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建筑业财务分析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建筑行业财务管理研究方法
1 概述
当前我国建筑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承接工程项目的利润空间不断减少,再加上国外建筑施工企业的进驻,凭借先进的管理水平和成本控制优势,给我国建筑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在这种形势下,生存发展壮大我国建筑施工的最有效办法,就是从公司内部管理着手,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实现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因此,作为公司治理核心部分的财务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财务分析,以企业财务报告反映的财务指标为依据,对企业经营成果进行剖析,反映企业的利弊得失和发展趋势,改善企业管理和优化经济决策。财务分析是以单位的财务指标和管理现状为依据,宗旨是为企业集团的经济利益考虑,实现投资合理化,效益最大化。建筑企业,是竞争激烈的行业,大部分技术较为成熟,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空间还很大,因此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至关重要。因此,建筑行业的财务分析既要符合财务分析的一般特点,又要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和研究方法。所以,在进行建筑财务管理时,要借鉴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发展适合本企业的方法。
2 建筑行业财务管理特点和问题
2.1 注重企业的独特性
建筑企业的综合能力,是由资产运营能力、盈利能力、企业偿债能力以及发展能力共同决定的,常用的指标是流动比率、存货周转率、速动比率和总资产周转率。资产运营能力,是对任何一个企业最基本的要求,是保证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盈利能力,是企业赚取利润的要求,衡量指标有销售净利率和毛利率、资产利润率和权益利润率;企业偿债能力,是一个企业在遇到意外困境时,走出困境的能力;发展能力,是反映企业利润的可持续增长能力。每个建筑企业都具有自己的能力状态,在进行财务分析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加入适应每个企业的独特财务分析。
2.2 注重材料的利用率
建筑企业,不同于一般的服务性行业,是资料消耗型的服务行业,在资产运营能力的分析基础上,要注重材料利用率的提高。在进行建筑行业的财务分析时,针对企业竞争激烈的现状,价格竞争成为主要的竞争方式。注重材料的利用率分析,从而加强对材料的节约意识,带动企业的节约风气,从而达到降低企业成本的目的,这样才能增强企业竞争力,并将这种发展引入良性循环。在企业稳定健康发展后,才可能实现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抵御风险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具体说来,在进行建筑行业的财务分析时,一定要注重材料进购价格的变化,不仅从单位价格的最低化方面,也从进购数量的合理性方面综合评析,将材料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2.3 注重企业风险分析
众所周知,投资与风险同在,而建筑企业的风险包括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在进行建筑企业的财务分析时,注重企业的风险分析,进行全面财务分析,注重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明确财务风险的状况,尽量降低企业经营和财务风险,保证企业顺利和可持续的发展。要及时发现企业的风险,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对经济发展变化的敏锐性,并结合当前经济发展规律,发现建筑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的来源,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制止企业向不良方向发展。
2.4 财务管理中的问题
目前,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存在着一些方面的问题。一是,态度不够端正,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因而对其重视不够;二是,企业单位会计的综合素质不够,对经济发展变化的敏锐度不高,不提供有效的财务管理意见,也不能及时发现对企业不利的经济困境或有利的经济发展时机;三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监督工作不够,检查机关有时形同虚设,不能尽职尽责地完成任务;四是,企业经营格局局限于生产经营,导致先进管理不严、账款周转缓慢、存货控制薄弱等问题;五是,现代化管理意识和先进的科学发放不能及时被吸收,墨守成规的管理心态依然存在。
3 建筑行业财务分析的方法和措施
3.1 树立新的财务管理理念
建筑企业经营环境复杂多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越来越大。为了确保利润最大化,要确立财务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树立新的财务管理理念,发挥财务预测、决策、控制等方面的作用,合理有效利用资金,严格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实际工作中,建筑企业具有项目投资大、生产周期长的特点,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且这些因素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造成建设方案难于执行,甚至是人身伤害、企业倒闭等严重后果。因此,树立现代财务管理意识,提高风险意识,掌握风险识别技术,及时方法和化解风险,对建筑企业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2 建立现代化财务管理制度
首先,要确保建筑企业的正常良性发展,必须加强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引进现代化财务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内部财务制度,是指在执行国家财务方针和相关政策时,企业制定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这种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建筑业发展现状,并借鉴财务理论的发展,及时修改完善,建立现代化管理制度。另外,现代化财务管理体制还表现在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财务管理系统。信息化技术的普及,给完善现代化管理体制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并将财务状态实时汇报总部,便于综合比较,发现并解决问题。最后,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出资让他们接受先进财务管理发展的教育,使他们具有掌握建立现代化财务管理制度的能力,及时完成管理制度的转变。
3.3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要求企业准确地预算来年财务支出情况,这也是保证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控制也是主要集中在财务预算和内部审核工作上,这就要求财务负责人及时、准确地对第二年财务支出进行估计,进而合理安排财务分配。做好预算工作要严格按照下面的要求去做,一是,以收定支,把优质资源分配给优势部门,让亏损部门和项目暂时恢复士气,调整状态。对于生产性单位,以控制成本为主,对经营性单位,以提高经营效益为主。二是,维护预算的严肃性,量入为出,统筹安排。根据确定的利润总目标,制定年度的分目标,对各项费用的支出严格审核和控制,谨防浪费。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是建筑行业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能够让企业从最开始,将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降低,能根据预算及时应对市场不确定性引起的财务变动,并通过适当调整预算资金分配,有效解决这种意外情况引发的困难。
4 总结
财务管理体现在企业的每一项工作中,贯穿生产经营整个过程,体现了企业管理的核心。企业的目标都是经济效益的追求,目标规划、资金筹集、投资决策都是影响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解决这种问题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对财务进行科学管理。建筑行业财务分析的最终目标,在于使企业价值最大化,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只有做好建筑财务分析,才能让管理人员充分考虑企业的利益,做出正确的决策。综上分析,财务管理在建筑行业中的地位,始终处于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不会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改变。在财务管理模式上,现代化的财务管理不断发展,并顺应时代和经济的发展而改变,演变成最适应市场的管理模式,因此,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管理人员不能因为发展的良好态势而忽略这种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肖芳林,仇俊林.加强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9.
[2]白彦军.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J].现代营销,2010.
[3]李红霞.浅析建筑企业财务管理[J].财务研究,2009.
[4]秘琰.浅议建筑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改进[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
【关键词】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研究方法
1 引言
财务分析,以企业财务报告反映的财务指标为依据,对企业经营成果进行剖析,反映企业的利弊得失和发展趋势,改善企业管理和优化经济决策。财务分析是以单位的财务指标和管理现状为依据,宗旨是为企业集团的经济利益考虑,实现投资合理化,效益最大化。建筑企业,是竞争激烈的行业,大部分技术较为成熟,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空间还很大,因此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至关重要。因此,建筑行业的财务分析既要符合财务分析的一般特点,又要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和研究方法。所以,在进行建筑财务管理时,要借鉴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发展适合本企业的方法。
2 建筑行业财务管理特点和问题
2.1 注重企业的独特性
建筑企业的综合能力,是由资产运营能力、盈利能力、企业偿债能力以及发展能力共同决定的,常用的指标是流动比率、存货周转率、速动比率和总资产周转率。资产运营能力,是对任何一个企业最基本的要求,是保证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盈利能力,是企业赚取利润的要求,衡量指标有销售净利率和毛利率、资产利润率和权益利润率;企业偿债能力,是一个企业在遇到意外困境时,走出困境的能力;发展能力,是反映企业利润的可持续增长能力。每个建筑企业都具有自己的能力状态,在进行财务分析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加入适应每个企业的独特财务分析。
2.2 注重材料的利用率
建筑企业,不同于一般的服务性行业,是资料消耗型的服务行业,在资产运营能力的分析基础上,要注重材料利用率的提高。在进行建筑行业的财务分析时,针对企业竞争激烈的现状,价格竞争成为主要的竞争方式。注重材料的利用率分析,从而加强对材料的节约意识,带动企业的节约风气,从而达到降低企业成本的目的,这样才能增强企业竞争力,并将这种发展引入良性循环。在企业稳定健康发展后,才可能实现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抵御风险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具体说来,在进行建筑行业的财务分析时,一定要注重材料进购价格的变化,不仅从单位价格的最低化方面,也从进购数量的合理性方面综合评析,将材料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2.3 注重企业风险分析
众所周知,投资与风险同在,而建筑企业的风险包括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在进行建筑企业的财务分析时,注重企业的风险分析,进行全面财务分析,注重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明确财务风险的状况,尽量降低企业经营和财务风险,保证企业顺利和可持续的发展。要及时发现企业的风险,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对经济发展变化的敏锐性,并结合当前经济发展规律,发现建筑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的来源,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制止企业向不良方向发展。
2.4 财务管理中的问题
目前,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存在着一些方面的问题。一是,态度不够端正,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因而对其重视不够;二是,企业单位会计的综合素质不够,对经济发展变化的敏锐度不高,不提供有效的财务管理意见,也不能及时发现对企业不利的经济困境或有利的经济发展时机;三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监督工作不够,检查机关有时形同虚设,不能尽职尽责地完成任务;四是,企业经营格局局限于生产经营,导致先进管理不严、账款周转缓慢、存货控制薄弱等问题;五是,现代化管理意识和先进的科学发放不能及时被吸收,墨守成规的管理心态依然存在。
3 建筑行业财务分析的方法和措施
3.1 树立新的财务管理理念
建筑企业经营环境复杂多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越来越大。为了确保利润最大化,要确立财务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树立新的财务管理理念,发挥财务预测、决策、控制等方面的作用,合理有效利用资金,严格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实际工作中,建筑企业具有项目投资大、生产周期长的特点,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且这些因素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造成建设方案难于执行,甚至是人身伤害、企业倒闭等严重后果。因此,树立现代财务管理意识,提高风险意识,掌握风险识别技术,及时方法和化解风险,对建筑企业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2 建立现代化财务管理制度
首先,要确保建筑企业的正常良性发展,必须加强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引进现代化财务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内部财务制度,是指在执行国家财务方针和相关政策时,企业制定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这种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建筑业发展现状,并借鉴财务理论的发展,及时修改完善,建立现代化管理制度。另外,现代化财务管理体制还表现在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财务管理系统。信息化技术的普及,给完善现代化管理体制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并将财务状态实时汇报总部,便于综合比较,发现并解决问题。最后,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出资让他们接受先进财务管理发展的教育,使他们具
有掌握建立现代化财务管理制度的能力,及时完成管理制度的转变。
3.3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要求企业准确地预算来年财务支出情况,这也是保证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控制也是主要集中在财务预算和内部审核工作上,这就要求财务负责人及时、准确地对第二年财务支出进行估计,进而合理安排财务分配。做好预算工作要严格按照下面的要求去做,一是,以收定支,把优质资源分配给优势部门,让亏损部门和项目暂时恢复士气,调整状态。对于生产性单位,
以控制成本为主,对经营性单位,以提高经营效益为主。二是,维护预算的严肃性,量入为出,统筹安排。根据确定的利润总目标,制定年度的分目标,对各项费用的支出严格审核和控制,谨防浪费。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是建筑行业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能够让企业从最开始,将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降低,能根据预算及时应对市场不确定性引起的财务变动,并通过适当调整预算资金分配,有效解决这种意外情况引发的困难。
4 结束语
本文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财务分析的概念,以及建筑行业财务分析的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再详细分析建筑行业财务分析的特点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阐述建筑行业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并综合论证建筑行业财务管理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肖芳林,仇俊林.加强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9.
[2]白彦军.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J].现代营销,2010.
[3]李红霞.浅析建筑企业财务管理[J].财务研究,2009.
[4]秘琰.浅议建筑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改进[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
【关键词】建筑业财务管理 信息化 现状与对策
一、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相关上下游行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先导型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建筑行业竞争压力日大,造成建筑施工企业“中标难、开工难、项目分散管理难、业主强势创利难、垫资施工经营难、变更计量批复难、竣工撤场难”等问题集中涌现,因此造成建筑施工企业面临市场机会减少,盈利空间极剧压缩,同时债权债务双高,财务风险加大,难以实现预期的企业效益。如此种种原因,建筑施工企业越来越难以靠以往的粗放经营、规模效益实现盈利,加之建筑施工企业特殊的物流供给链,这些决定了该行业将比其他行业更加需要信息化系统的支持,更需向靠管理要效益转变。
所以,通过推进建筑行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既是行业现状也是信息化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1)可以促进企业管理能力与管理效率不断提高;(2)可以提升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3)有利于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的提高。
二、建筑业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随着行业扩张,大型施工企业集团在我国大量涌现。伴随而来的是,企业发展越快、规模越大,过时的财务管理模式所导致的信息缺失、信息滞后、信息失真等问题也日益表现突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预算控制体系徒有其名且不健全。
仅从目前的现状分析,各集团公司虽然建立了预算管理体制,设置了预算管理机构,编制了年度预算,但预算分解下发难、预算执行不到位、预算编制后随意更改、执行过程中偏离实际预算等现象,造成全面预算体系难以达到实际执行效果,或执行效果难以检验,更多的做法是把全面预算作为生产经营结果的一种参照物,预算的控制作用没能够达到有效的目的。
(二)项目资金控制力不从心。
大型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特点,是“点多面广,到处开户”,因此集团资金分散在各分子公司,各分子公司资金分散在各个项目上,各项目资金分散在多个银行帐户里,造成企业集团无法实时掌握了解整体资金情况,无法掌握动态的资金流动信息,同时也带来了资金存量成本和融资成本较高,且存在资金安全的问题。
(三)财务工作信息化停留在初级阶段。
20世纪90年代起,国内很多企业都实现了财务核算“电算化”,但这种初级的信息化手段仅仅是将将财务人员从繁杂的手工财务核算中解脱出来,对于建筑施工企业“一个项目,即为一个独立的核算主体”,且点多面广、流动性强的行业特点,这种初级的核算型软件无法实现建筑施工企业核算政策统一、核算科目统一、核算方法口径统一的“三统一”集团级规范化核算要求,而且达不到数据集中存放,分级授权查询处理,更甭论在此基础上对集团财务数据进行加工分析,以提供财务管理资料的能力。
(四)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资金持续投入不足。
多数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参与人员尤其是项目一线操作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信息化系统实施环节初始准备工作不充分、系统基构搭建思路不成熟,导致企业信息化实施周期长、实施效果不理想。而且由于各地互联网络环境发展不平衡,网络安全防护手段落后,导致在Internet环境下的软件信息泄密和窃取事件等时有发生,如此种种,给一部分先行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降低企业对信息化建设进行再投入的兴趣和动力。
(五)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一般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在对各项目进行结算的时候会以施工进度统计为依据,由于一些相关的基础资料特别是业主方认可资料的缺乏,导致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各项结算数据的不确定性大副提高,同时这种不确定性也为腐败现象提供了温床,致使企业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失,究其原因,是因为基层项目会计核算基础薄弱,与《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标准相差甚远造成了财产不实,家底不清,数据不准。
三、建筑施工行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路
(一)信息化建设要以提高财务管理整体水平为目标。
多年以来,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信息化仅仅停留于于会计核算层面,在财务管理方面一直未有大的进展。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将如何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融入新的管理会计思想,加强预算管理、资金管理和财务分析等管理功能作为信息化的主要目标。由于施工企业高度分散的特点,必须采取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统一调度,才能实现对集团内部资源的高效率配置,实现财务信息的充分共享,保证决策信息的真实,确保决策质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应变能力。
(二)严格执行全面预算管理
建筑施工应借助信息技术,经由信息化系统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以实现预算、经济业务、会计控制与信息化系统的有机融合,达到信息的充分共享。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应重点落实财务政策的施行。推行预算化财务管理,首先要建立并完善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企业财务部门应坚持依法理财,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加大财务监督力度;其次要强化财务信息的集成和分析,增强财务的预警能力,建立灵敏准确的财务反应机制,保证财务预算的实施和管理目标的实现,有效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整体水平。
(三)财务信息化建设应以掌控企业的资金活动为核心
资金活动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在信息化环境下,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应以企业资金活动管理为核心,企业的资金管理成果不仅是企业经营状况最集中的体现,也是企业财务管理中最核心的部分。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建设应当紧紧围绕加强资金集中管控,实现收支分离,配合预算管理等主要目标。
(四)企业要以强化相关人员培训为基础。
信息化系统实施和运用的成败,离不开财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即既懂得财务管理也具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人员,现在企业中对此普遍缺乏。在实际工作中,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要兼顾财务和业务两方面,财务管理人员既要丰富和夯实原有的财务专业知识,也要在此基础上摈弃旧有的观念形成运用信息化处理财务工作的习惯,甚至能在管理中改进创新,通过培训和工作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形成磨合。
(五)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
从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要求上来看,企业必须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充足的“后勤”支持,从而保证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和实施以及运行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应放眼长远,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行业相关标准为依据,通过引导信息化建设的专项资金的投入为途径,在最短的时间内使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此外,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应能带动建筑施工企业传统财务管理流程的变革,同时其管理功能应使企业能从传统的“事后算帐”前延到企业经营业务的起点,以实现企业财务活动的全面管理、控制、评价和持续优化。
结束语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性工程,切实推进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有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全流程、高效率管理,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只有通过不断摸索和掌握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组织运用规律,才能使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使用效能和应用效益。
参考文献
[1]杨勇.信息时代财务管理信息化创新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3).
【关键词】企业 财务分析 原因 解决措施
每个企业都必须要进行经济活动分析,因为这项活动对企业的管理工作有着不能代替的作用,而且对企业的发展情况也有很大的影响。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对企业的运行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把企业规划的更合理,这样企业才能够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很好地发展下去。
一、企业财务分析工作弱化现状的原因
我们现在可以从整体的财务会计核算方面去看,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盈利企业和亏损企业亦或者是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这些企业现在对企业财务分析这项工作并没有做出比较严格的要求,也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去做这项工作,企业在完成这些工作的时候一般都是停留在口头任务上,基本上很少有具体的资料,如果一直这样下去的话,我们是不可能把企业财务分析这项工作做好的,企业对现有的财务情况也不能够有一个很好的了解,这就导致了企业的管理工作不能够很好地进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下面的这几个方面:
(1)管理人员留有私心。现在企业中的一些高层管理者或者是一些中层管理者对企业的一些决策或者是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就直接导致了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不能够按照正常的情况去进行。一方面是因为企业的财务分析可能会和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的绩效有比较密切的联系,这些管理人员担心影响自身的利益就对财务分析工作的支持力度有所下降了,这也是我国的一些民营企业财务分析工作不到位的最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就是因为有些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对财务会计知识并没有一个很好的认识,对财务知识似懂非懂,这样就使得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没有真正开展而起到应该有的作用,慢慢地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也会被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所淡忘。
(2)没有统一的分析模式。现在很多的企业在进行财务分析的时候没有规范的方法和制度,这样就使得企业的财务分析没有高的可靠度,因此,企业就不能够进行一些效率比较高的财务分析工作和相应的经济活动分析工作等。还有就是因为企业并不是同一个行业,企业经营的产品也各不相同。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和自身内部环境不同,正是因为在这些特殊环境的存在,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就必须要制定出一套适合自身企业应用的财务分析方法,然后再对分析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工作,这种方法的制订不是靠社会的研发部门就可以解决的。因此,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必须要规范,进行不断地改善,找到适合自己企业的财务分析的模式和方法,使企业的财务分析有章可循。
(3)财务分析人员的职位不够高。有些企业对财务分析工作不是很重视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财务分析工作人员在企业中的职位比较低,这样企业对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视程度就会变得越来越弱。企业不重视财务分析工作,进而财务分析人员的职位较低,待遇较低,从而招不到素质高的财务分析人员。职位较低,分析结果的重要性完全随领导的意愿,久而久之财务分析工作便成了吃力不讨好的尴尬工作,慢慢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便流于形式,或者根本没有这项工作,财务分析成了财务人员的副业,可有可无。
(4) 财务分析人员的能力不够。财务人员的素质不高,能力就达不到应有的要求。财务分析工作除了要有基本的财务知识外,还要有利用财务知识深刻分析的能力,还要熟悉本企业的产品和运营情况。所以需要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才能胜任此项工作。而现实中财务分析人员的知识不够全面,或者仅仅有财务知识但不懂企业的业务,这样就不能有效地做好财务分析工作。
二、保证财务分析工作质量的有效措施
现在企业中的财务分析工作在进行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干扰,最近这些年来企业财务分析工作的强度也在不断地弱化,因此,如果企业想要强化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把财务分析工作做成是针对性比较强的一项工作,并把分析结果当做是企业发展的一个标准,那么我们就必须要采取下面的这几项措施:
(1)增强财务分析的作用。我们必须要增强企业对财务分析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把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要性用科学合理的方式给企业所有的员工普及知识,首先领导要重视财务分析工作,把财务分析作为企业例行的工作,并且和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企业各层级人员都知道财务分析的重要性,都知道用、都想用财务分析的数据。只有这样,企业对财务分析的重视程度才会有一个本质的提高。
(2)制定出相应的参照。企业应该根据企业本身的特性去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统一参照,这样财务分析工作人员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才能够有章可循,也只有这样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人员才能够更积极更规范的工作。企业会有很多的行业,岗位也会有很大的差别,企业必须对企业财务分析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工作,只有这样这些工作人员才能够不断的完善自己的工作能力,可以熟练地掌握企业财务分析工作的工作内容,更高效地为企业服务。
(3)加强企业内外部的信息沟通。财务分析工作不能闭门造车,需要了解到相应的内外部信息,就必须要依靠和外部企业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去收集和积累,企业内部信息进行交流的工作也一定要加强,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取长补短,提高分析人员的分析水平,不断地完善本企业的财务分析制度,企业才会更好地运行下去。
(4)把财务分析工作和管理者业绩联系起来。企业在进行财务分析活动的时候一定要使企业的管理者的业绩和财务分析的结果联系起来,财务分析工作的工作成绩一定要和分析人员的绩效联系起来,让那些适合这些工作的人员工作在这些位置,使管理者重视财务分析工作,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企业才能够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在不断地加快,而且市场竞争也在不断地增强,因此,企业如果想要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就必须利用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工作把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找出来,并通过分析把这些问题解决掉,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在现在这个竞争非常激烈的社会上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及成因;相关措施
一、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及成因
企业财务风险一般是指企业在各项管理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和无法控制的因素,使企业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所获取的最终财务成果与预期经营目标发生偏差,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因此如何降低防范财务风险显得日益重要。根据施工企业特点,财务风险如下:
1、投标风险。目前施工企业取得工程项目主要是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投标时信息掌握不全,对标书研究不到位、调查不全面,盲目估价,使投标价位过高或过低。高报价,导致不能中标;低报价,一方面会扰乱市场,另一方面加大了施工管理的难度,利润过低或亏损,引发财务风险。2、合同风险。由于建筑市场竞争激烈,为了生存,许多施工企业与业主签订不平等合同。如材料一次性包死,或暗中要求施工企业垫付大量资金,收取各类保证金等。这样的合同一开始就给施工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压力,增大了财务风险系数。工程项目一般具有合同金额大、施工周期长、施工过程复杂等特点,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特别是工程变更方面,如果在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条款模糊,责任不明,那么合同风险也无法避免。3、资金风险。建筑施工企业往往在没有取得预付款的情况下,垫资施工,造成流动资金紧张的后果,而且越来越多的业主要求用货币资金的形式支付履约保证金,加重企业负担。企业不得不采取向银行贷款的形式取得资金,用以保证施工生产的有续进行,而施工的特点是周期长,往往是工程未结束,应收款项没到位,已到还款日,所以不得不继续贷款。资金周转困难,企业在生产经营规模上受影响,引发财务风险。4、成本控制风险。施工企业往往是低价中标,本身利润空间就小,而近年来材料、固定资产、人工费持续大幅上涨,加大了施工成本。施工企业的特点决定了成本主要集中在项目成本上,而项目预算管理不到位或没有有效实施,成本控制力度不够等进一步加大了成本支出,带来财务风险。5、安全风险。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安全意识不强,特别是高危作业中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形成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加大财务风险。6、竣工决算风险。在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业主调整设计方案、增加工程量等原因,设计变更情况时有发生,有的只是口头上的协定,或无完整的资料,到最后结算时拿不出有效的证据。也有一些施工企业由于自身的原因没有及时办理工程竣工验收手续、编制工程竣工决算。另外业主本身资金周转困难,故意或拖延办理竣工验收手续和竣工决算。这些都可能会造成应收账款回收不及时,资金结算后,资金链断裂,加长了工程保修时间,增加了工程保修费用,增大了财务风险。
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防范。
1、加强财务控制,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企业全体员工的风险意识。同时通过企业安全分析法、财务费用分析法、财务比率分析法、Z计分模型分析法、资产负债表分析法等财务预警机制判断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是否出现财务风险,从而使企业经营者对出现的各类财务风险采取规避、降低、转移风险的策略。
2、加强投标管理。投标前,对业主的资金信用程度做严格调查,评价其信用程度,对投标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及评估,还要结合项目的特点、要求等来评判施工企业自身的能力。对于评估信用不好的,或要求垫资的,或施工企业自身能力不足的,不能盲目投标,避免中标已亏损的现象出现。决定投标后,对投标的标书从报价范围、技术要求、招标文件内容等方面仔细研读,对标书上模糊不清的地方要及时与对方沟通,同时进行现场勘察,测算等,最后拿出能够中标并有利可图的投标报价。从而达到规避及降低财务风险的目的。
3、加强合同管理。在签订施工合同时,施工企业须认真研读合同条款,尽量避免可能出现的纠纷,对于合同中涉及的验工计价、工程结算时间、付款方式和时间、竣工结算时间、违约条款等要清晰、明了。特别是变更索赔条款考虑周全,避免一旦出现纠纷,施工企业拿不出相应证据,只能自己背成本的局面。在签订施工合同时,可以签订一些将合同的风险转移给业主或其他人的条款。比如,在合同中列明因物价上涨、人工费上涨、设备上涨、征地拆迁过程中出现突发事件引起的成本加大,可以通过合同变更,追加补偿款的方式来实现风险转移。对于业主的“霸王条款”,一定要积极与业主协商,做好工作,尽量签订对施工企业有利的严密的合同。从而规避合同风险,减少财务损失。
4、加强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的重点,成本管理的好坏,决定了企业盈利水平的高低。
(1)加强成本的预算管理。在工程开工前,根据工程的特点、施工条件、工程环境、设计、工期、质量等要求,以及施工的人力、物力、资金等状况,预先对工程发生的成本进行预测,并在施工中起到组织和约束施工生产的目的。(2)加强施工生产过程中实际成本发生的控制。施工企业的特点决定了成本的发生主要集中在项目,因此加强项目的成本控制是重中之中。施工企业全面实行责任成本制,按预算的成本划分责任,分层次,采取谁承担谁负责,配合节约奖励、超支罚款的办法,使每个部门把节约成本当已任,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如项目经理对工程整体负全责;物资部门负责采购和供应,对材料成本和保管费用支出承担责任;工程技术部门负责施工生产,负责施工方案的逐级优化及工程变更,对工程成本承担责任;财务部门对于发生的实际成本、拔付款项等如实登记台账,及时反映分析成本的节超和拔付款情况,与预算成本做比较,定期分析,防止成本超支,多付款或拖欠料款、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对外部劳务的使用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先签合同,及时收缴履约保证金,全面控制外部劳务的成本支出等。
5、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施工安全不仅是一个部门的事,更是全体职工的事,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培训,吸取安全教训,把安全铭记在心,并在施工生产过程中时刻监督,规范施工,确保安全,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可以采取购买保险的方式,一旦出现安全事故,起到转移风险的作用。
6、加强资金管理,实行项目资金集中管理。做好现金预算控制,以现金收支预算表作为企业资金收付的依据。在签订劳务、大额物资采购等合同时要本着风险共担的原则,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一旦出现资金风险时应由双方共同承担,支付时间要视施工企业资金情况而定,支付比例原则上不高于业主合同,避免出现业主还未付款,施工企业先行付款的现象发生。避免盲目融资,可以采取以长期借款为主,短期借款为辅的融资方式。跟进应收账款的回收,将应收账款的回收程度做为评价业绩的指标。成立资金中心,将分散的资金进行归集,并以资金中心这一平台,调剂资金余缺,融通内部资金,加速资金周转,避免资金短缺风险。
7、保证工程质量,跟进竣工决算。
(1)在施工生产过程中控制成本的同时,一定要保证工程质量,不能因为节约成本,以次充好,避免因工程质量问题无法竣工决算,或因质量问题工程质保金不能退还的现象发生。(2)切实加强工程项目的变更索赔工作,在施工阶段,项目就要抓好对变更索赔工作的筹划、实施、跟踪、信息管理,明确工作目标、派专人跟踪,及时反馈进展情况,对于因设计变更、业主违约、不可预见的自然、政治因素等造成的成本费用增加,必须做好现场签认和变更手续的办理工作。避免口头同意而无纸面签认得不到业主同意追加合同价款问题的出现。(3)在工程后期,要及时、积极做好与业主的沟通工作,避免业主因为自身资金周转问题而有意拖延竣工决算时间,同时一定要及时办理决算送审,确保取得足额结算收入。加强竣工后的余款及质保金回收工作。(4)建立考核与奖罚制度,将办理变更索赔、竣工决算工作的结果,作为项目负责人及员工绩效考核的评判标准,实施相应的奖惩标准,达到减少财务风险的目的。
总之,财务风险是必然存在的,施工企业从上到下,构建有效的控制手段,对财务风险做到预防为主,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规避、减少、转移财务风险,从而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建人.施工企业经营财务风险防范探析[J].财政监督,2010(24)
建筑施工行业财务会计管理研究分析
建筑施工企业作为一个自负盈亏的组织,一旦成立之后,就应该想方设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生存下去,才会取得市场竞争的优势,也才能够不断地茁壮成长。目前金融危机带来的阴影还没有散去,全球经济都还处于低迷的状态,可以说,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已成为决定中国企业命运的重要因素。建筑施工企业如果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生存、发展、壮大,就必须重视强化财务会计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
一、建筑施工企业加强财务会计管理的重要性
1.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资本市场获得充分的发展。建筑施工单位要想不被竞争对手打败,在行业中站稳脚跟,就应当加强各个方面的管理。尽快改革不合理的管理体制,采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新模式规范企业管理制度。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使得竞争者(投资者)需要获取对方更多的财务信息,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加强自身财务会计管理,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
2.是建筑施工企业行业竞争的需要。现阶段, 建筑施工企业所面对的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建筑施工企业就必须转变观念,改变传统意义上的财务会计管理机制,建立起适合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在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财务管理是控制和管理的核心,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要提高建筑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就必须加强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
3.是建筑施工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建筑施工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其出发点和归宿是获利,其本质就是谋求“股东财富最大化”,而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途径是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则是基于在经营中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有关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具,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按照法律、法规和财经制度,以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为目的,合理组织资金运动,正确处理财务关系的综合价值管理工作。财务会计管理的目标,取决于企业的目标,并且受其自身特点的制约。因此,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谋求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企业本质的必然要求,同时其也是科学发展观对企业加强管理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方针,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推动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根据科学发展观要求,建筑施工企业谋求发展必须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加强企业管理,完善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唯一选择。
二、建筑施工企业应选择合适的财务会计管理目标
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具体的财务会计管理操作之前,其经营者与财务负责人应该首先为企业制定合理的财务会计管理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以后,企业可以有明确的前进方向,能够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去实现这样的目标,最后通过一个个目标的实现,来促进整个建筑施工企业的快速、健康和长远的发展。
财务会计管理目标是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中,通过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从根本上说,财务目标取决于企业生存目的或企业目标,取决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模式。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财务会计管理目标主要有企业价值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两种。但是,建筑施工企业在财务会计管理目标的选择和确定上,必须要根据企业自身的需要和发展要求来制定,这样才可以充分发挥财务会计管理目标导向、约束和评价的功能,才可以指导企业向着科学的方向前进。
三、改善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会计管理问题的具体措施
1.增强财务管理理念,健全财务管理体制。意识是行动的前导,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该首先增强企业内部员工的财务管理理念,把财务管理理念渗透到企业各个层面上去,树立崭新的财务风险意识,合理的确定企业的投资,财务管理理念从上层领导向下层员工逐步渗透,使得全体员工意识到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另外建筑施工企业也应该健全财务管理体制,使得全体员工都有章可循,加强内部控制,实施成本管理,创新管理体制,加强绩效控制,从而提升了建筑施工企业整体的财务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最终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2.建立健全各项核算制度,并严格执行。制度的建立比较容易,但由于项目部的特殊,严格执行困难就比较大,核算人员要充分发挥他们的职责。对于人员出勤情况要每天做考勤记录,对贵重材料做到每天凭送货单及进仓单登记购进数,凭领料单登记耗用数,对于一般砂石料,每天登记购进数,每天下班前对其进行盘点。对机械设备,每台设备的维修费、耗油数及工作量每天都应做好记录,以便考核:对外购材料应有相关部门的验收,并在进仓单上规范材料名称,以提高核算的效率;并且每天应统计完成的工程量。
3.完善会计核算机制,加强资金财产的管理。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完善会计核算机制,充分发挥会计核算对企业资产的监控作用,把资产下放到各个项目负责人手里的同时,应该由总公司对这些资产进行统一核算,而不是由各个项目内部人员核算。对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可以减少资金浪费,降低项目成本,使企业更加明确自己总体的资金规模。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意识,使其明确资金时间价值的理念,加强现金收付管理,在不伤害企业商业信誉的前提下尽量的早收晚付,以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息收入。对现金的收付程序必须进行严格的管理,减少企业资金的浪费。建筑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占企业总体资金的很大比例,对企业资产的质量影响非常的重要,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加强内部应收账款的管理,定期进行坏账分析,对于应收账款账龄比较长的,加强催要的力度,以减少坏账损失,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收益。
4.加强建筑施工预算控制,实施有效的监督。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控制效果的好坏,往往和预算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预算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施工企业来说,预算控制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企业的公司预算,包括财务预算和种种投资预算。另一方面是针对具体施工工程项目的工程预算。其关系到企业是否盈利,工程是否能顺利实施,因此必须作为企业内部会计工作的重点。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强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完整。
5.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在提高财务素质方面,主要注重以下三方面:一是在招聘中,要注意选对人,选择那些掌握新会计准则技能,吃苦耐劳,而且有进取精神的人来担当会计工作;二是在工作中要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学习,及时掌握更新的会计政策与方法,促使会计人员能主动更新相关知识;三是管理考核中,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与考核,要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发现问题能及时处理。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原因防范
一、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原因分析
我国施工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外,还存在于招投标、合同管理、成本控制、竣工结算等多个环节,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宏观经济环境带来的风险
宏观经济环境对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主要包括国家政治和经济政策、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经济体制改革状况等,涉及通货膨胀、利率与汇率、金融市场、财税政策、产业政策、外贸政策等方方面面的影响。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可能给企业带来机遇,同时也可能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盲目投标的所造成的风险
投标是施工企业经营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项目实施的第一步。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招标中,参与投标的施工企业在项目业绩、技术方案、施工组织方案、机械装备等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投标报价的高低成了能否中标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能中标,不顾自身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一再压低投标报价,甚至低于项目实际成本,这就引发一系列的如收益风险、采购风险、存货变现风险等财务风险。
(三)合同管理引起的财务风险
因为在合同谈判过程中的不平等关系,业主单位往往会在签订合同时附加一引起具有单方约束性、过于苛刻的权利等不平等条款。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业主变更合同要求的情况,这就会打乱施工企业的施工计划和组织管理。在分包方面,由于选择的分包单位履约能力不足,造成不能按照合同的约定按期完成分包工程,从而影响整个工程进度,造成不能及时验工,收取工程款。
(四)项目成本控制不力造成的风险
工程项目能否盈利就是看能否控制工程成本,影响成本的因素有:劳务分包的模式与价格、材料采购价格与消耗、机械设备租赁单价与消耗、施工技术方案与资源配置、项目工期及进度安排、项目安全情况、大小临设设置方案与标准、项目管理水平等,能否对以上众多影响因素采取不同措施加以控制,对项目间接费用制定一定的开支计划,是成本管理的一大重点。
(五)项目竣工结算不及时造成的风险
项目竣工结算过程中由于结算送审不及时、结算资料不完整、资料不真实、高估冒算等多种原因造成项目竣工结算不及时,造成工程款的回收难度更大,周期更长。竣工结算的拖延也延长了工程保修时间,增加工程保修费用和工程项目成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财务风险也随之而来。
二、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针对上述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施工企业采用相应的手段和措施,对财务风险加以规避、防范,降低财务管理的风险,促使企业健康长远发展。
(一)建立财务风险管理管理机制
施工企业为了防范财务风险,应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制度,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机构和议事规则,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有效的职责分工及制衡机制。施工企业应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专门设置一个风险管理机构,直接隶属于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由企业财务部门负责财务风险管理,建立专项制度和安排专门人员来负责,使得财务管理系统能应对宏观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二)分析招标信息,不投问题标、亏损标
施工企业应在投标前做好标前调查,详细了解项目的工程情况、标段划分、招标条件与资格要求等信息,包括对所在地市场调查、建设方情况调查、施工场地情况调查、供应商调查以及竞争对手调查等,认真进行分析,并形成调查报告。组织公司相关部门对投标项目进行投标评审,对资金不落实、条件刻苛,标价过低的风险项目坚决放弃。
(三)加强合同风险的控制
施工企业应指定专人管理合同,制订统一的合同范本,授权书文本,并根据合同的重要程度确定分级评审方法。施工企业应成立合同评审小组,在合同的签订前对合同的风险性进行评审,分析合同的可行性、经济性、适宜性、合法性,掌握合同风险,制订风险防范措施,形成书面评审意见,根据评审意见签订合同。
(四)加强成本控制,控制项目运作风险
首先,组建精干高效的项目部,人员定岗定编,制定现场管理标准,严格控制现场管理费支出。其次,在施工过程中,科学制定施工方案,优化施工工艺,合理配置生产要素,进行技术经济比选,选择最优施工方案。再次,加强材料的计划、采购、验收、领用、消耗、核算等各环节的管理。第四,合理配置机械设备,充分做好机械设备租赁和购买方案的经济比选工作;要按工程量大小,合理租赁机械设备,严禁机械设备闲置。
(五)及时办理竣工结算,控制决算过程风险
按照合同要求在完成工程施工后,就要及时办理竣工结算,积极催收工程款,努力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和周转。施工企业还应通过编制变更索赔策划书,收集变更通知单、会议纪要等重要资料推进变更索赔工作,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施工企业前期投入的资源损失和资金占用。
三、结束语
企业管理者不可能完全消除财务风险,只能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全面分析,从中找出不同财务风险的具体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财务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2015高级会计实务[M].经济科学出版社
[2]刘桂荣.探究建筑企业资金管理中如何应对财务风险[J].大科技2013(07)
[3].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研究[J].科技资讯,2012(1)
关键词:建筑企业;施工企业;材料物资;经济管理;分析
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建设规模也日益扩大,很多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获取更好的生存机会,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就需要加强对材料物资的经济管理。当前,很多建筑施工企业中的物资材料成本占到了六成以上,通过有效的经济管理,能够更好地优化传统的管理流程,使得企业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继而促进企业的长效发展[1][2]。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在材料物资的经济管理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提出了有效的策略。
2材料物资经济管理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重要性
对于大多数建筑企业的施工项目来说,材料物资的成本几乎占到了总成本的六成以上,对其进行经济管理,无论对于整个工期目标的完成还是对于企业的效益最大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3]。建筑施工企业往往都有着若干个或者数十个规模不同、地域差异的建筑项目在同时运行,由于受到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企业如何才能构建出一个标准化、通用化的材料物资管理体系进行有效的统一管理,对于是否可以降低成本来说显得非常重要。当然,材料物资的经济管理也并不仅仅是材料相关部门的事情,企业的领导层和决策层也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在管理过程中要求仓库、财务、物流以及施工等各个环节都能够有效参与其中,并加以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以促进企业的利润最大化[4]。
3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的不足之处
3.1采购手段落后
随着现代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很多建筑施工企业都构建了自己的材料物资采购现代化平台,但是仍然有一些企业并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平台所带来的优势,而仍然采用传统的采购管理模式[5]。究其原因,整体的从业人员并没有提高对现代化、科学化理念的重视,他们往往认为建设信息化平台只会增加企业的成本。
3.2管理的散乱
管理的散乱化也是当前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一个问题,比如,有些施工企业虽然有专业的子公司对物资材料进行专门管理,但是由于现代化程度等的限制,如果二者不能够很好的衔接,就会对工程项目的正常开展产生影响,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6]。
3.3缺乏专业人才
当前的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在材料物资人员的安排上,很多都依靠上级领导的主观印象来安排的,尤其对于一些地理位置比较分散的项目部来说,对才材料物资采购人员的安排主要都是依靠勤快踏实、诚实守信等软性品质来考虑的,这也导致了安排的人员往往并不具备专业化的理论知识,而仅仅是通过主观的经验进行判断[7]。
3.4配套设施不足
建筑施工企业在核算中往往都是以项目部为单位的,而在核算过程中并没有针对一些通用而且标准的产品采取统一采购的模式,继而带来了人力物力的浪费。比如,针对一些地区建筑行业的资金给付率不好的情况,无法对材料物资进行科学化管理,也没有系统化的运作模式,从而导致了企业对材料物资的管理还处于简单的采购、记录、台账等操作上,还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流程化模式[8]。
4提高施工企业材料物资经济化管理的方法
针对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的不足之处,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工作经验,提出了如下几条有效的物资材料管理方法:
4.1准确定位物资材料经济管理目标
在对建筑施工企业物资材料进行经济管理之前应该制定良好的管理目标,而这个目标应该是基于保证工程项目的材料物资供应和通过经济管理创造效益。因此,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打造必要的材料物资质量保证体系,以此为基础提供高效的供应保障是非常重要的。不过,经济管理的目标还应该是多元化的,比如可以将物资材料的责任制、资金的运转效率等各种因素都考虑在内。
4.2完善物资材料采购的相关环节
应该加强对供货方、合同协议、采购量、货物交付与验收、付款方式、运输方式以及配送等各个方面的控制。在采购之前应该制定几项采购方案,在财务部门的参与下,做好对经济效果的评价工作。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市场上物资材料以及各供货单位的信息情报的收集工作,尽量完善物资材料的采购渠道。通过相关采购人员的专业水平不断降低物资材料的采买价格与运输成本。
4.3建立企业物资材料的ERP管理系统
目前,建筑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变的更加激烈,很多建筑企业为了能够进一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都在用信息技术不断武装自己,而ERP管理系统的应用便是一种良好的手段。建筑施工企业能够通过ERP管理系统的应用,有效地达到对自己企业中的人力、信息、物流以及资金等各种资源的有效管理。而正是由于ERP系统的突出优势,使得其开始逐渐成为现代建筑企业运行中的首选模式。建筑施工企业通过ERP系统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以最大程度地获取到自己的经济效益。当然,将材料物资管理引入到ERP系统之中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同样意义重大。
4.4加强对物资材料的存储控制
对物资材料的存储控制也是建筑施工企业物资材料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存储的有效控制,能够达到在采购过程中对时间、周期以及库存状况的良好把握。建筑施工企业都有这样的经验,“库存积压”是多个项目部运作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也是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如果建筑施工企业能够加强对物资材料的存储控制,将其中的物资材料通过限额管理等一系列有效的手段,以将其盘活,达到对库存的良好应用,实现“零库存”的目的至关重要。
4.5强化材料物资经济管理的人员素质
在材料物资经济管理中,强化材料物资管理的人员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当然,在这之前,需要对涉及的各项管理体制进行完善,而通过相应的管理体制,让相关的工作人员进一步理解自己的责任,并规范自己的行为。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使得材料物资经济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做到有章可循。除此之外,建筑施工企业也应该在日常的运作中注重对相关经济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他们在经济管理工作开展中更好地取得管理效果。同时,建筑施工企业还可以有意识地任用一些高水平的专业管理人才,以不断丰富自己的用人队伍,从而为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服务。
5结语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如果这些企业还一味采用传统的材料物资经济管理措施,显然很难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也不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应该勇于变革和创新,以打造出更加适合企业快速发展的物资材料经济管理体制。
作者:蔡萍 单位: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方民.工程物资供应链管理模式及应用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
[2]罗宗平.谈建筑施工企业的大宗材料物资集中采购管理[J].山西建筑,2015,11:248-249.
[3]陈德虎.浅论建筑工程中的机械设备与物资材料集约化管理[J].科技视界,2015,13:234.
[4]陈勇丰.浅谈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物资材料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4,13:37-38.
[5]李国山,林建芳.工程项目机械设备与物资材料集约化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5,28:165.
[6]刘伟.建筑工程中机械设备及物资材料管理优化探讨[J].现代国企研究,2016,02:137.
一、建筑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
财务管理体系的完善对于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让建筑企业清楚的认识它在市场的优势和竞争力。一个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甚至可以影响到企业今后生存与发展的动向,所以要建立全面、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企业员工竞争与合作观念。
一个高质量的企业要是想要好的发展,不会是仅仅是靠几个人的努力来完成的。企业是要求每一个员工都拥有全员观念,一起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增强企业发展的优势,处理好个人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本着服从服务于企的宗旨。
2.严格把控人员的选拨,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企业也在不断的进步,所以对于财务人员的门槛要求也是不断的提高。为了可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企业的财务人员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价值,成为一个懂得财务管理知识、会计知识并且懂得熟练运用电脑操作的多元化财务经济管理人才。在成为财务管理人员后也要不断的自我提升,积极参加培训,熟练掌握每个基本环节的需要的要求,提高个人的业务素质,以适应风云变幻的市场体系。
3.完善的管理制度。
建筑企业应该将建立财务战略管理制度,从实际出发,根据财务管理需求,清楚的认识管理思路,强化实施财务奖励机制把企业投资者的利益和企业管理者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让管理者每时每刻都专注着企业价值的创造,不断完善着财务管理体系的运行。
4.企业的财务管理的数字化与信息化。
科技在不断的创新,企业的财务管理方式也应该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的进步,逐步的走向自动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现在是网络的时代,企业应该把网络技术应用到财务管理的方面来,让网络和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更加完美的结合到一起就比如说是“管理信息系统”英文名简称MIS,它可以依据最开始输入的程序原则,只要财务管理人员将每一笔需要做出规划决策的财务输入进数据库,就可以利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做出相应的决策,并且进行后期的模拟,这样就可以让财务管理逐渐走向严密,既可以为那些非常规的财务决策做出相应的参考数据,又可以减少管理上面存在的随意性。
二、构建建筑企业成本管理体系
1.构建成本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1.1建筑企业是一个很特殊的企业,它不同于其他的企业,它是属于施工企业的一种。建筑企业的建筑工程一旦开始立项一直到项目的竣工,它都包含着许许多多的步骤和环节。项目开工时就会遇到建筑成本的估算其中包括施工材料的管理,招标的管理,在后期竣工之后又会出现工程核算的管理等,这中间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会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
1.2在现当代建筑企业的成本管理上还是有很多的问题和漏洞,在一个企业中整个公司上下的成本管理意识还比较低,全都认为建筑企业的成本管理应该是属于财务部门的人员或者是哪一个经理来负责,这样就会影响到企业的健康稳定的发展,要解决这种情况,就要求建筑企业有一套完整的建筑企业成本管理体系,让公司的每一个人都深入其中,参与到公司的成本管理中来。
1.3建立起一个完善的财务成本管理体系,有助于在公司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科室,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工作责任细化,可以更好的保证各个部门之间的做出更加好的协调,在最后可以有助于建筑企业的顺利完工。
1.4做好了企业的财务成本管理体系,最为直接的效益就是在于可以严格的控制建筑企业在施工方面的成本把控,比如说是在前期施工的阶段,为了防止在施工的时候出现了超额的现象,就需要加强管理施工材料的成本监控。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工程在竣工的时候做到结算合理,保证施工的顺利完成,有助于增强建筑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2.建筑企业成本管理体系构建的思路。
2.1做到博览众长,构建建筑企业的成本管理体系不是简简单单的靠着财务部或者是企业的某一个科室或者某一个人就可以实现的。我们必须要做到每个人都把自己和整个建筑企业联系到一起,全员参与到构建建筑企业成本管理体系中来。就好比一个辆汽车在路上飞驰,但是汽车也仅仅是一个大的框架,它中间有着大大小小,成百上千的零件。如果汽车中间有一个零件出了差错,就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车祸。一个建筑企业就像一辆车子一样,每一个员工就相当于是车上的零件,要做到每一个员工都要参与进来,争取做到个人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相绑定。
2.2建筑企业成本管理体系要做到的全程监控动态管理的模式,全过程管理讲的就是从企业的工程立项一直到建筑施工的竣工完成。都要做到全程监控,对每一个工作单位进行审查,对施工过程中的人力,材料等成本进行严格的把关。一旦出现问题就要以最快的速度做到纠正以及防范,争取做到防范于未然。而全动态管理就是说企业成本管理体系对于市场这方面的监控。市场是每时每刻都不断变化的,成本管理体系就是要对市场进行预测,以保证企业可以不断地进步和修整策略,以保证可以随时的适应市场的需求。
2.3确定建筑企业成本管理体系在企业的权威性,要想构建一个完整的建筑企业成本管理体系是需要一个有着坚实成本管理的网络,成本管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如果没有这个坚实成本的管理网络,一切属于空谈。所以首先要让企业的中心领导成为这个组织的中坚力量,在这些领导的带领下成立管理小组,让这些领导对于他们的小组全权负责,从而形成一个巨大而又坚实的成本管理网络,而这个网络也是建筑企业构建成本管理体系的关键所在。
三、结语
财务分析就是根据企业财务报告中反映出来的财务指标,通过深入剖析企业的经营成果,归纳总结出企业的发展趋势和得失利弊,为企业管理的改善和经济决策的优化提供依据的经济管理活动。财务分析的依据是单位的管理现状和财务指标,其宗旨是投资的合理化和投资的合理化。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建筑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相当一部分技术还是比较成熟的,其财务分析的方法和特点必须同时符合财务分析的一般特点和企业自身的特性。
二、建筑行业财务分析的特点
(1)更加突出建筑企业的独特性。建筑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营运能力、偿债能力以发展能力等共同决定了其综合能力,通常用流动比率、速冻比率和存货周转率等指标来表示。盈利能力指的是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通过权益利润率、资产利润率、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来衡量。资产运营能力是一个企业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和保障。
建筑企业不同,其能力状态也有所区别,因此在财务分析的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充分考虑企业的独特性。
(2)更加突出材料利用率。建筑企业是以消耗材料的方式来提供服务的,这与一般的服务性行业不同,因此,在对资产运营能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要注重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在财务分析的过程中,要结合以价格竞争为主要方式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状。对材料利用率分析的重视,可以增强材料节约意识、企业上下节约蔚然成风,进而达到降低企业成本、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的目的,引领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只有发展健康、稳定了,建筑企业才有能力进行扩大再生产,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具体说来,建筑行业在进行财务分析的时候,更加注重进购材料的价格变化,综合考虑单位价格的最大化和进购数量的合理化,最大限度的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3)更加突出企业风险分析。投资和风险是一对孪生姐妹,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建筑企业亦是如此。建筑企业的风险由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组成。建筑企业的财务分析,对风险分析相当重视。在对财务进行全面的分析基础上,突出当前企业经营和财务风险的状况,把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为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建筑企业的财务分析要求在第一时间发现企业的风险,这就在经济发展变化敏锐性上给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要求。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应将目前经济发展的规律紧密结合起来,采取积极措施遏制企业朝着不良方向发展。
三、建筑行业财务分析的方法
(1)更新财务管理理念。由于经营环境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建筑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为了利润最大化的实现,在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必须得到确立,更新陈旧的财务管理理念,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控制、决策和预测方面的作用,提高资金利用的合理性,严格控制成本,促进企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
建筑企业在承接实际项目时,具有生产周期长、投入成本高等特点,且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增大决策失误的可能性,不仅会给建设方案的实施带来难度,严重还会造成人员伤亡、企业破产等后果。所以,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摒弃陈旧的管理理念,在观念上和现代管理意识接轨,提高识别风险的能力,对于企业风险的化解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实现财务管理制度的现代化。首先,在保证建筑企业朝着正常、良性方向发展的基础上,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和执行力度,引进国外先进的财务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必须与国家的国家关于财务管理的方针、政策相适应。财务管理在制度应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财务理论的创新而不断改进和完善,进而实现财务管理的现代化。
其次,财务管理体制的现代化还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建立起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系统。信息技术的普及给现代管理体制的完善提供便利条件。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充分利用,它可以让总部实时了解到当前的财务状况,大大方便了综合比较与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第三,增加资金投入由于对财务人员的培训,让他们界都先进管理理念的洗礼,培养现代化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能力,促进管理制向现代化、科学化转变。
(3)贯彻执行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给企业预算来年的财务支出情况的准确性提出了要求,同时也是企业顺利发展的保障。建筑行业的财务控制主要向内部审核和财务预算集中,财务人员必须对次年的财务支出进行准确及时的估算,进而对财务分配进行合理安排。要做好预算工作,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以收入定支出,优质资源向优势部门倾斜,暂时恢复亏损项目和部门的士气,进而对其状态进行调整。对于建筑企业的生产性部门,工作的重点就是对成本进行控制,而对于经营性单位则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效益上。
二是,确保预算的严肃性,统筹安排,量入为出。在利润总目标的基础之上进行年度分目标的制定,严格控制和审核每一项费用的支出,严防浪费。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7月7日
一、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1、目的。20世纪初期,财务报表分析这一词产生。最初,记账核算是财务报表分析的唯一目的,主要用于分析银行的信用服务的,后来,财务报表分析才逐渐成为投资者分析各个企业能力和财务状况的晴雨表。如今的财务报表分析已经全部融入到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来满足建筑施工企业对外部或内部决策的需要。
2、作用。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或手段,分析和研究财务报表及相关财务资料、数据,揭示有关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和数据的变化趋势,以便评价和预测财务活动实施情况,为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者提供直接、真实的经济决策信息,是管理者做出正确经营决策的依据。
3、内容。财务报表分析的结果是给不同的使用者分析和使用的,每个使用者都有各自的分析侧重点,但有时也有时也会有共同的要求。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资本的结构分析、建筑施工企业获利能力的分析、建筑施工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状况变动分析、成本费用的分析、运用资金效率的分析等内容。
4、基本方法。分析财务报表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1)财务比率分析法。该分析方法是将有关财务报表分析的金额进行对比,分析出一系列具有逻辑关系和意义的财务比率,据此来揭示被分析建筑施工企业某一段期间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一种分析方法。具体而言,财务比率分析法包括偿债能力比率、盈利能力比率、营运能力比率等;(2)财务报表比较分析法。该方法是对本建筑施工企业不同期间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方法,它可以对建筑施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变动趋势做出分析,分析一个建筑施工企业较长时期的动态经营状况;(3)财务报表趋势分析法。该方法是利用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报表所提供的相关数据资料,将几期连续相同指标的比率,进行定基或环比对比,计算出这些指标未来增减变动的方向和数额变动幅度。
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中数据存在的问题。在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必须取得与财务报表分析相关的数据资料,因此会计数据是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关键,而会计数据的真实性直接影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目前,许多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和会计信息都不够精确,有些建筑施工企业在提供会计数据时只提供一些关键性的会计信息,很少提供关联性小的会计信息,有些建筑施工企业甚至为了向外界展示建筑施工企业效益,采取弄虚作假的方式来达到目的。使信息、数据使用者无法分析出关注建筑施工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
除此之外,由于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统计数据周期过长,造成分析后财务报表结果已经无法真实反映建筑施工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的数据时常存在滞后性。
2、分析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方法存在的问题。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可以帮助建筑施工企业正确评价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情况,帮助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方案。常用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使用的重点是财务报表中的数据,但这些分析方法只注重数据发生的变化,而无法更深入地探究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因此,传统的分析方法忽略了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问题,导致分析结果缺乏一定的客观性、准确性以及正确性。
除此之外,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其中,比率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的分析结果的滞后性最为明显,当被分析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口径不统一或评价标准不一致时,便会造成财务报表分析结果失去真实性。
3、分析财务比率存在的问题。财务比率分析包括三个面,即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以及营运能力分析。其分析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由于财务比率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分析的结果无法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因此,所财务比率分析结果中存在问题,也就是财务报表分析结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财务比率分析不够严密;第二,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评价标准不一同;第三,财务比率。
4、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不够全面。财务报表分析依据建筑施工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对建筑施工企业运行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但是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建筑施工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其他影响因素,例如企业发展的环境、建筑施工企业未来大的经济运营趋势。当前不够全面的财务报表分析,使得分析出的结果很难反映出建筑施工企业真实的发展状况。
三、解决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问题的对策
1、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数据必须真实可靠。财务报表中使用的各种数据必须真实可靠,能够真实地反映建筑施工企业某一段期间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状况。由于财务报表中涉及大量的财务数据,准确的计算这些数据,才能确保数字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这就要求相关财务工作人员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必须认真核对数据、辨别数据的翔实并核对资料的完整性,在取得的数据中不能存在估计或推算的数据,也不能存在弄虚作假的数据。
2、进一步完善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建立科学的综合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到一起,将不可计量因素考虑在分析结果中,进行综合判断,修正单一分析方法中的误差,使分析结果更趋于实际。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结合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也可以结合比率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或是结合趋势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总之,无论使用什么财务报表分析方法,都要结合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财务特点,以及当时相应的经济信息和投资者的投资方向等采取相应的分析方法。
3、正确应用财务比率分析法分析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建筑施工企业应该正确利用财务比率分析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财务分析工作人员应该结合财务比率的三种分析方法计算出建筑施工企业相应的资金流动比率、资金周转比率、资产负债率以及建筑施工企业的营业利润率等相关信息。除此之外,相关财务分析人员在实际工作当中,应该尽可能地多掌握被分析的信息与背景资料,为财务报表分析工作打好基础,尽量减少财务比率分析的错误。
4、注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全面性。在分析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时,除了要注重财务报表分析数据取得的真实性、有效性以及财务分析方法应用的合理性外,还要注重分析建筑施工企业的背景和财务报表中的附注。其中,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背景的分析,应当注重被分析建筑施工企业所处行业的背景信息和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策略;对于财务报表附注的分析,应当充分地了解、更深入的研究相关附注信息与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正确地掌握附注披露的重点和要点。
四、结束语
在当下的经济社会中,只有认清当前的经济形式,运用多元化的分析方式,突破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瓶颈,才能提升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水平,才能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经营决策的有效性。
主要参考文献:
为了在海外投资和国际工程承包之中占据有利地位,抓住机遇,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和项目管理至关重要。项目群资金额比较大,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项目群财务管理是提升建筑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据此,本文就建筑企业国际项目财务管理的问题,探讨了提升项目群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建筑企业国际项目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项目所在国税收法律缺乏了解。存在未严格按照当地税法申报纳税,产生罚款的可能;未充分了解中国与所在国税收协定及当地税收优惠政策,导致无法取得相应优惠政策而导致税负增加的可能。第二,劳务属地化矛盾突出。项目实施期间,受所在国劳动力技术水平的影响,使用中方劳务较多,由此所产生的国内社保及个税等费用较大,且很难在所在国税前成本进行抵扣,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增加。第三,汇率对成本影响较大。国际工程项目通常情况下采用美元及当地货币结算支付,汇率不稳定给项目实施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当地币贬值的加剧,主要的建筑用材料均需从第三国进行采购,汇兑损失严重。第四,外汇管制严格,国外资金难以转回国内。受所在国外汇管制影响,国际工程项目资金很难转回国内,特别是在美元存量较少的国家,外汇管制更加严格,同时国内公司总部需垫付项目部人工费等,会严重影响公司总部的资金流,同时降低资金使用效率。第五,财务管控模式。按项目点设置财务机构,各项目点独立核算,无法将所在国的项目群形成一个整体进行财务管控,难以整体进行税务筹划、执行及资金调剂,达到整体税负下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效降低成本支出目的。第六,财税管理双重管辖,难以形成有效勾稽关系。国际工程项目即要遵守国内相应财税规定,更要执行所在国法律法规,由于制度不同,无法在同一系统中进行统一操作,导致外账与内账差额很难形成有效勾稽关系,不利于整体管控及相应决策。
Abstract: Financial management accounting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the project of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companies. From the status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accounting in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enterprise, this paper do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methods to improve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the project.
关键词: 建筑安装企业;项目财务管理;财务核算;方法
Key words: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enterprises;financial management of project;financial accounting;method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9-0187-02
0 引言
受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的影响,我国建筑开发项目越来越少,国内施工单位数量却在不断增加。这种现象对建筑安装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很多安装企业在项目投标的过程中,不断压低投标价格,不仅扩大了企业的投入成本,还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财务管理核算可以有效地保证企业资金使用情况。为了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筑安装企业需要加大财务管理核算的投入力度。
1 建筑安装企业项目财务管理核算的现状
1.1 建筑安装企业项目财务管理工作缺乏有效性 按照我国企业经济管理的水平,很多企业忽视了建设项目财务核算工作的重要性,多数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只是依据简单的财务支出预算,而没有根据企业项目的实际情况作出判定。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项目财务核算管理工作的依据也开始灵活多变,因此企业传统预测财务的方法已经落后于时展的步伐。还有一些建筑安装企业,重视有些项目的收入预算,但是他们又忽略了财务编制与财务评价对预算的重要性,最终导致建筑安装企业的流动资金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使建筑安装企业项目财务管理工作缺乏有效性。
1.2 建筑安装企业财务投入风险过高 建筑安装企业建设需要企业管理者投入大量的周转资金,导致企业获得效益的周期特别长、资金周转困难。建筑安装企业的决策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就会损失大量的投资资金,对企业的正常运转带来极大的困扰。
1.3 建筑安装企业的成本管理意识薄弱 建筑安装企业的管理者非常重视建筑安装的技术问题,从而忽视了企业成本管理。事实上,建筑企业成本管理是企业建设的重要保障,需要企业全体职工的参与,有效地控制企业建设成本是保障建设项目获得最大效益的保障。
2 建筑安装企业项目财务管理核算的意义
2.1 财务管理核算可以控制企业建设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任何企业建设的最终目标都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建筑安装企业想要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对企业经济支出的相关费用包括建筑材料成本、施工人员成本等进行严格的控制。这就要求企业财务管理核算部门参与到企业建设的经营决策中,充分了解项目建设的财务支出情况,并且针对具体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指导项目管理者制定最佳的成本控制方案,从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2.2 建筑安装企业管理者应该把建设成本支出的大小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成本数据可以有效地使企业管理者发现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使企业了解整个市场运作的规律,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另外,根据企业已经完成的项目财务数据,还可以指导企业有效地规划下一个投标项目的使用资金,控制成本投入的同时,实现企业的经营效益。
2.3 先进的技术设备、高科技的建设人才、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以及充分的建设资金是建筑企业迅速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建筑企业管理者通过财务管理核算不仅可以进行市场分析和项目投资资金评估,还可以稳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从而促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3 完善建筑安装企业项目财务管理核算的方法
3.1 提高财务预算管理水平 完善资金管理工作的前提是做好企业建设投入资金的预算工作,想要完善建筑安装企业项目财务管理核算工作就必须提高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水平。因此,建筑安装企业管理者首先要根据企业建设的实际情况加强建设项目资金的预算能力,重视建设项目的整体资金规划,从而减少工作纰漏对建设项目的安全与质量产生的问题。另外,建筑安装企业管理者还应该对各个项目的投入资金进行合理的预算,减少投入成本从而完善企业财务管理核算工作。
3.2 掌握建材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掌握建材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是完善建筑安装企业项目财务管理核算的有效办法之一。建设用材是建筑安装企业建设的关键所在,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建设资金。建筑安装企业的建设用材使用量大、品种繁多、价格不同,在企业建材经费的投入使用中占很大的份额。建材的价格直接受建材市场经济规律的影响,因此,为了完善建筑安装企业项目财务管理核算工作,企业建设者还应该掌握建材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充分了解安装用材的市场价格、品种、性能比等,并预测长时期内建材价格的波动,确保企业招标报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减少报价过高或者是因为报价太低而失去投标机会等问题。另外,建筑安装企业管理者还应该高度重视建材市场的经济动态,建材使用价格的签证工作也是管理者需要关注的重点,只有充分了解了建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才能使企业的投资成本见到最少,从而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3 完善决算编制的基础资料 完善企业建设投入成本的决算编制工作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有效保障。决算编制工作需要大量的数据资料,包括企业建设从建设初期的建材经费到企业建设顺利完工职工工资的结算等。也就是说决算编制工作需要整个工程建设所有的经济适用数据,因此,企业管理者在督促职工安全建设的同时,还应该做好基础资料的准备工作,了解建设安装项目资金使用的具体情况,做好与建设职工的沟通工作,及时收集整理与之相关的各种施工数据,从而完善建设项目的决算编制工作,保障企业项目财务管理核算工作的顺利实施。
3.4 优化建设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手段之一,为了完善建筑安装企业项目财务管理核算工作,企业管理者应该从优化建设成本管理工作着手,加大成本控制力度,减少企业的财务支出。因此,建筑安装企业在项目投标之前,应该根据投标项目的建设规范来预算企业的投入成本,再根据企业自身的经济条件制定项目目标。另外,建筑安装企业管理者还可以通过分析建材价格的波动规律以及集中采购、加强施工力度,保障工程顺利完成的同时减少施工时间等方法减少企业的成本投入。最后,为了优化建设成本管理工作,企业管理者还可以将成本管理工作细分到每个部门、每位职工手上,达到全职工、全方位管理的效果,从而最大程度地优化建设成本管理工作。
3.5 加强财务监管工作 完善建筑安装企业项目财务管理核算工作,还需要企业管理者加强财务监管工作。企业管理者应该高度重视财务管理核算的检查和监督工作,可以安排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不定时对项目财务进行检查,制定出相关的财务检查报告,对企业建设的财务支出情况进行分析核算,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另外,企业管理者还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对财务管理工作中表现优异的职工予以奖励,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职工进行相关惩处,坚持“公平公正”的管理原则,从而促进企业建设目标的实现。
4 结束语
财务管理核算的结果不仅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还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保障。建筑安装企业管理者应该在了解建筑安装企业项目财务管理核算的现状和现实意义的同时,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完善建筑安装企业项目财务管理核算工作,使建筑安装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牟俊生.浅谈建筑安装企业项目财务管理核算[J].黑龙江科学,2013(9).
[2]王以升.建筑安装企业项目财务管理核算分析研究[J].新财经(理论版),2012(6).
摘 要 会计信息化为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千载难遇的机遇,可以借助它的信息化优势,深化我国企业财务的改革,逐渐和国际财会系统接轨,加速我国经济市场化、国际化。对于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所出现的问题,本文中也详细罗列了常见的问题,并分析以上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措施,为会计信息化提供一个健康的法制环境。
关键词 建筑企业 财务会计 信息化 法律环境;
一、我国建筑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的现状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已很大程度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初将计算机应用到会计简称为“会计电算化”开始,会计信息化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有了质的飞跃。在软件上,建筑企业拥有丰富的软件资源,大多处在操作系统、系统的维护软件、办公自动化软件和财务软件等基础软件上。其中在这些的软件资源中,应用比较多的为微软的操作系统、Office等,其中ERP、CRM、财务管理等软件是建筑财务管理应用较多的软件。
目前,由于建筑施工场地的不确定性,影响施工现场的宽带资源的不确定性;还有许多企业没有分清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之间的区别,管理水平依然沿袭旧的思路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进程。
我国建筑企业的会计信息化管理水平发展有些不平衡:第一,地域性的发展差异,由于改革开放后,沿海一带的经济发展迅速,在财务管理观念、资源及信息化程度等方面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这也是我国建筑企业在中西部施工时财务关系不顺畅的一大因素。第二,大中建筑小企业差异比较明显,由于大型建筑企业由资金、人才资源的支持,财务管理的基础设施相对完备,人才资源也比较充沛,财务会计的信息化进程明显好于中小型建筑企业。
二、建筑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出现的问题
(一)政府对财会法规执行有漏洞
我国财会监督体制一直受到外界诟病,其原因是政府对财会监督严重执行不力,一方面是外部监督机制不严,没有充分发挥其体制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我国的一些注册会计师或会计事务利用法律监督漏洞,在进行财会审计时,根据企业的要求出具一些虚假信息,这给我国会计信息化所需要的信息造成严重失真;另一方面,我国内部审计执行不力或不被执行,虽然我们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而且对这些事物的执行规定的非常详细,可一到年末这些财政关键一环都开始走形式,变样了,基本上起不到监督作用。
(二)信息技术人才短缺
21世纪,作为知识经济的时代,缺的不是物质、不是产品,也不是人,而事实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在我国由于财会教育发展不很完善,企业的财会人才的素质参差不齐,尤其在新的时代,有能适应会计信息的复合型人才比较少,这样在企业的发展中,缺少这方面的人才,那么在企业财会信息资源规划中就无法准确的把握财会建设,在信息化工程的项目质量、进度、成本这三大关系,使得企业的高难度信息化解决方案无法顺利实施,信息化服务、信息化管理短期内很难实现,这就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速度和进入市场的竞争力。
企业间在财务数据信息与业务数据信息上的各令门户现象,在左右式的横剖上看,造成企业与银行、税务等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畅;纵贯上下看,造成企业与其它企业、客户之间没法沟通。而且企业内部也不能相互共享企业的财务和业务发展的信息,进而影响了企业会计信息化实现的进程。这些问题是我国大部分企业所存在的普遍问题,在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尤其是中小型企业,这些问题会反映的更加明显。
三、解决我国建筑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所存在问题的方法
(一)完善我国财会法规,为会计信息化提供一个健康的法制环境
任何新兴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法律的保护。在加强企业会计内部建设时,通过借鉴国外、港澳台成功的会计立法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恳请我国人大及常委会,为了我国企业现代化建设,不断完善我国市场,修改、制定和删除我国相关的财会法律、法规,国务院也切实的体会到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出可操作性的会计法规,并明确责任,建立相应的惩处体系和措施,完善会计信息失真所引起的民事赔偿制度,对因使用虚假会计信息造成的损失,明确造假单位、中介机构、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赔偿责任和比例,以便受害人依法向司法机关提讼,获取赔偿,以此达到保护会计信息使用者利益和惩罚违法违规者的目的。
(二)强化会计信息化在会计核算上的应用
在会计信息化中,通过会计核算对计算机的应用,不仅可以替代手工记账、算账、报账,来高效、全安的完成企业日常财会事物的操作工作,更重要的是,会计信息化推动了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提高,以适应高级会计运算能力,为会计工作程序提供数据的储藏、分类归档、高速处理等功能,,对企业财会信息提供高深度得加工和应用,及时准确的为企业决策层提供可靠地财务信息,同时满足企业外部,如政府审计、税务、投资者等详实的会计信息。
(三)强化会计信息化在为决策层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上的应用
会计信息化发展通过对计算机会计信息化软件的运用,就是要沿着从简单的财会部门发展为财会信息,而后汇总到企业的财务管理者或企业的管理层。目前,会计信息化发展已得到不少的成就,此系统已经较完整的被开发,并在实践中应用,通过财务人员的改进和操作,使得在企业的计算机储存有全面、完整的企业信息数据库通过运筹学、决策学等典型的现代数学理论模型,进一步的通过人――机接口对模型进行分析、比较,来帮助公司的决策者进行正确分析、探讨企业发展规划,并做出正确的决策。
参考文献:
[1]陈一君,刘益.基于ERP系统的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风险评价研究.工程管理学报.2011(02).
[2]曹庆玲.建筑企业成本管理中相关问题的探讨.财经界(学术版).2011(05).
[3]张玲玲.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思路与途径分析.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11).
关键词:“营改增”;建筑企业;财务及税负:影响
由于建筑行业具有规模较大、涉及的行业较多及影响范围较大等特性,因此要在建筑行业实行税改政策就会显得较为艰难。首先最直观、最深远的影响就是企业的会计核算模式、财务报表及税负成本等财务会计方面,它关系到了企业的成本、支出费用、收益等经营成果。所以要求建筑企业要做好两手准备:一是关注企业的财务会计的变化,二是做好充分的税务转变的准备工作。要深入地分析“营改增”带来的影响,才能使得建筑业能顺利且快速地适应税改政策。
一、分析“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方面产生的影响
(一)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所产生的影响
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个是购进核算方面,按之前的营业税模式核算的话,无论是否获得购进的材料及设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律将这些费用计入原材料的总成本。但是在增值税核算的状况下,对于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原材料,应分为可抵扣进项税额和实际成本两部分进行核算,反之,将全部费用计入原材料成本。可见营业税与增值税情况下的核算模式还是有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实行税改政策会影响到企业的合同成本。举个例子,某企业新进一批原材料,价税合计111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1%,该批材料已入库。在营业税情况下,会计处理如下:
借:原材料
1110
贷:银行存款
1110
实行营改增后,会计处理如下:
借:原材料 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10
贷:银行存款 1110
将原材料投入使用后,营业税情况下的会计处理: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1110
贷:原材料 1110
增值税情况下的会计处理: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1000
贷:原材料 1000
通过以上会计核算的对比分析后可以看出,“营改增”税改对合同成本的影响较为显著,加上成本加成模式的收入比例确认又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收益。二个方面就是收入确认方面,税改之前的合同金额即为全额收入,应缴纳的营业税也以此为基数进行计算,实行税改之后,由于增值税属于价外税,因此要对合同金额进行价税分离,这样才能准确核算出收入额及销项税额。
(二)对企业财务报表厦财务指标产生的影响
“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所产生的影响,主要分为三个层面。一个方面是资产负债表,在资产的公允价值一定的情况下,“营改增”后,因企业固定资产入账时需要缴纳增值税,则入账金额会减少,累计折旧等会计科目也会间接受到影响。由于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中占有很大比重,所以当其价值发生变动时必然会引起资产总额的变动,进而影响了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这些变动在短时间内会使得企业的资产负债有所下降,但是其比例会增大。可从长远角度来看,企业的税负成本得到减轻,利润也会相应地增加,同时,企业的资产规模与负债也会增加。二个方面是利润表,因实行增值税税制后,企业的费用里就消除了部分会计科目,所以费用就相对地减少,而利润就上升了。这使得企业有充足的资金去不断扩大自身的规模,拓展更多的业务,促进施工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三个方面是企业现金流量表,营改增后的企业费用成本降低了一些,可是要想有充足的进项税额进行抵扣,就要求企业自行购置原材料,所以就加大了企业的现金流量。加上大部分企业都是为了增加规模和拓展业务而不断地增加筹资、购买更多材料及机械设备。尤其是增值税税制下允许企业抵扣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企业不断扩大规模。但与此同时,企业要注重加强自身的偿债能力。
二、分析“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税负成本的影响
由于我国现行的营业税存在很多弊端,最严重的就是重复课税问题,它不但加重企业的经济负担,也使得税收秩序混乱。但实行营改增后,企业应缴税额的计算方法发生了变化,能有效地解决之前重复征税的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一项工程的结算成本中,直接材料约占55%,人工成本约占20%,机械使用费为10%,其他费用占比不超过15%,假设其全年完成营业收入为1100万元,营业成本为1000万元(营业收入及成本均含增值税)。
营改增之前,企业需要缴纳的营业税额为33万元(1100x3%)。
营改增之后,由于人工成本不能抵扣,假设直接材料、机械使用费的进项税额可以用于抵扣销项税额。所以可抵扣的进项税额约为94,44万元[1000x(55%+10%)÷(1+17%)x17%],销项税额约为109.01万元[1100÷(1+11%)x11%]。根据计算,应缴纳增值税为14.57万元(109.01-94.44),不难看出,建筑施工企业的税负成本有所减少。
上述案例是理论上的比较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进项税额的抵扣并没有这么容易,它需要企业提供正规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才得以抵扣。在企业施工过程中,业主提供的部分材料无法进行进项税额抵扣,而施工方在采购材料时,供应商为了图方便通常按照3%税率计算应纳增值税,并在此基础上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这与国家规定的增值税税率相差8%。此外企业在施工现场I临时搭建的设施不能抵扣进项税额,采用分包模式的企业由于不能取得劳务分包成本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因此也不能进行抵扣。由此可知,企业存在的隐形税项很多,侵占了企业的收益。
增值税最显著的特征是其抵扣制度,部分现代服务行业在进行“营改增”改革后,确实达到了减轻税负、增加利润的目标。可对于建筑行业来说,由于很多企业还采用传统的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从理论上看,建筑施工企业实行“营改增”后的确是减轻了部分税负成本,但在实际生活中,其可抵扣的进项税额还是比较有限的,所以增值税是否能给企业带来利益这个难题还有待考证。
三、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应对“营改增”的几点建议
(一)健全完善企业在“营改增”背景下的财务机制
实行“营改增”后,使得企业的会计核算方式、财务处理以及税务工作等方面都发生相应的变动。为了使企业能平稳快速地适应新的政策,就要求其作出相应地调整。首先企业应组织专题的内部学习培训,加强企业财会人员对新的税务政策及税种变化后新内容的学习,比如日常的会计处理、税务申报管理等内容,在具备足够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财会人员的技能,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税务业务处理计算方法。其次是处理购进业务时,要求相关人员在进行会计成本核算时,在确保采购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实现企业整体资源配置最优化。
(二)提高建筑企业的税务筹划水平
在推行“营改增”政策的背景下,给企业的税务筹划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此时,建筑企业应该本着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提高建筑行业的整体进项税抵扣的宗旨,在企业进行合同签订、承包分包、材料采购、劳务管理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合理的税务筹划管理,最大程度的提高税务筹划的效果。比如应该选择具有纳税资格的供应商、专业的规范化的分包公司来合作,增值税发票的取得应及时以及注意发票是否正规,尽量最大限度抵扣当期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