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初中数学教学的思考范文

初中数学教学的思考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初中数学教学的思考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初中数学教学的思考

第1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现状 对策

引言:尽管我国现在在倡导新课程改革,努力将新的教育理念用于教学指实践中,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喜欢的数学和有用的数学。同时,数学也是中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学科,而且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因此,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认真分析原因,仔细研究对策,使学生消除畏惧心理,喜欢学习数学,获得成绩上的长足进步。

1.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

初中数学是初中学生和教师都很重视的“主课”。现在很多学生十分重视数学,不惜挑灯夜战、废寝忘食地,淹没在题海之中。于此同时,数学老师也绝不清闲,为学生做各式课题设计,积极组织各类的测验、考试,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还要批阅大量试卷、及时总结,可以说是在呕心沥血地工作。然而,经过数学的强化训练,大部分学生不但没有提高成绩,反而使得学生产生了厌烦、恐惧情绪,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受到严重影响。哪怕是那些数学成绩突出的学生,也对数学产生了误解,将数学当作互相竞争攀比和升学提分的重要工具,这使得学生认为数学是枯燥、无用的。学生普遍认为,数学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缺乏联系,没什么用处,只因为数学是升学的重要题目关系到升学,因此而硬着头皮学下去。这样就大大地埋没了部分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天赋。为改变这种普遍现象,笔者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分析其原因。

1.1教师方面

初中数学知识超越了小学数学简单、直观的特点,开始变得抽象和理论化了,一下子使知识的学习变得枯燥、乏味了,再加上很多教师依旧沿用着过去“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课堂上都在被动地学习,没有一点自主性,这样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的困恼越来越多,越来越畏惧和厌烦数学的学习,最后造成学习数学的信心完全丧失,成绩也越来越差。

1.2学生方面

(1)依赖和畏难情绪

现在的初中学生,大多数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自小比较受家人的溺爱,再加上一些教师“满堂灌”式

的教育方法,使得其不会自主学习,依赖心理严重,更不必说主动钻研和探索精神了。而且存在畏难心理,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寻求帮助,毫无独立思考独立解决的想法。但是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是一定要自己动手练习才能完全理解、牢固掌握的,只靠教师的讲解是无法学会数学知识的,并且数学这门学科的知识具有很强的连贯性,一旦中间某一

个知识点没有掌握就会影响到后面知识的学习。因此,学生的依赖心理和畏难心理是导致学生学习数学效果低下的一个重要因素。

(2)思维定式、急于求成的心理

很多学生在一学完数学理论知识就急着地去做题,以为这是巩固知识的最好方法。实际上,学完理论知识后应该再仔细地复习课本,加强记忆上面的概念和公式,这样可以有效地补充课堂上被忽视或是未完全理解的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然后再做题就会事半功倍。学生的这种急躁心理使得学生对某些知识一知半解,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自信心,导致他们厌烦数学这门学科。另外,学生在教师长期固定化教学下会产生定势心理,不会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地解决问题,只要题目稍微变化就不会解答了,容易使学生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从此放弃数学的学习。

2.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对策

2.1激发学习兴趣,提倡自主探索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动手会更易于理解、印象更深刻,与此同时,大脑也在不停的思考,这样可以让学生“做中学”、“练中悟”。这样的“做”和“练”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不仅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还使他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加强。

2.2灵活运用各类教材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将教材上的例题给学生讲解完了就算了,教师是要创造性地使用各类教材和辅导材料,不能拿来就用,而是要对材料进行加工,结合实际生活,融入自己专业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方式,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整合,设计出一套符合学生需要的、内容丰富的课堂教案来。

2.3营造平等、开放式教与学的氛围

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注重教师的“尊严”,认为教师就是专家、权威,教师高高在上的,学生就该服从教师。然而,在新课程改革的倡导下,平等、开放式的教与学,颠覆了传统的模式,强调师生的平等关系,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是所有学校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放下架子,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2.4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新课标要求在中学教育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有效途径,也是学好其他学科,处理生活问题的基本能力。数学是描述客观世界的一门基础学科,其逻辑关联性很强,要教好数学这门学科,需要该科目老师思维严谨,并且有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事实告诉我们,很多学生在课堂里听得明白,但一下课堂对着试题却无从下手,这成为学生成绩提高的一大瓶颈。要突破这个难点,要注重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即综合法和分析法。

3.结束语: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教师还应能准确把握学生情绪变化,适时调整教

学方案,从不同角度有目的地进行探索和创新,使教学实现课堂平等化、开放化、综合化,真正做到“授之以渔”。总之,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仅需要效率,同时也需要可持续。教育也是一样,既要提高课堂效率,又要保证学生成长的可持续,从而真正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光千.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初中数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

[2]刘谦,黄翔,张丹.数学课程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2篇

一、对初中数学的教学现状的思考

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是现在农村学生(多数是留守学生)因多种原因造成数学基础低,教与学的矛盾日益严重,注重表现在1,是学生的学。2,是教师的教。而当前初中的数学的教学中矛盾主要表现在一个班级的学生的数学基础存在着巨大差异,随着父母他想务工,农活繁琐,年龄差异等导致了同一班级基础差异大。另外,随着课程改革的神人,初中数学中的一些初步知识逐渐下放到了小学高年级去学校。同时,对有些知识的要求不尽相同。这样导致数学基础的巨大差异。还有,作为教师则反映学生的基础差别大,教学过程中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这样老师和学生都感到无所适从。3,纵观目前,我校处于农村四类学校,教学设备差,教学内容一成不变,教学方法手段单一,多数是按照教科书授课,只强调了重理论轻实践和初中数学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没有体现到初中学生的活动实践性,缺乏与多形式的教学手段和学生知识的扩展面,较难度地实现消化吸收数学知识的能力,更难以实现运用数学原理与方法解决数学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二次根式√3除以√5时,我只能在黑板上给学生演示和给出二次根式除法法则。√5除以√5等于√3*5除以√5*5等于√15除以√5的平方等于√15除以√5或√3除以√5等于√3剩以√5除以√5剩以√5等于√3除以√5的平方等于√15除以√5;学生一时难以掌握,而卧多用实践耐心辅导,结果的理想还是不大(与条件较好的学校比来相差甚大),从而增加了老师教学的难度,同时也影响了教学进度,阻碍了学生的自身学习。4,教师的教学设备简单陈旧,习惯于参照考书,没有跟多的给学生扩展面,学生学习起来显得枯燥乏味,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些陈旧的感觉,更不能体现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和学生想象的空间,这也创新培养应走“实用型”的路子的教育思想相违背的。

二、 对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在数学教学改革中要遵循《课标》原则,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按照社会需求,针对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探究性教学,重拟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更新课堂活动和学习内容,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构建,达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还应考虑到学生毕业后就读高中或对就业岗位的更新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此初中数学的教学必须去掉以前“应试”教学模式和转变陈旧的教育思想,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服务于《课标》要求,强调探究式学习,为此,我应遵循1,“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2,“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创新为度”的原则,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操作的热情激发出来,有利于学生提高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整体教学效果。这样进行教学,不仅是知识的积累,而且是创新能力的提高。3,加强数学知识的针对性与实用性,提高实践应用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形成一定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应用数学于实际,最终目的是为了了解所研究对象之间的数量关系,在这个意义上讲最终归结为计算,因而培养计算能力,从本来就是数学教学培养的基本能力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手段中更应注重现代教育思想,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的数学学习,减轻用传统方法进行计算的负担。

三、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第3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思考;主体性;兴趣

随着21世纪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面临着很多问题。因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是人才,而社会需要的人才已经不是传统的知识性人才,而是具有新观念、能够从事技术创新、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那么,怎样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就成了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

数学既是语言,又是工具,是人们认识世界必须掌握的能力。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帮助学生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由教与学组成,教与学相互独立,又密不可分,只有重视两者之间的关系,让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发挥好教与学的作用,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一名教师,既要掌握好教之道,又要教会学生学之法,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想方设法达到教与学的真正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应该通过哪些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教好初中数学,是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

一、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素质教育之前的应试教育阶段,教师只单纯地重视知识的传授,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人类已有的知识。所以,应试阶段的教育中,教师都是以考试为重,以考试成绩来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只能将学生拉入枯燥乏味的题海战术中,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和解题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卷入被动学习之中,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只会死记硬背知识,只会机械性的做题。这种教学方法,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之中,才是真正的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中学生来讲,更是如此。当学生对某件事物很感兴趣的时候,他就会主动地对其进行学习和探究,这样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责任意识还不强的中学生来说,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如果教师仍旧采用枯燥、乏味的知识灌输教学法,只会让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兴趣是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是每一个中学数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

1.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这里的事迹指的是数学家的故事,讲述孜孜不倦为科学事业而努力的数学家故事不仅可以让学生尊重数学家,而且能够让学生为数学家的努力而感动,从而更加用心地学好这门课程。

2.教师还应当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巧妙结合

在初中数学中,有很多概念、性质、公式、法则、公理、定理等知识需要学生掌握,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单纯讲解理论,会让数学显得枯燥乏味。如果教师能够将这些枯燥乏味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可以将枯燥乏味转变为趣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保证学生主体性地位

在素质教育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应试教育中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这表明,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的作用,仅仅在于引导,引导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会学习。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成为课堂的引导者,对学生进行学习的指导和点拨。教师应当向学生充分提供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自主交流中真正学会数学概念、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真正掌握数学方法,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真正学好数学。

初中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探索愿望都必须有所提高,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这一点。教师应当着力改善课堂教学结构,改变原本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提供足够的机会和事件来供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去猜想、推理、反思,最终真正掌握知识。教师只有把更多的课堂时间让给学生,只有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课堂教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成效比直接给学生灌输知识高得多。

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还需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给予学生一个与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的机会,让学生没有顾虑地去问、去猜、去讲、去推理、去反思,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倾听别人的意见中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真正提高数学能力与应变能力。

三、重视鼓励对学生的作用

对于初中生来说,教师的赞扬往往会引起内心的愉悦和满足。这是因为初中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较低,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往往是他们衡量自己的标准。而学生对自己的肯定,往往也来自于教师的赞许和鼓励。因此,教师应当在民主课堂中,多给予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并积极采纳学生的不同见解,积极评价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得到肯定,得到满足。

学生在群体中的地位也受教师的观点影响。因此,教师时不时地赞许和支持都会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教师的认可,让学生增强自信心。教师的赞扬可以让学生充满自信心,满足学生的成功欲望,同时激发学生下一步成功的欲望,让学生更努力地提高自己,推动学生更好地发展。

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要赞扬学生,促进学生进步。那么,如果学生学习退步,或是做错事情,教师应该怎么做呢?这时,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合适的忠告和适当的批评,同时,要给予学生鼓励,这样,能激励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四、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时代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数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学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让学生拥有创新意识,掌握创新能力,才能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适应时展的需要。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要让学生富有创新意识,掌握创新能力,教师就必须落实创新教育,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实到初中数学教育中就是开展探究性学习,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探究性学习有助于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体会数学本质,训练创造性思维能力。

具体实践中,教师应当抓住教材本质,将创新教育的目标具体到每节课堂中,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在课堂学习中融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每一个细节、每一堂课程之中。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索、动脑思考,自己发掘问题的解决办法,从而体验问题的解决过程,增长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学科,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学科。只有做好初中数学教学,才能把学生打造成新世界、新时代所需要的创造性人才。教师必须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主体性地位、重视鼓励,学生的作用、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之法,真正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数学中成长。

参考文献:

[1]施亚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J],科学大众,2006(8)。

[2]于伟佳,关于教学活动的几点系统思考[J]农金纵横,1991(6)。

[3]沈群昌,对科学新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文教资料,2006(1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