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发展路径规划范文

发展路径规划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发展路径规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发展路径规划

第1篇

[关键词]学校管理;发展规划;学校文化

随着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重塑学校文化、用文化再造学校已成为学校管理者的共识。然而观念的革新并不等于行动的有效改进,文化学路向只是为学校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学校教育的特殊性以及学校文化的复杂与多相决定了将学校教育过程和文化创造相结合是一项艰巨的变革。欲以学校文化统摄学校整体发展进而实现学校教育的创造性转换,需要学校管理者尤其是决策者在处理涉及学校发展根本利益、长远目标等战略性问题方面,具有更高的战略性谋划能力和水平。

一、学校发展规划的若干现状

“战略”一词来源于希腊语strategos,其含义为“将军指挥军队的艺术”。在教育领域,美、英等国家继20世纪80年代中期推行“校本管理”后,又于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倡导实施“战略管理”,强调学校要把自身条件与环境相适应,来谋求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同样,我国教育研究者在及时借鉴其他领域关于战略管理实践研究最新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多学科理论对学校战略管理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是,在学校战略管理实践尤其是学校文化发展战略的谋划方面,无论是理论应用还是实践探究均显得相对滞后。

在此,综合江苏省普通高中星级评估专家对江苏省部分三星、四星级高中(相当于原省重点高中、国家级示范高中)发展规划的剖析,我们可以将当前学校发展规划中存在的共性不足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在发展的目标和内涵上,一些学校虽已有几十年的办学历史,但由于学校管理者缺乏科学而深刻的战略性思考,学校始终未能形成有个性特征的办学思想和实践方式,学校发展目标不明确、学校发展定位特别是目标定位不准确,未能更好地制订出远期、中期和近期规划来引领学校的发展。同时,由于未能真正发挥教育评估应有的导向功能,部分四星级高中未能充分关注示范性、实验性的内涵建设,未能把课程建设、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两大战略支柱,使学校从外延式发展转入内涵式发展。

第二,在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上,一些学校管理者虽然具有较为强烈的打造品牌意识,但在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上却是致力于做大与快速扩张,特别是某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热衷于超大规模学校的易地新建,举债“圈地”动辄数百亩,招生规模膨胀了三四十倍。创品牌固然要有规模,但更要有质量,学校应处理好做大与做强的关系,要“做精做强”。

第三,在规划的内容和结构上,一些学校的发展规划在内容上“缺少针对性、示范性”,提法上“不准确,操作上不切合实际”,既无清晰的目标体系和计划体系,又无有力的保障体系和监控体系。同时,一些学校在内容阐述上也较为普遍地存在不具有个性,未富含先进理念目未能独特表述等问题。

第四,在特色的定位和提炼上,一些学校对办学特色的理解存在偏差,或是以为特色就是高考质量,或是将培养少数音体美特长生渲染为特色。部分学校虽然有一些办学亮点或者说在特色建设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依然未能总结、提炼出“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个性化办学经验,未能将学校特有的传统优势与办学特色相融合,未能进一步梳理出能够支撑学校整体发展的办学特色。

二、学校发展规划的问题归因

造成学校发展规划存在诸多欠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学校外部因素而言,由于学校发展规划在整个教育规划体系中属于微观层面,是区域教育规划下的子规划。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制约学校发展规划“应然”功能实现的客观因素,而各级政府的教育决策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的科学化水平,是决定学校教育在满足学生和社会需要、达成个人和社会目标方面能取得何等效率与效益的重要潜在因素。从学校内部角度看,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对规划的必要性认识不够

有的学校管理者认为,学校发展规划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与其花费那么多精力搞规划,不如把力气用在“实际”工作中。这种所谓的“苦干、实干”,极易使学校步入盲目实践的境地,也不可能使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观念所表征的正是学校管理者对规划的功能缺乏科学、完整的认识以及自身教育理论素养的不足。

(二)在规划制订过程中的自主、创造意识不强

学校发展规划应是学校管理者集全员之智慧,积极寻找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科学预测学校发展前景,主动提出实现目标优化所需的计划、方法和途径的一个自主且富有创造性的过程。但是囿于传统的思维方式或工作惰性,有的学校管理者在发展规划的制订上习惯于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设计,或是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区域性、纲要性规划变通照抄,或是把其他学校的发展规划变相换脸,使发展规划形同虚设,缺乏实际意义。有的学校管理者虽然在发展规划上也经过一番斟酌,但由于既未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和研究,也未经过各方专家的多重论证,因此无法形成实施合力。

(三)对学校发展定位的适切性把握不准

科学的规划必须建立在科学诊断、预测的基础之上。有些学校之所以对自身发展定位不准确,一是对自身的发展现状认识不清、分析不透,既没有明确的量化分析,又未进行足够的质的研究;二是对发展规划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学校组织系统内部结构的多样性以及学校内外环境影响的交互性等认识不足,在决策上偏好于支持性信息,且不同程度地存在急功近利的倾向;三是对区域间的教育基础、经济水平、人口、地理等方面的差异性认识不够,或是把研究的视域仅仅局限于本校,或是脱离学校实际的资源条件、办学的基本规律,一味地强调规模而无视其他因素。

(四)对规划回溯性再评估的关注度不足

大部分学校管理者虽已意识到发展规划需要通过领导班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资金的落实和正常周转等予以保障,但常常忽视对发展规划进行必要的全程监控和再评估。学校发展规划不仅要注重静态的规划结果,更要关注动态的规划及其实施过程。学校应借助回溯性再评估来检测目标的达成度,实现信息的循环反馈,以便及时有效地修正、调整工作目标。然而,在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过程中缺乏完善的内部评价机制加以监督已是大多数学校发展规划的软肋。

三、学校文化发展战略是学校发展规划的基点

重大的改革不是在实施单项的革新,而是在变革学校的文化和结构。因此,针对教育发展的趋势,根据学校所处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学校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谋划符合国情、区域特点和学校特色的学校文化发展战略是学校发展规划构建的基点。

鉴于学校战略管理的要求以及学校发展规划中存在的现实缺失,学校管理者在建构学校文化发展战略时必须重点关注这样三类问题:第一,学校文化的地位和内外环境如何,如何对变化中的环境作出反应并积极促成学校文化的革新;第二,建设怎样的学校文化,战略目标是什么;第三,怎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应如何配置各项文化资源、实施怎样的战略对策。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对学校文化内外环境的发展战略分析

战略管理不同于目标管理、质量管理等常规管理的特点之一在于它不只是关注学校本身,而是更为重视学校与环境的关系,因为任何一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它所处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虽然学校与其所处环境的影响是相互的,但就影响力而言,环境的影响力远大于一个学校组织对环境的影响力,所以环境是制订学校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学校管理者必须对特定战略时期内学校文化发展内、外环境进行综合调查、评价和预测,充分认识学校所在环境的特点,预见并适应其可能性的变化,努力实现学校与环境的高协调性。

对学校文化发展内外环境的分析,管理者除了可参照通常采用的SWOT分析法(态势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等之外,对学校文化进行自我诊断也是一种可行的尝试。学校管理者可从日常的教育工作行为现象人手,针对学校工作当前关注的重点,对学校组织的一致性程度和自主驾驭程度等进行诊断。例如,每一所学校都有日作息时间表,对于这校校均有、人人司空见惯之物,很少有人会去深入思考它与学校文化之间的关联。事实上,日作息时间表既制约着师生日常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作为学校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又是限定学校本身的首要象征,具有强大的文化特征,在学校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帮助学校营造组织气氛方面,它“不仅仅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施加权力,而且形成了他们‘学校是什么、应该是什么’的概念,限定了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指令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

(二)学校文化发展战略选择

发展战略选择是管理者在对学校文化发展内外环境分析后形成战略方案、评价战略方案进而对战略方案加以选择、优化的过程。通过发展战略分析,学校在兼顾一般战略、备战战略或可替代战略等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形成多种可供选择的战略方案;在坚持适宜性、可行性、可接受性等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对战略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围绕学校文化发展的目标和任务,结合学校文化发展环境的现实状况以及自身的教育特色、发展重点,最终将经过评价的优化选项予以确定。

当然,现实中的学校文化是复杂多样的。对于实际运行中的学校而言,发展所面临的环境条件不可能只是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等之中的某一方面而极可能是多方面的综合。因此,对发展战略的分析和选择,学校管理者不能局限于某些常用或通用的分析方法和一般的发展战略,而需要审时度势、敏锐鉴别、灵活选择并加以创造性地运用。例如,学校管理者可从学校实际出发,选择特色文化发展战略、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学习型组织发展战略等。但另一方面,学校管理者也不能一味地以学校个性来拒斥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极具问题解决适切性的发展战略,如系统分析法所强调的战略定位和系统分析两大环节就颇值得借鉴,因为学校管理者必须始终对战略定位这一最为基础的战略思考给予高度的重视。

(三)学校文化发展战略实施

发展战略实施即是管理者将选择、优化的发展战略转化为具体行动并达到预期战略目标的过程。学校文化的延续性使学校文化改革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原有根深蒂固的观念较易遮蔽学校管理者的视野,特定的文化因曾经有效而被固守。这既表明发展战略实施的复杂与艰巨,也意味着相比于发展战略的分析与选择,发展战略的实施显得更为关键。所以在实施战略转化的行动过程中,学校管理者必须把握好战略的操作化、制度化和控制化这三个重要环节。

第一,针对学校文化发展的状况和学校自身特点,构建起学校文化发展总目标之下的近期、中远期目标乃至各个学期、每个学年的具体目标,形成一个支持总体目标的网络,保证学校文化发展目标的清晰、持续与稳定。

第二,通过学校文化要素的系统整合和组织运行机制的改善,进一步发挥学校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功能,借助学校制度文化的健全与完善将选择、优化的发展战略落实到学校文化主体和客体、学校文化场的建设之中。

第三,建立学校文化的自我诊断与评价、保障与监控机制,使学校文化主体在积极参与战略实施的同时能自觉地进行自我反思和研究,借助具有适用性的学校文化发展保障体系和自我监控机制,实现学校文化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第2篇

蒋巷村以农业起步,在先天农业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上世纪60年代通过大力治水改土工程改良土地,实现农业的快速发展;80年代,蒋巷村瞄准市场先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建材加工业,迅速跃升为该省的龙头产业,提高了村庄经济实力;进入新世纪,蒋巷村在大力巩固拓展工业的同时,以工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反哺农业,打造农民新居、农业规模化生产以及生态种植园,并建立起一系列景点设施,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蒋巷村的成就与当地政府扶持和推广分不开。早期农业经营分散,规模效益不高,当地政府及时提供涉农优惠政策,引导蒋巷村依托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带动了广大农户增收。工业方面,当村级龙头企业遭遇金融危机以及其他企业的激烈竞争时,政府部门主动对接企业,实行增值税转型政策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将其推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旅游业方面,该村旅游资源并不突出、旅游吸引力较低,政府一方面大力推广宣传,一方面积极开展旅游业税收优惠措施,支持和鼓励企业开拓市场,大力扶持其乡村旅游品牌。蒋巷村在资源条件相对贫瘠的情况下,走出了一条“改天换地、农业起家、工业发家、三产协同”的创新发展之路,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并通过工业经济反哺农业、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互动发展,带来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

2、大山村——本底良好、政府拉动、旅游慢村

早期大山村由于处地偏僻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缓慢,但生态环境保持良好,2005年高淳确定“生态立县”的发展方向,重点打造“国家生态示范区”,在此机遇下大山村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生态旅游转型之路。在政府主持和出资下,大山村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对建筑风貌进行改造,打造田园风光特色,扶持农家乐专业户,一跃成为本省内的乡村旅游示范点。2011年,随着桠溪镇被评为“国际慢城”,大山村作为“国际慢城”的核心组成部分,具备非常突出的发展条件和优势。通过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休闲农业,打造高标准的乡村旅游业。为保障旅游配套服务业的高水平化,桠溪镇政府出台了统一的农家乐资格认证标准,并出资对环境整治进行改善和提升。目前村内已建成16家特色农家乐,可同时接纳上千名游客,每户年均收入达30-40万元。该村还通过招商及合资的方式开发休闲精品旅游项目,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扩大“国际慢城大山生态之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大山村在本底条件和区域环境基础上,通过政府扶持,以“整体打造、标准管控和庭院经济”的重点,实现了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政府主导的整体打造有效地保证了旅游产业的整体质量,强调政府对旅游硬件设施的标准性把控有效避免了接待设施的参差不齐,推广庭院经济充分利用村民房前屋后的院落以及零星的土地、水塘,形成果蔬种植、家禽养殖、居住、餐饮接待等复合功能,打造出家家门前有绿树、户户门前有花香的生态经济循环发展模式。

3、张阳村——农业起步、发展苗木、拓展旅游

第3篇

低碳生态社区的低碳生态性主要体现在自然、社会和经济三者的生态性,主要指高质量的环境指标,以绿地为主的住区结构模式,充裕的自然空间,较好的自然亲和性[2]。社区个人、团体和组织都将生态观融入自己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可以拥有更为和谐的邻里关系。同时,社区必须走生态经济发展的道路,使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和谐性还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低碳生态社区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所以低碳生态社区应是一种多功能的社区,体现人、建筑、环境的和谐统一,将人车分流、绿色建筑、生态步道等思想融入建设中。低碳循环性主要体现在社区规划、能源结构与生活消费等诸多方面。低碳生态社区运营所采用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能源的清洁、安全、高效利用。建设低碳建筑,倡导居民对于日常生活用品也尽可能选用低碳产品。同时,低碳生态社区应该在满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协调区域化发展,提升整个生态化循环。3)系统高效性。低碳生态社区是一个由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等若干个子系统构成的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口流必须是高效益的流通转换。低碳社区的规划和建设应以“低碳化”为指导原则,追求城市的紧凑、舒适和宜居,从本质上改变能源的利用方式,提高能源的转化率,倡导使用公共交通,实现经济、生活的高效化和集约化。

低碳生态社区的规划实践

1国外低碳生态社区实践基本概况

低碳生态社区的实践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区的人口规模都相对较小,300人以下居多,外国相关学者曾根据生态社区所处的位置、规模大小等特征将其分为乡村生态社区、城市绿化带地区项目、城市更新项目和生态城镇等四种类型[3]。而国外生态社区的建设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开发棕地,减少城市的扩张,保护生态环境。2)提倡绿色出行,通过采取限制停车位设置、进行道路路面特殊铺装等措施,积极倡导非机动车的应用。3)有效利用能源,实现能源的可循环利用与建筑的节能设计。4)强调社区的公共参与性。

2国内低碳生态社区实践概况

我国低碳社区建设刚刚起步,对低碳社区的研究处于摸索阶段。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更是以低碳为口号,同时以万科、万通、郎诗、当代等企业为代表的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策略联盟也发起了低碳绿色运动。固然我国的生态社区建设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由于我国实际的国情与现状,低碳生态社区的建设和发达国家仍存在很大差距。从社区规模而言,我国的社区人口在5000人~10000人,这无疑从技术层面上增加了建设低碳生态社区的难度;从组织管理而言,我国居民的公众参与意识薄弱,生态保护重视度不够;从评价指标体系而言,未建立合理的低碳生态社区的评价指标体系,无法进行界定,这些都是我国低碳生态社区建设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原因。

低碳社区规划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在低碳生态社区的建设与运营体系中,规划设计、建设、验收与使用管理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因此实现它们的分步发展与整体协调是实现低碳生态社区的重要途径。

1规划设计的可持续性

1)土地布局规划:功能混合的土地利用模式与紧凑的空间布局形态。城市的活力在于不同城市功能的混合和人类活动的流动,土地使用兼容性制度为土地使用的混合和多元化提供可能[5]。现代主义过分强调城市的功能分区,使居住区与商业区彼此分离,从而造成多样性城市生活的消失,人文气息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千城一面的城市景观。因此,在低碳生态社区规划中,应首先抛弃功能主义的束缚,强调多种功能的混合,在社区中合理布置商店、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和户外活动场所,增强社区各功能空间的有机联系,不仅可以创造更好的邻里关系,也可以达到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2)交通系统规划:步行交通系统与绿色出行方式。社区对内交通应建立完善的步行交通系统,保障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都在步行可达的范围之内,以减少居民的出行需求,达到减少机动车交通为目标。同时在社区对外交通规划中,为营造低碳生态社区,社区内应提供良好的交通联系,包括公交车线路和轨道交通线路,倡导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公共交通体系,提倡人们采用更为绿色的出行方式。3)社区生态环境系统规划:低碳生态社区的规划应注重内在各系统的协调发展和各种生态流的畅通[5],使社区生态系统向有序理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利用绿地生态系统中的“碳中和”功能,以尊重自然为前提,建立完整的生态系统网络,采用斑块廊道基质等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增加社区内部物质流和能量流的交换,保持社区内生态系统的平衡。

2建筑设计与建设的可持续性

1)建筑的高效节能设计:绿色建筑应注重使用保温材料和构造,提高建筑热环境性能,同时高效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使建筑自身达到自给自足的可持续状态。具体做法如:可在建筑的内外表面采用高性能的保温材料、高效节能玻璃等,从而对建筑物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采用外墙隔阴和屋顶隔热的措施,控制建筑物对热量的吸收;采用自然通风降温手段减少耗能与空调费用。2)健康环保建筑材料:在城市低碳生态社区的建设中,采用的健康建筑材料不仅仅是人们对安全居住环境的需求,同时可以减少这类材料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可以延长住宅的寿命,有利于减少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以达到城市低碳生态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使用管理与运营体系的可持续性

中国的生态社区建设落后于发达国家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缺少社区居民的公共参与。只有通过提高社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改变居民的生活习惯,养成节俭的消费观念,低碳生态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才不会断在最后一个环节。构建低碳生态社区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从其规划设计到后期管理都应注入低碳生态的理念与意识,这不仅仅是针对于居民,也要针对于规划者与管理者。居民在低碳生态社区构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应自觉参与,积极献策,社区的主体是人,因此,让人们拥有更好的居住空间与居住环境才是建立低碳生态社区的最终目标。

第4篇

关键词:郑州航空港;发展规划;空港经济

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功能定位及解读

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这是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其中对实验区的战略定位是以郑州大型航空枢纽为依托,以发展航空货运为突破口,着力推进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着力推进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着力推进对外开放合作和体制机制创新,探索以航空港经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新模式,努力把实验区建设成为全国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为中原经济区乃至中西部地区开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郑州地处我国内陆腹地,郑州机场是国内大型航空枢纽,空域条件较好,地面交通发达,具有建设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的独特优势。确定国际航空物流中心这一定位,就是立足郑州现实条件和发展潜力,强调通过建设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机场,打通连接世界重要枢纽机场和主要经济体的航空物流通道,完善陆空衔接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提升货运中转和集疏能力,逐步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国际航空物流中心。

近年来,一批电子信息、生物制药、航空运输等企业在郑州机场及周边加快集聚,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智能手机生产基地初步形成,呈现出航空枢纽建设和航空关联产业互动发展的局面。确定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这一定位,有利于发挥实验区航空运输综合带动作用,推动与航空关联的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形成全球生产和消费供应链重要节点,引领和推动中原经济区乃至中西部加快转型发展。

确定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这一战略定位,有利于依托郑州大型航空枢纽建设和航空港经济集聚发展,搭建起立足中原、服务中西部、连接世界的对外开放新平台,实现内陆地区与国际市场的直接对接;强调通过提升航空港开放门户功能,推进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发展和陆空口岸建设,完善国际化营商环境,提升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层次,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富有活力的开放新高地。

按照中原经济区战略确定实现“三化”协调发展这一核心任务,推动现代产城融合发展,是实验区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确定现代航空都市这一定位,就是要借鉴国际经验,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推动集约节约发展,建设具有较高品位和国际化程度的城市综合服务区,为空港、产业发展提供服务支撑,建设现代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实现以航兴区、以区促航、产城融合。

确定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这一定位是基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潜在优势确定的,描述了未来十年以及更长时期内,实验区在中原经济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大局中的作用。推动与郑州中心城区、郑汴新区联动发展,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最具发展活力和增长潜力的区域,既顺应了实验区加快发展的需要,也体现了实验区与周边其他区域联动发展的要求。

二、郑州空港经济规划实践难点探析

郑州空港经济规划业已批复,下一步如何将其变为现实,完成各项既定目标已经成为摆在各级建设者面前的当务之急。从经济发展规律出发,科学地、客观地、全面地辨析出规划实践中可能会遇到的难点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1.如何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持续性

2010年8月,富士康国际和其关联企业进驻郑州航空港区,以及随后的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的获批和封港运营,一大批实力雄厚的世界知名企业纷纷抢滩郑州,郑州航空港区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这是郑州空港经济规划的建设背景。随着长三角、珠三角劳动力成本日益增加,劳动力成本的增幅已经超过了用工荒引起的产品运输成本的增幅,出于控制成本考虑,以富士康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纷纷将工厂由运输成本较低的沿海地区迁至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中西部内陆地区,郑州、成都、重庆、淮安等工厂的建设和产能的日渐增加都是基于上述原因。

如何发挥实验区的政策优势,进一步吸引符合规划要求的能通过产业转移获益的企业落户,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持续性,是郑州空港经济规划的实践的难点之一。

2.如何建设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的比较性优势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同时又是重化工业大省,煤电铝等产业占比较大,适合航空运输的高端制造业占比相对较小。首先,随着欧美经济的持续低迷,海外市场的消费需求复苏乏力,我国对外出口贸易额仍将维持历史低位;其次,中原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均收入偏低导致其消费进口产品能力不高;最后,河南远离我国传统国际航空货源的主要生产和消费市场,运输成本高企限制了其集散能力的发挥。以上三点是建设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不可回避的现实。

因此,如何克服实验区的客观劣势,尽快找出自身建设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的比较性优势,是郑州空港经济规划的实践的难点之二。

3.如何创造实现核心区功能的引致条件

按照郑州空港经济规划,其核心区是以总规划面积为356平方公里的航空城为主体,主要发展航空服务保障和维修、飞机零部件制造和航空租赁等航空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光电与半导体、新材料等高端制造业以及教育培训、商务休闲、医疗保健等城市配套服务业。要实现上述核心区功能,需要上下游产业配套的硬件的支持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软件的支撑,目前这似乎都是郑州乃至河南的短板。

因此,如何尽快全面提升实现核心区功能所必需的软硬件的引致条件,是郑州空港经济规划的实践的难点之三。

4.如何构建实现主体区功能的外部政策

按照郑州空港经济规划,其主体区是以郑汴新区和上街通用航空产业基地为主体。以郑州新区为依托,主要发展总部经济、金融证券、汽车制造、文化旅游、高端居住等产业;以汴西新区为依托,主要发展家电生产基地;以上街通用航空基地为依托,重点发展商务运输、飞机4S店、飞机租赁、通航飞行器组装制造等通航核心产业。要实现上述主体区功能,需要管理便捷、税收优惠、低空开放等外部政策的配套支持,积极思考和实践利用实验区的各领域优势去寻求外部政策突破是必要的。

因此,如何适时出台促进实现主体区功能的各项外部政策,郑州空港经济规划的实践难点之四。

三、郑州航空经济规划的实践路径探析

1.突破省域思维局限发挥广域辐射引领作用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实践不应只局限于服务和保障郑州市和河南省的地方经济发展的省域思维层面,而应将其置于引领中原经济区建设乃至国家整体产业升级的广域思维层面。突破狭隘的省域资源供给束缚,依据市场经济规律,高效配置和科学整合各种广域性资源。在继续做好承接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工作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发挥其在中原经济区跨省协调统筹发展的作用,为中原经济区搭建起区域性空中客货运输交通门户,以此降低中原经济区与区外的人员、物资、资金、信息的流通成本。

2.发挥区位优势建成国内航空货邮枢纽

郑州航空港地处内陆腹地,空域条件较好,加之郑州为国家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核心节点,使其构建起陆空对接、多式联运、内捷外畅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成为可能。这一独有的区位交通优势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成为全国性的国内航空货邮枢纽创造了条件,应积极联合邮政航空、顺丰航空等国内大型货邮运输企业,发挥区位优势共同建设国内航空货邮枢纽,这将为其最终建成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打下坚实基础。

3.通过颠覆性模式创新凸显实验区示范作用

简单的重复已有航空港经济区的核心功能规划必将制约中国首个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示范作用的发挥。实验区要敢于尝试、勇于突破,应采取颠覆性的制度创新来探索出一条全新的航空港经济发展模式。例如:实践产业升级和城市建设协同共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路,搭建基于冷链技术的高端多式联运物流网络等新型航空港经济发展模式,这些有益尝试必将推动实验区核心功能的再定位。

4.基于区域优势建设特有航空经济产业集群

主体区功能建设应充分考虑郑州、河南乃至中原经济区的现有产业客观实际,因势利导建设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特色航空经济产业集群。例如,通过建设低成本航站楼来吸引更多国内外低成本航空公司开辟航线,通过降低航空运输成本来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亲眼见证华夏历史文明的博大精深,以此弘扬中原文化,充分保护和科学利用全球华人根亲文化资源。这条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的打造不失为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肖李春.加快临空经济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J].技术与市场,2006(11)

第5篇

关键词:服务视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路径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026-01

1 引言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在大学阶段在对自身和外部环境进行科学的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的过程,是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开展自我管理和自我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同时,职业规划教育关系着一个人能否全面分析职业需求、培养自主规划与自我创新的能力,是引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认知、确立职业生涯目标,选择职业生涯角色和寻求自身发展的最佳途径[1]。

2 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2.1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不足

能够充分认识到大学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与作用,是高校大学生有效进行职业规划的必要前提。但是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对职业深生涯规划认识存在明显不足,对其内容欠缺足够的了解,且职业观念较为模糊,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还指停留在一个比较浅的层次上,并未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有效的职业规划。

2.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测评体系有待完善

与欧美等西方国家相比,职业生涯规划在我国发展的时期还比较短暂,总体上,还处于一个发展的初级阶段,相关职业规划教育系统理论、测评体系也不够完善。我国国内的相关学者由于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测评的研究和开发上,只是进行一些简单的修改和套用,并未结合我国国情与高校实际,制定出实效性强的职业指导和发展理论[2]。

另外,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体系也不健全,实践课时存在明显不足,且实践实习流于形式,使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打折扣。

2.3家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偏离

家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偏离是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局限性。如今越来越多的父母将所有的希望放在了孩子一个人的身上。同时过于溺爱子女,不断加大对子女的物质上供给,甚至是包揽了子女的一切事物。这不仅忽视了孩子的年龄段的感受和职业体验,还剥夺了了子女职业认知的机会。其二,功利性。部分父母过度的追求物质上的获取,把金钱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并把这种功利性的择业观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中,而忽略了子女的内心感受与职业认知。

3 服务视角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路径

3.1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

足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是有效制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因此,学校应当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引导高校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具体而言,在学生进入学校的初期,就对其进行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使学生能够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然后,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出发点,并结合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装状况,教会学生如何把社会需求与自身目标与实际结合起来,来科学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最后,努力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与校外用人单位的合作,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同时建立大学生创业中心,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3.2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服务评价体系

高等院校在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工作中,不仅要合理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还要紧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开发出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职业教育规划。其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对校内学生的职业规划档案进行整理和分类,并仔细的对其进行研究与分析,以建立出与我国高校大学生实际情况相适应的职业生涯评价体系。其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的工作的跟踪反馈制度,以不断调整、改善当前的测评系统,不断提升评价系统的可靠性与实用性。

3.3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

首先,让专职指导教师成为服务队伍的主导力量,这使得教师不仅具有足够的精力和实践去设计和规划大学生的职业教育工作,还能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学生的需求以及特点,以便更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职业规划教育方案。其次,加强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通过专业的职业规划培训来提升职业规划的能力,以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另外,将职业服务形式拓展开来,并将其贯彻落实到学生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即,在日常的教学环节中采取面授或一对一的个性咨询辅导方式。毕业后进行毕业跟踪服务,了解与掌握学生在单位的表现,以检验学校职业教育的效果,并以此为依据,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优化[3]。

4 结论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新型且日趋成熟理论体系和日趋完善的操作体系的领域。同时,它也是帮助和指导大学生就业的重要路径。我们只有不断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服务评价体系并努力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的重要指导功效。

参考文献:

[1]毕莹,范芸芸,张彬慧.在严峻就业形势下做好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J].科技信息.2010(16).

第6篇

一形成学校发展新思路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这一精神,学校在“十二五”期间,在充实内涵、提高质量的基础上,通过扩展“337”发展方式,跨越与经济社会接壤的“围墙”,实现发展的新突破。“337”发展方式即“三融入、三合作、七开发”,就是:融入各类学校,开展校际合作;融入大中小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融入社会各个领域,开展校地合作;在开发特色人才培养新模式上实现新突破,在开发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培养人才平台上实现新突破,在开发产学研合作项目上实现新突破,在开发生源基地上实现新突破,在开发就业市场上实现新突破,在开发多体制办学、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上实现新突破,在开发服务社会新领域上实现新突破。

“133”战略发展目标:“1”是一个核心目标:即建成合格的应用型本科院校。“3”是勇创三个办学新特色:即学校特色―――和谐多元,精细敢为,精细化成为学校的新标识;专业特色―――工、文为主;人才特色―――“合格+特长”,彰显“1-0”,蓝(领)白(领)皆有,一线岗位技术与管理能力俱佳。“3”是打造三个全国知名品牌:即“文化校园”建设品牌,学校成为全国文明单位;“先锋工程”品牌,党建工作进入全国高校先进行列;“两全三网四业型”毕业生就业工作品牌,在全国领先地位的基础上力争上游。

在服务资源型城市发展中,学校确立了“开门办学、开放办学、开发办学”的“三开”办学理念,专业根据资源型城市转型需要,按需设置,随需调整,特需订做,把全面培养、系统培养、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和终身学习的理念贯彻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坚持校政、校企、校校合作,坚持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课上与课下相结合,提高知识、素质、能力,学生就业好。通过增设专业社会实践学期,开展学分制教学改革和差异化人才培养、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方式,强化了实践育人环节,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实现了“合格+特长”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就业率连续10年超过90%,毕业生在黑龙江东部地区就业的超过20000人,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和骨干力量。学校被教育部命名为首批“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推广高校”。

二强化政校合作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根据此精神,为更好地发挥政府公共就业服务部门的职能作用,推进我市人才公共就业服务一体化建设,创新人才公共就业服务模式,鸡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黑龙江工业学院就共同创建人才公共就业服务联合体。构建了以就业创业成功素质训练、学生创业资讯园等为载体的就业创业指导体系,提升了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实施“政校合一”共同助推的就业工作新模式,政府人才公共就业服务进入人才密集的大学校园,发挥大学现有的资源优势,联合开展以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为主要内容的各类培训,共同打造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平台。

双方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办公合署、隶属不变、经费各自独立、互利共赢的紧密型人才公共就业服务联合体。学院以为联合体提供办公、教学场所、师资和学生资源作为联合的基础;人保局以为联合体提供人才公共就业服务职能、工作人员、服务机构、工作经费和建立人才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作为联合的基础。合力打造公共就业窗口服务平台―――人力资源市场。双方在大学校园内共建鸡西市人力资源市场和黑龙江工业学院人才市场,资源共享,办公合署,履行各自职能和交叉职能,共同开展人力资源市场工作。整合鸡西地区的人才中介和职业介绍服务机构以及就业、社保、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资源,联合搭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人事、档案管理、人才交流、人才测评、职业介绍、创业项目推介、小额贷款、证照办理、税费减免等公共就业创业相关业务服务。合力做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以人保局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部门为主体,发挥政府公共就业服务的职能作用,双方在大学校园内共建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合力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政策指导、形势分析、择业观念、求职技能等为重点内容的培训和服务工作,形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一体化服务新格局。以大学为主体,在大学校园内,共建鸡西市大学生就业创业培训基地,以大学生为主体对象,重点开展大学生职业能力、职业资格、职业测评、职业规划和创业实践、创业思维交流等方面的职业素质培训工作。根据国家和省市的需求,面向社会开展各类培训。与省教育厅三方共建“黑龙江省大中专学生就业创业成功素质训练基地“,面向社会开展培训。黑龙江省政校联合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现场会在鸡西召开。政校联合”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经验在人社部组织的“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上专题介绍经验。得到国家人社部推广至全国。

三强化校企合作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黑龙江工业学院根据学校发展定位、办学方向、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总体要求,围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办公室。充分发挥其“总调度”的作用,与院系保持密切联系,促成了企业用人与院系专业人才紧密对接。先后与黑龙江建龙钢铁集团、北京宝瑞嘉酒店、北京永晖集团、上海昌硕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比亚迪汽车制造公司、苏州华硕集团、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办学,以市场为导向,针对社会需求,进行专业和课程设置调整,开设适应市场需求、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专业,增强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适应就业技能的培养,2011年以来学校每到第三学期就开展教学实践,学校每年1000多名学生赴上海、苏州、深圳等地参加社会实践,到工厂实习,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学校还积极创新“合格+特长”人才培养模式,与上海比亚迪、昌硕集团、苏州华硕集团等就业基地深入开展“2+1”、“1.5+1.5”等校企合作的模式,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工作质量。

四强化学生职业、学业规划

每年5月是学校大学生职业(学业)生涯规划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节是学校与社会各界携手联办,推动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型系列活动。规划节以“规划人生成就未来”为主题,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职业生涯和学业设计、大学生就业创业论坛、职业技能展示、成功素质训练、校系两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六大系列活动为载体,构筑了大学生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通过一个月的系列活动及比赛,使同学们认清了就业情况,提高了就业规划意识,参赛选手通过应用科学的职业测评系统,从自我认知、家庭影响、学校教育、职业环境、专业特点、能力天赋、社会需求等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认真审视自我的优势与不足,并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前提下,自信地设定人生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科学的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为今后的职业发展,以及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每期活动聘请专家以“创业的理念来领航我们的生涯”为题,以“选择+努力=成功”为题等,围绕大学生在校期间如何学好专业知识,如何提升个人素质,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及我国目前的就业创业形势和教育体制进行了详细解读。学校万名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聆听讲座。

五强化“大思政、大课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就业创业成功素质训练

大学生就业创业成功素质训以东、西方经典的成功学思想理念为基础,以职场需求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为主线,以浅显易懂的成功案例和寓言故事为内容,以养成教育和激励训练为模式,以交流互动和赏识引导为方法,以鼓励参与和室内外实训拓展为特色,以引导大学生身心健康、自信竞争、忠孝感恩、诚信品质、责任意识、团队精神、敬业态度、沟通协作、自我管理、知行养成、不畏挫折和追求卓越等职业素养为训练项目,采取有氧训练、激励训练、拓展训练、理念交流、感悟分享、延伸指导等循循善诱的方法,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理想教育、价值观教育、自律教育、职业发展教育、职业素养提升教育、就业能力培养教育、正确择业与自主创业等教育有机地融入其中,充分利用清晨校园有效的室内外实训环境,采取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群体互动模式进行教学训练。

大学生就业创业成功素质训练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交流互动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探究中创新,体现了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教育生命的心灵互动的教学特点。学员参加训练与本专业相结合,与自身个性相结合,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与科学就业相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科学就业成功素质训练,效果显著,创建了“大思政,大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训练,培养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责任心,培养执行力等良好的习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选择,学会适应。为将来科学发展走向成功做好准备。

六推进大学生就业“三网”建设

坚持以社会需求、市场需求、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成功理念指导学生学习,以创业的理念指导学生就业,确保学生普遍就业,高层次就业,自主创业。实现毕业生就业“零距离、零库存”的就业工作目标。更好地适应当今就业创业的推荐实际需求,提升我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竞争力,提高毕业生就业技能素质,对就业能力超市全面改造,针对学生求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实际需要,学校投资100万元添置设备,建成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功能实践区。

为打造“两全三网四业型”毕业生就业工作品牌,即:“两全”即强化全员抓就业,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后全过程抓就业指导和就业能力培养;“三网”即完善天网、地网、人网为核心的就业工作平台建设;“四业”即毕业生能就业、可择业、择高业、敢创业。2011年2月以来,黑龙江工业学院围绕争创“两全三网四业型”毕业生就业工作品牌,齐心协力,积极开展工作,就业工作不断有新突破。

“三网”就业推荐模式是我校结合目前国内的就业形势和高校就业工作实际,提出的以“天网”、“地网”和“人网”三个网络(NET)为平台,建立沟通学生、用人单位和学校的就业工作综合服务模式,也是我校就业能力超市建设和应用的主要依据。

所谓天网就是利用互连网等现代通信信息技术,与遍布全国的就业推荐基地、信息站、信息员紧密联系,实现跨时空的就业推荐信息沟通网络,有效快捷地传递就业推荐信息。目前黑龙江工业学院建成了万兆校园网和具有独立域名的黑龙江工业学院就业资讯网(),形成了纲举目张的天网管理和应用平台(企业、人才市场、校系及学生四级信息化管理)。就业能力超市通过创建的黑龙江工业学院就业资讯网络平台,与全国60余家优秀的人才网站和企业网站建立了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的合作协议;同时免费为招聘企业提供网络空间宣传企业文化和适时招聘信息,为毕业生建立人才信息库和免费提供网上求职服务;利用短信平台为应届毕业生个性化求职信息;通过大学生职业测评系统为全校同学提供免费的网上职业测评服务。

地网就是学校与我校在全国各地的就业基地、信息站及我校优秀大学生创办的以创业拉动就业的人力资源公司建立密切的联系,实现季节性批量提供就业信息和即时性传递岗位需求相结合,同时为我校前去求职的毕业生提供接待服务和就业安置等工作。就业基地一般建在能长期、稳定录用我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信息站一般建在各地的人才市场、人才交流中心等就业中介机构。目前黑龙江工业学院的就业基地和信息工作站已达160个。

人网就是在校内外建立稳定的就业推荐工作队伍及兼职就业推荐信息员队伍,形成就业推荐信息员网络体系。专兼职就业推荐队伍主要以与学校密切合作的各地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主管、我校工作在全国各地的优秀毕业生骨干、全校教职员工及学生的家长和亲朋好友等为主,形成覆盖全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需求服务的多元化就业推荐队伍。目前就业信息员在全国各企业发展5000多名。

第7篇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轻轨 地铁 轨道交通制式 网络化 集约化

中图分类号:F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9-047-02

虽然城市轨道交通在当今世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但其特有的集经济、高效、环保、节能等优点于一身,与未来交通的发展趋势高度契合,在解决当下城市交通拥堵这一问题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优势,特别是现今轨道车辆技术的更新换代极为迅速。{1}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已然进入黄金发展期,发展前景较为乐观,然而也有一些影响行业稳健发展的深层矛盾逐渐暴露,值得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之内,轨道交通日益成为城市出行的最主要方式。在过去几年内,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势头较好,已然成为在世界范围内轨道交通发展最为迅速之地区,换言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已经步入“新格局”。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需求亦逐渐加大,建设的速度迅猛。首先,轨道交通规划范围扩展,实现从一线城市扩至二、三线城市发展,逐步遍及更多城市及乡镇。其次,城市轨道交通正逐渐从以地铁的发展为主,迈向以轻轨、地铁等多种不同类型的轨道交通方式并行,展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再次,在经济较为发达的部分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区,城市轨道交通正开始扩展至城际轨道交通领域。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轨道交通的建设规模快速扩大

目前,我国轨道交通的运营城市已达到22个城市,据预测,到2020年将近40个城市投入城市运营轨道交通线路。实际上,目前全国范围内已有79个城市正处于建设或规划建设轨道交通的阶段。其中计有36个城市在建设地铁,有12个城市在建设轻轨,有58个城市在建设有轨电车,有25个城市在建设快速轨道交通。{2}从《“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数据得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截至2020年,将达到1.4万公里,远景的设想是3万公里左右。{3}伴随我国行政审批的放权、民间资金的开放、政企逐步深入的合作,城市轨道交通又将步入建设。

(二)城市轨道呈网络化管理模式

分析世界各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数据,可清晰得知若任一城市的轨道交通得以多线相交,必将构成一定的网络规模,如能基本地覆盖城市的中心区域,将迅速产生“网络效应”。截至2014年,北上广这三大城市的日均客运量皆已满600万人次,其“网络化运营”效应日趋明显;重庆、深圳、武汉、南京等城市的“网络化运营”效应也在逐步显现,其日均客运量均处于100万至300万人次之间。预计至2020年末,我国将有大规模城市进入“网络化运营”的时代。{4}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进程的加快,也引发更多城市开始反思、探索城市轨道交通的管理模式。第一,多数城市逐步从原先的“重视建设规划、忽视线网规划”转向以两者并重、协调统一的方向发展。第二,不少城市正努力探索、开拓新模式,多数城市由传统的分散式迈向集约系统式。第三,逐步迈向一体化运营的管理模式,确保平台资源共享、信息互联互通。各个城市通过积极探索、相互交流,正实现各异制式相互之间的资源共享、合理配置及网络化的运营,并进一步促进城市结构的调整及升级,实现发展互动。网络化的正面思维将促使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进入新格局、新时代。

(三)城市轨道交通的各种制式快速、协调发展

从1969年我国首次建成地铁以来,至今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已将近有半个世纪,并且经各城市的深入、积极探索,我国轨道交通已渐次发展了多种制式,这些制式正协调、快速地发展。据2014年末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数据得知,地铁在其中占的比例最大(高达77.3%),而其他的制式占22.7%。然而,在分析了我国各城市远景规划的规模之后得以发现,远期规划仍主要发展,但其比例将下降至49%,而快速轨道交通及有轨电车的比重将予以提升,分别将约占17%、28%,其他的制式将合计约达6.2%。其中,轻轨约3%、磁浮交通约0.2%、单轨约3%。{5}轨道交通制式的发展将逐步形成以有轨电车、地铁、快速轨道交通为主,辅之以单轨、轻轨支撑的“多制式格局”,而这也正是国际城市轨道交通的制式发展趋势。

(四)资源共享形成集约化利用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以车辆段、控制中心、主变电站、停车场等系统性资源为必备要件,特别是停车场、车辆段更是需要占用大面积用地。故而,轨道交通的规划者正加快研究如何实现资源的共享,促进集约化利用,比如多条限度的停车场、车辆段、主变电站、控制中心可实现资源共享,部分城市甚至已实现多个停车场的同址合建。为确保各交通的相互良好衔接,应关注以轨道交通作为基点,联手高铁、航空、长途客运、城际轨道交通、公交汽车、社会车辆及出租汽车等,共同打造一体化、多元化的综合交通枢纽。以互联互通作为发展理念,创新现有实践,即在拟定建设规划时,可通过已审批规划中、相关车站的预留设计及统筹条件,融合规划内的各线路、既有线路、未来线路,形成共轨运营、跨线运营及后期拆解等,从而增强运输的能力,进一步带动城市的发展。

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一)轨道交通的规划不科学

多数城市并未结合自身城市实际情况,也未能权衡好各交通方式的比例,特别是并未厘清各不同城市交通之优劣,而采取盲目追随一、二线城市的步子来确定现网规划,一味崇尚造价高昂的地铁制式,导致资源浪费、效果甚微,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二)增大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

不少城市未能立基于自身的财力投入建设,而是以一种盲目追求进度的心态投入轨道交通的建设,或者在项目的建设初期,投入过多财力,引发政府的债务急剧增加;或者在尚未周全考察之前,就盲目地套用、模仿其他城市的建设模式,导致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政府的债务风险攀升。

(三)市场秩序较为混乱

我国当前的轨道交通整体的行业秩序较为混乱,存有恶性竞争的现象。有专家提到,以城市轨道交通的供应商来举例,其不但分布偏向分散,而且发展水平良莠不齐,有的领域甚至出现一哄而上的恶性竞争局面。因此,直接制约行业的健康、稳健发展。

(四)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从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经验,运营一公里需配备约50到70人。近几年来,我国城市轨道的建设步伐加快,设备自动化的水平亦逐步提高,对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加大。在发展过程中,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难以与自动化的水平相匹配,故而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及素质水平不容置缓。

三、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优化路径

经济发展转变时期,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也将步入新发展阶段,针对上述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面临的诸多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及企业应当采取多项针对性、可行性措施,从而推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迈向可持续发展队列。

(一)科学编制轨道交通规划

为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的《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明确指出,城市在发展轨道交通的进程中应量力而行且有序发展,合理编制规划,并且鼓励有轨电车及轻轨等轨道交通制式的发展。此文件主要从建设轨道及线网规划的角度,对轨道交通规划的发展提出新要求,是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线网规划在编制及报批等工作中的有效指导。与此同时,还要求各城市应重视土地的集约化利用、资源共享及交通枢纽规划等,实现在最大限度上发挥轨道交通高效率、大运量、环保、节能等特点。

(二)积极摸索新建设模式

城市轨道交通通畅造价高,并且短期内的投入巨大而其经济效益较低,导致在修建轨道交通时,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较大,也导致不少地方政府的债务攀升。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就明确要求应当规模控制地方政府债务,严格限定政府的资金用途及举债程序,大力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尤其是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到城市基础设施这些公益事业的投资及运营。有鉴于此,地方政府可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引入社会资本,鼓励其参与公益事业建设,一来降低了地方债务的风险,二来也能够促进轨道交通建设。当下,已经有不少城市推出如PPP、BOT、TOD+BOT等多种建设模式。

(三)完善相应监管措施

鉴于我国目前轨道交通行业竞争秩序较为混乱、恶性竞争屡禁不止的现状,应加强行业的监管力量,消除制约行业健康、稳健发展的不良因素。此外,政府应当尽快公布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较好地规范轨道交通行业的市场竞争秩序,为轨道交通行业提供一个较为良好的政策发展环境。

(四)提高管理人员技能

从上得知,我国在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进程中,专业人才的欠缺是主要不足之一。对此,应充分地利用各社会资源,尤其是要发挥各高校、各研究机构与各培训机构之功能,兴建培训基地,引入合理、科学的培训制度,促使科研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优化科研制度,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全面发展提供扎实的人才基础。

注释:

{1}洪超.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市场,2015(4)

{2}毛科俊.新型城镇化下城市轨道交通布局研究[J].综合运输,2015(1)

{3}梁莉,张望成、王雄.重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发展进程和启示[J].综合运输,2015(6)

{4}何霖,方思源,梁强升.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挑战与对策[J].都市快轨交通,2015(2)

{5}陶涛.城市轨道交通立法与执法问题研究[J].综合运输,2015(2)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交通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第8篇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后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从会议上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各级政府部门已经将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取得了突出成绩。但农民增收困难和农村实现小康水平仍然是当前农村工作面临的最大难题,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些长期性、根本性因素并未消除,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在逐步扩大还未得到根本扭转。可见,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是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又快又好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为此本文对县级农村经济发展规划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村建设 经济发展 规划

一、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业问题分析和对策

1.1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村和农业结构矛盾

1)是中国落后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农业发展的封闭,保守,更复杂和广泛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水平较低。

2)是种植结构单一。主要作物小麦、玉米、大面积的种植,木头副渔业比例较小。水产养殖在南方和北方作物不和。高质量的产品的比例仍然很低,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较小,农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主导产业优势没有发挥,不能很好导致经济的发展,导致农民经济发展缓慢。

3)是土地流转机制建设滞后。土地难以向优势产业和大户集中,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规模集约发展。

4)是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畜牧业在农业、园艺、特色工业和人均收入很低,落后的生产方式的比例,尤其是传统的畜牧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知道大多数的农民合作的主要方法。影响农民根深蒂固的传统农业生产的历史观念和生产方式。中国的市场发展的一个严重障碍的现代农业。

1.2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农业科技落后

农业产业化的技术水平不高,规模不大,产业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并刺激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产业发展能力较弱,和农民利益之间的耦合机制不太近,不足牵引作用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不能很好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技术在促进农业规模、专业化、集约化的发展,促进建设高效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农业结构的优化不是很好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化路径曲折。

2.3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教育水平落后

中国教育最大的缺陷是二元分割。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形式整体分割,形成“农村教育”和“教育之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缺乏理解的教育,大多数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因此,农村教育水平落后于缺乏合格的工人。策略依靠科学和教育在农村,做了很多限制,阻碍科技进步的科技教育水平阻碍生产,形成一系列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了农业发展越来越落后。

2.4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首先是r业投入资金不足。多年来,农业科技、信息、标准化生产、防疫体系建设和农产品检测等投资的严重短缺,农村经济体系非常脆弱,失明的农民生产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影响。以水利建设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并不完善,农业抗风险机制不健全,农业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很差。其次农业营销体系建设并不完美。出口平台建设滞后,农产品品牌意识不强,不能很好地创造自己的特色农产品,缺乏市场意识,使市场的竞争力。农业效率低下不能充分发挥农业地区的优势特点。

二、农村经济中面临农业问题的对策

2.1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1)发挥财政作用。在省级金融输入增量逐年增加一定数量的前提下,应积极争取,争取国家在我们省的投资规模方面,推出一个在自己的农业部门,提出“做”项目,计划在积极的一步一步,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一千斤”的方向和补贴,引导社会资本很大程度上对我国农业倾斜,扩大在我国农村的农业投资。

2)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除了新的农业技术革命的前沿,其关键在于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产业化、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是主要措施之一,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具有突破性发展。

2.2发展中国特色的新型农业现代化

在发展目标上,我们强调以确保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有效的供给,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收入实现双重目标,关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这样会使农业高效提供出价值。在农业发展模式上,要从我国人多地少、农业低效低值且面临巨大的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的实际出发,把高效生态新型农业作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模式。

2.3发展科教兴国战略

应该积极推行以教授“本土化知识”为职志的素质教育,改革农村学校的课程设置,让教材适合农村是重要的,让教育适合农村,培养农村孩子具备适应外部和本土两种环境的知识与能力。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参与新农村建设,农村居民知足长乐的变换,困在过去,害怕风险,不讲效率的生产生活态度,摆脱落后的封建的小农思想。学习技术知识提高劳动技能发挥主要作用在农村发展在未来,我们需要增强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让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三、未来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建议

要发展新农村经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我们要改革农业产业结构,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落实涉农优惠政策,切实用好政府的财政补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积极开展科教兴国,以科技来带动整个农村经济发展,从而发挥农村在整个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

四、结语

农村经济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好基础发挥农村基础设施的作用,在农村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健康良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只要我们不怕困难,我们认为新农村建设问题指日可待。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将面临新的是蒸蒸日上的状态。

参考文献:

[1]张月瀛:当前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分析[J].学习论坛,2009(07).

第9篇

【关键词】旅游业 城镇化 互动发展 路径 贵州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经济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带动性。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创造条件,从而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城镇是旅游业发展的依托,是旅游者的集散地,城镇化的发展可以为旅游者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和保障体系,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1]。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旅游业的物质基础。但是贵州省的旅游业和城镇化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落后状态。在国发[2012]2号文件精神实施的政策机遇下,如何促进旅游业与城镇化实现良性互动发展,从而促进贵州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是新时期贵州省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贵州省旅游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概况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贵州省旅游业和城镇化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见表1)。2012年,贵州省国民生产总值为6802亿元,其中旅游总收入就达1850亿元。2012年贵州省旅游总收入是2003年旅游总收入的16.23倍,旅游总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也由2003年的7.98%跃升至2012年的27.2%,可以说十年来,贵州省的旅游业为贵州省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贵州省旅游业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一是相对落后的基础设施与人们追求美好享受的要求不相适应。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游客的时间十分宝贵,每次旅游,都希望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看到、体验到、感受到更多更美的东西,并玩得舒服、舒心。但是,贵州通往大部分旅游景区景点的交通还不够便捷,旅游宾馆等设施还比较落后,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还不太完善,瓶颈制约还比较严重。二是层次较低的旅游产品与游客高品位的需求不相适应。当前,贵州的旅游产品多而不精,大多还停留在观光旅游的层次,难以满足高端游客的需求。三是传统的旅游经营管理模式与旅游业市场化、国际化、规范化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特别是旅游境外市场疲软,高端旅客少,加快培育高端旅游市场和境外市场的任务紧迫而繁重。

贵州省的城镇化水平在近十年来也有着较大的提高,由2003年的24.81%,增加到2012年的35.96%,城镇化率年均增长4.2%。但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贵州省的城镇化水平仍然很低,发展速度也相对缓慢。2003年,全国城镇化率为40.5%,贵州省城镇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69%;2012年全国城镇化率为52.6%,贵州省城镇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6.64%。当前贵州省城镇化总体特征是城镇化水平低,速度慢,城镇就业吸纳能力不强,异地城镇化明显。贵州城镇化水平相当落后,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中的一块“短板”。究其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小城镇发展滞后是贵州城镇化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虽然贵州省近年来旅游业和城镇化水平都有所提高,但是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低于旅游业发展的水平。贵州省旅游业发展水平以平均每年14.60%的速度增长,而城镇化水平则以平均每年4.2%的速度增长。从总水平上贵州省城镇化水平高于旅游业,旅游业在一定时期内还有快速上升的空间;但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速度快于城镇化,如果不加大城镇化发展的力度,将不利于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从长远来看,城镇化的速度跟不上旅游业发展的速度,将会是贵州省旅游业与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的瓶颈。旅游集聚地的城镇基础设施、人均教育水平及人均收入的多少,发展速度的快慢,都会严重影响旅游业的发展。贵州省2012年城镇化率为35.96%,比贵州周边五省城镇化水平最低的云南省低出将近4个百分点(数据由各省2012年年度政府工作报告,经整理计算而得)。贵州省与周边五省的旅游资源总量相当,旅游资源的品质高于周边五省,但由于城镇化率不高,旅游集聚地基础设施欠发达、旅游人才欠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贵州省旅游业的发展程度落后周边五省。2012年贵州省的海外旅游者为70万人,约是贵州周边五省中海外旅游者人数最低的四川省的1/3,可见贵州省的旅游业收入主要来自于境内旅游者。城镇化水平的高低严重限制了贵州省接待海外旅游者的能力,也进一步限制了贵州省的旅游业发展。这一现象恰好说明了贵州省旅游业和城镇化存在着互动发展的空间。

二、贵州省旅游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贵州省旅游基础设施的发展缓慢,制约城镇化进程

一是贵州省旅游住宿接待设施不够完善。接待设施普遍不足,品质不高。总的说来,贵州各地的住宿设施档次很低,接待国内外游客的星级宾馆及床位数量尤为不足,主要城市以外的住宿设施更为明显。二是交通设施不完善。多数景区(点)的可进入性差。连接贵州省与海外客源市场的航空通道不畅,省内的航空网络有待完善,接待旅客的公路运输力量不足,尤其是乡村二级公路网络的条件和养护远未达标,崎岖和颠簸的道路、漫长的行程令人难受,使游人旅游兴趣索然无味,这是旅游发展的一个严重制约因素。三是环保卫生设施不完善。旅游环境不佳。旅游沿线污染严重的工厂随意排放的烟尘、废气、废渣和废水,以及旅游城镇的杂乱的环境、极差的卫生状况等,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破坏了旅游者的视觉美感和旅游情趣。景区及服务行业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十分薄弱,许多景区的环卫设施不完善,形成乱丢垃圾的习惯从而破坏了当地的旅游环境。四是安全保障设施不完善。交通、旅游景区(点)和服务区缺乏必要的安全标准和设施。如旅行道路的安全设施、必要的照明、停车场行人安全、漂流及其他旅游区的医疗急救设施(包括应急通道)等。

旅游基础设施发展不完善,会影响游客对旅游景点的认可,一方面使旅游景点失去自身发展壮大的动力,另一方面也使旅游景点失去了可以持续发展的资金支持。如果不解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及完善等问题,就不能从根本上提高贵州旅游业品质,就难以推动旅游业的良性发展,更难通过旅游业发展带动城镇化的进程。

(二)城镇建设与旅游环境保护矛盾与冲突

城镇建设是为了改善生存条件,美化生活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而旅游环境保护是为了使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在保持吸引物的原有特征的情况下得到永续利用。城镇化为人类创造了物质文明和人文环境,但同时也在消耗甚至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2]。贵州省旅游业的发展尚处于不成熟阶段,由于经营理念的落后以及市场要求的畸形,存在城市建设混乱,随意排污等现象,对旅游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贵州省拥有许多国内和省内著名的景点,围绕这些景点的开发和建设,在其周围逐步形成了多家宾馆、饭店和招待所。宾馆、饭店排出的污水、倾倒的垃圾及燃烧排出的烟尘,对景区的水体、大气、生物造成的污染,不仅影响了旅游业本身,而且破坏了旅游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态平衡,使得旅游业带动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受到严重限制,不能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三)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程度低,未能很好分享当地旅游开发的成果

旅游业的开发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为企业谋得利润。同时旅游开发需要占用当地农户的土地,许多农户最终都只是以获得土地赔偿款的形式出让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实际上旅游业的发展是以农民付出沉重代价换取的。贵州省许多地方政府借招商引资之机,把一些旅游资源廉价租赁、转让给开发商进行垄断经营,将本地农民排挤出整个旅游开发体系之外,很少考虑当地农民的利益,导致一些旅游景区管理部门与当地农户之间的矛盾,如农户恶意毁坏景区设施等,这不仅给景区的管理造成了不便,还为旅客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更为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滋生隐患,阻碍城镇化的进程。

三、贵州省旅游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路径

(一)在旅游资源丰富地区,以旅游业为主导带动城镇化互动发展

1.以发展旅游业为带动,拉伸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对于该区域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手工艺品、餐饮产品一级特色产品等多种产品的需求,刺激区域内手工业、制造业、商业等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农业产业链;利用旅游业的联动性,形成一、二、三产业的联合,推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城镇化水平较低的省份来说,绝大多数人口还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所以在贵州大力发展旅游业一方面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可以使他们部分摆脱农业生产,转而从事第二产业或者第三产业的活动,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旅游景区农民的收入,还为进一步实现城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2.以旅游业带动产业结构和产业模式的调整

实现农民就地就业和自主创业,农民由传统小农形态就地转型为现代产业从业人员;提高农民的知识素质和劳动技能;改变传统观念和落后风气;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提高农民居住条件,推动当地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为主导型转化为第三产业为主导型,进而全面推进该地区的城镇化进程[3]。贵州省长期以来受客观因素限制发展缓慢,特别是“三农”基础更为薄弱,而农民素质和劳动技能的高低对于实现现代化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因素。通过大力发展贵州省旅游业,可以将资金、人才及项目等优势资源聚集在旅游区域,通过旅游区域的自身完善,改变农民生活习惯、提高文化素质、掌握非农劳动技能等,进而达到旅游区域产业转型为三产主导的产业结构,推动地区城镇化发展。

3.以旅游节庆活动推动旅游设施的完善

举办国际大型旅游节和民族文化活动,需要依托生态背景及民族文化的支持和相关基础配套的完善。因此,应推动相关城镇生态环境的打造,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国际大型旅游节全面提升区域形象,长期持久地形成对地方资源的整理、创新和管理,全面推进城镇化事业的发展[4]。例如中国·荔波万亩梅花报春节、“茶海之心·凤冈”春茶开采节、贵州油菜花旅游节、贵州国际百里杜鹃花节、开阳“十里画廊”乡村旅游文化节、中国酒都(仁怀)旅游文化节一级中国·贵州黄果树瀑布节等几十个由贵州各地举办的国际大型旅游节和民族文化活动都吸引着来之全世界的游客。由此,对景区的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投入力度的加大,有利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既增加景区的知名度、美誉度,又保证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动城镇化进程。

(二)在具备发展旅游的区域,以城镇化为主导带动旅游业互动发展

1.以新城镇的建设为抓手,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贵州省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在政府的发展规划中,应考虑在大型旅游景区周边的核心区域建设新区,通过移民的方式,逐渐完成新城镇的建设,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的发展,促进生产要素的聚集,为地区旅游产业集聚提供基础;通过依托著名景区打造特色化城镇,实现了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旅游相关行业的集聚,与城镇化形成互动、可持续的发展[5]。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淇滩古镇建设就是以城镇化为主导推动旅游业和城镇化互动发展的一个成功案例。在古镇建设中,首先,当地党委政府高瞻远瞩,在离古镇不远处建设新区,转移农民到新区就业安置,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其次,通过政府引导,农民掌握了现代化的生产技能,提升了文化素质,转变了思想观念。利用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在新区投资发展,围绕地方资源形成移民后续发展的优势产业,实现农民的就业转型;政府鼓励农民自主创业,给予政策、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开拓农民新的生存发展渠道和空间。再次,新区大力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实现便利的交通网络环境;投资兴建公共服务设施,推进城镇生态环境的建设。通过打造与景区类型相一致的特色城镇,吸引人气,带动商贸业、服务业等三产业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一、二、三产业的互动。最后,随着新区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逐渐聚集生产要素,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基础条件。此时,利用景区自身的优势资源,实现旅游业的大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联合,形成旅游业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发展的局面。

2.以旅游“小城镇”建设为载体,助推特色旅游业发展

通过发掘属于本地的特色民俗、生态、文化等要素,加大资金、人力及技术等投入力度,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小城镇,推动旅游业发展。如,雷山县丹江镇、台江县施洞镇依托原生态旅游资源,发展民族工艺品加工,兴办乡村旅舍,中外游人络绎不绝;花溪区青岩镇通过修缮古建筑和老街区,建成集历史、人文、宗教、民俗为一体的古镇,成为观光旅游、度假休闲的重要目的地。

参考文献

[1]蒋焕洲.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县域旅游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实证分析——以雷山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32):18530-18532.

[2]范弢,杨世瑜.昆明市团结镇乡村生态旅游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7(04):23-24.

[3]朱英君.渝东南地区旅游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1:37-38.

[4]蒋友财. 旅游节庆活动对黔东南旅游业的推动[J].企业导报,2011(06):156-157.

第10篇

关键词:农村 规划建设 原则 路径

一、农村的规划建设现存的主要问题

1、布局散小,建设无序。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住宅建设很快,但农村现有的规划缺乏系统性与远景规划体现不出个性,更谈不上对农村建设的科学合理的引导。因此导致许多村庄建设无序、建设凌乱的现象,村庄布局经常出现“只见新房、不见新村”,严重影响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农业的规模经营。

2、基础设施匮乏,居住环境差。由于缺乏给水、排污、公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许多村庄普遍存在路面不硬、污水乱排等现象。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生产基础设施不配套、不完善,既影响了农民的居住环境,也阻碍农村规划建设的科学发展。

3、住房功能落后,浪费严重。“娶媳妇、建新房”是农民的两件大事。但现在针对当地农村的建筑研究太少,许多图纸过于简单,没有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需求。不少地方依然沿用五六十年代的房屋格局,功能明显不合理。由于缺乏正确合理的引导,不少农民的建房观念还比较落后。一般的农户待孩子长大要成亲就得建新房,这样一轮轮地拆建,浪费大量农田,增加了经济负担。

二、农村的规划建设现存主要问题的成因分析

1、是基础设施缺乏有效的投资主体。基础设施是农村建设最头疼的事,城市的基础设施依靠政府投入来解决,而对众多经济不太富裕的农村来说,内部基础设施建设靠村集体、农民自身力量很难解决。

2、是缺乏对农村建设有研究的设计人员,由于农村规划设计投入大、报酬低,现在专门的设计人员越来越少。农村规划建设人才的匮乏,制约着农村规划建设的总体质量与水平。

3、是农村经济建设的不连续性。农村经济建设方针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要求,这在某种程度上农村规划建设的统筹发展与科学规划。特别是在当前环境下,农村征地拆迁在某些地区已经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建设的热点,科学统筹农村规划建设不得不让位与经济建设时常发生。

三、农村规划建设的原则要求

1、坚持生态优先、和谐发展原则。新农村建设必须保持长远发展的态势,与现代化建设同步,与社会整体进步同步。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根据水资源和农田生产能力核定全村承载量和人口居住量。农村规划建设必须与资源保护、生态建设相结合。“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1]P52,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要在规划建设中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处理好人和环境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坚持统筹兼顾、远近结合原则。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要融入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新观念,要通过对规划制定和实施的指导和管理,确保农村建设的连续性和方向性,统筹规划政策、公共资源、基础设施及产业布局。农村建设规划需要体现全面性、完整性。农村建设它既有物质层面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又有精神文明方面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还有政治文明范畴的(管理民主),而且这三个方面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村庄建设规划的重点,应该放在整治村庄环境、完善配套设施、节约使用资源、改善公共服务、方便农民生产生活上。农村规划“应当涵盖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各个方面,兼顾农村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素质现代化的全面综合发展”[2]P76。

3、尊重民意、稳步推进原则。在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中,要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建设者,也是管理者。让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中来农民群众最关心规划可行性和项目研究,并引入群众参与机制,全面真实的反映农民群众意愿,根据农民的需求,科学地制定规划,选择发展项目引导农民参与监督管理,地防止和杜绝资源的流失和浪费,使农村规划建设尊重“民意”、符合“民意”。

4、是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原则。因地制宜就是新农村建设一定要符合村情来发展创新。脱离村情的农村建设是不可取的。与之相反的是上级整齐划一的要求。譬如在山区县农村,随着山村居民自然流向经济发展环境好的区域,同时“天保工程”、退耕还林等政策引导农民开辟新的产业之路,高山、低山、资源汇集地区与资源相对贫泛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规划及发展思路就应该是不同的。农村村庄得以维持的基本自然资源直接来自于它周边的区域,在乡村规划建设中必须加以保护。乡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重要区别在于,应该尽可能地保留乡村原有的资源、地理、自然的形态,生物的多样性及人与自然生物之间的紧密不可分离的那种共生共存的关系。

5、是协调有序的原则。所谓协调有序是指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相互关联。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整体推进。与之相反的是强调一点,不计其余。如有的地方,一提新农村建设就想到村庄建设,用大城市观来美化村庄。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农民的庭院经济还占很大份额,农民就业渠道还很不稳定和狭窄,农村村庄如果用城市标准来衡量是不现实的。新农村建设也必须有序,要有规划,不管是土地也好,饮用水也好,道路交通也好,往往在规划后的村庄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这也是农民所要求的。农村规划建设的系统性就要求我们,建设要扎实,发展要充实,力求实现规划建设反映农民物质和精神的完满结合。

6、是持续发展的原则。所谓持续发展是指新农村建设必须保持长远发展的态势,与现代化建设同步,与社会整体进步同步。与之相反的是一种不计后果的发展,破坏生态,粗放式的发展。新农村建设必须与资源保护、生态建设相结合。过去在农村发展中,提出靠资源发展,“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而破坏生态,降低资源利用率。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确立发展目标,其次要依靠科学,有资源要合理开发利用,要思考农村的长远发展,在可持续发展中来农村规划建设,科学、全棉地改变农村建设面貌。新农村建设规划,要在考虑城乡协调发展的同时,还要站在农村自然和文化发展脉络的角度,尊重农村的实际和特点,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四、农村规划建设的路径选择

1、推进农村规划有序建设。农村规划建设要加快完善村镇规划体系,统筹农村空间布局,积极开展规划编制,明确村庄发展规模、整治重点、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时序,统筹考虑自然条件,制定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措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农村规划建设不仅受到村庄周边地形地貌的影响,还受到区域内重大项目建设、现有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只有将农村规划建设置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中统筹规划,才能统筹协调村庄与周围区域的关系。农村规划应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和当地自身发展的需要,从地域资源经济的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地提高区域的生态和经济系统效益,通过科学设计,提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实施方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实现村庄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协调发展。

2、提高农村建设的整体品位。农村村镇规划建设应以整体水平、品位的提升为目标,力求符合农村实际,突出经济、美观、实用、环保、节能、安全的特点,体现各地不同山水特色、生态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要通过优秀建筑设计和施工图集的广泛推进,为农村建设提供质美安全的规范文本,有效提升了农村建房的品位和质量。“新农村景观建设和规划不仅需要结合当地特征创造优美的景观,还要注重环保,使生态系统能持续、良好、稳定地发展”[3]P108。

3、探索新型农村规划建设管理体制。目前,我国农村规划建设管理体制较为单一,要通过调查研究,大胆创新,结合城建规划的行政管理体制,创建农村规划管理与村民自治及农村建筑行业行业自律、自我监管向结合的新型管理机制。基层组织、乡村建筑行业、农户是农村规划建设的主体性因素。要统一管理的范畴,使基层组织、乡村建筑行业、农户主动接受参与管理,特别是要让农民建房的基层建设者纳入直接管理,扩大管理层面,提高了管理效率。通过农村规划建设管理体制建设,减少了村镇建设中存在的随意压价、违法建房、违规施工等现象,从源头上抓品位、抓质量、抓安全,综合提高村镇建设工程的水平和层次。

4、加大农村建设服务指导。农村规划建设要根据农村的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特点,主动整治、积极帮扶,加大指导。农村规划建设要通过开展村镇规划方案下乡展示,广泛征求规划意见,并在一些集镇设立固定规划展板宣传规划,引导农民改变农村传统的住宅建设观念,提高规划意识。同时围绕农民迁建、下乡脱贫、移民安置、灾民安置等农民新村建设,及时开展技术指导服务,通过教育、引导和示范,加强了村镇工程的勘察设计、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的服务和管理。实际工作中要发挥示范村、整治村编制规划的整治及示范作用,做好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与规划设计,积极开展法规、规划下乡宣传活动。

5、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多渠道、多形式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中心村建设为重点,创新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农村规划建设从农民群众迫切需要,并有条件实现的事情做起,立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眼长远、量力而行、讲求实效、突出重点、逐项推进。坚持依靠农民、多方支持原则,充分发挥农民在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积极争取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6、规范农村农民建设行为。首先,应该设立专门机构,因地制宜,精心编制农村村庄规划。村庄体系规划很大程度在于村庄布点规划,要明确哪些村要作为中心村,统筹安排区域道路网络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共享。农村村庄规划,不能简单看做是农居点的规划和老村庄的改造,使它既能反映乡村的特色,又要适应区域的产业结构。其次,农村规划要根据农村自然分布状况,既尊重农户住房习惯,又方便耕作,因地制宜设计建筑风格,做好农村住房个性设计,规范农民的建房行为,根据村庄和农户家庭状况确定造房类型,使农户建房有选择、有规划,改变他们住宅拆了建、建了拆的观念。

农村规划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规划的龙头地位也越发凸显” [4]P38农村规划建设的原则与路径实质就是正确处理农村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等关系,促进合理布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体现特色,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在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统筹协调和综合调控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李铜山.陈明星.科学规划新农村建设的理性思考[J] .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 (2)

第11篇

【关键词】规模化经营 土地流转 农民利益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全国范围内实行的,使广大农村地区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中国因此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用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世界上22%人口的奇迹。当时的使中国人“活了下来”。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如何让中国农民“发展起来”,缩小不断扩大的城乡差距,成为当前的热点和难点。而农民最大的资本在土地,因此,考虑农民发展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土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这无疑是对现阶段“三农”问题做出的重大政策调整和新一轮农村,对于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使农民“发展起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对于解放农业生产力,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大幅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社会整体效益,实现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将成为中国农村继“”后又一里程碑式的事件。然而,到底如何发展土地规模化经营,现实中又存在哪些问题,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发展路径和出路到底在哪里呢?本了一些思考。

一、土地规模化经营应从条件具备的地区优先发展、率先发展

土地规模化经营不是全国范围内同步发展,更不是强制实行的一项任务。首先,土地规模化经营需要当地村民的一致认同。不同地区,村民的思想觉悟、知识水平,以及对规模化经营的认识都存在千差万别,决不能搞一刀切,而要切合当地发展实际,以市场为主导,政府做好政策的解读和对农民的帮扶工作,遇到问题时,应将农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

二、拓展土地规模化经营的主体范围,夯实规模化经营健康发展的基石

规模化经营的主要方式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家庭农场或承包大户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农民自愿将土地、资金入股成立生产合作社,这里的合作社既包括直接用于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又包括以农业机械用具租用为主的合作社,需要注意的是切不可将新型农业合作社搞成以前的生产队。农业企业是现在已经初具规模的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企业主体,它的优势在于科技含量高,管理相对成熟,且可以发展多元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的加工层次和深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更有利于参加规模化经营的农民。家庭农场或承包大户是以家庭主体的承包经营方式的拓展,在规模上比以前扩大,便于实施机械化操作,随之带来的是生产效益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此种方式在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存在,而发展好一点的家庭农场还可进一步发展成农业企业,锻炼和培养出一批农民企业家,从而带动大多数农民走向富裕。

三、健全机制体制,形成依法管理和发展规模化经营的良好环境

政府相关部门要提前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公共管理和服务的角度出发,围绕土地规模化经营过程中合同签订、法律咨询以及信息交流、价格评估、纠纷处理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从而赋予农民更加充分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1]。土地规模化经营中政府要针对流转无合同约定、土地流转价格缺少调整监督机制、自发流转合同无相关部门备案等,从基础抓起,搭建土地流转平台,规范土地流转行为。

四、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破解规模化经营发展瓶颈

资金短缺是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发展进程中一个不可逃避的问题,各级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对土地规模化经营发展的支持,并通过推广相关地区的成功经验,建立信用调查体系、土地流转、金融贷款担保、防范不良资产风险等平台,对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进行金融支持。通过平台的建立,使金融机构能够针对经营主体自身条件进行信用等级评估,也拓宽了土地规模化经营主体的融资渠道。通过推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集体资源使用权抵押、土地预期收益权抵押、大中型农机器具和不动产产权抵押等担保模式,增强金融机构贷款融资信心,让经营主体贷款融资有较大改观。

五、确保土地规模化经营过程中农民的受益,防范风险失控

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根本目的是使农民更加富裕,但众所周知,农业生产受气候、环境和突发灾害等影响比较大,一阵狂风暴雨或许会导致颗粒无收,因此这些潜在的风险必须考虑到土地规模化经营进程中,并通过建立保险制度,使得农民在任何情况下的生活都有保障。因此,要加快土地金融产品的创新,使包含银行信贷、有价证券、信托等金融手段在内的土地金融创新工具符合土地规模化经营发展的需要,并此基础上建立由土地抵押贷款、土地债券以及土地信托组成的完备的多层次的土地金融市场体系[2]。

六、建立农民职业培训制度,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

有学者曾撰文指出:以河南为例,一个农业劳动力每年约有40天真正从事农业生产,大量的闲暇时间带来的损失估计每年在800-1000亿元,大批的农村人口紧靠分散的农业生产,不可能实现收入持续增长和生活真正改善的目标[3]。因此,如何将这些损失弥补起来,教育是有效之道,政府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分类分层次分年龄的进行职业技术培训,根据农民自己的意愿和个人的能力素质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使农民在有最低保障的同时,更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并向城镇转移。

总之,土地规模化经营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它反过来又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政府的责任是顺应发展潮流,积极培育土地规模化经营发展的健康环境,将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

参考文献:

[1]许庆,尹荣梁.中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土地科学,2010(4).

第12篇

县是一级最基本和最完善的行政区域,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从经济总量看,整个国家的GDP有相当大的比重是由县和县以下的经济活动创造的,绝大多数的人口也是居住在县和县以下地域之内,因此,发展县域经济不仅对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关系到地方的稳定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或者好的发展思路,才能从总体和长远把握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发展次序和相应的政府措施。1.区域竞争的要求。目前,全国有2052(2001年底)个县级行政单位,每个县都存在着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面临的市场、资金、资源等又是有限的,特别是随着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整合,县与县之间的经济竞争必然会加强,这就要求各个县必须要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研究,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竞争战略。一个科学和合理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对确定发展战略,形成特色经济,增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长远发展的要求。目前很多县域经济的发展缺乏长远的、明确的发展规划,主导或者优势产业的确定没能抓住自己的特色,要么简单地模仿其他县的发展,要么闭门造车,没能将县域经济的发展,立足于国际和国内大市场中,寻找发展机遇。基本是一届领导一个发展思路,整个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盲目性。

3.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县域经济的发展会受到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的影响,比如,前几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一些以出口为导向的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致命的打击。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只有制订明确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排除或避免各种风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扰动。

4.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政府将由全能政府角色中退出来,凡是市场机制能发挥作用的地方,政府就不参与;凡是企业能办的事,政府就不干预;凡是中介机构能办的事,政府就不包揽。政府的工作应该主要是从战略层面进行科学规划,制定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指导各个层面的经济活动。因此,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和实施应该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规划基础上,重点搞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引导和扶持特色经济的发展。

二、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编制的程序

县尽管是一级最基本的行政区域,但县域经济的发展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人口和就业问题、城市发展以及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等各个方面。因此,编制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必须建立在系统性、综合性、前瞻性和科学性的规划理念基础上,设计规划程序和规划蓝图。

编制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基本程序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一是分析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现状;二是确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目标;三是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具体内容的编制;四是监控和跟踪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效果,并且及时调整有关内容。

1.现状分析阶段。在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调研的基础上,要系统和综合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状态与趋势、实力与潜力、优势与劣势、挑战与机遇等各方面,为编制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详细提纲和具体内容做好准备。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本县在全国或省域范围内的经济地位和作用判断;

(2)本县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状况分析;

(3)本县发展的优劣势、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及潜力剖析;

(4)本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与发展实力评估;

(5)本县经济结构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分析;

(6)本县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2.目标确定阶段。在对本县经济发展现状了解基础上,立足于“现实”和“未来”,按照动态和发展的观点,确定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等。

战略目标的确定是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核心,其准确或者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县域经济的中长期发展。因此,战略目标的确定要广泛征求内外专家、公众以及地方各级官员的意见,在定性和定量分析基础上,可以提出多种方案,供规划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选择和决策。

3.具体内容编制阶段。按照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确定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构建适合本县经济长远发展目标的产业结构体系,做好各行业发展规划和重大问题专题论证,并确定合理的空间布局思路。最终完成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总报告、各行业发展战略分报告、县域重大问题专题论证报告等。

4.监控和调整阶段。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最终是实现所规划的战略目标。因此,要使战略目标变为现实,必须要求总体战略部门、各行业制订出相应的战略实施方案,把战略的基本思路、内容和主要指标体系分解成年度计划或5年计划,并确保各方面年度计划和规划相协调。在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当地实施部门、专家和领导要及时发现和反馈规划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及时调整和解决问题,以保证发展战略在动态中提高和完善。

三、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编制的内容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编制内容涉及多方面,但大致包括以下几个内容:战略定位、战略优势、机遇与挑战、战略指导思想、战略原则、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产业、战略布局、战略方向、战略措施、战略决策等。

1.县域经济发展定位。定位是准确确定该县在全国、省、地区中所占据的地位、发挥的作用、承担的功能等。县域经济发展定位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有层次性,由大而小层层定位;二是要以市场为导向,不拘泥于当地的资源情况,即跳出本县来看县域经济的发展;三是要进行分类定位,即经济性质定位、社会功能定位、科技文化定位、发展阶段定位等;四是要准确、精炼、全面、通俗。

如笔者对河北省黄骅港 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基本定位:(1)东北亚乃至世界知名的能源输出大港;(2)中国东部地区节水型临海产业体系建设示范基地;(3)立足河北,依托京津,服务晋陕蒙等中西部地区的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4)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两环”开放带动战略的重点实施区域。

2.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优势。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经济基础优势、科教优势、交通优势、人才优势等进行全新审视,分析哪些是绝对优势、哪些是比较优势、哪些具有巨大潜在优势、哪些优势正在丧失或者已经变成了劣势(如表1)。战略优势分析要以动态的、相对的观点来分析,在明确优势的同时也要分析清楚制约因素。

3.县域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机遇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分析一个县发展的机遇,要立足于该县发展所面临的宏观和微观背景,从国家或大的区域政策、产业政策、投融资政策、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周边地区的发展态势等各个方面来发现和把握机遇,寻找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挑战与机遇相伴而生,机遇越大,挑战也越大。分析挑战重点在于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以及可能对本县发展带来的压力,如环境问题、三农问题、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等等。如我国的许多县城还处在半工业化阶段和现代化的边缘,这应该说是一种压力和挑战,但同时也说明,这些县经济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仍有较大的可塑性。

4.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原则和指导思想。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原则是制订县域发展战略时所必须遵循的宏观原则,战略指导思想是制订战略规划必须遵循的各项宏观方针政策等。如我们可以把某县的战略指导思想按照下列思路来确定:即“以对外开放为动力,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特色经济为依托,以县城为发展中心,推动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5.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县域经济的发展目标包括三大部分:一是经济发展目标,包括经济总量、经济增长目标、经济结构目标、经济运行质量目标等;二是社会发展目标,包括基础设施发展目标、人口发展目标、科技教育发展目标、生活质量目标、社会保障目标等;三是资源环境发展目标,包括资源开发利用目标、环境保护目标等。按照时间尺度,每一项具体战略目标又可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6.支柱产业的选择与特色经济的培育。支柱产业是指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带动和主导作用的产业,一般具有技术水平高、规模大、创汇能力和竞争力强、产业关联度大等特征。支柱产业的选择一般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

支柱产业的选择不仅要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而且还要从全国乃至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寻找自己的定位;支柱产业的选择要避免与其他县域产业出现同构现象,要实施错位竞争发展战略,构筑起分工明确和联系密切的特色产业群。

如笔者针对河北京唐港特征,提出了京唐港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方向为:一是打造临港工贸型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制定各项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发展非国有经济,重点培植石油化工、机械、建材、海洋生物和海产品加工为主的综合发展的偏重型加工业;通过河北省唐山市北方中心渔港的建设,带动旅游、商贸、信息咨询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打造临港工贸型的产业结构,实现开发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二是构建外向型经济格局。充分利用加入WTO后将有利于我国引进外资,扩大对外贸易的契机,积极发挥京唐港腹地广阔的优势,采取有效的招商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与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进行嫁接,推进海港开发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进程。三是建设一流的现代化港口。通过完善港口功能,提高港口管理和服务的现代化水平,增强港口的辐射功能,把京唐港建设成为一流的现代化港口,真正实现“以港促区”的基本思路。

7.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在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编制中,一定要明确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进行集中投入,集中建设,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如有的县制订了“工业强县”战略,而有的县则制订了“旅游富县”战略,我们可以把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经济民营化等“四化”战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加以落实。笔者针对黄骅港开发区提出了四大发展战略:即港口牵动战略、大项目拉动战略、物流中心促动战略、外向型带动战略。

8.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和发展模式。战略布局是将战略产业和战略重点在空间上的具体落实,实施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优化配置,通过空间结构的合理化提高区域竞争力。战略布局要根据县的发展布局现状,结合增长极理论和点轴开发理论,确定能够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极核和增长轴线或经济区,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的空间发展结构体系。

第13篇

“目前初稿已经形成,但在这个基础上又做了修改,目前项目成果还在汇总当中,预计10月份最终成果会出来,”负责该规划课题的中科院地理科学研究所的孙姓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其透露,该规划除了将平衡广西内北部湾经济区以外地区的发展外,同时也将把西南地区和珠三角串联起来。

《纲要》的基本思路,即从“十二五”规划开始,把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南方重要的开发轴带,成为大西江经济带的核心区段,成为大珠三角功能辐射的承接地,成为大西南开发的先导地区,成为大中华向南开放合作的前沿基地。

而将西江经济带争取为国家发展战略,则是更高远的目标,但南于该经济带涉及到跨省合作,这一目标能否实现,考验着广西、广东乃至西南的贵州和云南之间的合作力度。“目前来说还比较遥远,我们是边做规划。边积极跟广东等其它相邻省份沟通,共同来争取国务院的支持。”一位接近广西区政府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在前不久,广东省常务副省长朱小丹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常务副主席李金早共同签署了两地《关于建立桂粤更紧密合作关系的框架协议》。《协议》表明,双方将共同争取国家支持制定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并推动其上升为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

或上升为国家战略

据《纲要》显示,西江经济带涉及广西80%的面积。其中,以南宁、柳州、梧州三大城市为支撑骨架的核心区域,半径约200公里,面积77561平方公里,占全区32.65%,即近三分之一,而GDP总值却占全区近一半,是西江经济带的核心经济圈。

《纲要》初稿提出,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珠三角(港澳和广深等地)的龙头作用,把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北部湾开放开发带来的机遇,打造西江开发轴带,把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十二五”规划时期的建设重点,带动西江整个流域的开发。

记者获悉,目前广西层面正编制沿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现代物流、工业产业、城乡发展、水资源综合利用、旅游、流域生态和环境保护、造林绿化等七个实施方案。

“这些方案当中。最为迫切的是交通运输体系的规划。西江产业带的发展,首先得依托黄金水道这个基础设施的建设。打通了这个通道,沿江的产业带才能发展起来。”广西自治区社科院区域研究所所长周毅对记者分析。

2008年10月份,广西提出打造西江亿吨级“黄金水道”的决策,该项目计划投入达740亿元,目标为使内河总吞吐能力达到1亿吨以上,成为广西内河连接珠三角经济圈和北部湾经济区的水上“大动脉”。

为实现这样的目标,今年4月份,广西出台的《广西西江黄金水道建设规划》就提出,基本建成贵港至梧州2000吨级航道、右江1000吨级航道、柳黔江500吨级航道、红水河500吨级航道和桂平二线船闸;到2020年前,将连接南宁、贵港、梧州、百色、来宾、柳州、崇左七市共1480公里的内河水运主通道全部建成为1000吨级以上航道。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除了西江枢纽及船闸、航道疏浚等工程外。相关的铁路、公路、能源等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和具体支持政策,以及桂东承接产业转移基地的建设等等,都将逐步展开。此外广西还将组建西江水运建设投融资平台。

实际上,争取西江“黄金水道”成为国家战略的声音亦不绝于耳。周毅表示,西江黄金水道的说法,是广西自身更多地倾向于航运建设的角度提出的。

“西江经济带则是一个区域经济板块的概念。除了广西,广东乃至云南贵州都有涉及。”周毅对记者解释,以两广为主体,联合云贵打造西江经济带的跨省区发展方式,比起西江黄金水道的提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更大。这也是这个区域概念得以迅速升温的原因。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指出,随着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点产业发展规划也将跟进。西江经济带城市主导产业将由轻工业转为钢铁、冶金、电力、化工等重工业。其中,有色金属、汽车机械、石油化工、钢铁锰业、电力工业、制糖食品、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建材等产业将成为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的产业,势必会带来新的投资机会,并引发新一轮投资热。

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已基本认同在十二五规划中,编制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

跨省合作的平台

西江的潜力相当巨大。

根据广西发改委的测算,如果进行合理开发,整条西江水系相当于20条铁路的运力。而成本的角度看,从铁路运输每公里每吨的成本是0.15元,公路是0.5元,水运只要0.04元。

这意味着将为中上游贵州的煤、云南的磷、广西的铝输往能源消耗缺口颇大的广东和港澳地区,提供了一条巨大的低成本运输通道。

从目前省际合作来看,两广的接触最多。

在广西提出打造亿吨级“黄金水道”决策的几天后,就与广东层面签订了《共同加快建设西江黄金水道协议》。该协议提出共同推进西江干线贵港至肇庆二级航道的建设,同时争取早日开工建设贵港至肇庆的一级航道。此外,协议还提议两省区应该建立西江黄金水道联席会议制度。

去年10月,西江沿线的广东佛山、肇庆、云浮以及广西南宁、柳州、梧州、来宾、贵港8个市的市长发表了《梧州宣言》。根据宣言,这些地市要全面提升西江黄金水道航运能力和水平,加快西江干支流产业集聚。

今年8月28日,广东省常务副省长朱小丹与广西自治区常务副主席李金早共同签署了两地《关于建立桂粤更紧密合作关系的框架协议》。

《协议》显示,双方将共同争取国家支持制定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并推动其上升为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引导和支持双方企业到对方投资,支持在西江沿岸城市兴建产业园和物流园。同时,双方将共同争取国家支持西江干流重大防洪水利枢纽建设,打造环保、低耗的“黄金水道”,推进西江水道省际规划项目的前期工作。

“相比于泛珠、泛北部湾等概念,打造西江经济带,为两广和西南省份提供这么一个合作平台,显然更加务实。”周毅说。

《纲要》初稿就提出,梧州、玉林、贵港、贺州等地要加快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市场对接,改善投资环境,增强配套能力,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目前广东的陶瓷、水泥等很多企业,都陆陆续续往广西转移。西江经济带这个平台搭建起来后,产业转移的速度会更快。”这位孙姓负责人介绍。

但真正上升为国家战略,路途还很遥远。实际上,目前跨省之间的合作机制,尚待解决。而为增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可能性,广东省省长黄华华日前亦呼吁,要推动滇黔桂粤四省区来共同编制西江经济带规划。

“各省要真正通力合作,关键是要寻找到利益共同点。”周毅分析,比如广西想加快发展,工业自然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但可能会造成污染;而处在下游的广东则希望能保持良好的水质。从两省的利益来看,就要形成跨省的利益补偿机制,但实际上目前国家层面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法律。而税务补偿在目前体制下也难以突破。

规划背后的投资机遇

《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纲要》的出台将带动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沿江产业布局和重大产业项目的快速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推动,适合水路运输的大宗货物如水泥、煤炭、钢铁、机械、矿产品、农产品、建筑材料等将不断增加,届时,内河货运量将保持平稳快速的增长。

中投证券研究员王鹏表示,从当前多个区域规划的情况来看,国家发展主要产业的着力点和产业政策倾斜正在并继续向内陆地区延伸。从整个产业链条来看,产业布局正在沿着高、中、低端线条逐步向内陆延伸。以制造业为例,制造业的基础制造和原料采集将会布局于具备人力、自然资源优势的西部和中部,而出口和深加工或将布局在具备交通和出口优势的中部和东部地区。

第14篇

【关键词】德国刑法;反腐败;刑事立法;国际公约

腐败已不是各国的地方性问题,而是影响所有社会机体与经济制度的跨国现象。——《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序言

一、德国反腐败刑事立法必须与国际公约全面接轨

颁行于1997年的《反腐败法案》(Gesetz zur Bekämpfung der Korruption)是德国立法机关以刑法地方性知识为导向而制定的最后一部反腐败刑事特别法。 [1] [1] 自此以后,所有关于腐败犯罪的刑法修正案的条文均渊源于德国参加的国际反腐败公约。 [2] [2] 近年来,德国立法机关将反腐败国际公约最新动向纳入国内刑法的行动较为保守,仅仅贯彻了一些反腐败国际公约的最低要求,故德国刑法在处理贿赂犯罪的层面出现了规范交错与条文矛盾的现象。 [3] [3] 可以预见的是,反腐败国际公约的进一步发展将对公务贿赂犯罪、商业贿赂犯罪等疑难问题作出符合国际经济社会稳健发展的必要修正。 [4] [4] 所以,本文认为,与国际公约全面接轨为德国反腐败刑事立法面向现代化的实质性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发展路径。

二、立法纵览:德国刑法贯彻反腐败国际公约的过程及其现实缺陷

欧盟委员会分别于1996年与1997年通过了《欧共体金融利益保障公约》和《遏制贿赂欧共体官员与欧盟成员国官员公约》。《欧共体金融利益保障公约》和《遏制贿赂欧共体官员与欧盟成员国官员公约》一致要求成员国修改国内刑法中贿赂犯罪的行为对象,从原来的本国官员拓展至欧共体、欧盟成员国官员。1998年,德国通过制定特别刑法《欧盟反腐败法案》(EU Bestechungsgesetz)将上述公约纳入国内刑法体系。 [5] [5] 《欧盟反腐败法案》不仅将对欧共体、欧盟成员国官员行贿的行为犯罪化,而且欧共体、欧盟成员国官员受贿的,也构成犯罪。这意味着德国刑法对于欧共体、欧盟成员国官员贿赂犯罪案件具有刑事管辖权。

同年,德国联邦议会(Bundestag)通过了《遏制国际腐败犯罪法案》(Gesetz zur Bekämpfung internationaler Bestechung),全面贯彻经合组织(OECD)制定的《惩治国际商务交易中贿赂外国公职人员公约》的相关规定。与《欧盟反腐败法案》不同的是,《遏制国际腐败犯罪法案》仅将对外国公职人员行贿的行为犯罪化,并且,该法案中的公职人员并不局限于欧洲领域——《遏制国际腐败犯罪法案》全面禁止向任何外国公共机构的公职人员给付贿赂。此后,德国联邦议会继续修改刑法典,根据欧盟委员会《私营部门反腐败联合行动》的要求,将商业交易环节中的贿赂犯罪拓展至全球经济往来的广阔范畴。 [6] [6]

2002年,德国立法机关制定的《国际刑事法庭法官与公职人员同等化处理法案》(Gesetz über die Gleichstellung der Richter und Bediensteten des Internationalen Strafgerichtshofes),吸收了《国际刑事法庭罗马条例》第70条第4段的内容,明确规定贿赂国际刑事法庭法官与公职人员的行为与贿赂外国公职人员同等处理。

但是,德国刑法最低限度地吸纳反腐败国际公约的保守政策导致腐败犯罪刑事法律体系出现罪刑配置的结构化紊乱。例如,国际刑事法庭的法官或者公职人员接受贿赂必须受到德国刑法的规制,但较之而言更应当犯罪化的其他外国公职人员受贿行为却无法在德国刑法上找到对应性条款。德国刑法对腐败犯罪规范调控的非系统化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脱离了对反腐败国际公约的整合性思考。有一种观点论辩:德国刑法惩治腐败犯罪的首要任务是通过罪名的科学设置、刑罚的均衡适用来维持国内公职人员的诚实性及其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7] [7] 但本文坚持,应当在国际刑法语境下进行更为广阔的国内腐败犯罪刑事立法改革。 [8] [8] 结构完备、系统顺畅、罪刑均衡的国外公职人员、国际组织工作人员的腐败犯罪立法是完善德国刑法腐败犯罪体系与刑事司法惩治力度的必由之路。需要指出的是,德国刑法对于联邦议员、各州议员等民选代表的候选人贿赂选民的行为出现了规范真空。现阶段各州出现的大量贿选行为无法受到刑法控制。 [9] [9] 德国刑法对于涉及外国组织公职人员、外国政府公职人员的贿赂犯罪立法还存在较大的空缺。

三、发展方向:尚未纳入国内刑法的国际反腐败公约条款

德国签署了下列国际反腐败公约,但尚未批准并将其纳入国内刑法:《欧洲腐败犯罪公约》、《关于腐败犯罪刑事立法的附加协议》、《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欧盟惩治私营部门腐败犯罪的框架意见》。 [10] [10] 德国刑法如何在国内立法中贯彻上述公约要求?基于以下原因,本文认为预测结果尚不明朗:首先,部分新近的国际反腐败公约的条款较为模糊,为国内刑法进一步的宽泛解释留下了较大空间;其次,《关于腐败犯罪刑事立法的附加协议》允许对第36条与第37条作出保留;再次,新近的反腐败国际公约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各国政府之间复杂磋商后的妥协产物。林林总总的原因加深了德国刑法腐败犯罪立法改革与国际接轨的现实困惑。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关于腐败犯罪刑事立法的附加协议》中不允许保留的外国公职人员受贿犯罪的规定将促使德国刑法对此类行为进行全面的犯罪化;并且,《关于腐败犯罪刑事立法的附加协议》强制性要求缔约国将贿赂外国公职人员的犯罪行为的发生领域从国际商业交易范畴拓展至任何行为环节。《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十六条规定了贿赂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罪:(a)故意地直接或间接向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许诺给予、提议给予或者实际给予该公职人员本人或者其他人员或实体不正当好处,以使该公职人员或者该官员在执行公务时作为或者不作为,以便获得或者保留与进行国际商务有关的商业或者其他不正当好处;(b)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故意地直接或间接为其本人或者其他人员或实体索取或者收受不正当好处,以作为其在执行公务时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条件。德国刑法若将之纳入腐败犯罪刑事法律体系,即可解决长期以来对于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组织人员受贿犯罪无从规制的刑法缺漏问题。

除了公共部门领域外,国际反腐败公约对于私营部门贿赂犯罪的规定也对德国刑法的改革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欧盟惩治私营部门腐败犯罪的框架意见》规定缔约国应当将私营部门内涉及破坏雇员信义义务与责任的贿赂行为犯罪化,主张商谈提供、提供或同意提供给雇员、人或受委托人利益,且未得到雇主或委托人同意,意图影响上述人实施涉及雇主或委托人利益的行为,是私营部门人员的受贿犯罪。《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同样以违背职责作为私营部门内贿赂犯罪的罪刑设置的基础。《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二十一条规定了私营部门内的贿赂罪:(a)故意地直接或间接向以任何身份领导私营部门实体或者为该实体工作的任何人许诺给予、提议给予或者实际给予该人本人或者他人不正当好处,以使该人违背职责作为或者不作为;(b)以任何身份领导私营部门实体或者为该实体工作的任何人为其本人或者他人故意地直接或间接索取或者收受不正当好处,以作为其违背职责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条件。而德国刑法则一贯坚持从破坏市场公平竟争的角度诠释私营部门的贿赂犯罪,刑法典第299条将贿赂犯罪行为的侵害结果限定在对“扭曲竞争环境” [11] [11] ,与《欧盟惩治私营部门腐败犯罪的框架意见》、《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存在较大落差。

德国刑法应当充分利用尚未被纳入国内刑法体系的反腐败国际公约中的相关条款,以此为契机对德国腐败犯罪刑事立法进行系统化的调整。尽管基于政治立场的差异,国会议员难以在批准国际反腐败公约层面取得迅速的一致性观点, [12] [12] 但立法机关必须认识到,通过特别刑法吸收国际反腐败公约的最低要求无法解决腐败犯罪的结构性障碍。

【注释】

[1] [1] Bernd Heinrich, Rechtsprechungsüberblick zu den Bestechungsdelikten (§§ 331-335 StGB), 25 NEUEZEITSCHRIFT FÜR STRAFRECHT 197 (2005)

[2] [2] 关于国际组织、国际条约的反腐败措施的近期评论,参见Sebastian Wolf, Maßnahmen internationaler Organisationen zur Korruptionsbekämpfung auf nationaler Ebene Ein Überblick, GRIP DP No. 31 (2006).此文亦有互联网链接:foevspeyer.de/publikationen/pubdb.asp?reihen_id=3

[3] [3] Manfred Möhrenschlager, Die Bekämpfung der Korruption auf internationaler Ebene, in KORRUPTION IN BRASILIEN UND DEUTSCHLAND 25 (Wolf Paul ed., 2002).

[4] [4] Fernando Sanchez-Hermosilla, Rechtspolitik zurKorruptionsbekämpfung, 57 KRIMINALISTIK 74, 76-77 (2003).

[5] [5] 关于《欧盟反腐败法案》的文献评述,参见Matthias Korte, Der Einsatz des Strafrechts zur Bekämpfung der internationalen Korruption, 18 ZEITSCHRIFT FÜR WIRTSCHAFTS- UND STEUERSTRAFRECHT 81 (1999); Peter Gänßle, Das Antikorruptionsstrafrecht – Balsam aus der Tube der symbolischen Gesetzgebung?, 19 NEUE ZEITSCHRIFT FÜR STRAFRECHT 543 (1999).

[6] [6] 有关此次刑法典重要修改的文献述评,参见Karsten Randt, Abermals Neues zur Korruptionsbekämpfung: Die Ausdehnung der Angestelltenbestechung des § 299 StGB auf den Weltmarkt, 57 BETRIEBS-BERATER 2252 (2002); Fritjof Haft, Bestechung im internationalen Geschäftsverkehr, in FESTSCHRIFT FÜR ULRICH WEBER, 367-384 (Bernd Heinrich et al. eds., 2004).

[7] [7] Dieter Dölling, Die Neuregelung der Strafvorschriften gegen Korruption, 112 ZEITSCHRIFT FÜR DIE GESAMTE STRAFRECHTSWISSENSCHAFT 334, 351-352 (2000).

[8] [8] 关于上述正反观点的整体性论述,参见Joachim Vogel, Wirtschaftskorruption und Strafrecht – ein Beitrag zu Regelungsmodellen im Wirtschaftsstrafrecht, in FESTSCHRIFT FÜR ULRICH WEBER 395, 400-402 (Bernd Heinrich et al., eds., 2004)

[9] [9] 对此问题的批判性论述,参见Hans Herbert von Arnim, Der gekaufte Abgeordnete – Nebeneinkünfte und Korruptionsproblematik, 25 NEUE ZEITSCHRIFT FÜR VERWALTUNGSRECHT 249, 252 (2006).

[10] [10] 对上述国际反腐败公约的褒贬评述,参见Philippa Webb,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Against Corruption. Global Achievement or Missed Opportunity?, 8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191, 208-222 (2005); Gilian Dell, Eindämmung von Bestechung und Bestechlichkeit. Das Übereinkommen der Vereinten Nationen gegen die Korruption, 52 VEREINTE NATIONEN, 77, 79-82 (2004).

[11] [11] Manfred Möhrenschlager, Die Struktur des Straftatbestandes der Abgeordnetenbestechung auf dem Prüfstand – Historisches und Künftiges, in FESTSCHRIFT FÜR ULRICH WEBER 217, 231 (Bernd Heinrich et al., eds., 2004).

第15篇

科学规划,促进教育装备均衡发展

突出重点,促进义务教育公平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一个重要的工程。2007年,长沙市出台《长沙市普通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对全市中小学装备条件标准作了详细说明。2008年起,湖南省启动了“湖南省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工程,对实验室、音乐室、体育室、美术室、卫生室、计算机教室等功能用房的建设和配置制定了详细标准,作出了具体的要求。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浏阳市将以省“合格学校”的创建为抓手,重点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优先考虑建设项目,促进浏阳城乡中小学校装备的均衡发展,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统筹安排,科学规划装备建设

“十二五”期间,浏阳市科学合理地规划实验、电教、图书等各项装备的发展,力争全面完成“标准化实验室”“数字化校园”“书香校园”三大工程建设任务。到“十二五”末,100%的中小学(完小以上学校)实验室将按照省颁标准进行装备,各功能室也将按照教育部及我省建配标准进行装备;到“十二五”末,全面完成中小学“班班通”工程,城区和农村规模以上学校全部实现“班班通”,其余学校100%配备移动多媒体,计算机生机比达到6:1,师机比达到1:1,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全面实施“书香校园”工程,到“十二五”末,小学生均图书达30册,中学生均图书达40册,阅览室报刊配置中学达到100种以上,小学达到80种以上,100%的中小学实现图书管理信息化,中心完小以上学校建设好电子图书馆。

根据需求,灵活合理进行装配

装备配备的原则是好用、够用、实用,因此要多关注学校及教学的实际需求和特点,灵活合理进行配备。每年年初,我们会要求学校根据各自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对装备建设项目进行申报,教育局实地考察论证后,科学合理地对全市装备建设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对于在具体仪器、设备、图书的选用上,我们也充分考虑学校实际的教学需求和课程要求,比如对于“班班通”设备的配备,规模较小的农村小学,我们一般建议采用移动多媒体的形式,其他的则采用传统的“班班通”模式。对于传统模式的“班班通”,我们也根据学校的实际应用需求对设备进行灵活搭配,常见的有三种搭配模式,模式一:交互式电子白板+短焦投影+计算机;模式二:投影机+计算机;模式三:平板电视+计算机。

整章建制,促进教育装备规范发展

提高装备认识,服务现代教学

浏阳市教育局每年召开一次教育装备工作专题会议,强调教育技术装备对服务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指导学校开展好教育技术装备的“建、配、管、用、研、培”工作。各级各类学校也高度重视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成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或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分管负责人和工作部门,不断提高学校对装备工作的认识,强化领导责任,从而充分体现装备工作保障教学、服务教学、促进教学的核心价值。

完善制度建设,规范管理章程

加强教育装备管理制度的建设,对充分发挥教育装备的效能、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和增加教育的效益都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此,浏阳市制定了《浏阳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细则》,使各项装备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此外,在全市中小学仪器室统一配备了教育装备管理专用电脑,安装了《浏阳市教育装备管理系统软件》,实现实验仪器、音体美器材、电教设备、图书等装备的信息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装备管理效率。在加强学校装备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浏阳市装备站的各项工作制度,规范管理行为,如《办公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招标采购制度》和《文书档案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规范了仪器、设备、图书等货物质检的一系列工作流程,站务工作做到了一月一小结一布置,一季一总结一安排,站内工作人员按本站的《目标管理实施方案》进行月评价,季考核。

完善考核机制,加大奖惩力度

每年年初,浏阳市教育装备站将制定《浏阳市××年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考核标准》并下发至各学校,每年不定期地组织两次教育装备工作专项督查,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亮点摄像制成VCD,并在教育管理工作会议上进行点评,树立一批教育装备工作的先进单位,对于那些对装备认识不够、管理不到位、应用不充分的学校,则将在全市进行通报批评,促使学校加强对教育装备的管理和应用。

加强扶持,奠定教育装备牢固基础

强化指导,提供装备学习平台

为加强装备的管理及应用,浏阳市编印了《浏阳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与应用手册》,系统地介绍最新的教育技术理论、教育技术装备相关的政策法规、浏阳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的各项管理制度、教育技术装备的应用研究等,为一线教师和管理人员提供便捷的学习平台。

加大投入,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为保障装备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建立好装备经费来源的长效机制。我市采用的方法是,一是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我市实际情况确定学校装备经费所占公用经费的比重,做到专项资金,专项支出;二是将装备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按比例逐年增长;三是通过学校自筹、社会捐赠、上级争取等方式,拓宽装备经费来源渠道。同时,实行装备经费 “集中管理,分校使用”的工作机制。

提升素质,加强装备队伍建设

装备事业的发展,队伍建设是关键。首先,根据国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各中小学配备了各类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促进装备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其次,加强各类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我市每年至少分别组织一次试验员、电教网管员、图书管理员的培训,逐步提高装备队伍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三是督促学校按相关文件落实好各类技术管理人员的待遇、工作量及职称晋级等问题。并且每年开展一次“三员评优”活动,加强各类技术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

加强研究,注重教育装备实际应用

全面开展装备应用研究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使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使其更为有效地推进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是浏阳市教育装备工作的一个大课题,为此,浏阳市成立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课题领导小组,指导全市老师不断地进行深入研究和总结。同时,我市中小学坚持课余开放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网络教室,把课堂向课外延伸,着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发挥教育装备的最大效益。此外,为进一步加大图书综合效益,做到让书“多” 起来,让书“香” 起来,让书“动”起来,我们鼓励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全面实施“书香校园”工程。

大力加强学科实验教学

学科实验教学活动是最直接的素质教育,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浏阳市大部分学校地处农村,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与素材,因此,我们鼓励全市实验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合理的对实验进行创新,大胆地进行自制教具的制作,积极推广有价值的应用成果。为方便实验教师的经验交流和推广学习,我们创建了实验老师qq交流群。同时,市里每年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学生竞赛活动,如“中小学生实验创新大赛”“小发明”“小制作”“电脑制作”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此外,为督促学校提高实验开出率,我们由教科所和装备站每年分别组织一次毕业班、肄业班学生的实验及信息技术操作考查。并且完善考核评价机制,逐步将考查结果纳入到对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评价体系中去,从而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教育技术装备的育人效益。

积极组织装备教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