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进出口贸易概念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反倾销会计;进出口贸易额;关系研究
一、反倾销会计的理论框架
所谓反倾销会计,是指特定主体运用会计知识、反倾销法知识和国际贸易知识,就反倾销中的问题提供会计支持,进行会计规避、会计举证、会计调查、会计鉴定活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针对我国出口产品提起反倾销诉讼。在反倾销应诉调查中,会计信息提供着权威的诉讼支持。反倾销调查涉及国际贸易、反倾销法律和会计学等不同学科的知识,所以在反倾销应诉中,应诉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构建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概念框架,正确指导企业的内部会计核算,提供令反倾销调查当局信服的会计记载资料,获得反倾销调查中的市场经济正常调查待遇,就显得尤为必要。
反倾销的会计概念框架可以为企业提供实务运作上的指导,它可以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信息披露三个方面来进一步阐述,这三个方面又分别可以从企业日常会计核算专题、调查中的成本结构分析及问卷填列以及反倾销中的盈余管理三点来分别加以说明。
二、研究假设
反倾销会计主要用于应诉反倾销案件,以及在反倾销案件中提供对我方有利的经济证据。自1995年以来,各国对华反倾销案件逐年增加,与此同时我国反倾销会计学有了更深的发展,反倾销会计人员的队伍也逐年扩大。由此可见,反倾销案件与反倾销会计人员的数量存在着一定的关联。由于反倾销会计人员的数量不易统计,本文利用反倾销案件的数量来替代反倾销会计的发展这一变量。进出口贸易是本文研究的另外一个变量,这个变量易于量化,本文利用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来替代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因此,本文的研究假设可归纳如下:假设:进出口贸易额为自变量JCK,反倾销案件的数量为因变量y,进出口贸易额与反倾销案件的数量呈正相关关系。
本文利用最简单的线性模型来对此假设进行检验,即:y=α+β*log(JCK)。
三、样本选取
(一)1995~2009年我国遭遇反倾销指控的案件统计
从反倾销的立案调查数量来看,我国世界上遭遇反倾销立案调查最多的国家。从1995年到2009年,世界范围内共发起3865起反倾销立案调查。自1979年欧盟对我国出口的糖精钠发起第一起反倾销调查来,国外对华反倾销愈演愈烈,一个最重要的例证就是我国产品遭遇反倾销调查案件数量的增加,我国已经连续15 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立案调查最多的国家。
从1995~2009年的15年间,全球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数达3865起,其中2009年最高,达到437起;1995年最低,为157起。而我国遭遇的反倾销立案调查数量也高达746起,从1995年的20起,到2009年的75起逐年增长。
国外对华反倾销数占全球反倾销发起总数的比重呈明显上升趋势。国外对华反倾销调查数占其全球反倾销发起总数的比重由1995年的12.73%上升到2008年的35.1%增长了22.37%。如此快的增长趋势,不仅说明我国已成为全球反倾销运动的主要目标国,也使我国成为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对我国出口贸易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二)1995~2009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的数据统计
自1995年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其中,进出口总额从23499.9亿元上升至150648.1亿元,最高达150648.1亿元。本文主要研究进出口总额对我国反倾销会计的影响,其变化趋势可用折线图表现,如图1所示。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本文运用Eviews对假设模型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实证结果
实证结果表明,进出口贸易额与反倾销案件的数量呈正相关关系,即进出口贸易额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反倾销案件的增加,而反倾销案件的增加将促进反倾销会计的发展,从而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反倾销会计的发展。在今后几年,我国进出口贸易仍将不断扩大,我国仍然无法摆脱国际贸易争端的障碍,我国的反倾销会计将发挥其重要作用,其发展也将顺应潮流,成为我国会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关键一环。
参 考 文 献
[1]白蓉蓉,蒋葵.我国企业应诉反倾销中的会计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1):123~124
[2]贡峻.基于反倾销会计视角的会计准则国际化问题研究.会计准则发展——第六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6:352~358
[3]贾轶群.解决企业反倾销会计问题的对策研究.商业经济.2008(5):86~87
[4]李昌奎.世界贸易组织《反倾销协定》释义.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73)
[5]刘翠英,杨桂花,刘虹.反倾销会计支持系统存在的问题及预警系统的建立.商业会计.2009(20):14~15
[6]吴惠萍.出口企业反倾销胜诉的会计障碍及对策.经济师,2009(7):157~158
[7]王仁祥,李芊蕾,陈艳林.国际反倾销制度对我国应对反倾销的启示.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
[8]张琦.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反倾销会计问题研究.现代商业.2009(30):253~255
[9]李朝良.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J].企业导报.2009(12)
关键词:规避风险 进出口贸易 人民币结算 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币汇率的稳步攀升,人民币逐渐成为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重视的流通货币,这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人民币计划结算货币的重要作用。自2010年起,我国GDP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更为进出口贸易中人民币结算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很多国家出现流动性紧张问题,美元、欧元等主要国际结算货币汇率的大幅波动导致我国及周边国家、地区进出口企业在使用第三货币进行贸易结算时面临较大的汇率波动风险。同时,随着我国同东盟国家以及内地、港澳地区贸易、人员往来、投资等的迅速发展,以人民币作为支付手段来合理规避国际贸易风险的呼声越来越高。另外,我国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随着美元汇率的不断降低,我国外汇储备将会出现大幅缩水,面对这种形势,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的趋势更加明显。而迈开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第一步就是要实现人民币的进出口贸易结算。这是加快人民币国家化发展进程、维护人民币国际地位、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大发展、提高我国在国际金融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的重要保障。虽然我国已经逐步推行了人民币结算,但是,人民币在进出口贸易结算中仍存在一定的失衡现象,这并不利于进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因此,必须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中人民币结算风险进行详尽研究,深挖隐含其中的真正原因,有效规避风险的发生,这对促进我国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进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相关概念解析
(一)进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基本内涵
进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主要是指我国企业同国外企业之间发生业务往来时,以人民币的形式计价进行进出口贸易的对外结算,银行为其提供的利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的国际结算业务。此时,人民币将在国际贸易中充当计价、结算的货币职能。
(二)进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的重要意义
进出口进行人民币结算是2009年7月开始的,并逐渐收受各地方政府、商业银行、企业的普遍欢迎。这对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进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方式有利于帮助现代企业合理规避汇率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对促进企业贸易投资的便利有着积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贸易关系、保持稳定的外贸增长;有利于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升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金融资源的配置能力;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的全面拓展,全面提升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有助于帮助我国企业抵御外部环境变化的冲击,提升我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话语权。值得提醒的是:人民币结算货币的选择并不是由我国单方面决定的,因此,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基本定律,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国际定律才会进一步推进进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进程。
二、进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方式存在的风险分析
(一)容易造成进出口企业计价能力的降低
在我国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中,如果采用人民币进行结算,那么人民币计价的风险也是存在的,即:人民币计价能力的高低。目前,纵观我国进出口企业的现状,我国大部分进出口贸易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价能力偏低,特别是在一些大宗商品的交易上,我国很多企业甚至并不具备定价能力。例如:有的进出口贸易中,很多外国企业在接受了人民币的货款后通常会按照当天的汇率将其折算成美元,国外企业在进行贸易交易时就可以采用美元的交易方式进行。可见,人民币在进出口贸易中并未充分发挥其独立的计价功能,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民币结算方式风险的发生概率。
(二)存在境外交易中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较大的风险
在我国进出口企业中,在对计价货币进行选择中,考虑最多的就是汇率的变动情况和稳定程度。目前,由于进出口贸易中人民币结算方式还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并且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程度也在提高。由于人民币在全球经济中的不断升值,进出口贸易企业一定会持有一些人民币,但是,如果一旦人民币出现贬值的情况,那么企业的盈利就会受到影响。可见,人民币汇率的大幅度波动将会导致我国同周边国家贸易环境的恶化,从而造成进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风险的增加。
(三)境外人民币来源少带来的结算风险
目前,我国境外人民币的主要来源包括:进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资金、内地居民的境外人民币消费、中央银行的货币互换的人民币资金等。但是,由于我国境外人民币流通量、金额都比较少,大多数情况下在境外的人民币处于供不应求的失衡状态中。因此,境外企业要想获得一定的人民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另外,再加之我国境外还尚未形成完善的人民币买卖市场,人民币还不属于自由兑换的货币,因此,在进出口贸易中采用人民币结算的方式存在自由流动性差的问题。很多进出口企业都在热切盼望人民币的升值,但是,这并不是任何企业能够左右的。因此,在进出口贸易中采用人民币结算方式的风险还较多。
(四)境外人民币持有企业存在的信誉风险
在进出口贸易中,企业信誉的好坏是决定企业外贸风险的关键。国际上对于通用的可以自由兑换的货币风险有很多参照的标准和案例来执行,但是,对于人民币结算而言,很多信用证贸易在很多国家的中小银行中难以开展。例如:如果我国进出口贸易企业很难说服客户接受这种付款方式,如果我方企业坚持以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而对方企业又很难找到以人民币作为贸易货币开信用证时,就很容易产生潜在的风险。
四、进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风险的有效规避
如前所述,由于进出口贸易中以人民币作为结算方式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进出口企业及国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定的措施、制定一定的政策来有效规避风险的发生。做到从根本上降低风险,从而保证我国进出口贸易企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对人民币的监管力度,努力提升风险控制能力
防范风险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进行必要的监管。因此,加强对进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力度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为企业的投资提供便利条件,必须加强对进出口贸易的人民币结算的监管力度。这就要求我国的金融监管部门必须建立合理、高效、科学、规范的监管体系,减少进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风险的发生。例如:建立完善的人民币进出口贸易结算流通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进出口贸易真实性的检查力度等。
(二)建立完善的人民币境外运作机制
完善的人民币境外运作机制是扩大人民币回流的主要方式和渠道。进出口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为主要方式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中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在境外的人民币使用量较少,因此,必须加快人民币境外的使用量、扩大人民币境外的使用范围,促进境内的人民币循环力度的加快,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人民币结算的发展。我国政府可以建设人民币资金回流通道,放宽对人民币的管理措施,开放外汇市场,有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循环的进程。例如:在国际中建立股票市场,引进同我国贸易关系较为密切的周边国家的企业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计价股票,从而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在区域内的影响力和接受力。
(三)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支付清算系统
目前,由于我国有限的条件,进出口贸易人民币支付清算系统在服务效率、服务范围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因此,必须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人民币结算清算系统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增强各子系统之间的契合度,在不断拓宽支付清算业务服务范围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银行系统清算的渠道。另外,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业务机构进行人民币结算时应采用不同的清算渠道。例如:适当扩展人民币清算系统的开放时间,突破8小时大额支付系统运行时间。
(四)努力提升我国综合实力,全面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要想切实提高进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的适用范围和接受程度,避免结算风险的发生,就必须尽快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例如:促进国内生产力的发展、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提升产品的质量、帮助企业掌握核心技术;要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为推进进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奠定基础。
(五)尽快提升进出口企业的人民币定价能力
一直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企业的定价能力受到我国商品结构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我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中,存在大宗商品比例较高的现状,但是这些大宗商品的定价基本是以美元的形式进行的。这就造成人民币很难推动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霸主地位。另外,我国进出口贸易企业的定价能力还受到我国加工贸易的影响,这对于境外企业而言,进出和出口采用同一种货币计价将帮助企业有效地规避汇率风险的发生。可见,人民币还是无法触动美元的地位。因此,必须不断提升我国进出口企业的定价能力,采取有效措施抑制大宗商品的进出口贸易,或者降低我国进出进口加工贸易的比重,从而实现用人民币计价的最终目标。
总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我国进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方式的风险在短期内还将继续存在。因此,管理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规避风险的措施,全面促进人民币在进出口贸易结算中的发展,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陈新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现状及相关问题分析[J].国际商务财会,2012(5): 78-79.
[2] 李婧.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看人民币国际化战略[J].世界经济研究,2011(2):13-19.
关键词:省级文化产品;进出口平台;研究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2
山东省在我国的文化产业中是一个文化大省但并不是一个文化强省,山东省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丰富的文化产品是别的省份所不能具有的,让省级文化产品得到很好的发展是一个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在越来越成熟的文化产业中完善文化产品的国际接轨问题是重中之重,文化产品实现国际化首先是要保证文化产品能够走出家门打开国际市场,同时能够从国际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引进先进的文化产品也是关键的,因此建立完善文化产品的进出口平台就成了发展文化产业国际化的唯一突破口。
一、构建山东省文化产品进出口平台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在文化产业的形式不断发展下,整个文化产品的内涵、延长文化产业链成为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先机,因此构建山东省文化产品拥有一个完整的进出口平台成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同时建立文化产品的进出口平台可以有效的提高我省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对于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一个稳定的基础。我省的文化产业目前的形式相对缺乏正确的市场导向、文化产品的概念相对模糊、文化产品的开发与研究力度也相对的薄弱、文化产品的包装与宣传方面也是缺乏特色,针对以上一点问题来看我省的文化产业需要实质性的改革,在随着文化产业的国家化不断发展下,我们需要运用的就是利用先进的国际化文化产业思想对于我省的文化产品的市场导向、产品概念、新产品的研发、包装宣传等问题进行改革,就目前的发展来看,构建一个完整的文化产品进出口平台是实现文化产品发展奠定文化产业基础的最好选择。怎样建立一个完整的文化产品进出口平台对于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说就是一个难题。
二、重视山东省文化产品在进出口平台中的品牌建设
山东省的文化资源在我国来说是一个大省,但是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就需要深化我省的文化体制,首先就要在国际化市场中建立一个具有特色的文化产品的品牌形式,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的影响上相对比较薄软,但是我国却运用着在国际上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资源,将这些文化资源转化就是重要的问题,对于我省来说也是重点问题。例如就对于我省的鲁剧来说具有独特的文化艺术,但是将这种独特的文化艺术推向正规化的国际市场还缺乏一定的动力,主要的动力就是缺乏品牌建设,鲁剧要想在国际市场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凸显出自身的题材建设,要建立有艺术文化内涵,坚决反对低俗的鲁剧文化就是一个完整的品牌意识,我们只有在国际市场中建立有教育意义、有思想内涵、有观赏艺术气息的优秀文化产品,才能建立我省的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品质与影响力。我省的文化产品在进出口平台中实现品牌建设是我省文化产业与世界接轨的重要体现,也是增强我省文化产业竞争力重要手段之一。
三、为山东省文化产品打造集中式的进出易平台
对于一个省级的发展来看,建立文化产品进出口平台主要需要有一个集中的管理模式与发展形势,这就要求在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中,政府要利用行政管理的手段来组织建设文化产品的进出口平台,因为个人的力量一定是薄弱的,同时可能在国际市场的发展中有一定的约束力,因此政府对于进出口平台的建立是完善进出口贸易的重点。政府的贸易导向也是正确的引导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前提条件,政府的进出口贸易具有集中式的特点,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和模式,同时一定是具有完整的体系、稳定的贸易洽谈方式,这些都是能够对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有一个稳定发展的平台。
目前我省的文化进出口的贸易平台的现状主要是:观念陈旧,没有长远的文化产业进出口发展眼光;文化产品的进出口体制相对比较单一和零散;文化产品的进出口贸易环境缺乏规模性。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就要对于我省的文化产品进出口平台做出新的研究,将我省的文化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平台打造成一个具有长期的、整体的、有规模性的。根据这三点首先要求我省的文化产业发展在国际化进出口贸易平台的建设中要有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例如在开发山东文化旅游业,山东省是属于沿海的开放型地区,同时占据渤海、黄海的经济发展圈,因此在国际化的贸易中要实现长期化就要对于山东省的旅游业发展有一个相对全面的发展规划与发展战略;其次是在建立一个整体的进出口贸易平台的时候,就是要不断的去完善山东省的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要构建一个整体的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目前我省的文虎产业相对有一定的规模,但是属于一个不太成熟的阶段,因此在建立的国际化市场的时候一是要严格按照国家化的准则,二是要根据我省的基本情况来建立合法规范的贸易环境,这就要求我省在文化方面建立一定的机构来实现有整体性的交易环境。整体性的交易环境就有效的增加了我省文化产品进出口的数量以及质量的优化,对于文化产业的再发展创造有利的因素。最后是我省的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要实现规模性,这个规模性要求就是对于像旅游业、影视业、鲁剧的发展要有一定的贸易机制,在进出口的平台中创建一个文化的产业链,这样就会对于文化产品的发展有带动性的作用。这样一来,一是有利于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扩大化,二是可以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文化新产品的更新换代。
对于建立省级文化产品的贸易平台来说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是发展的关键,同时政府可以根据国家的文化发展要求尽早的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来推动文化产品国际化市场的发展。除此之外,政府对于文化产品进出口平台的监督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政府的监督可以避免文化产品的发展陷入低俗化,当然文化产品的发展也是代表一个省级政府的文化形象。
四、文化产品进出口平台的形式研究
建立文化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就要对于文化产品的进出口平台的形式做一些规范与合理化的安排,目前国际上的一些文化产品的进出口形式主要是通过一些文化宣传的窗口式网站、文化会展的交流、固定的文化活动月等等一些形式,在此基础上我省对于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平台的形式上可以借鉴国际上的形式,当然这种形式的建立一定要在我省的文化具体情况的分析上,例如在青岛、日照这些海边城市上发展旅游业可以建立一些海滩文化的交流,交流的模式可以是在固定的日期内宣传海滩文化、青岛啤酒文化等等,也可以将这种宣传利用网络化的形式来展开,建立一个固定的文化交流网站,对于这个文化交流网站的设置也要有一定的特色化,网站APP设置要体现山东丰富的文化资源,同时对于像鲁剧、影视业的交流形式上可以进行一些会展的展示,像山东的《孔子》、《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大染坊》、《铁道游击队》、《闯关东》、《沂蒙六姐妹》等影视作品的宣传作为一种模式,在文化会展中突出体现这样的文化软实力。当然除此之外,我省还就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发展新的文化进出口平台,例如在国际市场中申请属于自己的文化专利,多与一些外国的文化进行交流,例如在影视动漫方面我们可以学习日本的宫崎骏的动漫思想以及美国的娱乐大片的制作宣传思想,经常性的实现与国际接轨就能在先进的思想影响下,发展更强的文化产业。
五、结束语
建设省级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平台是发展省级文化产业的国际化手段,也是增长省级文化产品竞争力的主要方式,因此在对于省级文化产品进出口平台的建设中,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文化产业设定合理的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建立独特的文化品牌模式,同时也要根据政府的进出口贸易思想发展具有长期的、整体的、有规模的平台,最后采用多元化、多层次的形式将文化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发展落到实处,发展省级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化市场是我们文化产业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韩福翠.山东文化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思路与对策[J].潍坊学院学报,2012(5):104-105.
[2]王颖.以山东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经济视野,2012(10):12-13.
[3]胡俊海.打造品牌——增强山东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举措[J].德州学院学报,2010(5):45-47.
[4]潘峰.凝目蓬勃发展的山东文化产业[J].走向世界,2010(31):78-79.
[5]杜启洪,侯贺良.山东文化产业盛世山雨欲来[J].走向世界,2007(1):34-35.
[6]王丽梅,牟芳华.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企业经济,2006(12):23-24.
【关键词】进出口贸易 通货膨胀 影响
一、通货膨胀的概念及其衡量指标
通货膨胀与进出口贸易是不同的经济范畴,但两者又有一定的联系。通货膨胀是指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按照这一说明,如果仅有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这不是通货膨胀,只有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持续上升才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温和的通货膨胀,指每年物价上升的比例在10%之内。第二,奔腾的通货膨胀,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和100%以内。第三,超级通货膨胀,指通货膨胀率在100%以上。
通常人们用CPI作为衡量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那么什么是CPI?CPI即是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货膨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他称为严重的通货膨胀。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国外需求增加,近几年来,这种趋势的出现对出口的影响将会因此维持一定时间,并且出口回落对我国总体经济有一定的冲击,也会影响到通货膨胀。
二、我国通货膨胀与进出口贸易现状的分析
1.近年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居高不下。各种日常生活用品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涨价,虽然物价上涨只是通货膨胀的一个表现形式,物价上涨并不代表中国处于通货膨胀时期。甚至有的专家学者认为,不能因物价上涨,CPI超过3%而认为中国目前存在通货膨胀。他把目前中国的物价疯狂乱涨主要归结于气候原因,而并非按照定义所说的“货币发行过多”导致物价普遍上涨。但如今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中国的的确确处于通货膨胀时期。
2.通货膨胀下的货币供给。货币供给被动扩张,通货膨胀预期明显。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在很长一段时间持续快速增长,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目前,银行贷款增速非常高。从货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角度分析,出现了微观主体风险偏好上升,投机交易性货币需求旺盛,大量货币追逐有限非货币资产的现象。除货币超额供给的格局外,近年来我国银行存贷差也日益加大,金融机构存款呈现活期化趋势,存款活期趋势增强。外贸顺差和国外资本流入,是导致人民币货币被动扩张的主要因素。货币流通速度持续加快,意味着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无论是凯思斯主义的货币需求概念,还是费里德紧的货币需求理论都表明,货币流动速度具有顺经济周期变动的特征。
3.通胀下我国汇率的困境。近年来央行十分繁忙。因为一方面,CPI连续创下两年来新高,为管理通胀预期,央行大量回收流动性。另一方面,本土的通胀应该造成外汇市场上的强币变弱,汇率下降。但现实是,对内变弱,对外愈强,二者无论如何也统一不起来。
三、进出口贸易对通货膨胀影响的理论分析
1.货币供给传递路径
当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长期、大量的对外贸易顺差,而形成巨额外汇储备时,国内市场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方面,商品从国内市场被大量输出到国外;但另一方面,为收购出口所得外汇,中央银行要增加货币投放。这样,就会造成流通中货币过多,引发通货膨胀。另外,当国外资本大量流入而引起国际收支顺差过大时,也需要增发大量本国货币用来收购外汇,从而也会导致国内货币供应量过多,引发通货膨胀。其简单的传导机理是:进出口差额——外汇储备——外汇占款——货币供给量——国内通货膨胀水平。
2.国外商品的价格传递路径
当国外出现通货膨胀、价格上涨时,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一方面,由于国外商品的价格上涨会导致该国对外国商品出口的增加,从而增加该国的对外贸易出口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国外商品的价格上涨,又会减少本国居民对国外进口商品的消费,而转为增加对本国商品的消费,由此,一增一减,最终引起整个社会总需求的增加。
近年来,我国对外商品出口连创新高,对外贸易连年出现顺差。究其原因,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由于全球经济复苏而导致的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如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国内市场需求的增加。快速增长的对外贸易,不仅提高了我国对出口商品的市场需求,而且也引发了整个社会总需求的膨胀。这种膨胀的社会总需求一旦失控,就会引起通货膨胀。
3.成本传导路径
一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形成国家总供给的一部分,出口构成总需求的一部分,在国内供给量和需求量一定情况下,进出口贸易会改变该国总供给—总需求平衡状况,从而促使国内通货膨胀水平发生变化。比如,国际市场上石油、原材料、粮食等价格上涨,导致国内这些基础产品的输入价格增加,从而引起国内的价格上涨,并最终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这些年,国际石油价格持续攀高。造成石油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全球经济增长带来的石油需求增加;由于政治、自然等因素导致的石油供应数量的不确定;各种投资基金等投机商的哄抬物价。我国受石油价格的影响比较明显。首先,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全年进口量基本接近美国;其次,我国目前对于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化还缺乏发言权,只能被动的接受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
参考文献:
[1]成蓉.我国进口贸易发展的整体态势[J].国际贸易,2012,(23).
一、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发生,并随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其规模空前扩大,具有世界性。
二、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
三、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相比,以比重表示。
为便于分析比较,世界各国和联合国均以联合国《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sitc)公布的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分析比较。一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
四、对外贸易值与对外贸易量:
(一)、对外贸易值(value of foreign trade)
对外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贸易金额。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进口贸易总额或进口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出口贸易总额或出口总额。两者相加为进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出口总额,是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一般用本国货币表示,也有用国际上习惯使用的货币表示。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值的统计资料,是以美元表示的。把世界上所有国家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用同一种货币换算后加在一起,即得世界进口总额或世界出口总额。就国际贸易来看,一国的出口就是另一国的进口,如果把各国进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总值就是重复计算。因此,一般是把各国进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值。由于各国一般都是按离岸价格(fob即启运港船上交货价,只计成本,不包括运费和保险费)计算出口额,按到岸价格(cif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计算进口额。因此世界出口总额略小于世界进口总额。
(二)、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rade)
以货币所表示的对外贸易值经常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因而不能准确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更不能使不同时期的对外贸易值直接比较。为了反映进出口贸易的实际规模,通常以贸易指数表示,其办法是按一定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各个时期的贸易值,用进出口价格指数除进出口值,得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贸易值,便剔除了价格变动因素,就是贸易量。然后,以一定时期为基期的贸易量指数同各个时期的贸易量指数相比较,就可以得出比较准确反映贸易实际规模变动的贸易量指数。
五、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
贸易条件又称交换比价或贸易比价,即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也就是说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它是用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来计算的。计算的公式为: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x100。 以一定时期为基期,先计算出基期的进出口价格比率并作为100,再计算出比较期的进出口价格比率,然后以之与基期相比,如大于100,表明贸易条件比基期有利;如小于100,则表明贸易条件比基期不利,交换效益劣于基期。
六、服务贸易
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是指:“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商业存在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自然人的存在提供服务。”服务部门包括如下内容:商业服务,通信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运输服务。
七、直接贸易与间接贸易
(一)直接贸易(direct trade)
直接贸易是“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直接买卖商品的行为。
(二)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
间接贸易是“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其中,生产国是间接出口;消费国是间接进口;第三国是转口。转口贸易(entrepot trade)是指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通过第三国所进行的贸易。即使商品直接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去,只要两者之间并未直接发生交易关系,而是由第三国转口商分别同生产国与消费国发生的交易关系,仍然属于转口贸易范畴。
八、总贸易与专门贸易
(一)总贸易(general trade)
总贸易是“专门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出口。
在总出口中又包括本国产品的出口和未经加工的进口商品的出口。总进口额加总出口额就是一国的总贸易额。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原苏联、东欧等国采用这种划分标准。
(二)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
专门贸易是“总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关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只有从外国进入关境的商品以及从保税仓库存提出进入关境的商品才列为专门进口。当外国商品进入国境后,暂时存放在保税仓库,未进入关境,不列为专门进口。从国内运出关境的本国产品以及进口后经加工又运出关境的商口,则列为专门出口。专门进口额加专门出口额称为专门贸易额。德国、意大利等国采用这种划分标准。
九、有形货物贸易
这10类货物分别为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0);
饮料及烟类(1);
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2);
矿物燃料,油及有关原料(3);
动植物油脂及油脂(4);
未列名化学品及有关产品(5);
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6);
机械及运输设备(7);
杂项制品(8);
没有分类的其他货物(9)。
在国际贸易统计中,一般把0到4类货物称为初级产品,把5到8类货物称为制成品。
十、复出口与复进口
(一)、复出口(re-export)
复出口是指外国商口进口以后未经加工制造又出口,也称再出口。复出口在很大程度上同经营转口贸易有关。
(二)、复进口(re-import)
复进口是指本国商品输往国外,未经加工又输入国内,也称再进口。复进口多因偶然原因(如出口退货)所造成。
十一、知识产权贸易
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土回合达成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知识产权包括如下内容:版权、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工业设计、集成电路、外观设计(分布图)等,是一种受专门法律保护的重要的无形财产。
十二、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特点
(一)世界市场上国际类型的多样化
战后,在世界市场上,出现了三种类型的国家,即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发展中国家或 地区和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约占70%左右,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约占20%,而社会主义国家和原苏联、东欧国家约占10%左右。
(二)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
出现了一些新贸易形式,主要有:补偿贸易、对外加工装配贸易、租赁贸易等。
(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四)世界市场上的垄断与竞争更为剧烈
战后,世界市场由卖方转向买方市场,垄断进一步加强,使得市场上的竞争更为激烈。为了争夺市场,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式:
1、组织经济贸易集团控制市场。
2、通过跨国公司打进他国市场。
3、国家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争夺。
4、从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的手段和方法主要包括提高产品质量、性能、改进产品设计、做好售前售后服务等。
5、开拓新市场,使市场多元化。
十三、世界市场的概念
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领域。它包括由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商品和劳务交换的总和。可见,世界市场这一概念是由其外延和内涵两方面构成的。世界市场的外延指的是它的地理范围。世界市场的内涵指的是与交换过程有关的全部条件和交换的结果,包括商品、技术转让、货币、运输、保险等业务,其中商品是主体,其他业务是为商品和劳务交换服务的。
十四、世界市场上商品交易方式
(一)单纯的进出口贸易方式
买卖双方自由选择交易对象,通过函电往来或当面谈判,达成协议签订合同,进行交易活动,这是国际贸易最普遍的一种交易方式。
(二)展览交易方式
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长期或短期的、有固定地点或无固定地点的各种类型的展览会、博览会、贸易中心、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商品展出和交易提供场所。
(三)商品交易所
商品交易所是世界市场上进行大宗商品交易的一种特殊交易方式,是一种有组织的商品市场。其经营活动是根据交易所法和交易所规定的条例进行的。
(四)国际拍卖
国际拍卖是经过专门组织,在一定地点定期举行的一种公开竞争的交易方式。
(五)补偿贸易
补偿贸易是与信贷相结合的一种商品购销方式。买方用进口设备开发和生产的产品或用其他产品或劳务去偿还进口设备的贷款。
(六)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是把加工与扩大出口或收取劳务报酬相结合的一种购销方式。
(七)租赁贸易
租赁贸易是把商品购销与一定时间内出让使用权相联系的一种购销方式。出租人把商品租给承租人在一定时期内专用。承租人根据租赁时间长短付出一定的资金。
十五、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一)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区域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明一国出口商品的去向和进口商品的来源,从而反映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区域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一国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通常受经济互补性、国际分工的形式与贸易政策的影响。
(二)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关键词:粮食进出口;演变趋势;体制困境;政策措施
1前言
1.1粮食进出口问题的提出
1.1.1我国粮食进出口与粮食安全的关系。粮食是1种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特殊产品,任何国家都10分重视粮食的稳定供给。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70年代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问题,在发挥国内农产品比较优势,开展国际贸易的同时,必须考虑好国内粮食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问题。要扩大有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粮食产品的生产,建立粮食生产基地,相应减少没有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粮食产品的生产。通过适当进口、有进有出的办法来调节国内粮食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1]
我是在无锡市对外贸易公司实习的。(自己再加点废话吧,比如说,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等等。我想这个对你来说很简单吧。嘿嘿~~~~~~~)
一、国际贸易
(一)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Trade)
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发生,并随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其规模空前扩大,具有世界性。(二)对外贸易(ForeignTrade)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
二、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
(一)、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Trade)
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发生,并随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其规模空前扩大,具有世界性。
(二)、对外贸易(ForeignTrade)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
三、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相比,以比重表示。
为便于分析比较,世界各国和联合国均以联合国《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SITC)公布的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分析比较。一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
四、对外贸易值与对外贸易量:
(一)、对外贸易值(ValueofForeignTrade)
对外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贸易金额。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进口贸易总额或进口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出口贸易总额或出口总额。两者相加为进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出口总额,是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一般用本国货币表示,也有用国际上习惯使用的货币表示。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值的统计资料,是以美元表示的。把世界上所有国家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用同一种货币换算后加在一起,即得世界进口总额或世界出口总额。就国际贸易来看,一国的出口就是另一国的进口,如果把各国进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总值就是重复计算。因此,一般是把各国进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值。由于各国一般都是按离岸价格(FOB即启运港船上交货价,只计成本,不包括运费和保险费)计算出口额,按到岸价格(CIF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计算进口额。因此世界出口总额略小于世界进口总额。
(二)、对外贸易量(QuantumofForeignTrade)
以货币所表示的对外贸易值经常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因而不能准确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更不能使不同时期的对外贸易值直接比较。为了反映进出口贸易的实际规模,通常以贸易指数表示,其办法是按一定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各个时期的贸易值,用进出口价格指数除进出口值,得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贸易值,便剔除了价格变动因素,就是贸易量。然后,以一定时期为基期的贸易量指数同各个时期的贸易量指数相比较,就可以得出比较准确反映贸易实际规模变动的贸易量指数。
五、贸易条件(TermsofTrade)
贸易条件又称交换比价或贸易比价,即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也就是说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它是用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来计算的。计算的公式为: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X100。以一定时期为基期,先计算出基期的进出口价格比率并作为100,再计算出比较期的进出口价格比率,然后以之与基期相比,如大于100,表明贸易条件比基期有利;如小于100,则表明贸易条件比基期不利,交换效益劣于基期
六、服务贸易
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是指:"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商业存在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自然人的存在提供服务。"服务部门包括如下内容:商业服务,通信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运输服务。
七、直接贸易与间接贸易
(一)直接贸易(DirectTrade)
直接贸易是"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直接买卖商品的行为。
(二)间接贸易(IndirectTrade)
间接贸易是"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其中,生产国是间接出口;消费国是间接进口;第三国是转口。转口贸易(EntrepotTrade)是指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通过第三国所进行的贸易。即使商品直接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去,只要两者
之间并未直接发生交易关系,而是由第三国转口商分别同生产国与消费国发生的交易关系,仍然属于转口贸易范畴。
八、总贸易与专门贸易
(一)总贸易(GeneralTrade)
总贸易是"专门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出口。
在总出口中又包括本国产品的出口和未经加工的进口商品的出口。总进口额加总出口额就是一国的总贸易额。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原苏联、东欧等国采用这种划分标准。
(二)专门贸易(SpecialTrade)
专门贸易是"总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关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只有从外国进入关境的商品以及从保税仓库存提出进入关境的商品才列为专门进口。当外国商品进入国境后,暂时存放在保税仓库,未进入关境,不列为专门进口。从国内运出关境的本国产品以及进口后经加工又运出关境的商口,则列为专门出口。专门进口额加专门出口额称为专门贸易额。德国、意大利等国采用这种划分标准。
九、有形货物贸易
有形货物贸易指有形的、实物形态的、可以看见的货物的贸易。为便于统计和国与国之间进行协调,1974年联合国秘书处修订了1950年版的"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现行实施的是1974年修订本。在该版本中,把国际贸易货物分为10大类,63章,233组,786个分组和1924个基本项目。
这10类货物分别为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0);
饮料及烟类(1);
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2);
矿物燃料,油及有关原料(3);
动植物油脂及油脂(4);
未列名化学品及有关产品(5);
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6);
机械及运输设备(7);
杂项制品(8);
没有分类的其他货物(9)。
在国际贸易统计中,一般把0到4类货物称为初级产品,把5到8类货物称为制成品。
十、复出口与复进口
(一)、复出口(Re-export)
复出口是指外国商口进口以后未经加工制造又出口,也称再出口。复出口在很大程度上同经营转口贸易有关。
(二)、复进口(Re-import)
复进口是指本国商品输往国外,未经加工又输入国内,也称再进口。复进口多因偶然原因(如出口退货)所造成。
十一、知识产权贸易
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土回合达成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知识产权包括如下内容:版权、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工业设计、集成电路、外观设计(分布图)等,是一种受专门法律保护的重要的无形财产。
十二、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特点
(一)世界市场上国际类型的多样化
战后,在世界市场上,出现了三种类型的国家,即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和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约占70%左右,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约占20%,而社会主义国家和原苏联、东欧国家约占10%左右。
(二)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
出现了一些新贸易形式,主要有:补偿贸易、对外加工装配贸易、租赁贸易等。
(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四)世界市场上的垄断与竞争更为剧烈
战后,世界市场由卖方转向买方市场,垄断进一步加强,使得市场上的竞争更为激烈。为了争夺市场,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式:
1、组织经济贸易集团控制市场。
2、通过跨国公司打进他国市场。
3、国家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争夺。
4、从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的手段和方法主要包括提高产品质量、性能、改进产品设计、做好售前售后服务等。
5、开拓新市场,使市场多元化。
十三、世界市场的概念
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领域。它包括由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商品和劳务交换的总和。可见,世界市场这一概念是由其外延和内涵两方面构成的。世界市场的外延指的是它的地理范围。世界市场的内涵指的是与交换过程有关的全部条件和交换的结果,包括商品、技术转让、货币、运输、保险等业务,其中商品是主体,其他业务是为商品和劳务交换服务的。
十四、世界市场上商品交易方式
(一)单纯的进出口贸易方式
买卖双方自由选择交易对象,通过函电往来或当面谈判,达成协议签订合同,进行交易活动,这是国际贸易最普遍的一种交易方式。
(二)展览交易方式
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长期或短期的、有固定地点或无固定地点的各种类型的展览会、博览会、贸易中心、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商品展出和交易提供场所。
(三)商品交易所
商品交易所是世界市场上进行大宗商品交易的一种特殊交易方式,是一种有组织的商品市场。其经营活动是根据交易所法和交易所规定的条例进行的。
(四)国际拍卖
国际拍卖是经过专门组织,在一定地点定期举行的一种公开竞争的交易方式。
(五)补偿贸易
补偿贸易是与信贷相结合的一种商品购销方式。买方用进口设备开发和生产的产品或用其他产品或劳务去偿还进口设备的贷款。
(六)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是把加工与扩大出口或收取劳务报酬相结合的一种购销方式。
(七)租赁贸易
租赁贸易是把商品购销与一定时间出让使用权相联系的一种购销方式。出租人把商品租给承租人在一定时期内专用。承租人根据租赁时间长短付出一定的资金。
十五、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一)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区域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明一国出口商
品的去向和进口商品的来源,从而反映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区域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一国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通常受经济互补性、国际分工的形式与贸易政策的影响。
(二)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亦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InternationalTradebyRegion),用以表明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区域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计算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既可以计算各国的进、出口额在世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也可以计算各国的进出口总额在国际贸易总额(世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
由于对外贸易是一国与别国之间发生的商品交换,因此,把对外贸易按商品分类和按国家分类结合起来分析研究,即把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的研究结合起来,可以查明一国出口中不同类别商品的去向和进口中不同类别商品的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十六、贸易差额
[关键词]进出口贸易;HP滤波;GDP增长
经济理论认为,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公式中体现为 :GDP=C+I+G+(E-M)。公式直观上给人们形成一种印象,出口增加有利于提高GDP,而进口的 增加会造成GDP的减少。但是,改革开放后,在我国的进口品中,有很多是高新技 术品和先进生产要素的进口,它们对中国GDP的增长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林毅夫、李永 军[1](2001)认为,为了正确地测算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必须深入 了解出口 和进口的性质及它们与消费和投资的关系;通过国内生产总值恒等式来简单的计算净出口对 国民收入影响的方法不是分析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适当方法,低估了外贸对经济关系的贡 献度。进口和出口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不同,进口额中不仅仅是单纯减少GDP,也有增加 GDP的因素。
一、中国学者对两者关系的既有分析成果及方法
对中国出口额与经济增长的问题比较有影响的研究有:杨全发[2]等(1998) 利用Feder的模型和1978―1995年的有关数据分析了我国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许和连、 赖明勇[3](2001)认为,总体出口额与GDP、工业制成品与GDP不协整,总体出口 和初级产品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范柏乃[4]等(20 05)通过对中国1952-2003年的数据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模型和广义差分回归的方法研究了 中国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认为出口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高峰[5] 等(2005)运用单位根和协整检验方法 对中国1952-2002年的进、出口额及GDP年度数据进行了研究,认为进、出口额序列和GDP序 列有协整关系,并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表明了中国进、出口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和短 期关系。
在进口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方面,佟家栋[6](1995)利用1953-1990年中国进口额 和国 民收入数据,采用简单线性回归方法对进口和国民收入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检验,发现 进 口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夏先良(2002)[7]认为,进口参 数对经济 增长率的变化具有显著影响,出口参数则没有进口增长率对经济增长贡献那样显著。当考虑 时滞效应以后,回归结果显示,进口增长率、出口增长率都对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贡献,出 口部分增长也会拉动经济增长。但进口增长率仍然比出口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显著 ,在同样增长率下,进口大约比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一倍。魏浩,张二震[8] (2004)认 为,因为进口中往往包含大量的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它虽然不会直接对GDP总额产生正向 促进作用,但是大量先进设备和技术的进口会促进科技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会促进经济集 约化增长程度的提高,从而促进GDP增长率的提高。周春应[9](2007)认为,我国进 口贸易对 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最小,对市场化程度、国内投资以及人力资本积累有一定的作用;进口 贸易主要通过带动出口贸易和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
在应用进出口净额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方面,贾金思[10](1998)在他的文章 中讨论了为 什么应该用净出口额指标,而不是用出口依存度或者出口指标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李 军[11](2008)认为;“从GDP的概念看,本国的出口品应包括在本国GDP的核 算范围 内,而进口品则不属于本国GDP的内容。这也是为什么对GDP的计算需要减去进口的原因。 因此,试图通过国民收入账户恒等式的进口项来测算进口对GDP的贡献,在理论上也是行不 通的”。
二、经济分析中的HP滤波方法
1980年,美国学者Hodrick and Prescott在研究美国的商业周期时,使用了滤波方法。后 来,随着实际商业周期(RBC)理论的广泛应用,很多人使用HP滤波对周期进行研究。这种 非结构方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优势,即对于周期的计量和解释是分离的。HP滤波同时是一 个线性滤波,它把时间序列Yt分解为一个周期要素Yct和一个增长要素Ygt。 Yt=Yct+Ygt(1)
HP滤波通过对于增长性要素二阶差分变化的补偿,使周期因素的方差最小化,即,这种方 法是使以下等式最小化:
{Ygt}T+1t=0=min∑Ti=1{(Yt-Ygt)2+λ[(Yg t+1+Ygt)-(Ygt-Ygt-1]2}(2)
当λ通过补偿增长要素Ygt而使序列平滑。这里L为滞后因子,周期性要素Yct=HP (L)Yt。HP滤波能够很好的过滤出时间序列的商业周期频率。但是,对于HP滤波的争论 也由来日久,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λ的取值问题。对于这种方法的批评者认为,在使 误差平方和(MSE)最小问题上,这种过滤器只有在特别的条件下才是最优的。这里我们采 用现在流行的观点:对于年度数据我们取值为λ=100。
三、基于HP滤波的中国进出口贸易与GDP增长
(一)数据
本文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统计数据,主要有1978年至2007年经过生产总值指 数调整的实际GDP,经过价格调整的实际进出口额、实际出口额、实际进口额和实际进出 口差额的年度数据(我们使用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进行调整)。为了帮助消除异方差,我们 对实际数据时间序列取其对数。
(二)单位根检验
因为HP滤波不稳定的时间序列随着单整阶数的升高,会带来人为的经济周期,所以,我 们首先决定变量的单整阶数。我们使用传统的ADF检验方法。在这里,我们对数据取对数后 的序列为实际GDP(lnGDP)、实际进出口总额(lnexim)、进口额(lnim)、实际出口额(lne x)、实际进出口差额(lndiff)。原序列经ADF检验证明是非平稳的I(1)序列,一阶差分后 的ADF统计量检验值见表1。
(三)GDP增长与进出口总额的关系
第一步我们利用传统的方法把数据标准化,以建立可以直观比较的滤波图。标准化后的实 际GDP序列、进口、出口、进出口总额、进出口差额序列其各自的HP(L)滤波图如图2所示 ①。从图1中HP滤波的趋势比较可以看出,以GDP增长为 代表的经济总量序列,不论从周期趋势上还是从波动上与进出口总额的一致性要大于进出口 差额。进出口总额在趋势上自1992年至1996年的经济增长与进出口产生了分离现象,其他 时 间上是一致的。我们对增长趋势进行了分析认为,按照各序列与GDP的一致性程度从高到低 的顺序分别为: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出口额、进出口其次是出口额,而进出口净差额(E- M)与GDP相关程度最低,从图1中可以看出进出口差额与GDP上是不一致的。
从图2 HP滤波周期波动图中看到,总体上进出口总额(E+M)、进口额、出口额与GDP序列 周期波动是一致的。周期波动图中也可以看出,进出口总额、进口额与GDP序列最为一致。 从图中可以看到,自1987年后进出口总额、进口额的波动领先于GDP的波动,GDP的波动相对 滞后。1989-1992年期间GDP增长的波动与同期进出口总额(E+M)的波动趋势有背离现象, 一个合理的解释是在这个期间,中国经济增长在1989年开始,国内国家政策调控较强;同时 , 当时由于外部环境较差,外国投资减少,经济增长下滑,通货膨胀率较高,工资的增加幅度 相对较大;而同时,汇率相对稳定造成外国商品相对便宜,造成同期我国进口增长与GDP经 济增长背离的现象。在HP滤波图形分析中,我们看到与经济增长无论在趋势上还是在波动 因素上协同性最差的是进出口差额,进出口差额(E-M)的波动与GDP波动一致性不明显,其 与GDP增长的相关系数也最低,即0.827294。从相关系数矩阵(见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 进出口总额、进口额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系数最高可以达到0.99755。通过对进口、出口、进 出口差额及进出口总额序列与GDP序列的HP滤波分析,参照相关系数矩阵,我们可以得出以 下结论:即进出口总额(E+M)序列、进口序列与GDP序列协同性最好、一致性最强, 而进出口差额(E-M)与GDP序列一致性最差。在双变量模型分析中,要研究进出口贸易与经 济增长的关系,应该利用进、出口序列、进出口差额或进出口总额序列中与GDP的协同性最 好、有明显的经济理论意义的序列。同时,这个变量序列一定是和GDP序列相关度最大。这 种一致性表现为序列在长期趋势和周期波动方面的一致。
四、协整检验和结论
(一)协整检验
根据表1可以看出,GDP和进出口总额时间序列在取对数后即lnGDP、lnexim序列在一阶差分 后5%的ADF检验临界值显著,判定二者是一阶单整的即是I(1)的,二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的 可能性;建立二者的协整关系式,我们利用E-G两步法来检验二者的协整关系:
lnGDPt=α0+βlnimpt+εt
Ls:LNGDP=5.60146+0.436122*LNEXIM(1)
(105.45)
(75.54)
R2=0.995
DW=1.12
Lm(1)= 0.02
Lm(2)=0.0057
可以看到,各个系数的T值均在5%的检验水平下显著,R2值达到比较理想的水平。由此初 步 认定lnGDP与lnexim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对于其残差的稳定性进行检验,由于在回归式中我 们考虑了截矩项,得Δe=-0.85et-1,ADF值为-4.26
(二)Granger因果检验
在研究进出口与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是经济增长推动了进出口还是进出口 推动了经济增长?或是二者互为因果?我们利用1978―2007年30年的数据来进行Granger因 果检验。从表3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检验水平下,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和GDP 呈 双向因果关系;进出口差额、进口额不是GDP的Granger原因,但是,GDP是进出口差额、进 口总额的Granger原因。
表3Granger 因果检验报告 滞后期零假设F统计量 P值结 论 2LNDIFF 不是 LNGDP的Granger原因0.2360.792接受原假设 2LNGDP不是LNDIFF 的Granger 原因3.7110.041拒绝原假设 2LNEX 不是 LNGDP的Granger原因4.9700.016拒绝原假设 2LNGDP不是LNEX 的Granger 原因4.5340.022拒绝原假设 2LNEXIM不是 LNGDP的Granger原因3.8800.035拒绝原假设 2LNGDP不是LNEXIM 的Granger 原因3.9300.034拒绝原假设 2LNIM不是 LNGDP的Granger原因1.5600.231接受原假设 2LNGDP不是LNIM 的Granger 原因6.1630.007拒绝原假设(三)结论
通过对1978―2007年的数据进行HP滤波分析、同时参考相关系数矩阵及Granger因果检验, 可以看 到进出口总额(E+M)与GDP的一致性、相关度最高,其次是进口额、出口额;一致性、相关 度最低的是进出口差额(E-M)。但是,只有出口总额、进出口总额与GDP呈双向Granger因 果关系,而进口额和进出口净差额与GDP是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即GDP的增长是进口额及 进出口差额的原因而进出口净差额、进口额不是GDP增长的Granger原因。长期以来,人们受 国内总产值(GDP)计算中支出法公式GDP=C+I+G+(E -M)的影响,在研究进出口贸易 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时,误以为进出口差额(E-M)是最好的选择;简单的认为出口额对 经济增长是正向作用,而进口是负向作用是错误的。这种认识忽略了进口对国内生产总值(G DP)的拉动作用,上面的实证分析佐证了我们的这种观点。在实际考察进出口贸易与GDP增长 关系时,应用进出口总额(E+M)序列考察其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比应用进口额、出口额 、进出口差额序列更能真实全面地反映进出口贸易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这种研究从经济 学理论上有着深远的意义,即进口额不能再简单列为是GDP增长的减少项。以上的实证分析 证实了一些学者的推测,但是,有更多的、从经济理论上的解释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思考。
注 释:
①为了篇幅关系这里我们选取了与GDP相关度最大的进出口总额和相关度最低的进出口差 额序列,省略了其它趋势及周期图形,如有需要请与作者联系。
主要参考文献:
[1]林毅夫,李永军.出口与中国的经济增长: 需求导向的分析[J].经济学(季刊),20 03(4).
[2]杨全发,舒 元.中国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8) .
[3]许和连,赖明勇.我国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2001(3) .
[4]范柏乃,毛晓苔,王 双.中国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研究:195 2―2003[J].国际贸易问题,2005(8).
[5]高 峰,范炳金,王金田.我国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国际贸易问题, 2005(7).
[6]佟家栋.关于中国进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探讨[J].南开学报, 1995(3).
[7]夏先良.追求最大限度的充分就业中国进口贸易宏观分析与政策选择[J].国际贸 易,2002(3).
[8]魏 浩,张二震.对进口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重新认识[J].北京工商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9]周春应.中国进口贸易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途径研究[J].经济评论,2007(4 ) .
[10]贾金思.论外贸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J].财贸经济,1998(6).
[11]李 军.进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测算理论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 008(9).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ss Import and Export Volume and GDP Growth:
Based on D ata from 1978 to 2007
关键词:林产品贸易 贸易比例 增加值核算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中间品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越来越大,基于最终产品、原产地等原则的传统统计一国贸易额的方法无法准确反映在全球生产链背景下各国的实际利得。各国学者及国际组织等纷纷探究并提出了各种新的贸易统计方式。其中,测算贸易增加值的方法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和认可。同时,我国林产品存在明显贸易逆差等问题。中国目前的国际分工多属于中间林产品的加工制造,为了在全球化生产链下更加准确地反映国际贸易进出口实际情况,我国亟需准确统计林产品国际贸易数量,以了解其发展真实情况,维护我国林产品国际贸易的正当权益。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增加值贸易是由Hummels等人提出的垂直贸易概念发展而来,由于垂直贸易的假设要求进口中间产品的增加值必须全部来源于国外,应用范围狭窄。由此,众多学者都在此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其中,较为突出的是Daudin(2011)等人明确提出了增加值贸易概念,利用更高质量的全球贸易分析项目数据库的国内投入产出表数据,规避了垂直贸易下的严格假设[1]。Robert Koopman等提出了KPWW方法,将产品的每一个用途具体在每一个来源进行区分为中间进口品与最终产品,将一国总出口分解为国内增加值和国外增加值部分[2]。对贸易增加值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单一国家的投入产出表或构造国家间的国际投入产出表进行的产业层面的研究,因此难免会忽略企业的微观特征。国外学者将研究更多集中于以外国附属机构统计、VAX比率、投入产出表等方法建立模型,忽略了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对国际贸易统计制度的影响,以及从微观角度上对企业进出口贸易增加值部分的核算。
综上,传统的国际贸易统计方法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增加值贸易方法日益受到重视,但国内对增加值贸易理论研究尚未成熟,还有待深入研究。此外,对增加值贸易的核算主要应用于中国工业企业贸易进出口总额方面,将其引用到林产品贸易的理论研究也较为少见。而伴随着林产品贸易规模的扩大,进出口型林业企业有必要进行增加值贸易核算。由此,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清楚认识我国林产品贸易出口现状,合理测算出自身的林产品贸易增加值,应对新的国际贸易形势成为林产品贸易企业首要解决的问题。
三、中国林产品贸易出口分析
(一)中国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变化
如图1所示,2000―2013年,我国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大体呈上升趋势,但在2008年,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进出口贸易额相对下降,在2008年后,贸易额有所回升,并在2009―2013年迅速增长。其次,我国在2000―2013年,林产品贸易长期处于贸易逆差,我国的林产品进口额远大于出口额,且两者之间的差额逐渐扩大。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增长,对木材的需求急剧增长,我国内部市场的供需矛盾使得我国对国际林产品(原木、锯材)的依赖度逐年加深,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我国本土森林资源。林产品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协调我国整体贸易顺差,但西方国家仍对我国林产品筑起了绿色贸易壁垒。而加快林产品国家贸易市场增加值统计方法的核算,可减轻西方国家对我国出口产品的敌意,从而减少我国贸易纠纷案件。
(二)中国林产品出口市场金额占比
通过表1,得到我国林产品出口贸易金额和我国出口各国的林产品贸易金额,两者相比,得到我国林产品出口贸易市场占比。
由图2可知,2000―2013年,日、美、韩是我国林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英、加、德次之,从总体趋势来看,以上六国对我国出口市场的占比先上升后下降,在2005年达到峰值。2005年日本市场占我国出口市场的48.78%,将近一半,远远大于其他国家,在2006年以后,美国市场占比超过日本市场占比,可达11.48%。自我国加入WTO后,双方的贸易摩擦加大,对我国林产品出口市场结构进行微调,可有效缓解我国与别国的贸易纠纷。但不可忽略的是,我国林产品贸易具有大进大出的特点,由于我国制浆、制版技术相对落后,纸浆和胶合板大量进口,林业企业大多进行来料加工,中间投入较少,贸易增加值甚微,所以以贸易总额来衡量一国出口的产品价值的传统统计方法严重影响我国林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建立统一的林产品贸易投入产出表对缓解我国木材供需矛盾具有重要作用。
图3分别展示了我国出口原木、人造板、木质纸浆、锯材等主要林产品的出口国金额占比较高的国家,由图可知,我国原木主要出口国是美、日、韩,2000―2013年期间,美国对我国原木的进口量一直居高不下,远远超过日本和韩国两国,而日韩两国进口我国原木的趋势变化大致相同,近年来,我国对美日韩出口原木的比例逐渐下降,表明我国限制原木等自然资源的出口、关税政策起到了一定作用;我国人造板主要出口国为美、韩、日,与原木相似,韩日两国金额市场占比趋势相近,近年都有下降的趋势,而美国起伏波动较大;我国纸浆出口国主要是美、印、德,其中最为明显变化的是印度,在2011年以后对我国纸浆的需求突然骤增,2012年金额占比约达85%,而2013年又骤然下降。了解我国林产品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我国林产品出口在各国的金额占比,有利于我国与频繁贸易往来的国家进行合作,核算林产品贸易增加值,有利于各国清楚认识本国在全球价值链下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核算林产品贸易增加值的方法有多种,但目前来说都存在一定缺陷或在现实情况无法实施的情况,所以在探索林产品贸易增加值核算的方法,建立新的贸易统计制度的同时,更要求我们结合世界林产品贸易的现状以及特点,来完善和发展贸易增加值核算方法。
参考文献:
[1]Daudin G,Rifflart C,Schw-
eisguth D. Who produces for whom in the world economy?[J].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Revue canadienne d'économique,2011,44(4):
1403―1437
[2]Koopman R,Powers W,Wang Z,
et al. Give credit where credit is due: Tracing value added in global production chains[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10
【关键词】高职;第一次课
记得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第一节课,如果开头的一段话热情洋溢:板书的第一个字让学生为之赞叹;第一次朗读让学生为之感动;用丰富的表情和机灵的眼神吸引住学生;得体的幽默让学生笑起来:充满爱意的一次抚摸让学生感到亲切;教学方法的变化让学生感到有趣。那么,你就成功了如果这样,而且今后也不懈怠,我敢说,你绝对成功了。”可见,人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良好的第一印象,会成为此后师生交往的感情基础,也会成为师生共同进步、焕发课堂活力的内驱力;因此,上好第一堂课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上好第一节课昵?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以高职《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为例,简单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明确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引起学生的重视
首先,我向同学们介绍《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是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一门培养职业能力的核心课程。然后,我向大家提问: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培养目标是什么?未来面临的就业岗位是什么?这些岗位需要什么样的核心能力?然后,告诉同学们《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是培养“进出口业务处理能力”的课程。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够在进出口业务中完成贸易准备、交易磋商、合同履行、业务善后等工作,具备从事外贸业务操作的基本职业能力。因此,本课程对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养成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职业能力核心课程。
然后,我向同学们介绍《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也是一门与考证密切联系的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进出口环节相关的知识并培养相应的操作技能。从下图1中我们看到与进出口环节知识直接关联的资格证书有外销员、报检员、货代员、报关员、单证员、跟单员等职业资格证书,要考取这些证书,就离不开这门课程的知识铺垫,所以,我们说本课程是与考证密切联系的课程。
图1 国贸类职业资格证书与进出口业务环节的对应关系
接着,介绍本课程在本专业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前置课程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剑桥商务英语》等,通过引入国际贸易概念、政策、贸易区域以及相关的商务英语知识,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专业基础、语言基础;后续课程包括《外贸单证实务》、《报关业务》、《外贸函电》等,是对《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中所涉及业务环节知识与技能的细分与深化训练,进一步完善了外贸从业人员所必需的能力要求。
通过以上介绍,同学们明确了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知道这门学科关乎他们的将来,对其发展有价值,从而引起学生的重视。
二、搭建课程整体框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对同学们未来就业的外贸业务岗位进行分析,明确应掌握的职业能力,并以此为依据,确定了如下课程目标:A.知识目标:熟练掌握出口和进口各个业务环节应具备的基本知识;掌握出口和进易的程序和方法;深入了解有关的国际贸易惯例及法律知识;了解其它贸易方式。B.能力目标:具备进出口贸易合同磋商能力、进出口贸易合同签订能力、进出口贸易合同履行能力。C.素质目标: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应该具备竞争意识、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社会责任、职业道德等基本素质。
要实现课程目标,我们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考核方式做了改革,我们要求学生以3-5人为一组,成立贸易公司,每个公司要模拟完成一项商品的进出口业务,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习相关进出口贸易知识。接着,向学生提问:要完成一笔出口业务,需要经过哪些程序?通过学生的参与,明确了一笔交易的业务流程是:交易前的准备、交易磋商、合同签订、合同的履行、业务善后。本课程教学将按照外贸业务流程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打破传统的章节式课程结构,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结构,在每个项目中,我们安排了若干个学习型工作任务,以项目为单元组织教学,以期达到相应能力。为了很好的实施教学活动,我们将在以后学习中把学习情境和工作场景相对接,探索校内教学和校外教学相结合的模式,把本课中合同履行的部分内容如备货、报关等安排到黑旋风锯业股份有限公司、宜昌海关、集装箱码头进行,体现开放性、实践性的课程特色。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兴趣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就可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树立良好形象,建立良好的首因效应
除了以上课程设计外,在第一次课中教师还应注意建立起良好的首因效应。教育心理学表明:首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接触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会对他人产生一定的定势作用。在教学中,运用好定势规律,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第一次课学生都存在着极强的好奇心理,他们渴望认识任课教师、领略教师的教学风采、了解课程的内容。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关键的一课,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对学习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首先,树立良好形象,把美带给学生。教师走进教室,N双眼睛从头到脚无数次地打量你,看得你毛骨悚然,心里发虚。笔者认为:如果之前没有充分的准备,这些犀利挑剔的眼光足以打败我们内心原本的那份坚定和自信可是别忘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新学期,这个时候他们最能够听得进去老师的每一句话,我们不妨利用这次机会,在这些“嫩”学生面前好好“SHOW”一把。在走进教室前,最好是修饰一下自己,包括发型、个人的衣着服饰等,一方面是彰显出你良好的精神面貌,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对学生的重视程度。如男老师可打扮得帅气大方,女老师打扮端庄漂亮,自己不但信心倍增,心情也会跟着好起来,学生自然就把目光自然投射在老师的身上。
其次,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知识在传播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师生情感因素。在第一堂课中,老师要十分注重自己情感的发挥,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其实都应该包含“情”,通过饱满的情绪、昂扬的激情去感染学生。上课时充分利用面部表情表达自己的情感,时刻保持愉悦的心情,面带微笑。实践证明:和蔼可亲的笑容会使得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由的动脑思考,充分发挥主观积极性。而教师若利用通常意义上的“板面孔、不苟言笑”的严肃形象来树立自己的威信,属于一种不甚妥当的行为!其结果会导致学生对老师是敬畏而不是敬重。另外,充分利用心灵的窗口――眼睛去跟学生交流信息和情感,可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上课过程中,老师可采用环视和注视的相结合的方法管理听课秩序。环视使每个同学都感觉到老师在注意自己,因而能专心听讲。注视,可制止学生的违规行为,既代替了口头批评免得影响其他同学,又不伤害违纪学生的自尊心,一举两得,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四、采取多种方式,增强学生自信心
自信对一个人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自信心是学生成长动力系统中最强的源动力,也是教师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最佳法宝。然而现实中,由于社会上对高职院校地位的认同较低,许多高职学生自认不如别人,如果不能正视现实和自己的新角色,没有进行恰当的心理调适,很可能会终日郁郁寡欢、不思进取,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所以,在第一次课中,我会利用一切机会去鼓励学生,赏识学生,通过介绍我校的一些优秀毕业生去激励学生,使这些人在学生的心目中形成一种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的学习、工作经历会对他们起到示范作用,使他们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够取得榜样一样的成绩,并进而内化成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总之,第一次课的教学是为我们整学期教学所作的准备与铺垫,教师一定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信心,学生就会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教学活动也将成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职;进出口贸易实务;角色扮演教学法;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角色扮演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剧情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扮演剧中的人物,进入角色,体验角色生活,学生们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把知识、实践和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课堂教学变成“动脑、动口、动手、动情”的教学活动。这样的课堂教学方法有助于克服学生胆怯、不敢开口的心理障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也能加深其对职业技能与知识的领悟。所以,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方法特别适合职业学校学生专业课的教学。
(一)《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特点
《进出口贸易实务》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方针政策与业务技术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课程。本教材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实践性,重在将学生认为是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教会学生怎样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业务,尽量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岗位的需要。结合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的上述两个特点,在这门课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更重视让学生在一个逼真的环境中去体验和探索。
(二)中职学校学生学习特点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中考落榜者,他们中大多数人文化基础知识薄弱、思维狭窄,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一些抽象的专业理论课不能很好地理解,尤其是对进出口实务课程中的一些国际贸易术语、惯例等的应用更是束手无策。其次,有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了解,在报读时不是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该专业,有的甚至是父母代劳,结果不喜欢所学专业,从而也失去了学习专业课的兴趣。也有的同学是因为对专业期望过高,进入学校学习后发现这个专业并不是如他们所想的那么有趣,而是有很多专业性很强的理论知识,因此产生落差,有被欺骗的感觉,也导致了对专业课学习的“厌烦”。基于这些原因,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对教学内容提不起兴趣,学习懒散等症状。改变这些症状的有效手段就是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来。
(三)在进出口实务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教学法的作用
首先,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乐于参与,在参与中学习与探索,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这一教学方法可以将进出口贸易实务中抽象的理论知识及墨守成规的条约、规则上升到实践高度,使之得到很好的应用,为学生进入未来的职业岗位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再次,角色扮演教学法可以让角色扮演者与观察者一起进入到一个真实的问题情景中,学生以这种生活原型为媒介,探索角色的情感,洞察角色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二、角色扮演教学法在进出口贸易实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模拟性角色扮演
模拟性角色扮演法是根据所学课文的情景,要求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角色,用语言和动作来表达课文内容的一种课堂活动。在活动中,教师给学生指定或提供进行模拟练习的材料。这是一种有一定控制性的练习活动,学生通过这一活动,能够自然地掌握课程知识,极大地了提高了参与度并加速了学习过程。同时它也是学生进行创造性角色扮演的基础。适合这一类型活动的课文以对话为主。
(二)创造性角色扮演
创造性角色扮演就是教师根据所学课文的内容结合现实生活设计的课堂活动。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自由的想象创造空间。这种活动中,情景、人物角色是创造的,活动内容与课文有关,是在课文基础上的延伸或发展。在该活动中,学生没有现成的对话和剧本,教师为帮助学生完成任务,仅为学生创设情景和活动要求,并作适当提示,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形式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这一类型的角色扮演活动体现了任务型教学的特点。
【案例】《国际贸易方式》一节中的拍卖,尽管学生没有真正接触过,但这样的场景似乎在电视电影中常有见到,所以这一块内容可以采用创造性角色扮演法教学。其步骤如下:
1.选定主题,创设情景。这次模拟的地方就选在上课的教室,事先组织学生准备一些道具作为拍卖会的演示工具。比如参与拍卖的商品(主要是学生的DIY小物品)、一些印有号码的卡片,作为竞拍者的号码牌。
2.演示。为了使活动进展顺利,教师给学生做适当的提示,甚至把可能出现的情节、运用的语言示范出来,供学生参考。
3.小组讨论分配角色。这里是以全班为单位进行谈论分配角色。同学们选举班长作为拍卖会的主持人,其他班干部作为现场工作人员,现场工作人员主要负责给每位同学发放卡片,其他同学按照卡片上的号码参与竞拍。
4.排练准备。同学们在班长的带领下进行排练,整个过程很顺畅。
5.轮流表演。由于时间原因,没有组织学生轮流表演,而是大家自愿的来参与,大部分同学在表演中充当竞拍者。
6.反馈。反馈也体现在整个拍卖过程中。整个拍卖会进行得很顺畅,同学们也融入其中。这样的活动课的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正常拍卖会下来几乎全班同学都参与了课堂。表演中无处不体现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巨大的创造力,通过学生的亲自体验,对于拍卖的形式及基本程序远比教师程序式的讲解把握得更好。
(三)冲突性角色扮演法
冲突性角色扮演法是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面的角色,即赞成方和反对方角色冲突的扮演。首先由教师针对课程内容设计一个案例,由学生根据案例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分组辩论,最后教师点评总结。这种教学方法是一个将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总结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过程,具体包含了“导读――分组――辩论――总结”这样一个基本的教学思维过程。《进出口贸易实务》第六章的第三节不可抗力的难点在于判断出不可抗力造成的法律后果,即可以撤销合同和不能撤销合同而只能变更两种情形。简单地说也就是判断是否可撤销合同,答案是是或者否,或者是能或不能。这一内容很适合用冲突性角色扮演教学法。
通过正反两方学生在小组中从搜集资料、讨论分析和总结陈词,学生其实已自主性地开展了探究性学习,学生会很自觉地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然后对零散的知识点有了一定的归纳,同时通过听取其他小组的成果也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当然很重要的一点是,这样的课堂模式可以从学生中引出真正的、典型的学习反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难重点甚至误区的分析,把学生引向正确的思维路线。这种方法比起先由教师呈现出知识点,然后具体讲解再配以作业的传统方法效果要好很多。
(四)角色扮演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在学生角色扮演活动中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恰当地对他们的活动给出反馈和评价。有效的教师的反馈和评价是促进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动力,他们在教师适当的鼓励下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因素。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由于担心犯错误,会采取一种不积极的“低姿态”。而角色扮演法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在课堂中营造一种和谐、平等的气氛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并很好地利用各种教学方法,还要具备很好的处理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三、角色扮演教学法的效果
(一)学生方面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进出口贸易实务教学中应用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学生方面的进步特别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改变了班里很多学生对专业课的看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学生不再觉得专业课只是枯燥的理论,而原本沉闷的课堂也变得活跃,学生参与度和配合度明显比以前要高。第二,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使学生学会了解角色内涵,从而迅速进入角色,圆满完成角色承担的工作任务。通过任务的完成使学生将理论和实践充分地结合起来,通过亲临体验与参与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上了一个层次,且会留下更深的印象。这种表现主要体现在学生的案例分析作业中,学生碰到案例不再是束手无策,作业明显比以前有进步,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也高于以前。第三,学生的德育工作也取得了成效,学生与老师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改善,部分原来属于学困生的同学改变了对人冷漠的态度,积极参与到小组学习中,形成了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班风。
(二)教师方面
角色扮演法实施以后,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很大的转变,逐渐改变了传统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教学质量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在教学模式上,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导”为主,侧重对学生进行学习的引导,从而密切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充分调动了“教”与“学”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模式也受到了学校领导与有关专家的好评。笔者的一节《不可抗力》课还参加了富阳市职高教师“五个一”竞赛,获得了二等奖。有关教师对于这堂课所采用的冲突性教学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种教学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角色扮演者与观察者一起卷入到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之中,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进行探究性学习与研究,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也就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31-160.
[3] 熊辉.行为导向教学法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D].江西师范大学,2006.
对外贸易结构的不平衡包括其自身的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与其相关主体在贸易中产生的不平衡,也包括对外贸易与对外贸易发展也即外贸依存度大小的不平衡。本文将基于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对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作以简要分析。
一、贸依存度与对外贸易发展的不平衡
1、我国外贸依存度的现状:
我国今年的外汇储备达到7000亿美元,如此巨额的外汇储备自然来自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大量顺差贸易。由此,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不平衡已初露端倪。大量顺差贸易自然引发高发性贸易磨擦。进口影响供给,出口影响需求。需求扩张引发贸易磨擦。
这里引入外贸依存度这个概念。外贸依存度,是指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总额相当于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它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一个基本指标,也是反映一国与国际市场联系程度的标尺。世界各国的平均外贸依存度由1970年的27.9%到1990年升到36.7%,2000年又升到41.7%,直到2003年也才接近45%。而对比我们国家的情况:1970年5.0%,到1990年一跃升为29.8%,2000年又创历史新高43.8%,2004年已达70%。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较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增长过快,而且已明显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对比日本的外贸依存度,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21%-26%下降到80年代末至20%以下,基本上维持在3个百分点变化范围内。而且世界范围内存在一个趋势,越是经济发达的大国,外贸依存度变动范围越小。
进口依存度的提高不仅会对我们国家的相关产业发展造成冲击,而且在目前经济过热的条件下,将进一步增加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难度。
出口依存度结构来看,我国轻工业和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依赖国际市场,不仅容易引发贸易磨擦,增加就业压力,而且严重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我国的出口市场主要依赖加工贸易的方式,不仅减弱了出口结构升级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的作用,而且使我国贸易福利水平降低。
2.造成我国外贸依存度增速如此之快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我国的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较大,且以制造业为主。第二,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发展程度较低,而且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单从国内GDP角度来讲,美国的第三业占GDP的比重超过75%,而我国的仅为33%左右。第三,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当GDP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速,而对外贸易增速越快则外贸依存度越高。
3.要减小外贸依存度,必须要在对外投资以及扩大内需,扩展国内市场上下功夫。
如果从另一方面来讲,我国的对外贸易年均增速在10%左右,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速在7%左右来看,外贸依存度过高也不一定就代表着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系数会下降;同样,也不能说明国家的安全系数会上升。关键在于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制定正确的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政策,建立规避外部风险的机制。
二、进出口贸易行业间增长的不平衡
进出口贸易行业间包括货物贸易发展的不平衡,服务贸易发展的不平衡,以及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之间结构的不平衡。当然这其中有地区性的不平衡,也有贸易额方面的不平衡。
广义的进出口结构是指一国对外贸易额中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所占的比例大小。它是一国进出口贸易处于何种程度的外在表现,即一国国内生产能力的大小。我国在这一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平衡,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存在严重的不均。
1.货物贸易
2004年,出口贸易中机电产品实现出口贸易额323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3%,占出口总额比重54.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额为1665亿美元,同比增长50.2%高于出口增幅14.8个百分点,占出口总额比重上升到27.9%。
进口贸易中原油增长34.8%,成品油进口增长34.1%,煤同比增长73%,铁矿石增长40.5%,棉花增长1.2倍于上年同期,机械设备增长28%,主要作为中间产品的电器及电子产品进口增长36.7%,当然这些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货物贸易中的一些结构优化的趋势,但是仍然存在出口初级产品所占比例过高的问题。
中国是一个依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国家,属于内需拉动型国家。所以能在进口贸易中满足不断增长的国内消费市场需求,这也有利于我国在出口贸易中出口占重要地位的劳动密集型相关产品,以达到平衡贸易、缓解贸易压力、避免及减少贸易擦的目的。然而在进口贸易中却要不断考虑到国内市场的消化能力,要注意到对国内相关产业的保护,以及对国内一些重要行业的扶持,引进必要技术,重要的是对技术的吸收及利用。中国出口贸易中也要不断得到出口结构的升级,商品结构的优化。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以图实现科技兴贸的目的。国内也要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较高领域中寻找利润。争创有优势的产品,在国际贸易中争得一席之地。
2.服务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是指服务提供者从一国境内通过商业现场或自然人现场向消费者供服务并获得外汇收入的交易过程。
由下表可见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总体处于逆差状态。这之中仅有少数的行业如旅游、建筑服务、计算机与信息服务处于顺差地位,绝大多数行皆处于逆差地位。
2004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状况金额单位:亿美元
项目进出口出口进口差额
金额增速%金额增速%金额增速%
服务贸易总额1345.6731.88624.3433.60721.3330.42-96.99
1.运输366.1140.06120.6752.63245.4434.61-124.76
2.旅游448.8837.72257.3947.87191.4926.0965.90
3.通讯服务9.13-14.374.40-31.014.7210.49-0.32
4.建筑服务65.0433.373.8121.7461.2434.16-57.43
5.保险服务28.9035.173.8121.7461.2434.16-57.43
6.金融服务2.32-39.650.94-38.181.38-40.61-0.44
7.计算机和
信息服务28.9035.1716.3748.5412.5320.943.84
8.专有权利使用
费和特许费47.3329.492.36120.9444.9726.73-42.60
9.咨询78.8747.8531.5367.2547.3437.24-15.82
10.广告、宣传15.4763.858.4974.626.9852.511.50
11.电影、音像2.17110.550.4122.571.76152.
87-1.35
12.其它商业服务244.2913.52159.515.9484.7831.1674.73
13.别处未提及的
政府服务9.0911.893.785.505.3116.94-1.52
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首先,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较低。2004年上半年,中国服务贸
易额占整个对外贸易总额(含货物和服务)的10%,较2003年底下降2个百分点。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外资流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等第二产业。据不完全统计,服务产业利用外资约占全国外资流入总额的1/5左右,由于服务领域总体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影响了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制度的引进。另外,中国大部分服务领域(如电信、运输、金融和保险等)主要以国有成份为主,缺少必要的市场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也延缓了中国服务产业的发展速度,造成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非均衡发展。
其次,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项目和市场过于集中。中国服务贸易收支主要集中在旅游、运输和其它商业服务,分别占服务贸易总收支的32%、29%和17%,合计占服务贸易总收支的78%。目前,中国服务贸易收支伙伴也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从国内地区发展情况看,上海、北京和广东等地区服务贸易规模较大,而中西部地区服务贸易所占份额极小。服务贸易交易项目和地区分布的不均衡,形成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总体水平偏低、短期内难以有所突破的格局。同时,由于服务贸易发展的多元化程度不够,导致中国服务贸易抗冲击能力较差,易受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影响。
再次,高附加值服务产业落后,制度和技术的创新能力不足。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较快的项目集中在旅游、运输、转口贸易、经营租赁等劳动密集型或资金密集型的低附加值项目上,而金融、保险、计算机信息服务、技术咨询、专有权利和特许、广告宣传和电影音像等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服务项目,受制度、技术、知识和文化等基础因素的制约,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三、不同性质企业进出口贸易额的不平衡
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外资企业的进出口贸易额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一半以上;国有企业所占比重在不断下降;其它性质企业的规模在扩大。
1.外资持续稳定流入对贸易增长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2004年中国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606亿美元,制造业领域吸收外资的比重仍保持在70%的较高水平。2004年全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3386亿美元,增长40.9%,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7.1%,较上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进口3246亿美元,增长40%,占进口总额的比重达57.8%,较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2.国有企业出口摆脱了近年来相对低迷的局面,实现了22%的较快增长,增幅同比提高了19.3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6.6%,同比提高了13.9个百分点。集体私营企业出口增长59.8%,仍然大大高于总体出口增幅。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长34%,略低于出口总体增幅,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仍然达到56.7%,但同比回落了14.5个百分点。
3.其它性质的企业中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热情进一步高涨。除了全面放开对外贸易经营权的因素外,今年中国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民营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体制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
四、针对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不平衡的建议、措施
要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平衡,首先,应注意对外贸依存度的研究,尽快建立和完善外贸评价体系,同时要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全方位、多层面地积极应对和优化解决贸易磨擦,维护我国经济安全。继续实施扩大内需的方针,积极利用外资,并适时的发展对外投资,,特别是在我国贸易增长高耗能的情况下,增加能源、资源导向型对外投资。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原因
中国在2001年底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10年即1991年至2000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以年平均15.5%的速度增长,之后10年即2002年至2011年这一数字提升到22.6%,而且这还是在2009年因受美国次贷危机和金融海啸冲击、中国进出口贸易有13.9%倒退的情况下取得的,足见其提速之快。然而到了2012年,受美国经济增长乏力和欧元区债务危机的影响,中国出口和进口尽管分别以2.0万亿美元及1.8万亿美元的金额再创历史新高,但其增幅则分别放缓至只有7.9%和4.3%,进出口贸易整体只增长6.2%,是自2009年下跌以来的最差表现,也是过去20年以来第四差的表现。2012年的贸易增幅不仅从之前正常情况下逾两成的幅度显著放缓,而且还罕有地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从而令中国的外贸依存度显著下降。
在2012年,尽管美、欧实体经济也有颇多波折,欧元区经济甚至继2009年后再次以0.6%的水平收缩,但经济情况毕竟较2008年和2009年有较大改善,美国经济仍然在继续复苏。在此环境下中国对外贸易增长的步伐仍慢于国内生产总值,就显得较为特别,情况如果持续,就预示中国对外贸易可能遇到瓶颈。
此外,人民币兑美元自2005年汇改以后的升值情况对中国外贸依存度的计算也有不小影响。众所周知,2005年汇改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长年居于1美元兑8.28元人民币的水平,但汇改至今,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了约三成。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每月平均汇率换算成的每年平均汇率,2012年中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2万亿美元,其增幅自2005年汇改之后更为显著地加快。在此计算方式之下,中国2001年的外贸依存度为38%,至2006年时升至67%,其后拾级而下,至2012年时降至47%,仅次于2009年因外贸大幅萎缩而导致的44%的外贸依存度。
解读
2012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先跌后回升,全年升幅仅1%,是汇改以来升幅最小的一年,汇率因素可以说似有若无。在此情况下,同年中国对外贸易的增幅偏低而且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原因之一固然是欧、美经济不景气拖累中国商品贸易的表现,原因之二就可能是从2005年汇改以后人民币兑美元已达三成左右的累积升幅对中国进出口贸易开始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假设2005年汇改并没有发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2006年至2012年一直维持在1美元兑8.28元人民币的水平,那么中国外贸依存度的数字将是62%,而非2012年的47%。
尽管近年来以人民币作贸易结算的比重增加,但中国的国际贸易还是以美元为主要结算单位,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并不改变已经以美元计价的中国进出口贸易的规模,但它会改变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人民币换算成美元以后的总额。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越大,以美元为计量单位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值就越大,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就越低。据此,对中国外贸依存度下降的解读宜十分审慎,当中固然有中国外贸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之差收窄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恐怕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的因素,这就是说外贸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依然高企,并没有外贸依存度所显示的递减幅度那么大。不计及汇率因素,则中国进出口贸易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就高逾六成,高于投资及消费;计及汇率因素,47%的比率也与目前投资与消费的占比十分相近,其重要性显然不能低估。
中国由于是世界工厂,加工贸易占比仍高,其外贸有大进大出的特点,就推高了外贸依存度。但就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来看,除了看对外贸易整体表现以外,还要看出口减去进口以后净出口的表现。在这一方面,外贸对拉动中国经济的作用的确在降低。2005年汇改之年,中国经济增长了11.3%,其中贸易及服务净出口就贡献了2.6个百分点或22.8%的增长动力。其后有关的贡献率逐年下降,在2011年及2012年中国经济9.7%和7.8%的实际增长率当中,净出口分别拖累了国内生产总值0.4和0.2个百分点,贡献率为-4.3%和-2.2%,这显示中国的对外经济环节整体在走向平衡方面取得了进展。2012年中国贸易盈余仍有2049亿美元,但相对于中国51.9万亿元人民币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说不过两个百分点多一点,故中国调整经济增长模式从外贸方面可以继续改善的空间已经变小,更主要的要从投资与消费领域来进行,因为其总量均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近五成,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近年来也达到五成左右。
启示
就全球主要经济体而言,中国47%的外贸依存度依然是属于较高的,说明外贸对中国经济的作用难以在短时间内为内需所迅速取代。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2012年全球贸易总额为33.3万亿美元,而根据IMF的统计,同年全球名义本地生产总值为71.3万亿美元,故全球平均的外贸依存度刚好是47%,与中国完全相同。但要知道全球平均的外贸依存度能达到这一水平,来自中国的贡献最大。首先,2012年中国商品出口以2万亿美元的金额居全球首位,其7.9%的增幅虽然偏低于中国出口的历史增幅,但就依然远胜全球商品出口-0.5%的表现。其次,进口表现也相去不远,2012年中国商品进口1.8万亿美元的总额居全球次席,仅次于美国的2.3万亿美元,其增幅4.3%也胜于全球进口-0.2%的表现。两者加总,中国2012年商品贸易总额达到3.867万亿美元,与美国的3.882万亿美元基本看齐,成为全球商品贸易的两大引擎之一,其整体6.2%的增幅高于全球商品贸易-0.2%的表现,因此提高了全球的外贸依存度。
另据世界贸易组织计算的2009年至2011年平均数,全球四大贸易国当中,美国和日本的外贸依存度分别为28%和30%,只有另一贸易大国德国的外贸依存度88%是超过中国的。至于其他三个金砖国家,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的外贸依存度期内分别为48%、23%和51%。但由于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跻身全球第二大、大超这三个金砖国家,故中国47%的外贸依存度未来在调整经济增长模式的努力之下向美、日的方向递降是正常的预期。
商务英语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是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也很重要:理论知识是实践操作的基石,同时理论知识的强化与运用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去见证。因此,除了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教材的讲解,实训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实训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通过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成实际工作场合的运用能力。该文探讨如何通过专业实训培养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明确日后工作岗位需要的技能。
关键词:
商务英语;专业实训;实训模式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与普通中学教育最大的不同点就是中职教育要学习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专业知识的学习可以从书本上及教材上习得,但专业技能的习得却要依靠实际的技能练习与操作。因此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实训教学。商务英语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扎实的英语语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商贸活动第一线工作的需要,能够胜任外企、外贸、金融等涉外商务工作、语言服务工作和文秘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中高级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等职业教育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必须通过理论教学加实训环节来完成。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应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深入了解贸易实务流程及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上就应该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如开展专项课程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训等要求依次递进的实训模式,通过实训把理论知识上升到技能操作层次,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1专业商务英语实训教学的要求与目标
商务英语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基本知识有基础英语、商务英语听说、国际贸易与进出口贸易、商务单证、商务函电、商务礼仪等方面的知识。但这些商务领域的知识实践性比较强,所以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经常是“知识+技能”的一个模式。下面就依据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各项专业实训内容进行分类,提出具体的要求与目标,旨在提高学生的的技能操作运用能力。
1.1商务英语函电实训的要求与目标商务英语函电课程的教学宗旨为:培养学生在处理进出口业务中的一般商务往来函电、签订合同或填写有关单证中英语的运用能力。通过函电的学习使学生对国际商务英语函电的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对外贸函电的各种行文方法和模式有了熟练的应用,对各种专业术语也有了进一步的运用,从而提高了学生在进出口贸易工作中正确书写外贸函电的水平与能力。实训内容可划分为询盘、发盘、还盘、接受的撰写;支付方式的选择与确认;包装、标记信函的撰写;装运、保险单、通知的撰写等。
1.2商务单证实训要求与目标商务英语单证是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学生应当具备的知识和掌握缮制国际进出口业务单据技能的课程之一,在商务英语专业的学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项课程主要讲述外贸单证的概念、种类以及各种单证的基本内容与格式,以及制单、审单的基本要求与方法。
1.3企业参观学习与顶岗实训要求与目标通过企业参观使学生对实习单位组织机构设置、职能分配及相关岗位部门的运作方式有直观的了解;在企业顶岗实习则让学生融会贯通地将所学专业知识灵活地运用在实际工作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工作能力和择业能力。
2专业商务英语实训模式
2.1企业参观见习依托本地服装企业较多的优势,可以联系企业带本专业学生参观企业经营运作的流程,让学生对外贸业务流程有一定具体的认知。学生企业参观学习回来后都反映,在商务英语课堂上学习的进出口贸易实务、商务单证、商务函电和商务礼仪等课程都相当实用,在企业贸易实务中此类知识运用很广泛。但与此同时,课本知识和实际业务中的操作还是有一定的出入,在企业参观见习中不仅强化了学生的理论知识,也能理论联系实际,同时也能发现自己在学校学习中的缺漏点,教师要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有针对性地学习专业知识。
2.2单项实训针对不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开展针对性的实训,例如进出口贸易实务与单证,通过实训使学生在学习国际贸易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更加熟练地掌握进出口实务的基本流程,主要为进出口贸易合同的商订与履行,运输保险业务的办理,国际货款的收付办理、报关报检的办理,出口单证的制作、审核办理等。通过学生分组分工分角色的操作,形成一条进出口贸易业务的操作链条。六个同学一组,分别扮演买方、卖方、运输公司、保险公司、银行和海关人员,自己设定买卖商品的各项事宜,并完成一系列的业务操作。通过这个实训操作,学生明确掌握贸易实务的交易流程,在自己角色扮演的讨论合作中,对于商品条件的各项要求的磋商,付款方式的明确定义和发货日期的确定等,都让学生明白在商务业务活动必要的严谨和认真是非常必要的。
2.3企业中的顶岗实训顶岗学习是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是理论教学的延续。我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习在第四学期会有为期四个星期的企业顶岗实训。针对商英就业班学生,开设了实操性较强的科目:单证实训和电子商务。通过单证实训课程,培养学生以单证员从业人员的角度,进行贸易环节各个单据的缮制和操作。通过电子商务课程,让学生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进行电子商务体验,认知利用互联网开展的各类商务活动。将本专业两年所学的国际贸易,从实体过渡在网络,能够做到自主创业,开设淘宝网店,或适应目前公司、企业的电子商务产品营销模式。针对以上两项,聘请企业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并外派学生去企业实训,如力高制衣厂电子商务营销部、靓鸿达服装有限公司跟单部。通过在企业的实训,学生更深入了解贸易实务流程及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应具备的能力,主要分为几个方面。
2.3.1办公方面业务学生将所学知识进出口贸易实务、函电、单证等课程技能与知识融汇运用于商务办公实践中。通过企业实训学生能熟悉办公设备的使用,熟悉并掌握外贸企业的日常工作流程与操作,如贸易磋商、接待客户、安排会议、介绍产品、推广产品等;掌握外贸企业公文的基本草拟;英文商务信函的拟草及发送;商品业务信息查询工作以及外事翻译工作。
2.3.2外贸方面业务将所学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技能运用到企业的实际运营中,了解有关管理制度以及外贸公司的机构设置;熟悉企业外贸的类型;基本掌握外贸企业业务的工作流程;外贸企业中各个交易环节的操作流程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2.3.3进出口方面业务学生将所学商务英语写作、外贸单证、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课程知识与技能运用于进出口实际业务中。了解在企业实训中对国家对有关进出口贸易实施的有关规定,熟悉重要的涉外法律法规、关税政策、外汇政策等;并对进出易的基本程序和主要操作技能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在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学习并掌握对外贸易中业务函电的拟定、出口报价核算、交易条件的协商及合同的签订、货物的托运订舱、报检通关、信用证的审核及贸易单证的审核;之前在校学习的理论比较枯燥的函电和单证,学生也在企业实训中运用英语处理进出口业务往来函电、签订合同和制作单证的技能。
3总结
培养能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人才,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适应市场需要,中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应调整课程设置,加强专业实训的内容,提高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力,以便适应以后工作岗位的要求。通过企业参观见习、单项实训、企业顶岗实训等形式,不仅能丰富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更多的是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明确自己的职业要求,在各类实训中把所学知识联系到实际运用中,学生的综合操作技能和职业规划定位有了显著地改善。
参考文献:
[1]费景明.进出口贸易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钱芳,毛婧.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模式的构建:中国成人教育[M].2007:171-172.
[3]石慧.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需求分析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
[4]李晴晴.英语专业学生商务英语学习需求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6.
[5]朱劲松.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建设的实践探索——以江苏省张家港职业教育中心校为例[J].职教通讯,2012(9).
[5]俞建耀,刘法公.国内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论综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3):37-40.
关键词:经济开放度 经济增长 脉冲响应函数
中图分类号:F71;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9-200-02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逐渐实现全球化,对外贸易总额不断增加。福建省作为经济开放的先驱省份,对外经济尤其是对台贸易发展迅速。EFAC协议签署之后中国内地与中国台湾地区经贸往来的不断深化,内地对台贸易总额呈日益增长的态势。福建是中国内地距离中国台湾最近的一个省份,自古以来与台湾有着割不断的情缘,闽台贸易也有着很强的合作互补性。随着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福建和台湾两地区经贸往来持续升温。2014年福建对台贸易总值达764.1亿元人民币,其中福建对台出口234.7亿元,从台湾进口529.4亿元。随着福州、平潭和厦门三地自由贸易区的设立,两岸的贸易联系不断加强。因此,研究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优化贸易产业结构,扩大对外贸易总额,提高外资利用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具有较大意义。
经济开放度能反映一国或地区经济的开放程度,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同时反映一国或地区经济全球化的程度和对全球经济的依赖程度。但是选取什么指标来衡量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开放程度在学术界有较大争议。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学术界一般有两种方式来选取衡量经济开放度指标。一种方式,运用我坏闹副昊蜃酆现副晏逑道春饬恳还或地区的经济开放度;另一种方式,选取一定的经济指标,运用计量方法测算指标的理论预测值,最后通过比较该类指标实际值与理论预测值的差异来衡量经济开放度。但是不管是国内学者还是国外学者,对于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经济开放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二、福建省经济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1.指标的选取。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实证分析认为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对经济增长有较为显著拉动作用,且一国或地区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也存在正相关关系。本文选取福建省GDP作为经济增长指标,以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商投资总额两个指标来衡量福建省的经济开放度。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分析,建立VAR方程,并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来研究这两个指标对福建省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选取1990―2014年的数据来进行研究。
2.平稳性检验。检验时间序列是否平稳最广泛的方法是ADF检验法,本文选取福建省1990―2014年时间序列数据,将各经济变量数据分别取对数,记为LNGDP、LNINVEST、LNTRADE。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LNGDP序列在10%水平下不平稳,LNINVEST和LNTRADE在10%水平下平稳,LNGDP一阶差分平稳。由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需建立于平稳序列的基础上,将GDP、进出口贸易总额和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进行对数一阶差分,即指标的对数增长率,建立VAR模型。
3.VAR模型。为了研究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对序列建立如下VAR模型:
式中三个方程的拟合优度分别为:RGDP=0.919398,RTRADE=0.690139,RINVEST=0.489687,只有GDP的回归方程拟合优度较高。残差的同期相关矩阵可以检验扰动项之间是否存在同期相关关系,用ei表示第i个方程的残差,i=1,2,3,4。结果表明GDP增长率和实际利用外商投资总额增长率的残差项之间存在的同期相关系数比较高,但仍表明GDP增长率和进出口总额增长率、实际利用外商投资总额增长率之间存在着同期的影响关系,这为我们下一步的实证分析打下基础。
4.格兰杰因果检验。由VAR模型检验结果知道,GDP与进出口贸易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是具体指标相互间的因果关系是否成立以及因果关系的方向如何,需要对模型的相关变量进行进一步的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实际利用外商投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GDP增长率的增加能格兰杰引进实际利用外商投资总额增长率的增加,反之亦然。GDP增长率与进出口总额增长率也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即不论是GDP增长率或者进出口总额增长率的增加都会格兰杰引起另一指标的增加。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进出口总额增长率不是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增长率的格兰杰原因,但反之则成立。这一检验结果表明作为经济开放度的几个指标与经济增长的指标GDP存在着相互关系,接下来我们用脉冲响应函数对这些影响进行模拟衡量。
5.脉冲响应函数。在计量分析中,VAR模型是无需对变量作先验性约束的非理论性模型,因此在我们在分析VAR模型时,通常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即不直接分析一个变量如何影响另一变量的,而是对模型施加一个冲击,进而分析冲击对系统的动态影响。
下面我们对三个变量均加入一个正的冲击,采用Cholesky分解方法得到GDP,进出口贸易总额和实际利用外商投资总额相互间的脉冲响应函数图。在图中,纵轴表示对一个变量施加冲击后另一变量的响应,横轴表示变量受影响的滞后期数,实线为脉冲响应函数,代表变量受到冲击后的反应强度,虚线为反应的正负两倍标准差值。
从图1可以看出,当在本期给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增长率加入一个正的冲击后,GDP增长率的值在前3期内向上波动后又向下波动,到第7期时转为负值,在第8期达到最小并趋于稳定。这表明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增长率经冲击后会给GDP增长率带来短期的上升,但长期对GDP增长率是起反向作用,并且有较长的持续效应;反之,GDP增长率受到一个正的冲击后,在第3期会使得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增长率向下波动并达到最小值,接下来就进入稳定的增长期,长期影响趋于零。这说明GDP增长率对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也有一定反向作用和较长持续性。
当期对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率施加一个正的冲击后,GDP增长率在前两期向下波动达到最小值,而后进入稳定的增长期,但其波动的幅度比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增长率影响小。反之,当期GDP增长率受到一个正的冲击时,进出口总额增长率会在前3期出现较大的向下波动并达到最小值,随后呈上升趋势,直到7期后开始稳定,影响时间较长。
当期对进出口总额增长率施加一个正的冲击,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增长率在前2期下降后上升,到第5期达到最高值后逐渐减小,第10期影响基本趋于零;反之,对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增长率施加一个正的冲击,进出口总额增长率在前3期上升到最大值后持续下降直至趋于零。
终上所述,由于市场化程度和政府保护政策等各方面的问题,使得进出口贸易额、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外部冲击会给GDP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增长率在短期内引起GDP增长率增加,进出口贸易总额则从长期引起GDP增长率增加。政府可以利用这一关系,扩大外贸,增加外商投资来对生产总值,也就是经济进行刺激,促进经济增长。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结合经济增长与经济开放的相关理论基础,采用1990~2014年GDP数据(数据来源于福建省统计年鉴)作为经济增长的指标,进出口贸易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作为经济开放度指标。通过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并建立VAR模型,然后对序列进行格m杰因果检验,对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1.福建省GDP增长提升了外商投资的吸引力,外资的进入也会促进GDP的增长。改革开放以来, 福建省加大力度引进外资,外资依存度在大量外资引进后不断上升。外资(主要是台资)的进入,使得福建省的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逐渐形成了以外资带动经济的增长模式,短期内能促进福建省GDP不断提升。
2.外贸依存度的提高从长期来看会促进福建省GDP的增长,但短期内对GDP增速的影响可能是反向的。福建省位于海峡西岸,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要省份,在对外特别是对台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十三五”规划提出“一带一路”经济带概念,福建省作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省份,应抓住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对传统出口产业的升级改造,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群。对外贸易产业的技术升级,有利于福建省GDP的长期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 特别是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促进了福建省的经济增长。当前, 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 区域间经济合作不断发展, 区域内各成员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进程加快;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ECFA协议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形成和海峡西岸经济合作加快发展, 使得福建省能更好地发挥地区优势。另一方面, 全球化背景下必然引起国际资本竞争日趋激烈, 针对中国企业的贸易争端和贸易保护愈演愈烈,这也成为福建省对外经济发展的一大绊脚石。在这一大背景下,福建省必须协调好对外开放和发展的关系,提升对外开放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善:一是从引进外资的质量着手,提升质量,提高对外投资的能力,促进地区对外经济发展。通过实证结论可以看出,GDP增长率和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增长率互为格兰杰原因,因此要吸引优质的外资进入,首先要提高地区的经济水平,提升综合实力,才能将引进外资与本地产业相结合,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引进外资的增加,也会促进地区的经济增长。二是从增长模式着手,通过改变外贸增长模式,进而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通过对外贸产业进行升级,对外贸体制进行改革,更好地拉动地区经济的增长。三是大力提高海峡西岸经济区和“一带一路”核心省份竞争力, 推动区域内和沿线经济带的全面合作。
参考文献:
[1] 李羽中.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度量与比较[J].经济研究,1998(1):28-31
[2] 陈耀庭.90年代中国经济开放度和国际化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8):11-15
[3] 孙焕民,李国柱.汇率波动与国家经济开放度――基于Panel-data数据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经济研究,2004(4):132-140
[4] 范良.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基于VAR方法对中国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5(11)
[5] 应健,张国林.经济开放度及其度量方法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2(10)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