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临终护理综述范文

临终护理综述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临终护理综述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临终护理综述

第1篇

关键词: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289-02 前言: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由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抑制剂引起的一种病症。它的毒发时间和农药的种类、中毒的剂量以及中毒的途径都有很大的关系。急性有机麟农药中毒在医院护理治疗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病症,它病发比较突然,而且病发后毒性蔓延迅速,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状,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如果在不在短时间内及时进行急救护理病情就会快速恶化,严重时甚至会危及人的生命安全。所以该病症的急救护理对后面的治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面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时要仔细观察病患的症状变化,并给与正确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在急救的过程中,护理人员是最早接触观察病患的。因此,护理人员认真仔细的全面观察护理,并及时向医生提供全面有效的信息,严密配合急救护理,是急救成功的保证。

1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护理研究背景及现状

有机磷农药被开发作为农业杀虫剂利用已经有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因为其强效的杀虫效果,廉价的应用成本有机磷农药在农业中被广泛应用。但是,与此同时,人们发现有机磷农药使人畜中毒甚至死亡的现象也经常会发生。这一现象的产生激发了人们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不断深入研究。想要找到一个完美的方法,使得有机磷农药既能有效的为人们所利用,而又不给人们带来伤害。研究人员根据中毒的原理和相关研究发现制定出了准确的有机磷中毒的诊断方法,并研究出了相应的解毒剂,这一研究拯救了许多的生命。但是有机磷中毒的治疗方法还不完善,研究者们还在继续努力。努力的方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关于有机磷农药的毒作用于人体的研究。 主要是对毒发时,有机磷农药被吸收后,体内的相关症状变化的研究。比较普遍的说法是胆碱酯酶的抑制说,这种说法现在也得到了公认,但是还是有不少的研究者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并对此做出了大量的研究与实验。

1.2 关于有机磷化合物的迟发性神经毒。 研究发现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在十天左右时会出现一些症状,肢体活动开始有障碍,然后逐渐想肢体蔓延,并有可能导致瘫痪。一般轻度中毒者要一到三年才能痊愈,而中毒患者则会持续瘫痪,无法治愈。为了改变这一治疗难题,很多研究者正在对此做相关的实验研究。

1.3 关于有机磷中毒中期肌无力综合症的研究。 在有机磷中毒期间就算病患显示已经脱离危险,有时候也会出现突然性呼吸困难现象,并有可能导致死亡。因此有关专家提出,当中毒治疗中发现有肌无力现象时一定要注意观察治疗。可是尽管如此,该症状引起的死亡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检查,密切观察肌力与键反射的改变。

2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发症状以及感染途径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病症,它是由有机磷农药引起的。有机磷农药大多数都是以淡黄色的油状或结晶装的状态保存,它挥发性强,气味浓烈,不仅难以溶入水中,也难以溶入其他有机溶剂,只是在碱性环境下容易被分解而失去其功效。有机磷农药在进入人的体内发生反应,产生磷酰化胆碱酯酶,从而引起胆碱能神经递质的大量聚集,并产生作用在胆碱受体上,产生神经系统的功能混乱,进而去影响人的生命活动。有机磷农药的种类丰富多样,灭虫能力强,毒性残留量也比较低,但是它的毒性十分强大,据统计发现有机磷农药的中毒一直占急性中毒症状的首位。它的突发症状及感染途径都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有机磷农药的症状及危害

2.1.1 毒蕈碱样症状。其症状主要是由于神经末梢主过度兴奋而引起的。一旦引发该症状,病患会表现出多汗、腹泻、流泪、恶心、呕吐、咳嗽等多种现象,严重时病患还会发生肺部水肿。

2.1.2 烟碱样症状,是由乙酰胆碱引起的症状,它的主要表现是面部,眼部、四肢以及全身肌肉发生颤动。病患会感觉到很压迫,肌肉功能退化产生瘫痪现象。在严重的时候,还会引起血压快速增高,心跳异常,从而危机人的生命。

2.1.3 有机磷迟发性神经病,该病症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后遗症。这种症状主要表现在有机磷中毒后的两到三周,它严重时会引起人体的瘫痪现象。

2.1.4 中间综合症,该症状是由于体内毒素排除不彻底引起的症状,一般发生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护理后脱离危险的时候。严重时会导致人体死亡。

2.2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途径

2.2.1 通过消化道进入人的体内,如,食用带有有机磷农药的食物,在进行农药喷洒或接触农药后没有进行正确的清洁处理就直接去进食等都会引起有机磷农药中毒。

2.2.2 通过呼吸道进入人的体内,在堆积农药的仓库中停留或在刚刚进行了磷农药喷洒过后的农田中逗留,毒素都可能由呼吸道进入人的体内。

2.2.3 通过皮肤进入人的体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到有机磷农药,毒素都有可能通过皮肤或黏膜组织进入人的体内,从而引发中毒现象。

3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护理方法与途径

由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时毒发迅速,后果严重,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进行救治,因此了解正确有效的急救护理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经研究发现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护理方法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现场急救措施。

3.1.1 如果患者是由于接触或在农药浓度高的环境中逗留而引起中毒现象的,应及时将病患带离有有机磷农药的现场,并将其身上有可能带有有机磷农药的衣服鞋袜脱下。

3.1.2 除敌百虫中毒者以外,其他有机磷中毒农药中毒发生时可以用肥皂水或生理盐水清洁被感染者的四肢以及头发等沾染了有机磷农药的部位。

3.1.3 因误食毒药中毒者应立即进行洗胃,如果条件不允许,在病患处于清醒状态时也可让病患大量饮用清水,然后刺激其咽喉部位进行催吐,这样多次进行,直至毒素基本吐出体外为止。这种方法比较快速且有效。

3.1.4 当有机磷农药中毒引起病患呼吸困难时,条件允许时还应立即供氧。以避免引起窒息现象。

3.2 具体救治方法步骤

3.2.1 了解想病患中毒的相关情况。医护人员应及时向病患家属或相关人员了解病患的中毒途径,中毒原因以及中毒的程度和中毒时间,以便进行正确有效的护理救治。

3.2.2 进行洗胃护理。在中毒后两个小时以内进行反复有效的洗胃是十分有效的,如果洗胃不够干净彻底,毒素就会不断被吸收,使病情加重,甚至导致死亡。所以,当患者被送入院时,相关护理人员应该及时的给病患插入胃管,并且在插胃管时,要注意先取出口腔内的异物以及义齿,另外胃管插入的深度一般都为从发际到剑突55cm。然后洗胃直至洗胃夜变得澄清并且气味为止。与此同时也要观察每次洗出胃夜的气味与颜色。最后每次灌入的洗胃液的量不宜超过500ml且与吐出的剂量应该基本平衡。

3.2.3 应用相应的解毒剂进行救治护理。关于有机磷农药的特效药主要分为复能剂和抗胆硷能药两类。当中毒者中毒的时间超过了六个小时以上的时候,应该采取其他的有效措施,如迅速采用血液透析的方式用解毒剂阿托品进行治疗。并合理运用阿托品进行抢救是有机磷农药中毒可以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在运用阿托品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相关症状的变化,如皮肤的变化,体温、脸色以及瞳孔大小的变化。及时关注阿托品的使用情况,防止过度使用引起危险。

3.2.4 解磷定的应用: 解磷定是一种关于胆碱酯酶的复能剂。通常情况下,应尽快使用,应用的越早效果越佳。但是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控制用量。

3.2.5 血液灌流的方法。血液灌输可以快速的清理体内存在的有机磷农药产生的毒素,在治疗过程中应随时检测血液中的毒素浓度以便确定灌流的次数与药物使用剂量。如果毒况严重,抢救效果不甚明显,该情况下可迅速安排血液灌输。

4 总结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一种在生活种常见的中毒现象,由于它毒发严重迅速,病情恶化快,死亡比例高,人们对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护理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相关研究者也在通过努力不断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护理的水平。同时这一病症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医护人员要随时注意病患的相关变化,以便进行有效的急救护理。关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护理的方式方法虽然还没有得到完善,但是人们的研究还在继续,只要通过研究者的不断深入研究,医护人员的细心治疗护理,再加上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关于有机磷中毒的急救护理将会得到更加完善的改进。

参考文献

[1] 孟新科,吴华雄,魏刚,杨径.持续胃肠负压吸引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中的 应用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4年08期

[2] 郭永兰.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应注意的问题[J],实用护理杂志,2001年06期

[3] 魏仁珍.6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抢救护理[J],护理研究,2005年24期

第2篇

关键词:颅脑手术;综合护理;压疮预防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迫导致局部缺血缺氧或营养不良,最终导致软组织溃烂或坏死。压疮属于颅脑手术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因此对其进行有效预防非常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颅脑手术患者120例,其中男65例,女55例;患者的年龄在19~76岁,平均年龄(45.2±4.9)岁;疾病类型:癫痫25例、椎管肿瘤12例、颅内占位70例、重型颅脑损伤13例;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比较上,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压疮风险评估,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具体表现为:①在手术前1 d,与患者做好沟通,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使患者对颅脑手术和压疮预防有一定的了解,使患者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②成立压疮防护小组,在术前使用Braden压疮风险评估表对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了解患者出现压疮的可能性有多大,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对于压疮高风险患者,医护人员应及时告知患者和患者家属,给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压疮的危害、好发部位以及预防措施等,使患者能积极做好压疮预防。③对于患者受压部位,护理人员应在手术前对其做好保护,如果患者采用的是侧卧位,需要对患者的耳廓、髋部以及两膝之间粘贴康惠尔泡沫贴或者透明贴;如果患者采用的是平卧位,则应在患者的脚跟处以及骶尾部粘贴康惠尔泡沫贴或透明贴,防止患者出现压疮。④做好术中的各项保温工作,液体温度因控制在35 ℃~37 ℃,在给患者输血时,应先将血液加温到30 ℃,并做好患者非手术部位的保温工作[1]。⑤饮食护理,指导患者术后可以半流质饮食,多食蔬菜水果,注意营养均衡。

1.3疗效评定 手术前对两组患者的压疮风险使用Braden评估表进行评估,评分越低,则说明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越大,患者得分在9分以下,为压疮极高危险患者;得分在10~12分为高度危险患者;得分在13~14分确认为中度危险患者,得分在15~18分,则说明患者有发生压疮的风险[2]。

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使用美国国家压疮顾问组提出的Ⅳ度压疮分期法对两组患者的压疮程度进行分级,如果经过连续观察发现患者身体局部组织受压,皮肤出现红斑,则可以评定为Ⅰ期压疮;如果患者真皮层或表皮受损,出现水疱和皮肤破损等情况,但周围无坏死组织溃疡症状,则可以评定为Ⅱ期压疮;如果患者的全皮肤层发生缺损,可见患者皮下脂肪,有较深的凹坑,并伴有邻近组织损伤的情况则确认为Ⅲ期压疮;Ⅳ期压疮主要表现为深部组织出现坏死,全层皮肤均有破损,关节或关节囊等结构都受到损伤,伴有骨骼或肌肉的暴露[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本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使用百分(%)代表计数资料,组间计数资料的对比采用χ2检验,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用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前压疮风险程度比较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Braden评分,研究组极高危险患者15例,高度危险20例,中度危险25例;对照组患者Braden评分为极高危险;高度危险以及中度危险的患者分别为14例、19例、27例,经过统计学比较分析发现,两组患者的压疮风险程度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压疮情况比较 根据统计结果可以发现,在手术结束后,研究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后有4例出现I期压疮,发生率为6.67%;而对照组患者有11例出现Ⅰ期压疮,发生率为18.33%,明显高于研究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

3 讨论

颅脑手术患者由于受病情较重和手术时间较长等因素影响,术后易出现压疮等并发症,压疮不仅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痛苦,而且治愈时间较长,很容易引发感染或败血症,给患者的身体健康或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影响。所以对颅脑手术患者术后压疮进行有效预防非常重要。有研究证实[5],颅脑手术配合综合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的几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中,在手术前根据Braden评分结果对两组患者的压疮风险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发现两组患者的压疮风险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给予研究组患者综合护理,研究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出现Ⅰ期压疮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术后12 h、24 h、48 h研究组患者的Ⅰ期压疮率和Ⅱ期压疮率均要地对照组低,说明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总而言之,颅脑手术患者应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预防术后压疮,降低压疮发生的几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姜慧萍,赵国凤.预见性护理在颅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压疮预防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04(15):132-133.

[2]苏小霞,张艳.自制水囊预防颅脑术后患者头部压疮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06(25):81-82.

[3]高爱华,刘霞.颅脑手术患者发生急性压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3,10(05):956-958.

第3篇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胆总管囊肿;护理

在小儿外科,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是较为常见的胆道畸形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腹痛以及腹部包块等。该病一经确诊,需要尽早手术,以减轻患儿痛苦,避免进一步拖延造成的阻塞性黄疸、胆道感染等问题,引发更为严重的胆汁性肝硬化。随着我国在微创外科方面的研究深入与技术发展,小儿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手术日益成熟,且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恢复快、预后好等优势。自2011年以来,接触多例腹腔镜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术后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6例,男2例,女4例,年龄3个月~10岁。在患儿入院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腹痛、黄疸以及发热症状,据腹部B超可见,肿块直径约1.6~10 cm。

1.2  手术方法:对患儿采取全身麻醉的方式,气管插管与硬膜外麻醉相结合,为仰卧位。分别在位于左肋下缘、右肋下缘以及腹直肌外缘、脐部共四个位置插入穿刺套管。①利用腹腔镜对胆囊位置进行术中胆道造影。采取常规方法将胆囊切除,在胆管的前壁游离,横断囊肿。先将远处位置的囊肿游离到胰腺边缘,在根部实行结扎,然后再对近端囊肿实行游离,直到全部切除;②对近端位置的胆管进行剪裁,以备吻合使用。实现游离屈氏韧带以及空肠之后,将处于患儿脐部的穿刺套管扩大约1.5~2 cm,在孔中将空肠提出,在腹腔外部进行空肠—空肠的端侧吻合,然后再将空肠送回到腹腔内部。将肝支肠袢从结肠的后方上提缝合至肝门位置。对于腹腔的冲洗工作,置入引流管,从脐部切口位置取标本,停止气腹,将各个穿刺套管口分别实行皮内缝合[1]。

2 护理

2.1  术前准备

2.1.1  一般准备:设置静脉通路,进行抗生素治疗方式,确保呼吸畅通,避免出现术后感染现象。在正是手术之前,禁止饮水或进食,给肠胃减压;根据外科手术的一般常规,进行手术野备皮,按照全麻准备。

2.1.2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在治疗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由于该症状手术较为复杂,存在一定危险,因此需向患儿家属介绍基本的手术方法以及重要性,教会家长基本的预防并发症措施,帮助家长打消疑虑、放平心态,做好思想准备,以配合手术获得成功。

2.2  术后护理

2.2.1 生命体征监测:手术完毕之后,应注重查看患儿生命体征,避免产生并发症。利用心电监护仪,对血氧、血压、呼吸等进行实时监测,避免术后大出血或者高碳酸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如果患儿出现血压及血红蛋白持续下降,腹腔引流出现血液性液体,则可能为术后出血,应及时汇报值班医生,采取应对措施;如果患儿出现急促呼吸现象,则考虑可能为CO2气腹而造成的高碳酸血症,及时通过动脉血气进行分析核证,必要情况需要输注碳酸氢钠。

2.2.2 引流管及胆道支架管:①确保各个管道畅通,避免出现引流管折叠或者扭曲等问题;②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等,做好相应记录,如果出现异常状况,则报告值班医生。如果引流液呈鲜红色,则预示为活动性出血,应实时监测患儿的心率及血压,必要时予以止血药;如果引流液呈淡红色,且经过24 h之后,引流液有所减少或者不再流出,则经过48~72 h之后可以拔除[2];③胆道支架管的相关护理与T管基本类似,但是需要持续4周以上再拔除。

2.2.3 出院指导:由于患儿经过胆总管囊肿的切除手术,因此患儿家长应该注意患儿的定时定量饮食。应做到少食多餐、避免食用牛奶或甜食,以免引起肠胀气或者胃肠道不适。如果患儿的大便次数增加,属于正常情况,约数周之后会有所好转。如果患儿出现持续腹胀、呕吐、恶心或者尿液茶色、荒诞、切口红肿胀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3]。1个月之后,在医院门诊部复查。

3 结果

本组6例患儿,术后日晨体温控制在37.5℃之内,腹痛、呕吐、黄疸等现象明显好转。由于家长积极配合,患儿顺利接受手术,且术后2~5 h开始排尿、24 h下地活动、48 h之后呼吸道刺激症状基本消失。术后第3天,大多患儿开始进食,第7天痊愈出院。术后随访5~10个月,患儿腹痛症状、黄疸完全消失,饮食正常。

4 小结

与传统的手术方式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面小、恢复快、痛苦少等优势,在临床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是由于腹腔镜手术治疗胆总管囊肿是一种全新技术,因此对护理要求较高。应掌握腹腔镜手术的术后并发症以及不适应证等临床表现,做好相应预防与处理措施。在手术之前,做好患儿生理准备与心理准备工作;术后密切观察病情,进行管道护理,并配以必要的出院指导,确保腹腔镜手术治疗胆总管囊肿病例的成功。

5 参考文献

[1] 龙  涤,方富义.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腹腔镜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09,15(24):3759.

[2] 刘雪来,李  龙,张  军,等.经腹腔镜行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根治术并发症的探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7,7(5):436.

第4篇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8(b)-0097-02

Study on Clinical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Severe Diabetic Foot Patients Treated with Amputation

QU Qing-hong

ICU, Daqing Fourth Hospital, Daqing, Heilongjiang Province, 16371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nursing method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oot amuputation and study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s 3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oot amput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4 to August 2016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17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traditional nursing method,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ded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traditional nursing. Results The mental and pains conditions of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and analyzed, and the average scores of SAS and SDS score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46.79±12.88)points, (50.02±10.85)points and (39.98±8.12)points, (43.92±9.92)points,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Diabetic foot; Amputat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高?l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是因为足部神经病变所致,导致了下肢和足部保护功能异常[1-2]。现在临床医疗技术水平限制,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方式,加上患者平时的饮食不规范,很多初期症状比较轻的患者病情不断恶化[3],特别是在终末期的时候,需要进行截肢。为了缓解患者术后的痛苦,医院要从提升护理质量入手,为患者提供综合的护理干预,该次研究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就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展开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对34例重度糖尿病足患者开展了研究分析,经诊断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17例,对照组有10例男性和7例女性,最小58岁,最大86岁,平均(72.52±8.75)岁;观察组有9例男性和8例女性,最小55岁,最大83岁,平均(71.46±9.13)岁。两组的一般性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法 ①临床基本护理:为患者备好止血急救药物,避免突发状况无法应对。截肢手术后,护理人员将患者送回并发,患者清醒后,叮嘱患者平卧修养[4]。根据医生嘱咐为患者提供输液和药物治疗。截肢的糖尿病足患者需要使用心电设备监测患者的各项指标,为患者的生命提供保障。患者的血糖水平时刻监控,初期测量频率可以稍高一些。使用氧气治疗,流量调整为3 L/min。②下肢或足部残端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后的24 h内要高度关注伤口的情况,对是否有液体渗出,对其颜色进行观察。如果有异常情况出现,需要通知医生进行处理,为患者进行引流,观察是否堵塞,保持引流通畅,同时对引流液的颜色进行观察。一般恢复较好的患者,术后3 d可以拔管。在截肢肢体下使用软枕铺垫来抬高患肢,减少出血,缓解肿胀。

1.2.2 观察组患者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之外还使用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1)疼痛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的疼痛给予护理服务,包括:①因为截至手术患者承受的创伤很大,术后需要较长时间的卧床休养,在修养阶段,患者的注意力比较容易集中在疼痛部位,导致了疼痛感的强烈。所以护理人员应该要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缓解患者的疼痛。在病房内提供电视,安排患者家属陪伴,可以有效的分散患者的注意力;②使用止痛的仪器设备来为患者止痛。现在临床中的止痛和促进愈合设备比较多,常用的有氦氖激光照射治疗、磁疗机等。护理人员要合理的利用[5]。(2)心理护理:糖尿病足患者接受截肢后,心理情绪波动比较大,心理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护理内容。糖尿病是目前无法治疗的疾病,截肢又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能力,因此患者的内心难免会焦虑和抑郁[6]。因为心理的压力比较大,患者的伤口康复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护理人员为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需要对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讲解,并叮嘱患者生活注意事项,让患者能够保持积极的治疗态度。(3)饮食指导:糖尿病患者自身的饮食要求比较高,油腻和高糖食物不能够食用,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来提供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来调整饮食内容,增加患者的高蛋白和高纤维食物摄入,并禁止患者饮酒。(4)功能锻炼: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为患者提供功能锻炼。患者的手术侧肢在术后24 h,可以进行简单的活动,但是不能有大幅度的活动。在伤口拆线后,患者可以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增加抗阻力锻炼;健康侧肢体需要进行一些增强肌肉的运动。

1.3 观察标准

主要从患者的心理和出院前疼痛情况2方面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其中心理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评价。在SAS量表和SDS量表中,患者得分越高,表示心理情况越严重;疼痛情况采用WHO制定的疼痛分级标准进行评价,其中疼痛标准分为0、I、II级和III级,分别表示无疼痛、轻微疼痛、明显疼痛和剧烈疼痛4个等级。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其中?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x±s)表示,行t检验。P

2 结果

该研究对患者的心理和疼痛情况进行了评估分析,对照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平均是(46.79±12.88)分和(50.02±10.85)分,观察组是(39.98±8.12)分和(43.92±9.92)分,2项评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52,t=10.321,P

第5篇

关键词:综合护理; 气管切开术; 重型颅脑外伤; 围手术期

【中图分类号】R65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455-01

气管切开技术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急救和治疗的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使患者呼吸道保持通畅, 使通气和气体交换得到充分维持,确保各项治疗实施能够顺利实施[1]。本次研究中选取74例接受气管切开术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病例,对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其在围手术期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抽样患者为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就诊的74例接受气管切开术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患者中男22例,女15例;年龄16至78岁,平均42.7岁;干预组患者中男24例,女13例;年龄18至77岁,平均42.4岁。研究对象自然资料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常规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临床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包括:①基础护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应该及时向医生进行汇报。患者取平卧位,每隔一个小时帮助患者翻身一次病拍背, 防止发生褥疮,并对排痰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翻身拍背的过程应该尽量避免颈部发生扭曲导致套管发生堵塞。②呼吸道:经过气管切开术后吸入的空气不会经过患者的上呼吸道,在日常治疗和护理过程中要对探视的人数及次数进行严格控制,探视者必须穿隔离衣,戴口罩和帽子后方可进入到患者的病室,使室温始终保持在20~24℃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50%~70%之间,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循环消毒处理,可基本起到替代上呼吸道功能的作用。使切口周围保持干燥清洁,每日对切口进行消毒处理,并对敷料进行更换, 对切口是否出现红肿和炎性渗出进行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应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处理。③吸痰:吸痰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相关要求, 吸痰前持续高浓度吸氧3min左右,防止在吸痰操作过程中患者出现低氧血症,导致脑、肝、肾等脏器受到损害, 吸痰的操作动作要保证做到快速、轻柔、准确, 吸引的负压应该严格控制在10kPa,先将气管套管内的痰液析出,再将吸痰管反折插至气管内15cm处,一次不能吸净应该间隔5min左右高浓度吸氧后再进行重复操作。④拔管:待患者的呼吸和咳嗽吞咽功能恢复后, 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很少时进行拔管操作, 一般先堵管1/2进行观察,持续时间为24h, 患者没有呼吸异常可以全堵并观察48h左右,患者呼吸平稳后即可进行拔管操作。拔管后进行常规防感染治疗[2]。对两组患者颅脑外伤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1.3治疗效果评价方法:痊愈:所有症状和体征彻底改善,日常生活可完全自理; 显效: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日常生活基本自理,存在生理功能障碍;有效:症状和体征有所好转,日常生活仍不能自理;无效:症状和体征没有改善,生活完全不能自理[3]。

1.4数据处理: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组间对比进行X2检验,P

2结果

常规组患者颅脑损伤治疗效果为:痊愈7例,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75.6%;干预组患者颅脑损伤治疗效果为:痊愈11例,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94.5%。两组颅脑外伤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

表1两组患者颅脑外伤治疗效果[n/(%)]组别例数(n)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常规组377(18.9)8(21.6)13(35.1)9(24.4)28(75.6)干预组3711(29.7)14(37.8)10(27.0)2(5.5)35(94.5)P值

对出现脑外伤的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术治疗并在围手术期实施有效护理,可以使氧疗的有效进行得到充分保证,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更加显著的改善,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生命体征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准确的对患者的表现进行记录,对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应该给予及时的判断,使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对康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使临床抢救成功率提高[4]。

参考文献

[1]李柏成,杨秀江,黎成禄.气管切开在重度颅脑损伤救治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08,37(20):2349-2350

[2]宗克宇,高君军.气管切开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附68例报告)[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9,12(13):172-173

第6篇

【关键词】 冠脉综合征行PCI术;并发症;预见性护理

由于冠脉综合征患者自身的特殊性,PCI术又是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措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类型的并发症,甚至造成患者死亡;行PCI术患者的护理中,了解每例患者潜在的并发症的因素,并采用适合每位患者的预见性护理预防措施,从而达到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预见性护理将护理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激发了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且提高了其工作效率,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对30例患者应用系统的预见性护理预防,比较治疗后PCI术中并发症的结果,与单纯治疗组比校,评价治疗效果及其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月入院的60例病人,其中男44例,女16例;年龄39~79岁;发病6h以内32例,6~12h以内28例;多支病变24例,单支病变36例;病变完全闭塞21例,80%~95%狭窄39例,将60例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病人在心率、血压、血糖、尿量、 血肌酐等特征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入选标准 ①持续胸痛30min,用硝酸甘油后症状未能缓解;②心电图检查提示:2个或2个以上导联的ST段抬高,肢导联0.1mV,胸导联0.2mV;③胸痛发作至入院时间为12h以内,病人及家属同意介入治疗并签字。

1.3 技术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病人行常规护理,持续心电监护,定时清创换药,注意观察桡动脉压迫止血器是否脱落或渗血,是否有感染征象等。

1.3.2 观察组 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

1.3.2.1 冠脉综合征行急诊PCI 最常见的心脏不良事件是心律失常,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持续监护是预见性护理成功的保障。急诊PCI病人入住ICU病房后,重点观察床边心电图的变化,并备好除颤仪、利多卡因、胺碘酮、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及多巴胺等急救物品。

1.3.2.2 预防穿刺处出血和血肿 出血和血肿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术前合理控制血压,术中密切观察病人手部皮肤温度、颜色和活动情况[1]及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等。松解压迫绷带的时间,一般为冠状动脉造影后2~3h,支架植入后3~4h,并于6~12h后去除。腕部12h后可自由活动。1周内无揉抓穿刺点,并保持干燥、清洁。桡动脉穿刺包扎后肢体的血运状况成为观察的重点,术后72h避免腕部用力、旋转屈腕等活动,勿在穿刺侧行穿刺、测量血压等增加肢体压力的操作。期间生活上给予周密照顾[2]。24h内密切观察术肢有无肿胀、触痛、淤斑。手指活动灵活度,有无运动或感觉异常,手指端血液循环、颜色温度。如手指活拇指麻木、疼痛,可能有桡动栓塞。观察穿刺处是否有渗血、血肿,遵医嘱使用抗凝药。对有糖尿病、高血压病、消化性溃疡病史的高龄病人,应严密监测各项凝血指标,警惕术后出血,若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3]。

1.3.2.3 低血压预防护理 将患者移至病床后,连接心电监护仪,并立即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固定各导联位置,以增加可比性。密切观察并记录病人神志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术后1h每10~15min观察1次;1~3h,每30min观察1次,并依据病人实际情况调整。连续监测4h,如出现血压下降,脉率加速,不明原因的烦躁,要警惕是否发生心源性休克。遵医嘱立刻予地米5~10mg静脉注射,并积极予多巴胺升压,同时调快点滴速度。

1.3.2.4 预防感染 用无菌纱布包扎穿刺处,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

1.3.2.5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特点,采取有效的个性化心理指导,使患者及家属保持平和心态。而患者若发生大出血、大血肿等症,其会极度紧张、恐慌、焦虑;护理人员在整个抢救过程中要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温和的态度给患者以安慰,必要时应采用适当的肢体语言,如握患者的手、轻拍患者肩膀等稳定其紧张、恐惧心理,减轻其心理压力[4]。

1.3.2.6 预防术后急性和亚急性血栓形成 植入支架24h及2周内宜形成血栓,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支架植入过多、心功能不全等患者,也与抗凝药物使用不当,情绪紧张致冠脉痉挛等因素有关。因此,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宣教,并遵医嘱予口服氯吡格雷300mg,阿司匹林300mg;术后行心电监护,并经常询问患者有无胸闷、胸痛、心慌等不适。若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及体征,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协助医生抢救,备好一次性中心静脉穿刺包、吸痰器、抢救药物、除颤仪等物品。待病情稳定,嘱患者坚持服用氯吡格雷1年,每日1次,每次75mg;终生服用阿司匹林,并定期复诊。

1.3.2.7 预防造影剂引起不良反应 造影剂最终由肾脏排出,对肾脏有一定的危害,在PCI术后,尤其是老年人、原有肾功能损害及心力衰竭患者,嘱其饮温开水1500mL以上,促进造影剂排出,同时密切观察并记录其24h出入量。

1.3.2.8 饮食及护理 术后6~12h内提倡流质、清淡饮食。桡动脉穿刺患者不严格要求其卧床休息,而腕关节应制动12h,肩关节、肘关节可随意活动,12h内应避免剧烈活动,保证充足睡眠。

2 结 果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对比[n,(%)]

注:p

3 讨 论

预见性护理是指护理人员用护理程序全面综合地分析与判断患者的病情,并能对其提前存在的风险和护理的风险预知,因此能采取合理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避免并发症发生,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5]。而本研究要求护理人员熟练掌握介入术后血管并发症的护理措施,细致观察并记录患者情况,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及心理压力,同时也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春燕,谢建军,郑玉琴.冠状动脉介入术影响出血性并发症的预警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4B):18-19.

[2] 傅燕飞,刘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出血原因Logistic回归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1,24(11):41-42.

[3] 张媚.冠心病预防及支架植入术护理[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5):673-674.

第7篇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cardiomyopathy,DCM)简称扩心病易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包积液等严重并发症,使患儿反复入院,该病病程长、预后差[1],给患儿及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及心理压力,使患儿及家属生活质量差,因此临终关对扩心病患儿及家属生活质量,使其幸福感提高更加重要,下面就DCM患儿的临终关怀展开综述。

1.相关概念

1.1 扩张型心肌病 DCM是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心室壁变薄为主要特点的一种原发性心肌病,常伴有心律失常,是导致心源性猝死和心衰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心脏移植的第一位原因[2]。

1.2 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是一种照护方法,通过早期确认、准确评估和完善治疗身体病痛及心理和精神疾患来干预并缓解病人痛苦,并以此来提高罹患威胁生命疾病的病人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3]。

2.扩张型心肌病患儿临终关怀的护理进展

2.1 心衰的临终护理 ACC/AHA分级法[4]分为四级,其中D级:为终末期心衰,休息时有严重的症状,需要特殊的治疗措施如心脏移植,此期采取终末护理。心衰患者采取绝对卧床休息,给予半卧位或坐位,限制探视,避免刺激。心衰是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终末期心衰患者水肿严重,全身营养状况差、皮肤抵抗力、弹性差,应保持床单的整洁干燥,及时更换衣被,选择宽松、柔软内衣,使用气垫床或臀部垫水垫;注意保护骨隆突部位,局部可贴减压敷料;阴囊水肿者可用托带托起阴囊,防止破溃;建立翻身卡,定时翻身,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2.2 心律失常的临终护理 加强心电监护在扩张型心肌病中应用,研究表明,扩张型心肌病患儿出现的室速,不论是否伴有症状,都具有较高的猝死危险性[5]。我们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心律、心率、呼吸、血压、意识和患儿的自觉症状。熟练掌握各种心电图知识,及时判断并随时做好床旁抢救工作。

2.3 心理护理

2.3.1 给患儿情感上的交流 英国儿科肿瘤治疗中心调查表明,[6]娱乐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帮助临终儿童应付焦虑和悲伤,使儿童重拾自信和自尊,对于心理支持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3.2 对家长的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与患儿父母进行开放式交流,明确他们的需求;认真回答患儿父母的问题,告诉他们患儿病情,目前所接受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以及患儿的现状、生存的可能性等,纠正患儿父母对患儿病情的误解[7]。

在临终护理工作中,要尊重患儿及患儿父母,尊重患儿及患儿父母有自己的信仰、价值观、习惯和传统,在患儿死亡时,医护人员要尽力为他们提供独处的环境,与患儿进行告别[8]。

在患儿临终时,父母心理是极其脆弱的,医护人员要理解他们的悲伤。医护人员根据家属的不同背景制订出个性化的关怀计划,让父母慢慢接受现实。

在患儿去世后,护理人员或社会工作者与父母的联系减少,患儿父母希望能够得到连续性的护理,医护人员可通过电话给予父母指导,会让父母感到很欣慰[8]。

2.4 提高舒适度 1998年台湾萧丰提出了“萧氏双C舒适护理模式”[9],强调护理人员除日常护理活动外,应加强对患儿的舒适护理。舒适护理能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性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10]。由于扩张性心肌病患儿长期受疾病困扰,精神状态较差,在舒服度方面应营造安静、舒适、整洁的住院环境,护理操作集中进行,保证病人充足睡眠,患者在饮食时应尽量少食多餐,选择易于消化、清淡的饮食,适量增加粗纤维食物,避免便秘。

2.5 药物护理的应用 扩张性心肌病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减低,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药物给予强心药、利尿药和扩血管药时,应监测电解质、血压、心律变化[11]。患儿接受药物治过程,重视患儿药物治疗的遵医程度。讲解各种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指导病人遵医嘱服药,避免随意增减药量,并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服药注意事项,异常时及时报告医务人员。

2.6 减轻疼痛 疼痛是一种复杂、表现多样的主观体验,包括了生理、心理、感觉、情绪、认知及行为等各方面,临终儿童的疼痛主要包括操作性疼痛和疾病本身引起的疼痛。针对操作性疼痛,应选择穿刺技术好、有经验的护士为患儿服务,尽量减轻护理操作带来的痛苦。操作前后分散患儿注意力减轻患儿的痛苦;大一些的患儿要多与其交流,不要让患儿封闭在病房的小空间里。在控制疼痛的过程中,同步做好心理护理[12]。

小结与展望

扩张型心肌病患儿患病率逐年上升,国内仍以支持治疗为主,儿童心脏移植术相对不成熟,而且供体缺乏,导致扩张型心肌病患儿最后的结局是由于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致死。提高扩心病患儿生活质量尤为重要,我们要明确扩张型心肌病儿童临终关怀的迫切性和特殊性,借鉴国外发展儿童临终关怀的经验,积极主动、勇于创新、争取探索出成功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Alexander PMA, Daubeney PEF,et al.. Long-term outcomes of dilated cardiomyopathy diagnosed during childhood: results from a national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childhood cardiomyopathy[J] . Circulation 2013;128: 2039e2046.

[2] Luk A, Ahn E, Soor GS, et al.Dilated cardiomyopathy: A review[J].J Clin Pathol, 2009, 62 (3).219-225.

[3] WHO Definition of Paliative Care.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9[EB/OL].2009.12,09

[4] Pina IL , Apstein CS , Balady GJ , et al . Exercise and heart failu- re:A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ommittee on Exercise,rehabilitation,and prevention[J]Circulation,2003,107 107(8):1210

[5] 吕菲,钟惠如.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问题的认知状态与应对策略[J].上海护理,2011,10(1):36-38.

[6]苏永刚,马娉,陈晓阳.英国临终关怀现状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J].山东社会科学,2012(2):48-54.

[7] 卢林阳.130例濒死新生儿的临终关怀与姑息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9,44(9):815-816.

[8] Meert KL,Briller SH,Schim SM,et al. Examining the needs of bereaved parents in the 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a qualitative study[J]. Death Stud,2009,33(8):712-740.

[9]唐永云,乔昌秀,李丽.萧氏舒适护理模式[J].全科护理,2009(11):992-993.

[10]张勃杰,杨艳,李焱芳,等.探讨现代护理服务模式,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20):99-101.

第8篇

关键词:临终关怀;需求分析;临终者

中图分类号:R9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06-0067-03

人在身患绝症后到生命终点站——死亡这一阶段,无疑是最需要关怀和照顾的时候。这一阶段的患者并不需要高费用的、猛烈的、痛苦的、无意义的治疗来治疗他们的疾病,疾病的治愈对他们而言既没有可能性也没有意义。他们所需要的,仅仅是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然而,由于其进入中国大陆不久,大陆对其研究还不够深入。至于大陆绝症病人对其的需求状况则至今尚无一个权威的统计。本文对前人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对大陆临终关怀服务需求进行一个总体概括。

一、资料来源和选择

运用计算机检索万方学术论文数据库,符合“临终关怀”、“需求”关键词的共83篇,其中期刊论文63篇,通过查看引文发现仅有12篇文献所诉内容为临终关怀需求调查分析,其中涉及普通居民市民对临终关怀态度和认知的有5篇,其余均为老年人、绝症病人等临终关怀服务的直接服务对象的需求分析。这12篇文献纳入标准并下载到全文。

二、资料分析

(一)服务对象需求分析

我们在进行临终关怀的需求分析时首先要考虑的是临终关怀的直接服务对象的需求。目前我国尚无全国性的社会调查结果。许多学者在各地进行了一些小范围调查。

罗灿辉等人对200例临终关怀病例调查后发现,65%的患者希望尽一切办法抢救,50%的患者希望医生采取措施减轻肉体痛苦,有40%以上的患者对死亡来临充满恐惧,并为之焦虑、烦躁和悲观;60%以上的患者都表现出对人生、家人的留恋。希望家属时刻陪伴在身边,并希望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病房

环境。

张庆国、曹志勇就死亡态度、临终需要以及临终关怀能满足的需要等问题对济南市三家老年公寓78位老年人所作的调查显示:关于“临终时的困扰”,有41%的老人选择“死亡会痛苦”,有20.5%的老人担心“亲友哀伤”。以上两项之和为61.5%。对患重病(主要是指无药可救的绝症)的临终者采取什么措施这个问题,43.6%的老人选择了“减轻病人的痛苦与恐惧,使他能安然去世”,选择“尽力抢救”和“安乐死”的老人各为28.2%。

而蒋乾坤在对中年癌症晚期患者及家属心理反应和临终关怀需求的调查中发现:关于患者心理反应,有60%的患者表现出抑郁和焦虑,40%的患者会感到恐惧,43.6%的患者会感到孤独而10.9%的患者则会产生敌对情绪。而在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上,100%的患者都要求护理人员态度和蔼,63.6%的患者则希望护理人员能多和他们谈谈心,81.8%的患者需要有人对他们介绍病情,69.1%的患者希望控制疼痛,而87.3%的患者则要求继续治疗。

从以上调查我们可以看出,患者对于病情和死亡普遍拥有抑郁、焦虑、恐惧等情绪,对于病情既想知道又排斥和抗拒。绝大多数患者的共同心愿是临终时希望得到亲属、医护人员及社会的伦理关怀。他们的临终需求主要包括如下方面:第一,尽力救治、延长生命;第二,减轻病痛;第三,医护人员及家属能够提供多样化的照护;第四,希望有一个舒适的临终环境。

(二)患者家属的需求分析

对临终关怀的需求分析不能只局限于服务对象这一单一群体,对其家属的调查分析同样重要。可喜的是有部分学者已经注意到临终关怀中患者家属的需求并做了一些调查。

蒋乾坤在对患者家属心理需求和对护理人员需求调查发现:家属对于自己亲人的病情紧张恐惧的占69.1%,难以接受的占72.7%,忧虑不安的占63.6%,悲哀的占45.5%。而家属对于护理人员的需求则与患者产生了一些变化,态度和蔼的100%,健康宣教的占69.1%,介绍病情占72.7%,控制疼痛占87.3%,要求治疗的有100%。

深圳在对病人家属进行调查时发现,对于开展临终关怀服务存在的主要障碍,有39.47%的人认为是传统观念的影响,21.05%的人认为是公费医疗难报销,25%的人认为是个人经济难负担,另有14.47%的人认为医务人员重医疗轻服务。

从上述学者的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家属的需求和患者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其对亲人病情的接受情况也和患者差不多,都会经历一个震惊,焦虑,绝望,麻木等等的过程。因而对其心理的护理也离不开上述阶段,其重点是排解内心的悲伤,分离焦虑等情绪。家属对临终关怀的需求也基本包括这四点:第一,尽力救治、延长生命;第二,减轻病痛;第三,医护人员及家属能够提供多样化的照护;第四,希望有一个舒适的临终环境。其中第一点需求是家属最大的需求。

(三)社会市民的看法和需求

第9篇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0.010

临终关怀是为临终病人及家属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的全面支持与照护的一种特殊的医疗保健服务,是一项新兴的社会公益事业[1]。它侧重于缓解病人的症状及维护病人的自主权。通常,临终关怀与良好的症状控制相关,而并非诊断。在中国,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家庭规模小型化等趋势的增强,以及疾病谱、死因谱的变化,临终关怀的需求日益凸现。对临终关怀的研究发现,临终关怀转诊时间对其作用的发挥有着重要的作用,适宜、及时的转诊能使临终关怀的作用最大化,避免过度的晚期干预,改善并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命质量[2]。然而,很明显的是临终关怀发挥其作用前,建立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临终关怀模式至关重要,适当的临终关怀不仅有助于提高临终患者的护理质量[3-5],还可避免不适当的资源使用,从而有益于社会。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研究成果,就我国临终关怀服务需求、临终关怀转诊时间及临终关怀发展模式进行综述如下。

1临终关怀服务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改变等,人们对医疗的期望和要求逐步增加,临终关怀应运而生,成为我国社会所关注的重要民生问题。

1.1人口老龄化高龄人群(≥85岁)就应该接受临终关怀,我国临终关怀事业起步较晚,人口特点、家庭结构特殊。据我国老龄办《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至2020 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 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6]。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致使临终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加上我国医疗资源短缺严重,临终关怀在此过程中就显得极其重要。

1.2家庭结构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以及对人口数量、质量的控制,现在独生子女家庭的比例越来越大,结果导致家庭结构的变化,从中国现状来看,“421”或“422” 型家庭数量激增。此外,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得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空巢老人的数量越来越多,并且其长年患病的比率高达70%~80%,因而临终关怀将成为中国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7]。

1.3疾病谱变化据统计显示,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居民的前3位死因[6]。我国每年死于癌症的患者已超过160 万人,占全球癌症死亡患者总数的26.67%[7]。据预测,到2020 年,我国将有550 万新发的癌症患者,其中死亡人数将达到400 万,正面临着严峻的癌症患者增加趋势[8]。当前我国癌症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趋势及死亡率使临终关怀服务需求急剧增长。

1.4临终病人疾病使临终病人在生理、心理上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研究发现,至少50%的临终病人会出现疲劳、大小便失禁、乏力、疼痛、便秘、焦虑等症状[9]。然而,上述症状正是进行临终关怀的指标。许多研究证明,对于临终病人,临终关怀是最好的护理模式之一[10]。临终关怀从生活环境、日常护理、姑息治疗3个方面出发,旨在采取一套专业有序的照护,最大限度地提高临终病人的生命品质。研究表明,临终关怀至少可缓解临终病人10项症状[11]。此外,临终关怀可延长临终病人的生存期限,减轻家属的痛苦及提高家庭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可节省医疗开支,有益社会[12-14]。

2临终关怀转诊时间

研究证实,临终关怀和姑息治疗服务确实能提高临终病人的护理质量[15-17]。当前我国对临终关怀服务需求较为强烈,如何提高临终关怀护理质量将成为临终关怀的研究重点,研究表明,临终关怀介入时间是影响临终关怀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因为晚期介入会给患者、家庭、疗养院及社会等带来临床、情感、组织以及财务性问题[18]。

2.1影响因素在临终阶段,决定是否使用临终关怀以及何时使用临终关怀是一项复杂、动态的过程,涉及的领域颇为广泛,包括个人(人口特征)、社会(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心理(态度及临终护理倾向)、医疗(诊断、存活时间、合并症、功能状态和临床需要)、医师(预后的准确性,态度和临终关怀实践)以及临终关怀市场因素和在基层医院和地区医疗健康护理资源的可用性和使用水平等[19-21]。

2.2临终关怀转诊现状专家认为临终关怀至少需要3个月时间,才能使临终关怀的作用最大化,以提供适当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命质量。然而,目前临终关怀的平均时间却少于60 d。美国一项研究表明,有30%的病人在临终前1周或不足1周的时间才开始进行临终关怀[20]。台湾一项研究发现,只有1/10癌症患者在其生命的最后1年使用了临终关怀,1/4到1/3的患者在其死亡前1周才涉及到临终关怀[22]。基于以上研究,可见短期临终关怀的趋势在过去几年一直保持。短期的临终关怀,专业人员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规划和调动所需资源,以满足患者最佳症状管理的目标和足够的心理支持[23],并可导致照顾者在丧亲后,情绪抑郁长达13个月之久[24-25]。因此,短期的临终关怀会对临终病人及照顾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终末护理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并不可取。最近的研究表明,临终关怀服务的满意度与家属对善终服务转诊的时间有关,转诊时间越晚,临终关怀的满意度就越低[26]。

在某些情况下,早期转诊临终关怀是不可能实现的,Waldrop等[27]在其研究中发现,44%研究对象疾病的确诊时间太晚,17%的患者在早期拒绝临终关怀。Schockett[26]团队发现:“太晚”接受临终关怀的患者中,约25%在早期不可能轻易改变观念及时进行临终关怀,13%拒绝早期转诊临终关怀,以及有10%的患者在疾病晚期才得以确诊。因此短期临终关怀患者中未能早期进入临终关怀的比例在23%~61%,对于部分临终病人接受早期临终关怀似乎是不可能的。

2.3临终关怀转诊时间是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服务得以充分利用的重要保障晚期癌症患者转诊临终关怀护理的时间较晚,大概遵循死亡前1~2个月的规律[27]。Bruera等[28]建议在门诊提供临终关怀服务,以此作为获取疾病早期患者的方法。Hui等[29]研究发现,住院临终关怀护理组从转诊到死亡的平均时间是7 d,而门诊临终关怀护理组则为90 d,可见早期转诊临终关怀在一定程度上能延长临终患者的生存期。为了避免过度的晚期干预以及促进症状的缓解,及时的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转诊非常必要[30]。

3临终关怀服务模式

临终关怀模式是推动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有效载体。我国临终关怀护理质量不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国内的临终护理没有科学的理念作为指导,尚未形成相适应的护理模式。

3.1国内外临终关怀发展模式国外临终关怀模式主要有两种值得借鉴,一是英国、加拿大和其他欧洲国家比较注重的临终关怀医院模式;二是美国采取的以家庭为核心的模式,两种模式在实践中各有利弊[31]。我国得到公认的临终关怀模式有李义庭的PDS模式和施榕的“施氏模式”[32]。PDS模式以解除患者的病痛为中心,在服务层面上, 坚持临终关怀医院、社区临终关怀服务与家庭临终关怀相结合;在服务主体上, 坚持国家、集体、民营相结合;在费用上, 坚持国家、集体、社会相结合,全面构建了“1个中心,3个方位,9个结合”的框架体系[32]。然而,由于PDS 模式是个理想化的模式,涉及面广、操作较为困难,因而缺乏实用性。“施氏模式”以家庭临终照护为核心,但随着独生子女家庭和“空巢”家庭数目的上升,“施氏模式”的家庭临终关怀也面临着严峻考验[33]。

3.2我国临终关怀模式探讨比较科学、合理的临终关怀模式在我国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如何给予临终关怀对象必要的照护, 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建立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临终关怀模式至关重要。为此,众多学者和研究者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研究表明[34],以社区、跨学科小组、家庭三结合的临终关怀模式可能与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以及人口观的改变相适应。该模式以社区为中心,最大程度上发挥社区优势,节约医疗资源,在农村地区更为可行,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布局以及家庭临终护理向公共临终护理转变的趋势较为接近。此外,研究者对临终关怀中的护理模式也进行了研究,如临终关怀人文护理模式[35-36]、临终关怀舒适护理模式[37-38]等,其宗旨都是为了减少病人的痛苦, 增强病人的舒适度, 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维持临终病人尊严, 帮助病人安详、舒适地走到生命的终点。研究表明,人文护理模式、舒适护理模式对临终病人生活质量的改善有很大的意义,较一般常规护理模式,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临终病人的生活质量。

4小结

临终关怀是为临终病人提供的综合,重点关注的是对临终病人和家属提供姑息性和支持性的医护措施,强调的是对临终的姑息性照护,而非治疗性照护。随着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等,临终关怀成为研究课题。临终关怀介入时间及模式对病人及家属临终护理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临终阶段,决定是否使用临终关怀以及何时使用临终关怀是一项复杂、动态的过程,涉及的领域颇为广泛。然而,目前还未确定影响临终关怀介入时间的决定因素。在临终关怀中向家属做到以下几点可提高临终关怀整体满意度:(1)规律性告知患者的身体状况。(2)提供适当的情感支持。(3)提供患者医疗的准确信息。(4)临终关怀工作人员具有优秀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水平,提供高质量护理。

我国临终关怀起步较晚,尚未形成与国情相适应的关怀模式,因此,应加强死亡教育,改善伦理环境,建立符合国情的临终服务机构,构建符合中国民情的临终关怀模式,从而使临终关怀向理论深入化、教育普及化、实施适宜化、管理规范化的目标发展,如母亲孕育新生命一般使临终者走完人生旅程。

参考文献

[1]Jeno JM,Sho JE,Casarett D,et al.Timing of Referral to Hospice and Quality of Care:Length of Stay and Bereaved Family Members′ Perceptions of the Timing of Hospice Referral[J].Journal of Pain and Symptom Management,2007,34(2):120-125.

[2]Rickerson E,Harrold J,Kapo J,et al.Timing of hospice referral and families′ perceptions of services:are earlier hospice referrals better?[J].J Am Geriatr Soc,2005,53(5):819-823.

[3]Lorenz KA,Lynn J,Dy SM,et al.Evidence for improving palliative care at the end of life:a systematic review[J].Ann Intern Med,2008,148(2):147-159.

[4]Zimmermann C,Riechelmann R,Krzyzanowska M,et al.Effectiveness of specialized palliative care:a systematic review[J].JAMA,2008,299(14):1698-1709.

[5]Fairfield KM,Murray KM,Wierman HR,et al.Disparities in hospice care among older women dying with ovarian cancer[J].Gynecologic Oncology,2012,125(1):14-18.

[6]李君,张大勇,菅林鲜.老龄化背景下的临终关怀问题[J].理论探索,2011(3):97-99.

[7]管素叶.中国临终关怀事业走出困境的有效路径探析-基于国家和市场视角[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2(2):22-24.

[8]严勤,施永兴.中国临终关怀服务现状与伦理探讨[J].生命科学,2012,24(11):1295-1301.

[9]Teunissen SC,Wesker W,Kruitwagen C,et al.Symptom prevalence in patients with incurable cancer:a systematic review[J].J Pain Symptom Manage,2007,34(1):94-104.

[10]Paice JA,Muir JC,Shott S.Palliative care at the end of life:comparing quality in diverse settings[J].Am J Hosp Palliat Care,2004,21(1):19-27.

[11]Tsai JS,Wu CH,Chiu TY,et al.Symptom patterns of advancedcancer patients in a palliative care unit[J].Palliat Med,2006,20(6):617-622.

[12]Pyenson B,Connor S,Fitch K,et al.Medicare cost in matched hospice and non-hospice cohorts[J].J Pain Symptom Manage,2004,28(3):200-210.

[13]Morrison RS,Penrod JD,Cassel JB,et al.Cost savings associated with US hospital palliative care consultation programs[J].Arch Intern Med,2008,168(16):1783-1790.

[14]Lin WY,Chiu TY,Hsu HS,et al.Medical Expenditure and Family Satisfaction Between Hospice and General Care in Terminal Cancer Patients in Taiwan[J].J Formos Med Assoc,2009,108(10):794-802.

[15]Lorenz KA,Lynn J,Dy SM,et al.Evidence for improving palliative care at the end of life:a systematic review[J].Ann Intern Med,2008,148(2):147-159.

[16]Zimmermann C,Riechelmann R,Krzyzanowska M,et al.Effectiveness of specialized palliative care:a systematic review[J].JAMA,2008,299(14):1698-1709.

[17]Gozalo PL,Miller SC.Hospice enrollment and evaluation of its causal effect on hospitalization of dying nursing home residents[J].Health Serv Res,2007,42(2):587-610.

[18]Tang ST,Huang EW,Liu TW,et al.Aggressive End-of-Life Car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Propensity for Hospice Enrollment Within the Last Three Days of Life for Taiwanese Cancer Decedents[J].J Pain Symptom Manage,2010(41):68-78.

[19]Han B,Remsburg RE,McAuley WJ,et al.Length of hospice care among U.S.dults:1992-2000[J].Inquiry,2007,44(1):104-113.

[20]Teno JM,Shu JE,Casarett D,et al.Timing of referral to hospice and quality of care:length of stay and bereaved family members′ perceptions of the timing of hospice referral[J].J Pain Symptom Manage,2007,34(2):120-125.

[21]Keating NL,Landrum MB,Guadagnoli E,et al.Care in the months before death and hospice enrollment among older women with advanced breast cancer[J].J Gen Intern Med,2008,23(1):11-18.

[22]Tang ST,Chen ML,Huang EW,et al.Hospice utilization in Taiwan by cancer patients who died between 2000 and 2004[J].J Pain Symptom Manage,2007,33(4):446-453.

[23]Casarett D,Pickard A,Bailey FA,et al.Do palliative consultations improve patient outcomes[J].J Am Geriatr Soc,2008,56(4):593-599.

[24]Bradley EH,Prigerson H,Carlson MD,et al.Depression among surviving caregivers:does length of hospice enrollment matter?[J].Am J Psychiatry,2004,161(2):2257-2262.

[25]Kris AE,Cherlin EJ,Prigerson H,et al.Length of hospice enrollment and subsequent depression in family caregivers:13-month follow-up study[J].Am J Geriatr Psychiatry,2006,14(3):264-269.

[26]Schockett ER,Teno JM,Miller SC,et al.Late referral to hospice and bereaved family member perception of quality of end-of-life care[J].J Pain Symptom Manage,2005,30(5):400-407.

[27]Waldrop DP,Milch RA,Skretny JA.Understanding family responses to life-limiting illness:in-depth interviews with hospice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y members[J].J Palliat Care,2005,21(2):88-96.

[28]Bruera E,Hui D.Integrating supportive and palliative care in the trajectory of cancer:establishing goals and models of care[J].J Clin Oncol,2010,28(25):4013-4017.

[29]Hui D,Elsayem A,De la Cruz M,et al.Availability and integration of palliative care at US cancer centers[J].JAMA,2010,303(11):1054-1061.

[30]Kang SC,Lin MH,Hwang IH,et al.Impact of hospice care on end-of-life hospitalization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in Taiwan[J].J Chin Med Assoc,2012,75(5):221-226.

[31]龚实愚.临终关怀的社会价值及在我国的模式讨论[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9:1-70.

[32]刘素群.临终关怀在我国的实践应用及发展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9:1-62.

[33]石礼华.老龄化背景下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9,22(4):82-83.

[34]陈春燕,罗羽,谢容.当前我国临终关怀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5,5(2):25-29.

[35]许婷婷,段国华,张翼飞,等.浅议临终关怀人文护理[J].医学与社会,2009,22(3):21-22.

[36]高东芹.浅议临终关怀中的人文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10,16(6):53-55.

[37]王艳华,孟小善,舒适护理在癌症晚期病人宁养疗护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9(1):17-18.

[38]李红.舒适护理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2):108-110.

第10篇

关键词:老年护理;硕士教育;专业学位;实践模式

我国于2000年成为老年型国家,社会对高层次、高质量的老年专科护理服务需求日益增长。老年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可培养从事临床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有影响力的老年护理专科人才。其培养模式以临床实践为主,辅以一定的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但目前的临床实践多实行统一轮转,缺乏专业特点,难以满足老年护理硕士研究生专业能力培养的要求[2]。依据国家要求,课题组根据老年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点,结合国内外老年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采用Delphi法对我国老年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指标进行了2轮函询,构建了以能力本位的老年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包括6项一级指标、45项二级指标、64项三级指标[3]。经过2年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老年护理专业性人才培养奠定了一定基础,为我国完善老年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提供了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研究生的基本情况及学业安排

研究生均为统招全日制,学制3年。学业安排采取“前期趋同,后期分方向”的原则。前期趋同指所有研究生第一学期均在校完成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如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文献检索、医学科研方法、老年护理理论与实践等,并取得规定学分。后期分方向指第二至第六学期,研究生根据自己的专业进行相应护理专科实践和护理科研训练。目前共有4名老年护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按照此模式进行实践。

2实践模式管理

最终通过完成64个三级指标进行临床实践模式管理。

2.1实践目标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具备理论指导实践、研究临床实际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在这一培养目标定位下,结合老年护理方向特点,制定了如下具体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掌握老年护理相关的理论知识,如老年病防治、老年保健康复、老年心理护理、家庭护理、临终关怀等;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如治疗护理、生活照顾、康复技能、镇痛技能等;具备临床思维的能力,能发现并分析解决老年问题;具有有效沟通交流的能力,如口头表达,护理文书书写等;在老年领域具备基本的科研能力,如科研设计及实施、成果推广、循证护理等;具备进行教育的能力,具备如临床带教、护理查房、健康教育等;具备医院及老年机构管理的能力;与其他老年护理相关人员合作的能力;能为自身制定专业发展的能力,如职业规划、自主学习等。

2.2实践基地与时间

为体现老年护理专业特点,重点在老年病多发的科室及老年人聚集的相关机构进行实践。总时间为22~28个月,具体安排见表1。

2.3实践内容及形式

实践内容主要包括:老年人日常护理工作,如老年护理基本操作与技能、老年急救护理、心理护理、健康评估、健康教育、保健与康复、营养与膳食管理、家庭访视与居家护理、临终关怀等;行政工作,如病区管理、运行管理、健康档案管理等;此外还有护理门诊、护理查房、护理会诊、护理讲座、病例讨论、循证读书报告会、临床带教等内容。

2.4导师

学生培养过程中,成立指导小组,其成员包括,双导师及实践指导老师。双导师为学院导师和临床导师,均为在老年护理方面有影响力,副高及以上职称。2.4.1实践指导老师选取依据各实践基地不同情况,实践指导老师选取方式亦不同。医院实践导师要求:本科以上学历、3年以上带教经历、主管护师以上职称;社区实践导师要求:专科以上学历、3年以上带教经历的社区护士以及本科以上学历、3年以上带教经历的社区医生;老年机构及临终关怀机构实践导师要求:专科以上学历、3年以上带教经历的护士。2.4.2指导小组职责校内导师和临床导师共同对研究生全面负责,包括政治思想、临床工作能力、临床带教及管理、科研各环节的质量。实践指导老师主要负责研究生实践期间的指导。

2.5实践过程

2.5.1制定个性化的实践方案学生进入临床实践前,导师小组及研究生通过座谈会,根据实践要求、研究生特点等,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实践方案,集中完成在机动时间6个月。2.5.2指导方法整个实践过程中,采取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方法。临床指导形式为分管床位制,要求每个轮转科室管理床位数不少于5张,整个过程中做到放手不放眼。指导方法主要为讨论法、讲授法。此外,要求研究生组织护理查房、病例讨论,参加科室学术活动、医疗查房等。在社区医疗机构实践时,主要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采用家庭访视、居家护理、社区健康教育等形式进行实践。

2.6考核

2.6.1临床实践考核实行“出科考核与结业考核并重”,即每结束一个科室,均要根据培养标准和实践考核标准对其综合素质和轮转科室的实践技能水平进行考核。结业考核于第六学期进行,考核思想品德素质、临床实践能力。其中,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内容包括病历答辩、病历资料评价及护理技术操作考核。2.6.2科研要求实践期间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科研思路与方法,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学位论文要求针对临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或循证方式设计解决方案,提出对策;类型为含文献综述的病例分析报告或结合临床实践的调研报告。

3对该模式的评价

研究生临床实践结束后,将评价表发放给实践机构、临床实践研究生、研究生导师三类人群,主要采取开放式问题收集对该模式的评价,包括该模式特点,能否满足老年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需要、学生实践能力水平、临床实践结束后学生存在的不足。

3.1研究生评价

研究生认为该模式最大特点,增加了老年护理实践场所,特别针对社区、老年养老公寓、老年临终关怀安康医院,服务的老年人群包括正常老年人护理、慢性病老人护理、临终关怀护理,体现老年护理特色,实践时间安排合理,对提高其临床能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分管床位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但研究生反映在社区医疗机构和临终关怀机构实践时,由于我国社区医疗发展缓慢,尚未形成一定模式,老年护理的专业性还没有体现出来,真正开展老年社区护理工作难度较大,因此建议这两个地方的实践时间可相应缩减。

3.2实践机构评价

实践机构认为该模式总体能体现老年专业特点,满足老年专业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但感觉研究生对各种老年人护理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护理手段不够,特别是社区护理场所应增加老年养生、老年慢性病中医护理手段,如按摩、食疗、艾灸等。这些手段对老年病人的居家护理更容易开展。希望在临床实践强化之前把老年专业理论课程体系适当调整。增加老年人心理护理理论知识,强化老年人护理的专业理论知识。

3.3导师评价

指导老师认为在增加老年护理实践场所的同时,又保证了学生科研临床实践的需要,同时还结合学生兴趣安排实践场所,总体对研究生水平的提高有了实践的保证。但学生普遍缺乏总体职业规划,所以对机动实践安排还没有合理的选择,主要考虑了科研的需要。通过临床实践后,学生病历答辩、病历资料评价考核明显得到提高,老年专业研究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有明显的提高。这种病历答辩的方式对导师的要求也高,有助于教学相长。

4讨论

4.1转变观念,把老年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放在首位

有研究显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认为带教老师不能满足其实习需求,实践收获与护士长的重视程度相关[4]。为避免学生过度注重外界因素,在实践前与学生讲明情况:临床实践过程中的老师,学历不是很高,不一定达到其理想的指导状态。因此在实践时,要培养研究生具有批判性思维,在临床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不断主动的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在临床实践安排中可以针对中医养生、中医护理实践增加一对一跟师学习。4.2加强监管实践过程中,实行两周向校内导师汇报,一个月向实践科室指导老师汇报,一学期向导师小组汇报的形式,内容包括护理工作中的问题、解决方法、国内外的做法等。研究生表示该方法对科研题目的选择及提高实践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4.3加强师资培养

虽然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实践质量,但临床实践指导老师普遍存在:临床经验丰富,但理论水平欠佳、科研能力匮乏等问题。因此在师资方面,应组织专门机构定期对临床实践指导老师进行培训、考核,要求其为双师型教师。此外还需加强国内外交流,共同探讨研究生培养策略,促进导师队伍的成熟,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4.4进一步完善实践模式

老年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专业必修课课程较少,如缺乏老年护理理论与实践、老年心理护理理论与实践、传统体育保健与中医等,尚不能凸显研究方向特色,因此还需进一步借鉴国内外课程设置。对于研究生反映的实践时间方面的问题进行调整,一是把医院临终关怀1个月调整为艾灸科室临终关怀和艾灸科室各0.5个月,二是把社区门诊和家庭护理各缩短1个月,增加营养食疗搭配、制作2个月。目前尚无专门的研究生质量评价体系,还需进一步借鉴国内外做法,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目前,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仍处于初始阶段,课题组针对老年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模式进行了尝试,由于实践模式应用范围较小,还需要增加实践范围,调整和完善实践模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金融硕士等19种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学位[2010]15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2]马玉萍.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护理研究,2009,23(10):2200-2202.

[3]张璐,孙建萍,宋丹,等.运用Delphi法构建老年护理专业学位硕士临床实践模式的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4,4(11):269-272.

第11篇

关键词:跨文化护理;护理理论;文化照护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8-0059-02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和国际间交流的日益密切,国内外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与日俱增,国内各民族之间不断融合,很多文化冲突和矛盾也突现出来,如在跨文化就医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不能满足患者除生理和心理需求以外的文化需求。所以护理工作人员在掌握基础护理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跨文化护理理论知识,从而为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需要。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跨文化护理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综述。

一、跨文化护理理论的定义

跨文化护理理论由Leininger在20世纪60年代第一次提出,全世界护理领域普遍认可这一理论。跨文化护理学是运用护理学中关爱、照顾的理念和护理程序并在此基础上融合了人类学、社会学和生物学的相关知识而形成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根据服务对象的文化背景和所在社会文化环境,跨文化护理提供了与其文化一致的高水平、多体系、多层次和全方位的有效护理。这种护理理念也就是通过建立合适的文化环境和文化认同,给予服务对象心理支持,使其保持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从而有利于疾病恢复。跨文化护理理论的目标是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或群体的健康提供与其文化相一致的护理。跨文化护理理论以“跨文化护理”与“护理关怀”为中心,把文化作为重点内容,由此衍生了一系列的概念――文化照顾、文化照顾共性、文化照顾差异、文化强加、文化休克、文化照顾保存/维护、文化照顾重建/再定型等。

二、跨文化护理理论的内容

跨文化护理理论以文化和照护为核心,注重患者的人文关怀,根据人们的文化价值和对健康的认识,为其提供与文化一致的、有意义和有效的护理保健措施。Leininger精心研究设计了一个跨文化模式框架,并称其为“日出护理模试”,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阐述在一种文化体系中通过该理论的支持如何实现对个体、家庭和群体的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对他们提供相应的护理照顾。这一模式包括以下四个层次:(1)世界观、文化与社会结构层;(2)服务对象层;(3)健康系统层;(4)护理照顾决策与行动层。(1)世界观、文化与社会结构层:指导护理工作人员评估和收集宗教、哲学、政治、法律、经济、教育、社会关系与价值观等有关服务对象所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各方面信息。同时这一层次也表明,服务对象的社会结构、文化背景、世界观、环境内容等是人类照顾与护理所必需考虑的因素,特定文化人群的照顾价值观、照顾信念以及对照顾方式与表达的接纳与选择都受这些相关因素的影响。(2)服务对象层:以健康系统鹊姆务对象为基础,建立了包括个人、家庭、群体和社会文化结构的信息系统,以及与文化有关的照顾和健康的特定意义及表达方式。(3)健康系统层:这一系统有利于鉴别文化护理照顾的共性和差异。详尽地融合了专业健康系统、民间健康系统和护理系统等领域的特征和特有的照顾专长。(4)护理照顾决策与行动层:这一层次以最大限度满足服务对象需要为目标,在文化照顾保存/维护、文化照顾调整/协商及文化照顾重建/再定型三种形式为主的护理措施的实施的基础上来完成与文化一致的护理照顾。护理人员提供的护理措施体现和反应服务对象的不同文化需求,而服务对象的社会结构、世界观、各种相关健康系统均可影响护理人员所采用的护理措施,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日出护理模式”中的第一、二、三层类似于护理程序中的评估与诊断阶段。护理程序的计划与实施阶段对应着该模式的第四层。而护理程序中评价的相关部分内容在“日出护理模式”中没有体现,但其主要强调系统研究护理照顾决策与行动,以便开启更有益于服务对象的行为模式,从而加强服务对象的舒适感,有利于其身体健康。

三、跨文化护理理论的应用

1.跨文化护理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跨文化护理理论既丰富了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又完善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观。同时,它作为护理教育发展中的新领域,也促进了护理学科的发展。通过开设跨文化护理课程或对在职护士进行跨文化护理培训,培养出适应不同文化背景患者需要的优秀护理人员。同时,还可以在跨文化护理教育的同时,将该理论应用到护理科研或指导临床护理研究。而如何完成文化能力教育与现有课程整合,以及辅助教学策略探讨等问题成为跨文化护理教育研究的热点。要培养一个具备跨文化护理能力的护士,不仅要强化其各种技能、知识、观点、态度和实践能力,而且要强化跨文化护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与不同宗教、性别、种族、语言、文化、残疾、年龄的人进行有效沟通,建立积极的治疗性护患关系。跨文化护理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护士具备多学科、多层次知识,从多元文化角度出发,为患者提供与其文化背景相符合的照顾。跨文化护理理论教育的加强,能够丰富护理理论和实践,增强护士与不同文化的社会群体沟通的技巧,提高护理效率,优化护理质量。

2.跨文化护理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护理管理者在掌握已有的管理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跨文化护理理论的学习,能够更好地优化护理人力资源和护理管理理念。刘逸文等指出,护理管理人员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护士的需求有所差异的问题,在跨文化护理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尽量地去满足其需求,从而最大程度地调动护士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使得临床护理管理质量及效率均有所提高。王颖等指出通过对跨文化护理理论知识的系统研究和深入学习,护理管理者为了提高护理团队的工作效率及护理管理的有效性,可以先了解来自不同地域的护理人员的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进行差异化管理,从而更好地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最终实现护理管理目标。而对于护理工作人员来说,跨文化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既可以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更好地满足病人的需求,提高整体的医疗质量,也可以更好地解决护理人员之间因文化、价值观差异造成的冲突,从而更好地处理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

3.跨文化护理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在临床治疗工作中,由于护患之间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越来越突出,由此而产生的护理问题也逐渐增多。因此,护士应当掌握跨文化护理理论,更好地为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提供共性和差异性的需要,从而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当前,跨文化护理理论已在ICU、特需、急救及临终关怀等多个临床科室得到应用。刘丹丹等在临床肿瘤护理过程中应用跨文化护理理论知识体系,并将其用来指导护理工作,从医院、日常生活、治疗、出院等就诊的全过程开展不同形式的文化背景下的人性化特设服务,以此来消除肿瘤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促进医患沟通及其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傅静等指出根据跨文化护理理论的要求,为了适应在多元文化环境下的临终护理工作,在临终关怀实践中,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具备多元文化知识,同时对多元的文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这样才能够为临终患者提供人性化的且与其文化一致的护理,从而使患者在生命的终末期拥有更优质的生命质量。

4.跨文化护理理论的意义。跨文化护理理论的发展,坚持以文化和照护为核心,将“日出护理模式”运用到护理教育、护理管理及临床实践等方面,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服务对象给予与其文化相一致的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提升照护质量和水准。同时,跨文化护理理论也可用于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带来积极的影响。在我国多民族的文化背景下,跨文化护理理论对于不同民族地区的文化护理的指导具有重要理论依据和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Abdul QN,Dana M. Caring for a Bedouin Female Patient with Breast Cancer:An Application of Leininger's Theory of Culture Care Diversity and Universality[J]. ,2013,2(3):1-6.

[2]徐珍,林成凤.跨文化护理在护患沟通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4:17-19.

[3]孙毅,彭东风,刘耀辉.跨文化护理理论及其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21):2668-2670.

[4]石倩.跨文化护理理论在外籍肿瘤患者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09,17(3):163-164.

[5]杜书芳,李晓玲.跨文化护理理论的评价与应用[J].护理学报,2006,13(6):74-76.

[6]马芳,张德琳.跨文化护理理论及其在灾后丧亲者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9):1380-1381.

[7]郑儒君,李俊英.跨文化护理理论在临床肿瘤护理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9):2445-2447.

第12篇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重症医学科;护理服务

随着护理模式和护理理念的不断发展, 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 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系统化、人性化的护理模式, 将传统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向“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转变, 可加强护理人员对患者生命质量关怀, 满足患者心理和精神需求, 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1]。据相关文献报道, 将人性化护理服务应用于重症医学科室(ICU), 可使患者在ICU期间舒适、顺利渡过疾病危险期。为此本文将对人性化护理服务在重症医学科的应用综述如下。

1 建立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必要性

ICU病房内均为病情严重且变化快, 并发症多的患者, 患者在心理上难以接受自己病重的现实, 害怕不能痊愈, 易产生恐惧的心理, 同时, 进入ICU后患者会有陌生感, 且没有家人的陪伴易产生孤独感, 另外, 身体暴露、疼痛等情况易使患者产生焦虑心理, 再加上诊疗仪器报警声音、邻近患者抢救声音刺激等环境噪音增加患者心理压力, 多重的心理负担往往增加患者的精神压力, 易导致病情加重, 降低治疗依从性, 为此对ICU患者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非常必要。

2 人性化护理服务措施

2. 1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2. 1. 1 对患者的沟通 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 向患者介绍自己及ICU病房周围环境, 掌握患者动态心理变化, 根据患者的身心需求, 给予针对性的精神抚慰, 及时了解患者的手势、口型、表情和主诉, 及时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与此同时, 在与患者沟通时, 应观察患者情绪变化, 对情绪不稳定、易激惹的患者, 护理人员应冷静处理, 平复患者暴躁情绪, 用自己的真情和温和的态度, 化解患者不良情绪, 并取得患者的信任;对绝望心理的患者, 应向患者开展健康宣教, 讲解疾病原理、治疗方法及预后质量, 以此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 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恐惧感、孤独感较强的患者, 在满足患者正当的身心需求时, 以温和的态度和娴熟的护理操作, 消除患者的恐惧感和孤独感, 使患者感受到安全感和家人般的关怀[2]。

2. 1. 2 对患者家属的沟通 患者进入ICU病房后, 患者家属往往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 另外, 昂贵的医疗费用对经济拮据家庭也会形成无形的压力。若家属对治疗期望值较高, 而患者病情反复或恶化, 易造成情绪失控。为此, 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 在充分理解和同期患者家属的心情的基础上, 针对不同患者家属采取不同的沟通措施, 尤其是对急躁的患者家属, 应充分听取家属意愿表达, 并稳定其急躁情绪, 介绍患者病情、治疗现状及可能达到的治疗预期, 以此消除家属心中疑虑, 同时征求家属意见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 与家属共同给予患者精神慰藉, 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 2 人性化护理理念融入整个护理流程

2. 2. 1 建立温馨舒适的ICU病房环境 为患者营造安静、整洁、舒适、美观的病房环境。①湿度控制在50%~60%, 温度控制在22~24℃, 同时将抢救药品和非急救医疗器械放置患者视线以外的地方。②减少病房内声音刺激源头, 如调低病床旁医疗仪器的报警音量, 若发生报警及时应答, 消除报警音对患者的声音刺激。③若抢救同室患者险情时, 应忙而有序, 避免大声喧哗, 同时用床帘间隔, 以免使其他患者感到紧张焦虑。④保障患者充足睡眠, 为患者营造安静的睡眠环境, 室内采用柔和光线的壁灯, 给予干爽舒适的床单备品, 协助患者保持舒适的卧姿, 睡前给予患者心理安慰疏导, 促进睡眠, 必要时辅以安眠药物保障睡眠[3]。

2. 2. 2 维护患者尊严 ①在常规护理中, 减少暴露患者次数和时间, 在为患者特殊检查、换药、导尿、擦浴、大小便等护理环节中, 应遵循患者意愿, 并采用围帘遮挡, 注意及时遮挡, 避免患者因身体暴露产生焦虑不安的心理。②对治疗护理依从性较差的患者应给予耐心安抚讲解, 不可采用训斥或不理睬的方式对待患者, 以免伤害患者自尊心。③交流过程中, 对患者给予尊称, 如老师、主任等, 避免单一呼号, 并耐心倾听患者主诉, 同时保密患者的隐私, 尊重宗教习俗[4]。

2. 2. 3 缓解疼痛护理 疼痛常增加患者心理压力, 为此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注射、采血、气道吸引等操作中, 应提高侵入性操作水平, 操作动作需轻稳缓慢, 并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化验, 同时评估患者疼痛分级, 对患者疼痛给予恰当的安慰, 并采用有效措施缓解疼痛, 如对疼痛部位进行按摩, 给予镇痛药物等[5]。

2. 2. 4 临终关怀 患者临终前, 应充分尊重患者及家属意愿, 并给予人文关怀和姑息护理, 并做好相关家畜护理, 拆掉各个管道和胶布, 及时为患者更换尿不湿, 擦洗污渍, 维护患者尊严, 并协助患者家属完成各项知情同意书[6]。

3 小结

将传统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向“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转变, 不但可转变护理人员的护理理念, 而且还可提高职业综合素质, 提升患者的满意度[7]。本文研究中, 对重症医学科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 对ICU重症患者给予生命质量的关怀, 并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 合理满足患者的精神需求, 使患者在ICU病房中感受到舒适、温馨的护理服务, 可保持患者良好的情绪, 促进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芦丽娟.人性化护理在ICU病房中的应用与体现(附835例护理体会).中外医疗, 2011,30(32):147-149.

[2] 戈一帆.人性化护理对ICU病房的护理质量的影响.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1,10(8):528-530.

[3] 李斌. ICU开展人性化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基层医药, 2010,17(13):185-187.

[4] 梁秀兼.人性化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体会.中国实用医药, 2011,06(35):362-364.

[5] 张秀敏.加强ICU人性化护理提高重症监护与应急能力.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0,27(6):774-776.

第13篇

 

关键词: 老年护理现状 展望

    世界卫生组织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7%称为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已经进入老年型,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人口老龄化也正席卷全球,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文明不断提升(注重人口数量到注重人口质量)的体现[1]。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必然给社会、家庭、医疗保健带来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对老年护理事业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就我国老年护理现状与展望综述如下。

    1  人口老龄化现状

    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为12.95亿,60岁及以上达总人口的10.23%,65岁及以上达总人口的6.96%[2]。预计2000~2025年,老年人口会占到总人口的19.3%。2025~2050年,老年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25.2%。

    1950年,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有2亿,1970年达到3亿,2002年达到6亿多,占全世界总人口的10%。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老年人数量将增加到世界总人口的21%[1]。中国甚至于全世界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

    2  人口老龄化对健康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功能的下降,患急慢性病的几率增加,就诊率、住院率因此上升。老年人由于生理上的衰老变化和外界环境的改变,在思想、情绪、生活习惯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往往不能适应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老年人也常出现脑衰弱综合征、焦虑、忧郁症、离退休综合征、空巢综合征、高楼住宅综合征等心理和精神问题[3]。

    3  老年护理的现状

    3.1  老年护理的概念

    3.1.1  传统观念  人们往往将老年护理与老年病护理相提并论。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老年护理是针对老年人的某种疾病而采取的相应护理措施,大多数疾病对老年人的影响与对其他年龄组人群的影响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然而,实践证明,对老年人群的护理有别于对其他年龄段人群的护理。这些因素包括老年人对疾病的反应,各种疾病症状在这类人群中的不同表现,以及这些疾病所导致的身体、心理的反应及所产生的后果等。目前老年护理工作的重点在于帮助老年人应付实际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因此老年护理有别于传统观念的老年病护理[4]。

    3.1.2  新的观念  老年护理是以老年人为主体,从老年人身心、社会、文化的需要出发,去考虑他的健康问题及护理措施,解决老年人的实际需要。让老年人及其照顾者共同参与护理活动,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适时给老年人及其照顾者以护理知识技能的教育及监督指导,而不是让老年人被动接受护理,从而避免心理上产生“无用”的压力,由于老年人及其照顾者的参与,使老年人出院回归社会后仍能获得连续的自我护理及家人的护理。研究表明,绝大多数老年患者(非卧床者)表示不需要护士提供更多的生活护理,充分反映了老年人自我护理的需要,经由自我照顾而满足自身生活需求则有助于老年人生理、心理及社交的健康。因此,老年护理应重视强化个体自我照顾能力,在尽可能保持个人独立及自尊的情况下提供协助,适时给予全补偿、部分补偿的护理服务[5]。

    3.1.3  没有统一的概念  老年护理在德国没有统一的概念,其特点是尊重老年人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及个性,注重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使老年人的精神、心理、身体三者合一,强调回归自然、贴近自然;对护理人员强调更多的是耐心与献身精神[6]。

    3.2  国内外的老年护理机构发展史  1870年荷兰成立了第一支家居护理组织,以后家居护理在荷兰各地相继建立起来[1]。德国的老年护理始于18世纪,1900年老年护理成为一种正式职业[6]。英国1859年开始地段访问护理,19世纪末创建教区护理和家庭护理,1967年创办世界第一所临终关怀医院。日本1963年成立了老人养护院。我国于1985年在天津成立了第一所临终关怀医院,1988年在上海建立了第一所老年护理医院,1996年5月中华护理学会倡导要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社区老年护理,1997年在上海成立老人护理院,随后深圳、天津等地成立了社区护理服务机构[7]。截至2004年底,全市共有养老院(老年福利院)439家。根据医疗保险部门统计数据,2004年我市家庭病床共有2.1万,根据市民政局调查数据,上海市有95%的街道(镇)开展了居家养老护理服务,每月接受服务的老人有2.6万[8]。目前上海市的老年护理机构主要有:老年护理院、养老院、家庭病床和居家养老4个方面。

    3.3  老龄化所带来的观念转变

第14篇

关键词:肿瘤病人;居家护理;居家护理需求;延续护理;社区护理;测量工具;姑息护理综述。

1居家护理的概念

在国际上,居家护理尚无统一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傅华[5]指出,广义的居家护理的提供者来自专业和非专业两方面的照护力量,在个体居家环境中帮助家庭成员提供所需的护理服务,服务内容集专业的预防、促进、治疗、康复、长期维持和姑息护理以及非专业的社会服务于一体。陈静敏[6]指出,狭义的居家护理特指专业的医护团队在居家环境中,为有后续照护需求的个体提供定期性的专业健康照护服务,它更强调居家护理的专业性、正规性。本研究所关注的是狭义的居家护理,指为肿瘤病人提供专业性的居家护理服务。

2肿瘤病人居家护理的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末,许多发达国家就已对出院的肿瘤病人进行早期居家护理,制定详细的评估表和护理计划,效果显著[7]。近年来,国外的学者就居家护理的开展模式进行了不同的尝试,Caliskan等[8]对49例肿瘤儿童实行基于医院的居家护理,由医院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家访和电话随访,提供照护指导和计划,结果证实这种居家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满足肿瘤儿童及其照护者的身体照护需求。Bordonaro等[9]对30例肿瘤病人实行了积极的居家护理,减少了病人对医疗设备的依赖,提高了生活质量,并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开辟了一种新的健康照顾模式。而我国的居家护理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医院延续性护理中心来开展[10],对于居家护理的提供者、服务对象、内容、方式等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也缺乏完善的法规。同时,还存在肿瘤专业护理服务体系不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不平衡、医院与社区管理脱节、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居家护理费用不属于医保范围[4]等问题,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居家护理在我国肿瘤病人中的发展和普及。

3肿瘤病人居家护理需求的测量工具

3.1肿瘤病人需求问卷(CancerPtientsNedQaeues-tionnaire,CPNQ)该问卷由纽尔卡斯大学Foot等[11]在1995年首创,主要包含心理、健康信息、生理与日常生活、照顾与支持、人际交往5个维度共52个条目。每项从“不需求帮助”到“高度需求帮助”分为5个程度。该问卷还有一个简表,即CPNQSF32量表,同样包含5个维度,Cronbach′sα系数为0.77~0.94[12]。

3.2晚期肿瘤病人需求评估表(AdvancedCncerapa-tientsNedsQeuestionnair,ACNQ)该量表为我国自行设计的量表,包含生理、心理、精神和社会4个维度,共42个题目。需求从“不需要”到“总是需要”分为4个级别,满意程度有满足、部分满足、未满足3个级别。4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为0.6412~0.8275。有较好的可行性,较高的信效度,可以用于晚期肿瘤病人需求评估[13]。其简化版ACNQ29[14],Cronbach′sα系数为0.923,具有更好的信度和效度,使用也更为简便。

3.3居家护理评估工具(ResidentAsessmentIsn-strumentforHomeCrea,RAIHC)这是专门针对居住社区的老年人或行动不便者所开发的健康状态与需求照顾评估工具,也可用于社区肿瘤病人。它主要通过网络数据全面收集病人的信息,如认知功能、交流能力、情绪和行为、营养状况、皮肤情况、健康状况、疾病的诊断等,以及对30条居家护理的风险问题(如功能下降的风险、交流能力的降低、有跌倒的危险、疼痛、压力性溃疡等)进行评估,基于这些问题护士提供个性化的护理。同时,还可用于生成一组包括22个家庭护理质量的指标体系,以发现潜在的护理问题和监测护理质量改进情况[15]。

3.4其他需求量表肿瘤护理监测量表(CancerCareMonitor,CCM)[16]可以评估肿瘤病人的症状需求,肿瘤病人信息需求量表(InformationPeferencerQuestionforCncerPtientsaa,IPQCP)和信息需求问卷(InformationNedsQeuestionnaire,INQ)也被用来评估肿瘤病人的信息需求[17],肿瘤病人姑息疗法的需求评估表(ProblemsandNeedsinPalliativeCrea,PNPC)[18]和谢菲尔德评估和转诊护理量表(SheffieldProfileforAssessmentandReferraltoCare,SPARC)[19]都可用于评估肿瘤病人的姑息照护需求。肿瘤病人支持性照顾需求量表(SupportiveCreNedaeSurvey,SCNS)[20]可用于评估肿瘤病人的支持性照顾需求。基于最小数据集的居家护理质量指标(InterRAT′sHomeCreQaualityIndicators,HCQIs)[21]更适合家庭测量,注重病人功能的改善。

4肿瘤病人的居家护理需求

4.1姑息照护需求

我国晚期肿瘤病人对姑息照护的需求占首位,终末病人临床治疗效果不佳且意义不大,且大医院床位紧张,多数病人愿意优先选择居家治疗[22]。以社区为基础、家庭为单位的居家姑息照护模式,提供定期随访、家庭病床、临时出诊等服务,可满足晚期肿瘤病人在家中接受照护和离世的愿望,逐渐让病人和家属接受死亡教育,减轻离世的痛苦,同时避免过度治疗,节约优化国家卫生医疗资源,提高病人和照顾者的生活质量[2324]。发达国家的居家姑息照护已开展多年,被认为是对临终病人最合适的医疗照顾模式。我国台湾的居家姑息护理走在亚洲前列[25],而目前我国大陆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基于我国新增肿瘤病例高居世界第一位的现状,需求量很大,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在我国推广居家姑息照护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4.2控制症状需求

晚期肿瘤病人疼痛的发生率高达70%[26],居家病人尤其需要止痛指导[27]。病人需要评估疼痛程度,给予用药指导,控制疼痛,提高疼痛病人在家中自我照护的能力,促进有效疼痛管理。因为化疗反应存在着滞后性,也有一部分病人居家期间面临很多化疗毒副反应,如恶心呕吐、脱发、骨髓抑制等[28]。肿瘤所致的高分解代谢状态,放化疗副作用所致的摄入减少和吸收障碍都会导致营养缺乏。部分病人回家时带有导管和伤口,也会增加感染的机会。此外,肿瘤病人还存在认知和身体功能障碍、疲乏、睡眠障碍等并发症,他们也迫切希望能够得到医护人员的医疗指导和帮助[2931],对症处理,控制不适症状。

4.3信息需求

因肿瘤治疗的特殊性,出院后面临复发、疾病治疗与监测信息来源中断、疾病保健与药物管理知识匮乏等一系列问题[32],肿瘤病人对信息的需求更加迫切,渴望得到信息的延续。居家肿瘤病人及照顾者,最迫切希望了解关于居家护理和疾病治疗的相关知识,对治疗方式均有较高的信息需求,并且渴望获得最大量的信息。健康信息是乳腺癌病人最常见的未满足需求[33]。刘颖等[34]的研究也显示,乳腺癌病人居家自我照护的信息需求主要体现在饮食、体重管理和复发转移的担忧上。医护人员是肿瘤病人最信任的信息来源[35],应加强人员培训,提供专业的、正确的信息指导肿瘤病人居家护理。

4.4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导管维护需求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广泛应用于肿瘤化疗病人。病人在化疗间歇期需要带管出院休养,可通过居家维护、社区维护和返院维护3种方式来进行导管的维护,前两种方式可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并节省时间[36],为大多数病人及家属推崇。肿瘤病人带管出院居家期间,除面临机械性静脉炎、局部感染、导管部分脱出、导管漏液等导管相关并发症外,还存在维护时间超过7d、不更换贴膜、提重物、过度活动等导管自我维护问题,以及限制家务、沐浴减少等日常生活护理问题,存在不少的居家护理误区,对置管维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相关知识。芦婳[37]的研究也指出,PICC带管病人存在对PICC维护相关知识的需求,迫切希望有更适合学习的导管维护指导资料,护士能够通过健康教育的形式向病人演示讲解。还存在对医疗机构配套服务的需求,希望能够增加PICC门诊次数,延长开诊时间,灵活就诊流程。

4.5心理需求

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肿瘤病人心理上会经历5个阶段,即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沮丧期及接受期,常会出现抑郁、焦虑、害怕、担心肿瘤复发等情绪。Jrgensen等[38]指出,2/3的乳腺癌妇女会出现中重度的抑郁症状,杨璞等[39]也指出抑郁症在肺癌病人中也非常普遍。大力发展晚期肿瘤病人的临终关怀护理,心理护理对象拓展至肿瘤病人的照顾者,也是肿瘤心理护理的发展趋势[4041]。

4.6其他需求

有研究显示,妇科恶性肿瘤和前列腺癌病人性需求比其他类型肿瘤病人高[4243]。病人处于康复期时,性需求也逐渐恢复,34%的康复期肿瘤病人性需求未得到满足。支持性照顾需求在我国妇科恶性肿瘤中研究较多,以乳腺癌居多[42]。Ferrell等[44]指出,家属本身也存在生理、社会心理和精神的不同需求,渴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帮助,而通常他们会优先考虑满足肿瘤病人的需求,抑制自己的需求。在社区护理外籍肿瘤病人时,语言沟通和文化需求也是迫切需要满足的[45]。

5满足肿瘤病人居家护理需求的护理干预措施

5.1发展居家姑息照护

张燕等[46]的研究指出,依托社区服务团队,对肿瘤病人入户评估,提供姑息治疗、止痛药应用、居家护理等方面指导、心理疏导和志愿者服务,将信息录入电子档案系统,根据情况定期入户、电话或门诊咨询,当病人疼痛难以缓解时进行远程视频会诊,必要时转诊转介,在病人离世后,主要进行家属的丧葬指导、哀伤抚慰与心理疏导的晚期肿瘤临终关怀模式,符合我国的国情,能够有效控制症状,满足居家肿瘤病人的护理需求,实现全人、全家、全程、全队的“四全照护”。欣等[23]也指出,我国居家姑息照护服务的开展还存在着不足,需要政策支持,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和提高公众信任与理解。

5.2有效管理症状

Hazelwood等[29]指出,疼痛干预、按摩疗法、自我效能和应对能力增强及多维干预等,能够有效帮助病人和家属管理居家期间存在的不适症状。Craven等[47]指出通过电话定期随访也可以有效控制症状,预防并发症。移动手机信息症状管理系统[48]和网络平台[49]也为肿瘤病人的居家护理症状管理提供了发展新思路。疼痛是肿瘤病人最主要的症状之一,McPherson等[27]指出,纠正癌痛的误解,促进医护沟通,提高病人和家属评估和实施疼痛管理策略的知识和技能,也是实现疼痛有效管理的重要措施。

5.3拓宽信息获取途径

肿瘤病人获取信息主要是通过网络[35]。目前,电子新媒体快速发展,病人可通过微信、QQ等获取疾病的相关知识,足不出户就能与医护人员进行信息交流,更为便捷、实用。电话随访、家庭访视能直接了解肿瘤病人的居家自我照护情况,针对性提供帮助,有效满足病人的需求。杨晓晴等[32]指出,肿瘤病人出院延续性护理信息平台的应用,也为肿瘤病人提供了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新途径。定期参加健康知识讲座,阅读宣传手册和相关书籍,也是病人及其家属了解疾病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鼓励肿瘤病人加入“抗癌俱乐部”之类的团体组织,与广大病友交流抗癌心得,分享各自的抗癌经历,也有利于信息的互动,增强肿瘤病人的自我效能。

5.4提高社区和居家

PICC维护水平PICC护理门诊是目前维护PICC导管的主要方式,需要医院为其开通“绿色通道”,缓解病人的就医压力[37]。罗红等[50]提出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的PICC维护网络,能够解决居家肿瘤病人带管维护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建立和加强三级医院和社区医院的扶帮关系也很有必要,向基层医院推广PICC维护技术,建立和完善社区维护网络,实现双向就诊,加强社区护士的PICC维护专业知识和操作培训,能够提高社区导管维护的质量,满足病人的护理需求[36]。医护人员可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通过上门访视、电话随访、远程指导等方式指导病人和家属进行居家自我维护。张明等[51]也指出,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也会影响PICC的维护效果,鼓励通过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来增强病人自我护理能力。

5.5心理护理

唐梦莎等[52]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得出,对肿瘤病人进行心理行为干预、认知干预、应对方式干预、情感和社会支持干预等综合干预,有助于减轻肿瘤病人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预防情绪障碍的发生,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认知行为疗法现普遍应用于肿瘤病人的心理治疗中[41]。李丽华等[53]的研究也证实音乐干预可对肿瘤病人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心理护理应贯穿病人整个生存期,护士应根据病人的心理状态,选择合适的方式开导和鼓励病人,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晚期肿瘤病人,护士还应加强家属的死亡教育,使其逐渐接受死亡的事实,减轻心理痛苦。

第15篇

【关键词】 CCU护士;家属;沟通

CCU,意为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是专科ICU(Intensive Care Unit)中的一种,第一个C是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的缩写,是为了各类手术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并对危重患者进行“集中强化治疗”而成立的,其特殊的环境,严肃的氛围,高额的住院费用及无陪护制度让所有陪护在病房外的家属产生紧张感[1]。因此,如何对危重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一直是我们研究探索的课题。现对如何与患者家属沟通进行如下综述。

1 影响沟通的因素

1.1 CCU工作的特殊性 CCU患者起病急,病情变化快,护士工作量大,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抢救患者生命和病情监测上,而对于心理护理难以兼顾,缺少足够的时间去和患者家属沟通。

1.2 CCU的工作制度 CCU的消毒隔离隔离制度十分严格,一般属于封闭或半封闭式管理,限制患者家属探视,无形中与患者家属产生了隔阂,患者家属多因想见到患者,了解患者病情受限,会认为护士不近人情,不理解限制探视的必要性。

1.3 CCU的仪器和专业技术 CCU治疗复杂,仪器多,专业性强,在仪器使用及技术方面对患者家属解释有一定困难。

1.4 CCU的费用 高额的监护费用,加重了家庭的经济压力,从而造成患者家属焦虑,烦躁,甚至情绪激动。这种负面的情绪又带来了对护士的不信任,可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

1.5 CCU护士的因素 30%的护士会认为患者是唯一的护理对象,其职责是照顾好患者,无需对患者家属实施关怀和沟通,家属探视时态度生硬,缺乏换位思考,在护士的教育培训中也忽视了其有效沟通能力及技巧的培养,从而限制了与患者家属的有效沟通和交流。

1.6 家属方面 ①CCU患者病情重且变化快,家属心理负担大,紧张,恐惧,迫切希望患者能得到最佳医疗服务水平,但有时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过高期望与现实差距导致心理失衡。②患者家属长期陪护在医院,体力消耗大,过度疲劳导致心理承受力差。③患者及家属来自不同省份,语言不通,文化背景、不同,观念及处事方式存在差异造成沟通障碍。

2 沟通的方式

2.1 非语言沟通 ① 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是彼此联系的起点,CCU护士要以热情的态度,亲切的微笑,轻柔的语调,端庄的仪表,大方的举止及熟练的操作形成患者家属对自己良好的第一印象[2]。②体态语言:不同的身体姿态变化,动作的力度,速度和角度变化都可以表达出不同的信息。CCU护士的体态语言应以优美、轻盈、亲切为准则,站立时收腹挺胸,双腿挺值,两臂自然下垂;坐姿应上身挺直,两腿平行或前后屈膝交叉,显得高雅文静;步态要矫健灵活,给人沉着、稳重、冷静的感觉。③眼神、表情和触摸:眼神和表情可以最直接的表达信息。CCU护士应以友爱关切的眼神、和蔼可亲的表情对待患者及家属,温馨的笑容最易被认可,能给人留下友善亲切的印象;而触摸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方式,对于年长和年幼者,护士可适时一边触摸其手一边交谈,从而表示出对患者家属的安慰及关注,拉近彼此的距离,但在运用上要保持敏感和谨慎,尊重社会习俗,注意分寸。更有利于进行沟通。

2.2 语言沟通 ①倾听:是对人尊重和重视的表现,CCU护士在倾听时要有充分的耐心,集中精力,及时反馈但不随意打断,保持适当的距离和眼神的交流,表现出关注和理解。②谈话:与患者家属交流时要做到语言清晰,内容明确,重点突出,易于理解,讲究语言的艺术性,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患者家属乐于和护士交流;其次,要注意语速适中,适当停顿,语调平稳,态度和蔼,使人心平气和,情绪稳定,交流中学会换位思考,多用安慰性、鼓励性、解释性语言,说话要懂礼貌,尊重他人,善于理解患者家属的心情和痛苦,给予其精神上和情感上的支持。

3 沟通的技巧

3.1 转变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新的医学模式要求我们要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交流,本着“以人为本,治病救人“的理念,学会换位思考,一切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服务意识,加强沟通,清除误解和冲突,促进和谐和亲密。

3.2 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 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操作技能,扎实的理论知识,对提高护理质量起着重要作用;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赢得患者家属的尊重和信任,以取得支持和配合。

3.3 关心患者家属,加强心理护理 多与家属交流,换位思考,了解心理动态,消除紧张感和恐惧感,取得患者家属的信任。

3.4 尊重患者及家属的权力 鼓励患者与家属的情感交流交流,探视时教会患者家属通过抚摸,手势与患者交流,以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

3.5 做好宣教工作 对患者家属进行入室前和探视时的宣教,介绍CCU的工作制度,定时探视的必要性,探视时的注意事项和所需物品的准备,宣教时态度和蔼耐心,取得患者家属的积极配合。

3.6 探视的注意事项 严格限制探视,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理解;探视时,护士要在探视前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熟练掌握患者的病情,了解护理重点,守护在患者床旁,随时给予安慰和解答,以较好的面貌展示给家属,使患者家属对我们的服务放心[3]。

3.7 加强法律法规学习,依法维权 在知法懂法的同时,规范自己的言行,了解护患双方所拥有的权力及义务,在尊重患者及家属的同时也维护了自身的利益。

3.8 做好临终关怀 CCU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率高,亲人的离开对患者家属的打击是巨大的,护士应做好临终关怀,换位思考,给予患者家属关怀和安慰。

4 总结

沟通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是一门艺术,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对于封闭式管理的CCU监护病房,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及时使其了解患者的病情动态变化,缓解其精神压力,使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工作,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和护患关系的和谐。

参 考 文 献

[1] 葛玉芳. ICU患者家属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吉林医学,2011,6(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