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纺织行业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近几年来随着Internet的日益发展,中国网民的数量正在不断上升,电子商务也随着这股潮流为越来越多的网民所接受,浙江省诸暨市的不少纺织企业也逐步意识到了电子商务的作用,总体来说诸暨市的纺织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情况还处在初步阶段。本文通过分析诸暨市纺织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希望对诸暨市的纺织企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诸暨市纺织企业电子商务研究现状
1.1诸暨市纺织企业发展现状
诸暨与绍兴、萧山、义乌、富阳等8个县(市)接壤,交通相当便利,民营经济发达,其中袜业、织布业年产值超过200亿元,是中国的袜业之都,像大唐的袜业城、洁丽雅毛巾、太子龙服饰、步森衬衫都是全国知名的纺织企业。截至2010年底,诸暨市共有大小纺织企业8万多家,其中上规模的纺织企业978家,行业从业人员90余万人。2010年,纺织产业实现的产值占诸暨市工业总产值的42.58%;实现利润696323万元,占诸暨市工业利润总额的45.1%;出口创汇173174万美元,占诸暨市出口总额的48.97%。
1.2诸暨市纺织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现状
就目前来看,诸暨多数纺织企业以及个体经营户都有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的想法,上网用户越来越多,比较知名的企业都有自己的官网,而且都比较专业,信息涵盖量也大,也适当涉及到了电子商务的信息,比如诸暨袜业网、洁丽雅官网,都是比较系统的电子商务网站。近几年,诸暨纺织电子商务网站上,企业的数量有增无减,每年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而且幅度一年比一年高,到目前为止,许多诸暨的中小纺织企业选择加入阿里巴巴诚信通,试图借助阿里巴巴这个中国最大的B2B平台来帮助自己带来更多的业务。2009年8月诸暨市人民政府与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在阿里巴巴滨江新园区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打造诸暨特色产业集群专市,借此整合诸暨市的企业资源并进行统一推广,促进企业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比如诸暨市搏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中国袜业网()是诸暨市全力打造的电子商务平台,该公司与阿里巴巴支付宝公司签定绍兴区域战略合作协议,将支付宝引进中国袜业网,消费者在中国袜业网上买袜子将可实现在线支付,该举措进一步推动了大唐袜业从实体市场模式迈向现代商务市场模式,给中国袜都带来新的发展契机。给全市企业的电子商务模式带来了一场变革。
2诸暨纺织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存在的问题 1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不足
诸暨许多纺织企业属于中小企业,企业内部管理以家族制为主,企业组织结构封闭、排外性强,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实现合理分离,资本运营方式单一,导致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这些企业本身的信息化基础就非常薄弱,企业领导自身未受过高等教育,信息化意识不强,整个企业的计算机设备很少,网络基础设施也非常陈旧,很难在短期内适应电子商务的要求。再加上诸暨很多纺织企业的决策者没有充分认识到开展网络贸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甚至有些企业管理者根本不了解电子商务,认为电子商务就是上网,许多企业管理者单方面觉得在网上搜索供货信息就以为是电子商务的全部,或有些企业简单地建一个网站,而相关的管理基础却没有跟上,这些错误认识和落后的观念影响了诸暨纺织企业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2很多中小纺织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开展有所顾忌
诸暨绝大多数纺织企业信息化程度较低,一些管理者对于信息化的了解可谓少之甚少,加上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需要一定的资金,因此企业管理者就会有所顾忌。首先建站尤其做好一个功能齐全的电子商务网站需要一笔很大的资金,而且需要定期维护更新,又需要费用;其次,网站的宣传又是一个需要下血本的环节,对于很多不景气的诸暨纺织小企业来说,都望而生畏;最后,高额的物流成本也使得开展电子商务对于诸暨的纺织企业来说举步维艰。但是企业在做这些工作后并不是一点效果都没有的,当企业在不断完善和充实自身电子商务网站的过程中,会发现网站的信息更充实了,发展电子商务的经验越来越丰富了,在量变的过程中肯定会有质变的一天,我们不能一开始就为了赚钱,而是要不断努力摸索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和积累自身的经验。
3网站功能单一,响应速度慢
由于在诸暨纺织行业中电子商务应用的还不是很广泛,即使有些企业应用了电子商务,但是大多数企业极少进行实质的网上交易,绝大多数诸暨纺织企业的网站都是以展示企业形象为主,只有个别企业真正进行网上交易,总体来看诸暨的纺织企业以传统的交易为主。诸暨市纺织企业的网站虽然很多,几乎有点规模的纺织企业都有自己的网站,即使没有自己的网站也会在一些电子商务平台上有自己的店铺,但是纵观诸暨的电子商务网站几乎建设都流于形式,由于人才缺乏,资金不足等方面的原因,企业的网站很多都是由企业与IT公司合作创建,一方面网站功能非常单一,网站几乎都没有在线交流功能和支付功能,另一方面有些纺织企业干脆把网站维护和更新的权利都交给IT公司,很多信息由于缺乏更新导致信息出现了滞后的现象,有些企业在与IT公司解除协议之后,IT公司就不帮企业网站续费,所以很多企业也成为了实质的空壳网站。
4电子商务的外部环境不健全
诸暨很多纺织品出口企业已经接触过了第一代电子商务平台,但是效果却不好。因为它们只是一个分类广告平台,以企业推广为核心目的,供应商花了大量时间金钱打广告做竞价,却只能眼巴巴等待生意找上门。网上进行交易时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网络诚信问题突出,曾经有人专门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前景进行过在线调查,当问到为什么不愿意在线购物时,绝大多数人都担心遭到黑客的侵袭而导致信息被窃取。因此,诸暨纺织企业有一部分企业管理者因担心安全问题而不愿使用电子商务,安全问题成为阻止诸暨纺织电子商务发展一大障碍。
一是各项成本大幅上扬
据调查,2014年下半年与2006年下半年相比:原料成本平均上升7.9%,能源电力成本平均上升了3%,其中煤的成本上升比较快,劳动力成本平均上涨了13.96%。这些成本的上升,使全行业减少利润至少loo4L元。另外,2014年社会责任的推行和节能减排工作的政策给一些企业带来了较大影响,有的企业在这方面的成本增长了10%,且对于沿海地区做加工贸易的企业来说,加工贸易保证金空转变为实转这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二是过高的棉花进口税率使企业不堪重负
2014年配额外进口棉花的滑准税率起始税率提高了1个百分点,为6%~40%,进口棉花加滑准税率后与国内棉价基本持平,不能给企业带来原有的价差利润。2007年大多数月份进口棉加滑准税后价格已经高于国内棉价。而从10月份开始,相当于429级滑准税下棉花价格已经高出国内棉花价格600元/吨。近年来国内棉价比国际市场平均高1500元/吨左右,其中低等级棉比印度高4000元/吨以上,使得大量使用低等级棉的牛仔布行业受到的冲击最大,造成产品出口下降,部分中小企业出现亏损停产。三是人民币升值带来较多的汇兑损失。人民币从2007年1月到12月的累计升值6.44%,理论上计算,使棉纺织行业直接减少近20亿美元的利润。据某牛仔布企业统计,从2006年6月~12014年6月人民币升值4.63%,企业实际减少了利润874万元。四是出口退税下调直接导致利润减少。2014年棉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调了2个百分点,减少利润3.6亿美元。2007年7月起国家下调了服装出口退税率2个百分点,直接减少了5.86亿美元棉制服装企业的利润,对上游棉纺织企业也产生了间接影响。对于2015年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徐文英从行业相关生产要素和宏观环境因素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在行业面上,成本推动的压力越来越大。2015年一方面对于企业来说上游产品资源、能源环保及劳动力成本是增加的,另一方面融资利率提高,带来融资成本的提高。此外,自2015年开始,企业进口自动络筒机、喷气织机将不再予以免税,进纳关税和增殖税,使企业的进口成本分别增加了27%和25%。从宏观环境因素分析,2015年行业的社会责任体系还要继续推行,并且要逐步从试点企业扩展到各个企业;2015年还要加大攻坚力度,确保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相关法律法规将更加完善,价格、税收、财政等激励政策将会相继出台,行业技术、装备将跟随节能减排的要求更新换代,企业将在这方面的技术、装备的投入将不断增加,但这同时也是促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2015年,人民币汇率有明显的持续升值预期,直接削弱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国家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对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购买原材料等资金影响很大,在装备升级上暂缓或不能购买最先进的装备。资金问题将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面对严峻形势,徐文英提出了四点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继续推动科技和品牌工作,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平均纱支
鼓励一部分有能力的企业尤其是会员企业适当考虑提高平均纱支,开发高支高密服装面料及家纺产品、高档色织提花产品;重视提高“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以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加大研发投入,减少中低档产品的生产,自觉地进行产业链的整合,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呼吁企业不宜再新增常规纺纱锭,要把粗放的、以规模数量型发展方式向质量效益、结构优化型转变。
二、要继续坚定推进技术改造工作,支持推进使用新型、高效棉纺工艺设备
各项成本的增加,企业的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研发对企业来说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因此,可以首先从技术进步人手。继续坚持实现以提高“三无一精”比重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2olo年全行业清梳联比重提高到50%,无结纱比重提高~1J70%,无梭布比重提高~1J70%,精梳纱比重提高~J128%。
三、加大差别化纤维、功能性纤维、复合纱线及新型面料的使用
当前,新纤维的开发应用创新仍然是调整产品结构的主流,棉纺业使用较为成熟的有
(1)高湿模量纤维:莫代尔、丽赛纤维、罗赛尔;
(2)再生纤维素纤维:竹浆纤维、圣麻纤维、醋酸及铜氨纤维、竹碳纤维等;
(3)蛋白纤维素复合纤维:大豆蛋白、牛奶蛋白纤维;
(4)新合纤:吸湿排汗(eoolmax)、空调纤维(OUTLASa3、聚乳酸、远红外、抗菌纤维(Amieor);阻燃、抗紫外线、防辐射纤维;超细纤维、异型纤维以及m、PBT新弹力纤维等。
目前广泛应用的除各类纯棉氨纶包芯纱以外,还有涤纶包芯纱、锦纶包芯纱、金属丝包芯纱及面料;两种及以上的有色化纤混纺或多种有色棉条混色纱线及面料;各类高支高密家纺面料、高档色织及提花面料棉麻混纺、棉花羊绒、多种纤维混纺交织面料等。紧密纺纱线的推广是纺纱技术和装备的一次革命,高支紧密纺纱线使色织衬衫面料的质量档次大大提高,目前已经应用到高档针织T恤、高档床品及服装面料,紧密纺纱线面料今后仍是高档产品开发的重
四、加强社会责任,走节约型发展之路
所谓社区银行,是指在一定地区的社区范围内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设立、独立按照市场化原则运营、主要服务业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的中小银行。在经营特色和发展战略上,社区银行强调地是在特定社区范围内提供针对客户的个性化金融服务(bankonthepersonaltouch),与客户保持长期性的业务关系。在美国,社区银行的资产规模通常在1000万美元和数十亿美元之间不等。
一美国的社区银行为什么在激烈的银行竞争中具有生存空间?
如同全球银行业一样,美国的银行业也经历了大规模的合并之路,主要的大型银行通过并购不断扩大规模。但是,与此同时,美国的银行界也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那就是规模相对小的多的社区银行同样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这些社区银行如何在大型银行的激烈竞争中应当生存空间的呢?
根据美国独立社区银行协会(ICBA,IndependentCommunityBankersofAmerica)2000年的统计,目前美国有8300家中小金融机构(如储蓄和贷款机构等)被划分为社区银行,这些社区银行在全美有36803个网点,这些网点有54%分布在农村,29%分布在城市的郊区(suburban),有17%分布在城市。从社区银行在美国的区域分布看,26%分布在美国的中北部,21%分布在东南部,16%分布在西南部,18%分布在中西部,11%分布在西部,8%分布在东北部。
尽管因为美国的银行业市场已经发展成熟、因而银行购并活动剧烈,美国的社区银行的数量一度呈现减少的势头,但是,新的社区银行始终在不断出现,1999年,美国新设立的社区银行就达到205家之多,达到历史性的新高;上一个设立社区银行较多的年份则是1989年,新设立的社区银行在1989年达到了192家。
与美国的大型银行相比,这些社区银行在多个方面具有显著的特点:
从市场定位看,社区银行主要面向当地家庭、中小企业和农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大型银行则主要面向大型的公司。从资金运用看,大型银行通常将其在一个地区吸收的存款转移到另外一个地区使用,而社区银行则主要将一个地区吸收的存款继续投入到该地区,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社区银行的员工通常是十分熟悉本地市场的客户,同时这些员工本身也是融入到社区生活的成员,而大型银行的业务管理者则通常是衣冠楚楚地坐在远离日常客户的办公室里。社区银行在审批中小企业和家庭客户的贷款时,客户不仅仅是一堆财务数据的代表,实际上社区银行的信贷人员还会考虑这些作为邻居的借款人的性格特征、家族的历史和家庭的构成、日常的开销特征等等个性化的因素,大型银行在审批这些中小企业贷款和个人贷款时,通常只是根据一些财务指标作出结论,基本上很少考虑借款人的个人因素,客户在这个时候只是一些财务数据而已。由于社区银行的运作都在本地,因而社区银行作出信贷决定相当迅速,而大型银行则需要经过必要的内部审批程序。同时,因为这些社区银行本身就是中小企业,因而其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小企业在经营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例如,中小银行通常需要在开业3-5年之后才能盈利,需要经历艰苦的拓展市场、控制成本、完善制度等阶段,这些困难都是中小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因此目前美国的社区银行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的主要的金融服务的咨询支持机构。
美国的社区银行最为典型的特色之一,是对客户的深入了解并相应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其贷款主要面向附近社区的存款者及相关社区内的中小企业和农户。事实上,社区银行已经成为美国的中小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渠道。许多社区银行在面对个人客户的零售业务方面提供了相当全面的业务选择,这包括:中小企业贷款和农业贷款、较低收费的支票和一些投资产品、不同种类的楼宇按揭和消费者贷款产品、较低收费的信用卡和借记卡服务、以及自动提款和电子银行等服务。
其次,社区银行提供的服务收费通常较之大型银行要低。据美国有关机构2001年的统计,美国的社区银行在支票帐户等服务的收费方面较之大型银行要低15%左右。
目前,美国已经形成了多个行业性的自律性质的协会。例如,美国银行家协会专门设立了社区银行分会,全美范围内成立了独立社区银行协会(ICBA)等组织,独立社区银行协会目前拥有5500多家社区银行组成的会员。
从经济环境分析,美国不同地区经济的活跃和繁荣是推动美国社区银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社区银行在美国市场的分布看,经济繁荣地区的社区银行相对多一些,因此社区银行的设立主要依据的是不同市场的繁荣程度及其可能给社区银行带来的业务机会。当然,美国的社区银行的经营要符合监管当局统一的监管要求。
从发展趋势看,因为美国银行业市场已经相当开放、发展也较为成熟、市场竞争也相当激烈,因此不排除未来社区银行可能通过并购而出现数量下降的可能性,但是,从总体市场格局看,社区银行依然因为其独特的经营定位而获得充足的发展空间。
二社区银行成为中国放松银行业管制突破口的现实原因
中国放松银行业的管制,之所以可以选择社区银行作为突破口,除了美国的社区银行发展历程所显示出来的为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等因素外,考虑到中国的现实状况,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社区银行的建立和发展所需资本不高,便于民间资本的进入和市场竞争的充分展开。
银行业放松管制的进程,也表现为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过程,如果设定过高的进入壁垒,能够进入银行业的民间资本势必相当有限,客观上会抑制市场竞争的充分展开。目前的一些股份制银行,甚至包括部分上市的银行,其内部经营管理结构、营运方式、决策过程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原有体制的影响,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地方政府的过度干预,有些银行基本是国有银行的翻版。这主要是因为迄今为止银行业的进入壁垒相当高,现有的银行市场开放程度有限导致的。
规模较小的社区银行如果经营不佳,其他民间资本可以以不高的成本对其进行收购,这无疑对社区银行的经营形成一个市场约束。反观当前的股份制银行,即使不考虑政府干预等因素,其相对庞大的规模也使得其他民间资本的收购难度过大,在实际操作上几乎没有可能性。
2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所需的融资渠道一直不畅通
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已经在中国的经济增长、吸收就业等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环境并不宽松。随着大型银行日益将融资的重点转向大型公司,中小银行势必需要寻求自身的融资渠道,以中小企业为主要融资对象的社区银行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3中国金融市场巨大的差异性决定了全国性的大型银行难以有效掌握不同地区的市场和客户信息
中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全国性的大银行实际上很难制定一个适用于全国不同市场的发展战略,也很难全面地掌握不同地区的市场和客户信息,从而难以对不同地区的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金融服务,这必然促使大型银行更多地面向全国性的大型公司提供服务。在这一点上,立足于不同地区的社区银行在掌握不同地区的客户信息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
4社区银行有助于缓解当前中国资金运行的“虹吸现象”,填补因为大型银行的战略调整所出现的“金融服务真空”
随着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推进,国有银行更多地注重将全国范围内吸收的存款转移到经济发达地区使用,这造成中国资金流动的“虹吸现象”,即本来急需资金的欠发达地区的资金通过大型银行的分支机构网络,被转移到资金已经较为充裕的发达地区,这也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扩大的金融方面的原因、另外,国有银行也在加速从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撤出,这可能会在局部地区形成金融服务的真空。社区银行在资金运用方面的特点之一就是将本地市场吸收的资金主要运用在本地市场,因而能够缓解虹吸现象及其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同时在国有银行撤出的地区设立社区银行,也可以填补金融服务的真空。
5社区银行的发展能够推动中国金融结构的顺利转换
目前中国金融结构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居民的存款成为银行业的主要资金来源,而且居民资产的主要形式是存款,实物资产所占的比率相当有限,居民所可能得到的金融服务种类也十分有限,这种金融结构无论在微观上还是宏观上都是缺乏效率的。社区银行强调的是面对一定社区内的个性化金融服务,消费者贷款等会成为主要的贷款形式之一,对于客户的服务也会较之国有银行更为全面和个性化,这对于推进当前中国金融结构的转换具有积极的意义。
6社区银行的发展能够推动金融服务的差异化
目前中国银行业市场上的竞争从表面来看已经较为激烈,但是从银行业提供的金融服务看,基本上属于低水平的重复,针对客户的需求主动提供的金融服务种类十分有限,社区银行的设立能够针对社区范围内的客户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从而也促使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调整市场定位,并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
7社区银行的设立能够增大外资银行拓展中国市场的压力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实际上对于网络庞大、客户基础众多的全国性银行的冲击力度有限,从其经营规模、针对部分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等经营方式来看,与社区银行更为接近,开放设立社区银行,能够促使中国的金融机构迅速学习外资银行的经营方式和经营经验,使得外资银行开拓中国市场时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三中国社区银行的生存空间十分广阔
首先,中国的中小企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其对于金融服务也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可以为社区银行提供广大的融资市场。研究表明,小型银行在发放中小企业贷款时较之大型银行更有优势,这主要是因为小型银行的组织架构灵活简单,易于解决贷款方法中的委托问题,易于了解大型银行所难以了解的客户收入变动、支出状况等有一定保密色彩的个人信息,这也就是所谓信息优势假说(Informationadvantagehypothesies)。另外,学术界也提出了“共同监督”假说(peermonitoringhypothesis),认为社区银行这类地区性的中小金融机构即使不能真正了解地方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但是为了大家的共同利益,合作组织中的中小企业之间会实施自我监督。社区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的优势为其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市场机会。
其次,是中国消费者贷款和个人金融服务开始进入快速增长的阶段,社区银行所强调的个性化金融服务和对于客户的了解使其在竞争这些业务方面可以获得优势。
第三,中国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在较长时期内会一直存在,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巨大差别、城市和农村金融服务上的巨大差别,为地区性的社区银行发展提供了机会。特别是许多国有银行已经撤出的地方已经成为被金融机构遗忘的角落,将来即使外国大银行进入中国,它们也不可能向边远地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社区银行可以担负起这一任务。
主要参考文献
徐滇庆,《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中评网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市场的日趋开放,金融机构面临的竞争形势更加严峻,各种金融风险逐步呈现,其中银行业都将加强内建设,防范操作风险提到各自重要的工作日程中,并将其作为规范业务发展的重要和必要内容。究其原因,笔者想结合自己工作实际谈谈自己对银行业要加强内控建设,防范操作风险的认识。
关键词:内控防范操作风险
近年来,国内外银行业经济案件频发,涉案金额巨大、影响恶劣并造成巨大资金损失,严重威胁着银行和客户的资金安全。其中操作风险引发的案件占相当大比例,巴塞尔委员会在2002年举行的一次全球性针对银行操作风险的调查表明,参加调查的银行共报告了47029件每件损失超过1万欧元的操作风险事件,平均每家银行在这一年间发生了528起操作风险事件,其中有5家银行在这一年间发生了超过2000起操作风险事件,一年造成的损失近80亿欧元(出处:金融时报);从国内银行业看,由于缺乏对操作风险的充分认识,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缺乏有效的内控机制,近年来操作风险也日趋严重。
一、操作风险形成原因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银行业务日益多元化、复杂化和国际化。金融机构尤其是基层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呈现出“机制功能弱化”的趋势,产生操作风险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风险意识不强
1.重业务拓展,轻风险管理。表现在一些单位负责人短期行为严重,没有正确处理和把握好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的关系,许多营业机构目光局限于完成考核任务,甚至不惜冒着违规操作的风险以实现短期业绩;许多员工在操作岗位上工作却被迫承担了大量营销任务;不少员工自身对操作风险重视不够,风险意识不强,只要领导命令,就惟命是从,对其违法行为视而不见。
2.重事后管理,轻事前防范。其表现在银行看重的是对已发生或已存在的风险采取事后的管理处罚措施,试图以严历的处罚遏制风险的出现,而对事前的防范和事中的控制措施关注较少,或形同虚设,这种做法充其量只能是“防君子不防小人”。
(二)业务学习不到位,执行制度有偏差
随着金融信息化、金融产品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各种理财产品、电子业务等层出不穷,有的管理人员借口业务忙,对规章制度、特别是新的规定不能认真学习,管理松懈,对员工的业务培训也不到位,致使操作人员对新业务不熟悉,潜藏风险隐患;少数员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对新业务、新制度的学习滞后,对业务流程理解不深不透。如帐户管理、反洗钱制度执行不严格,大额存取款业务未经主管授权审批,对重要空白凭证、业务印章保管不严,交接手续不严密,未按规定对帐等,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致使违章操作时有发生;产品创新、制度建设与业务人员素质脱节,致使执行制度有偏差,违章操作时有发生,产生了许多风险隐患。典型的是许多产品的创新是先发展业务,后规章制度,并且有些制度本身制订就不够精细,过于理想化,甚至不适应业务发展需要,可操作性较差,再加上操作人员本身理解不深不透,业务素质不高,致使业务发展潜藏很多风险隐患。
(三)查处力度不到位,警示效果不明显
近几次操作风险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多数属于屡查屡犯、屡整难改的顽症,主要原因还是重检查、轻处罚,对违规违纪甚至违法行为低调处理,强调客观原因,未能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处罚力度不够,因而不能产生有力的警示作用,削弱了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导致一些问题屡查屡犯,直至案件发生。
(四)计算机网络系统不够完善,易形成较大资金风险点。
主要表现为硬件及软件、设备及通讯故障、程序错误、计算机等原因造成交易不成功而形成客户及银行资金损失。例如有的银行因通讯故障引起的银行单边帐,形成较大的资金风险。
此外,员工强制休假制度和定期轮换制度未落实,人事管理中不能做到定期或不定期地调整相关重要岗位人员,使其职务行为中存在较大风险。
二、加强内控建设,构建防范操作风险的长效机制
早在2005年银监会就提出了13条防范操作风险的意见,并督促银行机构落实“内控十三条”,从央行的重视程度和督促力度,就可看出防范操作风险已成为规范业务发展的重要和必要内容。因此,我国各商业银行近年来纷纷开展了全行性的操作风险大检查,同时采取不同的方式来防范操作风险。对如何加强内控建设,构建防范操作风险的长效机制,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打造先进的内部控制文化,要以科学发展为指引,树立健康经营理念。正确认识内控机制的重要性,加强员工职业道德培养和警示教育,提高内控与员工的价值关联度,切实防范员工因道德风险引发的违规、违法行为。通过培育金融企业合规文化,营造良好的内控文化氛围,并通过教育与管理、激励与约束相结合,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还使人的自觉行为与制度对人的约束有机结合,也有助于防范道德风险。同时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牢固树立先规范、后发展的经营理念,严禁违规办理业务。
2.严格岗位职责管理,要以风险防范为前提,培育风险管理文化。岗位职责要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和下属分支机构的内控职责,一级对一级负责。实行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做到定人、定事、定责,做到工作岗位、工作范围、职责权限清晰,使内控覆盖所有风险点,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重要岗位、主要风险环节做到相互制约、相互制衡。
3.加强风险管理基本制度建设,要以规范管理为目的,夯实持续发展的基础。严格岗位分离制度,加强事前防范;严格授权管理制度,加强风险事中控制;加强对高管和重要岗位人员的控制,离岗审计。如从目前农业银行基层行的管理现状来看,仍然存在较多的薄弱环节,强化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建立建全制度,清理制度盲点,弥补制度空白点,坚持内控在前,制度先行,使各种经营行为都置于制度约束之下,加强制度执行力度,特别是要切实落实业务营运制度、管理制度、处罚制度,把管理工作和控制融入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其次要加强岗位控制,按照纵向有监督、横向有制约,从优化业务流程着手,形成机控和人控的联控机制,切实解决业务操作岗位的失控问题。
论文关键词:仔猪气喘病的类型与治疗方案
本病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寒冷的冬春和秋冬季节多发。在自然病例中只见于猪, 其他家畜、动物和人未见感染。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均有易感性,而以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最易感, 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高, 其次为怀孕后期母猪和哺乳母猪。育肥猪和成年猪发病率低, 病情也较轻。成年猪为慢性或隐性感染。由母猪将肺炎支原体传染给仔猪,使此病在猪群中持续存在, 特别在断奶时, 将猪混群后更是如此。但仔猪到6 周龄以后才能出现症状。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病菌通过病猪的咳嗽、喷嚏、喘气随分泌物排出体外, 形成气溶胶浮于空气中, 健康猪经呼吸道而感染。如果饲养管理不好、猪群密度大、拥挤、猪舍卫生条件恶劣、潮湿、通风不良等应激因素的影响, 也可诱发本病。
二、症状
潜伏期5~7天,最长达1个月以上。
1、急性型。病猪精神沉郁,呼吸加快,每分钟达60~120次。喜卧,不愿走动。随后出现腹式呼吸,两前肢叉开,呈犬坐姿势。严重病猪,张口喘气,从口、鼻流出泡沫样物。有时发出连续性至痉挛性咳嗽。只有少数病猪有微热。食欲一般正常,只有呼吸困难时才减退或拒食。本型多见于新发生猪支气管肺炎的猪群,发病重,病程短,死亡率高。病程1~2周而死亡。幸存者转为慢性。
2、慢性型。主要症状为长时间咳嗽,尤其早晨起立驱赶、夜间、运动时和进食后发生咳嗽。由轻到重,严重时出现连续性痉挛性咳嗽。咳嗽时拱背、伸颈、头下垂,直到呼吸道中分泌物咳出为止。进一步发展,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后期不食。仔猪消瘦、体弱,发育缓慢,如有继发感染而引起死亡。病程2~3个月,有的长达半年以上。发病率高,死亡率低。该型在老疫区多见。
3、隐性型。病猪一般不显临床症状,有时在夜间或驱赶运动后出现轻微的咳嗽和气喘。生长发育基本正常。但用X光检查时,可见到肺上肺炎病变。该型在老疫区多见,被忽视为危险的传染源。
三、防治措施
1、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本病。加强饲养管理,坚持经常性的卫生消毒工作。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不要从外地引进猪只。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农业论文,实行“三定”,即固定猪舍,固定饲养人员,固定工具。
2、经常观察猪群,发现咳嗽,气喘的病猪应马上隔离,检疫,确诊治疗。对猪舍在搞好清洁卫生的基础上,要进行全面消毒。同时,对病群猪用抗生素治疗,促进病猪尽快康复。最根本的措施是用康复后母猪和无特定病原猪培育健康群。
3、免疫预防。中国兽药监察所已研制出猪气喘病成年免冻干疫苗、鸡胚卵黄囊冻干疫苗、乳兔肌肉冻干疫苗,兔化弱毒苗,免疫期达12个月。经过应用证明,安全有效无副作用。
四、治疗
仔猪气喘病根据其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表现,以及病理剖检、实验室镜检确诊为猪支原体肺炎。
治疗方案1:卡那霉素 3~4万国际单位/千克体重, 肌肉注射2次/天,5天为1个疗程,严重者2~3个疗程。
治疗方案2:林肯霉素 50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次/天, 5天为1个疗程,严重者2~3个疗程。
治疗方案3:20%泰乐菌素 0.1~0.2毫升/千克体重,同时配合注射黄芪多糖 0.15~0.25 毫升/千克体重,1次/天,连用5天,严重者2~3个疗程。
治疗方案4:中药治疗 桔梗50克 天冬50克 麦冬50 克 苦参50克 知母50克 款冬花50克 贝母50克 瓜篓40克 白前40克 枝子50克 黄芩40克 陈皮50克 茯苓80克 甘草25克水煎灌服。20 千克猪5头为1剂, 2次/天, 连用5天,严重者2~3个疗程。
一、会计行业做假账问题的成因
(一)利益驱使会计行业“造假”
这里的利益分不同种类,如很多国有企业造假账,较多的是因为企业需要“造政绩”,某些单位的负责人为了突出政绩,邀功请赏,随意篡改上报的报表,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将财政赤字变为财政盈余。某些行政及事业单位做假账,有的是为了违规给单位工作人员发放福利、补贴,有的是不合规定的接待、送礼的费用无法报销,便利用假发票冲抵。通过做假账,就可以让非法的经济活动披上一个合理、合法的外衣。另外,还有相当多的企业为了逃避给国家缴纳税收的义务,通过做假账来隐瞒收入。
总起来说,因为巨大利益的驱使,做假账的手段变得日益多元化、复杂化、隐蔽化,通过制造假象、操纵数据产生的虚假信息,极大地扰乱了社会、单位、部门的经济稳定秩序。
(二)行业内外监督机制不完备
改革开放的推进发展使得企业有了更大的自主性,而当开放的权力缺乏有效监督时,就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许多假账问题的产生是由于企业负责人授权、指使会计人员进行造假,而企业内部为了搞活经济,也便放松对这种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企业委托人与人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也可能对人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控制。另外,行业外部的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监督标准存在不统一性,相互有重叠的管辖范围,从而在管理上各自为政,最终使得监督的力度大大削弱,很难起到有效监督的作用。
(三)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1996年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当中就专门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作出了规定,其中就要求“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还应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会计工作,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办理会计事务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会计专业职称考试的规模一直在持续扩大,多年以来的人才选拔已经给会计队伍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但是,只依赖这种考试选拔会计人才还是不够的,许多从业人员仅仅通过了考试,但是对缺乏会计实践经验,并且对相关的职业素养知识、法律法规知识了解甚少。这就会导致很多会计从业人员诚信意识不足、法律意识淡薄、拜金主义严重。容易在诱惑面前,放低对自己的职业道德要求。
二、会计行业造假账的防范与治理措施
(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现已颁布的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有《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可以说已经基本建立了一套系统性的法律法规体系。其中,对做假账行为也都有具体的惩处措施。如《会计法》第五条明确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本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会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会计法》第四十三条明确指出,如果“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等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但是,这些规定在实际操作层面可能会发生责任处罚不明确,有一些可钻空子的灰色地带的问题。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案例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另外,还可以增加一些民事赔偿条款,对于因造假账产生的经济损失,有相关人员承担一定的民事赔偿责任。
(二)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要使会计行业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其作用,需要建立起完整的内外监督机制,如在单位和企业内部,要对以往的管理制度进行革新,尽可能的确保会计部门独立于各利益方之外,还要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职能,对会计部门的日常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在外部,政府应该协调组织,以财政部门、税务部门为主,形成监督合力,严厉查处会计做假账行为、偷税漏税行为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各部门之间要注意有效配合,使得财政、税务、审计等监督成为一个有效整体,而不是各自为政。
1999年起我国实施了高等教育扩招政策,短短几年内全国各高校学生数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地方综合性大学,学生数量有了数倍的增长。通过高校扩招,使得高校办学效益明显提高,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推进了高校体制改革,促进了基础教育的结构调整。然而,由于高校扩招,学校的办学条件、生源质量、教师素质、学科与专业结构以及管理制度等暴露出新的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1]。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作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科研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受各类因素的影响,地方综合性大学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也呈下滑趋势因此,因此,必须构建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的管理,不断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一、构建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体系的背景
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师资、设备、实验室和图书等教学资源紧张,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组织管理有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致使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呈下滑趋势,很难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一)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各个高校都面对的非常严重的问题是:毕业生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找工作、考研、出国和各类资格考试的认证中去,还有一些学生利用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时间补修其它课程来完成学分要求;教学单位也非常重视就业率和考研率,对学生是否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也重视不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也忙于自己的学历、职称的提高,对学生无从顾及。可以说对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是不能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瓶颈因素。
(二)教学经费、资源不足。虽然各个高校近年来不断引进师资,加强硬件建设,但是相对学生数量的骤增,教师、实验室等资源匮乏已经是各个高校暴露得非常明显的问题。一名教师指导十几名学生,刚刚留校的助教就开始指导毕业论文(设计),一个实验室容纳几十人等现象一直困扰着各个高校,如果这些问题不能解决,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绝不可能提高。
(三)指导、管理体系不完善。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学生数量大,毕业论文(设计)的方式多样,学校采用笼统、粗放的方式管理毕业论文(设计),没有形成针不同专业的“多元化”毕业论文(设计)管理方案也是影响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过程管理工作不到位。学校各级部门,尤其是教学单位对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力度不够,质量监控体系不健全,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尤其是抄袭、代做等情况不能完全无法控制,也是各个高校出现的非常严重的问题。
(五)评估工作过于形式化。很多高校针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评估工作只局限于学校的层次,没有形成校、院二级评估机制,而且评估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不能有效结合,不能真正发挥评估工作的真正作用。
(六)选题、答辩环节的管理力度不够。选题、答辩考核是否严格、公平和公正,对毕业论文(设计)有着强烈的导向作用。目前,各个高校非常重视选题、答辩环节的管理,但都没有形成有效的机制,同时如何能更准确、更规范评定出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也是各个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还有很多因素影响着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总之,抓好毕业论文(工作),不断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是一项系统工作,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并逐渐完善它。
转贴于 二、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体系的构成[2]
一个完善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体系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组织系统。要使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体系有效实施,首先要建立起层次分明、衔接紧密、职责清晰的质量监控的组织系统。这个系统通常由学校、学院、指导教师、学生四个层次组成。第一层次是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机构,它主要包括校长、分管校长、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校教学督导组以及教务处等相关机构,起着决策指挥、管理执行、监督评价的功能,是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第二层次是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机构,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起主体作用;第三层次是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是教学质量监控的基础,是进行具体的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检查、管理的主要执行者;第四层次是学生,通过学生反馈学校教学和管理的质量[3]。
(二)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制度系统。实现质量目标,必须建设和制定一套完整、科学、严密的规章制度,以明确各系统职能,规范工作程序,做到有章可循,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并形成自我完善与优化的建设机制,使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管理工作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学校应根据教育规律、国家政策方针以及实际情况,制订《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标准》、《毕业论文(设计)评估指标体系》等文件以及一系列激励制度和政策,而且学院也应制定相应的毕业论文(设计)相关管理文件,建立起一套较完整、科学的、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制度系统,涵盖毕业论文(设计)管理中的各个环节,使毕业论文(设计)管理中有章可循,有的放矢。
(三)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评价系统。教学评价具有判别、诊断和激励功能,学校在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过程中应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价方针,制定评估指标体系,并定期开展评估,充分发挥了评价功能,促进了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不断提高。
(四)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反馈系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信息是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信息能否及时准确地反馈,对于能否及时解决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至关重要。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信息可分为管理反馈信息、教师反馈信息、学生反馈信息。管理反馈信息来自于管理层,主要是学院级的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者;教师反馈信息来自教师;学生反馈信息来自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全程监控中,学校通过建立质量反馈制度、开展阶段式检查(开题检查、中期检查、答辩检查、存档检查)、建立多层次的反馈渠道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三、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体系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既涉及教育理论问题,又有实施中的可操作性问题。所以,在监控体系构建与实施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全员质量监控意识。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涉及到学校中很多管理部门、绝大部分教师和一届的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也直接受他们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使全校各级管理人员、教师以及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毕业论文(设计)在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树立全员质量监控意识,全校上下统一思想,为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监控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建立相应的配套措施,保证质量监控正常运作。要使质量监控正常运作和实施,必须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激励机制等配套措施。建立质量监控的评价标准,可以使质量监控能有的放矢;建立奖励机制有助于调动广大教师、学生和管理队伍各方面积极性。另外,要优化质量监控环节,提高监控的自动化程度,就必须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高科技在监控中的作用,使质量监控体系运行方便快捷,真正成为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保障体系。
(三)体现以人为本原则,不断优化质量监控体系。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的目的是保证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教学任务,实现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目标,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不是对教学人员的监控,而是对教学行为及教学管理行为的监控。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全员质量意识的提升。同时,应该随时掌握质量监控的实施过程,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质量监控体系。
(四)分阶段实施,实现质量监控的长效机制。质量监控体系应能对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做到事先监控准备过程,事中监控实施过程,事后监控整改过程,然后进入下一循环的监控过程,形成长效管理。
总之,在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中建立科学、规范的质量监控与保障机制,实现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全程质量监控和管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毕业生设计(论文)的质量。全国各类高校的管理者应该进行深入、持续的创新,不断优化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体系,以不断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徐静年,潘小帆.走高校可持续发展之路——对高校扩招与教学质量的思考[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5;3~4
2.蔡青.论地方教学型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7:66~68
论文关键词:南华松叶蜂,生物学习性,防治
南华松叶蜂 Diprion nanhuaensisxiao 从1989年发现以来,在平坝华山松种子园发生局部性为害。为确保1800余亩种子园的华山松健壮生长,对该虫进行了观察及防治试验,现将1989年至2006年近20年观察结果初报如下:
一、形态特征
成虫:雌虫体长8.5-10.8毫米,翅展20-22毫米,体粗壮黑色,头部黑色具刻点,触角22节,鞭节由2.0个小节组成,呈锯齿状,渐向端部尖细,单眼黑色有光泽,中胸盾片具刻点,有一对犁板黑色斑,小盾片黑色亦具刻点。中胸盾片前两侧下方,底部前自后头,后至前翅肩角下,前足基本处为黄白色,腹部1-2节背,腹板及节3腹节腹板黄白色,前足基节、胫节、中足胫节端部及后足转节色淡,其它部分均黑色。
雄虫:体长5.8-6.2毫米,翅展15-16毫米生物论文,体狭小黑色,触角22节,鞭节由20个小节组成,端部第3节至基部第二节呈双栉齿状,内栉齿短,外栉齿长。
卵:长园筒形,长1.5毫米,宽0.5毫米,初产时乳白色,待孵化前色深。
幼虫:初孵幼虫头黄褐色,胴部灰白色,头大于体宽,二龄幼虫头褐色,胴部灰白色,头与体等宽至体宽大于头宽,三龄幼虫头黑色,胸足第一、二节基半部及三、四节褐色,其余部分灰白色,背线、气门上线褐色明显,体表有褐色刺毛,四至五龄幼虫,第二、三胸节由4个小环节组成,且第一小环节均为黑色,肛节背板前半部黑色,背线及气门上线黑色。(见表1)
表1 各龄幼虫体长及头宽
虫龄
体长(mm)
头宽(mm)
幅度
平均
幅度
平均
1
2.1-4.2
3.1
0.5-0.6
0.55
2
4.0-12.0
8.0
0.7-0.8
0.75
3
10.0-16.0
13.0
1.2-1.4
1.30
4
14.0-24.0
19.0
1.5-1.7
1.60
5
23.0-26.0
24.5
【关键词】房地产;会计信息;问题与对策
一、引言
房地产行业在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房地产行业出现较大的波动,则会影响到钢铁价格、家装设计、农民工就业等一系列问题。如今国内的房地产业发展势头较好,从依靠政府扶持向市场调节转变,销售方式也呈现按揭、预售、代销等多样化,在房地产行业大量资金增长过程中,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准确性是急需考虑的问题。
二、我国房地产行业会计质量的问题
房地产行业与其他行业有所不同,它随着销售手段、房企状况、业绩信息等差异,在执行会计准则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由于其行业特殊性,很多会计信息未能很好的贯彻会计准则中的规定,造成房地产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出现各种问题。
1.销售收入伴随销售方式改变
每个房地产企业均会开发多个项目,其项目建设期的实际成本费用会大于预期费用;随着地价的增长,后期项目建设成本远高于前期建设费用,各期项目间的损益浮动较大。当房地产项目取到预售许可证后,根据其项目体量和行业发展状况,房产营销部门会不定期改变销售策略,如总房款打折、限期垫付、赠送设备平台等,同一项目、同一楼层、同一房型、同一面积的房屋可能因销售方法与售出时间不同,其总房款也不一样。因房地产开发产品价值较高,购买者多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因此造成收款期与房屋交付期不一致。总之,房地产企业的销售收入与其营销手段、营销节点、付款方式有很大关系,且销售收入确定的随意性较大,将造成会计信息和质量的问题。
2.各期业绩信息可比性较差
房地产企业从拿地到土地开发短则一年,长则三四年,其项目分为一期、二期乃至多期工程,项目在建设期投资数额巨大,大量费用将计入到当期损益中。项目在持续开发和预售中,因可能采用分期或垫付的销售形式,总房款不能按照预期期限收回,而且随着项目的投资成本扩大,房地产企业每年的损益表所反映的企业利润波动较大,换句话来说,其财务报表不能准确的反映其财务状况。证监会为了房地产企业能够真实的反映其会计信息,要求预收的房产款能够体现出期初余额、期末余额、预售状况等,但从近几年的报表情况来看,各房企的核算方法不同所披露的信息标准也有所差异。
3.现金流信息披露不完全
房地产市场受政策影响较大,当贷款、限购、认购等政策松弛时,房地产销售总量会呈现上升趋势,因而所产生的销售收入则会增加。房地产企业为了增加销售和树立品牌形象,在每个重要节点会举办各种活动,其物资物料的开支和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均以企业为单位,房地产企业从拿地、筹建、预售、活动准备等各个环节都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所有的投资均通过销售产生现金流入。因房地产行业项目开发维持时间长,经营活动中现金流出与流入相对于其他企业具有更大的异步性。
三、完善我国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对策
近年来,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国家财政部与证监会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会计改革的政策,对提升房地产的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积极作用。除此以外,从建立房地产行业的会计规范体系、完善房地产行业的内部会计核算、准确反映房地产企业的会计信息等方面也能更好的改善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质量。
1.建立房地产行业的会计规范体系
会计准则是针对财务岗位职责和内容所制定的,但建筑工程类项目因筹建费用大、期限长、任务重,一个知名房地产项目的投建可能会促进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房地产行业对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其行业特殊性,因对房地产及相关工程建设行业会计信息做定向规范,一是更能够准确披露出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状况;二是也能够保障房地产企业的既得利益。从大方向上要求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的规范性,是保障房企正常运营的基础。
2.完善房地产行业的内部会计核算
很多房企财务部门执行的是国家统一的财会标准,并未根据企业现状制定相应的内部会计核算制定,有些刻意避开国家税收政策,内外账不统一,重视企业征缴需要做的报表,忽略了财务内部核算的规范性。无论筹建项目大小,都需要一个相对完善的会计内部核算制度,它是真实反映企业会计信息的基础。处理好房地产企业内部会计核算状况,对促进项目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作用。
3.准确反映房地产企业的会计信息
准确反映房地产企业的会计信息是改善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有本质区别,从每月、季度、年度报表中能够体现出房地产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若内部会计信息存在偏差,那么将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的建设与销售。将每笔涉及销售的会计信息真实、准确、有效的记录下来,并与其他项目筹建期的开支做比较,就能够反映出整个项目的利润额。
四、总结语
近年来,我国会计制度逐步完善,陆续出现质量成本会计、物价变动会计、金融工具会计等分支,极大地提升了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针对如今房地产企业会计信息出现账目不清、数据不真及披露不完全等问题,应从会计制度、行业准则、岗位职责等多方面加以规范,以达到改善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辉,赵华丰;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的探讨.[D].中国市场;2013年40期.
[2]单志丽,周高明;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对房地产行业会计处理的影响.[J].魅力中国;2014年10期.
英文名称:Wool Textile Journal
主管单位:国家纺织工业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国标16
国际刊号:1003-1456
国内刊号:11-2386/TS
邮发代号:2-195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3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论文关键词:纺织行业,资本结构,财务质量
一、文献综述
金融危机爆发后,财务质量的研究逐渐的替代经营业绩,开创了现财学新的研究领域。财务质量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绩效,而且关系到资本市场的理性和有效运转。财务质量是企业通过企业对财务资源的合理而有效的配置、整合和安排、有效的管理和经营运作,其所产生的财务效果能够满足现实或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对财务特性的要求的程度。
(一)、关于财务质量的研究
目前关于财务质量的研究主要是对上市公司财务质量的评价。王建华、杨素芹采用沃尔比重评分法对河南上市公司财务质量进行评价,提出河南省政府及各级主管部门重视并充分发挥证券市场的作用,增加河南上市公司数量,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优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以此促进河南经济的整体发展。朱雪珍在进行财务质量综合评价中引入了因子分析法,并用SPSS软件对苏州市20家境内上市公司的财务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提供财务质量综合评价的定量测试方法,以期为投资者、管理者进行投资决策、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古劲松、晓芳提出的公司财务质量评价体系运用了传统的财务评价指标,从公司的盈利质量、资产质量、资本质量、现金质量和公司持续发展能力五个方面入手对公司财务质量进行了全面评价与分析。
(二)、关于资本结构的研究
资本结构方面的研究在国内起步较晚,理论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实证研究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并且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证研究上均受到了国外研究的影响。在资本结构理论方面,主要是介绍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的形成与演变并进行评价的综述类文献,或者介绍某个资本结构理论的专述性文献。实证研究方面,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向:一是资本结构的治理效应研究;二是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三是资本结构的经济效果研究。而在资本结构影响因素方面,主要是结合我国国情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也有总结国内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成果的文献。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资本结构与财务质量的相关性研究的文献很少,作者选择一个特别的角度对纺织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财务质量影响进行系统的研究。采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纺织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财务质量的影响,从而发现有效的改善纺织行业上市公司财务质量的途径。
二、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纺织行业上市公司财务质量评价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根据分析的需要,本文以深沪股市上市的纺织行业上市公司为分析对象,研究所用数据取自于巨潮资讯网、中国上市公司资讯网等网站,选择各公司2009年末的数据。
(二)、构建财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考虑到收集数据的可行性,定性财务指标数据很难收集且难以量化,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在定量财务指标中,故本文只研究量化的财务指标。本文选取了总资产增长率、应收账款与收入比、存货与收入比、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营业利润率、总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资产规模、每股收益和净利收现率14个指标建立财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三)、选择因子分析法评价纺织行业上市公司财务质量
财务质量评价方法包括杜邦综合分析法、沃尔沃综合评分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这些方法有自身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由于本文选取样本较大,克服一些方法的主观性,因此本文选取因子分析法来评价纺织行业上市公司财务质量。因子分析法不仅赋权客观,而且相对简单、运用方便。经过调查研究和统计,搜集到纺织行业48家上市公司2009年末14个财务分析指标数据,将数据导入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中进行因子分析,最后得出因子综合得分,如表1所示。
表1财务质量综合得分
行业代码
综合得分
行业代码
综合得分
行业代码
综合得分
600645
-26.45
000813
9.62
600220
11.92
000779
6.04
000045
9.63
600273
12.26
000809
7.34
000803
9.63
600137
12.65
002015
7.66
002036
9.64
600630
12.74
002072
7.95
000810
9.65
600576
15.04
000971
8
002127
9.65
600626
15.69
000976
8.08
002087
9.84
002327
16.13
000018
8.5
600483
9.91
600156
16.52
600448
8.53
000158
9.94
002293
20.59
000712
9.07
600987
9.94
600232
32.83
600677
9.16
600370
10.05
600152
41.33
002070
9.19
000726
10.15
000036
75.83
600070
9.23
000955
10.2
600220
11.92
002193
9.39
002042
10.49
600273
12.26
002034
9.44
002083
10.59
600137
12.65
000982
9.6
002144
10.64
关键词:专业期刊;广告;经营模式;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2-0091-02
一、引 言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的传播渠道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传统纸质期刊在传播渠道、速度、受众面、信息量、随时更新、即时互动、表现形式的丰富多彩等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科技期刊的传统商业模式更是受到数据库集约出版及在线数字化无纸化开放浏览的冲击,发行量及发行收入双双急速下降,经营难以为继。由于专业期刊的常规经营管理重点是广告业务的拓展,因此,嫁接在纸质平面媒体上的广告传播效果也受到了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有的学者认为期刊的特色是期刊发展的重中之重,要注重广告效果调查来服务广告客户[1],要准确运用与把握新媒体技术成果,打造期刊广告经营核心竞争力[2]。面对网络媒体的冲击,专业期刊如何应对越来越低迷的发行和广告市场、如何拓展传播渠道和受众群体来稳定发行市场和广告市场,实现经营收入的稳步增长是一个需要认真探索的课题。
二、网络环境下专业期刊经营新思路
《棉纺织技术》创刊于1973年,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集广告、会议、专辑、图书为一体的信息服务框架,2001年创办了纺织行业门户网站,并陆续实现了期刊内容的数字化传播以及稿件在线采编系统。经过多年的摸索,目前刊社的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传统模式,迫切需要进一步开拓网络背景下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结合期刊多年实践和长期的思考,提出以下思路。
1.深度挖掘内容背景,全面展示数字出版规划,维护传统客户的广告投入强度
作为专业期刊,自然还是做好内容,深度挖掘学术、技术研究和市场开发论文的背景信息,组织发表高水平论文。继续秉承“内容为王”的理念,坚持为行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为推动力,扩大期刊的社会影响力,形成“影响力经济”。同时发展“影响力经济”,由“内容为王”逐步转变成“内容为本”,编辑、出版、传播、服务并举,以优质、高效、全覆盖的传播服务来赢得读者,赢得影响力,进而为创造经济效益提供高点击率数据支持。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报纸收入的93%仍来自印刷版[3]。由此可以看出,尽管传统纸质专业期刊发行量呈现不可逆转的下降趋势,但在短期内仍将占据广告投放的较大份额。因此,专业期刊不能放弃已有的经营模式,尽力保持纸质刊广告的市场占有率。同时通过期刊内容的数字化改造、传统出版与传播模式的改造以及服务升级来向广告客户传递我们与时俱进的决心、步伐和远景,使其保持信心,相信经过我们出版与传播方式的进步,可以保持和提高其广告投放的回报率。
2.通过免费阅读吸引和培养读者群,然后逐步尝试付费模式,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
付费墙模式的出现无疑给传统纸质媒体的数字化发展探索了一条可借鉴之路。借鉴报纸的网络经营模式,专业期刊也可以利用其受众人群相对专业固定的特点,通过自建门户网站或建立网上采编系统或通过建立专业期刊的网上集约化出版模式,逐步探索付费墙制度,或只对特别精彩的文章实现“微支付”的模式,实现数字订阅模式的普及。这种付费方式可以是读者订阅整本期刊、单篇论文,亦可以是作者付费的OA模式。目前,《棉纺织技术》网站会员已达到近40000名,对注册会员实行免费阅读,目的是培育读者群。在我国版权体制逐步完善的背景下,在进一步提升《棉纺织技术》的学术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基础上,应该,而且必须逐步尝试付费阅读或者部分论文的付费阅读模式。
3.借助网络与数字出版的丰富表现力,实现内容与广告的深度融合
首先可以在整本纸质期刊中插播音频或视频,即在读者打开纸质期刊时,可以聆听或观看广告内容,但实现这种方式有一定的技术难度,超薄LCD液晶屏和迷你扬声器需要技术人员进行攻关。目前成熟的是电子书模式,但是在专业期刊中,这种阅读习惯还没有培育起来;再次是在期刊网站中刊登广告,但这是需要时间积累的,只有网站达到一定的点击率后才有可能吸引广告客户选择在网络上投放广告;还有就是借助优酷等视频网站的做法,在免费阅读单篇文章或小专题专辑时,前端、中端或后端插入与文章内容相契合的产品宣传广告,达到内容与广告的一致性宣传。这种方式类似OA期刊,广告客户付费,读者免费阅读。
另外,在制作整本期刊的电子版时,有几种方式可以选择。其一是与传统的纸质期刊刊登广告完全一样,是纸质期刊内容和形式的完全复制;其二则是打破纸质期刊无法合理安排广告页面的限制,可以对广告产品与文章内容进行有效结合,实现文章内容与广告产品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达到有针对性宣传的作用;其三,将广告内容隐藏在文章内容中,作为文章内容的丰富与扩展,实现论文附加资料的与利用。如在论文中介绍试验方法与仪器时,可以附加试验过程以及仪器操作方法的视频资料等。这些方法由于需要各种技术支持,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促进。《棉纺织技术》自2010年成功推出电子版后,经过多年的发展,篇均下载约100次,扩大了期刊的影响力,满足了读者对期刊数字化的需求。但介于电子版内容与纸质版内容完全相同,尚需进一步丰富两者结合的方式,实现新的盈利模式的突破。
4.加速数字化出版改造,实现内容和信息的多渠道高效传播
建设好数据库,就逐步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读者、作者、审稿人资源,有了数据库,就具备了基于数字化出版的其他延伸服务的可能。首先是强化和改造现有网站设计、功能。例如,微出版平台是基于移动互联技术与微信公众应用而开发的新一代数字出版平台,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拥有部分远程稿件处理系统功能的微信公众服务号,是对既有的数字出版平台的一个补充。出版单位可以将部分甚至全部客户服务嵌入到微信公众平台。类似于南航微信公众服务号能为乘客办理登机手续,期刊出版单位的微出版平台可以实现微信实时推送广告、信息、实时沟通、微信订阅和支付等功能,继而实现与PC平台同步统一管理。微信公众服务号为专业期刊的运营提供了新的传播渠道。《棉纺织技术》在2014年初创办的“棉纺织技术新传媒”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已累积终端用户过万个,开辟了微会议、微社区、稿件进度查询等服务。创建的微信“棉纺行业群”和“浆料交流群”,在会议举办期间和会后群内交流热烈,并自主推荐群主和专题版主,实现了专业技术交流会议的会后技术交流延伸。这些方式虽然没有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在行业内聚焦了人气,拓展了期刊为读者服务、为用户服务、为行业服务的渠道,进一步提升了《棉纺织技术》的品牌效应。
5.建设专有数据库,加入国内外著名数据集成服务商网络,提升期刊影响力
在数字化出版时代,只有不断建设期刊专有的数据库,利用大数据的思维提高效率,才能与互联网上的其他数据库或者网站互联互通。一刊一网只是庞大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要快速提高知名度、影响力就必须加入国内外著名的数据库。数据库可以大大增加读者的浏览机会,提高期刊的影响力。同时,专有数据库的建立,可增强作者的投稿体验,实现快捷投稿,帮助作者校验参考文献;可以提高审稿人的审稿体验,为审稿人提供与被审论文主题相关的文献,在帮助审稿人进行论文评价的同时,也为审稿人提供了丰富的相关文献。对编辑而言,数据库也提供了参考文献追踪与检查、大量的相关文献及未发表的相似文献,为编辑的修改工作提供了大量信息,既可以防止学术不端,又可以帮助作者提高写作水平,避免简单的重复。通过提高作者、审稿人、编辑的工作效率来吸引关注度,赢得期刊在业界的口碑,为期刊业务渠道的进一步拓展奠定基础。
三、结 语
数字出版具有无纸化、绿色、无版面限制、多媒体、可以随时补充、修订、传播面广、传播效率高的优点,但是较之于数字媒体的读屏方式,纸质媒体仍然具有无障碍、无干扰、无能耗、无噪声、对身体无辐射、相对保护视力的优势,由于其内在的生命力,人们在相当长时间内依然会保持阅读纸质媒体的习惯。因此,专业期刊要充分借力网络化和大数据对科学传播的促进作用,用专业的学术眼光去筛选更好的内容,提供有效的优选价值和增值服务,并及时把这些增值服务通过网络平台传递给读者用户,把期刊打造成为一个适合现代传播规律的服务性媒体。开发适合广告渗透、论文传播和读者欢迎的产品形态,逐步构建起广告用户、读者用户、作者用户共同投资、共同付费的办刊新模式。同时,在技术层面,要加速数字化出版改造,实现内容和信息的多渠道高效传播,加入国内外著名的数据集成服务商网络,持续快速地提高期刊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王芙蓉.烹饪专业期刊的特色之路[J].编辑学报,2010(6).
关键词:纺织服装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105-03
近些年来,高校图书馆随着高校事业的大发展,馆藏数量和规模都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基本能够满足读者的常规文献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如何更大程度地发挥文化传播功能,而不仅仅只是数量的增长,特色化和数字化已成为当代图书馆发展的两大主流。众所周知,每一所高校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办学风格和特点,同时也拥有不同的重点学科,那么相应的图书馆也会根据本校的专业特色来进行收藏文献,从而形成本校特有的资源体系。高校图书馆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更好地发挥本馆的馆藏优势,为本校的教学、科研以及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怎样将本馆拥有的特色资源数字化等等,都是目前高校图书馆所面临的问题。因此,走特色化办馆之路,大力建设特色数据库已是大势所趋。[1]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图书馆都在对本馆拥有的特色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可其中关于纺织服装方面的特色馆藏资源开发与利用报道甚少。根据各纺织高校图书馆网站公布的资料得知,有一些图书馆已经建立了相应的特色数据库。[2]例如,天津工业大学图书馆曾在2002年建立了外文期刊目次数据库;东华大学图书馆曾在2003年建立了《纺织特色文摘库》;武汉科技学院图书馆在2004年也建立了《纺织外文期刊文摘数据库》;北京服装学院图书馆于2007年10月开通了《服装数字图书馆》;浙江理工大学图书馆在2008年底也开始建立《浙江纺织服装特色数据库》等等。这些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各大纺织服装院校图书馆也纷纷重视这方面特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且成为其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工作重点之一。
一、数量统计
纺织服装类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其实主要集中在有纺织服装优势学科的高校图书馆,即原隶属于国家纺织工业部的高校,但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好多纺织服装类院校在发展过程中被一些综合类大学合并,成为了综合型大学,基本上失去其原有的特色和优势。例如,原山东纺织工学院于1993年和原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青岛大学;1995~2000年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工学院先后并入到苏州大学。我们这里调查的纺织服装类高校主要以全国纺织服装信息研究会网站公布的高校为研究对象。截至2013年7月底,根据各高校图书馆网站公布的资料,现将我国纺织服装高校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情况统计如右表: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北京服装学院图书馆建立了12个特色数据库,位居第一;东华大学图书馆建立9个特色数据库,位居第二;天津工业大学图书馆也建立了6个特色数据库,位居第三;武汉纺织大学图书馆建立了3个特色数据库;西安工程大学建立了2个特色数据库;建立一个特色数据库的有:盐城工学院图书馆、浙江理工大学图书馆;没有建立特色数据库的图书馆有:大连工业大学、青岛大学、苏州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轻纺工程与美术学院、中原工学院、河南工程学院。
二、资源分析
各大高校图书馆基本都是在自己特有馆藏基础上建设特色资源库,并且将其进行数字化处理,最终以网页的形式呈现。资源的类型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出其具有多样性,主要有全文、图片、文摘、题录,还有多媒体、超链接等。在这里我们重点解析几所在这方面建设比较成功的图书馆。北京服装学院图书馆在建设特色资源数据库方面属于行动较早的馆,早在2003年就建立了服装艺术图片数据库,主要由服装图片库和艺术图片库2个大库组成。每个库又根据不同的专业分为不同的部分。即艺术图片库包括广告、摄影和艺术设计图片;服装图片库包括服装设计大师作品、各类型服装款式、师生获奖作品、中外重要奖项作品艺术和中外著名模特。[3]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特色数据库是2007开通的服装数字图书馆,主要包括服饰文化、服装结构工艺、服装设计基础、服装生产及营销、服装专业设计、服装材料、时尚传媒、艺术设计栏目;资源类型包括文章、图库、馆藏资源、相关人物、网络资源等。目前推出的特色资源包有服装设计师、苗族服饰、刺绣工艺,这些资源包对相关内容进行专业报道,并展示大量的图片。服装数字图书馆的特点是提供比较系统的服装特色资源。东华大学是一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国家重点大学,其图书馆作为全国纺织文献中心,承担了教育部CALIS“十五”期间专题数据库建设项目,以纤维及其制品、纤维材料、服装工程与人体功能三个重点学科为中心,于2003年建立了纺织特色文献数据库。现将所有自建的9个特色数据库整合在现代纺织信息参考平台,均在Apabi数字资源平台上,以纺织服装二次文献为主。其特点是纺织服装中文资源比较丰富。[4]天津工业大学图书馆通过申请天津市教委项目,建立了外文期刊目次数据库,于2002年实现全国原纺织高校馆藏纺织外文期刊目录免费共享。[5]其中纺织特色外文文献全文库是TALIS的天津市高校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项目。是在其馆馆藏外文期刊资源、学位论文资源的基础上,建立外文期刊、学位论文、特种文献等全文数据库,同时对网络资源进行全面搜索,高效而有机地将纺织方面的网络外文资源组织在一起,建立纺织学科网络导航系统,为本校的重点学科“纺织学科”的建设服务,同时为全国的纺织行业信息化做出贡献。其特点是纺织服装外文资源比较丰富。西安工程大学图书馆自建了两个关于纺织服装方面的特色数据库。(1)中国国际毛纺织会议论文数据库是西安工程大学图书馆收集整理了历次会议约700余篇参会论文,涉及不同时期国内外毛纺织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技术与管理等领域的热点问题,是各国毛纺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2)服装专题文献数据库涉及的内容主要是:1989年以来,所有与服装领域相关的2 000余种中文期刊刊载的29 000余篇文献的题录信息,并且每年都进行更新。其内容涵盖了服装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军事经济、文化艺术等学科。该数据库又分为5个专辑,分别为:社会科学、经济文化、自然科学、工业技术和服装工业,同时还可以按照题名、作者、机构、刊名、年度等进行检索查询。[6]2004年武汉纺织大学图书馆建成了纺织外文期刊文摘数据库,该库大概收录了1.9万条记录;[7]服装图文影像数据库主要包括各种服装、服饰配件等资料。盐城工学院的纺织机械专题数据库,也是比较有特色的,主要针对某一纺织机械收集整理特色资源。
三、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已经将建设本校特色数据库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虽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通过访问一些高校图书馆网站发现,各高校图书馆在建设特色数据库中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纺织服装类高校也不例外,存在着与其他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通病。
1.数据库建设不系统。通过对各纺织服装高校图书馆自建特色数据库的调查发现,存在很多问题。我们这里提到的建设不系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在整体建设体系上,各图书馆都自行建设,呈现分散状态,没有整体规划和布局。虽然建设特色数据库应该充分利用本馆的特色馆藏,并且结合本校学科的发展,从各高校图书馆本身来说是毋庸置疑的,但从整个纺织服装类高校图书馆来说,由于特色库的重复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比如关于服装类的特色数据库,有几个图书馆都在建设。其次在建设内容上,例如北京服装学院图书馆建设的服装数字图书馆,主要包括服装专业设计、服装材料、服饰文化、服装设计基础、服装结构工艺、服装生产及营销、艺术设计、时尚传媒栏目,可以说几乎全部囊括了关于服装艺术的内容,而与此同时,东华大学建设的中国服装史图文库,天津工业大学建设的馆藏时装图库,武汉纺织大学建设的服装图文影像数据库等等,在数据库内容上都与前者有很多的重复。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纺织服装类高校建设的特色数据库,一部分资源存在严重的充分建设,而有的资源几乎无人问津。比如关于布料染色等方面,各图书馆都没有建设。
2.忽略后期维护,更新缓慢。建立一个有生命力的特色数据库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建立特色数据库只是这项工程的开始,就像盖房子一样,刚把地基打好,其后期的维护与更新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一个数据库之所以存在生命力,就是因为数据库的内容不断地更新、修正等,所以特色库建好后需要长期不断地进行维护。[8]通过调查发现,许多纺织服装院校图书馆在特色库建好后,就不再投入精力开展维护工作,并且很少及时更新特色数据库的内容。多数特色数据库的建立都是在特定条件下的,在完成任务后,由于各种原因,数据不能及时追加、更新,滞后于信息资源建设的进程。还有一些特色数据库显示的最新数据为两三年前的数据,然而也有部分特色库的数据虽然仍在更新,但更新的量很少。例如,北京服装学院图书馆建设的重塑裘皮材料特色数据库,从建成后就没有再更新过;服装艺术图片数据库虽然会有更新,但更新的数据也很少;服装数字图书馆可以说是一个做得相当不错的特色数据库,但由于经费、人力等原因,现在也是举步维艰。
3.开放范围受限,平台不稳定。从一定层面上讲,各高校图书馆建设特色数据库是为了充分发挥各馆特色资源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受“版权意识”和“共享意识”的影响,各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通过IP限制或账号限制,仅为本单位服务。一般只有通过校园网才可以登录使用,校外用户很难进入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即使检索到了,许多数据库也没有访问权限。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建设特色数据库的初衷,无法实现资源共享。其实对于纺织服装院校图书馆来说,由于其建立的特色数据库多是图片,一般情况下,如果不提供原图的大图,仅用“缩率图”建立索引库是比较安全的。[9]通过访问各特色数据库的体验来看,数据库的平台很重要,它是保证用户能否正常访问的重要因素。例如,如果后台数据库的设计或者平台的搭建等存在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用户检索不到资源。
4.检索途径单一。在调查中发现,许多纺织服装院校图书馆建设的特色数据库检索途径过于单一,例如缺少检索词的查找和选择功能,并且缺乏适当的人机交互界面。许多数据库不提供检索算符,用户只能进行简单检索,而不能利用检索算符构造检索式,进行复杂检索。在调查中还发现,许多特色数据库用户的操作界面也不怎么好用,并且许多数据库都没有简介,这对读者在查找资源以及对数据库的认知上都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例如,东华大学自建的特色数据库,在2009年曾各自独立呈现在图书馆的网站上,后来由于资源整合,将各个小数据库都统一放在了一个平台上――现代纺织信息参考平台。并且将这个平台放在本校图书馆网站电子资源下的特色资源里面,同图书馆购买来的特色数据库混淆在一起,很难区分出哪些是自建的数据库,哪些是购买的。好多图书馆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没有把“自建”和“购买”的特色数据库分开。
通过对纺织服装院校图书馆自建的特色数据库调查得知,目前这些自建的数据库涉及纺织服装的多个方面,虽然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但也都有各自一定的资源基础。基于目前现状,各纺织服装院校图书馆在建设特色数据库的时候,应加强合作,实现共享;深层次开发特色资源;建设紧贴地方纺织服装产业的特色数据库。
参考文献:
[1]刘毅力,秦静.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研究[J].现代情报,2009,(12):95-96.
[2]隋秀芝等.纺织服装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开发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1):39-41.
[3]李晓玲,张海波.基于网络的艺术图片数据库建设[J].现代情报,2004,(6):58-59.
[4]胡朝明,刘茜.高校图书馆纺织服装特色资源库建设现状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2):67-70.
[5]周秀会,王志辉,等.网络环境下高校资源共享纺织特色数据库建设[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2,21(6):82-84.
[6]王琛,王芙蓉.西安工程大学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浅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13):19-21.
[7]潘黎明,刘诚.纺织特色数据库的建设[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17(3):30-32.
[8]张丽静.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现象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1):54-57.
[9]谷秀洁.国内高校图书馆数字馆藏现状扫描[A]//西安:全国纺织服装信息研究会馆长论坛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41-50.
多年来,杨建成教授始终致力于纺织机械教育与科技工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为天津工业大学这一特色学科的发展建言献策。
在教学研究与改革创新方面,杨建成协助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帮助学生在企业实现“零距离实践”。近几年,杨建成在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先后取得教改省部级成果 5 项,其中“以现代纺织机械设计工作室为平台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设计工程师”项目荣获2011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在实验室建设方面,2009年杨建成主要参与申报成功了“中央与地方共建纺织机械及自动化重点实验室”,由于表现突出,该实验室被评为天津市高校“十一五”综合投资学科建设实验室“新型纺织机械装备及机电一体化技术实验室”;2011年,杨建成参与申报成功了天津市2011“纺织工艺与装备”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纺织机械设计及自动化平台”。此外,他还于2011年作为主要参与者申报成功了首届机械工程学院卓越工程师班,并担任该班班主任,积极为行业发展培养卓越工程师。
在科研方面,杨建成同样硕果累累,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1项,其中已授权12项,并且主要参与了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碳纤维多层角联机织装备及技术研发”等重点项目。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副教授杨昆目前主要从事纺织工程专业(针织与针织服装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他同时也是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针织专业委员会经编分会委员。
从教多年来,杨昆教授坚持教学研究的改革与创新,主持和参加了多项各级教研教改项目,其中主持完成了市级教研项目(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 项,主持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改项目 1 项、校级教改项目 1 项,参加校级教改项目 1 项。作为针织系主任,他积极组织参加了“卓越工程师”实验班的申报和建设,并做好2011级实验班的教学计划制定和教学组织工作。在教学方面,杨昆参加了“针织学”天津市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主讲了经编的部分课程并配合课程负责人承担了部分教学(网络)资源的制作和整理工作;此外,还积极参加“针织学(双语)课程”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
基于多年的钻研,杨昆发表了多篇关于教研教改的论文,并在指导学生活动中取得了一些成果,其中与宋广礼老师等共同研制的专业教学课件 ——《针织学》课件获得了国家教育部主持的课件大赛的理工组三等奖。近年来,杨昆积极参加建材建设工作,参加编写了“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等专著。
作为系主任,杨昆积极带领全系教师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协助专业带头人做好“针织学”国家级教学团队的建设工作。认真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制定培养方案和计划,组织老教师对其进行“传帮带”,并在教学安排上制定相应的措施,以使他们尽早承担相应的工作。
周永凯教授,工学博士,现任北京服装学院纺织材料和纺织品设计学科带头人,教务处处长,长期从事纺织(服装)专业教学、科研及教育管理工作,尤其在纺织(服装)材料、服装工效学和轻化工程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方面,多次承担国家科委、原纺织部、北京市教委等科研和教研项目。
周永凯教授自2003年起开始从事教学管理工作,至今主持教务处工作已有 8 年。在此期间,周永凯带领教务处同仁大胆创新,深化改革,实现了教学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使教务处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迈上了新台阶。虽然肩负着繁重的教务管理任务,但是在教书育人方面,周永凯教授从未给自己“减负”。他充分利用行政工作之外的时间,甚至牺牲周末时间,为学生授课。自2006年至今,已有 5 届近30名研究生师承他的门下。近几年,他还组织编写了《现代大学教学设计与案例》等教研成果专著和发表多篇教研论文。
科研方面,他带领本学科硕士点硕士生导师通过与行业联合开发项目,承接重大科研项目;与研究机构和企业联合,承担横向科研项目;充分利用本科生科学研究训练计划项目经费开展科研。作为纺织材料和纺织品设计学科带头人,他带领科研团队承担和参与包括省部级以上项目20多项,横向研究开发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 50多篇,其中有1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编写(包括翻译)科技学术著作10余部。他本人在纺织材料的结构、加工与性能表征,服装舒适性与评价,汉麻植物的综合利用,高强阻燃抗熔融聚酰胺纤维及其开发与应用等学术领域也有诸多建树。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2008年,周永凯作为“汉麻秆芯粘胶纤维生产技术”项目主要参加人荣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同年,荣获北京市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009年,荣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被北京市教育工会评为首都教育先锋管理创新个人;2011年,荣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李晓慧教授,1993年获得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纺织工学院)技术经济专业硕士学位,自此就开始了她在北京服装学院的教师职业生涯,目前担任北服商学院院长一职。任教以来,她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从事本科生、硕士生培养工作,并承担了一系列教改及科研项目,曾被评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北京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等称号。
李晓慧教授先后承担了“市场营销管理”、“成衣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等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指导研究生12名,每年都能够超额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她将传授知识和培养综合能力紧密结合,注重科研和教学的相互促进,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
论文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改革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特色高校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武器
行业特色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面向国家重要行业形成了显著的科研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位。但随着近年来全国高校的普遍扩张,而生源数量不断减少,大学之间的竞争也变得空前激烈。行业特色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只有坚持“特色办学”,提高办学水平。
大学的最终“产品”是学生,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反映了大学的办学方向和办学水平。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过多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精神的培养。因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特色高校提升办学水平的关键一环。随着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在大学毕业生总量急剧增加的同时,各行业拔尖人才依旧非常紧缺。特色高校只有审时度势,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步伐,努力为相关行业培养出急需的创新型人才,才能办出水平、办出特色,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二、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以武汉纺织大学为例
武汉纺织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艺)、经、管、法、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纺织服装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等学校。为了在越来越激烈的高校竞争中取得先机,获得发展,武汉纺织大学坚持“在改革中讲稳定,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抓质量,在质量中显特色,在特色中上水平”的科学发展思路,进行了一系列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毕业生以基础扎实、作风严谨、创新能力强而受到社会欢迎。
(一)改革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是落实人才培养根本任务的基本单元,也是高校发挥这一功能的基本途径。回应社会需要,武汉纺织大学大胆推陈出新,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酝酿课程建设体系深层改革,压缩学科基础课程课时,放开全校专业选修课,打破了专业课程设置的壁垒;围绕学生知识、能力、品格培养,整合课程教学、加强集中实践、突出素质拓展,改革了分专业培养人才的传统模式。这种转变使人才培养目标由重知识传授、轻品格养成与能力培养的传统模式转变为知识、能力、品格并重与协调发展的新型模式,使学生加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在校企合作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借校企合作之势,扬人才培养之帆。近年来,武汉纺织大学始终以高质量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战略目标,注重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校企合作中培养学校创新型人才。其中,以导师制下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内涵的“润禾计划”成效突出。2008年,鉴于我国纺织印染行业对高端人才亟需的现状,结合“面向纺织印染企业开放办学”的理念,武汉纺织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与宁波“润禾”化工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武汉纺织大学-润禾大学生创新分园区,并在园区内组建了“润禾计划”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润禾计划”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素质,发挥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促进作用。(三)与社会需求接轨,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2009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家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武汉纺织大学顺势而为,审视社会需求,整合优势学科,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其中,服装学院成立了“卓越设计师班”,形成了以“应用、创新、国际化、卓越”为特点的培养目标计划;会计学院与京都天华会计师事务所签订了合作协议,联合培养会计精英人才;纺织学院实施“英才计划”,成立“自强班”,采用试点班和校企联合的“3+1”的培养模式,强调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传授与探索、教学与研究、教师与学生、国内培养与国际交流、产学等结合的改革创新,体现以数理为基础、纺织为核心、材料为前沿、艺术为引领的人才培养特色,为纺织行业培养复合型应用创新人才。(四)建立质量监控系统,实施“质量工程”
为推进课程体系改革不断深入,武汉纺织大学依托升级版教务管理系统,构建了具有循环可监控、调控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闭环系统。通过该系统,校-院-系三级负责人以及督导组可以根据随堂听课情况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实时打分与评价,教师之间可以进行同行评教。这使教师产生一种“教不好要再造”的紧迫感,这使得他们能把心思一心扑在怎样提高教学质量,吸引学生关注,改进自身教学方法上,同时也为学生点燃了听课的热情。
三、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问题与思考
(一)“行动超前”与“观念滞后”的矛盾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其成效需要时间的检验。以武汉纺织大学为例,目前来看,改革的成效初步显现,其“超前”的行动也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同行的好评。但与之不协调的是,仍有部分教师和学生对改革不理解、不支持,对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改革的效果持怀疑态度。这种“行动超前”与“观念滞后”的矛盾必然会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实施形成一定的障碍。
(二)“高素质人才”与“落后师资”的矛盾
人才培养由传统的“专才”、“通才”向“创新型、创业型、复合型、高素质应用型”培养模式转变,客观上对高校教师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面对学生,“为人师表”,而且要面对市场,参与竞争,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要拥有既“专”且“广”、“学用结合”的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和面对市场、服务社会的能力结构。近年来,多数高校都在大力引进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但总的来说,师资队伍的建设仍然滞后于人才培养改革的步伐,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