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投资证券价值分析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价值投资策略是在1934年由格雷厄姆与多德合写的《证券投资》中首次提出的。后来,格伦・格林伯格、马里奥・加比利等投资家按照价值投资理论在实践中都取得了丰厚的收益,从而使价值投资理论的影响大增。作为价值投资策略最伟大的实践者,巴非特提出了对价值投资独有的见解,并通过对该策略的运用,取得巨大的成功。
一、价值投资策略的概念和原理
价值投资理论也叫做稳固基础投资理论。目前学者对价值投资并没有给出一个严格统一的定义。价值投资理论认为上市公司内在价值是股票价格的基础,价格围绕内在价值的稳固基点上下波动。股票内在价值决定于经营管理等基本面因素,而股票价格在短期内除了受内在价值的约束,还取决于股市资金的供需状况。在市场资金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内在价值高于股票价格的价差被称为“安全边际”,一家绩优企业出现安全边际时,对其投资就具备所谓的价值。
美国著名投资理论家Williams在《价值投资理论》中最早提出了贴现现金流估值模型。Williams认为投资者投资股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对未来股利的索取权,企业的内在价值就应该是对投资者所能获得的所有股利的现值。由此,williams推出了以股利贴现来确认股票内在价值的最一般的表达式:
其中,Dt为第t年的股利,r为无风险利率。williams的模型在后来的几十年里一直被人们奉为股票估值的经典模型。当然由于该模型没有考虑通胀因素而存在缺陷。
二、价值投资策略的适用条件
(一)投资对象的长期性和业绩的优良性
价值分析非常注重对公司以往的数据分析。价值投资是建立在可靠的数据分析基础之上的。没有这些,将无法拿出有效的证据来估算企业的价值。由于价值投资具有优化配置证券市场资源的功能,业绩优良公司的股票总是能够获得更多投资者的青睐,而那些业绩差的公司的股票则很少有人问津。所以资金总是更多地流向那些业绩优良的公司。这样能使投资者在股市中获得稳健收益的同时。合理降低投资风险。
(二)参照物选择的稳定性
同等投资环境下,对不同投资工具的效果进行横向比较,使投资收益最大化。投资债券的收益率要高于银行利率。投资股票的收益率应该高于同时期的债券的收益率。
(三)市场的有效性
市场价格能够充分反映所有信息。时间越长反映的信息越充分、准确。完全的市场化操作这是整个价值投资策略成立的基础。由供求变动和市场作用来决定最终的投资价格,才能保证价值和价格的关系得以体现和发挥。否则,价格体现价值的能力将受到限制,价格偏离之后向价值回归的趋势将发生变化。
(四)投资者的理性
进行价值投资,需要投资者非常理性。理性投资者要能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能正确处理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在承担风险的前提下争取较好的收益。其次,要看大势,不要盲目追涨杀跌。看清经济大势是理性投资者的基本要求。最后,把企业的经营业绩、成长潜力作为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注重研究企业的经营情况。
三、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证券市场上的适用性
(一)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表现
1997年中国股票市场上首次提出价值投资策略的概念,以后逐渐被中国投资者熟悉和了解。2003年QFII在中国成功启动。由于QFII采用了成熟的价值投资理念,促进了价值投资在中国的发展。国内的一些基金公司追随QFII的择股原则,选择价值投资作为主流的投资理念。中小投资者也纷纷选择价值投资作为首选投资策略,逐渐重视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并集中选择拥有较高安全边界的钢铁、石化、能源及金融等板块。但随着2005年中期以后股市不断上涨,特别是2007年以来连创新高,越来越多的新投资者在进入股市,价值投资理念不断被抛弃,人们热衷于各种概念炒作,投机的行为越来越严重。人们购买股票并不是冲着股票的投资价值,而是一种纯粹的股价上低进高卖的投机行为占据整个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成了投机者。从个人到机构、基金公司等大都抛弃了价值投资的理念,被投机所替代。然而自2007年10月以来。中国股市波动较大,上证综指从2007年10月16日的历史高点6124点一路下挫,2007年11月22日跌破5000点,2008年跌至10月28日见最低点1664.93,振幅多达73%。经过此轮大幅的涨跌,人们会重新对价值投资策略进行比较理性的思考。
(二)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证券市场适用性分析
1、股市建立时间短,可参考数据少,降低了价值分析的可靠性。中国股市成立于1990年,最初的交易股票数量只有几十家。截至2009年4月底上市公司数量1625家,总市值达169253亿元,流通市值为73450亿元,约占总市值的43%,股票总发行股本24711亿股。这些上市公司中70%以上是在1996年后上市的。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上市时间短的问题,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分析数据不足,难以反映公司的长期发展轨迹。这类投资分析的有效证据的缺漏,将降低判断的准确性,增添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更为严重的是,信息的缺失很可能会隐瞒企业的非正常波动,加大价值投资分析的难度。
2、交易的品种比较少。中国只有深圳、上海两个全国性的交易市场,交易的品种也十分有限,相比较国外市场多层次、多品种的资本市场体系。供中国投资者选择的投资范围太小。在有限的投资品种中,各类品种交易的条件也不尽相同,参考性低,确定合理的收益率难度大,使得投资者在分析中难免增添主观因素成分。
3、作为证券市场参照物的市场利率、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较大,尤其是最近几年变化太大,导致投资者无法进行收益的对比。从1990年中国股票市场开始建立,人民币的名义利率就处于比较大的波动之中。一年期利率从最高时1993年的10.98%降到最低时2002年的1.98%,利率进行了许多次大的调整。尤其是2007年进行了6次调整。2008年进行了4次调整。而这两年中正好是中国股票市场飞速高涨和急剧下跌的两年。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影响,从1990年以来,人民币的实际利率为正的年份并不多。大部分年份的实际利率为负。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价值投资参照物的利率已经失去了其应有的参照物的功能。作
为投资者无法以利率为依据进行价值投资,无法对不同投资工具的效果进行横向比较,这就影响了价值投资的效果。证券登记结算统计年鉴》,首次公布了股改以来两市股改限售股累计解禁和减持情况。自2006年6月第一批股改限售股解禁以来,截至2008年年底,两市累计产生限售股4681亿股,其中大非3934亿股,占比84%。第一批股改限售股获得流通权之后的两年半中,共有287亿股大小非。通过二级市场进行减持,并以小非居多,达到198.9亿股,占比69%。沪深两市累计减持的股改限售股占解禁总量的比例为6%。2007年A股市场上扬时。大小非减持力度最大。2008年随着市场下挫、交易萎缩,大小非减持的积极性也快速减小。截至2009年4月底上市公司股票总发行股本24711.99亿股,其中流通股本13249.79亿股,占总发行股本的53.6%。随着2009年几年还不断有“大小非”的解禁(如表1),越来越多的非流通股进入股市,会进一步影响投资者的价值投资策略。(2)中国证券市场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不健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股市发展中政府的干预作用大过市场自身的调节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股市功能不健全。股票市场不仅仅具有融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它起到了调节资金在各个生产部门流通再分配的作用。通过市场的调节,达到资金新的分配。这个作用保证了价格在偏离价值时,能自动、及时向价值回归。然而在相当长时期内,中国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忽视了资金流通再分配的作用。这其中有政策上的失误,也有投资者自身对股市认识的偏差。这两方面也体现了中国证券市场不太适合价值投资。
5、中国证券市场大部分投资主体是投机者。而非投资者。证券市场两类投资主体中小投资者和机构的获利能力有很大的差别。中国大量的中小投资者流动性大,资金有限、时间有限,投资缺乏规模效应,搜集信息的成本得不到补偿,也没有时间来进行上市公司的信息收集,同时他们大多数并不是专业投资人,信息的分析存在难度。而机构投资者,都有专门的投资调查队伍,可以通过实地调查,取得第一手关于上市公司的经营信息资料,避免了公开资料中的虚假问题。另外,机构投资者都是专业的,对信息可以做出相对准确的分析判断。但中国股市的各方参与者,从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到个人,更多关注的是股价
4、市场非有效性不利于价值投资。中国还处于一个相对不完善,具有特殊性的市场,这样的市场决定其效率是非有效的。(1)股权分割现象严重。国有股、法人股、流通股,同为企业权益股份的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交易环境特殊,也决定了不同利益主体在企业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其设定的安全边际不同,承担风险也不同,对同一只股票的定价自然就会有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各自要求的收益率的差异。随着“大小非”解禁,限售股上市流通将意味着有大量持股的人可能要抛售股票,造成原持有的股票可能会贬值。“大小非”解禁带来的最大问题是市场上股权持有者成本结构的失衡,“大小非”较低的持股成本与普通投资者持股成本的巨大差别必然破坏市场的内在平衡机制。中登公司披露2008年《中国的涨涨跌跌,追求“高抛低吸”的价格游戏,忽视股票的内在价值。偏好投机。即使是一些宣称价值投资的机构投资者,比如基金公司,在投资行为上也频繁的买进卖出,背离价值投资的方向。中国股市自1990年12月19日建立以来。投机性的表现要远远大于投资性。以上证指数为例,上证指数2007年全年在2006年上涨130%的基础上又上涨96.66%,涨幅再次踞世界股市之首。中国股市从2005年到2007年仅用了两年左右的时间,上证指数就以惊人的速度从1000点左右涨到6000点。股市的高估值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大量市场参与者在股市大幅上涨后,仍然积极买入,并没有关注市盈率偏高,市场风险巨大的现实。随着市场由高位反转下跌,众多投资者高位买人的股票大幅下跌,投资者纷纷被套,出现巨大损失。而与此相对的是,市场经过大幅下跌后,市盈率已经回落到合理水平,但投资者却认为市场会继续下跌,仍然持续卖出。这些都足以说明中国股市投机的泛滥。
四、结论
权证的价值
权证是与期权(Option)相近的一种金融衍生品,它们有类似的风险收益结构,因此,权证的分析原理可以借鉴期权的相关理论。归根到底,权证的价值还是由执行价和正股价之间的差来决定。举个简单的例子。
假如你现在手上有一张权证,它给予你权利以每股4.5元的价格在6个月后向AA公司购买1000股的股票,那么,这张权证值多少钱呢?如果目前股票AA的市价正好是4.5元,那这种权证的价值为零,因为你不能通过持有它而获得任何“好处”。假如股票AA的价格涨到5元,那权证的价值就体现了。这时你有两种操作方法。你可以以4.5元的价格在市场上购买1000股AA公司股票,再转手以每股5元的市值把该股票卖掉,这样你便轻易赚了500元,也就是说权证给了你500元的好处。除了以市价套现外,你也可以把获得该“好处”的权利出售给别人,权证市场由此而来。在该交易中,这一“好处”等价物的要价固然是500元,否则持有人宁可选择自己去套现的方式,这就是权证价值产生的基本原理。
权证的杠杆效应
权证价值反映对标的股票价格“涨跌”的信息,权证的价格一般相对于标的股票价格会小很多。投资人只需动用相当于标的股票的一小部分金额,就可以在标的股票价格上升的时候,获得与股票持有者同样的收益。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权证的杠杆放大效应。我们可以用数字来体验一下。如果正股价格是5元,执行价格是4.5元,则权证的价值是0.5元。之后假如正股价格涨到5.5元,则权证价值就是1元。在这个上涨过程中,持有股票的人获得10%的涨幅,而持有权证的人可获得的涨幅却是100%,放大效应达到10倍。
在实际操作中,很少有人持有权证到期的,往往在标的股票大幅波动的时候,利用权证的杠杆放大效应把权证卖出获利。这种成本低、短线回报率(波幅)大的性质无疑会吸引不少投资者,香港就是典型的例子。目前香港的权证市场有三分之一是散户,而大多数散户都是以投机的心理涌入该市场以求获得高收益。
如何分析权证价值
权证并不是散户投机的天堂,它也不是像想象中那么容易获利。权证的投资跟股票一样,也有它的一套科学的分析方法。权证投资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权证的定价。从定性方面分析,影响权证价值有五大因素。
■标的股票:标的正股的基本面情况,如所在行业、公司基本情况、财务状况等等,以及正股价格未来的走势。
■权证存续期:权证都有一个存续期,目前国内规定权证的时间期限范围是6~24个月。由于临近到期日时,标的股票的价格朝有利方向变化的机会减小,从而权证价格波动性也变小,所以,存续期的缩短将降低权证的价值。
■权证执行价格:执行价格与正股价格之间的差将直接影响权证的内在价值,是判断权证趋势最基础的一个数据。
■无风险利率:一般来说,利率的上升会导致认购权证价值的增加,认沽权证则相反;不过,无风险利率对权证的价值影响相对其他因素来说还是较小。
■标的股票预计派发的股息:由于派发红利将降低股票价格,相应的认购权证价格也降低,而认沽权证则反之。
权证的价格除了可以通过上述五大因素做定性分析以外,还有多种权证定价模型给权证的投资者提供定量参考。基于这些科学的分析方法,一向奉行价值投资理念的投资者包括基金公司可以把该理念也运用到金融衍生工具的投资当中,通过对标的证券的基本面研究,并结合权证定价模型,采取积极主动投资。
现阶段国内衍生品的匮乏使得投资人完全暴露在市场风险之下,而权证的引入将可作为期权的主要替代品,给予了投资者风险对冲和合理套利的空间。但是,权证毕竟是一种风险较高的金融产品,在对收益有放大作用的同时,对风险也有放大作用,投资者应借鉴基金公司的谨慎态度,合理利用权证的套利保值、规避风险的功能。
作者单位:Morningstar晨星(深圳)基金研究中心
【关键词】
摘 要 股神巴菲特运用价值成长投资策略为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同时也验证了价值成长投资策略在国外市场的有效性。本文通过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价值成长投资策略在熊市中体现的价值高于牛市的结论,以及价值成长投资策略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可行性正在逐步提高。
关键词 价值成长投资策略 可行性
一、 价值成长投资策略理论发展
1934年本杰明•格雷厄姆和戴维•多德的专著《证券分析》的出版标志着传统价值投资理论的形成,随着理论的深入投资家们不断创新,巴菲特作为格雷厄姆的学生,继承了价值投资思想的精髓,又引入费雪的成长性投资思想,将传统的价值投资策略与成长投资策略融为一体,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价值成长投资策略,并创造了一系列卓越的投资记录。
众所周知,股票的内在价值不仅包括资产和盈利能力价值,还包括成长性价值。传统的投资策略仅考虑股票的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而忽略了股票成长性价值。价值成长投资策略作为一种综合选股策略兼顾股票的资产价值、盈利能力价值和成长性价值,试图挖掘股票价格明显低于公司内在价值的成长型股票的投资机会,从而获得投资收益和价值增长的双重收益。
二、 价值成长投资策略适用性分析
(一)中国证券市场概况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至今仅有近20年的时间,与发达国家股票市场相比,市场制度不够完善,金融市场自由化程度不高,国家干预力度大,中国证券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呈现出明显的“政策市”的特点,政策上的利好、利空消息对股市常产生较大影响,削弱了股票市场价值发现、资源配置功能,降低了市场的有效性。
(二)价值成长投资策略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可行性分析
价值成长投资策略的实施需要具备的以下条件:第一,投资对象的长期性和业绩的优良性。价值分析是建立在可靠的数据分析基础之上的。目前国内的上市公司中业绩优良、信息公开并且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企业并不多,披露的信息来源也并不可靠,很大程度还存在人为操纵信息的现象,所以实施价值成长投资策略没有现实的经济基础。第二,有效市场的存在。由供求变动和市场作用来决定最终的投资价格,才能保证价值和价格的关系得以体现和发挥,而中国市场乃是弱势有效的市场,进行价值投资不存在市场基础。第三,理性的投资群体。投资者应当把企业的经营业绩、成长潜力作为主要依据,正确看待收益和风险,而不是盲目“追涨杀跌”。而中国短期投资者居多,并多数缺乏证券投资的知识和投资技巧,具有急功近利的倾向。并且上市公司每年分配股利较少,没有形成促使投资者长期持有的激励。第四,机构投资者参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资本市场的重要主体。我国资本市场企业主体残缺表现在投资主体主要是个人,其投资质和量均较低,以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比重明显不足。
综上所述,价值成长投资虽然比短期投机更为理性,但是在中国却缺少了现实的经济、市场和主体基础,至少在目前是不太适用的投资方式。
三、 价值成长投资策略在中国证券市场可行性的实证研究
(一)数据选择
2005年底中国股市进入牛市,在经历了06和07年的大热之后,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牛市渐渐退去,在08年开始进入熊市,完成了一个完整地波动周期。本文选取上证50指数成分股票的07年―09年年度数据,其中选取的数据包括股票收盘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通过Eviews验证股票收盘价和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之间的相关程度,从而分析价值成长投资策略在牛市和熊市中的不同表现。
(二)模型设定
根据价值成长投资理论,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建立如下模型:
其中 表示股票收盘价, 表示净资产收益率, 表示每股收益。
(三)结果分析
通过Eviews对3个年度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由上表可以看出,2007年牛市中t值仅为0.594,表明价值成长投资策略在牛市中并不能很好体现其价值,相反在2008-2009年度的熊市中其价值得到了较好的体现,这是因为在牛市中容易引起投资者非理性的投机行为,使得价值成长投资策略失效。另外,从牛市到熊市模型的拟合度逐渐增大,表明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对股票价格的解释能力逐渐增强,说明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逐步完善,价值成长投资策略正在渐渐地被投资者所运用。但是模型中的拟合度不高,表明价值成长投资策略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可行性依然不高,这与理论分析不谋而合。
四、结论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时间短,市场机制不够完善,价值成长投资策略还不能完全地被市场接受,但是随着市场制度的建立,上市公司整体素质的提高,及投资者投机心理及行为的改善,相信中国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围绕价值展开投资,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会越来越好,价值投资者也将获取较好市场回报。
参考文献:
[1]王春艳.价值投资于中国股市的可行性分析.财经科学.2004.
[2]何艳.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市场的实用性分析.财经纵横.2009.
摘要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的证券分析师队伍日益壮大。证券分析师作为专业人才,其提供的股票评级是否具备实际投资价值?国内外很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证券分析师给出的股票评级在短期内是具备投资价值的。
关键词证券分析师股票评级
随着监管法规的逐步完善和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壮大,立足于公司基本面分析的价值投资逐渐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主流理念,我国的证券分析师行业迅速发展起来,其影响力也急剧扩大。公司研究报告是证券分析师对上市公司进行信息搜集和分析的总结,而其中的股票评级则是分析师报告的主要结论,也是对证券市场投资者而言最为直观和最受关注的信息。若分析师给予一家上市公司“买入”或“卖出”评级,则代表了分析师认为该公司当前股价被低估或高估的强烈信息,若投资者接受了分析师的信息,则将通过具体的买入或卖出行为影响股价的涨跌。关于证券分析师股票评级的投资价值,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一、国外相关研究
对于个股评级最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33年。Cowles(1933)分别收集了16家金融服务公司、20家火灾保险公司、1位华尔街日报编辑和24家金融出版媒体的荐股信息,经过计算发现被推荐股票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弱于大盘1%到4%。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由于当时证券分析师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职业,关于分析师荐股的投资价值的研究开始兴起。
Diefenbach(1972)收集了1967年11月17日到1969年5月23日期间(共80周)来自24家证券经纪公司的个股评级(包括买入建议和卖出建议),将这些股票自被给出评级后52周的收益率与同时期市场指数的收益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获得买入评级的股票在未来52周的平均收益比同期指数收益率高出2.7%;而获得卖出评级的股票的平均收益率则比同期指数收益率低11.2%,且在全部获得卖出评级的股票中,在未来52周能跑赢指数的股票占26%。
Davies和Canes(1978)研究了股票评级二手信息的扩散对于股票的影响。他们使用市场模型对1970年到1971年华尔街日报“市场消息”专栏中的股票评级(包括597个买入建议和188个卖出建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这些二手评级当日,买入评级的股票有着0.923%的超额收益,卖出评级的股票有-2.374%的超额收益,并且都是统计上显著的。另外,在二手评级后的20个交易日,被评级的股票并未发生超额收益的反转。作者认为可能的原因是股票价格无法完全反应全部信息,因此即使的二手信息的传播也能够对股票基本面估值产生影响。
Groth et al(1979)以一家美国经纪商在提供的1964
年1月至1970年12月期间提供的约6200份股票评级为样本,并对日期的准确性作了交叉检验,他们以CAPM为衡量基准,发现买入评级的公司在推荐公布前6个月,月超额收益率始终为正,推荐当月超额收益率达到最高,推荐后一个月超额收益率急速下降但仍为正,数月之后超额收益率才变为零。推荐之后股票的超额收益率整体上低于推荐之前。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是这些被给予买入评级的股票在报告之前可能就已经历了利好消息引起的股价上升,而股价上升又吸引了证券分析师对这些股票进行研究,并给出乐观的评级。
但是,这些早期的研究都存在着样本时间短、选取的证券公司数量少且代表性差、个股可能集中于某几个行业等问题。从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数据库的完善和研究方法的改进,有关研究进一步深化。Elton et al(1986)利用IBOS数据库,收集了自1981年3月到1983年11月的来自34家券商的研究报告,其研究发现,相对于中性评级的股票而言,上调至强烈买入的股票在报告当月产生较大正超额收益,且这种正超额收益在此后的两个月会变小,但依然显著;评级下调至卖出的股票在报告当月存在显著负超额收益,这种负超额收益在报告后一个月仍然显著,且绝对值会变大。
Barber 和Loeffler(1993)分析了1988年10月到1990年10月来自华尔街日报”标靶”专栏的股票推荐。该专栏由四位分析师每月各推荐一只股票,作为对照,华尔街日报会随机选取四只股票。他们发现,专栏公告后两天之内,产生4%异常收益。
Womack(1996)利用First Call数据库,以分析师评级的四种极端变动为样本,发现分析师评级的变动对股价有显著影响。在3日事件窗口内,“新添到买入列表”和“新添到卖出列表”的规模调整收益率都在统计上显著,分别为2.98%和-4.69%;“从买入列表中删除”和“从卖出列表中删除”的规模调整收益率也在统计上显著,分别为-1.94%和0.32%。
二、国内相关研究
由于我国的证券分析师行业起步较晚,相关的研究报告数据库直到2005年前后才开始完善,因此国内学者对于股票评级的早期研究大都基于对财经媒体荐股“二手信息”的
市场反应研究。林翔(2000)收集了《中国证券报》每周一“咨询机构看市场”栏目1998年4月13日至1999年6月28日来自601家上市公司的共1414次股票推荐数据,运用事件研究法研究股票推荐前后是否存在超额收益情况。结果发现用市场模型计算的个股超常收益在股票推荐之前第4周就开始显著大于零,在推荐前一周达到最大值。推荐公开后10周都存在显著的负超常收益。他认为其中原因在于证券咨询机构拥有一定的私有信息,在推荐公开以前,私有信息已经在咨询机构的客户中扩散,客户和追随趋势者的过度买入造成了推荐公开后的抛售压力。
朱宝宪、王怡凯(2001)以《上海证券报》每周日“为您选股”栏目的投资建议为研究对象,搜集了1999年1月至11月共44周总计565次股票推荐,以市场指数调整的收益率为衡量基准。他们发现,总体来讲“投资建议”股票组合的收益率统计上显著高于大盘;将“投资建议”划分为短期和中期投资建议后,发现短线投资建议的股票组合收益率高于投资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但中期投资建议的股票组合收益率几乎都低于大盘。研究结论认为,一些专业投资咨询机构具有相当的把握市场短期热点的能力,但对中长期的预测能力不足。
徐立平、刘建和(2008)收集了2000年12月1日至2002年12月23日上海证券报每周一“本周股评家最为看好的个股”这一栏目的荐股统计数据对A股市场中证券分析师荐股的市场影响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采用事件研究法,用均值调整模型计算非正常收益率,结果发现分析师所推荐的个股在推荐之前正向的非正常收益率(PAR)表现相当明显。推荐之前六个交易周时正向的PAR表现最强,而后依次下降,并在公布基准日后短期内下降为负值。同时,随着时间的延长,负向的PAR也越来越大。
徐永新、陈婵(2009)手工整理了2007 年1 月至12 月《中国证券报》“实力机构周末荐股精选”所推荐的A 股股票作为研究样本。他们发现股票推荐之前一周,所推荐的股票已经具有显著为正的超常收益率,股票推荐前一周的累计超常收益率超过4%,推荐前的第一个交易日的超常收益率高达2%左右;股票推荐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有1%左右的显著为正的超常收益率,而第二至五个交易日均为显著为负的超常收益率,且推荐后第二至五个交易日累计超常收益率中值低于-1%;同时,推荐前后市场也均有超常的交易量反应。他们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股票推荐中可能存在信息泄露。
随着证券分析师研究报告数据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对分析师的一手评级信息进行相关的研究。王征、张峥、刘力(2006)整理了六家实力较强的券商研究所每月末向机构投资者提供的业绩预测和投资评级信息。他们将券商研究员2004年3月至2005年6月给出的19310次股票投资评级划分为增持、减持和中性组合,组合每月更新一次,并计算每月各组合的收益率。他们发现,在样本期间,分析师增持评级组合相对市场指数的超额年化收益率达到23.85%,该超额收益率在经过CAPM模型、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和包括动量因素的四因素模型风险调整后仍然显著。分析师减持评级组合的超额收益率为负值,但统计结果并不显著。该策略在考虑交易成本后,仍能取得显著的超额收益率。他们认为这一研究结果认为国内证券分析师股票评
级具有投资价值。
李雪(2007)收集了自 2006年1月1日到2007年4月1日四家研究机构308份股票评级调整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将所有评级调整分为调高与调低评级两组,以市场指数调整的收益作为衡量基准,发现在(t-10,t+51)的时间段内,调高组产生6.53%的正异常收益,调低组产生-7.49%的负异常收益。在(t-1,t+1)、(t+2,t+31)和(t+2,t+51)三个时间段,除了调低组(t-1,t+1)不显著之外,其他调高组和调低组都产生了显著的正和负的异常收益。另外,不同研究机构影响力的差异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异常收益的显著差异,但在长的时间段内则效应不显著。作者认为推荐后股票价格漂移根源于分析师推荐报告的内容逐渐被投资者接受而导致的交易行为,而不是由于新的信息出现、推荐力度或者推荐机构的影响力造成的影响。
三、结论
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我们发现,早期的国外研究大多认为分析师的选股建议没有实际价值,而最近20年来的国内外研究结果大多认为分析师的工作是有效率的,即他们的股票评级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特别是报告前后的短期时间内效果明显。研究报告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是证券分析师行业在资本市场中所发挥效率的反映,集中体现了证券分析师行业在产业分工中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林翔.中国证券咨询机构预测的分析.经济研究.2000(2):55-65.
[2]朱宝宪,王怡凯.证券媒体选股建议效果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1(4):51-57.
[3]徐永新,陈婵.媒体荐股市场反应的动因分析.管理世界.2009(11):65-73.
[4]徐立平,刘建和.证券分析师荐股的市场影响力研究.财经论丛.2008(4):70-76.
[5]王征,张峥,刘力.分析师的建议是否具有投资价值――来自中国市场的经验数据.财经问题研究.2006(7):36-44.
[6]李雪.中国证券市场分析师推荐投资价值研究.证券市场导报.2007.11:72-77.
[7]Cowles,A.1933.Can Stock Market Forecasters Forecast?.Econometrica,vol. 1,no. 3:309-324.
[8]Diefenbach,R. 1972."How Good Is Institutional Brokerage Research?"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vol. 28,no. 1:54-60.
[9]Groth,J.,W. Lewellen,G. Schlarbaum,R. Lease. 1979."An Analysis of Brokerage House Securities Recommendations"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vol. 35,no. 1:32-40.
[10]Womack,K. 1996."Do Brokerage Analysts' Recommendations Have Investment Value?"Journal of Finance,vol. 51,no. 1:137-167.
[11]Barber,B.,D. Loeffler. 1993."The 'Dartboard' Column:Second-Hand Information and Price Pressure"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vol. 28,no. 2:273-284.
[12]Davies,P.,M. Canes. 1978.”Stock Prices and the Publication of Second-Hand Information”The Journal of Business,vol. 51,vo. 1:43-56.
[13]Elton,E.,M. Gruber,S. Grossman. 1986."Discrete Expect
关键词: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危机;债务偿还
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074(2012)06014809
一、问题的提出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由地方政府组建,通过划拨土地,辅之以财政补贴等作为还款保证的,投入资产和现金流大致可以达到融资标准的公司,其重点投向主要以市政建设、公用事业等项目为主,主要包括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城建开发公司、城建资产经营公司等。“十一五”期间,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为中国走出金融危机困境,经济实现“保八”增长目标立下汗马功劳,同时为消化经济过剩,改善民生,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丰收做出了贡献。“十二五”以来,中央两年新增投资1.18万亿带动4万亿总投资已经完成,在北美经济前景迷茫、西欧经济恶化、亚洲经济降温的背景下,我国经济遭遇着外部需求疲软,内需严重不足的双重困境。在宏观环境趋紧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面临考验。尽管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虽然当前我国国债余额总量约为10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重不足25%,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60%的安全标准,但实际情况远没有所说的那么乐观,我国地方债务规模已达10.7万亿元,中央债务加上地方债务总额占GDP的比重已达到约50%,接近警戒线水平,并且我国各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还将继续扩张[1]。因此,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风险问题成为困扰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与稳定的问题。
二、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双重不完全问题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产生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不完全的产物,其双重不完全问题的根源则是我国当前的干部任用制度。一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行政长官基本由上级政府任免,因而上级政府自然成了地方政府各级官员的委托人;同理,政府投融资平台是名为公司建制下的法人单位,实际上却是带有浓重政府色彩的组织,平台的高层管理人员均由地方政府行政长官任免,绝大部分来自于原政府的财政局、发改委、计经委等政府要员,因此平台高管与地方政府官员之间又形成一种委托与的关系。但是以上两种都是不完全的,不能用传统的委托理论来解释。
(一)地方投融资平台的不完全问题
普遍观点认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几何倍数增长成为产生风险的主因,由于监管不力与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平台资金运营管理欠规范,加大了其自身运营的风险[12]。但是,为什么政府急于扩张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呢?主要原因是分税制背景下中央与地方政府对财权与事权分配现状的漠视[3]。1994 年的“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的比例关系发生改变,地方政府自扩大,各级地方政府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被激发,但地方税依然是地方政府主要预算内财源,这一税项难以维持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对基础设施与公益服务的巨大需求,而市政债券的发行也难以满足这一需求,地方政府平台的建立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中国外向型贸易发展受阻,中央政府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扩大内需,投融资平台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时期。截至2008年,全国各级政府投融资平台达到3 800家以上[4]。2009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拓宽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融资渠道”。此时,县级投融资平台遍地开花、势如破竹,县均投融资平台由几家迅速增至十几家。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共10 000多家,其中70%以上的为县级投融资平台。
理论上讲,地方政府与投融资平台形成了委托关系。按照传统委托理论,委托人和人都是经济人,行为目标都是为了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在委托关系中,委托人的收益直接取决于人的成本(付出的努力),而人的收益就是委托人的成本(支付的报酬)。因而,委托人与人相互之间的利益是不一致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因而,委托人与人之间需要建立某种机制(契约)以协调两者之间相互冲突的利益[68]。信息不对称与不确定性是在委托关系中产生道德风险的的根源[4]。但现实中,我国地方融资平台并不是传统的委托管理,它形成了地方政府与平台,平台与政府之间的双重关系,并且,平台项目融资,项目运行涉及到一种特殊的银企关系[9],地方投融资平台债务激增风险所反映的不只是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不当的问题,更深刻地反映了现有的公共资本投融资体制存在的缺陷[10]。
(二)地方政府和上级政府的不完全
在地方政府与上级政府的委托关系中,地方政府对预算支出规模扩大呈现内生放大的效应[3]。地方政府为了自身政治利益的需要,会有强烈的政绩欲望,他们就会极力扩大支出,甚至不惜举债,形成地方政府扩大预算规模的内在激励。虽然上级政府拥有种种对地方政府的监督职权,但具体对财政预算与支出、公共物品的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以及各种公共服务的需求等方面,地方政府有更多的话语权,上下级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对于诸多地方政府提出的预算请求,上级政府也无法拥有充分的信息来判别其真伪和提出异议。由于官员的效用是预算规模的增函数,近年来遭金融危机的袭击,中央实施了4万亿扩大内需的投资计划,给了地方政府扩张支出的机会,地方政府扩大支出行为客观上为上级政绩“增光添彩”,只要地方政府的预算规模没有大到引发社会动乱和经济动荡边界,上级政府或官员是不会采取严厉的控制措施,相反还会采取默许的鼓励。由于现行的预算体制的不完善,在理性的驱使下各级政府与官员都会产生大量的投机与短期的支出扩张行为,预算支出规模逐级扩大,产生强烈的放大作用。因此,地方政府扩张地方债务内在逻辑性得以发挥。因此,从当年6月国家审计署的审计结果公告看,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 174.91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67 109.51亿元,占总债务的62.62%;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或有债务23 369.74亿元,占总债务的21.8%;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其他相关债务16 695.66亿元,占15.58%。
(三)投融资平台与地方政府的不完全
上级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不完全关系致使地方政府债务扩大的内在激励,这种内在激励反而成为地方政府与投融资平台不完全委托关系的根源。一方面地方政府想方设法扩大支出,增加政绩,另一方面我国《预算法》明确规定不许地方财政列赤字和发行债券,因而,成立政府投融资平台式的公司成为各地方政府变相举债的工具。2008年开始,大量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遍地开花、势如破竹。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共10 000多家,其中70%以上的为县级投融资平台,工、建、农、中四大行平台贷款余额分别为6 800亿,4 298亿,3 977亿,3 949亿,共计1.9万亿。政府投融资平台是名为公司建制下的法人单位,实为带有浓重政府色彩的组织。各地方政府投融资机构注册资金的来源绝大多数是当地人民政府、发改委或地方国资委的全额国有资本金注入,其建制均为注册的公司制法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绝大部分来自于原政府的财政局、发改委、计经委等政府要员。从另一层定义看,此类公司具备地方准财政的性质,其经营管理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其收入的大部分来自于当地政府的财政补贴,支出的方向是行使地方政府的部分职能,这就决定了其经营的目的与利润最大化或公司利益或股东利益最大化相背离,违反了委托的基本假设前提。
三、基于双重委托:地方投融资平台风险的一个分析框架
西方传统委托理论主要是针对上市公司的一种分析框架,由Coase( 1993)、Jensen 和Meckling(1976)、Fama 和Jensen( 1983)等提出,后由众多的经济学家和公司治理专家加以扩充和发展,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公司治理问题分析框架。委托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解决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问题,解决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11]不完全是指委托双方基于一种特殊的裙带关系或脐带关系,而两者之间产生了居多的预算软约束问题,从而导致不能完全履行原来的商业约定。基于分税制背景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双重不完全问题是导致平台风险扩大的主要原因。
(一)分税制背景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的产生
因而,上述机制可以简单表述为:在经济滞胀条件下,政府的融资决策会导致银行放贷增加,此时一方面会引起过度消费及投资,另一方面会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增加,这是放贷增加会导致问题与风险贷款增加,同时过度的消费与投资也会导致不良贷款增加,这是一旦资产破灭,银行危机产生,导致平台融资债务增加。如图4所示。
(三)平台风险加大导致地方政府平台债务风险扩张
下面用一个两期模型来进行分析。假设融资平台生存两期,在第一期融资平台通过融资获利获得收入,它获得的收入除了用来满足该期的开支外,其余用来储蓄,融资平台在第二期不融资,主要靠第一期的储蓄来满足其在该期的开支,因此每期拥有两代融资平台,t期和t-1期。
利率的增加对储蓄的影响则取决于替代弹性的大小,这是因为利率的增加对经济的影响有两方面:第一,由于利率增加,使得融资平台在第一期的开支成本增高,因此融资平台会把第一期的开支减少,从而提高储蓄水平;第二,由于利率的增加,融资平台的储蓄收入增加,从而总收入增加,为了使开支路径平滑,将导致融资平台每期的开支都可能增加。因此利率的增加对储蓄的影响取决于哪一种更突出,也就是取决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大小,如果替代弹性大于1,第二种效果突出,从而储蓄上升,反之则下降。如果替代弹性等于1,这两种效果正好抵消,从而利率的改变不影响融资平台的储蓄水平。
一个融资平台的预算约束是,其开支的现值必须小于或等于其初始 财富与其劳动收入的现值之和。与此相类似,政府的预算约束是,其购买物品与服务的支出的现值必须小于或等于其初始财富与其税收收入(减去转移支付后的净值)的现值之和。
四、对策与建议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地方平台风险的产生有其历史的原因,但是风险的扩张则是地方政府与融资平台行为的结果。因此,要解决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问题,必须从源头解决双重不完全问题,而双重不完全问题则需要以微观主体为切入点,从宏观方面进行综合协调,两者相互相成。
(一)微观角度
从微观角度看,规范融资平台行为,建立和完善融资约束机制,加强对资金的监管力度,防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成为解决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不完全的症结所在。一是要规范投融资平台公司的行为,对其进行清理规范。具体要对已经设立的投融资平台公司进行分类清理规范,对新设立投融资平台公司严格依法办理。二是清理并妥善处理投融资平台公司债务。清理各类综合性投资公司与行业性投资公司所在的债务[12],包括投融资平台公司借入、拖欠或因提供担保、回购等信用支持形成的债务;明确存量债务偿还责任,不得单方面改变原有债权债务关系,防范道德风险发生;妥善解决原计划由投融资平台公司承担投融资的在建项目后续资金问题,防止“半拉子”工程出现,造成资金损失与浪费。三是加强平台投融资管理。投融资管理包括融资管理和投资管理,一方面需要银行金融机构严格规范对投融资平台公司的放贷管理,加强还本付息现金流缺失等各种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另一方面平台投融资项目必须符合有关政策要求,投融资资金要严格按照规定用途使用,投融资和担保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二)宏观角度
宏观角度看,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府债务管理体制,强化对融资平台监督管理是理顺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机制,解决两者不完全问题,化解由这种不完全产生风险的关键所在。一是重新厘清中央与地方政府职能关系。从根本上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产生是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不匹配而形成的复杂结果,地方政府大量承担经济建设职能但同时在财权上受中央政府的约束[13]。因而,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让地方财政从“吃饭财政”与“建设财政”中走出来,真正向“公共财政”转变;同时需要改进对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办法,逐步建立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与环境保护等多重标准的科学评价体系,引导各级地方政府投融资行为朝理性化方向发展[14]。二是逐步理顺和完善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我国庞大的地方政府债务种类多样,成因复杂,隐形债务或或有债务占比相对较高,中央政府要合理监督并引导地方政府债务向“显性化”发展,完善统一领导与财政归口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明确债务范围和统计口径,正确计算政府债务率、偿债率等预警指标等。三是强化中央政府投融资平台监管职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应发挥出资人作用,加强对投融资平台监管工作,建立由财政部门、审计部门或委托中介机构对地方政府债务资金的使用进行专项审计,对平台项目的债务偿还能力、收益能力与社会经济效益等进行综合绩效评价,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范围[15];严格执行项目资本金管理制度,跟踪贷款资金使用去向,防止贷款资金被挤占与挪用。
参考文献:
[1] 巴曙松.防范与化解地方债风险的途径[J].中国对外贸易,2011(9).
[2] 郑磊.财政分权、政府竞争与公共支出结构――政府教育支出比重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科学,2008(1).
[3] 唐云锋.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地方债务的成因分析[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5(2).
[4] 王晓曦.我国政府融资平台的制度缺陷和风险机理研究[J].财政研究,2010(6).
[5] 杨瑞龙,聂辉华.不完全契约理论:一个综述[J].经济研究,2006(2).
[6] LUCAS,ROBERT E,NANCY L.Stokey.Money and Interest in a Cash ̄in ̄Advance Economy[J].Econometrica,1987.
[7] TOBIN,JAMES.A General Equilibrium Approach to Monetary Theory[J].Journal of Money,Credit,and Banking,1969(1).
[8] HOLMSTROM,BENGT,JEAN TIROLE.Private and Public Supply of Liquidit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8,106.
[9] 王元京,高振华,何寅子.地方政府融资面临的挑战与模式再造――以城市建设为例[J].经济理论与管理,2010(4).
[10] 刘煜辉,沈可挺.中国地方政府公共资本融资:问题、挑战与对策――基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状况的分析[J].金融评论,2011(3).
[11] 辛清泉,林斌.债务杠杆与企业投资:双重预算软约束视角[J].财经研究,2006(7).
[12] 史朝阳.经济增长视角下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13] 刘兆云.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及其防范措施――基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公司视角[J].企业经济,2011(6).
由于对价值分析方法和技术分析方法的争论,字数百年前股市诞生之日起就已经开始。在投资圈内的投资者大多都搜索了解,因此在这里大致归纳出价值分析方法和技术分析方法的操作并进行简略罗列和概括,不做过多赘述。
(一)价值分析
“一定性,二模型,三定量”是本人对价值分析方法的总括理解。
(二)技术分析
技术分析是以证券价格的动态变化和变动规律为分析对象,借助图表和各类指标,通过对证券市场行为的分析,预测证券市场未来变动趋势的分析方法。
目的:探索证券市场的价格变动趋势。
三大要素:证券价格、成交量和价格变动的时间跨度。
二、对二者的应用
这里便能看出两种方法的利弊了,因此稍加展开。
(一)价值分析
第一步,是分析“定性”的东西:行业的稳定性,行业的壁垒,行业的发展前景,企业在行业的地位,企业的竞争对手,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劣势,企业的管理规范程度,企业的研发投入、研发实力、研发人才,企业的市场开拓实力,企业的产品梯队,企业的规模,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能力等等。
第二步,建立估值模型。教科书上的现有模型除了做研究,在实践中几乎没有用处,因此就需要投资者自己设计估值模型,涉及到高等数学、金融、会计、财务管理等多个学科。
第三步,寄出会计报表的水分,将企业的运营数据,通过估值模型,与股价建立关系,实现最终的量化分析。对于绝大部分投资者来说,即使学会了一些专业知识,也未必能准确识破并挤掉报表的水分。
(二)技术分析
应用范围:技术分析可广泛应用于证券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和其他金融市场。
变动趋势:上升趋势、下降趋势和盘整趋势。
三个假设:市场行为涵盖一切信息;证券价格沿趋势移动;历史会重复。
主要理论:道氏理论。
技术分析方法以K线描述股价的变动并渐次演绎为股价趋势、股价形态、移动平均线、波浪理论等,归纳提炼出股价变动的规律和趋势;同时用通过量价指标、涨跌指标、价差指标分析多空双方的力量对比、投资者心态和涨跌幅度,从某一个侧面反映市场行为。
三、讨论
(一)比较
价值分析需要投资者在投资前对某一个有投资欲望的公司进行自己建立估值模型,需要对一些金融财务领域的专业学科进行学习和钻研,而毫无疑问大部分投资者都做不到这一点,因此这也是现在大部分投资者愿意成为技术分析投资者的原因。
据说投资圈内流行这样一句话:市场总是正确的。这句话,放于两派投资者之间都很贴切,对公司证券的预测当然是要依据过去的市场顺序的。市场不正确不可信难道要去相信算命的吗?但我认为放在技术投资者身上更为适用。因为技术分析投资者在有效市场假说下只需从市场的量价变化中知道影响证券价格的所有因素对市场的影响效果。技术分析投资者还相信一句话,那就是“历史是重复的”,这句话也是正确的。但是应该建立在历史重复周期确定,或者知道周期的前提下,否则便卷走了一部分投资者的资金。而周期的长短是以社会发展为基础的,生活必需品和低值易耗平的历史周期长而稳定,而在如今科技发展迅速的时代,科创板的股价波动则短而迅猛。而这一点相对来说是技术分析容易看出来而价值分析比较不容易看出来的。
有人信奉使用价值分析法,有人愿意使用技术分析法。事实上在本人写这篇讨论未作过深了解时(当然现在也只是浅谈),我是更愿意相信技术分析法的,因为从证券市场的网站主页上、推送上还是新闻上,有很多人或是专家在预测大盘及个股,他们撰写各种热门文章和测评,韭菜们终将分为两拨,一拨被割,一波留到下一轮继续在被割与不被割之间进行选择。我们通过对这两个方法的比较无非是想知道在哪种方法的应用下选择不被割的正确率更高。
我看有的价值分析投资者说如果长期跟踪各名博与名人的发言,会发现他们预测的成功率几乎就和猜硬币的正反面一样,总有50%的几率能猜对。这个毫无疑问是嫌其成功率偏低了。毕竟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讲无非是在某个节点要投或者不投,要抛还是不抛,当然若是再加一个自变量:投什么行业,无疑是难上加难了。首先,要明白一点的是没有谁是不依靠任何东西在家里闭着眼睛凭空想象而百分百蒙对的,纵使是考场猜选择题,也有人是有凭据的——三短一长选最长,三长一段选最短。而明眼人也知道靠这个口诀不如靠自己脑中考前背的书。所以说,我们与其比较两种方法哪种准确率更高,不如看哪种方法的依据更可靠。像本人之前也想过“钱生钱”之道,比起追求高收益,小本生意自然更偏好于低风险,做傻瓜投资,如此长期把资金放在池子里也能生钱。因此,在比较两个方法前,还要设一条投资风险相同的门槛。
我把我的理解从最通俗的角度讲这两种方法所谓的依据。评价一个学生,技术分析就是像是看他历年期末期中考、月考的成绩指标和成绩曲线,而价值分析则是看他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熟练运用程度,十章内容是全部倒背如流还是有两三章没掌握;如果这个学生的成绩一次好一次坏一次好一次坏,那么技术分析派会以历史数据和“历史是重复的为由”预测他下次成绩的好坏。但殊不知是因为成绩好是因为考的内容是他全部会的,成绩差时是因为恰好考到那两章他没背熟的。而价值分析派就能看到这一层。有的企业现金流好,有的企业存货少,有的企业成本低,有的企业杠杆高……各有长处,但是市场的运作明天考他们哪一块却不知道。因此我认为,虽然两种方法都不能百分百预测准确,但依据更为可靠的是价值分析派。
以道氏理论为例,批评观点中有一条为:时至今日运输业的变动是否能代表整个经济的景气状况已不能令人信服。可见技术分析的弊端,技术分析的目的本就是像总结出一条通用的规则,可因为现实的变化这条规则的实用性和准确性会大打折扣。价值分析是在看到本质的情况下进行投资,而技术分析是在假设本质确定的情况下进行分析。
(二)关系
下面我想说说两种方法之间的关系。既然这两种方法可以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哲学的角度讲,那么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联系。首先,技术分析大体是建立在价值分析的基础上的。两者都是对数字的分析,只不过一个是对报表的分析,一个是对曲线的分析。但是我认为一个没有市场敏感度的人,或者从未通过技术分析投资者的角度的人直接去进行价值分析从而判断证券投资是不准确的。就好比看到了一家公司的利润增长了百分之二十,却没看到整个行业的利润增长了百分之三十。几乎所有的投资者在股市都是从技术分析做起的。我刚接触的时候也只能看看软件和网站已经给投资者统计好的K线,因为对于价值分析,我不会做也不会看。其次,股价的涨跌有多方面的因素,我则认为应该线考虑技术分析分析出来的影响因素,再考虑价值分析分析出来的因素,不能够顺序颠倒。
四、建议
其实价值分析和技术分析的利弊长期在投资圈里摸爬滚打的人都是清楚的。那为什么还总有人会选错方法或者投资失败呢?我认为原因有三:一、没有深入了解,只看到其中一种方法的好或另一种方法的坏,没有综合了解只听信片面之词;二、不坚定自己的想法,在第一个原因的影响下,会觉得谁说话都有点可信,但谁说话又有点不可信,不敢百分百信别人,同时也不敢百分百信自己的判断,毕竟不是每一个结论都是正确的,运气不好的人或许每次都信错了结论:三、操之过急,在新得到一种预测方法时或者新跟投一个专家时没有进行足够的验证。
【关键词】市场比较法;价值分析;研究
企业价值概念已经成为现财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对它的理解与运用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公司价值分析评估是指对公司的持续经营价值进行判断、估计的过程,也就是对公司未来效益水平进行科学量化的过程。
公司价值评估就是把有多个或多种单项资产有机组成的资产综合体及公司本身所具有的整体获利能力作为评估对象,根据公司的获利能力来评估公司价值的方法。其主要应用是并购时测定目标企业的价值,以便收购企业对并购行为进行收益分析,并购中企业相关价值的确定是并购价格确定的关键环节。公司价值评估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企业绩效评价,以价值为目标的管理。企业的管理层通过对其所在的企业在管理决策或企业战略角度上的价值评估,确定出一个企业价值,再将价值评估的结果与企业实际状况对比,衡量企业的经营绩效,并据此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决策,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一、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概述
1、成本法
其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将企业的各项账面资产按照重置成本进行调整而加总得到企业的价值,价值评估的对象是企业的整体价值,而整体的价值来源于要素的结合方式,而不是其现行市场价格。
2、收益法
收益法是指通过估测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的现值,来判断资产价值的各种评估方法的总称。它服从资产评估中将利求本的思路,即采用资本化和折现的途径及其方法来判断和估算资产价值,也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价值分析的方法。
3、市场法
是指利用市场上同样或类似资产的近期交易价格,经过直接比较或类比分析以估测资产价值的各种评估技术方法的总称。
二、折现现金流法进行价值评估方法的缺陷及不足
折现现金流法是较为常用的一种公司价值评估的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思路是任何一个理智的投资者在购置或投资于某一资产时,所愿意支付或投资的货币数额不会高于所购置或投资的资产在未来能给其带来的回报,即收益额。收益法利用投资回报和收益折现等技术手段,把评估对象的预期产出能力和获利能力作为评估标的来估测评估对象的价值。所以,从理论上讲,收益法是较为合理科学的方法之一,折现现金流法计算公司价值的公式是:
公司价值=
上式中,n表示资产或投资的经济年限(通常用年来表示),CFt表示第t期的预期现金流量,r表示贴现率(它反映了现金流量的预期风险)。贴现率是投资者的资本成本,它表明投资者将现金投资于其他资产、资本投资或者具有同样风险的证券投资的预期回报。
目前,在实际进行公司价值测算时,在确定折现率的时候较多的采用了同期的银行贷款利率,以此为折现率进行未来现金流折现,造成不同类型公司采用同一折现率进行折现。同时,该折现率尚未考虑到投资者预期的投资收益及公司实际盈利水平等综合因素,造成以此为贴现率进行公司价值测算造成计算公司价值较高(未剔除所投资者期望的投资收益部分),为较客观真实的反映公司的实际价值,应结合各公司实际对拟评估价值公司折现率进行修正,最终以修正后的折现率为基础来进行测算。
三、基于修正折现率的研究测算
1、目前常用的计算折现率的方法
用更加合理的折现率来确定公司价值是大势所趋,这就需要寻求一种新的合理的计算折现率的方法,目前,确定折现率的方法主要有,收益率法,加权资金成本法、资本资产收益法等,资本资产收益法是目前最常见的确定折现率的方法,又称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MP),这个模型是以威廉·夏普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和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马克维茨资产组合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模型是目前比较成熟的一种财务定价理论,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广泛使用这个模型来确定折现率,其基本公式是:
R=Rf+β(Rm-Rf)
其中:R=投资报酬率(折现率)
β=风险系数
Rf=无风险报酬率
Rm=期望报酬率
但使用资本资产收益法通常用于上市公司的价值评估,用资本资产法计算出来的的折现率通常不能代表被评估特定对象的获利能力。同时,由于公司行业不同,行业盈利水平不同,相应的期望报酬率也不同。另一个关键问题是β的取值如何确定。在美国,β值的确定主要来自于证券市场的数据分析,各种方法和模型都依赖于历史数据、市场数据、基础数据或者它们的综合。我国利用β系数法的条件尚不成熟,主要原因是: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时间较短,没有较长的时间序列资料作为β值测算的依据;证券市场发育尚不完善,管理政策的多变和投资者的投机动机过强导致股票价格波动较大,上市公司公开的财务信息失真,使股票价格与实际收益之间的关联度较低。上述情况说明,在目前的状况下β值的测算很困难,且缺乏实际意义。
2、通过市场比较法的折现率的计算确认
服务单位: (“甲方” )
法定代表人: 职 务
地 址:
电 话: 传 真:
客 户: (“乙方”)
身份证号码: 住 址:
电话(手机): fax/e-mail:
鉴于乙方与甲方合作中国大陆a、股股票投资的服务,且甲方已向乙方表明其拥有提供该项服务所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资源,并同意提供服务,甲、乙双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本着平等协商,诚实信用的原则,就甲方向乙方提供中国大陆a股股票投资合作服务所涉事宜,签订本协议。
1.定义
除非合同中另有说明,本合同的下列术语具有以下含义:
a)“适用法律”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规范性文件;
b)“合同”指本协议当事人于 年 月 日以 方式签订的《投资合作服务协议书》;
c)“服务”指甲方根据本协议条款为完成协议所涉之项目而进行的工作;
d)“a、股股票”指在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两地挂牌交易的中国上市公司的流通股票。
2. 服务种类:甲方独立操做。
2.1 乙方出资 万元人民币委托甲方在北京(资金小于五千万)就中国大陆a股股票投资提供投资价值分析及操作;
2.2 甲方接受乙方委托,向乙方提供中国大陆a股股票投资价值分析及操作。
3.利润分配、交付时间及方式
就本协议约定的服务,甲方确保乙方的年收益30%(记:投资一万元还一万三千元。如出现亏损全部又甲方承担)。期满后十日内以银行转帐形式向乙方退还本金加30%的收益,其余的收益全部属于甲方所有。
4. 责任及义务
投资理念一般是由投资者的投资动机、心理等因素所构成,它集中体现投资者在其投资活动中的个性特征,并影响投资者的分析决策,进而反映出投资者对投资活动的所持有的理念。
二、投资理念的分类及其特点介绍
证券市场是一个按照其内在规律运行的市场,因而进行证券投资必须通过分析证券市场的种种表现找出其内在规律,才能制定正确的投资决策,降低投资风险。不同的学者根据对证券市场规律的把握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投资理念,下面主要介绍基于供求理论的投资理念和基于价值分析的投资理念。
(一)“供求理论”的投资理念
“供求论”投资理念一般是指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参照标准是证券市场上资金和证券的供求关系。
“供求论”投资理念的主要体现是:其一,是证券的供给量。如IPO数量增加,已经上市的公司宣布进行再融资,机构投资者和高管套现、国有股减持等因素有可能促使证券市场证券供给量增加的行为的出现,会让投资者认为是利空的消息;其二,是资金的供给量,如:国家严格查处违规入市资金,提高证券市场印花税等交易费用增加入市成本等规定的出台会向市场的投资者传递负面消息。反之,如果暂停IPO发行,延缓上市企业再融资和实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允许保险资金和社保基金进入证券市场等行为会被市场投资者认为是利好消息。
价值投资理念的特点,其一,投资理念倾向于以证券市场证券发行量和资金进入量为基准做出投资决策。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投资者盲目跟风进行投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羊群效应”,从而加剧了证券市场的剧烈波动,放大证券市场的风险。另一方面,从证券投资的一般理论来说,如果证券市场上证券供给量增加,有利于投资者进行组合投资,从而分散市场非系统性风险,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供求论的投资理念缺乏相应的理论依据。
(二)价值投资理念
价值投资理念一般是指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分析,去寻找和发现价值被低估的公司股票买入持有,等到价值回归时进行获益的一种投资方式。该理论认为:其一,证券具有内在价值;其二,证券的价格在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时,会沿着内在价值上下波动;其三,证券的价格会向其内在价值进行回归。
价值投资倾向于分析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及其未来发展,因而属于长期的投资。这种长期性的投资首先有利于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充分发挥证券市场的筹资功能;有利于充分发挥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和优胜劣汰功能。通过对公司成长能力的分析,投资者会选择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资金会大量流向成长潜力和收益率较高的公司,实现企业的价值,而那些竞争力弱的公司会被淘汰以致退市,从而实现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三、目前我国投资理念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相应的投资理念也随之不断变化,大体有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没有投资理念意识阶段。这个阶段出现在证券市场建立之初,这个阶段投资者对证券是没有明确的认识,证券市场的交易也处于混乱状态,人们买卖证券主要依据各种政策消息和小道消息;
第二,“供求论”投资理念萌芽和发展期。这个理念从证券市场建立之初就已经具有,90年代中后期以来得到强化和发展。具体表现就是上市公司证券价格与证券发行量呈高度负相关。主要原因是政策导向。证券市场建立之初实行审批制度,规模控制是政府调节和控制证券市场的手段,证券市场对政府的规模控制政策相应做出上涨和下跌的反应,因此,这一政策的实施是对“供求论”投资理念的认同,使得这种投资理念深入人心。这种理念在后来的股市调控、国有股减持和股权分置改革中等事件中得到进一步体现。
第三,价值投资理念的萌芽和发展期。2005年后,一些资金雄厚具有专业知识的投资者开始运用价值投资进行投资分析和决策,选择中长期持有证券。一方面,价值投资虽然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但是投资者一般获得的是价差收益而不是股票分红。另一方面,进行价值投资需要相关的专业知识,我国具有专业知识水平的投资者比重较低。
四、证券市场投资理念发展趋势
我国证券市场投资理念经过上述几个阶段的发展,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其一,多种投资理念并存。目前我国75%左右的投资者的理念仍然停留在价值投资以前的阶段,只有少数投资者会关注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大多数利用技术分析关注证券的市场表现。同时,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时间较短,绝大部分投资者选择多次买卖进行短线操作。其二,选择价值投资理念的比重不断上升。一般换手率是衡量证券交易频繁程度的一个指标。目前我国的沪市换手率从1990年的800%不断下降,2010年时在200%以下,这说明我国的投资者逐渐接受先进的投资理念,投资理念不断成熟。其三,我国的投资理念不断与国际接轨。QFII制度被引进后,国外的先进投资理念随之进入我国。
综上,我认为未来投资理念的发展趋势是价值投资。首先,根据证监会的2012年统计的一季度上市公司价格变化趋势显示,蓝筹股普遍上涨,非蓝筹股普遍下跌,说明价值投资理念正在回归。其次,机构投资者开始意识到买卖证券的次数越频繁,判断失误率越高,投资理念逐渐向价值投资回归。最后,目前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在全面布局蓝筹股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引导投资者进行价值投资。
参考文献
[1]陈耿,范运.关于我国股票市场“供求论”投资理念的探讨[J].经济经纬,2006.
[2]秦婷.我国股票市场投资理念发展研究[M].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库.
法定代表人:职务
地址:
电话:传真:
客户:(“乙方”)
身份证号码:住址:
电话(手机):FAX/E-mail:
鉴于乙方与甲方合作中国大陆A、股股票投资的服务,且甲方已向乙方表明其拥有提供该项服务所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资源,并同意提供服务,甲、乙双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本着平等协商,诚实信用的原则,就甲方向乙方提供中国大陆A股股票投资合作服务所涉事宜,签订本协议。
1.定义
除非合同中另有说明,本合同的下列术语具有以下含义:
a)“适用法律”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规范性文件;
b)“合同”指本协议当事人于20__年x月x日以x方式签订的《投资合作服务协议书》;
c)“服务”指甲方根据本协议条款为完成协议所涉之项目而进行的工作;
d)“A、股股票”指在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两地挂牌交易的中国上市公司的流通股票。
2.服务种类:甲方独立操做。
2.1乙方出资x万元人民币委托甲方在北京(资金小于五千万)就中国大陆A股股票投资提供投资价值分析及操作;
2.2甲方接受乙方委托,向乙方提供中国大陆A股股票投资价值分析及操作。
3.利润分配、交付时间及方式
就本协议约定的服务,甲方确保乙方的年收益30%(记:投资一万元还一万三千元。如出现亏损全部又甲方承担)。期满后十日内以银行转帐形式向乙方退还本金加30%的收益,其余的收益全部属于甲方所有。
4.责任及义务
4.1甲方的义务
a)甲方应尽一切努力,高效和经济地按专业机构公认的标准和惯例履行服务和义务。
b)甲方服务时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
c)甲方在履行本协议的过程中不应为私利而挪用资金。
d)甲方应对服务工作量、完整性负责。
e)没有乙方的授权,甲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转移基于本协议所应承担的义务;
4.2乙方的责任及义务
a)依据本协议的约定按时,按量向甲方支付利润。
b)对于甲方完成本协议约定的所履行的服务,提供必要的协助。
c)乙方保证甲方在协议有效期内或协议期满后,均不承担乙方或人因错误行为、过失或违约而给乙方造成损失的责任。
5.保密约定
5.1甲方保证并承诺,对于在本协议签订过程中及执行中,向乙方提供本协议所及之服务的过程中知悉的乙方财务状况、商业秘密及其它情况,负有严格保密的义务。
5.2乙方保证并承诺,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不得将甲方依据本协议所提供的中国大陆A、股股票投资研究分析或操作之内容向任何第三方泄漏或者透露。
6.特别约定
甲、乙双方一致同意并确认,甲方仅依据本协议约定的服务种类向乙方提供投资研究分析和操作。
7.协议的变更、终止及解除
7.1在本协议履行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形,本协议自动终止:
a)因不可抗力事件,致使本协议无法继续履行的;
b)本协议期限届满。
7.2乙方在本协议签订后两个交易日内,将资金足额打入甲方指定的操作帐号。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解除本协议及退还相关资金。
7.3甲方若发现乙方私自将甲方所提供的证券投资研究意见和操作之内容,向其它人泄漏或透露的,甲方有权单方面解除本协议,并由乙方承担因此所造成的全部经济损失。
8、协议的生效及其它
8.1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署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拾贰个月至x年x月x日止。
8.2本协议一式叁份,公证方,甲乙双方各持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乙方:
签署:签署:
法定代表人: 职务:
地址:
电话: 传真:
客户:_______________(“乙方”)
身份证号码: 住址:
电话(手机):fax/e-mail:
鉴于乙方与甲方合作中国大陆a股股票投资的服务,且甲方已向乙方表明其拥有提供该项服务所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资源,并同意提供服务,甲、乙双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本着平等协商,诚实信用的原则,就甲方向乙方提供中国大陆a股股票投资合作服务所涉事宜,签订本协议。
1.定义
除非合同中另有说明,本合同的下列术语具有以下含义:
a)“适用法律”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规范性文件;
b)“合同”指本协议当事人于____年____月____日以____方式签订的《投资合作服务协议书》;
c)“服务”指甲方根据本协议条款为完成协议所涉之项目而进行的工作;
d)“a、股股票”指在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两地挂牌交易的中国上市公司的流通股票。
2. 服务种类:甲方独立操做。
2.1 乙方出资____万元人民币委托甲方在北京(资金小于____)就中国大陆a股股票投资提供投资价值分析及操作;
2.2 甲方接受乙方委托,向乙方提供中国大陆a股股票投资价值分析及操作。
3.利润分配、交付时间及方式
就本协议约定的服务,甲方确保乙方的年收益____%(记:投资____元还____元。如出现亏损全部又甲方承担)。期满后十日内以银行转帐形式向乙方退还本金加____%的收益,其余的收益全部属于甲方所有。
4. 责任及义务
4.1 甲方的义务
a)甲方应尽一切努力,高效和经济地按专业机构公认的标准和惯例履行服务和义务。
b)甲方服务时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
c)甲方在履行本协议的过程中不应为私利而挪用资金。
d)甲方应对服务工作量、完整性负责。
e)没有乙方的授权,甲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转移基于本协议所应承担的义务。
4.2 乙方的责任及义务
a)依据本协议的约定按时,按量向甲方支付利润。
b)对于甲方完成本协议约定的所履行的服务,提供必要的协助。
c)乙方保证甲方在协议有效期内或协议期满后,均不承担乙方或人因错误行为、过失或违约而给乙方造成损失的责任。
5. 保密约定
5.1甲方保证并承诺,对于在本协议签订过程中及执行中,向乙方提供本协议所及之服务的过程中知悉的乙方财务状况、商业秘密及其它情况,负有严格保密的义务。
5.2 乙方保证并承诺,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不得将甲方依据本协议所提供的中国大陆a、股股票投资研究分析或操作之内容向任何第三方泄漏或者透露。
6. 特别约定
甲、乙双方一致同意并确认,甲方仅依据本协议约定的服务种类向乙方提供投资研究分析和操作。
7. 协议的变更、终止及解除
7.1 在本协议履行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形,本协议自动终止:
a)因不可抗力事件,致使本协议无法继续履行的;
b)本协议期限届满。
7.2 乙方在本协议签订后两个交易日内,将资金足额打入甲方指定的操作帐号。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解除本协议及退还相关资金。
7.3 甲方若发现乙方私自将甲方所提供的证券投资研究意见和操作之内容,向其它人泄漏或透露的,甲方有权单方面解除本协议,并由乙方承担因此所造成的全部经济损失。
8、协议的生效及其它
8.1 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署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____个月至____年____月____日止。
8.2 本协议一式叁份,公证方,甲乙双方各持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 乙方:
股票市场的跌宕起伏客观上要求投资者掌握正确的投资理念和方法,合理判断证券的投资价值,进而实现财富的长期保值增值。2008年后红酒行业整体表现十分抢眼,而红酒行业的龙头正是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对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近四年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用当前主流价值评估模型对其进行价值评估,并提出投资风险与建议。
【关键词】
基本面分析;财务分析;价值评估
一、价值投资理论
(一)价值投资理论
价值投资理论的鼻祖Graham指出,虽然证券的价格波动性很大,但其内在价值比较稳定且可以测量。从短期来看证券市场价格常常会偏离其内在价值,但市场存在自我纠偏的机制,长期来看内在价值与市场价格将趋同。从Graham的理论而言,投资者需要做的只是在证券的市场价格显著低于其内在价值时候买入,并在证券的市场价格远高于其内在价值的时候卖出。Graham在《聪明的投资者》中再次指出,股票价格与价值的偏离是相当明显的,股票价格对影响定期或近期收益的细微变化都会做出强烈的反应。他指导投资者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出发,仔细分析公司盈利能力和成长性,从而确定其内在价值。Graham还定义了安全边际,即股票价格与其内在价值的差异。安全边际越大,投资的风险就越小,可能获得的回报就越大。Graham的思想影响了后来无数的投资者。当代最著名的投资大师Buffett就是Graham理论的忠实信徒,他因为成功地将Graham的理论与投资实践相结合,取得了极大的投资成就,所以被人们尊称为“现代最伟大的价值投资者”。
价值投资是一种投资方法,通过确定股票的价值来判断股票价格便宜与否。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应用某一标度方法测定出股票的“内在价值”,并以此为标准与该股票的市价进行比较,寻找那些价格与价值的比值相对较小的价值型股票进行投资,期待价格上涨体现价值时卖出,从而能够最终获取超过股市平均涨幅的投资收益。价值型投资在国外股市长期的投资实践中被证明是成功的,Grhama和Davdi Dreman的实证证明美国股市在近60年间,运用市盈率等比率筛选的价值型股票确实能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这说明了该投资模式的生命力,但是应该根据不同股市的具体情况来寻找适合于自身特点的有效方法。
(二)价值投资理论的分析框架
国民经济的发展决定着股市的发展,公司所在行业及其地位都会影响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和投资价值,是否保持了一贯的高股东权益回报率、高总资本回报率,并且公司的每股收益是否呈现上升的趋势是衡量其是否拥有持续盈利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公司并不需要建立庞大的长期负债来维持盈利,并且公司的盈利能力可以保证长期债务无需很长时间就能偿还。因为大量的长期债务会降低公司承受不景气经营环境的能力,从而影响其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对于公司价值分析,价值投资鼻祖格雷厄姆强调了投资的两个原则:第一,无论怎样,都不要把钱投资在不良的企业上;第二,几乎每一证券,都会在某一价位上显得便宜,而在另一些价位上显得过于昂贵。价值投资是把发行股票的公司作为关注点,思考其未来发展前景以及股东回报,以合理的价格或低价购买拥有持续竞争优势和高股东权益回报率的企业的股份,并且长期持有。简单来说,价值投资策略的实施可以分为两个步骤:一是辨别公司的持续竞争优势;二是等待股价降至合理价格之下的买入时机。
二、实证分析
红酒行业是一个高品质行业,红酒行业的龙头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烟台张裕)虽然一直未能获得像预期一样的高水平回报,但是该企业业务是强健的,且前景稳固。我国葡萄酒工业的真正发展是在90年代以后。产量、销售收入和利税的同比增长率居酒类之首。生产企业遍布除海南、贵州、、青海外的其他省市,并且出现了一批在国际市场上颇有影响的品牌。目前,张裕的总体品牌市场占有率第一,处于市场当然的领导者。
(一)烟台张裕财务状况分析
财务报表是上市公司最为重要的信息载体,是分析上市公司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的重要参考依据。财务报表的分析作为一种常见的分析方法,对各类经济主体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盈利能力
体现企业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主要有加权净资产收益率、摊薄总资产收益率、摊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
2.绝对估值法
绝对估值法有股利贴现模型、公司自由现金流量模型、权益自由现金流量模型三种。股利贴现模型容易受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而公司自由现金流量模型适用于较高负债率或负债率波动大的公司。通常而言,企业适度负债经营可以提高经营效率,这个比例一般不应超过50%。烟台张裕2008年与2011年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5.26%、40.82%、33.21%、29.41%,属于具有较低负债率的公司,因此采用股利贴现模型更适用于烟台张裕的投资价值分析。投资者购买股票,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过得收益——股利和资本利得,因此,股票的内在价值应该等于这二者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折现值。
我们现假设张裕A公司未来股利以固定的比率g增长,且永久地支付下去。
张裕A股票2008-2012年支付的现金股利分别为1.1元/股,1.2元/股,1.2元/股,1.4元/股,1.52元/股,预期未来的股利以2008年-2012年这五年的股利平均增长率为增长幅度,即为8%,2013年投资者要求的投资回报率为10%,设张裕A公司每股股票的内在价值P。因此,当投资回报率要求为10%时,用股利贴现模型得出张裕A每股股票的内在价值为82.08元。
(三)投资风险与建议
1.投资风险
经济放缓拖累行业增长,公司201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124亿元,同比下降6.57%。毛利稳定,但费用上升。主要原因涉及:一是宏观经济放缓;二是媒体炒作农残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三是进口酒的冲击。
2.投资建议
欧盟是全球最大的葡萄酒产区,占到全球总产量的69%。2012年受恶劣气候影响,欧盟大幅减产,据欧洲农业联盟预测,12年欧盟27国葡萄酒产量同比下降10%,法国和意大利的产量可能达到四五十年来最低点,法国和意大利的库存葡萄酒也降到历史最低。
烟台张裕目前发展速度暂降,但公司未来在两个方面有较大发展,一是进口红运营,将发展成为最大的进口葡萄酒运营商;二是公司白兰地成为白酒的竞争性饮品,符合未来发展方向。根据市场销售情况,预测公司2012-2016EPS分别为2.1、3.1、4.2、5.6、67元。
三、结语
以Graham的价值投资理论为基石,考虑到2012年下半年股票市场对烟台张裕的低估,尝试对烟台进行投资价值分析。烟台张裕是一只具有良好成长的股票,作为行业的龙头股,值得投资者关注。一个值得投资的股票一定具备三个特性:好的企业、好的管理层和好的价格投资。烟台张裕具备这样的潜质。
参考文献:
[1]本杰明·格雷厄姆,大卫·多德.证券分析[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9
[2]本杰明·格雷厄姆(著),王中华,黄一义(译).聪明的投资者[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3]波涛.证券投资理论与证券投资战略适用性分析[J].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01):130-146
[4]ArthurA.ThomPson.Jr.,A.J.Striekland111.StrategieManagement,ConeePts and Cases(影印本)[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5]李洋慧.我国葡萄酒工业的市场行为分析及思考[J].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2004,(02):4-5
[6]刘建峰.品牌经济发展轨迹的比较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内文全文数据库,2006,(07):7-8
[7]苏文刚.财务管理[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1
[8]郭洁.证劵投资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9]Basu.The Investment Performance of Common Stocks In Relation to Their Price to Earnings Ratios:Attest of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J]. Journal of Finance,1977,32(3):663-682
关键词:诺贝尔经济学奖;证券投资
自1969年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来,数位证券投资学领域的经济学家获得了其桂冠。证券投资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既反映了证券投资学在经济学领域的学科地位,也体现了证券投资学理论研究对整个经济学的理论贡献。
198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詹姆斯·托宾(james tobin),他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阐述和发展了凯恩斯的系列理论及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宏观模型,他关于家庭和企业如何决定资产构成(the composition of their assets)的研究为当代资产组合选择理论(portfolio selection theory)之先河,明确提出资产组合选择理论的精髓是分散投资风险,“就像是不要把你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当时全世界的报纸普遍报道托宾:“耶鲁的经济学家因‘不要把所有的鸡蛋……’而获诺贝尔奖。” 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系数:“托宾q”系数或托宾q比率,该指标为企业股票市值对股票所代表的资产重置成本的比值,衡量一项资产的市场价值是否被高估或低估。该成果沟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对货币政策、公司价值分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985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弗兰科·莫迪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他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第一个提出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设,揭示了证券市场的资金来源的规律,即个人的资产积累与其生命周期阶段呈现规律性特征,人口年龄结构特征决定证券市场的资金来源及其投资偏好。同时,他与默顿·米勒提出了著名的“莫迪利安尼——米勒定理”即“mm定理”,指出在不确定条件下分析资本结构和资本成本之间关系的方法,表明在无摩擦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它的资本结构无关,该理论成为现代公司财务理论的一大基础。
199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默顿·米勒(merton h. miller)、哈里·马科维茨(harry m. markowitz)、威廉·夏普(william f. sharpe),他们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他们在金融证券学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在一个给定的证券投资总量中,如何使各种资产的风险与收益达到均衡;如何以这种风险和收益的均衡来决定证券的价格;以及税率变动或企业破产等因素又怎样影响证券的价格。默顿·米勒(merton h. miller)的的重要贡献是“mm定理”的及其推进。马科维茨的贡献是他发展了资产选择理论,开创了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该理论被誉为“华尔街的第一次革命”:传统的证券投资理论局限于经验性的定性研究,该理论首次运用数理统计分析的方法,把证券投资的收益和风险用期望收益率和方差两个指标来进行定量分析,使证券投资理论跃升为一种科学分析理论,为其后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套利定价理论、期权定价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夏普根据马克维茨首先提出的一个模型探讨了证券组合分析的一些方法,当时称为“单一指数模型”,即现在的“单因素模型”,以此为基础发展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199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罗伯特·默顿(robert c. merton)、迈伦·斯科尔斯(myron s. scholes)。默顿和布莱克—斯科尔斯的重要贡献在于期权定价理论。并将定价模型扩展到许多衍生金融品上。迈伦·斯科尔斯给出了著名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该法则已成为金融机构涉及金融新产品的思想方法。利用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对某一特定证券定价时,不象统计或回归分析那样,需要这种证券或与其相类似证券以往的数据,它可以对以往所没有的新型证券进行定价,这一特性扩大了期权定价模型的应用,为企业新型债务及交易证券如保险合约进行定价提供了方法。
200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克莱夫·格兰杰(clive w.j. granger)、罗伯特·恩格尔(robert f. engle iii)。 他们给经济学研究和证券投资理论发展带来巨大影响,用“随着时间变化的易变性”和“共同趋势”两种新方法分析经济时间序列。此前理论人员在进行估量、预测、检验假设时,一般都按时间排列的观察周期即时间序列的形式使用数据,比如按照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利率、股票价格的时间序列趋势等,分析时间序列的稳定性和趋势性。用于稳定时间序列的统计方法运用于非稳定的数据分析时,人们很容易做出安全错误的判断。格兰杰和恩格尔发明了新的统计方法来分析许多经济时间序列中两个关键属性:随时间变化数据的易变性和非稳定性。在金融市场上,资产价格随着时间的随机波动,具有易变性,股票和各类有价证券
的价值取决于易变性风险。大部分整体经济时间序列都有一个随机趋势,一次暂时的失调会产生长期持续的影响,这些时间序列被叫做“非稳定的”序列。
这些证券投资理论的一大理论特征是,它们既是经济理论研究的前沿,也是证券投资实践探索的前沿。资本结构理论、现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期权定价模型、arch模型等等,几乎都是现代证券投资的必备工具。
除了因为专门在证券投资学领域做出卓越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之外,大量的其他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分别在各自的理论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理论贡献也成为证券投资学理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证券投资学理论发展的源泉。证券投资学的理论发展一直得益于且贡献于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信息经济理论、制度经济学、合理预期理论、博弈理论、行为金融理论、激励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就业理论、公司理论等经济学各个领域。
关键词:诺贝尔经济学奖;证券投资
自1969年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来,数位证券投资学领域的经济学家获得了其桂冠。证券投资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既反映了证券投资学在经济学领域的学科地位,也体现了证券投资学理论研究对整个经济学的理论贡献。
198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詹姆斯·托宾(James Tobin),他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阐述和发展了凯恩斯的系列理论及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宏观模型,他关于家庭和企业如何决定资产构成(the composition of thEir assets)的研究为当代资产组合选择理论(portfolio selection theory)之先河,明确提出资产组合选择理论的精髓是分散投资风险,“就像是不要把你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当时全世界的报纸普遍报道托宾:“耶鲁的经济学家因‘不要把所有的鸡蛋……’而获诺贝尔奖。” 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系数:“托宾Q”系数或托宾Q比率,该指标为企业股票市值对股票所代表的资产重置成本的比值,衡量一项资产的市场价值是否被高估或低估。该成果沟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对货币政策、公司价值分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985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弗兰科·莫迪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他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第一个提出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设,揭示了证券市场的资金来源的规律,即个人的资产积累与其生命周期阶段呈现规律性特征,人口年龄结构特征决定证券市场的资金来源及其投资偏好。同时,他与默顿·米勒提出了著名的“莫迪利安尼——米勒定理”即“MM定理”,指出在不确定条件下分析资本结构和资本成本之间关系的方法,表明在无摩擦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它的资本结构无关,该理论成为现代公司财务理论的一大基础。
199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默顿·米勒(Merton H. Miller)、哈里·马科维茨(Harry M. Markowitz)、威廉·夏普(William F. Sharpe),他们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他们在金融证券学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在一个给定的证券投资总量中,如何使各种资产的风险与收益达到均衡;如何以这种风险和收益的均衡来决定证券的价格;以及税率变动或企业破产等因素又怎样影响证券的价格。默顿·米勒(Merton H. Miller)的的重要贡献是“MM定理”的及其推进。马科维茨的贡献是他发展了资产选择理论,开创了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该理论被誉为“华尔街的第一次革命”:传统的证券投资理论局限于经验性的定性研究,该理论首次运用数理统计分析的方法,把证券投资的收益和风险用期望收益率和方差两个指标来进行定量分析,使证券投资理论跃升为一种科学分析理论,为其后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套利定价理论、期权定价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夏普根据马克维茨首先提出的一个模型探讨了证券组合分析的一些方法,当时称为“单一指数模型”,即现在的“单因素模型”,以此为基础发展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199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罗伯特·默顿(Robert C. Merton)、迈伦·斯科尔斯(Myron S. Scholes)。默顿和布莱克—斯科尔斯的重要贡献在于期权定价理论。并将定价模型扩展到许多衍生金融品上。迈伦·斯科尔斯给出了著名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该法则已成为金融机构涉及金融新产品的思想方法。利用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对某一特定证券定价时,不象统计或回归分析那样,需要这种证券或与其相类似证券以往的数据,它可以对以往所没有的新型证券进行定价,这一特性扩大了期权定价模型的应用,为企业新型债务及交易证券如保险合约进行定价提供了方法。
200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克莱夫·格兰杰(Clive W.J. Granger)、罗伯特·恩格尔(Robert F. Engle III)。 他们给经济学研究和证券投资理论发展带来巨大影响,用“随着时间变化的易变性”和“共同趋势”两种新方法分析经济时间序列。此前理论人员在进行估量、预测、检验假设时,一般都按时间排列的观察周期即时间序列的形式使用数据,比如按照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利率、股票价格的时间序列趋势等,分析时间序列的稳定性和趋势性。用于稳定时间序列的统计方法运用于非稳定的数据分析时,人们很容易做出安全错误的判断。格兰杰和恩格尔发明了新的统计方法来分析许多经济时间序列中两个关键属性:随时间变化数据的易变性和非稳定性。在金融市场上,资产价格随着时间的随机波动,具有易变性,股票和各类有价证券的价值取决于易变性风险。大部分整体经济时间序列都有一个随机趋势,一次暂时的失调会产生长期持续的影响,这些时间序列被叫做“非稳定的”序列。转贴于
这些证券投资理论的一大理论特征是,它们既是经济理论研究的前沿,也是证券投资实践探索的前沿。资本结构理论、现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期权定价模型、ARCH模型等等,几乎都是现代证券投资的必备工具。
关键词:酿酒;价值投资;技术分析
一、引言
目前在沪深上市的酒类公司已达30多家,其与医药股一同作为股市动荡时刻的防御型品种,越来越多的受到投资者的关注。而投资者进行证券投资,更多的是关注上市企业的投资价值。A股市场在我国已诞生有20多年,在我国股市的形成发展中,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从最开始的全民投机到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人追崇价值投资。投资者开始通过研究企业的年报以及其他各种报表,分析企业的投资价值。
二、行业现状
酿酒业的“黄金十年”结束,已是业内共识。从2013年塑化剂事件起,中国酿酒行业进入了深度调整期。整个酿酒业的销量、利润率等关键指标都在下幅度下滑。众所周知,酒类是高利、高税,高风险的特殊商品,且其存货由于可长时间存放,其性质也与一般商品有所不同。目前,酿酒行业进入调整期,市场供过于求,产大于销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管理等费用。但即便如此,酿酒企业普遍来说仍业绩较好,企业毛利仍然很高,其发展趋势导致生产份额越来越向少数大企业集中。
三、公司简介
安徽XX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部坐落于安徽省亳州市。公司前身为1959年建厂的亳县古井酒厂。1992年,为适应新时期多元化发展的需要,XX集团应运组建成立。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现已发展成为拥有员工一万余名,十几家直接投资或控股的子公司,集酒业、酒店业、房地产业、类金融业等产业为一体,跨地区、跨行业、多元化发展的国家大型一档企业。
四、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一)多因素模型的建立
本文将运用线性回归模型来寻找显著影响XX贡酒企业股价走势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回归模型是从市场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出发,通过建立回归模型,根据一种或几种现象的变化去推测另一种现象变化的一种定量预测方法。线性回归方法能检测一个随机事件对另一个随机事件的解释能力。
本文选取两个指标为自变量:XX贡酒股价指数X1和同时段上证综指X2,以酿酒板块综合指数为因变量Y。该两个指标来源于WIND资讯。时间跨度为2010年10月8日至2015年9月8日(以日收盘价为准)。
我国酿酒板块现有上市公司36家(来自于通达信软件分类),其中深圳板块14家,上海板块18家。
将样本数据输入EVIEWS软件,得到如下结论:
由回归结果知,酿酒板块综合指数、XX贡酒股价指数X1和同时段上证综指X2的关系式为:
Yt=472.9706+17.58718Xt1-0.030053 Xt2
其中,Xt1表示XX贡酒股价,Xt2 表示上证综指指数。
从表中可以看出,回归方程拟合得较好,R2达到0.839,Adjusted R2达到0.838。常数Xt1的敏感因子均为正数,说明XX贡酒的股价与酿酒行业指数走势具有正相关,而同时段上证指数为-0.03,与酿酒板块指数呈现轻微的负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酿酒板块作为一种防御性品种,在大盘下跌时可能有微升的趋势。
(二)技术分析与价值分析的比较
本文选取的研究期间段从2010年10月8日至2015年9月8日。
上图为XX贡酒、酿酒板块和上证综指同期月线图,可以看出XX贡酒同酿酒板块指数走势相关度要大一些,但三者走势没有明显的反向变动。而利用价值投资方法,如现金流贴现模型,和PE估值也有类似的结果,但其克服了技术分析不能事先预测,只能在趋势形成之后再作判断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