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经济实力的体现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既是增强县(市)区域内国民经济整体实力的主题,也是国家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加快壮大县域经济的关键,是提高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县域经济竞争力是县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它包括资源优势、比较优势、潜在优势、市场优势、区位优势、环境优势。有了竞争力,县域经济发展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如何提高县域经济的竞争力?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体会,我认为,以力促力、以力带力、以力借力,才能实现县域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具体地讲就是:
一、以观念更新产生的能动力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
思想新,才能一新百新;观念变,才能一变百变。我们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固然有物质基础方面的因素,但追根溯源,最大的差距还在于思想僵化,观念陈旧。加快壮大县域经济,要特别注意克服几大观念误区:一是见物不见人的“资源误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固然要凭借自然、人文、区位等资源优势,但一个县发展的主导思想、工作思路、战略决策,才是壮大县域经济的关键所在。作为一个县的领导,是否具有战略眼光、全局意识、创新能力、开拓精神,对于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至关重要。二是多多益善的“支柱误区”。县域经济的发展要克服“多、小、散、乱”的通病,确定支柱产业不益太多,关键是要有特色,走专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的路子。三是南橘北枳的“经验误区”。发展县域经济不能盲目“跟风”,不能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不能把别人的经验作为一种成规。一定要从本县实际出发,创造性运用别人的经验。四是画地为牢的“界线误区”。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打破所有制界限,破除条块分割,强化区域意识,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分亲疏,为我所用,共同致力于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以资源优化配置的整合力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
按照现代社会的标准和市场的法则,需要人们重新认识资源的内涵和外延。它不仅包括自然资源,还包括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管理资源、信息资源,只要是能够加以开发利用,作为市场要素参与经济活动,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的,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应该看成是一种资源。这就要求我们在市场经营活动中,不仅注重自然资源等有形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应重视人才、技术、信息等无形资源的开发利用,全方位提高资源利用率。
当前,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要特别注重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工业化上,园区建设的实质其实就是对资源的整合,把众多的工厂聚集在一起,便于统筹土地的征用、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政府的行政杠杆作用,实现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和信息交流,整体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xx市确定了“六区一带”的工业园区建设新格局,就是要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区,特色产业的培育区,城市发展的新区。在城市化上,要重视和加快县城建设,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从资源的优化配置方面看,搞小城镇遍地开花不可取。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在3000美元以下时,人口和生产要素主要向大城市转移。尽管从我国国情来看,不能单纯依靠大城市来提高城市化水平,但也不能走另一个极端,即主要依靠小城镇的做法。首先,小城镇对人口的吸纳能力弱,不可能满足中国人口城市化的需求;其次,由于小城镇的规模太小,达不到规模化的要求,导致资源利用率低、效益低下;再次,小城镇的大规模发展,必然减少大量耕地,引发新的问题。城市建设要突出战略规划和依法管理,要借鉴西方国家在城市规划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总体规划突出超前性和特色化,城市管理突出法制化。xx在城市建设上的重点是实施小坝城区北扩东进工程,不断扩张城市规模。五年内,将城市规划区内的农业人口全部转为城市人口,城镇人口达到15万以上,城市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以上,城市化率提高到50%以上。在农业产业化上,坚持用工业的理念抓农业,注重农业的投入和产出,着眼于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强化市场意识和效益观念,引导群众转变生产方式和生产习惯,实现从低投入、低产出向高投入、高产出的转变。今年以来,我们采取了重点抓、抓重点的工作方法,改变了过去乡乡建温棚、村村搞养殖,点多面广、形不成规模、浪费人力、物力等资源的弊端,着力抓了一些规模养殖示范园区和种植基地,突出抓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从事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实现农业工厂化、农民工人化、服务市场化、产供销一体化。
三、以产业结构升级的带动力提高县域经济的竞争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有没有优势主导产业,是衡量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依据。只有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选择重大项目,建设一批资源型、开发型、造血型项目,做到改造一批,新建一批,争取一批,储备一批,依托大项目、大投入,才能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带动县域经济的大发展。从xx的实际出发,在依托现有资源、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注重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主要是加快运用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冶金、电力、建材、酿酒、化工、农产品加工等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行业“排头兵”。酿酒葡萄产业是我市目前发展潜力最大的产业,这一产业的发展壮大对增加我市财政收入、调整农业结构、吸纳农村劳动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力争在3年内建成5万亩酿酒葡萄基地,形成5万吨葡萄酒的生产规模,实现产值3亿元,建成全国较大的葡萄酒生产基地。到2010年使葡萄基地达到10万亩,实现产值10亿元,新增财政收入1000万元,安置农村劳动力3万人,使之真正成为我市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优势特色产业。
四、以开放水平提升的互动力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
县域与外界的互动能力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县域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各地间经济的相互依存越来越强,市场共有、资源共享的程度不断提高,谁游离于经济大循环之外,谁就难以在竞争中立足。在我国入世后,县域经济的发展不能仅在县内、省内、国内定位,要在全球经济中定位,要利用两种资源,开发两个市场,提升竞争力。因此,壮大县域经济,必须走出“体内循环”,从观念上打破资源、市场的行政区划,在竞争、合作中拓宽县域经济的发展空间。壮大县域经济,必须突出“引”字,引资促发展,拓宽招商引资的路子。同时,要突出“改”字,改制促发展。县域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特点是税源型、龙头型、城市型、民营型、特色型经济,必须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体之一来抓,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通过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实现双增双赢,即:老板增收、财政增收,业主赢利,政府也赢利。
关键词:新兴市场经济体 国别范围 发展潜力 经济表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新兴市场经济体迅速崛起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力量。自20世纪60年代日本率先实现经济腾飞开始,东亚“四小龙”、亚洲“四小虎”在20世纪70年代继之迅速崛起,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南非等也在20世纪80、90年代开始逐步实现了经济起飞。进入新世纪以来,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更成为引领全球经济走出世界金融危机阴影的强劲动力,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与日渐崛起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仍然十分有限。有鉴于此,论文将在系统梳理新兴市场经济体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就相关问题予以探讨:一是就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国别范围予以界定;二是就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发展潜力予以评价;三是就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经济表现予以介绍;四是就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发展形势予以分析。
一、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国别界定
如果从日本经济起飞算起,新兴市场经济体已经出现逾半个世纪之久。但真正开始使用“新兴市场经济体”这个提法的时间却并不很长。20世纪80年代早期,人们开始用“新型工业化经济体”一词来形容亚洲和拉美的几个经济发展较好的市场化国家。其后,随着多数亚洲、非洲和拉美国家的市场化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经济增长后劲显著增强,众多国际组织开始对这些发展中国家给予更多关注。世界银行经济学家Antoine van Agtmael在这一时期最早提出了“新兴市场”的概念,意指正处于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过渡的国家。显然,这一认识更侧重于发展阶段而非具体国别的界定。随着新兴市场经济体范围的逐步扩大,“新型工业化经济体”和“新兴市场”两个概念开始被逐步混用,并继而被涵义更为准确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新兴经济体”或“新兴市场国家”所取代。
事实上,不仅是名称选择,就连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涵义界定也存在巨大分歧。众多国际组织、学术机构和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就其定义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张宇燕和田丰,2010)。综合这些代表性定义,可将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本质特征概括为:第一,市场经济体制或经济体制转轨国家;第二,能在一定时期内保持较高经济增速但人均收入水平仍低于发达经济体;第三,处于全球经济分工体系当中的开放经济体;第四,市场经济的各项制度处于不断完善之中;第五,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有待着力完善。这五项基本特征,从根本上将新兴市场经济体与计划经济国家、市场经济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等传统概念进行了区分,充分展现出了这一概念存在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与此同时,新兴市场经济体涵义界定的巨大分歧也增加了其国别范围界定的困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博鳌亚洲论坛(BFA)、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U)、英国富时公司(FTSE)、美国万事达公司(MasterCard)、英国《经济学人》杂志(The Economist)、、美国摩根士丹利集团(MSCI)、西班牙毕尔巴鄂比斯开银行(BBVA)、美国标准普尔公司(S&P)和美国道琼斯公司(DOW JONES)等众多国际组织、研究机构、投资银行和评级机构纷纷根据其业务领域推出了相应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名录(李政,2014)。
通过比较这十个权威机构确定的新兴市场经济体范围,从中遴选出至少已经得到六个(含)以上认可的,并结合此前归纳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五项基本特征,阿根廷、埃及、巴西、波兰、俄罗斯、菲律宾、哥伦比亚、韩国、捷克、马来西亚、秘鲁、摩洛哥、墨西哥、南非、泰国、土耳其、匈牙利、印度、印尼、智利和中国等21个经济体(以下简称“E21”)可以较好地满足这些条件。
首先,E21完全具备了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五项特征。这些国家均为市场经济国家或经济体制转轨国家,其发展水平虽大多低于发达国家特别是“七国集团”(以下简称G7)平均水平,市场经济体制机制较之发达国家也还存在很大距离,但其在过去10至20年均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态势,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显著大幅提升,后续发展潜力依然巨大,前景十分广阔。
其次,E21全面反映了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整体状况。从地域分布来看,E21中包括亚洲国家8个、拉美国家6个、东欧国家4个、非洲国家3个,这一分布不仅涵盖了各大洲发展中国家的典型代表,同时也体现了各大洲在世界经济增长中的基本表现;从涵盖类型上看,E21既包括了发展水平仍然较低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同时也包括了市场经济体制仍有待继续完善的个别发达国家,兼顾了新兴市场经济体对于经济增长和制度演进的双重关注。
再次,E21综合实力对于全球和地区发展影响重大。从国际分工来看,E21包含了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处于全球经济分工格局中位次不断提升的主要发展中国家,其对世界贸易、投资和经济增速的影响都十分巨大;从地区影响来看,E21均为各大洲具有显著影响的大国,其经济总量、地域面积、人口规模和资源条件对于地区发展和政治环境的作用亦举足轻重。
全文将围绕E21就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有关情况予以探讨。
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发展潜力
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硬件设施不仅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速和发展模式,也深深影响着其未来的增长潜力和发展质量。因而,全面客观地认识E21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硬件设施状况,无疑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其在当今以致未来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作用和地位。
(一)自然资源
相较于多数国家而言,E21的总体资源禀赋优势较为突出,其土地、淡水、能源和矿产资源的丰裕程度均位居世界前列,具备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和开发潜力,且尤以“金砖国家”最为突出。
1、土地资源
E21陆地总面积约为5475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36%。其中,仅俄罗斯、中国和巴西三国的陆地面积就达3522万平方公里,约占E21陆地总面积的64%。除匈牙利和韩国外,其余E21的陆地面积均超出G7 中的英、德、日、法、意等发达国家,并位居所在大洲前列。广阔的地域面积奠定了E21发展的重要基础。
2、淡水资源
E21流域面积广阔,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淡水资源十分丰富,并尤以巴西、俄罗斯、印尼、中国、印度和哥伦比亚最为突出。但与此同时,由于E21多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且人口规模庞大,致使其中很多国家的淡水资源使用量也十分巨大。其中,中国、印度、俄罗斯、墨西哥和埃及均位居世界淡水资源使用量的前十位,而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却无一进入世界前十。
3、能源资源
E21在国际油气储产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截止2011年,E21的石油探明剩余储量约占全球的8.67%、天然气探明剩余储量约占全球的32.59%;石油年总产量约占全球的32.88%、天然气年总产量约占全球的35.25%。E21的煤炭储量也十分丰富,产量巨大。截止2011年,俄罗斯、中国、印度和南非等新兴市场经济体中的13个主要煤炭生产国的煤炭探明剩余储量约占全球的44.93%,年总产量约占全球的70.59%。
4、矿产资源
E21不仅能源资源丰富,其他主要矿产品资源也十分丰富,特别是铁、铜、铝、铅、锌、镍、锰、锡、金和磷酸盐等十种国际主要贸易矿产品的储产量十分巨大。在目前国际公认的6个主要矿产资源丰富国家当中,E21就占到3个(俄罗斯、中国、南非),8个较丰富国家当中,E21就占到6个(巴西、印度、墨西哥、秘鲁、智利、摩洛哥)。从探明剩余储量来看,巴西、俄罗斯的铁矿探明剩余储量位居世界第一、二位,印度、中国和南非等国也均位列前十位以内;智利的铜矿探明剩余储量位居世界第一,俄罗斯、秘鲁等国均位列前十位以内,波兰、菲律宾等国的储量也十分巨大;南非的锰矿探明剩余储量位居世界第一,巴西、印度和中国等国也均位列前十位以内;南非、俄罗斯的金矿探明剩余储量位居世界第一、二位;摩洛哥的磷酸盐矿探明剩余储量位居世界第一,俄罗斯也位居前十位以内。此外,俄罗斯和印尼的镍矿探明剩余储量,中国、秘鲁的铅锌矿探明剩余储量,印尼、中国、泰国和马来西亚的锡矿探明剩余储量,巴西、印度的铝土矿探明剩余储量等也均位列世界前十位以内。从矿产品年产量来看,中国、巴西的铁矿石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二位,印度、俄罗斯和南非等国均位居前十位以内;智利的铜矿石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印尼、俄罗斯和中国等国均位居前十位以内;中国的铅锌矿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秘鲁、俄罗斯和墨西哥等国均位居前十位以内;俄罗斯的镍矿石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印尼、中国和南非等国均位居前十位以内;中国、南非的锰矿石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二位,巴西、印度和墨西哥等国均位居前十位以内;中国、印尼、秘鲁、巴西和俄罗斯的锰矿石年产量位居世界前六位,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均位居前十位以内;中国、南非的黄金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二位,秘鲁、俄罗斯等均位居前十位以内;中国的磷酸盐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摩洛哥、俄罗斯和埃及等均位居前十位以内;中国和巴西的铝土矿年产量也均位居世界前十位以内。随着全球主要矿产品供求紧张状况的不断加剧,丰富的资源蕴藏量和巨大矿产品年产量日益提升着E21在全球矿产品市场上的重要地位,也为其推动本国经济发展、争取更多机遇创造了条件。
(二)人力资源
E21庞大的人口规模不仅为其经济起飞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资源,也为其经济发展创造了巨大的消费市场。但与此同时,伴随经济持续增长而显著改善的生活环境和不断提高的医疗水平,也抑制了E21的人口增速,老龄化趋势开始逐步显现,深刻影响着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未来方向。当前,E21人口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一是总体人口规模依旧庞大。截止2011年,E21人口总数为42.28亿,占全球人口总数的61.95%,虽较2001年仅增长4.71亿,但占比却与2001年基本持平(61.92%)。其中,中国、印度人口总数长期位居世界第一、二位,印尼、巴西和俄罗斯等国也均位居前十位以内,5国人口总数达33.36亿,占E21人口总数的78.90%。
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UNFPA)的《2011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在未来40年,E21人口增速虽会有所下降,但全球新增人口的半数仍将来自E21。其中,中国人口将在2025年前后达到峰值14亿,印度人口将在2050年达到17亿(UNFPA,2011)。
二是部分国家人口增速明显。过去十年,E21人口年平均增速(9.83‰)虽低于全球人口年平均增速(12.4‰),但各国之间差异却十分巨大。其中,马来西亚、埃及、菲律宾、印度、南非和墨西哥等国人口增速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6国人口累积净增2.72亿,占E21人口累积净增值半数以上;而俄罗斯、匈牙利和波兰等国人口则长期为负增长。
三是老龄人口数量增长迅猛。目前,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已由发达国家蔓延至E21。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各国概况(2012)》,在49个年轻型人口国家中,E21无一入围;在89个成年型人口国家(地区)中,共有菲律宾、埃及、南非等13个E21入围;在94个老年型人口国家(地区)中,共有捷克、匈牙利、俄罗斯等8个E21入围。相较于G7而言(平均41.47岁),E21平均年龄中位数虽然很低(30.39岁),但依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8.4岁)。同时,由于中国、印度等人口大国已经进入老年型人口国家行列,致使E21中进入老年型人口国家的人口总数已达81.25%。老龄化趋势的显著加快,一方面反映了E21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积极成果,另一方面由于青壮年劳动力不足所引发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社会保障投入增加也成为影响E21下一步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迫使很多国家不得不加速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四是总体教育水平大幅提升。教育水平既是显示经济发展成效的具体体现,也是影响未来经济发展潜力的判断依据。从受教育年限角度考察,根据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E21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13.33年,接近高等人类发展国家水平,其中,捷克、韩国已达到超高等人类发展国家水平,阿根廷、捷克等10个国家已达到高等人类发展国家水平;中国、哥伦比亚等6个国家达到中等人类发展国家水平;3个国家达到低等人类发展国家水平。从文盲率角度考察,E21中15岁以上人口的识字率为90.91%。其中,90%以上的国家有14个,最高的俄罗斯为99.60%;80%至90%的国家有5个。尽管G7的15岁以上人口识字率已高达98.91%,但E21与其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特别是中国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普及率的不断提升、新兴市场经济体高等教育质量的逐步提高和墨西哥、韩国等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日益普及,E21的总体教育状况已能够较好地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并为其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智力基础。
(三)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状况直接反映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也是推动其继续向前发展的重要条件。目前,E21之间基础设施状况虽差异巨大,但总体水平仍远远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有些国家已与发达国家十分接近。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为国际资本流入、技术转移和产业替代创造了积极条件。
1、交通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相较发达国家而言,E21交通运输能力虽总体依旧薄弱,但其发展速度和开发潜力却十分巨大。截止2011年,E21共有机场12930个,占世界总数的29.52%。其中,巴西、墨西哥、俄罗斯、阿根廷、哥伦比亚和印尼等6国机场数量已位列世界前十位以内。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以来,中国、巴西、土耳其和印度等E21的航空乘客人数分别出现100万至4000万的显著增长,而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却分别出现500万至2000万的不同程度下降,新兴市场经济体重构全球航空运营格局的时代正在悄然到来。
目前,E21铁路运营总里程已达417996公里,占世界的36.67%。其中,俄罗斯、中国、印度、阿根廷和巴西等5国铁路运营总里程已位列世界前十位以内。2009年以来,中国、印度和南非等E21的铁路货运能力开始大幅增加,特别是随着中国高速铁路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其货运能力已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而俄罗斯则继续保持世界第三的地位。但与此同时,由于多数E21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投入有限,致使其铁路地域覆盖程度依然距离发达国家相去甚远。截止2011年,E21的铁路平均路网密度仅为150.75km/10000km2,而G7国家平均已达503.68 km/10000km2,两者相差3倍多。除匈牙利铁路路网密度位居世界前列、波兰和韩国接近G7国家平均水平以外,其他E21依然差距较大。
近年来,E21公路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截止2011年,E21公路运营总里程已达13563172公里,占世界公路运营里程的13.26%,高于G7国家总体水平(11236563公里)。其中,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等4国的公路运营里程已位列世界前十位以内,这一数量和G7国家持平。从公路建设等级来看,E21之间差别较大。中国的高速公路运营总里程已达84946公里,位居世界第一,而E21当中紧随其后的俄罗斯、墨西哥则分别只有30000公里和6279公里,而除其后的韩国、智利、土耳其和马来西亚徘徊在1500至3500公里之间外,其他国家均低于1000公里。而在G7国家当中,高速公路总里程最少的英国也已达3519公里,其他国家则均在6000公里以上。从公路网络覆盖程度来看,匈牙利公路路网密度已位居世界前列,波兰、韩国和印度三国也已接近G7国家平均水平,而除阿根廷、埃及、智利和俄罗斯外,其他17个E21的公路路网密度均已高于加拿大。但总体而言,E21公路平均路网密度仅为4484.67km/10000km2,距离G7国家15362.61km/10000km2的平均水平,依然差距很大。
总体来看,E21的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能力均远远好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且部分E21已与G7等发达国家十分接近,特别是匈牙利、波兰和韩国等经济水平总体较高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尤为明显。从洲际分布来看,欧洲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交通基础设施状况最好,亚洲其次,而拉丁美洲和非洲则相对较差。在国别分布中,尤以中国等“金砖国家”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最为显著。日益顺达的交通运输网络有效地支撑了新兴市场经济体在过去十年的高速增长。纵观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历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其发展功不可没。因此,面向未来发展,新兴市场经济体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依旧前景巨大,而庞大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也将为其未来发展提供新的历史机遇。
2、通讯基础设施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信息通讯设施建设获得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用户数不断刷新历史最高记录。截止2011年,E21固定电话用户已达5.75亿,占全球的48.30%;移动电话用户已达34.46亿,占全球的57.35%;互联网使用人数已达8.51亿,占全球的40.20%,E21信息通讯设备覆盖人口已经占据全球的半壁江山。
和G7相比,移动电话已取代固定电话成为E21民众首选的通讯设备。E21移动电话用户已占到人口总数的123.61%,高于G7国家的118.71%;而G7国家固定电话用户虽有所下降,但依旧维持在55.03%,远高于E21的20.06%。综合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总体覆盖情况,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的通信服务水平已趋于一致。
E21互联网使用人数也在大幅增加。截止2011年,韩国、马来西亚、捷克、匈牙利、波兰和哥伦比亚的互联网使用人数已超过人口总数的一半。韩国更是以82.77%的覆盖率超过G7国家平均水平,而中国互联网使用人数已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大大降低了经济运行成本,也开拓了新的经济增长空间。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新兴市场经济体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依然是支撑其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决定着其在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但是,纵观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任何单纯依赖自然资源或劳动力资源的发展模式均难以在长期成为支撑其经济增长的恒久动力,资源枯竭、人口老化仍然是新兴市场经济体无法逾越的发展“魔咒”。因而,在继续释放现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禀赋优势的同时,加快改善硬件设施、大幅提升人力资本、逐步转型产业结构,无疑对于其今后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经济表现
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根本改变了全球经济发展格局的未来走向。以新兴市场经济体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资本、技术等长期被发达国家垄断的高端生产要素开始向广大新兴市场经济体加速转移,不仅推进了这些国家的技术升级和产业替代,也进一步激发了其固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禀赋优势,提升了其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增强了其在全球经济发展和治理体系中的整体影响力。
(一)经济总量
2001年至2011年,E21经济总量(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从51585亿美元增长至210639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比重由16.48%迅速上升至30.10%。而同期G7经济总量仅从206135亿美元增长至335645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比重由65.87%下滑至47.96%。2001年,E21中处于中高等收入国家行列的有9个、处于中等和中低收入国家行列的有10个、处于低收入国家行列的有2个;至2011年,处于高等收入国家行列的已增加到4个、处于中高等收入国家行列的扩展到12个、处于中等和中低收入国家行列的降低至5个,并已全部摆脱低收入国家行列。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4国经济总量分别由十年前的世界排名第七、九、十三和十九位跃居至第二、七、九和十位。
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印度经济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俄罗斯、巴西、墨西哥等E21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回升明显。新兴市场经济体在此期间的整体经济表现远优于发达经济体,并成为影响全球经济运行和稳定的重量力量。但是,由于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发展起点低、起步晚、人口多,致使其相互之间差异巨大,处于E21最高端的韩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9890美元,而处于最低端的印度却只有1330美元,两者之间相差15倍。而即使是处于E21最高端的韩国,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仅有处于G7最低端的意大利的三分之二,至于E21和G7的平均水平更是相差达5倍之多。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赶超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二)经济增长
追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2001年至2011年,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总量的累积增幅高达308.33%,远高于G7国家62.82%的同期增速。其中,中国、印尼、土耳其、智利和秘鲁等5国经济涨幅位居E21前列,印度和墨西哥涨幅则相对较小。
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以来,E21经济增长总体有所回落,除中国继续保持8.8%的高速增长外,多数国家经济增速仅能维持在5%左右,泰国更是出现了0.5%的负增长。但从总体来看,这一增长水平依然远高于深陷金融危机的欧美发达国家。在G7中,除德国在2011年出现了3.1%的经济增速回升之外,其他国家仅能维持1%左右的增长率,而日本则已连续几年增幅为负。不断扩大的经济总量和较为明显的经济增速,使广大新兴市场经济体在此轮世界金融危机中,充分展现了其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由G7主导全球经济格局的时代正在被新兴市场经济体逐步打破。
(三)价格水平
价格稳定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根据经济发展规律,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具有较高相关性。妥善协调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成为考验一个国家宏观调控成熟度的重要判断依据。2011年,E21平均消费价格指数为5.6%,维持在温和通胀范围之内。其中,摩洛哥、捷克和马来西亚等15个国家低于该平均水平;土耳其、巴西、俄罗斯和印度已进入严重通胀国家行列;而阿根廷和埃及则长期徘徊在较高水平。
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价格水平,一方面受本国经济发展环境和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国际经济环境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政策影响。由于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深刻震荡的谷底阶段,发达国家经济低迷、金融市场震荡不前,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新兴市场经济体得以持续维持较低通胀水平的重要原因。但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受各国生产者价格指数推动影响,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必将面临新的通胀压力。因此,提高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宏观调控水平,不仅需要增强这些国家的市场经济驾驭能力,更需要其能够降低对发达经济体的经济依赖,强化其在全球经济竞争环境中的自主能力。
(四)国际贸易收支
由于E21货币均不属于国际支付和储备货币,因此,必要的国际货币储备对于确保其进口和其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货币汇率亦受该国国际收支状况影响,长期大幅赤字必然导致本币贬值,进而影响其资本和流动性表现,对实体经济造成损害。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常账户得以实现再平衡。但随着其后世界贸易形势的逐步好转,部分E21的经常账户再度出现大幅失衡,赤字规模不断扩大,并尤以土耳其、印度和波兰最为严重。不仅如此,2010年以来,土耳其、印度和波兰等国经常账户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也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中国、韩国和印尼等国经常账户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却在不断下降,仅中国就由2007年的10.60%降至2011年的2.76%。随着中国等E21经济增长由外需推动向内需拉动逐步转变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的长期低速增长,这一趋势仍将持续下去。
E11的国际收支状况是与其以出口导向为主的产业结构紧密联系的。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均曾经历过贸易总量持续扩张的过程。截止2011年,E21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10892.8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30.65%,与G7总体水平(35.10%)基本持平。在E21中,中国、韩国、俄罗斯、墨西哥和印度等国进口和出口贸易额均位居前列,占E21进出口总额的64.43%,而马来西亚、匈牙利、捷克、泰国和韩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已接近或超过100%。
(五)就业情况和收入分配
就业情况是反映经济运行走势的关键指标。由于E21发展水平和就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其就业率也相差很大。截止2011年,E21平均失业率为8.3%,高于G7平均水平(7.67%)。其中,失业率最低的泰国仅为0.70%,而失业率最高的南非则高达24.90%。按照国际通行的4%至8%的自然失业率标准,南非、波兰、埃及、匈牙利、哥伦比亚、土耳其、印度、摩洛哥和捷克等均高于这一标准。与此相对应的是,即使面临百年一遇的世界金融危机,G7的失业率仍能基本维持在4%至9%之间。这一方面反映了其劳动力供给的相对紧张,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其实体经济良好的抗风险能力。
就业情况和收入分配是紧密联系的。多数发达国家都曾经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由大到小的变化过程,而多数E21当前正面临着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严峻局面。以基尼系数判断,在21个新兴市场经济体中,14个国家高于0.4的国际警戒线,属于收入差距悬殊或较大国家,仅有1个国家低于0.3,属于收入差距比较平均国家。从洲际分布来看,拉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收入差距较大(0.504),这也是该地区长期处于“中等收入陷阱”的恶果;欧洲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收入差距较小(0.329),居民总体福利水平位居其他E21前列;亚洲(0.435)和非洲(0.461)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收入差距处于上述两者之间,但高于G7国家平均水平(0.343)。需要注意的是,“金砖国家”中的南非、巴西、中国和俄罗斯全部处于0.4的国际警戒线以上。这些国家在带动新兴市场经济体整体向前发展的同时,其内部日益严重的收入分配问题已不容忽视,“中等收入陷阱”的阴霾依然笼罩在广大新兴市场经济体之上。
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在此轮世界金融危机中,牢牢把握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迅速提升了自身经济实力,并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发挥了日趋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也全面暴露了其长期存在的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宏观调控能力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对外贸易依存度较大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新兴市场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的最大差距所在。
四、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未来展望
综合前述分析,当前,新兴市场经济体已经迈上新的发展台阶:一是良好的资源禀赋优势奠定了其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为其在世界舞台上获得更多“话语权”提供了根本前提;二是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已先于发达经济体走出世界金融危机阴影,全球经济格局正处在新一轮深度整合之中,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离不开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协力支撑;三是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内部对话平台和以“20国集团”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对话平台机制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新兴市场经济体内部之间以及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协作机制、交流领域、合作范围将会不断深入和扩大,新兴市场经济体在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随之进一步凸显,这将为建立全球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重要基础。
在客观评价新兴市场经济体发展机遇和自身优势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和复杂外部经济环境对新兴市场经济体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一是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依然较低,特别是在体制机制、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宏观调控等方面依然远逊色于发达经济体;二是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国际影响力依然有限:一方面,新兴市场经济体尚不具备引领全球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对于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规划能力严重不足,世界各国仍只能在发达国家的规划框架内前行,另一方面,新兴市场经济体虽具备资源禀赋优势,但其在重要战略物资上仍不具备和发达经济体进行讨价还价的实力,依然只能成为旧有经济秩序的“参与者”,而非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三是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加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还将面临着信息化、气候变化等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各类挑战。在此方面,不仅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就连发达经济体也尚在艰辛探索之中。
新兴市场经济体正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发展期,面对来自人类社会共同的风险与挑战以及旧有政治经济秩序的制约与阻碍,任何单个E21都是无法独立应对和解决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只有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其既有优势、自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不断加强沟通、积极协作,逐步在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各领域建立起有效的合作机制,才能在全球经济秩序和治理体系中真正提升其代表性和发言权,为最终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张宇燕,田丰.新兴经济体的界定及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J].国际经济评论,2010(4)
关键词:县域实体经济;发展瓶颈;对策
作为河北省11个设区市之一,廊坊市地处京津冀城市群十字骨架的交点位置,主城区距北京和天津中心区分别为40公里和60公里。幅员面积6429平方公里,总人口435万。辖三河、霸州两个县级市,大厂、香河、永清、固安、文安、大城六个县,广阳、安次两个区和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列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曾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称号和中国人居环境奖。
一、廊坊市县域实体经济发展概况
为激发县域发展活力,推动县域经济提质提速,廊坊市发改委日前出台《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按照国家新“四化”同步发展的要求,加快落实全省县域经济腾飞计划,实施县域经济腾飞“六大工程”,涉及工业、农业、三产、园区、项目集聚带动工程、城乡建设统筹工程,发展县域实体经济成为了廊坊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图1为2010―2012年县域经济的发展情况。
上述资料所示,各县域的经济发展不均匀,其中发展最好的是三河,其次是霸州,其他县的经济情况发展比较均衡,差别不大。
二、廊坊市县域实体经济发展瓶颈
1.农业水平低
廊坊市的农业生产水平还比较低,生产手段比较落后,多数地区还处在人工生产层次,机械化程度较低,机播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为75.9%,机收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为27.9%。有限的土地承载着过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户均只有三五亩或七八亩土地。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广,目前廊坊市农业科学技术的贡献率只有30%左右。
2.产业体系不完善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县域农村大部分产业集中在养殖业或种植业,农业产业结构非常单一、链条较短、层次较低。第二,产业布局分散。目前,廊坊大部分乡镇企业分布在各村庄或小集镇,只有少部分分布在县城,如城郊型的燕郊镇、万庄镇,商贸型的胜芳镇,工贸型的左各庄镇、牛坨镇、夏垫镇,工矿型的段甲岭镇、李旗庄镇以及旅游型的安平镇等。过于分散的产业布局使乡村工业布局分散化、规模细小化、经验管理封闭化,不利于产业规模化发展。
3.县域投融资体制不完善
首先,廊坊市财政支出中各种负担加重,而财政收入增长却十分缓慢,能够用于小城镇建设投资的资金很有限。其次,廊坊市县域的金融服务主要依靠农村信用社、中国农业银行以及数量极少的其他国有商业银行。随着这些金融机构的制度改革,借贷越来越困难,这几类金融机构不能有效满足县域实体经济的需要,这就使得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受到很大限制,严重影响了廊坊县域实体经济发展的步伐。
4.工业基础薄弱,缺乏自主品牌
廊坊市毗邻京津,使其具有产业对接、承接产业转移和技术辐射协同发展的区位优势,但是,工业基础薄弱,技术、人才、品牌、资金等储备少,工业发展缺乏自主品牌,主要依靠域外的招商项目,自己的主导产业多数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完全形成产业集群,从而导致该模式带来的成本优势、创新优势、学习优势等尚不明显,致使整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另一方面,廊坊市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熔剂白云岩、水泥用灰岩、紫砂陶瓷用粘土、海泡石以及地下热水、矿泉水等,目前这些资源的工业开发价值不高。由于主导产业中的传统制造业主要是资源、能源推动型和粗放式加工型经营模式,导致资源利用率极低,资源浪费严重,投入产出比失调等等。
三、提升廊坊市县域实体经济竞争力的对策
1.深化体制改革,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加大县级政府对县域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可以帮助企业获得发展的自信,政府也可以在必要时为其提供资源和政策扶持,帮助其获得发展动力。政府可以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的支持主要包括金融支持、政策支持、教育支持、税收支持、财政支持等等,其中以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而言,最主要的是发挥政府对企业的金融支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积极搭建银企沟通平台,增进银企之间的了解,为信贷资金供求的有效衔接创造条件。为金融机构扩大有效信贷投入创造必要的条件,从而促进县域实体经济的发展。(2)认真落实“三农”金融政策,确保支农贷款的支农效果。强化对支农贷款的监督和管理,促使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合理、有效发挥,确保支农贷款的支农效果,促进农民增收。(3)加快信贷征信体系建设,为县域实体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信用环境。同时要正确把握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防范信贷风险与加大信贷投入的关系。
2.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县域特色产业发展
首先,要加大县域招商引资力度。近年来,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融资成为了县域实体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要素,很多地区把依靠外力、实施外向带动作为促进县域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具体表现就是通过引进外资,加强技术合作,有效提高县域实体经济的科技含量和竞争能力。
(1)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对于廊坊而言,发展优势主要在于地理位置优越、特色资源丰富等,借此廊坊形成的比较具有优势的产业包括物流业、家具产业和旅游业等。
(2)加快城乡建设步伐,推进城镇化进程。城乡失衡容易使经济发展陷入瓶颈,所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资源的合理及时流通,是加快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面。
(3)全力促进政府职能转化,把优化发展环境落实到实处。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实施者,在引领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快建立服务型政府,优化发展环境,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是促进经济建设的必要条件。
(4)实施人才战略,提高县城的全民素质。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而优秀的人才是创新的主体,加快人才培养,提高人才队伍素质,是发展经济的内在要求。
(5)利用历史、社会、人文背景,梳理县域的品牌效应。历史、社会、人文背景是一个地区文化底蕴的体现,现在提倡建设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因此,注重文化,形成发展品牌效应是提高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必要方式。
其次,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对于县域实体经济而言,农业作为传统的和基础性的行业,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走专业化、多元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的道路。促进农业与工业、第三产业的结合,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农民增收是当今经济发展的要求。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向广度和深度进军,有效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业附加值,使农业的整体效益得到显著提高,可以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的非农业收入。可以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使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民不但从种、养业中获利,还可分享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增加收入。
3.保护自然环境,借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
(1)树立科学发展观。改变粗犷的发展观念,大力提倡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进行,倡导节能环保的发展模式。
(2)调整产业发展格局,优化产业结构。在发达国家,服务业、休闲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都占有较大的比重,这些行业消耗资源较少,环境污染也较小,是比较环保节能的产业,而且经济效益较高,提高第三产业比重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因此,我市在发展县域实体经济的时候,不仅要发展农业,还要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
4.统筹城乡经济,推动县域实体经济城镇化发展
近些年来,农业技术的发展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有效地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不仅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也能促进二、三产业发展,同时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安定。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有两种:第一是外部的就业渠道。通过向城镇第二、三产业转移剩余劳动力。第二是内部的就业渠道。具体指:(1)农业内部转移。它是指种植业的剩余劳动力向畜牧业、渔业、林业等方面的转移。(2)农村内部转移。它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的转移。通过农业组织的创新和技术进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拓宽农业内部的就业渠道,提高农民的边际收益,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内部转化,是切实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刘俊杰.县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M].北京:社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2005:143-156.
[2] 周金堂.国家背景下的工业化与县域经济发展[M].北
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23-45.
[3] 靖继鹏,张海涛,赵筱媛.县域经济主导产业的选择及
产业发现模式[J].经济纵横,2004,(5):36-39.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市场机制经济价值
1 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具有健全市场环境的经济价值
1.1 引导市场主体,正当求利并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
通常情况下,市场经济是井然有序的,一旦市场经济出现混乱状况,那么将会相应提升经济成本,加大经济风险,对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有一定抑制作用。所以,混乱秩序的市场经济将会无法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与市场秩序规则两者是不可分离的,在系列规则之中,有一部分是纯技术的商业交换规则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系列法律法规。除此之外,就是将社会视为本为的伦理道德规范。马克思经济理论思想能够有效主导市场,在寻求正当利益的同时有效实现个人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我们必须要将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作为重要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将自身理论思想跟西方相关经验进行有效融合。例如,萨伊曾经明确表示有效保障个人利益,崇尚拜金主义以及重商主义,将会有效推动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具备至关重要作用。能够有效促进现今市场经济发展,能够促使我们客观评价市场经济,从而有效保障个人效益。不能仅仅只是以自我意识对事件进行判断,必须要依据实际状况,通过调节与限制,使其逐渐转变成为绝对化。市场经济与社会文化之间是有矛盾存在的。经济伦理能够通过不断转化、结合或者是减缓张力等有效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动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市场经济与社会两者之间和谐共进。
1.2 市场不具备心脏及大脑,经济伦理弥补市场机制缺陷
所谓市场缺陷,就是当理想条件得以满足,市场机制得以有效发挥的基础上,市场对某些经济活动依然是无能为力。市场是不能够有效解决负外部效应这一系列问题的。所谓生产负外部效应,就是工厂废弃物将会致使水源污染严重,将会严重危害到下游生活的居民,使得他们不能够进行正常生活。除此之外,还会污染到系列植被。马克威茨曾经明确表示:“市场是不具备心脏以及大脑,所以市场是没有自我意识的,这将会使得社会出现很多不平衡状况,而市场是远远不能对此类现象进行纠正的”。在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市场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有效发挥调节作用。但是市场机制也不是全能的,在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它依然存在系列不足之处,而在此状况之下,伦理就能够有效发挥补充效用。
就现代经济伦理而言,其尚未得以充分发展,所以,现今最为紧要的就是马克思经济理论思想的指导效用,将之与儒家人伦规范两者进行有效融合,或者是将政治跟哲学两者进行有效结合。此种方式较为落后,不能够适应时代需求。现今,国内各个经济层次或者是领域已提出系列伦理方面问题。除此之外,经济伦理跟经济实践两者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紧密,所以我们能够通过特殊经济伦理的不断深入,在伦理学层面上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系列与之相关联的可行伦理规范。通过此种方式能够有效推动社会道德体系建设,促使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2 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具有提高经济效益的价值
2.1 伦理道德制约着社会人类活动,降低交易成本
伦理道德将会严重制约人们的社会活动,各项社会活动将会对严重影响到人们的交易费用。当人类行为一旦缺少伦理道德规范,那么就会提升交易成本。例如,商业欺诈这种行为,将会使得社会资源被大量浪费。而人们若想要减少被骗几率,就必须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等对交易对象信誉进行了解与分析,还要对商品真伪进行鉴别,对商品质量进行辨别,明晰交易合同等。假使已经具备优良商业道德,那么耗费在这方面的费用将会相对较低。因而对于某个道德水平低下的社会而言,其交易成本将会相应增加,社会资源将得不到有效利用。而对于某个道德水平较高的社会而言,通过交易成本节省,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够促使社会福利的增进,推动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就逐利动机而言,不会仅仅只是功利性的有效满足,重点在于更加深刻的事业动机以及道德动机。假如逐利动机和到的动机都存在,那么将会充分调动功利动力,甚至是远远超越功利动机,就像是国内众多民族企业家所展现的一样。因而我们拥有足够缘由通过此类动机结构合理构建经济伦理结构以及社会道德结构。不管是事业性意识,还是民族忧患意识,都将会有效推动功利,对功利环节给予肯定。我们只需要抓住这一环节,并通过它使功利动机得以有效升华,就可以摆脱掉两重道德方面存在的系列问题。
2.2 经济伦理可以带来效益,促进、引导经济发展
从科学伦理道德来看,人们必须要不断完善自我,明确珍惜与完善两者之间的关联,通过理性方式创造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以此有效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将此种功能有效应用到社会生产实践之中,个人素质的提升将会促使和谐社会的前进,将会推动有形资本效用有效发挥,从而产出效益,提升劳动生产率。名牌产品不仅仅与科技有关,与此同时还与工艺含量以及伦理道德含量有关。不管是计划产品,还是创造产品,只有具备强烈责任意识以及服务意识,并将之逐渐渗透于生产环节里,才能有效生产出相对优质的产品。总而言之,我们必须要揭示伦理道德所具备的经济功能,逐渐深入经济运行环节之中,并对道德力作用以及运作方式进行深入探讨。
在一定的意义上,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不仅可以带来效益,还能给经济带来促进和引导作用。在经济主体活动运作中经济伦理体现了一定的价值和作用,而其根源就在于经济基础。从而就表明了:不管什么样的社会伦理道德,其根源就在于经济基础从而也决定着经济基础。伦理准则和规范也是从经济基础中产出出来的现代市场中的经济的。如果没有统一高度的经济伦理规范,就一定不会有统一高度的经济秩序。经济基础的内在要素需要一定程度的经济伦理的思想,和经济基础有着数也数不清的关系,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作为一种特别的经济资源,从而就决定了有着一定关系的经济价值方向。
3 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具有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价值
增强我国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的品牌效益是由于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其根本方式就是把经济行为与伦理道德规范模式相结合,在一些知名的国内外企业中,都会培育好企业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关系和良好的商业信誉,在一方面通过规范管理制度从提高商品的质量和效益;在另一方面企业就想办法来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使企业内部的关系达到和谐统一,将员工的创造精神激发出来,而且具有一套比较完备的调控机制。要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得到消费者的信任,做到互相不欺骗,忠诚老实讲信用等,从而形成重要的“无形资本”,而其结果将直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4 结论
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积累社会财富,同时,在现实中,一些贫富差距问题、国际贸易不平等问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等问题,也诱发了大量道德不规范和道德严重缺失现象。这些现象明显的反应出,中国市场经济缺乏一种理论精神。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中迫切的需要一种伦理精神,并倡导和强化伦理精神,而作为经济伦理精神的代表,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的理论成果并不是要高高的挂在理论界,而是要实际应用到现实中来,通过在现实当中的进行验证,以实现自身的经济价值。
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作为一门指导性科学理论体系,对我国经济的良好发展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在经济伦理领域,马克思为我们创造了丰富而珍贵的经济伦理价值,同时,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也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伦理上的支持支撑,正确地引导我们解决目前发展中所存在的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有助于和谐社会主义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初根,肖接增.《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济伦理思想》[J].江西社会科学,2009.
[2]王苏喜.《中国经济伦理建设的困境与出路》[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
[3]厉以宁.《经济学的伦理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5月版.
关键词:校长;科学领导;领导技术力;实现途径
所谓校长的领导技术力是指校长在引导学校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科学举措,在其实施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力。它要求校长要“倡导和确立办学理念、描绘和引导共同愿景、制定和落实发展战略、引导和激励教师发展、设计和完善管理规章、争取和挖掘教育资源、控制和处理学校风险”。这是校长领导技术力的综合体现,是衡量校长能否胜任本职工作的核心指标。那么,如何实现现代校长的领导技术力呢?在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来从事校长工作的经验,对提升校长领导技术力的途径作一探讨。
一、描图与决策
校长应着力抓好四件事八个字:描图、寻路、组队、示范。即规划发展目标、寻找实现途径、组织实施队伍、做出示范指导。校长要做到这“八个字”,就必须调查研究,把握时机,认真做好描图与决策工作。一要获取信息,科学分析;二要群众参与,反复讨论;三要多种方案,比较研究;四要深思熟虑,果断决策。在学校管理中,描图与决策是校长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的职能。校长大量的工作就是按照一定的治校方略描图与决策,对解决管理中的问题拍板定案,引导学校管理者、教职工和学生努力实现学校办学目标。在描图与决策中校长怎样正确处理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关系,可视为怎样处理“多谋”和“善断”的关系。描图与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科学化是描图与决策的根本,它要求描图与决策必须要遵循科学的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科学的程序,反映客观发展的规律,从而指导实践。科学化又要以民主化为前提,只有充分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集思广益,才能作出科学的决策,做到审时度势定目标,凝聚人心鼓士气。
二、控制与授权
校长在领导具体工作时,一定要精心划分责、权、利,定规建章创机制,既要控权又要授权,着力调动副职和中层干部的积极性。在实践中把握好“四个字”:谋、断、干、查。校长负责断,副校长负责谋和查,中层负责干,做到职、权、利相结合。校长在控制与授权的过程中,一要有“目中有人,身边有人,善于用人,培育新人”的用人技术力;二要有“合理争权,谨慎用权,适当分权,依法维权”的权力技术力;三要有“面向未来想大事,立足当前抓要事,大胆创新做难事,勤勉认真干实事”的干事技术力。作为一个有聪明才智的校长,千万不要“大权小权独自揽,大事小事都要管”,要认真做好放权与控权这篇文章,从而不断增强校长的领导技术力。
三、沟通与协调
学校班子成员由于每个人的理论高度、专业深度、文化厚度、认识程度以及信息来路、思考思路等各不相同,可能会导致校长与成员之间、成员与成员之间产生误解和隔膜,使工作偏离目标,这时就需要沟通与协调。利用倾听反馈、促膝谈心、换位思考等方式消除误解,增强团结,尊重个性,诚实待人,充分体现校长在管理活动中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个性化。同时,采取相应的组织、指导、协调、鼓励措施。在组织工作上着力抓好任务的合理分配和人力、财力、物力的妥善安排。在指导工作上着力做好对不明确工作方向(或目标)者给予及时指点,使这些人进一步明确为什么干,干什么,怎样干,干到什么程度,使工作最优化。在协调工作上就是管理者要想方设法,使事与事之间进度适应,步伐合拍,人与事之间力量组合相当,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以保证各个工作环节不停滞、不偏离方向,尽可能地把无效的内耗量降低到最低程度。在鼓励工作上一是加强思想工作,培养主动合作和自我调节的精神,将自身的潜力发挥到最高限度;二是灵活运用精神和物质的刺激手段,激发成员的上进心,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这是校长领导力中十分重要的领导技术力。
校长领导技术力至关重要,它是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重点,是学校增强凝聚力、战斗力的前提,也是一个团结坚强的领导核心形成的基础。提升校长的领导技术力没有捷径,只有持续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才是正确的大道。我们要不断增强校长的领导技术力,积极开发新世界,努力实现新愿景,不断增加新活力,在崭新的时代为教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效武主编.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关键词:汉字文化;文字设计;字体设计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0019303
文字是为记录语言而创造的,其最大特点就是把语言这个表现思想的听觉符号准确系统地翻译为视觉符号,使语言通过文字符号得以保存和传播。
目前世界各国使用的文字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以字母拼写为组合方式的表音文字;以笔画组合成块面的单字的表意(意音)文字。汉字即是意音文字的代表,是由一定数量的笔画组合成特定结构的视觉艺术。
1 历史语境下的汉字面貌
汉字是以象形、会意和仿音结合的意音文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在汉字发展的早期阶段,这种特征表现的尤为明显。东汉许慎在《说文》中将汉字的构形方法分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汉字经过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等古文字阶段发展为汉隶、行书、楷书等今文字阶段。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汉字的形式载体多种多样,通过书法、绘画、篆刻、剪纸、年画等不同形式表现出来,极大地丰富了汉字的应用和视觉形态。
从总体上看,汉字在历史语境中的字体面貌主要从三个方面表现出来:
(1)从汉字的源头上,甲骨文的形态和视觉体现出的设计思维和美感;
(2)汉字在发展过程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形式载体是书法和治印,作为文人士大夫生活中的主要内容,书法和治印从根本上可以看成是一种文字设计,包括设计笔画架构、节奏、章法等等。历史上大量的书法作品和篆刻作品为后人呈现出丰富的视觉资料和文字设计思维;
(3)在民间,庶民文化对汉字的影响使民间汉字设计呈现出另一种面貌,体现了庶民阶层的审美追求和精神寄托,这些字体设计思维方法大量体现在民间剪纸和年画等艺术作品之中,为后人归纳和梳理其思维和创作手法提供了绝佳资料。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在汉字历史与文化语境中,都可以总结出古代汉字字体设计的诸多思维和方法,为现代汉字字体设计提供了重要养分。
2 对现代汉字字体设计的启示与探讨
在汉字历史与文化语境的观照下,现代汉字字体设计可以受到如下启示:
2.1 甲骨文与象形――字体图形化
通过对对象的形象进行抽象和概括,用简单的线条组合并表达为文字线条和抽象形象,然后由其表达文字内容,是古已有之的做法,在汉字的源头――甲骨文中有大量的象形文字,象形文字即图画文字,可见在文字的早期阶段,图形化就是一个重要的字体设计思维和方法,见图1。
而图形化的处理手法,在现代汉字字体设计中也占据极大的比例。文字图形化的设计方法必须在识别性和图形感两方面取得平衡,好的设计,通常能引发观者对于图形的联想,同时又保证文字一定的识别性。上海永久自行车的标志就是一个极为经典的设计,设计者对“永久”二字进行巧妙夸张和变形,分别将永久二字的撇和捺两笔夸张为自行车轮的形态,并将其他笔画压缩,整体得到自行车的形象,但同时又保证了文字的识别性,见图2。日本设计师三木健设计的北雪标志,通过繁化的手段,巧妙利用“北”字笔画少而“雪”字笔画多的特点,将其组合成雪花的形状,笔画和结构安排恰到好处毫不牵强,集艺术美感和文字识别于一体,见图3。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例如甲骨文的“武”字,结合了“人”和“兵器”的形象来表达“武”的本义。
借用甲骨文会意的思维,在现在汉字字体设计中,通过文字笔画和结构来表现文字之意或内涵、意境的方法,可称之为会意设计法。例如图4为在南京举办的亚洲三年展的字体设计,通过嫁接中日韩三国的文字笔画重新组合成汉字,表现“亚洲”这一地域主题;香港设计师陈幼坚设计的“浅水湾”,通过将“浅水湾”三个汉字的笔画巧妙处理成多数平直、少数笔画适当弯曲的形态,传达出水的平静的状态,契合设计主题的含义,这种设计和处理,无需多言,观看者即能准确理解到该品牌的含义并能通过字体体会到设计所要表达的意境。
这些都是字体设计的会意设计之美,而这种设计思维在甲骨文的会意字中就有体现和运用,会意设计的方法是现代字体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2.3 甲骨文与刻写――稚拙自在的美感
哲学家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说,中国美学中有“初发芙蓉”之美也有“错彩镂金”之美。初发芙蓉之美体现的是一种不加修饰、自然自在的美。刻写在龟甲上的甲骨文,由于在龟甲上刻写的过程中对于笔画线条不易控制,加之此时尚无形式美的自觉,所以刻写在龟甲上的甲骨文有一种自在自得的美感。
图6事实上,与运用复杂的形式感和设计方法得来的设计相比,营造没有技巧感和设计感的设计更考验设计师的水平。在各种强调设计技巧和形式法则、方法主导下设计的大量字体作品相反可能使观者引起审美疲劳,而那种有如甲骨文那样不加修饰、仿佛没有任何技巧的设计反而如一阵清风,使人在视觉感官上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例如图6的“紫笋”二字的设计,犹如未经任何书写技巧训练的小孩写出来的一样,充满一种稚拙自在的美感。
2.4 部分感知整体:减省笔画与结构
古代书法中极具设计创意的一件泰山石刻作品――“风月无边”,作者巧妙地结合文字内容将“无边”二字融进“风月”的设计中,将“风月”二字的外轮廓笔画去掉
图7,暗合“风月无边”之意(图7)。当然,受文字内容限制,并不是所有的创意都能做到如此贴切,但其设计思维却多有裨益。
这种减省笔画的创意思维对现代汉字字体设计助益甚巨,事实上,通过减省笔画的形式来设计汉字字体的案例非常之多。例如图8和图9,其设计思维和图7一脉相承,图2将较细的横笔画减省掉,图3则在非关键结构处的笔画上做了减省,这些减省,既减省了笔画提升了设计效果,同时又考虑到了文字的特殊结构,在减省时保留关键结构和笔画,从而保证了识别性。
2.5 涨墨的启示:减省文字结构块面
在书法创作时,由于毛笔吸水的特点,毛笔每次蘸水后,开始书写的头几个字往往含墨较多而使笔画粘连重叠,这种现象被书法家敏锐地捕捉到,并成为一种表现形式――涨墨,不少书法家特意运用这种形式创作书法来增加书法的节奏感,例如图10,将这些涨墨的文字放大后,有些文字的笔画和结构完全粘连在一起,只留下一个轮廓,但我们根据经验仍能识别其内容,如图11。
将这种思维和方法嫁接到现代汉字字体设计上来,可以称其为减省文字结构块面的方法。例如图12和图13可以说就是书法中涨墨方法的运用,“结婚”和“贝壳节”两幅作品都是将文字的笔画结构减省成为块面,保留部分笔画和文字轮廓,为字体的艺术效果增色不少。
2.6 治印与篆刻:笔画与布局的启示
治印与篆刻将少数几个汉字艺术地集于方寸之间,最见艺术功力,也是文人士大夫诗意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1)九叠篆与笔画添加的乐趣。
九叠篆是篆刻中比较独特的形式之一,其特点是将汉字的某些笔画线条延伸扩展处理,使其充满蜿蜒不尽之意。图14是宋徽宗的“内府图书之印”,作品在横向笔画的处理上,刻意造成九曲十八弯的视觉效果,这种繁化的艺术处理手法可称其为笔画结构的添加方法。在现代字体设计中,笔画和结构的添加是创意的重要方面,有时可以得到意无穷尽的艺术效果。例如图15,“长寿”二字的处理,通过添加横向笔画暗含长寿之意,其设计方法和九叠篆有惊人的相似,可见植根于设计作品之中的深厚传统。图16中“九龙湖”三字对某些笔画和结构的处理,集添加和减省两种方法于一体,强化了艺术效果。
可见在现代字体设计中,笔画添加的方法在意境与情趣上带来了助益效果。
治印与篆刻中布局的安排,即对于文字的虚实处理,利用文字笔画和结构的多寡,巧妙处理空间的满与空的关系,对于现代字体设计而言是一个重要而不可忽视的设计方法,文字的笔画、结构以及整体的虚实三者组合呈现出的统一与变化的视觉效果,对于字体设计有重要意义。
2.7 民间汉字设计的启示
由于书法和治印要求相当的艺术水准和文化修养,是古代文人十大夫独占的艺术活动,体现了文人士大夫的审美和精神。在民间,庶民文化对汉字的影响使民间汉字设计呈现出另一种面貌,体现了庶民阶层的审美追求和精神寄托。
民间汉字设计在剪纸、年画、刺绣等各个方面都有所表现,例如图17,分别为“黄金万两”和“招财进宝”,是民间汉字设计的典型代表,其特色是巧妙利用多个汉字之间的笔画结构,将多个字融合在一个字当中,这种共用笔画和结构的设计方法也可以归纳为减省的艺术,是减省笔画和结构的另一种应用手法。
现代汉字字体设计此种方法的运用,直接受到民间汉字设计的影响和启示,例如图15的“夏冬”二字的设计,和民间汉字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说图18的“夏冬”二字是文字笔画结构的直接融合和具象表达,那么图19的字体设计作品则是文字笔画结构的抽象融合和意象表达,其巧妙之处在于,将“25”这一数字通过笔画的变形组合成“号”字,由“25”变成“25号”,更多的是取其神,而非简单的文字笔画和结构的直接组合,因此也具神韵和设计美感。
3 结语
汉字及其应用表现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优秀作品,其中蕴含了大量规律性的方法和独特的思维,这些思维和方法也是现代汉字字体设计的源头活水,分析这些浩如烟海的作品,总结和梳理其中的设计思维和方法,对于现代汉字字体设计而言一方面可以温故而知新,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中受到新的启发和灵感,提升汉字字体设计的品质。
参考文献
[1]马丹. 字体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王军强. 创意汉字图形设计[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3]伊达千代,内藤孝彦.悦知文化. 文字设计的原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4]白谨谦.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M].北京:三联书店,2006.
【关键词】生态学景观设计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人们开始关注城市环境及自身的居住环境。面对新生活方式的涌现,人们不仅需要创造悦目的环境,而且需要创造健康、生态、安全的环境。一些设计师本着社会责任感,意识到生态在景观设计中必须得到重视,将以人为本的宗旨放置于更宽泛高尚的自然生态圈中,兴起了人与自然“互依共存”的生态主义思想,并开始了探索与实践之路。
1 相关概念阐述
1.1生态伦理学的概述
生态伦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要素,追溯到人类文化史、思想史、宗教史的源头及进程,它广义的表现为对人与自然之间道德关系的认知方式[1]。生态价值观,是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在这里价值观念既指传统意义上的价值观念,又包括作为人们评价和选择决策方案依据的价值准则[2]。因此,生态价值观念的基本内涵和要求,首先就在于强调生态环境的重大作用,强调重视和维护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生态伦理学提出自然价值的明显意图就是要改变人们对价值问题的习惯性、偏颇性理解,重新建立一种新的价值论模式[3]。具体就是:既承认人的尺度,又承认物的尺度;既看到价值的主观性一面,又看到价值的客观性一面;既承认自然物对人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又承认自然物所具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价值。
1.2 生态伦理学与景观设计的结合
自工业革命以来,绝大多数的建筑以及景观设计都没有考虑与环境的关系,当时的设计师认为设计就是一种自我个性和名气彰显。而设计与环境的关系被人们所忽略。随着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环境问题传统的设计方法已显得捉襟见肘,思路枯竭,想要有突破,必然要有创新。设计开始涉足更宽广的领域,打破了原有的界限。生态开始拓宽景观设计的思路,为景观设计带来了新的生命。
2 景观设计的发展与价值
2.1景观在城市中的发展
2.1.1景观的由来
景观一词最早可追溯到成书于公元前的旧约圣经,它是用来描写所罗门皇城耶路撒冷壮丽景色。这一最早的景观含意实际上是城市景象。景观的设计与创造,实际上也就是造城市、造建筑的城市。
2.1.2景观设计面临的问题
工业社会推动了人类的进步,环境问题同时也开始显现。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它所提供的机会,这些机会将带给我们一些新的思路与灵感从而实现一个真正可以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2.2 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
时代变化加速了景观设计观念的更新及知识的老化。20世纪70年代之后,以生态学为代表的景观科学化设计在不断发展着,生态学的观念影响着景观设计的理念。生态化景观设计[4]突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的减少负面效应,进而改善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了良好的景观环境。 现代景观正在蓬勃发展,从人居环境到自然环境,从公共空间到私密空间,从商业地产到文化建筑。各种观念和风格层出不穷,互相糅合。艺术的发展,技术的进步都给景观设计带来丰富的面貌。但是景观设计也面临着重复、环保和环境影响的各种问题。自然无疑给寻求表达形式语汇的设计师提供了最直接最丰富的源泉。
2.3生态景观的发展价值
从景观设计学的定义来看,它与土地有着很大的联系,生态学思想的引入,使景观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发生了重大转变,也大大影响甚至改变了景观的形象。景观的这一审美内涵上的递变,也明显地反映在景观保护、设计、创造的态度上。如今景观的意义不仅是对人文的崇拜,更是对地域性及居住理念的尊重。在生态价值观与生态美学的引领下走向形式、功能、思想内涵的更高层次的统一[5]。景观设计,是对人类生生存的土地和生存环境做直接的规划,生态景观无疑对景观的发展给出了最有意义最深远的前景。
3生态与景观设计之间探索
3.1景观的定义
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设计,以协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为己任。与以往造园相比,根本区别在于,现代景观设计的主要创作对象是人类的家,即整体人类生态系统;其服务对象是人类和其他物种,强调人类发展和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也提出了可持续景观。
3.2生态意识下的生态景观设计
“设计”是有意识地塑造物质、能量和过程,来满足预想的需要或欲望,设计是通过物质能流及土地使用来联系姿态和文化的纽带。好的设计看上去就象没有经过设计一样。它是自然的一部分, 是场地原有机理的一种延续。参照西蒙兹和斯图亚特•考恩的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以为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基于空间形态对人们生活方式的积极影响,现代设计师是否能在设计中充分的调动和运用生态意识。不是在于刻意创新, 更多的是在于发现, 在于用专业的眼光去观察、去认识场地原有的特性。
3.3 生态与景观设计的创新
工业化带来一些追寻个性张扬、表现自我的理念新思。工业之后,一些艺术家和设计师在景观设计中,把生锈的高炉、废旧的工业厂房、生产设备、机械视为工业生产在大地上留下的艺术品和人类历史上遗留的文化景观,并看作是人类工业文明的见证。这些工业遗迹作为一种工业活动的结果,饱含着技术之美。
如今的设计又开始了一次思潮的回归,在设计和布局上开始借鉴自然,融合自然。在景观设计中,因地制宜、因材施用,巧妙地借用材料肌理、色彩与植物配植,创造出统一协调、优美而又富有个性的环境空间。崇尚自然这是传统的美学观念。
无论哪种思潮设计,都可以在以生态为原则上有所创新。著名的实例有杜伊斯堡风景公园中的金属广场,正方形钢板按正方形网格铺装场地,现杜伊斯堡风景公园今天的生机与十年前钢铁厂区的破败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该公园的改造为德国城市生态建设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望,启发人们对城市废弃地生态恢复含义与作用的重新思考,推动了城市废弃地生态恢复的浪潮。它从另一个方面也为我们的生态环境作出了贡献和启发。
结语:生态已经成为景观设计内在和本质的考虑。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倡导资源合理利用、挖掘新材料和新技术、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场地的自我维持,发展可持续的处理技术等思想需要贯穿于景观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始终。作为新一代设计师应该积极思考,努力实践为景观设计的发展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徐嵩龄.论现代环境伦理观的恰当性[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6(02).
[2]任文伟,郑师章.人类生态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319.
关键词:经营管理模式 缺陷 制度 明确
一、关于企业经营管理的简述
(一)何为企业经营管理
它是说优化单位的相关资源,确保其能够有效的调配,进而实现它们应有的价值,其在单位的制度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单位的经营管理存在于单位的各个机构和各项生产活动中,其目的是为了提升单位的利润。如今,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已经逐步的走向成熟了,单位的经营管理工作在开展的时候要结合本身的条件,不断的对资源优化,减少生产费用,即对单位的生产运作开展有序的管控,以此来提升效益。
(二)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
我们国家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系的干扰,都是使用过去的经营管理体系,不管单位是不是获利,国家都会对其统筹运作。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绝大多数的单位都没有热情。然而在发展到新的时代之后,此类管控方法暴露出了非常多的问题。同时,因为全球化的发展,此时的竞争开始变得剧烈,单位的经济增长形式开始从粗放变为集约。在这个前提下,单位经营管理工作的意义就变得更为显著了。单位在当前时期应该怎样转变管控思想,寻求全新的管控措施是当前单位最为关键的活动内容。
二、当前经营管理体系中暴露出的缺陷
在前时期,单位的经营管理体系中存在一些缺陷,具体的体现在以下的一些内容中。
第一,经营管理制度不合理。许多单位并未真正的从思想上关注管控制度,虽说有一些单位制定了该制度,但是要不是其内容不详细,可行性较差,就是无法将其做到实处。因为缺少必要的监管体系,经营管理制度是无法发挥出其本身的意义的。
第二,组织机构不灵活。许多单位的组织机构缺少灵活性,无法在市场变动的时候做出合理的调节。身为单位的管控人员,或许会忽略这个内容,此时就导致组织机构的许多问题都显现出来了,干扰到单位的进步。
第三,没有管控好人力资源。许多单位在这方面的管控力度不高,像是单位的工作人员的素养较低,流动性高,缺少必要的激励体系。假如单位的工作人员的流动太过频繁的话,单位各个机构的工作就无法顺畅的开展,此时就更加的无法保证品质了。假如单位未设置合理的竞争体系的话,工作者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假如单位不关注培训工作,此时其员工的素养和能力就会偏低,最终干扰到单位的长远发展。
三、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新举措
(一)企业的管理者要发挥管理职能
企业中的管理者是位于企业经济管理的最顶端,指挥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因此,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职能能否得到充分发挥、企业管理者对经济管理模式的真实态度如何等问题会最终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企业管理者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掌握更多的经济管理知识,并积极引导员工从思想上重视经济管理。企业的管理者在制定企业发展规划之前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经济管理现状,并探寻更加科学的经济管理模式,保证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落实。
(二)企业经济目标要明确
企业的经济管理目标,不是简单对其进行总体规划,而是在深入、细致研究基础上,认真制定、执行、监督经济目标。企业制定经济目标之前一定要认真分析企业和社会的具体需要,充分了解自身经营状况,这样的经济目标才更加明确,可行性强。
(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设
员工是企业各项活动的最终执行者,因此要想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设。第一,在认真分歧企业的战略需要基础上,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尽力控制人力资源的流动以及浪费现象。第二,努力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企业要重视对员工素质的培养,多为员工创造一些接受培训和再教育的机会,不断提升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技能。第三,建立健全科学的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员工积极投身于生产经营活动中去。
(四)加强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评价和审核
从实质来看,企业的经济管理体系是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企业的管理者要每隔一定时间就对企业的经济管理体系进行评价和审核。评价内容涉及很多方面,不仅包括经济管理的目标、经济管理的组织过程以及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等,目的是使经济管理体系的工作更加完善。企业管理者在评审过程中,一定要公正、客观,全面分析经济管理中的各个环节。
(五)妥善解决不符合现代经济管理模式的现象
企业管理者对经济管理工作进行评审时,总是会遇到不符合现代经济管理模式的现象。企业一定要重视这些现象发生,及时妥善解决。首先要查明原因,并从源头上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其次要尽量减少它的消极影响,以免影响企业其他环节的生产经营活动。
关键词:班级管理;主体地位;实现
在学校,很多老师其实不愿意兼任班主任,因为班主任每天来得最早,走得最晚,要备课上课,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要随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各种不良行为习惯,要联系家长共同教育问题学生……这种以班主任为主导的保姆式、警察式的班级管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淡化了学生对班集体的责任感和义务感,阻碍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不经意间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只有班主任才有权力管理班级、教育学生的观念,所以班主任到岗则什么问题都迎刃而解,一旦班主任因事或因病不能到岗,则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且无法较好解决,从而导致班级管理出现暂时的失控。
从学生角度上讲,传统模式下的班级管理,很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记得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中具体谈到学生自治的四个好处:第一,学生自治可以为修身伦理的实验。第二,学生自治能适应学生之需要。第三,学生自治能辅助风纪之进步。第四,学生自治能促进学生经验发展。这种“自治”就其实质而言是学生自主意识的运应和表达,是以班级为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单位,通过班主任的有效组织,放大班级管理的功能,实现班级的“自主”管理,以充分发挥班级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而形成相对稳定的班级管理工作模式。
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班级自主管理,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认知感,提高班级的工作效率,充分发挥个体潜能和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使学生获得班级管理主人的积极体验,有利于优良班集体建设,让学生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好处很多,那么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各校如火如荼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现状下,通过哪些措施来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班级管理呢?
一、加强舆论引导,在班级管理中实现以“法”治班
首先,班主任要通过班会和前期的具体行动让全班学生明白,服从班干部的工作安排,不是服从班干部的命令,而是服从于集体的需要,服从于规章制度的需要。其次,当有学生违反学校或班级的制度后,班主任尽可能由相关班干部出面,以班委会名义对违纪学生进行处理,并由班干部监督执行,同时班主任要逐渐淡化在整个过程中的影响,只是以督查的身份在事后对处理过程进行简单的询问,并适当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和建议,以此来锻炼班干部的工作能力,增加班干部的工作信心,确保班干部管理的有效实行,同时在全体学生头脑中不断强化自己服从的不是班干部本身,而是班级的规章制度的意识,并最终在班级中创建以“法”治班的良好局面。
二、建立班干部的威信,实现学生自我管理
在全体学生心目中树立班干部威信,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班干部工作能力和管理意识进行培养,让他们能根据各项规章制度依“法”管理班级,尽可能地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减少因个人情感和面子问题对相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从而影响学生对班干部的认可,甚至当面或背后抵制班干部管理,最终降低班干部的工作威信,对今后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不利影响。其次,在班干部工作初期必须对全体强调,班干部管理或处理班级事务,因各种原因难免出错,即使感觉班干部的行为可能是错误的,也不能当面抵制,以致影响到班级正常事务或活动的开展。作为班集体一员,你可以在不影响班级事务或活动正常开展的情况下,及时向班长或班主任提出异议,但绝对不能因与班干部意见相左,或不满意班干部的工作安排而影响到班级事务或活动的开展。再次,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要及时公布各项事务的进程,特别是对违纪学生的处理依据,以确保信息公开透明,杜绝因个别学生想法相异或误会产生一系列问题。
三、通过人人参与,让学生融入班级管理
要体现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真正实现服从组织和领导,实现自我管理。首先要让全体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制度制订,通过用自己制订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和管理自己,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其次,通过轮流上岗,让全体学生体验班级事务管理,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提高每一个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度,使他们能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受到自己的责任,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总之,在学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同样要重视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和改革,不但可以把班主任从原来繁重、琐碎的工作事务中解放出来,而且还能够增强班级凝聚力,使学生获得班级管理主人的积极体验,有利于优良班集体建设,更能锻炼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关键词:现代经济法 实质理性 形式理性
形式理性的发展
(一)理性主义的来源
美国学者巴伦曾对理性有如下的阐述:“理性是普遍的,存在于不同社会的历史类型之中”。理性主义历史源远,在西方有着久远的历史,古希腊哲学中的“逻各斯”与“理性”一词的形成有关,古希腊人民认为理性是神的属性和人的本性,将判断与思考视为真理和道德的源头,把理性看成是认识以及认知的唯一源泉。法国唯物主义者在18世纪开始从机械论的角度解释生命现象和物质,更是将理性上升为知性和感性的融合形式。黑格尔将理性仅仅视为具体辩证的思维方式。
因而从远古时期西方哲学家对理性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理性一直被赋予崇高的意义,理性一直是与人性紧密相连的,但是理性更是成为了人类发展的原动力。当人们将理性应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之中时,人们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进入了近代时期。因此可以认为,理性主义是近代以来人类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论,理性分析成为人文社科研究的基本方法。
同时,“理性”一词经历了人类社会长期的变迁,其大致的意思就是将理性视为社会事务的规律和本质,理性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左右着事物的产生和发展。人的理性则表现为人类能够认识自然及社会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主宰自己的行为。
一般认为,理性与感性是相对的,是人的思想精神的一部分。从哲学的角度看,理性主义是人类社会认识和改变世界的本源。罗素对理性的定义更能引发共鸣,他认为理性可以用三个特征来理解:首先,理性依靠的是说服力;其次它希望使用者所相信完全正确的理论或者观点;最后,在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同时,更多使用观察和归纳而不是直觉。
(二)形式理性主义的来源
马克思·韦伯是第一个将理性划分为实质理性和形式理性来阐述理性分裂的必然性的学者,其关注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之间的区别,而这也是马克思·韦伯进行理性研究的基础。马克思·韦伯对形式理性的认识建立在“价值中立”基础上,在其看来,一种行为或者现象在形式上的合理性应该被称为在技术上的计算和应用计算的程度和方法,与此对应,实质上的理性应该是结果为取向的行为方式。由此可见,形式合理性涉及客观事实,属于客观的合理性;而实质的合理性表现为对价值做出的判断,是一种关于不同价值间逻辑关系的识别,属于主观意义上的合理性。简单来说,形式理性更偏向于事实判断,实质上的理性则更偏重于价值的判断。
在韦伯看来,“形式理性的法律”必须重视原则和形式,注重法律本身的内在逻辑和整体关系,而不注重甚至忽略法律对个别案件造成的直接实质后果,因而可以直接从形式上预测法律结果。
形式理性在经济法中的体现
(一)经济法产生意义的形式理性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经济法界出现了很多理论,包括国家协调论、国家调节论、政府干预论以及平衡协调论,这些理论都从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理论和争论。但是认真分析这些理论,可以发现这些理论都来源于一个相同的逻辑起点—市场失灵。在这些学者的眼中,我国经济法的产生有一个与西方社会完全相同的逻辑,都来源于政府失灵(李昌麟,2001)。
从实质理性的角度来讲,经济法的发展而又不仅仅是基于经济学意义上的市场失灵,更多是由于市场经济的未充分发展。因此可以得出,我国现代经济法诞生之初,就被赋予了双重职责:不仅要克服市场失灵带来的弊端,更要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可以说我国的现代经济法诞生于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之下,因而形式理性将会更多地发挥作用。
由此可见,经济法的实质理性指的是对所针对的实际问题的思路带来一种便捷,那么经济法的形式理性带来的则是一种秩序,这种秩序带给社会的是稳定、有条不紊的办事逻辑,使人们远离恐慌不安,进入一种有序的规划之中,而这才是完善我国市场经济的最基本保障。
(二)经济法发展意义的形式理性
如果说我国现代经济法产生时被赋予了双重责任的话,那么在经济法的发展时期,其又被增加了一个责任:干预政府。这个责任来源于“政府失灵”的逻辑起点。“政府失灵”同样来源于经济学,在西方国家,市场失灵之后,政府以其合理的身份对市场经济进行合理的干预,但是这些干预同样带来机构膨胀的问题,造成经济的不良发展。因此,为了克服政府在干预以及调控经济时暴露出的问题,经济法又发挥着作用。目前,我国的市场同时存在着“市场失灵”以及市场发展不充分的现象,因此需要一个强大的权威来解决这些市场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这种权威的力量只能来源于政府。因此,我国经济的发展不能像西方国家那样,仅仅依靠市场的竞争力量,政府需要对市场经济进行调控。同时,过度的调控必然会导致政府失灵,因而我国的经济法需要对政府干预经济的权利进行若干限制,需要更多关注如何将政府的经济调控权纳入合理的轨道,同时保障政府经济权力充分行使。
总之,从我国现代经济法的发展来看,经济法的实质理性侧重于“干预什么”的问题,而经济法的形式理性不仅仅关注“干预什么”,还需要更多关注“怎么干预”、“干预多少”的问题。而且只有这样,我国的经济法才能走上良好、健康的轨道,在将政府的经济干预权力纳入合理的轨道,实现政府对经济的合理、有效调控,促进政府经济权力充分、有效的行使。
(三)经济法形式理性的优先性
由上文的论述可以看出,对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追求总是不可兼得、相互矛盾的。但是法律本身的属性告诉我们,法律首先是一种实践理性,具有较强的经验主义或者是实用主义(舒国滢,1996)。然而在当今不断发展的社会之中,“法治”已经成为公认的最优的治理社会的手段和方法,如果只是考虑现实需求而忽略程序和手段是不合理的。因而,对于我国现代经济法来说,为了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在实质理性与形式理性都不能抛弃的情况下,如何来调节二者之间的矛盾,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1.形式理性是经济法理性的核心。国家是一种规模庞大而又需要严密运行的机构,必须致力于实现一系列严格设定的目标。因此,对形式理性的追求能最大程度上保证实质理性的实现。我国现代经济法的历史重担,如前文阐述,可以说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快市场经济发展,促进市场发育;二是克服“市场失灵”带来的不利影响;三是克服“政府失灵”带来的不利影响。在这样的历史前提下,对规则、手段、程序的追求,而非对结果的追求必须被提高到了核心的位置上。
在经济法的上述三种重担之中,政府始终处于一种比较核心的地位,尤其在中国,政府干预的力量是其他国家不可比的。我国是一个具有高度组织化的国家,政府掌握着大多数权力和资源,其被视为全体人民利益的代表。因而,政府如何调控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得十分重要,政府如何能合理实施权力而又不至于导致政府失灵就显得尤为重要。因而,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期,经济法形式理性而非实质理性的要求必须成为经济法的核心。
2.形式理性优先性在经济法中的体现。经济法形式理性优先指的是当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产生矛盾和冲突时,应该使形式理性获得更多的指导性以及约束性。在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的经济法与国际产生了融合,我国的经济法也向国际经济法趋同,由权力导向型向规则导向型逐渐推进。同时,目的或者结果的本身不能证明自身是否可以实现或者实现的手段是否合理,在这个层面上,形式理性的重要性显得更为重要(李昌麟,2002)。
就我国经济法而言,由于我国现代经济法具有三个重大历史使命,更多政府干预只会导致更多的外部性,最终只能导致目标背离其初衷。而在坚持法治主义的今天,规则之上自然是任何事物的规律,就法治本身而言,理性主义意味着集体理性主义取代个人理性以及非理性主义。因此法律的体系化、逻辑化、技术化是不可或缺的,甚至可以说十分重要。而对于经济法来说,经济法的体系化、逻辑化、技术化的核心就是经济法的形式理性。
同时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如果认为经济发展需要政府干预或者是公众需要政府来调控宏观经济的发展,那么政府的行为都可以认为是合情合理的话,那么大概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认为是不合理的,这样的话对于形式理性的辩论也就没有任何意义。然而,事实上任何事情目的或者结果是否合理正确并不代表着程序或者过程的合法、合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经济法形式理性主义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3.经济法形式理性优先的相对性。虽然从前文的论述中可以认为经济法的形式理性具有优先性,但是把任何事物极端化处理自然也是偏激的、夸大的、不合理的。首先,形式理性主义优先性的基础就是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之间互为依赖、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形式理性主义本身也是不能取代实质理性的,更重要的是,形式理性主义是要以实质理性主义为目标导向。其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法形式理性与经济发展的现状也是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这就意味着经济法的形式理性需要不断变化、不断调整,经济法的形式理性要处于一种相对优先的状态,同时经济法要做到“稳中求变”。最后,经济法的形式理性主义不能涵盖或者包括所有的经济发展状况,尤其是像我国这样处于经济发展特殊时期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处于一种转轨特殊时期,因此在这个期间,经济政策的作用尤为重要,虽然从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经济政策的作用会越来越小并且法律的作用会越来越强势,但是经济政策的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并且是无法替代的。
同时尽管人们对经济法的认识是普遍并且确定的,但是仅靠经济法规则与程序仍然不能有效解决相应问题,那就需要运行实质理性与形式理性相互弥补和限制来发挥作用,不能单单期望依靠经济法的形式理性主义解决所有的经济问题,经济法的实质理性同样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可以说,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界定就成为经济法适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论述的并不是以一种“绝对主义”来取代另一种“绝对主义”,而是试图说明在法律的形式理性发展不可避免的同时,在追求两种理性—实质理性和形式理性共赢的理念之下,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特殊的历史背景,应该如何看待我国现代经济法的形式理性主义。
经济法的形式理性以及实质理性的辩证问题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本文阐述了理性以及经济法理性的概念,同时分析了形式理性在经济法中的体现,从经济法的产生以及发展的过程之中阐述形式理性的必要性,最后得出经济法形式理性优先性的结论。
形式理性是现性的核心,也是我国现代经济法的核心,这是由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背景所决定的。然而这种核心只是一种相对优先的地位,并不意味着完全压制或者取代,而是有机结合并且互为补充的,以实现目的和手段的共赢。
参考文献:
1.李昌麟.中国经济法治的反思与前瞻.法律出版社,2001
2.张首文.论经济法的现代性.中国法学,2000(5)
3.[美]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吴玉章,周汉华译.中国政法大学,1994
4.[德]马克思·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一、引言
财务问题对农村的和谐与稳定具有重要影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水平更是影响到农村建设成效的关键点之一。随着农民科学文化水平与思想认识的不断提高,他们更加渴望建立起一种能够代表自身利益的、真正为群众服务的财务管理体制。因此,必须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出发,坚持正视问题并勇于解决问题,方能促进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模式的不断改进与发展。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现有财务管理模式分析
受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及地区特征等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主要有三种常见模式,即村账村管,村账镇(乡)管,村会计委托,本文着重以村账镇管为例展开阐述。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由于部分农村自行管理账务时会计业务水平较低,造成了一系列财务问题,故改由镇专职会计负责各村账务。各村只需将负责人签字后的开支票据等定期交与镇会计进行审核,并由镇财务对所辖各村财务进行统一公示,以供群众监督。村账镇管的财务管理模式提升了财务管理的水平,同时也更好地将民主监督融入到财务管理之中。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现存问题分析
1.财务管理透明度较差
多年来我国虽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模式开展了一系列改革,但透明度问题仍旧是目前财务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并以村账村管模式尤为突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一个兼具盈利性与服务性的群众组织,其财务账目的管理会计通常会由村民选举产生的村委会指派人员担任。当牵扯到金钱利益时,部分会计甚至村委会便会出现仅代表少数人利益的不良现象,不能够完全真实的把财务收支呈现给群众监督,而是出现不公开甚至造假账等现象,严重降低了财务管理的透明度。
2.村民监督权力落实不足
无论是目前常见的何种财务管理模式,村民监督权力落实不足均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部分地区财务账目透明度不高,缺乏健全的财务公示平台,导致村民无法了解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信息,无法行驶监督权力。此外,部分村民监督意识不强,不愿或不知主动对集体经济组织财务进行了解、监督。
3.“村账镇管”财务信息不对称,实时监督缺乏
实行“村账镇管”后,会计对于各村集体的核算职能得到强化,但仍不能保证镇财务管理所呈现的财务情况与村实情完全一致。乡镇会计要同时负责辖区多个村的集体经济财务,信息处理工作量较大,且无法做到对每个村具体实情十分了解。加之各村财务与乡镇之间总存在复杂的关联,而实时监督执行较差,故难免导致镇、村财务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4.委托协约中权责关系不明确
“村账镇管”属于各村将财务委托于镇专职会计进行核对处理的一种财务管理模式,在委托之前需签订相应委托协约。然而由于部分地区协约签署流于形式,具体细节不甚明确,故导致实际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出现权责关系不明确的现象。该现象将导致各级责任人之间互相推诿责任,降低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
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改进对策
1.完善法律法规体制,促进财务管理有法可依
法律是国家事务管理的先行,法制不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便会趋于混乱。因此,尽快加强立法,完善法律法规体制,是促进财务管理科学开展的必要前提。目前,我国针对农村财务管理已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但仍需要各地依据法律、结合当地实情制定相应规章制度。例如化念镇推行了适用于当地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办法,只有不断地优化制度、完善制度,方能确保财务管理质量的不断提升。
2.优化财务控制流程,确保财务管理有章可循
科学完善的财务控制流程能够避免信息处理量过大时出现的财务混乱现象,依流程办事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财务处理的工作效率与质量。这便要求乡镇会计人员依据各乡镇实际、在总结长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财务控制流程,并且落实责任到人,具体任务指定具体人员承担。同时切实落实“一事一议”制度及业务考核制度,加强对于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事务处理与管理,从而避免部分职能工作人员之间推诿责任、责任心差、消极怠工等现象。
3.明确委托权责关系,确保财务信息真实性
一方面,在确认委托关系时,需避免旧有的“形式主义”思想,认真落实每条委托细则,并进行必要的条目增减,将能够预想到的权责细节全部落到实处。再结合以严格的责任到人制度及业务考核,确保权责关系明确且落到实处。其次,在财务信息真实性方面,必须建立起更加完善的财务信息公开制度,对于各村账务需定期制作电子、纸质公开单,一方面以展板形式张贴于固定公示区,公示一定时间后回收展板并统一管理;同时,建立起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平台并设专人进行管理,定期使用电子信息平台进行财务公示,且在群众中普及平台使用方法。采用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化,以供群众监督,在落实群众监督权力的同时也对财务信息的真实性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
[关键词]公路运输经济;成本控制;对策;市场经济理念
中图分类号:F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7-0313-01
1 公路运输经济的关键作用
公路运输在我国市场经济背景以及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下会不断推动着我国经济的健康与持续发展,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对我国而言起到关键作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就是公路运输,交通运输的主要环节就是公路,因而公路运输会有效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增长;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受到公路运输的影响,新形势下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并不一致与均衡,尤其是城区的发展相对较为落后,而公路运输的建设可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与快速发展,使其尽快追上我国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公路运输会带动并促进区域的经济业务发展。
2 当前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成本控制效果过低
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主要是为了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中应将经济方面的因素放在首位,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这样才能使公路运输经济得到良好发展。当前公路经济运输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成本控制效果过低,大多数地区在公路运输建设中并没有重视这一问题,从而导致公路运输经济的成本增加,使公路运输建设在短时间内难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造成较大成本的浪费。这主要是由于公路运输项目投资建设过程中对项目的可行性没有深入分析,从而使公路运输经济成本控制无法落实到位。
2.2 缺少充足的资金供应
发展公路运输经济需要比较多的资金支持,然而,因为这一系列的资金来源比较复杂,特别是针对如此需要较大投资的公路运输工程。并且,针对后期回收投资比较慢的项目而言,更是难以获得投资。因此,当今国家的财政支出是我国建设公路运输、推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需要的绝大多数资金的投入,当然,我国的财政支出比较有限,这对我国发展公路运输经济的速度产生了直接影响,特别是在一部分偏远的区域,难以建设一部分大型化的公路项目。
2.3 信息化技术运用不足
在现代的信息社会当中,业已创建了关于公路运输经济的运输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网络,然而,信息化管理常常只是体现为运输业务,较难提供部署与决策要求的信息数据,这难以推动公路运输经济的决策与战略目标的实施,没有实现通过信息推动经济发展的目标。除此之外,公路运输客户服务信息系统不够成熟,这是因为行业经济要想获得发展,务必以客户作为核心。目前,我国公路运输领域没有创建以客户服务作为着眼点与归宿的信息管理系统,尤其是还没有创建运输业务和客户需要相对接的信息管理系统,这样客户较难借助专门的服务界面快捷、方便地查询运输信息以及体验运输服务。并且,依旧没有创建公路运输经济增长指标的分析系统,没有有效地开展公路运输经济的同比指标分析、环比指标分析、调研等,对公路运输经济发展趋势上的微观以及宏观层面上的分析缺少。
3 我国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对策
3.1 多渠道获得发展公路运输经济的资金
要想推动发展公路运输经济,需要创建资金保障体系,从而应对公路建设需要的资金问题。首先,政府需要主动地承担有关的职责,创建专项资金制,解决发展公路运输经济需要的资金问题。政府应当担负有关的责任,尤其是公路的建设资金成本与养护资金成本,强化各个级别政府间的联系,进而创建地方间的等级较高的公路网,实现公路运输经济投融资机制的创建与优化,借助BT或者是BOT的形式推动投资收费性公路,从而促进发展地方公路运输经济。其次,能够鼓励个人、社会、企业等捐赠资金,从而引导各种经济组织投资建设公路。
3.2 加强公路运输经济信息化建设
公路运输经济信息化建设的完善,对促进我国公路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信息化技术具有的优点有: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为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科学的分析,并给予有效的解决方案;信息化技术能有效促进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率。具体实施首先要建立公路运输信息化网络,并将关联信息网络建设落实到位;接着收集公路运输经济发展需要的经营决策和战略部署相关的信息数据,尤其是保障针对性的经济数据的收集,其是为公路运输经济发展提供参考的重要部分。最后在公路\输经济管理中采用数字化管理,实现在丰富的信息量的前提下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
3.3 强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从事人员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人们普遍关注的内容就是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水平,而想要提高经济管理水平与有效性,就需要全面提升相关从事职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职员是实施经济管理的主体,所以公路运输部门要强化对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培训与教育力度,长期并定期展开员工的职业素质与专业技术培养,以便综合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专业知识、职业素质等。另外在不断提高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人员的技能与素质同时,还要创新经济管理方式,积极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吸进高品质、高素质专业人员参与到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工作中。
3.4 实现公路运输经济的信息化管理
需要实现公路运输经济信息化网络的建设,以目前业已创建的运输管理网络作为前提条件,强化建设关联的信息网络,从而对发展公路运输经济要求的战略部署和经营决策的信息数据进行搜集,尤其是对具备针对性的经济信息数据进行收集,进而为发展公路运输经济带来根据。需要重视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数字化,通过数据模型预测经济的发展趋势,且对有关的外部信息进行整合,科学地引导与管理公路运输经济,推动公路运输经济在缺少信息量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稳定和健康发展。需要立足于客户的实际要求,根据服务客户的目标,创建信息化的管理机制;需要对对接运输业务和客户要求的界面进行积极地开发,让客户可以基于信息化管理系统便于查询有关的运输信息,且使服务于客户的形式变得多样化,将专业的服务提供给客户。除此之外,需要重视公路运输经济的分析评估,探究相应的时间段之内公路运输经济的一系列经济增长指标,熟悉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现状,立足于微观与宏观的层次,尽可能地以行业的发展作为视角,实施有效的策略和建议,从而推动该领域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市场经济理念下的运输领域,公路运输能够体现比较高的贡献率,因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少不了公路运输经济的建设。为此,应当有效地挖掘和体现公路运输经济的长处,确保其能够担负越来越多的运输业务,进而方便人们的生活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珠三角 一体化 动力机制 实现标志
[中图分类号]F11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9)08-0008-03
推进珠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涉及到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诸如什么是经济一体化的内涵?谁来推动经济一体化?推动者的动力在哪里?如何识别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不同,实施经济一体化的方案设计就不同。因此,搞清楚这些问题,对于珠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有效推进是有重要意义的。
一、谁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概括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历史实践与理论发展的过程,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是通过成员之间的产品贸易、要素流动障碍的消除以及对生产活动外部性的共同治理,使得每个经济主体能获得比单一经济体时更大的利益。这种概括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各成员之间就产品贸易、要素流动所涉及到的税收政策与管理制度之间达成的协议是一致的,这是每个成员必须要遵守的。这里所说的税收政策是就一个国家而言的。如果从一个国家内不同地区来说,税收政策一般是相同的。但是,不同地区涉及到经济活动的管理制度与规则会有所差异,诸如注册企业的资本规定、注销企业的程序与规则、贷款和获得项目审批和核准的期限以及管理费用的数额等等。促进这些制度规则的一致性,减少因为制度差异而引起的资源流动,从而使资源流动更集中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二是各项贸易与要素流动的管理政策与制度所涉及到的交易费用是不断降低的,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它们共同构成了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内涵。如果仅有成员之间经过协商所达成的各项管理制度与规则的协议一致性,而没有对贸易与要素流动的各项管理费用的降低,那就失去了经济一体化的意义。在对现阶段的珠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地方政府存在着这样一种误解,把经济一体化仅仅看成是地市之间在产品与要素流动以及公共环境治理等方面的管理费用与标准形成的一致性,而没有在降低各种收费标准与管理费用上有推进,那么,经济一体化的实施就难以给企业与居民带来实质性的好处。如果仅仅强调了每个地区的收费标准与管理费用的下调,而缺乏地区之间通过协商达成的管理规则、收费标准以及公共治理等方面的一致性,那么,这会导致成员之间为吸引要素流入而展开的低价竞争和为抑制产品的流入而设置的贸易障碍等。在这种体制下,企业也不能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从而导致社会福利上的一种损失。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期,在分权竞争体制下,我国各地方之间为扩大招商引资而在土地价格、税收优惠以及贴息贷款等政策上相互压价以及一些省份为保护本地企业在对外部产品流入设置过高的行政性贸易壁垒的历史事实都印证了这一点。
经济一体化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因为经济一体化需要通过各个成员之间有意识、有组织地协商与谈判,才能得以推进的,而不是通过市场的自发演进就可以自然实现的。因此,这需要花费各个成员的时间、精力等方面的长期投入。但是,从产出来看,它是一种非排他性的、非竞争性产品。换句话说,一部分企业与居民对这种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企业与居民对该产品的消费,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不会影响其他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受益对象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同时,这种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也不能为某个企业或居民所专有,要将一些企业或个人排斥在这个过程之外,不让他们享受这一产品的利益是不可能的。正是基于这种产出的性质,追求组织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主体是不愿意对这种产品进行投资的。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结构
经济一体化的公共性质决定了政府是作为这种制度安排的提供者。从经济一体化的国际经验看,无论是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整合,诸如从历经了50多年的欧洲联盟到处于推进中的东盟一体化,还是一个国家内部的经济一体化,无一例外地都是政府作为经济一体化的谈判者,或者说,通过谈判形成了主要由政府参与的各种管理委员会等。那么,政府推动经济一体化的动力从哪里来呢?国家之间与国家内部的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动力结构是不同的,前者只有来自企业流动与居民消费的市场压力,而后者除了市场压力之外,还包括了可能来自于上级部门的行政推动。珠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属于后一种类型,所以,这里仅讨论后者的动力结构。无疑,在推动经济一体化的政府行为中,两种动力来源会比一种动力来源更有推动力度。因而与后者相比,前者的经济一体化数量少,实施进展比较缓慢、推进成本较高,推动经济一体化的国内外经验都印证了这一点。
就国家内不同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来说,解剖这两种动力结构的差异也是有意义的。因为这两种动力结构对政府实施经济一体化的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上级部门的行政推动来看,如果不同地区的经济一体化的实施进展由上级部门进行评估,那么这种实施效果就取决于上级部门的决心与持续性。由于经济一体化是一个需要各方长期协调的过程,这种协调都涉及到成员之间的利益再分配,所以这也是一个交易成本很高的过程。当成员之间因利益冲突而难以形成一致意见时,上级部门的仲裁与扶持就变得非常重要,这就是有上级部门与没有上级部门在成员利益协调过程中的差别所在。问题在于,如果上级部门的中心任务经常发生变化,诸如工作重心进行调整或者行政领导者发生变化等,使得上级部门无暇顾及这种仲裁与扶持的角色,那么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经济一体化的实施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在现实经济中,受到内外不确定环境的影响,上级部门不容易总是把经济一体化作为下属各个地区发展的中心任务,因而这会影响到下级部门执行的持续性。比如,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许多省份就提出了跨省创办经济协作区的合作思路,但是,30多年过去了,各省份之间的经济协作并没有实质性进展,其中的原因很多,在分权竞争体制下,一些地方主要领导者的思路变化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因素。
基于企业与居民选择的需求对经济一体化的市场推动是与行政推动不同的。这种市场推动的机制可以用公共财政理论中的蒂博特(Charles M.Tiebout,1956)模型加以解释。这个模型表明,在公共物品的提供确实存在地理差异的情况下,人们就会(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通过选择居住地点来表示他们对公共物品的偏好。这种“用脚投票”的自由迁徙推动了地方政府在地方公共产品供应上的相互竞争。直到各地方公共产品的提供与税收水平之间和地方之间公共产品趋于相等,要素流动与自由迁徙就会在一个地区相对稳定下来。在实施珠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不断成长起来的企业成为主要的推动者,这种推动机制就是建立在地方政府相互竞争基础上的。当地区之间存在着政策差异时,一个地区的企业会抓住这种差异,对本地政府提出更多的获益要求。如果本地政府不能承诺,企业就会以离开本地区相
威胁。而一旦企业移出,当地的税收收入就会减少,这会影响地区的经济增长率,进而影响地方行政官员的政绩。为了抑制一个地区资源的过分流出,鼓励外部资源的大量流入,一个优惠相对较少的地区不得不向政策优惠较大、更有利于吸引资源流入的地区政策看齐,这就将一个地区的优惠政策向更大范围推广开来。基于交易成本不断降低的一体化就成为可能。因此,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与消费者自由迁徙是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持续性动力。这就是说,只要有制度与政策等方面的差异,就存在着要素与产品的市场流动。只要有市场流动,成本高的地区资源就会向成本低的地区转移。为了减少这种流动,成本较高的地区就会向较低地区的制度环境转变。这就是市场推动与行政推动的不同机制与结果。事实上,珠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广东省政府制定的《珠三角经济区规划研究1995-2010》中提了出来。然而,十几年来,推进程度有限,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尚未形成一个推动力较强的市场机制。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来自市场的推动力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三、经济一体化实现的标志
企业自由流动与消费者自由迁徙推动了珠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而经济一体化的实现是否意味着不同地区的资源价格趋于一致,进而使地区之间的资源流动变得缓慢下来呢?按照蒂博特模型的理解,在假设资源分布与产业配置相同条件下,公共产品的供应差异会引起资源的自由流动。随着差异化的减少,这种流动性也会相对缓慢下来。问题在于,在现实经济中,资源分布与产业配置在不同地区是完全不同的,同一种产品在不同地区的价格差异显示了这种资源的稀缺程度,要素流动则是经济主体对这种资源稀缺程度的反应。如果地区之间的制度安排与各项管理政策都存在着差异,那么,这种差异会掩盖或扭曲资源的稀缺程度,进而影响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在假设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路径以及制度安排都存在着差异的情况下,只有尽力减少制度安排的差异,才可能使资源流动更加充分地反映各地区资源禀赋的优势或稀缺程度,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最大化。如果不降低制度安排上的地区差异,那么,地区之间的要素流动并不一定反映资源稀缺程度,这就会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经济一体化的结果并不意味着资源流动的减弱,应该说,这仅仅减少了由制度安排差异所带来的要素流动,而由产业路径与资源禀赋引致的要素流动不仅不会减弱,相反会大量增加,因为这是要素价格更真实地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结果。
关键词:现在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措施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企业的市场化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经济管理在市场化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与企业的经济管理密不可分。因此,必须加强对现在企业经济的管理,采用先进的、科学的办法进行管理,正确面对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作出调整,保证现在企业的经济管理目标的实现。
一、现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整体经济管理观念的缺失。虽然现在我国的企业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有的企业已经走出国门,参与世界经济的竞争。但是有许多企业的经济管理中确实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现在企业缺乏整体的经济管理观念。在市场化的发展过程中,各个企业都建立了分工明确的各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经营目标,各个部门的联系却相对减少了,形成了各自经营的局面。从整体的角度看,有些资源的利用并没有达到最优的效果,各部分最优加起来并不等于整体的最优。因此,整体经济管理观念的缺失,影响了企业整体经济目标的最优完成。
(二)忽视企业文化的建设。纵观当今社会上成功的公司,无不具有好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长远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精神支持,同时,当今社会,企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才的竞争,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充分尊重人才的主人翁地位,给人才创造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但是,现在一些小的公司并没有意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导致企业缺乏活力和人情味,致使企业员工丧失了工作的激情,跳槽的想法随之而生。忽视企业的文化建设,最终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人力资源管理不合理。有些公司的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够合理,人力资源的绩效制度不健全。在有些公司,公司的培训内容主要针对新入职的员工,而缺少对老员工的再培训,致使老员工的观念和技术、知识等更新较慢,阻碍了老员工的创新精神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还有的一些公司,绩效制度不完善,企业员工的贡献并不与企业的发展相适应,让企业员工感到不公正,对企业的印象变差,对企业丧失信心。
二、加强现在企业经济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树立整体经济管理观念。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整体的发展,不是哪个部门的发展,各个部门发展好了并不代表企业的整体发展好。因此,加强现在企业经济管理,整合企业内部经营资源,建立各部门协同机制,树立整体经济管理观念,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制定整体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计划,加强各部门的密切联系和合作,相互支持协同作战,为实现企业的战略愿景而共同努力。
(二)建立健全经济管理体系。经济管理体系是企业进行经济管理的模式和结构,企业经济管理者应当对经济管理体系不断地进行评价,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找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及时做出改进。引入平衡积分卡、KPI等管理工具,注重将企业的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结合起来,避免为了短期利益而影响了企业长期目标的实现,确保经济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高经济管理的整体水平,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健康发展。
(三)加强现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随着网络化技术的发展,企业的经济管理也进入了信息化管理的阶段。信息化管理是一种高效、便捷、实时的管理方式,能够有效管理企业的经济运行,规避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风险,减少企业在管理中存在的失误。利用信息化管理,企业高层还可以和企业基层员工进行实时对话,充分听取企业基层员工的意见,了解企业基层员工的所思所想。据此对公司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方式作出调整。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管理环节,更好的促进公司的发展。
再者,加强企业业务领域信息化建设,建立企业自身业务发展的数据资源库,随着企业业务规模的拓展,初步架构“大数据”分析的基础资源和框架。借助大数据的统计分析、数据挖掘,改善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拓展产品种类,精准营销,服务企业快速适应市场需求的发展模式。
(四)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企业的发展依靠于企业的每一个员工,因此加强企业的人力资源建设不仅要把员工的贡献和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让他们同步发展;还应当在正能量的企业文化氛围下,让员工树立学习的理念,并辅之以线上线下的培训和教育,促进他们的知识、观念的更新,更好的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这样能够保证企业的各项政策和目标都能得到企业员工的大力支持,促进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健康发展。
(五)加强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现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企业的财务安全和投资发展。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一方面要配置合理的财务人员,调动工作的热情,相互监督和学习,明确他们的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要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和分析指标体系,为企业提供预警信息,帮助企业掌握事情发展的局面,及时作出应对措施,保证财务安全和投资安全。有利于企业在投资发展中,更好的规避风险,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企业的规模发展。
三、结语
企业的经济管理是企业长远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在市场化的大环境下,企业的市场化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经济管理在市场化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必须加强对现在企业经济的管理,采用先进的、科学的办法进行管理,正确面对和解决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作出调整,保证现在企业的经济管理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韩俊丽.论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企业管理,2012.
关键词:集团管控;分类管理;综合业绩考核;经营难度系数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7-0028-03
2015年,国资委《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明确要立足国有资本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结合不同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现状和需要,根据主营业务和核心业务范围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划分,并分类推进改革、分类促进发展、分类实施监管、分类定责考核。这拉开了国企分类改革的大幕。相应的企业集团内部的分类管控需求也日益增强。随着企业多元化业务发展,企业集团逐步建立,但集团内部业务板块、子公司特点多样性使集团管控越来越富有挑战性,集团分类管控成为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
本文就从分类定责考核的角度出发,论述企业集团内部如何构建起合理有效的业绩考核体系,实现对各类子企业进行“既具有较强普遍适用性的要求体现各自经营特点、客观有效评价各子企业”的业绩考核,以此作为构建集团内部分类管控的重要实现途径。
(一)企业综合绩效评价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应当充分体现市场经济原则和资本运营特征,以投入产出分析为核心,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横向对比与纵向对比互为补充的方法,综合评价企业经营绩效和努力程度,促进企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开展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应当制定既符合行业实际又具有标杆引导性质的评价标准,并运用科学的评价计分方法计量企业经营绩效水平,以充分体现行业之间的差异性,客观反映企业所在行业的盈利水平和经营环境,准确评判企业的经营成果。
(二)经营难度系数
经营难度系数根据影响企业经营情况的重要因素加权计算,分类确定。经营难度系数早已运用于国资委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中。但是,国资委考核在体现激励的同时更要体现权衡,在经营难度系数的运用上与企业集团对下属子企业考核时的运用还要有一些区别,这成为集团管控的一个突出特点。
(一)目前部分企业集团业绩考核现状
目前部分企业集团业绩考核一般会包括财务定量考核与管理定性考核,采取各自得分后加权,加总确定考核得分。
财务定量考核指标主要包括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成本费用类指标等。
管理定性考核指标主要包括基础管理、安全生产、党建与纪检工作三大类指标。基础管理又按照各职能部门相关内容进行划分。
确定得分后,对应考核奖金。实行年薪制的企业考核奖金直接与基薪挂钩,未实行年薪制的企业考核奖金按照一定标准测算。
(二)目前部分企业集团业绩考核存在的问题
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无法有效协调,或是以财务定量考核为主,管理定性考核所占比重较小,或是管理定性考核比重过大冲击了业绩考核的实质,定量与定性顾此失彼。企业集团对子企业的考核中,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的权重统一划定,无法反映子企业经营的实际状况,无法指导子企业提升的具体方向。
财务定量考核指标仍以营业收入挂帅,缺乏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研发能力、现金流控制能力以及企业发展对职工的惠及程度等相关指标,无法满足资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管理定量考核指标以及权重由于各职能部门的自身利益最大化需求而处于不断需要平衡的局面。
由于指标完成的不可预见性,导致部分企业集团定量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不可控,进而导致考核结果波动较大;同时,引起子企业进行生产经营预算时极力压低预报值,以获取更多的奖励空间,以致集团整体的生产经营预算与实际产生偏差。业绩考核奖励对应的基础奖金测算方式较为单一,无法兼顾企业自身发展水平与集团内部统一协调的关系,从而在集团内部产生分歧。
(一)确定综合业绩考核体系的框架
综合业绩考核体系包含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应明确企业管理为业绩服务,定性考核补充定量考核这一基本原则,将定量考核作为综合业绩考核的核心部分,通过经营难度系数调节定量与定性指标得分。定量考核指标的基础得分要在原始比重的基础上,与经营难度系数相结合确定最终得分,定性管理指标在原始比重的基础上测算的得分即为最终得分,两者相加为考核总得分。
(二)以分类管理的理念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设定不同的指标与权重
假定某集团将子企业分类为利润型、规模型、功能型三类企业,则各类企业的指标以及权重都应有所不同。利润型、规模型企业的定量指标原始比重应高于定性指标,功能性企业两者可以持平甚至定量指标原始比重可以略低于定性指标。不同企业的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包含的子指标也不同且占比不同。采用层次分析法中的层次总排序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引用),总体原则是,在可考虑的共性前提下充分反映个性,引导子企业的发展方向与重点。
(三)完成对定量指标体系与定性指标体系的构建
1.从企业可持续发展角度以及企业发展惠及普通职工角度出发,设定定量指标体系。引入EVA指标,并将其作为定量指标体系的核心,增加指标权重,依靠EVA管理体系实现价值的增长,并增加EVA驱动指标资本周转率、资本成本率等(引用);引入反映企业现金流控制能力类的指标,如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等指标,缩小“账面与实际”的差距,贯彻“现金为王”的理念,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以科技与研发投入指标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将职工人均收入作为一项考核指标,增强企业“将发展惠及普通职工”的主观动力;完善成本费用类指标体系的设定,以比率代替具体数值,体现配比原则,不以预算约束企业发展。
2.从推动企业管理、定性不随性的原则出发设计定性考核指标体系:定性考核要涵盖基础管理、安全生产、党建宣传与纪检三个大的方面,在指标选择中要以相关职能部门的考核意见为基础,结合集团管控的重点需求,综合研究确定内容及权重。同时,定性考核指标应该标准明确、打分量化,并提前下达至各子企业,引导其管理工作的努力方向。并且要注重考核评价,通过考核意见确实达到帮助子公司提升的根本目的。
3.以上下限、超预算扣分实现综合业绩考核结果的可控性。基于人性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假设,当考核体系不完善时,各子企业有充分的动力压低预算,以更大的超额完成指标率换取更大考核奖励。这与集团管控相违背,并且容易导致业绩考核结果的不公平与不可控。除了集团总部硬性规定主要指标外,合理设定定量指标的计分方法,能够在主观上降低类似问题的发生。设定单项指标分数=(1+单项指标增减率)×100(单项指标增减率超过30%的按照30%计算)。以定量考核指标中的利润指标为例,高于利润指标预算数30%以上的完成率按照130%计算,低于利润指标预算数30%以下的完成率按照70%以上计算,这能够充分提升子企业预算的真实性,同时使定量考核指标的得分处于可控的范围内。对于超过预算一定百分比的主要指标要进行扣分处罚,如利润指标实际完成值超过预算值15%以上,每超过5%扣除该指标得分的0.25分,单项指标超比例扣分不超过2分,总体超比例扣分不超过5分,引导子企业逐步提升预算与实际的关联性。
4.合理设计基薪计算模式,协调“多数公平”与“个别激励”。基薪计算模式的设计需要考虑4个主要因素:集团内部的人均收入水平、基薪调节系数、子企业自身达到的人均收入水平、经营难度系数。前两者体现系统内部的“多数公平”,后者体现“个别激励”。基薪调节系数给予上级管理者在集团内部平衡差距的权利,经营难度系数则能充分反映不同企业的个体差异及集团贡献水平。四者的有机结合及合理设定,能够较好解决基薪计算模式设计问题。
5.灵活设计、运用经营难度系数,激活整个综合业绩考核体系。经营难度指标在整个综合业绩考核体系中可以起到很好的杠杆作用,它能够放大定量考核指标的实际权重保证其主导地位,它能够调节基薪计算使其更好的反应企业要业绩的本质。相交与国资委的经营难度指标设定,各企业集团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整经营难度系数的构成要素、系数范围等。例如,集团内部规模、经营情况差异较大,集团更突出业绩考核激励效果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放大经营难度系数值的范围,反之亦然;以做大规模为主要目标的集团增加营业收入类、规模类指标在经营难度系数构成中的比重,以提升盈利能力为主要目标的集团则放大EVA、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等盈利能力指标在经营难度系数构成中的比重,侧重点不同构成要素不同、比重不同,依此类推。
6.举例描述综合业绩考核体系。第一步,假设根据集团管控要求及子企业基本情况,将子企业分为管理相对三类企业,确定综合业绩考核指标目标值。其中,以签订责任书的形式确定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定量考核指标),三类企业分别占比45%、50%、55%;以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党建纪检目标责任书、管理工作定性评价标准确定定性考核指标,两类企业分别占比55%、50%、45%。再根据各子企业的特性,确定不同指标及要求。
以第一类企业为例,假设其经营业绩指标中具有基础指标、分类指标共计17项,设{利润总额;EVA;营业收入;……报表上报率 }={A1;A2;……;A17},各指标实际完成={B1;B2;……;B17};对各指标完成率进行上下限处理得到调整后的指标完成率={C1;C2;……;C17};再设各指标权重={D1;D2;……;D17},则可以求出各项指标得分情况,同时对基本指标超预报进行扣分设为E,即可计算出各单项指标得分及经营业绩基本得分。经营业绩基本得分设为F,则 。
第二步,确定经营难度系数。经营难度系数是假定每个单位的经营难度都不同,影响经营难度的指标有若干,选取最主要的指标,如规模性指标、产值性指标、效益性指标等作为重要指标计算其难度,设为Yi,并赋予一定的权重,权重设为Xi。按照每一项数据的最小值定义为n,最大值定义为m,把所有的企业涉及经营难度的重要指标数据按照n到m的区间进行幂指函数换算和排序,最后根据权重进行加权计算,各单位的综合经营难度系 ,Y值会在n到m之间。
第三步,确定基薪。基薪确定的原则是综合考虑各子公司职工收入水平,促进职工收入的同步增长,并用企业集团整体平均工资水平避免差距过大。同时,引入基薪调节系数,根据集团公司及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行业特点以及测评误差等因素综合确定。设基薪为Jq,集团内部人均工资为H,占比K%,各子企业人均工资为Gq,占比(1-K%),基薪调节系数为Lq。则。
第四步,计算考核总得分并按照得分化档。设考核总得分为O,则。
我们对单项指标的完成率进行了限定,经营难度系数也有固定范围,因此总得分可控。我们根据年度综合考核得分确定A、B、C、D四个级别,各类的奖金与基薪之间有不同的倍数关系。
7.对综合业绩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对综合考核为A档的企业,基本判定该企业业绩优秀,在集团内部可作为先进标杆;考核为B档的企业,要对短板进行分析,有针对的进行提高,向A档方向努力;考核为C档的企业,需要对当前的经营状况进行认真分析,明确改进方向;对于考核为D档的企业,要对现有的战略决策及实施路径进行检讨和分析,进行全面提升。
8.本企业实施综合业绩考核的经验总结。综合业绩考核,作为一项重要管理工作,也是检验各子企业年度经营成果的重要举措。考核的目的不是为了简单的奖惩,而是为了找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子企业找准突破口,提升发展质量,增强发展能力。自2011年开展综合业绩考核以来,此项工作有效推动了各被考核单位管理水平以及公司本部管控能力的提升。
一方面,随着考核工作的不断深入、考核办法的不断完善,各子企业随之不断完善自身经营及管理水平。一是随着业绩考核指标的全面化,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从只注重收入,转变到收入利润并重,成本费用有效控制,增加科技与研发投入,经济增加值指标从无到有,子企业由“唯收入”转向追求企业整体盈利能力提升。二是随着管理类指标的不断丰富,企业基础管理工作得到加强,精细化、制度化管理不断深入。特别是原有管理模式中没有或者未加重视的内容,比如风险管控、科技管理、信息化管理、审计工作等随着考核要求的不断提升,从无人、无制度、无执行的状态,逐渐有人、有部门、有制度、有执行,逐年改善。三是各子企业也切实认识到综合考核对自身管理水平的检验与提升作用,无论从材料准备还是从自评自检的认真程度以及相互学习的热情方面都有了明显提升。
另一方面,公司本部对各子企业的管控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一是主要考核指标的设计由雷同转向个性化,不但目标责任书中分类指标的设定更切合各子企业的行业特点以及经营实际,同时也逐步按照分类管理的理念对各子企业考核得分的计分方式进行了分类,以便更好引导各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二是企业定性管理内容不断丰富,参与的部门基本涵盖了公司本部对下有密切业务联系的部门,同时部门得分占比也更加均衡,这能够较好地覆盖企业管理的主要方面,促进各子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三是考核过程更加规范化。能够做到在考核工作开始前印发考核文件,明确年度考核内容以及考核办法的改进内容以及整体考核安排,考核过程中严格按照考核评分标准打分,考核结果确定后,又将根据考核综评情况向子企业下发年度综合考核结果通报文件,包含相关企业考核结果及各部门对相关内容的评价。
9.综合业绩考核体系的持续改进。综合业绩考核体系主旨是有效评价企业经营绩效和努力程度,并促使企业实现持续改进,增强发展能力。随着经济形势变化、市场条件变化以及企业自身经营情况的变化,综合业绩考核体系也需要调整,小到具体指标及其权重,大到基薪、难度系数计算方法,再到整个体系设定的改变,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下一步,如何适应经济新常态、如何适应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的变化,成为笔者研究的主要方向,要以开放的心态不断完善、调整考核体系,以达到与时俱进。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兼并重组的进一步推进,国企之间的兼并重组呈加剧之势,如何在新组建的企业集团中推行合理有效的综合业绩考核体系,从而实现分类管理,兼顾激励与平衡,是一个需要持续探索的过程。本文阐述了综合业绩考核体系构建的主要方法、影响分类考核的重要因素,特别从经营难度系数的有效运用出发,阐述了整个考核体系的要点,希望能够为企业集团实现有效的分类管控提供一种借鉴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