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大学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心理健康的和谐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本文主要通过中国全文期刊网(CNKI)“篇名/主题词/摘要”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模糊匹配检索,查阅近20年来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综述,从而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
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主要是采用心理测量量表来测量评定的。国外用来测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量表很多,常用的有MMPI、SCL-90、16PF、EPQ、BDI、STAL、GHQ-20等,其中MMPI用得比较广泛。我国常用的量表大部分来自国外,使用较多的有:SCL-90、EPQ、16PF、UPI、MMPI、SAS、SDS、LES等。其中,SCL-90的使用最为广泛,近年在进行心理问题筛查时多与EPQ、16PF等结合使用。虽然这些测量工具对于研究我国民众心理健康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等诸多原因,使得这些测量问卷在应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大部分量表测试效果比较单一,有的只是针对某些心理因素或症状,而不能全面地反映受试者心理健康的实际状况。如在我国广泛应用的SCL-90量表,最早应用于评定心理治疗,包含了较多的精神病症学内容。因此,研制适合我国大学生使用的量表显得尤为迫切。
文献中有些常模是建立于上世纪80年代,如今已是21世纪,不论是社会大环境,还是大学生个体,变化都无处不在,所以急需建立新的常模,适应时代的变化。通过与新常模的比较,才能更加准确地反映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达到研究的最佳效果。
在数据处理时,大部分研究运用SPSS统计软件计算平均数和标准差,并分别进行t检验、f检验、x2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也有研究运用SAS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的。
二、研究内容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涵
对于什么是心理健康,不同学者的理解不一样。Diener指出心理健康的三个重要标志:(1)主观性。心理健康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客观条件只作为影响主观体验的潜在因素。(2)积极性。心理健康并非仅仅是消极因素少,同时也是积极因素较多。(3)心理健康应包括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学者刘华山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上的完全的康宁或完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一个人充满生命的活力,有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潜能与社会功能。还有学者认为心理健康应包括:能积极调解自己的心理状态,顺应环境;能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和完善自己。宋德如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活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还没有一个称得上是权威、为国内外研究所公认的标准。国内外很多学者作了长期的专题研究,提出了各自的心理健康标准。各种标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和不同。目前较受大家赞赏和认同的是世界精神卫生学会关于心理健康的4项标准: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对待工作和职业,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根据我国大学生学习与工作实际,岳群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以下几方面:认知正常、情绪良好、人格健全、人际关系协调、自我意识恰当。高永贵等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个性》一书中提出的心理健康9条标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王极盛同志《在青年心理学》中提出的青年健康5条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做的3项新规定,结合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状况,提出了判断大学生心理健康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仔细观察对比:①是否有满意的心境和正常的学习态度。②有无和谐的人际关系。③能否客观公正地审视评价自己。④有没有完整的人格。⑤个人能否与社会协调一致。⑥个人的心理特点是否符合相应的年龄特征。
3.大学生的健康现状
2002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中指出:一项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其中20.3%有心理问题。大学生中存在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关系不良、人格障碍、精神疾病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约占16-30%。而大学生因失恋、学业压力、人际冲突、生活受挫等而自杀的现象更是让各大高校防不胜防。
李晶等对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表明,大学2年级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对于1年级的新生来讲,大学生活要比高中生活丰富精彩,新鲜轻松,主要面临对新环境以及学习方法的适应,心理问题相对较少;3年级是比较稳定的时期,是他们进入专业课学习时期。进入高年级后,因面临就业,考研压力等,使得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又有所回升。
吕一军、牛等的研究表明,心理健康状况也存在性别差异。女生在人际关系方面优于男生,女生恐怖因子得分要高于男生,男生敌对性、强迫性和偏执性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
谢桂阳、程刚在对贫困生的调查结果中显示,与非贫困生相比较,贫困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性和精神症状5个因子以及总均分和阳性症状均偏高。而城乡生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也显示,农村学生相对城市学生有较多的不适应,加之自卑感和自身交往能力不足等因素,其中一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常发生障碍,主要表现为:不敢交往,不善交往或容易发生冲突,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经历着更多的矛盾与困惑。
齐平、张艺馨等在对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比较研究发现,独生子女大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要优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大学生比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更合群,开朗,更加敢为,而世故性和紧张性的得分则更低。
邓香兰等研究表明,职业技术学院、民办高等院校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较,他们可能存在更深程度的焦虑,敌对和恐怖情绪。
4.影响因素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加入WTO后国际竞争的加剧,对人们的心理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震荡,在这样一种社会大背景下,大学也不再是宁静的港湾,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使得一些大学生原本就脆弱的心理防线受到了空前的冲击和挑战。久而久之,引起了心理的迷乱和失衡。
(2)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失。由于家长对他们的过高期待,过分保护,使其对家长的依赖性强,导致他们认知和情感发育不正常。另外,在高考指挥棒的调遣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忽略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心理健康知识匮乏,导致学生心理调适能力不足,进而使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不足,埋下了诱发心理问题的隐患。
(3)大学生有自身的心理特点。其主要表现在: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群体,他们在性格、意志力和对事物的认知及情感各方面都有别于高中生和成年人,情感方面比较热烈,认知方面明显不足,具体表现为对社会制度、人际交往和爱情等诸多方面的认识不完善,不成熟。同时,他们的自制力也相对较差,做事常常随心所欲,缺乏长远目标,计划性不强。加之现代社会竞争和市场经济加强,各种形形的信息带来人们心理的复杂化,学业、就业的压力,情感方面的挫折等,很多大学生经常感到压抑,但由于自身认识不足、心理方面知识的缺乏或顾及个人隐私等多方面因素,他们的郁闷没有得到及时释放,经过长时间的积聚和沉淀,便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
5.干预措施
(1)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在各种心理干预形式中,个别咨询是最主要,并应用最多的辅导方式,也是最能解决深层次问题的辅导方式。主要应用认知疗法、领悟疗法、森田疗法、放松疗法等。近年来,团体心理咨询与训练也得到进一步加强。Deckro等采用松弛和认知行为技巧的团体训练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每周一次、每次90min、共6周,团体活动结束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焦虑、悲哀和压力水平大大的降低。高文风等采用阅读疗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干预,发现能有效地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由于团体的独特优势使得团体咨询在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时发挥着重要作用。官锐园等以人际交往小组活动的形式对10名大学生进行为期9周的训练,实验前后分别测查16PF,并通过主观评价量表判断训练效果。干预结束后,其16PF项目以及自评测量多数项目表现为明显改善。说明团体训练对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有短期效果。
(2)心理健康教学。心理健康教学作为干预的重要手段正越来越得到重视,继1987年浙江大学在国内最先系统地开设了心理卫生课程,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心理教育咨询机构,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各种社会实践及校园生活中,提高适应能力,对学生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培养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
(3)综合心理辅导模式。俞少华等将心理健康教学、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相结合对大学新生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心理健康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干预结束后被试人格结构改善、心身症状减少、自我和谐促进、社交能力提高。黄万琪等对高校心理健康干预模式进行了探索,采用心理教育、心理预防、心理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对某院大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干预,干预结束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前提高。
(4)体育运动。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West等的研究发现非洲舞蹈和瑜伽都能减少大学生的知觉压力和负性情感。国内很多研究者精心设计体育教学方案,研究不同运动项目、不同运动强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如练太极拳的大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且习练太极拳年限越长,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利用健美操俱乐部、艺术体操选项课及女大学生经期心理健康教育等实验进行干预研究,证实了体育运动对于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结束语
学者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在不断地深入,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表征、成因和解决策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以后的相关研究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本文大多数文献是以西南科技大学学生为样本所进行的研究,这些研究所提出的建议对所在学校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较强的指导作用。但是样本的来源不同,也是造成研究结果不一致的主要原因之一。混杂的样本必然导致研究结果的多样化。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影响因素防护措施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是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各种观念的冲突,利益的选择,尤其是一些社会不良现象,使得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矛盾。大学生正值青春期,世界观、人生观正在逐步形成,心理尚不成熟,情绪波动较大。步入大学校园,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父母,初次尝试独立生活。面对生活环境的突变,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的增大,人生理想和现实矛盾等诸多问题,许多人因苦无良策或处理不当,而陷入困惑、焦虑、失望和痛苦之中。这使得大学生人格弱点浮现出来,形成心理问题,更有甚者表现出激烈或异常的行为。
根据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和王建中教授运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16PF)、“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量工具,抽样选取北京市23所高校6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其中16.51%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
目前,大学生已成为心理问题和疾患的高发人群。根据调查显示:大学生中有49.2%的人表现出焦虑,48.4%的人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还有31.7%、32.5%和34.9%的人表现出冲动、消极和懒散。其他诸如紧张、偏执、失眠、孤独冷漠和思维凌乱等都达到了20%以上。
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中国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要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就必须根据他们的实际,分析他们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生活因素。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可以说是要风得风,要雨给雨。但在大学里,大家都是平等的,在丧失了对父母的完全的依赖,由一家的焦点突然变成班级里平凡的一员,多少会给心理造成一些影响。而且现在大多数学生上大学前都没有住校经历,没有与他人共居一室的生活经验。而这种亲密接触显然就会产生一系列冲突问题。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他们大都以一种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来看待或者处理。但是这种自私自利,处处要人迁就,不以诚待人,只会激化矛盾,导致部分学生出现一些负面心理问题,这其中主要的问题就是挫折感和自卑心理。
2.学习因素。
大学生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好好学习,出人头地,不仅是他们自己的事,而且关系着全家的前途和命运。进入大学后,大学生在学业上面临的主要问题是:(1)学习压力大。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在大量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参加普通话培训、计算机过级、英语过级等。有些学生为了保住高中时代的佼佼者地位,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学习负荷过大,长期处于紧张的学习气氛之中,必然导致他们精神压力过大,心理负担过重。(2)学习目的不明确。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对大学各专业认识不足,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缺乏规划。因此,进入大学后发现自己对所学专业知识缺乏兴趣,更有甚者抵触厌恶,产生厌学情绪。没有兴趣的学习是痛苦的,如此这般敷衍应付日常的学习任务,视学习为苦差事,更加重了大学生精神上的压抑、心理上的迷茫。有些学生明显感到学习时注意力不像中学那样集中,课堂上不专心听课,不能集中精力思考问题。大多数人不再像中学里那样是佼佼者。承受家长太多和太大希望的大学生,脆弱、敏感、孤独、心理压力大。
3.情感因素。
受西方开放“性文化”的冲击,随着青春期性机能的成熟和性意识的觉醒,“恋爱”成为校园里流行的风气。当前大学生恋爱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低龄化。有些大学新生一进校门就开始寻觅恋人。二是公开化。当前的大学生谈恋爱已没有任何隐蔽性可言,校园里热恋的男女学生在众目睽睽之下相互依偎搂抱也不足为奇。三是从众心理。有的学生本来无意谈恋爱,但同寝室其他学生都有男(女)朋友,为满足虚荣心也去谈一个。四是轻率心理。有的大学生把恋爱当作一种感情体验,寻找精神刺激,填补空虚,打发寂寞的课余时间,奉行“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的情感体验。这一时期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及行为的产生与其性心理发展密切相关,与性有关的各类问题日渐增多,如:性意识、、性压抑等。但由于心理的不成熟及学校性教育普及程度不够,恋爱与性心理适应不良,给他们带来了许多心理压力和困惑。
4.人际关系因素。
部分大学生不善于人际交往。大学生远离父母,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开始集体生活,多少会有一点孤独感。大家来自五湖四海,由于个体生活习惯、性格、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在人际交往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不和谐。但是部分学生在很多时候完全凭自己的感觉行事,不懂得谦让。还有些学生由于口头表达能力较差,害怕与人沟通,把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封闭起来,而误解正是产生于这样不恰当的沉默。这些不合理的做法,极易激化小小的不和谐,产生难以调和的冲突,使学生们的孤独感进一步加剧,产生压抑和焦虑的情绪,出现反感和厌恨的心理,严重者甚至出现暴力行为。
5.就业因素。
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大学生毕业由国家分配逐渐走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大学生的职业稳定感荡然无存。就业压力很大,尤其是高校逐年扩招带来的大学生人数激增造成的就业难问题,使当代大学生的心理超负荷运转,既认同竞争,赞成双向选择,又担心大学生供大于求及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使竞争不平等、机会不平等;既想考研,又担心失去就业的机会;择业时既考虑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又担心个人前途的发展,等等,各种担心折磨着他们脆弱的神经,精神压力如此之大使他们无法轻松地学习和生活。
这些学生大多数还不能正确认识到自己正饱受心理问题的影响,基本上得不到心理专家的帮助,甚至下意识地排斥接受心理辅导。大部分人还忍受着朋友、家人的误解和责备,无法和他人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因此,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卫生教育,有义务及时开展心理教育,有责任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使每个学生都能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接受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
三、主要防护措施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们能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教会学生们做人做事的准则,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培养人际交往技巧。
首先应该让学生懂得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是指将自己设想为对方角色,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和处理问题。心理上的角色互换是消除猜疑、嫉妒心理的最好方法。如果能与别人进行心理互换,将自己置于对方角度,处处为他人着想,那么各种偏见和误解都会因此而“烟消云散”。
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会付出、互助互爱的精神。一个好汉三个帮,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没有朋友的帮助,光靠个人英雄主义的单打独斗是很难获得成功的。但“欲取之,必先与之”,想要获得别人的帮助,最好的办法就是平时去帮助别人。同样,想要获得别人的爱,就先要去爱别人。人生之路难免遇到坎坷、碰到困难、遭到失败时,这时候往往对人情世故最为敏感,最需要友谊和帮助。如果先前经常关心他人,帮助别人,这时候朋友们也一定会回报你温暖的安慰、及时的鼓励。
3.主动沟通。
任何一个学生或多或少地会出现一些阴暗心理。教育工作者必须以朋友的身份多与学生们沟通,细致地了解学生所想,体贴地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必须用真挚的情感,从尊重其自尊心入手,以唤起他们对自己的正确认识,使他们真正体会到错误,找出根源,激发积极的心理,增强自信心,增进上进动力,进而把好的品德、好的行为、好的学习成绩保持下去,不断向更好的方向转化。
4.开展全面心理咨询与辅导,进行重点的专题教育。
首先,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并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如艾森克个性量表测量、人际关系测量、考试焦虑测量等)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长、智力测试及分析、非智力因素测试及分析和心理咨询记录等,将存在不同心理问题的个案进行分类整理,建立个人心理档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可以从宏观上把握学生的心理轨迹,便于教师更有效掌握学生的情况,引导学生在和谐环境中成长,并对存在心理异常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及时治疗,从而提高对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从微观上防患于未然。
其次,开展全面心理咨询与辅导。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要以面向全体、兼顾个体、解决困扰、注重发展为原则,分层次、分阶段、多途径推进。这不仅可以指导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向心理平衡的方向转化,而且可以及时发现精神方面有疾病征兆的学生。但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不仅仅是针对部分异常心理的学生,更重要的是面向心理健康的全体学生。其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自尊、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参考文献:
[1]樊富珉,王建中.北京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VOL 22,(4).
[2]刘进.大学生心理疾患原因探析.青年研究,2004,(12).
关键字: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001-02
当今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就业、实现自我价值等多重压力,寻求社会支持是大学生排解焦虑、摆脱困境的有效途径,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和正确行为模式的形成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社会支持的含义
社会支持是一个多维度概念,在不同的研究领域或不同的角度对其有不同的理解,所以迄今为止,对于社会支持的内涵在各个学科之间乃至学科内部都未能达到统一。《当代社会科学大辞典》(1995)认为,社会支持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联系,这种联系在个体面临困难或威胁时,可以为个体提供精神或物质上的帮助,是心理社会压力与心理障碍之间的中介因素之一。就国内已有的研究看来,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李强认为,“从社会心理刺激与个体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角度来看,社会支持应该被界定为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能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李强,1998)陈成文认为,从社会学意义角度上来说,社会支持是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陈成文,2000:131)贺寨平从社会网络的视角出发,指出个人的社会支持网就是指个人能藉以获得各种资源支持(如金钱、情感、友谊等)的社会支持网络,通过社会支持网络的帮助,人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危机,并维持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行。(贺寨平,2001)行红芳从社会支持的狭义意义上作出理解,认为社会支持是一定的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行红芳,2006)See man T. E. 从社会支持的内容来界定,认为社会支持包括:信息支持(帮助个体认识到引发困境的事件,并找到解决困境的资源和策略)、工具支持(提供实质的服务、财力支持以及特殊援助)、情感支持(用关心、安慰等让个体感觉到自己的价值)三个方面。(See man,T. E.,1991)。
二、国外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
在西方社会,心理健康问题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之后,历史上不同时期都有很多学者重视心理健康问题,但是真正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研究还是从20世纪开始的。近代的心理卫生、心理健康运动是20世纪初由美国人比尔斯(Beers)倡导的。他于1908年在家乡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康州心理卫生协会。近些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是很值得关注的,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同学都会感到郁闷、无聊、厌烦等。从高中过渡到大学,很多同学都不适应。现在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价值观的多样化。现代大学生都非常重视自我的感受、判断和对现实的体验,从中形成自我价值取向。但是尽管他们的信息、知识比以往的大学生要多,可是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却变得更狭窄。一方面是因为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另一方面是对自我环境的过多关心,使他们缺乏对现实社会更广泛的关注。
2.对人际关系的敏感。在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中最强烈感受到的是,80%以上的心理问题与人际关系(包括异性恋爱关系等)问题有关。他们在人际关系中不是通过相互交流来确认自我与对方的关系性质,而是尽量做到既不伤害对方,也不让对方伤害自己,以采取“回避”的方式居多。
现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值得我们每位老师学生关注的,从历次大学生暴力事件中,需要人们引起高度重视与关注的是发生异常心理问题的原因,研究认为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的因素。第一,社会环境的因素。当今大学生与网络关系日益密切。网络带给了我们科技的发展,信息的流通。然而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负面影响,有些未成年学生也迷恋上网络,放弃学业。还有一些成年人也每天迷恋网络。在网络中待的时间长了,就会感觉到生活太无聊了,最终会导致他们产生迷惘,严重者有的自杀,有的会对别人造成伤害。第二,家庭因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会给我们带来和谐的生活,家庭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产生影响:①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问题。很多成年人出现的心理毛病基本上缘于儿童和青少年。在临床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中,父母教养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之理论已经确立,其中精神障碍和不适应问题的诊断技术的确立受这种理论的影响很深。②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现在父母与子女关系大致可以分为:A、拒绝的亲子关系。父母对子女教养在感情上或态度上表现出拒绝倾向。B、支配的亲子关系。父母对孩子支配过头,把孩子当成父母的所有物,想用绝对权力去统治子女。C、过度保护的亲子关系。为孩子担心不安恐怖,经常用过分的保护去消除这种不安感情。D、服从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要求和意见,不管是什么都无条件接受,并以此感到满足。第三,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欠缺。学校教育在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但尚没有形成完全健康的人格。从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困惑看,许多都是由于人格障碍而导致的。针对当前的现状,高校应逐步完善两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建立专业化队伍,强化心理咨询功能。其二,心理教育课程化、多渠道开展。
三、我国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
1.对心理健康研究的重视程度加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入,社会竞争不断加剧。据预测,进入21世纪后我国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将更加突出。在2020年的疾病总负担预测值中,精神卫生问题仍将排名第一(殷大奎)。因此,开展心理健康的教育和普及工作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一项重要和十分紧迫的任务。
2.心理健康研究内容逐步丰富。目前,虽然我国还没有像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那样的大型心理健康研究机构,但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心理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也在行为、系统、分子水平上开展心理健康研究。
3.较系统地开展了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在心理健康人员专业培训方面,目前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学校中从事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教师的培训,另一方面是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的培训。
四、研究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意义
1.研究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理论意义。家庭支持作为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对大学生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是在研究大学生社会支持时不可避免的研究领域。通过对大学生家庭支持影响的研究,有利于丰富有关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理论研究,建立更加完善的大学生社会支持理论体系,为进一步研究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提供理论和方法范式。
2.研究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现实意义。以大学生为被试对象研究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可以揭示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探讨社会支持在促进大学生获得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状态中的作用,以及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中各种支持之间的相互联系,还能为学校确定正确的教育教学方式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帮助部分家庭支持缺位的大学生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政策提供理论和方法思路,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保健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J].天津社会科学,1998,(1):67.
[2]陈成文.社会弱者论――体制转换时期社会弱者的生活状况和社会支持[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
[3]贺寨平.国外社会支持网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1,(1):76.
[4]行红芳.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系统与需求满足[J].中州学刊,2006,(3):120.
一、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2008年以来90后开始进入大学校园,并逐渐成为其核心,到目前90后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主要群体。与此同时,关于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也日渐丰富,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一些调查研究表明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好,90后大学生具有一些非常优秀的品质,但是90后大学生生活的时代大背景的独特性注定90后大学生会产生一些与以往大学生完全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十分必要。
徐辉、彭秀芳、梁凌寒认为“90后大学生与80后大学生相比,在自我状态上存在差异,90后大学生被试中,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分值相对最高的大学生所占比例最大;90后大学生和80后大学生在自我状态上的相同之处,即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相对最高值的人数比例都是最少的”。王君君认为“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人际关系带来的心理困扰;二是学习环境变化带来的适应困难;三是就业困难造成的精神心理压力”。刘艳艳认为“90后大学生在强迫症、抑郁症、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症这些心理障碍的患病率比较突出”。总的来说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待自己:最明显的特征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或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然后内心焦虑,有很多冲突,很多困扰。第二,对待他人:交际能力差,团队意识薄弱,不会主动关心别人,叛逆意识强烈。第三,对待环境:心理脆弱,耐挫力差,沉迷于网络,追求享受。所以对90后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和迫切。
二、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现状
1890年,著名的心理学家James将自我明确的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前者是自我的主动分布,后者是自我的被动部分。主体我负责认识、调节和指挥个体的互动,客体我是被注意、知觉和思考的客体。当个体自我意识指向自身时,即,对自身仪表、能力、性格的了解和认识等等,称为私我意识;当自我意识指向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时,即,自己在他人眼中地位的理解等等,称为公我意识。在自我意识提出之始,由于James认为“主体我的本质是不可决定的。因此出于实证研究的目的,心理学家的兴趣应集中在客体我即自我概念的研究上”。所以在认知革命出现之前心理学关于自我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客体我及有关的各个方面。80年代之后,受皮亚杰等认知理论家的影响,心理学对于自我意识的研究慢慢重视起主体我方向。
蒋灿等人认为按照意识活动的不同层次可以把自我意识分为不同的类别,从意识活动的形式来看,可以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类型;从意识活动的内容上来看,自我意识可分为对身体自我、物质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的意识。从意识活动的指向来看,自我意识还可以分为私我意识和公我意识,相当于James的理论中的主体我和客体我。由此可见自我意识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系统,在研究中很难考虑到它的所有层面,所以在研究中我们一般选取它的某些层面进行研究。
对自我概念的测量作出开创性贡献的是Coopersmith,他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总体评价,并据此编制出自尊测量问卷(SEI),这是一个单维建构的问卷(1967)。在这以后逐渐出现了多维度自我意识问卷,美国心理学家E.V.Piers及D.B.Harris于1969年编制了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hildren‘5Self一ConeeptSeale),1974年修订了儿童自评量表。该量表包含80项是否选择型测题,从六个方面考察自我意识,即: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但是这些测量还是主要集中在“客体我”方面,Fenigstein等人编制的自我意识量表(SCS)首先考察了“主体我”的方面。Fenigstein,Scheier和Buss(1975)提出了自我的两个方面的划分,即自我的某些方面是隐秘的、他人无法知道的;另一些方面是公开的,表现在他人面前的,是与他人的关系密切相关的。他们把自我的前一个成分定义为“私我”(private self),后一个成分定义为“公我”(public self)。赖文龙使用的自我认识问卷从个性自我、道德自我、倾向自我、社会自我、虚拟自我五个维度来研究自我意识。
三、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大学生由于处在人生的特殊发展时期,学校环境的相对闭塞性造成了大学生认知上的偏差,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的能力,很容易受到各种打击。这时就会增加他们内心的冲突,自我激励、肯定和自我否定、放弃在他们的心中进行着激烈的对抗。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好这些比较偏激的思想,他们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偏离人生的正常轨道,走向危害社会的不归路。所以,对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已经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
【关键词】 精神卫生;健康教育;结果评价(卫生保健);学生;贫困
【中图分类号】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8-0737-02
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给予更多经济援助和勤工助学机会的同时,制定综合模式,实施长期、有效的系统心理干预是塑造和培养健康人格的重要措施。但由于高校心理咨询人员不足,部分少数民族贫困生缺乏主动求询和与人沟通能力,往往不愿意或不能有效向教师表述心理困惑。为改善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笔者尝试以“朋辈辅导”为核心[1],构建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通过张贴海报招募自愿者,从云南省5所高校(云南中医学院、昆明医学院、云南民族大学、云南财贸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家庭月平均人收入低于150元的987名贫困大学生中,招募到94人为被试;年龄为18~25岁,平均(22.73±0.98)岁。
1.2 方法
1.2.1 实施前的准备 首先,编制“朋辈心理辅导手册”,其内容包括民族心理特征、朋辈心理辅导的实施原理、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背景、方法、技术、活动项目和常见心理障碍的识别等内容。其次,统一指导语,对被试进行心理测量,测量工具包括:(1)防御方式问卷(DSQ)[2],包括不成熟防御、成熟防御和中间型防御3个分量表,共88个条目。(2)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2],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3个因子,共10个条目。本研究根据大学生实际情况,对量表中的一些文字条目进行了修订[3]。(3)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4],包括16种主要的人格因素。最后选择被试中领悟力较好、自愿参加的8~10名被试与本院“学生心理兴趣小组”的2名学生构成“朋辈心理辅导”一级小组,就手册的相关内容进行4周的团体心理咨询技术培训。
1.2.2 教育模式 (1)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讲座[5]。考虑少数民族贫困生心理较敏感、自卑,在张贴海报时,不用“贫困生”等带有歧视性的语言进行宣传,而采用“自强、自信、自立”等标题进行,但讲座内容与贫困生如何确保心身健康、少数民族学生如何认识文化背景差异等密切相关,讲座后只对少数民族贫困生进行测评。(2)以“朋辈心理辅导”一级小组成员为主,教师定期督导为辅,促使一级小组的每个成员均确定被试中的8~9人为二级辅导对象,开展“交朋友”、“做游戏”、“热座”、“情景分析”、“角色扮演”等活动[5]。之后,仍选用上述3个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2 结果
2.1 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少数民族贫困生人格特征的影响 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经过综合心理健康教育后,乐群性、敏感性、忧虑性、自律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变化不明显。见表1。
2.2 健康教育前后贫困生防御方式及社会支持得分比较 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经过以朋辈辅导为核心的综合性教育之后,DSQ的得分均有所改善:除躯体化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不成熟防御因子如投射、被动攻击、退缩、抱怨、幻想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成熟防御机制中,升华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压抑、幽默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中间型防御机制中,除解除、假性利他、消耗倾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回避、理想化、伴无能之全能、隔离、交往倾向、期望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SSRS得分中,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2。
3 讨论
以朋辈辅导为核心的综合心理健康教育,对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防御和社会支持有所改善。心理防御机制作为一种潜意识的心理机制,当贫困压力、生活学习与人际困难刺激引起情绪波动时,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使用自己较能接受的防御方式来解释和处理主客观之间的冲突[3]。防御方式较成熟,表示心理成熟度较高;反之,则易因为心理不成熟而引发各种不良应激反应[6]。同时,是否能得到有效的社会支持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方面[7-8]。但是,过多应用不成熟或中间型防御方式应对困难者,往往难以获得有效的支持感。经过以朋辈心理辅导为核心的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后,被试DSQ多数因子得分改善明显,不成熟防御机制中的投射、被动攻击因子、退缩、抱怨、幻想减少,成熟防御机制中升华增强,中间型防御机制中除解除、假性利他、消耗倾向外,均有明显改善。说明贫困学生逐渐学会并尝试用成熟的、有利于心理健康的方式应对困境,中间型、不成熟型防御的减少还提示,通过综合教育,使中间型向不成熟型转化的可能性降低,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正是由于心理防御的改善,使部分贫困生积极面对困难,寻求社会支持,因此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均有明显改善。说明一方面农村大学生主观上感受到了社会的支持与理解,对于维护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支持利用度的改善使学生认为社会可供利用的资源增多,为干预结束后大学生自我调节提供了可能,也为进一步开展专业心理咨询奠定了基础。
以朋辈辅导为核心的综合心理健康教育对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的改变并不明显。不同人格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压力体验与应对方式。经过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乐群性得分增高,敏感性降低。提示部分贫困学生从心理健康教育中获得的积极支持使其面对困境时能热情、乐观地与人相处,人际敏感降低,交往有所改善。忧虑性的降低预示,安祥、沉着、情绪稳定的人格特征正在部分贫困生中得到培养。研究表明,人格是所有心理现象相对稳定的特征性总和[9]。少数民族贫困生的人格构建于一定的民族心理之上,与精神文化关系密切。各民族贫困生在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中,依靠传统社会的封闭性,使其独特的精神文化长期保持稳定[10],改变非朝夕之事。本研究与此结果一致,大部分分量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在进一步研究和制定教育方式时,应考虑民族文化间的冲突对内心冲突的构建作用,进行文化的多元价值干预。
面对日益增多的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常感力不从心。制定系统的“朋辈心理辅导”措施,既可提高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又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必须注意,学生团体本身也具有学习任务和贫困压力,因此本研究中配以专业心理教师,适时指导、开展讲座、个体或团体咨询,问题严重的学生还需接受正规咨询。
4 参考文献
[1] 樊富珉,王希林,马弘,编.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387.
[2]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15-129,42-46.
[3] BREND Q.
Hafen: Behavioral guidelines for health and wellness. Morrot Publishing Company,1988:123.
[4] 戴忠恒.修订卡氏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1988:1-20.
[5] 陈嵘,秦竹,赵宗翼,等.云南中医学院贫困学生实习前心理干预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4,25(2):207.
[6] 郭雪翠,李波,马宝骊.应激的心理神经免疫学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1,8(1):79-81.
[7] GOYNE JC, DOWNEY G: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the coping process. Ann Rev Psychology, 1991,42:401-426.
[8] THOITS PA.
Dimensions of life events that influence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 evaluation and synthesis of the literature//KAPLAN H. eds. Psychological stres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83:33-103.
[9] 楚更五,秦竹.医学心理学.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43.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设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探索 基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研究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途径研究 近年来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综述 浅谈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研究 航海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体系框架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心理资本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立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浅析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3-07].http://.cn.
[3]张颖,赵红革,孙旭春.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和对策[J].心理健康教育,2007(10):67-68.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整合
0引言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受到政府、学校和教师等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有关研究也逐渐增多,但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整合的研究却显单薄。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资源整合与开发利用的问题,因此,加强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整合的研究,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1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的界定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能够被教育者开发利用,有利于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目的,影响和改变大学生的心理认知、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各种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资源等。①物质资源。包括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提供的各种场地、设备和材料等校内、校外资源。如校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咨询室、心理宣泄室、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场等;校外的专业心理医院、心理服务机构等。物质资源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物质保障。②人力资源。主要包括课程教师、心理咨询人员、心理辅导员、班主任、辅导员、心理信息员等。人力资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的核心,其中课程教师又是人力资源的核心。③活动资源。活动资源是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的和内容,由学生自主参与的有组织的各种校内外心理教育活动和社会心理实践活动。如团体辅导、朋辈心理辅导、心理知识竞赛、心理健康月活动、“心路历程”活动、心理电影赏析、心理剧表演、社区心理服务活动等。活动资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的关键。④信息资源。主要包括各种心理学书籍、各种心理报刊杂志、心理网络媒体、心理电影电视、心理讲座等。信息资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的延伸和补充。
2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整合的现状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实践教学资源分散、闲置、浪费等问题,特别是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配置的问题尤为突出。
2.1活动资源缺乏,效果不理想
一是实践教学计划方案落实不到位。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开设36个课时,其中实践学时18个。但有的地方高校只开设了18个理论学时,而没有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计划和方案,或者有计划和方案但由于相应的保障不到位,使得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不够规范,实践教学的计划和方案不能有效落实,实践教学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断层和落空。二是活动开展少,效果不佳。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时比较紧张,加上多合班上课使班级规模过大,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体验课、活动课等往往没办法开展,而各种课外校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仅开展次数少且多流于形式,整体效果不太理想。
2.2物质资源不足,使用率偏低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物质资源相对比较缺乏,且条块分割、相互封闭,大量的物质资源或用于单一目的或为单一对象所使用。譬如,校外的心理服务机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地等多为社会所有;校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有的只有几小间用于心理咨询的咨询室,设施简陋,图书音像资料缺乏,心理训练活动场地不足,且大多挂靠在学工处或校团委;学生能力培养基地大多分属于各专业教学单位;校内的各种素质拓展设施也根据工作性质分布得较为零散。加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脱节,活动中往往缺乏统筹和协作,各自为政,资源重叠使原本稀缺的资源更加捉襟见肘,大大限制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功能的发挥。
2.3人力资源分散,利用率不高
一是现有人力资源没有形成合力。目前,各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过程中普遍感觉师资数量不够、质量不高,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且大多来源于德育工作者、行政管理和医务人员,因其缺乏坚实的心理学理论功底使其工作实效受到影响;学校的其他人员如学科教师、各类管理人员、学生群体等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力度不够;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课程教师由于归属在教学院系,除了上课以外,较少参与实践环节的工作;校外心理健康教育有关人力资源利用率不高,联系不密切,即使是已经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之间也缺乏配合与协调。同时,校内以及校内与校外心理健康教育人力资源之间也没有形成合力。二是现有人力资源利用存在误区。如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德育化、医学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化、咨询化、测验化等现象比较严重,这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2.4信息资源庞杂,作用有限
一是纸本资源种类有限。学校图书馆、院系图书室等地可供借阅的有关心理学书籍、心理报刊杂志种类相对较少,其中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杂志刊物就更少;二是数字化资源庞杂,作用有限。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间和渠道,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但当前网络资源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比较薄弱,网络资源或者没有全覆盖;或者专业学科知识的内容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少;又或者缺乏新意和针对性,效果不理想,对学生的影响十分有限。
2.5开发整合不足,优化程度低
部分地方高校盲目追求高定位而不顾现实基础和条件,重物力资源开发轻人力资源开发,重外部资源争取而不注重内部资源的优化。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存在资源配置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客观上实践教学资源稀缺。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形成具有历史性,但各地方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都不长,自身资源积累有限,供给不足。资源“瓶颈”成为制约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原因。二是主观上资源意识淡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及其资源整合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部分地方高校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大而全”的心理以及“本位主义”的思维方式,影响着高校的管理者和高校的资源配置,致使现有的实践教学资源得不到科学、统一的规划建设和实施利用,这是制约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整合的根本原因。
3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的整合路径
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资源整合的基本路径就是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视为一个系统,通过对系统各要素的加工与重组,使之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合理的结构,实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整体优化,协调发展,发挥整体最大功能,实现整体最大效益。
3.1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观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方式和利用程度。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实效不尽人意,固然与实践教学的资源“瓶颈”有关,但更多与人的资源观念有关,与在这种资源观的指导下整合利用了多少资源有关。因此,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资源观是科学鉴别、合理整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的前提和先导。首先,要坚持以心理科学理论为指导,反对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娱乐化、商业化、虚无化的倾向。其次,要树立资源效益的观点。资源永远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取得实效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支撑,要节约资源,更要善于发现、挖掘、培育和保护资源。最后,要树立“大教育”的观点。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置于学校、社会“大教育”环境之中,共建共享,共同构筑社会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格局,变学校资源、社会资源为课程资源,建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体系,实现师生、校地、校社共同成长,一起发展。
3.2整合优化资源结构,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最佳功能
1)加强高校组织、人力资源整合。要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必须整合学校的各种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各级各类人员最大的心理教育功能。一是地方高校应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牵头,统筹宣传部、团委等党委工作部门以及教务处、学生处、院系等教学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整体规划、制度建设、管理监督和控制激励,保证实践教学资源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二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开展过程中,要加强各类人员的协调配合,利用现有条件,发挥整体的最大功效。譬如,利用专职教师的专业优势开展团体辅导;利用专兼职教师资源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利用大学生群体力量,扶持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团,积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利用校外心理健康教育人力资源优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理论研究与学术交流等。通过整合各类人力资源,使其纵横联系形成合力,多渠道、多形式地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活动。
2)加强校园心理文化资源整合。校园心理文化活动是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对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有着重大影响。校园心理文化建设要秉承办学理念,以校园各类活动为载体,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文化氛围;要充分发挥校内外各种人力资源的作用,经常性地组织内容丰富的心理讲座,引导学生感知心理文化、领悟心理健康发展规律;举办心理沙龙、心理情景剧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创办心理健康报、手册等,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热爱人生。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心理教育的作用,鼓励大学生在积极参加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同时,经常关注自我心理状况,丰富积极的心理体验,维护自我心理健康,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3)加强心理网络资源建设。学校可以在互联网上创办具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的网站,开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主页,设置领导介绍、师资力量、管理机构、实践基地、活动信息、成果展示等相关模块,统一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资源,使其优化整合,实现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新的历史条件下,伴随着高校扩招生源的复杂化、独生子女的增多以及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不仅体现出个体特殊心理发展阶段呈现出的特点,而且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的特征。如何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成为各高校和教育者们所关注的大学生培养的重点。在这一过程中,大学校园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着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作用。大学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它通过规范、暗示、潜移默化等形式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行为习惯等方面,对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而直接的作用。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本文以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以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分三个层次,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并提出建设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对策。具体而言,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本文的写作背景、意义以及文章的创新点,并对校园文化的概念和大学生心理的特点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以“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分析了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功能体现和特点;第三部分,从校园物质文化的层次具体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提出了优化校园物质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第四部分,从校园制度文化的层次具体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提出了规范校园制度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一长的具体对策;第五部分,从校园精神文化的层次具体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提出了内化校园精神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第六部分,以结语的形式对全出总论。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生心理影响研究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处于激烈竞争的时代,所谓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领域肩负着为21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实践表明,要想有效地完成此重任,就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其必然的重要工作目标。而心理素质作为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础和关键一环,其重要性随着西方思想渗透、传播媒介增多等社会因素的变化日趋凸显。高校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课堂,更应该积极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保障其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继而走向社会为国建功。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呢?在有关学者的研究以及许多高校的实践中都有一些有益的探索,但这些研究和实践大多侧重于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后的应对和处理,尤其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以个案的处理为主,仍然采取的是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了文化环境对整个群体心理的优化。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表现为“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的理论认为,人类心理是社会文化中的在,是与社会文化相互创生的过程,文化对于心理行为方式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心理学研究也应该是社会、文化框架中的研究,对于心理行为意义的理解必须以社会文化为参照的语境。那么,我们在研究大学生心理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了校园文化的作用,甚至因为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其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更为显著。如果能够正确分析这种影响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这种影响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必将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介于此,本文选取了这样一个题目,希望通过对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理论依据、作用机制及具体表现的分析,找到对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益的东西。
1.2研究意义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出发,研究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并提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出相应的对策,对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于如何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理念,但将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成长相联结的系统研究几乎没有。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往往在具体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与应对,忽视了大学生心理的成长与发展,忽视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浸染作用。由于“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的研究起步较晚,至今仍处于理论综述阶段,在此基础上形成心理学分支还存在着争论和对立的地方,所以针对大学生校园文化心理的研究十分少见。但是,作为社会先进文化代表的大学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心理成长显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其作用不可忽视。本文在综合有关“心理学文化转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锁定大学生这一特殊文化群体,从文化的角度审视大学生理的产生、发展、变化,深入探讨了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理论依据和实现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在实践中,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把重点放在了问题出现后的引导和处理上,即便对校园文化建设有所关注,也往往处于一种自发状态,缺少针对性和系统性。但介于大学生特殊的心理特点,他们在面对心理问题、处理心理问题上的态度和作法往往不利于这种“事后处理”型的教育方式,校园文化则能借助其方式隐蔽、作用持久的优势,对大学生的心理成长产生深远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3文献综述
1.3.1国内
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日益突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的关注。但在众多的研究中,往往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表现论述较多,而对于如何才一能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相对薄弱,主要集中在个体的自我调适、心理咨询与引导上。例如,魏莉莉发表于《当代青年研究》2006年第10期的文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研究》,介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主要存在的五大问题即社会适应、人际交往、情绪、情感和性以及自我意识问题,并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力图从课程、自我教育、心理咨询和体育运动这四个方面促进和完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些论述,对于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原因的分析较为成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熟,但涉及到应对往往更侧重于针对具体心理问题的调适与咨询、引导等,忽视了非病态的学生心理亦需要成长,需要完善。另外,随着“校园文化热”的兴起,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校园文化,提出通过建设校园文化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但相关的研究往往是点到为止,对于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以及具体的、可操作的应对策略更是少有提及。例如,陈启文发表于《思想政治教育》2007年第3期的文章《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防治对策》,在第四条防治对策中提出“应着重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尤其要净化网络文化,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和谐的环境”,但为什么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具体如何优化都没有论述。李琳发表于《滁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6卷第2期的文章《试论校园文化的心理功能》,在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之后,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示范、感染、激励、调适功能,并提出从优化校园环境、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发挥学生社团的主体作用、注重个别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五个方面作出努力。此文的论述虽进了一步,但仍不够系统,并且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持。
1.3.2国外
在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心理学尤其是技术心理学已经非常成熟,有关的研究与实践往往更注重技术性的处理方法,以心理咨询、心理保健为主要手段来解决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例如,美国在1940年前后就开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现在几乎所有的美国大学都设有心理保健、心理咨询类机构,并配有专职人员。’由于国外特别是西方对待心理问题远不像国内那么讳莫如深,心理咨询、心理保健的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此外,针对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国外的研究更注重物质文化层面的作用,如校园选址、整体布局、建筑风格对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例如,19世纪末,美国著名建筑师欧姆斯特(F.L.Olmsted)主持的伯克利校园的规划,主张学校应靠近城市,其环境应是自然的、公园式的,认为这种优美的环境能够陶冶和培养学生文明的习惯以及自尊和自重。再如,美国东南麻省大学的校园入口被特意设计成聚合性较强的围合空间,周围建筑底层局部架空,形成面向广场的灰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多层次的交往空间。国外这种校园文化建设的偏重,多少与技术心理学在西方国家的成熟以及西方人追求个性发展有关,对于我国大学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转贴于 1.4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4.1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文献综述,并对校园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这里校园文化指的是课堂教学以外的校园文化现象,涵盖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第二部分,介绍了“心理学文化转向”的有关理论,分析了大学生心理的校园文化特性,找到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的契合点。接下来,第三、四、五部分分别从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深入探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并提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本文的重点在分析研究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献搜集法,查阅国内外学者关于心理学文化转向、校园文化、大学生心理等的相关理论,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很多可资参考和借鉴的东西。
1.4.2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为两点:第一,以“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将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联系起来,分析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机制、功能体现及特点;第二,从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等三个层次,分析研究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
1.5概念说明
1.5.1校园文化的界定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应当是在“校园”出现时就存在了的,但“校园文化”一词在中国大陆的提出却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探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讨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校园文化概念的不同界定。其实,不同研究者对校园文化概念不同的界定并没有孰是孰非之分,而是每个人从不同角度分析、概括同一个问题的结果。本文认为,首先校园文化是一种社会亚文化,必然具备作为文化组成要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物质文化包括校园主体所处的校园环境、校园的规划布局、校园主体的消费倾向等;制度文化涵盖校园主体应当遵从的各种管理、奖惩等的准则;精神文化主要体现为学校的精神、学风、师德教风、人际关系等。三要素之间并不是径渭分明的,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校园精神文化,后者也要靠前两者及校园主体的行为表现出来,但归根结底三者都是在以不同的形式体现人的思想和精神创造。其次,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特殊载体或背景的文化,这一点决定了校园文化与其他种类社会亚文化的不同,师生员工特别是学生构成了校园文化的主体,内容涵盖上述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据此,本文对校园文化的概念界定如下:校园文化是课堂教学内容以外,师生员工在校园这个特殊环境中进行物质和精神创造的总和。
1.5.2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
随着高校扩招,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数量迅速攀升,特殊的年龄段、简单的社会生活经验、不同的生活背景,多重因素作用下,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呈现出复杂的状态。高校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把握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心理实施积极正面的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成长表现出的特点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认识。
1、特殊年龄段体现出的特点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一23岁,虽然在生理上已经步入成人行列,但单纯的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经验的缺乏,使他们在心理上还未真正成熟起来。
首先,大学生智力水平进一步发展,但缺乏相应的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经历过高考步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智力发展通常比较好,不存在智力低的问题。而大学期间,由于大脑机能的不断增强,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多,大学生的智力水平更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猎奇心理的存在以及别能力、自控能力的相对缺乏,也让部分大学生在面对一些新鲜事物时,表现出认知结构和思维的片面、肤浅及单纯,对真伪、好坏的识别能力差;并且在有些时候即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仍然执迷于错误的做法,无法完全自控。
其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但容易陷入自我为中心或消极情绪中。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生随着知识面的扩大和理解的加深,生活经验的丰富和个体需要的增长,开始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关注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迫切要求了解自己,并力图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中把握自己、认识自己,以追求自我完善。而在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的同时,生活阅历的有限、社会实践能力的欠缺,也造成了大学生自我意识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等方面的偏差。在自我体验方面表现为过强的自尊心和过强的自卑感;在自我认知方面表现为过度的自我接受和自我拒绝。过强的自尊心和过度的自我接受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往往表现为自我为中心,排斥他人的帮助、建议等。过强的自卑感和自我拒绝则会导致大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陷入消极情绪中,自我放弃。
再次,大学生的情感日益丰富,但也容易为一时的情绪所控制。大学生正值青年时期,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使其情感日趋复杂,并表现出强烈跌宕、不协调的特点。这种强烈情感的内容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多、生活空间的扩大、业余生活的丰富、自我意识的增强而日臻多姿多彩。但由于他们对社会的复杂性、自己欲望行为的合理性缺乏足够的正确认识,加之他们风华正茂,精力旺盛,自尊感强烈而敏锐,情绪容易产生较大的波动,带有明显的两极性:既表现为热情奔放、勇往直前,又表现为遇事不冷静,容易冲动和盲目狂热,为一时的情绪所控制。
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25岁之间,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正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的心理具有青年中期的许多特点,所处的环境又不能完全等同于社会上的一般青年。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社会对其要求以及学生的自我期望值都很高,特别是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心理容易出现各种问题目前国内外一些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不断增多,自杀、凶杀等一些突发或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不少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甚至存在着严重的心理疾患,这些心理疾患已成为影响大学生们健康成长的巨大障碍。调查显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大学生都是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在10%~30%之间。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其心理健康状况将对国民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产生深远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一直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下面将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涵义、常见心理问题、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等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情况做一综述。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涵义
1.1 心理健康概念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最早是由美国精神病学家 Sweeter于1943年提出的。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者在那种状态下,能做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且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这是一种积极的状态,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己。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上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体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心理健康的标志是:(1)身体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心理健康应为:积极调节心理状态,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预防消极心理心态的产生,防止心理疾病和不良心理状态的发生纵观各种研究,目前关于心理健康概念的倾向性观点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活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1.2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的概念的具体化,迄今为止,关于心理健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一般认同心理健康标准的复杂性,既有文化差异,也有个体差异。判断个体心理健康与否主要源于四个方面:经验标准社会适应标准、统计学标准、自身行为标准、众多学者都提出了各自的评判标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了10条标准。国内学者如张大均、邓丽芳等者也提出了判定标准,邓云龙等更结合中国文化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标准:知己知彼,反应适当,真实和谐,悦纳进取。
综合各方意见得出适合评判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应为:(1)具有独立生活能力;(2)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3)能从心理上接纳自己;(4)勇于面对现实且对生活和自己充满信心;(5)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6)人际关系良好;(7)学习方法得当;(8)能应付一切挫折。
2.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国内学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所进行的调查研究中,大学生中存有心理问题者约有10%-30%,其中神经症患病可能达到3% -4%。目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1)因角色转换带来的学习与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导致其孤单抑郁、焦虑不安、性格孤僻、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2)情感困扰和危机处理不当,使其陷入自卑、焦虑甚至绝望的消极情绪状态中,有的人甚至因此走向极端,酿成悲剧;(3)对网络产生的依赖性,沉湎于虚拟世界,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自我封闭,不愿与人交往,严重者产生心理错位、人格分裂等;(4)就业压力调整不当导致情绪低落自卑,不能正确看待社会现实,对前途失去信心,使之长期处于紧张、烦躁焦虑的状态。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障碍主要表现为:自卑心理、孤独心理、嫉妒心理、报复心理、异往困惑。
3.影响因素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可分为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内部因素包括自身的气质性格特点、应激能力(心理调节及应对能力)文化背景因素。外部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及家庭环境。内外部因素交互作用,内部因素影响如何面对外部因素,做出反应并进行面对,外部因素又影响或者作用于内在因素而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所以,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目前倾向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各种因素加以分析。
3.1 内在因素
气质性格因素:气质和性格作为个体心理结构的重要特征,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因素。气质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心理特点,带有明显的生物遗传特征。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与个性因素、人格特性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
应激能力:在遇到升学、环境改变、就业、恋爱等诸多问题时,很多大学生心理准备不足,自我认知存在偏差,无法及时调整心态去面对遇到的困难,最终产生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积极的应对方式可能会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消极应对则可能降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文化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中国特色的独生子女教育问题,也是导致心理问题频发的诱因。
1国外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国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早,尤其是美国、英国和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对心理健康教育者的培养、教育机构的建设、相关专业课的开设以及教育形式的多样化[1]。他们对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有一定程度的研究,但对造成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多是从单方面着手分析,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不十分完善。由于国内外护理专业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国外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我国护理专业大学生并不完全适用,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吸取国外的经验,制订出适应我国国情的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2我国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我国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我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1995年11月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目前各高校都已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也积极进行实践和探索。但对护理专业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研究目前只局限于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和个别实验性的对比研究,没有具体成熟的健康教育措施。现在对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比较多,结果也不尽相同。周英等[2]对医护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护理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不仅比临床医学生低,而且比全国常模低,但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并且1年级、2年级、3年级护理本科生心理状态比4年级学生差。申蕊娟等[3]对护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护理本科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但高于大学生群体水平,且2年级、3年级的护生心理状况较好,4年级次之,1年级护生的心理问题最为突出。虽然两者的调查结果有些差别,但与其他研究结果相同并能说明事实的是目前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仍比较低,且各个年级学生具有特异性。在年级差异方面,早期的调查结果与近期的调查结果存在不同,这可能是由于早期护理专业大学毕业生较少,就业前景好,不存在就业压力这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但随着毕业生的增多,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加上社会各方面对毕业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年级的学生处于毕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下,故其心理问题逐渐突出。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如果实施得当有效,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自我完善,有利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承受、战胜挫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目前的学习和未来的护理临床或教育工作。张运生[4]以河南大学护理学院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实验组进行课堂教学、团体辅导和个别咨询3个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健康教育使实验组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提高。护理这一特殊职业需要护理人员具备稳定、乐观的情绪和宽容的品质、且善于交流。孙巧云等[5]在心理健康公共选修课对护理专业学生沟通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公共选修课的开展对提高护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具有一定帮助,利于培养护生积极地交往、良好的心态,对于日后护理职业工作中与病患的交流有很大益处。
2.2我国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在2001年和2002年相继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出了建设性的规划,但在实施方面仍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滞后于当前发展的需要。目前,虽然各高校已普遍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设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对入校新生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等,但由于护理专业的特殊性,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也存在一些问题[6];学校设立的心理咨询机构一般也是由非专业非专职人员承担;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一般只是入校新生的事情,且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科目标不明确,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3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展望
3.1科学开设心理学课程及讲座
在课程方面,可在开设《护理心理学》的同时加开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公共选修课,还要根据护理专业大学生不同年级的知识结构、心理发展需要和可能面临的具体心理问题,将《护理心理学》的知识系统化展开,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领悟、理解和应用[6]。定期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调适性心理健康教育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调适性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采取一系列心理辅导或心理治疗的方法,帮助学生度过心理困难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采取多元化的辅导措施,旨在开发个体潜能,提高心理素质,塑造健全人格,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7]。
3.2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学校应为每位学生建立完整的心理健康档案,对于新生应从入学时抓起,并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每年至少1次的心理普查,对高年级的护理专业临床实习生应采取一定形式的调查,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轨迹,有的放矢地预防,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咨询和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到防患于未然[8,9]。
3.3设立心理咨询机构
心理咨询具有心理预防和心理治疗的功能,不仅可以面对面进行咨询,也可以通过电话、网络心理咨询,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服务平台,及时有效地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理想、信念、人生观、恋爱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为其架起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使其解除心理困惑,获取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自觉调适,增强自我心理保健[10]。
3.4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护理专业是一个集人文社会科学、医学基础、预防保健等为一体的一门特殊的专业,该专业大学生所处的社会、学习、生活、就业环境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而,教育者必须熟悉护理专业的学科特征、临床护理工作性质及护理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因材施教[11]。所以,应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逐步实施护理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和资格认定制度,形成一个专业专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
【关键词】心理健康;课程特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2001年5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并要求高等学校应创造条件,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或专题讲座、报告等。目前,许多高等学校已经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中,开设为公共选修课或者必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集知识、体验、操作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它的这一特性要求担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课程教学任务的教育者需明确这门课程的特点、内容,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开设此课程的目标。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特点的探讨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自身的特点,有相关研究者以大学生为被试做了调查,发现多数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首先是一门集知识、体验和操作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心理学理论课程,它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心理学知识和理论体系,教学的重点也不是引导学生死记硬背定义和概念,它是一门集知识型、体验型和操作型于一体的课程。教学中既要传授知识,又要有操作和体验环节,目标在于提高大学生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能力,实现自我健康全面的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最鲜明的特点在于它必须以大学生为主体,必须要掌握教学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需要和心理发展规律,并据此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和安排教学内容。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内容的选择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在于提高大学生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能力,实现自我健康全面的发展。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始终把握好以大学生为主体这一重要原则,要结合实际,重视大学生对这一课程到底有什么样的需求。现有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们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的需求相对来说较为分散,他们认为最需要讲授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依次为:
1.情绪管理。情绪管理指个体对自身情绪的自我认识、自我区分、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以及对他人情绪认识与反应的能力。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知识结构、智能结构和学习能力还有待提高,在很多方面不够成熟,鉴于这种特点他们面对挫折时体验会更深刻、持久,心理上也就更容易产生负面的情绪体验。
2.人际沟通与交往。大学时期是人际关系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初入象牙塔的大学生对于人际沟通和交往的需求明显增长,普遍认识到了学习和掌握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对大学生活和今后成长的重要性。然而,长期的校园生活、单纯的学习环境使大学生和社会脱节比较严重,大学集体生活又使他们缺乏个人空间,不少大学生难以和他人实现良好的人际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还有一些学生出现自卑、害羞、孤僻等情况,不能实现正常的人际沟通和交往,甚至因此导致心理扭曲,继而引发严重行为问题。
3.自我认识和自我成长。自我认识就是指个体对自我的各个层面的认识和了解。能否实现良好的自我成长,与自我认识存在重要的关系。大学生自我认识的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相对独立的大学生活使他们的自我意识突显出来。然而,大学生自我认识目前来看存在不少盲区: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自我认识模糊不清,不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容易出现自卑、盲目自负、个人目标不明确等情况。
4.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当前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面对的压力也剧增。我国自1999年实行高校扩招以来,大学阶段的教育开始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数量连续增加使得就业形势愈加严峻。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压力、大学学习压力以及随之大学生成长带来的人际关系压力、前途压力令当今的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此种情况下,学习压力管理和挫折应对的策略和方法对大学生来讲显得极为需要。
5.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包括了大学期间的学习规划、职业规划、爱情规划和生活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无及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更直接影响到求职就业甚至未来职业生涯的成败。怎样科学、合理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给自己大学期间学习生活进行合理定位的必修课。
6.学习心理。虽然大学生告别了传统上以学习成绩为重的中学阶段,但进入大学后,学习仍然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大学阶段学习心理的培养,是大学生今后的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他们人生成长历程的关键。大学生学习心理主要是指大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心理规律。一般来说,它包含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结构、心理特点和心理规律。
7.恋爱与性心理。随着高校环境的开放,大学生恋爱成为了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成为了高校教育者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有关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教育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专著或研究中。尽管如此,每年各高校仍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因为不能妥善处理恋爱与性心理问题出现过激行为,直接影响了恋爱双方甚至周围同学正常的学习、生活。
8.生命教育。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伤害他人和危害他人生命的暴力事件频频出现于各种媒体报道中,这些现象引起了教育者对生命教育研究的重视。大学生生命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生命意识,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劝解大学生不要戕害自己或他人的生命,而应给予保护,继而探索生命的价值。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教学中,应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和大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联系起来,既突出讲课内容,又可以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调动起来。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教学。
1.课堂讲授法。课堂讲授法是较为常用的教学方法,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采用的主要方法。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定义、概念、大学生心理特点与健康现状这些内容可以先采用课堂讲授法来进行教学。需要注意的是讲授中教学者应注重师生互动,可以穿插加入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心理游戏或者心理测试。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单调的课堂讲授给学生造成枯燥无味的印象,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2.问卷调查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典型的特点是应用性很强,开设此门课程最重要的目的是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问卷调查法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如果我们能够运用已有的心理调查问卷或者结合授课对象的实际情况编制出适合他们的心理调查问卷,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问卷调查来发现大学生的实际心理问题,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帮助他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讨论分析法。讨论分析法是有效调动授课对象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方法。讨论分析的内容可以根据授课的需要进行选择,能够密切联系实际。讨论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相互启发,在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心理素质的自我提高,做到心理不适的自我调整。讨论的方法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分组讨论、辩论式讨论、典型案例讨论等。
4.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在授课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以此让学生掌握心理学理论知识和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可能遇到的心理健康问题。案例分析法可以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教学中,教师扮演着设计者和引领者的角色,引导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交流,灵活掌握相关心理学知识,运用相关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5.团体心理素质训练与拓展。在实践和活动中实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沟通,并在实际的接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团体心理素质训练与拓展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将理论与实践极好地结合起来,是一种实用性很强、而且容易为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个人潜能,启发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活动与实践中能够更深切地领会心理健康知识、更好地掌握心理调适方法与技能。
参考文献:
[1]安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11(2).
[2]刘学茹.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0(3).
摘要:利用量化研究的方法,对随机抽取的四川省四所高校的437名贫困大学生发放心理复原力量表和心理健康自评量表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复原力水平良好;文理科学生心理复原力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存在性别差异。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能有效地预测其心理健康水平。
中图分类号:B842.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2)04-0108-04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Mental Health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
WANG Chen1a, DAI Yan2, LEI Ming1b
(1a.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Center of Emei Campus,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Emei 614202; 1b.Psychological Research and Counseling Center, Chengdu 610031; 2.Faculty of Educational Science,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8, China;)
Key words: poor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stressful event; situational crisis; situational stress; mental health
Abstract: In this research, we used the quantitative method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or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mental heal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hrough the col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tatistical data from 437 random samples in Sichuan Province, we found that poor students had a good level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which exhibi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students of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 and displayed similarity in gender. Poor college students level of mental health can be effectively predicted through their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有可能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应激事件。有研究表明,心理症状与应激事件呈显著的正相关〔1〕。贫困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面临周围环境、角色地位、生活习惯、学习方式等的变化,他们所遭遇的应激事件与同龄人相比会更多、更集中,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更大。因而,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探讨一直是近年来心理学关注的重点。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援助体系的构建、心理贫困等方面〔2~5〕。且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对贫困大学生消极心理的研究较多,而对积极方面的探究比较少;弥补性的建议或措施比较多,预防性的建议或措施比较少。
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扩大,学者们在探讨心理压力问题的时候,一般将心理压力看成是个体的处理方式、认知评估或反应的行为。在这三种观点的影响下,人们开始关注个体在压力情境下积极应对的结果,即其从危机事件或压力情境中恢复原有良好适应(positive adaptation)状态的能力,由此形成心理复原力(resilience)的概念。随着研究的深入,心理复原力逐渐成为心理健康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不同学者对心理复原力的探究或是从实证的角度出发,或是从经验和对心理复原力概念本身的理解出发,使得心理复原力至今尚无一致的定义〔6~7〕。目前对心理复原力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一是将心理复原力视为抗拒困境而促进或修补健康,从而恢复正常适应的能力〔8〕;二是将心理复原力看作是个人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也就是“在明显威胁(significant threats)情境中成功适应而发展的现象”〔9〕;三是将心理复原力看作克服困境恢复良好适应的功能或比预期还要好的行为结果〔10〕。
综观现有研究成果,虽然心理复原力的研究已较为广泛,但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复原力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不管是理论的探讨还是实证的研究均未见到。鉴于此,本研究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描述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的现状,并探讨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为找出能使其正确应对外界的压力情境的措施提供实证依据。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随机对四川省四所高校(包含教育部直属高校、省属高校、独立学院)的贫困大学生发放问卷488份,回收有效问卷437份,有效率为89.6%。其中,文科学生231人,理科学生206人;男生209人,女生228人;获得奖学金的学生134人,未获得奖学金的学生303人。
2.研究工具
(1)心理复原力量表。该量表是根据Wagnild等编制的心理复原力量表(RS)和Hiew等编制的心理复原力特质量表(TRS)编写而成,它包括个人能力、自我及生活接纳、自我调控和心理社会支持四个维度。量表由43个项目组成,采用Likert五点记分方式,分别用1~5代表“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得分越高,表示心理复原力水平越高。
修订后的心理复原力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51。在结构效度方面,使用验证性因素分析,KMO系数为0.903,Bartletts球形检验达到0.000显著水平(χ2=4939.037,df=903);通过主成分分析和极大值旋转,能够解释总变异量的38.3%,各项目的负荷在0.45~0.76之间。这表明修订后的心理复原力量表在信度和效度上已达到测验的要求。
(2)心理健康自评量表。该量表从心理健康问题症状以及其三个维度(身体症状、心理症状和社会适应不良症状)来评价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从康乃尔医学指数(CMI)、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中挑选出的30个相关项目组成,采用Likert五点记分方式,1~5分别代表“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量表采用反向记分法,分数越低,表示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5,分半系数为0.876。在结构效度方面,KMO系数为0.927,Bartlett’s球形检验达到0.000显著水平(χ2=4793.066,df=435),量表能够解释总变异量的43.75%。项目负荷在0.227~0.803之间。这表明心理健康自评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测量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工具。
3.数据分析与处理
对437人实施的两种量表的测试数据均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研究结果
1.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的现状
本研究首先分析了测试对象的心理复原力及各分项维度的状况,并计算出心理复原力总均分和各维度的均分,见表1。
2.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的差异分析
为了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各维度在性别、文理学科、是否获得奖学金等方面的差别,将心理复原力各维度分别按照性别、文理学科、是否获得奖学金进行均值检验,结果见表2。其中n为样本数,M为平均值,SD为标准差,t为t检验值。
表2显示,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水平在性别及是否获得奖学金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文理科上,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水平以及个人能力和自我调控两个维度差异显著,且文科学生得分高于理科学生得分;获得奖学金的贫困大学生在心理社会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未获得奖学金的贫困大学生。
3.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为了研究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将心理复原力水平及各维度与心理健康问题症状以及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
表3显示,心理健康问题症状及其各维度与心理复原力及各维度均呈负相关。因此,心理健康问题症状及其各维度分值越高,表明其心理健康水平越低,由此可见表3数据反映出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的贫困大学生,其心理复原力水平越高,反之则心理复原力水平低。
将数据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以心理复原力及各维度作为预测变量,考察它们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结果见表4。
表4显示,心理复原力中的个人能力、对自我及生活的接纳程度能有效预测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四、讨论
贫困大学生与一般大学生相比,面临的应激事件更多,而且应激事件对其影响更加明显。但研究结果表明,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的整体水平处于良好状态,这说明他们对危机情境反应的修正能力较强,能调节或缓和危机情境对自身的影响。这可能与贫困大学生的生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他们一般都是在艰苦环境里磨练成长起来的,贫困造就了他们早熟的秉性,挫折磨练了他们不屈的性格,因此,坚强是他们普遍具有的心理特征,这一点可从韩春伶等人的研究中得到证实〔11〕。由于家庭经济原因,不少贫困大学生从小就养成了独立生活的能力,遇事比较有主见,并能主动适应外界的生存环境。研究发现,文科类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复原力水平尤其是在个人能力维度上高于理科类的贫困大学生,这可能与文科学生注重发散性思维和平时比较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关。研究还考察了获得奖学金的经历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获得奖学金与未获得奖学金的贫困大学生在心理社会支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获得奖学金的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复原力各维度及总分水平上高于未获得奖学金的贫困大学生。这可能是由于获得奖学金带来弥补性的积极体验,有助于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有文献报道,短暂或漫长的积极经历一般不会对心理复原力产生太大的作用,只有那些要么可以克服危险因素,要么可对危险因素造成的损害进行弥补的积极经历才会对心理复原力有明显的保护作用〔12〕。
心理复原力是个体从困境或压力情境中恢复、修复或促进健康的特质,这些具有良好适应性的特质对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阳毅以SCL-90作为外部效标对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复原力在个体应对压力事件,避免心理疾病,维持心理健康等方面作用明显〔13〕。本研究显示,心理复原力水平及各维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各维度存在相关关系,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复原力水平能够影响和预测其心理健康状况,这说明心理复原力水平越高的贫困大学生,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反之则心理健康状况越差。但是心理复原力是外部困境或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变量,心理复原力自身也受到多种保护因子的促发和影响,因而心理复原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相关关系。对于这个问题,笔者将在今后做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
五、结论
经过上述研究讨论,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
(1)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复原力水平良好。
(2)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在性别、是否获得奖学金上无显著差异;在文理科上差异显著;文科生的个人能力和自我调控水平明显高于理科生;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在心理社会支持上显著高于未获得奖学金的学生。
(3)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复原力的水平呈极显著负相关,同时心理复原力水平能有效地预测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梁宝勇.精神压力、应对与健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6.
〔2〕谢桂阳,程 刚.高校贫困生的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J〕.心理科学,2002,25(5):632.
〔3〕谌时燕.谈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缺陷及其“疗补”〔J〕.教育与职业,2005,(36):86-88.
〔4〕张文芝.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现状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8):318-320.
〔5〕邓志军.当前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现状、成因及教育对策〔J〕.教育探索,2004,(12):92-94.
〔6〕雷 鸣,张庆林.创伤后心理复原的生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3):616-622.
〔7〕雷 鸣,戴 艳,肖 宵,曾 灿,张庆林.心理复原的机制:来自特质性复原力个体的证据〔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6):874-882.
〔8〕Howard,D.E..Searching for Resilience among African-American Youth Exposed to Community Violence:Theoretical Issues〔J〕.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1996,18(4):254-262.
〔9〕Masten,A.S.,Hubbard,J.J.,Gest,S.D.,Tellegen,A.,Garmezy,N.,& Ramirez,M.Competence in the Context of Adversity:Pathways to Resilience and Maladaptation from Childhood to Late Adolescence〔J〕.Developmental and Psychopathology,1999,(11):143-169.
〔10〕Bonanno,G.A.& Mancini,A.D.The Human Capacity to Thrive in the Face of Potential Trauma〔J〕.Pediatrics,2008,121(2):369–375.
〔11〕韩春伶,曾练武.当代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工作对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89-190.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大学生就业辅导与社会工作介入 试论大学生自杀问题与社会工作的介入 大学生偏差行为矫正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学校社会工作对大学生成长的介入模式研究 大学生心理危机呼唤学校社会工作的积极介入 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 试析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就业难的优势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工作介入 大学生就业心理困境的高校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必要性探析 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大学生情感纠纷 大学生自杀危机的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探究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网瘾探究 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双十一”网络冲动消费行为 浅析社会工作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介入 多元联动干预: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新模式 社区精神康复与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何雪松. 社会工作理论[M].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123.
[3]MILLER M M, KORINEK A, IVEY D C. Spirituality in MFT training: Development of spiritual issues in supervision scale[J].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 2004(26): 71—81.
[4]CARLSON T D, KIRKPATRICK D, HECKER L. Religion, spirituality, and marriage and family therapy: A study of family therapists beliefs about the appropriateness of addressing religious and spiritual issues in therapy[J].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002(30): 157—171.
[5]FALLOT RD, HECKMAN JP. Religious/Spiritual Coping Among Women Trauma Survivors With Mental Health and Substance Use Disorders[J]. Journal of Behavioral Health Services & Research, 2005, 32(2):215—226.
[6]潘朝东.将灵性融入心理治疗(综述)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8):538—541.
[7]KEVIN S, S PETER C H. The Role of Religion and Spirituality in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J].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1, 10(1): 21—24.
[8]李昊,叶苑秀,张卫. 当前研究生的精神信仰及其与健康、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4):60—64,159.
[9]宋兴川,金盛华,李波. 大学生精神信仰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8):554—556.
[10]崔光成,赵阿勐,陈力. 中年基督教信仰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8(4):256—259.
[11]王婷,韩布新. 佛教信仰与地震灾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9(10): 1272—1275.
[12]戴晓阳. 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
[13]金华,吴文源,张明园. 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5):260—263.
[14]张明园.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17—27.
一、高职生心理资本开发的重要性和研究意义
在高职大学生的发展资本中,心理资本与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相比,具有长久、唯一、可积累、可更新以及可协同的竞争优势和重要地位,在所有的发展资本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增强个体的自我意识,推动其自身发展,提升竞争优势,这是时代的需求,也是高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进行高职生心理资本开发研究与实践,一方面是拓宽心理资本的研究领域,丰富高职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研究,开发高职学生心理资本课程与教学资源,为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心理资本,提供理论支持和研究方向;另一方面,高职学生心理资本的提升有利于增强高职学生的竞争优势,有利于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有利于增强幸福感。通过研究,进一步认识和了解高职学生心理资本的现状和特点,以及高职学生心理资本与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制定出一套有效提高高职学生心理资本水平的团体干预方案和开发策略,编制出开发高职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教程,为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更为高职生积极心理资本这一重要发展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二、心理资本研究现状
1.国外心理资本研究现状。关于心理资本的概念,最初是在经济学、社会学和投资学等文献中。积极心理学家塞利格曼认为可以将那些导致个体积极行为的心理因素纳入到心理资本的范畴,从而在2002年提出了心理资本这一概念。Luthans、Aviolio、Avey、Steven等研究者从状态论、特质论、综合论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综述发现,目前国内外普遍认同卢坦斯(Luthans)的关于心理资本的四因素说,即心理资本是由自信、乐观、希望、韧性四个维度构成的。心理资本首先在管理学领域被广泛开展实证研究,涌现出一大批实证研究成果。例如,Luthans和Avolio等人研究表明,组织中工作人员的心理资本对其工作绩效有正向的促进作用;Avey、Patea和West研究证明,与员工的旷工呈负相关的是心理资本及希望、乐观、韧性和自我效能;Jensen和Luthans的研究表明,企业领导者的心理资本对下属也有积极影响,并且与其领导力呈正相关。关于心理资本的测量方法,主要有自我报告法、观察法或专家评价法、结果变量的测量三种。对心理资本的研究正处于初期阶段,研究者对于心理资本的构成要素看法也不同,因此心理资本测量问卷也有多种版本。心理资本的作用模型方面。目前学术界就心理资本对相关结果变量的作用机制还没有统一的意见,集中体现在主效应、缓冲效应、调节效应和动态效应四种模型。卢坦斯(Luthans)等发现集体心理资本和组织成员间的信任对领导力的实现和组织产出具有调节作用,对集体表现和个体行为产生影响。动态效应模型认为心理资本与相关结果变量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国外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劳拉(Laura)等人研究发现心理资本在大学生压力和生理、心理健康指数之间发挥着调节作用;布雷特(Brett)等人指出商学院学生心理资本对学生的学术表现产生一定的影响,提倡应该通过提升学生的心理资本使学生更好的发展、保持良好的状态从而获得成功。通过国外学者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发现,国外学者也重视将心理资本引入到大学生群体,通过探索心理资本对个体生理、心理、压力、主观满意度、学习等作用,提出开发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措施。
心理资本的研究才有十多年,正处于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研究还有很多需要加强并深入的地方:一是对于心理资本的基本要素看法不一、研究结论不一;二是心理资本与个体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三是还需进一步加强心理资本对其他因素的作用机制的研究等等。在今后心理资本的发展中,研究者还需尝试心理资本的跨文化研究,不断探讨心理资本影响其他因素的作用机制,拓宽心理资本的结构分类等。
2.国内心理资本的相关研究。心理资本内涵及结构测量方面。柯江林等对心理资本进行了分类,主要分为事务型和人际型两种。田喜洲和谢晋宇深入探讨了心理资本的构成要素及关联作用关系。张红芳等创新性地对个体及群体心理资本进行了区分探讨研究。虽然中西文化背景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国内学者对心理资本的内涵及结构研究普遍基于自信、乐观、希望、韧性这四个积极心理品质维度,并对于企业员工及学生也是一样使用。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方面。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包括主效应、调节效应和动态效应三种模型。王雁飞和朱瑜发现心理资本与相关结果变量可能是一种复合的曲线关系并存在着交互作用,而且这种作用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产生动态变化。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同样适应国内群体心理资本的研究等,这说明文化的差异不影响个体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这为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机制研究基础。
三、国内关于心理资本在学校教育中的研究
1.关于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定量研究。一是心理资本定量研究类型。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单纯调查大学生心理资本状况。例如我国学者曹杏田、励华的《当代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定量研究》、蒋苏芹的《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内涵与结构研究》等。定量研究大学生心理资本现状,同时探讨大学生心理资本状况与其他方面因素的关系。二是心理资本定量研究量表。张阔等学者编制的心理资本问卷有26个项目;还有一些心理资本量表,是研究者为了各自的研究目的和需要,自行编制的量表。三是心理资本定量研究的结论。随着研究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深入,研究者除了开展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状况调查,研究在人口学变量上是否存在着显著差异等等之外,也逐渐开始进行心理资本与学生的学业倦怠、学习成绩、就业能力、心理健康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
2.关于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干预研究。2005年心理资本干预模型由Luthans教授于提出,这为心理资本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基础。这些年,关于大学生心理资本干预的研究文献逐年增加。主要包括:一是对特殊大学生群体的研究。把大学生群体分为新生、毕业生、女大学生、贫困生等群体进行研究,并且运用心理资本干预模式,来提升不同群体的心理资本水平。如韩丹的《高校大学新生心理资本开发研究》,刘带、陈尚生的《心理资本视阈下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秦晓晶的《心理资本视阈下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在不同领域内进行干预。研究者运用心理资本干预策略解决大学生在诸如创业、就业、职业生涯、学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心理资本能力的培养,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就业能力的发展。如学者林秀君在其发表的文章《基于就业的高校大学生心理资本开发》,高娜、葛崇勋的《从心理资本视角看高校创业教育》等。
四、关于高职生心理资本的研究
1.关于高职生心理资本的研究文献很匮乏。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相对多一些,通过搜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发现关于高职生心理资本状况的研究少之又少。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文献仅有6篇:甘映堂(2010)的《基于心理资本干预模型的高职生就业弱势群体心理辅导策略》,郝利敏(2011)的《90后高职生心理资本调查分析与开发策略》,尹海兰等(2013)的《高职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调查》,张旭(2013)的《心理资本理论视野下五年制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冯利(2014)的《心里资本视角下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策略研究》等。2.高职生心理资本研究的方向。目前,有关心理资本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心理资本研究的其他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一是目前的心理资本研究,绝大部分是基于以组织环境中的领导者或员工为对象,以大学生群体为对象从心理学角度开展的研究有所增加,但以高职学生群体为对象的研究还很少。二是己有的心理资本评估量表还不完善。肖雯等研究者开发了大学生心理资本问卷、张阔等研究者开发了的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这些心理资本测量问卷都是针对大学生的,并且具有一定信效度。但是高职学生是大学生的特殊群体,编制出一套适用于高职生群体并且具有较高信、效度的心理资本量表,以便全面了解高职学生心理资本的结构、发展特点及相关因素的关系,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三是心理资本的开发及实证研究还不足。因为心理资本的研究起步不久,心理资本的概念界定、相关结构和作用机制依然在争鸣中,因此因此心理资本的干预研究就显得更加不足,迄今为止,心理资本干预的实证研究仍然非常少。当前,如何有效地对高职生实施心理资本的开发和辅导,充分挖掘其积极的心理潜能,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社会竞争力,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四是高职大学生心理资本开发的教程还缺乏。学校中蕴育的心理资本教学资源还处于分散状态,需要开发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资本的课程与教学资源。
五、高职生心理资本开发研究已具备的基础和环境
当前,高职院校已具备高职大学生心理资本开发的基础和环境。首先,高职院校都高度重视提升大学生的竞争优势,着眼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推动其自身发展,促进良好的职业发展。那么,作为高职大学生发展资本中最具优势的心理资本的培养和开发,既是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高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其次,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都在进行着课程与教学的改革,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出适应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优秀人才,这为高职大学生心理资本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第三,已具备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资本课程与教学资源开发的基础。高职院校高度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工作,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各院校都高度重视,已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和思想政治范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对心理咨询室的投入和建设,不断完善心理拓展基地建设、个体咨询室、团体辅导室、情绪宣泄室等各种设备设施,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各院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开展了丰富的社团活动,进行实践、实训锻炼,有着丰富的显性和隐性课程资源,亟待整合开发,形成系统的高职生积极心理资本教育资源和培养体系。
六、高职生心理资本开发研究的目标、内容
关键词:心理和谐 测量工具 影响因素 促进途径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大学生群体是大学校园的主体,其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基本内容;心理和谐是个体的美好追求,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础。
1、心理和谐的内涵
科学地辨析心理和谐的内涵,是心理和谐研究的逻辑起点。目前国内不同的学者对心理和谐有着不同的界定。中科院心理和谐研究项目组认为“心理和谐是个体处理自我、家庭、人际和社会问题过程中的主观体验和总体感受”。林崇德认为心理和谐是以自我和谐为基础的,心理和谐的人应该要做到了解自我、信任自我、悦纳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以及满足自我。俞国良认为,心理和谐是相对的,它是人的基本心理过程和内容之间,或者各部分与整体之间保持动态的均衡、完整、协调一致的自在轻松状态,即认知、情绪、情感一致和人格的完整及行为的协调,同时还能够与外界环境进行有效沟通,较少有内部或外部冲突。王登峰、黄希庭指出心理和谐是指个体对自己各个方面表现与自己的期望之间的和谐,主要包括自我和谐、人际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和谐三个方面。
虽然不同的研究者对心理和谐的理解各有侧重点,但是从以上定义不难看出,心理和谐是人的一种美好心理状态,有着和谐心理的人内心平衡自然、乐观愉悦、协调统一。在处理事情时冷静、适度、乐观,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在与人交往上默契、融洽,坦诚交友,宽容待人;在生活中能够愉快地接纳自我,欣赏美好事物,敢于承认现实,从而能够祥和地生活和接受人生中的各种挑战。
2、大学生心理和谐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大学生的心理和谐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研究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有心理和谐的研究工具和方法、影响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因素以及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的途径等,现对这些方面进行一一概述。
2.1大学生心理和谐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从中国知网检索到的资料来看,目前心理和谐的研究中,以大学生为对象的实证研究居多。研究者们分别从专业、民族、经济地位等角度来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和谐状况。如,姚本先,曹光法(2008)以师范类大学生为对象,采用《自我和谐量表》研究了师范类大学生的自我和谐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曹月如(2010)则从民族差异的角度,研究了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与心理和谐的关系。程芳云(2010)以农村贫困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心理和谐的自我调适策略进行了探析。也有研究大学生整体心理和谐状况的,如刘俊英(2010)以《自我和谐量表》为测量工具,分析了大学生自我和谐的特点。
研究方法和工具方面,目前国内关于大学生心理和谐的研究,多是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其中以后者为主。与之相关的测量工具有Zhan和Shen的自我一致性量表。国内有中科院心理和谐研究项目组编制的“国民心理和谐状态问卷”,共分为4个分量表:自我状态、家庭氛围、人际关系、社会态度。此外,还有王登峰的自我和谐量表(SCCS),是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测量自我和谐的工具。国内也有研究者借用或修订已有的其他心理量表来测量个体的心理和谐。如,石国兴认为,自我和谐和幸福感是心理和谐的重要体现和指标,所以在研究中他采用“自我和谐量表”(王登峰)和“幸福感指数量表”(Campbell)来测量个体心理和谐状况,但这两个量表是否能作为心理和谐得有效测量工具,尚需进一步探讨。迄今为止,未见国内有关于大学生心理和谐的专门的测量工具。刘婷,秦琴和张进辅(2010)通过文献综述、开放式调查、专家咨询等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和谐维度结构的理论构想, 以此为基础自编了大学生心理和谐问卷,构建出包括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人际和谐与自然和谐四个二阶因素,以及积极性、适当性、敏锐性、认同性、和睦性、融洽性、亲近性和相融性八个一阶因素的心理和谐维度结构,逻辑结构较为合理,内容也较能真实地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心理和谐程度, 是测量大学生心理和谐的较具针对性的工具。
2.2 影响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因素
如今,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导致了心理的不和谐。究其原因,可以分为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的和个人的等等。丁小宇,蔡普民(2008)指出影响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原因有:社会原因(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急剧变革造成的冲击以及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学校因素(学校的评先评优制度给学生造成的压力,学校的消极氛围等)、个人原因(个人的成长经历、情感问题和个性特征等)。如果处理不当,这些因素都能造成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导致心理失衡。除了这些因素外,董树理(2010)指出家庭原因(家庭的经济地位、父母的职业和社会地位)也能够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和谐。向楠(2009)指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滞后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原因之一。这些原因对构建和谐校园提出了种种挑战,针对这些原因,高校的教育者、专家、学者们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2.3 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的有效途径
影响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因素主要来自于社会、家庭、学校及学生个体等方面,因而应该整合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心理教育资源,促使个体发挥主动性,提高心理和谐程度。学校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最重要的场所,也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因此,学校义不容辞地应该挑起提高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大梁,而目前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的有效途径也多是针对学校的。如向楠(2009)指出要实现大学生心理和谐,应重视课程、校园文化和环境建设。即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学会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心理冲突,并能使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自我调适,培养健全的人格;积极组织开展校园文体活动,通过活动可以转移学生对困难的注意力,释放郁闷和压力,增强走出困境的信心和勇气;创建宁静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与友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际交往有利于人的个性完善、情绪稳定,并使个体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当个人遇到心理不和谐而自己又无法解决时,可以及时向他人求助从而获得心理的和谐。
除此之外,我们认为,还应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平台,如心理咨询室、网络心理咨询中心、电话心理咨询等等平台,由具有相关心理咨询资历的教师或者专门的心理咨询师负责,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因生活、学习、情感等产生的心理问题,有的放矢,找出应对策略,促使个体心理品质健康、均衡、调和与发展。学校还应该对每位大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不但从总体上了解学生的心理和谐情况,还能针对个别有心理障碍(如显示有自杀倾向)的学生进行主动的引导和干预。建立危机干预机制,使心理和谐教育能从容应对突如其来的危机事件(如地震等),在学生可能引起担忧、困惑的环节实施必要的介入干预,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帮助他们提高心理应对能力,促进心理和谐。平时可以加大心理健康宣传,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定期开展相应的心理素质训练,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耐挫能力以及心理应对技巧,如不良情绪排解技巧等,使学生面对心理问题时能应对自如,从而从根本上达到促进心理和谐的目的。
3、小结
建设和谐校园,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大学生的心理和谐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其作用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对大学生心理和谐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理论基础还不够成熟,表现在:尚未有一个为学术界公认的定义;而在研究工具方面,尚未能制定出能够全面而科学地反映大学生心理和谐状况的测量工具,大学生心理和谐的维度仍然不为我们完全所知,探索其维度及编制具有较高信效度的大学生心理和谐量表,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从心理和谐的内涵出发,寻找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的专业途径,也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的。
参考文献:
[1]董树理.大学生心理和谐促进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
[2]曹月如.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与心理和谐[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0.9(3)
[3]程芳云. 农村贫困大学生心理和谐的自我调适策略探析[J].滁州学院学报,2010.12(1)
[4]刘婷,秦 琴,张进辅.大学生心理和谐的维度探讨[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36(2)
[5]刘俊英.大学生心理和谐研究[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8(2)
[6]向楠.大学生和谐心理与和谐校园的构建[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26(2)
[7]丁小宇,蔡普民.构建和谐校园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和谐问题研究[J]. 四川理工学院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8.23(6)
[8]姚本先,曹光法.师范类大学生自我和谐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08.25(3)
[9]王登峰,黄希庭.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学解读[J].西南大学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