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保险公司档案管理范文

保险公司档案管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保险公司档案管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保险公司档案管理

第1篇

关键词: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创新措施

从当前我国基本政策制度的不断完善,国内社会基本养老制度逐渐成熟起来,尤其表现在社会参保的人员不断增多,保险资料档案管理的数量也处于持续提升的状态,所以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得到了极大重视。正是因为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工作量不断增加,相应也就使得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难度持续加大,因此要想使得全新形势下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提升到更高的层次,那么也就需要展开创新研究。

1当前形势下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对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还不够重视

因为社会保险档案数量是较大的,所以需要展开的工作环节会显得相对较为繁琐,再加上国内有关领导不重视,所以在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环节的投入也就会显得相对较少,具体表现为某些社会保险档案部门缺少专门的档案室,各种类型的档案管理分室存放,到现在都没有配备专职档案员,所以应当归档的社会保险资料,没有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处理,这样也就直接造成了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混乱与严重流失。细致分析此类问题发生的原因,我们可以清楚认识到,这主要是因为缺乏有效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所造成的,所以有关工作人员应当对此予以重视。

1.2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险管理机制

国内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从整体的角度观察看来,其发展的速度与水平都是较好的,但是也存在不同地区、不同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不一致的情况,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具体来讲,在国内众多社会保险档案类型中,只有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是真的实行了垂直管理,另外的失业、医疗以及工伤等仍然是一种地化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会造成多头管理的问题,使得不同档案分属于不同的部门,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过程会显得较为困难,最终直接影响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质量水平。

2新形势下科学展开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有效措施

根据本文的第一部分内容,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国内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还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处理,也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真正提升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水平。具体的创新措施可以从以下角度展开思考:

2.1增强宣传加大投入力度

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首先需要档案管理部门增强宣传加大投入力度,具体的措施是要从增强档案意识以及档案法治意识的角度入手,力求在全社会中加大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声势以及力度,激发社会档案管理部门的档案意识与责任意识,这样在制定档案管理措施的时候,才能更加重视起来。从另一个方面来讲,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还需要将整项工作摆在较为突出的位置上,纳入到重要的议事日程,通过资金以及人力投入的不断加大,切实的解决社会保险档案工作存在的人员匮乏、资金短缺以及库房紧张的问题,最终才能够为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创造更为良好的氛围以及有利条件。

2.2全方面引进先进技术,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

在创新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时候,我们应当全面化展开先进技术的引进工作,其目的是使得档案管理工作更加具有信息化的特点。落实到具体措施上,有关社会保险企业应当要增加先进技术引进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强化社会保险管理的基础设施投入,这样能够非常有效的优化社会保险管理制度的水平。从另一方面来讲,因为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档案资料的自动快速编目,能够起到较为良好的推动作用,所以也就可以考虑在社会保险档案管理过程中,运用电子档案管理模式,但是需要确保社会保险纸质材料与电子档案材料是较为协调的,因为这样才能保证电子信息系统更加完整的输入。最后还需要时常检查社会保险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如果档案资料出现了缺失,则需要及时的展开补充。

2.3完善现有社会保险档案管理机制

对于全新形势下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创新工作来讲,完善档案管理机制本身也是一种创新措施,因为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机制创新,能够尽可能的将社会保障的职能工作,集中到一个职能单位当中予以完成,并且还能够构建出“五险合一”的档案管理机构,具体来讲也就是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以及生育等社会保障工作。当社会保险档案管理机会得到完善之后,未来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将会更好避免各职能部门存在的重复交叉问题,全方位的实现社会保险档案集中管理,最终实现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由此可见,做好社会保险档案管理机制的完善工作,对于整项工作的开展来讲,所具有的意义是非常突出的,有关工作人员在创新过程中,需要展开这方面的考虑。

第2篇

一、基于新形势将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加强的作用

(一)可使社会保险改革得到有效优化

通过将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完善,才可使以往所应用的档案管理模式得到革新,也才能使社会保险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对于社会保险档案管理而言,当保险记录中的原始资料出现丢失,则难以将其重新找回,因此也就使得保险工作无法继续开展。因此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是严肃严谨的,而传统工作的开展主要是基于纸质档案,而未能对信息化技术进行有效应用,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档案信息管理的模式也势必需要得到更新

(二)属于社会保险自身的要求

社会保险信息量大,管理工作量大,若无法实施有效管理,则会使数据出现丢失,由此影响社会保险工作的顺利开展。加之社会工作人员流动性强,若无法实施有效档案管理,则会导致档案管理发生混乱。因此加强档案管理工作显得尤为必要。

(三)可使社会保险部门的工作效率提高

通过对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加强,可使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形式更为规范,可使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得以暴露,由此可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新形势下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强化措施

(一)使人们所具备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意识加强

为了使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效果得到保障,首先需要增强人们所具备的档案应用意识。通过和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将档案内容进行完善,对档案信息中的错误进行纠正,由此可使档案的准确性提升,更有利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3]。除此之外,还需要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行提升,明确其工作职责。将设备和系统进行不断优化,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二)将社会保险制度标准建设工作加强,实施规范管理

对社会保险管理的不同环节工作研究加强,如社会保险档案的收集、整理、归纳、利用等,建立健全详细可行的规章制度,对于不同门类的档案,尤其是专业档案、会计档案等,需要划定具体的档案归纳范围和保存时间。

(三)提升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中的科技化水平

社会保险管理工作需要实施科学管理,若档案为纸质化材料,则需要科学、规范的对其实施分类、装订与存储,同时需要实现机械化操作,避免人工装订导致差错事件的发生。为了将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强化,还需要加大资金投入,优化基础设施,借助计算机和各类应用程序对档案实施分类、编号、索引等。除此之外,需要做好电子信息与纸质信息的核对工作。

(四)加强工作人员培训,使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业务提升

不仅需要加强对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人员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同时也需要加强其计算机操作能力培训。同时需要将社会保险部位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加强,组织工作人员加入到培训工作中,并对其思想以及作风建设引起高度重视,提升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团队的综合素质。

(五)提高对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发利用

需根据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对相关查阅利用制度进行建立,参照具体的规定,开设档案查阅服务窗口,同时做好查阅记录工作。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人员在接待群众时,需保持热情、文明、礼貌,将自身的服务意识加强,在政策规定范围内尽可能满足群体提出的诉求,对于未明确规定的问题,则需要及时请示上级领导意见。

第3篇

关键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工作;管理

在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档案主要是国家推行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能体现出社会发展的主要鉴证性材料,也是一项具有较强专业性和政策性的管理工作。在这些养老保险档案中,记录着城乡居民参保的基础资料、业务变更、以及享受待遇的整个过程,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这些都和城乡居民自身的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养老保险档案工作中,一定要贯彻落实我国的相关政策,将管理工作做好,维护城乡居民的所有利益,进而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一、管理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的重要性

养老保险档案是我国为城乡居民开展养老保险工作的一项重要依据,在档案设立的过程中,是要经过一系列的法律程序来审查的,对养老保险档案的后期管理过程中,是要有相关的法律条文来进行保护的,从深层来看,养老保险档案的管理工作是有严格的法律效力的,且有较大的法律说服力。养老保险档案已经能够保障城乡居民的合法权益,而养老保险的管理工作已经延伸成广大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服务对象,能帮助群众去维护其各项利益,这项工作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首先,为城乡居民建立养老保险档案,能使我国社会保障工作做得更全面,能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向前发展,更主要的是有利于社会资源的进一步整合,并为其起到铺垫的作用。其次,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为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和繁荣做出了较大贡献。

我国在这方面的管理工作还做的不够好,养老保险的划分层次不够清晰,比较杂乱,且内容也没有统一,我国要对这项工作予以重视,建立标准化的管理体系,从而改善我国社保系统的漏洞,为我国的养老保险工作保驾护航。

二、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上现存的问题

我国经济体制已经实现了改革,接下来就会是行政体制改革阶段,这对我国政府来说将要提高原有的工作效率,建设更加完善的行政体系。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普及,在各个领域都被大力应用,在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中,高效的工作效率和可续的管理方法也正是时代和人们所需求的,但是从现阶段来看,我国在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档案管理这一工作上,没有统一标准的管理模式,在统计信息工作上也不够完善,档案的管理平台也没有统一的体系,加上我国养老保险工作上的层次划分不够明确,内容过于繁杂,这使得档案管理工作中有较多的工作量,要统计和记录的数据信息比较多,还抓不住工作的重点,加上管理设备和设施不够完善,这都给养老保险档案的管理带来难度,也制约着其管理向着现代化方向的发展。

首先是手段落后,管理水平偏低。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全面启动和业务量的逐步加大,有的经办机构实施了档案的微机化管理,但由于软件、硬件、人员没有实现有机结合,有的缺乏相应软件,有的缺乏专业人才,因而未能发挥出应有的效能。大部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机构仍然延用过去手工操作的陈旧管理模式,效率十分低下,查找资料费时费力,搞数据统计更为艰难,直接影响了工作的进展。其次是缺乏专业的管理标准和规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由于刚刚起步,且因管理的对象不同与其它社会保险档案,所以管理上缺乏统一标准,造成各地管理办法不统一,管理的规范和水平也不一致。哪些资料需要整理归档,如何进行整理归档;哪些资料不需要归档,如何销毁;哪些资料需要分类、分级管理;哪些资料需要集中统一管理,如何管理;客观上没有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和工作秩序,亟需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

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的管理建议

1、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面对我国养老保险档案的管理难题,相关的部门要先建立完善的部门制度,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让其明确档案的管理流程,对纸质档案要做好存档和排序工作,并进行定期的维护工作,尤其是对那些比较重要的档案,要先进行备份处理,再去封存保管。所有的档案人员都应该对档案的备份工作、保存和记录工作完全掌握,并能准确查阅档案资料,让整个养老保险档案的管理过程都趋于完整化和规范化。

2、实现全面覆盖规范档案管理工作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管理,就必须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实现全面覆盖,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实施。一方面,对适龄老年人以及去世老年人的信息进行增补。科学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工作必需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因此,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施最基本的档案管理是最为可行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也正因为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灵活性欠缺这一制约因素,所以对于养老保险的相关档案单位和档案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及时的对档案信息进行补充和修正,切实落实每一位参保人员的生活状况,做到对参保人员信息随时可查询,信息随时可归档的系统化管理。另一方面,由于当前我国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而且拥有巨大的人口基数而就整个社会结构而言,老年人所占的比例逐年扩增,这就要求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做到关键信息上的无缺失以及老年人养老保险数据库的系统化的要求。

3、注重现代化科技的应用

对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的要求已经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比例加大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越来越迫切。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不仅是现代信息社会对老年人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同时也是档案管理者在将来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必然努力方向。因此,就需要将电脑、网络管理等高科技管理手段应用到广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工作中来,及早开发档案管理软件,用电子扫描等现代手段做科学化管理,使档案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查阅更加方便快捷,也避开了纸质档案不好保存,不好管理难题。

四、小结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记录着每个参保人员的基本信息,体现整个参保过程的形成及变化细节,科学的管理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加上我们从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不断努力,我相信一定会探索出更为高效、便捷的管理方式,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提供更加完善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赵敦芳.规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中国档案,2015(9)

第4篇

一、保监会两则处罚引发的思考

2013年7月某保险公司因“财务数据不真实”受到保监会的处罚,理由是保监会对该保险公司检查发现,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该保险公司高管人员福利津贴及员工补贴未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涉及金额2 430 525.42元。同样,2013年12月另外一家保险公司因“违规冲减手续费”被保监会处罚。起因是该公司分别在2011年和2012年直接在财务系统中手工冲减或调整手续费支出,导致财务业务数据不一致。两家公司受到处罚都是因为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出现了问题,这也让人们对保险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了质疑。

会计信息是政府、投资者及企业管理层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分析、控制、决策的基础,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企业的可持续经营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息息相关。与传统行业不同,保险公司这样的金融企业因关系到国家的金融稳定而受到政府机构的特别关注。保监会作为保险公司的监管单位,对保险公司的监督检查已成为常态。例如,偿付能力的监管就有赖于保险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如果保险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不真实,极易使监管部门做出误判而形成金融隐患。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对于像保险公司这样的金融机构至关重要。

二、影响保险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分析

(一)会计制度缺陷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保险公司业务具有特殊性,其保险产品的销售一般采用制,保险公司与业务人员签订合同而非劳动合同。因此,保险公司给业务人员的奖励该如何入账,一直存在争议。各保险公司甚至同一保险公司的各分支机构之间存在不同的处理方式,有的根据发票性质计入“公杂费”或“差旅费”中,有的根据业务性质计入“佣金支出”,也有的计入了“营业费用――其他”。这正是没有明确的会计制度规范造成的结果。

再者,保险公司在新会计准则推出前一直采用行业会计制度即《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会计处理,行业会计制度往往对行业内的公司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第一则案例中,对于职工薪酬的错误处理就是该保险公司沿用旧的会计制度造成的。该保险公司也终因“财务数据不真实”受到保监会的处罚。

(二)系统缺陷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保险公司系统庞杂,可能存在的系统缺陷给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带来了挑战。保险公司业务收支类的会计信息均来自“核心业务系统”,“核心业务系统”是集业务、运营、财务等为一体的一个综合性业务操作平台。“核心业务系统”自身的复杂性以及操作人员的多样性往往使得系统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保险公司各种复杂的保全业务很容易引起会计信息的错误。

另外,在ERP系统环境下,财务数据大部分由相应的业务系统传入,如果系统管控不严或存在人为干涉的情况,在财务系统中处理本应由业务系统传入的数据将产生财务系统数据与业务系统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在第二则案例中,该保险公司两次“放开财务系统手工记账权限”对手续费进行人为操作,“导致财务业务数据不一致”而受到保监会的处罚。对于保险公司财务系统数据与业务系统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保监会特别关注,在对保险公司的开业验收过程中将财务系统和业务系统的对接作为验收的一项主要内容。同时,近年来保监会也将财务业务数据的一致性作为保监会检查的重点内容。

(三)基层会计人员素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保险公司一般采用总分支机构形式的组织结构,且分支机构遍布各市县。由于地区性教育资源的差异往往造成其分支机构会计人员素质千差万别。现如今各保险公司纷纷建立自己的“后援中心”对会计账务集中处理,即便如此,基层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为账务处理虽然集中了,但账务处理的发起、检查、核对以及账务的清理都要依赖基层财务人员。另外,面对大量“系统自动生成”的数据(包括业务系统传入的财务数据、保险公司总部统一计提的保险准备金、统一计提的营业税金等),分支机构的会计人员往往有些“懵”。因此,提高基层会计人员的素质对保险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三、保险公司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途径

(一)完善会计制度,为会计信息质量提供制度保证

1.建立公司会计制度体系

国家虽然制定了《准则》及指南等相关制度,但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毕竟有不同的特点,业务也千差万别。因此,企业需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符合企业自身的会计制度。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建立完善的会计制度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考虑。一是根据《准则》制定适合本企业的《企业会计制度》,二是根据《准则》指南及附录制定本企业的《会计核算规则》,三是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制定本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及《会计档案管理规定》等。《企业会计制度》用于明确会计六要素的定义及核算范围;《会计核算规则》应明确保险公司涉及会计科目的具体账务处理要求;《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则对会计账、证、表提出具体的管理要求,而《会计档案管理规定》则为确保会计档案的安全、完整提供了制度上的依据。通过以上层次分明的会计制度体系的建立,各项制度的完善及制度间的协调补充,为实际会计业务的操作提供了标准。

2.及时修订公司相关会计制度

制度、规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需要定期检视其会计制度,在国家出台新的规定或出现新的经济业务时要及时对相关的制度进行调整或补充。要做到这一点保险公司需要建立相应的应急处理机制,由会计管理部门专门负责会计制度的建设并实行问责制。同时,为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各保险公司总部可授权其分支机构根据制度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相信完善的会计制度必然能大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二)加强会计系统监控,为会计信息质量提供技术保证

强大的会计系统对财务管理的变革和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由于系统操作上的不可逆性,系统缺陷往往给公司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保险公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会计系统监控。

1.系统上线前应进行全面的测试

保险公司系统开发如涉及到财务部分的,应有有经验的财务人员参与,系统上线前的测试应有基层财务人员参与,同时,在系统测试过程中应考虑到实际可能发生的所有经济业务并一一加以测试,防止系统设计缺陷的产生。系统应在充分测试通过后再正式上线,避免项目盲目上马造成难以挽回的结果。

2.系统上线后应保持时时监控

为保证业务系统传入财务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应定期做好两个系统间数据的核对。如案例中所涉及到的“手续费支出”科目,财务人员可按月提取业务系统和总账系统“手续费支出”的发生额,核对两个系统此科目的一致性。同时,应维护系统操作的严肃性,防止人为对数据进行调整。如果发现系统间数据的差异,应避免直接在财务系统中调整数据。正确的做法是,查明产生差异的原因后,在业务系统中对相关数据进行修改,从而保证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相关数据的一致性。

3.利用内部审计加强会计系统的审查与评价

人们往往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系统产生的数据都是真实可靠的。其实不然,抛去人为因素对系统的影响,如今的系统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复杂,系统本身可能存在的缺陷往往不为人们所知。令人欣喜的是国家已开始重视信息系统的内部审计工作,2013年颁发了《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203号――信息系统审计》并于2014年1月1日起实施。公司可根据信息系统的特性进行穿行测试,追踪交易在信息系统中的处理过程。相信通过内部审计监督一定能及时修正系统缺陷,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三)加强基层会计人员的培养,为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人才保证

完善的会计制度、先进的系统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奠定了基础,要真正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还需要使各项会计制度得到真正的落实。对于保险公司而言,会计制度的落实需要基层会计人员的广泛参与,加强基层会计人员的培养,将为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人才保证。对基层会计人员的培养,可以从对其的指导、监督和考核着手。

1.会计人员的指导

指导就是要把公司的各项会计制度给机构财务人员讲清楚并明确制度操作标准及相关流程。有了明确的标准和流程,一方面机构有了日常财务操作的工作指引,另一方面也便于上级机构进行监督考核。指导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手把手的“传帮带”、可以是现场培训或网络视频培训、亦可以是机构财务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等。同时,指导要及时,对于发现的问题、新出台的规定等都应在第一时间向下属机构和人员传达。

2.会计人员的监督

监督是指对会计人员所做工作的复核和检查。“复核”是一种很好的监督方式,可以是上级对下级复核也可以是后手岗位对前手岗位的复核等。通过复核可降低会计处理的差错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可采用现场和非现场检查两种方式。现场检查除可以检查下属机构账务处理情况外还可以检查实物档案等会计基础工作情况。现场检查前需制定检查要点并明确检查的项目及其衡量标准,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可现场给予机构指导,检查后还要形成检查报告并要求机构限期整改。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众多,所有机构都采用现场检查往往很难实现,但保险公司的会计系统一般比较发达。这时,保险公司可采用非现场检查的方式,通过调取下属机构账套的形式对其进行检查。这种方式与现场检查相比更快捷,还能第一时间掌握机构的账务处理情况并给予考核和指导。非现场检查可设置“重点科目检查项目表”,对会计重点科目进行监控。比如现金、银行存款等资产类科目不能存在借方余额,预收保费、应付佣金、其他应付款等科目不能有贷方余额等,还可以对重点科目间的勾稽关系进行检查,如“营业费用――职工工资”的借方发生金额应等于“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工资”的贷方发生额、“营业费用――待摊费用摊销”的借方发生金额应等于“待摊费用”的贷方发生额等。对于检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可以通过视频培训等方式对下属机构进行指导。

3.会计人员的考核

考核就是要建立会计人员的评价和奖惩机制。保险公司可制定《机构财务工作考核管理办法》等制度从会计核算、基础管理、档案管理等多方面对会计人员加以考核评价。考核可按月度、季度或年度进行,考核对象应具体到基层岗位。考核结果应和年终奖等挂钩,并对表现优秀的机构和个人进行表彰以便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

第5篇

关键词:医院;病历;档案;管理;工作

一、病历档案的概念

病历档案是关于临床医学科学的档案资料,它完整地记录了病人历次的检查、治疗和转归的全过程,以及与疾病有关的所有问题。病历档案是医务人员给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记录,是病人就医期间身体和心理情况的真实反映,是医院临床、教学、研究工作的宝贵资料,从一定意义上讲它也是临床医学的法定文件。但当前从病历档案的全过程管理和自身的管理相对于临床医学发展和要求,以及传统病历档案管理转变为现代病历档案信息管理的发展趋势来衡量,任务还十分艰巨。

二、病历档案的组成

大多数学者认为,病历档案的内容包括门诊病历档案、住院病历档案、医疗事故档案、死亡档案等四个方面。一般的病历档案多含门诊病历档案和住院病历档案。

(一)门诊病历档案

医院门诊是病人的首诊,也是形成病历档案最多的地方。门诊病历档案包括患者的病历本、门诊化验单、X光检查报告单、B超报告、心电图报告等记录以及医生诊断的结论、各种治疗处方,同时包括门诊中西处方的存根。

(二)住院病历档案

严重患者由门诊转入住院部进行一段时间的治疗,在此治疗过程中就形成了大量的病历档案,它包括门诊医生开出的住院证及其初诊的结论;住院部医生观察的各种记录、化验报告单、X光片、心电图、脑电图、B超、CT等检查记录材料及其诊断结论等;护理人员对病人的观察、治疗护理所做各项记录;需做手术的患者产生的诸如术前会诊结论、手术方案、手术同意书、麻醉记录单、术中意外情况的处理方案等文字材料。

(三)医疗事故档案

在治疗中有时产生医疗事故和意外事故,必须有档案的记载,以便查考。医疗事故档案包括病人的病情和医生的治疗方案、医治过程中形成的所有记录,以及事故发生后,事故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伤残等级评定证书,有些事故还含有法医进行尸体解剖形成的尸体勘验笔录。

(四)死亡档案

经过医院多方抢救无效而逝去的病人,必须建立死亡档案。死亡档案包括抢救病人的全部记录,以及写有死亡时间、地点等内容的通知单。

三、病历档案的特点

(一)服务对象单一

病历档案服务的主要对象是病人和医务人员。

(二)病历档案提前形成

病人就诊之始,医院就要给病人办理立卷、登记、编号、建立姓名索引卡等手续。因为只有在医师诊治之前建立病历档案,医师所做的记录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报告文件才能按号归入该病人的病历档案。

(三)使用频繁

病历档案服务的对象决定了它的使用频率,每一份病历档案在该病人每次来院就诊时都要使用。特别是某些慢性病或难于根治的疾病患者的病历档案则随着就诊次数的增加而多次使用。

四、病历档案的作用

(一)为医疗管理提供信息资源

病历档案是医院最宝贵、最有特色的档案财富。它是临床实践的原始记录,是患者的保健参考资料,是医务人员对疾病正确诊断和决定治疗方案所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病历档案记载了每个患者的疾病情况、诊疗方法和效果,所以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医院的发展史。因此,可以说病历档案是一个医院最宝贵的珍藏,也是最有利用价值的档案财富。病历档案,特别是罕见病例档案具有重要的信息利用价值,对于类似病案的诊治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二)为医疗科研提供参考

病历档案对于医务人员开展科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病历档案是提高医疗水平和护理水平的重要资料。对于患者诊断的确立和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都要参考病历档案。一个完整的病历档案可以指出通向正确诊断的途径,所以它是决定诊断的关键。通过对病历档案进行科学研究,就能提出各种有价值的资料,来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医疗质量和护理质量,研发新药品。

(三)为医疗保险双方维护合法权益提供依据

如何使保险公司及被保险人双方利益均得到保证,病历档案便成为一个重要依据,病历档案可以为保险公司提供所有需要的真实信息,医院病案室为保险公司提供被保险人的病历档案已成为一项重要工作。

五、病历档案的现代科学管理方法

病历档案管理的目的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对病历档案进行收集、整理、编目、统计、保管和利用等一系列的处置,以便保管好病历档案,并充分利用它来为医疗、教学、科研服务。

(一)制度化管理

建立和完善病历档案管理制度,使病历档案的管理走向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是做好病历档案工作的必要条件。根据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档案法规,病历档案必须集中统一管理。当前许多医院成立了病案室,集中统一管理和保管病历档案,监督、检查和指导病历档案工作。有些医院设立了“病历管理委员会”,加强对病历档案的领导,建立健全病历档案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从而使病历档案工作有了可靠的w制保障。病历档案是由医疗文件材料转化而来的,为了确保病历档案的完整、准确、精练和系统,必须在病历档案材料形成过程中把好质量关,这也是搞好病历档案的前提。要加强对病历档案书写质量的管理和签署审批管理,做到病历书写内容完整准确,文字简练明了,记录及时,手续齐全,书写整洁。同时,当一个病人诊疗结束并取得相应的结果后,应及时地将记录诊疗全过程及其结果的材料整理归档,把有使用价值的医疗文件材料完整而系统地保存下来。

(二)规范化管理

加强病历档案的整理,大力开发病历档案信息资源,是做好病历档案工作的基本要求。保管病历档案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供利用。但为了更好更及时、准确地提供利用,一是必须对病历档案进行科学系统的整理;二是要编制科学合理的检索工具体系充分揭示病历档案的内容;三是通过借阅、编研、计算机检索等多种方式,提供优质服务。只有具备齐全、完整并实现了规范化整理的档案,才能做到收集齐全、分类准确、整理科学、归档完整、利用方便,才能给信息的开发提供有利条件。

第6篇

1、认识滞后

会计电算化是保险公司会计服务与管理的重要趋势,作为一种全新的会计计算与管理方式,很多保险公司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着认识上的不足,没有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在保险公司会计服务中的价值。由于受到传统会计操作模式的影响,保险公司还是更加倾向于传统会计模式,认为会计电算化是对于保险公司传统会计模式的否定,是对传统会计模式的颠覆。因此,在实际的会计电算化运用过程中,保险公司还是存在着敌视甚至不接受的问题,阻碍着会计电算化在保险公司会计服务与管理中的运用。

2、人才匮乏,普及率低

会计电算化是一种新型的会计操作模式,要想使会计电算化在保险公司中广泛的普及与运用,就必须要有一批高技术人才,这种高技术人才不仅仅要懂会计业务,而且还要熟悉计算机。从现实来看,保险公司缺乏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使得会计电算化人才无法满足保险公司会计工作的实际需求。如果保险公司引进一批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业务的人才,那么必然会引起保险公司人事制度的动荡,甚至会导致大规模的人事调动或者裁员。因此,会计电算化人才缺乏,会计电算化普及率低,也是困扰着保险公司会计业务开展的重要因素。

3、管理不规范

确保会计电算化在保险公司中的应用高效化,就必须要建立完善的会计电算化管理体系与制度,只有在会计电算化体系与制度的约束下,保险公司才可以做好对电算化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有效管理,才可以使得会计电算化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保险公司在会计电算化运用中,存在着管理不细致、运营不规范的问题。有些保险公司制定出了会计电算化管理体系,但是其规章制度以及管理规范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进而发挥出会计电算化在保险公司会计运营中的功能与作用。

二、保险公司会计电算化创新策略

1、扩大会计电算化宣传力度

会计电算化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逐步出现的,是将会计业务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仅仅涉及到数据库技术、信息技术,而且还涉及到管理学、金融会计学、网络通信等,是一项传统会计业务与新技术相结合的业务。传统型的保险公司对会计电算化的认知存在着误区,认识不到会计电算化在保险公司会计业务中的价值。为此,保险公司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的宣传力度,提高有关人员与部门对于会计电算化重要性的认识。为此,首先保险公司领导需要对于会计电算化引起足够的认识,最大限度支持会计电算化在会计业务中的应用。其次,为了进一步扩大会计电算化的影响范围,保险公司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公司报纸、展板、例会以及杂志等,甚至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广大的员工宣传会计电算化的价值,同时介绍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知识,从而调动起保险公司运用会计电算化的积极性。

2、强化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

人才是会计电算化推行的关键,毕竟会计电算化的主要执行者是会计电算化人才,强化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是保险公司提高会计电算化运用效率的关键。首先,保险公司需要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尽管会计电算化有着各种的优势,但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风险的,这就需要保险公司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为此,保险公司可以吸收高校会计电算化的毕业生进入到保险公司,为公司会计经营与管理注入新鲜的血液。此外,保险公司还可以选拔出一批会计业务骨干,进入到高校进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习,提高会计业务骨干的综合能力。其次,保险公司需要加强专业性人才的培养。保险公司中还有着这么一批人,尽管他们对会计电算化不甚了解,但是由于多年的会计工作经验,通过专业技术培训,他们也可以像其他会计电算化方面的人才一样,通过电算化自我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从而更加熟悉的掌握计算机知识,提高会计专业性技能。

3、建立完善会计电算化规章制度

建立完善的会计电算化规章制度,其目的是为了确保会计档案的安全与保密。保险公司会计电算化规章制度主要可以从以下两大方面进行入手:第一,建立严格的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对于电算化档案,一般要采用“AB备份法”对于电算化档案信息与数据进行备份,将备份好的档案放在两个不同的地方,避免出现由于地震、火灾等因素而导致电脑系统毁灭,使得电算化档案无法恢复。另外,电算化档案保存还需要注意防潮与防尘,对于磁性介质保存的档案,还需要定期进行复制与检查。第二,实行必要的内部控制。实行授权分级管理,强化身份验证,实行信息管理岗位责任制;定期做好对电脑的病毒扫描与检测,通过病毒扫描与检测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范能力。为此,有关人员可以采用网络防毒、防火墙技术、信息加密、身份认证等技术,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系数,进而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总结

第7篇

关键词 病历档案 重要性 科学规范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病历档案是患者入院到出院时病情诊断、治疗、护理和愈后过程中的全部记录,是患者在医院就诊期间形成的全部医疗档案。病历档案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既是临床进行科学诊断治疗的基础资料,也是维护医患权益的法律依据。因此,要加强病历档案管理,强化病历档案的收集、整理、监督和利用,提高病历档案整理的质量。

1 医院病历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1)病历档案是正确诊断疾病和治疗的重要依据。一份完整的病历可以记载一个病人病情发生、发展、转归和治疗的全过程。完整的病历档案对病人的病情观察和治疗具有正确的指导性,是医务人员诊治疾病水平评估的依据。病历书写是锻炼和培养医生思维能力和诊治能力最好的方法,写好病历是做好一名医生的必由之路。病历中还记录着各种疑难病症,使资料中蕴藏着丰富的知识与信息。①通过对临床病历回顾,对病历进行分析,借鉴正确治疗方法,挑选有价值的资料进行来总结,提高业务水平。

(2)病历档案是教学和科研最宝贵的资料。病历是一份很好的临床教学和科研素材。通过病例分析、病案讨论可以强化学生对临床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这种能力是培养合格的医学毕业生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科研中,通过对临床病历分析,寻求疾病发生、发展、治疗转归的规律。研究临床治疗、预防措施与疾病、康复的关系,开发新的医疗技术和药物,推动医学不断发展。医师可根据既往某类疾病的病历档案回顾性总结,得出某些规律性的结论来提高临床工作,更可有计划地进行一些前瞻性研究,从而提供宝贵的研究资料。②

(3)病历档案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的信息库: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病历档案是医院最珍贵、最有收藏价值的档案财富。大量的病历资料是医疗业务信息的载体,可以反映出整个医院工作状况、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技术质量和医德医风等方面的管理水平。医院管理者通过病历档案信息资源,扩大服务范围,完善不足之处,监督全院工作,指导医院经营管理,提高医院工作效率与质量管理的科学性。因此,切实管好、用好医院病历档案,努力适应医院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对改善医疗服务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病历档案是处理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重要法律依据。病历档案的形成以及记录内容,是医疗事故纠纷、法律诉讼中的法定证据,也是沟通协调医患关系、体现患者的知情权和医疗权的重要手段。依据病历档案,医师可迅速正确诊断与治疗患者,医院亦可据之申请医保给付、理清法律责任等。病历档案可以为保险公司提供所有需要的真实信息,使保险公司及被保险人双方利益均得到保证。在某(下转第238页)(上接第236页)些涉及人身伤害、健康保险的刑事、民事案件审理及发生医疗纠纷时,病案还是一份具有法律效用的原始材料或作为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病历更是医院或医务人员证明自己无过错的主要和重要的证据材料。

2 如何对医院病历档案进行科学规范化管理

2.1 完善病历档案管理制度,确定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

根据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档案法规,应该把病历档案纳入医院档案的管理体系, 成立专门档案室,档案必须由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保管,真正做到统一管理、统一保存、统一利用。管理员应该熟炼掌握病案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的操作技术等,做好监督和检查档案工作,把好病历档案的形成和归档关,要加强对病历档案书写质量的管理,做到病历书写要求真实完整、重点突出,条理清晰、书写整洁,确保病历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③

2.2 规范病历档案的整理要求,及时进行归档

整理档案时,应检查病历填写是否符合要求。病历首页的病人姓名、年龄、籍贯、婚姻状况、职业、住址等是否信息完整;住院天数、诊断、转归及手术愈合等项是否依次填写。要求用蓝黑色墨水书写,如血型、过敏药物,化验异常者用红墨水笔或红园珠笔标记;书写文字要求通顺简练、字迹清晰、无错别字、自造字及非国际通用的中、英文缩写。病历中任何内容不允许有涂改。凡是要归档的病历,经专业人员经过认真审核,符合要求后,按顺序排列好,装订成册,放置在各科病历架上,待上级医师审核签字后,根据病历编号顺序统一编制档案登记号,依次排放。

2.3 加强对病历档案的现代技术管理

随着电子计算机和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计算机技术管理档案已逐渐被各大医院所接受。保管病历档案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档案管理工作开辟方便快捷的途径,利用计算机的存储功能可以将各种病案以光盘的形式存储起来,减少库存。建立档案信息网络系统实行网络化管理,对各种病案信息进行加工和整合,从而规范医院电子病案档案。作为病案管理人员要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对信息的收集、电子建档、日常维护和数据库管理等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真正实现电子病案信息共享和网络化服务。

只有做到资料收集齐全、分类准确、整理科学、归档完整,才能更好的对病历档案进行科学规范化管理,才能把病历档案管理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才能适应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

注释

① 李启旭.浅析病历档案的管理及开发利用[J].管理观察,2011(22).

第8篇

鄂州市位于湖北省的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辖鄂城、华容、梁子湖、葛店等四个区以及西山、古楼、凤凰、樊口等四个办事处;全市总人口10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0.1万人。近年来,畜牧业发展迅猛,目前全市生猪存栏50.1万头,其中母猪存栏2.9万头。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国发[2007]22号)以及省农业厅、财政厅、湖北保监局《关于开展能繁母猪保险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文件精神,鄂州市从2007年9月份起开展了能繁母猪保险工作。该项工作的开展,为有效降低能繁母猪的养殖风险,促进生猪生产稳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工作开展情况

1.1明确承保公司,分区开展工作

根据《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经市政府协调,确定全市能繁母猪承保单位由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鄂州中心支公司(以下简称:中华联保鄂州中心支公司)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鄂州分公司(以下简称:人保财险鄂州分公司)两家公司为承保机构。其中:中华联保鄂州中心支公司负责华容区、梁子湖区、葛店开发区以及四个办事处辖区内的能繁母猪保险工作;人保财险鄂州分公司负责鄂城区辖区内的能繁母猪保险工作。两家公司在各自辖区内开展能繁母猪保险工作,不得跨区域发展业务。

1.2临栏据实签单,合格应保尽保

经过承保公司与协保员逐个养殖户临栏登记,通过两种方式与养殖户签订保单(即饲养母猪30头以下的养殖户以村为单位、30头以上养殖户以户为单位签订保单)。经市畜牧兽医局、市财政局审核,截至2008年7月底,全市共参保母猪26 795头,投保率为92%。

1.3统一保费标准,据实收补理赔

按照相关规定,每头母猪投保费为60元(其中:中央和省级财政共承担48元,经各区财政局向保险公司拔付;养殖户承担12元,由保险公司直接向养殖户收取),保险期限为1年。理赔根据全省统一规定标准每头按1 000元赔付。截至2008年7月止,共向农户收取保费32.2万元;财政部门第一批已拨付保费补贴款64万元。截至2008年7月底,全市死亡母猪366头,向养殖户赔付资金36.6万元。

2主要工作举措

2.1强化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协调,经市政府同意,由市畜牧兽医局牵头,组成有市财政局、中华联保鄂州中心支公司、人保财险鄂州分公司参与的协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不定期地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协调解决能繁母猪保险的重要政策问题,制定统一工作实施方案,推进能繁母猪保险工作的全面落实。

2.2加强部门协作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职责分工,通力协作”的原则,切实做好能繁母猪保险工作。一是承保公司为能繁母猪保险工作经办单位,按照“三落实”、“五统一”(即:落实工作专班、落实专门人员、落实业务设备;做到统一承保标准、统一条款费率、统一保险金额、统一服务流程、统一管理办法)的原则开展宣传、登记、签保、理赔等工作。根据《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从每个乡镇畜牧兽医站职工中聘用1位动物防检监督员为协保员,以协助保险公司的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市已聘用了22名协保员,经过培训合格后开展工作。二是市畜牧兽医局为能繁母猪保险工作牵头单位,负责能繁母猪保险工作的协调组织及防疫与技术鉴定工作。一方面积极与政府、财政局、保险公司联系沟通协作,做到工作达成共识;另一方面向保险公司提供本市动物防疫、疾病情况、自然灾害等相关信息,组织乡镇畜牧兽医站协保员协助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做好对能繁母猪承保前的鉴定、统一标识等工作。同时,为了防止骗保、诈赔事件发生以及避免参保养殖户与承保公司之间发生矛盾,市畜牧兽医局在市局内指定2名具有兽医师专业技术职称的工作人员为全市母猪死因技术鉴定员,负责全市参保母猪死因技术鉴定工作,并出具《鉴定结果证明书》,保险公司凭鉴定结果决定理赔事项。三是各区财政局在市财政局的监督下,凭原始保单及市畜牧兽医局与市财政局共同出具的能繁母猪参保数据证明,按保险工作进度负责拨付补贴资金,并对参保农户随时抽样检查。

2.3强化建档管理

乡镇畜牧兽医站协保员与保险公司经办人员,做好能繁母猪参保建档管理工作。建立参保母猪档案管理系统,对新增参保母猪及时登记,对淘汰或死亡以及易主的母猪及时注销、变更。同时,由承保公司牵头及时向市畜牧兽医局、市及各区财政局提供档案更新信息,以便核查。

2.4积极宣传发动

为了使广大养殖户充分认识到能繁母猪保险工作是党和国家支持“三农”的重要举措,鼓励广大养殖户自觉参加保险,领导小组通过电视、报刊、宣传车等途径,于2007年9月初开始与保险工作同步进行全市范围内大规模宣传。宣传活动遍布全市3 600余个村组,切实做到母猪参保工作家喻户晓。

3取得的成效

3.1能繁母猪保险工作有序向前发展

在市能繁母猪保险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下,由于措施得力,全市能繁母猪保险工作做到了以下几点:一是承保单位没有出现无序竞争;二是在市畜牧兽医局工作人员的技术指导下,及时协调养殖户与承保公司之间的关系,做到了相互信任,避免了农户厌保情绪;三是在市财政局的监督下,各区财政局及时拨付国家补贴资金,保障了承保公司利益。从而促进了该项工作稳步向前发展。

3.2让养殖户得到了实惠

养殖户给每头母猪投入12元的保险金,如出现意外便可得到保险公司1 000元的赔款,养殖户利益有了一定的保障。截至2008年7月底,保险公司及时向参保母猪养殖户赔付了36.6万元现金,分担了养殖户的部分经济损失。

3.3促进了生猪生产发展

通过该项政策的实施,能及时分担养殖户在动物疫病等方面引起的养殖风险,提高了农民养猪积极性,全市生猪饲养量明显提高。全市母猪存栏量由2007年底的2.4万头,增加到现在的2.9万头,而且数量和规模还在逐渐扩大。

4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1存在的问题

一是养殖户饲养母猪数量的变动性大,造成母猪保险登记、建档、更新难以同步。二是承保范围有局限性。根据《实施意见》第二条第三款的规定承保范围是饲养8个月以上4周岁以下(不含)的能繁母猪。而有一部分农户饲养的4周岁以上,有较好的生产性能的母猪要参保。可是,这部分母猪却不在保险范围之内,养殖户不能理解。三是部分保险理赔条款模棱两可,有的条款理赔范围窄,造成母猪死亡赔款有争议。如现在保险公司执行的《能繁母猪养殖保险条款》第三条第五款“败血症”一词很粗像,导致鉴定工作难度大。另外,根据《实施意见》第二条第四款第3项的规定,动物疫病包括因病死亡及其免疫副反应等属保险责任范围,而《保险条款》对因病死亡的赔偿范围仅仅只限于猪瘟、猪肺炎、猪丹毒、蓝耳病、流行性腹泻、猪链球菌、口蹄疫等传染病及其免疫副反应,而其他疾病如母猪分娩难产等病致死则不属保险责任范围,因而赔款条款不尽合理。四是乡镇畜牧兽医站动物防疫监督员担当协保员工作积极性不高。能繁母猪保险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工作量大,此项工作的开展从登记到签保以至理赔等大量工作都得由协保员来协助完成,可是协保员做了大量工作,却没有相应的工作经费。2007年,鄂州市根据乡镇工作量大小分别向每个乡镇协保员拨付1 500~2 000元不等的工作经费,协保员全部用于通讯费、车费以及必需的资料费等开支,没有劳动报酬。从大局着想,有的乡镇畜牧兽医站协保员为了将工作搞上去还得自己掏腰包补贴开支,长期这样下去,将影响协保员工作的积极性。

第9篇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xx年保险业务员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又是一年的年终,也是新一年的开始。光阴似箭,转眼在保险公司迎来了第二个春天,转眼已由新员工变成了老员工。翻看这一年来的工作日志,回顾着这忙碌、充实而又紧张、愉快的一年。回首xx的工作。有硕果累累的喜悦,有与同事协同攻关的艰辛。也有困难和挫折时惆怅。下面就是一年来的主要工作简要总结:

一年来,我们紧跟公司战略部署、把握主动、明确目标、扎实措施、合力攻坚、强势奋进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紧紧围绕“立足改革、加快发展、真诚服务、提高效益”这一中心,与时俱进,勤奋工作,务实求效,文明服务,较好地完成了领导交付的各项工作。

为深入贯彻公司做强战略,全面实现公司合规经营、风险控制、提高效益,加强理赔基础管理,规范理赔操作实务,优化理赔处理流程;领导多次安排组织学习专业理论,法律法规,条款要例等专业知识的培训,让我们掌握到更多的专业知识,为我们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进公司以来一直从事结案岗的我,十一月份已被转为从事了档案管理。虽然新工作分项复杂,有些琐碎凌乱。对我,确实是全新的挑战。不过经过这段时间的奋斗,在实际工作中,只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积极严谨的工作态度,一切都不是问题。档案管理岗现对于我来说,已是得心应手了。完成本职工作后,如果有需要的时候还会去协助结案岗。

在工作上,我严格要求自己,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到敬业爱岗,格习职守,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坚定的思想信念;饱满的工作热情,较好地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最后正视自己的缺点,在不断学习中进步,不断向前辈、同事请教学习,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对实际问题的处理,使自己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积累一些处理问题的经验。

总之,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加倍努力,一定听众领导的安排,积极主动地工作,好好学习保险理论和业务知识,为公司的再次创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明天总是充满着希望。我们这个朝气蓬勃的团队同年轻的天安保险公司一起成长,共同奋斗,一定能实现公司的目标和个人的理想,一定能!

第10篇

关键词:车辆管理;B/S;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10-2413-03

The Face Object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the Car Management System

TONG Jian-fei, TAO Jun-cai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31,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designs and realizes a system of car management based on B/S model including scheduling management ,record management ,insurance management and so o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standardization of car management in the enterprise, improve the manage efficiency and analyze the detail that they really need.The paper describes the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system .the user can check,add,delete,or export information in system.

Key words: car manage; B/S; ASP.NE

随着电信企业的发展,所管理的车辆类型和数量迅速增长,其类型包括通信维修车、工程车、应急通信车、轿车、商务车等。其中,车辆的使用必须由用车人提出申请,经部门主管批准,车队再根据车辆及司机情况调度车辆。如遇出车在外需要维护,则维护后的费用及记录在车辆返回后应即时入账。以往的车辆管理大部分由人工进行,整个车队的运作需要涉多个部门,而部门之间对车辆及相关信息的了解却不够及时,经常造成用车的延误。为此,需要研究开发一套车辆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用车管理、车辆调度和车辆维护管理的自动化。

1 系统分析

电信企业车辆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档案管理、 调度管理、维修管理、用油管理、保险管理、驾驶员管理等。

1)档案管理:记录车辆的各种详细信息,如车牌号码、车辆类型、发动机编号、品牌型号、注册时间、年检时间、载客数、所属部门等信息。

2)调度管理:涉及车辆的车牌号码、驾驶员、目的地、派车人、批准用车人、出发时间、实际返回时间等。

3)维修管理:主要记录维修的车辆及其车牌号,维修厂商,所花费用等。

4)用油管理:涉及车辆的加油日期,数量,以及费用燃油的单价,实际行程等信息。

5)保险管理:车辆的保险公司,起保时间,终止时间,保险金额等。

6)驾驶员管理:涉及驾驶员姓名,性别,驾驶证号,准驾证号,所属部门等信息。

2 系统设计

2.1 系统架构

本系统按照层次设计理念,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利用组件技术开发。系统采用B/S模式, 基于三层架构实现,分别是BLL(业务逻辑)层、DAL(数据访问)层、 USL(用户界面表示)层。后台数据库为SQL Server 2005,开发平台为Microsoft .NET,开发工具为+C#。

2.2 系统模块

系统主要包括用户功能区、车辆管理、系统管理等3个一级模块和十多个二级模块。

1)用户功能区模块:提供用户登录、退出、修改密码等功能。

2)车辆管理模块:本系统的核心模块,又分为以下10个二级模块――档案管理、调度管理、维修管理、用油管理、保险管理、事故管理、路桥费管理、驾驶员管理、预警信息、统计信息,通过这些模块实现本系统对所有车辆各类信息的管理功能。不同的用户对这些功能模块拥有不同的权限,能够查询车辆基本信息,对其内容进行修改、添加、删除、导出等操作,对需年检的车辆可以提前弹出预警信息,并对所有车辆信息提供组合查询、统计、导出、打印等功能。

3)系统管理模块:本模块主要对本系统的用户和部门进行管理,通过用户管理,管理员明确系统的用户拥有的权限,所在部门等。并且同样有修改,添加,删去等功能。

2.3 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的数据库表主要通过车牌号码、驾驶证号进行关联, 由管理员、维护人员、普通用户等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数据表共由21个表组成,包括:用户信息表、部门信息表、保险公司表,车辆的保险表、档案表、调度表、加油表、类型表、路桥费表、事故表、维修表、加油卡信息表,驾驶员档案表、角色权限单表、角色信息表、权限菜单表、燃油类型表、事故类型表,维修厂信息表、维修项目表、责任类型表等。由于涉及的数据表比较多,故只给出如下两个数据进行说明。

3 主要模块的实现

3.1 用户权限判断

通过数据库中的角色定义关联,在数据库中事先把每一个角色的权限定义好,当用户登录时,判断用户的角色,并把用户信息写入cookie中,其实现代码如下:

protected void LoginButton_Click1(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string id = UserName.Text.ToString().Trim();

string password = Password.Text.ToString().Trim();

CarManage.BLL.用户信息 BLLUser = new CarManage.BLL.用户信息();

CarManage.Model.用户全面信息 UserInfor = BLLUser.GetModelComplete(id, password);

if (UserInfor != null )

{ Session["user"] = UserInfor;

Session["user_right"] = UserInfor.角色编号.ToString();

//将令牌存入客户端的COOKIE中

HttpCookie cookie = new HttpCookie("AccessToken");

DateTime dt = DateTime.Now;//定义时间对象

int idle_time = 30;

TimeSpan ts = new TimeSpan(0, idle_time, 0);//cookie有效作用时间

cookie.Expires = dt.Add(ts);//添加作用时间

//cookie.Domain = "";

cookie.Path = "/";

//cookie.Value = token.getToken();

Response.AppendCookie(cookie);//确定写入cookie中

if (this.CheckBox1.Checked)

{WriteCookie(); }

else

{this.ClearCookie();}

3.2 年检和保险预警

本系统在档案管理中记录着每辆车需要年检或保险的时间,在年检日期的前一个月,系统弹出对话框,提醒用户需要年检的车辆,下面给出年检预警的实现代码:

protected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this.Panel1.Visible = true;

this.Label1.Text = "车辆年检预警信息";

sql = "select t.车牌号码,g.车辆类型名称,t.品牌型号,convert(varchar(100),t.购买日期,23) 购买日期,convert(varchar(100),t.年检日期,23) 年检日期," + "convert(varchar(100),t.注册日期,23) 注册日期,t.发动机编号,t.车辆识别代码," +"k.部门名称 使用部门,t. 备注 from 车辆档案 t,部门信息 k ,车辆类型 g where t.部门编号 = k.部门编号 and t.车辆类型编码=g.车辆类型编码 " +" and t.年检日期 >='" + startDate + "' and 年检日期

this.Record_Bind(sql); }

3.3 权限管理

系统管理员拥有角色定义和进行权限分配,或者是修改权限,其修改权限实现代码如下:

private void Save()

{ string strRole = Request.Form["sltRoles"];

CarManage.BLL.角色权限菜单 BLLRoleMenu = new CarManage.BLL.角色权限菜单();

BLLRoleMenu.Delete(strRole);

CarManage.Model.角色权限菜单 model = new CarManage.Model.角色权限菜单();

ArrayList aryValue = new ArrayList();

aryValue = this.MTreeViewCheck1.aryValues;

for (int i = 0; i < aryValue.Count; i++)

{ model.角色编号 = Convert.ToInt32(strRole);

model.权限菜单编号 = aryValue[i].ToString().Trim();

BLLRoleMenu.Add(model);}

Response.Write("alert('授权完毕!');");}}

4 结束语

该文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B/S结构的电信企业车辆管理系统,已在某电信运营企业投入使用,其运行情况和使用效果良好,达到了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涛.你必须知道的.NET[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 微软公司数据库访问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微软公司.C#程序设计语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 奚江华.圣殿祭司的2.0开发详解――使用C#[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5] 郑耀东网络数据库开发实例精解[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6] 刘国庆,聂元铭企业级开发案例精选[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7] 冠军.ASP. NET2. 0企业级项目开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8] Watson K.Christian Beginning visual C#2005[M].John Wiley & Sons,2006.

第11篇

关键词:保险 制度 监管 建议

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重视扶持保险业发展的若干方针政策,促进了保险业的空前繁荣。截止到2008年末,全国共有保险公司130多家,其中人身险公司59家,保险中介机构2327家,共有保险从业人员322.8万人,其中保险个人人262.9万人。

保险人制度从1992年进入中国大陆。人制度指的是由保险监管部门或者保险行业协会在营运过程中形成的针对保险从业人员的约束机制。在保险的发展历史中,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人制度,而我国的人制度发展仅仅只有十几年的历史。该制度对于推动我国保险事业特别是寿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随着保险市场的不断成熟,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保险个人人制度建设在监管方面出现了新的研究课题。这些研究课题来自保险人监管中出现的几个新矛盾。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一个人多家的现象普遍存在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个人保险人在代为办理人寿保险业务时,不得同时接受两个以上保险人的委托。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一个人多家这种现象出现呢?主要是因为各保险公司目前对保险个人人的需求远远超过了保险个人人的有效供给。可能有人会反对这种观点,认为个人保险人比比皆是,只要考取资格证就可以上岗。其实不然。各家公司争夺的对象实际是占行业30%的高绩效人员,即所谓的保险行业的“二八定律”或“三七现象”。这些绩优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业务品质要通过一段时间的业务开展才能显现出来。而人身险公司的经营性质决定产品销售大多为期缴产品销售,对于在人身险公司从业的保险个人人来说,续期利益成为影响其收入的至关重要的利益。所以保险人最初想方设法维持这块利益,通过不断展业做新单达到公司要求的业绩标准以确保续期利益不丢失。

但事实上,保险公司雨后春笋般地成立,在促进保险业繁荣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竞争。保险公司对市场份额的激烈争夺不仅体现在产品、价格和服务方面,当前更多的体现在对保险个人人的争夺上。谁拥有更多的人力往往就意味着谁在竞争中占据上风,占据主动。而最大限度地挖掘对手人力快速壮大自己的实力正好是一箭双雕。所以新成立公司往往不惜成本、不惜代价用更高的利益吸引人才。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众多的个人保险人选择了一个身份多家的做法,而且创造出了羊群效应,使得这种现象在行业中不断蔓延开来。

二、行业内从业人员流动过于频繁。给保险行业健康发展带来一系列隐患

近年来,保险行业的从业人员流动频率远远超出其他行业的人员流动,特别是保险个人人的流动更加趋于非理性。每当一个新公司诞生,原有的保险公司就要承受一次人员流失的阵痛,这虽然有助于促进原有公司经营管理能力、服务水平提升,促进原有公司重视人员培养、教育,但从另一个方面也加大了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和经营风险。比如:各家公司为吸引人、留住人,纷纷修订《基本法》,加大财务支持力度,提高手续费率等。团队的每次非理性集体跳槽都会给新公司带来业绩的快速增长,而同时原有的保险公司若不能及时补充人员则会出现保费大起大落,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局部保费断流,但最终无论是受益者还是受害者双方都要付出高昂的成本和巨大的代价。倘若长此以往不加以规范,势必造成恶性循环,对保险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带来重大的隐患。

面对中国保险业如火如荼的良好发展局面,我们不能投鼠忌器,畏首畏尾,要有的放矢、及时准确地对这种现象进行管控和规范,一种比较有效的管控手段是在保险行业内建立个人人档案,对其实施有效管控。建议如下:

一、出台行业关于建立保险个人人档案的统一标准和规范性文件,由监管机关和行业协会制定出统一的档案格式和要求,下发给各保险公司执行。

档案的内容可分为五部分:

1.个人人的全部基本资料;

2.个人人的从业经历及接受教育、培训的记录及得分;

3.个人人各个阶段的业绩情况及日常行为考核情况;

4.个人人的资信状况、受奖惩及是否有违规记录;

5.整个档案的得分标准及其本人综合得分。

二、对保险个人人档案流转的管控措施。

1.设计、开发相应的管理软件,建立行业互动平台。

对于达不到限定期限和限定分值的档案不予流转;对于达不到监管要求分值的档案予以冻结,并通过互动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2.建立快速、高效、公正、合理的档案流转程序。

保险个人人档案建立后在各家公司,必须在监管机关统一电子信息平台上进行操作,否则不能取得合法有效的资格证;应在全国范围内对档案统一编号,这意味着每个人只有一个身份。同一身份第二次出现的时候将被锁定,接受审查。

3.将人考试成绩和考试号记入档案和互动平台,由监管机关发放工号,否则不予发放人资格证。

保险人在当今保险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大监管力度,才能有效保证保险市场的平衡稳定,保险业务的稳步发展。

第12篇

[关键词]病历;档案;病案;利用;举措

1 新时期进一步加强病历档案利用的迫切性

在当今信息时代高度发达的大背景下,档案管理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医院的病历档案作为档案的一种,其管理体制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传统的纸质病历档案向信息化数字病历档案的转变,同时随着医学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受新形势下社会大环境各种因素和社会需求的影响,医院病历档案的利用价值日益剧增,在这样一个新时期内,进一步加强病历档案的利用已显得是迫在眉睫,其迫切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新时期下病历档案作为对医学领域中那些先进理论和经验应用于临床实践的完整记录,因此,加强病历档案的利用是进一步推动医学领域发展的迫切需要;其次,新时期下随着各种社会需求对病历档案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进一步加强病历档案的利用是满足社会需求,促进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最后,新时期下病历档案都以数字化的形式储存着,这使得病历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进一步加强病历档案的利用是更好的提高病历档案利用价值的迫切需要。

2 病历档案的价值

21 病历档案具有非常重要的信息参考价值 病历档案中一般都会有对患者病情、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等相关医疗信息,同时在患者的病历档案中,还有效融入了患者在不同症状时期,医务人员所给予的不同治疗方案以及病患症状表现等相关信息。这样一来,就可以根据病历档案提供的相关记录信息,可以科学的预测和分析同一疾病在一定时间段内的发展和变化以及病患在不同时间段的症状表现,最重要的是,通过病历档案还可以通过对成功治疗方案的经验和失败的治疗方案进行有效的总结,从而可以为医务人员科学的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非常重要的参考。由此可见,病历档案作为医务人员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相关医疗资料的总和,它不仅是临床诊断治疗的初始记录,还是对患者提供医疗保健的重要参考资料,同时还为医务人员对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看依据。总之,病历档案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信息参考价值。

22 病历档案具有非常重要的证据价值 在法制社会的大环境下,人们的法律意识日益加强,其中在医疗领域主要表现为日益频繁的医患纠纷事件。而病历档案作为病患整个医疗过程的重要记录,它可以客观地反映患者在医院就诊期间的医疗情况,是有效保护患者以及医院医务人员权益的重要记录。也正是因为病历档案能够为医疗纠纷事件的解决提供客观真实的依据,因此,病历档案作为医疗纠纷事件解决途径的重要依据越来越收到人们的关注。除此之外,病历档案中的有关记录信息还可以为医疗保险业的赔偿问题提供有效的参考。由于病历档案可以为医疗保险公司提供其所需要的病患的真实信息,从而可以为其理赔决定提供有效的证据。在当前保险业繁荣发展的时代,查阅医院相关病患的病历档案已成为保险公司的一项重要的工作,这也足显病历档案的证据价值。

23 病历档案具有非常重要的科研价值 病历档案作为疾病预防研究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一份系统完整的病历档案,可以为医学领域相关同一疾病的研究提供非常重要的参考。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对相关疾病病患的病历档案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统计,从而可以发现各种疾病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及特点,进而为医学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有效推动医学研究事业的发展。显然,病历档案的科研价值非常显著。

3 病历档案的利用

31 建立信息化的电子病历档案系统 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实现医院病历档案的信息化和电子化将成为病历档案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所谓的电子病历档案就是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病历档案的数字化管理。电子病历档案通过将那些传统纸质的病历档案数字化处理后,并在此基础上,提供病历档案的数字化存储、记录查询以及数据统计等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信息化电子病历档案系统的建立可以充分实现病历档案信息的共享,从而可以有效提高病历档案的利用价值。

32 做好信息反馈,完善病历档案的利用机制 做好病历档案利用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工作,可以及时发现病历档案利用工作中的缺陷,从而通过不断完善病历档案的利用机制来有效提高病历档案的利用率。其中需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做好对病案利用者相关信息的登记工作。通过对病案利用者的情况及其利用效果进行系统的统计和分析,来总结病案利用工作的规律,并结合病案利用规律来编写研究成果,然后将研究成果提供给相关部门,并接受其反馈的信息,为实现病历档案信息资源最大程度的利用提供有力的保障,进而充分发挥病历档案管理的各项利用功效,使其能够为医院和病患提供更好的服务。

第二、要善于征求病案利用者的意见,其中包括对病案管理者的业务素质以及业务建设等其他方面的建议,有效转变传统的单一服务,实现病案管理的多元化服务,来更好的赢取利用者的信任,从而有效提高病案的利用率。

第三、通过分析比较,掌握利用工作的规律,及时找出病案利用与需求的差距,采取措施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有效的控制,使病案利用工作能在有效、有序、科学性改进的方向发展。

33 加强医院病历档案的质量管理,拓宽病历档案的利用渠道 医院的病历档案作为医院用于临床教学和科研的重要信息资源,它不仅可以如实的反映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况,而且还可以反映出医院的医疗水平和质量,可见病历档案所折射出的社会价值以及教学和科研价值非常明显,尤其是在当前这个新形势下,包括患者复印报销凭证、司法法律文书证据、保险公司理赔等社会需求因素对医院病历档案依赖程度的不断增加以及教学和科研等对医院病历档案需求的日益剧增,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各医院的病历档案管理部门一定要进一步加强病历档案的质量管理,不断丰富和完善病历档案的内容,并及时的拓宽病历档案的利用渠道,从而来更好的发挥医院病历档案的社会、教学和科研的利用价值。

34 加强病历档案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由于病历档案管理者承担着提供利用服务和保护医院医疗信息的双重职责,这就对病历档案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加强病案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着实提高边干管理人员的重要素质是提高病案利用率的根本保障。其中病案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需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加强对病案管理人员在档案管理和计算机操作技能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并不断提升其医学专业素养,有效提高其业务水平;其次,病案管理人员还应及时了解相关疾病的医疗进展状况以及管理部门的病案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完善的病历档案来最大限度的来提高病案的利用率;最后,病案管理者在提供利用服务的同时还要保护患者的隐私,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止病案信息被非法窃取,进而实现病案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4 结语

医院病历档案具有非常重要的利用价值,新时期的到来使得病历档案的利用价值日益显著,为了能有效迎合新时期下病历档案管理体制的变革以及能更好的满足新形势下社会、教学和科研等对病历档案需求的剧增,新时期下,采取有效举措来进一步加强病历档案的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郑淑贤, 尹长义病例档案管理与应用.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 2004, (131): 146.

[2] 周汉建, 田虹, 汤美安, 等典型体征病历档案建立及其在检体诊断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5, (3): 82.

[3] 宿晓玲病例档案管理的若干问题. 黑龙江档案, 2007, (4): 29.

[4] 郑代娥医学病历档案的科学化建设诌议. 医学信息:医药版, 2009, (4): 9596.

[5] 王茜医院病案管理的发展趋势.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29(1): 171172.

第13篇

【关键词】社会保险;档案;创新

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社会保险的参保数迅速增加,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也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做好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根本点是加强创新。只有通过对新时期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以及现存的问题分析,将纸介档案与数字档案的转换,才是需要对新时期提出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创新的途径策略。

一、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一)社会保险的参保人数增长迅速

我国社会保险的参保数,增长迅速。2009年底,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3550万人,比2008年末增加了1659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2647万人,比2008年末增加231万人。根据《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1-2012年)》指出,到2012年,中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过2.23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4亿,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2亿,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4亿,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亿。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的人数逐年增长。可见,我国社会保险档案与日俱增,当今社会的发展对社会保险档案的要求也在提高,需要对社会保险档案进一步创新。

(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实施改革计划

近几年来,国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全面实施了各种改革计划,早在2009年最后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在2010年内开展全国范围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制度”。从2010年7月1日起,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可跨省转移接续。2011年11月15日,人保部就《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草案)》征求意见。根据草案,企业缴纳险种从养老、医疗、失业险三项扩至五项,新增工伤和生育险。这些政策改革都为新时期的社会保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营造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以及机遇。

(三)负责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部门分散

我国公民个人社保档案分散在不同的管理部门中管理。现行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分散型的。具体情况是:社保中心管理着养老、医疗、工伤等法定的基本保障档案;民政局管理着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商业保险公司管理着公民个人补充保障的一系列保险金。这种现状造成多头经办,政出多门,业务交叉,资源浪费,政令难以统一的局面。由于管理机构分散、不集中,使人们在利用公民个人社保档案时,存在着许多不便。例如,我们如果需要了解公民个人就业及保险金交纳情况,需要到几个不同的管理机构去了解,这样就给公民个人和组织在查询工作中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而且这种分散的管理,使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出现了许多漏洞,于是就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如“涉保”人死亡以后,其所涉及的个人保险账户并未随之终结,仍有人代领保险金。

(四)社会保险档案工作缺乏硬指标考核

社保档案数量巨大,工作环节繁琐,相对于社会保障工作,社保档案工作没有硬指标来考核,也没有统一的管理办法和标准,因此让部分档案工作者放松了对工作的要求。社会保险的五个险种档案并非一个部门管理,进而导致不同的开发商参与系统建设,相互之间的互不信任以及人为设置壁垒,或者同一家系统开发商采用了不同的标准和技术架构,导致系统割裂。数据只能采用共享或交换的形式,只有极少数地区实现基本信息的共用。比如2008年1月央视报道深圳农民工的“退保潮”现象,就是因为不同的省市之间不能共享社保缴费信息,从而导致社保对于“候鸟型”的打工者来说只是带不走、挪不动的“地方粮票”。

(五)社会保险的经办效率和范围需要扩大

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经办管理效率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年来伴随着生活中网络的普及和对税务、银行等网上业务的接受,热切期待社会保险经办业务网际申报模式的实现,而传统性纸质档案管理约束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参保者要求简化手续、便捷服务的利益诉求,因而我们应从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认知社会保险档案管理问题,再继续讨论介质原始性问题显然已是过去时了。现今解决档案数字化的关键是讨论如何确保数据归档前后原始性认证和原始性保证问题。

二、我国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对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由于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是比较新的工作,人们还不是很重视。社会保险工作的重点都集中在扩大基本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和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等方面,忽视了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使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处于无序状态,其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二)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体制不规范

由于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制度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造成归档范围不明确,社会保险文件材料收集不齐全,档案管理方法不健全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社会保险档案专职人员难落实。有些社会保险部门档案机构不健全,没有专职或兼职人员管理档案,即使有,也是临时抽调,没有经过专职培训,严重影响社会保险档案的质量。

(三)社会保险档案存档的条件差

由于场地限制和经费不足等问题无法解决,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始终未能列入社保经办机构的议事日程,大多数社保经办机构至今未设立固定的场所存放档案,历年累积的社会保险档案只能由经办人员分别保管。由于没有专有的库房,只能存放在潮湿的房间里,致使社会保险档案存在诸多安全因素。这种不规范的档案管理方式不仅查阅起来非常困难,也给日常经办工作带来许多不便。

(四)缺乏专业社保档案的管理标准和规范

社保档案管理缺乏国家标准,职工档案管理仍在执行1992年劳动部与国家档案局共同制定的《企业职工档案管理规定》,而该项制度中的部分条款如适用范围、归档范围、管理形式、交接流转等规定已经不适应现实工作的需要,亟须修改。在没有统一标准的情况下,有的制订了一些社保档案的地方标准,有的地市制定和公布了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办法、低保档案管理办法,而全国许多地市则没有建立相关管理标准和规范,造成社保档案的各地管理方法不统一。在不同专业类别中,管理的规范和水平也不一致。

三、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解决办法

(一)将纸质档案转换成数字档案存档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于业务办理需要,会在办理过程中出现大量的纸质材料或证明,各类保单合同、证件扫描件以及各种需要存档备查的档案资料,是非常庞大的一个数字。纸质材料保存起来不方便,但是将这些材料进行电脑扫描储存,就可以将纸质档案转变成数字档案。根据档案工作的实际需要,可灵活运用,如目录数据适宜采用文本录人;全文数据则可以采用图像扫描录入;而一些当前常用的数据可制作成光盘。

(二)根据社保档案类别进行分类管理

根据不同档案的类型进行分类管理,方便查找、储存,可以防止档案的丢失与缺漏。应针对不同门类的档案,确定不同的归档整理方法。首先,确定立卷原则。遵循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按社保档案不同价值性质分类,以便于保管和利用。其次,确定归档形式。根据各社保经办单位文件材料形成的类型,确定以“件”或“卷”进行整理、归档的文件材料范围。最后,根据社会保险档案的保存价值确定“永久”、“长期”和“短期”三种保管期限。

(三)建立全国统筹的社保管理系统,规范标准

建立全国统筹的社保档案管理体系可以为社会保障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不断完善奠定重要的基础。以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和劳动及社会保障标准体系为指导,以投融资与运营模式和项目实施监理模式为依托,按照多层架构的模式将系统自上而下构架成为组件与业务组件、业务运作支撑平台、IT基础设施三个层次,树立以监控及管理、信息安全为主的贯穿三大层次的两大体系模式。为适应劳动者的流动和工资收入的变动,对每个劳动者按号码设立档案卡,并用计算机储存,记录公民个人历年的工资收入情况。在全国设立计算机网络,对每个劳动者的情况进行追踪记录;并建立全国范围内统一的网络查询接口,允许公民定期查询,同时也可替他们预测,比如退休时可拿到多少养老金,以提高工作的透明度。

(四)在全国统一管理下设分支机构

在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领导下成立一个全国统筹的社保档案管理中心,结束社保档案管理分散问题,实行高度统一的管理,改变目前政出多门、决策分散、管理混乱的局面,使其成为统一管理全国社保档案的领导和决策机构,负责拟订社保档案的发展规划、改革计划、重大决策和有关法规、规章制度,参与制定社保档案的管理标准和规范。其次,全国统筹的社保档案管理中心还可以在全国各地设置分支机构,包括地区局、地方办事处、数据处理中心和项目服务中心。负责公民社保档案内容的定期增加和更新,并送交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一保管。

(五)统一公民社保档案管理号码,可供查询

实行对每个公民发放社会保障号码的制度,让公民个人档案号码与本人身份证号码、劳动保险号码统一起来,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分支机构负责公民个人社保档案内容的定期增加和更新,送交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一保管。从发放的号码上就可以反映出从什么时候起、在什么地方发的,便于记录公民的工资收入和保障费的缴纳情况,同时便于投保者本人的查询。

参考文献:

[1]刘秀红.做好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之我见[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0(04).

[2]张静.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兰台世界,2010(08).

[3]锅彩虹.浅议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4).

[4]张予军.对档案工作创新的思考[J].决策探索,2005(06).

本课题为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一般扶持项目。

作者简介:

第14篇

关键词:大病保险;商业保险公司承办;措施

2012年8月30日,国家六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允许利用基本医保结余基金,招标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建立政府、个人和保险机构共同分担大病风险的机制。该文件明确,大病保险的保障对象为参加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的参保人。政府从城镇居民医保基金、新农合基金中划出一定比例或额度作为大病保险资金向商业保险机构购买大病保险,由商业保险机构向医疗机构支付医疗费用。同时国家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在承办好大病保险业务的基础上,提供多样化的健康保险产品。这种大病保险模式实质上是“社会保险的再保险模式”,即将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中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的部分或全部支付业务以再保险的方式委托给商业人身险公司管理。

一、承办大病保险给商业保险公司带来的机遇

(一)提升企业形象和公信力

商业公司承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业务,确立了与社会保险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而明确了政府医改政策的执行者身份。同时,商业保险公司借助政府惠民政策,搭乘基本医疗平台,服务城乡大众,将大大提高公众关注度、信任度,企业形象深入人心。由于深入而广泛地参与政府惠民项目,社会公信力会前所未有地提升。

(二)推动产品设计的进步

通过承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与社保/新农合经办机构的合作,可以充分深入地获取承办地区的群众基础健康数据,帮助商业保险公司设计、丰富新的健康险产品及其他保险产品。从长期来看,健康险将成为具有高成长性的潜力险种。

(三)提高客户粘性,带动增量保费

通过承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商业保险公司可获得庞大准客户群的第一手资料,并通过大病理赔、量身定做地推销适合不同年龄段、不同收入阶层、不同保险需求的其他保险产品,极大地提高客户粘性,为销售商业保险公司的其他业务创造了准客户条件,推进整体业务的大发展。

(四)凸显风险管控的专业管理能力

商业保险公司通过承办大病保险,可在政府授权下通过深入病房的医疗巡查、事前事中事后的医疗核查,监督医院的医疗行为,抑制医院的过度医疗,从而逐步积累起对医院的约束力,提升整体的风险管控能力和效果。

二、商业保险公司承办大病保险的困难挑战

(一)政策风险

无论是城镇居民医保,还是新农合,其政策和运行受政府干预多,变数多。商业保险公司承办与之对应的大病保险业务也有很大的政策风险。承办的保险公司有可能要承担地方医保遗留问题的风险。

(二)支付风险

城乡居民医保的参合参保人员主要构成为老年人、未成年人、农民。基本医保补偿金和商业保险公司的大病理赔金支付,由于支付对象的原因不得不以现金支付,且以受益人委托领取方式为主。存在因支付不到位等情况引发的现金风险和法律风险。

(三)基本医疗基础管理参差不齐影响大病保险服务品质

居民医保,特别是面向农民的新农合,基本以县区为管理核心。新农合的管理模式、管理水平地区之间差异较大,个别地方尚存在基本医疗补偿手工操作的情况。这就给与之密切关联的大病保险的高效运营带来障碍,进而影响服务品质、企业形象和政府信誉。

三、商业保险公司承办大病保险要点

(一)不遗余力地推进“一站式”服务

六部委《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承办大病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要加强与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经办服务的衔接,提供“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确保群众方便、及时享受大病保险待遇。

根据城乡居民患病就医的分类和基本医疗补偿方式,大病保险“一站式”服务可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在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算。即参保城乡居民在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结束后,只需结算自负医疗费部分,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承担部分的医疗费暂由定点医疗机构垫付。保险公司定期与医院结算。这种情况适合基本医疗与定点医疗机构联网,基本医疗已经实行即时结算的情况。第二个层级:在医保和农合办一次性受理大病理赔申请,审核后大病理赔金直接打入居民个人账户。参保人无需再到商业保险公司办理理赔申请手续。这种情况适于参保人没有在基本医疗已经联网的定点医疗机构治疗,基本医疗补偿需要到经办机构手工处理的情况。因大病保险以基本医疗已经补偿为基础,故需兼顾此类情况提供差异化的“一站式”服务。第三个层级:利用商业保险公司的自身网络优势,对跨省、跨市救治、必须回原籍管辖医保/新农合申请补偿的参保人,商业保险公司可在医保/新农合授权的情况下,利用网络优势,为参合参保患者提供异地结算、异地受理等“一站式”服务。

(二)发挥专业和行业优势,与基本医疗联动,强化医疗核查,加强风险管控

大病保险的理赔给付风险和医疗核点是医疗费用发生的真实性、合理性。承办大病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应发挥自身优势,与基本医疗联动,进行事中、事后的医疗核查。通过进入医院的医疗信息或医疗档案管理部门、走访主治医生等方式核实医疗档案的真实性:核对姓名、病种、医疗费用、住院ID号码、医疗费金额、医疗费发票号码等信息,查证提供核查的信息与医院保存的信息是否一致,核实定点医疗机构是否存在随意、私自添加药物、检查或诊疗服务项目,变换药物分类,放任患者挂床治疗同时收取各项费用等现象。

在具体医疗核查形式上,商业保险公司应区分两个方面开展风险管控工作:第一,对于在基本医保辖区内定点医疗单位救治的患者,应以借助医保核查平台为主。通过结合网上核查结果,对重点患者与医保稽查人员一道深入医院病房,开展事中走访、核查。第二,对于外转到医保辖区外救治的患者,医保的稽查鞭长莫及,商业保险公司应充分借助自身网络优势,协助医保/新农合完成核查工作,弥补基本医疗风险管控的短板。

(三)打造专业队伍,提高专业能力

凡事以人为本。尽管商业保险公司承办大病保险专业能力毋庸置疑,但大病保险参保人数众多,涉及面广。建立具有医学等专业背景的专职服务人员队伍,提高业务的专业管理和风险管控能力,是承保好大病保险的前提。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与服务的技术保障

商业保险公司应立足长远,加大信息资源的投入,立足基本医疗需求,改造和提升现有的基本医疗信息系统。协助政府搭建省级及其以上的技术支持平台。提高“一站式”服务中即时结算比例,探索异地结算网络建设,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方便、快捷、合理、准确的大病保障服务。同时,有效控制经营风险和不合理基金支出,把政府的医保惠民政策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 周钦,臧文斌,刘国恩.医疗保障水平与中国家庭的医疗经济风险[J].保险研究,2013(7):95-107.

[2] 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发改社会〔2012〕2605号)[Z].

第15篇

【论文关键词】社会保险;档案;创新 

 

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社会保险的参保数迅速增加,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也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做好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根本点是加强创新。只有通过对新时期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以及现存的问题分析,将纸介档案与数字档案的转换,才是需要对新时期提出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创新的途径策略。 

一、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一)社会保险的参保人数增长迅速 

我国社会保险的参保数,增长迅速。2009年底,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3550万人,比2008年末增加了1659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2647万人,比2008年末增加231万人。根据《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1-2012年)》指出,到2012年,中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过2.23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4亿,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2亿,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4亿,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亿。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的人数逐年增长。可见,我国社会保险档案与日俱增,当今社会的发展对社会保险档案的要求也在提高,需要对社会保险档案进一步创新。 

(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实施改革计划 

近几年来,国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全面实施了各种改革计划,早在2009年最后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在2010年内开展全国范围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制度”。从2010年7月1日起,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可跨省转移接续。2011年11月15日,人保部就《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草案)》征求意见。根据草案,企业缴纳险种从养老、医疗、失业险三项扩至五项,新增工伤和生育险。这些政策改革都为新时期的社会保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营造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以及机遇。 

(三)负责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部门分散 

我国公民个人社保档案分散在不同的管理部门中管理。现行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分散型的。具体情况是:社保中心管理着养老、医疗、工伤等法定的基本保障档案;民政局管理着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商业保险公司管理着公民个人补充保障的一系列保险金。这种现状造成多头经办,政出多门,业务交叉,资源浪费,政令难以统一的局面。由于管理机构分散、不集中,使人们在利用公民个人社保档案时,存在着许多不便。例如,我们如果需要了解公民个人就业及保险金交纳情况,需要到几个不同的管理机构去了解,这样就给公民个人和组织在查询工作中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而且这种分散的管理,使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出现了许多漏洞,于是就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如“涉保”人死亡以后,其所涉及的个人保险账户并未随之终结,仍有人代领保险金。 

(四)社会保险档案工作缺乏硬指标考核 

社保档案数量巨大,工作环节繁琐,相对于社会保障工作,社保档案工作没有硬指标来考核,也没有统一的管理办法和标准,因此让部分档案工作者放松了对工作的要求。社会保险的五个险种档案并非一个部门管理,进而导致不同的开发商参与系统建设,相互之间的互不信任以及人为设置壁垒,或者同一家系统开发商采用了不同的标准和技术架构,导致系统割裂。数据只能采用共享或交换的形式,只有极少数地区实现基本信息的共用。比如2008年1月央视报道深圳农民工的“退保潮”现象,就是因为不同的省市之间不能共享社保缴费信息,从而导致社保对于“候鸟型”的打工者来说只是带不走、挪不动的“地方粮票”。 

(五)社会保险的经办效率和范围需要扩大 

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经办管理效率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年来伴随着生活中网络的普及和对税务、银行等网上业务的接受,热切期待社会保险经办业务网际申报模式的实现,而传统性纸质档案管理约束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参保者要求简化手续、便捷服务的利益诉求,因而我们应从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认知社会保险档案管理问题,再继续讨论介质原始性问题显然已是过去时了。现今解决档案数字化的关键是讨论如何确保数据归档前后原始性认证和原始性保证问题。 

二、我国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对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由于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是比较新的工作,人们还不是很重视。社会保险工作的重点都集中在扩大基本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和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等方面,忽视了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使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处于无序状态,其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二)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体制不规范 

由于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制度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造成归档范围不明确,社会保险文件材料收集不齐全,档案管理方法不健全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社会保险档案专职人员难落实。有些社会保险部门档案机构不健全,没有专职或兼职人员管理档案,即使有,也是临时抽调,没有经过专职培训,严重影响社会保险档案的质量。 

(三)社会保险档案存档的条件差 

由于场地限制和经费不足等问题无法解决,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始终未能列入社保经办机构的议事日程,大多数社保经办机构至今未设立固定的场所存放档案,历年累积的社会保险档案只能由经办人员分别保管。由于没有专有的库房,只能存放在潮湿的房间里,致使社会保险档案存在诸多安全因素。这种不规范的档案管理方式不仅查阅起来非常困难,也给日常经办工作带来许多不便。 

(四)缺乏专业社保档案的管理标准和规范 

社保档案管理缺乏国家标准,职工档案管理仍在执行1992年劳动部与国家档案局共同制定的《企业职工档案管理规定》,而该项制度中的部分条款如适用范围、归档范围、管理形式、交接流转等规定已经不适应现实工作的需要,亟须修改。在没有统一标准的情况下,有的制订了一些社保档案的地方标准,有的地﹑市制定和公布了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办法、低保档案管理办法,而全国许多地﹑市则没有建立相关管理标准和规范,造成社保档案的各地管理方法不统一。在不同专业类别中,管理的规范和水平也不一致。

三、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解决办法 

(一)将纸质档案转换成数字档案存档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于业务办理需要,会在办理过程中出现大量的纸质材料或证明,各类保单合同、证件扫描件以及各种需要存档备查的档案资料,是非常庞大的一个数字。纸质材料保存起来不方便,但是将这些材料进行电脑扫描储存,就可以将纸质档案转变成数字档案。根据档案工作的实际需要,可灵活运用,如目录数据适宜采用文本录人;全文数据则可以采用图像扫描录入;而一些当前常用的数据可制作成光盘。 

(二)根据社保档案类别进行分类管理 

根据不同档案的类型进行分类管理,方便查找、储存,可以防止档案的丢失与缺漏。应针对不同门类的档案,确定不同的归档整理方法。首先,确定立卷原则。遵循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按社保档案不同价值性质分类,以便于保管和利用。其次,确定归档形式。根据各社保经办单位文件材料形成的类型,确定以“件”或“卷”进行整理、归档的文件材料范围。最后,根据社会保险档案的保存价值确定“永久”、“长期”和“短期”三种保管期限。 

(三)建立全国统筹的社保管理系统,规范标准 

建立全国统筹的社保档案管理体系可以为社会保障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不断完善奠定重要的基础。以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和劳动及社会保障标准体系为指导,以投融资与运营模式和项目实施监理模式为依托,按照多层架构的模式将系统自上而下构架成为组件与业务组件、业务运作支撑平台、it基础设施三个层次,树立以监控及管理、信息安全为主的贯穿三大层次的两大体系模式。为适应劳动者的流动和工资收入的变动,对每个劳动者按号码设立档案卡,并用计算机储存,记录公民个人历年的工资收入情况。在全国设立计算机网络,对每个劳动者的情况进行追踪记录;并建立全国范围内统一的网络查询接口,允许公民定期查询,同时也可替他们预测,比如退休时可拿到多少养老金,以提高工作的透明度。 

(四)在全国统一管理下设分支机构 

在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领导下成立一个全国统筹的社保档案管理中心,结束社保档案管理分散问题,实行高度统一的管理,改变目前政出多门、决策分散、管理混乱的局面,使其成为统一管理全国社保档案的领导和决策机构,负责拟订社保档案的发展规划、改革计划、重大决策和有关法规、规章制度,参与制定社保档案的管理标准和规范。其次,全国统筹的社保档案管理中心还可以在全国各地设置分支机构,包括地区局、地方办事处、数据处理中心和项目服务中心。负责公民社保档案内容的定期增加和更新,并送交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一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