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效课堂练习范文

高效课堂练习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效课堂练习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高效课堂练习

第1篇

【关键词】有效;课堂练习;教学质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练习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知识的掌握、方法与技能的获得以及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课堂练习这一基本活动。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验,课堂的教学观念,课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价等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然而,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扎实开展有效训练,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这是我们广大的一线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下面根据自身教学实践及研究,谈谈对课堂练习的几点看法。

一、课堂练习要有基础性

基础性练习是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并牢固掌握已学知识而设计的练习,这类习题可以是基本题或分散难点的单一题。基础性练习的目的是巩固新知,他们是拓展、深化知识的基础,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才能进一步深入学习,因此这类习题是练习中必不可少的。

二、课堂练习要有层次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的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指定习题,学生统一进行指令性书面练习,容易使学生的知识“窄化”、思维“僵化”、情绪“淡化”。因此,在作业设计上,我们要努力改变传统作业中“千人一面”的做法,要设计出难易不同、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的作业。练习有了层次,学生就有了选择,有了知识的过渡,教学也就有了针对性。这样,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练习重点,能有效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不同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想学、会做、善创造。

三、课堂练习要有综合性

综合性是指练习的内容能涉及多门学科,包含多种知识,以利于学科之间的整合。综合性练习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能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与方法,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综合练习是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之后,与原有知识的横向沟通、有机结合的练习。是对各种知识与能力的全面考察与深化提高,它是练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他要求教师吃透教材,深挖其底蕴,把章节甚至全册教材的知识,有条理的予以归纳、概括。在综合练习中,教师要把握好难度,要及时获取信息,作必要的点拨,从而达到深化知识、提高能力、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的目的。

四、课堂练习要有趣味性

“兴趣师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学生对作业是否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的内容是否新颖、有趣。如果结合教材的重难点,设计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并有一定趣味的练习,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不仅促进了学生积极思考,而且让学生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这样不但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更可以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力。

五、课堂练习要有对比性

小学生学习数学,往往会产生思维定势,今天学习乘法应用题,往往认为所有题目都用乘法做,明天学法应用题,又会认为题目都是除法题。因此,设计练习时,要设计一些有对比性的题目,做到新旧知识不断交替,让学生在辨别、比较、判断、分析中揭示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加深认识,防止产生思维定势及干扰,使知识达到内化的程度。

六、课堂练习要有开放性

1.解题策略开放,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解决问题的知识长期以来对每一位数学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头痛的知识点,因为这里要求学生要有开阔的视野、灵活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所以我们平时的练习训练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多解的因素,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设计一些策略开放型的练习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渠道和多式样的尝试,寻求新颖独特、有创造性的解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2.题目答案开放,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传统的练习题多注重解题的结果,练习的答案是唯一的,学生的抽象思维空间受到局限,缺乏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而结论开放型练习,给出一定的条件,而满足条件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解题时,慢慢诱“敌”深入、浅入深出,学生必须全面的分析思考,才能探索出不同的答案,使学生经历生动有趣的学习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的能力和思维的广阔性。

3.所求问题开放,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给出已知条件,让学生自主提问,并探求其结果的可能性。在教学中加强对习题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行多向思维练习,可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品质和良好的认知习惯。

七、课堂练习要有探究性

第2篇

[关键词]设计 高效 课堂练习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58

随着课程标准的实施,有效教学理念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如何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打造高效课堂是教师面临的问题。随着我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的开展,我们组织了教研活动、教学沙龙、听常态课、学生问卷等实践活动。随着一系列实践活动的完成,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问题日益突显,归纳起来有以下四方面:(1)练习的设计没有目的,常常是重复单调,杂乱无章的;(2)多是“一刀切”,没有层次性的练习;(3)侧重书面练习,很少创造出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练习;(4)重视技能训练,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挖掘教材的潜在知识点,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打造出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精心设计简约的练习,让练习丰盈内涵

莎士比亚说:“精练是智慧的灵魂。”为了能够解放学生的双手和大脑,让他们能轻松愉悦地学习,不被题海所淹没,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出简约的课堂练习,即有针对性、递进性、综合性的题目,尽量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用,一题多变,力求达到在简约中求多变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设计了一道题:

(1)小区内有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花圃,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

(2)求出边长为5m的这条边所对应的高。

(3)这道题的第(1)、第(2)问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如果小区物业要给这块平行四边形的花圃重新铺上草坪,每平方米需要6元,铺这块地一共需要多少元?如果要在这个花圃里种月季花,每4平方米种一株,一共可以种多少株?

本节课的第一个学习目标是让 学生灵活运用平行四边形的一组相对应的底和高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如图所示,已知一组相对应的底和高,学生通过审题和思考,很快就能求出第(1)问。第二个学习目标是让学生能根据已知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对于第(2)问,根据已知条件,能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通过题中给的另一底边的长,求出对应的高。第(3)问让学生反思:这道题的第(1)、第(2)问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可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并将数学知识放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也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精心设计有趣的练习,让练习充满活力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由于小学生天性好玩、好动,因此在结课阶段,学生的积极性减弱,注意力也不够集中。这时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的练习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而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并有一定趣味性的练习,才能使学生情绪高涨,把“要我学”的心态调整为“我要学”。

例如在教学“2、3、5的倍数”时,我在课堂上设计这样的练习:放一把豆子在桌子上,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几分钟后,我问:“豆子数完了吗,说说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数的。”生1:“老师,我认为2个2个地数又快又对。”“不对。”生2站起来说,“5个5个地数更快。”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2个2个地数更快”“5个5个地数更快”,两种声音此起彼伏。这时,我又抛出一个问题:“有没有人认为3个3个地数又快又对的?”生3说:“3个3个地数不好数,容易出错。”我趁机再问:“为什么会觉得2个2个或5个5个地数又对又快,而3个3个地数却不容易呢?”学生陷入了沉思,忽然生4站起来说:“2和5的倍数,个位上都有特征,我们好记、也好数,可3的倍数个位上没有特征,我们不容易数。”大家听完都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

在这里,数豆子的方法把枯燥的练习变得有趣,课堂变得特别活跃。

三、精心设计综合性的练习,让练习彰显成效

小学生学习数学,往往会产生思维定式,学习了分数乘法应用题,所有的题目都用乘法做,学习了分数除法应用题,所有的题目就用除法做。然而当不同类型的问题综合在一起时,学生就手足无措了。因此,练习的设计要考虑与前后知识相互联系,瞻前顾后,做到新旧知识不断交替出现,使学生能把掌握的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又能让旧知识得到巩固,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学习“分数除法”后,学生做题时往往不分析条件,就直接用数量除以分数得出总量。因此,我设计了两道题:

为了让学生在比较、分析中找到分数乘法应用题与除法应用题的异同,加深理解,我运用画线段图和寻找等量关系的方法给学生讲解,达到了理想的学习效果。因此设计练习时,就要设计一些对比性强的练习,让学生辨别、分析、比较,找出异同点,加深认识,使知识达到内化的程度。

四、精心设计阶梯性的练习,让练习彰显时效

在设计练习题时,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而且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与生活实际。不但要有基础训练,还要设计综合型的、拓展型的题目。这样,后进生能巩固基础,中等生不断提高,优等生综合能力更强,所有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出练习的最佳效果。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设计了以下练习:

(一)判断。

1.圆的半径越长,圆的面积就越大。 ( )

2.周长相等的两个圆,面积也一定相等。( )

(二)只列式不计算。

1.半径是3分米,求圆的面积。

2.直径是8分米,求圆的面积。

3.周长是12.56米,求圆的面积。

(三)解决问题。

1.一个圆形旱冰场的直径是30米,扩建后,半径增加5米。扩建后的旱冰场的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2.在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里剪下一个最大的半圆,这个半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通过这几个类型不同、难度逐层递进的练习,学生加深了对圆面积的理解,掌握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增加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数学学习更有信心,更加积极主动。

五、精心设计实践性的练习,让练习凸显数学的价值

设计练习不应只停留在巩固知识上,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以致用,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实践性作业主要有:(1)动手操作型。教学“圆的面积”一课后,我设计了一道练习题:一张长1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卡纸,用来剪裁直径是4厘米的圆形,最多能剪几个?我让学生先动手在本子上画一画,试试能画几个,再让学生拿出纸张来剪一剪。通过动手操作,避免了学生用长方形的面积除以圆的面积来解题的错误。(2)调查整理型。如调查家中的各项开支情况,或是调查一分钟内学校门口经过的车辆,再从调查得到的信息中进行整理与分析,想想从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研究记录型。鼓励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用写日记或手抄报的形式记下来。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数学教学中要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发挥小学生形象思维的优势,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六、精心设计留白练习,让练习彰显精彩

教师要适量地设计课堂练习,必要时可适当留白。留白是教师在某些环节留一定的悬念,让学生去探索、体验、思考和解答。巧妙的留白,能起到无声胜有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学生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能应用其解决实际问题后,我让学生听着音乐,感受不同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验证方法,并让学生再想想还有什么问题?这时一个学生问:“老师,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另一个学生很快答道:“长方形和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四个直角加起来是360°,长方形和正方形也是四边形,所以说四边形的内角和应该是360°。”于是我说:“你能用这种方法分析得出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真不错!还能在本子上画一些非特殊的四边形进一步验证吗?”学生经探究和讨论后得出:把一个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由于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所以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接下来学生在操作、分析、讨论中,还得出了五边形、六边形等内角和的特征,把整节课推向了。

虽然教师在备课时不能预见课堂上的所有细节,但是留有一定的“空白”,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会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课堂教学也会充满活力并彰显别样的精彩。

第3篇

一、练习的目的

1、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教学中我们应该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维的方法,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引导学生去分析,去推理,去解决问题。在不断进行思维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

2、及时反馈调整教学。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的数学知识,可能形成正确的数学认知结构,也可能形成错误的认知结构,所以教师可以通过练习检查和了解学生所学的知识,获得反馈信息后达到对学习知识的全面了解,而教师此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对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更进一步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

3、积极巩固消化新知。“练习”就是指再次学习以求熟练。它直接目的就在于促使学生及时消化、巩固所学的知识,使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技能、技巧与智力。

二、练习的设计

课堂练习,它是巩固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手段,更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在设计练习的时候,要认真钻研教材,理解编排意图,根据教材提供的内容、班级的不同、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别,对教材里的习题作适当调整、组合、补充,使之能有层次性、趣味性、开放性等,能从质、量两方面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学生对课堂练习是否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练习的内容是否新颖、有趣。

2、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为此,在练习设计时,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的练习。在练习设计上,要努力改变传统练习中“千人一面”的做法,要设计出难易不同、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的练习。

3、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并概括出来的,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进而又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因此课堂练习设计中,应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人人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自己的身边可以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所以,课堂练习不要局限于现成的教材,要拓展思路,扩大视野,将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现实素材改编成有新意的练习。如在教学四年级《认识角》时,把学生带出课堂,让学生经历圆柱的滚动的远近与斜面的角度有关,这样的练习设计来源于生活,实践性课堂练习强调亲身经历,在观察、操作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

4、由于思考的角度不同,致使同一道题目具有多种解答方法。教学时,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多解的条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渠道和多式样的尝试,寻求新颖独特、有创造性的解法。对同一道题目有多种答案的可能性,这样的课堂练习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拓宽思路,避免思维的片面性、单一性,能较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教学中加强对习题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行多向思维练习,克服考虑问题的单调性,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品质和良好习惯。设计突破教材的束缚,敢于创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和展示自我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开放性的题目,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索知识的空间,又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5、《课标》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方式。如在教学《面积》时,小华家新买住房,计划在客厅铺上地板。至少要买多大面积的地板呢?学生根据“分割法”和“添补法”,当堂出现了四种不同的解决办法。学生在探索新成果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创造的心理态势,以研究者的意识和态度去观察、分析、检测问题,体验到探索成功的愉快情感。虽然有些学生不能系统、完整地得出结论,但他们由此形成的一种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正是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