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财务绩效概念范文

财务绩效概念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财务绩效概念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财务绩效概念

第1篇

[关键词]财务理论逻辑起点财务本金财务目标

理论是系统化的理性认识,是对研究的客观对象的本质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表现出的规律性进行理性思维和高度抽象的结果。财务理论结构是人们基于对财务实践活动的认识,通过思维活动对财务理论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排列和组合方式所作的界定,其功能在于界定财务理论体系的覆盖内容与容量,揭示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结构与层次关系,梳理财务理论研究的基本脉络,指导和推动财务实践的发展。

构建财务理论结构首先要解决如何确定逻辑起点问题。逻辑起点是构建一门学科理论体系和理论结构的出发点,即该学科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抽象、最简单的一个理论范畴,它不仅是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对该学科其他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理论体系的构建起着决定性作用。逻辑起点对理论结构有着直接的影响,不同的逻辑起点会形成不同的理论结构,构建财务理论结构首先必须正确选择逻辑起点。

一、构成财务理论逻辑起点的基本标准

1.逻辑起点必须具有内生性。首先它作为一个独立的财务范畴必须是理论体系的基本组成要素,不能置身于理论体系之外,其次它是财务理论最基本的出发点,是财务理论体系中其他理论建立的基础,所以它应当具备高度的内在逻辑性。只有这样,它才可能成为整个财务理论研究的主线,从而使整个理论体系具有高度的逻辑性和一定的拓展性和推演性。

2.逻辑起点必须具有可知性。作为理论研究的起点,需要其本身的可知性,如果研究起点本身就模糊,推理出的其他范畴就必然模糊,构建起来的理论体系也必然经不起实践的检验。

3.逻辑起点必须能够联系财务系统和财务环境。财务系统是一个由多要素有机构成的开放的信息系统,与财务环境之间存在着信息与能量的交换。但财务系统与财务环境之间进行信息与能量的交换必须要有一个中介,只有通过财务理论的逻辑起点的连接,才能从复杂的会计环境抽象出某些内容供财务系统处理;也只有通过这个桥梁建立起来的财务系统才是严密而有用的财务系统,由此构建起来的财务理论体系才是严密而科学的理论体系。

4.逻辑起点必须能够联系财务理论与财务实践。现代财务理论研究不仅注重规范性研究,更注重实证性研究,从而使现代财务理论更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又因为财务理论是从财务实践中来,又反过来指导财务实践,并在财务实践中得到检验,从而不断完善和发展,这决定了财务理论的逻辑起点不仅要在财务领域起到出发点和统驭的作用,还必须将财务理论和财务实践密切联系起来。

二、当前学术界对财务理论逻辑起点观点的评述

1.本质起点论。“这种观点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财务理论初建时期。当时对财务的存废问题存在很大的争议,财务理论工作者在形成财务独立论的过程中,从财务的本质研究出发,奠定了财务理论的基石(郭复初,1997)。”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财务本质是财务理论要素中最一般、最抽象、最简单的一个。”、“本质是事务的内在联系,财务本质是财务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财务管理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标志(张兆国、宋丽梦、吴卫星,1999)。”、“以财务本质作为研究财务理论的逻辑起点,正是理论结合实际,理性认识源于感性认识的体现(杨淑娥、王爱芳,2000)。”虽然财务本质体现了财务的内在规律性,是推理论证其他范畴的基础之一。但由于财务本质是一个纯粹的理论范畴,它不能联系财务系统与财务环境、财务理论与财务实践,并且它如同真理一样,无法让人们完全懂得,只能无限地接近,即不具可知性。因此不应将其作为逻辑起点。

2.环境起点论。“环境决定一切,存在决定一切。财务目标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人们对财务现象的一种认识,有什么样的财务环境,就必然有什么样的财务理论(陈兴述,2000)。”、“财务管理环境是对财务管理有影响的一切因素的总和。”、“有什么样的理财环境,就会产生相应的理财模式,也就会产生相应的财务理论体系(王化成,2000)。”但笔者认为将其作为逻辑起点是不合适的,因为财务环境只是研究财务理论的背景,是财务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外部条件,而不是财务理论本身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素。而且,财务环境虽具有可知性,但它不能将其自身与财务系统联系起来,更不能联系财务理论与财务实践,也不能推导出其他财务范畴。

3.假设起点论。“任何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以假设为逻辑起点的,然而在财务学中却忽略了这一点”、“假设对任何学科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为本学科的理论和实务提供了出发点和奠定了基础(陆建桥,1995)。”由于财务假设是人们根据客观环境作出的主观设定,故财务假设具有联系财务理论和财务实践、联系财务系统和财务环境的功能,并且具有可知性。但它并不能推导出其它财务范畴,即不是财务理论的基础要素。因此将其作为逻辑假设也是不合理的。

4.产权起点论。“产权作为一切经济制度的基石,对企业的经济行为起约束作用,财务管理作为意向经济管理活动,必然收到产权结构的制约,不同的产权结构形成不同的财务管理模式,可以说,产权结构决定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因此,研究财务管理应从产权结构着手(王仲兵,1994)。”但产权结构本身并不是一个财务范畴,无法从中推出其他财务范畴,更不用说对其他标准的满足了。

5.目标起点论。“任何管理都是有目的的行为,财务管理也不例外,只有确定合理的目标,才能实现高效的管理,我认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财务理论结构应是以财务管理的目标为出发点(王化成,1994)。”、“财务目标具有内生性,不是财务系统之外的范畴,而是财务理论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范畴。”、“理财目标能够很好地联系财务系统和理财环境”、“理财目标能够将财务理论和财务实践较好地结合(李胜楠,2002)。”

6.本金起点论。“所谓本金,是指为进行商品生产与流通活动而垫支的货币性资金,具有流动性与增值性等特点(郭复初,1993)。”、“本金是财务理论的基本细胞”、“本金起点论符合逻辑起点的基本标准,弥补了前述不同起点理论的种种不足(郭复初,1997)。”

三、构建新的逻辑起点——本金与目标双起点论

通过对以上各种不同起点理论的分析,笔者认为,应以财务本金为财务基础理论的逻辑起点,以财务目标为财务应用理论的逻辑起点,并将其联系统一在同一财务环境下来构建新的财务理论的逻辑起点。

1.财务本金是财务基础理论的逻辑起点。本金是为进行商品生产与流通活动而垫支的货币性资金,具有流动性与增值性等特点。本金的投入、产出与增值的过程是不断追求经济效率的过程,是本金的运动轨迹,也是财务资金区别于其他社会资金的规律性区别,由本金的概念可引出财务本质是本金的投入收益理论,从而贯穿与连接财务的内容、规律、职能、地位与作用等一系列概念与理论,即本金具有内生性,是推理论证其他财务基础理论范畴的基础。因此,将本金作为财务基础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恰当的。

2.财务目标是财务应用理论的逻辑起点。首先,财务目标符合构成财务理论逻辑起点的四个基本标准,即:①财务目标是财务环境对财务系统的要求的反映,也是财务系统满足财务环境的要求的标准,因此财务目标能够联系财务系统和财务环境。②财务目标在理论上部分的决定了财务系统实现财务目标所需的保证系统,包括财务假设、财务原则和财务方法,在实务上引导着财务系统的运行,因此财务目标是联系财务理论与财务实践的纽带。③不同的客观环境决定了不同的财务目标,但这种目标是客观需要在人的主观上的反应,它能为人们所知,因此财务目标具有可知性。④财务目标也是推理论证其他财务范畴的基础之一。其次,财务目标理论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系统与环境的结合而形成的,它最能反映财务应用理论的行为目的。第三,财务应用理论包括行为理论和规范理论,而财务目标是行为理论的活动起点和终点;而规范理论的作用是约束和激励财务行为,使其达到行为目标;以目标理论为起点能使行为理论和规范理论之间构成相互联系、逻辑严密的财务应用理论结构。由此可以看出财务目标作为整个财务系统运行的导向,能够成为财务运用理论的最高层次和逻辑起点。

3.财务本金和财务目标最终都统一在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统一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财务环境中。财务环境是研究财务理论的背景,是财务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并且和财务目标共同决定财务对象。因此,将财务本金和财务目标统一在同一财务环境下来构建新的财务理论的逻辑起点才能构建起系统完整的财务理论。

4.财务理论结构的构建

双逻辑起点论不仅可以弥补其他起点理论的不足,而且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本金起点论和目标起点论的优势,使得以此构建的财务理论体系更加完整,内涵和层次更加清晰。现初步提出我国财务理论结构的框架构建:

参考文献:

1、程德兴、王振玉.试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经济转论,2001:3:11~13

2、陈兴述.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与基本框架.理论探索,2000:7:8~10

3、郭复初等.财务通论.第1版.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212

4、李胜楠.试论现代财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财会月刊,2002:1

5、陆建桥.试论财务假设.四川会计,1995:2

6、宋慧莉.财务理论逻辑起点及理论体系初探.财会研究,2003:2:32~34

7、王仲兵.诌议证券市场财务公开制度.黑龙江财专学报,1994:4

8、王化成.论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财会月刊,2000:4

第2篇

关键词:杜邦财务分析 高校 财务管理 运用

随着不断的发展,高校财务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在推动高校的相应决策和健康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目前,高校财务体系存在着管理落后,管理体系不完善,不被重视等方面的问题,这对高校的合理发展有着相应的负面影响。只有对高校财务体系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完善,才能使其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杜邦财务体系在分析高校财务状况和完善其财务管理方面能够发挥出相应的作用。

一、杜邦财务分析概述

杜邦分析法是由美国杜邦公司最早使用的一种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它可以通过相应的财务比率之间的关系来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深入地分析企业的经营业绩。杜邦财务分析方法能够将相应的企业财务比率融合成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从而能够全面反映出企业的收益状况。净资产收益率是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核心。

杜邦财务分析法从企业的权益报酬率开始计算,并依据具体的会计资料进行分解计算,得出具体的指标。通过杜邦分析法得出的相应指标会被填入到杜邦分析图中。通过杜邦分析图,可以对企业的前后期的财务状况进行相应的对比分析,也可以对不同企业之间的财务状况进行对比分析。杜邦分析法的运用,不仅能够使企业清晰地看到自身的财务状况,还能为企业的有效管理和未来决策提供相应的依据。

二、杜邦财务分析应用于高校财务中的可行性

杜邦财务分析法能够满足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为相关受托者提供能够反映经营状况的财务指标,为企业进行决策提供现金流量、资源状况和绩效等方面的财务信息,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杜邦财务分析不仅能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清晰的自上而下的分析,也使其了解自身的运用状况,还能够对高校的财务进行相应的分析,并对其相应的财务政策和经营状况进行合理的评价,这不仅能够降低高校进行决策的风险,还能够为高校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信息。

高校财务管理不只是要获得大量的净收入,最主要的是要体现出相应的高校价值。首先,高校不仅要依据相应的发展目标,合理利用政策和资金,并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形成相应的高校价值。其次,高校还要对相应的委托方,如政府、银行等,提供有效的发展信息和经营状况,以使其能对高校做出正确的评价。杜邦财务分析法能够适合并满足高校财务管理中的这些需要。

三、 杜邦财务分析在高校管理中的实践运用

(一)调整相应指标

由于杜邦财务分析法主要是针对企业进行的分析方法,其在高校财务分析中的应用需要对相应的指标进行一些调整。首先,要将“权益净利率”替换为通过计算收支结余和净资产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得到的“净资产收益率”。其中,收支结余包括在相应时间里经营收支相抵后的经营结余和经营以外的其他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事业结余两部分。净资产是扣除总资产中的负债部分。其次,将“资产利润率”替换为通过收支结余和总资产的比例关系得到的“总资产收益率”。通过这个指标,可以看出高校创造收益的能力。此外,将“销售净利率”替换为通过收支结余和总收入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得到的“总收支结余率”。通过这个指标的变动可以找出高校经营中的变动因素。

(二)分析高校财务状况

通过调整相应的指标,可以进一步建立高校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它能够通过多层次的财务比率在每个层次上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数据,再将相应数据与同期或者同行业进行有效的对比,从而实现对高校的财务和经营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如图1)

1、分析核心比率

高校财务中的“净资产收益率”是高校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的核心指标,它可以对高校的各种经营活动的效率进行有效的反映,也是对高校在资产使用方面和融资方面相应情况的综合反映,能够体现出高校的经营管理状况。而净资产收益率主要受到体现出高校经营状况的总资产收益率和体现出高校在资金上的筹措状况的权益乘数的两个指标的影响。要想使高校的净资产收益率,就必须不断提高高校在资产周转的速度和融资状况,也要不断提高总收支结余率。

2、分析经营状况

总资产收益率的高低直接受到高校财务收支、资金占用和周转情况、资产结构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影响,其能够对高校的经营状况有一个综合性的反映。总收支的结余状况和总资产的周转情况对总资产收益率有着相应的影响。

总收支的结余情况是通过总收支结余率来反映的,它是由收支结余和收入之间的比例关系来实现的。要想使高校的总收支结余相应增加,必须要在不断提高总收入的基础上控制相应的开支。这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校资金的周转率,获得更多的总资产收益。这首先要求高校在加强对收入方面的管理,加强对学费、经费、产业等方面的现金收入加强征收和有效管理,以确保各项收入的增加。其次,高校要通过使支出更加合理,降低消耗等方式实现对经营成本的有效控制。高校在管理和财务方面的费用都要进行严格控制,也要相应调整利息费用在高校财务中的比例,使高校资金结构和运用更加合理。

高校的资产运用和有效周转可以通过对其资产结构和收入境况进行相应的分析。首先,高校的资产结构的合理性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到高校的资产流动状况,还关系到高校的收益能力和偿还能力。当高校资产结构中的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达到一定的比例关系时,其资金结构才算合理。因为流动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校在资金偿还和现金利用方面的能力,非流动资产体现的是高校的规模和发展前景。针对高校财务中的流动资产,要看其主要成分有哪些,如果是有较大比例的货币资金,则要看是否存在现金持有量过多,或存在着相应的闲置资金的现状;如果是对资金周转有着较大影响的存货、应收账款的比例过多,应对其进行有效分析,看是否存在存货的积压以及应收账款中的坏账、死账现象。对于高校的固定资产,要看其是否被合理运用;对于高校中的在建项目,要看其是否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并加强监管。其次,在分析高校的资金周转状况时,要结合其收入情况进行,看其收入是否有效增加。

3、分析财务政策

高校在财务资金的运用过程中,允许存在一定程度的负债情况,这对高校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高校杜邦财务分析表中的权益乘数就是对高校的资金负债率的反映,权益乘数越高,高校的资金负债率就就相对越大。高校存在相应的资金负债情况,反映出高校对相应的财务政策的运用。如果高校的负债率超过一定的合理程度,就会影响到其偿还能力和相应收益,也使财务政策产生负面影响,高校的财务资本结构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四、结束语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不仅能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益进行相应的分析,还能够对其进行决策和向委托人提供相应的经营信息。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经过相应的调整,也可以用到高校财务体系中去。它不仅能够对高校的资金状况进行有效的分析,还能通过相应指标的改变和调整,为高校的良好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校的运营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晓莉.杜邦分析体系在高校财务分析中的运用[J].会计之友,2010;9

第3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 近义词 混淆 概念

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近义词,容易混淆,而这也正是高考出题的重点,所以要求教师在学习中应该有意识地运用对比法进行区分,找出这些近义词的相同点、不同点。最好的时机就是第一次学习时,启发学生思考、归纳、总结,这样才能根深蒂固,形成完整正确的知识体系。

一、病毒、类病毒、朊病毒

病毒个体微小,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两类组成生命的最基本物质,核酸只有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增值。类病毒是比病毒更简单的生物,没有蛋白质外壳,只有核苷酸构成的单链环状DNA或RNA分子。朊病毒只含有蛋白质,不含核酸,但它既有感染性,又有遗传性,并且具有和一切已知传统病原体不同的异常特性。

二、原生质、原生质体、原生质层

原生质指的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分化为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一个动物细胞即为一团原生质。

原生质体:植物细胞工程中去掉细胞壁后剩余的植物细胞称为原生质体,实际上就是植物细胞的原生质。

原生质层:植物细胞中的特有名词,指的是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当成熟的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接触时,如果存在浓度差,细胞液就会和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

三、糖酵解、无氧呼吸

糖酵解:葡萄糖在无氧状态下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糖酵解的产物一般是丙酮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无氧呼吸:一般是指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生物细胞把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产物为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

四、极体和极核

来源:“极体”在动物的卵巢中,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一个第一极体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共产生三个第二极体和一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基因组成与卵细胞相同)。

“极核”在被子植物胚珠的胚囊中,由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大孢子,大孢子再经过三次有丝分裂产生八个核,其中包括一个卵细胞和两个极核(它们的基因组成完全相同)。

去向:动物产生极体以后都退化消失,而植物胚珠中的两个极核能与一个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将来发育成胚乳细胞。

五、囊胚和胚囊

存在:囊胚是动物胚胎发育的一个阶段,受精卵经卵裂形成的内部具有一个空腔的球状胚胎叫囊胚。

胚囊是植物胚珠的组成部分,由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大孢子,经三次有丝分裂形成八个核的胚囊,近珠孔一端有一个卵细胞和两个助细胞,远珠孔端有三个反足细胞,胚囊中央有两个极核。

发育去向:囊胚进一步发育为动物的原肠胚。而胚囊完成双受精后,受精卵和受精极核分别发育为胚和胚乳。

六、适应性和应激性

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对环境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例如,虫媒花一般都颜色鲜艳、气味芳香,适应于昆虫传粉;风媒花的花粉粒小而数量多,容易随风飘散,适于风媒传粉。再例如,鹿、兔、羚羊等动物奔跑速度很快,豪猪、刺猬身上长满尖刺,黄鼬遇到敌害时能释放臭气等等。

七、富营养化、富集作用

富营养化:由于过多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水体,使藻类大量繁殖,使海水形成赤潮、淡水形成水华。由于藻类生活周期短,死亡后被需氧型微生物分解,要消耗大量氧气,使得鱼虾死亡。

富集作用: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些元素或不易分解的化合物,这些污染物在体内积累,使生物体内某些元素或化合物的浓度超过了环境中的浓度的现象叫做生物富集作用。例如汞被植物吸收,进入食物链后,不易排出体外,会沿着食物链传递,所以营养级越高,汞的含量越高。

第4篇

一、引言

在我国,政府审计研究存在两种概念:绩效审计与效益审计。绩效审计多用于理论研究界,研究力量多为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学者、教授,而效益审计多用于审计实务界,研究群体多为审计实务人员和审计机构人员。国内政府绩效审计研究可分为几个部分:绩效审计理论基础研究,对中美之间、西方国家之间的绩效审计比较研究,评价标准体系研究,绩效审计的问题与困境研究,另外一部分是针对具体审计对象和案例的审计实务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保资金、公共工程投资、农业、资源与环境等领域。[1]

本文尝试从两方面研究绩效审计方法:一方面研究美国政府绩效审计方法变迁的动力和轨迹;另一方面,试探性从美国联邦政府有关数据来实证分析各种因素对绩效审计方法实施效果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启示。

二、美国政府绩效审计方法的变迁轨迹

(一)美国政府绩效审计相关概念

美国会计协会和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两大机构对美国政府绩效审计概念进行了阐述。美国会计协会1993年给绩效审计的定义为:“由独立审计人员所开展的对一个机构、项目、职能或一项活动的系统且客观的评价,审计发现、结论和建议报送给负责监督或负责提出改进措施的党派或组织。”[2]这一概念可以认为是绩效审计从广义上的一种阐述,但如何评价、评价项目的哪些内容以及相关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等都没有很好说明。而政府问责办公室,即原来的美国审计总署(简称都是GAO),从狭义上很好地阐述了绩效审计的概念,也是本文所选择的定义。

2003年,美国《政府审计准则》第四次修订版中将绩效审计定义为:“绩效审?是指对照客观标准,客观、系统地收集和评价证据,对项目的绩效和管理进行独立的评价,对前瞻性的问题进行评估或对有关最佳实务的综合信息或某一深层次问题进行的评估。绩效审计还要为负责监督和采取纠正措施的有关各方在改进项目经营和决策以及加强公共责任方面提供信息。”[3]可见,美国绩效审计充分反映了被审计事项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二)美国政府绩效审计方法的变迁轨迹

绩效审计方法是执行审计职能、完成审计任务、达到审计目标所采取的方式、手段和技术的总称。绩效审计方法的变迁与绩效审计变迁两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绩效审计方法一般会伴随着绩效审计的变化而变化,但绩效审计的变化不一定会引起绩效审计方法的变化。但大多数情况下,两者的变化过程是一致的,即绩效审计的变化会引起绩效审计方法的变化。

李璐将美国政府绩效审计分为发票检查方法、综合审计方法和项目评估方法三个阶段。[4]在第三个阶段,李璐认为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核心理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对绩效观念的强调,对量化评估方法的重视,对公共受托责任的关注。[5]

在对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网站上所公开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后,本研究提出美国政府绩效审计方法变迁四阶段的变化(见表1)。

三、美国政府绩效审计方法变迁动力的实证分析

为了研究美国政府绩效审计方法实施的效果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可从影响绩效审计方法变迁的动力因素来分析。在美国政府绩效审计方法变迁的轨迹中,本研究得出如下四个假设:

(一)美国政府绩效审计方法变迁动力的分析及假设

动力一:由于纳税人负担增加等因素导致美国联邦政府财务状况的变化,引起社会公关注政府对公共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进而要求政府绩效审计。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等引起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因素,对美国联邦政府的财务状况带来正面的影响,而美国联邦政府财务状况对保证绩效审计的实施存在一定影响。由此,可得出假设一。

假设一:美国联邦政府的财务状况对政府绩效审计方法实施效果产生正面影响。

动力二:美国联邦政府绩效预算管理结果,也会影响政府绩效审计方法的实施效果。在绩效预算管理中预算准备、预算批准、预算执行的结果相对决算来说效果越好,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绩效审计方法的实施效果也比较好。由此,可以推测得出假设二。

假设二:美国联邦政府绩效预算管理对政府绩效审计方法实施的效果产生正面影响。

动力三:美国联邦政府财务报告的会计基础对绩效审计方法的影响。采用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计量会计要素越多,或者对负债要素采用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计量程度越高,联邦政府绩效审计方法实施的效果越好。由此,可以推测得出假设三。

假设三:美国联邦政府财务报告中会计基础采用权责发生制的程度对实施绩效审计方法的效果产生正面影响。

动力四:与政府会计活动相关的法案、法规和相应准则的颁布对绩效审计方法的变迁也存在积极的影响。1981年、1988年和1994年、2003年、2007年和2011年六次对政府审计准则的修改。每一次政府会计审计准则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财务和绩效审计方法的具体操作,具体操作细节上的变化又会对绩效审计方法实施的效果产生影响。由此,可以推测得出假设四。

假设四:美国政府审计准则的变化给以后若干年美国政府绩效审计方法实施的效果会产生一定的正面影响。

(二)数据、变量和模型

1数据

样本选取2002―2012年美国联邦政府财务报告中财务报表数据,其来源于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的官方网站。美国联邦政府合并财务报表包括六张报表:净成本表、运营与净资产变动表、净营运成本与统一预算赤字调节表、统一预算和其他活动现金余额变动表、资产负债表、社会保险表。每年10月1日始至次年9月30日止,为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个财政年度,也是合并报表的报告年度。

2变量

(1)因变量(Y)。由于美国联邦政府的净成本是一段时间运营后的结果,而净资产是某个时点的美国联邦政府财务状况,故需要估计出某一年的净资产的简便方法是取年初和年末净资产的平均数。政府绩效审计方法实施效果(Y)=政府运营净成本/(期初的净资产+期末的净资产)。

(2)自变量(X1)。美国联邦政府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得到净资产,衡量了美国联邦政府运营一年后政府的财务状况。当联邦政府中负债比例增加,对联邦政府的财务状况产生负面影响,进而也会影响绩效审计方法实施的效果。美国联邦政府的产权比例(X1)=联邦政府的总负债/联邦政府的净资产。

(3)自变量(X2)。对于美国联邦政府绩效预算管理的衡量,可以通过美国联邦政府财务报告中联邦预算与联邦政府的净成本的差异率来衡量。由于净成本在净成本表中以负数来反应,为后期的回归分析,取其绝对值,美国联邦政府预算管理的绩效(X2)=联邦预算/│净成本│。

(4)自变量(X3)。通过联邦预算总额与净资产的比例来衡量某一年度,此数值越大,说明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计量程度越小,对政府绩效审计方法实施的效果影响越小,即X3与Y是负相关。联邦预算与联邦政府净资产的比例(X3)=联邦预算/净资产。

(5)自变量(X4)。美国政府审计准则在近十年内发生两次较大的修改,分别在2003年和2007年,故在2004年和2008年的观察变量X4的取值为1,其他观察变量取0。当某一年美国政府审计准则变化,则次年X4=1;否则X4=0;

3模型

令绩效审计模型的输出为因变量Y,绩效审计模型可以认为是因变量Y与自变量X1、X2、X3、X4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μ0。其中,β0称为回归常数,β1-4称为回归系数。μ是随机误差。

(三)模型结果分析

1模型参数检验和拟合效果

由表1得出:相关系数为0988,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很强。相关系数平方数值为0959,说明自变量X可以解释因变量Y的975%的差异性。显著性水平为0000,说明了因变量与自变量的线性关系是非常显著的,可以建立线性模型。

2模型的回归结果

从表2中得出:常数项数值为0209,其显著性概率为0374,大于005,说明常数项不能有效解释因变量,即美国联邦政府绩效审计方法效果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美国联邦政府财务状况对绩效审计方法实施效果影响的显著性概率为0621,大于005。说明变量X1,即联邦政府的产权比例对绩效审计方法实施效果影响为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097,但联邦政府的产权比例不能有效解释其对绩效审计方法实施效果影响。假设一未能被有效验证,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美国联邦政府的负债适当减少,导致美国联邦政府财务状况变好,进而可促进绩效审计实施的效果,但解释的效果并不显著。

美国联邦政府绩效预算管理对政府绩效审计方法实施效果影响的显著性概率为0,小于005,两者存在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17。假设二被验证,即联邦政府的绩效管理中预算准备、预算批准、预算执行的结果都会对政府绩效审计方法实施的效果产生正面影响。

美国联邦政府财务报告中会计基础采用权责发生制的程度对实施绩效审计方法的效果影响显著性概率为0,小于005,说明两者存在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1852。假设三被有效验证,即美国联邦政府财务报告中会计基础采用权责发生制的程度对绩效审计方法实施的效果存在着比较大的正面影响,也充分说明政府财务报表中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记录的负债,尤其是隐性债务,对其最终的绩效审计来说比较重要。

美国政府审计准则的变化对美国政府绩效审计方法实施的影响显著性概率为0436,大于005,说明虚拟变量X4,也对绩效审计方法实施效果影响为正相关,由于其相关系数为0005,说明每一次政府审计准则的变化对以后绩效审计方法实施的效果产生很小的正面影响,而审计准则的变化未能有效影响绩效审计方法实施效果,只可解释其中的564%影响因素。假设四未能被有效验证,说明每一次政府审计准则的变化,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被审计项目的??计结果。

(四)结论

从美国政府绩效审计方法变迁过程中分析得出其四个动力因素,并构建这四个因素对政府绩效审计方法实施效果影响模型,研究结论如下:

美国联邦政府财务状况对绩效审计方法实施效果产生正面影响的结论,虽然未能被有效验证,但也一定程度上说明政府的财务状况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其后进行的绩效审计。其原因在于,美国政府的财务状况影响着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进行绩效审计的经费来源。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直接向美国国家预算机关申请所需要的款项,由国会预算委员会直接拨付,而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在其职责范围内使用预算拨款而不受政府控制和行政当局的干预。

美国联邦政府绩效预算管理对政府绩效审计方法实施效果产生正面影响。绩效预算是政府绩效管理的组成部分,特点为:一是追求效率的理念。二是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管理的技术支撑。三是通过公共选择机制来增强责任,提高支出效果。这些为其后的政府绩效审计提供了有力的帮助。故而对政府绩效审计方法实施效果产生正面影响。

美国联邦政府财务报告中会计基础采用权责发生制的程度对实施绩效审计方法的效果产生正面影响。收付实现制下的政府财务报告不能全面反映政府资金运动,会计报告信息不够完整,而权责发生制可以提供收入支出方面更全面、准确的信息,能够对政府的资产、负债进行全面的反映,进而对后期的绩效审计提供强有力的审计证据,给绩效审计方法的实施带来更好的效果。

美国政府审计准则的变化对美国政府绩效审计方法实施产生正面影响。2007年版的《美国政府审计准则》的编写体例采用的是“块块式”模式,即按照审计工作总的要求、审计的主要类型和职责编写。因此,准则的变化对强化绩效审计、优化绩效审计方法起到促进作用,进而美国政府审计准则的变化对美国政府绩效审计方法实施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四、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方法变迁动力的实证分析的结论,从政府的财务状况、绩效预算管理、财务报告的基础和政府审计准则对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具有一定的建议性指导作用。

第5篇

Abstract:Index designed is efficient enough to reflect marketing performance of multinational banks. Factor analysis avoids interactions between indicators and finds out key factors and facilitates marketing performanc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can not only assess marketing performance but also analyz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or multinational banks and direct the way for improvement.

关键词:跨国银行 营销绩效 评价指标体系

Key words: Multinational banks Marketing performance Assessment index

作者简介:张鹏宇,男,1985.3.15,九江职业大学教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电子商务)。

饶培培,女,1978.5.6,九江职业大学教师,方向:电子商务)。

一、营销绩效的概念界定

鉴于学界对本文中相关概念定义不一,为严谨起见,首先对关键概念进行概念界定。

1.跨国银行

目前国际上对跨国银行的定义看法不一。从国际金融界通行的标准来看,一家银行能否被称为跨国银行,不仅要看其国外分支机构的形式和数量,还要看其设立分支机构的所在国家数量。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UNCTC)对跨国银行界定为必须在5个和5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设立分行或附属机构。

跨国银行是银行国际化战略的高级形式,而我国银行业处于银行国际化的初级阶段,如果严格按照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或者英国《银行家》杂志对跨国银行的概念界定,本文选取的五家中国的银行中,只有中国银行基本符合跨国银行的定义,但是境内业务仍是全部业务的主要部分。鉴于本文研究的需要,我们将跨国银行定义为一级资本与附属资本之和在10亿美元以上,在本国境外开设分支机构,开展国际融资业务,并派出一定比例的人员。

2.营销绩效评价

绩效(performance)是反映人们从事某一活动所取得的成绩或成果。绩效包含效率和效果(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两个方面。其中,效率是指为了达成目标,对资源的使用程度;效果是指目标的实际实现程度。绩效评估就是对以往行为进行量化的过程,即对以往行为对当前绩效产生的影响进行量化的过程。本文认为绩效评估是管理者运用一定的经济原理和分析技术,通过建立特定的指标体系、标准和程序,对组织的运营效果和效率做出综合的价值判断和评价,从而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3. 跨国银行营销绩效评价

我们将跨国银行营销绩效评价定义为:跨国银行的管理者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通过建立符合跨国银行营销活动特点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程序,对跨国银行营销活动的实际效果及其对跨国银行的贡献或价值进行评价和估计。

二、营销绩效评价的构成要素与实施步骤

1.2.1 构成要素

根据绩效评价的原理,结合市场营销管理的实际,本文认为营销绩效评价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构成:

1.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一般是指与评价对象的利益密切相关、关心评价对象业绩状况的相关利益人。从理论上讲,每一位利益相关者都会出于某种目的对企业营销绩效进行评价。在本文中,跨国银行营销绩效的评价主体除了投资者和管理层外,还有顾客和营销部门的员工,这就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因素来关注跨国银行的发展,有利于跨国银行长期竞争优势的形成。

2.评价客体

评价客体是实施评价行为的对象,它是由企业相关利益方决定的,体现了评价主体的需求。本文以跨国银行营销活动的绩效为评价客体,是跨国银行经营绩效的一部分,评价内容相对于经营绩效更加细化。

3.评价目标

评价目标是实施评价行为要达到的目的,它是绩效评价体系的中枢。绩效评价的目标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为战略制定提供支持性信息;而是为战略实施提供控制性信息。本文旨在对12家跨国银行2008年营销的财务绩效进行评价,分析差距,找出原因;此外,有针对性地选择花旗集团和中国工商银行作为个案,对其总体营销绩效进行,找出其优劣势,为营销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提供了信息。

4.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是指对评价内容进行计量分析所采取的经济单位。它是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主体的需要而设计的、以指标形式体现的能反映评价对象特征的因素。本文中体现跨国银行营销绩效的指标有财务方面的,如平均资产回报率、净利润增长率等,也突出了非财务方面的,如市场占有率、顾客忠诚度等。

5.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即评价的参照体系,亦即评价的对比标尺,是判断评价对象经营绩效优劣的基本依据。在企业绩效评价系统中常用的标准分别为年度预算标准、行业平均标准、国内先进标准、国际同类标准等。在本文中选用的是国际同类标准。

6.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是获取绩效评价信息、取得评价结果的手段。有了评价指标与评

价标准,还需要采用一定的评价方法,从而实施对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的对比分析和判断,实现若干个单项指标实际值到产生评价结果的技术转换。本文采用模糊综合测评和因子分析模型取得评价结果。

7.评价结论

评价结论是绩效评价系统的输出信息,也是绩效评价系统的结论。评价结论可以用来与预先设定的评价标准进行比较,通过差异找出差异产生的原因, 并提出相关的对策。本文中评价结论与国际同类标准比较,找出差异并分析了原因,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

1.2.2 实施步骤

营销绩效评价是企业绩效评价的一部分,我们结合跨国银行国际市场营销的特点,提出跨国银行营销绩效评价的步骤如下:⑴评价指标体系设计;⑵评价指标的选取;⑶数据的收集与处理;⑷评价方法的选取;⑸评价的实施;⑹评价结果的分析。

根据上述步骤,设计营销绩效评价体系理论流程。亚瑟・梅丹认为金融服务机构营销绩效评价的主要方面包括:⑴盈利能力;⑵市场定位;⑶产品/服务;⑷销售和职员业绩1。这四方面的内容与平衡计分卡2的财务、顾客、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本文将平衡计分卡应用到营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中来。但是,平衡计分卡是用于评价企业战略经营业绩的财务与非财务指标体系,而营销绩效评价是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的一部分,两者的七个评价要素都有不同。本文结合跨国银行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特点,将平衡积分卡应用到跨国银行营销绩效评价体系中来,构成了其主要框架,即财务、顾客、营销流程、营销部门员工的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然后,根据亚瑟・梅丹、Ambler、孙淑英等人提出各种营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银行营销学、金融学和跨国银行实际情况设计具体指标;针对评价目的和评价体系特点,对财务指标选择客观评价方法,其余指标选择主观评价方法。

最后,运用选定的评估方法进行营销绩效评估得到最后得营销绩效评估结果,并对评估结果进行检验和分析,对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进行修正,得到合适的营销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并用评估结果指导跨国银行的营销决策。得到跨国银行营销绩效评价流程如图1。

参考文献:

[1] 吕丽霞.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广西大学,2006.

[2] 萧鸣政.现代绩效考评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 王万芳,彭娟.营销审计[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第6篇

一、绩效审计发展的背景、概念及其内容

(一)绩效审计发展的背景

1、西方国家绩效审计发展的背景。西方国家绩效审计的发展可追溯到19世纪初期。之后,随着西方国家对经济生活干预的加强,涉及国家基本建设、交通运输、居民的生活医疗保障、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政府支出数额剧增;同时,随着公众民主意识的增强,社会公众对政府资金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日益关注,从而由专业审计人员实施绩效审计,对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评价就成为必然,政府绩效审计便应运而生。

2、我国绩效审计发展的背景。我国对绩效审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是随着内部审计研究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早期主要集中在对绩效审计必要性、内涵、基本理论等方面的研究。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的建立基本上是由政府推动和制定的。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为了约束企业的经济行为,给企业的经济运行划定一个运行轨迹,使企业的经济运行完全服从于国家计划,因此建立了一整套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近20年来,这种状况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在实行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以后,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地位虽然逐步得到承认,但是对企业进行严格考核,作为升降奖惩依据的基本观念仍没有太多的改变。

(二)绩效审计的概念及其内容。国内外学者有关绩效审计概念的提法有十几种。据文献检索,国外学者提出过业务审计、业绩或绩效审计、管理业绩审计、货币价值审计、综合审计、效率审计、效果性审计、制度审计、经营审计、3E审计等,国内学者提出过管理效益审计、经营管理审计、社会效益审计、经济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笔者认为,绩效审计是指专门的审计机构接受财产所有者的授权或委托,依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选定的标准,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审核检查,并做出独立、客观、系统地评价,以促进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二、企业绩效审计传统模式下存在的缺陷

在现代市场竞争环境下,各种不确定因素对企业前景有着众多的影响,仅仅对一些财务指标进行审计,难以评价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经济性与效率性,以及效果性,难以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传统的企业绩效审计标准模式存在以下缺陷:

(一)传统的企业绩效审计模式是一种面向过去的审计。传统的企业绩效审计是一种基于对过去经营数据的审计,只能获取滞后效应,不能及时具体地捕捉到最近乃至更近的一个会计期间企业管理层行为给企业创造了多少价值或者对企业价值增值有什么破坏性影响。

(二)传统的企业绩效审计模式是一种片面追求财务指标的审计。传统的企业绩效审计以财务指标为主,而许多对企业经营管理有着重要影响的非财务因素根本没有涉及,而且难以进入会计报表进行可靠的财务评估。这些难以进入会计报表的非财务因素(人力资源、技术创新、客户、研究与发展、质量、流程)对企业的诊断和考评更为重要,这正是传统绩效审计的重要缺陷。而一味采取财务指标审计方法,会造成企业管理层过分重视取得和维护短期财务成果,急功近利,在短期业绩方面投资过多,而在长期价值创造方面的必要投资过少。

三、企业发展战略绩效审计标准模式:EVA和平衡计分卡的结合

基于传统绩效评价方法的自身缺陷,本文提出建立一个EVA与平衡计分卡相结合的绩效审计标准体系,该体系既实现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有机结合,体现出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又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始终以企业真实价值为导向。

新的评价系统共设两个层次的指标。第一层次是EVA综合指标,第二层次是平衡计分卡四个方面的分析指标。对于整个分析系统,首先设置一个处于首要地位的单一指标EVA来评价企业的业绩。平衡计分卡作为第二层次指标,首先计算综合得分,用以进一步评价第一层次指标的结果;然后建立平衡计分卡分析框架,具体说明各个方面的绩效状况。

(一)第一层次:EVA

1、EVA的概念及其核心思想。EVA是经济增加值的英文缩写,是企业税后净经营利润扣除经营资本成本后的余额,是被经济学家长期称之为“剩余收入”或者“经济利润”的一种概念。EVA理论源于诺贝尔奖经济学家默顿・米勒和弗兰科・莫迪利亚尼1958~1961年关于公司价值的经济模型的一系列论文。其核心思想是:一个公司只有在其资本收益超过为获得该收益所投入的资本的全部成本时,才能为股东带来价值。

2、EVA作为企业绩效审计标准的优缺点比较。把EVA作为企业绩效审计标准第一层次的原因是因为它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比较突出:(1)EVA可以真实反映企业经营业绩。对股东来说,EVA总是越多越好。在这个意义上,EVA是唯一能够给出正确答案的业绩度量指标,它能够连续地度量业绩的改进。(2)EVA能将股东财富与企业决策联系在一起。从理论和经验的角度看,作为一种度量公司业绩的指标,EVA最直接地联系着股东财富的创造。(3)EVA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EVA不鼓励以牺牲长期业绩代价来夸大短期效果,而是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鼓励企业的经营者进行能给企业带来长远利益的投资决策,如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人力资源的培养等。因此,应用EVA不但符合企业的长期发展利益,而且也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4)EVA显示了一种新型的企业价值观。EVA业绩的改善是同企业价值的提高相联系的。为了增加公司的市场价值,经营者就必须表现得比竞争者更好。因此,一旦获得资本,他们在资本上获得的收益必须超过由其他风险相同的资本资金需求者提供的报酬率。

但是,EVA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弊端,具体表现为:学术界对于EVA的实证研究是有所限制的,而且结果大都是非结论性的;EVA无法解释企业内在的成长性机会;EVA评价法由一个指标构成,能综合评价企业的业绩水平,但是它只能说明其总体的情况,并不能由此看出企业各个方面具体的绩效情况。因此,单独的EVA评价还欠完整,应补充其他指标;EVA指标仅仅反映的是企业经营的最终结果,对经营业绩的评价作为一种事后的报告,只是客观反映了事实,是经营管理的结果。EVA这种在会计期末积累形成的指标,反映了所有要素的综合生产率,但其本身并未告诉我们为什么一项产品或服务不能带来增值,以及如何对其进行处理。这对于实际从事经营的经理而言,并无具体的指导意义,无助于发现运营无效的根本原因,因此不利于分析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不利于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价。

(二)第二层次:平衡计分卡

1、平衡计分卡的概念及其核心思想。平衡计分卡是由美国罗伯特・S・卡普兰和大卫・P・诺顿创建的一套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是将企业战略目标逐层分解转化为各种具体的相互平衡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对这些指标的实现状况进行不同时段的考核,从而为战略目标的完成建立起可靠执行基础的绩效管理体系。其把对企业业绩的评价划分为四个部分:财务方面、客户、经营过程、学习与成长。其核心思想是:以财务为核心的思想。

2、平衡计分卡优缺点比较分析。平衡计分卡在企业发展战略方面的贡献很大,具体表现在:(1)平衡计分卡实现了绩效评价与财务目标的结合。平衡计分卡以财务指标作为绩效评价的焦点,强调企业在顾客、产品创新、质量等方面的经营绩效必须和财务目标联系在一起,易于分清责任,使控制更为有效,并且更具体地提出管理建议。(2)平衡计分卡可以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效率。平衡计分卡所涉及的四项内容,都是企业未来发展成功的关键要素,通过平衡计分卡所提供的管理报告,将看似不相关的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大大节约企业管理者的时间,提高企业管理的整体效率,为企业未来成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平衡计分卡可以提高企业激励作用,扩大员工的参与意识。

但平衡计分卡作为修正指标体系较为合适,而不宜作为绩效评价的上层指标,因为平衡计分卡涉及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与成长四套业绩评价指标(具体的指标可多达20多个)。一方面如果每个指标都成为被测评的目标,那么企业就有众多的目标同时去追求和实现,管理者往往就会失去行为准则而茫然无措;另一方面如果有的指标不被测评,那它可能就根本不会起到约束管理者的作用。

第7篇

关键词:绩效审计;医院;平衡计分卡一、医院绩效审计的概念及基本涵义

1.绩效审计的概念

绩效审计是指,审计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运用审计程序和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效果进行审查与评价,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又称为“3E”审计。其中经济性是指以相对较低的费用取得有一定质量保证的资源;效率性是指以一定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效果性是指在多大程度上达到政策目标经营目标和其他预期结果。

2.医院绩效审计的概念及基本涵义

医院绩效审计是指通过对医院一段时间内使用的人、财、物等资源的使用情况以及对提供医疗服务的数量、质量和效果的分析,通过现有情况,挖掘潜在实力,以提升医院效益,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为医院创造效益。(刘和涛 2011年)绩效审计不同于财务审计,第一,审计范围较大,审计周期较长。相对于财务审计,绩效审计目标层次提高,审计内容增多,除了运用财务审计的方法外,还利用经济数学方法和现代管理方法。第二,价值目标多样,评价标准难以统一。医院作为典型的非营利性组织,在日常管理业务活动中,不仅仅考虑到经济效益,更多的是社会效益,要求在突出社会效益导向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因此,不能以简单地经济盈亏来评价医院的效益。第三,起步较晚,认识模糊。绩效审计的起步要远远晚于财务审计,相关的法规条例、标准都尚处于缺失状态。加之有相当一部分审计人员对于绩效审计的认识还不是很全面,大多数审计人员对绩效审计的认识还停留在国外有关资料的介绍层面。这就导致了医院绩效审计止步不前。

二、医院绩效审计的现状

1.注重财务指标,忽视非财务指标

受到财务收支审计模式的影响,现有的医院绩效审计评价模式依然将审计的重点放在体现经济效益的财务绩效指标上,轻视了评价社会效益的非财务绩效指标。对于作为非营利组织的医院,这样的指标偏重是十分危险的,它将会影响医院的战略发展的目标设定,将走了以盈利为目的误区。

2.偏重内部评价,忽视外部环境的分析

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是个相对稳定的体系,同时它更应该是一个具有“自净”能力的体系。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医院的战略发展也是不断变革发展的,作为医院管理中重要部分——绩效审计也应该随着环境要求的变化而相应变化。使用与医院战略目标、外部环境要求不符的、脱节的绩效审计指标不仅不能真实地评价医院的绩效,甚至会阻碍医院的发展。

3.侧重短期目标,偏离长期战略目标

绩效审计评价的指标应该与医院的长期战略目标相统一的,但同样受传统财务审计模式的影响,让医院的绩效审计指标侧重于当年的短期目标,往往忽视了医院的整体战略目标,使得每一年的绩效审计侧重不同,连续性较差,达不到持续建议改进这样的审计效果。医院绩效审计的目标应与医院的长期战略目标高度统一。根据医院战略目标实施的不同阶段,设定相应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从而使得绩效审计的结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医院发展,与医院战略目标相切合,便于战略目标不断调整。

三、医院绩效审计评价的思考

医院绩效审计的核心问题就是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设定。笔者大胆引进绩效评价工具——平衡计分卡,试图建立医院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正如,平衡计分卡的创始人卡普兰教授说的:“衡量政府机构和非营利组织的经营是否成功,应该视其能否有效地满足纳税人和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他们必须为客户或利益相关者定义一个具体的目标。财务因素可以发挥促进或约束的作用,但是很少成为主要的目标。”,而平衡计分卡是从组织的战略目标出发,围绕着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这四个维度展开评价。平衡计分卡保留了传统的财务指标,也兼顾了财务目标的业绩驱动因素,在追求财务结果的同时,监控组织为了未来的成长而培养的能力和获得的无形资产的过程。特别是医院这样一个知识型员工高度集中的组织,其核心竞争力就是培养智能资产和无形资产。这些资产包括:优秀的医疗资源、人才T队的培养、完善合理的内部流程、先进的服务理念、员工的积极性和灵活性、满意而忠诚的客户群等等,而这些资产却难以在医院的资产负债表上得到体现。同时,这些资产的评价是传统财务审计无法给予的,只有通过以平衡计分卡为理论依据的绩效审计才能准确地传达这些信息。

医院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应根据部门不同职能属性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这四个维度来确定。医院部门按照职能属性大致可以分为:临床科室、后勤科室、行政科室。这三类部门从自身职能出发,服务于医院战略目标的侧重点是不同,那么他们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也应该是不同。以临床科室为例,临床科室的目标就是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他的客户群是患者,相关指标大致为住院患者满意度、门急诊患者的满意度、有效投诉等指标;内部流程则是诊疗流程、病历书写流程等与医疗相关的流程指标;学习与成长部分则集中在科研与教育上,一般是论文数量与质量、课题数量与质量、带教的通过率等指标;财务部分主要围绕着药占比、科室医疗收入与成本而衍生出的指标。后勤部门则与临床科室有所不同后勤部门的目标就是配合临床科室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及时、优质的后勤保障;后勤部门的客户群是医院的全部的临床科室;内部流程则关注在有形资产的采购、维护等流程上,对于资产利用效益、效果进行评价;财务则集中在预算执行情况上;学习与成长部分则加强相关的培训力度,特别是高值大型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领域的专业培训,并且与激励政策挂钩,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行政部门也是同样的,重点在内部流程的优化,以及提高工作的积极性,更好地服务于临床科室。

四、结论

医院绩效审计是内部审计发展的一大趋势,同时也是解决医院效率低下、医患矛盾突出的有效方法之一。引进平衡计分卡这一领先的管理工具到医院绩效审计或许是打破目前绩效审计僵局的一种方法。(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参考文献:

[1]罗伯特.卡普兰等.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为[J].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4(6)

第8篇

关键词:ERP;财务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一、绪论

近十几年来,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企业面临的国内外竞争异常激烈,资源的日益匮乏,使得企业对资源配置能力、企业运转效率等软实力越来越重视,ERP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融合先进的管理思想,将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完美结合,不仅能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而且能优化企业的内部业务流程。然而,实施 ERP 的成本投入非常巨大,但其取得的收益却常常达不到企业预期的效果。因此,通过研究对ERP的实施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让管理者清晰的认识到ERP实施对企业财务绩效造成的影响。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ERP的概念。ERP又名企业资源计划,它是在ERPⅡ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通过对企业各方面资源的整合、配置、业务流程的改良优化,来帮助企业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企业对消费市场的敏感度和对资产的运转效率。所谓ERP,是融合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借助发达的信息技术平台,以价值为导向,集成企业各项资源,并对企业的各项相关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各项业务流程优化重组和平滑衔接,为企业提供决策相关信息的管理知识平台。

(二)财务绩效的概念。对财务绩效的定义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财务绩效作为一种绩效评价方法,本文对财务绩效的定义为:财务绩效是指通过财务数据或财务指标对企业的管理经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对比和评判,不仅是对企业过去经营成果的对比和评判,还是对企业未来经营能力的对比和评判,本文研究的上市公司实施ERP对财务绩效的影响,采用的是《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中提出财务绩效定量评价的四个方面: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和经营增长。

三、企业实施ERP后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一)企业实施ERP后对盈利能力的影响。企业在实施ERP后,不仅能引了先进的管理理念,还改善了业务流程,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业务流程的重组使各部门变得精简高效,这样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ERP系统通过定额成本管理来有效的控制企业的各项费用, 在工艺路线上的各个环节都制定相应的定额,再与实际操作时产生的实际花费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而起到降低各部门的成本费用的作用,加强了企业的成本管理。ERP系统对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能有效的降低不良率,使得企业的废品、废料减少,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二)企业实施ERP对资产质量的影响。ERP系统的计划管理体系,能很好的帮助企业制定采购计划和发货计划,企业在采购时能准确的知道所需存货的数量,从而减少了库存量,降低了仓储成本,增强了存货的运转效率,降低存货对资金的占用,增加资产的流动性。ERP系统还能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控,通过改善的追款程序,减少应收账款天数,提高应收账款周转速度,从而来降低应收账款对资金的占用量,加快资金周转。ERP系统中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全面的监控,通过提高半成品、产成品的良率,降低原材料的次品率,来提高生产效率,提来资产的利用效率。ERP中的财务管理体系,通过对资金的动态监控和合理分配,不提高了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还增强了资金的运转效率。

(三)企业实施ERP对债务风险的影响。ERP中的应付账款子系统,能帮助企业充分的了解供应商的信息,并能根据供应商与企业的关系进行排名,及时的支付供应商货款,以利于降低企业的信用成本和债务风险,ERP系统的信息化也使得企业在处理与供应商债务问题时更高效,从而缩短了应付账款的支付时间,因此,ERP的实施会对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产生影响。ERP系统实施后企业的资产质量得到改善,资产的流动性增强,周转速度加快,对企业的营运能力产生影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长期负债逐渐变成短期负债,营运能力也就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偿债能力,因此,ERP的实施会对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产生影响。

(四)企业实施ERP对经营增长的影响。ERP是以顾客满意度为目标,不仅要及时的为顾客提品,还要提供没有缺陷、符合顾客期望的产品。企业各个部门可以从ERP系统中迅速获得顾客的信息,能及时的了解顾客的需求,从而更好的为顾客服务。ERP系统也对顾客的订货和结算提供了方便,只要实现了ERP的互联,顾客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订货和结算,能为顾客节省时间。ERP通过质量管理模块来对整个生产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帮助企业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从而能提高顾客满意度,增加市场份额,提高竞争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引进了ERP系统,就相当于请来了一个精明的会计师,他能对企业的各个环节、各个模块进行精打细算,帮助企业砍掉多余的成本费用, ERP各项管理体系还能通过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使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和经营增长能力增强,同时能降低企的债务风险。

参考文献:

[1]王汉新.ERP影响企业成本与收益的实证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07,26(1):128-131.

[2]唐彬彬.基于ERP实施的绩效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08.

[3]冯纯纯.ERP实施对公司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D].新疆:石河子大学,2009.

第9篇

【关键词】 信息系统; 审计; 审计目标

2007年2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快了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国有企业审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企业与公共部门在内部控制、管理和治理方面的差异,导致了企业信息系统审计与公共部门信息系统审计的不同特点。

一、增强国有企业信息系统的可信性

审计机关的审计目标取决于法定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显然,真实性是国有企业审计的目标之一。信息系统审计是国有企业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审计的总体目标,决定了国有企业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国有企业审计的真实性目标,必然要求国有企业信息系统提供真实性的信息,这意味着,审计机关的国有企业信息系统审计必须把真实性作为审计目标之一。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注册会计师也可以对国有企业进行审计。根据我国公司法第165条的规定,“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依法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而且,2008年10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第六十七条明确规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根据需要,可以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审计,或者通过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由国有资本控股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审计,维护出资人权益。”大家知道,依据注册会计师执业审计准则的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是“提高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①这说明,注册会计师国有企业审计的目标是要求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具有可信性。注册会计师所审计的国有企业财务报表中的信息是由国有企业的信息系统产生形成的,因而必须对信息系统进行审计。注册会计师对国有企业财务报表审计的可信性目标,决定了注册会计师对国有企业信息系统审计的可信性目标。

同样的审计对象,不同的审计主体,导致了两种不同的国有企业信息系统审计目标。从上述分析不难发现,无论是审计机关还是注册会计师对国有企业进行审计,其中对企业信息系统的审计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审计法的规定,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是真实性。而根据注册会计师执业审计准则,对国有企业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是可信性。那么,什么是真实性?什么是可信性?这两种目标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和区别?为什么说审计机关应当把增强国有企业信息系统可信性作为审计目标呢?

(一)真实性与可信性的基本涵义

我国审计法强调真实性,根据2010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国家审计准则)的规定,“真实性是指反映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信息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程度。”那么,什么是真实性呢?真实性只是对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信息质量的最低要求。如果会计信息是真实的,但是不够完整或者披露不及时,仍然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甚至会导致错误的投资决策。事实上,就真实性本身而言,由于会计估计、核算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也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所以,把真实性作为审计目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谓可信性,从国际审计准则第200号(ISA200)可以看出,当编制的财务报表公允表达(presented fairly)或真实公允(true and fair)时,它才是可信性的。从字面上讲,公允(fair)或公平的要求,强调了财务报表各种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平衡。从理论上讲,公允表达或真实公允的概念比真实性概念具有更多的内涵,涉及会计适当性、适当披露及审计责任等概念。在国际审计准则第200号(ISA200)中,公允表达是指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框架编制,“公允”还意味着超出财务报告框架所要求披露范围的必要性,以及在极端情况下必须偏离财务报告框架的可能性。适用的财务报告框架,主要是指适用的会计法律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大家知道,我国会计法强调“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根据会计法的要求,我国的财务报表不仅要具有真实性,而且还要具有完整性。总的来说,可信性并不否认真实性,真实性是可信性的必要前提之一,但真实的并不一定是可信的,可信性的内涵更加丰富,真实性是对财务信息质量的最低要求,可信性反映了对财务信息质量更高的要求。

(二)可信性目标反映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发展的新阶段

一般认为,受社会需求变化、自身技术手段及审计风险等因素的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的发展演变至今经历了四个阶段,即20世纪30年代之前的查错纠弊阶段、30年代中期至80年代验证会计报表真实公允阶段、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真实公允与查错纠弊并重阶段,及90年代后期以来的增强信息可信性阶段。虽然同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目标,然而从历史发展演变的角度看,真实性只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早期目标,当前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的可信性目标反映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最新发展,是更高级发展阶段的目标。

(三)可信性目标比“真实公允”具有更加广泛的适用性

20世纪90年代后期,传统的财务报表审计成为更为广义的概念――“保证业务”(Assurance Service)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译为“鉴证业务”②。2004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了《国际保证业务框架》,2005年1月1日生效。2006年我国制定了《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2007年1月1日起施行。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鉴证对象与鉴证对象信息具有多种形式,主要包括:当鉴证对象为财务业绩或状况时(如历史或预测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鉴证对象信息是财务报表;当鉴证对象为非财务业绩或状况时(如企业的运营情况),鉴证对象信息可能是反映效率或效果的关键指标;当鉴证对象为物理特征时(如设备的生产能力),鉴证对象信息可能是有关鉴证对象物理特征的说明文件;当鉴证对象为某种系统和过程时(如企业的内部控制或信息技术系统),鉴证对象信息可能是关于其有效性的认定;当鉴证对象为一种行为时(如遵守法律法规的情况),鉴证对象信息可能是对法律法规遵守情况或执行效果的声明。不难看出,传统的财务报表审计只是鉴证业务中的一种。鉴证标准随着鉴证对象的不同,也从财务报表审计中按照适用的财务报表编制框架,如编制财务报表所使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扩展到单位内部制定的行为准则、绩效水平等方面。从其定义看,鉴证业务的目的在于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的信任程度。真实公允目标是针对财务报表审计的审计目标,可信性目标在概念外延上具有更加广泛的适用性。可信性目标不仅适用于对财务信息的可信性,而且还适用于非财务信息(绩效信息)的可信性。对财务报表来说,如果它是真实公允的,即在所有重大方面是按照适用的财务报表框架编制的,它就是可信性;对于其他鉴证信息来说,如果它是符合适用的鉴证标准,就是可信性的。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现在已不仅仅是财务信息系统,还包括各种业务和管理信息系统。与此同时,为满足企业的业务需求,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也不局限于财务信息,而且还包括许多非财务信息。所以,在国有企业信息系统审计中,把可信性作为国有企业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比真实性目标更加符合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四)可信性目标反映了审计理论的深化和发展

可信性不是一个孤立的术语,它是新审计理论(或一组新的相互联系的审计概念)中的一个关键性概念。随着注册会计师的业务从传统的财务报表审计发展到鉴证业务,传统的审计理论也得到了深化和发展。大家知道,审计三方关系是指审计人、被审计人、审计授权或委托人之间的关系。传统的受托责任论,即审计动因论,是建立在传统的审计三方关系之上的。然而,在我国现行的《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中给出了一种新的审计三方关系,即注册会计师、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在新的审计三方关系中,被审计人与审计授权或委托人之间责任关系的含义更加丰富,除传统的受托责任关系外还有其他种类不带委托性质的责任关系③。在新的审计三方关系中,预期使用者应包括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除了传统受托责任关系中的股东外,还应包括经营者、员工、顾客、供应商、债权人、潜在的投资者、监管层、竞争者等。聘请注册会计师的通常是预期使用者或其代表,但也可能是责任方。责任方、预期使用者和注册会计师三方之间的关系,可以看作是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和信息可信性的保证者之间的关系④。增强信息的可信性,实际上是减少了信息提供者与预期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鉴于预期使用者的广泛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将有利于完善市场机制,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拓展了审计的社会功能。可信性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鉴证对象信息是否具有可信性,需要执行一定的业务程序。审计师在收集证据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标准,检查责任方的鉴证对象信息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符合适当的标准后,才能为鉴证对象信息的可信性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证,从而提供给预期使用者。鉴证业务的保证程度被细分为合理保证和有限保证,鉴证对象信息被划分为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其中财务信息被进一步细分为历史财务信息和预测性财务信息。可信性概念是这些新审计理论中的关键性概念之一,相比之下,真实性概念在新的审计理论中却没有相应的理论地位。

(五)可信性目标反映了国家审计的发展趋势

在世界审计组织(INTOSAI)的道德准则(Code of Ethics)中,强调了信赖(trust)、信任(confidence)、信誉(credibility)对于审计机关的至关重要性。在南非审计署1911至2011年百年纪念的纪念品和网站首页上有一句格言:“Auditing to build public confidence”,即“审计旨在建立公共信任”。我国审计署2011年7月15日印发的《审计署关于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确保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可信、可靠和可用。刘家义审计长提出,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孔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民无信不立”,说明了信任、守信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我们知道,“诚信友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国家审计可以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增强整个社会的诚信。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可信性目标比真实性目标更好地体现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经过上述真实性和可信性两种审计目标含义的对比,不难发现,虽然真实性目标是国有企业审计的传统目标之一,但是可信性比真实性的涵义更为丰富,可信性目标中不但包含了真实性目标,而且可信性目标要求信息系统提供更高质量的信息。两种目标都对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质量提出了要求,国家审计对信息质量的要求不应低于注册会计师审计。因此,笔者认为,尽管现行的审计法规定了国有企业信息系统审计的真实性目标,但是,从理论上讲以及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审计机关应当选择可信性作为国有企业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即国有企业信息系统审计应当促进企业信息系统提供可信的信息。

二、促进国有企业信息系统的遵循性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在审计基本原则(ISSAI-100)中,把政府审计业务分为两大类,即合规审计(regularity audit)和绩效审计(performance audit),并制定了相应的审计执行指南,即财务审计执行指南(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 on Financial Audit)、遵循审计执行指南(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 on compliance audit)和绩效审计执行指南(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 on Performance Audit)。在这个准则指南框架中,合规性审计包括了财务审计和遵循性审计。遵循性审计是指对公共部门实体的活动是否与相关法律法规及授权要求相一致的审计。在《国际审计准则第250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ISA250)中,非遵循(non-compliance),是指被审计单位不履行法律法规责任或者违反法律法规的犯罪,故意地或者非故意地,与执行的法律或法规对立的行为。在COSO内部控制框架中,遵循性(compliance)作为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是指符合适用的法律法规。由此看来,在上述准则指南中,遵循性,就是我国国家审计中的合法性。但是,在本文中,作为国有企业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之一,遵循性与合法性不同。

为满足业务需求,对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有一般性的要求,在IT治理框架COBIT4.1中,这些要求也被称之为信息标准(information criteria)。遵循性(compliance)作为其中的标准之一,是指“涉及业务流程与所需遵守的法律、法规及合同约定之间的符合程度的属性,即外部的强制要求和内部政策的遵循性。”⑤在本文中,遵循性作为国有企业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之一,采用COBIT4.1中遵循性的概念,即国有企业信息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和监控不仅要符合来自企业外部的强制性要求(合法性),而且还应符合国有企业内部制定的各种规定的要求。

我国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的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合法性是国有企业审计的审计目标之一。作为国有企业审计的重要内容,信息系统审计应当促进国有企业信息系统的合法性。那么,为什么我们要把国有企业内部制定的各种规定同时也纳入国有企业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呢?企业内部如何制定关于其信息系统的规定是企业自己的事情,似乎审计机关不应干预,但是,效益性也是国有企业审计的审计目标之一。当信息系统不符合国有企业某些内部规定的要求时就会影响到企业效益,这些内部规定,如内部控制、管理和治理等,也应纳入国有企业信息系统审计的遵循性目标范围。

三、改善国有企业信息系统的绩效性

绩效性目标是企业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产物。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发展到了关注绩效性的阶段。绩效性目标也是IT管理和IT治理的重要内容。IT管理和IT治理的国际标准或良好实务,为开展信息系统绩效审计提供了审计标准。

(一)企业信息系统绩效性的概念

当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信息系统的绩效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企业信息化的早期阶段,信息系统主要应用于企业的财务会计领域,这时人们对信息系统关注的焦点主要是信息系统的可信性和遵循性问题,相应的措施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方面,强调信息系统的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随着企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范围逐渐从财务会计领域扩展到整个业务领域和管理领域,与此同时,信息系统的建设投入和运行成本显著提高。这时人们发现,大量的信息化投入并不一定能够带来预期的收益,而且还带来巨大的潜在风险,个别企业甚至因高投入造成利润下降或财务危机,有的企业因业务流程改造滞后,还会导致管理混乱。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信息系统关注的焦点,逐渐从“投入”转向“产出”,从技术和内部控制问题转向管理和治理问题,在企业内部出现了专门的IT管理部门,IT管理和IT治理逐渐从企业的一般管理和治理中独立出来,而“绩效”是描述信息系统投入产出、管理和治理的核心概念。

信息系统的绩效性是指利用IT资源提供企业信息服务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为它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价值是企业存在的基本前提。企业信息系统的目的在于利用IT资源,通过IT流程,提供企业信息服务,以满足业务需求。信息系统要实现的绩效目标必须与企业的业务需求或业务目标相一致。

(二)绩效性目标的可行性

从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阶段看,目前信息系统的绩效问题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2011年2月,工信部电子一所和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了《2010年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数调研报告》。该报告将中国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基础应用阶段、关键应用阶段、扩展整合及优化升级应用阶段以及战略应用阶段,如图1所示。

该报告认为,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总体上处于由基础应用和关键应用向扩展整合与优化升级过渡阶段。报告的主要结论之一是,2010年“信息技术应用范围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应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企业基本完成了信息技术在各业务领域的应用覆盖,已逐渐开始深度关注企业业务发展需求,着力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提高信息系统的绩效,也已经成为我国企业信息化深度发展的方向。把绩效性作为国有企业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符合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在现实中具有可行性。

(三)绩效性是IT管理和IT治理的重要内容

IT管理目的在于如何降低成本,以更好的弹性及更快的响应速度,向组织内外部顾客提供高质量的IT服务,提供顾客的满意度。IT管理的目标就是要追求信息系统的绩效性,即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信息系统的绩效性也是IT治理追求的目标之一。在IT治理国际标准ISO/IEC38500(组织的信息技术治理)中规定了“绩效”原则,即IT应适合于支持组织的目的并提供服务,服务等级和服务质量应满足当前和将来的业务要求。IT治理框架COBIT4.1有四个基本特征:以业务为中心、以流程为导向、以控制为基础、以绩效测评为驱动。在该框架中,绩效测评是IT治理的关键,并且指出,“多项调研已经表明,IT成本、价值和风险管理缺乏透明是驱动IT治理最重要的一个因素。相对于其他关注的领域,提高透明度主要通过绩效测评来实现。”⑥

(四)绩效审计的参照标准

IT管理和IT治理从企业管理和治理中独立出来,为开展单独立项的信息系统绩效审计创造了条件。就像企业审计要关注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和治理那样,企业信息系统审计要关注被审计单位的IT管理和IT治理情况。IT管理和IT治理的国际标准或良好实务,则为开展信息系统绩效审计提供了审计标准,也可以作为向被审计单位提出改进建议的参照标准。常见的IT管理和IT治理国际标准有:ISO/1EC20000(信息技术――服务管理)、ITIL(信息技术基础库)、ISO/IEC38500(组织的信息技术治理)、COBIT4.1(信息及其相关技术控制目标)等。

四、维护国有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维护国有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至关重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们对信息系统安全性的认识也不断深化。正确理解信息安全的涵义,对于开展信息系统安全性审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安全性目标的重要性

根据1994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就是要保障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含网络)的安全,运行环境的安全,保障信息的安全,保障计算机功能的正常发挥,以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⑦。从这里可以看出,信息系统的安全包括:信息本身的安全、系统设施设备的安全和系统运行环境的安全三个层面。就三个层面的关系而言,信息是核心,系统设施设备及其运行环境是保障,信息本身的安全是目的,系统设施设备的安全及其运行环境的安全是手段。

国有企业信息系统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护中央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2010年12月,公安部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通知》。据统计,截至2010年5月,已有89.6%的中央企业开展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中央企业总计建成投入使用的信息系统有16 092个,已定级14 539个,占比90.3%;应向公安机关备案的系统(二级及以上)有11 370个,已备案8 113个,占应备案系统的71.4%;列入2010年定级计划的有1 598个。中央企业在公安机关备案的信息系统总数约占全国信息系统备案总数的21%,第三、四级重要系统约占全国重要信息系统备案总数的30%⑧。这些数据表明,国有企业信息系统已成为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第七条规定,“国家采取措施,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由于国有企业集中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如电信、电力、石油、石化等重要行业,其重要信息系统已成为国家关键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命脉之命脉,保护国有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信息安全概念的演变

根据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的定义,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包括信息本身的安全、系统设施设备的安全和支撑环境的安全。其中,信息本身的安全,即信息安全,是信息系统安全的核心和目的。那么,究竟什么是信息安全呢?

人们对信息系统安全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防部制定的《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准则TCSEC》把保密性当作信息安全的重点。20世纪90年代初由英、法、德、荷四国制定的《信息技术安全评估准则ITSEC》开始把完整性、可用性与保密性作为同等重要的因素。自此,信息安全的概念,即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逐渐被普遍接受。在2002年的国际标准ISO/IEC17799:2000《信息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业务规范》中明确规定,信息安全,是指保护:“保密性(confidentiality),即确保信息只能够由获得授权的人访问;完整性(integrity),即保护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以及信息处理方法;可用性(availability),即保证经授权的用户可以访问到信息,如果需要的话,还能够访问相关资产。”然而,在2005年的该国际标准修订版即ISO/IEC17799:2005中,信息安全的定义,包括了七种安全特性:信息的保密性(confidentiality)、完整性(integrity)、可用性(availability)及其他属性,如真实性(authenticity)、责任性(accountability)、不可抵赖性(non-repudiation)、可靠性(reliability)等,而且,这种修订后的信息安全定义,被2007年的国际标准ISO/IEC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与使用指南》)引用。在学术界,有人认为,信息安全的特性还应进一步包括可控性(controllability)、可预测性(predictability)、可审计性(auditability)、遵循性(compliance)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信息安全的内涵越来越丰富,从最初的信息保密性发展到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进而又发展到相关的真实性、责任性、抗抵赖性、可靠性等。相应地,对企业信息安全的考虑,也从最初关注企业信息安全技术层面,发展到关注企业信息安全控制、管理和治理等层面。

(三)正确理解信息安全涵义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信息安全与信息保密不同。从信息安全概念的涵义可以看出,信息保密与信息安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信息安全比信息保密的涵义更加丰富。尽管我国新修订的保密法对信息系统的保密问题作出了规定,但是保密法不能代替信息安全法。目前,我国对信息安全的立法仍然比较滞后,尚无专门的信息安全法。信息安全法是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微观信息安全与宏观信息安全的联系。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离不开系统运行环境的支撑,系统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从社会环境看,主要是指有关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意识、人才培养等。这就是说,微观层面单个组织的信息系统安全,还离不开宏观层面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与此同时,微观层面的信息安全是基础,没有微观层面的信息安全,也就没有宏观层面的信息安全。

3.授权管理的重要性。信息安全的概念有三个核心涵义: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这三个核心涵义都涉及一个共同的要素,即“授权”。保密性意味着只有获得授权才能访问;完整性意味着没有授权不得对信息进行删除或修改;可用性意味着拥有授权者随时可以使用。这表明,授权管理是信息安全管理的一项关键内容。信息系统是一种人机系统,授权管理主要涉及对人员行为的安全管理。

4.安全性目标与遵循性、绩效性、可信性目标的联系。从信息安全的涵义可以看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目标不同于其遵循性、绩效性和可信性目标,但是,安全性与它们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首先,安全性必须满足遵循性的要求,信息系统的设计、运行、使用和管理可能要置于法律规定的和合同约定的安全要求的约束之下,特别是各种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保密法,以及知识产权、个人隐私权方面的法律法规;其次,信息安全没有绝对的安全,所有的信息安全都是风险可接受条件下的安全,高水平的安全保护需要大量的投入成本,因而需要在成本、收益、风险和安全之间进行权衡,即安全性与绩效性的联系;最后,在信息安全技术层面,可信计算技术是信息安全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从而表明安全性与可信性之间也有内在的联系。

笔者认为,目前国际上制定的有关信息安全等级评估、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国际标准,无论是在理论概念还是在操作实务方面,对于我国审计机关开展信息系统审计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这些国际标准或良好实务可以作为审计的参照标准,同时也可以作为审计机关向被审计单位提出改进信息系统安全性建议的依据。同时,在对国有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审计时,还要立足我国实际,由于我国国有企业信息系统是国民经济命脉之命脉,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在重视企业本身信息系统安全的同时,还应当从宏观上揭示国有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最后应当指出的是,在审计实践中,根据具体情况,单个审计项目可以选取上述可信性、绩效性和安全性目标中的一个或多个作为审计目标。

第10篇

20世纪60年代,人力资本进入人们视野开始,便有许多学者从理论上对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产生了广泛讨论。90年代,人力资本的话题曾在我国掀起一场学术界的大讨论。周其仁(1996)、方竹兰(1997)、陆维杰(1998)等人从微观角度讨论了企业人力资本相较非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对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中的角色定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刘迎秋(1997)、胡永远(2003)等人从宏观角度分析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然而这些研究多半止于重要性的规范讨论和分析,没有进一步用数据的方式对其重要程度进行论证和分析。自21世纪初,关于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相关实证研究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起初的实证研究以档案研究的方式为主。如方润生等人(2002)通过档案研究的方式分析了国有企业管理层人动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冯丽霞、张琪(2007)选取反映人力资本和企业绩效的财务指标,对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自2008年起,问卷调查的研究方式开始在本研究领域中使用,如程蕾、刘仲文、艾新宇(2008)对人力资源价值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总结出影响人力资源价值的六大因子主要是劳动者基本素质、组织管理能力、适应环境、工作态度、生理及工资收入。随后此研究方式广泛地出现在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的相关研究中。高素英、赵曙明(2011)对中国大陆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及管理人员进行调查,分析人力资本、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刘苹(2012)通过问卷调查探索了前导性战略导向与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三者之间的关系。王晓文(2012)通过问卷调查提示了创业者人力资本与新创企业绩效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问卷调查研究方法的运用弥补了人力资本相关公开数据难以搜集的缺陷,更好地优化了研究方式,为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相关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如图1)

二、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概念不断丰富

其一,人力资本概念的不断丰富。从概念上看,人力资本的概念在不断的更新与深化。20世纪60年代,舒尔茨将人力资本的理论纳入经济分析的框架之中,依据传统经济理论的资本同质性假设提出的人力资本概念,对人力资本概念的定义较为模糊和宽泛。据舒尔茨的分析,人力资本是人的知识、技能和身体素质的总称。我国经济学家周其仁、方竹兰等人延伸了此概念,认为企业是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因此企业中的所有劳动者都是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付一辉(2007)提出价值观人力资本,认为人力资本是财务领域的核心概念。随后,Polanyi M(1958)、Nonaka,Ikujiro(1995)、Fitz-enz,J(2000)、Scoones,D等人拓宽了企业人力资本的研究视角,将隐性人力资本注入人力资本的理论体系。国内学者隋广军等人将人的品格、工作热情、事业心、忠诚度、社会地位等因素看做人力资本的重要内容。人力资本的衡量维度上看,早期的研究中重点考虑了高层管理人员的人力资本,而忽略了中、基层员工的人力资本问题。近些年来,人力资本的衡量维度由单一考虑高管人力资本因素到分层级讨论,即将人力资本分为效率型人力资本、动力型人力资本和交易型人力资本。由于员工人力资本存在计量上的难度,早期的人力资本讨论的主要是高层管理人员的人力资本,许多研究都止于高管人力资本特征、高管人口统计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如孙海法(2006)、付维宁(2003)等)近些年,研究员工人力资本投资与收益的文献不断增多,员工作为推动企业运作和发展的主体,其人力资本的投资与配置也不容忽视。如姚先国、翁杰(2005)研究了企业培训与员工个人特征、企业特征和员工企业匹配特征之间的关系,以考虑企业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是否有效得当。刘文、王杰(2011)通过对我国民营制造企业的调查讨论了员工隐性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以及对工作绩效的影响。随着衡量维度的增加,衡量变量也不断丰富。衡量人力资本的方法更新了以前通常使用的教育年限法,例如高管人力资本的衡量变量由单一高管人员的学历水平扩充到考虑高管职业复杂度、高管团队平均任期等因素。人力资本概念的深化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传统财务理论中以人力资本的开发、配置等管理只看到了教育和培训的因素,然而人力资本不仅应当包括人的教育水平、技能水平,还应当考虑到其它将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并与人不可分离的资本。如高层管理人员的关系资本、努力程度和工作热情以及员工的归属感、忠诚度等。这些因素做为人力资本的一部分,其价值增值功能不可忽视。

其二,企业绩效衡量方式的不断优化。魏立群,王智慧(2002)以及汪金龙,李创霏(2007)等用ROE(权益报酬率)、ROA(资产报酬率)来做为企业绩效的衡量变量;孙海法(2006)用Tobin Q值来综合考量企业的财务绩效。传统的财务绩效固然重要,但不能代表整个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和水平,后来的研究者对企业绩效衡量方式的革新使得企业绩效的衡量角度更加多元化,对企业绩效状况的判断也更为接近真实。如方润生,李垣,冯进路(2002)将非财务因素纳入绩效考察的范围,规避了财务信息失真可能带来的影响,也衡量了企业的产出效率;韩翼,廖建桥,龙立荣(2005)提出工作绩效维度应当更加全面,即包括了任务绩效、关系绩效、创新绩效和学习绩效。由此可见,企业绩效的衡量方式跳出了传统财务指标的束缚,对非财务因素纳入其中,尤其是与人力资本紧密相关的创新绩效的加入,使得整个分析更为全面和可靠。

三、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研究思路更新

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研究思路在不断地深化与拓展,笔者对近些年来已有的研究思路进行了大致的梳理,以便于后来的研究者进一步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深化。(如图2)

从规范分析来看,以前的规范研究大多重点论述了人力资本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问题。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舒尔茨从宏观经济的方面提出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人力资本投资》的报告中提出人力资本将成为经济学中的核心问题,增加人力资源投资比增加物质资源投资更为重要。微观方面,贝克、罗默和卢卡斯等人提出了人力资本投资的收入效应,将人力资本因素加入新古典生产函数,形成新经济增长理论。周其仁(1996)、方竹兰(1997)等人从产权角度讨论了人力资本的产权划分应当更加明确以及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中应当起主导作用的问题。袁庆明(2005)提出人力资本的使用价值和稀缺性决定了人力资本产权地位。人力资本所有者做为企业风险的主要承担者和价值的主要创造者,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不可替代。从财务学角度来看,卡普兰建立的平衡计分卡便是将人力资本因素完全地纳入到财务评价的范畴,认为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的重要驱动因素。向显湖(2006)也讨论了构建人力资本财务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认为人力资本财务理论的构建是提高企业资本效率的客观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管理学角度来看,彼得·圣吉(1990)分析了建立学习型组织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皮等管理学家也将高素质的人才做为企业再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也不断丰富和发展,从概念和技术上对人力资源的具体管理进行了细致地理论分析,从组织设计到工作分析,从人力资源规划到员工的选拔、培训,从绩效管理到劳动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贯穿人力资源输入到输出企业的整个过程。

许多文献也采用规范方法对人力资本创造企业绩效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在创造机理的分析中,学者们通常将人力资本分为两大类别分别进行讨论,即企业家人力资本和员工人力资本。Youndt、Snell指出人力资本不同维度在人力资源管理影响绩效过程中有着不同的作用。Lepak、Snell从员工人力资本价值大小和人力资本独特性程度两个方面说明,即使在同一企业内部也需对不同员工采取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因此将人力资本价值创造过程分为两个部分讨论是必要的。从企业家人力资本与绩效的关系上来看,传统观点普遍认为企业家努力水平以及企业家能力是影响企业绩效的主要因素。黄群慧(2000)对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分析认为,企业内部治理机制与外部市场机制影响着企业家的能力水平与企业家的努力程度,从而进一步决定了企业家的管理行为,而企业家的管理行为决定了绩效规模。简单地说,该模型的逻辑是制度决定行为,行为影响绩效。程承坪(2002)则认为企业家的效率性和交易性人力资本决定了企业家的能力,而动力性人力资本决定了努力水平。付维宁(2003)对理论分析模型进行了改进,将企业环境和资源禀赋引入到企业家行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过程之中。从员工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上来看,张一弛、张正堂(2004)认为企业对专用人力资本的投资意愿越高,员工越有可能掌握更多的专用技能,因此越可能产生好的工作绩效。刘文、王杰(2011)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将人力资本状况的几个因素与工作绩效进行回归,发现员工个人特性中的教育程度、人力资源沟通机制、企业文化中的团队认同和职业道德对工作绩效的影响较大。管理理论中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对员工管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即员工的受教育程度、沟通机制、组织结构以及企业文化都将影响到员工人力资本的形成以及企业的绩效,相关绩效管理体系设计方法主要有关键绩效指标法、目标管理法、平衡计分卡法和SQP过程法等。

从实证模型上来看,早期的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相关实证研究都是考量人力资本与绩效二者的单一相关关系,许多高管人力资本特征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或员工隐性人力资本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一类的文章都对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如李春涛、孔笑微(2005)对经理层的整体教育水平与经营绩效做回归发现二者呈正相关关系;吴斌、黄明峰(2011)得出高层管理团队成员受教育水平和政治背景与风险投资企业的企业绩效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随着分析模型的不断发展,有许多学者开始从研究思路上进行创新,即引入了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过程。如高素英,赵曙明,田立法(2011)就将创新战略做为人力资本影响企业绩效的中介变量。认为创新战略与高管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会受到二者相互关系的影响,而员工人力资本对绩效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明显; 王晓文、张玉利、杨俊(2012)提示了人力资本与新创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认为在创业能力的中介作用下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有着正相关关系。由此可见,实证研究的思路越来越宽泛,考虑的相关影响过程越来越全面,采用的分析模型也更加贴近企业真实情况。

四、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研究框架改进思考

结合以往规范和实证研究的分析思路,对现有的实证分析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以为将来的研究者提供更多的思路。从整个人力资本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来看,对该问题的探讨应当根据从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中寻找思路。图3中,以企业投入人力资本的规模和结构的影响因素为起点,企业微观因素和行业及宏观经济因素出发讨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即首先从人力资本投资的源头上讨论是哪些因素影响了人力资本投资,这些因素与人力资本投资量以及人力资本投资结构的相互关系如何。以往的相关研究中大多从规范的角度分析了可能影响人力资本的因素,这一研究论题可以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进一步予以探讨,如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筛选出影响人力资本投资的关键性因素,使得人力资本形成的脉络更加清晰,以便更好地改进人力资本的形成环境。在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过程中,分为内部的直接作用和外部的间接作用。企业内部作用渠道划分是以战略管理理论的两大流派为依据的。首先,战略管理理论中的资源学派认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培养和发展企业独特的战略资源以及优化配置这些战略资源。即企业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战略资源的积累和配置。因此,人力资本做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与其它资源如知识资本、关系资本、制度资本与文化资本等的整合是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途径和中介。因此人力资本与企业其它资源的相互配合是人力资本价值创造机制的重要方面。具体而言,这一机制的分析可以采用价值链分析方法对企业内外部不同类型资源的整合过程予以阐述。另一方面,战略管理理论中的能力学派认为企业是一个能力的集合体,现代市场竞争是能力的竞争,决定了企业战略的选择,进而最终决定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经营业绩。因此,人力资本应当结合企业能力进行匹配,如企业的生产能力直接决定了企业需要投入多少人力资本与之相匹配。当人力资本投入量超出了企业实际生产能力,则会导致企业的低效率和人力资源浪费;而当人力资本投入量不能满足企业生产能力,则会导致管理不善和物质资源的浪费。再如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做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源泉,从整体方向上而言,企业的战略选择决定了人力资本的定位:如采用成本创新的企业与采用产品创新的企业在人力资本的投入时会有差异。从具体环节上而言,企业在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的哪个环节进行重点创新,则对该环节人力资本的投资规模、结构以及变动的重视程度会进一步加强。如像华为一类的IT产业,其研发环节是决定该企业能否立足于行业的关键,故而研发部门的人力资本管理就将是企业管理的咽喉。

企业外部作用渠道分析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信号传递理论。信号传递理论认为企业利益相关者可以通过可观察到的企业行为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而企业也可以通过信息披露的方式传递出更多企业经营相关的信息以减轻信息的不对称。因此,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本状况的有效披露,使得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如供应商、投资者等)对企业的未来成长能力有了更进一步的判断,自然也会间接地影响到企业的绩效。然而,企业传统的信息输出方式大多是以财务报告的形式,而财务报告中对于企业人力资本状况相关信息的披露相当有限。许多以往的研究大多以财务报表中研发费用一项作为企业人力资本投入情况的替代变量,然而这种替代方式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企业的人力资本投入不仅仅是体现在研发上,且人力资本投资方向也因行业和企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同时,对人力资本的相关研究大多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主要是由于公开性的人力资本信息难以获取,不便于进行大样本的档案式研究。由此可见外界对于企业人力资本的投资状况获取渠道相当缺乏。人力资本状况作为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驱动因素,必然是企业各方利益相关者所关切的。因此对人力资本状况披露的必要性、披露的内容及形式是值得人们进行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最后,对企业绩效的考虑应当从财务和非财务的双重角度来进行分析,人力资本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运营和管理整个过程,因此,单一的财务绩效不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人力资本的影响作用效果,应当将财务绩效与许多非财务绩效,如创新绩效、关系绩效、声誉绩效等联系起来综合考虑人力资本对其的贡献,从而将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作用做出全面的评估。

参考文献:

[1]刘仲文:《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模式探讨》,《会计研究》1997年第6期。

[2]付维宁:《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一个理论分析模型》,《财经科学》2003年第6期。

[3]高素英、赵曙明、田立法:《人力资本、创新战略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8期。

[4]刘文、王杰:《员工隐性人力资本的形成及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基于我国民营投敌企业的调查》,《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10期。

[5]向显湖:《人力资本财务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6]Schultz,T.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

第11篇

【关键词】 价值链;绩效考核

理论上“价值链”这一概念,是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所谓绩效考评,是对日常工作中的人进行系统、全面、客观的评价,根据事实和职务工作要求,考评该人对组织的实际贡献,同时强调人的特殊牲,并在对人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配合对人的管理、监督、指导、教育、激励和帮助等其他人事活动,以提高组织绩效,达成组织目标。

企业绩效考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的,运用特定的指标和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及其结果做出的一种价值判断,其核心是比较所费与所得,力求用尽可能小的所费去获得尽可能大的所得。

一、企业价值链与绩效考评的关系

现阶段企业绩效考评的指标大部分都局限于财务指标的设计,对于非财务指标涉及很少,导致了大多数依靠财务报表数据进行企业绩效考评的失败,基于这一现状,借鉴价值链理论,从影响企业愿景的几个方面来构建企业绩效考评的财务与非财务指标体系,重点在非财务指标体系的构建。

我将影响企业愿景的非财务层面分为四个:业务流程层面、市场与顾客价值层面、环保层面和员工层面。这四个层面均是影响企业长期财务成功的关键驱动因素,它们平衡了关于股东、债权人、客户和环境的外部指标以及关于业务流程、员工的内部指标,平衡了反映以往工作结果的指标和驱动未来业绩的指标。基于价值链的思想构建的财务与非财务相合的企业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将价值链和绩效考评相融合,弥补了传统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不足,使得企业能够尽快适应环境的变化,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建立基于价值链的企业绩效考评新体系的现实意义

1.改进并完善了现有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新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是建立在价值链理论基础之上的,它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对于传统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是一个改进和完善。不适应新环境的事物其自身必然存在着缺陷,使得它不能够与时俱进,不能适应并迎合新环境的需要,这就需要改革。没有改革就没有进步,社会和经济发展就会停滞不前。新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能够改进并完善原有的存在弊端的体系,那么它就是一种改革,改革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都是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2.为企业实现价值链管理奠定了基础

企业发展到实施价值链管理的时候,就不再是以个体的经营活动为主,而是以整个行业的价值链活动为依托,所进行的经济活动,这需要一个非常发达的市场和比较连贯流畅的销服务。企业在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尚不能实现完整的价值链管理,价值链理论下的新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建立,会为企业实现价值链管理奠定一定的基础。

3.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和研究价值链会计

价值链会计的概念虽然早就提出了,但它仍然是一个比较新的会计概念与范畴,存在着很大的研究空间,通过对新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了解与分析,就会对价值链会计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可以更好地理解价值链会计,更深入地研究价值链会计。这对于整个会计领域也存在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建立基于价值链的企业绩效考评新体系的发展趋势

建立新的适应价值链需要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是立足现在,面向未来。首先,它所解决的是现行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中所存在的缺陷与弊端;其次,它的建立基础―价值链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概念,本身就需要一定的时间去自我发展和完善。新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是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只要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前进,价值链理论就会不断的发展完善,新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也就同样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新事物都是有待完善发展,基于价值链的企业绩效考评新体系是针对价值链理论下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要求构建的,可能出现与目前一些企业状况不适应的情况,也就不可能对每个企业的业绩都能够做出完美的评价,这就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状况,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和完善。随着经济与企业自身的不断发展,价值链必定逐步建立,该理论下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也必定会显现出其应有的优势和价值,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12篇

关键绩效指标是结合公司战略远景并分解公司战略,形成战略目标,并寻求各个战略目标的关键成功因素而采用系统指标体系来反映公司战略的各个执行过程的运作情况,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来维持公司战略依据事先设计的方向前进。

面对当前经济环境不断变化,企业对自身的经营体系及技术研发上更加严谨,正因商业体质已不能用过去的传统眼光来衡量,尤其在知识型产业攻占市场的潮流趋势下,唯有不断地创新、提供有别于其它企业的商品及服务,方是企业竞争力的泉源所在。而检视企业组织中经营管理、打通组织任督二脉的方法中,平衡计分卡( Balanced Scorecard,BSC)逐渐蔚为热门的工具。

何为平衡计分卡?

平衡计分卡是一项可将组织策略加以落实并活络的管理制度,其观念是由哈佛大学教授罗伯.柯普朗(Robert Kaplan)与诺朗诺顿研究所当时的最高执行长大卫.诺顿(David Norton)两位学者所提出,其根据数家长年绩效表现突出的企业,经过反复的验证,从中探讨出其成功的经营之道,进而归结出可以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及落实策略愿景的架构。

平衡计分卡乃是以平衡观念来驱动组织绩效的量度,诉求的是企业内部绩效短期和长期目标之间的平衡、财务和非财务量度之间的平衡、落后及领先指针之间的平衡、外界和内部绩效构面的平衡等状态。

Kaplan和Norton于平衡计分卡的观念,是将绩效评估指针分为4个重要的构面──顾客构面、财务构面、内部程序构面、学习与成长构面。并依其构面分别设计出绩效衡量指针,而此绩效衡量指针可以适当地涵括整个企业所需要的信息,但也不流于复杂的窘况。最为确切的是可以透过平衡计分卡将公司组织内部的策略及企业愿景戮力达成,这是平衡计分卡强调的重点。

平衡计分卡与组织策略活动的关联

平衡计分卡的精髓应该是,“一企业光有愿景但没有行动,则此愿景只是梦想;若有行动但没有愿景,则行动只是一个动作而已。然而,如果将行动与愿景结合,伴随绩效管理共同朝向目标努力达成公司的使命,这样一来,凝聚的力量将是明确的,而且强大无比。”因此,平衡计分卡运用于企业必须要有“知行合一”的精神,毕竟,组织调整所要顾及的层面甚为宽广,同时必须要面面俱到,因此适当地拿捏准确对企业而言,相当重要。

以下简述平衡计分卡4个构面的理念:

1.顾客构面:企业应先行找出市场和顾客之间的区隔,并将顾客面的核心衡量群(Core Measurement Group)与目标市场及顾客相结合,且帮助企业找出及衡量企业顾客面的价值计画(Customer Value Proposition)。

2.财务构面:企业应针对其所处不同阶段的生命周期,有不同的财务策略,决定适合的财务

衡量尺度。且企业生命周期可简化为:成长期、保持期、收割期3个阶段。当然,无论企业身处于何种阶段,都应配合收入成长与组合、成本降低/生产力改进、资产利用/投资策略等3个财务性议题。如此,企业在依自身所处的生命周期分析决定策略后,可根据其找出个财务性议题所适合的绩效衡量指针。

3.内部程序构面:企业为满足股东及目标消费群的期望,必须确认其所创造的顾客价值的程序,才可有效地运用有限的资源。企业目前的绩效指针仍着重于改善现有的营运程序,虽有尝试增加品质、产出率、循环时间等指针,但仍并非针对企业程序的整体概念。而平衡计分卡则有别于传统,建议企业应就完整内部程序价值链,其中包括创新程序、营运程序、售后服务程序,建立各种衡量指针。

4.学习与成长构面:此构面的主旨在使平衡计分卡之前3项构面能顺利达成,实现企业长期成长的目标。并强调未来投资的重要性,但并非如传统的投资观点,仅着重新设备、新产品的研究发展。虽然设备及新产品的研究发展是很重要,然而为了达到长期的财务成长目标,组织必须投资在基础结构上,包括人员、系统及程序,透过员工能力及信息系统能力的增强、激励及授权一致性的增强等3个主要原则,以建构学习与成长构面的绩效指针。

除Kaplan和Norton对平衡计分卡4个构面所规划的观念外,戴秋芸亦对4项构面有一经验的分享。她认为企业在建构顾客构面时,最主要的应是建立“忠诚”的概念,应将顾客满意度、顾客延续率、市场占有率、顾客竞争率以及如何维持顾客忠诚度等一并考量;而在财务构面,她则认为“利益”是一不可忽略的考量点,且应开源节流为财务构面的基础;于内部程序构面,她认为“改善”是为要项,减少顾客抱怨,快速响应顾客需求等是企业重要课题;在学习与成长构面,关心的则是“成长”的概念,她认为员工的成长是带动企业成长的不二法门。

教育训练是组织变革的先前投资

戴秋芸指出,平衡计分卡的最后一个构面“学习与成长”,往往是组织面临改革是最棘手的部分。很多企业在平常营运稳定时,常存有一个很不应该的观念──认为教育训练是企业的负担,所以不愿多付出。正因为于平常不愿多花心思栽培员工,因此,在面临外在环境(竞争对手遽增、顾客消费行为改变等因素)促动组织不得不进行变革时,员工因为长期处在同一个工作岗位上,没有机会学习其它的新观念与新做法,因而产生抗拒变革的心理。就因为如此,使得员工成为组织变革的绊脚石,追根究底,企业要付出更大的成本。

戴秋芸恳切地表示,在平时就该多给予员工教育训练的机会,不仅可以培养各部门的种子菁英,而且在企业面临必要的变革时,这些平常就受到公司培育的这一群人将是疏通变革的关键人物,是故,教育训练对公司而言,不但不是负担,而是一项宝贵的投资,同时也是组织因应变革的一剂良方。

结语

第13篇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审计准则; 比较研究

2007年美国审计署颁布了新版《美国政府审计准则》,对2003年版的政府审计准则进行了修改和完善。2010年中国审计署公布了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对2000年以后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和若干通用审计准则、专业审计准则进行了全面修订。中美两国最高审计机关在相隔不到五年的时间,先后各自修订了审计准则,不仅会给本国审计工作带来很大的变化,也将会给世界各国审计工作带来深刻影响。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的行为规范,既是指导审计作业的“路线图”,也是防范审计风险的“防护衣”。中美审计准则比较研究是国际比较审计研究的内容之一。对中美两国审计准则进行比较研究,“扬长补短”,将会进一步促进我国审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中美两国审计准则主要差异

(一)准则“冠名”不同

有意思的是,为美国立法机关服务的美国审计机关,其制定的审计准则“冠名”为“政府审计准则”,而为各级政府所隶属的中国审计机关,其制定的审计准则却“冠名”为“国家审计准则”。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在于对国家和政府含义的不同理解。理论上讲,国家与政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现实中又密不可分。

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现代政府理论认为,国家是特定社会中享有的政治组织,政府是行使国家的机关。在我国,“国家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审计法规定),因此,审计监督体现的是国家意志,是国家制度建设的“顶级设计”。虽然审计机关隶属本级政府,但政府是“人民政府”,对政府负责从根本上讲是要对人民负责,对国家负责。这样看,我国审计机关名为“政府审计”,实为“国家审计”。中版准则“冠名”为“国家审计准则”也就顺理成章。

政府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政府,是指“国家机构的总体”,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狭义的政府就是指行政机关。美国审计机关是为立法机关服务的机构,由于立法机关也是“大”政府的组成部分,美国审计机关也可以称为政府审计,因此,美版准则从广义角度“冠名”为政府审计准则,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编写体例不同

2007年版的《美国政府审计准则》(以下简称美版准则)的编写体例采用的是“块块式”模式,即按照审计工作总的要求、审计的主要类型和职责编写。如,在审计工作总的要求方面,明确了审计准则的适用范围、道德准则规定、一般准则规定;在审计类型方面,明确了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的现场工作准则和报告准则规定;在审计职责方面,突出了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报告准则规定。由于鉴证业务也是美国审计机关的一项工作,因此,美版准则对鉴证业务活动专门制定了相应的准则。此外,为了不增加各章的篇幅而又必须对审计准则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说明补充,美版准则制定了“附录:补充指南”。

2010年版的中国《国家审计准则》(以下简称中版准则)改变了前两版“基本准则+通用准则+专用准则”的编写体例,采取了总括性的“条条式”模式编写,即将基本准则和通用准则“合二为一”,这样,修订后的中版准则总体上是按照审计作业流程的顺序编写。除第一章、第二章外,从第三章开始到第五章,“不分审计类型”,分别对审计计划(包括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编制、审计工作方案编制)、审计实施(包括审计实施方案编制、审计证据获取、审计纪录编写等)、审计报告(包括形式、内容、编审、审理、送达)等主要工作程序和相关概念一并作了具体规定。

(三)涵盖范围不同

审计准则既是审计人员行为的依据,也是审计工作开展情况的“写照”。根据本国审计工作的实际,美版准则“适用于审计师和审计组织对政府机构、获得政府资助的单位的审计和鉴证业务”(第一章),从美版准则涉及的内容来看,财务审计(虽然较少占用工作量)、绩效审计是美国审计机关的基本工作任务,因此这些审计活动都被美版准则所覆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鉴证业务是美国审计机关的一项特殊职能,因此,在美版准则中专门制定了鉴证业务一般准则、现场工作准则及报告准则。另外,美国审计机关在不损害审计独立性的情况下还可以执行非审计业务,为此,美版准则的一般准则和“附录:补充指南——第三章的附属信息”,对开展非审计业务制定了专门规定。

中版准则的适用范围没有作特别说明,但考虑到我国审计机关1983年恢复建立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是各级审计机关开展的主要审计类型,虽然一部分审计机关率先开展了绩效审计,但大多基层审计机关绩效审计的开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中版准则所覆盖的主要是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和审计调查,以及基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审计。

(四)内容繁简不同

美版准则突出了对审计职业道德和独立性的要求。美版准则第三章用整章篇幅对审计职业道德进行了详细规定。美国审计机关要求审计师必须遵守“公众利益至上、诚实正直、客观公正、正当使用政府信息、资源和权力、勤勉尽责”的职业道德原则,并对每一个道德原则都作了详尽解释和说明。在第四章一般准则里,着重就审计组织和审计师的“独立性”问题、损害“独立性”的情形(个人损害、外部损害和组织的损害)以及如何保障“独立性”进行了细致规定和描述。另外,美版准则将绩效审计纳入其中,从绩效审计现场工作和报告两个方面作了具体详细的规定。

比较而言,中版准则虽然在第二章也对遵守审计职业道德和保持独立性作出了基本规定,并且规定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时要“严格执行审计纪律”,但“笔墨”更多地放到了对审计程序和审计质量控制的规定和要求。中版准则一共200条,其中有关审计程序内容的占146条,有关审计质量控制内容的占25条。另外,从我国国情出发,由于在一些领域和一些单位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现,因此,中版准则对专案审计(即重大违法行为检查)也作了专门的具体规定。

(五)概念处理方式不同

美版准则对一些执行审计业务中涉及的重要概念给出了定义或解释性说明,为审计人员理解、把握和执行审计准则提供了依据。如在一般准则中对“专业判断”和“胜任能力”给出了概念解释。在财务审计现场工作准则里,对“滥用行为”给出了解释性说明。在财务审计报告准则中,对“重大缺陷、实质缺陷”的概念作出了解释。在绩效审计现场工作准则中,对“重要性、审计风险、审计目标、内部控制、欺诈”等概念下了定义。

相对而言,中版准则虽然也在使用以上概念,但没有对以上概念作出具体解释,只是对“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概念,“审计证据、重大违法行为”等基本概念作了必要的解释性说明。对于如何把握“重要性”等概念,中版准则明确“审计人员可以参照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有关规定确定和运用重要性(概念)”。

(六)质量控制路径选择不同

美版准则对质量控制的路径选择的是内外结合方式。即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同业复核。美版准则的一般准则规定,“审计组织应该至少每三年接受一次独立于被检查组织的检查者对其审计和鉴证业务进行的外部同业复核”。中版准则对质量控制路径选择的是主要依靠内部监督机制。一是业务部门的复核机制;二是审计机关内设法规审理机构的审理机制;三是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开展审计业务质量检查。

美版准则虽然强调对审计组织质量控制,但没有对审计组织中的成员应当承担的审计责任作出明确规定。中版准则在这方面的规定比较突出。中版准则第174条规定:“审计机关实行审计组成员、审计组主审、审计组组长、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审理机构、总审计师和审计机关负责人对审计业务的分级质量控制”,并在其后规定了各个层级的工作职责和应当承担的责任。

二、中美两国审计准则相同之处

(一)审计理念基本相同

美版准则的前言说,公共资源使用中的透明原则和责任原则是国家治理的关键,政府官员及联邦资金的接受者有责任确保公共服务的效率性、经济性、效果性、道德性、公正性,并实现预期项目目标。高质量的审计是政府对公众负责的关键,也是保证相关项目中资源使用透明的关键。政府项目审计对政府决策和项目的责任、绩效及运行成本提供独立、客观、无偏见的评估。政府审计同样对股东及社会公众负责,其提供关键信息、帮助改善项目运行与绩效、降低成本、促进决策、完善激励、识别问题的关键与发展趋势。

中版准则的总则说,审计机关的主要工作目标是通过监督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动民主法治,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审计机关在确定审计项目时应当调查了解国家和地区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经济活动情况、政府工作中心、公众关注的事项等审计需求,评估初选审计项目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政府行政首长和相关领导机关及公众关注程度、资金和资产规模等。

中美两国审计机关以上表述尽管“语境”不同,但审计理念是相通的,即审计机关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是促进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监督要为国家治理服务,要为社会公众服务。高质量的审计工作有助于实现和保证审计职能和作用的有效发挥。

(二)执业要求基本相同

无论是美版准则还是中版准则,作为规范审计人员行为的“准绳”,都对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执业中涉及到的职业道德、独立性保持、胜任能力要求、现场工作流程、审计报告编写和分发等提出了比较一致的要求。如在明确胜任能力方面,美版准则的一般准则规定:从事审计和鉴证业务的人员应该从整体上具备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足够的执业胜任能力。中版准则第二章规定: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应当具备本准则规定的资格条件(第十三条)和职业要求(第十四条)。在强调审计纪录方面,美版准则的财务审计现场工作准则规定:审计师必须就每一次审计准备审计纪录文件,以便详细、清楚地了解审计工作的执行情况(包括性质、时间选择、范围以及审计程序执行的结果)、审计证据的获取及来源和得出的结论。审计师的审计记录必须让一个有经验但又没有接触过该审计业务的审计师能够看懂下列内容……中版准则也规定:审计人员应当真实、完整地记录实施审计的过程、得出的结论和与审计项目有关的重要管理事项,审计人员的记录应当使未参与该项业务的有经验的其他审计人员能够理解其执行的审计措施、获取的审计证据、作出的职业判断和得出的审计结论。

(三)重视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和建议的落实

审计监督并不是“一查了之”。中美两国审计机关都比较重视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和建议的落实,并在审计准则中都作了明确规定。美版准则的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现场工作准则规定:在计划审计时,审计师应要求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确认以往财务审计绩效审计……是否落实了相关建议。中版准则也规定:审计人员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可以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以往接受审计和监管及其整改情况。中版准则还对审计整改检查工作作了专门规定。

(四)共同强调审计质量控制

美版准则和中版准则都强调了对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美版准则中的一般准则规定,“审计组织应该:建立质量控制系统,向审计组织提供合理保证,保证审计组织及其员工遵循职业准则及可适用的法律、法规”。审计组织的质量控制系统包括审计组织的领导层。此外,美版准则还规定了审计组织内部的质量领导责任,每年至少分析并总结监督程序的结果,以发现需要改进的任何系统问题,并提交补救措施。

中版准则第一章和第六章(审计质量控制和责任)都规定“审计机关应当建立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审计质量控制制度的涉及范围包括:审计质量责任、审计职业道德、审计人力资源、审计业务执行、审计质量监控等。还规定:审计机关应当对其业务部门、派出机构实行审计业务年度考核制度,考核审计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情况,及时发现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及其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或者改进。

三、几点建议

中美之间国情不同、政情不同,审计机关的领导体制也各不相同,分别为立法机关(国会)和行政机关(政府)服务,因此,制定审计准则的大背景不同也就在所难免。但是,毕竟中美审计机关都姓“审”,审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反而会成为相互学习借鉴的重要途径。学习借鉴是双向的。在这里,笔者结合我国国情仅就如何学习借鉴美版准则规定的一些做法提出几点建议,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国家审计准则体系。

(一)积极着手制定绩效审计准则(指南)

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审计法律规范体系,规范审计行为,推进依法审计。2010年中国审计署公布了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就是落实这一规划的具体体现。问题是,这一规划还提出了“全面推进绩效审计”,坚持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的要求。为适应“全面推进绩效审计”的需要,规范各级审计机关绩效审计的行为,有必要在总结我国开展绩效审计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绩效审计的做法,着手研究制定绩效审计规范。鉴于审计署于2010年刚刚公布了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短期内不会再做修订的实际,建议审计署考虑从审计指南层次制定我国国家审计绩效审计指南。地方审计机关也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研究制定绩效审计规范性文件,用于指导规范本地区绩效审计活动。

(二)重视重要审计概念的定义和解释说明

如果说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的行为准绳,那么,概念体系则是审计准则的支撑。审计准则是由一系列专门的概念体系组成的规范性文件。对重要审计概念下定义或作解释性说明,是正确理解、把握和执行审计准则具体条款的前提和保障。如果欠缺这些重要概念,就为理解上产生歧义和执行中出现偏差埋下了伏笔。其实,2000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和若干通用审计准则、专业审计准则对“重要性、审计风险、内部控制”等重要审计概念都有明确定义和解释性说明(是否科学另当别论),因此,建议以后修订审计准则或制定有关审计指南体系时,应该把确定重要审计概念的定义和解释性说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并参照美版准则和其他国家审计准则的规定,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审计概念体系,以完善我国国家审计准则的相应概念定义和解释性说明,为审计人员执行审计准则、审计指南提供便利条件。

(三)进一步规范非审计业务

从美版准则中可以看到,美国审计机关除承担审计业务外,还执行一些非审计业务,如“为政府用途或某些特定情形制定准则、方法、审计指南”、“为立法机关或独立外部组织提供援助和专业技能”、“提供培训、演讲和技能展示”等。对开展这些非审计业务,美版准则通过其“附录:补充指南”加以规范,以避免影响审计的独立性。我国审计机关也有“非审计业务”存在,包括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各个专项治理活动,配合有关部门查处重大案件,参与有关部门立法立规征求意见活动,为被审计单位提供法律法规培训等。从目前看,这些非审计业务活动尚没有纳入到我国审计准则调整范围内。建议审计署借鉴美国审计机关的做法,对我国审计机关开展的非审计业务通过制定审计指南层次的规范性文件加以指导和规范。

(四)探索建立“外部同业复核”制度

美国审计机关的外部同业复核制度是加强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方式。美版准则的一般准则规定:外部同业复核的职责是确定被检查的审计组织的内部质量控制系统是否充分,是否遵循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是否为遵循适用的专业准则提供合理保证。外部同业复核组织必须是独立于被检查的审计组织之外的机构。据美国审计署《质量控制手册》介绍,加拿大审计署曾经作为外部同业复核机构对美国审计署开展过外部同业复核。当然,这与两国国家相邻、价值观相近、语言文化相通等因素有很大关系。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还不太可能邀请国外审计机关来我国开展外部同业复核。我们需要借鉴的是利用审计机关的外部组织机构检查审计质量所起到的独特作用,以作为审计机关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补充。目前审计机关的审计质量检查主要是在审计机关上下级之间进行的。建议采取由上级审计机关统一组织不同地区同级审计机关的方式(如某省下属两市的审计机关),开展审计质量“互查”活动,通过互查和互比互学,找到影响审计质量的薄弱环节,完善相关制度措施,达到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的目的,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外部同业复核制度。

【参考文献】

[1] 国家审计准则宣传提纲[N].中国审计报,2010-09-10.

[2] 美国政府审计准则(2007年修订版)[S].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

第14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财务绩效评价,问题

目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使我国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呈现出跨越式的发展趋势。我国高校长期以来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如何有效的利用有限的资金,如何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实现成本的最小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从而完善资金结构,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学科发展方向,发挥综合优势,这些都需要建立一个比较科学的高校财务绩效的评价体系。

1、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概念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是高校财务综合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财务风险评价、财务实力评价共同组成高校财务的综合评价。其中,财务实力评价主要是对高校的规模和资金实力进行评价,如总经费收入、总拨款额等;而财务绩效评价是对高校资金使用和产生的效益状况进行评价,反映的是高校教育资金投入而产生的效果、效率和效益,效果即高等学校最终有用成果的数量和质量的总和,如科技成果等;效率是高等学校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综合反映资金潜力的发挥程度;效益是反映预定目标的实现程度和经济利益的实现情况。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可以定义为:它是指运用特定的评价指标、合理的评价标准、科学的评价方法,对高校财务行为过程以及结果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价。

2、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意义

2.1有利于高校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是通过市场自发调节和政府宏观调配来进行的。在市场自发调节不能起作用的公共领域,就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发挥其宏观调配作用。作为准公共产品的高等教育,政府对其资源的配置提出了高效、优化的要求,这就要求高校开展财务绩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财务状况作出理性判断,制定出合理的发展目标,按照科学合理的规划,有轻有重,有缓有急,积极稳妥地实现既定目标,从容应对各种考验和挑战。

2.2有利于高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通过有效的绩效评价,可以发现哪些投入是必要的,哪些是不必要的,哪些投入是高效的,哪些是低效甚至无效的。财政和教育部门在安排资金时,可以按照绩效评价结果,使资金的分配由过去的按需分配向“按需要、按计划和按使用效果”方向转变,从而不断提升高校的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高办学效益。

2.3有利于高校人才激励和健康发展

组织、人事部门可将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考核管理的重要内容,实现社会监督,建立合理的人才奖惩机制。通过合理的评价和比较,充分调动职工创造良好绩效的积极性,促使高校健康持续发展。

3、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3.1对财务绩效评价的认识存在误区

目前,我国对高校财务绩效的评价普遍以规模作为基本目标,对于效益和效果并不重视。长期以来高校存在重改革,轻管理”、“重投入,轻产出”、“重教研、轻管理”、“重使用,轻跟踪”、“重分配、轻监督”等现象,造成绩效管理和评价的缺失,导致了政府投入不足与教育资源浪费共存、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与有效利用率低共存、教育支出结构不甚合理等问题。

3.2缺乏完整、科学、规范、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

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应包括: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目前我国高校缺乏完整、科学、规范、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同地区、不同高校采用的核算方法和核算软件不同造成基础数据缺乏一致性;

(2)高校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造成投资利益的复杂性,从而使得投资主体的确定较为复杂;

(3)指标体系设置不合理,单纯追求定量化,甚少考虑非财务指标,缺乏完整性、关联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3缺乏监督机制,配套改革滞后

监督机制缺乏导致了高等教育资金错位、高校严重冗员和设备闲置浪费等问题。配套改革滞后,缺乏制度环境和法制建设,使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缺少应有的法律和制度保障,财政部门及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绩效考评的内容和报告制度的相关政策、办法不完善;此外,其他相配套的改革如高等教育收支分类规范、科学规范的高校会计制度和体系、完善的财政金融制度、高新效能的信息系统等也还需进一步完善。

4、完善我国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对策建议

4.1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要考虑到高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首先要从财务绩分析的信息使用者——政府、投资者和债权人角度考虑。一是从政府的角度看,政府是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最重要的信息使用者:一方面政府是维持资源配置秩序的政策制定者,同时还行使行政权力,担负着教育资源配置的调控角色;另一方面,政府又是高校资产最大的所有者,因而它关心的是高校资产的使用情况、使用效率和使用的安全性以及高校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水平,并对高校管理者的管理活动进行评价和监督。因此,在进行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设计时,应着重考虑政府的需要。二是从投资者的角度看,他们侧重于关心高校的营利能力和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三是从债权人的角度看,他们主要关心高校的财务状况,即资产负债水平和偿债能力。

4.2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

(1)在制定指标体系时,应注意对比项目的相关性,对比口径的一致性,衡量标准的科学性。

(2)在解析指标体系时,应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横向指标与纵向指标、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多角度地展开思路,发挥绩效分析的总体功能效应。

(3)注意主观指标的量化,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是一种综合全面的评价体系,既有定量指标也有定性指标。定性指标都具有主观性,要对这些带主观性较强的定性指标进行量化是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4)选择合理的绩效评价方法,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有沃尔比重分析法、指数法、因子分析法、功效系数法、隶属度赋值法(综合分析判断法)和平衡计分法。不同的方法的指标选取,赋权方式皆不相同,因此选取合适的评价方法非常关键。

第15篇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企业财务绩效;利益相关者

一、衡量企业财务绩效的指标

企业财务绩效的指标的主要依据是市场指标和会计指标。会计指标是指通过分析公司财务报表,总结出公司全部的经营成果和业绩,包括净资产增长率、总资产报酬率等;市场指标的依据是国内经济市场的交易信息,主要指对投资者的责任。而我国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分析主要依据是市场收益和会计指标,衡量指标的具体信息包括TobinQ值和总资产效益率,并对企业绩效和企业对股东的责任进行回归分析。

二、企业绩效与社会责任相关关系分析

从出现企业绩效与社会责任相关关系分析后,许多专业学者对这两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在该领域取得了一定提高。基于不同的研究指标、研究方法和研究采取的信息,其研究结果必然有所不同。通过前人对企业绩效与社会责任的分析,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两者的关系是正相关的,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两者不存在相关关系或者不确定存在关系,仅仅一小部分学者认为两者关系是负相关。因此,企业必须执行企业社会责任。

1.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的正相关关系

国内外许多学者通过实践数据,证明了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较为有权威性并得到国际认可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美国学者通过分析研究美国国有企业相关数据,数据显示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还有学者以相关者模型作为依据,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对不同性质机构的社会责任引发的不同的利益收获做了详细说明,也证明了两者间的关系是正相关的。国内学者部分学者借鉴国外学者的方法,依赖相关者模型,将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信息作为研究两者关系的依据,并将企业绩效的指标用财务指标中的盈利与成长能力来进行研究,实践表明,其结论与国外学者相同。也有一部分国内学者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评价指标放在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该研究的研究对象是2006至2008年间的一百多家上市公司,从这些公司的财务披露中总结出相关数据,研究者选择合理评价两者关系的指标,采用回归分析以及相关性的方法进行研究,该项研究也支持了两者的正相关关系。一些国内学者以上海、深圳的63家医药公司在2007年至2011年的相关财会信息为主要依据,该研究也证明了两者的正相关关系。

2.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的负相关关系

也有部分学者通过真实数据证明了两者的负相关关系,比如我国研究学者李正以上海上市的521家企业为研究对象,依据TobinQ值来分析企业绩效的指标,依据财务报表指标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的指标,通过这些依据总结出财务绩效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负相关关系。

3.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没有关系或关系不稳定

小部分学者认为两者没有相互影响或者两者关系不稳定,使人们无法确定关系。这种例子包括很多,比如有国内学者收集了上海、深圳的除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外的其他企业于1997年至2003年间的财务报表,与其他研究相似,也是以财会指标和市场指标为依据,确定了两者的企业绩效指标,企业社会责任在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进行考虑。研究更加细腻,将当期数据与上期数据都进行了具体说明。实践证明,其中的关系有正相关、负相关、无关系和不确定性关系。其中正相关包括:企业当期社会责任与上期财务绩效、企业当期社会责任与当期财务绩效;其中当期的企业绩效与之前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既有不确定,也有无关系和正相关。此次研究深入探讨了同期与不同期的两者关系。

部分国内学者以2006至2009年间的上海、深圳的银行金融机构的为信息依据,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与社会责任理论为理论依据,实践表明两者关系在银行等金融机构上是不确定的。部分学者从2003年的所有企业的财务报表中进行分析,以此确定社会责任与市场反应的关系,结果表明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很小。有学者以2002年至2004年的上海上市企业为依据,从广泛角度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会计指标,并研究两者的相关性关系,实践表明,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关系很小。部分学者将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分析,通过向浙江绍兴纺织公司发放、回收问卷,以研究企业2008年至2009年的财务报表为主要财务指标,分通过常用方法进行分析,最后企业财务绩效可以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的信用度,而企业社会责任的提高却不能提高财务绩效。

三、我国社会责任现状和理论完善

1.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

社会责任现状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很多跨国采购商来到国内,并要求采购单位应满足他们要求的员工薪酬与工作环境,因此,便出现了社会责任现状这一概念,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出口加工厂。自九十年代后期,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开始流传于经济市场,并以快速的方式发展,直至今日,企业社会责任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在市场发展中起着很大作用,也有很多高瞻远瞩的管理者发现了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利益获取与持续发展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组成元素。并且我国也相继制定了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现状的制度。

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变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越来越大,而有些企业依旧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继续将企业利益获取与经济效益作为企业发展的重点。还有部分企业错误认为重视经济发展,不考虑社会发展的思想是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没有重视企业社会责任。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许多矛盾不断涌现,最主要的是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利益矛盾,还包括我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企业发展受到市场环境的阻碍;环境日益恶化。要构造一个更加完善、矛盾少的社会,应从社会责任的匮乏进行思考,并提倡社会责任,首先应从企业开始,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感,保证企业信用度。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高教育水平、高收入和外企、合资企业的员工对社会责任感的概念理解更深刻,但是普通大众对这一概念比较陌生。要解决这一现状,人们普遍赞同政府可以成为社会责任感的主要推动者,制定相关法规条例、严惩违法者,可以在实践中推进社会责任的发展。

2.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完善

虽然我国在企业社会责任上的研究已有很多年,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我国很多相关理论直接从国外引进,并应用到实践与研究中。但我国仍有很多学者没有生搬硬套,而是在借鉴他国优秀理论的同时,结合我国发展现状分析出适于我国发展的社会责任理论,并且被国内普遍认可。社会责任在我国的研究大体如下:

我国最早提及社会责任现状的书籍是袁家方在1990年发表的《企业社会在责任》书中。他对社会责任的主要观点是: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为谋求可持续发展,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和问题,为争取经济市场、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承担的责任。这本书的相关理论成为我国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基础。

到2000年前后的研究分为两个方面:首先,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企业管理的角度上考虑,部分学者认为利益相关者联系的主要媒介是相关企业,所以企业所承担的义务应不仅仅局限于投资者,也应同时对所有相关人员承担义务。其次,以法学方面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分析,部分学者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不应仅仅围绕投资者利益,也应将企业服务扩大至更大范围,包括投资者以外的所有群体的利益,这种利益属于社会利益,并且这种利益分类较多,针对的群体比较广泛,主要针对群体包括:消费者、员工、债权人、生态环境、当地社区、社会弱小、债权人等。

企业社会责任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展,直至今日发展的速度达到了最高点,并在我国相关理论研究中取得了很大成就,很多专业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实践、分析、总结。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成为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的重点关注对象。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借鉴了先进国家的理论,并通过研究完善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我国的发展与国外不同,所以,我国理论发展与国外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我国针对社会责任的研究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总结出合理的、新颖的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

四、上市公司财务绩效与社会责任相关建议

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企业必须去履行社会责任,但社会责任制度在我国发展较晚,现在还有不少地方需要改进,在这里就文章里研究的东西提几点建议:

1.企业加大对社会责任执行的监督力度。从获取数据的情况来看,企业对社会捐赠及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责任履行程度很低,大部分企业没有企业社会责任等相关信息或者企业本身不存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制度。只有企业自身认识到社会责任感,并积极主动建立和执行相关制度,社会责任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企业应建立并不断完善企业绩效,使企业社会责任在企业中更好的执行。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要不断提高,并采取相应的奖励措施提高员工的热情,将产品做好做大,不断占领市场;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需要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从而可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以达到占有市场的目的。

3.政府的政策实施与执行有利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来奖励社会责任比较好的企业,这样,才可以促进企业良性的发展。另外,政府已经出台相关的政策要求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或者可持续发展报告,那么在适当的时机可以推向其他上市公司,这样逐步的来让企业认识到何为社会责任。

由于水平有限以及数据的不完整性本文在数据的选取以及指标的选取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得文章研究不够全面、严谨。

五、结论

本文主要是研究总结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企业社会责任在企业中、市场中都有很大影响,部分企业管理者意识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关键作用,在制度上保证了社会责任在企业中的实施,不仅对投资者进行服务,也对其他所有利益相关者提供服务,这不仅仅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企业知名度,而且也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总结出:如果两者关系是正相关,则企业对投资者、其他利益相关者、政府的义务承担会很大程度提高企业绩效;如果呈现弱正相关关系,则企业长期履行社会责任会影响企业绩效。数据表明,部分企业人员薪酬与绩效有正相关关系,工资福利与财务绩效是负相关关系,但是关系不稳定。

参考文献:

[1]霍德盖茨.R.M.美国企业经营管理概论(第一版)[M].中国人民大学工经系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121.

[2]袁家方.企业社会责任[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0,11.

[3]成党委.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竞争力提升[J].商业时代,2007(5):78-80.

[4]温素彬,方苑.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面板数据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10):150-161.

[5]牛晓琴,张晓慧.大型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相关性研究[J].会计之友,2012(2)下: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