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第1篇

【关键词】经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现状 对策

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我国还面临着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巨大压力。“十二五”特别是党的十以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摆在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体一位整体布局的战略高度上,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来积极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从整体水平上看,我国跟过去几十年相比,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因各种因素,生态文明建设的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

所谓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指人们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以此解决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从而摆脱生态危机,创造与追求生态文明成果的建设过程。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了使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实现协调发展,是使人们在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过程中,不断将改造过程中出现的负面效应予以克服,进而建设有序合理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生态环境的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表明了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反思了征服自然,超越了敬畏自然),最终使人类走向与自然协调统一、和谐相处以及共融共处的理性价值取向,它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发挥其引导与约束的作用[1]。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具备较高的生态文明意识,这也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前提;第二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第三是构建合理、公正的社会制度,这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所在。

二、生态文明建设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人类不断增强了改造自然的能力。人类在利用科学技术不断开发自然资源将之转化为经济的同时,对自然造成的破坏也越来越大,使得生态环境加剧恶化,最终造成整个生态系统完全失去平衡,而人类本身也因为破坏生态环境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今天,要发展经济就必须严格遵守大自然的规律,协调好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种新的发展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经济发展跟环境保护矛盾的产物。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遵循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并重原则,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自然环境和资源能源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更是要兼顾生态价值,最终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得以实现[2]。

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群众的生态意识有待提高

当前,我国群众的生意意识还比较淡薄,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群众对环境保护现状的认知跟自身生态意识的提高存在强烈反差,换句话说就是群众通常比较关注跟自身相关的环境问题,但是针对那些具有重大意义的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却不高;二是群众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态度偏差严重,即重视直接问题而轻视间接问题,重治理但是轻预防;三是生态权利意识淡薄,缺乏参与生态保护的主动性;四是就普遍水平来看,我国群众的生态科学素养偏低,缺乏对生态环境相关知识的深入了解,无法形成理性且稳定的环境保护意识[3]。例如:在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系对抽取了沈阳、太原、成都、兰州、韶关、武汉、杭州七个城市群众环保意识水平超过60分所占比例,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群众的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就应该切实解决好群众生态意识薄弱的问题。

(二)生态经济刚刚起步,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当前,从整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污染的现状还未得到根本解决,环境污染特别是复合性环境污染的现象仍在加剧。跟西方很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防治环境污染方面基本上没有重蹈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在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考虑到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再加上长期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导致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依然不容乐观。水体污染严重(如表1)、空气质量降低、突然不断被恶化、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等,这些环境问题势必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度产生阻碍作用。虽然我国已经提出了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但是迄今为止依然没有真正建立其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体系,这些都决定了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任务艰巨,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三)缺乏健全的环境经济政策作支撑

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健全的法律作保障,同时也离不开大量的环境经济政策(如生态补偿、环境税费、排污权交易)等作保障,通过经济手段来促进生态环境建设。跟传统的行政手段相比,环境经济政策本身属于一类“内在约束”机制,其主要发挥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技术创新以及降低环境治理跟象征监控所需成本支出等优点。当前,西方国家普遍运用环境经济政策来对环境资源进行保护,因此积极建立并运用环境经济政策,不仅能够缩减和内化环境资源保护的成本,还能够发挥鼓励企业节能降耗,以此构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资源环境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但是我国当前对环境经济政策的运用较少,常见的主要有垃圾处理收费、城镇污水处理收费以及排污收费等,这些均是以防治污染为主,然后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环境经济政策(如:生态补偿、生态税以及绿色信贷)等不够健全,另外关于排污权收费、强制责任保险等有待探索,上述种种都阻碍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四、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一)提高群众的生态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生态文明建设跟物质文明建设一样,也需要精神文明建设,因此要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势必要让广大群众树立起高度的生态意识。首先,要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要充分运用各种途径,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境保护宣教活动来积极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从而广大群众自觉树立起环境保护的意识,在全社会中形成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良好风气。其次,要充分运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阵地,来让群众深刻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培养他们树立起正确的生态观和发展观,从而规避经济建设中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最后加强广大群众的生态伦理教育,增强其生态伦理意识,提高其生态文明素质。

(二)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绿色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其技术与新能源能够逐步解决发展与生态的困境。它的技术同新能源的研发应用需要资金的持续投入,政府和企业在能源的调整和技术的创新中扮演着密不可分的角色。生态文明建设是由节能环保产业与绿色循环经济两个非常重要的部分组成。虽然自然自身的修复功能可以化解人类活动在一定范围内对自然的损害。但是自然的修复能力随着高碳的不断消耗而不断下降,从而难以修复,形成温室效应。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在于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与绿色循环经济,使其成为实现“美丽中国”发展的重要途径。首先,推动绿色循环经济的战略规划是长期全面的。其次,推动绿色循环经济需要充分利用政府与企业对其产品的采购能力。在政府对绿色产品设定的严格标准下,虽然不达标的企业无法从采购市场获得丰厚的利益,但是经济利益的驱使与环保节能的压力会使他们加大绿色技术的研发,为生产出质量更高的绿色产品投入更多资金,也为企业的绿色发展树立了形象,提高了彼此的竞争力。另外,绿色产品在市场上的多样化,也利于加强普通民众在选择和购买绿色产品的力度。从政府到企业,再到民众,就这样形成了一条绿色循环经济发展线路,更进一步推动了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4]。

(三)建立健全环境经济政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关于环境经济政策,笔者认为需要进一步加大排污收费的力度,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仅仅探索出生态补偿、生态税、绿色信贷、排污权交易以及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等一系列环境经济政策。在过去的“十二五”期间,我国的环保部门已经通过提高排污费标准、发行环保债券、征收“两高”产品消费税等方面来创新了环境经济政策,从而为我国的环境经济政策的研究和使用指明了方向。环境经济政策作为国际社会解决跟环境污染问题相关最有效的办法,在环境政策体系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很长时间以来,我国都是将环境政策当作政府对环境进行管制的一种辅助手段存在的,存在着应用不充分的问题,如此不仅降低了环境资源的成本,还阻碍了环境资源市场化配置。因此我认为可以在创新环境经济政策创新力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环境经济政策推广和运用力度,从而将环境政策体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充分展现出来。

五、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并非一蹴而就的,其本身是一项集系统性、长期性、战略性以及创新性为一体的工程,该工程任重而道远。特别是在面临着当前我国群众的生态意识有待提高、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缺乏健全的环境经济政策作支撑等问题,需要深入把握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从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入手,根据该问题实施针对性措施,从而保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顺利、有序、有效推进。

参考文献

[1]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2013,01:2-13.

[2]俞海,夏光,杨小明,等.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特征和实践基础及政策路径[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01:5-11.

第2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审计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加,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突现。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国家治理领域的热点问题,环境的保护和改善逐渐被各级政府所重视。本届政府提出的国家治理的目标之一是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为政府组成部门的国家审计部门,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政府审计类型之一的政府环境审计,具有独立的监督和评价职能,具备权威性和强制性,在政府保护和管理生态环境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政府环境审计的关系

政府环境审计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政府审计是国家治理和建设重要工具,政府环境审计是国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在生态文明建设这个系统工程中,政府环境审计通过审计的监督、鉴证、评价职能,发挥其揭示环境问题、评价环境管理效果、监督环保资金使用和环保政策执行的作用,以促进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保障国家环境安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政府环境审计的目标是实现生态文明。环境审计要以实现生态文明为审计目标,通过审计监督达到遏制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等危害环境的行为、促进推行科学、有效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污染治理措施,保障环境保护建设项目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下研究政府环境审计,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构建新的环境审计模式,有助于解决我们政府环境审计目前存在的问题,更有效的实施政府环境审计,发挥政府环境审计在我国国家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促进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

二、生态文明建设对政府环境审计的新要求

近年来,我国审计署和地方各级审计机关积极组织实施节能减排、水污染防治、退牧还草、土地管理和污水垃圾处理等多项环境审计项目,在污染防治、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如何进一步发挥政府环境审计在国家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生态文明建设对政府环境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在政府环境审计工作部署上,应提高责任意识、增强忧患意识、加强宏观意识。党的十做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作为国家治理“免疫系统”的审计机关就应当以人民福祉、民族未来为己任,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在审计工作中坚定资源环境保护优先的理念,加大环境审计力度,时刻关注生态环境底线和红线,将政府环境审计的工作思路统一到生态文明建设这个系统工程上来。

二是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到各项审计工作,使环境审计内容常态化I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观,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整合审计资源,提高环境审计效率,增强环境审计效果。

三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环境审计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加强对重大生态建设工程项目和特殊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因为环境风险存在于项目建设的整个周期,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介入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对项目全过程监控、全方位跟踪,通过审计预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从而防控环境风险,保障环境安全。

四是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审计应以环境绩效审计为重点。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政府环境审计工作应该更加关注各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资源的节约和良性循环使用、落后产能的及时退出等,仅仅依靠环境财务审计和财务合规性审计远远不能实现这一目标要求。环境绩效审计是目前政府环境审计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是更高层次、更全面的审计,涵盖了审计的鉴证、评价、监督职能。

三、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实施政府环境审计的途径

(一)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在政府工作部署上,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增强环境问题忧患意识。彻底摒除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重经济指标轻环境指标,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片面增长和税收增加的错误理念。要有宏观意识、整体意识、全局意识,在环境问题上要坚决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壁垒,重视环境审计和环境审计结果的执行,积极的配合环境审计,对环境审计查出的问题要积极彻底的整改。

(二)加强政府环境审计制度建设

政府环境审计的基础和前提是制度建设。我国应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让政府环境审计有法可依;应该在国家审计准则中增加环境审计的内容或者单独制定环境审计准则,以明确政府环境审计的对象、程序、范围、内容、具体实施、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合作关系、法律责任等,作为政府环境审计的工作指南:应该建立环境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统一环境审计的评价标准,作为环境审计的技术支撑,提高审计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防范审计风险。

(三)构建政府环境审计大格局

1、环境审计常态化。一是在审计项目的安排上,审计机关要将环境审计项目纳入审计项目年度计划中,每年安排环境审计项目。二是将环境审计的内容融入到所有专业审计当中。企业审计要关注企业环保主体责任的落实情况、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推进情况、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情况等;金融审计要关注金融行业的信贷资金投向是否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执行“绿色信贷”政策,将生态保护、污染治理效果和符合环境检测标准作为信贷审批的重要前提;财政审计要关注有关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生态工程建设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r,关注财政支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投资审计要关注建设项目是否执行防治污染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投产的“三同时”制度,关注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运营情况;经济责任审计要关注领导干部在生态环境方面的经济责任,关注投资决策失误和管理不当造成的环境问题、节能减排的指标和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是否完成以及招商引资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多部门联合审计。环境审计项目要更好的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争取与生态文明建设直接相关环保、规划、国土、财政等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打破壁垒,实现跨部门合作。常态化的环境审计项目,可以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成果开发利用机制等,共同协商解决环境问题的办法、探讨保护资源环境的措施,提高政府相关部门对环境审计的认可度,从而充分运用审计成果,提高环境审计的质量、效果和效率,发挥环境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有的作用。

3、全过程跟踪审计。加强对重大生态建设工程项目和特殊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要求审计人员介入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对项目全过程监控、全方位跟踪,通过审计预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从而防控环境风险,保障环境安全;加强对重要环境保护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将政策措施的制定与贯彻落实情况紧密结合起来,及时发现环保政策措施不合理、不科学、不能适用于实际的问题和漏洞,进行修正和弥补,再将完善后的环保政策措施拿到实践中检验。环境审计的关口前移,可以从源头上把关,减少资源环境的损失,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3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社区参与;内涵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1-0214-02

十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这与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相契合。北欧和北美的经验表明,社区参与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关键一环。如何将社区参与纳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之中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生态文明的主要内涵

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美国学者罗依·莫里森(Roy Morrison)1995年在其出版的《生态民主》中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这一概念。中国生态学家叶谦吉在1987年即提出要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1]。针对生态文明生态学家、生态经济学家、哲学家、环境社会学学家从各自的角度给出了各式各样的定义。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认为,一般而言,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生态文明既包括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2]。

国家环保部副部长潘岳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3]。

著名经济生态学家、过程哲学家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小约翰·柯布博士在其《文明与生态文明》一文中指出,一个充分的生态关系是这样一种关系。在该关系里,人类作为一个更大的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换言之,就是像其他物种一样进行活动[4]。

著名学者,北京大学哲学系丰子义教授认为,生态文明有狭义、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是指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则是指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即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无论是哪一种意义上的生态文明,实际上都同人的观念、行为直接相关[5]。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张维庆认为,生态文明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看,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准则,要求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其文明形态表现在政治、物质、精神等各个领域,是人类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从狭义看,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相并列,强调人类对待自然关系所达到的文明程度[6] 。

从上面诸多学者的定义,可以看出生态文明的内涵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7]:第一,生态文明是一种积极、良性发展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绝不是拒绝发展,而是要通过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健康地发展。第二,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文明。这包括人类的可持续和自然的可持续,二者是相统一的。第三,生态文明应是一种科学的、自觉的文明形态。对自觉的生态文明来讲,仅有“天人合一”这样的哲学观念是不够的,还必须以科技的发展为基础,自觉地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第四,生态文明与物质、精神、政治文明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的整体框架。它们紧密联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从自然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来看,生态文明可以看做是其他三个文明的基础。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学术界对于生态文明的内涵有着诸多的探讨,所推崇的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平等这些价值观都是积极的具有前瞻性的,但是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不同研究者具有不同的看法,政府和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实践。

十的报告中有一个板块专门讲到了生态文明建设。报告中讲到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优”、“节”、“保”、“建”四个角度对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做了论述。“优”讲的是“优化国土开发格局”,“节”讲的是“资源的节约”,“保”讲的是“生态系统和环境的保护”,“建”指的是“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这四个方面构成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格局。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的两位研究人员王金南和张惠远[8]在《关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探析》一文中,将生态文明建设体系重点放在社会系统建设、经济系统建设和生态系统建设三个方面,涉及到文化意识、管理体制、政策法规、生产方式、消费行为、资源利用、生态安全和气候变化等内容。王金南和张惠远两位学者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和十的表述有很多相像的地方,比如社会和经济系统建设就和十报告中讲到的“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有很多相似之处。

三、社区参与能够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起到的作用

无论是城市社区还是农村社区都可以在环境教育、垃圾分类回收、低碳出行和能源节约、环境美化和生态系统保护等方面做出努力,参与到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中来。

(一)环境教育

国外学者约翰·福布斯在论述21世纪教育需要认真应对的挑战时就把“环境教育”放在第一位,他讲的环境是生态环境,环境教育也就是生态环境教育。美国佛罗里达学院这样定义:“环境教育是一个认识价值和澄清观念的过程,这些价值和观念是为了培养、认识和评价人与其文化环境、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所必需的技能与态度”[9]。环境教育还促使人们对与环境质量相关的问题做出决策,并形成与环境质量相关的人类行为准则。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有一章专讲环境教育问题,指出“从小学学龄到成年人都接受环境与发展的教育”,“鼓励大学设立对环境有影响的跨学科课程”,“推广与当地环境与发展问题有关的成年教育计划”,并提议“开展一个全球教育活动” [10]。最近一二十年来,很多国家已把生态环境的教育,纳入正规教育之中,纳入各级学校的教学计划之中。如意大利1983年就创办“绿色大学”,1986年发展到16所。澳大利亚也把生态环境教育普及到学校,其他很多国家也创办了“绿色学校”。

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地方,与居民的日常生活最为接近,能够为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宣传做出自己的贡献,也能够把居民的环境意识转化为环境保护的实际行动。

(二)垃圾分类回收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垃圾分类是实现垃圾减量化和再利用的关键,这些都已经成为学界和民众的共识。国内学术界展开了一系列的针对垃圾分类行为的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很多居民对垃圾分类持肯定态度并愿意以实际行动坚持,如果小区普及垃圾分类设施,估计垃圾分类的比例可能会提升20%。北欧等国家的发展表明,只有根植于社区之中垃圾回收才能够得到真切的执行。丹麦的哥本哈根市的经验表明“垃圾处理的关键在于分类,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严格分开,并分送不同的垃圾场处理”、“要让社区居民做好来及分类,首先要为他们创造条件,不能使垃圾分类变成居民生活的负担,进而让人们逐步适应,自觉遵守”[11]。

(三)低碳出行和能源节约

煤炭、石油等石化能不可再生,其大量消耗也是当下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京津地区的雾霾天气就与煤炭的大量使用具有很强的关联。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除了更多使用可再生资源之外,能源的节约和低碳出行也是很重要的方法。

社区可以通过提供自行车、汽车共享、社区巴士等方式减少交通对于能源的消耗,还可以采用集中供暖、社区智能电网和节能建筑等方式节约能源,而所有这些方式都需要积极的有效的社区参与。

(四)环境绿化及生态系统保护

社区是居民生活栖居的场所,国内的城市社区一般都是由物业公司来承担社区的绿化和生态系统的保护,社区居民很少参与进来,而农村的村庄一般是农户自发的零散的进行树木种植和生态系统保护,村庄和乡镇基层政府也很少进行相应的规划。社区绿化和生态系统的保护最终要靠当地的社区居民,社区的社会资本、社会关系网络和集体行动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社区参与的水平,进而影响到环境绿化和生态系统保护。

参考文献:

[1] 王玉庆.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之道[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58-59.

[2] 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与现实,2005,(4):4-5.

[3] 潘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学习时报,2006,(354).

[4] 乔瑞金.生态文明是可能的——“与生态文明”国际学术会议综述[J].与现实,2007,(6):52-58.

[5] 丰子义.生态文明的人学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10,(7):5-10.

[6] 张维庆.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思考[J].人口研究.2009,(9):1-7.

[7] 王玉庆.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之道[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58-59.

[8] 王金南,张惠远.关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探析[J].环境保护,2010,(4):35-38.

[9] [英]帕尔默.21世纪的环境教育——理论、实践、进展与前景[M].田青,刘丰,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8.

[10] 尹世杰.建设生态文明创造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9):5-9.

[11] 杨叙.北欧社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251.

收稿日期:2013-06-19

第4篇

立足生态文明

铸造发展引擎

《当代贵州》:廖书记您好,2007年,黔东南州提出了“四圈一区”的发展布局框架,5年过去了,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取得哪些成就?

廖少华:“四圈一区”的发展框架是我州按照城市经济功能区、生态经济功能区、工业经济功能区分区发展的要求提出来的,是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推动方式。5年来,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迈出了可喜步伐。一是完成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相关规划编制。黔东南州已在全省第一个开展了州级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前瞻性地形成和完善了《黔东南州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建设总体思路和战略研究》。完成了《黔东南州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五年(2010-2014)工作推进方案》和《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十二五”规划》,组织开展了《黔东南州生态旅游开发研究》课题的编制工作。二是全州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在三个旅游经济圈和城镇周边,若干重点景区,发展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相结合的生态旅游业,生态优势逐步转化为产业优势。三是绿色城镇体系的建设扎实推进。按照《关于加强黔东南州城市特色规划设计管理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城镇建设必须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的方向,力求突显地方建筑文化的元素与符号。四是生态文化旅游实现跨越式发展。2011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374.8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87.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2%和76.9%,旅游总收入增速上升6位,居省各市州第3位。五是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普遍增强。人们对于资源和环境有限的观念逐步形成,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全州呈现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社会进步与生态文明良性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局面。

《当代贵州》: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对推动黔东南州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廖少华:通过优化发展布局,在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发展中有效推进了黔东南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我州增比进位成效明显,在全省经济发展增比进位综合测评预测排位从2010年的第4位上升到去年的第2位,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分别是2006年的2.3倍、3.44倍、4.18倍。今年第一季度,全州经济总体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全州生产总值完成77.42亿元,同比增长16%,居全省市州第3位;财政总收入完成20.23亿元,同比增长86.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5.54亿元,同比增长118.7%,均位居全省市州第1位。

找准战略定位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当代贵州》:结合国发2号文件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黔东南州如何进行文化旅游的战略定位?

廖少华: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是国发2号文件为贵州确定的“四基地、一枢纽、三区、一屏障”战略定位之一。国发2号文件还提出要把黔东南等“三州”民族地区建设成为旅游休闲度假、民族文化保护和生态文明示范区。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三个高于、一个达到、五个翻番”新目标、新任务,我们将把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结合书记对我州提出的“五个引领”和赵克志省长对我州发展提出的“六个加速推进”要求,结合我州“十二五”发展规划、州第九次党代会、州“两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年度工作计划的实施,围绕打造贵州东南部特色经济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民族体制改革先行区、黔中经济区重要增长极和“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战略定位,进一步完善加快发展的思路,坚定走后发赶超之路的信心和决心。

《当代贵州》:建设文化旅游大州,打造原生态国际旅游目的地,黔东南如何把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产业?

廖少华:在打造原生态黔东南文化品牌过程中,要立足于黔东南文化特色,尤其是原生态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等,培育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不断提升黔东南文化的竞争力。要以原生态民族文化为基础,山水风光为外形,特色文化为内容,区位优势为依托,着力打造原生态黔东南文化品牌,塑造黔东南原生态文化形象。如以雷山西江为核心,打造苗族文化品牌;以从江小黄和黎平肇兴为核心,打造侗族文化品牌;以镇远历史文化名城为核心,打造历史文化品牌;以“黎平会议”为核心,打造红色文化品牌等。要按照品牌的形成、发展和运作规律,营造较大的品牌辐射空间,吸引众多的较为稳定的消费者,提高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形成和发展原生态黔东南文化产业品牌经济。积极争取将“原生态黔东南”品牌纳入“多彩贵州”品牌体系,及时启动民族服饰地理标识认证工作,大力举办民族原创歌舞、服饰表演大赛以及定期或不定期的展演活动,在不断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现培养民族文化人才的同时,推动我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构筑黔东南“精神高地”

《当代贵州》:州委、州政府提出突出实施“工业强州、城镇带州、旅游活州”战略重点,黔东南将如何在发展工业、旅游业和保护原生态民族文化之间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廖少华:我们将按照国发2号文件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的要求,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在发展工业、旅游业和保护原生态民族文化之间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大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发展,为旅游业和保护原生态民族文化留下更多空间。针对我州过去搞工业“处处点火、遍地冒烟”的粗放式发展状况,“十一五”以来,我们按照城市经济功能区、生态经济功能区、工业经济功能区将全州划分为“四圈一区”,推进产业要素聚集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规划建设一批工业园区(开发区),鼓励和推动工业企业集中进园区发展,目前全州有省级开发区6个,县级工业园区10多个,同时我们十分注意园区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工作,扎实做好引进企业的环评和节能降耗工作。

加速旅游业转型升级,推进民族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当前,世界旅游已经从观光、度假旅游发展到了创业旅游阶段,但我州的旅游仍处在观光旅游阶段,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必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景区景点“二次开发”,推进民族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推进文化旅游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

在发展工业和旅游业中,加强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原生态民族文化是我州文化旅游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基础。我们将结合州情实际,正确把握发展工业、旅游业与保护原生态文化的关系,正确把握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积极抢抓国发2号文件和省实施“六个一批”文化产业工程、申报建立黔东南苗族侗族文化保护实验区等重大机遇,加大对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的投入力度,切实保护好黔东南州的原生态民族文化。

第5篇

 

工业时代后的人类在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果,我们创造了强大的工业和经济体系,人们的物质水平飞速增长,但随之而来的新问题是:空气污染、水土流失、林业面积骤减等等。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对地球的绿色健康都负有责任,而新闻工作者因其职业特点,更应主动的担负起传播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义务。

 

一、通过传统纸质媒体传播生态文明意识

 

1、以报刊、杂志作为传播载体

 

印刷术的成熟使得报纸成为曾经主要的新闻传播媒介,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报纸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发行数量直线上升,新闻学的一个新的时代——大众传播时代宣告到来。虽然如今新的传播形式对传统的报纸、报刊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但权威的老牌报社以其强大的公信力、严谨的态度和深刻的文化思想仍然留住了大量的受众。

 

报纸具有发行量大、传播面广的优势,不管是繁华的市中心还是偏远的乡镇都能看到当期报纸售卖,而且报纸不受电力和信号的影响,可以随时随地阅读,不被任何不确定因素所困扰。在宣传生态文明意识的时候,应尽量选择权威性高、发行量大、受众面广的报纸期刊与之合作;在排版上,占用主要版面直接刊文宣传似乎并不是好的选择,因为受众购买报纸的目的在于获取新闻资讯,所以可以放在靠后的版面。

 

[1]在不影响报刊发行的基础上,可以选择通过以下方法宣传生态文明意识:方法一:将生态文明的意识融合到与之相关的新闻内容中,用醒目的字体写出一句总结性的语句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方法二:插入环境污染的照片,选取最具震撼力的照片刊登,用醒目且吸引人眼球的少量文字阐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方法三:充分利用报纸的中缝区域,用简短的文字宣传生态文明意识,字体最好放大到刚好占满整个中缝。

 

2、利用平面广告的传播媒介进行宣传

 

说到新闻就不得不提起广告,作为新闻出现后的附带产物,广告对新闻的盈利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媒体形式。平面广告的传播媒介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车站、公交车的外部和内部、写字楼的大型广告牌、路灯杆上的广告牌等都是平面广告的载体。

 

因此可以以公益广告的形式,略微占用一点点平面广告的媒介资源,将生态文明意识贴在大街小巷的广告牌上,这样,不管是正在干什么的人,只要一出门,就很有可能接收到生态文明意识的相关讯息,虽然没有人会主动关注这一讯息,但是就如同满街的广告一样,看的多了自然就记住了。

 

用这种方法传播生态文明意识的一个显著好处就是,它能根植于受众的潜意识里,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一个人,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唯一的问题是,它不同于报纸,建设一个平面广告媒介需要耗费较多资源(资金及有限的空间),这种方法会产生不太容易被接受的高额成本。

 

二、通过光影、电波媒体传播生态文明意识

 

1、以广播电台作为传播载体

 

广播主要通过无线电波传送声音信息,其受众广泛、传播迅速、功能多样、感染力强的特点使之相比于纸质媒体具有明显优势,广播能够随时将新鲜的新闻资讯出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广播的接收形式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现在已经不需要功能单一的收音机了,手机、车载广播甚至掌上游戏机都具备了接收电波信号的功能。

 

鉴于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性,[2]可以开设一个专题栏目介绍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这档栏目最好安排在交通或者养生频道中,因为这两类频道拥有广播媒介中最广泛的受众:司机和老人。

 

根据不同的频道选择不同的风格进行栏目制作,能够更好的为受众所接受;选择收听人数尽可能多的时段播放,能够更广泛的宣传生态文明意识;一天多次播放该栏目,既能“捕捉”到“漏网之鱼”,还能强化听众的印象。

 

2、以电视作为传播载体

 

电视是如今重要的新闻传播道具,它和广播一样具有单向接收的特性,但它比广播多了影响信息的传播能力。电视利用人眼的视觉残留效应,显现一帧帧渐变的静止图像,组成视觉上的活动图像,是所有媒介中最具魅力、最具表达力、最完善的传播方式。

 

环保工作者可以根据电视传播的特点,制定相应的传播策略:例如开设专题栏目详细讲解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性,用通俗简洁的语言阐述如何培养生态文明意识,最好能够图文并茂,或者用动漫特效的形式结合语言呈现出来,保证老少皆宜;

 

再例如反复播出不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反面教材,将各种由于环境污染造成不良后果的实例展示出来,着重表现生活在被破坏环境下的居民的健康状况,以此惊醒电视机前的观众;还可以以广告或者短语的形式播放出来,生动明了地讲解生态文明意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引导,让观众都能欣然接受生态文明意识。要充分利用好电视受众极大的广泛性(几乎任何社会阶层和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都会看电视),大力宣导生态文明意识。

 

3、以街头的大银幕作为传播载体

 

如今是个高度城市化的时代,有些城市的主要街口会有一个巨大的LED屏幕,它们主要被用来播放广告或新闻,以便让走在大街上的人也能立即观看到最新资讯。在街头的LED显示屏上播放生态文明意识栏目有一个独到的好处:如果你走在路上,正要购买用一次性塑料袋包装的商品,这时播放一段宣传生态文明意识的视频,一定会对你购买一次性塑料袋包装的商品的主观意愿产生影响,这样就达到了让广大受众接受生态文明意识的目的。

 

当然,除此之外,大型LED屏幕也具有同电视一样的传播特性,它能起到和电视传播差不多的效果,但有一点要注意,在这种载体上播放的视频,尽量不要追求细腻的声音效果和复杂的语言讲解,因为街上的人最多边走边看,很少有人会停下来仔细看完。

 

三、通过网络媒体传播生态文明意识1、以计算机为终端进行传播

 

随着计算机科技的普及,人们通过电脑和网络接收信息的速度和数量越来越惊人。把这一新兴媒介高效利用起来是很有必要的,通过网页、客户端推送生态文明意识的短消息,人们只要打开电脑就能接收到生态文明意识的宣传短语。

 

互联网传播生态文明的巨大优势在于,它不用像电视那样只能在某些时间段播放,也不用像报纸那样只能在某些版块,互联网可以随时推送生态文明意识的宣导内容,几乎不会受到限制。除了直接推送相关内容,还可以利用电脑的娱乐功能,用类似于植入广告的方式插入生态文明意识的内容,比如影音播放器、电脑游戏、各种客户端等等,让人们在上网的时候总能接收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资讯。

 

2、以手机为终端进行传播

 

手机科技的发展对人们的上网习惯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影响,真正做到了任何时候,只要不关闭手机,就可以接收到最新的新闻资讯。现在的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也是惊人的,除了吃饭、睡觉,手机就几乎没离开过自己的手。

 

试想一下,在这种媒介上宣传生态文明意识,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力,能传播给多少受众。新闻讲求新近、快速,生态文明也可以学习新闻的特点,并且有效利用好手机传播信息的广泛与快速,[3]经常更新环保资讯:哪里成为了生态示范基地,哪里的生态环境因为被破坏而濒临崩溃,有多少人正在受到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等等。现在智能手机大量的应用软件更是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利用微博、微信、QQ等社交软件,能更廉价、更广泛的把生态文明意识传播出去。

 

四、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式传播生态文明意识

 

新闻传播最早的也是一直以来最常用的形式就是最简单的口口相传,几乎所有人都做过这样的事:当你接收到一则新闻之后,你会把这则新闻说给其他还没有接收到这则新闻的人听。口口相传一般发生在认识的人之间,用自身的发声系统把要表达的意思传递给别人,别小看它,有些时候,口口相传甚至能引起不小的轰动,产生巨大影响力。

 

以口口相传的形式传播生态文明意识,可以采用这样的途径:已经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人将环境保护意识宣传给自己认识的每一个人;环保工作者上街采访路人,并根据不同的回答作不同的宣导;生态文明建设者以游行或者演讲的形式宣传生态文明意识。

 

也许口口相传不能最快、最广泛的传达给受众,但口头语言比文字的优势在于通俗易懂和能够随机应变,其它所有的媒介,受众都只能被动接收信息,只有口口相传,受众可以提问、质疑、详细询问,使传播生态文明意识的有效性达到最高。

 

五、结语

 

生态文明意识对于建设现代文明社会至关重要,眼光要放长远,多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考虑。要想让生态文明意识深入千家万户,需要高效的传播方式,而这正是新闻工作者的优势。以新闻学的视域探讨如何进行生态文明意识传播,充分利用新闻传播在媒介上的资源优势,更快、更广地把生态文明意识传播出去,维护生态稳定,保护我们的生存空间,为建设美丽、和谐的人类社会增添更多力量。

第6篇

[关键词]规划设计 原生态性 休闲旅游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意识日益增强。而在规划设计中更应该保持自然地貌、生态的原始性,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的前提下如何进行合理的规划是我们艺术设计工作者都应该考虑的课题。本文以广西毛南族环江县中草屯生态农场规划设计为例与各位同行进行规划设计原生态性的探讨。

一、项目简介

广西毛南族环江县中草屯生态农场位于县城西北部45公里处,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18公里,紧靠河池市重点打造的旅游区——牛角寨风景区。项目内有深山、弄场、溪流、山洞等。在规划之初,笔者进行多次实地考察,提出进行原生态性的规划设计:①进行合理的土地整改。将农场多地进行整改填平;在农场中心位置修建主题木楼;修建生态停车场。②依据地形,修筑水坝、水库。修建水坝蓄水;利用水库区进行野鸭等水生动物的放养;水坝下游进行休闲游泳等;修建人工滑水道;在库区上游设立生态放养区;在后山修建休闲垂钓鱼池。③规划区域,依据要求规划成为梯田果林区、休闲娱乐区、烧烤区、生态畜牧放养区、水库区、畜牧农舍、游泳区等。④植树造林。种植相关果树、名树、青竹等。

以上设计全部依据地形进行规划,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每一个区域并认真考虑自然生态的可持续性及循环性。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必须实现两大战略,即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本文所进行的中草屯生态农场的规划设计,正是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举措。

二、生态农场的规划设计研究

根据生态学的理论,生态农场就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建立起来的农业生产体系。在这个系统内,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和产品结构,投入最少的资源和能源,取得尽可能多的产品,保持生态的相对平衡,实现生产全面协调的发展。

生态农场的特点主要是:①因地制宜。生态农场是建立在合理和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基础上的。在不同区域范围内,只有对当地特点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才能建立起最佳的生态农场。②综合性。生态农场与普通农业生产系统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是通过能源利用和经济效益的综合规划来提高生产率,从而避免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生态平衡的破坏。③稳定性。包括营养物质和能量平衡的相对稳定和经济效益稳定增长两重含义。

在规划设计当中,应根据生态农场的特点来进行。根据地形地貌进行设计,充分考虑规划设计后的综合运用能力,维持生态的稳定性。

三、规划设计的原生态性

原生态一词的出现,首先基于将自然做一种生态性的理解,也就是说自然具有生态性。自然生态即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

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原生态性,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原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是全球发展的要求,也是时展的要求,代表人类文明发展的总方向。原生态文化不等于生态文明,然而生态文明不是空中楼阁,它是对原始文明和人工文明的扬弃,原生态文化则是原始文明中一粒粒闪闪发光的民间瑰宝,是生态文明大厦建设的天然材料。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可借鉴的模式,没有现成的方法。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因地制宜,需要我们创造性地发挥,但也不是异想天开。必须了解过去,认识现在,才能把握未来。原生态民族文化是原始文明的影子,在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成为我们的一个重要参照物。

2、旅游开发的重要作用

原生态文化因其古老性、自然性与独特性,而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形式。近年来在各地的旅游开发中,人们不仅开发传统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更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的开发,使其成为生态旅游的一大亮点。“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表明民族民间文化正走向世界,而成为世界共享的精神财富。

在规划设计中,不光要考虑因地制宜,更要考虑当地的民风、民俗、原生态文化等,这样才能设计出可持续发展的原生态规划作品。

第7篇

关键词:环保;精神文明建设

Abstract: The problem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one of the key problems in society by people's attention, along with the creation of China's market economic system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ulture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work real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we must accomplish two civilization, promo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building gradually win support among the peo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hope to play some of the guiding role.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中图分类号:X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当下环保政策内容及浅析

在我们国家成立以后的较长一段时间中,从来没有意识到环境对于人类生存及社会发展的关键性作用,但环境方面的矛盾依然不会消失。如果我们的忽视了环保的重要性意义,那么将会面临着巨大的、不可挽回的代价。伴随着环境矛盾日益显现出来,国务院在1973年成立了环保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在全国开始“三废”治理和环保教育,这一行动的开展是我国环保工作的开端。历经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环保政策逐渐发展为一个较为完善的系统,具体包括三大政策八项制度,[2]即“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这三项政策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环保目标责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排污申请登记与许可证”,“限期治理”, “集中控制”等八项制度。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环保政策是将环境污染掌控在一定的区域之内,经过各种形式达到一定的治理污染的水准。[3]所以,在环境还未遭受严重的污染损害之前进行有关的预防,是有效避免环境遭到污染和损害的最有力的途径。我国环保的最终目的是在经济获得发展的同时,预防大环境遭受外界不良因素的污染和扩散。其中最为关键性的方法是:将环保问题逐渐加入到长期国民经济和现代化社会长期发展的计划当中。

2、谁污染,谁治理

从环境经济学方面入手,环境既是一种稀少的资源,为了预防环境在污染后无法挽回的悲剧发生,就一定要由对环境造成破坏的人承担相关治理成本。这个是国际上通用的污染及付费原则。这其中主要包括:对超过排放标准向大气、水体等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征收超标排污费,专门使用在预防污染;对那些污染严重的单位进行限定时期的治理;有效的结合先进的科学结束进行工业污染的预防和治理。

3、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环境污染问题属于外部行为的特殊形式,所以,有关政府部门一定要加入到环保工作当中来,承担起监管的责任,跟有关企业共同来开展环境治理的工作。加强环境管理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经过加强政府和企业的环境治理责任,掌控、避免由于管理不到位而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问题的出现。

二、强化环保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社会主义最为关键性的特点就是精神文明建设,强化环保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理念是以环保为前提条件的,只有使得全体人民环保理念得到一定的提升,才能够强有力的使得人们积极的参加到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当中去。有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努力的去探求在环保理念的支持下,该怎样将精神文明工作切实的落到实处,精神文明建设的创建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性意义。

在强化环保精神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之下,就需要人们一定要很好的了解到社会环保精神文明的重要性意义、有关价值性能,以便于能够关注环保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作用所在,在当下存在的环保理念上,为促使环保事业获得长足的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力量。

三、如何进行环保精神文明的建设

(一)逐渐完善有关管理机能

一般情况下对于环保精神文明建设制度的确定都是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宏观调控之下来进行的,通过借助该体制技能能对有关的工作进行安排和服务,环保精神文明建设形成的未来计划、年度规划及将来工作都是在有关的会议上获得确立的。为此,只有真正的强化环保部门在宏观决策管理上的相关职能,有效的推动环保部门进行有关的革新,理顺中央与地方、环保部门与经济发展部门的关系,创建较为科学化的管理规章制度,才能够使得管理机能获得进一步的完善。

(二)开展环保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工作的制定和审核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迅速发展的关键性时期,这个时候对于环保方面的压力必然会增加很多,大多数的人都会觉得环保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精神文明建设目标和任务的确定就会变得十分关键。譬如,需要对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等四方面进行考核及制定,与此同时,需要对即将运用的相关策略、方法和奖惩体制实施相关的审核。

(三)加强思想建设

在未来的历史长流当中,环境污染方面的矛盾仍然是迫切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所以,有关政府部门部门工作者要不断的加强思想建设理念。从我国长远发展来分析,如果想要达到总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就一定要继续加强环保思想理念和意识。这就需要对相关工作者开展思想理念的培养,而在思想培养方面,环保思想建设工作是一个重要性的问题。

重视干部对环保精神文明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好学习体制的重点工作,着重进行政治方面的学习。认真的去学习政治理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加干部对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深入认识,认真的看好自己需要尽到的工作职责,尽快的提升实践“三个代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四)建立健全奖惩制度

可以充分的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譬如,对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相关的行为如果是正确的话就要对其进行奖励;相关工作人员如果对环境的治理和改善作出一定的贡献的也要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或者进行表彰。这么做的目的不仅仅是对员工的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还会有物质上的奖励,以此促使了工作人员今后工作的主管动力和积极性,以便于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到自己应尽的职责。

总的来讲,加强环保精神文明建设是当下社会发展的准求,我们只有实现有效的环保工作,才能够有助于人类跟大自然处于和平的大环境下,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四、开展环保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一)开展丰富多彩文体活动

努力使得企业员工文化生活丰富起来、陶冶情操、增强体质,这些都是环保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关键性方面,譬如,开展阅览室的创建活动,举行乒乓球、羽毛球及篮球的比赛活动,定期举办演讲活动,或者提供一些可以进行健身的活动场所,增强企业员工身体的体质情况。

(二)深入开展宣传活动

届时举办各种有利于环保教育的活动,在小区中或者街道宣传栏里面进行环保知识的讲座,或者利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调动和加强群众关注环保、参与环保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开展以青年为主体的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

根据青年分布的情况以及自身的特点,可以对青年开展争创文明青年的活动,将这项评比争优的活动的目标,措施以及参加评比的项目和考核进行规划和实施。能够促使每个青年自觉行动起来。

在平时的时候要届时的对之前发生的一些环保先进典型事迹开展宣传,让这些先进事迹来促使人门环保意识上得到一定的提高,将环保理念真正的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以便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获得很大的发展。

结束语:

目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性时期,而在这一关键性时期,人类与大自然的矛盾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我们只有有效的解决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才能够获得长足的进步。而这就需要人类开展环保工作。开展环保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是使得环保意识深入人们内心深处的有效方法。只有在一个良好的环保理念和大环境下,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才能够获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刘磊;论精神文明建设在我国的运用[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2.柯坚;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问题探析[J];环境导报;2001年02期

3.凌相权;浅谈环保立法与客观规律的关系[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年02期

4.聂强;要正确理解我国环保法中的经济建设和环保协调发展原则[J];中国环境管理;2009年04期

5.夏光;环保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促进[N];中国环境报;2008年

第8篇

地方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通过提案、议案、讨论等形式为建设美丽中国建言,为加强环境保护献策,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提出了不少具有社会效益性、改革性和影响性的建议。

生态文明建设怎么推进?

完善规划,量化指标,建立激励机制

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为地方具体工作部署指引了方向。在各地两会上,生态文明建设引起了代表委员的热议。

实现美丽中国要从促进美丽地方做起。2013年,海南《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加快美丽海南建设步伐,坚持走特色、内涵、质量、绿色发展之路” 的发展思路。在海南省两会上,海南省人大代表、昌江黎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郭祥理指出,发展重在可持续,要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不断巩固海南绿色崛起的基础。

在福建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中国民主促进会福建省委员会建议,大力开展“青山、碧水、蓝天、净土”四大建设,推进以山林保护、矿山修复等为重点的青山治理工程建设;推进以重点流域保护、近海海域环境整治、饮用水水源保护、城乡水系治理、城乡污水处理为重点的碧水工程建设;推进以区域一体大气治理、污染联防联控为重点的蓝天工程。

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产业转型、绿色发展。在海南省两会上,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健春表示,海南将积极推进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严格控制环境污染,引导发展生态产业,推进建设一批生态农业基地、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

面对雾霾应该做些什么?

快速反应,制订预案,筹谋治本之策

近段时间,我国多地遭遇雾霾袭击。在地方两会上,各地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提出各种治理大气污染的对策。

治理雾霾需要应急措施。河北省是此次雾霾天气影响下的“重灾区”。在该省两会上,大气污染治理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遭遇雾霾这样的极端天气,政府部门有没有快速反应,有没有系统的应急措施和体系?”齐秀敏代表提出这样的疑问。

她认为,河北省政府应制定大气污染防治应急机制,主要内容包括3点:一是实施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同时考虑实行“区域限批”,对未完成年度总量控制任务的区域和行业,暂停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二是对扬尘污染控制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的环境准入门槛,将施工企业在1年内未受到环境违法处罚作为在本行政区域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的招标条件;三是明确环保、交通等部门在相关领域的具体职责,使相关部门在处理大气污染事件时能各司其职。

当然,治理雾霾不仅需要应急措施,更需要治本之策。来自唐山的季加宇代表从立法层面建议,应尽快制定河北省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明确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负责,将大气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在湖北省两会上,来自建筑设计界的湖北省人大代表徐丽芳认为,除了客观原因外,雾霾的产生和人们环境意识淡薄也有很大的关系。她建议,遇到如此天气,在采取对重点工业污染源定时巡查、人工降雨等措施的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城市空气质量达标规划,进一步完善雾霾应急预案,对城市的空间布局、生态环境保护应有整体规划,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环境经济政策怎么完善?

多管齐下,创新机制,形成政策合力

环境经济政策在环境保护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后,该政策应如何进一步完善?又应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

在海南省两会上,海南省政协委员刘远生认为,海南可考虑成立区域性碳汇交易中心,创新机制鼓励海南企业尤其是大型高耗能、高碳放企业参与碳汇交易。

海南省政协委员、中国革命委员会海南省委员会常委、省法制办公室副主任陈马林建议,海南应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对石油化工企业、危险废物处置企业、危险化学品企业、钢铁生产企业、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电镀企业、机械制造企业、涉重金属污染重点企业,以及容易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或处于环境敏感区的重污染企业等实行强制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他还建议,把企业参加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作为审核换发排污许可证的重要参考条件,作为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上市环保核查的重要参考内容,作为环保评先创优的重要审查内容,纳入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和绿色信贷参考内容。

中国革命委员会海南省委员会的提案建议,建立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基金,在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责任事故,公众利益受到重大损害,企业无能力支付赔偿款项或暂时无法追溯到责任单位的情况下,可以申请使用该基金。

为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海南省政协委员李惠智建议,试行生态税费制度,探索构建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并完善保障措施,同时加快推进生态补偿立法工作,健全生态补偿指标考核体系。

环境容量的底线在哪里?

有序开发,加快立法,确保生态安全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然而,到底如何才能更好地处理二者的关系?

在湖北省两会上,中国致公党湖北省委员会提交集体提案,呼吁加大地下水污染防治力度。提案称,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该省部分大中城市及周边地区、农业开发区,地下水污染不断加重,防治已刻不容缓,建议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摸清“家底”。针对地下水污染物来源复杂、有机污染日益突显、污染总体状况不清的情况,该省应从重点地区入手,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深入分析地下水污染成因和发展趋势。对于地下水已受到污染的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要及时开展顶部防渗、渗滤液引流,并进行地下水修复等工作,有计划地关闭过渡性简易或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设施。

提案还建议,一方面要定期评估有关工业企业及周边地下水的环境安全隐患,定期检查地下水污染区域内重点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情况;另一方面要建立工业企业地下水影响分级管理体系,公布污染地下水重点工业企业名单。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湖北省湿地保护与开发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为保护好湿地,中国民主建国会湖北省委员会提出,湿地保护要早日立法。通过立法,该省可以对湿地及资源进行依法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发挥湿地的综合效益。

第9篇

今天,县文明委在这里召开全体成员会议。刚才,黄部长代表县文明委对今年以来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行回顾、对今后的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我完全赞同。下面,受书记、县长委托,我就如何进一步抓好我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把握形势,增强共识,充分认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

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和意义大家都非常清楚,我不再重复。但就当前我县而言,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加快隆安发展、全面完成县委提出的“”工作目标、提升隆安县域经济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经显得越来越迫切了,这里有必要再强调一下。

第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加快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根据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县委十一届全会提出了“”工作目标,经过去年一年的努力工作,“一年起步不”的目标已经实现,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之年,也是加快隆安发展,实现我县“三年见成效”的关键之年,通过文明创建,可以规范行政执法,提高服务水平,改善服务质量,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发展意识。通过文明创建可以整治法制环境、政策环境、服务环境、人文环境,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发展意识、开放意识、服务意识,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使机关与基层的关系、干部与群众的关系、服务部门与客户的关系更加密切,投资环境更加优越。通过这几年的文明创建表明,文明创建不仅为我县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更为我县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无限商机。

第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推进隆安经济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经济发展需要硬环境,也需要软环境,县委一再强调必须用硬措施抓软环境。尤其是目前,随着全区扩大对外开放,区域性的经济竞争日益加剧,而现在参与竞争更大程度是看软环境建设问题,尤其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象辽宁的大连、山东的青岛、江苏的苏州、昆山,之所以成为新型工业化项目包括高新技术项目投资的首选,很关键的一条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很高,其人文建设、文化积淀、人口素质、政策环境都成为吸引外商的重要条件。这几年我县为什么在精神文明建设上投入那么大的财力物力,包括旧城改造、新村建设以及宣传文化中心等一大批项目,目的不仅是要改善隆安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要增强

第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改善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迫切要求。经济越是发达,人民群众对文化精神的需求就越是强烈。这几年我们虽然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开展了很多富有成效的活动,但与群众的要求还是有较大的差距的。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一些部门、一些乡镇对精神文明创建存在着淡化、弱化、虚化的认识,存在停留于应付检查或装装门面的现象,文明创建的实质性内容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比如市民、农民的教育问题、村规民约执行问题、农村卫生整治问题、行风建设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不仅会影响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到我们的经济建设。象当前经济工作中难度较大的改造拆迁、工业区征地等工作,能否顺利推进,很大程度就看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实效,看农民的教育是否跟上,看依法行政水平是否提高,看村级自治是否有效等。

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增进服务“第一要务”的实效

推进新形势下的精神文明建设,关键是要找准出发点,就是要从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出发;找准切入点,就是要着力解决群众和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找准着力点,就是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去谋划和实施;找准落脚点,就是要把群众的满意度和服务发展“第一要务”的成效作为衡量精神文明建设实效的主要标准。

一要服务中心,服务大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在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上下功夫,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推动作用。有关部门以及各乡镇要有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参照先进地区的经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改进服务办法,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实效。就当前而言,下一阶段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工作目标顺利实施来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必须坚持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工作、业务工作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原则,把精神文明建设融入本乡镇、本部门、本单位的发展目标、业务建设和科学管理之中。做好“三个结合”,即:与加强城乡的规划、建设、管理,加快经济发展和改善投资环境相结合;与发展农村经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与规范行业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从而实现提高人的素质这一根本目的。

二要突出重点,推动全局。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但最根本的任务是以人为本,提高人的素质,这是我们各项创建活动的重点和落脚点。人的素质没有提高,创建工作很难出成果,出了成果也很难巩固。象山东的青岛、辽宁的大连,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之所以能走在全国前列,基本经验就是始终把教育人、提高人、塑造人贯穿于文明城市创建的全过程,通过构筑学校、家庭、社会的立体教育网络,想方设法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激发广大市民热爱城市、奉献城市、建设城市的热情,切实做到欲建“文明城”、先育“文明人”。结合我县实际,当前具体工作中应做好以下几个重点工作:

首先,在文明县创建方面,今年,整个南宁市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文明委也将于今年的月份对全市的文明县区达标竞赛活动进行全面总评,我县能否连续三年检收达标,进入全市文明县行列,就看我们这几年月的文明创建能否有突破性的进展。从现在起,我们主要是做好迎接市里总评工作。各成员单位要针对去年创建文明县区达标竞赛活动测评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组织各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整改。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隆安县—××年度创建文明县达标竞赛测评体系》(隆办发号)文件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对照检查,以迎接市里总评为契机,动员全县上下深入扎实开展创建文明县、文明社区、文明乡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和其他各类创建活动,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市里的总评。要突出环境卫生秩序管理和文明社区创建两个重点,狠抓不放,一抓到底。环境卫生秩序的管理问题,这既是一项基础工作,但也是一个反复强调,又一直未能根本解决的问题。目前乱倒垃圾、乱张贴悬挂、乱摆摊设点、乱停放车辆、乱堆放搭盖等“五乱”现象,在县城不少区域部位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为什么这个“老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呢?就是因为我们个别职能部门工作做得不够细、不够实,不能持之以恒。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在“疏”和“堵”两个字上下功夫。“疏”就是做好与管理相配套的设施建设和宣传教育工作,多想一些科学易行、方便群众又不影响市容市貌的管理办法,增强群众文明意识,提高管理成效。如主街道绿化带和背街小巷乱倒垃圾问题,可以考虑通过重新规划设置足够的垃圾屋(垃圾桶)等环卫设施、制定定点及时收集、上门收集垃圾等办法加以解决;“堵”就是制定和完善管理规章,做到依法管理、执法必严,用规章规范约束群众行为。如随地吐痰、乱倒垃圾,可以借鉴一些地方的做法予以重罚。文明社区创建问题,今年我县要完成个市级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县文明办要深入研究探讨社区文明创建的有效机制,高起点高标准完成今年文明社区创建任务。

其次,在文明村镇创建方面,在抓好全县今年个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同时,要结合改旧建新,以创建文明镇区、文明户和制定实施村规民约为重点,通过抓好镇区创建,主动承接文明县创建活动的辐射,塑造好乡镇窗口形象,示范带动村一级创建;通过普遍开展文明户创建,大力表彰先进,增强群众的光荣感,调动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创建的积极性;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教育发动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

第三,在文明行业创建方面,要结合今年“机关作风建设年”、“效能建设年”活动,以一线窗口创建为重点,充分发挥联合督查督办组的作用,加强跟踪督查,促进各执法服务部门切实履行社会服务承诺和文明优质服务规范,提高创建水平。

三要服务群众,依靠群众。精神文明建设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须切实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扎扎实实地做好得人心、稳人心、暖人心的工作,让广大群众真正获得实惠。近些年受到普遍欢迎的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四进社区”、“百城万店无假货”、社会服务承诺制、志愿者、手拉手、军民共建等活动,都很好地实践了服务群众的宗旨,增强了对群众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些好做法要继续巩固开展,引向深入,抓出实效;同时要结合当前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移风易俗、社会风气等问题,探讨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着力发挥群众的自发参与意识,培养群众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履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等基础性工作上取得扎实的成效。

四要培育典型,创造特色。几年来,我们着力培育、树立了县检察院、县公路局、丁当永安里村和卢义贞等一批典型单位、典型人物,通过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创建经验,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精神文明建设的广泛、深入开展。等一下我们还将表彰一批××年度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树立起我县过得硬、学得来、影响大的先进典型。通过这些先进典型,对内,人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能起到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对外,则代表着隆安创建水平、代表着隆安的形象、扩大了隆安的影响。这几年,我们文明村创建活动,也花了一定的精力、财力、物力,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得到市里的充分肯定。因此,各级各部门都要有“典型”、“特色”、“品牌”意识,努力在全县培育县城的、农村的、行业的、家庭的、个体的、群体的等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先进典型和特色品牌,要继续挖掘、培育、打造、发挥好“隆安”品牌资源,服务我县三个文明建设。要根据我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不断增多的实际,积极引导组织他们参与我县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创建形式,拓展我们的工作领域,营造工作新亮点、新特点。

五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人类对文明的无止境追求决定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由低到高,不断进步的过程。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一代人解决的问题,下一代人可能仍然会遇到,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对认准的事情,对群众欢迎、确有实效的工作,我们一定要抓住不放,一件事一件事地抓实,一个战役一个战役地打好,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推进,持之以恒,必见成效。这点我们有不少的同志还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也是“投资环境”,也是一种“发展动力”,又是一项长期性的“硬”任务,总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虚”的,是“软”任务,采取敷衍应付态度,这种观念必须坚决纠正。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与时俱进、花样翻新,又要老调重弹、持之以恒。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切实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⒈要强化责任意识,各负其职。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做到把精神文明创建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评。创建工作不能老靠开会来推动,靠几个领导去抓,这是不正常的,必须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用制度来保证。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建立到位,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最近,县文明委已经作了调整,书记、县长亲自担任文明委主任,文件已经下发到各成员单位,也明确了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全体文明委成员单位要对号入座、各负其责,切实抓好落实,不得贻误全县工作大局。

⒉要健全工作机制,良性运作。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涉及全局性的社会系统工程。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部门各负其责、文明委协调指导、群众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新形势的要求,保证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各级、各部门领导一定要对文明创建工作引起足够重视,切实增强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责任感。县文明委及其办事机构,要加强检查督促,完善科学考评办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10篇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全市环境保护工作,研究部署“十二五”期间和年全市环境保护及污染减排工作。刚才,同志通报了有关文件,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我完全同意。大冶市、市建管委、有色公司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会议表彰了先进,并签订了年污染减排目标责任书。下面,我就如何进一步做好全市环境保护和污染减排工作再强调两点意见:

一、时期,我市环保工作取得了“三个终结”的重要成绩,但形势不容乐观,决不能有丝毫懈怠

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上下的艰苦努力,全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环境承载能力明显增强,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态势加快形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三个终结”。一是终结了黄石近半个世纪“光灰城市”的历史。通过实施“退二进三”战略,实施黄荆山开山塘口、板岩山地质灾害、石漠化等一批生态治理修复工程,黄石的空气质量明显提高,城市环境更加秀美宜居。年,城区好于二级以上的天数达到320天,创黄石有环境监测记录以来的历史最好成绩。黄石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等荣誉称号。这些成绩,为将我市环境保护工作推上新台阶增强了信心、奠定了基础、蓄积了势能。二是终结了污染指标持续偏高的历史。我市工业结构偏重,污染物排放总量大,2006年全市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分别比上年同期上升9.69%和4.27%。近年来,通过采取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等综合措施,关闭“五小企业”2000多家,完成节能减排治理项目300多个,新建成污水处理厂6座,大力削减了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了主要污染物指标“趋低下降”,圆满完成省定污染减排的目标。三是终结了水资源严重污染的历史。通过大力实施“四湖”(湖)水环境保护等一批重点项目,环磁湖、青山湖145个排污口实现截流,全市主要水体水质保持稳定,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实验区内水质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大冶湖、富河流域水环境质量都得到明显改善。成绩来之不易,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环保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加快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将会日益突出,环境保护工作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从国际社会发展新的趋势来看: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和环境危机的战略选择,这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浩浩潮流。温总理在国际哥本哈根会议上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将为实现、甚至超过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而努力。而我们的环保事业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环保正在成为一种标准,甚至是一种壁垒,制约了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

从国家和省里对“十二五”发展新的要求来看:科学发展是“十二五”的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主线,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把污染减排约束性指标由过去的2项增加为4项,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省里也进一步明确了环保考核的各项具体要求。指标的增加,势必造成减排潜力减小、工作难度的加大,这对我们的工作是一种考验。

从黄石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新的特点来看:转型过程中主要面临治污减排压力大、生态修复压力大、环境承载压力大等三个方面的压力,从根本上看,是由于我市长期沿袭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低产出的“三高一低”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对大气、水等环境造成污染短期内难以全面解决;开山挖矿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大,目前,全市300余个开山塘口、5万公顷石漠化荒地还没得到完全修复,“四湖”治理任重道远;特别是随着新一轮大开发、大建设的推进,我市环境容量和空间非常有限,对我市生态环境建设带来较大的难度。因此,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本着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始终绷紧环境保护和环境安全这根弦不放松,毫不懈怠地把环境保护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二、“十二五”时期,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把环境保护和污染减排作为硬标准、硬约束、硬检验,努力做到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步到位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实现转型崛起、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市环境保护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入实施“三大战略”为统领,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以服务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生态黄石为主线,统筹推进污染减排、生态创建、环保执法等各项工作,努力为全市实现转型崛起、跨越发展提供强大的生态环境支撑。

主要目标为:全力打造人水和谐、绿色宜居、生态文明、持续发展的环保模范城市,确保到201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美景初步呈现,环境安全特别是重金属环境安全保障有序,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必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坚持在“理念、项目、创新、责任”上下功夫、求突破。

(一)关于理念问题。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一点上大家已形成共识。当前我们抓环保工作,还要不断解放思想,弃陈革新,牢固树立“三大理念”。一是要牢固树立“生态是借贷而非继承”的理念。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是自然界对人类的恩赐,是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不能一味继承享用,而应学会保护和合理利用,并很好地传承给下一代人。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警告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加倍地给予我们以报复”。上个世纪初期,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存在“重经济、轻环保”的错误观念,教训非常惨痛。我国局部地区在过去发展过程中也走过一些弯路。据世界银行发表的中国环境报告测算,我国仅废水、废气造成的污染损失每年达540亿美元,占GDP的8%左右。由此可见,在对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方面,我们不仅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后代负责;不仅要对当前负责,也要对长远负责,绝不能犯历史性错误,要真正把“借”来的环境利用好、保护好,并加上“利息”,也就是发展成果,还给子孙后代,促进历史与未来的和谐。二是要牢固树立“环境问题是最重要的民生问题”的理念。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环境质量和生态需求成为全社会的最重要的需求之一。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要求。如果环境污染问题处理不好,不仅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影响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近年来我市组织实施了节能减排、“四湖”保护、板岩山治理、开山塘口整治等一大批民生重点项目,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也大大提升了黄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要牢固树立“环保优先,一步到位”的理念。“环保优先”,强调保护就是发展,绿色就是财富,抓发展必须把环保放在优先位置;“一步到位”强调的是标准问题,坚持环保把关不降低门槛,不变形,不走样。比如,国际社会对我们出口的蔬菜等食品非常严格,其中一条必须符合环保标准;又比如,国家鼓励的发展产业,前提条件就是要过“环评关”,等等,反映的就是标准问题。因此,环保工作不能“边污染、边治理”,“边治理、边保护”,要从源头做起、从标准做起,没有“折扣而言”,必须“一步到位”。今后,在招商工作中,要把环保作为一条重要标准和准入条件,再大的项目,只要影响和破坏环境,就坚决不能上,切实做到既要引资,也要选资,对新上项目进行充分的环境论证,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关于项目问题。项目是支撑环保事业发展的“牛鼻子”,当前抓环境保护工作,必须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一是要积极向上争取一批环保项目。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入研判国家环保政策,认真谋划和储备一批事关全市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重大项目,支持符合要求的企业申报中央和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补助资金,特别是“四湖”治理、生态修复、污水处理等重点项目,要实行“市县联动、领导包保、专办跟踪”工作机制,争取纳入国家、省里“十二五”环保规划的“笼子”。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引导污染治理向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投入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参与环境投资和经营,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社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的新格局。二是要加快实施一批减排项目。继续加大工业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项目实施力度,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力争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结合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突出抓好一批农村环境治理项目,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加大循环经济项目建设,提高环保科技含量,走科技型环保之路。三是要坚决淘汰一批落后项目。按照“不欠新账、多还旧账,一手抓老污染的治理,一手抓新污染的控制”的要求,下决心淘汰“五小”等一些规模不经济、资源浪费、污染严重、工艺落后的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大我市环境空间、发展空间。四是要大力发展一批生态文明建设项目。要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纳入我市党委和政府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大力培育生态型经济,尽快启动一批重大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项目,以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推动全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

(三)关于创新管理问题。黄石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全省减排任务较重,这也是我们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块“短板“。如果我们不在创新上下功夫,在管理上动真格、动脑筋、想办法,做到比别人“先行一步、快人一拍”,这块“短板”就会更短,经济发展就会更加被动。当前环境保护创新管理要重点围绕三个方面进行:一是要抓改革,加快建立有偿使用的环境价格体系。坚持以深化环境价格体系改革为契机,完善相应的产业政策,综合运用价格、财税、信贷等手段,逐步建立体现生态经济理念的价格体系,引导社会生产力要素,向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流动和聚集。要大力开展排污权等环境资源产权交易,用市场化手段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二是要抓服务,创新环保服务发展新机制。各级环保部门要按照“服务经济发展,推进环境保护,实现环保与经济双赢”的要求,创新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能,尤其在行政审批上,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灵活变通;既要简化程序,更要提速提效,提升服务质量,着力打造高效便捷的环保服务环境。三是要抓基础,努力提高环保工作能力和水平。要把握国家和省对环保工作重视支持的机遇,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执法条件,配强技术装备。要建立健全环保监控监测、应急管理、监察执法等机制,切实提高环保监管能力。要加强环保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要加强环境应急演练,有效防止和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切实保障全市环境安全,维护群众环境权益。

第11篇

[关键词]生态型城市 规划 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绿化在城市生态环境中担负着环境净化的重要功能,防止城市污染。根据城市不同分区的空间异质性,贯通城市内的绿廊结构,其中绿廊穿越外环绿带、锲性绿地和中心区园林绿地,将城市周边的清洁冷湿的空气经过高绿量的森林群落引入城市内部,缓解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城市生态设计工艺,是指根据自然生态最优化原理设计和改造城市生产、生活系统的设计和工艺流程。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的现代化、工业化水平也在飞速提高,城市规模也得到了急剧的扩张,这就使得城市在高速积累社会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人口比重的日渐增大,城市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日渐突出,给城市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和危害。本文就生态型城市的概念、特点等进行简单的阐述,并就如何进一步提高生态型城市的规划建设水平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以期创造一个人文风尚、高效安全、环境优雅、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现代化、可持续生态人居城市。

一、生态型城市的概念

1. 生态型城市的概念

生态型城市,也叫生态城,主要是指对食物、能源、 资源等人类发展必需品的需求量尽可能降低,并最大限度减少废水废热、甲烷、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的新型城市形态。这一概念产生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MAB) ”计划,其本质是建立一个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生态良性循环,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居住形式,它也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2. 生态型城市的特点

(1) 区域性。即指生态型城市的规划主要是基于地区性平衡发展的前提下的,生态型城市建设的基础就是区域内各方面的协调、平衡发展。

(2) 整体性。即指生态型城市在规划建设过程中, 不仅要确保自身经济的繁荣和生态环境的和谐,还要兼顾到经济、社会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平衡、统一发展,实现三者之间的整体性效益,从而推动和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共同繁荣。

(3) 高效性。即指生态型城市的本质是实现对一切资源的最优化、最大化利用,对各类资源、能源实行分级、 分层次的全面整合利用,保证做到“地尽其利”、“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各得其所”、“各施其能”,实现对废弃物的再生循环利用,从而确保城市内各部门、各行业间的和谐共生发展。

(4) 可持续性。 即指生态型城市的建设指导思想就是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对不同空间、不同时间内的资源、能源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配置,以确保其资源、能源既能够满足当代人的发展要求,又能够满足子孙后代的发展需求,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持续、健康、协调、和谐发展。

(5) 和谐性。即指生态型城市的建设不仅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生,更要促进和提高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3. 生态型城市的建设要求对生态型城市的建设主要包含五大部分的内容,即:生态卫生、生态产业、生态景观、生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区域景观是构建生态型城市的基础要求和条件,通过对城市中各类土地资源、动植物资源、水资源、大气资源等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使城市环境指标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提高,减少噪声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同时,还要构建综合、全面、系统的城市生态经济平衡体系,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新型产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建设“环保型” 、 “集约型” 、 “低碳型” 、 “新能源”产业,并积极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建筑、生态交通等等新型生态经济。此外,还要进一步的构建和完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宣传和推广 “生态文化” , 引导人员转变消费模式, 推行 “生态化消费” 、 “可持续化消费” , 从而真正实现全民参与的生态城市建设发展形势。

二、生态型城市规划的措施

在生态型城市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各地政府可以通过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提高和加强生态型城市建设的水平。具体措施如下。

1. 科学、合理的规划生态型城市建设框架

在进行生态型城市的规划建设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其整体建设发展框架进行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设计和构建。这一工作主要包括三大方面的内容,即生态经济、生态环境以及生态社会。通过对经济、资源、人口、环境的统筹配置和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低排放,从而更好的调节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2. 构建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城市环境的生态化建设是其中最为主要也是基础性的规划内容。对它的规划建设主要包括几大方面,即:道路景观化,小区花园化,广场人文化,城区园林化,庭院公益化,河岸、湿地生态化以及环城森林化。通过这些措施,不断增大城市的绿化环保面积,从而在城市区域内形成一个良性、完整的生态平衡循环系统,进而不断优化城市环境质量。

3. 建设城市生态经济体系

各地政府要科学、合理、全面的统筹城乡生态经济建设, 通过合理控制经济形态,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企业发展模式等措施,逐步的将企业由过去传统的“粗放型”生产经营模式向“集约型” 、 “低碳型” 、 “生态型”等现代化可持续性发展模式转变。同时,还要大力增加生态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努力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等新型环保性产业, 从而不断提高能源、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4. 大力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政府要积极倡导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宣传生态文化,通过新闻、广告、报纸、网络等诸多媒体以及政策、制度等措施,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消费模式,引导人们自主的进行绿色消费、文明消费。通过多渠道的教育宣传,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 使其主动将 “环保” 、 “低碳”等生态意识贯穿于日常的社会生活当中,从而实现全民化的生态城市建设。

三、结语

建设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城市的现代化人居与自然化生态有机的结合起来,有效的降低了能源、资源、食物等的耗化,建立起能源、资源的生态化再生循环系统,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在规划和建设生态型城市时,要根据其相关的要求和标准,结合城市发展实情,大力建设集约型、低碳型企业,构建城市生态文化建设体系,全面落实“新森林城市”规划,从而创造一个全方位、综合性的和谐人居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易丽昆.生态型城市建设的思考―― 以常德市为例[J].改革与开放,2009 (09).

[2]蒋皋,刘洪彪,陈丽芳.生态城市本质新思考和战略发展方向探讨[J].国际城市规划,2009(01).

[3]张亚津.以规划设计为生态手段―― 关于生态化城 市 建 设 的 理 论 与 实 践 [J]. 北 京 规 划 建 设 ,2010(01).

第12篇

关键词:农村旅游 新农村建设 农村文化 可持续发展

农村旅游是以农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的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有百年以上历史,新西兰、爱尔兰、法国等国家把乡村旅游作为稳定农村、避免农村人口盲目向城市流动的重要手段,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加拿大、澳大利亚、东欧和太平洋地区的许多国家,都把乡村旅游作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国家旅游局从2006年开始大力推介“中国乡村游”或“中国和谐城乡游”,旨在推动城市和农村实现旅游资源共享、客源互动、共同繁荣,这对促进城乡交流和协调发展,建设和谐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截至目前,已建成的三万多个旅游景区(点),一半以上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据测算,全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4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5.2亿元人民币。本文就这一形势下如何进一步重视发挥好农村旅游的功能,解决好农村旅游目前所出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将农村融入到现代旅游大潮之中,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探讨。

1 农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众所周知,农村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农村旅游是我国旅游产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最大受惠者应该是农村,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推动新农村的建设。

1.1 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农村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要的物质基础,发展旅游业是旅游资源富集的农村地区发展农村生产的重要内容。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丰富农村生产的内容,还能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有些乡村为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农民自愿退耕还林还草,治荒治污,出现田园风光与山水风光浑然一体的景象。有些乡村对农产品等资源进行深加工,生产富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旅游商品、纪念品和工艺品,还为城市宾馆直供绿色农产品。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地方,同时照样发展种植业,但都产生了附加值,有力促进了生产发展,拓宽了传统农业的内涵与外延,农民由种粮为主转向种养植业全面发展,由务农为主转向农商并举。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第一产业、推动了第二产业、拉动了第三产业,进一步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了现代农业体系建设,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1.2 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旅游开发可为旅游目的地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有关研究表明,每1美元的旅游收入可带动国民生产总值增加2美元-3美元,旅游业1个直接就业岗位能带来5个间接就业机会。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贫困人口所占比重较大,不少地区土地贫瘠,耕地较少。发展旅游业是其脱贫致富的一种必然选择。同时农村旅游具有劳动密集、人员需求多层次性等特点,且投资较少,收效较快。这就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容易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如云南大理、丽江一些村镇的农民,直接和间接从事旅游的比例已经达到50%以上,当地农村的就业人员比发展旅游业之前以前增加了8-10倍,实现了不离土也不离乡的就地市民化,旅游经营户的收入平均达40万元以上。

1.3 有利于推进农村基层民主管理

旅游业属于现代服务业,乡村旅游同样需要对旅游业的“吃、住、行、游、购、娱”6大要素配套发展,在产品运作过程中需要使用现代市场营销观念进行产品设计、营销及规范化服务,搞好内部管理和经济核算,处理好各种分配关系。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和现代管理概念的引入使农民自主决策、民主决策意识增强,一些农村纷纷成立各种协会,民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农村的基层民主管理,加强了政治文明建设。

1.4 有利于农村形成先进文化与文明风尚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旅游业是提高农民素质、培育农村文明的重要手段。旅游不仅带来人流、资金流,还带来信息流、观念流,发展旅游业能促进农民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树立商品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时间观念、效益观念,促进农民参加各种培训、外出学习参观,参加技能比赛,从而使农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促进农民主动学习旅游服务、礼仪礼节、科学种养、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知识,使农民在与外来游客交往中越来越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从而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文明素养和旅游审美情趣;同时旅游者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而且会带来各种各样的信息和文化知识,从而促进了乡村地区与城市的交流,对于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人们观念的转变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形成农村良好的文明风尚。

1.5 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

农村旅游使人们走进自然、认识自然,促进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增强了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乡村旅游消耗资源少,环境成本低,一般不会对资源和环境产生直接的硬消耗,有利于改变大量消耗资源支撑经济增长的传统方式,形成以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式,保护当地珍贵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的农村乡镇,通过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使广大农民有了很强的环保意识,促进了当地环境资源、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保护,增强了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乡村旅游的策略

2.1统筹规划,政府引导。

发展旅游确实可以促进新农村的全面发展,但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够发展旅游。为此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旅游,不能一哄而起,无序开发。同时政府应该认识到旅游业的重要作用,对城镇旅游业的发展加强引导:第一,通过宣传引导改变城镇居民落后的旅游消费意识,树立新的消费观念。第二,通过有关媒体的宣传,使人们全面了解旅游业,了解旅游产品的丰富性。第三,不断完善健全有关的旅游法规,规范旅游经营行为,以法治旅,为居民出游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第四,做好法定假期的落实工作,如条件允许,还可适当延长带薪假期。第五,联合组织编制辖区内的农业旅游开发规划,指导本地农业旅游健康发展,防止农业旅游开发的冒进现象发生。

2.2 整合资源,发挥优势。

有研究表明,旅游动机是一种寻求与感悟文化差异的行为和过程,对异质文化的追求是旅游者的普遍心理。目前我国农村旅游多数景区景点基本都在开发程度较低、进入条件较差的老少边穷地区,同时农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就是周边城市的居民,因此农村旅游的开发首先要对客源市场进行研究。如果客源主体是当地城市居民,产品的开发要注意主题的创造与创新;如果客源主体是外地游客,产品的开发就要注意本地特色和民俗文化的体现。其次要对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挖掘乡村最具有特色的产品,突出农村清新、古朴、绿色、生态的环境氛围,体现原汁原味的农家特色,增加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要树立品牌,以尽快提高知名度和竞争力,最大限度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

2.3 加大宣传,整合营销。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在信息、资金及技术等方面不及城市地区,而且现有的旅游地宣传也存在很大的自发性和分散性,所以加大农村旅游的宣传促销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建议:首先要做好西部乡村旅游产品形象设计工作,各级旅游部门要齐心协力,指导和帮助做好农村旅游产品形象设计和包装工作,使农村旅游产品更具独特性和新颖性,吸引更多的旅游消费者,从而不断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其次要运用多种手段,形成强大宣传促销攻势,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等渠道加大对农村旅游的公益性宣传,如开办乡村旅游网站、举办讨论、征文等活动来宣传农村旅游产品,进一步扩大农村旅游产品的影响力,以提高其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2.4 强化素质,改善环境。

旅游市场学的有关研究也表明,在旅游者的意向中,农村旅游是文化品位极高的一类旅游产品。而经营者的文化素质提高了,他们就会自觉从农村资源的大处与日常生活的细微处发掘特色,在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中升华品牌。而且由于经营者环境意识的提高会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农村旅游环境,自然,同时也影响其他居民和游客。但现阶段,我国农村旅游经营者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服务意识差、不谙市场运作、只注重眼前利益、环境意识弱等方面。因此政府和旅游部门要结合乡村旅游的发展,应请专家定期对经营者进行培训,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和守法规的一代新型农民,拓宽乡村旅游就业渠道,将农村剩余的劳动力转移到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中来;同时,政府交通部门要将农村旅游景区景点道路建设纳入计划;此外,政府在金融等方面也要给予适当的支持,带动农民增加旅游开发投入,增强其自我发展的能力。

2.5 协调关系,持续发展。

我们在大力发展农村旅游的同时,要正确处理发展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应牢固树立“环境兴游”、“生态兴游”的观念,坚持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的原则,坚持发展旅游与生态保护间的内在统一规律,先规划、后开发,使乡村旅游的发展成为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渠道。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到保护和开发并重,实现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要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简单粗暴使用,杜绝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开发。

总之,农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各方面尽快通过努力,不但使农村旅游成为广大农村的一个经济增长亮点,而且使之能够可持续发展,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推动。

参考文献:

[1]苏北春.乡村旅游业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J].乡镇经济,2007,(4):24-26.

[2]赵承华.发展乡村旅游与振兴农业经济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2007,(3):28-29.

[3]冯维波.对我国旅游开发规划中若干问题的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1).

[4]罗明义.发展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经济问题探索,2006,(10).

第13篇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本是城市建设中最高级别的“绿色勋章”,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命名不少于3年的城市才可申报,在考评内容、指标标准、评审程序等各个方面也都有着相当严格的要求。

但近日,山东青岛市政府却因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这一荣誉称号,而把自己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为何一项增绿城市、美化家园的行动却饱受质疑?地方政府巨资突击改善生态的内生动力何在?中国需要怎样的生态城市?

一样的“城市”不一样的“生态”

无论是执政一方的决策者,还是默默无闻的普通民众,都希望身处一座环境宜居的生态城市。

“对地方政府来讲,创建国家生态城市确实是一种内在的要求。”胡勘平供职于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系该会研究与交流部主任,也是《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1)》撰稿人,根据自己多年考察的情况,他认为,各地对生态城市创建活动比较重视,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升,创建活动确实给当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和好处。

除了地方发展的内在需求、区域和城市发展的方向之外,老百姓的现实需要也是动力之一。“现在有很多地方生态环境质量不能使老百姓满意。”胡勘平说。

今年以来,胡勘平开始着手制定生态城市评价标准,这是一个国家公益科技项目,全称为“基于分区管理的生态文明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的研究”,分别从省一级和县市一级区域制定标准,两者有很多相通之处,也有所不同。他计划从经济、环境、文化、人居、制度五方面来进行评价。

从绿化城市、园林城市到森林城市、生态城市,官方有一系列、一整套创建活动的评选条件。也有学者认为各地情况不同,生态城市不应制定标准。胡勘平表示,评价体系应基于分区管理,要体现差异性。“很多地方资源不同,在制定它的指标体系时,一定要做到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不同阶段的侧重点也不同,指标考核应有所区别。”

但他依然认为制定指标体系很有必要。“我们可以分成若干类型,同等类型之间有一套指标体系衡量考核它的成效,有利于检验实际效果以及同等区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一百多个城市都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而国内不同机构对它们生态建设的评价结果却大相径庭,但在公众心目中,却只有“一杆秤”, 《小康》调查显示,受访者普遍认为,“能够有效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才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最重要意义。

创建生态城市背后的政绩冲动

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兰州城市学院副院长、2012年《生态城市绿皮书》主编刘举科说,要重建生态文明,就要标本兼治,核心是要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关键是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念,着眼于转变生产方式、改变生活方式。

“各级政府要真正地从GDP主义当中解脱出来,现在这个问题解决没有?可以说完全没有解决。”中国社科院科学部委员李景源称,中国要把世界工厂变为世界宜居城市,不解决价值观的问题是不行的。

而热衷于创建各种国家级生态城市称号的一些县市,相当一部分的现实动力源自“政绩”驱动。

“人类已经无法阻挡青岛种树了!”近日,不少网友在网上转发一组青岛当地政府部门“在桥底下种树”、“毁草种树”、“石头上挖坑种树”的图片,并以“青岛一年投入40亿元财政经费种树”为题,引来社会各界几乎一边倒的批评。

据青岛当地媒体报道,今年青岛五市三区投入造林的资金将达40亿元以上,完成新造林13.1万亩,5月底前完成全年造林任务的80%以上。早在今年2月上旬,青岛市相关部门就制定了“2012年全市植树增绿大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按照“高水平、大规模、密种植、厚绿带、多样性、彩相宜”的原则,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全面开展植树增绿美化家园行动。

形如青岛市一样“突击增绿”的情况并不鲜见。2011年,大连市政府投入100亿元植树3.4亿棵,并专门建立绿化基金向全社会筹款,目标直指“国家森林城市”;重庆市更是“大手笔”,同样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连续三年投入402亿元种树15.5亿株。

“现在各地在开展生态创建方面比较突出的情况还是做的工作不扎实。口号提出了,文件下发了,工作做得不实在。没有真抓实干。”胡勘平直言不讳。

“千年树城”已呈可喜态势

在胡勘平看来,从总体上来说,全国生态城市建设呈现出的是可喜态势,东西部都有一些表现突出的区域。“东部来看,比如江苏、浙江,成效更突出一些。中部来看,比如湖南、湖北都很不错。西部也有一些,比如贵州、四川、重庆,各有所长。”他说,这些地方实际上是根据当地资源等特点,来确定生态创建方面的特点和阶段性目标。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也认为,中国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多样化的国家,如何进行生态建设、绿色发展没有统一的、唯一的模式,只要以适应当地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生态,增加自然生态资本为宗旨就可以。

去过几十个国家的胡鞍钢认为大庆市的“绿色转型”值得其他城市借鉴。“过去我们都知道‘工业学大庆’,现在如果再到大庆去,就会看到‘绿色发展学大庆’,大庆正在打造‘湿地之都’。大庆将城市建设与湿地保护紧密结合起来。过去把湿地称之为‘水泡子’,没有能够视为‘绿色生态空间’或‘绿色财富’,而现在将‘水泡子’变为‘湿地之湖’、‘湿地之河’,相互连通,沿岸绿化,加快实现了‘生态、自然、现代、宜居’的城市发展目标。”

还有一些城市坚持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的理念,在打造生态城市方面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例如正在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新疆乌鲁木齐市,城市绿化覆盖率已经由上世纪80年代的9.6%增至现在的35.16%,绿地率由6.7%提高到32.16%,人均公共绿地达8.55平方米。

而地处河西走廊咽喉部位的甘肃张掖市,则颠覆了人们对河西走廊、地处西部干旱地区城市的概念和传统印象。经过几年发展,张掖市主打“生态牌”收到了切切实实的效果,被确定为全国13个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州、盟)之一。张掖市在甘肃省内率先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发展生态经济上来,在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真正成为一座宜居宜游的千年古城。

生态建设,观念先行,张掖市的做法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肯定。“过去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现在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是‘千年树城’。”李景源在3月15日举行的2012年《生态城市绿皮书》新闻会上说。

第14篇

关键词:新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没有成果,新农村建设也不会取得成功,提升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水平是建设新农村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1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1.1生态破坏问题突出。生态破坏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水土流失,由于对森林的滥砍滥伐和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峻。二是土壤盐碱化,由于农药等化学肥料的滥用,导致了土壤盐碱化问题。三是生物多样性减少,动物的栖息地遭受破坏,大型公共设施的建立以及对动物的非法捕猎都是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的重要原因。四是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的加剧势必会导致土地荒漠化。1.2农村环境污染加剧。农村环境污染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农民的生产活动,由于在种植作物的时候,无节制地使用化学肥料,造成土地污染,严重情况下,对食品安全问题也会产生影响。二是工厂生产的活动,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如果无节制不加处理地排放工业废料,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土地污染、空气污染等等。三是农民生活的污染,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并且没有进行集中处理,会扩大污染面积,增加污染程度。1.3农村资源缺乏合理利用。当垃圾产生,但却未进行处理,就会侵占更多的土地资源。同时,“滥砍滥伐之后,没有进行新一轮的植被种植,”这些都会造成耕地资源的浪费。一些垃圾或者废料堆积在河边,还会造成水污染,农民给作物毫无节制地浇水,缺乏合理性的安排,这些又会造成水资源短缺。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环境的举措

第15篇

摘要:生态经济研究近年来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对作为我国五大牧区之首的内蒙古牧区来说,这更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政府和学者对此予以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对内蒙古草原牧区生态经济展开深入研究,并提出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通过对近十年来内蒙古草原牧区生态经济研究成果作一梳理,以展现该领域的研究状况,凸显其中的研究热点和问题指向,以资当今借鉴。

关键词:草原牧区;生态经济;研究述评

随着草原牧区生态问题的不断出现,草原生态经济问题成为专家学者关注的话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要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此前,国务院《全国主体功能规划》将内蒙古35个旗县市区规划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其中26个处于草原牧区。可见,内蒙古草原牧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直接影响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为了对内蒙古牧区生态经济的研究现状与方向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给以后的生态经济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和寻找新的突破口,本文对近10年来内蒙古牧区生态经济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与归纳,纵观这些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内蒙古牧区草原生态退化与治理及政策实施效果

目前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达2.6亿公顷,近80%发生在草原牧区,占草原面积的70.7%;由于各种项目工程的建设、公路建设、矿产资源的圆伞⒉菰非法钥阎至讣奥裔滥挖等行为的存在,使得广大草原牧区的草原正在年均20万公顷以上的速度消失。

1.1草原生态退化与治理

目前草原退化严重,近1.8亿公顷的草原发生严重退化,并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在继续扩张,西部和北方是我国草原退化最为严重区,它们的草原退化面积约占草原总面积的75%以上。草原退化的原因是复杂的,关于草原退化的真正原因,学界尚未达成共识。有学者认为草原退化由于气候变暖,干旱少雨等自然因素;但多数学者认为草原退化主要是由于人为因素。有学者指出,过度放牧是造成我国北方草地退化的最重要的原因;恩和则认为草原的荒漠化主要归于农业开垦,而与“过牧”无关。敖仁其(2011)认为草场产权制度改革、产权制度设计以及法律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导致了草场的严重退化沙化;王关区(2007)指出人口膨胀是环境恶化和生态失衡的关键因素;达林太认为内蒙古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农垦、开矿、放牧制度变革(如游牧变为定居、不合理的围栏、开发饲料基地、不合理的引种改良)以及引入农业生产模式。

对于退化草原的治理,国际上已有相应的科学理论支撑体系,对生态系统退化机理及其恢复途径有过多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退化的生态系统,主流的理论是强调自然恢复,即生态系统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通过自身调节能力逐步恢复生态平衡,使生态系统由恶性循环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过程。国内关于草原生态治理的思路和措施上虽然存在差异,但基本思路都是通过减畜、围封转移、舍饲圈养、革新产权制度、发展后续产业、发展牧民合作社等实现缓解草场压力的核心目标。麻国庆等(2012)提出自主性的发展是对地方文化合理性的尊重,面对多元的观念和利益诉求,现代牧区社会要形成协商和对话的机制。

1.2牧区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实施效果

2000年以来,牧区开始实施“草畜平衡、退牧还林,退牧还草、围封转移、禁牧休牧”等环境政策,此后学者们对生态环境政策实施效果逐渐关注起来。李新(2006)认为退牧还草项目实施使牧民的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因此在短期内会使牧民收入降低,但长期会使牧民收入增加。包智明发现生态移民起不到保护草场的作用,并造成新的生态破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明显。达林太认为,围封转移目前没有取得预期目标的主要问题是该政策越来越导致生态保护的外部主导,即生态保护的资金外部提供者主导了生态政策的制定。巩(2011)认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草原生态补偿的范围过窄、草原生态补偿标准制定不合理,政府的行政定价、补偿标准过于单一。李艳波、李文军(2012)认为草畜平衡政策实施10多年来,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原因在于现行的草畜平衡制度是建立在平衡生态系统理论和政府可以有效调节牧民行为这两个基本假设之上的。而现行的草畜平衡制度在这两个基本环节的处理采取了简单化、标准化的思路,导致该制度不能有效执行。

总体来说,内蒙古牧区先后实施了禁牧、休牧和轮牧、草场围栏化、草畜平衡制等草原保护建设措施,草原生态恶化状况有所缓解,但总体恶化趋势尚未根本遏制。特别是近几年频繁、无序开发草原牧区矿产资源的活动,给原本脆弱的草原生态系统带来更大的创伤。草原生态环境破坏因子正从滥垦和过牧转变为粗放的牧区工业化。

2.生态移民与生态补偿

2.1生态移民

生态移民作为应对草原生态危机的一项政策,缘于2000年肆虐京津地区的沙尘暴。作为风沙源的内蒙古,其生态问题就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应对危机的各项政策纷纷出台,最早开始实施的环境政策是“退耕还林”,而后在牧区实施了“退牧还草”,在这之后又出台了“禁牧”和“生态移民”。2001年内蒙古开始了大规模的生态移民。

关于生态移民存在的问题学者们表达了各自的观点。葛根高娃(2003)认为由于对生态移民的理解过于简单,认识不足,生态移民政策的实施反而造成了草原生态平衡的破坏、牧民生活水平的下降、游牧传统文化“破碎化”以及牧民们的草场权益受到侵害。于存海[9](2004)认为,在生态移民过程中,社区运动存在社区冲突,它影响到生态移民的稳定性。盖志毅(2006)认为生态移民过程中存在政策的短视性。荀丽丽等(2007)发现地方政府的“双重角色”,使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充满了不确定性,政府行为偏离了生态保护的初衷,更侧重扶贫;包智明等认为以政府为迁移力量的非自愿性移民,容易产生“依赖综合症”的可能,不能主动积极地适应新的环境。

关于应对之策,学者们提出移民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还应该将移民的文化考虑在内;要关注少数民族的“地方话语”;要避免在政府强制作用下的生态移民和文化改变,要让移民参与政策和计划的制定,迁移后的主导产业也应选择变化小的类型,注重移民迁入地的社区构建;政府要用宏观、开放的视野指导牧区生态移民,不能局限在一时一地解决这一问题;要建立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

2.2生态补偿

关于生态补偿,学者们认为草原生态建设投资不足、结构不合理、投资效益不高、牧民增收效果不明显;应通过筹集生态移民经费,对为保护生态和重建生态的移民给与资金支持;要建立健全退牧还草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组织管理体系;遵循分类补偿原则,完善退牧还草生态补偿措施;巩芳(2011)认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草原生态补偿的范围过窄、草原生态补偿标准制定不合理,政府的行政定价、补偿标准过于单一。通过采用SPSS软件中的皮尔逊相关分析法分析了蒙古地区居民对草原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是及影响支付意愿的因素,作者在后继的研究中得出目前草原补偿标准的参考值是47.55元/亩。

3.牧区产业生态化研究

产业及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基础和核心,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并且有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优劣。在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形势下,将产业结构向生态化方向调整,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意义重大,对草原牧区尤为如此。目前,学者们的研究重点开始转向产业生态化。

3.1(游)畜牧业

畜牧业是内蒙古牧区优势明显的支柱产业。长青运用灰色综合评价法分析得出农畜产品加工业是内蒙古的第一优势产业。马军(2010)通过对内蒙古33个牧区旗县市进行定量聚类分析,将33个牧业旗县分为3大类,并提出3类牧区各自的优势产业。早期对畜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畜牧业发展模式上,随着草原牧区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生态畜牧业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学者们提出改变草原畜牧业原始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对天然草场实行分级定畜、合理轮牧、季节性禁牧等制度;开辟人工草场、建设饲草、饲料基地,通过引进改良品种、改进饲牧方式等措施,提高单位草场的生产能力,从整体上提高牧区畜牧业综合生产力水平,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其中针对舍饲圈养及引种入牧的争论还很激烈。钢花(2010)认为生态农牧业,是内蒙古生态产业体系的基础,必须以循环经济的理念加以引导。

3.2第三产业与工矿业

牧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草原旅游业、草原文化产业等优势产业特别是内蒙古特色生态旅游尚未形成规模,发展生态旅游,发展沙草产业,构建现代生态服务体系还任重而道远。但可喜的是学者们对这些问题已经展开了积极的探索,成绩斐然。

吕君《草原旅游发展的生态安全研究――以为例》(华东师范大学2006博士论文)对草原生态旅游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其他学者从保护草原生态角度出发对草原生态旅游发展策略、产品设计、和发展模式展开研究。

有关草产业,内蒙古农业大学及社科院的学者从草业发展的市场潜力出发,分析草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刘志永对内蒙古草业发展的问题作了系统的分析,为内蒙古草业发展明确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张海明从宏观层面上,对草业发展做出科学的规划,明确发展思路,与地区整体发展相结合,进一步重申草业重要作用和地位。

对草原牧区工矿业,专家、学者分歧很大,尚无定论:一些专家、学者强烈反对在草原上办工厂,开矿山,认为这样得不偿失,势必会破坏草原生态。更多专家、学者干部群众支持赞同在草原牧区发展工业,并对如何进行工业化提出了许多细致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

3.3产业结构生态化调整

目前,关于内蒙古牧区产业结构生态化调整的研究还没系统展开。只有少数学者将产业结构作为影响生态保护的一个影响要素加以论述的。盖志毅在其著作《制度视域下的草原保护》(辽宁出版社,2008)中认为牧区的第一产业的比重大,二、三产业的比重小。典型草原、荒漠化草原带第一产业比重较高,另外靠近城市或有较大工矿企业的旗市二产比重更高一些。作者认为,长期以来对牧区采取了取多予少和摧毁草原生态环境的产业政策,并认为对牧区地方官员的考核机制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提出应摈弃滥垦的产业政策,摈弃不恰当的草原工业,慎重地在牧区发展第二产业,发展牧区绿色环保畜牧业,如游牧业,发展循环草业,重视牧区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发展草原娱乐业和生态旅游业。

王关区指出新世纪内蒙古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主要是:发展生态产业、绿色产业及环保产业(生态农业、生态牧业、生态林草业、生态工业、绿色食品产业、环保产业、生态旅游业等);同时不断推进产业升级,实现传统产业及新兴产业的集约化、生态化及信息化,由粗放型、掠夺式的生产方式向集约型、持续式的生产方式转变。(作者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加文.重视“三牧”问题加快牧区发展[J].中国牧业通讯.2011(2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