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电力工程通讯报道范文

电力工程通讯报道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电力工程通讯报道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电力工程通讯报道

第1篇

供电系统中配网系统本质上是一个能进行实时监督、控制以及可以离线管理的系统。在配网系统中能对电网设备中的所有数据与用户自使用电力资源过程中产生的实时数据、历史数据以及总的使用数据等综合起来,同时还能不断融合电网接线图形和地理图形,根据上述数据和图形对电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由于该系统在整个电力系统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决定了它必须具有高度的集成度和安全性,配网中的软件和硬件均需要有相应的隔离作用,系统中的软件在日常运作过程中不与其他网络硬件相关设备存在任何联系。另外配网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各种通信方式以及广域通讯方法有一定的适应度,在其中不仅有光纤、配电线截波等手段,还有各种不同的无线通讯平台,实现了开放式衔接沟通。因此,配网系统具备开放性、可靠性以及易用性等特性,便于日常使用。

2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意义及决定因素

在整个电力系统中配网是关键的组成部分,它是将电力资源直接输送到用户的关键,配网出现问题,电力资源就不能准确到达用户。因此保证配网的可靠性对于供电系统运行安全和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我国而言,根据相关报道,在所有停电事故中,有80%左右的停电事故发生与配网故障有直接的关系,配网作为连接用户和供电系统的重要传输设施,一旦存在故障会导致用户不能正常用电,给人们的生活以及生产带来较大的影响。而当前因为配网电力工程技术设计、运行管理以及建设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影响到配网的可靠性运行,所以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对影响配网可靠性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3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及内容可靠性的分析

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管理的提出是以电力工程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的高标准为前提的。就目前而言,我国在对电力企业和电力工作者管理都是通过一定的配电系统完成的。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配网中新型技术应用较多,其中的技术含量也在不断增加,电力工作人员处于配网系统中,必须要有较高的素质,而国家电力事业要进一步发展也必须要实现标准化。所以配网工作人员应该对整个配网的运行过程详细了解,通过规划、检修、设计等环节优化配网整体运行效果。这样的高标准要求配网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作为供电企业必须要注重对工作能力的培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让电力工程技术能与企业发展相适应。就实际情况来说,在配网运行中主要故障因素就是过电压、积污垢后发生的闪路以及外力破坏引发的工程技术事故。

3.1过电压

处在配网中的各种电器设备在运行中必然会承受工频电压、大气过电压以及内部过电压等作用,尤其是在一些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加上早期建设的配网设施存在质量问题,爬距不够,对配网的安全运行有很大的威胁。在早期配网建设中,线路和设备绝缘主要依靠的是针式瓷瓶,该装置的绝缘行较差,在受到直击雷的时候,感应过电压会引发闪络,影响配电网的可靠运行。

3.2闪络

绝缘设备是配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绝缘设备必须长期承受工作电压,而且很多绝缘设备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受污染,当绝缘设备表面积污后,其污物中的含盐量达到一定的浓度,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出现闪络。另外绝缘设备上的污物会降低绝缘设备的冲击性能,当雷电冲击或者是内过电压冲击时,也容易发生闪络。一般污闪能在一相发生,也能在多相发生,甚至同时间多相发生。污染发生之后,经常会出现单相接地,而其余两项电压会升高,暂态情况下形成2.5倍相电压。另外,当变电所内的互感器质量较差,会出现铁磁谐振,过电压的倍数会非常高,可能会出现相绝缘闪络击穿,造成两项接地短路,影响配网的可靠性运行。

4解决配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的措施

4.1完善配电网结构

配网结构优化是保证配网可靠性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的是“三主”供电模式,造成了供电效率较低的局面。完善配电结构,最主要是实现“手拉手”环网供电,同时对一些重要的用户实施“双电源”供电方式,确定合适的供电线路半径和负荷,缩小配网故障发生后停电范围。另外,简化电压等级是保障配网运行可靠性的条件,在配网建设中可以通过减少降压环节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为不同的用户选择合适的供电电压来实现。

4.2提高抗雷击能力

雷击是配网可靠运行的重大威胁,但是配网绝大部分的线路和设备都暴露在雷击范围内,因此提高配网的抗雷击能力非常重要。对于落雷较多的线路,必须要采取各种避雷措施。例如瓷横担的抗雷击能力较强,可以用它代替针式瓷瓶。

4.3解决污闪问题

污染是影响配网可靠运行的重要因素,解决污闪就是要减少闪络诱发的短路和电压烧坏设备等问题。解决污闪要根据配网设备各部分特点进行,开关室的支持绝缘子、连杆瓶、穿墙套管等可以加用防污罩,母排可以加用绝缘热缩管。这些措施的应用在提高防污能力的同时,也避免了因一些小动物造成的短路。另外可以通过改变空气湿度破坏污闪条件,例如在开关室中可以安装吸湿器。

4.4缩小故障停电范围

在单端电源供电中较常见的是树枝状放射性接线,当线路中的任何部位发生故障会导致全线路停电。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在线路中可以采用联络开关,常用柱上式SF6开关,此为智能化开关,结构简单、寿命长、性能优越,在故障发生之后,能自动恢复非故障线路的供电,而且可以作为馈线之间的联络装置,提高供电能力。

5结论

第2篇

【关键词】电力设计、信息化、生产经营、管理系统、资料链、业务流程、成品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目前, 信息化产业革命已蔓延全球, 自上世纪90 年代初以来,计算机互联网的改革带来了新一轮经济革命, 世界正走进信息社会。各国也都深深感到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电力企业也不例外。从企业规划或计划、生产、营销等整个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 逐步提高企业集约化经营管理程度, 彻底实现电力设计企业气息化设计与管理,使信息对企业的贡献达到较高水平的过程。

2.电力设计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对于电力设计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就是建设一体化的信息管理平台。一体化的信息管理平台就是将网络和信息,硬件和软件,管理和生产相融合,综合利用各种数据、信息、流程和技术,形成信息系统资料链,进而把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提升为一种在企业战略目标和企业资源总体规划指导下的综合项目管理的理念和应用。

3.电力设计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

电力设计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追溯可达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基本的特征形成在上世纪末,而进入21世纪以来,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征日趋明显多样化。

3.1从无到有

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计算机技术开始出现,并且在企业之间引起了巨大的波动,电力设计企业也开始尝试将简单的编程应用与计算利用PC机操作,到了八十年代,电力设计企业就开始实行企业生产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例如:利用CAD制图,实行财务电算化。

3.2从模块到系统

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电力设计企业对实现信息化管理更加迫切,开始根据不同部门的实际情况建设该部门的业务管理应用系统,使电力设计企业的信息化发展由以往简单的功能应用模块渐渐向部门级的信息系统模式转变,使电力设计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升。

3.3从分散到集中

前些年来,为大力推进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电力设计企业制定了“整合信息孤岛、提升管理效能”的目标,按照“统一应用、统一设计、统一组织”的目标思路,进行优化整合发展。

4.电力设计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4.1管理流程与业务流程的融合

随着那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电力设计企业只有快速、合理地调配资源,提供优质核心服务,才能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创造更多实际价值。一般来说,除财务系统因其特殊性需要独立外,综合办公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经营管理系统、工程项目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等系统应系统整合,统一信息化。企业员工对信息系统的掌握水平,也是影口向整个系统效率的最要因素之一,对于以应用为主的多数员工,掌握一个系统相对来说更容易。员工登录一个系统,即可完成所有工作,可以实现身兼多职、管理与生产兼顾、多个项目兼顾比较普遍的特点。

4.2信息化的标准化

电力企业信息化的标准化也是一大发展趋势,是因为在一定范围内要获得最佳秩序,实现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最佳方案的要求。标准化的进程要远远早于信息化建设,随着人类社会工业文明进程的开始,标准化活动就已经开始。

电力设计企业信息化中,信息流动是根本,信息要在各个环节之间流动必须要有统一的标准。无论是综合办公、人力资源、项目管理,所有的系统进行信息化的前提是标准化,只有用精确的编码定义事物,用准确的规则规范行为,才能充分发挥精确信息化工具的优势。标准化与信息化紧密相连,标准化应走在信息化建设的前面,或者保持同步发展,决不能滞后于信息化。对于电力设计企业,在保持设计产品标准化的同时,还要进行管理标准化建设,信息系统在内容标准化的同时,也要有程序标准化。标准化与信息化互相融合,互相促进。

4.3即时通讯作为信息系统的应用界面

据统计,90%以上的企业网内的电脑终端上都在运行QQ等个人即时通信软件,日常的沟通和联络除了实际接触外,大部分都在使用即时通讯。即时通讯方便快捷,更便于沟通、协同,在使用系统内共同的即时通讯信息、指导业务流程、协同操作方面,形成各个模块集成的通讯客户端,这样,便进一步节省时间,实现即时操作。

4.4业务对象数字化

电力设计企业的主要业务是电力工程设计,业务对象数字化包括设计过程的数字化和设计成品(图纸)的数字化,设计数字化是电力设计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设计数字化不是简单的使用CAD绘图软件替代图板,而是建立设计对象的可视化信息模型,用此模型完成专业问协同配合并生成设计成品。在设计数字化方面,电力设计企业在国内的设计行业中是比较领先的,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地区级电力设计院就率先引进了三维设计系统,本世纪初,省级电力设计院先后普及了三维设计系统。在一些技术力量比较雄厚的电力设计院,由项目定制、工艺设计、系统设计、布置设计、详图设计组成的发电工程设计新流程已经基本形成。三维设计也由发电工程三维设计拓展到变电站三维设计、送电线路三维可视化选线。

设计数字化的另一个方面是设计成品数字化,设计成品数字化又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就是设计成果的数字化移交,另一部分就是设计成品(图纸)的数字化。数字化移交在国内的一些发电工程项目中已经得到应用,在设计方或总包方向业主提供设计图纸或物理电厂的同时,提交包含所有设计信息的数字电厂。图纸的数字化现在并没有实际应用出现,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纸的数字化必将是发展发向。现在数字出版领域,数字水印、数字版权证书技术已经成熟,随着业主及施工安装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步,数字化图纸必将取代纸介质图纸。

4.5云技术的应用

云的应用包括云计算和云存储,云可以说是当今信息技术最热的话题,据最新报道,澳大利亚已经有4O%多的企业将计算机应用转移到了云端。云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云技术的应用也是电力设计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云技术的特点对于用户来讲,就是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展,按使用付费。云应用可以为其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当然,目前云技术只在商业应用领域应用比较广泛,但工程领域的应用也为期不远。

对于电力设计企业,每年投入信息系统软、硬件的资金有限,一些大型工程设计、计算软件(包括工厂三维设计系统),工程应用频率较低,维持有效的应用节点数量并支付升级服务年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这些软件从云端获取,按需要扩展,使用完释放。软件来自云计算和项目数据来自云存储,为异地分布式协同设计、现场设计、工地服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同时,云计算、云操作、云管理等云端业务也将进一步进入电力行业,推动整个行业的快速升级发展。

5结束语

信息化建设的推动必将扭转了信息化滞后制约电力设计企业发展和管理的被动局面,完成信息化应用从条块分割的部门级向横向集成、纵向贯通的企业级的转变,实现了电力设计企业的信息化跨越发展。信息化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充实、完善、改进,再充实、再完善、再改进,才能把信息化建设工作做好做实,把信息管理平台推开推深。

参考文献:

【1】孙斌.电力设计信息化演进阶段及其战略规划路径分析[J] 电力工程技术,2011,(9):72-76.

【2】何曦.电力设计企业基于SOA实施信息化探讨与应用[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09,(2).

【3】吴俊华.标准化为信息化奠定技术基础[J]经济研究导刊,2008,(14)237-238.

【4】洪颖.电力设计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和实践[J].中国勘察设计,2011,(1):121-124.

第3篇

关键词:输电线路施工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输电线路工程属于电力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密集、交叉施工等特点,同时又受工程设计、设备制造、设备和材料采购运输和其他许多工程外部因素的影响。为了合理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管理好工程建设中方方面面的工作,就需要理清工程施工管理流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一、政策处理工作开展越来越繁琐困难。

现状:政策处理涉及土地、规划、城建、交通、铁路、航道、林业、电信、农业等部门以及地方的经济、行政和人际关系,政策处理协调程度将对工程施工进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政策处理既是电力建设项目的晴雨表,又是工程形象进度表,它将直接关系到工程能否按时开工和如期投入运行。目前,政策处理工作开展越来越繁琐困难。首先,地方土地保护意识增强,线路通道的选择日益困难。线路通道沿线的一些地方有关部门和村民提出了种种理由阻止线路从当地通过或提出过高的补偿要求,如通道两侧土地难以开发,无法出让,制约本区域经济发展;线路下面、塔基位置国家不征用,占地面积大,施工后耕作起来比较困难,土质短期内难以还原,影响农作物产量等。其次,居民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跨越建筑物难度加大。随着居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新建线路或技改工程的设计,虽然测量时尽可能避免跨越民房等建筑物,但有些地段还是实在无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村民或户主以部分媒体的片面报道为根据,认为架空线路会放电、电磁波对身体有伤害,影响人身安全;通讯、电视受干扰,无法接收等诸多理由,不同意线路跨越,要求改道或提出过高补偿要求。这已成为当前电网建设实施过程中最大制约因素。如2012年11月,某35KV新建线路施工,该工程路径均已得到规划部门及地方镇村的许可盖章,并满足线路设计、运行等相关规程规定,基本按图施工,但在凤凰镇某村基础施工时,村民以电磁波对身体有伤害等各种理由进行阻扰,供电公司多次组织地方镇村负责人、村民代表等进行解释工作后才使工程得以继续进行,但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进度。再者,部分基础施工分包商和外协队伍只求进度,野蛮施工。随着国家对电力建设的投人加大,工程的不断增多,且受工期的约束,靠自身的力量已无法满足工程要求,势必加强多方合作。但是,部分基础施工分包商和外协队伍在施工中只求进度,不按技术、安全措施交底和文明施工要求执行。如开挖土石任意堆放,山坡开挖时发生滚坡,导致土石方大面积占用林地和损坏树木、果树;余土、碎渣不及时清理,道路不及时修复;材料运输过程中不顾路面好坏和行驶安全,致使道路损坏等野蛮施工。

对策:(1)完善专业组织机构,加强人才培养。工程建设单位要高度重视政策处理工作,加强政策处理队伍的建设和人员培养,以保证其专业水平与电力工程政策处理要求相适应。一方面要有文化素质较高与熟悉电力施工全过程的专业人员,并对其进行政治、业务培训,增强风险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及职业行为道德的教育。另一方面,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综合素质较高、工作能力较强的集对外联络、政策处理、停送电联系为一体的专业队伍,相对提高政策处理人员的权力和待遇,给予一定的业务联络活动经费,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2)重视前期工作准备。重视工程的前期准备,线路踏勘后,电力部门要求地方政府先召集沿线乡、镇、规划部门征集意见,如有大的问题,可以在扩初前得到协调和改进,并按设计要求对线路走廊进行控制。设计测量时尽量避免政策处理难点。如:跨越的房屋是否有改建升高的可能性,鱼类养殖塘,果园,苗木等。高差大的地形多考虑高低腿,尽可能地减少降基准面,以减轻施工难度和减少占地面积。(3)加强文明施工管理,提高现场处理能力。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要向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待施工过程中政策处理注意事项,签订书面协议保证书。划定施工作业区,施工道路、砂石、材料的堆放、余土等区域,损坏的道路、田埂、水渠等及时修复,跨越特殊地段、经济作物要采取搭架子、铺垫等保护措施。如发生因野蛮施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由分包单位或个人自负,以增强思想意识。现场工作人员要识大体,顾大局,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加强文明施工管理,在不妨碍正常施工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损失,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二、外包施工队伍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电网得到迅速发展,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多、任务重、工期重叠,各单位依靠有限的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已不能适应现时需要。于是,形形的外包施工队伍也一起加入到电力工程的建设大军中来。根据近年对外包施工队伍的调研,发现一般除重要管理人员外,普通施工人员鱼龙混杂、安全意识薄弱、技能水平良莠不齐、管理松散、责任意识差等现象较为突出,给工程质量和安全的过程控制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譬如,在施工现场,常见到部分外包施工队伍为抢时间液压压接时老导线表面氧化层尚未清洗干净即套压,同一条线路的合成绝缘子的均压环安装标准不统一、甚至出现过直接安装在硅橡胶上造成投运后放电的情况,部分施工人员直接攀爬合成绝缘子上下导线,跳线压接搭头板缺少弹簧垫片或平垫,上塔作业不按规定使用双控安全带,偷工减料,私自续用待报废物资等等,野蛮作业、习惯性违章等现象严重。2008年11月16日,某220KV线路因外包队伍部分施工人员不熟悉安装工艺,造成53#杆A相合成绝缘子下端均压环错误安装在胶体部分,造成线路投运后放电。

对策:(1)严把外包施工队伍入门关。加强外包施工队伍的资质审核,严格执行外包队伍入围考试、挂牌上岗制度,坚决杜绝资质不达标、安全管理差、施工力量薄弱的施工队伍参与电力工程建设。(2)加强对外包施工队伍人员教育培训力度。改变过去单一的触电急救、安规等安全性知识的培训模式,兼顾技能知识和技能操作方面的培训,培训内容应联系实际、具有针对性,如立塔、架线、焊接、压接、金具组装、停验电挂接地线等项目,同时通过考试验收培训效果,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对个别安全意识淡薄、执业技能水平差、文化素质低的人员将直接予以淘汰。(3)完善质量安全稽查网络,加大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稽查力度。把工程外包工作的质量安全责任落实到每项工作的管理者、组织者、实施者,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位员工、每个环节,实现外包施工质量安全“可控、能控、在控”,确保电网建设安全、优质、高效。(4)严格执行奖罚制度。对于违章、违纪事件随查随纠,做到罚得公正严明,罚有理、奖有据,一切以事实说话。(5)避免低价分包。工程分包价应保证外包施工队伍的施工利润,这是保证正常合规施工的前提。

三、工程质量保修制度执行不严。

现状:近年电力工程建设制度越来越规范,按照国务院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四十条规定“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建设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为2年”。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输电线路工程的质量保修制度的落实工作还不到位。部分输电线路工程在建设时,虽经过了施工现场把关、重要工序检验等,但随着设备挂网运行一段时间,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一些问题,多数是属于施工安装造成的问题。如导地线防振锤滑移就是目前输电线路工程投运后较多见的一个现象,还有部分搭头板的发热,杆塔基础保护帽开裂,铁塔塔身螺栓松动等等,影响了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有些问题甚至需要专门停电来处理,间接造成更大的损失。在施工合同签订时,一般均会在合同条款中将工程质量保修和保证金明确约定,但是在实际执行中,一般均不会再找原先的施工单位去进行质量保修,索赔更是一纸空文,除非是重大问题(缺陷)。这一情况,又反过来助张了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中不严格落实质量责任制、松懈质量管理的诟病。所以,严格落实工程质量保修制度势在必行。

对策:(1)重视工程质量保修制度,严格落到实处。作为工程的管理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每个层次的人员都应重视工程质量全过程管理,严格执行工程质量保修制度,工程结束交付使用,并不意味着工程质量管理的终结。工程交付使用后,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应及时协调联系相关运行、施工单位,保修范围的应严格执行保修。(2)完善设备信息台帐,监测好设备运行状况,有效支撑质量保修工作的开展。由于电力工程的建设、施工和运行部门一般分属不同个体,施工单位施工完即交付建设部门,建设部门会同运行部门在验收合格后即交付运行部门运行。所以,运行单位应在设备投运时即收集、建立完善好设备相关信息台帐,监测好设备运行状况。设备一旦出现问题,就必须及时准确的查询到问题设备所涉设计部门、建设部门、施工部门、建成时间、合同情况、质量保修等相关信息,为下一步的质量保修和索赔等提供依据。(3)施工合同内容应包涵工程质量保修操作性条款。施工合同签订时,应在合同中明确工程质量保修操作性条款,明确相关责任主体,清晰各自职责,一旦发生工程质量问题时,为工程质量保修提供可操作的参考依据。

结束语: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门科学,应不断地探索、思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并将方法及时落到实处,在实际的工程施工管理中去不断得到检验、纠偏和持续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施工管理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家港市供电公司. 浅议近年输电线路工作.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