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生就业会议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广西南宁建成,广西高校大学生有了更多发展机会,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就业难、就业能力有待提升等[1]。这给广西高校大学生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和选择。虽然如此,但也只有那些经历过激烈竞争、多重挑战后的人才能成功获取就业岗位。面对如此紧张的就业局面,大学生不仅需要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更需要结合社会需求这一实际情况发展自身的就业能力。随着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许多毕业生感慨就业难,难于上青天,但对此也很无奈。高校该如何开展教育工作,如何培养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人才,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
自从改革了大学生就业体制和大规模扩招高校大学生后,国内学者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始进行了研究。郑晓明最早明确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这个概念,他认为就业能力就是大学生通过学习知识和提高综合素质,获得的能够选择满意的工作、满足企业和社会需求、能施展自身能力、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文少保则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就是在以学习能力为基础发展的与职业相关并嵌入在个体身心里的一种综合能力[2]。
而在国外,2004年国际劳工局在第92届会议上正式定义了就业能力,即指通过接受教育和学习知识以获得和维持体面劳动、在事业中不断进步和应对多种紧急局面的能力。同时,英国学者Peter T Knight & Mant z Yorke提出了就业能力理论并建立了模式。在该模式中,就业能力由学科理解力(Subject Understanding)、技能(Skills)、自我效能感(Efficacy)和元认知(Meta-cognition)四大项构成[3]。本文首先基于USEM模型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对广西区部分企业、高校教职员工、在校大学生以及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发放纸质和电子问卷共1250份,回收1044份(有效率为83.52%)。经分析回收的1044份问卷得出相应维度的数据,并且超过67%的人赞同大学生就业能力维度和其核心构成要素(见表1)。
■
3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距研究
3.1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总体情况 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情况,笔者开展了第二次调查,主要向广西多数高校在校大学生及毕业生发放纸质及电子问卷共计950份问卷,回收842份问卷(回收有效率88.63%)。
调查后发现:很多毕业生认为就业单位在选择人才时往往注重其给单位带来利润的能力,对于面试者的素质、人际交往能力等无法在面试中直观考查出的能力重视度相对减少。这就导致了他们在提高自身实力中出现偏差。同时,随着我国教育普及政策让许多青年接受更多教育,大学生数量逐年递增,就业越来越难;所以他们认为赢得一次面试比拥有在日后工作中给自己升值的能力更加重要。根据用人单位反映,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眼高手低型又叫心高气傲型,他们缺乏奉献进取精神,自我主义强大,但并没有核心能力。近几年来,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和总体水平成为就业单位考核的重要项目。许多招聘方会通过实践或兼职经历来评估大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以及具备的潜力[4]。
3.2 社会实际需求 为了了解广西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情况,笔者进行了第三次调查,对广西区主要城市各类企业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02份有效问卷。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实践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两大类,其中包括沟通交际能力、组织策划执行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紧急事务处理能力、责任意识、职业素养等。就业单位不看重的是学历和各类证书,因为这代表不了大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水平。根据美国联邦政府“教育、科学和培训部”的调查,被众多公司公认为是最不可缺少的就业力同样属于个人技能和素质范畴,基本包括沟通能力、计划和组织能力、团队工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问题处理能力、学习能力、主动心与事业心(进取心)、科技等八个方面[5]。由此可知,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大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并且有实践和经验。
3.3 两者差距的具体表现 大学生就业成为了亟待解决的一大社会问题,该问题的出现源于市场人才类型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异。同时,这也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关键。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距的具体表现为:
首先,表现在实践能力方面。用人单位在甄选人才时,把该能力作为主要考核对象,因为在就业单位看来实践操作能力是就业能力的重要内容。调查显示超过64.5%的大学生对自身的实践能力评价并不理想,其中比例较高的是社交能力,但也只为51.4%,而沟通能力为47.5%、组织策划执行能力为40%、团队协作能力仅为31%,由此可知就业单位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需求未得到满足。
其次,表现在综合素质方面。用人单位更欣赏综合型人才(“竖”表示专业基础知识,而“横”则要求大学生通览各方面的知识)[6],这类人能突破专业知识层面,掌握其他方面其他领域的知识,这给就业单位带来极大价值,也给自身带来极大上升空间。根据调查的数据分析,62.5%的在校大学生希望以后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这就意味着,有多半以上的大学生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很少接触专业以外的各种知识,这说明了大学生对专业知识重视容易造成知识结构单一,难以满足就业单位需求。
4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距的原因分析
4.1 大学生认知欠缺 很多大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大多数出于高不成低不就的阶段。专业知识水平不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内容,但不容否认,许多就业单位对专业知识的要求比较严格,比如翻译类、医学类、艺术类以及技术工人等等。在本次调查问卷中发现这类岗位仅有约13%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与专业对口,这说明了大学生没有好好掌握自身重要的技能。
4.2 大学生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高校人才培养计划未能及时适应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动,造成人才类型不符合社会需求。绝大部分就业单位对人才的素质、创新、实践和适应等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大多数大学生各方面发展不均衡,总体能力不能符合就业单位的要求。
4.3 高校应做好用人单位的反馈工作 高校能否及时有效的获得社会人才需求信息是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关键,也是解决人才与用人单位之间矛盾的关键。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应建立与维持产业界的双向互动关系。而经调查发现广西不到一半的高校做到了收集就业单位和校友等的反馈工作。根据我们设计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的调查问卷数据显示,34%的大学生通过校园内招聘会上了解到招聘信息,36%是通过网络、中介等了解招聘信息,20%是通过人才市场了解招聘信息,而10%是通过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等就业。数据表明,高校并未给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同时在人才培养方面也落后市场需求一大截。
5 缓解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距的建议
5.1 大学生应提升自身的认知能力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这也容易导致大学生培养一体化。面对严峻就业压力,大学生自身应制定明确的发展规划,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激发自身的潜能。大学生应适时地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将目光放远些,动态把握就业机会扩大自己的就业面[7]。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更需要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发展自己的求知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等。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心态 转变 荣辱观教育
一、现今高校大学生不良就业心态分析
大学生群体是个体由青年期到成年期过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具有处于“第二次心理断乳期”“边缘人”地位,表现为多重价值观、多重人格等。就业选择心理主要表现在从众心理、攀比心理、自负心理、自卑心理和依赖心理等等。学生的就业心理折射出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取向,成为就业选择中的障碍。[1]
1. 缺乏责任与诚信。责任,是每一个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人与生俱来的。无论何人,都对自身、对他人、对集体、对国家和社会负有一定的责任。我们强调责任,就是要人们逐渐认识自己在人生历程中的责任,形成深刻的责任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然而,一些大学生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安逸,在求职应聘过程中,非大城市、沿海开放城市不去,非高薪、高待遇不去,非工作轻松、环境舒适不去,非专业对口不去,出现“有岗不上、有业不就”的局面。什么“好男儿志在四方”,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形式上的口号,把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抛在脑后。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它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资源。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我们有的学生在求职择业中缺乏诚信,“这山望到那山高”,频繁签约,频繁毁约。据报道,某高校一位学生三个月内毁约六次。尽管现在的就业市场打破了一职定终身,然而频繁跳槽显然不是企业所希望的。企业希望它的员工能忠于职守、兢兢业业、脚踏实地。
2. 信仰真空与价值取向偏离。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信仰危机仍然是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他们的口头禅是:“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拜金主义极为严重,以我为中心,“人人为我,我不为人人”。信仰危机是大学生成才的绊脚石。于此同时,随着传媒对社会精英,特别是“数字精英”、“管理精英”大加宣传,对“经济价值体现”衡量“个人价值”持过分积极评价时,容易导致大学生在评判人才的时候,往往以仕途的大小或财力的多寡论英雄。这种心理状态表现在职业选择上,就是职业取向过高、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如不愿从事生产一线,不愿在基层建功立业。据调查,我国18―32岁“啃老族”的队伍逐年飙升!因此,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应不断调整自己原有的不切实际的就业取向,使自己的心理定位与择业目标要求相适应。纵观历史上有成就的人,都是从小事做起,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顶峰。大学生要有这种心理准备,才能使自己的求职愿望与社会需求及时对接。
3. 对社会和他人缺少关爱。团结互助,礼贤谦让是传统儒家思想道德中“仁”的精髓,也是传承了两千多年的美德。然而现在这块基石却在动摇,甚至有被挖空的危机。放眼社会和校园,有多少大学生还在追寻和传承这一传统美德?也许是人们对市场经济的误解,也许是人们对个人利益的极力追捧,一些大学生在职场较量中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置优秀的传统道德于不顾。更令人伤心的是,他们根本没有感觉到这是一种道德的沦丧!
一个民族的复兴,不仅仅需要经济的富足,更需要民族精神。良好的道德传承是中华文化之宝,是国家社稷之基,是民族精神之魂。我们的大学生只要真正树立起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民族的振兴为己任,不仅仅能够使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我们的社会也一定能够变得更加和谐,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在世界民族之林散发出更为独特的迷人魅力。由此可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荣辱观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和伟大意义
“八荣八耻”是2006年全国“两会”期间,同志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讨论会上首次提出来的。从此,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逐步形成并在社会主义社会道德评价体系和道德评价标准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指社会主义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关于“荣”、“辱”问题的道德评价体系和道德评价标准,总书记将其具体概括为“八荣八耻”,即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逸为耻。这“八荣八耻”,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
首先,“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人生价值追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了中国当代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的精神支柱,是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多我国公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其次,“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八荣八耻”涵盖了其中的各个方面,是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贯穿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对培养追求高尚、激励良好的社会风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再次,“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在中国的传统美德中,包含着丰富的爱国敬民、邻里互助、勤劳勇敢、清正廉洁、诚实守信、谦虚谨慎、务实创新等思想品质。[2]“八荣八耻”在继承和发扬这些传统美德的同时,使其与时代需要相结合,为现实社会服务。这种结合,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找到了历史渊源,也给中国传统美德赋予了社会主义所特有的思想道德要素。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伟大意义,在于它是中国伦理学史上的一次重大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伦理学是以道德为研究客体的科学。从伦理学的研究角度发现,“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又是自身价值的说明。它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当代社会什么是“荣”,什么是“耻”,提出了人们“应当”和“不应当”的道德规范标准。它是当代社会道德信念在新时期传承历史的一次新总结和新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人们提倡并信守的新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在伦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理论,是我们党提出的关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实现社会的科学发展,需要构建能真正体现效率与公平、利与义、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发展相统一的社会道德体系,指导人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正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所在。可见,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极大丰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稳定的社会秩序。“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直观地告诉人们,在社会之中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应当怎样做,不应当怎样做等等,有助于帮助和指导人们自觉地在社会道德和法律框架之内表达和实施自己的言行,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共同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公正、诚实友爱、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
三、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促成大学生就业心态健康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和世界各种文化的相互激荡,多种价值观、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冲击着每一个人的头脑。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使大学生不受影响是不可能的。为此,我们必须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1.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境,促使择业观从情绪化向理性化转变。良好的心境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和灵魂,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就是要使学生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高尚的精神和文明的行为举止。所以,我们要重点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教会学生做人,重视道德内化的积极作用,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转化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自觉行为,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全心全意为社会、为他人服务,在贡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和务实的作风,促使择业观从理想化向务实化转变。踏踏实实工作,处处为企业着想,崇尚节约的人更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而那种好逸恶劳、骄奢逸的人被人们所唾弃、所鄙视。所以,大学生在校期间一定要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崇尚劳动,以劳动为荣,作好从基层干起、从一线做起的思想准备。克服好高骛远的思想,决不做眼高手低的庸才。学会在困难中求生存,在逆境中求发展,努力把自己打造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3.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促使择业观从传统守旧型向现代开放型转变。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是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民族迈向成功、迈向辉煌的基石。大学生要成才,不仅要学习成绩好,还必须要有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要善于与他人合作,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所以,大学生应努力锻炼自己,积极参加校、系、班的各种集体活动,假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充分吸收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的精髓,促成自己的全面发展。
4.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促使择业观从浮躁型向沉稳型转变。用人单位挑选人才始终把事业心、责任感放在重要位置。他们认为,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学生,会把精力和聪明才智放在工作上,这样就能更好地为企业出力,与企业共创业、共度难关,这样才能和企业同舟共济,为企业、公司走向辉煌贡献力量。这也就是为什么用人选人才的时候,会把学生干部、党员放在优先考虑的原因。所以,大学生在校期间,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要有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努力地为同学、为班级、为系、为学校多做实事,要培养吃苦在先、乐于奉献的精神,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件事,在实践中成才。
5.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促使择业观由功利型向诚信型转变。在利益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一些大学生置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于脑后。为了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取胜,在个人求职简历上编造各种子虚乌有的荣誉证、资格证和学习成绩,编造那些毫无根据的社会实践和学生干部履历;有的学生为了自己的利益,擅自撕毁就业协议,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给学校带来不良影响,给学生就业产生极大冲击。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准则,以真实的自我面对生活,是对自己、对别人、对社会负责。在今天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竞争年代,国家以诚信为本,才能兴国;个人诚实守信,才能在社会上受人尊敬。我们一定要注重诚信、崇尚文明,为人生发展打好坚固的基础。
6.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参与实践的品质,促使择业观从依赖型向自主型转变。大学生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客观、冷静地进入求职状态,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以自身的实力,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需要,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克服坐、等、靠等思想,学会主动出击、主动求职,为成功就业打下夯实的基础。
总之,教育工作者只有引导大学生在自觉实践的过程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转变就业观念,培养良好的就业心态,方可在复杂就业环境中游刃有余,实现自己的就业目标,促成自己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1]王素霞.大学生就业心态分析及对策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35-37.
目前我国社会的各项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都在逐渐演变和发展中,因此大学生必须抓住社会转型期的机遇和适应社会变革的挑战。对于会计专业的大学生而言,更要了解社会的精神层次方面和社会意识存在的特点和程度,发挥自己的特点,来让自己在严峻的社会形势下突出自己的优势,把握好就业机会。
1 对会计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的简要分析
现在我国的经济在不断地发展,各个企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急需要财务处理技能熟练,可以进行财务管理和策划的会计人才。因此,对于会计专业大学生,正好符合了企业这方面的需求。正是由于这种缘故,各大高校相继出现了会计专业,这为想有一份稳定工作的人员提供了更好选择。现在除了注册会计师和会计专业的大学生,业余非会计专业自主通过考试拿到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也有很多,从而加大了会计专业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目前,我国对会计专业的需求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对于高端会计人才需求方面才是各个单位的急需的,而对于简单的出纳会计基本是饱和的状态。因此,会计专业大学的就业压力还是比较大的。目前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会计专业的就业前景就是高就业兼具高失业并存的现象。但是就现在的情况看来,对大学生的各个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会计的就业还是比较看好的。因此,会计专业的大学生一定要明白现在的就业形式还是比较严峻,如果不提升自己,很可能就成了会计专业中高失业人群。
2 会计专业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意识分析
2.1 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过于严格
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样的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能给企业带来高效益。现在的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要求比较高,要求要有高的学历,并且最好毕业生来到单位马上就可以投入使用,给企业带来效益。现在的企业在招收人才时,会根据学历来判断一个人的工作能力,认为高学历就是高能力,这样虽然看起来公司的员工的学历都是比较高的,但是实际的工作能力就不一定能如所愿了。一些企业在选用人才时,可能招聘的不是会计专业的大学生去从事会计工作,原因仅仅是因为这个学生的高学历,而对于真正有会计能力的大学生不能获得这份会计工作。这样的做法只会让人力资源造成了浪费,无形中加大了人工成本。目前部分用人单位只根据获得的证书去判断一个学生是否被录用,因此在这种大形势的驱动下,学生会把精力放在考驾驶证、秘书证、公关员证、计算机等级证这些和自己专业没有关系的证上,就没有考虑是否和自己的专业相符合,这种方式不利于大学生的发展。现在有的单位需要社会实践经历,但是应届生的工作经验是不容易获得的。基于用人单位的要求,就必须既要学习好课堂上的会计知识,又要在学校安排的实验课上,好好练习会计的实战演练。在假期或业余时间比较多时,也可以自主的进行会计方面的实习,这样才能保证让自己适应用人单位对会计大学生的要求。
2.2 对女性求职者的的歧视
在传统的观念中,一般都会认为男人的工作能力比女人强。这样就会导致女生在找工作时,用人单位产生了性别的歧视,从而导致工作非常难找的现象。在会计女生的就业上,用人单位一般会考虑到女性有生理上的劣势,比如工作承受力和体力支持没有男性好,同时女性会面临每个月的生理周期和关于产假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在这种社会意识形态下,女生的就业就变得更加困难了。正是由于这种考虑,既要给女性员工安排很长的生育假期又要给她保留职位,同时在这段期间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的情况下,用人单位还要发放工资和福利给女性员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人工成本。这对于用人单位而言,是非常不被看好的一个选择。现在的大学中,学习会计的大学生中,男女比例失调,一个专业中绝大多数全是女生,只有极少的男生的存在。这种现象就导致了用人单位在性别歧视的趋势下去抢那些男生。这对于那些女性的会计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如果不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那么就业就变得很困难。
2.3 大学生普遍没有创业的想法
现在会计专业大学生毕业后,想到的就是找工作,并没有多少人想要开立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其他方面的创业的思考。根据传统的观点看来,学习一项技能,就去找相关对口的工作来从事。但是社会的形势在变,现在我国是非常鼓励创业的,尤其是在就业情形如此激烈的情况下。虽然社会是鼓励创业的,但是我国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还不是很成熟。如果想要创立一个有限责任公司,其注册的资金比较高,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是无力负担的,而一些金融机构也不会给予这笔巨大的贷款,从而让会计专业大学的创业变得更加困难。在近几年的社会的意识的不断变革之后,对公司的注册资金的降低和可以进行小额的贷款,这些优惠政策都给大学生毕业创业提高的机遇。在大学生的创业中,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冒险和探索的精神,更给自己一个展现实力的机会。对于大多数学生潜意识里,都是创业的风险性比较大,而找一份工作则相对安定许多,其承受的压力和风险也降低了不少。但是创业的好处还是很多的,所以高校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冒险精神,培养学生的自我发现和实践的能力。因此,大学生学会创业是给自己一个机会,同时是给社会减轻了就业压力。
3 对目前会计专业大学生就业社会意识的应对方法
3.1 利用在校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
现在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越来越高,对于会计专业的大学生的要求也一样会提高。那么高校在对会计专业大学生进行教育时,就必须要加大对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会计不是一个只靠理论知识就可以很好的进行工作的,必须要通过实践的训练,加强操作性。但是我们知道,每个企业的有些财务信息和数据是需要保密的,不能对外泄露,因此会计专业的大学生想要进入企业接触到内部账务信息和进行实战就会比较难。为了弥补这个缺憾,高校可以在校建立可以给学生进行会计实训的电算化实验室和手工模拟实验室,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和学习到更多的会计知识和能力。因此,会计专业的大学生一定要利用好学校里的实践机会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对于会计实验课上老师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的经济业务提出的问题,要学会积极主动的运动学习的会计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的经济业务。通过学生自主的思考,就能让自己的会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升能力。有时,高校也会组织去会计事务所和企业进行参观实践,大学生们更要利用好机会,与会计专业人士交流心得体会和咨询问题,同样还还可以锻炼人的交往能力。
3.2 加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意识的形势,就要求大学生要加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在如此多的会计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中,如何才能突出自己的优势,比别人要优秀,就要求大学生能够加强自己的专业能力,突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现在社会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在发展,会计专业大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规划,进行多方位知识的学习,拓宽知识面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因此,加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是应对就业压力的一种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权益 保障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在我国已成为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部分用人单位抓住高校毕业生初入职场时社会经验不足、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国家法律法规欠缺等主客观因素,屡屡侵犯毕业生的就业权益。因此,进一步明确和保障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已成为广大毕业生、高等院校甚至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1.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就业权益保障问题突显
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与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社会格局、利益分配、思想观念都在发生着深刻转变,这些转变表明,我国已进入社会改革发展的转型时期。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社会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矛盾和问题。大学生的就业权益保障问题也随之突显。
以分化为特点的社会转型,必将导致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在转型前,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同质化的社会,国家对社会活动、经济活动和精神文化具有很强的政治整合力,个体的独立意识、竞争意识都较弱。高校毕业生刚刚踏入社会,缺乏必要的社会竞争能力和维权意识,充当了这一弱势群体,他们的就业权益维护问题随之显现,应当引起社会各方面关注。
2.大学生就业权益保障的主要内涵
第一,获取就业信息权。具体是指:就业信息的公开性,每位毕业生都有权获取所需的就业信息;就业信息的时效性,毕业生获得的就业信息应该是及时的、有效的;就业信息的全面性,只有提供宽范围的就业信息才能使毕业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招聘企业和需求岗位,从而理性择业。
第二,自主择业权。根据相关规定,高校毕业生有自主选择用人单位的权利,有权确定与用人单位达成协议的时间与方式,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干涉。
第三,公平待遇权。高校毕业生有权要求与社会劳动者享有公平的待遇,用人单位应给予高校毕业生与其他员工同样的待遇,用人单位不能因为户籍、性别等因素实施歧视。
第四,依法求偿权。对于用人单位擅自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以及三方就业协议的情况,毕业生有权要求用人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
3.大学生就业权益受侵害的现状分析
2005年底,中央电视台和智联招聘网联手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保障问题进行了一次网上调查,最终结果显示,有超过74%的应届生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其中侵害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3.1择业期――就业陷阱、择业歧视
(1)就业陷阱。主要是一些居心不良的单位利用大学生经验不足、求职心切,在进行招聘时通过编造谎言引诱大学生上钩,并从中牟利。常见的就业陷阱有:高职诱惑、面试陷阱和实习陷阱。
(2)择业歧视。2008年1月1号开始实施的《就业促进法》已经明确规定: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不能因性别、民族、年龄、和身体残疾等受到歧视。但是,现阶段大学生择业时仍歧视主要有:残疾人歧视、乙肝歧视、性别歧视、身份户籍歧视、工作经验歧视。
3.2签约期――主体不明、概念混淆
毕业生在签约之前应确定用人单位的资质是否合法,避免出现用人单位主体不明的现象。签约期的权益受侵害多是因为用人单位的主体不明、概念模糊,从而欺骗求职者。部分大学生在签约时并不顾及用人单位是否具有用人自,并不明确其是子公司、分公司,还是劳务派遣性质的公司。由于用人单位的主体不明和概念模糊常常造成签约的不合法,在产生合同纠纷时,不具有法律效力,悔之晚矣。
3.3合同期――费用繁多、条款不公
部分用人单位在和毕业生签订就业合同后,会以各种名义收取各种看似合理的费用,以此来约束毕业生的自由流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的自由择业权。常见的收费名目有:培训费、服装费、试用期押金等。
还有部分单位要求毕业生在合同期必须遵守某些要求和条款,这些要求完全由用人单位自己制定,是名符其实的霸王条款。此类条款完全无视大学生求职者自身的合法权益,只从自身利益出发,侵害求职者的利益。
3.4维权期――法律不全、救济缺失
现阶段我国已颁布了《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等与就业相关的法律,不过此类法律针对的是所有求职者,对于大学生求职者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法律的不健全导致大学生群体维权无路。
没有救济的权利等于无权利。目前,我国缺乏专门的机构和救济程序来应对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问题。工会、仲裁机构、劳动保障部门和法院等的存在造成了“龙多不下雨”的局面,导致大学生在遭遇就业侵权时疲于奔波,却很难解决问题。
4.影响大学生就业权益的主要因素
4.1影响大学生就业权益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尚不完善
当前,我国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很多制度还没有完全消除,加上市场调节自身存在失灵问题,将过去“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转变为“自主就业,双向选择”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面临着重重阻碍。而要使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需要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劳动力市场机制,在这些机制没有得到完善之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很难得到充分保障。大学生就业问题上主要表现为性别歧视、户籍差异和社会关系的影响。通过社会关系网络找工作是目前很多大学生的求职之路,而没有关系网络的大学生则被很多用人单位拒之门外。
4.2影响大学生就业权益的直接原因是政府政策法规缺失、监管不力
当前,我国旧的传统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土崩瓦解,而新的保障体系尚不健全。虽然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在雇用劳动者时必须签订劳动合同,为劳动者缴纳必要的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险。但在实际操作中,几乎完全陷入了无人监管的无政府状态。部分用人单位不与大学生签订劳动合同,不履行劳资手续,用一天给一天钱,用着不好就辞退,效益不好就辞退,这些直接损害了大学生的就业权益。通常情况下,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往往将缴纳“五险一金”这一基本责任作为一大亮点,大加宣传,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一旦问起有无“五险一金”等问题时,竟然被用人单位视为过分的、苛刻的无理要求,而受到冷遇。毕业生长期面临这样的尴尬也就习以为常,不再关心这些问题,而这对个人将来的生存与发展会造成深远的影响。
4.3用人单位畸形的人才战略导致劳动力市场管理混乱
201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突破680万,足以满足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而在当前用人需求已经几近饱合的情况下,各类就业市场需求形势依然火爆,其中蕴含着部分用人单位畸形的人才发展战略。以一所省属综合类大学为例,2011年进校招聘的用人单位534家,其中,中小规模民营企业441家,占80%以上;在提供的9100多个招聘岗位中,业务类、市场销售类岗位5820个,占到64%。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销售成为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大部分中小企业在无限制地吸收高校毕业生为其开辟销售市场的同时,却又无法给予他们必要的劳资作为保障。部分企业重销售、轻质量,重效益、轻劳资,这种畸形的人才战略导致了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日益混乱,大学毕业生成为直接受害群体。
4.4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没有发挥实效
当前,大部分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所采取的方式、方法、手段和途径相对落后,就业指导教育内容单一,导致大学生在择业初期的维权意识和能力很难适应社会实际。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往往采用“填鸭式”、“宣读式”照本宣科的课堂教学方式,只注重就业信息的提供、政策法规的宣讲,缺少实践操作经验,没有实际应用价值,对学生维权益意识的培养和维权能力的提升没有起太大的作用。此外,很多高校为了追求就业率,一味教育毕业生“先就业、再择业”,对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权益保障问题避而不谈,导致了广大毕业生就业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5.保障大学生就业权益的几点建议
5.1政府应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执行力度
完善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的专门法律,使大学生群体在权益受侵害时有法可依;设置专门机构,提高政府执法效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筑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新模式;加大执法力度,使得用人单位侵害大学生就业权益的成本加大。只有政府部门提高认识、加大投入,才能从根源上杜绝侵犯大学生就业权益事件的发生。
5.2建立用人单位信誉档案、设立就业市场准入制度
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和政府部门监管作用,将损害大学生就业权益的违法单位、违纪行为记录在案,面向社会广泛公示,使其如过街老鼠,没有任何生存空间。在各级各类就业市场要将用人单位用工信誉度放在醒目的位置,拒绝违法单位进入人才市场招聘,不给此类单位与求职者提供任何见面机会。
5.3高校应建立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加强维权意识教育
高等院校应该顺应形势需要,建立就业指导和服务部门,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指导学生理性择业、安全就业。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建立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教师团队;第二,多渠道引导学生学习了解与就业相关的政策法规;第三,增加高校内部就业协会的法律援助力量。
5.4大学生应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向“侵权”说不
首先,大学生求职者应当主动学习就业相关法律法规,充分了解自己在就业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这样才能快速有效识别各类常见的就业权益侵害问题。其次,大学生应增强维权意识,在就业权益受到侵害时,勇敢拿起法律武器,抵制不法单位的违法行为,绝不能忍气吞声、纵容不法分子肆意妄为。
参考文献:
[1]朱敏.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保障的现状及对策[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08).
[关键词]社会实践;大学生就业;非专业实践
课堂教学、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三条最基本的途径。早期的大学主要通过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培养人才。随着社会生产对教育要求的提高,这种方式渐渐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发展。现代化的生产不仅要求人才掌握大量的理论,还要有较强的动手和创造能力,具有科学的社会观和责任感,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等。这些方面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和科研训练难以完成。所以在现代工业产生以后,社会实践就作为重要的教育方式引入到大学教育过程,其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以实践的方式实现高等学校教育目标的教育形式,是高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现实社会,参与具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技能、养成正确的社会意识和人生观的活动过程。根据实践活动内容同专业的关系,社会实践可以分为专业实践活动和非专业实践活动。前者是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的特点课程进行的,旨在应用所学知识到实际,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实际专业技能的过程。专业社会实践往往列入大学的教学计划,规定每位同学必须参加,有固定的时间场所和实践目的,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者包括那些与专业内容非直接相关的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如三下乡、科技服务、智力扶贫等。这类社会实践的组织者、活动主题和场所都比较灵活,其内容也主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为方便读者理解,文章中用“专业实践”指代前者,用“非专业实践”指代后者。
1990年代末期以来的高校扩招,使我国大学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高等教育进入到大众化时代。但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高校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未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这种不适应从就业的角度看,就是毕业生就业后普遍地表现出社会适应能力弱、行业了解少、岗位技能差,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到技校“回炉”屡见报端。
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缩短学生就业“适应期”成为各高校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可喜的是,近年来各高校在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探索出了“校企合作”、“校场共建”、“校院联合”等多种形式,以及“5+1”、“3+1”等多种办学模式,甚至人事部等多部委于2006年2月颁发了《关于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17号)以利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以上改革和措施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缩短就业“适应期” 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但是,上述改革和措施在强调专业实践同就业的结合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非专业实践同就业的联系。所以,文章就非专业实践在大学生就业角色展开讨论。
一、就业导向的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素质分析
决定大学生能否就业的基本因素有3个:知识、素质和能力。知识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因而,知识是实践的理论概括,是抽象的、关于实践的理论积累。知识模块包括通用知识和专业知识。通用知识是普遍的作为一般的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成分,比如对于每个专业都必须的政治理论、法律知识、社会常识、数学理化知识、外语知识等。专业知识是关于某个专业领域的业务理论,比如经济学专业中的宏观和微观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等。这些专业知识是对于其他非专业人员具有排他的性质。
素质是指事物本来的性质,也指心理学上的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特点(现代汉语词典,2002)。能力就是技能,是为完成某项工作或任务而必须具备的技术和能量。能力是解决某个特殊问题而必备的技术和能量,其获得途径是后天的培养和学习而获得。素质先天的、与生俱来的特点。其获取途径主要是先天性的,但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和养成而改变和提高。能力的掌握是一种技能内化的过程。一个人具备了一种能力也就掌握了完成某种任务或工作的所需的技能。这种技能必将内化为这个人的本身固有的特点,表现为他特有的才能。素质是一种关于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先天的特点,这种特点在实践中需要通过人的语言和行为表现出来。也就是说素质的表达是一个人内在特点的外显过程,表现出这个人独特的观点、行为方式。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人才教育就是按照就业需求对人的知识、素质和能力三个方面的培养和改造。简单地讲可以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概述为这三个模块的教育和养成。能力模块包括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基础能力主要是维持社会人正常生活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包括基本的社会适应能力、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信息采集与处理能力、逻辑思维与判断能力等。专业能力是就业人员从事某种工作或完成特殊任务必须具备的特殊技能。这种技能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专用性和排他性,即专门解决某个领域某个特殊问题,不掌握这种技能的其他非专业人员无法完成任务。例如,农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品种识别的技能、播种和田间管理的技能等。综合能力是为毕业生将来的事业发展,人生职业规划提供更广阔平台的能力,比如,良好的人际交往及社会适应能力和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等。素质模块则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职业素质和身心素质。
二、非专业实践的就业效应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决定一个人就业能力高低的不仅有专业因素,如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必须具备其他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非专业因素。非专业社会实践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提升和培养大学生的就业素质。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帮助学生完成社会化、树立基本社会意识、掌握基本社会技能的过程。但大学生的主体教育过程是通过课堂和书本完成的。因为长期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容易形成脱离现实的倾向。非专业实践为改变这种状况提供了良好的途径。非专业实践以其内容多样,形式灵活的实践形式把大学生引入更广阔的社会空间。在与大社会的接触中,大学生亲身领略祖国河山的壮美、感受国家的发展变化、了解社会人情冷暖、接触大众文化,学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这些将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为他们步入社会,缩短就业“适应期”做好重要的准备。
2.锻炼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在高度信息化、自动化的生产条件下,专业往往意味着单调的、重复的生产工艺和过程。虽然这种重复训练和强化对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必不可少,但对学生基础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作用却有限。非专业实践在多样化的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舞台,这里,他们将遇到各种困难和难题,形形的事物,这些难题和事物必然催使他们不断地改进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基本的接人待物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基本能力。另外,开展非专业实践不像课堂教学那样有固定的程序、内容和场所,也可能没有老师的细致的指导,更多的事情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个过程中,大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体和主导者。他们必须学会自己安排、处理各种复杂的事物和情况。在这种情境之下,大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都活跃起来,对事物的感知也必将更加真实和深刻,对事物的处理也会产生创造性的火花,从而可能产生创造性的成果。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这里得到全面的提升。
3.扩展大学生知识广度和深度。现代的专业教育为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懂得某一学科专业的专才,还应该是有知识、有文化、有素质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通才。因而,在大学的专业教育之外,还应该加强学生的通识教育。非专业实践为拓展学生通用知识,深入理解专业知识提供了机会。实践中,大学生们深入社区工厂,田间地头,接触不同的百姓群众,了解不同的风土人情、听讲不同的民间故事,学习各行的礼仪习惯,这些都对学生知识面扩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非专业实践也会改变学生对一些事物的浅薄看法,重新拿审视以往的观和知识。
三、对策建议
以上论述表明,大学生非专业实践具有明显的就业效应,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应当给予更充分的重视,在就业指导和实践中更加科学合理地发挥它的作用。
1.正确处理专业实践和非专业实践的关系。专业实践和非专业实践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两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实践为学生学以致用,加深专业知识理解、提高专业技能提供了重要的途径,是现代专才教育必不可少的教育途径。非专业实践侧重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二者相互补充、互相完善,共同为大学生就业打下实践基础,为缩短大学生就业“适应期”提供重要保证。因此,在高校中要重视两种实践途径的相互结合运用,系统安排。
2.非专业实践形式和载体多样化。非专业实践可以采用集体实践、分散实践和分队实践等不同形式。集体实践由各级团组织统一组织、统一管理,有共同的实践主题和内容的实践类型。分散实习是各位同学按照一定的要求,各自前往自己的实践地点参加实践活动。而分队的实践是参加实践的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活动。集体实践由于主题和内容统一,其教育目的更加明确,更易取得预想的效果,但缺点是行动团体太大,一般的组织和地方难以接纳。小组实践更加灵活机动,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指导和监督,往往效果有限。分队实践结合了二者的优缺点,既有集体实践的整齐划一,也有分散实践的机动灵活,如果加强指导,会是一种较好的实践形式。就业导向的非专业实践可以灵活地采用不同的实践形式。发挥各自的优势。对专业性较强的、可能对学生专业和就业发挥较大作用的实践可以采用集体的形式,这样有利于实现集体统一行动的优势,也可以为实践单位选人用人提供更广阔的选择余地。对就业意向不明显,专业特色不突出的实践或总则可以选用分队实践和分散实践的形式。这样有利于学生更机动灵活地安排实践内容和活动。
非专业实践载体多样化是指高校可以采用“三下乡”、科技扶贫、科学调研、科技入户、勤工助学等多种载体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大学生思想相对成熟、个体情况千差万别,实践载体必须多样化,唯有如此,才能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个体优势、解决自身困难,取得实际效果。
3.非专业实践管理系统化、科学化。近年来各高校加强了教学计划中专业实践比例,探索多种实践途径和模式。但普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研究和重视程度不够,表现为管理松散、计划性不强、流于形式。鉴于此,高校必须重新重视非专业实践,对其系统化管理,科学化安排。系统化管理就是要把非专业实践纳入到人才培养整体环节中考虑,认真研究非专业实践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制定科学、严肃的非专业实践的管理制度,使其真正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部分和环节。科学化就是要认真研究非专业实践的发展方向和规律,根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地设计实践内容、组织形式、实践安排、管理队伍和办法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非专业实践的就业效应。
关键词:社会实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043-02
现实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形式有限,缺乏实效,部分学生以获学分为目的学习课程、参加活动,缺乏自主发展意识,其职业目标模糊、决策困难。相较于其他形式,社会实践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更为直接和明显的推动作用。
一、社会实践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作用
职业生涯规划最早起源于美国,经过长期的发展,目前在实际中得到普遍接受和广泛应用的是认知信息加工理论,该理论构建了信息加工金字塔,金字塔底层包括自我知识和职业知识两部分,第二级是决策技能领域,包括沟通、分析、综合、评估和执行五大步骤,不断循环往复。顶端是执行加工领域,即元认知,思考决策制定过程。个体掌握的有关自我和职业知识的数量和质量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和前提,同时大脑在生涯问题解决和决策制定过程中,如何接受、编码、储存和利用信息决定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性和水平。
(一)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全面深刻认识自我
全面深刻地认识自我,是个体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体验式课堂教学及测评工具帮助大学生形成初步有限的有关性格、价值观、兴趣及能力的自我认识,而社会实践推动这些认识不断趋向深入、完整和客观。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可以获得接触不同人群的直观感受和真实体验,其中自我情绪体验、结果反馈、他人评价等,能帮助他们不断澄清自我价值观、深化性格倾向认识、知晓能力水平和兴趣所在,建立更为清晰深刻的自我形象和人格。一般说来,个体社会实践的经历越是丰富和投入,积累的体验和外界评价越多,自我认识就越全面深刻。
(二)社会实践有益于大学生了解社会,确立合理的职业期望
现代社会经济和职业世界发展瞬息万变,校园与职场规则迥异,大学生如不提早深入社会,就无法了解国情、民情,不理解现代企业用人制度和要求、社会职场规则和人情世故等,毕业后很难适应社会。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接触社会,应用所学,体会用人单位需求与自身素质的差距,有助于改变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不切实际的思想观念,同时验证自我认识结果、调整职业目标,确立合理的职业期望。
(三)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积极有效进行职业决策并付诸行动
积极决策、有效行动是职业生涯规划最关键的环节。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真切体会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思考职业规划与未来发展,立足现实,谋划未来,采取行动,并根据实际活动的评估反馈,不断修正调整个人规划。同时社会实践中的待人接物可以培养大学生应对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建立责任意识和积极主动精神,提高“元认知”技能,以更为积极有效的思维进行职业决策以及解决生涯各个阶段的问题。
二、以社会实践促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价值分析
社会实践相较于其他教育形式,具有综合的教育目标和价值,“既可以体现在认知发展、技能形成方面,也可以体现在情感体验、品德和态度的确立等方面。”以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规划职业和管理生涯事半功倍,同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性
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课程为主。课堂教学以理论讲解、学生讨论为主,课时有限。o助课程教育的其他形式,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报告讲座等偏重于形式创新、经验传授和建立感性认识,效果欠佳。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将理论应用实践、开展自我教育及巩固深化教育成果,它唤醒大学生进行生涯规划的内在动力和紧迫感,为职业规划和生涯管理创造持续发展和优化的动力源,推动大学生将生涯概念有效运用到职业选择、角色平衡及人生发展中,受益终生。
(二)有助于大学生顺利实现求职择业
近年来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具有过高的就业期望、缺乏实践经历及就业能力低下是阻碍大学生成功就业的重要原因。社会实践不仅帮助大学生积累丰富的经历经验,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还有助于大学生通过未来职业角色的预演和体验,了解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扬长避短,找准定位,同时有针对性地提高就业能力,优化求职行为,成功实现求职择业。尤其是职业生涯规划在社会实践中实现动态发展,能够避免大学生陷入盲目就业误区,减少高违约率,实现人职匹配,人尽其才,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三)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体现了实践观的终极关怀,其实质是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全面发展,实践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沃土,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效结合,能够帮助大学生更为理性地规划大学生活和未来职业发展,合理平衡各类角色,不断突破,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均衡和个人全面发展。伴随着工作实践积累及生涯管理能力的提高,大学生可以更好地确定人生不同阶段发展任务目标及对应的生活方式,适时调整优化,实现终身发展。
三、以社会实践促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路径探索
1.提高认识,将社会实践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高校要提高认识,在全校上下营造关心、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助推就业及职业发展的氛围。高校教师要注重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实践关切个人职业发展、成长成才的意识,激发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热情,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色参加实践,尤其重视入职前的就业实践,为成功就业及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高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环节,课程建设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设立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各类生涯规划教育活动要突出实践性,便于大学生践行和效仿。
2.加强组织,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渠道。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理想融进现实的平台。各高校要积极争取外部资源、有效整合内部资源,不断为在校大学生拓展实践渠道。一方面主动寻求当地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支持,争取更多的就业见习、顶岗实习、生产实习岗位。另一方面加强组织,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协同优势,整合内部资源,根据学生需求设立科学研究、技术应用、创新创业等技术类实践项目,增加办公室助理等管理类勤工助学岗位,支持大学生开展各类专业实践和职业体验。
3.合理安排,建立大学生全员参与社会实践制度。高校应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列入必修课,建立制度确保每位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中增设实践模板,设置学分,规定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累积2―3个月的实践活动,指派教师全程进行指导和监督。教务部门应配合调整教学计划,合理安排学生理论学习、专业实验、考试、论文答辩等事宜,争取在寒假暑假前后以及大四阶段留给学生足够时间进入用人单位实践。
4.积极开拓,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高校要根据学生需要,挖掘多方Y源,积极开拓社会实践基地。可以在培育和建设就业市场的过程中,选择一些社会信誉好、技术力量强、条件成熟的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社会实践基地。通过双方相互协商,制定基地建设及运行规则,科学合理安排实践计划和时间,定期输送大学生到一线工作岗位进行实践学习,用人单位对学生工作情况予以鉴定,作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环节的评分依据。
5.探索创新,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工作机制。高校应积极探索构建社会实践长效工作机制。首先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出台相关文件,明确社会实践目标、内容、形式、考核等内容。其次对社会实践予以经费、政策、场地、实验条件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如对大学生开放校内实验室、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再次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各阶段内容和任务,将实践形式具体化和固定化,有步骤分层次推进。如低年级学生参加社团、专业实践、勤工助学等活动,高年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就业实践、顶岗实习等。最后强化对各单位社会实践活动的考核。考核重点在于社会实践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契合度,以及是否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及个人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敬东,张玲玲.《实践论》《矛盾论》导读[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2:36.
[2]王小云,王辉.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318.
大学生高质量的就业离不开就业力的提升,而就业力内涵中的职业素养的提升尤其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价值观层面的最高层,具有较高的引领性,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来引领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从而提升职业素养。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就业力;探究
党的十指出,要实现大学生毕业生高质量的就业,而大学生就业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陷入了困境,这是一个看似矛盾而客观存在的现象。大学生就业的困境的主要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因为大学生的就业观念的影响,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就业不仅仅是他们生存的手段,而更多的是展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培养和树立高校毕业生科学的内在就业价值理念,让个人价值和国家、社会的价值相互融合,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路径是通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来完成。
一、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就业的时代意义
中华民族的复兴已经到了关键时段,国家的深度改革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发展的契机,这个时代是个伟大的时代,90后的大学生毕业生在十年后将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冲刺阶段,在某种程度上讲,民族复兴的重任要在90后这一代来担当最后的接力棒。当代大学生高质量的就业关乎到民族复兴,而高质量的就业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尽管只有24个字,但是高度凝练了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的价值准侧,培育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建构和谐的就业环境、推动积极的就业政策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积极的价值观对人的一生的影响都非常重要,大学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就业价值观一般来说要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受人的整体价值观影响比较大,而目前高校在大学阶段关于职业生涯规划、职场实践等等都有一套科学完整的体系,而这些措施都对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以人职匹配理论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的负面影响较大,目前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基本都是基于人职匹配理论,然而刚毕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往往是指初次找工作的能力,对于企业来讲,目前没有哪家企业完全按照企业的岗位能力要求来招聘应届毕业生,而学生在校期间掌握的信息是要根据自己的就业能力来找工作,这种信息不对称是目前就业困境的原因之一,会大大影响应届毕业生的求职信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价值观层面的顶层,具有较高的凝聚性和引领性,而且目前社会上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风气已经逐渐形成,高校校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有具体的结合点,而以提升就业能力为核心的职场教育就是一个较好的结合点。具体措施如下:
以社会主要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形成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就业价值观,高等学校一方面要以国家的重大需要做科研攻关,另外一方面也要为国家的重大需求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就业实现和国家的价值观融于一体,在实现自己价值的同时也要实现国家的价值。这就需要在职业探索中,特别是行业探索中要把握方向,积极投身国家和地方未来重点扶持和发展的行业,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积极探索。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形成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浓厚氛围,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方面是学生,另外一方面也是即将走上职场,因而职业素养的提升对职业生涯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在大学生的需求上往往并不是特地岗位技能,而是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这些不能一蹴而就的职业素养上,刚毕业一年的学生最容易在自我管理、适应组织文化、职业发展方向迷茫,而应届生的高离职率等问题也是困扰企业的重要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国家对公民的要求,而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的公民,如果这些能够做到,上面提到的一些现象可能就会少很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及其丰富,结合职业素养进行培育,针对性也会比较强,实效性也会提高。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大学生就业力提高的路径选择
积极构建培养就业一体化封闭人才培养机制,以就业为导向,在文化校园建设中,积极培养职场文化,提升大学生就业的软实力。以往的误区往往是重视学生就业岗位的硬实力,教学和思政两条线,互不干涉,或者“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仅仅停留在口号上,思政教育要有主线,所有团学活等动校园文化全部都以职场教育实践为主线,让校园文化刮起职场风,职业理想和职业价值观是学生成才的内在动力,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加大职业生涯规划的适应教育,以职场教育为核心,加大职场文化的宣传,宣传基础员工在工作岗位上的坚守和努力事迹,让青年学子甘于献身基层,逐步转变大学生的功利观念,接受平淡的生活,平淡的生活亦是完美、幸福的。
拓宽校企合作领域,积极吸引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学校各专业积极和重点行业的龙头企业积极开展合作。专业教师要积极走出学校,寻找行业和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联合培养。聘请企业的员工、校友担任学生的职业导师,让学生提前走进企业,了解行业、专业,从而形成自己的职业价值观,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提升就业力。
四、 小结
大学生就业力的提高不能仅从专业岗位的硬指标着手,也要从就业的软实力方面暨职业素养方面进行培养。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深入人心,而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践行,当代大学生只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形成自己的职业价值观,从而提升职业素养,破解就业困境。
[参考文献]
[1] 王雁飞,袁炜刍议人力资源管理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就业[J],管理观察,2014(22):137-138
【关键词】行业协会;大学生就业;可行性;优势;举措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不仅关系到广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众所周知,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就业难现象。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已达660万人,其中上海全市应届毕业生达17.5万人,与2010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9万人和7000人。在连续扩招及经济危机双重压力下,毕业生与社会提供岗位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供大于求,加上每年农村涌入城市的务工人员、社会人才资源的正常流动、往届毕业生的积压,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也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高校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政治和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的建设。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就业存在诸多困难的时候,利用社会合力,积极拓宽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依托行业协会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上展开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依托行业协会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可行性分析
行业协会是指介于政府、企业之间,商品生产业与经营者之间,并为其服务、咨询、沟通、监督、公正、自律、协调的社会中介组织。行业协会是一种民间性组织,它不属于政府的管理机构系列,它是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行业协会属于我国《民法》规定的社团法人,即国际上统称的非政府机构,又称NGO,属非营利性机构。行业协会具有三大职能:包括为企业为服务的职能,自律、协调、监督和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职能和协助政府部门加强行业管理的职能[1]。上海行业协会自20世纪八十年代初恢复建立以来,已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至2007年底,全市工商领域已拥有231家行业协会[2]。行业协会由于具有自身独有的资源、组织和人才优势,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1.行业协会了解市场动态,明确企业需求,提供信息便利,优势得天独厚
目前,各类招聘会众多,但普遍缺乏针对性,运作精细化程度不高,导致企业和学生都花费许多精力,但是效果差强人意。而行业协会对市场动态、企业状况有着第一手的资料,对各行业所需紧缺人才做过的大量调研,如将信息及时反馈给用人单位和高校,从中建立桥梁,使高校与企业面对面,并进行有效的沟通,再有针对性地利用信息和资源,必将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成效。
2.行业协会服务企业,服务高校,服务自己,一举三得
我国行业协会属于非政府组织,行业协会的性质决定了行业协会具有服务性。做好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桥梁服务是行业协会的重大职能之一,帮助企业提供人才信息、帮助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也是行业协会义不容辞义务。凭借为企业与高校大学生构建交流和平台之举,行业协会还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和社会地位,促进协会的良性发展。
3.我校与行业协会的长期合作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是一所普通的本科院校,2000年由三所在全国和上海有影响的特色高职高专院校合并而成,这三所高职高专院校在合并前,已培养了大量应用型技术性人才,特别是与行业紧密结合的领域,学校有着良好的声誉和影响力。合校后,学校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在历史基础之上,形成了独特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就业指导体系。多年来培养的毕业生大多分布在冶金、化工、材料、机械、电气等相关行业,多数已成为行业的骨干,受到社会和行业的广泛认可。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包括下属二级学院一直与行业保持紧密联系,有着良好的交流,为与各行业协会合作开展就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依托行业协会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践探索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该项工作的探索者。2008年3月,在就业市场紧缩的情况下,为拓宽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和就业机会,在专业教授的引导下,材料学院第一次尝试了与上海新材料行业协会和上海市钢铁服务业协会联合举办了两场小型专场招聘会。命名为行业协会专业招聘会,由材料学院主办,在学校里举行,全部免费。两场共邀请单位共30家,提供岗位120余个,因初衷是面向本院系,故只涉及到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材料等几个专业方向,覆盖面较小。虽然通过此次招聘会解决学生就业的数量还很少,仅有9个人通过此次招聘会找到了就业实习机会,其中一人签约,但这种新型的招聘会形式不仅为人才供需双方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也为企业和高校提供了一个相互了解、相互宣传的机会,单位及信息真实可靠,专业对口,针对性强,得到了企业、学生、高校三方的认可,新颖又实际,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继续探索的空间。
2008年底经济危机的突然到来,给本就困难的就业市场蒙上一层阴影。已发来招聘信息的单位销声匿迹,投出去的简历如石沉大海,真正进入了就业寒冬。学生们渴望就业的眼睛让负责就业的工作者压力极大。2009年1月材料学院又与上海新材料协会联系有意第二次合作,结果得到了大力支持,同时在该行业协会及院系专业教师、教授们的共同努力下,还与上海硅酸盐工业协会、上海聚氨酯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上海长三角非织造材料工业协会、上海市金属学会、上海钢管行业协会、上海市热处理学会等六家取得联系。在七家行业协会的鼎力支持与帮助下,材料学院于当年3月成功举办了“2009届毕业生就业行业协会招聘专场”,与会近40家企业提供了材料、化工、机电、过程控制、力学工程、营销、贸易等专业相关近200个就业岗位。前来参加此次招聘会的不仅有我校各专业的学生,还吸引了华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上师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的毕业生,甚至还有很多研究生、博士生的到来。同时,新华社、文汇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上海教育电视台、人才市场报等多家媒体也对此进行了采访报道。这次招聘会是在经济危机对于中国影响最严重的时期举办的,艰难可想而知,意义也非同一般。尽管当时邀请有需要的单位并非容易之举,但它确如雪中送炭一般给那些急于就业的学生们带来了希望。此次招聘会为30多名学生提供了签约、就业和实习机会,同时也让更多的企业认识了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了解学院的办学模式和培养特色,校领导、行业协会领导及各媒体记者的到来和关注更是为“专场招聘会”注入了生机。
经过了08、09连续两年成功的举办行业协会专场招聘会,总结其中经验与不足,材料学院经过周密的筹备工作,将与行业协会合作促进就业进一步推进,于2010年再次举办第三届专场招聘会。它已不仅仅是材料学院学生们的期待,也是全校毕业生的期待。此次招聘专场在2009年七家行业协会支持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上海市铝业协会、上海市化学建材行业协会,共计达到了九家。规模进一步扩大,并得到了校就业指导中心和兄弟院系人力、物力、财力的全力支持,招聘会的规划、宣传、准备、现场服务等工作也进行得也更加顺畅、合理。众多用人单位纷纷打来电话咨询详情,甚至确认截止之后,仍不断有用人单位表达参会意愿,但由于场地的安排问题,不得不向一些单位婉言谢绝。至“2010届毕业生春季招聘会暨行业协会专场”召开时止,共有近百家单位前来参加,总计提供岗位900多个,覆盖材料、化工、机电、计算机、城建、经管、社科、外语、艺术、高职等多个院系的30多个专业。此次招聘会为更多的学生切实解决了就业问题,面谈成功率趋高。参会单位均对此次招聘会表示满意,一致认为应用技术学院的学生踏实热情,且专业对口率高、培养方式有针对性,并表示了后期长期合作的积极意向。
2011年春,在全校同学的期待中,材料学院第四届行业协会招聘专场如约举办,行业协会仍为九家,吸引前来招聘的单位预登记达到了150家,最终进场单位实为136家,提供跨越60个专业方向的各类岗位1680余家。至毕业时,据不完全统计,为各院系学生共120多人找到了合适的就业岗位和实习机会。行业协会专场招聘会又一次取得了圆满成功!
至此,依托行业协会已成功举办了四届专场招聘会,而且规模愈来愈大,效果愈来愈好,认可度愈来愈高,影响范围也愈来愈广。连续四届的“行业协会专场招聘会”实践探索证明,依托行业协会促进大学生就业是一条十分可行的有效途径,针对性强,易于操作,可以继续推行下去。
三、行业协会专场招聘会的优势
总结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材料学院四次成功的行业协会专场招聘会的经验,我们不难发现行业协会专场招聘会具有以下四大特点:
1.行业协会参与度高
在行业协会专场招聘会的举办过程中,行业协会单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负责邀请、联系众多单位。并且行业协会参与此事完全是志愿活动,没有任何报酬,甚至还要为此承担一部分经济开支,但仍是大力支持,因为服务会员单位、服务社会是行业协会的重要职能之一。通过参与此种类型的招聘会,行业协会不仅为需求人才的会员单位提供了招聘大学生的机会,而且也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服务高校贡献了力量,为企业招聘与高校学生就业建立了一条捷径,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此外行业协会还增加了自身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影响力,乃一举三得也。
2.企业认可度高
一般而言,企业需要的是专业对口,动手能力强、表达能力强、踏实肯干的人才,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的定位恰好就是培养一线工程师,培养应用型人才,多年以来成熟的培养模式造就了学生朴实无华,踏实上进的优秀品质。并且与社会上其它综合性或公益性招聘会相比,更有针对性,选择也方便省力。而且还有更多的机会与高校建立关联,更多的机会宣传企业文化,更充分的时间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所以此种类型招聘会企业的认可度高,参与性强,招聘目的性强,成功率高。
3.学生应聘针对性强
不同于各类纷杂的综合性招聘会,这种招聘会的参会单位行业比较集中,专业性强,对口率高,学生的选择也有针对性,所以在应聘时学生选择岗位的针对性也强,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机会多,给单位留下的印象深刻,成功率高,而且具有天时、地利、人合的独特优势,与普通综合性招聘会相比,节省很多时间,减少了就业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精力上的浪费。
4.招聘会影响力大,示范性强
首先,行业协会专场招聘会形式新颖、独特,通过行业协会与高校联合组织的专场招聘会打破了学校与企业一对一联系的常规模式,通过一个行业协会同时联系多个企业,可以实现招聘会的连锁式效应,实现在一个行业内的广泛影响。其次,这种新的组织模式规模适中,并依托与行业协会这一中间力量,结合紧密,并可利用校内自有资源,投入不高,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及推广示范性。
5.信息真实
因专场招聘会是由高校举办,面向参会单位全部免费,并且服务周到,使得参会的企业参与意愿强烈。对于所有参会的单位,均由学校和行业协会邀请和筛选,单位诚信可靠,招聘信息真实,保证了学生的就业安全。
四、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在高校就业工作中作用的若干举措
目前,虽然积极探索依托行业协会促进大学生就业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如能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完善,将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1.要给予行业协会相关政策支持
目前,此类专场招聘会均是由学校落实经费、场地及宣传招待工作,而行业协会主要负责联系用人单位。建议高等教育有关行政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扶植行业协会举办大学生专场招聘会,落实必要的经费、场地等问题,使行业协会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发挥更加主动的作用。
2.加大行业协会专场招聘会的宣传推广力度
通过前四场专场招聘会证明了行业协会在促进就业方面有很大潜力可供挖掘。因目前只是探索阶段,以高校中某一个院系作为举办方试点,还显得势单力薄,如能以校方名义举办,在各方面加大投入,加大宣传力度,将会吸引更多的行业协会和企业参与,以行业招聘会的良好效果的广泛宣传为推手,积极推进行业协会专场招聘会模式的成熟化及多地区、多行业推广,更充分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3.进一步深化研究,促进就业工作科学化
上海市有关部门应鼓励行业协会充分发挥作用,积极开展有关“大学生就业与上海人才需求预测”等课题研究,在详实的数据基础上开展较深入的理论研究,探究新形势下,推进上海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大学生就业渠道上不断的创新和拓展,促进就业工作科学化,再进一步结合校情、民意,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就业,确保民生。
4.充分利用行业协会的优势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行业协会在资源、管理、教育培训、咨询服务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在立足行业招聘会的前提下,可以积极将就业培训工作前置,利用行业协会的力量为毕业生安排实习、见习机会,并在就业前期实现毕业生的工作技能培训。帮助加强大学生在某项技能或专业技术上的教育和培训,或在相关行业领域内对大学生加以就业指导,可显著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就业。
参考文献
[1]曾庆均,严艳.我国行业协会的职能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6):88-90.
一、基础理论概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十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明确的提出,后又在十八届六中全会上进一步提升高度,此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充分的展现,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同时也成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性方向之一。大学生是我国先进思想接受和传播的主要人员,其本身具有较高的知识基础,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需要从思想素质和专业技能两个方面进行提升,才能够使其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之中变得十分的重要,这样将能够为广大大学生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融合教育方向研究
当前在高校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过程中,主要需要将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思想等融入到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使二者之间能够充分的结合,让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质量和有效性得到提升。而具体的融合教育实施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
(一)将思想融入其中
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教育中融入思想,并通过思想来培养和塑造学生正确的思想观,让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以及就业观,从而更加符合当前社会环境的需要,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融入其中
在实际的职业教育工作中,教职工作者应当结合当前的实际环境形式展开教学工作,让大学生能够始终保持较为先进的思想,能够清楚明白社会需求什么样的人才,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之中实现的理想等。在此?N教育模式下,大学生能够明确自身的学习方向,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做出更大的贡献,从而有效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为实现我国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三)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其中
通过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到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之中,能够让大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实现自身个人理想价值的同时保持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具备较高的集体意识,注重维护集体的形象。
三、融入教育措施研究
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融入教育措施,才能够让其作用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得到体现,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工作经验,提出了以下两点融入教育措施。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之中,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大幅度提升,不仅需要现代人才具备较高的专业性知识,而且还要求这些优秀人才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只有具备这两样特征的优秀人才才能够在社会中取得更好的发展。面对这种情况,当代高校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和改变,改变传统教育中的观念和教育方式,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且将该体系有效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这样将有助于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精神支柱,然后让学生以更好的状态来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思想道德素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从交流的过程来了解每位学生的思想意识,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对学生做出有效的开导和针对性的教学。这样将更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并且在其中发挥出较大的作用,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活带来帮助。
(二)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式和设备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得到十分快速的发展,已近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教育中也同样如此。再加上当前大学生对于互联网的以来程度较高,对其表现出非常高的兴趣,为此在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作为教学工具,将一些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传播给学生,让学生自行在浏览这些知识信息的时候提升自己的思想素养。同时,在校园之内也可以定期为学生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并在这些文化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能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观念和素质。除此之外,现代高校应当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当然也包括网络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之中能够受到相应的感染,从而使得教育有效性得到提升。
为了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加创业活动,各级政府在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以及行政服务等方面给予了大学生一定的创业支持,各大高校也在教学和实践环节中突出了对创业活动的教育和指导。但在大学毕业生实际的就业选择中,自主创业的比例不高,且质量也较为低下,大学生创业的成功者凤毛麟角。本文选择从大学生的创业意愿谈起,拟解释此现状的原因。
二、概念的界定与文献回顾
1.创业意愿
意愿是测量人们为了履行某一行为,所实际付出的努力程度或计划付出的努力程度的客观指标。一个人的意愿越强烈,他实施某种特定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如果意愿越低,那么人们?取行动的可能性也就越小。[2]创业意愿是创业活动展开的先决条件。Krueger等(2000)认为,当创业活动很少出现时,“意愿”就是最好的预测者。[3]从心理层面看,创业意愿不但是个体对创业行为的态度,而且也是对创业行为的期望,是创业最重要的内在原因,创业意愿与创业行为密切相关[4],是个体创办企业的直接意向和行动。
2.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的概念在社会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一概念由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Bourdieu)在其《社会资本随笔》一文中提出。他认为,社会资本是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体,这些资源是同某种持久的网络占有密不可分的,网络是一种体制的关系网络。[5]国内学者借鉴西方“社会资本”的概念研究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发现,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大学生的就业意向有一定的影响[6][7],家庭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越多,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安全感和信心度也就越高[8],同时,社会资本也提高了大学生求职的工作匹配度[9]。在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方面,主要是将社会资本作为影响因素来考虑其对于大学生创业的影响。[10][11][12]
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3.文化资本
文化资本的概念也源于社会学,同时,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各自从自己的角度对文化资本进行了界定。Zweigenhaft(1993)研究了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哈佛大学毕业生行为的影响[13],本文借鉴该研究中对“文化资本”的定义,即人们所具有的教育、技能、文化知识以及经验的积累资本。
Krueger等认为创业意愿是潜在创业者对是否从事创业活动的一种主观态度[14],这一观点被较为广泛采纳。在此基础上,国外学术界的研究集中于以心理学为基础,以定量分析为方法,主要分析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如分析教育对个人创业意愿的影响,政策体制和社会环境对个人创业意愿的影响以及潜在因子对个人创业意愿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国内学者的研究多集中于区域性的调查报告,结合计量分析方法,构建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并针对分析结果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拟引入社会资本、文化资本作为切入点,对大学生的创业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和总结。
三、研究设计
1.样本描述
为了更好地分析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本研究于2014年4月对广州市内部分本科院校①和高职院校②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之所以选择4月进行调查,一方面是因为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4月是求职签约的高峰期,同时也是考研、考博的“揭榜”阶段。工作暂无着落及参加升学考试落榜的学生此时需要进一步思考就业去向问题,创业意愿在此时更容易突显。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676份,回收有效问卷1458份,有效率为86.99%。学校类型涵盖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医药类和艺术类等五类;学科门类覆盖为理工类、经管类、人文类、艺术类等;调查对象来自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广东最多,占31.41%,湖南占14.61%,江西占11.52%,其他省份则较为分散;农村和城市的比例分别是41.15%和58.85%;男女生比例为45.13%和54.87%;高职/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MBA学生、博士研究生的比例分别占32.92%、44.58%、19.20%、1.92%和1.38%;应届毕业生占调查对象总数的43.69%。问卷Cronbach系数达到0.725,说明整体信度良好。
2.指标讨论
在研究设计中,选取合适的指标对于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已有文献中对于创业意愿的衡量有单维度、两维度和多维度之分,在本文的研究设计中,借鉴大多数学者的观点,将创业意愿作为单维度的变量加以讨论。
国内学者多采用大学生家庭的经济情况和社会地位作为指标来衡量其社会资本的拥有状况。常见指标有家庭所在地、父母收入、父母受教育的程度等。由于大学生的创业活动不仅受到来自家庭的影响,其所在学校创业教育的开展情况、政府对创业的支持情况以及个人的工作、实习经历等都对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本文的研究设计中,从家庭背景、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地源特征等几个方面设定指标分析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社会资本。
在文化资本的测量方面,本文借鉴Zweigenhaft(1993)的研究成果[15],将文化资本视为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大学生的学历、专业、成绩、学校档次等四个方面。
考虑到大学生在决定是否进行创业的意愿选择时,不仅仅只受到社会资本因素和文化资本因素的影响,包括性别、政治面貌和学生干部经历等因素在内个体特征对创业意愿也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在模型设计时将以上指标作为控制变量一并考虑。借鉴魏巍、李强(2013)的研究方法[16],本文将相关指标和赋值归纳如下,具体见表1。表1变量与赋值
变量变量名赋值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个体特质性别X1男=0,女=1政治面貌X2党员=0,非党员=1学生工作经历X3无=0,有=1是否是应届毕业生X4否=0, 是=1文化资本学历X5专科=1,本科=2,硕士=3,MBA=4,博士=5专业X6理工类=1,经管类=2,人文类=3,艺术类=4,其他类=5成绩排名X7年级排名30%以前=0,年级排名30%以后=1学校档次X8大专、高职=0,普通本科=1, “211”院校=2,“985”院校=3社会资本生源地X9省会城市=1,地级市=2,县级市=3,城镇=4,农村=5家庭年收入X10家庭创业史X11无=0, 有=1学校的创业教育X12很少=1,较少=2,一般=3,较好=4,很好=5实习/工作经历X13很少=1,比较少=2,一般=3,比较多=4,很多=5政府对创业的支持X14缺乏支持=1,少量支持=2,一般=3,比较支持=4,很支持=5创业伙伴X15很少=1,较少=2,一般=3,较多=4,很多=5有无创业资金支持X16很少=1,较少=2,一般=3,较多=4,很多=5
3.定量分析
本文首先采用Pearson法对各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所选的大多数指标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如表2所示。因此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以降低多重共线性对其的影响。统计结果显示,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创业影响的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值为0.76,Bartlett球度检验结果sig.值小于0.05,表明显著,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模型以大学生创业意愿为因变量,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各因素为自变量,同时将个人特质作为控制变量,设计多重回归模型如下:
Y=α0+4i=1αixi+4j=1βjCj+8k=1δkSk+φ
其中Y表示大学生的创业意愿,α0为截距项,αi为控制变量的回归系数,βj为文化资本变量的回归系数,Cj为文化资本因子,δk为社会资本的回归系数,Sk为社会资本因子,φ为随机扰动项。
四、实证结果分析及检验
(一)实证结果
通过SPSS软件进行分析,得到模型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
表3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创业影响的回归分析
创业意愿BSig.创业意愿BSig.文化资本个体特征学历-2.6130.009专业-0.0380.081成绩排名0.0300.068学校档次-0.0130.000性别-1.12170.001政治面貌0.7950.090学生工作经历1.8240.000是否是应届毕业生3.1470.002社会资本生源地-0.0120.092家庭年收入0.5280.051家庭创业史6.7120.000学校的创业教育5.3410.000实习/工作经历0.8960.079政府对创业的支持3.1210.000创业伙伴0.9120.001有无创业资金支持1.3420.000
1.个体特质
因学生的性别、政治面貌、学生工作经历和是否是应届生的身份对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将以上因素作为学生的个人特质,纳入到模型中作为控制变量予以考虑。
统计结果显示,性别因素对创业意愿的影响较为显著,男生的创业意愿明显高于女生,且是女生的1.12倍;具有学生工作经历和应届毕业生身份的大学生其创业意愿更高,这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工作的经历锻炼了个人的素质和能力,为创业活动所需要的综合能力作积累,另一方面毕业班的学生对就业市场的实际情况了解更为全面,更容易从个人实际面临的就业选择中思考创业与否的问题;而政治面貌作为学生的个人特质,其对创业影响的效果并不显著。
2.文化资本的影响
本研究将大学生的学历、专业、成绩排名和学校的档次作为影响因素代入模型进行考虑。通过统计分析的结果我们发现,学历作为影响因素,与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呈负相关的关系,且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检验。这说明随着学历的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是逐步下降的。解释这一结果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随着学历的提高,学生追求稳定生活状态的意愿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强;另一方面是随着学历的提高,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积累了更多的文化资本,高学历者所面临的工作机会和选择也就更多,往往不会将创业作为生存选择的手段。
专业作为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其影响为负,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说明不同专业的学生其创业意愿不尽相同。总体来看,理工类学生的创业意愿要低于经管、人文及艺术类学生;学生在校期间的成绩水平对其创业意愿影响不显著;但学生所在学校的档次对其创业意愿有一定的影响,结果显示,学校的档次越高,学生的创业意愿就越低,这也同样是因为这些学校的学生由于个人文化资本的积累,使其在就业市场上面临更多选择,“创业”不作为其解决就业困难的出路;而选择“自我实现”需要的发展型创业的学生,往往不会在离开校园后马上创业,他们更多地希望能先实现“就业”,学习和积累相关知识和经验后再着手创业活动。
3.社会资本
在本研究所考虑的八项社会资本因素中,家庭具有创业史、学校开展完善的创业教育活动、创业所在地政府对创业活动的支持、拥有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和具备创业资金支持等五个方面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形成均有显著影响。其中以家庭的创业史和学校的创业教育影响最为显著;而学生的生源地、家庭收入情况以及个人的实习和工作经历,对其创业意愿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其效果并不显著。
(二)稳健性检验
为了进一步检验回归结果,我们按性别和是否是毕业生将毕业生进行群体划分。同样以各项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作为因变量,以政治面貌和学生工作经历作为控制变量代入模型进行检验。具体结果如表4所示。
稳健性检验的结果显示,以性别作为划分群体的标准,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对男、女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没有明显的结构性差异;对是否是应届生的身份,也没有明显的结构性差异。
五、结论、思考与建议
(一)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广州20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构建了回归模型对大学生所拥有的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进行了考察。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为大学生所拥有的教育、技能、文化知识以及经验的文化资本,对其创业意愿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学历和学生所在学校的档次对其创业意愿有着显著影响,且成负相关的关系。如前面的分析,随着学历和学校档次的提高,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拥有更多的机会,往往将创业作为就业途径的意愿不大;学生的专业和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对其创业意愿则并不显著。
在社会资本方面,家庭的创业史和学校的创业教育影响最为显著。这是因为,创业意愿作为决定是否要进行创业活动的一种心理行为,受到环境的影响较大。来自家庭的影响是一种耳濡目染的渗透,家庭有创业史的学生,会受到创业经历的激发,从他们身上得到相应的知识储备,同时,家人对子女的创业行为也更容易接受并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而学校创业教育的开展情况对大学生培养创业兴趣,了解创业政策,增加创业的知识储备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思考
在理论界,创业与就业的关系被总结为“难民效应”和“企业家效应”。[17][18]“难民效应”表示创业是劳动力市场上的失败个体(即“难民”迫不得已的选择),这些个体之所以选择创业主要是为了谋生、糊口,此类型的创业活动我们可以视为“生存型”创业[19];而“企业家效应”表示创业是个体在其职业生涯中的一种理性的选择,个体通过创业活动的开展,发现和创造新的市场机会,对社会总体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此类型的创业活动我们视为“机会型”创业[20]。
本次调研中,选择迫不得已被迫创业的学生在具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总数中占28%的比例,而剩下72%的学生选择创业的目的都在于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希望通过创业活动证实自己的综合能力,实现人生价值。调研结果进一步显示,大学生创业的主要行业集中于一些资源少、风险低的行业,其中以服务业为绝大多数。也就是说,现实中的大学生创业虽以机会型创业为主,但并没有成为这个社会机会型创业的主力军,涉及到高科技领域的创业活动比较少,没有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优势,其本身拥有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有待进一步发挥到应有的作用和效果。
(三)建议
1.大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提升创业教育水平
教育部从2012年开始面向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和地方所属高校,开展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项目驱动的形式,将有创业意愿和兴趣的学生组成团队,共同开展项目研究和创业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创业团队会逐步固定下来,形成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同时,国家级大学生训练计划项目的资助经费也相当可观,对于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创业实践项目,每个项目经费不少于10万元,地方所属高校一般也参照此标准执行,这对于创业项目的启动无疑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目前国内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活动主要集中在创业课程讲授、创新创业项目训练、创业项目竞赛、创业技能培训和创业项目校内孵化五个方面,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开展为主线,将创业相关的竞赛和培训进行整合,构建从创业项目设计到创业项目孵化的创业实践体系,使学生的创业计划落到实处,应是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活动中注重着力的部分。
2.加强自主创业政策宣传,简化办事流程
目前不论国家还是地方政府,对大学生创业都有相关的优惠政策,如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毕业生从毕业年度起三年内自主创业可享受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广东省《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的意见》则规定了大学生创业的多项工商优惠政策;深圳市则出台多项措施鼓励毕业生创业,包括毕业生创业可享受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支持、免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享受税收优惠等。虽然各级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较多,但宣传不足,且在实际办理时,相关手续比较繁琐,导致一些优惠政策并未落实到实处。所以加大创业优惠政策宣传力度,重新审视相关事项办理流程,可以降低创业门槛,提高大学生创业意愿。
注释: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
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无论在社会结构、利益格局,还是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高校学生作为改革进程中的重要力量,科学的就业指导教育是其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层面提出的倡导要求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四点概括内涵丰富,对高校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域下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教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使学生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个人价值行为同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复兴结合起来,对于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学生在就业和择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个别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功利思想,求职热情有余,爱国动力不足
无可否认,薪金和待遇是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关注的重要方面,但是个别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过于重视薪金和待遇,不能很好地结合所学专业、个人能力等因素为自己的未来做长远打算,尤其是忽视了个人需求与社会发展、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内在关系,择业过分倾向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甚至有些学生就业观念产生偏颇,将个人需求的满足作为自身价值实现的目标,求职热情有余,爱国动力不足,从而导致就业决策失误。
2、个别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奉献意识,职业素养欠缺,敬业精神不够
“敬业”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强烈的奉献意识是爱岗敬业的重要前提,而爱岗敬业又是一个人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的根本所在。三者之间互为基础,只有甘于奉献,才能做到爱岗敬业,只有懂得爱岗敬业,才能真正具备职业素养。当前,个别学生在就业或工作过程中疏于对自己的要求,奉献意识不足,敬业精神不够,迟到早退甚至无故缺勤的现象时有发生。由此,导致用人单位不仅对学生个人的印象产生偏差,甚至对高校毕业生的整体质量产生怀疑,阻碍了高校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一旦形成恶性循环,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稳定性也有不利影响。
3、个别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弄虚作假,法律意识淡薄,就业诚信严重缺失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就业市场竞争也是异常激烈。个别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为了获得心仪的职业,个人材料弄虚作假,求职履历华而不实,面试过程中回答问题不实事求是,签约草率,法律意识淡薄,甚至签约后随意违约,经常“跳槽”,这一系列问题的产生都与诚信教育有着直接关系,由此导致个人在求职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到头来后悔不已。
4、个别学生在工作过程中道德情感麻木,待人缺乏友善,甚至存在不良求职心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自古以来,仁爱友善一直都被视为教育的最高道德准则。而今,个别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却屡屡出现与这一准则相违背的现象。比如,有的学生道德情感麻木不仁,对同学、朋友缺乏友爱之心,在工作过程中恶性竞争,肆意诋毁、侮辱他人;对待工作,不能放平心态,稍不如意,就怨天尤人,不从主观上寻找原因,这不仅有损当代大学生的形象,更是影响了社会公正和人际和谐。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的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层面的要求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大学生就业,帮助他们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义,进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实现自身社会价值,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理论基奠,加强广大W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着重对他们进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升华中华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学生就业需要科学的理论进行指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将个人价值选择和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复兴结合起来,使学生明确自身使命,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将对祖国的热爱转化为求职的动力,变要我就业为我要就业。
2、以爱岗敬业教育为重点,培育学生专业情感,体验工作乐趣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积极搭建与学生所从事专业相关的学习教育平台,培育学生的专业情感,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首先,要对专业有所认同,其次,才能对职业有所热爱,最后,才能将职业转化为毕业所追求的事业。所以,在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中,要以此为重点,让学生自觉端正对待工作的态度,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的人生方向,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工作中得到升华,变我从事工作为我热爱工作。
3、以诚信教育为着力点,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建立公正的就业秩序
就业指导教育不是阶段性的,我们要将就业指导教育贯穿大学教育始终,将诚信教育融入各门课程的讲授中,创新形式,丰富载体,积极开展各式各样的以“诚信教育”为主题活动,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诚信氛围,帮助学生认识到诚信对一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在求职中,不仅做一个诚信的拥护者,更要做一个诚信的践行者,变工作为立德修身的载体,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4、以团结友善教育为创新点,引导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营造和谐氛围
当今社会分工,讲求团队合作,在就业指导教育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爱己及人,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同学之间,要学会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要有责任担当意识,要勇于维护社会正义,遵守社会道德准则,坚决同不良行为作斗争,营造公正、和谐、纯净的就业环境。
【参考文献】
[1] 储著源,周小华.核心价值观建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破解的路径选择[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3(1)129-133.
[2] 田永静,陈树文.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途径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5)22-24.
[3] 陆仁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就业观教育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07)130-131.
[4] 鲁瑞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观念调适[J].教育教学论坛,2016(11)32-33.
[5] 杜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视域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
[6] 李定坤,李晓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探析[J].品牌,2014(11)145-146.
【摘 要】文章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际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辅导大学生就业心理方面的运用和创新。结合高职院校财经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机制探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运用 浅谈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运用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探析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 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 论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发挥 论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 论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 论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利与弊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党建工作中的指导作用 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索 同理心在高职院校就业困难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运用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3-02-01.
[4] 刘国荣.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江西教育,2003(1).
基金项目:本文为四川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资助项目(编号SZ2012151)阶段性研究。
作者简介:吴峥(1981.12- ),女,讲师,全球职业规划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创业教育等教学开发、教学方法改革、个体辅导技术等。
[关键词]政府职能 大学生就业 机制构建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缓慢好转,我国经济的明显复苏,大学生就业环境有所改善。现代政府的任务还很重,压力还很大,大学生就业困难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需要政府立足于自身职能,冷静地审视过去的各项政策,适应现实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推进大学生就业。
一、政府职能与大学生就业
现代市场经济背景下,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地位是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也是对现代政府的基本要求。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应是政府职能的新定位,政府职能定位于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是基于市场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市场失灵问题,采取相应的经济、法律以及行政手段进行有效干预,确保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是在民,人民与政府是委托关系的基本要求,政府基于人民的授权和委托,履行职能和提供服务,也就是把现代政府打造为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
大学生就业是个民生问题,也是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实现大学生有效就业、充分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大学生自身都有关系,都需要承担起相关的责任。但与大学生就业的各关联方中,政府的责任最大。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在于经济的复苏,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这一些目标,与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和经济刺激计划是密不可分,而宏观调控是现代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需要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就业岗位作为一种“公共产品”,由政府推动或提供是现代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具体体现。因此,当下需要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解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复苏,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从而增强现代政府的公信力,扩大其政治合法性和执政基础,推进政府职能的有效实施。最终,实现政府职能定位与大学生就业的良性互动。
二、发挥政府职能,构建大学生就业机制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定下基调:经济增长将重点放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着力“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坚定不移加以推进”;“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给当前大学生就业带来了难得的时机和条件。
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
经济的缓慢复苏,只能说明就业环境的局部改善,并不意味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政府部门对此要有理性的认识,应该组建专门机构对过去一年的大学生就业状况作出科学地评估,重新审视过去各项政策,对政策的效果予以判断,尤其要查找问题,发现不足。同时,要克服盲目乐观,急躁情绪,保持谨慎和清醒的认识,对当前和今后的经济形势作出正确的判断,及时调整政策。始终树立大学生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首要工作的观念,多方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大学生就业。
2.多管齐下,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推进大学生就业根本上依靠经济的发展。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增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10年应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2009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经济会议精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把握政策导向,加大对就业、社保、教育的投入,以公共产品投资,拉动经济社会增长;以推进城镇化为重点,加快经济方式的转变,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扩大社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以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为手段,完善就业配套措施,关注民生问题,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
3.全面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创业带动就业工程
推进高校树立人才培养市场观念,立足于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进行教学体制的改革,培养知识面广,专业知识扎实、动手应用能力强、素质全面的大学生;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争取做到设置一个部门(处级的就业指导中心)、建立一支队伍(专兼职的职业指导教师及工作人员)、培育一门课程(大学生职业指导与发展课程)、使用一个网络(高校人才招聘信息网)、应用一个中心(大学生实习实训中心)、利用一个平台(高校组织的大学生供需见面会),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就业管理工作,推进大学就业观念的转变,增强就业的技巧与方法;转变观念,树立创业推进就业的理念,努力实现“我不和别人争岗位,我为别人创造岗位”的目标。为此,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将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和课程体系中,贯彻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加强对大学科技创新竞赛指导和资助力度,尤其是对“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重视,努力实现计划策划与项目孵化的有机结合;加大对科技社团的指导与扶持,推进优秀创业人士进校园宣讲活动,营造良好的大学创新创业氛围;积极开拓市场,建立长期稳定的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基地参加调研、实习、见习等实践,从而为创新和创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平台。
参考文献:
[1]沈燕.试论严峻就业形势下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突破点[J].中州学刊,2009,(9):285-286.
[2]胡艳芳,苏霞.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2):67-70.
[3]武向荣.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风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02-106.
关键词: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德菲尔法;组合权重法
1概述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的十报告在继续关注就业问题的同时,进一步指出要“推进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高质量就业”的内涵是指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合理的就业结构、和谐的劳动关系等。大学毕业生是我国劳动力群体的主要构成部分,大学生就业质量关乎毕业生个人的生活质量,还关系到千百万家庭的民生、企业的发展以及国家社会的稳定。因此,如何全面、客观和科学地评价大学生就业质量,成为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1996年,新加坡财政局首次使用工资单一指标衡量就业群体的特点、数量和质量。2004年,莫顿利用10个指标研究了加纳小微企业的就业质量。2009年塔尔尝试使用就业质量指数分析了加拿大的就业质量。近年来,国内也有多位学者对大学生就业质量进行了跟踪研究和评价。刘素华设计了包括聘用条件、工作环境、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四方面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柯羽等设计了包括就业率、供需比、薪金水平、就业结构、社会认可度五个纬度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赖德胜采用公开出版的官方统计年鉴数据,建立了一个包括就业环境、就业能力、就业状况、劳动者报酬、社会保护、劳动关系6个维度指标、20个二级指标和50个三级指标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朱火云等采用客观赋值法,设立就业水平、就业能力、就业保护、就业服务4个一级维度、12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诸多研究成果显示,目前国内关于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的研究缺乏统一、权威的研究成果,缺乏有针对性的研究。杨河清和李佳针对北京市大学生设计了包括两级评价要素的就业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张抗私和盈帅以国际劳工组织、中国教育部等权威机构典型观点的高频指标为基础构建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全口径评价指标体系。雷勇首次提出完善专业艺术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高校应建立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评价标准。随着本科教学评估的深入开展,特色办学、分类指导、分类评价等观念已逐渐形成共识。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当前,在国家从整体规划到行业布局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体育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的背景下,深入思考研究,积极构建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其中的层次分析法尝试对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目的,查阅大量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有关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现状,了解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并掌握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相关研究进展。
2.2德菲尔专家咨询法
(1)专家组成:专家主要来自于各高校、体育类院校就业指导部门工作者和就业工作相关研究学者。他们都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多年的大学生就业实践经验,掌握了大量的大学生就业数据和材料。(2)德菲尔专家咨询法过程:由7名核心专家组成预调查组,经过讨论,初步拟定调查框架、指标和咨询项目;第一、二轮进行专家咨询,对专家会议初步拟定的咨询表进行打分和修订,完善咨询表,并形成下一轮专家咨询表;第三轮再次进行专家咨询,本轮专家意见争取达到协调统一,并统计结果。
2.3组合权重法
根据德菲尔专家咨询法得到的指标情况,统计评价结果,分析专家意见的协调性,计算各指标的归一化权重和组合权重,然后根据组合权重对指标进行分类,形成关键指标、重要指标和一般指标,依此确定指标的重要性。
3研究结果
3.1文献资料研究结果
以“德菲尔法”“组合权重法”“就业质量”“大学生就业质量”“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体育院校就业质量”等关键词,在CNBI数据库、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和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进行相关文献检索,共获得相关文献1217篇,经过文章标题和摘要的初读筛选,删除重复文献、非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献、德菲尔专家咨询和组合权重研究方法介绍含混的文献1152篇,获得65篇相关度较高文献,对该65篇文献进行精读,筛除就业质量影响因素、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实证研究、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未详细阐述建立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和相关重复文献48篇,最终纳为参考文献17篇。
3.2德菲尔专家咨询法专家情况
首先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将预调查表发送给从事就业相关和体育院校就业相关工作的7名专家,其中教授/研究员占71.4%(5/7)、副教授/就业中心负责人占28.6%(2/7)。根据预调查表情况,对7名专家进行电话访谈,然后进行编写、汇总、整理、合并同类项目、排除次要项目后设计出第一轮征询调查表。根据相关研究成果确定本研究专家组成员共17人,其中教授/研究员占41.2%(7/17)、副教授/就业中心负责人占35.3%(6/17),其他从事就业相关工作人员占23.5%(4/17)。第一轮,将征询调查表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给选定的17名专家,要求专家对第一轮征询表列出的指标进行评价,并根据重要程度赋予指标分值、指标等级或补充说明。根据第一轮征询表反馈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制定第二轮征询调查表,并将第二轮调查表以电子邮件方式发给17名专家,专家再次提出修改意见。根据第二轮征询反馈专家意见进行统计分析,制定第三轮征询调查表,并将调查表以电子邮件方式再次发给17名专家,专家再次提出修改意见。再根据本轮专家反馈意见统计分析所有指标,统计显示个指标趋于一致。预调查7名专家,均给予明确回复,第一轮发出17份问卷,收回17份,第二轮发出17份问卷,收回16份,第三轮发出17份问卷,收回17份。预调查和3轮征询表的回收率分别是100%、100%、94.1%和100%,显示专家积极较高。
3.3指标咨询结果
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调查项目包括指标重要性和可操作性两项。请专家对各项指标的重要性大小和可操作性难易程度分别从1~5打分。经过3轮征询调查,筛选出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5项,如表1所示。
3.4指标分档结果
由第3轮专家咨询结果统计分析,得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归一化权重,然后计算出二级指标的组合权重,以此确定指标的性质,将指标分为三类,即权重0.596~0.913标,权重0.310~0.596的是重要指标,权重0.051~0.310的是一般指标,如表2所示。
4讨论
就业质量是衡量劳动者就业状况的综合概念,是质量和数量的统一,本研究结合实际工作,采用德菲尔专家咨询法和组合权重法科学合理地界定了就业质量的内涵,既避免片面追求就业率,同时兼顾体育院校毕业生从业行业的特殊性、职业工作的特殊性的原则,全面、科学、客观的构建了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德菲尔专家咨询法中第一轮专家会议的专家组成比较权威,最后一轮广泛咨询的专家组成比较合理。从指标重要性评分来看,起步年薪、公积金、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职业期待吻合度的分值比较高,均在4分以上(总分5分),且各指标的标准差均小于1.00,提示这些指标对评价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意义比较大。从指标重要性评分来看预期工作时间相对重要,但是其可操作性相对其他重要指标偏低,由此说明预期工作时间在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该指标受毕业生心情、认识水平、行业发展更替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评价体系中难以准确收集相关信息。而其他几项指标重要性和可操作性都比较高,便于对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客观评价。除了关键指标,本评价体系还包括了签约率、就业满意度、公积金、预期工作时间和发展路径等重要指标,其中签约率和公积金是客观计数型指标,同时评价指标体系中还包括了诸如反应体育院校毕业生在体育行业影响力的升学率、就业地域等一般指标。随着体育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势必影响着我国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选取的专家均为体育院校从事大学生就业相关工作的人员,既了解体育产业市场人才需求情况,又能准确把握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特点。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形成了真实评价和反馈我国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情况的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毕业去向、薪酬福利、稳定性和职业发展4类一级指标,其中薪酬福利和毕业去向相对权重高;以及签约率、升学率、起步年薪等15项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1.1本研究形成的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既包含了签约率、起步年薪、公积金等客观评价指标,也包含了就业满意度、职业期待吻合度、预期工作时间等主观评价指标。5.1.2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既有对当下就业质量(起步年薪、就业满意度、工作与专业相关度等)指标的考核,也有对中长期就业质量(职业期待吻合度、预期工作时间、发展路径等)指标的考虑。5.1.3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应侧重于签约率、就业满意度、起步年薪、公积金、工作与专业相关度、预期工作时间、职业期待吻合度和发展路径等指标的考核。
5.2建议
关键词 就业 权利 保护
生存权和劳动权是最基本人权,是最重要宪法权利之一。就业权是实现生存权保障,是实现劳动权重要前提,是公民基本权利之一。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权益被侵犯的事件时有发生,而大学生就业权法律保护相对滞后。
一、大学生就业与就业权
就业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得到职业;参加工作。”《辞海》注释为:“就业,亦称‘劳动就业’,是具有劳动能力和求职愿望的人,从事某种社会劳动,并取得相应报酬或经营收入的行为”。“大学生就业”指大学生毕业获得职业机会从事一定职业,包括大学生获取职业过程、从事职业状态等。“大学生就业权”一般指法律规定或认可大学生所享有与就业有关的权利总称,包括平等权、竞争权、自由择业权、机会均等权、职业安定权、公共就业保障权、公平待遇权等。
权利只有固化在法律中才是现实的,在法律中,“权利制度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代表了多数人对尊重少数人的尊严和平等的许诺”。大学生就业不仅包含普遍认识的“就业”含义,学习经历使其具较高水平和较强工作能力,大学生就业渠道、形式、过程等多样化。单就大学生就业平等权而言,一般包括平等就业机会权、平等劳动报酬权、社会保障权、平等保护权等。大学生平等就业权是基本劳动权和基本人权,具有派生性,平等就业权源于平等权和劳动权;具有综合性,不仅是生存权,也是经济发展权;具有社会性,不仅具有经济意义且有社会意义。
1964年国际劳工组织会议在日内瓦召开,通过的《就业政策公约》规定“每个人有资格享受最充分发挥技能与才能的机会,获得最合适的工作,而不分其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见、民族、血统或社会出身”。大学生就业权利体现为一种积极权利,即表现为弱势主体通过国家积极行为来实现其权利。
二、我国对大学生就业权保护缺位
我国现有的《宪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都有关于就业规定,《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对受教育者就业权保护做规定,但规定缺乏可操作性,不能给予大学生有效保护。2008年《就业促进法》施行,将“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写入,规定“对违反法律规定、实施就业歧视的行为,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讼”。然而,《就业促进法》对大学生就业关注不够,对法律责任规定过于原则,造成执法困难。《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学校和有关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女子在入学、升学、就业、授予学位、派出留学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高等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但具体保护措施和保护途径却没提及。《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关系确认以书面合同为要式,使雇主有以不签劳动合同手段来逃避责任的空子。
大学生就业制度不完善,大学生就业权执法机制不够健全,没有专门负责保护大学生就业权、处理就业争议的机构。大学生就业争议受案范围窄,相应救济程序效率低且诉讼成本高。就业市场发育过程中权力干扰明显,市场经济活动内在规则被行政规则所代替,经济运动过程及其各个方面以“权力”为轴心运转。
三、借鉴国外做法完善大学生就业权保护措施
美国大学生就业具备良性市场化运行机制和完备的促进大学生就业法律保护制度。美国劳工部、学校、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协同为大学生就业服务。劳工部下设就业规划办公室和统计局,收集就业供求及职业技能要求等数据,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法律政策齐全,具有免除学生贷款义务就业促进政策,调整产业、金融、财政和失业保障政策促进就业机会培育。鼓励大学生创业,在创业贷款审批程序及审批费用等方面提供便利。日本大学生就业工作,依赖于完善的促进就业法律制度体系,由中央政府文部科学省和厚生劳动省及地方学生职业中心和职业安定所来共同完成。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引导,推广在学期间就业体验。文部科学省对大学生就业的调查和专项分析向全国公布。厚生劳动省设立遍布全国的学生职业综合支援中心和职业相谈室等,负责就业指导、咨询、服务等。德国政府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突出体现政府作用,强化劳动局就业服务职责,依赖强大社保体系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投入充足经费,加强就业培训等,要求在大学开展创业辅导课程,让大学生尝试自己创业。
我国应在借鉴别国保护大学生就业权的基础上,可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设立保障大学生就业权专门机构。可整合劳动部门和教育部门力量,设立独立保护大学生就业权委员会,向社会宣扬就业政策,劝诫雇主,代表大学生争取权益等。其次,建立大学生就业权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劳动监管部门切实履行执行《劳动法》和相关法律的监管作用,履行保护大学生就业保障职责。第三,强化大学生就业权司法救济。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纠正各种违规行为,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司法救济程序和办法。第四,完善相关调解与行政救济手段。强化大学生就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职能,科学对大学生就业侵权行为预防,扩大劳动监察部门行政执法进行行政救济,更好地为大学生就业权的落地生根服务。
参考文献:
[1]胡拥军.大学生平等就业权初探[J].经济师,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