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护理业务学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1一般资料
我院骨科是国家级重点专科,按专业设骨伤、脊柱骨病、骨关节等7个病区,共开放床位315张。骨科系统共有临床护士132人,均为女性,年龄20~49岁,平均34.5岁。其中副主任护师3人,主管护师16人,护师52人,护士61人;中专8人,大专105人,本科19人。
1.2方法
1.2.1骨科护理业务学习平台的组建①人员结构。根据我院学科设置,由护理部组织7个骨科病区建立骨科系统护理业务学习平台,设教学组长2名,由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护士长担任,负责制定培训计划,授课人及授课内容的审核;教学秘书1名,由护理部干事担任,负责协调安排培训时间、培训场地、教学设备的准备、资料收集及考核工作。②制定培训计划。根据院护理人员分级培训计划及专科培训的特点,由教学组长制定骨科护士分级(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小组护士、助理护士)培训计划,上报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授课人选择专科理论扎实,技术能力和表达能力强的骨科护理骨干,明确授课形式和课时,上报护理部主任核准。③组织实施。根据临床护理工作实际情况及排班模式,做到培训工作既不影响临床工作又能保证参培率,培训时间一般安排在16:00以后,每次培训安排3个课题,每个课题限时15~20min,要求授课人紧紧围绕课题充分准备,用简短、精炼的语言,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大家传授丰富而先进的知识,授课内容具体、实用性强、有针对性。骨科护理业务学习平台每月开展培训1~2次,每季度对培训内容进行1次考核,由护理部的教学秘书汇总成绩,教学组长根据存在的问题及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及时修订培训计划,不断改进培训方式,保证和提高培训效果。④建立激励机制。将骨科护理业务学习平台培训工作纳入院护理继续教育项目,参加1次培训授予院级继续教育学分0.5分,授课老师授予2分。科室护士每季度考核平均成绩及参加培训情况列入季度临床护理管理质量考评。每名护士成绩记入个人技术档案,与护士年度考评、晋升挂钩。全年考核成绩优异者予以表彰和奖励。
1.2.2评价方法比较骨科系统护理业务学习平台实施前(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实施后(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护士专科知识及技能掌握程度、“三基”考核成绩,以及护理新技术、新项目、学术论文撰写发表情况统计。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行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实施前后护士考核成绩比较
2.2实施前后开展护理新技术、新项目,护理创新及学术情况实施前开展护理新技术、新项目1项,护理创新3项,发表学术论文2篇;实施后分别为5项、16项和7篇。
3讨论
1.1一般资料
我院骨科是国家级重点专科,按专业设骨伤、脊柱骨病、骨关节等7个病区,共开放床位315张。骨科系统共有临床护士132人,均为女性,年龄20~49岁,平均34.5岁。其中副主任护师3人,主管护师16人,护师52人,护士61人;中专8人,大专105人,本科19人。
1.2方法
1.2.1骨科护理业务学习平台的组建①人员结构。根据我院学科设置,由护理部组织7个骨科病区建立骨科系统护理业务学习平台,设教学组长2名,由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护士长担任,负责制定培训计划,授课人及授课内容的审核;教学秘书1名,由护理部干事担任,负责协调安排培训时间、培训场地、教学设备的准备、资料收集及考核工作。②制定培训计划。根据院护理人员分级培训计划及专科培训的特点,由教学组长制定骨科护士分级(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小组护士、助理护士)培训计划,上报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授课人选择专科理论扎实,技术能力和表达能力强的骨科护理骨干,明确授课形式和课时,上报护理部主任核准。③组织实施。根据临床护理工作实际情况及排班模式,做到培训工作既不影响临床工作又能保证参培率,培训时间一般安排在16:00以后,每次培训安排3个课题,每个课题限时15~20min,要求授课人紧紧围绕课题充分准备,用简短、精炼的语言,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大家传授丰富而先进的知识,授课内容具体、实用性强、有针对性。骨科护理业务学习平台每月开展培训1~2次,每季度对培训内容进行1次考核,由护理部的教学秘书汇总成绩,教学组长根据存在的问题及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及时修订培训计划,不断改进培训方式,保证和提高培训效果。④建立激励机制。将骨科护理业务学习平台培训工作纳入院护理继续教育项目,参加1次培训授予院级继续教育学分0.5分,授课老师授予2分。科室护士每季度考核平均成绩及参加培训情况列入季度临床护理管理质量考评。每名护士成绩记入个人技术档案,与护士年度考评、晋升挂钩。全年考核成绩优异者予以表彰和奖励。
1.2.2评价方法比较骨科系统护理业务学习平台实施前(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实施后(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护士专科知识及技能掌握程度、“三基”考核成绩,以及护理新技术、新项目、学术论文撰写发表情况统计。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行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实施前后护士考核成绩比较
2.2实施前后开展护理新技术、新项目,护理创新及学术情况实施前开展护理新技术、新项目1项,护理创新3项,发表学术论文2篇;实施后分别为5项、16项和7篇。
护理人员是患者接触最多、最早、最密切的工作者,护理人员的素质和形象直接影响医院形象,故应加强业务学习,注重人才培养,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1年急诊科护理业务学习计划表,供大家参考。
急诊科护理业务学习计划表11、加强爱岗敬业教育。
贯彻“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提高整体护士素质。
2、加强业务学习。
护理每月组织全院性业务讲座一次,每月组织护理业务和教学查房一次;科室坚持每月一次业务学习,每月一次晨会提问,坚持危重病人护理查房,开展疑难病例护理会诊,坚持“三基”培训与考核工作。“三基培训计划”要求人人过关,并将成绩纳入个人档案,作为个人考评的客观依据,形成一种比、学、赶、帮的氛围,培养护理人员一套过硬的业务技术。
3、注重人才培养,提高护理队伍综合实力。
①根据护理发展需要,选派护理人员外出进修或参加护理新知识、新技术培训班。
②鼓励在职护理人员参加护理大专、大本的学习,向更高层次冲刺,并鼓励护理人员积极撰写论文,争取实行护理论文零突破。
③在确保医疗、护理工作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加快对三年以下的在岗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与重点科室护理人员的培训。
④规范教学,加强对实习、进修、新上岗护士的临床带教工作。
⑤充分培训护理人员组织参与性,操作比赛。5月12日护士节举办一次护理操作比赛。
4、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和文明礼貌服务,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护士仪表规范,坚持文明用语,落实到每一个护理岗位。
急诊科护理业务学习计划表2一.目的
通过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方法及新进展,使广大护理人员能够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需求与医疗同步,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二.学习形式、内容及次数
1.形式
通过理论讲课、看光盘、多媒体等形式,要求各科护士长轮流讲课,必要时请上级专家进行讲座。
2.内容
护理刊物、报纸上的新知识、新理论、到上级学习的新内容。新的法律、法规知识,科室开展的新业务、新技术,科室可增加专科知识的内容。
3.次数
护理部每年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学习不少于10次,要求参加人数在90%以上,科室每月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学习1—2次。
三.严格要求,保证学习效果
讲课者需提前备课、备讲稿,讲课者对重要内容进行板书。听课者认真听讲做好学习笔记,护理部不定期对学习笔记进行抽查。
急诊科护理业务学习计划表3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素质,促进护理学的发展,注重实用性、可行性,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年护理部业务学习计划:
一、培训内容: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为主的护理学教育为模式。
二、授课人员素质:具有护师及护师以上专业职称人员讲课。
三、授课形式:各科准备培训内容以电子版的形式讲课。
四、学习方式与管理:护理部业务学习在前一天内安排时间、地点。参加培训的人员除值班、病假、产假外全部参加,无故不参加者按旷工处理。学习期间遵守课堂纪律,按规定时间提前10分钟进入学习地点,并认真做好考勤工作。
急诊科护理业务学习计划表4在--年护理培训年基础上,结合--年,以及我院护理人员有很多年轻护士,普遍护理经验不足的实际情况,制定--年护理业务学习计划,重点偏向护理操作的培训考核。
一、培训内容
1、3月份
皮下、皮内、肌肉注射 主讲 张化
2、4月份
留置针操作、输液泵、微量泵的使用 主讲 王文
3、5月份
各种评估表的使用、交接班制度 主讲 王学无菌技术 主讲 楚霞
4、6月份
消毒隔离知识、心肺复苏、查对制度 主讲 孙霞
5、7月份
心电监护、心电图机的操作流程、处理医嘱制度 主讲 庞龙
6、8月份
修订后制度的培训(医用冰箱、高危药品、急救车封车、各班护士职责、各能级护士职责) 主讲 王欣
7、10月份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鼻饲留置胃管、口腔护理)主讲:孙玮
8、11月份
针刺伤的处理流程、导尿(男女) 主讲 孙霞、王玮
二、培训时间:定于每月第三周星期五下午2点30分
三、培训地点:七楼会议室或八楼示教室
四、培训方式:在职护理人员参加,指定护理人员讲课
六、根据--年度我院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护理部业务学习内容可以有所更改,由护理部具体安排。
七、要求:
1、当月讲课的人员,请于当月10号前将课件复印件交给护理部备案。
2、没有特殊情况不得请假,年底以签到次数统计,缺课达2次以上,年抵扣一次性奖金50-200元,值班护士由护士长签名备注,病假、产假除外
3、年底根据全年培训情况,评选3位备课讲课认真负责的护理人员,给予奖励。
4、请自带笔记本,年底检查
急诊科护理业务学习计划表5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护理质量,配合--年二级医院等级评审工作的实施,有计划的提高我院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规范我院护理人员的医疗护理行为,保障医疗护理安全,营造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医疗环境,现制定--年护理业务培训学习计划:
一、学习目的
1 .规范临床基本技术操作规程,强化临床基本操作技能,提高临床护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2.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满足患者需求,简化工作流程,方便人民群众,消除医疗服务中的各种不良现象。
通过培训,教育医务人员做到仪容美、着装美、语言美、行为美,服务热情周到,工作团结协作,为创建和谐医患关系打下坚实基础。
二、“三基四严”培训的内容与安排
培训方法:
1.全院医生护士自学各项基础护理操作流程。
2.医疗护理质量办公室定期举办各类规范培训课程,对全院人员分层次实施理论和技能培训。
3.科室每月组织1次业务培训,包括小讲课、教学查房、专题讲座等。
4、实施“三基”考核两级负责制,医院由医疗护理质量办公室负责,科室主要由科室主任护士长负责。
学习内容 :
(1)根据各科专业不同,开展各种形式的业务技术学习活动,以学习“三基”为基础,同时掌握本专业国内外新进展,并应用到临床工作中。
(2)学习传染病防治法、消毒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药品管理发、母婴保健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必须掌握基本知识,并熟练实践操作,定期考核。
(3)从健康卫生入手,结合疾病预防,传染病与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及用药知识等内容进行学习。
考核方法:
1.医疗护理质量办公室每年组织2次全院性基础理论考核,1次法律法规知识考核。
2.护理部每年对全院护士的基本操作技能进行考核2次。
3.医务科每年对全院医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进行考核1次。
4.科室每月组织专科理论和技能操作各考核1次。
5.急救常用技术采用现场操作演练考核,定期举行急救模拟演练。
三、培训学习要求
中图分类号: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7)12-0031-02
血液透析是目前抢救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和药物中毒的最佳方法。在透析过程中,患者血液与穿刺针管道和透析膜等装置的接触可触发机体的凝血酶系统,在透析器和血液管中迅速发生凝血,致体外循环难以继续进行。因此,透析必须使用抗凝剂以防止血栓形成,以免导致透析器和管道堵塞。但对具有出血倾向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在使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等抗凝剂时可引起或加重出血,甚至危及患者生命。采用无肝素透析可以有效地避免出血发生,而无肝素最主要的并发症就是凝血,这既影响透析效果,造成患者失血。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自2005年1月~2007年10月对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出血倾向的患者采用无肝素透析48例,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危出血倾向患者48例,男21例,女27例;年龄18~76岁,平均53岁;高危出血原因:消化道出血12例,肾病综合症出血2例,肾移植及各种手术后3天内16例,生殖道出血7例,其他出血11例。
2 透析方法
我院采用膜面积为1.5m2AM-HX75醋酸空心纤维透析器及费森尤斯公司生产F7聚砜膜透析器,采用日本DBB-27型和费森尤斯4008B型透析机,为碳酸盐透析液,时间2~3h/次,血流量为250~350ml/min,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
3 护理
3.1 透析前的护理
3.1.1 了解病人有关情况
重点了解病人体重增长情况,血压升高程度,出血部位及出血量,贫血程度,心功能情况等,做到心中有数。
3.1.2 透析器及血液管路的冲洗
选用生物相溶性好,血栓形成低,对血管刺激小的透析器,并一次性使用。透析前用含12500U肝素钠的生理盐水浸泡透析器30~60min,然后用1.5L生理盐水加2500U的肝素钠,预冲透析器及血液管路,至少30min,连接病人前将预冲液排尽。这样可避免肝素盐水进入病人体内引起出血。
3.1.3 建立血管通路
采用动静脉内瘘和颈内外静脉或股静脉单、双腔留置插管,以保证治疗所需的血流量。
3.2 透析过程中的护理
3.2.1 超滤量调节
无肝素透析的超滤量计算应在原有超滤量基础上再加透析过程中的冲洗液量,以免水潴留。
3.2.2 血流量调节
开始以100 ml/min的血流量快速连接病人,只要病人能耐受可逐渐增加到250~350 ml/min,因血流快可减少凝血机会,也可提高透析效率。但对心功能不良着,血流量应控制在200 ml/min。
3.2.3 冲洗方法
透析开始后10~15min用生理盐水100~200ml快速冲洗透析器及血液管路,冲洗目的是检查透析器有无凝血,同时降低透析器凝血倾向。并轻击透析器及管路,将沉积的红细胞震落。透析中每15~20min定时冲洗透析器及管路,并检查有无凝血倾向。
3.2.4 护理要点
透析过程中应专人守护,密切观察透析器及管路有无凝血及堵管现象,随时轻拍透析器及动静脉壶。密切监测静脉压、跨膜压值,如发现静脉压、跨膜压升高,透析器变黑,动静脉壶变硬,应快速冲洗透析器及血液管路,并增加盐水冲洗频率。如有需要可酌情用少量肝素,严重凝血则根据治疗需要更换透析器及血液管路。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血压等病情变化,对血压下降患者立即减慢血流速度,保持头低脚高位,进行补液等处理。透析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输血或输入血浆等胶体物质,因其可增加凝血机会。
3.2.5 心理护理
进行无肝素透析时,患者往往表现情绪紧张、恐惧,担心发生出血,护理人员应给予安慰,用言语和行动关心病人,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使患者能以积极的态度配合血液透析,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3.3 透析后的护理
透析结束后应即测量血压、脉搏、体温,待稳定后用平车护送患者回病房,并做好交接班工作,交待透析病情及注意观察事项。
4 小结
我院对48例患者进行无肝素透析,其中未见透析器及血液管路凝血或数条纤维状凝血37例;部分凝血或成束纤维状凝血9例;严重凝血或透析器半数以上凝血2例。无肝素透析患者的临床观察表明无肝素透析技术对急、慢性肾衰竭合并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而言是一种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7.324
2010年1月卫生部颁布了《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1]。2010年10月内分泌肾病科病房被医院定为第2批试点病房,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取得满意效果。2011年1月血液净化室又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至今1年余,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我科分为内分泌肾病科病房和血液净化室。血液净化室有普通透析机19台,在线血滤机1台,CRRT机1台。主要负责肾脏病终末期患者的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及危重患者的持续血液净化治疗等。每年血液透析达16000余人次,血液滤过368人次、血液灌流936人次。血液净化室护士16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8名,护师3名,护士4名。
方法:
⑴动员学习: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护士条例》、《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活动方案及相关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医疗损害责任”,通过学习和动员,护理人员转变了观念,认识到优质护理服务不仅仅是在病房,而是有护士的岗位都应实施,由“要我服务”向“我要服务”转变,注重临床实效,让患者满意是护理人员的终极目标。
⑵加强护士技能培训:①分层级制订培训计划和内容,主要包括血液净化室的制度、职责、工作流程、血液净化操作技术、各种急救仪器的使用、心肺复苏等。②完善了血液净化室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每月组织1次,认真做好演练记录,熟记应急程序,从而提高护士应急能力;编写了《血液净化护理手册》,护士人手1册,以便学习应用。③方法:安排副主任护师及主管护师讲课,每月业务学习2次,转科护士每周培训1次。主管护师每季度考核1次,护师及以下人员每个月考核1次。成绩计入绩效得分内。
⑶实行分层级管理:分主管层、执行层和基础层三层。主管层由资历深、业务能力强的护士担任,主要负责对透析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情、治疗的效果,透析过程中易出现的并发症,透析间期患者饮食控制的依从性及家庭经济收入情况等,并提出干预措施,同时监督指导下层护士完成各项工作。执行层主要负责透析患者上机、下机治疗技术操作,要求执行治疗、护理准确及时。基础层护士主要根据主管护士对患者的评估,协助主管层护士完成患者的基础工作及生活护理,如透析液的配置,透析机的清洗与消毒,床单位的更换,透析患者的接诊与送出,协助进餐及大小便等。
⑷实行个性化排班:在护士分层的基础上改变传统的排班模式,实行“分组包干责任制”。共分为4个小组,每组1名组长(主管层护士担任),1个小组负责25名左右患者,每位护士负责5~7名患者,为24小时负责制。根据血液净化室的工作性质,护士上班时间为周小时制。上午班7:00~15:00,负责上午透析患者的从上机到下机的全程操作与护理监测;下午班12:00~20:00,负责下午透析患者的从上机到下机的全程操作与护理监测;同时将护士意愿融入了排班中,增设帮班11:30~15:30,这样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得到的是无缝隙、全程的护理服务,同时也加强了薄弱时段,即中午患者同时下机、上机的力量,大大降低了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
⑸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护士绩效考核是目前卫生部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的护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2]。根据护理部考核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血液净化室护士的绩效考核标准,用数据对个人的岗位、劳动强度、工作表现、完成的数量和质量、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客观评价,根据绩效得分计算绩效奖金,每人每月绩效总得分的高低,决定着获得绩效奖金的多少。
⑹建立特色服务,全面落实健康教育:净化室内设制护理园地宣传栏,内容多为简单易懂的血液透析知识;设立“沟通箱”,随时了解透析患者的需求。在透析过程中,责任护士常规向患者讲解饮食的重要性及控制水和钠盐摄入、蛋白质摄入的具体方法,动静脉内漏的自我护理,中心静脉置管的自我管理及运动活动方式等。透析间期患者每天7:00~7:15接受责任护士所发的教育短信。19:30~20:00责任护士接受患者反馈的信息。回复短信内容包括当日的一般情况、自我感觉、入液量、钠的摄入量、运动情况等,无短信回复的患者,所负责护士立即电话访问。每月由护士长和主管层护士组织召开“透析病友联谊会”,与病友沟通交流,询问他们的感受,了解他们的需求,征求他们的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⑺寻求家庭、社会支持:与透析患者家属沟通,指导透析患者居家护理的方法;对特困患者组织全院捐款,向新闻媒体求助,与市医保中心、新农合医疗办公室沟通,争取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报销比例。
结 果
血液净化室2011年的满意度调查平均98.67%,高于2010年的95.31%3.34个百分点;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86.54%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控制在规定的范围;高于文献报道的70%[3]。
讨 论
通过护士实行分层级管理、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护士满意度及幸福感提高。自血液净化室开展优质护理后,环境变得更整结卫生,患者得到了全方位、无缝隙的护理服务,护士的工作从院内延伸到居家;患者治疗依从性得到提高,使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控制在规定的范围,提高了患者透析充分性,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关于印发《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S].卫办医政发,2010.
关键词:护理;高职;创业意识
一、营造支持创业活动的社会氛围
1.借助媒体对创业的宣传。媒体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微信等多种形式。国家借助这些宣传手段增强创业类信息、政策的宣传,并进行深入解读。学校应该让学生多了解,多分享成功创业典型,改变学生对就业固有的认知,强化其创业意识。
2.从社群中获得对创业行为的支持。人类的天性就是建立社群,社群即是现实生活中的社区,还有网络中的群。社群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我们,也对创业意识产生着影响,因此创业教育可以通过社群来实施。社群教育在资源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势,社群教育可以为学生的创业提供人员支持和信息的交流,也可以搭建丰富的创业教育实习基地。学院充分利用社群资源,最大限度开发、挖掘社群资源,有效整合社群资源,使学生创业教育得到更好的完善,提升学生创业意识,促进创业活动的开展。
二、培养综合素质,提升创业品格
1.认清形势,转变观念。目前,处在改革关键时刻,服务行业不断升级。医疗单位在招聘护士时,提出“三有”,即有学历、有护士证、有工作经验,五年一贯制护理专业学生符合条件的极少。学生只有认清当下形势,转变观念,合理选择、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才可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成就自己的事业。
2.做好自我定位。在问卷调查中发现,89%的学生没有填写自我性格,在个别访谈中曾经问过学生是否喜欢护理专业,绝大多数学生的答案是否定的,只有极个别学生是肯定的。这充分地说明学生对自我不了解,选择专业时多是出于家长的决策或是盲从。学校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加强心理教育,不仅注重理论方面心理教育,而且要更多地开展体验活动,让学生多观察自己,从而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定位,实现人生价值。
3.把握市场,找准创业方向。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时代,养老问题摆在面前。护理专业五年一贯制的学生,不能把就业的焦点只盯在护士职业上。从心理角度分析,五年一贯制的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探索期,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发现职业兴趣。在立足于护理专业的基础上,学生要积极了解市场需求,拓宽就业思路,找准创业方向,提升创业意识。
三、接受创业教育,深化自身创业意识
创业教育已在职业院校展开,其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依存于就业指导或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对于专业性很强的职业院校而言,它只是红花的衬托,并没有引起管理者的重视。在创业大赛中,护理职业院校的表现平平。因此,学院要把创业教育落到实处。
首先,管理者要转变思路,不要把眼光只盯着护士资格考出率、就业率以及重点专业的建设。思路要拓宽,真正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其次,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缺少专门研究创业教育的教师,而对创业教育教师的要求除了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外,还要具有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短时间内,这种实践性强的专业人才的缺口无法弥补,学校可以聘请成功的企业家为外聘导师。在教育模式中,学院要突出实践性,因为创业意识的提升以及创业活动的开展并不是靠理论的讲授完成的。五年一贯制护理专业的学生本身基础较差,抽象思维较弱,而动手能力较强,可以通过活动形式呈现出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创业教育不是靠几节课堂教学就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学校可以让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多参加社会实践,从社会中学习,避免学校与社会的脱节。学生要用怀疑的眼光去发现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学校可以组织创业竞赛活动,鼓励教师和学生自己组队或者是加入导师的研究团队进行科研项目的训练,参加学校开展的创业竞赛活动,以此提升创业意识,增强创业行为的实效性。学校唯有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强化,才能提高五年一贯制学生的创业意识。
关键词 医学微生物学 护理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R47-4 文献标识码:A
医学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医学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主要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代谢活动、遗传和变异、致病机理、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微生物学检查及特异性预防等。学习医学微生物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学习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的有关学科打下基础,并有助于控制和消灭传染性疾病。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医学微生物学是与临床工作联系较为紧密的课程。目前,在微生物学课堂上部分学生机械记忆,应付考试,教师灌输式教学,学习效果差。
1 提高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质量的探讨
1.1 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教师自身的素质和对教学的责任心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不断钻研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教师不仅应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应熟悉其它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要查阅相关领域医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任课教师首先应按教学大纲的规定,全面把握好课程深度、广度、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加强课堂管理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热情关心,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课堂讲授应当做到理论阐述准确,概念交代清楚,教学内容充实,详略得当,逻辑性强,条理分明,重点和难点突出。
1.2 加强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提高教学效果
微生物是形态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摸不着的独特之处,使得微生物学教学变得更抽象,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课件,会给课堂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通过微观结构更加生动、形象、直观的展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用Flash制作简短录像,例如细菌的繁殖方式(二分裂)、病毒的复制过程等等以加深学生影响。同时信息含量大、重现力强的优点可以缓解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以及教学效果。
1.3多样化教学手段,加深理解
1.3.1 对比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微生物各种病原体存在共同点也有不同点,记忆起来容易混淆,通过采用表格或图解的方式将相似的病原体进行比较,使其共性和个性一目了然,记忆起来就较容易了。可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分析,解决了易于混淆的微生物内容。
1.3.2 总结归纳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微生物各论部分内容繁杂,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且容易混淆。为解决这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需根据不同病原体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防治等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在归纳中注重不宜归纳但又须抓住知识点的引入强调,使混杂的各论内容展现出一定规律,有利于学生分清知识的层次,明确重点,加强知识点的记忆及知识系统化理解的能力。
1.3.3互动引导法
教师善于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横向比较与归纳。通过教师的提问,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达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目的。
1.4 加强微生物学教学与临床的联系
病原微生物学既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对于护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病原微生物学是与临床工作联系较为紧密的课程,又与各临床学科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系统讲授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同时也要找出与临床学科密切联系的知识点,注意微生物学知识的临床应用。
2 护理学专业病原微生物教学中现存的问题
2.1 教学内容多,课时少
我校护理本科现使用教材是第八版“医学微生物学”这本书和临床医学等其它普通本科专业一样,其它本科专业的课时数为30学时,而本专业课时数仅有20学时,此特点对微生物学这门课程教师的传授及学生的掌握有一定的困难,从而教学效果较差。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条件,要适当的增加课时数,而提高教学效果。
2.2 学生对医学微生物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护理专业学生都认为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基础课程,这门课程与他们以后的护理工作关系不大而忽略这门课程的重要性。首先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的重要性,这门课不仅是基础学科,还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对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激发学生对医学微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对护理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医学微生物学在护理专业的教学中,应加大改革力度,突出“实用性”特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护理专业学生将来踏入临床护理工作岗位后,更好地履行职责,为患者服务。
(通讯作者:马海梅)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护理药物学;教学改革;调研报告
[中图分类号] R47-4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11(a)-105-02
护理药物学是护理专业的重要基础学科,把握好课程教学过程对学生未来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鉴于传统的护理药理学教学还是沿袭医学专业药理学的授课方法,为了突出护理特色,使授课内容与临床护理用药更密切的结合,笔者对如何进行护理专业药物学教学改革进行了调研。
1 调研方法
在调研中采用了调查问卷、座谈会、查阅文献等调研方法。选择北京市通州区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市通州区潞河医院、积水潭医院等单位调查问卷100份;召开本校实习学生及从事护理药物教学教师座谈会一次,发放调研问卷25份。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关于药物教学改革的文献。
2 调研的目的及内容
目的:确定护理药物学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为编写适合护理专业药物教学使用的校本教材提供依据。教学内容部分,主要调查应该增加哪些内容,以及应该删减哪些内容,①是否应该增加特殊人群护理章节;②是否应该增加药物治疗的护理程序,各种给药方式的护理,药物相互作用与合理用药,中药护理等内容;③考虑删减的内容,包括药物作用、临床应用、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用药护理等。教学方法主要调研采用以老师讲解为主的传授法,还是采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直观教学法。
3 调研结果及数据整理
五家医院,每家发出20份问卷,共100份,实际收回87份。座谈会发出问卷共25份,全部回收。最后使用调研问卷112份。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查阅护理专业药物教学改革文献6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调研结果见表1、2。
4 结果分析及建议
综合调研问卷、座谈会及查阅文献的结果,本次调研的结果分析及建议如下:
4.1 突出护理特色,写出合适的教材
编写适合护理专业的药物学教材,应该尽量缩减药理学的一般内容,重点突出临床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如用药护理要点[1-2]、特殊人群护理、各种给药方式的护理、药物相互作用与合理用药、中药护理等。保留药物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但是要适当删减该部分内容,突出药物的相互作用及相应的用药护理要点。药物的作用机制部分,由于与护理工作不太密切,给予删除,讲课时,可以适当介绍。
4.2 中专的教材要将理论与趣味性融为一体
中专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每一名中专教师对此都深有体会,所以在编写教材时,要将理论与趣味性结合起来,使学生寓教于乐,快乐学习。当然这在药物学的教学中是比较难做到的,所以在编写教材时,应该加入一些趣味的内容,如药物发明的小故事、临床病例、趣记、药物歌[3]等。
4.3 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讲授教学法,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直观教学法
在以往教学过程中,学生总是很无奈地反映:教学内容枯燥、很难记忆,药物名字就像是“天书”。根据调查,大多数受调查者认为,药物教学应该采用直观教学法,采购一些临床实际用药,上课时学生将分为3~4人一组,每组都有本节课要讲授的药物,并且教师在上课之前准备好问题,将问题交给学生,每组学生针对面前的药物,并结合老师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互相讲解,并每组派代表到前面给同学讲解,最后由教师总结。该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思考,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并且实物更直观有利于学生记忆。笔者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尝试,效果很好。
4.4 精炼学习的内容,突出重点药物,突出不良反应,突出护理用药的特点
药物教学一向内容多、范围广,为了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在教学中如何精炼内容,就更显重要,由于临床的药物更新率很高,教学时尽量不讲或少讲过时、少用的药,并且每类药物要以代表性药物为主,简单介绍其他药物[4],让学生在掌握了代表药物的基础上,到将来的工作中去拓展与该药物一类的其他药物;护士必须具有观察、分析药物疗效、副作用,且有制订相应护理措施的能力。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更应该突出常用药物的护理用药注意事项[5],比如在讲解阿托品时,由于其用后很容易出现口干、皮肤干燥,护理过程中应嘱其多饮水;阿托品抑制汗腺的分泌后会引起发热,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监测体温,对用药前体温高于38℃的患者使用本药时必须及时向医生反馈情况,避免发生意外。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临床应用主要在重症监护室(ICU),讲解时突出ICU用药,肾上腺素单次用量超过1 mg时可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室颤动,故应严格控制剂量;去甲肾上腺素静滴时间过长,易致局部皮肤缺血而苍白,应及时更换滴注部位,若滴注结束后局部出现苍白现象应及时处理等。讲完这些内容后,学生会觉得护理患者用药的过程中非常有目的性。
通过以上调研,明确了药理学教学改革的方向,为更好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的中等专业护理人才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赵茜.新医学模式下的药理教学改革[J].中等医学教育,1998,16(5):12.
[2]王灿,王琳琳.多种教学方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9):157,160.
[3]李信梅.《药物歌》在护理专业药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1993,28(1):23-24.
[4]余彦.护理中专药理教学方法初探[J].四川生理学杂志,2002,24(1):45-46.
生物化学是高职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不仅内容复杂、概念抽象,知识论述枯燥乏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这门科目产生了一定的怠倦情绪,觉得这么难懂的学科,在加上教师依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兴趣更为低落,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采用一些有效的新型模式,刺激学习的学习兴趣,逐步的实现生物化学的科学有效性。
二、笔者多年工作经验研究下的护理教学心得
(一)让学生了解和把握学科性质,深入浅出介绍生物化学定义
虽然《生物化学》在教材的书面意思上比较抽象,这就需要我们在介绍给学生时横向结合书面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相关的现象与其结合,进行分析和讲解,使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学科的真实意义。比如,在讲到人体组织构成的问题是,先由基本构造层次使学生依次了解人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等之间的联系,在进一步的讲解分子水平上的认知和探讨分析。其实《生物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比如,有些女性追求时尚盲目节食而造成一定的头晕、出汗甚至休克的情况,这其实是因为大量出汗体内血糖浓度过低引起的症状,在比如,人们经常把头发烫变形,这是因为把毛发中的蛋白质进行了一定的化学反应的作用等,以及名噪一时的核酸广告宣传的营养价值没有理论依据等等;这些民生问题都是与生物化学息息相关互相联系的。只有不断的通过对相关生物化学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在结合更多民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分析与探讨,才能从中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对这门学科的科学性有一定层次的认识,自发的原意去学,希望学好的热情。
(二)串并联讲解生物化学发展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
《生物化学》这门学科,不仅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并且我国人民为其发展做出了十分杰出的贡献,再加上近几年来频频与诺贝尔奖发生渊源,先后又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发展。因此教师们在对其内容的讲解中可以充分的结合国别的线索,以时间为中心轴,为大家讲解学科发展史,是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这门学科。比如,我国的老农人们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经学会了用粮食酿酒(当时的原料就是现今的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近500种动物代谢产物和分泌物,为医学的研究做出十分重大的贡献、“药王”孙思邈已探究中草药治疗维生素缺乏疾病等、还有近代留美生物化学家吴宪对于国际生物化学贡献斐然,面对多国的热情邀请全然不顾,终身保留中国国籍,为国贡献满腔热血等等。这些不仅仅是体现的中国人民的智慧,同时也展现了现代科学家们的满腔爱国热情,作为青少年一代的我们,更应该向这些前辈们虚心学习,用知识不断的充实自己,以饱满积极的热情和心态投入到工作和学习当中,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三、项目教学法在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加强与临床实践与理论基础的紧密结合,精心设计教学项目
通常人们的学习离不开接受知识、消化知识、和运用知识这三个方面,而教学项目的选取也是以培养基本技能为目的的验证性内容为辅,以运用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问题为目的的综合性实验为主的相互结合和互补,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在接受完知识后把所学知识进行彻底的消化与吸收,最后结合实践完全的展现出来,服务大众。
(二)建立合理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不断的改革考核机制,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使学生成绩在一个公平、公正、严格的环境机制,激发各个小组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性,由完成项目的效果决定最终通过的评定审核成绩,最后由教师对每个任务的成果进行验收,最终成绩由各个项目的成绩累积而成。
生物化学是高职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不仅内容复杂、概念抽象,知识论述枯燥乏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这门科目产生了一定的怠倦情绪,觉得这么难懂的学科,在加上教师依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兴趣更为低落,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采用一些有效的新型模式,刺激学习的学习兴趣,逐步的实现生物化学的科学有效性。
二、笔者多年工作经验研究下的护理教学心得
(一)让学生了解和把握学科性质,深入浅出介绍生物化学定义
虽然《生物化学》在教材的书面意思上比较抽象,这就需要我们在介绍给学生时横向结合书面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相关的现象与其结合,进行分析和讲解,使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学科的真实意义。比如,在讲到人体组织构成的问题是,先由基本构造层次使学生依次了解人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等之间的联系,在进一步的讲解分子水平上的认知和探讨分析。其实《生物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比如,有些女性追求时尚盲目节食而造成一定的头晕、出汗甚至休克的情况,这其实是因为大量出汗体内血糖浓度过低引起的症状,在比如,人们经常把头发烫变形,这是因为把毛发中的蛋白质进行了一定的化学反应的作用等,以及名噪一时的核酸广告宣传的营养价值没有理论依据等等;这些民生问题都是与生物化学息息相关互相联系的。只有不断的通过对相关生物化学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在结合更多民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分析与探讨,才能从中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对这门学科的科学性有一定层次的认识,自发的原意去学,希望学好的热情。
(二)串并联讲解生物化学发展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
《生物化学》这门学科,不仅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并且我国人民为其发展做出了十分杰出的贡献,再加上近几年来频频与诺贝尔奖发生渊源,先后又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发展。因此教师们在对其内容的讲解中可以充分的结合国别的线索,以时间为中心轴,为大家讲解学科发展史,是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这门学科。比如,我国的老农人们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经学会了用粮食酿酒(当时的原料就是现今的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近500种动物代谢产物和分泌物,为医学的研究做出十分重大的贡献、“药王”孙思邈已探究中草药治疗维生素缺乏疾病等、还有近代留美生物化学家吴宪对于国际生物化学贡献斐然,面对多国的热情邀请全然不顾,终身保留中国国籍,为国贡献满腔热血等等。这些不仅仅是体现的中国人民的智慧,同时也展现了现代科学家们的满腔爱国热情,作为青少年一代的我们,更应该向这些前辈们虚心学习,用知识不断的充实自己,以饱满积极的热情和心态投入到工作和学习当中,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三、项目教学法在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加强与临床实践与理论基础的紧密结合,精心设计教学项目
通常人们的学习离不开接受知识、消化知识、和运用知识这三个方面,而教学项目的选取也是以培养基本技能为目的的验证性内容为辅,以运用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问题为目的的综合性实验为主的相互结合和互补,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在接受完知识后把所学知识进行彻底的消化与吸收,最后结合实践完全的展现出来,服务大众。
(二)建立合理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不断的改革考核机制,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使学生成绩在一个公平、公正、严格的环境机制,激发各个小组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性,由完成项目的效果决定最终通过的评定审核成绩,最后由教师对每个任务的成果进行验收,最终成绩由各个项目的成绩累积而成。
四、结束语
【关键词】高职护理;生物化学;教学探讨
随着社会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现代医学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一转变丰富了护理工作的内涵,增强了护理工作者的作用[1]。据此高职院校护理课程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课程改革中,医学基础课课程标准和教材在保证必需、够用和实用的前提下,服从专业课程需要,与专业课对接[2]。医学生物化学一门重要的护理学基础课,但由于课改的需要,其课时量尤为有限[3]。作为一线教师,笔者从教学实际出发,谈谈高职护理专业的生物化学教学如何有效地进行以适应目前的形势。以全面提高高职护理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使高职护生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岗位,更好地服务社会。
1从绪论开始,激起学习热情
医学生物化学因其内容抽象的特点,很多学生对本门课产生了畏惧情绪。因此打破这种畏难情绪,建立起学生学习本课程的良好心理环境,明确学习生物化学对他们以后从事工作的重要性,是我们广大生化教师首先要认真考虑的一项重要工作。绪论是每门课程的开篇内容,是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总体认识,因此讲好绪论课能够有效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在绪论课讲解时,尽量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导入,让学生边思考边学习[5]。例如利用大家熟知的三聚氰胺事件引出蛋白质的相关内容,利用当下热门的DNA亲子鉴定引出核酸的相关内容,利用夜盲症、佝偻病等学生所熟知的症状阐述维生素的内容。通过这些事例的运用,不紧使学生领悟到原来生物化学知识与护理实践密切相关,也与日常生活息息相连。这样便能引起学生学习本门课的兴趣。
2优化与重组教学内容
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以实践操作为主要目标,对于生化基础知识以“实用”、“够用”为度[6]。我们认真研究大纲、教材,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并参考生化知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调查研究结果,整合优化了教学内容,选取与护理岗位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忽略和舍弃非相关内容。不再追求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这样以来既能节省时间,又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有限的课时内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我们实行模块教学:第一模块是静态生化;第二模块是动态生化;第三模块是专题(包括血液生化和肝胆生化)。按照先静态(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与功能),后动态(物质代谢过程与调节机制、能量代谢过程及影响因素),再机能(肝脏的生化特点、肝功能的改变与临床之间的关系等)的顺序进行授课符合学生的学习思维。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
3优化教学方法及手段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教学实际出发,为适应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对生物化学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进行选取和改善。据具体内容的不同,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来优化教学。主要的教学方法如下:
3.1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们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适时地通过设疑、实例等方式导入教学内容,合理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讨论[7]。例如在讲解蛋白质变性原理时,先设立问题“为什么酒精可以消毒,高温能够灭菌?”“鸡蛋为什么煮熟吃更好?”讲解脂类代谢的内容时,提出问题“左旋肉碱为什么可以用于减肥?”然后同学们会针对问题积极讨论,探求答案,经过热烈讨论后由教师总结答案,最后运用相关知识给出解释。通过这种激烈的互动讨论不仅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训练了辩证思维能力。
3.2案例教学法
寻找适合生物化学教学的生活及疾病案例,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保持积极的态度,在每章内容的讲述过程中,通过适当病例和生活中的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8]。例如用磺胺类药物的抑菌机制来讲解酶的竞争性抑制,借助痛风症的病例来讲解嘌呤核苷酸的代谢,反过来运用核苷酸代谢的相关理论指出治疗痛风的方法。用现今社会出现的“三高”症状来引发对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相关联系的思考。用肝性脑病的病例讲解蛋白质分解代谢中氨的代谢,用临床黄疸症状讲解胆色素的代谢。讲课时多与生活中的事物联系,例如讲酶的催化特点时联系为什么感冒发烧时会出现厌食的情况,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浓度可以联系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糖的分解代谢中的糖酵解部分可联系初到高原会出现高原反应及运动后会感到肌肉酸痛,生物氧化部分联系氰化物及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这些生活常识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觉得生物化学不仅在学习工作中有用,且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这样学生自然会产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
3.3多媒体教学法
借助多媒体可使生涩抽象的生化内容简单直观化,利于学生理解和长久记忆,在教学中发现,我们可以直接将DNA双螺旋结构的形成过程播放给同学们,加深同学们对该结构的理解和记忆,我们也可以借助视频动画讲解氧化磷酸化的过程,这样将我们人体细胞内发生的极其微观的生命活动形象生动的展示给学生,通过这些生命过程的呈现使得很多同学对生物化学的研究领域有了很大的兴趣。
3.4归纳总结法
医学生物化学知识点虽然比较零散,但存在彼此的相互联系,尤其是动态生化部分,因此我们在讲完此部分内容时要做一个高度总结。动态生物化学部分包括三大经典代谢(糖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在分别讲授完这些代谢后,学生们很难牢牢把握其中的相互关联,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借助关系网图,直观地将三大代谢彼此间的联系展现给他们,让其领悟到人体内的各项代谢活动存在相互的关联,生物机体是一个协调统一的完整体系。这种归纳总结的方法可以增加知识的逻辑性,有利于同学们对知识的有效记忆和掌握,同时也能促进逻辑思维的形成。
4结语
综上所述,医学生物化学涉及物质在人体内的代谢转变过程,是比较微观深入的科学知识,对于基础知识薄弱的高职学生难以深入学习,我们从教学实际出发,从绪论讲解,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3方面提出应对措施。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从而达到锻炼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更好的为护理实践服务,体现高职特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唐红梅.促进护理教育发展的策略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12:4-6.
[2]陈尚,林乃祥.高职护理医学基础课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9):88-89.
[3]田野,吕学儒,李树香.基于护理岗位需求的高职生物化学教学改革[J].护理研究,2013,27(19):2018-2019.
[4]冯晓帆,柳春,王艳杰,等.生物化学绪论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7):587-588.
[5]高敏,肖梦,李蓉芬,等.生动讲解生物化学绪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9(3):249-250.
[6]田华,蒋建平,李宜川,等.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2):74-76.
[7]任敏,曾红.探究式教学改善生物化学教学效果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3):378-379.
每日根据患者全身状况,输入液量、生理需要量、尿量、引流量等调整脱水总量。根据患者的血压、输液速度及输入液体的种类调整每小时的脱水量,如过多不但使血压下降,并引起血液浓缩而加快凝血发生;过少引起超滤不足,治疗效果下降。
2血管通路的护理
注意观察静脉穿刺导竹管周围皮肤有无渗血感染,穿刺点用透明敷贴,保持局部清洁十燥,每日更换,如果局部有渗血及时处理。静脉在连接血路前应先将导管内保留的肝素液吸出,检查管路内是否有凝血如果有凝血,应将其抽出,避免推入形成血栓。每次治疗结束双腔置管管路内应分别脉冲式注入生理盐水10ml,再分别注入1.25万U肝素加2ml生理盐水各1.5正压封管。管路末端肝素帽应拧紧并用无菌敷料包裹固定。
3预防感染
本组患者均为高危患者,抵抗力低,加之有创操作(如静脉置管)等,均可增加患者感染概率。在各项操作过程中,严格无菌技术,认真做好查对,置换液现配现用,更换时严格消毒,如可疑污染及时更换。
4皮肤护理
患者躁动是导管开口贴近血管壁造成血流量不足的常见原因。因此血滤时给予必要的镇静可使治疗优化,减少凝血发生。但长期卧床加重皮肤受损的危险,注意做到保持床单位整洁,血滤前通过给予垫水枕,贴皮肤保护膜等方法预防压疮的发生,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
【摘 要】为探讨微课在护理专业微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采用随机抽取护理专业两个班为试验组,两个班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为主,微课教学为辅;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比较两组学生实验操作考核、期末考试成绩,采用问卷调查试验组学生对微课教学的评价,并比较两组学生对同一教师授课综合评价的优良率。实验操作考核成绩两组无差异性(P>0.05),期末考试成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学生对微课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较高,对教师授课评价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专业微生物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为主微课教学为辅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微课;护理专业;微生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0-0055-02
微生物学是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教师和学生普遍反映该门课程知识点多、内容分散、条理性不强,如何提高微生物教学效果是一项值得探索的课题。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首次提出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一概念,胡铁生是国内微课创始人,他率先在佛山市组织了微课大赛,2012年9月,“全国首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展演会”上,教育部刘利民副部长指示,中小学搞微课,高校也要搞微课。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举办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2014年3月又启动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由此一个席卷高等教育的全国性推广普及微课程的活动自此展开。“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全过程。本研究在护理专业微生物教学中引入微课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从2013级护理专业班级中随机选择4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两个班级的学生为实验组共123个学生,另两个班级的学生为对照组共122个学生,研究对象全部为女生,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和入学成绩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由同一教师授课,材,理论和试验学时数相同。两组教学方式除微课内容外,其余所用PPT内容、教学方法相同,主要采用传统讲授、多媒体教学为主。
(1)试验组微课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根据微课的特点及教学内容的重要性选择微课教学内容:如细菌形态与结构、细菌生长与繁殖、细菌消毒与灭菌、细菌接种与分离技术、革兰氏染色、抗酸染色、结核分枝杆菌主要生物学性状、破伤风芽胞梭菌形态特征与致病性及预防、病毒的复制周期、乙肝病毒抗原与抗体检测意义、艾滋病毒的致病性与防治等教学内容预先制作成微课课件及相关微课资料(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测评、微教案及教学素材等)。
试验组教师上课时录制好教师上课的微课视频,建立微课学习平台,将微课视频及相关资料上传至世界大学城空间,设置权限允许实验班级学生在线学习,要求学生完成相关测试题及在线学习时间,师生可随时进行交流和答疑。
(2)对照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多媒体教学为主,具体安排如下:课前3分钟回顾上次课重点教学内容,随后以PPT形式讲解新课,并辅以提问、讨论等教学方法,最后总结本次课重点教学内容,并布置课后作业。
3.评价方法。
主要包括:①实验操作考核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期末考试试卷中微课相关教学内容成绩占40%),两组实行统一考核、考试,考核分和卷面分均为100分。②采用问卷调查实验组学生对微课教学效果评价。③学生对教师授课效果的综合评价:课程结束后,向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好、较好、一般、较差、差几个选项,问卷回收后计算优良率(“好”加“较好”的百分比)。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χ2检验。
二、结果
1.两组学生实验操作考核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比较(见表1)。
试验组学生实验操作考核成绩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
2.试验组学生对微课教学效果评价(见表2)。
一共调查11项内容,从表1可见微课教学在学习兴趣、自主学习环境、个性化学习、学习主动性、重点、难点内容掌握、实验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延伸课堂教学及师生交流方面都非常有作用(均 P<0.05),但在系统知识掌握方面作用不大,认为作用一般的学生占43.09%。
3.两组学生对教师授课效果的综合评价。试验组学生对教师授课效果的评价较高(优良率为98.5%),高于对照组学生(优良率为88.43%),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现在传统的讲授法也不是狭义理解为只是教师讲而学生听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讲授法的基础上教师都会进行教学方法上的改革,比如根据教学内容运用举例、病例、谐音、抛锚、情景、讨论、归纳总结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一般使用多媒体。讲授法便于学生对系统知识的理解,但学生课上课下参与度还是不够,学习的主动性也不高,相关知识也不扎实,对于一些需直观表达的知识点光靠讲授领悟不透。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课件素材、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等辅教学资源。从调查中得知微课具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环境、个性化学习、学习主动性、实验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有利于重点、难点内容掌握、延伸课堂教学以及促进师生交流互动等作用。但微课教学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教师需加强对微课的本质的认识,微课不是传统课的压缩,是一种支持学生自主个性高效学习的微型在线网络课程。二是教师需要精选微课内容,重视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及教学活动的实施等核心环节,而不仅仅重视微课制作技术。三是教师除了重点建设好“微视频”外,还要建设好微课教学平台及微课教学资源库。此外,微课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次调查中也证实微课缺乏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不利于学生对系统掌握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关键词】微生物与免疫学试卷分析教学改革
微生物与免疫学是医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课程,是许多临床课的基础,尤其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为了衡量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范围,进一步发现教学上的质量和存在的问题,对2008级护理专业部分班级期末考试试卷进行分析,为本学科今后的教学改革和探索提供相关材料。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我校2008级护理专业2008-200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随机抽取三个班级,共162份试卷进行分析。由任课教师出题,教研室主任综合审校后形成两套试题,教务处随机抽取其一作为试卷,卷面90分。命题严格依据教学大纲,重点掌握的内容占69.1%,熟悉内容占20.8%,了解内容占10.1%。
1.2方法在严格的监考下完成答卷,按统一标准流水批改。借助计算机Excel表等对试卷成绩、难度、区分度等指标进行分析。
2结果
2.1答题时间本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绝大多数学生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题。
2.2学生成绩分布最高分86,最低分26,平均分64.18,标准差11.42,成绩基本符合正态分布。
具体数据见表2
2.3试题难度与区分度合理的难度分配是一套高质量试题的重要方面,一般认为难度值在0.4~0.7,大于0.7试题偏易,小于0.4认为试题偏难[1]。但在普通中专学科考试时,难度水平的确定要考虑及格率,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各试题难度分布及区分度分布
2.4各类型题得分情况最低的是单项选择题,平均59%,最高的是名词解释占85%,判断题76%,问答题占74%,填空题占73%。
3讨论
3.1试卷质量分析试题严格执行教学大纲,基本覆盖各章掌握及熟悉内容,题型结构合理,题量适宜。难度0.73,区分度0.29,平均分64.18,成绩接近正态分布。比较真实地反映考生的实际水平。
3.2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及格率89.5%,大部分集中于63-72分数段,占46.9%,反映学生对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知识面的掌握情况较好。各类型题得分率分析,最高的是名词解释,主要与学生机械记忆能力较强有关。最低的是选择题,原因之一是试题灵活性较强,需要学生有良好的综合分析及推理能力。原因之二是免疫学内容相对较多新晨
3.3对今后教学改革的指导理论联系实践:例如从学生在生活中歧视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问题展开讨论,引出有关乙型肝炎病毒的知识,课后要求学生在家庭和社区中宣传防治乙肝的知识并行成书面材料作为作业。学生不但掌握了理论知识,更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热爱学科的思想。学法指导:与学生及时沟通,根据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习能力给予相应辅导,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和知识理解的方法,不断巩固学习效果。改革教法:多种先进教学方法的应用,尤其在免疫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促进知识的理解。打破学科界限,把本学科与生理、病理、临床学科的知识有机整合,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归纳的能力,这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探索与实践,也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
1 资料
120份不合格误差化验标本事例来自于作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住院患者的血液标本401例,尿液标本44例,其他痰液等标本26例。主要包括明显的外观不合格标本如试管类型的错误、标本采集量的不足或过多、未及时送检的标本、申请单与标本不符的错误等;另一方面是检验科生化室、免疫室、微生物实验室等各个专业组与临床的沟通中的工作记录(已经明确排除检验分析过程中的可能造成的因素),包括标本凝固、采血部位的不当(如血气标本值与病情极度不符),患者的准备不够充分(如药物的浓度峰值等)。
2 标本采集前存在的误差
血液检验标本采集前患者的生理准备包括是否在安静状态下,如:晨起基础状态下还是活动后等、饮食状况包括空腹和进餐后几小时等的要求、服用的药物包括是否服用降糖药等、运动及情绪等各方面。都会对患者的检测结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标本采集前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宣讲有关常识,使患者从心理和身体上做好充分准备。
3 标本采集中存在的误差
31 在有静脉输液的同侧肢体进行抽血的影响。在有静脉输液的同侧肢体抽血,无论穿刺部位在近端还是远端,标本的生化指标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在120例误差标本中同侧输液进行采血的占60%。如:一位大出血的患者,第一次抽血结果:钾237 mmol/L,钠385 mmol/L,氯388,二氧化碳77 mmol/L,糖277 mmol/L,总蛋白224 g/L,白蛋白122 g/L;第二次抽血:除糖106外,其他结果均正常。
32 抽血量的影响。生化标本按不同检测目的采血量是有所区别的,如全血大生化要求抽血量3 ml或以上(35个项目抽一个管);抗凝标本应严格按比例采血不论量是多少一定严格按照采血管上面标注的采血量采血,比例失调则容易引起检测的误差发生。如:一位抢救患者,第一次血气结果:pH7315、PaCO2 66 mm Hg、PaO2 45 mm Hg,Hb91 g/L、K18 mmol/L;第二次抽血(按要求):pH715、PaO2 89 mm Hg,Hb114 g/L、钾离子42 mmol/L。导致结果较大差异的原因是这位患者抽血困难,第一次标本量不足1 ml。
在统计数据中标本采集量
33 不认真进行查对的影响。护理人员在进行采集标本时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未认真查对患者的姓名、床号、试管等。一次检验科回报了2份结果:患者甲的尿素67 mmol/L,肌酐71 μmol/L,尿酸326 mmol/L;患者乙的尿素136 mmol/L,肌酐432 μmol/L,尿酸455 mmol/L。但是,临床主治医生认为此份报告与患者的实际情况严重不符,于是实验室再次复查,复查结果无误,追究原因发现是因为护士在抽血时,未认真查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将两位同住一室的患者的标本试管弄错,致使结果颠倒。
4 标本采集后存在的误差
41 标本送检不及时的影响。带肝功能、血糖等检测的标本应立即送检,否则血糖浓度将会随着停留时间的延长因糖酵解的缘故而降低。某临床科室星期一送检了8份标本,血糖结果平均为16 mmol/L,血钾平均为71 mmol/L,而几位患者都没有低血糖和高血钾的症状。原来标本有的是前一天抽的,护士将标本放置在2~8℃冰箱中认为不会对结果产生影响,未及时送检而造成的。
42 未按送检要求的影响。血氨标本在抽血后应该立即放置在盛有冰水的容器中送检,但是有的护理人员将标本直接插入冰块盒中,这样容易引起溶血;有的护理人员甚至将血液标本和冰块直接放入一次性手套内,而且试管封盖处未盖严,冰块融化后冰水进入标本管内造成严重溶血,导致不能检测。
5 讨论
造成检验标本不合格出现误差的因素有很多,而这其中由于护理相关因素所造成的不合格误差标本又占到了7044%;而由于医生填写化验单不规范、电脑下错医嘱所造成的仅占到了不到9%,且这一因素也随着我院2008年实行电子病历的规范化管理后在逐年的递减。
在产生此类不合格化验标本的护理因素中,护理人员采集标本的方法不正确(包括标本的凝固或溶血、使用试管的类型不正确、标本的采集量不足、采集的部位不正确等)是造成化验标本不合格和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但是临床重要的检验标本送检的不及时或者张冠李戴的严重差错却更加的应该引起重视。
另一方面,由于我院于2010年起,开始在临床检验标本管理中推行条码信息系统和标准真空采血技术后,将条码信息系统运用到护理站检验标本的管理中,从医嘱的产生开始到检验结果的产生,均可通过标本的唯一的条码信息被跟踪,而在临床患者标本采集阶段,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查看此项条码来获取采集所需要的特殊信息及要求如试管的类型、标本采集的量、采集的时间等,并将不同类型的试管采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减少差错的发生,也可以使临床的不合格标本的发生率较前有明显的下降。有报道,在推行条码系统后,不仅仅减少了不合格检验标本的发生率,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率[3]。
参 考 文 献
[1] 李燕平重视分析前质量控制 提高检验质量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