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工地现场安全教育范文

工地现场安全教育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工地现场安全教育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工地现场安全教育

第1篇

一、新工人入场安全三级教育制度:

㈠、凡公司新招收的合同制工人,及分配来的实习和代培人员,分别由公司进行一级安全教育。项目经理部进行二级安全教育。现场施工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教育内容为:

⒈公司教育:

①、讲党和国家的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

②、讲公司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劳动、安全纪律。

③、讲“三不伤害”即:遵守操作规程不伤害自己,讲究职业道德不伤害他人,居安思危不被他人伤害。

④、讲遵章守纪,反对违章指挥,反对违章操作。

⑤、讲公司内、外工伤事故血的教训。

⒉项目经理部教育:

①、讲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安全防火等规章制度与奖惩制度。

②、讲施工生产特点,危险地段,应注意的事项,防范措施与方法。

③、讲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劳动纪律。

⒊班组教育:

①、讲各工程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劳动纪律。

②、讲施工现场应注意的事项,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

③、讲使用生产工具(设备的性能,用途和构造,使用的基本方法)。

④、讲劳保用品的使用与保管,爱护和保管生产工具(设备)和施工现场各种防护设施,安全标志。

公司及项目经理部两级教育,对教育内容要进行考核,造册登记。教育人和接受教育人要签字备查。

㈡、配合施工的外包队工人进场,由项目经理、安全员进行入场安全教育,保卫人员进行治保消防教育,并填好安全教育登记卡(册),教育者与接受安全教育的包工队长或大班长,必须签名备查。

二、变更工种工人的安全教育制度:

凡有变更工种工作的工人项目部必须及时通知安全部门和现场安全员进行变更工种工作的安全技术教育,责任划分:由公司变更的,由公司质安科进行教育。由工地变更的,要通知安全员进行安全教育。变更工种安全教育,由教育人员填写安全教育卡(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要签字备查。

三、特殊工种工人的安全教育制度:

1、国家规定的电工、焊工、架工、司炉工、爆破工、机操工、起重工、小机动翻斗车司机、龙门吊司机等特殊工种,由器材部、安全科配合办公室申报市劳动保护教育中心进行培训取证。

第2篇

目前,春节长假已结束,全区在建项目将陆续恢复施工,为确保各项目复工后的生产安全,预防各类建筑安全事故发生,为全年建设安全生产开个好头,现就做好春节后建筑工地复工安全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及交底工作。

各在建项目正式复工前,项目负责人、按规定配置的现场安全员、总监理工程师必须全部在岗履职到位。所有从业人员返岗前必须进行复工安全教育培训及复工安全交底,其中安全培训教材以市建设局统一编制的《施工现场安全基本知识动漫片》和《施工现场隐患排查治理演示示范稿》(建设信息网下载)为主,并结合本工程安全管理制度措施、操作规程及事故案例等内容开展培训教育,确保安全教育全面到位,教育记录有据可查。尤其要加强新进场工人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及各工种工人岗前培训,未经培训合格不得上岗。要全面检查特种作业人员执证上岗情况,杜绝无证上岗作业现象。

二、全面开展复工安全生产大检查。

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在复工前务必要组织全面开展复工安全生产大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到位。

一是全面排查作业区各类安全生产隐患,重点要加强深基坑、塔吊、起重机械设备、模板支撑系统、脚手架、施工用电、临时设施和工地围墙等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安全隐患排查,同时按照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要求,全面加强文明施工管理,做到场容场貌秩序化和安全防护的标准化,做好进出工地的运输车辆清洗并督促运输单位加强运输安全;

二是全面排查生活区各类安全隐患,重点要加强食堂安全卫生情况、工人宿舍用电及消防措施落实情况的排查,保障工人饮食安全卫生和消防安全,不得燃放烟花爆竹,不得饮酒作业。各项目负责人必须亲自带队开展工地自查,所在企业(或分支机构)安全管理部门必须对所属工地进行全面复查,企业和项目实施的二级安全检查表格必须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和企业负责人签字确认,检查、签字不到位不得复工。

第3篇

关键词:乐天溪航道整治工程 安全管理 平安工地

三峡—葛洲坝两坝间乐天溪航道整治工程(以下简称本工程)是长江三峡与葛洲坝两坝间形成水库库区以来第一次进行的以水下炸礁为主的航道整治工程。工程目的是通过水下炸礁工程措施,增加锚地锚泊水深,扩大锚地水域面积,改善锚地锚泊条件,以适应日渐增多的运输船舶量;炸除位于乐天溪主航道中水下石梁减弱不良碍航流态;炸除右岸突嘴部分水下礁石,改善通航水流条件,增大航道航行水域尺度。

充分发挥海事安全监督管理优势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下简称“三峡局”)既是工程的建设管理者,也是该施工河段海事安全监督和航道维护管理单位,集工程建设管理和海事安全监督为一体。为确保施工河段的施工与通航安全和航道安全畅通,三峡局专门成立了工程项目管理组,指派了三峡海事航道局两名专职领导为工程现场管理组负责人,三峡局相关单位均派员参与项目组,加强了施工现场的通航安全监督、通航航道维护管理、工程施工与通航的协调。由于工程炸礁施工占据了原有的通航航道,三峡局通过航道标志调移改槽,单向航道通航控制等一系列保航措施,保证了航道通航畅通;海事加强工程现场通航监管,指派专人到施工现场24小时驻船现场监督管理,维护了施工现场通航秩序,确保运行船舶通航安全;工程项目管理组人员每周参加工程工地例会,及时掌握工程施工信息,通过工程工地例会平台,使建设、监理与施工单位相互信息沟通,积极采取安全应对措施,确保施工与通航安全。

加强工程现场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本工程监理的重要监督职责,工程监理实行施工安全全过程监管,主要采取如下监管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监理对进入本工程所使用的炸药、雷管的火工品实行入库监督签收,出库使用记录登记,每周清库核查,帐、库数量相符等管理制度,防止炸药、雷管火工品的丢失,确保火工品的管理安全。

水下施工钻爆船实行驻船监理旁站,按每炮次记录钻孔数、使用炸药用量、雷管消耗,控制每炮次使用炸药总用量,通过GPS定位显示屏观测每炮孔的钻孔平面位置,保证施工安全。

施工单位强化安全管理

施工单位是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的核心,强化施工安全管理,加强施工安全教育,为打造平安工地创建格局,实现工程建设“三平安”。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把乐天溪工程项目创建“平安工地”作为实现企业品牌的契机,并为此采取了多项安全措施。

1、安全教育,文化先行,努力营造平安工地创建浓厚氛围

项目部充分发挥安全文化的导向和塑形作用,通过营造安全舒适的环境、加大安全文化的宣传力度、完善安全文化视觉识别系统等措施,确保以“安全事故可防可控”为核心的安全文化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固化于制,使员工能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

为此项目部开辟了“平安工地”的宣传专栏,利用黑板报、标语、岗前培训和安全交底等形式,通过召开推进会、举办培训、送法律法规、操作规范、技术标准下工地以及编制“一法三卡”工作手册、《安全文化手册》,等方式,大力推动“平安工地”建设各阶段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发动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和监督。各施工船舶根据项目部的要求,在显眼位置挂标语、设置宣传栏,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农民工是水运工程建设的主力军和直接参与者,搞好施工安全管理,就必须做好农民工的安全工作。一是落实劳动用工登记和岗前安全培训,建立了农民工管理档案,新工人进场必须严格执行三级安全教育,分项工程施工前将安全技术交底贯彻到每个人,每天上岗前进行班前交底。二是实施农民工动态管理,做到人员的来去、人员的所需、所想和当前矛盾纠纷等情况动态掌握、一清二楚。三是关心爱护农民工,及时支付工资,夏送清凉、冬送温暖,创造文化娱乐条件,组织节假日慰问。

每月项目部对各施工船机进行综合全面检查,重点是消防和安全方面,特别是在7.23动车事故、湖南邵阳“9.9”事故、贵州福泉“11.1”运输车爆破事故后,项目部及时组织学习,开展安全检查、安全教育等活动。

2、深入挖潜,力求做到本质安全

在“平安工地”开展过程中,我们引入并强化了本质安全的理念,提出了“工地就是家”的本质安全口号,号召各项目深入挖潜,努力追求本质安全:一是规范施工现场的布置和安全防护,材料和构件的堆放不危及其他施工作业,设备和机具有专人进行安全管理,临水、临边的安全防护牢固有效,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部位警示醒目、公示清晰,从而保证现场隐患处于受控状态。二是加大安全技改投入,鼓励研究探索更高效的安全保护系统。三是抓实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做到安全装备正确配备、正确使用,确保安全保护的效果。

第4篇

前言,为认真贯彻公司“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生产方针,规范专案施工现场管理,使工程施工安全、文明、有序地进行,保质按时地完成建设任务,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本计划书明确了施工现场规划、施工安全组织设计、施工管理、作业安全卫生管理、安全检查、工地紧急预案、生活区管理规定、紧急事件处理与报告等相关规定。

第一章 施工现场规划

一、施工区域施行封闭管理,分别在人员、物料出入口及生活区设立保安岗,建立健全安全保卫规章制度。

二、建立安卫值班室,设置热线电话,派员24小时值班,以用于各种事故的联络。

三、施行入场准入制管理,凡入场作业人员均要经过安全教育和文明施工教育,并统一佩戴识别证、安全帽和施工马夹方可入场。安全帽、识别证、安全标识要依公司规范制作,来访人员要接受专案保安的询问,并实行登记准入制。

第二章施工安全组织设计

一、专案在编制施工计划书的同时必须编制施工安全计划书。

二、当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超过50KW或用电设备在五台以上时要编制临时用电组织设计。

三、依据《规范》规定须编制的其他专项安全措施。

四、专案要成立安全管理机构-----安卫组。

第三章 施工管理

一、施工班组应严格按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章组织施工、遵守施工场地交通、施工噪音及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的管理规定。

二、施工班组应服从公司相关人员的协调与管理。

三、施工班组必须做好施工现场及周边地下管线、临近建筑物、构筑物(包括文物保护建筑)的保护工作。

四、依照承包合同,施工班组独立负责本班组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同时要接受公司的监督检查。

五、施工班组应建立、健全劳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严格依照规定对施工班组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文明施工教育,并将培训考核情况记录在案;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文明施工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同时必须配备取得资质证施工员、安全员、质检员、材料员、内业员。

六、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要经有资质的单位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第四章 现场作业安全卫生管理

一、安全教育和文明施工教育制度

施工班组应提前将本班组管理和作业人员的名单及身份证复印件提供到专案安卫组,接受规定课时和内容的安全教育和文明施工教育,并通过考核,考核合格后安卫组将统一发放识别证和安全教育卡(安全教育卡和工地识别证同时使用),安全教育分阶段、分季节、分工种进行。未经安全教育和文明施工教育的人员严禁进入现场作业。

人员训练计划:

1、现场保安人员在入场前要组织集中教育训练,主要学习工地的消防保卫工作的应对和相关规章制度。入驻工地后每周进行例会和例训,每周一次。

2、作业人员在入场前要接受本单位或安卫组组织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卫组还将每月定期组织一次阶段性的安全教育课程。

二、 施工现场明火作业管理

施工现场要制定严格的用火制度。

明火作业一律要按程序进行审批,审批程序为:明火作业申请 施工班组监工签认施工班组安管人员签认专案监工签认安卫人员签认(动火牌发放)准予动火施工。动火牌申请时间以3天为限,作业现场安全管制由施工班组安管人员负责(申请时,应提供动火作业人员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并做好如下工作:

1、现场要派专人监护。

2、作业人员要佩戴绝缘手套、绝缘鞋和护目镜等其他劳动保护用品。

3、作业时严禁打赤膊、穿背心、穿拖鞋或凉鞋等。

4、要保证施工场地的清洁,符合环境卫生管理规定。

5、应提供和维护施工现场及周边必要的围栏设施夜间照明。

6、施工人员施工结束后必须进行5S清理,在确认无隐患后方可离开。

7、施工前后现场清查由施工班组自行完成,巡逻保安进行复查。

8、明火作业施工现场(每个动火点)必须配备2支干粉MF-4型灭火器(或与之灭火等级相当之灭火器),药剂重量须达到4KG以上,并确保灭火器在堪用状态下且有效期限内。禁止使用瓶身有腐蚀(瓶身锈迹面积不可超过瓶身总面积的十分之一)的灭火器(瓶身腐蚀的灭火器易产生爆炸)。

9、动火作业配备之灭火器离动火点距离不得超过5米(高处施工时,灭火器应距动火垂点不超过5米处)。

10、根据现场的须要配备防火布或采取防火隔离措施。

11、乙炔、氧气瓶必须有压力开关装置且相互之间保持5米以上距离;瓶体不能横置在地上;不能置于高空动火点的下方。

12、作业现场的成品、半成品、材料必须采取保护措施,必要时必须加盖防火布。

13、明火作业区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原有的易燃易爆物品应

清除在作业点15米以外的区域(如因现场条件所限,施工班组应制定专项措施并严加防护,确保安全)。

14、明火作业区严禁吸烟。

15、严禁私自接拆电源线路,必要时应申请并由专业电工完成。

三、 施工现场用电和电器管理

施工现场用电原则:A、使用TN—S供电保护系统;B、三级配电结构;

C、实行两级保护;D、建立安全技术档案。

1、供电设备的总配电箱和开关箱均要装漏电保护器,并施行“一机、一闸、一漏、箱”的用电安全原则。

2、施工用电气设备必须有良好接零、接地,接地须采用正规接地线(PE线标志为绿黄双色线)。

3、电器设备一律采用空气开关,开关盖不可有损坏或任意取下,接线处不可裸露。

4、作业中能任意接触或接近的电气设备,应设置护篱或绝缘屏护。

5、电气设备的电线不可扭接,或放置于尖锐物体及高温处以及易造成人员绊倒、被碾压、割破与烧坏绝缘的场所。

6、设备的电源线不可直接勾挂于开关上。

7、不可使用破皮或绝缘不良之电线。

8、无电工作业证人员不可擅自进行电气配线及设施之装备与保养(包括修理),以及从事任何电气工作。

9、电气设施周围应设围篱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

10、配电设备和用电机具要有明显标识。

11、电工要对配电和用电设备进行日检,并将检查情况记录在案,发现有不安全因素存在时要立即停止使用。

四、高处作业管理

第5篇

【关键词】安全培训;针对性;动态管理

从建筑企业需要接受安全教育培训的群体来看,我们大致可以把它分为二类。第一类群体,指我们常说的“三类人员”(企业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与特种作业人员;第二类群体是指一线作业人员。按现行安全教育培训机制,前者基本由行业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组织培训、发证、继续教育、年审等工作,后者则由企业自行组织培训,员工自我提升为主。虽然两类群体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抓得很努力,有成绩,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就从这二类群体的安全教育培训现状与对策进行探讨。

一、第一类群体的安全教育培训现状分析

1.集中受训难

该群体安全教育培训虽然能分批分时段进行,但培训时段的设置不够灵活,缺乏弹性,时常会跟日常确实紧要的工作相冲突,会挤不出时间来接受再教育。而且该群体工作岗位分布大江南北,需要返回企业注册地受训,会带来诸多不便。特别是施工现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与塔吊司机、指挥、司索等特种作业人员,基本不可能连续数天脱岗培训。

2.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

不难理解,若培训内容单一,讲解内容缺乏深度,参与培训人员得不到有效的教育,想再次参与培训的热情、自觉性就会明显降低,培训工作极有可能陷入“走过场”。如“三类人员”中各自需要接受的安全教育侧重点肯定不相同,像项目负责人来说,经过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结合日常项目管理经验,就基本不需要继续深化对一般的法律法规的重复解读,可能更需要一些比较前沿的项目管理经验、富有创新的施工技术和行之有效的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的实施经验总结,等等。但这些若跟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来讲,就又会显得略超前了,与实际岗位不配套,对安全管控帮助不大。所以不切实考虑需求,不细分专业,而实施培训教材相同,培训内容相同,培训学时相同,且采用统一集中授课的方式,虽然培训组织工作简单了,但培训效果出不来。

3.培训师资力量参差不齐

参加培训的人员知识需求不尽相同,但要按照材与培训大纲要求,保证教学质量确实勉为其难。另外,师资人员选择局限性较大,有经验、标准与政策解读能力强、善于授课的专家或学者很忙,不愿来。更多的授课老师是遵循教学大纲,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地完成给予的教学任务,很难有互动沟通,加上标准理解不统一,缺乏权威性,疑义之处得不到解答。

二、第二类群体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现状分析

1.安全培训经费投入不足,缺乏有效跟踪监管

我国《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规定:安全费用按照“企业提取、政府监管、确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安全费用使用范围中也单列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虽然安全费用提取有总体额度要求,但涉及单列的项目支出没有测算相应的比例。如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安全费用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为计提依据,房屋建筑工程为2.0%,但涉及具体项目支出比重不明确。在实际经营活动中,企业更加乐意增加业务经营费用的开支,往往会忽视人员安全培训经费的落实,会更注重眼前可见、短期利益,而往往不会注重潜在的安全效益。

2.教育实施情况缺乏监督,从业人员呈现“被教育”趋势

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由企业自律完成,反映在项目现场安全管理中,就需要通过安全教育台账来体现。通过日常安全检查中,不难发现,现场作业人员未受岗前安全教育与未完成年度安全培训的情况相当普遍,到工程后期装饰装修阶段,受教育情况更加不容乐观。一些列入教育台账中的受教育者,也纯粹只完成了签字流程,没有切实受到培训,变成虚假记录,成了“被教育”对象。也恰好迎合了部分监督人员“轻现场、重台账”的检查作风。

3.群体流动性太强,很难实施系统性教育培训

从业人员普遍来自偏远农村,一些人员今日放下锄头,明日就到现场上工,农田与工地两头奔走,就业不稳定。外加工程施工任务繁重与缺少连续性,与亲人异地分居等种种缘由,建筑施工企业劳动用工的现状及特点就明显表现出短期性、流动性、分散性、阶段性、穿插作业、流水作业、农民工等。由于这些客观原因存在,“半工半耕”短期内没法改变,使得农民难以完成向职业工人的彻底转变。工作的不稳定性或高流动性决定了教育培训工作很难进行合理规划、完成系统培训。

4.实施教育培训缺乏有效载体,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

一线作业人员岗前“三级”安全教育和其他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班组讲评活动等常规性教育活动通常由区域(分)公司、项目部、班组来完成,教育者基本由公司分管工程管理成员、项目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作业班组长构成,授课场所基本局限于现场食堂或会议室。因建筑企业安全教育培训体系不完善,教育者综合素质不优秀,缺乏教育培训实施平台,教育成效如何,也无从评价,基本只停留在安全台账的记录上。

三、第一群体的解决方法与措施

1.创建合理、弹性的培训方式

为了更好紧扣企业经营活动,立足于培训实效,可以根据培训对象集中受训难、难以脱产学习等客观情况,创建视频课件进行网络远程授课,同步由指纹考勤改为实施网上脸谱视频考勤系统,教育学时允许间断累加。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借助网络优势,让安全再教育更趋灵活,也可以较好地纠正“代教育”现象。

2.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

由于受教对象需求不同,根据现有材与大纲,短期内要做到内容细化,贴近需求,确有难度。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有时间也有能力调动社会资源来做此项系统性工程。特别是针对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再培训内容,可以委托资质机构或权威专家对现有在实施的标准规范进行细化、解读,编制配套的可视化、形象化的教学课件,让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3.组建一支权威性较强的专业队伍,创建统一

免费的网络答疑平台若安全标准、规范的制定滞后,可能会带来灾难性后果,但对现有的标准、规范理解不统一,解读不权威,不充分考虑地区的差异性,轻率宣贯实施,轻则带来财物损失,重则造成生命殒落。这里,我们可以参照招投标市场领域的专家库的建立模式,充分吸纳安全研究领域权威的专家或学者,更可通过一套流程来筛选出一批实战经验丰富的现场型专家加入,组建一支权威型、现场型的授课队伍。也可以依托网站同步建立统一免费的答疑平台,实现有效的互动解答,让安全条款尽可能无疑义,实施起来更畅行。

四、第二类群体的解决方法与措施

1.加强安全培训专项经费提取和使用管理

第一类群体由于市场准入条件限制,并以政府为主导在组织实施,安全培训基本可以得到保障。难点就集中体现在第二群体上,由于现阶段我国对建筑市场劳务人员没有建立从业准入制度,对农民工进入建筑施工领域没有一套有效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办法,施工一线作业人员违章作业、违规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现象十分普遍,是造成建筑施工事故多发、突发和伤亡人数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加上一线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经费的提取和使用也没有明确的制度依据。在此,建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委托权威机构就安全教育培训费用比例进行测算,参照《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相应条款要求,明确安全教育培训费用总额,并将费用计划列入办理项目安全监督手续的前置条件,并在后期施工过程中强化监督检查。未提交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项目安全监督手续。

2.借助计算机辅助技术,实现被教育者的动态管理

可以借鉴《关于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实行作业人员实名制管理的指导意见》(浙建建[2011]68号)文件精神,由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来统一开发务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管理信息系统,推出“务工人员教育卡”或“平安卡”等,有效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建立能动态反映施工现场一线作业人员实际教育情况的数据库。更可以与现场作业人员实名制考勤进行整合、优化,推出“务工人员实名考勤教育卡”,建立人员花名册、考勤册、工资册、教育单等实名管理台账,实现施工现场人员底数清、基本情况清、出勤清、工资发放记录清、进出时间清、安全教育培训清“六清”目标。可以逐步改变省区域内建筑施工作业人员流动无序、管理难度较大的局面,使一线作业人员的流动走向有序,管理能够得到落实。

3.持续推广民工学校办学经验,充分发挥载体效应

深入贯彻实施浙江省建筑业管理局《关于在全省建设工地推广建立民工学校的指导意见》(浙建管[2006]23号)文件中相关标准的建设工程工地,要建立民工学校分校,到2012年,所有施工企业都要建立民工学校总校。2012年12月24日,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建人[2012]200号)文件,更是要求尽快培养出一大批适应产业转型和发展的有理想、讲文明、懂技术、会操作、出业绩的新一代建筑产业工人,积极探索和推进“政府主导、企业主办、工地建校、社会参与”的农民工业余学校建设管理模式,丰富农民工业余学校内涵,更好地发挥综合载体作用。现在,民工学校办学经验已经非常成熟,覆盖面逐步得到推广,宁波市区还建立了建筑业民工培训教育网,实现网络平台教学情况可视化查询。还可探索成立公益性志愿者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公益力量。也可在原有统一的民工教育培训教材基础上,逐步改变以往说教授课方式,形成教学课件视频化、形象化、图像化,做到寓教于乐。

五、结束语

第6篇

关键词:智慧工地;信息化;管理平台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是我国国民经济三大支柱产业之一[1]。建筑业也是一个安全事故高发的行业,在信息时代,如何利用新技术提高施工安全系数、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建筑行业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智慧工地是信息技术在建筑领域的体现形式,是一种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全新管理理念[2]。智慧工地管理平台融合了多种信息技术,辅助现场安全监督和管理,可以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有效缩短施工周期,使各部门的沟通更为顺畅,降低成本,符合绿色建筑的理念。

1当前我国智慧工地发展问题

随着建筑行业复杂度以及建筑体量增长,对现场管理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管理模式在管理准确度、经济性、可靠性等方面难以满足现代企业施工要求。智慧工地概念的提出标志建筑行业开始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转变[3]。信息技术使我国智慧工地建设进入轻量化应用阶段。各种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被应用到施工现场,集成智慧工地管理平台[4]。但智慧工地的发展处于探索阶段,必然存在多种问题,主要集中在政策、人才、技术三大方面。(1)缺乏政策引导,行业标准尚未统一。宏观方面,国家主管部门、各级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未对智慧工地管理平台指定统一的要求标准,法律责任界限不清,缺乏政府层面的有效政策引导。加大对智慧工地的宣传推广、为其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也是推广智慧工地管理平台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2)缺乏专业支撑,人才培养迫在眉睫。智慧工地管理缺乏专业产业人才,系统知识培训不足,导致管理盲点。人才是企业第一资源,培育产业人才、汇聚产业资源,是企业应用智慧工地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3)缺乏互联互通,集成应用面临阻碍。缺少顶层设计和统一标准,导致施工中的部分子系统间数据难以共享,形成“信息孤岛”,制约了智慧工地潜在价值的发挥。应进一步改进软件接口设置,完善配套设施,加强网络基础建设,解决集成应用瓶颈问题。

2平台总体架构

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借助大数据、云计算、BIM、GIS、物联网等技术,集成远程监控系统、BIM建造管理平台、塔吊安全监控系统、周界防范红外对射系统、劳务实名制信息化系统、智能化喷雾降尘系统、质量监控系统、安全教育系统等,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测机构、监督部门等施工相关方进行有机集成。智慧工地监管平台的基本体系架构包括感知层、网络层、传输层、平台建设层、应用层以及信息安全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行业监管等部分。

3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在建筑施工中的实际应用

3.1远程监控系统

为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在工地出入口、建筑材料堆放处、材料加工区、塔吊上方、围墙位置等监控重点区域安装摄像装备,采用无线或有线的方式,将施工现场的视频影像实时回传到监控中心,加大监管力度,实现透明施工。

3.2BIM建造管理平台

BIM建造管理平台利用Revit建模及后期渲染等技术手段,实现施工的动态模拟,直观准确地反映施工进度,加强对施工进度的把控[5]。BIM在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贯穿施工建设,包括事前预控、事中控制、事后处理。BIM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项目的科技含量,实现绿色施工。

3.3塔吊安全监控系统

塔吊安全监控系统基于传感器、嵌入式技术、无线传感网络等技术,支持单机运行状态监控、区域保护实时监控、群塔防碰撞、智能报警(图片上传)、塔司身份识别等功能,从技术手段对塔机运行进行实时监管、远程报警和隐患告知,有效防范和减少塔机安全事故的发生[6]。

3.4周界防范红外对射系统

在施工危险区域安装红外对射报警器,施工人员靠近危险区域时,报警器的热点元件检测到人体存在或移动,可以进行警示报警,及时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提高警惕,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周界防范红外对射系统也可以用于盗窃事故易发区域,通过设置电子围栏,有效防止不法人员进入,减少盗窃事故的发生。

3.5劳务实名制信息化系统

2020年5月1日实施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明确规定,企业应与招用的工人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全面实行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制度。传统的劳务管理中,务工人员频繁更换会带来人员信息管理不规范、工资界定不清等问题,劳务实名制信息化系统能够对施工人员信息有效整合,保障劳务人员合法权益,降低企业劳务纠纷的风险。

3.6智能化喷雾降尘

智能化喷雾降尘系统装有自动感应装置,可以对施工现场的灰尘浓度进行实时监测,浓度达到设定值上限时,系统会自动喷洒水雾降尘;灰尘浓度低于设定值下限时,系统会自动关闭,可以24h不间断工作。系统喷洒的水雾为纳米级,能有效改善施工现场作业环境,省水节能、高效环保。

3.7质量监控系统

质量监控系统能够利用手机客户端进行现场拍照、工程监督记录,生成现场取证记录、监督整改通知书,通知各责任主体。系统具有现场整改情况复检、未整改预警、特殊岗位资格验证、行政处罚上报等功能,形成可视化验收的管理痕迹,为可能出现的管理纠纷提供证据。

3.8安全教育系统

安全教育系统通过搭建安全教育体验馆,成熟的VR软件技术配备专业的硬件产品(VR头盔、眼睛以及智能电视等),模拟高空坠物、消防灭火、触电、支模坍塌等项目,打造极致的安全教育沉浸体验。改变传统的“说教式”教育,能够有效提高管理人员和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和防范意识,更好地达到安全教育的效果。

4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的应用价值

4.1数据互联互通,提升决策水平

智慧工地管理平台通过应用先进技术,结合软、硬件实现现场基础数据的采集,有效加强施工人员、管理人员间的协同,使管理人员实时了解现场情况、互联互通;可以打通各部门、各业务板块间数据不共享的壁垒,实现施工信息集成化管理,大幅提高管理决策的准确度。4.2增强精益管理,保证作业效率智慧工地管理平台能够对施工现场的“人、机、料、法、环、测”六大关键要素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项目管理的精益化水平[7],对项目成本、质量、进度、安全的管控更科学严谨,可以减少施工浪费和人工投入,提高作业效率,有助于快节奏、高质量工程项目的成功实施。

4.3杜绝安全隐患,提升服务能力

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是施工管理的难点和焦点。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具有安全帽检查、危险区域红外对射预警、塔吊防碰撞管理、VR安全教育等功能模块,重点突出人的安全因素,能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规范操作行为,大幅提升施工安全,用科技筑牢安全防线。

4.4信息全面协同,团队高效运作

智慧工地管理平台以“中枢大脑”的形式及时收集施工现场的进度、质量、安全、物料等信息,发送给各相关方,方便各方积极配合、高效协同,可以实现一对一信息互动,确保施工指令到人、责任到人,为工地管理赋能。

5结语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工地与新技术的结合度将更高,施工进度、施工安全、成本控制将得到有效保障。基于“物联网+建筑施工大数据”的服务模式,可以对建筑施工进行全周期、可视化、可追溯管理,提高对施工人员、施工物料、施工设备的利用率,降低施工成本和施工能耗,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最快捷的智能响应,引领建筑产业新一轮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李启宇,吴海清.新时期智慧工地云平台的架构[J].价值工程,2020(18):243-244.

[2]刘振邦,李亮,张忆晨.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智慧工地建设研究[J].铁路技术研究,2019(4):86-91.

[3]于化田,王湘文,吕兵兵.基于智慧云平台的工程项目管理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10):194-195.

[4]温如冰.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施工技术,2020(1):42-43.

[5]雷静,于长虹,杨晓娟.BIM技术在智慧园区全生命周期平台系统中的应用[J].智能制造,2020(9):35-38.

[6]秦成龙.建筑工程智慧工地的构件探讨[J].智慧管理,2020(3):59-61.

第7篇

【关键词】安全管理 不足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工地安全管理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各种精、尖、钻建筑拔地而起。同时,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安全生产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等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先后出台,极大地促进了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筑工地的事故发生率、人员受伤率都有了明显下降。但是,依然有些工地不按法规标准的要求进行管理,不按要求配备安全管理人员、不按要求投入安全资金、不按为施工人员配备防护用品、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等现象时有发生。据国家安监总局调度统计:仅2011年全国就发生各类事故347728起,造成75572人死亡。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伤害事故经常发生呢,如何通过有效的途径来避免这些事故发生呢?

二、建筑工地安全管理缺陷和应对措施

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安全资金投入不足、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差、安全培训教育力度不够、未按要求为一线工人设备劳动防护用品等等,都是建筑工地安全管理的主要缺陷。另外,安全管理力度不足、安全管理不规范也间接导致现场的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1、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加大现场安全管理难度

《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2007年1号令)第二十一条规定“施工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施工现场应当按照每5000万元施工合同额配备一名的比例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不足5000万元的至少配备一名”,但许多施工工地并未按照此要求进行配备,或配备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使得安全管理过程不能顾及到所有安全隐患,对这些安全隐患也不可能做到时时控制,这样安全管理工作往往是说得多,而做得少,甚至有些要求仅仅停留在会议上,并未得到真正落实,极易引起事故的发生。还有些施工工地存在大量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在做本职工作的同时,兼顾安全工作,但当安全与他们本职工作发生矛盾时,他们往往忽视安全工作,甚至对安全隐患视而不见。

针对安全管理人中配备不足的现象,首先建筑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在开工前审核施工单位是否按要求配备专职安全员,他们是否常驻工地进行安全管理,其次施工单位要按规定配备安全员,不要认为增加安全员会加大成本,而认识到安全投入是最大的成本节约,同时质监站、安监局等政府部门要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对于安全人员配备不到位的建筑工地予以行政处理。

2、安全资金投入不足,致使现场安全防护和其他安全投入不够

财政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于2012年出台《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第七条明确要求建筑施工企业按建筑安装工程造价计提安全费用。但在资金投入过程中,有些工地并未能按比例进行投入,致使本应用于安全方面的资金用于其他方面,主要表现为没有为施工人员配备劳动防护用品、机械设备防护用品配备不足、安全教育培训力度不够、安全防护不到位、安全隐患未得到有效消除等。

因此,建筑单位在支付工程款时,除了把安全费用单独支付外,还应严格督促施工单位把这笔钱投入到施工现场中,并审查安全费用是否切实可靠地使用,如果发现施工单位存在挪作他用或克扣行为,不仅及时没收克扣的款项,还要进行追加处罚。同时政府行政部门也要定期对施工单位安全费用的使用进行监督,通过各级监督加强管控,使安全费用得到有效利用。

3、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差,为现场安全隐患埋下祸根

建筑工地大部分施工人员都是农民工,这些农民工从没有经过系统的建筑工地安全培训,对现场的安全隐患一无所知,不能辨别现场存在的危险源,甚至有些人未经过三级教育就匆匆上岗,无法完全达到安全施工要求。如有些施工人员在作业过程中部分人员不戴安全帽,当安全管理人员对其行为进行教育时,他们不以为然,反而拿自己施工几十年未出事故做借口继续违章。

因此,建筑工地要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通过安全宣传,提高一线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才能从根源消除安全隐患。要让施工人员清楚安全工作不仅仅是管理人员的事情,而是真真切切关乎自己切身利益的大事,是真正保护自己生命、财产的一项工作。

4、安全培训教育力度不够,施工一线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能提高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局《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第二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培训管理制度,保障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所需经费,对从业人员进行与其所从事岗位相应的安全教育培训;从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或者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应当对其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未经安全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许多建筑工地均建立了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但我们在现场管理过程中发现这些制度多流于形式,不能得到有效地贯彻执行。有些工地的安全培训教育仅停留在纸上,并未教育到班组和作业人中手中,只是为了应付上级安全检查,并没有真正起到安全教育和安全警示的目的。

那么,建筑工地安全管理人员应真正履行安全培训教育的职责,对进场施工及转岗工人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相关培训,并在日常安全巡查、检查中对工人的违章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和再教育,对屡教不改的人员和行为可予以处罚。

5、安全防护用品不合格,不能切实保护一线工人

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绝缘手套、绝缘鞋等,都是工人在发生安全事故时的最后一道安全保护,如果安全防护用品不合格,就起不到这层保护作用。例如,安全帽不合格,高处坠落物体时会打破安全帽伤害到工人头部,安全带不合格断裂就会导致人员坠落。

因此,建筑工地在采购安全防护用品时,不能有投机行为,必须严格依照国家标准采购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品,并由多人进行验收,由专人进行保管,作业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安全防护用品失效或损坏时,要及时进行更换。

三、结束语

安全管理的核心是人,从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到一线工人,任何一个人忽视安全工作,都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理念贯穿到施工生产全过程,是做好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前提。参与项目建设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一线施工人员,要组织一个严密的安全组织机构,有效投入安全费用,层层监督、层层落实,一定能有效预防控制现场隐患,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保障工地人员、设备安全。

安全管理工作是长期的、艰巨的和复杂的,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只有参与项目建设的所有人员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做好建筑工程项目全程中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新峰,建筑工地安全管理之我见,建筑安全,2015年01期.

第8篇

关键词:安全生产责任制;效益;考核

Abstract: the safe construction responsibility system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tube production must tube safety", make clear a regulation in the form of system of enterprise leaders at all levels and all kinds of personnel in the activities of production safety responsibility of.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how to achieve the "safety development" as the goal, to build a long-term mechanism of safe production, further improve the safety in production environment, implement the responsibility system for safety construction step by step (projects, construction site, the shift), set up safety management idea is benefit, guarantee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state, enterprises, individuals, and is a major responsibility of security managers at all levels and the participants.

Key words: the safe production responsibility system; Benefit; Assessment of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安全施工责任制是电力施工企业岗位责任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中最基本的制度之一,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是各项安全规程、制度得以实施的基本保证。电力施工企业(火电)一般从事电站建设的建筑及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设备安装工程,机组参数为亚临界、超临界或超超临界,其特点是建设周期较长(一般为15-25个月),技术难度大,参与建设的人数和工种较多,现场的大型起重机械较多,高空作业且工种交叉施工较多,施工环境较差(比如风电现场日常和瞬间风力较大,高寒地区气温较低,沿海地区地基松软或面临台风的威胁),属于高危险作业施工,因此对安全文明施工,确保人身、设备、机械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面对目前的市场竞争压力,在既得利益空间较小的情况下,保证安全生产就是企业最大的效益已得到充分共识。下面就通过落实班组、工地、项目部三级安全施工责任制以解决项目在安全管理方面所面临普遍性的问题,谈一些具体建议。

一、项目安全管理方面所面临普遍性的问题

1.员工习惯性违章时有发生(一般发生在班组层);

2.员工安全意识不强,表现在个人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一般发生在班组层);

3. 对关键工序或岗位潜在的安全风险估计不足,监督检查不到位(一般发生在工地层);

4.受经营效益影响,安措资金和安全设施投入不足,存在较大人身、设备等安全风险(一般发生在项目层);

5.安全施工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监督考核不严格(一般发生在项目层)。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一章第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所以,必须针对班组、工地、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完善安全施工责任制并予以落实。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安全生产顺利进行,才能真正实现“实施安全生产,人人事事保安全”,争取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2.认真落实班组、工地、项目三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消除各类安全隐患、违章,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1)班组安全管理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班组人员的安全意识高低和安全责任是否落实到位,直接影响到整个安全生产工作的进行;班组安全施工责任制是长期安全生产工作经验和教训的结晶,是生产正常进行和职工安全健康的可靠保证。

1)制定班组安全目标:一般根据本班组的施工任务,制定防止各类不安全事件(违章、未遂)的安全管理指标,内容涵盖本班组对施工任务中重要危险源的控制手段。根据目标制定相应的考核措施。

2)班前交底和安全检查:由班长根据当日施工任务和上周检查存在的问题进行编写,进行全员交底并跟踪检查,建立个人安全档案,定期考核。

3)安全学习和培训:根据施工任务结合班组人员安全职责,编制班组月和周学习培训计划,对培训效果和落实情况进行评价。

4)班组的每位员工依据岗位职责编写书面安全保证书,并张贴上墙,达到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的目的。

5)班组成员入场或转场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并考试合格。

6)班长每年必须参加一次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工地安全管理

1)例行会议和例行检查:安全工作例会(一般每月一次),安全分析会例会(一般每周一次)。工地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安全检查;工地主任每月组织一次工地范围内的安全检查;根据实际情况由工地领导适时组织安全专项检查。

2)安全技术措施:技术人员编写的安全技术措施要组织施工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质量人员进行讨论,使编写的技术措施具有可操作性;安全技术措施交底要有组织、有分工、有责任、有要求且全员签字。

3)中小型机械和安全工器具管理:中小型机械和安全工器具账目清晰,维护保养记录健全;安全工器具按周期检查试验并形成记录。

4)安全教育:负责组织入场人员(含分包队伍)二级安全教育;监督检查三级安全教育落实情况;每月组织评价一次班组(包括分包队伍)安全教育情况和班前交底落实情况,指导班组安全教育;结合生产实际情况编制季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5)目标管理:专业工地以控制轻伤事故为目的,制定各种管理考核指标。

(3)项目安全管理

项目部一般是公司委托履行施工合同,对承接的施工项目代表公司进行施工管理的组织机构,是公司安全活动的主体,所以施工企业的主体安全责任必须得到全面贯彻执行。

1)组织体系:项目要建立安全保证体系、技术管理体系、机械管理体系、消防管理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做到职责清晰。

2)制度标准体系:结合项目安全标准,针对现场实际检验项目标准制定。

3)安全目标管理:根据公司安全目标,结合项目特点,由项目经理亲自组织制定本工程的安全目标考核指标;根据目标组织制定完成安全目标的具体措施,指导工地和施工班组(分包队伍)安全目标的分解。

4)例行会议:每周安全部长组织安全监督会议,分析和点评本周安全情况,部署下周安全工作;每月进行一次安全分析会,由项目经理主持,分析本月安全生产形势,查找存在的问题(针对某一项问题)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例会,由项目经理主持,总结本月安全工作,根据安全分析会结论部署下月安全工作;每季度进行一次安委会,由项目经理主持,总结部署季度安全工作。

5)安全检查:安全管理人员每日例行安全检查,每周项目安全部长组织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安全专项检查,每月项目经理根据周安全检查记录组织一次综合性安全检查,针对检查结论组织召开安全月度分析会。

6)机械管理: 特种设备进厂必须进行内部验收和外部报验,由专业队伍安装,经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场内机动车辆列入特种设备管理。中小型机械由工地负责进厂验收,并负责日常管理,项目部机械专工负责监管,项目部安全部负责监督。

7)分包管理:由经营部门负责组织安全管理部门、工程部门、质量部门根据职责审核相应资质合格者方可进场,并签订安全文明施工协议。

8)特种作业人员管理:项目部建立分单位、分工种的特种作业人员动态管理台帐。并持有效证件方可上岗。

9)安全教育培训:安全部组织编写项目年度安全培训计划,经项目总工批准后负责组织实施;项目总工审核工地季度安全培训计划与生产实际的结合性,监督实施过程;安全部负责组织分包队伍人员的一级安全教育,监督二、三级安全教育实施情况。

10)安全评价与检查: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安全评价检查计划,制定项目安全评价和检查计划,安全部具体负责实施;评价检查结束后,安全部负责组织编写本项目安全评价检查报告,项目主管安全的副经理审核、项目经理审批后上报

11)应急管理:项目应急预案体系:总体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

总体预案:项目存在的重要安全风险、处置突发事件的总体规划,包括原则、组织体系和职责、对上(公司、业主、地方安监、地方医院等)联系汇报方式和要求等,总工组织编写。

专项预案:针对某一类重要风险制定的应急预案。重点是预防措施和处置措施,工程部和安全部组织编写。

现场处置方案:单位工程中存在的风险,施工技术措施中要涵盖。

12)预案演练: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组织演练,演练要有计划、记录和总结。

第9篇

【关键词】管理;责任;落实

安全生产是决定企业能否在竞争中赢得信誉、求得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是企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工作的好坏在于是否真正把它纳入企业管理之中,也是企业管理者的头等大事,为此,必须把安全管理作为企业的头等大事来抓,通过严格的制度,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根据施工企业的特点,把安全目标管理与机制责任、制度建设与标准化工地,安全教育与综合考核等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以安全促信誉,以安全促效益,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1.搞好安全生产,企业首先必须有明确的安全生产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努力的方向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体系,企业每年制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把目标分解到各单位、各个管理部门和项目部,并加以量化。与此同时围绕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建立严格的安全责任机制。如何制定好、执行好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关键。因此,必须明确各层面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形成横向到边、竖向到底、各就其位、各就其职的安全责任机制。尤其要明确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是本项目的第一责任人。安全责任最终要落实到项目、落实到每一个生产环节和操作工人,建立和健全以第一责任人为核心的分级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各级、各职能部门及其人员(包括作业队)的安全责任,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在公司、分公司、项目部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时,作业队(班组)与个人也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让人人都挑起安全生产的重担。把经济利益和安全生产风险紧密挂钩,进一步提高每位职工的安全责任感。严格安全生产责任追溯制,若因管理不善、责任不明、措施不实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应严格追究有关责任人的经济责任,直至法律责任。

2. 企业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

企业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才能使安全工作有章可循,促使工作的机制化、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企业各级安全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经费的投入等要以严格的制度来保证,否则安全管理因流于形式而落空。

3. 在一手抓制度建设的同时,一手抓落实

以创标准化工地为契机,全面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是施工企业生产和技术管理能力的具体体现,开展创标化工地活动,有利于提高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基础管理工作。创安全标准化工地活动,关键从一个工程项目开工之前抓起,从现场宣传图牌布置到物料的堆放进行统一规划;强化事故防范机制,安文明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要求,规范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建设,根据工程进度,制定并落实安全防护设施费用计划;编制专项组织方案,特别对高、大、难、新工程及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实行会审制,实施施工现场作业全过程的控制。

4. 安全生产监督与奖励制度挂钩,有利于形成安全管理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建立有效的安全监督机制,有利于企业内部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安全监控网络。坚持安全检查经常化,实施超前防范,及时发现施工生产活动中的各种事故隐患及安全管理中的漏洞,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促使强制性安全生产配套措施落实到位。坚持安全检查多样化,结合全面检查、积极开展专项检查和季节性检查等,公司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方式,致力于综合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并突出重点、难点或事故易发部位,以便及时定认定时定措施整改落实;分公司每月对所属项目进行集中检查;项目部在组织经常性检查的同时,重点做好自查整改工作;各作业队则认真做好关键部位及上下岗前后的作业面的安全检查。坚持安全检查监督制度化,有效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使之成为企业一项经常的、持久的、自觉的工作。

5. 在实行物质激励时,注重精神激励,通过精神激励提高职工安全生产的自觉性

为此,企业党、政、工共同联手,充分发挥企业内部报纸、简报、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各种宣传舆论工具,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搞得好的单位,运用照相机对现场不安全行为及时进行曝光,达到教育当事者,警示作业人员,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

6. 认识社会生产诸要素中最活跃的要素,安全管理首先必须解决人的问题

人人重视安全生产,控制不安全行为,具有强烈的安全责任感,与企业荣辱与共,企业的安全目标就能实现。因此,在企业内部要形成适合本单位特点的安全教育长效机制,并与综合考核紧密结合,提高全体职工遵章守法的自觉性,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树立全体职工正确的观念,从而实现企业安全管理质的飞跃。

7. 安全教育

根据企业安全生产年的活动部署安排,提高安全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大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安全教育活动,在坚持日常安全教育的同时,结合工前班后、开展季节性安全教育、特殊工种教育,新工人入场教育、各级管理人员安全轮训等,扩大安全教育的覆盖面。安全教育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在增强职工的安全保护意识,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上下功夫。加强对企业经理、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和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贵发标准的学习培训;加强对一线操作人员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事故预防、急救知识教育。积极倡导安全文化,通过宣传教育,在企业内部形成人人讲安全、处处重安全、时时保安全的良好氛围。

8. 安全制度执行如何、安全教育效果如何、现场监督力度如何,重在落实考核

因此,必须结合安全教育工作,建立和完善安全考核机制,制定详细的考核标准。实施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不仅要把安全工作作为各单位经济承包考核中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且要把它作为衡量一位领导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之一。

9. 安全生产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企业既要创名牌和精品,又要以文明安全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所以,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各项管理机制,找准安全管理的着力点,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形象和社会信誉。

第10篇

常州市地处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在建设“平安常州”“和谐常州”的进程中,常州市建筑安全与设备管理协会在创新建筑安全教育模式方面进行了多种探索,提升了整个常州市建筑行业的整体素质。

营造安全教育浓厚氛围

伴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常州市面临的建筑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多。为应对这一严峻挑战,常州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通过多种手段,为全市的建筑安全教育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建机制

近年来,常州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重视建筑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强化用人单位安全施工主体责任和岗前培训教育制度。为了狠抓关键对象的安全生产教育,常州市建立了安全生产教育机制:强化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抓好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抓好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装单位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抓好“三类人员”(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

搞活动

为更好地在全市营造安全教育氛围,常州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多管齐下,注重搞好建筑安全教育活动。

推出“春风行动”“迅雷行动”“暖冬行动”等系列活动,对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实行网上和手机短信告知,对企业安全生产实行动态考核,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实行挂牌督办和暂停承接任务。

为进一步帮助建筑施工企业和有关人员全面了解、准确掌握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以及DGJ32/J55-2012《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条件评价规范》的内容,引导和督促建筑施工企业进一步加强内部安全生产管理,用新标准指导施工现场实际工作,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水平,常州市建筑安全与设备管理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在2012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在全市开展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活动。通过竞赛,提高了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安全意识,加强了企业安全生产能力,对建筑业安全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树典型

在建筑安全教育工作中,协会深入建筑企业一线,及时挖掘、提炼、总结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培育典型,推广典型。协会定期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到相关企业工地进行观摩、学习,如: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经纬大厦”、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诚信工地“上书房”“月星环球商业中心”等。

通过协会的引导,转变了建筑企业的安全观念,并使它们认识到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推动安全教育扎根企业

为更好地协助企业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协会发挥了专业性、技术性优势,开展了有重点、有针对性、分阶段的安全教育工作。

建立教育宣传阵地

协会通过网站、报刊等媒介,加强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设工程安全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与典型案例的宣传报道,使建筑安全深入人心。协会着手创办了会刊《常州建筑安全与设备管理》,免费向企业发放,通过会刊及时传达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关注并传播建筑安全与设备管理最新动态,宣传和展示常州市建筑业安全生产工作成效。常州市通过阵地的教育宣传,提高了全市建筑业从业者的安全意识。

成立安全教育培训机构

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协会专门成立了安全教育培训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建筑安全的培训班,以提高建筑从业人员的安全技能和整体素质。2012年,协会举办了“建筑施工模板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培训”“建筑起重机械安装单位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江苏省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资料宣贯培训”等多期专业培训班和知识讲座。

引导保险公司积极参与

为降低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的风险与损失,常州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相关规定,专门制定了实施办法,对“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意外伤害保险”的投保主体、责任范围、保险费率、赔偿标准等作出明确规范,规定保险费由建筑施工企业支付,并计入工程造价。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意外伤害保险”已经在建筑工地深入人心。

在协会的引导下,常州市保险公司专门成立了“建设工程平安专项基金”,为常州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体系提供了物质保障,对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技能,保障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作用。

保险公司利用“建设工程平安专项基金”,相继开展了“保安全、促建设、送温暖”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为丰富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生活,组织了外来务工人员电影招待会、高温送慰问等活动;为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水平,配合常州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了“春风、迅雷、暖冬”等活动;为丰富企业的安全教育活动,在工地现场设立农民工业余学校,以洽谈会、联谊会、安全知识讲座、警示教育片展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活动;为促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专门制作了“安全荧光背心”,使建筑工地安全员均统一着装上岗;为树立典型,普及安全生产知识,编制了《新市民张小刚》纪录片,发放到各施工企业,并组织巡回播放,寓教于乐。常州市通过发挥“建筑工程平安专项基金”的物质堡垒作用,让安全生产意识在建筑企业中开花结果。

通过10多年的辛勤培育和不断创新,常州市“十一五”期间比“十五”期间承保建设规模增加2.5倍,保费增加2.15倍。承保企业工伤死亡率下降37%,受伤人数下降10.72%,死亡赔付增幅为10%,受伤赔付增幅为23%。这些统计数据表明,随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常州市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在下降,伤亡人员得到的赔付标准在提高;部门安全生产监管压力和风险在降低,承保单位的经济效益在提高;从而形成了多赢局面的两低两高的“常州模式”。

创新安全教育培训模式

近年来,在开展建筑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同时,协会还不断创新建筑安全教育培训模式,提升建筑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水平。

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

在常州市城乡建设局和常州市安全监管局的指导下,在当地保险公司的支持下,协会借助常州市安全监管局的综合培训中心,在安全警示馆内建立了建筑安全教育与实训基地。基地内场景以“图、文、物并茂”的形式,针对建筑业劳务人员安全教育的需求,设置了事故警示篇、安全法规篇、安全管理篇、安全标准化篇、安全知识篇、应急救援篇、影视教育厅共7个功能区域。通过图板、灯箱、实物、影视、3D影像等方式,汇集了各类建筑施工伤亡事故中血淋淋、触目惊心的图片及影像资料,结合实景模拟,通过各种虚拟现实及场景搭建的方法,将建筑业安全生产的场景进行真实再现,具有科普性、仿真性、交互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特点,使受训者或参观者通过模拟互动学习来感受和体验各种安全知识,把以前的灌输式教育变为生动形象的互动教育方式,提高了教育培训的效果。

如今,该馆已成为常州市建筑领域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宣传的一个平台,馆方定期、定点组织建筑领域各类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从业人员及作业施工人员等参观学习,为进一步提升建筑领域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

协会还积极落实“建设行业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建设工作。按照“政府扶持、齐抓共管,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按需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建立了金坛建校、溧阳建校等多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关工程”培训基地,在建筑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第11篇

成立培训组织机构明确培训责任及任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企业按有关规定都要建立相应的培训机构,并明确培训任务及责任。行政主管部门以技能培训为主,负责组织各个工种的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培训并鉴定核发上岗证书,同时定期的进行年度安全继续教育培训,及时的将各种新的安全规范、标准、要求传授到各岗位工人。企业要根据职责分工成立组织机构,专门对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岗前教育,在作业现场还必须做好班前安全技术交底。三级教育、岗前培训、班前安全交底都有记录签字存档。

培训制度化,建立培训长效机制。

要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劳动保障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施工(劳务)企业共同对农民工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安全卫生、职业病防治等方面建立培训管理制度,制定培训工作方案,有组织有步聚的开展培训教育工作。联系有能力组织安全技能的培训单位进行集中学习。建立培训档案,档案应注明培训地点、培训内容、培训时间、被培训人员签字、考核记录,根据这些形成已接受培训人员资料,行政主管部门留档,被培训人员持证,连续记录。这样对农民工安全技能培训能跟踪管理,而且能在农民工进入施工现场前掌握具体情况,便于各部门管理,特别是劳动保障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能及时了解施工企业人员素质,有效地制定相应培训措施及计划,最终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施工(劳务)企业农民工安全教育、技能培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也是企业长期的重点管理的核心。农民工进入此行业时,首先就要对其进行安全技能培训。现在很多企业不重视,敷衍了事,甚至施工现场什么时候进人、走人都不知道,谈何安全技能培训。这也是行政主管部门必须狠抓的问题,也就是形成行政主管部门对强制集中培训,施工(劳务)企业对集中培训,管理人员(项目部)对班组及施工现场作业人员进行集中培训,逐级建立档案,有必要可由职业培训部门进行培训。建立长效的培训管理机构。

三、培训形式及要求

培训的目的是让农民工辨别安全隐患,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增强安全技能,了解安全生产方面有关法律法规,能自我保护,最终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形式采取多样化,应灵活运用教案,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既要达到目的又要让其接受。如施工(劳务)企业组织竞赛、观看视频教材、建立安全标兵小组、互问互答、老工人的“传、帮、带”、现场实际操作比赛等活动。可以采取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方式,到现场实地传教。坚决杜绝对农民工不负责任的走形势、做样子、应付检查现象。

四、培训内容

坚持“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宗旨开展安全教育、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制定教育与培训教材(案),要适用、且少而精。根据工种、岗位确定培训内容,如起重机械、高处作业、电气设备、防护用品、放火防中毒防中暑、事故案例、物体打击、食品卫生、职业病防护等,要组织相关安全知识、操作规程、操作技能进行重点教育培训。另外按施工进度还要组织专项的安全教育内容,如基础施工中防塌方操作及事故应急自救,主体阶段防高处坠落,潮湿作业防触电,雨季、冬期施工专项措施等等,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加强法律法规的教育,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如《劳动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理》等。

第12篇

参加培训的人员知识需求不尽相同,但要按照材与培训大纲要求,保证教学质量确实勉为其难。另外,师资人员选择局限性较大,有经验、标准与政策解读能力强、善于授课的专家或学者很忙,不愿来。更多的授课老师是遵循教学大纲,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地完成给予的教学任务,很难有互动沟通,加上标准理解不统一,缺乏权威性,疑义之处得不到解答。

二、第二类群体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现状分析

1.安全培训经费投入不足,缺乏有效跟踪监管

我国《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规定:安全费用按照“企业提取、政府监管、确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安全费用使用范围中也单列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虽然安全费用提取有总体额度要求,但涉及单列的项目支出没有测算相应的比例。如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安全费用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为计提依据,房屋建筑工程为2.0%,但涉及具体项目支出比重不明确。在实际经营活动中,企业更加乐意增加业务经营费用的开支,往往会忽视人员安全培训经费的落实,会更注重眼前可见、短期利益,而往往不会注重潜在的安全效益。

2.教育实施情况缺乏监督,从业人员呈现“被教育”趋势

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由企业自律完成,反映在项目现场安全管理中,就需要通过安全教育台账来体现。通过日常安全检查中,不难发现,现场作业人员未受岗前安全教育与未完成年度安全培训的情况相当普遍,到工程后期装饰装修阶段,受教育情况更加不容乐观。一些列入教育台账中的受教育者,也纯粹只完成了签字流程,没有切实受到培训,变成虚假记录,成了“被教育”对象。也恰好迎合了部分监督人员“轻现场、重台账”的检查作风。

3.群体流动性太强,很难实施系统性教育培训

从业人员普遍来自偏远农村,一些人员今日放下锄头,明日就到现场上工,农田与工地两头奔走,就业不稳定。外加工程施工任务繁重与缺少连续性,与亲人异地分居等种种缘由,建筑施工企业劳动用工的现状及特点就明显表现出短期性、流动性、分散性、阶段性、穿插作业、流水作业、农民工等。由于这些客观原因存在,“半工半耕”短期内没法改变,使得农民难以完成向职业工人的彻底转变。工作的不稳定性或高流动性决定了教育培训工作很难进行合理规划、完成系统培训。

4.实施教育培训缺乏有效载体,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

一线作业人员岗前“三级”安全教育和其他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班组讲评活动等常规性教育活动通常由区域(分)公司、项目部、班组来完成,教育者基本由公司分管工程管理成员、项目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作业班组长构成,授课场所基本局限于现场食堂或会议室。因建筑企业安全教育培训体系不完善,教育者综合素质不优秀,缺乏教育培训实施平台,教育成效如何,也无从评价,基本只停留在安全台账的记录上。

三、第一群体的解决方法与措施

1.创建合理、弹性的培训方式

为了更好紧扣企业经营活动,立足于培训实效,可以根据培训对象集中受训难、难以脱产学习等客观情况,创建视频课件进行网络远程授课,同步由指纹考勤改为实施网上脸谱视频考勤系统,教育学时允许间断累加。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借助网络优势,让安全再教育更趋灵活,也可以较好地纠正“代教育”现象。

2.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

由于受教对象需求不同,根据现有材与大纲,短期内要做到内容细化,贴近需求,确有难度。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有时间也有能力调动社会资源来做此项系统性工程。特别是针对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再培训内容,可以委托资质机构或权威专家对现有在实施的标准规范进行细化、解读,编制配套的可视化、形象化的教学课件,让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3.组建一支权威性较强的专业队伍,创建统一

免费的网络答疑平台若安全标准、规范的制定滞后,可能会带来灾难性后果,但对现有的标准、规范理解不统一,解读不权威,不充分考虑地区的差异性,轻率宣贯实施,轻则带来财物损失,重则造成生命殒落。这里,我们可以参照招投标市场领域的专家库的建立模式,充分吸纳安全研究领域权威的专家或学者,更可通过一套流程来筛选出一批实战经验丰富的现场型专家加入,组建一支权威型、现场型的授课队伍。也可以依托网站同步建立统一免费的答疑平台,实现有效的互动解答,让安全条款尽可能无疑义,实施起来更畅行。

四、第二类群体的解决方法与措施

1.加强安全培训专项经费提取和使用管理

第一类群体由于市场准入条件限制,并以政府为主导在组织实施,安全培训基本可以得到保障。难点就集中体现在第二群体上,由于现阶段我国对建筑市场劳务人员没有建立从业准入制度,对农民工进入建筑施工领域没有一套有效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办法,施工一线作业人员违章作业、违规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现象十分普遍,是造成建筑施工事故多发、突发和伤亡人数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加上一线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经费的提取和使用也没有明确的制度依据。在此,建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委托权威机构就安全教育培训费用比例进行测算,参照《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相应条款要求,明确安全教育培训费用总额,并将费用计划列入办理项目安全监督手续的前置条件,并在后期施工过程中强化监督检查。未提交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项目安全监督手续。

2.借助计算机辅助技术,实现被教育者的动态管理

可以借鉴《关于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实行作业人员实名制管理的指导意见》(浙建建[2011]68号)文件精神,由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来统一开发务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管理信息系统,推出“务工人员教育卡”或“平安卡”等,有效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建立能动态反映施工现场一线作业人员实际教育情况的数据库。更可以与现场作业人员实名制考勤进行整合、优化,推出“务工人员实名考勤教育卡”,建立人员花名册、考勤册、工资册、教育单等实名管理台账,实现施工现场人员底数清、基本情况清、出勤清、工资发放记录清、进出时间清、安全教育培训清“六清”目标。可以逐步改变省区域内建筑施工作业人员流动无序、管理难度较大的局面,使一线作业人员的流动走向有序,管理能够得到落实。

3.持续推广民工学校办学经验,充分发挥载体效应

深入贯彻实施浙江省建筑业管理局《关于在全省建设工地推广建立民工学校的指导意见》(浙建管[2006]23号)文件中相关标准的建设工程工地,要建立民工学校分校,到2012年,所有施工企业都要建立民工学校总校。2012年12月24日,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建人[2012]200号)文件,更是要求尽快培养出一大批适应产业转型和发展的有理想、讲文明、懂技术、会操作、出业绩的新一代建筑产业工人,积极探索和推进“政府主导、企业主办、工地建校、社会参与”的农民工业余学校建设管理模式,丰富农民工业余学校内涵,更好地发挥综合载体作用。现在,民工学校办学经验已经非常成熟,覆盖面逐步得到推广,宁波市区还建立了建筑业民工培训教育网,实现网络平台教学情况可视化查询。还可探索成立公益性志愿者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公益力量。也可在原有统一的民工教育培训教材基础上,逐步改变以往说教授课方式,形成教学课件视频化、形象化、图像化,做到寓教于乐。

五、结束语

第13篇

二、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有关主管部门关于安全的方针政策、规范、制度的规定,坚持“安全预防为主”的方针。

三、认真检查督促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的劳动保护及各项安全规定的落实。

四、参加施工方案中安全生产技术措施的条款拟定工作,检查督促条款的实施,

负责安全措施标识的管理和使用,及时记录好安全台帐。

五、负责本工程的常规安全检查活动,并做好检查记录,协助落实奖惩措施,对

违章现象进行制止,对一般事故做出处理和记录。

六、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新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及日常生产的安全教育工作。

七、参加对工伤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总结、上报等工作。

八、自觉遵守公司财务制度,加强自身廉正建设,杜绝本工程的一切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1.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对项目的安全生产负监督检查责任。

2.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

3.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等规章和标准。

4.经常督促、检查技术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并对规程、措施、交底要求执行情况经常检查,随时纠正违章冒险作业。确保所有进入工地人员必须戴上安全帽和不穿拖鞋、高跟鞋。

5.经常深入工地检查安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并向项目经理、施工员反映。

6.负责编报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的各项统计报表。

7.负责对班组安质员进行业务指导,定期和不定期组织班组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并对重点工种进行日常组织管理工作。

第14篇

一、加强宣教工作,开展职业、道德培训

(一)单位领导要提高认识,加强安全教育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定期对职工开展安全教育、素质教育,普及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切实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将各项安全措施具体落实到实处。

(二)加强领导队伍建设。抓好地区建筑施工单位负责人和安全远队伍建设,适时组织工地项目经理和安全员参加《建筑法》、《**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市市政工程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法》的培训学习。

(三)各单位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要以报刊、板报、横幅、讲座、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对施工人员宣传、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各单位要对新入场的施工人员强化对现场、对本工种的的岗前培训工作,特种工要做到持证上岗。

二、严格管理,加大施工监管力度

(一)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对外地务工人员居住区,深入开展“四防”工作,即:防火、防电、防煤气中毒、防食物中毒,切实加强外地民工生活保障及安全保障。单位针对“四防”工作的要开展自查,同时做到检查有力度,对查出的问题有整改措施。

(二)针对地区建筑施工单位内部管理不平衡的状况,加大对工地的管理力度,实行责任制管理,今年继续和施工工地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责任,根据责任书完成情况,给予表彰或处罚。

(三)严格执法程序,进一步规范建筑工地管理。云岗劳动保障监察组将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建筑工地的监督和管理;加大对工程中违法和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查处工程建设过程中不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行为及违法分包等行为。严格规范地区建筑工地管理,确保一方平安。

第15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平安、和谐目标,以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为核心,以严格落实责任制为抓手,扎实推进平安工地创建工作,确保全县建筑工地各项安全防护及安全质量措施落实到位,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按照《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关于实施施工现场主要管理人员在岗考核和“两场联动”的通知》和综治委平安创建工作要求,实施动态考核管理,进一步强化文明施工工程,强化“1+3”安全监控体系,力争使建筑工地全部达到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有效解决拖欠民工工资问题,预防和减少影响社会稳定的治安事件。

三、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严格督查。为认真做好全县平安工地创建活动的组织、宣传和督查工作,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决定成立全县平安工地创建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2、突出重点,强化措施。要紧紧围绕全县平安创建工作总体部署,加大工作力度,强化落实措施,着力督促检查,加强平安工地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推进全县平安创建工作扎实深入地开展。

(1)安全防护措施规范、标准。施工企业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防护措施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到位,安全生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2)采用LBS无线定位管理,实施动态考核。按照省、市住建部门要求强化市场与现场联动机制,督促各方主体诚信履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重点是加大监管项目管理人员力度,特别是建设单位派驻的甲方代表,施工企业带班负责人、项目经理、质检员、安全员、项目总监的在岗率。

(3)建筑工地实行“1+3”安全监控体系。建立全参与、全方位,全过程的“1+3”安全监控体系,重点做好监控重大危险源、点,并做好公示,及时清除清零。同时在项目出入口建立“1+3”监控的“八牌五图”。

(4)工地食堂和宿舍卫生安全。工地食堂取得有效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取得健康证明,食品加工严格按照卫生要求进行,有有效防范食物中毒的措施和应急预案。职工宿舍符合安全、消防有关要求,建立生活设施管理制度和日常检查、考核制度,有专(兼)职治安、防火和卫生管理责任人。

(5)加强培训和宣传教育,杜绝现场“三违”现象。施工企业建立对施工作业人员,三类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人员持证上岗,定期开展三级安全教育,规范农民工及外来人员管理,办好农民工业余学校,杜绝施工一线作业人员违章作业、违规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等“三违”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