须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融入集体,他们以往的感性将渐渐被理性和规则所控制。④社会结构的断层。孩子入小学后与幼儿园的友伴分离,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结交新朋友,寻找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并为班级所认同。⑤期望水平的断层。家长和教师都会对上了学的孩子给予新的期望和压力,为了学业而减少了孩子游戏、看电视的时间等。⑥学习环境的断层。幼儿期的自由、活泼、自发的学习环境转换成为分科学习、有作业、受教师支配的学习环境,孩子容易陷入不注意状态或学习障碍。以上断层使德国30%的小学生有不适应现象,导致学习兴趣低落、恐惧、焦虑以及攻击性强等行为发生。因此,解决好这六个断层的连接问题,是做好幼小衔接的关键。哈克教授的研究对我们具有借鉴意义。

三、各国幼小衔接的相关策略

1.学制上的衔接

美国的幼儿教育主要是指对0~8岁儿童进行的教育。年满5周岁的幼儿可以免费进入学区内小学附设的幼儿园就读,幼儿园与小学一、二年级形成“K-2”学制,是美国幼教的一大特色。

法国摒弃以年级为单位组织教学的形式,把学前儿童和小学儿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启蒙教育阶段”,包括母育学校的小班和中班;第二阶段为“基础学习阶段”,包括母育学校的大班和小学前两年级的儿童;第三阶段为“深入教育阶段”,包括小学最后三个年级的儿童。母育学校的大班既是启蒙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进入基础学习阶段的第一年,大班中已经达到第一阶段学习要求的学生便可以开始第二阶段即基础学习阶段的课程,和小学前两年级的学生一样主要学习法语和数学,并初步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

英国初等教育分为2~5岁儿童的保育学校、5~7岁儿童的幼儿学校和7~11岁儿童的初级学校,儿童从5岁开始实行义务教育,全部入幼儿学校,经过两年预备教育后再入初级学校。

2.课程上的衔接

美国采用国家本位的课程设计或学校(幼儿园)本位的课程设计模式,以确立幼儿园与小学课程的连续性与一致性。部分州实施幼小衔接课程(Transition Program),为了让某些尚未具备小学一年级基本能力的幼儿得以顺利衔接小学课程,特别安排有关认知学习方面的课程训练。

日本新《幼儿园指导要领》将幼儿园原来课程中的六领域(体育、语言、自然、社会、美工、音乐)改为五领域(体育、语言、人际关系、环境、表现),同时在小学一至二年级的课程中增设一门新课――生活课。该课程最大的特点是综合探究性, 让孩子对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多种多样的探究。这门课程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上都类似于日本幼儿园教育中的“环境”领域(与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领域类似), 是一种以儿童的探究为核心的儿童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课程。它注重让儿童学习与生活相关的各种初步的科学知识, 让儿童形成初步的科学能力和科学态度, 注重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儿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 由于综合探究的学习观的影响和综合探究课程的出现,日本的小学教育正在向幼儿园教育靠拢, 既学习幼儿园教育综合探究课程的教学方式, 又学习幼儿园教育中儿童综合探究学习的方式。

3.师资上的衔接

美国的幼儿教师与小学低年级师资是合流培训的,在大学教育院系毕业后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其证照是涵盖幼儿园与小学低年级(K-2)阶段的。因此,幼儿园教师与小学低年级教师,对比两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与学习特质、教学内容与方法,都能彼此了解,甚至在衔接策略的协调沟通上,也能考虑儿童的差异需求,使幼儿园教师与小学低年级教师得以在课程设计、教学形式与环境创设上,更能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的共同特质,进行课程与教学设计。

英国的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在职前所受的师范教育是相同的,包括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这种教育使得他们对各年龄儿童的特点都有一定的了解。英国早期教育机构的教师来自大学,保育员来自推广教育学院。教师必须通过四年学习并取得教育学士学位,她们的工作对象是3~9岁的儿童。保育员的工作对象是 0~8 岁的儿童,在校所学课程也是相应的。教师在学习期间已经对学前和小学的儿童状况有所了解,这对于他们从事衔接工作大有帮助。

四、对于我国幼小衔接的展望

1.突出理念上的衔接

全面地看待幼小衔接工作,既要考虑到微观的幼小衔接,也要考虑到宏观的幼小衔接;既要考虑到认知内容的衔接,更要考虑到身体的、情感的、态度的、社会的等内容的衔接。儿童的发展既是阶段性的,又是连续性的,一个儿童决不是在跨入小学的那一天,突然失去幼儿的特点。发展的连续性规律决定了在衔接时间,幼儿园和小学两阶段的特点同时并存,且相互交叉。幼儿阶段的特点逐渐减弱,小学阶段的特点逐渐增强。为适应儿童在此时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促进其健康成长,幼儿园和小学都要是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即不能一味地要求儿童适应小学生活,同时要强调让小学教育适应儿童的发展。

着力改变幼小衔接工作只停留在表面的现状,幼儿园方面要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汁划、足够长时间的社会与学习适应性教育,真正意义上减缓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两个阶段的坡度,而不是在大班临毕业前做一些突击性的训练,或做一些诸如改变课桌摆放形式,延长课时等浅表性的工作;要将精力集中放在对幼儿进行入学前的心理准备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的坚持性,注重思维与能力的训练,做好入学准备。小学方面则可弹性调整小学一年级入学初的课程内容与节次时数安排,考虑幼儿个别特质与幼小经验的差异,让幼儿有更弹性的衔接转换与适应期,得以逐渐融入小学阶段的课程与教学之中。

2.搭建三方沟通平台

综观幼小衔接的现状,还普遍存在着幼儿园、小学及家长三方联系较少或不够深入的状况。我认为,解决幼小衔接问题,必须让家长积极参与,搭建好三方沟通平台,共同就作息时间、学习方式、习惯培养等问题进行研讨,形成一定的共识:根据两个阶段的差异性互相靠拢,将共性之处如“兴趣点、习惯培养”等加以发扬光大,这是做好衔接工作的核心环节。这些转变为互动式的衔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家长做好配合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幼儿园教师应该与小学低年级教师一起拟订课程目标、商讨课程设计、组织课程开发、互评课程实施,统筹安排幼小衔接教育的内容,增强幼小衔接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例如编拟“小一新生入学手册”、亲子教育简讯或刊物,除了可以让幼儿园教师熟悉小一新生入学的相关课程、教学与辅导策略外,更可让家长充分了解孩子在此阶段的衔接信息,对幼小衔接给予协助与支持,强化与教师间的理念沟通和参与学校课程发展与课程设计,给教师提供适当的教学支援,这样就能为较好地搞好衔接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1]陈帼眉.《关于幼小衔接的几点思考》.《早期教育》,1998年第1期

[2]杨敏,印义炯.《从哈克教授的幼小断层理论看法国的幼小衔接措施》.《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年第4期

[3]许艳.《美国幼小衔接的经验及启示》.《教育探究》,2009年第4期

第4篇

关键词:小学生;发展理论;信息技术;教学建议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科技已逐渐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也在学生刚刚步入学习生活后,编入了小学生的课程表。对于小学生来说,每一门课程都充满独特的魅力,信息技术亦是如此。然而相比于语文、数学等最为基本的课程来说,信息技术对于学生的意义,还是存在着不同。

不同的首要之处在于课堂的学习环境不同。信息技术教室并不是各班同学平常上课的教室,一般情况下,学校会根据学生数量进行信息技术教室的配备。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会有一台自己的计算机进行学习,而不是班级教室中属于自己的课桌。其次,还有一个不同点在于,信息技术课的要求并不严格,不似其他课堂上老师做出的“板正身子听讲”的要求,信息技术课上,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喜好调整坐姿。另外,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内容也与其他课程存在较大差异,不像其他课程的一板一眼皆有要求,一般情况下,小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我们只做出认识计算机的整体结构、包含哪些硬件、鼠标的单机双击等要求,而不会对学生要求双击打开哪个文件、Word文档中打些什么字的要求,也就是说,信息技术课程对于学生的学习要求更加活泛。

在笔者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相关文献进行搜索时,发现并未有学者专门针对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进行过研究,因此,笔者希望能够通过对一些理论的分析,为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提出相关建议。

一、儿童的动作发展

儿童的动作发展与大脑、神经系统等发展息息相关。正处于儿童期的小学生,他们的脑重量、大小在此时期迅速发展,神经系统也不断完善其作用。心理W家对于儿童的动作发展进行了研究,发现儿童动作发展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由上至下:儿童最早发展的动作是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的动作。

2.由远及近:发展从身体的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躯干的肢端动作发展较晚。

3.由粗大到精细: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先发展,小肌肉的精细动作随后发展。随着神经系统和肌肉的发育,儿童开始学会控制身体各部位小肌肉的动作。

根据小学生动作发展的这些特点,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学会鼠标的移动,再学会单击选中,最后要求他们快速双击打开。

二、儿童的认知发展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进行了经典的划分。他将儿童从出生后到十五岁智力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在此阶段尚未形成成型的思维,主要靠感觉和动作对周围的世界进行探索,逐渐获得客体永久性的概念。

2.前运算阶段(2~7岁):相当于学前期,在此阶段儿童的各种感觉、运动行为模式,开始内化成为表象,语言的出现更帮助儿童将大量的外界事物用思维中的表象进行代替。此时期儿童的思维特点是相对具体性、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性。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相当于小学阶段,此时儿童的逻辑思维和真正运算的能力开始获得发展,并习得各种守恒概念。

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始于青春前期,此时儿童的思维已逐渐接近成人的思维,能够通过抽象的材料进行逻辑运算。此时期儿童思维的特点是能够进行假设―演绎推理、能够进行命题逻辑思维、能够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完全分开、能够形成多种形式运算的认知结构。

按年龄来归纳,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虽然这四个阶段的发展会存在个体差异,却不会出现阶段的跳跃。笔者认为,既然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此阶段已然开始发展,那么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这一心理发展特点,逐渐教会学生使用Power Point,在学生对此知识进行掌握后,要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制作一个内容包括图片、文字的8~10页的幻灯片,当然,学生还可以对幻灯片中的图文进行自定义动画。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应与其他素质教育课程一样,引起同等程度的关注。对于小学生来说,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是为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微软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显示屏主机等的作用、键盘中各键位置、鼠标左键右键的作用等。笔者认为,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虽然并没有对小学生提出过高要求,却能够为小学生进入初中之后减轻信息技术的学习压力。另外,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小学生接触信息技术也提供了大量的机会,课堂中的多媒体、生活中的互联网等,诚然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信息技术要求。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游戏教学;合作教学

对个性化教学进行深度理解,我们可以看到,其含义并不是为了与传统教学模式区分开,而是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的具体特征,对教学方式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改进。那么在小学阶段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对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进行个性化教学呢?

一、游戏教学法的有效应用

相对于传统教学来说,小学生在接受游戏教学法的过程中可能会更容易一点。教师在采用游戏教学法展开具体教学之前,首先,应对学生的整体特点以及现阶段小学生的情趣倾向进行综合考虑,找到一种既适合学生兴趣爱好,又能将相关教学内容融入的一种游戏,从最基础的层面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除此之外,教师在开展游戏教学的过程中还应结合学生的反馈信息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从而保证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有限的课堂时间都能得到有效的应用。其次,教师在利用游戏教学方式对课程内容展开教学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一个使用度的问题,所有教学手段以及手法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都存在一个使用效率的问题,并不是所有课程内容都适合这一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除了考虑教学手段的有效性之外,还应对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的适应性进行有效的考虑。

二、合作教学法的开展

除了上文提到的游戏教学法之外,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个性教学法的有效开展,教师还可对合作教学的方式进行有效的应用。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注意力基本上都在团队协作上,因此,不太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而且合作教学法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增强小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这些内容既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学生综合素养形成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开展合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着重注意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把控,从而增强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在小学阶段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个性教学法的有效应用不仅是对课程教育改革目标的呼应,同时也是对整个小学阶段教育的重要改进。除了上文提到的相关内容之外,教师还要做好课程的收尾工作,有效的课程结尾不仅能激起学生对下一次课程教学的期待,同时还能保证课程的圆满性。就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来说,个性化教学可谓是空前绝后的一次变革,我们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对教学进行合理的设计,争取为小学阶段教学改革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数学课程 复习创新

数学课程是小学阶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有效培养的重点课程。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课程的有效开展,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小升初的成绩,同时对于学生小学阶段能力及知识结构的整合优化来说,也发挥重大的影响和作用。下文论述中主要从小学阶段学生的具体情况,数学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和现状,就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教学策略创新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展开了详尽的论述。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策略创新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小学阶段是一个特殊的教育阶段,它不仅是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同时也是学生知识结构框架形成的基本阶段,换句话说,这一阶段学习的效率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一系列的学习阶段。小学高段数学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对之前所学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复习,帮助学生在小升初环节获取更好的成绩,因此,就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课程开展有效性的体现,至关重要。

小学高年级数学课程复习教学固然重要,但是从现阶段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知识的基本构成来看,要对数学课程的体系进行掌握,实际上存在较大的难度。鉴于此,就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教学的开展来说,除了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特点及基本知识水平之外,还应对复习教学的策略及模式进行有效创新,争取将复杂的知识内容进行简单化,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再进行具体的应用教学,这样一来,不仅能高效完成复习教学的目的,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教学质量的有效创新措施

通过上文论述,对于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教学质量创新的必要性及迫切性,我们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基于这一现状,在实际复习过程中,教师究竟应该从何处下手保证数学课程的复习质量?首先是课程教学方式框架式复习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教学中,既要考虑学生的理解和消化能力,同时还要兼顾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效果,要想让这两个处于最好的状态,框架式复习方式必不可少。从近年来小学数学考试题目来看,综合应用能力的考察已经成为重中之重。在传统小学数学课程复习中,仅需要学生对具体知识点理解掌握,遇到相似题型能够及时反应作答就行,但是从近几年小升初数学题目的整体情况来看,对学生应用能力考察的力度大大加强了。框架式复习模式,主要是将每一章节教学内容进行简单化,再在章节之间内容基础上进行融会贯通,提高学生全局掌握、灵活运用的能力。比如就《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来说,主要包括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面积”等内容,这一系列内容表面上看关联不大,但是认真观察可以知道,所有前面知识内容的教学都是为了后来教学进行铺垫,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建议教师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以最终教学目的为导向,转变新课程教学时的方法,采用“倒叙”――由目的推出解决方式的方法来进行小学高年级数学课程的复习教学。其次,还应充分合作教学模式,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程的教学氛围,提升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提升作用。除了合作教学的模式之外,教师还应对多媒体教学的有效应用。现在很多小学已经建立起了多媒体教学平台,在这样一种条件和背景下,基于互联网技术之下的多媒体教学已经不再简单的是知识的有效呈现,而是信息资源的共享和革新,在小学数学课程复习教学中,对多媒体教学模式进行有效应用的话,在遇到相关知识点时,教师除了从学生的理解角度入手进行的教学讲解,还应结合其他院校一些优秀讲解方式,为学生提供多种理解途径。

三、总结

小学高段复习教学是学生小升初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对学生构成及完善发挥重要作用的阶段。数学课程一直是课程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对学生逻辑推理、分析等综合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课程。提升小学高段数学复习质量,创新课程复习模式,不仅是小学义务阶段数学课程教学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从学生角度出发,促进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尹文钦.小学数学高年级复习课创新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2,09:75.

[2] 徐永珍.解析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学习(下),2013,10:72.

第7篇

关键词:理解教材;培养兴趣;材料选择

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究竟该采取什么措施对生活实践的教学方式进行有效利用与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结合起来呢?

就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来说,对实际生活实践进行有效结合和利用是课程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采取措施促进相应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呢?

一、对课程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

要把生活实践融入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除了转变教学理念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对数学课程教材的具体内容进行深入、有效的了解,因为只有在掌握课程基本内容以及结构的基础上,才能更为精确地对整个教学策略进行有效的设计。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小学阶段学生具体的性格发展特点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然后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本导向来备课。

二、在考虑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进行材料选择

除了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设计之外,教师在引入具体实践的过程中还应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考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在运用实际生活实例对具体的数学教学策略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倾向,那么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说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教师在结合数学课程教材对具体的生活实际进行筛选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应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充分的考虑。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就小学阶段数学课程的有效开展来说,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融入实际实例教学,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以及指导的作用,为整个小学阶段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和努力。

参考文献:

[1]郝慧萍.构建数字化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学新模式[J].数字化用户,2013(5):52.

第8篇

兴趣的培养与疏导是提升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点,以当前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工作开展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小学体育教学经验,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进行分析,以期可以有效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体育;兴趣培养;疏导

小学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教学作为小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基础阶段,在体育教学中侧重关注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与疏导,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展开体育锻炼,也有利于小学生身体机能的训练。最近几年来,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对体育课堂教学提出了诸多要求。基于此,文章主要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进行分析。

一、小学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特点

(一)机体发展特点

小学教育阶段学生大部分处于儿童时期,是小学生身体各项机能发展的关键阶段。学生在此阶段比较突出的机体发展特点主要包括:头脑内部组织与身体各项机能快速发展,骨骼迅速增长,学生的神经系统也得到进一步优化,经常会出现兴奋、好动等状态。基于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生理发展特点,体育锻炼就变得尤为关键。因此,在实际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结合班级中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学生适当编排一些锻炼项目,使学生在学习掌握体育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而实现劳逸结合的教学目标。

(二)心理发展特质

当前,小学教育阶段学生心智发展是不健全的,此群体学习精力较为充沛,但是注意力却不集中,自我意识强烈;渴望向他人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但是情绪起伏较大。小学生群体对许多事物充满好奇,尤其是对一些全新的游戏十分感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侧重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形式各异的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自主展开体育锻炼,进而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的必要性

小学教育阶段学生正处于儿童阶段,此阶段的学生天性比较活泼爱动,对体育课程充满了好奇。笔者则认为,小学教育阶段学生正处于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的特殊阶段,此群体没有形成健全的三观,也并不是十分了解何种体育项目适合自己进行练习,此时则需要教师的正确教育引导。一般情况下,小学生会对一些新颖的体育项目或者一些合作竞技类项目比较感兴趣,若是教师及学生家长没有意识到兴趣培养引导的重要性,且没有及时对其进行兴趣引导,将严重影响到学生体育习惯的形成。因此,体育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制定贴合学生身心成长特点与学习需求的游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体育项目,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的具体策略

(一)教育语言方面

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在兴趣的选取方面仅仅是借助自己对于某项事物或者是自己的好奇而定,在体育兴趣的认知方面比较肤浅,选择上经常是迷茫的状态,此时则需要体育教师给予教学引导,以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出发点,利用比较恰当的语言进行教育引导,促使学生对体育课程与体育项目产生更为深入的认知,充分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列举体育运动中比较激励人心的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学习观念。如体育教师在教学队列队形这一内容时,可以展开“块块集合”这一游戏,游戏规则为:(1)必须按信号散开,集合站队时要迅速;(2)分散和集合队伍时不准推人、拉人、冲撞他人。教师一边做示范,学生一边进行游戏活动。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整队的方法和要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发展空间感觉,进而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纪律性、组织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二)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

小学教育阶段学生天性比较活跃好动,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喜欢体育活动,在课堂学习中经常表现出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是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各项机能发展的转折期,许多体育活动并没有完全掌握,甚至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达到相应体育考核标准。基于此,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学习特点为出发点,采用激励性教学评价,给学生更多的肯定与称赞,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尽可能避免出现恶语评价学生甚至侮辱学生的现象,以此来有效规避挫伤学生学习信心的情况。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深入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运用激励性语言促使学生的树立学习信心,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教育阶段学生非常关注教师对于自己的教育评价,教师的态度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发展具有较大影响作用。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可以一直处于高高在上的状态,应与学生和平共处,在温馨的教育氛围中与学生一同探究体育专业知识。如体育教师在教学广播操这一内容时,教师需要在讲解动作要领、示范后,组织学生练习;在学生做原地向上跳跃练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巡视进行指导,纠正错误动作。在遇到问题时,引导学生回想自己的动作老师的示范动作有哪些差别;在不断的练习中改进。对于一些进步明显的学生教师需要及时给予肯定,如“你真聪明,一点就透”“你真是太棒了”“你真让我吃惊”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言往往是最能够打动学生的,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对学生的学习进步进行及时肯定,有效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加自主的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积极开展竞赛性活动

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中有着争强好胜的特点,也是小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特点,精心设计、组织开展相关竞赛类比赛,使学生在学习中充分了解体育知识,学习并掌握体育技能。小学生在竞赛中会很亢奋,学习思维变得更为活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维的同时,有效强化自我体育技能。如教师在教学体育《接力跑》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开展“警察抓贼”的竞赛游戏,教师需要事先将班级中学生划分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一组为警察,一组为贼,引导学生原地摆臂按信号做传接棒动作,在走动中按同伴信号做传接棒练习或者是在慢跑中或中速跑中做传接棒练习。引导学生自主尝试,两人为一组自主复习之前所学的接棒动作,尝试欣的交接棒的方法。随机抽取几组学生展示他们创作的接棒方法。在学生掌握接力跑的技巧后,组织开展游戏,小组成员为例获取比赛的胜利,会变得更为团结,相互帮助,进而无形中强化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再如,教师在教学投篮这一动作时,教师可以将学生科学划分学习小组,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逐一进行投篮,在10分钟内投篮命中率最高的小组或获取“篮球王”的称号。利用竞赛制活动开展体育教学,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竞争的趣味性,在强化学生篮球技能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疏导,对于小学体育教学课程而言具有不可取代的现实意义,可以有效强化学生的身体机能,促进学生健全发展。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必须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心理,借助形式各异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岩.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4,(02):211-212.

[2]储伟.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J].新课程,2014,(03):54-55.

第9篇

关键词: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教学手段;教学优势

就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来说,在认知水平以及认知能力方面都还处于初级阶段,如果采用传统的死板的教学方式开展数学课程教学的话,根本无法达到相关课程

教学的要求。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小学阶段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还最大限度地

激发了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程度。

通过上文的阐述,我们已经了解到在现阶段多媒体

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那么多媒体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究竟有哪些优势呢?

一、动态的画面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模式最大的优势就是画面的丰富与层次感。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只能通过口授或者是黑板报的形式展开相应的教学。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心理以及性格发展的特殊性,本身对枯燥的数学课程就没有什么好感,加之单调的教学方式,更是提不起学习兴趣;而对多媒体的有效应用,通过丰富的画面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呈现,不仅提高了数学课程的

课堂张力,更为学生的视觉带去了极大的冲击,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丰富的内容

就多媒体在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来看,除了具有动态的画面感之外,同时还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和信息量。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对相应课程内容进行延伸和扩展。丰富的内容通过多彩的画面展示出来,不仅能最大限度激发学

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能提高相应的课程教育质量。

总而言之,多媒体课程教学是课改推动的必然结果,是教育领域对教学现状进行有效改革的重要途径。在具体的小学阶段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建议教师充分利

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作用,为小学阶段数学教学质量的

提高做出努力和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庆明.优化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有效策略[J].中小学电教:下,2012(10):72.

第10篇

关键词:衔接定位;个性发展;语文教学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研究了幼小衔接的问题,在1996年颁布了《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要求幼儿园应和小学互相配合,紧密联系,注意两个阶段的衔接问题,2001年颁布的纲要中则明确了幼儿园和小学衔接的内容。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解决幼小衔接中语文教学的问题,需要认清这一阶段语文教学的特点,加强幼儿园和小学课堂的衔接。

一、幼儿园向小学过渡语文课程衔接定位

幼儿园教学作为孩童接受基础教育的第一阶段,一般以游戏为主要形式,课程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态度、兴趣、情感、能力等内容,课程中渗透着语言、社会、艺术、科学、健康五个领域的内容,而小学课程则将各个领域学科独立出来,进行系统的教学。两个阶段在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实施组织上有较多差异性,也有一定的连续性。幼小语文课程衔接是把幼儿园和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经验有机结合,互相承接,保持两个阶段语文教学的持续性。所以,在幼小语文衔接上应重视两个学习阶段上的差异,体现五化理念的教学特点。

1.课程内容生活化

儿童语言发展的基础是认知的发展,儿童只有当能把相关语句标志的事物从环境中分离出来才能掌握相关的语句内涵,儿童语言发展取决于儿童生活和知识的互相作用。所以在幼小语文衔接过程中不能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应将语文知识和社会知识相结合,让儿童社会性发展和认知能力成为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支撑,反过来语文的发展也会促进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是儿童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转换的时期,幼小语文课程衔接也是为了顺利达成这一目标。让儿童了解书面语言知识的内容,通过识别图形、物体、符号为认字打好相关的基础,通过游戏、绘画、手工活动为儿童写字打好基础,并做好相关方法技能,情感态度的指导。

2.课程实施活动化

幼小语文课程衔接应注意教学方式的游戏化或活动化。幼儿园教师在语文课程实施中,既要传授专门的语文内容,也可以开展和语文教学有关的活动,在游戏和活动中多让儿童和书籍接

触,接近书面的语言,培养他们对阅读书籍的热爱。在活动过程中,儿童通过观察符号,图形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由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较重视语文学习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所以在幼小语文衔接课程中也应增加间接教学的比重,营造适当的物理环境,寓教于乐,动静结合,把枯燥的知识变成直接生动的情感体验,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课程评价的多元化,采用持续评价的方式,建立成长档案袋,强调儿童学习情感态度领域的发展,关注儿童语文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等内容。

二、幼儿园向小学过渡语文课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尊重儿童个性发展的差异性

处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有一定差异,儿童进入小学后就进入了正规的课程学习,小学语文课程的内容是对抽象文字符号的掌握,但这一阶段儿童的逻辑分析能力并不那么强,每个学生之间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在幼小语文衔接课程中要充分尊重儿童个别的差异性,不能要求每个儿童都达到规定指标,重视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加强单独指导,帮助每个儿童在自有基础上获得发展,并配合适当灵活的评价方式。

2.平衡协调语文教学目标

为了切实提高幼小衔接中儿童的语文能力,在这一阶段语文教学中应针对儿童语文学习的难点、重点,培养儿童的听说读写能力。比如,在听说方面,为使儿童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儿童通过对一些儿童文学作品的听、说、讨论,增强儿童的理解能力,通过看图讲述、小话剧、木偶剧等活动,加强师生间的双向沟通,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和口头表达的自信心。在识字方面,可以培养儿童分析、观察、比较的能力,有计划地让儿童观察实物、图片,引导儿童发现事物之间的差异,促进儿童进入汉字学习后对汉字字形的分辨能力。

为了更好地实现幼儿向小学过渡,在语文教学工作中还要充分利用其他各种教学资源,尽量选取一些适合这一时期儿童的较浅显又贴近生活的内容,丰富课程内容。总之,幼儿向小学过渡的语文教学工作有较多特点,为实现语文课程的顺利衔接,应通过多种途径结合的方式,关注儿童的个性化需要,实施科学稳步的过渡方式,帮助儿童顺利过渡到新的学习阶段。

参考文献:

[1]杨晓萍,李子建.幼儿园与小学语文课程衔接的研究[J].调查与研究,2008(7).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长文短教;教学设计

关于长文的概念,目前说法较多,虽然对长文的字数尚存在争议,但通常还是指篇幅长、文字多的课文。一般来讲,在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现代文课文在两千字左右、文言文课文在四五百字左右的,就可以视作长文。小学课本中也存在长文。所谓长文,是指篇幅比较长、文字比较多、内涵比较丰富的文章。这类文章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大都是名家所写,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很多(尹雪海)。宋秀金认为,“长文”应该分为两种:一种是客观上的长文,即文章篇幅较长的文章;另一种是因文质兼美、含义深刻而被教师教“长”了的文章。余映潮老师认为,有时候,长文也是难文。长、深、难这三点可说是语文教学中长文的基本含义。何为“短教”?“短教”是相对于“长文”而言的,是精选最具教学价值的内容,取得富有效率的、最佳的教学效果。基于对长文课程功能的认识,基于对长文教学内容的特点的认识,长文的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设计理念:

一、长文短教需要整体建构

王荣生教授认为:语文课程肩负着培育文学、文化素养的重任,而文学、文化素养在语文课程里有特定的所指,它以确指的“定篇”存在。所以作为“长文”,无论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容方面,还是在表达方面,都需要整体建构。整体建构,主要指教学内容的确定须着眼于定篇功能,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来确定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整体建构相关语文经验的教学内容,进而设计教学方案。整体建构应从三方面进行思考:一是学习内容的整体性,二是学生的主体性;三是学习情境的整体性。从内容的整体性思考,就是从课文的整体意思出发,而不是从局部出发,要避免片面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课文整体内容,因为忽视整体性就是忽视定篇的课程功能。从整体出发,符合人们的实际阅读规律,可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说了什么,为什么说,说出了什么意思,我们对此的看法如何。过去我们为了让学生“学透”,往往背离这一阅读规律,习惯于从局部出发,从某些被认为是重要的知识和技能生长点出发,这造成了盲人摸象式的教学;从学生作为完整的主体性思考,就是让学生摆脱被动接受的情况,主动进入课文,主动地感受、体验、发问、解疑。而从学习情境的完整性思考,是指由于长文的内容有深刻的思想感情,需要让学生在接近于真实的情境中感知和体会,接近真实的情境有助于学生自动地进入语境,进入课文的语言环境,有助于他们调动语感,进行感知、想象、思考等一系列思维活动。2014年,杜小文在《高中语文“长文短教”教学策略研究》一文中曾说:“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内在建构并不断发展的。它强调的是在真实情境中引导学生的学习思维,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当然,不同的文章,不同的体裁,选择内容整体性的点也不尽相同。比如小说,我们应该根据人物、情节、环境等方面进行整体建构,在抓主干的时候,应该把最感动人的、最难忘的、最有意思的情节串联起来。而在讲解散文时,我们应该以画面为主体进行整体建构,让不同的画面感承载不同的任务。在讲解童话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以想象为主体进行长文教学。“长文”信息非常充分,教学时不仅在内容上要整体建构,也应让学生作为完整的主体主动感受文章的内容与表达。如《凡卡》这篇文章,教师在讲述过程中,应把凸显人物主题的要素都关注到,引导学生既关注信的内容、回忆的内容,也要关注到作者的写作背景,包括细小的画面描述,如“他担心地朝门口和窗户看了几眼,又斜着眼看了一下那个昏暗的神像,神像两边是两排架子,架子上摆满了楦头”。这句话其实就让我们感受到了环境的悲惨和人物生活的不幸。教师只有把学生的主体性调动起来,才能够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长文短教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要

课程功能能否落实在设计中并不完全取决于教材提供的材料资源,更取决于对学生语言和思维发展的需要,以及对发展的阶梯的把握,以学定教这一教学经验是有道理的,教师必须立足于学情才能确定适合的教学内容。

(一)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和需要

小学生的认知结构不够完善,不善于将知识植入到头脑中,对所认识的问题不够深刻,缺乏系统性,思想信马由缰,这是一方面,但同时,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在快速发展,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这些都应该成为设计长文短教教学时考虑的因素。总体上,教师要按照一定的目的进行长期训练,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等方面的思维能力,这个过程中长文的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将儿童的思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年龄为0-2岁;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年龄为2-7岁;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年龄为7-12岁;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年龄为12-15岁。其中,第三阶段即具体运算阶段应是小学语文教学重点关注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小学生思维结构发展中,应充分关注到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及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长文”教学的设计必须注意到这一特点。着眼于学生的思维发展需要,教师一方面要在设计时照顾到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例如在三四年级的时候,我们设计长文就应关注到学生的形象性思维,如教学叶圣陶先生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时,我们应充分让学生体验外洞、孔隙和内洞的特点,可以让学生把内洞和教室进行比较,多少个教室可以组成内洞;孔隙到底有多窄,什么是“贴着”。只有充分地体验之后才能够让学生对双龙洞的特点有更深刻的认知。另一方面,则要考虑到学生思维正在成长的事实,例如在讲解六年级课文《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时,我们可以抓住六年级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的特点,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演讲稿,指出演讲稿的定义是就某个问题对听众说明事理,发表见解。其次,让学生揣摩这篇演讲稿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学生经过初步阅读后就会发现,作者在一自然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第二至四自然段写的是这片土地如何神圣,也就是作者在说明事理;第五至十一自然段是作者发表的见解。再次,还应该让学生感知与理解。因此,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掌握演讲的三要素:提出某个问题、说明事理、发表见解。

(二)小学生语言发展的特点

“长文短教”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小学生的思维,还要考虑到小学生语言发展的特点。六七岁至十一二岁的儿童属于学龄初期或小学期,儿童进入学校,正规的、系统的学习开始成为他们的主导活动。儿童入学后,在语文课的教学要求下,口头言语进一步迅速发展。这主要表现在:(1)言语发音朝着普通话的语音方向发展。(2)口头词汇更加丰富和深刻。(3)独自言语逐渐成为口头言语的主要形式。到四年级以后,书面言语的发展会慢慢变化,书面言语与口头言语达到一种平衡。而阅读是书面言语的一种重要形式,培养阅读能力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写作是书面言语的高级形式,它在高年级逐步成为教学的重点。内部言语是无声思维的载体。儿童的思维由直观行动思维发展到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与其内部言语的发展直接相关的。进入小学以后,学习的要求需要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这就促使他们的内部言语逐步发展起来。基于上述儿童语言发展特点,我们可以感知到,在小学三四年级,“长文短教”教学可侧重于训练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四年级之后,“长文短教”教学可侧重于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比如季羡林先生的《怀念母亲》这篇文章,在教学时完全可以引导学生感受“触景生情”的表达方法。“我仰躺在沙发上,听风路过窗外。风里夹着雨。天色阴得如黑暗。心里思潮起伏,又想到故国了。”这段话是作者所写的日记中的一则,仔细分析,不难看出,这是触景生情的写法。发现了规律之后,笔者引导学生运用触景生情的写法进行写作,学生通过“明月”“落叶”等景物,走进了季羡林先生的内心世界。学生这样写道:“我仰望天空,只见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星星在它旁边眨着眼睛。啊!星星都有月亮陪伴,而我无依无靠,我是多么希望母亲能陪在我身边啊!”正是考虑到了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所以在进行“长文短教”教学设计的时候,笔者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书面语的表达,既完成了教学任务,也促进了学生的成长。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所有的教学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学依据,语文的长文短教教学设计也应遵循这一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现在的应有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长文”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为学生提供“长文”教学内容,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进而激发学生潜能。

三、长文短教应落脚于学生语言的发展

长文教学不可只重人文而忽视语言学习的内容,它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可偏离学习者语言发展这一方向。那么,长文的教学内容设计和确定应提供学生语言发展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必须考虑到有利于学生展开语文实践活动,使这些内容得到内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规定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并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指向的是语言的运用,而人文性指向的是思想内容。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要警惕偏于人文性的开掘,疏于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运用的问题的出现。”所以,长文所承担的任务尤为重要。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在讲解长文的时候,重视语言训练,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进行人文熏陶,使人文性巧妙地渗透在工具性中,使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既做好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又能够体现出核心价值观。所以“长文”更应该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实现其语言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建构[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2]杜小文.高中语文“长文短教”教学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3]陈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学术交流,2007(3).

[4]张龙.触摸作者的情感世界[N].中国教师报,2015-4-15.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第12篇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内容体系,是构成学校教育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校教育是多层次的,从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一直到中学教育、大学教育,每一阶段的教育都是针对特定年龄的教育对象而实施的,这些教育对象的发展和学习都有相应的特点和规律,面临相应的发展任务,因此,特定教育阶段的教育都有特定的规律和任务,且都有相应的课程,这些课程有共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方面。一般意义上的课程定义及相应的研究能说明各类课程共性的方面,但不能说明相异的方面。因此,课程研究还必须关注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及其特质,关注其设计、实施和评价方面的特定问题。

学前课程是专为学前教育阶段的教育开发和设计的。学前课程的学习者是0~6、7岁的儿童。其中,0岁课程也称胎教课程;由于l~3岁的儿童主要在托儿所生活和学习,与之相应的课程经常被称为托儿所课程或婴儿课程;3~6、7岁的儿童主要在幼儿园中生活,与之相应的课程被称为幼儿园课程。此外,在经济较落后或人口较稀少的地区为学前阶段儿童开设的学前班课程或混合班课程也是学前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园、学前班及混合班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与之相应的课程也是我国学校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与其他教育阶段的课程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与小学教育课程紧密相关。本文主要讨论幼儿园课程。我们认为,幼儿园课程是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有目的地选择、组织和提供的综合性的、有益的经验。这些经验的初始形式可以是主题、单元、学科、领域等,但它们最终都将转化为经验的形式,即以感性的、具体的、活动的形式对幼儿的身心产生作用。

二、幼儿园课程的特质

首先,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全面性、启蒙性。

学前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目标的中介。因此,幼儿园课程必须以实现学前儿童在身体、认知、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与其他年龄段的学习者相比有特殊之处。在学前儿童发展的诸方面中,身体的发展是首要的目标,因此,幼儿园课程应充分遵循学前教育和保育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教育目标和保育目标的融合。

学前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生启蒙的阶段,学前教育的目标应使幼儿在原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得到初步的身心锻炼和启迪,使幼儿在享有快乐童年的同时,身心得到与其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发展和提高。所以,幼儿园课程的目标应是启蒙性的,不宜追求过高的目标,尤其不应追求过高的认知目标。

其次,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生活性、浅显性。

幼儿园课程是为学前儿童设计和组织实施的,学前儿童处在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的思维是感性的直观的。对学前儿童来说,最有效的学习就是他们感兴趣的学习,最有效的学习内容就是他们可以感知的、具体形象的内容。这种学习内容主要源自儿童周围的现实生活。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越近,越能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的学习也就越有效。当然,现实生活是多层次的,复杂的,生活中有有益的经验,也有无益的或有害的经验。因此,必须对生活进行过滤,才能使之成为课程内容,且这些内容不应是以知识的逻辑组织起来的严格的学科,而应是以生活的逻辑组织起来的多样化的、感性化的、趣味化的活动。幼儿园课程的生活性还意味着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并不是严格的学科知识的再现,课程内容是随着生活情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幼儿的兴趣是确定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

再次,幼儿园课程结构的整体性、综合性。

既然幼儿园课程是以生活的逻辑加以组织的,是以幼儿的兴趣为引导的,那么,幼儿园课程就不应以至少不应只以成人确定的系统的学科加以组织。生活是整体的,不可能只反映人类知识体系中的某一部分。生活中往往蕴藏了多方面的发展机遇和可能。所以,幼儿园课程不应追求将现实生活割裂的或与现实生活不一致的知识系统;从幼儿的方面看,多个发展领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它们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发展整体,所谓发展领域只是一种人为的划分,在现实的课程实施中,儿童是以“完整人”的形象出现的。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应是综合的,应尽可能使不同的课程内容产生联系,以促进学习迁移。我们主张,让幼儿以完整的人的面貌面对完整的生活、有机的经验,不要把学科、领域这种人类划分知识的方式用以划分幼儿的经验,并以单一的经验作为学前儿童活动的起点。

最后,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活动性、经验性。

幼儿园课程实施的特点是由学前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学习的特点和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特点所决定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尤其是学前儿童学习的特点决定了学前儿童学习的内容应是直观的、形象的,因此,学前儿童的学习一定要借助具体的情境、具体的事物,在参与、探索和交往的过程中学习。教师的语言传递不是学前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书本化的系统知识也不是学前儿童学习的主要内容,端坐静听是有悖学前儿童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关键在于创设丰富的活动情境,创设有利于幼儿自发主动活动的氛围,为幼儿提供各种互动的机会,为幼儿提供与其发展相应的帮助。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还决定了幼儿园课程的实施经常需要利用游戏的手段,游戏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由于幼儿园课程是与学前儿童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必然地是情境性的、参与性的,与现实的一日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幼儿在现实情境中,通过操作、探究,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获得知识、体验。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真诚对话、有效沟通是幼儿园课程实施所不可缺少的。

三、幼儿园课程与小学课程的差别

幼儿园作为一个特定的教育机构,学前教育作为一个特定阶段的教育,有它们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这种特殊性产生于幼儿园、幼儿教育与其他教育机构、其他教育阶段的差异。教育对象的年龄差异及与之对应的身心发展差异是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幼儿园是为3~6、7岁幼儿特设的,这些幼儿身体的各器官、各功能系统正在发育和完善过程之中,身体发展是学前儿童发展的首要任务,因此幼儿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体智德美,把体放在首位;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处于感知运动思维和形象思维阶段,尚不能以系统的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幼儿主要通过游戏及其他感性的活动使身心得到发展;幼儿园有保育和教育的双重任务,幼儿园既有教育的功能,又有保育的责任,幼儿园工作提倡保教结合。因此,幼儿园不仅不同于其他教育机构,而且是任何其他教育机构都不能替代的。

第13篇

1义务教育阶段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的必要性

与高校、高职阶段的职业启蒙教育有所不同的是,初中、小学阶段的职业启蒙教育并不是针对就业,而是通过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情感和职业理想,培养学生职业倾向、职业意识及初步职业技能的教育。从促进中小学生成长角度,在基础教育中推进职业启蒙教育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强调的是,基础教育阶段的职业启蒙教育并不是倡导学生的过早分流,也不是刻意地培养学生某方面的职业技能,通过感受行业文化、进行职业体验、开展校本培训等形式,让学生们了解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哪些职业以及这些职业的相关要求是什么,并让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发现和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为未来的专业或职业选择奠定基础,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建构起新的桥梁。而各职业学校则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实训基地、名师工作室、特色校园文化等优质教学资源,走出去请进来,通过开展各类专题讲座、体验活动、在线课程等,提高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共同深入推进职业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现阶段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的瓶颈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并不能说完全没有职业启蒙教育的内容。根据国家规定,我国劳动教育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涵盖了职业训练与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但是家长及学生对于课程并不重视。学生对职业内容的了解往往来源于身边直系亲属所从事的职业,并且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大,进入小学中高年级及初中阶段后,不论是学生家庭还是学生本人都将全部精力集中于如何提升学习成绩,缺少关注职业教育的兴趣,缺少对学生职业兴趣的培养、对职业情感的培育,使得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对自身的兴趣和特长不明确,对不同职业的理解也较为片面,没有一个端正负责的职业态度。如何合理引导学生、家长对职业启蒙教育产生兴趣并引起重视,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切实开展好职业启蒙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对职业的初步认识,是体现义务教育全面发展观的重要途径,能够促进学生将从课本中习得的间接经验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引导他们在生活中掌握、使用先进的技能,提高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基础教育中进行职业启蒙教育的挑战来自课程设计和师资。现阶段的基础教育,主要还是以升学为主要目的,学校也没有专门从事研究职业启蒙教育的老师以及系统性的职业启蒙教育课程。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规定的必修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与社会生活,重视学生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纲要对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式做了归纳,主要有考察探究活动、社会服务活动、制作设计活动(信息技术、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及其他活动。但是,《纲要》对职业体验及其他活动推荐主题的说明相对还是较为笼统,对于不同年级学生职业启蒙教育的不同侧重点和要求并没有清晰、详尽的阐述,不利于形成系统性的课程设计。同时,目前小学、初中的老师大多毕业于师范学校,自身教育学背景过硬,但是缺乏对相关行业、职业、企事业单位的深度了解,自身对于不同职业的了解的不全面造成了他们在课程设计、开发上的瓶颈,而鼓励老师们积极下企业下临床,并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职业启蒙教育课程的开发和设计以及讲授,急需更加合适的人选一起协作开发。

3五年制高职校参与义务教育阶段职业启蒙教育的可行性

初中、小学要真正落实和推进职业启蒙教育,必须依靠社会和各行各业的支持。要扎实推进职业启蒙教育,首先要有可操作性强的课程体系,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设立相应的课程目标和内容;其次是需要一批了解行业发展方向、熟悉相关职业特点和内涵、有教学能力的职业启蒙教育师资;第三,需要有适合进行职业启蒙教育的场地和场所。综上所述,五年制高职校参与义务教育阶段的职业启蒙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原因分析如下:

3.1课程设置的可行性分析

结合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认知能力有所不同,我们对职业启蒙教育对应的培养目标也有所不同。小学中低年级的孩子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主要是让他们了解这些职业是做什么的,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培养其兴趣爱好,通过简单的劳动培养其初步的职业态度与习惯;学生在小学中高年级及初中则处于形式运算阶段,该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促使他们将兴趣爱好与社会职业相联系,初步设计自己未来理想的职业类型和岗位类别,并通过相应的实践活动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五年制高职专业课教师与初中、小学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开发,根据职业启蒙教育所处的阶段及其所培养的职业素养培养目标,设计和完善相对应的课程设计。根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的理论,进行系统性的"螺旋式课程"设计,即把某些相关、专业群的职业特点、要求,转化或编写成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所能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去教给那些具有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例如,关于药学相关职业,高中阶段我们可以通过开设《屠呦呦和青蒿素》的专题讲座向学生介绍我国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初中阶段我们可以做一些基础实验,如叶绿素的提取;小学高年级可以带领学生辨析中草药,制作植物标本,根据不同年龄层学生特点开设难度螺旋上升式的课程,从而对学生进行职业认知、职业情感和职业态度等方面的系统性职业启蒙教育。

3.2授课师资的可行性分析

五年制高职一贯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所谓双师型教师既要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在取得教师资格并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具有工程师、工艺师等技术职称,具有一定的企事业单位工作经验,具备宽厚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五年制高职的双师型教师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共同开发课程,不断提高职业启蒙教育的专业性、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五年制高职是面向初中毕业生招生的,通过共同开发课程,有助于五年制高职的专业课教师了解当前初中学生的学习现状与知识储备程度,同时也能动态了解现阶段义务教育中相关课程的重点、难点,有助于进行高职课程与初中课程的合理衔接,使得专业课不会因为出现知识储备的空缺而让学生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

3.3教学场地的可行性分析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对于职业启蒙教育有《找个岗位去体验》、《职业调查与体验》、《走进社会实践基地》等项目,但目前相当多的岗位因为安全、保密、距离等多方面的因素,并不适合学生进行参观体验,例如医院的手术室、制药企业的生产车间等,影响了职业启蒙教育的开展效果。而五年制高职的实训基地(中心)、展示体验中心等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甚至效果更优。五年制高职的实验实训室本就是为教学、实操所设,更适合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此进行一些简单、安全性高的职业体验,同时仿真设备、软件等也更适合示教,使学生们对相关的职业和岗位产生直观、清晰的体验。通过全国职业教育周等活动,向社会开放校园,邀请小学、初中学生及其家长进校园,不仅有利于提高五年制高职的知名度,同时也能让中小学学生和家长对于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程度有更加清晰、直观的认识,使学生和家长在升学填报志愿时更加理性、全面的进行分析和衡量。

4利用综合实践课程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的探索

第14篇

【关键词】课程标准;信息素养;任务驱动;小任务多阶段驱动

1.问题的提出

1.1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目标

小学信息技术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部分地区作为独立课程在开设。2012年5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了《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中明确了学科的总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表现为:1、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能力;2、对信息活动进行评价的能力;3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培养正确价值观和责任感。小学阶段的目标侧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强调对信息技术和信息文化的体验和感悟,以基础入门为标志,以感悟信息文化为目标。

1.2 小任务多阶段驱动的意义

“任务驱动”就是在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有目的的创设 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包,为学生提供技术指导,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演示,学生模仿”,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

学生是任务驱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在教学设计中必须要考虑学生学情的差异:1必须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以四、六年级的学生心理特点为例:四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向青少年过渡的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情感能力快速发展,是培养学习能力和情感能力的重要时期。还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改变不良习惯的最后关键时机。所以要加强学法的指导;六年级的学生心理特点是学生独立意识和成人感增强,他们不希望老师家长把他们当小孩对待,但他们在独立处理人际关系和其他实际问题上还很不成熟,需要成人的指导和帮助。六年级学生接触社会的面比以前广,吸取的信息也更多,对社会现象和国内外新闻比较关心,但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还不强,还不善于正确地进行判断与辨析,所以要加强培养正确价值观和责任感。2、学生原有的信息素养水平的差异:随着社会的发展流动人口的增加,学生对信息技术工具的操作能力差别较大,3、学生学习能力,对知识的接收能力也存在差异。造成了很难用统一标准去评价所有学生。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用任务驱动应用也有些误区:1、任务设计的形式化和简单化,把任务简化为以教学目标的问题的提出,缺乏了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驱动下的研究性、探索性。3、由于信息技术实践性比较强,任务设计中常常只注重知识与技能培养,而容易忽略情感价值态度观的培养。

“小任务多阶段驱动”是细化的针对小学生特点的一种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模式。“小任务多阶段驱动”教学法提出了一种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符合认知规律,因此便于学生积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能力,培养良好价值观。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引用“小任务多阶段驱动”教学法,就可以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小任务”的驱动下分阶段有步骤的展开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小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实际教学中,任务的设计和提出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任务的设计就成为关键,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来具体谈谈“小任务多阶段驱动”设计的各种要求及原则。

2.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小任务多阶段驱动任务设计的优化

2.1 小任务设计要让学生一听就明白

“任务驱动”的本意是让学生完成一个包含一定具体知识或能力训练的实际任务,从而达到某个教学目标。因此,任务不是目的,任务只是落实课程标准的手段而已。在进行任务的设计时,一定要将课程目标分解细化生成可操作

的课堂教学目标,切记不要偏离本课的教学目标,或者造成教学目标的不清,应该按照“从大到小、逐步细分”的思路,每一个教学目标都有相应的任务与之相对应,并形成一个训练主题互不重复的系统整体的一个任务框架。在设计过程中,把总体目标的分阶段细化,分化为3-5个小目标,并且把每个小目标作为一个阶段,例如《画图程序工具栏的介绍》一课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观察工具栏变化,让学生了解铅笔工具位置、基本属性);第二个阶段布置学生按照课本要求使用起笔画草原晨景,让学生了解画图程序工具基本使用方法;第三个阶段,让学生去观察体验变化不同工具时工具栏中属性的变化,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画图工具,总结画图程序中工具使用特点,让他们试着分析在不同画图任务应该考虑使用最佳画图工具,通过这三个阶段的任务来体现总体目标。

2.2 小任务设计要让学生非常容易上手

小任务同时也是检查学生学习成果的手段。在设计“任务”时一定要注意“小任务”的可操作性,第一个阶段的任务设计上要保障每一个学生在使用学习资源包的境况下能独立完成任务,第二个阶段的任务设计上要让大部分学生在使用学习资源包的境况下完成任务,部分学生在讨论和互助的情况下能完成任务,要体现出学生有“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成功喜悦,第三阶段的任务的设计则要考虑到学生通过对学习资源包应用,通过探索研究、实践操作之后,形成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有代表性的信息技术作品。

2.3 “小任务”在设计时要关注学习过程的生成

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各个阶段的出示任务要有趣味性和多样性。一般来说,每个阶段的任务中包含的知识点不宜过多,一般不能多于两个以上的重点或难点,否则会因为过难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要注意随时进行检查观察学生完成任务的境况对预设进行必要的调整。通过学科整合来扩大信息技术应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2.4 “小任务”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2.4.1“小任务”在设计时要考虑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由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主要集中在三至六年级跨度比较大,要能根据学段的不同提供不同的学法指导。中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对逻辑思维还是比较差的、所以可在任务设计时考虑增加趣味性和直观性想结合的情境,强调通过具体操作或应用过程,在实际体验中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高段的学生对社会生活参与度有所增加的情况,可以考虑设计学生实际生活情境,形成积极的技术观和价值观,对信息道德、信息伦理、信息文化产生感悟与内化,养成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和改善生活的意识和态度,积极、负责、安全、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2.4.2 “小任务”在设计时要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性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接受知识能力,同龄的学生接受知识能力也是有差异的。因此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由浅入深,化繁为简,循序渐进地来教学,对新的知识点或有难度的任务,教师要先进行示范、讲解,并给出详尽的操作步骤,这样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就能实现自主学习、操作。学生在完成一些与自己实际有关的一些任务时,比如“申请电子邮箱”等,往往会专心致志,乐此不疲,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3.基于“小任务多阶段驱动”学习的教学过程

教学实施流程当然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一般要根据任务的性质、教学时间、教学策略、学生实际来进行灵活安排。一般的流程如下:

3.1创设情境。这一过程一定简明扼要,切忌将情景创设太复杂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达成。创设情境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要通过一个活动主题有机将各个教学目标融入到小任务当中去。如果必要,对需要全班进行知识铺垫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讲授,演示。

3.2小任务提出。教师教师应当在设计小任务之初就将检测方法和要达到的教学效果考虑进行去,科学的设计小任务,任务的提出要按照教学目标的分解的有序的提出,提出时要通过口头和书面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

清晰了解他要怎样学,学什么。同时机动的观测小学生在完成任何的过程中的表现,灵活掌握课堂小任务进行的状况,如果遇到困难,应该马上进行阶段重新划分。让小学生在三到四个阶段中将所以小任务完成。

3.3老师应及时给出评价总结,鼓励学生给出恰当的表扬或进行方法指导进行纠错,注重评价的多样性,可进行组内评价、师生评价、生生评价。让他们增强自信心,敢于动手,喜欢动手。

4. 结论

基于“小任务多阶段驱动”的教学法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好学生主动地增强了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动手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今后我将继续积极地研究和实践这一方法,使这一教学方法日趋完善,从而真正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5.

[2] 戚小玲.对计算机学科教学的思考.中小学计算机基础教程教学指导书.1999,3.

[3] 高文.维果茨斯心理发展理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影响.外国教育资料.

第15篇

关键词:“体育、艺术2+1项目”;足球;教学内容体系;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 16(2007)02-0095-04

“体育、艺术2+1项目”是2004年9月才开始在全国15个实验区进行的一项实验工程。所谓“体育、艺术2+1项目”(以下简称“2+1项目”),是指“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1]。“2+1项目”是学校体育改革的一项具体措施,尽管强调的是课内外体育教育活动,但体育课内的教学在整个体育教育活动中处于主要地位,是“2+1项目”实验应特别予以关注的问题。要在上好体育课的过程中,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强调两项体育类技能的重要性,从课程不同阶段的目标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持续、主动、全面地掌握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和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作为发展的主线。同时充分注意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基础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并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各阶段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课程目标。该项目的实施必将对中小学生今后高中阶段、大学阶段的体育课选修或自主体育学习,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足球作为深受青少年喜爱的项目之一,在开展实验的许多学校中受到普遍重视,许多学生选择了足球项目。在“2+1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育部虽然提出了宏观的目标,并且制定了评价标准,但是相应的中小学足球教学内容体系并没有构建出来。因此,构建“2+1项目”实验背景下足球教学内容体系,以促进中小学足球教学改革,有其现实价值。

1 “2+1”项目足球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1.1 素质教育和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足球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要贯彻素质教育和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素质教育观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为宗旨的教育观,以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目标。足球运动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有利于培养人的意志力、责任感、自律性及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团结协作等品质,并且极具观赏性,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2+1项目”足球教学内容,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足球运动技能,既要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身心的健康发展,又要为终生体育奠定基础。

1.2正确认识终身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关系

体育课程目标是指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和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通过解读2001年以来教育部颁布执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不难发现,小学、中学、大学3个阶段的体育课程目标相互衔接,终身体育已经成为学校体育的目标。中小学阶段强调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高中阶段强调使学生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大学阶段则强调使学生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2+1项目”从体育课程目标的衔接出发,根据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和体育运动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提出了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教育,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强调通过合理的体育知识传授和运动实践,增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培养学生能选择切合自己实际的运动,并有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运动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实现终身体育。〕

在终身体育教育的过程中运动技能是不能回避的问题。在体育新课程标准的5个领域目标中,运动技能是其中一个领域,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项目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才能达到增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5个领域目标的关系是辨证统一而不是割裂的。因此,掌握运动技能,并形成一定的特长,是体育教育的具体措施和必须要达到的目标。“2+1项目”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就是强调从提高运动兴趣出发,以发展运动技能为基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不同的运动项目,使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终身体育习惯不至于成为“空中楼阁”。足球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要处理好运动技能在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行为中的作用,系统规划九年义务教学阶段足球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和教师教什么、怎么教提供依据。

2 “2+1”项目足球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原则

2.1 实践性与综合性相结合原则

足球教学主要是以足球技术战术教学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性活动,同时又要在实践活动中结合知识的传授、体质的增强等,因此体系的构建既要突出实践性,同时也要体现综合性的特点。首先要把教学实践与知识性紧密结合。在实践中利用身体活动体验和理解足球的知识和技能,并通过运用来强化,达到使学生掌握足球基础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教学目标,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就依赖于教学内容实践性和知识性的结合。其次要把教育实践与健身性、文化性相结合,在足球教学内容体系设计中既要保证具有良好的健身价值,又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这将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对足球运动的认识,提高参与的积极性,进行良好的体育道德熏陶。

2.2阶段性与可重复性相结合原则

体育运动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点,每个阶段的任务、内容、方法、手段等都有各自的特点。足球教学训练是一个长期、艰苦、系统的工程,它包括远、中、近期分段目标,各级目标间具有很强的联系。每一分段目标都是总目标的分解,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当一级目标实现后,又会向更高一级目标前进。目标方向越清晰,目标任务越可行,目标距离越接近,信念就越坚定,信心就越充足,青少年训练的动力和成就感就越强。

同时,体育运动能力的发展又具有可重复性。运动技能从学习到掌握、从训练到应用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是机体产生适应性变化的过程,是教学训练的“痕迹效应”得到强化的结果。只有通过大量、有效的重复性练习,才能不断巩固技术与身体、战术与思维间的内在联系,才能达到熟练掌握运动技能的目标境界。在“2+1”阶段的9年时间里,要安排学生进行合理的有效的重复练习,使学生达到掌握足球基本运动技能的目的。

2.3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是目前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学依据的文件,足球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要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一致,并且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相吻合。因此足球教学内容体系在目标设置和内容设计方面保持了与课

程标准相一致的特点,便于体育教师在执行具体教学时与课程标准的协调一致。另外,“2+1项目”足球教学内容体系要面向全体选项学生,它必须有基本的要求,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使足球教学有一个较为规范的目标。

当今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扩大学校办学的自,课程的管理已经是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因此足球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又必须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它绝对不应该是完全整齐划一的,要考虑由于地域、学校设施、学生身心状况、足球基础和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各地各校可以灵活地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

3 “2+1项目”足球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

根据《“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试行)》中有关足球评价标准和足球教学的实际情况,在专家研讨的基础上,根据体育运动能力发展的阶段性和重复性以及足球教学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设计了“2+1项目”实施背景下(含高中)的足球教学内容体系(见表1)。

在构建足球教学内容体系时,根据《课程标准》中的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的规定和要求,结合青少年足球训练的特点设计了阶段目标、技战术日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日标、社会适应目标,既包括水平目标,又有领域目标;既保持与体育课程标准6个水平和5个领域目标的一致性,又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2+1项月”强调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对选择足球项目的学生来讲,就是要最终达到掌握足球运动技能的目标。因此足球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就是要保证学生通过若干阶段的课内外足球活动,能够掌握足球技能。所以内容体系在各领域和水平上具有渐进性的特点。

纵向看,5个领域的6个水平目标逐级递进相互衔接。其中.足球教学目标以多种多样的足球比赛和足球控球能力发展为主要内容,依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把目标逐级递进,体现出培养兴趣――了解规律――掌握技战术――主动参与的发展特点。

技战术能力目标的设计,是根据足球运动技战术能力发展的阶段性和重复性特点,遵循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将目标连接为接触球――提高控球能力――掌握基本技能――提高技战术能力。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比赛对技能形成的作用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对抗性游戏和多种形式的小场地比赛,逐步提高学生技战术的运用能力。

身体健康目标是以发展全面的身体素质为目标,根据青少年的解剖生理特点和各种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将目标依次衔接,实现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目标是以体育对人心理影响的途径和方法为发展主线,根据不同年龄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将目标进行衔接,体验――了解――改善――养成;知道调节――学会调控――调控行为――形成生活态度,从而培养学生健康、健全的性格品质。

社会适应各层次目标衔接是以人的社会行为形成的过程作为主线进行衔接,从尊重关爱弱者――理解运动(社会)角色――道德和精神逐步提高――形成较强的、较高层次的社会适应性。

4水平1至水平3教学安排示例

该体系的设计为“2+1项目”方案实施与体育课堂教学层面之间搭建了一个中间层次的平台。在具体教学中,可以根据该体系各领域、各水平的内容,结合各校的具体情况,制订具体的教学计划。如表2就是根据水平1至水平3技术战术目标的要求设计出的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可再根据这些内容制订出具体的学期教学进度或单元教学进度。

从表2足球教学安排中可以看出,根据内容体系中3个水平的要求,分别制定出具体的教学内容,从而为进行足球教学活动和指导课外训练提供了依据。内容的选择突出了从接触球――提高控球能力――掌握基本技能――提高技战术能力的教学程序。在实施教学时还要注意两条主线、三个结合、四项任务。

两条主线是指教学中以多种多样的比赛、游戏和对足球的控制能力为主线。要把中小学生最喜欢参与的比赛和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把提高身体多种部位的控球能力贯穿教学始终。比赛、游戏和多种多样的控制球练习既可以是课的导人手段,也可以是课的基本内容。这符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和掌握足球技能的特点。

三个结合是指把发展学生足球技战术能力与发展身体素质、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紧密结合起来。游戏和比赛不是目的,要把足球教学其他领域的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这就要求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