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经典文学的重要性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深度阅读;语文教学;经典阅读;实施建议
G633.3
笔者发现在2014年北京市颁布的《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所制定这二十一条建议该中关于“传承经典,把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革命历史题材作为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基本素材”方面就有四条,足见北京市对语文学科中增加经典阅读量的重视程度。除了北京之外,上海、江苏、福建等省份、直辖市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经典阅读教学,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也设计相关内容。但是也存在相当一部分省市,还未开展经典阅读教学亦或是认为阅读经典会浪费学生备考的时间。
但是笔者认为现阶段中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经典阅读量,大力开展相关阅读活动的前提是语文教师明确知道“经典阅读”是什么,也就是了解经典阅读的内涵实质,进一步地就是明确“经典阅读”对于学生的意义和作用,然后才能更好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来开展经典阅读教学。
一、经典阅读的内涵实质
钱理群先生十分重视经典阅读,他认为经典文本的阅读可以在精神上延长人的寿命,可以使得人能够在广阔的世界文化的宝库中,与古圣先贤一起去追问生命的意义,通过和语言文字的亲密接触可以和写者同喜同悲,虽然自己没有经历过但却通过阅读、想象仿佛都一一历了。这说明经典是人类精神的养料,现代人不想让自己的精神世界一片荒芜则需要它的养分。意大利著名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在他的《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中写道“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了一种宝贵的经验,但是对于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最佳状态来临时阅读它们的人,它们仍然是一种丰富的体验。”[ ]通过这段话可知经典文本的魅力就蕴含在它能够带给人以丰富的经验体验上,并且这种魅力只有真正去阅读的人才能感受得到。
那究竟什么是经典?从词源学的角度上看,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 ]中解释“经”,说“经者织也”,“经”的本义是纺织机等列布设的纵向的绷紧的丝线(以供纬线穿梭交织)。从本义引申了一个是动词,作为“治理”,如“经世致用”、“经邦纬国”;还引申了一个名词,即作为典范的书籍,如古代的四书五经;至于“典”,《说文解字》中“典”[ ]的本义是指重要的书籍,“典者五帝之书也”,两者意思有相近之处却略有不同。现代汉语多使用双音节字词,便将二者“经”和“典”结合到了一起,逐渐形成了现在人们所说的“经典”――权威与典范并存的重要的传世之作。从文化层面看,经典是古今中外,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的所凝结的文字之和,蕴藏着人类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文明和智慧。人类的文明依靠的是体外遗传,这种遗传是凭借着文字沉淀在文本之中,才得以跨越时空得以延续,经典则是最为精粹――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一个民族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可以从经典中汲取养分,来解决自己所要面对的一些问题。学者余秋雨先生曾说,中国是个文化概念而不是地域概念,那么中国人之所以都被称之为中国人,不仅仅是因为都有着共同的祖先,世世代代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更是因为受着同样的文化的熏陶有着共同的文化基因和类似的思维模式。经典就是这样的一个沟通古今,融汇了本民族的精粹文化在其中的一个桥梁和枢纽。学生凭借阅读经典,便能够知晓我们的祖先从何而来,知道了我们的历史进程,知道中国是怎样一步步地走向了现代化的今天,其中的文化基因便能融入我们身体之中,成为我们血肉之躯的一部分。只有经历如此过程,我们的学生才能真正得成为中国人。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增加经典阅读量的必要性
教育,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教育一直伴随着人类,并将在未来和人类共存亡。人类的文明对于人类后代是不可通过自然遗传获得,只能通过后天的教育学习才能习得。基础教育阶段中教师所教授的,学生所学习的内容,皆为人类世代的认知总和中的基础和精华。毫无疑问,教师就是人类文化文明的传承者,也是人类智慧思想的启迪者。而语文教师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有责任将中华文明传承下去,让学生学习其内容,继承其精髓,内化成为自己的国文母语的素养;有义务使得学生通过国文母语的阅读和运用,能够发展出一种对于母语的敏感,培养起思维能力――实证与推理、想象与联想、辨识与批判、反思与创造的能力以及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我国经典著作便是语文教师教,学生学的,最佳凝结着中华文明的教学材料。
在全球化下的今天,中国和国际已然接轨,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也愈发得紧密,我国国民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中。而国外的优秀的经典文学作品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遗产。我国学生不能将自己的视域局限于国内的文学作品之中,否则只能如“井底之蛙”固步自封,学生的世界观将因此是缺失的。基于此在语文教师在传承我国的文化经典之外,还需引导学生秉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阅读和学习其他国家的经典文学作品。
然而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下,人们的阅读碎片化和阅读浅显化趋势。越来越多的人无法进行深入阅读,继而无法形成深入思考的能力。然而在当今社会,能够迅速获取信息、快速阅读的能力和深入阅读深入思考的能力却是同样重要的。中国青少年阅读亦受阅读大情况的影响,阅读习惯多以碎片化的电子阅读为主,阅读纸质书籍较少且多以畅销书籍为主,阅读经典书籍就更少。可知现阶段学生的这种阅读状况并不乐观。
当下在中学生中提倡经典阅读,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事情。因为涉及到阅读书目选择的和阅读活动开展既要学生自主阅读兴趣、认知程度、以及可以利用的课内外时间,更需要结合书籍的经典程度和意义价值,所以在中学生时期阅读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本身就是个难题。但如是一味迁就学生的现有阅读口味,让他们大量去阅读非经典的书籍,甚至是阅读快餐式的书籍,很有可能会腐蚀青少年的心灵、败坏他们的阅读口味。正如钱理群所说的:“经典阅读正是这样的向导――用人类、民族文明中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青年一代,使他们可以成为一个健康的健全的人。”[ ]
三、经典阅读在实际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建议
实施经典阅读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因学生学段不同以及性别爱好不同,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因时因人而异。如《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里就曾大致的根据小学、初中、高中分类并提出了三个建议。中学阶段中,初中阶段的建议是积极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通过阅读学习与课内古诗文相关联的作家、作品,来增加学生国学经典的阅读数量。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表现中国人民为了解放事业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的革命历史作品;高中阶段则建议多积极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可采用专题学习的形式来加深学生对中华璀璨国学文化、悠久历史文化的了解,教育学生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发扬传统美德。也可以基于校本课程,选择经典国学作品以及重要革命文献,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进行研读。
【关键词】兴趣 文化背景知识 《新视野大学英语》
引言
教育部在对四六级进行改革的方案中明确提出,2007年后的四六级考试不再设及格线,不颁发合格证书,并且再次重申高校不必把考试跟学位和毕业证书挂钩,甚至其改革还有可能放宽对考研和用人单位招聘的政策。并且2017年的高考改革方案也将降低英语的分值。这一系列措施使得许多人在猜测全民学英语的要求和现状是否要渐渐淡出历史舞台,更有一些学生欢呼雀跃:“终于要摆脱学英语的噩梦了。”这样的反响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校英语教学的状态,因为追求超高目标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而大部分学生学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有一纸证书能继续学业、得到好工作或提升在工作单位的职位,这两项改革使得学生学习英语的最重要外因动机有相当程度的弱化。众所周知,在各个领域的学习行为中,动机都是影响学习成绩和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英语的学习和教学方面也是如此。语言学家Gardner(1985)把学习外语的动机分为以下四个方面:⑴学习这种语言的目标;⑵学习中做出的努力;⑶实行目标的愿望;⑷对学习的热爱程度。对于中国学生来说,作为既非本国语又非官方语言的英语,失去了考试的目标,又很难营造“自然习得”的语言环境,树立和实现学习英语的愿望自然就会大打折扣,更谈不上对其的热爱。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首先采取积极的态度,从别的方面入手来帮助学生重新激发起对英语学习及其知识积累的渴望,从而产生主观学习的能动性。在此过程中,努力开发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很多著名人物也都对兴趣在学习行为中的重要性做出过评论,可见兴趣是一种多么重要的无形动力。笔者通过多年教学经历中体会到,通过文化背景知识的引入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个行之有效的切入点。
语言和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因为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生成和发展都是由某种文化决定,并反映这种文化,同时又起到传播这种文化的作用。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来说首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语言,但也只有在了解有关文化背景的基础之上,才能充分地理解反映这种文化的语言。
以笔者多年来从事教学的经历对比认为,由郑树棠为总主编、每册均含《读写教程》、《听说教程》、《泛读教程》、《快速阅读》和《综合训练》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教材选题广泛,内容多样,信息性强,文化内涵丰富,在巩固和强化专项能力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提升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不仅使其较为熟练地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而且非常适用于准备相应的考试特别是四级考试的学生。但是在目前追求考试的目标弱化的情况下,该如何使学生激发起学习英语的动机,笔者就将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教材为例来说明文化背景知识的介入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所起到的作用。
文化背景知识在理解内容过程中的作用
1.寓教于乐
在调查学生学习英语方面最大的困难问题上,大多数学生众口一词的是“记单词”。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础之基础,且量之巨大令许多人头疼。那些之所以学不好英语的人,皆是因为缺乏记忆单词的巧妙方法,导致从学习开始阶段就记忆困难,从而面对更多的词汇时失去兴趣和信心而放弃。然而记忆的规律又确实是一个不断重复的机械过程,因此,要想改善词汇方面的记忆,就需要赋予词汇记忆以趣味性,开发出学生对学习单词的兴趣,使枯燥的重复模式首先变成形象的认知,进而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最终激发学生记单词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的课后练习中设置有Word Building一项,其目的就是想让学生在总结、训练前缀、后缀和合成词中了解及习得英语构词法的方法和规律,期望对理解、背诵单词所有帮助。但是,如果只是把这个练习当作是纯粹的记忆掌握行为,那也是很单调的。这时候,教师引入一些文化背景,不仅可以活跃沉闷的课堂气氛,还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转被动为主动。比如,第二册Unit 3的单词表里出现A-OK一词,虽然学生已经非常熟悉ok这一表达,但并不了解这一被称为“有史以来最典型、最成功的美国英语”用法的来源。经讲解,他们才会从故事中知道,原来O.K.与美国第八任总统Martin Van Buren有关,是Old Kinderhook的缩写。而A-OK居然是误打误撞造出来的一个词。
一些学生把听力课当作是睡觉、放松的时间,因为大家都知道听力技能的训练和提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以量达到质的飞跃,就是强化性地反复主动接收所听信息,一旦思想神游,就会越走越远,跟不上内容节奏,进而昏昏欲睡。教师戏称听力课上的英语简直就是催眠曲。而在课堂上的有限时间内,若是为了提醒、迫使每个学生都能始终保持清醒状态而采用频繁让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也是不可行的。因此,教师就需要心细,在每次内容中找出几点可以引发学生趣味的文化知识来调节下心不在焉、无精打采的氛围。比如听说教程的第二册Unit 3 Homework部分里的文章材料提到“many people believed that getting a divorce was a luxury that only the rich could afford”和“Hollywood has always been known as the divorce capital of the world”,教师就可以提供一些有关明星离婚财产分割的花边新闻给学生,学生肯定会立刻活跃起来,并对这两句话的理解不再仅是停留在表面,而是会留下一定印象。
2.增强理解力
英语学习涉及的是两种不同语言及文化之间的相互转换的思维方式,大部分学生,尤其理工科学生对于英语文化背景不熟悉,往往只是能够翻译出字面和语法方面的意思,但是对文章里更深层次的含义把握不了,更谈不上欣赏英文的优美表达了。笔者在从事大学理工科学生的教学中发现,理工科学生对文化知识了解较少,从而限制了其对篇章内容的习得。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补充相关的文化背景以引导、帮助学生解决这方面的困难。《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教材中比较典型的一课就是“As His Name Is, So Is He!”。文章表现名字与人物性格之间关系的主题。不过其中列举太多我们中国学生仅是听过但对其意义完全没有概念的西方人名,造成在读的过程中被漫天的英文名字搞得眼花缭乱,读完后仍然稀里糊涂的结果。对这篇文章的讲解就必须导入与人名相关的文化背景。同时介入学生比较熟悉的中文名字加以比较,让学生理解得更全面、更清晰。比如,文章开头就给读者带来问题:为什么要把Debbie改成Lynne?为什么Debbie让人觉得应该是个厨师的名字?原来起源于希伯来语的这个名字往往被描绘为可爱、健康、健谈、活泼的人物形象,厨师常给人健壮的印象。Lynne在西班牙中的表现形式是 Linda,英格兰语中拼写为 Lynn, 意思是瀑布或水池。因此给人感觉姿态优美,身型高挑、纤细,个性独立。文章提到改名字的这个人物恰好长相漂亮,姿态优雅,所以为什么Lynne更适合她。整篇文章贯穿了这样的一一解释,完全了解了名字背后的故事才能到达卓有成效的结果。
文化背景知识的引入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透彻理解。第三册的第四单元中Section A的文章 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就需要相当多文化背景知识的辅助才能对其五个各自独立但又相互之间关联的部分理解更深入。文章分别对这五个象征主要做了历史发展的讲解,但对其被看作美国象征的原因却没有明确地表述。其中的自由女神像最为中国学生所熟知,但她到底代表什么可能很多学生根本不明白。至于“美国哥特式”这幅画和野牛镍币,知道的人就更少了。这五样事物关联着一些历史事件和社会背景,只有搞懂了这些,才能完全理解自由女神像反映美国人民争取民主、崇尚自由的理想;全世界小女孩心中渴求的芭比娃娃是美国人眼中美女的形象,代表美国女性;表现美国农民庄重自豪感的油画《美国哥特式》象征美国人所看重的顽强逆境的精神;野牛镍币应该代表了美国人敢做敢当、承认错误的勇气;身材高大、笑容可掬是美利坚民族和人民的形象。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代表美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些文章,仅从解读文字也能对内容及其主题理解得比较详细,但若是增加目的语文化知识,并通过与本民族文化的对比,会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使得学生既获得更多他国文化的知识,同时又重温了本民族的文化。
3.扩充基本常识
有时候对于英语文化知识的介绍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应该具备的英语基础常识。比如,第一册里Unit 8中出现的 “black coffee”,许多学生都会翻译为“黑咖啡”,其实,这个表达涉及到英语中颜色词汇的用法,不加牛奶时的纯的“清咖啡”就是黑色的,由此可以让学生推导出“white coffee”应该是指加了奶的咖啡,这样的咖啡还可以叫做“milk coffee”,最近几年出现的马来西亚的所谓“白咖啡”其实就是一种加入奶精或炼乳的“white coffee”。接着再给学生补充从口味角度描述咖啡的表达“strong/weak coffee”,进而列出一些他们所熟悉的诸如“mocha”、“cappuccino”等几种咖啡的英文词汇。如果发现学生仍然热情高涨,可以趁热打铁再给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含有“black”的事物的表达。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起学生积极思考的情绪,还扩充了必要的知识。
结论
大学之前英语教材基本涵盖了所有语法知识,因此高校英语教学的目的应当是教授学生在巩固词汇量的基础之上获取更多信息的能力,以上的论述可以充分说明课堂上注重文化知识的导入是必不可少的。教授就要从诸如词语、社会风俗、价值观念、历史事件等多方面输入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找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和享受。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8。
[2]郭亚莉:《如何积极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中国英语教学》,2003。
[3]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马蓉:《合作学习研究评述》,《中国英语教学》,2003。
[5]屈延平:《文化对比语篇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6]王初明:《影响外语学习的两大因素与外语教学》,《外语界》2001。
[7]魏望东:《英语语言教学中学习者自主性的影响因素》,《中国英语教学》2004。
[8]张友平:《对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再认识》,《外语界》2003。
[9]张金霞:《浅谈文化背景知识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
[10]赵厚:《论文化教学原则》,《外语教学》2002。
[11]Chan Victoria,“Learning Autonomously: the Learner’s Perspectives”Journal of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2001).
[12]Lado, Robert.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Michiga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57).
[13]Sharan,P.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关键词】电教媒体 突破 个性化
近年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运而生,发展迅速。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设施逐步完善,使得现代教育技术以它资源丰富、形式多样、活动交互等特点,丰富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信息传媒渠道,为语文学习提供了新的资源。因此,教师应从多媒体技术的环境出发去设计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使他们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语文、用语文,拓宽视野、提升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一 以语文教材为依据,依靠现代多媒体技术,拓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语文教材涉及人文、地理、民情风俗、科技、历史等内容丰富多彩。文本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富有感染力。因此,我们应该以教材为依据,把现代多媒体技术环境下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与教材相结合,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地行动起来。如笔者在教学小语十一册第六单元安排的一个综合性学习活动《轻叩诗歌的大门》时,以教材文本为基础,引导学生诵读,感悟课本中的诗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搜集、背诵诗歌。然后,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确定一个主题进行深入研究。有的小组研究一位诗人的作品、特点(如李白、杜甫),有的小组研究一个时期的特点(如唐诗、宋词、元曲等)。学生兴趣盎然,到图书室、网上搜集资料,有了不少的收获:他们分别制作了手工、电脑小报,还创作了不少不同情趣的儿童诗。有了网络教室,笔者将学生的小报、儿童诗制成课件,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这样每一位同学的作品都得到了展示,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家在网络教室里津津有味地欣赏自己的作品,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更喜的是,学生在搜集、整理资料,制作小报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课本外的诗歌,了解了更多的诗人,提高了创作诗歌的兴趣和能力;在交流展示中,再一次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使综合性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再次提升。
二 依托多媒体技术,感受生活语文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国内外重要事件,民风民情,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堂的资源,这丰富的资源,为我们开展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机会,也为学生增加了许多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所以我们不能关起门来教语文,应该引导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生活,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
近年来,我们学校非常重视学生艺术能力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每年结合上级要求,本校均要举办一次“艺术节”活动,来展示学生的艺术能力、调查报告、小发明、小制作、科幻画等。借助这个平台,笔者引导学生关注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或希望大家解决的问题,关注一些最近感到奇怪的自然现象等。指导学生分组,选题材,确定专题,明确活动项目,规划活动方案,填写“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计划表。接着,学生在老师、家长的协助下,通过广泛的社会交往、考察、调查、体验等方式开展活动,在网络环境中探究新知,解决问题,形成成果。最后进行成果展示。近年来,凭着这个平台,笔者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十余次,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活动二十余次,学生的小论文、小制作、科幻画多次在校、县获奖。网络为学生顺利开展学习活动提供了大量的共享资源。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地从网络中收集信息,并根据活动主题的需要进行筛选、分析和加工,丰富了学习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运用信息技术对选取的信息进行处理,可以制作成PPT文件,易于展示,也可以用word文档进行综合和说明,还可以在不同格式的信息间建立链接,整合为一个相关联的整体。这样,在活动过程中,就必然增加了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同时促进了互动,加强了合作,达到了资源、过程和成果的共享。信息技术的形象、直观、便捷和共享功能还可以为学生的成果展示提供平台,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成果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呈现方式是文字,如作文、日记、报告等。我们经常将学生的活动成果有选择地在学校网站上。作品被的同学感到骄傲自豪,看见别人的作品在学校网站上的同学心生羡慕,在以后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就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
三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个性化语文综合性学习
当我们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后,学生的探究兴趣得到激发,加之在前面的学习中已获得了一些探究方法,有的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会大大增强。此时,我们可以开展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机会和平台,钻研自选的课题。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自行策划全过程:选出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从网络、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获取相关资料,讨论分析,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成果。
在世界文学经典性问题上,戴维·戴姆罗什在《什么是世界文学》一书中讨论了当今世界文学的一个主导性特征,即多变性和多样性。他认为,从来没有一种适合用来阅读所有作品的方法,已被认定为世界文学的作品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某一作品有时属于世界文学,有时又会退出世界文学的领域。很少有作品能担保自己能快速并永久居于世界文学经典的行列,大部分作品都是随时代而发生变化,几经出入世界文学经典之林。在2007年戴维·戴姆罗什再次就经典问题发表文章,给出了一些前沿的、科学的分析和总结。文章指出,1993年伯恩海默报告公布,提出对经典的重新思考。周蕾对此回应道:不要出现比亚洲文明这个“他者”更为边缘化的文化。戴维·戴姆罗什肯定了周蕾的担忧。他认为:在世界文学、后殖民理论和工业化等因素的作用下,后经典时代来临,一脉相承的超经典不断瓦解,反经典不断挤进世界文学经典行列。超经典通常由主流作家占据,地位坚如磐石。
例如,英国“六大”浪漫主义诗人。反经典作家通常由低一等的和有“反叛”声音的非通用语作家组成。例如,弗雷西亚·海曼斯、安娜·莉蒂希娅·巴鲍德。影子经典是原先那些“非主流作家”的真正的不断退隐。例如法德娃·图肯、普雷姆·昌德。没有隐退但处于次要地位的可以成为次经典。例如阿摩斯·图图欧拉和鲁迅。超经典和反经典之间不是相互取代的关系,而是相得益彰的,超经典为反经典提供了基础,而反经典为超经典提供了活力。事实上,后殖民研究重复了欧洲为重点研究领域的超经典老路,也许在国别文学研究领域中还可以避免,但在着名作家这一层面上就难免了。杜威·佛克马也是主张世界文学经典的国别分类,反对“欧洲中心主义”的观点,指出经典的构成是对某种需求或者某些问题所作出的回应,每个国家或许都有自己的经典,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需求或者不同的问题。显而易见,所有的经典都具有某些地方风味。杜威·佛克马宁愿相信一种根植于某种特定文化中的经典。然后,理所当然地,譬如说,有一种世界文学的中国版经典,一种世界文学的欧洲版经典,一种世界文学的尼日利亚版经典,而所有这三种书之间都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将是非常有趣的。也会有一些交叠之处,但是看看这些交叠之处都是什么以及差异之处何在,都将是极为有趣的。世界文学经典广泛阅读和影响力受益于像诺贝尔奖、学校所开列的阅读书目以及文选之类社会机制的支持。而非经典性的、未被认可的、前卫的或者不被理解的作家,他们被阅读的机会将会变得更为稀少。要是那样的话,文学中一个能够提供多样性和新发现的生机勃勃的资源也就可能被扼杀掉了。在任何给定的时刻,文学的文学性总是更多地栖居于非经典的写作中而非经典之中。
关于普世性、相对性的问题,王宁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要想进入世界文学的高雅殿堂。它的衡量标准应该是具有普世意义的,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各国或者各民族之间的巨大差异,即相对性。否则一部世界文学史永远无法摆脱“欧洲中心主义”的藩篱。如何判断一部作品是否属于世界文学?第一:它是否把握了特定的时代精神;第二:它的影响是否超越了本民族或者本语言的界限;第三:它是否收入后来的研究者编选的文学经典选集;第四:它是否能够进入到大学课堂成为教科书;第五:它是否在另一种语境下受到批评性的讨论和研究。上述五个方面,第一、第二和第五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第三和第四则带有一定的人为性,因而具有相对的意义。若从这五个方面来综合考察,人们就能够比较客观地判定一部作品是否属于世界文学。
结论:全球化以来,尤其是近10年,世界文学内涵在批判性分析中获得丰富和新生。东西方的研究者深入地探讨着世界文学具有的多重属性,不仅吸引着更多研究者的加入,更凸出了世界文学在当下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超民族性、流通性、疆域性、翻译性、多变性、多样性、经典性、普世性到相对性等多重属性是世界文学研究的重要指标,是世界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歌德开始,世界文学打破了民族狭隘意识的思想束缚,超越了单一民族文化传统,逐渐有机融合了各民族的价值观念,培养了世界主义的观念。马克思的世界文学对世界文学内涵的拓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后理论时代,后现代文学的艺术技巧成为世界文学发展的必备参照系,依然发挥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继续与后现代思潮沟通和互动,从而为世界文学在思想和艺术的有机融合和创新提供必备条件。世界文学的疆域不断拓展,主流作家和非主流作家创作的分类方式逐渐被替代,文学经典处于超经典、反经典和影子经典三层模式的重新建构之间。世界文学的衡量标准既要具有普世意义,又要考虑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所具有的相对性。最后,期待此文不仅帮助读者廓清世界文学演变发展的脉络,同时能够把握其变化和发展的背景,而且能够对世界文学的理论建构:请记住我站域名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从而促进各民族在文学及其他领域更深入的交流与对话,为美好的“大同世界”努力。
【关键词】当今文学教育活动;经典危机;实用主义;现代化问题
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研究中的重要论题,是一种以文学欣赏为核心,以情感培养为目的,全面凸显文学文化性、审美性与语言性的教育形式。文学教育活动应以“审美”为核心理念,突出文学经典教育,确立“文学语言”的主体地位。
一、文学教育的发展简史
自1904年“中国文学”独立设科,现今文学教育已走过了百年历史。清末新学制的颁行是中小学文学教育获得近代独立的标志,“文学”开始从传统的经史之学中分离出来。民国初,“涵养文学兴趣”成为“国文要旨”的重要内容。相对于古代的“泛文学教育”来说,处于独立时期的文学教育更加注重经典性、实用性与教化性,强调文学的诵读。
文学教育的现代转型分为“激进”、“沉思”和“深化””三个时期。20年代后改“国文”为“国语”之后,国语教材、国语教学都表现出对“文学”的高度重视,但国语教育更偏重“精神”而疏于“技术”;到了30年代的文学教育试图在“返本”与“开新”、“实质”与“形式”、“精读”与“略读”之间寻求平衡。40年代的文学教育被提升到“了解固有文化”的高度,重视文学经典教育,重视文学教育的科学探索,谋求“文学欣赏”和“语言训练”的有机融合。
文学教育的当展则分“汉语、文学分科与文学教育的短暂繁荣”、“工具论的产生与文学教育的长期低迷”、“人文论的兴起与文学教育的复兴”三个方面。50年代,文学教育作为独立的课程,拥有相应的文学大纲与文学教材。分科实验结束之后,“工具论”长期主导语文教学(现今仍旧如此),文学教育成为语言文章训练的附庸;“人文论”以矫正语文“工具训练”的姿态出现于90年代之后。在现代性反思中,被冷落多年的文学教育终于受到了应有的重视,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成为审美发现、情感体验与意义建构的过程。
二、文学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困惑
回溯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观照现实。文学教育活动经过不断地发展和转换,面对当今发展的迅速和需求的日渐上升,存在了包括实用主义、现代性难以实现以及经典危机等的问题和困惑。
1.实用主义对文学教育的认知的影响
科学主义思想在整体上控制着文学教学,主知主义对文学感受力的消解,文学教材囿于“教化”与“训练”模式,文学阐释中存在着深深的“工具情结”,受体制制约的文学教师普遍表现出文学素养的缺失。我们认为,破解文学教育的问题,必须确立文学审美的核心理念,坚持以文学经典教育为学生奠定文化根基,强化“文学语言”在文学教育中的本体地位,平衡精读与略读、阅读与活动、对话与建构、欣赏与创作等多重关系。
语文教育无论是在应试教育还是在素质教育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这点毋庸置疑,然而在现实的教与学中,文学教育的缺失甚至成了语文教育的特点之一。首先,在教师方面,语文是给学生“打精神的底子”的。然而如何在给学生打精神的底子和提高语文应试能力之间做好平衡,架好桥梁却是摆在每一个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虽然有语文课程标准作依归,然而在真正的教学实施中却依然是一头雾水;每一个目标要求看似精准,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似是而非。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似乎与我们的认识误区有所关联。语文教育工作者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教语文容易,但教好语文难。更有甚者,还有的老师认为语文成绩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认真教不认真教跟学生的语文成绩关系不大。在这样的思想支配下,有的老师在教学上所费的心力自然会大打折扣。其次,在学生方面,一个很大的现实是大家普遍认为语文教育活动与文学无关,这也就将文学教育活动的平台进行了大范围的缩减。学生喜欢文学的不少,但真正喜欢语文的却少之又少,也就是说文学教育活动处在一个非常令人尴尬的境地。学生们对于文学教育活动的看法也就逐渐的演变成一个目的:为了应试。文学教育活动之本质也就毫无用处。
2.现代教育技术对文学教育活动效能的影响
近年来,文学教育活动也多采用现代化的手段和方式对传统文学教育活动进行方式和内容的更新和改编。多媒体教学以其形象直观性、信息丰富性和环境开放性等优势,逐渐确立了它在现代文学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但多媒体的运用也存在着大量的弊端。一方面,多媒体的过多使用,降低了文本阅读材料的地位。多媒体其实就是把文本重新包装成新玩意,投学生感官愉悦所好,迎合了学生对当前文化的快餐式追求,市面上层出不穷地出现了许多文化“压缩饼干”,现在能够静下心来阅读几本书的已是凤毛麟角。这势必会导致学生语言感悟能力、阅读能力、想象能力的退化。语言文字的魅力是无穷的,演员演技再精湛,连续剧也无法和原著相媲美;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影响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它带给学生的是无限的想象空间,探究语言的过程就是理解和感悟的过程。多媒体的不恰当介入,却使这一想象空间缩小。有的教师过分追求“真实再现”,让学生直观感受把有些课上成了“场景观摩课”,相反,学生一味接受直观刺激,养成不习惯思考的惰性,从何培养对文学的感悟能力?退而求其次,多媒体教学,阻碍了课堂师生情感的交流。用课件只能演示几幅与课文有关的图片,它的应用使板书相对减少,师生忙于应付眼花缭乱的课件,学生没有思考的间隙。教师将目光移向课件的顺利衔接,阻碍了师生情感的交流。但许多思辨的火花还需要教师的成功引导,形成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
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的运用旨在将当今的文学教育活动推以现代化,但是一直以来在各个层面的运用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这只是当今文学教育活动难以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很小的例子,如何实现现代化也成了当今的文学教育活动的一大思路尚不明确的困惑之一。
3.解构经典对文学教育活动生态的影响
20世纪末以来,对文学经典的戏拟、改写乃至颠覆的做法已经屡见不鲜甚至令人触目惊心。作家李碧华通过改编《水浒传》与《金瓶梅》写成了《潘金莲之前世今生》;网络林长治在《Q版语文》中以语文课本中原有的经典作品为“原型”和素材对其进行了无厘头式的篡改和戏说;周星驰在《大话西游》中对《西游记》的解构更是惨不忍睹。当前,戏谑经典最常见的手法是将其置于新的语境中进行调侃式的阐释,如《水煮三国》和《麻辣水浒》等。由于这类书中的一些作品常常以企业老总或员工为预期读者,因此:其又被有些人称之为“职场宝典”。此外,商业大潮中将“红色经典”改编成“桃色经典”的做法也在无情地消解着文学经典的神圣性和崇高感。在这些改编中,以爱情取代革命往往是最为普遍的解构策略。如在《红色娘子军》改编中,改编者着力渲染吴琼花和洪常青的爱情;在《林海雪原》改编中,改编者大肆渲染剑波与白茹的爱情。如果说对部分作品崇高感的消解还属于对文学经典局部恶搞的话,那么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写文学史”的思潮,特别是“重写文学史”所导致的经典作家英雄座次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就是专业文学理论家对某些作家作品经典地位的公开挑战,是对文学经典大厦根基的动摇。如“重写文学史”中对茅盾“大师地位”的挑战,对赵树理的非议,对《创业史》、《红旗谱》等的强烈质疑。其实,文学经典问题的核心是文学经典神圣性与崇高感消退所带来的整个文学的社会地位与价值功用危机,文学对社会和人生的严肃性、深刻性思考的价值及其意义,遭到严重的颠覆和解构。
随着消费社会文化逻辑的展开,视觉文化与媒介文化不断扩张,文学经典在精神生活与文化建构中的重要性明显衰落。当今文学教育活动也因此面对了重重的障碍和危机,师者难以抉择,广泛学生更是受相关的影响,读“伪”经典,并渐渐难以恢复到真正的认知。
当今文学教育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维的不断开阔,在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很好的提升机遇的同时,也仍然面对着实用主义、现代化问题和经典危机的重要困惑,仍处于尴尬的境地。但是毋庸置疑,文学教育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对整个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是不可亵渎的,这也就给予了我们面对困惑并不断解决困惑的信心。
参考文献:
[1]陈学超.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经典建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经典文学一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耶鲁学派的代表人物布鲁姆有句名言:“没有经典,我们就会停止思考”,向我们昭示了经典及经典文学存在的价值。T・s・艾略特在他那篇著名的讲演《什么是经典作品》中,试图对经典作品进行明确的界定。卡尔维诺则在《为什么要重读经典》的文章中,着重探讨了经典重读的意义。很多人认为,在今天这样一个文学本身早已边缘化或渐行渐远的时代,经典文学已经不再拥有意义或不再出现;而一个“后文学时代”的文学,其呈现方式也早已与曾经的经典文学时代背离。事实真的如此吗?文学的边缘化及经典文学的离场真的是当今时代文化的一个必然现象吗?我最近再读《艾略特诗学文集》,颇有感触。在上世纪80年代,欧美文学界曾就经典文学进行过一番学术讨论。而我国学界随后也曾经有过类似的讨论,一些作家学者也曾呼吁“重读经典”并“重建经典的意义”。所有这些都表明,经典文学的话题还远远没有成为过去,而对它的探讨也许在我们的生活中将永远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义。
一、再说“何谓经典”
众所周知,在英语文学中,classic(经典)一词源自拉丁文的classicus,原意为“头等的”、“极好的”、“上乘的”,是古罗马税务官用来区别税收等级的一个术语。公元2世纪,罗马作家奥・格列乌斯曾借用这个词去区分作家的等级,后来到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较多地采用它来说明作家,并引申为“出色的”、“标准的”等含义。再后来人们才把它与“古代”联系起来,出现了“经典的古代”(classical antiquity)的说法,于是古希腊、罗马作家们便成了“经典作家”(classical authors),“经典”(classic)也就成了“典范”(model)、标准(standard)的同义语。文艺复兴之后的“古典主义”,强调的正是以古希腊罗马作品文学为文学的典范和标准;因而classic在中文里也可译为“经典”或“古典”。
Classic一词作为与Romantic(浪漫)相对的一个文学术语,在很长时间内一直带有一定的负面意义,这个时候的classic则被当做古典的含义。正如艾略特所说的:“从经典、浪漫相争的角度来看,把一件艺术品称作经典的,要么是最高的褒扬,要么是最大的贬损。”显然,在这里,经典与古典被混为一谈了。虽然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前所说,藕断丝连,难以分离,但其在不同的时期,意义是不同的,是不能完全等同的。艾略特认为,古典是经典的一部分,经典的范围则要大得多;这一解释无疑是合理的。
那么,什么才能称得上是经典的文学呢?哪些作家才能称得上是经典的作家呢?经典文学有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这些问题,其实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对它的回答,也许永远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艾略特给出的经典的标准是:“心智的成熟、习俗的成熟,语言的成熟以及共同文体的完善”,并对这一标准作了详尽的解释。在艾略特的观点中,经典文学往往既属于一个民族,又超越一个民族;既带有一个时代的特征,也往往跨越历史的长河,具有时间上的永恒性。当然,这一标准并不绝对,比如,在他看来,像莎士比亚这样的作家,虽然其作品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上面所说的四个“成熟”的标准,但相比于维吉尔、但丁,其经典色彩似乎就不显得那样突出了,因为后者带有更强的欧洲色彩,而莎士比亚身上的英格兰特色更明显一些。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艾略特推崇经典的意义,但他还是相信,经典并不是评价一个作家或作品的最重要的标准,更不是唯一的标准。一些不具备经典标准的作家,在很多时候并不失其伟大:一些经典色彩并不特别突出的作家,也同样并不会因此而失色。比如,莎士比亚并不经典的文学创作,就其文学价值来说,并不逊色于更为经典的维吉尔和但丁等人。作为英美文学批评的大家,艾略特关于经典的这一标准,虽然个人及主观的色彩浓厚了一些,但很多人还是愿意接受并把它当成评判经典的标准。
对于经典文学的评判标准问题,我国学术界同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黄曼君在《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产生与延传》一文中认为,迄今为止,人们对经典的理解还处在模糊的状态,难以给予准确的界定和概说,因为“经典”本身就存在着一系列的悖论:既是永恒和绝对的,又是暂时和相对的;既是自足和本体的,又是开放和超越的;既是群体的,又是个人化的。他本人则倾向于认为经典是那些能够产生持久影响的伟大作品,它具有原创性、典范性和历史穿透性,并且包含着巨大的阐释空间。在笔者看来,正是经典文学的丰富性、复杂性及矛盾性,使得我们试图对经典进行准确定位的所有努力都往往得不偿失。
其实,经典的确立,与其说是作家作品本身的问题,还不如说是一个话语权的问题。也就是说,作家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更多的时候并不只是因为它们本身经典或符合了经典的“标准”,而是阐释者赋予了它们经典的价值和地位;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阐释者本身应该具有解释并确立经典的话语权。在这里,阐释者就不再是普通的阅读者了,虽然上世纪70年代以来,接受理论已经赋予了普通读者与批评家和专业研究者几乎相同的地位,似乎也让普通读者拥有了阅读并阐释文学的所有权利。在经典文学的解释上,几乎所有的普通读者都不过是旁观者或门外汉,都被排除在经典文学的确立者之外,这是毋庸回避的事实。那么,文学经典是怎样建构起来的呢?一部文学作品何以被确认为经典呢?佛克马和蚁布恩在《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一书中对经典的确立过程进行了研究,值得我们参考。他们认为,文学经典的建构首先涉及话语权力的问题,没有话语权力或话语威信,就无以确立文学经典。这种权力首先来源于政治权力,经典“背后无疑隐蔽着不同时期处于强势地位的社会集团的审美霸权。典律(即经典)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每一次的变更都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资本的变更息息相关……从整体上来说,典律的形成和维护都反映了强势集团的利益”。当然,除了政治权力,文化的传统及历史的背景也同样会影响经典的确立过程。这意味着,一部作品或一个作家能否进入经典的行列,完全来自于同代特别是后代人对它的认可;而这种认可是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和主观性的,也不存在一个绝对客观的标准。
至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经典的确立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是文学话语权斗争并妥协的结果。“经典”有一定的标准,即使这个标准并不绝对;经典文学往往具有一些共同的表征,那就是“权威性”、“典范性”及“永恒性”。我们在经典文学上几乎可 以达成共识的一点就是:经典文学主要指那些经过了时间的考验,能用完美的形式,表达人类普遍而永恒的思想情感的典范作品!而经典作家,则是这些作品的创造者。他们以其对人类共同情感的深刻而个性化的表达,以其在心智与灵魂上拥有的不可取代的价值,成为文学史上永远的高峰。
二、经典作家与心灵智慧
作为经典作品的创造者,经典作家虽然也被纳入我们思考和研究的范畴,但常常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很多人的观念中,所谓重读经典,往往被简单化为一种对经典文本的重读。相比对经典文本,对经典作家的重读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我们也许会简单地认为,作家的全部价值都附着或体现在他留下的全部作品上;对作品的解读,也就是对作家的解读。这样的观点难免失之偏颇。中国人谓知人论世,孟子也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对一个作家的研究和了解,有的时候比对一部作品的阐释要复杂和困难得多。作品是固定的,特别是经典作品,往往是那些已经成为过去,曾经历史与岁月的涤荡,进入了文学最高殿堂的东西。它的全部内容己然展现在世人面前,不过等待后世读者的不断阅读、接受及不断阐释而已。它是明确的,也是透明的。而作家则不一样,他们即使已经成为故人,生命永逝,但他的性格、生平及经历,却常常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和不可知性,引发人们的猜想、思考和向往。他们不是死去的标本,而是活着的永恒的丰碑。特别是经典作家,其厚重丰富的人生阅历、博大深刻的思想内涵、复杂矛盾的精神历程以及独特不二的性格气质,可能远比他们的作品本身更值得我们思考与追寻。
在《哲人歌德》一文中,艾略特延续了他在《什么是经典作品》中的一些观点,并进一步地解释了他对经典作家的理解。在我看来,这完全可以成为我们对经典作家研究和思考的参考和启示。作家所以经典,总是因为在他的作品中表达出了某些永恒性和普遍性的东西;在他们身上,地方性、民族性与欧洲性总是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正如他们在作品中所表达的一样。按照这样的标准,艾略特特别推崇三个作家: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因为在他们的作品中,“有三个共同点:丰富、宏博、统一”。从作家生平和经历的角度看,三个作家中,也许只有歌德因离我们较近的缘故,他的生平经历才可能被我们所熟知。所以,在文章中,艾略特对歌德的解释,更多的是从生其平的角度而不是从作品的角度进行的;这样的角度也许正是我们在研究经典文学时所忽略的!历史主义与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在上世纪曾受到广泛质疑,但在笔者看来,对于一个经典作家的研究,这样的方法至少是不可或缺的。我们需要跨越时代与地域的隔离,走上前去,用心聆听作家心灵的声音。而这一点,在艾略特对歌德的评价中已经可见端倪。
一个经典作家最值得我们研究与关注的是什么?哪些要素最能体现一个作家的独特价值?虽然每个人的结论不一,多数的研究者都认为,应该是作家独特的心灵和智慧。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一个作家之所以伟大,是因为首先他有一颗伟大的心灵。显然,在研究经典作家时,其心灵与智慧也应该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艾略特在评价歌德之所以成为高于同时代作家的经典作家时,用了一个词:智慧。而在解释它的意义时,艾略特也有些无可奈何,只好用比较含混和模糊的语言称:“没有任何一个词比这个词更难界定、更难理解。要理解智慧,本人就必须是一个哲人”。显然,在他看来,歌德作为一个哲人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他作为诗人和作家的价值。对于我们,这样的说法是新鲜而独特的。艾略特特别谈到了歌德与时代的背离与不和,这也颇有启发意义。一个作家,特别是一个作为时代精神表达和象征的作家,他与时代之间的距离反而成为了他真正价值所在,这一点听起来似乎有点让人难以理解。一个真正的哲人,他固然有属于时代的一面,但必然有超越时代的另一面;而这一面,往往是他远离时代、自觉孤独的原因。比如歌德,在那个德国民族性高涨,浪漫主义思潮弥漫于整个德国的时候,他对古典主义的坚守就显得那样与众不同,正表明了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特立独行的价值。
每个经典作家身上,总有一些超越了其作品而让我们回味无穷的精神要素,构成了他们作为经典或伟大作家的真正价值。如果说在歌德身上是其深刻隽永的“哲人”气质的话,在别的作家身上,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些不同的东西。拜伦与雪莱,用剑与琴的声音,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年轻的诗人的真正魅力。在世人和一些平庸的诗人们看来,他们不过是一些“恶魔”一样的诗人;但正是他们对社会和生活的反抗,特立独行的猖狂行为,完美地集诗人与战士于一身,赋予了他们自身许多远过于作品的价值。而这些价值,在当时所引发的影响,也许同样远远超越了文学的范围,而取得了更为广泛的思想交流和激情涌动,至今余音未灭。经典重读,更为重要的是对经典作家的重读!而对经典作家的重读,就是要追寻他们生命的足迹,最大程度地接近他们的心灵与智慧,去聆听他们的心声。
三、全球化时代的经典文学
近200年前,当歌德向我们预言“诗是人类共同的财产”、“世界文学的时代就要到来”时,近代工业的大发展,经济和文化的大交流,很快把人类带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世界文学的时代。马克思在论及世界文学出现的必然性时,曾提供了一个理由,那就是“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显然,世界文学的出现,顺应了人们对文学普通性和共通性的需求,适应了经济与文化同一性的潮流。而经典文学也因其对人性普遍性、永恒性的表达而成为了世界文学时代的一个表征。也只是在世界文学的时代,人们对经典文学的意识和渴望才前所未有地强烈;经典文学只有在世界文学的时代才更加彰显出它特有的价值。所以,人们把世界文学与经典文学联系在一起,也就顺理成章了。
但进入20世纪下半叶,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时代的特征似乎出现了新的变化。以往那种认为文化的大交流必须导向世界文学的观念也似乎受到了新的怀疑和挑战。我们突然发现,在这个新的时代面前,文化的交流,经济的同一,比我们曾经想象过的情形要严重得多,也可怕得多。如果说在世界文学的时代,某些民族和地方的个性尚能得到尊重,尚有一席之地的话,在这个新的时代里,这些民族性和地方性的价值体系正在分崩离析和逐渐瓦解。很多时候,我们把这个新的时代称作“全球化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物质取代了精神,文化取代了文学,经济成为时代前进的杠杆和表征。所谓文学的边缘化,文化的商品化等,也不过是全球化时代的一些必然现象而已。于是我们开始质疑:在这样一个文学尚且成为稀有物的时代里,还有经典文学的存在意义吗?经典文学如果尚在,它又会向我们呈现 出怎样的特征呢?
前已有言,世界文学虽然强调和看重人类文学的普遍性和共同性,但并不排斥和拒绝各民族和地方文学的个体性和独立性,甚至可以说,正是某些民族性和地方性的要素,推动了各国文学进入世界文学的殿堂。在《致陈烟桥》一文中,鲁迅曾这样说:“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后来,这段话被演绎成“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而广为流传。这实际上就强调了在一个世界文学的时代,在各民族文学的交流和对话中,文学的民族性所具有的重要性!当然,我们也不能据此认为,只有民族性才是经典文学的最基本特性。经典文学固然首先是经典的民族文学,但是,“诗是人类共同的财产”,作为能被其他民族广泛接受的带民族性的经典文学,其世界性的特征同样存在,不容忽视。
我们很难设想,一部只表现民族特性的作品,能获得世界性的认同和共鸣。在人类文学的历史上,这样的现象随处可见:同样是反映人类生活的普遍性思想和情感的作品,或者同样是体现民族传统的独特性和特殊性的作品,为什么有的备受推崇,有的频遭冷遇?同样是民族文学中的优秀作品,为什么有的可以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而有的却只能徘徊在民族和地方文学的边缘?在其中,显然有世界性的因素在起作用。所以,在世界文学时代,经典文学总是能兼备人类的普遍性和民族的特殊性,两者不可或缺。对于经典文学而言,其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所存在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足以引发我们永久的深思。
我们可以用一个很好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那就是莎士比亚。本・琼生在评价莎士比亚时说过:“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世纪”:而这似乎也在向我们昭示文学经典中“普遍性”和“世界性”的重要性。几百年来,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品,已经远远超越了英语文学的范畴,跨越了历史和时代的界线,成为世界文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世界各民族的读者,从莎士比亚作品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中,获得了思想和情感上的沟通和共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真正打动世界读者之心的,似乎更多的是莎士比亚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思考和体验,是那些能让读者普遍感同身受的境遇和环境。
但谁又能否认,莎士比亚不正是由于属于英格兰,不是因为表现了最浓郁的英国历史和文化而受到全世界读者的喜爱?他作品中深厚的民族色彩不也是他成为经典作家的重要因素?布鲁姆用“影响的焦虑”去形容经典作品对读者的强烈震撼,他认为,在莎士比亚面前,“这些人(读者)所遇到的是莎氏最独特的力量中不可超越的障碍:不管你是谁和身在何处,他总是在观念上和意象上超过你。他使你显得不合时宜,因为他包含你,而你却无法包括他”。人类经典文学总是向我们展示一些世界性和民族性相互交织的东西。
在今天这个全球化时代的文学中,民族性和地方性则受到了未曾有过的忽视。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特征日益凸显,所有曾经的地方性与民族性的因素都在渐渐消失。与世界文学时代相比,全球化时代则更多地体现出了世界性取代民族性而不是两者共存的特点,地方和民族的差异性渐渐无足轻重,人类的共通性正在成为主流。在这一点上,世界文学时代与全球化时代是完全不同的。那么,在一个世界文学时代曾经被普遍认可的经典文学,今天还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吗?如果有,这样的经典文学,其价值和评判标准还一如从前吗?
在笔者看来,我们的回答应该还是肯定的。不能因为今天文学对世界性和普遍性因素的强调,就否定了今天经典文学的标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和谐统一,是文学作为经典永远流传的基础和根本,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只不过在两者的倾向性上,每个作家每部作品都有所偏向罢了。如果说在世界文学的时代,民族性特征往往是经典文学的标准,成为构成经典文学最明显和最重要的标志的话,那么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世界性和普遍性则会成为新的标志和标准。这里,只是偏向的不同,而不是本质的差别,这是必须要明确的。全球化时代,依然有且需要经典的文学,笔者不同意所谓后文学时代不再有经典的观点。经典没有也不会有一个永恒的标准,无论是艾略特还是卡尔维诺,他们在给出经典文学的标准时,也只是他们自己的观点和信仰的表达。即使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也并不意味着这样的标准不再变化。既然如此,经典文学将成为人类文学永恒的形式,存在于永恒的人类文学史上,也就理所当然了。
经典诵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在新课改背景下,诵读教学中暴露出越来越多的不足,教学效率低下、成效差已经成为普遍问题。鉴于诵读教学对学生影响深远,教师有必要在教学实践中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能够从经典文学中受益。
二、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现状分析
1.认识不足
经典诵读中的“经典”实际上包含许多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文言文,还包括一些备受赞誉的经典文学作品。但是,现实中教师却普遍认为经典诵读指的就是古文诵读。在此种片面思想的指导下,教师让学生诵读的往往是一些生涩难懂的古文。由于搞不懂文章的意思,学生并不能理解文章的精华,在诵读的过程中也缺乏感情,无法从中获益。另外,还有的教师对经典诵读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始终觉得这部分教学无足轻重,没有必要在课内时间进行。在这些片面思想和观点的影响下,经典诵读教学经常得不到重视,教师也并未花太多心思,造成教学效率普遍低下。
2.课时较少
目前,不少小学都认为经典诵读只是为了辅助语文教学,处于次要地位,在进行教学安排的时候,为其安排的课时往往比较少。再加上很多教师认为经典诵读教学并不重要,在教学中甚至还会将原本就不富裕的诵读时间用于课堂教学,导致学生真正能够进行诵读的时间非常有限。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小学语文的经典诵读教学很难连贯起来,教学成效很不明显。并且,受到教师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对经典诵读的态度也会变得消极和敷衍,导致诵读教学流于形式。
3.诵读方式较为传统,效率低下
经典文学包括古诗文和散文等很多种,体现的是文化的精髓。经典文学大多是经过时间考验的、优秀的作品,这些文章通常都有较为深刻的含义,甚至是隐喻,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所以,此类作品在诵读过程中若采用死记硬背法,读者是很难领会文章深意的。但在教学中,小学生诵读时大多并不理解文章的意思,再加上内容艰涩,诵读时只能死记硬背。在这样的诵读模式下,学生对经典作品的理解非常有限,教学效率是比较低的。
三、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改进建议
1.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经典诵读教学中,教师是决定教学成效的主要因素。要想使教师在改善教学质量方面发挥出更大的积极作用,就必须重视纠正教师的想法,提升其综合素质。在现实中,可通过专业培训等方式,使教师明确诵读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对学生的深远影响,形成正确的教学观和科学的认识。学校应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相应的培训,为教师能力的提升创造机会。具体实施中,可采取外出学习、专家讲座以及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使教师能够对经典诵读教学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开阔教师的视野,以弥补经验不足的缺憾。教师之间也可以就此展开探讨,交流经验,彼此借鉴有效的教学方法。除此之外,还要重视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总体而言,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是一项系统工作,除了技能与观念之外,还涉及教师的职业修养和个人素质,培训的目标是使教师能够在正确的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摆正诵读教学的位置,在教学活动中真正重视这一部分的内容,并能够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合理进行教学设计与安排,通过探索和不断的实践,提升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2.保证课时,丰富教学形式
为了解决经典诵读教学中课时不足的问题,可对教学安排进行调整,保证诵读教学课时。但是,考虑到课时的有限性,在课堂教学之外,教师还要重视对教学形式进行扩展和丰富。首先,教师要认识到教育无须拘泥于课堂时间,只要用对方法,教育是能够延伸到课下以及生活中的。比如,小学可借助广播、宣传栏以及班级板报等,实现对学生的宣传教育,也可以通过手抄报的方式,使学生不知不觉中进行经典诗文的诵读。为了进一步改善诵读教学成效,教师应与学生家长经常沟通,共同探讨改进策略。
3.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兴趣
考虑到经典文学不易理解,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以提升学生的诵读兴趣。小学生往往对一些小游戏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若能够将教学内容寓于游戏中,必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三字经》为例,由于学生对内容并不是非常理解,对其的兴趣往往不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采取接龙的方式,提高学生诵读的自觉性。或者,为了鼓励学生参与,教师可采取有奖抢答的形式,提升学生的积极性。经过这些设计,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诵读教师安排的文章,且印象也会更加深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诵读并不一定是单纯的背诵,教师可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改善诵读效果,提升教学效率。
四、结语
关键词:高职教育;经典阅读;人文素养培养
经典文学作品是我国悠久文化历史长河中璀璨夺目的遗产,有着经久不衰的文学魅力,也是世界文化的珍宝。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学习和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学生读书的节奏也在变快,现在的学生更加倾向于碎片化阅读和网络阅读,快餐文化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类型,如在网络上阅读小说、浏览杂志等,这种现象在高职院校尤其明显,调查显示,高职院校一个班级中仅有约5%的学生阅读过经典文学作品,这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养过程中存在的巨大阻碍。
一、经典阅读对高职学生的重要作用
1、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能够提高知识储备
只有经过了时间检验的作品,才能称得上是经典的文学作品,经典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和人文感情。我国的文学经典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有的是探讨经济社会和人类历史发展,有的是探究宗教哲学和社会人生,还有的是探讨人的生存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经典文学作品包罗万象。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就要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适量的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能够帮助他们获取知识,扩展视野,为适应社会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2、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能够提高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对于能否在社会上生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高职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获取人文知识,不断形成健全的知识结构,并通过实践来践行人文知识素养和内涵,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仁慈啊,大部分学生都将时间用于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很少有学生关注经典阅读,关注我国的文学经典和优秀的传统文化。高职教育也属于高等教育,如果不对学生开展人文素养教育,那么培养出来的人才只能称之为有一技之长的“工人”,而不是具备专业技能和优良人文素养的高水平人才。经典文学作品从亲情有爱、人生感悟等多个方面,体现出我国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富有思想性和形象性的作品能够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的熏陶。
3、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能够减弱快餐文化的影响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也带来了很多问题,现在不论是网络上还是市面上所谓的“畅销书”,能够成为经典的几乎没有,大部分网络作品都属于快餐文化,如网络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等,高职院校的学生非常热衷在课下使用电脑、手机阅读这种作品,而女生则喜欢阅读情感类、休闲类的杂志,高职学生的文化出现浅表化和娱乐化的问题,在快餐文化的影响下,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很容易偏离正常的轨道,因此鼓励学生适量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才能减弱快餐文化、碎片化阅读的影响,帮助学生构建健全的人格。
二、高职学生经典阅读的现状和问题
1、针对高职学生经典阅读的调查
以山东某商务职业院校为例,对院校某系大一大二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年级、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数量、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频率、阅读时间以及阅读类型等共20个问题,为了提高调查效率,本次问卷调查采用了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并且与其他若干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面对面沟通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6%的学生在课外时间阅读,而其中阅读娱乐杂志、时尚杂志的学生占了绝大多数,大部分学生都选择逛街、上网和做兼职,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的阅读趋向功利化,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不利影响。高职教育只有三年时间,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知识和实践技能,大部分学生都不愿去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日常阅读也仅仅局限于浏览微博、网页,获取他们需要的信息或者仅仅起到娱乐作用,还有很多学生选择参加社团活动来提升自己,为了在进入社会后能找到更好的归宿。实际上,这种思想对于学生的后续发展并不利,学生热衷于兼职,但是往往是作为廉价劳动力去兼职的,很难在实践中提升自己,很多学生甚至将全部时间都用于兼职,不在阅读和学习上花费时间,甚至放弃了教学规定的实践教学,这种行为是非常不足取的。
2、高职学生经典阅读存在的问题
针对山东某商务职业院校的调查显示,高职学生在经典阅读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学生认识不到经典阅读的重要性,调查中有2%的学生认为经典阅读会妨碍学习,有8%的学生认为经典阅读是浪费时间,显现出高职学生在思想方面的欠缺,导致在阅读方面出现了偏差;(2)由于对经典阅读认识不足,很多学生认为阅读古代文学名著甚至四大名著就是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对于我国当代和国外经典文学作品,学生不甚了解,大部分学生每年只能阅读2本到4本经典文学作品,数量差强人意;(3)没有经典阅读的习惯和方法,调查显示,55%的高职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时间不固定,随意性很强,一些学生阅读完全没有计划,阅读时只是随便翻一下,这种阅读方式很难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4)缺乏教师指导,很多学生认为经典文学作品内容深奥、晦涩难懂,而教师不重视经典阅读,不知道主动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学生的经典阅读存在很大困难。
三、基于经典阅读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
1、紧扣教材,由点到面
高职语文教学安排的课时非常少,但是教材中经典文学作品占了很大比例,尤其是古典诗文小说等在一半以上,在仅有的几十个小时的教学时间中,教师必须采取恰当的方式,才能充分发挥经典阅读的重要作用,以点带面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阅读原著。以点带面中的“点”,指的就是教材中的经典文学作品,这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基础,教师应该按照大纲要求教学,引导学生阅读原著。例如学习完的《雷雨》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他的另一剧本《日出》,经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阅读,长此以往,学生能够形成经典阅读的良好习惯,由被动阅读变为主动阅读。
2、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诗歌是经典文学作品中最通俗易懂也是最能引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作品,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和阅读诗歌,阅读杜甫的诗歌,要感受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阅读李白的诗歌,要感受其中的潇洒适意,阅读辛弃疾的诗歌,要感受其中的滚烫情怀,通过诗歌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进一步延伸到优秀的散文和小说等。
3、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的结合
课堂教学固然重要,课外阅读同样不可或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大量作品显然不可能,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精讲教材内容,经其他部分留作伏笔,让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自主探索。例如在学习《宝玉挨打》这一课时,教师先向学生介绍故事梗概和大致框架,并一同欣赏几个课文片段,如宝玉挨打的原因、宝玉挨打的过程等,并让学生感受众女子在宝玉挨打后表现出的不同情感和性格展现,特别是林黛玉意味深长的“你可都改了吧”,这句话包含着哀怨、沉痛和无可奈何,讲解完课文,学生们都还意犹未尽,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阅读《红楼梦》原著,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的有效结合,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能够主动阅读,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4、因人而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他们的生活环境、所受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存在较大差别,在阅读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学生喜欢小说和诗歌,有的学生喜欢戏剧和散文等,而小说、诗歌也有不同的体裁,学生对此的爱好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方面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而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重点和基础,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现在,很多高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阅读,自主制定阅读计划,业余时间还组织了朗读竞赛、阅读竞赛等,有的教师还在班上举行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朗诵的方式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部经典文学作品,如老舍的《骆驼祥子》、高尔基的《我的大学》、巴金的《家》、《春》、《秋》三部曲等,这些作品有的侧重讲故事,有的侧重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等,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学生们对经典阅读的兴趣更高了,欣赏水平也有了一定提升,学生们感受到了经典阅读的作用和乐趣。综上,在高职院校教学中,教师应恰当地引导学生开展经典阅读,调动学生兴趣,不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龚沙.以经典阅读为途径校园文化活动多元融合推进高职人文教育[J].剑南文学,2013,(10).
[2]马海波.经典阅读:营造高职和谐校园精神文化的基点[J].职业教育研究,2012,(06).
关键词:经典诵读;语文教学;综合能力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也相应地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更加善于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不断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学气质,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识字教学的顺利开展,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
教师通过积极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能够进一步促进识字教学的顺利进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教学就是进行识字教学,学生在小学阶段,需要掌握大概3000多个生字。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经典诵读,能够让学生对生字更好地掌握。如,在进行《登鹳雀楼》《古朗月行》《敕勒歌》《望庐山瀑布》《梅花》《夜雪》《咏柳》《小池》等古诗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每天安排10分钟的诵读时间,通过集体朗诵的方式进行经典的诵读,久而久之,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就已经将生字完全地掌握了。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经典诵读的比赛,让学生选择课本上或者课外的经典名作,进行诵读比赛,并且在比赛之后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组织比赛的优势在于,能够引起学生高度的重视,学生势必会在课下进行充足的准备,反复地对要参赛的作品进行诵读,而在诵读的过程中,对自己不认识的生字会通过问家长或者教师的方式解决,有利于学生对于生字、生词的掌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促进学生学习上的进步。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小学生的可塑性非常的强,教师通过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小学生所处的人生阶段,是记忆力最强的阶段,因此,教师通过开展经典诵读的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掌握更多的知识,甚至可以成为终身的记忆,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在进行《坐井观天》《亡羊补牢》《狐假虎威》《鹬蚌相争》《刻舟求剑》《揠苗助长》《掩耳盗铃》《守株待兔》等经典寓言故事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开展诵读活动,先让学生照着课本朗读,进行一段时间之后,再让学生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背诵,会不断地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端正学生的品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积极地开展经典阅读活动,能够进一步陶冶学生的情
操,端正学生的品行。教师可以找一些课内或者课外的有关于品行道德的文章,让学生进行诵读,对学生能够起着非常大的教学意义。教师可以找一些像《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之类的适合小学生的蒙学经典,让学生进行诵读,使学生在诵读中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懂得尊师重教、尊老爱幼,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师通过积极地开展经典阅读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古诗文的阅读方面,可以通过诵读,挖掘古诗文的人文内涵,突出诗歌中的诗情画意。如,诗歌《江畔独步寻花》《夏日绝句》《望洞庭》《》等都是非常美的经典诗歌,诗歌浓墨重彩的描绘了自然美景,学生通过对这些经典诗歌进行诵读,能够进一步陶冶自身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古诗文中有很多非常形象的意境描写,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能够激发他们的积极情感,启动视觉和听觉多个感官通道,感受到诗歌阅读的美好。通过经典诵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人文气质得到不断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不断地发展。
五、有利于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学生通过进行经典诵读,能够提高自身的作文水平。学生平时诵读的一些诗词,可以恰当地运用到平时的作文中。如,作文主要在谈学习中思考的重要性,学生可以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运用到作文中;再如,作文主要在谈读书的重要性,学生可以将“腹有诗书气自华”运用到作文中。因此,学生通过广泛的经典阅读活动,能够积累丰富的好词佳句,在作文中恰当地运用,进而提高写作的水平。
综上所述,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积极地开展经典诵读的活动,能够促进识字教学、作文教学的顺利开展,还能够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文学修养,端正学生的品行等,对学生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巧妙运用好经典诵读这一教学新途径,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提
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经典诵读的活动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中.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现实意义[J].文学教育:下,2011(01).
[2]田永梅.经典诵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1(11).
[3]徐林祥,许艳.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研究的背景、价值与问题域[J].语文建设,2011(09).
[4]蔚奶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阅读探究[J].新课程:教研,2011(08).
1.文学作品阅读量少
近年来高校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了解程度和阅读数量持续偏低,甚至对经典文学作品不求甚解,这成为高校学生文学素养缺失的主要表现。例如,在进行外国文学的课程讲授时发现有很多学生对一些如《哈姆雷特》《浮士德》等经典文学作品了解甚少,这给教学的深入带来了很大不便,也充分反映了高校学生的文学素养较低。
2.文学写作能力差
由于高校学生缺乏足够的文学作品阅读数量,加上没有深入研读和学习国内外经典文学作品,导致他们在进行文学写作时写作能力较差。从目前大学生文学写作的现状来看,大多数学生存在一定的语法错误和语义混乱,甚至影响正常阅读,更不用说语言的流畅及文学意境的营造。
3.文学素养缺失引发人文精神衰落
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都体现了深刻的人文价值,对现代高校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提高及人文素质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我国古代文学《孔雀东南飞》与英国莎士比亚的经典著作《罗密欧与朱丽叶》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体现了当代人们对于美好爱情的追求,这种对人类情感的表达方式正是当代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而如今,由于高校学生文学素养的缺失,导致人文素质较低,引起社会的人文精神衰落。
二、高校学生文学素养缺失的原因
1.教育机制存在弊端
如今的教育体制对高校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极为不利。首先,学生在中学阶段受应试教育机制的影响,导致学生对人文知识掌握的片面甚至匮乏。其次,在大学阶段虽然加强了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教育,但是往往只是注重人文素质的课堂教育,忽视了相关的哲学思想、文学作品、艺术知识的熏陶,直接导致高校学生的文学素养较低,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
2.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与国外文化的涌入,国内外多种思想文化交织碰撞,高校学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思想价值也逐渐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社会上一些贪图享乐、腐化堕落的思想直接冲击着高校学生的思想,造成部分学生不能清楚地认识社会环境中的恶劣现象,人文精神丧失、人文价值逐渐模糊,影响健康的思想人格和文学素养的形成。
3.文化活动内容单调
高校学生的文学素养不仅表现在学科范围内的文学知识提升,还可以通过校园的文化氛围来体现。尽管目前已有很多高校的学生会以及团委定期组织一些关于教学实践的科技活动、文体活动,但是与大学生文学素养相关的学术活动却很少,导致一些与文学素养等人文素质提升的哲学、历史、文人等文学知识不能有效地渗透到实践活动中,导致学校缺乏浓厚的人文氛围,不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提高和文化品位的增强。
三、高校学生文学素养缺失的教学策略
1.加强对文学素养教育的重视
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文学素养教育不只是高校语文教师的责任,而是和学校、教师、学生都有一定的关系。首先,高校要正确认识文学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文学素养的培养和教育是一种文化的传承的过程,对学生丰富精神、陶冶情操及完善人格都有重要意义。其次,教师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一方面要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教材的整合,使教学兼顾学生的专业发展和文学育人的目的。最后,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一定要认识到文学素养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文学作品,增加自己的文学底蕴。
2.完善文学素养课程设置
首先,《大学语文》是如今高校文学素养教育的主要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的作用,同时也是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因此,要增加《大学语文》课程的课时量,确保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其次,高校还可以结合学生文学素养的实际情况,每学期开设一定的类似《外国文学》《文学欣赏》的选修课,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高校学生提高文学作品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最后,建立科学的文学素养评价机制。无论是《大学语文》的专业课程,还是选修课程,都需要结合实际制定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有效地将学习与考核结合起来。
3.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认识比较薄弱的阶段,语文经典篇章的诵读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丰富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的经典篇章为了迎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都会配有彩色插图,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在经典诵读篇章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创设诵读情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比如在学习柳宗元的《江雪》时,教师可以把“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场景用多媒体展示出来,配上诗句,让同学们真切的感受:一位渔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上独钓的情境,使学生感受他毫无畏惧、不向黑暗势力屈服的坚强意志和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小学生的识字能力是小学阶段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经典语文篇章的诵读以及其他语文知识学习的前提就是学生的识字能力,而学生识字的本质就是掌握阅读工具,以便学生能够学习理解各种语文材料。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便是让学生从拼音、偏旁结构开始掌握基础的汉字,然而,如何做到让当代学生像古人一样,在没有拼音教学的基础上却能较好较快地提高识字能力,经典诵读便是最好的选择。这是因为经典文章不仅具有较高的生词出现频率,而且在经典文章中,字与字连在一起,组成有意义的词组,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完成对字词的学习和掌握。再者,经典文章主要以韵文形式编辑,文句整齐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让学生能够产生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在经典诵读中,将生词的学习和阅读能力的提升有机结合,对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比如在学习《三字经》《百家姓》等传统的经典作品时,可以大幅度的增加小学生的识字数量,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识字能力。
三、帮助儿童提高智力
有关生理学的研究发现,13岁之前的儿童是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此阶段,学生具有较高的掌握和学习能力。因此,在这被称为最经济的学习时期,完成对儿童智力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最好的记忆阶段学习最好的经典文章,不仅是对学生记忆力的培养,也对之后的阅读和语文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小学课本中节选了很多经典的诗歌和散文,这些经典作品大都意境优美、充满了诗情画意,给读者会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而研究表明,小学生在小学阶段想象力以及创造力正处于大幅提升的阶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所学习的文章内容给学生留一定的想象空间,使学生抓住作品的主旨大意进行合理的想象,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体会作者所描绘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但是小学生的想象力毕竟有限,教师在鼓励学生进行合理大胆的想象时,还应该给学生传授正确想象的方法,从而使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智力有效的提高。比如:学习《乌鸦喝水》这节课时,教师可以以提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展开想象,例如“除过用小石子这个方法外,乌鸦还可以用什么喝到水”或者“为什么用小石子就可以使水面升高”等问题,在教师的提醒下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帮助学生想成正确的道德观
关键词:高中学生;中华传统;经典阅读;新高考
中华民族的根基是我国传统文化,但伴随着持续发展的全球化经济,一些外来文化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这对我国传统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在高考中,语文是极其重要的一门学科,学生高考的总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受语文成绩的影响。2018年我国将全面进行高考改革,改革后不仅是语文科目的分值有所提升,分析最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在阅读和写作题型上都重点考查学生对于传统经典的掌握情况。《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使得中华传统经典在高考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对于高考改革要及时适应,将中华传统经典阅读纳入高中语文日常教学当中,使得中华传统经典阅读有效的与新高考进行衔接。
一、新高考对高中学生中华传统经典阅读的考察方式
近年来,对于高中学生文化经典阅读的考查都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得以体现。在篇幅和题型的选择上,越来越朝着《新课程标准》中高考语文命题方向发展。在试卷当中,中华传统经典阅读题型题目设计非常新颖,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也是短小灵活,对高中语文教材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都进行了充分的考察。而这些考察方式,第一,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第二,多选择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来进行考察。举例来说,福建省2007年至2010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均节选自《孟子》和《论语》两部文学经典,选择的材料多具有鲜明的文化性质,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影响作用。第三,重视高中学生日常的语言积累和运用。这样的题目设置使得语文这一学科的工具性得以体现,在考查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文化积累水平有着相应的要求。
二、将中华传统经典阅读与新高考衔接的有效策略
(一)教师科学的指导学生自主阅读
教学工作开展要根据教材来进行,教材中的语文和文学知识都非常充实。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和帮助,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对教材进行深度的讲解。指导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高中语文教师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通过自身对中华传统经典作品的阅读和学习过程,归纳、总结科学的学习和阅读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分享给自己的学生,积极地对学生阅读传统文学经典的兴趣进行激发,鼓励学生进行主动阅读。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教师也要考虑学生的文化程度和对传统经典的接受程度,帮助学生筛选经典篇目并进行推荐,不可以漫无目的的进行阅读。带领学生在晨读过程当中朗读传统经典文学作品,有助于学生对于传统经典的积累,培养学生主动阅读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的好习惯。
(二)打好文言知识基础
在我国古代,书面语言是文言文。由于时代的变革和发展,学生在对文言文作品阅读时,有着较多难以理解的部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高中学生对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的兴趣。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将学生在阅读文言文作品过程当中遇到的文字障碍尽最大程度的解决。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考语文成绩中的五分之一都是文言文知识的考查,所以,文言文学习的效果对于高考语文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会对高中生阅读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有着一定影响。高中语文教师在讲授文言文知识的过程当中,要将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帮助并鼓励学生打好文言文知识基础,在提高语文课程成绩的同时,高效率的阅读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
(三)培养具有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
传统文化自身具有较为浓厚的特点。从古至今,语文都是人们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并且对于人们文化程度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人的文化水平可以通过其自身的语文素质得以直接体现。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中华传统文学经典的内在较为晦涩深奥,给学生的理解能力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根据这种教学现状,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具有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将更多的传统文化气息带到高中语文课堂之上,使得高中学生了解到中华传统经典的魅力所在。在教学过程当中,要积极地建设文化课堂。举例来说,高中语文教师在备课的过程当中,根据课文内容选择适合高中生阅读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满足学生对于中华传统经典作品的阅读和学习需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将高中学生中华传统经典阅读与新高考进行衔接,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自主阅读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打好文言文的知识基础,在课堂教学和学校生活中,培养具有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阅读对于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面对高考中语文经典阅读试题的挑战。但是高中语文教师也不能限制学生仅仅阅读文学方面的经典作品,还要有目的性地指导学生去进行地理、历史、政治等学科的经典作品阅读。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才可以获得全面的提升。从发展的目光来看,鼓励学生阅读中华传统经典作品,可以有效地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提升我国的文化实力。
参考文献:
[1]冯帆.阅读文学经典,把握高考先机――浅谈文学经典阅读对高考的积极作用[J].中华少年,2016,(10):13-14.
[2]李月宁.经典润泽人生,素养构建和谐[J].中学教学参考,2011,(08):22-23.
[3]王文莉.高考改革背景下加强文学经典阅读之我见[J].智富时代,2015,(05):08-09.
作者简介:
【关键词】学科经典;新闻经典
蔡尚伟教授和其学生刘锐著述的《“新闻经典”在中国的建构》ii首次从新闻学科的视角提出了“新闻经典”建构的问题。在文章中,作者讨论了“新闻经典”构建的诸多问题。本文将站在学科经典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学科经典的内在逻辑
蔡尚伟教授在《“新闻经典”在中国的建构》开头就指出:“新闻经典”的建构对新闻学科的意义重大,是关系到新闻学科能否与其他学科展开平等对话的关键性问题。这样的开篇的论证极具洞见,指出了讨论“新闻经典”时的一个前提:那就是“新闻经典”应该是新闻学科里的经典,新闻学科是“新闻经典”存在的语境和背景。
其实不仅仅是“新闻经典”需要在学科的范畴里展开讨论,任何经典都是存在于一定的语境的,都有其相对应的背景。具体到某一个学科的经典,则有某一个学科的经典成立的内在逻辑,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其符合该学科经典成立的内在逻辑。离开学科背景,经典就无从谈起。这样说来,几乎不存在跨学科的普遍有效的经典。
因此,厘清某一个学科的学科经典的内在生成逻辑,是讨论经典的必要前提。如果没有这样的前提,经典的问题无法讨论清楚,即使是确定了某一个学科的经典,这些经典也无法给学科带来正面的意义,因为没有站在学科内部逻辑来讨论出来经典无法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学科本身。
上面讨论的结果认为,“新闻经典”必须符合新闻学科的经典产生逻辑。下面将从这个观点出发审视蔡尚伟教授的“新闻经典论”。
首先,作者对“新闻经典”的历时性考察是从“经典”一般的意义出发考察的。因此,过去学界使用“新闻经典”的概念等同于“优秀的新闻作品”,是最新闻作品品质高的习惯性称呼,并未从学科的高度出发考察,是模糊的概念。这样的“新闻经典”作品因未站在新闻学科的角度出发系统构建,不具有学科上的意义,也因此不会对新闻学科的地位和身份产生显著影响。正因为这样,建构“新闻经典”是新闻科学亟需解决的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其次,在新闻的经典的标准上面,作者认为除了经典所需具备的恒常性、原创性、开放性和跨学科影响性外,还包括新闻性。
这个标准的讨论的核心问题。
先说新闻性。讨论新闻性时,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新闻性是否新闻作品成为“新闻经典”的必要标准?
如果站在“新闻经典”和其他学科经典的比较上看,新闻性是“新闻经典”独特标准,但是如果要问,新闻性是否新闻作品成为“新闻经典”的必要标准,我们认为,新闻性只是新闻的基本属性,不能作为评判“新闻经典”的标准。“新闻经典”是新闻学科领域里的经典,当我们进入新闻学科领域讨论新闻经典时,必然是对具有新闻性的作品展开讨论――如果新闻作品不包括新闻学著作的话――这样,新闻性就是和新闻学科一样隐退的背景,而不需要单独进行讨论。
因此,我们可以下这样的结论:新闻性是“新闻经典”的基本属性,任何“新闻经典”必然具备新闻性,但因为新闻作品都具备新闻性,其不能成为评判新闻作品是否为“新闻经典”的标准。
“新闻经典”是否只是指新闻作品而不是新闻学著作呢?
作者在文章中指出:“事实上,新闻作品成为经典的可能性大于新闻学著作。新闻作品的内容与社会同构,新闻作品在社会上的影响有目共睹,从而更容易跨越学科藩篱,产生跨学科的影响力。因此“新闻经典”的最大可能是新闻经典作品。”iii
新闻学著作是对新闻作品及新闻运作规律的研究,新闻作品则是对客观事实报道产生的文本,要判断到底新闻作品还是新闻学著作是“新闻经典”,或者两者都是,关键是要看新闻学学科的内在逻辑集中体现在哪种文本上,实际上是,新闻作品以实际的文本内在地体现了新闻学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而新闻学著作则是站在外部逻辑上,对新闻学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和描述。它们的对象和内容都不一样。比较而言,新闻作品是新闻学核心构成部分,更可能是新闻学的经典,而新闻学著作的经典则是有关新闻学规律揭示的优秀作品,是新闻学的次要组成部分。在文学里,四大名著作为文本,是小说文体创作的高峰作品,是文学经典,而研究四大名著的著述也有优秀作品,但一般不会认为是文学的经典,因为它们不符合文学经典的内在逻辑。
另一个问题是“新闻经典”的标准的问题。
文章中指出,“新闻经典”应该符合经典的基本要素,即恒常性、原创性、开放性和跨学科影响力。
正如上文讨论的结果那样,“新闻经典”是关于新闻学的经典,其标准应该是从新闻学的内在逻辑里寻找。举个形象的例子,学科发展如一条链条,经典是链子的各个节点,由于具有这些经典,各个链子单元从能连接在一起,形成链条。只要站在整根链条上,才能确定各个关节,因此,要确定经典,必须先寻找学科的发展脉络。这是评估经典的首要步骤,也是最核心的步骤。就如文学,之所有会有四大名著,那是因为在文学的河流中,四大名著是古典小说的最高水平,是古典小说链条上的“节点”,同样的原理,唐诗中许多作品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体现了古典诗歌的最高水平。
回到“新闻经典”,“新闻经典”的内在标准不在于新闻性或者恒常性、原创性、开放性和跨学科影响力,而在于其学科经典生成的内在逻辑,而要理清学科经典生成的内在逻辑,又必须确定学科发展的脉络。可以说,只有先厘清新闻学本身发展的脉络,才能确定新闻的经典,而根据这样的逻辑构建的“新闻经典”,能够清晰映射新闻学发展的内在规律,进而推动新闻学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尚伟教授在其论文《“新闻经典”在中国的建构》中讨论了新闻经典建构的重要性、问题、范围等诸多问题,本文将这些问题统称为其“新闻经典论”
[2]该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07总第203期
经典表示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着作,而中国的国学可谓经典中之的经典。国学的经典要早灌注的这些小孩子的心灵中,让他们在读这些“经典”中慢慢酝酿,就像一坛上号的酒,也是要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美味,变得陶醉的。
国学在我们许多人眼中并不是完全的丢弃了,现在在我们身边的学校里,多会听到郎朗的读书声,这些内容来自国学,来自三字经,来自弟子规,来自千字文。所以我们想想,连小学生多可以熟练背诵的国学内容,为什么哪些总是说要赶上时流,赶上时代的哪些大人不会呢,为什么不再赶上时代的同时,低头品味一下哪些悠久的中国历史的长河,不仅仅是国学,中国的精髓都应该理解。
国学,可以这样来分析:“国”代表某个国家,学则代表某国的学识,某国历史的文学。中国的文学主要以儒家哲学为顶柱,国学里的内容是圣人的智慧,心灵的故乡,读、品、学、通国学胜过多万卷书。
我这个人也不是特别了解国学,但是我略知一二。我个人觉得国学值得去学,国学值得去读,但不是只有国学,只要是中国历史的文学、数学、科学,都可以称之为国学。我上面也分析了国学的含义,只要是“国学”,都应该去了解,去体会。但是国学的主体依然是我们现在的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大学等。
这两个国学,都有不同的意思,我们可以把国学说是美国的,英国的,日本的。这就是我理解的国学,我也不知道你会不会这样认为,但是国学就是经典,这有得到国学的熏陶才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国人民。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 2015) 08- 0143 - 02
doi:10. 3969/j.issn.1671- 5918. 2015. 08- 068
[本刊网址]http://hbxb.net
外国文学教学在改革开放后获得了再次的苏醒,英国文学等外国文学研究更是蓬勃发展。我们看到新一代的英国文学研究领域的人才队伍正不断壮大,但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英国文学教学的成就
首先是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的本科和硕士专业增多,这些学科拥有自己的专业课程,很多的师范学校以及综合型大学也将英语语言文学作为重点学科和必选选修学科;其次国家的自考规模不断壮大,这也为英语文学专业的人才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如果刨除引进的英文教材,英文原版的教材有《英国文学史》、《英国文学简史》等,作品选读部分主要有《英国文学作品选读》、《英国文学选读》等,而诗歌方面的教材则选用了《英国诗选》、顾子欣的对照版本《英文诗三百首》以及《英诗教程》等优秀教材。在小说方面有上海外国语学院编辑的《英国短篇小说集》、《英国短篇小说选》等,散文方面涉及到吴井荣先生的《当代英文散文选读》、《现代英文散文读写教程》,此外在戏剧方面还有《英国戏剧选读》,何其莘和程雪猛两个版本的都值得学习
英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和发行都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不仅有国内著名的学者进行翻译还有外研社和译林出版社等知名出版社进行引进古典英国文学作品。与此同时,我国对英国文学的研究也十分积极,主要著作有《中国比较文学》、《外国文学研究》、《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世界文学》等,值得关注的是曾经只刊登语言研究类的《外语研究》、《外语教学》、《外语学刊》以及《山东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等报刊也逐步出现外文作品和相关研究方向的文章。
二、英国文学教学的不足
(一)方法论――两层皮
首先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并不完全匹配。中文专业的学者通常单一通过翻译来解读英国文学的神韵和风采,因而造成了一个现象就是不精通英文乃至不懂英文的人群很难理解英国文学经典名著的内涵。
而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众多的分支将文学方向的研究挤压的可怜。学生更多的被分配去进行翻译研究、语言学等领域,这就造成文学研究不断被缩小范畴。同时结合当今的时代背景,过度的消费主义和金钱观念让很多人不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读书,若是读也是挑选一些简单的作品,不需要进行较多的思考和品读,因而现在读经典作品的人群正逐渐萎缩。
外国文学以及比较文学,两者谁更具有研究的实际价值是学术领域一直争执的问题之一,一直以来也没有确定的答案。基于文学本质,研究的学者必需要对原著进行阅读分析。作为外文学者,有一个短时间内无法提升的不足,即对国学的粗浅认知。而我们的中文学者,只能读译作、隔靴搔痒的现象,其实也是相当尴尬的。在解放之前没有外语专业,统称为外文专业,当时而言,文学史所有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及中西连贯成一家的观念也促使了一大批大师人才。放眼现在,英国文学被划分为三大阵营,外国文学抑或世界文学抑或比较文学。中外学者互相看轻,甚至没有任何交集和接触,这就造成了一种我国研究外国文学很怪异的局面。其实研究领域的多元化并没有任何的错误,如果说有问题,那问题一定是“失去了本心”。如果最根本的东西偏离了轨道,那如何形成正确的结果。
个人认为应该加强中外学者的交流与联系。中文学者多读英文原著、外文学者对国学进行学习。只有通过这种途径,长期学习互通有无,才能让中外学者的言论和著作更具现实意义和逻辑参考价值。
(二)经典名著阅读现状较差
学生凑者群体是阅读的主体也是出现问题最多、最鲜明的群体。一些学生进行外文经典名著的阅读,只是为了应付四级、六级还有种种纷繁复杂的英文考试;一部分学生是出于对外文的好奇,想要演唱英文歌曲、想要获取最新的国际新闻,但是往往新闻的性质都属娱乐居多;还有一部分学生只能阅读翻译的版本,如果翻译较精准有深意就能获取一些营养,如果翻译得比较低端,那么自己的阅读水平无形中被拉低了也是浑然不知的。最后还有一小部分痴迷于英文原著的阅读,关注于文本的真实含义,但是毕竟只有极少数。
再来说一下阅读英文名著的数量和质量,经过统计,很多本科学生的外文阅读量不足十本,阅读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很少有学生能够静下心来通读一部名著,更多的是进行选读。同时我们发现,学校在课程的设置上也没有将英美文学放在相对重视的层面,课时不足、教材质量一般都是实际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三、经典文学作品在英国文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经典文学作品是优质文学作品的融合。可以说其代表着一个民族智慧的洁净、精神依赖发展的方向。通过阅读经典作品可以近距离感受那个民族的血液、脉搏,可以了解那个民族的精神本质。譬如若想了解我国盛世风采就不得不读李白杜甫、柳宗元;若想一探先秦文学,就不能不读《诗三百》。提及英国文学,英国文学中的莎士比亚足以让英国文坛散发熠熠光芒,如果没有阅读过莎士比亚的著作就无法了解英国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积淀。文学语言是语言中的精华,经典文学作品是文学中的佼佼者,所以想要得到优质的语言理解力和语言能力一定不能脱离经典名著的阅读。如果长期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仔细地阅读和研究,在语言、哲学、美学等多方面都会有提升,整个人的素质和修养都会升华。经典作品是集智慧之大成,可以向本民族和非本民族的人通过对其的阅读更加了解这个国度、这个民族独有的精神内涵。
可能会有一些学者质疑,如果大力推荐英国经典名著的阅读是否会冲击我国的文学构架,让新一代接触英国文学作品乃至世界文学作品是否会让我国的古典文学、传统作品受到挤压。针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对于文化我们要秉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同样对待经典文学作品,我们也要这样取舍。我们可以将对其的阅读和理解作为提升个人修养和审美意识的有效途径,同时能够感知不同优秀作品的魅力也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再扩宽到民族的层面,通过阅读一个国家的文学作品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国度,无论是优越性还是不足,都会让我们辩证的对待。发现优秀的部分,譬如莎士比亚作品中常常渗透出的人文情怀让我们感知英国也是一个文化与人文并重的国度,而面对文学作品中一些负面情绪的蔓延,我们发现可以进行自身的预防,所以学习他国文学作品不会让我们遗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精华、不会搁浅自己的名著经典,而会更加理性的去理解、去接纳,学习和深化。
教和学彼此支撑、相辅相成。指引学生对英国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感受文学的经典文学的魅力,我们的教师也需要对相关作品有一定的了解。大学的教师肩负很重的教学担子,既要能很好地传递知识,又要将一些有营养的新知识推荐给学生,那么新的学习内容怎样获得呢?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通过不间断的阅读和研究,不断提升、不断更新。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要想获得能力的提升,想要在教学的高度之上获得更多的进步、发现一定要阅读名著,阅读经典名著。
四、对策
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可以从两方面着手,首先是努力提升阅读群体的整体英文能力。可以联系一些媒体进行视频教学提升阅读群体的英文理解能力,还可以定期进行专家赏析,引领大众解读;二是多引导学生进行经典名著的阅读。可以在教育课程中将阅读名著作为一个量化定性的指标,辅之阅读经典外文作品的课程。
针对学者和英国文学研究组织,应该对一些经典名著进行重新阅读和精读细读。对于一些刊物进行发表和议题的时候,可以鼓励学者对一些经典名著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定期举办专栏邀请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对阅读经典英国文学名著的重要性和现实教育意义进行探索。
对于经典的阅读和研究还要从培养学习态度方面做起,阅读经典作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积累和形成自觉性的过程。只有拥有对知识孜孜不倦的学习研究精神、忍受寂寞的坚定信念还有对文学真正的热爱,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获得精神领域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