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课堂教学特色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学校文化是驱动学校持续能动发展的动力,是学校获得凝聚力、竞争力和打造学习共同体的蓝海之路。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在语文学科教研中以打造语文学科特色文化,优化课堂教学为主题的研究,经过全科组老师的行动研究,构建了我校语文学科特色文化,优化了课堂教学,提升了语文学科教学质量。
一、学科特色文化的内涵
所谓学科特色文化,就是把握学科和学校文化建设的本质规律,在继承优秀学科特色和发掘学科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科未来发展的特色创建和品牌再造的需求,将学科持续发展的精、气、神聚焦在一个核心点或某一条主线上,形成学科文化建设的主题,这一文化主题就是学科文化建设的特色定位,以此出发,统领和建构与之匹配的制度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才能真正落实和深入推进学科特色文化发展,优化课堂教学。
二、学科特色文化的开发与形成
(一)制度文化――激长
科组制度文化是科组在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规章制度、管理文化及其实施的保障机制等所构成的组织框架及其观念成果。我校语文学科以“扬长”的价值体系为基本追求,遵循人的行为规律,运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长处,从而提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保证语文学科目标的实现。包括岗位激长、绩效激长、培训激长、目标激长、内在激长、形象激长、兴趣激长、参与激长、榜样激长,以激励师生、人文关怀与规范化管理相结合引导师生的行为。
(二)课程文化――特长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我校语文学科夯实基础,培养特长,以丰富的特色学科课程、特色学科活动作为载体,构建必修课、选修课两大板块相结合的组合课程体系。
(三)课堂文化――合长
①所谓课堂文化就是通过智慧型教师的教育智慧,创建、激发富有生命的、有效的课堂,课堂文化是一种特殊的聚合化的文化,并带有一定的情境性,主要体现的是一种氛围,是一种人的精神气象,要从人的角度出发,体现对人的关怀与重视,建立在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之上,学生才能放松地得到发展。我校语文科组通过实践,构建了语文“三道菜”教学模式。在课堂中让学生对探究合作学习产生需要,营造探究、合作学习的人际氛围,鼓励独立思考、交流、质疑、共同讨论,激发探究合作学习的热情。创设探究学习良好情境,有明确的探究目标,有具有挑战性、具有价值的探究合作学习的问题。在“组内异质、组际同质”分组原则基础上,实行动态编排小组,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树立形象,给每个人提供发展进步、改变自我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合作,善于合作,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展示,在合作中分享,在合作中启智,在合作中进步。
(四)教师文化――采长
教师文化是学科文化的核心部分,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代表教师群体共性的价值取向和职业行为特征,并成为维系教师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它甚至于决定着学校及其师生的发展走向。语文科组采用请进来,走出去,邀请国内知名教育专家到校指导,帮助语文学科提炼学科文化特色,指导课例,对教师进行了《扬长课堂》《课改背景下的新型教师》等系列培训;科组长还开展了小组建设、“三道菜”教学模式等主题的校本培训活动,让老师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感悟、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地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五)学生文化――争长
学生文化就是指某个或某些学生群体所具有的独特的行为规范、言语表达和价值观念所构成的生活方式。语文科组构建学生文化:人人勤奋学习,抢着向前,唯恐落后;人人争取有进步,人人争取有长处;在博览群书中争长,在课堂中争长,在实践活动中争长,在思考解决问题中争长。争礼之长,争智之长,争艺之长。学生在课堂上书声朗朗,积极参与,展示大方得体,阳光自信。
三、学科特色文化初见效果
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学生们主动投入课堂学习,拥有学习的乐趣和信心,自信大方,善于表达,乐于展示,善于交流合作。教师参与学科特色文化建设的激情高涨,教育教学与科研水平大幅提升,在实践中不断地进步,打造了区名教师培养对象1人,片教学研究会成员1人,2人次获广州市优秀教师。
一、“课堂教学大赛”让教师在比较中成长
1.教学目标不同下比教学目标的把握由于本次课堂大赛是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之间的较量,教学内容不同的背后存在一定的相通之处。参加比赛的各位教师,对于所抽到课题的教学目标的界定进行了非常个性化的处理,老师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都突显学科特点。
中学的一位数学教师抽到的课题是《平行线》,在初中阶段结合具体的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让学生经历由知识的形成到知识的应用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到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与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中学的一位政治教师抽到的课题是《自我保护》,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整合了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方面的内容,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课堂教学目标更具有综合性。新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目标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和探究,通过践行来养成规范、涵养道德。因此政治教师把教学目标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教材内容不同比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
教材本身不是课程的全部,它只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使用的教学材料。教材的处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新教材的编排为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为体现并满足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创造了比较好的环境。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因人、因地、因时做出相应的变化,教师在这种求变中不断成长。
思想品德学科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以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为横坐标,以成长中的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为纵坐标,把教学内容融合于整个教材的知识框架之中。
小学语文老师在教材内容的处理上注意到既从教材内容出发又考虑到学生的学情,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规律。
中学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有一定的取舍和补充,在保证教学目标完成的情况下进行大胆的创新。
3.教学方法不同比教学效果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理念的变革,教学中,将以“教师为主体”变“学生为主体”,把“教堂”变为“学堂”,把“注重知识的传授”变为“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教师的教学方法应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要求。
中学数学老师的方法是:活动――结论――实践――结论,将知识灵活化为实践能力,在实践中感悟理论,又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化,既有个体的、也有集体的;既有动手的、也有动脑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设定的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小学语文老师方法是:⑴儿歌导入,奠定诗情。《槐香五月》这篇课文的语言极富特色,不仅遣词造句优美,而且句式多样,有些语句充满了诗意。开头用儿歌导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奠定了整篇课文教学的基调。⑵品鉴文字,课堂飘香。教师在让学生与生字新词、与文本对话的同时,让他们的语言和情感协调发展,让课堂飘出文字的“墨香”。⑶内化语言,再现诗意。情感的积淀需要宣泄的渠道,在教学的最后,教师给出了一些句式,为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再次感受洋溢诗意的文章、充满书香的课堂。
4.课堂生成处理不同比教师的智慧
在活动开展中,学生作为灵动的个体,他们的认识、看法、理解都是教师无法提前预设的,所以在课堂上出现“意外”是难免的,教师在处理这些课堂生成的时候显露出来的机智各显精彩。
例如,小学语文老师在授《槐香五月》这一课中问到:“清香、醇香、浓香,同样是香,为什么要用不同的词?”学生在回答时卡壳了, 智慧的老师在此刻体现出较强的应变能力,巧妙地把学生的语言表达转换成了学生的嗅觉形式,老师追问学生:“你是闻出来的”,这样既解了学生的围,也体现了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幽默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教师的温情和智慧,并在心里留存几许感激。不难看出这种以“生成”应对“生成”的方法是体现了教师捕捉、提炼、点拨和调整的能力,更突显教师的智慧。
5.上课风格不同比教师的基本素养
中学数学老师属于技巧型的,他年轻随和,不急不缓中学生特别愿意亲近他,课堂气氛轻松、随意。以扎实的功夫、精深的业务知识统领课堂、征服学生、吸引学生。
小学语文老师属于情感型,她热情开朗,教学非常投入,或嗔或笑,或唱或跳,带动学生投入到教学情境中,课堂气氛热烈活泼。对教材把握有深度有高度,讲解时深入浅出,在浅笑嫣然中就完成了教学任务。
中学政治老师属于幽默型的,听这样的教师讲课,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在轻松、愉快和笑声中获得人生的启迪,获得心智的训练,变机械学习、被动模仿为心领神会、主动思考。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言,这是一种值得着力和追求的教学风格。
二、赛后的感悟和反思
一场“课堂教学大赛”在参赛教师们精彩的展示和专家们的点评后落幕,但留给老师的确是更多的回味和思考。
这次活动,集中比较了我校青年教师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风格对课堂教学的精彩演绎,体现了“课堂不同讲,风格有异趣”的景象。
在听课、评课中,在思想碰撞、交融、合成中,参赛教师对自己原来满足于一种方式、一种风格的教学行为进行了反思,同时也对学校的此次教研活动的目的有深刻的领会,特别是通过与其他老师的比较,认识到不同处理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开始思考更为成熟和完善的教学风格。
本次活动也达到了学校预想的“在比赛中碰撞、在碰撞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达成、在达成中分享、在分享中成长”的效果,但是因为多方面的局限性,有很多问题尚待讨论。比如,参赛教师的教学风格适合七年级学生,是否适用与八、九年级的学生呢?当教学中的知识目标比较繁重的时候,是适合活泼的活动课还是稳健的讲授法呢?……带着这些问题,各位老师在教学与教研活动中不断的思考、实践与尝试。
关键词:数学 课堂教学 语言特色
课堂教学中要有很多态势语言于无声处交流,数学课堂语言是有声语言与态势语言的巧妙结合。基于这种定性认识,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应具有以下特色。
一、准
数学讲究准确规范。初中数学教师对定义、定理、公理的叙述要准确,不应该使学生产生疑问和误解。因此,作为教师要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首先必须有个透彻的了解。例如,“对应角相等”与“角对应相等”,“切线”与“切线长”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又如“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这类语言就缺乏准确性。二是必须用科学的数学术语来授课,不能用自己生造的土话或方言来表达概念、性质、定理等。比如,把“线段的中点”讲成“在线段中间的点”就不准确。初中学生模仿能力强,教师的语言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样板,他们对学生语言习惯和能力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果教师的语言不够准确规范,会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模糊的理解。因此,数学教师必须熟练数学科学语言的表达,做到言之成序,言之有理,这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数学思维方法也是大有益处的。
数学语言还应做到严谨简约。严谨,就是严密谨慎,数学教学语言不能模棱两可,这是由数学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简约,就是干净利索,教学语言中重要语句不冗长,要抓重点,简洁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用最短的时间传送最大的信息。但有的教师口头禅多,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也有一部分教师老是语言重复,拖泥带水,这样大大浪费了课堂有限的时间,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趣
具体地说,幽默风趣的语言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趣。例如,在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讲解数学家欧拉发明坐标系的过程:有一次,欧拉躺在床上静静地思考,如何确定事物的位置,这时发现一只苍蝇粘在了蜘蛛网上,蜘蛛迅速地爬过去把它捉住。欧拉恍然大悟:“啊!可以象蜘蛛一样用网格来确定事物的位置啊。”然后引入正题——怎样用网格来表示位置。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致被大大地调动起来了。又如,我在讲授“线段的黄金分割”时,介绍了人体中有许多黄金分割的例子,如人的肚脐是人体长的黄金分割点,而膝盖又是人体肚脐以下部分体长的黄金分割点,使学生大开眼界,学习兴趣倍增。
另一方面,幽默还可以提高批评的效果。教师在课堂上遇到某些特殊情况时,假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学生发火训斥,其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对老师具有敌对情绪,如果用幽默的语言来处理,其作用和效果就完全不同。当然,运用幽默语言应注意与开玩笑耍贫嘴区别开来,不要人为地穿插一些无关紧要的笑料,数学语言的幽默应具有深刻的智慧,能令学生在笑声中领悟教师的语言所蕴含的知识。幽默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不能为幽默而幽默,如果脱离教材的内容和实际需要,一味调笑逗乐,只会给学生以粗俗之感。
三、情
数学教学语言应力求亲切,富有情绪。数学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和交流思想感情的载体,亲切、感人的教学语言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最能唤起学生的热情,从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正如古人讲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在教学中,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对待学生,语言都应亲切,富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