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会计行业的要求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我国会计精神的现状
(一)会计行业的公信力有所下降 不断出现的会计违规事件使人们对会计行业的信任大为降低。会计行业不仅在我国,在整个世界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公信力下降。所谓会计行业的公信力,就是会计行业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信誉。行业公信力是会计行业的无形资产,是会计行业在长久的经营中获得的一项宝贵资产。对于会计行业来说一旦没有了诚信,就会失去社会的信任,进而就会危及会计行业的生存,所以在此意义上可以说诚信就是会计行业的尊严之所在,是会计行业的立业之本。而这种公信力的实施主体是社会大众,社会大众是会计行业公信力的评价主体,会计行业只是被动地被检验和认定。
(二)会计行业特色的道德培养体系尚未形成 中国会计学会早在1983年年会上就将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中长期总目标定位为:“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以讲求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所谓中国特色是指“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风采和风格,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应该是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为背景,体现中国特点、从而有别于他国的反映会计规律的理论。”会计行业乃至社会对于会计人的要求必然不同于其他行业对其成员的要求。一定不能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大众的政治思想教育相混同,它们在目标上相差很大,内容上的相关度也很低,唯有开发出适合会计人自身特色的职业道德教育模式才能真正做好道德教育工作。另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致使会计人的道德教育工作被放在了遗忘的角落。世界历史上每一次会计舞弊案,都见证了会计行业公信力的下降。
(三)会计人的创新意识有待加强 自2006年颁布的新准则实施以来也暴露出了一些现实问题,虽然该准则的实施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了,但会计人员素质跟不上发展的要求与会计基础工作差等滞后性因素直接影响了《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新会计准则中大量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这种新的计量模式要求会计人不仅要面向过去,更要面向未来,要求会计人能够准确地提供前瞻性的信息。尤其在信息化时代下,会计环境变化迅速,加之各种组织机构也在大幅度地参与会计信息提供与分析,与会计行业竞争的态势迫使会计行业亟需培育出以勇于创新为核心内容的会计精神。会计行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性环境中生存,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否则就会有被取而代之的危险。但从目前我国总体情况来看,会计行业仍然处于创新的低层次阶段。偶尔进行的一些创新也主要是为了被动地适应当前会计实践活动与时展的要求。从会计人自身的角度分析,达不到勇于创新核心要求的最大问题就是动力不足,最终致使会计人因循守旧或者是被动应变。积极参与创新应该是会计人在信息经济时代寻求生存与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会计行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四)会计行业的整体素养有待提高 随着有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财政部在制定准则时势必要考虑市场经济的时代要求。新准则为了尽快与国际接轨,在准则中也大量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这就为市场经济主体增加了自主决策的成分,为活跃和发展市场经济增添了足够的活力。新准则中大量采用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减值准备的计提、未来现金流量的判断、折现率的确定等都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无形中赋予了会计人员乃至企业更大的自主决策空间。中国政府在扩大会计行业自主性的同时,也加紧了对会计行业的监管。在新准则颁布的同时,就出台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这种双管齐下,两手一起抓的行事方法固然有效,但不能仅仅依靠法律的手段来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还应该加强会计精神的建设,重视对会计人员价值观的引导,这样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会计行业的违规,才有利于会计行业整体素养的提高。
二、会计精神塑造的新思路
(一)注意目标导向性,做好新时期定位工作 会计精神是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由行业的传统、文化、理念和哲学等共同孕育的。优秀的会计精神的形成要经过有意识的概括、总结、提炼过程,并将那些不入主流的东西剔除,最终才会形成具有鲜明行业特色和独特风格的会计精神体系。应该明确会计行业的未来要靠会计人自己去谱写,明确的目标不仅给人指引未来前进的方向,还在于它会时不时地给人以动力支持。培养会计精神,要遵循时代性、先进性、激励性、效益性等原则,不仅要反映行业本质特征,而且要反映出行业的特点和特色。所以,在制定目标时一定要注重新时期对于会计行业的新要求,注意新的会计环境对会计行业的挑战,新时代的到来也同时要求会计行业要以新的姿态出现在大众面前。
(二)用系统的思维塑造会计精神 在充分认识我国当前会计精神贫乏的现状后,就要适应当前的会计环境,顺应当今时代的要求,积极而适时地调整会计行业精神状况,用系统的思维塑造会计精神。会计精神的塑造绝非是一项简单的事情,而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会计精神本身就是一个系统,是由诸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具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生存条件和运动规律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当前我国会计精神的现状并不能令人满意,而且以前也并没有会计行业精神的专门建设工作,因此要想真正做好会计精神建设这一系统工程就必须提倡用系统的思维对待会计精神塑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系统的思维是一种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能够事事、时时都从全局和整体上来把握的能力,要求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研究,然后尽量关注和照顾到每一个细节问题,不断追求完美。
(三)用不断变化的思维审视会计精神的塑造 由于会计环境的复杂多变性决定了不可能存在永远正确的会计精神培养方案,所以,一定要用变化的思维审视会计精神的培养工作,即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待会计精神的培养工作。发展的观点要求在审视会计精神培养方案时不仅要依据会计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还要用不断成熟的视角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不同时期会计精神的培养工作。培养会计精神,不仅要立足现在审视过去和当前,还要立足于过去和当前去审视未来。在不同的会计环境下引进不同的会计精神的培养方案。只有这样才能看到成绩与失误,进而做出相应的对策。通观会计行业的发展历史,会计文化一直都善于吸收和借鉴其他学科的新进展和新突破,这是会计文化永远发展与前进的基本动力,也是会计文化的优越性之所在。会计精神的塑造机制也应该在不断汲取精华去其糟粕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发展壮大直至成熟。
(四)充分发挥社会舆论与社会环境的约束作用 舆论是良好社会环境发挥作用的一个有力武器,只有在会计行业内外有强大的舆论存在,才能够对会计行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监督和激励作用。由于舆论也是由社会环境所决定的,只有好的社会环境才能够产生具有良好预期的舆论,也才能够对会计行业的发展产生预期良好的作用。社会态度、社会信念和社会价值观等都是决定社会舆论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进行会计精神的培养工作,需要良好的会计环境;另一方面,进行会计精神的培养工作又会营造出良好的会计环境。良好的预期舆论才能有效地约束会计行业的违规行为,才能够为会计精神的塑造创造出有利的条件。
三、会计精神塑造的具体措施
(一)做好会计人的道德与责任感教育 会计道德追根究底就是社会一般道德在会计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在会计人的道德品质问题上,会计人应培养积极进取、热情实干、谦虚谨慎、洁身自律、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和勤俭节约等精神,进而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得整个社会日新月异,这一切都增加了社会对于会计行业的依赖。所以,会计人对待道德的态度是否积极,最终的结果不仅仅影响到其自身,还影响到整个会计行业,乃至整个社会。会计人的道德问题不仅仅是个人品质善恶的问题,还是会计人是否具有责任感的问题。责任感对于会计人的工作态度要求非常严格,它要求会计人时时刻刻都应该心中常存责任感,敬重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表现出忠于职守、尽心尽责的精神。只有做到对自己职业热爱和认真负责的会计人才能做到真正地符合道德的基本要求。
(二)加强会计行业法规教育,树立法制意识 虽然会计改革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会计行业仍存在不少问题。会计违法违规事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会计人法律意识还很淡薄。所以,有必要提倡会计行业法律法规教育,以增强会计人的法制意识。通过法律法规来增强会计人的法律理念、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在法律底线上保证会计精神理念与会计职业责任观、会计纪律观、会计法制观很好地结合起来,使会计人的行为符合会计精神的基本要求,符合会计纪律、会计法律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在进行会计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责任感教育的同时,还要在法律的层面上培养会计人的责任心。在没有法制约束的情况下也没有证据能够说明会计人必然会遵守社会秩序和行业道德。会计法规教育就要求会计人要切实树立起法律意识,严格要求自己。这样不仅有利于行业形象的树立,有利于会计精神的建设,还有利于会计人独善其身。
(三)重视会计人的职业理想教育,加强行业自律理想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职业理想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人们对于未来的专业、工作部门、工作种类以及事业成就大小的向往和追求。社会要求会计人必须具有职业理想,必须扮演着特定的社会角色,为社会这个大机器的运转奉献个人独有的动力。会计人的职业理想应该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来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也即个人所期望达到的阶段性或最宏大的职业境界。会计人的职业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个人的远景规划,是个人的职业蓝图,与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职业期待都密切相关。通过职业理想教育可以让会计人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与行业存在的意义,也可以引导会计人正确地认识会计职业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会计职业生活中把握住自己所处的职业地位、作用和职业角色,脚踏实地地干好会计工作。把个人理想和职业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促进个人进步和事业发展。做好会计人的职业理想教育不仅仅会计人自身受益,对于会计行业的自我建设会做出很大的贡献。
(四)强化会计人的创新意识,积极应对会计环境的变化创新是会计行业不断进步的灵魂,是会计行业兴旺发达的动力源泉。当前会计环境的复杂多变性向会计行业提出了一个挑战,会计行业要积极而适时地调整自我以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会计精神的培养归根结底就是在塑造会计行业的自身良好形象,不断地改善自身,积极进取,力求做得更加完美。改善自身、完善自我并不是要为了要应付社会,改善自身并不意味着要放弃会计行业既有的一切,把自己变成他人。会计精神的根基是自己的文明、自己的特色,塑造会计行业形象就是在各个方面把会计行业的文明和特色充分地发扬。会计精神是会计行为重要的外在表现,是会计人自我教育、自我陶冶、自我改造才能达到的水准。会计精神的养成是一种高思想境界的修养,是一个长期、艰苦磨练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会计人在具体的会计实践之中去摸索。只有不断自我创新,会计行业才能够顶住激烈的竞争环境带来的压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五)提高全社会民众的整体素质,兼顾社会环境的改造人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一个社会的环境好坏。社会环境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人类自身就是在不断接受社会环境改造的同时去影响社会环境。要想实现会计行业的整体文明,就必须从社会民众抓起。社会大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会计环境,大环境的好坏可以在一开始就决定会计精神建设的成败。一旦会计精神得到实现就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来保持它。只有会计精神在会计行业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前期工作才没有白费。另外,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都处于加速发展时期,转型工作还在进行中,人们的社会价值观还需要政府的引导。现在社会提倡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也只有社会的整体素质提高了,优良社会环境的效应得到充分的发挥,会计精神的培养与实现工作才能得到持久的体现。
参考文献:
1.1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
会计的职业道德是不仅需要遵守所有行业的公共职业道德,同时也需要遵循自己行业的特殊职业道德伦理。会计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应当遵守国家关于会计行业的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还需要遵守企业的规范,以及自己的会计公司关于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会计的职业道德要求的复合型,不仅有自己的一般要求,更有自己的独特要求,它更是贯穿于整个会计行业,同时贯穿于整个会计工作的始终。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如何调整个人从业的心理素质,同时更是会计行业内部相互之间进行协调的要求。它要求自身工作与社会相协调,职业道德既有硬性要求,同时也有软的要求。务必要着眼于人际关系的调整,以社会和法律为主要的制约手段,通过内外要求实现非强制的规范要求和职业道德伦理。
1.2会计职业道德的阶段
首先,要以会计职业责任和义务为核心要求,同时需要社会对个人在社会中需要被重视的要求,要用学到的职业道德理论要求自己的欲望,同时在学会控制自己的基础上,要求律他。其次,会计职业品德伦理是关键,会计职业道德伦理首先是要从外在的要求转变为心理的内在要求,制度不仅要写在纸上,同时也要写在自己的心里,甚至要求落实到行动上,自己要率先去落实和实践。最后,职业良心在职业目标的要求下,务必融会贯通,以职业道德要求自己和要求他人要高度统一,社会和国家对于会计行业的目标要求是会计职业第一守则,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能使会计人员增进会计职业修养三位一体,这才是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以及提高会计的办事效率,降低会计行业出现失误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贯彻职业道德伦理的内在要求。
2会计职业道德伦理的主要构成因素
2.1会计的职业理想
很多时候都在说有理想的人才是做大事的人,也是能够做成事的人。从事会计是简单地为了生存而从事的行业,还是自己的理想所在,愿意在会计这个行业中有所发展,有所成就。同样,有的人为了从事会计行业是为了自己可以掌握很多的经济动向,当然还有一部分人怀着不纯的心态,想利用自己的便宜之处,谋取非法的利益。因此会计职业道德伦理的组成首先是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明白自己从事会计行业的目的是什么,自己发展的动向是什么。
2.2会计的工作态度
很多时候对于会计来说毕竟每天经手的财务有大有小,自己的工作状态是好是坏,自己的心态以及认识等均会影响到会计的职业道德伦理。在会计行业中有的会计从业人员积极向上,不怕困难,做事一丝不苟,同时还具有创新性。这样的会计从业人员是会计行业需要的。那种每天只想不犯错误,每天只想自己不出任何的错误就可以安稳地领工资,或者出现问题的时候就直接推脱责任。这样的人不仅工作方面没有任何的进步,同时还会影响到其他工作积极的人。因此会计的工作态度对于会计的职业道德伦理有非常大的影响。
2.3会计的职业责任
即会计人员担任某项职务或从事某项工作后就应承担(或被赋予)的相应义务。职责与职权相互关联。会计职责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也是评价会计行为的主要标准。会计行业的人员拥有一定的权力,同时这就意味着有权力就会有自己的义务。会计在财务的管理上面有审批的权力,但是这份权力不是自己与生俱来的,而是公司的规章制度赋予的,有了一定的权力就意味着自己必须有一定的限制,也就是一定的责任。因此权责必须对等,特别是不能让会计人员的责任脱离管理,尤其是部分权力比较大的财会人员就更加需要制度的约束。
2.4会计的职业技能
会计职业道德伦理的构成关键的基础就是会计的职业技能,毕竟职业道德伦理是以职业技能作为支撑,尤其是在职业技能方面的基础会计工作的具体事务,怎么去完成工作要求,这才是职业道德伦理的物质基础,包括完成会计工作所必要的知识以及所需要的工作能力与经验。它是会计人员圆满完成会计工作的技术条件。
2.5会计工作的保密性
会计行业始终在从事着关于公司运营的状况,公司的战略发展等问题,因此会计工作是一项既公开又保密的工作。因此对于会计来说,公司的财务状况,需要对外公布的必须是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特别是在公司发展战略上面的财务情况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包括完成会计工作所必要的知识以及所需要的工作能力与经验。它是会计人员圆满完成会计工作的技术条件。
2.6会计工作的工作纪律
纪律是工作成绩的保证,作为一个公司或者企业,财务是企业的生存基础,同时也是很好地运营的物质保障。如果每一个从事会计的人员自由散漫,没有一点组织的纪律性和原则性,只知道简单地做好自己的事,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就会形成不好的工作作风,最终使得整个工作没有头绪,整个财务工作也会因为没有工作的纪律最终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导致问题频发,威胁到整个公司或者企业的发展。保密性、廉正性(正直、诚实、廉洁)与超然性既是维护和贯彻会计职业道德的保证,也是评价会计行为的一种标准。
2.7会计工作的工作作风
工作作风是一项工作是否可以高效快捷完成的重要保障,同时它更是反映了会计工作人员的精神风貌,毕竟对于工作来说,高效快捷地完成工作是理想的工作状态,这不仅是公司领导需要的工作作风也是每一个从业人员对自身工作的最高追求。严谨的工作作风是会计人员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它是一种自身长期形成的工作力量,也是一种惯性的力量,是职业道德在会计工作中连续贯彻的体现。在工作中严格办事,丝毫必分,理财勤俭,始终严格执行相关的要求,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袭等,均是良好的会计工作作风。
3如何在社会转型期提高我国会计职业道德伦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于会计的从业人员来说,如何在市场经济中保持自己正确的职业道德伦理是必须思考的问题。
(1)要求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同时对于个人的合法利益做好保护。在公司或者企业的经济不是特别景气的时候就需要全公司的人同心协力,共度难关。会计人员是最了解公司状况的人,因此必须同公司的其他员工站在一起,以集体利益为重。当然在公司运行正常的情况下,要保证大家的合法权利。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建筑行业 会计管理
现行的会计准则与以前的会计准则相比在计量基础、存货成本计算、所得税处理方法、企业合并报表会计处理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这样的变化对许多行业都产生了影响,其中包括建筑行业。建筑行业必须努力追随形势变化,调整自身的会计管理制度,为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1.建筑行业的会计特点
1.1价款核算方式特别。由于建筑施工的周期比较长,在施工中费用的支付不能完全地实现一对一的支付,有一些款项必须由建筑企业进行垫付才能实现工程的顺利进行。还有一些跨年的项目,企业要根据施工的进度来进行会计核算,确定工程资金的分配情况。
1.2会计人员的专业性要求高,工作环境特殊。建筑行业的会计从业人员不仅要有一般的财务知识还要具有建筑施工方面的一些常识。另外,建筑行业的会计从业人员还要经常在施工现场进行工作,施工现场的条件比较艰苦,环境较差,噪声、粉尘等污染到处都是。
1.3会计核算的对象一般都是单项工程。其他的非建筑行业的会计核算通常都是常规的按照年度、季度或月度来进行的,但是建筑行业的会计核算却是以单项工程为对象来进行的。
2.新会计准则对建筑行业会计的影响
2.1新的会计准则会影响到建筑行业的业绩,这是由于会计核算的方法与以前的不一样导致的。
2.2新的会计准则要求建筑行业的会计科目进行调整,新会计准则取消了短期投资科目,但是增加了金融资产的科目等,这要求建筑行业也做好相关的调帐工作。
2.3新的会计准则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判断能力,新的会计准则有很多内容需要会计从业人员先进行判断再实施,这对会计人员提出了较高的业务要求。
2.4新的会计准则对建筑行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挑战,新的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去实行新准则。
2.5新会计准则下,建筑行业的存货核算也发生了变化。旧的会计准则中建筑企业采购商品中所产生的运输费用、装卸费用和保险包装等费用等,是不能计入存货成本的。而新会计准则对这项规定进行了改革。这种变化会增加建筑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金额,会让建筑行业企业的权益增加。
3.如何提高建筑行业会计管理
笔者在上文中具体分析了建筑行业会计的特点和新会计准则对建筑行业会计的影响,在这样透彻分析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地对提高建筑行业会计管理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与方法。
3.1加强会计人员的管理。人才的竞争是当今社会竞争的本质,对于建筑行业会计管理的加强首先要从会计人员入手,对于会计人员的加强要从三方面做起:一是在招聘人员过程中要选择优质的人员,以高水平的专业素质为聘任的第一位要求,其次还要要求会计人员具有吃苦耐劳、积极进取的优秀品质;二是企业要加强会计人员的后期学习,学习新会计准则,及时了解会计政策的变化,同步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储备力量;三是完善考核制度,严格考核制度,实行赏罚分明的考核制度,努力提高会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3.2净化会计职业判断环境。新的会计准则较多地要求职业判断能力去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对于会计职业判断环境的净化需要从主体因素、客体因素、环境因素三方面进行。对于主体因素,即会计人员自身要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对于客体因素,即职业判断的会计业务要努力加强;对于环境因素,即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环境净化,企业必须加强职业判断环境的建设。
3.3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会计核算至关重要,其作用主要表现在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三方面。控制环境是指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组织结构和权利指责的控制。会计系统是指用于确认、记录和报告建筑行业经济业务的信息系统,这些系统会反应在会计报表中。控制程序主要有合法性控制、分权控制、组织规划控制,其根据企业性质、规模、的不同而不同。
3.4做好企业规划的统一。现代建筑企业的管理是比较多层次的,但是要实现管理规划的统一性,这样的统一性表现在实现人事管理统一,对会计人员由企业统一任免与考核;实现会计政策统一,对于子公司要统一会计核算制度,严禁各自为政,私自改变会计核算办法;实行网络信息统一,及时地将财务信息进行录入,保证企业信息的一致性,为公司的决策提供依据;实现会计计量票据统一,对财务结算单据进行统一管理。
3.5做好新会计准则下建筑行业的调账处理。新的会计准则对建筑行业的会计科目的转换及调整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首先其取消了短期投资相关科目,增加了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金融资产类科目。固定资产中建筑物区分投资性房地产和自用建筑物的不同处理。存货管理办法变革,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债务重组方法变革,债务重组利得原记入资本公积,现记入营业外收入。实物抵债允许公允价值入账等。在这种形势下,建筑企业就要及时的调整会计科目,并调整账本,做好相应的调帐工作。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