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留守儿童社会调研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近日发生的贵州毕节4名留守儿童喝农药服毒自杀、湖南界牌镇留守女童投毒杀害同班同学等事件,再次为我们敲响警钟,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容忽视。“农村留守儿童”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家乡且需要委托他人照顾的儿童(6-16岁)。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和有效的家庭呵护对留守儿童的社会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和城市建设的有生力量之一,他们能否成功完成社会化,对农村的长远发展和稳定有深远影响。
此次调查地点为山西省临汾市赵城镇瓦窑头村,本村村长谈到,由于本村人均耕地面积约5.4亩,许多村民将土地承包给其他人,自己外出务工。所以,村里的留守儿童较多。村内有一所中学,便于集中调查,中学的一名老师表示,当地留守儿童数量较多,班级的农村留守儿童比例可达到50%左右。
二、调查方法
调查组通过对留守儿童的社交能力、自我认知、心理感受几个维度进行调查。运用的调查方法主要包括调查研究、实地研究及文献研究。具体方法为发放问卷,对当地村民进行访谈。
三、样本特征
调查共发放问卷21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4%。其中男生占47.9%,女生占52.1%。年龄集中于12-14岁,占总人数93.6%。年级为七八年级。其中,父亲外出打工的占55.3%,母亲外出打工的占9.6%,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占35.1%;调查中三成以上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的联系周期为一个月,四成左右联系周期为一周,余下三成左右联系频率在两个月以上。其中,17%父母回家周期为一个月,35%为半年,31%为一年,7%为一年以上,5%为不确定。可见留守儿童与父母或父母中的一方互动机会很少。留守儿童53.2%被父母一方照顾,多为母亲一方,39.4%的儿童被隔代照顾,6.4%孩子被叔叔姑姑等上一代亲戚照顾,1.1%选择其他。
四、留守儿童社会化现状
(一)成长中的农村留守儿童
调查的留守儿童中,在对父母外出打工的态度上来看,六成以上反映不适应,四分之一孩子选择了其他,7.4%认为无所谓,3.2%认为父母外出打工,自由自在的挺好;在问到对父母外出务工的目的的理解时,77.7%认为父母外出务工是为了整个家庭,18.1%的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外出务工是为了赚钱给自己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4.3%有其他理解。对于照顾人的情感倾向84%是喜欢,14.9%为一般,绝大多数并不反感照顾人。
在调查农村留守儿童受什么人影响较深时,55.3%选择父母,21.3%选择照顾人,其次7.4%选择朋友,选择老师、同学及其他的均为5.3%。当问及有什么话相对外出务工的父母说时,许多孩子写了“爸爸妈妈我爱你”或“很希望爸爸妈妈能够多陪陪我”。可见父母在留守儿童心目中的地位之重。
最困扰留守儿童的事情上,64.9%想要学习好,但是无从下手,52.1%父母不在家里,让自己总觉得孤单,40.4%选择无人理解的心情,21.3%认为有很多人生上的迷惑,10.6%反映身体变化的困惑,无人诉说,7.4%感觉寄人篱下,3.2%被没有朋友,感觉孤立无援困扰。7.4%选择其他。这些问题若不能及时解决,可能引发孩子产生更严重的心理问题,不利于儿童社会化。留守儿童在闲暇时间,41.5%帮家里干活,27.7%看电视,12.8%看书,11.7%上网,4.3%学习,2.1%做其他事情。农村留守儿童闲暇时间绝大多数在干活或者看电视、上网,仅有不到15%的孩子选择读书或者学习。
总体来看,大部分留守儿童理解父母外出务工的动机,但内心却希望有父母的陪伴,父母常年在外导致对留守儿童疏于照管,不能在孩子的学习、生活等方面提供适时指导和情感上的支持,致使孩子缺乏安全感和目标感,对自己的前途没有合理规划或明确目标,这明显不利于孩子的社会化。
(二)长大后的留守儿童
本调查组对两名当地人青年进行了访谈,化名为石大、石二,两人是叔伯兄弟,因父辈均外出务工,所以由爷爷奶奶养大。石大已经在外打工一年。当问到两人有没有因为父母外出务工而受到欺负或特殊待遇时,石大说,因为村里留守儿童不少,所以村里基本没有因为自己是留守儿童而遭到特殊化的。当问及如何看待父母外出务工时,两人均表示理解,村里父母外出务工的家庭更富足,有的早早盖上了新房,而父母在家的生活条件会差一些。所以自己也选择了外出打工。打算过几年有了本钱,就回家开个洗车店。三弟在家开网店,卖车配件。当问及父母外出务工对他们是否有影响时,石大表示,成长中,爷爷奶奶很大程度上代替了父母的位置,而同村留守儿童又多,所以不觉得留守儿童与其他孩子有多大不同,但爷爷奶奶只照顾吃喝拉撒,没督促兄弟们学习,等兄弟们意识到学习重要性时,为时已晚,石大认为,爷爷奶奶在自己的发展前途上提供的建议指导偏于保守陈旧。石二在家时,每天都在上网,饿了泡袋方便面,一星期不出门。石二不觉得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何不妥,爷爷奶奶也未严加管束。父母的关爱与指导对社会化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五、结论
调查地区留守儿童可达到50%,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为父母一方抚养或隔代抚养,而家庭成员缺少对儿童社会化有深远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往往缺乏正确及时的人生引导,照顾人往往不能抓好儿童的学习,只能保证孩子基本生活。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状况较差,缺少合理人生规划,缺少人生目标,易对人生产生迷茫困惑。
六、政策建议
一、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家门口”就业。农村留守儿童产生主要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发展乡镇企业有助于就近消化剩余劳动力,从根本上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数量。
二、学校加强对留守儿童的针对性心理辅导。针对留守儿童缺乏目标感、自卑等心理,进行针对性辅导,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克服心理障碍,顺利进行社会化。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延安地区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与非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存在着显著差异,且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其影响因素有留守儿童性别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延安;留守儿童;社会适应
随着社会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外出到城市务工,出现留守儿童人数不断增多的情况。目前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状况和身心健康状况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心的一个热点社会问题。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有6101.255万,占整个农村儿童数量比例为37.7%。[1]近几年,国家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问题采取了很多措施出台了很多政策。2015年教育部《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5周年系列新闻,会上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数据进行了。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据2016年度《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902万人,超过90%分布在中西部省份[2]。数据显示,留守儿童人数有所减少,但这个900多万还是一个相当大的数据。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对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从社会适应的视觉对延安地区的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实证研究,以便真实掌握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事实依据,为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在陕西省延安市的延川县、志丹县、黄龙县、延长县、子长县、甘泉六县的中学中选取了6所初级中学,共有12-16岁的学生11056人,其中非留守儿童9898人,留守儿童1158人,从6所学校随机选取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各100名共1200人为作为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和延安大学图书馆查阅了近10年以来国内外有关留守儿童相关研究的论文和著作。通过互联网查阅各级政府有关留守儿童的文件政策及各大媒体对留守儿童的相关报道。(2)专家访谈法:走访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教授专家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访谈,而且与专家老师进行了交流,探讨调查的区域和年龄段等相关问题。(3)问卷调查法:根据陈建文的《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人际适应性、心理弹性、心理控制感和心理能量4个维度中的16个因素分别是乐群性、社会接纳性、怀疑倾向、利他倾向;内抑制性、乐观主义、冲击性、灵活适应性、挑战性;责任心、自信、控制信念、自主性;勤奋上进、聪慧性和活力。[3]根据这个因素设计调查问卷,评分方法采用得分制法,对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问卷的发放和回收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延安大学体育学院2013级教育实习学生完成。(4)数理统计法:对调查和收集的所有数据通过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整理。
二、留守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现状分析
社会适应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通过顺应环境、调控自我,最终达到与社会环境保持和谐、平衡的动态关系,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心理、社会协调状态的综合反映。[4]基于这一观点采用陈建文的《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对对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人际适应性、心理弹性、心理控制感和心理能量4个维度进行对比分以获得二者的差异规律。
1、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人际适应性对比分析
人际适应是个体在生活的环境中,通过主动调节认识观念与自身行为以适应与自己发生关系的众多社会群体,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过程。良好的人际适应能积极主动开创个体的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反之,对于个体的生活造成各种交际困难影响着个体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通过表1可以看出,非留守儿童人际适应性的均值(M)和标准差(SD)均大于留守儿童均值,说明非留守儿童的人际适应性高于留守儿童。P=0.031
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对比分析
心理弹性是影响留守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包括冲击性、内抑性、乐观主义、适应灵活性、挑战性等方面。从表2中可以看出,非留守儿童的平均数(M)大于留守儿童的,表明非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方面的社会适应性高于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性;留守儿童的标准差(SD)大于非留守儿童,表明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方面的认知比非留守儿童比较集中;P=0.027
【关键词】走访调研;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题
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进城务工,一个比较特别的群体——留守儿童也在逐渐的被大众所发现,留守儿童问题也就出现了。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到输入地务工后,留在农村原居地而不能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特殊儿童群体;或者运用学术界的定义,一般将留守儿童界定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需要他人照顾的16岁以下的孩子,在学龄上一般反映为小学和初中。那么,这些留守儿童,这些孩子们在学习,生活和心理上会有什么样的问题呢?笔者认为通过实地的走访调查,我们可以对反映这些问题的素材进行搜集,然后浅析一二。
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
首先,从总体的方面来看,在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基础设施(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亟待进一步健全,这也就客观上反映了农村贫困地区教育水平落后,教育环境恶劣。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受访地区留守儿童们缺乏一个基本的学习条件。
其次,由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多为祖父辈亲人,他们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无法给予孩子学习上应有的帮助,更为严重的是,家庭中缺少了文化学习的氛围,从而致使留守儿童相对缺乏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笔者对周至县官庄乡部分留守儿童的走访调查的结果中显示,当地50%左右留守儿童的父母是在其孩子处于小学时期便外出务工,而小学教育阶段又恰恰是孩子学习兴趣培养和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而在这个时期,父母无疑是最好的引导者。因此,留守儿童们从一开始就缺失了这样的一个家庭教育环境。调查问卷中对于“你是否喜欢学习并说明原因”这一问题的,48.3%的孩子因为“不喜欢写字”“学校管理太严格”“坐不住”等各式各样的原因选择“厌恶学习”。由此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引导从而对学习的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并且,在对孩子们进行英语辅导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大部分孩子没有当堂记笔记的习惯,并且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有利于提高课学习效率的,而这种习惯的缺失使孩子们在课堂上所接受的知识不能及时的消化。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到,这种环境的缺失,更主要的是体现在孩子们后天学习的行为和习惯上的应具备的能力的缺失。
另外,很多留守儿童很大一部分的精力被消耗在繁琐而沉重农活上,相较之下他们比起同龄的其他孩子少了很多专心于学习上的时间。
二、留守儿童生活习惯养成的缺失
由于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务工,对子女的生活习惯养成等方面无法及时进行引导,致使留守儿童在许多生活细节上没有养成正确的习惯,从而造成了卫生、健康甚至人身安全等方面诸多问题。在贫困的农村地区,随处可见个人卫生处理不到位的孩子,初见面就给人以不整洁的印象。这虽然看似事小,却直接反映出了一个人最基本的素养。
另外,生活习惯养成的缺失也对孩子本身的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现在农村依旧存在着一些迷信思想,认为疾病可以通过一些不科学的途径避免,其实不然。在许多情况下,一些留守儿童受疾病困扰却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导致身体健康受到损害。在外务工的父母也因为担心自己的孩子,使工作受到或大或小的影响,同时应为无法及时地给予子女关心和爱护,陪伴在其左右,而使孩子与父母之间产生情感上很难逾越的隔阂,调查结果显示,50%的留守儿童都渴望得到父母在生活上的悉心照料,更有75%的留守儿童十分渴望自己在外的父母能尽快赚够了钱回家陪伴在自己的身边。这些调查数据很直接地反映出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在这种家庭环境和亲情氛围基本缺失的情况下,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监护人在身边的悉心照顾,他们在成长发育阶段的问题显的极为明显。留守儿童的父母很难给予留守儿童涉及到成长发育过程中的教育,如当留守儿童发育期到来,面临生理变化的巨大问题时,容易陷入困惑或尴尬的境地。有时会因此对留守儿童的内心造成很深的影响,甚至会留下一些不美好却难以磨灭的记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记忆无疑会对留守儿童未来的发展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留守儿童心理教育上的缺失
本次关于留守儿童的社会调查中,针对“父母外出打工前后,在遇到困难时最希望谁给予帮助”这一问题, 58.3%的留守儿童选择在父母外出之前向父母寻求帮助,而67.3%的留守儿童选择在父母外出之后向同学或朋友寻求帮助。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孩子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还是自己的父母,信任并且渴望得到他们的指点与引导。而在父母无法及时提供这样的帮助时,孩子们选择了朋友的同学——那些与他们年龄相仿,经历相似的孩子们。这恰恰体现出了父母不在身边给孩子带来的潜藏的心理危机。同样历练的孩子们可以给彼此自己最切身的体会,却无法给予彼此最明细而又正确的方向。此种境况下,如若两个孩子在同样悲观的心理作用下,很容易造成长久不可解的心结,至此,这心结必会影响孩子的一生。针对这一问题,就需要留守儿童的父母、临时监护人、学校以及社会各方面之间的配合与协作。
孩子的父母一定要尽可能的创造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机会,并与临时监护人和学校保持一定的联系,尽全力掌握孩子的思想动向,在需要时及时给与一定的引导,以免孩子误入歧途。另外,作为孩子的临时监护人,应对孩子的生活负起责任,从生活点点滴滴的小事中真正地认识孩子,了解孩子。同时,要切实注意自己的言行,表率作用力量远远大于口头上的说教与训导。对于学校,可以考虑为留守儿童进行定期的心理情况了解,准确掌握孩子的思想动向,尤其是代课老师和班主任,他们是与孩子沟通与交流的直接对象,同时也是校方了解学生情况的重要桥梁,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精力在这方面。之于社会各界,应多加宣传,让广大到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并鼓励各单位举行一系列的下乡、社会调研等活动,让留守儿童们感知到这个世界的温暖和爱,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奉献精神,也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建立信心,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之投入努力奋斗的浪潮中去。同时,政府也应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为留守儿童提供相应的法律保护措施,切实保障留守儿童的基本权益。使他们在各个方面与其他的孩子真正意义上获得平等。更为重要的是,留守儿童本身需要在各界的和支持帮助下明晰方向、奋力拼搏。当外界的条件遇上内因时,更需要留守儿童们自己的努力,积极向上,有选择性并且明智的安排自己的生活,并对自己有更深刻的感知和认识,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张斌贤.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4)
[2]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
[3]范先佐.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当代教育论坛[J],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