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合同管理精细化范文

合同管理精细化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合同管理精细化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合同管理精细化

第1篇

一、企业合同管理现状

1.没有正确认识合同管理。对于油田销售企业合同管理,部分企业没有正确认识其管理作用,使其难以收到效果。部分油田销售企业认为合同管理不是企业管理的重点,不会对日常经营造成严重影响,因而无需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2.合同管理缺乏完善监管制度。合同管理监管工作,要求油田销售企业参与,同时合同利益方也要认真履行合同规定义务,如果其中一方不愿参与监管,就会影响合同管理实际效果。另外,如果合同双方不参与监管,尽管采取了一定的管理手段,也没有实际意义,无法落实到位。根本原因在于,油田销售企业没有针对合同管理,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使得企业与员工缺乏约束机制。从员工层面来讲,其不重视合同管理,因而企业无法顺利开展合同监管工作。3.合同管理缺乏专职人员。企业在合同管理中,管理员及承办人通常会将合同与部门其他工作混淆起来,很多情况下没有为合同管理建立专职人员负责管理。企业合同项目涉及金额大、周期长,假若没有专职人员负责管理,合同履行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当前,有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大都是为了应付工作检查,实质性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4.缺乏先进的管理模式。企业在合同管理中,一般将其划分为法律事务范畴,由企业法务部门负责管理,这是合理管理的主要模式。该管理模式应用后,可从法律层面保护合同管理工作,但存在隐患比较大。比如企业会认为合同事儿就是法务部门的事儿,合同问题就是法务部门的问题,忽略了专业部门对合同文本内容、签订及履行等方面的主导性;法务部门出于职业素养,会关注合同潜在的法律风险,但却不能代替专业部门对于文本内容的审核。另外,企业缺乏先进的合同管理模式,管理创新意识不足,给企业合同管理工作埋下很大的隐患。

二、精细化全生命周期合同管理建议

1.规范化合同管理。精细化合同管理使得企业合同管理更具透明性,利用审核流程与内容固化,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相关职能部门根据职能划分参与合同管理,促使合同管理由被动预防转为事前主动预防,可有效预防合同风险。同时,信息化合同管理系统,审核人员并行操作,减少了等待时间;合同管理中借助其透明化功能,承办人员可对合同审批进程进行实时查询,工作效率提升的同时管理成本降低。2.创新合同管理理念。构建一体化管理平台,将合同管理纳入经营业务与管理范围。基于合同内容,围绕计划费用,实现精细化全生命周期合同管理目标,动态跟踪任务完成与合同执行情况。3.深入发掘合同应用信息。合同全要素信息收集环节也属于精细化合同管理范畴,合同管理信息与科研计划及付款等信息要实现有效对接与集成,有效融合合理管理系统与生产、销售计划及财务平台等系统,消除信息孤岛问题。利用合同信息化系统有效保存容量大与多样化的合同数据信息,统计与查询便于合同管理人员掌握海量数据查询技巧,做好分析,为后期日常管理、资源投入及业务发展等战略角色的制定提供重要数据参考。综上所述,油田销售企业合同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理念,有效杜绝企业合同签订与履行失误,降低企业经营、政策及法律等风险,提高企业经营绩效。但精细化全生命周期合同管理与实施,涉及企业多个方面,需要缜密筹划与系统规划。

第2篇

关键词:公立医院;精细化;合同管理模式;成效

根据2014年1月1日起实施的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规定,内控体系的目标是:“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公立医院合同管理作为内控体系的重要内容,其目标与内控体系的整体目标是一致的,将合同管理作为重要抓手,完善医院内部控制体系,驱动管理体制变革,建立规范化管理格局,使医院具备强大的生命力[1]。

一、公立医院传统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归口管理。公立医院各部门根据需要组织采购和签订合同,没有归口管理部门会导致合同分布零散、编号不统一、登记不全面、无专人负责等混乱现象,使合同管理工作缺乏统一的指导,医院不能及时发现其中的风险和问题,一旦出现纠纷容易陷入被动。2.采购行为不规范。公立医院采购方式有公开招标、邀请招标、谈判采购、询价等,要根据采购的种类、金额、资金属性等因素确定。有些部门未经严格的采购程序便确认了合作方,甚至当合作事项正在进行或已完成后才开始着手合同事宜,严重违反了相关采购规定,而且由于缺乏合同条款的约束,部门对合作事项的把控力度不强,难以全面实现工作目标、维护医院利益。3.财务预算、付款等功能难以实现。预算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付款功能是财务执行出纳和监督职能的关键环节,医院财务部门如未充分参与合同管理工作,会导致全面预算管理落实乏力、经营情况难以监控、资金使用缺乏计划。4.院内审核流程长。虽然多数医院有内部合同审核流程,但涉及的管理部门较多,从采购到最终签订合同,经办人员需要将合同资料分别送达多个管理部门审核签字,大量的时间消耗在审核环节。5.无制式合同。在没有符合医院特点的制式合同文本可供参考的情况下,科室在采购和合同谈判过程中容易被对方单位的思路影响,甚至直接使用对方单位的合同模板,导致合同条款不能有效维护医院权益。6.缺乏法律专业支持。医院合同种类多样,要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政策规定的框架下签订执行,需要专业性强、知识面广的法务人员对合同条款进行全面把关、及时解决相关纠纷。

二、公立医院精细化合同管理模式的建立

1.组织结构。(1)三级管理、内外联动。一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理事会负责决策医院重大事项,医院领导分管各职能管理部门,医院管理研究室为合同的归口管理部门。二是聘请知名医疗行业律师事务所高管作为理事会外部理事,参与医院的重大管理决策。合同归口管理部门聘请律师团队担任常年法律顾问,从事具体的法务工作。这样,医院内部明确了职责,外部可以获得多层次、团队式的法律服务,从源头上规避了法律风险,可以及时评估风险并制定应对预案,使防控和解决风险成为医院的常规工作。(2)各部门分工明确、专岗专责。在医院领导总负责下,形成了医院管理研究室为合同管理中心,纪检、审计处和财务处为监督机构,其他职能管理部门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合同事项的权责架构。医院管理研究室设合同管理专员,对接各部门和律师;合同主管部门及会审部门设合同经办人或审核专员,实行“经办人—主任”二级审核制。这样,将责任落实到专部专岗,有利于各部门有效配合、相互牵制,提高相关人员工作责任心。2.制度建设。(1)医院内部规章制度。根据国家法律和厦门市相关规定,出台了医院《采购管理办法》《经济合同管理办法》和相关解释文件,并适时修订。《采购管理办法》详细规定了采购流程、预算管理、采购方式的选用、标准采购程序、监督检查等相关事项;《经济合同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补充、解除、法律责任等事项;解释文件对采购和合同经办涉及的具体名词、程序和工作方法等内容进行详细的解读和政策提示。(2)常年法律顾问服务协议。通过招标的方式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双方签订《常年法律顾问服务协议》,约定常年法律顾问对医院提供合同和规章审改、出具律师意见、参与项目会议和商务谈判、纠纷及诉讼处理、出具律师函、员工法律培训等服务。3.合同审核流程。建立“对外经济合同审批流程”,将合同发起、会审、流转、审批、修改报批、签订、执行等环节纳入流程管理,尤其对风险分值最高的“合同审核”环节进行重点把控[2]。(1)医院管理研究室作为合同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四个重要节点的审核:采购程序符合规定、会审部门按制度审核、律师按约定审改、合同主管部门按会审意见执行。通过关键节点的把控,确保了审批流程满足医院的要求,实现合同管理的目标,即提高合同质量、把控医院风险、促进医院发展、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和提高管理水平。(2)财务处、审计处和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如有必要)承担了院内会审合同的重要职责,保证了审核的专业性、合理性,使具体的合同条款符合医院实际发展需要。(3)将合同审核与签订流程合并,缩短流程线路,减少合同签订前的不必要环节,提高了管理效率。(4)审计处、纪检监察办公室全面监督采购、合同审核和签订流程,并根据需要组织专题审计,保障合同管理工作满足合规性的要求。(5)常年法律顾问从法务和合规角度对合同逐字逐句进行审核,保证其专业性和独立性,与合同管理工作的周全性、保密性要求密切结合。4.财务全面预算和资金收支管理。(1)全面预算管理是采购和签订合同的“总阀”,医院财务处通过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调整、考核、决算等工作控制经济活动的全程,各部门获批准的预算内采购项目可以按医院采购和合同管理办法执行,预算外项目必须经相应审批流程批准,对符合“三重一大”规定的项目必须经医院党政联席会集体讨论决策后方可执行,从而对各项目严格把关、监督落实[3]。(2)资金收支管理是监督合同履行的重要手段,医院各部门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依照合同条款和财务审批流程,申报付款申请并获得领导批准后,将合同、发票、审批报告等凭据送交财务处,财务处按财务制度和合同条款严格审核其真实性和合法性后,方可办理价款结算和账务处理。5.制式合同库。医院合同虽然数量多、专业广,但总体而言还是可以进行区分。合同归口管理部门请各专业部门提供各类型合同过去签订的版本,组织财务处、审计处、其他管理部门(如有必要)、法律顾问会审,建立制式合同库。目前已建立制式合同,涉及医院运营管理及对外合作的各个方面。制式合同充分考虑了涉及的法律法规、双方的权利义务、各项风险、纠纷解决等内容,主管部门与合作方可以就模板进行协商、谈判,撰写具体合同内容。制式合同为经办人员提供了充足的谈判资源、提高了采购等工作效率,为医院避免了大量合同风险,保障了医院的合法权益。6.信息系统OA无纸化审核。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在医院OA系统中设计开发电子“对外经济合同审批流程”。各会审部门能同时在线审核,方便快捷,提高了审核速度。签章系统、密钥系统、防篡改系统的搭配使用,使合同审核过程可有效追溯,审核痕迹和附件可永久保存、无法篡改。同时,便于建立合同管理大数据库,对合同管理各节点、时点的行为数据进行大量保存,使精准管理行为分析成为现实,可辅助经营决策[4]。7.存档管理。合同编号及存档工作是医院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便于合同的查找、账目核对和审查审计。首先,对所有合同实行四级编号,即“院区号—部门号—年号—合同号”,编号一经确立不可随意变改;合同发起部门在归口管理部门的监督下,对本部门发起的合同进行编号。其次,存档工作由各部门各司其责,发起部门负责从采购到合同签订、执行的所有文件资料的保管,并且将签订合同的纸质版送往院办、财务处存档,廉洁协议报纪检办公室存档,电子扫描版上传至OA流程永久保存。同时,合同审核经手部门要存储经手环节的相关资料。

三、公立医院精细化合同管理模式的成效

1.推动医院内控建设。通过明确组织、健全制度、梳理流程、严格财务、实施模板、使用信息系统和存档管理,建立了以防范风险管控为核心,归口部门和责任部门为主体,监督监管部门为引导,医院内部管理为基础,法律顾问有效服务为支撑,全业务覆盖、全过程监控的公立医院合同控制实施体系,夯实了医院对业务层面的控制,推动了内控体系的完善。2.保障医院经济活动的开展。随着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合同管理为重要组成的医院内控体系和外部法务协助为医院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通过预防、识别、分析各种风险,制定、实施相应的措施,做好事前防控风险和事中管理风险的工作,提高了医院防范和管控经济活动风险的能力,保障了医院日益活跃的对外经济活动。3.稳健保全国有资产。精细化合同管理模式实施以来,在医院合同量持续增长的背景下,通过对合作方资质、资信、履约能力、权利义务、违约条款和纠纷解决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审查和落实,保证了医院利益、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参考文献:

[1]张莹,李晓霓.试论如何做好医院经济管理管理工作———以某医院经济合同审查工作为例[J].中国卫生产业,2016,(10):29-31.

[2]龙灼华.如何加强和落实医院经济合同管理风险评估工作[J].财经界:学术版,2015,(15):67-68.

第3篇

关键词:精细化;合同管理;合同履行;合同订立;履行缺陷;国有企业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2-0151-031 合同订立阶段

合同订立阶段是合同管理的基础,其主要业务是投标和合同谈判。投标的核心是确定合理的报价。作为合同管理精细化的必然要求,在投标报价前,企业应多渠道调查项目所在地的市场供应和价格情况,并了解分析其他投标人的情况。仔细分析招标文件中有关投标价的内容,包括:投标控制价和评标方法;工期和质量要求;材料价格调整方法和原则;计价规则;计量支付条件和周期;预付款和保留金的支付与扣回的条件及比例;变更与索赔处理办法和程序;计日工计价原则;缺陷责任期和保修期的长短;合同风险控制条款等。

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管理能力,分析预期的成本利润水平,进行合理的报价。在合同谈判之前,应仔细分析业主方提出的谈判内容和条件,并注意业主若提出了违背原招标文件实质性内容的条件,应提醒业主此种条款的效力不受国家法律的保护,有可能造成履约风险,并需与业主妥善协商加以解决。合同订立之前,应及时提交履约保函,以防业主没收投标保证金而造成损失。合同订立之后,要及早向业主索回投标保证金或投标保函,以避免长时间占压资金而增加财务成本。作为精细化管理的原则之一,企业内部应设置独立的市场开发部门,配备一支由专业经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一般工作人员构成的精干工作团队。对标文件的分析、客户和竞争对手分析、市场供应和价格信息的调研、预期的成本利润分析、投标文件编制和递交、保函的获取等相关业务,要进行合理地组织,牵头人要具备全面的工作经验,工作人员要定期交流,强调团队协作、全员参与和充分沟通。对相关数据和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应尽量采用标准化的流程、标准化的表格和标准化的分析方法,以保证业务办理过程的专业化、系统化、数据化和信息化。应充分意识到,不同的项目业主有不同的利益诉求,要透过招标文件和市场调研分析他们的意图,杜绝单凭经验做出决策而造成风险的情况。

2 合同的履行阶段

合同履行阶段是合同管理的核心。从承包人的角度出发,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2.1 建立企业对项目管理团队的考核管理制度

合同管理精细化要求企业对班子成员建立目标管理体系、专业化的岗位职责体系、科学的考评体系和考评结果应用体系。考核管理制度必须成文,并且做到公开、透明,减少和杜绝暗箱操作。为达到客观、公正、全面的效果,目标管理体系应进行指标量化。岗位职责体系除必须细分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外,也要结合业务流程对岗位职责进行具体的、专业的描述,还要根据企业多元化的目标管理体系,结合细化的责权利提炼出合理的、量化的、科学的和系统的指标,把岗位职责体系、目标管理体系、考评体系和考评结果应用体系紧密结合起来,并将考核结果与员工的分配和提拔任用等激励措施紧密结合起来,使考评和管理制度逻辑严密,并具有可操作性。

2.2 组建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部是受企业委托进行项目管理的组织,其履行业务的水平能力直接决定了项目效益。在项目经理部的组建中,关键和核心在于根据合同要求和已经建立的考核管理制度,选用合适的项目经理和配备团队,其中,应特别注意要在团队中配置至少一名专职合同管理专业人员,使其有职有权,并针对其岗位设置明确可行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措施。项目优质资源应在合同管理岗位上进行重点配置,以充分激发合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项目的效益水平。

2.3 签订内部考核责任书

合同管理精细化要求企业和项目经理部都必须关注内部承包考核责任书的内容,因为它是根据企业既定的考核管理制度,结合项目的特点,由双方就效益考核签订的协议,其实质是一个合同。签订该合同首先要考虑为企业自身多元化、全方位的目标服务,这些目标包括质量、安全、进度、成本、利润、管理费、人力资源开发、企业形象和公共关系、长中短期的市场营销等,因此,内部考核责任书不能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本控制协议。其次,要综合考虑项目自身工期、安全和质量目标、中标价格水平、技术经济和政策风险水平、合同条款严苛程度等各方面具体的特点。双方都应积极主动地为达成合理的考核责任书而努力,以便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其有利因素,全面提高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益。

2.4 制定工作计划和进行目标考评

项目经理部首先应明确业主对于实施过程中的安全、质量、进度、文明和环保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这些要求有的已在合同文件中进行了明确,有的需与业主进一步协商,乃至签订补充协议书而加以明确。其次,要解决考评的资金来源。最后,要在充分满足业主要求的基础上,着手制定考评计划。考评周期长短宜适中,一般而言,在工期较长的大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中,以一季度为一个考评周期较为适宜。考评计划的制定,应由合同和财务部门共同参与,以保证其逻辑的严密性和可操作性,并需形成书面“考评协议”。考评计划的制定,还应与年度、季度、月度和关键节点进度计划相结合,防止两者脱节,形成进度计划与考评两张皮,导致考核对项目各方面目标的促进不大。

第4篇

摘要:施工企业的综合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应用已经成为了施工行业的热点,如何在信息化系统中融合“精细化管理”思想势必影响到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水平。本文围绕施工管理的关键业务展开精细化管理的融合应用构思研究,并根据调查提出中天信息化系统继续优化完善的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信息化系统;精细化管理;企业知识系统

Abstract: the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projec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become the hot spot, how in the information system integration "fine management" thought will be affected to the application level of the information system. This paper focus on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the key business on the fusion of fine management application design research, and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information system continues to optimize the perfect measures, to have the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Keywords: information system; Fine management; Enterprise knowledge system

1前言

目前,信息化系统的开发运用已经成为企业资质审核的一项硬性指标。从国内外施工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上来看,我国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已经远远地落后于发达国家。中天集团的信息化系统发展较早,给企业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变革,但是其核心业务管理功能的运用还是相对不足。究其原因,与其说是因为受到传统经营管理模式的制约,还不如说是因为信息化系统与各层管理的融合程度不够。要想提高信息化系统与综合项目管理的融合程度,笔者认为信息化的工作重心应当放到企业特色的管理思想与信息化系统的有效融合上来。因此,本文进行了如何展开精细化管理与信息化系统的融合进行构思研究。

“每建必优,精细管理”的管理思想是中天集团的核心管理理念,是各种管理行为和思想的基础。即要求在工程的投入、开工到竣工交付的过程中,处处以“精细管理”为要求,以“顾客满意”为宗旨,以达到“每建必优”的管理目标。

2精细化管理在信息化系统中的体现

2.1客观关系管理精细化

(1)客户关系处理流程精细化。包括客户接待工作流程、客户开发工作流程、客户关系维护流程、客户投诉处理流程、客户评估流程,客户满意度调查评估流程等

(2)融合客户关系处理方案。首先要建立客户开发方案、客户接待及费用方案、客户档案管理方案、客户关系维护方案、客户投诉处理方案、客户评估管理方案;其次是将客户关系处理方案内容可以在信息化系统界面上进行简单的输入,达到推广学习及应用的效果。

2.2合同管理精细化

(1)合同内容全面

信息化系统中的合同管理功能不仅要包括合同的登记、查询,工程量及预算费用分解,变更及签证管理,合同双方资料及合同资料档案,还应当包括合同的执行情况,包括收付款款的处理、查询、汇总情况,合同到期未付款、到期未收款的全面跟踪监管控制,实现合同变更、合同结算、费用支付及相关信息的全面动态管理。

(2)合同规范及标准的融合

首先,信息化系统要涵盖并规范合同管理内容,例如合同资料档案得包括:合同信息、工程信息、来往文档、工程照片、施工日志、会议纪要、采购清单、工程量清单、业主供货一览表、竣工决算一览表、合同变更、索赔资料等。

其次要制定标准的合同范本、内嵌翔实的法律法规及参考资料上传信息化系统,用以规范内部合同控制管理行为。

2.3技术管理精细化

(1)技术资料管理形成体系文件

针对工程技术资料复杂性的特点,需抓取重点,包括“各种施工方案审核,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实行情况,图纸深化设计情况、重难点技术服务、各种技术交底、技术创意及创新管理”等进行动态管理,对与技术资料管理,例如技术交底,可在信息化系统中创建体系文件来指导和规范项目的技术资料管理。

(2)形成知识交流平台

针对中天集团技术力量分散的特点,利用知识交流平台,集思广益,利用信息化系统定时组织远程培训、技术难点攻关及重大技术任务的人员集成编制等。

施工方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首先,要规范化一些基本的施工方案、比如施工组织设计、脚手架方案、支模架方案等,制定一些方案范本及现场执行情况实例来规范指导项目施工。其次,优化方案审核流程,在信息化相应界面制定审核及方案评价标准,为方案制作者及审核者提供参考依据。 第三,方案中的重要控制点执行情况记录要及时上传,内容包括检查结果及相应照片。

2.4质量管理精细化

质量管理信息化子系统需按ISO90001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实施和保持涵盖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需贯彻实施事先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的过程管理思想及PDCA持续改进的管理思想,具体细化为以下几个信息化模块:

企业知识信息库:包含质量标准规范、质量通病信息库、企业质量管理制度、施工方案范本库,同时包括《文明标化工地细部做法汇编》、《精品工程细部做法汇编》、《安装工程作业指导书》、《创优工程作业指导书》、《大模板安装工序作业指导书》、《脚手架搭设作业指导书》等一些列具有中天特色的用以规范中天质量管理的文件。

事先质量计划管理:包括质量验收结构划分、质量计划书编制、创优计划书、质量技术指标等子系统模块。

事中质量控制管理:包括质量动态跟踪检查记录、不合格信息登记表、质量控制点管理、质量事故快报、质量奖罚记录、整改通知单、整改回复单等子系统模块。

事后质量评价管理:包括交付成果技术报告、交付成果质量报告、任务质量报告、项目评审验收报告、质量验收实施情况等子系统模块。

2.5进度管理精细化

第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合同管理

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建筑业市场竞争也日趋严峻,尤其是中国进入WTO后,业主、设计、监理、施工等各方对合同管理的意识越来越强。在实际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中,施工企业不仅要高度重视合同签订前的管理工作,同时还要重视合同签订后的动态精细化、精益化管理,确保企业在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获得较大经济效益。由于受传统建筑工程建设理念和合同管理思想等因素的制约,很多施工企业在实际项目合同管理中均存在一些不足问题,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笔者在结合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建筑施工合同管理过程中常见的不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精细化、精益化管理防范对策,目的在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水平,有效维护施工企业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一、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精细化管理必要性

1999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五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并于当年10月1日起开始施行。施工承包合同是建筑施工企业实施与监管后续的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依据,一旦建筑施工承包合同签订后,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的所有生产计划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需要纳入到承包合同相关技术规范和约定条文中取。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施工企业在实行总包、分包、内部承包等生产经营活动中,均严格按照其与业主方所签订的项目施工建设承包合同相关条文要求,承担相应权利义务及经济责任,这样可以使施工企业对内对外的合同关系具有一脉相承、目标一致、权责高度统一等特性,施工合同管理从结构、形式、内容、以及范围等方面,均有利于建筑施工企业可持续稳定的建设发展。

二、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现存主要问题

由于受市场、环境、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在实际项目合同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不注重项目经济效益、信息沟通不完善、合同条款不严谨等问题。

(1)不注重项目经济效益。一些施工企业投标人员在进行项目投标过程中,片面追求承揽工程项目数量及项目规模大小,没有充分重视项目经济效益。尤其是在单一的业绩考核制度体系下,很多施工企业投标人员为了完成任务业绩,单纯片面追求承揽工程项目数量及项目规模大小,并没有对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可行性、社会经济效益等技术经济指标进行综合评估考核,存在“中标就行”的错误理念,没有充分结合建筑市场、人力资源等因素,对工程项目预付款支付方式、施工现场条件、合同变更及索赔要件、施工工期、竣工结算模式等,与合同风险有关的相关指标进行合理评估分析,从而造成施工企业亏损项目增多,企业经营利润大大降低,直接影响到企业可持续稳定的建设发展。(2)合同信息沟通不完善。一些施工企业项目合同管理相关职能部门在解读施工合同过程中,由于没有充分分析和掌握合同内容,对合同没有完全吃透,加上合同变更、修正、补充、中止等信息沟通不畅,导致实际合同管理中合同管理质量水平较低,出现工地上已按照设计变更数据完成对应工程量施工,而计量部门却还不知情,经常出现事后再进行补签资料等不利情况,使合同管理成本大大增加,同时还给施工工期、变更索赔带来巨大难度。(3)签订合同条款不严谨。一些施工企业在合同签订过程中,依然受计划经济项目管理模式的影响,对施工合同不太重视,签订的合同条款存在不严谨等问题,这样对合同双方没有形成有效约束力。签订合同条款中经常出现对合同履约及违约条款等表述过于粗略简单,从而造成在项目施工管理中合同不能有效执行,合同履约程度较低,违约现象在合同管理中时有发生,有的甚至还出现由于施工材料供应商和劳务承包队伍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多次要求提价等不利现象,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施工现场合同管理水平。

三、建筑施工企业实施精细化合同管理要点探讨

针对目前建筑行业中施工企业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足问题,施工企业就必须结合企业自身实力情况,在充分整合企业内部资源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技术措施改进合同管理工作,规范项目管理,规避合同管理风险,有效提升企业项目经营经济效益。(1)建立精细化合同管理保证体系。施工企业要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系统的精细化合同管理保证体系,要设立专门的项目合同管理智能部门,在合同执行过程中,采取精细化、精益化理念,将合同总体管理目标逐一分解到具体工程项目活动中。同时,施工企业要建立精细化报文和行文管理制度,对于工程中涉及到合同相关的内容均以书面形式进行事件记录保存,确保各工程活动均有根有据的高效实施进行。(2)推行权责利项目合同管理模式。在项目合同管理模式上,施工企业应将项目经营利润作为管理目标,以项目经理部为中心成立项目权责利合同管理体系,以项目实际承包责任合同为基础,明确项目合同管理各部门和工作人员的“权”、“责”、“利”关系。同时,在合同精细化管理过程中,要始终贯彻执行“谁控制、谁负责、谁承担、谁受益”的项目合同管理责任分解责任制和“收益和成本挂钩、分配和上缴挂钩”的项目合同管理动态监控机制,实现项目合同管理的全过程、全方位、多层次动态监督管理。(3)高度重视合同公证管理。目前,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虽然对合同公证法律上没有做出具体强制要求,但对于施工企业而言,为了维护企业在项目经营过程中利润和经济效益,应该在合同精益化管理中,积极提倡合同公证管理,即将合同公证作为项目合同精细化管理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手段,确保合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高效优质的执行。(4)注重合同风险的规避与转移。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影响因素较多,其在实际施工建设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无法按时开工、受到自然、地质等因素引起不可抗力现象等问题发生,从而导致实际施工工程量大大增减、工期出现延长等,导致施工合同发生较大变更,这就给施工企业合同执行管理带来巨大压力。施工过程中,合同变更事件一旦发生或即将发生,施工企业就必须结合工程变更实际情况及时与相关单位办理相关合同变更签认手续,并及时收集索赔资料和依据,在规定范围内提出相应的索赔,以期将企业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另外,为了有效规避和转移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等不可预见风险损失,施工企业应采取与社会保险机构签订保险合同等精细化管理措施,有效化解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5)加强项目施工分包合同管理。施工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人员,在订立分包合同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根据主合同相关技术经济要求,认真划清分包合同界面,并在分包合同了明确合同双方各自权利和义务,做到合同条文的精细化划分。另外,合同管理人员还需要及时建立相关分包合同档案资料,以便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对分包范围和部位进行实时动态跟踪间断管理,有效提高项目合同管理质量水平。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针对合同管理过程中现存的主要问题,成立完善系统的合同管理机构和职能部门,建立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精细化合同管理程序,并采取有效措施合理避免合同风险和损失,是当前合同精细化、精益化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施工企业高效优质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基础。

参考文献

[1]常慧敏.浅谈加强施工合同管理[J].山西建筑.2010,36(9):

193~194

第6篇

关键词:水利 工程施工 动态施工 施工管理

一个完善的细致的分包合同,是施工双方愉快合作的平台。合同签订后,创建良好的工程分包管理台帐是有效地控制整个分包过程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1完善分包合同条款,规避合同风险

合同执行阶段的合同管理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实质是监督合同的执行情况,努力促使合同双方按合同要求认真完整地履行合同义务。合同条款拟定时,须注意以下几点:

⑴明确合同范围,就是监督分包商履行合同的过程因项目有渐进明细的特点,随项目的不断进行,许多前期没有明确的问题,逐渐的清晰起来。这些问题不断对已有的合同规定形成挑战,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就必须不断向分包商予以明确和理清,所以总承包商必须时刻的解释、理清合同范围,甚至重新定义合同范围,这是合同管理在执行阶段的重要工作。另外,不断理清合同范围,起了监控分包商按合同履行的作用和主动协调分包商的作用。

⑵验收交接和缺陷修补

a.合同内应规定验收程序和交接程序,验收包括中间检查和竣工验收。

b.缺陷修补。对缺陷应规定缺陷通知期(保修期),在此期间内,分包商有义务无条件修复缺陷,若分包商未能按时保质修复,总包商可自行修复,费用由分包支付。但分包商以外的责任造成缺陷,分包商可按变更要求索赔。

⑶合同变更项目变更必然发生,总分包双方应在工程开始之初就在协商变更的处理程序和方法,并写入合同文件。一般来说,分包商在总包提出变更之前或之后,有义务就变更内容提交一份书面文件,说明变更前当时的状况,实施变更后对进度的影响和价格的调整。总包方在限定时间内,予以回复,否则视为默认。

⑷合同支付应在合同签定时确定。合同支付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手段。合同支付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良好的合同支付方式值得深入研究讨论。合同支付是建立信誉的最根本体现,必须尽可能按合同履行支付义务,否则上述作用将失去意义。

⑸风险和保险分担应在合同订立时确定,一般总包方在发包时将风险转移到分包商身上,但在执行合同时,分包商往往将一些风险向总包转移。必须在合同之初,明确合理分担风险,在总价固定的合同下,承包商的利润往往就是对风险管理的节余。保险方面,总包商一般承担了较多的风险,其风险可能来自于业主、监理、分包商、政府、自然环境等,对总承包商来说,应进行综合保险,以避免损坏。分包商可投保工程一切险。

⑹索赔、争端、仲裁

a.索赔是总分包双方都可运用的武器。一般索赔在发生索赔事件28天内要发出索赔通知,随即提报索赔资料,42天内报送完整的索赔报告,索赔报告应包括:概述事项、索赔根据、索赔量计算内容、索赔证据。注意索赔的时间效力,如未能在28天内发出索赔通知,赔偿责任将被解除。无论总包还是分包,当发生可以进行索赔的事件时,应当有进行跟随记录的习惯,不论责任归属,应先采取同期记录的方式,收集证据。如遇连续的事件,应及时的在索赔事件发生时,发出索赔通知,并提交临时报告,在索赔事件结束后28天内提交最终详细报告。索赔批准应是书面的批准,分包商有权得到能足以证明其损失的次部分费用。注意违反索赔的有关规定的违约行为,将影响索赔结果。

b.争端一般来说,合同双方必然会发生争端,解决争端应在合同订立时就争端的解决程序和规则达成协议。争端发生可寻找第三方或组织予以裁决,第三方的选择应得到双方认可。

c.仲裁当争端在第三方裁决后,不能解决,则提请仲裁机构仲裁,直至法院诉讼。以上关于合同执行的看法,仅仅是合同管理知识的冰山一角,笔者无力综合归纳,如有需要,应查阅相关书籍。

2建立合同文件管理系统

建立合同文件管理系统是合同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合同文件管理系统应有两方面的工作:合同文件的文档化管理、合同事件的程序化管理。

合同的文档化管理合同文件主要包括:招投标文件、正式合同文件、来往信函、会议纪要、各类支付款记录、变更文件、施工记录、财务报表、索赔文件、进度报表、开竣工文件、技术质量文件等。

合同事件程序化管理一般包括,合同前期管理程序、合同执行管理程序、变更控制管理程序、索赔及反索赔程序等。

3创建分包管理台帐,实行动态管理

⑴分包台帐的类型

管理台帐的建立包含项目预算台帐、项目施工图台帐、分包合同清单台帐、分包计量支付台帐、分包变更台帐及对比台帐等的建立。以上述台帐为基础建立起项目工程台帐管理制度,其目的是建立一种投资控制及信息反馈手段,以加强对项目的投资动态管理,及时分析分包及投资执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使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能有效地控制成本、控制工程变更及工程的计量与支付,以利于工程结束时进行分包工程的决算工作。

⑵工程分包管理台帐的运用

整个工程分包管理台帐建立起来后,如何运用好各台帐就显得很重要,总的来说综合运用好各台帐可做好以下工程管理工作:

①方便计量与支付,控制工程分包成本

工程项目建立施工图台帐,变更设计台帐和计量支付台帐,能很好的实施计量与支付工作。变更工程项目能及时拆分为可支付项目并汇总到变更设计台帐中去,施工图台帐和变更设计台帐之和就起到控制计量与支付的作用。也就是说计量支付台帐所反映出来的工程量不能超过施工图台帐与变更设计台帐所反映出来的工程量,从根本上杜绝发生超计量、重复计量等问题,严格控制了工程投资。

②便于制定工程计划,反映工程进度

项目管理者可利用施工图台帐来制定项目的实施计划、项目的年度计划及季度计划,如果施工图台帐建立得很详细、很细化,则工程实施计划同样能细化到各分项分部工程。同时结合变更设计台帐,项目管理者能根据增减工程量很块地调整项目各阶段的工作计划和资金使用计划。而计量支付台帐实实在在地反映了项目的进度,项目管理者据此可了解整个项目的进展情况,并可据此来管理和控制好整个工程进度。

③管理工程变更,避免分包重复计量

项目管理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工程项目变更,施工任务重新划分等情况。在没有建立起台帐管理之前,往往会在工程变更或在调整工程施工任务时造成工程量统计的重复和交叉,这样不利于整个工程的总体控制。建立起工程项目施工图台帐、变更设计台帐后,只要台帐是详细的,每一项工程变更的工程量与变更前相关工程量的关系就显得清清楚楚,不会出现分包工程量的重复和交叉。一但发生调整施工任务、重新划分工程量时,利用施工图台帐一样可把工程量划分的一清二楚,亦不会造成工程量的交叉。

④管理者能对分包结算情况了如执掌

通过建立起来的分包台帐管理系统,我们可以定期把施工图台帐和变更设计台帐的工程量之和统计汇总而建立起动态分包管理台帐,通过动态分包台帐与初步分包合同台帐对比,项目管理者就能全面的了解分包工程执行情况。

⑤利于分包工程的决算工作

一个工程项目建立起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台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计量支付、工程变更、施工任务调整及重新划分均在各种台帐中记录和反映,项目结束时,整个工程的实际完成工程量就一目了然,这样有利于工程的决工作。因此,在水电施工过程中建立台帐制度进行工程造价的控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目前的工程造价控制中应该被广泛采用。

4结语

实际分包中,除做好以上三大控制以外,还需加强管理人员主人翁意识和责任心,加强成本意识,进行成本监控和实行预算管理,定期进行分析比较,切实有效地控制成本。为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应采用以下应对措施。

⑴选择合理的分包方案。

⑵加强对工程分包的规范性管理。

⑶严格实行分包招标管理制度。

第7篇

关键词:信息系统;管理;应用;效益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4-3469-02

随着医疗市场的发展和变化,医疗市场竞争愈加激烈,民营医院率先开展优质服务抢占医疗市场,股份制医院和外资医院先后进入这一领域进行竞争;随着国有医院中存在的医患矛盾的加剧,固有的医疗卫生格局被打破,国有医院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医院信息系统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和程序,覆盖医疗业务的各个环节,比如医疗、医技、药剂、科研教学、经济以及行政后勤管理等,各个过程和程序纵横交错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内在关系,具体体现在是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上。通过医院信息系统的精细化管理,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医疗过程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在医院的管理水平提高方面,信息化程度虽然不是唯一的标准,但医院的管理层已经将这一有效手段提升到新的高度,并且在未来的时间里,这一手段将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

信息化集成系统为医院带来了极大的效率和便利,是适应现代化环境的有力工具。医院信息系统在成本运算方面的涉及范围很广,并且数据收集方面要做到规整严格、准确,且需要完成正确率100%的数据分流和集中。因此,这个方面只靠人工去完成是极其困难的,会消耗很大一部分人力,数据的可用性不能得到保障。但新型计算机应用技术就可依靠特定程序(如HIS系统)来做到这一点。落实到具体任务上时,能清楚地分清可视因素和非可视因素,比如收入和支出的范围调整,费用分类方面如何核算到位,并作好成本环节的控制,制定合理的消耗指标。

1用信息化系统带动精细化管理

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固定管理模式方面有着与之相对应的创新。管理模式是通过信息系统尤其是软件来实现的,信息系统有着双重身份,就是管理的要求和现代化技术。在信息系统应用方面,其实是与人的行为息息相关的,其过程与医院的发展过程相吻合。信息系统更具体来说,除了在管理方面带来帮助外,还在模式管理和方法上给予了更多的引导和创新;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是对医院整个模式的再造。医院在管理过程中,各种关系得到舒缓,各科室间的工作更加明确和规范,工作效率得到提升,服务质量得到改善,从而医院的整个管理体质得到质的飞跃。

在医院的运行流程里,加入信息化系统帮助医院在不同时间段综合起来看问题,进行有效的成本量化,从而实现绩效管理和运营成本控制的精细化,如医院决策者可通过住院人次、平均费用、病床使用率等数据信息,可以为医院决策者提供决策参考;医务人员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可以迅速简便地完成各种病历文书的书写,进一步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药剂部门通过库存可动态管理,实现迅捷精确的采购工作,降低药品消耗;财务科通过资金费用的数据管理,能够更合理的控制资金链,找出存在问题,提供相关具体数据给医院决策者参考,提高医院的经济管理能力。

2用信息集成系统简化就医流程

医院的管理与其他各种行业的管理均有不同,它与病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医院的运行和发展都是以病人为中心的,因此,“一站式服务”是目前医院就医流程的发展趋势。例如,病人在挂号处开办就诊卡后,信息化系统可以用生成一个“唯一的ID”,与此身份相对应的就是一个单独的管理流程的开端,门诊病人可以据此就诊、拿药、做各种相关检查和缴费,也可以实现检验检查单的自助打印;住院病人可实时查询住院费用清单、检验结果,实现“先诊疗,后结算”,进一步简化就医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推动医院的科学发展。

3.1信息集成系统使拖欠、漏收等费用的现象得到改善

病人欠费问题一直是困扰各个医院的头疼问题,当病人交过预付押金后,虽然欠费,但可以通过记帐形式继续用药和检查。原因主要有三:(1)收费制度不公开、不细致,病人没有交款主动性。(2)病房管理不善使病人无故离开造成费用拖欠。(3)病人主观上不愿意支付欠费,耍赖使费用造成拖欠。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医务人员可以及时了解病人的费用信息,及时把每日费用清单交到病人手里,让病人了解费用情况,明明白白消费;当住院病人预付押金不足时,医务人员可及时把催交费用单交到病人手里,让病人及时补交欠费;当住院病人仍不补交费用时,医务人员可以及时与病人沟通,了解问题的根源,若病情已稳定,可建议病人转院或出院。通过这些措施,可以进一步使病人欠费情况得到改善,进一步有效避免漏收现象的发生。通过信息化集成系统的严格把关,医患之间的关系也得到改善,医院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3.2医院信息化集成系统使收费日趋现代化、标准化

医院信息化集成系统价格表里面有着医院全部医疗收费项目的信息,包括项目的名称、代码、规格和价格。病人在住院时,每一个病人的具体费用诸如床位费、护理费等都有着护士站系统的进行统一管理。药品、检验检查和手术等费用由护士在电子医嘱系统进行记帐处理,整个流程发生的费用都将在病人的费用清单中得到体现。如果发生退费问题,只有住院收费人员才有权利进入处理,从而保证了费用的准确性。当在信息系统里输入病人的住院号时,此病人的一切缴费信息将出现在计算机屏幕上来进行各个系统的核对和整理,这样,当次日查房时护士便可以有针对性的对病患及家属进行此方面的沟通,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3医院的主要评分指标指数得以提高

医院的经济效益主要从医院的门诊和住院中的各项经济指标中体现出来,总体趋势的发展是呈上升状态的,这既有总体社会环境的因素,也有着医院自身内部管理或者工作效率的因素。精确的管理,严格的控制,都是医院把大量工作简单化,使自动化逐渐取代人工的过程。收费明晰化与否是患者对医院肯定与否的最大标准,这也直接影响了医院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从而与医院各项评分体系中有着明显的关系。医院信息化系统在减轻医务人员负担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医院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病人的治疗和护理之中,这无形当中又增加了医院评分的力度,这使病人的看病过程得以时间上的缩减,医院也更好的对病人进行管理,一举两得,有的放矢,目的性大大增强。

4建立有效激励体制促进细致化管理

激励机制存在于领导决策层和中层干部之中。这种机制在医院里的具体体现是,把医院的绩效管理和各个科室的工作效率有效连接起来,把各个科室效益和医院的效益紧密相连一起。这样做科室的重点工作可以得到质量和效率上的提升,从而使医院的社会影响力和效益增加度得到提高。这样周而复始,医院的信息系统化就可以帮助医院的领导决策层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他们能从大处着眼,对信息集成化系统进行管理和疏导。这样做不一定在经济效益上得到立即的改善,而立即见效的的是一些人工方面需解决的难题和运行情况的困难得以解决,如此看来,医院的运行情况、医患关系、数据共享、微观控制、宏观管理等都可以得到改良,实现了短时控制、动态管理和宏观把握齐头并进,从而在综合方面实现了激励作用。

5结论

总而言之,医院的信息化集成系统给医院带来了多方面的转变,主要体现在:(1)使医院的工作效率大为提升,医院的工作流程得到优化,内部信息流的传动得到加强,使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得到舒缓,更为重要的是病人的就医时间得到缩短。(2)使医院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医院可以对经费进行更有目的性的控制和合理的优化,使设备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更新度进一步提高。(3)使医院的服务质量得到提高,医院在收费透明度方面得以加大,病人看病更快捷,从而使医院的公信力大大提高,社会形象日渐提升。(4)医院全体职工的素质得到了提高,增强了各个科室的协作能力和参与度,使标准化和现代化意识深入到职工的整体素质之中。(5)医院的管理上了很大一个台阶,使原有的乱、杂现象变得更为合理有效,从而打造一个现代化、数字化医院。

随着社会的进步,当前医院管理变得越来越人性化。技术应用的更加充分,信息技术分工更加明确,管理更加严格,很多管理理念在软件技术应用中得到实现。

医院信息化集成系统使病患的就医程序、资财的核算、成本的精细控制、社会保障的标准统一重组、共享都起到了很大的改良作用,从而病人的满意度大大提高,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性增强。这种走在科技最前沿的医院信息系统精细化管理,的的确确从技术管理和体制改良等诸多层面深深地影响着现代医疗系统,在更为深刻的层次上来讲,也带动了医院的发展乃至整体社会就医体系的进步。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市场化竞争;企业合同;管理

随着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企业的合同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企业合同管理中,不仅要重视合同签订之前的管理工作,还应重视签订之后的管理工作。注重履行合同全部过程的情况变化,还需特别掌握对企业本身不利的情况,及时应对合同变更、修改、补充、终止等问题。不断加强企业合同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以防止由于合同管理不善而造成的不必要的经济效益损失和企业形象的损坏。

一 企业合同管理的意义

企业合同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合同的审查、监督、控制;进行合同签订时组织、计划、指导、协调等一系列活动。合同管理的过程必须是全过程的、系统性的、动态性的,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签约程序,还是一个需要谈判、起草、签订、履行和监督的环节。

在如今的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加强企业合同管理,可以充分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通过规范企业的组织行为,实现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有利于保障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和发展。从全球经济化的角度来看,企业合同的有效管理在企业制度方面实现与国际经济体系的接轨,有利于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二 市场化竞争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市场化经济体系也逐步深入到各个企业。市场化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从各自利益的角度出发,为取得更好的产销条件和获取更多的市场资源而竞争。通过竞争,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进而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市场竞争主要包括商品竞争、素质能力竞争、服务竞争、信息竞争、价格竞争及信誉竞争六项基本内容。其中,信誉竞争包含企业合同管理的好坏。企业合同妥善管理不仅能维护自身的利益,还能在同类行业中以信誉的优势提高市场的占有率,以提高经济收益、保持自身不断成长以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三 企业合同的管理模式

一般情况下,企业会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进行对合同的管理工作。企业通过合同来确立民事关系,这种关系是受法律保护的。由此可见,签订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根据其本身具备的特点,决定了合同不是由企业内部的财务、人事部门管理,其已经超出了企业自身的管理界限。因此,企业需要设立专门的企业法律顾问部门进行合同管理。

根据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组织机构设置的不同,企业选择合同管理的模式也不同。但在大中型以上的企业中,合同的管理模式基本采用企业法律顾问部门统一进行管理,再与其他部门管理相结合。法律顾问部门对企业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负有监督、检查和指导的职责,各下属部门对本部门授权范围内所签订的合同负责,保证合同的合法性、可行性、完整性。

四 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是由计划经济逐步转化为市场经济,企业合同管理的发展也逐渐从起初的过于简单不规范,走向现今的细致规范,并趋于完善,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合同缺少完整性

企业为了来之不易的合同签约机会,签订的内容条款不明确或不全面,有时还会满足客户的一些不合理要求,很快的把合同签订下来。甚至在与老客户洽谈业务时,碍于情面以口头形式协议,不签订书面的合同。

2.合同履行率不高

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合同内容或主体的变更,但不少负责履行合同的企业管理人员忽略了及时变更合同的重要性,没有按照法定的条款和法定期限办理。有些合同没有注明履行期限,签者字人的盖章不很清晰等,这一系列问题都为企业合同纠纷埋下隐患。

五 加强市场化竞争下的企业合同管理

1.完善企业合同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合同能够体现企业在生产、管理、经营等方面的各种法律关系。由于合同的专业性和法律性很强,特别是一些对企业影响重大的合同,能否正确签订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完善各项合同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如合同的审查、公正、授权委托、专用章管理、归档等一系列的制度确立。这些都是合同管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完善这些制度,才能使合同的合法性得到保障,将企业的风险降到最低。

2.加强对合同管理人员培训

利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合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外聘专家讲座、网络、选送深造等形式增强合同管理人员的合同业务能力和法律事务能力。同时,企业应制订相关的合同管理办法、规定,促进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完善合同管理体系

建立统一的合同管理体制,确定统一的合同管理部门;对合同的内容审查,应由企业合同主管部门审查,其他相关部门联合会审。各负其责,对合同项目及承办单位对合同的履行全面负责,确保建立管理体系的目的能够具体落实,只有各部门共同努力、密切配合才能把合同管理工作做好。

六 结束语

总之,企业要在市场化竞争的背景条件下不断地成长和发展,就必须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实施合同管理。在企业合同管理实践中,很多成功的企业合同管理都是将合同的权益按照职能分工分解的各个部门,再由各部门履行属于自己的职能范围的义务。这样,合同管理的整体水平会不断提高,为企业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提高经济效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武钢.浅析我国企业合同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1(31)

第9篇

关键词:电力故障报修、精细化管理、电力技术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 A

1 故障报修精细化管理体系

通过95598电话、网站、传真、上级文件、信函接受到的客户故障报修申请,将故障抢修任务按营业区域、故障类型传递到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并对处理过程进行跟踪、督办,故障处理完毕后及时回访客户,形成闭环管理。

1.1故障报修精细化管理体系,主要特点是将企业的总体责任进行详细明确的分解划分,这样可以将所分配的任务具体明确的细分到每个人头上,这样可以使得每个企业员工都尽职尽责,工作是不会拖泥带水,一旦工作任务分配下来,员工可以一次性将工作集中起来完成。精细化管理的准则是立足专业、注重细节、科学量化,因为只有坚持以上三点管理准则,才能将精细化管理理念真正落实到位。供电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并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队伍,确保电力故障报修工作得到有效的解决,精细化管理是一条必经之路。

1.2供电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系统,完全适合故障报修管理任一环节。精细化管理体系中的“精”是精确,“细”是细节。所以精细化管理的实质就是将管理目标具体化,责任明确化,做到企业职工人人参与管理,处处都有管理,事事参见管理,实施需要管理。

1.3故障报修各环节指标包括:工单派发时间不超过3分钟,抢修人员到场时限:城市45分钟,农村90分钟,特殊边远山区120分钟,故障修复时限一般不超过:低压8小时、10Kv架空线路16小时、重大故障和电缆故障抢修不间断。

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2.1故障报修流程简介

大营销体系建设完成后,故障报修管理流程,由省供电服务中心、地市95598远程工作站、配电运检工区(供电所),依托SG186系统95598大集中模块,按照受理、派发、到达、修复和回访五个环节对故障报修形成闭环管理,保证服务质量,兑现服务承诺,形成完整的PDCA循环,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2.2主要流程说明

2.2.1省公司供电服务中心95598业务受理员受理客户故障报修业务,经判断无需抢修的故障,电话指导客户恢复供电;需要现场处理的故障,在2分钟内直接派发故障报修工单至故障点所属市或县95598远程工作站。

2.2.2市公司95598远程工作站接到故障报修工单后应在3分钟内向市公司各有关抢修部门派单。属于配网故障的,应及时派送至市公司检修公司进行处理,在接到抢修工单后应立即赶赴现场,并在规定时限内利用手持终端向省公司95598客服中心反馈到达现场情况。

2.2.3县公司95598远程工作站接到故障报修工单后应在3分钟内向故障点所属供电所派单。县公司供电所抢修人员接到抢修工单后应立即赶赴现场,并在规定时限内利用手持终端向省公司95598客服中心反馈到达现场情况。

2.2.4抢修人员对接到的派单进行判别,确定为重复报修的故障,5分钟内联系客户进行故障说明,10分钟内向省公司进行工单合并。

2.2.5抢修人员严格按照城市(城区范围)45分钟、农村(地区)90分钟、特殊边远山区120分钟的时限,迅速抵达现场处理。天气等特殊原因造成故障较多,不能在规定时限内到达现场处理的,抢修人员应向报修客户解释说明原因。

2.2.6抢修人员抵达故障现场后10分钟内应将预计修复时间反馈省公司供电服务中心,故障修复时限一般不超过:低压8小时、10Kv架空线路16小时、重大故障和电缆故障抢修不间断。

2.2.6故障抢修完毕后,抢修人员在5分钟内通过手持终端向省公司供电服务中心报送故障类型及故障处理结果。

2.2.7经抢修人员到场发现属于客户资产故障的,应通过电话向所属市、县95598远程工作站说明情况,并由市、县95598远程工作站与客户协商有偿服务情况并派送到相关部门。市、县95598远程工作站在完成客户资产故障处理协调工作后,应在2分钟内向省公司反馈处理结果。

2.2.8省公司供电服务中心在得到客户故障抢修处理结果后,应在2分钟内对客户故障报修工作情况进行回访,对客户满意情况进行分类处理并归档。

评估与改进

3.1 故障报修故障报修管理全面梳理、划清95598供电服务中心、远程工作站、配电运行单位在配网故障抢修中的定位和职责,重新制定配网故障快速复电流程,并通过SG186系统对各环节数据进行监督和管理,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使故障报修各环节工作都做到了有人负责、有据可依、有理可查。

3.2 缺少对抢修人员的卫星定位和现场视频监控系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目前仅通过SG186系统对故障报修工单的管理,无法对抢修现场的情况进行跟踪,例如抢修人员到场情况,现场服务、安全等执行情况还需要有力的技术支持系统进行跟踪记录,利用手持终端PDA对抢修人员到场进行卫星定位,利用车载视频设备对现场抢修情况进行记录等,使故障报修现场服务每个环节都有据可查,从而规范抢修人员服务行为。

电力故障报修精细化管理在供电公司中的应用

第10篇

“Women and girls are at risk and under assault at every point of their lives,” Ms. Bangura declared, emphasizing that the threat of brutality followed them “every step of the way…in the midst of active conflict, in areas under control of armed actors, at check-points and border crossings, and in detention facilities.”

Ms. Bangura’s trip lasted from 16 to 29 April and took her to Syria and Iraq, as well as to neighbouring countries of Turkey, Lebanon and Jordan, where she met directly with women who escaped the 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the Levant (ISIL) captivity and survived sexual violence.

She pointed to instances of forced, temporary and early marriage and described how such practices were encouraged for fighters as part of Jihad and used as a “protection” mechanism for families with no other means of providing for or ensuring safety of young girls. She also noted the sale of women for sex.

“Girls are literally being stripped naked and examined in slave bazaars,” she said, describing how they were “categorized and shipped naked off to Raqqa or Mosul or other locations to be distributed among ISIL leadership and fighters.”

She listed examples of the horrors suffered by women, including one who had been temporarily married over 20 times, after each occasion forced to undergo surgery to repair her virginity.

“ISIL have institutionalized sexual violence and the brutalization of women as a central aspect of their ideology and operations, using it as a tactic of terrorism to advance their key strategic objectives,” she said, going on to describe how women were promised to fighters and how ISIL raised funds through trafficking, prostitution and ransoms. Sexual violence was used to displace populations, to punish, humiliate and demoralize dissenters, to extract information for intelligence purposes and to dismantle social, familial and community structures in order to construct a new “Caliphate.”

第11篇

【关键词】综合能耗;能源管理信息化系统;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6-112-01

一、公司能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现状

公司下属分厂的动力能源管理集控系统是一个综合现代化通信、计算机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全分布式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和C/S(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实现对公用工程各个系统的自动控制和远程监控。

公司本部能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起步于2011年6月,建立公司能源动态监管系统。系统采用B/S结构为主的设计模式。通过该系统的实施,基本实现了对公司能源消耗数据的及时、准确的监测,以及科学分析、预测和预警功能,提高了能源数据的应用水平。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能源消耗数据库

主要包括综合能源消耗情况数据库。利用数据库技术对各分厂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综合管理,全面掌握全公司水、电、汽、气、油和其它资源的利用状况。

(二)能耗水平识别评价软件

利用综合能源消耗情况数据库,对各分厂的用能情况进行分析,分别对照国家、烟草行业和公司的用能考核指标,利用计算机智能技术进行能耗水平识别,分析和评价各分厂的用能情况,查找问题,为相关部门掌握、分析信息和研究节能改造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平台。

(三)能源安全预警系统软件

通过系统全面掌握整个公司能源使用、消耗、配置及调度情况,利用预测和预警技术,根据相关分厂的能源消耗总量限值进行分析,实现自动预警和报警功能,为公司的能源使用、保障、调度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建立公司级能源安全预警系统。

二、公司能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整合问题

公司信息系统整合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公司和分厂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整合;二是公司和分厂能源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分系统(ERP系统、MES系统)整合。现有各分厂的动力能源管理集控系统在分厂内部独立运转,已形成数据冗余和数据的不一致性,使得公司和分厂管理层无法获得有效的数据支持。技术方面,各系统间缺少一个统一的数据接口,不能获得共享通用的数据源。各分厂间由于地域相隔较远,信息传递的安全性、稳定性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实时动态监管和预测的问题

公司目前能耗动态监管平台实现了能耗数据的事后统计分析等功能,但并未实现动态监管的作用。现行监管运行和分析的不足是:每月报表上报的能源数据只是抄表数,并不是月初到月末期间的实际消费量,加上上报的卷烟生产数量通常是入库数,不是实际生产的卷烟数量,这些因素都是造成月或季度单箱能耗数据不准的主要原因。

(三)公司能源管理中心信息化系统架构问题

公司现行的能耗动态监管平台向能源管理中心信息化系统转化过程中,系统架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未能有效整合利用各分厂已建成的动力能源集控系统的资源和成果。

三、公司能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采取的对策

(一)公司能源管理信息化系统整合的对策

能源信息系统的整合过程中,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功能进行完善,避免同一系统或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的不一致和功能重叠。信息技术、远程网络和通讯技术已能较好地解决不同系统间数据接口和连接,以及跨地区远程系统整合等技术问题。

(二)公司能源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动态监管的对策

能源管理实现动态监管离不开数据采集网络化建设和采用先进、准确、稳定的计量监控等仪器。在实时动态数据和多年数据整理和分析基础上,区分能源上报数据和实时数据的不同方式,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采用数据层层挖掘技术,最大限度地发现数据价值。准确预测未来能耗变化趋势,同时对影响能源消耗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处理,为年度节能项目规划提供有力的支持。

四、建立公司能源管理中心,深度挖掘企业节能潜力

通过整合分厂现有的动力能源管理集控系统,在公司能源动态监管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两级监管的公司能源管理中心,实现系统性节能降耗的管控一体化系统。

(一)对分厂的日单耗情况实现远程在线监测,并对其进行能源预测、预警、能效对标等的科学管理

利用其所具有的功能模块,对分厂的耗能情况实施远程在线监测、实现能耗数据预测、预警等的科学管理等。通过该系统平台所具有的"能源专家咨询系统"模块,还可以为公司和分厂管理者提供优化能源管理的决策支持,以满足企业管理者对能耗高效管理的需求。

(二)加强对现场数据来源的监管,提高自我分析的能力,完成节能目标任务

加强多元化、多角度的能耗数据汇总分析,在能耗数据真实、完整的前提下,搭建数据模型实现对分厂、公司耗能情况进行趋势预测,为公司、分厂实现节能量目标提供有效的工具;加强公司和分厂两级平台数据共享,为分厂优化生产、挖掘节能潜力提供有力依据。

(三)探索公司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模式

建立公司能源管理中心,有利于公司制定切实可行的节能减排措施,降低单位能耗,减少企业生产成本,推动烟草行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很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烟草行业走新型公司化道路的发展模式,促进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建设。

五、公司能源管理中心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立足于现有的信息化系统,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实现能源管理中心信息化系统与ERP系统、MES/DSS系统的无缝连接。以能源动态实时数据为基础,提取MES/DSS系统的卷烟生产数、生产计划、财务数据等信息,经过系统的分析和处理,提供给各级能源管理人员全面、真实、及时、有效的数据,创新能源管理方式,实现能源管理到班组、工序、产品批次,以及具备有效的能耗指标预测功能,提供专家咨询和应急预案,建立"能耗在线监测、能耗超标报警、能源审计"三位一体的烟草行业能源管理与信息监控系统平台。

参考文献:

[1] 先进制造企业管理方向MBA 核心课程培训课件[D].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第12篇

多媒体技术及装备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为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由于高校多媒体教学环境需要设置大量视、听媒体同时又需方便教师教学应用,因此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进行一体化的整体考虑和最优化的方案设计,其中实现系统功能的稳定性、适应性和方便教师教学应用应是首要的条件。最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工程中应用的北京艾威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一体化解决方案,成功实现了上述要求和建设目标,为信息化装备如何促进教育教学,建设适应教学需要的信息化环境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范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是北京市市属的一所重点大学,为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学校非常重视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目标是通过建设和改造升级实现教育教学的高效率,形成一个最优化的符合教学发展需要的综合信息系统。在招标过程中,他们充分考虑教学和管理的实际需求,既严格遵循经济实用性、操作维护简单、安全可靠和可拓展性的原则,又要求功能完善、系统安全稳定,全面满足多媒体教学的需求。

首都经贸大学选择的北京艾威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为其量身定制的方案,不仅适用于学校现代教学环境和管理,而且可以满足未来教学的发展,具备优异的可升级性和可扩展性。其采用的北京艾威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网络中央控制系统与多媒体教学系统涵盖了校园网建设中的各个子网,实现了计算机局域网、多媒体双向教学网、教学观摩计算机评估网、数字音频广播网、远程教学网、中央控制管理系统等全部功能,使教学、教研、管理业务在同一网络平台上有效、有序、安全的进行,实现全数字化多媒体教学。无论现场是否有人员活动,无论是在断电还是网络中断等情况下,防盗报警系统均可实施24小时实时大屏幕监控。精品课程录播系统有效保障了教学资源库建设和资源共享。

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7年1期

第13篇

【关键词】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

1、前言

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新的造价管理理念、新的管理文化,其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精细化管理以“精、准、细、严”为基本原则,将其应用于工程造价,能确保工程造价管理落到实处,全面提高业主的工程投资效益和施工企业的利润目标。当前,纵观部分建筑业的工程造价,其仍采用粗放型工程造价(成本)管理模式,这种管理致使工程造价管理中出现“造价一超再超、工期一拖再拖”的现象。为此,在市场经济的压力下,为了能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根本出路就在于工程造价(成本)管理必须进入到全过程精细化新时代。在此,本文就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进行简要阐述,以期能和同行们共勉。

2、在工程上下加强造价控制意识

要想加强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精细化管理,首要任务就是要在工程上下加强造价控制意识,上至经理层,下到各个施工班组,把降低工程造价变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同时还要建立各种激励措施,将施工各项成本与领导层和职工的切身利益相结合,奖惩严明,充分地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将降低造价作为自己的职责之一,逐渐形成全员参与的造价管理体系,达到企业与个人双赢的目的。

3、建筑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

3.1限额设计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限额设计是在限额设计的基础上,深化施工图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过程,首先由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共同对成本占比较高的项目指标进行分析及量化,由设计人员对量化指标进行逐项落实,并给予适当奖惩的一种造价控制方法。其核心是确定哪些指标可以作为限额设计主线,并决定项目最终造价。

一般,精细化限额设计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指标分析:在设计初始阶段,建筑施工企业应和设计单位就设计的核心指标进行科学合理地分析,以确定限额设计的指标;(2)指标输出:在多方的分析后将确定好的限额设计指标下达给设计单位,并将具体的设计任务书和设计要求以合同的形式予以明确,并做好限额设计的交底,使设计单位能明确限额设计指标的责任;(3)指标核查: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施工企业应安排造价师配合专业设计人员进行各项指标的计算,然后由设计师向施工企业提交一份完整的指标计算、工程量计算及施工图预算文件,最后施工单位应组织造价师对各项指标进行复核;(4)在限额设计指标设计结束后,对于降低了限额设计指标的设计单位应予以一定的奖励,而对于超出限额设计指标的单位则给予一定的惩罚,以更好的强化设计师的造价意识,使限额设计的精细化管理目标落到实处。

3.2材料的精细化管理

1.材料采购的精细化管理

由于材料采购涉及材料供应商、业主单位、承包商以及分包商四方,物资流动比较复杂,如果采购流程没有优化,就有可能导致材料采购计划与施工进度计划不相符的现象。因此,优化整个建筑材料的采购流程,对于工程建设而言至关重要。首先,承包商应与业主单位建立信息沟通平台,定期及时报告工程施工进度以及材料需求计划,便于业主单位能准时向施工单位提供所需材料。其次,企业可通过招投标的方式与材料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减少供应与需求之间的中间环节,以减少订货周期,并可减少资金的占用成本。第三,企业内部须有详尽的材料采购计划,具体到各分部分项工程,确保材料能及时、准确的供应。第四,在材料或商品构件订货前,由承包人提供生产厂家的产品合格证书及试验报告,必要时企业内部人员还应对生产厂家的生产设备、工艺及产品的合格率进行现场调查了解,或由承包人提供样品进行实验,以确定是否购买。

2.材料供应和使用的精细化管理

材料供应的精细化管理,一般应做到:①建立严格的领发料制度,按施工进度所需的材料实物消耗量领发料,并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同时领料时要求领用人签字确认。②建立健全出入库台帐,保证材料消耗信息准确,从而确保施工中实际材料成本能核算准确。③项目部和施工单位要定期对大宗材料进行盘点核销,计算当期材料的损耗率,将实耗数与预算数进行差异分析,找出原因,提出解决措施,为成本分析提供充分可靠的资料。④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对施工材料分类别妥善储存,避免因人为因素或天气因素而造成材料浪费。

3.3施工设备的精细化管理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设设备的整体使用寿命对于建筑施工的精细化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所采购或租赁的施工设备能满足建筑施工的需要,对不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增加施工机械,暂停使用不合格的机械。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制定和落实机械设备使用计划、维修制度、操作手册,对建筑施工设备进行不定期的检查、监督和维修,减少由于设备损坏而形成的设备维修费用,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性能。

3.4施工合同精细化管理

由于建筑企业所实行的总包、分包、内部承包等生产经营活动均与所签订的合同有关,如果合同管理中不注重经济效益、合同条款不严谨等,均有可能使承包方不能如期履约,或是出现造价增加等现象。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注重对施工合同进行精细化管理。即:(1)建立完善系统的精细化合同管理保证体系,在整个合同签订和执行的过程中,对其中涉及双方义务、权利、价款和索赔条款等方面都要清楚了解。对于需对分包的合同详细规定分包的工程量及材料等,在数量及价格上严格控制,对分包工程的质量指标、工期必须详细写明等。可以说,对于工程中涉及到合同相关的内容均以书面形式进行事件记录保存,确保各工程活动均有根有据的高效实施进行。(2)推行权责利项目合同管理模式,明确项目合同管理各部门和工作人员的“权”“责”“利”关系,贯彻执行“谁控制、谁负责、谁承担、谁受益”的合同管理责任分解责任制和“收益和成本挂钩、分配和上缴挂钩”的合同管理动态监控机制,实现合同管理的全过程、全方位、多层次动态监督管理。(3)高度重视和提倡合同公证管理,以确保合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高效优质的执行。(4)注重合同风险的规避与转移。由于工程施工会因为很多不可抗力的因素而导致工程发生变更,一旦发生工程变更,则很有可能出现索赔事件,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应注意做好变更的签认手续,并收集索赔的相关资料,同时为了能有效转移合同风险,建筑企业应采取与社会保险机构签订保险合同等精细化管理措施,有效化解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5)加强项目施工分包合同管理,认真划清分包合同界面,明确合同双方各自权利和义务,做到合同条文的精细化划分。

3.5人工成本的精细化管理

建筑施工中,劳动力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施工的主体;同时人工成本的支出也是资金支出的一大方面,因此要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造价,做好人工成本的精细化管理也是一个重要内容。由于人工成本的支出和工人的具体劳动量挂钩,因此人工成本的制定要根据市场的用人行情进行工资的制定,同时要具体结合施工项目以及施工的任务和工作特点,使成本资金真正发挥应有的效能。在具体的造价管理时,要精确合理计算项目用工人数,即先计算整个项目的工程量,再将工程量的计算细化到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然后将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量乘以相应的时间定额即可得出劳动量。例如,劳动力数量与生产周期的乘积、机械台班数与生产周期的乘积,由此可以得到各个分部分项工程具体的劳动量,从而得出用工人数和机械设备的使用量。另外,为了能最大限度的节省人工成本费,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劳动管理,即包括:绘制工程进度图,明确用工数;采用不同用工模式,实现弹性工作制。只有根据工程进度来弹性安排人工,方能在一定程度下降低工程造价。

3.6施工进度的精细化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在施工前,应根据合同签订的相关内容,制定相应的的施工进度计划,年、季、月度的施工进度计划和短期的施工作业计划,并经工程项目经理审核后,向管理部门及施工人员进行通报,以保证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和工程项目的良好执行。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定期开展进度的协调和调整的总结会,以期能在施工进度范围内对进度进行调整和修改。另外,当今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引进工程建设中,要实行施工进度的精细化管理,还可在工程中引进网络计划以及计算机工程等相应的信息技术,以实现工程项目进度的综合管理和动态控制,使实际的施工严格按照工程项目的计划进行。

3.7工程竣工结算的精细化管理

在工程造价控制中,项目竣工进行的各项结算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一般,工程竣工结算是由两个方面构成,一个方面是和甲方进行的竣工结算,另一方面是和对分包工程单位进行的竣工结算。首先,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天气、地质等多方面不可抗力的因素,工程会不可避免的发生变更,由此就可能会增加造价,因此当工程变更发生后,施工单位要依据合同的相关规定,第一时间和工程监理办理相关手续,并与甲方协调好,让甲方相关负责人进行有法律效力的签章,以获得竣工结算的合理凭证。其次,在工程完工后,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应对租用的设备、购买的材料、人工费及工程施工的各项费用做好结算工作,同时要认真做好工程质量的验收,尤其是隐蔽性分项工程的验收,以确保工程质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施工项目中进行造价精细化管理,可很好地降低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资源损耗和时间损耗,达到降低造价的目的。在本文中,只是从7小点来分析探讨了在降低造价方面的精细化管理,但在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中,远不只这些,还有很多方面可以采用精细化管理理念进行造价控制,也有待于更多的造价人员进行精心的探讨和予以实施。

参考文献:

[1]许利波.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精细化管理探析[J].山西建筑,2011(35).

[2]黄景业,,彭发运.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07).

第14篇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新思考

建筑工程项目工程造价的管理一方面是项目总体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新措施、新技术,切实提升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能力,从而提升项目工程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持续优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动态管理

工程管理与工程造价管理都是一个相对长周期的管理过程,管理控制与效率、成本有着密切的关系,要实现均衡的发展模式,动态管理是其中的重要方式。动态管理能够在项目造价管理过程中,充分认知项目管理目标,在实现建筑施工基本标准情况下,有效的降低投资成本,为项目主体带来经济价值的提升。另外一个方面来讲,动态管理强调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的动态调节,对于工程造价管理自身存在多个影响要素,动态调节是常态,因此通过系统的动态管理方法,能够有效的应对变化而降低风险。通过动态管理的具体措施,也能从内外部优化资源,调配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流动,进而提升效率。具体来讲,要做好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动态性,一个重要的方面还是提升对于动态管理的重视程度,建筑工程管理在一定阶段里面都以粗放式的管理为主,但随着市场变化和行业变化,精细化的动态管理思维是未来管理的重要方向。另外一个方面则是将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执行措施和控制方法,充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一个是监管部门对于工程造价管理通过法律法规,市场变化后的政策引导给予行业动态管理的空间。对于行业及项目来讲,要从项目全周期去落实动态管理的举措,优化造价管理过程。

二、提升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能力

建筑行业过去有一定的标准规范,工程造价管理也有一定的技术沉淀,但总体来讲都还是呈现出相对粗放的管理模式。当下社会发展迅速,技术革新速度日新月异,信息化已经成为未来新十年的基础能力。对于建筑工程相关领域,也被技术化所冲击。因此在新的阶段,实现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提升信息化能力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基本功。首先是对于信息化的认知提升。互联网已经成为每个行业,每个人身边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但是建筑行业过去对于技术化往往存在一定的抗性。抗性来源于粗放的管理模式往往存在更多的寻租空间,另外是对于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往往不强。但在当下,国家在积极倡导对于互联网新技术的应用,通过技术实现提升行业效率。在这个背景下,首先要提高行业对于信息化和互联网化的认知能力,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认知信息化从效率提升到效益提升的影响,再通过效益提升带来综合价值的提升。对于项目管理团队来讲,在充分认真的基础上,形成符合行业特点和管理要求的信息化执行措施,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工具,结合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进行优化调整,着力于在工程造价管理的多个环节实施技术渗透,推动工程造价管理的全面信息化。此外,信息化将带来大量的数据沉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要通过数据沉淀形成有效的大数据应用能力,通过大数据的提取和分析,反推行业变革与发展。

第15篇

关键词:武器装备;订货合同;精益化

前言

随着军费管理的日趋规范,使得武器装备采购必须要遵循降低成本和保证装备质量这两项原则。但在实践中,受装备生产单位管理水平掣肘,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管理浪费触目惊心。因此,在本文中,作者通过分析当前武器装备订货合同精益管理的要求,并且分析现在存在的问题和影响武器装备订货合同精细化管理的不良因素,并探究有效的措施来保证武器装备订货合同的精细化。

1 概述武器b备订货合同精益化管理

1.1 分析武器装备订货制度的内涵和特点

军事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表现,而武器装备订货制度是一个国家军事实力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其内涵指的是由国家授予一个专门的部门购买军事武器装备的权利,这个部门需要按照国家相关的军事计划来订购具体的武器装备,广义来讲,是该部门在国家财政的充分支持下,向有关的设计、研发生产武器的单位购买武器装备以及军物资以及相关的后续服务,这种购买必须遵循公平、公正以及公开竞争的原则。武器装备订货制度是订货部门以合同或者协议方式向有关的武器生产单位购买武器装备的制度,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武器装备的订货制度特点主要表现如下。首先是对于订货主体而言,订货主体与出售方是在平等的基础之上订立合同的,订货部门与出售武器单位二者以合同方式,在合同中明确的规定二者的权利和义务,运用法律手段来约束双方尽最大义务来履行合同,虽然购买武器的一方是国家授权的部门,但是在合同之中二者地位平等,订货主体不可以以自己的行政地位来控制供货单位。另一个重要特点是订货的方案要在保证核心机密的基础之上最大的程度公开,保证订货制度的公开透明化,这样也便于武器装备制作单位公开的竞争。除此之外,武器装备的价格虽然是由国家规定相关的定价办法和成本核算标准,但在实际购买时,必须在市场体制下双方平等协商和通过市场竞争来确定最终的价格。不仅如此,武器装备订货合同必须严格在法律规范之下订立,双方在签订合同之后要严格遵守,如果这其中出现违约现象,可以由国家物价局和国防部门的专门仲裁机构处理,必要时也可以诉讼至人民法院,合法的解决相关问题。

1.2 分析要求武器装备订货合同精细化的必然要求

当前,对于武器装备的购买采取订货合同的方式是符合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武器装备订货合同的精细化是摒弃了传统的武器装备购买的计划性指令性购买方式,不再采用传统的行政手段。由于早期的传统武器装备订货多以计划为主,这使得我国的国防科技产业一直很难得到有效的进步,相关方面的企业竞争力也较小,不利于互相促进和发展,因此,在转变了武器装备的购买方式,采取订货合同精细化之后,不但对武器装备的研究和开发十分有益,还帮助生产单位重视科研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武器装备订货合同精细化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我国就曾经有计划调整国防科研生产,将计划发展转变为按照经济规律办事,调整的重点在于从计划转向合同关系,实行订货合同制度。当前,我国的武器装备订货合同正在不断朝这个方向发展和进步,加快建立和完善单位之间的竞争,建立一系列的评价系统和有效监督体质是十分必要的。除此之外,建立起完善的武器装备订货合同精细化制度是为了加强我国国防科技产业的发展,按照投入少、效益高这一原则来发展当前的国防产业。订货合同精细化制度是有效调节军费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维护国家武器装备销售市场,保护生产者和购买者双方的利益,还可以有效的促进我国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发展趋势。

1.3 分析实行武器装备订货合同精细化的目标和原则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之下,我国的武器装备购买订货制度目标也与之相适应,其根本目的在于不断的完善我国的国防科技产业,还有加快建立武器装备订货领域的市场公平、公开竞争机制和监督激励,不断加强我国的国防实力。我国武器装备订货合同精细化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是按照集中统一领导和分级实施原则,在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有一种全国武器装备发展统一的思想意识,要在相关部门的统一领导下,进行武器装备的购买活动,制定相关的武器装备订货制度法律法规制度,其他的部门要在统一领导之下,按照自身的分工,确保合同的有效运行,实现武器装备采购的规范化和程序化。另外还要遵循武器装备订货制度的法规性原则。武器装备订货合同制度一定要有法律来进行有效的规制,法律是具有强制力的,在当前购买主体和销售主体本身不对等的情况下,在合同的规制下必须要有法律进行有效的强制保障,确保器装备订货合同向精细化趋势发展。除此之外,我国的武器装备订货合同还要遵循适当的公平竞争原则。由于武器装备是较为特殊的商品,没有竞争不但不利于市场的公平竞争,还会造成产品质量较差、成本较高等弊病。所以,要完善武器装备市场的适当竞争机制,加强适当的竞争会促进国防科技产业研发和制造,提高武器装备的质量和市场的有序竞争。

1.4 分析影响武器装备订货合同精益化的因素

影响武器装备订货合同精细化的因素有很多,如法律的有效规制,合同是规范购买一方和销售一方的重要手段,如果没有有效的法律进行规制,对于购买和销售的一方在地位不平等的基础上,合同也很难有效的使其处于平等地位,因此,法律的规制十分重要;另外,需要有有效的竞争机制才能促进武器装备订货合同向精细化趋势发展,有效的竞争可以帮助销售单位重视对武器装备的科研和开发设计,还可以帮助提高武器装备的质量,在合同的基础上,帮助购买部门选择合适的武器装备,促使武器装备订货合同朝精细化趋势发展。

2 探究武器装备订货合同精益化管理的措施

2.1 建立健全武器装备订货合同招标制度

合同招标制度是有效的保证武器设备生产企业的公平竞争机制,这样的机制可以有效地加强单位之间的科学研究和自主研发设计,保证武器装备的质量。对国防武器装备,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招标,使企业之间公平竞争,组成专业的测评机构,综合评价武器的质量还要完善武器装备资格认证制度,根据这些标准进行全国范围的招标,达到武器装备购买的公平、公正性,其根本目的也在于达成订货合同精细化的制度。

2.2 构建科学武器装备订货合同精益化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完善科学的合同管理体系,要有完善的合同管理、监督和仲裁的法律法规。这个科学的管理体系需要完善的合同管理法规和监督机构,还要制订合同仲裁办法。在制定科学的管理体系的时候还必须遵循相关原则,如购买和销售双方法律地位平等,武器装备订货实行 公平竞争机制等。

2.3 重视加强对武器装备订货合同价格的精细化管理

加强武器装备订货合同精细化,必须重视对武器装备的价格管理,建立和健全既符合价值规律又充分展示武器装备特点的价格机制十分必要,武器装备虽然是特殊的商品,但是其定价也应该符合价格规律,保证武器装备的性价比是有效实现武器装备订货合同精细化的重要手段。

3 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武器装备订货合同在逐渐向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虽然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随着精益管理思想的运用和信息化手段的提升相关风险能够得到有效的规避。本文中,作者通过对当前我国武器装备合同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意见,对于促进我国武器装备合同向精细化趋势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对此,也有必要创造条件,逐步试行推广,以期为实践中的武器装备合同的制定提供经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