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良好品德的培养策略范文

良好品德的培养策略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良好品德的培养策略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良好品德的培养策略

第1篇

[关键词] 幼儿;良好个性;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4)08-0077-02

[作者简介]吴信梅(1963―),女,江苏如皋人,本科,江苏省如皋市东陈镇中心幼儿园教师,小学高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发展幼儿良好个性品质已成为当前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幼儿的个性品质包括创造力、独立性、自制力、合作性等诸多方面。幼儿良好个性品质是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

一、创设良好生活环境,培养幼儿健康性格

环境对人性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健康性格的形成,离不开良好的生活环境。

首先,教师要善于营造轻松、民主、具有安全感的生活氛围,让幼儿置身其中,获得无穷的快乐。比如,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时刻注意观察幼儿身上表现出来的亮点,并给予及时的鼓励,由此让幼儿树立自信心,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使其性格变得开朗起来。

其次,在平时的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相互帮助,相互交流,使他们感受到集体力量的强大。比如,在某个小朋友过生日的时候,笔者会和大家一起开展一个“生日聚会”活动。在活动中,小朋友们纷纷为过生日的伙伴献上自己精心制作的生日礼物。友爱、温馨的氛围像阳光一样照射到幼儿心灵的深处,促进了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

第三,关注家庭环境对幼儿健康性格形成的影响。幼儿有大部分的时间处于家庭环境之中,因此,幼儿教师要关注家园共育,与家长做好沟通,引导家长尽可能地为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创造条件。比如,给孩子创造与别人交往的机会可以克服孩子的孤独感。在节假日,家长可以邀请孩子的小伙伴和家长到家中来,大家一起开心地玩耍、游戏,让孩子感受到与别人相处和交往轻松、愉悦之情。

二、充分运用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良好个性

在幼儿生活中,游戏活动较多,形式也较为丰富。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教学实践证明,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是十分有效的教学策略之一。有趣的游戏可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欢畅开怀的笑语中,幼儿会渐渐喜欢上集体游戏活动,形成合群的性格。游戏中设置的一些障碍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创造能力、自信心、独立性等。

比如,很多孩子在玩耍的时候都喜欢拿东西敲打不同物体,为了培养他们的好奇心,笔者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给幼儿准备了几根长短、材质不同的棍棒,并让他们自由地去敲打自己喜欢的物品,使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极大满足。有时候,为了更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笔者用丝巾给孩子们蒙上眼睛,笔者来敲打物体,然后让孩子们去猜老师敲打的是什么。这样让孩子们感知了不同材质的棍棒敲打在同一物体上,所发出的声音是有区别的,而同一材质的棍棒敲打在不同的物体上,所发出的声音也是不同的。这样的游戏可以使幼儿的好奇心得到激发,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探究事物的奥妙,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发展幼儿独特个性

每一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在兴趣、爱好、生活体验、思维特点、认知水平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异。对此《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注重其独特性的发展。因此,幼儿教育工作者要真诚地关注每个幼儿,呵护幼儿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个性。首先,教师要对幼儿的独特见解给予应有的尊重和理解,让幼儿敢于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独特的认识;其次,要对有独特爱好和兴趣的幼儿表示肯定、鼓励、支持和热心的帮助,让幼儿的独特个性得到很好的展示;再次,对幼儿的奇思妙想给予赞赏和引导,善待那些奇异的思维火花,允许幼儿表现出 “与众不同”的言行。

比如,在美术活动《可爱的鱼》开始之初,笔者为孩子们播放了视频资料,让幼儿观赏了美丽的海底世界,由此激发了参与这次美术活动的兴趣。在活动中,笔者又为孩子们播放了动画片《小美人鱼》的相关片段,并在最后讲述道:“美丽的小美人鱼失踪了,她的爸爸妈妈们去恳求国王帮助寻找自己的孩子,国王让整个大海里的鱼都来帮忙搜寻美人鱼。可是国王巡视了一圈后失望地说,海里的鱼还是太少了,就这些鱼怎么才能找到美人鱼呢?孩子们请你来帮助一下国王,画出一些鱼送给国王,让他们去寻找美人鱼吧!”很快孩子的作品一幅幅地问世了:有的孩子指着自己画的鱼说,我的鱼身上会放出七彩光,只要它出现周围就会一片明亮,美人鱼看到它就会被吸引过来;有的孩子说,我画的鱼生了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不管美人鱼在哪里,都能看得到;有的孩子还给自己画的鱼取了蕴含强大想象力的名字……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充分运用了想象的空间,他们的奇思怪想得到了老师的赞赏,促进了其个性的发展。

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熏陶幼儿美好心灵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可以有效地挖掘经典对幼儿美好心灵的熏陶作用,促进幼儿人格的健康发展。如果幼儿园能够长期有效地开展经典读诵活动,那些经典中的精髓会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影响。

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决定的作用,我们首先要为幼儿学习经典创设良好的环境,这里所说的环境包括了社会文化、自然物质等方面的因素。经典学习要融入到多种多样的形式中,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我们幼儿教师应该结合经典的内容,设计能够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的活动,并将诵读的内容展示在幼儿活动区。比如,备受欢迎的经典《弟子规》共90句,其中的每一句都有一个故事。幼儿在读诵的过程中,老师要进行生动通俗的讲解,让幼儿逐步明白其中的含义,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应该怎样做,才是对父母的孝敬,对兄弟的友爱,为什么不能挑食偏食,拿别人的物品为什么要请示别人……为了让幼儿更直接、更形象地理解《弟子规》的内容,教师要将“图说《弟子规》”等资料张贴在走廊、教室等活动区,让幼儿随时对照自己的行为,不断地修正自己,获得人格的提升。

综上所述,发展幼儿的良好个性品质是当前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这项工作有效性的不断提升,需要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合作与共同努力。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善于为幼儿创设有利于儿童身心发展的良好环境,通过多种形式来培养幼儿开朗的性格,发展其创造力、独立性、自制力、合作能力等。幼儿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个性品质,才能为以后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婧婕.要重视幼儿个性品质的培养[J].早期教育:教师,2012(5).

第2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习品质;培养策略良好的智力因素是成功的基础,也需要良好的学习品质。在化学教学中离不开良好的学习品质,只有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机协调起来,才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品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一、启发引导,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古人也说“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011版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初中化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巧设实验,引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善于利用化学实验创设富有兴趣的课堂情境,让学生想学、愿学、乐学,何愁学生学不好化学?一次化学绪论课上,笔者展示镁条后,让学生观察颜色状态,并问学生“镁条能燃烧吗?”学生几乎齐答“不能”。于是,笔者在学生不经意间点燃镁条,刹那间教室内白光耀眼,白烟弥漫,学生一片哗然。关于“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辨析由此拉开了序幕。为了增强观察效果,在做“硫的燃烧”实验时,把实验调到晚自习时间。当硫粉点燃,关掉电灯,教室前面立即出现淡蓝色的火焰;而当燃烧匙伸入氧气,在蓝紫色光的映照下,学生情不自禁发出赞叹声。笔者还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表演了一项魔术小品“喷水问吉凶”:一个“骗子”拿来一张“仙纸”,喝了一口“仙水”喷在纸上,一个鲜红刺眼的“凶”字马上现形;当拿了他人的钱财,施法术消灾,再喷一口“仙水”,“凶”字立即消失……学生看了这个小品,既明白了原理,又体验了情感。在初中化学的各个单元的教学中,几乎可以找到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如“烧不坏的手帕”,动画演示分子、原子的“分”与“合”等,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良好品质

教师必须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入手,让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感受化学是生动有趣的。化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可以了解衣食住行与化学的联系。

3.开辟第二课堂,开展课外活动

这样可以丰富学生学习化学的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表现的机会。

4.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师要多关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多辅导并鼓励他们,努力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化燥为思,培养坚强意志

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品质。“站在讲台前的那个人的品质决定着教育的品质。”初中生的思维活跃,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有偏激、克制力差等缺点,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引导者,要善于运用巧妙的方法和措施帮助学生渡过分化点,培养其坚忍不拔的毅力。例如,有些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作业经常不能按时完成,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科学家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勤奋学习、克服困难的事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教育学生勇于战胜困难,树立坚强意志。

三、耐心帮助,培养自信心理

自信是良好的学习品质必备要素之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程。首先,教师应该为学生选择难度适当的任务,使其经过努力即可完成,也就是说,不仅要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坚定我能行的信念,还要避免学生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其次,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促进个性发展。对学习成绩上不去的学生,教师要耐心帮助,查找原因,寻找对策;对优等生,教师在鼓励表扬的同时及时提醒其不足,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说服教育,培养自制能力

一优秀的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明白什么是真善美,弄清好与坏的界限,而且要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当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及时用适当的方法对他们说服教育,让学生知道盲目做实验的危害,听从指导,培养自己自制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培养科学态度

第3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个性品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296-01

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主要是指: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独立自主与勇于创新的精神等。这些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不但是学生学好数学的保证,而且对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还要注重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

1.加强责任感教育,端正正确的学习目的

责任感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基本个性品质。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责任感的培养。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责任感的开始时期,教师应结合数学学科教学渗透学生责任感的教育,使学生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为此我向学生介绍,当今科技发展,如航天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能源技术、基础数学、天文学、地质学等方面的新技术,新发现等都离不开数学。让学生领会到数学知识已渗透到各个领域,要想将来成为科学家、工程师、优秀的医生、律师等,为祖国贡献自己的青春与热血,从现在开始就得学好数学。

2.抽象与应用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由于数学较抽象,有很多学生感觉数学离自己的生活太远、太枯燥。

在平时数学教学中将数学的抽象性和广泛应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其实是博大精深、奥妙无穷,且就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一个个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情景,使他们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充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3.及时肯定与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老师都喜欢聪明的学生,但任何班中都有几个"怕学数学、学不好数学"的孩子,教师要善于及时帮助他们消除失望的心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对他们适当降低要求,加强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采用正面激励的方法。当学生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看到大大的"优",或得到简短的批注"方法好"、"计算巧妙"等,品尝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在评价时教师更多的强调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只要他做出努力,有一点出众的表现,就能获得教师的赞赏和表现机会,即使水平在一般以下,仍然加以肯定。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儿童不仅仅知道而且体会到教师和集体对他们的优点既注意到了,又很赞赏的话,那么,他就会尽一切努力变得更好"。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4.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坚毅的性格

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学习和工作必备的个性品质。没有顽强的意志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是学不好数学的。

学生顽强意志的形成是持续性的,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有步骤、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独立与合作中磨炼自己意志,培养学生学习的耐力和恒心,逐步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必须经过认真阅读,有耐性地反复观察、思考、分析各个条件间的关系,各个条件与问题间的关系,才能找到正确的解答方法,从中培养了他们认真、仔细、踏实的科学态度和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所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可以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综合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者与人合作讨论完成。

5.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性

自主性和创造性也是一个人学习和工作必备的个性品质。根据数学结构体系中联系的多样性,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赋予了较多的机会和广阔的场所,在教学过程中,我主动、有意识的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提供一些一题多解的题目,并要求学生给出多种解答,逐步培养学生从问题的本质方面和主要方法去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捷径。当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捷径时,及时给予肯定,发挥评价手段的功能,培养其独立思考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