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风险识别机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大企业整体规模大、员工人数众多、营业收入巨大;大企业在组织结构上往往也比较复杂,拥有大量母子公司以及分公司;税收征收事项比较复杂,大企业每年带来税收贡献的同时,对大企业进行征税也是非常复杂的工作,对于跨国家、跨区域、多产业链条、宽领域的大型企业,适用的税率、税收征管的对象等方面都是一个难题;企业本身有一定的税收风险管理意识,因为大企业的税收数量庞大,大企业在内部管理上会关注税务问题,对国家颁布的一些税收政策也比较敏感。首先,因大企业的税收在国家税收安全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其税务风险问题已越来越引起我国税务机关的重视,2009年,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要求企业“结合自身经营情况、税务风险特征和已有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建立相应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大企业的检查管理力度;其次,税务风险管理是大企业进行整体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瞬息万变但又错综复杂的市场条件下,大企业要想保持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必须进行正确有效的的风险管理,而税务问题作为直接影响到企业流动资金的重要一环,在考虑企业风险管理时不能被遗漏;再次,加强税务风险管理可以提高大公司的盈利能力,对税务风险进行管理,本质就是更好地研究国家对于大企业的税收政策,在保障不违背国家税收政策的前提下,确保充分合理地利用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增加企业利润
二、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一)对税务风险管理的意识不够
很多企业都有非常完善的财务控制系统,但是却很少有相应的税务控制系统,这已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的企业对税务风险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企业一般就是被动接受税务机关的要求,完成相应的税务缴纳工作。我国的大企业很少能够将对税务风险的管理上升到提升企业的战略定位、增加企业价值的高度。总体而言,大企业缺乏对税务风险管理的意识主要体现在:管理层缺乏对税务风险的战略性定位,公司的管理层对于税收只是被动接受,而没有将其作为提升竞争力的工具;公司执行层在具体经营活动中缺乏对税务风险的考虑。税务问题涉及到大企业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包含投资、销售、采购、生产,这些具体的经营活动的开展主要是由公司的执行层员工负责落实,如果员工税务风险不够,最终也会带来很多问题。税务风险管理意识不够还体现在缺乏全面的税务风险意识上。全面的税务风险意识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企业如果没有按时足额地缴纳所有的税款,则会给企业带来需要补缴税款、影响声誉等一系列的损失;另一方面,也包含企业没有充分了解与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从而多缴纳了税款,导致企业不必要的现金流支出。
(二)存在组织机构设置问题
企业的税务风险是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税务风险管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需要在经营的过程中展开完备的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以及事后管理。因此需要同财务风险管理一样,设置相应的组织结构进行管理,但是不同于企业的财务部门,很少有企业设置了税务管理部门,甚至连税务管理岗位也没有。在少数设置了税务岗位的公司,对其职能定位也和税务风险管理存在较大的差异。目前税务岗位的基本职能是进行税收的申报、发票的收集和缴纳。在具体的人员配备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现在的税务岗位一般是由财务岗位兼任,虽然在工作内容上涉及的点有所类似,但是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财务管理人员兼任税务管理人员,容易导致工作内容自己负责、自己监督的局面,从而加大税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大企业没有设置专业的税务机构,使企业缺乏对税务风险信息的实时把握,这些都会最终导致大企业税务风险发生可能性的加大。
(三)各部门与税务机关缺乏针对税务风险的有效沟通
内资占主导的一般大型企业少有或甚至没有设置专门的税务部门,这样就缺少了企业各部门之间以及与税务机关之间针对税务风险进行沟通的组织机构保证。由于对税务风险的战略性地位的认识不够,企业在进行重大战略决策的时候没有将税务风险考虑进去,缺乏对税务风险的事前控制。同时在公司级战略转变成部门级战略的执行过程中,业务部门由于缺乏对税务制度的敏感性,也没有及时将有关的税务信息沟通给税务部门,容易导致税务部门不能很好地进行事中控制。另外,大企业针对税务风险的沟通不畅还表现在企业和政府税务机关之间的信息不畅。目前,我国的整个税收制度还处在不断的完善之中,税务机关会在必要的情况下对税种以及税率做出一定的调整,但是由于目前在国内税务机关和企业之间还不存在很好的沟通机制,纳税资质认定、税务信息登记、关联关系及组织架构等涉税信息没法进行良好登记以致连企业连上述基本信息都不掌握,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就难以获得实现。这些变化不能及时传达到企业之中,就会对企业的战略决策带来一定的影响。
三、大企业税务风险的识别
(一)经营复杂性带来的税务复杂性
大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面对的税务风险通常是与一些重要的战略性活动联系在一起的,例如大企业经营范围的变更、企业的兼并重组、注销和破产等等。由于组织的高层管理者或者企业的财务人员在进行战略性决策的过程中,没能很好地研究国家相关的税务政策,没有将行动的税务风险作为战略部署的考虑因素,采取行动后,可能面临严重的税务问题。
(二)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导致的税务风险
一般而言,大企业需有较好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保证对于企业的经营过程的税务风险掌控度,但目前对于内部风险控制系统的建立主要受如下制约:
(1)大企业税务内控机制的配套制度不够完善,且缺乏强制性设立要求。截至目前,尚没有一部完整法律来指导大企业的税收风险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以及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其他相应的规范性文件都只是指导性规定,并没有足够的强制执行度。
(2)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存在某些问题。一般而言,在我国大型企业有比较完备的财务机构的设置,却往往缺乏税务部门的相关设置,内部控制系统往往是由财务部门进行设置,同时又由该部门负责日常的监管,然而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是有区别的,税务风险管理需要进行事前统筹,而这是财务风险管理所不需要的,因而许多财务风险管理人员尚不具备税务风险管理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此外,在一些内资控股的大企业中(含原铁道部企业),大量存在即使设置专门的税务风险内控部门,也只是从属于风险控制部门,缺乏独立性,并且组织混乱,有的归属内审部门,有的则是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缺乏联动,统筹不足,导致企业整体税务风险管理能力低下。
(三)国家税务相关政策地区差异带来的税务风险
国家税务机关的很多条例都是指导性的规定,在不同的地区适用的时候,不同的地区往往根据地区的不同情况对条例做出具有地区特色的规定。这种规定就使给大企业面临一定的税务风险的可能,大企业在机构设置上往往跨国家和跨区域,对于同一个项目在不同的地区,可能会因为不同地区的税收政策的不同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果企业的财务或者税务部门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在做出行动之后可能就会面临巨大的税务问题。特别是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增值税条例,不同的地区对于可以纳入成本扣除的项目都有不同的规定,大企业应该重视到这一问题。
(四)制度建设不足
大企业由于行业复杂,决定了其对于税收政策的调整、改变比较敏感。企业从意识到问题到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还需要税务机关的服务,但是当前我国的税务机关还没有针对大企业税务问题的专门和特色性的服务,而大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的变化,迫使大企业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相应的决策,这一决策是否符合国家的税务政策具有不确定性,就会给大企业埋下税务风险的隐患。同时,税务机关相应的制度体系建设、服务监管能力有待提升。大企业组织结构复杂,具体生产经营项目多,信息化应用程度高。而基层税务人员常常疲于应付税款的核查、催报、征缴等日常事务工作,难有余力建立纳税模型、风险指标模型,无法准确形成风险评估报告,更无法及时准确反馈至企业,帮助企业提升自身纳税风险控制能力,规避风险。
四、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原则与应对机制设计
(一)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对大企业进行税务风险管理其中一个目标是最大程度地利用我国税收政策的优惠性,尽可能降低企业所缴纳的税款,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再生产。但是必须意识到,利用税收优惠性的前提是企业必须符合合法性的原则。合法性的原则包括:在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中应将税收因素考虑其中,尊重并符合税法的规定;在具体的税务条目的处理、税务的登记、申报、账簿凭证管理、税务相关档案管理等都必须符合国家相应的规定。
(2)成本收益的原则。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是一个完备的系统,涉及到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所需要花费的成本也是一个巨大的数目,要是不考虑企业当前的实际情况,盲目地进行税务风险管理的整个体系的构建,可能会给企业的收益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考虑当前所处的实际情况,对税务风险体系构建的成本和收益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3)及时沟通的原则。前面提到大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上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内部部门之间以及企业税务部门与政府税务机关之间的沟通存在问题。由于我国的大企业所属行业不同,在具体的规模、组织结构、涉税事项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为了尽可能实现对税务风险全过程的监控,就必须加强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在涉及到税务问题上的及时沟通,以及企业税务部门和政府税务机关之间的及时沟通,以了解国家最新、最准确的税务政策信息,这样才能使企业在进行战略决策时提前进行综合考虑。
(二)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应对机制
(1)在企业上下强化税务风险管理的意识。从以往的实践情况来看,企业税务风险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企业的管理者或者具体的税务执行部门缺乏对税务风险管理的应有重视,或者没有及时了解国家税务相关政策的变化造成的。所以进行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必须强化全公司对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视。一方面,公司的管理层必须从战略意义的高度来认识税务风险管理,关注国家在税务政策上的变化并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来决定企业在不同阶段的税务风险管理的策略。企业的管理者还必须加强在执行过程中的监督,促使全公司形成重视税务风险管理的文化和环境;另外一方面,必须强化公司每一个员工的税务风险意识,因为税务风险往往来自于企业的经营活动,这就要求企业的每一个员工尤其是税务经办人员要有比较好的风险管理意识,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对员工尤其是税务经办人员的定期培训工作,企业内部的税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是企业不发生税务风险的最直接保障,必须对员工开展定期培训,特别是在国家的税务政策发生改变时,以提高其识别、管控、规避税务风险的能力。
(2)依据企业自身的特点设置专门的税务风险管理机构。随着税务风险管理重要性的日益凸显,我国的大企业应依据自己的不同发展状况和税务风险管理对其影响程度,设置不同的税务风险管理机构。可以设置专业的税务风险管理部门,也可以在一定时间之内在财务部门内部下设税务风险管理机构,人员的配备也应予以保证。
(3)在大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要改变当前大企业税务部门仅局限于事后控制的局面,努力向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全过程控制转变。必须依靠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机制。一方面可以通过将企业税务部门的管理者纳入到战略制定的员工之中,提前介入,事前管控;另一方面在公司重视建立与税务机关之间的联动,加强互动性。它既要求大企业及时填报相应涉税信息,同时也要求税务机关要根据企业报送的信息开展核实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树型管理体系。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资金市场上普遍存在着因供需方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资金不合理配置(逆向选择)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借鉴Spence的信号传递模型,运用Bester的结论——抵押品数量可以充当甄别贷款项目风险的机制,构建了一个具有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特征的抵押品信号传递模型.内生化了贷款抵押品数量和银行贷款利率,分别讨论了银行风险中性和风险厌恶下混合均衡和分离均衡出现的几种情况,为银行提供了一种相对更高效率的识别企业风险的机制。
关键词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抵押品信号传递:企业风险识别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2. 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5)07-0107-07
收稿日期:2015 -03 -06
基金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中小企业融资信息平台建设与体制创新”(2012GGE27002)
作者简介:黄少安(1962 -),男,湖南邵阳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产权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理论研究。E-mail:shaoanhuang@ sdu. edu.cn
张帅(通讯作者)(1988 -),女,山东潍坊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制度经济学和博弈论研究。
一、引 言
中国现阶段中小企业融资普遍困难的现象促使我们关注和研究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但观察发现,在资金市场上,不仅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其他各类资金供需方之间也存在信息不对称。于是,资金供给方会对资金需求方保持警惕,从而提高贷款利率。而资金市场上的那些总体信贷风险较低的资金需求方不愿意承担过高的贷款利率,相反那些信贷风险比较高的融资者却比较愿意接受较高的贷款利率。根据逆向选择原理,在资金市场上“格雷欣法则”也会出现。因此,研究资金市场上一般化的资金供需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具有更大的意义。
国外的一些学者利用信贷配给模型解释了信息不对称能够导致资金市场失灵。Stiglitz和Weiss认为信贷市场上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产生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逆向选择又是产生信贷配给的根本原因。S-W模型证明由于存在逆向选择,银行会在一个低于竞争性均衡利率水平上对贷款申请者实施信贷配给,被配给出信贷市场的贷款申请者即使给出更高的利率也得不到贷款。Wette证明了在借款人风险中性的条件下,银行的抵押品要求同利率一样也可以成为信贷配给的内生机制,因为对于风险中性的借款人而言,抵押品要求的增加同样可能引起逆向选择,从而减少银行的期望收益。Bester利用Wette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考虑利率和抵押品要求的信贷配给模型,将抵押品和贷款利率同时充当银行分离贷款项目风险类型的甄别机制,即银行可以通过企业对抵押品数量和利率变动的反应敏感程度来分离高风险和低风险的贷款项目。
解决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有两种渠道:一种是信息优势方主动通过其可观察的行为把相关的不可观察的信息传递给信息劣势方;另一种是信息劣势方设计机制甄别拥有不同私人信息的信息优势方。Bester是从信息劣势方即银行的角度出发设计信息甄别机制,以便主动识别贷款项目的风险类型。但是,在现实中,银行没有动力设计信息甄别机制,因为这样会大大增加银行的贷款成本,因而需要设计一种低成本的市场机制来帮助银行识别企业风险。所以,在本文中我们将利用上文提到的第一种解决逆向选择的途径——信号传递机制。
信号传递模型源于Spence的研究成果,他在劳动力市场上设计一种市场机制——企业通过观察工人受教育程度来识别工人的生产力水平。由于具有不同生产力水平的工人接受教育的边际成本不同,Spence发现专用教育作为传递工人不可观测的生产力水平信号,将出现如下均衡:高能力工人比低能力工人选择更多的教育,并且企业正确利用教育水平差异中包含的能力差异的信息。通过传递能够显示工人类型的信号,使劳动力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实现帕累托改进。
我们从Spence提出的劳动力市场信号传递模型中得到启发,运用其基本逻辑,在抵押贷款市场上设计类似的一种市场机制以帮助银行识别企业风险。在这个抵押贷款市场上的信号传递模型中,我们还要运用Bester的一个结论——抵押品数量也可以充当分离贷款项目风险类型的甄别机制——我们通过将企业提供抵押品所花费的成本非线性化,把企业愿意提供给银行的抵押品数量充当传递企业风险的信号机制,然后重点讨论该模型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其可能实现的均衡。
二、抵押品信息传递模型
1.假设银行风险中性的模型
本文首先构建银行风险中性假设下的抵押品信号传递模型,基本假设如下:
假设1:有一个完全竞争的抵押贷款市场。经济中存在大量同质的银行,由于银行业的内部竞争,所有银行不存在超额利润。
假设2:银行是风险中性的。
假设3:在这个抵押贷款市场上,银行贷款利率是市场化的,即银行可以自行设定贷款利率。
假设4:企业有足够的抵押品,或企业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他们想要提供的抵押品。
假设5:银行和企业之间存在签订契约前的信息不对称,即当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银行不了解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假设经济中有大量同质的企业,但是这些企业的风险(包括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是不同的。在这里,笔者把企业的风险定义为投资某一项目成功的概率,用t来表示。为了简化问题,我们假设该经济中只有两种风险类型企业:低风险型企业,用t1表示;高风险型企业,用t2表示。假设所有企业中,总有一定比重是低风险的或高风险的,用入表示低风险型企业的比重,λ=p(t=t1)∈(0,1)。假设企业现有一个投资项目,而且企业只能通过银行贷款来投资该项目。该项目的初始投资额为B.若企业投资项目成功则可获得净收益R,若投资项目失败则可获得净收益-B,若没有获得贷款则无法进行投资,获得净收益0。
Bester认为抵押品同利率一样也可以充当银行分离企业风险类型的甄别机制。我们运用Beste的这一思想并稍做改进,将抵押品内生化并作为企业的决策变量来充当信号机制。即两种不同风险类型的企业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可自由选择他们向银行提供的抵押品数量s,满足s∈[0,B]。银行观察到企业选择的抵押品数量s之后,再决定贷款利率i (s)。一般地,s和i(s)之间是反向替代关系。令风险类型为t的企业提供抵押品s所花费的成本由函数C(s,t)给出,该函数具有连续二阶偏导数,其中,所有的s>0,C(0,t)=0,Css(s,t)>0,C1(s,t)>0,Ct(s,t) <0且Ctt(t,t)<0(角标代表偏导数)。因此,根据上述对成本函数的假设,我们可以推导出:低风险型企业提供抵押品的单位成本和边际成本均较低,因此,其可能会发现,提供某种较多数量的抵押品而使贷款利率下降是值得的;而高风险型企业提供抵押品的成本较高,其可能不愿意为了利率的下降而提供较多数量的抵押品。所以,银行把企业选择提供的抵押品数量s作为传递企业风险类型
该模型的博弈树描述如图1所示。随机的自然行动(Nature)决定了一个企业是高风险型还是低风险型,企业根据它的风险类型选择想要提供的抵押品数量s (t),并作为信号传递给银行,银行再根据所观测到的抵押品信号确定贷款利率i (s),最后,企业决定接受贷款或不接受贷款。
式(1)即为推导出的银行最优策略函数,其图形如图2所示。随后,我们再讨论企业的最优策略,即企业选择的抵押品数量s (t)以及最终是否接受贷款。先研究企业对(s,i)组合的偏好,两种风险类型企业的无差异曲线如图3所示。
从图3中可以看出,两条无差异曲线交叉,在交叉处,低风险型企业的无差异曲线具有较小的斜率(斜率为负)。同一组无差异曲线的位置越靠近左下方,其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下面我们分别考察可能出现的两种不同的均衡:分离均衡,两种风险类型的企业选择不同的抵押品数量:混合均衡,两种风险类型的企业选择相同的抵押品数量。
假设如果高风险型企业效用水平为0的无差异曲线如图5中的曲线4所示,那么高风险型企业一定会选择贷款,而且会表现出自己真实的风险水平,选择的抵押品数量为s(t2);低风险型企业也会选择贷款,而且也会表现出自己真实的风险水平,选择的抵押品数量为s(t1)。这是因为,如果高风险型企业选择不贷款时,其效用水平为0;如果高风险型企业选择贷款而且抵押品数量为s(t1)时,其效用水平小于0;如果高风险型企业选择贷款并且抵押品数量为s(t2)时,其效用水平大于0。冈此,高风险型企业的最优选择就是表现出自己真实的风险水平,选择的抵押品数量为s(t2)。同样地,可以得到低风险型企业的最优选择是抵押品数量为s(t1)。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分离均衡。
进而,我们将上述情况进一步扩展。假设政府给银行贷款利率规定了一个上限,如果银行与企业间达成的贷款利率高于这个上限,那么这笔借贷不允许发生。我们假设这个利率上限是公共信息。我们用图6来分析在这种情况下分离均衡出现的情况。
当存在一个政府给出的贷款利率上限i时,在假设情况下,高风险型企业如果表现出自己真实的风险水平,即选择s(t2),根据政府的规定,这笔借贷是不允许发生的。因此,高风险型企业会比较两种情况下的效用水平,即其不接受贷款时的效用水平以及隐藏自己真实风险水平时的效用水平,然后做出决定。如图6所示,如果高风险型企业选择s(t1),那么其效用水平会小于0,因而高风险企业选择不接受贷款是理性的。低风险型企业仍会表现出自己真实的风险水平,选择s(t1),从而最大化自己的效用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亦出现了分离均衡。因此,笔者修正了图6,使分离均衡消失,由此得到了分离均衡不能出现的一种情况,如图7所示。
如图7所示,如果那么高风险型企业在比较不接受贷款和隐藏自己真实风险水平两种决策的效用水平时,会发现选择s(t1)获得的效用水平大于0,此时高风险型企业会选择冒充低风险型企业。低风险型企业的行为不变,仍选择s(t1)。在这种情况下,两种风险类型企业选择同样的抵押品信号,分离均衡不会出现。
分别把式(3)的两条直线描绘到S-i坐标系中,如图8所示。用图9分析混合均衡出现的情况。
如图9所示,假设s*=s1*。因为高风险型企业选择则s*=s1*时的效用水平会高于其不选择s*时最大的效用水平,所以高风险型企业会选择s+。同样,低风险型企业也会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的抵押品s*,这样就出现了混合均衡。
2.假设银行风险厌恶的模型
一般来说,银行不是风险中性的,而是风险厌恶的。所以,我们放松银行风险中性的假设条件,讨论当银行风险厌恶时分离均衡出现的情况,并与银行风险中性假设下的分离均衡做比较分析。当银行是风险厌恶时,银行要求的期望利润等于无风险收益再加上一个风险升水,即E
具体信念函数赋值下银行的最优策略函数,如图11所示。同样地,我们重点比较银行在两种风险态度下分离均衡出现的可能性大小,如图12所示。
从图12中我们可以得到结论:在银行风险厌恶时,高风险型企业更容易选择不接受贷款,分离均衡更容易出现。因为在银行风险厌恶下,高风险型企业能够实现的最大的效用水平要低于在银行风险中性下其能够实现的最大的效用水平,也就是说,银行风险厌恶使得高风险型企业获得的效用水平更容易低于0,因此,高风险型企业也就更容易选择不贷款。因此,在银行风险厌恶时,该抵押品信号传递模型的分离均衡比银行风险中性时更容易实现。
三、结论及讨论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想要解决在资金市场上各类资金供需方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资金供给一方无法准确估计为资金需求一方融资的风险水平,从而产生逆向选择的结果。所以,本文构建了一个模型——抵押品信号传递模型,该模型运用了Spence在劳动力市场上构建的信号传递模型的基本逻辑,将企业提供的抵押品数量作为资金市场上传递风险的信号,模型把抵押品数量与银行贷款利率同时内生化,分别举例讨论了混合均衡和分离均衡出现的情况,为银行提供了一种高效率地识别企业融资风险的市场机制。该模型还讨论并比较了风险中性和风险厌恶这两种银行风险态度下分离均衡出现的可能性:在银行风险厌恶时,该抵押品信号传递模型的分离均衡相比于银行风险中性时的分离均衡更容易实现,银行能够更轻松地识别企业的真实风险水平。而且在现实资金市场上中,一般来说资金供给一方的风险态度都是风险厌恶的,因此,本文构建的抵押品信号传递模型在现实中更具有实用性,资金供给一方可以高效地识别资金需求一方的真实的融资风险。这就是本文的现实意义。例如,可以用抵押品信号传递模型分析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中小企业来说,从大型商业银行获得贷款尤其困难,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型银行与中小企业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导致大型商业银行很难了解中小企业真实的风险水平,而且大型商业银行也没有动力去主动收集、甄别中小企业的真实信息。运用本文构建的抵押品信号传递模型分析该问题,可以发现银行能够花费极少甚至不花费成本就能甄别出中小企业的真实风险水平,如此,银行就有足够的动力为低风险类型的中小企业融资。
本文构建的模型是基于经典的信号传递模型,并综合了运用资金市场上信贷配给问题的研究成果,但是它在理论研究上也有所拓展和创新。目前研究资金市场上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文献基本都是从信息劣势方的角度出发设计复杂的甄别机制来识别信息优势方的真实信息,但是本文构建的模型中不需要信息劣势方(即资金供给方)设计甄别机制,可以直接通过企业提供的抵押品的数量来判断信息优势方(即资金需求方)的风险类型。可以说,本文是通过使信息优势方主动传递真实信息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
参考文献:
[1]Stiglitz,J.E.,Weiss,A.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71(3):393-410.
[2]Wette,H.C.Collateral in 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3,73(3):442-445.
[3]Bester,H. Screening Versus Rationing in Credit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5,75 (4):850-855.
[4]Spence,M. Job Market Signaling[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3,87(3):355-374.
[5]Bester,H.The Role of Collateral in Credit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87,31(4):887-899.
[6]David,M.k ,Robert,W. Reputation and Imperfect Information[J].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82,27(2):253-279.
关键词:企业IT项目;风险识别;内部机制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1-0262-02
近年来,IT技术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企业带来了更加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大多数企业都在增加自己在IT项目上的投资,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在这些企业中,大部分企业都需要利用IT技术开发新的业务范围,或者将电子商务引进到企业的正常商业活动中,另外一些企业则想要通过建设IT项目来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在管理方面适当的控制成本投入。也就是说,在当今企业的生产与经营过程中,IT项目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的管理与经营都离不开IT项目。因此,在企业大力发展IT项目建设时,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企业IT项目的风险识别与内部机制,为企业IT项目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更加有价值的建议。
1影企业IT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
在企业实现IT项目的过程中,能够影响项目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是,由于时代是在不断进步的,因此,企业IT项目中使用的技术与管理方法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人们对IT项目也开始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能够影响企业IT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也随之发生了改变。IT行业的专业人士认为,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企业只要在建设IT项目的过程中清晰需要实现的目标,得到企业管管理者的支持,具有良好的项目管理机制以及进程反馈,就能够在促进项目建设的同时对项目的成功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即使我们认识到这些因素对与IT项目的影响并做好这些工作,但IT项目的成功率仍然偏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第一,企业内部对项目目标的理解存在分歧;第二,项目建设中使用的开发工具选择不当;第三,技术能力不足导致难以满足项目建设中更高的需求。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一些企业的IT项目建设超出了时间限制以及资金预算,或者直接被搁置而无法完成。而IT项目建设的失败不仅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影响企业在行业内的形象。我们将这些能够直接影响项目成功与否的因素称之为关键成功因素,一般情况下,一个IT项目的关键成功因素是由多个因素组成的,利用关键成功因素来管理IT项目的一种十分有效的管理方式,就是根据项目的关键成功因素来对项目进行合理的规划。在IT项目中,存在的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只有几个是关键的,我们可以通过找出这些因素来对IT项目进行有效的识别与管理。IT项目的关键成功因素分别存在于团队、组织、项目以及用户层面。
2企业IT项目的风险识别研究
在企业IT项目中,风险就是指项目建设中存在的能够使企业遭受一定损失的可能性。我们可以将企业IT项目的风险定义为企业IT项目建设与使用过程中影响IT项目目标实现的活动的不确定性与结果的综合。在这种观点中,企业IT项目中存在的风险一般都存在与各个层面的关键成功因素中,因此,企业IT项目的风险主要有团队风险、组织风险、项目风险以及用户风险等风险组成。其中,组织风险一般为企业IT项目在组织环境中存在的风险。组织内部的实际情况与稳定性以及对IT项目的态度对IT项目的正常运行具有一定的影响。团队风险一般是由负责IT项目建设的团队或者团队中某些成员带来的风险。其中包括项目团队中的人员变动、一些人员存在信任危机、部分专业人员的能力有限、团队沟通不顺畅等团队问题,这些问题都是IT项目中的风险。而需求风险则指的是IT项目的需求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其中包括项目的需求不断发生改变而影响项目建设的具体进程。还有在项目需求中,如果存在不清晰、不正确以及不完善的情况,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IT项目建设的风险性,导致项目无法正常运行。而用户风险则指在企业IT项目建设与应用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参与到其中用户数量偏少的情况。对于用户来讲,如果他们不是特别认同一个IT项目,他们就不会有过多的经历与资源投入到这个IT项目建设中,这样会直接导致许多项目的失败,是风险性较大的一个因素。此外,项目的复杂性风险通常是指IT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流程相对复杂,需要多个部门的通力合作,一旦组织不力就会影响项目的成功。项目管理风险就是在IT项目的规划以及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在对IT项目进行规划与控制时,采取的方法与对策不正确都会对项目的实现造成不利影响,导致项目延期或失败。
3企业IT项目风险管理的内部机制研究
企业IT项目风险管理,就是指在IT项目建设与应用的整个过程中持续的采取解决各类风险的措施。为了更好地进行风险管理,不同层面产生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用户解决这些风险,避免它们对IT项目产生更加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针对IT项目的团队层面、组织层面、需求层面以及用户层面等风险进行分析与解决。为了提高企业IT项目风险管理的效率,我们经过的大量的科学实验以及正对性的测试与研究,从中获取了大量关于项目风险管理的措施以及方法。这些研究的结果显示,IT项目中的需求风险对于项目的影响是需要通过用户风险的影响才能够实现的。与此同时,我们还在对比了各风险对项目管理影响作用的大小后发现了以下规律:在所有的项目风险中,团队风险对于项目管理产生的影响最大,组织风险与复杂度风险次之,用户风险则是影响最小的。通过这种规律可以总结各个风险间存在的关系,在项目的团队层面、组织层面以及用户层面中产生的风险够能够促进IT项目管理风险的形成,只有在这些层面中做好上游风险控制工作,才能够有效的降低这些层面中的风险对于项目整体管理风险的促进作用,以减少项目中的管理风险,推动企业IT项目的成功。这是由于项目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IT项目可以在规定的时间与预算下出色地完成。因此,企业IT项目的管理风险与项目绩效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但是,项目管理风险还要受到项目中其他层面风险的影响。而在进行IT项目管理时,必须重视这些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及互相的作用,并对他们进行妥善的处理,以此保证IT项目能够顺利的实现。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IT项目的实现过程中,风险管理工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企业IT项目的风险不能够单独看待,必须重视不同层面风险间的关系。IT项目实现过程中的实施主体都是人,而团队风险对项目管理风险的影响也最紧密。因此,企业IT项目的风险管理必须以组织保障为基础,并根据项目实现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加强技术与制度的保障,以确保企业IT项目能够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 肖跃辉.IT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31).
[2] 赵楠.关于IT项目管理中的风险探究[J].信息通信.2014(5).
[3] 刘汕,张金隆,陈涛,丛国栋.企业IT项目风险评估与规避策略研究[J].管理学报,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