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业产业发展的建议范文

农业产业发展的建议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业产业发展的建议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农业产业发展的建议

第1篇

淳安县拥有极其丰厚的资源,当地人民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优势,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之下,依靠先进技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走特色农业发展道路,着重发展茶叶、山核桃、乡村旅游三大产业,成功创立了具有本土特点的特色农业产业。茶叶、有机蔬菜、山核桃、中药材、畜禽等都已成为淳安的名牌农产品。2000年淳安农业总产值仅120500万元,经过全县人民12年的努力,2012年的农业总产值已达到382488万元,翻了3倍多。据抽样调查,2012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418元,而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2575元,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9年,“淳”牌有机鱼入选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淳安县首个全国性的著名商标。“千岛玉叶”茶获得浙江十大名茶荣誉称号,3个枇杷样品也入选“全国十大优质枇杷”之列。2011年,淳安县23个乡镇都建立了农产品质量监测站,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食品基地总规模达120万亩,“千岛玉叶”、“红姑娘”等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淳牌”、“野娇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实现了国家级品牌零的突破,全年新增国家级农业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23家。2012年,“千岛时珍”被评选为浙江省著名商标,“白坪山尖”、“瑶记”、“万寿岭”被选为杭州市著名商标。全县共有国家级农业企业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3家。

二、淳安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一)淳安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优势

1.淳安县茶产业发展的优势

淳安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雨水充足。特别是千岛湖湖面宽广、云雾缭绕,具有立体调温效果,形成了“春暖早,秋寒迟,无霜期长”的特殊小气候,非常适宜茶树生长。加之淳安县政府重视生态建设,水、气、土污染轻,给高品质茶叶的生长提供了绝佳的条件。

淳安县是农业大县,而茶叶收入又在农民纯收入中占据较大比重,因此,政府对茶叶的支持就是对农民的支持。淳安县政府先后出台了从茶叶种植、加工到营销的支持和鼓励政策,各乡镇也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奖励种茶、收青加工等。

2.淳安县山核桃产业发展的优势

淳安县的自然环境很好的满足了山核桃的种植需求。自古以来,山核桃就是淳安县的一大特产,其栽培历史可追溯,是淳安县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广大群众对山核桃的种植保持较高的积极性。淳安县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发展山核桃产业相当重视,积极引导林农展开生态栽培,引进无性系良种,鼓励支持创办加工企业。

3.淳安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

淳安县地处浙江西部山区,其县城千岛湖镇,依山傍水,是国际花园城市,风景宜人,素有“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而沿湖分布的那些美丽乡村,则犹如散落在湖边的珍珠翡翠,生态景观得天独厚,历史文化灿烂多姿。

为了加大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淳安县政府在原有的政策基础上,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降低收费标准、给予用地扶持、奖励示范典型、实行税收优惠、扶持宣传促销、补助规划经费、鼓励合作经营、提供信贷服务、鼓励利用国有集体闲置房屋及林农生产生活管理用房发展农家乐,以及支持国有林场利用林场闲置房屋、林木等各种资源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等多项扶持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

(二)淳安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淳安县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因为淳安县的大多数茶园都成块状分布,整体面积200亩以上的茶园不多,而且基本上是家庭式的培管经营,不成规模,茶农在使用肥料、农药等物时也没有具体标准,再加上约占全县40%的茶叶是家庭作坊炒制的,没有一定的质量标准,从而导致整体茶叶质量不一。

与茶产业相关的企业之间尚未达成高度一致的品牌意识,各企业只顾自己发展的现象较为严重,品牌规模效益不高,进而阻碍了千岛湖茶叶品牌的扩张进程,影响了整个地区行业的发展。再者,淳安县的茶叶品牌也仅仅依靠政府的宣传,其形式也局限于媒体广告、展示展销、举办茶文化讲座等方面,难以将其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2.淳安县山核桃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非环保的种植方式,不利生态环境保护。随着山核桃产业的发展,产区农民对山核桃林的经营培管普遍趋于精耕细作,山核桃纯林占绝对比重,同时由于长期采取垦复及化学除草,致使树根、林下植被稀少,部分林地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可持续经营存在困难。

(2)传统的采摘方式,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目前,大部分林农由于工具落后,采摘山核桃的方式还停留在人工手动敲打,又因核桃树大部分都生长在坡度较大的地方,且树枝较脆弱,不结实,难以承受重物的压力,虽然人们在采摘过程中也利用蜈蚣梯、保险带等工具,但作用不大,林农坠亡事件时有发生。

(3)山核桃产品简单,市场竞争力不强。淳安县山核桃产品大多数是椒盐和奶油产品,虽然最近几年也研发出了手剥山核桃、山核桃仁及山核桃油等新产品,但总体来说,山核桃产品种类不多,难以在山核桃市场占据较大份额。再者,由于机械化程度不高,以人工之力很难把握产品的口味,质量无法确保。全县山核桃加工企业仅有30家,其中通过QS质量认证的只有11家,企业加工能力和加工水平远远不及其它县。

3.淳安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快速交通落后,缺少便利性。由于淳安县地处山地丘陵区,村与村,村与镇之间的距离较远,仅靠沿湖公路、山路来连接,且目前尚未开通便捷的公交路线,只有中巴车经过,班次也较少,旅游旺季容易引起游客的滞留问题,因而影响了游客游玩的质量,使得其兴致大减,不便于乡村旅游也的发展。

(2)旅游形式单一,缺少创新性。淳安县乡村旅游依然延续之前的传统型观光游览,旅游模式与国内其他景点相类似,缺乏淳安特色。乡村旅游的形式基本是以“体验农业生产,感受农村面貌,享受农民生活”为主,没有充分将历史人物、民俗风情、民间传统工艺等融入到乡村旅游产业,缺少具有淳安文化底蕴的特色旅游项目。

(3)旅游产品单调,缺少特色。迄今为止,淳安县的乡村旅游业还没有建立完整全面的旅游产品市场,如纪念品、工艺品、土特产等都比较少,更别说具有淳安乡村特色的商产品了。来游玩的游客只能买点当地居民自制的野生鱼干、野生蕨菜干等,更不用说是有知名品牌的产品了,规模小且不正规,这种家庭作坊式的营销方式,严重阻碍了淳安县乡村旅游产品市场的稳健发展。

(4)服务水平不高,缺少专业性。在吃农家菜方面,虽然大部分农家乐经营户都打着土菜馆的招牌,但其实并没有将本地食材做出其应有的特点,没有完全体现出本土特色,反而有些还迎合城市游客的饮食特点。在住农家房方面,乡村旅游经营者为使游客住得舒心,基本都将住房宾馆化,差不多的装修格局,使其失去了农家住宿的自然本色。另外,大多数经营者没有受过系统学习和培训,素质普遍不高,缺少对当地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认识,而且普通话、外语水平也亟待提高,难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三、淳安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

建议

(一)坚持因地制宜,制定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规划

坚持科学发展观,结合淳安实际,遵照自然法则和经济规律,合理布局,积极促进农业结构转变。加大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研究分析茶叶、山核桃、有机蔬菜、中草药等产业的发展前景,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发展规划,积极引导和加强特色农产品区块化发展、产业化生产、专业化经营。充分利用淳安县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政府扶持力度,努力促使茶叶、山核桃、水产品、乡村旅游等产业向更高的层次提升,积极培育有机蔬菜、中药材、松花粉等新兴产业。

(二)加大扶持力度,实施特色产业专业化生产

政府应颁布更多鼓励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发展具有本土特色和市场潜力巨大的优势产业。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形式提升特色农业,促进专业化转变,在特色村、产业大户、专业带等积极建设条件上,启动“一村一类、一乡一类、多乡一类”的成长,持续性的加快农产品的集中化、专业经营水平,团聚特色产业,凸显农产品特色竞争优势,大力转变农产品结构,凝聚力量突现优势产品,将其发展成为主打产品。相对淳安来说,就是要进一步做大做强茶叶、有机蔬菜、干水果、中药材、畜牧、精品渔业等产业,突出重点发展千岛玉叶茶、有机蔬菜、水果、蚕桑、山核桃、山茶油、有机鱼、三元肉猪、千岛湖本鸡等优势特色生态农产品。

(三)提高产品质量,打造优质特色农产品

要把提高特色农产品质量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政府应做好修订相关规章制度、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管理特色农产品源头、严格检测特色农产品等重要工作。特色农业经营者应积极参加政府部门举办的各类技术培训班,加强特色农产品产地和市场的跟踪检测,严格按照食用农产品产地标志卡管理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来生产销售。另外,政府也可颁布一些优惠政策,如鼓励农业生产主体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对被认定为省级以上无公害、绿色和有机的产品分别给予一定的奖励。在未来几年,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加紧建立淳安县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完善淳安县及各乡镇的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努力打造优质特色农产品。

(四)完善经营制度,建立特色农产品品牌体系

农产品品类众多的特点并不要求每种产品都去注册一个商标,也不能随波逐流,纠结于形式,导致社会资源的流失。目前,淳安县已有“鸿坑毛尖”、“千岛玉叶”、“千岛湖银针”、“秀水玉针”、“雪水银针”、“千岛龙井”、“千岛绿园”、“鸿峰贡芽”等茶叶品牌,“瑶记”、“山之子”、“常香果”、“水竹坪”、“野花香”、“千岛皇子”等山核桃品牌。各农产品品牌应增强团队精神,合力打响“千岛湖”牌系列特色农产品品牌,全面提高市场知名度,扩大市场影响力,从而将淳安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的市场。

(五)深化农游融合,着力推进乡村旅游创新

第2篇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税收政策;体系构建

中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发展阶段,农业产业化遇到了最佳发展时期。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与相关产业系列化、一体化、社会化的发展过程。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各产业的分工逐渐深化,专业化水平提高,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等产业快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因而得到相应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税收政策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工具和手段,也是国家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一、农业产业化需要税收政策支持

我国农业产业化是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它综合的发挥了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等纵多优越性,提供了符合我国国情发展的途径。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距离农业强国还有很大差距。农业是我国第一产业、基础产业,我国要解决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解决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问题,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农业问题。自加入WTO后我国农业面临很大的冲击和挑战,政府无论是从解决三农问题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应对WTO对我国农业冲击而需要扶持角度出发,都迫切需要从政策层面来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税收政策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调控宏观经济杠杆。现行农业产业化的税收政策集中体现在农业部、国家税务总局等联合发出的《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主要规定有:国家认定的重点龙头企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初加工业”取得的所得,企业所得税均暂免征收;重点龙头企业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研究费用,不受比例限制,计入管理费用,所发生各项费用增长幅度在10%以上的企业,可再按实际发生额的50%抵减应纳税所得额;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所需国产设备投资的40%,可以从(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对于符合国家高新技术目录和国家有关部分批准引进项目的农产品加工设备,除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外,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我国从2004年开始逐步降低了农业税税率,2005年全国有28个省(市、区)免征了农业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废止了在我国有47年历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除烟叶税外,所有农业税、农业税附加、农业特产税已全部废除。此外,税务部门结合农村税费改革,制定了一系列“以税惠农”的税收优惠政策,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服务实体减免所得税,降低了农产品经销和加工的增值税税率。

二、现行涉农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1.增值税对农产品和农业产业化保护力度不够。现行增值税规定,对农民生产的初级农产品销售免征增值税,从2001年1月1日开始对收购农产品的企业按13%的扣除率抵减进项税额,虽然解决了部分销项税额按13%计算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税负问题,但对按17%计算销项税额的企业来说,仍然存在税负偏重的问题。再者,就增值税率而言,对农业投入物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优惠税率还不够完善,保护支持力度不够。

2.税收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比较单一。税式支出的形式包括优惠退税、优惠税率、税式扣除、投资抵免、税式豁免和加速折旧等,不用形式的税式支出会产生不用的效果和功效。现行税收政策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惠政策主要是对所得税优惠,在流转方面的优惠不够,这就使得现行税收制度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照顾作用远大于鼓励作用。单一的税收优惠政策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纳税人税收负担,但不利于农业、乡镇企业及涉农部门的投资增长和技术进步;主要是对国家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以及农业科研机构,覆盖面较狭窄,没有形成全程的渗透机制,缺乏促进传统落后农业结构和产品向现代化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措施;缺乏对农业专业化生产、区域化生产的税收优惠政策,不利于扩大农业生产基地,提升农业生产规模。

3.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偏高。国家对“重点龙头企业”的认定主要是以规模和效益为标准,对于固定资产规模及近3年的年销售额,东部地区是5000万元以上、2亿元以上,中部是3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上,西部是2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上,还要求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得超过60%,A级(含A级)以上银行信用等级的重点龙头企业的认定需经过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审查确定,这就使得大多数企业无法达到认定标准,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有促进作用的中小型企业不能够像大型涉农企业一样享受所得税优惠,造成税收优惠资格的差别,不利于发挥税收政策的刺激效应。

4.财政体制不规范,政策和管理服务有待改进。现行分税制“以基数加增长”的分配方式划分地区政府财力,经济越发达地区得到的财力支持越多,越落后地区得到的财力支持相对越小,地方财力增长缓慢,导致地区财政对农业投入不足,无法保障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资金投入。税收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服务和管理服务待改进,我国缺乏规范性的税法公告制度,宣传力度不够,降低税收政策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三、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调整农业经济和增加农业收入,政府应加大力度在政策手段方面加以改善和促进,但是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体制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因此必须对税收政策完善,以充分发挥税收政策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作用。

1.确立保护和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建立多环节、多层次、协调统一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保护和扶持农业是世界各国共同的做法,政府把对农业投入作为重点。调整我国产业性税收优惠政策,把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保护和扶持农业的重点,充分利用WTO规则,在不扭曲农产品市场和贸易的“绿箱”条件下,明确农业生产、交易、加工等领域的税收倾斜,建立保护和支持农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尽快提高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为鼓励农村金融机构以及城市金融机构投资农业经济、为农业经济建设,对农村信用社实施更为优惠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对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投资农业的收入或者支农资金的信贷收入减征、免征营业税。

2.用足用好现行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发挥倾斜政策的经济效应。调整与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不相适应的区域性税式支持政策,加大对落后地区农业优惠力度,使得落后地区能够以投资软环境的相对优势弥补硬环境的不足。同时,充分运用好国家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集中扶植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强、效益好、带动农民增长增收作用显著的骨干龙头企业,促进产供销、贸工农相结合的“一条龙”产业链经营机制的形成,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组织化。认真贯彻落实好涉外税收和进出口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优先办理农产品和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出口产品的出口退税,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支持和发展外向型农业。积极运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积极参与研究开发农业优良品种和农业生产技术,鼓励生产优质高效无公害绿色产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提升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税式优惠政策对农业倾斜的范围不仅包括农业自身的种植业、养殖业等,还包括与农业相关的产业、行业,如农村生产资料的生产行业、从事农产品深加工、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乡镇、村镇企业以及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农业服务业等,使农业处于一个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中。

3.改善现行增值税制度。大力推行增值税即征即退制度,按农业产业的不同行业确定最低的合理税负水平,对实际税负超过合理税负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推动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对于农户,现行增值税规定销售额免税,但实际农民还需承担进项税,可比照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购入农产品依据收购凭证按13%抵扣进项税管理,农民购入农用机械、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依据普通发票或其他合法的销售凭证,经税务机关审核通过的,即可对其所含的进项税实行退税,从而有效解决农民的税收负担问题。

4.进一步挖掘税收政策扶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潜力。尽可能降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认定门槛,取消规模、效益认定限制,中小型企业只要能符合国家产业发展导向政策的就予以相应的税收支持,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使其能真正融入市场竞争,增强发展后劲。结合各种税收支持形式,将税收豁免、优惠税率等直接税收支持与投资抵免、再投资退税、加速折旧、税收扣除等间接税收支持相结合,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鼓励和促进、引进、利用闲散资金流向农业产业,提高资金利用率和投资报酬率,还可以对税率、税基制定优惠政策,实施更广的税收优惠扶持政策。

5.全面加强税收管理,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良好税务环境。按照WTO透明度原则要求,建立和完善税法公告制度,提供良好的税收政策服务,将在不同时期、不同经济背景下出台的,散见于各种法规、文件和补充规定中的农业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清理、归集和分类,装编成册,使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税收政策公开、易得,易于操作。我国城乡差距较大,不同地区间的农村差距同样存在差距,可考虑对特别落后的农村地区通过制定法律明确其标准和地域界限,采取与经济特区类似的全面税收优惠政策,一方面方便税收优惠政策的管理;另一方面有利于鼓励企业和个人在地区间投资或服务农业产业,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应通过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逐渐把资金引向农村和农业产业,充分发挥税收的激励和限制作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项目,理顺农村生产关系、经济关系以及城乡关系,加速农业向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和国际化发展。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村各产业的分工日益深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将带动农产品加工、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等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因而得到相应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继而使三农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但是农业因其自身原因制约使得发展受到很大限制,需要国家政策扶植和保护,税收政策就是其中一个保护手段,因此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税收政策加以保障,我国应从符合现实国情的情况出发,构建一个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税收政策,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周波,施婕.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税收政策选择与思考[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9(2)

[2]董洪肖,汪固华.税收政策与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研究综述[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4)

第3篇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思考;建议

弥勒县是红河州的一个农业大县,农业资源丰富,发展农业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党的以来至20世纪末,弥勒县农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也总结了一套宝贵的经验与做法,彻底改变了“以粮为纲”的发展思路,加快了弥勒县农业迈上“粮食作物保稳定,经济作物促增收”产业化发展道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弥勒县农业进一步贯彻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和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和企业化带动的发展方针,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弥勒县农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产业化经营为重点,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培育特色农业产业,大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粮、烟、蔗、畜”传统产业进一步提升,“菜、果、花、药”新兴特色产业培育硕果累累,产业优势和特色进一步凸现,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弥勒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以来,弥勒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扶持政策,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201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22.86亿元,比2005年的11.37亿元增长101.06%。农村经济总收入75.31亿元,比2005年的38.124L元增长97.56%。

1.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以粮食自给需求和商品化为带动,全县粮食产业化稳定发展。2010年全县粮食总产188008t,比2005~$曾加14825t,增长7.6%,实现了自2004年以来的连续7年增产。

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2010年全县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比重为38.73%,粮经种植结构由2005年的61:34调整为2010年的65:43。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33.48%提高到44.14%;优质水果、中药材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开发效果明显,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明显提高。

3.优势产业发展迅速。2005年以来,弥勒县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以龙头为带动,着力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大力发展“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进一步巩固提升“粮、烟、蔗、畜”传统产业,培育壮大“菜、果、花、药”新兴产业,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高。一是以云恢290为主的优质稻从无到有,面积逐年增加,2009年占全县稻谷面积的77.42%,201 1年占全县稻谷面积的82.70%;二是甘蔗面积得到稳定巩固,2010年甘蔗种植面积5.9178万亩,2011年甘蔗种植面积6.3319万亩,总产42t以上;三是201 1年全县葡萄面积发展到5.33万亩,其中鲜食葡.萄1 32万亩,产值达5716万元。鲜食、酿酒兼用型及酿酒葡萄4.01万亩,产值达14608万元;四是2010年蔬菜面积达13.6558万亩,其色芦笋面积0.5万亩。2011年蔬菜面积14.7万亩,其色芦笋面积0.6万亩;五是优质水果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县建成了除葡萄之外的多个优质水果种植基地。其中巡检司镇发展优质石榴0.65万亩,五山乡发展优质特早熟杏1000余亩,西一镇发展优质冬桃、雪桃500余亩,江边乡发展芒果1000亩,以及朋普镇的优质红枣和优质脐橙,新哨镇、东风农场的柑橘、枇杷等,成为弥勒县农业产业化的新生力量;六是以朋普镇为主的玉米制种规模不断壮大,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2010年制种面积0.855万亩,实现总产值2070万元。2011年完成制种面积1.231万亩,实现总产值2980万元以上;七是中药材面积初具规模,发展金银花、灯盏花面积600余亩,三七面积1.2万余亩,半夏、青叶胆面积500余亩;八是发展鲜切花、绿化苗木、观赏植物4000余亩。

4.农业设施建设成效明显。一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完成投资5.7亿元,建成各类水利工程37033件,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345万亩,新增灌面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7kin。,解决和改善了17.9万人5.2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相继完成了一批水库除险加固和灌区渠系配套建设工程,水利化程度明显提高;二是以大棚、滴灌、喷灌等现代农业设施建设为主,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扶持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县级财政扶持力度,全县设施农业发展达17 54万亩,其中以特色蔬菜、花卉等为主的设施农业面积达1.8万余亩,可实现总产值达2.7亿元以上。

5.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106元,比2005年的2112元增长94.41%,实现了自2006年以来五年年均递增14.64%的持续增长。

6.龙头企业发展较快。截止2011年,全县培育州级及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8家,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有3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州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3446万元,龙头企业带动58640户农户从事产业化种养新增收入1631.万元。全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58个,其中专业合作社48个,成为带动农户增收的重要纽带,促进了全县农业向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7.品牌建设初见成效。全县农产品产地和产品获得认证的企业13家。其中,绿色食品1家,认证产品1个;无公害食品11家,认证产品16个,认证总面积11.995万亩。与此同时,全县实施无公害农产品整体推进项目完成农作物有效认证面积28.252万亩、水产养殖1万亩、畜禽养殖15万头;地理标志登记1家,登记产品为东风葡萄,登记面积1万亩。

二、弥勒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弥勒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优势尚未充分发挥、潜力尚未充分挖掘,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薄弱是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总结分析弥勒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为“四弱四低”:

1.龙头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实力弱。全县涉农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企业有1200余家,但规模以上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仅8家,且多以种植带动型为主,市场带动型、加工带动型的企业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发展种植、养殖业的能力弱,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

2.科技支撑能力弱。一是良种自给率低,主要依靠县外调入良种,繁种供种能力弱。二是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数量少,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三是农业科技推广投入不足,工作深入开展存在困难。四是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足,设备设施缺乏。五

是农业科技推广队伍中实践经验丰富的中高级技术人员少,科技人员在职继续教育机会少,农业科技知识结构断层,知识老化,服务能力弱。

3.农业发展基础弱。一是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水利化程度低,农业生产仍处于“雨养农业”发展阶段,抗灾减灾能力弱。二是以大棚、滴灌、喷灌等为主的节水高效农业发展慢,农业增产增效功能弱。三是以农业机械为主的农业装备仍然不足,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水平低。

4.疫病防控能力弱。动植物病虫害检测、预防、控制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应急机制不健全,防控技术不到位,应急物资不足,防控能力弱。病虫草鼠害种类多,危害严重。抵御外来生物入侵的应急能力较低。

5.农业标准化水平低。一是农民标准化生产意识不强,主动积极的参与意识和观念不强。二是农业生产标准体系建设不完善,生产环节缺乏相应的技术标准,标准应用比例较低。三是农业生产标准的实施缺乏有力的典型示范带动,单一靠科技部门的示范带动能力弱。四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低,“三品一标”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步伐缓慢,品牌农产品和品牌商标数量少。

6.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全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提供技术信息、市场信息的能力弱,服务方式单一,服务范围有限,服务能力弱。部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有名无实,无法正常运行。

7.质量安全监管水平低。一是制度不完善,产品包装、产地准出、信息、责任追究等方面尚未建立规范的监管体系。二是监管手段落后,如水稻稻瘟病、稻飞虱,玉米灰斑病及猪温病、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病,疫情监测、证据收集、样品采集、应急处置等方面的装备和相应的技术手段落后。

8.农产品加工水平低。除烟草、乳制品、蔗糖外,以加工为主的企业数量少,农产品加工技术含量偏低,深加工农产品少,产品附加值不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加快弥勒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1.明确发展思路与目标

根据《弥勒县“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为目标,紧紧围绕“粮、烟、蔗、畜”传统产业,“菜、果、花、药”新兴产业,强龙头、抓基地、重特色、创品牌,突出抓好设施农业、节水农业、科技农业和高效农业发展工作,促进弥勒县农业发展向外向型、集约型转变。计划全县粮食总产5年发展到22.5万t,农村经济总收入1186720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254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00元,农民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获得的收入超过全州平均水平,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

2.高度重视三个方面的工作

(1)重视农业龙头带动能力建设。一要着力缓解龙头企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协调联系,企业要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与合作,积极争取银行信贷,缓解龙头企业发展资金不足问题。同时,政府应积极探索其他融资服务平台,缓解企业融资难的矛盾。二要在企业带动能力上做好文章。要加强龙头企业、基地和农户三方的协调联动发展,在生产、加工、销售中带动农户参与企业产业化经营,让农民在产业化经营中切实受益。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公司+农户”、“专合组织+农户”、“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农户”等模式,进一步完善了“订单收购”等利益联结机制。同时,根据产业发展和保障农民利益的需要,创新倡导“联户共建”、“返包分成”、“入股分红”等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丰富农业产业化经营内容,促进利益联结机制更加紧密。三要进一步强化扶持力度。要进一步完善现有扶持政策,扩大扶持范围,强化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各种经济组织的力度。进一步整合项目资金、突出发展重点、完善扶持环节,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村各种经济组织和农民的自身发展。

(2)着力解决农民增收困难问题。一要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来资本投入农业发展和农村二、三产业。加强农民创业技能培训,因地制宜的引导和激励农民进行创业致富。引导农民加快土地流转,形成发展种养业的规模效应。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推行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二要注重农民增收的实际效果。在农民增收上要突出“放活”方针,从土地经营方式上放活引导土地使用权合法合理流转,逐步引导实行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同时,要合理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到第二、第三产业就业务工,提高工资性收入比例。三要在挖掘当地资源潜力上下功夫,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种植业,发展休闲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3)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在产业培育方面,要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等给予引导扶持。在发展资金方面,要协调加强企业信贷和农村小额信贷力度,积极探索其他促进企业和农民增加农业投入的融资渠道,引导二、三产业资金投入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在市场监管上,加强调控力度,严打伪劣农资,确保农业投入品质量。在政策落实上,严格把各种强农惠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农户,完善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3.狠抓落实八项保障措施

(1)增强龙头带动能力。要进一步完善一系列扶持农业龙头的政策措施,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扶持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培植出了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农户与企业、中介组织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发展农业中介组织,鼓励和引导发展各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协会、专业合作社等中介的带动作用。鼓励农业企业、中介组织等经济组织从事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增强行业自律、协调与推广等方面的服务能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2)加强优势生产基地建设。要按照“规模开发、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思路,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促进农产品生产基地向最适宜区域集中。强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抓好优质石榴、特色杏、优质芒果、优质桔橙水果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以芦笋为主的特色蔬菜,发展无公害反季蔬菜,巩固提升甘蔗、葡萄基地,抓好金银花、三七等中药材种植,抓好鲜切花、绿化苗木基地建设,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3)夯实农业发展科技基础。要大力推广实用农业新技术,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应用率、转化率和贡献率。有计划、有步骤的推广一批生态高效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全面提高我县农业科技含量。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网络,配足、配强县、乡(镇)两级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深化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农民技术员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加快良种推广普及率,实现大宗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达100%。加强农机化建设,进一步推广各类新型实用农机具。健全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在生产中的指导和引导作用。

(4)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以项目为带动,配合重点产业和重点基地建设,抓好四项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继续加大水源工

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五小”水利、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等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力度,提高农业水利化程度。二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投入力度,扎实推进以中低产田地改造为主的良田工程建设。三是开展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抓好大中型沼气池建设,完善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四是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广新型农业机械和新技术,增加农业作业面积,提高农机化水平。

(5)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要加快推进“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工作,引导农产品生产走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发展道路。加强宣传和引导,增强质量安全意识、品牌意识,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引导农民按照标准来组织生产。鼓励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建品牌商标、名牌农产品。突出重点,优先扶持特色产业、优势品牌,促进名牌产品产业化。

(6)促进农产品市场流通。要进一步支持和鼓励流通企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个体营销大户等进入农产品流通领域,大力发展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产品营销队伍,扶持一批农产品购销大户和农村经纪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促销、宣传活动,通过参加展销会,设立直销、代销点等多种形式,开拓农产品市场。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及时、准确地为农民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提供信息服务,促进农产品流通。

(7)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要搞好农产品生产与深加工之间的协调衔接,重点发展特色蔬菜、水果、畜禽等农产品包装加工和深加工,拓宽加工渠道,提升产品附加值,以加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8)完善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要积极引导和促进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稳定的利益关系,积极探索适合不同行业、不同产品内在发展要求的利益联结方式,着力解决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脆弱的问题。一是完善合同契约制。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确定农产品最低收购保护价,解决农民生产的后顾之忧,确保企业有稳定的原料来源,形成订单农业。二是积极探索股份合作。龙头企业吸收周围农民自愿入股,共同实现产业化经营,企业保证农民每年得到一定的红利。三是建立风险补偿制度。在农民遭遇自然灾害受到损失时,有企业或农业保险部门给予农户一定的经济补偿,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四是加强企业与农民的法制教育与诚信教育,培育法制、诚信企业和农民。

参考文献

[1]陈少强.中国农业产业化研究[H].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杨文钰.农业产业化概论[H].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李秉龙,薛兴利.农业经济学[H].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第4篇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农民为主体,以资金整合为杠杆,突出高标准建设,突出老园改造管理,突出重大病虫害防治,突出产品商品化处理和龙头企业引进,突出技术服务,力促全县柑橘产业健康有序推进。

(二)目标任务

1、生产目标。今年计划全县新增柑橘结果面积1万亩,总产量8万吨,优质果品率达到60%,产值5000万元。

2、基地建设。新建2万亩柑橘基地,其中起垄栽植8000亩;补植补造局部缺苗20万株;实施集中连片栽植区幼园管理2.5万亩,其中在*等乡镇实施老橘园和低产园园内土壤改造、品种改良等技术改造2000亩。

3、示范园建设。重点在柳陂青龙山等高速公路两边新建1000亩高标准柑橘基地;在*等村共建3000亩示范园;在*牧场沟等选择成龄结果园实行标准化技术改造和科技示范,建设500亩柑橘精品果园。

4、重大病虫害防治。使全县所有有柑橘的乡镇、村虫果为害率控制在0.5%以内,柑橘园虫果处理率达到100%,新购买杀虫灯、黄板、购买捕食螨等药品用品,重点使用面积1万亩。

5、科技支撑。与华农大专家签订技术指导合同,定期开展业务指导。积极做好良种贮备,引进柑橘新品种1-2个,进行试验示范。广泛开展柑橘无公害基地认定和柑橘绿色食品认证工作。

6、产后商品化处理。新建产品处理生产线10条,以奖代补购买周转箱3万个,制作柑橘包装箱10万只以上。

7、市场开发。在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山西、陕西等省会城市,建立5个以上柑橘销售联络点;在安阳、杨溪、青曲各新建柑橘产品产地批发市场1个;新建2-3个柑橘专业合作社;争取引资筹建柑橘深加工企业1家。

8、产业宣传。在相关地方柑橘主产区域树立产业宣传牌;举办第二届柑橘节,以扩大我县柑橘产业的影响力。

(三)推进措施

1、加强基地建设。利用农闲和农作物收获后等时机,进行起垄等方法整地,争取在9月开始栽植,10月中旬结束。今年起垄栽植不定任务,不下指标,实行以奖代补。各乡镇根据自身情况安排起垄整地面积,起垄每亩补100元,按验收结果起垄多少补贴多少。

2、加强重大病虫害防治。重点实施统防普治,“五一”前购药,5月中旬前药物分发到村;5月下旬至7月中旬进行诱杀防治;9至11月进行虫果处理。各乡镇农技服务中心和柑橘区域技术服务中心,要抽调有责任心的技术人员,每人包3-5个村,每村安排1-2名村干部负责该项工作,各村统一兑药,分发到各农户,包村技术人员和村负责该项工作的负责人负责监督落实挂药、喷药防治和捡拾处理病虫果,做到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树。

3、加强示范园建设。每个示范园和精品园建设点各安排一名柑橘办技术人员和农技服务中心、区域技术服务中心技术人员负责,指导前期建设和管理。示范园和精品园要做好修剪、施肥、病虫防治、保花保果工作,杀虫灯、黄板、铺设反光膜等措施要全面落实,8月下旬至9月上旬完成铺膜和设施扣棚膜作业。

4、加强柑橘园管理。春季要重点抓好春管措施,修剪、施肥、防治病虫害及时到位。夏季要做好保花保果工作,将各种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同时要抓好病虫防治工作,防治爆皮虫、螨类、介壳虫类、炭疽病等柑橘病虫害,确保今年柑橘优质丰产。

5、加强技术培训。全年召开2-3次全县技术培训会,各乡镇全年召开5次以上集中培训,全年全县培训5000人次以上,力求各项主要技术要领家家清楚,户户明白。

6、加强柑橘促销。9月份开展柑橘促销动员工作,10月到大中城市建立柑橘联络点,11月上旬召开郧县第二届柑橘节,11月-12月份全力进行柑橘产品销售工作,元旦前力争柑橘基本销售完毕。

第5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把桑蚕产业作为优势产业发展的思想不动摇,坚持走基地连片化、品种优质化、养殖标准化、蚕农组织化、服务网络化、(桑)农企(业)一体化道路,形成政府推动、企业带动、农户联动、科技助动的发展格局。不断加大桑蚕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逐步把桑蚕产业培植成出口创汇农业,从而实现桑园增效、桑农增收,推动桑蚕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任务目标及工作重点

1、任务目标

新发展桑园面积5000亩,年养蚕2万张,产鲜茧680吨,为桑农增加收入1300万元。

2、工作重点

(1)稳步推进基地建设

①规范建园标准。新建桑园基地,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修建反坡梯田,平整土地,对无法平整的地块,实行等高线栽植。新建成块成片桑园,要按照桑园快速丰产的要求,抽槽施肥,客良。一般丰产密植桑园亩栽1000株的优质嫁接桑苗,要求按行距150cm抽槽,槽宽、深各60cm。

②严格技术操作。新发展的基地,品种主要以农桑14号、农桑12号、育71-1号等优良品种为主,良种率达到100%。栽植技术要求按每亩100担有机肥(即农家肥、厩肥、城镇生活垃圾、稻田土、河塘泥等)施入槽内作为底肥,然后填盖表土至槽深2/3。等高线栽植桑园,一般为中干桑园,以穴栽为主。栽植穴要纵横成线,以70cm为直径,50cm为穴深开挖。每穴按50斤有机肥作底肥(肥源同前),有机肥施入后覆盖表土至穴深2/3。

③抓好示范样板。计划建设丰产示范样板1000亩,具体布局为胡家营镇土地沟村200亩;*镇200亩,*村、*村各100亩;*镇*村200亩;**

(2)争取政策扶持。继续与中国丝绸工业总公司建立友好合作关系,通过他们积极向国家商务部争取国家实施的“东桑西移”工程项目继续在我县实施。同时,积极向省农业厅申报,争取把我县的桑蚕产业列入全省优势板块予以扶持。

(3)引进龙头企业。今年要引进培育蚕桑龙头加工企业一家,培育养蚕专业村20个,养蚕10亩以上的专业大户100户。

(4)加大技术培训。全年计划培训蚕桑实用技术20批次,5000人。培训对象是桑蚕技术员、产业信息员、村组干部、养蚕农户。通过培训,使每家养蚕户至少有一人掌握栽桑养蚕技术,每个村有2至3名技术骨干,每个乡镇有一支技术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

(5)健全服务体系。形成县有桑蚕技术服务中心、乡有桑蚕技术服务站、村有桑蚕技术服务员的服务网络体系。

(三)工作措施

1、坚持集中连片,扩大基地规模。在受国际经济危机冲击、桑蚕产品出口大幅下跌、蚕茧市场低迷的大背景下,要教育群众树立长远意识和“向前看”的思想,做到“逢俏不赶、逢疲不丢”,巩固管护好现有的桑园。同时,选择群众有积极性的专业乡镇、专业村,按照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原则,建设新基地,确保5000亩新基地和2000亩更新改造任务按期完成。

2、想尽千方百计,引进龙头企业。一方面,要拿出优势资源,加大对桑蚕产业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要降低进入门坎,创优发展环境,给予优惠政策,提供专班服务。通过采取盯紧现有线索抓住不放、借用各种平台宣传推介、网上查找线索专班登门拜访、利用各种途径以商招商等方式,确保引进一家龙头企业。

3、整合现有资源,加大产业投入。对新建标准桑园,优先纳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规划,优先纳入丹江库区及其上游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水土保持规划、生态农业建设规划,优先纳入石漠化治理规划,予以项目、资金扶持。发改、农业、移民、扶贫等部门要把支持桑蚕加工龙头企业作为支持重点,尽可能为企业争取项目资金,提供优质服务。

4、健全服务网络,加强跟踪服务。继续聘请省农科院桑蚕研所专家给予长年技术指导,桑蚕办要开办桑蚕110技术服务,乡镇、村要配备1-2名养蚕技术员,每个组要培养5个以上的标准化养蚕大户,从供种、小蚕共育、蚕药蚕具、大蚕养殖、蚕病防治等,提供全程服务,降低桑农风险。

第6篇

[关键词] 襄樊 农业 产业化 对策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围绕区域性支柱产业,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以农业增产、农民增益、财政增收为目的,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形式,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生产经营体系,或各具特色的“龙”型产业实体,以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襄樊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较大的发展,为襄樊经济增添了一个亮点。

襄樊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全市总人口577万,其中农业人口364万,乡村劳动力185.6万。襄樊现有耕地面积600.93万亩,占全省的12.8%,居全省第二位。襄樊既是全国十大夏粮主产区和二十个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又是全国第二个地级吨粮市和国家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近年来,襄樊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优质专用弱筋小麦、优质“双低”油菜、中短纤维棉花、优质油桃、优质水稻、猪、牛、羊、禽、芝麻等都被列入全国或全省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全市已形成粮食、油料、棉花、水果、畜牧、蔬菜、林特七大主要产业。枣阳优质桃、老河口优质梨、宜城优质油料、南漳食用菌、襄阳优质畜禽、古城花椒、保康有机茶、襄城奶业、樊城蔬菜等特色产业初具雏形,已培育出章陵牌面粉面条、万宝粮油、玉莲牌芝麻产品、绿生牌茶叶、梅园牌大米、仙仙牌大白桃等一批知名品牌。2005年,全市龙头企业达到469个,实现销售收入83.9亿元,上缴税金5.4亿元。其中年销售收入过5000万以上的龙头企业31个,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21个,带动基地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龙头企业13个。针对襄樊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的现状,总结经验,找出不足,研究对策,努力促进襄樊农业和农业产业化高效、快速、健康的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一、襄樊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依然偏低,农业产业化覆盖面小

襄樊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稍有成就的主要分布在交通便利和经济状况稍好的一些地区,如316、207国道沿线、汉江流域等。而在其他广阔的地区几乎是见不到产业化经营的影子。

2.农业产业化的运行机制尤其是利益分配机制还不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够成熟,缺少为农民服务的中介组织

襄樊市农业产业化大多数产加销连接松散,仅仅有少数农户与龙头企业建立了较为紧密的关系,而且多数仍停留在与农户签订农产品收购合同上,且没有涉及加工增值利润返还问题。基于农民的弱小地位、缺乏组织性和法律意识的淡薄,农民从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所得到的利益相对来说太少。在现代农业大生产过程中,单个的农民很难进入产业化大市场,很难承受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抵御市场风险。而种种原因又是农民难以达到必要的组织化程度,即使有也缺少相应的凝聚力。这就需要有专门的组织来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提高其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并引导他们进入市场和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由于襄樊市缺乏建立这样的中介组织的相关经验、制度、运行方式等,致使襄樊市严重缺少真正为农民服务的中介组织。

3.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品牌效应差;农产品加工产值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低,生产、加工产业链短

襄樊市农业生产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科学技术的应用还太少,水平还太低。由此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产品的品牌影响度的提高,多数品牌只是区域性品牌。襄樊市缺乏对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的能力,很多农产品只是经过一些粗加工,甚至不加工就上市了。从横向来看,襄樊市农产品研发能力低,新开发产品少。从纵向上来看,农产品加工深度不够,加工转化和增值率低。

4.龙头企业规模小,发展困难;龙头企业还太少,带动能力还不够

襄樊市缺乏大型的现代企业,尤其缺乏跨行业、跨地区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在带动能力上,现有的龙头企业亦是突现出其不足之处,带动农户的数量有限,全市有农户近100万,而直接参与到产业化经营中的只有40多万,不到一半。

5.政府的运作方式还不能完全适应农业产业化的要求;有利于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优惠政策较少,支持力度不够

农业产业化的兴起和发展内在地要求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变原来的单纯“管理”职能为“服务”职能。在目前情况下,农业产业化迫切需要有一系列的跨行业、跨地区、跨部门的法规、政策加以引导和规范,才能真正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有机协调好,以促进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二、推进襄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建立和健全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1)积极创造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必须从四个方面积极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条件。首先是市场条件。要加快建立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同时加强对通信、交通、金融等方面的配套建设。其次是行政管理体制条件。要打破区域界限、行业界限,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再次是资本条件。对产业化经营企业实行优惠的信贷政策或给予一定的补贴。在税收上,对加盟农业产业一体化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减免,以使其能较快地积聚资金。最后是法律法规条件。农业产业化要健康发展,必须有与之配套的政府法规作保证。要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规范各个主体的行为,使之健康、协调地发展。

(2)积极发挥政府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政府要正确地引导农业产业化,就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搞好自身的职能定位,改变以往政府直接投资项目和直接向企业和农户下达指令的做法,学会运用政策和财政、金融等经济杠杆进行间接调控,大力加强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和服务。

2.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夯实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1)科学设计布局,发展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生产基地。襄樊市在基地建设上要着重做到:一是布局区域化,逐步形成与资源优势相适应的区域经济格局,如在宜城建立香菇生产基地、在襄阳建立双饱菇生产基地、在保康建立有机茶生产基地;二是经营集约化,使基地的生产要与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相结合,以提高经营集约化程度、扩大产品产量和提高商品率;三是服务系列化,围绕基地发展加强服务组织和服务设施建设,把龙头企业、经济技术部门,以及官方服务组织的服务结合起来,从技术、物资、信息、运输、销售等方面为基地提供有效的服务。

(2)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大农业产业化的科技投入力度:一是重视农产品的品种、质量,培育名牌农产品。当前农产品滞销、价格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品种相同、产期集中、低质量品种多、优质品种少。二是要充分发挥襄樊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襄樊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等科研机构的作用,加快农业新技术的推广。

3.发展壮大一批龙头企业,特别是大型龙头企业

(1)拓宽筹资渠道,政府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政府要改变过去把资金直接投放到企业、基地等具体实体组织上的做法,要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市场或其他途径来筹集资金,要让企业自己学会生存和发展。政府可鼓励一些信用担保公司的组建,如湖北省第一家农业产业化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在襄樊成立并运行良好。为有效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难题,2006年12月由襄樊市农业办公室牵头筹建符合现代化企业制度要求的农业产业化担保公司,获襄樊市政府批准。该公司由万宝粮油公司、金华麦面集团等5家企业发起,共有1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入股,注册资本3000万元,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经过近一年的试运营,目前,该公司已正式运营,以后每年可为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1亿元的贷款担保。

政府要引导金融系统对农业产业化大力支持。近期,襄樊市农发行主动出击,摸清情况新业务扩展后的情况,各县支行部也做了调研工作,通过初步调查摸底,全襄樊市符合范围的潜在客户有60家,发展后劲强劲。其中襄阳支行5家,拟贷款2120万元;枣阳支行3家,拟贷款1150万元;南漳支行15家,拟贷款3150万元;谷城支行9家,拟贷款11500万元;保康支行4家,拟贷款2000万元;老河口支行5家,拟贷款3150万元。

(2)完善运行机制,促进一体化经营。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是要形成农业产业化组织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使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起比较稳定的利益关系。需要建立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紧密型连接关系,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运作机制。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农户通过入股的形式与公司紧密联接在一起,使公司员工和农户成为企业的股民,农户与企业通过合作社真正实现了地位平等,并通过分红实现了利益均沾。

针对襄樊市还没有这样的运行机制,可在金华、万宝、梅园、雨润、襄大、大山、回天、新丰、丽波、贤德等一些实力大、创新意识强的大企业中,选出一些企业进行机制创新实验,待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这需要由政府来鼓励和引导,并对做试点的企业给予一些优惠和补助。

4.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1)进一步提高农民各方面的素质。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狠抓农民的教育培训。可以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农科教中心、专业协会、科技示范户等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要进一步发挥农技推广站、农业院校的作用,特别是要加强农、科、教的结合;要与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相结合,加快推广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新方法、新产品。要有组织、有计划、持久地抓好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农村培养大批懂技术、能操作、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2)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多元服务组织。首先,要坚持抓“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原则。合作经济组织的财产归社员所有,其中应有一部分是不可分割的集体财产,利润应按参与额进行分配。其次,要修订和完善章程。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章程都应以经济合同法、民法及其他经济法规为根本依据,对入社各方的权利、义务包括违约责任要平等设置、公正合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最后,要明确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保护其经济利益,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农业产业化的中介组织是农户与是市场、农户与龙头企业、农户与政府联系的中间环节,它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的各种服务。农业产业化的中介组织,包括合作组织、专业协会、科技服务机构等。无论发展哪一种形式,都应以市场的需求为切入点,适应市场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屠凤莲:农业产业化初探[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何新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阻滞及对策研究[J].兰州学刊,2005,(5).138-139

第7篇

为加快推进全县油料产业发展,提高油料产量和品质,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需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民增收,根据县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若干意见》(*政〔2007〕38号)精神和国家油料奖励资金使用规定,结合我县油料生产实际,现就加快全县油料产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建设高产创建示范片为重点,以培育龙头企业为抓手,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强化农技推广服务为依托,推动我县油菜产业发展,调动各地抓好油菜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全县油菜面积的恢复增长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我县油料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年,力争全县实现油料种植面积30万亩左右,其中标准化生产基地*万亩以上,总产量达5万吨以上。培育年产值超亿元的加工型企业1-2家,发展油料合作经济组织5个左右。争创省级名牌农产品1-2个,绿色食品认证1-2个。

三、主要工作

开展油菜生产高产创建活动,扩大油料精深加工规模,推动油料产业化经营,确保油料生产安全。

(一)开展油菜高产创建活动。县农业部门要建设稳定的油菜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筛选出适宜的新品种、新技术等新成果。积极开展“万、千、百”油菜高产创建活动,即县农业部门建立万亩示范片、各镇政府建立千亩示范片,鼓励有条件的村建立百亩片,创建过程中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技术方案、统一品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和统一订单收购。通过创建活动,辐射带动全县油菜亩产较上年增产5%以上。全县各示范片的优质(双低)品种面积要达100%,平均单产县级示范片达到200公斤、镇级示范片175公斤、村级示范片*0公斤。

(二)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县、镇两级要开展多形式的油菜生产技术培训和指导。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和深入田间指导,有效推广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确保每户有一名技术明白人,不断提高全县油菜生产水平。县农业部门重点培训镇农技人员和油菜种植大户,镇重点培训分工村干和油菜示范户。

(三)扶持油料加工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固定资产投资在500万元以上、年加工菜籽2万吨以上、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油料加工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开展订单收购,加强生产基地建设。鼓励龙头企业加大菜籽收购量,扩大生产规模,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油菜生产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支持企业技改升级,提高油料精深加工能力和产品质量。

(四)扶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基地”的模式经营,扶持、培育油料专业合作社、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合作组织的作用,做好广大会员或社员的油料生产“五个统一”,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加强油料产业服务和行业自律,让会员或社员真正得到实惠。

(五)培育油菜种植大户。鼓励农户运用新品种、新技术,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并按照技术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要求,开展以种植大户为基础,与农技人员相结合的高产示范,提高油菜生产效益,带动周边农户种植油菜的积极性。

(六)开展油料政策性农业保险。县镇油菜高产创建示范片、龙头企业企业订单基地开展油料政策性农业保险,对油料种植户实行免费保险,促进油料生产安全。

四、奖补办法

为恢复发展全县油菜种植面积、加快推进全县油料产业发展,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资金支持油菜生产,重点用于油菜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试验示范、技术培训和指导,高产示范片建设,油料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培育,油料精深加工提升,油菜种植大户奖励和油料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示范片)等方面支出。

(一)高产创建示范片补助。安排资金27万元。经考评验收,对达到要求的县、镇高产示范片实行以奖代补,县级示范片每个补助5万元;镇级示范片补助0.5-2万元。

(二)培训指导经费。安排资金8万元。县农业部门重点培训镇农技人员和油菜种植大户,安排培训经费1.5万元;督查指导、考评验收安排经费6.5万元。

(三)龙头企业扶持发展资金。安排资金40万元。龙头企业在县域范围内订单收购菜籽每1万吨以奖代补6万元,最高补助25万元;采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项目投入300万元以上的,按实际投入资金的2.5%予以补助,补助最高限额为*万元。

(四)合作组织培育补助。安排资金3万元。重点扶持由龙头企业牵头成立的油料专业合作组织,要求发展会员100人以上,有专门活动场所,组织运行良好,业绩突出的,给予扶持。

(五)种植大户奖励。安排资金2万元。对全县油菜种植面积在10亩以上的前10户油菜种植大户进行奖励,每户奖励2000元。

(六)政策性农业保险补助。安排资金20万元。从2009年秋种开始,对油菜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龙头企业订单基地实行政策性农业保险补助,免费为核心区和基地农户投保。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油料产业发展工作领导组,由县政府分管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农委、财政、统计、粮食、商务、科技、农发行、信用联社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指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委。主要负责做好油料产业发展工作的规划、指导、目标任务督促和信息服务,定期召开会议,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各油料产业发展重点镇要加强领导,成立油料产业发展工作指导组,将任务分解到重点村、组,责任到人。建立考评奖励激励机制,做到生产有任务,产中有督查,考评有奖惩,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二)加强督查。县农业部门要加强油菜生产技术指导和服务,抓好示范片建设,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县财政部门要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资金安全,对违反财经纪律、违规使用奖励资金的,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其他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与协调,共同推进全县油料产业发展。

(三)考核兑现。由县政府办牵头,县财政、农委、统计局等相关部门参加成立考核组,并制定考评细则。

1.考评时间:奖补资金3月下旬申报,4月底组织考核。2009年奖补资金4月底前申报,5月初组织考核。

第8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抓国家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更加注重水源区生态产业建设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以做大做强原产于本地的传统地道中药材品种为重点,以GAP认证为动力,加快构建中药材的种苗繁育、规范种植、技术推广、市场营销、产品加工体系建设,努力使这一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二)任务目标

1、新发展中药材基地1万亩,其中,在*等乡镇发展金银花5000亩,在*等乡镇发展柴胡1000亩,在*等乡镇发展板兰根1000亩,在白桑、大柳、南化等乡镇发展苍术1000亩,在*发展杜仲500亩,在叶*营等乡镇发展丹参、连翘、五味子、山茱萸等其它中药材1500亩;

2、建立中药材育苗基地40亩,兴办百亩以上的样板示范块4个;

3、引进金银花深加工龙头企业一家,金银花茶生产线两条,建成加工网点10个;

4、制定以金银花为主的GAP生产标准和基地的GAP认证。

(三)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应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农业、林业、水利、移民、发改、财政、科技、扶贫、科协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中药材产业领导小组,下设中药材产业办公室,具体负责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产业开发、科技服务和苗木生产体系与市场建设,为产业发展搭建强有力的组织平台。

2、强化资金扶持。将中药材产业建设与生态农业建设、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库区移民补偿、扶贫开发等项目相结合,加大扶持力度,确保年度规划目标的顺利完成。同时,要谋划包装一批中药材产业发展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

3、大力招商引资。在支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上,放宽政策,提升服务,优化环境,吸纳省内外制药企业、中介组织、个体承包业主通过买断经营、土地转让、入股、租赁等方式建设基地,购销药材,从事中药材深加工。特别是要以申报GAP基地认证为基础,采取宣传推介、网上招商、专班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引进一家以金银花为原料的绿源酸加工企业,建成金银花烘干加工网点10个,金银花茶生产线两条。

4、健全服务体系。药材产业办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培养本县人才,引进外地人才,全力配合龙头企业做好科技人才的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站。充分发挥“专家顾问组”的作用,及时解决中药材发展中的科技难题。同时,通过兴办金银花等中药材规模种植,野生连翘、山茱萸去杂连片,五味子、苍术、柴胡、丹参等药材的野转家试验和退耕还林地套种短品种药材四个示范样板,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

5、强化督办检查。县药材产业办要加大基地建设的督导检查力度,及时督促各乡镇保质保量完成基地建设任务,加强对中药材基地建设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并对药材产业的发展进行目标考核。

六桑蚕产业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把桑蚕产业作为优势产业发展的思想不动摇,坚持走基地连片化、品种优质化、养殖标准化、蚕农组织化、服务网络化、(桑)农企(业)一体化道路,形成政府推动、企业带动、农户联动、科技助动的发展格局。不断加大桑蚕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逐步把桑蚕产业培植成出口创汇农业,从而实现桑园增效、桑农增收,推动桑蚕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任务目标及工作重点

1、任务目标

新发展桑园面积5000亩,年养蚕2万张,产鲜茧680吨,为桑农增加收入1300万元。

2、工作重点

(1)稳步推进基地建设

①规范建园标准。新建桑园基地,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修建反坡梯田,平整土地,对无法平整的地块,实行等高线栽植。新建成块成片桑园,要按照桑园快速丰产的要求,抽槽施肥,客良。一般丰产密植桑园亩栽1000株的优质嫁接桑苗,要求按行距150cm抽槽,槽宽、深各60cm。

②严格技术操作。新发展的基地,品种主要以农桑14号、农桑12号、育71-1号等优良品种为主,良种率达到100%。栽植技术要求按每亩100担有机肥(即农家肥、厩肥、城镇生活垃圾、稻田土、河塘泥等)施入槽内作为底肥,然后填盖表土至槽深2/3。等高线栽植桑园,一般为中干桑园,以穴栽为主。栽植穴要纵横成线,以70cm为直径,50cm为穴深开挖。每穴按50斤有机肥作底肥(肥源同前),有机肥施入后覆盖表土至穴深2/3。

③抓好示范样板。计划建设丰产示范样板1000亩,具体布局为胡家营镇土地沟村200亩;鲍峡镇200亩,辽坡村、鲜鱼寺村各100亩;城关镇黄土梁村200亩;刘洞镇孔沟村200亩;白桑淘沟河村200亩。

(2)争取政策扶持。继续与中国丝绸工业总公司建立友好合作关系,通过他们积极向国家商务部争取国家实施的“东桑西移”工程项目继续在我县实施。同时,积极向省农业厅申报,争取把我县的桑蚕产业列入全省优势板块予以扶持。

(3)引进龙头企业。今年要引进培育蚕桑龙头加工企业一家,培育养蚕专业村20个,养蚕10亩以上的专业大户100户。

(4)加大技术培训。全年计划培训蚕桑实用技术20批次,5000人。培训对象是桑蚕技术员、产业信息员、村组干部、养蚕农户。通过培训,使每家养蚕户至少有一人掌握栽桑养蚕技术,每个村有2至3名技术骨干,每个乡镇有一支技术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

(5)健全服务体系。形成县有桑蚕技术服务中心、乡有桑蚕技术服务站、村有桑蚕技术服务员的服务网络体系。

(三)工作措施

1、坚持集中连片,扩大基地规模。在受国际经济危机冲击、桑蚕产品出口大幅下跌、蚕茧市场低迷的大背景下,要教育群众树立长远意识和“向前看”的思想,做到“逢俏不赶、逢疲不丢”,巩固管护好现有的桑园。同时,选择群众有积极性的专业乡镇、专业村,按照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原则,建设新基地,确保5000亩新基地和2000亩更新改造任务按期完成。

2、想尽千方百计,引进龙头企业。一方面,要拿出优势资源,加大对桑蚕产业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要降低进入门坎,创优发展环境,给予优惠政策,提供专班服务。通过采取盯紧现有线索抓住不放、借用各种平台宣传推介、网上查找线索专班登门拜访、利用各种途径以商招商等方式,确保引进一家龙头企业。

3、整合现有资源,加大产业投入。对新建标准桑园,优先纳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规划,优先纳入丹江库区及其上游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水土保持规划、生态农业建设规划,优先纳入石漠化治理规划,予以项目、资金扶持。发改、农业、移民、扶贫等部门要把支持桑蚕加工龙头企业作为支持重点,尽可能为企业争取项目资金,提供优质服务。

4、健全服务网络,加强跟踪服务。继续聘请省农科院桑蚕研所专家给予长年技术指导,桑蚕办要开办桑蚕110技术服务,乡镇、村要配备1-2名养蚕技术员,每个组要培养5个以上的标准化养蚕大户,从供种、小蚕共育、蚕药蚕具、大蚕养殖、蚕病防治等,提供全程服务,降低桑农风险。

第9篇

产业间贸易也称部门间贸易,是指贸易国进出口现象发生于国内不同生产部门的产品贸易现象,属于不同产业之间完全不同产品的交换。产业间贸易常发生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贸易国家之间,是新古典贸易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其单位规模的贸易量所获得报酬水平相对稳定,反映了贸易国之间的不同的生产要素优势倾向。产业间贸易的产品不存在规格、型号、质量的差异,消费者在产品同质条件下一般不存在偏好差异,且其在贸易所涉及的各个行业产业中不存在规模经济。

(一)产业间贸易的成因

产业间贸易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比较优势,适用传统的国际贸易与分工理论。在产业间贸易中,相同产业的产品基本为单项流动,主要包括发达国家第二产业与发展中国家第一产业之间的贸易以及工业国之间不同工业部门之间的相互贸易。产业间贸易形成的基础是不同行业产业之间的生产分工,然因各国在各种产品的生产上会因各自的资源禀赋、技术专长、劳动力优势等生产要素差异而出现成本优势,进而形成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和竞争优势,从而构成了世界市场上各个国家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国际分工与贸易协作。显然,从根本上来说,产业间贸易的产生得益于各国在生产某种产品时形成的比较优势,而此种比较优势的产生得益于各自的自然禀赋或技术差异等生产要素差异。例如,我国拥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故而能在国际贸易中凭借廉价劳动力而产生的产品价格优势形成成本比较优势,进而在产业间贸易中赢得广阔的世界市场。

(二)产业间贸易的基本理论

产业间贸易属于新古典贸易理论的研究范畴,在发展中主要形成了绝对成本理论、相对成本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三种理论。绝对成本理论主要是指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和贸易理论,认为国际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分工的原则在于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其基础在于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其观点拥有科学成分,然局限性也很明显。随后,李嘉图为修正亚当·斯密的观点,提出了比较成本理论,认为各国无需专门生产成本最低的产品,只需生产成本相对低的产品,便可通过参与国际贸易获得利益。该理论显然更全面、深刻,然其劳动价值论并不彻底,且难以经受动态分析的考验。此后,俄林对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做了进一步完善,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一国往往出口其在生产中大量使用自身比较丰富的生产要素产品,而进口其在生产中大量使用然比较稀缺的生产要素产品。

(三)产业内贸易——产业间贸易的发展趋势

国际贸易活动的基础主要源于生产效率差异或要素禀赋差异的比较优势和产品产别与规模经济两个方面,比较优势催生的是产业间贸易,而规模经济催生的则是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又称行业内贸易,是相对于产业间贸易或行业间贸易提出的现代贸易理论,权威经济学界对其解释为同一产业内具有较为严密的生产替代或消费替代关系的产品的双向贸易活动。产业内贸易主要发生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相近的国家之间,故其反映了更高形式的生产力水平,其贸易结果也比产业间贸易更有利可图,其规模报酬也呈现出递增现象,是消费者异质偏好的结果,贸易利润来源于产品的差异性及其递增报酬。产业内贸易有利于发挥规模效应,优化国内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是一种互利共赢和可持续的贸易模式。与产业内贸易相比,产业间贸易属于较低层次的贸易模式,不具有规模优势,但随着产业间贸易的深入发展,也会向产业内贸易转型。

二、中俄农产品产业间贸易的现状、优势与问题

俄罗斯与中国是世界上紧密相邻的两个大国,具有不同的农业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在农产品需求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俄罗斯地广人稀,土地广阔,农业资源非常丰富,但受严寒等自然条件所限,农业生产波动性很强。从国际贸易模式来看,中俄农产品贸易主要得益于双边在各自农业产业领域中所具有的要素禀赋及其比较优势,即俄罗斯农业资源优势突出,拥有广阔的耕地、众多的水体和庞大的森林储备等得天独厚的农业自然资源,而我国则具有丰富的劳动力优势以及相对俄罗斯来说维度较低的自然条件优势。因而,中俄农产品贸易双边比较优势突出,要素禀赋差异明显,在需求结构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是一种拥有相当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的产业间贸易。当前,中俄农产品产业间贸易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

(一)中俄农产品贸易现状

从贸易结构上看,当前我国出口到俄罗斯的农产品主要为蔬菜和水果等产品,并从俄罗斯进口木材和水产品及其制品。我国还在俄罗斯境内发展果蔬产品加工产业,生产果汁、罐头和各种深加工产品,以提高对俄农产品出口的附加值。据统计,我国目前已在俄远东地区建立4个农贸市场及超过10个果蔬加工企业,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销售渠道。另外,我国还充分发挥丰富的劳动力优势,组织农村务工人员到俄从事乡镇企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及相关产品生产,还尝试在俄建立境外农业综合开发区,既充分利用了俄罗斯的农业技术和农业资源条件,也极大活跃了俄罗斯地方经济。从贸易规模上看,新世纪以来,中俄贸易连续8年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接近30%,且于2014年底突破900亿美元大观。在此背景下,中俄农产品贸易额于2006年达到21.8亿美元,2014年底有望突破50亿美元大观,占中俄贸易总额的比重也将超过5%。

(二)中俄农产品进行产业间贸易的优势

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在具有相似要素禀赋和技术水平的工业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普遍存在,而在要素禀赋和技术能力不同的国家之间,往往出现产业间贸易。中俄两国虽同为世界大国,但俄国地广人稀,技术相对发达,农业资源非常丰富,中国虽地大物博,却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且处于向工业化中后期迅速转型的关键阶段。总体来看,中俄农产品贸易虽然存在产业内贸易形态,但产业间贸易才是主要形态。中俄两国都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要素禀赋优势,如俄罗斯的农业资源比较优势和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充分利用WTO提供的自由贸易平台,减少相关贸易壁垒,进行充分的产业间贸易。以中国为例,得益于地缘和自然条件优势,在对俄农产品出口中,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种类较多,所占贸易份额较大,且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果蔬和肉类等,而俄罗斯在对华出口中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则主要为土地或资源密集型产品,如木材和水产等。

(三)中俄农产品贸易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俄农产品贸易虽然在中俄贸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贸易水平层次不高,贸易方式单一,中国对俄出口主要以纺织等轻工产品为主,农产品所占比重不高。贸易结构也较单一。中国主要从俄罗斯进口海产品,向其出口蔬菜、水果及肉类等农产品。从中俄两国的农业资源条件、市场需求和生产潜力来看,许多农产品贸易的潜力未予充分挖掘。贸易秩序也不规范,主要表现为中俄农产品贸易受市场波动影响很大,且俄罗斯的经贸法规不健全,政策随意性很强,缺乏透明度,导致贸易风险提高,令诸多中方企业不敢在俄投资。同时,中俄两国农产品的市场准入水平也不高,如存在诸多检疫限制。此外,俄罗斯投资软环境不佳,民间贸易存在大量灰色清关,如俄执法部门近年来多次以灰色清关等位借口查抄中国商品。另外,中俄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中业缺乏足够的信息沟通,尚未建立畅通的交流平台。

三、推进中俄农产品产业间贸易的发展对策

中俄两国同为世界大国,地缘相接,文化迥异,在诸多国际事务中存在共同的利益诉求,且有长期战略伙伴协作关系。可以说,中俄贸易现状良好,前景广阔,双方不仅存在产业间贸易的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而且存在基于地缘政治的国家意愿。从产业间贸易理论来看,中俄农产品存在普遍的产业间贸易比较优势。农产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此项传统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例逐渐缩小。对中俄两国来说,农产品贸易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事项,两国应当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完善双边农产品贸易机制,寻求在WTO框架内减少相关贸易壁垒,采取切实措施全面挖掘双边农产品产业间贸易的巨大潜力,将中俄农产品贸易培养为双边贸易的新增长点,打造稳定、有序、规范和可持续的农产品贸易模式。

(一)制定中俄农产品贸易的中长期发展战略

近年来,俄罗斯致力于推进国内经济体制转型,尤其在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背景下,其国内经济持续增长,农业生产能力也显著提升,扩大具有资源禀赋的农产品出口将是俄主要的农业外贸措施之一。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且与俄地缘相接,必然成为俄罗斯农产品最主要的出口市场之一。两国农业经济的互补性和比较优势将在中俄农产品贸易中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来。为此,中俄两国应当致力于依据两国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去制定双边农业及贸易合作的中长期合作规划,促进一些大型农业合作项目和长期合作项目的对接实现,将双边农业贸易合作构建在长期稳定的框架基础之上。在双边农业贸易合作中,要充分发挥两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协作平台,在不断深化双边国际政治协同的基础上推进两国经贸合作深入发展,为中俄农产品贸易中长期战略的制定提供保证。

(二)积极推进中俄农产品自贸区建设

近年来,俄罗斯逐渐重视其远东地区开发,中国也着力实施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战略”。中俄农产品贸易合作的一大优势便是地缘相接,交通运输方便,而此种优势最明显的地区便是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与我国的东北地区,尤其是俄罗斯的滨海边疆省与我国的黑龙江省等省份。中俄两国都有意愿以农产品自贸区建设推进双边农产品贸易。为此,两国应创造条件,积极推进黑龙江流域内的自由贸易区建设,形成包括俄罗斯的滨海边疆区、犹太自治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赤塔州、阿穆尔州及我国的黑龙江省、吉林省和在内的农产品自由贸易区。在农产品自贸区基础上,还可进行深层次的产业配合,推进中俄农产品贸易由产业间向产业内转型,如俄罗斯可充分发挥我国的廉价劳动力优势,放宽我国农民到俄远东地区租地经营的诸多限制。双边地方政府也要积极沟通,为我国在俄远东地区建设大型农产品生产基地提供条件。

(三)在WTO框架协议内减少农产品贸易壁垒

2011年,俄罗斯经过多年入世谈判也成为WTO成员国。中俄两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两国贸易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之前,在中俄农产品贸易中,俄罗斯经贸秩序不规范、政策摇摆性强的缺陷也将逐渐得以更正,其灰色清关等不规范操作也将逐步消除。尤其是中俄农产品贸易中的诸多壁垒,如过于苛刻的农产品检疫等也将因纳入世贸规则而减轻。在经济文化一体化背景下,还要大力推进中俄文化交流,增强WTO框架协议之内的文化认同。为此,中俄两国都应积极利用加入WTO的契机,推进本国外贸体制与国际接轨,严格执行世贸组织关于农产品海关检疫、物流包装、关税水平等的相关规定,将中俄农产品贸易纳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规范框架之内,灵活运用WTO相关条款,对俄方提出的技术壁垒,要积极改进自身存在的问题,对不合理之处,也要予以积极应对。

(四)适时推进中俄农产品贸易由产业间向产业内转型

第10篇

一、充分认识加强管理促进农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加快形成农业绿色发展方式,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农药作为具有一定毒性的特殊农业生产资料,既对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又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带来一定影响。加强农药管理,任务繁重、意义重大。

(一)加强农药管理,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人的饭碗,始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需要巩固提升粮食产能,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受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影响,病虫害的发生不可避免,通过施用农药等防治措施,控制虫害、遏制病害,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必须加强农药管理,严把质量关,推进科学用药,提高防治效果,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二)加强农药管理,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需要。过去,为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农药等化学投入品过量使用,生态环境已亮起了“红灯”。必须加强农药管理,遏制农药过量使用、滥用,把不合理的用药减下来,让透支的环境“喘口气”,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农药管理,是促进农业提质增效的需要。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居民消费正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转变,社会对“舌尖上的安全”高度关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更多体现在农药残留的控制上。必须加强农药管理,推广高效、低风险、低残留农药,推行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增加绿色有机农产品供给,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四)加强农药管理,是促进农药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我国农药产业大而不强,产能严重过剩,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集中度较低,农药市场秩序较乱。必须加强农药管理,加快技术创新,优化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提升农药产业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二、加强管理促进农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思路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贯彻《条例》规定,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依靠科技进步,优化产业布局,健全监管体系,强化责任落实,推进科学用药,加强市场监管,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药产业健康发展,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二)基本原则

――坚持依法治药。增强法治观念,强化违法行为查处。依据《条例》规定,完善配套规章,健全监管体系。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净化农资市场。

――坚持创新驱动。激发创新活力,加快研发新农药,开发新工艺,提升农药技术创新能力。

――坚持绿色引领。推进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推广高效低风险、低残留农药,建立农药废弃物回收处置制度。

――坚持市场主导。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做到放管Y合、优化服务。

――坚持统筹发展。统筹国内与国外农药市场,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和资源环境。

(三)目标任务

――优化产业布局。到2020年,进入化工园区或工业园区的化学农药原药生产企业达到60%以上;到2025年,进入化工园区或工业园区的化学农药原药生产企业达到80%以上。

――优化产品结构。到2020年,新登记同质化产品数量减少30%;到2025年,新登记同质化产品数量减少50%。有序淘汰高毒农药,积极发展生物农药,以及高效、低毒、环保新型农药。

――提升产品质量。到2020年,农药质量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农药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农药市场秩序稳定向好。

――提高农药利用率。到2020年,农药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到2025年农药利用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健全农药管理体系。用3~5年时间,健全农药管理机构,提升县级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的装备水平和人员素质,构建农药全程、全覆盖的监管体系。

三、严把登记准入关,优化农药产品结构

(一)加强登记分类指导。支持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登记,加快推广应用;支持小宗特色作物用药登记,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适当简化登记资料,加快审批进程;支持生物农药登记,对天敌生物免于登记。限制高毒高风险农药登记,对安全性存在较大风险或隐患的产品不予登记,对在生产或使用中缺乏有效安全防范和监管措施的产品不予登记。

(二)加快农药技术创新。完善农药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农药创新由国家主导向企业和产学研相结合转变。深化农药科研成果权益改革,建立技术交易平台,促进成果转化应用,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鼓励企业增加科研投入,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产品。支持研发机构、科研人员等新农药研制者申请登记。加快建立完善的农药创新体系和与之配套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三)提升农药登记门槛。采取有效措施,适当控制产品数量。相同有效成分和剂型的产品,有效成分含量梯度不超过三个。严格限制混配制剂产品登记,混配制剂的有效成分不超过三种;有效成分和剂型相同的,配比和含量梯度不超过三个。鼓励已登记产品优化配方或剂型,及时淘汰落后的配方或剂型。

(四)建立农药退出机制。加强对已登记农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监测评价,重点对已登记15年以上的农药品种开展周期性评价,加快淘汰对人畜健康、生态环境风险高的农药。发现有严重危害或较大风险的,不予延续登记,或采取撤销登记、禁限用措施,并督促农药生产经营单位及时召回问题产品。加强现有高毒农药的风险评估,本着“成熟一个、禁用一个”的原则,有序退出,加快淘汰。

(五)加强登记试验管理。规范农药登记试验单位的申请、审核和管理。农药登记试验实行省级备案管理,新农药登记试验须经农业部批准。试验申请人要对样品的真实性和一致性负责,保证其生产或者委托加工的农药,与登记试验样品一致。登记试验单位要按照试验技术准则和方法开展登记试验,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省级农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登记试验安全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发现在登记试验过程中出现难以控制的安全风险时,责令停止试验。

四、严把生产准入关,优化农药产业布局

(一)加强农药产业调控。省级农业部门要加强农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农药企业转型升级。控制生产规模,坚持适度、有序的原则,加快淘汰高污染、高风险的落后产能,遏制农药企业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提高集中度,新设农药企业须在省级以上化工园区建厂;农药企业迁址或新增原药生产范围的,须进入市级(地市级)以上的化工园区或工业园区。制定政策,积极培育大企业集团,支持企业采取兼并重组等方式,扩大生产规模,提升质量效益。力争用3~5年时间,兼并重组一批中小农药生产企业,退出一批弱小农药生产企业,培育一批大型农药企业集团,提升农药企业竞争力。

(二)加强生产许可管理。农药生产许可实行“一企一证”管理,省级农业部门负责生产许可证核发。严格准入条件,农药生产企业要具有完善的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设施及设备,以及固定的生产厂址和布局合理的厂房、符合生产工艺要求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和设施、完备的管理制度等。严格审批程序,省级农业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公开办理条件、程序、时限和要求。严格技术审核,要按照农药生产许可审查细则,组织开展技术审查、现场考核,确保其符合农药生产规定。加强农药生产许可审批的证后监管,适时开展督查,确保审批标准严格、运转有序。

(三)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质量管理制度,引导农药生产企业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标准生产,实行产品可追溯电子信息码管理,做到生产全过程可查、质量可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执行生产工艺流程和岗位安全制度,落实职业卫生规定,排查安全隐患,保障生产安全。落实环境保护责任,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标准,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投入,减少污染源,降低“三废”排放。对发生违法违规行为的,配合环保、安监等部门依法查处。

五、严把经营准入关,规范农药市场秩序

(一)加强经营许可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农业部门负责经营许可证核发。严格条件,经营人员要具有专业机构学习经历,具备指导农民科学选药、合理用药的知识和能力;经营者要配备可追溯电子信息码扫描识别设备和用于记载农药购销电子台账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严格审核,县级农业部门要实地核查经营场所及配套设施,明确经营场所不得同时经营食品、食用农产品、饲料等;利用互联网经营农药的,必须设有实体店,并在互联网上醒目标注农药经营许可证、产品的相关许可信息、标签图案等,同时严格执行互联网行业管理有关规定。加强农药经营许可审批的跟踪调度,适时开展督查,确保经营审批规范有序。

(二)实施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农业部《限制使用农药目录》,省级农业部门制定限制使用农药的经营布局规划,核发经营许可证。经营限制使用农药的,实行专柜销售、实名购买、溯源管理,经营场所要具备仓储及其配套的安全保障设施设备。经营者须配备有2年以上农药经营行业从业经历的销售人员,能够为农药使用者提供相应的指导服务。禁止利用互联网经营限制使用农药。

(三)强化经营管理责任。引导农药经营者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诚信经营、规范经营。加强督促检查,对经营场所、经营人员、台账管理不符合规定要求,以及超范围经营农药的,要责令及时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依法撤销经营许可证。加强技术培训,组织经营人员定期参加相应技术培训,提高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质量监管,规范经营者进货渠道,建立购销台账,不得加工、分装农药,对问题产品要及时召回。对发生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查处。

六、加强农药使用指导,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一)推进科学选药用药。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建立健全科学选药、合理用药制度。根据不同区域的种植制度、作物结构和生长发育进程,指导农民对症选药,防止乱用药造成成本增加和质量安全事件。指导农民按照标签标注的适用范围、剂量、方法施用农药,并按标签标注的安全间隔期收获农产品。禁止高毒农药在蔬菜、瓜果、茶叶、菌类、中药材等作物上使用,鼓励植保专业服务组织统一购买和使用农药。协助林业、粮食等部门,做好相应农药管理。

(二)推进农药减量增效。深入开展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多措并举减少农药用量。扶持植保专业服务组织,开展病虫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控制病虫危害,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加快推广高效施药机械,推行精准施药,提高农药利用率。

(三)加快农残标准制定。农药残留标准是评价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科学基础,也是规范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行为的基本准则。制定农药残留标准,重点制定蔬菜、水果和特色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启动进口农产品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制定。加快标准集成转化,指导农民开展标准化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七、加强农药市场监管,维护农民利益

(一)完善监督抽查制度。依法开展农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严格抽查的主体、程序、方法,保障抽查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原则,组织开展所辖范围内农药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检查范围要覆盖农药生产企业和经销商,依法及时公开抽检结果,建立企业诚信档案。

(二)依法惩处违法行为。对核实为假劣农药的生产、经营者,依法进行处理,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相关许可证。对无证生产、经营农药或被吊销相关许可证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10年内不得从事农药生产、经营活动。农药生产、经营者招用被禁业人员的,依法吊销其生产、经营许可证。对造成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涉嫌犯罪的,及时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八、加强体系建设,提升农药管理水平

(一)加强管理队伍建设。省级农业部门要建立与履行职责相适应的农药管理机构。地(市)、县(市)农业部门要按照履行农药管理职责的要求,明确相应机构,配备相应人员,提供相应条件。加强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建设,重点提升县(市)级农业综合执法机构的农药执法能力,建立一支廉洁公正、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素质过硬和装备精良的农药管理队伍。

(二)强化农药管理责任。将监管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做到职责明确、责权统一。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制定农药登记、生产、经营许可的廉政风险防控点,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保障廉政安全。加强监督检查,上级主管部门要履行监督下级部门的职责,对评审制度执行、评审过程运行进行督察,发现有违规行为的,责令其整改或提出处分建议。落实农药行政审批人员保密和回避制度,确保审批过程公平公正。

(三)推进信息化管理。按照标准优先、强化共享、统一规划、试点先行、协同推进的原则和信息资源共享要求,加快建立覆盖登记、试验、生产、经营等农药数字化平台,推进农药全过程、全要素、全系统监管,做到全程跟踪、分段把关、及时发现、盯住改进,实现农药信息互联互通、追根溯源、即时查询,提高农药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第11篇

近年来,随着我市现代农林牧产业高速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各种农林牧废弃物也日益呈现出增长态势,其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地区性、季节性、结构性过剩及利用程度不高、利用方式原始粗放等现象,其中一部分废弃物被当作垃圾丢弃或排放到环境中,造成可利用资源的浪费和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如秸秆焚烧、畜禽粪便排放等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和难点,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不仅关系到资源的再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而且与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为更好地探索农林牧废弃物变废为宝、产业化利用新途径,我们在全市开展了农林牧废弃物资源和利用情况的调研工作,以区、县(市)为调查统计单位,通过编制《杭州市农林牧废弃物资源与利用情况调研工作方案》、收集有关统计数据、汇总计算分析等方式,对全市农林牧废弃物资源数量、分布和利用现状等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促进废弃物利用资源化、产业化发展的想法和建议。

一、杭州市农林牧生物质废弃物资源与分布情况

通过调查统计,我市农林牧废弃物资源丰富、数量较大,其中农业类废弃物资源理论量为159.34万吨,林业类废弃物为88.7万吨,畜禽排泄物为531.16万吨。

(一)农业及农产品加工废弃物资源。

1、农业和农产品加工废弃物资源数量。农业和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的产量取决于农作物的种类与产量,当地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采用的农业技术,差异非常大。我们根据农作物产量和各种农作物的草谷比来估算出各种秸秆的产量,即秸秆理论资源量=农作物产量×草谷比。据调查统计,2012年全市农业废弃物理论资源量为159.34万吨。详见表1。

2、农业及农产品加工废弃物资源的分布。从区域分布上看,平原地区无论是播种数量、种类要远多于山区、半山区,其中萧山和余杭的农业废弃物资源最为丰富,理论资源量分别约为39.6万吨和28万吨,占总量的24.9%和17.6%;其次为富阳、淳安、建德和桐庐,分别约为25.5万吨、19.1万吨、17.6万吨和17.1万吨,占总量的16%、12%、11%和10%;临安的农业废弃物理论资源量较低,约为13.4万吨,占总量的8.4%。详见(图1)我市分地区主要农作物废弃物资源数量与分布情况。

从品种上看,以谷物(稻谷、大小麦、玉米等)、豆类、薯类为主的粮食类作物产生的废弃物占主导地位,数量为95.7万吨,占总资源量59%;其次是蔬菜和果用瓜类的废弃物,分别为30.1万吨,15.9万吨,分别18.9%和10%,其余种类比例较低。

(二)林业及林产品废弃物资源。

1、林业及林产品废弃物资源数量。据统计,杭州市现有林地面积约1754万亩,植物种类有1200余种,分属于155科。其中乔木林1278万亩,竹林236万亩,灌木林157万亩,疏林地4万亩,未成林地32万亩,无立木林地33万亩,宜林地12万亩,其它林地2万亩。林业废弃物主要产生于竹木采伐、森林抚育、木竹加工、珍贵树种定向培育及经济作物、园林绿化管理修剪枝条等几方面。经调查统计,我市现有林业及林产品加工产生的废弃物理论资源量为88.7万吨。详见图2

2、林业及林产品加工废弃物资源的分布。从区域分布上看,余杭、淳安林业废弃物资源最为丰富,理论资源量分别约为24.72万吨和22.35万吨,占总量的27.8%和25.2%;其次为临安、建德,分别约为14.74万吨、13.32万吨,占总量的16.6%、15%;桐庐、富阳分别约为6.52万吨和5.72万吨,占总量的7.4%、6.4%;萧山废弃物理论资源量较低,约为1.32万吨,占总量的1.5%。

从产品种类分布上看,废弃物和地理位置、当地林业产业密切相关。其中,余杭、临安、淳安、建德在竹林抚育、森林抚育、木竹林采伐和木竹加工方面废弃物较多,淳安、临安在经济林修剪、林产品加工方面废弃物数量较大。具体见(图3)杭州市林业及林产品加工主要废弃物数量与分布表。

(三)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

1、畜禽养殖排泄物资源数量。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程度的提高, 我市畜禽养殖业在不断进行优化升级,逐渐出现了由散养型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由单一养殖向现代养殖产业链发展的趋势和现象。根据调查统计,目前全市年存栏生猪200万头、牛15800头、羊14.08万只、鸡鸭等家禽2018.44万只、兔24.81万只。根据国家环保部畜禽养殖排污系数表计算,全市每年畜禽粪便排泄物为531万吨。详见表2。

2、畜禽养殖排泄物资源的分布。从区域分布上看,萧山畜禽养殖排泄物数量遥遥领先,为215.27万吨,占全市的40.5%,原因是其生猪的养殖数量为95.99万头,占到全市饲养量48%;建德畜禽排泄物达85.19万吨,占全市的16%,其中家禽养殖量是特色产业,达874.88万只,占全市家禽饲养量43.3%;富阳、临安、余杭畜禽排泄物也相对较多,分别为56.6万吨、52.08万吨、47.15万吨,占全市的10.7%、9.8%、8.9%;淳安、桐庐相对较少,分别为39.91万吨和34.98万吨,占全市的7.5%、6.6%。详见表3杭州市分地区畜禽养殖种类与排泄物汇总表。

从畜禽养殖种类上看,生猪排泄物最多,为400万吨,占总排泄物的75.3%,其次为家禽,排泄物94.89万吨,占总量的17.9%;牛和羊分别为17.3万吨和15.5万吨,占总量的3.3%和2.9%,最少的是兔的排泄物,为3.47万吨,占总量的0.7%。

二、杭州市农林牧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利用现状

近年来,我市围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美丽乡村建设等中心工作,以《浙江省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利用促进办法》等政策为指导,遵循“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原则,在农林牧废弃物资源肥料化、能源化和循环化利用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林牧产业的转型升级,显现出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应,同时多元化处理和利用格局使得废弃物“变废为宝”利用产业显示出良好的发展潜力,但也存在着产业规划、扶持政策、技术管理欠缺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主要途径与成效。

1、废弃物资源肥料化、能源化利用广泛推广。一是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快速腐熟还田、堆沤还田、覆盖栽培还田等秸秆还田利用技术和栽培食用菌利用技术,平均每亩还田300千克左右,全市秸秆利用率达91%,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理化状况。同时,在重点畜牧产区利用废弃物建设商品有机肥生产企业18家,年生产能力达30万吨,可消化吸纳畜禽排泄物80万吨和大量木屑等林业废弃物。二是全市已在畜禽养殖场中推广户用沼气池用户1.3万户、大中型沼气工程994处,建设各类沼气工程设施约14万m3,年处理养殖污水约255万吨,年产沼气1400万m3,折合新增年开发可再生能源1万吨标煤,为农村的能源供应做出明显的贡献,并改善了环境卫生状况。

2、构建以废弃物为纽带的多种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根据各地资源和农业产业特点,以农林牧废弃物循环利用为核心,通过畜禽粪便等废弃物沼气发酵技术,创建了一大批具有杭州特色的“猪-沼-果”、“猪-有机肥-菜(稻)”、“畜禽-蚯蚓-鱼”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涌现了淳安的“猪-沼-桑-菌”、桐庐的“猪-沼-果”和萧山的“猪-有机肥-菜”等生态循环农业区域,延长了农业产业链,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为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废弃物资源利用产业链雏形渐成。在废弃物产生的重点地区,大力开展了利用废弃物生产商品有机肥、固体成型燃料、碳化产品和食用菌基质等废弃物利用的产业建设,产业直接投入规模近亿元,经济效益逐渐显现,已形成多元化良性发展的格局。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废弃物利用分散、缺乏规模、利用简单以及高投入低产出的落后局面,使废弃物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和持续的利用,并在利用中修复了生态链、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二)废弃物主要利用技术与示范案例。

1、以地养地、以养殖肥地的废弃物肥料化利用技术。一是废弃物还田利用技术。结合粮食生产功能区、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利用稻谷、小麦和玉米秸秆等谷物类和蔬菜类废弃物能量密度低、热值不高,但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推进农业废弃物还田技术应用。如:萧山舒兰农业有限公司废弃物利用工程。公司拥有800亩蔬菜基地,建设了太阳能发酵房堆沤发酵设施和厌氧罐。主要是将种植业产生的作物秸秆、瓜蔬藤蔓等废弃物和养殖业产生的畜禽粪便等废弃物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后发酵处理,日处理残菜2吨,秸秆1吨,猪粪3吨。年产沼气8.49万m3,沼液4106吨,有机质471吨。有机肥替代化肥提升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有效提升农作物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农药用量,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保证食品安全。二是利用废弃物生产有机肥技术。畜禽排泄物数量巨大,以较经济的方法处理排放畜禽排泄物是个国际性的难题,我们更多的是从资源的角度对其进行利用,把畜禽排泄物进行堆肥发酵处理和厌氧处理,杀灭废弃物中所含有的病原菌、寄生虫卵、杂草种子等对农作物有害的物质,并生成腐熟的有机肥或生产商品有机肥,既有效控制了环境污染,又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如:富阳新登富隆有机肥有限公司专业生产颗粒状有机肥,产品以畜禽粪便为原料,搭配木屑、谷糠、草木灰等其它农业废弃物为辅料生产有机肥。目前有机肥产品经省农业厅土壤肥料检测中心检验认定,被列为杭州市政府补贴有机肥采购供应企业,每月生产1800多吨,相当于每月消纳猪粪1500多吨,生产的有机肥招投标价645元/吨,年产值可达1千多万元。

2、废弃物生物质能源化利用技术。能源化利用主要是利用废弃物中所含热量和可燃性,在解决农村能源短缺和农村环境污染方面有重要的价值。一是沼气发电技术。我们结合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积极推广沼气发电的途径和成功经验。如:萧山康盛养殖公司的沼气发电并网工程,公司存栏生猪2.5万头,建设了8500m3厌氧池为主的沼气发电工程,购置了120KW、200KW各一台的纯沼气发电机组。利用生物发酵技术处理养殖场污废,产生的沼气用来发电,电全部并入电网,每年可向国家电网提供100万千瓦时的绿色电力。二是生物质废弃物致密成型利用技术。生物质致密成型技术是将农林废弃物,经过粉碎、挤压等工艺,制成棒状、粒状、块状等各种成型燃料,其体积发热量与中质煤相当,并且不污染环境,可广泛用于民用炊事炉、取暖炉、生物质气化炉、高效燃烧炉和小型锅炉,是提高废弃物利用效益和易于商品化生产的可再生能源。我们在建德、淳安、富阳林业废弃物资源丰富的地方进行了产业化示范应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富阳瑞丰新能源有限公司,以周边农户、木竹加工厂的秸秆、树枝、竹屑、桑枝等废弃物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年处理农林废弃物1.8万吨,年产量达0.9万吨,同时废弃物也给当地农民增收了500多万元。建德宏运生物质颗粒燃料项目,年颗粒燃料产量可达1.5万吨。淳安衍昌村机制炭厂利用山核桃外壳、菌棒、竹木屑等废弃物加工商品碳,平均每5斤竹木屑加工制成1斤机制炭,年产量1400吨,直接收益达252万元。

3、以废弃物为纽带的循环利用技术。农林牧生产投入要素中有40%~50%转化为废弃物,以废弃物利用为纽带的多级循环利用模式,使废弃物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一是以沼气为纽带的现代农业生态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以沼气建设为纽带,以废弃物为原料,结合现代农业与特色农业发展特点,大力发展种养结合和生态循环农业,起到了废物多级循环利用的目的。涌现出一大批以沼气为纽带的现代农业生态循环发展的典型。如:萧山吉天现代园区生态循环农业工程。园区是一家集蔬菜种植,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配送、直销于一体的省级农业现代园区,拥有1000余亩蔬菜基地以及2000余亩水产养殖基地。园区内利用废弃残菜叶与猪粪、牛粪作为厌氧发酵原料,生产绿色沼肥供农业生产,发酵产生的沼气用来发电,供周围虾塘曝气使用及烧制锅炉为厌氧发酵罐增温。年利用残菜叶、鲜畜粪1460吨,产沼气7.7万m3,沼液、沼渣有机肥料共7300吨。二是废弃物作为食用菌基质化循环利用技术。随着现代食用菌生产和社会需求量的大幅增加,为林业废弃物资源在食用菌基质化利用上提供了更加有效益的途径。由于林业废弃物具有有机质含量高的特性,经过粉碎灭菌后作为食用菌生产基料,生产食用菌菌棒,废弃物粉碎后可占食用菌栽培料的75~85%,采用袋料栽培食用菌,是生产平菇、香菇、金针菇、鸡腿菇、黑木耳等食用菌的常用方法,一袋食用菌需废弃物粉末0.9~1.2kg公斤,能大量利用各类秸秆类废弃物,生产食用菌后的废弃菌棒,一部分废弃菌棒可直接压块制作成燃料使用,剩余的废弃菌棒作为堆肥的原料进行有机肥生产,生产的有机肥再返还林地或园地,提高地力,形成良性循环。该技术成本低、经济效益好,深受农民欢迎,已在育苗基料、花木基料、草坪基料等推广使用。目前,全市利用桑枝条等秸秆生产食用菌产业,产值已近3亿元,规模达3400万袋,栽种食用菌利用废弃桑枝条达3.4万吨。如:淳安利用桑枝条栽培黑木耳的稻菇轮种利用模式。蚕茧是淳安的农业主导产业,利用桑树枝条长,枝条多又需秋冬季修的特点,把废弃桑枝条为原料在稻田栽培黑木耳,黑木耳生产结束后,清园后再种植水稻。黑木耳生产结束后的菌渣作有机肥还田,以培肥地力。从而对桑枝条等废弃物实现了深度开发、循环利用、变废为宝。仅枫树岭镇近3年就利用桑枝条生产黑木耳等食用菌800余万袋,增效240余万元。延长蚕桑生产链条,提高蚕桑生产附加值,与传统以树木为原料相比,每袋菌棒节省成本0.3元以上,带动了农民增收,也提高了冬闲田的利用率,同时改善了生态环境。

(三)废弃物利用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市在农林牧废弃物资源利用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显著提高,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从发展空间上来看,目前,农林牧废弃物资源利用离杭州市“十二五规划”要求到2015年农业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7%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水达标排放率达90%等要求还存在着不少差距;从利用方式和发展环境上看,还存在着废弃物资源收集储运加工困难、利用方式粗放、利用技术水平不高,产品附加值低、产业化发展环境有待完善等问题;从产业发展政策上看,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很大的距离,有些扶持政策还有待完善和落实。目前,主要存在着以下困难和问题:

1、收集储运生产成本高,缺乏有效利益激励机制。由于废弃物量大、分散、收获季节不一、密度小、附加值偏低,难以收集,现在农村劳动力普遍在周边工厂或工地打工赚钱,到了农忙也很少停工,收集废弃物还不如做一天工来的划算。一些利用企业收购废弃物的途径较窄,存在信息缺乏、储运不足等突出问题,虽然国家、省、市各级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农林牧废弃物综合利用政策和配套办法,但支持、鼓励政策多于实际扶持政策,农民、企业直接受益的不多,有待进一步完善落实废弃物利用产业利益驱动机制和政策导向机制。

如:木质类废弃物是生产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主要原料,由于其产生地域分散、季节性强、品种各异、物理性状(体积、均匀性、粉碎程度、水份、热值等)千变万化,使得在收集、贮存、利用或处置过程中成本偏高,迫切需要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政策扶持。

2、缺乏合理规划布局,产业链建设投入不足。缺乏对废弃物利用产业分布、产品技术标准、投入渠道等规划布局,也是随意丢弃和非正规处理废弃物现象产生的因素之一,而废弃物资源利用产业因一次性投入大, 收集利用成本偏高,季节性强,收回周期长,缺乏税费方面的优惠与支撑,虽然目前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但企业作为产业化发展投资主体仍参与不足,社会资本投资废弃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积极性不高,致使废弃物资源利用企业规模小,缺乏龙头型、骨干型企业带动,区域间产业发展也不平衡,投入产出效率较低,经济效益差不稳定,导致农林牧废弃物资源利用产业发展缓慢。

如:在畜禽养殖场大都建有沼气工程设施,除部分畜禽排泄物生产商品化有机肥外,大部分排泄物进入厌氧池进行消化处理,同时产生大量的沼肥,沼肥合理、充分的利用是全国性的重点和难点,理论上养殖业产生的沼肥是种植业需要的有机肥,但实际应用上困难很多,投入较大,利用成本较高,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在沼肥利用上进行合理布局和对种养殖业之间进行联系协调,另一方面需要政府的鼓励政策和资金的投入。

3、缺乏健全利用的全过程管理,部门协调机制有待完善。目前废弃物处理和利用对策、资金及技术等都主要侧重在产出环节,缺乏全过程和末端利用管理政策,例如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链涉及废弃物收购储运、生产加工、质量检测、使用设备等各环节缺乏有效的服务管理和政策。在三沼综合利用中,对沼气的使用途径、使用设备,沼肥利用去处等缺乏合理的规划和协调机制。在废弃物利用产业方面,涉及行业部门很多,但缺乏分工协作、资源共享机制,致使废弃物利用缺少连续性监管和指导,也缺乏完善的技术支撑平台,使得目前废弃物的利用层次、利用效益都不是很高。

三、我市农林牧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利用产业的发展建议

当前,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为农林牧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围绕农林牧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思路,根据废弃物资源禀赋,从农林牧生产过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系统地探索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问题,从加强政府引导、产业政策扶持、引入循环经济理念、加大技术研发与推广力度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开创我市农林牧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新局面。

(一)完善落实废弃物利用扶持政策,建立激励补偿机制。

农林牧废弃物资源利用产业是一个涉及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也是一个新兴的朝阳行业,其中《国家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中规定“发展目标生物质能发电装机达到1300万千瓦。固体生物质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1000万吨。建成一批生物质能综合利用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但由于我市废弃物产业化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技术、投资规模、投资主体等方面都还存在很大差距,建议完善落实扶持政策,建立激励补偿机制。

例如对生产、使用废弃物固体成型燃料的企业按照废弃物利用量或销售量进行补贴;实施废弃物利用加工用电价格补贴优惠政策,用电按照农业用电收费;对相关企业给予信贷支持,采取退(免)税等优惠措施。通过政策的引导,切实调动和保护农民、企业收集、利用废弃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起政府、企业、个人、等相结合的废弃物利用产业社会化、多元化投融资体制,使农民和企业的利益实现双赢,从而形成有利于废弃物利用产业化发展的政策环境,推进产业化发展进程。

(二)加强废弃物利用产业规划指导,强化部门管理职责。

由于农林牧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政府应结合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依据不同地区资源优势、产业发展方向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合理确定适宜的废弃物利用产业发展方式(饲料、肥料、能源、食用菌基料和工业原料等)和产业链布局,以促进废弃物资源利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废弃物利用产业的健康发展,政府的引导和服务具有关键作用,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切实把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发展作为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工作内容,纳入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

(三)重视以废弃物为纽带的循环农业产业发展,实现资源多元利用。

引入循环经济的理念,重点支持以废弃物为纽带的循环农业产业发展,支持废弃物利用有关技术与设备的集成创新利用项目建设,把农林牧废弃物利用从一项治理污染技术上升到资源循环利用的高度,突出农林牧废弃物资源的纽带桥梁作用,使之连接种植业、养殖业,进一步构建循环农业和区域发展模式,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改变“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传统经济模式,使废弃物资源在得以循环利用、农民和产业效益增加、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同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业生产转型升级。

第12篇

近期,根据凌河街道小队安排部署,围绕《关于组织开展第一期“社情民意直通车”专题征集的工作方案》相关要求,走村入户,开展专题调研,征集民情民意。现根据调研情况,对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积极探索发展模式,引领融合发展方向

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各村庄必须要发挥比较优势,找准适合本村的最佳发展方向。在融合模式上,要鼓励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农业优势资源为依托,将种植业、养殖业的某些环节甚至整个环节联接在一起,加快形成农业内部紧密协作、循环利用、一体化发展的经营方式,拓展农业增值空间;要加快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完善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推动科技元素融入农业,实现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及农业信息共享,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要依托农业龙头企业,促进涉农企业集聚集群发展,实现一产“接二连三”、三次产业联动发展,打造融合生产加工、科技研发、物流储藏、商务会展、信息咨询、金融服务等于一体的复合型农业综合体。在推进方式上,要突出抓好项目这一载体,靠项目带动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业与生态、文化、旅游等元素结合,拓展增效增收空间。要加强招商引资,围绕延伸产业链条,着力引进一批有品牌影响、有市场潜力的农业开发项目。在示范引领上,要注重典型培树,加快推进好项目延长拉宽产业链条,打造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样板。

二、培育多元发展主体,夯实融合发展基础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生力军,也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开路先锋”。一是协调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要强化家庭农场基础作用,鼓励家庭农场开展农产品直销,延长经营链条。要强化农民合作社带动作用,引导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拓展合作领域和服务内容。要支持龙头企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电子商务和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直接投资、参股经营、签订长期合同等方式,建设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原料生产基地,带动农户和农民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各农业龙头企业要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加强产业链建设和供应链管理,提高产品附加值。二是注重协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群众的关系。通过促进农产品本地化利用,发展相关的农产品加工、流通和旅游等产业,来提高农民收入,将本要流向外部的就业岗位和附加值内部化。要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好地发挥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带动更多的群众增强参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能力,更好地分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成果,最大限度地维护普通群众的利益。三是积极发展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律、教育培训和品牌营销作用,开展标准制订、商业模式推介等工作,助推产业融合发展。扶持发展产业联盟,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成立产业联盟,通过共同研发、科技成果产业化、融资拆借、共有品牌、统一营销等方式,实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

第13篇

一、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基础条件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大量资源被城市发展所占有,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制约了农民增收,影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为此,在新阶段新形势下,要切实转变发展方式,通过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进一步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议由有关部门牵头,对农业主导产业区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总体规划,每年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大力扶持农业主产区公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对目前我市“两翼”地区农村公路特别是产业路通行难的问题,建议市级层面要加大统筹力度,提高补助额度,确保农村公路达到建设等级标准。

二、抓基础产业发展,做大做强农业产业

一是要围绕现代农业转变思想观念。突出自身发展优势,科学论证产业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对于已经科学论证的主导产业,一定要坚定、坚守、坚持,不能搞“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见异思迁、半途而废,要在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等方面,一届接着一届干,加强组织引导,加大政策扶持,充分保护和调动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二是要坚持以产业规划指导区域布局。全市各地要根据气候因子、土壤成份、海拔高度等条件,结合市场发展需要,充分尊重农民愿意,编制农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如渝东南、渝东北地区可以发挥山地资源优势,以中药材为主导,大力发展药化工业。建议市级有关部门将中药材规划为渝东南的主导产业,并给予重点扶持。三是要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发展效益农业。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提升农产品质量,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打造农产品品牌,同时大力拓展市场销售渠道,努力降低市场流通成本,让农民在市场销售中分享增值收益。

第14篇

>> 农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研究 隆阳区农业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河南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山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将带动百万贫困人口脱贫 特色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山西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发展研究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链发展问题研究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发展特色产业 鲁山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河南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城乡接合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政策性金融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河南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应用研究 陕西特色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人才是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 浅谈发展淳安特色农业产业的建议 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策略 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特征探析 云龙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思考 成都特色农业产业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4-7-21.

[6] 崔克勇,王闰平.山西农业的发展方向――区域特色农业[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

[7] 任素萍,刘洪英.对我省农业土特名优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思考[J].山西农经,2010(4)

[8] 张继德,景伟,阎海旺.特色农业――山西农业结构调整的切人点[J].山西农经,2012(1)

[9] 程国强.WTO农业规则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10] 王闰平,崔克勇.入世后山西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N].生产力研究,2004(9)

[11] 黄斯克.加快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J].企业家天地,2014

[12] 李锦华.山西特色农产品北京展销周活动创佳绩[N].农村工作通讯,2014

[13] 段利亚.建设适应山西农业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型信息服务模式[N].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

[14] 喻茜.山西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1

[15] 孟丽芳.晋中市特色农业发展问题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3

[16] 吴志宏.山西省农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17] 田占金.山西省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7

[18] 刘志民,刘华周,汤国辉.特色农业发展的经济学理论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12

第15篇

关键词:资源县政府;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政府行为

本文以资源县为例,以其在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和不足为对象进行研究,指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资源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所具有的优势

(一)地理条件优越与区位优势明显

资源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适宜发展特色农业。该县处在珠三角的边缘区,华南四省(区)的中心位置,因此有利于开辟东南亚各国市场,为特色农产品的出口创汇创造有利条件。

(二)种植的品种新、效益高

经过几年的引种、试验示范,已筛选出适宜该流域发展的红地球、维多利亚、美人指、红玫瑰等欧亚种红提品种。红提种植从建园到收益,每667㎡投入0.7万元左右,第一年建园,第二年有收益,并能收回或基本收回建园成本,第三年进入丰产期,受益时间长达20年以上。而百合、西红柿的发展也走上正轨。

(三)市场竞争优势明显

该县属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农业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人工费用较大,劳动力便宜,相对减少了生产成本,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二、资源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规模较小,产业组织化程度低

该县红提、西红柿、百合等特色产业在生产上基本上是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缺乏统一管理。

(二)品牌培育不够,缺乏品牌战略意识

随着特色农业产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没有品牌、没有特色就难以立足市场。

(三)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技术力量薄弱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该县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就是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人才缺乏,技术力量薄弱。

(四)营销网络系统不健全

由于缺乏健全的营销网络系统,农户了解市场信息的渠道闭塞、销售渠道狭窄。因此该地区农业产品的销售都是以自主销售为主,导致销售价格不统一,农户之间的无序竞争,自主定价能力下降,销售效益得不到很好保障。

三、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

(一)县级政府发展经济的功能定位不足

该县政府在发展特色产业过程中缺乏对特色产业的规划,招商引资渠道狭窄,这就导致了该县特色产业发展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同时在树立品牌战略的过程中,政府也没有很好的履行发展经济的功能。

(二)市场监管不力,农户权益得不到很好保障

该县市场监管力度不够,未建立良好的市场准入制度。因为未做好市场监管工作,导致劣质苗木充斥市场,给农户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三)科技投入不足

该县之所以出现技术人才短缺现象主要是资金受限,政府在科技方面投入不足造成的。由于资金有限,该县农业部门的农技骨干无法获得先进的农产品种植技术,知识老化严重,无法适应新产品的种植与培育要求;同时该农业部门也没法吸纳和引进新生力量。

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县政府行为的建议

(一)制定完善的产业发展规划政策及有关招商引资等政府政策

资源县政府应根据当地所具有的优势条件,特色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政策,农业产业的整体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规模标准化,招商引资政策。

(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

县级政府应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为本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创造有利条件。

(三)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要加强对于苗木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格苗木的市场准入制度,对苗木要进行检测,严禁劣质苗木进入苗木交易市场,保证农户得到优质合格的苗木,使农户的权益得到良好保障。

(四)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要加大科技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建立和健全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加强对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和农户们种植特色农产品的技术培训以及农产品营销和农业经济管理的培训,在做好引进高产、优质特色农产品新品种的基础上,对不同时节的品种进行合理搭配。

(五)树立品牌培育意识,做好特色产品宣传工作

对特色农产品进行宣传是政府一项重要职能,政府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对该县的特色农业产品进行宣传,提升其品牌知名度,为该县的农产品获得更多销售渠道、更大的销售市场,促进该县的特色农业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