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效人际沟通技巧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做好与新生家长沟通的必要性
高校新生班主任,面对的对象是之前从未离开父母亲友、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他们在思想上、心理上、生理上正处于从半成熟向成熟的过渡阶段。同时,经过近二十年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待人处事能力尚有欠缺。由于新生入学不久,班主任与学生及其家长仍处于一个相互熟悉的阶段,因而双方彼此间的沟通,有利于加深了解。从家长角度,可以了解学校各方面情况;从班主任的角度,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以及学生的过去的学习和生活以及性格等情况。通过双方共同努力,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二、采用科学的沟通方式
如何有效沟通,这既是工作方式方法,也是体现一个班主任的工作能力。能否沟通,沟通的效果与程度,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沟通方式。
沟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何沟通还需根据学校、班主任以及家长的具体实际而定。因此,在这里,作者根据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以信件的形式沟通。这个方式可以在新生入学前和入学后采用。一是新生入校前的信件沟通。也许有人会认为,学生还没入校,有跟家长沟通的必要吗?事实证明,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很重要。因此,班主任可将本学院和专业的特色材料准备好,和入学通知等材料一起寄给学生。同时,在专业特色材料的设计上,如果能做到样式新颖、外形美观、语言表达富有情感等,就会让学生和家长一打开入学通知,有一种亲切感,感受到学校的人情关怀。二是开学一段时间后的信件沟通。可以将通过入学一段时间观察、交流,结合其在学校的各种表现,汇报给学生家长。
(二)新生入学时,通过家长座谈会的形式沟通。在新生入学的时候,由于不少新生家长会送孩子上学,因此,学校、各个学院和系部可以趁着这个时机,召开新生家长座谈会或者恳谈会,就家长所关注的内容进行交流。
(三)电话沟通。这是使用最正常的沟通方式。电话沟通时,要注意的方面,下文有深入的分析,在此不再赘述。
(四)微信和电子邮箱的沟通。上述沟通的方式,要根据家长的具体情况而定。
三、沟通前的准备工作
与家长的沟通工作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准备工作如下:
一是了解学生的生源地。学生来自城市还是农村、本省还是外省、东部还是西部地区、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比如,有学生来自西部地区的农村,那么可想而知,学生的家长一般不会普通话,这样沟通起来较为困难。要做好这个工作,就必须事前与学生取得联系,可以从学生那里获取其成年兄弟姐妹、亲朋好友的联系方式,一般来说,成年的兄弟姐妹都会用普通话沟通交流。然后由他们转告学生父母。二是了解学生近期基本情况和表现。只有了解学生近期在校的表现,才能与家长有话可说,才能明确沟通方向,让沟通更具针对性。三是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如父母的职业、家庭情况、是否单亲家庭或孤儿等,以便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当方式,避免误会甚至伤害。
四、沟通内容的选择
在与家长沟通中,沟通内容有哪些呢?一般来说,与学生学习、生活有关的内容都可以沟通。沟通前要认真思考,把准备沟通的内容列一个提纲,然后根据轻重缓急排序,沟通过程中要先主后次。这样才能避免在沟通中无话可说,或者重点不突出。
一是班主任可就学生近段时间在校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健康状况、文体活动表现等方面向家长简要汇报。二是学校和班主任关于学生工作开展的情况、任课老师的简要介绍等。三是学校有关在奖、助、贷及贫困生工作的开展工作等。四是专业介绍和未来就业。五是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以及学生的入学前的情况等等。
五、沟通后的工作
关键词:高职院校 青年班主任 沟通技巧
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讲求艺术是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基本要求。
一、目前高职院校青年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时存在的误区
1.自以为了解学生
高职院校的班主任以青年为主,与学生沟通时,自以为跟学生年龄相仿,常将自己的理念强行与学生的成长理念扯在一起,本意是指导学生少走弯路,却造成与学生之间沟通的障碍。且高职学生多是“90”后,思想独特、个性独立,与青年班主任存在很大的差异。
2.处理问题带有私心
对自己喜欢的学生,通常处理相同问题的办法与不喜欢的学生是有区别的,因为个人的喜恶对待学生,处理问题带有私心,不利于跟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
3.情绪谈心法
班主任队伍年轻化,导致缺乏必要的管理经验和良好的沟通技巧,以个人喜好管理学生,与问题学生谈心时,以批评、指责为主,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4.忽略了学生心理成长
学生管理中,青年班主任往往只针对问题本身求得解决办法,急于得到处理结果,忽略学生心理成长,可能一时让问题得到抑制或短期的解决,却不利于解决本质问题。
二、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尚处于摸索阶段,需要通过体制、机制不断解决、完善。目前,高职教育中,青年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沟通存在问题的原因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青年班主任个人素质不高。“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是每个人的素质都可以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走在历史的前端。青年班主任缺乏良好的沟通技巧,处理问题不冷静,以主观情绪为前提,跟学生谈话方法不对,易发生争执,引起学生强烈不满,在学生心中失去了威信。
第二,青年班主任经验不足,解决突发事件能力不够。高职院校的青年班主任多是刚参加工作的应届本科、硕士毕业生,即使大学时代当过学生干部,但仍缺乏学生管理工作经验,加之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以主观判断为主,经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解决突发事件力不从心。
第三,青年班主任易受情绪影响,主观臆断色彩严重。青年班主任以“80”后为主,血气方刚,年轻气盛,在处理具体问题时易受情绪影响,背离自己判断问题的正确轨道,仅凭主观想象或是听取片面之词妄下结论,使问题越来越严重。
三、与学生友好相处的几点建议
青年班主任如何处理学生问题,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沟通至关重要。拉近距离,友好相处,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1.关心体贴学生,尊重且不宠溺
心是道德的基点,了解学生的心,便找到了学生道德行为的源。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青年班主任应经常深入了解学生,随时随地关心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同时,应做到尊重学生,赢得威信。高职学生以“90”后居多,他们渴望自由,相信自我,个性十足,但又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因此,除了给予生活上的关心和学习上的帮助,要尊重他们的个性成长,保持谦虚的姿态,学习他们的单纯可爱和对问题的执着。但也要让学生知道,个性成长不是我行我素,是建立在遵守规章制度范围内的良性发展。
2.摆正位置,做到沟通没有代沟
班主任工作中时常会用同一个要求、同一种模式塑造学生,把自己的观点、思想强加给学生,忽略学生的感受,其结果是很多学生并没有按照我们设置的轨道去走。现在的高职学生,95%是独生子女,他们有丰富的物质基础,从小到大一直享受着父母和社会的百般溺爱和呵护,一部分学生从小就养成了一种桀骜不驯、不合群的个性,他们想法天真、简单,时常脱离实际,如果站在老师的角度仅仅采取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学生很难接受。作为班主任,在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特点的同时,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做学生的朋友;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爱、优点和闪光点,给予鼓励;在他们遇到问题时,给他们建议和看法。
3.确立目标,引导不能误导
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和信任是与生俱来的,对关心自己、愿意与自己交流思想的老师,会产生仰慕和崇拜。此时,班主任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指引其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树立远大的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同时,应明确一点:不能一味地强行给学生灌输自己的思想。每个人都有自己成长的目标和方向,班主任须充分了解学生的相关情况,起到引路人的作用。
4.掌握方法,教育不是教训
个性使然,学生总会因为各种原因犯错误,还可能因此违反校纪校规。青年班主任教育学生时应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所犯错误的动机和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帮助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而不是直接指着鼻子训骂学生,不但起不到教育引导的效果,还会适得其反,让学生走向人生发展相反的方向。
四、应该关注学生的几个方面
1.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价值取向影响一个人思想的高度和发展的深度,青年班主任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注学生思想的发展。
2.职业生涯规划
很多人进入大学后无所事事,大学毕业后发现自己一无所获。因此,对刚进入校园的高职学生来说,青年班主任理应关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一方面,通过专家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自学,在日常管理中指导学生拟写职业生涯计划书,并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断督促学生按照计划一步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3.学习目标与理想定位
可以说,大部分高职学生不知道学习为何,没有明确目标,没有学习动力,对未来很迷茫。青年班主任在管理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通过开展小组帮扶,举办理想定位的主题班会或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理想。
4.心理健康与恋爱观
高职学生年龄一般在15~25岁之间,生理成熟普遍较早,但心智不一定真正成熟。进入大学后,谈恋爱成为“必修课”之一。青年班主任在管理中应关注学生因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发生的障碍性心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青年班主任应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树立自尊、自爱意识;树立以学习为主,提高综合能力是关键的意识。
5.择业观
对毕业班的学生给予就业方面的指导,也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当今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困境,班主任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对“先就业再择业”,“如何择好第一份业”的问题,给学生一些建议和过来人的看法,避免他们走弯路。
总而言之,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以及与学生接触中,要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要掌握管理艺术,掌握沟通技巧和谈话艺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沟通无障碍,更好地做好班主任工作,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岭南文化 粤大学生 沟通认知能力
粤籍大学生①与北方学生有根本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他们从外表到内心都表现着独特的文化价值观与认知行为方式。某些人喜欢读书,还用古体诗即兴创作,某些人不喜欢读书,但他们共有的特点是有很强的做事与创造能力,在课余活动、竞赛性项目、独创新表达方面的成就斐然,让教师对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自然的表演能力感到震惊。探究粤大学生社会认知行为方式与北方学生差异的原因,发现是岭南文化的精神特质造就了粤大学生的社会认知行为独特性特征。
徐南铁[1](1999)指出,岭南文化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平民性和重商性。他对岭南文化特征的描述,是整个社会文化中人的群体性表现。针对岭南文化对青少年心理特点的影响,杨桂芬[2](2007)指出,在“兼容并蓄、开放灵活、重商务实、创新求变”的岭南文化背景下,广东青少年呈现“接纳包容与欠缺沉潜、敢闯敢拼与独善其身、追求实效与功利主义、善于变通与自由散漫”等心理特点。笔者研究粤大学生社会认知:对自我的认知、沟通意识、对他人的认知和沟通技能技巧四个方面,采用调查法分析粤大学生在人际沟通方面受岭南文化影响有哪些表现。
一、人际沟通能力的概念
从管理学角度,沟通能力属于领导力的范畴。沟通能力是软技能,包括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能力、激励他人的能力、说服能力、号召力及团队精神等[3]。从人的社会属性方面看,有研究者认为:“沟通能力是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职业素养的综合体现。在职业活动中,除了不同的专业能力外,决定解决实际问题的主要方面就是沟通能力,包括自我沟通能力及与人沟通能力。”[4]从认知心理学角度,人际沟通认知能力包括对自我认知能力、沟通意识(沟通主体性)、对他者的认知能力和沟通技巧四个层面的内容。笔者对人际沟通能力的理解偏重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第一,承认沟通能力在天赋上有一定的个体性差异;第二,肯定人际沟通的能力是在一定文化和社会环境下能够得到培养与提高的;第三,人际沟通能力的表达有赖于主体性的觉醒和个体的自我提高发展训练和思维训练;第四,人际沟通能力不仅仅是依靠口才与技巧,更重要的是人生价值观、人品的综合性体现;第五,人际沟通能力的表现是在一定的社会伦理和价值共识基础上进行的。
二、国内大学生沟通能力调查研究分析
研究岭南文化对粤大学生社会沟通能力的影响,就要了解其他区域文化下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现状。笔者搜集文献发现,关于大学生沟通能力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医学类学生和护理专业这样特殊的专业学生群体,作为职业素养的一种重要能力着力培养。对大学生基本能力的人际沟通能力研究不少,笔者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研究分析其他区域文化中大学生沟通能力特征(如表1)。
表1:关于大学生沟通能力调查的相关研究案例比较分析表
从以上五个区域的已有研究案例看,研究者无论是从定性研究还是调查研究都得出沟通能力有待提高的整体性结论,并针对问题提出培养沟通能力的建议与对策。研究的共性结论:第一,人际沟通能力与学生心理相关,自信心不足、沟通焦虑、自我中心等是重要的因素,即沟通能力高低与自我认识和自我定位有关;第二,人际沟通能力的影响因素是多元化,有天赋因素(语言天赋)和外部因素(如出生地、家庭经济情况)影响沟通能力。研究的差异性:研究维度和研究的分析框架不同,对学生沟通能力要素的重点关注度不同。
笔者的研究侧重沟通认知能力,对自我沟通能力认知、沟通意识、对他者的认知和沟通技巧四个问题的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粤大学生中的部分群体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特点及其在区域文化影响下的沟通认知能力。
三、岭南文化对粤大学生沟通认知能力影响的调查研究
(一)调查基本情况描述。
调查目的:第一,以院校个案为目标了解粤大学生在人际沟通方面受岭南文化的影响表现;第二,从人际关系认知角度了解粤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沟通意识、对他人的意识和沟通技巧等方面的认识。调查时间:2013年12月,调查对象与人数:广东某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学生400人。问卷回收380,有效问卷374份。辅以部分学生和教师的访谈。
(二)调查结果数据分析。
调查显示(表2),自我沟通能力认知方面的四个问题:第一,学习生活中遭遇沟通困难,53%的学生选择与自己情况相符;第二,与他人沟通顺利完成任务,74.6%的学生选择与自己情况相符;第三,在对个人沟通能力强弱的认识上,44.8%的学生选择与自己情况相符;第四,在不满意自己沟通现状,觉得能做的更好的问题上,74.5%的学生选择与自己情况相符。在辅访谈中,参访的教师认为粤大学生在小组学习和创新项目中有较好的表现,他们认为针对具体活动中的沟通问题,学生会更真实表达实际情况。而对笼统的沟通能力问题方面,某些学生的认识相对比较模糊。从调查数据看,粤大学生群体中对自己沟通能力的认识中,大多数人并不存在认知偏差;过半数学生确实遭遇过沟通困难,但是在具体问题解决中超过七成的学生能够与他人沟通顺利完成任务;在对自我沟通现状的认识中,超过七成的学生认为自己沟通能力有发展空间。这与很多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认识一致。
在沟通意识方面,某些学生表现有较强的沟通意识。65.1%的学生认为自己沟通之前会做准备工作,46.5%的学生认为自己有过说服别人实践自己想法的经历,62.9%的学生表示自己有过多次尝试进行沟通的经历。这个数据说明,在粤大学生学习生活中,某些人在解决问题中,经常使用沟通的方法;当然,有过说服别人实现自己想法的学生未超过半数;但是,超过六成以上的学生多次尝试沟通,在遭遇沟通失败时,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进行多次尝试。这是粤大学生的受岭南文化影响务实、敢于尝试、遭遇困难不气馁的文化影响的素质。受访教师表示,在粤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确实有较强的坚韧的勇气和力量,例如学生在组织活动拉赞助等方面,表现出非凡的沟通能力、创意提案和说服力。当然,也有某些学生沟通意识相对较弱,比较胆怯,缺乏主动沟通意识。
在对他人的认识方面,对“发现他人的缺点和毛病”,48.5%的学生选择与自己情况相符;在“以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55.8%学生选择与自己情况相符;对“被说服做某些事情”,仅三成学生表示与自己情况相符;对“真诚向他人道歉”的问题,44%学生选择与自己情况相符。在对他人的认识方面,粤大学生表现出一种较独立、自我的表现,在能设身处地为对方思考方面,也有超半数人表示自己情况相符。受访教师也表示,在独立、自主和自立自强方面,粤大学生表现得比较有主见,关心自己的事情和自我的发展,对于勤工助学、校外兼职工作等自立自强的事情非常敏感,对其他学生的私事不关心,相对表现出比较尊重和民主的精神。在道歉方面,粤大学生如果认识到自己错了,就会诚恳表达歉意,但也有很多意识不到的情况。
在沟通技巧方面,对“清晰表达自己观点”,66.6%的学生选择与自己情况相符;对能够“倾听别人的意见”,73.5%的学生选择与自己情况相符;对“观察别人的言行”,59.5%的学生选择与自己情况相符;对“沟通目的与技巧要完美结合”问题,83.8%的学生选择与自己观点相符。在沟通技能技巧方面,超过八成粤大学生的认知不存在偏差,能够倾听别人意见的学生占七成以上,超过六成学生认为自己能清晰表达自己观点,近六成学生观察学习过别人言行。受访教师表示,在沟通技巧方面,粤大学生更注重的是真诚的友谊,学生日常接触的都是同学和朋友,在诚信的基础上,提升沟通技能。
表2:粤大学生沟通能力的调查结果分析表
(三)调查结论。
粤大学生在自我沟通能力认知方面,对自我沟通能力认知的具有高效能感的人数偏少;但在实际沟通实践过程中的有良好表现的人数相对较多;大多数人对沟通现状及提升空间的认识不存在偏差。在沟通意识方面,某些学生表现出在具体沟通活动中的准备及在沟通无效的情况下能够多次沟通尝试,说明他们在目标明确的沟通事件中表现出较强的沟通意识;不到一半的学生有过说服别人的经历。在对他人的认识方面,粤大学生中有很多人对他人的认识相对比较模糊,但超过五成学生能以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超过四成学生有过真诚道歉的体验,说明在对他人的认识和理解方面还有很多学生需要提高认识。在沟通技能技巧方面,粤大学生不存在太大认知偏差,在倾听、表达和观察等沟通技能递进的问题中,人数相对减少。
粤大学生的人际沟通现状并不像很多人担忧的状态,大多数学生并不存在很多的人际问题,尤其是以对方立场思考问题的人,在人际关系中理解他人言行,不容易有偏激和“钻牛角尖”的现象。还有将近两成的学生需要在人际关系和自我认识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工作。从粤大学生的沟通能力表现中看到岭南文化的影响力:低调务实的人生态度、诚信真诚的处事精神、平等民主和个体主体性。
四、粤高职院校对大学生沟通认知能力培养的建议
(一)培养大学生沟通认知能力的内核:价值共识。
良好的沟通建立在理解对方的意愿,并结合自我意愿,达成某种程度的价值共识。大学生沟通能力是其人生价值和生活方式的外显,学生人际交往过程是分享学习生活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过程,有共同价值观基础和兴趣爱好的人,很容易互相理解和支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无法理解对方是造成大学生沟通障碍的根本原因。因此,大学生沟通能力培养核心的内容还是整体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不仅仅是沟通技巧的培训,更是从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对社会人生的理解出发的人际影响力培养。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方面,要重视学生核心价值的培养,在课程与社会实践环节都要强调核心价值,尤其是教师的身教言传的人格感染力,是学生人生方向的标杆人物。核心价值观不是口号和说教,而是教师和学生活出来的丰富生动的生活,是思想和行为的一致性,言语和行为的一致性,是文化价值在人身上内化后的外显行为。
(二)推进大学生沟通思维的培训与沟通实践训练。
核心价值的养成是终身的过程,其过程漫长而成果显现期也长,却是根本性的动力源。有了核心价值还不够,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显示还需要沟通意识、沟通思维和沟通实践。是解决“为对方得益处却不被理解与回应”这样随处可见的问题。关爱发起者对被关爱者更是如此,沟通意向与目的得不到回应,这就需要沟通思维和沟通方法层面的改善,也可以开始沟通方面的培训课程或短期训练营。例如《组织沟通》、《沟通心理学》、《NLP自我再造计划》和《沟通能力培训全案》等课程,供学生自由选修,并将沟通能力训练作为学生自我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学校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中贯穿沟通能力的实践练习,点滴积累,终成习惯。
(三)保护学生的“岭南思维”,养成学生的阅读习惯。
粤大学生有很强的“岭南思维”方式,思维的开放性、民主化和重商性精神表现比较突出,在行为方式上更强调踏实、务实和劳动自强的特点,对工作和劳动的价值要求比较直接,较之北方学生“爱面子”、“唯有读书高”的认知行为方式有较大差别,尤其是农村学生朴实的“岭南思维”中还强调对传统民俗和家庭习惯的重视,孝敬父母自立自强。保护学生的“岭南思维”非常有必要,尤其是对于行为习惯上的优点要加以赞赏、欣赏和强化,同时也鼓励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学校可借助广东创建文化大省的规划,借助政府和各种民间团体的力量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做好阅读规划和阅读报告等过程,体验阅读带来人生精神境界的提升、知识能力的提升、文化素质的提升和贵重品格的提升。反思所处时代所遭遇的群体性或个体性“富而不贵”的问题,如何养成“高贵”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同时通过阅读拓展他们对社会更广阔的认识视角,增强他们的想象力和精神的张力,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形成更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休闲娱乐方式。
(四)对少数存在沟通认知偏差学生进行团体辅导与特别关爱。
对少数存在沟通认知偏差的学生,主要有四种表现:第一,价值观偏差,较悲观厌世,言语激进、脾气暴躁,缺乏积极心态造成的人际关系沟通不良;第二,缺乏公共生活领域中的自我控制和管理常识,不遵守时间约定、在教室或宿舍公共场所制造噪音、随意丢弃垃圾等不良习惯,被同学厌恶受到排挤和歧视而造成的人际关系不好;第三,“自以为是”缺乏自我反省和考虑他者感受,阻碍人际沟通过程造成沟通不良;第四,“宅型人生”,沉迷网络游戏、影视、小说等世界,忽视与现实中人的沟通交流,因缺乏沟通经验而形成的沟通不良。对这些为数不多的种种存在沟通认知偏差的学生,要重复发挥学生社团与朋辈关怀的力量,发现这些人,针对他们的问题,以团体性的活动与特别的个体咨询进行关爱。引导学生向积极乐观心态、自我反省与自我控制、自我改善与自我发展等有目标和行为导向的人生方向前进。
注释:
①粤籍大学生,以粤语为日常口语的学生,也包括第一口语为客家话、闽语等本地学生。
参考文献:
[1]徐南铁.20世纪末岭南文化的现状分析[J].学术研究,1999(12):124-126.
[2]杨桂芬.岭南文化背景下青少年心理特点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7(8):243-244.
[3]陈雨露.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新诉求[J].中国高等教育,2012(7):4-6.
[4]童革.基于职业素养提升高职生沟通能力的路径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3(6):178-179.
[5]王峰.培养高职生的人际沟通能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3):42-45.
[6]马湘桃.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调查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9:25-30.
[7]陈桂霞,张晓华.高职院校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成人教育,2011(1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