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良好心态的培养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有这样一个事例:某生在听了王老师所述张老师的种种艰难困苦依然于工作兢兢业业之后,对张教师心怀愧疚,决心以问问题为借口对老师说声“谢谢”,岂料刚一开口就被老师硬邦邦的话打了回来“我上节课才讲了,你怎么听讲的,耳朵打蚊子了?”该生的心顿时冷却,从此发誓再不理张老师。一个本来可以立即改变师生关系之良好机会就这样适得其反。 “你 这个傻子!”“这种题都要问,你说你上课在干什么?”……这些看起来很平常的话里虽饱含教师怒其不争的殷殷期盼,但却因为缺乏尊重而杀伤力特大:它可以伤害学生准备好好学习的积极性,它可以伤害学生准备亲近老师的良好心态,它可以摧垮学生学习的信心。面对孩子们身上的种种不足,做老师的应该多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理解学生的心理,掌握成长过程中的自我肯定需要。教育要以人为目标,要培养人格丰满的以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人,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让学生乐于接近老师,敢与老师交流看法,乐于学习,从而健康成长。尊重学生 的人格、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种种不足,才能化瑕疵为光辉,化消极为锐进,化平庸为杰出,才不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称号。
二、语文教师应让学生乐于学习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个人如果善于感受并高度赞赏,一切美好事物,那么很难设想,他会变成一个冷酷无情,卑鄙庸俗,贪好色之徒。”而老师的关键是通过美的教材的感染力,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在愉悦的美的享受之中,使情感得到净化,心灵得到升华,只有真切地感悟几千年文化的精粹及其蕴含的美好,才会乐于学。例如上《斑羚飞渡》引入时读一首关于“爱”的赞歌,让学生的情感一开始就融入爱的氛围,然后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体验到斑羚群体中老年的斑羚以自身的死亡为桥换取幼小斑羚生命延续的壮举;将郑愁予的《过客》中“我达达的马蹄是一个错误,我不是归人,是过客。”与温庭筠《忆江南》中:“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中营造的闺中思妇殷殷盼望与失望忧伤的心境相对比……。当然好的文章,好的段落、好的语句,还是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去感受美、想象美、理解美、评价美、鉴赏美、从而创造美。无论情境设置还是细细品读,都旨在传达语言文字的魅力,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三、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摘 要]:随着技能人才的短缺,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现状,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职业技工学校怎样把学生培养成才已成为当务之急。受多方面因素制约,中职技校学生心态上表现出来的不良倾向及人格修养方面的欠缺,已经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给学校管理带来很多障碍。笔者结合多年的教育体验,就技校生良好心态及人格的培养归纳了四点建议。
[关键词]:中职技校生 心态 人格 自信 感恩
随着近几年普通高中教育的升温,学生选择接受教育的途径越来越多。受学生学习成绩、家庭经济困难、个人兴趣等的影响,中职技工学校的招生压力越来越大,学生在人格及心态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性也较大。令老师困惑的是:学生的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亲情感越来越淡,同学间的人际关系人为的复杂化,部分后进生更是破罐子破摔等。要想改变这种状况,除了社会的关注,家庭教育的引导外,作为一名中职技校老师更应多想出些办法来解决。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感悟和班主任经历,就中职技工学校学生应如何培养良好的心态和人格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了解自己的学生
选择上中职技工学校的学生原因有多方面。除了我们所认为的学习成绩差,考大学没多大希望;家庭条件困难,家长很难供其完成学业,所以早些让孩子学点技术找份工作补贴家用外;还有部分学生则是因为学习压力大,自己承受不了,且已经辍学在家的情况;或是在初中时染上一些不良习惯,如上网、结交部分社会不良青年、经常欺负弱小的同学,等等。他们或对学习缺乏信心,或属于“破罐子破摔”,对自己的将来并没做长远的打算,属于过一天算一天的情况。因此,从学生刚入校,学校领导老师就要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包括家庭的、个人习惯及兴趣特长等方面的,从各方面对他们实施关心帮助。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首先是入学,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二、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
对思想品德教育的忽视或教育方法的失当,是导致部分学生理想信念迷茫,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的直接原因。配合学校的管理,教师要经常性地向学生进行职业理想和人生观教育,增强他们对专业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改变他们行动不积极、情绪低靡沮丧的现状,让他们从思想深处充分认识到技校生的风采,端正学业态度。作为班主任老师,可建立班级学生成长档案,定期同学生交流、沟通,搭建起师生互信的平台,达到学生有心里话能同老师讲或愿意同老师说,学生有困难老师愿意帮或主动帮,彼此互相信任的目的。
现在的学生亟需要鼓励。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接受鼓励而产生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成长内容。遗憾的是,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许多老师往往忽视了鼓励的作用,总是批评多些。作为老师要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并及时的给予肯定和鼓励,不断强化学生积极上进的认同心理。有一位叫许大鹏的学生至今让笔者记忆犹新。许大鹏所在的班是笔者后来接转的,所以对该生的情况笔者早有些了解,他属于班级里最不好调教、煽动性强的学生。根据笔者对该生的判断,虽缺点突出,但有的方面完全可以转化,尤其是可充分发挥其较强的组织才能,便“劣势”为“优势”。首先,笔者在班内先后提出了几个活动方案,让同学们讨论其可行性,并广泛征求意见,重点询问该生对活动方案的看法,并单独同其交流,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并帮其分析自身优势;同时,在班内开展竞聘主持人活动,鼓励该生来做。几次活动下来,使该生体验到了作为活动组织者的责任,感受到了同学们对他的认同和赞誉,集体荣誉感大大加强了,慢慢地他从一个调皮生成长为了班级的骨干。现在该生在自己搞经营,经济收入非常可观。
三、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走路。”古往今来,身残志不残,因家庭贫困而自强不息的例子举不胜举。凡高一辈子穷困潦倒,却靠努力和自信成为一代画家;林肯总统出生在一个家境贫寒的伐木工人家庭。学习的好坏并不能代表一切,家境的贫寒也只是暂时的,只要我们肯努力,对自己有信心,这一切都会改变。学历固然重要,但良好的自信心及社会适应能力同样也很重要。作为一名教师,要会赏识自己的学生,爱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家长眼里,孩子都是自己的好。作为父母,他们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每一个细小的进步都会欣喜不已,并且总能发现自己孩子身上的长处。对于学生,我们教师也应这样。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不会是一无是处。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长处并加以引导,对每个学生的每一次成功与进步,我们都要给予诚恳的鼓励和赞扬,以此激发他们的自信和热情。学校领导、教师可通过列举身边典型的事例,或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来校作报告,增强感召性,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
四、让学生懂得感恩
感恩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美德,是学生学会做人的支点。“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我国古代就有“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做人美德。作家安妮•赫斯特德•伯里认为:“感激就象爱一样,不是一种情感,而是一种意愿产生的行为。”一个人拥有了感恩的心,就会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一个人如果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他就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就会主动帮助别人,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我们可能经常会抱怨,现在的学生有多难管;有时也对学生做出的举动和行为感到可气或可耻。但我们有没有想过,这更是我们教育的可悲。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他们送来的不仅仅是一个学生,实际上是一棵希望的种子。作为学校,不仅仅是为国家育才,还承载着许多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每个学生都有一颗敏感的心,教师每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恬静的微笑,一句温柔的话语,都可能温暖一个心灵,催生一个人才,创造一个奇迹。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中的最微妙的接触。”教育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外,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精神指导,如品格的塑造,对自然、社会的感受,对他人的尊重、理解及宽容,等等。所以有人说:“亲其师,信其道。”现代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的根本。对学校来说,一切从学生的身心成长着想,建立起关心学生,服务学生的服务体系,把学生的心态培养和人格养成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从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方面来考虑,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努力吧,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年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005-9-15.
关键词:历史教学;心态;培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目中明确提出“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高中时期是青少年心理素质和个性品质形成的关键期,学生在这一阶段的经历,对其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推行开来,这为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历史教学能否通过挫折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优良个性的全面和谐与健康自由的发展呢?我的回答是肯定的,而这也成了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当前的教育宗旨是实施素质教育。因此对于当前的教师来说,必须贯彻这一宗旨,要在培养学生基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我认为在各种素质中,人的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素质,心态决定一切,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它直接关系到人对所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承受能力――没有良好的心态,承受能力差,很显然是不能承受那种高压的。在历史教学中,通过讲史来进行德育是一种常用的手段,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欠缺的。对中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教育的历史素材是很多的,要知道,中国的历史史料浩如烟海,随便从中拿一点出来就是很好的素材。而在这些历史里面,我认为中国的近代历史是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提高他们承受能力的最好的素材。中国的一部近代史几乎就是一部反抗外来侵略的抗争史,是仁人志士和革命先烈前赴后继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史,其过程充满着艰辛和困苦。这种抗争和探索的过程有些许成功,但更多的却是失败和血的教训。试想,那些仁人志士和革命先烈如果没有好的心态和心理素质,他们又怎么能走过那个漫长而又艰辛的历程?我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挫折教育非常好的题材,是培养学生良好心态的绝佳素材。
我读大学时的毕业论文其实就是专门分析对当时国民心态的影响的,现在我成了一个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顿时觉得理论和实践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结合点。我认为还可以把它的影响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研究它对我们现在国民心态的影响,而高中历史教学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我认为我们不仅要对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阐述清楚,而且还要把它对我们中国当时国民的心态影响进行必要的补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心态的目的。1894年爆发时,晚清的已经轰轰烈烈地开展了30多年,有了洋枪洋炮,在亚洲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强国。但我们却被曾经的藩属小岛国日本打得落花流水,大清帝国一下子威严尽失,并且最终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战争结束了,但是战争对中国产生的深远影响才刚刚开始。这场战争可以说是中日两国历史的分水岭,通过这场战争,日本开始迈入真正意义上的强国行列,而我们中国却从此陷入列强的瓜分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变得空前严重。在中日中,堂堂“天朝上国”中国竟然被“蕞尔小国”日本打得一败涂地,当时国内外人士都大跌眼镜。而中国社会各阶层,上自皇帝,下至普通百姓不得不进一步反思和探索,从而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规模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整个国民的社会心态也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中,有由于战败而带来的悲痛、失望的心态,有仇日心态,有民族危机感等心态,这是各阶层普遍的共同心态;此外,由于所处的地位不一样,各阶层又还有各自相对特殊的心态。如,官僚统治阶层的恐惧心态、士大夫知识分子阶层和部分官僚的以日本为师的心态以及台湾民众那种特殊境地下的多重心态。
怎么才能把这些人的心态展现在学生面前并且让他们有深刻的感受呢?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还专门设计了一个情景剧,让学生扮演后各个阶层的名人,以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当时中国国民各阶层的不同心态。表演之前让他们自己去查找相关资料,找不到的我给他们补充。有的扮演那个无实权而空有一腔抱负的光绪帝,说道:“近自和约定议以后,廷臣交章论奏,谓地不可弃,费不可偿,仍应废约决战,以期维系人心,支撑危局,其言固皆发于忠愤,而于朕办理此事,兼权审处,万不获已之苦衷、有未能深悉者。”把光绪帝那种无奈而又悲愤的心态展现了出来;有的扮演晚清重臣李鸿章,让同学们感受到那种弱国无外交而任人宰割的悲痛和无奈的心态;有的同学扮演谭嗣同,仰天吟出了谭嗣同在《》签订时写下的诗句:“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沧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可以说是当时大部分人们心境最真实的写照,这首诗也让我们现代的中学生悲愤不已;有的扮演康有为,说出了那句警示国人的话“俄北瞰,英西,法南瞬,日东眈,处四强邻之中而为中国,岌岌哉”。那种民族危机意识让同学们感受得是那么的真切;当然还有的人扮演远渡重洋去日本求学的鲁迅,把炎黄子孙的那种忍辱负重誓言振兴中国的心态淋漓尽致地再现出来……通过这个情景剧,全班同学都认识到:的失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灾难是空前的,但是,中华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由此开始,这是中国近代百年的一个重要转机。而心态的改变使国人能够从容地面对西方的一切,特别是西方的社会科学,比如西方的经济观念、政治观念等思想价值观,这种改变,也给后来的民主革命和五四奠定了思想基础。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同学们也仿佛去那个灾难深重的时代走了一遭,他们成熟了许多,而他们的心灵也受到了洗礼。他们强烈地意识到: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和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以此为突破口使学生产生强烈悲愤的心态,产生那种积极向上、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心态。
参考文献:
[1]徐胜三.中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03.
[2]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3]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4]谭嗣同.谭嗣同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5]黄建钢.群体心态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6]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关键词:歌唱的心态;自然放松;心理调节
歌唱心理是声乐表演者在演唱时客观存在于大脑中的反映,同时它对表演者的演唱效果有着强烈的支配和影响作用。作为声乐表演者,除了应该掌握和运用科学发声的方法外,还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使演唱技巧在演唱时得到更好地发挥。
一、歌唱的心理
从心理学上来说,人的行为活动都是受心理所调节支配的,因此心理活动直接决定人的实践能力。心理的调节与控制对于声乐表演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声乐表演是一种时间艺术,是转瞬即逝的一次性过程活动,不能重复也不可补救。它不像别的职业,比如画家可以将自己的作品修改多次,把最好的成果展现在公众面前。而声乐表演的瞬时性决定表演者在演唱中的成败与否只有一次机会。有些声乐表演者,在台下唱得很好,但一上舞台,就会不由自主的紧张,出现心跳加速、身体僵硬、气息上浮、忘词跑调等,演唱效果大打折扣,这就是所谓的“怯场”。“怯场”从心理角度讲在于声乐表演者在表演时意识到自己的每个动作都会受到观众瞩目,或是本身对权威人士的评价的期待而引起的不安,从而引起紧张情绪。当然,也有些声乐表演者,在台下演唱效果一般,一旦登台,观众越多,情绪越是高涨,演出也发挥超常。这一类的心理情绪都称为“歌唱心理”。
歌唱心理与歌唱表演有着密切的联系,歌唱心理自始至终都影响和支配着演唱技能、技巧,以及艺术情感的发生和发展。
二、影响歌唱心理状态的原因
1.歌唱表演的欲望
是否喜欢唱歌,对唱的歌是否是喜欢,或者是否对歌唱的环境感到舒适等等这一些涉及到声乐表演者本身主观愿望的因素都会影响到歌唱者的演唱欲望和演唱情绪,从而影响声乐表演的艺术效果。从声乐表演者本人主观因素来看,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声乐表演者在歌唱过程中能否对自己的表现感到自信。一般来讲,凡是自信的声乐表演者的演出效果一般都比较好。
2.性格因素
性格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有些人性格内向,容易害羞,缺乏自信,或是天性敏感,情绪容易因客观环境而波动,由于性格上的易紧张趋势,他们对于受到贬低或遭受失败的反应也要比别人更加强烈。这种内向性格的人对于调整怯场心理也相对困难些。而有些人天生外向,性格奔放张扬,乐于并善于将自己展示给别人,有强烈表现欲,站到舞台上就兴奋,就想唱歌,这种情绪可以调动他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去参与歌唱,这种情绪的引导,非常有益于歌唱技巧的发挥,甚至歌唱水平可以超越平时。
3.外在压力造成的心理因素
当声乐表演者在表演前承受了过多的精神压力,如老师、家长及朋友的高度期望、自身对某些专业人士或观众的认可度及高度评价的期待等,使自己心理压力过大,造成表演过度紧张,从而影响了歌唱技能的发挥。表演者带着杂念上台,求胜心严重,必然影响表演能力的发挥,使表演不能专心致志,从容不迫,最终导致精神涣散,发挥失常。所以,在歌唱时,应该以一颗平常心进行表演,将自己的情感与精力投入歌曲中,忘却杂念。
以笔者自身经历为例,09年本科毕业的时候,在导师和家人的支持下,举办了毕业独唱音乐会。因为期望以最好的状态呈现在演唱会上,怕让大家失望,又因为是第一次举办独唱音乐会,所以在心理上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在演唱会的前十天,由于抵抗力下降声带出现水肿,完全失声,当时心里十分焦急和紧张,打了三天的抗生素才稍有好转。没有几天演唱会就要举行了,可是仍有咳嗽的状况,在导师和家人朋友的安慰下,不去多想,放平心态,好好休息。演唱会当天我并没有太多紧张的感觉了,而是感受到有比演唱会本身成功与否而更为重要的感悟,那就是感动和感恩,最终演唱会成功了。
4.潜意识的影响
人们在行为动作时,经常都是大脑对动作潜意识的控制和影响,而这些潜意识则是习惯成自然的。我们平时在进行声乐训练时,不断使与发声有关的肌肉按一定运动轨迹、固定程序参与运动,久而久之形成习惯,这种行为的机制便由潜意识控制的。声乐表演的动作活动,是在同一时间内由身体多处器官及肌肉共同作用完成的过程。而人的有意识只能在同一时间支配一个或很少几个器官动作,所以,在声乐活动时,我们只能把意识层控制用于支配主要的器官动作,而其他动作则要依赖于潜意识控制。这即是平时声乐练习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三、声乐表演时的心理调节与控制
可见,正确积极的心理状态对歌唱起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声乐表演者培养出良好的歌唱心态是一个十分值得重视的问题。那么如何来培养良好的歌唱心态呢?让我们来做一些分析。
上台紧张有两种情况:正常紧张和不正常紧张。大部分演员上台后多少都会有紧张的情绪,带有正常的紧张情绪可以激发歌唱的精神状态,提升歌唱的情绪,往往还能提高演出的效果。而那些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正常发挥本身水平的状态,即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这是由自己的心理调节不佳造成的,由于思想包袱背的太重,导致上台演唱过度紧张而大失水准。因此,如何消除上台的紧张情绪便是歌唱演员首要解决的问题。
1.训练扎实的演唱功底
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作为一位声乐表演者,必须刻苦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歌唱水平,排除侥幸心理。平时除练好基本功外,对自己演唱的每一首歌,首先要把谱子唱准,把歌词熟练,并将歌词朗诵出来,理解歌词的思想内涵,了解旋律特点及曲式风格,把握好歌曲的基调,反复演唱,准确掌握音准、节奏,把表情符号等歌曲的细节韵味恰如其分地渗入到歌曲中去。这样,对歌曲本身胸有成竹,自然就不会过度紧张。
2.正确的学习态度
我们在进行声乐学习和表演的过程中,要学会保持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让唱歌这一件得轻松快乐,怀着喜悦与兴奋的情绪,而不能成为自己的心理负担。在快乐的氛围和心理状态下学习,才能进步的快,歌唱技术也不知不觉的掌握和提升了。同时,要对自己充满信心,不畏惧歌唱技巧的难度。声乐,是用心去感受的,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地感悟和掌握歌唱技巧,经得起考验,用坦然和平和的心理去面对学习的挫折。
3.正确的表演态度
临场前的情绪紧张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要改变和克服这种心理状态或把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就要树立正确的表演态度。任何心理现象的发生都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造成的,台上紧张,主要是客观环境的影响和主观思想压力的作用缘故。有的声乐表演者在表演时心存虚荣,对自己的表演效果怀有过份
的企求,或太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因此,给自己造成了过多的心理压力,结果却是适得其反。
所以,演唱者需要培养一个良好的表演态度:登台演唱前保持平和心态,在上台前,要做好演唱的心理准备,以一个兴奋、愉快的情绪登台演唱,打消一切心理杂念。在候场时也不要嬉笑打闹,情绪激动或胡思乱想,尤其不要太过于顾虑观众反应等,这会严重干扰演唱情绪,使演唱时感情无法集中。最好是能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独自专心致志地将所要演唱的歌曲静静的听一听或轻声吟唱几遍,平静地酝酿一下歌曲的感情,使自己充满信心,让自己的心态平缓。为了缓解紧张感,也可做做深呼吸,让气息平稳顺畅,以意识引导全身心放松。
表演者上台时脚步要平稳、表情自然,以微笑面对观众,创造出友好的演唱氛围。虽然现在观众的欣赏水平随文化艺术的发展不断提高,但此时,不防把观众的水平设想的低些,以达到“目空一切”的状态,似乎此时整场只剩下自己在尽情的歌唱,你就是舞台的主宰者。当音乐响起时,全神贯注于声乐作品,抛开一切杂念,全身心的将自己投入到歌曲的情境中去,这样歌声就会充满诱人的感情,打动自己,打动观众,听众自然会报以热烈的掌声。如果此时还想着如何把声音位置调整好,或如何获得高评价和掌声等杂念,那么就必然影响表演的发挥,甚至导致表演的失败。
另外,声乐表演也是一种感情的自然流露而不是卖弄技巧或娇揉造作,生硬做作的传达会破坏表演者与听众之间的交流。然而,对于声乐作品,不同的表演者对声乐作品有着不同的理解处理,但无论出于哪一方面的因素,都必须从作品出发,注重音乐的独特性和完整性,把心融汇于音乐中,真正使音乐从内心中自然流露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使音乐表演达到出神入化、触碰心灵的境界。
最后,在表演结束下场后要多想想自己这次演出的成败所在,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总结得失,逐渐的积累经验。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经历得多,总结得多,才能收获的更多。只要慢慢地将失败时所汲取的经验教训克服掉,演唱水平也就渐渐提高了,自然就不紧张了。
4.争取一切演唱机会
声乐表演艺术是一门实践性的艺术,除了有扎实的基本功,正确的理论基础,最重要的还是平时通过演出实践来不断提高歌唱水平。舞台经验丰富的人和舞台经验欠缺的人,站在台上的形象气质是会有很大差别的。这是因为前者经过多次演出实践,心理素质、歌唱心态都磨练的很好,而后者则不然。另外,有些声乐学习者说他虽然有歌唱的“天赋”,但是一上台就紧张,难以自制。其实“天赋”是指个人先天对音乐的灵性和敏感度,而心理素质也是通过家庭遗传所获得的。但是音乐的素养是经过后天的培养和训练而形成的,歌唱的水平及能力是经过长期的学习,实践经验的积累,困难中的磨练而造就的。多实践,积极的参加演出,有了“百般武艺”,就不会临阵怯场。歌唱家们在舞台上的从容不迫和吸引人的台风魅力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是经历了多少学习,实践和对演出经验的积累才造就的艺术素养啊。所以,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声乐表演者,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保持平稳的心态,踏踏实实的学习,才能快乐而真诚的歌唱。
总而言之,歌唱的心态,直接影响着演唱者情绪的调动和演唱水平的发挥,也影响着声乐学习的进度,更影响到一个人的整个演唱生涯。表演者只有端正了演唱心态,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演出和学习的成果,才能在快乐中收获进步;如果表演者在歌唱心态上过于激进或过于消极,都会影响到声乐的学习和在舞台上的表演。声乐表演者只有在演唱过程中做到声音与情感并重,以声传情,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才能回归声乐艺术的本意,在歌唱中获得快乐。同时,声乐表演者在技巧上的训练和对心理素质的锻炼也是同等重要的。演唱技巧的日益提高会使人充满自信,精神饱满的面对观众、舞台和今后的学习。反过来,自信和轻松的心理状态又有助于歌唱的学习和演唱技巧的发挥,使演唱达到更高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李新湖.舞台表演焦虑对演出的影响及其调适.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2]陈珉.舞台表演在语言艺术中升华.文化时报2006
[3]许庆选.音乐表演艺术风格美学初探.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7)
[4]张胜环歌唱中的形体表演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5
[5]杨易乐.音乐表演美学,江西文艺出版社.1997
关键词:中学生;学习方法;学习心态
办好任何事情都要有良好的心态。对于中学生来说,要取得好的学习成绩,良好的心态尤为重要。就此,本人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学习任何一门新的科目,“开始”是最难的。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任何一门课程,开头就要学会、学好。很多学生不能理解这一点,常常“知难而退”,不懂得坚持。人与人在理解新问题、新知识上存在着差异,有的人理解得快些,有的人会慢一些,但后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后,对知识的理解往往也更深刻。所以,有些学生在高一上半年出现的不适应,经过不断的努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消失。
二、不能带着个人感情学习
“学习”是自己的事。这句话学生应该永远记得。父母或老师,只能帮助我们学习,并不能代替自己学习。有时候,因为某种原因,可能你并不喜欢某个任课老师,但你应该知道,如果因此而导致你不喜欢那门课而造成成绩下降,受害的只能是你自己。这种自暴自弃的行为是完全不可取的。
三、谦虚好学,不耻下问
进入高中后,学生的自尊心越来越强。有些学生很怕问问题,向老师或其他同学请教,总觉得“丢人”,生怕让老师或同学笑话自己“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其实,只有学懂知识,用成绩说话才能真正在同学之间赢得威信;问题得不到解决,成绩得不到提高,要想赢得他人的钦佩,只能是空话。
四、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将一门课学习不好归结为不擅长,这完全是借口。虽然每个学生在不同的领域存在着优势与劣势之分。但在高中学习阶段,知识的难度完全在大家的掌握之下。对于某门课程,要不断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不好,可能是基础不好,也可能是方法不正确,但决不是智力的因素。只要方法正确了,坚持一定能成功。
五、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坚持不懈
做任何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遇到困难,只要方法得当,坚持不懈,绝大多数困难都能被克服。但有些学生只会在困难面前,抱怨这个难、那个不好解决等,而不愿意埋头苦干,真真正正地解决问题。比如:在语文作文学习中,学生都知道重在平时积累材料,但能够日积月累的学生不多。更多的是,坚持了一两天觉得没什么起色,就不了了之。一名成功者,往往有更坚强的意志。
六、踏踏实实,细心全面地学习
这个问题,在“好”学生中尤为突出。大家总认为考试难度是区分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其实,真正能够在大型关键考试中考出好成绩的学生,不仅是会做一定难度的题目,更重要的是对知识把握的细心和全面。能够尽量少犯错误,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七、以课本为基础,选好一本练习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学习成绩的好坏,最终要由考试说了算。考试考查的是学生对知识和技巧把握的熟练程度和深度。因此,不要盲目选择很多的资料,搞题海战术。盲目做题会使思想乱成一锅粥,使你每天都学得很辛苦,但成绩却不见提高。
关键词:不良心理状态;培养;良好心理状态
高一是初中与高中的衔接时期,也是高中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将面对两者之间明显的差别,对新的学习要求往往会感到不适应,一旦受到挫折,有些学生会产生心理落差,影响学习。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掌握好高中与初中数学学习特点的变化,并向学生介绍,在合理提出学习要求、检查监督的同时进行学习心理辅导,帮助学生主动调控学习心理状态。
一、高中学生不良心理状态分析
教师应根据情况,分析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识别不良状态,做出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依赖心理、浮躁心理、定势思维、自卑心理、厌学心理、封闭心理等。这些消极心理都不同程度地阻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分依赖教师对数学问题的归纳和讲述,有的教师习惯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使得学习中不自觉地练就出学生的懒惰行为,造成不良习惯的产生,不利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造成学生不良心理状态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学生自身方法,还有诸如应试教育环境的影响,为了提高分数,有的教师更注重学生的做题正确率,要求学生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因素的影响。这时,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主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正视心理状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如何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其学习的心理状态也自然趋于良好。培养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课后小结,等等。引导学生在课前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督促学生在计划实行时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生的意志。课前预习是提高课堂的基础,既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也能提高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要注意的是不能让预习成为形式,应注重预习质量,鼓励学生在预习中熟悉教材。在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着重理解,注意听老师讲思路,自主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课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地做笔记,不是全部抄录,而是记下关键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课外,除了及时复习巩固知识外,还应常常总结、参加课外活动学习等。课外是课堂的延伸,通过阅读课外书、参加学科竞赛、组织兴趣小组等形式,将课堂中的知识运用到课外中去,学生在丰富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加深和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同时能够满足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激发学习的动力。
2循序渐进,遵循学生学习规律
学生接受新的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尤其是高一学生对于高中的学习,要处理好初高中数学学习的衔接问题,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贪多求快,试图通过“冲刺”就达到好成绩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学习是一个需要长期的巩固、发现新知的积累过程。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才能取得好成绩。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应随时引导学生,比如在学生取得一点成绩时,鼓励其思考成功的原因,强化学习动力;在遇到挫折时,能学会调整学习方法、策略,学习成绩,从而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
3寻找适合学生的最佳学习方法
在数学学习中,对学生的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有要求和训练,教师要全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例如,培养运算能力,要讲究灵活运用,一题多解,优化运算策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时要注意其高度的抽象性,要求能够使用归类,合理区分;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则是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立体几何,体会图形,做到符号和文字之间的转化,等等。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时,也要注重因人而异,引导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总之,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情况息息相关,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新知识能够较好地掌握,有利于促进心理状态的积极性的养成,而积极的心理状态也使学生在面对学习困难的时候能有较强的意志力去突破,教师的两方面兼顾,对学生多引导、多鼓励,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在学习中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关键词】幼儿教师 声乐教学 心理状态
一、开展综合音乐教育启发活动
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他们在最初开始学习时,对任何一门课程大都无明确的目的性,家长、老师让他们学什么就学什么,或自己喜欢什么就学什么,他们学习唱歌特别是低年级儿童,最初并不是抱着我要把声乐学得怎么样好、我要把声音练得如何地美好的学习目的,而是全凭一种爱唱歌、想唱歌的冲动和欲望,这就是他们的学习动机。要把这种学习动机贯穿于儿童声乐教学的始终,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所以,在学习声乐的开端教师要向同学们讲清楚学习此门课程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对儿童讲解歌唱的作用,可以促进少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陶冶情感、净化心灵、培养良好的精神品质的作用,还可以抒发少儿爱祖国、爱人民的美好情感,给他们的精神世界带来无穷的欢乐等。这种教育活动绝不能只是拘泥于形式、走过场,它是组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融洽师生关系、进入积极上课精神状态的必要之举。在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后,儿童就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动机,教师要把这种教育启发、渗透在儿童学习声乐的始终。
二、儿童声乐教学中良好心理状态的培养
近年来,随着声乐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从事声乐专业的专门学习,随之出现了各种规模大大小小的少年儿童声乐比赛、演出、考级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少年儿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绩和专业水平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评判标准。走上舞台,面对观众,唱上几首歌,对于一个技术娴熟、久经锻炼的专业演员来说可能相对容易,但他们也难免会出现上台紧张的状况,对于涉世未深的少年儿童就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有的儿童嗓音音质很好,平时也受到正规的专业训练,歌唱水平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一上舞台却由于心理状态的紧张而产生恐惧,身体僵硬,两腿打颤,气息上浮,轻者歌唱缺乏表现力,重者甚至会出现忘词、走音、失声,或者是头脑一片空白,什么也做不了的紧急状态。在少年时代,如果由于舞台紧张失去良好的心理状态,久而久之就会让儿童产生自卑、胆怯的心理,做任何事都没有信心,甚至再也不敢上台歌唱和面对观众。因此,作为从事儿童声乐教育工作的老师们应该认真研究儿童上台演唱时的心理特征,创立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儿童摆脱舞台上紧张的心理状态。
三、儿童在变声期时良好心理状态的培养
变声期是每个人一生中都要经历的一个特殊的生理阶段,对于学习声乐的儿童来讲更是一个特殊时期。处于变声期的学生,由于声带充血,发声持久性差,很容易疲劳,音色变暗,唱歌时感到很费力,因此很多学生因为唱歌时声音沙哑,高音唱不上去而丧失唱歌的信心,产生歌唱心理障碍。针对这一现象,在变声期儿童的声乐教学中必须充分了解变声期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掌握变声期嗓音变化的规律,从心理学和生理学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把变声期儿童的心理状态调节到最佳歌唱时所需要的状态,而另一方面又不伤害到他们变声期时脆弱、不稳定的嗓音。在此过程中,幼儿教师需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促进师生互动,加强情感融合,科学组织协调,力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把声乐艺术融入幼儿师范教育活动中
声乐艺术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是幼师必备的技艺之一。而我国传统的声乐艺术教学不仅方法单一,而且教材也很落后。但是随着我们对幼儿声乐教育重视程度的增加,幼师活动中声乐艺术的融入也相应的增加了。学校增加了对幼师教学中声乐课的投入,大部分学校的器材也相应的更新了,师资力量也更强了。幼儿师范教育中声乐的学习目前急需的就是一部权威性、系统性和先进性的教材,好的教材会让我们的培养过程更科学。而近些年我国对幼师声乐发展要求的提高,相信这部好的教材会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并投入使用的。有好的教材之后需要的就是一个好的老师了,幼儿师范院校也应该加强自己的师资队伍,多聘请一些专业技术好、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另外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不要一成不变的沿用先人遗留下来的教学经验。我们的社会在发展,学生也在进步,而且各个时代人的特点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老师要根据不同时代学生的特点进行对应性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不断进步。毕竟我国开始声乐教学的时间不是很长,而且我们国人大多情绪内敛,不太喜欢表露太多的个人情感,所以针对幼师的声乐教育尚在寻找一种好的方法。目前我国幼师声乐教学中过于重视技巧,不能按照孩子的生长发育标准量身定做一套适合孩子的教学方法,常将对大人的要求标准放到孩子身上,造成很多的问题。例如,幼师在声乐教学中常要求孩子开口大声唱,但是须知孩子的嗓子、声带和音域等都不同于成年人,我们不能将成年人的发音标准用在孩子身上。这些不当的举措其实都是可以在幼儿师范教育活动中提前进行防范的,我们也应该尽量在幼师教育课程中加强对这方面问题的教育,因为一旦我们步入工作岗位中出现丁点失误,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生无法挽回的损失。
结束语
在多年的声乐教学与学习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儿童声乐教育在整个声乐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它是声乐人才成长的摇篮。同时我也发现在教学中深入了解学生心理对于教师“教”的意义,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对于帮助他们快乐、快速地掌握歌曲内容,提高声乐技巧有着很大的帮助,自然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取得教学成果发挥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沛.音乐与儿童智慧及儿童的发展.中华音乐文化教育,1996(2).
一、愉悦的心态
愉悦感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情感,它在数学学习中,是最佳的心态催化剂。学生一旦产生了愉悦感,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兴味十足地思考,从而到达最佳的学习状态。
培养愉悦心态的方法,首当其冲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他们就会愉快地学习,何况高昂的学习兴趣总是和成功形影不离的,而成功反过来又激发起新一轮的兴趣,导致愉悦心态的再生。比如因喜欢多媒体的化抽象为形象而把一个难懂的内容学透彻,比如因老师的一次赞赏和鼓励而掌握了一种数学学习方法,再比如因一次测验获得好成绩而开始了对本觉得艰难的数学的征服之旅……这些都是兴趣使然。如果教师能使学生把数学题目,看成像小说那样有趣,那就能让他们爱上解题的方法和技巧,追求那些解题的“绝招”。况且《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屡次三番地提到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见其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体会、多总结,不断从成功(那怕是微不足道的成绩)中获得愉悦,从而让学习的兴趣一直充盈在学生心中。我的一个学生还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办法:“我做多了普通习题之后,就会找些趣味习题来做,不一定要做对,主要是想感受学数学的乐趣,增加兴趣。”作为教师,我们也可以找一些比较有趣的题目放在课堂上讲解,使学生不断地保持住对数学的愉悦的心态;也可以让课堂弥漫上生活的味道,化难为易,让学生感觉到跳起来摘到苹果的乐趣。
二、坚韧的心态
数学是一门知识环环相扣的学科,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期间哪一环掉了链,都会影响到后续的学习。当学生上了高中以后,高中数学的学习亦同样呈现循序渐进的特点。而在这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常会见到有囫囵吞枣、贪多求快的学生,有的甚至想努力几天就一炮冲天,这样的学生最容易取得一点点成绩就骄傲吹嘘,遇到一点点挫折又垂头丧气,只要有一段时间一蹶不振,就又会造成新的“掉链”。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都相对成熟起来了,因此培养学生的坚韧的意志,就成了高中时期数学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勾画宏图伟业,并引导学生探索出一条适合他们的通道,是很有效果的办法。让学生明白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数学在他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那么他在自己的数学学习中需要什么、应该注意什么、强化什么、忽略什么、除掉什么……只做有用的事,排除一切干扰,用理性去对待周围的一切,最终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当学生能够理性去思考这一切之后,暂时的挫折对他们来说就不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了。根据经验,只要能坚持做到不间断地有效听课、有效作业,考前一周抓紧时间复习,小考试还是比较有把握的。到高三以后,就需要对此前的知识做一个巩固和提高,虽然有一个提高度,但毕竟也要重复学过的知识,对于意志不够坚韧的学生来说,会觉得无奈以至厌烦。如果前期做好了这个铺垫工作的话,他们就会意识到,这样的反复是在强化,是在提高,就能让复习获得最好的效果。
三、严谨的心态
严谨感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所追求的思维清晰严密、言必有据、一丝不苟的科学的作风和态度。而数学突出的的特点就是过程严谨、结论确定。
在高中数学课中,有许多的教学内容都体现了这一点。如在讲授“演绎推理”这一内容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1.导入:举三个三段论的例子。
2.让学生作比较:这样的推理形式和上一节课说的合情推理一样吗?从而引出演绎推理的概念。
3.把归纳推理、类比推理与演绎推理作比较。
4.用实例让学生观察演绎推理有几部分,及各部分的特点。
5.与学生共同探讨之后得出结论,再让学生自己举几个三段论例子。
6.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做课后练习。
7.讨论:演绎推理要怎样才能使结论正确。
8.用代表性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师科研项目 实践平台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1-0097-0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培养创新型人才更是高等教育应担负的责任。人才培养的目的不仅在于给予学生多少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教育部在2005年提出:“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高校实践教学不仅是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包含校内的实践教学(实验或实训)、校外实习、毕业设计等重要环节,是理论教学的延续、补充、拓展和深化过程,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增强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业精神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提出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的精神指导下,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的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但教育主管部门还没有制定独立的实践教学大纲,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没有明确规定,实践教学质量难以认定。在实践教学方面,多数高校存在如下问题:
(一)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实践教学条件落后
目前我国高校实验室的建设模式一般是根据课程的实验要求,结合能满足其实验要求的实验技术条件而建立的,其特点是专业分得过细,专业面窄,并依附于课程,归教研室管理。在这种模式下,不利于学生实验技能、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影响学科之间的渗透和科研协作等。随着高校扩招,学生人数迅速增加,而高校实验投入严重不足,实验室规模偏小、功能单一,有相当数量的实验室设施落后、严重老化,难以满足学生开展动手实验的需要,实验基本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出重要作用。我国高校实践教学基地也相当匮乏,能真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地不多。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多是自己找单位,而实践单位与学生并无利害关系,因而对学生的实践过程指导不够,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则找不到实践单位。
(二)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足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缺乏实践经验是我国高校教师普遍存在的“硬伤”,尤其是实验教师要么是从外校引进,要么是本校培养,基本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实践经验普遍不足,更谈不上开拓创新能力,难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践指导。我国高校实验教师原本就数量不足,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更是严重缺乏。并且教师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青年教师居多,老教师和高级职称教师较少,致使师资水平总体不高。近年来随着学生数和课程数增多,实验教师更是难以满足教学需要。
(三)实验教学体制陈旧、缺乏创新
在教学方式方面,不少高校实验教材、教案、步骤、方法多年不变,单一化、灌输性教学仍是主要的教学方式。这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缺乏自主性、独立性和理性思考,缺乏创新性的思考和互动交流,效果不佳。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实验的内容、操作方法与步骤、报告格式甚至每一步应得到什么结果等都写得一清二楚,学生完全是在教师设定的范围内机械地完成操作。这种验证性实验教学,学生不需积极思考,只需简单地“照方抓药”即可完成,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也难以提升。
(四)学生自身实践意识薄弱
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时间少,没有工作经验,对未来的工作要么一无所知要么太理想化,不了解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从而导致他们不重视学校中的实践教学环节,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缺乏参加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验课堂中本来操作性实验就不多,即使有一些实验可以操作,许多学生也许是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也许是根本就不想动手,从而错过了动手训练的机会。有些高校提供了开放型实验条件,但利用率不高。
(五)缺乏检验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机制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宏观上尚未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更没有支持高校实践教学的立法,这使得实践教学在很多方面没有标准,没有规范,没有法律支持;微观上,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高等学校缺乏对实践教学质量的积极主动的自我约束机制,实践教学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制度化的全过程监控体系。如在现行的高校实践教学环节中占比重最大的就是毕业实习,其完成情况主要通过提交实习证明这种单一的形式来确认,其他如假期撰写社会调查报告、主动参加生产实践活动等实践学习任务则没有有效途径来证实和检验。
二、我校强化实践教学的一些做法
(一)增强教师团队的科研创新能力
优秀的师资队伍和科研环境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增强教师团队的科研创新能力可以从根本上为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有力的保障。我校始终鼓励专业教师投身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强化教师的科研实践,加大教师的学术活动范围,促进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同时,创造教师与企业合作的“绿色通道”,积极促进科研与生产的密切结合,增强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培养优秀的实验教师。学校挑选一批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较强的教师作为大学生科技活动的指导教师,并不断完善指导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梯队结构,以保证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长期有效开展。
(二)促进大学生自我创新精神的培养
1.积极引导新生。新生入学后,通过专业发展概论课及时引导大学生,并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多项课外科技活动,使大学生尽快对本专业的学科领域、未来发展以及职业前景有初步的认识。学校通过举办不同层次的学术报告会、学术交流会等,活跃校园学术氛围,激发学生科研兴趣。这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参与探索研究的积极性。
2.开放实验室。实验室在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项目、设计实验程序及安排实验时间,集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于一体,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能促进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是培养学生践行知识的最好途径。实验室的开放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的空间,同时也将极大地提高实验资源的投资效益。
3.设立大学生创新学分。借鉴国内外重点高校大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我校近年来也尝试设立科研学分,学生的发明创造、论文专著、教学实践中的创新性实验项目、优秀社会实践调查等成果经考核达到一定标准都可以取得相应的科研学分。从我校设立创新学分的实践来看,这是一项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实践的很好的激励政策,通过量化考核,能够极大地提升大学生参与各项创新活动的积极性,直接而有效。
(三)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教学基金
为了给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参与科技创新实践的环境和条件,保障大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的顺利进行,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我校通过经费划拨、企业赞助等方式筹措大学生实践教学基金。这些措施的实施,一方面能够营造良好的实验环境,保障实验的顺利高效进行;另一方面实践基金为学生实验提供了切实有效的经费保障,能够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科研基金有助于鼓励并增加大学生自主创新项目立项,让学生在科研实践中感受和理解理论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
(四)改革实践创新教育机制
1.讲授专业前沿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目前高校课堂教育中讲授的专业知识一般限于课本上的“死知识”,缺乏实际应用案例。我校要求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向大学生讲授科学研究与创新的基本方法,把与课程相关的最新专业技术和科研成果及时介绍给学生。这种做法必然在潜移默化中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通过专业前沿技术的学习促进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发挥其自身潜力,这是开展大学生科研实践的良好基础。
2.构建“教师科研—课堂教学—科技竞赛”三位一体互动模式。科研与教学互动,以科研活动带动教学活动,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提高教学质量;科技竞赛与科研互动,促进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提高参赛作品质量;科技竞赛与教学互动,竞赛既是巩固教学内容的良方,又是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是激发学生潜能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在课堂教学中,我校教师把专业前沿技术和科研成果引入课堂内容,强化工程案例教学,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开展科技竞赛打下坚实基础;把教师科研平台和实验装置引入本科实验教学,不断充实和更新实验内容,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将实习教学与教师的横向科研合作单位的生产结合起来,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给学生多提供了解企业和社会的机会;举办科研学术讲座,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使学生掌握行业发展的新技术和新趋势;举办与专业相关的科技竞赛,通过竞赛带动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科研项目,营造一种探索研究的氛围,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3.实验和实习改革。利用专业实验室开设一些开放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利用教师科研设备创办创新实验室,给学生提供更多创新实践的机会,通过建立校企联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基地。这些创新基地、实践基地、实习基地均可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学生不仅可以动手操作,而且还可以在这些实习实验过程中独立设计和独立制作,学会独立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五)改革实践教学管理
改革宏观管理,完善微观管理,建立立体化实践教学管理体系。针对高校实践教学不规范的状况,结合我校实际,制订了各环节的教学目标、操作规范、评价方法、管理制度等。学院则根据这些制度和规范实施实践教学,以进行宏观指导和质量监控;建立学生实践教学档案,对学生实践教学进行有效检验。组建专门的监督、管理小组,小组与院系教师共同进行学生教学实践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并定期向上级部门汇报;上级部门根据报告资料,不断对实践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发展的机制。此外,建立学校跟踪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制度,以及教师教学工作档案制度,完善评价体系,可以从根本上为高校的实践教学提供量化标准。
三、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实践与收获
科研实践就是让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明确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运用所学知识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实践活动。通过科研实践可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而教师的科研项目无疑为这一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最为合适的平台。作为本科生,无论是在知识和经验上,还是在课题立项、准备、实施及总结过程中,常常无法完全靠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或技能去完成,特别是在课题研究中,许多重要的实践知识可能在课堂上根本没有讲过,经验更是难以在课本上找到。从课题的立项到结题,导师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
王晓同学是参与我们课题组科研活动的一个大三本科生,她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非常强,在参加科研项目过程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下面简单介绍她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及体会。
(一)循序渐进,挖掘科研潜力,提高科研素养
在参与课题研究初期,导师针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制订了“知识扩充”套餐——文献查阅训练及新课程补充。通过文献查阅训练,一方面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学生掌握了查找文献、提取有用信息、文献综述的编写、展望科研趋势等基本能力,同时也对个人的科研潜力和能力有了初步了解。考虑到学生的精力和时间有限,导师对学生查找的文献资料依例悉心指导,一一指出问题所在,引导学生入门。通过新课程补充,使学生的知识储备与导师的研究领域更为契合,为下一步进入课题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进入课题组一段时间后,导师安排了各类指导性讲座,如科研领域前沿技术讲座、论文书写讲座、软件运用讲座等,逐步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为后续的科技创新实践打下基础。随着知识储备的不断增加,为强化科技创新实践提供更加充分的科技创新机会,导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技竞赛,如全国高校环保科技创意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等,各项比赛均结合导师的研究课题。在参与竞赛过程中,导师适时给以启发引导,促使学生提出新的想法设计方案。在实验过程中,导师为学生全程提供实验条件和实验指导,耐心指导,积极引导,促进学生对实验的思考,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到了从课本上无法学到的实践知识,并开阔了眼界。竞赛后期,导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体把关,纠正分析思路及规范科技论文的写作,为竞赛的成功奠定基础。
通过参与以导师的科研课题为依托的科技竞赛,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了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仅获得了荣誉,增强了科研与创新的信心,而且学生所学的课本知识也得到了扩展,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科研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二)科研实践为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
导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各项课题研究和科技竞赛的同时,也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导师要依据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研究内容,依情况安排科研任务,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成绩。通过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学生收获颇多。首先,参加各项科技竞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获得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全国二等奖、全国大学生高校环保科技创意设计竞赛全国铜奖,获得校级创新实践项目一项等,王晓同学今年被免试推荐为天津大学研究生。这些成绩不仅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我价值的肯定,更极大地增强了学生今后参与科研的信心,为以后的深造学习打下了坚厚的基础。其次,参与科研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将专业学习与个人的兴趣爱好、发展结合起来,用新知识武装自己,拓宽了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提前介入科研课题,使学生初步了解了完成科研项目的程序,明确了科研项目的正确选题方法,课题与生产实践的必然联系。在课堂攻关过程中,团结合作、协同攻关、合作共事的团队精神得以发扬,使学生们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科研历程也使学生充分体验到了攀登科学高峰之艰辛,也承受住了一次次失败的考验。王晓同学说:“通过这些科研训练,我的综合素质增强了,我对未来的信心也更强了。”
四、结语
加强大学生科研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高等教育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出发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切实加强实践教育,加强大学生科研训练,提高大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教师的科研项目,联系着生产实际、专业技术发展前沿及学生的培养质量,是大学生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良好平台。
[ 参 考 文 献 ]
[1] 朱东正.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07(1):76-78.
[2] 彭顺金.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J].大学教育,2013(6):14-15.
[3] 尹喜云,南.科研训练: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6):99-100.
[4] 张颖香.刍议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7(19):131-132.
良好的心态是一种素养,是健康人格的基本构成要素。但是班主任却经常因为各种各样的琐事弄得心情烦躁。为了使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班主任可以经常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它就像一面镜子,经常照照,可以看出自己是否拥有良好的心态。
一、我是否一直对自己充满信心?
如果是,表示你具有想念自己的良好心态。
自信的班主任不跟自己过不去。每个班级都有解决不完的问题和矛盾,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自信的班主任能把握前进的大方向,明白在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他坚信这些问题最终定会妥善解决。
二、我是否能做到对冒犯自己人和事不追究、不计较?
如果是,表明你有宽容的良好心态。
宽容的班主任能容逆耳之言。宽容的班主任胸襟豁达,理解人,体谅人,能认真听取学生意见,能在班级管理不发扬民主,广开言路,让学生畅所欲言。宽容的班主任能容异己之人。宽容是爱的甘露,宽容是爱的期待。一个拥有良好心态的在工作中能够宽容对待顶撞自己的、有缺点或犯错误的学生。对学生宽容,学生也报之以宽容,也就为自己往后的教育留下运作空间。
三、遇事我是往坏处想,还是往好处想?
如果总是往好处想,说明你有积极良好心态;反之,你的心态可能有些消极了。
积极乐观的班主任能够主动调整自己的心态,知足常乐。一个班级,班主任是领跑者,班主任跑得多快,学生们跟着就会跑多快。班主任是船长,指挥班级这艘航船破浪远航。具有良好心态的班主任都会保持一种积极的情绪,哪怕是处境艰难的时候,也会创造性地走出一条摆脱困境的道路。(班主任 banzhuren.cn)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是非、好坏、得失。在思考问题时,能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判断,就有可能找到走向成功的途径和方法。
四、我是否经常说感谢别人的话?
如果是,说明你有感恩的良好心态。
拥有感恩的心态都会有健康的心理,对他人、对社会心存感激的班主任会愉悦地投入教育工作。懂得感恩的班主任心事总想到别人对自己的帮助,不自大,不唯我独尊,不居功自傲,尊重他人,尊重自己。他们能以平等的眼光看身边的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奉献和努力。心存感恩的班主任“敌人”少,朋友多;朋友多,心情好;心情好,工作效率就高。
五、我是否经常读书、学习?
如果是,表明你具有不断进取的心态。
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很程度上决定班主任的思想境界,而其思想境界的高低往往决定了班集体建设的成功与否。班主任工作繁忙、头绪众多,但自身的政治和业务学习不可一日放松。经常读书学习的班主任影响力大。不学习就不能提高,不学习就有会创新。一个在知识面前止步不前的班主任,一个没有创新思想主能力的班主任,是没有影响力的。
关键词:讲道理;摆事实;良好心态
“态度决定一切”,这是美国西点军校的一句名言。本人结合教育实践,打算从以下四个角度来讨论培养学生的良好心态。
一、归零的平常心态
所谓归零,就是完全放下自己,冷静审视自己的得与失,淡化已经得到的,重拾信心去追求更高更远的理想目标。因为,如果人是活在过去,他就怀念过去;如果人是活在未来,他就期待将来;如果人是活在今天,他就珍惜现在。学生也是一样,取得好成绩之后,有些学生怀念过去、沉迷在过去的荣誉中骄傲自满、不思进取;有些学生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放眼未来,把目标放得更高更远。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实践中注意引导学生立足现在,放眼未来。
二、积极进取的心态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你在看它的哪一面?如果只看到事物阴暗的一面,总觉得这不好那不好,甚至于不惜添油加醋地去夸大其词的话,那你离尖酸刻薄已经不远了。而且你不但看不到它积极进步的一面,更没有意识去学习它的长处,这只会令你越来越落伍。我们常说的“不能轻敌”,就是要我们时时注意竞争对手的长处,学习它、攻破它,直至变为己有。唯有这样的心态我们才会不断地充实提升自己,也才会容得下别人,真正学会长大。为此,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事物不利的一面,做法有以下五个方面:感谢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坚韧;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练就了你的精神;感谢抛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的勇猛;感谢欺骗了你的人,因为他增加了你的浮沉;感谢鞭打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才能。
三、勇于创新的心态
学校教育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不断创新发展,培养学生大胆果敢的见识。创新的基础是知识和见识。如果只是生硬地教育学生,那么学生还是领悟不了,更运用不起来。本文将通过富有哲理的故事来让学生领会处事的方法和原则。故事是这样:老张和老李一人出50块钱买了一个蛋糕,老张说我来切,老李怕他切得不公平,就找了三个朋友。第一个是搞政治思想工作的,他对老张说,你要提高你的道德素质,不可。第二个是搞技术的要求,老李好好把这个面积测定一下,再考虑这个蛋糕做的均匀度,好好算好,通过优化计算,选择切入的面。第三个是制度经济学的,让老张先切,切完以后,老李先挑,保证它会尽量切得公平。第三个是制度经济学的,既创新又不费事地就把问题给解决了,何必去争得头破血流呢?
四、认真负责的心态
明确学生的责任,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是把学习搞好的内在动力。教育学生首先应该清楚自己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只有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才有可能再做一些别的什么,事无大小之分,认真对待每一件事都算是大事,固守自己的本分和岗位,就是做出了最好的贡献。就责任心态的教育引导,引入一则小故事:
五岁的汉克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到森林干活,突然间下起雨来,可是他们只带了一件雨披。爸爸将雨披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汉克。
汉克问道:“为什么爸爸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我呢?”
爸爸回答道:“因为爸爸比妈妈强大,妈妈比哥哥强大,哥哥又比你强大呀,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汉克左右看了看,跑过去将雨披撑开来挡在了一朵风雨中飘摇的娇弱的小花上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强者不一定是多有力或者多有钱的人,而是他对别人多有帮助,印证了“事无大小之分,认真对待每一件事都算是大事”的道理。
综上所述,一种良好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强。诚然,这说法未免夸张了些,但这说明了保持良好的心态的重要性,要想管理好并建成文明班级,真正出成绩、出实效就必须让班级保持良好的心态。让学生播种正面积极的思维,收获健康成功的人生,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培养一个好的心态就是要努力塑造良好的价值观,能够在人生的天平上做到心理平衡,这样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并获得健康的身心、释放强劲的生命力好影响力。好的心态有助于人的智力正常、意志坚强、品质优良、人格健全、人际关系正常、主动适应并改造环境、人生道路顺畅、人的寿命延长。
心态的好坏,在于平常的及时调整和修炼并形成习惯。人活在世上,凡事都要看开点,看远点,看淡点,心胸要豁达些、大度些,相信“任何事情的发生必有利于我、”且“办法总比困难多”,也就没有流不出的水和搬不动的山,更没有钻不出的窟窿及结不成的缘。
有位哲人说得好,“既然现实无法改变,那么只有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我们不能改变天气,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我们不能改变容颜,但我们可以展现自己的笑容;我们不能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角度;我们不能控制他人,但我们可以把握住自己;我们不能预知明天,但我们可以利用好自己的今天;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扩展自己的生命宽度。
心态不好就是心中容不下他人,那样想、那样做,其实伤害的是自己。整天抱怨命运的不公,抱怨别人都对不起自己,抱怨这地球都没有好地方了,真的不如老劳实实地努力检讨一下自己的不是,踏踏实实的生活好每一天,多看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因为自己一辈子也离不开地球,更无法飞上太空,所以,对地球上所发生的一切必须能够接纳并包容。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在大多数的独生子女家庭中,由于父母及家人对孩子的过分宠爱,造成了一些青少年学生抗挫能力差,不能承受压力,特别是技工院校的学生表现更为明显。一方面,由于学业的落后,他们大多比较自卑,不愿意面对困难,自信心不强,甚至有厌世心理,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关注和积极引导。另一方面,由于家长们更多关注物质给予和智力投资,鲜有重视孩子的心理培养,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唯我独尊,关注个人利益,自私狭隘,团队意识差。这些心理特征不利于他们的社会性发展和身心健康。拥有健康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人格特征是学生良好发展的基础,也是学校德育的目标之一。如何在技工院校做好德育和心理调适工作,培养具有健康人格心理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为他们将来正确处理各种人生问题做好准备,是一个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亟待入手的教育工作。
一、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始终
首先, 在我校每届新生入校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第一手资料。其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在校期间,针对学生身心发育规律,系统地给他们讲授心理卫生知识,帮助他们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树立正确的积极的自我观念,建立健全完善的人格,能够恰当地认同他人,面对接受现实,对社会活动有积极的倾向性,这样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再次,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寓教于乐。形式可多元化,例如开展小话剧、舞蹈、歌咏比赛等文体活动,在活动中愉悦师生心情,活跃校园氛围,丰富学生的成功体验,增加他们的人际交往机会,加强心灵沟通,培养美好的情绪情感,有助于健康心理的形成。板报、讲座、咨询等活动,向学生介绍宣传心理卫生知识、良好人格素质的标准以及预防心理疾病发生的方法,引导他们学习学会和谐相处的技巧和方式,帮助学生健全心理防御机制,在困难面前,特别是遭遇危机时,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面对。
二、引导学生立志,树立远大理想
理想是青年人成长道路上的方向和精神动力,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会使人意志坚定,前进有目标,行动有动力,为将来成就事业奠定思想基础。首先,引导学生端正人生态度,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特别要以远大的理想激发斗志,在为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勇敢拼搏,不断完善自己,自觉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其次,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为学生创业做准备。通过心理健康课、创业事迹导读,社会实践等活动,提高学生成就动机,优化人格特征,并适时进行成就训练,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增加实地体验,形成创业心理准备心态。
三、增强学生自信心
现今社会,充满挑战与竞争,也存在机遇和希望。成功源于自信心,自信心是需要培养的。学校和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努力,赢得成功,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并不遥远,通过执著地努力完全可以实现,摘得胜利果实。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演讲大赛、文艺节、百科知识问答、技能竞赛和主题班会等活动,让学生展示风采,发挥特长,通过获取更多的小成功增强自信心。值得注意的是,为使活动面对全体学生,要设计多层次评价标准,让学生感到人人都有成功的可能,跳一跳可以够得着,消除自卑和心理障碍,充满信心,投入学习中,为未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
四、激发学生竞争意识
竞争无处不在,每个职场中的人都不可避免地面对竞聘上岗和择优录用。现在社会,人们具有心理压力较为普遍。每个人在创业、应聘、就职时都会或多或少地承担风险,应对困难。怎么才能让自己在困难面前从容面对,沉着做好职场达人呢?技工院校学生在求职择业中的过程中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正视社会现实,敢于竞争,善于竞争。在校期间,我们就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公平竞争能力,有意识营造竞争环境,引导学生在竞争中得到锻炼。比如模拟面试和竞聘现场,锻炼学生沉着冷静交流,表达自己优势特长。我们还可以通过学生会干部选拔工作,让学生在演讲中,向评委和听众陈述想法,要求语言逻辑性强,思路完整。这样可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五、训练学生抗挫折能力
现在的家长对孩子普遍娇惯宠爱,穷什么也不能穷孩子。从小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青少年学生,大多承受不了失败的打击,抗挫折能力差。失败是成功的必经之路,只有经受挫折才能获得成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引导学生明白,渴望成功的同时也要准备迎接失败,通过挫折积累的经验和教训是最好的财富。参与竞争时,也要因时因势,合理规划,把握时机。竞争失利时,要及时总结经验,调整好心态,充实自己,重新迎接挑战。理想与现实是有距离的,社会大环境、用人单位需要和个人能力特长都是客观情况,任何的选择都不可能百发百中,要坦然对待挫折,理性看待社会需要,正视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要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在逆境中锻炼自己,完善自己,克服心理障碍,增强适应环境能力,以良好心态等待成功的到来。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
在21世纪的社会生活中,无论富贵与贫穷,无论生活好与坏,无论地位高与低,几乎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段故事,都有无法一段令人伤心的事,有的人会与人诉说,有的人选择埋藏在心中,当我们自己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时,这就要告诉自己,要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去自行化解心中的悲伤之事,防止它们影响到我们的生活。
一、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要解决一个问题就要找到其中的原因。然而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种,下面分析了几种重要的原因。1.社会心理因素压力山大,已经成为人们口中的常用词汇。也正是,身边人给我们的压力让我们产生了一些消极的思想,让我们产生了“生无可恋”的情怀。如,当我们是一个学生时,总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让我们苦恼,当我们步入社会时总会有亲戚朋友问你,什么工作啊?业绩怎么样。工作稳定后,又来了个催婚让我们手足无措,长此以往让我们在心中产生了对自己不自信甚至自卑的想法。2.自身的消极心态人们总说心态很重要,一个好的心态能使你年轻几岁,而一个坏的心态也会加速你老去的时间。在心中的怨气不断的堆积,长此以往,会伤害我们的身体。所以,适当的排解心中的压力很重要。
二、建立积极健康心理的措施
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不光自身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对于一些文化水平偏低的人群,需要相应的心理学引导。从社会水平上对一些悲观主义者提供帮助,更有利于他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到良好的定位,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1.心理学的构建所谓的心理学就是将教与学联系起来的关于心理的一门学科,它旨在帮助人们从悲观的心态中走出来,建立一个健康乐观的心理,增加人们的幸福指数。(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大学生: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明天。而一个大学生的成长对他们的身心要求尤为重要,同时,大学生身处校园环境对心理学的教授提供了方便。文化水平低的人群:这类人群知识面少遇到事情可能不懂得如何排解,进行相关的教育,有助于他们更深层次的看待一些事情。其实,心理学的教育不只针对以上两种人群展开教育,如今国家已条例,对小学,中学更多的孩子实施素质教育,让他们从小从心里健康中获益。(2)心理学讲授范围对于大学生而言,正处于面对步入社会和在学校之间的交接处,因此,一个良好的转折至关重要,向平时学生上的课,如思想品德,原理都很重要,除此之外,还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如人际沟通等教会大学生如何在社会上有礼貌的游刃有余的为人处世,减少与人沟通不和谐带来的困扰。对于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可以前往相关的乡镇地区开设讲座,开宣传大会,带动群众的热情,让他们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利用媒体做一些公益广告,宣传积极心理的好处,以及消极心理的影响,使人们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在人们的思想中明白健康心理的重要性。3.自身的暗示自己明白一件事情才是真的明白,不断告诉自己你很好,你很棒,每天早上对着镜子给自己一个微笑,很重要,这个小小的举动不但可以为一天营造一个好心情,还可以培养一个人的自信,让一个人快乐的度过每一天。除此意外,我们还可以参加活动,和同学,朋友一起去玩耍打闹嬉戏,这样的活动有益我们培养语言能力,培养沟通能力,培养团结合作意识,都有益我们身心健康的培养。
三、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是一个人素质教育的体现,是完善健全一个品格的途径。心理健康教育不光对自身有益,对他人也有益。1.好心态赢得好身体保持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可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长期抑郁寡欢会让人神经低落,精神萎靡,甚至会产生疾病,丢失生命。每天早上醒来,用一个满满的微笑迎接新的一天,会让自己看起来自信,对生活事业充满热情。长此以往,他将成为一种习惯,对自己的健康有好处的习惯。2.好心态影响他人在一个团体中,大家的情绪都是相互影响的。身心健康的人不但使自己快乐,也把快乐带给他人,将好心情传递给他人,把正能量传递给他人,使他人变得阳光,给他人一个积极向上快乐的心态。如果一个团队中,人人都能阳光都快乐,又何愁团队不阳光,何愁不赢呢!3.好心情影响社会的和谐如果每个人心中都有怨气,发生些摩擦就会演变成一场硝烟战火,最终会导致社会乌烟瘴气。如果每个人都笑脸迎人,给他人温暖,那么就多一种有效沟通的可能。他是产生和谐社会的基础,一个社会秩序井然有序的必要条件。总而言之,实施心理学的教育已经是我们刻不容缓面对的事情。不久的将来,素质教育将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生产力,素质教育改变人的命运。前不久,歌手乔任梁不幸离世,警方调查原因称患有抑郁症。之后,媒体又报道了很多个因患有抑郁症而自杀的明星,很让人心痛,究其原因,不过是她们每天忙于工作,不能很好的开导自己,使自己身心疲惫。不堪重负,选择逃避,离开人世,不知,当她们离开的时候,会不会又那么一瞬间的后悔呢?这些已不得而知,但是,我相信,如果当初知道自己病情的时候她们就能及时治疗,应该会有不一样的后果。因此,说有一个阳光的身心健康多么重要。
总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体现。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今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有消极的思想,然后如何解决上述的问题,由进一步说明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旨在告诉21世纪的每天微笑面对生活,保持心中一方净土,提高人们心中的幸福度,提高社会的幸福指数。
参考文献
[1]雷鸣,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构建:内涵,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J]四川理工学院(社会科学版)。2014.06.03.13:52
关键词:引航员 引航事故 引航技术 引航经验 良好心态
统计广州港2012年度至2015年度共发生51起引航事故(或隐患)一些数据,其中当事引航员级别:高级12次,占比23.5%,一级19次,占比37.3%,二级15次,占比29.4%,三级5次,占比9.8%;能见度良好48起,占比94%,能见度不良3起,占比 6%;白天(0600―1800)31起,占比61% ,晚上(1800―0600)20起,占比39%;船舶机械故障原因3起,占比6%,人为原因48起,占比94%;新南沙港池内7起,占比 14%。(备注:统计数据为笔者极尽可能从权威数据收集,独自整理,仅代表笔者认可的准确性和用于此文章论述的依据。)
引航员的人为因素引起事故(或隐患)占绝对大多数比例,而这些人为因素引起的事故(或隐患),从统计上分析,主要不是引航技术上的原因:引航员级别由高级、一级、二级到三级,所占比例并没有明显差别,一般都认为引航员的级别更高,相对引航技术更好。也不是外部因素如晚上白天、视线好坏,船舶类型不同,航道码头水域等,这些外部因素的某一项都没在引航事故(或隐患)占明显比例。
再论述技术原因,一个合格引航员,先航海院校理论学习,再到引航站长期实习,经考核后晋升为三级、二级、一级、高级引航员,已应该具备相应的引航技术及经验。而引航工作的安排,也是严格根据引航等级即引航员应有的相应技术及经验来安排。
对于外部因素,根据港口相关规定,引航单位的安排,亦尽可能避免外部不安全因素对引航操纵的影响。
从其中的几个案例分析。
2012年1月21日15:23时,能见度良好;引航员引航的迅城(KOTA EDSPERS,集装箱船,L195米,D11.3米)追越自引船舶锦江河轮在伶仃航道#23/#24浮筒附近发生碰撞。事故会议上分析,主要是由于航道转向处追越,追越船速快,船舶过于靠近另一侧航道边沿造成岸壁效应,再叠加要向同一侧转向的舵效,使得追越船过度转向,用反向舵角也不足矫正这种过度转向,从而造成碰撞事故。当事引航员及参与讨论众引航员从技术分析都认同,可以认为大家无论是理论上还是技术上都知道,也知道港口管理规定航道转向处不能追越。可最后还是发生了这样的事故,应该是当事引航员从心理上放松了安全警惕,想更快追越别船。
2015年07月26日21:48时,能见度良好。引航员引领滚装船凯瑟琳(MORNING CATHERINE,L194.11米,D9.5米)离新沙拟走西航道出口,离泊后在新沙二泊位对开水域掉头时搁浅。事故后分析,显然极为简单,正常操作,应该驾驶船舶到更北边(更往前)的NO.89DH锚地掉头,然后驶入西航道。当事引航员作为一级引航员,当然熟知此处水域水深情况和常规操纵方法。在分析会议,当事引航员也确认这一点,参与分析的众引航员们也都表明熟知此处水域水深情况和常规操纵方法。但是当事引航员当时想更快掉完头进入西航道出口,因为船往NO.89DH去,要花更多时间,也就从心理上放松了安全警惕,抱着侥幸心理。
新南沙码头,主要靠泊大型集装箱船舶。大型船舶引航,都安排高级别的一级、高级引航员引领,但这几年都出现了靠泊新南沙码头时碰撞(碰触)码头造成码头损坏事故。事实上,新南沙码头设计合理,港口靠离泊环境相对广州港别的码头并无更多不良因素。所出现的靠离泊碰撞(碰触)码头事故,都是人为因素,而从技术层面分析,并无难度。个案上看,有入泊速度过快,有入泊角度过大,都是一个合格引航员应知应懂,可以避免的事故。事故后的分析,都是心态问题,想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