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生态治理发展前景范文

生态治理发展前景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生态治理发展前景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生态治理发展前景

第1篇

一、历史背景及现状

燕格柏乡位于围场县城西部,因清代境内设“永安湃色钦”围场而演变得名(永安湃满语是沙地的意思)。全乡总面积298平方公里(含国有林场)。全乡有耕地10640亩,有林地84399亩,林间草场1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0%。全乡辖8个行政村,总人口6172人,民风淳朴,依山傍水,以田间种植、饲养牲畜、山野采摘、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1.林业经济发展不同程度破坏了生态环境。燕格柏乡森林覆盖率达70%,森林内有多种野生动物,如野猪、狍子、鹿、狐狸、狼、獾、山鸡等,境内山野菜资源主要有蕨菜、苦乐芽、金莲花、山杏、榛子、蘑菇、金针等。近年来,在发展林业经济时,乱砍滥伐现象严重,部分山体树木采伐过度,出现沙化地,尤其机械采伐工具的使用,人为破坏森林植被现象更加突出,这种掠夺性采伐使燕格柏乡森林覆盖率逐年下降。

2.林间草地过度使用导致环境进一步恶化。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场景不复存在,草场上随处可见羊群、牛群、马群成群结队。据调查,草地的过度使用,大部分草地水土流失、土地硬化、沙化,畜牧业的发展前景令人堪忧。另外,该乡域内矿泉较多,泉水冬暖夏凉,水质含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但随着草地、湿地的破坏,小流域治理不到位,泉水周边环境的恶化和生活用水以及生产化工用品的使用,使得小流域内水质受到影响,矿泉水企业发展受到制约。

二、原因分析

近几年,燕格柏经济发展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项事业的发展,但该乡出现的生态环境恶化、土地植被沙化,森林资源出现短缺等现象不得不引起乡镇政府、地区民众反思,主要原因有:

1.森林采伐缺乏规范,缺少监督机制和采伐后的再生恢复机制。主要表现在一是林业、乡镇政府等单位对树木采伐规范和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采伐者为争一树利益,运用机械工具乱开山道,不惜破坏其它林木。二是树木采伐缺少监督机制,这种掠夺性采伐与无监督导致森林资源链条被破坏,动植物尤其动物受到灭绝性冲击。三是采伐后相关责任部门没有建立有效地再生恢复机制,被采伐的山体逐渐沙化,部分区域出现地质灾害。

2.林间草地管理失范,畜牧业发展失衡,缺少准入准出机制。由于当地政府对林间草地管理失范,当地民众为获得田间种植土地,开辟草地成田,导致草地内小流域治理难度增加,河道两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道变窄,夏季常出现洪涝灾害。畜牧业发展与草地形成对立,现有草地已不能适应畜牧业发展,该乡林间草地区域逐渐变小,部分沙化,矿泉水资源受到污染,生态环境被破坏。

3.自然资源过度采集,特色产业面临困境,一村一品的经济发展举步维艰。为扩大野生产品开发,形成规模,增强经济效益,该乡特色野生植物如苦乐芽、蕨菜等被掘根式采摘,迁移到大棚区培植。由于野生植物对生态环境的依赖较高和栽培技术等因素影响,导致森林内野生植物物种减少,大棚区植物也逐年减少,产业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近几年,燕格柏乡的生态环境受到>中击,物种、植被、矿泉、森林、草地等特色资源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困境。

三、建议和对策

1.提高科学发展的思想认识,加大对外宣传,严厉打击非法采伐、偷猎、草地施耕行为,控制林间矿泉水污染源。乡镇政府要切实转变思想,加快经济发展要兼顾生态环境保护,立足乡镇独特自然条件和气候特点,认真研究入乡企业要有益于乡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加大所辖村的村民宣传引导,制定森林、草地、矿泉水保护规范,建立全民监督、全民参与机制,维护全乡生态环境向好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2篇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前言:目前,垃圾焚烧仍存在较多争议,民众反对现象时有发生。要想更好控制生活垃圾焚烧污染,要接受公众监督,做到信息公开,更要从源头上做好垃圾分类,结束焚烧混合垃圾,尤其是焚烧含氯塑料、含重金属电子产品以及其他有毒有害垃圾,禁止一切工业垃圾进入生活垃圾焚烧厂。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垃圾成分复杂、含水率高、热值低、分类不到位,引进的国外先进技术并不实用,因此,开发适合我国垃圾自身特点的焚烧技术及设备、确保垃圾焚烧的安全性、降低投资及运营成本,将是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城市垃圾焚烧处理现状

随着我国城市化加速,城市垃圾问题日趋突出,全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已超过5亿m3,所致经济损失每年达300亿元人民币,且此趋势会随城市化进程加强。当前,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堆肥及焚烧,其中填埋约占50%,堆肥约占10%,焚烧约占12%,城市垃圾仍有近30%未进行处理。从三种垃圾处理方式应用效果看,焚烧在投入成本、环境保护、能源转化等方面存在显著优势;且焚烧处理所表现的特点,如最大限度降低垃圾重量、减小垃圾体积、直接进行处理、分解垃圾中有毒物质等,适应了城市垃圾排放构成的处理需求。从垃圾焚烧处理应用现状来看,焚烧处理法虽未在我国城市范围内广泛应用,但有所推广。20世纪80年代深圳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立与成功运行,为垃圾焚烧发电提供经验;我国自行研究的乐山市凌云垃圾焚烧炉可实现日处理垃圾30t,且能在不使用辅助燃料的情况下连续燃烧;FDLIF-50B生活垃圾焚烧炉,生活垃圾处理能力为50t/d;哈尔滨垃圾焚烧发电厂应用日本流化床焚烧技术,适时电脑网络监控,实现日处理垃圾200t以上,排烟标准达到我国环保标准;上海浦东御桥工业园所建千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可实现年处理垃圾36.5万t,且能实现向城市供电。此外,杭州进行垃圾焚烧“西部规划”,选取九峰区域进行建厂,并设计日处理量为3000吨,所排烟气符合欧盟标准;成都在龙泉驿区建立垃圾焚烧厂,实现日处理量 800t;山东、福建、河南、安徽等省纷纷建立垃圾焚烧处理厂等;同时,国家已确定在不同区域建立百家垃圾焚烧处理厂,这为我国城市垃圾焚烧发电提供了支持。但从我国垃圾处理厂建设来看,主要靠引进国外技术与设备,自行研发项目较少,所需设备及运行费用较高,要实现焚烧垃圾处理厂综合效益,还应加强焚烧设备及技术的研发及外在设备与技术的合理运用。

二、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及工艺

城市垃圾含有水分、灰土较多,在进行焚烧焚烧处理时必须选择对应的焚烧设备、焚烧技术及烟气处理工艺,以保证垃圾焚烧效果。当前,主要焚烧技术有:流化床焚烧技术,其主要优点有:1) 操作方便,运行稳定。垃圾破碎混合后,质地较为均匀,流化床以石英砂为热载体,避免了床急冷急热,燃料稳定燃烧;垃圾干燥、着火、燃烧及后燃烧几乎同步进行,无需进行复杂调整,易于实现自动化,且能在短时间内启动与停止,可连续燃烧。2) 有效避免二次污染。焚烧时对有害物质进行处理,仅采用流化床,便能够将NOx含量降至100ppm以下。同时,减少了废水产生,避免了金属污水。3) 寿命长、投资省,适于大型化发展。但此设备消耗动力较大,磨损较为严重,须加强设备维护与保养。回转窑焚烧优点有:1) 回转窑燃烧适应范围较广,能焚烧不同性能的废弃物。2) 机械零件较少,故障较少,可长时间连续运行。但其热效率较低,所需辅助燃料消耗较多时,会产生有臭味、温度低的气体;窑身长,占地面积达;炉排结构较为严格,成本较高。炉排型焚烧时不需要对垃圾进行严格预先处理,炉排运动可实现垃圾处理的机械化。但在使用此设备时,需考虑垃圾的停留时间、搅动及翻转。由此可见,流化床焚烧技术综合性能较好,尤其适应我国垃圾热值相对偏低的实际,故其发展前景最好。随着标准的提升,现有的垃圾焚烧厂可能要进行技术改造才能达标。更严格的排放标准,有利于公众接受垃圾焚烧这一处理方式,同时也将促进尾气处理系统、烟气在线监测等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三、垃圾焚烧处理技术的发展及前景展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对外开放的加强,一些新技术被运用到垃圾焚烧处理中,如垃圾燃料(RDF) 处理技术、气化等,且表现出独特的优势,这为垃圾焚烧处理提供了支持。RDF技术一般采用循环流化床及内循环流化床技术,可大规模处理生活垃圾,如我国较为发达的城市广州、上海、深圳等,垃圾排放量大、热值高、能源较为紧张,可使用此技术;但由于此技术起步较晚,其制造工艺、燃烧方式、炉内脱氯机理、排灰处理等尚未探明,此技术应用受限;因此,要推进此技术发展,必须结合我国城市实际状况、技术条件选择炉型,加强焚烧技术、净化技术、废水处理技术等研究。气化技术是根据空气流体力学原理,使炉体内生物质在空气及一定温度作用下,充分裂解后产生可燃性气体,或是燃料经制气室,在封闭、缺氧环境下,利用干流热解及氧化反应后产生可燃气体,进而实现生物质原料造气、燃气净化、自动分离等功能。这不但使垃圾再利用,提升了资源利用率,且通过燃烧垃圾实现热能、电能等转化,适应了我国城市能源紧张、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四、推进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发展的途径

一方面,强化政府与垃圾焚烧行业的规范化行为,解除民众疑虑。一些民众抵触垃圾焚烧的原因在于,垃圾随处焚烧、焚烧后产生有害气体等。对于此,政府应加强对垃圾焚烧的规范化管理,制定相关法律制度、政策规定垃圾焚烧行为;设置专门监督部门,监督垃圾焚烧;强调环保部门、垃圾管理部门、监督检查部门的职责,改变多头管理、多头分权、多头管理效率低的局面,进而保证垃圾焚烧规范进行。垃圾焚烧厂应端正自身行为,严格按照环卫行业许可、国家环保标准等选择合理地垃圾焚烧设备、技术等,以保证垃圾焚烧实现最大化效益。另一方面,加强宣传教育。以社区、电台、媒体等路径,向民众介绍宣传垃圾焚烧、填埋、堆肥等垃圾处理方式,使民众了解垃圾焚烧的综合效应;以社区活动、环保竞赛、垃圾焚烧知识问答等方式,促使民众参与到垃圾焚烧处理活动中,并以此刺激民众形成垃圾分类放置、减少垃圾排放等日常行为习惯,进而减少垃圾污染与治理。

五、结语

焚烧法适应了城市垃圾构成特点,且具有环保、经济、社会效益,而要进一步推广此方法,必须结合我国城市垃圾特性进行焚烧技术、系统设备、工艺研究,尤其要加强国内化技术研究,同时,发挥政府、焚烧厂、公众等多方面力量,以推动焚烧法推广,最终推动城市和谐、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红霞.关于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大科技,2014.

第3篇

水价上调是大势所趋,与此同时,我国的水工业行业将成为传统行业中的朝阳产业,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中国目前巨大的水业市场和潜在的增长空间,是世界上任何人都不会忽视的。据预测,2020年以后中国将成为国际上最大的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市场。城市水业在新世纪中是一个大舞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城市水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中供水、污水处理市场将出现迅速增长的态势。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镇供水会成为供水市场的主要增长点。

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跨流域调水补水工程,缓解部分重点缺水城市的供水矛盾,工程耗资达5500多亿元人民币。

“十五”期间,全国新增城市供水能力160亿立方米新增乡镇供水能力120亿立方米,城市供水普及率由目前的86%提高到98.5%,村镇供水普及率达到50%以上。至2010年底,使农村现在约3亿多没有享受安全饮用水的人口数减少1/3,到2020年底基本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

改善供水质量,提高供水水质标准,更新改造现有管网系统。“十五”期间,全国20万人以上设市城市供水管网需改造总长度为2.65万公里,总投资307亿元。

根据“十五”计划,供水行业的年产值要从600亿~700亿元提高到1500亿~2000亿元。这必将带动供水市场的投资需求及相应企业的发展壮大。

与此同时,水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2003年,全国工业和城镇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460亿吨。全国城市污水排放量348.9亿立方米,污水处理率只有42.2%。全国七大水系及一些淡水湖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的基本丧失使用功能。城市周边水体污染突出。

由于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造成城市水环境的不断恶化,目前已有90%左右的水源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由此可见,要保护城市水源并改善水环境,必须加大污水处理力度。

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采取了一些主要措施,如:

实施重点流域、区域水污染防治工程规划,保护水生态环境。“十五”期间,全国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600万立方米/日,所有设市城市都必须建设污水处理设施,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0%。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到2010年,全国所有设市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应不低于60%,重点城市的污水处理率达70%。未来10年中国在水污染治理方面的投资需求将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

推行再生水利用,要求缺水地区在规划建设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时,还要同时安排污水回用设施的建设。计划到2010年污水再生利用量占处理量的30%,年污水再生利用量达到78亿立方米。

第4篇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森林资源管理;应用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森林资源扮演着重要角色,对社会经济进步、生态环境建设等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在利用的同时注重保护,需要强化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背景下,森林资源管理也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促进森林资源优化配置与健康发展。其中,地理信息系统就是森林资源管理中的中技术,也是主要管理工具,不仅能够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更能够有效的保护森林资源,促进其优化利用,因此,要根据森林资源的发展实际,强化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地理信息系统简述

地理信息系统,也就是GIS。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特定的空间信息系统[1]。其实际的应用内容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地理信息系统也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包含了地理学、地图学、遥感以及计算机科学,在不同的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也属于一种输入、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GIS能够对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简而来说,就是对地球上存在的现象和发生的事件进行成图和分析。通过应用GIS技术,把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地理分析功能,和一般的数据库操作等,有效的结合到一起,发挥出非常明显的实际作用,已经受到社会各个领域的高度任可。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在林业森力资源管理与保护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效果非常明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提高森林资源管理水平也起着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1在森林资源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在森林资源档案管理中,档案管理是基础,也是重要内容之一[2]。地理信息信系统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有效地实现了森林资源信息数据的集成化管理,管理上具有可视性,管理效率明显提高。森林资源档案信息的查询、存储、利用等更加方便、快捷、准确。

首先,在档案信息查询上,实现了一体化。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对图形数据和属性进行同时查询,进而获得森林资源的相P信息数据,能够及时了解资源的实际情况,及时变更、统计、综合分析相关数据信息,保证了森林资源信息时效性和真实性。其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完成图形和属性数据信息的同时更新。地理信息系统能够自动存储空间数据分析的具体结果,以图形的方式把属性数据分析的结果展示出来。如果森林资源的实际情况发生变化,只需要修改相应的地图图元和属性数据库,就能够及时更新图形和属性数据信息,有利于森林资源相关管理人员及时对其进行审查,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再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完成森林资源统计表和相关图形的输出。对于地理信息系统来说,具有一定的数据库管理能力,能够高质高效的完成森林资源的统计工作,形成真实可靠地统计表,另外其制图功能也能够快速的完成森林资源专题图的制作,而且在保存、查询等方面更加便捷。同时能够为用户输出准确森林资源统计表和专题图形,满足实际管理需要。最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建立森林资源基础性的数据库。数据库要包括具体的图库、属性数据库、模型、代码库等,方便管理人员高效完成森林资源的清查工作。

2.2在森林资源清查和专题制图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在森林资源管理过程中,清查工作和林业专题制图工作都是不可缺少的,这也是获取森林资源信息的重要方式[3]。在以往的清查和制图工作中,主要是依靠人力、物力完成,通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分析能力显著提高,制图也更加方边、快捷,工作效率显著提高,也节省了人力物力。地理信息系统在制图之前,能够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加强了属性与图形之间的联系,编辑和修改也比较容易,制图过程更加顺畅。而且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制图,其质量和效果更加突出。这对于森林资源的清查和制图等管理工作来说,效率更好,质量更好。

2.3在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为了更好地促进森林最远的发展,要对森林的规模面积、类型、林木种类、森林结构以及分布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在传统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过程中,智能从档案文字资料中获取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而空间数据比较缺乏,森林资源的变化情况监测效果不佳,也不能及时了解森林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具体变化。但是通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弥补了这一缺陷,能够对数据库进行组织管理,及时更新、查询、维护,实现了对森林资源的动态管理和监测,同时也能够利用多种多方,输出管理人员需要的相关森林资源信息数据。促进了森林资源管理现代化发展。

2.4在森林防火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在森林资源发展中,火灾是非常大的隐患,破坏性非常大,因此,做好森林火灾预警工作是重中之重[4]。在传统的森林火灾管理工作中,主要是依靠人员的巡查,预防控制能水平较低,森林资源受到破坏的可能性较大。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网络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森林火灾预警管理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结合信息网络技术,森林火灾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受到高度重视。在实际应用中,也融合了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等,把森林火灾定位、火险预警、林火行为以及林火相关信息等形成系统,实现了高质高效管理,明显提高了森林火灾的防控能力,为森林的安全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5在森林病虫害管理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在森林发展中,病虫害的影响很大,破坏力也很强,需要严格防控,综合治理,这也是一种生物性自然灾害。根据实际调查发现,各个区域的林业发展,森林病虫害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掌控难度较大,这就需要对病虫害相关数据有一个全面的掌控,从而正确做出防治管理决策[5]。通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更好的实现了这一管理目标。通过把地理信息系统与生物地理统计学结合起来,对病虫害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进行综合分析,对病虫害的变化和趋势进行掌握,实现数据的全面化管理,从而采取有效地防治措施,提高森林病虫害的预防控制能力。

2.6现在森林结构调整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为了促进林业的发展,不断优化配置森林资源,需要对森林结构进行适时调整。通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有效实现森林结构的优化和调整。首先,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调整森林树种结构。对森林自然保护区和防护林等进行规划,确定其具体以的范围,结合森林资源的分布状况,实际特点等,对森林的树种结构进行重新布局,提高其合理性和科学性,促进经济林、生态林、用材林等不同林区的优化发展。其次,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对森林林木年龄结构进行调整,通过对林区的水文地质、地形、生态环境等进行检测考察,形成地理数据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其他相关技术,对森林资源的年龄结构进行分析调整,使各个林木的年龄结构更加合理,发挥出森林资源的实际作用,促进其健康发展。同时,要对林区的荒山荒地实施有针对性的人工造林计划,增加森林覆盖面积,促进造林树龄结构的优化,使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这也是促进森林资源管理发展的重要措施。

结论

综上所述,地理信息系统是先进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森林资源管理发展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虽然已经初见成效,但是由于起步较晚,还处于摸索阶段,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也较多,需要根据森林Y源发展的实际情况,大力开发和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发挥出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森林资源的优化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朝宗,熊利亚,杨为民.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3,09:4-6+101.

[2]王祥. 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 广东科技,2014,08:169-170.

[3]黄晓全,欧阳勋志. 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中的应用[J]. 森林工程,2014,06:9-11.

[4]霍江.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农技服务,2016,06:251.

第5篇

关键词:现代林业;生态环境;发展

中图分类号:[S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1

前言

林业不仅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经济产业,也是一项事关乎环境生态建设、关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新的历史时期,林业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产业,必须理清发展思路,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适应时展的要求,由传统林业经济向现代林业经济的升级跨越。

一、发展现代林业经济的具有的重要意义

1.发展现代林业经济有利于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

农村生产经济快速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保证。而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就要实现农村的各个方面全面发展,包括农、林、牧渔等各个方面,林业是农村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林业在农村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农村具备充足的的劳动力资源、大片的林地,广阔的市场需求,农村只要合理发展好林业,利用好林业这块非耕地,就能够拓宽经济的收入来源,增加更多经济收入。

2.发展林业经济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林业是农业经济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也是生态要素的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林业作为最基础的初级生产者,对于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稳定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林业在防风固沙,调节环境气候,减少水土流失等很多方面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由于不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出现大面积乱砍滥伐,破坏林业资源,结果,直接后果就是出现了不断出现严重恶劣的自然灾害现象。沙尘暴、洪涝灾害、水土流失等各类自然灾害不断出现,并且有越演越烈的趋势,这不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同时对于我国社会主要现代化建设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国家开始意识到了林业工程建设的重要作用,及时推出了保护天然森林资源、退耕还林、建立林业自然保护区等诸多生态林业工程,逐渐改善了环境、获得了很好的环境治理效果。就目前世界范围来看,通过一个国家对林业的重视及其一个国家的森林绿化覆盖率能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发展程度,反映出一个国家地区生态环境的优劣。

3.发展现代林业经济是生态建设的要求,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新的世纪人类共同面对的重要问题。林业资源作为陆地上最重要的生态要素,有着无法替代的地位。有环境专家估计,林业资源的生态环境的价值要远大于它自身的商品价值,两者价值至少相差20倍以上。以森林为主体的林业资源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国民经济产业,同时更重要的是一项事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工程,承担了林业产品供给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随着我国近年来由于经济快速发展,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一系列环境恶化问题的出现。林业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生态服务需求已经成为当今人们对林业发展的主要要求。因此,对于现代林业经济的发展不但需要满足多样化的林业产品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满足改善生态环境的需求。

二、如何加快现代林业经济发展的一些建议

1.优化产业结构,创新现代林业经济发展

要立足于全面化、多元化、做大做强、实现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经济的跨越式转变,使经济产业竞争优势代替原有的自身的自然资源优势。这就需要把传统的林业单一的产业结构方式向多元化、复合型产业结构发展转变。由单一的木材产品生产销售转向生态服务为主,多种效益并得的经营局面。把林业资源作为一项主要的资源,树立发展循环型、可持续型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理念,合理分配林业资源与土地及其它资源的配比,按照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合理利用土地和森林,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依托林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相关第三产业

第一,搞好示范工程,一点带面,做好林禽、林菌和林药等林业相关产业的发展。培育一批复合经营性示范基地,树立样板,广泛推广。第二,多方投入、加大政府资金补贴力度。通过政府资金补贴、开展金融支持等多种方式,建立起多样化的资金投入方式。同时加大对林业相关产业的金融扶植,鼓励发展林业相关产业经济。第三,做好加工配套,搞好产业龙头引领带动。鼓励农民或林业企业职工开展林下产业加工、养殖和综合利用,做长整个产业路,努力提高林业相关产品的收益,增大林业产品的相关收入。同时,做好林下产品的销售渠道,帮助林下产业经营者与相关加工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解决好产品的销路方面的后顾之忧。使林业经济第三产业发展起来,做强做大,提高林业产业的经济收益。第四,发展林业旅游经济。利用好森林资源,建立生态公园,发展好旅游产业。由传统的“砍树”作为主营收入,变为“看树”作为主要收入来源。这样可以在不消耗林业资源的前提下,获得更大的林业经济价值,这样即保护了林业资源、生态环境,同时又带动了林区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林区旅游经济、打造出一条以“自然、生态、绿色”为特设的林业旅游发展之路,是现代林业发展的新方向。

3.发展现代林业经济要重视人力资源配置、能够留得住人才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林业也由传统林业经济向现代林业经济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新知识、新技能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现代林业的快速发展。但由于受传统观念和工作待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人才难以引进和优秀人才离职严重已经成为了影响现代林业企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因此,现代林业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必须解决好人才这个问题,突破传统用人观念,认识到科技和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大胆进行用人方式改革,以人为本、把对人才的培养与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建立科学的分配制度和考核激励机制,把收入和贡献紧密联系起来,把贡献和发展前景联系起来,切实提高优秀人才的待遇,能够引得进人才,留得住人才,实现现代林业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4.做好企业经营管理,提升现代林业经济效益

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其经营管理水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林业企业不断改革创新,打破陈旧的管理体制和思想观念,建立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新的管理体系和制度,提升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水平。首先,要求林业企业必须把生产、营销、财务等各个部门紧密的联系起来,相互协调共同降低成本。根据市场的需求,制定出相应的生产销售计划,做出正确的财务分析报告和风险评估,把握好“成本―效益”原则,控制好企业可能面对的风险和不利影响,权衡利弊,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其次,要加强资金管理,控制好预算和各项费用,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从而取得更好的回报。这就要求林业企业的财务人员要科学合理的编制资金计划,预算出相应的产品定额和费用消耗,以最小的支出取得最大回报,切实提升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现代林业经济发展的程度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现代林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共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施建华.东海县林下经济创新的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07).

第6篇

关键字新型城镇化 小城镇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A

1、背景分析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小城镇作为城镇化最基层单元、新农村建设组织中心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空间载体,小城镇建设将从根本上改变乡村社会内涵,消除城乡二元社会差别,为新型城市化道路提供必要的准备。

湖岭镇位于温州瑞安片区西部山区,作为温州市50余个中心镇之一,是建设1650网络型组团式大都市的重要组成,也是温州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功能平台。研究其发展战略定位和路径,将有利于湖岭镇在区域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实现跨越性发展,也希望能为其他中小城镇发展提供参考。

2发展条件

作为瑞安西北片区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基础设施集聚的片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内涵深厚的文化资源,以及良好的特色产业资源和原生态环境,发展潜力巨大。

2.1区位条件

湖岭镇位于温州市域板块几何中心位置,地处主城区、瑞安市、文成县和丽水市青田四地交界处, 随着温州大都市主中心和瑞安“大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温州绕城高速、104国道西迁建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区位及交通条件将获得较大改观,区位优势明显。

2.2生态环境

湖岭作为浙江省级生态镇,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突出,山峦叠嶂,水网密布,竹林、稻田、村庄构成山水田园画卷。已成功创建“省级生态乡镇”3个,瑞安市级以上“千百生态村”60个,生态环境设施建设也正在逐步完善。

2.3文化资源

湖岭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类文明的遗迹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经过数千年传承,形成了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牛文化、华侨文化和现代文化交相辉映的文化氛围,具有丰富的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2.4产业发展

湖岭具有良好的牛产业、工艺品加工产业、农业和旅游业发展条件。湖岭牛饲养、交易及牛肉制品加工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工艺品加工产业的产品体系完善;湖岭农业产品丰富,有机农业发展潜力巨大;有山水风光资源、人文资源、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和观光农业等旅游资源丰富,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3、制约因素

在区域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湖岭镇正处在新发展平台上,可以在更大的空间上整合资源促进发展,也可以充分利用各级地方政府扶持中心镇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快发展。但是同时,需要清醒的认识到,湖岭仍存在的一系列制约因素。

3.1区域发展同质困境

围绕农业、旅游业、生态功能等领域的定位都与周边高楼、陶山、泽雅、四都港流域等地功能存在重叠,产业发展、城镇功能等都有同质化的可能,势必会陷入同质发展、低效发展和盲目竞争的困境。

3.2资源开发利用低效

从资源禀赋来看,湖岭具有突出的山水风光资源、人文资源、红色文化资源、观光农业资源等旅游资源,以及未受破坏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牛、工艺品加工等产业资源,但未加以良好的利用,开发利用率低。

3.3经济发展模式粗放

湖岭镇经济发展以高投入、高污染、低收入为特征,发展模式落后且粗放。牛产业养殖不规范、交易规模小、加工企业附加值低;工艺品加工产品档次低、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大;农业方面效益不高,空间受限。

3.4生态保护意识淡薄

湖岭自然生态基地较好,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如潮基制革水污染严重、灵溪造纸作坊下游水质污染、工艺品生产空气污染以及农家乐建设、旅游景区开发“低小散乱”等引起的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

4、战略定位与路径

研究认为,湖岭镇战略发展定位必须在温州大都市“1650”和瑞安“一主两轴四片”城镇体系的空间格局之下,通过资源整合,突出文化融合、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研究将湖岭战略定位为:特色产业和文化相融合的生态宜居型旅游城镇。并提出以下战略路径:

4.1谋划“三个整合”促进片区资源开发

通过有效整合空间、产业、文化、生态资源,加快片区开发和提升。有效整合空间资源,通过农房集聚和旧集镇改造,以及荒地和废弃地利用,科学统筹片区用地需求,给予重点产业区块、农房集聚、城镇新居住区块用地倾斜;有效整合产业资源,统一谋划,分步开发各地优势产业,实现片区产业的有机融合;有效整合文化资源,通过整合区内各种优秀文化,进行有效的策划和宣传,树立发展特色。

4.2践行“三业共融”促进城镇实力提升

在湖岭产业发展过程中,突出旅游产业主导地位,并促进旅游业同湖岭其他优势产业融合发展。将文化元素、山水风光和特色产业融入旅游产品体系,培育旅游业成为片区产业发展支柱。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以旅游产业为核心,牛产业、工艺品产业、农业和商贸服务业等为主要内容的产业体系。大力引导牛产业、商贸产业、工艺品加工产业、高效农业融合发展,加快配套设施载体建设,促进城镇产业结构升级和综合经济实力提升。

4.3开展“三城共建”促进城镇特色彰显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通过特色产业区建设,促进牛产业、工艺品产业和有机食品等特色产业集聚,形成产业城镇;依托片区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休闲旅游景点,体现休闲文化,迎合都市人群对慢节奏生活的需求,发展休闲产业,建设休闲城镇;大力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加大城乡环境整治力度,注重将生态文化融入新镇区建设,打造生态城镇。

4.4落实“三项政策”促进城乡面貌转变

实施交通道路配套建设工程,重点实施一批交通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加快融入区域快速交通路网,提升全镇各片区道路通达度和旅游景区道路等级;实施公共设施配套工程建设,以镇政府搬迁为契机,实施一批教育、卫生、文体、及民政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适应产业和人口集聚需要,改善民生福祉;实施市政设施配套建设工程,完善城镇给排水、垃圾、污水、电力和能源设施,提升城镇人口和产业承载能力。

4.5实施“三大整治”促进城镇环境改善

在湖岭城镇建设和产业开发的过程中,要将生态保护做为关系湖岭发展前途的战略问题来考虑,确保生态环境不受过度破坏。实施生态功能区环境整治,严格保护饮用水源地、森林等生态敏感区,确保总体环境良好;实施城乡环境整治,着力引导生态产业发展,淘汰高污染产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实现污染集中处理;大力实施小流域治理和山塘水库整治工程,改善水库、溪流沿岸生态环境和自然面貌。通过生态环境整治改善,促进片区发展环境提升,使优美的生态环境转化为湖岭最具吸引力的优势资源。

第7篇

目前中国钢铁工业已形成具有相当规模,大、中、小型企业相结合,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冶金行业作为钢铁企业的中国重要支柱产业,其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虽然我国的冶金行业发展很快,但是由于很多原因导致我国的冶金行业还存在很多弊端。首先,在经济利益驱使下,有些地区金属矿产资源无证开采、违章冶炼时有发生,造成资源浪费较为严重,矿产资源利用率低。有些大型钢铁企业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盲目扩大规模,严重影响和制约冶金企业向科学的角度发展。其次,有些企业技术装备差,技术水平低,产业技术升级缓慢,经济效益差。很多企业污染严重,工业发展与环境、资源及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突出,加重了地方治理工作的任务。这种结构不利于提高钢铁经济效益和参与市场竞争,严重制约着我国冶金工业的发展。另外,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有些地区钢铁企业产业结构层次不合理,我国钢铁企业大多分布在靠近资源和大中型城市的内陆地区,不少钢铁企业处于人口密集地区、严重缺水地区和风景名胜地区,不仅污染环境,而且用水量、运输量大,与城市功能不符,对人居环境造成很大影响,环境容量、水资源、运输条件、能源供应等因素的制约日益显现,导致成本增加,企业生存发展能力下降,不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战略,迫切需要进行布局调整。还有,在我国经济欠发达省份,因为财政收入低,因而拿不出更多的资金发展冶金,他们工业自筹资本金能力有限,难以组织上市融资,严重制约当地冶金工业的发展。

2我国冶金自动化的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冶金行业仍然同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着很大差距。面对差距,我们需要认清现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线,以自主创新为动力,充分调动和利用各种积极因素,着力解决当前冶金行业运行和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确保其平稳较快发展。首先,必须高度重视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发展经济,离不开钢铁的发展,当然作为钢铁企业支柱的冶金行业自然也是得到了全面的进步。冶金行业今后还会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是,今后中国冶金行不是要不要继续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处理发展与资源开发之间的矛盾。资源是越挖越少的,迟早要被耗尽,所以,中国目前面临的是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资源环境的双重压力和双重任务,决定了中国不能走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走过的老路,今后所有投资、特别是用于冶金工业新技术开发的投资的目标是质量、生产率和环境,特别是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法规。当然,以上三点并非相互孤立,而是密切联系的。通过减少工艺步骤和相应减少钢铁生产时间,对整个生产成本有积极的影响,也会带来成材率的提高及改善环境的适应性。

第8篇

关键字:污水处理系统;重金属;废水处理工艺; 设计研究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n the general attention, heavy metal waste water treatm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heavy metal waste water treatment process technolog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from the traditional precipitation, chemical method, adsorption to modern microbi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reverse osmosis technology, etc.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of heavy metals in the method of the waste water, the heavy metal waste from just moved to other have to medium, not radically put an end to the pollution problem of the heavy meta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inciple of heavy metal proces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its application direction studied and discussed.

Keyword: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Heavy met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es; Design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R12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重金属废水是对环境污染最严重和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工业废水之一。20世纪60年代震惊世界的日本公害病──水俣病和痛痛病,就是分别由含汞废水和含镉废水污染环境造成的。因此,各国对重金属废水的治理都十分重视。

1.水污染现状

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水资源的要求,无论是从质而言,还是从量而言,都有了更高的标准。水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它是有限资源,对于缺水地区来说,水就更加宝贵了,防止水污染,保护水环境,目前已引起广泛共识。

水污染是指水体因外界某种物质的介入,导致原有质量特性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了原有的功能和利用价值,甚至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人类社会为了满足生活及生产的需求,要从各种自然水体中取用大量的水,这些水被利用后,即产生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并最终又排入天然水体,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用水的循环。

2.处理特点和基本原则

废水中的重金属是各种常用方法不能分解破坏的,而只能转移它们的存在位置和转变它们的物理和化学形态。例如,经化学沉淀处理后,废水中的重金属从溶解的离子状态转变成难溶性化合物而沉淀下来,从水中转移到污泥中;经离子交换处理后,废水中的金属离子转移到离子交换树脂上;经再生后又从离子交换树脂上转移到再生废液中。总之,重金属废水经处理后形成两种产物,一是基本上脱除了重金属的处理水,一是重金属的浓缩产物。重金属浓度低于排放标准的处理水可以排放;如果符合生产工艺用水要求,最好回用。浓缩产物中的重金属大都有使用价值,应尽量回收利用;没有回收价值的,要加以无害化处理。

重金属废水的治理,必须采用综合措施。首先,最根本的是改革生产工艺,不用或少用毒性大的重金属;其次是在使用重金属的生产过程中采用合理的工艺流程和完善的生产设备,实行科学的生产管理和运行操作,减少重金属的耗用量和随废水的流失量;在此基础上对数量少、浓度低的废水进行有效的处理。重金属废水应当在产生地点就地处理,不同其他废水混合,以免使处理复杂化。更不应当不经处理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同城市污水混合进入污水处理厂。如果用含有重金属的污泥和废水作为肥料和灌溉农田,会使土壤受污染,造成重金属在农作物中积蓄。在农作物中富集系数最高的重金属是镉、镍和锌,而在水生生物中富集系数最高的重金属是汞、锌等。

3.处理方法可分为两类:

3.1使废水中呈溶解状态的重金属转变成不溶的重金属化合物或元素,经沉淀和上浮从废水中去除,可应用中和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上浮分离法、离子浮选法、电解沉淀或电解上浮法、隔膜电解法等;

3.2将废水中的重金属在不改变其化学形态的条件下进行浓缩和分离,可应用反渗透法、电渗析法、蒸发法、离子交换法等。第一类方法特别是中和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和电解沉淀法应用最广。从重金属废水回用的角度看,第二类方法比第一类优越,因为用第二类方法处理,重金属是以原状浓缩,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剂,可直接回用于生产过程。而用第一类方法,重金属要借助于多次使用的化学药剂,经过多次的化学形态的转化才能回收利用。一些重金属废水如电镀漂洗水用第二类方法回收,也容易实现闭路循环。但是第二类方法受到经济和技术上的一些限制,目前还不适于处理大流量的工业废水如矿冶废水。这类废水仍以化学沉淀为主要处理方法(见废水化学处理法),并沿着有利于回收重金属的方向改进。

4重金属废水处理发展趋势及展望

4.1生物法将成为主导方法 虽然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生物法都可以治理和回收废水中的重金属,但由于生物法处理重金属废水成本低、效益高、易管理、无二次污染、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另外,通过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应用,可使生物具有更强的吸附、絮凝、整治修复能力。因此生物法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4.2几种技术集成起来处理重金属废水 重金属废水是一种资源,许多重金属都比较昂贵。如果将废水中的重金属作为一种资源来回收,不但解决了重金属的污染,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电化学法就可以满足这些要求处理重金属废水,但由于废水中重金属的浓度一般较低,用传统的电化学法来处理,电流效率较低,电能消耗较高。因此,为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实现废水回用和重金属回收,可将几种技术集成起来处理重金属废水,同时发挥各种技术的长处。Tung Chung-Ching等[19] 集成采用胶束增强超滤法去除水溶液中的铜离子取得了显著效果。张永锋[20]采用络合-超滤-电解集成技术处理重金属废水,超滤的浓缩液可通过电解回收重金属,从而实现废水回用和重金属回收的双重目的,为重金属废水的根治找到了新的出路。

5.重金属浓缩产物的无害化处理

重金属废水经处理形成的浓缩产物,如因技术、经济等原因不能回收利用,或者经回收处理后仍有较高浓度的金属物未达到排放标准时,不能任意弃置,而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常用方法是不溶化和固化处理,就是将污泥等容易溶出重金属的废物同一些重金属的不溶化剂、固定剂等混合,使其中的重金属转变成难溶解的化合物,并且加入如水泥、沥青等胶结剂,将废物制成形状有规则、有一定强度、重金属浸出率很低的固体;还可用烧结法将重金属污泥制成不溶性固体。

6结束语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自然界中的微生物与植物的协同净化作用,并辅之以物理或化学方法,寻找净化重金属的有效途径。对重金属的污染源头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督,利用物理和化学的办法处理好源头的含较高浓度的重金属废水,不让高含量的重金属废水进入城市排水管网。这样可以减少治理成本,又减轻了二级污水厂的处理难度,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在已建成的环境治理项目中,可以考虑进行对重金属处理的改进和改造以达到对相应重金属的处理,而在有必要进行重金属处理的未建成环境治理项目,应该在立项时即考虑对重金属的去除,以达到更好的治理污染,修复环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士军.微生物絮凝剂的开发及应用[J].工业处理,1997,12(1):7~10

2.陈天,汪士新.利用壳聚糖为絮凝剂回收工业废水中蛋白质、染料以及重金属离子[J].江苏环境科学,1996(1):45~46.

3.李明春,姜恒,侯文强等.酵母菌对重金属离子吸附的研究[J].菌物系统,1998,17(4):367~373

4.赵玲,尹平河,Qiming Yu等.海洋赤潮生物原甲藻对重金属的富集机理[J].环境科学,2001,22 (4):42~45

第9篇

1. 区域性公共管理的概述

1.1 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定义

区域性公共管理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在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建设等方面进行的多元化公共管理,以实现社会各阶层的公共利益为管理核心,有效利用协商、洽谈、调解、谈判等方式方法对区域内部以及与该区域有横向或是纵向交错关系的区域进行公共管理[1]。区域性公共管理涵盖以下几个内涵意义:第一点,多元化是区域性公共管理主体的突出特征,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私域机构以及第三组织;第二点,区域性公共管理以实现社会各阶层的公共利益为工作核心,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工作目的是解决复杂交错的公共问题,这些问题多是在经济、政治以及社会建设层面生成的;第三点,区域性公共管理的方式方法不同于市场经济的宏观管理和政府组织的区域管理,不存在任何竞争性质和强制行为,而是在公正平等的基础上,有效利用协商、洽谈、调解、谈判等方式方法处理区域性管理问题;第四点,区域性公共管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发展与崛起马浩原理对象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区域个体与共体之间逐渐形成了交互重合的发展趋势。

1.2 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

政府区域管理机制中新兴的主导形态是行政区行政,行政区行政是国家治理的历史产物,也是社会演进的时代标志,在人类行政区划史的伴随下诞生并发展。由此可见,区域性公共管理是国家内部行政管理的主要手段,也是社会公共事务治理的主导机制。传统的行政区域管理机制存在一定弊端,比如行政区域管理目标模糊、治理主体单一、“权力至上”等[2]。随后,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影响作用下,国家行政部门对区域性公共管理的认识更加深刻,切实感受到区域性公共管理对构建有序社会的积极意义,使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发展进入全新阶段。在新形势下,区域性公共管理面临着多种因素的挑战,同时也是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发展机遇,“无界性”和“外溢性”是当今世界格局下区域性公共管理的突出特征,经济、政治以及社会事业的治理急需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规范,它要求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区别于传统的行政区划模式,同时发展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全新形态,进而推动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发展与崛起。

2. 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时代特征

区域性公共管理是社会公共管理现代观念的突出表现形式,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都初具规模,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体系性。现代区域性公共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发展与崛起显得尤为重要。区域性公共管理对区域以至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事务的发展形态产生了重大影响,区域性公共管理是以国家为主导、各阶层组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进行的多元化公共管理,能够有效实现区域内部的科学管理。如何推动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发展与崛起成为新形势下强化国家区域管理的重要议题,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论述了区域性公共管理的科学含义以及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并从多个角度强调了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突出特点和时代优势,为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发展与崛起指明了方向,以期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发展前景更加光明。关键词:现代性 区域性公共管理 发展策略管理挣脱了传统行政划区的硬性束缚,同时弥补了行政区行政的制度缺失,在全新的世界格局下构成了区域性公共管理机制的稳固框架。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发展与崛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可以从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社会背景、价值导向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着手探析。

2.1 从社会背景的角度谈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特点

从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社会背景出发,区域性公共管理是国家社会开放和政府制度透明的时代产物,它满足了公民知情权的合法享有,是构建民主社会的机制保障。在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影响下,权利变更、风险加大、难以估测是社会生态复杂的发展趋势,市场经济的全球化、科技信息的普及化以及社会公共事业的高度渗透巩固了区域性和全球性的依存状态,进而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对象层面不断扩大,实现了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广度”与“深度”的全方位管理。

2.2 从价值导向的角度谈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特点

从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价值导向出发,公共问题和公共事业是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价值导向关注的重点内容,弥补了传统区域性公共管理中以行政区划为一切工作重点的固有弊端,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秉承区域性行政和共同合作治理的科学观点,实现了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事务分层和细化治理。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同时也是广泛的,既有国家政府部门,也有私域机构和第三组织,切实构建了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新格局。

2.3 从运行机制的角度谈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特点

从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运行机制出发,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实现了多元、分散、上下互动的管理对象的有机整合,理顺了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中合作网络和交互重合的复杂关系。协商、洽谈、调解、谈判等方式方法是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主要手段,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对区域内部以及与该区域有横向或是纵向交错关系的区域进行联合治理,这种联合治理的模式遵循了经济市场的内部原则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点,实现了公共利益的多元认同,加强了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多元主体的合作关系。

3. 推动区域性公共管理发展与崛起的策略方法

3.1 区域性公共管理的理念创新

区域性公共管理的理念创新需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实践工作,继承并革新先前区域性公共管理理念的精华,打破传统区域性公共管理理念的束缚,与现代管理理念接轨。在满足时展需求的条件下,实现共同合作管理机制的创新与发展,与此同时,还需加快改变区域性公共管理“集权式”的传统模式,明确区域性公共管理多元主体与多层客体之间的关系,加强主体与客体的现实联系,促成新形势下多元化的区域性公共管理模式,体现出区域性公共管理理念创新的优势。

3.2 区域性公共管理的法制建设

法制建设是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能够有效规范区域性公共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使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始终走科学化、理性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利用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明确区域性公共管理的责任践行范围和权力使用范围,加强区域间公共管理的新型合作关系,同时能够有效保障国家政府间的国际化合作。纵观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法律制度化树立了区域性公共管理主体的权威形象,保证了区域性公共合作管理的持续性。

第10篇

    关键词:黄山;SWOT分析;可持续发展;旅游业

    引言

    黄山市是一个美丽而又古老的城市,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和旅游名城。黄山市不仅拥有中国三大区域文化之一的徽派文化,还拥有秀美的自然景观,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着称于世。拥有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的黄山市,在城市发展中始终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但是如果不合理开发旅游业,就不能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通过运用SWOT全面分析黄山市旅游发展的现状,并以此论证可持续发展对其重要性,为黄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若干建议。

    SWOT分析法,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着名学者韦里克提出。它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通过“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广和前人的规范研究证实,SWOT分析法也可以应用到政府部门相关领域的战略分析中来。显然,对黄山旅游业进行SWOT分析,也是可行的。

    下面将具体分析黄山旅游业存在的优劣势、机会和威胁。

    一、优势(Strength)分析

    1.旅游资源丰富。黄山市最大的特点是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独特,不仅有大自然造就的天下无双的自然景观,还有大量展现中国古老文化的人文景观。

    2.旅游资源的积聚性高。黄山市自身的旅游资源积聚性很高,旅游景点多,可游性强。黄山周围,景观簇拥,风格各异,犹如众星拱月。有风光秀丽的太平湖、“山水画廊”新安江、保持原始风貌的国家级“牯牛降”和省级“清凉峰”两处自然保护区以及中国四大道教圣地之一的齐云山。

    3.品牌优势显着。黄山是全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黄山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盛誉,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早已家喻户晓。徽商文化也被看做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文化。黄山市政府也积极通过广告、旅游节等方式进一步扩大知名度。

    4.消费市场广阔。安徽位于中国中部,黄山位于安徽南部,向北毗邻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向南有经济实力强大的珠三角地区。安徽省、作为“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良好的区位优势,使得安徽的旅游城市的吸引辐射范围较广。近年来,黄山市积极打造休闲度假城市和休闲会议城市,也很大程度地增加其吸引力。

    二、劣势(Weakness)分析

    1.交通不便。黄山市多山区。多山伴随着的是交通的不便。现今黄山的交通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在旅游高峰期,铁路、公路和航空仍然存在着运载量不足的情况。

    2.旅游的配套设施不足。配套设施齐全与否是判断一个旅游城市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准。黄山市的旅游配套设施虽然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受环境承载量、经济、消费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旅游业的配套设施仍然无法全部满足旅游的需要。

    3.旅游资源保护不到位。黄山市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有着一定的欠缺。原因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客流量的加大,导致对旅游资源的利用度提高和破坏度加强;二是许多旅游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对其保护存在着一定的技术、资金难度。

    三、机遇(Opportunity)分析

    1.政策层面的高屋建瓴。黄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到,黄山经济发展中将以旅游经济为中心。黄山市政府积极采取政策和经济优惠进行招商投资,并鼓励返乡农民工发展乡村旅游业。

    2.居民收入提高,节假日增多。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增加,再加上一些传统节日列入节假日范围内,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国内旅游市场逐年增温,对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的需求逐年加大,这有利于黄山市旅游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3.“东向”战略。安徽省在近年来实施“东向”战略,将有利于安徽的旅游业融入长三角旅游经济圈。东向战略有利于黄山进一步打开长三角地区的旅游消费市场。黄山可以借“东风”,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休闲旅游、文化旅游等。

    四、威胁(Threat)分析

    1.省内旅游业的竞争。安徽作为旅游大省、文化大省,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内涵深厚。省内各地方政府、旅游部门都非常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六安市、亳州市、巢湖市等,这些城市都有其自身的旅游特色,是黄山旅游业发展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2.旅游资源的季节性和难以再生性导致旅游业的发展不具稳定性。由于自然资源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和客流量的季节性变化,因此黄山市的旅游收入具有不稳定性、连续性不强的特点;另外,黄山的众多人文景观是具有非可再生性的特点,一旦破坏将不会再有。

    3.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够,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黄山市旅游存在着盲目开发的问题:相当一部分环境优美、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上乘且具有科学考察价值的重点旅游资源利用效率不高;部分地方因行业管理不当,造成景观的破坏和重复建设,旅游商品价格混乱;旅游主管部门只管星级宾馆,大量非星级宾馆还没有纳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范畴——对其经营旅游服务业的质量问题欠缺管理。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黄山旅游业的形象。

    五、黄山旅游业发展必要措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通过SWOT分析,黄山市旅游业的优劣势、机遇和威胁一目了然。我们认为,只有在黄山旅游业的发展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真正地发挥好优势、利用好机遇条件、化解劣势、克服威胁。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而且是与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发展是三者的共同发展、协调发展和平衡发展。任何片面的单方面的增长都不能以牺牲其他方面为代价。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已逐渐成为新的全球性发展的主流哲学,并渗透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方面。

    黄山市应该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旅游资源,这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良好的旅游业优势是黄山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基础。可持续发展战略与黄山市旅游业发展优势是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黄山市在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着众多的机遇,只有走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真正的把握好这些机遇,才能真正的紧跟市场步伐,满足市场需求。

    可持续发展可以促进黄山市旅游业的合理发展,也有助于改善产业结构、改变开发和利用生态环境的方式,减轻经济发展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增强人们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黄山市发展旅游业存在着劣势和威胁,这是客观事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所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以有效地解决黄山市存在的旅游资源发挥作用不稳定性的缺点,可以促进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持续稳定的贡献作用。

    六、对黄山市旅游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若干建议

    一是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法规来引导旅游业的健康协调发展。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从宏观上把握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实行旅游资源有偿、有限、有序开发的方针,在保障旅游业发展的保值增值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业的长效发展机制。

    二是应深层次地挖掘和开发旅游文化的内涵。只有将旅游景观与旅游文化很好的融合起来,才能真正保证旅游的吸引力的长期性和持久性。黄山市发展旅游业必须坚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共同开发的战略。现今黄山的众多地区仍然保存着徽商文化遗产,但应当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开发包装,从而令徽商文化为黄山市的旅游业发展增加文化底蕴,扩大影响力,增强潜在吸引力。

    三是加强配套设施建设。黄山市的旅游配套设施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既不利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承载力,又不利于保护旅游资源。所以黄山市想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到将旅游设施配套、旅游服务配套、旅游管理配套并重发展和提高,同时要加强景区管理,特别是对国家级自然景区和人文景区要按照国家4A级旅游区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标准,实行高水平管理,建设一流景区。

    四是注重旅游机制创新和加快绿色技术的开发和运用。这是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首先是创新旅游开发机制。鼓励内外资、民间资金踊跃参与旅游开发,形成开放性、多元化旅游开发格局;其次要创新旅游合作机制。加强与周边省区市和主要客源地的旅游合作,形成合作和互助的格局;最后要加大对高新技术应用的资金投入,广泛运用绿色技术。绿色技术是高新技术的代表,负载着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关系,可以防止和治理污染,改善生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解决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最后要加大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增强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人们持有何种环境保护的观念和态度,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旅游行为以及旅游经营者的经营和管理行为。黄山市旅游业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广告、电视、报刊等媒体向旅游经营者、旅游者宣传环境保护意识,改变他们传统的只顾短期经济效益不考虑长期效益的观念,使其树立正确的环境文明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最大限度地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和降低环境污染。

    结语

    对黄山的旅游资源,我们一定要做到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等通过的《可持续发展》所说:“旅游是一种世界现象,也是许多国家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人类最高和最深层次的愿望。但旅游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必须改善环境质量。”黄山市在发展旅游业时一定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保证旅游业在其经济发展中一直保持着不竭的贡献。

第11篇

内容摘要:目前,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有着不断壮大的发展前景。在人们频繁的旅游活动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旅游伦理从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角度来规范、约束和引导旅游参与者的思想和行为,是我们处理各种旅游关系的依据和标准。本文对旅游伦理的概念、基本内容、我国旅游伦理发展渊源进行了讨论,指出旅游伦理对于我国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阐述了其建设的操作路径。

关键词:旅游伦理 意义 路径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日益繁荣,在旅游活动中,人们要处理的各种关系也变得日益复杂,如人与自然的关系、旅游从业人员与旅游者之间的关系、旅伴之间的关系、人的身心关系等。近年来,因各种关系处理不当而引起的纠纷、投诉甚至恶性事件也层出不穷,一定程度上损坏了社会文明与和谐。那么,如何处理好旅游活动中各方面的关系,既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又能维护好各方的利益,以及如何有效地提高我国旅游从业者和旅游者的素质,这是摆在所有旅游从业人员、旅游教育者和旅游管理部门面前的一个难题。1999年世界旅游组织制定了《全球旅游伦理规范》,向世人介绍了旅游伦理这一新兴理论,它涵盖人们在旅游活动中应遵循的诸种规范,起到调节旅游活动中各种复杂关系、约束和指导人们的旅游及与旅游相关实践的作用。

旅游伦理的概念界定

由于旅游伦理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而旅游伦理概念亦处于广泛探讨阶段。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广义的旅游伦理定义为“围绕一切旅游活动所产生的伦理行为和所应遵循的伦理准则规范的总和”(陈娟,2007)。

在本文中,我们着重研究广义的旅游伦理。它主要涵盖以下内容:旅游者及旅游利益相关者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在旅游活动中调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意识和行为;并及时地指导、约束旅游活动及与旅游相关实践的规范。

当代我国旅游伦理基本规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按其内涵及其所协调的基本关系来看,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旅游活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原则,以及尊重爱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第二,旅游活动要尊重、保护文物古迹,并实现人与历史的和谐;第三,旅游活动中,旅游参与者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状态;第四,旅游活动中要认真对待自我,实现身心和谐(戴艳军,2001)。

我国旅游伦理思想探源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造就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文化。旅游不但集中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素质,而且在中国社会组织、伦理道德、哲学观念、生产活动、艺术创造以及民风民俗等诸方面当中都有体现。溯其根源,早在我国古代思想体系中,旅游伦理思想就已占据一席之地,而且其与道德的含义相似,都是指社会和个人经过一定方式的治理、协调,使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符合一定的准则和秩序。如《周易•观卦》中提到“旅贞吉”,意思是只要旅行者在旅行时,要谦柔守正,就能获得旅途顺利。《逸周书•大匡篇》中有“津济道宿,所止如归”,意思是要便利旅行者行宿,使其所到之处宾至如归。儒家认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就是将人与自然合二为一,强调尊重自然就是尊重人的自身,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存。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孔子提出的“比德说”,即“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另有南朝宗炳“畅神说”指出,山水风光怡神寄情等旅游伦理观念(李天元,1999)。这些观点都是我国传统旅游伦理思想的宝贵精神财富,明确地指出了旅游活动具有兼容物质与精神属性的特征,体现了经过一定方式的治理、协调,使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更加的和谐。 进入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类社会不仅进入了消费时代,而且促进了消费的个性化发展,进一步促进国际旅游方式迅速趋向个性化,旅游从以前的贵族式旅游时代转入全球性的大众旅游时代。旅游的内涵也日益丰富,并成为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领域、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以及现代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伦理理论的发展和推动作用下,国际旅游界概括地提出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性原则,意在大力挖掘旅游的文化内涵,加大自然环境的保护力度,使人类拥有的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利用。其中蕴涵着尊重自然、敬畏生命,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核心问题的现代旅游伦理思想。

综上所述,在研究和借鉴我国古代以及当代西方有价值的旅游伦理思想的基础上,可以发现,旅游伦理是一个复杂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体系。主要涉及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物质与精神、人与人、人与自身等方面的关系,其核心是贯穿于所有关系之中的人与人的关系。

我国旅游伦理的建设意义

旅游伦理从道德和精神层面对人的旅游活动进行感化和约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旅游业健康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加强旅游伦理建设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当前暴露的一系列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旅游法律法规建设的必要补充。

(一)有利于减少旅游活动中的问题

1.有助于旅游者旅游目的的实现。纵观当今世界旅游业的发展,人类正在由“观光时代”和“休假时代”转向“文化娱乐时代”和“旅游文化时代”,旅游者旅游的目的也正在从简单的观光游览,向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文化性等多方面发展。旅游伦理可以为游客的旅游行为指示道德方向,并内化为旅游行为习惯,提升游客的人格,从而自觉保护生态环境,与人和谐相处,在宽松的氛围中达到旅游的目的。

2.有利于减少旅游活动中的诸多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参与到了旅游活动当中,这使得旅游活动的主体从层次、水平和构成上日益丰富和多样,这给我国的旅游业带来丰富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在我国旅游活动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挥霍旅游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旅游服务缺乏诚信观念,经营组织者和旅游者的利益纠纷不断;旅游文化商业化现象严重等。

比如,2006年云南大理出现的“三角债”问题就反映了组团社、接团社、景点等企业之间的诚信经营问题。这场风波充分说明旅游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和诚信合作是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根据2009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假日办总值班室受理的69件投诉情况显示,大多数投诉者反映旅游服务人员态度差,硬件设施不足,合同履行不力等(邱竹青,2009)。这些表面上是各种各样的硬件和软件问题,但根本上说明旅游企业和服务人员的旅游伦理问题,随着导游人员职业道德和伦理观念的树立和提高,“以人为本”理念的确立,上述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杜绝。

(二)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是一种全新的文明观,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统一、共存共荣、经济繁荣与环境优美处于良性循环的进步状态。人类是生物圈中的一环,人们在旅游活动中自觉地把自身置于整个生物圈相互依存的网络中,用旅游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积极而主动地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有助于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旅游伦理的有力支持。旅游伦理首先规范调节的人际关系,主要是陌生人之间的关系,“生人有助”是其重要规范。这种道德规范有助于升华旅游者的人格,进而自觉创造熟人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使整个社会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

总之,旅游伦理在确认人类发展权利的同时,还必须保证自然环境的健康延续,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我国旅游伦理的建设路径

(一)加强旅游伦理教育

目前,人们的旅游伦理意识普遍较弱,文化素养不高,以及对旅游伦理建设重视不够,导致了众多问题,因此,加强旅游伦理教育,提高人们的旅游道德意识,是推动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前提,而且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全方位进行。具体途径有:

1.社会教育,就是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运用社会教育的途径帮助人们了解、认识并关心旅游伦理问题。如舆论教育,就是利用人们周围广泛接触的各种媒介,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造成强大的社会舆论,让广大的受众了解旅游中不道德不规范的现象,把旅游伦理观念上升为全民共识,使旅游伦理原则和规范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2.学校教育,就是在学校的课程教学中渗透旅游伦理教育。如在大、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开设独立的生态环境教育课程,同时将生态环境的理念渗透于其他课程之中。通过生态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自然道德”、“生态良心”的观念,形成保护生态的观念。

3.家庭教育,就是在家庭旅游生活中,父母要发挥对子女耳濡目染的教育功能。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也是最直接言传身教的人。首先,要以身作则,养成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奉公守法,洁身自爱的旅游道德习惯;其次,看到孩子不正确的行为时,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

4.自我教育,就是依靠自身旅游实践和旅游伦理知识的学习,提高对环境、资源、生态的责任意识,做大自然和人类文化的保护者、弘扬者。

(二)逐步完善旅游监督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的旅游监督管理机制正在不断完善,但是还存在若干不尽如人意之处,因此,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还应相应地加大旅游监管的力度。

1.把旅游伦理教育与加强执法力度相结合。法律监管是一种强力规制。旅游伦理观作为一种新的行为方式,当旅游活动中所面临的伦理问题十分严重的时候,便上升为法律监督。近几年,我国旅游市场的管理已是有法可依,已制订与修订的关于旅游行业岗位规范、旅游安全、旅行社管理等旅游行业法规就达11个,它们尚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2.加强旅游管理机制。如为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不仅要有开发商、经营商和旅游者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有健全的旅游管理规章和机制,包括有完善的管理机构与人员,进行各个环节的监督和检查。同时,还需要有比较完善的条例、法规来规范旅游企业和个人行为。

3.加强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对于不遵守旅游规定、无视旅游道德法规、破坏环境、损人利己的行为,应发动媒体曝光,群众举报,公开讨伐,以示警戒。

(三)加强旅游文化建设

旅游不仅是一项产业,也是丰富人生、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其核心是接触、感知和学习丰富的自然以及社会文化的活动。据调查,现代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不仅包括政府和旅游产业创造收入和增加就业的动机,还包括着更加深层的精神上的自我塑造动机(韩玲,2005)。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也充分的证实了这一点。而加强旅游伦理建设正是旅游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抓好旅游伦理建设,是发挥好旅游业“阵地”和“窗口”作用的重要基础。

加强旅游文化建设,我们可以通过全行业开展旅游文化活动;深化旅游活动的主题。提高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加强旅游政策的伦理导向作用等方法来进行。重点是处理好旅游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从伦理的角度倡导和规范参与旅游活动的人群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发挥旅游业经济利益的同时,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兼顾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总之,我们应该重视和正视旅游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伦理问题,不断加强旅游伦理思想研究和旅游伦理建设。加强旅游伦理建设,必将促进旅游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为建立和谐行业关系奠定思想意识和制度基石。

参考文献:

1.陈娟.高校旅游伦理教育研究[D].中国知网,2007.4

2.戴艳军.论我国旅游伦理思想及其建设[J].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1.4

3.李玉华.旅游文化学概论[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4.李天元,王连义.旅游学概念[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5.邱竹青.论旅游伦理体系的建立[J].现代商贸工业,2009.7

第12篇

Li Liping;Xiao Yanling

(Petroleum and Economic Management Institute,Northeastern University of Petroleum,Daqing 163318,China)

摘要:本文对环境问题对石油企业发展进行限制分析,得出国家法规及政策限制、大企业社会责任的制约、资源浪费严重、国际环境保护标准限制是主要问题。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石油企业环境保护的现状,探讨中国石油企业环境保护机制的构建,以期为中国石油企业的环境保护提供一些参考。

Abstract: This paper made limited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for oil companies, and found that the major problems included the constraints from national legislation and policy, the constraint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large corporate, serious waste of resources, limited standards for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author discussed th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chanism of oil companies in China by refering to the abroad successful experience and the statu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our country's oil companie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China's oil companies.

关键词:石油企业 环境保护 机制研究

Key words: oil companie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mechanism syudy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4-0126-02

0引言

目前,中国石油企业在资源的勘探开发以及运输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环境污染,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其可持续发展前景不容乐观,然而由于重视程度、政策执行、结构体系等原因,中国石油企业开展环境保护远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因此如何在资源日益萎缩的形势下,保证高产稳产的同时,探索一种能够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做出根本变,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矛盾,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1]的石油企业环境保护战略机制,便成为中国石油企业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

1环境问题制约中国石油企业发展

国内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科学技术不断升级,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中国石油企业在直接面对世界经济强手的较量时,其自身的资源优势正在国际环境保护标准的要求下弱化,虽然中国石油储藏相对丰富,但是这些自然资源有限且不可再生,环境保护投资不足和环境保护技术发展缓慢愈加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环境保护机制的不完善更加剧了企业发展的艰巨性,制约了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 国家法规及政策限制国家法规及政策已经将环境保护作为允许企业营运的重要指标,在政策层面约束企业的经营行为。石油企业本身必须遵守国内国际石油行业环境保护标准,在达到各项市场规范环境标准(如污染物排放标准)之前,国家的法规及政策绝不允许正常经营,如果环境问题过于严重并始终得不到治理和改善就有被退出市场的可能,在市场层面限制企业经营行为。

1.2 大企业社会责任的制约由于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所以政府和公众对环境问题产生了前所未有关注。石油企业作为国家支柱企业,在拥有更多国家支持的同时也同样承担着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石油企业作为环境污染的大户,必须时刻关注环境保护以维护良好的社会形象,特别是在目前的互联网时代,各种媒体与社会舆论都加大了对企业的监督力度,环境问题越发限制石油企业的发展。

1.3 资源浪费严重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石油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无论是重视程度还是投入力度都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在环境保护技术研发及应用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对水电资源浪费非常严重,特别是加工原油用水量仍然较大,据统计中国加工原油的用水量为2.0~2.5t水/t原油,而国外一般为0.5~1t水/t原油之间,耗费了大量水资源;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过程中,某些石油企业为了减少开发成本,对已经打出的可以进行回收利用的燃气,采取排空燃烧的方式进行处理,尤其以新疆塔里木油田库车县境内的牙哈一井为最,排空燃烧达15年之久。石油企业这种对自然资源大量耗费的做法间接削弱了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4 国际环境保护标准限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环境保护标准和绿色壁垒削弱了石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以成本领先战略为主的石油企业如果只顾眼前利益,忽视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导致环境破坏,会对企业形象大打折扣,进而丧失国际竞争力。

2国外石油企业环境保护机制发展现状及经验的借鉴

目前,国外大型石油公司都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和环境保护机制的探索。

2.1 BP石油公司的做法该公司的保护环境方面探索体现在一是实行ISO14001环境管理系统并将“无损环境”(no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作为企业的目标之一。二是建立“计划-执行-考核-改进”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HSE管理体系并建立HSE管理体系保障系统,保证公司的HSE管理体系框架得以实施。

2.2 壳牌公司在环境管理方面也一直走在前列1994年,壳牌公司管理委员会批准正式颁发和实施HSE管理体系导则。壳牌公司的HSE管理体系随后不断完善,形成了适于其多层次跨国经营的HSE管理体系模式。在环境保护管理方面主要体现在对业务单元、各级领导、企业员工三个层次的要求方面。

2.3 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主要做法一是体现在在HSE管理方面建立了业务一体化管理体系(OIMS)提出了十一个要素,包括:领导、管理、风险评价和管理、承诺和责任;设施设计和建造;信息与文件;员工能力与培训;实施与运行;第三方服务;事故调查与分析;群体意识与应急准备。二是为满足公司OIMS管理体系提出的十一个要素,要求它的每一个业务单元要建立管理体系,并且通过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对OIMS管理体系的实施进行检查。

可以看出,目前国际上几大石油公司为推行环境保护工作的具体实施,在环境保护机制方面主要依靠的自身制度化的措施。与壳牌、埃克森等企业自身管理机制是主要驱动因素的环境管理发展过程不同,我国石油企业环境管理工作中,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主,企业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先是出台法律,进而建立相应的内部管理规范指导企业环境管理。由于我国法律制度的欠缺,没有类似的对生产者责任制的手段,因此企业缺乏内在保护环境的动机。借鉴国外经验,中国石油企业的环境保护必须首先突出石油企业环境保护主体的地位,同时石油企业的环境保护又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并思考这个问题。鉴于此本文所探讨的环境保护机制主要是站在石油企业的角度从规范的环境保护管理机制、环境保护监督机制、环境恢复机制三方面探讨中国石油企业环境保护机制的构建。

3中国石油企业环境保护机制的构建

3.1 建立规范的环境保护管理机制

3.1.1 完善组织结构与责任体系中国石油企业要建立规范的环境保护管理机制,就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首先,应以石油企业党政领导为首,层层签订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在污染治理、环境管理、环境保护宣传等方面,明确领导责任和义务,自上而下推行HSE(health,safety,environment的缩写,即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将环境保护指标与责任落实到每个人的日常工作中。其次,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符合生产能力和发展水平的全面科学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定期召开环境保护研讨会,审议通过具体的环境保护工作计划,认真总结上一阶段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确实解决经费等阻碍环境保护的具体问题。

3.1.2 细化计量体系与指标标准规范的环境保护管理机制离不开规范的节能降耗计量体系,中国石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尽可能量化各项标准,或采取定性或状态描述的方法,使实际节能降耗工作更符合标准,增强环境保护管理机制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石油企业首先应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采用国际先进的能源计量、体积计量、热值计量和自动计量等计量方式,对计量器具实行三级管理,定期实行检查,分厂、分矿、分区计量,为环境保护的分析、考核提供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其次,按照国家和中油集团关于主要耗能设备监测比例的要求对重点能源消耗设备加大动态监测力度,建立统计分析制度,并依据其监测结果,对工况进行分析并及时调整,使运行效率得以提高。除此之外,通过建立相应培训、监督、报告、处理、评估制度以及活动开展的程序制度、操作规程等,使石油企业环境保护管理的所有过程都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使环境保护管理机制更加系统和完整,为实施精细管理奠定了基础。

3.1.3 明确工作步骤和部门职能石油企业为使环境保护所涉及的各项工作都权责到位,避免互相推诿及责任不清的现象发生,必须针对统计、计量、监测、考核等多个环节制定“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流程”,并且定期进行流程完善,实行节能减排任务责任制,落实到员工岗位。具体包括以下两方面。首先,对于涉及环境保护内容的部门,石油企业要明确其部门职能,例如计划审核部门负责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环境保护篇章并且对其进行审核;技术开发部门负责油田开发项目中环境保护措施的布置及环境保护投资的落实;过程管理部门负责项目设计、施工、竣工验收中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和监督管理;总体环境保护部门负责项目的全程参与,负责项目管理中环境保护的整体评价工作。其次,石油企业在新开发建设油气田之前,要对新项目严格把关,严禁采取落后淘汰生产工艺,坚持先评价后建设原则,加大对新项目的审批和验收力度,做到防治污染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防止新污染源的产生。

3.2 建立全方位环境保护监督机制

3.2.1 加强数字采集与防污监控中国石油企业在规范环境保护管理的基础上,还应该建立全方位的监督机制,通过数字采集加强污染防治监控,应成立专门的安全环境保护委员会或安全环境保护处,设置环境监督岗位,对企业周围的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并且实时更新环境监测设备,提高监测技术水平,进行油田污染物控制、治理及日常环境保护的监督工作。

3.2.2 加强奖惩力度与公众监督中国石油企业对环境保护的监督还体现在对员工的操作监督上,对于员工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是否做到环境保护的监督还应进一步完善,对于造成环境污染的非环境友好型操作的惩罚措施还需加强力度;此外,来自石油企业外部的公众监督对于石油企业加强自我环境保护意识也有很大的影响,重视公众反馈信息,及时与公众沟通也是石油企业加强环境保护的一项有效措施。

3.3 建立油气田环境恢复机制石油企业在对油气田生产开发之前,首先应积极利用自然环境的自净功能,对油气资源区域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对超越区域生态承载力的开发项目进行限制和整顿,对可以项目开发的区域进行妥善规划再进行施工;其次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污染物的制造和废弃物的回收;但是这还不够完善,最后即使是工程竣工后,也应该对已经受到污染破坏的环境进行修复,采多种手段加强污染源治理,对作业现场进行清污和平整植被,不断改善油田生态环境。以下是石油企业在施工前后应该对周边环境进行的准备和修复工作。

参考文献:

[1]温宗国,王迪,周爱国,陈吉宁.跨国石油公司环境保护机制的比较分析[J].油气田环境保护,2008(9):42-45.

第13篇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互联网;发展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中图分类号:D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6)05-0017-05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五大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从表层看,“五大发展理念”是为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而提出的,但从深层看,“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它是主动适应物质生产方式根本变革要求,主动适应由互联网信息技术引领的时展要求而提出的,是对传统发展观的深化和升华。

一、互联网时代:一个刚刚开始的伟大时代

当今时代,互联网融入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互联网为基础和核心的科技革命颠覆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也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使^类社会进入到―个前所未有的伟大时代。

(一)互联网的本质与核心

互联网是建立在信息数据化基础上的海量信息的广泛流动、全民共享和便捷使用。信息数据化是互联网的核心内容。正是通过信息数字化,缤纷的现实世界被描述成可以计算、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人类社会纷繁复杂的信息才可以被大量地、便捷地收集、储存、分析和利用。信息数据化技术解决了信息的收集、存储、分析和传递等问题,实现了信息的广泛流动、全民共享和便捷使用,从而极大释放了信息资源的创造力。

(二)大数据互联网引起物质生产领域的根本变革

人们所能感受到的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等的变化源于物质生产领域的根本改变,互联网的革命性意义也正体现在这里。在互联网这个基础和平台上,人类的生产方式发生了不同于以往的全新改变。

互联网时代生产方式的根本改变表现为实现了消费主导的生产与消费的一体化。在传统模式中,生产、消费是相对独立、彼此分离的,二者之间要经过中介者、商人,才能实现各自目的,满足各自需要。在大数据互联网时代,随着信息采集、存储、分析技术的不断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和信息量无限提升,信息越来越公开化,免费使用,共享信息,方便快捷。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变得唾手可得。借助于互联网平台,信息即时即地勾通,消除了生产与消费之间一切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产品从生产者手中直接就到了消费者手中,生产与消费融为一体。一方面,生产者能够及时、全面、准确了解需求情况,降低生产盲目性;另一方面,消费者可以直接参与设计并决定生产,使生产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

(三)互联网对传统社会的根本改造

互联网已经成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平台。互联网能够赋予各行各业以新的力量和新生。互联网不是要消灭传统行业,而是提升传统行业的能级,生产出更好、更人性、使人获得更多自由的产品,服务人类生活。

“互联网+时代”来了。“互联网+”即以互联网为基础和平台,各行各业与互联网相融合,提升行业创新力和生命力。互联网+农业,始于农产品电商,原产地农产品直销、生鲜农产品直销、农产品预售模式等等,使农业这个古老的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互联网+制造业,智能制造成为核心,信息基础设施高度互联,数据无处不在,制造业迈入工业4.0时代。互联网+政务,无限提升了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随着信息公开、全民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越来越便捷、有效,那些依赖信息不对称建立起来的社会管理模式不断土崩瓦解,人民的城市人民建,人民的国家人民管,人民主体地位不断显现。互联网+生活服务,是智慧的生活,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就餐、出行、交流、购物、家政服务、就医、就学等等,因为互联网而变得舒适、方便、快捷。一网在手,走遍天下,个人的独立性和全面发展真正变成了经验现实。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通信,互联网+物流业……,互联网颠覆了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日益丰富多彩。人的自由不再是一个抽象概念,而是每个人的经历和体验。

二、“五大发展理念”是对互联网时展要求的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

大数据互联网根本改变了传统社会的生产方式,而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必将促进整个社会发生根本转变。互联网时展必然要求指导人们行动的社会发展理念相应调整,这是世界潮流,大势所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要求,积极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创新是互联网时展动力的根本要求

创新是一个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然而,在传统时代,整个战略的核心都在于资本比拼,资源驱动,在于如何降低成本、破解小资本难以逾越的障碍,等等,创新倒在其次。可以说,过去的任何一个时代都比不上互联网时代对创新的要求如此具有普遍性和根本性。互联网无限互联,信息共享。一方面,在互联网时代,任何人、任何物都不再是一个个的信息孤岛,人与人、人与物及物与物之间都普遍联系起来,以数据的形式沉淀在网络平台上,信息(数据)成为新的资源,这些数据的分析和利用,就是新的创造力所在。另一方面,互联网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地区结构、关系结构等,它使中央集权体系、线性控制和科层制都不再必要。一切推倒重来,重新洗牌。在结构重塑过程中,很多要素如利益、权力、关系、规则等需要重新整合,原先的对话方式、解决问题方式、发展方式等必然要改变,要创新。创新的根本就在于把传统行业、传统的一切人的活动与互联网相连接,使每个人、每个单位组织的活动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始新的发展。这个融合过程,就是一个创新过程。

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是颠覆式创新,是一种基于数据的自信,它不同于传统的基于因果关系规律的创新,而是打破传统、常规思维的束缚,彻底重构原有的秩序,因而创新不限于技术创新,而是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等各个方面的创新,是一切工作的创新。

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是人人的创新,因而具有彻底的普遍性。解放人的创造性就是解放生产力,互联网时代,这个“人”不再是一个抽象的人,而是每一个具体的人,人人皆可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是快速的创新,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时时处处互联,世界瞬息万变,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

因此,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是适应互联网时代创新发展要求的理念,创新必将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二)协调是互联网时代整体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传统社会,发展从内容上,相对划分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几个领域;从发展空间上,相对划分为城市与农村,东部、中部和西部等区域;在行业上,划分为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不同社会行业。在互联网时代,万物互联,一切皆数据,大数据贯通了所有领域,连接了不同区域,消除了信息交流的鸿沟壁垒,把原来看似没有联系的领域绑在了一起。从发展内容上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经济建设中渗透着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内容,并真正融合为一个整体;同样,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也各自渗透着其他四个建设内容,并融合为一体。从行业发展看,互联网打破了传统行业的既有规则和运营模式,更加高效、全面、市场更大,经营农业不仅是生产食物,也可以是为了深加工,或者用于休闲、观光、教学、观摩、健康、养生、生态建设等等,农业与工业、服务业融合为一体。同样,随着生产与消费融合为一体,制造业与服务业跨界融合;各行各业不再有明确的界线,很难说阿里巴巴是经营什么的公司。从区域发展看,互联网无国界、无区界,伴随着一产、二产和服务业的跨界融合,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乡村化也会到来。这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大融合的时代,要适应这种跨界融合的大趋势,必须要协调各个方面的关系,补齐发展短板,努力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可以说,协调发展是适应互联网跨界时代的要求而提出的科学判断。

(三)绿色是互联网时展品质的内在要求

在人与对象世界的关系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最具有基础性、本源性意义的关系。传统社会是生产主导,消费则以功能性的物质消费为主,外部自然主要的是满足人的本能欲求、生理需要的对象。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以其强大的功能,推动社会进入以消费为主导的时代,功能性消费退隐,体验性消费成为主导。人们购买产品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然需要,更是一种在自然需要满足基础上的对产品的体验、品味和欣赏。而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每一个人的人性体验都能够以各种数字化的方式分享在网络中,使体验、品味和欣赏不再是个体化、偶然性的活动,而是人与自然关系之间的一种普遍行为。由此,消费体验的过程也成为了一种产品,体验过程的感受、分享等所带来的满足感比产品本身的满足感更强烈,它激起了人们对未知事物的探讨和追求,对更加理想的产品和境界的追求。这是人对自然的更高一个级别的占有,是对物的全面性的占有。它必然要求人与自然关系是一种和谐的、可持续的、良性互动的发展过程,而不是人与自然之间对立性的、一次性的单纯满足物质欲求的过程。因此,互联网从根本上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建立在更高层次上的“天人合一”,它表明,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目的并不是要制造人与自然的对立,而是为了在更深层次、更广的范围建立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自然不仅是人的物质生活的源泉,而且也是人的精神之源,是人的感受力、想象力和美与和谐的观念之所在。这促使人们就像关心自己的命运一样去关心自然,像关心自己的家园一样去关心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建立起人与自然的高级层次的和谐关系。

因此,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理念摆在突出位置,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针对性,对于纠正传统的“唯GDP”式粗放型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四)开放是互联网时展战略的基本要求

在互联网时代,数据、信息分布式、碎片化、实时、海量产生,把世界联结成了一个无边无际的大网,每个人、每个单位组织、每个企业等都是这个大网上的纽结。在这个一切连接一切的时代,一个人、一个单位组织、一个企业越是开放,与外界的连接点就越多;连接点越多、越厚、越广,价值就越大,机会就越多,发展前景也就越广阔。相反,闭关自守只能是自生自灭,自取灭亡。颠覆性的创新很难在一个自我封闭的系统里实现,不能以开放的心态进行深刻的洞察,也就无法思考和设计新的发展模式。

互联网颠覆了传统的科层制、结构化模式,带来了不同单位组织之间、不同行业之间的跨界融合。当今时代,正是群雄并起、新兴行业、新部门涌现的时代。无论是传统行业的升级,还是异业的跨界,都需要系统重组,要求组织内部重新组合,除旧纳新。只有开放,才能融合,因为只有在一个开放的系统里,才能找到跨界融合的突破点,这必然要求有一个开放的心胸和态度,因而有一个开放的策略和原则。

第14篇

关键词:信息安全;IT治理;智慧校园;等级保护;信息服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1-0040-05

一、引言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不断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服务成为支撑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职能开展的基础手段。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从数字校园建设向智慧校园建设过渡,高校信息服务也从以网站为主向网站与移动应用相结合转变,规划、建设和运行维护的高校IT环境也更加繁杂;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信息化建设从“自主”建设为主向“开放与自主”相结合转变[1],提升高校IT环境管控水平的需求也更加迫切;而网络信息安全领域面临的严峻形势,国家推进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建设,也对高校IT环境管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在信息安全管控要求下,不断提高高校信息服务的管理水平已成为信息化建设的关注点之一。

本文在总结智慧校园建设下IT治理思想的基础上,梳理和分析智慧校园建设下信息服务安全管控需求,提出面向信息安全管控的高校IT治理支持平台的建设理念,采用支持移动多终端访问的开发技术和组件化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分析、设计和实现面向高校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开展的IT治理支持平台的实际应用系统,最后结合平台实现和运行状况及IT治理发展前景,提出平台下阶段完善和拓展方向。

二、智慧校园建设下IT治理思想

随着校园网络建设和信息应用建设逐步推进,高校信息化建设已经从最初以校园网络和数据中心等硬件为主的建设阶段,过渡到以数字化校园等软件为主的建设阶段;2015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从国家层面提出“互联网+”概念以来,高校信息化建设领域也从传统的以“构建虚拟校园”为特征的数字校园建设向以“移动互联、智能感知与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为特征的智慧校园建设过渡[2]。图1所示是目前主流的关于智慧校园系统层次逻辑的描述。

在“互联网+”背景下,智慧校园建设模式也逐步摆脱数字校园建设阶段以学校“自主”建设模式为主的状况,从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以提升学校IT资源利用效率为主要目的,采取“开放与自主”相结合的建设模式,通过“开放”充分利用信息行业各类服务和调动校内外各方建设热情,通过“自主”牢牢掌握关系学校核心利益和师生各类需求的数据、流程和安全管控,营造关注学校核心职能和师生实际需求的“合作开放、利益共享”的信息化建设生态圈[1]。图2所示是“开放与自主”相结合高校信息化建设模式的逻辑结构。

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随着服务外包的采用和社会服务的集成,如何高效管理学校相关的各类IT资源成为制约数字校园建设向智慧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高校在数字校园阶段也没有很好解决IT资源管控问题,造成IT资源浪费、数据准确度差、项目实施风险高等问题。通过IT治理(IT Government)将IT战略和高校发展战略有机结合,将学校信息技术资源转换成优势资源,对信息化相关的决策、激励、控制紧密协调,整合学校相关IT资源应用的全过程,整体提升学校IT政策、组织、服务与资源的管控水平,成为保障智慧校园建设顺利开展的有力举措[3]。

IT治理的思想来源于Brown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的信息系统治理(IS Governance)的概念[4]。IT治理是描述组织是否采用有效机制,使得IT应用能够完成组织赋予的使命并平衡信息化过程中的风险,确保组织战略目标实现的过程,解决“做什么决策?谁来决策?怎么来决策?如何监督和评价决策?”[5]。IT治理的使命包括:保持IT与组织目标一致,推动组织业务发展,促使收益最大化,合理利用IT资源,适当管控与IT相关风险[6]。

信息化建设程度高的美国研究型高校很早就接纳和推行IT治理思想,多采用联邦式的IT治理模式,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相关的决策、激励和控制形成有效机制,在设置专职的首席信息官(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的基础上,建设服务全校的信息技术服务(ITS,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部门支持高校研究和教育、跨地域和跨机构的合作和协作、服务学习者和推动IT技术传播[7]。我国高校信息化领域在2010年前后逐步关注IT治理思想[8],之前对于在高校设置专职CIO的呼声也一直持续到现在,但是真正的对学校整体信息化治理水平提升的影响十分有限。也因此在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以管理推动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只有少数信息化领先高校才得以实施,而部分高校通过技术推动的信息化建设模式逐步向管理推动靠拢[1];而随着“互联网+”背景下各类社交化应用不断渗入高校职能的各个方面,真正实现以师生实际需求来推动的信息化建设模式也有了实际案例。

信息化组织体系与决策机制、信息化发展与项目规划、项目实施与过程控制等三大核心要素是推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三大核心要素[9],也是智慧校园建设下IT治理主要关注的三个方面,在政策制度、组织架构建设的基础上,对于高校IT资源情况感知、监测与管理,对于高校IT项目全生命周期管控等都是需要相关的支持平台来完成。

三、智慧校园建设下信息服务安全管控需求

高校信息化建设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职能的网络和信息技术基础,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是重要组成部分。为支撑智慧校园服务发挥作用,服务层、数据层、环境层和通讯层涉及多个建设方和运维方,实际运行中的包括电子邮件、外网访问等网络基础服务、网站群、门户系统、身份认证、业务系统、移动应用后端支撑系统等各类信息化应用系统,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存储、负载均衡等各类IT硬件设备,统一的系统运维管理是智慧校园建设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

随着网络和信息基础设施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新的重要战略资源,以及我国在IT相关领域缺少核心技术支撑的现状,促使在网络信息安全领域要投入更多管理措施。虽然之前对于网络信息安全保障都当作是信息化建设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实际建设和运维过程中却关注很少,或者常为功能实现而牺牲安全水平,缺乏统一的安全政策制定与执行、安全事件无法及时发现定位和应急处置;在实际的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工作推进过程中,也暴露出信息系统管理水平低、定级备案整改落实不力、等级测评脱离提高安全管控能力实际等问题。随着国家通过推进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建设以提高国家整体信息安全水平的工作不断推进,对高校IT环境管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以安全管理制度、应急响应制度等软环境和以防火墙、VPN、堡垒机、IDS/IPS、应用防火墙等各类安全设备硬环境组成的统一的信息安全管控也成为智慧校园建设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因此,基于等级保护要求,智慧校园建设中对信息服务安全管控提出如下需求:

1)信息服务安全管控应该以全面掌握各类IT资源基本情况、配置变动、状态监控等为基础实施。

2)信息服务安全管控应该贯穿智慧校园建设的规划、设计、实施、运维等各个阶段,并在组织、战略、架构、基础设施、业务需求、投资等各方面充分被考虑,实现安全管控的全过程参与。

3)信息服务安全管控应该充分考虑国家信息系统等级保护要求,对信息系统的定级、备案、测评、整改等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

4)图形化、集中化的对信息服务安全管控态势相关的各个支撑环节进行展示和分析,在充分获取各类安全日志、威胁情报的基础上,分析和定期实现安全评估报告和态势分析,并对发现的不足方面及时完善和加强监控。

5)信息服务的状态监控、安全信息的获取与分析等都要充分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减少人工操作工作量份额,以实现全天候状态监控和安全响应的要求,并通过各类事件分析与告知机制实现信息及时交互与分享,提高整体安全防控水平。

在对高校整体IT资源环境进行管控的基础上,智慧校园中信息服务安全管控将在组织和制度建设的基础上,通过集中实时获取、维护、管理、分析信息服务相关的各类信息,将各类智慧校园建设利益关联方整合在统一的IT治理支持平台上,实现决策、激励和控制相关信息的充分共享,不断推动高校信息化决策实施和项目实现,支撑高校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的战略转型。

四、面向信息安全管控的高校IT治理支持平台的实现与应用

高校IT治理支持平台是根据实际采纳的IT治理框架,实现全过程的信息服务支撑。目前国内外主流IT治理框架包括ITIL(IT Infrastructure Library,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框架、COBIT(Control Objectives for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Technologic,信息通用审计标准)框架、PRINCE2(Project in Controlled Environment2,受控环境下的项目管理)框架等[10],各有侧重点和优势领域,其中ITIL重点关注IT过程管理,对整个IT治理流程和信息进行完整的实现和管控,特别强调对组织的IT服务支持和IT项目交付,很契合支撑高校各自特色发展目标的信息化建设的治理需求。

ITIL是由英国政府商务办公室(The Office of Government Commerce,OGC)为解决“IT服务质量差”的问题提出和逐步完善的一套被广泛承认的用于IT服务管理的实践准则。ITIL以流程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通过整合IT服务与组织业务,提高组织的IT服务提供、运营和管理的能力,详细指明了IT管理流程应当如何构建和落实,操作性和指导性优良[11]。

ITIL主体框架包括服务管理、业务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应用管理、IT服务管理实施规划、安全管理等模块,以服务管理模块为核心,面向IT基础设施管理提供支持,面向业务管理提供服务。其中,IT服务支持关注基础设施的日常服务支持,确保IT服务的稳定性与适应性,通常包括一个服务机构(服务台)和五个管理流程(配置管理、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和管理);IT服务提供承担为业务用户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IT服务,与IT服务能力评估有直接关联,与组织阶段规划和持续评估相关,通常包括服务级别管理、可用性管理、能力管理、IT服务可持续管理和IT服务财务管理。

面向信息安全管控的高校IT治理支持平台,就是在基本的ITIL IT治理主体框架和流程基础上,结合高校信息化建设特点和智慧校园建设要求,对业务和基础设施的描述和监测进行数据化,并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安全管理,在服务台中增加安全服务职能,根据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具体要求增加专门的安全管理流程,与事件管理、问题管理等流程形成完整的支持信息安全管控的治理结构,具体主要流程结构参见图6。

1.业务和基础设施描述与监测数据化

智慧校园建设中,业务和基础设施的描述都要与具体的建设和运维相关,并在业务与基础设施间建立起有效的可监测的关联。

业务可以看作是面向具体用户方的服务,而基础设施也是提供自己能力的服务。通过将业务和基础设施都看成是基础服务,来对其进行描述与监测,并实现集中的监测与展示。

1)服务相关的具体组成部分的逻辑定义,从具体相关用户角度进行,建立对象、内容项、数据项、元数据的层次结构供IT治理支持平台建模和对象监测使用;

2)服障喙氐挠没描述,根据用户类型和服务功能对用户角色进行分析和归纳,智慧校园建设相关的用户角色通常包括普通用户(注册用户、校友、教师、学生等)、管理人员、系统管理人员、运维人员、外包人员等;

3)服务根据相关对象组成的流程进行组织,如,某台交换设备和教务课表查询功能、成绩查询功能、校园网网费查询功能都成为一个可识别的服务[12]。

2.安全管理细化与服务台增加安全服务职能

智慧校园建设中,安全管理是基本的保障机制,不仅仅是安全环境监测、安全设备管理、安全漏洞发现、安全事件处置,还包括等级保护合规、数据安全管理、安全态势感知等功能,在IT治理后台知识库中也要专门为安全建立专门结构,并与第三方安全服务厂商紧密服务获取漏洞信息和安全态势。在IT治理框架中服务台也需要有针对性的增加具体的安全服务职能,该服务即是面向业务部门提供安全建议,也是面向信息部门提供安全预警,并接受安全管控职能部门的来访和反馈。

3.根据信息系统等级保护要求增加安全管理流程

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建设已经是智慧校园建设中不能回避的IT治理内容,也是推进高校IT治理水平的一个抓手和动力。安全管理流程需要在原有的配置管理、变更管理、管理等信息服务系统信息管理流程的基础上,根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管理办法和标准指南,实现对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相关动作的全过程管理,实现对信息系统的立项、定级、备案、上线、测评、整改、变更、撤销等的管理,集中管理和呈现组织信息系统数据,并提供对等级保护指定动作的主动告知和预先准备,提高整体安全管理合规程序的执行效率和自动化水平,并提供第三方测评机构、人员、活动的信息支持和可控共享。

面向信息安全管控的IT治理支持平台的建设理念是来源于校园信息服务日常运维和安全管控的实际经验,主要是为学校IT治理体系和工作推进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服务,并面向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工作开展提供面向信息安全管控的专项提升功能,促进IT治理能力和信息安全管控能力的不断提升。该平台的IT服务支持侧的系统架构图参见图7所示。

东北大学拥有高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的网络和信息技术实施与运维团队,长期自动自发的通过网络和信息技术推动学校数字校园乃至智慧校园建设,分阶段分层次的实现学校各类用户的信息服务水平[13],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建设氛围,推动信息化建设管理部门组建和顶层设计推动。

现阶段,东北大学在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工作推进下,实现对校内相关的IT资源的全面调研、排查和系统管理,并通过在原有的面向用户的智慧校园信息服务集中监测平台的基础上,结合ITIL IT治理思想设计和实现了面向信息安全管控的IT治理支持平台。该平台采取数据层面的统一逻辑化和抽象化,通过插件化设计为系统提供预先定义的各类对象模板、流程模板等,系统访问界面采用基于Boostrap框架的响应式界面技术设计和实现,基本实现在桌面电脑操作系统、移动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上提供相对统一的用户体验,数据交换参考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表述性状态传递)实现。通过该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学校整体IT资源情况得到集中统一的获取、维护、监测和统计分析,为学校推进IT治理思想提供了前期的信息技术手段,同时也满足现阶段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对信息系统的基本信息、定级备案、整改测评等相关信息的集中管理,对及时发现与处置漏洞和安全事件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明显提升学校信息安全管控水平。

五、总结与展望

面向信息安全管控的高校IT治理平台是在总结智慧校园建设下IT治理思想基础上,结合等级保护管理要求,在ITIL IT治理框架基础上,提出和设计的IT治理建设信息支持手段,为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提供高水平的合规的信息安全管控能力,对于提升安全管控与信息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良好的信息共享和交互。

该平台主要完善信息安全管控方面功能,是对现有IT治理支持平台的有益补充,特别是对于提ITIL中服务台功能完善是对高校实现信息安全整体管控的有益推动;接下来,可以进一步吸取其他主流IT治理架构优点,结合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社会化、服务化、用户体验中心为主等特点进一步完善IT治理支持平台,如通过可视化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现对IT资源的实时监控与展示,还可以集成校内部门IT能力绩效评估等功能促进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不断向深层次推进。

参考文献:

[1]王宇,吴炜鑫,王兴伟.“互联网+”下高校信息化建设模式的探索与研究[C].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学术年会(ICoC 2015)论文集,2015:235-241.

[2]蒋东兴,付小龙,袁芳,吴海燕,刘启新.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探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S1):119-125+131.

[3]刘晓文,胡克瑾.美国高校IT治理的现状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3):20-22.

[4]Carol V. Brown. Examining the Emergence of Hybrid IS Governance Solutions: Evidence From a Single Case Study[J].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March 1997, 8(1):69-94.

[5]丁天翔.IT治理与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J].中国工程科学,2011,13(1):109-112.

[6]彼得.维尔,珍妮.W.罗斯.杨波,译.IT治理:一流绩效企业的IT治理之道[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7]杜荩朱悦月,付小龙,蒋东兴.美国研究型高校IT治理结构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9-11.

[8]李林,王贺松.校园IT治理框架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9):4-6.

[9]赵亚萍,贾春燕,程艳旗,鲁东明.美国高校信息化推进机制分析及其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20-23.

[10]孟秀转,于秀艳,郝晓玲,孙强,等.IT治理:标准、框架与案例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11]李萍,郭玉娇.高校IT资源管理服务平台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6):138-141.

第15篇

关键词:文化记忆;文化安全;价值确认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4-0110-05

2013年6月22日,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红河哈尼梯田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5处世界遗产,也是云南省第5处世界遗产,更为重要的是,这是我国首个以民族名称命名的世界遗产。红河哈尼梯田申遗成功,不仅标志着世界对其物质价值的认同,更标志着对于其人类历史文化价值的确认。这是云南人的一种骄傲,但更是云南人的一种责任。

了解云南的人一说起哈尼梯田,首先会想起元阳。其实红河哈尼梯田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元阳、红河、绿春、金平等县,总面积约82万亩,此外,在玉溪的元江也有哈尼梯田存在。红河哈尼梯田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开垦和耕作历史,体现着哈尼族百姓在农耕文明中的集体智慧。哈尼梯田以高山、河流、森林、村寨为物质载体,在稻作技艺的背后,是巨大的民族文化传统所蕴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在今天倡导生态文明的时代,哈尼梯田成为活态农耕文明时代人类适应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杰出典范。

元阳哈尼梯田作为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区,以规模最大最集中的梯田片区、保存完好的生态系统、保留完整的古老农耕文明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点,集中体现了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突出特征。全县境内共有19万亩梯田,遍及全县14个乡镇,约占红河哈尼梯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和缓冲区总面积461.04平方公里,其中,遗产区面积为166.03平方公里,涉及1个镇2个乡(即新街镇、攀枝花乡、黄茅岭乡)、18个行政村、82个自然村,11664户,56375人。

为了能够掌握申遗成功后哈尼梯田的现状,由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织的“哈尼梯田保护开发利用研究”课题组考察了元阳的老虎嘴、多依树、坝达、箐口和绿春的腊姑等处,听取了州政府、元阳县、绿春县关于对哈尼梯田保护与开发利用情况的汇报,并同相关管理部门负责人、旅游企业和村民进行了座谈。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区,元阳哈尼梯田在整个红河哈尼梯田中具有重要的代表性地位。

一是包含了最具代表性的集中连片分布的水稻梯田,即:老虎嘴、坝达、多依树梯田3个连片核心区,其中坝达包括箐口、全福庄、麻栗寨、主鲁等连片梯田14000亩;老虎嘴包括勐品、硐浦、阿猛控、保山寨等近6000亩;多依树包括多依树、爱春、大瓦遮等地连片上万亩,梯田气势磅礴、规模宏大,地形呈V形谷地发育,壮观异常,所有梯田都开垦在山坡上,海拔高差2000余米,梯田坡度在15度至75度之间。以一座山坡而论,梯田最高级数达3000多级,这在中外梯田景观中是罕见的,在茫茫森林的掩映中,在漫漫云海的覆盖下,构成了神奇壮丽的景观。

二是元阳哈尼梯田最为完整地体现了“森林、水系、村庄、梯田”四素同构的梯田生态循环系统。1300多年来,元阳哈尼梯田完全依靠高山原始森林和次生森林蓄积、吐放的山泉、溪水、河流,经人工开沟引水自流灌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是哈尼梯田实现良性循环灌溉的一大技术特征,哈尼村寨上方有茂密的原始森林,雾水经森林吸纳,形成无数溪流,首先供人畜饮水之后,再通过条条沟渠被引导到梯田中灌溉,最后经层层梯田汇入到江河,再次蒸发形成雾水汇集到森林,如此周而复始地良性循环。

三是完好地保留以哈尼族为主的古老农耕技艺及民族文化传承。元阳哈尼梯田发展史是哈尼族的发展史,哈尼族的发展史也就是哈尼梯田的发展史,元阳哈尼梯田至今仍保留着传统农耕技艺,哈尼农耕、口碑、谱碟、饮食、服饰等非物质文化及以哈尼族为主的民俗文化得以完好传承,最大限度保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原真性。

四是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发展理念。元阳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自然资源,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开垦的上万亩农业生态奇观,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独特典范。在当下生态文明建设中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是“无为而治”,而是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发展理念,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相互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我们总是喜欢说民族的,才是人类的,这一表达也许过于模糊。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由于环境的复杂性所影响,会转换成为不同的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从原始宗教开始,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生活即文化。所以,当我们去探寻不同的民族文化时,也是从不同民族的不同生活方式开始的。

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不同民族人群的交往,也可视为文化信息的交换,在保持文化核心构成的同时,外延不断融合,进而实现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认同。

就少数民族文化而言,族群的量化决定了它很难成为一个国家的主体文化,即使在获得国家权力的时候,也会为主体民族的文化所同化,在这一意义上说,主体民族是由其主体文化的地位所决定的。相对于主体文化而言,少数民族文化的存在形式,往往成为一种民间记忆,在族群内部进行传承。而人类文化的构成,不仅是国家意义上的主体文化,同样包含了少数民族文化,并由此形成人类文化的多元构成。即不同的文化虽有主体与非主体之别,但绝对没有优劣之分。

哈尼梯田申遗成功,不仅是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同,也成为民族文化由民间记忆进入人类文化记忆的典型案例。由此让我们想到的是,云南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不仅保存着文化的多元性,也具有了丰富的文化资源,这种文化资源的人类学价值的显现,应该通过整理挖掘,使其更多地由民间文化记忆进入到人类文化记忆中去,这也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贡献。由此,云南在具有丰富文化资源的同时,也具有了一份特殊的文化保护责任。

要承担起这一文化保护责任,我们必须确立文化物种意识,即文化安全。申遗成功,在价值确认的同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对象也获得了保护价值,即作为人类文化遗产首先要得到保护,而不是一般意义经济价值上的开发。当然,开发本身也是一种保护手段,但必须是保护前提下的开发。

以哈尼梯田为例,它的价值在于人对自然的适应与深刻理解,是生态文明的典范,但它本身所体现出来的生态文明并非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而是农耕经济生产方式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种特征的形成,是由其特定的生产方式决定的,在工业文明崛起之前,人对于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往往更高。所以,要保护好它,使它能够活态地保存下去,就必须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传统的生产方式,这对于现代生产观念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这就要求对哈尼梯田进行产业开发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是将生活在那块土地上的人产业化,即将他们纳入到生产流程中去,成为经济效益的最大受益者,使哈尼梯田所具有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能够有效地统一起来,并且传承下去,真正成为人类文化的珍贵遗产,由生态文明走向文明生态。

为此,我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哈尼梯田不过是哈尼族文化的物质平台,这个平台所托起的是哈尼族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所谓保护性开发,并非简单商业化的GDP,而是整理和挖掘哈尼梯田这一物质载体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文明价值。哈尼梯田申遗成功,正是人类文明对于这一价值的确认。

这一点非常重要。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基本上是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化大生产模式的照搬,即以社会化大生产的方式进行产业开发和经营。通过招商引资,由公司进行项目开发,并由投资方经营,所产生的商业利润(经济利益)自然也进了投资方的腰包。这种方式的开发,对于有些项目也许是可行的,而且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但是对于少数民族文化项目的开发,也许应该考虑变社会化大生产为生产的社会化。

以哈尼梯田为对象,是农耕文明的典范,但是就其经济状况看,均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其中甚至是国家级贫困县,这就要求我们在项目开发的时候必须以老百姓为目标,考虑地方经济的总体发展。特别是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产业的开发,首先要确立起扶贫意识。哈尼梯田所覆盖的地区(元阳、红河、绿春、金平),都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基础设施建设也较差。申遗成功,让他们看到了发展的希望,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表现出了强烈的渴望。省委省政府要充分利用申遗成功的契机,给予政策和财政的支持,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同时,促进其实现跨越式发展。地方经济的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GDP,而是老百姓总体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文化项目,不与民争利,那些文化的创造者们,应该也必须是文化所产生经济利益的实际获得者,只有这样,文化才能成为他们的生存之本,实现文化的传承,并最终达到对于文化的保护。反之,外部资本的进入,是以利益为目标,文化的创造者们成了文化的旁观者,甚至为非文化人所替代,而导致文化标本化,成了“博物馆”中的展品和藏品,使文化死亡。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并成为文化的保护者。应该将哈尼梯田列为省重点文化标志性工程,政府直接参与和指导开发工作,对哈尼梯田的保护开发工作,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

作为一种总体发展思路,云南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省委省政府也提出了民族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必须承担起一种文化责任,即在时尚文化的巨大冲击下,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少数民族多生活在边疆地区,同时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无论是规模还是效益,必须把改善和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作为首要目标,而在民族政策问题上,首要的就是文化态度,这是民族尊重的基础,也是民族人权的根本。即在发展的过程中,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这就要求在进行民族文化的产业开发时,必须将他们吸纳进来,将其产业化,使民族文化的产业开发,成为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手段,并最终实现民族文化中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有效统一。

生活即文化,这命题的核心是当我们去关注某种民族文化的时候,是“体验”,而不是“观看”,这也是文化差异的最大魅力所在。按照这个标准去审视我们目前民族文化的产业发展,就会发现存在着许多问题。旅游是对文化差异的体验,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山水是大自然的恩赐,可以观,而人文景观则是体验。可我们走过的许多地方,庄严的民族文化仪式,经过公司的包装,变成了表演仪式,体验变成了观看。丽江的四方街,古镇是物质存在,它的内涵应该是深厚的纳西文化,可是我们看到的实际情况却是,古镇上的纳西文化只是一种表演或装饰,一个有策划的商业中心,文化空间变成了商业空间,并且为外地人所占领。拥挤的人群,已经无法进行人文体验。原本古镇上的居民,享受着搬迁的喜悦,也带走了原本镇上的文化。这种现象在大理如此,西双版纳如此,楚雄如此,真是一种可怕的文化表演。

但是问题的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出来,既然是一种生态文明,一旦开发出来,必然会有大量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涌入其中,而植被本身的承载量是有限的,如果长期超限,就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它生态价值也就随之消解了。如我们熟悉的大理的蝴蝶泉,就是一个典型例证,它的环境承受力为每天300人,而实际游客却达到每天三万人,最终导致我们现在只能看到枯泉和人工蝴蝶。必须明确地意识到,祖先交到我们手上的文化遗产,是要传给一代代后人的,而生态环境本身又是十分脆弱的,产业开发是绝对不能够急功近利的,这方面的教训实在是太多了。调研中我们也发现,遗产核心区的水系已经出现了问题,这是大自然发出的一个危险信号。

如今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如何开发是一个非常慎重的问题。哈尼梯田有很强的物质属性,其外部存在形态能够给人以震撼。可是这种外部存在形态同样具有极强的生态性,即对于自然环境的依赖。对它的保护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一致的。过度商业化的开发,能够促进当地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可自然生态环境也会受到相应的破坏,这就要求当地政府在充分考虑到保护的前提下,协调好政府职能部门和市场性开发之间的关系,对项目开发做好计划性控制,以达到保护性开发的目的。

哈尼梯田是哈尼族为农耕文明留在大地上的杰作,但是它的产生与形成,蕴含着哈尼族先民的大智慧,这一物质形态的背后是一个博大的文化体系。对于这一项目的开发,是一次文化体系的发掘,一旦成功,对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发掘与开发,将产生出重要的示范效应。这就要求在对遗产区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貌、环境气候、河流水系、生物资源(含各种动植物资源)充分考察的基础上,对哈尼梯田的自然生态属性进行价值确认,即哈尼梯田是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农业生态景观,是独特的“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和谐生态环境,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哈尼蘑菇房所形成的完美和谐的人居环境,这背后却是哈尼先民崇拜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这种理念在具有原始性的同时,也对我们现展给予了历史与现实的启示,只有对此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确认哈尼先民开沟引渠及木刻分水的科学价值。

关于哈尼族文化体系的发掘整理,由于缺乏文字资料的记录,存在很大难度,这就涉及文化保护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文化抢救。哈尼族文化虽然缺乏文字记录,却大量地存在于民间记忆中,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民间流传的各种传说,包括:哈尼族来源传说、哈尼梯田创始渊源的传说、稻种来源的传说、扎那阿玛教哈尼种陆稻的传说、哈赫吾星教哈尼开田种稻子的传说、扒烂稻根的诺姒姑娘的传说、天地人神的诞生的传说、天神俄玛生众神的传说、神和人的家谱来历传说、三个世界的来历传说、红河姑娘和藤条江伙子的传说、云海的传说、塔婆取种的传说、木雀舞来历的传说、哈尼蘑菇房的来源传说、哈尼族口碑文化来源及传说、哈尼族各种节日及祭祀礼仪的来源及传说:包括祭寨神(昂玛突、长街宴)、六月节(扎扎)、新米节(合什扎)、十月年(扎勒特)、祭水神、哈尼族服饰来源及传说、东观音山和西观音山的神话传说、多依树名称来源的传说、岩子脚的传说、骏马梯田的神话传说、飞马奔东的传说、天蛇南游的故事、通往天堂阶梯的传说、蟒蛇穿两河的传说、螺蛳田的传说、靛塘梯田的传说、神仙开出神田的传说、土司衙门的传说、土司白兆雄的传说、土司白日新的传说、多沙阿波的传说、多沙阿波攻打大伍寨的传说、多沙阿波攻打新街的传说、多沙阿多骑白色飞马上天的传说、猛品神石的传说、猛品喝岩头水和不喝岩头水人的传说、公鸡帽的传说、哈尼族长摆衣服饰的传说、阿吾寨村“咪嘎豪”的传说、猛品村彝族、哈尼族“昂玛突”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故事,此外还有一些现代的传说,如洁具南抗日游击四支队的传说、四支队妇女自救队长施氏的传说,等等。

这些传说以口承的形式大量存在于民间记忆中,而口承恰恰是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存在形式,作为文化抢救,需要我们去整理发掘,并用现代技术手段将它们保存下来。

此外,围绕哈尼梯田的耕作,一些农耕仪式也是需要整理保护的,如播种庄稼(翁康赔)仪式、祭献秧田仪式、拔秧仪式、开秧门仪式、休息(苗昂纳,也称仰阿纳)仪式、祭田坝神或祭梯田增产神(等罗胡)仪式、招谷魂(康拉枯)仪式、祭谷仓神(吉脚索)仪式、祭梯田龙潭(等玛欧宗索)仪式、祭梯田入水口神(欧嘿索)仪式,等等。这些仪式同哈尼梯田有着直接的文化关系。

哈尼梯田是以族称命名的世界遗产,对它进行项目开发,必须充分考虑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梯田作为物质文化遗产,是哈尼族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全面展示哈尼族文化的平台,一旦抽去其中的非物质文化内涵,只具有自身的物质属性,那它不过是一个人造景观而已,其自身的价值也会因此而大大地削减。

同时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是那些依赖梯田千百年来形成的哈尼族自然村寨,是哈尼族文化得以延存的空间。项目的开发会带动城镇化建设,也会促进城镇化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必须考虑到民族文化的传承特点,即民族文化的传承是以村寨为单位所构成的一个族群内部文化系统,这种自然村寨一旦解体,族群也随之解体,族群内部的文化传承系统被打破,文化也就随之解构。

桥头堡战略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沿边开放,可由此产生的问题也就产生了。在现代城镇化建设的推力下,城镇文化对民族文化形成巨大的冲击,各沿边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在文化信息的交流过程中,民族文化迅速被同化,一些遗存,不过是形式而已,而不再是他们精神或者生活上的依赖。这一问题直接涉及了文化系统内部的安全。

由此,我们又回到了问题的原点,文化资源与文化责任之间的关系。很多情况下我们思考问题更多的是从发展战略的角度进行,似乎安全战略是一种保守的态度。但是,当我们想到资源的经济效益的时候,不得不面对文化安全的问题,特别是民族文化。许多民族问题往往是由文化问题引起,最后演变为政治问题,而民族文化中的宗教背景,又是构成民族文化的基础,并对族群产生极大的影响力。所以,这种文化责任关系到我们对于民族文化的态度,而民族文化的安全又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特别是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或者说,民族文化的开发,是文化责任态度下的开发,而不是简单的经济利益的获取,只有保证文化创造者的利益,使他们创造的文化成为他们的生存之本,同时不打破他们的文化传承空间,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民族文化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人类社会由不同的族群构成,每个族群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的文化,形成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并共同编织成人类的文化记忆。人类也是在审视这些文化记忆的时候,寻找到人类社会的发展足迹。在这个意义上说,每一族群的文化都是人类文化的构成元素,并以文化的方式证明着自己的存在。当然,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一些文化保存了下来,一些文化消亡了,但是,绝对不能因此就简单地推理,那些消亡了的文化就没有价值,在它们的尸骸上,同样打上了人类文化深深的烙印。

在考察中我们可喜地看到,红河州委州政府在《红河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的基础上,对照《保护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村庄居民保护管理办法》和《红河哈尼族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和环境治理导则》,开展了《哈尼族口传文化译注全集》(100卷)的编译工作,遗产核心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完善,才过去的十・一黄金周有一万二千余游客前来观光,比春节多了四千,正在成为新的旅游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