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范文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第1篇

【关键词】 多向互动与动态生成 对话教学 反思性实践 学生优势智能

【中图分类号】 G6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1-062-01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根据具体情境,运用一定的教学理论去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谋略,它既包含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教学理论,又包含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带有规律性的教学方法。

一、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多向互动与动态生成”的教学策略

由于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分强调学习方式的变革,因而在课堂实施过程中,自主、合作与探究成为炙手可热的关键词。事实上,自主、合作、探究并不是各自孤立的学习方式。“新基础教育”的研究发现,分析课堂教学过程的基本单位不是“教”,也不是“学”,而是教与学如何“互动生成”。这里的互动,不只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一对一”或“一对多”,也包括学生个体和群体,小组之间的各种教学活动。这是人人参与的网络式互动,作为网络中节点的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重组者、传递者和生成者。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都处于多元变动之中。教学中的“生成”,一是指因开放式的互动产生了新的教学资源,我们称其为“资源生成”;二是指对新生教学资源的及时分析与重组,形成新的、不同于教学设计原定的内容或程序,产生新的过程,称为“过程生成”。

正是这种“多向互动”与“双重生成”,改变了课堂教学作为预设教案的执行过程,使“新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质量呈现出“开放”和“弹性”,师生思维活跃,随时可能面临新的情况和意外挑战。正是学生与教师一起成为课堂生活得创生者,使课堂本身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二、课堂教学艺术的“模仿——独立——创造——个性化”的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艺术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不断提高的过程。模仿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练就的起点;独立阶段是课堂教学艺术形成的关键阶段;创造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创造的重要时期;个性化阶段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日趋成熟的标志。

在模仿阶段,教师若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和独立教学能力,在讲课中的教学行为过分依赖于教学方案,他们身上的从众,平庸举止随时可见,其教学水平可能会始终停留在消极模仿的阶段。

在独立阶段,教师的教学艺术发展到关键阶段。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和自觉意识与能力的增强,他们能够独立地设计教学和处理教学重点,恰当处理教学难点,追求教学活动的节奏感,有意识地揣摩语言艺术,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与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创造阶段,教师身上表现出强烈的追求创造性劳动的意向和行为,在教学方法,教学环节设计,教学节奏调控中追求新颖性和独特性。与之同时,教师还能深入研究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努力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在个性化阶段,教师开始刻意追求教学活动方案的最优化,有意突破自己的定见与教学惯例,在教学活动中注入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三、理解、解释和体验的对话教学策略

新教学观视角下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和课程文本之间的理解与对话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课程文本时当然的“资源”,对话将“教学三点”三个“顶点”要素以及重要的两条“边”——“学生—文本”和“教师—学生”连接起来,发生相互作用。这以教学策略强调师生的相互理解和共同体验,师生之间的合理交往以及师生的共同发展。

对话教学的要素主要有:(1)目标。在教学目标上特别关注对话过程中即时性的体认,即感悟的目标。(2)场景。对话教学中的场景应体现民主、平等、自由、开放、沟通、合作等特性,营造这一场景可从改革课堂常规,建立课堂礼仪切入。(3)问题。对话教学中问题的确定可采取“师生协商”的策略,即先行预习,小组讨论、组际交流、合理统整、展示问题。(4)评价。对话教学的评价应是以生成师生双方的反思能力为终极目标,而“协同自评”恰恰是以缄默认识模式为基础,凸显参与者自我审视、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一种评价模式,

四、反思性实践的教学策略

源于西方的反思想教学理论,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性实践”及其构成因素——行动与反思。反思性教学理论确认学习是一种社会,因而主张教与学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对话关系,是师生之间合作的,整体的,注重个性的过程。反思性教学理论的实施需要具备如下条件:(1)教学过程中当事人双方主体意识的确立;(2)对平等对话的主体的理解和宽容;(3)教学主体具有自觉反思的意识和较强的反思能力;(4)对现代教育中工具理性的无限扩张所产生的对教育本质的危害和对人性的侵蚀有清醒的认识。

[ 参 考 文 献 ]

[1] 陶·哈斯巴根等.《对创建“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思考》.

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第一期。

[2] 谌启标.《论理解与对话的教学观》.载《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

第4期.

[3] 陈顺洁,华卜泉:《对话教学的概念与要素》,载《现代中小学教

育》,2003年第2期。

[4] 范明林.《试论反思性教学及其基础和条件》.载《上海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第2篇

课堂教学是教学环节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是教师与学生进行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实现知识传授的一个平台。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向学生传递系统知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能加深学生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2]为了能够更有效地培养出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以“3G通信技术”课程为背景在课堂上引进研究性教学策略。

1.整合知识内容,保证教学内容完整性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有一个深入浅出的学习过程,因此各学科的知识内容的学习都要遵循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学习。由于本课程覆盖的知识面广,内容多而杂,原理复杂且实践性强,要在有限的课堂上讲授大量的知识点,并保证学生能够完整地掌握课程的系统知识,就需要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为了能够合理地整合课程的知识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在授课之前要根据课程的教学大纲,掌握课程的系统体系、基础知识内容、基本知识点、重点和难点等内容,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课程的教学内容,从而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同时在教材选择上,要参考多本相关技术教材,结合本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情况和技能的要求情况,遵循“宽基础、浅理论、重应用、和需求”的原则进行教材的选取。[3]在基础知识上,以可理解为度,选择能覆盖相关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教材;在理论知识上,不苛求理论公式的推导和证明,注重关键技术,删除脱离生产实际的内容;在技术需求上,以实际应用为主,选择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内容,从基础教学、应用技术、实践应用三个方面整合教学内容。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授课内容要遵循“少、精、宽、新”的原则,去除陈旧的内容,添加前沿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简化并精讲知识点,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根据课堂内容合理安排学生预习、复习和拓展的内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2.加强课堂教学过程性、应用性和体验性研究性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在保证学生掌握系统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能力,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传授知识理解的过程性、系统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技术的体验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采用大量的视频、音效、动画、PPT等方式直观展现相关公式的理论推导过程、相关知识点的原理及实现过程,还可以展示相关技术的应用范围、发展状态及技术前景等,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同时可以采用软件、硬件实物等辅助工具和设备演示系统工作流程、仿真系统工作状态、分析系统仿真结果等,使学生能够对于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与运用有一个较全面地认识,直观清晰地了解系统工作原理,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有效结合。此外,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使用软件或硬件等辅助设备体验设计过程,在学生使用和操作这些工具的过程中,掌握软硬件等设备的使用方法、系统设计原理及方法等内容,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认识与理解,加快学生对于知识体系的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完善课堂教学手段的融合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单一讲解内容会显得枯燥乏味,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调动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需要在课堂上将多种教学手段进行融合。教师可以运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形象生动地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和技能技巧,从而改善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要将三种以上的教学手段相融合,主要的教学手段有多媒体演示、黑板板书、视频播放、软件仿真、硬件实现等。课堂上要合理分配各种教学手段占用的时间,通过多媒体和视频的演示与播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黑板板书的讲解,加深学生对于重点内容的重视和把握;通过软件和硬件的仿真与实现,加深学生对于系统设计的直观认识与理解。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不断融合,从多方位、多角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课堂教学的感染性,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解放出来,由被动接受转换到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中来。

4.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创建教学情景传统的教学以讲授法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多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常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能够有效控制教学的进度,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大量的知识,但讲课形式单调乏味,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为了增强教学的感染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融合,创建良好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和实践应用的理解与把握。在课堂的讲解过程中可以适当地穿插讨论发、演示法、练习法、任务驱动法和自主学习法等方法构建有效的教学情景。通过讨论法针对某个中心问题进行讨论,学生在以小组为单位的辩论过程中巩固、发现和解决其中的疑难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调合作能力等。通过演示法,以实物、软件等手段向学生展示系统的发展、原理、设计实现等内容,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看完教师的演示后,可以通过练习法,加强、巩固学生对于实际操作与应用的理解、运用和掌握,提高学生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任务驱动法,设置有代表性的项目任务,并以小组为单位布置任务,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完成资料的查阅和收集、知识体系的整理、项目任务的设计、项目任务的实现、项目设计的描述与总结等,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引入,在拓宽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的同时,学生将会发现新的问题,并且会有新的想法。为了更好地拓展教学内容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解决遇到的新问题,通过预留思考题等方法,让学生课后通过网络资源、书籍查找、相互探讨、论坛访问等多种自主学习的方式寻找答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增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时测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学生对于所传授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如何有效判断学生课堂的学习情况成为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对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引入教学效果的时测性检测,以此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合理调节课堂节奏。为了有效改变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人从头讲到尾的“一言堂”现象,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点、重点和难点的掌握程度,保障学生学习的关联性与系统性,提高整体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遵循“提问—总结—布置作业”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效果的实时检测与调整。在开始上课的前5~10分钟内可以对上次课的知识点进行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对学生掌握不好的问题进行讲解,使学生在对已学知识点进行复习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于疑难问题的理解。在讲课过程中,对讲授的新内容、新知识点、新难点等进行提问,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针对不懂与模糊的问题及时进行补充讲解,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在下课前5~10分钟内可以对授课内容进行总结和布置作业,根据课堂上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总结知识要点,有侧重地加强不理解内容的总结和简要说明,并针对学生在提问过程中对于部分知识点出现的不理解、不确定等模糊问题布置课后作业,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穿插软件或硬件演示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教师演示、师生活动、学生操作等过程,查看学生在技能应用和实践操作上的掌握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讨论、分析、讲解和解决不懂的难点问题和遇到的疑难问题,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实践技能应用和相关软硬件设备使用方法的掌握,全方位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二、研究性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分析

课堂教学过程中研究性教学策略的引入,有效地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单一化问题,有效地将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结合,在高效传输大量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践操作与应用技能的能力,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满足社会对于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

1.转变了教学思想,有效地实现了师生间的互动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单调,主要是学生听教师讲,缺少互动;教材内容单一,照本宣讲,内容枯燥乏味;互动少,不能及时地将学生的学习掌握程度进行反馈,教师课堂节奏掌握不均衡;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与手脚,所有的这些弊端严重影响着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研究性教学策略的引入有效地改变了师生间的关系,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成备受关注的主体,一切课堂的教学模式和运行都遵循“通过学生、为了学生、围绕学生、激发学生、服务学生”的宗旨,通过师生间的有效互动,让学生自主学习,通力合作,共同探索,共同交流设计经验,纠正错误认识,提升认知高度,拓展知识体系。

2.落实了教学目标,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堂上所有行为的设计和实施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授课内容,因此一切应以学生为中心,即以人人学会作为课堂的教学目标。课堂上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课堂表现,通过问题的回答情况、学生的学习状态等及时调整课堂的内容和节奏,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动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用创新能力,使学生心随身动,神随心动,愿意学习、想要学习、学会学习,从而大大降低学生在课堂上的精神流失率,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3.转变了学习方式,有效地改善了学生的学习行为课堂上通过布置任务以及项目驱动法的引入,转变了学生长期以来的预习、听课、复习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加入了小组团队合作模式,使学生不仅可以做到单一的个人独自学习与思考,而且能和团队里的其他同学共同协作,在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质疑、互相帮助、互相探索的过程中提出问题、纠正问题、解决问题、升华问题、拓展问题,使学生的学习行为由被动变为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保证了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和学习质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提高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效度,加深了学生知识的探究深度,有效地促进了课堂的高效性。

4.加强了课堂管理,有效地实现了课堂的高效教学课堂教学中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引入,使得课堂教学的时间更加紧张。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在授课前通过策划制订好课堂教学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各种方法和方式的引入增加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在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讲解关键技术和关键问题,直击疑难问题,并进行精讲和点拨,逐步开发学生的潜质和潜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本着时刻以学生为主体,以服务学生为宗旨的态度,适时调整讲授的内容和进度,把握好课堂的节奏和频率,在有限的时间里既把知识讲到又使学生掌握,从而加强了课堂管理,实现了课堂的高效教学。

三、总结

第3篇

关键词 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高校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1.1 重视学生教学目标的培养

作为高校教学工作主体的学生,在目前的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由于摆脱了应试教育常年的压迫,他们对于最终学习的目的都比较迷茫。不知道为什么而学,该怎样学。以前那种在老师逼迫和高考压力下的学习模式已经不复存在,这就给学生中懒惰思想的蔓延创造了机会。加上高校中绝大多数实行的都是住宿制,学生在外求学,远离了父母的管教,学校中也不是每个班都像以前的初高中一样有专门的班主任进行辅导,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上更加放松。以致于像逃课,抄作业的事情时有发生。为了彻底扭转这一局面,树立起学生学习的目标是必然要求。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告知学生高等教育中学习的重要性,要让其明白学习不是为了别人而学习,而是为了自己以后踏入社会后能够有一个好的发展。尽管我们摆脱了高考和应试教育的压力,但是我们始终面临着就业压力的困难。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就会造成社会竞争力的缺失。这无形中就失去了与别人平等竞争的机会。因此,学好专业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1.2 教学方式的更新

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高校的课堂上老师通常不对某一个知识点做一个详细的讲解,那些涉及重点和难点的地方要么是由于时间紧迫,要么是因为牵涉到科研机密的原因,总是一带而过。这种做法在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探求知识领域方面的能力是很有促进作用的,但是在对于知识日趋复杂化的今天,这种做法就显得很不合时宜。学生在听到一堆广义上的概念之后,仍然不能够在脑海中对于所学知识产生初步的理解和认识,在学习程度的定位上也有所偏移。可见对于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进行细讲尤为重要。教学方式需要更新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教学和实际之间的差异。如今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理论教学和现场实践之间的距离非常大,学生在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根本不能够满足今后现实生活的需要。这就解释了学生为什么对于学习的兴趣低下,为什么课堂学习效率低下等一系列现象。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零距离接轨,使得学生课上所学到的知识能够立马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运用。

1.3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

除了老师课堂上的教育方式需要更新之外,我们也要督促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做改进。高校的学习不同于之前的初高中的应试教学模式,学生不再在教学中扮演被动接受的角色。相反学生应该主动地去吸取知识的精华,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再到“学着要”的一个重大的转变。显然这是书本上有限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学习的需要。怎样查询需要的课外知识,扩展学习的视野成为了学习的关键所在。学习理论知识之余,我们还要求学生掌握一门与人交流的技巧。对于高等知识问题的解决不再只是受限于标准答案。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场合下有不同的解答方案。在理由充分的前提下,怎样说服别人赞成自己的意见,或者容纳和尊重其他人的想法成为了交流的重心所在。这对于高校的学习来说非常有帮助。最后,怎样将所习得的知识固化下来也是决定学习成败的关键一环。时不时地记录下学习的心得和体会,对于最近习得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汇总。理清其中的条条框框都会实现课堂学习效率的质的飞跃。

1.4 课堂教学艺术的提高

高校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还需要有一定的课堂教学艺术的支持。具体说来,高校课堂教学需要以下几种教学艺术行为的支撑。

1.4.1 备课的艺术

虽然目前高校的教学多采用电子课件进行教学,但是老师在备课时仍然不能够掉以轻心。在备课时,要对书本知识的重难点和关键之处进行一个整体的把握,哪些方面可以简单地一笔带过,哪些方面要作详细的描述等,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教材中不合理的章节和不足之处要努力做到增添删减。

1.4.2 启发性教学

高校的课堂上,我们不能够沿袭以往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工作。相反,通过鼓励和激励,激发起学生越来越多的思维则成了高校教学的职责所在。作为老师,在使得学生获取真理的道路上,一定要学会与学生分享矛盾点,而不是直接拿出现成的真理。在某些教学内容上做到点到即止,不可做过于深层次的探究,将深入挖掘的机会留给学生,确切地说,启发式教学并不是一种方法,而是高校教学的一种精神。通过这个,课堂的教学才能够变得有声有色。

1.4.3 探索性教学

在现有的理论知识普及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对于学生未知知识的探索。学习论表明,知识的关键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应该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学习,要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和活动,主动地建构知识。比如采取任务型的教学方式就是实现探究性教学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在任务型教学中,学习以任务的形式布置下去,老师只是在学生需要的时候作临时的指导,大量的工作还是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在完成任务中,学生必然会经历诸如资料查阅、观点交流、分析汇总等过程,必定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所讲的知识真正融入到学生的心里,这种探究性的方式才可以真正地发挥作用。

总之,针对现在的教学现状,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实实在在地将以上措施付诸实践。唯有如此,高校的教学课堂才能够实现最少的投入,从而获取最大的回报。

参考文献

[1] 张久利.改进体育教学策略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20):114-116.

[2] 陈蓉琳.高校教师有效性教学的策略探究[J].福建电脑,2012(28):40-41.

第4篇

新课程标准构建化学课堂教学策略,要充分激发学生思维,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创造快乐气氛,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让学生学会学习。对此谈以下几点粗浅的看法:

1. 及时审视自己的教学,调控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就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从不审视自己的教学是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也不关注学生的不参与是否与己有关。当学生出现与课堂教学不一致的行为时,只是怨学生,甚至是批评学生,而不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适应了学生的心理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感到学习是满足求知欲的一种快乐,而不是枯燥无味的艰苦劳动,学习过程中不应伴随任何一种外部的精神压力。处于轻松、快乐状态下的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最有利于激发一个人的超强记忆力。这时人接受信息的能力最佳,思维力最强,学习效果也因而最好。因此,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新奇、愉悦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多一些“兴奋剂”,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必要的。在讲石灰石时,我做了以下尝试,上课时首先问学生“你知道于谦的《石灰吟》吗?”同学们兴趣高涨,一起背诵“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此时话锋一转,这首诗蕴涵着哪些化学反应?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教师再因势利导,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完成学习任务,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学生获取一种结果,远远比不上他获取这个结果的过程重要。怎么样让我们的孩子在化学上有所发现,有所体验,这就在于他研究知识的过程是否有思考,是否经过自己本身积极的探究才发现了这个结果。如果是这样,他对化学的体验是快乐而自信的,这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目标。

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去学化学,这是我们教师必须要做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从课堂中去体验化学的魅力和活力。如在讲金属镁、铁、锌、铝和酸发生反应制取氢气的实验中,为什么选取金属锌是最合适的?同学们动脑思考,得不出结果,再动手实验,在实验中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的化学知识,不仅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自主探究,都有所发现、创造,都有成功探索的体验和感受,增强了他们学好化学的信心,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

3. 在质疑中放手让学生学化学

放手让学生学化学,有很多种办法,如给学生创造好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参与机会等,这都是放手让学生学好化学的重要一环。我觉得,让学生在课堂中互相质疑,包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质疑,对学生化学思维的发展也是有利的,而其中蕴涵的教育价值是多向的,它可以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被激活的状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先“设疑”,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且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确定思维方式,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对于问题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教师不是简单地直接给出,而是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去提出。如在讲金属和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实验,有的同学就提出,为什么一定要用稀硫酸,用浓硫酸可以使反应更快,为什么不行?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就更贴近学生自身的思维实际,更能引发其去探究。

4.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深化自主探究的层面

在学生学习研究化学问题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个很好的形式。一道题放在小组中,大家经过讨论进行有选择性的商议,这时,思维活跃的孩子可以阐述自己的意见,而对于不爱发言的孩子,在小范围内也留给了他表现的空间,给自己的同桌讲讲,在大家的充分参与下,对研究的结果进行初步的统一,然后把研究的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这时,学生对知识的思考过程进行再现,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

如在总结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学生讨论探究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选用的反应发生装置,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有关,反应物的状态是固态和液态,反应不需要加热,选用和氢气、二氧化碳相似的装置;反应物的状态是固态,反应需要加热,选用和氧气相似的装置。收集气体的装置,与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有关。难溶于水的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这样经过讨论,使学生在更深层次上认识了所学内容,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调控能力、评价信息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都有积极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控教学策略以引导学生更好、更深入地进行探究,同时还要对学生的认知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和调节,特别是对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方法要作适当的评价。

5. 应该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来备课

这堂课有几项活动,怎样安排,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在活动中怎样进行评估和调控等等,这些都应该是教师着重考虑的问题。

教学程序的设计不应该受固定模式的限制,要具有开放性,要根据不同内容、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设计。教学设计的重点是设计出有梯度、有较高思考价值、富有启发性、有深度和较大思维空间的新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不同梯度的问题,重在让学生都有成就感,激发全体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要改变用“对不对”、“是不是”的简单问题提问的旧习惯,避免学生齐答的场面。精心探索提问的内容、方式,要锤炼设问语言和激励评价语言的艺术性。要热情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提出不同的答案。特别是要高度评价有创意的学习,对于答错的学生要引导慢慢思考,自主发现错误的原因和纠正的方法。教学程序安排以利于全体学生主动学习为目的。如分小组讨论,反馈意见后针对性挑选学生辨析,同桌互相交流等。教师的每一个安排都要落到实处,更要关注不爱说话及后排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力争营造团结互助,轻松愉快,全员参与的课堂气氛。

6. 不仅需要事先备课,还要学会事后备课即进行教学反思

第5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英语教学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逐渐显现,初中英语教学的成果斐然。然而,危机与机遇是并存的,虽然说我们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师应当努力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对高效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一、初中英语课堂效率不佳的原因

1.课堂教学理念比较落后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探索出了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一些老旧的教学理念已经不再适用,这也是新课改的目的所在,就是更新教师的教学思路,然而,很多初中教师并不能够理解新课改的内涵,仍然坚持着比较传统的教学理念,例如以自我为中心,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仍旧“填鸭式教学”等等,这些理念是片面的,课堂开展的每一项环节都围绕着教师,因而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每个人生来都是与众不同的,学生也不例外,班级上的学生英语水平是不统一的,有的学生英语成绩好,因而很容易听懂教师所讲的知识,也就能够更快地融入课堂,然而,有的学生英语基础不牢,也就觉得英语学习过于吃力,学习的积极性也容易受到打击,最终影响学习效率。

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法

1.构建轻松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

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课堂氛围的好坏对学习效率的高低有深度影响,教师必须把握好课堂气氛,并努力活跃课堂气氛。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性学科,其开展有赖于学生和教师的双重参与,教师讲解完知识点后,学生需要进行课堂练习和对话,并可以积极用英语进行发言,从而提升课堂的参与度。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敞开心扉,让他们更加大胆地交流,教师必须要摸清学生的心理状态,多与学生探讨学习和生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从而开展与学生的真挚对话;其次,教师也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弱化自身在课堂的主导地位,从而把学生放置于课堂的核心地位,大力开展生本教学,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毫无作用了,相反地,教师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引路作用,当学生陷入困境时,教师需要画龙点睛,帮助学生突破困难。

2.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建立起了对某一件事物的兴趣,才能够调动起一切力量投入到这件事物的完成之中,最终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具体到英语学习之中也是如此。英语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之中运用英语,在生活中发现英语。具体到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可以根据日常的生活经验,并结合英语教材中的热点话题来设置相关的教学情境,从而帮助学生熟练运用英语。例如,在讨论How much are these pants?这个话题时,就可以根据生活情境来开展英语对话的模拟,教师可以安排几个学生分别扮演顾客、销售人员和老板等等,从而让学生运用How much ...?和Can I help you?等句式,与此同时,学生能够在练习英语的同时进行放松,活跃思维,更加高效地进行学习。

3.合理选择课堂教学内容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只有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才能够让英语课堂更加高效。为此,教师应当多加阅读教材,并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课程内容的总结,然后把这些重点内容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献给学生。与此同时,教师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都是不同的,因材施教是相当必要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教师应当给予足够的尊重,并努力帮助那些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最终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4.多种教学方法共同运用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采用单向式教学方法来开展课堂教学,这对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制约,首先,这种填鸭式的学习会让学生感到课堂的枯燥;其次,长时间处于压抑的气氛之中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于从内心中抵触英语学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当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英语课堂,例如,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和探究学习法等等,可以进行课堂分组活动,小组成员之间进行明确分工,然后由组长进行总结发言,也可以让各个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互换观点和学习方法。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家庭作业,这也是教学的一种延伸,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让他们熟练运用所学知识。

总而言之,教师应当多加进行教学探索,并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从而完善初中英语课堂的高效教学策略,同时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最终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和英语素养。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初中 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理念逐渐在初中校园中拓展开来,所以教师要抛弃传统陈旧、死板的教学模式,要坚持素质教育原则,设计有效的教学模式,有效发挥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有效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为学生未来良好发展奠定坚实、有利的基础。在初中校园中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思想品德教学的课程目标也在不断改变,为了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教师必须要调整教学策略,这样才能保障思想品德教学有效进行。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现状

在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一直是被动的状态,主要由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进行教学,从整体看教学模式相对比较枯燥、单一,欠缺有效的教学方式,而且教师在教学中也只是运用灌输式和填鸭式进行授课,甚至有些教学内容由于欠缺良好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不仅模糊,学生也很难理解,这给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带来非常大的挑战[1]。而且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效果,也影响了思想品德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所以教师要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策略进行有效的研究,根据思想品德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有效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这对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整体效果也有着非常有利的作用。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设计有效的情景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不是强迫学生进行学习,而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教学不仅仅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而是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素质,有效推动学生未来良好发展。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最为关键的部分,教师要设计有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提高对思想品德知识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教学内容,有效引导学生进入到学习状态中,也可以有效的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情境教学模式来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知识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授《学会拒绝》这一课中,教师就可以利用新闻事件、生活热点和成语典故等为学生创设情境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在网络中和新闻中找一下接近本课教学内容的实际案例,通过加工调整创设出情境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根据案例来分析为什么要拒绝?要如何拒绝?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能提高学生分析和探究能力,并且学生通过不同的案例也能更好的理解本课教学内容,从而掌握本课的重点知识,这对提高思想品德整体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二)结合实践教学,将教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更好理解教学内容

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知识时一定要主动的进行学习,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而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关注的并不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态度,多数是用成年人的心理来看待学生的思想,只是将自己的思想和理解强加于学生,却忽视了学生是否能接受,所以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有效将教学内容与实际进行结合,让思想品德教学内容变得生活化,让学生更好的接受和理解思想品德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知识的能力,这对学生未来良好发展也起到了非常有利的作用。

例如,教师在讲授《自己的事自己干》中,教师可以设计分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对生活中自己该做的事进行有效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立的心态,从而让学生了解本课含义,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不仅让学生理解和认识本课的重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这也为初中校园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果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三、结语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坚持以素质教学理念为中心,有效对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策略进行研究,首先要抛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有效结合新课标要求设计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设计有趣的情景教学模式,也可以结合实践教学进行思想品德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知识的学习兴趣,也能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这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新型的教学模式为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也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字铭.新课改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策略[J].求知导刊,2016,(09).

第7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况及提出背景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指教师组织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课下网络资料收集,课上进行学生互联网学习成果展示;学习小组间交流学习资料,互相取长补短;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给予辅评价和方法性指导。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借助互联网的信息化资源优势和互动性体验优势,将教师由以往的课堂主宰者变为课堂教学参与者,学生也由以往的课堂教学的被动接受者变为课堂探索者、自主学习者。虽然之前也有关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探究,但是自从互联网技术真正融入学生课堂学习与课下生活以来,“互联网+”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才做到了有效融合。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主动思考知识,发现自己的困惑与学习知识的乐趣,这也与互联网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自身的特点息息相关。首先,相比传统意义上的纸质学习资源,互联网上的学习资源形式更加丰富,如音视频学习资源,甚至游戏式学习资源等。近年来互联网上日益多样化的游戏式学习软件,颠覆了传统意义上呆板枯燥的学习资料模式,符合青少年兴趣特点和认知特点。另外,互联网学习资源的更新速度较以往学习资源更快。调查显示,互联网信息更新速度要远超过纸质媒体信息的更新速度,这就决定互联网学习资源具有更加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优势。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当今社会知识量巨大,更新速度快,学生如果仅靠学校所学知识已经难以满足社会需求,所以相比掌握知识,课堂教学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如运用互联网课下收集知识资料的能力,依托现代传媒设备展示自我的能力等。这也符合新课改提出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1.教师的课前设计要引导学生参与

在“互联网+”背景下,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离不开教师精化、科学化的课前教学设计。第一,互联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在拥有丰富资源量的同时也具有许多固有的弊端。如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适合青少年学习。第二,学生受制于自身知识局限,在课前准备过程中能否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学习也是一个问题。所以,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必要的信息收集技术指导。

课堂上的互动是互联网+教学模式以及翻转课堂的精髓所在。为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必要的交流环境,充分尊重学生在交流互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由学生按照自己喜欢且贴合教学的方式进行网络学习成果交流,避免教师的过分干涉,真正将课堂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

2.加强“互联网+”模式下师生间交流互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高效良性互动的过程。首先,“互联网+”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资源的获取条件已经充分具备,所以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更应注意突出重点,注重学习方法传授和指导。其次,“互联网+”教学模式也为师生间的课下交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社交平台在课下固定时间段进行学习交流。为了师生间良性互动的展开,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心理状况,拉近师生间的感情距离,这样,学生才会愿意与教师展开互动交流。

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突出与教师辅助作用的发挥

首先,课堂民主,师生平等。师生平等是师生对话的前提保障,只有在师生关系上实现翻转,才能在具体教学中实现翻转。其次,“互联网+”的精髓在于鼓励创新,课堂教学的创新不仅在于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更在于以头脑引领创新。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鼓励学生积极创新,从而使教育教学符合未来社会的人才需求。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背景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最终趋势,为此,教师要重视“互联网+”教学模式,深刻领悟“互联网+”的精神内涵,即创新、互动、平等、有效,在此基础上借助现代互联网教学技术手段促进教学创新,适应未来社会人才的培养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16(2).

第8篇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这也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可以通过组织饶有趣味的游戏,寓教学于游戏中来增强兴趣。我们在贯彻愉快教学中,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之中,让学生运用自然知识进行饶有趣味的游戏,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如在教《杠杆》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游戏——“看谁力气大”。老师故意挑选了班上身材较高大的男同学与身材较瘦小的女同学作为对手。女同学胆小畏缩的样子,引起了同学们的哄堂大笑,都以为不用比赛,就能断定谁胜谁负了。力量悬殊的两位对手也不愿作比试,但在老师的激将动员后,要求男同学在接近门铰链处,把门往外推,让女孩子在远离门铰链的门把手处,用力把门往里推。比赛开始前,老师用粉笔在门板的前后两面中间划上一条白线,要求参赛者双手都不能超越白线,看来很公正。比赛结果,小女孩竟出乎意料地获胜,这是什么道理?同学们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他们迫切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老师趁机引出课题,教学收到了实效。

二、让科学走进生活,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学生的科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猜测、实验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科学,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科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如在讲授《声音的产生》一课时,当学生掌握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原理后,我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声音,并且把能发声的物体制成乐器。到成果汇报的时候,孩子们制造的乐器无奇不有,真是五花八门。他们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三、培养学生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中小学科学教育倡导“做中学”,其实质是通过学习养成“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在“做”中发现,在“做”中体验,在“做”中感悟,“动手”只是一种手段,会“动脑”才是真正的目的。然而小学生往往是乐于动手,但不善于动脑,面对眼前的各种实验器材,往往盲目地急于操作,实验中也只顾“热闹”,看不到“门道”。所以科学教育要养成学生动手与动脑结合的学习习惯,引领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动手之前要明确动手操作的目的,弄清要解决的问题,预测可能产生的结果,制订实验方案,即动手之前先动脑。活动中要提醒学生手、脑、眼、鼻、耳多种器官并用,要及时捕捉事物的细微变化,善于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从直观形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同时在活动中,要使学生养成勤于做科学笔记的习惯,及时记录下自己瞬间闪现的智慧火花,把观察到的现象、发现的问题、预测的结果、对现象的分析,以及对活动的感悟,都要及时记录下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才能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放手让学生自由观察,自行获取知识。

观察是让小学生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有意识地去认识客观事物与现象的一种方法。当我们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观察的材料之后,首先不要指定他们观察材料的哪些特征,提出这样、那样的观察问题,限制儿童的自由观察活动和观察方法,而是鼓励他们主动地、独立地,尽可能地利用自己的感官,以各种方式观察提供的材料。例如在《常见的岩石》一课中,为了使学生自行认识各种岩石的性质,除了实验室里的材料意外,我又收集了各种岩石,并将它们分成小块,贴上标签,然后将各种岩石小块也装进一个个纸盒里,上课前,将这些装有岩石的小盒放在学生的课桌上,和实验室里的岩石进行对比观察。当讲到有关岩石时,就可根据上面的标签,让学生观察各种岩石标本。首先不要提出任何问题,而是放手让学生带着对岩石的神秘感和好奇感自由去观察。在观察岩石的活动中,学生可以用手去摸岩石,用小刀刻划、敲打岩石等来玩,对学生的这些活动,教师不要加以干涉制止,只要他们是在进行观察岩石的活动,不论观察方式如何,其实都是利用自己的各种感官感受了岩石的特征,获得了对岩石的感性认识。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可指导学生从岩石的颜色、硬度、与盐酸的作用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析比较,来区别不同岩石的特征。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获得岩石的感性材料。

五、给学生一个适当的评价。

第9篇

【关键词】大班额;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大班额是我国教育中出现的普遍的问题。它暴露出很多问题:学生数量多;老师很难顾全每一个学生;合作学习形式化;课堂难管理等等。大班额变成小班额目前不太可能,如何在大班额的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如何让课堂教学高效地进行?我们针对大班课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策略进一步研究。

一、我国大班额课堂教学现状

经过我们的调查,大班额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学生人太多,很难进行因材施教。学生的基础有差异,接受能力也不同,老师很难针对每个学生的问题逐个解决。第二,课堂纪律差,学习激情不高。学生人数太多对学生的学习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第三,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很难被激发。现在的学生贪玩很少能主动学习。这些问题使大班额课堂教学更加困难。

二、大班额下课堂教学策略

为了应对大班额下课堂教学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以及教育机构积极提出了很多的应对策略。在这些策略提出之后,有效的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以给学生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一)适应大班额 复杂问题简单化

大班额班级的学生众多,学生学习的基础和方法都有很大的不同,对教师教学方法的适应情况也是参差不齐。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需要优化,以使极大多数的学生能够听得懂。老师在讲课时要充分考虑大多数学生的情况,努力让极大多数的学生适应自己的教学风格。尤其是教师需要将想讲的内容用最简单的话表达出来。例如老师在讲述人教版高一数学第一章有关函数单调性和最大(小)值时,该怎样用简单的方法让同学了解。函数的单调性即是函数在某段定义域内递增还是递减?这就是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最值我们可以在函数图象中找出最高点和最低点,这些点就是我们所要找的最值,最高点为最大值,最小的为最小值。教师在课堂上要综合运用教学方法,例如运用多媒体教学,并与问答,自学,讨论等有机结合,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要合理安排时间,综合运用教学方法,提高讲课效率。

(二)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大班额下,老师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进行详尽的指导,因此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老师们的一个主要任务。有了兴趣才有学下去的动力。如何教导学生,培养出他们的自主性,需要教师的努力。比如在学习空间几何体(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的时候,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是学好空间几何体的关键,但是很多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是很强,但是学生自身意识不到这个缺点,这就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自主性学习的培养需要极高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几何模型,并在心中仔细记住几何模型的特点。一些几何模型有许多独特的特点,比较好记。还有生活中的很多建筑物有好多优美的造型,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去享受,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又可以增强学生的空间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加容易。

(三)纪律问题巧解决

大班额下的课堂,纪律问题是十分激烈的。但是课堂的秩序不能够仅仅依靠教师的维持,教师的维持只能治理表面上的,不能在深层次的解决纪律这个问题,如果教师的教学水平高,能够吸引学生到课堂上来,就不需要刻意的去维持纪律了。比如在讲述概率(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三第三章)的时候,学生对这一方面的学习内容肯定充满了兴趣,只要教师适当地加以引导,就可以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起来。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有许多,学生对这一方面的了解并不是很少,在概率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彩票的中奖几率,抽签时中签的概率,这些都和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会有很大的提升,注意力均集中在课堂上,就不会有学生开小差,说话等,课堂纪律就会受到维持。

(四)培养教师良好素质

在大班额下,老师对学生进行管理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情,因为学生很多,经常会出现这样或者是那样的问题,教师处理的事情多了,就会很容易产生一种厌烦的心理。这种情绪直接关系到教师的上课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自身良好的素质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学生会出现很多问题,教师解决的是否得当关系到学生性格等的综合发展。教师的良好素质会带动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提高。

在大班额的背景下,要使课堂教学有效地开展,教师要对教材有足够的把握,优化教学方法,掌握不同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不同的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大班额下的课堂教学一定会取得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第10篇

高中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策略,既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提高学生学业成效的有效途径,更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研究发现,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策略的影响因素较多,它们都不同程度地直接影响其课堂教学成效。

关键词:

英语教师,教学策略,影响因素

一、问题的提出

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学校,高中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策略,既直接影响教师课堂成效,更是制约学生课堂学业成效的重要因素。要真正关心和实现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高效,就必须深入研究教师的教学策略,尤其是对其教学策略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才能真正做好因材施教。

二、研究方法

1.被试。利用自制的高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量表,对我校高中英语教师实施测查。

2.研究过程。测查前统一培训教师,使他们正确理解量表;要求被试仔细阅读每道题备选项后(凭阅读的第一感觉)在所选项括号内独立做答打勾(多选),共用时20分钟;将测查结果归类统计后再用Foxpro6.0整理、管理,剔除无效数据后用spss10.0分析数据。被试的基本情况如表1。

3.研究途径与方案。对获取的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策略影响因素测查结果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研究。

三、结果与分析

通过分析发现,高中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策略受到教材和课标的编写、对教学过程的认知、对教学的自我评价、对教学高效的认知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1.受到教材和课标编写的影响。教材和课标的编写对教师教学具有示范和指导作用,教师在对该项的认知存在较大偏差。(1)在对新课改的教材内容及其编写的认知测查项中,认为很好且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者占14.29%,对其比较认可但觉得其适用性不广者占37.14%,认为对其理解不深者占14.29%,而觉得不是很好的教师约占34.29%。(2)而在对高中英语新课标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指导作用的认知中,认为具有较好指导作用者占25.71%,认为有一定作用者占60%,认为没有任何指导作用者为5.71%,认为反而影响自己的教学者占8.57%。

2.受到对教学过程认知的影响。教学过程是教学的核心,它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而教师对其认知的正确与否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具有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调查发现高中英语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认知有待提高。(1)对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作用的认知中,认为教师应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者占34.29%,认为要考虑到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的技能、技巧的需要者占20%,要考虑到学生高考的需要而多让学生掌握知识者占8.57%,而认为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起“调控、反馈、修改、提高”等作用者为37.14%。(2)在课堂教学最主要的目的的测查中,认为是让学生掌握大量的词汇、能够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者25.71%,让学生掌握学习基本技巧与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者占37.14%,让学生了解一定的英语语言文化和感悟语言魅力者为17.14%,而让学生具有更强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者占20%。(3)对于教师要上好高中英语课程最需要做的工作而言,认为最需要仔细研究学生和搞好学情分析者占31.43%,要认真钻研把握教材者占8.57%,而要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者为14.29%,要强化学习过程的高效性以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者占45.71%。(4)对于课堂上教师解讲与学生学思议练时间安排的认知中,认为老师精讲累计不超1/4者占比5.71%,认为老师精讲累计不超1/3的教师占31.43%,觉得老师精讲累计不超1/2的教师占比为42.86%,而认为老师讲课累计不超3/4者约占17.14%,认为老师讲课累计不超4/5的教师约为2.86%。(5)在对教师最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形式的调查中,有25.71%的教师认为是教师精讲、学生多记者为,认为是学生分组讨论、轮流汇报者20%,而认为是利用课件多媒体讲解者8.57%,认为是让学生表演对话等形式者5.71%,认为是创设焦点问题、让学生辩论者为5.71%,而觉得应该是让学生自己解读课文、师生互问互答者为34.29%。

3.受到对教学过程自我评价的影响。对教学过程的自我评价是教师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与环节,它对教师教学的反思及其改善有着不可低估的诱导影响,测查发现高中英语教师对此的自我评价缺乏公正性。(1)在对自己授课班级教学气氛的认知项测查中,认为教学气氛友好活跃、和学生能有良好的互动者占比为48.57%,认为课堂气氛很和谐、学生能够积极的配合老师的比例为45.71%,认为课堂气氛沉闷、学生都没有什么反应和课堂气氛较糟糕,师生关系紧张且对立者均为2.86%。(2)针对学生的厌学原因的选择中,认为主要因素是课程不受学校重视者占14.29%,觉得是教师的个人素质者占17.14%,认为是课堂管理组织不善者40%,而认为是由于学生的学业基础差的教师占比为28.57%。(3)针对教学中存在的而又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认为最急需改变教学观念者占11.43%,认为最急需改变知识结构者为5.71%,认为最急需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者占71.43%,认为最急需改变教学方法者2.86%,认为最急需改变教学评价方式者8.57%。(4)在关于目前课堂教学中的最大困难选项中,认为对新教学理念理解不到位者为25.71%,认为对教学任务的设计与安排感到吃力者占17.14%,认为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设恰当的语言情景者占57.14%。

4.受到对教学高效认知的影响。实现课堂教学高效是教师的积极追求和学生的美好愿望,也是学校、教师和学生及其家长实现互利共赢的最好结局,但我们研究发现高中英语教师对此的认知需要发展。(1)对影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高效的主要因素认知中,有34.29%的教师认为是教学目标不当,觉得是英语教材使用不当者占54.29%,认为是教学方法不当者大约60%,而认为是课堂管理不当者有31.43%,还高达有60%的认为是评价体系不当。(2)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高效的标准认识中,认为包括灵活的教学方法者占85.71%,认为包括活跃的教学状态这占77.14%,有80%的教师认为应包括科学的学法指导,而认为也包括积极的教学成效者占60%。(3)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高效的评价中,认为应该坚持评价形式多样化者占82.86%,认为应坚持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主者占85.71%,也有51.43%的教师认为评价应以激励为主,而认为应坚持学生的成绩提高为主者占25.71%。

5.受到对实现教学高效需要条件认知的影响。实现课堂教学高效需要各种条件的整合效应,尤其需要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发展,而广大高中英语教师对此问题的认知显然具有片面性。(1)关于实现高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需要的条件中,认为需要教师采取科学教学策略者占77.14%,认为需要学校营造良好的学习与教学环境和政策支持者占82.86%,认为需要社会对教学的科学评价和教材编写的引导与完善者占54.29%,认为需要学生积极的努力学习和学生家长的积极配合者大约62.86%,认为需要师生共同加强课后巩固与反思者大约48.57%。(2)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教师采取的主要途径的选项中,选择应该依据课标和学生实际而科学确定和优化教学目标者占54.29%,认为应该采取灵活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性者占77.14%,选择应该选择适时跟进、监测和反馈等方式来巩固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者占85.71%,觉得应该增加课堂教学容量者有17.14%,认为应该推行作业分层布置或零作业者只有22.86%,觉得应预习先行、先学后教、实现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者为42.86%,还有11.43%的教师认为应注重对抗质疑,落实小组评价等评价方式。(3)实现高效课堂教学学校应该主要抓好的工作中,认为是不断推动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者占71.43%,认为是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择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者为57.14%,是引导教师认真抓好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者为48.57%,认为应积极引导教师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者占比68.57%,还有34.29%的教师认为是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推行作业分层布置制度。

6.受到对教学反思认知的影响。教学反思实际是对教学得失的自我总结,恰当的教学反思有利于总结和改进教学,促进自我进步。(1)认为学生的课后巩固主要是复习课堂内容并整理笔记者占比为71.43%,认为是解决预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并深入思考者占68.57%,认为是适当的课后练习检查所学知识运用能力者占74.29%。(2)认为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反思主要是教学目的者为28.57%,认为主要是教学理念的反思者占40%,有42.86%认为是教学内容的反思,认可教学方法的反思者占80%,而认为是教学成效的反思者为85.71%。

四、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中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策略受其自身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较大。这严重影响其学科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业成效的稳定提高。广大英语教师应该正视并采取科学有效措施,实现高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促进高中学生学业的健康发展和学校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9。

[2]梁宁建.当代认知心理学[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3。

第11篇

【关键词】语文;语文课堂;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当前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策略的研究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对于突出课堂;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培养良好习惯等都是现阶段的主抓任务。要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就得需要老师们抓住有限的课堂时间,比较好的将教学策略进行融合,更好的让学生们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这样课下也有利于学生的复习。很大程度上可以对教学课堂的效率进行提升,进而整个的语文教学进行了提升。下面笔者针对老师们应该在中学语文课堂上的教学策略的研究做一个简单的阐述。

1 中学语文课堂的现状

中学语文老师的课堂现状其实是不太乐观的。下面笔者针对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的一些现状做一个简答的阐述。

1.1中学课堂教学的存在的问题

中国语文课堂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的问题。很多的情况中可以看出中学的语文课堂是比较死气沉沉的。只有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学生们只是一味的对相关的课堂知识被灌输,没有主观的想着学习,这样整个的教学就是一个被动的教学。这就是现阶段的中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的问题。

1.2中学课堂教学中老师的一般角色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老师 一直在扮演者一个比较严厉的传授者的角色。课文背不过,就强行对学生提出惩罚,抄10遍都是比较常见的。对于死记硬背的过时教育方式发展到记死背硬。这样的教学模式,即使学生们比较听话,都背下来了,但是从内心深处是不会把这个当成一种兴趣的。反而觉得是一种负担。大家都是比较喜欢从自己的兴趣入手的,而传统的中学语文课堂上,教师一直就将兴趣忽略掉了。这是非常不正确的。

1.3传统教学方法下的教学成果

传统教学方法下的教学成果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持续下去的保证,但是其成果的最终却是非常不乐观的。很多的时候,传统的教学方法下的教学成果就是单单体现出了成绩,但是成绩并不能说明问题,主要的还是对于相关的教学的兴趣方面入手。经不完全的调查,传统的教学成果对于学生的影响只有负担,感兴趣的不到十分之一。这样的传统教学方法下的教学成果是非常不可取的。

2 新形势下新的教学策略的研究

新形势下的新的教学策略的研究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研究的方面。笔者下面主要从四个方面做出简单阐述。

2.1老师们对于课堂的把握程度需要提高

老师们要对于整个的课堂有一个比较好的把握程度。不难发现,老师们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充分利用教学中语文的魅力去感染身边的学生,而是利用自己特定的威严进行恐吓。这样的话,整体的教学课堂就会非常压抑。不会是非常让人觉得放松学习的地方。

老师们要对整个的课堂进行重新的规划,对于学生的程度进行简单的分层,这样通过平常的课业量以及相关的互动,就非常容易的将整个的课堂氛围进行了比较好的规划,对于整个的课堂把握也非常好的进行不同程度的提高。

2.2问题串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课堂气氛

老师们可以在课下进行问题串的形式来活跃课堂的气氛。因为整个的课堂气氛的活跃是单凭老师讲课所活跃不起来的。必要的时候还是需要整个的班级学生的互动。对于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提问内容,让整体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才是重要的。但是老师们的责任以及相关的任务就会非常多了,希望老师们能够非常好的做一下这个问题。因为经过很多的情况表明,问题串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课堂氛围。

2.3突出课堂很重要

突出课堂很重要。中学的语文教学对于课下的要求越多,学生们对于整个的教学就会更加的厌烦。如何让学生们更好的学到新的知识以及新的兴趣点,不是单凭课堂作业就能实现的。最重要的还是对于整个的课堂的把握程度,以及对于课堂的重视以及突出,这样才是最重要的。

2.4新策略下的教学课堂的成果

新策略的教学课堂的成果是比较突出的。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整个的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对于整个的语文教学有了比较明确的兴趣喜好。这样就可以真正的以自己兴趣为根本的出发点进行学习了。整个的气氛以及课堂的效率都会有很大的提升。这样整个的新策略下的教学课堂就是比较成功的。毕竟兴趣是人们最好的老师。语文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的中学语文的课堂教学现状不是非常的明显,如何更好的对其进行一个改进,就需要相关的老师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以及相互的配合。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课堂上的教学任务。大家都知道,只有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能获得进步和发展,能够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而学生只有比较好的对课堂提起兴趣,才能真正的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本文主要针对于现阶段的中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现状进行了比较好的改进。希望能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郑士艺.转变教学观念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华章,2008年Z3期

第12篇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实施多种策略,创设各种情景,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不断变革教师的教育观念、驾轻就熟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革新轻车熟练的教学策略……。

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怎样去做,才能使小学数学教学具有更强劲的生命力,才更有效呢?

一、教师的服务策略

二十一世纪的课堂教学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最根本之处,就是教师角色功能的转变,教师只有基于对学生人格的尊重,真正实现角色功能的转变,才能使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模式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模式。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中,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中心人物,不起组织指示和评价的作用,他只以班级一员的身份参加学生的活动。以真诚、坦率的态度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交流思想。教师是教学的服务者,教师的这种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数学知识之间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就学习机制而言,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最后都是呈现为悦纳于自己已有的知识模式并对已有知识模式进行调整。因此,提高教师的帮助,使学生找到新旧知识在逻辑上的连接点,学生能较好地理解掌握新知识。比如,在分数基本性质的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出了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再呈现关于商不变性质与分数和除法关系的练习材料,学生骤然开悟,原来分数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是同样道理。

其次,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找到能力与目标的契合点。教师对学生已有的能力必须作最充分的了解。就其现有能力要达到学习目标存在什么困难? 同时,教师还应帮助学生找到秩序与情绪的融合点。

二、教学方法的优化策略

教育的根本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达到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最优化,可以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理解,从而自主参与、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运用,促进全体学生全面主动发展。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改变原有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大胆采用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探索性的学习数学。

1.根据教学的实际内容,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生活情境。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如数学活动、数学实践、数学游戏等,联系与我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或生活中刚好发生的热点问题,将其捕捉,进而创设与之贴近的生活情境,并于此融入一些新鲜实在、生动有趣、真实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去提出、去思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培养、锻炼、发展他们获取知识能力的目的。

2.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同桌讨论、全班交流等学习形式,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知识产生、发展的全过程。通过学生探索、小组合作讨论,全班交流等多种形式,既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知识,体会了学习的乐趣,又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3.借助信息技术,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过程。

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学得主动,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能创设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可以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靠挂图或板书又难讲解清楚的知识,在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景、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中,进一步地加强学生知识的认识。

三、教材策略

教材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蓝本。在新教材中,编者煞费苦心在大千世界中寻觅捕捉小学数学的精彩镜头,并从中选取具有特定数学信息的现实背景,再根据班级、教学目的为儿童学习数学创设有趣、有用、可操作、可探索的数学情境。那么,如何根据学生生活经验利用好这些情境,使得我们的数学教学是有效的呢?值得我们教师探讨。

1.改进加工教材

改进加工教材就是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情境,并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创造性的进行改进和加工。如《十几减9》这节课,根据教学需要,我们可以把情境图进行创造性加工,将教材提供给我们的信息设法遮住,让学生自主发现信息,提出学生最想解决的数学问题。这样加工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逐步提高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2.丰富教材

丰富教材就是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挖掘教材隐含的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对教材内容进行丰富、拓展和引伸。充分挖掘了教材资源,不是“照搬教材”,而是“活用教材”,培养了学生从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评价策略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第13篇

关键词:成人教育;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同志说过:“活到老,学到老。”成人教育是人们接受终身教育的重要方式。新形势下,成人的受教育程度直接关系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会进步。新课改后,在新的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我们必须革新成教语文教学方式,运用全新教育模式,让我国的成教语文课堂教学更加规范、合理、科学。

一、成人教育中语文课堂教学特点

成人教育是以社会上的成年人为教学对象的,其教学目标在于对成年人进行再教育,提高其知识文化水平,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鉴于其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成人教育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建构一套独特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因此,成人教育中语文课堂的教学特点主要有:首先,教学对象的大龄化和教学目标的实用性。成人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其教学对象是成年人,很多受教育对象已经参加了工作,甚至有些学生的年龄和社会生活经历都远超过老师。他们接受再教育的目的大多是为了提高自身知识技能,更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其次,师生关系较为平等,更易于教学相长。在成人教育中,很多学生已经参加了工作,甚至部分学生的年龄和社会阅历都超过了教师。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是和学生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双方更易于交流沟通,能够增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同时,学生在某些方面也可以弥补教师的不足,双方形成真正的教学相长的课堂模式。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效果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二、当前成人教育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我国成人教育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来看,其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在成人教育中,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其学习动力不强;并且由于学生的年龄差距大,学生在课堂上的集体学习氛围弱,部分需要集体合作的教学项目便很难完成。因此,如何调动成人教育中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成人教育语文课堂教学应解决的重要问题。第二,成人教育学校对语文教学不重视。现在,很多成人教育学校都过分强调专业课的重要性,而忽视了语文课堂建设。主要表现在语文课程安排偏少、针对语文教师的培训不多、教学设备缺乏等方面。学校的不重视也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足、缺乏学习动力等问题,继而影响到整个成人教育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三,教育理念滞后,教学方式单一。目前,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成人教育中的语文教学依然以单向的知识传授为主,而忽略了语文教学的精髓应该是增强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文化修养,陶冶学生情操,丢弃了教学活动的灵活性、生动性和深厚性。加之很多教师没有考虑到教学对象的大龄化特点,依然使用传统学校教育的“填鸭式”教学,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第四,学生耐心不够。成年人接受教育往往带有很强的目的性,他们希望获得的知识能够尽快运用到实际工作或生活中。但是语文教学不同于一般的专业技能,语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对我们工作生活的影响也并非立竿见影,而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很多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容易失去耐心,半途而废。

三、探索新形势下成人教育中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一)注重教学实用性,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针对成人教育的特殊性,其语文教学必须更加注重实用性,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成人教育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着眼于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并根据其日后就业的需求,对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演讲”训练。①同时,要增大应用文教学比例,因为应用文对成年的工作帮很大,诸如事务性写作、商务洽谈等等都离不开应用文,而且学生对学习应用文的兴趣也很大,能够有效提高成教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开展集体学习

在前文中我们提到,成年人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意识差,集体学习效果不佳。这里的合作不仅仅指学生之间的合作,也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配合。尤其是在成人教育中,老师不能使用传统学校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而是更多地依靠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互补长短,以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划分学习小组的方式,统筹合理的学习时间和地点,打破传统成绩评价方式和办法,把语文课堂教学延伸到生活中去,利用社会和自然这个大课堂里的活教材,让学生在真情实景中锻炼语文能力,起到合作学习、集体学习的效果。

(三)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创造立体教学空间

在这个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形象性、生动性和便捷性,深受广大师生的的喜爱。在成人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网络电视、微课堂等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活泼生动的学习空间和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把传统单一静态的语文课堂转变成一个多元立体的动态课堂。

结语

语文课堂教学作为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担负着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使命。成人语文教学既要遵循一般语文教学的规律性又要兼顾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其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本文提出了注重教学实用性,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开展集体学习、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创造立体教学空间等教学策略,希望能为我国的成教语文课堂建设添砖加瓦。

注释:

①孙秀丽.关于成教语文课堂教学的探索.中国校外教育[J].2014.07(90)

参考文献:

[1]徐荣远.试论成人教育教学艺术[J].中国成人教育,2001,11.14-15

[2]陈艳,崔巍.成人教育教学整体改革论[J].中国成人教育,2003,6.20-21

[3]张桂香.成人教育教学中学员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1,3.8-9

第14篇

[关键词]幼儿教师口语中职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70121

幼儿教师是幼儿口语模仿的重要对象,因此,教师的言语、声音、动作、语调、言语交流方式等对幼儿的口语发展影响较大,是幼儿步入社会、了解社会和与人沟通的重要因素。但现今的幼儿教师的口语表现力尚不能尽如人意。

一、中职幼儿教师口语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首先是社会方面。随着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幼儿教育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幼儿园教师培养专业化已成为必然,中职学校如何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幼儿教师是中职学校当务之急。而幼儿教师口语作为中职幼儿师范专业职业技能必修课,是一门应用性语言,是幼儿教师基本教学技能之一,是专门研究和探讨幼儿教师口语运用技巧和方法的课程。在幼儿教师口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口语表达会受到来自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地方方言、生理条件、社会语境、家庭环境等方面影响,这些因素会影响到幼儿教师口语课堂教学效果。中职学校开设的幼儿教师口语是否符合本地区学生特点,中职学校如何提升幼儿教师口语课堂教学策略,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研究、探讨。因此,调查与分析当前的幼儿教师口语课堂教学策略对于提高幼儿师范专业教学课堂策略有着重要意义。

其次在教师方面。目前,我们还没有摸索出一套真正有效的合适中等职业教育的幼儿师范专业幼儿教师口语教学模式。教师教学观念的滞后也是课堂教学效率低的原因之一。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中职幼儿师范专业幼儿教师口语教学的有效方法,教师只好沿用中职文化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模式,而这种教学模式本身就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它注重的只是知识的灌输,而忽略能力的培养,以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的最终评价,是不适合中职幼儿师范专业幼儿教师口语的课堂教学。而幼儿教师口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教师与幼儿沟通的重要桥梁,是展示幼儿教师言语行为规范、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教师方面需要一批具有较高水平以及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

第三是教材方面。目前在全区中等幼儿师范专业甚至全国,都没有统一适合的教材。学校基本是参照其他中职学校或者由任课教师自主征订,而没有统一征订,这对本校教师和各中职学校教师课堂教学交流造成很大的困难。

最后一点是学生方面。中职学校,特别是市、县级中职学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方言是他们的母语,受方言影响,口语教学存在相当大的难度。而我区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情况更为复杂。因此,我校幼儿师范专业学生的方言情况是很严重的。

面对这样的现状,该如何提高幼儿师范专业幼儿教师口语的课堂教学策略呢?

二、提高中职幼儿师范专业课堂教学策略

(一)增加实践教学

以幼儿教师口语训练为主要教学目标,把幼儿教师口语课堂教学内容分为普通话阅读模块、一般口语交际训练模块和幼儿教师职业口语训练模块三大部分,其中把实践重点放在幼儿教师职业口语训练模块。为了达到训练学生幼儿教师职业口语的目的,首先,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幼儿教师口语训练中有个内容是讲故事,为引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下载一些儿童故事演讲比赛的视频,引出课题,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别人是怎样做的,让学生讨论讲故事的要领,然后在班里开展幼儿故事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学习兴趣。

(二)选择使用的教材

中职幼儿师范专业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基础不扎实,致使他们对口语课缺少兴趣。例如他们在公共场合不能也不敢大胆、有序、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看法,不能认真、专注地倾听别人的讲话,不能准确地领会说话人的主要目的,方言味重、普通话水平较低。面对这种状况,教师若只是简单地介绍课本内容,很难达到好的效果。因此,在幼儿教师口语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以专业知识为内容的各种训练。

笔者在关于教材的使用上,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但使用的方式和角度则按自己的教学目标来确定。另一方面,笔者通过各种媒介收集资料,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自己编写一部分教材。例如,对于讲故事训练这一内容,在课堂上笔者除了给学生训练课本所给的内容以外,还从网上寻找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幼儿故事,让学生进行练习,并上台进行表演。

(三)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在幼儿师范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积极进行操作实践。只有使教师、学生、知识三方面都处于动态平衡中,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故事训练这一内容中,笔者把学生分成几组,每组3―5人,每组选择一则幼儿故事分角色进行表演,并要求每组要有必要的教具(如,图片、视频、头饰等),这就给了学生更多实践的机会。这样的形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组织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运用现代教育手段

在幼儿教师口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通过视、听来接受教师所传来的信息,视听结合,多渠道的信息传输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幼儿教师口语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现代教学策略,一方面可以扩大知识面,改变传统教师传递知识的单一模式,丰富教材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另一方面,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手段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直观,学生更容易接受。这样,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和想象空间,使学生接触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开阔了眼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五)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应该使自己的口语水平尽量达到国家普通话测试标准,给幼儿提供更标准的学习榜样。因此,作为一名准幼儿园教师应尽量提高自己的口语表现力,使言语具有抑扬顿挫的节奏,圆润清晰,自然流畅,语速适中。同时,教师在课堂中还要让学生善于运用停顿、快慢、高低、重音、必要的重复等增强言语的表达效果。另外,学生平时训练时也要注意语言的简练,符合逻辑,注意表达的形象生动。

总之,目前各职校幼儿师范专业幼儿教师口语这门课程教学方法各有不同,中职教师应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只有这样,职校生才能适应未来幼儿教师的工作要求。

[参考文献]

[1]简楚瑛.学前教育课程模式[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江洪玲.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师专业化发展[D].苏州大学 ,2007.

[3]王素珍.社会方言在幼儿教师口语中的表现和成因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7 (1).

第15篇

关键词: 单元复习课 教学策略 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是数学课的一种很重要的课型,但在广大教师的教学中,单元复习课的地位却比较尴尬。大家都认为它很重要,每个单元学完了之后,或者考试前都要上单元复习课,尽管方法不一,但风格各异。而在公开教学中却很少见有老师上单元复习课。究其原因,一是单元复习课成功的教学案例很少,没有太多值得参考的案例;二是单元复习课呈现的知识没激情,学生觉得没意思,课堂氛围不好;三是单元复习课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有效的教学策略,非常难上。因此就像钱守旺老师所说单元复习课的教学现状是:资料缺,经验少,难度大,价值高。

那么,单元复习课真的就不能上得有意思,不能上出精彩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笔者有幸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研究了《优化小学高段数学单元复习课的案例研究》这一省级课题,对单元复习课进行了实践和研究,摸索出了一些比较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策略一:创设情境,有效引导。这种复习方式融情境于课堂,把复习课的内容融合在一个新的情境之中,并且贯穿始终,让学生有种“旧酒装新壶”的感觉。比如,笔者在上课题研讨课时,上课的内容是四年级《大数的认识的整理和复习》(人教版),笔者利用上课学校在咸阳的这一地域特点设置如下情境:“(出示咸阳机场照片)2011年机场旅客吞吐量约达到20000000人次,2012年机场旅客吞吐量约达到23420000人次,2013年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二千三百四十二万一千零五人次,2014年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二千九百二十六万六千二百零一人次。”在这一情境中学生可以复习读数、写数,同时在后面设置与笔者学校所在地延安机场旅客吞吐量进行比较,复习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接着提问学生如何较快的读、写这些大数,引导学生进行大数改写和省略尾数的复习。每个知识点的复习都是在情境问题的自然引领下进行的,随后让学生在复习完每个知识点后自己总结方法。因此,本节复习课围绕一个大的问题情境,充分激起了学生的激情和兴趣。

策略二:融入游戏,激发兴趣。在课堂中,尤其是复习课中融入游戏,无疑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听过一节福州市鼓楼区第二中心小学一位老师的《四边形的整理和复习》(人教版),这节课给我的印象极深。这位老师把“找不同”游戏巧妙地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她给本节课起了一个名字叫做《与众不同》。一上课她就问学生想不想玩游戏,然后就在黑板上贴上一组图形,分别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一般四边形。接着问学生:这里面哪一个图形与众不同?并让学生说出不同的原因。为了找出不同,学生努力地回忆每种图形的特点。这节课学生就在不知不觉的游戏中快乐地进行着复习。

策略三:引入活动,操作实践。一般新授课活动比较多,但在单元复习课中怎样引入活动呢?笔者曾在国培(网络培训中)看过这样的一个案例,非常具有借鉴意义。这是北京的一位数学老师在讲一年级《加法表的复习》(北京版数学),这位老师设计新颖,把枯燥的计算复习课上得有滋有味。她是这样设计的:在课前把加法表中的每一个算式都做成卡片,在课堂上她开始引导学生复习第一列即1+1=2,1+2=3,…,1+9=10,但是在黑板上随意乱贴,然后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整理,形成加法表的第一列。接着出示一张卡片让学生说应该贴在哪里,再次明确规则后,剩下的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上黑板贴。在贴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教师要灵活引导,最后形成一张学生自己制成的加法表。在这节复习课中,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加法表的制作,在每位同学贴的时候,他都会思考这张卡片为什么要贴在这里,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进行知识的梳理,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

策略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这一种方法更适合第二学段学生,因为第二学段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和总结思考的能力。所以在课堂尤其是单元复习课的课堂,充分开发学生潜力,把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学生也许会给我们更大的惊喜。重庆的一位老师上了一节课《立体图形的整理和复习课》(人教版),这节课该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前让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初步整理,然后根据学生的整理情况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引导问题,对本节课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在特征、表面积和体积方面的联系及区别进行系统梳理。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问题都是由学生产生并由学生解决,教师只是适时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