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德育存在的问题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第一,在小学德育教育中能发现这方面的教育途径相对比较单一,没有和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能融合起来。通常小学德育教育采用的方法以说教为主,采用品德评价、榜样示范等方式,而较少用情感去感染学生,同时在进行小学德育教育时也较少结合学生个体实际情况,导致最终教与学上的脱节。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来自于家庭,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放在学校了就全然是老师的责任,对于家庭方面的德育教育不重视甚至不教育,这也是其中一部分原因。第二,当前学生德育教育环境相对比较差。现在是互联网时代,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学习等都带来了方便,我们常常能看到很多小孩都拿着手机、平板等观看网络内容,但是网络并不是一个绿色健康的环境,很多黄暴信息也是通过互联网到处传播,而目前还没有一个有效的途径来彻底区分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网络信息内容的查看权限。小学生还处于对道德认知不是那么清晰的年龄,这些网络不良信息会造成小学生道德的错误认知,而一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也会造成他们只看重孩子的文化成绩,对道德教育不那么关注。第三,学校对学生道德教育投入没有像其他课程大,很多学校没有针对学生德育方面的专门师资投入,很多教师也没有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意识,更多的是关注与学生的学习结果,他们只管教书,不管育人,导致小学的德育教育整体投入不足。而当前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学生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个人问题,比如以自我的重心,不接受他人意见等,这也导致小学的德育教育需要被迫切关注。
二、小学德育教育对策
第一,加强学校对德育教育的途径,要把德育教育彻底深入到各种教育内容中,学校对各科教师应该有德育教育的要求,要把德育教育渗入到各科学习中。同时,学校应该多组织一些融合德育教育的活动,比如志愿者、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并且能收到德育熏陶教育,能处理好各种问题。比如开展一系列的德育教育活动,比如专题广播、宣传栏、板报等,让学生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第二,要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环境进行美化,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才能让小学生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形象,因此,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环境的美化是一个良好的教育手段。美化德育教育环境可以通过几个点进行:(1)校园文明环境的建立,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教育有着关键的作用,小学生时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中渡过的,因此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搭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包括了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场所以及学校校风、学风的建立。(2)建立良好的社会德育教育环境。这个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统一建立,德育教育不能单靠学校,还需要从社会角度出发,形成家庭、社会、学校统一的德育教育环境,让学生不管处于什么场所都能有良好的氛围,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第三,要充分发挥教师作用,加强德育教育。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担任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既要充当良师的角色又要充当知心长辈的,学生的思想道德出现问题,教师应该在第一时间察觉到,并且做好德育教育工作。而对于教师来说不仅仅要做教书的工作,还应该做好育人的工作,承担起德育教育的重责,将学生教育成全面发展的人才。比如,教师要求学生讲文明、有礼貌、不乱丢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等行为,那么教师先自己做到,言教不如身教。同时,要深入到学生生活中,了解学生,才能对一些不良行为及时纠正,及时引导。比如有一位学生纪散漫、上课总是迟到,我就及时找他们过来谈话,在谈话中,我不是直接批评,采用引导的方式,给他们讲一些关于纪律的故事,给他们讲珍惜时间、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引导他们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且能进行改正。通过这次谈话,该同学果然转变过来了,上课也变得专心起来,也不迟到了。面对这些学生,我都是深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先了解情况,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用自己的关爱去关心学生,循循善诱,不操之过急,这样的方法比直接指出错误来的有效多了,也不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总之,对于小学德育教育,要与时俱进、因材施教,不断提升道德教育的时效性,才能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三、结束语
必须重视我国小学德育教育,全面了解当前我国德育教育的现状,针对存在的缺陷与问题,有计划、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教育的实施,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做好德育工作,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作者:刘含光 单位:吉林省松原市吉林油田供应小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职;德育;转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8-0117-02
中职德育课程是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陶冶情操,进而能树立正确人生方向,其教学内容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法律、就业等多个方面。虽然德育是一门学科,需要传授知识,但其本身更是情感、人格的陶冶过程,与其它学科的知识相比,其目的性远远大于工具性。对于中职德育教育而言,应更关注学生对于德育知识的认同、理解和感悟,让他们在学习知识、求智的同时进行人格积淀。
在学校开设德育课已有多年,引起广大教师和学者的普遍关注,并涌现了一批研究成果,丰富了德育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也为德育的实践提供了方法指导。但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德育教育的成效不足以适应新的变化。那么,中职德育教育怎样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达到取得良好教学实效、实现德育促进师生和谐发展的最终目的。笔者认为,可从分析开展德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手探讨。
一、中职德育存在的问题
德育教育伴随人的一生,应从中职生、学校和社会三方面探索中职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学生方面。
(1)心理不成熟,为人处事的能力不足,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中职生大多数来自农村,社会阅历有限,一些行为习惯、待人接物的礼仪等存在诸多问题,而且不善于与人交往、沟通,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甚至有的学生表现出我行我素的个性。
(2)缺少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不良品德的形成往往与家庭环境有关。有些家长常年在外打工,与孩子的相处时间很少,因而得不到充分的亲情关怀,感受不到家的温馨。只好由爷爷奶奶代管,结果过分溺爱。得不到正确的家庭教育引导,必然导致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出现偏差。这样,学生缺少健康成长的环境,就容易养成不良品德。
(3)社会偏见对学生的影响。社会上对中职生存在偏见,认为他们是学习不好、品行不端的差生,对中职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将一些可以通过关心、引导从而教育成优秀人才的学生推向了社会的对立面,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后果。
2 学校方面。
(1)德育工作形势不容乐观。目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形势令人担忧:一是多数学校比较注重专业技能、重文轻德现象并未发生根本性转变;二是学生对学校的德育普遍持抵触和反感情绪;三是部分企业重技轻德的录用原则导致学校和学生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这些现象都阻碍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德育教师工作经验、知识积累较欠缺。目前,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大多是普教转型或者非师范类专业的大学毕业生,缺乏系统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么照搬或借鉴普教经验,要么凭借所谓的“师道尊严”在工作中靠“灌输”、“利诱”或“威逼”,忽略了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思想特征、个性心理等与普教的差异,造成工作实效不高,甚至适得其反的后果。
(3)德育课程特色不明显。中职德育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在德育课教学中,很多时候教师依然以知识传授为中心,没有“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有的德育课老师甚至只会讲条条框框,照本宣科。
3 社会方面。社会环境对中职学生的教育存在许多消极影响。如颓废的流行音乐、网络和影视节目,极端化、物质化、金钱化的社会风气等,使得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发生扭曲,是非善恶评价标准混乱,法制观念淡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等缺失或错位,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极大的压力。
由于中职德育教育受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的综合影响,再加之中职生文化素质还有待加强,导致厌倦学习,甚至出现心理障碍,造成逆反心理,抑郁、消沉,抽烟、打架、上网、早恋现象屡禁不止,给中职生德育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二、转化措施
面对中职德育工作所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采用以往一贯的德育方法和手段已明显不能适应中职教育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 学生方面。问题是教学中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学生学习进步的推动力。德育教师应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把“问题”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让学生成为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
(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宽松、融洽的课堂气氛最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所以,在德育教学中教师应做到:端正思想观念,树立现代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求异精神: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自由,允许学生有各种奇思异想,但必须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并倡导“自由、探究、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给予学生充分的质疑、探究问题的机会。
(2)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当前的德育课教学中,许多学生在学习上比较懒惰,课堂上不愿积极思考,更不愿回答教师的提问,原因就是缺乏学习动力和强烈的求知欲。因此,要善于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引起探究欲望,从而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至解决问题:①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打破教材束缚,引入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特别是一些社会、经济、政治方面的热点,以及发学生生活方面的问题时,可通过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探索、发现;②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设疑、布疑、激疑、质疑和存疑,让学生自主释疑、解疑。这样可以使学生经常表现出疑惑、惊奇和探究的欲望,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 提高德育教师的素质和职业水平。随着中职学校的快速发展,学生生源素质的下降,但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二者之间的矛盾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因而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学校应首先加强对德育师资的培训,建立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育经验交流。通过教育理论学习,如举办专题讲座,加强德育科研、建立经验交流机制等,改进德育教育工作方法,促进德育工作手段的转变,不断提高德育教师的自身素质。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的是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德”是位于第一位的,可见德育对于学生发展的积极意义。但是现在很多学校都过于注重学生成绩的提高,追求升学率,却忽略了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农村,学校的德育教学往往会被忽视。这就给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笔者就农村中学德育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其对策进行分析,旨在为更好的做好德育教学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农村初中 德育工作 现状 对策
一、农村初中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农村由于教学师资配备不足,教学设施不足的原因,对于德育教学往往是一个空白。很多学校仍在走“应试教育”的老路,仍在过多的片面的追求升学率,依然把学校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优劣的唯一标准。教师只强调学科的重要性,不断地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由于某些地区或学校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尚未建立,教育评价的单一,致使教师把考试分数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另外,家长们的思想意识、观念也还没有真正转变,他们的一些不恰当的做法,甚至是一些错误的做法,给学校的“素质教育”实施带来了影响。
2、德育教学的方法简单
受传统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学观念的影响,农村德育教学的方法也相对较为简单,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以管代教,有人认为德育就是对学生的管理,只要学校或班级制定出各种规章制度让学生遵守,再加上奖惩措施和德育工作者的威严,就可以使学生服帖,德育成了高压式教学。其次,单向灌输,具体操作为:一是过于知识化,即仅仅把政治思想教育作为某种知识来介绍,而不是在如何使之成为学生的生活准则、思想文化修养、内在信念上下功夫;二是外在制约化,即过分强调德育内容特别是对学生的外在制约作用,而未看到它也是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需要和个体自身的内在要求。
3、缺乏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整合教育
德育是一项宏大的工程,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多个方面,只有综合进行才能有效,但是农村由于条件限制,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整合中缺乏研究,所以,长时间来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主要停留在把学生在学校的信息或学校、班级的有关情况提供给家长,要求家长如何给予配合,这样做的结果把家长在家庭中作为德育教师的地位大大消弱,最后我们的家长没有扮演德育教师的角色,形成了一个错误的认识——学生的教育是学校的事、教师的事。除了教育观念上的偏差外,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有时不畅通、家访有时不及时甚至不家访、对家长有时还存在不尊重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意义上也打击了家长的积极性,有时我们还在经常埋怨家长素质怎么这么差。
二、做好农村初中德育教育的对策
1、首先要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德育教师队伍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德育教育效果的好坏,所以加强德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其管理素质。初中学校的德育干部,在德育工作中起领导作用,要使学校德育工作有序开展,学校管理干部队伍必须正确导向,进行合理布置,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实施计划。因此,必须组织他们认真学习德育的有关理论,研究并学习德育工作的具体方法,要求他们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与本校实际相符合的德育管理体系,用以指导学校的德育工作。其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他们在德育工作的作用。一是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二是要提高他们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三是要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以便更好地为德育工作服务。四是要深入开展德育工作的评比、表彰活动,要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从而带动学校整个德育工作的开展。
2、其次要重视生活教育
生活是一个大百科全书,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教学素材,同时也比较接近学生的实际,从生活中做好德育教学,意义重大。所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建设,要遵循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德育工作要贴近学生生活,要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交往等入手进行思想教育和行为训导。如通过爱班级、爱学校、爱家乡等活动贯彻爱国主义教育;从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不讲粗话等入手,进行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教育;在班级中开展结对子、互帮互学、献爱心做好事、为班级添荣誉等活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团队协作精神教育。这样由近及远,以小见大,才能使学生感到实在、亲切而对我们的德育工作产生好感和兴趣。
3、加强班风班纪的管理
学生在学校时间最多的就是生活在班级之中,班风班纪的情况对于学生的道德素质影响甚大,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构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初中生学习和活动场所主要是在学校和班级中,其道德认识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学校和班级的环境中形成的。因此,校风和班风是一个特定而典型的道德环境,对学生是一种异常活跃的教育因素,它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多会产生直接而巨大的影响。良好的校风、班风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教育影响作用,是因为在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具有明确的是非标准,能明辨是非美丑和善恶荣辱;同时,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中有健康而公正的集体舆论,这种舆论对每个学生具有某种威慑作用。在这种健康舆论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不断扩展与发扬光大,使错误的道德行为受到谴责、抑制甚至消除。
4、有效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德育如果只停留在理论阶层,那么就很难发挥其真正意义。当代教育学理论提出: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德育实践教育活动是德育的核心。学生品德的养成,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同时由于初中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积极好学、求知欲和上进心强,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恰恰特别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要在实践中大量地采取各种实践锻炼方式,创设各种情景,在课堂上让学生对特定事情采取他们所认为有效且符合道德规范的措施,然后以探讨的方式附于集体讨论法,最终得出一定的道德评价。当然,道德评价的获得并非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所需要的是让道德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性。因而,实践锻炼还必须经反复进行予以强化,方能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关键词:技校德育课;问题;对策
德育课作为技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德育课教学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素质。然而,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技校德育课教学现状令人堪忧,教学有效性明显不足。本文拟从目前技校德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提德育课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技校德育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技校教育存在重专业课、轻德育课的倾向
中职教育重专业课、轻文化课,重技能、轻理论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技校教育是就业教育,学校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决定了学校突出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重视专业课建设,忽视思政课建设。一般在会议和报告中都能体现领导重视思政课,但在实际生活中相关的政策就得不到落实,成为空话,资金和学时都得不到保证。部分教师也认为,德育课就是讲讲做人做事的道理,动动嘴皮子,再简单不过。大多数学生也是把专业课的学习放在第一位,文化课放在其次,文化课中又把德育课放在后面,部分学生甚至觉得德育课可有可无。
(二)技校德育课教师整体素质偏低
学校在安排任课教师的过程中存在随意性,认为随便什么人都可以上德育课。因此,德育课教师队伍复杂,参差不齐,非专业兼职人员占很大比例。有的根本没有系统学过思想教育理论;有的是兼职教师,在时间和精力上得不到保证;还有很多教师认为技校生的学习基础太差,接受、理解知识能力极低,互动太难太麻烦,干脆一讲到底,唱足独角戏。部分教师不懂现代教育技术,也懒得做课件,虽然有多媒体教室,真正在用的并不多。再者,德育教师缺乏足够的培训机会,教学方法也多靠教师个人去摸索,教学效果不明显,使技校生对德育课教师的整体评价低于专业课教师。
(三)德育课实践教学欠缺,德育教学与德育活动严重脱节
德育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目前多数教师拘泥于理论教学,局限于教材,课一上完认为教学任务就算完成,根本没有实践活动,学生对讲授的道理只停留在认识层面上,缺少感性的体验,内化较差,产生“左耳进右耳出”的教学效果。学校学生管理部门和团委会倒是经常开展一些教育活动,但教学部门和这两部门却缺乏有效沟通,德育老师不参与这两部门组织的活动,两部门也不了解德育课的教学情况。显然,这种状况不利于德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学生素质普遍较差,学习动力不足
自技校招生由原来的考试入学变为报名入学以来,学生质量逐年下滑,这是不争的事实。首先,这些学生在初中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其次,受社会转型期大环境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只重视物质利益的追求,出现了道德滑坡现象;再次,大多数中职学生对德育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到技校就是来学技术的,只要掌握一门技术,将来就能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岗位,德育课学不学无所谓
(五)德育考核方法单一,不能全面真实考核学生思想能力
考核方法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检验学习效果的主要方式。现行的德育考核通常是以卷面成绩为准,只要学生平时没有明显的违纪行为,期末考试及格一般都算过关。这种重知识轻能力、重卷面轻行为的考核方法使学生不愿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不利于中职德育目标的实现。
二、提高技校德育课教育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成才与成人并重的教育理念,重视德育课
无论是学校领导班子还是德育课教师,都应对德育课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学校领导必须树立成才与成人并重的教育理念,既要重视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也要重视学生品德心理、行为习惯的培养。重视德育不能只停留在会议上、口头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上,要积极为德育教育教学创造条件,投入必要的经费。要选派优秀教师担任德育课教学,多为其创造培训交流的机会。
(二)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提高德育课教学水平
技校的德育教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属于“双师型专业人员”,既是理论的专家,又是实践的专家。如果教师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不高,教学中就有可能影响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首先,德育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充分发挥“为人师表,德高为范”的影响力。其次,转变教育观念,摒弃“满堂灌”的传统思想,努力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再者,要不断增强科学文化知识学习,提高业务素质,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并要积极参与教育科研,以研促教,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三)创新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校本化、专业化的处理,突出对学生职业素质教育
德育教学内容必须随着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这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中国是个大国,地域差异性很大,而职业学校因专业设置的不同,文化的差异,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有明显的差别。这就要求教师在准确理解和把握国家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必须要有效地进行校本化、专业化处理。要体现“简单、易懂、实用、有效”的理念,以教学大纲为中心,探索出贴近时代、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教学内容体系,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就业实际相结合,特别要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素质教育。对于德育课程中理论性强,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而适当地“淡化教材、降低难度”。
(四)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学习
教学中,除了运用传统的讲授法以外,要探索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要大胆采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情境教学、讨论辩论、竞赛引导、现场模拟、社会调查等实践性教学方法,要多采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新感觉、新体验、新刺激。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大化。
如讨论式教学中,教师有意识提出讨论主题,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的品格。允许学生在讨论中各抒己见,允许不同意见交锋。活动结束后,教师及时点评总结。宽松的发言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把案例分析方法借鉴到思想道德教育中,是使思想道德教育增强有效性的好方法。案例试教学法强调以现实生活为理论的中心,追求理论能够真实地反映和说明现实生活。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剖析这些案例,可以融会贯通基本原理,提高思辨能力。
网络时代,德育课教师必须加强对多媒体制作技术的学习,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要不辞劳苦,不怕麻烦,尽可能地多寻找课件素材,在课件中运用网络、音像、图片、动画能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提高理论教学的吸引力。
(五)整合学校教育资源,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
合力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单单是思想品德教师个人的行为,也是学校各部门共同的职责。学校领导要努力协调,倡导教学与实践的互通,畅通全员育人渠道,努力形成“大思政”的格局。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途径是多方面的,诸如主题班会,团委、保卫科、学生科、全校组织的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因此作为德育课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组织开展的各类活动,制定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计划,使德育课堂教学内容与学校其他教育有机结合,达到课内认识理解――课外体验延伸的目的,减少德育理论教学和经常性德育工作各行其道的“两张皮”现象。比如为上好“增强法制观念”这一课,可以邀请市司法机关有关人员给学生作法制教育专题讲座,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六)完善考核方式,实现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
适应德育课教学形式多样化的需要,德育课的考核方式也应多样化,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平时与期末相结合、个人表现与团队表现相结合、规定项目与自选动作相结合的多元考核方法的办法。理论考核命题形式要灵活,主客观试题比例要适当,内容要突出重点;在实践考核上,即要考核学生平时表现,也要考核其参与的校内外实践。引导学生既注重理论的掌握,更要关心知识的运用;既重视期末复习考试,也关注平时习惯养成,使其终身受益。
总之,影响技校德育课教学效果的因素是多种的,提高其效果的途径也是多样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育目标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与方法手段、教学管理与考核方式改革等的全面进行,需要各部门、老师、学生的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莆田市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肖盟.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调查与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7(6):27-28
[2]孙振娥.增强高职院校思政课的魅力,提高教学实效性[J].新课程研究,2011(8):164-165
一、中职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校为了追求更高的学生就业率,更多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学校教育工作主要是以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学习成绩以及教师的研究为主。在这种评价机制下,学校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德育教育以及学生的德育评价都流于形式,片面地以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主要评价依据,没有将德育纳入评价体系中,德育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校德育制度不健全,缺乏完善的教育机构。部分学校对于德育工作没有将教学资源分布在德育工作中,没有明确的规划,工作没有明确的思路,制度不完善,工作过程不规范,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因此,中职德育教育还不完善,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完善中职德育教育工作。
二、中职德育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教育观念落后
中职学校比较重视学生就业率,而对德育教育则不够重视。在工作中,本人发现大部分学校的教育观念仍是传统的以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为主,对学生的考核也是主要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没有将德育教育渗透进教学中。因此,需要更新教育观念,重视德育重要性。
(二)教育方法不恰当
部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还是侧重从形式上进行管理,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放松了对学生的关心,没有将知识教授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这种教育方法是有缺陷的。本人通过与学生的接触,发现品德不良的学生主要是由于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引起的,他们比较注重义气,但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
三、中职德育教育对策
(一)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教师及学校要加强德育工作,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在学校专业技能教育的基础上,要加强理想信念的教育,帮助学生提升道德水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增强学生的奉献意识。
(二)加强德育法制教育
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应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法制教育,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使学生自觉遵守法律,具备较高的道德观念,让学生明辨是非,判断正误,有正确的道德行为标准。
(三)加强校风建设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主要环境,校风是学生成长的精神环境,对学生的精神教育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学校要加强校风建设,让学生在良好的校风中学习,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良好的校风对于德育教育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和学校都应注重建设良好的校风。
(四)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会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引导,促进其个性良好地发展。同时,要对学生提出适当的要求,帮助学生树立符合自己的德育目标,对学生取得的成就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良性发展。
(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中职学校应通过社会实践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师在教授学生专业技能知识或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时,应该充分让学生了解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道德要求,为学生德育教育指明方向。在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应该在具体的环境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德育教育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使中职学习德育工作更加完善,增强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生;德育;策略
高中生在我国是指进入到中学学习时期的高级中学学习的学生,主要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等。高中生品德和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祖国的稳定和繁荣,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新世纪的高中生面临着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各种诱惑此起彼伏。而高中生的生理、心理发育不健全,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加强对高中生的思想道德引导,树立高中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中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德育教育内容与现实社会脱轨。德育的内容主要是来我们生活的世界,因此德育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具有生动性的。目前我国的高中生道德教育主要讲的都是僵化的课本教条,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相差很远,不接地气。造成学生很难从自身的需要里找到与课本德育内容相一致的契合点,进而很难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高中生成了一个只学习知识的人,而不是一个精神世界完善、个性独立的生活中的人。
(2)德育评价的动态化与多元化的缺失。在目前我国应试教育主流的驱动下,很多高中对“人”的关注度持续下降。“人的教育”从过去教育任务的“中心”退却为现在教育的“边缘”,并逐渐沦为可有可无的教育内容。面对高中生们惨淡的德育现状,作为社会人士均已为光凭学生的考试成绩是不足以判断学生道德高低的。尼采说过:“最大的恶属于最大的善,当我们称某些行为与思想为善或恶时,不应该考虑它们过去被称为什么。过去被称为恶的东西,现在完全可以称为善,反之亦然。”在现实的高中生德育教育中,往往缺少动态的评价和多元的评价方式,在学生犯错后,不假思索的给学生妄加评论,如道德败坏、思想不端等。
(3)社会转型期思想道德取向的多样化对德育工作的新挑战。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的巨大转型阶段,人们思想观念的独立性、差异性、复杂性不时增加,社会的思想意思朝着多元的特点变化发展。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不良思想、暴力行为开始增多,一些地方的封建迷信、黄赌毒以及非法的传销活动、拐卖妇女儿童现象死灰复燃与此不无关系。转型期带来的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我们的高中生德育教育,对我们倡导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带来严峻的挑战。
二、提高高中生德育教育有效性的对策
(1)加强德育知识和社会实际相切合。学校的德育工作要根据现实的社会生活实际中每个高中生的不同的心理素质、道德状况等方面,有针对性的开展。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为每一 个人培养起善良、诚挚、同情心、助人精神及对一切有生之物和美好的事物的关切之情等品质——这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的起码目标。学校教育就应当由此入手。” 作为一名高中德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他们在现实生活和学习里适当的道德欲求。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德育教育的内容更好吸收,使学生的主体精神和道德评判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又能使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把社会对自己道德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内在品质。
(2)在灌输教育的同时,坚持自我教育的同时开展,使他律和自律相统一。日常的灌输教育是要把合理的道德标准教给高中生,这也是道德教育的基础步骤。如果一个人不懂得怎样才算是构成对他人的伤害或者是帮助,他在一定程度上就不能够在突发事件下避免某些事或者说采取某项行动。于是乎,在什么样的时候,需要表现出应有的道德行为,这就要求广大高中学生具备正确的道德评判能力,进行自我判断。学校的德育教育无疑是灌输型教育,这就要求在灌输的同时,确保自我教育的开展。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开展年级的各项活动检查和评估,可以交由班干部执行;学校的宿舍卫生大评比可以交给学生会组织;校园内不文明活动的监督,可以让全校学生轮流进行。灌输教育要想深入脑海并在一定时间转化为道德行动,必须使其和自主教育有力的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他律和自律相统一。
(3)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优势,提高德育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实效性。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通过积极开展中国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的教育,开展弘扬和培养高中生的民族精神,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改革精神和创造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和高度认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使当代高中生在日益变换的社会中,能够积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
加强高中生的科学文化教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中德育显得特别重要。广大的高中德育工作者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主导,要对当前高中生的思想政治现状进行分析,把握德育教育的重点、难点,积极探索新方法、新思路,提高高中生德育教育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继普.当前中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
[2]加强中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J].教学研究,2006
[3]提高中学生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1
[4]中学生德育教育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
〖HTH〗一、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教育内容的不平衡
学校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方面着实做了许多工作,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和训练也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在此基础上,又加强了家庭教育、国防教育、法制教育、禁毒教育等内容。但发展极不平衡,其中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心理品质教育、青春期教育和“三观”教育。学生最需要的德育内容是个人修养、自我保护常识和文明行为等。这些内容是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是生存发展中急需指导的,但它在学校德育中却是欠缺的,开设这些课程的学校也多是流于形式。如青春期教育,由于师资、课时安排常被挤占,按要求开足课的不多,有些农村学校甚至至今仍没开课。
(二)学生主体性地位的丧失
〖JP3〗现行德育工作往往视学生为被动的道德客体。德育课堂教师严肃“布道”,居高临下地发挥灌输教育的主体性。学生主体参与程度不够。现在的学生往往喜欢自己搞活动,不喜欢教师主导下的说教式的途径和方法,他们喜欢开放式的、活泼的教育,不喜欢封闭式的、死板的教育。而当前的德育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内容脱离实际、方法简单的问题,反映出德育仍是以教师为中心、严重忽视学生主体需要的问题。
(三)师生对德育教育途径存在认识差异
有人曾将大型教育活动、思想政治课、班会、团队会、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各科教学渗透、个别学生教育运用到德育教育中来,让教师、学生对这些德育途径所起的教育作用进行评价,结果是教师和学生对学校德育途径所发挥作用的评价存在很大差别。学生认为起作用很大途径排前三位的是社会实践活动、大型教育活动和课外活动,而教师认为是班会、大型教育活动、个别学生教育。其中差别比较大的是社会实践活动、班会和个别学生教育三项。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情有独钟,而教师对它的作用却认识不足,在这一点上反映出教师和学生在认识和感受上的差别。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对社会实践活动重视不够,活动单一,只重知识灌输,忽视实践体验,这恐怕是德育教育的失误之一。
〖HTH〗二、学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一)观念更新
〖JP2〗要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就要解决的是观念问题,只有学校德育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德育的实效性才会不断增强。因此,教育对象的不同,教师所采用的教育途径也应有所侧重,而且要下功夫研究,开辟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需要的德育新途径、新形式。要热爱、尊重、了解、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既要考虑学生品德发展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又要考虑品德发展的关键期,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及需要,这样开展德育工作才会收到实效。
(二)德育教育的途径
首先,研究学校的具体情况,准确把握不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把学校的德育目标按照学生的个性特征分解为不同层次的要求,制定科学的、具有层次性和稳定性且切实可行的德育目标体系。
〖JP2〗其次,拓宽德育内涵,既要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又要吸取当代科学进步成果,既要放眼世界,又要从身边着手,努力使德育内容由远而近、由抽象变具体、由书本延伸到生活,使德育更加贴近我们的社会生活。
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是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的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狭义的德育是指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时期,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容易受各种思想的影响。学校必须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以素质教育为总体目标,提高学校教育的效率,正确处理德育和智育、体育、美育的关系,将德育研究与德育教育紧密结合,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作为工作重点,积极引导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但是当前学校的德育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一)中学德育教育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未落实。传统教育的阴影短时间内还无法消除,部分学校仍十分注重学生的智育,即使推行素质教育多年,许多学校仍然以初、高中毕业后考上重点学校或名牌大学学生的多少为办学目标,对德育的目标和要求较笼统,导致智育和德育的分割。虽然注重思想品德教育,但不能落到实处,不能做到在各学科教育中有机渗透。思想政治课也只局限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高谈阔论,拘泥于完成教学任务,僵化地指导学生哪些内容该记,哪些内容该作为理解内容,哪些重点、难点知识需要掌握,至于怎样用所学的知识指导学生的言行似乎考虑得不多,导致学与用处于分离状态。
(二)德育目标脱离实际且杂乱无序。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工作虽讲究品德教育,但脱离学生实际、脱离社会实际,只是灌输空洞的、不适应时代需要的教育内容。
(三)德育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脱节。德育内容显得陈旧、单薄,不足对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归因。
(四)知与行分离,重视道德知识的灌输,轻视实践教育和道德行为的养成。
(五)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盛行,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形式单一不够灵活,方法刻板不够生动,大话连篇。只注重资料台账是否齐全,注重表面文章,学生易形成逆反心理,表现出双重人格——思想观念与行为表现不一致。
二、德育教育的方法和对策
(一)加强师德教育,发挥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教师要以身作则、以身示范,首先必须具备强烈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钻研业务,提高业务水平,时刻牢记学校对学生的要求,牢记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同学校形象紧紧相连,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其次必须具备创造力,抛弃保守、守旧思想,在信息瞬间万变的社会中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捕捉新的有价值的信息以指导德育;再次,必须具备一颗平常心,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摆脱物质诱惑,耐得住寂寞,淡泊名利,对那些引起人们混乱的事情能保持一种平静、泰然自若的态度。教师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会引导学生助人为乐;教师的责任心会激发学生的使命感;教师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会激发学生不断进取的精神。
(二)重视入学教育、注重在各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对于新入学的学生来说,学校环境、教师、同学、课程、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变化,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而抓住这个适应过程搞好学生的入学教育,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政治课教学一定要结合当前形势,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同时,教师还要利用这种角色转换,施以合理的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角色定位,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和人生目标。除了专门的政治课外,德育还应针对不同学科特点施以教学,任课教师一方面要重视以教材为基础的知识传授,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确立他们学习的目的,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坚持“内因依据论”原理,将社会需要、历史责任、人类理想、社会道德的规范和要求,通过课堂教学和外因作用转化成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动机,激发学生的道德思维情感,从而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品质,使学生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社会、认识人生,从理论的角度帮助学生明白道理,同时渗透德育教育。
(三)抓好常规、抓好细节。中学德育工作的重点在常规教育,效果则体现在细节上。常规教育应以中学生守则为基本要求,根据学校实际和特点再细化为可操作的具体做法,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如果没有细化、没有可操作性,只停留在口头上,则是没有效果的。细化的目的是让学生的行为符合基本的行为规范,并使它落到实处,取得实际效果。自从逐步贯彻新课程标准以来,中学教材的课程标准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贴近学生、社会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对学生美好品德的培养。因此,可根据《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学生一日常规、课堂常规、自习常规,将要求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利用学校的广播、橱窗、黑板报、活动课等宣传工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德育叙事的兴起
最近30年,我国德育研究者在德育方法革新方面的努力从未间断。但是德育方法依然未能成功摆脱“老办法不灵,硬办法不行,新办法不明”[1]的困境。同时,这也被研究者认为是导致德育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德育内容再正确,方法不对,也是无效的。”[2]德育的方法因为“强制主义”、“灌输性特征”、“脱离生活”、“成人化”、“孤立化”,忽视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主体性、单一化和僵化等而受到强烈的批判,研究者无一例外地要求“改变德育方法,更新德育手段”。[3]
在众多研究里,叙事(故事)作为一种方法在德育中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自从叙事理论的引入,研究者开始重新关注叙事(故事)在德育中的运用。并形成了一些与叙事(故事)相关的方法或模式。在这里,把这些方法和模式都归入“德育叙事”范畴。
(一)故事法的研究
德育叙事方法,按照研究者的共识,是运用道德故事进行德育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古老的道德教育方式”[4]。但是,这种方法以前不被称为“德育叙事法”,而是被称为“故事法”。研究者改用“德育叙事”,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
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开设之初,上海市的毛蓓蕾老师就曾经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上运用了故事法。
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说理教育,不能用空洞的说教,严厉的训斥,而是应该采用他们能够接受的生动、直观的方法,使他们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毛老师就是这样做的。例如,在“集体的力量”这一课中,她选编了《大雁起飞》的故事,使孩子们从听取饶有兴味的故事中,懂得了个人不能离开集体的道理……[5]
毛老师的故事法运用得比较成功。但是也有几点不足之处:首先,在思想品德课堂上使用,把故事作为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故事法作为一节思想品德课堂众多方法中的一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凸显。其次,此方法被置于说理教育之下,不被看做是与说理教育平行的一种德育方法。所以故事法的很多功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还有,毛老师运用故事法还处于经验层面,没有相应的理论支持。
毛老师运用故事法是一种非常值得称道的探索。但是,没有受到实践同行和理论研究者的重视。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两个:
一是与德育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这种情况直接相关。由于追求升学率,与升学有关的文化课的地位被无限提高,一切与升学无关的课程的地位变得可有可无。由于人和道德的复杂性,思想品德教育最耗费时间和精力,且无法完全把握德育效果。所以,很多“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学校要提高“效率”,首先考虑的就是把德育变成德育知识课,要缩减甚至取消德育。
二是与叙事相关理论不成熟有关。故事法处于经验阶段,国内相关的哲学、心理学理论留存着一片空白,也没有理论引进,使故事法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持,经验无法上升到理论层次。再好的经验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都容易被忽视。而研究者也因此无法构建可操作的指引性框架。所以故事法也没有得到德育实践者的充分肯定和推广。
(二)德育叙事方法的复兴
故事法的研究和实践运用一直处于经验状态,且零星分散的不受重视。直至后来得益于叙事研究在中国的引进和复兴,德育叙事方法也随之复兴起来。
叙事研究的复兴,使人们开始重新认真地审视叙事在其他领域的运用问题。与此同时,国外研究者就把叙事理论运用到德育中。[6]从美国缅因州Colby College的Mark Tappan教授的主页上可以发现,他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已经写了好几篇相关文章。分别从心理学、解释学等角度来论述“德育的叙事方式”问题。而在我国,在21世纪初才开始谈及这个话题。
笔者掌握的中文文献之中最早直接论及叙事与德育关系的文章是刘慧和朱小蔓的《生命叙事与道德教育资源的开发》[7]。此文区分了叙事与生命叙事,并且认为生命叙事是“叙事主体表达自己的生命故事。生命故事是在生命成长中所形成的对生活和生命的感受、经验、体验和追求,它包括叙事主体自己的生命经历、生活经验、生命体验和生命追求和自己对他人的生命经历、经验、体验与追求的感悟等。”并且认为,生命叙事具有自我性、日常生活性、生成性。生命叙事是德育的一种主要的存在方式,生命叙事是挖掘个体生命德育资源的重要方式。
由此可见,“故事法”到“叙事法”的转变,与研究者赋予此方法更多人文色彩及叙事理论的发展给予“故事法”更多的理论支持有关。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个转变,使“叙事”本身更具工具理性色彩。
丁锦宏在《道德叙事:当代学校道德教育方式的一种走向》一文中直接提出了“道德叙事”一词,并且给予了定义:“所谓‘道德叙事’,是指教育者通过口头或书面的话语,借助对道德故事(包括寓言、神话、童话、歌谣、英雄人物、典故等)的叙述,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成长、发展的一种活动过程。”[8]在此后的中文学术期刊里,凡提及“道德叙事”、“德育叙事”或“道德教育的叙事方式”的,都认同这个概念。
2003年12期的《思想·理论·教育》杂志开辟了“德育叙事”专栏,首次提出“德育叙事”,并在2003年第12期和2004年第1期连续两期刊出了一系列的几篇文章,包括沈之菲的《叙事心理治疗:一种后现代的心理咨询方法》,该文从叙事心理学的角度来论述叙事心理学对教育的启发:谨慎使用教育者的影响力、发现生命的意义比问题本身更重要;丁锦宏的《道德教育中的叙事方法探究》,该文分析了叙事方法产生教育作用的机理、道德叙事中故事选择和道德叙事过程中叙事者“视点”选择与叙事方式问题;梁其贵、高德胜的《语言、叙事与道德教育》,该文从 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叙事的德育作用;周勇的《论道德教育的叙事方式》,该文介绍了国外研究者把叙事应用到德育中的某些经验;刘慧、戢守玺的《生命叙事的道德教育价值》;孙燕的《德育叙事:关注德育事件的真实》。该杂志又在2004年第3期,发表了丁锦宏的《叙事德育方法探究:“灰姑娘”故事与品格教育》,该文是叙事在德育实践中应用的“实验报告”。时至2004年11月,郑航开始从课程的角度来探讨叙事作为教学素材、德育课程资源的相关问题,论述了叙事在德育中的功能、呈现原则和方式等主题。[9]
(三)德育叙事的模式转变
以上这些研究都把叙事定位为一种德育方法。但是,这明显是不够的。所以,有研究者试图把德育叙事模式化。刘慧以“德育的生命叙事模式”的名称,把生命叙事作为一种德育模式提出来。论者针对德育中的“木偶”现象、“填空”现象和“赶场”现象,提出了生命叙事模式。所谓生命叙事模式,是指“在生命德育论的指导下,以学生道德学习为主线,借助学生的生命叙事,在真实的情境中,讨论真实的道德问题,以提升学生道德能力、促进学生生命健康成长为目标的德育模式”[10]。至此,德育叙事作为一种德育模式,被正式提出来了。
二、当前德育叙事研究存在的问题
德育叙事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提高德育实效性。在研究中,研究者和实践者的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并不是说这些研究就没有任何问题了。站在与这些研究者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发现当前的德育叙事研究至少还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当前德育叙事研究加重了“非理性殖民化”
非理性殖民化,是指理性对非理性的强势入侵和控制。
当下是一个注重非理性的时代。德育研究也不例外。从原来的忽视学生非理性世界,到现在尊重学生非理性世界,这是一个显著的进步。但是,如何面对学生的非理性世界呢?德育叙事研究者试图在德育方法的研究中努力处理好这个难题。
德育叙事的研究和运用是一个理性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包括了德育方法本身,还包括了运用方法的原则。研究者试图创造性地运用德育叙事以促进学生非理性因素的发展。
“生命叙事是指叙事主体表达自己的生命故事。生命故事是指叙事主体在生命成长中所形成的对生命的经验、体验和追求的故事,包括叙事主体自己的生命经历、经验、体验与追求的感悟等。它具有个体性、日常生活性和生成性等特点。”“生命叙事模式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道德能力,促进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所谓道德能力是道德潜能的现实化,包括道德学习能力与道德实践能力。道德学习能力与道德实践能力离不开道德感受力、道德想象力、道德理性、道德情感、道德智慧等,提升学生道德能力就是要落实在这些方面。”同时,“感动性”是此模式的主要特性之一。[11]可见。研究者已经不是简单地尊重学生的非理性了,还要“干涉、改变和提升”。这显示了研究者试图以理性对学生非理性世界进行强势的入侵和控制。这是非理性殖民化的典型表现。
德育中,非理性殖民化的实质是把学生的非理性看做是一个可完全控制和操纵的“物”,并尝试用理性的办法去培养学生的非理性。研究者越是努力“创造性地运用德育方法”去应对学生的非理性世界,越显示理性对非理性入侵的不断加强。研究者的这种思路是不恰当的,这必然会对人的物化现状推波助澜。
哲学家们批判现代生活“在科学化的形式下,人更多地表现为理性的主体和逻辑的化身,人的情感、意志、愿望等等经过理性与逻辑的过滤,已被一一净化了,而人自身在某种意义上则成为一架科学的机器……科学的公式化代替了诗意的光辉,机械的操作压倒了生命的涌动。”[12]德育研究者如果迷信科学,努力让德育更加彻底地控制个体的情感和情感体验,这将使“过滤”变成“控制”,不仅无助于解决生命存在的问题,反而加重了非理性殖民化。
德育方法是要干涉学生非理性,还是与学生非理性保持距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德育叙事应该如何寻找自己的位置,这是问题的关键。
(二)当前德育叙事研究与学生道德需要脱节
德育价值从社会价值转向个体价值的同时,满足学生道德需要成了德育基本出发点之一,这是时代的需要和呼唤。
道德需要是心理学和哲学的交叉概念。“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反映某种客观的要求和必要性,并成为个人活动的积极性的源泉。”“它反映有机体、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的要求。”[13]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需要一旦产生,个体的行为就随着需要的强弱而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需要的制约。当需要长时间得不到满足,就会出现“被某种需要主宰”的局面。这时候,“人关于未来的人生观也有变化的趋势”。[14]
道德需要是在人的安全和自由需要的驱动下的执行和维护一定行为准则的需要。①“它是主体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社会表现形式,表现为主体在实现物质和精神的价值对象过程中对有利于人类和自身生存发展的社会关系的追求、占有,以及在社会关系中获得肯定、完善和超越的意向。”[15]从族类的角度来说,实践引发了人类的道德需要。[16]从个体的角度来说,道德需要的引发,除了实践之外,还存在文化、社会、个体在不同阶段(例如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对他律、自律的认识等等因素的影响。由于文化、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过于复杂,无法在短暂的德育过程中兼顾,所以,本文只谈由实践引发的道德需要问题。也就是说,本文所提及的道德需要,都是在道德教育之前,已经由学生的实践生活引发出来了的。
今天教育界在提倡回归生活,就是要关怀学生的生存状态。但是,在已有的德育叙事研究里,却没有做到这一点。例如德育生命叙事模式,尽管它要求“在生命叙事模式中,德育的主题设计、德育过程的展开,都紧紧围绕着学生的生命故事。而生命故事本身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它包含着学生遇到过或者可能遇到的生活问题、社会问题或生命问题等,及各种可能的答案”[17]。但是,这些要求同时也意味着所谓的“生命故事”、“问题”都 是教育者自己设计的,都是“可能”的,学生生活中切实的道德需要没有成为考虑对象。
“德育的生命叙事模式”里,教育者对学生道德需要的关怀还停留在肤浅的层次,教育者只关心学生可能需要什么,而不关心学生现在到底需要什么,为什么会需要——包括学生产生需要的源头和学生对需要对象的理解。而学生自己对自己的需要也是模糊的,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需要——同样包括了产生需要的源头和对需要对象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真正的需要及其满足是带有明显的盲目性的,对学生道德修养而言,更像一种敷衍,根本无法引导学生的道德需要。
(三)当前德育叙事研究忽视了学生的道德问题②
德育叙事,很多时候解决了学生的道德认知的问题,但是,这种道德认知的问题往往是教育者设计的。例如“灰姑娘”的教学研究案例[18],这种认知的要求是教师设定的。如果在道德教育过程开展之前,我们就已经预设了学生应该知道什么、应该获得什么,那么很容易忽视“学生想知道什么、想获得什么”,也就会导致德育叙事目的功利化和德育叙事“人性缺失”、“无人”现象[19],最终走向越俎代庖而又遭遇学生不能理解或者抗拒的局面。这是德育经常忘掉的,因为德育本身具有强烈的社会控制色彩。
相比之下,以学生的道德问题为中心,以帮助学生解决道德疑惑为目的展开德育,有三个方面的优势:
首先,学生的道德需要经常通过道德问题表达出来。通过抓住学生的道德问题,教育者就能准确抓住学生的道德需要。这也是对学生人性的尊重,并且以学生的人性为德育核心的关键。不把学生真正的道德问题作为考虑对象,德育过程就难以真正做到尊重学生。
其次,人的思维总是有问题指向的。没有了问题,人就没有了思维;在思维“指导”下的行动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没有问题,人的行动就失去了方向和力度。德育过程没有“问题”就没有了直接动力。教师预设的“问题”遭遇“假问题”的尴尬,使德育过程陷入“无问题”状态的可能性非常大。而围绕学生的思维兴奋点,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发展的关键是抓住学生的道德困惑或者道德疑问,帮助学生解决之。当教育者直接抓住学生的道德困惑或者道德疑问,就能避免“假问题”“无问题”,使德育过程获得强大的动力。
再次,能在学校德育条件的限制之内最大限度关注学生生活。已有的德育叙事研究,尽管冠以“生命”、“生活”等等名词,但是,事实上,他们关心的仅仅是预设的德育目标该如何实现,并没有真正关心学生的生活。他们更没有解决短暂的学校德育与儿童生活之间的关系问题。作为短暂的学校德育没有能力、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学生纷繁复杂的生活,更无力干预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学校德育作为理性活动,与学生生活的交叉点是学生生活中的道德问题。而学校德育对学生生活能有效关注和提供帮助的,也就仅仅是学生生活中的道德问题而已。
注释:
1.重智轻德现象严重,德育思想观念落后。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素质教育软弱无力的当代中国教育现实,为小学、初中、高中等各级学校“智育首位”的做法提供了天然的土壤。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小学,这种现象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学生家长方面,农民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上大学”告别祖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方式。许多农民家长最爱说的一句话是“就是砸锅卖铁、要饭,也要供孩子上学”。因此,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就有了更高的期望,不论是学校开家长会还是家长单独校访,家长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子女的学习成绩怎么样,在班、在年级排列多少名,问得最少的是思想道德情况。甚至出现开家长会时,极个别家长拿了子女的成绩单后就离开学校的现象。在学校方面,学校领导和老师也将学科教学工作视为中心工作,视学科教学为学校生命,学校一切安排都要为学生成绩让路,对学生的教育要求评价,过分强调学业成绩,甚至只强调学业成绩而忽略其他。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即使思想认识、道德意识等力一血出现问题,也会一味迁就。
2.社会环境影响、学生基础道德欠缺,对德育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大发展、大转型时期,新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这一阶段,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网络等大众传媒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传播了黄、赌、毒,以及暴力等负面信息,对小学生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又如,社会中存在的价值观混乱、贫富悬殊、违法犯罪等负面因素,也严重影响了小学德育工作。农村小学,特别是乡镇学校的周边环境对学校的德育非常不利。例如,一些黑网吧、黑游戏厅等违法对小学开放,对学生造成了非常坏的影响。而在学生基础道德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以自我为中心,在“关心他人”方面做得差。这部分学生处处表现为“我行我素”、“自私自利”。二是“攀比”思想严重,表现在比吃、比穿、比玩上。三是劳动观念淡薄,这部分学生在劳动中要么袖手旁观,要么表里不一。3.德育工作方法简单。由于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在德育工作中所花的时间和精力就远比教学工作少,缺少对德育工作的研究,缺少对社会发展的认识,缺少对学生变化和发展的认识,缺少对目前社会负面影响对青少年腐蚀这一问题解决办法的研究,因而,我们的德育工作大多数时间是在说教、喊口号,甚至是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没有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总是浮在表面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二、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主要对策
1.明确目标,突出内容。小学德育工作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按照此目标要求,小学德育的内容重点突出爱国主义教育、法纪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但根据不同年级,德育的内容需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小学低年级学生品德认识具有表面性、具体性、肤浅性的特性,更适合侧重于爱国主义教育和法纪道德教育。小学高年级学生品德认识的自觉性、坚定性、独立性都有所加强,这时增加心理健康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则能更有效的促进爱国主义教育与法纪道德教育的开展。
关键词:中职;德育;问题;对策
1中职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
(1)生源素质不高。中职生普遍入学成绩比较差,大多存在自卑心理,加上对自身要求比较低,往往会做出一些比较出格的事情,比如,逃学、旷课、说脏话等。甚至有些学生推崇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为人好吃懒做、怕苦怕累、不思进取,缺乏自主学习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导致中职院校德育工作在客观上面临很大的挑战,出现很多问题。
(2)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物质条件整体上越来越好,但是社会贫富差距大、城乡二元制结构等问题,导致部分人世界观、价值观的扭曲。中职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学生奉行“读书无用论”,不服从学校的管理,对中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3)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更大。但是,中职学校的很多学生家长常年在外地打工,对孩子缺乏管教,加上爷爷奶奶的溺爱,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性,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不前,不愿吃苦受累,致使学校德育工作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2中职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家长和学校都不够重视。在当前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来,就是希望他们能掌握一门技术,将来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学校也常常会忽视对学生思想道德情操的培养,片面强调专业技能的学习,对学生一些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睁只眼闭只眼,不进行及时的批评教育。
(2)教学内容俗套陈旧。学校的德育教学内容枯燥空洞,脱离实际,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导致很多学生对于这种“文件式”“口号式”的德育活动产生抵触心理,不能够感受到德育的意义和重要性,致使德育效果微乎其微。
(3)教师缺乏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德育工作依靠每个教师去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但是中职学校教师大多没有这方面的意识,也没有德育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只注重基础内容和专业知识的教育,而忽视德育,再加上学校没有对每个教师有硬性的要求,也没有安排相关的培训和考核制度,德育发展创新缺乏后劲。
3加强中职德育的措施
(1)将德育和技术教育结合起来。要让学生明白,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并取得成功,除了自身要掌握一定的技术手段和谋生技能外,还需要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正确的职业理念、适应社会大环境的能力,并且要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秉持对职业的热情和信念。将德育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工作环境联系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2)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中职学生生活在这个多元的社会大环境中,常常会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疏导他们心中的逆反、烦闷、自卑、嫉妒等不良情绪,与学生做朋友,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达到德育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德育状况;德育教育;德育培养;社会;家庭;学校
如何让儿童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培养儿童的健康心理,塑造儿童的美好灵魂,是我们工作中的重要部分。现就个人的肤浅认识作一探讨。
一、目前德育状况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1.社会的物流与经济效应对儿童的诱惑力极强。在经济发生重大变革与转型的今天,整个社会风起云涌地就是发展经济,如何赚钱,如何得到经济实惠。这样,儿童们从小看到的就是别人如何赚钱,如何享受。家长的教育与希望也是孩子长大了如何发展好经济,赚大把大把的票子,将来在经济发展上有成就,乃至于成为富翁,让父母的腰板硬起来……因此,从小给孩子要求的就是读书与赚钱一套密不可分的发家致富经典。经济发展与物质丰富带来了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在吃穿、玩乐上大可尽情地享受。让孩子们从小滋生的就是满脑袋的金钱观。
2.社会公德的淡化影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有人说:“雷锋出国了”。雷锋的精神说到底,就是胸有他人。可当今社会这种精神似乎离我们远隔了太多的距离。为我服务者有之,为己所图者有之,为别人作想者为数甚微。在社会中,谋财害命、劫、敲诈勒索、以假乱真等种种恶劣行径比比皆是,这不都是公德的淡化吗?由此,在种种公共场合,自觉让位的少了,主动助残的人少了,总之社会的爱心少了。随之儿童们的崇拜也发生了变化,对事物的看法也就没有公德道义这些概念来规约了。
3.社会上不良之风的负面影响,造成儿童不思上进,淡化人生。在社会环境发生多元化的前提下,滋生在各个领域的不正之风毒害着社会也波及到儿童的心理健康。比如赌场、不健康的娱乐场所,封建迷信活动、社会风气腐败等不少的不良行为都直接影响了儿童心理。儿童成长时代对是非的鉴别力、自制力都较弱,他们经不住利诱,容易走上歧途。
4.读书做官与读书无用仍在延袭危害部分家庭,造成对孩子的教育误区。目前不少家庭还存在着“养儿不读书,官从何处来”的指导思想,因此,对孩子的希望值寄予很高,总希望孩子读书成名,走仕途经济之路。这样,总是对孩子的成绩过问多。在不如意时,对孩子的责骂也多。他们还时常将孩子与一些成绩优良或曾因读书走出去的人来攀比,这加大了孩子的心理压力。一旦孩子成绩上不去,少数修养欠佳的家庭则采取责、打的爆烈手段,这严重损伤了儿童的自尊心,他们也会感到自卑、气馁,觉得自己太笨,完不成学习任务,有失父母厚望,这样倒不如敷衍度日,投个舒服。这样在对自我要求上放弃了严格与原则,与家庭的关系也逐渐紧张,有的甚至出走、厌学,对生活与人生的认识产生异差,离现实要求越滑越远。
5.无限的毒制品危害着学生。随着科技发达、物质丰富、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影响少年儿童身心的黄色也悄然上市,无声地勾引儿童。再是学校周边的网吧、赌场总是累禁不止,不少学生沉醉其间,弄得意志消沉、不思进取。
6.社会黑恶对儿童的胁迫与利诱。随社会转型,危害社会的黑恶势力应运而生,无处不有。偷抢、胁迫、取闹等种种恶行对学生的影响也极大,部分不辨是非的学生还被他们利用,糟蹋了儿童健康的人生。
7.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教育失调。目前,由于体制等一系列原因,社会对儿童的教育与政策法律的要求严重失衡。
二、德育教育应走出几个误区
1.“才”与“德”的误区。才与德兼备才是真正的“材”。唯有是材,方能很好地报效祖国,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2.德育教学不可仅凭空话、教条,要将它与实践相结合,做到言行有果。德育教育要努力挖掘德育资源,营造德育环境。目前的德育现状普遍存在着重经济轻德行的现状,那么,学校的德育工作也只凭书本教材,很少挖掘利用其他资源。其实,以文树德还远远不够,如果将德育教育有效地渗透于文字与行动两者之间更会行之有效。
3.德育教学应立足长远,真抓不懈。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而长远的宏观工程,要彻底转变就事论事,敷衍了事的任务观。
4.德育实践应走出大小之分这个误区。不少学校都在将抓好人好事视之为德的培养工作,这诚然是好事,但在实施过程中却习惯地只重大而轻小。比如在拾金不昧上,将交来的所拾得的1元与100元就有很大程度的区分。是的,从价值上来讲是对的,但从学生的行为上来讲还是一个样。可往往有的人偏偏是大张旗鼓地表扬大额者,而将上交1元的却视其若无。这样就将德育的价值分成了大小不等观。
三、搞好德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德育培养任重道远,它需要一个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更需要一颗真诚而热烈的事业心。这里需待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德育教育必需唤起社会共识,力求社会支持理解。
2.德育教育应该列为学校工作的重要部分,应该引起校方领导的重视,将其统筹安排,全权规划。
一、高中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德育定位有偏差,内容空泛
一方面,由于长期以往,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长,甚至是学生自身,都将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发展程度及教师、学校的教学质量,即将德育教育定位于学习成绩。以此来衡量学生的一切是颇有偏差的,德育考试只是针对理论性的知识进行考察,德育分数并不能代表该学生的德育发展水平。
另一方面,在高中德育工作中,学校经常将德育内容设置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理论过多,而且枯燥无味,实用性较低。尤其是德育工作者过于注重强调政治教育,而忽视了关于高中生的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另外,关于高中德育工作方面,学校并未结合当前高中生心理特征进行德育内容设置,忽视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等个人信念,导致中学生的价值观差异化较大,自我为中心意识过于强烈。
(二)德育方式单一,途径较少
学校在进行高中德育工作时,通常采用道德理论知识课堂授课的方式,并通过考试进行考核,容易导致学生的反叛与抵触心理,效果不佳。由于德育教学与其它学科的教学并不相同,不论是内容上还是目的上。倘若单单使用理论知识的灌输、讲解方式,不仅形式单一、枯燥,而且学生难以真正理解,不利于引导学生心理健康与道德素质的共同发展。
(三)德育模式陈旧,效用低
当前学校采用传统的理论课讲授模式作为德育教学形式,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与实际相结合,只是单喊宣传口号而忽视实效性,加上学校与教师方面并未重视以身作则的重要性,未能通过自身的操行规范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改善当前高中德育工作的四大对策
(一)调整德育定位与德育内容,注重条理性
当前对于高中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为培养具有现代化人格的高中生,培养高中生的独立性与自主学习性。结合当前的时展特点与高中生独特的心理特征与性格特征等实际情况,制定条理性、层次性较为分明的德育内容。主要对高中生进行道德教育,通过创造丰富的道德行为练习与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包括道德理想教育、道德原则教育、道德规则教育,层层递进,逐步加深高中生的道德素质理解与培养。同时,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如何与人更好相处、交际,培养学生发展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与道德素质,培养具有现代法律意识的文明学生,做到最基本的自律原则。
(二)改善德育方法与途径,注重多元化
道德教育应当注重教育形式与教育方法,以往的德育教育手段过于陈旧,学生积极性不高。因此,学校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使得德育课程变得生动有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能动性。
1.主题教育法。学校可以通过开设讲座以及其它主体活动教育方式,例如故事会大赛、问题抢答比赛、角色扮演等形式,通过各种丰富有趣的主题活动,宣传德育知识,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在生活中多多体谅他人,互相帮助,培养学生成为心胸宽广、善良有爱的人。将课程与主体活动相结合,使得学生在参与活动,娱乐身心的同时,学习、了解德育知识内容,而且更易使得学生从主体活动中感触更深、易于学生接受教育。
2.文化氛围熏陶法。当前高中生的年龄尚浅,仍然处于叛逆期中,自我意识强烈,情绪易于波动,而且容易与学校、教师产生反抗、压抑情绪。因此,学校可以通过采用文化氛围熏陶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即通过潜移默化,教师以身作则,学校管理人员推行民主活动建设,树立文明校风,引导学生在文明、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收到熏陶,培养文明有礼、文化素质较高的高中生。
(三)通过改革与创新德育工作的模式,提高德育的效用
当前我国发展迅猛,不论是经济方面还是教育方面,因而,改革与创新德育工作的模式,已然成为新时代的新要求。只有通过改革德育的内容与教育方式,以及开展形式,培养出具备现代化人格的学生,才能保证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成效,满足当前对高中生进行德育工作的需求。加上我国当前科技发展迅速,可以通过采用现代化技术,例如多媒体运用技术作为新型手段开展高中德育工作。同时,学校应当针对当前社会上发生的最新相关事件作为案例等向学生进行宣传教育或者作为反面教材警醒学生提高注意。应当从根本上,对德育工作的内容与方式、手段进行改革,凸显新时代社会的时代特征,推动德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只有秉持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关心学生、尊重学生,适时的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引导学生道德品质逐步发展,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了解、理解学生,以身作则引领、规范学生的行为。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发挥其自身主观能动性与主体作用,从而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德育工作计划内容,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用性,引导学生成为行为规范、富有责任感的新一代国家栋梁。
(四)构建系统化的德育保障机制
由于高中生当前的心理特征与个性特征,德育保障体系既要注重教育者的素质、德育内容与制度、德育实践等各方面。
首先,提高德育工作者的专业化素质水平。只有德育建设的工作者具备高素质道德品质,通过自身亲身示范道德规范与道德品质要求,才能采用德育理论将自己的工作实践系统化,改革创新德育教育的方法,以便更好的实施德育教育方案,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水平。同时,学校应当注重对德育教师进行在职培训,通过制定一系列系统化、全面性、合理性的培训课程计划,提高德育工作者与学生的沟通了解技能、以及专业化能力,注重培养德育教师辅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能力。通过培养德育教师的解决问题能力,尤其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面问题,结合德育工作者丰富的专业化知识,以高效、专业的德育教师队伍开展高中德育工作,保证整体高中德育队伍的专业化素质,保障对高中生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其次,建立健全的德育制度与规章制度。只有建立实效性高的德育制度,保证德育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有规章可循,有制度可依,使得整个德育工作更显系统化、条理化、实效化。通过从德育制度与规章制度的保障,严格要求德育教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行辅导、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思想道德品质与个人内涵等方面,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与完善的人格魅力。严格按照学校的德育制度与规章制度引导学生进行班级文化的建设及校园文化环境氛围的营造。
最后,应当建立健全、合理的德育评价系统。建立健全的德育评价系统,可以有效监测、检查高中生的思想道德文化情况,并针对学生发生的实际情况,找出应对措施及时辅导、帮助学生。只有随时随地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道德情况,及时解决问题,防止问题扩大化,避免学生的人格发展不健全。
三、结语
坚持以人为本,关心、重视高中生的日常生活情况,改善高中德育工作以往的陈旧模式,与新时代相结合,创新德育工作的内容与形式,优化学校的德育工作进程,全面、有效的提高学校对高中生的德育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毛建雄.高中德育面临的新形势及其对策[J].2003, (5)
[2]黄蓉生.高中应始终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 (8) :60.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04―0463(2017)10―0024―01
立世德为首,立德育为先。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保障。而当前由于国内经济的转轨变型,使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急剧的变化,各种意识彼此渗透,诸多思潮相互激荡。中学德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思维,对新形势下中学德育工作进行再认识。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 重智育轻德育。目前,素质教育在“升学率”的围困下,仍然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泥潭。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依然是以升学率为准,导致学校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现象,学校德育处于“说说重要,做做次要,出了问题大喊大叫”的尴尬境地。
2. 德育目标理想化。当前,中学德育目标在具体教育过程的设置上脱离了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习惯性地把中学德育目标定位在理想化的虚幻境界中,脱离了学生的道德实际认知水平。诸如,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英雄主义教育等等,学生只能肤浅地、唯心地理解它,最终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
3. 德育方法陈旧。相当一部分学校的德育方式还是处于封闭的或基本封闭的状态,忽视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日益开放发展的社会现实,仍然只要学生按某标准去做,而很少解释为什么。同时,在教育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只是将学生看成管教的对象和接收器,面对社会改革前进中出现的新观念、新事物,照样采用“我讲你听”、“我说你服从”的老教条,生硬兜售,通过单纯地灌输进行教育,使德育枯燥无味,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不佳。
4. 德育队伍不优。从整个德育教师队伍来看,素质参差不齐,德育管理者忙于学校管理,一线的班主任忙于班级管理,德育工作方法不到位,在工作上出现失误,降低了德育工作的效能。
5. 家庭德育缺失。近几年来,学校德育的光辉正日益被家庭教育观念上的守旧偏激、目标上的重智轻德、过度保护、忽视自立、重物质轻精神、对孩子的溺爱和过度期望所湮灭,出现了严重的家庭德育缺失,影响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6. 社会环境不良。当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日趋多元化,虽然道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了新的发展,但缺德、失德、轻德现象比较普遍,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也浸润着学校文化环境,这对于尚未树立完整的价值观念的青少年在思想上必然造成强烈冲击,不仅使得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会在未成年人的心灵上造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从而造成了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困难性。
二、解决策略
1. 强化德育意识。首先,要强化校长的“德育为首”意识。“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落实“德育为首”的关键在于校长。只要校长在思想上、行动上真正把德育作为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学校德育工作就一定能够落到处,学校也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唯分数论的状况。其次,要转变教师的德育观念。学校内的每一位教师都有义务、有责任教育和管理每一个学生,都应通过各种有效的精神引领和德育活动,帮助每一位学生成为具有基本公民素养的独立完整的“大写的人”,这就是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
2. 细化德育目标。学校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针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及思维方式上出现的新特点,从培养高素质人才着眼,从抓实基础项目入手,分阶段分层次制订德育目标,形成目标系列。
3. 优化德育方法。德育工作者必须深入研究不同年龄学生道德教育的特殊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要重视学生的活动和实践,变单纯的“灌输教育”为采取启发式、发现式、讨论式、问题式、案例式的教育方法,在双向信息交流、心理和情感沟通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参与,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不同时代的要求、特定的教育目标、社会的性质以及社会现实状况等,决定着德育的内容。德育是培养人 格的,这点毫无疑问,但着重发展和培养人格中的什么,则存在不同的看法。
我国传统的德育,是一种道德性单一发展的模式,即以伦理为核心,以人为载体,把人抽象成为人的道德 性,从而规范人的道德性发展目标,并通过一整套道德规范使人实现道德性的发展,这种模式是我国儒学以后 各代道德教育的主流。另一种模式是经济性单一发展模式,其要点是把人的发展变成一种外在的发展过程,所 关心的是人的认知能力,而忽略人的内在的道德和精神的发展,把人变成改造和征服自然的工具和经济增长的 依附。然而,多少年来,我国德育长期处于不平衡、不稳定状态,忽而强调德育的政治性,忽而又强调德育的 经济性,未能真正明确德育在个体成长中的应有作用。
我们认为,德育的内容要适应时代的需要。时代的进步向人的发展提出了全面的、综合的要求,这个全面 的、综合的要求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是适应社会的发展 。
然而,在我们传统的德育中似乎很少提到个人自我价值的发展,而只是一味要求个人的性格或品德等诸方 面都必须符合社会的公德,强调伦理对个体的制约性。
在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的观念也已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即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进 步的同时,人们原有的思维方式、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如价值观、人生观发生了倾斜,理想信念淡化,过分注 重实惠,只重眼前利益,追求物质享受,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把物质待遇的优劣作为衡量 一个人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唯一尺度,从而出现了“拜金主义”、“功利主义”、“金钱至上”等不良思想 ,而把人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置于脑后。
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希望藉我国丰富的道德遗产,把传统的道德价值再以原则的形式加给儿童,也不管适 应不适应当前的形势,把“忠孝”、“本份”、“规规矩矩做人”、“老老实实干事”等思想灌输给儿童。诚 然,你我们有优良的道德传统,但现在更重要的不是一味地继承,而应该赋予其新的内容、新的涵义,即道德 价值的现代化。在这一点上,日本做得比较成功。他们将传统的效忠天皇的精神转化为效忠企业的精神;将武 士道精神转化为向科技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将传统文化转化为合金文化;将急功近利的价值观转化为质量第 一,服务第一,以优取胜,利益共享的新价值观,从而推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的进程。我国在这方面有比 日本更大的优势,应该使之发挥出来,让传统的道德价值为现代化服务。须知,我们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的建 设人才,不是夸夸其谈者,也不是默守成规的“儒夫子”,所以必须要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地结合 起来。
当然,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在市场经济这个大转盘中,幼儿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 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波及。正如皮亚杰在《儿童道德判断》一书中指出的,儿童的道德形成是一 个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儿童在6岁前,多是他律,慢慢地才形成自律。儿童正是在观察父母及他人处理日常事 务中学会处事的态度和对道德的初步判断。
综上所述,现阶段在幼儿德育任务的确定中存在着几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即怎样使幼儿既继承优良传统又 具备适应下一世纪社会发展的各种能力?在幼儿道德教育中如何能使他们免受或少受市场经济中一些不利因素 的影响,而培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备的能力?
事实表明,在实施幼儿德育的过程中,仍有几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这些情况不仅会对幼儿良好道德观的 形成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且也增加了幼儿德育的难度:
其一,在幼儿园,教师对幼儿主体性的认识不够,或认识不深刻。虽然理论上教师都懂得,在教育中要尊 重幼儿主体性,但是,具体到实际当中,有不少教师仍然把自己高高地凌架于幼儿之上,动辄对孩子发号施令 ,长此以往,不但不可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反而会使幼儿唯唯诺诺,唯命是从,胆小怕事,无一点闯的 精神。这样的性格怎么可能适应当今及未来社会的竞争呢?
其二,在实施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的教育措施欠妥。在家庭中,由于孩子是独生子,不少家长对孩子的一 切采取包办代替的办法,理由是,孩子年纪小,应避免出危险;上学的孩子功课重,不能再增加孩子的负担。 这样做,似乎是爱孩子,其实是在剥夺孩子学习独立生存的能力,使孩子形成懒惰、不爱动脑子、事事依赖他 人的习气。另外,还使幼儿形成一种观念,即一切都是现成的,完全可以不费力地得到,使幼儿从小到大毫无 竞争意识,如此下去,又如何适应当今和未来的社会?
其三,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不少家长的价值观、人生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反映在对孩子的教育上, 出现了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如,不加选择地滥用奖罚手段,不恰当地使用物质奖励等等。一些家长 还把金钱观念直接用在了孩子的身上,如让孩子完成作业给多少钱,帮父母干一件家务给多少钱,考第几名给 多少钱等等。这样做的结果是完全混淆了孩子的道德认识,使孩子错误地认为金钱就是一切。
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当前社会现状和经济潮流的影响有着极大的关系,我们不可能完全杜绝。但是,现阶 段,我们在对幼儿进行德育时,不妨从这些方面多加注意,在传统做法的基础上,正面地赋予幼儿德育新的观 念,改革幼儿德育的内容及方法,从注重培养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及动手、动脑、合作、公平 竞争等能力入手,使儿童的身心发展跟上时代改革的步伐,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为此,幼儿德育可否考虑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培养幼儿参与、竞争的能力
要使儿童将来具备竞争能力,就必须从小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行,培养他们自强、自立以及吃苦耐 劳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拼搏的勇气。如让他们从小锻炼与伙伴的公平竞争,不轻易放弃目标,以培 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和知难而进的精神。不要将孩子闭塞在小家庭或一个小环境中,“两耳不闻窗外事”只能培 养出呆子、蠢才。
人际关系的指导
未来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各种竞争加剧,人际关系复杂,结果不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以 及良好的交往能力,就难以适应未来的生活。因此,教孩子处理好人际关系是很重要的德育内容。再则,在竞 争的社会中,合作的精神愈显可贵,它是关系到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而现实中,我们的教育在这点上是很 薄弱的,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家庭,都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加之城市居住环境的改变,家长往往把孩子关在家 中,孩子之间从小缺乏合作的机会,合作的精神也就难以培养,孩子所表现出的要么是争强好胜、任性自私, 要么是郁郁寡欢、自甘落后,至而随波逐流,因而教给孩子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对儿童性格的指导
由于社会竞争加剧,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也存在着竞争。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有出息,于是对孩子过 于严格,搞专制,久而久之使孩子孤僻、压抑、自卑、胆怯、多疑;而一些家长则过分宠孩子,使之妄自尊大 、急躁、好冲动、固执等。这些性格都不利于个体走向成功。在这方面,我国教育界及社会各界已给予了重视 ,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跨世纪中国青少年雏鹰活动”,旨在培养孩子们具有“自学、自护、自理、自 强、自律”的能力,这些措施不但把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要求提了出来,而且结合了传统的“服务、助人、求真 知”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