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范文

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

第1篇

关键词:财务指标;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1-0109-02

一、财务分析标的局限性

(一)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指标将一年以上未收回的应收账款、积压的存货作为流动资产,并未从流动资产中剔除,一些用于购买或投资长期资产的预付账款,或者已不具备流动的性质也仍然包括在流动资产中,而这些不良资产可能因其资产质量较差,资产的实际价值明显低于账面价值。另外,一些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中可能获得有关责任人、保险人给予一定的赔偿或补偿以及待处理资产本身的残值,却往往未计入计入流动资产中。流动负债没有考虑如应收票据贴现、未决诉讼等可能形成负债的部分。这些问题使流动比率的真实性很难保证。

2.速动比率。影响速动比率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不一定都能变成现金,实际坏账可能比计提的准备要多;季节性的变化,可能使应收账款不能反映平均水平,从而影响速动比率计算的可靠性。

(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的分母(资产总额)并非都可以用来偿还债务,如无形资产、商誉等能否用于偿还债务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部分自有资金需要偿还,如企业发行优先股筹集自有资金需要向股东支付固定股利,如果发行的是不可赎回优先股,将会成为企业的一项永久性财务负担,难以成为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保障。因此,这一指标作为反映企业长期负债偿付能力的指标不是很合理。

2.利息保障倍数。利息保障倍数指标反映的是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它不能反映债务本金的偿还能力。企业的本金和利息不是用利润本身支付,而是用现金支付。权责发生制下的高利润并不意味着企业有足够的现金流量,因此使用此比率进行分析时,不能了解企业是否有足够多的现金偿付本金与利息费用。

(三)营运能力指标

1.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这个指标是否能正确地反映企业的状况也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如果一个企业经营具有季节性,那么这个指标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2)企业过多采用分期收款结算方式。(3)过多采用现金结算方式。(4)年末销售量不稳定。这些因素都会对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能否正确评价企业营运能力产生影响。

2.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目前采用年初和年末平均的办法计算的平均存货,只是两个时点的平均,未考虑在淡季和旺季存货的不同周转规律,只采用两时点的数值其计算结果更是差距甚远。平均存货的计算不能很好地反映现实。

(四)盈利能力指标

1.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缺乏股利政策的考虑,由于年末净资产项目中已经剔除向股东派发现金股利的数额,导致采取不同股利政策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口径产生差异(即使都采取现金股利政策也会由于派发比例的高低而产生计算口径上的差异)。

2.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高并不代表企业的盈利水平高,而只能说明企业的成本水平相对较低。成本水平相对较低并不代表该企业的盈利水平就高,如果企业产生了大量产品,却只销售了其中一部分,而这部分销售掉的产品恰好卖了个好价格时,往往会出现销售利润率较高,而资产利润率却较低的现象。

二、财务分析指标局限性的改进

(一)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1.流动比率指标的改进。在流动资产中应扣除以下项目:一个年度或一个经营周期以上未收回的应收账款、积压的存货;用于购买或投资长期资产的预付账款;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在流动资产中应增加项目: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中可能获得有关责任人、保险人给予一定的赔偿或补偿以及待处理流动资产本身的残值;存货、有价证券变现价值超过账面价值部分。流动负债则要考虑或有负债,如应收票据贴现、未决诉讼等可能形成负债的部分。

2.速动比率指标。运用速动比率应从速动资产中扣除用于购买或投资长期资产的预付账款;扣除超过一个年度或一个经营周期以上未收回的应收账款,这样速动比率才更可靠。

(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1.资产负债率。设计专门用于衡量长期偿债能力的长期资产负债率。长期资产负债率=长期负债/能够用来偿债的长期资产=长期负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因为长期资产占用时间长,资金回收速度慢,因此一般用所有者权益购置,用负债购置部分应当以不超过1/3为宜,最高不超过50%,如果这个指标超过50%,说明长期负债购置的资产占长期资产的多数,长期负债偿债能力会产生问题,财务风险较大。

2.利息保障倍数指标结合其他指标。衡量企业偿债能力时,既要衡量企业偿付利息的能力,还要衡量企业偿还本金的能力。因此,在利用利息保障倍数指标衡量偿债能力时,还应考虑以下指标:(1)债务本金偿付比率。债务本金偿付比率=年税后利润/(∑债务本金/债务年限)。该指标必须大于1,指标值越高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就企业某一时期的债务本金偿付比率难以说明企业偿债能力的好坏,往往需要连续计算五个会计年度的债务本金偿还比率才能确定其偿债能力的稳定性,从稳健的角度来评价某个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状况时,通常选择最低指标的年度。(2)债务本息偿付比率。债务本息偿付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债务利息+债务本金)。此比率用于衡量企业债务本息可由经营活动创造现金支付的程度,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该指标用来评价企业是否在经营活动中产生了足以还债的现金流量,该指标大于1说明企业有足够现金支付利息与偿还本金。

(三)营运能力指标

1.应收账款周转率。为剔除周期性或季节性销售带来的影响,在每一季度末将每月赊销额尚未收回部分与当月赊销总额相除,由此得出三个比率。将每季度的三个比率汇总,得出每一季度赊销额尚未收回部分占当季度赊销总额的比率,并进行季度间指标的比较,从而得出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如果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发生了变化,将会反映在该比率上。

2.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采用序时平均数进行计算。对于企业管理者或有条件的外部报表使用者计算平均存货应该采用序时平均数即通过存货在一定时期内各个变动点及变动后的占用期间的资料,进行序时加权平均,以此来综合反映某一时期内存货变动情况对平均占有量的影响。

(四)盈利能力指标

1.净资产收益率。在利润分配中,现金股利影响年末净资产,从而影响净资产收益率,而股票股利由于不影响年末净资产.因此也就不影响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评价企业当年收益的指标,不应由于分配方案不同,计算值也不同。因此,把分母的年末净资产进一步改进为利润分配前的年末净资产更趋合理。

2.销售利润率。在进行盈利水平分析时,把销售利润率稍作调整,建议更多地使用资产利润率和净资产利润率两项指标。因为,资产利润率和净资产利润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投入产出指标,即经济效益指标,并且,这两项指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概括性,能够较全面地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

3.补充相关的现金流量指标。常见的盈利能力评价指标基本上都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数据进行计算并给出评价,不能反映企业伴有现金流入的盈利状况,存在只能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数”量而不能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质”量的缺陷。现金流量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盈利能力。这是因为,若企业的现金流量不足,现金周转不畅,现金调配不灵,将会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 池国华,迟旭升.中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系统研究[J].会计研究,2003,(8):45-47.

第2篇

【关键词】财务分析指标;智力资本;非财务指标

财务分析是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并对企业未来经济前景进行预测。财务分析指标是以简明的形式,以数据为语言,来传达财务信息并说明财务活动情况和结果。我国财务分析指标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

一、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

1、缺少反映无形资产和知识资本的指标

在新经济时代,专利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成为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评价企业是否有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独特的竞争优势,其拥有的自创专利及非专利技术拥有项数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知识和智力是企业发展潜能的源泉和动力,而无形资产又源于知识和智力。因此知识与智力是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保持的中流砥柱,能否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并成功把握无形资产是决定一个企业发展的关键,所以衡量无形资产、知识资本指标应作为重要的分析指标,这样才能更加准确的评价一个企业的持久生命力。

现行财务分析体系过分地重视取得和维持短期结果、所讲述的是过去的故事,在使未来的增长得以实现的无形资产特别是知识资本方面,财务评价方法显得力不从心。它主要评价企业对高科技等智力资本的引进和开发。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知识产权、人才资源等软性资产才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的动力所在,其重要性日益凸现,特别是在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和大型企业中,企业的无形知识资产对提高企业长期竞争力至关重要,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及所起的作用已越来越重要,其市场价值通常比账面价值可能要高出几倍,从而不能有效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于无形资产的决策需求。

2、缺少非货币化信息

现行财务分析体系缺乏完善的非财务信息的影响因子。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有很多难以用货币计量、但却对使用者的决策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如果单纯用货币计量,这些都只能排除在财务报表之外。比如地理位置、国家政策的出台都可能造成企业经营成本的突然增加甚至“关、停、并、转”;企业经营的不同周期同样表现出不同的财务分析结果。会计制准则的变革更是直接影响财务分析的难度。比如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更多的强调公允价值的计量,将更多的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利润,从而造成企业的利润呈现三个不同的层次:已实现并收到现金的利润;已实现但未收到现金的利润和尚未实现的持产损益。这里的“尚未实现的持产损益”就可能是因为相关资产的市场价格波动造成的“临时性的损益”,至于将来怎样要根据未来市场发展决定。可见,在运用会计报表信息进行分析时,必须理解利润的层次体系,分析不受企业管理层控制的因素,才可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而现行财务报告以货币作为计量手段来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用货币计量的信息可以汇总、总括和进行比较,但在这有利的优点背后却隐藏着明显的不足之处:第一、货币计量建立在币值不变的前提下,但现实货币在其运动中的价值是经常变动的,有时甚至变动很大,这就导致了财务报告的表述偏离了企业实际进行的价值活动;第二、现行财务报告还掩盖了大量相关且有用的非货币信息的事实,如企业管理者的信誉、企业职工的团队精神、企业的创新能力等。现行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基础是以货币表示的经济活动,从而也就将揭示信息的范围限制在以货币量化的信息范围之内。而对发生于企业的与信息使用者决策关系密切的大量非货币化信息,如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市场竞争优势等却被排除在财务报告内容之外。

二、如何改进

1、引入智力资本的指标

智力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本理论在微观层面上的拓展、运用与深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智力资本理论是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起源于人们对知识和无形资产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关注和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智力资本不仅已经成为企业价值增长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也是企业未来创新和利润增长的关键。评价企业是否具备独特的竞争优势,其自创专利与非专利技术拥有项数是一个重要的标准。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通过长期的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形成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所以,衡量企业无形资产、知识资本价值的指标应为重要的财务指标,这样才能真正地衡量企业的持久生命力,它是企业持续经营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重要因素,主要指标有:研发人员占职工人数比率、研发人员年增长率、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率、研发投入年增长率、智力资本率(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价值占总资产的比重)。

2、引入非财务指标

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衡量一个企业的发展状况,不再以传统的业绩评价体系,而是众多的非财务因素。传统的财务指标主要是偏重于企业内部评价,忽视了对外部环境,如客户、市场等方面的分析。

非财务信息反映的往往是那些关系到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因而与企业的战略规划密切相关,直接关系到企业战略上的成败,将这些信息纳入财务分析体系更能反映企业的整体目标。同时,非财务信息比传统的财务信息更有预期性,更注重未来趋势,所以能提供更加有效的预测信息。

另外,将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相结合,以管理系统信息化和信息系统网络化为基础,能够及时、连续地对企业运行进行跟踪监视,及时发现并迅速解决问题。最后,从财务结果出发追溯到非财务因素的方法增加了非财务信息与企业利润的相关性,在分析财务数据的同时使经营管理者在非财务因素方面的努力能够显现出来。

(1)产品市场占有率

产品市场占有率是反映企业市场营销能力的非财务性分析评价营运能力的重要指标。它表明在同类产品中企业产品占有的市场份额。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越高,说明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做得越好,说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高,产品受消费者喜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2)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反映劳动者生产产品的劳动效率指标,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反之,则越低。劳动生产率还综合体现了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能力。

(3)产品质量指标

产品质量指标指企业产品的质量水平的指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达到一定标准所表现出的品质指标,包括产品的合格率、优质品率等;二是指企业产品销售以后在消费者心中的信誉,并经国家权威部门认定。包括驰名商标产品、优质名牌产品等;三是指企业产品在销售以后未符合消费者要求而表现出的品质。可以通过销费者投诉率和退货率这两个计量指标综合反映。

(4)新产品开发能力

第3篇

【关键词】现金流量 可持续发展

一、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局限性

我国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主要由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和盈利能力指标构成,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分析系统,直观、明了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但是,随着人们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现行财务分析体系也暴露出了明显的缺陷,表现为:

1、缺少反映现金流量的指标

现行财务分析体系缺少反映现金流量的指标,不能客观地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及收益的质量,掩盖了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如果一个企业在它的经营活动中现金净流量长期较少甚至为负,则意味着该企业己经确认与利润相对应的资产实质上可能属于不能转化为现金流量的虚拟资产,这将使得企业未来的偿债能力和付款能力降低,使得坏账风险和财务风险增加,造成企业收益的质量与数量相互脱节,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现行财务分析体系的“基本指标”中,没有一个指标与现金流量有关,在“修正指标”中仅有“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和“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两个指标与现金流量有关。

2、缺少反映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指标

指标体系中的长期发展能力仍然局限于财务效益方面,即狭义地理解为企业能够长期在财务上保持盈利。然而这种长期发展能力并没有考虑企业与整个社会、自然的长期协调,没有考虑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大小。缺少可持续发展指标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会促使企业追求单位投入的产出最大化,而不顾社会利益。

3、缺少反映无形资产和知识资本的指标

现行财务分析体系主要揭示硬性资产,对知识资本、知识产权、人才资源等软性资产未能予以揭示。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些软性资产才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的动力所在,其重要性日益凸现,特别是在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和大型企业中,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及所起的作用已越来越重要,其市场价值通常比账面价值可能要高出几倍,从而不能有效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于无形资产的决策需求。

4、缺少非货币化信息

现行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基础是以货币表示的经济活动,从而也就将揭示信息的范围限制在以货币量化的信息范围之内。而对发生于企业的与信息使用者决策关系密切的大量非货币化信息,如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市场竞争优势等却被排除在财务报告内容之外。

5、无法客观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收益质量

企业偿债能力指标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对各类债权人的偿债能力,并未反映企业现金流转的能力。在流动资产中,包含大量的应收账款等债权资产以及变现能力较弱的存货,如果这些资产的质量不高,难以如期变现,势必造成所有账面流动资产可以及时足额偿付到期债务的假象。如果偿债能力比率中资产的管理及周转出现困难时,那么这些比率将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盈利能力指标主要是以会计利润为核心的一系列比率,如: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和每股收益等。由于会计利润的计算过程存在着诸如折旧方法选择、存货计价方法、间接费用分配方法、成本计算法和会计估计等大量人为因素的影响,该类指标极易纵、虚报或瞒报,不利于真实反映企业盈利水平及收益质量。

6、不能全面揭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水平与过去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与过去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行财务报表体系,很难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全面揭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貌。一方面,行业转换、技术进步、政府行为和需求的改变以及竞争对手的活动等对于公司的经营成败都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企业组织制度、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管理层价值观与能力等相关质量性信息,在现行财务报表中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从几个财务指标比率的高低判断企业的优劣,而应结合企业历史情况和现状,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市场的发展等方面,充分地考虑财务报告数量性资料以外的相关质量性因素,对企业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评价。

二、现行财务分析体系局限性的原因分析

1、不注重现金流量指标分析

由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上编制而成的,据此计算出的一系列指标,显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及盈利能力,但它们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揭示企业现金流转的能力,没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作保证。因此,这些比率在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

2、不注重非财务信息指标分析

现行财务报表对表内信息确认的标准过于苛刻,使得相当一部分非货币化、不确定的信息被排斥在报表体系之外,这是导致现行财务报表体系局限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3、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股份公司已发展成为一种典型的企业组织形态,使财务报表的阅读对象延伸至社会公众,这些变化导致了会计目标由原来的受托经济责任向决策有用性转变。但会计目标的变化却未能在现行财务报表体系中得到充分的反映。资产按历史成本计量,未能反映其现行成本或变现价值,就会使得现行财务报告与信息使用者决策的相关性降低,无法为财务报表的相关利益集团提供充分、有效的相关决策信息。未能完全满足当前会计目标的要求是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产生局限性的原因之一。

4、制度方面的原因

从契约理论角度分析,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作为一种复杂的合约,不可能将所有合约各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尽现其中,合约剩余权是由某一方支配或决定的,属于不完备合约。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不完备性必将导致两种行为结果,一是处于合约剩余权支配地位的一方会将会计政策的选择权安排给管理当局,从而有助于其实施经营策略,建立与企业自身相适应的会计核算体系。二是企业管理当局会利用会计政策的弹性对会计数据进行操纵,使契约各方的财富重新分配,尤其是有利于管理当局自身利益的财富分配方式。因此,即使在遵循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前提下,企业仍然可以通过确认、记录、计量和报告等会计环节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人为调控。

三、完善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建议

1、引入现金流量指标

引入现金流量指标,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现金流量是用来反映企业内在价值的重要基础指标之一,能对企业经营资产的真实效率和创造现金的能力作出正确判断,对于一个企业经营活动是否顺畅至关重要。企业是否能维持下去,并不取决于盈利,而是取决于有没有足够的现金和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现金支付能力。建立在利润指标上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真正反映企业存在的现实的和潜在的财务风险。为了克服权责发生制原则所带来的人为操纵盈利的财务指标的弊端,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应选择以现金流量为基础。(1)评价企业偿债能力,增设现金流量比率指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之比),现金利息保障倍数指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利息支出及付现所得税之和与现金利息支出之比)。(2)评价企业盈利能力,补充净利润现金含量指标。(3)评价企业股利支付能力,应重点关注每股现金净流量指标。(4)评价企业营运能力,可增加主营业务收入现金保障倍数(销售产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之比)指标。现金流量指标的引入,使企业偿债能力、获利能力的分析更加直观,分析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同时也便于企业对未来发展趋势作出正确判断。

2、引入非财务指标

非财务信息反映的往往是那些关系到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因而与企业的战略规划密切相关,直接关系到企业战略上的成败,将这些信息纳入财务分析体系更能反映企业的整体目标。同时,非财务信息比传统的财务信息更有预期性,更注重未来趋势,所以能提供更加有效的预测信息。另外,将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相结合,以管理系统信息化和信息系统网络化为基础,能够及时、连续地对企业运行进行跟踪监视,及时发现并迅速解决问题。最后,从财务结果出发追溯到非财务因素的方法增加了非财务信息与企业利润的相关性,在分析财务数据的同时使经营管理者在非财务因素方面的努力能够显现出来。

3、引入可持续发展的指标

引入可持续发展指标,可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促使企业追求可持续性和效率的统一,在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社会成本的基础上实现最合理的利润。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包括:(1)资源利用情况。企业是否真正实现从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是否能充分利用有生产能力,可以用设备利用率、机器完好率、原材料利用率、废弃物再生利用率来表示。(2)环境保障状况。保护环境、崇尚自然、维护生态平衡,需要企业尽量开发绿色产品、引导绿色消费。可以设置有害物质生成量、污染控制程度等指标进行评价。(3)公益建设。从长远利益考虑,为子孙后代着想,企业应搞一些公益建设施希望工程。

4、引入智力资本的指标

智力资本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评价企业是否具备独特的竞争优势,其自创专利与非专利技术拥有项数是一个重要的标准。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通过长期的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形成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所以,衡量企业无形资产、知识资本价值的指标应为重要的财务指标,这样才能真正地衡量企业的持久生命力。

5、拓展质量性信息披露的范围

质量性信息的披露有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全面系统地分析评价及对企业发展前景的合理判断。质量性信息披露可以用文字或数据形式,也可以通过单独提供质量性信息说明书的方式在公司招股说明书、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中加以说明。质量性信息体系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公司外部质量性信息,如政策导向、行业转换、技术进步、市场需求以及主要竞争对手的活动等;第二部分是公司内部质量性信息,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增加诸如企业组织形式、人力资源、管理层能力、企业经营业务等基本的信息披露;第二层次,应当披露企业面临的机会与威胁、企业的优势与劣势、企业发展战略等前瞻性信息;第三层次,着重揭示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新产品研发以及产品的销售渠道等经营性信息。

【参考文献】

[1]彭云:关于完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思考[j],企业家天地,2007(5).

[2]肖家喜、张和平:浅谈如何完善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j],中国总会计师,2006(8).

第4篇

关键词:证券公司;财务分析;局限性;改进

一、证券公司财务分析的局限性

(一)财务报告及相关资料自身的局限性

1.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对财务报表的可比性有影响。现行会计准则并未严格限制同一经济业务前后各期的会计处理办法,证券公司根据需要可能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导致前后期间数据的可比性大大降低。如果证券公司都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会计政策处理,那么不同的证券公司对同一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采用的方法就会不一样,证券公司之间的数据的可比性也会大大降低,这时财务对比分析就没有意义。

2.会计估计对财务报表数据质量有影响。有些数据在会计核算时往往需要根据经验和实际情况加以估计计量,例如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等,估计的数据难免主观对财务报表的结果产生影响。

(二)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

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计算各种财务指标来分析与评价公司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以反映公司在运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而在证券行业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各项指标缺乏统一评判的标准。处于不同成长周期的公司不能一概而论。特别是证券行业还是一个新兴行业,经营和监管只是在近几年才逐渐进入正轨,在财务比率分析中,缺少行业标准比率,这使得财务比率分析没有参考数据,无法衡量一个证券公司在本行业中所处的地位,同时也就不好得出分析结论。

(三)财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1.比较分析法存在局限性。比较分析法极为注重比较。实际操作时比较的双方必须具备可比性才有意义:业务性质相同或相似、公司的经营规模较为接近和经营方式相近或相同。这些条件限制了比较分析方法的应用范围。

2.比率分析法存在局限性。比率分析法是目前财务报表分析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分析方法,它的局限性主要包括:第一,比率值要与某一标准比较方有意义,但这样的绝对标准受到样本数量、计算方法及异常情况的影响,尤其在证券行业内几乎很难找到这样的标准;第二,某些比率反映的是在特定时点上的状况,却无法揭示会计年度其他时点上的财务状况;第三,比率分析在进行同行业的横向比较时,会受到不同证券公司采用不同会计方法的干扰和影响,而公司内部进行纵向比较的可比性又会因在不同期间所选择的会计方法的变更而相应减弱。

3.趋势分析法的局限性。趋势分析法是与本公司不同时期指标相比,一般运用连续几年的财务报表和财务比率进行财务分析,这比分析单个财务报表能了解更多的情况,特别是可以发现一个公司发展的趋势。但是趋势分析法也有其局限性:第一,趋势分析法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财务报表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二,由于各种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和会计方法的改变,会造成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可能不具有可比性。

(四)财务分析人员的局限性

由于财务分析人员掌握财务分析理论、相关经济理论及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对财务分析结果的理解就有差异,也就不能透彻解释各项计算指标的经济涵义。财务分析人员的工作经验、日常接触面不同,导致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不同。工作经验丰富、日常工作中接触公司各项工作多的,就可以从中发现更多的问题和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否则就可能仅仅局限于财务报表本身。财务分析人员的风险偏好不同,导致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也会存在差异,比如有人认为只有高风险才有高收益,而有人认为稳妥一些保守些好。所以对待风险的态度不同,利用相近或相同的财务分析指标,可能得出迥然不同的结论。

(五)财务分析缺乏预测性和前瞻性

财务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不仅仅是公司财务资源和当前财务状况的信息,他们更希望了解能够对决策有用的、体现公司现在甚至是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预测性信息,以便更好的规避风险,把握机会,做出对公司更为有利的经营决策。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侧重于对历史信息的反映,基本上是对已发生的经济活动的总结,只重视公司过去财务资源与现在财务状况信息的披露,却忽视了公司未来财务潜力和财务核心能力信息的披露以及对未来信息的反映,虽然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但缺乏预测性和前瞻性,无法满足决策有用性的全部要求。

二、改进措施

(一)提高财务分析依据资料的质量

第一,证券公司要严格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尽可能地减少或甚至禁止同一类经济业务采取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估计,减少人为操纵空间,使公司内的会计处理方法统一口径,更具可比性。第二,会计主管部门、行业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加强行业内会计处理方法的统一规范,降低各证券公司自行选择会计处理方法的空间,使证券公司间的会计处理方法口径更加统一,更具可比性。第三,目前的会计信息一方面表现于会计信息过量,另一方面公司和市场所需要的真正有效的信息却存在很大的缺口,这需要各证券公司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努力将会计信息与市场预测、行业竞争、薪酬福利等相结合,不断弥补财务报表的局限性。

(二)行业对比时要区分规模、成长周期等特点

首先,证券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还没有形成规范的行业标准,公司间的对比完全取决于各公司间财务和经营数据的比较,而公司规模、成长周期、主营业务品种等的差异,使得财务和经营指标的差异巨大,因此在进行行业对比的时候,要选择与本公司规模相近、成立时间差异不大、主营业务品种基本相似的公司进行对比分析,否则分析结果将不具有参考意义。其次,中国证券业协会财务委员会应组织加强对行业财务指标的统计、分析和研究,探索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为各证券公司不断改善财务指标提供依据。

(三)对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的改进

第一,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做出定性的判断,充分发挥人的丰富经验和量的精密计算两方面的作用,更好地反映真实情况,获得决策有用的信息。第二,坚持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我们所看到的信息资料,特别是财务报表资料一般是静态的反映过去的或历史的经营情况,而证券公司的经营业务和财务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此要进行动态分析,在了解过去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情况的可能结果对恰当预测未来有一定的帮助。第三,坚持个别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要全面地看问题,而不是孤立片面地只看到个别财务指标的高与低,就得出好与坏的结论。第四,建立全面分析和专题分析相结合的财务分析制度,力求做到每月或每季度一次详细分析,每半年或年度一次全面分析,出现重大问题或根据需要再作专题分析。让专题分析成为定期分析的有益补充。

(四)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

财务分析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务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因此,应加强财务分析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对报表指标的解读与判断能力,并使他们同时具备财务会计和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财务分析人员在平时的工作当中,应多一点了解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尤其是尽可能捕捉、搜集同行业竞争对手资料。同时要对公司未来财务潜力和财务核心能力的前瞻性预测,在分析中尽可能地立足当前,瞄准未来,以使分析报告发挥“导航器”作用,增强财务分析支持经营决策的预见性。

(五)把握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点进行深入分析

证券行业是高风险行业,财务分析时要紧紧把握主要风险点。重点关注以下事项:净资本及各项风险监控指标的状况;资产、负债的质量和结构;证券承销业务、自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的风险;证券营销人员和经纪人的用工管理、展业管理、报酬支付等方面存在的法律、监管和税务风险;业务转型不确定性导致的财务风险,如短期与长期利益的协调问题,转型的投入产出分析科学性和真实性问题等。同时,要积极探索借助数量经济学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依托各证券公司初步建立的完整的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实时统计和量化分析,提高风险分析的针对性、实时性,实现从事后分析向事中控制、事前预测的前瞻性方法转变。

参考文献

[1]王永成.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财经界,2009(11X):118-119.

[2]李伟.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9(S1).

[3]王修灵.试论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其改进措施[J].中国经贸导刊,2010(03).

第5篇

    关键词:证券公司;财务分析;局限性;改进

    一、证券公司财务分析的局限性

    (一)财务报告及相关资料自身的局限性

    1.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对财务报表的可比性有影响。现行会计准则并未严格限制同一经济业务前后各期的会计处理办法,证券公司根据需要可能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导致前后期间数据的可比性大大降低。如果证券公司都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会计政策处理,那么不同的证券公司对同一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采用的方法就会不一样,证券公司之间的数据的可比性也会大大降低,这时财务对比分析就没有意义。会计估计对财务报表数据质量有影响。有些数据在会计核算时往往需要根据经验和实际情况加以估计计量,例如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等,估计的数据难免主观对财务报表的结果产生影响。

    (二)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

    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计算各种财务指标来分析与评价公司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以反映公司在运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而在证券行业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各项指标缺乏统一评判的标准。处于不同成长周期的公司不能一概而论。特别是证券行业还是一个新兴行业,经营和监管只是在近几年才逐渐进入正轨,在财务比率分析中,缺少行业标准比率,这使得财务比率分析没有参考数据,无法衡量一个证券公司在本行业中所处的地位,同时也就不好得出分析结论。

    (三)财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1.比较分析法存在局限性。比较分析法极为注重比较。实际操作时比较的双方必须具备可比性才有意义:业务性质相同或相似、公司的经营规模较为接近和经营方式相近或相同。这些条件限制了比较分析方法的应用范围。比率分析法存在局限性。比率分析法是目前财务报表分析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分析方法,它的局限性主要包括:第一,比率值要与某一标准比较方有意义,但这样的绝对标准受到样本数量、计算方法及异常情况的影响,尤其在证券行业内几乎很难找到这样的标准;第二,某些比率反映的是在特定时点上的状况,却无法揭示会计年度其他时点上的财务状况;第三,比率分析在进行同行业的横向比较时,会受到不同证券公司采用不同会计方法的干扰和影响,而公司内部进行纵向比较的可比性又会因在不同期间所选择的会计方法的变更而相应减弱。趋势分析法的局限性。趋势分析法是与本公司不同时期指标相比,一般运用连续几年的财务报表和财务比率进行财务分析,这比分析单个财务报表能了解更多的情况,特别是可以发现一个公司发展的趋势。但是趋势分析法也有其局限性:第一,趋势分析法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财务报表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二,由于各种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和会计方法的改变,会造成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可能不具有可比性。

    (四)财务分析人员的局限性

    由于财务分析人员掌握财务分析理论、相关经济理论及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对财务分析结果的理解就有差异,也就不能透彻解释各项计算指标的经济涵义。财务分析人员的工作经验、日常接触面不同,导致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不同。工作经验丰富、日常工作中接触公司各项工作多的,就可以从中发现更多的问题和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否则就可能仅仅局限于财务报表本身。财务分析人员的风险偏好不同,导致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也会存在差异,比如有人认为只有高风险才有高收益,而有人认为稳妥一些保守些好。所以对待风险的态度不同,利用相近或相同的财务分析指标,可能得出迥然不同的结论。

    (五)财务分析缺乏预测性和前瞻性

    财务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不仅仅是公司财务资源和当前财务状况的信息,他们更希望了解能够对决策有用的、体现公司现在甚至是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预测性信息,以便更好的规避风险,把握机会,做出对公司更为有利的经营决策。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侧重于对历史信息的反映,基本上是对已发生的经济活动的总结,只重视公司过去财务资源与现在财务状况信息的披露,却忽视了公司未来财务潜力和财务核心能力信息的披露以及对未来信息的反映,虽然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但缺乏预测性和前瞻性,无法满足决策有用性的全部要求。

    二、改进措施

    (一)提高财务分析依据资料的质量

    第一,证券公司要严格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尽可能地减少或甚至禁止同一类经济业务采取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估计,减少人为操纵空间,使公司内的会计处理方法统一口径,更具可比性。第二,会计主管部门、行业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加强行业内会计处理方法的统一规范,降低各证券公司自行选择会计处理方法的空间,使证券公司间的会计处理方法口径更加统一,更具可比性。第三,目前的会计信息一方面表现于会计信息过量,另一方面公司和市场所需要的真正有效的信息却存在很大的缺口,这需要各证券公司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努力将会计信息与市场预测、行业竞争、薪酬福利等相结合,不断弥补财务报表的局限性。

    (二)行业对比时要区分规模、成长周期等特点

    首先,证券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还没有形成规范的行业标准,公司间的对比完全取决于各公司间财务和经营数据的比较,而公司规模、成长周期、主营业务品种等的差异,使得财务和经营指标的差异巨大,因此在进行行业对比的时候,要选择与本公司规模相近、成立时间差异不大、主营业务品种基本相似的公司进行对比分析,否则分析结果将不具有参考意义。其次,中国证券业协会财务委员会应组织加强对行业财务指标的统计、分析和研究,探索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为各证券公司不断改善财务指标提供依据。

    (三)对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的改进

    第一,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做出定性的判断,充分发挥人的丰富经验和量的精密计算两方面的作用,更好地反映真实情况,获得决策有用的信息。第二,坚持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我们所看到的信息资料,特别是财务报表资料一般是静态的反映过去的或历史的经营情况,而证券公司的经营业务和财务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此要进行动态分析,在了解过去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情况的可能结果对恰当预测未来有一定的帮助。第三,坚持个别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要全面地看问题,而不是孤立片面地只看到个别财务指标的高与低,就得出好与坏的结论。第四,建立全面分析和专题分析相结合的财务分析制度,力求做到每月或每季度一次详细分析,每半年或年度一次全面分析,出现重大问题或根据需要再作专题分析。让专题分析成为定期分析的有益补充。

    (四)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

    财务分析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务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因此,应加强财务分析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对报表指标的解读与判断能力,并使他们同时具备财务会计和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财务分析人员在平时的工作当中,应多一点了解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尤其是尽可能捕捉、搜集同行业竞争对手资料。同时要对公司未来财务潜力和财务核心能力的前瞻性预测,在分析中尽可能地立足当前,瞄准未来,以使分析报告发挥“导航器”作用,增强财务分析支持经营决策的预见性。

    (五)把握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点进行深入分析

    证券行业是高风险行业,财务分析时要紧紧把握主要风险点。重点关注以下事项:净资本及各项风险监控指标的状况;资产、负债的质量和结构;证券承销业务、自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的风险;证券营销人员和经纪人的用工管理、展业管理、报酬支付等方面存在的法律、监管和税务风险;业务转型不确定性导致的财务风险,如短期与长期利益的协调问题,转型的投入产出分析科学性和真实性问题等。同时,要积极探索借助数量经济学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依托各证券公司初步建立的完整的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实时统计和量化分析,提高风险分析的针对性、实时性,实现从事后分析向事中控制、事前预测的前瞻性方法转变。

    参考文献:

    [1]王永成.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财经界,2009(11X):118-119.

    李伟.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9(S1).

第6篇

【关键词】 财务 分析 局限性

财务分析又称财务报表分析,是指以企业的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依据,采用专门的财务分析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项业务手段。它反映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和发展趋势,从而为改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和优化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财务分析既是对已完成的财务活动的总结,又是财务预测的前提,在财务管理循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财务分析对于了解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合理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剖析当前理财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管理者改善经营管理、合理规划未来提供依据,有利于优化企业经营管理,提高决策水平,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但是,由于财务分析方法与评价的结果不是绝对的,加上财务报表与指标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各项制度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财务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进行财务分析时,应该注意并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弥补。

1. 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是会计的产物,而会计本身具有局限性。以历史成本报告资产,不代表其现行成本或变现价值。比如在通货膨胀下,按历史成本计算的存货价值低估,计提折旧不足,造成当期的利润“虚增”,税负增加, 虽然当期报表上的数据“好看”,但实际上是企业实物资产和生产能力的减损,根据这样的报表作出的乐观的财务分析是不实的。类似的情况有:假设币值不变,不按通货膨胀率或物价水平调整;稳健原则要求预计损失而不预计收益,有可能夸大费用,少计收益和资产;会计分期假设只按年度分期报告,只报告了短期信息,不能提供反映长期潜在的信息等等。

2. 资料来源的局限性

2.1资料缺乏可比性

财务分析实际上就是数据资料的比较过程,而比较的双方必须具有可比性才有意义。然而,对同一会计事项的账务处理,会计准则允许使用几种不同的规则和程序,企业可以自行选择。数据是否可比又受到众多条件的制约,如计算方法、计价标准、时间跨度和经营规模等。一旦这些条件发生变动而企业在分析时又未予以考虑,必然对分析的结果造成不利影响。虽然财务报表附注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有一定的表述,但报表使用人未必能完成可比性的调整工作。

2.2资料缺乏可靠性

只有根据真实的财务报表,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财务分析不能解决报表的真实性问题,报表数据是否真实可靠,不仅受制于企业的主观因素及人为因素,比如对财务报表的人为“包装”,在会计期末有意操纵某些会计事项的发生,利用资产重组、资产评估等,以膨胀企业的资产和效益等,而且数据还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同时,也与会计方法的有效性密切相关。如果通货膨胀严重、会计方法不当或者过多地掺杂了各种人为因素和主观因素,就必然使财务报表提供的数据缺乏真实可靠性,从而影响财务分析的结果。

2.3资料存在滞后性

进行财务分析,不单是为了解和评价企业以往的财务状况,更主要是在于对企业未来的经营理财活动进行指导和规划。而财务报表的各项数据及其他有关资料大多属于企业的历史资料,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单纯依据这些资料,而不考虑企业的发展变化情况,其分析结果的有效性会大打折扣,严重时还有可能对企业的决策行为产生误导作用。

3. 比较方法的局限性

在比较分析时,必须要选择比,较的基础,作为评价本企业当期实际数据的参照标准,包括本企业的历史数据、同业数据和计划预算数据。

横向比较时,使用同业标准。同业的平均数,只起一般性的指导作用,不一定有代表性,也不是合理性的标志。通常,不如选一组有代表性的企业求其平均数,作为同业标准,可能比整个行业的平均数更好。近年来,更重视以竞争对手的数据作为分析基础。

纵向比较时,以本企业历史数据作比较基础。历史数据代表过去,并不代表合理性。经营环境是变化的,今年的利润比去年提高了,不一定说明已经达到了应该达到的水平,甚至不一定说明管理有了改进。

实际与计划的差异分析,以计划预算作比较基础。实际和预算的差异,有时是预算不合理造成的,而不是执行中有了什么问题。

4. 分析指标的局限性

出于保护自身商业秘密和市场利益的目的,企业向社会披露的指标通常仅限于财务通则以及会计制度和准则等有关规定要求披露的信息,同时,企业基于市场形象的考虑,或为了得到政府及其金融机构的良好评价,可能还存在对这些公开信息加以粉饰的情况。因此,投资者依据这些指标有时难以对企业真实的经营理财状况作出正确的评价。此外,在指标名称、计算公式、计算口径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不规范性;如何将资金时间价值观念纳入财务分析当中、如何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等都缺乏统一规定及标准,所有这些也同样降低了财务指标的有效性。

5. 针对上述种种局限性,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应该采取如下弥补措施:

5.1去异求同,增强指标的可比性。比如,将不同会计方法的影响差异剔除;将某些特殊的个别事件和因素剔除;选择同行业同等规模企业进行横向比较等。

5.2考虑物价变动的影响,并将资金时间价值观念有机地纳入分析过程。

5.3综合运用各种指标。如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比率分析与趋势分析相结合,横向分析与纵向分析相结合,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便取长补短,发挥财务分析的总体效应。

5.4综合权衡,系统分析。财务分析不可能仅凭某一项或某几项指标便可以作出结论,而必须将各项指标综合权衡,并结合社会环境的变化, 以及企业不同时期的具体经营理财目标,进行系统的分析。

5.5灵活应用标准。不要机械地遵循所谓的标准,而应当善于运用“例外管理”原则,对各种异常现象进行追踪调查和深入剖析。

参考文献:

[1] 李丽莉.关于建立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10,(8).

第7篇

1.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

(1)会计政策的选择使报表数据缺乏可比性。新企业会计准则允许企业对会计政策与会计处理方法的进行选择,使不同企业同类的报表数据缺乏可比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坏账的计提方法、对外投资收益的确认方法、所得税会计的确认方法等,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即使是两个企业实际经营完全相同,两个企业的财务分析的结论也可能有差异。

(2)会计估计的存在直接影响报表数据的质量。会计报表中的某些数据并不是十分精确的,有些项目数据是会计人员根据经验和实际情况加以估计计量的。比如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固定资产的净残值率、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的确定等都不同程度地含有主观估计因素。

(3)通货膨胀的影响使报表数据不真实。首先,通货膨胀影响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可靠性。由于通货膨胀,对货币性资产而言,当物价上涨,其实际购买力下降,报表中列示的货币资产额与实际购买力不一致。从负债方面来看,货币性负债在物价上升时可为企业带来利润;而非货币性负债由于需要在将来以商品或劳务偿还,物价上涨时会使企业造成损失。其次,通货膨胀同样影响着利润表的可靠性。损益的确定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收入是现时的,而成本是历史的,在通货膨胀情况下,由于资产的低估导致成本偏低,因此会使收益虚增。

2.财务指标分析的局限性

(1)财务指标分析的主观局限性。由于财务报表是由企业的财务人员根据有关的法规、制度、准则等编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人为的差错和失误,甚至恶意隐瞒。不同的分析者对同一张报表可能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对报表分析的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2)财务指标分析的客观局限性。主要是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局限性。①流动比率。首先,流动资产中有相当部分是不具有清偿能力的。其次,流动资产中还有一些项目是不能变现的。所以,有时候,高流动比率并不一定表示企业对短期债务具有很高的清偿能力。②速动比率。由于速动资产扣除了变现能力较慢的存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的流动比率的不足。但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能否收回,坏账准备是否足额计提都直接影响速动资产,进而影响速动比率。因此,当速动资产中含有大量的不良应收账款时,企业就必然无法准确判断其短期负债偿还能力,许多企业正是抓住了此弱点进行报表粉饰误导信息使用者。

3.财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1)比率分析法的局限性。一是比率分析法自身的局限性。比率分析法是一种事后分析方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二是比率分析法受财务报表局限性影响。由于报表中的数据主要采用货币计量,对报表内的数据资料能够计量,而对一些报表外的信息,如未做记录的或有负债,未决诉讼,为他人担保等都没有在报表中反映,所以也无法通过比率分析进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事后财务分析很难满足相关使用者的需求。三是比率分析法缺乏一定的相关性和预见性。比率指标的计算一般都是建立在以历史成本、历史数据为基础的财务报表之上的,这使比率指标提供的信息与决策之间的相关性大打折扣,弱化了其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服务的能力。

(2)趋势分析法的局限性。一是趋势分析法所依据的资料,主要是财务报表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二是由于通货膨胀或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和会计换算方法的改变,使得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可能不具有可比性。

(3)比较分析法的局限性。比较分析法在实际操作时,比较的双方必须具备可比性才有意义。然而数据是否可比则受众多条件的制约,如计算方法相同、计价标准一致、时间长度相等;在进行同行业比较时,要使其具有可比性,至少应具备三个条件:①同行业的业务性质相同或相似;②企业的经营规模较为接近;③经营方式相近或相同。这些条件自然限制了比较分析法的应用范围。

二、完善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的措施

1.强化提高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加强对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培训,提高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对报表指标的解读与判断能力,并使他们同时具备会计、财务、市场营销、战略管理和企业经营等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现代化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财务分析理念,逐步培养和提高自己对所分析问题的判断能力,可以极大地减少和控制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

2.加强时期指标在整个财务分析中的份量

时点指标是指取自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它们只代表企业某一时点的情况,而不能代表整个时期的情况。并且这类指标容易人为粉饰。现代的财务分析,不再是单纯地对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而是向着以收益表的分析为中心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增加时期指标在财务分析中的份量,以避免某些人为的因素使财务分析的结果有假。

第8篇

关键词:财务报表 分析 局限性 思考 建议

一、财务报表的局限性

企业财务报表是进行财务分析与评价的基础,财务报表的局限性导致财务分析与评价的局限性,财务报表的局限性常常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财务人员的从业素质对财务报表质量的影响

会计报表的结果来源于基层生产部门和其他部门基础数据的采集、统计和计算。有时候各部门会为了达到本部门利益,完成公司规定的各项生产指标,进行虚报、瞒报数据,再加上会计人员的会计水平,使会计报表的质量大打折扣。

(二)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企业可以自由选择会计政策与会计处理方法。企业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坏账的计提方法、对外投资的核算方法、所得税会计的核算方法等, 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从而造成即使是两个同样的企业,也会得出不同的财务分析结果。

(三)会计估计的存在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由于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会计估计, 因此, 会计报表中的某些数据并不是十分精确的, 如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率、净残值率, 这些都含有人为主观估计因素。由于会计程序方法的使用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则企业财务报表之间的可比性较差。

(四)通货膨胀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其一, 通货膨胀影响资产负债表的可靠性。由于通货膨胀,对货币性资产而言,当物价上涨,其实际购买力下降;实物资产的情况则相反。从负债方面来看, 货币性负债在物价上升时可为企业带来利润;而非货币性负债由于需要在将来以商品或劳务偿还,物价上涨时会使企业造成损失。其二, 通货膨胀同样影响着损益表的可靠性。损益的确定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而不是收付实现制,这样损益也不可避免的会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

(五)财务报表的编制重结果

财务报表通常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而不能具体反映其经济内容的实现过程。

(六)财务报表缺乏一定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财务报表中一些应该反映的内容没有得到有效的反映,从而影响对企业的分析评价。

二、财务指标分析的局限性

(一)财务指标分析的主观局限性

财务指标体系是为了帮助财务报表的使用者能更好地了解、掌握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但由于财务报表是由企业的财务人员根据有关的法规、制度、准则等编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人为的差错和失误,甚至恶意隐瞒,直接影响着分析的结果。

(1)分析者分析能力的局限性

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与评价通常是由报表分析者来完成的。然而,不同的财务分析人员对财务报表的认识度、解读力与判断力、以及掌握财务分析理论和方法的深度和广度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理解财务分析计算指标的结果就有所不同。如果缺乏实践经验,就很可能出现理解偏差,这样必定会影响财务指标的分析结果。

(2)分析者有意操纵财务指标的行为

财务报表数据的信息质量受制于企业管理当局的职业道德。众所周知,企业就是为了盈利。然而,盈利的方法和途径却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人通过正当的经营来谋取利润,也有人通过其他的操作来谋取利益。

(二)财务指标分析的客观局限性

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我们常用的指标主要是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企业收益能力。

(1)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的局限性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在短期债务到期前资产可以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分为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指标。由于流动资产一般在短期内能够转化为现金,所以用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若单纯根据这两个比率指标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做出判断,难免有失偏颇,这也是短期偿债能力固有缺陷之所在。

(2)收益能力重要财务指标的局限性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最重要的财务指标是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但人们在使用这几个财务指标时也应注意其存在的局限性。

1、每股收益的局限性

每股收益= 本年度净利润/ 年末普通股份总数,它表明普通股在本年度所获的利润,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比率指标。在计算这个比率时,分子是本年度的净利润,分母是年末普通股份总数,一个是时期指标,一个是时点指标,那么分子、分母的计算口径不完全一致。每股收益不能反映公司经营风险的大小,在收益增加的同时风险往往是随之增加的。

2、每股净资产的局限性

每股净资产= 年度末股东权益(或期末净资产)/年度末普通股数,表示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每一股份所代表的股东权益或账面权益。在进行投资分析时, 只能有限地使用这个指标,因其是用历史成本计量的,既不反映净资产的变现价值,也不反映净资产的产出能力。

3、净资产收益率的局限性

该指标是用来反映所有者权益的收益水平的,其计算公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净资产收益率= 净利润/ 年末股东权益,另一种是净资产收益率= 净利润/ 平均净资产。为了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应以净资产的加权平均数作为计算依据,但这样又过于复杂,从简化计算角度考虑,分母用年初和年末净资产的平均值, 同分子的当年净利润相比较似乎更为合理。

三、改善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的几点看法

(一)提高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不管采用哪种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人的因素都是最重要的。分析人员的判断力对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尤为重要。所以, 平时要加强对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培训,提高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对报表指标的解读与判断能力, 并使他们同时具备会计、财务、市场营销、战略管理和企业经营等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现代化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在实践中生活当中树立正确的分析理念,逐步培养和提高自己对所分析问题的判断能力以及综合数据的收集能力和掌握运用能力,可以极大地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做出正确的交易活动。

(二)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全面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现代企业都在面临都国际化的竞争,面临风云突变的国际环境,这些外部环境对企业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这些外部环境很难定量,因此,在对企业进行内部定量分析的同时,需要同时做出定性的判断,再进一步进行定量分析和判断。充分发挥人的丰富经验和量的精密计算两方面的作用,使分析结论精确化。

(2)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

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和财务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所看到的信息资料,特别是财务报表资料一般是静态的反映过去的情况。因此要注意进行动态分析,在弄清过去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情况的可能结果对恰当预测企业未来有一定帮助。

(3)个别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

财务指标数值具有相对性,同一指标在不同的情况下反映不同的问题,甚至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在进行财务分析和评价时,单个指标不能说明问题,我们就要对多个相关联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参考文献

[1] 企业会计制度.

第9篇

【关键词】 财务报表 分析 局限性

1. 财务报表的局限性

企业财务报表是进行财务分析与评价的基础,财务报表的局限性导致财务分析与评价的局限性,财务报表的局限性常常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1财务人员的从业素质对财务报表质量的影响

会计报表的结果来源于基层生产部门和其他部门基础数据的采集、统计和计算。有时候各部门会为了达到本部门利益,完成公司规定的各项生产指标,进行虚报、瞒报数据,再加上会计人员的会计水平,使会计报表的质量大打折扣。

1.2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自由选择会计政策与会计处理方法。企业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坏账的计提方法、对外投资的核算方法、所得税会计的核算方法等,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从而造成即使是两个同样的企业,也会得出不同的财务分析结果。

1.3会计估计的存在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由于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会计估计,因此,会计报表中的某些数据并不是十分精确的,如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率、净残值率,这些都含有人为主观估计因素。由于会计程序方法的使用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则企业财务报表之间的可比性较差。

1.4通货膨胀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其一,通货膨胀影响资产负债表的可靠性。由于通货膨胀,对货币性资产而言,当物价上涨,其实际购买力下降;实物资产的情况则相反。从负债方面来看,货币性负债在物价上升时可为企业带来利润;而非货币性负债由于需要在将来以商品或劳务偿还,物价上涨时会使企业造成损失。其二,通货膨胀同样影响着损益表的可靠性。损益的确定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而不是收付实现制,这样损益也不可避免的会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

1.5财务报表的编制重结果

财务报表通常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而不能具体反映其经济内容的实现过程。

1.6财务报表缺乏一定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财务报表中一些应该反映的内容没有得到有效的反映,从而影响对企业的分析评价。

2. 财务指标分析的局限性

2.1财务指标分析的主观局限性

财务指标体系是为了帮助财务报表的使用者能更好地了解、掌握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但由于财务报表是由企业的财务人员根据有关的法规、制度、准则等编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人为的差错和失误,甚至恶意隐瞒,直接影响着分析的结果。

2.1.1分析者分析能力的局限性

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与评价通常是由报表分析者来完成的。然而,不同的财务分析人员对财务报表的认识度、解读力与判断力、以及掌握财务分析理论和方法的深度和广度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理解财务分析计算指标的结果就有所不同。如果缺乏实践经验,就很可能出现理解偏差,这样必定会影响财务指标的分析结果。

2.1.2分析者有意操纵财务指标的行为

财务报表数据的信息质量受制于企业管理当局的职业道德。众所周知,企业就是为了盈利。然而,盈利的方法和途径却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人通过正当的经营来谋取利润,也有人通过其他的操作来谋取利益。

2.2财务指标分析的客观局限性

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我们常用的指标主要是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企业收益能力。

2.2.1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的局限性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在短期债务到期前资产可以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分为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指标。由于流动资产一般在短期内能够转化为现金,所以用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若单纯根据这两个比率指标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做出判断,难免有失偏颇,这也是短期偿债能力固有缺陷之所在。

2.2.2收益能力重要财务指标的局限性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最重要的财务指标是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但人们在使用这几个财务指标时也应注意其存在的局限性。

(1)每股收益的局限性

每股收益= 本年度净利润/ 年末普通股份总数,它表明普通股在本年度所获的利润,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比率指标。在计算这个比率时,分子是本年度的净利润,分母是年末普通股份总数,一个是时期指标,一个是时点指标,那么分子、分母的计算口径不完全一致。每股收益不能反映公司经营风险的大小,在收益增加的同时风险往往是随之增加的。

(2)每股净资产的局限性

每股净资产= 年度末股东权益(或期末净资产)/年度末普通股数,表示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每一股份所代表的股东权益或账面权益。在进行投资分析时,只能有限地使用这个指标,因其是用历史成本计量的,既不反映净资产的变现价值,也不反映净资产的产出能力。

(3)净资产收益率的局限性

该指标是用来反映所有者权益的收益水平的,其计算公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净资产收益率= 净利润/ 年末股东权益,另一种是净资产收益率= 净利润/ 平均净资产。为了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应以净资产的加权平均数作为计算依据,但这样又过于复杂,从简化计算角度考虑,分母用年初和年末净资产的平均值,同分子的当年净利润相比较似乎更为合理。

3. 改善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的几点看法

3.1提高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不管采用哪种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人的因素都是最重要的。分析人员的判断力对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尤为重要。所以,平时要加强对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培训,提高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对报表指标的解读与判断能力,并使他们同时具备会计、财务、市场营销、战略管理和企业经营等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现代化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在实践中生活当中树立正确的分析理念,逐步培养和提高自己对所分析问题的判断能力以及综合数据的收集能力和掌握运用能力,可以极大地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做出正确的交易活动。

3.2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全面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2.1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现代企业都在面临都国际化的竞争,面临风云突变的国际环境,这些外部环境对企业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这些外部环境很难定量,因此,在对企业进行内部定量分析的同时,需要同时做出定性的判断,再进一步进行定量分析和判断。充分发挥人的丰富经验和量的精密计算两方面的作用,使分析结论精确化。

3.2.2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

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和财务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所看到的信息资料,特别是财务报表资料一般是静态的反映过去的情况。因此要注意进行动态分析,在弄清过去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情况的可能结果对恰当预测企业未来有一定帮助。

3.2.3个别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

第10篇

1.由于主客观原因导致财务分析者存在局限性财务分析者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个人的分析能力、风险偏好等,会直接影响财务分析的结果,尤其是分析者能力的局限,会在理解财务数据和指标上存在差异,导致分析结果存在差异性。

2.分析方法和思路的局限性在实务中,财务分析对企业的经营产生重大的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不考虑风险、不计资金成本、不结合非财务指标、缺乏动态分析等。一般情况下,分析者受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往往不进行全面的财务分析,而是以财务报表分析取而代之,这就致使财务分析结果存在诸很多的问题。

3.财务报表的局限性财务报表的局限性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非财务指标信息缺乏;

二是前瞻性和预测性信息不足;

三是报表的信息质量受到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估计的自主选择的影响;

四是财务报表局限于其时效性;

五是财务报表信息受通货膨胀的影响;

六是财务报表存在客观真实性的问题;

七是财务报表存在着通用性与个体需求差异性的矛盾,从而降低了报表数据的有用性。

二、解决我国财务会计报告体系存在问题的对策

1.对内部加强控制目前,多数企业都已经实现了会计电算化,这极大地方便了会计人员做账。但是网络系统十分庞杂,有漏洞在所难免。因此,要求会计人员对软件不能完全依赖。另外,信息内容的真伪,并不是电脑能识别的,如果输入的信息本身就是不正确的,即使后面经过多么严格的审核,也会使整体财务报告的质量受到影响。因此,财务报告与内部控制密不可分,报告是对企业的经济业务的反映,对内部加强控制,能够促进财务报表真实性的提高,从而利于信息决策。

2.对于财务报告的内容进行充实和改进财务报告由财务报表、附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几部分组成。为了对财务报表信息本身的局限性加以有效克服,应该对附注的反映予以重视和加强,对财务情况说明书的内容进行充实。财务报表的附注主要包括括号注解和底注两部分。多数情况下,报表附注就是指报表的底注。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公司企业的经济活动也随之日益复杂,因此对于使用者而言,简单的报表数据信息已经无法满足其需求,因而越来越凸现出报表中底注的作用,其日益增多内容和分量,能够有利于使用者们更好地理解企业的经营能力和财务状况。

3.拓展财务分析人员的分析视野,提高其综合能力和素质目前,企业面临着日益变化的环境。财务报表只是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财务指标本身的意义是有限的,并不能把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貌充分反映出来。分析人员还要对相关信息予以关注,例如涉及行业的背景信息、国家的宏观政策等企业的公告及媒体的报道。只有有效结合企业经营情况与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对财务数据背后的业务背景和经济业务的实质予以深刻领会,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财务报表数据,在进行分析时才能具有更广阔的视野和高度。

4.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全面评价

(1)坚持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并重,重视分析会计报表的附注。

(2)把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对现代企业的经营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但在财务报表中却不能充分地披露。这就需要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些财务报表的外部信息进行定性的判断,只有把两者相有效结合起来,才能把真实情况通过财务分析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出来,从而获得对有用的决策信息。

第11篇

(一)企业内部财务分析意识滞后、手段单一随着以往经营的成功,其内部管理、运营往往在较长时期内遵循该成功模式,即将管理模式、决策方式等固化为企业流程,企业管理者只需“萧规曹随”对企业进行管理,这种做法在商业环境不断变化的今天无疑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固化、狭隘的管理意识极大束缚了管理者,企业管理进行变革的要求被忽略,导致企业的决策者要么无法正确认识财务分析的功能,要么分析目标缺乏明确性。只重视生产、销售业绩,忽视财务管理工作使得企业在环境应变方面较弱。再者,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财务分析的手段存在着局限性,这体现在其仅仅依赖相应的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做出决策,但并未意识到会计资料可能存在被包装、人为修正、违法提供虚假信息等,在此基础上做出的分析结果使得客观与实际存在着较大的出入,使得财务分析失去其应有的意义;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作为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缺乏时效性,数据可比性不强使得财务分析结果的应用性较弱。

(二)企业开展财务分析的指标局限性就目前企业财务分析的指标体系应用现状来说,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被割裂、反映现金流量和非财务方面的评价指标缺乏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保证现金的足够供应是必须的,现金流中断可能会导致企业生产中断甚至有破产的风险,但以财务报表为基础计算的财务分析指标,尽管能够对企业的发展、营运、盈利、偿债等能力进行一定程度的反映,却缺乏对企业现金获取能力的反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财务分析指标弊端尤其明显,表现为严重缺乏反映现金流量的指标,无法满足企业需求,还导致企业的收益质量与数量的脱节;缺乏对非财务分析因素的反映,如企业文化、研发、人力资源等,这些非财务因素与企业的发展战略联系紧密,这些指标的缺乏使得企业无法提高对未来发展的预测能力。

(三)企业财务分析在会计计量方面的局限性在会计计量工作中,计量、记录、报告是其根本属性。我国企业在开展计量工作时,将历史成本法作为现行的会计基本计量方法,在大多数时候采用历史成本法而非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历史成本法用于初始计量,极个别情况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而公允价值计量则同时用于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但是由于货币计量单位的价值与时间紧密联系,其购买力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导致历史成本法无法全面对企业的资产、负债与权益的现值加以反映,与此相悖的是企业在进行项目管理、决策时是以企业相关资产的现值为出发点的,资金时间价值、通货膨胀、资产无形贬值等因素都会导致企业的财务状况发生一定程度的扭曲,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使得会计信息出现虚假、误差。

二、改进企业财务分析局限性的对策

(一)提高和丰富企业财务管理意识、手段对遵循传统成功模式的企业来说,其固化的思想需要引入新的思想进行打破、革新,必须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企业如果无法适应当前的经济环境,将无情地被淘汰,因此为适应环境、加强变革,企业领导者、管理层必须转变自身的观念,对财务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即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财务分析工作,认识到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只有企业放开手脚束缚,全方位地接受财务分析观念,并且提高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从细处入手,做到细致入微,并将财务分析工作渗透到企业的各个生产经营领域,对财务分析的潜在价值进行挖掘;在提高财务分析工作地位的同时,要保证其独立性,确保财务分析工作不受外力因素的干扰。再者,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能力素质和职业操守,保证财务分析结果的科学性,避免人为地操作财务分析结果;最后,在对财务分析工作进行资源分配时,要做到专岗专人负责,同时制定明确、科学的财务规章制度。

(二)完善财务分析中的指标体系对企业来说,财务分析是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剖析的重要路径,而在财务分析中,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是企业能够做出正确决策的前提。健全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至关重要,它不仅包括那些在财务报表的基础上建立起的对企业经营状况、盈利能力进行反映的分析指标,还包括一些未能在财务报表上得以反映的非财务分析因素,诸如企业文化、市场份额、研发、人力资源等方面。随着企业经营受越来越多的因素影响,传统财务分析指标已经不能满足企业提高财务分析能力的需求,其仅能反映过去的经营状况,而对企业经营至关重要的未来发展动向的预测则是在很大程度上由非财务分析指标来决定。因此,建立完善、科学的综合财务分析体系尤为必要,通过报表基础数据分析、报表比率分析、重要项目明细分析三层次指标体系的构建,逐步对企业经营进行深入分析。再者在工作中要加强综合运用各种分析指标,例如横向指标与纵向指标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全局与局部分析相结合、动态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等,互相取长补短,以求发挥财务分析的总体功能效应。最后,在做结论时不能仅凭某一项或某几项指标的组合,须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将其盈利能力、运作能力以及承载能力的指标综合起来加以权衡,并结合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经营目标以及动态的外界环境进行科学分析。

第12篇

摘要:本文分别对财务报表、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分析指标体系及表外信息分析的局限性进行了论述,为进一步提高财务报表分析的质量、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笔者针对其局限性探讨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财务报表;局限性;对策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各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而财务报表的分析不仅可以对以前的企业运营状况进行总结和思考,还能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因此,进一步强化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工作能使企业真正利用好当下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将企业的发展水平和规模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一、企业在对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

(一)财务报表自身的局限性

1.企业财务报表在时点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由于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需要一定的周期,使得财务报表不能说明当下的企业生产运营活动,使得其仅仅能对之前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说明,在时点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企业的财务报表不能为企业未来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提供可靠的预测。

2.企业财务报表编制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数据都是能采用货币来衡量的,实质上存在着货币是稳定的这一假设。但是在实际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货币的价值和物价都会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实时波动,因此这种财务报表的计量方法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实际的生产成本和企业经营绩效。

(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中采用的各种分析方法存在的局限性

1.比较分析法的局限性。比较分析法是通过选择科学和合适的比较标准(如,企业经营历史数据、同行业企业数据等)来进行财务报表的分析,不同的比较指标将会得出不同的分析结果。

2.比率分析法的局限性。比率分析法在分析过程具有一定的主观判断,并且这种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仅能够发现报表存在的问题,但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3.趋势分析法的局限性。这种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可以通过对历年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报表的分析来得出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但是,若财务计算方法或经济环境发生突变,财务报表数据之间没有连续性和可比性后就会导致这些报表不再具有可比性和分析能力了。

(三)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的局限性

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财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企业的偿债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和营运能力指标。然而,这些指标中没有一种指标能详细地记录企业的现金流量,也就是说当下现行的财务报表指标体系不能准确的反映企业全部实际经营状况,可能会掩盖企业发展中存在的潜在风险。

(四)企业财务报表中表外内容分析存在的局限性在表外信息分析中,除了包括会计信息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和审计报表等财务信息以外,还包括一些非财务信息。这些非财务信息也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的制定有密切的联系,能为其提供有力地参考。目前,企业对财务报表表外信息分析不到位,因此需要进一步将表外信息的分析与表内主体分析结合在一起。

二、改进和完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对策与措施

(一)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进一步改进的途径

1.重视内部和外部的因素变化,预估企业未来战略发展方向。对于财务报表的滞后性,财务分析人员在理性看待那些历史数据之余,应重点关注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内外部因素变化,预测企业发展趋势,进而作出科学决策。

2.实现企业财务报表从历史成本法向现值财务报表编制方法的转变。由于历史成本法编制的企业财务报表没有反映出来对于物价水平的波动情况,故企业可以将历史成本法编制的财务报表替换为采用现值方法(如,物价指数方法和逐项评估的方法)编制的财务报表。

(二)改进与健全科学有效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

1.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实现企业动静结合的财务分析流程。我们可以根据企业当下的生产发展实际情况、并合理的结合多种分析方法以达到财务报表科学分析的目的。此外,企业的财务报表的分析可以在静态分析的基础上有效结合动态分析的手段,实现分析过程的动静结合。

2.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初步尝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结合。在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充分的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在量上给出的结论要能与经验体会相吻合,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的分析来确保财务报表分析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三)从现金流量方面对财务报表指标体系的改进

1.完善偿债能力指标。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中的偿债能力指标的内容,即在原有指标内容的基础上增设与现金货币有关的指标(如,现金利息比率指标)。这样就能使偿债指标反映出企业获取现金利润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偿债能力指标反映企业在实际经营状况的能力。

2.完善营运能力指标。在完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的营运能力指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在原有指标内容的基础上加入应收账款回收比率这个指标。该指标能够真实、正确地反映企业应收账款的变现速度,加快应收账款回收速度,可以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因此增设该指标能够进一步对企业的营运能力进行准确化的评估。

3.完善盈利能力指标。对于盈利能力指标的进一步完善,我们可以适当的加入主营业务现金利润率指标。一方面,它能体现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对于现金流量指标的考虑;另一方面,它还能充分披露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企业收入的现金及货币等价物。

(四)强化和健全对财务报表表外内容的分析水平1.进一步强化对报表中附注内容的分析水平。在一般情况下,财务报表中的附注部分是由于版面限制而对那些重要的信息进行详细表述和说明的。附注的内容是与表内信息同样重要的,只是由于内容限制才被移动到附注中去,所以强化对于附注内容的分析对于准确评估企业发展现状具有很大的作用。

2.着力提升对表外内容中非财务信息的分析水平。上文已经阐述了在财务报表表外信息中非财务信息的重要影响,非财务信息主要包括:国家经济政策、市场环境、行业特点、经营业绩说明、企业面临的机会与风险、人力资源、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等信息。加强非财务信息的分析实际上对于规划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等是非常重要的。

三、结束语

在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企业可以多方法和多角度的进行分析,充分利用各种财务和非财务信息来规避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最终使得财务报表分析的结论促进企业的未来发展和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席燕玲.浅谈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及应对策略商场现代化,2013(22).

[2]王赵亮.完善我国财务报表分析的思考.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04).

第13篇

关键词:财务分析;局限性;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4月9日

一、引言

财务分析是相关人员以财务报表提供的数据信息为基础,利用特定的技术和方法,分析企业经营能力,预测企业未来的一项管理活动。其目的是将财务报表数据转换成对相关利益者有用的信息,以帮助报表使用者做出更完善的决策。财务分析对相关利益者有其重要作用:股权投资者需要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来决定是否投资,是否转让股份;债权人要分析其报酬和流动状况来决定是否给企业贷款;而管理人员需要进行更广泛的财务分析,来进行各种相应决策。尽管财务分析对于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制定经济决策有着显著作用,然而财务分析还存在许多局限,这些局限影响了财务报表分析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从而影响了相关利益者科学决策。本文就财务分析中存在的局限及其改进措施,进行一些探讨和研究。

二、财务分析的局限性

(一)依据的财务报表数据存在局限

1、历史数据产生的局限性。一方面因为历史成本具有真实可靠的优点,在会计核算中大量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但是,使用者需要依据对企业现在情况及未来的估计做出决策,历史成本不能满足要求,不能代表现行成本和未来价值。同时,以历史成本为基础核算出的财务数据,并未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如果货币购买力变动和物价不断上涨,企业财务报表披露的财务信息缺乏准确性;另一方面我国规定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要求无论款项是否收到只要符合当期确认要求都应当当期确认,并计入报表。这就表明以权责发生制编制的报表信息具有历史性,所反映的内容主要是已经发生的交易和事项,缺乏未来性,这种历史信息将影响使用者准确进行未来决策。

2、货币计量产生的局限性。货币计量是会计基础假设之一。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中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统一采用货币计量有其缺陷,很多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因素难以用货币进行计量,财务报表的数据信息仅仅反映了企业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的一部分,它并不反映不能够以货币计量的企业经营活动。比如,企业的科研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人才资源等。但是这些信息对于决策者来说又是非常重要的。这些非货币信息被排除在财务报表项目之外,必然会影响外部使用者决策的科学性。

3、财务人员主观选择产生的局限性。依据现有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财务人员可以根据个人经验和企业实际情况在多种会计处理方法中进行选择。虽然选择之后不能随意变更,但是由于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可选择性使得一些结果本该相同的报表项目数据具有差异性。例如,两个企业购买的原材料价位相同,但是由于选择不同的存货发出计价方法,一个采用先进先出法,另一个选择加权平均法或移动加权平均法,则期末两企业的存货及营业成本就会产生差异,进而影响依据报表项目进行财务分析的结果。另外,不同的财务人员由于技术水平、职业道德等的差异,入账的时间确定可能会有差距,时间确认的主观性也会产生报表数据的误差。

(二)财务分析方法存在局限。财务分析主要分析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及战略发展等,必然分析方法也与这几个方面有关。使用者在进行财务分析时运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三种,但是这些方法都有其局限性。

第一,比较分析法是指两个或几个有关的可比数据进行对比,从而揭示存在的差异。比较数据之间必须具有可比性才有实际意义,然而数据是否可比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在面对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时期时,相关数据难免会缺乏可比性。

第二,比率分析方法中部分指标所依据的数据都是过去发生的经济业务的结果,是根据三大报表的静态历史资料计算得出的比率,忽视了部分有用的动态信息。另外,部分指标存在跨表计算的缺点,分子分母的数据来自不同的报表,资产负债表反映时点指标,而利润表反映的是整个会计期间数据。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不能进行区分,计算出来的比率不可避免地产生误差。

第三,因素分析法又称连环替代法,与其他方法比较提供了定量解释差异成因的工具,然而驱动因素的顺序不同将产生不同的差量结果,不同的差值必然影响决策者的判断。

(三)行业标准缺失的局限性。在比较分析时,需要选择参照标准,同业数据不可忽视,行业环境对企业财务分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行业企业的财务信息的含义差距较大,比如服务企业和工业企业就有显著的差异,其财务的各项指标不具有可比性。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资本市场较为完善的国家,其政府和证券市场会定期公布不同行业的统计指标,甚至一些行业企业工会及信用部门也会搜集行业平均财务指标的资料。而我国,虽然两大证券交易市场提供了部分行业的财务数据,但行业划分比较粗略,并且相当多的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没有明确的行业归属,使得同行业进行财务比率对比困难加剧。分行业且标准统一的财务参考指标缺失使得财务分析信息使用者在进行财务分析时难以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

三、相关改进措施

(一)充分利用报表外信息。在对报表进行分析时,除掌握与财务数据有关的资料外,还应收集和掌握报表之外的、对经营决策有重要影响的资料。例如,企业可利用的贷款指标可以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而长期资产购置合同的承诺付款又会降低企业的偿债能力。另外,财务报表的附注是财务报告的重要部分,附注是为了帮助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作出的解释,包含了许多有用的财务及非财务信息,如企业股东情况、治理结构、企业重要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是否有关联交易、是否有或有事项等信息。考察这些信息,对全面、准确地进行企业财务分析有很大作用。为了克服财务报表信息反映的有限性,财务分析时要充分利用财务报告中的附注。同时,也要增加附注的非财务信息内容,审计人员在审计时也要多关注附注内容,合理保证其真实可靠,进而保证财务分析依据资料的准确性。

(二)改进分析方法。改进财务分析的方法,要建立科学且完善的财务分析体系,将各种分析方法结合使用。

1、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企业的外部经济环境,法律政策环境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在对企业内部财务指标进行定量分析时,要采用定性分析,对外部环境做出一个定性的判断,考虑外部环境的变化才能很好地分析企业的战略发展。定量与定性分析才能保证定量分析的相关性及可靠性。

2、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现有的分析方法大部分是将过去的静态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忽视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时,除了要分析过去的静态的报表资料,还要在过去的基础上关注发展变化趋势,动态地考虑当前对未来的影响,对静态分析的结果做出进一步的修正,为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可靠的依据。

3、财务与非财务相结合。现代企业多是多元化经营,企业经济活动也日益复杂化。在财务分析中传统的财务指标无法满足使用者决策,只有将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才能正确合理地分析企业的经营发展。分析时增加非财务指标,如市场占有率、公司的质量与后续服务、生产技术水平及创新能力、人力资源的培训等。

(三)建立分行业、分生命周期的参考指标。在运用比率分析对报表数据进行分析时,由于没有分行业建立确定的参考数值,使得分析结果不能进行准确的对比,使用者依据分析结果就难以做出既及时又准确的经济决策。在进行财务分析时要充分考虑企业所在行业的正确数据的参考,要充分了解到同一行业中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财务状况的不同之处,新产生的企业与将被淘汰的企业在财务对比分析时要需要使用不同的指标体系。因此,为了满足使用者的对比分析需要,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建立我国分行业分生命周期的标准指标体系并定期在相关交易网等媒体公布非常重要。

四、总结

综上所述,财务分析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管理活动,它可以为财务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提供较大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相关利益者的决策需求对其分析结果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但我们绝不能盲目相信财务分析所得的各类指标数值。只有充分识别出局限,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才能积极采取措施来应对不足,才能不断提高分析水平和质量,为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岚.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研究,2008.1.

[2]沈春雨.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及局限性浅谈[J].商场现代化,2010.4.

[3]夏菱.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1.

[4]李宝茹.浅谈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方法[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2.

[5]郭岚.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2.

[6]宋永会.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及其对策[J].渔业经济研究,2008.6.

第14篇

财务报表分析,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财务分析,就是以企业所有财务活动为对象,以财务报表为核心信息源,采用专门的分析方法和分析系统,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等多方面入手对企业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评判,为企业管理层的决策制定提供客观依据。单单靠财务报表所呈现的数据还不能精准、客观和全面地对企业发展状况作出反映,特别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实际发展状况,这就需要对财务报表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然后对相关指标进行综合考量与评判,以此来解读报表背后的经济含义。财务报表分析能够准确判定出企业盈利状况、偿债能力和发展潜力,通过了解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负债状况和偿债能力,信息使用者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地看到企业经营风险,及时发现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所以,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管理决策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企业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会对自身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了解,会对财务报表进行深入分析,以便为企业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但是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着主客观方面的多种局限,会对财务报表分析结果和企业发展方向产生负面影响,其局限性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

本质上来讲,财务报表的数据都是企业过去所发生的经营数据,属于历史数据的搜集与分析,而这就是其本身存在时间局限性,因为企业在做决策时针对的是企业最新发展状况。此外,财务报表在内容完整性和真实性方面存在较大局限,财务报表数据统计的都是以货币交易所产生的数据,但这就漏掉了非货币交易所产生的数据。财务报表在形成过程中,信息提供者会结合使用者实际需求,人为做出一些数据更改,但这样就造成了报表内容的失真,影响了报表分析的精准性。

(二)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三种,即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虽然三种方法之间不存在孰优孰劣之,但各自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体如下:1.比率分析法,只是针对报表数据的对比分析,以数据为根本依据对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其他能力进行分析,但是这样一来就忽视了对这些数据背后的实质性事物的对比分析,不利于形成全面客观的报表分析结果。2.比较分析法,是对历史数据的对比分析,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生会计处理方式的全面更改后,这些历史数据对比结果的精准性和真实性就大打折扣了。3.趋势比较法,过于依赖比较分析法,如此便造成了数据有效性的极大削弱,进而影响了企业预测的准确性。

(三)财务报表分析主观局限性

主观方面局限性就是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局限性。目前,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还是以人工为主,离不开专业人员的全程操作,而这无疑加大了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观性。财务报表分析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实践经验、分析方法以及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等因素,都会对财务报表分析结果带来一定影响。可以说,不同层次的财务报表分析员所分析出来的结果也是不尽相同的,一个专业水平较低的财务分析人员在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的偏见性会影响财务报表分析结果,而这就形成了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观局限性。

三、优化对策及建议

针对上述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三方面局限性,笔者结合实践经验,针对性提出了以下几点优化对策与建议:

(一)优化分析方法

在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做好彼此之间的合理组合。比如,在进行对比后要分解,以便深入了解差产生的原因,而做完这一步后还要深入分析其特征。此外,还有针对具体情况,灵活采用回归分析和模拟模型等分析方法,比如在对财务报表质量进行分析时,就要以会计三大要素为起点,进行深入分析,以构建一个健全完善的技术分析法体系。

(二)完善分析指标

所有的指标都需要以会计数据为基础,而会计数据受非财务指标的影响性也较大,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人员在进行分析时,要重视对一些会对会计数据带来影响的非财务指标的分析,包括经济环境、物价水平、会计范围变更和会计政策变更等。这些指标有些可以附注于财务报表中,有些则需要自己去挖掘,但这些数据对企业管理决策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这是报表体系之外深入了解企业发展状况的重要途径。若是可以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进行完美结合,报表分析体系会变得更加完善。

(三)完善财务报表披露

企业要加强对财务报表披露的规范,对报表披露做到及时、准确、高效,且不可随意改变会计处理方法,若是需要进行变更必须在附注中能进行及时指出,对其他非财务指标的加入也要在附注中进行说明,以充分确保财务数据的可比性,提高财务报表数据分析结果精准性。

(四)主观优化对策

主观优化就是对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改主观改进。不管是会计人员还是非专业人员,都必须不断提高与完善自己,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以充分适应企业发展的现实要求。除了财务人员自身外,企业也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专业培养,提高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人员队伍的整体水平,为提高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结果的真实性和精准性奠定坚实基础。

四、结语

第15篇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是指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依据,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其最终目的是全面了解企业以往的经营业绩,衡量企业目前财务状况并且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且给企业提供有力的发展决策和拓展空间。在实际工作中,财务分析的最基本功能就是将大量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加工、整理、比较、分析并转换成对企业发展最佳决策信息,着重对企业财务状况是否健全、经营成效是否显著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合理的解释和认真的评价,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的偏差与失误。

一、财务报表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报表分析对于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帮助制定经济决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财务报表分析及其分析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1.财务报表数据受各项会计政策选择的不断影响

会计政策与会计处理方法的多种选择,使不同企业同类的报表数据缺乏可比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等,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即使是两个企业实际经营完全相同,两个企业的财务分析的结论也可能有差异。

2.财务报表所反映信息资源具有不完全性

有些情况下,财务报表缺少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部信息。列入企业财务报表的仅是可以利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来源。而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有许多经济资源和经营渠道,或者因为客观条件制约,或者因会计惯例制约,并未在报表中体现。比如某些企业账外大量资产不能在报表中体现,所以,财务报表中的信息,仅仅反映了企业经济资源的一部分。

3.财务报表对未来决策价值的不适应性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会计报表是按照历史成本原则编制的信息,很多数据信息并不代表其现行的成本或变现价值。在通货膨胀时期,有些会计数据会受到物价变动的广泛影响, 使其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对企业管理者来说,有时难以对经济决策有实质性的参考价值,并影响对企业发展做出正确的判断。

4.财务报表数据受到财务人员大概估计的影响

财务人员在会计报表中的某些数据并不是十分精确的,有些项目数据是会计人员根据经验和实际情况加以估计计量的数据信息,例如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固定资产的净残值率等等。

5.财务报表缺少反映长期信息的可靠数据

在财务报表分析的实践中,由于财务报表按年度分期报告,只报告了短期的数据信息,不能提供反映长期潜力的数据信息。

6.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存在局限性

一是比率分析法的局限性。比率指标的计算一般都是建立在以历史成本、历史数据为基础的财务报表之上的,这使比率指标提供的信息与决策之间的相关性大打折扣。弱化了其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服务的能力。而且,比率分析是针对单个指标进行分析,综合程度较低。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二是趋势分析的局限性。趋势分析法是指与本企业不同时期指标相比,给分析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变动趋势方面的信息,为财务预测、决策提供依据。但是趋势分析法所依据的资M etallureical FinanciaZ Accountin料,主要是财务报表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由于通货膨胀或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和会计换算方法的改变,使得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可能不具有可比性。三是对比分析的局限性。比较分析法是指通过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确定指标间差异与趋势的方法,但由于不同地区的价格水平存在差异,各企业业务关系在区域上又不尽相同,其必然导致不同企业指标水平的差异,从而使之缺乏可比性。

二、影响财务报表分析的客观因素

正确理解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的存在,减少局限性的影响,在决策中扬长避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1.影响对财务报表分析工作的是财务报表分析者的业务素质水平

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与评价通常是由报表分析者来完成的。然而,不同的财务分析人员对财务报表的认识程度、对财务报表的解读与判断能力以及掌握财务分析理论和方法的深度和广度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往往理解财务分析计算指标的结果就有所不同。如果分析人员没有全面了解各项指标的计算过程和各项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仅仅看计算结果的表面数据,是很难全面把握各项指标所说明的经济涵义的。

2.影响对财务报表分析工作的是财务报表可靠性。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出于各种目的,需要向外界展示良好的财务运行状况和经营管理成果情况,如果实际经营状况难以达到和定的预期目标时,企业会主动选择有利于提高利润的会计核算方法,或者采取其他核算方法来修改会计报表。比如有的企业为提高利润水平,往往采用高估期末在产品成本,低估入库产成品的成本的方法,来通过巧妙变通经营结果的方法,使信息使用者得到的报表信息与企业实际状况相距甚远,从而误导信息使用者,也使得财务报表分析失去意义。

三、财务报表分析改善局限性的对策

1.提高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分析人员的判断力对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尤为重要。平时要加强对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培训,提高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对报表指标的解读与判断能力,并使他们同时具备会计、财务、市场营销、战略管理和企业经营等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现代化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分析理念,逐步培养和提高自己对所分析问题的判断能力、综合数据的收集能力和掌握运用能力,更好地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