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心理问题及应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初中时期,大部分成绩不是很好,甚至有的学生是个别教师“遗忘的角落”;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这一批学生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果教师不能给予及时的重视和指导,它们就有可能成为导致学生外在行为失调、过错行为频繁的一个潜在的内部因素。现将工作过程中接触了许多不同心理特点的学生,对他们的心理特点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总结如下:
1 心理问题分析
1.1 目标不明确,信心不足。他们中的大部分,在初中时期成绩都不是很理想,目标不很清楚,再加上初中毕业的提前竞争,他们考重点高中无望,心理有一种失落感,又由于社会不正确的舆论,认为上职业中专没有出息,从而进入职中又显得无奈;因此,进入职校以后,在心理上无法摆脱自卑的阴影,自信心难以树立起来。
1.2 好奇心强与识别能力差。中专生刚到学校进入了新的环境,不善主动与人交往,比较孤独[1] 。但此时由于思想尚未成熟,对社会的认识和辨别是非能力不强,自我控制能力差。使他们很容易受同伴或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养成不良习惯和沾染上不良嗜好。甚至不顾学校的教育和家长的管教,出现逃学、旷课等等行为。严重危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最后可能因此走向违法犯罪之路。
1.3 自我意识不够健全。他们这些学生,自我意识较差,对于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不能够正确摆正自己在“矛盾”中的位置,很容易寻找外界因素来为自己解脱,以便维持自我心理平衡。许多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客观地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价。比如,两个学生产生矛盾后,班主任在询问情况的时后,从来没有一个学生说自己不对,第一句话大多都是指出对方的不足,不能认识自身所存在的问题。
1.4 中专生情绪波动大,容易冲动。青少年时期学生的情绪有着强烈、动摇、不稳定、不协调的特点,明显表现出冲动和爱幻想,时而这样,时而那样[2]。例如刚刚还是高高兴兴,突然又怒气顿生;或者是一会笑,一会哭,情绪的变化起伏不定,难以捉摸。
有时还会出现行为障碍,如攻击行为、逃学、旷课等,有时因一点小事或一句无关紧要的话而大打出手等等类似的事件在校园里屡屡发生。
2 应对策略
2.1帮助学生明确目标,树立信心。一个人如果没有目标,就如海上失去了方向的船只,如果遇到海浪、台风,将是非常危险的。作为一个班的班主任,首先应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树立起他们的信心。每一个学期班级里应该有一个大的或者几个具体的目标,这样学生有了一个即定的目标,那么也就会得到一定的收获。
2.2提高自身修养。 引导学生平时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自我观察,合理的自我分析 ,了解自己。通过观察和反省可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可以增强自信心,使自己的优势尽可能地得到发扬,能够让自己朝着一定的目标努力,是塑造自我形象和提高人际交往成功率的有效手段。了解自己的劣势可以扬长避短,自我鞭策。只有正确的了解自己,反省自己 和坚持不断地自我锻炼,自我完善,才能很好开展成功的人际交往。
2.3融情入理,以理服人,尊重学生的人格。班主任在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时候,应该注意方式方法,否则有可能事与愿违。善意的语言,真实的感情,客观的说理,尊重的态度,无疑是我们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处理学生问题最好的方法。在教育的过程中,对于这些学生,我们应该以理服人,强压是达不到最终目的的。
2.4教育学生保持适宜的情绪状态。我们可利用一些身体活动来缓解:比如散步、打球等。用词语或理智控制自己情绪发生的强度,或用注意转移来引导情绪的发生方向,能保持适宜的情绪状态。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精力旺盛、体力充沛的学生得以释放,同时充实他们的情绪与情感体验。在活动中,他们的才华得以施展,聪明才智得以发挥,从中也建立了学生强烈的义务感、责任感 、荣誉感。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感情的人,这就决定了我们工作的复杂性和情感性;尤其对中专学校的学生,我们班主任更要注意方式、方法,投入更多感情,这样,我们的工作将会变得有意义,感受到做教师的幸福。
参考文献:
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在中小学阶段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挫折,从家庭到学校受到的批评远远多于表扬。社会原因、家庭原因和自身原因使中职院校学生相应出现了一些和普通高校学生不一样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青年学生都对自己的未来和前途充满期望和幻想,但对于中职院校学生来说,理想和现实却充满矛盾:希望学有所成,报效祖国,但学业不好,难酬报国之志;希望受到更高层次的教育,但由于各种原因不情愿地进了职校大门;对社会的期望值很高,但因缺少社会实践而常常碰壁。所有这些,使他们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常常感到迷惘和彷徨,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信心,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2.自尊的需要和不注意尊重他人的矛盾
有一些学生,由于家庭优越的生活条件,娇惯成性,虚荣心极强。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关注,但进入新的学校后虚荣心得不到满足。有时,为了引起众人注意,会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非常规的举动,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伤害了他人的自尊,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3.孤独自闭和渴望理解的矛盾
有些学生进入中职院校后认为自己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在新的环境中因种种原因觉得不被他人所理解,为了保护自己而自我封闭起来。渴望别人的理解,又怕遭到别人讥笑和嘲讽,缺乏自信,怨天尤人。
4.热情冲动和理智自控的矛盾
中职院校的学生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成熟度不同步的阶段,对很多现象的本质一知半解,但却非常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缺少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往往用极大热情去投入工作却达不到预期效果,一旦受到挫折就容易丧失信心而有极端举动。
二、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1.设计出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块
(1)认知发展教育。认知发展教育是使中职学生了解认知发展规律、特点及自身认知发展水平,是学生进一步发现自身与众不同的特质,改进行为,增加自信心的重要前提。通过常规或特殊训练,帮助中职学生挖掘和认识自身的认知特点,并学会对认知进行调控。
(2)情绪稳定教育。情绪稳定教育是使中职学生了解人的情绪的正常值及自身情绪变化的特点,通过有效的调控手段,使自己经常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的情绪,能够科学调控自己的情绪,培养积极的情绪状态。让学生逐渐走向成熟,为职业成功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3)人际和谐教育。人际和谐教育是帮助中职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特点和规律,通过训练掌握一定的交往艺术,在群体中与人和睦相处,悦纳他人,也悦纳自己;善于在群体中发挥自己的才干,达到高水平的自我实现。
(4)积极适应教育。积极适应教育是使中职学生适应自身、环境及社会的各种变化,学会调控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烦恼,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掌握排解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的方法,保持心理健康,为自己走入社会积极工作、乐观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2.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健康讲座根据学生入学的阶段每学期开设1~2讲,内容要结合本阶段的学习任务和心理状况。如在新生入校时开设以适应新环境和重塑自我为主题的讲座,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学校,迅速投入到新的学习阶段中。
(2)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和咨询。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思,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所以,中职院校也应该设立并完善咨询机构。
(3)有针对性地开展团队活动。有计划、有目标性地在班级中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让在学习、生活中有困惑和心理问题的同学融入到团队中,准确给自己定位,学会接纳自己,学会调适自己,学会与他人交往,提高心理素质和团队融入能力。
(4)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利用教室的板报、学校的橱窗、流动宣传栏和学校的其他传媒(校报、电视等)定期进行宣传教育,在学生心中树立起明确的心理健康理念,懂得什么是心理健康,遇到暂时性心理障碍怎样调适,通过什么途径和方式寻求心理健康帮助等。
【关键词】教师,心理问题,成因,策略
在教育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从事教育教学这种特殊职业的小学教师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既有来自社会、家长、等外部压力,又有来自学校、学生、职称评聘、绩效考核等内部压力。使一些心理比较脆弱的教师因压力过度而产生自卑、精神抑郁不振、嫉妒、敌对、焦虑、易怒等心理危机现象。如果教师的心理危机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久而久之,教师这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加强教师的心理教育,改善教师内心状态,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如何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下面浅谈几点应对策略。
1.社会参与,共同营造教师心理健康的氛围
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必须标本兼治,社会联动。一要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尽可能地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解决好教师的住房难问题,让我们的教师安居乐业。二要进一步加大素质教育的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教师负担,全面启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工程”。如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教师开展心理测验与调查,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师考核项目和继续教育的内容,开设“教师心理咨询室”,开通“教师心理保健咨询热线”,为老师缓解压力等等。让教师全面提升其社会价值,做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
2.强化人性管理,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针对教师产生的不良心理,学校的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关心教师的疾苦,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努力为教师营造有利于保持教师心理健康的人性化管理。
2.1 满足教师需要,保持教师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需要”是人产生积极行为的原动力。现代管理学的核心是:尊重人、信任人、依靠人、适应人。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特定的需要:首先,对工作环境的需求,希望有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工作环境。其次是希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得到领导的赏识,也就是自尊和荣誉感的需要。最后是对更高层次的物质生活的追求。因此,在管理上,学校应以人为本,为教师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平台,并创建适时适度、有效的精神和物质奖赏机制。尽其所能,适度满足教师需要。
2.2 组织有益活动,拓开情感渲泄渠道。
一方面,积极组织教师召开联欢会,假日旅游,举办各种球类、棋类、牌类比赛等多种文娱活动和体育活动,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增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交往,促进同事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另一方面,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促进教师自我心理调节。学校领导应定期组织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活动,如请专家作专题讲座、让教师参加各种团体咨询活动、设立个体咨询室,给教师提供一个宣泄压力、分享快乐,放松自我的空间。再一方面做到:“活动”与“教育”的有机统一。做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中有活动的开展,在开展各种活动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教师的情感就得到了有效的开流与渲泄,形成健康有序的整体。
2.3 合理运用评价和惩处机制。
在考核评优和职务晋升中务必做到公正、公开、公平,使之成为激励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动力之一。在处理教师违反校规校纪问题上,既要按“法”办事又要以“情”动人,使这些教师心服口服地认识自己的错误。
2.4 做好教师的减负工作。
竭尽全力解决教师超负荷工作问题。如逐年控制班级的学额,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班级人数控制在45人以内。给所有教师更多的工作灵活度和教学自;减少学校内部名目繁多的检查和活动等。
2.5 关心教师的身体状况和家庭生活。
定期对教师进行身体检查。每当教师生病,休产假等情况校领导都主动探望,问候帮助解决困难。
3.注重有效调适,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3.1 保持情绪乐观,做到心中有爱。
一个教师具有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自身心理环境,就会对教育工作充满信心,首先,爱本职工作,具有乐于献身于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能在艰苦的工作中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其次,爱学生,就是情系学生。教师把学生的成长视为最大的满足,学生的言行举止时时引动教师的目光,学生的进退忧乐深深牵动教师的情怀。有的教师说:“站在讲台上,看着几十双闪亮的眼睛,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3.2 提高情感控制能力。
教育工作要求教师遇事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镇静,能接受困难和挫折的考验,练就“出家门唉声叹气、怒发冲冠,进教室兴高采烈、和蔼可亲”的真本领。如果教师毫无情感控制的能力,一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灰心丧气,那是无法搞好教学工作的。具有一定的情感控制能力,有利于教师加强教育责任心,有利于教师心理品质的锻练,有利于促进教师形成态度温和、乐教诲人不倦的教育风格。这种能力可以通过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如主动承担难度大的教学工作、管理工作或担任差班班主任工作等,来磨炼自己的耐性,随着一个个困难的克服,一次次成功的积累,情感控制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3.3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育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家长、教师和教师、教师和领导之间的关系。这种人际关系构成教师工作、生活的特殊环境。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教师善于主动搞好和学生、同事、领导、家长的正常人际关系,消除隔阂,相互理解,缩短彼此间的心理距离。采取宽容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多看别人的长处,求大同存小异,从好的一面去理解客观环境中的各种现象,是改善教育人际关系的有效途经。实践证明,只有在宽松的人际关系中,能更好地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成为良好人际关系的主动者和先行者。
3.4 加强心理健康防卫。
在目前教育体制改革的竞争中,只有正视现实、不断进取,才能适者生存。现实中,不会只有顺畅,还会有挫折、有逆境,甚至会发生重大变故。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时俱进,才能找到应有的位置,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只有主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有意识地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吸收正面的心理健康影响、抵制削弱心理健康的影响,正确对待生活上的不如意和工作中的挫折,及时有效地克服和化解不良情绪,加强心理健康防卫,才能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战胜与预防各种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变挫折为动力,变逆境为顺境,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
3.5 期望适度,不断成功。
Abstract]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environment change can make the person produces a variety of, for those university freshmen in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aspects that are not fully mature, entering university and began an independent life is a challenge, then there will be many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se issues, and Study on effective coping, is extremely important, all has the extremely vital significance to the healthy growth of college students, their future.
[keyword] university freshmen, psychological problems,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G811.1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大学新生入学后,因生活环境、学习方式和自身角色等方面的转变,必然要经历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在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产生心理失衡的问题,心理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之为“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能否顺利渡过适应失衡期,对大学新生的成长和成才至关重要,若有些问题认知错误或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所以正确对待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并进行有效地疏导和应对,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人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入学后一切都是新的,要在最短的时间里调适心态,适应新鲜又陌生的大学生活,对他们心理素质和能力无疑是一种考验,很多大学新生感到紧张、被动、困惑……学生们的这种心态常常被人们称之为“大一困惑”,这些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
1、不适应感突出。上大学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生活,告别父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父母包办一切 的生活,而开始自己照顾管理自己的大学生活,大都会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如军训的紧张劳累(体力吃不消)、学习方式的改变(从被动“灌输”学习到主动“开放式”学习)、与同学关系不协调、自己打理内务的烦恼等,非常容易使大学新生产生不适应心理,注意力无法集中,成了心理障碍中的一员。
2、盲目无聊的心态显现。一年级是从高中生转变到大学生的重要人生转折点,他们上大学兴奋之余,往往没多久即陷入了困惑之中,失去“升学”这根无形指挥棒的牵引,好象一下子来到了大草原而没有了方向,迷茫不断地闯进他们的脑海,不知自己该干什么、干什么好。不清楚大学的奋斗目标是什么?焦虑、茫然、无聊,整天沉湎于网络、玩游戏、看闲书、逛大街……完全没有了高中时候的奋发图强,把“60分万岁” 当作座右铭,有的甚至以过度的娱乐和恋爱来填补此阶段心灵的空虚,表现出盲目无聊心态。
3、挫败自卑心理时有发生。新生来到大学面临的挑战非常多,由于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准备,往往导致他们自我评价失真,处理不好个人的生活事务,处理不好同学关系,不善于自主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焦虑、挫折、茫然,挫败自卑心理油然而生。如有的到了大学失去师生关注后,就会产生对自己的否定心理和挫败心理。有的因为高考失利来到了并不理想的大学,也会产生挫败心理。更有甚者超长发挥来到了大学,会认为周围人都比他优秀而自惭形秽。有的困难边远落后地区的学生,来到大都市,感觉喧嚣繁华的现代生活远得于己无关,萌生自卑的心理。
4、人际孤独交往困难。在大学生诸多的心理问题中,表现最多的就是人际交往问题。很多新生不愿敞开心胸,喜欢自我深思,自我行动,而以往又缺少独立生活的能力,难以应付较快节奏的学习和生活,很长一段时间与身边的同学还不能完全熟悉,没有可以诉说知心话的朋友,感到孤独寂寞。还有些新生希望与人交往,但缺乏交往技巧和方法,影响交往的深度和广度,尤其要面对室友间的情趣爱好、饮食习惯、家境状况、作息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有人感到无所适从,甚至彼此无法相容。还有些新生在交往中缺乏自信,胆小不敢说话,一说话就面红耳赤,辞不达意,自我防卫戒备心理特别强,形成交往障碍,孤独寂寞感加深。
二、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原因分析:
大学新生的心理受家庭、社会和学校及学生自身的综合作用,造成其心理问题原因是极其的多面复杂:
1、家庭因素的影响。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许多父母只重视知识灌输和对孩子的过分呵护,不注重对孩子的能力素养的培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造成许多大学新生既任性自我又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差。有的家长采用简单、粗暴的家长制手段,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品质。有的家长受传统的“高教独立”思想的影响,认为孩子进了大学,父母的教育作用就不重要了,即使有了问题也糊涂地认为: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病要大夫看,孩子要教师教,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了学校,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
2、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时刻都在冲击着大学生的心灵。对于主流正确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他们易于接受,但对非主流错误不健康的东西,因其社会阅历较浅,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也很容易受不良思想观念的干扰,使大学新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困惑和矛盾,形成心理疾患。
3、学校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的学校,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心理教育咨询工作欠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问题。随着高校的改革和扩招,学生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有些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相对比较薄弱,抓的力度不够,对学生的心理工作重视不够,还没有建立起一支经过专业化训练的从事心理教育的机构和队伍,往往认为心理方面属于学生的个人问题,涉入较浅。要知道学校教育在一个大学新生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点必须引起有关人士的重视。
4、大学新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大一新生入学后,社会、学校、家庭开始以成年人的标准来评价他们。在这“心理失衡期”阶段,新生面临着思想上的自我定位、人格上的自我完善,心理上的自我调试等一系列问题。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他们感觉到了社会和家庭对他们的要求和厚望,主观上总是想做得好一些以获得社会的承认,成为生活学习的强者,却由于涉世不深、经历尚浅,缺乏社会经验和能力,感到莫名的压力和无奈,常会表现出自我情绪的失控常常难以得到社会的充分信任和理解。
三、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应对措施:
面对大学新生“过渡期”诸多的心理问题,我们应充分地应对,调动家庭、社会、学校、大学生本身诸方面因素形成合力,主动做到防范、疏导、转化等工作,使大学新生尽快地克服不适应感,消除各种心理问题,以充足的自信投入大学的学习生活中。
1、强化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孟母三迁”、“岳母刺字”都是脍炙人口的家庭教育佳话。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在培养目标的确定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特别是父母的意志,受父母的思想觉悟、文化素质、职业、经历、兴趣和爱好的影响。科学的目标定位必须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即孩子的年龄特点、天资、学习基础、有无特长等出发,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实事求是地提出可行的目标定位。要改变目前家庭教育中比较突出和普遍存在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把自己的愿望、兴趣作为目标定向强加给孩子状况。要改变有些父母为孩子打算不能从社会需要的人才层次和职位多少出发,盲目替孩子填报志愿和专业的行为。要消除“高教独立”依赖学校的错误思想认识。
2、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做好大学生的教育工作。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依托和补充,全社会都要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提倡妇联、工会、人事局、劳动局等部门共同举办由大学生、家长和教师参加的参观、考察系列社会活动,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健康教育。要求各类文艺专业团体和重大演出场所踊跃参加高校大学生教育实践,着力打造“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积极作用。政府要积极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把大学生健康教育纳入本地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全面联合开展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专项行动,整治危害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低俗信息,关闭违法违规网站,净化大学生上网空间,形成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良好社会空间。
3、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培养工作。面对很快成为大学生活新主人的大学新生,高校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责无旁贷,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高等院校德育工作范畴,制定明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政策,成立由辅导员、心理指导教师、学生、家长代表参加的大学生心理指导工作委员会,积极开展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可以通过讲座、报告、座谈等活动,让大学生意识到大学与中学的不同,告知他们可能遇到的问题,有个思想准备。多开展健康的集体活动,帮学生熟悉校园环境,了解同学、增进友谊,消除陌生感,尽快适应新环境。
(2)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指导他们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坚持锻炼身体等,保持乐观而平静的心情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3)创设良好的外部交往环境,指导新生提高交往技能,建立良好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和同学人际关系,形成尊重他人、以诚相待、热情诚恳、谦虚有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互帮互助等良好的班风和集体心理气氛,减轻他们人际交往的心理压力。
4、发挥大学新生本身内因作用。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面对新的环境和挑战,大学新生本身必须要有一个积极主动的心态,积极主动迎接挑战:
(1)主动尽快地去适应环境。首先要积极调整心态,接受已成为大学普通一员的事实,大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通过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减轻心理压力。其次是了解大学生活,尽快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从头做起,积累经验,主动参与集体生活,争做生活的主人,使自己健康成长。
(2)确定适合自己的追求目标。入学熟悉环境后,不要放纵自己,应立即确立一个新的目标。这样无形中会转移注意力,削弱心理问题对心理的影响,摆脱因不适应而带来的心理问题。并且有了明确目标,就有了内在驱动力,可促使人变得积极向上,从而更有利于克服各种心理问题和疾病。
(3)主动接纳自己。首先不要总想着自己的身体缺陷不足,要看到自己的实力,激励自己作肯定评价,学会自信、自主、自强、自立。其次要积极参与活动,真正成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大学生。三要激发内在动力,相信凭借自己的意志、能力和奋斗精神,没能得到的东西总有一天会得到。
尽管大学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较多,也让大学生很困惑,但是只要我们怀有一种乐观、积极、进取的心态去迎接、研究、应对,那么我们的大学和学生一定是阳光灿烂和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
[1]黄代森.饶婕大学新生心理问题探究《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第5期.
[2] 杨明.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与调试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
[3] 杨祥冰.黄彦明.关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4] 文丰安.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外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第1期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问题 应对措施
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状态,主要指内部环境给人安定感,面对环境变化时或者遇到困难及障碍时,心理不会出现失调现象,可以找到合适的社会形式加以克服,这种状态就是心理健康。衡量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主要有三个原则,分别是心理和外界环境的统一性、心理和行为的统一性及人格的稳定性。大学生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学习和生活,而且关系未来和家庭,对社会和国家的影响很大,因此高校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建设,把它作为一门必修课,从根本上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1.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
1.1学习成绩差导致自卑心理
大学里,有的学生所学专业并非自己喜欢的专业,有些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填的志愿,有的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有的被学校调剂,导致这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不热爱,很难做到努力学习,成绩较差;还有部分学生由于不能适应大学生活,学习方法不当,很难将成绩提上去。在这部分学生中,有的不能调整好心态,总觉得是班上的“差生”,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1.2家庭经济困难导致自卑和仇富心理
在很多人眼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比一般学生更能吃苦耐劳、更勤奋好学,以此改变家庭现状。然而,也有很多家庭较为困难的学生,由于经济上的压力较大、周围人消费方式的影响,容易产生自卑和仇富心理。他们经常要为吃穿犯愁,而看到有的同学衣食无忧、出手阔绰,容易使他们感到巨大的反差,使他们感到心理不平衡。久而久之,就会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悲观和失望,形成自卑、焦虑、孤僻等心理。
1.3感情问题
对许多大学生来说,恋爱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感情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因为感情问题而做出过激行为的大学生屡见不鲜。
1.4人际交往问题
大学就是个小社会,形形的人都有,大学生多背井离乡在外求学,周围同学来自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性格和认知。部分学生不能学会与不同人相处,使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困难。
1.5网瘾造成孤僻心理
网络对人们的影响是巨大的。对部分学生而言,它的吸引力超过了一切。他们可以不上课,可以不和周围同学交流,可是就是不能没有网络。仿佛有了网络就有了一切。这部分同学过分沉迷于网络,已经严重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由于长期依赖网络,和周围同学缺乏交流,久而久之,极易形成孤僻心理。
1.6不正确看待社会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
进了大学以后,部分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更深了。以前老师和家长跟他们讲的社会的美好逐渐被破坏,他们看到社会上不合理、不美好的一些现象,他们知道这个社会上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果不能正确加以引导,则容易成为“愤青”。
1.7就业压力导致的焦虑心理
现在的大学不像以前,毕了业还要包分配,学生毕业后都需要自己找工作。部分学生就业压力较大,导致他们产生焦虑心理。
2.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措施
分析我们在正确认识以上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能解决这些问题,使大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2.1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工作
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部分高校已经开设了与此相关的一系列课程,甚至有些课程已经成为必修课。但值得注意的是,千万不能让这项工作变成单纯的“说教”,要注重方法,在课堂上下都营造一种良好氛围。
2.2开设心理咨询工作室
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了心理咨询工作室。心理咨询工作室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部分大学生正确认识他们遇到的问题,并引导他们走向健康成长的道路。
2.3多种渠道开展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大学生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同时有助于大学生全面认识社会,接触社会,从而提高大学生认识自我的能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2.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大学生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校园里,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品性。学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多种文体和学术活动,从而营造积极健康、宽松愉快的良好氛围。大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才感到身心愉悦,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
2.5建立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的互动机制
要让一个学生健康成长,仅依靠学校努力是不够的,还要依靠家庭、依靠社会。建立一套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的互动机制。大学生一直在自己的家庭里生活,家人应该是对他们最为了解的人之一。学校与家庭应该经常沟通,全面剖析大学生成长道路上遇到的各种问题,经过学校与家庭的共同努力,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3.结语
心理健康问题在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学生日后学习生活和工作。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人才质量的关键任务,高校可以通过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自我调节能力等发展他们的心理素质,这对大学生来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心理疏导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5-0287-02
近年来,由于社会仍处于经济转型期,各种不稳定因素也冲击着大学校园,而高校规模扩大和收费并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不够,使得大学生在学业、就业、情感等方面遇到的压力越来越大。作为高校思政教师和辅导员,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就接触到了很多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我也感到重视学生们的心理问题并注重探讨心理疏导的有效措施很有必要。
其一,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带来的心理焦虑、自卑和无助感,也是在众多有一定心理问题学生中,相对来说较大的一个群体。在跟环艺班一位同学的谈心中,她讲到自己的家庭经济困难,全靠母亲一个人到处打工在支付自己和弟弟的学费和生活费时,泣不成声,我深深感到其家庭的某些困难深深打击着她脆弱的心灵,后来我还了解到这些忧虑甚至已经造成了一定的神经症问题:她有很长时间的睡眠困难,即焦虑感和失眠都很严重。那天我跟她聊了很多,甚至用自己奋斗的经历来鼓励她,当她从我办公室离开时,我明显感到她心情好了很多,在以后的日子,她坚强了很多,积极参加社团活动,还在周末做兼职,锻炼自己的同时也减轻了她家庭的部分负担,看到她的成长,我由衷地为她高兴,也体会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资源班有个同学父亲失踪,一直杳无音信,她本来性格就有点内向,加上父亲失踪,经济和情感上就背负了双重压力,在班级里表现为孤僻、不合群甚至有些偏执。通过经常性的聊天,她自己改变了很多,先是在自己宿舍跟其他舍友积极沟通,后面还参加了学生会,由自闭消极变得积极乐观。
像她们这样的同学还有很多,总体来说,因为家庭经济上的问题,使她们变得内向,甚至是自卑,每个班级申领助学金的同学也是这个群体最显著的代表,她们除了要面对学习上抑或成长中情感上的压力外,家庭经济的困难变成沉重的包袱压在她们稚嫩的肩膀上,她们中有些人通过兼职打工为自己赚取生活费,积极乐观一些,但大部分仍然由于家庭的贫困变得敏感、谨小慎微和不合群,甚至抑郁。我就经常通过聊天式班会跟她们做工作,希望大家明白家庭的贫困并不是自己的问题,困难也只是暂时的,一定要积极面对,认真刻苦完成学业,通过自己的努力早日取得成绩,回馈自己的家庭。
其二,父母的离异等情感问题对他们造成的困扰。文秘班有位同学的父母在她大一下学期时闹离婚,她的父母已经闹的不可开交,还是她的姑姑电话里告诉我,这个孩子一直特别懂事,所以也背负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又由于性格内向无法排解,希望我能从辅导员的角度开导一下她。我与这位同学进行了一番长长的谈心,从各方面希望她正确认识这件事,并给她举了很多父母离异的家庭中照样健康成长并取得不俗成就的人们的例子,我的鼓励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她渐渐从父母离异的阴影中走出来,并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人也开朗了很多。环艺班有个男生性格本来就比较内向,加上其父母离异,父亲对其母子不管不顾,于是他痛恨父亲的同时开始痛恨男人,甚至发展到恨他自己。由于我观察到他有绘画的特长,我就发挥他这个特长,让他负责他班里的板报,他也慢慢开始跟其他同学们交往,在墙报比赛中获奖也证明了他的价值,他的集体荣誉感也随之增加,把自己真正当成了班级的一分子,也不再像以前那么偏执。
像这种父母离异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在高校里也占了一定的比例,大学生心理还不成熟,仍然不能客观面对父母的离异,往往采取回避甚至冷漠的态度,甚至会使得她们本人对情感的认识有了偏差,在自己与异性的交往中往往表现为敏感、淡漠甚至有敌意,这甚至会影响到他们与异性同学的正常交往,我就会经常找她们聊天,通过聊天让她们认识到父母因为种种原因离异,并不代表就不爱孩子了,人生的分分合合也实属正常,无须太在意,更不必背上什么心理包袱。
其三,在男生中间表现尤为突出,那就是网络综合症,也称:“互联网痴癖症”,其表现是:无节制地上网、不上网时情绪低落、无愉快无兴趣;生物钟紊乱、食欲下降、思维迟缓;不愿与人交往等。有调查显示,高校中近70%的学生有电脑,但仅有10%的学生用电脑来学习。一些本来性格开朗的学生由于迷恋网络变得孤僻,不愿与人交流。更不用说,一些本来就比较内向的大学生就更容易沉溺在网游中实现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快乐,长期上网聊天或游戏,甚至形成网瘾。环艺班有位男生性格本来开朗活泼,但自从迷上网络游戏,经常是网游一打就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甚至出现了旷课去上网和周末通宵上网的情况。我跟他积极沟通,希望他能悬崖勒马,起初效果并不理想,通过不断的聊天谈心,请宿舍里其他同学监督等,他的状况开始有所改善,开始与同宿舍同学交流,由于发现他有篮球方面的特长,我又推荐他参加了系里的篮球队,在系篮球比赛里的优异表现使得他体会到了现实生活中的成就感,于是他不再一味沉溺于网络,他的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起色,整个人又回复到了之前开朗乐观的状态中。由于迷恋网络而影响学习成绩,甚至正常生活的同学,尤其是男同学,在每个班中间都有,通过谈心,尤其是找到他们的个人特长并创造让他们特长得以发挥的机会,他们往往能慢慢从网瘾中走出来,融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
还有是因为自身比较内向的性格及自我中心的处事方式造成了自己跟其他同学的交往问题,内向性格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往往比较多疑和容易忧虑,资源班有个同学就因为自己班里推优时,认为班长推荐的同学还没有班里某某某优秀,而怀疑班长在推优中存在偏心,,对班长意见很大。在我跟她聊天过程中,她也讲到自己比较敏感多疑,经常对班里、学校抑或社会上一些现象看不惯,想不通就常常一个人生闷气,心情抑郁。通过跟她聊天,她自己也慢慢意识到追求公平、平等是对的,但绝对公平和平等在现实中也很难实现,人是要调整自己去适应社会,而不是让社会来适应自己。像她这样的同学也有很多,以自我为中心,容易对周围的事情斤斤计较、意见满腹,又因为性格相对内向,无处宣泄,负面情绪不断累积,时间长了甚至会抑郁成疾。这种敏感、多疑的性格直接影响了他们与其他同学的良性沟通,还会导致她们对很多事情产生偏执、固执己见的看法,影响了她们的人际交往和健康成长。
世界卫生组织曾针对心理疾病给人造成的严重危害断言:“没有任何一种灾难比心理障碍带来的痛苦更深重”。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问题是由长期的精神紧张压力、反复的心理刺激及复杂的恶劣情绪逐渐影响而形成的,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和化解,日积月累,就会造成心理障碍、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机。没有心理健康自然就没有人的身心和谐,就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良好的心态,甚至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对创建平安、和谐大学校园也存在很大的隐患。教育部正在制定下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标准》,建议省级教育管理部门设立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标准,尽快进行评估。在标准中明确规定专职心理咨询教师要按1∶3 000的比例配备,由教育厅人事处下文,以便于高校人事部门操作。在高职院校里,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专职人员、经费不足和培训不够等多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往往起不到相应的作用。
我们作为高校思政教师和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老师,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心理问题只要及时厘清,对症下药,是不会影响学生健康人格发展的。我在日常工作中比较注意用心观察那些“心理问题”多,易“自我中心”的学生,对她们进行聊天式心理疏导,我力不能及的,也会及时向心理咨询老师汇报,请她帮忙共同应对。总之,在处理心理问题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只有学生的身心都健康,平安、和谐校园才不会是一句空话,才能保证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元庆,姚本先.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基本建设标准[J].中国德育,2008,(2):69-70.
[2]段鑫星,赵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曲素艳.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调查及心理障碍成因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1).
[4]李文玉.新时期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2003,(2).
关键词: 银屑病;心理问题;对应措施
1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2010年5月本科收治儿童银屑病患儿18例,年龄最大12岁,最小3岁,平均年龄7.1岁,其中女16例,男2例,平均住院天数为13天。根据年龄的大小不同分为婴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年龄最大的12岁,最小的3岁,通过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出现不同的心理反应进行心理护理,以减轻疾病的痛苦,消除或减轻情绪上的焦虑,使患儿身心得到全面的照顾,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之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处于最佳治疗状态。
2 常见心理问题
2.1 焦虑、恐惧 疾病给儿童身体上带来的痛苦本身就是一种创伤,医院陌生的环境、离开亲人及接触陌生人、身体形象的改变、中断学习等都易使儿童产生恐惧和疑虑、自卑等心理[1]。 患儿对医院环境不熟悉,生活习惯改变,使其感到没有安全感。住院以后,每天看到穿着白大衣的医护人员和痛苦而陌生的病友,见到医护人员就感到紧张,表现出急躁不安、哭闹不止。一些胆小的患儿更是害怕打针吃药,胆怯、悲观、郁郁寡欢,失去了以往的活力,采用面容直观法来判定患儿的心理状态,因为面部表情可反映心理情况,面部表情是情绪的客观外显行为[2]。
2.2 悲观、抑郁 抑郁症的典型表现为自身形象缺乏,如忧郁的心情、兴趣的减低、不快乐、无价值感、内疚、注意力减退或自杀念头等。银屑病可泛发全身各处,但以四肢伸侧和骶尾部最为常见,特别是肘部、膝部,可对称发生。头皮损害也常见,可单独发生,也可以和全身损害并存。头部损害界限清楚,头发呈束状,但不脱发。本病患者中女童较多,既往的调查发现女童比男童多50%。女童天生爱美,所以此病中女童更容易出现悲观、抑郁等心理现象。
2.3 依赖、自卑 依赖心理是所有人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儿童尤甚。此类患儿一些表现为少言寡语,依赖性强,喜欢依偎在父母身旁;还有些孩子表现为神经脆弱,对疼痛尤其敏感,心灵最易受到伤害,是护士最需要关心、体贴的对象[3]。儿童的意志力、自觉性和自制力都较差,思维活动带有明显具体形象性,主要以直观表象的形式来熟悉外部事物,儿童的行为和情绪易受当时外界事物或环境的引诱而转移[4]。
2.4 害怕、孤独 学龄期的患者担忧功课被落下。对脓疱型银屑病患儿来说,他们住院时间较长,一般1个月,或者更长。离开同学和小伙伴时间长了,就会感到孤独。还有些从农村来的孩子,他们的父母经济较困难,使他们有急于出院的想法,而孩子担心害怕没治疗好就出院,这一切的担忧势必使体弱的孩子心理负担更重。这些担忧会表现为抑郁、沉默、焦虑和痛苦,甚至有的患儿会失眠。这些不良现象都会影响孩子的治疗进程,影响疗效。
3 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3.1 焦虑、恐惧患儿的应对 表情是人的态度的第一反应,微笑可给患儿带来一种友好情感的感染,让患儿引出愉快、轻松的感觉。对幼儿期的此类患儿,护士尽可能多的对他们轻拍、抚摸,哭闹时顺着头发由头顶摸到前额;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搂抱、亲吻以满足皮肤饥饿,多与其交流。稍大点的儿童不愿合作情况下,取得家长的配合,同时鼓励儿童,给他感兴趣的玩具,看动画片,转移其注意力,不要强迫,使孩子在愉悦中接受治疗,增强其自信心,促进其尽快康复。
3.2 悲观、抑郁患儿的应对 一般男童大大咧咧的,他们在注重自身形象方面没有女童这样突出,可轻轻拍打肩背部、抚摸头部,而对女童则要说更多赞美的话,还可以抚摸脸部、帮她梳头等。10岁以上的儿童性意识已开始萌发,这些孩子惧怕身体的完整性及器官功能被破坏,故在进行任何操作前应做好解释,以减少疑虑,应适当用床帘遮挡,不宜使操作部位暴露过多。
3.3 依赖、自卑患儿的应对 尽量满足儿童依恋的需求,鼓励儿童亲人或陪护人接纳儿童在允许范围内的要求,如搂抱、依偎等。维护儿童的自尊心,绝不可去讥笑或讽刺儿童“娇气”。不能急于操作,先与其交谈,表情要亲切,语调要文雅,动作轻柔,对患儿多鼓励,勿训斥,保护他的自尊心。护士对儿童要作过渡性教育,在做任何操作时,向儿童认真地说明治疗目的,使儿童在心理上有准备,去做好自己应做的协作性行为,而不至于使儿童感到突然而至,争取取得合作。
3.4 害怕、孤独患儿的应对 对于医护人员及患儿的父母来说,为了避免和减轻患儿的疑虑,必须善于观察分析,掌握患儿的思想和要求,有的放矢地跟他们谈心,以解决心理顾虑。鼓励患儿与同伴、同学联络,允许他们来院探视,交流学习进展情况,与此同时,父母也可给患儿辅导学习,补习功课,根据病情帮助患儿继续学习,以解除患儿的后顾之忧。进而患儿才有积极性以配合医生治疗,对整个治疗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 小结
为患儿营造一个宽松、开心的生活氛围是医务工作者和家长的责任,银屑病是属于一种身心疾病,如果整日情绪紧张是会影响患儿病情的。对于患儿们来说要面对课业的压力,甚至是同学和周围人的侧目和冷落,这些都会让患儿伤心不已。要使患儿顺利配合治疗,对患儿实施心理诱导的同时,不能忽视家长这个对患儿心理反应起关键作用的角色。所以说银屑病除了身体上的治疗,在心理上要多给孩子关爱,让他感受到愉快、开心,有助于疾病的恢复。治好后日常生活中多注意一些会降低复发的几率,在治疗的同时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调养,平时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多喝水,有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都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朱延力.儿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2 祝敏芬,兰志建.影响学龄前儿童临床依从性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护理与康复,2004,3:86-88.
【关键词】震后幼儿;心理问题;应对策略
一、调查的目的与意义
灾难容易对人们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如果不及时进行必要的干预或治疗,甚至影响人的一生,改变人的性格。幼儿在认知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如果灾后不对幼儿心理进行积极干预的话,将会对幼儿未来的发展造成巨大的消极影响。震后儿童易出现伤害症候群,简称震后儿童心理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恐惧、焦躁、忧郁、怀疑等情绪,吮吸手指、尿床、恶梦、依赖、孤僻等行为,稍大的孩子还会出现绝望、恐惧,甚至轻生现象。在这次庐山实地考察和教学活动中,主要通过实际教学接触、问卷调查、与当地教师交流及对家长的走访调查,了解地震对幼儿心灵的影响,收集并总结在育儿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共同探讨解决办法。
二、震后灾区幼儿心理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在芦山与受灾的幼儿相处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发现像其他灾难以后一样,许多幼儿经历了亲人的伤亡或者是自己身体的受害。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因灾难而产生一些异于平常的反应。有的幼儿变得沉默寡言,对周围的环境与他人少有反应,当我们与他们交流时表现的沉默不语;当听到我们与家长谈及地震等敏感词汇时有些幼儿则会产生许多情绪反应,还有些幼儿会躲避或情绪烦躁;在走访中了解到有的幼儿晚上睡觉不安稳,容易受到惊吓,震后反应明显。同时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调查150份,回收138份,问卷回收率92%,其中有效问卷124份,有效率为82%。参与调查的幼儿中,男79名,女71名,男女比例基本平衡。
我们通过问卷,以及与走访调查收集中了解到,地震对灾区幼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在生理方面。大部分的幼儿在经历地震后的短时间里会出现发抖、眩晕、恐惧等不适的反应。震后身体轻度不适的幼儿约占到66%,中度的达到6%,据了解经过一段时间后,有些幼儿的这些不适的症状会减少直至消失。在我们到达灾区时已经是地震发生近两个月之后。所以大部分的幼儿已经从地震的阴影中有所恢复。
(2)在情绪方面,有些幼儿特别是目睹亲人死亡的,或者自身在地震中受到身体上的伤害的幼儿对地震恐惧更深,有大概68%的幼儿对地震场景有轻度的恐惧,2%的幼儿对地震非常的恐惧,他们时有错觉地震的来临,不愿一个人独处。在我们课堂上也有个别幼儿表现出对亲人的及其依赖,需要亲人一直陪在身边,缺乏安全感。不过大部分的幼儿可以独立参与课堂教学。
(3)在认知方面,幼儿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许是对于地震的恐惧让幼儿对周围的环境特别的敏感,情绪表现不稳定。
(4)行为方面表现为社交退缩、逃避。经历地震后幼儿变得依赖父母,不与其他幼儿玩耍,变得沉默疏离。或许这种影响可能持续数月或数年,甚至终生,这将对幼儿的性格和成长产生巨大影响。
地震属于重大灾难性的一种,其毁灭性、不可预测性,会导致个体产生无法抵制的感觉,引发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如沮丧、紧张、焦虑、恐惧等。我们在对地震两个月后的幼儿的心理状态调查发现,经过两个月的休整大多数的幼儿心理状况相对较好,地震的恐惧感逐渐缓和,但有一部分幼儿他们对地震的反应仍然较强烈,不愿提及地震相关的事物仍然笼罩在地震带来的恐惧中。另外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女生对地震后的情感、情绪体验及身体反应明显高于男生,这可能与女生易敏感、多虑、情感丰富细腻有关。
三、方法指导探索
孩子在3岁前,对时间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相对较弱,对于地震带来的心理影响和创伤的记忆也会比较弱,而对于3至6岁的孩子则对社会环境变化,及家长情绪变化有较敏感的认知,对于地震伤害的记忆更为清晰和持久。对于幼儿的震后创伤心理干预不仅要基于共性的基础上进行指导,更要针对同年龄阶段、不同地震影响、不同心理伤害程度进行有效干预,才能更好的指导帮助地震灾区幼儿早日摆脱地震的阴影,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对于普遍灾区的学前幼儿的教育干预策略
1、家长言行对幼儿的影响。调查中我们发现,许经多家长在谈论地震的情景和情况的时候都不会考虑孩子是否在场,其实学前儿童虽然年龄小,但对周围事物有了一定的认知,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反复提起地震的情景,让孩子回忆并加强了对地震的记忆,加剧对地震这一概念的焦虑和恐惧感,从而很不利于幼儿正确认识地震、走出地震的阴影。
2、对幼儿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转移幼儿对地震的恐惧,加强认识。幼儿对于地震的概念相对模糊,如果在反复的经历余震及周围人们的焦虑情绪影响下,会让幼儿加大对于地震这个模糊概念的恐惧,并且自己也不清楚这是为什么。因此,作为幼儿园老师,在日常的学习中,可以通过对地震知识的有趣讲解,让幼儿了解地震的概念,进行地震时小朋友们该怎么做进行指导和演练,提高小朋友们面对余震时的自信心,能更沉着正确应对。
3、加强幼儿园、家长、社会的科学育儿观念的统合,以全面科学地干预震后幼儿心理恢复。由于大多灾区地区不发达,家长受教育程度不高,家长对于地震的未知和恐惧会在言行上影响幼儿心理,以及社会上对地震的相关信心如电视媒体中对于地震的场景的宣传等,对幼儿的心理甚至会带来二次伤害,所以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开展了育儿知识讲座,地震知识及防御宣传工作,加强家长对地震知识的认识,引导家长对幼儿的积极影响,帮助共同努力走出地震的阴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转移幼儿注意力,通过游戏减轻幼儿对地震的恐惧感,让幼儿有参与感,提高幼儿安全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通过参与老师有计划有组织的设计游戏获得愉悦感,比如将地震中的震动元素从生活细节中引入到小朋友们能参与的游戏中,让幼儿自由的进行活动,组织属于自己的游戏,在游戏中找到自我存在感和满足感,以游戏的形式灌输防震的科学意识,将恐惧的注意力转移。
(二)对重地震灾区幼儿的心理干预
近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违纪现象时有发生,他们正值青春期,心理不成熟,易冲动,也没有成年人的自控力,只顾眼前的畅快,而不具有长远眼光和前瞻性。具体表现为早恋、冷漠、打架、厌学等。在平时上课过程中,我发现存在较为严重的厌学心理问题,这现象引起了我的关注。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为了较为清晰的看清厌学行为的真实缘由,我对此行为作了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探寻有效办法,希望改变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应对课业,从根本上提高中职教育的效果。
1.中职学生厌学的表现
厌学即学生对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表现的冷漠行为,对学习并不感兴趣,消极对待。厌学的主要表现有:课堂打不起精神,课后异常活跃;动力不足,对待学习随意;学习成绩差,形成恶性循环;较为叛逆,喜欢把精力放在学习之外的事情上。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大多因为中考成绩未过高中录取分数线,而不得已且内心极不情愿的报考中等职业学校,所以,常常自我否定。另外,中等职业学生学历介于本科和初中之间,选择职业和岗位高不成低不就,十分艰难,所以很多学生认为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作用不大,从而兴趣缺缺,这些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学生所表现出的厌学心理。
2.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厌学的原因
2.1 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现如今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儿女期望值过高,希望他们学习成绩优秀,方方面面表现过人,然而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善于学习。家长对子女惩罚过重,造成学生对学习极为反感,甚至与父母对着干。同时单亲家庭以及留守家庭对子女缺少关爱,放任自流,这样的家庭并不适合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另外,有部分老师备课不充分,照本宣科,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且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布置作业,使得学生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遭受指责,恶性循环;还有,社会上对中职学生存在歧视现象,极易导致学生自卑心理的产生,认为自己学不好,从而放松自我,不追求进步。
2.2 学生基础差。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较差、学习方法不当的现象,学生学习费力,常常力有不逮。同时也不能清楚地了解学习的重要性,常抱有学习"无用论"思想,导致失去学习的兴趣,最终破罐子破摔。
2.3 教育教学方法不当。职业教育用普通的语言来描述,就是"生计教育",是为谋生的教育,亦即通常所说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就是――就业。故而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与"就业"脱不开。可是,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却有所偏离。近几年,由于社会发展平缓,社会岗位饱和,就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毕业生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越来越难。
2.4 德育效果不佳,学生缺少关怀。中等职业学生处于的青春期阶段,年龄较小、阅历浅薄、心智不成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还不健全,较难分清是非,对于社会上纷繁复杂的现象和行为不能有较为清晰的认识,独自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欠缺。有些中职学校老师只顾着完成本职工作,轻视对学生心理和精神的关怀。
3.中职学生厌学的危害
由于厌学,导致中职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激情,精力放在其他学习之外的事情上,学习成绩差,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掌握不好,从而毕业后失业率较高。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情况恰好能真正体现出一个学习的教学力量及形象,所以学生的厌学还会对中等职业学校的社会形象和声誉及教育教学产生不良影响。另外,每位中职学生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同时也投入大量的精力,希望他们能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学得过人本领,学会成为一个正直的人,所以一旦出现厌学心理对家庭、社会和国家来说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4.中职学生厌学的对策及建议
对于以上出现的现象,本人作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以下几点对策,以期能改变学生厌学心理:
4.1 完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融洽是教学成功的前提,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教师传授教学知识。教师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用爱去感化厌学的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切忌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尊重他们的人格,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尽量避免与学生发生冲突,让学生在悄无声息中对你产生好感,尊重、支持老师的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
4.2 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当前学生阅历尚浅,还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教师应以人为本,发挥引导作用。一方面让学生知道社会日新月异,竞争激烈;另一方面分析当前社会用人准则,使他们认识社会需要大量技术方面的人才,增强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自信心,克服厌学心理。尽人皆知,老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领路人,只要我们一直坚持、循序渐进的引导,最终厌学的学生就会慢慢步入正轨,成为热爱学习,积极上进的好学生。
4.3 调整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中职学生动手能力较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增加一些实验课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增加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专业技能,提高自信心和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对理论课的热爱,获得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以便学生更有兴趣学习操作课程,获得较高的操作技能,成为技术过硬的专业技术人才。
关键词:大专院校新生;心理问题;教育应对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240-03
现阶段,我国多数高校采用评定量表的方法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其中UPI和SCL-90量表是目前国内高校应用比较广泛的评定量表之一,这两种量表在全面掌握、了解新生入学时的心理健康状况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无法深入分析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本文采用定性研究中的深度访谈方法,对三届新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访谈,试图对新生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教育应对策略。
一、大专院校新生的心理问题及表现
1.情绪消极,自暴自弃。一部分学生将进入大专院校看作是命运的捉弄,整天唉声叹气、怨天尤人,形成了消极的情绪、行为状态,这部分学生对所录取学校认同度较低,甚至产生了对学校、师生抵触的心理状态,严重的出现退学现象。在笔者的访谈中,有学生发出:“来这里心不甘情不愿,我根本不想来这所学校,是这所学校害了我,我现在无事可干,一天就是睡觉”的怨言。这样的情绪体验致使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不能与老师、同学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阻碍了大学生活的适应。
2.目标缺失,得过且过。多数学生对进入大专院校学习缺乏心理准备和认可,表现出迷茫、困惑、无所事事的状态。当问到“三年之后,你想做什么?”的问题时,很多人开始沉默,一部分同学则回答“到时候能做什么就做什么。”目标的缺失使得学生缺乏学习和进取的动力,得过且过。在对学生的访谈中,几乎每个学生都用“失望、无聊、迷茫、郁闷”这样的一些词语来形容自己的情绪状况,这种情绪体验影响了学生们的实际行动。学生们是这样形容他们的日常生活的:“除了上课,没事干,太无聊,平时上网。”“上课想听就听会儿,不想听就不听,注意力也不集中。”“大学不是当初想的,学期结束都没感觉,很少翻书。”
3.自卑心理严重,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自卑心理严重。有学生谈到:“我进校几周来,什么都没念到,反而把自卑给念出来了,感觉迷茫,不参加任何活动,也没心思看书。”自卑的心理状态给学生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影响:一是对自己未来缺乏信心,甚至不敢谈及自己的未来;二是因自卑形成了偏执的性格,抵制学校、老师、同学的帮助;三是过分自卑导致盲目好强,处处争强好胜,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自我认同度较低。
4.学习兴趣不浓。大专院校学生普遍表现出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机不强的特点。在问到“在学习上有什么打算时?”有的同学回答:“职业资格证书、自考都不想考,做到不旷课,不挂课就行。”“上课听不懂,也没管。”“别人不学自己也不想学,一开始听后来不听,没兴趣,听不懂。”“上课没听多少,迷糊,睡觉。”这样的学习状况一方面会加重学生学习的焦虑感,另一方面会影响其择业信心,造成就业困难,最终影响人生规划。
5.人际交往不适。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不适,大专院校学生人际交往不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人际交往范围过于狭窄,交往圈子主要是同一宿舍的同学,很多学生反映,进校近三个月还不能叫全同班同学的名字;二是交往主动性不强,与他人交往平淡。与同学交往仅局限于上课、集体活动等正式场合的交往;三是存在与旧有交际圈中断的风险。部分大专院校学生因自卑,不敢、不愿意与中学同学、老朋友交往,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往恐惧。新的交际圈未能形成,旧的交际圈又存在中断的风险,导致大专院校学生在人际交往不适方面问题更为严重。
二、大专院校新生心理问题原因分析
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根据访谈情况分析来看,大专院校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由以下因素所致。
1.个体内部因素。个体内部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学阶段处于人一生中的青年中期,具有典型的青年期过渡性特点,这个时期是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步成熟的关键期。未能考取理想的院校降低了他们的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处于消极状态,因而出现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自卑等心理问题;二是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约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是通过复读之后被录取的,对大学学习的不适应,产生了学习焦虑;三是心理准备不足,一部分学生经过家人的反复劝说勉强进入学校,从不情愿到顺从本身就是一个心理挑战过程;四是有很少的一部分学生本来就是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对新环境的不适加剧了学生的心理障碍。
2.家庭因素,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都会对学生的心理状况产生影响。大专院校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地区,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在笔者所访谈的班级中,一次国家困难助学金的资助,有2/3的学生提出申请,其中近一半的学生提供了县民政局、乡(镇)政府、村委会出具的“三级”贫困证明,这些学生既想获得资助,但又不愿让其他同学知晓自己的情况,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矛盾,自卑心理更加严重;还有一部分单亲家庭学生表现出人际关系不适的问题,同学们评价这些同学较为冷漠、封闭;学生在家庭结构中的角色也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况。西北地区家庭对家中的长子、长女期望较高,他们承受的压力较大,然而高考的不理想让他们自认为辜负了家人的期望,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3.学校因素,高中阶段的教育和对所录取院校的认同程度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况。从高中阶段的教育来说,目前我国的高中阶段教育基本上还是高考导向的应试教育,学校、教师、学生、家长都只关心学习情况,而忽视了学生身心方面的需要,心理调试技巧缺乏。从所录取院校来说,入学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环节的缺失或不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不突出、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高低也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况,如较高的办学水平、良好的学风、积极上进的校风、和睦的师生关系会减少学生的心理落差,有利于化解学生消极情绪。
4.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及社会舆论对大专院校学生的心理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高考成绩及所考取的学校层次作为社会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使得学生过分看重所考取的院校;二是现阶段整个社会对高职高专院校及学生存在认同度较低的状况,这更加降低了学生的自我认同。
三、大专院校新生心理问题的教育应对策略
1.加强心理辅导体系建设,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缺乏主动性,发挥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作用。所以,应该创新现有心理健康教育体制,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和治疗功能,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首先,开展团体性心理辅导。针对高考失利对大专院校新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学生从入校开始就应该至少接受一次团体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正确对待高考成绩,正视录取结果;其次,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全面普查学生的心理状况,尽快建立心理档案,为进一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对心理障碍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做好准备;再次,建立宿舍一级的心理联络员。
2.重视学生管理,创新学生日常管理理念,学校作为育人场所,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加强管理有利于学生尽快摆脱消极情绪,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从外部因素出发达到调试学生消极情绪和行为的目的,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学校的认同,使其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其次,重视专业教育,树立学生的专业信心。
3.正确认识自我,积极生活,个体是心理问题及其调试的主体。首先,学生应该正确对待高考结果,认真填报志愿,尽可能的了解所报考院校和专业的真实情况做好报到的心理准备;其次,正视自己的心理情绪,积极寻求外界的帮助,化解心理问题;再次,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尽快融入学校生活;最后,树立目标,立志成才。
4.改善家庭氛围,关注孩子身心健康,一方面家庭成员应该积极引导、鼓励学生,使之树立正确的个人发展观念;其次,家庭成员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他们的身心状况,适时给予必要的支持;再次,家长应与学校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全方位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关注学生的表现,配合学校对学生的引导。
大专院校新生的心理问题及影响因素具有复杂性特点,所以采取的教育应对策略也应该是整体性和系统性的,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作用和紧密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大专院校新生心理问题的调试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妇科;患者;心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376-01
为了解近年来广大妇女患者对妇科疾病及就医心理的认识,及对基本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2008年2月~2008年7月,对我院在妇科就诊的207名患者进行了心理调查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于2008年2月~2008年7月,在我院妇科就诊的患者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18岁以上,神志清醒,能接受调查者。排除标准:18岁以下,急诊患者不能接受调查者。
1.2 方法:设计开放式调查问卷:共计13项内容,其中,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5项:(1) 年龄、(2) 文化程度、(3) 职业、(4) 就医费用来源、(5)家庭月均收入;患者心理调查问卷包括8项:(1)对自身疾病的认识、(2)患病后行为、(3)对医生的选择、(4)就医前的担心、(5)到医院后的感觉、(6)对医生的希望、(7)护士的责任、(8)希望选择的护士。每项问题有3-4个备选答案,要求患者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自己的答案。为保证调查质量,调查时由参与培训的固定护士,随机抽取患者进行询问并填写调查表。结果:参与者数量分析:发放问卷207份,收回合格问卷200份,有效率96.6%。
3 讨论
3.1 就医心理特点分析
3.1.1 随着医学科普知识宣教力度的不断增加,网络咨询的日益发展,89%的患者在就医前对自己的疾病已经有所了解,这与文化程度密切相关。从表1中看出,近90%的就诊患者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自身具备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医学知识的能力,但由于其中农村女性占36.5%、个体占27%、工人占25.5%,她们所知的相关医学知识往往是浮浅的,仍然需要在医院得到更专业的治疗和更全面的健康指导。
3.1.2 调查结果显示,患病后先忍一段再到医院就医的患者占32%。被调查的就医患者中,年龄在31~55岁的患者占59%,该年龄段的女性在工作上正处于中流砥柱的位置,家庭中也处于上有老人需要照顾,下有子女需要抚养的境况,并且社会责任较重,身兼数职,无暇考虑自己的健康,在实在难以忍受时才到医院就医,就医前的担心主要是花费太大,占就诊人数的62%,由此可见影响患者及时就医的因素主要是时间和费用,这与医院内存在个别医生开大处方、过度医疗情况有关。
3.1.3 在选择医生的时候,62%(含著名的医生、认真负责、有经验的老医生)的初诊患者选择有经验的老医生,复诊患者则选择初次看病的医生,可以看出有经验的老医生以及熟悉的医生的信任度较高。
3.1.4 就医过程中,61.5%的患者表现坐立不安,不断询问导诊护士就诊序号,迫切希望及早就诊,想让医生尽快对自己的病情做出诊断,但由于心情急切又抓不住疾病症状的重点,往往说些与病情无关的话题,有时连医生提出的治疗方法、检查项目也没有听清楚。
3.1.5 对医生的希望,32%的患者相信医生,28%的患者需要医生多做解释,21.5%的患者需要医生增强责任心。医院就医患者人满为患,而门诊医生数量相对不足,务必带来有的医生只求看病速度,不重视患者的感受,只重视“疾病”,而忽略了“病人”,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存在解释不耐烦、不认真的现象,
3.1.6 对护士的要求则以专业知识扎实、技能娴熟为重。其次,要有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及时帮助患者解决就医中的困难。
3.2 体会
3.2.1 加强医患沟通,稳定患者情绪。耿玉如[1]认为当前医患矛盾成上升趋势,表现在患者对医院的投诉增多,大多数都是医患沟通不够造成的。患者就诊时,心理上更容易接受良好的建议和获取相关疾病的健康保健知识,因此在医生接诊时,有必要尽量给于患者更详实地讲解,并做好临床健康教育工作,配备合理足量的医务人员是满足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必要条件。护士对待就诊患者,也应注意与患者交流和倾听的技巧,强化护理首问负责制,以尊重和重视的态度去观察患者,用易懂、诚恳的语言解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同时在倾听患者诉说时要做到:全神贯注、用柔和的目光与对方交流,用合适的方式回应对方[2]。还要做到对待患者公平、公正,一视同仁,确保早来者早就医,使患者以一种良好的平和的心态就诊医疗。
3.2.2 创造温馨环境,保护患者隐私。妇科就医患者涉及到暴露生殖器官等敏感部位的情况时,许多患者难以启齿,不敢坦然面对,待诊患者均有一种早治愈,早离开的心态,所以首先护士应认真负责地了解患者的心理,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因势利导,作患者的知心朋友,争取她们的信任,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整洁、温馨、相对隐秘的环境,鼓励患者说出真实的病情,以期达到准确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3.2.3 简化就医程序,缩短就诊时间。医疗发展日新月异,医院分科越来越细,有些患者弄不清就诊程序,检查或开药后往往有许多疑难问题,负责导诊护士应详细告知就诊流程,对诊治过程中出现的疑问要及时解释清楚,尽快帮助解决患者就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确保患者在医院看病期间顺利、畅通、满意。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村贫困中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目前,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中学生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将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如何帮助他们走出心理误区,解决心理困惑,实在是值得我们广大心理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深思。
一. 农村贫困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及成因
1. 内心封闭。家庭贫困,使得贫困生只能勉强处于温饱状态,在经济与学业的双重压力下,内心自我矛盾严重,在公共场合不善于表达内心的感受,自我封闭,出现严重的交往障碍。
2.内心自我冲突与自卑现象。由于长期受经济贫困的困扰,使得他们自信心严重不足,无法正视困难和挫折,会出现悲观厌世的想法,情绪长期处于低潮状态。这就造成他们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的严重冲突,并因此产生强烈的自尊心与强烈的自卑心理的冲突,消极对待人生和社会。
3.不善于交际,思想行为偏激。内心强烈的自卑感压抑了他们强烈的交往欲望,交际面狭窄,不善言谈,并且对身边经济条件好的个人或群体怀有“敌意”,认为上天不公。由于长期的自我封闭,农村贫困中学生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并且带有偏见,不能正确的看待、分析人和事。
4.学习问题。在智育方面,远远落后于城市中学生,他们学习困难,而且家庭经济不好,因此家长更希望他们的子女能够早点走出学校帮家里干活,或者到城市打工赚钱以补贴家庭的开支;再则受到传统不良思想的影响,认为读书无用,所以他们学习不好,考试成绩差,由此产生厌学、弃学。还有就是一些学校和个别教师对贫困生的教育存在严重的错误和偏差,甚至歧视他们,这也是导致贫困生厌学、弃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5.人生观问题。因为贫穷,他们容易形成“金钱至上观”,认为“有钱人说了算”是永远不变的真理;因为贫穷而产生的自卑心理和偏执人格,使他们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从而导致他们人生追求利已化、短浅化,私欲观念强,无法形成远大的、利他性的理想和抱负,在实际利益追求上只讲索取、不讲贡献,并且把自己个人的偏差甚至是错误的想法合理化。
二.加强对农村贫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及农村教育自身的特点,考虑到对农村贫困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拟定以下措施:
1.中央重视,地方政府更要全方位支持和配合。早在2002年,教育部就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科学而健康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明确了方向。可见,党和国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给予了高度重视。
各级政府及相关教育部门应该制定出合理可行性的心理教育政策和法规,并且从财力上加大对心理教育的投入。此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还要定期组织召开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讨会,并定期组织学校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参加培训,请著名的心理学家来校开课、开讲座等等,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2. 学校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首先,学校要成立专门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组,制定详实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第二,成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或兼职的心理辅导教师,对中学生尤其是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常识的教育及心理辅导;第三,使心理健康教育渗入到学科教学当中;第四,有条件的学校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开设心理健康课程。
3. 教师和同学不仅在物质上要帮助贫困生,更要从精神上帮助他们。首先,对贫困中学生不仅不能歧视他们,更要从心底里默默奉献出真诚的爱心,让贫困学生感受到班集体、学校甚至社会的温暖。第二,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并且委以重任,让他们知道没有他们集体活动是搞不好的,从而树立贫困学生的自信心;第三,对他们进行教育时,要以疏导方式为主,切勿教条式的说教、一味的批评,因为贫困学生的自尊心很强,一旦教育方法不对很容易引发他们的逆反心理。
4. 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是儿童、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场所,良好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完善和谐的家庭氛围、平等的家庭成员关系等都是子女们在成长过程中极为需要的。另外适当的交流、对待子女的和善态度也是十分必要的。农村贫困中学生在这方面的缺憾很大。一方面因为家庭经济拮据,家长为生计而忙碌,这些心理需要不可能得到满足;另一方面,贫困生子女的许多家长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局限于物质需求的满足,忽略了精神等心理需要的满足,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家长受文化水平低的局限,不懂得孩子需要而出现问题的情况。所以我们要对贫困生家长宣传良好家庭心理氛围的重要性,建立和睦家庭关系的必要性。
5. 发展社会生产力,缩小城乡差别,缩小贫富差距。农村贫困中学生在生活学习当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家庭经济贫困。所以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同时,下大力气解决好农村人口就业问题,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门路;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及福利制度。
6. 社会团体、热心人士的关心和帮助。农村的发展需要广大社会团体和各界热心人士的关心和帮助。要使农村脱贫致富,除了在物质上的投入和政策上的扶持外,更为重要的是要用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来武装农村孩子的头脑。这样,才能早日实现社会主义农村的现代化。
在我国,农村心理健康教育刚刚起步,在社会多方面的关心和支持下,广大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在看到贫困中学生的缺点和心理问题时,更要理解他们,帮助他们及时解决心理问题。并发现他们的优点,引势利导,让他们心身全面获得发展,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将来能够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当中。
参考文献:
关键词:“90后” 大学生 心理问题 策略
一、“90后”大学生的普遍特点
(一)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
“90后”大学生在优越的现代化环境下成长,从出生到学业结束,日常事务的处理及经济来源基本依靠父母,自理自立的能力普遍较低,久而久之对父母形成一定的依赖性。然而,他们却又存在着强烈的独立意识,讲究个人隐私,不喜欢自己的事情被父母和教师干涉。
(二)自信与自负并存
“90”后大学生是自信张扬的一代,他们勇于表现自己,敢作敢当。“我的青春我做主”“舍我其谁”已然成为体现他们鲜明个性的座右铭。然而,过度的自信就是自负,过高的评价自己势必在将来吃“闭门羹”。
(三)享乐意识强烈
优越的生活环境及父母的精心呵护让“90”后大学生成为了在温室中成长的花朵, 他们养尊处优,缺乏历练,习惯了享乐。
(四)危机意识薄弱
对于“90”后大学生而言,父母是他们永远的庇护伞,他们缺乏对就业危机及生存压力的意识,甚至当危机潜伏在自己身边时还不能感应到它的存在。
二、“90后”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
据专门针对“90”后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90”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弱,尤其是抗压能力明显不足。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心理会留下阴影;5.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只有9.4%的同学愿意总结经验,从头再来。因而“90”后大学生更易产生就业心理焦虑,其主要是因毕业方向的选择、恋爱分合、离别感伤、突发事件、经济条件等冲突引起的,继而使“90”后大学生对就业产生不安和恐惧。
(一)缺乏客观的自我分析
部分“90”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对自我的客观分析,如对自身的定位和未来的职业方向没有清晰、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够清楚。经常脱离现实,幻想舒适、高薪的岗位,总认为自己什么工作都能胜任,一毕业直奔大型企业、知名单位。正因如此,“90”后的学生就会失去就业的大好时机,表现出低落、孤寂、焦躁不安等心理问题。
(二)就业观念不灵活
1.大多数“90”后大学生都会选择一些相对来说比较固定、悠闲、福利条件比较好的单位,不愿意选择风险与机会并存且具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去尝试自己创业。他们往往只关心工作的环境、条件、月收入等现实利益,而对自我的职业兴趣、能力、职业的发展前景等方面不去考虑太多,因此,比较容易选择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业来工作。
2.功利化,相互攀比。部分“90”后大学生太在乎职业的功利价值,甚至还将职业划分为不同等级,而不会考虑国家与社会的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愿意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单位和部门工作,甚至出现“追高比低”的现象,对别人所找的工作心存嫉妒。
3.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学以致用。在就业时,“90”后大学生排除了一切与自己专业关系不密切的职业,这样做无疑是自己增加自己的就业困难。
三、解决“90后”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策略
(一)认知自我,创造机遇
“90”后大学生应对自我进行正确的认知并做出适合自己的人生规划,追求与自己相符的社会价值,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一个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优缺点。作为即将面临就业的大学生更应该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通过实践并了解自我能力后,还必须牢牢抓住自己的时机,便于确保以后的求职顺利。这是解决或缓解就业心理问题的基本道理和根本道路。
(二)调整心态,促进就业
“90”后大学生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没有必要过度害怕自己有心理问题。进行心理调适的方法也有很多,可以自我心理暗示,鼓励、帮助自己渡过难关。其次,可以与周围的同学、朋友互相沟通,征求他们的建议与支持,还可以通过锻炼、听音乐等多方面的兴趣爱好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解除心理的郁闷,放松心情。
(三)开拓进取,勇于创业
“90”后大学生要有自己创业的打算,要有开创自己事业的决心和勇气。这样的精神值得鼓励,但是要有准确的观念与思路,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计划与标准,要与有市场经验的人多学习以及沟通了解。
(四)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
“90”后大学生的特殊性和矛盾性,暗示了在校期间学校应注意“90”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对“90”后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
四、结束语
大学生就业问题本身就是一个热点和难点,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90后”大学生就业就更加困难。由于“90后”大学生自身特点以及社会就业机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诸多的就业心理问题,既要求“90后”大学生能够克服心理障碍,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面对就业,也要求学校、家庭和社会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尽可能地减轻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 杨桂香.高校毕业生的心理问题及其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4.
[2] 王蓉霞.试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J].中华文化论坛,2009(1).
[3] 梁杰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7).
[4] 杨彩霞.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调适[J].科教文汇,2010(9).
作者简介: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常见心理现象的描述,分析这些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并且从学校、社会、学生三个方面提出应对这些问题的措施。
一、大学生择业中常见心理问题
相当多的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各样的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 这些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他们的择业和今后的发展。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有:
(一)焦虑、虚幻
焦虑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负性情绪,是人们生活中预感到一些可怕的、可能造成危险的、或者需要付出努力和代价的事物将要来临,而又感到自己对此无法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表现出的忧虑和不安,担心和恐慌。择业焦虑的表现为担心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能否找到适合发挥特长、利于自身成长的单位和工作环境,害怕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担心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等。大学生择业中焦虑心理的一种特殊表现就是急躁。急躁往往使他们烦躁不安,无所适从。焦虑在心理上会产生危机感、迷茫感,甚至是恐惧感。许多大学生在焦虑之下产生虚幻心理,这是由心理冲突或害怕挫折引起的。他们或幻想不参与竞争,就能找到理想工作单位,或幻想用人单位能主动找上门来。持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容易脱离现实,幻想代替现实,整日处于幻想状态中,使自己的择业目标与现实产生很大的反差,很难找到理想职业。
(二) 自卑、胆怯
自卑是个体由于某种原因(生理或心理的缺陷,或其他原因)而产生的对自我认识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表现为对自己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怀疑自己,看不起自己,担心自己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大学生在择业前,往往踌躇满志,很想一显身手。而一旦受到挫折后,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自信心减弱,自尊心受损,从而对自己全盘否定。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往往会伴有胆怯心理,不敢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这在毕业生面试中表现尤为明显。
(三)盲目、攀比、从众
青年大学生血气方刚、喜欢争强好胜、虚荣心较强,容易引发攀比心理。从众心理表现为受大多数人的影响,思想、行为等出现的趋同。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毕业生在择业时往往十分盲目、缺乏理性思考。盲目、攀比、从众表现在择业过程中就是忽视自身特点,对自我缺乏客观正确的分析,不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不考虑所选单位是否适合自己。
(四)害怕挫折、依赖他人
挫折心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到阻碍时产生的紧张心理状态。在择业时,心理期望值过高,一旦受挫就容易怨天尤人,自惭形秽,丧失自信。由于大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和竞争意识,信心、勇气不足,所以将找工作寄希望于学校、家长、亲戚、熟人等,根本就没有把自己置身于就业市场中。
二、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
大学生经历比较简单,对就业形势了解不清,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情绪波动性大,情感较为脆弱,遇到困难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受到打击后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由于心理上的不完全成熟,自我同一性混乱,这种混乱表现在大学生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特长以及适合职业的判断上紊乱不清、自主性弱化、自我目标的追求受他人和同伴群体的影响。由于自我同一性的混乱,在就业中很容易出现心理失衡,盲目从众和攀比。他们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父母为子女操办一切,学生独立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欠缺,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承受不起挫折和失败,容易依赖他人。
三、应对措施
(一)学校加强教育,完善体系
加强全面认识就业形势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加强树立正确择业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勇于面对竞争、不怕挫折,自主择业、克服依赖心理,先就业后择业,自主创业和终身学习;在专业设置上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完善就业指导体系,使学生尽早树立起良好的就业心态和健康的就业心理素质,将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纳入到日常教育课程中,同时加强对负责就业辅导员的专业素质的培养;建立健全就业心理干预机制,加强就业心理咨询工作,了解掌握择业阶段毕业生的心理状况,做好择业前的心理准备特别是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对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障碍和疾患,要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途径,如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加强与校友的联系,利用校友的力量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等。
(二)社会给予大力支持
政府应在就业政策上应给予倾斜,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和公平竞争的平台;对于到基层、艰苦地区、西部的大学毕业生应给予大力支持、鼓励、资金奖励;同时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为专业人才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对于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应给予积极扶持,提供小额贷款和担保;取消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的户籍、性别、身高、相貌等方面的限制条件;采取法制的手段管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塑造一个良好的就业法律环境,使他们的就业权益得到保护,使就业市场更加规范。
(三)学生调整心态,做好就业准备
在心理方面,大学生应正确认识和评估自己,职业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一个面临求职择业的人,只有对自己理想追求、道德品质、个性、才能和特长、兴趣爱好、生理特征及弱点都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正确认识和估价之后,才可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进行准确的职业目标定位,从而克服盲目、攀比和从众心理。其次大学生应增强自信,克服自卑和依赖心理,同时树立竞争意识,增强竞争实力,勇敢面对挫折。再次,及时排解心理障碍,调控情绪,及时求助于心理机构。
在专业知识方面,大学生应该扎实地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拓展知识面,培养自己的综合素养,努力提升个人综合能力。
在择业技巧方面,大学毕业生应全面掌握择业技巧,因为心理问题形成,部分原因是由于不了解或没掌握就业的具体方法和技巧,这就要求做到:第一广泛收集就业信息,扩大就业视野,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减少盲目性;第二是学会自我推荐,掌握自我推荐的策略,写好求职自荐信;第三掌握面试面谈技巧,注意形象设计的训练和应对技巧。
参考文献
[1]黄静宜,大学生就业心理一瞥,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第12卷第3期
[2]孔波,大学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其调适,科技创业月刊 2008年第2期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常见心理现象的描述,分析这些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并且从学校、社会、学生三个方面提出应对这些问题的措施。
一、大学生择业中常见心理问题
相当多的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各样的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 这些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他们的择业和今后的发展。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有:
(一)焦虑、虚幻
焦虑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负性情绪,是人们生活中预感到一些可怕的、可能造成危险的、或者需要付出努力和代价的事物将要来临,而又感到自己对此无法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表现出的忧虑和不安,担心和恐慌。择业焦虑的表现为担心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能否找到适合发挥特长、利于自身成长的单位和工作环境,害怕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担心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等。大学生择业中焦虑心理的一种特殊表现就是急躁。急躁往往使他们烦躁不安,无所适从。焦虑在心理上会产生危机感、迷茫感,甚至是恐惧感。许多大学生在焦虑之下产生虚幻心理,这是由心理冲突或害怕挫折引起的。他们或幻想不参与竞争,就能找到理想工作单位,或幻想用人单位能主动找上门来。持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容易脱离现实,幻想代替现实,整日处于幻想状态中,使自己的择业目标与现实产生很大的反差,很难找到理想职业。
(二) 自卑、胆怯
自卑是个体由于某种原因(生理或心理的缺陷,或其他原因)而产生的对自我认识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表现为对自己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怀疑自己,看不起自己,担心自己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大学生在择业前,往往踌躇满志,很想一显身手。而一旦受到挫折后,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自信心减弱,自尊心受损,从而对自己全盘否定。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往往会伴有胆怯心理,不敢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这在毕业生面试中表现尤为明显。
(三)盲目、攀比、从众
青年大学生血气方刚、喜欢争强好胜、虚荣心较强,容易引发攀比心理。从众心理表现为受大多数人的影响,思想、行为等出现的趋同。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毕业生在择业时往往十分盲目、缺乏理性思考。盲目、攀比、从众表现在择业过程中就是忽视自身特点,对自我缺乏客观正确的分析,不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不考虑所选单位是否适合自己。
(四)害怕挫折、依赖他人
挫折心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到阻碍时产生的紧张心理状态。在择业时,心理期望值过高,一旦受挫就容易怨天尤人,自惭形秽,丧失自信。由于大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和竞争意识,信心、勇气不足,所以将找工作寄希望于学校、家长、亲戚、熟人等,根本就没有把自己置身于就业市场中。
二、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
大学生经历比较简单,对就业形势了解不清,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情绪波动性大,情感较为脆弱,遇到困难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受到打击后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由于心理上的不完全成熟,自我同一性混乱,这种混乱表现在大学生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特长以及适合职业的判断上紊乱不清、自主性弱化、自我目标的追求受他人和同伴群体的影响。由于自我同一性的混乱,在就业中很容易出现心理失衡,盲目从众和攀比。他们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父母为子女操办一切,学生独立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欠缺,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承受不起挫折和失败,容易依赖他人。
三、应对措施
(一)学校加强教育,完善体系
加强全面认识就业形势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加强树立正确择业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勇于面对竞争、不怕挫折,自主择业、克服依赖心理,先就业后择业,自主创业和终身学习;在专业设置上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完善就业指导体系,使学生尽早树立起良好的就业心态和健康的就业心理素质,将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纳入到日常教育课程中,同时加强对负责就业辅导员的专业素质的培养;建立健全就业心理干预机制,加强就业心理咨询工作,了解掌握择业阶段毕业生的心理状况,做好择业前的心理准备特别是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对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障碍和疾患,要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途径,如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加强与校友的联系,利用校友的力量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等。
(二)社会给予大力支持
政府应在就业政策上应给予倾斜,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和公平竞争的平台;对于到基层、艰苦地区、西部的大学毕业生应给予大力支持、鼓励、资金奖励;同时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为专业人才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对于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应给予积极扶持,提供小额贷款和担保;取消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的户籍、性别、身高、相貌等方面的限制条件;采取法制的手段管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塑造一个良好的就业法律环境,使他们的就业权益得到保护,使就业市场更加规范。
(三)学生调整心态,做好就业准备
在心理方面,大学生应正确认识和评估自己,职业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一个面临求职择业的人,只有对自己理想追求、道德品质、个性、才能和特长、兴趣爱好、生理特征及弱点都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正确认识和估价之后,才可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进行准确的职业目标定位,从而克服盲目、攀比和从众心理。其次大学生应增强自信,克服自卑和依赖心理,同时树立竞争意识,增强竞争实力,勇敢面对挫折。再次,及时排解心理障碍,调控情绪,及时求助于心理机构。
在专业知识方面,大学生应该扎实地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拓展知识面,培养自己的综合素养,努力提升个人综合能力。
在择业技巧方面,大学毕业生应全面掌握择业技巧,因为心理问题形成,部分原因是由于不了解或没掌握就业的具体方法和技巧,这就要求做到:第一广泛收集就业信息,扩大就业视野,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减少盲目性;第二是学会自我推荐,掌握自我推荐的策略,写好求职自荐信;第三掌握面试面谈技巧,注意形象设计的训练和应对技巧。
参考文献
[1]黄静宜,大学生就业心理一瞥,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第12卷第3期
[2]孔波,大学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其调适,科技创业月刊 2008年第2期
[3]王贤来,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调适,合肥联合大学学报,1999年第9卷第2期
[4]许拥旺,大学生就业心理误区及对策研究,科教文汇,2007年6月
[5]王季桃,对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探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第14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