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合同管理重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现代合同管理;信息化管理;培训机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5099
1现代合同管理的现状
11缺乏对现代合同管理的正确认识
目前部分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没有正确的认识现代合同管理,这是造成企业中没有良好的实施现代合同管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多数企业管理人员认为进行合同管理工作不重要,是对精力、时间的浪费。对现代合同管理的重要性也没有足够的认识,导致在进行企业内部控制的时候忽视了合同管理工作,从而阻碍了现代合同管理在企业中的顺利实施。
12缺乏监督管理现代合同管理的动力
合同管理除了需要企业对其进行监督管理之外,还需要合同中相关利益方共同履行合同中的相关义务,若是其中一方不进行监督管理,那么就会影响合同管理的效果。而且合同双方的当事人若是也不愿对其进行监管,即便是采取了某些措施,管理行为也大多是流于表面形式,真正落实的很少。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管理人员对合同管理没有制定严格的制度,对自身和员工的行为缺少约束力。而从员工的角度来看,对合同管理的淡漠态度,也造成了合同管理的监管不力。因此急需完善的现代合同管理制度推动企业的发展。
13缺乏独立管理现代合同管理的部门机构
在企业中实行合同管理的过程中,往往将合同管理的监管工作与其他工作合并在一起,缺少管理部门的独立性,从而导致在制定合同管理制度的时候制定者会受到其他部门管理制度的影响,而且在合同管理实际开展,有很多企业实施的目的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合同管理部门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力。例如,在部分企业中,领导发挥决策权的时候也兼具制定企业管理制度的职责,同时也要遵守制度,在合同管理中就很容易出现职责不明,管理不到位的现象。
14缺乏现代合同管理模式的创新
在现代企业合同管理过程中,往往将其规划为法律事务,并设置法务部进行合同管理,这是目前合同管理的主要模式。虽然这种合同管理模式可以为合同管理提供法律层面上的保障,但是却存在极大的弊端,在合同管理时,管理人员过于注重合同内容中潜在的法律风险,忽视了合同管理的其他方面。而且在企业发展中,也缺少对合同管理模式的创新,在延续使用已有的合同管理模式时,就会为企业的健康发展造成阻碍。
2现代合同管理的重点
21现代合同管理事前阶段的重点
在现代合同管理的事前阶段,主要是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为企业签订合同做好基础的信息收集工作。包括详细了解签订合同的合作双方的基本信息资料,防止签订双方中出现虚假信息,造成双方合作的失败。因此在这一阶段合同管理的重点就是资料,需要保证合同管理资料的齐全、完整、真实,从而促进合同的签订,为合同的顺利发展、有序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22现代合同管理事中阶段的重点
现代合同管理事中阶段的重点是汇报登记制度,在合同签订之后,签署机构应当及时地向相关规定部门进行汇报,如采购业务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等,以便相关部门对合同内容及时地了解,并根据合同内容开展相关的工作,确保合同的有序开展。另外,合同管理人员还需要在相关的台账上登记合同的有关内容,便于合同管理部门及时地对其进行检查和监督。
23现代合同管理事后阶段的重点
合同管理的最后阶段就是事后阶段,统计报表制度是这一阶段合同管理的重点。通过报表的形式对合同实施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处理情况、合同的解除问题、变更问题等进行定期的汇总、统计,然后相关管理人员再根据报表做出进一步的分析,从而上交给相关领导部门,发挥出合同管理的价值,为企业管理人员的正确决策提供参考。
3现代合同管理的新举措
31引进信息化管理方法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引入信息化管理方法,建立了信息化管理系统。企业在实施合同管理时,可以将其作为已有信息系统的一个新的模块,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来管理合同,这样可以节约合同管理的成本,同时也可以提高合同管理的效率。使用信息化合同管理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避免人员管理中出现的舞弊、失误等现象,也有利于提高合同的安全性。使用信息化管理方法,主要是信息系统对相关人员进行授权,得到授权的管理人员可对合同管理的相关信息进行操作,而其他人则不可以,可以避免丢失合同内容的现象发生,而且在操作的过程中,信息系统会保留操作痕迹,如果合同管理中出现问题,则可以通过操作痕迹找出相应的责任人,保证了发生合同管理问题时有人负责,同时也可以实现良好的监督效果,提高合同管理质量。
32完善管理机制
企业的有序运营离不开完善的合同管理机制,而且合同管理工作若是有制度上的保障便于其发挥良好的管理效果。在合同管理机制完善时,需要注重软制度和硬制度的制定。软制度是指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在实施合同管理时,只有根据员工实际需求实施,设计出符合其要求的制度,让员工自觉地遵守制度,有助于获得良好的合同管理效果。硬制度是指合同管理规章制度应当严明,在落实合同管理制度的时候不能在只是表面上的说说而已,应当落到实处,一旦出现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就对其做出相应的处罚,保证合同管理制度的有效性。
33构建培训机制
现代合同管理实施效果较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企业相关管理人员的认识不足造成的,因此企业在现代合同管理时,应当建立相应的培训机制,定期地对合同管理人员进行合同管理知识培训,加强其对合同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并在培训之后对员工的培训结果进行考核,保证合同管理的有效实施。另外,还要对合同管理进行信息化管理方法的培训,提高培训人员对信息技术的操作,促进合同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34创新合同管理模式
在实施合同管理时还应当结合企业的发展实际情况创新合同管理模式,所谓现代企业来说主要的特征就是点多面广,应当改变传统法务部门管理合同的模式,采取分层管理的模式。由企业法务部门统一管理合同的签订等基础事务,然后由企业各个业务部门管理合同的实施、变更等具体的事务,从而保证合同管理的有序开展。
4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现代合同管理的重点和新举措的深入研究,从中可以了解到目前企业在实施合同管理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使得合同管理的作用没有充分的发挥出现,因此需要了解合同管理的重点,采取有效的合同管理措施,推动合同管理在企业的顺利实施,促进企业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仙《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旅游企业员工招聘与解聘管理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0
关键词:现代企业;措施;合同管理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02
一、现阶段合同管理介绍和现状述评
1.合同管理介绍
现代企业之间的合作主要是通过合同形式进行的,一个企业的经营成败和合同及合同管理有密切关系。因此合同管理成为企业之间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的核心内容之一。合同管理对于企业之间顺利的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保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也有重要作用,因此合同管理不仅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而且一直是理论界讨论的热点。企业之间的合作产生问题,企业贪污受贿严重,企业倒闭,运营产生问题都应该从合同管理上找到相关起因。无论是表现良好的企业还是绩效很差的企业都应该时时刻刻注意合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维持企业的良好发展。合同管理工作应在遵守法律的基础上,对合同进行“全方位”管理和“全过程”管理。
合同管理强调的是一种行为结果,其过程大体包括以下因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这五个方面构成了合同管理的全部主体。例如,内部环境是合同管理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单位文化等。风险评估则包括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信息与沟通是合同管理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在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内部、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从而实现企业之间的有效合作和运行。
2.合同管理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状况
现阶段理论界对合同管理的研究还刻意追求西方理论界的研究成果,很多制度规范的实施仅仅刻意的去模仿西方的合同管理的行为准则制定和实施,因此其结果总是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对西方合同管理的研究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没有深层次的研究合同管理在西方的使用范围和产生起源。合同管理涉及到很深层次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的研究合同管理,应该从其法律文化因素追求。其次,中国情境也具有与西方国家不同的国情和特点,所以会造成水土不服的现象。
二、合同管理的重点以及我国现阶段合同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1.合同管理的重点
提及合同管理的重点,可以从合同管理进展的三个阶段分别来讨论合同管理的重点,由于合同管理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合同管理阶段,那么在事前阶段,通过合同的准备,了解签订合作对方的信息、资料是合同管理的重点所在,唯有如此,才能够保证合同管理的有序进行。对于事中的合同管理阶段,其重点必须侧重于汇报登记制度。采购机构签订合同后,应按规定向有关需求部门、财务部门和采购业务管理部门汇报;合同管理员则将合同的有关内容登记到相关的台账上,以便监督检查。最后事后的合同管理阶段,其重点是统计报表制度。将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及发生纠纷的处理等项情况以报表的形式定期进行统计汇总,并进行分析和上报。
2.我国现阶段合同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很多企业产生很多违反法律的案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暴露了合同管理过程还存在很多问题,揭示了合同管理在不同的进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严重问题。
首先,合同管理缺乏监督管理的动力。合同管理顾名思义,既是对企业自身进行监督管理,也需要合同双方共同履行义务,因此这个合同管理过程存在很多的阻力,没有任何个人或单位倾向对自身进行监督管理,也不愿意对合同双方当事人进行监督管理。即使采取了某种措施监督和管理,很多时候这些行为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很少将这些措施落到实处。一方面,企业管理人员不愿意制定一系列的合同管理控制制度,来约束自身和员工的行为。另一方面,员工也淡漠合同管理的因素,认为合同管理没有什么实际价值,但是为了企业长期持续的健康发展,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不可或缺。
其次,合同管理监督管理部门和运行部门独立性较差。合同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另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就是:合同管理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独立性。很多合同管理制度的制定者也是受影响对象,因此让这些管理人员或者领导自己监督自己,很显然这个过程本身存在很多矛盾和阻力。很多情况下,合同管理的实施过程本质上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才实行的。例如,对于一些企业或者其他组织来讲,很多时候领导执行决策,及时制度的制定者,又是制度的遵守者。而对于大型组织,大型企业也是如此,因此为了实现独立性,可以寻求外部监督评价人员进行合同管理。
最后,合同管理过程缺乏具体的制度流程指引和和规范,使合同管理工作的开展表现为职责分工不明确,工作方向不清楚,相关部门互相扯皮现象。
三、现代企业合同管理的相关措施
1.现代企业合同管理模式
选择合适的合同管理模式是现代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的关键问题。合同管理是一项综合管理工作,对于现时代和新环境的企业来讲,点多面广的特点尤为突出,合同管理的模式宜采取企业法务部门统一管理和各业务部门、各子公司分口管理的模式。
2.完善合同管理的管理机制
良好的合同管理规范制度是一个企业有序运营的根本保证。不仅对于企业如此,对于任何社会单位的有序运行也是如此。如果有健全的管理制度,那么合同管理必然会收到良好的结果。合同管理的规范制度包括两个方面:“软”因素和“硬”因素。软的方面强调合同管理必须以人为中心,在合同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切实考虑到员工的实际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硬的方面要求合同管理必须有严明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制定不能单单的表现在纸面上或者口头上,必须将这些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无论是员工还是领导违反了规章制度,都要受到相应处罚,那么在这种条件下合同管理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3.加强合同管理的人才培训
为了提高合同管理水平,具有专业合同管理背景的人才不可或缺,因此制定积极的合同管理人员培养方案,加强对合同管理工作人员的培养和训练。通过给予合同管理的员工更多的培训机会以增加其技能。一方面企业应加强合同管理人员的合同管理理论功底,只有如此,才能够熟知企业合同管理的相关理论。另一方面,加强员工对合同管理的了解,给予员工更多的机会调查合作企业的特点,发现一些行业机遇,详细了解合同双方的环境和信息资料。加强对合同管理新技术的使用人员安全意识低。人是企业核心的资源,没有相应的人才,任何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只能是流于形式,企业合同管理也只能是空谈。人才是根本,目前大多数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既善于经营管理、又懂现代信息技术,还具有先进合同管理理念的复合型人才。
4.推进企业合同管理信息化
加强对企业信息系统的投资,推进企业合同管理信息化,一方面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同时也能减少企业的生产和运营成本。另一方面,能够减少企业合同管理对工作人员的需求,减轻了合同管理工作人员的压力。并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合同管理工作流程的安全系数。
四、总结
通过对合同管理过程的详细描述,发现合同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合同管理缺乏监督管理的动力,合同管理监管人员观念落后和合同管理监督管理部门和运行部门独立性较差,合同管理过程缺乏具体的制度流程规范。为了提高合同管理,维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很多改进措施,例如,选择合适的合同管理模式,完善合同管理的管理机制,推进企业合同管理信息化。合同管理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只有切实制定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使用现代科学的合同管理方法,现代企业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魏玉娟.关于合同管理运行有效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0(08).
【关键词】合同管理;控制流程
1.合同主体的识别
目前的施工市场比较混乱,有的施工单位没有资质借用资质,有的低资质借用高资质,还有的私自转包、分包给低资质甚至无资质单位。应当说,建设领域较为普遍地存在建设工程合同主体与合同执行主体不一致,即建设领域中的挂靠、转包、违法分包等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规定:禁止施工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承包工程,禁止其他单位使用本单位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接工程。施工单位为规避这一法律规定,采取无施工资质或低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利用挂靠高施工资质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承接施工任务,以至当前建设领域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即:一级施工队伍中标,二级施工队伍签合同,三级施工队伍甚至无等级施工队伍施工。由于挂靠方式的出现,合同签订单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但实际承建单位却不具备相应的施工资质及完成建设任务的能力。于是建设过程中,建设工程纠纷增多,国家建设项目遭到一定的损失。
为了避免上述风险的发生,公司必须高度重视参加投标单位的考察工作,对其身份、资格、能力进行认真审查确认。合同主体的审查是合同审查中首先要确认的问题,合同当事人的身份和资格是直接关系到合同是否有效、能否履行的先决条件。就施工合同主体资格审查而言,公司在签约前应首先对施工方资信等重大事宜进行细致调查,才能从源头控制。
2.合同的签订
2.1签约准备阶段
签约准备阶段是全部合同工作的基础,加强这一阶段的调查工作对风险控制和合同管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2签约协商阶段
协商是就未来将要订阅的合同的主要条款交换意见,达成合同的过程,这一过程在合同法上称为要约和承诺。在建设施工合同签订中一般表现为招标、投标和中标。在协商过程中,一定要把自己的意思准确全面的表达出来。并对对方的意思表示进行认真分析。根据《合同法》、《招标投标法》的规定,在招标投标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招标文件在性质上属于要约邀请,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它的内容对后续的中标签约和施工影响很大,必须予以重视。要注意分析招标文件中给定的项目性质、技术要求、工程相关条件以及给定的主要合同条款,对其超出自身条件和可能导致违法违规的要特别注意,应在标书中对其进行适当处理。
投标文件是非常关键的,除为中标服务以外,它还是签约过程的要约,对合同的影响极大。
2.3合同条款确定阶段
建筑施工合同是法定书面合同,必须注意运用妥善的词句将协商座谈过程中的条款用书面形式确定下来。在确定条款时应注意以下问题:格式合同文本的全面性完整性。建设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施工合同约定条文不能过于简单。过于简单的合同文本意味着不确定性的增加。公司审查合同时应就合同内容是否完整、全面,风险分担是否合理等进行全面审查。尽量避免看似省事的合同条款,应当努力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将所能预计到的一切情况均在合同中加以约定。现实中的建设方或建设方所在地主管部门印制的合同文本,往往不能注意到具体工程事项的特点,规定死板,过于原则化,经常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合同法》对格式条款作了明确限制,应高度注意对合同必须逐条认真审核,添加自己认为应该规定的条款。一般应注意添加:项目履行中各方明示代表外的其他人的行为效力;工程功效下降的计算方式及损失赔偿范围;工程停建、缓建,中间停工时的退场、现场保护、工程移交、结算方法和损失赔偿范围;工程进度款拖欠情况下的工期处理;工程中间交验或建设单位提前使用工程部分的保修问题;合同外工程量的计价原则和签订程序;建设单位原因造成工程竣工验收延期情况下的工程结算程序和法律责任;工程尾款的回收办法和保证措施,等等。
2.4合同审定签字阶段
这是合同签订的最后阶段,建设工程合同关系虽经承诺,但一般需要经过签字盖章才能正式生效。所以,这一阶段一定要对合同做最后把关。首先,要对前述阶段进行审核,检查是否存在疏漏,及时解决问题;其次签约过程中前述阶段一般由专门人员具体承做,往往不能综合企业和工程全局,所以,企业负责人员一定要在这一阶段对合同进行通读,从全局和整体出发,对合同条文进行审查。
3.合同的履行
加强合同履行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是公司对施工合同的签订和实施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和管理。工程施工阶段合同管理的目标是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
实施有效的合同实施控制。为了保证工程项目施工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保证正确地履行合同,就必须对工程项目实施进行严格的合同控制。
建立合同实施保证体系。设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和人员。合同管理的任务必须由一定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来完成,要提高合同管理水平,必须使合同工作专门化和专业化。
合同履行分析,落实合同管理责任。建设单位在合同实施过程中的基本目标就是圆满地完成合同规定的任务。在合同具体实施单位和分承包商的具体工程活动中,必须熟悉合同规定,明确自己的责任,用合同指导工程实施的工作。
建立合同管理工作程序。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合同管理的日常事务工作千头万绪,极易引起管理的混乱。为了避免混乱现象,使合同管理工作有序、有效进行,必须建立合同工作程序,规范合同管理工作。
建立报告和行文制度。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建立严格的报告和行文制度,尤其是涉及承包商与业主、监理工程师、分包商之间的有关问题都应以书面形式作为最终依据。这是合同法规定,也是工程管理的需要。
建立文档管理系统。在工程合同管理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大量的资料,另一方面产生大量的资料。因此,建立合同文档系统,科学、系统地整理和保存工程施工中各有关事件和活动的一切资料就非常重要。
实施有效的合同监督。合同责任是通过具体的实施工作完成的。合同监督可以保证合同实施,按合同结果进行。合同监督可以分为:
(1)对施工单位、监理工程师进行合同监督。
(2)对其他协作方的监督。
(3)现场监督各工程小组、项目小组或分包商的工作。
(4)对各种文件合同方面的审查和控制。
进行合同跟踪。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实际情况千变万化,常常导致合同实施与预定目标的偏离。如果不采取措施,这种偏差常常从小到大,逐渐积累,对合同的履行会造成严重的影响。跟踪合同实施过程,就可能达到合同总目标。
合同评价和判断。在合同跟踪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不论是对正在进行的,还是对将要进行的工程施工都有重要的影响。合同评价可以对实际工作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或通过对现场的直接了解,获得反映工程实施的信息,分析工程实施文件的差异及其原因、影响因素、责任等,确定各个影响因素由谁及如何引起,按照规定,应由谁承担及承担多大责任,提出解决这些差异和问题的措施、方法。
4.结语
总之,通过准确识别建设工程合同签订和履行各阶段中的风险,正确评估其危害,加强合同的管理,一定能避免或减少风险,大大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建设项目按期高质量地完成。 [科]
【关键词】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索赔
中图分类号:TU72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特点
1、工程建设合同管理持续时间长。合同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合同的履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此,合同管理必然在项目生命周期内长时间连续地、不间断地进行,它不仅包括施工期,而且包括招标投标和合同谈判以及保修期,所以一般至少1~2年,长的可达5年或更长的时间。2、合同管理对工程经济效益影响很大。由于工程项目规模大,合同价格高,合同管理对经济效益影响很大。据统计,对于正常的工程,合同管理成功和失误对经济效益产生的影响之差能达工程造价的20%。3、合同管理必须实行动态管理。由于合同的形成和履行是一个逐步磨合的过程,特别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内外的干扰事件多,合同变更也较多,合同实施必须按变化了的情况不断地调整,这要求合同管理必须是动态的。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合同控制和合同变更管理显得极为重要。4、合同管理影响因素多,风险大。由于现代工程项目的复杂性,使合同关系越来越复杂、合同条件越来越复杂、合同的权利和义务的定义异常复杂、合同实施过程愈加复杂,要完整地履行一个合同,必须完成几百个甚至几千个相关的合同事件。另外,工程实施时间长、涉及面广,合同管理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大,并且许多因素难以预测,不能控制,都会妨碍合同的正常实施,造成经济损失。
二、合同的签订
1、加强投标管理,为合同签订做好准备。合同签订前的准备工作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中,要想通过投标和谈判签订一份较为理想的合同,要求企业管理者从获取招标信息开始,就应做好项目分析、评估、决策、合同预审等合同签订前的全部准备工作。对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劳动力、技术力量、设备装备能力、企业资信、获奖荣誉等,特别是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类似工程经验等与欲投标项目情况进行具体对照,分析本企业在该工程中的优势与劣势,从而决策是否投标 。
2、在投标过程中必须全面分析招标文件、施工现场条件及施工图纸,了解熟悉工程的内容、特点,对构成工程承包合同的所有文件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有的放矢,运用适当的投标报价技巧。例如不平衡报价法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三、合同交底
合同交底是公司合同签订人员和精通合同管理的专家向项目部成员陈述合同意图、合同要点、合同执行计划的过程,通常可以分层次按一定程序进行。层次一般可分为三级,即公司向项目部负责人交底,项目部负责人向项目职能部门负责人交底,职能部门负责人向其所属执行人员交底。这三个层次的交底内容和重点可根据被交底人的职责有所不同。
1、公司合同管理人员向项目负责人及项目合同管理人员进行合同交底,全面陈述合同背景、合同工作范围、合同目标、合同执行要点及特殊情况处理,并解签项目负责人及项目合同管理人员提出的问题,最后形成书面合同交底记录。
2、项目负责人或由其委派的合同管理人员向项目部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合同交底,陈述合同基本情况、合同执行计划、各职能部门的执行要点、合同风险防范措施等,并解答各职能部门提出的问题,最后形成书面交底记录。
3、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向其所属执行人员进行合同交底,陈述合同基本情况、本部门的合同责任及执行要点、合同风险防范措施等,并答所属人员提出的问题,最后形成书面交底记录。
4、各部门将交底情况反馈给项目合同管理人员,由其对合同执行计划、合同管理程序、合同管理措施及风险防范措施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最后形成合同管理文件,下发各执行人员,指导其活动。
合同交底是合同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各级管理和技术人员在合同交底前,认真阅读合同,进行合同分析,发现合同问题,提出合理建议。避免走形式,以使合同管理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四、合同管理
1、强化合同管理意识,进行全员合同管理
没有合同意识,则工程管理目标不明;没有合同管理,项目管理难以形成系统,难以有高效益。由于工程采用国际惯例合同条件进行管理,程序比较严格,对于很多管理人员来说还比较陌生。项目部须专门组织全体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进行了合同通用条件、合同专用条件、技术规范、施工监理办法和现场管理细则等合同文件的学习,并开展讨论会和疑难解答会。通过学习,增强了合同管理意识,形成全员参与合同管理的良好氛围。
2、工程合同管理人员要对工程实施阶段进行动态管理,做好工程合同文件管理工作。由于工程合同履行期较长,履行条件的变化导致工程合同中某些条款需要调整,遇到这种情况,要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通过协商及时签订补充合同协议来调整双方的经济利益是必要的合同管理工作。一般工程合同组成都事先约定由一定范围的文件组成,除了工程合同协议书、补充合同协议书、投标、招标文件外,经常性的工地有关工程会议纪要、设计变更、变更设计、工程联系单、工作联系单等是工程合同内容的组成文件,是工程合同的一种延伸和解释。所以在工程合同履行过程中,应当建立工程技术经济档案,了解工程活动尤其是变动情况,协调工程部门的施工要求和经济部门的费用状况,统一履行工程合同的步骤和要达到的目的。及时和监理与业主沟通,了解他们对履行工程合同的满意程度,动态地分析工程合同执行中的情况,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积极主动措施来做好下一步的工作。
3、合同的风险分析与防范。建设工程项目投资大、工期长,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预见的因素较多,存在着诸多风险,如技术与环境方面的风险、经济方面的风险和合同签订和改造方面的风险等。工程合同文书反映平等双方当事人各自享有权利和负有义务的经济关系,合同双方可以通过索赔、反索赔等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1)发生索赔的原因。 发生索赔的原因有很多,应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和合同条款相对照,随时注意分析检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合同文件存在的缺陷、 工程施工中的设计变更 、现场施工条件的变化、 业主方拖延支付工程款造成损失 、发生特殊风险和不可抗力等,承包商应善于抓住索赔时机。挖掘索赔理由,进行合理的合同索赔。(2)索赔的方法。 由于目前在施工合同管理方面,国内与国际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建设工程市场大多处于买方市场,因此承包商在进行合同索赔时,应抓住主要矛盾,不能事事索赔 。尽量采取多个单项索赔方式,避免到工程完工后采取一揽子索赔的方式。 对某些小额索赔不能斤斤计较,要抓大放小。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发展, 国有供电企业在对外交往中签订的合同在形式、内容和程序上要求更加规范、全面和严谨。为了保障供电企业正常的经济活动,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需要做好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根据供电企业合同的特点来有针对性地加强合同管理工作,采取防范措施,能有效地保障企业的合法利益,对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供电企业合同管理风险防范
合同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而合同管理是指从合同的谈判、起草、订立,到合同履行的全过程控制。近几年来,供电企业利用合同这一管理形式进行市场交易,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供电企业合同管理水平逐年提高,但还有不尽如人意地方,在供用电、电力并网、物资采购、设备购销、运维检修、工程建设、土地使用、技术服务、后勤服务等合同方面出现了不少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签约把关不严,签订的合同存在着瑕疵,合同履约过程监督控制不力等。合同管理既是法律行为,又是一种风险防范措施。对如何在合同管理中规避风险,本文作如下浅析:
一、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制定有效管理制度。
1、设立合同归口管理部门:目前,供电企业一般都设有负责经济法律工作的专门部门。供电企业的合同管理应由负责经济法律工作的部门归口管理。归口部门负责:组织制订合同管理制度;组织制订并合同示范文本;依规定审核合同;与或组织合同的起草、谈判、签约、履行等工作;对合同授权及合同用印进行管理监督、检查、考核合同管理工作;指导、协调、处理合同纠纷案件,负责企业合同承办人员合同管理培训。
2、指定专职人员为合同归口管理人员。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应指定专职为合同归口管理人。合同归口管理人一般应具有全国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或法律职业资格,并具备相应的合同管理知识。在供电企业所属各部门或单位应有专职或兼职人员承办合同。切实做到合同工作有人布置,有人负责,有人承办,有人考核。
3、制定合同管理制度。要真正做到合同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应制定合同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制度。该《合同管理办法》应对合同管理机构及职责、合同审核及签订、法人授权委托、合同印章章的管理及使用、合同的履行、变更或解除、合同纠纷的处理、都应作出具体规定。配套制度可制定具体的合同审核细则及合同文本使用管理细则。
二、在合同签订过程中把好审核关。
1.审查合同对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业务范围、资质、证明文件等符合规定或要求。法人组织需具有有效的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其核载的内容与实际相符;非法人组织、自然人具备相应的合同履行能力,需核实营业执照和个人身份证件;受组织或个人委托签订合同的,需提供有效的授权委托文件;合同标的应当符合合同对方经营范围,涉及专营许可的或法律法规有资质(等级)要求的,应具有相应的有效许可、资质(等级) 证书;合同对方应具有相应履约能力,即具有给付能力或生产能力及运输能力,合同对方应具有履约信用,以往履约情况良好,无不良履约记录;签订合同时,不存在任何对履行本合同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经济纠纷、犯罪案件、司法判决、裁定、具体行政行为或其他法律程序的情况。
2、审核合同内容约定应全面具体。如:合同标的应明确;价格条款应清楚;履行期限和时间应明确;履行地点应具体;履行方式应清楚;违约责任条款明确等。 要积极争取由我方为主起草合同,因为合同的起草人总是首先考虑本企业的利益和如何规避法律风险。合同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条款:(1)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2)标的;(3)数量;(4)质量;(5)价款或者报酬;(6)履行期限、地点、方式;(7)违约责任;(8)解决争议的方法。 我们的供用电合同,往往忽视履行地点的约定。例如:用电人的电能计量方式多为低压计量,而供电设施的产权分界点却大多在高压处,如果在合同中不约定履行地点,用电人就会误认为电能计量表处就是履行地点。 为引发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应按照《合同法》第187条“供用电合同的履行地点,按照当事人约定;当事人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供电设施的产权分界处为履行地点。”的规定,来明确履行地点。 应重视违约责任的约定,约定违约责任是为了保证合同更好地履行。
3、审核合同条款中的语言应严谨准确。合同语言如果不严谨、准确,容易发生歧义,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易产生纠纷。 如某《高压供用电合同》违约责任部分有这样一段文字:“窃电行为按《供电营业规则》第10l条确定,供电人查获用电人窃电时,应予制止并可当场终止供电……”这里用“终止”显然不妥,应改为“中止”。与《供电营业规则》第102条的规定相矛盾。如某《低压供用电合同》出现了“如有异常,用电人应及时通知供电方处理”的句子。这里的“及时”没有时间限制,容易误解。这里可准确用具体多少个小时“之内”来替换“及时”一词。《合同法》第41条规定“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合同语言应避免存在两种以上的解释,否则,对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时,供电人将处于不利地位。很显然,“及时”一词不利于提供格式合同的供电人。有的供用电合同对用电人窃电使用“处罚”一词也是不妥的。供电企业不是行政执法主体,无“处罚”权,只有追究对方违约责任的权利,但没有“处罚”用电人的权利。
三、对合同履约过程的风险控制
合同签订后,合同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的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以及履行期限、地点、方式等全面、正确地履行自己承担义务的过程,就是履约的过程。抓好履约过程的控制,要重点抓好如下工作:
1、全面履行我方合同应尽各项义务。在履约过程中,合同承办部门是合同的首要责任人,承担具体操作合同的责任,要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本企业应尽的各项义务。其他部门如财务、物资、生技等合同的协办部门应尽协作之责,积极为承办部门创造履约条件,促进履约的顺利进行。合同归口管理部门承担管理之责,一要对承办部门履行合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评价;二要积极协调承办部门与协办部门间的工作。 另外,这几个部门都有责任及时了解和掌握对方的履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合同风险产生,最大化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2、抓好合同变更、中止、纠纷处理等工作。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合同变更、合同中止、纠纷处理等不确定的新情况出现。 对于合同变更即合同中未曾约定的新情况的出现,要促使对方及时签订补充条款 或记载于会议记录之中,使之成为合同附件。这里“新情况的出现”是指不同于原合同、原约定安排的变化,例如合同标的变更、履约进度的改变、履约地点改变、质量标准提高、材料价格变化等,从而影响履行期限和合同价款。利用“补充条款”或会议记录等形式对这些变化予以互相确认,有利于以后的合同结算。对于合同的中止,要非常慎重行使。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如果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1)经营状况严重恶化;(2)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3)丧失商业信誉;(4)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中止履行合同的,应及时通知对方。 对于履约过程中的发生合同纠纷,应本着友好协商的态度来处理,最好不要影响履约期限和合同目标的实现。
3、做好合同结算和合同索赔的准备工作。如果合同没有结算,合同价款没有支付,那么合同的履行仍呈开放状态,合同管理流程未能闭环。无论是哪一方造成的,均要高度重视。不能按约定进行合同结算,有可能产生合同诉讼纠纷,因此要积极做好或应诉准备。这些准备应包括全面地搜集证据材料,认真地查阅法律、法规,有效地选择诉讼(或仲裁)的方法和技巧。合同索赔的依据是签订的合同,除了有意识地在合同中设立违约责任条款外,更为重要的是,承办部门从合同履行起至合同履行完毕,要做好履约记录和搜集保存好有关资料,做好履约档案的管理,便于将来主张赔偿时,从中提取有关的证据材料为以后诉讼(或仲裁)提供支撑。
四总结
作为国有供电企业每年对外签订合同数千份,涉及金额数亿元,因此必须规避合同法律风险,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要建章立制,建立一套从合同签订到合同履行再到合同纠纷处理的管理机制,为企业的合同行为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火墙”,使各个合同从签订到履行终结始终处于可控状态,通过合同管理、防患于未然, 能有效地保障企业的合法利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参考文献
[1]陈劲鹏.探析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及法律风险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1 (24) .
关键词: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思考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对于招标过程中合同管理的思考
要立足事前控制,建设单位要在合同签订前进行预控。施工合同是工程建设项目的主要合同,是工程建设质量、进度、投资三方面控制的主要依据。一个完整、科学、合理的施工合同具体内容均体现在与质量、进度、投资三方面有关的信息上,包括合同文件的组成与解释顺序、明确的工程承包范围、合同总造价的组成及确定依据和调整办法、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方式、工程的变更和签证等规定、工程结算办法、工期及其奖罚约定、质量等级及其奖罚约定、风险责任、甲供材料和设备、分包工程等等。有些业主为了赶工期,在招标结束后施工合同尚未签订的情况下,就匆忙安排施工单位进场施工。一旦工程开工,施工单位会以各种理由拖延签订合同的时间,同时抓住业主的过失为自己在合同谈判增加砝码。例如某房地产开发项目,招标文件规定工程变更费用不在进度款中支付,结算按照合同价加变更调整费用方式结算,但由于定标后未及时签订合同,就安排施工单位进场施工,后又遇业主设计变更,结果签订合同时只好答应施工单位的条件,工程变更费用随进度款同期支付,且结算按实际工程量结算。这样招标中的合理低价中标实际已变成了费率招标、按实结算,通过招标择优选择施工单位、降低工程投资的目的并未真正实现。
二、对于合同风险防范的思考
建筑工程中的合同风险可以发生在合同从签订到终止的任何一个时间点。无论是外部原因还是内部原因,无论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都会导致合同风险的发生。所以在建筑工程中,如果企业不能进行有效的合同风险防范和控制,就可能会发生非常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对合同风险进行有效地防范和控制,笔者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其对策。
1.建立严格的合同管理机制
对合同建立一个严格的管理机制,从合同签订前的相关调研和准备工作开始,到合同的签订,再到合同的变更,直至最终的合同终止,都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确保合同的每个环节都不会出现问题。除了管理,还需要对合同执行的过程进行跟踪,合同结束后对合同的执行过程进行评价,为今后的合同执行提供有效的经验和教训。
2.建立有效的企业信用评价机制
为了促进签订合同的双方的互相信任,可以建立一种有效的信用评价机制。通过对双方的信用评价,双方可以进行有效地沟通,这样可以在合同签订之前就有一个良好的了解过程。通过信用评价,能及时反应出双方的信用情况。还可以通过评价得出双方的信用等级,评价双方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以往的合同执行状况。这些信用信息对于建筑工程的企业和合作企业签订合同是非常有用的信息。
3.建立完善的风险预报机制
为了进一步降低合同风险可以建立完善的风险预报机制。通过该机制可以对合同的内容、合同的签订对象等进行一个综合分析和评估,一旦发现合同中存在相应的风险隐患,预报机制中设定的报警功能就会自动的发出警报,使建筑工程企业能够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降低将风险以减少损失。相关人员要运用知识和经验,对各单位合同中的潜在风险、以及合同中的条条款款进行认真、复杂的审定,并且对如何化解风险进行详细的解说。只有实时的跟踪、反馈和预警,才能将损失降到最小。
三、对于合同实施过程中的思考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环节主要涉及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签订、变更、续订、解除、终止等,因此,企业应当依法健全、完善各项手续,合理规避各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总习惯于口头通知,而不采取书面方式,这样做确实比较省时、省力,甚至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也给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埋下了一些隐患,当出现建筑工程施工争议时,企业很难拿出对自己有利的实质凭证而陷入被动。因此,企业应当把完备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过程中的各项书面材料作为一项基础工作加以重点落实,提升企业管理的主动权。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是一项时效性较强的工作,各环节都有严格的时限。为确保工作的及时开展,应当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手段,通过电子表格甚至信息管理系统等建立健全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台账,对企业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进行动态跟踪管理,随时掌握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签订情况,及时准确地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续签、变更、终止或解除,依法清理各种不规范建筑工程施工关系,提升企业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水平。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监理工程师有权按业主授权和施工合同文件规定的变更程序、变更范围,对工程或其任何部分的型式、质量、数量及任何工程施工程序做出变更决定,确定变更工程的单价和价格,在得到业主同意后,下达变更令。监理工程师必须认真审查施工单位的任何分包人的资格和分包工程的类型、数量,提出意见报业主核准。对施工单位进场的主要机械设备的数量、规格、性能按合同要求进行监督、检查。由于机械设备的原因影响工程的进度、工期、质量的,监理工程师有权提出补充、更换机械设备,承包人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停止支付工程款。督促业主及时妥善完成合同规定的责任事项和法定承诺。
四、对于工期延长的思考
目前大多数合同中,对于工期延长的规定都存在对业主方不利的条款。比如《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约定“每周停电停水累计8小时以上”、“因业主变更引起的……。”需要延长工期等等,此类条款对业主方是极不合理的。
重大的设计修改可能产生返工、停工,也可能减少工作量,这是可以也是应该商谈工期和补偿费用的,但对于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局部影响工程进度的修改,包括日常的停电停水,则不应作为补偿其他费用的理由。因为正常的设计修改和停水停电几乎是普遍发生的事情。对于完全可以预料的风险,一旦转化为现实,不应由业主承担。只有那些难以预料的风险,才具备索赔的条件。反之,一旦此类事情定性为延期的理由,则业主方需支付的费用将包括“设备租赁费、管理费、窝工损失”等多项数额巨大的间接费用。在这方面大多数公司都未做细节性约定或者可操作性不强,主要是因为管理的深度和员工的专业素质不够,可以借鉴的处理方式有如下几种:按照国家规定,建筑面积增加超过一定比例后,按照约定原则延长工期;工程量或工程范围增加,造价增加超过一定比例的,按照约定原则延长工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如15天),各方责任造成的延误互不补偿;对关键线路工序造成实质性影响超过8小时的可以予以顺延工期。
五、对于定额含量的思考
对于一些采用地方性定额进行计价的工程项目,在对具体的定额子目组价或选择费率时,不能简单的套取定额子目,而是要根据工程特点,分析具体内容,如果与定额含量存在不一致,需适当予以调整。如某住宅项目,绿化工程工程合同采用该市2008年定额,其中水费在工程造价中是较大的支出项目,而且在常规的一年苗木养护维护保养期间,也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这些都包括在定额中,但实际操作中,多数情况下由业主提供水电。在承包商提交的商务标书中,没有扣除水电费用,最后仅此项调整就减少费用约5万元。又如某项目的地下车库结构施工合同结算中,关于模板、脚手架的计费基数,双方发生严重分歧,当时合同约定采用“08定额”。该定额规定建筑面积作为对模板、脚手架的取费基数,超过6m的计算超高费。但该项目有特殊性,地下立体车库共三层,每层层高均为2.15m,按照层高不足2.2m 不计入建筑面积的规定,只能按照一层计算建筑面积。承包商完全按照3层的建筑面积作为计费基数,业主方则坚持模板可以按照3层计算,但脚手架只能按照一层计算。
此外一个重要方面是甲供材料的取费。按照该市的定额规定,甲供材全额进入计费基数,再扣减甲供材直接费。由于综合费率很高,如果在合同中不约定,在结算时承包商往往会提出此项要求。较好的办法是约定合理的取费,比如2%~5%的采保费等。
结语
总之,加强合同管理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离开合同管理,就没有工程质量,也没有对进度与成本的管理。我们应崇尚合同至上的原则,力求用合同来规范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方面面,保证项目建设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但这种“守株待兔”的收获并不是市场的常态,进入90年代末,整个经济领域中那种轻松盈利的机会基本已经消失,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需要的是系统的管理,而不是个别人的“灵光一现”。
如果错误的理解时代的精神,仍然对“点子”寄予太高期望,就成为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几乎不可能有什么收获。兵法讲究“正奇”结合,系统的营销管理就是“正”,灵感和直觉虽然仍然很重要,但只是“奇”。过份依赖“奇”,会非常危险。
在营销管理中,要强调系统管理和重点管理并重。系统管理是指综合运用营销管理的各种要素,加强长期整体的管理。重点管理是指在一段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以营销中的某个部分的管理作为工作的主要内容。
以联想公司为例,联想公司在初期只是一个渠道商,没有产品、没有品牌,没有营销信息系统,也不知道怎么做促销、不知道怎样制定营销计划,而是专注于建设销售渠道。建设销售渠道就是联想发展初期的重点。现在的联想在营销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这就是它在后来若干年的时间通过系统性的努力、持续改进营销管理的结果。
任何一家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很难面面俱到地同时做好全部的工作。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的竞争环境中对管理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所以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平均使用力量,企业应该首先集中力量改进自己最短的一块木板。一旦企业在某些方面领域内已经达到非常高的水平,培养出了大量人才、建立了很好的制度后,它就具备了一种自我运转、自我改进的能力,已经不需要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些方面,在这个时候,企业应该审时度势,及时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其他方面。经过几次这样的转移目标,企业就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出了全面而系统的能力。
这种转移目标的行为,建立在企业对内外环境的一种判断的基础上,而且其本身就是一种系统性管理的体现。
今天的中国市场和5年前的中国市场有什么样的差异?这种差异到底有多大?
根据对过去2年里中国市场大量营销案例的研究,我们确信,今天的中国市场已经进入了营销的系统管理时代。如果过去能依靠营销组合中的某一个要素就可以取得成功,现在则需要各种营销要素的有机的组合才能有所作为。过去依靠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雄厚的资金投入就能获取营销胜利,现在则除了基本的实力因素,还必须在渠道网络、产品研发、营销策划等方面均具备强大实力,仅凭一个突出的优势已不再足以成就一番事业,而一个小环节的闪失却可能酿造无法回避的失败。
有些公司之所以轻视系统管理,与其轻视营销的财务评估有直接关系。轻视财务损益的表现包括:
第一,过份、片面强调市场份额,不去计算这种市场份额到底能够给企业带来多大短期和长期的收益;
第二,不做损益分析,不知道什么产品盈利、什么产品不盈利;不知道哪些产品盈利多、哪些产品盈利少,不知道新产品开发的成功率以及成功率在若干年中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水电站工程、合同管理、造价、控制
Abstract: Hydropower st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price adjustment, new changes, claims and other disputes,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struction point of view, combining the gorge construction contract management practice, to the tender document review, engineering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and related engineering price contract etc. a more detailed discussion, to remind the construction side, the special term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bidding documents and related contract negotiation process, as the project cost control methods, to engineering risk, contract execution can be shaped, project management is operable in advance to give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Key words: Hydropower station project, contract management, cos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各行各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正在快速地、全方位地与国际进行接轨。受发达国家先进管理经验的影响,在进行有关工程施工合同签订和执行时,有关合同约定的法律作用也越来越引起我国当事人双方的重视。所谓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就是承发包双方共同认可的一份协议,具体规定了在进行相关工程变更或者终止时,承发包双方应承担的相关民事权利和义务。一般来说,合同谈判纪要、招标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以及相关的图纸等等这些文件都是施工合同的主要组成要素。这个施工合同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都将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工程造价它不仅可以起到合理控制作用,对于承发包双方所应承担的权利和义务它还可以进行有效的调节,并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有效促使承发包双方实现履约。由此可见,工程建设的核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就是合同管理。因为众多的工程建设实践表明,有关工程造价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受到合同管理状况的影响。所以进行合同管理,特别是对施工合同中的重要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管理合同,对于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圆满竣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以下就以峡山水电站工程建设中的相关合同管理实践为例,对有关工程建设合同管理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比较深入地分析和探讨。
2、重视水电站工程建设的合同管理
2.1 要重视对招标文件的编写
进行合同管理首先要编写好招标文件,合同管理得好坏,首先就取决于这个招标文件的编写合理、规范与否。合同条款的核心内容就是招标文件,它通常由三个条款(通用条款、专用条款以及技术条款等)组成的,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承发包双方来说,如何保护好自身的利益,其最有效的依据就是根据招标文件编写的具体内容来操作。因此在编写招标文件具体内容时,一定要让招标文件内的那些重要条款,在叙述上不仅要保证逻辑严密、概念清楚以及进行全方位的考虑,而且在编写时还要力求整个招标文件前后一致。发包人在这个阶段的一个重点工作就是要以极其负责任的态度进行招标文件的编写。此外,在进行有关招标文件编写时,还要注意对以下四方面进行完善。
2.1.1有关水电站中土石方开挖、混凝土浇筑的划分要在招标文件中要明确界定。在水电站建筑过程中,各部分的混凝土施工难易不同,施工单位投标报价也存在较大价差,若在招标文件中未明确相邻部位混凝土的分界面,在工程结算过程中,就容易出现计量纠纷,进而影响工程的造价控制。为了在今后进行工程建设中尽量避免出现这类界定不明的纠纷,实践表明,对土建标中的土石方开挖、混凝土浇筑等各部位不同价,其有关界面(空间界面、时间界面以及技术界面),在招标文件中一定要标注明确,避免不必要的合同纠纷,以保证工程造价控制。
2.1.2 有关临建工程的各项费用,要进行逐一分解。对临建工程的每一项费用,不仅仅要达到心中有数,而且对于投标单位按总价承包的那些临建工程项目,还要要求把它们逐一分解在有关招标文件里面,这不仅可以方便监理工程师在有关工程建设中进行相关管理和监督,还可以有效解决有关合同纠纷引起的各种问题。
2.1.3 有关变更(含合同外项目及设计漏项)的估价原则。在水电站实际施工过程中,因各个电站的独有特性,在招标文件编制过程中容易遗漏或定义不明,只有在施工过程中才暴露出来,所以新增变更项目在水电项目的施工中非常常见,也是很正常的,有关变更(含合同外项目及设计漏项)的估价原则在合同中的约定就很关键。在合同通用条款中有明确规定:“15.4.1 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有适用于变更工作的子目的,采用该子目的单价。15.4.2 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无适用于变更工作的子目,但有类似子目的,可在合理范围内参照类似子目的单价,由监理人商定或确定变更工作的单价。15.4.3 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无适用或类似子目的单价,可按照成本加利润的原则,由监理商定或确定变更工作的单价。”按通用条款规定处理,对合同双方都是较公平合理的,但有时在招标文件制定时,业主方为规避风险,利用已方优势在专用条款中对通用条款进行更改,直接将有利于业主方的估价原则加入招标文件,违背成本加利润的原则,按专用条款估价新增变更项目施工中无利润可赚甚至亏损,损害施工单位利益,至使施工单位拒绝或拖延施工,反而给现场工程管理带来束缚,影响工程顺利进行。故而在专项条款的制定一要遵循公平、合理原则,否则在工程的后序管理过程中将带来大量不必要的麻烦。
2.1.4 有关于风险的控制。在合同签订之初业主单位处于优势地位,在合同签订过程中,为控制风险,往往将一些苛刻条款加入到合同之中。如:将《通用合同条款》16款物价波动引起的价格调整全文删除并代之以:“由承包人自行采备的砂、卵石、块石等当地材料及承包人自行采购的其他材料不予调差。”;将《通用合同条款》第15.4.3项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无适用或类似子目的单价,可按照成本加利润的原则删除并代之以:“按某定额及经评标确认投标单价分析中的基础价格和取费标准计算工程单价。”工程的现场管理实践证明,此种方式对工程并无好处,因其有违公平原则,在合同谈判时将已方意愿强加给施工单位,当原材料价格上涨比例过大、新增变更项目通过定额组价无利润或亏损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抵触极大,虽有合同约定但施工单位作为盈利单位,在无利润或亏损时消极怠工至使工程停滞,给业主和施工方带来许多经济纠纷,而解决此类纠纷的过程和最终完成整个工程建设所付出的代价将更高。故在风险的控制上,一定要以公平性和可操作性为原则。
2.2 对于工程中的那些疑难、棘手问题,可充分利用合同来解决
承发包双方在进行有关合同签订前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就是进行合同谈判,这可以有效让发包人合理而且最大限度地避免可能出现的各种索赔。最大限度地运用合同谈判,这是有关水电站业主解决很多难以解决问题的一个有力工具。
2.2.1 关于保险。虽然国家有关文件明确规定,对施工设备险和自身人员人身意外伤害险,这两种保险,承包人在合同实施期间必须进行投保。但实际情况是这样,在工程建设期间,发包人经常不参与保险,这无形之中就给工程带来极大的风险,一旦因之而出现问题,发包人往往是束手无策,缺乏有效手段来抑制这种现象。所以要最大限度降低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发包人首先要充分调查市场,以这种方式来了解承包人在这方面的各种保险费用,然后通过合同谈判这种方式,来促使承包人承诺要进行投保这些保险。通过这种合同谈判方式,会让承包人觉得发包人的这些要求合情合理,所以正常情况下,都会对发包人提出的要求做出让人满意的承诺。
2.2.2 关于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指定分包。指定分包是由施工的具体情况而产生的,它主要规定被指定的那些分包商应缴纳给总包方的管理费额度。关于指定分包这种要求,可以以具体形式明确编写在招标文件里,但作为一种补救措施,在进行有关合同谈判时,直接指定给分包商,也是一种可以考虑的途径,
2.2.3 有关对招标文件的实质性响应问题。正常情况下,有关招标文件的所有条款都应该要被投标文件实质性响应。按照规定,对于招标文件某些地方没有被投标文件实施实质性响应,那么这份投标文件可以被招标单位所拒绝。但实际情况是这样,在那么短的几天评标活动中,招标文件没有被实质性响应的地方往往很难被发包人所发现。所以在进行有关合同谈判纪要中一定要加上“对于没有实质性响应招标文件中的地方,在执行合同过程中,一律按招标文件为准”这样一条,由于这是正当的要求,承包人不得不履行,从而给业主减少因评标的疏忽而带来的那些损失。
2.3 有关总价承包的合同问题
包括调价问题在内的有关总价承包合同,往往存在着不明确的规定或者根本未进行规定,这是当前我国水电工程建设的范本对总价承包合同中基本条款存在的一种现状;导致总价承包合同存在着不规范、不完整这种现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总价承包合同所牵涉到的工程往往都是工期比较短、金额比较少的小工程;再者受到总价承包的表面意思所迷惑,往往会使得当事人误以为所谓总价合同就是总价不变,不会再进行相关的调价,因此有关调价原则就往往没有出现在合同条款中。但在水电站实际施工过程中,受天气情况、原材料价格、地质变化等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出现有关变更工程,这是很常见的,也是很正常的,所以这就非常容易出现有关合同的纠纷问题。在总价承包合同里,有关合同的调价原则以及哪种情况允许调价、哪种情况不允许调价,所有这些都明确规定在合同里面。万一这项内容因考虑不周到没有在合同条款里体现,在进行合同谈判时,应明确提出来,并且以一种可操作性比较强的方式规定下来,这样就可以在最大限度避免因这种情况而出现合同纠纷,从而最大限度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3、结束语
在进行水电站工程建设合同管理中,应该值得注意并且在实践中必须要加以比较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除了上述的几个问题以外,还有其他的一些重要问题,例如有关工程的变更问题、有关索赔费用的计算问题等等。不管是哪个问题,在进行合同管理过程中,都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这对于促进我国水电站这项工程的持续发展,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梁世杰等.《工程项目管理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1.强化水利水电工程合同管理的意义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各大建筑企业也逐步走向了国际化的发展道路。水利水电工程合同是掌控项目建设质量、提高施工进度、降低投资成本的重要根据,渗透到了工程项目监管的每一个环节中,成了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管理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合同管理是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能够促进企业规范化管理,确保合同双方切实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除此之外,合同管理还有利于避免项目纠纷,提升企业信用度。目前水利水电工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经济利益也大幅度下降,合同管理已经成了各大建筑企业获取经济回报的最佳方法。因此,改进合同管理方法,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经济利益,还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帮助企业在水利水电工程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2.水利水电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的缺陷
2 . 1合同签订不规范
有的水利水电工程企业还未意识到合同管理的必要性,对一些潜在风险的规避意识也不强,因此在合同签订时,还存有许多不规范的问题。首先,部分合同本身就不合法,提出了违背法律的条款,实则是无效合同,此后难免会给其中一方造成重大损失。然后,有些企业签订合同没有选用规范文本,甚至用协议替代合同,且合同内容不严密,形式上也存在漏洞,达不到相关要求。最后,还有一些企业缺乏科学合理的合同管理制度与方法,合同盖章也不合标准,因而给合同管理带来了许多难题。
2 . 2合同一方或双方无法兑现承诺
从业主角度看,在工程项目建造时,依据通常规定,发包方要尽快提供建设文件,确保“三通一平”,顺利完成项目建设,并协调好场地周围的外在条件关系。而有些业主未能按时提供建设相关文件,导致工程搁置,不能开工。尤其是针对部分中小型项目,如果前期工作就缺少法律支撑,则容易使得施工困难、进度缓慢、项目延期。而从承包商角度看,有些工作人员、设施数目、建造期限等内容都可能与合同并不一致,尤其是投标项目,若不能兑现合同中的承诺,则项目建造必然会受到很大影响。
2.3合同变更较多
水利水电工程建造项目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外部自然条件的影响,尤其是地质、水文、气候条件等。不管是承包商,或是建筑企业,都无法完全掌握自然因素的变化。例如,在施工中可能会出现地下水位骤升、排水困难、大坝下陷等问题,抑或岩土地基出现破裂带等。此外,设计、技术、材料、工期等多个方面都可能出现合同变动的问题,具体情况可见表1。
3.水利水电工程合同管理的改进对策
3. 1招投标阶段的合同管理
投标前,承包方要作好市场调查,搜集招标工程的相关信息,并对信息作出仔细分析与筛选。要全面研究理解招标文件的内容,明确文件所写的招标条件、形式、合同条款、工程范围、工程技术等,并根据这些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报价。然后,还要对工程实施环境展开全面调查。工程环境会对实际方案、合同期限与成本产生重要影响,也会隐藏一些施工风险。确定投标措施后,可以利用适当的报价技巧,并按招标文件规定撰写投标书,作为合同的其中一部分。在合同形成时,还要注意经济保函的办理,比如投标保证书、预付金额保证书等,并办理好相关保险,为后续履约打下伏笔,才能进行合同签订。
3.2加强合同实施管理,避免合同变动
从理论层面讲,合同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时随地可能产生变化,因此需要管理人员对其实施及时合理的调整。合同是业主与承包商双方利益的代表和保障,需要经由正确合法的程序,才能使合同目标变为现实。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期间,各方面都可能出现难以预测的问题,导致合同出现变动,从而引起工期延迟、成本上升等问题,不利于项目建设的正常开展。所以,在合同管理时,要针对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实行深入探究,找出科学合理的操作方法,以及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与因素,对其采取相应措施及时纠正,尽量避免合同变动等情况发生。
3.3加强合同索赔管理
合同索赔是承包商维护自身利益、弥补投资损失的重要方法。在双方履行合同的过程中,若出现对方违约、合同出错、合同变动、环境改变、不可抗力等情况,承包方可申请项目延期、工期缩短、设计改变等索赔。合同索赔可以将合同履行期中产生的风险进行二次分配,使责任承担更科学合理。合同索赔要全面了解设计图纸、技术标准、合同协议等内容,做到有理有据,申请及时,索赔才可能成功。
例如,某个水利工程于2012年2月正式投入建设,2013年10月底根据合同实现了河道截流,跨入主要施工阶段。而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安排,要求围堰于2014年4月建成。就在此时,突然遇到超标准洪水,冲垮了围堰。承包商认为洪水超过了设计标准备,据此对监理工程师提出索赔400余万元的申请,工程师依据合同内容,调查取证,与承包方共同协商,最终提出了赔偿200余万元的报告。因此,索赔的正确流程是:索赔通告、索赔取证、协商、索赔报告。该索赔案件处理的重点是依据合同内容拟定风险职责,公正公平地分担损失。对于自然因素等不可抗力,索赔可以成立。但因证据不足,或是人员器械还能更优化调配,则补偿金额低于索赔金额。
3.4竣工决算阶段的合同管理
竣工决算要做好项目核查、工程量统计、资金核算等工作,合同管理要整合并制作出竣工决算证书,移交给建立工程师审核。监理批复的金额汇总表要与财务结算汇总表基本达成一致。竣工决算时还要对工程项目进行归纳总结,承包方可获得一部分款项。此外,还要做好审计工作。水电工程工期较长,审计工作需要在1―2个月完成。对于工程验收,则要重点关注分部工程与单位工程验收,把相关资料装订好然后交给业主。最后,通常要按照合同内容,在验收结束后业主将银行履约保函交给承包方,并向承包方返还每期工程款项中扣除的保证金。
1供用电合同的简要概述
上文中提到的合同目前一般指的是供用电合同,是电力企业向消费者提供电力能源,而消费者根据市场价格向电力企业支付使用费用的证明材料。一般情况下,供用电合同是以消费者的申请作为前提,而电力企业批准申请之后订立的承诺式文件。供电合同按照法律规定了电力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为消费者电力企业之间的用电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
2电力营销以及管理的简单介绍
电力营销就会将消费者作为电力市场中的核心,为消费者提供称心如意的店里商品。并且在销售过程中让消费者得到优秀的服务体验,这就是所谓的电力营销管理。
3供用合同为电力营销提供法律保障
3.1帮助司法更好的进行实践
3.1.1电表数据的明确问题
窃电就是指的是使用电力资源却少交甚至不缴纳电费的现象,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这种现象十分常见。而国家针对这一行为在相关法律法规中的规定是在实在无法查明具体的窃电时间,就按照180d来计算。但在实际情况中,窃电时间是无法准确认定的,尤其是在电量不清楚的情况下。因此,这是供用电合同中相关条例及再清楚,就能够帮助工作人员更快速地实现窃电的认定。
3.1.2出现窃电现象的消费者供电问题
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法律法规在窃电者接受惩罚之后的后续规定还存在着空白,如何展开继续的工作,是完全没有规定的。因此,在这一问题上,供用电合同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可以通过合同来进行后续的工作开展。
3.2电力资源价格指定无法保持平衡
由于传统消费结构以及官商之间关系的影响,我国在电价的制定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这样就尤其容易出现一些电力价格与消费者的实际生活情况不相符的问题,从而无法使消费者感到满意。因此,这种问题消费者就可以利用合同与电力企业进行协商,从而使电力价格符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另外,由于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存在着变数,因此对电的消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既有可能在消费的中间时期出现极大的波动变化。然而在签订合同时,一般由消费者来确定电是家庭使用还是商业使用,或者相互之间占总体用电量的多少。如果在合同期间出现大规模某一部分电量用电超出规定,那就需要电力企业根据合同记载进行尽快的处罚。
3.3可以帮助电力企业收取电费
消费者和电力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商业化的关系,一般在电费的收取方面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许多地方开始采取预购电的方式,从而减少容易出现问题的后期电费收取的方式。因为在实际的用电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恶意拖欠电费的现象,并且是毫无理由的拖欠。这时尽管合同发挥法律效应,可以针对合同对消费者提出诉讼等,但由于恶意拖欠电费的消费者数量众多,并且诉讼时间长。所以,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预购电的方式将会进一步占据电力消费方式的主要地位。
3.4供用电合同与用电工作检查
在用电工作的检查中,供用电合同是重要的书面依据,供用电合同使得电力供用关系向规范化和制度化迈进,用电检查也不仅仅是针对用户用电的单一方面,围绕供用电合同的相关事项都将成为用电检查工作中的内容。供用电合同的签订不仅仅是为了帮助供电企业规避营销管理中的各种风险,也是为用户提高服务质量的保证。电力公用合同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证了供电企业必须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能够有效的解决了双方之间的多发矛盾。
4结束语
电力营销管理是一门新的学问,电力营销进行有效和规范的管理是我国电力营销发展的重要任务,由于缺乏系统的知识理论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以往的电力营销总是受到诸多问题的困扰。在未来的电力营销管理中,供用电合同的使用必将更加广泛,其内容也会得到不断补充。
作者:陈靓 单位:国网哈尔滨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关键词:供用电;合同;电力营销管理;作用
电力营销一直是我国电力发展的重要部分,在电力行业的改革中,电力营销管理一直备受关注。电力营销和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广大民众对于电价的制定和供用电管理制度的关注,就充分表现出了电力营销管理的重要性。供电企业与用户两方的法定权利义务在供用电合同中得以集中体现,供用电合同是联系供用双方的纽带,作为供电企业营销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严格执行供用电合同签订的相关要求,充分发挥供用电合同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1 电力供用合同含义
供用电合同是供电人向用电人供电,用电人支付电费的合同。通常,供用电合同是以用电人提出用电申请为要约,供电人批准用电申请为承诺而订立的。供用电合同约定了供用电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为双方的供用电行为提供法律依据[1]。
2 电力营销管理含义
电力营销是指在不断变化的电力市场中,以电力客户需求为中心,通过供用关系,使电力用户能够使用安全、可靠、合格、经济的电力商品,并得到周到、满意的服务。通过对电力营销的分析与管理,使用户得到更加优质的服务,这就是电力营销管理。
3 电力供用合同帮助电力营销管理规避风险
3.1 反窃电司法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3.1.1 电量认定问题
在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用电中,窃电现象时有发生,我国电力行业《供电营销规则》中规定如不能查明窃电时间则按照180天计算。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窃电时间以及电量的认定是极为困难的,通过供用电合同对窃电的认定进行明确的规范,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够快速的实现窃电时间和电量的认定。
3.1.2 窃电用户供电问题
在窃电用户的供电问题上我国电力相关法律还存在空白,用户不按照约定追缴电费和违约金,在这一问题上,利用供用电合同对窃电用户的供电和停电问题进行明确,通过合同的法律效力来促进这一问题的解决。
3.2 电价定比问题变更
3.2.1 比例失当
我国电价结构非常复杂,电价定比工作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在实际操作中各类电价定比还存在一定问题。供电定价比例与实际比例不符,相差较大,针对这一问题电力供应企业可在合同履行期内与用户进行协商解决,供用电合同的制定一定要符合实际,实事求是[2]。
3.2.2 比例中间变更
用户的用电并非一成不变,极有可能在用电中途发生比例变更的情况,如用户在用电中过程中商业活动的增加导致的商业用电比例增加,这种情况下就属于用户违约在先,根据《合同法》规定,用户需要按照供用电合同中的相关规定进行补救或赔偿。
3.3 利用供用电合同促进电费回收
供用电关系是一种商业关系,在电费的回收中常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电力供用中实行预购电的方式能够有效的降底电费回收的风险,预购电的方式就是采用先交费后供电的电力营销方式,在供用电的实际操作中,恶意拖欠电费的现象也是存在的,有些常常以各种理由拖欠电费甚至是拒缴。针对这种情况供用电合同就可以发挥其法律效用,供电企业可凭借电力供用合同依法提讼,这样的方式更能够有效的减少恶意拒缴电费时间的发生。供电合同的合理利用能够帮助供电企业规避电力营销风险,减少各种意外情况导致的损失。
3.4 缺点形势下有效防范法律风险
电网管理中,由于缺电而引起的供电企业非计划的拉闸限电的行为,往往引发供电矛盾,如果限电行为没有在供用电合同中被明确,那么供企业将面临违约甚至被的风险,不能严格按照供用电合同处理问题,将会使供电企业面临违约赔偿问题。在此类纠纷中如果供电企业不能说服用户,将会损失惨重,这不仅增加了企业成本,而且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种做法是极不明智的。在供用电合同的制定中,供电企业可把限电措施列为免责事项,在因缺电而采取限电措施时能够有效的避免因违约带来的风险[4]。对于已经签订的供用电合同,供电企业需要采取协商的方法与用户达成一致,对合同内容进行补充。
3.5 违约使用电费的规定
《供电营业规则》中规定对于窃电用户将收取三倍的费用作为违约使用费,但是在现实情况中,违约使用费的收取是相当困难的,在我国《合同法》中并没有准确的定义违约金的概念,这就导致供电企业违约金收取难度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用电合同来对违约金的问题进行规定,在供用电合同中明确论述用电规范,并明确违规用电的惩处措施,把违约金的发生条件、金额及缴纳时间和方式等都要进行明确的描述[3]。在违约金的收取中可根据窃电者情节轻重进行区别对待,这都需要在供用电合同中的明确说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力供应企业的合法利益。
3.6 谐波的治理
电能质量的指标之一就是谐波,谐波在大型用电设备中较为常见,谐波智力问题也是当前我们多面临的重要问题,谐波治理措施的缺乏会导致产生谐波较大的用户注入电网的谐波超标,因而影响其他用户的用电质量,严重时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电力供应企业对于用户谐波的治理问题力不从心,谐波的治理,缺少国家相关法律的支持,电力供应企业也缺少相应的监督权力,针对这一些列问题,供用电合同能够帮助供电企业有效的治理谐波问题,在签订供用电合同时,将谐波问题纳入其内容,明确针对谐波超标等问题的整治及处罚措施,通过合同的法律效用来实现供电企业对于用户谐波问题的治理。
3.7 电价的类别错误
在定比例的电价类别中本身存在错误。在我国《合同法》中只规定违反法律及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违反国家政策不在其内,如果供电人与用电人已经签有协议,双方只能通过协商的方式来解决。
3.8 供用电合同与用电工作检查
在用电工作的检查中,供用电合同是重要的书面依据,供用电合同使得电力供用关系向规范化和制度化迈进,用电检查也不仅仅是针对用户用电的单一方面,围绕供用电合同的相关事项都将成为用电检查工作中的内容。供用电合同的签订不仅仅是为了帮助供电企业规避营销管理中的各种风险,也是为用户提高服务质量的保证。电力公用合同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证了供电企业必须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能够有效的解决了双方之间的多发矛盾。
4 结束语
电力工程一直是我国基础工程建设的重点,电力工程的建设关系到全国人们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力营销管理需要更加规范化的运行。电力营销管理是一门新的学问,电力营销进行有效和规范的管理是我国电力营销发展的重要任务,由于缺乏系统的知识理论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以往的电力营销总是受到诸多问题的困扰。当今社会是契约型社会,合同是我们生活中所必须使用的契约之一,在电力行业的发展中供用电合同的使用是规范电力营销管理的有效手段。在未来的电力营销管理中,供用电合同的使用必将更加广泛,其内容也会得到不断补充。
参考文献
[1]江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精解[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11).
[2]荣成.供用电合同法律问题探讨[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2(3).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29-0087-0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发展,在电力系统的建设和改造中,配电自动化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内容,每一个城市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进行配电自动化的建设,以此来更好的进行发电、输电和供电,提高供电的可靠性,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发展。
1 配电自动化概述
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首先提出了配点自动化的概念,并且目前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和应用。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的配电网十分薄弱,架空线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并且一般采用的都是树状结构,这样就没有较高的可靠性,有着较大的损耗,电压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大力进行配电网的建设,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进来,提高配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促使管理水平在提高的基础上,实现损耗降低的目的。
目前,还没有统一配电自动化的概念,一般来讲,将配电管理系统划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通信系统、主站系统、子站系统以及远方终端等等;这四个方面是互相独立,但是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2 配电自动化的内容
①变电站自动化:目前在电网建设和改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变电站自动化的实现和发展,在电力系统,变电站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是转换电能,重新分配电能,它的工作质量,将会对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产生直接的影响。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电机组的容量越来越大,超高压输电的距离越来越长,那么就增加了安全控制的难度,传统的操作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时展的要求,需要技术改造变电站的旧设备。
②馈线自动化:具体来讲,配电线路的自动化就被称之为馈线自动化,主要包括三个电压等级的线路,分别是高压、低压以及中压等。大致来讲,这些配电线路都存在于变电站的变压器二次测出线口到线路上的负荷之间。相较于高压线路或者中压线路,馈线自动化因为其自身的特点,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功能等等。
③配电自动化的立足点: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建设和改造城市农村配电网,以此来促使供电质量得到提高,促使社会获得更好的发展。国家在这个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在建设和改造的过程中,需要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充分应用进来。在建设和改造过程中,配电自动化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那么在配电网改造中,都需要大力进行自动化建设,只有这样,目前配电网中存在的问题才可以得到有效解决,更加可靠的供电,促使用户供电需求得到满足,要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在对电力用户用电时效性进行考虑之外,还需要将用户的供电需求充分纳入考虑范围。结合用户用电的实际需求,更好的服务于用户用电。
3 配电自动化管理
①信息管理:通过研究发现,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信息管理,可以连续的采集和更新信息。从实质上来讲,信息系统是一个数据库,记录着配电系统状态,并且是不断更新和跟踪的,保证能够完整准确的记录配电系统。相关的配电调度员可以结合具体的功能需求来对数据进行存储,结合时代的发展,修改这些存储数据。信息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连续进行,可以随时存储、检索以及处理数据。对于存储的信息,要求有着较高的精度和实时性,并且动作时间较短,一般要求在毫秒级内完成。对于无功控制等功能数据,实时性没有精度重要。在采集数据的过程中,需要最大限度的减少顺序扫描所造成数据的不同时性。针对这种情况,就可以采取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反应。在信息记录方面,主要是对系统各点的运行参数以及事件等进行记录,将系统结构变化进行有效的反映。远方抄表功能,主要是可以自动记录用户表计上的电力信息和电量信息,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是不会影响信息精度等。
②安全管理:通过安全管理,来最大限度的降低故障对配电系统的影响。如果有永久性故障出现,首先要对故障性路段进行辨识,然后进行隔离,对配电系统进行重新构建,降低非故障段恢复供电的时间。一般情况下,配电网运行对用户供电主要是通过放射状馈电线来实现的,如果有着较大的负荷密度,就需要互连这些馈电线,这样用户才可以从更多的供电途径中进行选择。在这样的配电系统中,可以自动来识别故障,自动恢复供电。如果有故障发生于某条线路的某段,馈电线路断路器将会总挑战,然后进行一定次数的自动重合,重合成功就表示故障已经消失,如果故障是永久性的,那么将会再次跳开馈电线断路器,并且在断开位置上进行锁定。配电自动化系统通过分析故障电流分布信息,将故障位置给识别出来,切断电源之后,来自动隔离有关的分段刀闸。自动化系统将会对运行方式重新安排,对相应的刀闸及断路器进行控制和操作,然后在供电电源上重新接入那些所有非故障线路段。
③加快电网建设的步伐。目前,电力系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组成部分,对电力有着越来越大的需求量,那么就需要促使电网传输容量以及电压质量得到提高。要将配电自动化技术充分利用起来,对电力系统进行优化,有故障发生时,促使局部停电得以实现。要改革已经形成的配电系统,对监控设备、故障提示器以及智能型故障检测设备等进行重新安装,这样可以降低配电系统故障的发生几率,即使有故障发生,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进行修复。
4 结 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得知,目前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的用电需求越来越大,对电力供电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的配电网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漏洞,不利于供电质量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在配电网改造和建设过程中,积极进行配电自动化的建设,以此来提高供电质量,更好的进行发电、输电和供电,更好的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华宇,牛永佳,孙磊.试论电力系统中配电自动化及管理[J].无线互联科技,2013,2(5):123-125.
[2] 葛坤泉.配电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意义及管理方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20):98-99.
【关键词】电力营销管理负荷控制应用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一、负荷控制对电力营销管理的意义
电力负荷控制有间接、直接、分散和集中等各种控制方法。我国电力供应长期短缺,负荷的监督和控制尤其显得重要。为缓解电力供应紧张,各电网公司加强错峰用电和计划用电管理,加强电网规划、负荷管理、节电宣传,监管机构实施有效监管,利用经济、技术及必要的行政措施等多种手段,保证电力供应工作规范、有效、持续地开展。而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是做好电力供应工作最有效的技术支撑。某某电网公司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工作在省公司正确领导下,在各供电局积极努力配合下,系统装用工作取得较大进展。
二、建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意义
负荷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是电力企业自动化技术发展的趋势,对当前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对电力经营方面。可对电力客户可进行实时监控, 除了对客户的各时段用电情况进行计量外,还能对欠费客户报警及进行有效的停、限电控制。同时还自动监测和记录客户窃电情况, 进行用电预测分析,实现远方抄表。让整个电力营销环节实现自动化、网络化管理。2.对电力生产方面。可从电力需求侧管理(DMS)的角度进行削峰填谷,限电不拉闸,减少用电高峰, 尽量减少机组启停调峰造成的损失。3.对供用电秩序方面。利用电力营销环节的自动化、网络化管理,配合法律和经济的措施,奖罚并用,把用电管理深入到户,建立正常的供用电秩序,更好的为用户服务。
三、负荷管理系统在营销管理中应用
1.实现多种通信方式并存,加强系统通信保障。某某靖供电局目前负控系统具备的通信方式有三种,以移动GPRS公网方式为主通道,以联通CDMA和无线230M电台方式为辅助通道。在三种通道都正常运行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实际,对电话通道方式进行探索性试验,准备对无线信号不通的地方使用电话拔号的方式进行数据通信,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网络覆盖,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转,为电力营销自动化做好通信保障。
2.实现与集抄系统和载波抄表系统的数据共享,为营销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按不同信息系统的功能划分,集抄系统负责对局所属变电站首端进行电能量数据采集,负控系统负责对用户侧计量点数据进行采集,小区载波抄表系统负责对居民一户一表数据进行采集,三个系统通过技术整合,目前,某某供电局实现了三系统的数据共享,可以从供电系统到配电及低压系统进行采集和统计分析,实现了、从头到尾、的监测和管理,三个层次的数据为营销决策和科学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支撑环境平台。
3.实现准实时负荷监测,促进负荷管理自动化。目前某某供电局的用电现场服务与管理系统实现监测负荷达到90%以上。为保证数据采集的实效性和准确性,工作人员多次对主站系统进行修改完善,通过对用户侧的实时负荷监控,为电力需求侧管理提供历史数据和当前的实时数据。通过对变压器运行实时监测、抄取、分析、处理和控制,可以及时调整变压器运行状态,合理配置变压器容量,调整变压器低压智能无功补偿控制等,保证变压器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完善、科学、准确的对变压器实时监控,可以为用户侧管理提供可靠的运行数据和历史资料,有效降低线损,为负荷预测、线损分析、电力需求侧管理(DSM)提供准确的数据,为准确打击窃电、负荷预测、扩容安装等提供指导;为客户用电情况、用电性质及用电负荷增长趋势分析提供依据,为进行系统增容、变压器布点选择等规划工作提供科学的数据;同时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变压器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4.实现电压、谐波自动监测。系统可以提供终端用户主要的电压质量指标,包括电压合格率和供电可靠率,并根据用户电压等级进行分类统计。通过主站下发的电压上、下限参数,终端统计每日、每月电压超上、下限累积时间,计算出各类行业、用户的电压合格率,从而准确完整地统计出地区范围内的供电可靠率。
5.配变油温监测。对配变的上位表面温度进行采集,并对采集区周围进行隔热处理,既实现了最大限度地接近变压器内部的油温,又有效地避免了直接采集配变内部油温带来的很多技术和安全上的问题。温度数据通过负控终端传回主站,由主站加工处理后,即能实现对配变油温的在线监测、数据记录和同期分析,从而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以便采取措施,避免因配变过热而引发事故。
6.进行RS485接口功能扩展,有效解决现场安装难题。在现场终端安装过程中,由于有一部分表计已被用户的装置将相关表计的RS485接口占用,现场又不具备安装副表的条件,造成电表数据不能采集到,从而影响施工进展。通过对电表RS485口的功能扩展,在不改变原来通信结构的情况下,既解决了现场安装难题,又能顺利地进行电表数据采集,从而有效地解决了RS485共享冲突的问题。
7.线损分析统计。配电网的电能损耗不仅与电网的结构和负荷性质有关,而且还与企业的管理水平有关。目前某某供电局负控系统终端安装覆盖率已达到供电区域的90%以上,通过对每条供电线路所联用户的终端安装,与集抄系统安装的变电站首端数据进行配合,可以按用户的电压等级、分线路、分台区进行损耗分析。将无损的用户专用线、专用配电变压器、通过用户的转供电等相应的售电量扣除后进行统计分析,以求得真实的线损率。通过系统平台同历史同期数值进行比较,及时发现线损不平衡问题。
8.抄表数据服务。将表计数据通过营销MIS系统网站直接上传,数据就能实现自动录入,提高了抄表数据的准确性和数据录入的效率。每日对上一日的数据时行统计分析,把重点关注的客户上日电量进行排序,然后依次统计出相应客户的昨日电量、同比、环比,当日当前电量、本月累计电量、上月电量、本年电量,并通过校验码对每项数据的可靠性进行校验,供专业使用人员参考。
9.负载率、功率因数统计分析。主要内容包括:以日、周、月、年为时间段,对系统、各分局、各行业、各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保存在数据库中,以备查询或生成报表、曲线及对外等。主要有下面几种分析方法: (日、周、月、年的)用户用电分析、行业用电分析、分局用电分析、系统用电分析等。分析的结果以曲线、报表的形式显示出来。通过系统平台的统计,计算出用户的经济负载率、功率因数,使用户能及时掌握用电情况,达到使变压器有功损耗率最低。通过对功率因数的统计分析,对功率因数偏低的客户,通过短信和电话方式通知客户采取措施,尽量避免客户因功率因数不达标而多交电费,提高供电服务的质量。
10.共享短信平台,注重人性化服务。为使信息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生产实际,系统通过手机短信及时自动地为客户和运行管理人员提供信息服务。如实时数据异常短信通知、计量箱门异常短信通知、每日电量数据短信通知、欠费预警短信通知等,实现自已定制短信,提供细节化、个性化的营销信息零距离服务。
结束语
总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电力负荷管理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电力负荷管理要面向电力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提供足够的信息服务,争取发电企业、用电客户及各部门的支持,加快转变,加快自我调整,以信息化管理为依托,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营销管理,力争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促进企业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鹏.负荷管理系统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居民,2011(07):512- 512.
关键词:电子签章 合同管理系统 法律效力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104-02
一、合同管理系统的流程及电子签章的重要性
在研究合同管理系统的过程中,首要的是了解合同执行的各个环节,及其相应模块功能分析和业务处理,确保合同管理系统的流程能够顺畅执行,各层级之间能形成有效的关联与互动关系。研究多数合同系统的功能及操作流程,主要包括合同文本处理、合同审签流程、电子签章生效、合同执行与付款、合同变更与终止等业务模块。
第一:合同文本处理。合同管理系统的合同数据的唯一入口,用户可根据系统既定的合同模板规范,在系统中准确填报合同基本信息。生成合同文本的过程可以手动录入合同的必要信息:包含合同甲乙上方信息,合同标的,合法规定的相关合同的交付时间、交付物形式、付款形式及付款要求、合同验收标准、知识产权规定等。根据合同的不同形似可以选择不同的合同模板,其中合同关联信息以附件形式上传。对于合同文本处理部分,通过录入信息转化为合同模板内容,并支持生成word、pdf合同文本及导出操作等。
第二:合同审签流程。合同审签流程实现合同信息的电子化审批过程,要做到合同审定环节的可定制,审批顺序可调整,合同审批过程可监控,处理意见可追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合同双向审批过程,合同审批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法人单位的管理特点设定审批环节,每个审批环节均可以查阅合同文本信息,供审批人做出审批判断。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可以进行逐级审批,审批流程结束合同可以进行电子签章。
第三:电子签章生效。电子签章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确认性。在线合同要求甲乙双方均可以使用电子签章,保证合同在线文本的有效性。甲乙双方的企业信息需要利用工商、金融渠道进行信息的企业信息的认证,并获得电子签章密钥介质。通过合同管理系统对于签章时间控制,避免甲乙上方同时操作同一份合同。签章完毕的合同作为有效合同文本被保管成PDF格式文档,可以被调阅、下载、跟踪文档变更。
第四:合同执行付款。合同的执行过程中必然有时间约束、合同交付内容及质量、合同款项的支付等新信息。信息化系统可以根据客户在合同管理系统中录入的时间、费用等信息对于合同执行进行管控和约束。除此之外,要对约束条件进行集中分析,要对合同的交付内容进行分析,时间不能早于合同起始时间,或晚于合同终止时。
第五:合同变更与终止。根据合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不可预知的情况,可能会导致合同或终止。需要变更合同时,需申请合同变更申请,并由双方确认变更后的合同条款。双方单位进行确认并同意后,可以启动合同审签流程,保证变更后的合同真实有效。
二、电子签章合同的法律有效性
电子签章是保证合同有效性的核心。电子合同的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电子签章的设计与实现就显得十分重要。为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与安全,书面合同需要由当事人和负责人签章、盖章,以便让双方识别是合同责任人,认可合同内容的同时确保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依靠技术手段识别电子合同签章人的真实身份,保证电子合同的安全性和真实性,是电子签章在合同管理系统中起到的核心作用。
电子合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具备有效的法律依据。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电子签章合同要结合法律相关要求,对其进行集中管理,确保电子合同的法律有效性同时,提高其社会影响力。第一,要从立法方面承J电子合同具有合法的书面效力,提升其在法律条款中的价值,解决电子合同法律效力问题。第二,要集中解决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问题。通过我国《新合同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的分析,能对相关内容进行理解,也就是说,电子合同一般不具备传统概念下的书面正式文本,同样也有了新的概念和方式。伴随着电子签名法和新《合同法》的使用,从法律上给予电子签名以充分的认可,对电子合同的真实性与有效性进行证明和鉴定。
确保使用电子签章企业的合法性。使用电子签章进行合同签署的企业必须具备正式法人合法经营权,即营销执照。可以通过工商网、全国征信网等进行企业网站进行实名认证后,具有企业主体的法律经营主体的认可。通过上述方式进行认证的企业,可以获得唯一识别身份的CA密钥,确保电子签章使用企业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三、电子签章技术分析和应用
1.电子签章技术内涵
电子签章技术是传统印章图片的升级版,建构一个区别于所有实体印章的印章机制,保证整个合同签署过程的唯一性和合法性。
从技术上讲,电子签章,泛指所有以电子形式存在,依附在电子文件并与其逻辑关联,可用以辨识电子文件签署者身份,保证文件的完整性,并表示签署者确认电子文件所陈述事实的内容。从广义上讲,电子签章不仅包括我们通常意义上讲的“非对称性密钥加密”,也包括笔迹辨别、指纹识别,以及新近出现的眼虹膜透视辨别、面纹识、DNA识别等。目前,最成熟的电子签章技术就是“数字签章”,它是以公钥及密钥的“非对称型”密码技术制作的电子签章。我们通常所说的电子签章也是指数字签章。运用一种名为“非对称密码系统”(Asymmetric Cryptography)的技术来对发文者的电子文件作加、解密运算,其目的是使收文者可确定电子文件的发出者是谁、该电子文件在传输中未遭篡改并保证发文者不能否认其发文的行为。
电子签章广泛应用,借助实体密钥能保证合同管理系统签章流程的完整度。电子签章用户在电脑中使用CA认证证书控件,保证U盘结构和PIN码之间的对应关系,也能有效实现签章管理及签章程序。电子签章合同管理技术遵循的规范主要包括Data Encryption Standard算法、SSP02算法、R.Rivest-A.Shamir-L.Adleman算法以及散列算法等。
2.电子签章技术特征
电子签章之所以应用效果符合时代需求,主要是基于其内部数字化参数结构的有效性和科技性,能提升整体运行结构和运行参数的完整度,确保印章管控系统贴合实际需求,确保整体管理层级和管理需求得到满足。
第一,电子签章技术主要是基于公钥基础设施建立起来的,能保证文件的真实性和安全完整性,并且由于电子签章的唯一性特征,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一旦双方利用电子签章进行合同签订,即时生效后,就产生不可抵赖性,真正实现了印章图片的业务数字化。第二,电子签章技术在运行过程中,借助密钥介质实现签章权限的有效运行,只有掌握和了解密码的人员才能有效使用该U-key的介质进行签章。第三,在实际项目运行过程中,主要是利用印章对整体系统进行集中验证,一旦文档出现了篡改和恶性变动,都会对时间和具体改动条款进行历史痕迹标注。第四,在应用电子签章技术的过程借助计算机网络实现,从而能保证其签章行为克服空间障碍。由于没有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签约的方式能实现最便捷有效的执行。第五,基于电子签章的唯一性和安全性,在实际技术运行时能对用户身份进行识别和确认,并且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电子签章使用人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电子签章在合同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现阶段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开展,企业与企业间,企业与用户间的合作不断加深,合同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网络交易双方来说,如何确认对方的身份真实可信,如何确认对方发来的电子合同真实性、完整性、可信性和不可抵赖性是首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人们在使用合同管理系统的同时,也更加注重电子签章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本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提出了电子合同的安全需求,阐述电子签章通过数字证书保证合同各方的身份真实性和合法权益。目前合同管理系统根据业务流程的要求,能够提供电子签章功能。实际使用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合同文本及审签处理,确保能对不同合同进行统一或者个性化的审签流程。合同订立双方均能够获取到有效的电子签章介质,能在标准化合同管理运行流程中有序执行。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启动电子签章后,买方和卖方要对自己的相应行为进行合同文本的确认,双方能看到完整的合同文本,完成了对相应合同条款进行集中审定之后,可以进行电子签章操作,避免合同操作的重复性。买卖双方能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进行集中的合同信息管理与执行,从而提升整体管控结构和管理层级的有效性,并且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利用电子签章技术进行合同签订,也能有效提高整体项目运行系统的有效性,也满足了电子商务无纸化的办公需求,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对于企业来说是资本的节省,效率的提升。
结束语
本文以电子签章在合同管理系统中的使用方法、法律依据、技术实现方式为核心内容,对标准合同以及协议合同建立过程中,要对合同文本进行电子签章的运行方式要符合实际需求。
总而言之,合同管理系统结合了电子签章技术,在提升合同安全性和效率的同时,确保电子合同签章的操作技术和流程满足实际需求,真正实现合同签订方式和运行模型的最优化。将电子签章技术应用到合同管理系统,有效提升企业综合管理能力的同时,更能有效增强企I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黄敏,赵艳,王海瑶等.基于数字签名和数字水印技术的电子签章算法研究[J].河北工业科技,2013,29(03):149-154.
[2]朱建伟,杨丙洲.天津钢管制造有限公司电子商务合同管理平台开发与应用[J].天津冶金,2015,36(05):47-49.
[3]何欣.电子商务立法的两个基本问题--浅论电子合同及电子签章[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2(03):33-36.
[4]罗清彩,电子合同课题组.基于电子签章技术的电子合同平台设计与实现[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6,18(03):78-80.
[5]谢汉天.工作流Petri网建模在电子合同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29(10):65-68,72.
[6]王昕.网络环境下企业间运营模式优化探讨--基于电子合同服务平台[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3,10(10):8-10.
[7]高瑾.B To C 电子合同若干问题研究――当当网千人维权案引发的思考[D].内蒙古大学,2013.
[8]张飞,肖刚,程振波等.基于时间戳服务的电子签章验证方法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4,37(03):300-305.
关键词:电力行业;需求侧管理;电力负荷管理;用电方式;用电率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1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32-0040-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32.022
1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运用的优势
所谓的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是采集客户端实时用电信息的基础平台,是运用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高科技对电力负荷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控制以及管理等各方面的综合性管理系统。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上线和运用是一种高节能、高环保的技术,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使监测的数据相当准确,对比人工监测的数据而言其准确性大大提高了。可以说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是一个高科技改良型的技术系统,不仅成本小,而且控制性以及时效性特别强大。接下来笔者从多个方面对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运用优势进行层层的分析和探究:
1.1 操作方法简便、操作工人少、预测精准性高、经济效益提升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是结合高科技进行有效改良型的一种管理系统,其属于全自动化的高效控制管理系统,在这套管理系统中的全部操作流程仅需要2~3人即可完成所有操作,就此一点可以知道该管理系统能够对人工资源的浪费进行大大的节约。而且该管理系统对于检测数据的收集以及分析的能力相当强大,所以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对于数据处理的准确性也特别高。不仅如此,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还可以对现实企业的用电做到详尽的管理,这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而言是很大的提升。从任何一个方面来说,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都可以说是多方面的节能降耗且管理得当的系统。
1.2 数据监控的范围拓宽
现阶段的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主要由两类组成:一类是较为普通的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另一类是无线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包括了230m无线电以及gprs通信方法。所谓的普通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主要是通过预设电缆对用户的电荷进行有效的监控以及分析,然而无线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则是使用无线电从而对用户的用电信息以及数据进行有效的收集和检测。由于无线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本身的优势,使得其比普通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覆盖范围更加广泛,但是相对于传统的电力负荷控制系统而言,这两类电力控制管理方式的控制范围都更加广泛,由此可见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覆盖范围广泛,可控范围也更加大。
1.3 危险事故少、维修更便捷
传统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如出现事故,维修时非常麻烦,因为传统的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并没有使用全自动设备,所以需要使用的人力就更多,更因为如此其事故的发生概率也更大。相较于传统电力负荷控制系统而言,现代化的电力负荷控制系统采用的是全自动设备进行操作和运转,可以将发生事故的原因控制在几个方面之内,这样事故的可能性就大大缩小了,就算发生了事故,维修起来也更加容易和快捷。
从上述的论点中可以知道,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拥有操作简单、维修便捷、控制范围广、精准性强、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正因为其拥有这么多的优势,所以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使用。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相较于传统的电力负荷控制系统而言是无法比拟的优胜者,不仅解决了很多传统电力控制系统无法避免的漏洞,还展现了自身卓越的优势,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收益,这一点就决定了其能够成为当今电力控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优势
需求侧管理其实是一种相比较而言成本极小的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在国际上都属于一种相当先进的高效管理方式。该管理方式的全称为需求性侧管理,简而言之就是对于资源进行有效规划的现代管理技术。其主要的操作模式是通过对用户的用电方式进行相应的改变来使得终端的用电率达到最大化的技术,这样可以使得资源做到最大的优化配置。该管理模式也拥有小成本的优势,从而大大地促进了工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前进,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做到极致。但是事物均有两面性,该管理方式只能够解电力供求燃眉之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电力供求的难题。然而,目前没有找到更有效率的方法进行解决,所以需求侧管理是目前而言比较可行的管理方法,以下探讨了三种需求侧管理的作用:
2.1 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
其实需求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将电力供求的平衡达到最大化,而且防止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将资源的利用率做到最大化。
2.2 成本低、有效性好
其成本极低,由于提倡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所以不仅将资源进行了保护,还使得管理的成本降到最低。
2.3 环境保护作用大
由于需求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将资源的利用率做到最大化,从而可以对资源的利用达到极致,对于资源的使用进行降低,保护了环境的发展。
3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在需求侧管理中的应用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在需求侧管理中的应用具有相当大的作用,对于需求侧管理而言设备的支持是相当重要的,而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也是这个支持的设备。从可持续发展方向来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以及将资源的利用率做到了最优化,这一项就已经非常适合需求侧管理的实际要求。
由于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开采造成了环境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需求侧管理本身的目的就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而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对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也可以保护环境。因此,需求侧管理与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目标都是保护环境。
4 结语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和需求侧管理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彼此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值得注意的是,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和需求侧管理已经在实际的社会中进行了广泛的使用,并且其使用的结果非常好,在多个方面都取得了不可小觑的成就,可以说这便是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在需求侧管理中得到完美展现的极致时刻,其对我国电力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摒弃了传统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弊端,完成了一个质与量的升华。
参考文献
[1] 李晋.用电检查员工作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