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村小城镇建设范文

农村小城镇建设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村小城镇建设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农村小城镇建设

第1篇

关键词:小城镇;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为繁荣农村经济,各地加大举措,纷纷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毋庸置疑,建设和发展小城镇,不仅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但是在对发展小城镇的认识和实践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和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地方不从实际出发,盲目攀比、一哄而上,乱铺摊子,市场虽建起来了,却"有场无市",造成资源浪费;有的忽视调查研究,不重民意,不按经济规律办事,搞形象工程,结果搞成"烂尾"工程;有的忽了市场机制的运作,成效不大;有的光顾眼前利益,只算经济帐,忽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不注重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长远利益,对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隐患等,诸如此类。笔者以为,正确认识和把握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精神,理清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思路,对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城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农村小城镇数量大,起到连接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桥梁的作用。建设小城镇可以通过减少农业人口,增加城镇人口的方式有效地解决工农两大产业间的利益失衡问题,扩大农产品市场的空间范围,提高农民的相对和绝对收入水平。小城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和世界发展趋势一样,中国最终走城市化发展道路,有计划地推行农村城市化,重点建设好一批县城镇和中心镇,具有城市功能,成为城市化的组成部分。没有农村城市化,整体城市化将难以实现。农村小城镇建设是整体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重要推动力量。

应当看到,作为乡镇经济主力军的乡镇企业还存在着规模小、布局分散,位置偏僻,管理水平低,无法实现相应的聚集效益等缺陷。小城镇的发展可以使分散的部分工业企业积聚到小城镇,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最佳配置,促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加快发展步伐。发展小城镇可以加强对资源利用的规划管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规模经营,有利于转变乡镇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

发展农村小城镇可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有效地转移剩余劳动力。小城镇通过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使土地相对集中,这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了前提条件。非农产业的发展可以为农业采用大型的农业机械设备提高机械化水平;小城镇建设为农村职业教育、科技推广应用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农业生产、管理的科学化。

小城镇建设集中了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信息和服务事业,对于提高农村人口生活质量,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小城镇建设通过促进工业化、商品化而为农村实现小康提供物质基础,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从而推动农村小康的全面实现。

二、加快小城镇建设的科学举措

笔者以为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和发展小城镇值得重视和研究:

1.开拓进取,发展为先

发展小城镇最大的不利因素是思想解放不够,改革力度不大。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坚持发展为先。积极引导干部、群众一切以发展辨是非,以发展评得失;大胆改革,大胆实践,锐意进取。学习先进经验,敢为人先,勇于创业。面对矛盾不回避,面对改革不动摇,争取时间发展,让实践作结论,开拓创新,大胆实践,把思想集中到发展上来,把精力用到改革上去,招商引资;小城镇户口放开,对进城农民一视同仁;加快发展,促进农民致富,促进小城镇建设。

2.发展特色和个性

小城镇的规划建设过程是小城镇特色形成的重要时期。高起点、高标准地制定小城镇发展规划,在立足城镇长远发展、增强城镇综合功能的基础上,努力在塑造城镇特色上下功夫,使各个小城镇的建筑群体景观、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都能充分体现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丰富内涵,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长远规划、分步建设的原则,注重土地资源的合理节约使用,重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促进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3.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基础设施是衡量小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保证小城镇各项功能正常发挥的基本条件,必须把完善基础设施作为小城镇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针对目前云南小城镇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结合发展要求,下一步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完善能源供给、供水排水、道路交通、邮电通讯、垃圾处理,搞好镇区绿化美化、环境卫生,积极发展文教卫生事业等方面,以优化小城镇的发展环境。同时,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小城镇的市场体系,根据当地的资源、产业优势和市场供需状况培育相关的专业市场、特色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搞好市场配套建设及相关服务,使市场成为带动小城镇及周围农村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加速器”,以增强小城镇对人口和产业的聚集功能。

4.发展特色经济

第2篇

小城镇建设对农村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开始进入以城市为主的新的成长阶段,而新农村建设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城乡之间的差距短时间内无法协调,以小城镇建设带动农村发展,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成为平衡城乡差异的有力举措。对于促进农村全面协调发展,首先应明确小城镇不同于城市和农村的建设地位,其次应积极发挥其引导、带动作用,推动农村、农业、农民三大主体的进步和发展。

(一)小城镇的界定及其战略地位

对于“小城镇”的界定,目前我国学者各执一词,本文以教授的界定为参考,他认为小城镇是一种过渡性社区,也是一种社会实体。其过渡性指的是小城镇是从乡村性的社会发展到多种产业并存的逐渐向现代化城市转变的中间性社区。相比于城市和农村而言,它比城市区域低一层,比农村区域高一层,是农村与城市的综合体。这种综合体仍然是一个经济区域,它的主体是由一批逐步脱离农业生产劳动走向非农产业的人口组成的。其结合形式是一种多要素的空间结合,主要要素包括一定社会范围内一定量的各种农村生产和生活要素,以及城市生产和生活要素,这说明小城镇既不同于城乡两个区域,又与城乡两个区域有着紧密的联系。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小城镇建设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从发展的形态来看,小城镇建设初步形成了工业主导发展型、农工结合发展型、市场带动发展型、交通枢纽发展型、城郊发展型、旅游开发发展型和工矿服务发展型等多种类型,这些类型皆能弥补农村依靠单一产业发展的不足。此外,小城镇位于农村之首、城市之尾,处在城乡交汇点,既是城市梯次结构的基点,也是农村经济社会的中心。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新形势下,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拉动内需,有利于做大产业,有利于扩大就业。总体来说,小城镇在带动我国乡村城市化进程和促进农村发展中具有战略性的地位。

(二)小城镇建设对农村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小城镇作为城乡之间的过渡性社区,不仅能减缓城市对于农村的冲击,还能加快我国城镇化的步伐,通过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提高全社会的资源利用率,通过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拉动农村经济增长,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高,逐渐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在目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农村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第一,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根据增长极理论,小城镇作为增长极可以带动农村地区发展。具体来说,通过将区位条件较好的小城镇培育成经济增长极,使其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同时有效的规划配置资源,推进小城镇和农村工业机制,使小城镇和农村的有限资金形成一个新的经济中心,从而可以产生集聚效应、扩散效应,进而带动小城镇周边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同时,小城镇作为城市的边缘性社区,相比于农村来说能更好地接受城市的辐射,以小城镇接收到的城市化内涵向农村辐射比城市直接影响农村更加方便、快捷。通过城镇对农村的资金、技术、人才、物资、信息等方面的帮助和辐射效益促进乡村经济全面发展。

第二,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的第一产业分布较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明显不足,而小城镇的建设为农村弥补了这一不足,为其提供了第二、三产业发展的空间。小城镇已不是人口稀少的社区,对商品的需求不再是简单的商品生产和交换可以满足的,为满足城镇消费需求,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农村在市场需求的引领下会逐渐改变自给自足的传统生活方式。乡镇企业的应运而生,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组,人们消费层次和物质条件的改善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村镇基础设施如交通、通信、商贸、学校、文化娱乐的配套逐渐形成复杂的商品生产和交换,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将逐步在农村发展,促进农村单一产业结构模式的调整、优化,同时还可以提高规模效益和结构效益。

第三,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作为三农问题之一的农业一直都是农村发展的首要问题,农业的发展关乎农民,关系农村,是解决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建设进程问题的开山之石。没有达到农业现代化的农村不足够称之为一个现代化的农村,而农业现代化在一定意义上讲的是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为了达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必须使土地相对集中,这意味着有一部分拥有土地的农民必须将自己的土地流转到另一部分人手中,成为寻求就业机会、外出工作的中的一员。毫无疑问,小城镇的发展给农民就业提供了空间和可能性。小城镇在发展伴随着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医疗、交通、信息的发展,同时它本身也会成为周边区域的增长极,可以为当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撑。依托现代化城镇发展起来的农业必然会朝着现代农业的方向发展。

第四,带动农村精神文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总是形影不离的,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应及时补充精神文明建设。小城镇是将城市科技、文明辐射到乡村的最佳传输带,应肩负起带动广大农村社会进步的重任。而小城镇作为区域性的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是科技企业的聚集地。农民在进入乡镇企业就业时,一方面可以获取报酬,另一方面还可以感知小城镇的科技、文化、教育、娱乐氛围,不但学习了技能,增长了见识,还可以更新自己的传统观念,成为融入现代化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现代人。由此可见,小城镇是城市形态的前奏,也是现代城市文明发展到乡村的过渡,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

小城镇建设对农村需求的拉动效应

小城镇作为城乡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具有规模效应和辐射功能,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发展具有推动和拉动作用,表现在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保障农村更好的发展。具体来说即是对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农村工业发展和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见图1)。

(一)城市对于农村的拉力因素

城市与农村是既冲突又统一的相辅相成的两极,城市与农村的发展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人口流动的过程,城市化的“化”从人口流动的角度来说即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过程,没有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城市化就难以真正形成。城市化还意味着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更快比率的增长。从城市对处于农村的人们具有吸引力的角度分析,城市对农村的拉力因素是关键。城市人民相比于农村的高收入水平、富裕的生活和发达的生活环境吸引了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同时,农村本身的环境条件推动了农村人口流向城市:首先,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在人口增加的情况下逐渐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其次,农村的劳动生产率和农民的收入水平在单一产业低下发展的情况下难以提高,另外,身处现代社会接受教育、媒体的影响的新一代农村青年有了新眼界,交通的大力发展减少了迁移成本,这些都极大推动了农村人口离开农村迁入城市寻找新的生活、新的工作。这些也即是城市对于农村的拉力所在。

(二)小城镇建设对农业发展的拉动作用

第一,小城镇建设能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小城镇对于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影响主要取决于小城镇的发展致使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刺激了需求市场,从而影响供给方,也即是说城镇消费需求的缺乏严重影响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小城镇为农村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空间和依托。从实际情况来说,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应是市场化的发展,市场需求决定了农业产业是否能发展和发展的规模,农业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决策必须以市场信息为依据,只有有了一定的市场需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才会成为可能。目前我国城镇的农副市场开发不足,人们对农副产品的消费需求较小,农副市场有着明显的供过于求的状况,增加消费人群是改善这一情况的有力措施,因而小城镇人口的增加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拉动力。另一方面,小城镇建设对于农业产业的优化作用表现在提高城镇人口对于农业的需求层次,据测算,一个人从农村迁移到城市,每年在粮食方面的直接消费量会明显下降,而相反的,对于经过加工、品质较好的食品需求显著增加,可以预测,引导农民生产附加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可以迎合市场需求。同时,小城镇作为城乡的过渡区,是商品贸易流通的中心地带,加强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村市场的开拓,便于农副产品进入当地市场、大中城市市场,从而推进农村农业的发展。

第二,小城镇建设对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善农村就业率具有巨大作用。在我国,农村是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从事劳动生产的人口聚居的地方,现代化的发展带动了农村产业改革,科技与资金的投入引起农村生产力的变革,需要较多劳动力生产的旧农村面貌悄然改变,众多接受新思想、新科技的现代农村人口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进城镇,同时许多城市对于人口的容纳量接近饱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难题无法得到解决。由于小城镇相比于大中城市具有更接近于农村,农民进城的门槛低、转移的难度小、风险较小等优势,可以较好的处理农村人口聚集的问题,减轻了大中城市人口过多的压力。同时,小城镇自身的建设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大力发展成功带动了农村就业率的提升,据统计,从1985-1994年,全国小城镇就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近1.4亿人。由此可见,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是妥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法与途径。

第三,小城镇建设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衡量获得产出效率的标准,由于农村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剩余劳动力的滞留严重影响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国“小城镇,大战略”的政策鼓励城镇化的建设带动农村城市化,小城镇一方面可以吸收剩余劳动力,另一方促进非农产业的重组和非农人口的增多,拓展了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农业就业人口通过城镇化作用和转化为非农群体,劳动生产率获得提升。而一旦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通过在新的城市环境中的学习和进步,农业科技进步的瓶颈也可以逐步解除,这进一步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第四,小城镇建设有利于提高农业产出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对农民收入的带动作用为44%。要想增加农民收入就要提高农业产出水平,而农业产出水平的提高取决于四个方面。首先,农业的产出水平决定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人员,过去我国农村远离现代化,科技、教育的落后导致农民观念落后,思想、价值观相对保守,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无法满足高产出水平的需要,小城镇的建设给农村带来了现代化理念和现代化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冲击促使农民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农业高产出水平有了第一层保障。其次,农业产出水平取决于农村生产要素的配给,传统的经济条件下,城乡二元结构使得生产要素不能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农业的发展受到诸多限制,在此情景下,农业产出水平自然大打折扣,小城镇的建设无疑加速了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流通,完善了市场,从而农业生产要素得到保障。另外,农业产出水平的提高还取决于规模效应。在农村,农业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土地资源的集中程度,要使农业产出水平获得提高,一方面应改善土地经营状况,另一方面还应扩大土地的经营规模。对于扩大土地经营规模,一方面可以从减少农户着手,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减少农户可以提高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农村从事农业劳动数量的减少加上土地资源通过承包、流转等其他方式集中,可以使得专业种植户充分发挥长处,从而达到资源和人才充分利用的双赢局面,另一方面进入城镇和大中城市的农民逐渐成为非农居民,成为向农村引进科学技术的过渡性人才,为家乡建设谋求了更多的福利,使得农业发展有了支撑,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三)小城镇建设对农村工业发展的拉动作用

我国小城镇建设对工业的发展有两大作用,一种是对工业发展的极化作用;另一种是对工业发展的扩散作用。

第一,小城镇建设对农村工业发展的极化作用表现在改变农村工业化结构,促进农村工业化发展。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给农村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平台和空间,目前我国多数乡镇企业集中向小城镇扩散,小乡镇的面积有限,成立于城镇的乡镇企业容易集中,可以进行连片开发,连片开发可以使得城镇的资源与要素得到共享与充分利用,例如共用城镇基础设施,共用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共同创新企业发展机制,共同开拓市场,这些都能提高乡镇企业的规模与效益。通过调查、测算得知,乡镇企业集中到小城镇,土地、交通这两项的运输费用可以节俭20%,政府对相关地区的公共设施投资可以节省30%,同时区域内的就业能力可以提高50%以上,这样的集中、连片发展模式带来的规模效益远远超过分散的乡镇企业效益。乡镇企业连片发展是其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其生产规模的扩大也将带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推动农村工业化发展。

第二,小城镇建设对农村工业发展的扩散作用。首先,小城镇自身的发展需要城镇周边地区尽可能的生产商品、加大工业以满足小城镇建设对源源不断的能源、原材料、初级加工品的需要,这也意味着作为增长极的小城镇发展越快、经济越发达,对周围地区的需求越多,带动作用也就越大;其次,小城镇自身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规模经济的发展相比于农村具有显著优势,与农村产业发展相关的产品与技术会不断向周边地区扩散、辐射;最后,一般政府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时会均衡布局,为避免区域经济差距过大政府会强化扩散效应,小城镇相比于一般农村,具有交通、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对周边农村的辐射作用较强,在政府强化扩散效应的措施下,能更好地带动周边农村工业发展,形成工业产业化,提高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四)小城镇建设对农村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

作为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前提,城镇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有着较为密切的正相关关系。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城市化与第三产业的相关系数为0.8,这说明城市水平越高,第三产业越发达。一般来说,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处于低下水平,究其原因,农村自古以来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导致其市场的活跃性较低,相当部分的产品不需要在市场流通、交换,而第三产业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对生活和生产服务的需求量,依托企业和人口的聚集,只有当居民的整体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发生改变时,第三产业如服务业才能开始形成和发展。小城镇是将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居民的“蓄水池”,推进了人口和产业的聚集,带动了农村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的改变,由此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

小城镇建设对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表现在:一是拉动了房地产市场;二是带动了餐饮、服务业、流通业的发展。随着我国小城镇甚至小城市对城乡人口流动户籍制度限制的逐步开放,农民进城落户对住房的需求增大,这在衣食住行等各大消费中成为最大的一次性消费,因此拉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同时,小城镇建设刺激了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进行消费和投资,建房或购房成为农民富裕的标志之一,也成为农民长期储蓄和消费的动力之一。另外,相对于城市,小城镇作为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中间过渡带,进入门槛较低、进城成本小,能够吸引大量的农村人口,小城镇人口和企业的聚集意味着规模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的聚集,这种集聚效应将极大促进餐饮、物流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3篇

小城镇是以聚集人口、商品、文化、信息、科技、教育、金融和服务等为特征的地域系统。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建设小城镇、发展小城镇、经营小城镇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落实省委“两个加快”、市委“两个强力推进”有效途径,统筹城乡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把发展小城镇作为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抓紧抓实抓好。

一、对巴中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分析

建区设市十六年来,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小城镇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对经济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到底,全市有123个乡集镇,61个建制镇,其中国家级重点镇5个,省级试点镇48个,县城以下乡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98平方公里,乡镇平均建成区1.1平方公里、人口3000余人,平均66平方公里分布着一个小城镇。恩阳镇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4.5万人,是全国重点小城镇。清江镇近几年来城镇房屋建筑面积以每年5—10万平方米,人口以年均500户、人的速度增长。

(二)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通过抓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功能完善,小城镇成为人口、经济、社会等资源的重要集聚点,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成为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辐射点,成为农村和城市的重要结合点。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形成起到了聚集作用,对产业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对农村人口的转移起到了吸纳作用。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全市小城镇常住人口达到6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27.1%。比如,乐坝镇总人口7680人,城镇人口达到6100人,城镇化率达到80%。白衣镇十年来镇区面积扩大8倍,城镇人口增加6倍,达到1.2万人,占总人口的35%。

(三)基础和服务设施明显改善。路、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市场等服务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到底,全市乡镇建成主要交通公路232条,里程1208公里;建成区道路硬化率达到70%;乡镇通电率100%;60个乡镇建有集中供水厂(站);所有建制乡镇开通固定电话、移动电话,60%的乡镇开通网络;建成了一批综合农贸市场、专业市场、经营超市,促进了物流的初步形成;恩阳、清江、乐坝、涪阳和兴文实现天然气管道集中供气;地处深山的空山乡实现了“五通”。

(四)镇域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小城镇的发展,促进了镇域经济的加快增长,特别是建制镇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乡集镇。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的旅游型、工贸型、商贸型、农产品加工型小城镇。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小城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24亿元,其中二产业6.47亿元,三产业10.63亿元。如,乐坝建镇十五年来,坚持以工业、商贸为主导,去年底工业产值超过1亿元,占gdp的80%以上,三次产业比重为4:43:53,提供税收超过万元。涪阳镇兴办12家超市,新建1万平方米综合商品交易楼,吸引了一批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客商,个体户达到250户,带动了以涪阳、陈河为中心的通江银耳、食用菌特色产业发展。

(五)历史文化底蕴较为深厚。我市部分小城镇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文化。长赤、毛浴、沙溪、光雾山(桃园)、得胜等镇具有光荣的红色历史,深厚的红色文化。白衣古镇以上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著称。恩阳古镇以文化、特色民居远近闻名,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四川省十大古镇。水宁寺、白衣、毛浴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清江、曾口、涪阳、铁佛等21个镇被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村镇。

尽管小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规划明显滞后。城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规划滞后于建设发展的需求。全市小城镇总体规划修编率仅为27%,绝大部分小城镇没有控制性详规,更没有小区规划。已有的小城镇规划大多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总体布局与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小城镇规模偏小,90%的建制镇建成区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其他乡集镇不足1平方公里,大多停留在农村居民点的层次上,辐射带动能力弱。城镇建设缺乏特色风貌,缺乏文化内涵,缺乏城镇品味,基本上是一条水泥路、一排卷帘门,“千镇一面”的火柴盒式建筑,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

二是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由于自身财力薄弱,多元投入机制尚未建立,相关配套政策不到位,投入明显不足。一方面,乡镇政府性债务沉重。据对恩阳、清江、曾口、白衣、元山、驷马、诺水河、广纳、涪阳、乐坝、大河、光雾山12个小城镇的调查,除涪阳已消化全部债务外,其余11个镇政府性债务达到1.25亿元,最少 的乐坝镇为140万元,最高的驷马、恩阳达到2200万元,平均达到1000万元以上。制约了城镇规模的扩大,城镇功能的完善。另一方面,路、水、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和公建设施不配套。沿公路建设的乡镇,公路与街道功能不清,以路代街、以街代市现象突出;多数乡镇未实现雨污分流,未集中进行污水处理和垃圾收集;管网建设严重滞后;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缺乏;燃气普及率仅为0.1%。

三是缺乏产业支撑。城镇经济总体效益不高,产业发展普遍存在产业规模小、链条短、水平低的状况,产业支撑能力弱。不足以刺激基础设施的快速改善和促进生产要素向城镇的有效积聚,城镇的辐射和带动能力弱,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同时,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对外交流合作有限,对外开放的水平低,仍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不强,借力、借势、借资金、借技术发展尚未真正起步。

四是集镇管理水平不高。城镇管理体制机制不适应发展的需求,政府主管部门调控能力较弱。规划应有的指导性、权威性和强制性作用发挥得不够,随意性明显,重建轻管的现象比较突出。小城镇违法建设屡禁不止,脏、乱、差现象较为普遍,监督管理和执法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准确把握小城镇建设在城乡统筹中的功能定位

城镇化直接体现着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不可逾越的阶段。发展小城镇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的主要途径。在推进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增强发展的紧迫感。

(一)发挥小城镇的中心地位作用。小城镇是一个行政区域的中心。位于农村之首,城市之尾,一头连农村,一头连城市,一头连农户,一头连市场。是城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在该地域系统内发挥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中心地位作用。小城镇的发育程度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为此,必须作为一件大事抓紧抓好。

(二)发挥小城镇的聚集作用。城镇化是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专业化的结果。当前,大中城市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产业升级等多方面的原因,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而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满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低成本需要;有利于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相对集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有利于解决农民离土不离乡,起到维护社会稳定和扩大内需之功效。建设小城镇,可以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可以发展一个地方的生产,繁荣一个地方的经济,富裕一个地方的百姓。

(三)发挥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小城镇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工业文明向农村扩散,离不开小城镇,城市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以小城镇为基地,才能尽快为分散的农民所掌握、所享受,先进的科学技术很多要通过小城镇向农村传播。在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小城镇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带动作用,对农村产业的辐射作用。

(四)发挥小城镇促进对外开放的作用。扩大对外开放是农村进步的强大动力。小城镇是农村对外开放的窗口。作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起步晚、起点低、积累少,招商引资难度大,更应该加快建设农村小城镇,充分发挥其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像乐坝镇多年来重视抓小城镇建设,促进开放开发,吸引了大量外地和当地人务工经商,兴办企业,镇域经济迅速发展壮大。

(五)发挥小城镇促进科学发展的作用。要确立抓小城镇建设就是抓发展的思想观念。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作为体现以人为本、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举措,作为统筹区域、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实现人口、经济要素的合理分布和自由流动,立足特色资源,打造产业集中区,增强小城镇的经济实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

三、加快农村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舆论导向。充分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形成广泛共识。加快小城镇建设是落实市委重大发展战略的需要,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需要,是推进“三农”问题解决的需要,是扩大内需、应对金融危机的需要,也是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需要。根据巴中实际,应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市、县中心城市,完善功能,提升品味,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一手抓星罗棋布的小城镇,坚持城乡统筹、合理布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创新体制、突出特色,把城镇化与农村工业化、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增强小城镇的发展活力、发展后劲。

(二)坚持规划导向。小城镇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规划要具有科学性、前瞻性,按照起点要高、规模适度、分步实施的要求,提高规划水平。明确小城镇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有所为有所不为,因地制宜、节约资源、突出特色、个性发展,体现地域特色、文化特色、生态特色,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切实避免“千镇一面”的雷同。合理确定小城镇建设的选址、规模、标准和设施配置,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布局合理、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新型城镇。一要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二要搞好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包括控制性详规、小区规划、管理建设规划以及基础设施配套的规划;三要搞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小城镇规划与产业布局规划、教育规划、区域交通规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有机地衔接起来,更好地发挥小城镇的基础潜力、产业潜力。四要严格实行规划控制,增强规划的严肃性,保障规划的连续性、权威性。

(三)坚持政策导向。充分发挥政策的威力和效应,推动小城镇建设。一要制订和落实优惠政策。进一步放宽农村居民到城镇的入户条件;在小城镇范围内收取的土地出让收益、城市维护建设税和配套费,除按规定上缴集中调剂使用的部分外,其余应全额返还给乡镇,用于小城镇公用事业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改革城镇公共设施的价格机制,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费、公平负担的原则确定价格,逐步实行企业化运作;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允许不同集体经济组织之间按照“等质等量,就近方便”的原则进行土地调整交换;运用灾后重建的政策,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步伐;充分运用村居民自治手段,推进小城镇开发。二要建立财政引导、民间投入、外资进入的多元投入机制。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资金向小城镇建设倾斜;积极争取信贷投入;实行以地生财、以财建镇,最大限度盘活土地资源,以特许权经营(bot)、转让资产权益(tot)方式及资产收益抵押方式,筹集建设资金;经营好城镇有形和无形资产,可将市政设施的使用权、经营权实行市场营运,通过转让、拍卖城镇空间、广告经营权、线路经营权、设施冠名权等获得收益;积极利用世行贷款建设重点镇,争取供水设施和历史文化名镇专项资金扶持小城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个人和外商投资建设和经营自来水厂、燃气、公共交通、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城镇基础设施,或者经商兴办乡镇企业。

(四)坚持产业导向。兴镇必兴业,兴业才能强镇。小城镇发展必须以产业为依托。应当因地、因镇制宜,找准主攻方向,发展主导产业,避免“小而全”。要通过产业布局、产业规划、产业政策来引导集镇的发展,制定有利于促进二、三产业集中的扶持政策,引导龙头企业、经营者向小城镇汇集,形成产业集中区,形成生产要素聚集地,既壮大镇区经济实力,又增强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功能。比如,曾口、恩阳、江口镇可以规划为工业园区;又如,光雾山、诺水河、白衣镇可以建设旅游园区;再如,乐坝、清江、巴州镇可以发展商贸物流园区,涪阳、大河、驷马、尹家、铁溪等地可以规划发展农产品加工园区。

第4篇

摘要:分析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阐述一并境污染给农村、农业造成的严重危害,论述加强农村城镇建设中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发展生态农业和建设生态小城镇,改善和提高农村环境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城镇建设;环境保护

农村小城镇建设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综合性课题。尽管农村小城镇建设的表现是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居住、工作和生活在城镇,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但就实质而言,农村小城镇建设是社会经济系统中各个要素的联系与组合发生不断变化,是农村产业系统的不断优化和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探讨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可能引发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对策。

一、农村小城镇建设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从系统论来看。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地域上集聚的结果,会割裂生态系统内部的一些既存的联系。用农业生态系统理论来解释,农业生态问题可以理解为“流”的问题,即农业系统中的物质流、能量流、价值流、人口流高度密集。如果系统外界的物质流、能量流等过多地流入系统,而系统内的物质流、能量流向外界输出过少,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滞留或释放到生态环境中,就会形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如果系统内的物质流、能量流等过多流向系统外,而系统外的物质流、能量流向系统内输入过少,系统得不到应有的物质和能量补偿,将产生严重的资源和能源耗竭问题。农村小城镇建设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目前更多的是缘于前者,即“流”的过分集中。一般来讲,城镇化过程中所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人口的聚集所引起的有机物生态循环系统的改变。生态系统的循环存在一个内在的平衡机制,由于城镇建设使农村人口聚集于城镇,而城镇的有机排泄物及其他废弃物又不能有效地进入农田生态系统,这样就割断了有机排泄物及废弃物与原来的农田生态系统的联系,从而生成两个环境问题因素:一是城镇的有机排泄物和废弃物的集中,造成了城镇环境的有机物污染,如目前各种类型的城市共同存在的生活垃圾处理和环境污染问题,就是具体表现:二是农田生态系统的有机投入物减少,为了保持生态系统投入与产出的平衡,就必须用各种替代物如化肥等替代有机物投入。而农田大量注入化学肥料,必然会形成生态问题。

(二)农村工业生产活动的集中所引起的“外部性”。农村工业化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农村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农村城镇建设的形成。农村小城镇既是农村居民相对集中的场所。又是农村工业相对集中的生产经营基地。受乡村自然经济条件的影响,绝大多数乡镇在工业化进程中忽略了环境规划和治理。工业废水、废气、废品等随意排放。致使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农田污染等,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二、农村城镇化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其危害

当前,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的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不少小城镇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情况严重,垃圾围城现象普遍,生态恶化趋势加重。突出表现是:

(一)城镇周边农村及农业污染严重。随着农业的发展,农药、化肥对农产品的污染及农膜产生的“白色污染”大量增多,村镇居民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垃圾,焚烧秸秆造成大气污染,规模化养殖及水产养殖造成的污染也愈加严重。特别是以化学肥料替代有机肥料造成的农田污染日益严重。目前,我国耕地化肥施用量约每公顷375kg(发达国家化肥施用水平约每公顷200kg)。氮素化肥过量施用,会流失进入水体。研究证明,婴儿发生亚硝酸盐中毒或变性红血素症以及成人消化道内由于形成亚硝胺而致癌的现象,都与饮用硝酸盐含量高的河水有密切关系。磷肥含有多种有害物质,过量的施用磷肥,使这些有害物质在土壤中不断富集,进入“食物链”。

(二)乡镇工业污染不断加剧。改革开放带来了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农村小城镇的复苏和兴起,但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具有布局分散、规模小和经营粗放等特征,使得周边环境污染严重。乡镇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粉尘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占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重均接近或超过50%。农村工业中从事汞制品、砷制品、铝制品、铅制品等产业,由于技术工艺落后,设备简陋,管理和各种制度不健全,有毒有害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允许排放标准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直接危害群众健康。许多水库也开始进入富营养化状态,城郊水库的富营养化问题最为严重,给城市供水带来严重危害。

(三)农村工业企业占用和毁坏了大量农田,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损害。人地矛盾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如今我国可以开垦的荒地所剩无几,而现有耕地却被大量侵占,其中农村工业的占地面积是惊人的。自1979年以来,农村工业的占地面积已经达到1亿多亩。如农村砖瓦业就是占耕地的大户。农村工业还污染和破坏了大量农田。据统计,全国每年因工业废水而污染的耕地面积达2亿多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5%左右;每年因污染而减少的粮食超过了100亿公斤,直接经济损失125亿元,其中因为农村工业污染和破坏而引起的达47%以上。

此外,由于城市环境污染的严厉制裁,许多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了郊区小城镇,从而使其污染程度明显高于大城市中心区。总之,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面临的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三、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环境保护的若干有效举措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必由之路。而通过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解决农民的出路是其中的重要措施。随着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小城镇建设的普及,如果不重视环境问题,势必出现农村环境污染的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的局面,这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不相吻合的。因此,对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的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和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尽管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不能做到零污染,但使其对环境的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即降低到自然环境系统本身能够承受,并良性运转的限度,是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处理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准则。

(一)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农村小城镇建设的社会经济大系统

传统的农村小城镇建设经济系统把整个经济社会看作一个系统,没有特别考虑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影响。这个系统未将资源环境因素包含在内,很容易对生态环境形成忽视甚至损伤。如果生产者为了产出最大化,可能会不顾资源的更新和环境的吸收能力而增加生产,形成粗放型经营模式。协调农村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是要把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建立在资源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因此必须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农村小城镇建设的社会经济大系统。

这样,引入自然资源环境因素后,经济系统就成为整个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经济系统与自然资源环境系统之间就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使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推进要兼顾农业持续发展的三个目标

1 产量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非农产业对耕地的占用面积还会持续下去。据统计,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每年还将净减少耕地300多万亩,到2010年,人均耕地占有量将不足1亩。这意味着,我国今后要以更少的耕地养活更多的人口,农业生产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所以,产量目标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

2 收入目标

产量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一个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就是农民的积极性状况,而农民收入状况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积极性。另外,农民的收入状况还是农村市场容量的主要部分,只有不断增加收入,才能使农村市场(消费品市场和资本品市场)充满活力,为工业和劳务产品提供不断扩大的市场。因此。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过程不能忽视农民的收入问题。

3 环境目标

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是农村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基础。农村小城镇建设能否实现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自然生态环境的状况。如果自然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建立在农业健康发展基础上的农村小城镇建设也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

所谓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是指对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从实物、价值和质量等方面,在真实统计和合理估价的基础上,统计、核实和测算其总量和结构变化,并反映其平衡状态的工作。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资源家底不清,对自然的利用动态缺乏真实的了解,这是我国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实现我国农业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系统的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非常必要。必须尽快组建专门负责全国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的机构,规范核算项目;从统计人手。调整和增设农业自然资源统计项目。并将农业以及农村自然资源统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完善报告制度,逐步实现定期化、规范化、公开化的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报告制度。

(四)政府要强化对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中的环境管理

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有三个: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是我国过去在农业和农村环境管理中使用较多的手段,但是,行政命令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规范不够、约束力不强、缺乏经常化和制度化的检查与监督等问题。因此必须不断加强。

经济手段包括收费、补贴和排污权交易等几个方面。收费制度和补贴制度我国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排污权交易,即释放污染量低于政府规定的排污标准的经济活动主体,可以把它的实际排放与允许排放问的差额卖给另一个经济活动主体,买者因而可以排放高于自家排放限制的污染物,这种交易可以在市场上广泛进行。排污权交易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只要规定了整个经济活动中允许的排污量,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企业将根据生产经营的控制成本曲线,确定生产与污染的协调方式,社会总控制成本的调整将趋于最低。二是与排污收费制相比,排污交易权不需要事先确定收费率,也不需要对收费率作出调整。排污权的价格通过市场机制自动调整。排除了因通货膨胀影响而降低调控机制有效性的可能,能够提供良好的持续激励作用。三是污染控制部门可以通过增发或收购排污权来控制排污权价格,可大幅度减少行政费用支出。

法律手段是通过立法和司法活动,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和监督,以规范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使其与既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一致。我国农村环境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已颁布实施了一批有关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法律,但相对城市环境保护和工业污染防治而言,农村小城镇环境保护工作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较为薄弱。因此,我国农村环境管理的法律手段还必须强化,真正确立法律手段在管理农村环境中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五)大力推广和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是: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和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持续发展目标,达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统一。我国生态农业基本理论认为,生态农业既不同于完全依靠内部封闭或内部物质循环的有机农业,也不同于主要依靠外部大量投入商品能量和物质的工业化农业。不是单纯的自然循环,而是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体。

目前,我国生态农业首先要积极发展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立体种植生态模式,即在半人工或人工环境下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原理,进行生产种植。它有机地组成农业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建立立体种植和养殖业的格局,组成各种生物间共生互利的关系,合理利用空间资源,并采用物质与能量多层次转化手段,促使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充分利用,同时进行生物综合防治,少用农药。避免重金属污染物或有害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其次要大力发展白色农业,白色农业是以细胞工程和酶工程为基础,以基因工程综合利用组建的工程农业。白色农业是利用至今尚未为人类充分开发利用的地球上三大生物资源之一的微生物资源宝库,应用科技进行开发,创建微生物工业型的新型农业。因此,发展微生物工程科学,创建节土、节水、不污染环境、资源可循环利用的工业型白色农业,是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5篇

一、小城镇建设的基本内涵和现实意义

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必经环节,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那么,我们研究新型城镇化中的小城镇问题,首先要把握几个基本内涵和作用。

其一,就是小城镇的概念,什么是小城镇呢?小城镇,顾名思义,就是较小的城镇,也可以说是微缩的城市。它既是城市梯次结构的基点,也是农村经济社会的中心,可称为“城之尾,乡之首”。其二,就是小城镇建设的基本内容。我们的小城镇建设,就是小城镇的各种要素的创立或组合以及一定区域内小城镇体系的设置、改造和发展的过程,其内涵十分丰富。一是追求发展集约。二是体现形态多元。三是推动要素集聚。四是实现成果共享。

其三,就是要深刻认识小城镇建设的现实意义。一是带动经济发展。一方面,它可以承接城市产业,拉长城市产业链条,大大提高经济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促进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的快速成长,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大后方。另一方面,小城镇发展起来了,有利于发展内需经济,可以推动以商贸、餐饮、旅游等为主的生活业和保险、金融、物流等生产业的发展,为推动形成一、二、三次产业协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作出贡献。二是促进民生改善。城镇化的过程,就是“化城”与“化人”相结合的过程。这些年来,湘潭市在加快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很多农村都变成了城市,但由此也带来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在农民变市民的过程中,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与身份转换脱节的现象还是存在,即“只化城难化人”。三是推动改革创新。我国的小城镇发展较晚,由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逐渐形成以珠三角、上海、苏南、温州等城市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城市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这些年来,湘潭市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城乡差距相对较小,但城乡二元藩蓠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消除。四是夯实基层基础。我国是世界上唯一设五级行政建制的国家,基层在乡镇。我们所说的小城镇,基本上就是建制镇,是基层政权。这些年来,我们不断地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基层政权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二、影响湘潭市小城镇建设的几个主要因素

近年来,湘潭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推进城镇化的有关政策文件精神,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特别是县市区和乡镇两级党委、政府花了很大的功夫,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影响湘潭市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一是规模不大,导致空间受限。湘潭市有建制镇38个,镇域面积为35.9万公顷,镇域常住人口165.97万人,建成区面积为9984.50公顷,建设用地面积1.15万公顷,建成区常住人口41.74万人。二是规划滞后,导致水平不高。许多小城镇是沿着过境的国道、省道两侧建设的,都是农民自发自建的,建设形态仍然停留在“一条马路、两边一排房屋”的状况,基本谈不上规划。三是产业乏力,导致动能不足。地方的经济实力是小城镇发展的内生动力,产业的结构以及集约化和集群化程度影响着小城镇的发展水平。湘潭市多数小城镇处于城镇化发展的较低层次,第一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较大,城镇总体产业发展水平较低。据初步调查,白石、乌石、花石、青山桥、龙洞、壶天、棋梓、虞唐、清溪、楠竹山这10个镇中,国地两税只有花石等5个镇过1千万元,还有4个镇低于500万元,其中壶天镇仅77.8万元。造血功能的不强,直接影响着小城镇的持续发展。四是环境欠优,导致吸附不够。从基础设施来看,湘潭市大多数镇区自来水厂由于规模小,效益差,难以维持正常运转;绝大部分镇没有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收集管网系统,雨污没有分流,直排江河,污染环境;大多数镇区无垃圾处理设施,造成农村垃圾返送城市垃圾场填埋的奇怪现象;大多数镇区没有一个像样的供居民休息的地方,居民找不到家的感觉;有的镇区电力不足,建设用地紧缺,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五是体制不顺,导致活力不强。这些年来,我们加快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推动了区划调整,整合了投融资平台,形成了规模合理、布局有序、联系紧密、特色鲜明的城镇体系,特别是在打破城乡二元壁垒、推动土地流转等方面加大了改革的力度。

三、湘潭市现阶段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思路和重点

第一,要始终坚持规划先行。规划是城镇建设的龙头,没有高质量的城镇规划设计,就不可能有一流的城镇建设。搞好规划就必须根据城镇的实际,科学定位发展的方向。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搞好功能分区,确定好总体目标,分年度逐步实施,还要编制镇域一体化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第二,要切实强化产业支撑。没有产业支撑,不可能有小城镇的发展。环绕在湘潭市区周围的传统农业镇,可以重点培育和支持农产品生产加工、观光休闲农业等,发展都市农业小城镇发展模式,让都市人惬意地在乡村体验田园休闲生活;自身生态环境良好,交通条件较好的城镇可以采取生态宜居小城镇发展模式;拥有历史古迹、名流故园、风景园林等旅游资源的城镇,可以选择旅游牵引小城镇发展模式;地理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利的城镇,可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选择以商贸物流业作为城镇发展主动力的商贸物流联动小城镇发展模式。第三,要加快完善承载能力。小城镇建设不是简单的“地盘的扩大”、“模样的呈现”,关键是“人的城镇化”。加快小城镇建设,一定要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完善硬件设施,创新软件设施。一方面,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对道路建设、污水处理、给水排水和电力、煤气、亮化、绿地、广场和环卫设施统筹考虑,积极推进垃圾集中收集和处理,全面推进燃气、电力、信息、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完善公共服务。要按照城市的要求对城镇的公共服务加以完善,大力发展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探索适合小城镇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第四,要强化建设用地保障。可以探索“保障”与“流转”相结合的体制机制。要开展小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适度扩大用地规模,将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益事业、农村集中居住区等的用地纳入总体规划建设用地范围。第五,要着力破解资金瓶颈。建设小城镇,必须切实加大投入。乡镇一级财政仍然是吃饭财政,靠乡镇一级的财力支撑显然不够,而市、县两级的财政支持也是有限的。同时,探索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积极包装项目,争取项目资金和银行贷款。第六,要突出示范带动作用。要在示范小城镇建设上下功夫,找准并建好起步镇和特色镇,加大一批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的建设力度,打造精品小城镇,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但打造特色小城镇,需要政府、社会等方面的各方面联动,特别是不能缺少政府的引导。

第6篇

1、科学布局,准确定位,高起点规划小城镇。XX年,我镇聘请省鲁建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编制了《相公庄镇总体规划》,规划把全镇的远景定格为镇区面积8.2平方公里、镇区人口4.5万人,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经济发达、环境优美、城乡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小城镇。在实施过程中,又聘请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具体功能区域和项目进行了控制性规划和指导,严格按照规划开发建设,为城镇建设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创新机制,多元投入,高标准建设小城镇。城镇建设不仅需要合理的规划,更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不断创新融资机制,通过“土地生一点、财政挤一点、上级拔一点、向外引一点”的方式,多元化筹措资金,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小城镇载体功能。先后累计投资XX余万元,完成了桑园大道、相顶路、平安街、山前北路、镇东路、镇西路等道路改造,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络,全镇道路实现了“村村通”;对镇域内主干道两侧和商住区进行了全面绿化、美化和亮化,实现了“区净、灯亮、地绿”;投资200余万元,对巴漏河相公段进行了河道整治,整砌护堤、种植树木,建成了沿河公园;在平普路、平安街两侧相继建成了样式新颖独特的商住楼,成为全镇商业集中区;通过腾笼换业和土地置换的方式,盘活闲置土地,建成了凤凰台住宅小区,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同时还新建了相公中学,改造了中心小学,扩建了卫生院,成立了镇供水公司,新建了镇敬老院,进一步完善了城镇服务功能。

3、严格规范,提升品位,高效能管理小城镇。成立了小城镇建设管理领导小组,设立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在土地、房屋、规划等方面,严把审批关、建设关、质量关,在源头上杜绝不合理开发,避免恶性循环;在物业管理和环境卫生方面,保证水电暖的正常供应,成立日常保洁队伍,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实行动态管理,落实责任制,有效的促进了城镇管理的稳步有序提升。

4、依托优势,主攻工业,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相公庄镇作为民营企业聚集地,有着得天独厚的传统工业优势。我们立足这一基础优势,坚定不移地突出工业主导地位,着力发展优势产业和培植骨干企业,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一是加快民营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建设了以桑园民营工业园为龙头的“两园六区”工业格局,全镇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0余家,且分布于各个经济网点,成为小区域内带动一方发展的经济引擎。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几年来共引进各类企业项目46个,新增企业项目财税贡献率逐年递增,现已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三是着力培植发展骨干企业。通过广泛吸纳民间资本,扩大企业规模,加大技改力度,着力培育扶持了一批本土成长型企业公司,现已初步建立起了

机械锻造、颜料化工、包装印刷和石料开发四大主导产业链条,为带动城镇化夯实了经济基础。小城镇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今后,我们的发展思路是:放眼长远,结合实际,稳步推进,在现状建设的基础上,逐步改造旧区,完善基础设施,积极创造条件,开发建设新区,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小城镇。

1、以路为媒,构建城镇建设新框架。以绣江路改造和东外环延伸、新北外环规划建设为契机,积极协调,加快实施,着力解决镇域内道路尽端式交通瓶颈问题:

平安街向南延伸至济青路、向北延伸至东靖路,彻底实现市区、镇区和北部山区的全线贯通;沿河南路和东靖路向西延伸至绣江路,实现镇域内三条横向主干道与绣江路的整体并网。在此基础上,巩固完善现有老镇区,实施镇区“西扩南进”,建设以东外环为轴线的东部新

区;以北外环和平安街北沿为依托的北部新区;以亭子、七郎社区为中心的西部新区;以睦里社区为接点的南部新区。通过镇区的扩张整合,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聚效应,逐步实现与市区的整体对接融合。

2、以人为本,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随着城镇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城镇的服务功能也将更加全面,这就需要有更多的劳动力充实到里面。工业、商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势必会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阵地。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我们将以村为单位及时掌握各村剩余劳动力的第一手资料,建立剩余劳动力资源库,结合镇内民营企业较多的优势,为企业和剩余劳动力牵线搭桥,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并以企业为载体,分期分批举办技术培训班,提高农民实用技能。同时,对进城镇购房、经商的农民简

化办事手续,提供优质服务,加快农民进城。

3、工业强镇,筑牢城镇化建设经济基础。继续实施“工业强镇”战略,突出锻打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通过产业集中和区域整合,把小型企业聚集起来;通过规模扩张和技术革新,把规模企业做大做强;通过改善环境和加强服务,把一批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和大项目引进来。在重

第7篇

    关键词:市场化;农村经济

    内官营镇作为定西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较快的大镇,自1993年3月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500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以来,在总体设计、资金筹措、规划管理、产业选择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对类似地区小城镇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亦不能否认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失误。

    1现状分析内官营镇位于定西县西南部,祖历河上游,暖泉河畔,距县城25km,定临公路穿境而过,北、西、南三面分别与榆中、临洮、渭源相邻。自古以来是四县八乡镇十万人口的商贸中心,素有“陇中旱码头”之称,也是甘肃十大集镇之一。内官营镇的小城镇建设自1995年3月正式实施以来,在镇党委、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严格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分步实施,配套建设”的方针,以改善投资环境,建设现代化集镇为目标。小城镇建的设起步与发展带动了镇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繁荣,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了区域优势,为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小康社会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开发区企业户数达到280家,从业人员3830人,年产值1.6亿元,销售收入1.43万元,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3800人,截止2001年底工农业总产值2.89亿元,人均纯收入1490元,财政收入300万元。

    2问题探讨在肯定经验与成绩的同时,不能否认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资源相对短缺,生态容量有限,加之小城镇建设在发展前期缺乏一定的经验和必要的理论及技术上的储备,还有居民意识的培育,管理者经营城镇理念的形成等一系列原因,使内官营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中暴露出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1)规划设计的前瞻性不足,增加了不必要的修编成本。由于资金有限,规划设计缺乏专家及有关部门综合论证,致使15年的规划期在实施了7年后,又不得不花费大量资金和人力重新修编。同时设计过程中过多地应用和模仿大中城市与发达地区小城镇的理论模式而使地方特色大打折扣,影响了设计的兼容性与生命力。(2)投、融资渠道的单一性,导致了建设资金的匮乏。一是小城镇建设中政府是唯一的投资主体,而贫困地区财政收入与地方税收的有限,承担不了从城镇基础设施到文化休闲场所建设所需的全部资金。二是银行贷款不偏重服务于小城镇建设的中小施工企业。三是利益激励机制不配套,不能有效吸纳民间游资,当然也不能排除农民增收近年来的持续低迷。基于上述原因使小城镇建设因资金问题而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3)单纯强调建设进度而使生态与环境问题有所忽视。内官营镇的小城镇建设由于起步较早,就全国来讲还处于试验试点阶段,无先例可循,在建设中存在着重建设、轻环境;重经济、轻环保;重近期、轻远期的现象,既无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就连城镇必备的公共厕所建设亦不到位,再加上居民的环卫意识不高,环境问题已成为直接影响小城镇形象和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4)土地利用规划与小城镇总体规划缺少有机地衔接与协调。城镇总体规划与土地总体规划在编制体系、用地分类和审批权限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但两个规划之间关联度高,必须进行有效地衔接和协调。在内官营镇的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着城镇规划区范围界定与土地用途管理、村镇体系空间布局与土地资源配置、城镇总体规划建设用地确定与土地利用规划、农村土地整理与城镇建设用地的置换等方面地协调与衔接问题。(5)管理的滞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城镇整体功能的发挥。当一个城镇初具规模后,管理问题就会马上上升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就本镇的管理而言,一是一支懂管理又会管理的队伍有待尽快培养和建立;二是公安、工商、城建等职能部门与镇政府的执法权限划分与协调须进一步加强;三是管理者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居民的环卫意识、交通规则意识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都有待培育和提高。

    3对策研究基于上述现状与问题地分析与探讨,就内官营镇及其同内类地区的小城镇建设而言,要使小城镇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使其在解决西部不发达地区的“三农”问题特别是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是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基本前提。推进小城镇建设,首先必须使农民特别是县、乡镇领导干部尽快转变就农业谈农业的传统观念,认识到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村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思想的转变;有利于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利于乡镇企业集中规模经营和二次创业;有利于农村人口的集中、耕地保护和生活生存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有利于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农村内需,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增添新的动力,从而加快农村的产业化、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进程。只有从这中高度来认识,才能在小城镇建设中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农民的支持与拥护。

    (2)加强规划、修编中的地方特色性是加快小城镇建设的首要环节。小城镇规划的编制、修编要突出特色。按照城乡一体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原则,树立大市场、大流通、大发展的思想,结合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的开发利用与城乡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建设,编制具有人文内涵、能充分体现地方传统风格与时代特色相结合的注重传统文化和名胜古迹的小城镇规划。同时还应搞好道路、绿化、供排水、供电通讯、环保等市政公用设施的专业规划,按生态要求合理布局商贸服务区、乡镇工业区、居民住宅区、科教文化区。在做好规划科学、合理、配套的同时,实行没有规划不审批土地、项目的制度,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配套一条龙,从而树立规划应有的权威。

    (3)托宽筹资渠道、加大投入是小城镇建设的物质基础。资金问题是困绕经济不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的最大难题,解决这一问题可以用如下措施:一是国家调整金融与财政的投资趋向,加大对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的支持力度;二是采用BOT方式,即镇政府同项目公司签订合同,由该公司筹资承建一个项目,并由该公司通过经营该项目,偿还债务并收回投资,获取收益,协议期满后,项目产权无偿转让给政府;三是由县人民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在全县范围内吸收民间资本和民间游资投入小城镇建设;四是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我国加入WTO的良好机遇,用好中药材、马铃薯和纯天然、无污染特色农产品的资源优势,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吸纳海内外投资者投资于小城镇建设。

第8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小城镇建设;措施

引言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呈现出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农业基础设施有了进一步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农业结构在优化调整中日趋合理;农民收入显著增加。然而,由于我国农村基础薄弱、农民观念转变不够、经济效益低下、政府财政扶持不够等原因,在很多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农村经济发展优势明显缺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尤为缓慢,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仍于全国平均水平。对此,我们必须着力转变思想观念,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投入,正确扶持引导,不断地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小城镇现状

虽然我国农村小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小城镇化水平仍然较低,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较起来更为明显。如果按照按国民收入基数计算,1952 至1978 年,我国农村小城镇化比率只提高了5.4 个百分点,而同期工业化率上升了26.7 个百分点,非农化率上升了22.4 个百分点,这表明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农村小城镇化比率上升力度是非常低下的。虽然1978 年至1998 年的20 年间,我国的城镇化率上升了12.5 个百分点,但是仍然落后于工业化与非农业化的水平[1]。

与世界各主要国家相比,我国的小城镇化率非常滞后也是表现的非常清晰。以1999 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为例;1970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为17.4%,1980 年为19.9%,1997 年为29.9%,分别落后于当时世界上的平均水平,即35%、40%、46%,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的70%以上相比,更是望尘莫及[2]。虽然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化率有所提升,进一步缩小的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3]。

目前小城镇人口已占全国城镇总人口的40%以上,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6000多万人。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城市与农村之间必不可少的桥梁,已成为农村的经济、文化、教育及社会服务的中心[4]。

2.农村经济发展分析

2.1 农村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2.1.1 居民经济生活意识

居民经济生活意识是指居民对自己经济生活的规划,以及对待生活中经济活动的态度,主要包括其消费价值观、理财意识、对农村市场机遇的把握能力和认知能力等。农村居民传统的生活意识相对保守:在消费上,往往表现得较为不喜消费,除基本生活消费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消费,也有部分居民仍没有能力进行过多的其他消费;在理财方面,农村居民较多的是重视财产的保存即存款,害怕投资害怕蚀本,造成大量的农村经济滞留,资金流动性小;在对市场的认知上,往往由于自身知识能力较低,导致其对市场规律把握不到位,农民眼中的市场犹如一潭深水。

2.1.2 区域性经济结构

我国农村由于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地域广阔人数分散、地势偏远等原因,造成其区域性经济结构失调。主要表现在:①农村市场畸形,农村市场上出现的商品普遍质量较低,农民能够出售的商品也多是廉价的初级原料,农村市场管理漏洞较大,农民消费得不到保障;②农村产业结构失衡、科技含量不高,农产品深加工力量不足;③农村信息网络不完善,特别是信息网络方面,由于其地域广阔,人员分布不均衡等原因,以目前的经济实力不能做到“家家通”。上述问题直接将农村变成一个封闭、滞后、独立的空间,农村经济脱离与外界市场的联系,活力较低,因此发展缓慢。

2.2 农村经济发展优劣势分析

2.2.1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城市支持农村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村镇的方针,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使广大农村面貌有了农民人均可支明显的变化,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农业增加值、配收入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呈现出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加大农民非农收入的方式。

2.2.1.1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广大农村有庞大的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不仅给城市带来了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而且还可以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农村剩余劳动人口向外流动,向城市和城镇集中,对发展现代农业是相辅相成的。这样可使在农村闲置的劳动力资源能得到有效利用,减轻耕地和草原上人口的承载压力,并促使农村土地的流转集中,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

2.2.1.2促进养殖业发展

广大农村有广阔空旷的养殖场所,农民可以进行养 猪、养羊、养兔、养鸡、养鸭等,投资少见效快利于管理,不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老孺都可以进行管理。发展水产养殖业,农村有丰富的水资源,这是得天独厚的条件,只需少许资金和技术便可进行养殖。

2.2.1.3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发展农村旅游大有可为。应当充分利用农村自然风光及农业观光资源、乡土民风习俗、乡村饮食文化、开办农家饭店、农家旅馆开发农村文化体育休闲娱乐、农村生态、人文旅游休闲项目,提高住宿、餐饮、接待氛围,展现特色的服务活动。吸引城里人到乡下看看,去休闲、去享受、放松心情、呼吸大自然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参观农村的山水、果园、鱼塘、大棚等,感受农村生活、品尝农家菜。

2.2.1.4加快运输产业的发展

我国70%以上都是农民,住在农村,他们的收入和支出都相对比较麻烦,首先需要把自己的农产品卖出去,是否都能买回自己所需物品呢?然并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丰富的劳动力能把自己农产品顺利的卖出去,随着联合集体经营的深入,拥有一个庞大的运输队是大势所趋。这样不仅有利于农民把自己的农产品和蔬菜瓜果更快更好的高价买到城里,而且还可以买到城里相对便宜的商品。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农民收入。

2.3.1农村经济发展的劣势分析

2.3.1.1农产品质量跟不上

目前,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产品供给出现了结构性、地区性和阶段性的过剩。我国农产品产量增长趋势过快,但是由于农业科技发展滞后,人均资源匮乏,导致产品质量没有跟上,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导致大量产品处于积压状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产品的质量提高迫在眉睫,但我国对农业的科技投资存在着严重不足,导致农业技术进步受阻,从而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3.1.2 农业生产投入严重不足

农村投资出现的问题,一方面是受到资金的限制,另一方面投资动力相对缺乏、缺乏优越的投资“技术”,投资引诱也严重不足。过度安逸的农村生活使得农民缺乏生存和竞争的压力,从而导致其抗风险能力不高,因此农民通过投资来进行改善生活和生产条件的动力相对缺乏。主要是由于农业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周期过长,规模较大、风险较高,而且盈利水平还相对较低,缺乏对市场资本吸引力,导致很多企业不愿意去农村投资。

2.3.1.3 农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

目前在我国,还存在着相当大比例的薄弱村集体经济,相对落后的农业基础设施,这些不足严重阻碍了高速发展的农村经济,农村基础设施的滞后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由于集体经济薄弱,使党支部缺乏履行领导职能,缺少为群众提供多种服务的能力,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得不到更好地服务,因此他们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就很难得到有效的发挥,给社会带来了很多不安定因素,从而导致农村经济不能持续、稳定、全面发展。

3.以小城镇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小城镇是农村一定地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小城镇地处城市之尾, 农村之首, 是城乡关系的桥梁和纽带,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 小城镇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党的十六大提出小城镇建设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从我国各地的实践看, 这种带动作用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3.1 依托小城镇建设,形成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小城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既需要进行电力、交通、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又需要进行住宅、学校、医院、娱乐等生活设施建设。这将有力的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据有关专家调查测算, 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平均每km2 需要投资1亿~2 亿元, 以全国每年新建600 个小城镇( 每个小城镇以3km2 计算) ,投资规模达1800 亿~3600 亿元, 推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约2~3个百分点。小城镇建设不仅可以拉动建材、建筑、家电、家具、电力、交通、供水、环保等行业的发展, 而且可以给农村劳动力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并通过建设资金转化为消费资金, 从而形成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3.2 依托小城镇建设,增加农民收入

为了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 传统的思路是提价减赋, 但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已达到国际市场的水平, 而且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左右, 国家有限的财力根本无力对农业进行过多的保护, 这意味着通过农产品提价来使农民增收致富办法已达到极限。因此, 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小城镇建设进程, 有步骤地将一部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 促使一部分农民放弃原有的土地, 促进农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农业经营单位只有达到一定单体规模时, 才能发挥农业机械和现代化种植方式的作用, 才能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也才能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同时,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不断增加的城镇人口对农副产品的需求必将大幅度上升, 有利于解决当前农产品的需求不旺, 农副产品“卖出难”、“买价低”等问题, 这对扩大产品市场容量, 稳定农产品价格, 增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促进农产品深加工行业的发展,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延长农村产业链, 增加农民收入等可起到重要作用。

3.3 依托小城镇建设,促进乡镇企业发展

农村经济要快速发展, 农村工业化是必由之路。农村工业化的主要手段是发展乡镇企业。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乡镇企业迅猛发展, 成为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 为农村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 目前, 我国乡镇企业“村村点火, 户户冒烟”的情况大量存在, 布局过于分散。国家统计局的调查表明, 乡镇企业办在村里的仍占92%, 办在镇上的只占7%, 办在县城里仅占1%, 这样, 不仅增加了乡镇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降低了乡镇企业的竞争力, 而且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 导致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 影响了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通过加快小城镇建设, 使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相对集中,连片发展, 不仅可以有效地克服上述弊端, 还可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可见, 只有乡镇企业的兴起与发展才能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反过来, 小城镇的发展又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如采购原材料、推销工业品、筹集资金、雇佣劳动力等, 进一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 加快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小城镇的发展将日益成为乡镇企业的载体, 成为农村城镇化的推动力量[6]。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农村小城镇化建设较为滞后,已经为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稳定等各方面带来一定的挑战。农村经济问题是我国现阶段和将来的一项重要问题,必须要解决好,才能实现国家的真正富强,才能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然而,解决农村经济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需要国家的正确方针政策,到底该怎样解决农村经济的问题,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还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进行研究和实践。有国家的重视和那么多农村经济学者们的孜孜不倦的探索和研究,我们的农村经济问题是能较快解决的。让我们期待和祝福我们的农村经济早日走出困境,实现真正的繁荣与富强!

参考文献:

[1]世界银行发展报告[R]. 世界银行.1994,222 - 22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110-111 .

[3]孟德明,李慧. 浅谈农村小城镇建设现状及有关问题[J]. 农民致富之友 ,2013,16:31-32.

[4]陶红英. 谈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的思考[J].中国外资, 2013,20:85-86.

第9篇

——××镇强抓小城镇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调查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近年来,我县小城镇建设迅速推进,如何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中实现小城镇建设与繁荣农村经济“双赢”?最近,我们带着这一问题到××镇进行了典型调查。

××镇是××县的一个边远乡镇,距县城57公里,与重庆市××县××镇毗邻。该镇小城镇建设自1995年起步,累计投资7000余万元,征地200余亩,建房11.7万平方米,改造旧房3.2万平米,新建街道12条,硬化道路33600平方米,新增程控电话1500余门,水、电、气、广播电视、邮政通讯等设施逐步完善。2002年全县文明场镇竞赛考核评比中,该镇以99.5分获得第一名。原创:发展小城镇,不仅改变了××的场镇面貌,而且使××镇成为周边乡镇的商贸集散中心,场镇呈现出人气旺、商气活、财气浓的繁荣景象,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预计今年全镇可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3433万元,同比增长1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9元,同比增加150元。该镇的主要作法是:

一、坚持“四高标准”,推动小城镇快速发展和扩张

××镇作为一个农业镇,工业基础薄弱,地理位置较为偏僻,要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就农业抓农业肯定不行,引进大企业的可能性也小,怎么办?镇党委、政府经过思索,决定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强镇利民、寻求新的经济支撑的第一要务来抓,作为农村经济起飞的载体来抓。于是,“城建兴镇”战略便成为镇党委、政府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在整个场镇建设过程中,他们坚持以“四高”为标准,有力地推动了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扩张。一是高起点规划。按照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对整个场镇进行有重点、按步骤、分阶段的规划。突出规划的科学性、综合性、超前性、效益性和可行性。始终着眼发展,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做到既保证阶段目标的实现,又不改变规划或降低标准。为了学有榜样,赶有目标,镇党委、政府还组织有关人员外出到重庆、泸州、宜宾等地参观学习,为场镇规划布局提供超前的思维构想和有力的科学依据。二是高水平设计。先后邀请××市建筑学院、××市设计室等多家单位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到现场设计,在立意上突出新、特、美、实用,对多种设计方案进行择优选样后再付诸实施。今年新建、改建竣工的8幢楼房,都注重了立面造型新颖美观、色调搭配适宜和谐、功能结构合理完善,改变了以往规划设计中“一般化、一溜齐、一个样”的现象。三是高投入建设。仅今年1-11月,全镇共投入146万元资金加快场镇基础设施建设,在绿化、亮化、美化、净化上做文章。硬化场镇道路4200平方米,修下水道1120米,新装路灯65盏,新建花坛81个,新增绿化带1440平方米,全面改造了水电、通讯、电视及排污系统;大力加快“四个一”工程建设进程,总投资55.7万元修建的一个中心广场、一个农贸市场、一个汽车站、一个垃圾处理场,预计明年初可以全部竣工。四是高标准把关。集体和私人的建筑工程,均发包给建设水平高、完成质量好、社会信誉佳、具有资质的建筑单位和能工巧匠修建。镇党委、政府组织国土、建设等有关单位现场监督,严格按照规定和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并严格把好验收关。

二、立足“四个到位”,着力提升小城镇质量和水平

一是领导到位。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充分认识到搞好小城镇建设,对于加速商品流通、开发利用本地资源、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度重视场镇建设工作,牢固树立起“抓场镇建设就是抓经济发展”的观念,把场镇建设和发展工业、农业摆到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来抓。成立了小城镇建设工作指挥部,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亲自挂帅担任组长、副组长,建设、工商等乡级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以政府名义统一进行征地、规划、设计、建设。为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又将各项工程和建设任务具体分解到每一位领导和政府工作人员,并与其工资、奖金挂钩,逗硬奖惩。

二是宣传到位。镇党委、政府响亮地提出了“××镇是我家,文明城镇靠大家”,“创建文明场镇就是抓经济发展”等口号,号召全镇人民齐心协力积极参与创造优美的场镇环境;组织居民学习《城镇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和文明常识,加强“三德”和“三个主义”教育,在全镇广大干部群众中普遍形成了一种勤奋创业、爱镇爱家,有利于加快场镇建设的思想舆论氛围,加深了人们对推进小城镇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三是资金到位。加快小城镇建设,关键在投入。镇党委、政府充分运用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把场镇作为商品来经营,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大力吸引外资投入参与小城镇开发,因地制宜走“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吸农、加速发展”的路子。由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统征统管,并着力建立场镇资本的生成机制,以政策性投入和生产要素投入为主,选择让开发商能够赚钱的项目,使无利变有利,资源变资金,让土地在流动中升值。今年1-11月,新增建设面积2万余平方米,总投资达625万元,全部属个人投资。今年城镇建设收益约80万元,除拿出20万元用于合金会个人股金兑付之外,其余全部用于场镇建设再投入。

四是管理到位。镇上成立了专门的场镇管理办公室,建立健全了考核管理制度,派出所、建设、工商、税务等相关单位齐抓共管,整治环境卫生、经营秩序和交通秩序,效果突出。镇上购置了垃圾车,聘请了保洁工,对垃圾实行定时清运,街道随时保洁。对“乱摆、乱放、乱建、乱倒、乱停、乱贴”等现象进行坚决整治,实行“四归”,即坐商归店、行商归市、车辆归点、广告归栏。切实加强对各类市场的管理,打击假冒伪劣,反对欺诈暴利,要求经营者明码实价、亮证经营、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在各行业中开展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在居民中开展争做文明镇民活动,居民的思想素质、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法律观念、道德观念明显增强。形成了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和睦友善、尊老爱幼的良好社风。

三、注重“四个结合”,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1、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突出特色经济。在小城镇建设中,××镇党委、政府立足镇域经济特点,着重抓了农副产品的市场体系建设,确立了蔬菜、水果、竹木、畜禽四大支柱产业。各种轻工业产品和农副产品通过市场源源不断销往外地,特产“仁”字豆腐干更是远销重庆、达州等大中城市。随着场镇建设发展,基础设施和功能的日益完善,××镇还有意识地鼓励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场镇从事二、三产业。几年来,全镇就地安置剩余劳动力4000余人,小城镇的发展为农民致富开启了希望之门。村民周××搞养殖业,投资20余万元养蛋鸡1万余只,年收入达15万余元;朝阳村9、10社蔬菜种植形成规模产业,今年仅蔬菜一项,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就将增加13元。市场的吸收,利益的驱使,政策的开放,使农民不再囿于有限的土地,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纷纷告别以往传统农业单一、低附加值的生产方式,进城入镇,建房经商,自觉走上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之路。

2、与乡镇企业发展相结合,坚持工业强镇。随着小城镇建设的发展,乡镇企业逐步向场镇集中,逐渐形成了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效益好、支撑力强的骨干支柱企业。如矸砖厂一年可生产矸砖1200万匹,原创:产值达108万元,产品供不应求。该镇农民与*县业主合资70余万元新建的页岩砖厂,预计年产值可达196万元。彩瓦厂系回引工程,由打工青年周*等回乡创办,今年可初创工商税5万元左右。

第10篇

关键词:农村;小城镇建设;唐山市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8-0042-03

2013年全国两会明确提出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是一项重要任务。会议强调,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农村城镇化健康发展。

农村城镇化从中国来看,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集聚,农村人口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职业转换以及居住地由传统落后的乡村区域向城镇区域迁移的过程,同时也是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和整体科技文化素质增强的过程。它是以工业为主体的非农产业集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农村社会演进并通往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过程,是传统农村向现代城市文明的一种变迁,对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推进小城镇建设是唐山市实施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幸福乡村,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

一、唐山市农村小城镇发展现状

1.城镇化水平。唐山市现有两个县级市、6个县城、115个独立建制镇,小城镇建成区人口172.62万。截至2011年底,唐山市城镇化水平已达到52.14%,唐山市城镇化发展综合指数在全省11个设区市中排名第一位,其中小城镇对全市城市化水平的贡献率达到了50%以上。其中有11个镇(含5个县城镇)被国家六部委核定为国家重点镇,18个建制镇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镇,19个建制镇(农场)被核定为市级重点镇。

2008年,唐山市城市化率于超过50%,2010年已达到53%,城镇化发展综合指数在河北省11个设区市中排名第一位,其中小城镇对全市城市化水平的贡献率达到了50%以上。和国内整体城市化进程相比并不落后。目前,唐山市无论从经济发展阶段还是城市化进程看,小城镇建设都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期。

2.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状况代表着地区经济发展的程度,良好的产业结构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长期以来,唐山市的经济发展都是以重工业的发展为主,忽略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唐山市现阶段的产业发展中,除第一产业的比重有所下降外,二、三产业的比重上升趋势缓慢,特别是第三产业的比重发展更为缓慢,这严重制约着唐山市城镇化的顺利推进。第三产业的产值由1990年的309 861万元,增长到2009年的12 504 073万元,增长幅度较大。但是相对于总产值的增长,唐山市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却没有显著的提升。唐山市的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变化较大,1990年唐山市的第三产业比重为25.44 %,1991年增长到33.93%,但在1991年之后唐山市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却出现了徘徊发展的趋势,截至2009年唐山市第三产业的比重为32.79%,比1991年低了1.14%。

3.农村城镇化总体水平。从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与城镇化关系看,以非农人口衡量的唐山市城市化发展水平从总体发展趋势来看,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根据2008年国家的《中国城市化率报告》中的数据,2008年全国以及河北省以非农人口衡量的城市化率分别为33.28%和30.95%,同时期唐山的城市化率达到了33.51%,分别高于全国及河北省0.23个百分点和2.56个百分点。但是从河北省整体的发展情况来看,2008年石家庄市和秦皇岛市的城市化水平分别为41.21%和42.01%,远高于唐山市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初步估算,农业经过结构调整、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现有乡村劳动力资源大约近50%都需要转移出来,这将给唐山农村城镇化提供持续不竭的动力。

二、唐山市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城镇建设是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唐山市农村城镇建设近几年虽有较快发展,但从整体上看,发展还不均衡。在规划水平、资金投入、城镇管理、城镇面貌等方面,与沿海省份先进地区比较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目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目前,唐山市小城镇建设不仅区域分布不合理,而内部规划管理极度缺乏,具体表现在城镇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建设随意性大。在一些地方城镇建设中,既缺乏目标模式的总体规划,又缺少建设过程的管理指导,建设随意性大;有的地方不考虑自身的资源优势、特点和条件,好高求大,盲目照搬其他地方模式,建“区域中心城”,有的不按规划进行,凭领导主观愿望办事。由于缺乏规划指导,致使小城镇建设盲目占地,布局过于分散。

2.农村城镇建设管理不完善、不配套。多数建制镇基础设施不配套,尤其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少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镇区道路改造、排水设施、绿化美化,由于缺少建设改造资金,存在着设施不完备、建设标准不高的问题,容貌环境脏乱差的现象依然存在。在115个建制镇中,只有14个重点镇建成或在建14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8个镇建成或在建防渗漏垃圾填埋场,其他建制镇的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仍为空白,在垃圾处理方面还没有真正形成“村收集、乡镇运、县处理”的模式。集中供热、供气发展缓慢,已有的建制镇供热、供气覆盖范围过小,不能满足大多数居民日常生活需要。建制镇开敞空间和公共绿地普遍不足,休闲娱乐设施和空间还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

3.农村城镇聚集产业和人口的能力还不强,多数镇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不少建制镇仍然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工业企业规模小、布局散,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的工业园区,产业拉动力不足,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较弱,乡村人口向小城镇聚集缓慢,影响了城镇化的进程。特别是个别重点镇由于缺少产业支撑,发展后劲明显不足,在同类重点镇中已显落伍。因而,统筹全市各镇及重点中心镇的规划,在招商引资、产业布局的谋划、政策支持等方面,迫切需要上级政府主管部门做好规划与协调工作。

4.农村城镇建设的投融资渠道还不宽,资金问题成为制约小城镇建设发展的“瓶颈”。 在重点中心镇建设中,资金紧张是普遍面临的难题。重点中心镇的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镇自有资金和外部融资。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一方面,作为镇级政府,并没有充裕的自有资金可供利用;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非常不健全,大部分镇没有能力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筹措建设资金,缺乏融资主体,又缺乏运作经费。多数县(市)区主要财力集中用于县(市)城区建设,投入小城镇建设的资金较少;受建设投资理念和土地政策的制约,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存量资产吸引增量资金做的不够,利用民间资本和金融贷款还不足,资金不足成为困扰小城镇建设发展的突出问题。

三、加快推进唐山市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建议

1.要坚持规划第一,将规划当作城镇建设头等重要的事来抓。农村城镇建设的成败首先在规划设计,规划的失误将是战略的失误,将是不可弥补的失误。强化规划和布局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以市域为单位,加强小城镇的总体规划与布局,在全市一盘棋的基础上,突破行政区划各自为政的分散格局,以经济区域代替单一的行政区域,促进社会资源向中心镇集聚,在市域范围内形成若干个小城镇群的局域中心。第二层含义是指要加强重点中心镇内部的规划与布局,这种规划与布局上要有别于一般小城镇建设,突出三个特点:一是超前性,规划的起点要高,要有发展眼光、超前意识,在有效利用各类资源的同时,满足未来的城镇居民对城镇功能的各种需求;二是综合性,要正确处理近期、中期和远期,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三是科学性,要充分发挥当地特色和区位优势,合理确定自身发展方向、功能定位、发展速度及用地、人口规模等。

2.培育和发展支柱产业,增强小城镇的经济基础和发展实力。要有效地推进城镇化,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立足当地资源、区位、交通、人文历史等方面的优势,选准和培育支柱产业,形成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小城镇建设要围绕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根据当地的市场、资源特点合理规划产业布局,积极培育城镇集聚人口、产业、资金、技术、信息等功能优势,承载、辐射和带动当地产业结构向一、二产业转移,推动一、二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结合,在小城镇积极培育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市场中介组织等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把小城镇建成农副产品加工销售的中心和农业产业的信息、金融、服务中心。与乡镇企业相结合,充分发挥小城镇集聚产业、资金、人才及基础设施共享的优势,引导乡镇企业和农村新办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使乡镇企业利用小城镇相对优越的环境,调整结构,实现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增强发展活力。

3.积极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镇功能。以解决重点镇的基础设施欠账为重点,加快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集中供热、供气和公共服务设施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集中供热、供气、供水设施建设,新建住宅小区的集中供热、供气、供水设施要与住宅同步建设,原有住宅小区和居住住户要逐步进行集中供热、供气、供水改造,不断扩大重点镇的集中供热、供气、供水覆盖面积;继续实施村庄道路硬化、街院净化、村庄绿化工程。加快村庄街道和小巷的硬化改造和道路两侧沟渠、绿化建设;引导农民自己动手,搞好农村污水、垃圾处理,推广“户集、村收、乡镇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解决垃圾乱堆乱倒问题;大力发展普及户用沼气,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厕、改圈、改厨。二是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按照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加快城镇文化馆、图书馆、体育场(馆)、养老院和医疗保健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应急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合理安排中小学校,完善城镇功能,提高文化品位。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完善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卫生保健室、健身休闲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

4.加快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农村城镇化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过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专家测算,小城镇每增加1平方公里,投资近2亿元。要克服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资金约束,推进农村城镇建设集中发展,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改革现行单一由政府主体投资的局面,广辟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要在进一步完善土地转让、集中统建、招商引资、谁投资谁受益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鼓励和引导民间集资、农民带资、乡镇企业筹资和外商投资建城。一是加大政府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引导力度,各县(市)区要根据经济发展和财政增长情况,逐年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按一定比例向重点镇倾斜。放宽小城镇建设市场准入,按照特许经营的改革取向,吸引外资、民资和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组建作业公司,承接设施维护、绿化养护、道路保洁等业务;通过有偿竞买方式,出让道路、广场、路灯、绿地等冠名权、广告权,实现小城镇建设的良性循环和滚动发展。支持有条件的重点镇组建小城镇建设投资公司,实行公司化运作,加大投融资力度。二是逐步建立以政策扶持和政府投入为导向的城镇建设市场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资源利用商品化的投融资机制,加大城镇建设资金筹措力度。开展金融创新,探索重点中心镇建设的金融创新工程,建立吸引民间资本的投融资平台。强化政策支持,建立多元化融资体制,加大对重点中心镇招商引资的政策性支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宽松的投资环境,通过政府贴息,税收减免,政策优惠等一系列措施,提高投资的吸引力,降低投资的风险,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到重点中心镇建设中来。可以借鉴发达地区的做法,允许和推动和指导重点中心镇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民互助合作社、农民互助资金组织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和运营,解决重点中心镇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的资金不足困难。

5.完善和兑现重点镇建设与发展的支持政策。要真正贯彻落实河北省《关于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决定》和唐山市《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意见》的精神,一是有条件的扩大重点镇扩权强镇试点范围。对具备条件的重点镇设立独立的财税机构和镇级金库,县(市)镇实行分税制。重点镇建设用地的出让金,除国家规定的以外全部返还镇政府,专项用于本镇基础设施建设。在重点镇征收的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公用事业附加、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除上交国家部分以外全额返还镇财政,专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深化户籍管理配套改革,实现小城镇人口健康有序增长。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按实际居住地和所从事的职业,将人口统计为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鼓励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凡在城镇有合法固定场所、相对稳定生活来源的农村居民及随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准予取得城镇户口。

参考文献:

[1] 岳伟刚.重庆城镇化建设发展面临压力[J].科学咨询,2011,(5).

[2] 胡序威.有关城市化与城镇体系规划的若干思考[J].城市规划,2000,(1).

[3] 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第11篇

首先,小城镇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平台。小城镇作为农村经济、文化中心,通过其辐射作用,可以实现农村向城市的自然延伸,并衔接城市和农村两个市场,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小城镇也是城镇文明的重要载体,对农村的影响最直接也最深刻,农民进入它的门槛也最低。因此,小城镇最容易实现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的渗透和传播,也会在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其次,小城镇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能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基础。小城镇作为农村的区域中心,具有很强的集聚扩散效应,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将各种生产要素聚集起来,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和农村现代化,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并促进第二、第三产业集中连片发展。同时,小城镇中的产业集聚有利于规模经济的发展,也可起到节约土地、减少污染等作用,符合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农村城镇化就是“小城镇,大作用”的典型模式。

再次,小城镇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发展小城镇,一方面有利于人口及经济活动由农村向城镇集聚,使城镇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和“转化器”;另一方面,伴随着小城镇基础设施、住宅、环保等建设,投资需求也会随之增长,一部分会转化为农民的工资报酬性收入,直接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同时,小城镇的发展能够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务农农民的收入有较快增长。尤为重要的是,发展小城镇,建立和完善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商业服务等设施,有利于广大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从根本上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发展小城镇的主要举措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发展重点小城镇。要选择发展前景好、带动力强的部分小城镇作为重点加以支持,“以点带面”推动新农村建设。目前,应以建设部等六部委确定的1887个全国重点镇为抓手。这是小城镇衔接大中小城市、形成战略布局的重要节点,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可以起到特殊的作用。在扶持上,要优先支持经济实力较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有资源、有特色、有主导产业支撑的重点镇建设,努力达到“抓好一个点、带动一个面、影响一大片”的效果。

第二,适度倾斜对小城镇建设的投资力度。小城镇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项目安排和资金支持上要通盘考虑。综合目前我国的国情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应把投资重点适度转向小城镇。建议设立“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基金”,以改善新农村资源优化配置的外部环境。同时,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注意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吸引各种社会资金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政府引导、农民和集体投入为主体,社会力量多方支持,合理、稳定和有效的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机制。

第12篇

首先,小城镇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平台。小城镇作为农村经济、文化中心,通过其辐射作用,可以实现农村向城市的自然延伸,并衔接城市和农村两个市场,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小城镇也是城镇文明的重要载体,对农村的影响最直接也最深刻,农民进入它的门槛也最低。因此,小城镇最容易实现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的渗透和传播,也会在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其次,小城镇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能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基础。小城镇作为农村的区域中心,具有很强的集聚扩散效应,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将各种生产要素聚集起来,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和农村现代化,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并促进第二、第三产业集中连片发展。同时,小城镇中的产业集聚有利于规模经济的发展,也可起到节约土地、减少污染等作用,符合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农村城镇化就是“小城镇,大作用”的典型模式。

再次,小城镇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发展小城镇,一方面有利于人口及经济活动由农村向城镇集聚,使城镇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和“转化器”;另一方面,伴随着小城镇基础设施、住宅、环保等建设,投资需求也会随之增长,一部分会转化为农民的工资报酬性收入,直接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同时,小城镇的发展能够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务农农民的收入有较快增长。尤为重要的是,发展小城镇,建立和完善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商业服务等设施,有利于广大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从根本上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发展小城镇的主要举措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发展重点小城镇。要选择发展前景好、带动力强的部分小城镇作为重点加以支持,“以点带面”推动新农村建设。目前,应以建设部等六部委确定的1887个全国重点镇为抓手。这是小城镇衔接大中小城市、形成战略布局的重要节点,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可以起到特殊的作用。在扶持上,要优先支持经济实力较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有资源、有特色、有主导产业支撑的重点镇建设,努力达到“抓好一个点、带动一个面、影响一大片”的效果。

第二,适度倾斜对小城镇建设的投资力度。小城镇

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项目安排和资金支持上要通盘考虑。综合目前我国的国情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应把投资重点适度转向小城镇。建议设立“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基金”,以改善新农村资源优化配置的外部环境。同时,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注意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吸引各种社会资金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政府引导、农民和集体投入为主体,社会力量多方支持,合理、稳定和有效的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机制。

第13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小城镇规划:作用分析:城市规划: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1-0110-002

1 引言

小城镇的发展对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今,随着农村公路建设力度的加大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农村地区的交通运输、通讯等渠道已经基本畅通。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公报显示。2006年末全国乡镇有二级以上公路通过的有46.1%,乡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在一小时车程内的有78.1%,距一级公路或高速公路出入口在50km之内的占61.3%,95.5%的村和82.6%的自然村通公路,97.6%的村和93.7%的自然村通电话。小城镇与大中城市联系紧密,已经可以被看作是城市在农村延伸的一个平台。政府应利用好这个平台,使其在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方面发挥有效作用,以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实现城乡统筹规划发展的目标。

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城镇的作用分析

2.1 小城镇是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

小城镇是指建制镇和多数集镇,广大的小城镇上连城市下接农村,是农民接触城市文明、现代文明的桥梁,同时又能发挥聚集、辐射的功能,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

2.1.1 小城镇是城乡互动的重要平台

在小城镇这个平台上,城市和乡村的各种资源交汇、融合、互动,包括城市扩散的产品、信息、技术、产业,农村的劳动力、资源、产品等,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和纽带,是名副其实的“城市之尾,农村之酋”。各要素在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的条件下,能够使小城镇自身得到发展,并带动周围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小城镇的形成、发展与周围乡村联系紧密,将城市先进的产品、技术、信息、管理方法传递到农村,并为周围的村庄提供信息和物资交流的平台,农村的农产品及加工品通过小城镇加工、销售出去,能够带动农村社会的发展。

2.1.2 小城镇有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统筹城乡发展侧重于城镇带动农村发展,即城市文明向乡村扩散和传播。和农村相比,小城镇有着较为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能够示范、带动、辐射、促进周边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小城镇是农村地区人口、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的聚集地,应借助自身优势,发展二、三产业,以此带动周边乡村经济的发展。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可以吸引农村劳动力和资金,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有利于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2.1.3 小城镇政府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主体

小城镇是区域性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带有城市先进的特点,又处在新农村建设第一线,担负着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责任。小城镇包括了建制镇和多数集镇,涵盖了多数乡镇政府的驻地,小城镇是乡镇政府借以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平台。小城镇政府是以城带乡战略的重要实施主体,应着力建设好小城镇,加强小城镇的建设和管理,结合职能转变的要求,凸显公共服务职能:在实现小城镇发展的同时,利用好这一平台,发挥其辐射、带动功能,推进新农村建设,使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得以落实。

2.2 通过小城镇为发展现代农业服好务,促进“生产发展”

建设新农村,必须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具体措施如下:

2.2.1 保障市场流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小城镇是农村一定范围内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集中场所,应根据自身的条件,积极发展二、三产业,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农民的生产发展提供服务。小城镇在交通发展、通讯渠道畅通的基础上,可以担负起农副产品集散地的功能将加工的农副产品输送到城市的市场,成为一定地区的流通中心,带动周围农村经济的发展。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发达的物流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政府应努力减少妨碍生产要素流动的各种障碍,增强经济发展活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公平的市场环境。小城镇应抓好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如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要支持小城镇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的发展,通过他们组织生产。将农副产品直接向城镇和其他地区销售,以带动和促进周围乡村相关农业生产的发展。

2.2.2 提供生产资料。保障农业发展

农资是农业生产的必需品,尤其种子、化肥,对农民的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良好的农资供应体系是实现“生产发展”的根本保障。

在农村地区,广大农民直接接触的是小城镇上的农资经销点。小城镇上的农资销售点数量庞大,生意也最兴旺。这些销售点具有规模小、分散、进货渠道复杂等特点,经营者水平、素质参差不齐,监管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容易发生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坑农害农等事件。针对此问题,政府应加强对小城镇农资市场的监管,配合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大力整治农资市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以保证市场上农资产品的质量。同时应引进、推广新的生产技术和优质高效的农资产品,带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2.2.3 搞好科技宣传,服务农业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他们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政府农技部门应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科技培训等活动,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使他们掌握各种生产技能,具有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政府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基本上在小城镇。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小城镇政府应健全公益性职能经费保障机制,改善科技推广条件,提高农技人员素质:还可以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相结合,致力于改革农业耕作制度和种植方式,积极推广集约、高效、科学的技术,宣传新的生产技术和方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使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2.2.4 发展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

新农村建设中应注重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服务组织。这些组织的理想活动地点应在小城镇。因为小城镇连接着大中城市,并与周围农村联系紧密,能够辐射周围农村。各种市场中介组织和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在小城镇发展,能够借助各种资源,如小城镇交通、信息上的优势,就近为农民提供信息、法律、财务、维权等方面的服务。农民到邻近的小城镇成本较小,易于接触和接受这些服务。小城镇政府应注重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他们开展市场营销、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农产品加工储藏以及农资采购经营等方面的业务;扶持龙头企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2.3 以小城镇引导和推动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就是要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提供社会保障,在生产发展的同时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小城镇这个平台在这方面能有所作为。

2.3.1 加强市场监管,创造~个良好的消费环境

与城市相比,小城镇市场监管相对较松,加之农民的辨别能力和维权意识不强,消费市场更容易出现问题,如假冒伪劣商品泛滥、价格欺诈等,消费环境的恶劣,不仅会损害农民的利益,而且影响他们的消费心理。农民有钱也不敢在附近的小城镇消费,小城镇市场就难以繁荣。政府应加强对小城镇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努力使市场上的商品质量安全、价格合理。使农民信赖小城镇市场,能够享受到就近购物的方便与快捷。这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有利于培育小城镇的市场。政府应采取一些好的做法(如支持农资超市和农家店建设,对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实行连锁经营),以较为先进的营销服务方式满足农民的消费需求。

2.3.2 丰富文化生活,带动“乡风文明”的建设

新农村建设要求改变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以及长期形成的封闭、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小城镇是本地范围内的文化中心资源相对丰富,文化活动设施较为完善,具备开展文化活动的条件。由于离农民较近,农民易于接触和加入。小城镇政府应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强本区域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完善文化、教育、卫生、娱乐等i殳施,结合本地实际开展文化活动,传播现代文明和现代生活方式,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民自身的现代化。

2.3.3 发展社会事业,提供好的公共服务

建设新农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必然要求,政府必须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小城镇是一个良好的平台,政府应在小城镇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为居民和周边农民提供文化教育、卫生医疗等公共服务。

首先,小城镇是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理想地点,政府应在小城镇提供较好的文化教育服务。其次,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应以小城镇卫生院为重点。小城镇的医疗机构具备一定的实力,覆盖面较广,应增强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服务小城镇居民和周边农民。第三,加强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供电、通讯、电视广播接收设备等设施,为农民提高生活质量提供条件。

2.3.4 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农民进入小城镇生活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进城经商务工的增加,农村出现了相对富裕的阶层,在富裕之后,很多农民自然会选择进入城镇生活。小城镇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比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公用设施的服务,提供较为优质的文化、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服务,依靠自身进入成本较小的优势,吸引周围的农民来居住、投资、创业。农民到小城镇生活,不仅意味着居住条件和居住方式的改变,也为他们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形成与现代文明和现代生活相适应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条件,这也是新农村建设要实现的目标。农民进入小城镇生活能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供一种契机。现代农业是以规模经济为特征,但我国的现实情况是人多地少,制约着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3 小城镇和新农村规划建设的衔接与协调发展步骤

从以上分析可知,小城镇的发展,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镇工作和生活,二者可以相互促进,如何将二者关系衔接起来,协调发展,成为新时期城乡统筹规划与建设的关键,具体措施如下:

3.1 转变观念,理清新农村和小城镇的关系

新农村和小城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偏重任何一方都不利于拉近城乡差距。

域镇要协调发展,农村自身的方方面面也要协调发展。强调建设新农村,并不是要忽视和放慢城镇发展,更不是要固定城镇发展,而是为了更好、更健康、更扎实地推动城镇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而大力提倡建设小城镇,使其成为区域性的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中心,也不是为了拉开城镇和农村的差距,而是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活跃商品流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而促进城乡综合地、协调地、有序地同步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3.2 摆正新农村和小城镇规划的顺序

“城乡建设,规划先行”已成为所有理论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的共识,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和小城镇规划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城乡健康发展的有利保障。要防止规划工作、管理工作中搞一刀切,更要防止形式主义的作法,同时也要改变以往把新农村规划与小城镇规划混同的做法。从规划理论上理清新农村和小城镇的实施顺序,将以“发展规划”为主的观念转变到以“结构规划”为重的思路上来;将“由上而下”的规划顺序转变为“自下而上”的规划顺序:将就村论村、就城论城的观念转变到整体分析、统一规划的理念上来。

3.3 从规划理论体系上完善新农村和小城镇的关系

小城镇由于规模小,发展不稳定,必须加强区域分析与研究才能正确把握其发展方向。以往的小城镇总体规划虽然强调做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深度,而实际操作当中对规划的范围多是围绕圩镇建设用地一块展开讨论,对于区域内的村庄基本情况了解和把握不够,使得镇域村镇体系规划成为摆设,无任何科学性和实用性・区域内一旦引进企业或某个产业进行调整,都会使整个规划修改过甚至要重新做过,规划根本无法指导和促进乡村的发展,有时反而会成为制约城镇发展的教条主义。为此,必须将新农村规划纳入小城镇规划当中,并且要“自下而上”逐级汇总,分析把握好自身的优势,整台资源、合理布局,留出空间为新农村和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其理论体系和操作步骤如图1。

4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的思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作为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如何搞好其规划与建设是摆在广大规划建设者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笔者认为,搞好现代小城镇规划建设应“立足现在、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宜居发展”,具体思考如下:

4.1 科学规划

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灵魂,科学规划对小城镇的和谐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城镇规划的基本任务是根据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和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1.1 制定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是指通过区域、产业与城镇的合理布局,协调体系内各城镇之间、城镇

与体系之间、体系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各种经济、社会方面的联系,运用现代系统理论与方法,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效益最优化,实现体系整体利益的不断增长。通过城镇体系规划,综合分析各小城镇所处的特定环境与其所具备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资源状况等,合理确定小城镇在区域中的功能、地位与作用,进一步确定小城镇的性质、发展方向与规模,从而合理规划小城镇产业布局和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使之更好地带动小城镇经济的发展。

4.1.2 制定小城镇产业发展环境生态规划

特色产业是小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发展规划是小城镇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小城镇产业发展规划应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全面分析小城镇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明确小城镇的发展方向和主导产业,尽量做到准确定位、特色立镇、产业布局合理・同时,规划对策应全面具体,操作性强。

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小城镇能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就可获得持续的发展空间。小城镇生态规划包括生态经济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规划应以区域经济为依托,充分体现安全性、生活便捷性、环境舒适性、经济性、生态持续发展的原则,根据区域生态系统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地域特点、自然环境,统筹规划,突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风貌特色,并与保护历史街区、传统建筑有机结合,坚持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

4.2 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体制

农民进城,会给城镇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若将农民拒于城门之外,带来的损失会更大,城镇将失去发展的活力。推动小城镇发展的关键是排除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各种观念、政策、制度对小城镇发展的制约,给农民一个准入城镇的政策环境。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打通农村与城镇之间流动的障碍,实现自由流动,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障为主体,国家、企业、个人共同筹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要使进入小城镇的居民,在子女入托、上学等各个方面能够享受与原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消除和减少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农民转移到城镇后,自愿放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可与城镇居民一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参照个体、私营企业养老保险交费管理办法,建立个人账户式的养老保险。这样,既可体现社会公平,也有利于社会稳定,并且为劳动力自由流动铺平道路。

4.3 广辟融资渠道,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小城镇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才能吸引企业和人口向小城镇集中。目前大多数小城镇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靠当地镇级财政投入,但镇级财政财力极有限,且有的政府投入方向不明确,对小城镇各种基础设施大包大揽,分散有限的财力,使一些最基本的公用设施没有建好。因此,在小城镇建设中,应建立国家、企业、个人、外资等多元投资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城镇基础设施领域的改革。打破政府对公益事业的垄断,大力发展招商引资,鼓励集体、个人及社会各方面的人士参与小城镇住宅开发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小城镇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最大限度地为小城镇开辟资金渠道。

4.4 理顺体制,强化管理

充分给予小城镇建设必要的行政和经济管,理权限,使“块块”管理和“条条”管理有机结合,相互补充。小城镇政府职能部门应强化小城镇的综合管理,包括建筑、市政、绿化、环卫、市场、交通等,逐步消除“脏、乱、差”现象。建立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和管理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支持和协作。认真落实国家、省颁布的城市规划建设、城镇绿化、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制定城镇管理的法规与制度,使城镇管理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5 结语

总之,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中,现代小城镇的地位不是减弱了。而是加强了。因此。小城镇规划建设应抓住重点,搞出特色,注重生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避免破坏生态的盲目发展。

参考文献:

[1]温铁军,新农村建设理论探索[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第14篇

关键词:新农村;中小城镇;生态优化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124-02

1 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中小城镇生态优化问题研究的意义

近十年来,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依然存在,河南省农村发展滞后,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呈继续扩大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普遍落后,农民整体素质偏低,一些地方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制约着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鉴于河南省城乡现状,大城市的现代化成果直接进入农村落差太大,需要在城乡之间添加一个或多个台阶,才能比较顺畅地完成城乡一体化的和谐发展过程,新农村建设也会自然地获得外力的推动。因此,中小城镇将是协调新农村建设与大城市发展之间的重要角色,同时,发展中小城镇,也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是集约用地和保护耕地的有效途径。

2 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中小城镇生态优化的主要内容

新农村建设,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它覆盖了“三农”工作的方方面面,覆盖了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覆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所以,新农村建设中中小城镇生态优化的内容可概括为: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树立符合自然生态原则的价值目标、价值规范和价值需求;在农业生产方式上,要转变高生产、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前提和保证以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生态化;在农民生活方式上,建立合理的社会消费结构,使绿色消费成为人们生活的新追求,从而使人们过上真正符合自然规律及社会道德的生活;在中小城镇社会结构上,使生态化渗入到社会结构之中,以期维持人类活动对自然的最小损害并能进行一定的生态建设。

3 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中小城镇生态优化面临的困境

解决“三农”问题,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路径就是要实现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目标。但目前状况是:在加速发展城市和农村经济的同时,却经常损害到农村的生态平衡。当前,河南省生态环境形势相当严峻,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一些地方的新农村中小城镇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和严格管理,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集约化水平较低,居民点建设及道路建设用地迅速增加,加之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不科学施用,畜禽水产规模养殖污染治理的不配套,乡镇招商引资企业布局的不合理等,造成农村生态环境的大面积污染。随着人口增多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愈加突出。假如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无法实现河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还将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4 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中小城镇生态优化的具体措施

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优化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河南省各地正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既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的同时,也为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生态优化带来新的机遇。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中小城镇生态优化的途径主要体现在走循环农业的发展道路。循环农业,就是以循环经济理论来发展农业生产,它以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再思考”为原则,以资源低消耗、废物低排放、产品高产出、转化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实现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良性循环的农业发展模式。循环农业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产和生活的无害化。

河南省积极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等节约型农业技术,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和综合循环利用率。对耕地进行分等定级,改造中低产田;依托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实行统一防治、承包防治等措施,提高农药的利用率;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减轻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同时,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重点,积极开发生物质能源。普及农村沼气,加快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推进农村作物秸秆、生活垃圾、污水、粪便资源化利用。开发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燃料、肥料、饲料等,开展农作物秸秆固体成型燃料和秸秆气化的试点工作。以村为单元,建立物业管理站,由专人收集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水、秸秆等废弃物,并负责沼气、垃圾处理、污水净化等设施的运行、维护和服务。河南省洛阳市结合以上方面具体实施了数十个项目:

(1)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截至2010年上半年,洛阳市全市户用沼气池数量已达到了49.5万座,40%的农户用上了沼气能源,2981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有沼气。

(2)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截至2010年上半年,洛阳市发展沼气工程417座,70%的规模养殖场实现了牲畜粪便无害化处理。

(3)建设乡村清洁工程,基本解决了养殖小区、农村寄宿学校、敬老院等地的人畜粪便、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利用,村民享有系统的乡村物业服务;

(4)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通过推广秸秆直接还田、青贮、堆沤、生产食用菌、秸秆沼气等综合利用措施,2009年全市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达到75%以上,31个重点乡镇利用率达到92%以上,以秸秆综合利用为主的“种地养地”模式及“种植――秸秆――养殖”和“种植――秸秆――食用菌”等循环农业模式面积不断扩大,以前的废弃物如今成了优质的肥源、发展养殖的饲料、种植食用菌的原料、农民增收的资源。

(5)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合理减少化肥使用量。2009年洛阳市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630万亩,亩年均节约化肥4公斤、节本增效30元以上。

(6)推广旱作节水技术,采取使用耐旱品种、应用旱作栽培技术、地膜或者秸秆覆盖、修建集雨水窖、实行水肥一体化栽培、示范滴灌节水技术等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2009年,洛阳市旱作节水技术推广面积达到5万亩,农民节能减排意识进一步增强,节约型农业进一步发展。

(7)推广少耕、免耕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提高土壤的可持续生产能力;2009年,洛阳市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17万亩,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8)推广农村节能技术。重点是推广日光温室及塑料大棚等保护地栽培技术,果园铺设反光膜技术,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多功能节煤炉和秸秆气化炉等,减少煤炭的消耗量。

(9)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使用节药型新器械和高效低毒新农药,建立机械化专业防治队,实行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量。

(10)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主要是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提升农产品的品质,提高销售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11)建设循环农业示范村,组装、配套使用各种循环农业生产技术,为循环农业大面积推广应用积累经验、提供典范。

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想实现“人-自然资源-农业”的良性互动与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就成了首选。新农村建设中中小城镇的生态化,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也是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继荣.大众传媒与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J].新农村建设,2007,(8).

第15篇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贵州城镇化;建设

作者简介:张和平(1957-),男,贵州普安县人,研究生学历,贵州省六盘水市广播电视大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副教授,贵州省远程教育学会理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学会理事、六盘水市第六、第七届政协委员。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4.07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4-15-05

城镇化建设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有中国特色城镇化战略的需要,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内需、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东西部差异,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对欠发达、待开发的贵州来说,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更为重要,它是贵州“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最为紧迫的战略任务,是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的关键。实现贵州的城镇化建设有多种途径,本文重点是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在贵州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基础

(一)刘易斯模型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征,符合我国国情,是指导研究解决贵州二元经济结构的理论基础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经济模型,将乡村城市人口迁移视为劳动力平衡机制,它能使劳动力由劳动力过剩部门向劳动力不足的部门转移,从而在这两个部门实现工资或收入的均等。模型的核心是一个二元经济:一端是存在大量的传统农业;另一端是能实现充分就业的现代城市工业。刘易斯模型指出经济转型期的重要标志——二元经济结构,特别是他所提倡的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迁移这一途径,为我国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迁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需求层次理论是研究农民需要、促进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有一系列复杂的需要,这些需要要按照优先次序可以排列成金字塔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一个人是在一种需要得到充分满足或相对满足之后,其需要的重点就会发生转移。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实现了较低层次的需求就自然会产生向往较高层次的需求。大量实现了脱贫和温饱的农村农民有向小康发展的强烈愿望,城镇为他们的需求层次得到升级提供实现的可能。贵州农村大都是在高山峻岭之中,农村人口有追求向往城镇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是农村人向城市转移的心理依据。

(三)人口迁移的推力——拉力理论为我们研究贵州农村劳动力城镇转移拓宽了视野

美国学者伊沃里特、S、李的人口推力——拉力理论关于影响迁移的因素,即迁出地的因素,迁入地的因素。一个地区都同时存在某些吸引人口迁入的因素和某些排斥人口迁入的因素,通常,人们对迁入地和原居住地各种因素的评价会受到主观感受和客观条件的影响。例如,适宜的气候条件、舒适的生活环境、优质的教育条件、充分的就业渠道等可能是拉力因素。在重视城市拉力作用的同时,加大农村的各种推力作用:例如,加大土地流转、承包、转让、入股、租赁等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这是农村人向城市人转移的客观基础,对贵州农村劳动力转入城镇研究拓宽了视野。

(四)加快城镇化建设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十七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设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十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五)《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是研究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

《意见》指出,贵州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集约用地、完善功能的原则,推进城镇化进程,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引导产业向城镇和园区集聚。

上述理论对我们提高认识、深入探索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和保障机制、排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国际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回顾

(一)国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回顾

西方发达国家,从16世纪初期便开始了农村劳动力的规模转移。由于受本国经济、历史、文化、制度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各有特色,概括起来主要有:

1、政府主导型模式。主要代表国家是英国。英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历时400多年,政府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采取了国家干预的做法,即通过政府制定法律强制和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成功地解决了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为世界各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2、集中型转移模式。韩国是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最快的,目前农业劳动力比例低于20%,比二战结束初期下降了5%以上,基本完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任务。韩国农村劳动力主要流向大城市。韩国资金较为雄厚,资金主要靠输入,为经济腾飞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资金保证。

(二)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回顾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长期停滞的局面逐渐被打破, 1978-1988年,农业劳动力在社会劳动力中所占份额由70.5%迅速下降到59.3%,从1991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1995年以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据农业部抽样调查,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1997年为4461万人,1998年为5483万人,1999年为6683万人,2001年为8961万人,2002年达到9400万人,2003年为9900万人,2004年达到11821万人,2005年增至12578万人。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近5亿,大约有1.5亿的剩余劳动力。

三、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在贵州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现实意义

贵州省十一次党代会明确:贵州省过去五年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率从27.5%提高到35%,但全省城镇化水平远远滞后于全国及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力争在未来五年城镇化率提高到45%,吸纳更多的农村人口。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艰巨,对推进城镇化建设意义重大。

(一)加快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是解决贵州贫困地区“三农”问题,促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贵州大多数地方土地贫瘠,荒漠、石漠化并存,人地矛盾极大,农业劳动力的生产率递减,“三农”问题比发达地区显得更加突出,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主要从缓解农村人地矛盾以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生产率入手。要缓解农村人地矛盾出路主要是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重点是向城镇的转移。

(二)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是推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型、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核心内容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就贵州地区而言,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突出:一方面存在城市的现代化工业;另一方面农村还是落后的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要摆脱社会生产力的落后状态,发展经济,就要通过工业化、城市化,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现代经济结构。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关键是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二三产业转移。

(三)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化有序有效转移是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解决欠发达地区贫困的主要举措

虽然农业仍然是农民首要的收入来源,但是现在非农就业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据有关资料所载:20世纪90年代,农民工资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基本上在20%到25%之间,在90年代的10年里农民工资按比例递增,与其他收入的增长保持了相同的比率。贵州省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劳务收入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37%,并且这个比例还在快速增长。另外,农村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无论流入城市还是农村非农产业收入都很高,收入返回也相当可观。外流劳动力返回资金,还有一定数量用于发展农村地区的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加快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是实现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增殖的重要手段

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造就了一代新农民,促进了农村和城镇的发展。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说过:“全国8000万民工,自己在培养自己,国家没花一分钱,这是巨大的人力资源投资。8000万民工,只要回去1/3,家乡就要起变化。”通过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素质,不少农民适应了城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实现了农村人向城市人的转变。返回农村的农民回乡创业,促进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使人力资本大大增值,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四、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辖区土地面积17.61万平方公里,喀斯特地貌土地面积就占92.5%。在4189万户籍总人口中,农村人口为3434.98万,占全省总人口的84.2%,属于典型的山区农业省份。

贵州人多地少,信息闭塞,对外交通不便,农民文化素质偏低,观念守旧落后,农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耕地资源匮乏,人地矛盾十分尖锐,农村劳动力问题非常突出,贵州现有耕地面积184.35万公顷,人均耕地0.049公顷(0.73亩),仅为全国人均0.103公顷(1.54亩)的47.4%,突破了联合国制定的人均0.053公顷(0.8亩)的警戒线,劳动力多达600万人左右。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劳动力数量大,转移任务艰巨。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贵州,劳动力率高达40%以上。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起步迟,流动慢,近年来转移速度呈下降趋势。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低,一些政府职能部门还没有做好为农民提供准确、快捷的用工信息,进行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农民流动具有一定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无序性。

(二)贵州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1、 农村劳动力素质的状况,不能适应有序有效转移的需要。贵州省在2005年当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23%。由此可见,贵州省劳动力文化素质过于偏低,以体力型为主,技能型劳动力比重较小,收入偏低,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由于劳动力素质低,就业信息吸纳能力弱、盲目、无序的流动增加了劳动力的风险性,降低了预期收益,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同时也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进度。

2、农村劳动力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心理素质及转移环境的制约,是实现有序有效转移的障碍。表现在:一是农民思想观念不够解放,恋乡恋土。部分农民及其子女只希望解决温饱问题,外出求生存求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不强。二是过分谨慎小心,怕担风险。三是有些人缺少吃苦耐劳精神。贵州年龄在24岁以下的农村青年基本上无承包地,越穷越不愿外出务工。

3、工作环境和子女教育问题对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带来的障碍。一是农民工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工伤事故频繁,事故处理不当。二是农民工子女教育未能享受城里子女教育的平等待遇。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

4、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的空间狭窄。第三产业是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若发展缓慢必然制约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的转移。据专家统计,目前,在我国二三产业中,来自于农业部门转移的劳动力在其中就业的比重逐年提高。服务业中来自农业部门转移的劳动力已经占到总的从业人员的50%以上,在制造业中占到60%以上,在建筑业中占到80%。从产业结构上看,贵州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跟不上全国的步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狭窄,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流动和农民就业领域的拓展。

5、城镇化滞后是制约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的关键问题。城市化在经济学中的基本含义是指由于工业化而引起的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但近几年城镇化发展的速度还不够理想,贵州尤其突出。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了50%,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到2030年,全国总人口将达到15亿,城市化水平将超过70%,市镇总人口将超过10亿,而贵州镇化率仅为35%,这说明贵州有更多的就业人员从事第一产业。城镇化水平的滞后,严重阻碍了贵州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农村劳动力难以实现有序有效转移。

6、制度与政策的不完善,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虽然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与农村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仍然非常少,特别是贵州还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漂泊”在非农领域。农村劳动力要实现真正的转移,最低标准应有:一是拥有城镇户口并在城镇居住;二是脱离农业并在城镇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贵州城镇户籍改革力度不够,制度不健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另外,在城镇就业的农民由于工业化程度低,收入不稳定,加之各项社保又不健全,农村劳动力的外流人员比例较大。

五、加快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促进贵州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中的主导作用

1、提高认识,落到实处。贵州的基层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应该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充分认识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向城镇转移的极端重要性,应有针对性地制定中长期有序有效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规划,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开展这项工作。在发展思路上,应创新思路,以劳务输出为切入点,以城镇为区域重点,以城市社区三产服务、基础设施、个体私营经济等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新增长点,多管齐下,多渠道,多层次拓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促进贵州工业化和城镇化。

2、优化政策,努力为劳务输出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深化城市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消除黏附在户口管理上的种种不平等,建设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对在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均可根据本人意愿转为城镇户口,并在就业、收入、子女受教育、居住、福利等方面享有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形成城乡人口有序流动的机制,真正使城乡居民在就业和其他发展机会面前处于平等的地位,引导农村劳动力在城乡地区间的有序流动。

(2)建立和健全城镇农村劳动力的社会保障,建立和健全城镇农村劳动力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村转入城镇的劳动力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待遇,变为真正的城里人,增强城镇的吸引力和“拉力”。

(3)深化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在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条件下,建立和规范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对承包的土地农民可以通过出售、转包、转让、入股、租赁等形式,在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实行流转;允许农民进行土地置换,从根本上使农民既离乡又离土,“豪无牵挂”的转移到城市,转移到其他非农产业。

(4)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充分利用宏观政策引导农村劳动力转入城镇。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

贵州省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省。按照省委的要求,全省应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力度,努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空间。

第三产业是指凭借一定的物质技术设备,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各种行业的总称,主要指服务行业。2005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36%,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60%-80%水平,而且还低于世界低收入国家37%的平均水平,贵州的第三产业发展落后于全国,第三产业如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科技服务业,、金融业保险业、技术信息咨询服务、法律等行业发展严重不足,潜力很大。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如需求潜力大的房地产、物业管理、旅游、社区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可以吸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对于城镇吸引农村劳动力将起到极大的拉力“作用”。

(三)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贵州省十一次党代会指出:“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坚持走山区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发展条件,把更多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

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相辅相成的。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市场。而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也会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促进城镇化水平提高。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农村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即每转移一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农民收入就会增长2个百分点。我国城镇化率2011年才达到50%,与世界城镇化相比还是比较低下,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贵州城镇化率更低,贵州城镇化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尽快向城镇转移农业的劳动力和农村人口,把农村工业化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以提高小城镇容纳劳动力的能力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加快中心城市发展的同时,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合理布局,适度超前,提高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

采取多种城镇化建设形式,促进城镇化建设。可采取撤乡并镇、撤镇改办、撤县建区、撤区建市、建立城市综合体等多种形式,推动城镇化建设。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优越的条件吸引农村劳动力转入城镇

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道路、供电、供水、供气、环保、通信、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强化学校、医疗、住宅、服务网点等社会服务配套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以优越的条件吸引农村劳动力转入城镇。

(五)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适应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据专家预测,现阶段中国劳动力的供求状况是:高科技人员、高素质管理人员和高级技工非常短缺,一般科技人员,一般管理人员和普通技工尚有缺口,而非熟练工等普通劳动力过剩。贵州城镇化的发展,也会面临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十报告提出“我们要促进现代职业教育建设,”贵州要充分利用现代职业教育,培养高层次的劳动力,储备大批具有一定技能的中级层次的劳动力,充分利用和发挥贵州人力资源的作用。

(六)统筹兼顾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

正确处理好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的关系,将这两种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就地转移,是指劳动力在不发生地域转移的条件下就地消化。农村劳动力的异地转移,主要指劳动力向省内城镇转移和省际跨区域转移。政府有关部门应处理好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的关系,根据转出地和转入地的实际,加大城市的拉力作用和农村的推力作用,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

总之,在欠发达地区的贵州,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有序有效转移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任务,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城镇化建设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处理城镇化建设与推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的辩证关系:只有全面推动城镇化的发展,才能为推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创造良好的条件;而只有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才能更好地推动城镇化建设。只要我们坚持按唯物辩证法办事,扎实做好这项工作,就能够有序有效地推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贵州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贵州“欠发达、欠开发”基本省情研究课题组.深化认识“欠发达、欠开发”基本省情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N].贵州日报,2008-3-18.

[2] 史保金.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商业研究,2006,(16).

[3] 郑文兵.对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有关思考[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0).

[4] 胡锦明等.贵州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和身份转变的战略思考[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7,(02).

[5] 熊军.对贵州农民进城问题的思考[J].贵州农业科学,2006,(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