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科研平台建设的重要性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472.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需要依靠信息化建设。目前我国的大多数科研管理工作仍使用传统的文件管理方式,还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管理。把握科研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对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和科研管理水平都有重要意义,因此,科研部门要重视科研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通过管理体制的变革来实现信息化管理。
一、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不足:当前科研部门的投入大多倾向于硬件等基础设施,而在应用软件开发和信息管理数据库的投入太少,导致科研管理的软件发展滞后,难以实现有效的信息化科研管理。究其原因,主要是科研部门对科研管理观念落后,管理者尚未认识到信息化对科研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对信息技术的充分了解。
(二)定位不准:信息化的科研管理需要形成一个体系。在信息化管理的总体规划中,必须要依据科研的实际状况,分步骤建立信息化的数据库,进行规范的管理,这些过程都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但科研部门大多将信息化的科研管理当作是一种简单的管理模式,在信息化建设中定位错误,缺少整体性。
(三)模式陈旧:科研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建立在现有的管理模式之上,在改进现有管理制度和方法的同时,逐渐构造起信息化的管理体系,促使管理部门组织结构朝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但过去的管理模式太过陈旧,科研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更强有力的改革措施,才能将老旧的管理模式转变为新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四)标准不一:科研信息资源的标准化与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对外的信息交换都有直接关系。目前我国的科研机构还未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其科研软件版本和开发设计标准都未统一,开发技术和设计水平也参差不齐。这使得科研机构浪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同时又无法对科研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1]。
二、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要做好科研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就必须要把握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内容,以建设各项内容为步骤,逐步建立起信息化科研管理的体系。除去公共服务平台、业务综合平台和决策支持平台外,科研管理还有以下主要内容:
(一)基础通信设施:基础通信设施的建设主要是建立通信网络和运行软件的硬件平台,从科研管理的实际出发,围绕科研管理信息化的主要目标,保障各科研执行机构和科研管理机构网络办公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要保证通信的安全,传输的速度要快,网络运行稳定[2]。基础通行设施是科研管理信息化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在信息化建设中需要特别重视。
(二)基础数据平台:基础数据平台是科研管理信息化的技术支撑,同时是科研数据的储藏库。基础数据平台存储的资源数据包括项目资源、研究数据和人力资源等,都与科研管理密切相关。收集好这些数据后,需要再按照信息化管理的标准来统一分类保存,伴随科研的进程不断更新数据库,保证科研资源数据的先进性。
(三)网络办公平台:网络办公平台是一种自动化的办公模式,通过计算机技术将各部门的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标准的办公流程。在网络办公平台上,科学研究的资源数据都可共享,信息的管理和决策变得流畅,科研数据管理更加规范,大大提高了科研工作的效率。
(四)科研管理制度:除了建设信息化管理的软件和硬件设施,科研管理的制度也是搞好信息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科研管理制度在信息化的科研管理中起到约束作用,尽量避免在管理过程中出现过多问题,影响到科研的正常进行。因此,建设信息化的科研管理必须要建立有效的科研管理制度。
三、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一)网上资源共享:科研机构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官方网站,在互联网上项目申报、中期评估和验收鉴定等各类通知和指南,将信息共享到互联网上。通过网上资源共享,可以及时的把最前沿的科研讯息传达出去,将过去复杂的信息传输过程直接省略。
(二)建立信息系统:建立科研管理的信息系统需要结合现代科研管理理念和科研机构的实际情况,以科研计划管理和科研成果的管理为核心,综合运用创新的管理理念和先进信息技术最终形成科研管理信息化的标准体系[3]。完善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对科研机构的人力、资金和其它科研条件进行有效管理。通过整合所有可用资源,优化资源的配置,采用规范的管理流程,形成科研机构的资源规划和信息管理体系。
(三)提高管理能力:科研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最终还是要依靠科研机构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信息化科研管理的改革,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新要求。管理人员必须要认识到信息化科研管理的重要性,对信息化管理的方法和其它相关知识要有所了解,还要具备足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特别是对信息系统软件的掌控能力。为提高科研机构对信息化科研管理的实际应用能力,需要让管理人员接受专业的网络信息管理教学,或参与专门的培训,使管理人员更够更专业地使用信息化科研管理体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发展促成了科研管理走向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信息化的科研管理使科学研究的资源和信息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但信息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一项长期任务,科研机构在将科研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不懈,按部就班,为科研事业在信息时代得到更好的发展而努力。
[1]张喜爱,曾庆平,韩晶.浅论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中的问题和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8,(09)
近年来,部分民办本科高校的快速发展也凸显了学科建设的地位和作用。2000年,新浙江树人大学成立后,由于教师的学科意识和观念十分单薄,学校虽然也开展了一些学科建设工作,但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了专业建设上。2003年升本后,特别是2005年后,学校为更好地开展本科教育,更快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推动科研工作,把学科建设摆上了重要的位置。2003年,学校明确提出了教师“人人进学科,人人有学科归属”的要求;2004年,启动了校第一轮重点学科建设,确定了3个校(A)级重点学科、6个校(B)级重点学科;2005年,制定了《浙江树人大学学科建设规划(2005—2010)》;2008年启动第二轮重点学科建设,确定了6个校(A)级重点学科、5个校(B)级重点学科和2个校(T)特色学科。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努力,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05年国际贸易学被评为浙江省高校第五批重点学科;2009年高等教育学被增列为省高校重点学科后;2012年共有7个学科被评为浙江省高校“十二五”重点学科;科研水平大幅度提升,据统计,2012年学校科研实力位列全国民办高校首位。由此可见,学科建设的成就有力地推动了办学水平的提升。
二、民办本科高校学科建设应处理好的关系
相比其他老牌的公办高校,民办本科高校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如“升本”时间短、各项基础条件较薄弱、教学任务繁重以及办学质量提升千头万绪等,为此,在学科建设中要特别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
(一)科研与教学的关系
科研和教学是现代大学的两大主要职能,是代表高校办学实力和水平的重要内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高校对科研和教学地位的认识是不同的,所谓的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分类,主要是基于科研和教学的地位侧重所作的划分。我国民办高校自诞生起,一直以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教学是其各项工作的中心。同时在其办学的早期,也是为了生存,民办高校只集中资源搞好教学,相对轻视甚至忽视科研,教师的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不强,科研基础十分薄弱。随着部分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逐步提升和纷纷升本,科研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目前,多数民办本科高校已充分认识到了科研的重要意义,科研工作也有了较大进展;但也有少数民办本科高校还未把科研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甚至个别学校领导还停留在以前的观念上,认为科研只会和教学争夺资源,科研建设基本上还处于空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对科研的忽视,必定会阻碍本科高校的发展和水平的提升。诚然,对于民办本科高校来说,人才培养仍是其根本任务,教学仍是其中心工作,但民办本科高校仍须审视和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既要充分认识到科研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又要强调教学的根本性,妥善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民办本科高校科研基础薄弱,无法在基础研究、理论研究上与科研实力雄厚的老牌公办高校竞争,但可以“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应用性研究为突破口,面向地方,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同时,也应该面向人才培养领域开展教学研究。面向人才培养的教学研究保证了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学校教学与科研的齐头并进。
(二)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学科是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是人类通过长期的知识创新,经过不断创造、积累、发展和完善而形成的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专业是高校为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是教与学的基本单位。学科与专业是紧密联系又有区别的。从专业与学科的起源看,学科分化在前,专业形成在后,并且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迅猛发展以及新兴学科和学科群的涌现,专业形成往往落后于学科的发展。专业的划分以学科分类为基础,与社会职业分工相适应。学科主要与科研相联系,为专业建设提供发展的最新成果及可用于教学的新知识、师资和研究基地;而专业主要与教学相联系,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任务,为社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民办本科高校在发展中要妥善处理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民办本科高校以人才培养为主要职能,在各项工作中应以教学为中心,且民办本科高校的科研实力比公办高校弱的多,学科建设又较落后,“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适合现阶段民办本科高校发展的实际。因此,在民办本科高校发展初期,在处理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关系时,应以专业建设为主体,但要把专业建设放在学科建设的框架和视野下来进行,以学科建设引领专业建设。同时民办本科高校也要增强学科建设意识,加强学科建设,因为作为本科高校,学校办学层次和实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学科建设的带动。在实际工作中,民办本科高校应统筹规划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密切二者的联系,恰当发挥二者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实现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一体化发展,并不断充实、提升二者的内涵,使之共同为促进民办本科高校的发展服务。
(三)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的关系
学科建设与科研总紧密联系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讲,搞学科建设就是抓科学研究。学科是人类长期对知识进行创新、积累而形成的独立知识体系;科学研究是探索新知、创造知识的活动。因此,科学研究是学科发展的基础和永恒动力,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在学科建设中,通过科学研究,可以抓住学科前沿,凝练学科方向,锻炼学科队伍,培养富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提高学科基地的水平,推动学科向前发展,提高学科建设的水平。而学科整体水平的提高可为科研打造更优越的平台,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吸引优秀的学者,促进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汇聚更多的学术资源,更有利于产生重大科研成果。不过学科建设又不等同于科研,它还包括了其他方面的内容,如学科布局的调整、学科平台建设以及学位点建设等学科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民办高校升本后,为建设合格本科高校,必须重视科研,努力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升学校整体的科研实力;而在学校有了一定的科研基础后,可把工作重点从科研工作逐渐转向学科建设工作上来,把学科建设作为提升学校水平和质量的一个重要抓手,从而带动学校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等的发展。民办本科高校抓学科建设,首先还是要明确科研在学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仍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科学研究,从而不断充实学科内涵,推动学科创新;同时,还要做好学校整体学科建设规划、优化学科布局与结构、建立科学的学科管理模式、凝练学科方向以及合理构建学科梯队等工作,推动学科建设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
三、民办本科高校学科建设工作的着力点
学科建设涉及学科方向凝练、学科团队构建、平台建设和资源投入学科环境营造等方面,如果民办本科高校对所有方面齐抓共管、不分轻重,只会延缓学科建设的步伐。笔者认为,当前民办本科高校进行学科建设,应先找准决定学科发展的关键点并着力进行建设,进而逐步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
(一)做好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
学科建设规划是对学科远景发展的科学规定和论证,是学校学科建设的依据和蓝图,是使学科的发展纳入有目的、有秩序、有规律活动轨道的过程和手段。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学校层面,做好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工作,制定科学完善、切实可行的学科发展规划,是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保证学科建设卓有成效的重要保证。民办本科高校的学科底子薄,建设历史短,理论水平弱,建设经验少,更应该注重做好学科规划的顶层设计。民办本科高校顶层要充分认识到学科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明确学科建设的分管领导,根据民办高校“精简、高效”的管理原则,指派专人负责学科建设的管理工作,有条件的可以成立专门机构;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找准学科建设的发展定位;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自身发展的现状、优势以及面临的困难和机遇,学习公办高校学科建设的经验,制定学科发展的宏观战略和学科发展的总体目标;可选择1—2个符合社会产业需求又能带动学校主体学科水平提升的学科,集中资源进行建设,从而带动其他学科水平的逐步提升。
(二)加强科研工作
科研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做好科研工作是推动学科发展的主要力量,民办本科高校一定要加强科研工作。民办本科高校应提升教师对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对教师明确提出相应的科研要求,把科研业绩考核作为对多数教师的基本要求;要在校内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学术自由的良好科研氛围,鼓励教师勇于创新;民办本科高校科研基础薄弱,开展基础研究困难大,也难以与实力强大的公办高校竞争,在学科发展中,应把科研主要集中在应用研究上,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大力开展横向合作研究,直接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另外,民办本科高校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各项工作的中心。当今整个社会科技迅速发展变化,新事物、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信息的传播手段、方法也在不断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更在不断的变化中,这些方面都迫使民办本科高校大力加强教学研究。为此,民办本科高校也应该把教学研究作为科研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建设好学科平台
学科平台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不仅是与学科建设密切相关的教学和科研活动赖以运转的场所、设备、设施、手段等,更重要的是它是人才的聚集地,是信息汇聚与交流的中心,是不同学科交叉、融合的结合带,是实践科研创新思想的最佳基地”②。学科平台为学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研究环境和条件,是打造高校学科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条件。学科平台建设是一项综合性、长远性、基础性的建设工作,涉及面广,受益面宽,在学校整个学科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③民办本科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学科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好学科平台建设工作。一是要加大对学科平台建设资源的投入。平台建设的资源主要指相关基础设施,包括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网站、工作空间及所需的经费等。二是要积极争取各级研究基地、共建载体和工程中心等,或与企业联合建立有关平台,既可以获得较充足的建设经费,又可以提高学科的影响力,为学科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平台。三是由于办学经费有限、资源紧缺,要从学校整体学科建设的高度统筹各学科平台的资源建设,科学调配,并促进资源共享。四是要完善学科平台的管理、监督和激励机制,提升学科平台建设水平。
(四)及早布局研究生教育
关键词:科研事业单位 财务内部控制 问题 建议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理念的研究不断深入,中国居民消费由温饱型逐渐向营养型转变。水产品被视为最佳动物蛋白质来源,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我国的水产科研经费的持续增长,水产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水产科研事业单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在进行水产科研攻关过程中,水产科研项目的立项、经费申请及科研经费的开支等一系列资金的使用情况,均需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的财经纪律、财务制度及有关部门对资金使用的说明。如果没有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将无法确保科研资金的正确使用,甚至会发生腐化现象,进而影响到科研攻关的成败。笔者作为水产科研所的一名财务工作人员,就水产科研资金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若干改进建议,以期为水产科研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方面提供参考。
一、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国家财政部于2012年11月正式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年]21号)并于2014年1月1日起正式全面实施。更加有效地引导科研事业单位建立建全内部控制,旨在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防腐机制的建设。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涵盖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建设项目、合同等各项经济活动。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必须充分考虑到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等重要要素。
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可以说是单位或机构整个财务管理的重心所在,水产科研单位具备一般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共同性,同时,水产科研单位又有自已独特的行业性,如水产科研具有季节性,根据水产的繁育季节开展科研工作,因此,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对科研资金进行合理整合调节,从而提高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及沟通能力,有效地完成上级单位下达的水产科研任务,加强水产科研攻关能力。财务内部控制可以有效监督、控制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并且预测资金的使用方向,所以,内部控制是整个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基础保证,在内部控制过程中,完善的管理机制对于强化内部控制的意义至关重要,它能够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利用财务内部控制可以规避科研事业单位中存在的财务混乱、科研经费挪用以及腐化等现象发生,确保科研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及真实性,所以,强化水产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极其必要。
二、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随着水产科研领域的不断拓展、科研项目的不断延升,国家对水产科研资金的投入大幅增长。如何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运行、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财务数据的真实可靠,保障单位管理的合法合规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完善内部控制对单位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制度不完善,会计监督乏力
目前,我国水产科研单位的项目资金收入基本上由国家财政拨款,及部分以水产科技技术提供服务收取的经费。尽管设立了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但是缺乏针对性、合理性及可行性,如水产科研项目有很多场地在偏僻县级以下地区,经常性的渔船租赁,不能使用公务卡结算,无法充分体现出公务卡的规范预算单位财政授权支付业务,减少现金支付结算,提高政府支出透明度,加强管理与监督以及预防腐败的重要性。其次,相关管理层缺乏控制意识和执行能力,制定的考评制度流于形式等原因,均导致财务内部控制没有发挥固有职能。科研资金尽管是财政拨款,但是项目攻关却不能够离开内部控制,因此内部控制需要一定的风险防范体系进行约束,降低财政资金风险,避免发生资金入不敷出、科研项目攻关失败等恶劣事故。所以,制度的不完善将会导致科研经费支出不合理,从而浪费国家财政资金,不利于水产科研事业单位的科研攻关。
(二)内控意识不强,内控环境薄弱
由于科研事业单位长期受到政府财政扶持,因此在内部的财务控制方面没有相应意识,单位负责人的内部控制意识较薄弱,重事业发展、轻内部管理。财政考核、执行、预算等仅仅是例行公事,并非严格对待,对上级部门审计科研事业单位造成了不利影响,难以实际掌控科研事业单位的财政状况。所以,科研事业单位的管理层不能轻视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防止科研资金流失、会计报表失真、财务管理混乱等现象的发生。
(三)缺乏信息化支持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技术已经融入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财务信息平台建设不仅能快速地为管理层提供科研资金使用情况,还能方便管理层做出经营及管理决策的调整,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但是我国当前的水产科研事业单位财务普遍还没有完全实现信息化管理,还未形成一套有效的、系统的、科学的信息平台。从目前的状况分析,信息化建设无法量化投入产出比,是制约信息化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工作人员不申请,管理层不重视,因而难以对财务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进行有效改善,导致科研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陷入尴尬的局面。
(四)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体系
目前,科研单位虽然依据规定建立了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实施了内部控制,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缺乏量化评价体系,对控制失效现象严重的情况也未能建立责任追究制。
三、加强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建议
随着国家对水产科研资金投入的大幅增长,如何确保水产科研资金的使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更好地承担起水产科研职责的履行,建立建全的内部控制体系至关重要。
(一)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会计监督力度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涵盖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建设项目,合同等。一般而言,科研事业单位在制订完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之后,必须要严格遵守内部控制制度,并且发挥其主观职能及监督职能,通过考核评估对沟通合作、执行、预算,决算等阶段予以事中控制考评,同时将其作为年终考核依据,并且鼓励控制的成效,对不遵守的人员进行相应处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非完全实现内部控制,而是要以人为本,灵活的对科研事业单位财政予以控制。科研事业单位在接受监察审计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相对较多,其次在经营、租赁、融资及投资等方面也有所涉猎,这就导致假如内部控制过于严格,将会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所以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采取适中的原则,严加控制经营、租赁、融资及投资等领域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完善报销程序,充分利用公务卡的防范创新举措。
(二)加强内部控制意识,创造良好的内控环境
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是保证科研事业单位财政内部控制的基础。当前《会计法》等诸多法律均明确规定了单位内部控制的要点,凸显其重要性,所以,想要强化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则必须要提高内部控制意识。单位负责人对内部控制的建设应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全程参与内部控制的建设,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支持。财务负责人须加强与科研项目负责人员沟通,宣传内控的重要性。充分利用财会、内部审计、纪检监察、政府采购、基建、资产管理等部门或岗位的作用,提高宣传力度,组织学习及培训,在整个科研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中营造一种提高内控意识的氛围,并且重视内部会计控制,结合各个单位和各个岗位的实际情况,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提高其可操作性及效益性,并且加强内部控制执行力,确保内部控制能够在科研事业单位财政中实现自身价值。
(三)建立信息化平台
在信息环境下通过对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新兴技术建立起来的信息化,财务内部控制平台可以对财务控制、财务分析以及财务措施等予以信息化管理,从而保证科研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可靠有效,方便国家审计,提高科研事业单位各个部门之间的连通性及协作性,促进财务内部控制的有利监管,所以,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平台建设非常有必要,在这个信息化平台中,领导、管理人员、部门及科研人员均能够实现共享的财务数据,但是不可以对数据进行私人修改,仅有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人员方可具备相应权限,对数据进行修改删除。财务部门能够获取业务数据信息以及相关资产信息,且相关部门及领导也能够获取相应的财务信息,从而将此作为战略发展以及科研业务的依据所在,其次,信息化系统能够结合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及科研事业单位的具体特点,从而对业务流程进行标准化,提高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执行力的效力,强化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需求。
(四)完善内控评价体系,提高内部控制质量
水产科研单位在项目立项申请、项目经费的到达情况,预算的执行力度、经费的使用、绩效的考核等方面的内部控制加以规范,通过科研和财政的两大核心部门的协作与配合,促使项目经费的真实有效及合理使用。与此同时,要求相关项目负责人做好项目规划以及绩效管理工作,做好资金的预算编制,保证资金的使用合规合理,杜绝违纪行为发生,真正系统化和规范化内部控制,提高水产科研资金内部控制质量。也可以聘请中介结构予以绩效审核,或者利用各种媒介公开信息,积极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从而对当前的内控制度进行不断完善。
四、展望
强化科研事业单位财政内部控制对于整个财政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内部控制中可能存在的财政混乱、腐化等现象,还能够提高科研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在实际工作中强化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建立健全一套科学、有效的财政内部控制制度,并且明确财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加强财务工作各个环节的监控及监督,提高资金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效率,从而促进科研事业单位财政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莉保申炳旭.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探讨[J].会计师,2010,(9):108-109.
[2]杨艳梨.强化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建议[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8):109-110.
[3]华玉环.关于强化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J].企业导报,2012,(1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