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网络与多媒体专业范文

网络与多媒体专业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网络与多媒体专业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网络与多媒体专业

第1篇

1 课程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特点

《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是一门兼具技术性和多学科综合知识的课程,其特点是新颖、全面并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1)新颖性

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相关技术发展迅猛,各种知识以及相关工具软件的不断更新,这给教师授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全面性

计算机网络方面,本课程包含了网络与数据通信、组网技术、网络安全、网页网站开发等内容。多媒体方面,除了对多媒体相关基本理论进行学习外,还包含了几乎所有主流多媒体应用软件的学习,课程内容及其广泛。

(3)实用性

本课程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上机实践过程中,要求学生逐步掌握各种网络与多媒体创作工具的基本使用技能。

1.2 课程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是一门较新的课程,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在针对以经管类专业为主体的学生进行教学时,发现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学生理论学习晦涩难懂,实践教学兴趣盎然

本课程涉及学科领域广、内容繁杂。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起来枯燥无味,理解起来难度也大,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学习兴趣淡薄。

(2)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

本课程即要讲授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相关的基本理论,又要讲授大量的多媒体开发软件,教学内容多、任务重。

(3)对口教材难觅

本课程现在能够选用的教材较少,我们经过反复对比研究后,选择了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胡虚怀老师主编的《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一书,该书总体来说是目前最好的相关教材之一。

(4)应用软件更新快,教学硬件条件跟不上

本课程相关的应用软件,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开发类的软件,更新迅速,随着版本的不断更新升级,对教学硬件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

(5)传统教学以及考核形式缺乏合理性

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因此采用只在传统教室讲解的形式或多媒体教室演示的方式,教学效果非常不好。另外,采用传统的纸质试题考核,无法真实衡量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也得不到很好的锻炼,高分低能的现象将成为学生将来就业的屏障。

2 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1建立正确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

(1)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必须与学校总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具体专业培养目标一致,对于以经管类专业为主题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贵州财经大学以“儒魂商才”为总的人才培养目标,以重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为专业培养目标。(2)教学模式

新颖、全面、实用的课程特点,决定了本课程教学只能采取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本课程内容多而杂,而且知识更新迅猛,加上教学的学时太少,这就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只能以引导式教学为主,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2.2 弱化理论教学,加强案例教学、实践教学

教学中我们充分考虑了经管类学生的专业背景与自身特点,认识到文科学生相对理工科学生而言,逻辑思维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相对薄弱,但他们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弱化了复杂理论的讲授,加强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力度。

我们主要围绕如何开发和制作网页作品、多媒体应用系统或多媒体作品开发等主题,重点讲授各种软件开发平台和实用工具软件的使用。教学中我们采取了大量的案例教学方法,针对教学内容设计深入浅出的案例。通过几年的教学建设,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内容丰富的案例库。

教师上课时遵循“展示-讲解-引导”的步骤,首先对案例的最终效果进行展示,然后把枯燥的知识点融入案例的制作过程中进行讲解,最后再对该案例可能进行的拓展与完善给学生以引导启发。

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该课程在2008年刚增设的时候是34学时(其中12学时的上机实践),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课程组感觉该安排完全无法满足学生实践锻炼的需求。

2.3自编讲义,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由于适合我们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的教材非常难寻,于是课程组根据我校经管类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其专业特点,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并组织团队有针对性地编写了教学讲义。该讲义经过几年的试用与反复修改完善,现已逐步趋于成熟,现正在进行进一步的整理校对,计划尽快作为正式教材进行公开出版。

2.4 改革传统教学与考核模式

除了上述传统的实验室教学外,我们的网上教学环境己经形成规模,课程的网络学习网站日趋完善,作为学生课外学习的补充效果明显。

由于本课程实践性很强,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是一些重要网络与多媒体开发工具的应用,考核方式应该更加注重能力的测评。

2.5 改进教学的软硬件条件,尽量采用最新软件教学

该课程实行教学改革后,我们将全部34个学时全部调整在了多媒体实验室进行教学,这样就对学校的软硬件教学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6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扩大课程影响力

第2篇

Mu Hongyan

(青岛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青岛 266109)

(School of Food Science & Engineering,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Qingdao 266109,China)

摘要: 立足于本专业特点,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发教学资源,建立食品专业英语网络课程。将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同步测试、交流互动、知识拓展各功能模块有机结合,为学习者建构一个舒适的学习情境,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Abstract: Based on characteristics of food specialty, the network course of English for food science & engineering was developed with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ies.Through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s with progress test,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knowledge linkage, etc., an open, various learning situation was built, and students' self -study ability was improved.

关键词: 食品专业英语 网络课程 课程内容 课程框架 设计

Key words: English for food specialty;network course;teaching contents;curriculum framework;design

中图分类号:G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7-0179-01

0引言

食品专业英语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在完成普通大学英语学习、并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开设的一门专业课,是本专业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食品专业英语的特点,熟记一定量的专业英语词汇,能较熟练地阅读食品专业方面的英语文献、书籍和杂志,并具有一定的食品专业英文翻译水平和写作能力,从而以专业英语为工具,获取国际食品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新技术信息。

传统的专业英语教学多以教师“教”为主,教学方式单一枯燥,课堂效果不佳,因此如何改进专业英语教学,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是专业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1]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将计算机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充分应用于专业英语教学中,既符合语言习得的规律,又顺应了时展的潮流,且能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2]

1课程内容的设计

网络课程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表现并实施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总和。它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按照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指导思想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二是实现教学的网络支持环境。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特点,是信息技术与教学结合的产物。[3]

2课程框架的设计

网络课程中,能够提供学习导航功能的结构组织及其策略就是网络课程的导航系统。建立清晰、明确、简单的导航系统可以方便学生阅读,简化学习过程。本课程中采用模块导航,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内容、音像课堂、知识链接、同步测试、交流互动等。

2.1 课程介绍包括课程简介、课程特色、课程建设规划;并列出了主讲教师的基本信息、教学情况和学术研究情况,使学生对负责课程的教师有一定的了解,并提供教师的联系方式,以便学生遇到学习问题时能及时联系。

2.2 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结合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的重点,每章学习的基本要求、学时安排、相关补充,让学习者了解教学总体情况,明确学习目的、学习任务,以便制定自主学习计划。食品行业包罗万象,我们在选取教材时,最终确定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食品专业英语文选》(第二版)为教材,从中节选了食品营养、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食品加工、食品保藏、果蔬产品、粮油制品、畜产品、食品质量与安全等9个分支,并指导同学们查阅近5年内国外重要的英文食品学术期刊,选择文本规范的文献,学习食品科技论文的写作及翻译技巧。通过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掌握专业英语的表达特点,巩固了所学的专业知识,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通过食品学术论文的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和翻译能力,可以使学生能够在四年级时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中摘要的写作和翻译。

在课件设计中按照书中的章、节次序编排。开始显示教科书中的总的章节标题,单击章标题后在页面的左侧显示本章的节的标题,右侧显示内容。整个目录还可以扩展,在节的标题下面引入第三层每节的主要内容。树型导航部分的每个标题单击后右侧直接显示此标题下的内容。内容学习完后可以回到主页,有利于学生重新选择学习其他内容。

2.3 音像课堂为了增加网络课堂的生动性,在网络课程设计中提供了与食品专业有关的音频、录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观看视频,收听音频资料,一方面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英语听说能力,从而大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意向。

2.4 知识链接知识链接模块包括食品科技新知、专业发展动态、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延伸、典型网站链接如国内外重要的食品网站、食品专业相关的国外主要英文期刊网址等。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查阅,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

2.5 同步测试同步测试部分,借鉴了以往多媒体网络课件中的习题模式,并按教学过程的要求编排与课文相对应的练习题,主要从食品专业名词解释、英汉互译及问答题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每部分都附有参考答案以备学生自己检查作对与否。

2.6 交流互动网络最大的优势之一在于交流和沟通,该模块主要采用留言板的形式,可以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方便快捷地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有什么疑问都可以进行注册登陆后在留言板上留下所遇到的问题,任课教师会及时准确的回答。如有特殊情况任课教师未能及时查看留言板,学生还可以把此问题直接发送到任课教师的信箱。多种途径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英语知识,提高专业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3结束语

随着国际交流日新月异的发展,专业英语在国际学术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食品专业英语的教学是对学生基础英语水平的提高和强化,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科学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培养现代化食工专业人才的关键。建立食品专业英语网络课程,采用网络教学的模式突破了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搭建一个积极、开放、资源丰富的网上食品专业英语学习环境,使学生随时随地可以学习专业英语知识。

参考文献:

[1]张慧芸,吴瑕,孙旭.食品科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黑河学刊,2010,(3):115-116.

第3篇

关键词:网络多媒体技术 英语专业阅读教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010

科技的发展带来教学领域里天翻覆地的变化,网络和多媒体已走进课堂,如何抓住机遇,高效地利用这一现代技术是每个教师面对的挑战。英语阅读是大学英语专业的基础性课程,传统的书面教材内容有限,因不能及时更新而凸显其陈旧过时的弊端,这势必会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词汇量的扩充;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即使不断推陈出新也无法和网络与多媒体环境下的直观、多彩的教学优势相媲美;同时英语阅读应该通过课堂上老师的引导来培养学生的自助阅读,有效延伸课外的阅读时间并扩充阅读量,而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了阅读的平台和便利的阅读手段。因此,在新形势下,教师应该认真审视并积极地改进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的阅读技能。

1 激发学生兴趣

毋庸置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对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就会主动去求知、探索和实践,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大学阶段的学习和高中以前的学习相比较,因其没有升学的压力而使学生进入一种无压力的状态,学生可以真正地来享受学习;但是,压力消失的同时学生也失去了动力,所以,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重点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有效开发学生的兴趣是教学的重点之一。

就专业英语阅读课程而言,阅读内容的时尚、新颖、和学生生活的关系会直接影响阅读的兴趣。阅读教材的特点是“泛”,涉及到不同的领域和题材,尽管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但是有的内容因过于专业,或与学生的经历和生活相去甚远,从而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而相对大的词汇量也势必增加理解的难度,即使学生能够坚持像高考前那样努力学习,学习效率也很难保证。

幸运的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通过网络查阅和课堂上所要讨论的内容相关的资料,了解相关的信息,为课堂上的学习做准备。在课堂上,老师利用多媒体将自己整理收集的资料以视频、音频的形式播放。这样的阅读导读,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容易被激发。接着,进入课堂学习时,学生结合自己的课前学习有感而发,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不但能各抒己见同时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当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时,他们的成就感和愉悦感也会油然而生,从而他们的学习热情大大的增加。

2 词汇量的扩充

词汇积累是所有英语学习者必须要做的最基本的工作,尤其在大学英语的阅读课上,教材的特点使得词汇量剧增。因此,如何提高学生词汇量的有效积累也是教师不能忽视的问题。在中国的英语教育环境下,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重点在于应试性的书面学习,而听说这两项往往很差。英语作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语言,说得出、听得懂才是最终的目的,所以在大学阶段,听、说、读、写、译的综合技能培养应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及从单词的发音学起,发音要准确和精确。但是,这是一项繁重而艰巨的工作,大学的阅读课时尤其少,所以仅仅在课堂上要提高学生的发音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课堂上老师要授之以“渔”。通过使用多媒体,老师可以将一些重点的单词或词组制作成PPT课件,再附上相应的图片或例句,并让学生跟读标准的发音。学生根据老师的演示可以在课外学习单词并模仿练习发音。

另外,单词的识记也是让师生感到头疼的事情。当学生的机械记忆下降时必须通过其他方式来弥补。大量的阅读可以扩充学生的词汇量,具体的语境可以加深学生对单词的理解及识记。所以,学生通过网络阅读相关的英语材料的时候,词汇的积累会在循序渐进中不断增加,而且学生不会因为遗忘规律而不得不机械地重复枯燥的单词识记工作。

3 有效开发课内外的学习

鉴于大学课堂学习时间的有限性,因此课堂教育是老师引导的过程而不是具体知识点的传授过程。对于每周只有两个课时的英语阅读教学而言,每个学期的课堂学习加起来不过36小时左右,所以,希望通过课堂学习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不现实的。学生必须要达到一定的阅读量,因此老师应该充分开发第二课堂学习,即课外学习。

在课堂上完成对相关的阅读材料分析和结构后,教师应该将课堂上运用的阅读技巧让学生针对性的总结出来并有意识地运用到阅读实践中。阅读是数种技能的相互联系。作为一个思维过程,阅读不仅是对符号的解码,而且要使符号的意义间产生联系并运用这些符号的意义。因此,阅读应该从为理解字面意义而进行的具体阅读,逐步升级为能领会作者思想的批判性阅读,最终达到在阅读中发现自己的思想的创造性阅读的高度。这是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理解的一点。当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思维并积极地参与到内容中,就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旨,探究问题,提出质疑并掌握精髓,从而从新审视问题,重新思考,重新探索。

当学生领悟了阅读的精髓所在,那么课外学习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他们阅读的一部分。老师要做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快速在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中找到适合他们阅读的材料,并建议他们选择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内容阅读。

课外阅读同样需要师生的沟通和交流。因此,师生可以通过快捷便利的QQ等交流工具,对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难题进行答疑解惑并给学生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

4 结语

网络多媒体环境下英语专业学生的阅读课程会因教学模式的不断改进而提高效率,这是技术进步带给我们的便利。它在增强学习者阅读兴趣、自主学习及建构学习者英语阅读中的认知与情感、扩大阅读信息量等方面起着促进作用,弥补了传统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的缺陷与不足。在它和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不断地结合发展的过程中,会更好地促进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华欣.多媒体网络综合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J].外语电化教学,2003,(10).

[2]胡隆.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多媒体和网络的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第4篇

论文摘要近些年来,网络多媒体教学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手段。结合这个趋势,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的改革也通过这一平台进行尝试。从传统英语专业阅读教学存在问题、网络多媒体环境下英语专业阅读教学改革的教学优势和几点设想三个方面,进行网络多媒体环境下英语专业阅读教学改革畅想。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高校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实践,其中网络教学改革受到极大关注。网络环境下英语专业阅读教学模式是一种有利于提高英语专业课堂教学效率的极有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而且能促进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科研能力的提高。相对国外,我国对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实际应用的研究还比较滞后,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课堂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英语教师应用教学资源的能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积极探讨基于网络多媒体与网络的英语专业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 传统英语专业阅读教学存在问题

多年以来,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阅读课教学大多采用精读课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学生只是把阅读课当成是精读二课,上完之后只是对于个别词汇有印象,教师对文章的讲解只是停留在对语法和词汇用法的讲解,或是对于句子和篇章的理解介绍。对于阅读能力的技巧,如略读、跳读、如何把握关键词和主题句,教师都不做介绍,对于如何把握文章的总体结构、如何进行阅读训练的测试以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也很少提及,长此以往,学生对于阅读课失去了兴趣,阅读技巧没有掌握,更谈不上阅读能力的提高。这种状况不利于英语专业学生阅读能力发展与提高,阅读作为学习英语的基础至关重要,所以必须找到一种能够改变传统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专业阅读教学模式。

2 网络多媒体环境下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优势

在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可以创造最直接、最主动、最真实、最优越的英语互动学习环境,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及获取信息的能力。网络多媒体环境下英语专业阅读教学具有以下优势:

(1)阅读内容丰富。网络信息是目前最大的资源库,而多媒体也能提供十分丰富的学习资源。相对以前的纸质阅读内容来讲,网络多媒体阅读可以说为英语专业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学习素材和资料。学生可以从各大学习网站搜索到各种各样的英语资讯和新闻来进行在线阅读,学习到英语学习的各类方法和技能的提高,对于课本知识的补充阅读,可以从网络上搜寻到背景知识及作者介绍,大量的英语阅读还能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英语词汇,网络还提供了在线试题和分析,即时的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多媒体资源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来源,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PPT和文本资料进行补充阅读,通过布置任务来督促学生进行资料的阅读,清晰直观的多媒体资源不仅节省时间,而且方便阅读。

(2)阅读环境开放。网络多媒体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不再局限于课本和课堂,只要有电脑就可以进行阅读学习。网络多媒体阅读具有实时性、交互性和广域性几个特点,为学生创造了轻松良好的阅读环境,网络多媒体阅读教学集文字、图像、动漫于一身,图文并茂的情景提供了与课文有关的,使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获得从单调的文字形式转变为多种直观生动的形式,学生可以运用眼、耳、脑并用,多方面接受网络多媒体环境传递的信息,有研究发现,通过网络多媒体环境下接受的信息量比纸质环境下接受的内容更不容易被遗忘,这与不同环境对感观刺激的作用不一样相一致。生动形象的网络多媒体环境能大幅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学习兴趣和想象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以多种感观技术来掌握知识、获取和处理信息的一种阅读行为。

(3)阅读内容即时。英语专业学生的阅读水平相对来说比较高,所以简单内容的纸质阅读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相对来说,纸质教材的阅读材料更新较慢,而网络多媒体信息资源层出不穷,时时更新的动态数据可以为学生提供最新的资讯材料。网络多媒体阅读可以提供与课本相关的丰富的语言知识和背景介绍,学生不用再花时间和精力去图书馆查询相关知识的介绍,网络可以迅速方便的提供学生需要的内容,网络多媒体阅读省时省力,只要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得到想要的内容。  (4)学生角色改变。传统阅读课堂当中,学生回答问题时往往心理压力大,怕出错出丑或是受到教师批评,所以不愿意更多的参与课堂活动。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阅读课堂学生的交流对象变为电脑,参与网上分组讨论或是完成作业都没有了压力,可以尽情进行自己阅读能力的发挥。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意识都得到很大提高,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需求式学习,教师由领导者变成督促者和指导者,帮助学生培养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之前传统课堂的阅读只是个人阅读,没有动力和兴趣,在网络多媒体环境下阅读,学生参与到小组作业和讨论中,与其他同学交流阅读体会和心得,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帮助,发现对方的问题,培养了互助学习的能力,也培养了团体合作精神。

3 网络多媒体下英语专业阅读教学设想

(1)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教学中,阅读材料的选择是十分关键。网络多媒体环境阅读材料可谓是五花八门、纷繁复杂,如何选取合适英语专业学生来阅读的材料?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比较高,应选取英语母语作者完成的作品、或是适合较高水平读者阅读的英文原文来阅读,材料应与时代接轨,与学生的知识结构与需要相吻合。如各大英文学习网站上都有现成的阅读材料供各个阶段英语水平学习者阅读,还有英语新闻。新闻语言往往是一门语言发展的先锋,新闻中不乏新的语言形式。但新闻本身能使学生同时注意到新的语言意义和形式,并使学生对新的语言形式产生猛然醒悟的作用,而这一点正是许多阅读材所欠缺的。即时性很强的英语新闻不仅记录着世界各个地方发生的大事小情,学生可以获得第一手的讯息,还能从中学习到英语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2)阅读内容的情景化。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使用PPT和网络环境展示各类题材、风格、体裁的文章,集文本、声像、动漫、图画等为一体,反映东西方历史风俗、人物环境、介绍社会科学知识。利用网络多媒体优势,开展精心设计的各类情景化动态交互活动。网络环境下学生与环境的交互主要在学生与电脑、与教师、与学生、与英语母族使用者之间进行。通过网上搜索,学生与学生之间就文学、历史、地理或其他学科的某一话题展开网上讨论和交流,以真实、自然、立体的语言输入,使学生在有意义的真实或虚拟现实的学习情境下,增强阅读量的输入、提升阅读兴趣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英语学习水平。

(3)网络多媒体环境下自主学习。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专业阅读教学是一种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作用为辅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挥和主动学习。学生通过网络小组进行在线相互交流,利用网络协作完成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利用电子邮件与教师进行沟通,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在学习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通过网络查询相关资料进行问题的处理。自主学习还可以通过感观的完美结合来实现,对多媒体的视频和音频进行大脑思维再次加工,能使学生最大限度的记住和了解到阅读内容。需要提出注意的是,这种模式不是让学生放任地自主学习,而是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活动,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英语阅读策略训练和帮助,使学生通过阅读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通过熟悉文章体裁激发其运用结构图式。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采用相应的略读、寻读、查读和跳读策略,运用到具体实际的阅读当中,最终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进而提高阅读成绩。

4 结语

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专业阅读是新型教学模式的尝试。笔者这里仅仅对其优势和教学内容的编排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设想。作为新型高效的技术手段,网络多媒体的发展对于全面教学改革提供了条件。网络多媒体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能大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教师与学生都在改革当中提升和改变了自己——教师从繁重的模式化备课工作当中解放出来,通过这种模式自己的业务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眼界得到开阔,学习时间得到节省,自主学习得到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其对象的智能性与自主性,跨平台可移植性值得借鉴。因此,网络多媒体教学技术必将促进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冬梅,刘耀辉.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4.4.

第5篇

关键词:网络多媒体大学英语阅读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2-0049-02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多媒体技术给英语专业阅读课程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保障。然而,在现实的教与学过程中,阅读课也是广大教师与学生感到最棘手的课程之一,教师不知如可教,学生不知如何学。因此,我们应对英语阅读课程的教与学树立全新的认识,拥有全方位的了解。通过引进多媒体技术,为英语专业阅读课程教学创造一个全新的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1要充分理解英语阅读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制作有效的多媒体课件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引进,许多教师对多媒体形成了一种依赖,不在像传统的教学模式那样更注重仔细的备课,而是按部就班地把书本知识搬到屏幕上,制作出的课件根本没有突出重难点,没能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制作一份合理的多媒体课件,首先一定要了解英语阅读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阅读课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的一门必修课,也是帮助学生大量接触英语读物和培养英语阅读能力的一门实践基础课,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以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包括略读、寻读、细读、评读等能力;并通过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不断地积累各种语言知识,加深文化沉淀。阅读课教学应注重阅读理解能力与提高阅读速度并重。教材应选用题材广泛的阅读材料,以便向学生提供广泛的语言和文化素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课教学中,要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多角度分析问题等多种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难题等创新能力;正确处理语言技能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明确理解了英语阅读课程的这些特征,才能更有效地制作一份合理的多媒体课件,让网络多媒体技术能真正的在英语阅读课程上发挥作用,达到理想的阅读效果。

2明确在网络多媒体环境下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将声文并茂的媒体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在一起。为英语阅读课程教学提供了一个更为便利的平台,使抽象且单一的学习变得更为有趣而生动,通过可视听的动感内容,便于了学生理解、记忆、以及在阅读时候能更好地矫正错误的发音,形成了一个一对一的教学环境。目前,大多数院校都只开设多媒体英语精读课,只有英语专业以及某些与英语挂钩的专业如少儿双语,国际贸易等专业才开设泛读课即阅读课,而且普遍都是一周两课时,从几年的阅读教学经验来看,笔者认为这两课时显然完成不了泛读课程的教学任务。

在网络多媒体环境下,阅读课的内容难度偏大,内容陈旧,阅读测试方法单一,从目前的一些阅读教程中的文章内容来看,很多文章内容较难,专有名词及生僻词较多,许多教师只一味地依赖多媒体教学,没对阅读课程的重难点进行讲解,这不仅减少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也不容易引起师生的共鸣,这样地展示多媒体课件,只会使学生学起来吃力,往往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在网络多媒体环境下,有效提高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突破口

在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学校应适当加大要阅读课程的学时,鼓励学生选修阅读课。如果整个教学规划允许的话,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开设多媒体阅读选修课程,每周两学时,英语专业的学生阅读课课时可以增加到四学时左右,这样既方便完成阅读教学大纲的任务,又能让学生重视阅读。此外,还可以通过学生会组建阅读小组,课外阅读会等,鼓励学生课下多阅读,并给与一定的加分奖励。然后在通过对制作合理的多媒体课件,对英语阅读课程教学进行有效的教学方法,当然,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教师要谨慎选取阅读教材,区别对待阅读测试。阅读测试应在原有的传统测试题型上进行改进,从而更好地适应本课程在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目的。同时,教师应努力提高多媒体教学在阅读课课堂教学的水平,加强在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阅读教学的研究,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易操作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在具体授课时,教师应设计多样的多媒体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可以把适合表演的课文改编成短剧,然后通过多媒体这个载体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模拟屏幕所展示的角色进行表演,这样一来,学生既学习了语言知识又增加了学习的兴趣。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能熟练地操作多媒体演示教学内容,还能用丰富的语言表达来吸引学生,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做到用引人入胜的导语、流利顺畅的引语、惟妙惟肖的趣语和声情并茂的情语来吸引学生,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共同提高泛读课堂教学。

总之,在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多媒体技术成为了英语专业阅读课程教学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必然对教师和学生提出挑战,所以需要慢慢适应。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网络多媒体教学也不是一种万能的教学方式,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只有平衡传统教学与网络多媒体教学的关系,充分发挥网络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需要学校和广大师生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需要大家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改革,树立正确的认识,使大家能在好的阅读环境中大大提高阅读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江苏徐州221000)

参考文献:

[1]王守仁.新编英语泛读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杜学增.英语阅读的方法与技能[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3]张莉.提高学生语言应用的重要手段———论大学英语泛读教学[J].平原大学学报,1999,(16):4.

[4]陈许.英语专业泛读教学思考与实践[J].山东外语教学,2000,(2).

[5]孟凡茹,孙国永.浅析大学英语泛读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J].外语(上旬刊),2011,(10): 114.

[6]苏培燕.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探讨[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5,(4).

第6篇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成人法学专业,教学应用

随着我国信息化的篷勃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正在逐渐进入教育领域,给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学的网络化、多媒体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可以说,多媒体与网络教学代表了现代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

1.成人教育法学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育观念陈旧,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成人教育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暴露出个别学校在社会效益上的重视不足。他们只注重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的多少,却忽视教学质量的提高;片面强调了成人教育中的“函授”、“业余”、“夜大”等特点,而忽视了终身教育的“教育”理念,在设置师资力量、安排教学课程等方面大打折扣;而成教学生本身工学矛盾的存在又使得学生的自学环节必然缺失,两相结合必然使得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1.2 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模式缺乏。

在部分学校的成人教育中,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仍然沿用老一套的教学手段,未能采取先进的、多种类型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目前的成人教育法学本科教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现行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障碍,往往沿用单一化的教学模式,或者照搬普通高等教育法学本科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1.3 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选用不恰当。

在课程设置上,成人教育法学本科课程也没有考虑到成人教育的特点,照搬普通高等教育法学本科教学的课程设置,使课程设置与成人教育学生的期望相差甚远。在选用教材的时候,没有经过慎重考查,教材“过时”,无法很好的开展教学,不能及时吸收最先进的理念,不能最大程度的满足成人教育学生的求知欲望。

2.多媒体教学技术是解决目前法学教学中出现的上述问题的最好办法

从前面对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其优点正好弥补了目前法学教育中出现的各种冲突和不足。作为一种媒体技术,其承载传输的信息形式是多种类的,覆盖了教学系统的各种要素,具有全面性和形象性;它提供了各个部门、各类人员、各项工作、各个环节和各种要素信息之间联系的信息通道,具有多向性和交互性。因此,可以通过应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在法学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充分地形象地模拟、创造教学环境,组织学生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最经济、最直接的方式完成教学目标。如通过网络,将校园课堂和法院审判庭联接起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案例教学:通过网络,学生可以搜集相关法学资料并参加讨论,实现互动开放式教学。

现在,多媒体教学模式已经向智能化、全球化、多样化等方向发展。特别是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CAI)的开发和应用在迅速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法学教学CAI在实际开发和应用中,也存在着一些显著的问题:①大量的课件表现为讲授式课件,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直接照搬,尽管可能实现教学资源配置,但是没有表现出多媒体教学应有的互动式、交互性和现实模拟性等优势特征;②课件的开发也往往是各自为政,缺乏合作,质量良莠不齐;③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开展,缺少相配套的基础硬件的保证,如校园网络建设滞后、计算机配置数量与教学需要不符等。

解决上述问题,可以从下面几点做起:首先,在有限的教学投入中,将多媒体教学的硬件建设投资作为重点对象,以保证教学模式顺应现代化的需要;其次,加强专业课件的开发应用合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优秀师资力量,组织专业软件技术工作者,在一定教育体制的监督下,制造多种模式的教学课件以供不同教学对象和教学环节选择,如课堂教学类CIA、课外活动类CIA、个别授导类CIA、合作学习类CIA、情境模拟类CIA、远程教学类CIA等等,特别是法学教学积件(指多媒体教学素材和知识的单元,一种课件的半成品)的开发的应用,更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能动性和灵活性,是目前课件开发的重要内容。其三,充分发挥网络优势,使教学过程做到教学课件的应用和网络的应用有机结合,以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配置,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第四,增加教学课件的信息量,真正实现多媒体技术效果。

3.多媒体技术在法学教学法上的实际应用

3.1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案件,让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有利于强化重点内容和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案例教学在传统教学法中不具优势,因为教师首先要在课堂上长时间地陈述案情,抽象而枯燥,学生往往趣味索然。借助多媒体技术,综合运用文字、音频、视频素材,则可形象地展示案例的各个元素,甚至模拟整个案件的发生过程,直观而生动,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激发他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3.2 提纲教学法。我国继承大陆法系成文法传统,基本的法律规范、法律理论是法学专业学生今后从事法律职业的基础知识,这使得讲授仍是法学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法学课程内容庞杂、信息量大。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对基本理论需要配合大量板书来讲解,费时费力,学生也难以消化。考虑到法学课程较其他学科更具条理性和逻辑性,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制作出提纲式的课件,帮助学生构建课本内容的条理性框架结构。

3.3 图表教学法。法学课程中有很多相关、相似、易混淆的概念和法律条款,例如三大诉讼法的规定。对于这些知识点,如果学生没有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归纳的工作,则难于充分理解和掌握。对此,教师可以在课前制作图表式课件,将易混淆的知识之间的异同点列入表格中,只要表格项目设计合理,填充的内容准确到位,就能够将大量复杂的内容和易混的概念以一种简单又清晰的方式表现出来。在讲解相关内容的时候插入图表,使学生对知识要点一目了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 网络教学法。受现实条件的限制,传统法学教学活动往往局限于课堂之内,教师与学生的课外交流较少,这种情况割裂了教与学双方的沟通与反馈。而网络的出现和普及,为我们构建一个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全天候的教学环境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教师可针对所教授的课程,建立专门的网页,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实施方案、课程教学进度、学习重点难点指导等辅导资料,并将与课程内容有关的法条、学术论文、教学案例等参考资料上传至专门网页上,供学生浏览和下载。教师还可以在网上开辟讨论区,与学生进行教与学讨论,并通过电子邮件答疑解惑。

参考文献

第7篇

摘要:文章主张在数字媒体专业的基础上建立互动媒体专业,并分析了互动媒体专业的专业特色以及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问题。基于Flash的特色,提出建立以Flash为主线的互动媒体专业课程体系,并给出了体系框架。这对于数字媒体专业、互动媒体专业以及新媒体专业的建设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互动媒体;课程体系;Flash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前言

一个世纪之前,福楼拜曾乐观地预言科学和艺术的未来:“艺术愈来愈科学化,而科学愈来愈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将在山顶重逢”。现在,他的预言正在实现,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使设计的形式和内涵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以数字技术为主要应用特征的互动媒体艺术运动,在信息技术的推波助澜下,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了各行各业甚至普通人的生活。社会需要新媒体艺术形式,人们需要在互动的方式下实现各种媒体的表达。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所形成的互动媒体得到空前的社会需要,掌握互动媒体技术成为媒体人新的追求,互动媒体专业成为当下热门的专业之一。但是,互动媒体毕竟是新的媒体形式,这个专业还是新生事物,教学上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和争议。而最为重要的是有必要对这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问题进行探讨。

2互动媒体专业的专业特色

互动媒体专业是在数字媒体专业的基础上开设的新专业。其特点是在数字媒体专业强调数字媒体制作、合成的基础上,互动媒体强化媒体与用户的交互,强调用程序来控制媒体,用程序来呈现媒体,因而,一方面媒体的呈现不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富于动态的,甚至是不可预测的;另一方面,媒体可按设计者的编程意愿而受到控制,因而可与用户交互。可见,对于互动媒体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媒体的设计、制作能力,而且要具有相当的编程能力。目前,单方面能力强的学生不少,但两者都行的不多,就是能在两方面能进行沟通的也不多。从业界的要求来看,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求至少能在两者间进行沟通的人员。当然如果两者都行的最好,但这实在很难。实际情况是,依据各学校的师资情况,将专业课程按艺术与编程各有侧重来组织教学。如果是非艺术类生源且编程能力强的师资,则按三分之一为艺术课,三分之二为编程课来组织教学;如果是艺术类生源且编程能力相对较弱的师资,则按三分之二为艺术课,三分之一为编程课来组织教学。

3互动媒体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原则

3.1面向应用

面向应用是互动媒体专业最主要的办学原则。在这个原则要求下,课程体系的制定要来源于实际,来源于企业,来源于社会调研。要从调研中得到的原始数据中筛选出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实际技能,再整合出具体的课程体系。面向应用的课程体系才能保证学生能真正学到实用的东西。

3.2教授新技术

这是由这个行业的性质决定的。互动媒体的主要生存空间是互联网,而互联网的相关技术和软件日新月异。所以必须教授学生最新的技术,学生毕业后才能较快的适应企业的要求。教师必须摒弃自己熟悉或善长的科目,吸纳新技术,传授新技术。

3.3强化基础

任何技能都强调基本功,互动媒体人员从事的是创意产业,也必须强调基本功。特别是艺术设计方面的基本功,如颜色、布局、构图、绘画等,以及编程的基本功。当然,根据不同生源性质,可对艺术、编程的基础课各有侧重,但总的说,基础课的比较就占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二的比例。

3.4突出特色

应该说,培养互动媒体类的学生有很多方案,学生以后从事就业也有很多可选的软件工具,但是,怎么把这个专业办出特色,使得毕业生抢手,这就是办学特色的问题了。要办出有特色的专业,一方面教师要有自己的功底和沉淀,另一方面教师更要跟踪新技术,了解新变化,深入企业和行业,这样才能制定出既符合实际又突出特色的专业出来。

4为什么以Flash为主线来建设互动媒体专业课程体系

这首先要从Flash的历史和特点说起。

从做网络动画起家,到扛起RIA应用的大旗,Flash仅仅经历了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它的主人也从小作坊式的FUTURE WAVE小公司到多媒体巨头MACROMEDIA,再到业界霸主ADOBE。每次“小鱼”被“大鱼”吃掉,都是因为Flash这一“美食”。但每次的主人易手,都把Flash推上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如今的Flash光芒四射,既为事实上的网络动画标准,又横扫网络视频领域;既以独档一面之能提供全方位的Flash作品,又以海量之势融会各路软件完成RIA应用。因而,如今的网络上Flash无处不在,从既爱又烦的Flash广告,到如痴如醉的Flash MTV;从娓娓道来的Flash课件,到欲罢不能的Flash游戏;从光彩夺目的Flash艺术,到迷宫游历般的Flash社区;从温馨浸人的Flash展示网站,到华丽大气的Flash商业应用。从桌面到网络,从网上到移动,到处都有Flash的身影。Flash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它让艺术人士有无限的艺术展示空间,又让技术人员有广阔的技术舞台。

具体说一说Flash的主要特点:

(1) 动画的制作能力。动画制作是Flash的看家本领,发迹之缘。Flash以动画起家,也以动画辉煌。除了可以制作传统的逐帧动画、运动动画、变形动画、遮照动画和路径动画之外,还可以实现时间轴效果。最新的Flash版本可以制作三维动画。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Flash的动画制作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它的每一次技术变革都是适应了市场和用户的需要。热爱Flash的人声称自己为“闪客”。Flas有广大的受群和迷恋者。

(2) 媒体的合成能力。除了动画制作之外,Flash更像个多媒体的集成软件。早年的多媒体集成工具Authorware已有让位给Flash的迹象。Flash能集成各种媒体,如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等。对可视对象还可以设计动画和过渡效果。它独创的视频格式文件FLV是完全意义上的流式媒体,特别适合于网络应用。现在包括YOUTUBE、BBC、优酷等大型视频网站都采用这种视频格式。

(3) 强大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能力。Flash的编程能力完全可以当成一个独立的编程语言来学习。由于有可视化的表现形式,这种面向对象的编程更能让非编程专业的学生易于入门。Flash编程是其强于其他创作工具的重要原因。ADOBE公司为了让不懂Flash创作环境的编程人员加入到Flash的编程队伍来,最近推出了Flex Builder,这是一个类JAVA的编程环境。有了两股Flash的编程力量,相信Flash的编程语言Actionscript会走得更远,更具有竞争性。

(4) 很强的媒体表现能力。因为出身于动画,所以它能对各种可视媒体实现动态表达、过渡展示;因为有强大的编程能力,所以它能用程序控制各种媒体实现富于创意、变化多姿的界面。Flash所表达出来的美能达到任何媒体创作人员所想达到的境界,大量现有的Flash作品也真正地体现出这样的美。有“闪客”说过,用Flash创作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

(5) 方便的与第三方软件的通讯能力。现在,前台用Flash表现,后台用数据库支持的应用模式大行其道,特别是在商业的应用上。这种模式就应用了Flash的强大的与第三方软件的通讯能力。在桌面应用上,缩主语言可用Fscommand、ExternalInterface等具有ActiveX功能的接口与Flash通讯。而网络上可用LoadMovie、LoadXML、LoadVariables、getURL等与外部程序交换数据,实现Flash到中间件再到数据库的连接。

(6) 良好的平台适应性。Flash文件体积小,易于网络传送,并能跨网络平台运行;Flash灵活的桌面应用到网络应用,具有良好的平台适应性。这样的特性解决了艺术设计人员和编程人员的大问题,因为许多软件不具备跨网络平台运行,这给互动媒体人员带来许多不便。但Flash解决了跨平台运行问题。

从以上的几点我们认为,如果能够以Flash为主干课程,再加上艺术设计类课程,媒体制作类课程,后台数据库类课程,最后由Flash来表现互动媒体,那么,这样的课程体系是完全符合当今网络环境下的互动媒体专业需要的。

5以Flash为主线的互动媒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案例

图1所示为以Flash为主线的互动媒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案例,本案例以非艺术类生源且师资的编程能力强为条件,基本上按三分之一为艺术课,三分之二为编程课来组织教学。

本案例有这样的特色:

(1) 二条平行线,艺术设计和程序设计,再加一个塔尖,即互动媒体应用;

(2) 以Flash为主线,围绕着Flash所能综合的技术和应用方向设计课程;

(3) 可进可退。这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而言的。“进”是指对于编程能力强的学生,可向RIA应用方向发展;“退”是指对于编程能力差的学生,就用Flash做动画或实现创意也是不错的方案,而对于艺术细胞少的学生,学会Flash编程也是一个大受欢迎的程序员。

6结束语

Flash传播着一种自由的文化,一种自由的艺术。Flash也被誉为“新媒体文化运动”,它正从方方面面冲击着传统的媒体和文化。如果说“卡拉OK”让人们都变成了歌手,那么Flash则可以让每个人都成为艺术的创造者,它用一种属于大众的,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悄然改变着互联网,然后又冲出互联网改变传统媒体,走向商业应用,开始改变互联网之外的更多领域。当我们讨论互动媒体专业的教学问题时,不要忽视Flash的存在和影响力。互动是互联网的灵魂,互动是Flash的精髓,Flash提供的互动完全能实现互动媒体专业的需要。另一方面,Flash的表现形式丰富而又灵活,自由而又开放,所以,基于Flash为主线的互动媒体专业的课程体系能紧跟时代的潮流。在这种课程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能秉承Flash的技术和文化。

参考文献:

[1] 陈克巧, 喻丽. 数字艺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研究[J]. 计算机教育, 2007, (21).

[2] 叶颖. 国外数字媒体的发展趋势[J]. 出版参考, 2000, (19).

第8篇

近些年来,国家和社会对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国内高校掀起了建设数字媒体专业的热潮,承担起为数字媒体产业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的重任。在数字媒体教育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探索如何构建数字媒体的核心课程体系以及教材建设是目前当务之急,以促进数字媒体专业发展,为社会培养急需的、高素质的数字媒体专业人才。

对于数字媒体的理解是随着媒体与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数字媒体,通常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指信息的载体,即以不同于以往的模拟信号、而以非连续的数字形式存在的符号为载体、全方位交互传播信息的数字设备;二是指被传递的内容,即信息本身。按数字媒体的传播形式,可以将其分为网络型数字媒体和封装型数字媒体两种,网络型数字媒体一般指Internet互联网,封装型数字媒体包括软磁盘和光盘:CD系列和DVD系列。与传统的传播媒介相比,数字媒体的存在前提是必须依赖计算机技术,在这个前提下,信息的实时性、准确性、大容量、易检索和多通道传播构成数字媒体的主要特征,正是这些特征使数字媒体成为现代人类传递信息的佼佼者。

数字媒体产业,是指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图像图形等先进技术为支撑,为社会提供数字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产业。其范围涵盖了电影、电视、广播、音乐、动画、游戏、教育、工艺、时尚设计、广告、建筑设计、视觉艺术、互动休闲、表演艺术、出版业、软件、信息服务业等。数字媒体技术已经成为媒体、影视、演出、娱乐、广告等文化产业在制造、传播、营销等方面离不开的工具。当前文化产业中发展最快的是影视动画、网络动漫、网络游戏、数字视音频、远程教育资源、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等行业,它们的共同点之一是以数字媒体技术为支撑,为社会提供数字内容产品和服务。

二、数字媒体专业建设与培养目标分析

数字媒体从学科角度来看属于典型的交叉学科,既有计算机科学的知识,也有艺术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如传播学和媒体学)。作为应用技术学科,数字媒体艺术和工业设计、信息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作为人机界面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数字媒体艺术综合了设计艺术学、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图形学的知识和技能;此外,数字媒体艺术和媒体传播技术融为一体,在表现形式、表现内容和传播形式上均依赖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因此,数字媒体是基于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相结合的新兴学科,是视觉艺术、设计学、计算机图形图像学和媒体技术相互交叉的学科。这是它的本质和内涵。

数字媒体技术是一项应用广泛的综合技术,主要研究图、文、声、像等数字媒体的捕获、加工、存储、传递、再现及相关技术。主要的技术范畴包括以下内容。

(1)数字媒体表示与操作,包括数字声音及处理、数字图像及处理、数字视频及处理、数字动画技术等。

(2)数字媒体压缩,包括传统压缩编码、专用压缩编码(声音、图像、视频)技术等。

(3)数字媒体存储与管理,包括光盘存储(CD技术、DVD技术等)、媒体数据管理、数字媒体版权保护等。

(4)数字媒体传输,包括流媒体技术、P2P技术等。

数字媒体的技术范畴规划了数字媒体技术的研究领域,其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以下九个方面:数字声音处理、数字图像处理、数字视频处理、数字动画设计、数字游戏设计、数字媒体压缩、数字媒体存储、数字媒体管理与保护、数字媒体传输技术等。

数字媒体艺术的核心是艺术设计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交叉,其表现形式为电子媒体或数字媒体,其表达内容也多是数字媒体形式的美术作品或设计产品,如交互式装置艺术或多媒体网页等,特别是其媒体传播形式主要是借助于新媒体形式或数字载体(如互联网、光盘、手机或电子交互媒介)进行的。数字媒体艺术具有设计学、视觉艺术、媒体文化、计算机技术和社会服务的特征。

数字媒体学科的特点决定了高校在人才培养的时候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数字媒体方向所需要的是典型的复合型人才,不但应掌握艺术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历史学科的功底,而且还应熟悉多媒体、计算机程序、网络技术和相关的应用软件。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系统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基本理论、掌握影视、游戏动画的设计和制作技能,具有开拓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的国际化视野人才。

三、数字媒体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研究与教材建设

数字媒体核心课程体系构建要结合专业教学实践,在构建课程体系的时候体现:技能训练与艺术表现相结合,传统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方法训练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对艺术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作能力为重点,努力提高数字媒体人才的职业素质。

数字媒体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由三个模块组成:基础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和方向核心课程模块。

1.数字媒体基础核心课程模块

数字媒体基础核心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习者数字媒体基本素养,也是帮助学习者在实际的工作中找到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后续不同专业方向的高级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数字媒体基础核心课程模块主要依据数字媒体知识构成、数字媒体市场需求调查分析、全国数字媒体高校数字媒体基础核心课程的开设情况这几个方面的综合情况来考虑。

数字媒体是基于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的相结合的新兴学科,是视觉艺术、设计学、计算机图形图像学和媒体技术相互交叉的学科。在基础核心课程设置的时候就要体现数字媒体学科知识构成的本质,基础核心课程能够反应数字媒体的学科性质并且包含数字媒体的学科知识。

数字媒体市场需求调查分析显示,无论是数字媒体的哪个方向,市场对数字媒体的创意人才需求都很大。在作品的制作中,需要专业人才有艺术基础和美术素养。公司在招聘的时候还看重毕业生是否具有产品的设计与创作思维能力,变想法为作品的能力。

目前高校基础核心课程主要包括三部分:导论性课程(如数字媒体概论、艺术概论、设计思维与方法),基本艺术素养课(绘画、色彩、造型)和基本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的课(计算机基础、高级程序语言设计、数据结构)等。

数字媒体概论有助于引导学生了解数字媒体的专业领域,艺术概论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艺术的本质、分类和艺术的创作,为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艺术基础。设计思维与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能力,变自己的想法为作品创作。绘画、色彩、造型是学生的基本艺术素养课,这也是基于数字媒体是基于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的相结合的新兴学科的特点出发的,主要是为培养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艺术素养打下基础。计算机基础、高级程序语言设计、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类的基础课程,其出发点也是数字媒体的学科属性决定的。同时,这些课程也是全国高校在数字媒体人才培养中,开设比例最大的基础核心课程。这些基础核心课程是各个数字媒体专业方向都必须掌握的入门课程或初级课程,该类课程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数字媒体专业领域,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后续不同专业方向的高级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2.数字媒体专业核心课程模块

专业核心课程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为实现培养目标,对学生掌握专业核心知识和培养专业核心能力,对提高该专业核心竞争能力起决定作用的课程。数字媒体的专业核心课程,是该专业的精华所在。如果说各高校数字媒体的基础核心课程的普遍性比较大,那么数字媒体的专业核心课程各个学校就有所差异了。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以下特点:首先是专业性特点,这是由高校的专业特点所决定的。因为专业不同,其核心课程的数量、内容及各类课程间所占的比例就不会一样。其次是一致性特点,即专业核心课程要符合学校教育教学定位的要求,必须与所确定的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协调一致。再次是核心课程要体现明显的个性特色,因为核心课程不仅可以体现在各专业上有所不同,体现在学校上也要有所区别,这是由各学校或各专业特色所决定的,它也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

数字媒体的专业核心课程包含本专业所必须掌握的通用原理、技巧、技术和行规。基本上涵盖了数字媒体研究中的几大主要领域,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数字媒体的各个领域的主要内容,为以后选修某一领域的扩展性的高级课程,或在该领域的继续深造打下了基础。鉴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可行性,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一般应控制在10门左右为宜,例如多媒体技术基础、动画基础、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动画运动规律、编导基础、数字媒体项目策划与管理、传播学、影视后期制作与合成、计算机网络、数字音频技术、数字媒体市场营销等。

数字媒体教育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形态:以计算机图形图像为基点的技术院系,以创意艺术为目的的数字艺术院系,以及以实用工具为需求的数字应用院系。不管各学校是以哪种教育形态为主,在以下几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设定上都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它们分别是计算机图形图像、数字图像处理、视觉传达设计、动画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传播学、游戏设计基础、动画运动规律、编导基础、计算机网络、数字音频、非线形编辑与后期合成、项目策划与管理、数字媒体资源管理和数字媒体市场营销。

这些数字媒体的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也反映了市场对不同数字媒体方向的共同的素质要求。另外,视觉传达设计、动画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游戏设计基础这些课程是数字媒体研究中的几大主要领域的最重要的课程,也是学生作为数字媒体专业在宽基础培养阶段应该掌握的课程。

3.数字媒体方向核心课程模块

在数字媒体方向核心课程的设置方面,各个学校都结合本学校以及该专业的发展特点,并根据社会需要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要求,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可供选择的方向核心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与需要。在课程的选修顺序方面有一定要求,通常都规定某门课程所必需的先决课程。由于数字媒体是一门具有综合性、边缘性的交叉学科,因此在方向核心课程设置方面,各个学校可以结合数字媒体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和侧重点,设置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但大体上是从计算机科学系列和艺术创意系列中选择一定数量的课程。

在数字媒体方向核心课程设置时,可以采取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就是把教育内容编排成便于进行各种组合的单元。一个模块可以是一个知识单元,也可以是操作单元,还可以是一个情境模拟单元。如动画模块、后期制作模块等,同一模块既可以供一个专业使用,也可以供几个专业共用;学生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学不同的模块,也可以对模块进行增减。把相互独立又有联系的教学内容按照程度分为几个层次,以教学单元的形式衔接起来。这样精确的衔接形式既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又可以达到节省课时的目的。

数字媒体专业的方向核心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了本学科几大主要研究领域的引导性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选择。不同的学校根据自身学科发展的特点,为本校的数字媒体本科生开设了各具特色、内容广泛的较高级的专业方向课程,提供了比较充分的选择余地,也为学生深入了解数字媒体学科进展提供了保证和资源。学生根据学校的要求、自己的兴趣,以及指导教师的协助来选择相应的课程。

4.教材编写特色

数字媒体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满足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所以,进行核心课程体系研究势在必行,同时,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数字媒体技术人才需要一套全面的、具有特色的专业课教材。

第9篇

[摘要]2013年9月全国28所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首届本科招生,作为新闻与传播学科特设专业与新闻学、传播学等并列二级专业门类,2014年,开设新专业的高校增加至48所,从行业影响到教育热点,围绕新专业的人才讨论多元分化,如何构建与人才市场相适应的核心能力体系,设计具有学科普适性又兼具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直接影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成效。本文作者通过全国范围的行业调研,选择高校培养计划作为样本研究,从培养定位和课程体系的宏观设置两个层面,探索构建具有前沿性和科学性的培养体系,真正实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

关键词 ]新媒体 人才培养 体系

2009年1月,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新闻部正式成立,相继南都全媒体集群组建成立。2012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职责整合,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2年底,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成为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新专业。

新闻行业与教育的不断改革前行,也激发了融合背景下新闻人才培养的全面思考。当前,我国新闻人才培养环境与趋向也在不断演变,主要表现为:(1)信息行业的迅猛发展催生众多领域急需专业化人才;(2)媒体行业的融合发展对复合型的新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3)传统媒体对新闻内容的生存更加注重专业、深度,调查记者、数据分析师等人才需求热;(4)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已成为新闻传播教育的未来支撑。

2013年,以暨南大学为代表的全国28所高等院校首批招收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本科学生,2014年这一数据加大到48所。面对传媒融合发展的需求及人才竞争的白热化,构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的体系迫在眉睫。然而当前该新专业国内尚无完善的教学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是基于传统新闻传播学科的延伸和嫁接,是培养传统新闻人才的数字化应用?还是培养技术人才的新闻业务素养?亦或是其他的创新模式?本文将从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两大方面来解读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核心能力培养体系建构。

一、人才培养定位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科归属于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上与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等专业并列,人才培养的体系构建既要有学科的统一性,也要有专业的差异性。

进入互联网时代,传媒的数字化发展日新月异,目前普遍认同的主要趋向有:多适配、多媒体、全天候、即时、互动、社交化、位置;围绕专业能力的需求主要包括:新闻基本功、全媒体传播技能、网络舆情研究能力、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策划创意、团队协作能力、工具应用能力:围绕人才培养的

关键词 主要有:内容、渠道、技术、产品、互联网思维。

从发展趋势、能力需求和人才培养三个维度可以归纳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1)培养掌握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2)培养基于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应用的全媒体传播人才;(3)培养熟悉互联网核心应用的网络与新媒体创新人才。

具体培养规格要求分解为五个层面:

(1)掌握网络与新媒体领域所涉及新闻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基本理论。

(2)具备网络与新媒体的专业视野及敏锐的观察力,掌握信息传播的基本规律和新兴媒介的发展特点,通晓信息传播的技术原理。

(3)具备交互、体验、服务等众多类型信息产品的内容策划、设计,并熟练掌握网络与新媒体信息制作的基本技能。

(4)了解网络与新媒体相关的政策与法规,掌握科学的社会调查方法,具备娴熟、练达的社会活动能力。

(5)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二、课程体系

互联网发展对高校新闻与传播学科的影响与日俱增,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加速融合。人才培养从传统的内容主体逐渐向复合型转变。技术素养成为未来数字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多数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系)的网络传播或新媒体等相似专业的课程设置都向“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的方向发展,以实现培养综合型、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目标,但在主干课程或专业课程设置的实际操作中却各有侧重,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一是以传统新闻学训练为主,互联网信息传播和应用为辅,这种模式以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为代表:二是以互联网应用和技能训练为主,传统新闻学训练为辅,这种模式以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传播专业为代表;三是以传播学训练为主,以互联网信息传播和应用为辅,这种模式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为代表。这三种模式具有代表性,同时也隐藏着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同价值取向的冲突:选择传统新闻学的价值取向还是传播学经验学派的价值取向;以新闻传播基础训练为主,还是以网络传播应用技能训练为主;是突出网络传播信息内容层面,还是侧重网络传播技术层面。

(一)课程分析。

本文研究选取了全国首批开办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28所院校,就新专业申报表中主干课程一栏进行了统计分析,排名前10课程/次如(图表1)

通过图表分析,28所院校全部开设了《传播学概论》基础理论课程,对网页设计、网络动画等计算机技能均比较重视,排名前10的课程中,网络与新媒体实务相关的多达5门,理论课程2门,传统媒体实务2门。研究表明,新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以传统新闻与新媒体融合为理论依据,以传统新闻与传播实务为基础,以网络与新媒体实务为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包括计算机技术应用与新媒体传播、运营实务等。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院长李怀亮认为,新媒体专业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涉及到理科、工科、文学、艺术、经济与管理等多个学科门类。张芹、黄宏在《高校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一文中归纳指出,新媒体的媒介特征及产业属性决定了新媒体专业设置主要由三大学科群构成,即传播学、信息科学和传媒经济学三大学科群;还须三大技术支撑,即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传感技术。

归纳28所高校三大学科群主要开设的课程包括:

传播学科:传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新闻写作、网络传播概论、网络伦理学、新闻法规与传媒规制、新媒体与社会、新闻摄影、电视摄像与编辑等。

信息学科: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实务、平面设计、数字信息处理、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信息编辑、网络传播技术、数字出版及技术等。

传媒经济学科:传媒经济学、新媒体经营与管理、网络运营、网络广告学、网络营销学、电子商务概论、网站策划与建设、新媒体产品设计等。

根据课程涵盖的内容及课程名称

关键词 提取门类,排前5名的依次为技术类(包含基础技术和应用技术)、概论(包含传统与网络新媒体)、网页设计(包括网页与网站)、编辑类(包含传统编辑与网络编辑)及广告,其中技术类、基础理论的课程每所学校开设门次接近2门,对技术和理论学习的认可度非常高,广告与营销方面也有49次开课次,对市场运作能力也非常看重。如(图表2)

(二)课程体系设计。

根据28所院校的主干课程分析,构建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可以从三大层面设计,分别是专业理论(包括传统新闻、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应用(包括数学、计算机及通讯)和传媒实务(包括传统媒体实务、新媒体传播实务、市场运营与管理)。

1.专业理论体系及其课程设计。

网络与新媒体作为全新的特设专业,基于完整专业体系的建立,理论部分与实践(务)部分是相辅相成的两大支柱,且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充分必要条件,而且两者密不可分、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理论体系以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为一致性原则,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理论为创新构建,其专业理论的课程体系设计思路主要包含两个层面:

(1)以专业主干课程为主体,构建专业理论的纵深,主要课程包括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外新闻史、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网络传播概论、融合新闻学、新媒体与社会、网络伦理与法规、网络与新媒体研究方法等;

(2)以专业选修课程为补充,丰富专业理论的延伸,主要课程包括西方网络与新媒体理论、数字出版导论、网络与新媒体经典案例等。选修课程根据各高校师资的具体情况,其设计思路也可以不尽相同。

2.技术应用体系及其课程设计。

网络与新媒体作为典型的文理交叉型专业,其技术应用的学习和实践是关键,结合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可以开设数学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多门课程,构成较为连贯的技术应用体系。体系设计的目标是: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础技术。熟练运用网络与新媒体传播技术。

(1)以大数据应用为方向,构建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为特色的技术应用,主要课程包括: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

(2)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主体,夯实学生的技术素养,主要课程包括:C语言、网页设计、网站设计、数据库应用、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平面设计、多媒体设计、网络动画、网络安全技术等。

3.传媒实务体系及其课程设计。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核心特色在于实务体系的交叉,通过多元化实务的体系设计构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课程设计的目标是:掌握网络与新媒体行业所需的基本业务,能够独立进行全媒体新闻传播,主要包括采编实务、运营与管理实务以及其他实务能力。

(1)以传统新闻实务为基础,培养学生扎实的新闻基础业务,课程主要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电视摄像与编辑等:

(2)以网络与新媒体实务为主体,与行业发展需求为目标,培养学生全面的专业动手能力,课程主要包括:全媒体新闻采写、网络编辑与策划、网络与新媒体评论、网络与新媒体用户分析、网络舆情监测等:

(3)以互联网思维为基本思路,以传媒经济为主要延伸,课程主要包括:市场营销学、网络营销学、电子商务实务、互联网产品设计、网络与新媒体广告等。

(4)以集中实践为形式,加大实践和实习的培养力度。若以180四年总学分制计算,实践、实习的周数应在20周左右(不包含毕业论文、设计)。

结语: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立足与发展至关重要,它关系专业的学科立足,关系人才培养的效果,关系专业的未来发展,新媒体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远远超出学界和行业的预期想象,因时制宜的人才培养定位,不断创新改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将是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思想。

参考文献:

[1]余红:《李婷我国网络与新媒体人才求调研与专业培养》,《现代传播》2014第2期

[2]朱旭辉:《网络与新媒体学科发展路径的探析》,《编辑学刊》2013年第6期

[3]安金伟:《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12

[4]张芹、黄宏:《高校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5]张运香、李川汇、金升灿:《论高校新媒体人才的培养策略》,《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4期

第10篇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廊坊市多媒体人才培养现状,提出高职多媒体专业设置方案,研究和探索了计算机多媒体专业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提出了计算机多媒体专业教学基本要求等方面的改革,以不断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提高全市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当今时代,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核心,是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廊坊市拥有京津之间的区位优势,不断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加快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美国纽约科技大学校长张钟浚认为“大陆学生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够的问题,而中国学生存在的创新性不足,主要是在大学阶段形成的。”可见要想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关键就是要从大学生抓起。 

1.廊坊市多媒体人才培养现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廊坊,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应用开发人才的需求使多媒体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市场前景辉煌。为全面了解廊坊市多媒体人才培养现状,我们参照《中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高职高专教育评估手册》、《高职多媒体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研究》等相关文件及教学实践经验,设计了《计算机多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查问卷》,本次调查问卷涉及多媒体专业课程在实践中的应用、适用岗位、人才缺口形成与专业人才培养关系等多方面内容,并附有两个开放题,给答题者反馈问题的空间。 

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对象主要是廊坊市开办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高校的授课教师、学生及部分企业。本次问卷共发放200份,回收192份,其中有效问卷175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2.1%的教师及75.6%的学生认为多媒体专业应用教育亦已显得滞后,62%的教师认为多媒体专业课程设置尚有不足,65%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与社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45%的企业认为职业院校专业学习与岗位衔接亦有一定差距,毕业生不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35%的教师很少参加专业培训,31.2%的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42%的教师认为学校教学投入缺乏。 

2.高职多媒体专业设置研究 

为加快科技进步和多媒体人才培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高职多媒体专业设置上,应有长期的、战略性的眼光,应改变过去单一的结构,朝专业化和行业化方向发展,按社会行业需求和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发展情况设置相关实用的专业,以达到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基于廊坊市产业特点,计算机多媒体专业职业岗位群基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平面广告设计、印前设计与制作、图形图像设计、室内装饰(展示)设计、网页与影视设计、动画设计与制作等几个方面,故针对以上职业岗位设置如下专业:(1)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2)网页与影视设计专业。(3)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专业。(4)动画设计专业。(5)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力图让学生在有限的三年高职课程学习过程中成长为合格的多媒体人才。 

3.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研究 

3.1大力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充分体现学生的教育主体作用,给学生以自由的发展空间和可能。例如,鼓励学生利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创作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并自成系列,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积累,在积累中提高,为顺利就业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3.2组织专业教师撰写专业课程校本教材及实习实训教材。这样便于将教师平时对课程的积累系统地传授给学生。目前已经有基础课类的《计算机基础实训教程》和专业类的《图形处理实训教程》已经应用于课堂教学,尚有《图像处理》、《动画设计》等课程的实训教程正在编写中。 

3.3改革评价体系。考核方法分成笔试和实践能力两种,主要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学生知识水平能力状况,检测教学的综合效果,并给改进教学提供必要的依据。目前考试工作中应加大实践考试的分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实践能力考核是对学生创造力的检测,应用过程评价,改革一考定终身的考核机制。建立“课堂作业——章节作业——综合作业”的三段式过程评价体系。 

3.4开展学生作品展示活动。以学生演讲的形式介绍自己的作品创意、构思、技术应用及实现过程,再辅以教师讲评,既锻炼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3.5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多媒体的发展过程,充分认识到多媒体的功能和它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多媒体技术,能熟练掌握常用的多媒体应用软件。对于低年级学生,注重多媒体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能力的训练;对于高年级学生,注重培养他们的必需能力,能够熟练操作和应用各专业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应用这些软件进行设计和创作。教师在设计实践课程题目时,应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差异和兴趣爱好的不同,设计不同的难度、不同内容的课程题目,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4.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教学的基本要求 

4.1建立多媒体网络教室。对于多媒体专业的基础课当前大部分计算机设备均可承担教学,但是近年来许多多媒体专业应用软件的功能不断提高,因此须加大实践环节的教学法投入。 

4.2改变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多媒体应用的日新月异,对高职学校多媒体专业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这就要求教师思想敏锐,不断学习,掌握新技术,要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敬业精神,注意发展动态,提高业务水平。学校要组织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训,使他们掌握新知识、新软件。 

4.3计算机多媒体专业应该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高职院校的生源具有地域特色,只有帮助企业做到人才本地化,促进毕业生顺利就近就业,专业的发展才能获得良好的基础。所以校企结合是多媒体专业教学研究的实践基础。因此,紧紧围绕促进应用和提高效率两个中心目的,将教育教学与企业生产应用相结合,拟提出“以应用促教学”对策,这是将高职多媒体专业建设应用于区域经济的一次教育尝试性应用研究,也是全新视角下的计算机多媒体专业教育改革与实践研究的一个范例。 

5.结束语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多媒体专业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只有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训练,注重创新教学,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总之,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形成科技创新的人才队伍,根据市场的需求,适应形势的发展,不断提高多媒体专业人才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提高全市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向军.高职多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7(21). 

第11篇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廊坊市多媒体人才培养现状,提出高职多媒体专业设置方案,研究和探索了计算机多媒体专业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提出了计算机多媒体专业教学基本要求等方面的改革,以不断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提高全市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当今时代,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核心,是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廊坊市拥有京津之间的区位优势,不断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加快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美国纽约科技大学校长张钟浚认为“大陆学生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够的问题,而中国学生存在的创新性不足,主要是在大学阶段形成的。”可见要想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关键就是要从大学生抓起。

1.廊坊市多媒体人才培养现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廊坊,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应用开发人才的需求使多媒体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市场前景辉煌。为全面了解廊坊市多媒体人才培养现状,我们参照《中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高职高专教育评估手册》、《高职多媒体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研究》等相关文件及教学实践经验,设计了《计算机多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查问卷》,本次调查问卷涉及多媒体专业课程在实践中的应用、适用岗位、人才缺口形成与专业人才培养关系等多方面内容,并附有两个开放题,给答题者反馈问题的空间。

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对象主要是廊坊市开办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高校的授课教师、学生及部分企业。本次问卷共发放200份,回收192份,其中有效问卷175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2.1%的教师及75.6%的学生认为多媒体专业应用教育亦已显得滞后,62%的教师认为多媒体专业课程设置尚有不足,65%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与社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45%的企业认为职业院校专业学习与岗位衔接亦有一定差距,毕业生不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35%的教师很少参加专业培训,31.2%的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42%的教师认为学校教学投入缺乏。

2.高职多媒体专业设置研究

为加快科技进步和多媒体人才培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高职多媒体专业设置上,应有长期的、战略性的眼光,应改变过去单一的结构,朝专业化和行业化方向发展,按社会行业需求和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发展情况设置相关实用的专业,以达到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基于廊坊市产业特点,计算机多媒体专业职业岗位群基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平面广告设计、印前设计与制作、图形图像设计、室内装饰(展示)设计、网页与影视设计、动画设计与制作等几个方面,故针对以上职业岗位设置如下专业:(1)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2)网页与影视设计专业。(3)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专业。(4)动画设计专业。(5)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力图让学生在有限的三年高职课程学习过程中成长为合格的多媒体人才。

3.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研究

3.1大力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充分体现学生的教育主体作用,给学生以自由的发展空间和可能。例如,鼓励学生利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创作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并自成系列,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积累,在积累中提高,为顺利就业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转贴于  3.2组织专业教师撰写专业课程校本教材及实习实训教材。这样便于将教师平时对课程的积累系统地传授给学生。目前已经有基础课类的《计算机基础实训教程》和专业类的《图形处理实训教程》已经应用于课堂教学,尚有《图像处理》、《动画设计》等课程的实训教程正在编写中。

3.3改革评价体系。考核方法分成笔试和实践能力两种,主要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学生知识水平能力状况,检测教学的综合效果,并给改进教学提供必要的依据。目前考试工作中应加大实践考试的分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实践能力考核是对学生创造力的检测,应用过程评价,改革一考定终身的考核机制。建立“课堂作业——章节作业——综合作业”的三段式过程评价体系。

3.4开展学生作品展示活动。以学生演讲的形式介绍自己的作品创意、构思、技术应用及实现过程,再辅以教师讲评,既锻炼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3.5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多媒体的发展过程,充分认识到多媒体的功能和它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多媒体技术,能熟练掌握常用的多媒体应用软件。对于低年级学生,注重多媒体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能力的训练;对于高年级学生,注重培养他们的必需能力,能够熟练操作和应用各专业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应用这些软件进行设计和创作。教师在设计实践课程题目时,应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差异和兴趣爱好的不同,设计不同的难度、不同内容的课程题目,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4.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教学的基本要求

4.1建立多媒体网络教室。对于多媒体专业的基础课当前大部分计算机设备均可承担教学,但是近年来许多多媒体专业应用软件的功能不断提高,因此须加大实践环节的教学法投入。

4.2改变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多媒体应用的日新月异,对高职学校多媒体专业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这就要求教师思想敏锐,不断学习,掌握新技术,要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敬业精神,注意发展动态,提高业务水平。学校要组织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训,使他们掌握新知识、新软件。

4.3计算机多媒体专业应该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高职院校的生源具有地域特色,只有帮助企业做到人才本地化,促进毕业生顺利就近就业,专业的发展才能获得良好的基础。所以校企结合是多媒体专业教学研究的实践基础。因此,紧紧围绕促进应用和提高效率两个中心目的,将教育教学与企业生产应用相结合,拟提出“以应用促教学”对策,这是将高职多媒体专业建设应用于区域经济的一次教育尝试性应用研究,也是全新视角下的计算机多媒体专业教育改革与实践研究的一个范例。

5.结束语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多媒体专业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只有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训练,注重创新教学,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总之,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形成科技创新的人才队伍,根据市场的需求,适应形势的发展,不断提高多媒体专业人才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提高全市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向军.高职多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7(21).

第12篇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廊坊市多媒体人才培养现状,提出高职多媒体专业设置方案,研究和探索了计算机多媒体专业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提出了计算机多媒体专业教学基本要求等方面的改革,以不断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提高全市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当今时代,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核心,是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廊坊市拥有京津之间的区位优势,不断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加快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美国纽约科技大学校长张钟浚认为“大陆学生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够的问题,而中国学生存在的创新性不足,主要是在大学阶段形成的。”可见要想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关键就是要从大学生抓起。

1.廊坊市多媒体人才培养现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廊坊,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应用开发人才的需求使多媒体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市场前景辉煌。为全面了解廊坊市多媒体人才培养现状,我们参照《中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高职高专教育评估手册》、《高职多媒体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研究》等相关文件及教学实践经验,设计了《计算机多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查问卷》,本次调查问卷涉及多媒体专业课程在实践中的应用、适用岗位、人才缺口形成与专业人才培养关系等多方面内容,并附有两个开放题,给答题者反馈问题的空间。

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对象主要是廊坊市开办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高校的授课教师、学生及部分企业。本次问卷共发放200份,回收192份,其中有效问卷175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2.1%的教师及75.6%的学生认为多媒体专业应用教育亦已显得滞后,62%的教师认为多媒体专业课程设置尚有不足,65%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与社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45%的企业认为职业院校专业学习与岗位衔接亦有一定差距,毕业生不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35%的教师很少参加专业培训,31.2%的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42%的教师认为学校教学投入缺乏。

2.高职多媒体专业设置研究

为加快科技进步和多媒体人才培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高职多媒体专业设置上,应有长期的、战略性的眼光,应改变过去单一的结构,朝专业化和行业化方向发展,按社会行业需求和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发展情况设置相关实用的专业,以达到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基于廊坊市产业特点,计算机多媒体专业职业岗位群基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平面广告设计、印前设计与制作、图形图像设计、室内装饰(展示)设计、网页与影视设计、动画设计与制作等几个方面,故针对以上职业岗位设置如下专业:(1)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2)网页与影视设计专业。(3)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专业。(4)动画设计专业。(5)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力图让学生在有限的三年高职课程学习过程中成长为合格的多媒体人才。

3.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研究

3.1大力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充分体现学生的教育主体作用,给学生以自由的发展空间和可能。例如,鼓励学生利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创作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并自成系列,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积累,在积累中提高,为顺利就业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3.2组织专业教师撰写专业课程校本教材及实习实训教材。这样便于将教师平时对课程的积累系统地传授给学生。目前已经有基础课类的《计算机基础实训教程》和专业类的《图形处理实训教程》已经应用于课堂教学,尚有《图像处理》、《动画设计》等课程的实训教程正在编写中。

3.3改革评价体系。考核方法分成笔试和实践能力两种,主要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学生知识水平能力状况,检测教学的综合效果,并给改进教学提供必要的依据。目前考试工作中应加大实践考试的分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实践能力考核是对学生创造力的检测,应用过程评价,改革一考定终身的考核机制。建立“课堂作业——章节作业——综合作业”的三段式过程评价体系。

3.4开展学生作品展示活动。以学生演讲的形式介绍自己的作品创意、构思、技术应用及实现过程,再辅以教师讲评,既锻炼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3.5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多媒体的发展过程,充分认识到多媒体的功能和它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多媒体技术,能熟练掌握常用的多媒体应用软件。对于低年级学生,注重多媒体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能力的训练;对于高年级学生,注重培养他们的必需能力,能够熟练操作和应用各专业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应用这些软件进行设计和创作。教师在设计实践课程题目时,应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差异和兴趣爱好的不同,设计不同的难度、不同内容的课程题目,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4.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教学的基本要求

4.1建立多媒体网络教室。对于多媒体专业的基础课当前大部分计算机设备均可承担教学,但是近年来许多多媒体专业应用软件的功能不断提高,因此须加大实践环节的教学法投入。

4.2改变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多媒体应用的日新月异,对高职学校多媒体专业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这就要求教师思想敏锐,不断学习,掌握新技术,要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敬业精神,注意发展动态,提高业务水平。学校要组织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训,使他们掌握新知识、新软件。

4.3计算机多媒体专业应该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高职院校的生源具有地域特色,只有帮助企业做到人才本地化,促进毕业生顺利就近就业,专业的发展才能获得良好的基础。所以校企结合是多媒体专业教学研究的实践基础。因此,紧紧围绕促进应用和提高效率两个中心目的,将教育教学与企业生产应用相结合,拟提出“以应用促教学”对策,这是将高职多媒体专业建设应用于区域经济的一次教育尝试性应用研究,也是全新视角下的计算机多媒体专业教育改革与实践研究的一个范例。

5.结束语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多媒体专业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只有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训练,注重创新教学,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总之,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形成科技创新的人才队伍,根据市场的需求,适应形势的发展,不断提高多媒体专业人才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提高全市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向军.高职多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7(21).

第13篇

关键词:创新;多媒体;教育

Abstract:Innovation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the comprehension ability of “Restructuring knowledge”,the practice ability of solving the problem’s knowledge,and motivate them on creative ability.Starting from the practice of education,the paper expounds the discovery and results the high school computer education.

Keywords:Innovation;Multi-media;Education

多媒体技术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技术,是新一代电子技术发展和竞争的焦点。多媒体技术融计算机、声音、文本、图像、动画、视频和通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借助日益普及的高速信息网,可实现计算机的全球联网和信息资源共享,因此被广泛应用在IT行业、影视行业、政府、金融、广告公司、企事业单位,从事动画创作、计算机及网络多媒体设备维护、交互多媒体作品创作、影视作品编辑等诸多行业,并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生活的面貌。那么如何培养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方面的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在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现根据最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谈谈在多媒体专业教学中是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

一、创造探究机会,提供想象空间,激发创新能力

实践是创新精神与自学能力的集中体现,是训练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应用已有的知识,才会有独特的想法,才能有创新,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笔者常常组织学生进行方案设计,开展相互交流合作,互相启发思想,以实现解决实际问题与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机统一。

二、推行项目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项目教学是将项目以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等形式交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进行信息收集、项目决策、项目实施、成果展示、评估总结的过程。

项目应当满足以下条件: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商业经营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学生自己解决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

三、改变传统观念,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在数字化信息时代里,互动无疑是多媒体艺术设计区别于其他传统媒体最为显著的特性之一。互动教学将成为我们今后教学过程中关注的热点,也将为艺术设计教育带来新的活力。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接受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将给教师的主导地位带来新的挑战。学生的个人意愿在教学关系中也在发生着变化,学生对学习的主动需求将处于主导地位。授课教师除了讲授一些基本操作技能外,还应通过教学中的互动交流,积极引导和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挖掘学生的探索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注重技能的训练。以前老师们总是鼓励学生勤学好问,但现在我认为学生好问不等于勤学,应该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老师面对学生的提问,应该引导学生去探讨,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掌握的设计制作方法可以在今后的实践运用中进行变通,而不是仅仅解决当时的问题。我们还应该借助互联网络资源来扩展学生的业余课堂来完善课堂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在课余学习时间,通过网络延伸和扩展他们获取知识的范围和途径,丰富自己的知识容量,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有效资源,使学生的地位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转变为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到传递知识的主动地位,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传授、启发、引导的重要角色。这既符合现代教育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打破了由教师个人教学所带来的局限性,能快速地提高了多媒体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多年来由于我们系部整个团队的努力探索和研究,采取的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积极性。在由本省省教育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市人民政府、省工业经济联合会和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联合主办的首次全省职业院校最高水平的技能大赛中,多媒体专业方向的动漫画设计比赛获得了三等奖和优胜奖,网页制作获得二等奖,多媒体设计获得二等奖。实践证明,在计算机多媒体专业教学中倡导创新教育,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个体、扩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为学生将来发展成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薛红英.在计算机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福建电脑,2008,3

第14篇

首先衷心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浏览我的自荐信,为一位满腔热情的大学生开启一扇希望之门。

我叫XXX,是一名即将于2006年07月毕业于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多媒体专业的学生。借此择业之际,我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真诚地推荐自己。

我热爱多媒体专业,在校期间,系统学习了平面设计、影音制作和多媒体制作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知识,还学习了有关创新思维和广告文案方面的知识,并且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向导,努力使自己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在课余时间,学习与网络设计有关的课程,熟练使用网络,能够快速的在网上查找所需要的资料。在2003年12月通过了英语二级考试,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并考取ISO14001:1996 内部审核和ISO9001:2000 内部审核员。

就个人来讲,在校参加2004年外语艺术节标志设计三等奖(电脑制作)获得三等奖。在校期间一直担任学生干部,在班内一直任生活委员一职,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及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能够吃苦耐劳、诚实、自信、敬业。我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并且脚踏实地的努力的办好每一件事。

积极参加操作性较强的实习和设计,我们有实际动手能力,因为我深知,在现今社会中,空有理论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去,例如在校举行我专业的首届作品展(包括现场的平面设计区、CD 、VCD和DVD录制处理区)。

过去并不代表未来,勤奋才是真实的内涵,对于实际工作我相信,我能够很快适应工作环境,熟悉业务,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做好本职工作。

“惧怀逸兴思斗志,欲上青天揽日月。” 我真诚地希望加盟贵公司,我定会以饱满的热情和坚韧的性格勤奋工作,与同事精诚合作,为贵单位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下页附履历敬请勘酌,恳请接纳,回函是盼,我恭候您的佳音!

此致

敬礼

第15篇

[关键词]创新;多媒体;教育

多媒体技术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技术,是新一代电子技术发展和竞争的焦点。多媒体技术融计算机、声音、文本、图像、动画、视频和通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借助日益普及的高速信息网,可实现计算机的全球联网和信息资源共享,因此被广泛应用在IT行业、影视行业、政府、金融、广告公司、企事业单位,从事动画创作、计算机及网络多媒体设备维护、交互多媒体作品创作、影视作品编辑等诸多行业,并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生活的面貌。那么如何培养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方面的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在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现根据最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谈谈在多媒体专业教学中是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

一、创造探究机会,提供想象空间,激发创新能力

实践是创新精神与自学能力的集中体现,是训练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应用已有的知识,才会有独特的想法,才能有创新,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笔者常常组织学生进行方案设计,开展相互交流合作,互相启发思想,以实现解决实际问题与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机统一。

二、推行项目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项目教学是将项目以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等形式交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进行信息收集、项目决策、项目实施、成果展示、评估总结的过程。

项目应当满足以下条件: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商业经营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学生自己解决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

三、改变传统观念,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在数字化信息时代里,互动无疑是多媒体艺术设计区别于其他传统媒体最为显著的特性之一。互动教学将成为我们今后教学过程中关注的热点,也将为艺术设计教育带来新的活力。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接受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将给教师的主导地位带来新的挑战。学生的个人意愿在教学关系中也在发生着变化,学生对学习的主动需求将处于主导地位。授课教师除了讲授一些基本操作技能外,还应通过教学中的互动交流,积极引导和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挖掘学生的探索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注重技能的训练。以前老师们总是鼓励学生勤学好问,但现在我认为学生好问不等于勤学,应该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老师面对学生的提问,应该引导学生去探讨,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掌握的设计制作方法可以在今后的实践运用中进行变通,而不是仅仅解决当时的问题。我们还应该借助互联网络资源来扩展学生的业余课堂来完善课堂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在课余学习时间,通过网络延伸和扩展他们获取知识的范围和途径,丰富自己的知识容量,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有效资源,使学生的地位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转变为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到传递知识的主动地位,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传授、启发、引导的重要角色。这既符合现代教育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打破了由教师个人教学所带来的局限性,能快速地提高了多媒体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多年来由于我们系部整个团队的努力探索和研究,采取的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积极性。在由本省省教育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市人民政府、省工业经济联合会和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联合主办的首次全省职业院校最高水平的技能大赛中,多媒体专业方向的动漫画设计比赛获得了三等奖和优胜奖,网页制作获得二等奖,多媒体设计获得二等奖。实践证明,在计算机多媒体专业教学中倡导创新教育,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个体、扩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为学生将来发展成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薛红英.在计算机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福建电脑,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