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社会文学专业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全球化要求当代大学生具备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但仅仅具备语言交际能力不能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由于跨文化意识、相关文化知识缺乏最终导致交际失败的案例屡见不鲜。据调查,近年来我国大学生除了语言能力有所提高外,“社会文化能力相比以前没有显著改善”[1]。1990-2010年间,我国学者王振亚[2](1990),钟华[3]、樊葳葳、秦傲松(2001),高永晨[4](2006),李清源[5]、魏晓红、陈洪特(2007),何常丽[6](2010)等对一、二本院校的非英语专业本科,英语专业本、专科学生进行的调查研究也表明:学生的非语言能力显著低于语言能力,且其社会文化能力的各组成部分发展不均衡,即对普通文化(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掌握好于高级文化(社会文化知识)。此外,针对学生在跨文化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付永钢、李天行(2003)对大学生、研究生(含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时间观念、会话原则、非语言行为、文化意蕴浓厚的词语方面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极大地影响了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7]。以上研究均表明,我国大学生的英语社会文化能力状况堪忧。在对社会文化能力与语言能力发展的相关性的研究中,刘宝权(2008)对上海外国语大学(一本语言类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社会文化能力与TEM-4成绩相关性研究,显示文化测试成绩与TEM-4听力部分有较高相关度,高于词汇、写作、翻译等其他部分[8]。但这些调查数据主要来自于一、二本院校的非英语专业本科,英语专业本、专科学生及研究生,却很少涉及众多三本独立院校的学生。因此,本研究结合独立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特点,改编利用付永钢、李天行(2003)《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问卷》[7]和王振亚(1990)《社会文化测试卷》[2],以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例,调查研究独立院校大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发展现状,并进一步探索学生的听力水平与其社会文化能力的相关性,以期对独立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有所启示。
二、社会文化能力的概念
社会文化能力,包含社会文化知识和知识运用技能,它以社会文化知识为基础,最终体现在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过程的运用中。人类学家将文化分为三类:高级文化,大众文化和深层文化。为了便于社会文化能力测试,本研究采用学者王振亚的分类,将社会文化分为普通文化和正式文化[2]。普通文化,即日常社会习俗,涵盖日常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反映了深层文化对人们的日常交往行为的制约。正式文化,则包含历史、地理、政治、文学常识等文化知识,与高级文化范畴相同。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抽取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非英语专业(财务管理、会计学、计算机专业的三个班级)二年级下期本科生113名,其中男生31人、女生82人。
(二)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由两部分组成:社会文化能力测试卷和听力测试卷。社会文化能力测试卷改编自《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问卷》[7]和《社会文化测试卷》[2]。该测试卷包含个人信息和社会文化能力测试题。个人信息包括:学号(便于与听力成绩匹配)、性别。社会文化能力测试包含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和英语国家文化知识三个部分。语言交际部分含15个对话情景题,要求学生判断是否得体,内容涉及人际交往行为,如赞美、邀请、请求、道歉、拒绝等;非语言交际部分涵盖中西文化差异较大的肢体语言、社交规约、会话原则、时间观念等内容,共15个选择题;英语国家文化知识部分主要涉及历史、地理、政治、词汇文化含义等知识内容,共15个选择题。该测试卷共45题,每题1分,共45分。听力测试卷采用2012年6月CET真题听力部分的前25个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三)研究实施和数据收集
两项测试于2014年3月在三个班的课堂实施。社会文化能力测试采用闭卷、限时(20分钟)完成。共发放113份,回收有效卷109份。文化测试完成后,进行听力测试,听力结束后立即回收试卷,评阅并记录分数。共发放113份,收回有效测试卷107份。两项测试均有效且匹配的试卷共102份,有效率为90.27%。全部数据采用SPSS18.0处理。
四、结果与分析
(一)社会文化能力水平
1.社会文化能力总体水平
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测试成绩总体呈正态分布,最高分29.00,最低分11.00,平均分20.42,标准差3.447。由此可见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测试成绩较低,反映出该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较弱。
2.社会文化能力各部分得分情况
学生社会文化能力各部分得分情况:语言交际部分成绩最好,最高分14.00,最低分5.00,平均分9.44;非语言交际部分成绩最差,最高分9.00,最低分1.00,平均分4.58;文化知识部分成绩居中,最高分13.00,最低分3.00,平均分7.99。三个部分的平均得分率分别为62.94%、30.52%、53.27%,表明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好于非语言交际能力和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水平,其中非语言交际能力最差。
3.失误题项原因分析
社会文化能力测试的三部分中,学生在语言交际部分的请求、赞美和寒暄表达失误率较高;在非语言交际部分,肢体语言、社交规约、时间观念上失误严重;在文化知识部分,政治常识和词汇的文化意义失误率也较高。学生在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部分失误的主要原因有三。(1)受汉语文化负迁移影响,学生将我国高语境文化中的交际习惯(如委婉、谦虚、隐晦)直接移用到英语低语境文化中。如语言交际部分的第3题“李明有事要报告给部门主管Smith先生,于是他走到Smith先生的办公室,进门之后问:‘CanIhaveawordwithyou,Mr.Smith?’”,65.71%的学生认为“may”才是标准答案,can不够委婉,然而在英语文化氛围的企业中,部门主管与员工之间的等级观念并没有中国企事业单位内的等级观念强,在上下级间正常的工作事务中“can”更适合,“may”则过于谦逊。(2)不理解英语文化有文化观念。如语言交际部分第7题“一天,年近五十的布朗夫人在学校作报告,身着一条新裙子,她的一个学生对她说:‘Youlookniceandyoungerwearingthisdress.’”,该表达违背了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年龄的忌讳,尤其是对已经上了年纪的女士,绝不能谈及其年龄,语句中“younger”暗示你之前看起来“old”。而英语人士不愿意被称为老人,在他们眼中老人意味着独立能力丧失、没有活力、思想陈旧。对于女士而言,“old”更意味着美貌丧失、丑陋、没有吸引力。他们崇尚独立、竞争、创新,赞美新生,这一观念恰恰与中国的“尚古”、“尊老”的文化观念相反。语言深深地烙上了文化的印记,理解语言还需理解语言所包含的文化。(3)学生不了解英语国家社交规范也是导致交际失误的重要原因。如非语言部分的第13题,“在英语国家,打电话时,是否应先询问对方的名字?”竟有70%以上的学生选择“是”。如果学生在与英语人士的交往中先问对方姓名,会使人觉得粗鲁、不懂礼貌,导致尴尬,甚至交际失败。同样,第7题“当你在英语国家作报告时,听众在报告开始和结束时鼓掌向你表示欢迎或感谢,你应如何回应?”75%学生选择了“鼓掌并说谢谢”,而该行为在英语文化中被认为是不谦虚的行为。不同文化有不同的社交规范,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对方文化的社交规范十分必要。在文化知识部分,失误题项显示,学生对英、美两国的政治知识了解较多,而对其他英语国家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则了解较少,这与英语课程所选篇章主要为英国和美国相关内容有关。在词汇的文化意义上,不了解词汇文化意义以及盲目猜测是导致学生选择错误的主要原因。如该部分的第14题“在西方文化中,把某人比作‘鸭子(duck)’,意思是这个人。A.胆小,B.聪明,C.可爱”,84.67%的学生选择了A或B。而duck除了有鸭子的字面意思外,用于人时还是友好的称呼。学生对词汇的学习还主要局限于指示意义,对其丰富的联想意义尤其是文化意蕴掌握不佳。
(二)性别对社会文化能力测试成绩的影响
由于抽取班级中女生所占比例较大,因此对调查后数据进行分层抽样,从中随机抽取男女生各30名。男生的社会文化能力测试成绩,最高分29.00,最低分11.00,平均分21.98;女生的测试成绩最高分25.00,最低分14.00,平均分19.77,且男生成绩的标准差3.879高于女生成绩的标准差2.980(见表3)。这说明男生的社会文化能力参差不齐,而女生的社会文化能力较平均,个体差异不大。男女生的社会文化能力存在一定差异,但这种差异是否显著?对男女生社会文化测试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男生和女生的社会文化能力测试成绩存在显著差异(t=2.515,df=58,p<0.05):男生的社会文化能力测试成绩显著高于女生的社会文化能力测试成绩(MD=209)。为进一步分析男生社会文化能力在哪一方面显著高于女生,对男女生社会文化能力测试三个部分的成绩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男生的非语言交际部分成绩与女生非语言交际部分成绩存在显著差异(t=2.624,df=58,p<0.05):男生的非语言交际部分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该部分的得分(MD=1.494)(见表5)。以上数据说明男生的语言学习视野较开阔,对非语言交际更敏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也较好。而女生在英语学习中更关注语言本身,视野较狭窄,对非语言交际和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关注不足。既然男生的社会文化能力显著好于女生,是否其听力成绩也随之更好?男女生听力成绩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男女生听力成绩不存在显著差异(t=0.952,df=58,p>0.05)。虽然男生在社会文化测试的非语言交际部分表现更优,但在听力测试中与女生并无显著差异。可见非语言交际能力与听力能力之间相关度不高,同时也体现出,目前的CET-4听力测试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语言能力,对非语言交际能力涉及较少。
(三)听力成绩与社会文化能力测试成绩的相关性
皮尔逊r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听力成绩与社会文化测试成绩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但听力成绩与语言交际部分成绩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关系(r=0.57,p<0.05),且听力的短对话、长对话和篇章各部分成绩分别与语言交际部分成绩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关系(r=0.453,p<0.05;r=0.351,p<0.05;r=0.499,p<0.05)。而听力短对话、长对话、篇章各部分的成绩均与非语言交际、英语国家文化知识部分成绩无显著相关。这表明听力成绩与社会文化能力整体相关性较弱,但与其中的语言交际部分关联性较强。这也证实了CET-4的听力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语言能力,而对非语言交际能力和英语国家文化知识考察力度不大。然而,在实际的语言交际过程中,必然伴随非语言交际,如手势、体距、交际规约,以及对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使用。为了更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近年来“CET-4考试中交际文化考点比重也逐年上升”[9],但考试改革仍任重道远。
五、结论及教学启示
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最根本的是要将其纳入整个学校教育的课程体系之中。在这方面,尽管近几年来许多高校做了大量的努力和有益的探索,为非文科专业学生开设了一些相应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但总的教育格局并未改变,一些关键的问题并未解决。我们应立足当前我国非文科专业教育的现实,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对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设置、内容进行整体的研究,进而重构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使人文科学教育真正成为实现总体教育目标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非文科专业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设置的现状及影响
课程体系改革的首要前提,是制订一个突破原有框架的以全面提高非文科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为目的的新的教学计划。新的教学计划要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来安排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和教学过程;要有利于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总教育目标;要以学科大类和学科群为背景建构新的普通基础和工程科学基础课程群,寓人文素质教育于科学教育之中,奠定学生既会做人又会做事的综合素质基础。但是,我们目前的现实状况却不尽人意,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专业设置难以根据社会需要作及时调整,调节周期长。2)现行培养方案中,注重共性教育但缺乏面向全体学生的个性教育,注重继承性教育但缺乏创造性教育,对培养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关注不够,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层次、多规格要求。3)课程结构长期以学科为中心,学科之间相互割裂。例如,专业细化,课程结构单一,学生知识面狭窄,适应能力差;专业学科比例大、基础课比例小,必修课过多、选修课较少,重视显性课程、忽视隐性课程,重视知识传授、轻视学术研究教育等。4)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缺乏融合渗透,学生难以达到知识、能力、人格全面发展。5)教学过程注重接受学习和记忆,缺乏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发现;注重知识的继承,轻视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6)教学方法上注重演绎轻视归纳。由于学生受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局限,因而缺乏挑战自我和创新的主动性。
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和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是:1)树立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信念;2)从多方面认识人类社会传统和制度,激励学生作为社会成员为实现美好生活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施展才能;3)增长人类历史和现代文化知识并不断增强能力,开阔眼界,形成良好的国际视野和环境意识;4)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培养良好的工程伦理道德;5)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学会与人、社会、自然和谐相处,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做到知与行的统一。
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是:1)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要围绕教育目标,做到突出重点、合理分工、功能互补。2)民族性和国际性相结合。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外国文化相互交融,才能促进全人类文化的共同繁荣与发展。3)渐进性与综合性相结合。文化素质教育要循序渐进,要从史入手,到经济、法律、文学、哲学学科,再到人、自然、社会等综合学科。同时,要考虑综合性,一是与专业教育综合,二是开设综合性课程。4)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在量和质的关系上,要在不大幅度增加学时的前提下,实现教育目标,提高教育质量。
三、非文科专业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设计
根据以上课程设置的目标及原则,结合一些工科院校的成功经验,进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可设计以下系列课程。
(1)中国历史与民族文化。通过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自然、外来侵略者斗争的光辉历史,从而促使学生摒弃民族自卑感和历史虚无的思想,重塑民族人文精神,树立奋进图强的民族斗志,激发高度的民族责任感与爱国主义情感。
(2)国际政治与世界文化。旨在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不同的政治文化特征、背景及其现状,对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有一个较完整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各国人民的历史,使他们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具有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正气,使他们了解中国和平崛起的道路和我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
(3)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的问题能用哲学的思想加以分析和解决。学会运用的立场和观点来认识和解决问题,逐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4)价值观与道德观。引导学生正确地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乃至个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树立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形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良好道德风尚。
(5)经济与法律。让学生懂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合格的社会公民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增强市场意识和法制观念,以便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能自觉地运用经济、法律知识来认识社会和创造美好的生活。
(6)文学与艺术。进一步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鉴赏和评价能力,能借助于美术、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能将追求完美的意识渗透到未来的人生。
(7)增设综合性课群。首先,要合理设置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课程群。其次,通过外国教育资源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能在国际化和多元化的社会工作环境下生存的能力,提高对不同文化的鉴别能力和协调各种矛盾的能力。
(8)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覆盖知识应用、专业技能运用、科学研究探索等方面,包括以实验、课程设计、专题研究为代表的教学实践,以现场教学、生产实习、研究和开发、毕业设计为代表的专业实践,以志愿服务、爱心奉献、挂职锻炼、支医支教、考察调研为代表的社会实践等。通过改革实践教学环节、丰富社团活动环节等,提升学生的人格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一课程体系以必修、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三种课型为主体,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15%左右,人文素质学分占总学分的20%左右,每个课程系列包含1~2门核心课程和若干门选修课程,彼此互相呼应,体现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全面要求,符合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基本目标。
四、对非文科专业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设置的几点建议
在非文科专业进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动态的系统工程。在这项系统工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实践。为促进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发展,非文科专业必须加强三项建设。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的敬业精神和综合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既要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师资队伍的建设,也要鼓励非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专业教师加强自身的人文素质修养,以增强其在教学中人格感染的力量。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实践证明,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具有浓厚人文氛围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具有独特的功能和魅力。它可以潜移默化地对青年学生进行熏陶,起到陶冶情操、启迪才智和完善人格的作用,是达到人文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学校应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多方面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增强人文素质的宽广的舞台。
3.加强组织网络建设
在非文科专业进行人文素质教育需要调动全校各方面的力量,组成多渠道、全方位的素质教育网络。这个网络的三条主线是:校党委、院(系)党总支、专业党支部;院行政、教务处,教研室;学生处、团委、学生会。各条线的所有组织都要制订出人文素质教育的计划和实施措施,并建立责任制。另外三条线是: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课程、各种报告会、社会实践;自然科学、知识讲座、各种实习活动;校、(院)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从而使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系列化、活动经常化,形成和谐向上的育人氛围,使人文素质教育形式多样,内容常新,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郭桂英,陈土.工程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与优化[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77~78.
(一)合作式互动
合作是互动的一种形式,当单独的个体或某一群体无法实现某一共同利益或目标时,个体或群体往往会联合起来共同行动。功能主义理论认为,广义的说,所有社会的生活都是以合作为基础。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行业的合作式互动主要表现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行业一起努力,共同为同一目标通力合作而进行的互动,这一目标就是培养高等技术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与行业在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专业设置、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师资培养、实习实训等多方面开展合作式互动。
(二)强制性互动
1.行业人才结构决定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各地高职院校各有地区或者行业背景,尤其是高职院校的专业更是离不开行业支撑。高职院校的专业与各个行业的某一层次的不同专业相对应。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专业结构要突出区域与行业的需求,并具有前瞻性。在进行专业设置于调整前,要做好区域内各行业人才需求结构的预测分析,了解不同行业人才的需求现状和趋势,这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在专业设置时要具体考虑分析职业岗位情况和岗位中可能被其他层次和类型教育所覆盖因素。
2.专业课程结构体系建设以行业标准为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也就是说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和根本出路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岗位(群)的要求为目标。基于行业标准进行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缩小职业教育与行业要求的差距,还能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加其核心就业竞争力。
(三)交换式互动
行业是工商业中的类别,一种行业是由某一类别的工商业中企业所构成。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永恒的目标,企业的这一特质也深刻影响着行业。因此,行业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合作必是建立在以获得最大利润为目的交换的基础上的。对于行业来说,通过与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的互动,可以得到其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这是其参与这一互动的首要动力,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高职院校培养人才质量得到提高,毕业生就业问题得到解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租式互动的本质是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利益交换。
二、结语
在即将上岗做实习老师时,我们是踌躇满志,满怀着希望和憧憬盼望上课的一天,希望自己的实习道路精彩,美丽。可是老话说的好“事与愿违”啊。这一个多月的实习生活,让我们真正的体会到了做老师不容易,做一名好老师就更不容易了。
首先,如何安排好自己的上课内容?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把合适的知识用最有效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去发现学习,探索学习。
在我经过这短短的一个多月里,我通过实践和询问,终于稍微摸索出了几条自己小小的经验。
1.在安排上课内容时,应该严格的按照大纲和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内容不宜太简单也不宜太难。太易则回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一件太简单的事情,也会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老师也不过如此的想法,不利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的形成。但是如果知识太难,又回让学生感到有无比的压力,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所以在上课内容的安排上还是要考虑到多方因素的。
2.在上课内容的组织和编排上,还是要考虑到知识的趣味和乏味性在里面,甚至还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我们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教师在上课时,也要充分考虑到时代的因素,对课堂和知识做出适当的改变。
其次,是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学习?
在这个告诉发展的时代,作为老师,不是把知识“填鸭式”地输送给学生,而是指导学生如何搞好学习,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在知识的海洋中,教师如灯塔如舵手,引导学生如何“扬波击水”,只有这样,学生毕业后才能适应激烈竞争的时代。以下是我在前人的基础上,经过自己的实践,得到的一些方法。
一、用快乐方法把学习的快乐传授给学生
知识是人类的精神财富。读书学习是一种美好的精神享受。身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把这种学习带来的快乐和享受传递给学生.特别是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往往把学习当成一种很无奈、很劳累、很痛苦的事情,所以对于学习不好的学生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就更应该去帮助他们,用快乐的方法把学习的快乐传授给学生。所以作为老师要精通教材,对书本知识进行深加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借助形象有趣的教具,倾注于感情,声情并茂、灵活多样地进行授课,使教书成为有趣的事情。然后把这种乐趣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知识的同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学生就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
二、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适当的赞扬
赞扬是“老师”的“老师”。当活动的结果得到肯定时,人会兴趣更浓、干劲更足,从而越干越好,走上“干得好──得到肯定──干得更好”的良性循环轨道。相反,因为活动而受到责骂或贬低时,则会使人心沮丧,兴趣索然,步入“越干越差、越干越不想干”的恶性循环。教师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和成绩要给予肯定和及时表扬,使学生产生荣誉感。对于落后的学生,教师更要细心挖掘其优点,发挥其长处,经常给以鼓励;对于取得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赞扬。所以,当一个老师在批评学生时,应该多多的考虑一下,是不是真的非要批评他呢,常常要提醒自己多多的给与学生赞扬。
三、帮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了,学习乐趣浓厚了,知识丰富了,视野开阔了,就会产生自己学习愿望,此时学生的学习是盲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及时为学生确定方向,设定目标。目标越具体越清晰,实施越容易,也越容易见成绩,成绩不断累积的总和就是目标的实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学生的学习能力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转折点。
最后,是如何管好一群精力充沛的青春期学生?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其实却是一个最困难的问题。学生的情绪并不再我们的控制范围内。例如当说到如何安排教学内容时,我们老师是有主动权的,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来安排合适的内容。但是,这一群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他们有时连自己都左右不了自己的情绪。作为老师,要管教好他们,确实是一件困难得事情。
我经过了这短短的实习期,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1.用轻松活泼的教学方式教学生们
用轻松活泼的教学方式教学生们,让学生接受你,然后你再教学的过程中,渐渐注入做人的道理和学习的重要性元素。相信没有一个学生能不喜欢一个既好玩近人又善良正直的老师。这样的老师应可以感染到学生们。
2.要作好学生的心理工作
现在青春期学生面临着许多心理问题,诸如:学习压力、人际关系、青春期烦恼、“早恋”、家庭(师生)代沟。所以在如何管教好学生时,也要考虑到这些学生的心理方面。
首先要做到真正的了解学生。教育学生的前提是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就要了解学生的历史、家庭背景和现状。同时,要了解学生就要与学生多接触,多听听学生的心声,只有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知道学生的真正想法。其次,老师要对学生尊重和信任。当老师对学生表达一定的尊重和信任时,学生就会感觉到老师对自己还死很有信心的,无形中促进了学生的积极向上的信心。而如果教师认为学生无可救药、其问题不可解决,在态度上难免有所表露,学生接收到这样的信息,他们对自身的评价也会倾向于消极,失去进步的信心和勇气,进而破罐子破摔。最后,老师在处理问题时,有时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样才能公平公正的处理好问题,做到全面的考虑问题。
第一天“上班”由于自己什么都不会而对汽车这个家伙的内容一无所知店里的主管领导便给我找了个师傅,他是个钣金工,叫马龙,人很和善,让我叫他龙哥就好,龙哥说我什么都不会,所以先学钣金以便对车有个大概的了解。
由于是第一天我的积极性特高,不管龙哥干什么,我都想帮忙,可无奈自己是个菜鸟,干什么都笨手笨脚的,也做错了不少,不过龙哥从不斥责我而是细心的教我,车间里的站一直都开着,所以车间很冷,温度和外面相差无凡,才半天的时间于冻得就麻了,但是一进烤漆房,里面60度的气温马上就让人大汗淋淋,感觉真是冰火两重天,好不容易熬到了午饭,吃过午饭休息一会儿便马上投入工作中了,下午可比上午强多了,不那么笨手笨脚的了,师傅也在空闲时给我讲很多汽车方面的知识。一天的时间很快就结束了,回到家,看到自己一天就把白色的工作服穿成黑色时,不免觉得愧疚,不过心里还是挺美的,一天的时间,我学会了很多认识了各种从前不知为何物的修车工具,对车身框架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
在师傅的教导下,才三天我便可以一个人拆卸车门,给车更换玻璃了,看着第一辆自己修好的车开走心里有着莫大的成就感。
眨眼间一个礼拜的时间就过去了,我从钣金部门换到机修部门,开始学习发动机,变速箱等部件的知识,在这里我认识了李克单、一个同样是军需学院汽车系毕业的师傅,他同样细心的教我,各部件的构成和工作原理,让我这个门外汉也变成半个内行,并且还学会了电脑检测车辆故障。
满载着欣喜我们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为了打响“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活动,加深群众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识,了解社会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反响,为温州创建文明城市做好宣传。我们的队伍在里垟村进行了有关“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问卷调查。
队伍整装待发,开始了我们的问卷行动。在街道上、小巷里,我们将问卷交给司机、妇女、学生,他们都耐心地填写,虽然对“三沿”他们也不是很了解,但是对于树新型农村和创文明城市,他们不仅有较好的认识,而且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要求。当然,并不是都很顺利,我们也有“碰墙壁”的时候。我们也吃了好几个“闭门羹”。但凭着对此次实践活动胜利的决心,大家还是有礼貌地向那些对我们不屑的群众解释宣传我们的活动,甚至耐心的把每道题读给不认识字的人听。热情、冷淡、尴尬、不屑、支持,种种“滋味”都让我们在这问卷调查中品尝了一番。
虽然是在这短短的一天问卷活动里,但给我总的感受是:很累,但完成问卷后又很开心。累,可能是累了点,但收获的东西远远比付出的代价要大,再苦再累也值得。
在这几天调查的过程中我们感受颇多。首先,要勇敢的走出第一步。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但只要你走出第一步了,即使再难的事也会化难为易。就像这次调查一样,只要我们肯抛弃僵硬的表情换来绽开的笑脸,走出第一步,用热情去感染对方,用礼貌去待人,有秩序地去做事,这样也许“难”字就说不出口了,任务也就迅速完成了,迎接你而来的就是胜利的果实。其次,对我们大学生自身也很有帮助,调查这种形式不仅让我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解决和认知能力,更让我们提高了服务的素养和意识,加大了我们与社会的接触面,进一步激发了我们的激情。认识了自我,对生活、对社会有了更深的理解。再者,让我感受到读书固然重要,但是我们大学生毕竟最终还是要走进社会,像问卷调查让我们提前接触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事情理,让我们自己所学的道德伦理也在这次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最后,让我感受到在跟他人接触遭“碰壁”的时候,不能抱怨别人,只有耐心地友好地相处自然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一、专业学习方面
我是一名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大一暑假的时候就在一家广告公司实习,当然那个时候因为大一学的东西都是理论上的,所以实战方面进行的很少,但是也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也体会过了一家广告公司是怎样的一个经营模式,以及那些平面广告的成品的制作过程,当然也初步的学习了专业方面的软件。收获颇多,这也是我坚持大二的时候也一定要出来实习,不要呆在家里荒废时间的原因。
暑期实践是一个可以很好的实现自己能力的平台,我这次所在的顾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一个正在起步的公司,可以跟随着企业一同成长,这可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而我也很珍惜有这样的一个机会,我在这边主要负责的就是公司前期的网络推广以及网站的美工制作,感觉自己已经进入实战了,在课堂上学的很多的东西都进入到了实际操作,包括dm、网络营销、线上线下一体化、企业营销策略等等,当然也包括自己广告专业最基础的photoshop、coreldraw、dreamweaver这几个软件的运用。
首先公司前期的网络推广工作是有点琐碎的,因为公司成立初期,很多消费者对公司的认知度不够,因此在信任度方面也会缺少,所以在刚开始进入市场的初级阶段,很多的工作要做,包括目标市场定位、目标消费者分析等等,那么我所在的公司的目标定位很明确就是一家以绿色保健产品、进口食品、天然药妆系列、绿色有机美颜产品为主要销售产品的专业电子商务公司。公司旗下主打网站品牌——伊康尚品网,主要针对都市白领亚健康状态以及内调外养需求而推出各系列天然产品,公司的运营高层来自于医疗系统,早年是医院临床人士,正因为想改变目前这个市场混乱的局面,立志全力打造中国都市白领专业时尚放心安全的健康品网上商城。所以目标消费者也很明确就是都是白领。
那么根据都市白领的生活习惯,他们都很“潮”。所以紧随着时尚的潮流,他们平时喜欢上网、看资讯、聊天、玩微博,所以根据这些生活习惯我们广告的切入点,也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因此我尝试着在微博、博客里面发一些关于伊康尚品网的资讯,并给他们提供相应的链接,让顾客在选购产品的时候更加的方便快捷,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好像对这种广告有种很深恶痛绝的感觉,所以在微博里的粉丝是越来越少,看得我很揪心,仔细得归纳一下,对于微博而言,可以说是一个新兴的东西,但是它更适合走软推销的路线,而不是合走这种强行的广告路线,因此,我在争得经理的许可下,转换了一种路线。首先就是把里面的标签给转换了一下,把那很深奥的标签比如:b2c之类的转换为时尚等这些很普遍的标签(玩微博的人应该都知道在微博里有这样的一项功能就是可以通过标签来寻找好友,这就像是一张身份证一样的,这样可以拉近与其他网民之间的距离,实现与更多的人的互动),然后就是转变推销的方式从刚开始的硬性推广,转为走“邻家女孩”的路线,就是在网民心中树立一个网上健康专家的的形象,每天通过在里面写一些关于养生、保健之类的日常小知识,这样子更具亲和力,也可以更让人们普遍的接受,那么在消费者心目中“伊康尚品”的品牌形象也就会渐渐的树立。进而让消费者产生对其认同感及信任感。虽然对于像博客、微博推广这些方面是比较草根的做法,但是这样做也是一个很有实用性的方法,可以更加的深入人心。然后除了在博客上宣传以外,对于网络广告其他的方式也在同步运行当中,比如:关键词广告等还有就是一些论坛,贴吧以及发送邮件等等这些方式。
1.课程设置及教材编写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为核心,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教学内容上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应用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以物流业务管理能力和物流机械操作能力为核心去整合、优化课程。把物流职业资格标准中要求的知识技能融入物流专业的教学大纲中。
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知识的储备多少,能力的高低以及教学方法运用的有效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说,建立一支既具备一般的高等学校教师素质,又具备物流管理第一线的骨干教师队伍,是培养物流管理专业操作性人才的前提。因此,对于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教师来说,必须学历和企业经验都具备。这样就要求学校定期选送教师分期、分批到企业去锻炼,以掌握本专业的一些应用技能,完善实践知识。在教学中通过采用具体事例解释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很快地适应工作,从而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二、学校要加强物流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1.建立校内模拟实验室、实训室,满足学生初步学习的需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学习物流技术的信息及管理知识已经是培养现代物流管理人才的关键。在校内建立物流专业模拟实训中心,配备先进的硬件设备以及行业内领先的各种专业软件系统,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系统仿真模拟训练、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操作,注重物流基本作业流程实践,以提高专业技能和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通过以上方式,可以增加学生对物流企业的感性认识,为将来走出校门,迈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建立校外参观、实习基地。俗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如果没有实际操作锻炼,再多的理论知识也只能是“屠龙之技”。所以,为了培养出具备一定操作型、实践型的人才,保证达到预期培养目标,学校可以建立运输企业、仓储配送企业、商贸流通企业、生产制造企业等校外教学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学习期间有机会到相关物流企业顶岗实践,培养学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
三、学校与企业挂钩,建立实践基地,实行校企互动的培养模式
“校企互动”符合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符合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它更强调学校、企业双向互动,充分体现学校、企业的各自优势,也能让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起培养人才的主体责任“。校企互动”可以从企业获得资金、资源支持,及时获得市场信息,有利于学院发展建设和提高办学水平。“校企互动”也符合企业培养人才的内在需要,有利于学校实施人才培养的战略,从而获得符合企业所缺少的人才。在高职物流人才培养中,学校与企业应发展为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伙伴,紧跟市场变化,为其量身定制,打造实用型物流人才的合作模式。“校企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构建。
1.企业入校模式。高职院校提供场地及其他各种服务,将企业引入到学校,建成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相对稳定的生产性实训岗位和教师研发岗位。或将企业的内训机构引入到学院,学院提供场地、设备等方面条件,双方共同打造“捆绑”式培训团队,为企业员工和学院的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实训提供有利条件。
2.企业冠名模式。就是企业对学院承担决策、计划、组织、协调等管理职能,企业通过参与办学来参与学校人才培养。企业冠名班级,开设实验班,学费由企业支付,学生毕业由企业全部接收就业。并可通过设立企业冠名的助学教育基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和德才兼备的教师,同时将企业文化与企业理念传输给学生和教师,扩大企业品牌与无形资产的影响,也能发展一大批企业的潜在合作伙伴和客户群体。
又是一个夏日炎炎,酷暑难耐,知了聒噪的时节,不经意间大一的时光已悄然离去,此时正好通过社会实践来检验一下自己这一年的所学,也来通过在炎热条件下来磨砺自己的韧性,多接触社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改进做好铺垫。
此次我在一家本地化工厂办公楼进行社会实践,借此机会了解一下民营企业员工生存状况以及民营企业第二代接班人的生存状态。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进入实践单位后,虽然我的工作比较轻松,但是通过亲身处在工作岗位上,才体会到了父母为“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艰辛付出,也深刻体会到了父母常教导的脑力与体力劳动的区别。
通过与办公室内叔叔阿姨聊天,我发现虽然他们做着在别人眼里很体面的工作,但经常无厘头的加班、老板的训斥、同事间的勾心斗角、并不是很优越的工资待遇等等,也让他们感到很大的压力,绝大多数人还有自己的副业,譬如为其他公公文,
调查时间:7月12日—7月28日
调查地点:中国信合营业部
调查内容:会计对公业务及储蓄、信用卡、贷款业务等
调查目的:认识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调查意义: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理解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必要
一 银行实习调查内容
大学校园就像一个小社会,入学已经两年了,我们已经渐渐地适应了这个小社会的生活,然而作为大学生,接触社会,适应社会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暑假作为一个很好的接触社会的契机自然不可浪费。于是继“三下乡”社会实践结束后,我于7月12日至7月28日在中国信合营业部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实习。此次实习的目的主要是在于一步了解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宗旨,其次就是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
经过在信合调查实习,我从客观上对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使自己更加充分地理解了理论与实际的关系。我这次实习所涉及到的内容主要是会计业务(对公业务)和储蓄业务,其他一般了解的有信用卡业务,贷款业务。从这些业务上,我对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二 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
在这个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作为国家经济机构核心的金融,无疑应当起到宏观调控的杠杆作用。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是控制局部经济过热,重在调整结构。
长期以来,存贷利差一直是我国银行获取利润的主要手段。而众多银行均简单依靠存贷利差获取利润,所产生的结果必然是追逐热门行业,垒大户等现象的发生。这种银行与企业之间的高度依存关系也加大宏观调控的难度。
银行的发展有赖于整体经济环境的回好,但经济的健康运行并不是依靠银行无原则地放贷就可以完成的。这不仅需要银行通过对宏观调控经济整体形势的研究审慎确定信贷方向,同时也必须对我国目前这种简单的依赖存贷利差,特别是依赖对公业务获取利润的盈利模式加以改变。这种对银行可以形成一个稳定的利润来源,增强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企业,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淡化对公业务,使某些企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信贷资金,提高企业的资金运用水平,防止企业盲目扩张,增强企业的自我积累意识;对政府,可以降低经济调控的难度,避免因为银行与企业 高度依存关系,而造成的在宏观调控政策实验中投鼠忌器现象的发生。
当然,银行调整盈利模式并不是鼓励银行放弃对企业的支持,而是要求银行在强化对自身抗风险能力的同时,将信贷资金真正送到规范运作,效益良好的企业手中。金融的稳定性,才是企业对经济最大的也是最少持续的支持。
三 收获与体会
[关键词] 社会文化 韩语 作用 学生
随着中韩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日益增多,韩国语专业毕业生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国家、政府间的政治外交,还是文化习俗,都直接关系到工作的成败得失。韩语专业毕业生在一般的日常交际中表现尚可,但是在很多正式的场合,如会议、谈判等场合,翻译水平却常常捉襟见肘,错误频出。韩语是独立于母语之外的一门语言,不仅涉及语法体系的不同,而且风俗习惯、思维方式、表达习惯、价值观念也不同,有些学生害怕在韩语的文化中失去自我,难免会产生焦虑的情绪。究其原因,韩语专业学生一是对于语言知识的学习与吸收,二是对于韩国文化的不了解、不熟悉。
一、掌握社会文化对学好韩语的作用探析
韩语专业学生对韩国文化学习具有很高的渴求度及消化能力。在中国,针对韩国文化教育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语言教育一部分的文化教育;另一类是作为单独的文化课,旨在传授文化知识的文化教育。韩语系学生大体上能够在两个科目里接触到韩国文化,一是在“韩国概况”、“韩国文化”这样有针对性的韩国文化课;另一个是在语言课上,特别是通过基础韩国语的课文内容接触到韩国文化。虽然如此,学生们对韩国文化教育的满足度并不是很高。据笔者对在韩留学的国内韩语系学生的观察与访谈,发现他们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对韩国的政治、历史、地理有所了解,但是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文化现象却普遍感到迷惑,待人接物时常常不知应该说什么、怎么说,因为对蕴含着文化信息的词汇缺乏必要的认识,也常常使对话难以为继,因而直接影响了他们与韩国人的交流。由此可见,对中国韩国语专业文化教育现状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需要对文化内容构成的实用性和科学性进行一次深入地探讨。
2009年9月,一次对80名作为交换生来韩留学的中国大学韩语系学生的问卷调查,请依照你认为的重要程度为下面几个项目排序。这几项包括:(1)价值观文化(团体主义/个人主义,讲究面子、长幼尊卑的等级观念,重视血缘、地缘、学缘等);(2)语言文化(各种称呼语、社会习惯用语、敬语/谦语、俗语/惯用语、流行语、禁忌语等);(3)礼节文化(鞠躬行礼、俯首行礼、餐桌礼节、婚丧礼节、招待/访问礼节等);(4)现代生活文化(衣食住行、娱乐、风俗等);(5)艺术体育文化(文学作品、电影电视剧、歌手/演员、韩国人喜欢的运动等);(6)制度文化(政治、经济、历史、教育等)。
最后,从统计结果看,价值文化排在第一位,共有26名学生认为价值文化最重要。礼仪文化排在第二位,共有25名学生认为,礼仪文化的重要性应该排在第二位。有意思的是,礼节文化同时也排在了第三位,也就是说,共有50人认为礼节文化应在学习中排在第一和第二位。第4位和第5位都是生活文化,第6位则是艺术体育文化。从这项调查中可以看出掌握社会文化对学好韩语的作用。
从以上的调查可以看出:第一,学生对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比较深,而且大部分同学把文化教育与培养国际合作精神联系起来,具有积极的学习理念。在文化学习的作用问题上,大多数同学认为可以增强文化间的理解和消除民族矛盾,而且有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文化学习有助于语言水平的提高。
第二,虽然韩国文化教学在基础语言课和专门的文化课上都在进行,但从其对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考虑,大部分同学倾向于在语言课上与语言学习同时进行。但是,对文化知识学习最有帮助的几个选项,选择教材的只有10%,位列最后,说明学生对语言课中的文化学习效果虽然很期待,但同时也认为语言课的文化学习质量并不高,还有待大力改善。
第三,价值文化的学习在学生的心目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这说明,学生们关注形成韩国文化的原因,想探寻韩国人的思考方式,以解释身边出现的各种文化现象。韩国的语言文化和礼节文化分别被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也是有原因的。这两种文化比较特殊,与中国文化的差异比较大,学生们普遍感到陌生;又由于韩国人极为重视的长幼尊卑观念集中体现于语言和礼节之上,因此,这两部分内容对中国学生来说是最难以掌握和运用的。
二、学好韩国社会文化的对策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要求韩语专业学生做到:第一,学生在初级语言阶段就要有文化意识,要避开单纯的语言学习,将重点放在韩中文化的差异点上,使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能够完美结合。第二,在学习中,要求学生注意温故而知新,学语法后要会灵活造句,坚持写日记和十句话的短文练习;多接触韩语歌曲和影视剧,多了解韩国文化和时事新闻;准备好韩语词典,供随时翻阅;进入韩国人交际圈练习口语。第三,价值文化左右着韩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他们一切言行的出发点,因而对它的学习,是理解韩国文化现象的关键;语言文化包括了常见的交际语言和交际功能,诸如招呼、问候、致谢、邀请等从中可学到用于的规范,话题如何选择等,对与韩国人的交往产生直接联系;而遵守韩国礼节和社交习俗,又是成功交往的重要阶梯。学生要注意到这些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真践行。
同时,学校应该做到:第一,韩语系的“韩国概况”、“韩国历史”等课程,虽然能让学生对韩国社会、历史、文化有个系统的了解,但是其最大的缺点就是无法与语言教学相结合。因此,学校应把价值观、道德观、思考方式、民族心理等在韩国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深层次的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学生也不能忽略文化方面的学习。第二,了解中国学生对韩国文化学习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并了解他们对学校文化学习的满意度以及对韩国文化的需求度;并从中找出问题、分析问题,以期为今后中国的韩国文化教育提供一些参考资料。第三,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将一些原版磁带播放给学生听,而且也会利用课余时间向学生介绍韩国的风俗、最新动态等等,这些对于学生的学习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要注意的是,韩国人在称呼、对话别注重对话者的身份,与年长、身份尊贵和比自己大的人对话时,一定要用“敬语”,对自己的称呼在不同的对象面前也完全不同。这一点与英语中的“I”、“YOU”简单的称呼有天壤之别,如果不注意的话,参加韩语考试会被扣分。
因此,学生自身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语言的学习,同时,学校通过韩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文化能力,借此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金重燮.以外国人为中心的韩国文化教育研究的现状和课题.双重语言学,2005,(27).
我是一名应届毕业生,即将步入社会了,社会这个词对我来说似乎不是很熟悉,有时听了还会觉得身不由己。唯有经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证明社会的一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要我付出了努力,没有什么事情是会做不到的。而且我相信自己行的,我也证明给社会看我是不一般的。
我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就是很优秀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首先是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其次是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自己的自学能力。所有的知识都是靠日积月累得来的,大学就是自学能力得到提高的一个过程。再有就是懂得了运用学习方法同时注重独立思考。要想学好只埋头苦学是不行的,要学会“方法”,做事情的方法。古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来这里的目的就是要学会“渔”,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换了好多种方法,做什么都勤于思考,遇有不懂的地方能勤于请教。 在生活上,我渐渐地可以独立自主了,对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就会独立解决。为人处世难,大学也教会了我怎样去待人善物,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一个能融入这个社会的有新人。
在社会能力上,我用课外时间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绝对服从领导的安排和指示。组织性,纪律性强,会很努力的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工作。不管是过去的四年,将来的四年或者是十几年,我都会继续努力,不断的充实自己。
即将踏入社会的我,除了理论知识之处,经验与阅历还很不足,更多的还需要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正所谓人们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对于每一个从业者来来说是一件十分重褀的事,我们更该学习世界先进技术,才不会成为新时代的落伍者。
我相信机遇定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正如是“千里马”定会有伯乐发现一样,我也深信自己能胜任新时代的岗位要求。
关键词:社会保障;竞争优势;就业难;措施
一、社会保障专业的特点和目前的发展状况
(一)社会保障专业的特点
社会保障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都比较强的专业,并且具有知识性、政策性、应用性相结合的特点。该专业要求学生要系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通晓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基本理论专业技能,具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调查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除此,该专业学生还要具备较强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操作。社会保障专业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比,有其类似之处,但又比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更为宽泛。
(二)社会保障专业目前的发展状况
1998年,教育部确定设立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近十年以来,我国已经基本建成了比较完备的社会保障专业学科体系。目前,全国大约有80多所本科院校开设了社会保障专业。尽管社会大环境给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机遇,但从专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发展中仍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二、社会保障专业的就业方向与就业现状
(一)社会保障专业的就业方向
社会保障专业主要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型人才。该专业本科的教育重在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将来能够在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等各类组织中从事人事与社会保障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由于社会保障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都比较强的专业。因此,该专业培养出的学生将来能够在政府机关、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社区、保险公司、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
社会保障专业由于其自身的广泛性,市场适应性强等特点决定了该专业的学生有很大的就业空间。该专业毕业生的去向大体分为三类:一是进入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二是进入劳动和社会保障政府部门,成为各级政府公务员。三是进入企事业单位人事部门或人力资源部门从事具体业务工作。后两类的具体就业方向有:各级政府行政部门、党政机关、工会系统等,政策研究部门,民政部门,人才流动中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司法部门,社会团体、社区中劳动与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等有关机构,劳动仲裁机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保险公司、律师事务所等。
(二)社会保障专业目前的就业状况
由于社会保障专业属于文科性专业,而文科类毕业生相对理工科类毕业生来说,其就业面就要窄得多,就业机会也就难得多。因此,总体说来,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就业状况不是很乐观。尤其在我国公务员制度不断改革的今天,由于对其需求量的不大以及竞争程度的激烈,该专业毕业生能够进入政府相关部门的比例很小,大部分毕业生将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社会保障相关的工作或其他管理性工作等。
三、社会保障专业的竞争优势
在国外,社会保障方面的专业人才在社会中发挥了重要角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比利时政府中,60%的公务员在搞劳动和社会保障,而全国最忙碌的也是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律师。
然而在我国,就目前发展来看,社会保障体系还十分不完善,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储备不足,尤其是熟练掌握社保知识的专业性人才更是甚少,因此,这方面人才的缺口较大。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对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日增加。所以,未来几年社会保障专业将会是一个很有潜力的专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社会保障人才的社会潜在需求量很大。政府和各类社会组织、非政府组织需要大量懂社保知识的专业人才从事社会保障工作,这类专业性人才在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也有很大的需求空间。目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除了负责招聘、培训、绩效、薪酬等管理工作外,还要负责劳动关系管理,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法律文件,同时按照国家和地方的规定为所有在职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费用,这些工作都需要懂社保知识的专业性人才来完成。除此,一些金融机构也对这方面人才有需求,因为这些金融机构在做投资决策时也需要劳动保障人才的参与。所以说目前我国从事专业化的社会保障人才的缺口还很大。
第二,由于社会保障工作的专业性十分强,这就把社保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区别开来。很多工作只有在熟练掌握社保知识的学生手中才能准确高效的完成。正如前所述,社会保障专业是一个十分宽泛的专业,它涉及到的知识包括劳动经济、劳动保障法律、社会保险、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所以说很多实际中的工作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做的,必须由经过专门系统学习和业务培训的专业人士来胜任此工作。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人才的缺口很大,与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长远目标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这种不完善的状态为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和较好的就业机会。所以说,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相对其他文科性专业的学生有很大的竞争优势。
四、社会保障专业就业难的原因
(一)当前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由于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不完善,从事社会保障各项工作的人员队伍参差不齐,以及很多中小型企业中没有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部门,这些企业中的招聘、培训、绩效、薪酬等管理工作以及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为在职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工作都有一些非专业性人员来做,从而导致了工作的低效率。但现实条件又不允许这些企业马上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因为要考虑到很多相关因素。因此,这些不足还有待我国社保制度的进一步统一化,制度化和完善化。
(二)人才的供给远远大于需求
由于近几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所带来的需求关系的变化使大学生在择业时的谈判地位急剧下降,这不仅表现在收入水平的下降,还表现在就业单位提出许多不合理的要求,这也严重妨碍了大学生的就业。根本说来,这种扩招没有面向市场的需求,没有以市场的就业行情为参考而及时调整招生规模和培养方向,这就导致了人才的供给远远大于市场的需求。
(三)学生的价值判断盲目
当下,很多学生的攀比与求高心理十分强烈。这种不能给自己合理定位而产生高期望值的盲目求高心理,往往使自己与很多用人单位失之交臂。
(四)学校在实践环节的重视度不够
在很多高校的社会保障教学过程中,没有把实践环节的教学摆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来,这种现象势必造成学生在实习方面收效甚微,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差。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种学生自身能力的不足与企业高要求的脱节最终影响了企业对此类学生的聘用。
(五)人事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然有较强的计划体制色彩,使不少缺位以待的用人单位受到限制。据调查,不少中小型私营股份企业急需高素质的大学水平的管理人员,但却因为企业自身没有申报用人指标的途径,不能解决大学生的派遣、落户口、接档案等问题而招不到人,这也导致一些大学生担心自己的身份丧失而对其望而却步。
五、促进社会保障专业就业的几项措施
(一)关于学生自身方面
针对学生的价值判断盲目问题,需要学生认识到社会就业的整体趋势,自觉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其次,大学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做人”的素质。有些大学生意识落后,只重视对学校所安排课程的学习,不注重对自己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造成毕业时高分低能,不能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既懂专业知识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因此,大学生不但要掌握必要的书本知识,还要重视对自己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关于学校方面
1、首先,学校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做到整体优化,重视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专业应变能力。其次,学校要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不断补充学科前沿知识,用先进的知识理念充实课堂教学,改变教师教学中理论脱离实际的状况,并且积极主动地参与企业的课题研究。
2、学校要切实重视与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建立畅通的就业实习渠道,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学校要多组织学生参与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调查等工作,并且推荐学生到相关部门进行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
3、学校应及时了解用人单位的具体用人需求特点以及历届毕业生的工作表现反馈情况,掌握第一手市场需求和反馈信息,调查目标市场的需求特点,即用人单位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人才应具有哪些知识和能力,了解市场对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并把以上相关信息传达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定位自己。
4、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的专门实验室,让学生模拟操作,开展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方面的实训操作,以提高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社会保障工作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三)关于国家体制方面
首先,针对目前一些制度的不合理性,国家应尽可能地做些循序渐进地调整,对某些部门进行内部改革,重组或调整,引进并学习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和制度,从而使中国的社保制度不断走向完善化。其次,针对当今劳动市场这种供大于求的现象,国家应出台一些相关优惠政策来积极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除此,政府要协助高校与用人单位根据就业需要设置专业招生人数,以满足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总之,国家要下大力气,把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
六、结论
综上所述,只有在政府政策疏引、学校教育培养结构调整、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正确定位等综合引导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才能够得到解决。
但是,解决社保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长期的问题,需要政府、学校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大学生要在政府、学校的帮助下,转变就业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自觉深入社会企事业单位中参加实习性劳动,在社会实践中接受实际环境和岗位技术的要求,不断对自己进行挑战和考验,争取早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尹铁岩.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11).
2、刘亚玲.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思考[D].贵州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2007.
3、张松山.现代大学理念与人文素质教育[J].
4、陈岩松.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8(8).
xx年暑假期间,在校团委的号召下,为社会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为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加深自己对社会的了解,我在河南省人防建设监理公司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暑期社会实践实习。实习目的是为了提前近距离接触一下自己的专业,在以后学习中有更大的动力。
实践过程
xx年7月26日,我来到监理公司所监理的工地——郑开森林半岛四期工地,随即跟随驻工地监理工程师展开了工作。我们所监理的工地是郑开森林半岛8#、9#人防地库,基坑面积总和约为16000平方米,分别由中建七局和开封人防建设公司承建。
由于才刚上完大一,所学知识很少,所以来到工地就抱定主动学习的态度。第一天上班,刚好赶上9#地库的47#楼底板进行混凝土浇筑前的验筋工作,在跟着质监站的检验人员在钢筋上边踩了将近一个上午后,从基坑爬上了地面,顿时感觉脚底板很疼很疼,衣服也基本湿完了。但想到刚刚学到的人防墙体钢筋绑扎的基本要求、钩筋安放的要求等一系列新鲜知识,心里不禁还是有一些兴奋的。
我被安排住在中建七局的项目部宿舍,每天六点准时起床,然后吃饭、打扫办公室卫生,之后开始跟同事一起去工地巡视,开始一天的工作。我们的日常工作主要就是对8#、9#地库的人防部分的建设进行全面监理。比如核对施工方所使用钢筋是否合格,所绑扎的梁和墙有没有按图施工,钢筋的型号、数量是否正确等。整天和钢筋打交道,刚开始还感觉比较新奇,慢慢的就感觉到了无聊,但想到自己的诺言,便学着从这枯燥的工作中寻找快乐。
前半个多月整个工地基本都是高温天气,但由于工程在挖基坑的工程中多次出现塌方,导致工期严重滞后,所以施工方一直在加班加点。不但白天要在炎炎烈日下工作,当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我们晚上还要进行旁站监督,并记下前后两辆混凝土运送车辆的间隔时间。对于我们发现的问题,我们一般都现场监督施工方进行整改,对于在甲方和质监站检查中查出来的问题,我们一般都要以监理通知单的书面形式要求施工方整改,并在整改的最后期限进行复查,以确保工程质量。在白天工作一天后,晚上我们还要写监理日志,对这一天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记录,对第二天所要检查的区域先熟悉一下图纸,另外还要整理工程各个阶段组要交给监理方的资料。在忙完一天的工作之后,虽然累,但心里有种充实的感觉,便安然入睡迎接新的一天,新的挑战。
实践心得
这次实践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有如下几点:
一、从办公室里学会待人要真诚
踏进办公室,只见几个陌生的脸孔。我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从那天起,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见到他们都要微笑的说声“早晨”或“早上好”,那是我心底真诚的问候。我总觉得,经常有一些细微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略,比如轻轻的一声问候,但它却表达了对同事对朋友的关怀,也让他人感觉到被重视与被关心。仅仅几天的时间,我就和同事们打成一片。我想,应该是我的真诚,换取了同事的信任。他们把我当朋友,也愿意把工作分配给我。
二、在检查过程中学会要注意沟通方式
有时候当发现一个问题要求施工方改正时,但我们一般都是通过商讨的方式,充分听取他们这样做的缘由,然后再找出错误的地方。这样的沟通方式不但更容易让他们接受,也让我们了解到图纸与实际施工差别。
三、在想要放弃的时候保持热情和耐心
不管在哪个行业,热情和耐心都是不可或缺的。热情让我们对工作充满激情,愿意为共同的目标奋斗;耐心又让我们细致的对待工作,力求做好每个细节,精益求精。激情与耐心互补促进,才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工作才一能做到最好。
五、在学习知识时学会要主动出击很多不会的东西都要主动去问,不管是总工、甲方监理还是施工人员,他们都很热情,交给我很多工程方面的知识,因此只要勤问、勤学、勤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六、在施工现场学会要讲究条理。这么庞大的工程如果不按一定条理来进行,一定是乱的一锅粥。比如工人要各司其职、比如施工材料要合理摆放、比如施工顺序要科学合理等。想来混凝土浇筑的过程还是挺有寓意的:连续浇筑就是让我们做事坚持到底,按照一个方向浇筑就是告诉我们要兼顾全局,浇筑后的养护就是告诉我们做事要善始善终。
一回到家,我就张罗着去外婆家,外婆是村里的妇女主任,满忙的,我假期正好过去帮她一点。到外婆家的第二天,外婆就带我去了村里最困难的人家。起初去时,我是抱着玩玩的心态的。但是当我看到她家的情况时,我的内心有了极大的触动。破瓦房,漏风的门窗,头发花白的老人一个人坐在门口,很是孤单。老人看到我跟外婆来看她,忙起身,脸上满是笑容,那种笑容让我感到心不时有一种说不出的痛,我很想让老奶奶一直这样快乐。在接下来的几天,我一有空就陪外婆一起去老奶奶家帮忙,我不会干什么事,只能帮老奶奶扫扫地,洗洗碗,但更多的是陪老奶奶讲讲话,每当这时,老奶奶就特别开心,她向我讲了她许多的人生经历,我都饶有兴趣的听着,而我也向她讲了外面的世界,在相互的交流中,我学到了许多东西,那些日子我感到非常充实。很快临近新年了,我和外婆一起去了镇上帮老奶奶买了些年货,还给她买了件新衣服,老奶奶接过东西时,嘴里不停道着谢,转身时,我流下了泪。这次实践我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虽然我个人能力有限,但我以后会尽力做一些有益于别人的事。
寒假中还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满深的。临近开学了,我到母校去探访原来的老师,班主任让我帮他代两节数学课,我一口答应了,原来在初中时我就帮他代过课。在上课前,我先在办公室对将要讲的内容进行了一下了解,而后,我踏进了教室,数学老师像初中时一样,坐在教室的最后,静静地看着我。起先走上讲台我还是有些害怕的,说话声音低低的,但数学老师不断用眼神鼓励我,我的信心得到了很大的增强,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的课讲得越来越顺,看到同学们都点头示懂,我有了很大的成就感。一节课上完了,数学老师给予了我很大的肯定,我感到自己在一步步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这个假期我过得很充实,我相信以后的假期我会不断充实自己,我会一步步成长,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活得精彩,活得充实!
拓张阅读
旅游专业大学生寒假政府办社会实践报告
我是个大一的学生,刚踏入象牙塔的第一个寒假,也许是因为甲流的原因吧,我们放假很早,一月13日考完最后一科就无所事事了,经过小叔介绍我去了北京大兴区某镇的镇政府做社会实践。虽然我学习的专业是旅游管理,和镇政府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我只是抱着熟悉社会和了解如何做好工作为目的去的。没有一定要所学所用,因此在工作中也表现得充满了积极主动,对所有交给我的工作都充满了好奇心。
1月15日我“上班”的第一个工作是到各村核对外出流动党员名单,登记已**党员的资料,为还没**的外出党员办理流动证。我的第二个工作是整理得到的资料,将资料输入电脑。
在各村领导与大学生村官的配合帮助下,我的工作还算很顺利。在办理流动证这一块上,我需要打电话给各个外出党员,为他们讲明情况,说情**需要的相关手续。这些都需要体现出非常好的交流技能和理解沟通能力。将整理的资料输入虽说是很简单的一件事,但却马虎不得。一定要认真负责。
“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这次实践后我才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除了计算机操作外,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很少。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事情都不懂,幸好有各领导与各驻村大学生村官的耐心帮助,让我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掌握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就是使我在待人接物,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