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会计行业的要求范文

会计行业的要求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会计行业的要求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会计行业的要求

第1篇

一、我国会计精神的现状

(一)会计行业的公信力有所下降 不断出现的会计违规事件使人们对会计行业的信任大为降低。会计行业不仅在我国,在整个世界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公信力下降。所谓会计行业的公信力,就是会计行业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信誉。行业公信力是会计行业的无形资产,是会计行业在长久的经营中获得的一项宝贵资产。对于会计行业来说一旦没有了诚信,就会失去社会的信任,进而就会危及会计行业的生存,所以在此意义上可以说诚信就是会计行业的尊严之所在,是会计行业的立业之本。而这种公信力的实施主体是社会大众,社会大众是会计行业公信力的评价主体,会计行业只是被动地被检验和认定。

(二)会计行业特色的道德培养体系尚未形成 中国会计学会早在1983年年会上就将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中长期总目标定位为:“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以讲求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所谓中国特色是指“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风采和风格,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应该是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为背景,体现中国特点、从而有别于他国的反映会计规律的理论。”会计行业乃至社会对于会计人的要求必然不同于其他行业对其成员的要求。一定不能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大众的政治思想教育相混同,它们在目标上相差很大,内容上的相关度也很低,唯有开发出适合会计人自身特色的职业道德教育模式才能真正做好道德教育工作。另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致使会计人的道德教育工作被放在了遗忘的角落。世界历史上每一次会计舞弊案,都见证了会计行业公信力的下降。

(三)会计人的创新意识有待加强 自2006年颁布的新准则实施以来也暴露出了一些现实问题,虽然该准则的实施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了,但会计人员素质跟不上发展的要求与会计基础工作差等滞后性因素直接影响了《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新会计准则中大量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这种新的计量模式要求会计人不仅要面向过去,更要面向未来,要求会计人能够准确地提供前瞻性的信息。尤其在信息化时代下,会计环境变化迅速,加之各种组织机构也在大幅度地参与会计信息提供与分析,与会计行业竞争的态势迫使会计行业亟需培育出以勇于创新为核心内容的会计精神。会计行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性环境中生存,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否则就会有被取而代之的危险。但从目前我国总体情况来看,会计行业仍然处于创新的低层次阶段。偶尔进行的一些创新也主要是为了被动地适应当前会计实践活动与时展的要求。从会计人自身的角度分析,达不到勇于创新核心要求的最大问题就是动力不足,最终致使会计人因循守旧或者是被动应变。积极参与创新应该是会计人在信息经济时代寻求生存与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会计行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四)会计行业的整体素养有待提高 随着有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财政部在制定准则时势必要考虑市场经济的时代要求。新准则为了尽快与国际接轨,在准则中也大量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这就为市场经济主体增加了自主决策的成分,为活跃和发展市场经济增添了足够的活力。新准则中大量采用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减值准备的计提、未来现金流量的判断、折现率的确定等都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无形中赋予了会计人员乃至企业更大的自主决策空间。中国政府在扩大会计行业自主性的同时,也加紧了对会计行业的监管。在新准则颁布的同时,就出台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这种双管齐下,两手一起抓的行事方法固然有效,但不能仅仅依靠法律的手段来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还应该加强会计精神的建设,重视对会计人员价值观的引导,这样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会计行业的违规,才有利于会计行业整体素养的提高。

二、会计精神塑造的新思路

(一)注意目标导向性,做好新时期定位工作 会计精神是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由行业的传统、文化、理念和哲学等共同孕育的。优秀的会计精神的形成要经过有意识的概括、总结、提炼过程,并将那些不入主流的东西剔除,最终才会形成具有鲜明行业特色和独特风格的会计精神体系。应该明确会计行业的未来要靠会计人自己去谱写,明确的目标不仅给人指引未来前进的方向,还在于它会时不时地给人以动力支持。培养会计精神,要遵循时代性、先进性、激励性、效益性等原则,不仅要反映行业本质特征,而且要反映出行业的特点和特色。所以,在制定目标时一定要注重新时期对于会计行业的新要求,注意新的会计环境对会计行业的挑战,新时代的到来也同时要求会计行业要以新的姿态出现在大众面前。

(二)用系统的思维塑造会计精神 在充分认识我国当前会计精神贫乏的现状后,就要适应当前的会计环境,顺应当今时代的要求,积极而适时地调整会计行业精神状况,用系统的思维塑造会计精神。会计精神的塑造绝非是一项简单的事情,而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会计精神本身就是一个系统,是由诸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具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生存条件和运动规律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当前我国会计精神的现状并不能令人满意,而且以前也并没有会计行业精神的专门建设工作,因此要想真正做好会计精神建设这一系统工程就必须提倡用系统的思维对待会计精神塑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系统的思维是一种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能够事事、时时都从全局和整体上来把握的能力,要求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研究,然后尽量关注和照顾到每一个细节问题,不断追求完美。

(三)用不断变化的思维审视会计精神的塑造 由于会计环境的复杂多变性决定了不可能存在永远正确的会计精神培养方案,所以,一定要用变化的思维审视会计精神的培养工作,即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待会计精神的培养工作。发展的观点要求在审视会计精神培养方案时不仅要依据会计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还要用不断成熟的视角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不同时期会计精神的培养工作。培养会计精神,不仅要立足现在审视过去和当前,还要立足于过去和当前去审视未来。在不同的会计环境下引进不同的会计精神的培养方案。只有这样才能看到成绩与失误,进而做出相应的对策。通观会计行业的发展历史,会计文化一直都善于吸收和借鉴其他学科的新进展和新突破,这是会计文化永远发展与前进的基本动力,也是会计文化的优越性之所在。会计精神的塑造机制也应该在不断汲取精华去其糟粕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发展壮大直至成熟。

(四)充分发挥社会舆论与社会环境的约束作用 舆论是良好社会环境发挥作用的一个有力武器,只有在会计行业内外有强大的舆论存在,才能够对会计行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监督和激励作用。由于舆论也是由社会环境所决定的,只有好的社会环境才能够产生具有良好预期的舆论,也才能够对会计行业的发展产生预期良好的作用。社会态度、社会信念和社会价值观等都是决定社会舆论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进行会计精神的培养工作,需要良好的会计环境;另一方面,进行会计精神的培养工作又会营造出良好的会计环境。良好的预期舆论才能有效地约束会计行业的违规行为,才能够为会计精神的塑造创造出有利的条件。

三、会计精神塑造的具体措施

(一)做好会计人的道德与责任感教育 会计道德追根究底就是社会一般道德在会计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在会计人的道德品质问题上,会计人应培养积极进取、热情实干、谦虚谨慎、洁身自律、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和勤俭节约等精神,进而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得整个社会日新月异,这一切都增加了社会对于会计行业的依赖。所以,会计人对待道德的态度是否积极,最终的结果不仅仅影响到其自身,还影响到整个会计行业,乃至整个社会。会计人的道德问题不仅仅是个人品质善恶的问题,还是会计人是否具有责任感的问题。责任感对于会计人的工作态度要求非常严格,它要求会计人时时刻刻都应该心中常存责任感,敬重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表现出忠于职守、尽心尽责的精神。只有做到对自己职业热爱和认真负责的会计人才能做到真正地符合道德的基本要求。

(二)加强会计行业法规教育,树立法制意识 虽然会计改革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会计行业仍存在不少问题。会计违法违规事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会计人法律意识还很淡薄。所以,有必要提倡会计行业法律法规教育,以增强会计人的法制意识。通过法律法规来增强会计人的法律理念、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在法律底线上保证会计精神理念与会计职业责任观、会计纪律观、会计法制观很好地结合起来,使会计人的行为符合会计精神的基本要求,符合会计纪律、会计法律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在进行会计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责任感教育的同时,还要在法律的层面上培养会计人的责任心。在没有法制约束的情况下也没有证据能够说明会计人必然会遵守社会秩序和行业道德。会计法规教育就要求会计人要切实树立起法律意识,严格要求自己。这样不仅有利于行业形象的树立,有利于会计精神的建设,还有利于会计人独善其身。

(三)重视会计人的职业理想教育,加强行业自律理想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职业理想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人们对于未来的专业、工作部门、工作种类以及事业成就大小的向往和追求。社会要求会计人必须具有职业理想,必须扮演着特定的社会角色,为社会这个大机器的运转奉献个人独有的动力。会计人的职业理想应该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来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也即个人所期望达到的阶段性或最宏大的职业境界。会计人的职业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个人的远景规划,是个人的职业蓝图,与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职业期待都密切相关。通过职业理想教育可以让会计人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与行业存在的意义,也可以引导会计人正确地认识会计职业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会计职业生活中把握住自己所处的职业地位、作用和职业角色,脚踏实地地干好会计工作。把个人理想和职业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促进个人进步和事业发展。做好会计人的职业理想教育不仅仅会计人自身受益,对于会计行业的自我建设会做出很大的贡献。

(四)强化会计人的创新意识,积极应对会计环境的变化创新是会计行业不断进步的灵魂,是会计行业兴旺发达的动力源泉。当前会计环境的复杂多变性向会计行业提出了一个挑战,会计行业要积极而适时地调整自我以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会计精神的培养归根结底就是在塑造会计行业的自身良好形象,不断地改善自身,积极进取,力求做得更加完美。改善自身、完善自我并不是要为了要应付社会,改善自身并不意味着要放弃会计行业既有的一切,把自己变成他人。会计精神的根基是自己的文明、自己的特色,塑造会计行业形象就是在各个方面把会计行业的文明和特色充分地发扬。会计精神是会计行为重要的外在表现,是会计人自我教育、自我陶冶、自我改造才能达到的水准。会计精神的养成是一种高思想境界的修养,是一个长期、艰苦磨练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会计人在具体的会计实践之中去摸索。只有不断自我创新,会计行业才能够顶住激烈的竞争环境带来的压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五)提高全社会民众的整体素质,兼顾社会环境的改造人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一个社会的环境好坏。社会环境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人类自身就是在不断接受社会环境改造的同时去影响社会环境。要想实现会计行业的整体文明,就必须从社会民众抓起。社会大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会计环境,大环境的好坏可以在一开始就决定会计精神建设的成败。一旦会计精神得到实现就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来保持它。只有会计精神在会计行业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前期工作才没有白费。另外,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都处于加速发展时期,转型工作还在进行中,人们的社会价值观还需要政府的引导。现在社会提倡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也只有社会的整体素质提高了,优良社会环境的效应得到充分的发挥,会计精神的培养与实现工作才能得到持久的体现。

参考文献:

第2篇

1.1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

会计的职业道德是不仅需要遵守所有行业的公共职业道德,同时也需要遵循自己行业的特殊职业道德伦理。会计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应当遵守国家关于会计行业的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还需要遵守企业的规范,以及自己的会计公司关于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会计的职业道德要求的复合型,不仅有自己的一般要求,更有自己的独特要求,它更是贯穿于整个会计行业,同时贯穿于整个会计工作的始终。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如何调整个人从业的心理素质,同时更是会计行业内部相互之间进行协调的要求。它要求自身工作与社会相协调,职业道德既有硬性要求,同时也有软的要求。务必要着眼于人际关系的调整,以社会和法律为主要的制约手段,通过内外要求实现非强制的规范要求和职业道德伦理。

1.2会计职业道德的阶段

首先,要以会计职业责任和义务为核心要求,同时需要社会对个人在社会中需要被重视的要求,要用学到的职业道德理论要求自己的欲望,同时在学会控制自己的基础上,要求律他。其次,会计职业品德伦理是关键,会计职业道德伦理首先是要从外在的要求转变为心理的内在要求,制度不仅要写在纸上,同时也要写在自己的心里,甚至要求落实到行动上,自己要率先去落实和实践。最后,职业良心在职业目标的要求下,务必融会贯通,以职业道德要求自己和要求他人要高度统一,社会和国家对于会计行业的目标要求是会计职业第一守则,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能使会计人员增进会计职业修养三位一体,这才是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以及提高会计的办事效率,降低会计行业出现失误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贯彻职业道德伦理的内在要求。

2会计职业道德伦理的主要构成因素

2.1会计的职业理想

很多时候都在说有理想的人才是做大事的人,也是能够做成事的人。从事会计是简单地为了生存而从事的行业,还是自己的理想所在,愿意在会计这个行业中有所发展,有所成就。同样,有的人为了从事会计行业是为了自己可以掌握很多的经济动向,当然还有一部分人怀着不纯的心态,想利用自己的便宜之处,谋取非法的利益。因此会计职业道德伦理的组成首先是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明白自己从事会计行业的目的是什么,自己发展的动向是什么。

2.2会计的工作态度

很多时候对于会计来说毕竟每天经手的财务有大有小,自己的工作状态是好是坏,自己的心态以及认识等均会影响到会计的职业道德伦理。在会计行业中有的会计从业人员积极向上,不怕困难,做事一丝不苟,同时还具有创新性。这样的会计从业人员是会计行业需要的。那种每天只想不犯错误,每天只想自己不出任何的错误就可以安稳地领工资,或者出现问题的时候就直接推脱责任。这样的人不仅工作方面没有任何的进步,同时还会影响到其他工作积极的人。因此会计的工作态度对于会计的职业道德伦理有非常大的影响。

2.3会计的职业责任

即会计人员担任某项职务或从事某项工作后就应承担(或被赋予)的相应义务。职责与职权相互关联。会计职责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也是评价会计行为的主要标准。会计行业的人员拥有一定的权力,同时这就意味着有权力就会有自己的义务。会计在财务的管理上面有审批的权力,但是这份权力不是自己与生俱来的,而是公司的规章制度赋予的,有了一定的权力就意味着自己必须有一定的限制,也就是一定的责任。因此权责必须对等,特别是不能让会计人员的责任脱离管理,尤其是部分权力比较大的财会人员就更加需要制度的约束。

2.4会计的职业技能

会计职业道德伦理的构成关键的基础就是会计的职业技能,毕竟职业道德伦理是以职业技能作为支撑,尤其是在职业技能方面的基础会计工作的具体事务,怎么去完成工作要求,这才是职业道德伦理的物质基础,包括完成会计工作所必要的知识以及所需要的工作能力与经验。它是会计人员圆满完成会计工作的技术条件。

2.5会计工作的保密性

会计行业始终在从事着关于公司运营的状况,公司的战略发展等问题,因此会计工作是一项既公开又保密的工作。因此对于会计来说,公司的财务状况,需要对外公布的必须是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特别是在公司发展战略上面的财务情况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包括完成会计工作所必要的知识以及所需要的工作能力与经验。它是会计人员圆满完成会计工作的技术条件。

2.6会计工作的工作纪律

纪律是工作成绩的保证,作为一个公司或者企业,财务是企业的生存基础,同时也是很好地运营的物质保障。如果每一个从事会计的人员自由散漫,没有一点组织的纪律性和原则性,只知道简单地做好自己的事,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就会形成不好的工作作风,最终使得整个工作没有头绪,整个财务工作也会因为没有工作的纪律最终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导致问题频发,威胁到整个公司或者企业的发展。保密性、廉正性(正直、诚实、廉洁)与超然性既是维护和贯彻会计职业道德的保证,也是评价会计行为的一种标准。

2.7会计工作的工作作风

工作作风是一项工作是否可以高效快捷完成的重要保障,同时它更是反映了会计工作人员的精神风貌,毕竟对于工作来说,高效快捷地完成工作是理想的工作状态,这不仅是公司领导需要的工作作风也是每一个从业人员对自身工作的最高追求。严谨的工作作风是会计人员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它是一种自身长期形成的工作力量,也是一种惯性的力量,是职业道德在会计工作中连续贯彻的体现。在工作中严格办事,丝毫必分,理财勤俭,始终严格执行相关的要求,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袭等,均是良好的会计工作作风。

3如何在社会转型期提高我国会计职业道德伦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于会计的从业人员来说,如何在市场经济中保持自己正确的职业道德伦理是必须思考的问题。

(1)要求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同时对于个人的合法利益做好保护。在公司或者企业的经济不是特别景气的时候就需要全公司的人同心协力,共度难关。会计人员是最了解公司状况的人,因此必须同公司的其他员工站在一起,以集体利益为重。当然在公司运行正常的情况下,要保证大家的合法权利。

第3篇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建筑行业 会计管理

现行的会计准则与以前的会计准则相比在计量基础、存货成本计算、所得税处理方法、企业合并报表会计处理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这样的变化对许多行业都产生了影响,其中包括建筑行业。建筑行业必须努力追随形势变化,调整自身的会计管理制度,为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1.建筑行业的会计特点

1.1价款核算方式特别。由于建筑施工的周期比较长,在施工中费用的支付不能完全地实现一对一的支付,有一些款项必须由建筑企业进行垫付才能实现工程的顺利进行。还有一些跨年的项目,企业要根据施工的进度来进行会计核算,确定工程资金的分配情况。

1.2会计人员的专业性要求高,工作环境特殊。建筑行业的会计从业人员不仅要有一般的财务知识还要具有建筑施工方面的一些常识。另外,建筑行业的会计从业人员还要经常在施工现场进行工作,施工现场的条件比较艰苦,环境较差,噪声、粉尘等污染到处都是。

1.3会计核算的对象一般都是单项工程。其他的非建筑行业的会计核算通常都是常规的按照年度、季度或月度来进行的,但是建筑行业的会计核算却是以单项工程为对象来进行的。

2.新会计准则对建筑行业会计的影响

2.1新的会计准则会影响到建筑行业的业绩,这是由于会计核算的方法与以前的不一样导致的。

2.2新的会计准则要求建筑行业的会计科目进行调整,新会计准则取消了短期投资科目,但是增加了金融资产的科目等,这要求建筑行业也做好相关的调帐工作。

2.3新的会计准则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判断能力,新的会计准则有很多内容需要会计从业人员先进行判断再实施,这对会计人员提出了较高的业务要求。

2.4新的会计准则对建筑行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挑战,新的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去实行新准则。

2.5新会计准则下,建筑行业的存货核算也发生了变化。旧的会计准则中建筑企业采购商品中所产生的运输费用、装卸费用和保险包装等费用等,是不能计入存货成本的。而新会计准则对这项规定进行了改革。这种变化会增加建筑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金额,会让建筑行业企业的权益增加。

3.如何提高建筑行业会计管理

笔者在上文中具体分析了建筑行业会计的特点和新会计准则对建筑行业会计的影响,在这样透彻分析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地对提高建筑行业会计管理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与方法。

3.1加强会计人员的管理。人才的竞争是当今社会竞争的本质,对于建筑行业会计管理的加强首先要从会计人员入手,对于会计人员的加强要从三方面做起:一是在招聘人员过程中要选择优质的人员,以高水平的专业素质为聘任的第一位要求,其次还要要求会计人员具有吃苦耐劳、积极进取的优秀品质;二是企业要加强会计人员的后期学习,学习新会计准则,及时了解会计政策的变化,同步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储备力量;三是完善考核制度,严格考核制度,实行赏罚分明的考核制度,努力提高会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3.2净化会计职业判断环境。新的会计准则较多地要求职业判断能力去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对于会计职业判断环境的净化需要从主体因素、客体因素、环境因素三方面进行。对于主体因素,即会计人员自身要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对于客体因素,即职业判断的会计业务要努力加强;对于环境因素,即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环境净化,企业必须加强职业判断环境的建设。

3.3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会计核算至关重要,其作用主要表现在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三方面。控制环境是指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组织结构和权利指责的控制。会计系统是指用于确认、记录和报告建筑行业经济业务的信息系统,这些系统会反应在会计报表中。控制程序主要有合法性控制、分权控制、组织规划控制,其根据企业性质、规模、的不同而不同。

3.4做好企业规划的统一。现代建筑企业的管理是比较多层次的,但是要实现管理规划的统一性,这样的统一性表现在实现人事管理统一,对会计人员由企业统一任免与考核;实现会计政策统一,对于子公司要统一会计核算制度,严禁各自为政,私自改变会计核算办法;实行网络信息统一,及时地将财务信息进行录入,保证企业信息的一致性,为公司的决策提供依据;实现会计计量票据统一,对财务结算单据进行统一管理。

3.5做好新会计准则下建筑行业的调账处理。新的会计准则对建筑行业的会计科目的转换及调整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首先其取消了短期投资相关科目,增加了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金融资产类科目。固定资产中建筑物区分投资性房地产和自用建筑物的不同处理。存货管理办法变革,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债务重组方法变革,债务重组利得原记入资本公积,现记入营业外收入。实物抵债允许公允价值入账等。在这种形势下,建筑企业就要及时的调整会计科目,并调整账本,做好相应的调帐工作。

4.结语

第4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我国现在已变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当然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各类银行的强有力的支持。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中已经形成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首,各类股份合作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各类银行主体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银行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银行业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衡量各大银行发展的重要指标就是对银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行探讨,就是对银行披露的各种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本文重点对银行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行探讨。

一、我国银行业会计信息披露规范中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

银行业作为一群特殊的会计主体,对其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尤其特殊。国际上巴塞尔委员会对金融业的监管出台了一系列的标准和建议,得到各国的青睐,关于银行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文件有1998年的《增强银行透明度》和《衍生产品及交易监管信息框架》,以及1999年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

我国做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银行业发展迅速,国家政府部门也及时出台了相关的法规政策对银行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提出了要求。2006年出台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对所有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在第二章中的第十二条到第十九条进行了详细的规范。概括起来会计信息质量应当满足以下要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这些要素要求是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对所有企业的信息质量特征的基本性的规定,当然对银行业也适用。当然新《企业会计准则》没有对银行等金融企业特点对会计信息的特征进行专门的研究,所给出的信息特征也只是简单的描述。

2007年7月3日银监会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是我国对银行信息披露的最新规范。《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第三条规定“商业银行应按照本办法规定披露信息。本办法规定为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最低要求。商业银行可在遵守本办法规定基础上自行决定披露更多信息。”和第五条规定“商业银行应遵循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可比性的原则,规范地披露信息。”,为商业银行会计信息质量披露规定了最低标准。

显然国家对银行业会计信息的质量都做了必要地要求以及对信息质量的披露做了严格的规定。总之无论是巴塞尔委员会还是我国对银行业的信息披露质量特征都做了较深的研究。

二、完善我国银行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构想

在分析、研究、借鉴国内外金融机构对银行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在遵守我国相关的规章制度的前提下,结合银行业的特殊性,提高和完善我国银行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在此笔者和广大的同仁进行探讨。

1.会计信息质量必备的两个条件

会计信息质量必备的两个约束条件,一是可理解性,二是成本效益原则。

可理解性是会计信息质量必备的核心条件。可理解性就是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清晰明了,易于理解,能够让相关利益者比较容易地理解其表达的真实意思。银行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广大的储户,及债务人等。相对于广大的储户来说,他们的理解能力参差不齐,此外银行企业本来就存在业务复杂、种类繁多,业务更新快的特点,对一般人来说要想完整理解银行业的会计信息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银行业的会计信息要考虑到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理解能力。银行业的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和其他行业比就显得更加重要。

成本效益原则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一大经济约束条件。成本效益原则是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企业的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任何一项经济活动只有获得的收益大于所付出的成本的时候,此方案才是可取的。会计信息质量水平也应当符合这一原则。只有当成本小于所获得的收益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措施才是可行的。在这里,收益和成本的关系当然不是局限于银行本身,而是应该站在全社会的角度,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角度来看,不应该限于个别的商业银行。因为站在商业的银行的角度,只要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就有可能增加银行的成本。

2.会计信息质量的目标

会计信息的总体目标就是对利益相关者有用。利益相关者使用会计信息的目标就是能从会计信息中获得有用的信息。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都应该围绕对使用者的决策是否有用为核心。会计信息是否能够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要,总的来看,就是取决于会计信息是否真的有用。银行业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必须考虑到银行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组成以及他们决策的特殊性。银行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数量庞大,绝非普通的工商企业可比,构成也复杂。银行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除了投资人、债权人、政府部门之外,还有全社会广大的客户群体,客户群体构成了银行业信息使用者的主体。所以,银行会计信息的提供也应当考虑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不同需求。例如,银行的大多数客户关注的是银行的资产质量、支付利息的能力等信息,而监管当局主要了解的是银行的风险状况、贷款的质量、资本充足度等。

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会计信息才算上是合格的,有用的。

三、关键质量特征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应当将透明度作为关键的质量特征,虽然相关的法规政策没有要求银行必须将透明度作为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透明度可以这样的定义: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和银行业相关信息披露的要求,采取一种得到普遍认可的方式,通过各种公共媒体,能够让会计信息使用者及时、方便的获取全面、公允、可靠、真实、及时、可比、重要的会计信息,并能够据此熟悉与评价银行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及相关的风险。

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关键特征是对银行业会计理论和一般意义上的会计信息披露要求的进一步发展。这对于我国改进和完善银行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提高银行业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会计信息透明度是一个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综合、全面的概念,包括会计准则的制定与执行、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信息披露和监管。会计透明度应当包含以下两层含义:一、透明的会计信息应当满足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质量特征,透明程度需要考虑上述八个方面的要求。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能够方便、快捷、高效、低成本的获得能够反映银行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以及经营风险水平的信息。

四、重要质量特征的构建

可靠性、相关性、及时性、可比性、重要性、谨慎性是对质量特征的透明度的进一步细化。具体应当包括如下内容。

1.可靠性和相关性

可靠性要求会计信息必须是真实客观的。会计要素计量的结果与它的反映的经济业务和交易事项一致。对银行业来讲,金融业务及信息复杂多样,要可靠的反映经济业务和交易事项显得尤为重要。此外,银行业的交易几乎都是“无形”的,如何真实客观的表达,变得十分复杂。我们可以认为,当会计信息没有明显的遗漏和重要的错误,能够真实合理的反映其反映的事实,以供利益相关者使用,信息就是可靠的。

相关性指的是会计信息所反映的情况与利益相关者使用的目的相关联。通常认为会计信息应该与使用者的决策相关,或者至少能够影响使用者的决策能力。银行业应当披露更广泛的信息。因为银行业业务繁杂,所开展的业务也越来越杂,兼营和混合经营日趋普遍,使银行业的业务比普通工商业更加复杂多变。只有努力掌握好相关性,以恰当的方式披露尽可能多的银行业的相关信息,才能满足不同使用者的要求。

当然可靠性和相关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本质要求。当两者发生冲突时,相关性必须服从可靠性,以可靠性为核心。再多的会计信息相关性也是以可靠性为前提和基础的。

2.谨慎性和重要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银行等金融企业具有金融资产众多、资金流量大、风险高、社会影响大的特点,在其财务报告中强调谨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谨慎性实际可看做可靠性的进一步延伸,谨慎性是对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的进一步外延。

重要性要求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也就是要求那些比较重要的项目做详尽的披露。重要性是对会计信息披露的一个补充限制。银行业信息数量大,会计信息存在多余的问题,如把任何信息都予以披露,必然会对重要的信息产生冲击,削弱其他重要信息的关注度。重要性没有统一的标准,各银行应根据自己业务的具体情况,根据经验对重要性做出披露。鉴于银行业务的复杂多变、数量巨大,因此应当充分利用重要性原则,对什么信息详细披露,什么信息简单披露做出合理的安排。重要性也可以看做是相关性的延伸,是对可靠的信息做充分而不多余的披露。

3.及时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和延迟。及时性对会计信息的影响极大,过期的信息很可能对信息使用者没有了使用价值。尤其是对银行业来说,每天资金流动量极大,交易速度非常迅捷,资金营运周转飞快,必须对相关的会计信息进行及时的披露。

可比性。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对银行业而言,相同规模与类型的银行相比才有意义。

本文认为以决策的有用性为银行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目标,将透明度作为关键的质量特征,将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作为一些重要的质量特征。如何将会计透明度的抽象特征转变为可量化的质量特征,以及如何将会计透明度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的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相互联系起来是银行业未来会计信息披露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李英明 刘 昂:对构建中国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设想[J].理论研究,2012(2).

第5篇

关键词:信息化 会计 从业

当前社会信息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可以说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信息化发展的影响,会计行业当然也不例外。会计行业中的信息化主要是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模型进行重构,并在重构的现代会计基础上建立信息技术与会计高度融合的现代信息系统。当前的会计行业中电算化基础已经基本实现了信息化,这也是会计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信息化时代,我们有必要迅速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信息化素质,从而更好的促进会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现状分析

我国当前从事会计行业的人员总数已经超过了一千多万,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庞大的队伍,而这些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会计工作的质量和会计行业的发展。纵观当前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低,我们发现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他们所具备的信息化水平和其他综合能力有很大差距。有些会计从业人员学历偏低,基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系统信息化知识教育,导致在信息化时代业务技能和职业判断力明显跟不上业务需求。还有些会计从业人员在面对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的时候手忙脚乱,反应出其自主学习意识差和会计信息化理念不强的弱点,导致在工作中不能很好地履行会计人员的职责。尤其是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会计行业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信息化能力尤其是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和方法已经被信息化技术取代,如果企业会计从业人员不能够掌握相关的信息知识,就不能适应企业财务工作的正常需求和发展,也就无法正确处理财务方面内外各种关系。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除了掌握相关的计算机操作知识之外,信息化发展还要求会计从业人员掌握更多的信息安全知识,倘若会计人员随意连接网络终端,就很容易导致计算机受到病毒的感染,甚至使企业或单位重要的会计信息泄露,从而严重影响单位的经济利益。由此可见,信息化对于会计行业发展和会计从业人员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二、信息化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信息化发展在新时期对于会计行业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这些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信息化条件下,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如果能够顺利的掌握信息技术,就能有效的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但是进入网络化时期,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同时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果会计从业人员信息化技术掌握不到位,或者在工作中没有端正心态,就很容易通过网络信息传递泄露单位信息,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因此,信息化时代更要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在工作中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够地址信息化过程带来的更多诱惑,用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做好会计工作。

(二)对会计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信息化发展对于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肯定将提出新的高要求,因为会计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而且随着会计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会计从业人员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主动接受新生信息知识,从而在会计工作中树立信息化的理念,加强对会计管理职能的把握。

(三)对会计从业人员知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其他工种有所区别,一般而言他们的专业知识要掌握得越深越好,除此之外还要求会计从业人员能够掌握宽泛的相关知识。会计人员要能全面掌握会计核算和管理的理论知识,而新信息时期还要求他们掌握会计领域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信息时代的会计从业人员要能联系单位实际情况,正确地执行工作任务。除此之外,会计信息化还要求会计人员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计算机网络知识、外语知识和相关的财税金融知识。

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不断提升,相关的会计信息系统不仅能够提供正确的财务信息,还能够提供丰富的其他管理信息。会计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岗位,从业人员不仅要具有会计信息的提供能力,而且要能够充分的使用这些会计信息。因此,会计从业人员必须更新学习观念,建立起一个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修养。现代会计从业人员要学会从传统会计向计算机网络会计转变,除了要单纯的进行会计核算,还要能够积极参与到单位的管理和决策中去。会计信息化要求会计人员更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及时自身的文化知识,并将信息知识、会计知识的学习与实际会计工作结合在一起,不断提高自身职业判断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加大会计从业人员信息化培训力度

信息化对于会计工作的影响要求会计从业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水平,由于绝大多数会计从业人员平时的工作压力较大,工作比较繁忙,因此自主学习的时间往往不够。针对这样的情况,各单位就要积极主动的组织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信息化培训,侧面督促和帮助会计从业人员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水平,并将信息化知识充分运用了本职工作中去。作为会计从业人员,还应该主动接受信息化知识的再教育,包括会计教育模式、会计教育目标、会计教育等课程的学习。着力将自己打造成适合社会需要的既懂会计业务知识又懂计算机操作的适合会计信息化发展需要的复合型网络会计人才。

总而言之,当前我们面对会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充分了解到信息化对于传统会计行业的冲击和影响,作为会计从业人员必须不断接受新的信息知识、新的网络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在新时期的会计工作中适应新形势、新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

会计管理制度或制度体系是指企业为实现预定的会计管理和会计设计目的,由各种会计因素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会计标准形态。通常而言,企业会计管理制度或制度体系因所处航运行业的环境的差异,对企业各自的要求有所差异。因此,航运企业的会计管理制度有着众多不同的发展和导向,从而发展出了各种不同风格的航运企业会计管理制度。与此同时,会计管理制度的发展和特色在其发展构建过程中也确定了会计管理制度的基本构成及构成各要素之间内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航运企业的会计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作为一个总的、概括的系统,其中的构成要素就是该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航运会计管理制度或者制度体系的几个子系统可以归纳如下:航运业会计管理制度的发展行业特色,航运业驻地会计规范,航运企业会计管理制度或制度体系,航运企业会计人才管理体系。航运业会计管理制度的发展行业特色是最基础的组成成分,它在较大的程度上确立了会计管理制度或制度体系的基本走向,处在最上面的层次;航运业驻地会计规范在会计管理制度的形成过程中反映了其发展特色。航运企业会计管理制度或制度体系是企业会计管理系统中涉及面最广的因素,它涉及到的会计实践的各个方面;航运企业会计人才管理体系是参照航运行业的会计管理制度体系,分步骤建立的并一步一步完善。航运企业会计管理制度作为国家的一个行业会计管理体系,从宏观上需要遵守国家对于会计行业的管理法规和制度,遵守会计业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方向及其规则,并在国家法律、规定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确定航运行业、航运企业的具体文件规范。

二、航运企业会计管理制度的影响因素

航运企业会计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属于国家社会经济的范畴,其发展和构建当然受到中国现有经济发展的制约。中国现有的经济管理方法、经济管理模式及经济发展的水平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航运企业会计管理制度和会计模式。

1.经济制度

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是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该经济体制的确定的目标是实现社会总体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航运企业的会计管理制度的建设及其逐步完善的途径要和我国目前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目标协调。这样,会计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在实现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同时能够兼顾到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全局利益。特别的,对于航运行业中的各个企业,在确定行业和本企业的会计管理制度和制度体系时,需要照顾到该制度或模式能否符合我国国民经济管理政策和管理制度的要求,能否满足为宏观管理提供其所需要的会计统计数据和信息。

2.经济模式

我国的国民经济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前进,已经逐渐发展了极具中国特色的经济管理方式。当然,我国制造业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经济管理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我国航运企业的支撑。尽管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大型航运企业仍为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政府也倾向于通过分析航运企业的会计报告来分析该行业的盈利状况。但由于航运企业目前也存在大量船舶挂靠的状况,会计报告所涉及的相关企业负责人和财务所得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出入,因此,也无法保证航运企业的会计报告准确性,也保障不了航运企业法人和股东的权益。根据以上的分析,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经济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以及我国目前确立的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对航运企业的会计管理制度和制度体系的建设途径有着具体的要求。我国的航运行业会计管理制度和制度体系的建设路经应当是首先满足服务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主体经济实体(国有企业)的要求及符合全体社会效益。在此基础上,会计管理制度需要对行业企业的船舶产权和债权进行确定,通过会计管理制度规定的会计信息为行业、企业的科学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3.经济水平的制约

我国经济水平虽然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但与全球的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相当的差距。体现在会计管理水平上也十分明显,如会计管理创新能力的不足。我国仍处在发展中国家的水平,现阶段我国航运企业会计管理制度的建设途径应当立足自身、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来定制。在不断地摸索过程中确定一种有助于航运企业行业发展和企业微观效益相互协调统一的航运企业会计管理制度。

三、航运企业会计管理制度的建设

依据我国目前在经济运行体系中的管理制度,以及航运企业自身的财务发展需求,可从会计管理制度本身、信息系统以及监督制度等方面考虑建设航运企业会计管理制度的途径。

1.会计管理制度或制度体系

航运企业会计管理制度或制度体系是本行业或企业根据国家有关会计从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同时根据航运企业行业经营的特点、财务会计实践要求和财务会计从业素质进行编写设计的、用于在会计实践中指导航运企业的工作制度或制度体系。在航运企业会计管理制度中最重要的是机构的设置。航运企业的财务会计机构是这个行业中企业管理和实践其根据国家规范和行业特点所确立的会计实践的工作机构。在一个航运企业中,会计机构是否齐全、财务会计各个职能岗位之间的运行是否顺畅,将对财务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及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企业设立一个符合本行业特点的、工作实践高效的机构对于企业来说是无论如何都非常必要的。一个高效、符合企业领导要求和会计机构对于会计部门能否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服务于企业的经营是体现会计管理水平的最重要一环。高效、准确地企业会计部门最重要的特点是企业的财务目标和会计部门实践方向是高度统一的,不能出现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方向相反的情况。一定要防范局部目标、利益和企业的整体财务要求出现差异而出现局部和整体之间目标相反的情况。同时,企业内各个业务局部、各部门之间必须要规划一致,实现财务总体高效。最后,航运企业财务会计部门的内部各个工作环节需要做到责权清晰,配合一致。其次是航运企业的财务部门内审内控制度能够做到细致、明确无歧意。企业财务部门、会计组织的内审内控制度是航运企业内部各有关职能部门、各有关履职人员之间,在从事经营业务、会计实践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内部管理制度。航运企业自身为提高会计的工作质量,根据财务会计统计信息需求部门和领导的要求高效工作。立足这样一种考虑,企业的会计管理制度需要确保会计工作中各种数据的采集、加工、输入输出准确及时,同时保障企业财务敏感信息的安全性。从这个目标出发,航运企业必须要在会计管理制度中确定内审内控程序和各项制度安排得详细规定。内审内控制度的程序和制度安排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企业管理职务职权的内部隔离和相互制约、企业各项跨级事务处理的授权、企业定期业绩汇总和制约、企业的内审和内控等。这些方面共同作用,才能在整体上达到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使得航运会计管理制度能够成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要推动力。最后,航运企业需要保证的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的提高。航运企业会计工作的主体是懂得航运知识和财务知识的财务会计人员。对于这些财务会计人员的有效管理,特别是对于其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并不断地保证财务会计人员能够提高各个方面的业务能力,包括财务会计能力和行业专业知识水平。另外,会计人员在实践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是航运企业会计管理制度和会计人员素质的非常重要的组成。这些经验也是保障会计从业人员在航运企业中会计的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会计职业道德和航运知识的水平的提高和完善是保证航运企业会计工作质量这个目标的两个轮子。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行业的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在实践、会计业务工作过程中应当遵循的一些基本道德标准。但另一方面,在航运企业中,财务会计从业人员还需要掌握相当的航运知识,虽然对会计专业人员所要求的航运知识和一般专业航运知识有所区别。航运企业中会计人员所需要的航运知识是在长期航运企业会计实践过程中一步一步实践、总结和提炼出来的,既符合会计的专业要求,也符合航运的行业特点。由于航运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要通过会计人员自觉履行来体现,所以航运企业在设置其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时候,需要对会计从业人员加以提倡和激励其对航运专业知识的学习。

2.航运业会计信息系统

航运企业会计工作的功能主要是为航运业或企业的会计信息需求人员,比如企业的领导层和行业主管部门,提供与企业经营决策或行业政策制定相关的财务会计信息,并能够确保其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航运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航运企业会计政策、航运企业财务指标体系、财务会计质量指标、财务会计信息程序等。航运企业的会计政策是会计从业人员在航运企业具体经营过程中,在会计实践时所需要符合德具体国家或行业的法规、政策、标准或者航运业这个行业所采取的具体会计实践。按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一个企业的会计质量特征包括可靠性、可比性、及时性、一贯性和明晰性。在航运企业的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本航运企业的情况将指标确定,以便于航运企业及其财务会计部门的人员实践。

3.企业会计审计和监督制度

第7篇

(一)会计职业道德自我评价的基本标准

自律,强调的是主观行为人自己对思想和行为的约束与控制。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是在会计职业道德框架范围内,会计从业人员对个人思想和行为的约束与控制。这种约束与控制应当是在主观意识的控制下完成,并且有目标、有方向、有要求。因此,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的第一大基本要素,就是明确会计从业人员会计职业道德自我评价的基本标准,这是整个自律机制的根基。

(二)会计职业道德自我管理的明确方法

实现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的长效化,就应当确保该机制能够顺应会计行业文化、行业环境、职业要求的发展变化,长时间地保持对会计从业人员的思想和行为产生足够的约束力。从这个角度出发,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就必须明确自律机制所倡导和推行的,会计行业人员进行自我约束和管理的方法。这种方法,不是单一性的,但必须是以实效性为前提的,能够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自我管理和约束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帮助。

(三)会计职业道德自我提升的有效监督

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长效化的核心,就是机制运行的稳定性。在会计行业从业人员的自我约束和管理过程中,所有的约束和管理行为都是在从业人员的主观控制下完成的,在缺乏第三方参考或者监督的情况下,会计从业人员只能从主观上对自己的自我约束和管理行为的结果进行评估,这种方式很难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所以,要想在长期运行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毫无偏差地保证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运行结果的实效性,就必须要有明确的会计行业从业人员可以信任的、用来衡量会计从业人员会计职业道德提升效果的监督机制。

二、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的基本原则

从实现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长效化的目标出发,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的建立必须要尊重会计行业从业人员职业素养良莠不齐的现状,必须要对会计行业所有的从业人员产生约束力,必须要确保自律机制能够自动顺应会计职业行业发展变化的新要求,从而进行自适应的完善和调整。故而,一个长效化的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的建立健全,必须符合三大基本原则。

(一)人本原则

人本原则是要充分尊重每一名会计行业的从业人员,尊重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和个人意识,尊重他们的发展意愿。从人本原则的角度出发,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应当是一个人性化的机制,在确保机制运行规范严谨的前提基础上,充分体现会计行业对于从业人员的包容和理解。具体说,就是在具体要求上体现出阶梯化的多层次的参照标准,让每一个从业人员都能遵循机制的引导,逐步走上正轨,逐渐实现个人职业素养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短板原则

短板原则是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的建立,应当以对整个行业的所有从业人员都产生足够约束力作为最基本的诉求。根据“短板理论”的基本观点,一只木水桶的盛水能力不是由水桶壁上最长的那一条木板决定的,而是由水桶壁上最短的木板决定的。由此出发,确保自律机制的运行能够全面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绝不能只严格要求那些在会计行业中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证的高层次从业者,而对刚刚拿到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会计人员则降低要求的标准。

(三)自适原则

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的长效化是绝对的长效化,对机制运行的外部环境没有特殊要求,即不管会计行业的外部发展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都必须能够对会计从业人员产生应有的效力。从这一点出发,不仅整个机制要能够主动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会计行业外部环境,更要求每一名会计从业人员都能在机制中找到自己所对应的层级,能够在完全自主的情况下适应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对自己提出的各种要求。

三、实现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长效化的具体途径

结合建立长效化的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所需要遵守的三大原则来看,实现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的长效化,就要顺应当前会计行业的发展变化,承接会计行业中已然在运行的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的优点,改良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的不足。具体说,可以从三个方面的工作入手,对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加以完善。

(一)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自律目标体系

从会计从业人员的个人角度出发,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的运行,是一个“确立目标自我约束达到目标提高目标自我约束达到目标再提高目标”的闭合过程。整个机制运行的长效化,是在不断提升个人自律目标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实现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的长效化,就应当在会计行业内部建立会计从业人员的自律目标体系。从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和标准出发,将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按照一般会计从业人员在行业内的成长轨迹,细化成覆盖会计从业人员整个职业生涯中的阶段性的目标体系,让每一个从业人员在进入会计行业之后,就立刻能根据目标体系找到自己在整个行业中的定位,然后从阶段性地实现目标体系订立的各种目标开始,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水平,进而帮助会计人员不断提高,从一名普通的会计从业者逐渐成长为一名高水平的会计师,或者至少能够在自己的整个职业生涯中牢牢保持对个人发展方向的清醒认识,能够以高度的道德标准和责任心来进行自我的约束和管理,不断提高自己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和品质,推动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长效化目标的实现。从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长效化的角度出发,会计职业道德自律目标体系的建立是不与会计行业从业人员的工作岗位级别挂钩的。换句话说,会计从业人员在会计职业道德自律目标体系中找到的是自己作为一名从业人员的道德底线和道德制高点,而不是自己岗位工作层级的具体级别。之所以要做到这一点,也是为了降低岗位层级的高低对于会计从业人员在职业道德的自我要求标准上出现高低不同的情况。让所有人都能在同一个道德体系下成长,才能有效提升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二)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自律管理指标体系

从会计职业道德自律管理的制度体系来看,可用于会计职业道德自律管理的制度包括会计职业道德自律规范和要求、会计自律检查规章制度等。这些制度,只是在原则上强调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自律的重要性和相关要求,制度的规定比较松散,在会计从业人员的具体落实实践活动中的约束力难以被有效量化考核,这也就直接造成了会计行业从业人员在同样的制度管理和约束下却具有不同程度的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问题的根本原因。实现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的长效化,就必须确保自律机制能够给每一个从业人员施加相应的约束力和控制力,也能让每一个从业人员都能通过对具体机制的学习和了解找到提升自身的自律能力和水平的具体方法。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在会计行业内部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自律管理指标体系。具体说,就是将会计从业人员自律管理的行为量化,通过筛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象征着会计从业人员自律管理能力的量化指标,组成一个完善的会计职业道德自律管理指标体系,知道每一名会计行业的从业人员能够通过对相关指标的变化和波动情况,对自己的自律管理效果进行直观的判断,以便于会计行业人员能够及时发现自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可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自律管理水平。在选择具体的指标时,可以将会计职业道德自律制度的学习时间、具体工作岗位的工作要求等结合起来,可以将能够客观反映会计从业人员执业水平的量化指标加以利用,比如会计数据核算准确率、会计账目登记准确率等筛选出来作为指标体系的基本指标;可以将反映会计人员从业情况的客观指标筛选出来作为指标体系的基本指标,比如出勤率、迟到率、早退率等;可以将一些与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有关的指标筛选出来加以利用,比如会计从业人员每周的制度学习时间、专业学习时间、有无学习计划、有无日记(或周总结)等;不仅如此,还可以统计一些反映会计从业人员实际工作状态的数据,比如心情愉悦天数、每日高效工作小时数等。这些数据虽然毫不起眼,但是却能够准确反映出会计从业人员工作时的真实状态,可信度较高,可操作性较强。更加重要的是,这些量化指标能够将量化考核和具体工作岗位的工作要求紧密结合起来,让会计从业人员能够通过对日常工作效果的观察来了解自己的动态,避免自律管理与岗位工作的实践活动相脱节的情况发生,将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长效化的效果直接体现在会计从业人员工作效率的提升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上。

(三)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效果第三方监督机制

会计职业道德的自律归根到底是个人行为,很多的工作都是在自我监督下完成的。会计工作人员在自律管理上的自主性是需要被尊重的,但是完全自主管理的模式很难实现会计行业所倡导的“理智客观”,因此,自我管理的模式需要结合一定程度的第三方监督,也就是说,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长效化的实现必须建立在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效果第三方监督机制的建立健全的基础上。具体说,在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的运行过程中,会计从业人员需要通过对自律管理的具体表现和实际效果的评估来检验自律管理的效果。这个具体的表现和实际效果,是一个客观的数据,由会计人员自己提出,很难保证相关数据的客观准确,所以,需要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效果的第三方监督机制。从根本上讲,会计工作是一种社会性的专业工作,会计资料也同样属于社会资源的范畴,所以会计人员尽管本身是在不同的企业就职的,但其工作的性质已经决定了,他不仅要遵守企业的管理规定,还必须遵守行业管理的法律法规。故而,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效果的第三方监督机制的建立可以借助行业协会的帮助,在具体的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效果的监督考核中,充分发挥会计行业协会的管理约束力,由会计行业协会出面,定期对企业的各项财务数据进行检验,从而对会计从业人员在具体工作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测评。这个测评的结果,才是客观的,才能够被会计从业人员拿来当作衡量自己工作效果以及职业道德自律情况的参考依据。

第8篇

【关键词】优势 机遇 劣势 威胁

高职教育的发展已经从外延扩张向注重内涵建设方面发展,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最重要的基础建设,是学校办学思想和办学思路的具体落实,也是生存发展的关键。本文采用调查问卷方式,运用SWOT分析工具分析了会计专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为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思路。

一、会计专业优势分析

(一)行业风险低

无论企业规模大小,都需要财会人员来保证正常的运营,可以说财会人员是企业核心人员,是机构运转的关键角色。如财务核算体系,或企业审计工作,都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内容。企业只有把财会部门作为企业战略实施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才能更好地发展。同时,财会行业相对特殊,企业不可能经常更换财会人员,因此,财会人员的流动性相对较小,职业风险也较低。

从宏观来看,会计行业发展已趋于成熟,各类相关的行业法律法规也较健全。财政部提出用十年时间打造高端的、具有国际水平的会计人才队伍。这给出一个信号,财会专业是国家重点推动的行业。

(二)人才需求大

长期以来,会计行业是对人才需求较大的领域,然而我国缺乏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发展与企业发展的需求。因此,整个行业需要大量会计人才。每年,会计专业毕业生只能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是由非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填补。

我们于2015年对40家企业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40份,收回问卷40份,有效问卷30份。

调研结果如表(1)(2)所示。

从调查结果看,民营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较大。

从调查结果看,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中小企业数量较大,占调查总量的80%;在调查的30家企业中,有会计需求的企业28家,没有需求的2家。在有会计人才需求的企业中,小微企业占75%,小微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量也较大。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对学历的关注度并不高,只有5家企业要求本科毕业,而其余25家只要求专科学历。企业更为关注的是会计核算技能以及是否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这两项指标30家企业都高度关注,关注程度为100%。此外,对税务会计处理与纳税申报关注度较高,有25家企业对这个指标有要求,关注程度83.33%,可见培养有专业实践技能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艰巨任务,也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更是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的体现。

智联招聘在线数据显示,从2015年春季不同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来看,销售业务、行政/后勤/文秘、销售管理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最大;财务/审计/税务职业对人才的需求占第四位。

(三)职业远景广阔

财会专业人员是各行业的必需人才,既是企业的后援支持,又是企业运营的关键。据猎头公司统计,从财会部门晋升为公司核心领导层人员的概率要比其他部分高出10%。近年来,由于企业越来越认识到财会部门的重要性,CFO(首席财务官)逐渐成为人才需求热点。企业财务人员已从传统意义上的“记账先生”成为参与企业战略决策的高管。

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不能满足未来行业的需求。成为高端的注册会计师,则必须从基础工作做起。扎实的业务知识,将成为未来职业道路的基石。金融行业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法务会计是会计行业中的新兴职业,是未来会计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四)薪酬逐年上升

从2015年各行业薪酬水平分布情况看,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高居榜首,其次是中介服务业;再次是专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人力资源等)。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月薪的增长,得益于行业前景看好,行业规模不断扩大,职位机会不断增加的现实。专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人力资源等)行业工作压力巨大但待遇优厚。中介服务行业虽然不受求职者青睐,位居最冷门行业排行榜第二位,但其薪酬水平却高居行业榜单第二位。

智联招聘专家认为,冷门行业并不意味着低回报,求职者在选择工作时应持理性态度,冷门职业往往竞争较少,如回报较高,可适当考虑。在2015年十大高薪行业中,财会行业位居第三;而且薪酬逐年呈上升趋势。

二、会计专业劣势与威胁分析

(一)职位竞争压力大

由于会计/审计类岗位因报酬优厚,职业地位相对较高,对求职者的吸引力也较大,导致职位竞争压力较大。

数据显示,从各行业的竞争指数看,会计/审计行业竞争指数最高,达到63.0,其次是电气/电力/水利行业,竞争指数为46.8,再次是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行业,竞争指数为46.5。总体来看,与国有企业相关的行业占据了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前列,位居前三位的电气/电力/水利和石油/石化/化工行业,因行业特性多为国有企业或垄断行业。这些行业特性使其能够为员工提供较高的收入,而其职业数量相对有限,竞争程度激烈。

(二)高职毕业生实践经验不足

通过搜集2015年会计与审计专业相关的岗位招聘信息,所涉及的岗位有:财务总监、财务经理、会计主管、收银员、出纳员、核算员、办税员、审计总监、审计经理、审计主管、审计助理、审计员等。

在招聘信息中,对工作经历的要求情况统计结果如表(3)(4)所示。

上述比较发现,不要求工作经历的和在读生的信息合计占总信息的21.09%,较2014年下降了3.41个百分点,对于要求两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招聘信息较2014年6月上升了3.4个百分点。这说明工作经验对于应聘的重要性。

通过调查发现,企业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对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工作岗位会考虑招收。大多数企业认为,会计与审计是一门技术性和实务性很强的工作,因而更看重应聘者的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训条件不完善

1.校外实训基地缺乏。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根本要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部在2005年提出,教职成〔2006〕4号文提出,职业院校推行工学结合,“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帮助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需要;是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一个带有方向性的关键问题”。但没有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加以协调,国家经费投入不够,政府支持力度不够,众多高等职业院校在缺乏经费和政策支持的背景下,很难找到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

2.实习学生会计岗位数量有限。

财会部门设置的会计岗位和办公场所有限,不可能接纳大量实习学生,会计专业学生大批量到某一校外实训基地实训很困难。

3.不能适应实习工作。

学生在校期间大多比较重视理论学习,忽视技能培养,特别是在教材建设上脱离企业对会计人才的实际需求。尽管高职院校都开设了会计模拟实训课程,但课程内容陈旧,不能适应会计改革的需要,与企业会计工作不能实现无缝对接,影响学生的实习效果,甚至影响学生找工作。

如我国实施了小企业准则,但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开设相关课程,而社会上小企业数量庞大,小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很大。由于学生没有做过小企业会计相关业务实训,很难适应小企业会计工作。

4.企业不愿意接纳会计专业实习学生。

会计工作性质具有技术性、严谨性和保密性,会计人员要求持证上岗。实习学生不熟悉企业业务,不能独立承担会计某项工作,工作中容易出错,影响企业的工作效率,导致企业不愿意接纳会计专业实习学生。

5.校外实训基地作用发挥不大。

企业会计人员有自己的工作任务,又要承担实习学生的指导工作,而且缺乏教学经验,在短时间内将核心技能和经验传授给学生有难度。此外,会计资料具有保密性,部分已经成为实训基地的企业,也不让实习学生参与具体会计业务,只让学生做一些事务性的工作,使顶岗实习流于形式,很难真正做到有效的顶岗实习。

(四)会计专业教师缺乏

由于近年会计专业招生火爆,学生就业率相对较好,而专业教师匮乏,以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会计专业专任教师师生比如表(5)所示。

专业教师匮乏,特别是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更是奇缺,已经成为会计人才培养的羁绊。

三、会计专业面临机遇分析

(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会计专业发展带来新契机

会计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企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影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会计专业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重任。高职会计教育具有职业性、岗位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等特色,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在国家层面上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对会计专业的发展无疑是重大利好。

(二)现代会计信息技术为会计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云计算在会计领域有着不可忽视的应用价值,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具有诸多好处,但是云计算在会计领域的发展也为企业带来不小挑战。制约云计算在会计领域发展的重大瓶颈是云计算的安全问题。目前多数企业不愿意将企业的会计和经济数据放在“公有云”上,主要是从安全性角度考虑。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会计专业人才掌握知识的多元化,也为传统会计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三)全球经济一体化拓宽了会计职业发展方向

我国经济已经融入到全球化中。作为经济管理手段的会计必然越来越重要,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具有国际视野,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也带来了新机遇。未来大量需要具备会计知识、法律知识和掌握计算机运用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四)小微企业会计人才需求较大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使会计人才需求发生了变化,小企业(包括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是指生产和交易数量规模较小,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的,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盈利性经济组织。我国现有企业中,小企业数量占97.11%,从业人员占52.95%,主营业务收入占39.34%,资产总额占41.97%。在全国的小企业中,微型企业占66.93%。

对上海市50家企业进行了调研,基本情况见表(6)。

1.企业基本信息分析。

2.调查结果分析。

从学历角度看,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集中在大专文化程度,高职高专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培养契合社会需求。

从岗位角度看,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集中在会计核算岗位。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在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应密切关注会计专业最新发展,及时进行知识更新。

调查数据说明,会计专业迫切需要小企业会计准则方面的专业知识。鉴于会计行业发生的变化,导致会计人才需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而社会上小企业数量庞大,小企业会计人才需求也很大。

四、发展型、复合型与创新型高素质会计人才培养对策

(一)建立校企共建实训指导教师队伍

技能型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实训指导教师。目前看高职院校教师数量不足,满足不了教学需求,特别是专任教师缺乏企业会计工作的从业经验,难以胜任会计实训指导任务。通过校企合作,专兼结合,让企业的指导教师走进来,让学校的教师走出去,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为了更好地完成实训任务,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很强的企业兼职教师队伍;二是建立校内教师定期到企业轮岗学习制度;三是让校内教师与企业导师互帮互学,优势互补,共同完成实训任务。

(二)加强会计实践课教学

会计基础课开在第一学期,由于新生开学较晚,课时紧张,影响授课效果,新生不具备专业课理论基础,课程内容抽象,因此,建议开设与会计基础理论课配套的会计实践课,打好专业基础。

(三)校企共建企业仿真实训中心

实训中心是校内学生实习的场所,是培养学生技能的基地。校企合作共建实训中心,由学校出资,学校管理,企业从设计到建成全程参与,使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更接近企业会计的真实工作环境,做到实训“硬环境”仿真。有条件可以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建立记账公司、会计咨询公司等,学生在实训基地实习后可到记帐公司、咨询公司实习,边学边练,将校内实训和会计工作岗位真正融为一体。

(四)校企共建仿真实训教材

实训教材直接影响会计实训的质量。校企合作开发实训教材,会计实训教材的内容要与企业会计业务相符合,从企业收集数据,找具有代表性的业务。实训教材要与实训项目配套,要有鲜明特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整体性和系统性。

(五)根据专业发展新动态调整授课内容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使会计人才需求发生了变化。从学历角度看,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集中在大专文化程度;从岗位角度看,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集中在会计核算岗位。调查数据说明,会计专业迫切需要小企业会计准则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在会计教学实践中应充实小企业会计准则教学内容,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五、结语

综上所述,要结合会计专业特点,顺势而为,扬长避短,制定完善会计人才培养方案,发挥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第9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会计;问题;措施

目前我国的建筑会计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建筑会计行业还存在数量多,素质低的问题。建筑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会计工作的辅助和支持,随着会计电算化的不断发展,建筑会计也在不断地创新改革以适应时展的需求,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漏洞,对此,如何促进建筑会计行业的不断发展成为当今建筑行业发展的关键。

一、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的特点

建筑施工企业是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传导机制的首要环节,尤其是在目前全球陷入金融危机的今天,其重要地位更显突出。建筑施工企业的基本职能是为社会提供建筑产品和安装产品,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管理水平、内部收入分配、与供应商的关系等,都会直接影响投资效率和投资效果。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是以施工企业为会计主体的一种行业会计。建筑会计的基本经济活动是施工活动,和其它行业会计相比有其自身特点。首先,由于施工企业生产具有流动性大、地点分散且不固定的特点,为了使会计核算与施工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直接反映施工生产的经济效果,需要采用分级核算、分级管理的方法,以避免集中核算造成会计核算与施工生产相脱节的现象。其次,施工企业会计要按照每项工程分别进行成本核算,即定单成本计算法,以便于分析考核。最后,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周期比较长,如果等到工程全部完工后才进行成本核算的价款结算,施工企业就要垫支大量资金,给施工企业的资金周转带来困难,而且不利于正确反映各项的经营成果。因此,施工企业要按照已完工程分期计算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并与建设单位进行工程价款的结算。

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所存在的问题

1、建筑会计行业人员多、分配不均。

我国的建筑工程近年来发展迅速,建筑行业也随之不断发展,促使众多会计人员涌入这个行业。数量的提升并没有带动行业质的提升,从事建筑行业的会计人员素质都偏低,而且整个行业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会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但是就是有一些人无视法纪,任意为之。建筑会计与其他行业的会计一样在核算上存在着诸多的不足,核算工作相对更加简单、清晰、明了,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也不是很高,而财务管理工作则不同,它对人员的组成有很高的要求,相对而言负责的工作较为抽象和复杂,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熟悉会计工作本身的复杂和抽象。

2、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不够,业务素质不高

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和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是每一个会计人员都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但目前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人员严重短缺,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不高,对会计法规、制度甚至原理都不熟悉,不可避免地会做出错账,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3、建筑会计行业的信息失真越来越严重

目前的建筑行业信息失真现象越来越严重,会计是一种以提供会计信息为基本职能的管理活动,它要求建筑会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提供真实有效的相关数据,主要包括建筑行业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以及经营成果等等。就目前我国建筑会计行业的发展来看,信息失真、信息造假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它没有真实客观的反应建筑企业的经营活动,为人们提供了错误的判断信息,给企业、人民乃至国家都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造成了资金的流失,人财物的浪费,导致企业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对建筑会计行业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1、在建筑会计行业加大诚信宣传教育力度,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并构建一支高素质的会计队伍

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在社会上渲染一种崇尚诚信、反对欺骗的社会氛围,让建筑会计行业的工作人员树立以诚信为荣,以造假为耻的观念。

2、在建筑行业建设信用档案制度,加强对会计信誉工作的管理

建设会计人员信用档案,把会计工作者的工作责任与内容记录在案,并公开化,透明化,把造假的相关事例和会计人员以典型案例的方式公开出来,对所有的会计人员起到监督的作用。

3、完善建筑会计行业的用人制度,优化人员资源的配备

介于目前,我国建筑会计行业的人员安排不合理,从事具体的结算业务的人员数量多而杂,而从事会计管理的人员则相对紧缺,这就要求建筑行业加大对会计管理人员的招聘和培训,重视会计管理在建筑会计行业中的重要作用。

4、学习国外先进的会计核算技术和方法,与世界接轨

我国建筑会计行业的有关工作方法与国际化相比,确实还存在较大差距,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我国的建筑行业也面临着国外竞争对手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建筑会计行业必须虚心学习国外先进的会计核算方法,缩小与国际化的差距,提高竞争力。

5、加大法制建设,完善监督体系

目前我国会计领域信息失真的问题越来越严重,除了组织内部的问题之外,我国的法制建设还需完善,监督体系还需加强。通过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来确定责任制,规定信息失真的责任人为单位相关负责人,从而加强约束领导和会计人员的行为。

四、提高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方向和途径

1.对企业管理人员加强法制观念教育。对会计从业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自上而下向企业全员宣传不弄虚作假的思想向他们准确传达企业正确的发展观念,首先,从思想上要遏制不正之风,不能有侥幸心理,做好思想政治方面的工作。其次,要提高从业人员的资历经验和专业知识水平,对于本单位的财会人员要进行职业前和工作中的培训,要使他们有较全面的业务知识面以应对变化中的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尽量减少他们因技术失误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

2.企业管理层要重视成本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对会计人员要要求他们照章办事,按照企业业务流程要求行事成本核算要及时准确.从制度上控制财会人员的经济行为。

3.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企业。应当在保证正常经营的前提下对生产经营活动、财务会计工作和财产管理进行协调、制约行为的内部控制组建合理、科学的组织机构对上述业务活动进行日常监管。一方面要明确各部门相关责任人的职责,确定他们在经济业务事项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制定详细、准确的会计制度,建立起业务人员之间相互制衡、相互制约的内部监督体制,在会计信息质量的提供和编制环节做到透明、公正、公平和公开。

4.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外部审计的监管。政府部门要加强职能建设,在税收、审计、合规上真正负起责任来。严格执法,重点监管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合法、是否按照国家会计法规的要求对年终的经营情况聘请专业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正规审计而对于违反会计法规的行为和违法对象要加大惩处力度使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五、结束语

尽管目前我国建筑会计行业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完善和进步,我国的建筑会计行业将会发展的越来越好,并逐步走向国际化。

参考文献:

[1]彭源波.会计行业现状及问题[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9-11

[2]张立.我国建筑会计有关方法同国际惯例的差异[J].2005:9

第10篇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建筑业的迅猛发展使它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这也进一步促使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从业人员迅速增加。但是,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出现诸多问题,特别是建筑会计的发展现状与高速发展的建筑业不相适应的问题较为突出。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到建筑施工企业的持久健康发展。本文将在对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现存问题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策,探讨建筑行业的长期发展策略。

关键词 建筑施工企业 会计 问题 对策

一、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飞速发展,这也催生了异常火爆的建筑会计。这主要表现在从事建筑会计行业的人员数量持续高增长,各高校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也普遍开设建筑会计专业。上述表现的原因归根结底是日渐繁荣的建筑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才进入。建筑会计有其独特的职业要求,与普通会计相比,建筑会计要求非常细致。建筑会计要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的原料、资金流动情况、现场施工情况以及施工人员薪资情况等条件来开展工作。建筑施工企业会计需要在企业拿地竞标的时候就对整个工程进行预算,这总体包括前期的资金投入、中期的款项追加情况和后期的工程核算等。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进行工程核算时需要分级核算。这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在每个生产环节都配备会计,这有利于根据工程进度决定款项安排及资金流向。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企业为了减少资金风险而大量增加会计人员,单独进行预决算。这也使建筑会计行业的人员编制不断膨胀,从而又导致从业人员业务水平与道德素质参差不齐。更有甚者,我国现有会计人员中,大约13%是无证上岗,这是严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的。《会计法》明确规定,从事会计行业的人员必须要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近年来不断膨胀的建筑会计从业人员中却存在大量的无证上岗状况。

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建筑会计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在发展中也初步形成了行业规则,但是由于发展过快,仍然出现不少问题。

(一)部分从业人员素质低下

会计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道德素质,二是业务素质。作为建筑会计行业的从业人员,也应无论何时都应把道德素质放在首位。这是由会计工作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资金状况。在当今社会上惟利是图的不良风气影响下,不少会计人员弃职业道德于不顾,弃诚实信用于不顾,以金钱至上的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行为,导致频频做假账、呆账、坏账,使得企业蒙受直接经济损失。业务素质也是建筑会计的另外一大要求。建筑会计要求能够熟练掌握财务知识,在具体工作中认真细致,能够提高企业财务的准确性。从这方面看,无证上岗的人员一般不能达到这个要求。这也成为工作效率低下和工作失误的重要原因。

(二)人员分配不平衡

我国建筑会计人员在各环节的具体分配极为不均。会计工作要求精细化,在很多建筑施工企业中,往往能够精于计算的人员不少,但是能够以全局的眼光,对整个项目进行预决算的人员却凤毛麟角。负责具体数据处理的会计人员水平又参差不齐,而且分配不均衡,这对于企业的资金安全会带来巨大的潜在隐患。工程在施工阶段往往需要大量的会计人员,各具体环节人员分配的不均衡往往会造成重复计算,浪费了宝贵的时间,甚至有可能造成工资延误、资金浪费。所以,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人员的具体配置非常重要,对整个工程具有不可小觑的影响力。

三、建筑施工企业会计面临问题的对策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建筑会计行业在令人可喜的高速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行业的规范化。笔者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着手。

对建筑会计全行业人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重点加强诚实信用教育。诚信问题是困扰建筑会计行业规范化发展的重要问题,必须大力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立自己的会计队伍时,一方面要认真审核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另一方面要对已有的会计不断加强诚信教育。必要时企业还需为每个会计人员建立诚信档案,定期进行诚信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记入档案。对于没有通过诚信考核的人员坚决予以辞退。

优化会计人力资源配置,使人尽其才。从宏观上看,现阶段我国建筑会计人员配置混乱,主要表现在无证上岗现象普遍出现;从微观上看,企业内部会计人员安排也不尽合理。这一方面需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杜绝无证上岗现象,另一方面也需要大力发挥优秀人才的作用,使其人力资源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工程各环节都配备合格的会计人员,密切配合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建筑会计行业的良性发展还需要国家从整体的高度进行调控,遏制行业过快发展,解决因过快发展而带来的各种问题,必要时可以从法律上提高入行门槛或借鉴国外的竞争机制,促进行业合理化发展。

四、结语

在我国迅猛发展的建筑业的带动下,建筑会计行业的发展也过于迅速而导致出现诸多问题。不过可以相信的是,通过我们不断的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建筑会计行业的发展也会逐渐走向完善。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建筑特色;会计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F2353;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4-0012-05

中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为满足建筑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建筑类高校正不断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改革培养方案,围绕培养目标,设计基础型、专业型、发展型等培养模块,力争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行业领军人物以及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由于建筑行业会计有着会计科目相对集中、经营管理及成本核算复杂、工作环境恶劣等特点,因而,建筑企业对会计人才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都有着特殊的标准和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促进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建筑行业发展相适应,是当前建筑特色会计人才培养变革中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建筑行业特色的会计人才需求与培养差异

(一)专业能力需求与培养差异

建筑行业特色的会计人才应具备一定的综合管理能力。综合管理能力主要指正确处理财务关系的能力,包括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等。由于建筑行业自身规模的限制,大多数建筑企业会计人员的配备有限,因而,会计人员的主要任务除了做好企业财务活动的核算工作,还要掌握企业工程投资融资的可行性研究、工程结算等,更要做好对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的管理。建筑业一般以单项工程为对象进行核算和成本管理,具有工程分布广泛、范围分散、人员复杂等特点,属于开放式生产经营。这给集结成本、核算工程费用等财务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因而,只有树立团队协作意识,

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投资分配、债权债务关系,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然而,现阶段建筑行业特色高校的会计学专业本科学习偏重于如何组织财务活动,而忽略了对财务协调、团队协作、人际交往以及应对压力能力的培养。

(二)专业知识需求与培养的差异

建筑行业的特点集中表现为企业数量繁多、规模小、经营技术水平较低,以中小企业为主,财务人员少且岗位分工难以明确,这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建筑行业特色的会计人才不仅要掌握会计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财务管理知识、税务知识、金融知识以及与建筑企业相关的管理知识在内的专业知识。此外,建筑企业具有自身的行业特色,为了更快地融入企业,进入工作角色,更好地发挥管理作用,建筑行业特色的会计人才还应对与建筑行业有关政策、法规、行业内部市场环境等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目前,建筑行业特色高校的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一般涵盖了会计学专业人才所需的相关知识,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相对完善。但是,在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上基本以一般环境和比较成熟的工、商企业为主要学习对象,针对以建筑施工企业为对象的相关课程虽有设置,但还不够全面和完善,不利于学生的深入学习和掌握。

(三)综合素质需求与培养的差异

建筑行业特色的会计人才应具备以会计职业道德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是会计人员获得企业信任与认可的基础,也是其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原动力。目前,建筑行业特色高校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够系统、规范,大部分高校选择通过平时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很少单独设置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因此,导致目前绝大部分学生职业规划盲目,对未来职业选择的认识肤浅。另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工作环境比较恶劣,这就要求毕业生除了要具备一般会计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还要具备“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品质和精神。然而,毕业生择业大多不愿意选择民营中小企业,而倾向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报考公务员的比例逐年增长,可见学生的职业忠诚度较低,跳槽现象频繁。

综上所述,目前建筑行业特色高校的会计人才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已比较全面,但在综合专业能力、行业相关知识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还难以满足建筑行业发展需求。

二、建筑行业特色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

(一)培养目标定位与培养要求

1.培养目标定位

为适应建筑行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沈阳建筑大学适时调整培养方案,以掌握国家注册会计师考试和执业所要求的理论知识、方法、操作技能为目标,主要面向建筑施工、房地产等领域培养具有较强会计核算、公司理财、审计查账、会计咨询服务等能力的具有建筑特色的高层次、实用型会计人才。

2.培养规格

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要求,沈阳建筑大学会计学专业采取“三明治”教学模式(校内教学+校外实践+校内教学)。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掌握建筑施工与房地产领域及其他领域的会计与财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的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会计软件开发与维护能力;具备从事会计出纳、成本核算、往来结算、税务核算与税收筹划、全面预算与财务控制、审计查账、资产评估等业务能力。

3毕业生应具有的能力结构

第12篇

关键词:建筑会计、行业问题、对策发展

Abstract: the modern economic management concept of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Along with our country's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developing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the industry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But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ere are still many issues, especially the construction accounting has not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building accoun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Keywords: building accounting,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E2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建筑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会计工作的辅助和支持,随着会计电算化的不断发展,建筑会计也在不断地创新改革以适应时展的需求,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漏洞,对此,如何促进建筑会计行业的不断发展成为当今建筑行业发展的关键。

一、建筑企业会计的特殊性

企业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施工的周期比较长,通常情况下,在同一年中无法完成施工,因此,建筑会计在进行核算时,要采取分级核算的方式,以适应企业施工的固有特点。根据工程的整体规模、工程量的大小、预计的施工周期来对会计进行分散管理,为工程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个流程都配备合适的会计人员。建筑会计在工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工程的整体规划进度来进行管理。建筑会计行业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它不仅需要企业有着完善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流程,还需要相关会计人员具备一流的核算技术、严谨的工作态度与过高的思想觉悟。

二、建筑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建筑会计行业人员多、分配不均。

我国的建筑工程近年来发展迅速,建筑行业也随之不断发展,促使众多会计人员涌入这个行业。数量的提升并没有带动行业质的提升,从事建筑行业的会计人员素质都偏低,而且整个行业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会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但是就是有一些人无视法纪,任意为之。从目前我国建筑会计行业发展状态分析,整个财务系统的人员分配十分的不合理,核算部门的人员过多,对工作的推卸,财务管理人员过少,造成管理的混乱。整个财务系统的人员组成较为复杂,尤其是私营的建筑企业,会计人员多是家族内部人员,这对会计发展十分不利。建筑会计与其他行业的会计一样在核算上存在着诸多的不足,核算工作相对更加简单、清晰、明了,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也不是很高,而财务管理工作则不同,它对人员的组成有很高的要求,相对而言负责的工作较为抽象和复杂,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熟悉会计工作本身的复杂和抽象。更要了解建筑行业的具体工作以及相关的行业规则,还要切实参与到企业的管理、监督的工作之中。当前建筑行业面I}缶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只有实现会计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尽快提高会计管理人员的素质,优化人力资源的管理才能真正的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2、建筑会计行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不高。

在我国的整个经济大环境中,会计人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造成了职业地位的特殊性,直接导致部分人员的职业道德受到拷问。部分人员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放弃了职业操守,主要表现在诚信缺失以及职业道德索质问题,诚信是作为一个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企业负责,对社会和国家给予的权利负责。从我国建筑行业会计人员素质调查中不难发现,他们缺少崇高的职业道德来约束自我行为,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正在受到社会的拷问,急需提升。

3、建筑会计行业的信息失真越来越严重。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提供信息给企业,企业凭借会计的信息进行相关政策的决策、审计和发展,它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提供精确而有效的信息,这在建筑行业尤为重要,关系到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建筑会计主要提供的数据是建筑行业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以及经营成果等等。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风气不是很好,信息失真、信息造假现象普遍,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建筑会计人员提供的信息无法真实的反映建筑企业的经营活动,为人们提供了错误的判断信息,给企业、人民乃至国家都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小到资金的流失,大到企业信誉受损,资源浪费。

三、建筑会计行业所面临问题的完善策略

(一)优化人员配置

目前我国建筑会计行业的用人制度混乱,没有达到资源的最优,在人员的分配上也不够合理,因此,有必要进行重新的调整和安排,加大对会计管理人员的培养和引入,重视会计管理在建筑会计行业中的重要作用,促进行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在行业内部建立人们的信誉感,建立信用管理档案,对工作中的诚信缺失以及诚信信誉计入档案,并且以一种公开、透明的形式出现,建立互相监督的机制,促进会计人员的诚信度提升。

(二)建立健全相关监督机制

目前我国会计领域信息失真的问题越来越严重,除了组织内部的问题之外,我国的法制建设还需完善,监督体系还需加强。通过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来确定责任制,规定信息失真的责任人为单位相关负责人,从而加强约束领导和会计人员的行为。我国建筑会计行业的有关工作方法与国际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我国的建筑行业也面临着国外竞争对手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建筑会计行业必须虚心学习国外先进的会计核算方法,缩小与国际化的差距,提高竞争力。

(三)在行业内部应用先进的会计核算方法

我国的会计核算方法距离世界先进国家仍有一段的差距,因此,要不断地学习国外先进的会计核算技术和方法,促进我国建筑会计行业与国际接轨,与国际接轨,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是目前我国建筑会计发展的目标。

结束语:

总之,建筑企业的会计管理,是当前财务会计改革下的建筑企业管理措施。针对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建筑会计的现状与弊端,加强建筑会计人员的预算和监控,完善创新建筑会计管理体系,有利于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齐延丽;建筑会计行业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财经界.2011.05:157.

[2]王令权;建筑企业会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讨.现在商业.201I.21:235.

[3]董玉娟;浅析建筑会计行业存在问题及对策.时代金融.2011.24:18.

[4]陈必霞;小议建筑企业的会计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中国外资.201L 02:103.

第13篇

关键词: 石油勘探 会计准则 财务

石油勘探行业是为国民经济提供战略物资的先锋行业,整体的经营过程有着高投资,高风险,长周期,产量递减的特这,这更要求在研究和建立与此行业相适应的生产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是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和生产活动的公司所发生的取得成本、勘探成本、开发成本和生产成本。

一、石油勘探行业会计的主要研究内容

我国石油勘探行业会计的研究内容与其他西方国家大致相同,都会涉及矿产资源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的所有方面,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准则的制定、储量数量与储量价值的确认与揭示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石油开采的内容包括:总则、矿区权益的会计处理、油气勘探的会计处理、油气开发的会计处理、油气生产的会计处理、披露等几个方面。

二、石油勘探支出的确认

在石油等矿业会计实践中关于油气资产中勘探支出的问题有两种思想和方法,一种是全部成本法,另外一种是成果法。成果法认为资产是收益能力的象征,与探明储量没有直接联系的地质与地球物理勘探费用和勘探干井费用都不应资本化。而全部成本法则认为,由于勘探活动的各个阶段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并且目标都是为了探明储量,因而无论是哪一段都具有同样的性质,要全部资本化,由此可以看出成果法更具合理性,也更加符合会计谨慎性原则,我国也是不允许采用完全成本法而支持成果法,在遵循历史成本原则的前提下,将钻井勘探支出中发现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支出结转为资产,未发现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勘探支出,扣除净值后记入当期损益。对于石油生产企业的信息披露时规定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开采活动的有关下列信息:1.拥有国内外的储量年初和年末的数据2.当年期在国内外发生的矿区权宜的取得,勘探和开发各项全部支出的总额3.探明矿区权宜等相关设施的期末账面原值金额及其计提方法,开采活动相关的辅助设备及设施的期末金额账面原价,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累计金额以及其计提方法。

三、会计准则在石油勘探行业的重要性

会计准则规范了石油企业在从事的矿区权宜取得,勘探开发等开采活动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披露,规范了完整的石油开采各阶段特殊业务的会计处理,与国际惯例基本一致,也有利于石油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也为我国的石油企业能够融入国际竞争环境创造了坚实的会计基础,但是我国的会计准则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完善,我们应该综合考虑石油行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成本,同时加强对该准则的学习和理论研究,对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财务报告进行对比分析等。

四、重视对石油行业会计人才的培养

1.石油行业会计人才将推动石油会计理论的繁荣与发展

对本行业会计人才属性的独特要求,即在具有良好的基础会计理论与实务能力的基础上,通晓石油行业生产。石油行业会计的特殊性决定了指导其发展的石油会计理论的特殊性,照搬通用会计理论难于适应石油行业会计实践发展的要求,石油行业会计人才应熟练掌握和运用石油会计理论。并且石油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领域,其会计实践必将随着行业经济体制改革而不断翻新,并逐步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步伐,而这种翻新与接轨的前提是具有石油行业特色的会计理论的指导与辅助。

2.石油行业会计人才短缺现状

我国现阶段石油会计理论研究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研究起步晚、研究人员构成面狭窄、研究方法单一且深度不够。此种局面对石油行业会计人才培养的突出影响表现在人才培养初始阶段,特别是院校培养过程中所需的理论资源储备严重不足,我们能够在初始教育的“白纸”上写下的笔墨着实匾乏的理论土壤使植根其中的人才初始化培养严重“营养不良”。作为适应行业特点的石油行业会计人才,在其成为行业从业者前,头脑中没有成型的、明晰的理论框架做以指导,其实务能力与理论创新水平是值得怀疑的,而这恰是“石油行业会计人才培养问题研究”过程中值得认真思考的第一个问题。

第14篇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法》; 注册会计师行业; 资格准入; 行业监管; 中泰比较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08-0125-03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泰国则是东盟十国中的第二大经济体。注册会计师行业是维护一个国家经济特别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行业,但我国对泰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了解并不多。《注册会计师法》是规范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基本法律规范,对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和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本文将对中泰两国《注册会计师法》进行比较研究,以有助于我国了解泰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相关法律规定、增进两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交流与合作。

一、中泰《注册会计师法》框架比较

我国规范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基本法律《注册会计师法》于1993年颁布,自1994年1月1日起实施,共有七章46条,由总则(第1~6条)、考试和注册(第7~13条)、业务范围和规则(第12~22条)、会计师事务所(第23~32条)、注册会计师协会(第33~38条)、法律责任(第39~42条)以及附则(第43~46条)构成。

泰国规范注册会计师行业制度的基本法律则为《泰国会计职业法》,于2004年(泰历2547年)10月颁布并实施。由于《泰国会计职业法》规范整个泰国会计职业(指部门规章中规定的会计职业实务,包括财务会计、审计、管理会计、会计系统设置、税务会计、会计教育和技术,以及与其他会计领域相关的服务),因此涵盖内容广泛,共由11章78条构成,包括了法律定位与生效日期以及所涉及的定义(第1~5条);九章正文,即第一章泰国会计职业联合会(Federation of Accounting Professions,FAP)(第6~11条)、第二章FAP的会员(第12~21条)、第三章FAP的理事会(第22~32条)、第四章会计准则制定委员会(第33~36条)、第五章审计职业实务管理(第37~43条)、第六章簿记职业实务管理(第44~45条)、第七章会计职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第46~58条)、第八章会计职业监管(第59~64条)和第九章处罚(法律责任)(第65~72条);暂行规定(第73~78条)。《泰国会计职业法》对授权审计师①执照与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第五章)、职业道德规范(第七章)、法律责任(第九章)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我国《注册会计师法》是规范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核心法律,包括了注册会计师的资格条件、法定业务、法律责任等;而《泰国会计职业法》则是对整个会计职业的法律规范,包括的内容更广泛,因而没有明确涉及注册会计师的考试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设立等关于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的特定规范。本文仅对与注册会计师行业相关的规定进行比较。

二、中泰注册会计师资格准入制度

我国《注册会计师法》明确规定: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的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成绩合格,并从事审计业务工作两年以上的,可以申请注册。目前资格考试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有六科,即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第二阶段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简称大综合考试)。

《泰国会计职业法》关于注册会计师职业资格制度包括年龄、国籍、学历、资格考试、工作经验、加合会等要求。在泰国,要成为授权审计师,需要是泰国公民且年满20周岁;具有会计学学士以上的学位,或者FAP认可的会计文凭或其他领域的资质;通过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目前考试有七科,包括会计一、会计二、审计一、审计二、法律一、法律二、计算机审计;具有两年的审计工作经验。

可见,两国在注册会计师资格准入方面的要求类似,对学历要求、工作经验和加入协会方面是一致的。

注册会计师执照虽是终身的,但均需接受继续教育且履行相应的会员职责和义务。无论是中国还是泰国,如果注册会计师不按照执业要求办理业务,触犯刑法,其资格会失去法律效力。此外,两国均明确规定了注册会计师执照终止的情形,如我国规定,已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的人员,注册后有完全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受刑事处罚的,因在财务、会计、审计、企业管理或者其他经济管理工作中犯有严重错误受行政处罚、撤职以上处分的,自行停止执行注册会计师业务满一年的等情形之一的,由准予注册的注册会计师协会撤销注册,收回注册会计师证书。《泰国会计职业法》规定,已取得注册会计师执照的人员在死亡、失去FAP会员身份、缺乏资质、由于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而被吊销、没有缴纳执照费用且FAP理事会也没有授予其宽限期、没有参加FAP的培训课程等情况下执照失效。可见,两国的规定没有实质性区别。

三、中泰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和规范

我国《注册会计师法》规定注册会计师可以承办审计业务和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其中,审计业务为注册会计师的法定业务,包括审查企业会计报表,验证企业资本,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以及其他审计业务,在上述业务中出具的有关报告具有法律效力。同时规定了注册会计师在接受委托承办业务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如必须按照执业准则、规则确定的工作程序出具报告、负有保密义务、利害关系回避等,并明确规定了拒绝出具报告的情形,以及在执业过程中的禁止。

《泰国会计职业法》中没有明确规定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但其法定业务与我国相似,均为财务报表审计,合并、分立、并购重组审计等。在管理咨询方面,他们还可以提供泰国劳动法方面的建议,目的在于能够帮助投资者处理工作许可证、工作签证、薪酬、纳税和社会保障方面的业务。税务服务方面,税收筹划、按照泰国税务法律规定进行纳税申报表的编制和申报,以及处理与泰国税务署的业务往来,专门针对外籍人士的个人所得税服务,也有工程造价信息咨询服务。《泰国会计职业法》第五章审计专业实务管理中的第37条规定,“如果法律要求需经审计师审计或签署,以便证实文件或审计师的意见,那么,除了他是授权审计师并以其胜任能力适当履行了职责,否则任何人不得以审计师的名义签署证明文件或审计意见”,明确规定了审计业务为授权审计师的法定业务。

四、中泰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比较

根据我国《注册会计师法》规定,被追究法律责任主体分别为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两个层面。注册会计师如果存在违约、过失或欺诈,可能被追究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其中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包括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暂停执业、吊销某类业务的执业许可证、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或营业执照等。

《泰国会计职业法》对授权审计师违反该法规定作出了明确的法律处罚规定,其处罚包括罚款、判处监禁,或者两者并罚。例如,没有执照或注册的人执业,以及提供审计服务、簿记服务法人不符合要求,可判处不超过三年的监禁,或处以不超过六万泰铢的罚款,或两者并罚;冒用、盗用审计师名义签署审计意见,可判处不超过三年的监禁,或处以不超过六万泰铢的罚款,或两者并罚。

五、中泰注册会计师行业组织比较

我国《注册会计师法》规定,注册会计师协会是注册会计师的社会团体,其中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CICPA,简称中注协)是注册会计师的全国性组织,省级注册会计师协会是地方性组织。注册会计师必须加入注册会计师协会。中注协依法拟定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规则。注册会计师协会应当对注册会计师的任职资格和执业情况进行年度检查。

《泰国会计职业法》规定,FAP是一个法人,以推广和发展会计职业为目标,并规定会计职业领域的从业人员必须取得FAP的执照或注册。因此,泰国注册会计师必须是FAP的会员。

六、中泰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模式比较

我国《注册会计师法》规定,各级财政部门依法对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协会进行监督、指导;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办法、注册会计师注册管理及其相关规定、注册会计师证书、会计师事务所的审批、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和规则的审批、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行政处罚等,其权限均属于财政部门;注册会计师协会则具体组织资格考试、办理注册事宜、对注册会计师的任职资格和执业情况进行年度检查等。可见,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实行的是“财政部门行政监管为主导,注册会计师协会行业自律为基础”的模式。

在《泰国会计职业法》中规定,“商务部部长应当负责和控制本法的执行,并且有权颁布部门规章来保证本法的执行”,并规定了FAP具有14项权力与职责:(1)促进与会计职业相关的教育、培训和研究;(2)促进会员团结,维护会员荣誉,在会员间提供福利和援助;(3)拟定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和其他与会计职业相关 的准则;(4)制定会计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规范;(5)规范会计职业的业务,颁发、暂停或吊销会计职业从业人员的执照;(6)核实所有教育机构授予的会计学专业的学位或文凭的有效性;(7)核证会计职业的知识和专业技能;(8)确保会计职业从业人员参加的所有会计职业从业领域的专家培训课程及继续教育学习的有效性;(9)管控和规范会员及注册人员有关会计职业实务的行为,以遵循会计职业行为规范;(10)提供援助、咨询,向公众传授会计专业知识和提供专业技术服务;(11)《泰国会计职业联合会规则》;(12)代表会计职业从业人员;(13)向政府部门就有关会计职业的政策和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14)执行本法规定下的与泰国会计职业联合会的目标、权利及职责相关的其他事宜。可见,泰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实行的是“商务部门行政监管与FAP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模式。

七、主要结论

通过以上六个方面的比较,可以看出中泰《注册会计师法》的异同。我国《注册会计师法》是一部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专门法律,而《泰国会计职业法》则是整个会计职业的法律规范,涵盖的范围更广;两国在注册会计师资格准入、业务范围、法律责任、行业组织、行业监管模式等方面具有相似性甚至相同性。其相似性与相同性是因为注册会计师行业作为维护经济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中介性行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具有全球趋同性;一些具体差异则是两国在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民俗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中泰两国在《注册会计师法》方面的相似性和相同性,表明两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可以且能够进行广泛交流与合作;存在一些差异,则还需要两国行业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存异趋同,了解和尊重彼此之间的差异。

【主要参考文献】

[1] Kesree Narongdej. Accounting Profession in Thailand[J].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the Thai Chamber of Commerce,2008(2).

[2] 泰国会计法(英文版)[S].2000.

第15篇

【关键词】职业道德;社会环境;制度

当今社会是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靠高速的经济运营模式,会计在经济中的地位已经提高到了相当高的高度,由此引入大量的会计从业人员成了行业目前的趋势。要满足日益增长行业需求,就必须培养更多的高级人才。而在这其中,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与培养尤为重要,但往往也是目前各类高等教育相对欠缺的一个薄弱环节。如何更好地加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已经成为了目前会计行业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

一、浅谈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作为一种行业道德,是由该行业从业人员在日积月累的实际工作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会计行业行业特性。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会计职业道德的评判标准不是依据某一个个体的观念,而是以整个会计行业的观念为准,在行业中产生并且不断发展变化。道德,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良好的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任何不同的行业都需要一定的行业道德意识来控制行业中的人际关系和协调行业的状态,得以发展成有一定特色的行业秩序,从而使得行业有更好的发展。那么如何来看待会计职业道德呢?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又有怎么样的必要性呢?以下简单地分析一下会计职业道德。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明确界定,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中各种利益关系的手段,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相对稳定性。

社会性指:作为大众对会计职业给予的一种客观要求,会计职业道德依托责任观念,由此出发确定了会计职业所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伴随着经济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的不断进行,会计需要为企业管理层、经融机构、政府机构等拿出他们需要的与时俱进的会计信息,同时还需要给社会公众、债权人及投资人提供相应的服务。会计职业道德的好坏,受控于会计提供的服务以及服务对象,涉及到全社会的多个方面,尤其是作为公共产品的会计信息,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利益。

稳定性指:会计作为一门注重实用性的学科,它的中心目的是强化管理的状态,提升经营的效益,为社会大众更好的服务,让市场经济可以标准化、同时更加规范化。价值规律作为一项客观规律,是市场经济客观性的唯一表现形式。没有任何个人和团体,可以试图违背价值规律,更不用提去改造价值规律,我们只有去适应价值规律、掌握规律,在规律中求得突破和发展,以此更好的应用规律。相对于当前的市场经济活动而言,会计的主要任务是给单位经济业务采取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相应的,会计政策的确定、会计标准的确定以及会计方法的走向,都应当满足客观规律的要求、与客观规律保持一致的前进方向。我们面前的客观规律,每个人都相同没有差异,正是如此,在社会经济变动相当迅速的近日,会计职业道德应当强调自己的相对稳定性,更加紧靠历史继承性和经济规律。

(二)会计职业到的存在的必要性

每个行业的行业道德都具有鲜明的行业特性。会计职业道德从本质上来说体现了会计法律、行政法规的一系列内容。可以这么说,会计职业道德的存在即是从业人员在行业中持续发展不断前进的内在要求,又是社会大环境之下公众对于会计从业人员的外部要求。只有不断提升职业道德,会计行业的威信才能稳步增加,社会诚信也会随之改变,这对于目前中国的社会状况是有很大好处的。

当我们面对各种各样的社会压力、诱惑时,怎样面对这些事情,如何正确的对待各方利益,职业道德可以在心理上给予我们帮助、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会计职业道德作为支撑会计行业发展的基础,在整个行业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

前面说到,道德是人人后天养成的,由此从本质上来说,所有人得到的最初都始于同一个起点。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很久远,但是由于中国经济的波动性与一些列灾难性的磋商,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发展的并不如人意,甚至可以说出现了许多不好的现象。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会计专业人员教育缺乏或者缺失

在我国,由于教育制度等一些列问题,许多高校都设有诸如会计、财务管理等一些列会计类性质的专业,一方面会计行业对于人员需求量大、工作相对易找,一方面会计从业人员的门槛较低、易于培养,这致使会计类学生人数一直处于全国各专业人数的前列。再加上会计证考试的开放与地区性的多样,无论你是否是会计类的学生,无论你的年龄有多大,都可以参加会计证的考试,取得证书后即可进入会计行业。这类举措进一步拉低了会计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或许在有些人看来,只要会算账那就可以当会计。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会计行业对于专业从业人员的要求过低,直接影响了整个行业中对于信息及时处理、信息正确反馈等一些列工作方式。

2、 会计行业环境的污染

简单来说,我国经济行业整体的态势虽然相当可观,但大环境之下任然时不时的会出现各类大跌眼镜的事件,诸如安然事件、浙江JY集团事件,如此种种可谓屡见不鲜。这反映出什么?许多企业顶风作案为的是什么?这里不难看出明显的出结论我国会计从业环境明显存在污染。许多会计从业人员无法面对恶环境的侵蚀,经不住诱惑, 在一些利益面前断然放弃了所谓诚信为本等的道德操守。诚信并不只是一个行业的问题,更可以看出整个社会的风气动向。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很多时候一些本来很好的会计从业人员就是在企业管理层、经融机构、政府机构的不禁意之间被拉下水。这些事件产生的后果往往是严重的、令人震惊的。

3、 会计行业制度不健全

安然事件是个十分有说服力的例子,是什么让该公司的会计人员敢于在财务报表上有所隐瞒以此来掩盖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又是什么可以使该公司有机会隐藏其债务并且堂而皇之回避法律和规则对其披露信息的要求?

这一些列问题最初看似难以理解其实最后却很容易解释,我们的会计行业制度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漏洞。存在漏洞并不可怕,因为至今没有哪一项制度可以称之完美无缺,关键的地方在于为什么这些漏洞总是第一时间被违法犯罪的人员所查处,我们明知制度又不健全却又不及时的加以调整,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产生的危害

首先从最直观的角度来看,经济损失往往比较明显。安然从1997年到2001年间共虚报利润5.86亿美元,并且未将巨额债务入帐。2001年12月25日,国家审计署公布了对16家具有上市公司年度会计年度报表审计资格的会计事务所实施质量检查的结果。在32份审计报告中,有14家会计事务所出具了23份严重失真的审计报告,涉及41名注册会计师,造假金额大于71.43亿元。这些数字还有许多,或许当许多人听到这个数字时会惊讶,但他们更多的也只是惊讶于表面。

让我们继续深入的来看,表面数字的损失固然可惜,但没有会计行业威信丧失带来的伤害可怕。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国本已脆弱的会计职业威信怎么能经得住这一次又一次暴风雨式的打击,那些幸苦建立的行业诚信度又需要多久才能恢复?我们不能局限于表面,惋惜损失不如尽快改正错误。

三、如何改善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现状

(一)加强我国会计人员教育

学无止境。目前的社会可谓一日千里,会计行业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会计从业人员如果连最基本的会计教育都无法跟上,那何来的建立诚信?我们需要的是有能力有道德的人才。只有更好地了解会计行业的变化,紧跟会计行业的脚步,会计从业人员才能够更好地去理解这一行业,从而自发地建立练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二)完善各项会计制度

我国的会计制度种类繁多并且各有牵连。最应当做的就是继续细化全职范围,更好的分配权力。接着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会计人员奖惩制度,很多会计从业人员会犯错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利益的诱惑,我们可以通过明晰化奖励机制严重化惩罚制度以此来规避一些为了利益而产生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卢佩彤.企业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的利弊与对策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

[2] 任祎.浅谈资金集中管理理论的选择及运用[J].财经界, 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