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单位档案管理基本情况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档案归档内容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档案归档内容包括员工的基本情况:1.基本情况,包括个人履历、劳动合同、入离职信息、工作变动等;2.学历及继续教育情况,包括学历、学位证书、继续教育、专业培训证书等;3.专业技术材料,包括技能鉴定及考核材料、等级证书等;4.科研成果、著作材料,包括发表的论文、课题、专利、获奖情况等;5.工资情况;6.健康资料,包括体检表、以往的工伤处理等信息。
(二)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特点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档案有着以下特点,一是真实性,档案要能真实体现技术人员的思想、能力、技能、经历等资料,为人力资源的配置和优化提供参考。二是完整性,档案要涵盖技术人员的全部内容,客观全面的体现档案管理人员的各种信息。三是动态性,档案要随着人员情况的变化,进行实时更新,保证档案材料的时效性。四是机密性,档案是技术人员个人自身情况和人生轨迹的真实记载,不能随意泄露。
二、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管理现况
(一)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管理意识较弱
目前事业单位在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管理方面,意识薄弱,重视度不足。领导没有意识到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管理对单位人力资源配备的重要性,没有明确的制度对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管理进行规范。档案管理人员也没有重视对档案的管理,造成专业技术人员的档案断节、缺项、内容凌乱、查阅不便等。对单位的日常人员管理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二)专业技术人员档案收集范围不全
部分事业单位虽然对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了个人档案,但是档案收集内容不够全面。大部分只是收集了个人履历、家庭及个人基本信息、学历信息、工作变动资料等,而没有把专业技术人员的获奖情况、科研项目情况、、专利申请等内容进行归档。这部分资料对判断专业技术人员的个人能力和职业资格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专业技术人员档案归类不规范
在对专业就似乎人员的档案归类中,一些事业单位归类方式不规范,没有按照技术人员的个人进行档案归类,而是将他们的档案存放在多个地方,甚至多个部门里面。例如将基本情况、个人履历等作为人事档案归档在人事部;将获奖情况、培训进修情况等未归档或归档在办公室或者本部门,将科研和技术材料、专利获得情况等归档在档案室或者技术部门等等。一旦需要的时候,查找和整理非常不便,而且有可能导致档案资料内容的遗失。
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管理改善措施
(一)提高事业单位对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的管理意识
要把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档案管理列入单位日常工作的重要议程,强化对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管理的创新和建设工作。落实档案管理的人员和机构,安排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档案管理人员,明确他们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健全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让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同时要让专业技术人员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性,主动配合参与开展自身档案归档工作,将个人专业论文、获奖材料、科研项目等内容进行上交。
(二)对专业技术人员档案进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
要时刻关注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进行档案资料的更新工作。每年度进行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资料审核,按照制度将他们的各类信息,包括考核、评比、培训、继续教育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归档处理。也要与技术部门或者专业技术人员所在部门联系,积极收集专业技术人员的各类档案资料。还要利用职称报考、年度考核的时机,收集他们的各类基本资料和技术资料。在年终进行一次定期整理,审核个人人各种档案的归类情况,将其中不完整的部分进行补充归档。
(三)提高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1.学生档案信息应该具有丰富性
学生的档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方便性,能在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信息,也能反映学生在学校期间的成长过程和情况。以前,我们收集到学生的基本信息就是静态的信息,根本不能反映学生受教育后的素质水平发生怎样的变化,实用性不高。如果能从实用性角度收集学生档案的信息,就会创新传统档案管理方式,使学生档案里的内容更丰富。
2.学生信息档案信息应该表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
所谓具有多样性,就是使用多种数据真实反映出学生的成长基本情况。目前,我国已经有比较完备的管理系统可以有效记载学生相关的静态信息和数据,同时能拓展记载学生成长信息基本情况,更加方便。我们必须使用影像记录等有效手段,将学生多方面成长信息同时记载和记录,这样不但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能够实现自身价值,对于建设学校教学资源和展现教学水平都起着促进作用。
3.学生档案信息服务应该具有灵活性
所谓灵活性,就是需要使用现代档案管理方式,重新进行审理档案管理规定内容,实现档案管理方式的不断创新。既要有利于学生发展,又要在不损害学生权益信息提取的同时,做到灵活利用,真正达到服务学生和服务社会的目的。
二、中职学校学生档案管理创新措施
1.做好原始材料档案管理工作
不管是企业人事管理还是学生档案管理,都应该遵守档案管理条例,从无到有和从简单到复杂的工作程序。从形成来说,基本都是从最初的建立和逐渐收集信息最终发展成为比较完整的档案资料管理;从管理来说,随着信息资料不断丰富和管理细节增加等,整体工作量随之增加。做好最初的材料收集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2.创新档案管理模式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中职学校学生的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档案资料在学生就业中具有特殊作用,我们需要改变以前毕业生离开学校后再整理档案的管理方式,从学生进入学校后就开始着手准备建档工作,以免因临时需要却大费周章寻找,造成学生信息基本情况不完备和不准确等情况。在档案流转的整个程序中,应该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学生档案管理系统,保证学生档案资料具有完整性。在档案材料收集和整体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及时更新学生的最新情况,及时收集各部门有关学生的最新动态,有关学生的入党和奖惩情况等重要信息,做到及时归档,使学生档案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并且保证学生档案保持最新状态,真正加强中职学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
3.实现网络化档案管理
当前,我国一直在追求无纸化办公,当然无纸化办公应该进入到学生档案管理中。各学校应该将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利用档案数字化管理学生档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该建立相关档案网站或者网页,加强电子文件的管理和归档等情况,在网络上实现归档和检查,保障档案信息的唯一性和准确性,防止因同名同姓等情况造成档案信息混乱情况。与此同时,还应该规范管理学生档案中的最初材料的内容、形式、格式等要求,利用当前先进设备和技术,将每届学生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建立学生档案管理数据库,使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相结合,综合管理学生档案。
4.构建档案管理反馈系统
及时准确地反映出毕业生的基本信息,根据已经毕业的学生反映出的基本情况和了解用人单位所需的专业人才的标准,进行研究和商讨,及时调整学校招生计划、设置专业、计划教学、教学方式等,使学生能够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
三、结语
从统计的对象来划分,档案统计工作大致上可分为两点:一是对档案实体及其管理状况的统计;二是对档案事业的组织与管理状况的统计。河钢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档案馆负责全公司二级厂、机关部室档案的统计工作,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填写《全国档案事业统计综合年报》档基2表《档案馆基本情况年报》。按照《档案馆基本情况年报》统计表的要求,不能很好地反映出企业的具体数据。1.在企业中由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有的部门可能会单独设置档案室,有的部门也有可能将档案工作职责设置在其他科室,隶属于不同的部门,如技术科、设备管理科、办公室等。2.在企业中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在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同时,他们身兼数职,有的档案人员可能还担负着本单位的女工工作、办公室办事员等工作职责,因此,他们的技术职称除了档案类技术职称之外,有的人员的技术职务可能会是政工类、经济类、工程类等,在《档案馆基本情况年报》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3.在《档案馆基本情况年报》中馆藏全部档案以案卷、以件为保管单位档案形式表现出来,不能很好地体现出企业档案馆藏的真实情况。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在涵盖了《档案馆基本情况年报》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情况,加以补充、完善,力求真实反映出本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概况,即按照如下分类:1党群工作类、2行政管理类、3经营管理类、4生产技术类、5产品类、6科研类、7基建类、8设备仪器类、9会计类、10干部职工类、11地质类、12设计类、13工程施工类、14教学类、15新闻书稿类、16招投标档案、17废旧印章、18荣誉品等进行统计。因此,邯钢公司档案馆结合本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了《档案馆藏基本情况统计台账》,包括了档案管理工作中各个方面的统计,从而加强了档案统计的基础工作。台账共设为四大部分,即档案人员及设施设备统计台账,如表1~表3;文书统计,如表4~表6、馆藏档案统计,如表7~表9、公共统计,具体内容如下表。第一,档案统计是认识档案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以档案工作中大量的现象为对象,通过从量、质联系中对数量的观察和研究,以指示档案和档案工作诸现象的发展过程、现状及其一般的规律性。但档案统计并不是认识档案工作中一切问题的唯一工具,在档案工作中只有以数量表现的现象,才能进行统计,而且仅靠统计本身也不能认识清楚,因此,要对档案和档案工作中各种现象的量有正确的理解,做出科学的判断。第二,档案工作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组织档案管理系统的一系列工作,都应当胸中有数。建立科学的档案统计工作,才能把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以档案的大量数据作为分析的依据,才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档案和档案工作情况,使档案工作更加完善。第三,档案统计是档案事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档案工作越发展,统计工作越要加强。建立、健全档案统计工作,可以准确地反映各级档案部门工作的真实状况,可以对各级档案部门的工作进行分析和比较,便于对档案实行科学管理,便于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档案工作的规律、水平和发展趋势,便于对各级档案部门的工作进行分类指导,监督和检查,进一步提高档案工作水平,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第四,档案统计工作可以为制定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编制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通过科学的档案统计工作,能够系统地反映档案产生的数量、速度、馆藏档案的状况和变化,利用档案的频率和发展趋势,能够系统地反映档案部门的工作量以及人力、财力的需求量,能够系统地反映档案事业在企业的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企业领导对档案事业决策提供科学数据和可靠依据。
档案统计工作的要求。第一,要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客观性和科学性,这是档案统计的重要要求。第二,档案统计工作要符合企业建设要求,对档案统计要标准化,统计调查工作要科学化、系统化,统计服务优质化。第三,充分发挥档案统计工作的服务和监督作用。档案统计工作,不仅是有关部门从事研究、进行决策不可缺少的耳目和参谋,不局限于一般的登记、填送报表,同时,还是通过档案统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依据。邯钢公司非常重视档案统计工作,公司档案馆承担全公司档案管理职责及档案业务指导工作。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责令各单位定期开展自纠、自查、自改工作,形成文字报告上报公司档案馆,便于掌握一手资料,统筹管理。同时,由公司档案馆牵头,组成检查小组,由档案馆馆长带队,2~3名具有副研究馆员职称的人员为组员,不定期地对公司所属二级厂、机关部室的档案部门进行检查工作,依据本企业制定的《档案馆藏基本情况统计台账》所涵盖的各项工作逐条逐项进行检查,核实所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对个别问题由公司档案馆检查组事后汇总,形成文字报告上报相关部门,请求支持。通过一系列举措,加强了档案统计基础工作,确保档案统计数据准确、翔实,才能更好地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等项工作。邯钢公司档案馆承担着全公司档案基本情况统计工作,公司档案馆指定专人负责档案统计管理工作,按照国家、省、市档案局的有关要求,在本公司制定的《档案馆藏基本情况统计台账》基础上,认真填写《全国档案事业统计综合年报》档基2表《档案馆基本情况年报》,针对这一项工作,公司档案馆利用公司内部局域OA网、电话等形式下发通知,要求公司所属29个具有档案室的单位报送统计表。并对报送的4200条数据逐条、多次审核,直到数据准确、逻辑关系清楚,汇总后经过公司领导签字、盖章,将电子版、纸质报表报送邯郸市档案局,圆满完成历年来《全国档案事业统计综合年报》统计、上报工作。加强内部培训,提高档案人员业务能力,确保档案统计工作顺利进行。在企业降低成本、挖潜增效、节能减排的主旋律下,机构的整合、人员配置调整、人员到龄退休等情况经常发生,从事档案管理的人员也经常发生变动,给档案管理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邯钢公司档案馆针对这种情况,在要求各单位报送统计数据之前特举办一期“档案统计工作业务”培训班,对全公司档案工作专、兼职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班内容针对《档案室藏基本情况统计台账》《全国档案事业统计综合年报》档基2表《档案馆基本情况年报》进行逐条讲解,阐明各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强调了重点部分、共性问题。例如,在统计报表中有一项“未整理零散档案排架长度”是按米为单位计算统计的,因为是未整理零散的档案,可能会以捆、箱、包等形式存放,但是在统计时不能以几捆、几箱、几包来统计,会使档案的实际数量统计不精确。对个性问题举例说明,引以为戒。培训班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很强,受到广大档案人员的一致好评,特别是对新接手档案工作的人员帮助很大,帮助他们理清了头绪,找准了切入点,解答了疑难问题,为做好档案统计工作创造了条件。培训班由公司档案馆具有副研究馆员职称的人员担任讲师,讲师自行制作授课课件,该讲师也是档案检查组成员,所以对基层工作也很了解,在授课时能够抓住重点,对学员提出的问题能够一一解答。通过加强内部培训,讲师能够从基础工作入手,照顾到点、面的问题,学员能够带着本单位实际问题来咨询,从而提高了学员业务能力。通过内部培训形式,减少了外培经费,也为企业降低成本发挥微薄之力。档案统计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档案管理基础工作,通过对档案的收集、移交、整理、鉴定、保管、提供利用等情况最基本内容的记载,揭示了它们形成过程、现状和变化,反映出企业由小到大的历程,因此,档案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在加强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以一颗平凡心做好档案统计工作,为企业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杨 芳 陈林涛 徐志红 单位:河钢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
参考文献:
[1]许爱香.试述档案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西统计,2002(8):28.
清原满族自治县念好“三字诀”,贯彻落实从严管理干部要求,创新档案管理方式,规范操作程序,建立共享体系,有效提升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水平。
念好一个“建”字,不断夯实工作基础。建立健全《干部档案工作制度》《干部档案安全保密制度》《干部档案管理人员职责》等制度;规范了《干部档案借阅登记簿》《干部档案查阅登记簿》《干部档案材料收集登记簿》等8类簿册,使干部档案管理记载清晰、查阅方便。按照《干部档案转递工作制度》,在干部提拔、调动时,采取“三看”的方式对档案进行严格审查。一看材料是否齐全;二看内容是否真实;三看有无涂改现象。同时,在接转过程中坚持“三不转递”原则,即个人带档不转、没有调函不转、接收单位不明不转,确保档案转递无差错。
念好一个“严”字,不断规范日常管理。严把“材料收集关”,在档案材料收集过程中,严格审核干部提供的表彰奖励、学历学位和入党资料等,并对干部违纪、违规、违法处理材料及时装档。对材料不完整、模糊不清、残破难辨的不予接收。各类材料均实行登记后入档,确保档案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严把“政策规定关”,干部档案转入后,首先对干部的年龄、党龄、工龄和学历学位进行严格审核认定,通过认真查阅原始资料,依据认定原则,进行客观认定,确保“三龄两历一身份”准确无误。严把“整理归档关”,凡属应归档的材料,均按照《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整理立卷。将收集的每份档案材料进行分类、排序、编目、技术加工和装订成卷,做到分类准确、编排有序、目录清楚、装订整齐。
念好一个“享”字,实行干部信息动态管理。利用计算机、扫描仪等设备,将干部基本情况、职级、学历等干部档案信息整理录入系统。全面反映干部的基本情况等固定信息,记录职务变动、工作履历等动态信息,做到随时录入、随时更新,保证档案信息的时效性、真实性和准确性,使干部档案管理工作达到数据化、信息化的要求。同时建立了干部档案信息网络化管理体系,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在领导和相关组室间,建立了干部人事档案信息管理局域网,使信息得到共享。在使用权上,根据不同用户,通过密码和身份确认后,及时提供所需信息。改变过去从纸面上静态了解干部人事情况的传统方式,实现从形式上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内容上由单一狭窄变为丰富全面,确保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高效性。(作者单位:清原满族自治县委组织部)
关键词 事业单位 人事档案 管理
中图分类号:D630.3 文献标识码:A
1加强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人事n案是个人履历的记录,是个人参加社会经历的凭证,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而且重要的工作。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具备多元化的特点,记载着单位员工的身份,资历,工作表现等等基本情况,这些基本情况与员工的福利待遇,社会保证以及组织关系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管理好人事档案对于提高事业单位行政效率,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2当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全面覆盖,传统的保存人事档案的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传统的保存方式一直采用纸张保存,纸张质地较脆,容易泛黄撕碎,不仅占用了大量空间,而且不利于信息的查阅。虽然现代使用的是计算机管理,但是计算机记录的是档案的目录,具体的文档资料仍以纸张形式存在,容易造成档案的受损或遗失,给档案的管理造成了巨大不便。
2.2当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适应改革的需求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推进实施,事业单位将实行岗位聘用制,建立公开招聘、解聘、辞聘制度,人员流动频繁,人员的隶属关系不断变化,仍然靠单位自行管理显然不利于人员的合理流动。在档案内容上,也是按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中规定的十类进行收集,许多单位没有按照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补充相应的岗位聘用合同及在招聘录用、解聘、辞聘过程中单位形成的考察性内容。
2.3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难以适应现代人事档案管理的需要
人事档案的管理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需要管理人员具备系统的专业性知识,以应对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如今很多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缺乏相关的专业技能,不能对档案进行程序化和系统化的管理。有些单位甚至没有专门人员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只是在人动时抽调别的部门人员进行临时的档案管理,导致了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混乱,难以适应新时代管理的需要。
2.4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
随着电子信息化的普及,各个单位也采用了电脑来管理人事档案。相比纸张保管,电子档案更加的方便实用,成本也较为低廉。可是在许多单位仍旧习惯于手工操作,即使安装了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由于系统本身的限制只能把个人信息,档案目录输入,调阅档案仍需要用手工操作,这样既不利于档案的管理,又影响工作的效率。
2.5领导档案意识淡薄对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事业单位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是领导的认同,如果领导缺乏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视,将会给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阻碍。如今不少单位的领导对人事档案的管理意识淡薄,认为只要能做到不遗失,不外泄,能查阅,能调动就可以,造成了人事档案的管理长期处于应付的状态,难以高效的发挥其作用。
3人事档案工作应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3.1加强领导意识更新思想观念创新人事档案管理模式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单位领导应增强档案管理意识,高度重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把它放在单位干部队伍建设的高度来对待,正确认识档案工作的特点、地位和作用,从人、财、物等方面积极支持人事档案工作,并将其纳入到议事日程。要建立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建立人事档案管理达标升级考核机制,对人事档案工作实行定性定量考核,分级分类指导,等级升降动态管理,进一步推进人事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建设。
3.2不断完善补充人事档案内容适应事业单位改革需要
随着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工作的推进和《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事业单位正在逐步推行全员聘用制。对于人事档案工作来说,要按改革发展的需要,不断丰富人事档案的内容。例如:员工签订的聘用合同、岗位合同、工作协议、考核、解聘、辞聘,反映工作效益、工作业绩以及参与重大活动项目等材料,对员工的动态管理等情况在人事档案中应如实记录,归档材料的内容要随时补充完善。对于能够反映员工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的内容,包括个人文化程度、进修情况、继续教育情况、各项专业技术资格等也应在人事档案中有所体现。随着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推进,要不断完善、补充人事档案相关内容,使人事档案工作符合机构改革的需要。
3.3充分运用信息化办公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办公手段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良好的信息化处理系统不仅可以快速方便的查阅人事档案中的各类所需要的材料,还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是发展的必然,必须引入计算机辅助系统,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确保档案利用安全,档案资料不丢失、不损坏,又保证档案信息不失密、不泄密。
3.4增大资金投入与技术支持,加强基础建设
关键词:档案;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U673.2 文献标识码:A
An Integrated Management Mode of Archives
CHEN Weiguang , JIN Qinmei
(Guangzhou Marine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 Guangzhou 510250)
Abstract: In today’s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effective archive management is the key to law-abiding of enterprises. By analyzing the situation and main problems of archives work of our compan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n integrated archives management mode including main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archive management work.
Keyword: Archive;Management;Research
1 国内档案工作发展现状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形势下,档案不仅具有记录信息资源和知识资产的价值,也是单位资产与产权的法律凭证依据。有效的档案管理是单位法规遵从的关键,也是管理控制的根本。因此,有效的档案管理是为单位的发展服务、能够创造经济效益的重要工作。在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环境下,无论是企业还是科研院所,对档案工作的作用和意义的认识都在不断提高,投入也显著增加。
国家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法规建设非常重视。2009年,国家档案局颁布了新的《企业档案工作规范》,规定企业档案工作应以企业资产关系为纽带,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标准。近年来,中船集团公司内的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发展很快,如708所、上海船厂、文冲船厂、黄埔船厂、广船国际及龙穴造船等单位,都先后引进了档案管理系统,实现了档案管理信息化,档案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2 广船院档案工作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基本情况
我院自1974年建院至今已经历了四十多年的发展,其中组织机构也发生多次的变化和调整,但档案工作基本维持着初创时期的以产品技术档案管理为中心的分门类、分部门归口管理的模式。截止2014年,科技档案室作为院二级管理机构设于科技部门下,主要承担产品技术档案管理工作;公文、财务、党群和劳资档案,则由相应的职能部门分管。
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门类、分部门归口的分散式管理模式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分散式的档案管理造成较多的管理漏洞和真空地带;各部门档案管理人员变动大,工作无法有效传承;没有建立起全院统一的档案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档案法规执行力不足。
(1)分散式管理模式形成很多档案工作真空区,分类、分部门、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带来两方面的突出问题:第一,工作界面过于清晰,使档案收集工作仅在公文、人事、财务和科技档案方面开展,而在经营、质量体系、基本建设及规划、信誉证照、投资和子公司管理等方面,档案不完整,甚至缺失;第二,分类管理模式,导致部分档案从产生、收集到管理均在同一部门内部运行,缺乏监管机制,存在一定的管理风险,特别是在文书档案、财务档案和党群、劳资档案方面的管理。
(2)缺乏全院统一的档案管理制度,科技档案室作为院档案工作的业务归口部门,由于没有在制度上对其管理权限和职责予以明确,因此缺乏监管依据和管理的权威性。档案工作没有明确的管理定位和与各项工作同计划、同落实。
(3)长期以来,档案工作没有系统地纳入院总体发展规划中给予重视和安排,在推动档案信息化发展方面缺乏具体措施和资金投入,档案基础设施的建设、更新和改造缺乏条件,档案保管的八防技术要求很难达到,不利于档案的长期保管。
3 档案综合管理模式的建设
为改变广船院原有档案管理模式,通过对国家有关档案管理法律、法规的深入研究,结合广船院实际对档案综合管理模式开展研究,提出以下建设方案:
3.1 档案工作组织体系建设
建设综合档案管理体系,首先要建立档案工作组织体系,包括档案工作领导机构、专业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兼职管理员队伍的建立。同时需要调动全体员工在档案工作中的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
(1)建立档案工作委员会 ,由主管院领导任主任,相关部门中层领导和专家组成的专门工作委员会,是院档案工作组织体系的顶层,对院的档案工作行使领导权和决策权。
档案工作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但不限于:审定本院档案工作发展规划;审核本院档案工作制度;审批档案工作年度工作计划;审批档案鉴定工作小组工作方案;讨论决定有关档案工作的重要事项等。
(2)建立综合档案室,对全院科研设计和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形成的档案实行统一管理。根据我院机构设置和运行的实际情况,综合档案室的建立可以在目前档案管理业务相对成熟的科技档案室的基础上,通过对其职能的扩充和硬件条件的适当补充,组建成立我院综合档案室,实现全院档案的综合管理。
2015年5月,按广船院〔2015〕33号文的通知,信息管理处下设综合档案室,把公文、科研、产品、质量、财务、资产、党群以及实物等档案纳入综合档案室统一管理。综合档案室档案业务管理范围涉及全院的各个业务部门,其中职工人事档案由于其特殊性,按照国家有关的法规仍由人事处独立管理,其他部门(包括子公司)均需把工作中形成的档案提交综合档案室管理。
(3)建立兼职档案员系统,目的是为了使我院产品设计和管理各项工作的档案能够有效的收集和归档,落实《企业档案工作规范》中管理档案工作三纳入、四参加、四同时要求。兼职档案员的主要职责包括:直接参与所在部门或项目的档案收集和归档工作;监督档案制度的落实;承担所在部门和项目的归档档案预组卷工作等。
2015年8月完成了部门兼职档案员的报备工作,并组织了一次部门兼职档案员的内部培训工作。
(4)调动全员参与档案工作,依据国家档案法赋予每个员工的档案工作义务和责任,制定相应的措施,在企业内部通过宣贯使员工了解档案工作是一项全员参与的工作,不仅局限于档案部门和专职人员,从而落实全体员工的档案工作职责。
本院档案工作组织体系示意图如图1所示:
3.2 综合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制度建设是开展综合档案管理的基石,我院现有的档案管理制度是由各个分管部门分别编制,例如:科技方面的有《科技档案管理制度》;公文管理方面的有《办公室公文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文书、档案管理规则》;人事管理方面的有《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办法》等。这些制度管辖范围以外的其他档案,则缺乏收集和管理制度依据,尚未形成统一标准下的、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而现有的部分管理制度编制年代距今已久,存在一些与现行标准规范不相适应的问题,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修改和完善。
2015年5月,我院颁布了《广船院档案工作管理制度》及《广船院档案工作规范》两份文件,规定了档案形成者、档案管理者及档案利用者的工作要求和责任,使我院的综合档案管理工作能够依据制度体系顺利开展。其中:《广船院档案工作管理制度》规定了我院各层级档案工作的责任、工作界面、借阅管理及档案工作考核奖惩措施;《广船院档案工作规范》则依据DA/T42-2009《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并结合我院各项业务开展的实际情况制定,《规范》首先规定了党群工作、行政、经营管理、生产技术管理、产品、科研、基建、设备、会计、职工管理等类别文件的归档范围、归档责任部门和保管期限,然后对各门类文件的形成与积累、整理与归档、归档时间、归档交接、档案整理、档案保管、档案鉴定、档案统计、开发利用等业务流程作出了详细规定,对文件收集责任部门与档案管理部门在档案工作各个环节中所承担的责任进行了细致划分,有效避免了互相推诿、推卸责任等情况的发生,更好地保障了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规范》同时对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工作设施设备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3.3 综合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建设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院根据综合档案管理需要,增加档案库房面积,配备相适应的档案密集架。近两年新增库房面积共88.425 m2,新增档案排架长度453 m。同时对温湿度控制、安全警报监控等设施进行了改造,更好地满足防盗、防火、防潮、防虫等“八防”管理要求。
4 结论
当今,档案的知识资产和信息资源属性已逐步被大家认识,质量体系审核时有一句话“没有记录的事件等于没有发生”,这句话近乎苛刻却又是基本原则。没有档案记录,就没有了以史为鉴的发展记录,没有了企业的知识资产和信息资源。一个单位的档案工作开展情况,很大程度上反应了单位的管理水平,因此对档案工作加以重视,把档案工作搞好,是本院发展的需要,目前我院已经按照研究方案开展综合档案管理工作,成效显著。
参考文献
人力资源档案是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如何加强档案管理展开讨论、提出时策,通过不断加强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确保在单位人才战略中充分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事业单位选人用人提供重要的信息和依据。充分认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分析其现状,探讨持续改进的措施,将会极大的推动事业单位管理改革,从而对事业单位管理的创新和发展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特点
(一)档案材料内容单一,形式缺乏特性。
事业单位是知识分子聚焦地,所有技术人才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决定了事业单位职工大都是受过专业教育的人员,都具有突出的专业才能和个性,目前人力资源档案的采集与记载不能突出这种独立的个性特征。职工的科研成果、学习进程等资料收集整理极为分散,缺乏有效持续的归纳,职工的才能和特长并不能真切地从档案中一目了然。
(二)档案利用服务低下,创新意识淡薄。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长期被认为就是单纯保管、查档工作。档案管理者将大部分时间精力用于档案的基础性手工劳作和装订成卷等,却忽略了档案的开发利用。由于没有对人力资源档案材料做到透彻、详尽的分析,造成事业单位人才数据库的不完善,更谈不上为事业单位领导决策层准确地提供后备人才支持。
(三)管理手段方法陈旧,设备设施落后。
现阶段一些基层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仍然采取传统的手工化操作,方法繁琐,操作困难,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及手段,导致档案资料收集不完整,涂改、抽取档案材料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事业单位运用档案软件,只是简单录入职工个人基本情况、档案目录等基础材料,职工的科研成果、著作、再教育等资料都没有收集,导致人力资源档案实用性不强。
(四)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业务水平不高。
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专业性较强,对档案资料收集鉴别及整合要求较高,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者并非来自档案专业,大多是从其它岗位上因年龄偏大转岗而来,部分还是兼职档案工作,档案管理人员更换频繁,对于数字化背景下的电子档案归档等新技术不能熟练掌握,现学现卖的状况特别普遍。
二、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水平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对事业单位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其可以帮助管理者充分掌握公司职员的基本情况,可以为管理者制定发展策略以及规划提供必要参考。只有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力资源,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才能做到才尽其用。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档案,可以了解员工的特长,可以将其安排到适合的岗位中,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干。
(二)有利于挖掘出员工身上更大的潜力。
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管理者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对人力资源进行最大化利用,在调动工作时,一定要考虑员工的业务能力以及性格特点。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对员工的工作情况有着真实的记录,在员工的职业生涯中,人力资源档案有着重要的地位,加强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是管理者重要的工作,人力资源档案中还记录着员工职称的评定情况以及工资调整情况,对于特殊职称的人员,需要对其工龄材料进行合理确认。
三、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措施探讨
(一)健全管理制度,改善硬件设施。
健全的、规范化的人力资源档案制度是档案管理者工作的依据。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繁复杂,要求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来规范档案的接收、保管、查阅等具体细节,确保人力资源档案工作逐渐程序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应用计算机管理软件提高档案管理效率。通过人力资源档案数据库管理系统,增加存储和检索功能,建立人力资源档案的动态管理机制,便于档案的更新、查阅、归档和统计,保证档案的时效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档案管理的硬件设施,建设专用档案库房,分开设立档案查阅室、档案库房和档案人员办公室,为人力资源档案管理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丰富档案内容,提高利用价值。
根据事业单位聘用岗位的多重性,及时更新调整人力资源档案收集类目,着重收集反映医务人员临床教学科研能力的原始记录和影像资料,对不同医疗技术人员以专业技能、知识水平、项目成果以及病患的满意评价率等为内容,分别有针对性地收集和管理,形成系统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体系,尽量发挥人才配置的最大作用,确保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更具全面的实用价值。
(三)优化管理队伍,转变服务观念。
加强人力资源档案管理者思想教育,促使档案管理者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积极吸纳档案管理专业人员,优化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队伍,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注入新鲜活力。并相应提高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人员的福利待遇,不断为事业单位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夯实基础。同时,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者要逐渐改变长期以来的“保管员”身份和地位,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直接参与到档案开发利用中去,积极为事业单位选人用人、政绩评审等工作发挥强大作用。
总之,做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是优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重要保障,是配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事业单位管理不断加快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优势和潜在价值,将会对促进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发挥重要而深远影响。
作者:陈娜 单位:铁力市铁力镇益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关键词: 高校学生档案工作 存在问题 对策
学生档案是指学校在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与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学生个人的基本经历、德才能绩、学习和工作表现、家庭基本信息的,以学生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表格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高校学生档案主要包括:学生的高中档案、高考报考资料、高校入学登记表、体检表、学籍档案、奖惩记
录、党团组织档案、毕业生登记表等材料。
1. 高校学生档案的重要性
学生档案不仅对教育和培养、管理与服务在校学生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对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甚至对学生毕业后的长远发展也关系重大。学生档案既是个人人事档案的重要基础,又是个人人生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学生档案是学生基本情况的记载和在校综合表现的证明。学生档案既是学生基本情况的记载,又是学生在校表现的证明,对于核查新生入学资格与确认获取学籍,具有最直接有力的佐证作用;既是全面了解学生个人历史的有效窗口,又是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
1.2 学生档案是用人单位可信的依据与日后人事档案的基础。由于学生档案材料真实地记载着学生的成长历史、思想表现、个人素质、实践能力、学业成绩及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等,因此,学生档案是用人单位选择毕业生或高校选拔新生的可信依据与重要参考,是学生就业后人事档案的基础材料,同时也是学校未来校友档案的基础信息。
2. 学生档案工作的存在问题
2.1 各地档案材料标准不一,差异明显。教育部《关于高中建立学生档案的暂行规定》([84]教中字002号)明确了高中学生档案材料的内容与构成,但各地依此规定而设立的建档要求与标准却差异明显,有的建档案标准系统全面、规范细致,有的却简单粗放。以致有的学生档案内容全面、材料完整、填写规范,有的学生档案材料却只有一、二页纸,过于简要、单薄,有的甚至以学生的高考电子档案代替其中学纸质档案。
2.2 部分人员不认真对待学生档案。主要表现为制作档案材料比较随意,对学生的鉴定总结不全面、不完整,甚至只论学习不谈其他,或只写优点不写缺点;甚至有的学生档案材料不齐全或记录不全面,或是填写马虎、潦草不清等。不少管理人员认为学生学习成绩好则万事大吉,以致平时收集和审核档案材料不及时不认真;有的学生档案袋既不封口也不盖公章,或有密封袋口但不盖公章确认;不及时向有关高校寄送大学新生的档案。
2.3 学生对档案不重视或太敏感。主要表现为不论学生在中学还是在大学期间,都马虎大意不认真填写档案材料,或者三言两语高度概括综合表现,甚至用圆珠笔填写档案材料;部分学生对档案太敏感,甚至不诚信对待档案,填写档案时故意以偏概全或只写优点与成绩,以致档案记录与现实表现出入较大;自带档案太随便、不妥善保管,或出于好奇将自带档案随意拆开;学生在大学新生入学时不按时向学校提交档案,毕业生就业后又常常不及时查找档案,以致急需档案时,难以及时,甚至无法找到。
2.4 日常管理手段不科学、不先进。主要表现为在日常工作中基本没有应用电脑和扫描仪等现代电子设备进行管理,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手工记录状态;虽有电脑辅助工作,但仍以传统手工为主,缺乏通过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进行日常管理,以致查找不便捷、保管不齐全或保存不方便,从而难以甚至无法长久性地追溯查找。
2.5 档案管理制度不规范、不完善。主要表现为不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于学生档案的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缺乏系统性、严密性与科学性,以致更多的学校缺乏科学规范、系统全面的学生档案管理制度,不少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也同样缺少健全完善和科学严谨的学生档案管理制度,工作中往往以相对随意的临时通知代替更注重严肃性和科学性的规章制度。
2.6 不重视对学生档案的开发利用。学生档案进到学校后,其日常利用主要表现在核查新生入学资格时审查其档案材料,或者是当学生有突发事件或意外事故发生时或需对学生作政审时而查阅其档案信息。这种简单的利用,显然与国家日益强调的素质教育和更注重因材施教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不适应,更没有发挥出学生档案对于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与管理服务工作的应有作用。
2.7 用人单位基本不寄档案回执。主要表现为用人单位在收到毕业生档案后,因嫌麻烦或因要花钱而基本不将收档回执寄回学校,或者是有寄回学校但没有在寄档回执上盖公章或没有经办人签名确认,以致事后时间一久难于追查,特别是各邮寄公司基本最多只在寄出学生档案后的一年内提供查询服务,之后则根本无法追查。
3. 对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3.1 完善学生档案制度。为确保学生档案管理有据可依和有章可循,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教育部、国家档案局的相关法规,结合组织人事部门的有关要求等,出台省(市)关于各级各类学生档案的管理规章。就学校内部而言,应根据学生档案管理的基本依据与相关要求,及时制定本校学生档案管理制度,明确细分各单位各部门及相关人员的具体职责,加强精细化管理,并注重管理过程的档案建设,以保证能及时收齐学生档案,并确保有差错时可以追究到相关人员的责任,并可以长久持续地查找学生档案的去向。
3.2 及时恰当选配人员。相比于具备一定的专业、学历、职称与特长,实践证明,学生档案管理员的基本素质更强调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政治责任感,以及严谨持久的细心、耐心和恒心,否则其工作容易马虎、粗放或者时松时紧,难于严格履行学生档案管理职责。不论学生档案是在学生处或就业中心还是在二级院系管理,或者是在学校档案馆(室)统一管理等,都应按照学生档案管理员的基本素质要求,配备专人负责,学生数在5000人以上的最好不要搞兼职负责制,而应实行专人专职负责制。
3.3 加强档案教育培训。一是对专职与兼职档案管理员加强业务培训,就高校内部而言,主要是对辅导员和班主任等学生工作人员和教务人员就学生档案的作用意义、内容范畴、制作要求、注意事项等进行系统培训,以强化其制作和管理学生档案的责任心与科学性,确保其可以正确指导和制作合格的学生档案;就外部而言,主要是对中学和中专教务主任与班主任加强学生档案的相关培训。二是对广大学生加强档案教育,不论是在中学阶段还是在大学阶段,都要尽早和反复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档案的重要性,填写基本要求与注意事项等,使其既能够充分重视学生档案的作用与价值,又不弄虚作假、夸大其词或以偏概全地填写本人档案。
3.4 引入电脑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管理既可以大大提高管理效率,又有利于丰富学生档案信息和拓展学生档案管理功能。具体做法:一是引入计算机软件公司开发成熟和应用较普遍的学生档案管理系统,这可以简便快捷地提高管理效率,但所需资金投入相对较大;二是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组织专业人员编写制作学生档案电脑管理网络系统,这样做所需资金相对较少,但需专业人员加强后继维护。
3.5 加强外部督查力度。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琐碎、繁杂、持久,其工作的开展除了靠自身的落实外,在督查指导方面主要靠专职档案管理员对兼职人员进行内部督查,或者是依靠专职人员的自查自纠。实践证明这并不够,还需要加强来自外单位专业的督查指导,最好能够推行旨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的管理制度,推行确有困难的也应加强本单位其他相关部门对学生档案管理的督查工作,通过加强督查以保质量促发展。
3.6 分类总结开发利用。通过全面查阅学生档案上的历史记载,按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富裕或贫困、专长或特长、城镇或农村、性格内向或外向、不同年龄与成长经历等,分类统计和分析其基本情况,在进行教育教学和学生日常事务管理改革时,多考虑学生档案的相关信息,以因材施教;并可结合建立学校未来校友的档案数据库,以加强对日后校友资源的开发利用。
3.7 强化转递回复机制。鉴于学生档案作用的长久性,为确保可以及时和长久地查找到每份学生档案的去向,应强化档案转递回复机制。具体做法:一是要求机要邮局或邮寄公司在转递学生档案后的一个月内,必须向学校提供一份用人单位签收并盖章确认的档案回执单,否则不支付邮费;二是及时将学生档案转递去向挂在学校网站相关网页上,告知学生凭本人学号与身份证号可登录查询。与此同时还可顺便建立校友档案数据库。
4. 结语
电子档案没有固定的字迹,无法从笔迹上分辨其原始性,我们无法采用与纸质档案相同的标准和方法来判断电子档案的原始性。由于各种原因技术水平的保管相差很大,丢失电子档案的风险时刻存在,电子档案要完全代替学生个人纸质档案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进程,因此纸质档案的原始记录性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鉴于我国国情与社会发展的趋势,可以预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档案工作包括学生档案工作只会加强而不可能淡化。因此,加强和改进学生档案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杨莉.浅谈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J].云南档案,2008(1):39-40.
[2]陈文斌,杨莎.高校学生档案研究综述 [J].兰台世界,2009(2下半月):41-42.
关键词:人事档案,人档分离,人事制度
一、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自谋职业,造成毕业生就业单位的不确定性及变动频繁,也给人事档案管理带来了许多困难。而有些学校或用人单位为了图省事,无视档案保密原则,让毕业生将档案自揣于身,档案乱放、涂改、遗失现象屡见不鲜。人事档案摘要是一些领导以权谋私,部分档案管理人员政治觉悟、职业道德水平不高,以及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原因造成的。
(一)整理不规范。
整理人事档案是一项细致的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要求整理工作做到“认真鉴别、分类准确、编排有序、目录清楚、装订整齐。”“通过整理使每一个档案达到完整、真实、精练、实用”的目的。把个人材料归档成册是人事档案规范化的基本前提,许多单位在这个方面做得非常欠缺。材料混杂、散乱,甚至根本没有清理,有些单位档案虽己立卷成册,但没按要求的格式进行分类处理,给档案利用带来了诸多不便。博士论文,人事制度。博士论文,人事制度。
尽管我们对人的评价标准始终是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即从政治和业务两个方面来全面反映一个人的基本情况。然而,事实上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我们总是会自觉不自觉地将政治作为唯一的标准来评价人,并且将政治思想与品德作风、工作表现分离开来,因此是空头政治。在重政治轻业务观念的影响下,人事档案部门没有严格把属于反映个人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实绩贡献等情况的人事档案作为收集归档的范围,而是侧重于政治思想表现材
料的收集,能反映个人业务能力的活的材料相对较少,即使有数量也有限或者补充不及时。
(二)人档分离现象日趋严重,“无头档案”增多。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人才流动日趋频繁,人档分离现象也日趋增多,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大量“无头档案”的出现。“无头档案”是指查不到当事人下落的人事档案,这种档案主要产生于下述情况:
第一、人员主管机关变动与档案的流动未同步进行。产生此种情况的原因有二:一是人事管理部门工作制度不健全,人员调动长期不通知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等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发现时,人员已不知去向;二是工作机构或人员大规模急剧变化,造成一些人员的去向不明。
第二、转递工作不准确。在人事档案转递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有:
1、在工作调动时,由于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少数人以不正当的渠道进入接收单位,手续不规范。不是先调档案后调人,或调档与调人同步进行,而是先调人后调档,人调入后,转档的事就拖下来了,接收单位没有及时索要档案,转出单位也未能及时将档案转出;或是先调档后调人,但档案转出后,调人的事要么遇到人事冻结,要么本人又不愿调出仍留原单位工作,而转出的档案又未及时索回,时间拖久了,就造成人与档案的脱节。
2、有的人事干部对工作不负责任,在档案转递时,不按规定的渠道和方式转档,而将档案直接转至基层单位,甚至交由本人自带,因此档案材料的丢失、错递现象时有发生。
3、在大中专毕业生毕业时,有部分学生在就业方案确定后又重新改派,而档案却未能及时改转。
4、个别档案管理人员工作不仔细,转递时对接收单位名称书写不清楚,或书写不准确,接收单位在接收时不仔细核对,误收误存,成了“无头档案”。
三、解决对策
“无头档案”的存在给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严重影响了人事档案工作的质量,因此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无头档案”显得十分重要。
(一)防止“无头档案”产生的措施
为了防止“无头档案”的产生,各单位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必须健全制度,堵塞漏洞,通常可采取以下措施: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要与有关人事管理部门建立联系制度,及时获得人员工作和职务变动的准确信息,包括人员调出的时间、调入单位的名称、主管机关的名称、调动的原因、是否为正式调动等,然后及时将档案转入该人员新的主管部门,使档案与人员流动同步进行。
第一,机关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充分认识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及时传递,认真细致、准确详细地书写转递档案通知单和收文机关名称,杜绝误转现象的发生。第二,建立严格的人事档案收进转出登记制度和定期检查核对制度。博士论文,人事制度。档案的进出登记,是档案流转的真实记录,是检查核对和确定档案来龙去脉的依据。检查核对制度,是验证收进转出档案是否准确无误的手段。要认真进行登记,定期检查核对,就能及时堵死转递和保管工作中的漏洞,从而防止“无头档案”的产生。具体而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在人事调动或职务变动时,有关单位应及时将其任免通知告诉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档案管理部门应密切配合,加强联系,及时催问或索要档案。转递档案时,必须按照“干部档案转递通知单”的项目详细填写。收到档案的单位经核对无误后,立即做好入库登记,并在回执上签名盖章。回执在一个月内未退回者,转出单位应主动催问,以防档案丢失。
(2)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方案确定后,毕业生所在学校应及时将档案随同就业名册同时转递到所去单位所在地的县(市)组织人事部门,在交接档案时,应与就业名册逐一对照,登记注册,做到有档无人不签收,有人无档不分配,重新改分或错转的档案要认真核查,及时改转。
(3)转出或接收的档案必须完整、齐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扣留档案材料或分批转出。档案接收人员在验收时,如发现材料不齐或丢失,要设法查找或索取必要的组织证明。博士论文,人事制度。
(4)档案转递时,必须严格密封,以机密件通过机要渠道转送或派专人送取,并要签字注册。严禁公开邮寄或自带,以保证档案在转递过程中的绝对安全。
(二)对“无头档案”的处理
处置“无头档案”是一项重要而繁琐的工作,关系到对人的使用以至人的政治生命问题,必须严肃认真,谨慎对待,其处置的办法是:第一,认真鉴别档案材料的保存价值。博士论文,人事制度。机关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处置“无头档案”时,必须依据有关规定,鉴别判定档案材料是否具有保存价值。对一般性简历登记表格和作为组织参考性的人事档案,可以登记造册,报领导批准后销毁。对重要的有保存价值的人事档案,要继续保存,或查清下落,转给有关部门。
第二,仔细分析,认真查阅档案人的下落。可以通过人事档案的形成部门、当事人原来工作单位、甚至爱人、子女或社会关系等线索进行查询,查询时一般由查询机关提供被查人的基本情况,让有关单位查复。博士论文,人事制度。
第三,经过多方查询,确实找不到下落的“无头档案”,根据规定可转当事人原籍档案馆保存。当事人人事档案不齐全的部门,可以向当事人原籍档案馆查询。
参考文献
[1]黄霄羽,曹建峰.人事文件中心建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迫切性——我国建立新型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思考之一[J]北京档案,2002,(07).
[2]纪红卫.对人才引进中“重新建档”的冷思考[J]北京档案,2002,(07).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在石化管道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加快数字化档案建设,通过数字化,逐步提高开发利用档案信息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自身的使用价值,更好地为企业的各项工作服务,促进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及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率己日益紧迫。只有实现档案数字化,才能冲破档案利用的种种局限,使档案管理部门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档案的保管和利用职能向信息采集、管理和服务职能转变,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科学管理。
一、目前大部分档案馆馆藏档案载体仍然是以纸质为主,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占用存放空间大,保管成本高,易磨损,并且检索利用效率低,难以满足人们日渐增大的对信息资源的渴求。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内涵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依托计算机技术、存储技术、扫描技术发展产生了数字化档案信息交互管理形式,我们将这种以数字化为载体的档案信息存储提取模式称为数字化档案管理。
二、提高办公效率。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能够存储大量各种形式的信息,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网络进行访问,以获得包括多媒体在内的各种信息,并且其信息存储和用户讯问不受地域限制,轻轻一点鼠标,就能够通过网络迅速查询,方便快捷。以人事档案管理为例,由于石化管道点多线长,企业管理对象繁多,且具有大的流动性,如员工人员、退休、调动等,要准确统计,及时了解工情况,按传统管理方法,必须“归档”才能查知,而通过计算机管理的数字化档案却能准确反映当前的情况。同时,数字化档案管理使查询资料变得非常简单,真正让管理人员足不出户便可知晓天下大事。由于信息的超时空观流动,数字化档案事实上成为“无墙界档案”,档案库也从文件的保管基地变成了提供方便的信息控制中心。
三、数字化档案建设存在的问题。纸制档案数字化是指采用扫描仪或数码相机等数码设备对纸质进行数字化加工,将其转化为存储在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上并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图像或数字文本的过程。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以管道储运公司新乡处为例,新乡处1985年成立至今,档案积累数量庞大,且文书档案的形式多样,要是将所有的纸制档案转化为数字档案,工作量异常繁重。不但需要大量的经过培训的录入人员,还需采用先进的高速扫描仪、储存设备等,硬件投入较大。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企业发展;人才发展
1 人事档案管理现状
目前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作中心的转移,组织人事政审工作相对减少,原来计划经济用人单位招人时遵循的是“先审阅人事档案管理后决定是否接收”的思维定式和工作套路,在人才流动频繁的今天被逐渐打破,许多单位用人不再审档,认为人事档案“没什么用了”、“作用低了”,特别是私营民营企业等没有人事主管权的非公有制单位,怀着一种要不要人事档案管理无所谓的态度,根本就没有设立档案管理部门。对人事档案管理的要求有所松动。有些企业尽管有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但由于负责管理负责的是企业的组织或人事部门,这些部门不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企业决策者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十分重视,在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人员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不严格执行《人事档案管理材料收集归档规定》,没有形成自己的实施细则和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不严格现象;有些企业因办公用房紧张,人事档案管理室一直和办公室在一起。企业减员增效,人事管理人员编制不足,人事管理工作量大,人事档案管理都是其他非专业人员兼管,在人事档案管理手段上,因为没有单独的计算机和人事档案管理软件,管理人员还一直采取手工编辑、检索,致使人事档案管理材料不能及时归档整理,存在人事档案管理资料不完整、收集、归档工作被动、不及时;有些企业管档人员在管理上流于形式,仅充当人事档案管理“保管员”的角色,对接收到的员工人事档案,只是在原人事档案管理袋上直接编号就万事大吉;这种不规范的操作导致了人事档案管理内容不全、管理混乱等问题,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严肃性,降低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作用,更谈不上为企业决策者提供第一手资料了了。上述这些对人事档案管理欠缺的认识和做法,势必会影响人事档案管理在人才资源开发中所起的作用。
2 有效的维持、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2.1 促进企业发展
作为人才信息缩影的人事档案,是各类人才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原始记录,全面地记载着职员的基本情况,反映着每一个职员个人经历和能力表现。准确、齐全、完整的职员人事档案是企业全面考察了解、正确评价和使用人才的重要依据。是促进人才合理配置和合理使用的依据,保证人才队伍素质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干部选拔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认真搞好人事档案管理,就能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准确、齐全、完整情况。人事档案工作是组织人事部门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做好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是做好人事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企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2 是发掘人才的重要依据
企业管理关键要素是人首先要服务好人,才能做好管理工作。因此,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宗旨,充分调动职员的积极陛和创造性。加强企业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是将静止的人事档案变换为动态的激励手段,让职员能够感受到组织对他的关注、关心和承认。企业人事档案既能体现企业的文化特色,又能为企业管理者和职员共同感受并共同参与。企业文化的人文性表现在充分尊重人的因素、尊重人格。实行人性化管理,创造条件,满足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鼓励人施展才华,取得成就,从而相互激励、相互帮助、共同发展。企业通过科学有效的人事档案管理,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掘人的智力资源,鼓励人的创造劳动。变压抑为激励,改贬斥为弘扬。成分显示人文特性。
2.3 便于人力资源管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流动日益频繁,一份翔实、完整的个人人事档案,对于新单位领导掌握应聘者的基本情况,正确使用新的人才将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查阅个人的人事档案,就可以掌握其品行、背景、以往的工作实绩诸要素,增加企业对聘员的信任程度和认可程度。既是企业选用人才和人才日后晋升提拔的重要参证,也是择业人员量己之才选择行业、部门的“谋士”。双方的“知己知彼”,能扼制某些企业和个人盲目选人、择业的“自”,更利于“人才与用人单位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活动的主体”这一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
3 人事档案管理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3.1 采取措施,防止弄虚作假
领导干部、人事部门档案管理人员要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人事档案管理的方针政策,坚决遏制人事档案中弄虚作假的现象。切实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定期检查,有错必纠。一经发现弄虚作假现象,不仅要追究填写人的责任。还要追究主管领导的责任。因此,要加强企业人事档案法制建设,强化人事档案行政执法建设,使人事档案行政部门勇于执法,善于执法,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从源头上防止人事档案信息失真情况的发生。
3.2 增强法制关念,提高人员素质
人事档案工作者要结合国家人事制度改革和国家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积极宣传档案管理的各类政策法规做到有的放矢,增强宣传效果。各类人才交流中心的人事档案工作者更要紧跟社会形势的变化结合国家新出台的文件要求,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破除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人事档案管理观念,树立人力资源管理新理念,为适应企业人事档案工作的发展而不断努力。
一、强化各级管理者对档案信息化的重视
(一)加强领导对档案信息化的重视
企业领导应该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其目的在于提高企业领导的决策和管理水平,并且应认识到建设一支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是企业档案自动化的客观要求,同时,加大力度推广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求全体员工积极配合。
(二)强化法制意识
树立法制意识,是做好企业档案工作的基础。搞好企业档案工作要从“提高认识、强化制度”上下功夫,使依法治档深入人心。首先是提高执法认识,要大力宣传《档案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做到知法、懂法,明确执法的严肃性,提高工作的自觉性,从而解决和杜绝档案工作可有可无等错误思想。其次要提高重要性的认识。企业领导和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正确认识是推进和搞好档案工作的重要基础。第三要加强档案工作的制度建设和管理网络建设,把档案工作列入企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保证档案工作专项经费,落实各级领导档案工作责任制,使依法治档工作落到实处。
二、做好信息化建设管理布局
(一)依托企业单位局域网,构建本单位信息管理平台
在局域网上,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与各业务信息应用系统(OA、PDM、ERP等)互相联通,资源共享。通过系统间的数据接口,可以解决电子文件及元数据的采集、加工、鉴定、归档、管理和维护问题,对各系统产生的电子文件实施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可以保障档案信息资源类别的丰富和总量的增加,并保证数据真实、完整、有效;同时,整合各类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一批专题数据库,对其实施统一管理,既可避免出现信息孤岛,又方便信息管理和利用。
(二)以档案综合资源管理系统为平台,管理馆藏传统和各门类档案信息
档案综合资源管理平台建设以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为目的,以现场技术资料控制为重点。其基本构成档案信息网页,档案管理系统、文档一体化系统,网上远程检索系统、电子文件和档案全过程管理系统。其上流转的文件资料信息以电子文件形式存在,设计、试验、制造各个环节的电子文件实现了有效传递交换和共享,突破了信息管理孤岛,形成了集成化的档案管理业务环境。在该平台上,可对档案数据实行动态管理,包括动态采集、动态更改、动态跟踪、动态。
(三)以综合办公系统(OA)为管理平台,对煤炭企业事务信息实施全电子化管理
综合办公系统对企业单位公文实施收发管理的同时,实现了全面、系统地记录企业单位各项事务活动。充分发挥综合办公系统效率高、权限分明、自动归档、检索准确、使用方便的优势,按照文档一体化原则,对政务工作中的电子文件实施全过程管理,即在文件形成、收集、鉴定、归档、保存和利用的全过程发挥作用,实现各项工作的记录和电子文档紧密相连和对文件实施全程闭环管理,确保信息渠道畅通。
(四)以档案网站为核心,建立各类档案信息资源平台
建立企业单位档案网站的首要目的是向单位内部提供档案信息的查询服务,可使用户借助网络实现方便的档案信息查询、分类查询和专题查询等多种方式查询档案目录信息,也可以实时了解文件资料借阅的更改状况,进行电子文件归档,查看照片档案,浏览档案全文等。
三、做好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数据管理
(一)要积极推动网络化归档工作
利用煤炭企业的网络化办公平台,实现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归档。各立卷部门的档案管理者在档案管理部门的统筹规划和在专职档案人员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权限范围将所在部门产生的需要归档的文件备注处理意见,通过自动化办公平台传输到档案馆数据库,年终时只要向档案科移交一份组卷清单即可,从而减少了档案管理部门的计算机输入工作。档案科只需要对数据进行一些深层次的处理开发,便可完成档案的及时、准确归档。
(二)建立重要档案数据库,保证重要数据的安全
目前,县级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仍基本上沿用十几年前的管理模式,医院人事档案工作在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人员等方面尚存在许多问题。
1.1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近几年,我院自主引进数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在整理人事档案时,发现因缺少原始档案材料,无法办理正常调动、派遣手续。之后通过人才服务中心办理人事,但同样因缺少原始的人事资料,无法核定工资标准。还有的因原单位不同意放人,致使他们的原始档案至今没有转到我院,造成人事档案材料的不完整,“有档无人”、“有人无档”的现象比比皆是,给新录用单位在人员管理、人事审核、审批工作中带来不便。
1.2 人事档案管理不集中、模式单一。县级医院档案管理模式采用“封闭式管理”,过于强调保密性原则。人事档案调遣、查询“门槛”太高,一般需领导审批和专门介绍信,甚至是多个或多级领导同意。人事档案利用范围小,只用于政审、调资、年终考核、办理退休。人事档案管理通常分四个部门,历年由人社局统一招聘分配的,有编制的正规高校毕业生,档案由人社局档案室保管;我院自主聘用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正规高校毕业生转正定级前、部分合同制员工,档案由人才交流中心保管;其他在编员工,但非人社局招考分配的,档案由主管部门卫生局保管;另部分合同制员工,档案由我院人力资源科保管。
1.3 人事档案管理手段滞后。第一,资料收集不及时。如医护人员的外出进修、科研论文、职称晋升、各级表彰等档案多保管在医院的医务科、护理部,遇到归档或查询时,档案员要经常往返于各科室之间进行搜集、整理、复印。第二,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率不高。因为存储量大,档案管理部门不能对已经归档的档案材料进行信息的提炼和加工处理,档案信息资源在很大程度上被闲置甚至浪费。第三,归档困难。由于资料的变动(增加或更新),如年度考核、工资调整、医德医风考核、学历变更等以及多卷相关档案同时查询的情况时有发生,不可避免地发生归档错误。第四,工作量大。现人事档案是以纸质、照片等载体作为档案管理的实体,以手工操作为主,缺乏对档案出、入库记录和档案变更的管理。遇到档案的查找、编辑、分析等工作时,工作量巨大,步骤也繁琐。
1.4 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业务不精。在我院从事档案管理的大多是一些即将退休的老护士长。由于年龄大,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吃力,便照顾到行政后勤管理档案。专业知识不足、档案业务不熟、变动频繁,势必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利用。
2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措施
2.1 重视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可通过择优录用,竞聘上岗,把真正优秀的档案专业人员选拔到档案管理岗位上来,并且保持档案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同时,医院要将档案人员的培养纳入医院人才培养计划。不但要进行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知识培养,而且要提高法制观念,自觉参与档案的管理与利用。
2.2 建立统一的开放式档案管理模式。由于我院员工原始人事档案分四个部门管理,导致医院为员工建立的临时性档案材料不全,使医院在员工职称晋升、学习培养、干部选拔方面获取信息量不足。补充完善人事档案材料,建立统一的开放式档案管理模式势在必行。第一,完善基本档案材料。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学历、学位证明;继续教育及学习进修证明、证书;年度考核表。第二,收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工作档案资料。包括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参加援川、强基工程、义诊等活动;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聘任证书和聘任合同;发表著作、论文、科研成果鉴定书;典型病历、抢救成功的病案、手术分析;“三基”、“三严”考核及医德医风评价材料;参加专业学术会议证书等。第三,开放式档案管理模式。人事档案管理必须走向开放性,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革新形势。把人事档案作为记录员工综合素质的信息储存和保管,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和人才市场主体到位。
关键词: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发展
人事档案是记录员工基本情况的载体,它记载了企业每个员工的具体经历以及他们的综合能力等资料。企业可以通过准确全面的员工人事档案,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考察,从而确定用人机制。企业人事档案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它对员工职称的评比以及干部的选拔工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总的来说,人事档案管理在现代企业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本文阐述了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提出了现行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如何发展人事档案管理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企业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了人事档案。它是以个人为单位,以文字的形式组织起来的一种材料,用于今后企业对个人的一些考察活动。人事档案能够全方位真实的记载员工的基本信息,反映员工的个人经历和综合能力。
人事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员工的成长经历、家庭情况和社会关系;学历和专业技能等材料,得到的奖励和处分的材料;员工在职务提升或工作调动的时候得到的一些评价或鉴定;政治身份的一些证明材料;聘用情况、工资待遇、离退休情况等材料。对企业来说,完整的人事档案是考察和评价员工的依据。对人事部门来说,管理好人事档案能够为企业合理任用员工提供依据。对企业员工而言,档案很好的反映出自己的人生轨迹,真实的记录着自己过去的一切。所以说,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不管是对企业还是对个人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目前,企业在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很多单位特别是民营私营单位,在选拔人才时不注重档案的审核工作,认为档案没有用,怀着对人事档案无所谓的态度,有的企业甚至没有设立档案管理部门。有些企业虽然设立了档案管理部门,但是该部门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在管理方面很松懈。很多企业对于国家颁布的人事管理规定都不能严格的执行,形成不了企业自己的实施制度。此外,有些企业没有独立的人事档案管理室,使得人事资料不完整。一些企业,由于缺少人事档案管理软件,使得档案的整理很被动。还有很多的企业,对于人事管理只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发挥不了人事管理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功能。
二、发展人事档案管理的措施
1.使企业认识到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使企业尤其是企业领导者认识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对企业进行这方面知识的宣传工作,使领导者认识到人事档案管理的好处,使其意识到人事档案对员工的重要性。
2.建立制度化和现代化的人事管理系统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改变,人事制度的改革也将随之改变,这就给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档案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档案管理部门应该根据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提出适合企业的管理制度,使得人事档案的管理更为制度化。通过一些标准的制定,使得该管理工作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效益。
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人事管理的现代化进程,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以使得管理工作更具现代化。人事管理工作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利用计算机等现代通讯设备能够很好的解决出现的一些问题,同时还能够减少管理这些资料时所花费的时间,提高了工作质量。
3.对人事资源进行共享
人事档案管理的目的是实现人事档案的资源共享,这就要求档案的管理向信息化迈进。而要想达到信息化的目的,就必须利用相关的网络技术进行一些数据库的建立,以实现资源共享。
4.关于组织人事档案的管理内容与意义
组织人事档案是企业员工在工作中各项表现和能力的直观反映,比较详细的记录了员工的工作技能和社会关系,通过它可以对某一位员工做出比较清晰的了解考察,便于企业上级部门对员工做出正确的业务能力判断。从而为以后工作中的人员选拔和任用提供必要的参考和依据。
5.要求管理人员具备专业方面的知识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有必要建立一个具有现代化专业知识的团队,他们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素质,还要懂得计算机方面的一些专业知识,以便能够独立的进行操作,同时还要对人事管理方面有很深厚的基础素养。所以,在管理人员的录用时,应该采用竞争上岗的方式,选择更优秀的人来任职。
三、总结
总的来说,做好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企业管理者应该深谙人事档案管理的意义,按照人事管理工作的规律来处理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使得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向信息化迈进,为企业在用人方面提供准确真实的依据。我们应该在企业中大力的推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使得人力资源的配置更为合理,并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国家经贸委中小企业司李志远;中小企业怎样申请科技创新基金【N】;中国煤炭报;2000年
【2】陈军:可信平台模块安全性分析与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6年
关键词:档案队伍;结构问题;调整优化;思路措施
1 河南油田档案队伍结构的现状、问题及成因
长期以来,河南油田档案队伍普遍存在着“四化一失衡”的突出问题(即年龄老化、知识老化、能力退化、非专业化,结构严重失衡),已经成为制约油田企业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的人力人才资源的“瓶颈”。如何破解这一难题,这是摆在档案部门面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1.1 调查摸底。为适应新形势下油田企业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的需要,全面了解掌握档案队伍结构基本情况的第一手资料,为逐步调整优化档案队伍结构提供科学依据,河南油田档案馆于2012年3月组织开展了档案队伍结构基本情况调查摸底工作。档案馆设计了专职档案人员基本情况调查表,并下发专门通知,对调查摸底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各单位档案部门积极行动,组织专职档案人员认真填报调查表,经本单位档案主管部门审核、人事部门审定后,上报档案馆汇总,以确保调查摸底资料的真实可靠。
1.2 结构现状。经统计汇总, 截至2012年3月底,河南油田共有专职档案人员122人。队伍结构现状的基本情况见下表:
综合解读上表,可以看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和问题:
一是档案队伍中女性职工居绝对多数,占80%以上,男性职工相对较少,不足20%;
二是党员不足30%,低于油田干部队伍中党员的平均比例水平;
三是中专、高中、技校及初中学历占18%,这部分人员文化程度明显偏底,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水平相对落后,难以适应现代档案管理工作和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需要;
四是档案管理、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石油工程及相关专业等三大主体专业不足43%,而非档案及非油田主体专业占57%以上,档案队伍非专业化的问题比较突出;
五是第一学历为档案管理的部分同志,大都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毕业的本科生,目前不同程度存在着知识老化、专业素质弱化、能力退化的问题,需要通过继续教育或培训“充电”逐步实现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
六是高级及中级职称人员只占45%,而初级职称及无职称人员近55%,亦即目前仍有半数以上人员尚未达到中等专业技术水平,说明专业技术力量比较薄弱;
七是目前档案队伍中专家型、复合型、全能型人才比较缺乏,少数具有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的同志,存在“高职低能”的问题,即具有的职称等级与具备的能力不匹配,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发挥骨干作用,需要尽快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八是年龄老化问题异常突出,30岁以下人员是个空当,30~40岁人员不足15%,而40岁以上人员高达85%以上,而且其中有近半数的人员将在今后1~5年内相继达到退休年龄,目前已经进入退休高峰期。因此,解决队伍新老接替问题已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综合上述情况,河南油田档案队伍结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比较符合中国石化所总结出的档案队伍普遍存在的“四多四少”现象(即女同志多、男同志少,年龄大的多、年轻的少,文化程度低的多、文化程度高的少,照顾安置的多、加强工作的少)。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河南油田档案队伍结构现状、特点和问题,在中国石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普遍性。可以这么说,河南油田档案队伍的结构情况,是整个中国石化档案队伍的缩影。
需要明确一点,勇于查找和正视档案队伍存在的问题,并不否定档案队伍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只有不断地查找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谋取新突破、新跨越、新发展,这本身就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
1.3 成因分析。客观地讲,造成这种队伍结构现状和不良局面,其原因是多方面、多层面的。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管理体制方面原因,也有运行机制方面原因;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从总体上综合分析,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原因:
一是企业档案管理的弱势地位,不利于队伍建设和结构调整优化。企业档案管理存在的“三性”(即在企业管理环节所处位置的末端性、档案工作的后台性、发挥作用或产生效益的渐显性),决定了档案队伍、档案部门、档案工作最容易被忽视。加之部分领导干部对档案工作的地位、作用、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投入力度不够,客观上造成了档案队伍、档案部门、档案工作已经或正在被不同程度地“边缘化”。
二是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和限制,造成队伍结构失衡和难以调整优化。从社会大环境来看,全员性的档案法制意识和档案意识没有牢固树立,全国上下普遍重视档案工作的大环境尚在形成的过程当中。从企业内部环境来看,目前许多职工群众甚至部分领导干部认为,档案工作是一项无关紧要的一般性、极平凡的工作,没有“高精尖”的技术含量,从事档案工作不需要多大本事,什么人都可以干,这是其一。其二,正是部分领导干部有这样的看法和意识,过去一度把档案部门当作职工养老养病的地方,将其他系统退下来的“老弱病残”人员照顾安置到档案部门,使档案队伍成为名副其实的弱势群体。其三,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基层单位档案部门和档案人员办公条件较差,档案库房基础设施普遍落后,部分档案人员的待遇偏低,这些因素势必对档案队伍建设和结构调整优化造成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三是部分基层档案主管部门和档案人员不作为,影响了队伍结构调整优化。通过对基层单位档案工作综合调研,了解到部分基层档案主管部门放松对档案人员的管理、教育和培养,对档案人员的调入和调出不进行严格把关,需要的人员进不来、留不住,不需要的人员调入时一路绿灯、畅通无阻,人员流动比较频繁和随意。少数基层档案人员的确存在着不作为、混日子的思想和“低老坏”(低水平、老毛病、坏习惯)的问题,有的档案人员自身定位不准,把自己当成资料整理员、库房保管员,长年从事档案资料收收发发、存存取取等重复性简单劳动,本该大显身手的档案资源研究开发和档案服务利用却没有太大的作为,档案管理的效能低下,档案部门、档案人员和档案工作的地位、作用和效益得不到彰显,企业当然不会把优质人力人才资源配置到档案部门、充实到档案队伍中来。因此,档案队伍现状不容乐观、令人担忧,存在结构失衡、有待优化的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2 档案队伍结构调整优化的目标、思路和措施
队伍是制胜之本、发展之基、力量之源。如果没有一支结构相对合理、综合素质高、业务技能强、作风形象好,善管理、能吃苦、勤钻研、肯奉献的过硬队伍,实现档案事业科学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必须在持续加强队伍建设的同时,不断调整优化队伍结构,以提升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和管理效能。
2.1 调整优化的原则。调整优化队伍结构,必须遵循一条基本原则,就是队伍的管理幅度、工作职责、所承担的工作量要与人员数量、管理力量、业务能力相匹配,在学历、专业、年龄等方面形成相对合理的梯次结构,有效遏制档案队伍“边缘化”趋势,确保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努力使档案管理水平、档案事业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状况、发展战略目标相适应,实现人力人才资源配置方案最优化、效益最大化。
2.2 调整优化的目标。档案队伍结构调整优化只是一个定性的动态概念。能否确定一套切实可行的量化标准,作为企业档案队伍调整优化的追求目标,目前国内外业界尚无定论。如果确定的目标过低或过于保守,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也将影响企业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相反,如果确定的目标过高或超越现实承受能力,则可能使调整优化目标难以实现,即使实现了,也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力人才资源的浪费。笔者认为,中国石化档案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明确的档案队伍结构合理目标参考值,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可以作为石油石化企业档案队伍结构调整优化的指导性目标:即大专以上学历80%;档案管理专业人员40%以上、信息技术专业人员10%以上、主营业务人员20%以上;40岁以上40%,30~40岁40%,30岁以下20%。当然,每个企业的情况不同,在统筹配置人力人才资源时,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研究确定相对合理的档案队伍结构调整优化的愿景目标。
2.3 调整优化的思路。如何在目前专业化管理改革没有完全到位、档案管理存在条块分割的体制机制情况下,有效破解档案队伍结构严重失衡的难题,努力实现河南油田“十二五”档案事业跨越式发展目标,首要的一条,就是要从加强档案队伍建设抓起,着力持续调整优化队伍结构。即在坚持狠抓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形象建设、业务技能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等“四大建设”不放松的基础上,牢牢抓住队伍新老接替的历史机遇,着力调整优化档案队伍结构,到“十二五”末,基本完成队伍新老接替任务,努力实现队伍结构调整优化目标。
2.4 调整优化的措施。今年上半年,河南油田档案馆以《档案工作动态》信息形式,将档案队伍结构现状基本情况调查结果向全油田进行了通报,引起各级领导干部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目前,油田各基层单位正在按照档案馆提出的建议措施,着手解决人员接替和队伍结构调整优化问题。为了加强对基层单位的宏观指导,提出了档案队伍结构调整优化的建议措施。
一是要把档案队伍建设、人员接替和结构调整优化提升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予以重视和着力推进,把档案部门的人力人才需求纳入企业干部人事部门议事办事日程,研究制定并实施档案队伍结构调整优化措施方案,合理调配人力人才资源,实现常态化管理,形成持续调整优化档案队伍结构的长效机制;
二是根据企业档案事业发展战略和实际工作的需要,适当引进一些档案、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专业的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大学毕业生,在基层单位锻炼后适时充实到档案部门;
三是在企业内部人力人才资源统筹调配时,适当考虑将一些综合素质好、热爱档案事业,专业对口、专业相近(如档案、计算机、信息、图书、情报)或石油及相关专业的专业技术干部,及时调整充实到档案队伍中来;
四是把好档案队伍调整的“入口”关和“出口”关,在解决档案人员新老接替时,可以考虑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尽量选拔那些年轻有为、事业心和责任心强、有志于在档案岗位建功立业的干部职工从事档案工作,同时还要采取一些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和感情留人的政策措施,避免档案管理人才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