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社会实践的经验范文

社会实践的经验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社会实践的经验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社会实践的经验

第1篇

一、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的困境

为何要在中国介绍社会工作实践研究,主要是基于笔者这些年的一些观察。从2001年开始有幸参与推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陪伴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成长已经接近14年。中国社会工作的快速成长的确是让国内外同仁都欣喜不已,然而,也碰见学术的困境与瓶颈。近年来不断听到社会工作学科里外各种对社会工作专业学术质疑与批评的声音。从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学者眼中,社会工作常常被视为缺乏学术和理论水平的学科,认为社工只会做、不会写; 对于社会工作内部而言,似乎也认定自己水平不够,常常觉得书写那些关于社会工作实践的文章难以登学术大雅之堂。多次与社会工作年轻学者交流,鼓励他们进入实践。虽然他们皆很认同实践在社会工作专业中的重量,但接着又很坦诚地道出两大难处: 一是做实践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 二是关于实践的东西写不出文章,写出来的东西也很难在社会学或其他社会科学期刊登出。面对学术评鉴和升职的压力,他们放弃实践,转向其它所谓“纯学术”的书写。当然笔者很能体会社会工作年轻学者们的心境,但笔者觉得第二个难处实际上是他们对于学术研究或社会工作实践与行动研究的误解。笔者并不完全否定传统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但希望社会工作同仁能够辨识自身学科专业的特性,其知识的本质和研究取向跟其他社会科学的分野,这样才能摆脱学科的学术困境,建立自身学科的知识和理论,从而树立学科的自信。

实务研究在近些年来也备受实用/实践取向( practice oriented) 的学科和关注行动( action oriented)的学者所重视和采纳,这跟学术界和实务界对主流实证研究的不满有关。首先,我们发现实务界越来越多的实践者( 或者称为实务工作者 practitioners) 觉察学术界生产知识的研究工作通常是由拥有研究技能的研究专家学者们垄断占据,研究者和实践的行动者是割裂的,学术研究生产出来的知识与实务界也是脱离的,其知识的生产并不能帮助实务界的实际工作; 另外,政策制定者( policy maker) 也发现传统的学术研究脱离现实,并未能为政策带来实质性的建议。所以大家开始寻找另一种能够指导实践和政策的研究方法。

近年来,在境外( 包括香港等地区) ,随着政府拨款制度的改变以及经费来源的变化,许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需要更多地对自身服务进行评估,从而证明自身服务的有效性; 也需要对服务经验进行累积和总结,从而建构指导下阶段服务的实用知识; 同时需要对捐款人和服务对象负责,自我的研究也显得很重要。

是故,学术内部不少具有反思力和批判精神的学者开始提倡学术转向,他们致力寻求与实践接连的研究方法,希望研究的产出能够对政策提出实质/!/性建议,能够为实践和行动带来指导意义,甚至希望我们的知识活动( 包括研究本身) 能够更好地改善现有的实践,从而更好服务在地社区和民众。

二、社会工作研究的本质与定位

对笔者而言,社会工作研究的转向是必然的。如果社会工作不转向,将面对内在矛盾,无法自我调和。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其研究并非纯粹只是为了研究而做研究,理论建构而建构理论,而是为了实践而研究。这正是社会工作知识的本质,与其他学科分别之处。其他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目标主要是理解社会、描述社会现象以及解释社会的运作、社会问题形成背后的原因。虽然社会工作也同样从事这样的研究,但社会工作会更进一步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和路径。譬如社会工作研究农村贫困问题,并不只理解农村贫困现象、解释贫困形成的原因而已,它更重要的是在了解贫困的根源之后,更进一步寻找消除农村贫困的策略和方法。

基于社会工作的特性,笔者定义社会工作实践研究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目标: 第一,研究者是在其专业角色的社会实践中进行研究,是为了改善实务工作和更有效地专业实践而做研究,而不是为了研究而投身观察其他行动者的社会实践。第二,社会工作是有浓厚价值介入取向的专业学科,实践研究本身也是一种社会实践,通过研究的过程,探究介入和改变社会的方法,从而改变现有的社会制度和系统,打破社会压迫、消除社会不平等、促成公平正义的社会理想。这两个目标都与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相吻合,像国际社会工作人员协会(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ocial Workers) 在2005年颁布的社会工作定义中清楚指出: “人权及社会公义原则是社会工作的基石。”又像国际社会工作学院联盟(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s of Social Work) 的网页也清晰地表述了社会工作的内涵,那就是“社会工作专业倡导社会变革、促进有关人类关系的问题解决并推动人们的增权和解放以增进福祉……人权和社会正义的原则是社会工作的基础……社会工作源自于人道和民主的理念,其价值观立足于对所有人的平等、价值和尊严的尊重。自从一个多世纪以前诞生以来,社会工作一直关注于满足人类需要及发展人类潜能。人权与社会正义是社会工作行动的动力与依据。社会工作与弱势人群团结一致,力求缓解贫困以及解放易受伤害的与被压迫的人,以提升社会的包容性。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体现在全国性与国际性的专业伦理守则中。”2014年世界社工联合大会于7月6日至7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对社会工作进行了重新定义。依然认为: “社会工作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职业,是促进社会改变和发展、提高社会凝聚力、赋权并解放人类的一门学科。社会工作的核心准则是追求社会正义、人权、集体责任和尊重多样性。基于社会工作、社会学、人类学和本土化知识的理论基础,社会工作使人们致力于解决生活的挑战,提升生活的幸福感。”

总而言之,我们所创建的知识也是为了实现我们专业的目标,社会工作是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它的研究也是有实用和实践取向的。

三、何为实践研究

当笔者在中国内地开始介绍实践研究的时候,很多人听完后还是无法理解什么是实践研究。皆因许多学者和实务界的人员( 也包括社会工作者) 深受实证主义研究影响,常常无法摆脱对于研究的固有理解,他们还是习惯地用实务 VS 研究二元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实践研究。于是他们都会提问: 实践研究是学术研究吗?实践研究跟我们社工在做的实务有何分别?我们所做的实务算是实践研究吗?

实践研究在社会工作内部并没有一个共识,依然没有特别

清晰界定,正如 Pain 在回顾实践研究时谈到的一样: “尽管研究实践很多年( Gibbons 2001),争论于此,然而对于实践研究包括什么,它的外延边界是什么仍然缺乏共识,而且对于它的范式、方法、合作、伦理仍然存在不断地争论”( Pain2008: 1).按照英国学者 Fook 的说法,一般而言,“实践研究”指的是那些直接关于社工实践或对社工实践有贡献的研究( 1996) . 然而,Fook 也认为这个定义也不是毫无异议的。我们依然需要问: 实践和研究是怎么定义的?为何要做这样的研究?背后的知识论和方法是什么?谁来做实践研究?等。这些问题对不同的研究者是有不同涵义的( Uggerhoj,2008) .

2008年在英国举办的社会工作实践研究会议,大家达成初步共识并梳理了一个称为 The SalisburyStatement( 索尔兹伯里声明) ,定义实践研究一些重要内涵: “实践研究包含对实践的好奇。它是关于如何寻找有效的助人方法; 它也是关于如何通过对实践的研究挑战现有问题的实践,以及依据我们在实践中亲身的经历发展出新的知识和想法。大家公认实践研究最佳的方式是实践者与研究者的协同,以致彼此可以互相学习。这是一种建构专业知识的整合的方式,一方面研究者在实践中能更理解实践过程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在实践过程中致力于培力和实现社会公义。”( 2009)按照个人的领受,简单来说笔者认为实践研究就是实践与研究结合起来,达到“实践亦研究”的合二为一。达到研究( 者) 即是实践( 者)两种身份的结合。做实务并不意味每一个实务者都在做实践研究,或者每个人进行的研究都是实践研究。实践研究必然是从实践者真实的社会位置进行观察、搜集资料和分析。

然而,这里碰见一个问题,那就是“谁在做?”.按照 Fook( 1996) 的说法,实践研究一定程度上牵涉到两个原先不同世界( 实践的世界与研究的世界) 之间的协作或合作( collaboration) .根据不同程度的协作关系,我们可以把实践研究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隔墙观察的实践研究。那就是研究者根本没有跟实务界发生任何关系,他们并有接触社工实践,只是简单地利用二手材料进行研究分析; 第二种是外来者实践研究。这种研究取向还是比较接近传统的研究,虽然研究已经来到实践现场对实践进行研究,但是研究者还是在研究别人的实践,从观察者和他人的社会位置进行研究,从而提出评估、总结实务经验、提炼理论。研究过程中,研究者还是没有真正参与实做; 第三种是协同实践研究。那就是研究者对其他实践者或其他实践者的实践进行研究。在过程中,其他实践者不仅只是被研究的对象,也是平等参与研究问题的形成、参与研究资料收集与资料解释的协同研究者。在一定程度上,研究者也参与了部分的实做。但是,研究者和实践者还是有不同的角色与分工; 第四种是实践者研究,那就是实践者对其自我、对自我所处之社会位置、情境、社会经济政治的环境结构、对自己在某一社会情境下的/:请记住我站域名/行动或实践、以及对自己行动和实践所产生的影响所进行的自主研究。在这种研究中,研究者也就是实践者,角色已经很难分开。这种研究的取向也是我们最期待的,但也是最难做到的。笔者基本上是认同第三和第四种的实践研究。

四、实践研究的关注与行动步骤

因为实践研究有浓厚的实用性关怀,所以通常会提出常见的9个问题:

1. 此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否有效?是否有帮助?值得做吗?

2. 所采用的实践模式是否有效?是否有帮助?值得做吗?

3. 与其他实践方法相比,这种实践模式是否能更好解决这个问题呢?

4. 这种成功的干预和处理方式是否需要后期实务工作的跟进呢?

5. 这些成功的干预方法是否存在普遍性呢?

6. 所采用的这个实践理论好吗?

7. 这种实践是否还可以有其他的实践模式?

8. 这个实践理论比其他的好吗?

9. 此项研究积累实践知识有作用吗?

实践研究的步骤一般包含基本部分,从实践开始、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形成的因素、反思当下实践的问题、制定新的行动方案及推动行动、对自己的实践行动进行观察和记录、进一步反思评估推动的实践行动、提出改变和改善的方法、推动新一轮的实践。

一般而言,社会工作实践研究问题的产生是从实践中被实践研究者发现并提出的。譬如在一个社会工作服务中,实践研究者发现推动这服务有很大的难度,或者发现服务对象对我们的服务很抗拒,此时实践研究者开始问: 为何服务对象不欢迎我们的服务呢?为何推动那么困难呢?是我们的服务不能符合他们的需求吗?还是我们的实践模式和方法出问题?

此时,引发实践研究者需要重新去理解我们自身的实践和我们的服务对象,紧接反思我们的实践。当然理解和反思不是抽离于实践脉络,而是不断在实践中与各种实践者互动对话而产生的。过程有不同的手法可以运用,譬如可以用小组的形式与参与的实践者对话、也可以用系统的访谈对实践前期的工作进行评估、也可以整理分析实践者的工作日志等。目标是找出实践过程所碰见困难的根源所在,整理出行动或者进一步介入的方案。

行动部分是实践者自主探究的重要过程,一轮实践行动的展开,需要我们清晰地去规划,什么样的实践理论和模式需要在这一轮的实践中运用?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推动?需要什么样的资源和人员配备?有什么样的步骤方案、实践者有足够的能力吗?如何培养和提升他们的能力呢?实践过程需要被细致地观察、记录和分析。

实践的行动需要不断被反思,反思与行动形成了一个辩证的过程。我们也不断去总结到底行动带来了什么改变?什么的因素带来改变?介入理论和方法是否有效、有效性在哪?还存在什么问题?困难在哪?下一步行动可以有什么新的实践模式和方法?总结出什么新的模式?

在实践研究中,研究、行动、反思、评估互相联结,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是一个螺旋的周期,并非一线性过程。实践研究的过程反映了实践研究的本质特性,因为实践研究相信实践者是一个受特定情境与社会文化环境限制的实践主体,实践者在行动过程中累积了许多自己的实践原则方面的经验,加上社会文化传承的价值和集体选择,形成了自己也未必清晰的实践理论。这些过往的知识、经验、和社会文化价值所引导形成的实践目标、实践方法、实践理论是需要在过程中不断有反省与诘难,培育出改变的勇气和能力。这过程是动态的,研究、行动、评估、反思批判如绳索般紧密联结、交互作用。评估和反思批判扮演重要角色,没有这环节,将无法衡量研究的进展或重新定义问题,甚至会做出错误的结论,出现行动盲点。

五、结 语

实践研究是以一种新的知识尤其是与实践相关的知识为特点,其挑战了传统对于知识生产的理解。简言之,实践研究是以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解决问题为优先考虑的。这样,研究就被具体的实用性关怀所指导,而不是研究者随意的选择。因此,实践研究是以应用为导向的,更多的是为了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纯粹为了产生新的知识而推动的。

实践研究,对于前行中的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同时,它也是不同观点、利益和需求的聚集,复杂性和困境与生俱来的存在于实践研究的合作和协作之中,且对实践和研究都是具挑战的。社会工作的实践研究不能单从实践或者研究某一方面来获得,而是把两者结合起来发展的。

第2篇

【关键词】应用技术;社会实践;教育模式

近几年,为响应国家战略调整和教育主管部门做出的明确要求,新升格的本科院校都需要向着应用技术型大学之路迈进。这种转型是适应了国家社会的发展需要,定位应用、面向地方、拉近行业、有着独特的教育培养模式的战略选择。实践证明,建设应用技术大学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发展方向。在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道路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也日益成为组织动员广大同学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

一、应用技术大学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应用技术大学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有了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动手能力,有良好的分析、辨别能力。这种能力的体现不仅仅在一些专业课堂的实训实习中体现,更需要在日常的社会实践、社会服务中锻炼养成。

(一)开展社会实践是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理念所在

大学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是向社会输送各行业管理层次的人

才,在具体的社会职能中发挥着重要的统筹作用,甚至影响着整个组织的运作效率和存亡问题,所以对人才的培养问题,不仅在努力抓好对其进行课堂文化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其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身心素质。这些能力的体现都需要运用社会实践的

形式开展,通过某个项目为载体来协同开展。因此,开展必要、有效的社会实践是大学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更是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必要条件。

(二)开展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作为新时代的技能型专门人才,不仅要有强有力的实践动手能力,更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作为辅助。高等学校在教书育人的理念下,要让广大学生坚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然可以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拥有强大的思想武器作为行动支撑,仅仅通过理论教育是不够的,要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去磨练,在实践中完成更高层次的再教育。在实践育人的层面做到做人做事的引导教育,两者相互交杂,互相影响,环绕提高。

(三)开展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必然环节

高素质的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是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群体,应该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实践技能训练、创新创造意识培养等开展。所以,开展必要的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们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提升是显而易见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体现着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是学生自觉为他人和社会服务、共同建设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是新形势下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二、社会对应用技术大学生需求的标准

针对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标准,课题组做了跟踪调研和实地走访,通过座谈等方式了解到企业在用人过程中更看中人员的综合能力、专业能力、思想素质能力、实践能力、实践经验,而对于学历或是一些证书,企业单位并没将其做为决定因素,所以在校大学生应着重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如此才能更快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企业的发展需要人才引进,也有赖于企业对人才的内部培养,企业认为就业者不应被动机械的承担工作,应学会主动创新工作,把个人的职业发展与企业成长密切结合,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企业愿意为有能力者提供发展空间。通过多次与用人单位的接触了解,我们得出这样的经验,为了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加强对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非常迫切,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对学生的职业发展也产生着重大的潜在影响。目前社会逐步向学习型、创新型社会转变,企业为更扎实的立足社会,对人才价值的衡量也有所调整,既考虑人员的既定价值,更注重人员的潜在实力,以实现人力资源效益的最大化。这些方面的锻炼、提升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来满足。

三、目前高校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分析

各大高校不论是研究性高校还是应用技术行大学都开展适当的社会实践,但是社会实践的开展并没有遵循人才培养方案的能力要求,仅仅是为了实践而实践,并未真正从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角度去开展,具体表现如下:

(一)社会实践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创新之举

目前高校开展社会实践多以非专业限制的社会服务为主,在重大或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开展短暂的社会实践,比如在每年的三月学雷锋、纪念精神等类似的系列活动,大多是形式大于内容。学生开展的更多卫生清洁、社区服务、志愿引导等短期的社会实践,从根本上上并未让学生意识到活动的目的和要求,仅仅是为了参与而参与,没有思想性和内容性。

(二)社会实践形式性较多,延续性开展不强

以上所列举的那些类型的活动,开展的是丰富多彩,风风火火,但是风吹过后没有留下什么,没有什么主题性的主导,没有什么具体内容的的主体,所产生的效果和影响自然没有影响力和深度性。此外,这样活动不是一个持续的项目或工程,仅仅形式过后就什么都没有,传承性和延续性不强,创立不成自己的品牌活动。

(三)缺乏制度保障和约束

社会实践的组织策划更多的是学生团队自主开展,指导老师仅仅起到一个知晓的作用,并没有在具体的内容上,形式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引导。此外,各高校的社会实践开展缺少必要监督环节和执行中的指导。更多的在通知下达后收取相关总结材料就算完成任务,并没有针对活动开展具体的部署、研究、总结等形式的工作,导致这项工作不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参与社会实践的主体,没有过多约束,也是主观意念占主导,导致社会实践的开展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四、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模式建立途径

(一)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监督管理和保障制度

目前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管理制度印发归属在教务部门或团委进行,在具体执行上就缺乏制度的约束和老师的指导。为了取得更好的实践效果,应建立完善的监督指导制度,在活动开始、进行中和结束后都应进行总结交流,做好经验积累和分享。建立实践活动项目化或团队导师辅导制的模式,让每个实践团队都有教师进行全程指导,进一步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科技含量,做到形式创新,内容丰富,坚持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期化、规范化、品牌化”理念,努力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品牌形象。

(二)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激励制度,开创特色品牌活动

作为高校,作为教育管理者,不仅仅要做好教育引导,更要适当的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学生作为受教育群体,需要更多的奖励激励方式来促进他们的创新思路创新方式。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奖励制度,让学生明确在执行中贯彻专业知识,融入思想,让学生用项目申报或项目审批的方式来开展,给予学生一定经费、物力的保障,让广大学生广开言路,拓宽思维,更有助于活动的开展和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学分认定制度

建立实践学分认定制度,是作为开展实践的人员参与的基础保障。目前的学生缺少一种社会责任感,在经济化网络化的时代,学生的责任意识淡薄,集体意识渐弱,需要通过一个制度保障来约束。现在很多实践活动紧紧是通过一些志愿者,一些社团组织,没有形成规范化、规模化的模式,导致很多同学参与的随意性太强,导致社会实践活动质量不高。通过学分认定,每个同学在相应年度参与相关社会实践,做好学分认定,做好人员参与保障,并对实践效果做成绩认定,起到树立榜样,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刘国买 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 .2009年第7期.

第3篇

关键词:中职校;社会实践资源;途径;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4-0073-03

一、社会实践教育资源的内涵

教育资源是指蕴涵了大量的教育信息,能创造出一定教育价值的各类信息资源,是社会资源的必要组成部分。社会实践教育资源则是在日常课堂教学以外、以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为目标、被教育者开发利用的各类教育资源。社会实践教育资源一般具有数量的有限性、质量的未定性、类别的多重性、功能的多样性、使用的共享性等特征,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阵地。

二、社会实践教育资源的分类

社会实践教育资源大致有如下几类。

(一)活动资源。即可用于中职学生社会实践并有利于职业教育目标实现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按活动举办空间的不同,有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之分;按活动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专业活动(如专业竞赛、专业实践、专业交流、专业讲座等)、文体活动(如主题论坛、演讲与辩论赛、书画摄影作品竞赛、文艺晚会、球赛、运动会等)、社会实践活动(如主题调查、顶岗实习、勤工助学等)、志愿服务活动(如社区义工);按主办单位的不同,可分为党团活动、学生会活动、社团活动、班级活动等。

(二)组织资源。即支撑中职学生社会实践目标实现的组织、机构、部门等。组织资源包括团体资源和个体资源。团体资源分校内组织团体与校外组织团体。校内组织团体包括党团组织、社团组织、系(部)或班级组织、后勤与教辅部门以及其他非正式组织、自组织、虚拟组织等;校外组织团体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街道社区村(居)委会、民间组织(国际国内)等。个体资源,包括校内的专兼职教师、师生典型、校友、名人大家、高技能人才、时代模范、历史人物、家长亲属以及校内外的朋辈资源等。

(三)物质资源。即运用于中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各种有形的物质要素的总和。物力资源包括校内的教学设施、校企合作企业、实习实训中心与其他科研场所、文体活动场馆、专业与人文展馆、校园景观以及校外的各家企事业单位、各种场(馆)、自然与人文景观、技术设备等。

(四)信息资源。指在中职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所涉及的一切文件、资料、图表和数据等信息的总称。按信息来源不同可分为图书信息、报纸信息、期刊信息、电子库信息、光盘信息、广播信息、电视信息、互联网信息、手机信息、橱窗板报信息、电子屏幕等户外传媒载体信息等。

二、中职校开发和利用社会实践教育资源的途径

(一)以活动为载体,“活化”社会实践教育资源

活动,是教育教学的有效载体,能激活学生内在潜能。结合中职学生年龄特征和专业特点,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是社会实践教育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

1.围绕传统开展职业素养活动。以人文传统教育为主线,以职业实践体验为途径,在传统节日教育内容的基础上,紧紧围绕职业教育主题和特点,开展挖掘传统节日、纪念日教育资源活动。如护理专业开展的重阳节“走进社区,敬老护老”主题教育活动,幼师专业在全县幼教系统举行“六一”节技能展示等均是具有职业学校特色的活动。

2.依托专业开展职业技能活动。社会活动扩展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资源,把学生的学习场所从学校拓展到社区乃至社会。中职校开展社会活动必须与学生的专业发展紧密结合。与普通中小学的军训、参观和郊游、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不同,中职校的社会活动除了前述常规活动和顶岗实习、就业调查外,诸如烹饪专业师生参加龙虾节烹饪大赛、旅游专业师生参加开(竣)工仪式等都是中职校所特有的开发社会实践教育资源的途径。

3.服务社会开展公益实践活动。针对社会现实,以所学专业为依托开展多方面主题调查和志愿服务等活动。如汽修专业学生的汽车污染主题调查、土木工程专业的土地开发项目调查与旅游专业的节庆志愿者服务等。

(二)以人脉为支撑,“内化”社会实践教育资源

1.名人引领,提升职业素养。校外热心教育事业的领导、退休教师、优秀企业家、高技能人才、知名人士等拥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社会阅历、创业历程与人生体验。他们的成就及崇高品格,对中职学生具有很强的导向力、影响力。聘请上述杰出人士担任校外辅导员,参与中职校的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对中职学生的求学、成长、成才等都具有启迪意义。如邀请教育专家作题为“面向现代化的地区职业教育”的主题报告会;聘请市县党政领导担任学校的名誉理事长;邀请优秀企业家、校友等经常来校给师弟们作创业知识讲座;邀请司法工作人员给中职生上法制教育课等。

2.技能为先,挖掘技能人才。挖掘来自不同工作岗位的家长资源是中职校开发社会实践教育资源的途径之一。家长负责第二课堂,经常根据他们的不同的专长给中职学生作一些专业讲座。如在银行工作的家长为财经专业学生作人民币的识别和爱护的讲座,有风筝制作手艺的家长为幼师专业作手工制作讲座等。同时,为了加快中职校技能人才的开发与培养,依托企事业单位和高等职业院校,邀请行业技能大师组建专业技能社团。通过开展技术技艺交流、名师带高徒等活动,让一批技术精湛、专业能力强的学生社团崭露头角。聘请德才兼备的社会技能人才为兼职教师,如聘请本地区富有经验的高级技师担任汽修、旅游、建筑等专业高级实习指导教师或专业实习顾问等。

(三)以物质为基础,“催化”社会实践教育资源

1.融入本地多种场馆(所、室),搭建共享平台,开辟人文素养实践基地。根据本地人文和自然资源特色,按照因地制宜原则,与相关单位共建社会实践教育基地能提高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如在教育部门支持下联合成立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与本地高水平宾馆共同建设厨师培训基地,与县少年宫共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

2.以企事业单位为研究对象,开辟专业实践基地。中职学生是未来的企业人,走进企业、学习企业、研究企业是中职校社会实践的必然要求。盱眙中等专业学校所在地不仅是著名的“龙虾之都”“新兴轴承之都”“中国凹土之都”“特色休闲之都”,而且工业园区内相关企业众多,开发利用企业教育资源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学校依托这些资源建立了西马机床实践基地、龙虾烹饪实训基地、天泉湖旅游实践基地等。

3.引企入校,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引企入校是一种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能最大化开发社会资源的专业属性。引企入校能实现教场与职场互动,是职业学校开发社会实践教育资源的特有途径。近年来入驻学校的苏州思维沃德公司、南京新正奇有限公司等是其中典范。

(四)以信息为纽带,“柔化”社会实践教育资源

1.基于信息化教学,大力开发仿真实训软件。利用仿真软件构建虚拟社会实践场所是中职校开发社会实践教育资源的空间延伸。仿真软件可以在职业学校内建设企业级全真实训基地,可以实现教学与虚拟企业无缝对接,让学生零距离接触社会和企业场所。

2.以博客、QQ空间等为媒介,共同利用社会实践资源。QQ空间、博客在网络上为学生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一方面,可以通过上述载体广泛地搜集各种有用的社会实践资源;另一方面,对这些资源进行内容重组,实现实践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王兰.教育资源配置及优化配置初探[J].吉林教育科学(高等教育研究),1995(2).

[2]傅松涛,张扬.论教育资源的深度开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1).

[3]孙庆民.关于新时期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2).

第4篇

关键词:环境友好型社会;经验;借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德国等国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同时也都付出了生态环境破坏的沉重代价。随后,通过采取积极措施,它们都在较短时期内克服了环境恶化的趋势,改善了环境质量,建设了环境友好型社会。分析这些国家环境政策的演变过程,借鉴它们在应对环境友好型社会问题上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达国家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经验

世界环境治理经历了所谓“点――线――面”的过程,即从末端治理到源头与过程控制,再到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相融合的三个战略阶段。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国际社会在探索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关于社会发展形态取向的系统理念和战略思想。发达国家上世纪70年代提出环境的“末端治理”,80年代后期提出清洁生产,开始“源头和过程的控制”;1992年地球峰会上,布朗提出展开绿色环境革命,与严重牺牲环境的旧工业文明决裂;2004年,日本政府发表《环境保护白皮书》,明确提出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近年来,国际社会对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给予了高度关注,一些城市相继制订了相关的发展规划。西方发达国家在治理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和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积累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1.发展特色和优势产业

世界各国多从本国的具体国情出发选择发展循环经济的切入点和目标,并由此形成各自的特色和优势产业。德国循环经济起源于垃圾处理,然后逐渐向生产和消费领域扩展与转移,因此又被称为“垃圾经济”。日本根据本国国情选择了资源的节约使用为突破口,并逐步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全面发展目标。

2.注重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法律体系

用法律手段规范和引导人们和企业的环境行为。如各国在保护环境、建设循环经济时,都将立法作为主要手段。德国的《废弃物处理法》最早制定于1972年,1986年修改为《废弃物限制及废弃物处理法》。在此基础上,德国于1991年通过了《包装条例》,1992年通过了《限制废车条例》。在主要领域的一系列实践后,1996年德国又制定了新的《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把废弃物处理提高到发展循环经济的思想高度并建立了与之配套的法律体系。日本1991年制定《关于促进利用再生资源的法律》,1996年制定《家电回收利用法》,到2001年开始实施,1997年,日本颁布了《容器包装再利用法》。2000年成为日本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史上关键的一年,这一年通过和修改了多项环保法规。

3.重视技术手段

发达国家经济的增长,带动了技术进步,也推动了环境友好型技术的发展,如替代技术、可再生资源恢复技术、减量化技术、再利用和再循环技术、废物无害化处理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共生链接技术等,这些技术对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是不可或缺的。

4.强化经济手段

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都把财政、税收、价格等经济手段作为重要的政策工具。美国对再生能源的发电项目提供许多抵税优惠,1978年出台的能源税收法规规定对购买太阳能和风能能源设备的部分金额从当年所交的所得税中扣除;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和潮汐发电技术投资总额的25%可以从当年联邦所得税中扣除;对损害臭氧层的化学品在美国需征收生态税,而对设置资源回收的企业,依据不同的情况提供财政补贴。日本对公害防治设施减免固定资产税。丹麦、印度对可再生能源设备产品进行补贴。欧洲大部分国家则对太阳能热水器用户提供20%-60%的补贴。

5.发挥社会公众的积极性

一是公民环境文化的培养强调全民性(如环境日制度)和综合性,强调国家的职责、公民的义务参与和公民的主动参与相结合,注重环境信息的提供。二是参与培养环境文化的主体众多,大众传播工具、博物馆、图书馆、文化机构、自然保护机构、体育和旅游组织普及生态知识都参与进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三是重视环境教育体系的建设,注重环境文化培养的全过程性。环境教育从学前教育一直到高等专业教育、大学后教育、专门人才的专业再培训和业务进修。四是环境信息公开化。承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和批评权,通过公布相关信息,借公众舆论监督,对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者施加压力。五是发展和壮大民间环保组织,使其成为公众的代言人、政府和公众合作的桥梁与纽带。

6.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感

企业的自觉环保是环境友好型社会实践的基础。在日本,许多大企业以主动积极的环保行为展示形象,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提高了诚信度和社会满意率,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例如为配合日本《家电回收再利用法》的实施,西日本家电再生使用株式会社投入4亿日元,建成一座处理能力为100万台的废旧电器回收利用工厂,股东有东芝、松下、索尼、三菱等9家日本大公司。

二、国外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经验的启示

1.转变观念,建设环境友好型文化

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全面达到小康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环境污染高峰期和环境违法行为多发期。面对类似日本与德国等发达国家工业化中期出现的诸多环境挑战,如果我们能切实转变发展观念,提高环境意识,是完全有条件也有可能避免重蹈覆辙、绕过他们曾经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要建设环境友好的文化体系,树立尊重自然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通过教育、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等支持和协助,使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奉行的价值观,引导公众的认同和参与,把环境道德教育、环境行政意识、环境经济意识、环境法制意识、环境科学意识等有机结合起来,使环境友好的文化在多个领域从浅层向深层发展。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新闻媒体等在推进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作用,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抓好环保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社会教育和岗位培训,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环境意识。

2.健全法治体系

制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时,要保证有关法律法规的系统性,尤其是注重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与各系统间法律法规的一致性。从社会系统的角度把环境保护作为公民一项基本素养。目前应解决环境文化的培养、环境信息权的充分保障、公众的民主监督与有序参与、环境产权制度的确立、市场准入与政策扶持制度的建立、综合决策与市场干预的科学性、技术支撑与技术转化的鼓励等关键性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完善现有的环境法律体系,还需要从制度构建方面做一些清理、创新和完善工作。在建立有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同时,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推动环境友好型公民、企业、产业和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3.实施循环经济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

运用生态学的原理,进行产业生态转型,创建生态产业链,甚至生态产业网,使不同的产业通过“废弃物变原料”的贸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4.提倡生态消费理念为基础的消费模式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切实转变传统的“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消费方式,推行环境友好型社会所需要的生态消费模式。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意识基础上,将消费纳入生态系统的循环中,保证“健康消费”和“环保消费”,促进协调消费和延续消费,通过规范生活领域和生产领域的消费行为,发挥消费需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拉动性作用与导向性功效,以生态消费转型促进生产方式转变。

5.发展和应用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控制的能力,通过财政支持和优惠政策等鼓励新能源和新技术开发。从产品设计、生产、运输、存储、废物回收利用、废弃物的环境无害化处理等整个产品生产周期的每个环节,促进技术的进步和升级。努力提高环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把环保产业作为经济的支柱产业,加快建成国产化、标准化、现代化的环保产业体系。提高我国绿色科技的开发能力,强化产品的绿色竞争力,以此应对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集中精力推进那些迫在眉睫的环境科技难题的解决,如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技术系统、保障人体健康的污染防治技术、大面积生态退化的修复技术、区域污染治理的综合技术、生态监测预警的科技系统等。

参考文献:

[1] 马超,景跃军.从经济发展看日本战后的环境政策演变[J].现代日本经济,2005,3(141).

[2] 季杰.德国发展环境保护的举措与实效[J].上海环境科学,2002,21(2).

[3] 谢作渺.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M].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2008.

[4] 邹凤岭.国外依法推进环境友好型企业建设透视[J].交通企业管理,2007,(2).

第5篇

关键词:专业市场;建筑设计;给排水;电气;通风空调系统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前,由于我国专业市场建筑设计研究进程减慢与专业市场建设的迅猛发展不相协调,且直至目前为止依旧未曾出现过比较全面、系统的有关专业市场建筑设计方面的探索著作。 与此同时,在指引专业市场建设方面,我国有关建设标准与法规政策也显得较为落后,也不能够发挥出与之相对应的建设指引作用。

1 专业市场的定义及其分类

1.1 专业市场的定义

依靠对经济学的定义与其他种类的商业建筑的定义的比较,可推论出专业市场在建筑学当中所下的定义。即:所谓专业市场,指的就是享有一定的规模且能够将大量商品经营相同类别与种类的商品的商业铺位加以容纳的一类商业建筑形态。经过对专业市场建筑的特征的详细剖析,可得出:1)依靠招商将经营户吸引进来,并使之聚集在一块;2)投资者统一规划管理、投入资金建设起来的建筑单体或者商业建筑群体;3)营业空间可划分成一定数量的且能够独立经营的商业铺位;4)其所经营的商品属于相同类别或者种别。

遵照上面所述的四方面的特征,能够较为清楚地将专业市场与超级市场、集市、百货商店等商业形态区分辨出来。

1.2 专业市场的类别的划分

对于专业市场,我们可依据地域特征、商品属性、产生发展程度以及交易形态等特征来划分。从专业市场发展程度上来看,专业市场可划分成区域性市场(地方性市场、又称省内市场)、集贸市场、国际化贸易中心以及全国性市场四大类别;从商品交换方式上来看,其可划分成零售市场、批发市场以及批零兼营市场;从商品属性上来看,可以划分成工业品专业市场与农副产品专业市场两大类;从地域特征上来看,专业市场可划分成集散地型专业市场、销地型专业市场以及产地型专业市场三种。

2 当前我国国内专业市场建筑设计应当考虑到的三大要素及其设计要求

2.1 通风空调系统

众所周知,无论在哪一个季节,通风空调系统均能够将良好的购物环境营造出来。尤其是在冬夏两个季节,其能够对房间内的温度加以调整,促使消费者可以在具备适合的温度的购物环境中购买物品,以深受客户的欢迎。

在对通风空调系统进行设计时,应当注意到室内温湿度、冷热负荷以及室内新风量三大设计参数。即:在设计的过程当中要思量到市场所能够载负的最低温度与最高温度,以对空调应当调整至哪种状态进行确定。除此之外,专业市场因具备较大的人员密度能够促使密闭状态市场建筑产生,且空气流通差。如此,务必会导致空气处于浑浊状态。所以,一定要具备足够的室内新鲜的空气,确保室内的空气永葆清新, 让工作环境与购物环境的舒适度增强。但是要想做到这一点,搞好通风系统的设计工作是关键所在。一般来说,通风空调系统选取的是一次回风式空调系统设计方案,其设置状况与空调机房的类似,并可以针对空气实施各式各样的工况处理。无论是运转管理还是维修,其均比较便捷与容易,且控制振动噪音传播的难度小。在对气流的控制上,通常专业市场的内天花板吊顶要超过三米,所以气流组织最好运用顶送、侧回风、上侧或者上回风的手段,将排风口安排于近侧墙以及过道的位置上。但是其温湿度的选择均需要思虑到空调的系统节能以及舒适度要求等因子。

2.2 给排水

专业市场是交易功能的重要载体,属于客流聚集之处,所以,,饮用水与生活用水的保障变成了现代设计当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其主要牵扯到给水来源与用水量标准以及排水设施的配置三大方面。为此,我们应当严格把关好这三大方面。在安排给排水时,应当依照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驻留人员等因素,注重污染的排放、水源准备、喷洒以及消防等需水量以及给排水设备的位置。而由于驻留人员的用水量为水使用量的重点,因此,在市场上驻留人员是直接影响用水量的重要因素;而气候的影响也较为显著,就拿饮用水来说吧,南方更倾向关注人员每日的需求量。然而,在铺设水管的时候,北方就得针对水管的防冻加以重视。而给排水设施的位置的选择,应当首先考虑到美观、方便,做到不对市场的主体功能造成影响,防止安设蜘蛛网式的管线的。但是,切记,给排水管道不适合穿过将木质装修、橱窗等设施。而在营业厅当中各式各样的给排水管道应当对铺设加以隐蔽,从而使其变得更加美观,不给市场营业主题的形象造成太大的影响。专业市场应当对排水设施与洒水栓投以更高的关注度,尤其是要弄好储备水,避免在意外用水量增加以及自来水压力不充足的情况下使用。

2.3 电气

一般来说,专业市场对用电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电源与灯具的选择、照明度的要求以及照明环的辨别上应当特别重视。

通常在选择电源时,尽量选择可以实现双电源供电且均来源于同一变电站的不一样的母线段或者不一样地区的电网的电源。如果仅且只有一个电源,则市场就需配备备用电源。从电气负荷上来看,专业市场电气负荷应当依据其中断供电所衍生的损失程度、影响以及重要性来划分级别。通常来说,主通道的照明、公共楼梯、主营区、事故照明以及门厅均应当是一级负荷,而乘客电梯以及自动扶梯应当是二级负荷。

从电气照明上来看,其可划分成局部照明、以及一般照明以及应急照明三大类别。因此,在对照明进行安排的时候,应当重视对局部照明与一般照明的关系的协调工作。把灯光照明管控在较为适宜的范畴当中,充分结合起局部照明与一般照明,并对光影组合与明暗搭配进行精心设置,以创设出良好的、优雅的光照环境。而市场的照明设计既要重视商业气氛的衬托,又需充分满足纯粹的照明作用。当然,还值得注意的是,照明设计过程当中,介质颜色、背景色彩、光色、空间色彩以及灯具色彩均应当与美学的基本要求相符。除此之外。专业市场的照明还必须更严谨地反映出商品的质地、质量、色彩与工艺等细节,光色与光源的显色性应当与自然光更加地贴近,从而有助于客户清晰地分辨出商品,并知悉其特性,更有甚者,能够给客户带来特殊感受。

3 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各地市场建设、改造的加大,我国专业市场的新功能也在不断增加,给通风空调吸引、给排水以及电气带来了许多新的要求,为此,我们要综合考虑并注重这三大建筑设计要素,以推动专业市场建筑设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汤宇卿.国际物流中心规划探析—以义乌市浙中国际物流中心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2002,2:10-15

[2]董光器.对城市总体规划中商业布局若干问题的探讨(之二)[J].北京规划建设,2007,06:45.—119.

第6篇

社会主义经验的文化记忆及其文化表征,在于《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艺术理念深深地影响着出生于上个世纪50-60年代人的思维观念和表达方式,而这代人恰恰又构成了中国当代艺术力量的主体。北岛和李陀在《今天》杂志“七十年代专号”的编者按中,着重说明了这代人对中国社会的意义。“我们这里说的一代人,是比较具体的,主要是指在70年代度过少年和青年时代的一代人,这代人正是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历史环境里成长起来的,这种成长的特殊性造就了很特殊的一个青少年群体,而正是这个群体在‘’后的中国历史中发挥了非常重要和特殊的作用。”于美术界,一批艺术家以图像叙事的方式对他们的社会主义经验的文化记忆进行了历史的反思,如王广义、方力钧、马六明、陈文令、张培力、岳敏君、武明中、南溪、袁晓舫、傅中望、薛松、魏光庆等。这些艺术家之所以能构成一种文化现象,也源于他们个人艺术历程的发展,是伴随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进程而发展的。他们以自我差异化的视觉表达,和多元、丰富的个人叙事,成就并发展着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的镜像。他们的命运,他们的经历,抑或说他们的视觉讲述无疑是和这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的。透过这些艺术家不断变化的视觉景象背后,也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结构的转型所带来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的变化。

探寻这些艺术家的发展行迹,不难发现,两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和“改革开放、思想解放”则构成了他们视觉叙述的主要路径。在他们的视觉叙事中所呈现的对历史的反思,文化的批判,特别是充斥其间的社会主义经验的生存方式和文化记忆,则唤起了一代人共有的集体记忆。但难能可贵的是,弥漫其间的精神召唤,文化的重建与利用,都市化进程中人的生存状态与精神困惑,昭示出他们的历史使命与文化关怀。在他们视觉表征的背后,他们有意识地建构了自我的图像体系。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在对传统进行批判和扩充。应该看到,在当代视觉文化体系中,这些艺术家们以各自独有的视觉语汇,在表现自我、彰显自我的同时,也把对当代社会与艺术人生的激情思考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王广义的《大批判》已然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标志性语符,“”式的图像表征和当代社会消费符号的重构,让我们深深地思考政治性对艺术、对人性所带来的那种无法抹去的记忆。方力钧作为玩世现实主义的领军人物,他的视觉图式彰显出一代人的无聊、肤浅、苦闷、彷徨,这恰恰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精神困惑。他的颠覆性强烈的个性特征,及个人经验的内心体验,无疑成就了这代人的光荣与梦想。马六明最早以行为方式进入当代艺术界,并确立了自我独特的鲜明的艺术图式,在其图式背后,实则隐含着是对生命、政治、欲望的一种表达,近期则以架上油画的方式作为表达自我对当代艺术与社会人生的一种思考。陈文令以草根的立场、社会边缘人的文化身份和底层叙事的文化关怀,为当代艺术界带来了“小红人”、“幸福生活”、“英勇奋斗”、“紧急出口”、“中国风景”等叙事母题。南溪则智慧性地将摄影、图像通过笔墨转换到宣纸上,它的视觉图式带有一种非绘画性的数码成像风格,数码网点取代了传统的水墨话语,又被人称为“南氏晕点”。

张培力是中国大陆最早做录像艺术的,他的视觉方式伴随着社会进程的转型与发展不断变换,但每一次变换都透露着一股极强的创新欲。他的激情和想像及对历史与文化的认知,也使他总能适时把握住这个时代的敏感神经。岳敏君选择《开国大典》作为自我在艺术上的一个突破口,这也源于他的一种独特的政治判断力和敏锐的艺术感知力。

武明中虽然仍以传统的写实语言作为自我视觉表达的特征,但在写实表象背后,也凸显了他近一阶段的浪漫想像和激情思考,视觉表达仍沿袭了他的关于“易碎”概念的思考,并且适时地回应了一种回归传统的文化热潮。袁晓舫着力在探讨自我的个人经验与社会制度对抗的一种方式。知识是在《早读》的重复训练和不间断的实践中体现出了同权力及整个社会控制体系的关系,这也印证了福柯的一种观点,即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不同时代都被严格地通过各种制度和仪式的规定而被社会化和文化象征化。

第7篇

关键词:智慧城市;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 B83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已经结束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城镇化率已经从1978年的17.92%提升到2012年的52.57%,开始进入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的城市时代,中国城镇化已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转型期。因此,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智慧城市,作为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结晶,正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崭新模式,将推进信息消费带动战略的全面实施。

一、智慧城市的概念与内涵

(一)概念

智慧城市是以推进实体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相融合、构建城市智能基础设施为基础;以推进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移动通信、宽带接入、下一代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充分运用、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最大限度地开发、整合、融合、共享和利用各类城市信息资源为核心;以为居民、企业和社会提供及时、高效、智能的信息服务为手段;以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发展能力、提高城市公共设施水平、增强城市公共服务能力、激发城市新兴业态活力、提升政府执政为民能力为宗旨。

(二)内涵

它本质上是传统的信息化包括电子政务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深化发展的结果,是信息化发展进入深水区后城市创新发展的新境界。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促进城市基础设施更加智能、公共服务更加便捷、社会管理更加精细、生态环境更加宜居、产业体系更加优化,有利于形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有利于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水平,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二、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容

(一)智慧交通

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导致交通拥挤、交通事故救援、交通管理、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交通问题日益突显。智慧交通就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交通工程等多项高新技术的集成及应用,使人、车、路密切配合达到和谐统一,发挥协同效应,极大地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保障交通安全、改善交通运输环境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智慧市政管理

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和资源是城市运行的基本要素,如水、电、气、各种管线、道路、照明设施等。而市政管理就是对各种基础设施和资源进行引导、治理、经营和服务。而智慧市政管理,就是要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泛在的感知网络,通过城市网格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与数字城管系统,实现市政资源的共享与协同管理,提高市民生活品质,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三)智慧医疗

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成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智慧医疗系统的建立能够大大缓解这个问题。智慧医疗系统是基于现代网络技术和资源利用最优化兴起的医疗信息综合平台。它通过建立顾客端档案,实现顾客、医务人员、医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顾客可通过任一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查看自己的病例档案,查询医院的优势、优惠活动、专家资料、预约专家等。

三、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的途径

(一)做好战略部署

1.做好顶层设计

将“智慧城市”建设上升到战略层面,结合未来城市的发展,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着重解决总体架构、技术路线、资源整合等问题。

2.明确发展目标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产业的转型升级为根本目的,以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为主要任务,努力实现“人民幸福生活、城市科学管理、企业创新发展、社会和谐运行”的发展目标。

3.加快工作推进

抓住智慧城市战略机遇期,加快推动“智慧天津”建设。在总体框架下,编制重点任务实施方案,落实责任分工,按照市级、区(县)、部门及行业三个层次组织开展,分类推进。

(二)明确发展重点

1.推进无线与宽带,打造智慧基础

构建高速宽带泛在安全的新一代综合信息网络;加快宽带城市、无线城市建设;促进三网融合和信息共享,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推进政府云、公共云、行业云的数据中心建设,构建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

2.鼓励创新与发展,引领智慧产业

打造以“六云”(云感知、云计算、云存储、云安全、云方案、云灾备)产业为代表的信息产业,以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智慧服务业,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智慧工业,以设施农业和精准农业为代表的智慧农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3.聚焦民生与民需,推进智慧服务

以市民需求为中心整合公共服务。加快实施智能医疗、智能教育、智能家庭、智能社区、智能安防等一系列智慧应用,推进信息服务均等化。使城市服务更加及时便捷,将城市信息化发展成果惠及大众。

(三)创造发展环境

1.创新体制机制

成立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市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统筹全市智慧城市建设。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高效统一的协调推进机制,保障各项工作开展。

2.完善政策法规

研究制定促进本市信息化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加快制定个人信息保护、信息资源共享与开发利用、工程项目建设、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标准规范,积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3.统筹资金投入

落实重点项目建设和运维资金保障,解决部门间的资金交叉和重复使用问题,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创新运营模式,吸引集聚民资、外资等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城市建设。

四、智慧城市建设的方法

(一)突出规划设计

强化系统谋划战略、规划、计划、方案等顶层设计工作是一个城市在创建智慧城市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它将直接关系到建设起点、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建设路径。应通过认真的调研分析城市信息化基础、建设智慧城市所具备的条件、存在的主要问题,综合考虑自身发展地位、地区优势制定发展战略、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建设方案。

(二)突出资源整合

强化统筹协调一方面新技术创新应用引发部门间分工不断演进,造成资源和利益的重新配置;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为部门间协调配合、资源共享提供了可能和手段。绝大多数智慧城市应用项目都要不同部门密切合作,建设成果通常也是各部门共享共用,因而对部门间的分工合作,业务协同要求较高。智慧城市建设要按照“一体化、联动性”的要求,对项目进行分类分层次,强化统筹协调、条块结合,形成既鼓励区县错位发展形成特色,又确保资源充分整合、协调有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良好局面。

(三)突出技术创新

强化智慧应用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广泛应用是当前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力量,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起步阶段应将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放在突出的位置。要着力攻克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关键技术,加快科技创新与核心技术产业化,促进系统化智慧应用市场开发,以应用来带动智慧产业发展,推动信息技术应用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

结束语

智慧城市的建设时城市化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建设智慧城市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要切实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在建设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实行全流程管理,既要做到城市信息的保护,又要保证城市发展空间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郭慧鹏. 智慧城市试点开启国家发展新动力[J]. 中国电信业,2013,04:68-70.

第8篇

岁月嬗替,光阴荏苒。当辞旧迎新的钟声再次回荡在耳边,当春播、夏种、秋收、冬储又经历了一次新的轮迁,当来自四面八方的祝福又一次温暖着你我的心田,我们重新站在2007年的起跑线上,又一次准备好了新的冲刺。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我省建设沿海社会经济强省的重要一年。在2006年省七届党代会上,白克明书记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而团结奋斗》工作报告中,全面分析了我省面临的三大历史机遇,他强调:这些难得的历史机遇为我省把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发展的新跨越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前提条件。确定这个目标,是抓住机遇,顺应“环渤海”崛起的战略选择;是发挥优势,改变我省“东部区位、中部水平”状况的必然要求;是振奋精神,激发全省人民振兴河北巨大热情的迫切需要。这个目标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不仅要求经济更快更好发展,而且要求社会更加和谐进步;不仅要求整体经济实力持续增强,而且要求人均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实现这个目标,是一个较长时期的奋斗过程,需要全省上下和各个地方共同努力。工业经济作为发展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主力军,在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抓住机遇,充分释放“两环”潜能,打造新的开放优势、产业优势,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做大做强我省主导产业,加快我省现代化建设进程。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省发改委副主任、经济运行局副主任郭大建。

记者:郭主任,您好!请您先谈谈在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中,我们的优势是什么?

郭副主任:我们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钢铁、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建材、医药、食品、纺织服装等七大主导产业为主、其他产业相互配套的支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工业体系,为加快发展提供了条件。预计2006年全省入统工业可完成增加值38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约20%,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以上。其中,钢铁产量已多年全国第一,我省还是国内重要的纺织服装基地,年工业增加值超过200亿元;第二,现有产业布局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强省奠定了基础。环渤海的秦、唐、沧地区是我省工业发展比较迅速的地区,秦皇岛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建材、化工产业,唐山的钢铁、建材,沧州的石油化工和管道输送设备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这三个市的年销售收入占全省工业的40%,沿海经济隆起带的产业雏形已基本形成;沿京广铁路的保、石、邢、邯四市是我省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地区,其汽车、能源设备、纺织、制药、钢铁、建材、石油化工和高新技术等产业发展较快,销售收入占全省工业的44.3%;廊坊的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华为、中兴、京东方、新奥博为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相继落户廊坊,为这一地区下一步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张家口、承德地区以装备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新能源产业为特色的工业体系已基本形成,为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建设奠定了基础;第三,与国内外大集团大公司合作的不断加强,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提供了不竭动力。为了实现全省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近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条主线,加大了与国内外大集团、大公司的合作力度,不论是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还是沧州渤海新区建设,不论是重点项目建设还是老企业的改制重组,都与国内外大集团、大公司进行了紧密合作,借助其经济与技术力量,壮大我们的力量;第四,一批国内知名大集团的迅速壮大,为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托。唐钢、邯钢、华北油田、华北石化、石炼化、唐山三友、乐凯胶片、华北制药、石药集团、石家庄三鹿乳业、邢台华龙、保定宏润、石家庄常山纺织、邯郸海盛威、保定天威集团、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都是国内知名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他们的迅速壮大,为沿海经济社会强省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另外我们还有内环京津、外环渤海的区位优势,外资内移、南资北移的大环境优势。特别是国家在开发珠三角、长三角之后,对环渤海地区的开发进一步重视和加强。这些都是我们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强省的优势。

记者:那么,我省近期有哪些重大工业项目?

郭副主任:为了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我省有很多重大的工业项目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主要有曹妃甸精品钢铁基地,邯钢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工程,山海关百万吨造船工程,华北石化千万吨炼油扩能项目,唐山机车300公里高速动车组,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华为廊坊产业基地、富士康、保定能源设备及新能源基地,石炼化800万吨炼油扩能及16万吨己内酰胺等等。

记者:在工业结构调整中我省有什么新的举措呢?

郭副主任:在工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上,我们已开始组织实施工业七大主导产业专项规划,强化规划的引导和约束作用,集中精力,大力发展壮大钢铁、装备制造、石化三大战略支撑产业,同时改造提升食品、建材、医药、纺织服装四大传统产业。

记者:能不能具体地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七大主导产业专项规划?

郭副主任:首先谈一下三大战略支撑产业:一是钢铁工业。要深入贯彻《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全面推进《河北省钢铁工业结构调整总体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在加快曹妃甸精品钢铁基地、邯钢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等重大项目建设的同时,着力抓好企业整合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进一步提高生产集中度,着力改善产品结构,加大涂镀板、冷轧薄板、H型钢、钒钛制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所占比重,扩大高档优质板带类钢材比例。二是装备制造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实施意见》, 继续加强与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合作。加快唐山机车车辆厂高速电动车组、长城新型乘用车、哈动力秦皇岛出海口基地二期、河北福田改扩建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启动山海关船厂百万吨造船、天威集团500kv及以上超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制造等工程;推进南方汽车公司重组重型车、长安汽车定州基地、船用钢材集配中心等项目前期工作。三是石化工业。继续推进石家庄、任丘、唐山南堡和沧州临港化工园等基地、园区建设,加快曹妃甸大型石化基地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抓好旭阳煤化工、沧州化工40万吨PVC和12万吨己内酰胺工程、沧州大化5万吨TDI、石炼化800万吨炼油扩能和16万吨己内酰胺等重点项目建设;引导和鼓励地方炼油企业向生产化工产品转型,提高高浓度化肥产能,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专用化学品和精细化工产品,加快石化产业结构调整。

接着是继续改造提升四大传统产业: 一是食品工业。继续推进石家庄三鹿乳制品深加工、唐山乳制品加工、秦皇岛粮油加工等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发展乳制品、粮油加工、营养方便食品、饮料酒,改造提升肉类、调味品、软饮料、果蔬加工技术水平,提高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比重。二是建材工业。继续落实“上大压小、扶优汰劣”的方针,着力推进曹妃甸新型建材工业园、耀华整体搬迁、冀东水泥扩建、唐山高档卫生瓷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发展新型干法水泥,贯彻实施新的水泥生产环保排放标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贯彻落实《河北省节约能源条例》,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快建材工业向绿色产业的转变。三是医药产业。继续推进华药新工业园、石药工业园、神威中药现代化工业园、石家庄中国药都健康城、河北医大生物医学工程中心搬迁改造、河北奥星集团公司生产和大厂中医药科技城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力做好华药与DSM公司改制重组和战略转型项目国家核准的协调工作。全面贯彻国家《医药行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引导企业由传统的规模扩张型,变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带动型,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四是纺织服装业。继续抓好河北宏润新型面料、石家庄纺织工业园、邯郸纺织服装工业园、清河羊绒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开发新型化纤原料、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纺织面料、家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培育、壮大名优服装品牌。

记者:实现这个“发展的新跨越”我们还面临哪些主要困难呢?

郭副主任:这个问题应该从两方面来说。首先从区域发展看,各市发展不平衡,唐山、石家庄、邯郸、沧州(包括华北油田)四市是我省工业规模比较大的城市,年销售收入在千亿元以上,其中唐山市超过3000亿元;张家口、承德、衡水、秦皇岛四市由于历史和区位等原因工业规模较小。其次从产业结构看,我省工业结构仍然偏重,资源依赖和能源依赖特点明显,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压力很大。在全部工业中,煤炭、电力、石油、冶金、装备制造、建材、化工等重化工业的年销售收入占全省工业的77.1%,利税总额占77.48%,利润总额占81.71%,轻工、食品、纺织服装、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所占比重仍然偏低。

记者:推进沿海地区开发开放,培育沿海经济隆起带,工业主管部门有什么新的措施?

郭副主任:培育沿海经济隆起带,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打造沿海工业强省。作为全省工业主管部门的我们,将继续按照科学发展观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更加积极而有作为地贯彻国家宏观调控精神和产业发展政策,深入落实省七届党代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着力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切实转变工业增长方式,把有量调强与增量调优结合起来,把壮大主导产业、做强龙头企业,打造名牌产品结合起来,全力推进全省工业由大到强转变,通过打造沿海工业隆起带发挥工业的主导支撑作用,为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具体讲,一方面要调整发展思路,加强战略研究,切实抓住环渤海地区经济崛起的历史机遇,从战略角度做好沿海工业发展战略谋划。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分工和产业布局调整,下大力开发沿海港口资源,大力发展临港产业,促进重大产业布局向沿海地区的转移、聚集,形成港口与港区产业加快发展,港区与腹地经济联动互补的工业发展新格局。另一方面,要做好项目谋划,夯实发展基础。围绕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十一五期间我们将积极谋划实施20项重大产业支撑项目。重点是抓好曹妃甸循环示范区、沧州临港化工园区以及秦皇岛先进制造业基地内的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实施,以项目为龙头,在沿海一带排兵布阵,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撑和带动全省工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第9篇

Abstract: Harbin social economic comprehensive database construction; statistical meta database management, business custom, data acquisition, data processing, data publishing, monitoring analysis cover all business processes of statistical industry for seamless connection;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city economy, society, population,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for the collection, integration, aggregation, storage, management and statistical data monitoring designedly.

关键词: 社会经济综合数据库;设计原则;功能特点;建设意义

Key words: social economic comprehensive database;principle of design;function characteristic;construction significance

中图分类号:TP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0-0182-02

1 建设哈尔滨社会经济综合数据库的重要性

哈尔滨社会经济综合数据库的建设是将统计元数据库管理、业务自定义、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监测分析等覆盖统计行业的全部业务流程进行无缝连接,实现数据资源的完全整合与统一管理。是将我市经济、社会、人口、科技和环境资源等基础性信息进行有计划地收集、整合、汇总、存储、管理和统计数据监测,为社会各界提供信息产品及服务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哈尔滨社会经济综合数据库建设总体目标是依托哈尔滨信息化基础设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为基本需求框架,在数据互通共享机制下,对全市政府统计部门、政府各职能部门以及国民经济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搜集的经济社会信息资源进行有计划、可持续地收集、整合、存储和管理,建设全市统一的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基础数据库系统,通过数据交换、资源共享、信息及监测分析等业务,满足政府管理决策、部门共享和社会各界等不同层次的需求。

2 哈尔滨社会经济综合数据库设计原则

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系统体现了“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资源共享、确保安全”的原则,以服务为目的宗旨,按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系统建设的管理要求,运用计算机技术方便、高效、可靠地进行业务处理,简便、高效的汇总相关数据;提供快速、准确、强大的数据查询、数据统计、数据监测、数据分析等功能。

2.1 统一性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将始终坚持统一性的出发点,对各处室的业务实现统一系统开发、统一使用、统一汇总,以最大限度的实现信息共享,方便上层的领导决策,防止信息传输、交换困难的情况出现。

2.2 权威性 在相关系统开发建设过程中,将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指令,指导进行具体开发设计工作,确保应用系统完全符合相关要求,数据规范、权威,确保可靠性。

2.3 高效性 在进行应用系统开发时,将使用方便、提高效率始终作为一个重要的考量依据,尽可能设计简化的界面和操作步骤。

2.4 安全性 在进行建设规划时,我们将充分重视安全问题,对安全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对其中有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环节,通过布置相关安全设备和软件,杜绝隐患的发生。另一方面,在应用系统部分,我们也将设定严格的权限控制机制,同时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从技术和管理上确保网络和应用数据的高度安全性。

2.5 可靠性 在进行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的规划和应用系统的开发建设时,应把可靠性作为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要求系统具备高度的稳定性,能够提供7天×24小时的不间断服务。

3 哈尔滨社会经济综合数据库的功能特点

3.1 企业直报功能 包括数据录入、数据审核、数据计算、数据查询、企业子用户创建、数据打印等。

3.2 业务管理功能 包括元数据管理、业务自定义、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数据录入、数据处理、数据交换、漏报查询、多头管理等。比较显著的特点包括:①以元数据库为核心的统计管理。通过对统计元数据进行统一编码、详细描述,分类管理。可以动态地扩展和维护统计元数据,并以元数据为纽带,保持不同历史时期的统计数据的内在联系,实现统计数据的共享。引入专业指标及表式的申请、审批流程,并将总字典库为基础衍生出各专业的名录库。②监督数据源头。可看到企业报表的上报人,上报时间,修改人,修改时间 以监督统计数据的来源情况。③监督数据痕迹。清晰记录下来:初报人,初报时间,初报IP,调整之前的原值、调整之后的新值情况。以及调整数据的修改人,修改时间,修改人IP。④多级数据验收。具有区县统计局、街镇多级验收的功能(包括验收审批功能,与验收意见编写功能)。⑤多种漏报查询。⑥实现多头管理同一企业。保证了任何一个统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能根据其权限管理企业数据。⑦灵活的查询汇总。可以在已有汇总模板的基础上添加临时的条件,并可将其下发给下级统计机构使用。⑧灵活的数据接口。能够提供灵活的数据接口,数据的导入导出功能强大方便,支持文本、CSV、Excel、DBF等多种数据格式,并支持统计系统中常用的VF、SARP、久其以及统计局格式。

3.3 监测分析服务功能 可进行统计数据的主题创建、统计数据主题分析、统计数据时序分析、统计数据区划分析、统计数据自选分析、统计数据图表分析以及提供统计数据分析报告等。监测分析主要为经济、社会、居民生活、资源环境、城市建设与管理和科技六大类。监测分析过程中,可进行动态指标监测、动态时序监测、动态区划监测、动态钻取监测、重点企业监测以及专题监测。

具有以下特点:

①多元化数据服务功能。传统的分析专题功能仅仅能查询出结构化数据结果集、分析图表,但是领导往往需要文字分析报告来解读这些枯燥的数字、图形。将结构化数据集、图表、各类非结构化信息(可包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flash、网页连接的统计分析报告)等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分析专题。

②领导监测简捷实用。领导只要登录本系统的首页,即可看到关注的热点专题的分析结果。领导若要临时查询到一套宏观指标数据,鼠标只需点击三次即可查到。

③专业处用户简便。自动将数据给领导,无需再专门数据。

④动态图表分析功能强。图标分析功能支持各类型图表,界面更加美观,实现图表动画效果。

⑤个性化首页专题自定义。实现了个性化首页专题自定义功能,保证为不同领导能提供不同专题,比如主管工业、科技的领导,登录系统后看到的是工业、科技专题,主管贸易、服务业的领导,登录后看到的首页里只有贸易、服务业专题。

4 建设哈尔滨市社会经济综合数据库的意义

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统计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开发利用,旨在提高统计部门的工作效率。同时统计部门是经济社会信息的主体部门,是政府统计监督机构和重要的咨询机构,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为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的统计服务,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对统计部门不断提出的新要求。

其目的是立足当前哈尔滨市统计局信息化建设现状,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明确哈尔滨市统计局未来三年信息化建设所坚持的原则、建设范围、建设目的、建设的必要性、系统选型与实施、投资来源,以及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为哈尔滨市统计局信息化建设有序发展、稳步推进提供重要保障。

其必要性是建设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库是实现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的重要举措。其必要性体现在:①信息化时代政府管理创新的客观要求。知识经济要求政府管理科学化、专业化、信息化,政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全面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是提高整个社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也是我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然要求。②提高政府工作有效性的客观要求。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政府职能转变。要求政府为全社会提供优质高效低成本的服务,提高政府的有效性,已成为当今政府改革的主要价值取向。③提高政府对宏观经济判断能力的客观要求。准确、全面、系统地认识经济社会现状与发展趋势,就是要对情况和问题有数量概念,有基本的数量分析,而各类统计信息是我们把握经济社会现状与发展趋势的重要基础。④政府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需要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统计数据来反映和评价。因此,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也要求有效地整合政府各类信息资源,综合反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与和谐社会构建的进程。⑤政府提高行政能力、行政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需要。整合政府信息资源,充分实现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保证各类信息资源的对称、统一和数据的真实可靠,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效力,提高政府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5 结论

建设哈尔滨市社会经济综合数据库是统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标是确保统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实现统计信息资源共享。其所带来的社会效应十分显著。

5.1 可实现全市经济和社会信息的共享。通过建设宏观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数据库,把现有分散在全市各部门的宏观经济社会数据有序地整合在一起,可以改善目前各单位、各系统的数据库相互分离,逻辑上不一致,信息共享与综合分析程度低的现状,从而实现为政府决策服务、提高部门管理效率以及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

5.2 可以提高数据质量,确保数据“及时、准确、完整和权威”。目前许多数据存在口径不统一、数据不完整、更新不及时的弊端,使得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可用性受到了限制,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可最大限度地实现“数出一门,权威可靠”的目标;

5.3 可构建决策支持环境,提供快捷的查询界面。通过宏观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数据库建设,可提供更多的综合数据资源,为各级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决策分析环境,从而提高信息的综合应用能力,可以更方便地开展数据的优化调度、方案评价、预测模拟等高层次数据分析和应用工作,实现最快捷地在数据库的友好界面下,查询所需信息;

5.4 通过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规划的建设和完善,为哈尔滨市建立统一、强大的电子政务平台,为哈尔滨市电子政务共享交换目录体系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哈尔滨市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1~2010年)》.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

中图分类号:G6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5-0081-05

一、研究缘起与方法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都有着重要意义。2012年初,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把实践育人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求统筹推进实践育人各项工作。

从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文献来看。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研究多采用规范性研究方法,主要致力于内容分析,普遍以阐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主,其他的分析方式有立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的“掌握、应用和创新知识的功能、促进全面成长成才的功能、推动大学生社会服务的功能”,立足于功能内部结构的“导向功能、拓展功能、创新功能、陶冶功能、检验功能、促进功能、推动功能”等。相对而言,实证研究方法采用较少,而从微观层面对社会实践活动及其功能进行细致研究的更为少见。本研究拟从社会实践的主体――在校大学生的视角出发,通过实证调查考察其对社会实践的功能认知、需求、评价及行为特征,为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实现途径提供参考。参考已有的相关研究,本研究将社会实践分为生产劳动实践、科学探索实践和社会活动实践三个类别,将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从丰富知识结构、提高能力素质、培养积极情感、促进大学生涯发展、增强学生组织活力等维度进行细化,使“实践活动”和“育人功能”更加明确具体,据此研究育人功能的实现状况和改进措施。

研究以Z大学2012年9月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大一年级刚入校新生除外)为抽样框,以学号排序并以等距抽样的方式抽取样本框,发放自填式问卷收集资料,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44份,有效回收率为98.3%。男女生比例分别为55.2%和44.8%,来自农村、小城镇、大中城市的学生比例分别为51.4%、26.5%、22.1%,学生党员比例为22.8%,大二、大三、大四学生人数比例分别为37.5%、29.1%、33.4%,与该校整体情况相一致,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学生对社会实践功能的认知情况

对于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学生们给予了高度的认同。累计91.5%的人认为“应该必须参加”和“自己愿意尝试”,五分法的克里特量表统计结果显示,“对个人成长和发展有促进作用”、“是大学生走进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和专业学习形成很好的相互补充”得分分别为4.27、4.18、4.00。各活动项目必要性的得分均在3.48分以上(统计结果见表1)’其中“专业实习劳动”、“课程学习实践”和“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为最高,生产劳动实践、科学探索实践和社会活动实践三类活动都受到学生的高度重视。

在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功能认知方面,调查让学生们根据所见、所闻、所感勾选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作用和功能明显的实践活动。“专业实习劳动”、“课程学习实践”的认同度仍处于前列位置,同时学生们对大部分社会实践活动的功能都有较为普遍的认同。

在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方面,统计结果显示,学生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呈多元化状态,无论是对自身情况的表述还是对他人的理解,都涉及精神、情感、能力、物质等各方面,同时以提高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这既是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认知水平的体现,也是日益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吸引力和客观效果的体现。

2.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意愿与现状

调查询问了被访者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趣,从统计结果上看,学生们的兴趣广泛而浓厚。15项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表示比较感兴趣的均在20%及以上的比例,其中6项被选比例在30%以上,另有“商业服务活动”、“专业实习劳动”、“课程学习实践”等三项被选比例在40%以上。学生们实际参与情况也比较积极,参与项目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参与意愿与实际参与情况比较而言,“商业服务活动”、“学术类竞赛活动”、“创业类竞赛活动”三项差距较大,实际参与的人数比例较参与意愿人数比例低出20个左右的百分点。

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参与意愿与实际状况方面。两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调查设计了组织形式、参与同伴、参与时间三个维度的内容(统计结果见表2)。在组织形式方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意愿和实际参与情况呈现多样化特点。由“国际国内学术机构组织”、“社会团体或企事业单位组织”、“同学间自发组织”、“本专业教师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实际参与人数比例较拥有参与意愿的人数比例分别低出27.4、26.5、9.2、4.9个百分点。在参与同伴上,“和外校大学生一起”、“和国际友人一起”、“和本专业教师或辅导员一起”、“和亲朋好友一起”、“和其他社会人士一起”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实际参与人数比例较拥有参与意愿的人数比例分别低出25.7、21.9、16.3、11.1、8.5个百分点。在参与时间上,对于“节假日”、“课程实习期间”、“平时的周末”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实际参与人数比例较拥有参与意愿的人数比例分别低出13.6、5.1、3.3个百分点。

第11篇

关键词:低碳社会;低碳经济;生态城市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9-0268-03

1 前言

英国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进入新世纪之后,又成为全球低碳经济的积极倡导者和先行者。英国政府2003年首次以政府文件的形式正式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不仅着力于解决其国内的减排和替代转型问题,而且积极推动世界范围的低碳经济,从低碳技术研发推广、政策法规建设到国民认知姿态等诸多方面,都处在领先位置。2010年1月,深圳市政府与住房城乡建设部签订了共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的合作框架协议,重点探索在城市发展转型和南方气候条件下的渐进常态化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模式,将深圳逐步建设成为全国发展低碳生态城市的典范。因此,英国作为低碳经济理念的最初倡导者以及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践行者,其创建低碳社会的经验对深圳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2 英国创建低碳社会的主要做法

2.1 明确目标

英国将低碳经济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通过改变现行的高碳型经济增长方式,发展低碳经济,可以获得更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和更高层次的国家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英国政府出台的《英国低碳转型计划》以及《低碳工业战略》、《可再生能源战略》及《低碳交通计划》三个配套文件,就标志着英国不仅将低碳经济作为能源发展战略,更是全面的经济发展战略。到2050年,英国将从根本上变成一个低碳经济国家,C02的排放量也将消减80%(在1990年基础上),不仅要通过发展、应用和输出低碳技术创造新的商机和就业机会,而且要在支持世界各国向低碳经济转型发展方面成为世界的先导。为此,英国在其《低碳转型计划》中明确了从2010年到2020年英国低碳转型的路线图: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要在2008年的基础上削减18%,或者在1990年排放水平上降低33%;2010年,将制定2020到2050年间的英国低碳转型计划。

2.2 加强立法

为配合低碳经济战略,英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政策法规和配套措施。2002年颁布的相关建筑法规,规定了建筑行业能耗标准;2005年出台的《公路运输可再生燃料法》,要求交通燃料供应商必须出售一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燃料。2008年颁布实施的《气候变化法》,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立法进行强制减排温室气体的国家,并成立了相应的能源和气候变化部。《气候变化法》确立了清晰、可计量的减排要求,明确了更切实可行的措施。按照该法律,英国政府必须致力于发展低碳经济,到2050年达到减排80%的目标。

2.3 减排政策措施体系的构建

英国目前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温室气体减排政策措施体系,该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行政手段

在行政方面,通过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明确各行业的减排目标、任务和标准。自2003年开始,英国政府已开始要求电力行业供应商所提供的电力中,3%的电力必须来自可再生能源,2010年要达到10.4%,2015年增加到15.4%。建筑行业则严格执行《欧盟建筑能耗标准体系》,通过执行这一标准,2006年全英国新建房屋的能耗较2002年前下降了40%。2005至2008年间,英国政府每年投入4.4亿英镑用于技术创新和旧房改造,以配合建筑标准的实施。

(2)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主要包括开征气候变化税、实施政策性补贴、建立碳排放交易体系等。英国于2001年4月开始征收气候变化税(climate Change Levy),征收对象包括使用能源的工业、商业和公共部门。主要是对电力、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固体燃料(如煤)等供应者,当他们向最终消费者供应能源时一次性征收销售税。如果企业与政府签订气候变化协议,并完成规定的减排目标,则可减免80%的气候变化税。自气候变化税开征以来,迄今已取得减排6000万吨C02的效果。

英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碳排放交易体系(UK ETS)的国家,该交易体系已于2005年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近两年来,英国一直是欧盟成员国中碳交易的领头羊,伦敦已成为世界碳市场的中心,全球碳交易总额的80%在伦敦完成。

(3)技术措施

英国政府一直大力促进低碳商用技术的研发推广,希望以此降低能源替代的成本,并通过向全球提供技术转让和服务而获得经济社会效益。2001年,英国成立碳信托有限公司(carbonTrust),主要资金来源于气候变化税,收益循环投入。目前已累计投入3.8亿英镑,主要用于促进研究开发、加速技术商业化和投资孵化器三个方面。碳信托公司的宗旨是通过投资开发低碳技术、捕捉低碳技术的商业机会,向企业和公共部门提供专家咨询、资助和认证服务,协助完成减排目标,激发低碳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最终帮助英国迈向低碳经济。该公司成立以来,已帮助众多英国公司累计减排1700万吨,节省能源支出超过10亿英镑。该公司2006年提出的PAS2050碳测量系统,日前已正式被英国标准协会推出,成为测量产品碳足迹的新标准,被认为是企业第一次有了强制性的、统一产品和服务的碳足迹测定标准。该标准将帮助企业了解自己产品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并据此采取减少供应链中碳排放的针对性措施。

为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在2002-2008年间,英国政府每年提供5亿英镑用于可再生能源及低碳排放技术的研发,表1总结了英国在这5年中投资的低碳技术项目。

根据计划,英国政府对再生能源项目的财政支持在2020年前将达到20亿英镑。

2.4 为重点行业制定节能降耗目标

英国政府对重点行业如能源领域、建筑、交通等的能源使用状况及节能潜力进行详细评估和定量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节能降耗目标,然后将这一目标分解到各个行业部门。

能源领域是英国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行业,占全国总排放量的36%。目前这一领域的减排重点主要包括:电力企业必须承担更多的可再生能源义务;政府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研发的投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通过发展热电联产、微热电联产技术,提高能效。

到2020年,将能源使用效率提高35%,减少电力消耗8%-15%,减少天然气消耗13%。

建筑是英国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源,其C02排放量占总量的27%。为了降低新建建筑物的能耗,英国政府实施了严格的能耗标准体系,并与2007年4月颁布了《可持续住宅标准》,对住宅建设和设计提出了可持续性新规范。该标准对所有房屋节能程度进行“绿色评级”,分A-G七个级别,A级为节能效果最优,G级为节能效果最差,并颁发响应的节能证书。政府还设立了“绿色住家服务中心”,免费为F级或G级住房的购买者提供改进房屋能源效率的相关措施。

其他行业如交通、农林业以及其他公共部门的主管部门同样制定了类似的行业减排政策和措施,并得到有效实施。

2.5 政府部门分工合作

英国环境、粮食与农业事务部(DEFRA)是气候变化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总体牵头部门,财政部、商业企业与监管改革部、交通部、社区与地方政府部、外交部、国际发展部等部门参与,分工合作,以行业执行的方式开展各项减排工作。表2为英国各政府部门在减排工作中的职责。

英国政府于2006年设立了气候变化办公室(Office of Climate Change,OCC),专司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执行和协调。

总体来看,英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以全体企业、公共部门和居民为主体的互动体系,并通过一系列的公共政策创新和技术措施扩大就业,补偿转型替代的损失。在某种程度上,英国已突破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最初瓶颈,走出了一条崭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3 对深圳创建低碳生态城市的启示

3.1 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深圳市的长期发展战略

根据深圳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及拥有的资源和技术基础,发展低碳经济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即使英国已经具备了坚实的资源和技术基础,其低碳经济的发展也并不冒进,提出的目标是“2050年基本实现低碳经济”,制订了详细的阶段性促进低碳转性的计划,到2020年也只是在某几个领域实现“低碳”。因此,深圳有必要制定长期的低碳发展战略,分阶段分步骤逐步进行,也必须要与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等统筹考虑,将低碳经济和温室气体相关内容纳入“十二五”规划。

3.2 开展相关试点,制定低碳经济政策

目前,深圳市南山中心区以及福田区均在开展低碳示社区建设示范项目,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可以进一步考虑在这些示范区进行低碳经济政策试点。一是制定低碳管理政策,例如开展低碳环评,选择示范片区内中的高碳排放支柱产业,将碳排放量作为环评评价指标,出台低碳环评实施细则和指南。二是制定低碳经济政策,对清洁生产、高效低能耗、生产环保低碳产品等的企业实施企业所得税、绿色信贷及绿色保险等优惠政策,研究针对企业和公众环境的补贴政策。三是制定低碳资源性政策,如研究制定相关低碳产品标准,在示范片区的典型产品中开展低碳企业和产品认证、强化绿色采购制度等。

3.3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深圳市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尤以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突出。深圳年平均太阳辐射量为5225 MJ/m2,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060小时,具备太阳能开发利用的天然条件;在太阳能利用领域,深圳是世界太阳能发电产品的主要产业聚集地,拥有拓日、伽伟等产值过亿元的大型太阳能企业,美国杜邦公司在光明新区建立的太阳能光伏电薄膜生产基地,具有技术优势,这些都为深圳市的太阳能系统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风能利用领域,深圳风能蕴藏量丰富,拥有230公里的连绵海岸线,沿海一带及岛屿风速大,平均风速可媲美甚至高于全球最大风电国一德国的风速,有相当大的可开发利用价值。在海洋能利用领域,深圳是靠海城市,发展潮汐能、波浪能、海洋热能、海流能、海盐差能等的条件极为有利,目前全球沿海区域已利用的海洋能就达10亿千瓦以上,但深圳的利用情况基本为零。深圳市2020年要建成具国际竞争力的海洋强市,因此,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的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新能源与其他可再生能源。

3.4 开展低碳经济相关宣传培训

低碳经济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等所有国家力量推动。由于低碳经济是个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多数地方政府和公众不熟悉,急需组织低碳经济专题学习和开展相关科普工作。为此,应将低碳经济内容列入深圳市领导干部的培训内容;开展针对企业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低碳技术及低碳企业的专门培训;利用现有环境宣传教育与气候变化宣传网络,开展针对公众的低碳经济教育宣传,将低碳生活、产品碳足迹等内容纳入其中;深入社区,开展针对性低碳经济教育和宣传。

4 结语

英国创建低碳社会、减排温室气体的模式较好的处理了减排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事实上,在1990-2002年期间,英国经济增长了36%,而温室气体降低了近15%,在这段时间里,碳排放强度也降低了35%。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都市,要充分发挥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法制环境、公民意识等方面都已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的优势,借鉴英国体坛经济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率先在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方面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促进城市发展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为全国的低碳生态城市发挥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仇保兴,应对机遇与挑战——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主要问题与对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HM Government A Strategy for Household Energy Management,March 2010,UK

[3]DEFRA Climate Change Levy,April 2001,UK

[4]HM Government,The UK Low Carbon Transition Plan NationalStrategy for Climate and Energy,2009,UK

第12篇

关键词:情境创设;信息化教学;策略

一、品德与社会课的概述

品德与社会课是小学高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该课程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通过创设一些真实的生活情境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此课程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它以改变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行为等为目标。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课注重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是衡量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中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

1.创设丰富的故事情境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出现以及信息资源的利用,使小学课堂上的品德与社会课不再显得单调、乏味,广大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丰富的情境模式,拓展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所谓的创设故事情境就是将思想品德课中的教学内容以及需要掌握的信息技术与资源通过故事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学实践表明,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来创设故事情境,能够从视觉、听觉上多感官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刺激这些感官,将有利于知识的保持与迁移。需要我们注意的一点是,教师故事情境的创设,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制定,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角色扮演,引发共鸣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很多教育学者指出,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课不同于其他类的文化课程,这门课更多情况下注重的是学生对思想内涵的领悟,要想深层次地教育学生,就应该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深刻体会自身角色所承担的责任,使得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增强对扮演角色的认识,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例如,在学习《我想要我能要》这一课时,老师应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扮演爸爸的,有扮演妈妈的,还有扮演星星的,通过创设商场买东西的情境,加强学生对道德的认识。

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品德与社会本来就是一门内容极其丰富的课程,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应用多媒体,进而将最新、最丰富的信息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多媒体能够将知识直观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多样化的图片以及有趣的视频学习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无形中学生的知识储备得到了丰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例如,在学习《到周边去看看》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周边国家风土人情的视频以及图片,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其求知欲也在不断增强。

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品德与社会课中信息化教学设计成为了可能,实践表明,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将有助于小学品德课教学效率的提高,为此,在品德课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第13篇

随着湖北的中部崛起,武汉的发展被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武汉城市圈也成为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部省共建“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黄石是湖北省的工业重镇,是武汉城市圈中副中心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支柱,以建材、能源、机械制造、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化工医药等为重点,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黄石职业技术学院是黄石地区唯一的一所地方高职院校,始终坚持把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更好的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作为落脚点,以服务求支持,在服务中促发展。根据区域经济社会特点,结合学校资源和社会需求,在实践中探索适合区域经济社会特色的服务模式。

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校企合作力度

校企合作即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合作形式主要是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研发、合作培训、合作技术服务等,通过合作最终达到共同发展。学校和企业是两个不同的主体,高职院校是以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企业则是以创造经济效益为目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校企合作的效益日趋显现。但是,由于企业发展规模和发展阶段的不同,企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各不相同,导致其参与职业教育的动机的不同。要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必须发挥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作用,主动寻求政府的支持和帮助。

1.1 组建职教集团

2012年7月17日,黄石日报登载“从年初到年底,招工永不落幕”―― 关注黄石中小企业发展系列报道之四,文中指出,目前有75%的企业存在用工缺口,全市中小企业缺工在3万人以上,工人难招,技术工人更是宝贝疙瘩。为加快黄石市职业教育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速度,促进校企合作、校际合作,推动教育强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2012年9月,黄石职业技术学院向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申请牵头组建“黄石职业教育集团”,2013年5月,“黄石职业教育集团”在黄石职业技术学院挂牌成立。集团理事会机构设置为,顾问:黄石市副市长苏梅林;名誉理事长:市经信委主任曹和家、市教育局局长方晓阳、市人社局局长许卫和市国资委主任姜笑山;理事长:市教育局副局长汪志锋;执行理事长:黄石职院院长胡明钦;理事单位由黄石市54家企业和23所职业学校组成。集团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搭建黄石产业信息平台,沟通职业技术人才供求和教育改革信息,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企业资源,开展师资和企业职工培训,开展产品研发和技术服务活动,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和企业资源共享,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2011年昆山沪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约落户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从2012年到2015年间,预计用工7500人,开发区就业局通过职教集团间的协作,每年按公司要求将学生输送到位,为开发区的跨越式发展提前锁定了人力资源。

1.2 积极发挥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职业教育方面的政策和制度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力量,有效利用政府的主导作用,可以确保校企合作深入开展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应引起高职院校高度重视。2011年10月,在黄石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办公室策划下,黄石市重点企业用工订单式培养“校企对接”洽谈会在黄石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朱中华及黄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领导到会讲话,36家企业和23所院校及培训机构参加洽谈会,7家企业现场与学院成功签约。2012年1月,由黄石市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主办,科威公司赞助的“科威杯”PLC电子设计创新竞赛,旨在通过“政府组织、企业出题、老师指导、学生制作”的方式,达到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的目的。2012年3月,学院产学研工作处与黄石市科技局联系,在学院挑选5名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业课教师,作为黄石市科技特派员,由市科技局资助、派驻企业,帮助企业摸清关键技术需求,制定企业技术发展战略,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和改造,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到目前为止,担任湖北加恒实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的康立武老师,已在企业申报“含铁酸洗废液中回收盐酸的研究”项目;担任黄石万顺转向器制造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的胡江平老师,已与企业签订“全液压转向器”技术开发服务合同。

1.3 争取政府支持,改善办学条件

黄石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6年里,成功申报了两个国家级实训基地―― 数控实训基地和汽车实训基地,中央财政支助220万元,地方财政支助220万元配套经费;极大的改善了两个基地的实训设施。2012年,学院又积极申报两个重点专业―― 电气自动化和模具设计与制造,中央财政支助400万。今年,学院与企业联合,向市科技局申报黄石市科技创新平台计划项目,与企业共享共建力学和金属材料实验室,争取40万元的经费支助。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中,产学研工作处积极组织教师申报由湖北省教育厅支助的“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行动计划项目”,申报由市科技局支助的“黄石市科技特派员”活动项目。

2 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

2.1 健全制度建设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社会服务是高等职业教育科研职能的延伸。学院为加强校企合作,提升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人事处出台了《青年教师培养暂行办法》,《专业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暂行办法》,对青年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做出了硬性规定及激励措施;科研处出台了《教科研成果管理及奖励办法》,《教科研工作计算及考核办法》,《研究机构考核管理办法》等,对教师晋职、待遇和奖励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不断健全的制度建设,提高了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院300多名教职工,从2012年5月―2013年5月,公开273篇,完成各类研究项目54项,成功申报新型实用专利17个,发明专利3个,软件著作权2个,与企业签订技术服务合同5份。学院教师还多次在企业进行专利申请时,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提炼和填报申请文件。

2.2 加强考核力度

学院对教师个人的年度考核,以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和教科研工作量考核为主要指标,并将教师企业实践和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根据实际情况折算教学和教科研工作量。将校企合作、社会服务、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与就业质量等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对学院各系实行年度目标考核,考核结果与该系的办公经费划拨挂钩,并与该系全体教师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挂钩。学院对各系成立的研究机构,也实行年度考核,考核合格的研究机构,学院对每个研究机构另行划拨2万元办公经费。通过严格考核,调动了各系主任有计划的制订校企合作工作计划,支持教师参与校企合作和技术服务活动,同时也提高了教师主动联系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了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了教师的双师素质。

2.3 强化合作意识

第14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人的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5)05-0032-06

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实现我国经济发展与世界接轨的必然要求。融入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个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推动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更加深刻广泛影响着国人的自我生成和发展。作为经济发展主体与动力的人,在推进和完成这两个因素相互融合和两个方面的实现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推动人的国际化发展成为不可逆的全球化趋势。在全球化世界历史潮流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更好地促进人的国际化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视域下人的国际化发展的展现

人的国际化发展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参与经济全球化对人的发展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对人的发展提出的一个必然要求,也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由局部到整体、由传统向现代、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历史演进历程。人的国际化过程就是人由孤立走向群体、由对立走向合作、由异质走向同构、由失衡走向同步、由片面走向全面发展的一个过程。人的国际化的本质特征就是世界历史性存在、交往全球化存在、主体个性化存在。

(一)世界历史性存在

世界历史性存在是关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中人的生产性存在与人的社会历史存在相结合的必然结果。世界历史性存在是个人通过经济全球化创造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互动来实现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视域下人的本质特征在经济全球化视域下的展现。

世界历史性存在是人的生产力世界性发展。人的生产力世界性发展是人在与自然实践中互动结合和人的存在在经济全球化开辟的结果。“如果在英国发明了一种机器,它夺走了印度和中国的无数劳动者的饭碗,并引起这些国家的整个生存形式的改变,那么,这个发明便成为一个世界历史性的事实”。人的发展是一个世界历史性进程,跨国公司的扩张、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的使用以及社会分工细化与交换的扩大化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人为自然的改造范围不断扩大,人摆脱了自然的限制和束缚以及自然生产力低下的限制,突破地域的局限性;资本、技术、信息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南流动和优化配置,使世界形成了一个相对统一的整体,使人的生产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和生产力实现全球化发展,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丰富了全球的物质,刺激并满足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不同需求。人们通过充分利用人类先进的生产力和全球性的资源,丰富和发展自己,实现个人由地域性存在向世界历史性存在转变,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前提条件,“人们的世界历史性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人的生产方式由生存性存在向生产性存在的发展转变,人由独立个体向世界历史性存在转变,实现了人的生产力世界性发展,为人的充分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推动了整个人类向世界历史性存在转变。

世界历史性存在是人的存在的历史性发展。一是人的社会历史活动的演进与人的本质的社会实践性决定了人是历史性地存在着。人类社会历史形态的变更,“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这表明人处于由过去决定现在、现在决定未来的社会历史实践之中,人在创造社会活动历史的同时发展着自己的本质特征。人的本质的历史演进,人作为一个“现实的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是一种现实的运动,是一个由低级逐步向高级阶段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是“人的依赖性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和“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阶段”的三个阶段发展。二是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是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进程转变中实现的。现代化伴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展开,是以资本主义为中心的世界历史进程,是世界历史的地平线展开的现实力量,全球化发展是资本主义特征的表征,当世界生产力以巨大的力量决定着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时候,资本主义社会在世界范围内取得历史性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随着资本向全球的扩张,以市场经济与统一的世界市场为依托,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形成世界历史发展,狭隘的地域性与闭塞的民族历史被世界历史性存在所取代,人类社会由地域走向世界的历史开始全球化发展,人在适应全球化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素质与不断满足自己需求,人的存在与发展也将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由地域性存在个体逐渐转向世界历史性存在个体。三是世界历史的演进表明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种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在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在资产阶级社会胞胎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资本主义社会以它的力量推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具有资本主义自身难以克服的暂时性与局限性,资本主义条件下丧失个性的“现实的人”也将随着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而走向自由全面的发展阶段,最终转向人的世界历史性个体存在。

(二)交往全球化存在

认为,人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交往的普遍化是在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人在进行社会化历史中不断实现的,交往全球化是个人和群体在参与全球化的社会实践中的必然趋势。交往的全球化存在是经济全球化人的发展的实然性与应然性相结合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下人的发展本质特征在经济全球化的展现。

交往全球化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一是人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社会关系决定了人的交往全球化发展。“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一个社会关系的存在物,实现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必然通过发展和丰富自己的社会关系,经济全球化下人们展开普遍的交往并扩大和丰富自己的社会关系实现了自身交往全球化。二是生产力的普遍提高与社会分工和交换扩大化形成了人的交往全球化。人不断发展自己的社会关系,“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分工与交往使人们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为了满足需求,人们必须从事不同的工作,进行世界性的交往与交换,人们在生产与普遍交往中进入相互依存的状态,不仅突破旧的社会关系的局限性,“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已经破坏了”。“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也使人们的交往范围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而形成世界性的交往,“各种独立的、几乎只有同盟关系的、各种不同的利益,不同法律、不同政府、不同关税的各个地区,现在已经结合为一个拥有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一关税的统一民族。”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他人的存在而存在,他人的存在是每一个人生存的前提,在世界性的生产与分工中人实现全球往。三是生产关系变革下充分利用人类文明成果决定了人的交往的全球化。“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共同的财产。各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民族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文学。”通过文化的生产与消费的世界性,及科学技术的社会化与生活化使交通与通讯工具变成普遍化,为人的交往创造了即时与便捷的条件,实现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人群的交往,人们之间跨越时空即时进行着交往,实现了人的交往全球化。人们全球范围内进行物质与文化的交流,丰富自己的社会关系,充分利用和享受别国创造的物质与文化成果,掌握全球化交往的生活知识与技能、操作与规范,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实现自身的现代化,促进自己的发展。

交往全球化是人的异度存在现代化。人的异度存在是人与时空相结合互动的过程与结果,一是资本消解时空的分割实现了人的异度存在。“资本一方面要求摧毁交往即交换的一切地方限制,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另一方面它又力求用时间去消灭空间,就是说,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花费的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资本越发展,从而资本借以流通的市场,构成资本空间流通的市场越扩大,资本同时也就越是力求在空间上更加扩大市场,力求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资本的全球扩张不仅打破空间的地域限制,也打破了时间的限制,实现了时空的跨越与对接,为人进行即时交往创造了可能。二是贸易自由化促进了人的异度交往。世界市场的开拓与贸易的自由与把世界各国的人卷入到普遍的竞争与发展中,打破了封闭自守与时空分离的状态,突破了地域交往关系的局限性,科技生活化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使人们即时地进行全方位的交往,“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通过经济全球化“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并且可能有力量来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生产(人们所创造的一切)”。经济全球化为人的发展创造了丰富的社会交往条件,不同群体间由独立走向依赖,由孤立走向交往,由险隘的群体走向普遍的类存在,交往的领域由经济走向全方位的交往,加深交往深度与拓宽交往的广度,加速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进程,实现了人们由单个的地域性存在变成普遍的不可分割的世界性存在。

(三)主体的个性化存在

人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个性化存在是人的精神属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主体的创造性增强、主体人性化实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主体个性化的存在是通过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对人的发展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相互推动来实现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参与经济全球化视域下人的本质特征的展现。

主体个性化存在是人的知识性存在的发展。人的主体性存在是人与信息、知识相结合互动的结果,是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开辟的结果。首先,经济全球化提升了人的能力与素养,促进了人的个性发展。能力的提高和观念进步不但是人的充分发展的根本标志,而且还是人的国际化发展的指标体系。经济全球化带动了文化和科技的全球化,各民族之间进行着频繁的思想交流,不同民族文化的互动交流,不仅使不同民族的人们消除了民族文化之间的隔阂和歧视,民族文化由封闭自守走向了开放和融合,也丰富了人的文化生活,开阔了人的精神视野,充实了人的精神世界,建立起了世界性的相互交融文化体,形成了具有多样性的文化特征的人。不同地域和不同年龄段的人们都在逐渐通过接受不同民族的文化、思想和观念,促使自己的观念顺应世界民族发展潮流,同时在学习中利用不同的文化来提高和塑造自己,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能力,与全球化发展相适应。其次,经济全球化使人的活动方式与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生活方式根本性是实现人的国际化前提条件,也是人的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全球化下资本的全球扩张,形成全局性的世界市场一体化,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形成了世界一体化打破了生产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生活在世界性的经济体中;信息化时代将人们带入了数字时代,人们通过交互的便捷的网络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生活在网络压缩的时空里,全球形成了“邻居”式的交往,人们活动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活动的范围和深度都得到进一步扩张,使人获得更多自由的空间和时间。思维方式的转变是人的充分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实现人的国际化的必然要求。经济全球化扩大了人类的实践活动范围,促进了不同地域人群的相互对话、交流与合作,强调不同群体问的平等对话与交流,强调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的实现,强调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发展,强调地域发展平衡性,使人们的思维由地域眼光转变为世界眼光,实现了人的思维与认识范式的转变。

主体个性化存在是人自由全面的发展。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的素质与能力、需要、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自由发展。经济全球化视域下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与交往普遍化将会提高人自身的能力、素质,增强人的独立性、自主性、自觉性与能动性,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转变思想与观念,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在生活,张扬和凸显自己,增强经济全球化主体的主体性与个性,实现自身的自由与个性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通过阶级的变更“代替那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进程,“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全球化交互下人的国际化发展的现实际遇

融入经济全球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吉登斯说“全球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当下全球化已经成为了发展的趋势和人们普遍的生活方式。经济全球化与人的国际化是双向互动与反向异动的,经济全球化能够为人的国际化创造条件与可能,推动人的发展实现整体性、现代性与全面性的国际化发展,但人的现实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与人的发展的实际水平仍然不一致,表现出失衡性、差异性、片面性甚至是滞后性。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全球化交互下人的国际化发展

经济全球化视域下人的国际化面临着正反两方面的境遇,即双向互动与反向异动。双向互动是指经济全球化与人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为人的发展创造了发展的基础及诸多的机遇与可能,生产力的世界性、科学技术的生活化延伸了人的本质力量,实现了人的生存、需要、能力、价值与社会关系的全球化与社会化发展,。推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交互发展,人的发展依赖于经济全球化提供和创造的条件,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并适应全球化生产与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的发展。同样,人的发展也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人的生产力提高、社会关系的丰富,个人生存发展需要的满足、能力的提升以及思想观念的转变,人类整体进步,个人的全面发展,人类思想观念、思维能力、生活方式对现代社会适应性的增强,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资本,加速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同时,在经济全球化与人的发展的双向互动过程中出现了反向异动的不可避免性。异动即异化,是指主体活动的后果成了主体的异己力量,并反过来支配和危害主体自身。全球化与人的发展的异动就是全球化在推动人的发展的同时对人的现代化产生排斥和异化影响,对人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束缚和阻碍了人的发展,使人的现代化产生片面、畸形、对立,同时人的国际化的不完整性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融入全球化发展产生阻碍,不利于实现国家经济全球化,导致人的发展与全球化相互对立与相互阻抗。

(二)经济全球化视域下人的国际化发展的现实际遇

1.群体发展的进步性与失衡性矛盾。经济全球化与人的发展的双向互动与反向异动体现在群体的发展是整体的进步与不同人群的失衡发展。群体发展的进步性主要表现为整体性与协调性。首先,世界由局部走向整体。资本主义向全世界的扩张,以资本为逻辑起点,以商品为形式的一种整体性方式向每一个地域、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人渗透,打开了世界市场,使世界各民族和国家开始突破地域的局限性,由彼此隔绝、相互孤立开始转变为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整体的、统一的历史,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加快了不同国家、地域、人群的国际化。其次,世界由闭塞走向交流。经济全球化以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为动力,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与交往的全球化交互为机制,以便捷的交通与通讯为基础,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实现了人类时空的对接,“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分隔和对立日益消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超越了民族与国家的界限,形成了经济全球化格局,地域、民族文化与文明局限性的突破,形成了文化的全球性发展,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了世界政治整体化格局,经济全球化带动了科技、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对话交流,扩大了人们之间交往的领域,促进人们进行政治对话、文化交流、社会合作以及生态问题的全球性解决。最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人类随着社会关系的不断扩展而逐步获得解放的历史,是人从民族地域性存在走向全人类彻底解放的过程,经济全球化为人的发展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与交往全球化发展的可能,人们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能力、素质、需要以及社会关系的全面性发展,进行了思想观念与生活行为方式的全球性转变。同时,带动了不同群体之间进行自然、社会与精神等不同层面的交流,促进不同人群的交互互补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人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整体性的系统的全面的现代化过程。

群体发展的失衡性主要体现在差异性与非同步性。人的发展在全球发展并不均衡。一是经济实力的国际差异性。国际社会生产力的全球化发展程度差别明显,以资本为助推力的生产方式在不同地域的扩张速度与程度、不同国家现代化的先后顺序、不同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接受程度、反全球化运动等影响全球社会现代化与人的发展的程度,这种不均衡发展使得不同国家人的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呈现出发展的国际性差异,如南北发展悬殊、东西方发展差距大、国际社会贫富分化更加严重,某些落后国家的一些人群甚至还处于饥饿和贫穷的状态。同时,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一方面使得人的生产不断摆脱体力的限制,转向脑力劳动为主,体力与脑力劳动的失衡使得脑力劳动者心理压力大,成为自己创造的劳动成果的异化物,心理疾病的常态化威胁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普遍化使人成为了科技产品的奴隶,产生人与机的交流模式,不仅使很多人失去了人与人的交流能力,甚至产生了大量的心理与健康问题,科技产品的辐射性也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二是国际社会不稳定性。国际资源配置不均使人拥有的发展机会不均等、条件差异大,不同地域的不同人群发展呈现失衡状态,加剧了国际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平等,使得不同人群之间的对立愈加严重,如全球的宗教问题、领土纠纷、自然资源、海域争夺等,影响和阻碍了全球人的现代化进程。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生产力的作用也加剧了国与国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从而在事实上导致了不同地域的不同人群的人的发展的不同步性,造成了人和人之间的对立愈加恶化。三是政治实力的国际差异性。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政治全球化的过程中不尊重其他国家的发展,不讲求权利与义务,干涉别国内政,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强权政治与霸权主义,阻碍了其他国家人的发展的历史进程。四是文化的认同差异性。在全球文化认同上,由于民族地域的局限性与国度性,导致了世界文明出现认同的障碍,甚至是文化的排斥与歧视,不利于人的世界历史进程。五是生态文明的国际性失衡发展。人类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方式导致自然环境的退化与人类生存的环境恶化,以生态危机为代表的世界性危机具有五个明显的特征,即整体性、普遍性、复杂性、严重性和深刻性,这些危机的全球扩张,以及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态危机,严重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文明发展,破坏了全球的自然生态平衡,影响了人的身心发展,导致了人的身体素质不断下降,严重威胁着人类实现可持续的生产与发展,后代人的生存发展境遇面临更大的挑战。

2.代际间发展的超越性与传统性矛盾。经济全球化与人的发展的双向互动和反向异动对代际间的发展的作用表现在其全球化发展的矛盾是超越性与传统性相互矛盾的运动。代际间发展的超越性表现在人的发展是阶段性与终极性目标相结合的过程。时空的对接与跨越将人类的历史性、现实性与未来存在贯穿起来,历史性的发展、现实性的存在与未来的发展构成了人的发展是一个继承传统与创造发展的动态过程,是不同代际之间的发展能力与情况的对接与超越。首先,代际间的发展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一方面新生代的发展超越上一代人的发展,实现一代代人的向前发展,呈现阶梯式甚至是直线上升式的发展模式,是一个不断向前的螺旋式发展过程,新生代的发展程度比上一代人发展处于更高的阶段,不同代际之间阶段性的互动与发展是实现人的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另一方面代际间的发展也呈现滞后性,经济全球化使异化与物化向全球扩张,后代人的异化或是物化的程度会更加深、更加严重。其次,代际间的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经济全球化创造了越来越先进的生产力和高端的科学技术,使得后代人的发展手段和方式更加先进,发展的机会与可能性更大,人的能力、素质、需要与社会关系将比上代人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与进步,交往的全球化扩大了人的交往领域,人的民主法制意识、开放与创新意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不断强化,人越来越向着世界历史性个体的存在发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此同时,新生代所具备的机遇与条件多于前代人,不同代际间的人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使得不同时代的人之间的代沟越来越大,不同代际之间的问题愈加突出,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

代际间发展的传统性主要表现在人的发展是传承性与地域性相结合的过程。首先,传统性是不同代际之间的继承性发展。“人作为人类历史的经常前提,也是人类历史的经常的产物和结果,而人只有作为自己本身的产物和结果才成为前提”。人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每一代人的实践活动都离不开前人创造历史活动的成果,是在学习和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实现的发展,即前一代人的发展是后一展的基础与起点,代际间的发展是不断延续的一个过程。与此同时,传统性也会导致人思想观念上固守本民族、地域的传统,导致文化认同的困难,影响人对其他文化的认识与学习,阻碍人的全球观念的形成。其次,传统性表现在人的发展是一个民族性与本土化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既是一个民族的现代化过程,也是一个民族的世界历史发展过程。经济全球化把各个民族卷入其中,各民族的文化与文明构成了一个异质性与多样性相并存的世界文明。一方面,各民族文化既在相互交融中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又保持自身的个性和特征;另一方面,不同代际间开放与接受的程度不同,代际间的民族性与个性化程度也各不相同。经济全球化所带动的文化全球化由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文化与文明构成,文化交流呈现异质性与非同构性,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出现认同障碍,使得不同代际间文化全球化程度呈现阶段性与差异性,影响了人的现代化进程,导致不同代际间交流与沟通的鸿沟更深。

(三)个人发展的全面性与片面性的矛盾

经济全球化与人的国际化双向互动与反向异动表现在个人发展上是全面性发展与片面性发展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个人发展的全面性表现在人的发展是物质性、社会性与精神性相结合的过程。首先,人的物质性与精神性发展。经济全球化实现了物质生产的全球化,创造和丰富了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人在参与世界性生产中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在参与世界的文化交流中增强了自己发展的观念和思想,在参与世界性的历史过程中增强了自己的主体性和意识性,在参与世界性的对话与合作中改变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地协调地实现自身的发展。其次,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与发展。全面性还表现在人的发展是人的主体本质力量的增强过程,信息与科学技术是人发展的手段和方式的延伸,人的发展的方式呈现科学化、信息化等特点,这使得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可以不受地域与时空的限制随时进行交流与互动,使人们不断摆脱自然的束缚和限制,扩大人类改造的范围,突破地球范围的限制。最后,人的个性的开放性发展与主体性增强。经济全球化将整个世界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使世界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地球村,实现不同个人间的彼此交互、相互对话的频繁交流,经济全球化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可能,为人的观念和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基础与条件,人的发展由片面走向了全面,人的主体性极大增强,促进人的思想不断解放,思想观念由闭塞走向开放。

个人发展的片面性表现在人的发展畸形性发展过程,即人的物质性与精神性发展失调。人的物质与精神性失调以及人的物质异化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人的全球化不可避免的结果。经济全球化在促进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强化了人类对物质的依赖性,并在全球的普遍联系与交往中将异化性或是物化性的关系向全球扩张,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成为了许多人生活的根本目标,全球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泛滥,全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全球的盛行,人们过多关注自己的物质性发展,而忽视自己的精神性提高,人逐渐异化为自己创造的劳动成果的奴隶,物质成为了人性的代表,人异化为物质的奴隶,这种异化的关系支配和控制着人的发展,由此产生的后果就是人的价值贬低以及精神性缺失,陷入物欲膨胀与精神空虚的困境,阻碍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导致了人的畸形发展。个人发展的片面性还表现在,人们注重自己生活方式的改善而忽视自己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的转变,重视自己个性的发展忽而视个体的创新性发展,复制与模拟成了全球普遍现象,导致人的片面发展。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发展的失衡性、文化的异质性、代际间的差异性使不同单个人之间发展越加对立,矛盾愈加凸显。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视域下人的国际化发展的现实要求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人的发展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我国坚持长期的对外开放政策,加入世贸组织积极参与全球化过程,为我国人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机遇;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人的思想观念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对外开放程度不够,社会发展的失衡性使得我国人的发展面临重重挑战,如何更好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遇来促进我国人的发展,不仅要积极参与世界历史性生产,还要不断发展教育,提高人的素质和转变人的传统观念,实现人的发展。

(一)转变发展理念,将人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目标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人是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消解物化与异化带来的后果,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就是要将人的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取向,实现发展为了人,发展的成果由人共享,创新发展理论,增强理论自觉,深化对人的发展的认识,更好地实现人的发展。

(二)发展社会生产力,以物质生产为保障实现人的国际化发展

“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但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地去完成它。”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的现代化的物质前提,丰富的物质能够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保障人的生存发展,解决人的发展的后顾之忧。

(三)转变教育方式,以素质教育为关键实现人的国际化发展

教育的功能是生产人的主体能力,它生产的是能够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主体,没有教育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人的发展。教育是实现人的发展的一种有效方法和途径,它是人系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手段,它能增强人的主体意识,能够使人的思想观念发生转变,为人的发展提供原则以及基本价值取向,为人的发展提供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实现人的发展要求完善教育体制,发展基础教育与终生教育,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机会和条件,培养具有全球化人格的健康人才。

(四)以思想方式与行为观念为先导实现人的国际化发展

观念是人精神的眼睛,是人选择与思路的指向标,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实现人的发展就要转变人的发展观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球化发展相适应的观念,才能不断加快现代化的进程。这就要求引导和转变人的思想观念,增强人的开放与竞争意识、公民与法治意识、主体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更新思想观念,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精神生活质量,加强现代文化建设,增强民族文化自觉性、社会成员的社会适应性与应对环境的能力。

第15篇

领导和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这次全市武警装备“四配套”建设座谈会,专题研究部署全市武警装备“四配套”建设问题,这对于加强我市武警部队的后勤和装备建设,提高全市武警装备水平,必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下面,把我区近年来加强武警中队装备建设情况和下步工作打算作以简要汇报。

武警部队担负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任。近年来,驻x武警中队视驻地为故乡,积极参与地方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特别在看守看押犯人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驻x武警中队成为全区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依靠力量。区委、区政府一直重视驻x武警中队建设发展,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双拥”工作指示精神,深入开展军地共建活动,大力支持驻x武警部队建设。每年春节和“八一”节前夕,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都带领区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驻x部队、武警中队走访慰问,同他们进行座谈讨论,现场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动员社会力量为驻薛武警中队服务,千方百计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受到了驻x广大官兵的好评。特别在区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区里每年都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武警中队建设。仅去年以来,区财政就拿出近10余万元资金,帮助武警中队加固了中队武器库,安装了指纹门,提高了武警装备水平;粉刷整修了武警值勤哨位,更换了中队门窗和平房房顶,粉刷了营房和营院,绿化美化了营区,为武警中队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我们在重视支持武警中队建设上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是:近年来随着xx城市建设的东扩南移,xx看守所及武警中队营区居城区中心越来越近,周围被部分居民楼及企业包围,加之地势低洼,发展空间小,已经不适宜看押工作的需要,看守所及武警中队的搬迁已迫在眉睫;对武警中队资金投入上同部分兄弟区市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后勤装备建设在某些方面还没有完全达到上级要求,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下步,我们一定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兄弟区市加强武警中队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加大投入,搞好武警装备配套建设,努力提高驻x武警中队装备水平。工作中,着力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进一步重视支持武警中队建设。坚持把武警中队建设作为“双拥”共建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常听取武警工作汇报,帮助他们办实事、解难题,做到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帮助,工作上支持,为武警部队建设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