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业务流程风险点范文

业务流程风险点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业务流程风险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业务流程风险点

第1篇

[关键词]政府采购;业务流程风险点和控制点

中图分类号:TF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7-0221-01

在当今公立医院面临国家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增强适应性和竞争力,随着政府采购内控制度的建立顺应了卫生医疗新经济环境下的内在要求,增强医院竞争行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何建立健全政府采购内部控制体系,是问题的关键。

一 政府采购预算管理

(一) 采购预算管理业务流程节点

业务部门根据年度发展计划和资产存量配置情况,提出采购需求。采购归口部门审核评估论证采购需求,提出采购预算草案,报财务部门。采购归口部门编制采购预算,财务部门审核汇总平衡各部门采购预算,形成采购预算上报数。单位采购管理委员会审定政府采购预算草案,通过后报财政和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财政部门审批后财政下达采购预算批复数,财会部门下达采购预算指标,单位采购归口部门分解采购预算指标,形成年度采购计划,业务部门按预算指标数执行采购预算。

(二) 采购预算管理风险点、控制点分析

采购预算风险点分析。预算编制不合理,政府采购、资产管理、业务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采购项目可行性论证不充分,预算审核不依据业务需求,不考虑资产的存量配置,存在重复购置,资金浪费风险。预算审核不科学,存在重复购置或未予购置。预算审核不严格,采购预算审定不认真,必然造成资金浪费。

采购预算控制点分析。建立部门之间协调机制,加强采购的可行性论证,依据报告及专家评审意见等资料认定采购的必要性。明确政府采购归口部门责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保证资源分配的效率性,避免重复采购造成资金浪费。严格控制预算指标额度、汇总预算工作流程,严格执行审核、建立监管机制,明确责任, 追踪问责。

二 政府采购计划审批

(一) 采购计划审批业务流程节点

业务部门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在采购预算指标额度内,结合库存物资和现有设备配备情况,提出采购申请。业务归口部门审核采购申请,在合理采购申请的基础上形成采购申请报告,依次报相关部门。财务部门审核采购计划是否符合年度采购预算,审核后经政府采购管理委员会根据单位年度发展规划及采购预算,审批采购报告。属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及制度规定可由单位分散采购的情况,批准单位采购归口部门分散采购;属应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情形的,级主管部门审批;属政府法律法规及制度规定应由采购主管部门审批履行集中采购程序的情形,上报政府采购主管部门审批采购申请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对重大采购项目采购申请报告进行审核或审批。政府采购主管部门对属于政府集中采购的项目,批准履行集中采购流程。政府采购主管部门对属于分散采购的项目,批准履行分散采购流程。采购工作结束后,将采购文书整理归档。

(二) 采购计划审批业务风险点、控制点分析

采购计划审批风险点分析。采购申请审核不严,缺乏采购申请制度,请购未经审批或超越授权审批,可能导致采购物资过量或短缺,影响正常业务活动,造成采购超预算、资金浪费或资产闲置,采购文书缺失、损毁、被伪造变造。

采购计划审批控制点分析。严格执行采购预算,审核采购数量、金额、资金来源与预算批复相对应;以年度发展目标为依据,审核采购申请是否科学、合理、符合单位整体目标。按采购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要求,制作、填制并保留好各种文书,责成专人进行管理,健全制度,明确责任。

三 集中采购业务

(一) 集中采购业务流程节点

政府采购主管部门批复采购计划,对应属于政府集中采购的项目,明确政府集中采购方式。政府集中采购机构接受采购任务,根据采购商品的各类、技术标准、市场供求等情况,确定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等具体采购方式。采购归口部门代表单位与采购机构签订协议。核对采购参数,做好采购前准备工作,核对采购参数,提供相关资料,配合采购工作。组织筹备采购工作,信息、组织招标、询价,邀请专家等。根据具体采购方式,组织招标、询价、竞争性谈判等活动。采购归口部门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

(二) 集中采购风险点、控制点分析

集中采购风险点分析。采购文件不合标准,技术参数不公允,易形成单一来源或围标等违规事项;采购参数具有排它性及泄露相关信息等违规操作,导致单位被或受到处罚。未按规定选择采购方式,规避公开招标,出现舞弊等问题;不具备组织采购的能力,采购程序不规范;对采购、招标缺乏有效的监督,出现舞弊等违规问题。合同中存在不公平条款,不符合采购文件技术要求,损害单位利益。

集中采购控制点分析。严格审核采购文件,规范审核流程,技术参数依据专家论证意见。严格按规定选择采购方式,按审批权限报单位决策机构批;准选取有资质信誉好的招标机构组织采购;建立采购监督制度,审计、纪检等内部监督部门对采购进行全程监督。审计、纪检等部门进行合同评审并建立联签制度。

四 分散采购业务

(一) 分散采购业务流程节点

政府采购主管部门依据有关法规,批复采购计划,明确分散采购形式。政府采购归口部门根据采购项目规模、性质、难度、自身组织采购的能力,报单位采购管理委员会审批或按单位采购管理委员会的授权决定是自行采购还是委托采购机构代为采购。单位采购归口部门与委托机构就委托采购事项签订委托协议。业务部门核对采购参数,提供相关资料,配合采购筹备工作。单位采购归口部门组织筹备采购事项,如制作采购文件、联系媒体、市场调查等。政府采购归口部门在指定媒体上采购信息。政府采购归口部门组织实施采购活动。政府采购归口部门在指定媒体上公布采购结果。单位财会、审计、纪检部门对采购进行全过程监督。政府采购归口部门代表单位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

(二) 分散采购业务风险点、控制点分析

分散采购风险点分析。委托的机构不具备资质或有其他不胜任采购任务的情形。未在指定媒体上采购信息或未按规定采购信息。未按规定选择采购方式,规避公开招标,出现围标、舞弊等问题;不具备相应能力或存在道德风险,采购程序不规范;对采购、招标、招标缺乏有效的监督,出现围标舞弊等违规问题。合同签订中存在不公平条款,损害单位利益。

分散采购控制点分析。根据项目性质委托具备相应资质、信誉好的机构组织采购。建立信息制度,在规定范围、规定媒体上、按规定形式采购信息。严格按法律法规选择采购方式,建立授权审批制度;建立采购监督制度财务、审计、纪检等内部监督部门对采购进行全程监督。按合同控制流程,对合同进行评审并建立联签制度。

五 采购验收结算业务

(一) 采购验收结算业务流程节点

业务部门收到供应商供货,提出验收申请,政府采购管理部门确定验收方式,分散采购项目由本单位组织验收;集中采购项目按规定由采购机构组织验收,单位派人参与;国家规定强制检测的采购项目应当委托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验收。政府采购归口部门组织验收,验收小组据相关技术标准及合同规定,对标的物进行现场勘查验收。上级主管部门按规定对项目组织验收,采购机构按规定对项目组织验收。验收结束后,采购归口部门、上级主管部门、政府采购机构、相关专业机构和人员就验收情况签署验收报告,出具验收意见。采购归口部门就验收过程中出现的质量等不合格问题,与供应商协商解决方案。财会部门根据验收单结算通知、发票、合同等相关资料付款并进行账务处理。

(二) 采购验收结算业务风险点、控制点分析

第2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流程管理

一、研究背景及理论综述

企业的日常工作主要是以事务单元为基本要素,将其按照一定规则和原则,串联在一起,形成企业的业务流程。但是随着业务流程在日常工作领域的应用不断加深,问题也接踵而来,在如何将工作效率提高,管理者多把思考重点放在业务流程上,通过业务流程的重组、优化、再造等方式解决了一部分问题。

二、风险管理与业务流程融合的方法

对于风险管理来说,企业建立了业务流程体系后,风险管理与业务流程是否可以有效融合,使其综合二者的优势呢,经过研究分析,答案是肯定的,而从业务流程管理层面入手去加强企业风险管理能力,使得风险管理更有抓手,那么如何开展融合工作,主要按照以下方法。

(一)首先是选择流程,选择重要业务流程,将其作为风险管理融合的目标,将涉及重大事项、重大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和大额资金使用等相关业务作为重要业务流程的标准。而对于风险管理,主要由于风险的本质区别,在企业内外部环境的约束下,何时何地的发生概率、影响程度、影响范围都有所不同。因此,风险管理的业务信息要贯穿于企业所有的业务单元,结合企业的管理指标和管理重点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将风险管理在业务流程中有的放矢。筛选业务流程主要遵照两个选择原则,按照两个维度进行考虑:第一要明确选择依据,筛选业务流程是否与经营考核的指标相关、是否运营风险比较高、是否管理层比较关注;第二要明确选择的范围,筛选核心业务流程、考核指标相关流程、当前运作的主要是端到端的业务流程。

(二)其次是风险分析,对业务流程各节点风险情况进行分析,通过业务流程,提炼出可能出现风险的节点。根据筛选出的重要业务流程,由业务流程主要负责部门组织各业务节点的岗位人员进行座谈,确认岗位职责在业务流程中的应用,共同分析业务流在业务流程中各节点可能存在的风险,具体主要明确七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确认业务流程节点是风险点还是控制点,或既是风险点也是控制点;第二是该业务节点对应的岗位,该岗位的职责是什么;第三是该业务节点的风险内容是什么,属于什么类型的风险;第四是怎么样去描述该节点的风险,从哪个角度去描述;第五是该节点的岗位风险控制职责是什么,有哪些岗位可以配合控制;第六是该业务节点的风险预案有哪些,在发生风险的补救措施;第七是该业务节点的控制措施有哪些,如何预防风险的发生。

(三)最后是风险融入,将风险管理的内容融入到业务流程上,以加强风险的防范、预警和提示作用。经过上述分析得出的重要业务流程和其风险节点的信息,将其完全融合,将风险与控制点在业务流程中加以标记,并关联风险控制文档,明确风险类型,控制措施,措施的来源等信息,对相应的业务流程进行更新。企业员工可以通过业务流程平台或系统等查阅业务流程图和业务流程支持文件,直观地明晰业务流程的风险信息,以及对此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三、风险管理与业务流程融合落实的问题分析

将风险管理与业务流程融合,在业务活动发生过程中,可以有效提示操作者风险预警,有助于管理层对业务流程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既推动了企业业务流程管理向更广泛的、更深入的方向拓展,也使企业风险管理更易于落地实现。

对于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企业,如何能有效进行风险管理,其关键在于落实。很多企业有各式各样的风险管理支持文件,管理层也时常强调其重要程度,然而风险却一再发生。如何将风险管理融合业务流程的思路落实,主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基于企业整体控制。在融合实施过程中,企业首先要通过正式文件,宣传贯彻融合思路,通过规章制度s束管理的可执行性,明确风险的第一责任人,从上至下,推行管理实施方案。

(二)基于岗位控制。通过公司管理层有效推行,要将重点工作的风险明确到岗、明确到人,将风险的内容落实到员工劳动合同,让员工进入公司第一天起,就清楚自己要面对哪些风险,如何处理风险。在内部职能调整或人员变动,风险也一同转嫁,确保每项风险工作都有人负责。

(三)基于业务流程控制。管理融合的思路,最终要落实到业务流程上培养员工风险管理意识,将企业内部制度程序化、流程化,建立基于流程的风险管理体系,形成风险管理网。

参考文献:

[1].Crouhy Michel,Galai Dan. Risk Managemen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5,75(6):141-156.

[2].John C.Hull.风险管理与金融机构.北京[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11-113.

[3].克拉耶夫斯基(Krajewski.L.J.),里茨曼(Ritzman.L.P.)..流程与价值链.刘晋,向佐春译.北京:[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132-133.

第3篇

【关键词】业务流程梳理 风险识别与控制 风险管理数据库 内部控制数据库

一、以业务流程为起点,探讨建立企业内部控制的缘由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是企业内外部需要,各类企业都积极探索建立内部控制。不同规模、环境的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的方法各有不同,本文拟从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为起点,探讨如何建立控制活动类的内部控制。

业务流程是为达到特定的价值目标而由不同的人分别共同完成的一系列活动。业务流程是企业经营活动最普遍的工作流程,任何一个企业在运营,都有各种各样的业务流程,或是成文的标准文件,或是习惯的工作方式。

因此,本文以业务流程为起点,探讨建立企业内部控制,由于是以业务为出发点,因此,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建立控制活动类内部控制。

二、以业务流程为起点,建立企业内部控制

我们可以通过业务流程梳理、优化并完善业务流程、编制流程制度文档、建立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数据库等阶段来实现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具体分述如下:

(一)业务流程梳理

本文流程梳理的概念,强调作为一个阶段性活动,从企业整体业务流程明晰的目的出发,对当前流程进行充分显性化,而在显性化基础上发现问题并进行点优化的工作方式。

一般来说,企业的各种业务流程可以划分为三个层级。一级流程:可根据《配套指引》的控制活动类进行梳理,包括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业务外包、财务报告共9个方面。二级流程:在一级流程的基础上,按照每个内部控制所包括的内容再次划分为若干方面,例如资金活动方面可划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营运三个方面。三级流程:在二级流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到具体的业务单元,例如筹资活动方面,可能涉及提出筹资方案、筹资方案论证等方面。

在业务流程梳理过程中,可以与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职员访谈,也可以是查询现有制度文件,也可以是通过抽查相关业务资料进行穿行测试。

(二)优化并完善业务流程

通过对业务流程梳理,我们可以通过将现在业务流程与《配套指引》、优秀企业等进行对标检查,再根据常见内部控制活动的原理,优化现有业务流程,完善控制缺陷。

(三)编制流程文档

根据优化完善的业务流程,绘制标准流程图,编制流程文档。

流程文档是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基础文档,也是核心文档,流程文档可以包含以下内容:流程名称、流程责任部门与责任岗位、流程目标、流程适用范围、流程相关制度、流程图、流程描述、流程风险点及对应控制点。

1.业务流程风险点识别。流程中的风险点识别方法:以流程目标为出发点,从流程步骤走向进行风险思考,结合控制点识别出风险点。

2.风险分类。按照风险发生后的可能结果,可划分为机会风险(可能有好的结果,也可能有坏的结果)和纯粹风险(只可能造成坏的结果)。按照五大类风险可划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

3.风险等级。风险等级的划分依靠两个维度来判定,即风险发生可能性和风险发生影响程度。风险发生可能性分为极低、较低、中等、较高、极高五个等级;风险发生影响程度分为轻微、较低、中等、重大、灾难性五个等级。关于风险发生可能性和风险发生造成影响,要根据企业所在行业及自身经营情况来判定。

我们可通过对流程风险点的以上两个维度进行分析量化评分并取平均值,然后根据下图判定风险等级。

设计对应控制点。流程中的控制点设计方法:假设去掉这个流程步骤,若该流程仍能完整的进行下去,则该步骤为控制点;若该流程到此卡住无法再进行下去,则该步骤不是控制点,仅为一般步骤。例如某个流程中存在几个审核、审批步骤,去掉某一个或某几个审核、审批步骤,该流程都能继续进行下去,但会存在风险隐患,因此,这类审核、审批步骤就是控制点。

列出业务流程中对应该风险点的控制点,并确定该控制点是事前控制、事中控制还是事后控制。

(四)建立流程控制数据库

1.流程层面风险管理数据库。流程层面风险管理数据库是后期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数据库之一,与公司层面风险管理数据库共同构成公司的全面风险管理数据库。业务流程层面风险管理数据库以表格的形式呈现,细分到各个流程,是从流程层面评估风险、控制风险并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也是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核心之一。

业务流程层面风险管理数据库的举例如表1所示。

2.建立流程层面控制数据库。流程层面控制数据库也是后期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表单之一,它以表格的形式呈现,细分到各个流程,并通过流程编号与流程层面风险管理数据库一一对应,是后期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

业务流程层面控制数据库的举例如表2所示。

三、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业务流程梳理、优化并完善业务流程、编制流程文档、建立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数据库等阶段,达到建立健全控制活动类的内部控制,进而达到全面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通知.财会[2008]7号.

第4篇

在新形势下,企业后勤业务流程化管理的重要性不断显现,已成为强化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生存发展道路上,企业必须全方位动态控制所开展的一系列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后勤保障也包含其中,加强后勤业务管理,最大化提高自身运营管理效率。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各方面情况,加强内部控制,优化完善管理流程、管理制度,准确把握风险控制点,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有效降低风险系数,避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监督检查、风险识别与控制等都必须以业务流程为基点,急需要加强后勤业务流程化管理,最大化提高后勤服务整体质量。在企业后勤业务流程化管理下,不同岗位职责、部门职责明确化,促使不同部门处于统一的网络结构体系中,相互监督、相互作用,可以避免职责界定模糊化,防止出现“一人多岗、一岗多人”现象,确保内部管理制度更加规范化,不断加强企业执行力,促使一系列经济活动有序开展,降低运营成本的基础上,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后勤业务流程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明确后勤业务流程目录

在流程化管理过程中,企业必须综合分析影响因素,准确把握后勤业务特点、性质等,明确后勤业务流程目录,根据后勤业务已有的层次,科学划分后勤业务,比如,维修管理、会务管理、保洁管理,其便是业务流程中的组成要素,再根据日常开展的一系列经济活动,进一步细分,以“餐饮管理”为例,采购管理、加工管理、预算管理,?槭迪趾笄谝滴窳鞒袒?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通常情况下,企业后勤业务流程大都建立在后勤业务基础上,制定的业务流程目录要和日常所开展的业务流程紧密相连,要符合其各方面实际情况,便于有效指导各项后勤业务,确保其有序开展。

(二)科学梳理后勤业务流程

在明确后勤业务流程目录之后,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已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相关要求,科学梳理后勤业务流程,明确各项后勤业务间的关系、工作标准、行为主体等,科学绘制后勤业务流程结构图,确定好后勤业务各方面内容,比如,配合岗位、主责部门,将自身已制定的制度规范巧妙融合到后勤业务流程化管理中,最大化提高后勤业务管理效率与质量。在此过程中,企业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借助信息化手段,构建后勤业务流程化管理系统,科学管理后勤业务,确保各方面信息数据更加完整、准确,更好地作用到实践中,也能促使后勤业务开展具有鲜明的流程化特点,图1便是后勤业务结束流程操作结构示意图。

(三)做好风险评估工作

在业务流程化管理中,企业必须意识到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将风险评估工作落到实处,全方位客观识别后勤业务潜在风险,结合风险发生后影响程度、概率,准确把握风险等级,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避免风险发生范围进一步扩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风险评估方面,企业要根据各方面情况,采取适宜的风险评估方法,比如,流程图分析法、历史事件分析法、基准化分析法。就流程图分析法来说,在应用过程中,企业要根据后勤业务流程程序,准确判别各环节极易出现的风险。就基准化分析法来说,企业要优化利用已构建的监督管理制度、法律法规等,对比、分析所开展的后勤管理活动,发现极易出现的风险。以此,全方位动态控制,有效防止各类风险频繁发生,尤其是流程化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以及存在的漏洞,要根据自身发展情况以及内外部运营环境,采用适宜的控制措施,优化后勤业务制度规范,促使制定的后勤业务流程更加科学、合理,能够有效指导一系列实践工作,确保各项后勤业务顺利开展,避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四)动态监督业务流程化管理

在流程化管理过程中,企业必须做好监督工作,以定期、不定期形式,安排专业人员严格按照具体要求,全方位动态监督后勤业务流程,准确把握其各方面执行情况,看其是否形式化,及时发现后勤业务流程化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合理化处理。在此过程中,企业要对内部管理部门提出针对性要求,构建科学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监督、检查后勤业务开展情况,采用多样化的监督检查方法,比如,岗位自查、领导检查,准确把握业务流程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职责,避免岗位职责模糊化,逐渐强化岗位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将后勤业务流程执行情况巧妙融合到对应的绩效考核中,最大化提高后勤业务流程执行力,科学开展多样化的后勤业务,确保其和企业开展的多样化经济活动吻合,充分发挥业务流程化管理多样化作用。

三、结语

第5篇

【关键词】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会计业务流程再造

一、研究背景

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及使用,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活力,它以其特有的对冲和套期保值功能,有效规避利率、汇率或股市等基础产品市场价格发生不利变动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因此,近十几年来,衍生金融工具成为国际银行业用以规避风险、开拓业务、谋取利润的经营手段,其在银行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在我国,国内商业银行是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主力军,主要从事自营衍生金融工具业务和代客衍生金融工具业务,业务品种有远期、期货、期权、互换及结构性产品等。从交易目的上看,商业银行代客衍生金融工具业务是在与客户进行衍生金融业务交易,即与其他交易对手进行反向交易,以消除市场风险,从交易中赚取一定比例手续费,承担很小的风险;而自营衍生金融工具业务则为基础工具套期保值目的而开展(从实际交易情况看目前此类交易量最大)或以盈利为目的而进行。虽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时间短、金额规模小、品种少,但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不论从品种创新上,还是规模上都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被广泛使用。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受外界影响变动大,加上本身构造的复杂性,使得它伴随着高风险,操作不当将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潜在损失。上世纪90年代以来,衍生金融工具因其自身特点以及投机者的过度投机酿成了多次骇人听闻的巨额亏损和金融危机事件,全球的几乎每一场金融风险事件都与金融衍生工具有关,它的“双刃剑”效应成为风险管理的聚焦点。

与此同时,作为商业语言的会计也面临着不断满足衍生金融工具创新的风险管理的挑战。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的实施将原会计准则规定的在附注中披露的衍生金融工具纳入了表内核算,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使得市场价格的变动对损益的影响更大,衍生金融工具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成为资产或者负债。报表要求披露金融工具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信息,同时披露对金融工具采用重要会计政策、计量基础等信息,要求披露与金融工具风险相关的描述性信息和数量信息。其中描述性信息包括风险管理目标、政策和过程以及计量风险的方法;风险敞口及其形成原因;数量信息包括风险敞口总括数据和各风险集中点的风险敞口金额;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做到期限分析,判断企业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并说明管理流动性风险的方法;市场风险(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和其他价格风险)发生变动时,分析其对当期损益和权益产生的影响。这些都从形式上规定了要采用会计语言来揭示衍生金融工具信息,但是,会计流程的事后反映和原有的会计模式能否按照新准则的规定,有效地反映发展与变化中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真实程度,成为本研究的关注点。本文以会计业务流程再造为焦点,探讨如何对外提供可信的财务信息,以期对内满足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需求,实现有效决策,从实质上发挥会计的控制和风险预警功能。

二、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的会计需求

风险是指未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而风险管理则是指“银行或企业根据既定的目标,为防止其收入和债务受金融市场上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以取得比较理想的风险承受程度的组合而进行的管理。它并不意味着要消除一切风险,而主要是把风险控制在所能接受的范围内。”即现代风险管理是在定性和定量分析基础上所建立的一整套管理程序,若其管理的范畴在全球内,就形成宏观金融管理;若其作用范围限定在企业内部,则形成微观风险管理。本文关注商业银行内部对衍生工具业务进行微观风险管理中对会计功能的需求以及其所产生的外部性。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

国际证券委员会和巴塞尔委员会将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五类。市场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利率或金融资产价格等市场因素的波动使衍生金融的持有头寸价值发生不利变动,从而影响投资者财务状况的风险。信用风险是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中合约对手违约或无力履行合约义务而带来的风险。资金流动性风险是金融衍生交易活动中交易者所面临风险的集中反映,当交易者无法按合约要求追加保证金时,将被交易所强制平仓,从而面临巨额亏损;而合约到期无法履行支付义务时,则最终将导致企业的破产清算。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信息系统或内部控制的缺失,如人为错误、系统失败、不正当的程序、管理控制失误等,而导致意外损失的风险。金融衍生工具的多样性、复杂性、奇异性和技术性,使其较之基础金融工具面临更大的操作风险,这客观上要求衍生交易主体必须具备先进的管理模型、完备的控制系统和专业的技术人员。衍生交易的杠杆效应使得任何的决策失误都将导致巨大的风险暴露,但也正是由于这一交易机制,更容易诱发交易员的赌博心态,进而违规操作。法律风险是指衍生交易合约不能依法执行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包括合约约定不明确、合约本身无效、交易对手不具备法律授权、相关条款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等。

(二)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与会计信息系统

1.会计在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会计是人造的提供经济信息系统,它与企业其他系统(如风险管理系统等)协同运作满足企业和社会经济大系统运行的需求,对内的功能是适应企业需求,反映各子系统的活动情况、监督各子系统的运行、参与其他子系统的控制;对外功能则提供充分反映企业状况的可信的财务会计信息。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最终会引起商业银行的资金变动,表现在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发生的增减变化上。新准则的资产负债观(盖地,2007)将其公允价值计价,注重交易事项的实质确认,并在列表披露中规定相关的风险披露,强调了决策有用,会计不容质疑地在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中起到了反映和评价的作用。同时,会计对过去事项记录与积累也为反映未来现金流入与流出的衍生金融工具提供数据,帮助报表使用者对未来进行合理预测,利于风险管理。而且,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也包含着会计风险管理:如对由于计量方法的不同或对经济数据粉饰所造成的风险管理;对由于会计数据变化或会计政策选择所造成的风险。

2.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的会计需求

金融市场变动速度太快,衍生金融工具品种的多样性和不断创新也使风险表现了非线性,它的风险传递也是高速的,传递过程也十分复杂,所以建立在健全的数据程序之上的高品质信息的适用性对于风险管理非常重要。从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报告制度、程序和方法上,都希望会计的反映、预测、监督、控制职能充分发挥作用。因为经济信息中七成以上的数据来自会计,会计信息的适时提供,将使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与对其交易业务所表现的会计信息系统产生紧密的联系。会计系统与风险管理系统的协同运作是满足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需求,针对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特殊业务,探讨协同运作方式――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以提供风险导向的会计信息。

三、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

(一)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内涵

1. 流程与流程再造

《牛津英语大词典》将流程定义为:一个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行动,这些行动以确定的方式发生或执行,导致特定结果的出现。一般来说,流程是由一系列单独的任务组成的,使一个输入经流程变成输出的全过程。Allan M・Scher认为,“流程对输入的处理可能是转变、转换或仅仅照顾其通过,以原样输出。”Davenport和Short将流程定义为“为特定客户或市场提供特定产品或服务而实施的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

1993年,迈克尔・哈默等合著《再造企业――企业革命的宣言》,代表了得到广泛公认的对再造的定义。他认为,企业再造是对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也是管理理念的变革。银行再造(Reengineering the bank)在20世纪80年代初起源于美国,是国际银行业在网络金融时代、信息化浪潮中寻求银行管理新模式的具有革命性的实践,其定义为:商业银行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以客户为目标,以业务流程改革为核心,从根本上对银行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重新设计,以期在成本、质量、客户满意度和反应模式上有所突破,使银行集中核心能力,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

2. 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流程与业务流程

一般认为,企业流程主要由会计流程、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组成,会计是连接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的桥梁,负责从业务流程中采集数据,经过加工后生成企业管理活动所需的信息,支持企业的管理活动。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这样复杂的交易,更需要将会计流程与其业务流程紧密联系,例如适时了解业务中如何将复杂的结构性金融衍生产品拆分成简单的、基础的、流动性好的产品,并利用相对简单的产品平掉风险,进行会计的及时反映;公允价值广泛用于各类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确认计量中,涉及公允价值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能否从可观察到的市场价格或通过有效的估价技术直接得到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的取得离不开对业务的了解和相应的模型估价。因此,衍生金融工具业务流程对会计流程的信息采取的时间、方式、质量以及加工后的信息至关重要,会促进会计流程的增值内容、会计流程中的增值作业的增加和非增值作业的减少,保证了信息的有用和可靠,有利于对衍生金融工具管理的决策。所以,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的信息需要通过其会计业务流程共同完成。

3.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

本文所指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是银行再造的组成部分,它的内涵则是借用再造理念,强调以会计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和中心,以风险管理需要为目标,对现有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进行根本上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及风险管理理念,从衍生金融工具业务中采集数据,加工成管理决策有用的风险导向的会计信息,在最大限度上实现会计流程的增值内容最大化,满足风险管理的需要。在实践中,会计业务流程再造虽然有创新, 但绝不等于完全否定过去, 现有流程中的合理部分应予以保留, 并根据会计制度的变化、新业务的拓展和客户需求的变化不断加以完善。

(二)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动因

1.商业银行会计业务流程的制约

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会计流程设计多是为了适应既有的组织结构和管理的需要, 讲究统一性和标准化,相对缺乏差异性和多样化。具体的会计、业务流程由不同的职能部门设计,会计流程往往远离业务流程,彼此间缺少衔接和协调,会计信息所采集的数据以资金流信息为主,且是在经济活动发生之后进行的,忽略了大量的管理信息, 导致信息隔阂和信息重复存储,财务人员在加工信息时仅仅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排序、汇总、过账,而很少考虑会计信息和业务活动的关联性,这样的财务报告并非直接可用,必须经过若干后台加工后才能提交到使用者手中。这样的会计流程很显然已无法跟上瞬息万变的衍生金融工具的业务风险管理需求。

新会计准则中规定,要求衍生金融工具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其风险信息,如银行所具备的风险管理系统和与之相关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其风险计量体系获取以公允价值计价的资产和负债信息,得到风险暴露总额与获准的银行风险管理限额进行比较的情况。而银监会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等的要求,从监管角度出发,指出商业银行在其所提供的监管报告中需揭示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情况和对银行监管资本的影响,但两者要求的口径的不一致使财会人员在加工统一数据上疲于奔命。当然,定性也好,定量也罢,期末风险估值数据也仅仅提供某一时点的风险水平,无法满足其风险管理所需的适时的高质量信息。

3.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业务开展与IT支持

目前,我国开展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商业银行一般都根据西方商业银行衍生金融业务的管理方法建立了前、中、后台的业务运作体系,但具体有所差别:前台一般设在资金部(或国际部、外汇交易中心)负责交易的执行和头寸的管理;一般设在资金部(或国际部、外汇交易中心)的风险管理处或相关处室,负责交易事前、事中和事后的风险评估及交易额度管理;后台设在清算中心,负责交易清算和控制操作风险。大多数银行目前仅授权其境内分支机构开展代客衍生交易业务,并明确规定由总行集中营运,统一核算。

IT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的应用使得银行构建信息系统,进行实时跟踪、反映、处理其各项经济活动成为可能,各种交易和事项在发生时即可实时记录、实时处理、实时报告,满足了包括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在内的各项需求。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模式、理论的研究,也为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提供了理论和发展的支持,成为其再造的动力。

(三)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设想

1.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方法支持和核心策略建议

流程再造的具体方法主要是流程要素分析法,有二要素分析法和四要素分析法。在二要素分析法下,流程可以被广义地理解为做任何事情的方式,包含客体流和主体工作流。流程再设计的出发点就是改变这两个基本要素,使它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具体方法有:改变客体或客体的载体、改变主体、实现主体工作与客体流之间的转换。在四要素分析法下,将流程分为活动、活动之间的联结方式、活动的承担者以及完成的方式等4个基本要素。流程再造可从4个要素上寻求突破。如活动本身的突破,有活动的整合、活动的分离和活动的废除;活动间关系的突破有两种可能:一是活动的某一顺序发生突破性的变化,导致一个高效运作的新流程产生,二是活动间的逻辑关系发生突破性变化,从而获得一个新的流程;活动承担者的突破;活动实现方式的突破主要体现在探索信息技术更为有效的利用。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核心策略是会计与业务流程之间信息的转换,应为增值的作业;利用网络环境、IT技术以及各处理模块,进行适时(just-in-time)在线(on-line)的信息加工、提供与应用;会计确认、核算、加工三阶段的处理在网络支持下,由相应的模型系统处理完成,形成适时的信息数据库。在各处理阶段的信息是可分离的,可选取的,当应用信息时可根据不同需求经授权提取,形成相应的报告:如适时的风险管理信息提取,适时的财务报表披露,风险预警等。

2.衍生金融工具业务流程再造设想

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过程中,衍生金融工具业务流程的风险控制是关键,其增值作业的增加和非增值作业的减少,是会计流程再造的价值增值前提。现代经济高度社会化分工的必然结果是银行完全可以借用外部资源,把许多业务流程环节交由其它企业去协作完成。例如,利用业务外包将银行的局部性的信息技术业务委托给外部厂商或集成商去做,而自己只做核心部分,将流程分解到新兴的参与者,让他们只需专门服务于各自的领域,银行做其核心业务流程,掌握其核心信息。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对衍生交易各种可能的风险进行事前的评估,对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对每一笔交易的风险特性进行测试并提出应对措施。风险管理部门应采取先进可靠的风险评估模型,准确测量衍生交易头寸变化时风险价值的变化情况,估计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下的风险状况。在此基础上,建立衍生交易的止损点和风险预警线,以便有效地管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并利用适时的财务报表充分披露。

例如,某商业银行的外汇金融衍生产品批发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注:该业务为通过收集公司、机构客户外汇理财、风险管理需求,为公司机构客户提供的金融衍生品业务)

通过业务流程中的产品适用性审核深入分析产品风险,并根据产品的市场成熟程度、客户对于产品风险的理解程度和承受能力来考虑产品对客户的适用性;通过信用风险审核采取控制措施;审批人在授权审批的权限额度内审批交易;在交易平盘中审核客户书面材料委托、协议及请示的一致性和齐备性,在与境外交易对手进行背对背平盘条款与客户交易委托的一致性及交易对手额度的使用情况;交易证实审核客户委托与交易前台、境外交易对手提供的交易证实书的齐备性和一致性。从业务流程上控制人为的操作风险。

3.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思路

商业银行每日都提供衍生工具交易合同的收益和损失以及风险估值等数据作为内部风险管理之用,并提供整个报告期的一系列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情况数据,动态地了解衍生工具交易活动作为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后所具有的功能。

如图2所示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哈默, 詹姆斯・钱皮.企业再造[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2] 田晓军.银行再造[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3] (美)布赖恩・L・乔伊纳.第4 代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0.

[4] 刘传华. 国有商业银行会计业务流程再造[J]. 财务会计,2004( 1 ).

[5] 刘政权 .银行的业务流程再造认识辨析[J]. 改革与理论,2003( 9 ) .

[6] 葛家澍. 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市场价格、历史成本、现行成本与公允价值 [J]. 会计研究, 2006(09).

[7] 黄颖利.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实时披露与预警研究[D]. 东北林业大学 , 2005 .博士论文.

[8] 田萍. 金融风险存在与度量最新进展研究[D]. 吉林大学, 2005. 博士论文.

[9] 鄂志寰.WTO 与中国《银行再造》[J].中国投资,2001(11).

[10] 郑明川,徐翠萍.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的VaR披露模式[J]. 会计研究 , 2002(07) .

[11] 靳继同.论我国商业银行再造[J].新金融,2002(2).

[12] 企业会计准则. 财政部. 2006.

第6篇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会计业务流程再造

一、研究背景

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及使用,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活力,它以其特有的对冲和套期保值功能,有效规避利率、汇率或股市等基础产品市场价格发生不利变动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因此,近十几年来,衍生金融工具成为国际银行业用以规避风险、开拓业务、谋取利润的经营手段,其在银行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在我国,国内商业银行是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主力军,主要从事自营衍生金融工具业务和代客衍生金融工具业务,业务品种有远期、期货、期权、互换及结构性产品等。从交易目的上看,商业银行代客衍生金融工具业务是在与客户进行衍生金融业务交易,即与其他交易对手进行反向交易,以消除市场风险,从交易中赚取一定比例手续费,承担很小的风险;而自营衍生金融工具业务则为基础工具套期保值目的而开展(从实际交易情况看目前此类交易量最大)或以盈利为目的而进行。虽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时间短、金额规模小、品种少,但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不论从品种创新上,还是规模上都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被广泛使用。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受外界影响变动大,加上本身构造的复杂性,使得它伴随着高风险,操作不当将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潜在损失。上世纪90年代以来,衍生金融工具因其自身特点以及投机者的过度投机酿成了多次骇人听闻的巨额亏损和金融危机事件,全球的几乎每一场金融风险事件都与金融衍生工具有关,它的“双刃剑”效应成为风险管理的聚焦点。

与此同时,作为商业语言的会计也面临着不断满足衍生金融工具创新的风险管理的挑战。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的实施将原会计准则规定的在附注中披露的衍生金融工具纳入了表内核算,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使得市场价格的变动对损益的影响更大,衍生金融工具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成为资产或者负债。报表要求披露金融工具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信息,同时披露对金融工具采用重要会计政策、计量基础等信息,要求披露与金融工具风险相关的描述性信息和数量信息。其中描述性信息包括风险管理目标、政策和过程以及计量风险的方法;风险敞口及其形成原因;数量信息包括风险敞口总括数据和各风险集中点的风险敞口金额;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做到期限分析,判断企业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并说明管理流动性风险的方法;市场风险(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和其他价格风险)发生变动时,分析其对当期损益和权益产生的影响。这些都从形式上规定了要采用会计语言来揭示衍生金融工具信息,但是,会计流程的事后反映和原有的会计模式能否按照新准则的规定,有效地反映发展与变化中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真实程度,成为本研究的关注点。本文以会计业务流程再造为焦点,探讨如何对外提供可信的财务信息,以期对内满足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需求,实现有效决策,从实质上发挥会计的控制和风险预警功能。

二、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的会计需求

风险是指未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而风险管理则是指“银行或企业根据既定的目标,为防止其收入和债务受金融市场上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以取得比较理想的风险承受程度的组合而进行的管理。它并不意味着要消除一切风险,而主要是把风险控制在所能接受的范围内。”即现代风险管理是在定性和定量分析基础上所建立的一整套管理程序,若其管理的范畴在全球内,就形成宏观金融管理;若其作用范围限定在企业内部,则形成微观风险管理。本文关注商业银行内部对衍生工具业务进行微观风险管理中对会计功能的需求以及其所产生的外部性。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

国际证券委员会和巴塞尔委员会将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五类。市场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利率或金融资产价格等市场因素的波动使衍生金融的持有头寸价值发生不利变动,从而影响投资者财务状况的风险。信用风险是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中合约对手违约或无力履行合约义务而带来的风险。资金流动性风险是金融衍生交易活动中交易者所面临风险的集中反映,当交易者无法按合约要求追加保证金时,将被交易所强制平仓,从而面临巨额亏损;而合约到期无法履行支付义务时,则最终将导致企业的破产清算。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信息系统或内部控制的缺失,如人为错误、系统失败、不正当的程序、管理控制失误等,而导致意外损失的风险。金融衍生工具的多样性、复杂性、奇异性和技术性,使其较之基础金融工具面临更大的操作风险,这客观上要求衍生交易主体必须具备先进的管理模型、完备的控制系统和专业的技术人员。衍生交易的杠杆效应使得任何的决策失误都将导致巨大的风险暴露,但也正是由于这一交易机制,更容易诱发交易员的赌博心态,进而违规操作。法律风险是指衍生交易合约不能依法执行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包括合约约定不明确、合约本身无效、交易对手不具备法律授权、相关条款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等。

(二)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与会计信息系统

1.会计在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会计是人造的提供经济信息系统,它与企业其他系统(如风险管理系统等)协同运作满足企业和社会经济大系统运行的需求,对内的功能是适应企业需求,反映各子系统的活动情况、监督各子系统的运行、参与其他子系统的控制;对外功能则提供充分反映企业状况的可信的财务会计信息。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最终会引起商业银行的资金变动,表现在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发生的增减变化上。新准则的资产负债观(盖地,2007)将其公允价值计价,注重交易事项的实质确认,并在列表披露中规定相关的风险披露,强调了决策有用,会计不容质疑地在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中起到了反映和评价的作用。同时,会计对过去事项记录与积累也为反映未来现金流入与流出的衍生金融工具提供数据,帮助报表使用者对未来进行合理预测,利于风险管理。而且,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也包含着会计风险管理:如对由于计量方法的不同或对经济数据粉饰所造成的风险管理;对由于会计数据变化或会计政策选择所造成的风险。

2.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的会计需求

金融市场变动速度太快,衍生金融工具品种的多样性和不断创新也使风险表现了非线性,它的风险传递也是高速的,传递过程也十分复杂,所以建立在健全的数据程序之上的高品质信息的适用性对于风险管理非常重要。从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报告制度、程序和方法上,都希望会计的反映、预测、监督、控制职能充分发挥作用。因为经济信息中七成以上的数据来自会计,会计信息的适时提供,将使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与对其交易业务所表现的会计信息系统产生紧密的联系。会计系统与风险管理系统的协同运作是满足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需求,针对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特殊业务,探讨协同运作方式——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以提供风险导向的会计信息。

三、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

(一)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内涵

1.流程与流程再造

《牛津英语大词典》将流程定义为:一个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行动,这些行动以确定的方式发生或执行,导致特定结果的出现。一般来说,流程是由一系列单独的任务组成的,使一个输入经流程变成输出的全过程。AllanM·Scher认为,“流程对输入的处理可能是转变、转换或仅仅照顾其通过,以原样输出。”Davenport和Short将流程定义为“为特定客户或市场提供特定产品或服务而实施的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1993年,迈克尔·哈默等合著《再造企业——企业革命的宣言》,代表了得到广泛公认的对再造的定义。他认为,企业再造是对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也是管理理念的变革。银行再造(Reengineeringthebank)在20世纪80年代初起源于美国,是国际银行业在网络金融时代、信息化浪潮中寻求银行管理新模式的具有革命性的实践,其定义为:商业银行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以客户为目标,以业务流程改革为核心,从根本上对银行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重新设计,以期在成本、质量、客户满意度和反应模式上有所突破,使银行集中核心能力,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

2.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流程与业务流程

一般认为,企业流程主要由会计流程、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组成,会计是连接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的桥梁,负责从业务流程中采集数据,经过加工后生成企业管理活动所需的信息,支持企业的管理活动。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这样复杂的交易,更需要将会计流程与其业务流程紧密联系,例如适时了解业务中如何将复杂的结构性金融衍生产品拆分成简单的、基础的、流动性好的产品,并利用相对简单的产品平掉风险,进行会计的及时反映;公允价值广泛用于各类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确认计量中,涉及公允价值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能否从可观察到的市场价格或通过有效的估价技术直接得到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的取得离不开对业务的了解和相应的模型估价。因此,衍生金融工具业务流程对会计流程的信息采取的时间、方式、质量以及加工后的信息至关重要,会促进会计流程的增值内容、会计流程中的增值作业的增加和非增值作业的减少,保证了信息的有用和可靠,有利于对衍生金融工具管理的决策。所以,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的信息需要通过其会计业务流程共同完成。

3.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

本文所指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是银行再造的组成部分,它的内涵则是借用再造理念,强调以会计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和中心,以风险管理需要为目标,对现有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进行根本上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及风险管理理念,从衍生金融工具业务中采集数据,加工成管理决策有用的风险导向的会计信息,在最大限度上实现会计流程的增值内容最大化,满足风险管理的需要。在实践中,会计业务流程再造虽然有创新,但绝不等于完全否定过去,现有流程中的合理部分应予以保留,并根据会计制度的变化、新业务的拓展和客户需求的变化不断加以完善。

(二)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动因

1.商业银行会计业务流程的制约

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会计流程设计多是为了适应既有的组织结构和管理的需要,讲究统一性和标准化,相对缺乏差异性和多样化。具体的会计、业务流程由不同的职能部门设计,会计流程往往远离业务流程,彼此间缺少衔接和协调,会计信息所采集的数据以资金流信息为主,且是在经济活动发生之后进行的,忽略了大量的管理信息,导致信息隔阂和信息重复存储,财务人员在加工信息时仅仅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排序、汇总、过账,而很少考虑会计信息和业务活动的关联性,这样的财务报告并非直接可用,必须经过若干后台加工后才能提交到使用者手中。这样的会计流程很显然已无法跟上瞬息万变的衍生金融工具的业务风险管理需求。

新会计准则中规定,要求衍生金融工具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其风险信息,如银行所具备的风险管理系统和与之相关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其风险计量体系获取以公允价值计价的资产和负债信息,得到风险暴露总额与获准的银行风险管理限额进行比较的情况。而银监会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等的要求,从监管角度出发,指出商业银行在其所提供的监管报告中需揭示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情况和对银行监管资本的影响,但两者要求的口径的不一致使财会人员在加工统一数据上疲于奔命。当然,定性也好,定量也罢,期末风险估值数据也仅仅提供某一时点的风险水平,无法满足其风险管理所需的适时的高质量信息。

3.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业务开展与IT支持

目前,我国开展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商业银行一般都根据西方商业银行衍生金融业务的管理方法建立了前、中、后台的业务运作体系,但具体有所差别:前台一般设在资金部(或国际部、外汇交易中心)负责交易的执行和头寸的管理;一般设在资金部(或国际部、外汇交易中心)的风险管理处或相关处室,负责交易事前、事中和事后的风险评估及交易额度管理;后台设在清算中心,负责交易清算和控制操作风险。大多数银行目前仅授权其境内分支机构开展代客衍生交易业务,并明确规定由总行集中营运,统一核算。

IT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的应用使得银行构建信息系统,进行实时跟踪、反映、处理其各项经济活动成为可能,各种交易和事项在发生时即可实时记录、实时处理、实时报告,满足了包括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在内的各项需求。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模式、理论的研究,也为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提供了理论和发展的支持,成为其再造的动力。

(三)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设想

1.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方法支持和核心策略建议

流程再造的具体方法主要是流程要素分析法,有二要素分析法和四要素分析法。在二要素分析法下,流程可以被广义地理解为做任何事情的方式,包含客体流和主体工作流。流程再设计的出发点就是改变这两个基本要素,使它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具体方法有:改变客体或客体的载体、改变主体、实现主体工作与客体流之间的转换。在四要素分析法下,将流程分为活动、活动之间的联结方式、活动的承担者以及完成的方式等4个基本要素。流程再造可从4个要素上寻求突破。如活动本身的突破,有活动的整合、活动的分离和活动的废除;活动间关系的突破有两种可能:一是活动的某一顺序发生突破性的变化,导致一个高效运作的新流程产生,二是活动间的逻辑关系发生突破性变化,从而获得一个新的流程;活动承担者的突破;活动实现方式的突破主要体现在探索信息技术更为有效的利用。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核心策略是会计与业务流程之间信息的转换,应为增值的作业;利用网络环境、IT技术以及各处理模块,进行适时(just-in-time)在线(on-line)的信息加工、提供与应用;会计确认、核算、加工三阶段的处理在网络支持下,由相应的模型系统处理完成,形成适时的信息数据库。在各处理阶段的信息是可分离的,可选取的,当应用信息时可根据不同需求经授权提取,形成相应的报告:如适时的风险管理信息提取,适时的财务报表披露,风险预警等。

2.衍生金融工具业务流程再造设想

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过程中,衍生金融工具业务流程的风险控制是关键,其增值作业的增加和非增值作业的减少,是会计流程再造的价值增值前提。现代经济高度社会化分工的必然结果是银行完全可以借用外部资源,把许多业务流程环节交由其它企业去协作完成。例如,利用业务外包将银行的局部性的信息技术业务委托给外部厂商或集成商去做,而自己只做核心部分,将流程分解到新兴的参与者,让他们只需专门服务于各自的领域,银行做其核心业务流程,掌握其核心信息。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对衍生交易各种可能的风险进行事前的评估,对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对每一笔交易的风险特性进行测试并提出应对措施。风险管理部门应采取先进可靠的风险评估模型,准确测量衍生交易头寸变化时风险价值的变化情况,估计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下的风险状况。在此基础上,建立衍生交易的止损点和风险预警线,以便有效地管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并利用适时的财务报表充分披露。

例如,某商业银行的外汇金融衍生产品批发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注:该业务为通过收集公司、机构客户外汇理财、风险管理需求,为公司机构客户提供的金融衍生品业务)

通过业务流程中的产品适用性审核深入分析产品风险,并根据产品的市场成熟程度、客户对于产品风险的理解程度和承受能力来考虑产品对客户的适用性;通过信用风险审核采取控制措施;审批人在授权审批的权限额度内审批交易;在交易平盘中审核客户书面材料委托、协议及请示的一致性和齐备性,在与境外交易对手进行背对背平盘条款与客户交易委托的一致性及交易对手额度的使用情况;交易证实审核客户委托与交易前台、境外交易对手提供的交易证实书的齐备性和一致性。从业务流程上控制人为的操作风险。

第7篇

(一)流程银行的概念。“流程银行”的概念是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于2005年10月在“上海银行业首届合规年会”上提出来的。在这次会议上,刘明康主席列数了我国银行业存在的种种弊端,例如银行合规失效的问题仍然严重存在,有章不循、长期不执行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的现象仍大量存在,银行内部相互制衡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这些弊端给银行业造成了严重的资金损失等等。他还认为,这些弊端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是目前的合规化管理仍然建立在“部门银行”的基础上,而不是“流程银行”的基础之上。这一状况导致银行针对客户需求的服务、创新和风险防范等受到人为地限制,而出了问题之后,各部门间又相互推卸责任,难以查处。因此防范银行风险的根本出路在于对目前的部门银行模式进行再造,建构流程银行。在这之后,构建流程银行的理念迅速被国内银行所接受,并付诸于实践中,流程控制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操作过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按照发生的频率和损失大小,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将操作风险分为以下七类:一是内部欺诈,二是外部欺诈,三是雇用合同以及工作状况带来的风险事件,四是客户、产品以及商业行为引起的风险事件,五是有形资产的损失,六是经营中断和系统出错,七是涉及执行、交割以及交易过程管理的风险事件。在金融机构管理实践中,操作风险导致的损失已经明显大于其他风险,如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等。因此,近年来,国际金融界和监管组织开始积极探索和构建操作风险管理方法和技术,目前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形成了一系列的操作风险管理理论。但是,国内银行业对操作风险的认识和管理还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和层次上,以至于近些年银行因操作风险导致的损失事件时有发生,因此,研究操作风险管理对策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急需解决的问题,而本文所要探讨的正是基于流程控制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对策。

二、基于流程控制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对策

(一)按业务流程设置操作风险防范策略。与以往的“部门银行”不同的是,流程银行按业务流程设置部门,即银行各部门按前、中、后台严格分离设置,其中,前台部门负责银行业务营销和市场拓展工作,后台部门则负责处理占用大量人力和时间的单证等业务,总行或省分行等区域管理中心则集中负责对风险控制、不良资产管理控制。通过这种按照流程设置职能部门的措施,就能实现银行管理的集中化,它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业务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操作风险的流程控制。因为业务流程本身与操作风险的管理是相互融合的,不管是内、外部审计部门还是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他们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必须通过对业务流程的管理产生影响来实现。这样就要求在业务流程的设计要考虑风险管理的因素,只有使各业务流程部门对操作风险承担必要责任,才有利于银行风险管理部门进行操作风险的管理,从而使银行能够对操作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

(二)通过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来防范操作

风险。操作风险与银行的组织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在以往的科层制的组织结构中,银行实行总行——分行——支行——营业网点的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往往使上级的操作风险防范策略在基层单位会弱化,甚至完全失效,从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案例中也可以发现,我国银行基层网点的操作风险往往比较大,且难以防范。而流程银行恰恰可以弥补这一缺陷,流程银行的设计的重要特点是针对不同类型客户设计不同的业务流程,然后再根据业务流程来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并安排相关工作人员。相对于以往按照行政等级划分职能部门的组织模式,流程银行更注重从整体上提高各流程部门的效率,剔除不利于银行创造价值的业务操作,实现组织机构的扁平化,避免机构的重叠和人力资源的浪费。这种扁平化的组织机构设置也增强整个业务流程上的监督效率,简化操作风险报告途径,从而利于明确各部门的关系及风险责任,从而有利于减少操作风险发生的机会,达到防范操作风险的目的。

第8篇

关键词:业务流程梳理 关键控制点提炼 业务流程再造 内控设计

自2004年塞班斯法案实施以来,我国大型国有企业纷纷开始重新审视和改进自己的经营模式和组织形式,制定内部控制制度,逐步加强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

近几年来,国内电信企业的采购集中化趋势愈加明显。以采购合同金额来看,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的规模比例已大致接近90%:10%。因此,随着采购形式结构的转变,对原有采购管理流程提出了新的内控设计要求。与此同时,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简称BPR)的概念也出现在现代企业管理者的视野中,本文以电信企业采购管理流程为例,分析业务流程再造下的内部控制设计。

一、基于业务流程再造的内控设计思路

业务流程再造与内部控制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矛盾冲突又有一致相关,业务流程再造是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对现有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彻底性再设计。因此,业务流程再造会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风险分布,从而使针对重大风险采取的内部控制活动也会发生重大改变。以业务流程再造为基础的内控设计思路可以概括为“六步法”:明确业务流程涉及的活动范围;确定该业务流程所要实现的内控目标;明确不能实现内控目标的风险;梳理原有业务流程,并发现不合理之处或风险点;提炼关键控制点;基于业务流程再造的内控设计。

下面以电信企业采购管理流程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一)明确业务流程范围

本流程涉及的业务范围包括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其中,集中采购是指属于多个单位、一定时期范围共同需求的物资、工程、服务,由某一指定单位集中操作实施、集中管理的采购形式。分散采购是指针对零星需求而自行实施采购的采购形式。

(二)确定采购管理内控目标

(1)合理保证采购活动经过适当授权和审批;

(2)合理保证采购计划和方案的适当性,保证工程顺利开展;

(3)合理保证采购及项目招标行为规范,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及合同条款。

(三)明确采购管理的内控风险

(1)采购活动未经适当授权和审批;

(2)未恰当制定采购计划和方案,导致采购不及时进而影响工程进度;

(3)未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及合同条款,导致合同索赔、项目停滞或政府处罚等。

二、原采购管理流程梳理

(一)基于原有采购管理流程的内控设计如图1所示

(1)由需求部门提出采购申请,并提交给主管领导审批,审批后将结果传递给采购部门;

(2)采购部门了解采购内容后拟定采购方式,形成采购建议书,并提交给主管领导审批;

(3)审批通过返回采购部门,判断是否从现有供应商目录中选择,如可选,确定供应商,并制定详细采购方案,提交主管领导审批后,回转到采购部门实施采购;

(4)若判断不可选择现有供应商,则发起招标流程,确定中标单位后,和风险管理部门共同起草合同,提交给主管领导签字审批后,实施采购。

(二)原流程效果

不管是集中采购还是分散采购,均需要经过采购申请审批、采购方案审批、供应商审批和合同审批,因此即使不算招标时间在内,全过程最少需要16天,最长达到22天,响应时间过长,不能匹配生产需要。

(三)原流程问题

(1)审批节点较多,且流转过长。原流程共有四个审批节点,且通过纸质递送签字回转,如遇主管领导因事无法审批,导致流程无法进行下一环节时,严重影响采购效率。

(2)未适应采购形式的转变。采购集中化,就是为了简化采购工作量,提升采购管理工作效率,而原业务流程未考虑采购形式结构的转变,要求所有采购需求都必须经过四次审批,因此流程上存在不必要的环节或者没有针对采购形式设计内控流程。

(3)易发生未经授权审批的采购行为。原业务流程中审批节点受限于内控设置,且缺乏信息化授权支撑,因此为不影响进度,往往会出现未经授权审批即实施采购的行为。

三、关键控制点提炼

(一)定义“关键控制点”

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关键控制点所对应的固有风险程度较高,且执行该控制点可以有效地降低所对应的风险。

(二)识别控制点

从原有流程中,找到所有与重要管理层认定和采购风险相关的控制点,以备进一步筛选。“六步法”第三步明确了采购管理流程中的内控风险(缺乏授权、进度延误、不合规),因此业务流程中与这些风险对应的控制点主要是:

(1)审批控制点(授权及批准):请购单审批、采购方案审批、供应商审批和合同审批;

(2)时效性控制点(时间):提出采购申请、编制采购方案、招投标、签订合同;

(3)合规性控制点(文件):招投标方案、采购合同。

(三)风险评估

主要是从各控制点的风险影响程度和对其实施管控的可行性这两个维度进行评价。控制点风险影响程度越高,且降低风险的可行性越高,则为关键控制点。如图2所示,“6-招投标方案”和“7-采购合同”,公司一般都有明确的规范,其对合规性风险影响相对较小,因此不是关键控制点;“4-招投标”虽然对采购时效性的风险影响程度很高,但由于招投标流程存在刚性特点,因此对其管控的可行性较低,也是一般控制点。

(四)提炼“关键控制点”

关键控制点是指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经过具体分析比较各内部控制活动实现其控制目标有效性的能力,而确定的内部控制活动。它们在内部控制活动中的重中之重地位,能够更有效地确保内控目标的实现。

由于“1-四大审批节点”对授权审批的风险影响程度很大,且通过流程优化可以实现对风险点的归并和采购时效的提升,因此它们是关键控制点;另外,“2-提出采购申请”、“3-编制采购方案”和“5-签订合同”均与四大审批节点密切相关,因此也是关键控制点。

四、基于业务流程再造的内部控制设计

随着采购集中化趋势,原业务流程在内控设计上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因此,应该适应采购形式的转变,针对大规模大批量的集采需求,尽量将采购部门职能前移,通过事先制定详细的采购方案,尽可能减少原业务流程中的审批环节。具体改造如下:

(1)首先区别集中和分散采购在业务流程上的差异。集中采购通常会与入围供应商签订年度框架协议,因此集采可以将采购申请、采购方式和供应商审批流程进行合并;

(2)简化原有流程审批环节。将采购部门职能向前伸展,参与采购需求的提出,事先拟定采购建议书,初步判定选择供应商范围,再向主管领导提出审批。在审批内容不变的情况下,将原流程中的采购申请、采购方案和供应商审批合并成一个关键控制点,审批次数由原来的4次降低到2次,大大减少公文流转环节。

(3)以信息化促效率。实现办公平台电子化采购审批,通过任务催办或短信提醒等方式,做到及时批复,不仅节省时间,同时保证流程执行连续不间断。

(4)灵活授权。通过制定符合内控要求的授权审批制度,可以有效提升审批效率,并通过在信息化系统中留存授权审批的文档以便对合规性进行复查。

流程再造后,基于流程设计的原有内控已不再适用,新的内控设计如图3所示:

流程再造后内控实施效果评价:

(5)成本效益分析:再造后业务流程,采购需求发起到实施采购,缩短到10天内完成,由于信息化支撑、灵活授权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了控制成本。

(6)风险管理分析:再造后业务流程,审批节点和路径减少,降低了可能产生的差错,同时也改变了原流程的风险分布,找到最容易发生风险的节点成为关键。在本例中,对采购建议书和合同的审批成为关键控制点,虽然再造后减少了审批次数,减少了原有风险点,但同时由于审批内容和范围基本不变,可以保证风险的合理管控。

五、结束语

业务流程再造对企业的改造是全面、彻底的,对内部控制环境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原有的控制环境为基础的内部控制系统,实施新业务流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现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竞争和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翟茜.《企业内部控制成本与收益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1,04

[2]丁宁,杨光浩.《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国际比较分析》[J]. 现代管理科学,2010,08

第9篇

由于对原有手工业务流程的重新设计,ERP系统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企业的业务流程。在ERP系统实施以前,许多企业基于计算机的业务系统,基本都是围绕某一业务功能或者是职能部门运行的,比如销售系统、采购系统和财务系统等。这些系统都不是基于跨部门的流程来设计的。ERP系统实现了从采购到付款、订单的获取到发票的开出等业务集成,实现了跨职能部门业务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ERP系统中单一的数据库,使过去跨部门的审批流程得到简化和压缩。压缩所造成的一个结果是,用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许多审计线索在ERP系统的引入后消失了。同时,企业过去基于文件审批的内部控制机制,也无法适应ERP基于流程的管理需要。更重要的是,由于企业的业务运作更加依赖于ERP系统,这种依赖和信息系统本身特点所导致的脆弱性,形成了企业新的业务风险。

实施ERP系统后,企业所遇到的业务风险一般来自四个方面:业务流程、应用架构、数据质量和技术架构。其中,业务流程的转变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最大,对企业内部管理和财务方面的监控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方面的风险特征相比过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例如,在ERP系统中,通过对手工流程的机器处理,比如审批处理自动化等,进一步增强了完成各种业务流程的效率。但是,在新的业务执行环境中,这些审批处理自动化方法将改变企业内部原有的一些风险特征,这时相应的内部控制体系就需要重新评估和设计。

内部控制蕴涵新的风险

ERP实行的是流程化的管理,打破了原来职能部门的条块分割,实现了企业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共享。企业的运行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交给了ERP系统来进行控制。

这样一来,一方面导致企业所处的内部风险环境发生了变化,过去手工状态下的控制风险,由于ERP系统的引入而变得更加复杂;另一方面,ERP系统的实施需要对原有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设计,改变了企业的组织结构。

流程优化的目的就是减少或合并流程中重复的、不增值的环节,原有的基于手工作业流程中有利于控制的重复环节将消失,这样一来内部控制体系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必然对企业内部的整体控制体系的有效性产生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企业对基于ERP系统的关键业务流程的内部控制进行定期的审核,确认是否存在足够的有效控制以降低由于ERP系统的使用而带来的业务风险。

定内部控制目标

针对由ERP系统实施所带来的新的业务控制风险,我们需要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做重新评估和完善。ERP系统实施之后,内部控制评估的目标通常包括下面这些内容:

1.利用风险评估手段重新确定企业中关键的业务流程;

2.对整个流程和控制的设计进行评估,确定这些控制是否很好地满足和支持最终业务目标的实现;

3.对岗位职责分离的评估,确保在整个流程中存在正确的稽核点和平衡点,对敏感业务交易给出足够的访问限制;

4.评估控制方式是否合理,比如基于手工流程的控制和基于系统的自动控制是否搭配合理。

确定评估范围

一般来说,ERP系统将覆盖营销、计划、生产、采购、仓储、财务、人力资源等企业运营管理的各个层面。根据经验,如果对每个流程和控制点都进行评估在资源的利用上是非常不经济的。

ERP系统的控制评估必须基于风险管理的原则,通过风险评估寻找对主要业务运作中影响最大的领域。换句话说,我们可以从企业整个业务风险域中寻找对企业具有最大风险的业务流程,从而进一步确定有哪些ERP模块在支持这些业务流程一般来说,我们通过对业务流程所有者的访谈,来确定我们的评估范围。

在对实施了ERP系统的企业的调研和风险评估中,我们发现,ERP系统中涉及到企业收入业务、支出业务和库存业务的系统控制流程对企业的业务能否顺利运转影响比较大。对于这种影响,是这样定义的:由于业务控制的削弱,导致企业出现经济问题和违规问题的可能性增加。

例如,企业管理层非常关注财务控制的内部和外部流程,因为那些这些流程决定了财务数据的准确性,是反映企业运作是否健康的“脉搏”。因此,我们通常会更关注收入业务,它包括主数据维护、销售订单处理、发运、开票、退货和收款等控制内容。

评估控制方案

在确定评估范围之后,我们需要对这些流程进行描述和分析。对ERP流程中的每个动作,我们都需要追溯到它的结果,描述风险特征并确认相应的控制点。

在ERP环境中,通常有两种控制方式我们需要考虑:一种是基于系统的控制,另一种是基于流程的控制。在ERP系统支撑的业务流程中,上述两种方式通常需要结合使用。

手工控制主要依靠个人职责的履行来完成。比如,通常付款是需要通过填表、签字确认才可支付的。基于ERP系统的控制,是由软件来完成的,通过控制数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来限制和核查动作的合法性。ERP系统的参数设置将决定这个领域的控制级别。

这些控制包括用户访问、字段验证、工作流和许多其他用于确保数据处理一致性的控制。例如,系统会自动拒绝生成一张与前一次序号相同的发票。这样就自动降低了差错发生的可能性和应付帐款处理的混乱。

值得注意的是,在ERP系统实施过程中,某些二次开发工作会削弱在系统中已经设置好的控制,从而产生新的风险因子。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要用手工控制来弥补。

完善控制,杜绝盲区

需要了解的是,即便根据ERP系统的要求,调整和优化了内部控制,减少了由于“流程自动化”带来的内部控制可能的削弱,仍然无法彻底消除系统本身的特点导致的控制盲区。这在复杂的系统接口和多用户访问情形下,问题是比较突出的。

很少有企业用一个系统将企业所有的数据和流程都管理起来。所以,ERP系统和其他系统之间的接口是实现不同系统间数据互联互通的必需。这些位于不同系统之间的接口是一个重要的风险区域。

第10篇

目前,中国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上海银行等众多商业银行都在进行基于数据大集中下的业务流程再造项目,以此实现由传统“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的转变。笔者有幸参与了银行业务流程再造变革管理工作,对流程变革管理所产生的巨大变化深有感触。下面从会计专业管理角度来阐述业务流程再造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希冀能对拟进行或正进行业务流程变革项目的同行有所参考。

一、会计风险有效控制

银行合规风险管理人员要及时参与到银行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过程中,要使依法合规经营原则真正落实到业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乃至每一位员工。那么业务流程再造是通过怎样的变革来有效控制会计风险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业务流程再造实现了会计专业管理从分散方式向集中方式转变

国内商业银行案件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总行对分行的风险管理控制权限过于分散,从而导致分支行有章不循、各自为政。通过上收分支行管理权限,对会计科目、会计报表管理流程和部分高风险业务集中作业等再造后,成功实现了从过去分散管理向现在集中管理方式的转变,有效地防范了会计风险。

一是会计科目管理集中化。会计科目的增设、修改、废止等管理全部上收总行,由总行相关部门进行统一管理,杜绝了作案人员通过会计科目管理漏洞作案的可能。通过分析以前发生的银行案件,我们发现很多是银行内部人员利用科目管理漏洞来达到作案目的。

二是会计报表管理集中化。在会计数据大集中的前提下,通过流程变革将会计报表出表路径由以前“自下而上”方式变为“自上而下”方式。变革后出表的具体路径是:由总行会计部集中提交产生全行及各分行的会计报表,各分行只能通过总行分配的权限查询本行及下级支行的会计报表。而变革前出表具体路径是:分行日结后将报表数据上传总行,总行收到所有分行的数据,通过一定的合并抵消处理来生成全行的会计报表,显然,变革前对分行的会计风险控制是被动的,所有的报表数据要先经过分行加工这个程序,结果是总行对分行进入数据库修改本地利润、隐藏风险等无法做到事前控制;由总行集中管理会计报表,分行人员不可能登陆到总行数据库来修改其会计报表数据。我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核对报表数据发现很多分行的报表折算汇率维护出现各种错误,但由于没有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而暴露不了。这是因为在分散管理模式下,汇率的维护都放在当地各个分行,这样风险发生的概率自然就增加了。

三是将一些高风险的会计操作业务集中处理。在传统的运营模式下,业务的受理和完成都是在网点完成。尽管银行制定了各种业务处理规范,但在分支机构仍有自由操作的空间。分行的风险管理部门通过事后监督、检查辅导的方式对分行的风险进行控制,时效性和全面性都比较差。在业务集中模式下,分支机构只是业务受理机构,业务实际处理统一由作业中心按照标准的统一业务流程进行集中处理。通过在作业中心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授权和监控机制,可有效地控制银行业务的操作风险,实现了风险控制集中化。通过建立作业中心实现业务集中处理从而达到以下效果:银行的风险点控制由分散到集中;减低部分操作风险(如违规办理业务,柜员勾结作案,录入错误);运营风险得以有效控制。

(二)业务流程再造实现了会计风险由人工控制向流程控制的转变

即使在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完成数据大集中的今天,中国银行业还是发生了一系列的金融案件,细查这些案件,不难发现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涉案人员都包括会计人员,可以说没有会计人员的参与配合这些作案不可能成功;作案的手法上反映了我国银行业会计内部管理混乱的现状,很多案件都是在因为流程控制出现漏洞的情形下发生的。业务流程再造的重点就是对现有业务处理流程进行梳理、理顺,通过流程控制来杜绝以信任取代制度,用道德软约束替代流程硬约束的混乱现象,以此达到会计风险控制的目标。主要体现在:

一是理顺优化流程。我们知道,银行基层会计管理主要包括授权管理、印押证管理、印鉴管理、对账管理、账户管理、档案管理、财务处理、会计检查与监督、现金管理、业务系统管理等十大方面,而这恰恰是会计内控管理的主要风险点。在绝大多数银行案件中,犯罪分子都是利用以上一个或多个会计管理薄弱环节而得逞的。通过流程再造对上述会计管理环节进行梳理、简化,重新组合,从而达到控制会计风险的目的。比如我们将对账管理、科目管理等内容都上收到分行管理部门,从而杜绝会计人员通过假造客户对账单或更改与人行存款调节表作案的可能。另一方面通过集中管理,为基层会计人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而使他们更专注于服务客户。

二是严格流程控制。流程变革后对业务处理采用前中后台流水处理的管理模式,这也是目前国际上绝大多数先进银行采用的模式。前台处理业务,比如进行存贷款交易、债券买卖交易的处理;管理风险,比如对交易进行授权、对止损金额进行控制等;当该笔业务符合风险控制后,后台会计人员就可以看到该笔交易,并根据前台人员的交易单据进行复核,通过事前在系统中已经维护好的会计分录参数,该笔交易的账务处理自动完成。而变革前交易处理过程里的职能基本上由前台交易部门行使,交易授权、风险止损等控制也是由交易部门自己决定。后台会计人员只能根据前台交易单据的复印件进行手工复核和账务处理。从中可以看出,对于前台的交易没有一个独立部门进行风险控制和约束,后台会计人员无法判断业务的真实合法性,前台业务人员也无法确保后台会计人员是否进行了准确全面的会计处理,在整个业务流程处理过程中产生了严重的脱节,为风险管理埋下了隐患。

通过集中化管理和严格流程控制,改变了以前分行职能重合率高的“块块管理”的业务运行模式,集中了全行有限的专业力量,降低了会计操作风险概率和全行的成本支出。由总行各个部门来进行集中“条条式管理”,可以节省资源成本,有效防范风险。目前,国际上先进银行在会计管理上具有集权化程度高,机构布局侧重于总行的特点。以美国历史最悠久的纽约银行为例,其各个领域的业务主要集中于总行及总行直属机构,从而实现“管理和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和营销向下延伸”的管理模式。

二、会计管理效率有力提升

业务流程变革在有效降低会计风险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会计操作和管理效率,为银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资源。

一是账务处理参数化。业务流程再造改变了传统手工记账繁琐、量大的落后局面,通过分析不同业务特点,事先在系统中进行会计分录相应的参数化维护。业务人员只需要在系统中录入详细要素,无需人工干预,系统就可以自动进行会计账务处理,包括自动完成后续的贷款利息计算、债券摊销等处理;每日末时能够批量打印记账凭证。这点对广大基层会计记账人员来说意义特别重大。因为流程变革前他们的工作时间绝大部分花在记账和凭证处理上,变革后他们再也不需要考虑如何选择科目准确的记账,也不需要手工一张张的打印记账凭证。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他们从技术含量低、简单重复的日常工作中脱离出来,从而更加专注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另一方面,也堵住了会计人员利用手工记账进行作案的漏洞。2006年10月发生的葫芦岛商行3.7亿元诈骗案中,就是会计人员利用科目管理的漏洞,将“委托理财”科目非法放在“同业存款”科目从而逃避监管数年之久。

二是会计报表编制参数化。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会计管理上形成了重核算、轻分析的思想,除了一些基本会计报表和监管统计类报表之外,涉及到分析的内容都是手工临时加工整理,这与国际银行先进做法是背道而驰的。国际上先进银行(包括企业)一般通过电子化会计核算进行自动处理,而投入大量的资源到会计报表数据分析上。流程再造加大了对这部分内容的变革,变革后各种分析报表都不需要通过专门开发程序来实现,会计人员可以随时通过参数来定义编制需要分析的报表,提交会计报表后可以直接输出分析结果。业务流程变革可以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为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决策服务,使银行的服务管理、营销管理、风险管理等达到国际化水平。

三是作业集中处理。在传统的业务处理模式下,由分支机构从头至尾处理完成客户提交的业务申请。但由于业务难易程度、流程、处理环节的不同导致分支机构营业网点的业务处理流程较为繁琐。业务凭证从前台到后台各个工作岗位的传递等也一般是采用传统的周转方式。在集中处理模式下,分支网点的前台柜员主要负责业务受理工作,然后将业务通过影响平台发送到作业中心进行集中处理。由于操作过程的简化、标准化、统一化,使得业务处理更规范化、程式化,效率更高。业务凭证的传递也实现了电子化的高效、准确传输。通过对业务处理流程进行梳理,集中部分作业,可以实现以下目标:通过简化、标准化,实现工业化银行操作;促进分支机构业务处理向“小前台,大后台”模式的转变。

流程再造的变革折射出国内银行的理念正从传统的“以账户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当然,光有理念的转变是远远不够的,在外资银行全面开放的今天,我们必须积极借鉴西方银行再造的经验,实施从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信息技术、银行文化到员工行为的全方面再造,以不断提高国内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白丽,“从‘集中’中启航”,《电子商务》[J],2005年第5期,P63~65。

2.曹文诚,“数据大集中:中国银行业的信息革命”,《金融理论与实践》[J],2004年第6期,P31~33。

3.周彬,“工商银行二级分行组织扁平化及其实施策略[J]”,《金融论坛》,2003,8(9):37—42。

4.王瑞华,“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中的数据大集中”,《现代商业银行》[J],2005年第9期,P41~42。

第11篇

关键词:流程银行 业务流程 流程再造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157-02

一、流程银行和流程再造的概念

质量认证体系ISO9000将业务流程定义为“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根据这些活动在价值链中的地位,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可以分为直接创造价值的流程和为直接创造价值活动服务的支持流程。“流程银行”是指一种商业银行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流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强调内部主要业务条线的系统营销、管理和核算。银行“流程再造”指商业银行为了适应市场需要,采取积极彻底的措施向流程银行这种管理模式靠拢,对原有的业务流程以及内外部组织结构进行彻底的变革,以期有效改善对主要客户的服务质量,降低成本,加强风险控制。

二、商业银行流程再造的三个层次

商业银行流程再造通常应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

1.商业银行总行内部机构的流程再造(横向流程再造)。根据与客户关系的不同,商业银行总行的内部机构可以分为市场模块和内部服务两大模块。内部服务模块主要是对市场模块提供服务和战略参谋,服务型部门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技术、行政后勤、安全保卫、运行管理、核算清算等,战略参谋模块的部门包括风险控制、内审、合规、战略发展部门等。市场模块则根据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或未来发展的重心,通过实施战略业务单元或矩阵管理模式,将主要业务部门分为零售银行业务、批发银行业务和机构银行业务三大模块,每一模块内部实施统一的利润核算和报告。

2.总行与分支机构之间关系的流程再造(纵向流程再造)。根据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之间关系的不同,商业银行外部组织关系可以分为总分行制、集团制、连锁制和单元制等,其中最普遍的是设有众多分支机构,由总行对分支机构实施统一管理的总分行制。但是,各行的总行与分支机构间的层次以及各个层次管理权限不尽相同。目前国内外商业银行都存在压缩中间环节的趋势,尽量缩短分支机构的层次,其目的是使整个银行更加接近市场。

3.总行与分支机构对接部分的流程再造(横向和纵向对接部分的再造)。商业银行的内部服务模块,即上述的人力资源部、信息技术部、风险控制、内审、合规、战略发展部等,职能基本集中在总行,为业务模块提供服务。但是对于实施总分行制的商业银行而言,业务模块必须与分支机构的业务模块进行对接,所谓对接的实质是汇报路线的设定。一般而言,流程再造推崇业务垂直化管理,即分支机构的业务模块中的部门直接对上一级的业务模块负责和报告。流程再造的目的之一在于尽可能降低成本。依靠银行内部的垂直报告和监控机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分支机构过度地方化,在局部利益上受到限制和约束。因此,垂直的监控和报告也是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流程再造”中的“流程”

流程再造的始点应是先定流程,后定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相关研究表明,在流程再造中,流程决定组织机构的设定,而非相反。商业银行因流程需要而设定职能、配置人员,而不是因人设事。换句话说,在流程再造中,流程设计最重要。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一般是先调整机构,然后由各职能部门自行设计,因而流程的划定只是为了适应既有组织框架的需要,存在部门之间重叠严重,责任不清,互相推诿责任等弊端。按照国际上著名商业银行流程再造的做法,流程再造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按照既有业务开展的自然顺序,绘制作业流程图;(2)根据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重新定位业务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及排序;(3)根据轻重缓急,找出业务流程再造的切入点;(4)设计可供选择的新流程方案;(5)从成本、效益、技术条件和风险程度等方面对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6)制定与业务流程改进方案相配套的组织结构框架;(7)根据组织结构再造的合理要求合理配置资源、人力。

四、温州银行引入“流程银行”的必要性

要把温州银行建成一流的精品银行,就有必要加大改革步伐和力度,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和模式进行管理,切实提升核心竞争力。温州银行引入流程银行,进行流程再造的目的:一是管理架构和业务流程要以客户为中心,以进一步贴近市场为目标;二是实行业务条线垂直运作和管理为主,前后台相互制约的管理架构体系;三是对业务实行集中化和集约化的营运管理体系;四是精简业务流程,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标准化和智能化。

五、温州银行进行业务流程再造的重点

温州银行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信贷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在2005年完成开发并上线,其业务流程基本定型。目前业务流程再造的重点是推行业务集中化管理,实行前中后台分离。目前,国内各商业银行也开始借鉴国际银行业的先进经验,加强对资金清算、单证、放款、资金配置、授信等进行集中化、专业化的运作管理。依照讲究实效、先易后难、分步推进原则,温州银行目前宜选择以建立或完善全行放款中心、贷后管理中心、业务处理中心、授权中心、财务核算中心、非现场风险监控中心为切入点,改革传统模式下的各项业务和管理流程。

1.柜面业务流程再造的重点。温州银行现行的柜面业务流程、操作风险控制和前后台组织结构三大基础体系,还无法完全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满足优质服务的需要。诸多问题的症结都在于缺乏经过优化的柜面业务流程等一整套现代商业银行基础支持体系。因此启动柜面业务流程再造工程,重点应按照市场效率原则,建立高效快捷的业务流程。其举措主要是:(1)实行全行“一本账”。通过实施账务核算体制改革,将基本核算单位由支行网点上收到总行。使支行从现有的核算单位逐步变更为单纯的营业机构,其核算功能逐步由总行业务处理中心所替代,使支行成为一个专门为客户提供服务的窗口,整个经营模式向“大总行、大部门、小支行”方向发展,这样以便支行更专注于服务客户的职能,从而提高银行对客户的服务营销水平。(2)建立后台业务处理中心。针对柜面业务核算业务量大,专业性强的特点,要按照集约高效的原则,通过建立后台业务处理中心提高柜面业务处理的集约化水平。应将各种非柜面业务以及需要通过柜面但无需即时办理的业务(如资金汇划、同城交换)、和操作风险较高的业务纳入后台业务处理中心进行办理。这样,既可以提高业务处理的集约化水平和工作效率,也可以改变目前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点多面广、难以监控的现象。在核算主体上移,全行业务核算处理实现“一本账”后,可将总行清算中心改造为后台业务处理中心,并可为支行减少部分柜员。(3)建立授权中心。充分利用先进映像技术系统再造前台柜面业务流程,通过在总行后台建立授权中心,减少前台授权环节,减轻前台工作量,加强操作风险的程序控制和环节制约。如把大额资金汇划、大额现金支付、重要业务信息和参数变更修改等高风险业务授权从前台收回,改变高风险点分布过广的弊病。(4)进一步完善营业部经理委派制。营业部经理作为总行委派人员,应加强其业务管理的独立性,其人事、工资和福利待遇应归属总行管理,并应对轮岗期限作出明确规定,以改变目前营业部经理在同一家支行连续任职工作时间过长及易出现道德风险的弊病。

2.信贷业务流程再造的重点。目前,温州银行已实行了审贷分离、集体审贷、分级授权等信贷管理制度。但是,信贷管理改革,也造成了业务流程复杂化,重复审查审批环节过多,流转周期长,贷前调查、贷后管理控制不力和五级分类偏离度过高等问题。因此,科学整合管理制度,设计优化授信业务流程,是信贷业务流程再造的重点。其举措主要是:(1)建立和完善放款中心。取消支行贷款出账权,在总行建立放款中心,负责对每一笔贷款合规、合法性进行审核把关后出账,这是风险关口前移的一个主要内容。但为了强调效率优先原则,目前应分二步走:第一步把超支行权限贷款纳入总行放款中心办理。第二步在没有导入先进映像技术系统,实行业务全流程操作电子化前,暂缓把支行权限内贷款纳入放款中心运作。待时机成熟,并已解决好信息资料传递,解决好效率的问题后即可把支行贷款出账权统一收归总行。(2)建立独立信贷审批官制度。当前,在集中控制客户授信的同时,没有将授信额度内的贷款审批权充分下放给支行和客户经理,导致授信和贷款重复审批的现象较多存在。这种重复和纵向的层层审批,以及总、支行内部的审贷分离、集体审贷穿插在一起,导致信贷审批环节复杂,审批效率不高。实际上,尽职调查、风险评估和授信、贷款定价和批准构成完整的信贷审批流程,因此,分级授权和集中授信不应以流程的重复为代价。为此,有必要重新审核授信业务和贷款审批流程,导入独立信贷审批官制度,取消按行政级别,层层审批把关流程。(3)建立风险官委派制。授信业务垂直重点管理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向支行派出风险官。风险官对授信风险控制直接对总行风控部负责,这样从授信业务操作管理上切断了支行为追求信贷业务规模扩张而不惜进行违规操作的平台。并在支行内部建立起贷款营销和风险管理相分离,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平行作业的体制。按照现行体制,支行客户经理既承担营销任务,又承担贷款调查、贷后管理任务,职责不清,操作设计上存在缺陷。对如何落实双人办理授信业务制度认识上有偏差。因此,有必要在信贷风险控制与管理中,将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分设,同时对其管理职责进行重新划分、界定。客户经理主要职责是存贷款等产品的营销,发现和追踪贷款项目,对贷款项目作出初步判断;风险经理的职责是对拟贷款客户进行专业化的深入调查和客户评价,客户经理予以协助。风险经理调查后,形成客户评价报告、推荐报告及有关资料,如果贷款经审批通过,风险经理负责贷款手续的办理、贷后日常管理,直至贷款收回,对贷款风险控制全过程负责。

3.稽核流程的改革重点。建立非现场预警监控中心是稽核流程的改革重点,它将彻底改变目前有现场稽核、无非现场稽核的“一条腿走路”现状。稽核部门将由单纯依靠现场稽核手段向非现场稽核和现场稽核并重的审计模式转变,非现场预警监控系统后台搜索和展示的风险因素,确保现场检查的针对性、目的性、目标性,从而科学、有效地配置监控资源,降低监控成本,提高监控效率,也便于会计、信贷、财务等职能部室利用该系统进行资源共享,提高现场检查效率,更好地防范操作风险。其根本意义在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对业务运行和经营状况实现了全方位、深层次的监控,克服现场检查频率低、事后监督覆盖面窄的缺陷,对分支机构、职能部室,对所有业务数据进行风险监控,建立一个覆盖面广、反应迅速的风险监控预警体系。

4.建立合规部门,突出依法合规经营理念。流程银行是基于规则运行的银行。在流程再造过程中,流程的划分和边界的界定,流程之间的协调,都必须有详细的作业规程和要求,也非常程式化,管理人员自由发挥受到约束。因此,在流程银行中,合规部门地位异常重要,针对温州银行实际,为了突出合规部门作用,应在业务条线之外,单独设立合规部门。由于实行业务垂直化管理,每一个线条都要制定详细而且统一的规则,链条上的业务人员和机构只能执行统一的政策和规定。

参考文献:

1.徐桂茏.商业银行“流程银行建设”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

2.崔燕.试议国内流程银行的构建原则[J].国际金融研究,2010(2)

3.张同健,李迅,孔胜.国有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再造影响因素分析及启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6)

4.刘婉婷.关于我国流程银行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证券期货,2011(7)

5.徐景.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研究[J].现代商业,2011(2)

第12篇

由于对原有手工业务流程的重新设计,ERP系统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企业的业务流程。在ERP系统实施以前,许多企业基于计算机的业务系统,基本都是围绕某一业务功能或者是职能部门运行的,比如销售系统、采购系统和财务系统等。这些系统都不是基于跨部门的流程来设计的。ERP系统实现了从采购到付款、订单的获取到发票的开出等业务集成,实现了跨职能部门业务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ERP系统中单一的数据库,使过去跨部门的审批流程得到简化和压缩。压缩所造成的一个结果是,用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许多审计线索在ERP系统的引入后消失了。同时,企业过去基于文件审批的内部控制机制,也无法适应ERP基于流程的管理需要。更重要的是,由于企业的业务运作更加依赖于ERP系统,这种依赖和信息系统本身特点所导致的脆弱性,形成了企业新的业务风险。

实施ERP系统后,企业所遇到的业务风险一般来自四个方面:业务流程、应用架构、数据质量和技术架构。其中,业务流程的转变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最大,对企业内部管理和财务方面的监控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方面的风险特征相比过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例如,在ERP系统中,通过对手工流程的机器处理,比如审批处理自动化等,进一步增强了完成各种业务流程的效率。但是,在新的业务执行环境中,这些审批处理自动化方法将改变企业内部原有的一些风险特征,这时相应的内部控制体系就需要重新评估和设计。

内部控制蕴涵新的风险

ERP实行的是流程化的管理,打破了原来职能部门的条块分割,实现了企业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共享。企业的运行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交给了ERP系统来进行控制。

这样一来,一方面导致企业所处的内部风险环境发生了变化,过去手工状态下的控制风险,由于ERP系统的引入而变得更加复杂;另一方面,ERP系统的实施需要对原有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设计,改变了企业的组织结构。

流程优化的目的就是减少或合并流程中重复的、不增值的环节,原有的基于手工作业流程中有利于控制的重复环节将消失,这样一来内部控制体系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必然对企业内部的整体控制体系的有效性产生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企业对基于ERP系统的关键业务流程的内部控制进行定期的审核,确认是否存在足够的有效控制以降低由于ERP系统的使用而带来的业务风险。

定内部控制目标

针对由ERP系统实施所带来的新的业务控制风险,我们需要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做重新评估和完善。ERP系统实施之后,内部控制评估的目标通常包括下面这些内容:

1.利用风险评估手段重新确定企业中关键的业务流程;

2.对整个流程和控制的设计进行评估,确定这些控制是否很好地满足和支持最终业务目标的实现;

3.对岗位职责分离的评估,确保在整个流程中存在正确的稽核点和平衡点,对敏感业务交易给出足够的访问限制;

4.评估控制方式是否合理,比如基于手工流程的控制和基于系统的自动控制是否搭配合理。

确定评估范围

一般来说,ERP系统将覆盖营销、计划、生产、采购、仓储、财务、人力资源等企业运营管理的各个层面。根据经验,如果对每个流程和控制点都进行评估在资源的利用上是非常不经济的。

ERP系统的控制评估必须基于风险管理的原则,通过风险评估寻找对主要业务运作中影响最大的领域。换句话说,我们可以从企业整个业务风险域中寻找对企业具有最大风险的业务流程,从而进一步确定有哪些ERP模块在支持这些业务流程。

一般来说,我们通过对业务流程所有者的访谈,来确定我们的评估范围。

在对实施了ERP系统的企业的调研和风险评估中,我们发现,ERP系统中涉及到企业收入业务、支出业务和库存业务的系统控制流程对企业的业务能否顺利运转影响比较大。对于这种影响,是这样定义的:由于业务控制的削弱,导致企业出现经济问题和违规问题的可能性增加。

例如,企业管理层非常关注财务控制的内部和外部流程,因为那些这些流程决定了财务数据的准确性,是反映企业运作是否健康的“脉搏”。因此,我们通常会更关注收入业务,它包括主数据维护、销售订单处理、发运、开票、退货和收款等控制内容。

评估控制方案

在确定评估范围之后,我们需要对这些流程进行描述和分析。对ERP流程中的每个动作,我们都需要追溯到它的结果,描述风险特征并确认相应的控制点。

在ERP环境中,通常有两种控制方式我们需要考虑:一种是基于系统的控制,另一种是基于流程的控制。在ERP系统支撑的业务流程中,上述两种方式通常需要结合使用。

手工控制主要依靠个人职责的履行来完成。比如,通常付款是需要通过填表、签字确认才可支付的。基于ERP系统的控制,是由软件来完成的,通过控制数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来限制和核查动作的合法性。ERP系统的参数设置将决定这个领域的控制级别。

这些控制包括用户访问、字段验证、工作流和许多其他用于确保数据处理一致性的控制。例如,系统会自动拒绝生成一张与前一次序号相同的发票。这样就自动降低了差错发生的可能性和应付帐款处理的混乱。

值得注意的是,在ERP系统实施过程中,某些二次开发工作会削弱在系统中已经设置好的控制,从而产生新的风险因子。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要用手工控制来弥补。

完善控制,杜绝盲区

需要了解的是,即便根据ERP系统的要求,调整和优化了内部控制,减少了由于“流程自动化”带来的内部控制可能的削弱,仍然无法彻底消除系统本身的特点导致的控制盲区。这在复杂的系统接口和多用户访问情形下,问题是比较突出的。

第13篇

    1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界定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特殊机构,其历年来主要的角色就是承担支付结算中介服务,并主要依赖于会计部门实施与完成。毫无疑问,无论是办理对外支付结算,抑或是内部资金调拨,会计结算岗位就显而易见地成为了涉及商业银行资金安全的重要风险管理岗位。商业银行近年来发生在会计部门的许多舞弊案件均不能排除与结算岗位的关系。例如,账户开立与使用、疏忽对票据和支付结算凭证的严格审核、违背操作规程办理结算业务、业务印章及重要空白凭证管理的随意性等,都给营私舞弊行为留下隐患。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通常包括商业银行内部会计部门在处理的各类会计业务过程中,因为受到来自银行内、外部多重因素的制约,导致会计信息出现重大质量瑕疵,并进一步引发商业银行的资金、财产和信誉等遭受损失或不利影响的可能性或不确定性。

    因此,加强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既能提高商业银行会计信息质量,还能帮助商业银行规范会计工作,增强从业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一般情况下,银行会计自始至终渗透到银行业务办理的每一个关键环节,这些环节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着一定的会计风险。通常地,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可以分为内部控制制度不严密、出纳业务存在的风险、会计工作人员素质不高、支付结算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等。

    2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与管理现状

    2.1银行的会计风险点

    商业银行在办理会计业务时,一般的流程是:首先由客户在柜台提出书面申请,然后由审批部门进行资金额度与用途、风险控制前提要件、支付方式等主要条款进行审核,审查通过后,经授权即可在柜面进行资金划转,会计部门再根据传递来的有关凭证进行会计业务处理,最后将业务书面申请的回单返回给客户(见图1)。上述业务流程看起来似乎较为完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细节问题的判断也会产生一些风险问题,或者对未来的经济业务带来隐患。伴生的主要风险包括账户管理风险、身份鉴别资料管理风险、支付凭证管理风险等。

    2.1.1账户开立风险

    商业银行结算的前提条件是结算双方在银行开立账户,付款方拥有足够的可动用资金额度。要在商业银行开立结算账户,法人申请人必须提供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法人代表身份证等证明材料,商业银行再根据其填制的开户申请表为其开户;个人申请人也需要根据身份证和申请表开户。然而,一旦申请人利用虚假身份证或利用虚假验资报告骗取的虚假营业执照,再到商业银行开立账户,然后进行相关信用业务等操作,那么商业银行的潜在风险便随之发生。

    2.1.2授权工具管理风险

    身份鉴别资料主要是指有关证件、印章等授权工具的管理风险。结算岗位使用的空白凭证、印章、权限卡以及密押器和压数机是办理结算业务的必需器具。这些器具的管理如果存在漏洞,就会存在印章随意留置、借用等,为犯罪分子监守自盗、盗取商业银行资金提供机会。

    2.1.3支付凭证管理风险

    支付凭证核查的风险主要是验印技术更新不及时,以及未能执行收妥抵用原则以及付款前疏于核对存款余额带来透支风险。此外,目前临柜人员凭肉眼识别电脑伪造的票证也越来越困难,从而也形成一定的风险。同时,支付凭证如果审核出现疏忽,可能会引发结算诉讼,甚至引发严重的经济案件。

    2.2银行会计风险产生的影响因素

    2.2.1会计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

    在市场化日益深入的进程中,尚未健全的经济系统开始暴露出一些不足:恶性市场竞争、有效制约机制欠缺等。此外,地方政府的本位主义,各城市商业银行剧增,放松风险控制的违规经营,甚至从事非法活动的动机强烈,都会导致银行会计的系统性风险日趋增大。在宏观管理层面,市场规则的公平性体现不到位,缺乏详尽的制度支持。在微观管理上,银行内部控制制度仍有不健全的地方,金融监管也未从细节上加以防控,难以在将风险处置在萌芽状态。

    2.2.2银行会计风险产生的内部原因

    银行会计风险大部分源于银行内部稽核不力,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银行会计内部控制零散于各项管理制度之中,未形成一套整合的防范风险程序,不易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二是相互制约机制不健全,一些银行分支机构尚未成立有效的内控部门,未真正有力约束主要负责人和决策管理层的权力,导致内控制度执行乏力。

    3再造业务流程控制商业银行风险

    一般情况下,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只是“补丁式”的修补方式,要彻底整合业务资源和风险管理,使之协同工作,同时又能自成体系,便于实际工作中加强自主防控,环环相扣,还需要从源头上进行业务流程的改进和优化,因此进行必要的业务流程再造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3.1通过流程再造完善风险管理的思路

    3.1.1围绕客户延长会计业务信息链

    抓住“以客户为中心”作为设计理念,改变当前围绕产品和银行为中心的业务管理模式,通过整合银行金融产品和业务流程,力求为客户提供全面而富有个性特征的金融服务。在设计会计业务流程时,充分将信息链延伸到银行的组织边界之外,实现银行业务系统与客户会计系统全面对接与协调运行,不仅可为客户提供更加及时和准确的金融信息,也能帮助银行挖掘企业的融资和理财需求,真正实现合作双赢。当然,还应保持银行业务流程与客户系统的对接界面保持一定的柔性,以便为将来进一步开发新的业务品种和流程预留必要的空间。此时,商业银行的会计业务处理模式就实现了从清算型平台向营销支持型平台的成功转型。

    3.1.2效率与风险控制并重

    商业银行会计核算伴随的资金流转安全性和信息传递效率是客户最为关注的问题,因此,新型会计业务流程的重构应该着眼于竭力改善业务流程带来的边际效率,保证会计业务集中处理模式朝着更完善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方向改进。重构风险控制体系也是流程重构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在设计电子化业务流程过程中,要重点通过提高风险识别、评估、处理手段,权衡风险控制成本与效益,建立“风险———收益”导向的风险预警机制和实时监控系统,在风险监控资源配置方面,重点向高风险业务的事中控制环节倾斜,对低风险业务采用事后控制为主,做到风险控制层次清晰、重点突出。

    3.1.3统一规划的集成系统

    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的日益丰富与金融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就需要商业银行不断开发上线新的业务处理系统,这就需要进一步整合和拓展现有业务系统。解决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联系,保证个人、部门之间顺利实现信息共享。为此,在设计新型业务处理系统时就应做好整体规划,以系统集成的理念贯穿始终,保证各业务系统的数据信息规范化、标准化,通过重新进行统一规划和全面部署,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系统模型来实现系统集成。

    3.1.4分阶段多层次优化流程

    根据商业银行业务流程系统化整合的要求,可以按照由内到外分阶段、分层次进行优化:一是减少不必要的手工签章,而以电子印迹取代;二是将内部会计凭证集中在系统后端打印,以电子凭证存档为主,实现内部流程的无纸化处理;三是在会计业务流程的前端和后端以电子化业务发起模式处理和反馈业务办理结果,并针对大客户的会计核算系统提供个性化的数据对接服务,逐步实现双方的无缝链接。

第14篇

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是指直接或间接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一系列相关逻辑活动的有序集合,不同的业务流程设计是商业银行绩效和组织结构的基础。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可以分为为直接创造价值的客户服务流程和为直接创造价值活动服务的后台支持流程。对国有商业银行而言,客户服务流程依据目前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分为信贷业务流程、零售业务流程、表外业务流程、咨询业务流程、业务流程等;后台支持流程可根据各项管理活动分为综合管理流程、计划财务流程、风险管理流程、产品开发流程、后勤服务流程等。

随着商业银行规模机构日趋庞大,部门分工越来越细,部门考核目标分散,使得局部与总体经营目标出现偏离,在没有统一的意志和共同目标追求的管理背景下,为强化内部控制、防范风险而设立的各个控制环节,在现实中却因受部门分工的影响,往往使部门的意志成为左右事物成败的砝码,造成了相对完整的工作分散得支离破碎,相应组织结构也越来越繁多复杂,使经营和协调管理成本不断上升,有时运营支出费用占银行收入的50左右,但是运营效益却低下,对市场变化反应迟滞。根据流程诊断的一般方法,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业务流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业务管理环节过多,流程周期太长。以信贷业务流程为例,一笔贷款从客户提出申请到支用贷款需要经历的大大小小的环节不下二十个,主要的流程环节是:客户申请受理审查贷前调查项目评估风险审查贷款审批合同审查用款条件审查客户用款,这里的受理审查、贷前调查、项目评估、风险审查、贷款审批、用款条件审查等环节基本上都是对客户资信的审查,贷前调查要写调查报告,项目评估要写评估报告,风险审查要写审查报告,贷款审批要准备审批报告,不仅重复劳动,效率低下,而且不易明确责任。不仅如此,一笔额度较大的贷款不仅要经过同级机构的多个环节,由多个部门的经办人员和主管审查,而且还要层层上报,层层审核。据统计,国有商业银行一笔信贷业务的平均处理时间(从客户提出申请到用款)长达数月,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因此,尽管有些审查是必要的,但为此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付出如此高昂的管理成本和效率代价却是不可行的。

2、业务流程的设计不是为客户提供最方便的服务,缺乏差别化和多样化的服务流程。国有商业银行现有的业务流程是为适应既有的组织结构和满足管理的需要设置的,“流程为组织而定”,笼统地按活动的相同性或相似性,将从事相同或相似活动的人合在一起,形成职能型群体,每一个职能性群体所从事的工作,对于一个完整的流程来说,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在这样的组织中,从客户的需要来看,完整的业务流程常常被割离开来。国有商业银行尽管进行了很多改革,但往往热衷于权力和资源的再分配,部门设计和部门职责划分没有打破传统的思定式,而且一般是在机构调整之后再去设计连接各部门的业务流程,或只是对业务流程进行一些修补性的工作,这样形成的业务流程不可能是方便客户的流程。另外,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僵化单一,没有根据不同客户、不同业务的风险高低设计不同的业务流程,而是根据业务金额的大小划分管理权限,往往造成越是优质客户、越是大客户的审批环节越多,业务流程越复杂。

3、各业务流程彼此不协调,甚至存在冲突。国有商业银行服务流程往往由各业务管理部门自行制定,彼此间缺少衔接和协调,存在重复和冲突。譬如,国有商业银行虽然设有专门的信息部门,但没有建立统一的信息流程,各业务经营和管理部门为了自身需要,都有自己的信息渠道和信息处理流程,前台业务部门有业务信息系统,后台风险部门有管理信息系统,会计部门有会计信息系统,各流程之间的信息资料不能共享,重复录入,更重要的是各口径的数据不一致,带来管理上的混乱。而且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相当部分的信息依赖手工填报和汇总,给基层行的正常经营带来了极大的工作压力。实际上,银行的各项流程都存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所以银行应该特别重视流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匹配。也就是说,不仅要对单项流程进行合理的整合,更应加强流程网络的总体规划,使流程之间彼此协调,减少磨擦和阻力,降低系统内耗。

4、一些不必要的后台支持流程占据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国有商业银行机构庞大,部门林立,人员众多,是功能齐全的“小社会”,在一些管理层后勤服务等非业务人员在数量上甚至超过了业务人员。一些非核心业务,如员工培训、科技开发,国有商业银行也往往自我承担,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不说,质量也难以保证,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二)经营发展现状及差距

1、增长方式的差距

我国商业银行在对待风险与发展问题上存在树立正确的观念难、坚持正确的观念更难的现象,存在很多非理性的竞争行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看不到银行这个行业风险的滞后性、隐蔽性、长期性的特征。一些经营者不太容易正视风险,不愿意放弃隐含过高风险的市场机会,有的经营者也不习惯用长期稳定的利润标准衡量业绩,相反却热衷于对个别年度利润的评价,不考虑对风险的拨备和对利润的冲减,使表面上的高收益与实际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之前有很大差距。结果是长期以来在我国银行发展史上形成业务规模快速扩张与风险大量累计、资产质量下降不断交替出现的怪圈。近年来,这类非理性的行为仍在不断地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比较典型的是,规模扩张似乎成为某些银行业绩的唯一衡量尺度,而长期稳定的利润却不太被评价,作为以风险为基本经营特征的银行,这些做法和评价客观上对我国金融业的风险文化和正确的经营理念形成负面的引导。

2、资产负债现状的差距

伴随着商业银行经营规模的迅速膨胀,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结构不匹配问题也运而生。银行资产和负债不相匹配,存短贷长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旦市场利率发生反常翻转,对利率敏感性强的资产和负债将带来严重的利率风险,导致银行遭受损失,严重时会危及银行的生存。20世纪70年代美国储备协会危机就是由于利率的变化引起的。

从近几年金融机构总体情况看,流动性总量仍然过剩,但短期流动性指标欠佳,流动性比例和流动性缺口率偏离监管要求较大。存款来源定期化势头减弱,但流动性管理风险增大。

数据支持。流动比率:某行流动性比率指标11.37%,较年初增加1.74个百分点,短期流动性状况较年初有所好转,但该指标距银监会风险监管(不小于25%)相差较大。流动性缺口率:

流动性缺口率=(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资产-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负债)/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资产。某行流动性缺口率-582.73%,距银监会风险监管(不小于-10%)相差较大。

3、外部经营环境的差距

我国的宏观经济的特殊环境加剧了信用风险向商业银行集中。首先,信用风险受制于我国金融市场融资结构过于单一。在我国,直接融资的发展速度一直较慢,与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始终不相称。我国企业债余额占GDP的比重仅为2左右,美国为36、日本25。而在间接融资中的银行贷款却一直在大规模高速扩张。相关数据显示,2000年,在我国国内金融市场融资格局中,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所占的比重为72.8,2003年前半年攀升至97.8。目前维持在95以上,远高于发达国家金融市场融资格局中间接融资只占40以下的比例,这种融资结构使得企业融资严重依赖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而原本可以通过直接融资领域化解和分散的信用风险却过大向商业银行集中。其次,宏观信用管理体系的薄弱导致了我国系统性信用风险环境,从而加剧了信用风险在商业银行的不断积聚。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果,但是宏观信用体系没有得到同步发展。

在宏观信用环境得不到改善、全社会的信用风险向商业银行过度积累及风险管理难度加大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商业银行自身对风险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来控制全社会90以上的信用风险,对银行而言应该是勉为其难。而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环是依赖于存贷款利差收入,不断扩大贷款规模也是银行降低不良贷款率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的提高和不良贷款率的下降,客观上都要求商业银行还是要继续扩大贷款规模。

(三)价值流程与业务流程的分离

以利润收入与成本资产负债业务为系统列的价值流和以市场金融产品资产负债业务为系列的业务流往上自成体系,虽然二者的交汇点为资产负债业务,但在现实的经营活动中,两者的轨迹往往难以重合。

第15篇

1、增长方式的差距

我国商业银行在对待风险与发展问题上存在树立正确的观念难、坚持正确的观念更难的现象,存在很多非理性的竞争行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看不到银行这个行业风险的滞后性、隐蔽性、长期性的特征。一些经营者不太容易正视风险,不愿意放弃隐含过高风险的市场机会,有的经营者也不习惯用长期稳定的利润标准衡量业绩,相反却热衷于对个别年度利润的评价,不考虑对风险的拨备和对利润的冲减,使表面上的高收益与实际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之前有很大差距。结果是长期以来在我国银行发展史上形成业务规模快速扩张与风险大量累计、资产质量下降不断交替出现的怪圈。近年来,这类非理性的行为仍在不断地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比较典型的是,规模扩张似乎成为某些银行业绩的唯一衡量尺度,而长期稳定的利润却不太被评价,作为以风险为基本经营特征的银行,这些做法和评价客观上对我国金融业的风险文化和正确的经营理念形成负面的引导。

2、资产负债现状的差距

伴随着商业银行经营规模的迅速膨胀,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结构不匹配问题也运而生。银行资产和负债不相匹配,存短贷长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旦市场利率发生反常翻转,对利率敏感性强的资产和负债将带来严重的利率风险,导致银行遭受损失,严重时会危及银行的生存。20世纪70年代美国储备协会危机就是由于利率的变化引起的。

从近几年金融机构总体情况看,流动性总量仍然过剩,但短期流动性指标欠佳,流动性比例和流动性缺口率偏离监管要求较大。存款来源定期化势头减弱,但流动性管理风险增大。

数据支持。流动比率:某行流动性比率指标11.37%,较年初增加1.74个百分点,短期流动性状况较年初有所好转,但该指标距银监会风险监管(不小于25%)相差较大。流动性缺口率:

流动性缺口率=(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资产-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负债)/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资产。某行流动性缺口率-582.73%,距银监会风险监管(不小于-10%)相差较大。

3、外部经营环境的差距

我国的宏观经济的特殊环境加剧了信用风险向商业银行集中。首先,信用风险受制于我国金融市场融资结构过于单一。在我国,直接融资的发展速度一直较慢,与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始终不相称。我国企业债余额占GDP的比重仅为2左右,美国为36、日本25。而在间接融资中的银行贷款却一直在大规模高速扩张。相关数据显示,2000年,在我国国内金融市场融资格局中,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所占的比重为72.8,2003年前半年攀升至97.8。目前维持在95以上,远高于发达国家金融市场融资格局中间接融资只占40以下的比例,这种融资结构使得企业融资严重依赖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而原本可以通过直接融资领域化解和分散的信用风险却过大向商业银行集中。其次,宏观信用管理体系的薄弱导致了我国系统性信用风险环境,从而加剧了信用风险在商业银行的不断积聚。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果,但是宏观信用体系没有得到同步发展。

在宏观信用环境得不到改善、全社会的信用风险向商业银行过度积累及风险管理难度加大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商业银行自身对风险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来控制全社会90以上的信用风险,对银行而言应该是勉为其难。而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环是依赖于存贷款利差收入,不断扩大贷款规模也是银行降低不良贷款率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的提高和不良贷款率的下降,客观上都要求商业银行还是要继续扩大贷款规模。

(二)业务流程自身问题剖析

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是指直接或间接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一系列相关逻辑活动的有序集合,不同的业务流程设计是商业银行绩效和组织结构的基础。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可以分为为直接创造价值的客户服务流程和为直接创造价值活动服务的后台支持流程。对国有商业银行而言,客户服务流程依据目前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分为信贷业务流程、零售业务流程、表外业务流程、咨询业务流程、业务流程等;后台支持流程可根据各项管理活动分为综合管理流程、计划财务流程、风险管理流程、产品开发流程、后勤服务流程等。

随着商业银行规模机构日趋庞大,部门分工越来越细,部门考核目标分散,使得局部与总体经营目标出现偏离,在没有统一的意志和共同目标追求的管理背景下,为强化内部控制、防范风险而设立的各个控制环节,在现实中却因受部门分工的影响,往往使部门的意志成为左右事物成败的砝码,造成了相对完整的工作分散得支离破碎,相应组织结构也越来越繁多复杂,使经营和协调管理成本不断上升,有时运营支出费用占银行收入的50左右,但是运营效益却低下,对市场变化反应迟滞。根据流程诊断的一般方法,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业务流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业务管理环节过多,流程周期太长。以信贷业务流程为例,一笔贷款从客户提出申请到支用贷款需要经历的大大小小的环节不下二十个,主要的流程环节是:客户申请受理审查贷前调查项目评估风险审查贷款审批合同审查用款条件审查客户用款,这里的受理审查、贷前调查、项目评估、风险审查、贷款审批、用款条件审查等环节基本上都是对客户资信的审查,贷前调查要写调查报告,项目评估要写评估报告,风险审查要写审查报告,贷款审批要准备审批报告,不仅重复劳动,效率低下,而且不易明确责任。不仅如此,一笔额度较大的贷款不仅要经过同级机构的多个环节,由多个部门的经办人员和主管审查,而且还要层层上报,层层审核。据统计,国有商业银行一笔信贷业务的平均处理时间(从客户提出申请到用款)长达数月,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因此,尽管有些审查是必要的,但为此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付出如此高昂的管理成本和效率代价却是不可行的。

2、业务流程的设计不是为客户提供最方便的服务,缺乏差别化和多样化的服务流程。国有商业银行现有的业务流程是为适应既有的组织结构和满足管理的需要设置的,“流程为组织而定”,笼统地按活动的相同性或相似性,将从事相同或相似活动的人合在一起,形成职能型群体,每一个职能性群体所从事的工作,对于一个完整的流程来说,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在这样的组织中,从客户的需要来看,完整的业务流程常常被割离开来。国有商业银行尽管进行了很多改革,但往往热衷于权力和资源的再分配,部门设计和部门职责划分没有打破传统的思定式,而且一般是在机构调整之后再去设计连接各部门的业务流程,或只是对业务流程进行一些修补性的工作,这样形成的业务流程不可能是方便客户的流程。另外,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僵化单一,没有根据不同客户、不同业务的风险高低设计不同的业务流程,而是根据业务金额的大小划分管理权限,往往造成越是优质客户、越是大客户的审批环节越多,业务流程越复杂。

3、各业务流程彼此不协调,甚至存在冲突。国有商业银行服务流程往往由各业务管理部门自行制定,彼此间缺少衔接和协调,存在重复和冲突。譬如,国有商业银行虽然设有专门的信息部门,但没有建立统一的信息流程,各业务经营和管理部门为了自身需要,都有自己的信息渠道和信息处理流程,前台业务部门有业务信息系统,后台风险部门有管理信息系统,会计部门有会计信息系统,各流程之间的信息资料不能共享,重复录入,更重要的是各口径的数据不一致,带来管理上的混乱。而且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相当部分的信息依赖手工填报和汇总,给基层行的正常经营带来了极大的工作压力。实际上,银行的各项流程都存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所以银行应该特别重视流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匹配。也就是说,不仅要对单项流程进行合理的整合,更应加强流程网络的总体规划,使流程之间彼此协调,减少磨擦和阻力,降低系统内耗。

4、一些不必要的后台支持流程占据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国有商业银行机构庞大,部门林立,人员众多,是功能齐全的“小社会”,在一些管理层后勤服务等非业务人员在数量上甚至超过了业务人员。一些非核心业务,如员工培训、科技开发,国有商业银行也往往自我承担,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不说,质量也难以保证,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三)价值流程与业务流程的分离

以利润收入与成本资产负债业务为系统列的价值流和以市场金融产品资产负债业务为系列的业务流往上自成体系,虽然二者的交汇点为资产负债业务,但在现实的经营活动中,两者的轨迹往往难以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