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周国平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6月
本书积作者数十年智慧的沉淀,对生命和灵魂的本真进行了思考,倡导回到人的原点,注重内在生活,对疲于生活的现代人,有很好的抚慰和指导作用。
当今是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也是社会急剧变革的转型时期。一方面科技深深地影响了人类的生活,科技不断地给生活带来诸多眼花缭乱的新体验。另一方面科技和时代的巨大变革也带给人很深重的焦虑感。特别是中国社会在短短的时间内所发生的重大变革深刻重塑了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由此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产生疾风骤雨式的冲击。如何在此时代保持人类精神生活的丰富,就是当下人们不得不直面的问题。当代中国社会所存在的精神问题、心灵焦虑,不但对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向关注人类精神状况的人文学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作为著名的思想者,周国平在其新作《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中回应了这一时代挑战,对当下社会的焦点问题和精神状况进行了深刻的解析,书中极具建设性的见解不啻是当下喧嚣社会的清醒剂。作者多年来致力于哲学研究,一直在思考人类生活的精神问题,极为关注当下社会的不和谐之音和人们的心灵问题。在书中,作者不仅仅是作为精通中外哲学的专业学者,更是走出书斋、贴近当下社会现实、面向普通读者娓娓而谈人生真义的哲人,他几十年来汲取的古今中外思想大师们的成果都成为他面向时代、诊断时代问题的有效资源。作者从人文精神、教育与文化、哲学、人生、爱情、幸福、成功等方面深入分析了人文精神的真义和人们现实生活的困境。看到当代社会处处弥漫的“戾气”,面对时下频频出现的孙志刚事件、李思怡事件、马加爵事件等漠视生命的极端案例,他重申了人文精神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强调了对人的生命的珍视,突出了对人的精神性存在的尊重,这就从深层次上回应经济热、技术至上背后的精神匮乏问题。在他看来,人文精神才是通向健康人生的基石,中国社会之所以缺乏对个体精神的尊重,就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缺乏人文精神这一伟大的精神资源,转型时代的中国人需要好好补上人文精神这一课。
当下人们极为关注的幸福和成功的话题也是周国平的思考范围,他超越了普通的对成功和幸福的流行解读,给幸福和成功加入了智慧,插上了人文精神之翼的智慧引领成功和幸福,通向生命的快乐和精神的充实。而现实中的许多人把对金钱的痴情当作成功和幸福的最大动力,不知疲倦地追逐金钱成为人生的第一追求,周国平在书中精彩地探讨了金钱对人生幸福的影响限度,当你与你的孩子沉浸在追问时间问题的氛围中时,你还会认为金钱足以构成人生最有价值的参照物吗?当你拥有极为丰富的内在心智生活时,你会真切地感受到金钱在精神生活中的限度,相对于人类的心灵愉悦,金钱是一个不那么重要的东西。书中对古往今来伟大哲人的精神观照,构成了一个远离纷繁尘世的心灵桃花源,当作者满怀深情地谈到苏格拉底、谈到康德、谈到尼采、谈到王国维……读者会被那种精神的深邃、澄澈所感染,会感慨不单纯是邂逅了一颗善良、丰富、高贵的灵魂,而是与一系列高远、伟大的灵魂相遇。
可以说,周国平的两本新书处处显示了一位人文学者对我们所置身的时代焦点问题的关注,他以人文学者的智慧为当下人们的心灵问题提供了切实的解决之道,这样的书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而且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读罢此书,有心的读者必会激起心灵的层层涟漪,我深信:阅读此书是一次愉悦的精神之旅,与此书作者相逢,是一次幸运的心灵相逢,当置身时代熙攘的间隙,你将想到一位怀着满心的人文精神的思想者就在你的不远处。
(高思春/文)
培养人文精神的生态土壤
年轻人也许可以做点励志讲座,不过,只有智慧的老者才能给人讲精神。因为精神需要长时间的积淀。周国平这本收集了1996年至2006年演讲的著作,就是一个已过知命之年的智者的精神结晶。
在中西文化对比的视角下,作者把此书分为“谈人文精神”“谈教育和文化”“谈人生”“谈哲学”“四讲”共五辑,结合医疗、教育、居住、人生、爱情、婚姻等关乎每个人生活的话题,为时代的精神状况勾画了一幅清晰的图像。
关键词 大学生 哲学 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The Education for Philosophical Attainments and
Humanities Spirit of Undergraduates
LIU Xiaofei, LIANG Chao, HUANG Ju, ZHANG Yu, ZHANG Xin
(School of Marxism,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social economy, scientism and the spirit of pragmatism have been the benchmark for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education, while humanism education gradually became in a weak position. As the main subject to develop the humanism, philosophy should play a vital role in nurturing the humanism in the university. The remodeling of university spirit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influence of humanism, and the constuction of humanism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culture of philosophical accomplishment.
Key words undergraduates; philosophical attainments; humanities spirit
21世纪伊始,我国经济开始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不仅是物质需求的不断满足,还推动了科学主义与西方实用主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这使得当代人文教育面临新的选择。而社会人文精神缺失也已成为了学术界不可回避的问题,尤其是大学人文精神培育。人文精神缺失引起的精神空虚已经成为了我国现代化教育向前发展的重大阻力。
1 什么是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体现了一种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怀,对人类历史精神文化的高度重视,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周国平教授在国家行政学院的演讲中说道:“我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①
古代中国,人文精神内涵集中体现在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中,是中华文化精髓的浓缩。而伴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不断冲突和交融,尤其是传统人文精神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现代人文精神内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尊重人,肯定人,彰显人性的关怀;新的自由主义,赋予人全新的价值。
本文认为人文精神的意义,其一是帮助人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去肯定他人,尊重他人的价值;其二是帮助人转变观念、舒缓情绪,以助人达到身心和谐,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人的价值。
2 现代大学教育需要人文精神
现代大学产业化教育,注重专业对应市场需求, 就业成为了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忽视大学是人类文明继承与发展的方式。成为了商品市场经济一部分的教育模式极大地影响政治、文化等一系列上层建筑的发展,导致了学生价值观的改变。现代实用主义恰巧适用于这个时期,却无法真正领导这个时代。
当前,新的价值观没有完全建立,传统价值观也没有完全退出历史。就业的压力、新旧价值观冲突使大学生陷入茫然,急需人文精神帮助其独立人格个体实现自我价值。现代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离不开哲学的培育。
3 哲学素养培育人文精神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探究世界本原与发展的理论体系,是探讨思维与存在关系的集合。哲学旨在启迪人的智慧,开发人的思考能力:帮助人认识世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帮助人改造世界,给予人正确的方法论指导。
3.1 世界观: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世界观包括价值观和人生观,一定的价值观产生与之对应的人生观,进而构建相应的世界观;一定的世界观包含与之对应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哲学熏陶,转变大学生现有的对世界的认识,调整思维方式,培养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进而重建现代人文精神。正如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士所言“人们说哲学‘烤不出面包’,但它却能鼓舞我们的灵魂。如果没有哲学远射的光辉照耀着世界的前景,我们是无法前进的②”,哲学就是指引人认识世界的灯塔,指引人找到并构建属于自己的精神领地。
(1)价值观:正确评价、定位自身与他人价值,追求正确的价值实现途径。价值观是指人其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周围事物的意义及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不同层次的价值观决定人不同的道德修养,正确的价值观使人认识到人价值的实质,从根本上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人精神存在的价值。哲学作为一门不流于世俗的学科,注重的就是人精神价值,肯定人的价值,引导人正确的最大限度实现自身价值,不把物质摆在第一位,完成“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到“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转变。
(2)人生观:认识生命存在的意义,关心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爱护人和自然。人生观是关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它是基于价值观之上,站在人类群体的价值角度上,是对整个生命群体存在的意义理解与判断。正确的人生观要求关心人,关心人的精神,关心社会和自然;爱护人,爱护社会和自然。哲学关于世界本原的探究,就是帮助人认识世界,从而更好的认识人这个思维主体与社会、自然客体之间的关系。
德国著名浪漫派天才诗人诺瓦利斯认为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哲学活动的本质原就是精神还乡,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精神家园就是哲学。由此可见,哲学作为培养既不拘泥与成见又不流于空疏的理论思维能力,是促使人形成一种既奋发进取而又睿智通达的生活态度的重要学科。
3.2 方法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思辨能力
大学教育就是用知识培养人才、用知识武装人才,因为知识就是力量。然而培根关于知识还有一段更加深刻的解读:
“所以知识之真正目的,非所以满足好奇心,非所以安定决断心。非所以鼓舞精神,非所以夸耀聪明,非所以使人善于言语,非所以使人能有职业,非所以应名誉尊荣之野心,非所以养经营事业之才干。凡此皆甚卑下,不过其中有彼善于此者耳。知识之真正目的,乃所以恢复(大部分的)人在此世界中所原有之及权力(因为世界诸物,人能呼其真名字时,即亦可再使令之)③。
哲学作为一种培养人探究世界本原与发展的理论体系及探讨思维与存在关系的集合,其本身就是知识。切合知识的目的,哲学素养的培养在于恢复人的,即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精神。不论是哲学,如发展的观点、矛盾分析法或者是黑格尔的批判哲学,其根本目的在于探究一种方法,培养一种思辨能力,提升人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此之后,最大实现人行为主体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人文精神在作为人文本体的自觉,在形而上规范中,不否定人的物质利益,只肯定人的精神价值。因此,应从哲学的科学化、实证化中解脱出来,确立哲学作为文明的灵魂地位,重建人文精神。
4 哲学素养与人文精神重塑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精神气质,它体现了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是其教育的灵魂所在。大学精神的本质包括了批判精神、创新精神、人文关怀精神;内容涵盖了道德精神、学术精神以及时代精神。大学精神决定了其塑造的人才品质与特质,对大学人才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哲学与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激励人与现实对抗。当人身处困境,人文精神帮助人肯定自己和他人的伟大,提升大学道德和人文关怀精神;面对疑惑,哲学思辨能力促进人的思考,提升大学学术和批判精神;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并处理问题,提升大学创新与时代精神。
现实教育模式与思想观念的禁锢,使得当代大学哲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培养困难重重。因此,现代大学哲学教育任道而重远,既需要创新大学教育模式,重塑大学精神;也需要转变大学生思想观念,构建人文精神。本文坚信只有同时具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大学生,才能成为中华复兴之路的中坚砥柱。
基金项目:吉首大学校级课题资助(编号10JDX009):论大学生哲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培养
注释
① 周国平.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周国平教授在国家行政学院的讲演[N].人民日报,2002-12-1(1).
(一)人文精神溯源
栾栋先生一句“在人文源头品味哲性是约、修、养”[2],揭示了人文精神与哲学同根同源的真谛。从历史的流变看,先贤们在哲学史上走过的足迹,正是人文精神滥觞、彰显、发展的影像。中西方人文精神各有其发展脉络,又有其共通之处。在西方,哲思由古希腊先哲们最早由对“神谕”的理解发展到对世界本原的探索。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正是以本体论的形式探究自然,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人的智慧、理念、感受日益重要。近代西方哲学由本体论向认识论发展,人文精神体现为对人本身认识能力、认识方式的探究,人的价值、自由和自我意义的实现在其中得到彰显。德国古典哲学试图纠正认识论过度重视人的精神,忽略外部世界的弊端,这一发展阶段的人文精神,是对理性的不遗余力的褒扬。现代西方哲学家们认识到了“绝对理性”的弊端,开始更加关注生命的意义。同时,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带来了对人心灵的巨大伤害,社会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人类对他国文明的侵略和戕害,高速发展引起的心灵空虚,都造成了人类信仰的缺失。物质文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沦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人类心灵的关怀和全球化语境下人类文明如何共存可以说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人文精神之问。中华历史上,“人文”一词,出自《周易》的《贲卦·彖传》:“文明以止,人文也”[3]。从中国哲学的历史运动轨迹,以“天人关系”为枢纽,则更易管窥栾栋先生运用“约、修、养的几神”来阐述哲学的精妙之处。远古中华,上天神灵之意与人间通过巫术相通,似乎天地人和谐共存,人的意义通过神意明晰。邦国出现,直至西周,天地人之约演变成人间君主通过天命统治世界,而之所以天命归于君主,是因为君主有德,而且为了维持统治,必须修德。天人关系中出现了“修”的因子,这也是中华人文精神的发端,而修德的阶层从统治阶级发展到普通民众,便形成了以礼乐教化为核心的“人文文化”。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动荡催生了学术的熠熠星光。诸子百家争鸣,各类经典在这急剧变动的社会转折期不断涌现,各贤哲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来思考人类的生存状况,儒家修德、道家修入自然、墨家迈入了中华特色的认识论和逻辑学之途,至此,“修”延续着“约”,成为中国哲学的主题词。上古之修,殊途同归,天人关系演变成天道与人的修养的结合,成就了上古哲人的精神觉醒,并深刻影响着中国的人文精神发展。“养”则是“修”在高古时代的升华,“养气说”认为气乃是沟通天地与人的途径,人当养成“浩然之气”。“养”在人文,仍是立足人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通过对人文精神在中西方哲学史上变迁的粗略梳理,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趋同之处:人文精神发端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西方哲学,它经历了本体论、认识论、古典哲学、现代哲学的不同内涵;在中国哲学,它是天人关系在约、修、养的贯通。人文精神立足于对人的终极关怀。在西方哲学,它发出了对人类社会异化状态下的诘问;在中国哲学,它是对人之为人,人之得道的阐释和探寻;在全球化的时代,它是人类文明如何融合共存的枢纽。人文精神并不反对科学理性。在西方哲学,能看到爱智慧、探学问、求真理、寻思辨的路径;在中国哲学,能听到观天文、顺自然、解宇宙、求本原的声音。
(二)人文精神在大学的应有之义
大学与人文精神相容相生,共存共荣。人文精神在中国现代大学的语境中应作何阐释?以下笔者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大学人文精神的第一个体悟,可用“潜”字表述。孔子在解释“潜龙勿用”时,称:“龙,德而隐者也”,“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4]。大学要担负起未来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任,要在社会、国家乃至世界思想文化建设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要具备长期的眼光和高远的见地,甘为潜龙,要有在物欲冲击中保持特立独行的修养,要着眼于高端学术和思想文化的探寻,不为浮躁的社会风气和无休止的市场需求所影响。先生“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5]147,指出了大学应当追求学术独立,超越功利的要旨。大学对己之发展,也当有明晰的定位和相应的教育理念;即便是以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人才的专业学位教育,也当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培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同时,对一些市场需求并不旺盛、不能直接转化成生产力、甚至被称为“冷门”、“无用”的基础性学科,大学必须要有担当的眼光和勇气,担起扶持、培育的重任。大学人文精神的第二层意思,不让一个“容”字。容是包容、大学要兼容并包,容是容纳、大学要海纳百川。称,“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又说“知吾校兼容并收之主义”[5]111-113。大学必须以海纳百川之气象,推进学科间的相互融合与渗透,横向上要容他学、涉他学、治大学问,纵向上当容古今、晓历史、通达未来。大学要发展,必须拓展格局,持“容”之心,师资队伍中容不同之人,学术田地里容不同之学派,学生培育上容不同之才,尊重区别,尊重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应对精神上的信仰危机,还教育一片净土,“造就综合素质深厚,而又创新潜力不俗的学术人才”[6]29。大学人文精神的第三个层次,终归一个“觉”字。对大学人文精神的追问,终究是为了推动社会精神世界的进步。身处国家积弱、民族沉沦的时代,其思想、行动、导向无不与民族自强乃至人类发展联系在一起。大学身处社会之中,当引领社会前进,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正能表达笔者对大学人文精神培育的期待。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的‘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在生活各方面所起的作用,也就是它的意义和所受其他文化的影响及发展的方向”,“是为了加强对文化发展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7]。文化自觉应当涵盖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教育、法律、科学等各个领域,因为但凡有人存在的领域就有文化,就需要寻求自觉。在大学人文精神培育的视野下上,“文化自觉”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为好:一是大学必须在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弥合近几十年来我们虽未断掉,却裂痕明显的文明传统,培养对中华文明的自信。二是不故步自封,不抗拒外来文化,要在理解和思考他文化的基础上,取精去芜,包容、吸纳。最终要培养学生对未来中国、中华民族、人类发展的责任感,引领中国文明在世界文明和合中既卓尔不群,又平和谦逊,促进多样化的文明协同共荣。
二、当代大学人文精神的现实困境
人文精神是大学的先天之本,人文精神的培育是大学最理想的追求。但大学终归不是理想国,在其理想的实现中,毕竟受到种种限制。现代的大学教育,从横向而言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涉及到政治、社会、文化、乃至国际关系等诸多方面;从纵向而言,不是单纯的大学问题,要延伸到中学,特别是高中教育;现代的大学教育,从内部而言,不是单纯的师授生受、学问研判问题,涉及到大学的制度安排、课程设置、乃至人事、资金、学术评价等多方面的考量。在大学,人文精神以及作为其培育途径的人文教育,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
一是人文精神培育所赖以生存的人文学科受到功利主义教育心态的冲击。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是中国经济发展高速腾飞、物质资源极大丰富的30多年。我们在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汲取了不少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实现了经济繁荣,但不可避免地也受到了价值取向和精神信仰方面的冲击,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弥漫在整个社会之中,大学也一同受到了冲击,反映在学科建设上,就是功利主义的教育倾向和人文学科的凋敝。社会需求变成了大学学科设立的指挥棒,大学学术自由的独立性遭到了削弱,能够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而致力于人类心灵家园建设的人文学科,却门庭冷落,难以为继,面临招生规模不断缩小的尴尬局面。同时,人文学科内部也存在门派林立,缺少文史哲会通和中西学融汇的大的学科场域,更不消说文理融合、多学科共举的格局了,大学缺少了一种所有学科应当共同具有的精神基础。进一步讲,人文学科的凋敝会导致人文精神培育的师资力量欠缺。功利主义的心态也影响了学生的专业课程选择。高考之前大多数孩子接受的纯知识灌输型的教育,使得很多大学生在高考选择专业时就没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随大流地跟着“热门”的步子走,读大学时为了就业又不得不急功近利地面对各种考证、实习的压力,也不愿意去听没有直接效益的课程,大多数学校开设的通识课程,被选择的标准是拿到学分的简单性。功利主义给了大学各主体强大的诱惑,从而导致学科、师资、学生的三重欠缺,是大学人文精神培育的困境之一。
二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割裂阻碍了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的繁荣。诚然,从学科分类而言,科学学和人文学虽有密切关系,但各有其内涵,但是蕴含在治学育人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不能完全分离。科学本当与人文、伦理、价值相关,如同我们虽有基因复制的技术,却不可用来复制人类一样,这中间就有伦理价值的考量。但当今的科学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精神的力量,演变成了纯粹的技术应用到经济建设和物质创造之中,工具理性的功用甚嚣尘上。这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人为割裂,无论对大学,还是对社会,都是一场信仰的危机。
三是现行的学术和大学评价机制的过于量化不利于人文精神的培育。栾栋先生阐述人文学学品基质之时,称“人文学的精神气质是虚实相间的玉成”[6]。人文学如此,人文精神当然也是如此。但学术和大学的评价机制一般落地时往往是生硬的指标,很难给虚实相间的人文精神提供发展的沃土。指标是量化的,是“避虚就实”的做法,将对学科和大学的评价变成对博硕士点数量、专家的人数、科研项目、著作的数量、论文的影响因子、引用率等数据引尺拉线的衡量,而且不分大学层次和学科特点,统统一把尺子的做法,不利于大学人文精神的培育。人文精神是精神世界的建设,是难以量化,也不好设标准的。面对这种没有数据就没有成绩的评价机制,提人文精神建设显得更加“无用”,也更难与高等教育和大学内部政策制定直接挂钩,这项需时长、见效慢的工程,也就很难在高等教育的范畴内取得共识并得到大力推行,从而影响了教育资源的分配和教育发展的价值导向,也影响了教师的精力分配和从事人文教育的积极性。高教评价机制的改革和教育政策的导向是人文精神培育和人文教育事业正待突破的外部阻滞。
三、大学人文精神培育的路径构建
大学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确乎存在,大学人文精神建设的困境也毋庸讳言,这并不仅与大学本身有关,也不仅与中国有关。这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其深层原因也非三言两语可以涵盖。但对人文精神的追求,一直在大学延续,无论强大或微弱,毕竟从未间断。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对人文精神的大讨论、国家在大学建立文科基地的政策、以各传统综合性大学为代表的大学对人文教育的探索,如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武汉大学的“国学试验班”和“中西比较哲学试验班”、中山大学的“博雅教育”试验等等,本身就代表了学术界、国家、和大学对人文精神培育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探寻。人文精神的培育是大学教育价值体系的枢纽,是使其能够维持文化传播和创新的内在保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新的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中国大学要承担起这样的历史重任,虽实属不易,却责无旁贷。国家、社会、民族要对大学给予足够的庇荫,对此关系民族文化传承的要务,不要急于求成,务必温柔相待,通过逐步的调整来慢慢养成真正的大学传统。在未来几十年甚至数百年,我们期盼着人文精神在大学成为潜移默化的存在。国家、教育者乃至全社会共同努力,提高民族人文素养,培养文化自觉。
一要促进人文学科的振兴和繁荣,为人文精神的培育提供良好的学科基础和师资力量。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几千年文明史和优秀思想文化传统的伟大民族,这样的国家必须当有一批从事文史哲等基础性学科研究的学者。对这样的学科和学者,必须为其创造适宜的环境,使其免于俗务的纷扰,专心致志地去钻研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去培养真正能够称得上博雅二字的人文教育师资力量。对人文学科,避免仅仅用一些硬性指标去衡量、要求、限制其发展,要倾向于扶持、引导良好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的建立,或许未来笔者将另文探讨对人文学科评价方式的思考;大学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始终贯彻学术传承、文化创新的要旨,避免成为纯粹知识灌输的搬运工和知识工匠的流水线,避免成为盲目追求规模扩张的企业式大学,搭建学术自由和思想开放的学科建设平台;人文学者们要有担当和勇气,能够忍受“孤独”,在各类诱惑面前保持淡然的心态和舍我其谁的胆识,潜心向学,为人文学科的振兴和繁荣贡献力量。
二要弥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人为裂痕,促进二者的融合。天下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科学与人文本无间隙,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远古时代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无明显分化。惟近代以降,自然科学迅速发展,特别是作为显性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发展和国际话语权占领的需要大行其道,科学教育中本应蕴含的人文意义被日益淡化甚至无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方才出现了明显的裂痕,相应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也被当作两个对立的概念提出。如今人类社会已经认识到这种人为的割裂,认识到未来人类的发展需要加强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无论是在精神层面还是在实体教育层面,学术界的学科综合化现象就是二者融合的明显诠释。同样,我们提倡人文精神的复归,并不是反对科学教育,也不会忽略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在内容、结构和方法上的区别,而是我们认识到,人文精神培育不单单涉及人文学科,而是各科人才培养的要求。找回科学教育中应有的人文价值,避免纯粹的工具理性,让人文精神成为大学的普世价值,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三要为人文精神的培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制度保障。首先,人文精神的培育当不限于在大学校园内发生。教育是贯穿人一生的事业,培养完全人格的事更不是仅凭大学一己之力就能做到。试想,如果所有的家长都集中力量在孩子的高考分数之上,高考不涉及的学科便严禁涉猎,我们又如何能够要求从这种环境下进入大学的孩子们有接受人文教育的积极性?大学能够做到的是给社会传递重视人文精神培育的信号,要真正实现,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全民族的文化涵养,要从基础教育就开始重视和投入,理想的状态是在不同的教育阶段,进行不同深度和广度的人文教育。其次,不能将人文精神的培育囿定于形式化的通识教育。应当说,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是融通学科界限,提高人文素养的有效手段,是值得大力推行的。我们要反对的是形式意义上的通识课程,是那种以通选课的形式开设,没有严谨的课程设计和教学目的,学生也抱着混学分态度来上课的课程。需要下大力气投入的,是经典人文通识课程,要以非专业化的经典教育和综合教育为目的,使学生在大学除了掌握专业知识以外,广泛涉猎其他领域,对人文精神的普世价值有认同和理解,成为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这就需要大学改革课程制度设计,使经典人文通识课程从选修变成必修,并能够针对本科、硕士、博士开设不同层次的人文课程,从而使人文精神的培育拥有足以维系的制度支持,而不仅仅靠少数教师的勉力支撑。
四、小结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人文精神 PBL教学 教育技术 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3.004
医学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在医学中的体现,是对人的生命尊严、质量、价值以及人类未来的健康与幸福的维护、追求与关注,是对人类身心健康与自然、社会之间和谐互动与持续发展的关注,也是对医疗从业者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①②医生是一个对道德性和专业性都要求极高的职业。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印发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上对素质品德教育的要求中包括遵纪守法、人道主义、追求卓越、交流意识、医学伦理、文化信仰、实事求是、合作互助、依法行医、兼顾效益、科学批判和维护医德等十二条。英国的“明天的医生”培训规划提出“21世纪的医生,应是优秀的卫生管理人才,病人的社区代言人,出色的交际家,有创见的思想家,信息家,掌握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知识的专业医师和努力终身学习的学者”。西方医学之父、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医生应具备哲学家的全部最好的品质:无私、谦虚、高尚、冷静地判断、必要的知识,以及不迷信。中国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则指出,欲为大医者,除医学知识外,还需涉猎五经三史、诸子庄老。可见医学院校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得尽人之才情和个性而为伟大之医疗。
生物医学的迅速发展使医学分科的不断细化,科学课程的内容日益增加,人文科学内容被逐渐压缩,医学生的人文教育被专业教育所取代,更加注重实验室技能的训练,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今。然而医学技术发展和医疗体制的滞后带来了一系列社会、伦理、法律问题,因此医学教育中人文学科的价值再次得到强调。③④欧美各国医学院校都将医学人文学科作为医学教育的必要内容,提出医学人文学科是培养高素质医生的基础。我们国家顺应医学教育的发展需要,也开设了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医学伦理学类课程,而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之于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针对性较差,医学伦理学课程内容侧重于医学史,而且采用大班课堂讲授法教学,内容和形式都欠丰富,因此教学效果亟待提高。⑤医生只有自己具备了人性的尊严,才会尊重病人的人性尊严;医生自己是人性丰满的人,才会把病人才能作为真正的人得到最恰当的救治。提高医生的人文素养,必须从医生的大学教育起始阶段开始,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创新人文课程形式,丰富人文课堂教学内容,使医学生真正得到人文方面的培养,帮助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真正成为“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精诚大医”。
因此,我们提出创新医学人文教育的教育理念,开发多种形式的人文教育课程,利用文学、艺术、影视、体验等多种教育形式,采用讨论会、体验活动、专题研讨、病区参观等学习载体,以阅读、沉思和理性的思辨作为学习形式,开发涵盖课堂课下的立体式医学人文教育课程。
1 教学材料
在素质教育课程中,教学材料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密切相关,一本教科书也无法向学生全面展示人文精神的光辉。我们拟在教学中运用多种与医学人文精神相关的材料,如文学作品类: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格医生》,索尔仁尼琴《癌症楼》,加缪《鼠疫》,苏珊・桑格塔《疾病的隐喻》,托马斯・曼《魔山》等;电视剧《白色巨塔》、《心术》、《柳叶刀》、《永不放弃》;电影《大夫》、《人到中年》、《护士日记》、《宛如天堂》、《卡桑德拉大桥》等。
2 课程形式和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摒弃传统的大班授课制,采用PBL(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小班教学法,这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根据教学材料选定课程主题,学生参与讨论,教师负责引导。使教学目标在学生的思考、讨论和总结中得到实现,将“人道、平等、自由”的人文精神内化为学生的品质,帮助学生实现从认识思考到心向往之再到付诸实践的过程。
课下教学采用观看电影电视、参观病区、参观医学博物馆、角色体验和学生社团研讨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在教师的引导中完成医学人文精神的创新教学。
3 意义与讨论
医学人文精神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人道:“以人为本”,关心人,重视生命的质量、价值和尊严,让医学科学的发展始终沿着造福人类未来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讲,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科学发展的方向。(2)平等:“天赋人权”,人的生命权、健康权、自由权都是不容侵犯的,在医疗体制不完善,医患对疾病认知不平等的情况下,医生和医疗机构都不能凌驾与病患之上,代替或引导病患作出选择。因此,医学人文精神是医生道德的源泉。(3)自由:“自由主义”,医学学科、医疗体制、医生培养、医患关系,都是一门门科学,都有内在的发展规律,我们应该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靠行政指导、舆论引导或医生个人的无私奉献是无法在根本上促进事业健康发展的。(4)医生的个人发展。过去讲医学人文精神的“以人为本”、“天赋人权”和“自由主义”都是站在病患的一方,假定病患是弱势群体,假定医疗机构和行政体制无须作为,片面的强调医生的人文精神缺失。实际上,在讲人文主义的时候,也应该重视医生的“以人为本”、“天赋人权”和“自由主义”,即医生的专业发展,职业荣誉和个人成就也是医学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因此,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包括医生和病人两个方面,在医而言是职业荣誉,在患而言是生命尊重。
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使知识和技术的教育已经不成为重要的难题,但是人文素质的缺失、医疗条件局限和医患矛盾的恶化已经凸显为当代医疗系统的重要问题。教育探索与实践表明,在医生培养的基本阶段开展的人文精神教育,既符合时代要求,促进医学发展,又解决医生内心的矛盾冲突,对于缓和医患矛盾的现状,促进医生职业发展,推动医学事业的进步具有重大的意义。⑥
注释
① 文秋林.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1(4):204-205.
② 杨小丽,刘晓村.重塑医学人文精神[J].医学教育探索,2006(11):702-705.
③ 李芳,李义庭,刘芳.医学、医学教育的本质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10):66-68.
④ 莫碧珍.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实践与创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8):9-10.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人文精神 策略方法
人文精神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明水平的重要尺度,是国家软国力的重要体现。但是,我们对于人文精神的培养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下面我就高中历史教学来谈一谈如何在新程中加强人文精神。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二字,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在中国,“人文”最早出现于《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中国古代的人文,是指礼教文化,一方面强调内心修养,使人成为有德行有善心的人。另一方面强调掌握礼乐仪文、琴棋书画等文化、艺术、形式或技能。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人文”指的是教养和文化、智慧和德行、理解力和批判力等理想的人性;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出现了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思考。现代学术界把人文精神定义为依靠社会学科的基础知识,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内心反省,感悟而形成的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由、批判及超越精神。
二、高中历史教学对人文精神的培养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教科书编写等各个方面,突出体现并加强了历史教育的人文性,淡化历史教育的工具性。高中课程还开设了可供学生选择的历史选修课,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试图还历史教育的本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如人本意识、科学的态度、创新意识、民族意识、全球意识、合作意识、环境意识等,并且为人文精神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与途。
(一)挖掘课程内容,培养民族意识,激发爱国情
爱国主义是历史教育的主旋律。历史教育首先要使学生具有民族意识,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民族,拥有民族自豪感。历史教育专家赵亚夫说过:“学习历史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力。”这种民族自信力就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人文资源。有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有深厚高尚的道德情操,有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有宽阔深沉的民族胸怀等,正是这些才生成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奋勇前进的动力源泉。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帮助学生加深对本民族历史的了解,进而了解中国国情,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形成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民族自信力与凝聚力。
(二)加强高中历史经典文化教育
现代科技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物质财富和享受空间的同时,却也带来了众多的问题。精彩的物质文明和高度发展的社会经济极易引起人们的急躁情绪和心理失衡,人类精神家园的失落、心理失衡的现象,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文化大地上,特别是年轻一代人的脑袋中,有点空荡荡,雾蒙蒙。于是乎,商业文化以它扎实的后盾和通俗的形式,漂洋过海,乘虚而入,大有雷霆万钧、无坚不摧的架势,闹得不少人心荡神迷,追腥逐臭。根据笔者的调查,大部分高中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他们最喜欢吃的东西是肯德鸡、麦当劳,最喜欢过的节日是西方的情人节和圣诞节等洋节,嘴上以夹杂几句洋文为时髦,在哲学方面有些人能够大谈特谈亚里士多德,却不知老子哲学等等,所以我们要大力对高中学生进行经典文化的教育。
(三)从人的角度重塑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历史学是对人类既往生活的记载、认识,历史学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例如从“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到“精忠报国”的岳飞,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历史人物所表现的都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正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历史教学中,我们提倡人文精神,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在思想上受到教育,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了为祖国勤奋学习的目的。
(四)构筑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四化两型;人文素质;人文精神
教育部相关人员曾指出:“如果不很好地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起来,中国教育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人才的培养。”世界上很多的教育家或教育专家都说过类似的一句话:“科学的成果到了一定程度,如果想要再提高一个水平,往往是一个人文的过程。”而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质量不高,人文素质普遍低下,学生职业道德意识淡薄,实践动手能力也不强,文化知识基础薄弱,有些学生产生厌学和自卑生理,严重影响了其就业和今后的生活。如何培养出一批既有专技能又具有高素质的人才是高职院校及高职学生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要培养学生怎样的“人文精神”更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
在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首先得对“人文精神”及其概念有清楚而深刻的认识。百度百科对人文精神的解释为:“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人文精神的缺失是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培养具有人文关怀、独立创新精神和担当奉献精神是“人文精神”在当今社会的重要体现。
一、培养学生之人文关怀精神
什么叫“人文”?罗马人最早使用这个词,人文就是对人的关怀,对生命的敬畏,对人性、人的本质以及人生意义的理解,对个人的独立价值、人格和个人权利的尊重。“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目的,我们的一切都是环绕“人”进行。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人的成长和发展,离开了人的教育都是不现实的教育。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高职教育作为对技术专业的培养,不能单单培养专门生产的机器,不仅仅是要创造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的实践也是职业院校和学生长远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高职院校有必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有人性有人情味,对自己珍爱,对别人如同对自己一样的有大度关爱精神的人。对人有敬畏之心,对自然有敬畏之心,对文化有敬畏之心。而对人的自负浅薄、妄自尊大、不自量力应当摒弃,要培养学生是非对错、荣辱分明的观点。
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了物质文明建设。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一个国家的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
二、培养学生之独立创新精神
高职院校不仅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学校,更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的学校,不仅是传授技术的学校,更是培育人文精神的学校。高职学生如果只是单纯的技术工人,不知道独立和创新,那给社会带来的价值也是简单的重复的低级趣味的,社会效率低下,将停滞不前。著名的高职教育研究者柴福洪认为高职教育的总体状态是:重“知识技能教学”,轻“素质教育”;从形式上看,只看到“成才”教育,“政治”教育,没有看到“成人”教育,高职生作为一个自然人的“成人教育”在体制与机制上基本是空白的,更谈不上凸显“自主发展”的特征。高职学生作为生命的独立个体,应当具有独立人格,有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能独立思考、独立实践,而非人云亦云,做他人的传声筒,不为他人奴役,不做金钱和权势的傀儡。要拥有独立创新精神,摆脱思想的教条,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做精神的主人,成为一个真正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三、培养学生之担当奉献精神
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要增加人的所有物,而是要提升人的境界。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对人生境界进行分类,可以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哲学的任务就是不断提高人的境界。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会做事的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一个既有很高专业素质同时又有很好人文素质的高职学生,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他所做的事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多地是为了企业、社会和国家。高职学生应该具有精神承担,应该具有长远的目标。他不会是一个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的工人,而是一个视野开阔,不被小算盘、小利益的短视思想所阻碍的小市民,他应该真正学会谋长远、算大账,应该是一个斗志昂扬、充满活力、焕发激情、踏踏实实干事业的人。
而他为人处世也不是从个人利益出发,对集体事务也不是漠不关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也不是一个斤斤计较个人利益得失、缺乏奉献精神的人。
他坚持自己、完善自己、奉献自己,虽然力量未必有团队那么大,但依然可以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心中有光,世界才有光。
当然,奉献精神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作为愿意担当道义责任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教师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终身关注“人文精神”。
注意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和思想变化,加以正面引导,使学生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不断增强奉献意识。
学生具备了担当和奉献精神,当他们走进社会、踏上工作岗位时,就更容易懂得人生的价值不取决于职业本身,奉献也不会受职业的限制。他如果拥有一颗奉献的心,就能体会到给予的快乐,职业和人生尽然完美。
“人文精神是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的,是指以人为本,体现人的本质属性的精神,是揭示人的生存意义、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的完善和自由发展的精神。它的目的是追求善与美,包含着对自己的终极价值的实现和对他人的给予。”
高职院校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养相当迫切,然而高职教育的特点却成为这一目标实现的困境,高职院校只有克服认识误区,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开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的新途径,才能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再也不能空对空,靠一两门政治与道德说教式的课程解决不了问题,必须要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潜移默化地改变自己,育出对社会有益的高技能、高修养、高品质的正能量人才。”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自然科学;人文精神缺失;对策
科技产生的负效应已成为摆在现代人面前的不争事实,但以往我们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物质层面,如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科技对人类生活无处不在的影响,科技对人文文化和人类精神层面产生的负效应——人文精神的缺失也慢慢显现出来,逐渐成为困扰现代人的又一严重问题。与技术应用对社会物质层面产生的负效应不同,这种负面影响是隐性的、难以为人们所察觉的,但却能够直接危害到人类生存的精神状况,其严重程度远胜于前者,也更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以尊重人的尊严、维护人的权力、实现人的价值为内容和目的人文精神承载了人的本性需要,体征了人类对人的发展、对目的、价值和意义等问题的思考,是人精神生活的核心和灵魂,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和不断推进社会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原动力。广义而言,科技和科学精神都是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科技的发展不仅没有推进现代社会的人文文化的建设和人文精神的传播,反而在人类文化系统和精神状态等不同层面上都诱发了人文精神缺失的状况。
一、科学诱发的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
(一)人文科学的异化,让人们逐渐忽视了人类及其社会所独具的主体性向度,成为“单向度的人”
人文科学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和传播载体,它以人丰富的感性世界、心理活动、以及行为活动的价值追求为研究对象,以研究者发散的感性思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作为研究方法。但近年来人文科学方法论对自然科学方法论和治学理念的借鉴与改革,使得一种过于强调人的唯理性、忽视人文科学特殊性的研究倾向和思维方式在不断地滋生和蔓延。这种对人和社会的独特性与历史性等人类所独具的主体性向度的忽视,使得人文科学的研究偏离其初衷,也使得社会大众考虑问题的立场和角度也逐渐地从多元化转向单一化,以至于“把世界看作是一个被剥夺任何历史含义的唯理系统,把现象所有可变的以外的非本质的性质一概抹杀掉。”人文科学的这种异化不仅严重危害了人类文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更导致了和人文精神的丧失,使得人文科学其解放人的力量逐渐被抹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奴役人的力量倾向。正如有的学者所说:“一旦这些古典科学简化论的、抽象化与数学性的方法运用到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那么人类的幸福将变成为表面有利,骨子里却是大害的事。”
(二)人类生存的精神状态堪忧
科技的高度发达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使得当今社会的物质生活要比以前任何时期都优越。然而,令人不解的是,现代人在精神上出现的问题却层出不穷。世界卫生组织在2003年世界卫生日致辞中说:“当今世界有4亿人患有精神或神经疾患,或与药物滥用等相关的社会心理问题的折磨。”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已成为困扰现代人生存境况的严重威胁。有很大一部分人,他们常常会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茫然感,找不到生活的真正意义,也不确定人生的目标和价值应该是什么,生活时常出于空虚和迷茫的状态。这些都是人文精神缺失的直接表现。
从以上科学对社会文化系统和人们精神层面产生的种种影响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的发展虽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推动了社会的飞速发展,但并没有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给人类的精神生活带来充分的自由和解放,反而造成了一种科学技术变迁与人性变迁二律背反的状况。
二、科学诱发的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自然科学研究理念和方法对人文科学的不当介入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
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是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两大类别,两者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都有诸多区别。然而,随着自然科学的成功,人们也逐渐相信在人类社会和心理世界中,存在着与自然界一致的规律和机制,并开始了试图运用还原论和简单性的信念,假定—观察、归纳—演绎与验证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逻辑语言推动人文科学发展的历程。著名科学史家丹皮尔写道:“人类与其周围的世界,一样服从相同的物理定律与过程,不能与世界分开来考虑,而观察、归纳、演绎与实验的科学方法,不但可应用于纯科学原来的题材,而且在人类思想与行动的各种不同领域里差不多都可应用。”的确,人文社会科学能有今天的成就,是与现代科学对其研究视域的拓宽、研究方法的改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但是,在这个吸收借鉴的过程中,一种妄图以理性思维取代感性经验、用自然科学的逻辑和语言统一两种科学的“科学统一运动”也在兴起。这种运动缺乏对人文学科研究对象差异性和丰富性、治学原则特殊性的考虑,简单地主张人文学科也应该保持“价值中立”,将人学、宗教学、文学、艺术等这些无论在研究对象还是研究方法上与自然科学都迥然不同的人文学科僵硬地套用自然科学研究的理念和方法,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文科学的低迷状态,一度本末倒置地成为自然科学的附庸品,造精神的缺失。
(二)科学对人类思想的钳制和由科技造就的生活方式造成的人文精神缺失
当然,科技并非诱发当今人类精神疾病肆虐的必然原因,但科学对人类思想自由的钳制、科学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却与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首先,对科学的顶礼膜拜,钳制了人们的思想自由。科学有着让人信赖的研究依据和现实成就,仅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和人类建制的她得到了超越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的过度膨胀,有一种几乎可以与真理划上等号的倾向。现代社会对科学成果这种缺乏怀疑精神的盲目崇拜,使之变相地成为了现代社会一种新的“宗教”。如果科学规则和某些经验发生争议,那么科学规则将被认为是优先的。敢说不相信自然规律和科学成果的人,一定会被认为是疯子。这种对科技的绝对信赖和盲目崇拜,在很大程度上钳制了人类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思想自由,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十分不利于人类精神生活的充分展开。其次,科学造就的人类的生存方式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让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更加苍白。现代社会的工作方式非常重视劳动者自然科学知识的获得和专业能力的掌握。这让现代教育也更加偏向于对数理化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对人文精神的教导。在新的社会物质产生条件下的生存条件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对价值的追求要求被弱化了,理想、自由和精神境界的追求反而成为了生活主旋律的附属品,人文精神开始被忘却、人生的信仰开始模糊。作为个体的人缺少对人的现实“存在”的思考,难以领会到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和生活目标,缺乏真正有力的信念来支撑人生的终极追求,这些都造成了人文精神的衰落,人们对自身生存意义的困惑和怀疑。科学无法借理性的手段提供个人和社会生存的意义,可以说,我们这个无神的社会不知道其生存的理由,亦不知道为何以这种样式生存。
三、应对“人文精神缺失”的措施
(一)正确对待和利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和语言,振兴人文科学
人文科学的振兴是普及人文精神的最佳条件和重要途径。这要求人文科学必须摆脱科学主义对人文科学的种种纠缠,以正确的姿态和独立的地位对待自然科学的理念和方法,重新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新途径。首先,应当充分肯定自然科学使得人文领域的研究走上了“科学”之路。虽然人文现象及其本质具有内涵丰富性、功能复杂性、结构系统性、价值多样性等特点、研究方法多依赖于研究者的感性思维和主体经验,研究结果也不够确凿,但这都不足以否认人文现象的可认识性和人文科学工作的科学性。相反,自然科学在各方面的支持,是人文社会科学能够发展到今天的重要条件。但是,那种抛开人文科学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与自然科学的区别而过分妄图统一所有学科的做法,却会阻碍人文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人文精神的弘扬。因此,人文科学的研究应避免过分崇尚和依赖自然科学的语言逻辑和定量研究方法,根据学科特性和研究对象的情况来变更具体的思路和方法,运用理性思维与感性经验相结合、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接轨等多种研究手段,实现多层次、多方位地得出与对象相符度高的结论。明知人文现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却要按照自然规律的一般性和简单性来对待它,就会取消人文科学的科学性和可能性。只有正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的特殊性,恰到好处地利用自然科学的理念、方法和言语完善自身地研究体系,防止教条化应用、简单化对待的盲目做法,改善人文科学的现有地位,才能实现人文科学和人文精神的全面复兴。
(二)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最根本、最主要的标志。以对人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的思考为内核、实现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和平共处、和谐发展为终极目标的人文精神,能够在人们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追求与社会需要等人生的一系列基本思考时,提供一种理性的来源、合理的依据和坚强的后盾,使人们清楚地意识到,什么才是人生真正的价值所在,并以一种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赋予个体以生命意义,帮助其发掘和确立理想的生存态度和人生目标,避免“在毫无价值的状态中生存”,从而实现人的追求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与平衡。审视自然科学对人类文化层面、精神世界的诸多负面效应,无一不是因人文精神的缺失引发的。因此,弘扬人文精神,唤醒人们对生活意义的思考和对生存状态的关注,引导人们发掘人生的精神支柱和真正的乐趣,实现人的真正解放,才是预防和解决现代人精神困惑难题的有效途径。
(三)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单纯科学技术或单纯人文情怀,都不足以解决人类面对的社会内部以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种种危机。只有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消解与融合,才有可能使人类现在面临的种种困境得到圆满地解决。两者缺一不可、相得益彰。自然科学、科学精神,有助于人文科学更充分、更全面地发现社会世界和人文领域的知识和奥秘,更好地把握和创造符合人类未来发展的文化成果;而人文科学、人文精神,能够使科学技术的发展更符合人类的总体利益,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正如爱因斯坦告诫科技工作者的:“我们只懂得应用科技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以保证我们的科学思想的成果造福于人类而不至造成祸害。”唯有实现科学精神同人文精神的融合统一、相互渗透,以一种具有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和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指导科学的发展和文明的演进,才能为人类的全面发展开拓更广阔的前景。总而言之,正确认识科学活动的性质和作用,在推崇科学精神的同时,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提高,让科学重新回到为人类服务、为人类的长远发展谋利的角色上,把对科学的盲目崇拜转化为对生存意义的反思和对人文精神的弘扬上去,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德]孙志文著,陈永禹译.现代人的焦虑与希望.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
2、丹皮尔.科学史及其哲学和宗教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3、陈明.论科学主义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影响.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10).
4、贺萍,高娜.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缺失探析.长白学刊,2007(2).
5、丹尼斯·米都斯.增长的极限[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一、教师要做好表率作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和感化学生
人文教育不是一句口号,要切实贯彻下去,教师在其中要起主导作用。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起的亲身示范作用会无形地感染学生,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造成很大的影响。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其自身的表现会无形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如果物理教师每次上课都能按时上课,上课认真,讲解到位、生动,对工作认真负责,平时爱好广泛,对事物有很高的兴趣,对学生体贴有加,知识面很宽广,在上课时经常能让学生听得如痴如醉。试想,这样的教师怎么不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样的教师本身就给学生做了很好的榜样,学生肯定也会在无形中受到教师的影响,做到上课准时、做事认真、生动活泼、兴趣广泛、热爱集体、关心他人,起到了无形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作用。
二、要充分利用物理学史来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物理学不光是传授学生物理学知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学科,其中物理学本身的发展历史也是一块宝地,在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教育会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学物理学教学要教授学生物理概念、定律,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等,但这不是物理教育的全部,如果物理教学过程中没有渗透物理学史的教育,物理教育就只见其骨架,而未见其血肉。物理史的渗透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了解中国的科技史、物理史,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近现代科学几乎都是由西方人建立起来的,翻开中学物理课本从运动、牛顿力学到最后的相对论,哪里有中国人的理论和贡献?如果只讲物理知识而不讲物理学史,尤其是中国的物理学史,很可能会让学生从心理上产生民族自卑感。殊不知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中在物理学方面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我们要讲中国古代在物理学方面取得的成就,要让学生知道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是有创造力的,在近代文明以前中国在物理学方面的贡献一直是领先于世界的。通过讲中国物理学史、科技史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能将学生引入更深的思考中。
第二,感受物理学家的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物理学发展中有很多杰出的物理学家,他们身上所呈现的那种人格魅力给人一种窒息的美。在教学中适当地加入对这些物理学家的介绍,或者是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从这些大家身上汲取营养。例如我们可以介绍居里夫人年轻时虽遇挫折但奋斗不止,讲她对科学真理的忘我追求,讲她把诺贝尔奖牌给孩子当玩具玩,讲她放弃生产“镭”专利的申请并把镭捐献出来用于解决人们的实际痛苦,讲她把巨额的诺贝尔奖金赠送给波兰的大学生、贫困的女友、实验室的助手、没有钱的女学生、教过她的老师、资助过她的亲属,讲她在失去丈夫时所写下的那篇感人至深的文章……
第三,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物理学史知识,提高人文知识水平。前面我已经说过,人文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如果学生不知道或者是没有掌握一定的人文知识,何谈人文教育?而物理学史从本质上讲应当属于一门历史学科,属于人文学科,掌握一定的物理学史知识,这是提高人文素养、塑造人文精神所必备的,这是笔者认为的人文教育中最基本的,也是人文精神维度中最低的要求。
三、在教学活动中渗透人文教育
教师可以在讲有关理论的时候巧妙地加入物理学史,在讲受力分析和牛顿第三定律知识时巧妙地上升到哲学认识高度,让学生体会对立和统一、物质的相互联系等,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以受力分析的整体法和隔离法为例,在用整体法分析物体受力时,我们可以把若干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或者一个系统,在分析受力时,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不用考虑,这体现了它们之间的统一;在分析系统中单个物体的受力时,这时系统中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就要考虑,这又体现了相互对立。也就是说在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教学时体现了哲学上的对立和统一,教师应当在讲受力方法时上升到哲学高度,让学生体会科学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科学的认识方法。
关键词:构建;思想政治课堂;人文精神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3-0031-01
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是可以优化传统文化传承的主阵地;二是有助于实现知识、技能和态度一体化;三是对学生进行政治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四是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总之,政治学科本身有较为丰富的人文知识,可以通过明理、动情和导行来实现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近代教育家认为教育的功能是使人“养成健全的人格”。那采用如何策略构建人文精神培养的思想政治课呢?
一、挖掘并用好教材中人文精神的材料
各年级教学内容都含有不同的人文精神的侧重点,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点化它。例如,在讲述高二《哲学常识》时,就要把握好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加强理想和信念的人生观教育,形成正确价值观,进而用正确的方法论来指导实践。另外,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把知识纳入到人文背景中去做到知识和人文精神的融合。例如,如今市场经济中的诚实或信用,实际上属于社会道德的范围,然而近年来诚实守信,这一起码的社会道德却渐渐被有些人淡忘甚至抛诸脑后,于是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甚至在招生考试中也存在着师生串通作弊现象。从这可知,社会现实中蕴涵着深刻的人文精神教育的内容,教师以这些社会实例结合教材论证、分析就使整个教学过程超出了纯粹对知识的把握,上升到人文精神的层面,并且形成了一种道德追求。这样,不仅达成了教师对知识的传授,也让学生了解现实,培养正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而且达到了人文精神教育之目的。
二、强化课堂的民主教学原则
要把政治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落到实处,教师就必须有与学生平等的人格观,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师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关系。教育理念正确与否是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新课程倡导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倡导树立民主的教育教学思想。会讲课的老师一般讲得少,不会讲课的老师一般讲得多,这一现象让我们不能不再次思考课堂上教师的真正的职责究竞是什么。实践新课改,教师的职责应当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而不是简单灌输。在学生的讨论和探究活动中,教师应当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学生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和结论的人。教师要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在课堂上如何与学生讨论,并如何激励学生等,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人翁的作用。
三、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的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
教师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较高人文精神的关键,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影响远比教师向学生传授的知识的影响深远。如果教师缺乏人文精神,学生便不会在他的教学活动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在给学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自身所具有的理想信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道德品质、治学方法乃至为人处事等方面,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用人格力量教育学生,也就是教师的敬业精神和科学精神,这二者构成了整个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教师的人格魅力也像春风细雨,能潜入学生的灵魂,无声地滋润学生的心田。教师用自身的人格力量教育学生,用敬业精神和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耐心、踏实的工作作风进行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反复思考,让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的思想政治课,植根于师生的心灵深处。
四、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
旧的教育理念是把掌握知识本身作为教学目的,把教学过程理解为主要是知识的积累过程,以知识掌握的数量和精确性作为评价的标准,不仅形成了教师讲学生的学习以模仿、操练和背诵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而且还把师生关系异化成了一种不平等的人格关系。学生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获取分数的工具,这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还要突出加强人文精神的浸染和熏陶,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潜能的开发、创造力的培养和自我实现等,来塑造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以学生为本,把着眼点定位在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精神上,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索、实践精神,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够在愉悦的情境和心境下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创新的潜能。
关键词:中专院校 语文教学 人文精神 渗透教育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005
人文精神丰富多彩,它将“人”放在第一位,从人的角度想问题,使人性得到解放。语文课程作为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中专语文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做好相应的渗透工作,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端正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上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用人性引导学生,让他们深刻认识“真”“善”“美”,感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达到语文课堂的教学目的。
一、中专语文课文中的人文精神
(一)理性哲学精神
一般人都认为中专生的学习成绩比较差,其思想境界也较低,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做好中专生的思想引导工作,需要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通过日常语文教学来渗透人文精神,帮助学生感悟理性哲学,用更加客观、公正的眼光看待事物,最终实现学生的良好发展。比如,在为学生讲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时,教师就可以从理性角度分析,让学生学会去正确选择学习道路,端正自身学习态度。《我有一个梦想》一文则能让学生感受到梦想的力量,让他们树立自己的梦想,通过梦想来找准自己的位置,并为之奋斗、拼搏。《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更是体现了一种内省的精神,提醒学生要努力进取、约束自我,为以后的成长提供帮助。
(二)思想道德精神
中专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需要增强自身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今后社会的人才需求,从而找到称心的工作。在语文课本中,许多文章都涉及人的思想品格,它们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品德的重要性。比如,在曹操的《短歌行》中就充分展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但是又体现了一代枭雄对人才的渴望。学生在学习这篇诗歌时能够认识到既使能力再强的人,也需要他人的帮助来完成事业,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相互帮助,最终提升学习水平。又比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它向我们描述了一位残疾人坚定的信念、克服困难的勇气,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精神上的鼓励,转变其原有思想,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
(三)积极进取精神
人生需要积极进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充实自我。中专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人才,他们要树立积极进取的理念,勇于克服面前的困难,用更加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除此之外,在该精神的指导下,中专生也能够端正其人生态度,向社会展现中专生的素质,转变人们对他们的传统看法。语文诗词中,有许多诗人他们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比如,在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述了他登高望远后对历史的感概,但是又折射出他乐观向上的精神;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中,不仅表达了作者豁达的胸怀,也向我们展现了他积极进取、勇于坚守的品质。
二、中专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教育策略
(一)增强教师人文精神素养
中专语文教师在开展人文精神渗透教育时,首先,需要增强自身的人文精神素养,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去感受不同人文精神的特点,端正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态度,最终达到语文课堂人文精神渗透的教育目标。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只有不断增强自身专业素养,才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和学习语文知识,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用更加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感悟生活的美好。其次,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人文精神渗透教育课堂上,最为重要的就是“人”,只有充分尊重学生,才能调动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人文精神。最后,教师要具备真诚待人的人文态度。面对中专学生,语文教师要更有耐心、更加真诚,帮助学生探索语文知识的魅力,从中学习到相关的人文知识,增强他们的人文素养,为以后的发展提供帮助。
(二)做好学生人文精神教育
中专学生人文精神素质的高度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社会发展状况,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做好相应的渗透教育工作,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生活与工作中严格要求自我,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困难,敢于向困难发出挑战,从而展现出现代中专学生的风貌。做好学生人文精神教育,就要让他们学会陶冶自己的情操,用心去审视和品味生活,感受不同事物的美好。除此之外,学生也要不断丰富自身思想,相互交融,在思想的碰撞中使得人文精神水平得到提升。比如,在《祝福》中,各个人物性格能够为学生展现出不同的人性,让学生更深入思考人性的重要性,使他们的思想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升华,从而达到语文课堂的教学目的。
(三)充实课堂人文精神内容
语文教师在为中专学生讲解语文知识时,还要不断充实课堂的人文精神内容,运用不同的方式来提升课堂趣味性,让他们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并提升自身的人文精神水平。比如,教师在讲解《琵琶行》时,“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就展现了诗人白居易对琵琶女的同情,对自己境遇的感慨。学生只有将自身情感融入到文章中,再联想自己遇到的相似情景,帮助学生找到情感上的共鸣,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
综上所述,中专语文教师在进行人文精神渗透教育时,应该要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提升他们的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也可以逐渐发现“真”“善”“美”,体验学习与生活的乐趣,用更加乐观、理性的态度面对生活、感悟生活,从而实现自身的良好发展。此外,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人文素养,为学生作出教学榜样,激发他们学习人文精神的热情,学会运用人文精神更好地认识和学习事物。
参考文献:
[1]李倩.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对策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28):283-284.
[2]罗慧玲.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渗透[J].赤子,2015(14):298.
[3]赵惠娟.彰显人文关怀 促进认知成长――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渗透[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3):181-183.
1、从西方文化的历史发展看科学与信仰的辩证关系
我们知道理性精神、科学精神在西方的文化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最清晰的展现,本通过把科学与信仰的辩证关系镶入西方文化,力图清晰的展现科学和信仰的独特关系。在西方文化中,科学与信仰的关系并非是一种一成不变的模式,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调整、变化的辩证关系。在西方文化的摇篮时代―希腊城邦时代,科学与信仰是一种水融的同一关系,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界限。在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中,一度攫取了绝对的专治权利,而这时科学与哲学只能够仰承宗教的鼻息,完全不具有独立的地位。随着近性精神的崛起,科学开始逐渐摆脱宗教的影响,二者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这时一种以科学为主导的新的人文精神重新产生出来,科学与信仰的关系变成一种共生互补的新关系模式,至今仍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1.1对科学与人文信仰进行重新反思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对科学与信仰,尤其是信仰中包含的宗教精神抱着一种过分简单的看法。一般认为信仰在过去科学技术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占主导地位,是因为科学理性精神的不发达,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理性精神的壮大,信仰也会被科学所控制。然而面对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国,这种科学与信仰之关系的传统观点正在日益受到严峻的挑战。当今美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无可争议地处在世界领先地位,但是美国的文化以及精神在世界上占有非常强势的地位。今天的中国比起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无疑是大大地提高了,但是中国人对于人文精神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显。面对科学与信仰同步发展而非此消彼长的新现象,我们有必要从根本上重新思考科学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不应该采取一种无视现实的自欺欺人的蒙昧态度。
自从儒家思想在汉代取得独尊低位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精英知识分子的文化在本质上就采取一种拥有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的文化倾向。这里的人文精神、人文关怀表现为一种道德教化。中国人从来未真正经历过宗教的暴虐和理性精神的跋扈这两种相反的极端形式。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对于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关系往往采取的是抽象的和形而上学的,即简单的把二者看作是一种水火不容的对立关系。
毋庸置疑,科学与宗教在西方曾一度处于水火不容的对立关系之中,但是正如他们曾经也在其他的历史阶段中呈现为一种水融的统一关系一样。在西方历史长河中,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是一种动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和变化的关系,我们只有用这种辩证的眼光看待二者之间关系,才能真正理解科学理性与人本主义信仰之间表现出来的微妙的共生关系。
【关键词】 人文精神;校园文化;哲学;宏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0-01
人文精神培养需要宏观设计,尤其在缺乏历史积淀与传统塑造的高等职业院校,宏观设计已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怎样才能将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职业取向的价值诉求统一在同一纬度,加之人文关怀?这就需要宏观设计发挥主力效能。
在文化建设中,宏观设计是一个哲学概念。无论从“符号意识”到“清风校园”,还是从“诗意自然”到“诗意人生”,宏观设计,即是致力于人与校园、人与人、肉与灵的相统一,并试图通过人与其自身的对话,完成文化意境,锻造人文精神培养的理性基础。通俗而言,人文精神培养中的宏观设计就是指校园文化建设的哲学视角。
行文将以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为例,来揭示宏观设计思想在高职院校人文精神培养中的重要性。
一、“忠诚、责任、奋斗”学院精神的哲学起点
一所高职院校,其校训一般都涵盖着它的办学宗旨和育人目标,但是,由于专业技能教育育人目标的特殊性和单一性,往往导致顾此失彼,使得人文精神培养的意义并未暗含其中。作为核心位置的校训,倘若弥补不了一所院校置于历史的价值和对文化的观照,便使宏观设计失去了哲学起点,人文精神也就远离了母体。面对这样的困惑,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在“崇德明知、尚法敦行”校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忠诚、责任、奋斗”的学院精神。目的在于发挥与道德一样具备的认识功能与调节功能,关注人生价值,表现出对人的本质、尊严及意义的追问。
“忠诚、责任、奋斗”的学院精神是以学院发展的人文力量为内容,以求真、求善、求美为哲学起点,进而构建理想共识。是基于宏观设计的大手笔,对生命本质做了透视。
忠诚是真,是“不二心”,是对一个时代的理性回应。其实,一切关于人类本质问题的思考都首先是从“真”而来。高职院校培养的不只是真技术、真本事,更是真人格、真理性。“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教育的本质亦是为人道,为人道而诚、而忠。所以,高职院校人文精神的培养中,首当其冲的就讲“真”。
再说责任,责任是善,是博爱。倘若“真”是把握人生的意义,“善”即是把握人生的价值。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人的创造力,是对历史力量的续接,期间少不了“责任”。《论语》有曰:“言忠信,行笃敬”。行是为人的使命,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奋斗表达的是美,此在之美。与人从自然观察中所得出的关于美的力量感受一样,奋斗不息的现实表现总在表达着人之存在的倔强和无畏。就像拉奥孔群像里所展示出的那样,史中人总有着属于他自己独立的智慧与把握人生命运的心灵法则。所以,美是奋斗的哲学起点。
在这里,“忠诚、责任、奋斗”的学院精神提出就属于人文精神培养中的宏观设计,因为它首先是哲学的,并且一再以虚线与实线并在的形式体现着人文精神培养与文化建设的方向。
很多情况下,校训不一定会完全体现一所高职院校所具备或者应该具备的办学精神,因为办学精神属于纯粹的本质的意识形态,属于文明的标杆,前进的力量。而一旦要追问到人文精神存在于高职院校教学意识中的价值的时候,就会引出所说的“学院精神”。因而,一所高职院校所需凝练和亟待凝练的学院精神,就是人文精神培养的宏观着眼、宏观定位、宏观把握。
二、让人文景观行不言之教
人文景观承载着高职院校教育的气场,用通俗的语言来讲,是指办学氛围。此处谈到的依然是人文精神培养的氛围。
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着力于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文景观建设,使校园的方寸土地,都能行不言之教,以致完精神培养的环境文化。种草,需使草木生情,用春心撩拨一阵书香;掇山,需使片石多致,让画意唤人濠濮间想。譬如警院石的设置,虽散见于校园各处,却又能以一贯之,期间多刻至理格言,又莫过于铸出“警魂”二字,使石石关乎天道,字字关乎人情。
诚然,人文景观设计的哲学还一再告诉我们,高职院校人文环境的锻造,追求的不是文化铺张,更不是所谓的文化堆积,而是基于人、灵魂与校园的三位一体,呈现出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和古今结合,以实现诗意关怀。人文景观是朴素的,但又要充满寓意。寓意是一个复合体,它能使凝固的环境变得流动起来,能使实体性物质存在指向精神维度,从而摆脱事物原本的意义,进而开启人关于美和自由的想象。这亦是人文精神培养中不可缺少的感性基础。可以想象得到,在一所缺少寓意的校园里,是怎样也寻找不出人文精神培养中的宏观设计的。所以,宏观设计一旦运用到人文景观设计中的时候,就一定要考虑到人文精神培养所不可缺少的寓意。
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的人文景观亦是目的于这样的寓意,就像立于教学楼、行政楼、实训楼、宿舍楼等楼门口的“警容镜”,不仅在正身,更像在正心。
每一所高职院校,都应该努力让其人文景观行不言之教,出发点就是:应该赋予校园的每一寸土地活的灵魂,使得每一寸土地、每一个事物,都能承担起人文精神培养的义务。因为它一开始,就负荷上了知识和正义。而且,它的开放性还表达出了以有限把握无限、以出世把握入世的人生智慧。
三、诗教在人文精神培养中的意义
多年来,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提倡“教学艺术”,试图通过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来优化教学、吸引学生,但往往因此而忽视了诗教之客体性存在在人文精神培养中的宏观设计意义。诚然,诗教也是艺术,但比较而言,它的客体性存在通常要比主体介入更显诗意。这样的手法同样是艺术,或者叫“艺术中的艺术”。
中国自古就有诗教的传统,诗教可使凝固的建筑流淌出音乐,可使流淌的音乐沁人心脾。同样,在一个充满诗教的校园,每一朵浮云,都带来的是诗意。这诗可以融入校歌、校徽及所有校园标识当中,呈无限审美情趣。
我们都知道,校园文化一定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第二课堂。大学的课堂结束了,人生的课堂却刚刚开始。要保证课堂教学精神的延续,就要保证校园文化的启发性和启示意义。何以如此?便就引出了所谓的“诗教”。
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在其学院标识的设计中就首先引入了诗,这是诗教的体现。诗的本质是追求和平、正义,表现出的是人类把握世界、洞悉宇宙的知性,所以,在文化建设领域,诗无疑具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因而,行至校园,需随处烙得个“诗心”。
山水挂画里有诗、通幽曲径里有诗、门庭水榭里有诗,而且,诗是校园的气韵,总在涤荡心灵世界的一片通畅,能让一切价值判断都折射出自然力与真诚。
现在,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着力于校园文化建设,即在当前高等职业院校人文精神培养的艰难行径中,展开了有意义的探索,无疑是为高等职业院校人文精神培养中的宏观设计,进行了启发性的思考。
参考文献
关键字:中国;现当代文学;人文精神;教育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高速发展获得了世界各国的瞩目。国家和社会发展遇到了良好契机,但是社会群体,人类个体的人文精神、文化精神缺失等问题也日渐凸显。在金钱至上、速食文化等肤浅文化的影响下,人们的价值观变得日益实用、功利,道德感的下降导致很多人丧失了精神和信仰,国民整体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迫切需要得到改善。人文精神是影响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等重要因素。从概念上看,人文精神主要表现为对个体的价值、尊严等的认可、关怀和维护,对人类长久发展中形成的各种文化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对人类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在上世纪末期九十年代,国内的很多学者就发起过对价值失范、信仰危机、道德失衡等社会现象的思考和研究,提出重建人文精神高地,推动国家获得更为长久和持续的精神发展动力。高等院校是为国家发展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开展知识文化教学中,还要承担起弘扬人文精神的重任,致力于促进大学生不断提高人文精神,促进国家社会文明和谐发展。
一、人文精神相关概念综述
人文精神一词是来源于西方的翻译语言,最初翻译为“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本精神”等。人文精神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上两种。从狭义范畴上看,人文精神代表的是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思想,即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其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改变了过去以神为中心的概念,倡导发扬不同人个体的个性,鼓励人人都追求自由平等,追求现实生活的幸福。从广义上看,人文精神代表的是一种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来源于古希腊的哲学研究,是体现人类精神世界的内容,如人性、理性、超越性等。其中人性倡导的是人道主义精神,突出了对不同个人的尊重和关怀。理性倡导的是科学研究精神,鼓励人类以思考来探索、寻求真理。超越性主要体现在宗教层面上,激发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人文精神经过长时期的发展,目前学术界对其的概念比较一致,认为人文精神就是对人类自我的、普遍性的关怀,是对个体的价值、尊严等的认可、关怀和维护,对人类长久发展中形成的各种文化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是对人类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对人文精神的认识和理解中,一定要明白人文精神体现的是特定时代背景下,人类群体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着很深的时代精神烙印。不同的时代下的人文精神内容都会有不同的变化。但是不同时代的人文精神也有着共性特点,那就是主要体现着人类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而不仅仅只在意外界的物质。中国当现代社会中,人文精神为国家社会精神层面的发展、文化的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持,为形成国民正确的价值观指出了方向。现在学术界普遍认为,人文精神是衡量一个地区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是代表区域内个人人文修养的标尺。因此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是一项需要高度关注的研究课题。
二、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
一是功利社会导致实用主义、物质主义抬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商品经济社会背景下,物质至上、实用主义、功利意识等价值观念冲击着人们的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大学生群体的思想价值观。特别是随着大学扩招之后,教育进入到市场经济中,成为一种产业。很多大学在课程设置上,不可避免地从学校的生存需要出发,为吸引生源而开设一些社会上就业前景好的热门专业,如管理学、财会学、计算机等应用型专业,而文学、数学等基础类、人文类学科慢慢处于边缘化,不再受到重视和欢迎。急功近利思想下,大学生更关注于是否取得了计算机等级、英语等级等资格证书,而不再重视是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当现代文学也不再有热情。甚至有的学生只关注学分,并不在意学习的课程内容,只要能帮助获得毕业证书就可。这种以实用为导向的价值观念,造成了社会上人文精神的失落。二是我国现有的教育体系造成了对人文精神的不重视。我国目前从小学到大学采用的都是应试型教育,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水平的标准。没有好成绩,上不了好学校;上不了好学校,在就业时就进不来好单位。这种价值导向下,导致大学教育对人文精神培养的弱化。加上大学生群体主要是“80后”的独生子女,从小在家庭的呵护中长大,是温室中的花朵,在大学之前,基本从来没有体会过社会的冷暖和现实。进入大学后,对独立生活和学习准备不足,面对一些挫折和困难,价值观发生了扭曲。没有强烈的公平意识、是非观念,也没有对信仰和精神的敬畏。这些因素影响下,大学生很容易迷失自我,丧失批评精神和质疑精神,沦为社会化的功利者。三是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给国家社会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是国家繁荣进步的后备军。如果大学生群体迷失在商业社会中,丧失了人文精神,带来不仅仅是个人信仰的缺失,最终将导致中华民族的价值失范,带来全体国民的信仰危机,让整个社会体系变得更为庸俗化、利益化。高等院校作为国家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地,不仅要培养具有良好知识水平、技能水准的人才,更要培养具有良好精神境界和价值观念的人才。但是现有大学教学模式并没有营造良好的人文精神培养环境。很多大学的教学方法还是在采用传统的填鸭式、单向式,机械化传授知识的方式。学生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突出。特别是人文学科的教学中,政治说教意味过重,对人文精神内涵的挖掘不足。经常出现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而学生们一头雾水、毫无兴趣听,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根本没有听课的现象。人文精神的教学需要深厚的人文知识功底,更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自我体验感受。这样才能带来大学生进入到人文精神的精神课堂。人文学科的教学中,如何营造轻松的课堂环境,带领学生进入到精神世界的殿堂,是老师们日常教学中的短板。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在人文精神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人文学科在人文精神教育中有着无法替代的学科优势。中国当现代文学,虽然不如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有着深厚的积累,也没有外国文学的哲学功底,但是这些作品真实反映了中国人在20世纪发展中的生活和情感,反映的是作者对当现代生活的阐述、反思和解构,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活、情感等精神世界的审美和态度。中国当现代文学的人文精神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体现了“立人”思想,如鲁迅在五四时期的作品里,就强烈而深刻地反思了对国民性的改造问题,提出了“立人”思想。二是体现了对个人的关注和重视。其中的代表作有周作人作品中对人的文学的关注;冰心对自然、母爱和童心、爱的关注;朱自清在很多作品中体现的对人格健全的教育思想等。三是体现了对人性光辉的赞美。如沈从文的湘西世界,林语堂的系列散文、莫言的众多文学作品等,都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表达了对不同时代下市井小人物身上散发的人性光辉的赞美。利用当现代文学作品开展人文精神教育,更容易让学生们获得思想和精神上的共鸣。虽然学生们没有经历过这些时代,但是身边的家人、长辈或多或少都会带来一些影响。教师在进行人文精神教育中,要注重发挥出中国当现代文学的特点,引导学生和作品在精神层面进行深入交流、共鸣。让大学生在作品中感受不同人生体验,激发精神升华,把作品主人公的优秀品格,转化为个人的精神认同和追求。
关键词: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最初作为政治用语被写在政府报告之中,成为全国人民讨论的重点。工匠在我国发展中虽然是一种抽象的意识形态的存在,但是无法被复制,是我国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养人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而高职教育作为我国的主要育人途径,以技术和能力培养为核心。而工匠精神正是人们在技能实践过程中培养的。因此,高职教育是锻造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而工匠精神不仅涉及技术层面,而且还涉及人文层面,与人文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职人文教育也成为锻造工匠精神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高职院校就运用人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深化学生对工匠精神内涵的理解。研究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不仅能够加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而且能够有效拓宽工匠精神培养的途径。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及意义
1.工匠精神的内涵。我国古代便已经有了工匠精神,但是,我国古代的工匠精神与现代所提倡的工匠精神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而且,东西方的工匠精神内涵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具体来说,我国古代的工匠精神主要以道德精神为核心,强调德艺兼备,主要通过身心传授的方式,让受教育者亲自实践才能够获得。并且,我国古代的工匠精神十分强调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要求在工作中强力而行。另外,古代工匠精神还强调爱国为民精神和精益求精精神。而西方的工匠精神与西方人追求完美的文化理念有着密切联系,追求完美在西方已经成为共同的精神。这是因为无论是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还是基督教都提倡追求完美与极致。虽然古今中外所倡导的工匠精神外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是仍存在着很多共通之处,都强调爱国、敬业、求精、创新。而我国现在所强调的工匠精神主要包括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延伸层面这三个层面。其中,物质层面的主要内容包括技能和技术,工匠在产品锻造的过程中想要打造好的产品必须具备熟练的技术和高超的技能。因此,物质层面的技术和技能是工匠精神的基本条件。精神层面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主要包括追求完美、精益求精、创造卓越等在内的隐性内容。延伸层面主要指工匠精神所倡导的创新精神,要求人们运用工匠精神在做好基本工作的同时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2.工匠精神的内涵。首先,工匠精神能够提高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工匠精神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成为了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让学生学会敬业和奉献,使学生在日后工作中能够精益求精,以追求卓越和创新为主要目标;其次,工匠精神的培养有利于解决社会上的浮躁和应付工作的现象,使人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精益求精地对待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社会生产发展;最后,工匠精神作为我国精神文明的重要补充,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巨大的促进意义。工匠精神深化了职业道德和社会主流思想,不仅对人们的行为作出了规范,而且能够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二、人文教育内涵及意义
1.人文教育的内涵。人文教育是主要针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实践而进行的个人教育或社会教育,其主要目的是塑造理想人格,提升受教育者的内心境界,以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而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强调通过传播文化知识的教育、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人生实践来培养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并且,人文教育既重视文化由外而内的养成,也十分强调个体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强调人对社会的人文关怀。而且,人文教育主要包括人文主义教育、人文学科教育和成人教育这三个方面。其中,人文主义教育主要培养受教育者的人文意识和人文情怀。人文学科教育主要向受教育者传授相关的人文知识。而成人教育主要面向广大社会群众,旨在提升社会群众的人文素养。2.人文教育的意义。首先,开展人文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受教育者人文意识和人文素养,丰富受教育者的人文知识,拓宽受教育者视野,加强受教育者对我国传统人文知识的了解,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其次,开展人文教育能够丰富补充学科教学,帮助学生获得在学科之外的知识,提高教育质量;最后,人文教育能够在提高人们人文素养的基础上,促进我国文明建设的发展。
三、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之间的关系
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之间有很多内容是相通的,两者密不可分。首先,工匠精神追求真实和完美,要求在制造或创造产品的过程中求真求实、尽善尽美,以塑造最佳品质的物品,进而使制作者产生美感和愉悦感。而人文教育即包括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强调受教育者审美能力和高尚审美情趣的培养,要求受教育者能够以正确的审美态度对待文化产品。并且,人文教育十分注重情感教育,强调受教育者对文化产品或文化现象的情感体验,要求受教育者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掌握文化的内涵;其次,很多文物古迹、手工艺术以及文化瑰宝等都是工匠的智慧结晶,蕴含着工匠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精神追求。同时,这些文物古迹、手工艺术和文化瑰宝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工匠在打造优质产品的时候需要与文化相结合,赋予手工艺术品较高的文化价值;最后,我国古代工匠在打造产品的过程中讲求琢磨和切磋,而这一方法和态度已经被古人运用在修身、政治和文学创作之中,广泛渗透到人文领域,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由此可见,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有着密切联系。高职院校在培养工匠精神的过程中不仅要采用技能锻炼的方式,而且还要积极开展人文教育,实现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的结合。
四、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首先,工匠精神是我国现阶段所强调的重要精神指南,政府十分重视工匠精神的培养,要求面向全体社会群众开展工匠精神教育,培养全社会的工匠精神;其次,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有着密切联系,以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已经成为工匠精神培养的又一重要途径;再次,高职教育能够鲜明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的。而工匠精神是技能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精神。因此,高职教育开展工匠精神培养十分必要。并且,高职人文教育能够将技能操作相关文化内容与工匠精神相联系,丰富工匠精神的内涵,实现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最后,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是全社会的要求。在当今市场环境下,技能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熟练地操作技能,而且还需要具备敬业奉献、精益求精、乐业创新的工匠精神,能够在工作中追求卓越,积极创造。而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人文精神能够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工匠精神,满足社会的要求。由此可见,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十分必要。
五、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存在的不足
首先,部分高职院校忽视人文教育,不了解人文教育对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具体来说,部分高职院校只重视学生技能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专业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这些学校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甚至误以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不需要接受人文教育学习人文知识,只需要学会技能知识,拥有操作技能即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缺失,难以运用人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其次,部分高职院校忽视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人文工匠精神只是政府提出来的相关要求,采取应付的态度对待工匠精神的培养,只是将工匠精神的培养放在口头上,并没有采取相关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导致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并没有真正实施;再次,部分高职院校在以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的过程中没有将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相结合,也没有对人文精神中所包含的工匠精神进行深入挖掘,只是向学生讲解相关的事例,缺乏深入分析,教育效果不明显;最后,部分高职院校在以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的过程中的教育方法不正确,只重视理论的灌输,一味向学生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而一些历史性的人文知识距离学生较远,存在着较大的抽象性,学生很难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根本无法完全理解人文知识所体现的工匠精神。由此可见,教育方法不合理严重影响了人文教育对工匠精神的培养作用。
六、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的途径
1.开展人文教育。高职院校应积极充分认识到人文教育对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人文教育,为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的学习提供充足的人文养分和肥沃的人文土壤,在让学生掌握技术和能力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人文教育的相关选修课,并通过开展人文教育讲座、人文知识竞赛、人文精神评比等活动来加强学生的人文实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另外,高职院校应将人文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作为一个整体,在人文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充分发挥人文教育的工匠精神培养作用。2.注重学生责任心的培养。责任心是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前提,只有具备较强的责任心才能够激励制作者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具体来说,人们只有具备责任心才能够主动关心自己周边的事物,关心社会,也才有动力思考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并运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来寻找创造性的解决方法,加强对生命和环境的人文关怀。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思政教育,强调学生的责任心意识,通过理论和实践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情感,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做到精益求精,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3.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文学艺术、哲学、自然等学科知识。工匠精神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并与我国传统文化以及哲学、自然学科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文学艺术知识、自然学科知识、哲学知识等方面的知识。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开设历史文化、文学艺术、哲学、自然学科等相关的选修课程,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让学生在了解各学科人文知识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各学科所蕴含的工匠精神,进而为工匠精神的培养提供坚实的文化知识基础。4.开展德育教育。德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进而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而正确价值观念、崇高理想和健全人格是锻造工匠精神的基础,只有具备了健全的人格、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才能够使学生在日后工作中正确对待自己的工作,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促进学生积极向上,追求卓越。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并且,高职院校应在德育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教育,将德育教育与工匠精神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工匠精神锻造意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学习自觉性。5.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审美能力。优秀的工匠在产品制作的过程中会融入自身的想象和审美情趣,将自己的创作灵感与创作技能完美结合,进而制作出高品质产品。因此,高职院校在以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的过程中重视学生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首先,高职院校应将想象力培养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尤其要在抽象知识讲解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其次,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审美教育,通过音乐艺术课程、美术课程、艺术欣赏课程等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品质;最后,高职院校应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进行产品创作,并开展创造竞赛,通过学生实践来培养工匠精神。
作者:傅向东 单位: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曹萱.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理论探究———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论纲》[J].中国教育学刊,2017(01).
[2]庄群华.培育工匠精神:高职院校的应为与可为[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3]宋逸成.图书馆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兰台世界,2014(17).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人文精神;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1-036-01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学校关注到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这一问题,高中语文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拥有坚实的文化基础,对于培养高中生的高尚情操,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意义非凡。本文深入探讨了高中语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人文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如何将人文精神渗入高中语文教学中等问题。
一、高中语文课程中包含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指人类的一种自我关怀,具体体现为在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尊重,对人类遗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化遗产的珍视,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塑造的渴望。人文精神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性,其内在核心就是人。
人文精神教育可以引导人们怎样为人,却不能形成完整体系自成一派,所以,必然要以一门具体的学科当做媒介来向学生灌输人文精神,将二者融为一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就实现学科当中的人文教育。语文是人文教育的主要学科毋庸置疑,高中语文又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因此,在高中语文当中教授人文精神也是最佳良机。
二、人文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不可替代性
如今在枯燥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现状基础上,加入人文教育无疑会给如文课堂带来新的活力,既响应了时代的号召,也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更加快了与世界文化接轨的步伐。我国的教育方针越来越倾向于培养人文精神,选在高中这个阶段,就是期盼着应试教育给学生造成的影响能够减弱,培养出全面复合型人才。所以,在高中语文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是践行教育方针的榜样。特别是在课程改革后各界更加关注人文精神教育,在新课程标准影响教育内容不断深入后,语文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实施的步骤,都愈加贴合人文精神。
三、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人文精神。
1、采用人文教学的思想
首先,纠正高中语文教育传统理念的不正确之处,纠正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老师一味注重基础知识和答题技巧的思想。我们应把人文精神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相结合,两种理念取长补短,发挥人文精神对语文知识技能学习的辅助作用和语文基础知识学习对人文精神培养的促进作用。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领路人,唯有教师自身真正的理解了人文精神的精髓才能引导学生走上人文精神语文基础知识共进的正确道路。因此教师必须要加强自身文化素质,人文素质,重新树立新型的人文教学理念,构建创新的知识结构,督促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
2、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良好学习的效果需要良好的学习氛围,人文精神渗透表现在可以帮助建立一个人文精神浓厚的教育环境,学生们身处充满人文精神的氛围当中,长久下去定会耳濡目染。教师要给学生们充足的沟通机会,以培养学生们的主动性和踊跃性,使之爱上学习,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培养拥有正确的价值观的学生,才能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带来积极影响。
3、用一定量的课堂时间,教授人文知识
在以往的高中语文课堂上,几乎全是针对考试进行的应试教育,想要真正的培养学生的人文内涵,老师就必须改变原来的课程结构,利用一定课时进行彻底的人文教育,例如在讲解《长恨歌》时,我们不但要分析和背诵文章,更要深层次考虑当时的社会背景、思想意识,作者个人的遭遇等进行深入讲解,尽量从人文关怀角度让学生领悟文中的情感。
4、配备齐全的硬件设备做为人文精神教育坚实后盾。
高中语文教学知识较为丰富且较之初中语文来讲更加深邃,因此,为了让学生更立体的感受人文精神的内涵,在教学中我们应竭尽所能准备硬件设备给学生运用。比如,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可以将诗歌以标准的朗读方式读给学生听,为学生表演提供道具,例如老师教授完《雷雨》内容后,可以让学生们以表演方式重回那个年代,即复习了知识又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了那时那物。
5、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全方位接受人文精神影响
多姿多彩的人文活动利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比如可以采取诗歌朗诵或者话剧表演的形式开展比赛,学生表演前定会身临其境的从文章主人公的角度思考问题,使学生深入的文学作品的内涵,深刻的感受文章作者的初衷,领会其中的人文精神。总之要在高中大力开展各种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活动,多角度的帮助学生体会人文精神的美。
6、采用人文评价制度
教学评价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于能够全方位掌握学生知识熟练程度和能力强弱,更有助于老师自我反省以求教学更加完美。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心理差别来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教师要用心挖掘学生们的潜能,对于好的方面要给与肯定和奖励,学生得到肯定后一定会带着愉快的情绪,更加努里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刻板,要学会灵活教学让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
总之,前文所讲的人文精神不止涉及精神层面,对物质方面构建也是有益无害。所以,身为一个千年古国身为一个文化大国,怎能在人文精神上败下阵来,怎能没有一个完善而优秀的人文价值体系作为软实力。完善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教育措施,是每个高中语文教师的责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