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学生工作管理规范范文

学生工作管理规范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学生工作管理规范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学生工作管理规范

第1篇

[关键词] 高校学生管理;伦理规范;隐私权保护

高校学生管理是高校一项日常工作,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与教学工作相比,育人的责任同样十分重大。学生管理涵盖范围大,涉及部门多,对学生信息的掌握最全面最详细,客观上也构成对学生隐私权保护的重大威胁。随着高校以学生为本理念的不断强化,学生管理也比过去更为人性化,加上法制的进步,高校管理者都会把避免侵犯学生隐私权作为管理的一项要求加以明确。

一、大学生隐私权概述

1、隐私及隐私权的提出。学者王利明、杨立新将隐私界定为个人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不愿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信息;不愿他人干涉或他人不便干涉的个人私事;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隐私权提出国外早于国内,1980 年美国学者沃伦和布兰戴斯在 《论隐私权》 中主张 隐私权是个人“免受外界干扰、独处的权利。”近年来我国学者对隐私权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隐私权是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的权利,是一种人格权利。相关争鸣还会继续,但毫无疑问,隐私权已经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普遍认同,包括司法实践。

2、大学生隐私权特点。高校学生隐私权和普通公民隐私权相比既有共性也有特性。我国高校学生一般均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不需要监护,从这个意义上看与成年公民隐私权保护没有区别。但高校学生因为就读而与高校形成特殊法律关系。既有作为平等主体形成的契约关系,又有根据教育法规定形成的准行政管理关系,学校根据法律享有的管理权必然克减学生某些隐私权利,意味着学校基于管理需要,要求高校学生让渡部分隐私权,在高校行政管理权和学生隐私权之间进行平衡,使得高校学生隐私权内涵缩小,形成高校学生隐私权的特点。

3、大学生隐私权保护现状。(1)隐私权保护意识增强。伴随着国家法治的不断进步,公民权利意识普遍增强。高校学生隐私权意识从初步觉醒到比较敏锐,从简单的讨说法进步到依法维权,对学校管理者保护学生隐私权的要求越来越高。(2)高校学生隐私权保护更为全面。体现在既有实质性保护又有程序性保护,救济途径也日益趋于多样,除了传统的行政途径外,法律手段维权也已经常态化。

二、高校学生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局限

1、高校管理者侵权行为隐性化,规避法律的倾向明显。虽然,随着高校管理者和高校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宪法、民法通则、侵权法等法律保护的逐步完善,公然侵犯高校学生隐私权的事件逐步减少,但以管理名义侵犯学生隐私权、以合法目的、正当需求为包装侵犯学生隐私权的现象还是屡见不鲜。由于有管理合法性作掩护,侵权的非道义性和非法性更易被掩盖,侵权行为表现隐性化,被侵权学生更不易被觉察,法律规制技术难度加大。

2、法律权利平衡难度大。 当保护高校学生隐私与加强管理发生冲突的时候,高校管理者还是习惯于压缩学生的隐私权利空间,侵权冲动继续强劲,不习惯和不善于对权利进行比较衡量,决定哪些权利利益应该优先保护,那些应该次要保护,涉及学生隐私权和学校管理权冲突时,不假思索的的优先考虑学校管理权,甚至不惜以侵犯隐私权为代价换取管理效益。

3、被侵权后维权成本较高。一旦发生侵权,基于高校和高校学生的特殊关系,相对而言,学生处于弱势地位,首先在考虑是否维权时顾虑重重,学生多数时候往往选择隐忍,在其他途径通常难以奏效的情形下,法律渠道就是最后的选择。而法律手段尤其是诉讼则存在技术要求高,周期长,结果不可预知,还要付出大量人力物力等的缺陷,从而难以从根本上比较完美的保护高校学生隐私权。

三、加强高校学生管理者伦理道德建设,提高高校学生隐私权保护水平

1、伦理道德是要求最高的社会规范。所谓伦理就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积累而成的赖以维持正常社会生活的道德行为准则体系。作为高校学生管理者,日常面对的都是需要关怀教育培养的大学生,管理者负有教书育人的重大使命。我们常说管理就是服务,说到未必能够做到。我们法律法规设定了管理者的红线,一般而言这是最低的要求。对于高校而言,仅仅不违法违纪是远远不够的。在学生管理上,要有对管理者要求更高的伦理道德规范的软约束,这种规范不仅是靠管理者良心的自我评判,自我约束,这毫无意义是最重要的,也可以外化为有形的可操作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使得管理者不忍、不愿、不能侵犯学生隐私权。

2、高校学生管理者应具有较高伦理道德修养能自觉实行人本化管理。高校学生管理要本着以人为本、关心学生成长、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宗旨,前提就是尊重学生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人格权利,当然也隐含管理者不能侵犯学生隐私权的内容。通常认为管理人员只要按照现行规章制度执行,规行矩步,大抵可以算得是称职。但缺乏高尚的道德情操,没有较高的伦理道德修养,不能以大爱育人的观念指导行为,则难以真正走进学生心中,难以对学生形成爱的感召,难以和学生声气相通,也就难以设身处地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如此,当现有规定有侵犯学生隐私权内容、某些做法威胁学生隐私权利,就缺乏一种发现问题的敏感性,缺乏有错必纠的内在动力,缺乏为学生权利鼓与呼的勇气。当学生隐私权保护和学生管理职能发生冲突时,可能习惯性的站在管理位置,以权力凌驾权利。如果管理者有较高的管理伦理素养,则可能站在公允的立场,寻求合理平衡,当学生隐私权的保护利益大于管理规定行为利益时能鲜明的必答保护隐私权的立场

3、高校学生管理者良好的道德情操需要自省他律相结合通过循序渐进达成。(1)树立正确的大学教育理念。明确大学的责任和使命,认识大学的本质,是做好高校教育管理的前提,不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徐显明先生对大学的本质如是概括:“大学是自由者的乐园,是新民的摇篮,社会的灯塔,是创新的活水,是真理的福地,是人文的酵母,是知识的源泉,是道德的高地,是良心的堡垒。”这正是大学教育者管理者必须确立的理念。唯有如此,高校学生管理才能认真践行以学生为本,想学生所想,将这种精神品质贯彻到管理活动中去。有了这个大前提,学生的隐私权利和其他权利相应的便会处于一种宽松有利的环境中,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这种对学生权利的尊重不是来自于外在的诸如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强制,而是发自管理者内心,因而是真诚可持续的。(2)加强高校学生管理的道德品质教育。高校学生管理由管理者来完成,管理者素质高下决定了管理质量。如前所述,管理者是否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是否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否建立了以人为中心和归宿,以尊重和保护学生权益为核心的价值取向,是成功管理的必备条件。对于管理者,不管是哪个部门什么岗位,都要进行高校学生管理理念的教育和培养,既要有一以贯之的自我修养,自我省悟,不断提高,自我完善,又要有学校持之以恒的教育感染,宣传倡导,不仅靠管理者的自觉,还要有伦理道德规范具体化的职业道德约束,有概括的校级规章制度,也有细化的操作指导,既坚持正面导向,树立榜样,又通过纠错机制提供警醒。具体做法很多,根据不同校情、不同人员采取不同的方法,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也要建立考核机制,保证高校学生管理人员始终由道德品质高尚、掌握管理伦理原理、对学生充满感情的教师担任。要做学生的心灵导师,权利守护神,不做第二家长,不做教育官僚。

高校学生隐私权保护在今天这个走向权利的时代,已经不再前沿和时尚。高校学生隐私权保护关涉到高校的声誉,也反映高校管理水平,最终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国家未来。高校学生隐私权保护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法律保护不是唯一的手段,甚至也不是最有效的途径。只有加强高校学生管理人员的伦理道德修养,强化服务意识,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侵权的冲动,让高校管理充满文明之光。

参考文献:

[1]王利明:隐私权概念的再界定[J].法学家2012(6).

[2]徐显明:大学理念论纲[J].中国社会科学,2010(6).

[3]何怀宏著:伦理学是什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1年江西省教育规划课题《大学生隐私权保护研究》阶段性成果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一般课题。编号为:11YB098。

第2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现状;见解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7-0244-02

0 引言

高职院校的档案主要体现的是一个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从事教育活动,日常管理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的整体概况,它能够反映出一个学校的发展历程,对学校今后的壮大及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因而,规范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整个学校的教学工作,提升学校的管理层次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1 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作为学校发展历史记录的见证,以及重要知识载体之一,学校档案承载着文件资料管理,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教职员工的档案管理,模范教师的优秀课堂教学交流视频,学生学籍管理等等。这些资料汇集着最能体现出学校真实现状的原始数据,对于学校而言是最为重要的信息资源,对于学校的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学校档案作为记录学校的现有成果及发展历程的积累,对于学校教学工作的改进具有非常大的利用价值,通过对学校档案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整理分析,可以比较科学理性地推导出学校整体教学工作的发展情况,进而给学校的教学领导者提供借鉴及改进的重要参考资料,对今后学校的形象的提升有着相当大的帮助。

2 当前各大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情况

学校档案管理工作虽然一直以来是学校日常工作的基础,但是长久以来人们对档案工作了解的不足,大多数高职院校对档案工作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够重视的现象。基于这样的大环境,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应资源及管理方法都无法得到应有的提高和改进,本文对这一情况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并整理如下:

第一,学校从事档案管理的人员对于档案管理的工作热情不够,意识不够到位,对于档案的利用率存在着普遍不高的形象。由于受以往档案工作氛围的影响,档案管理人员常常体会不到档案工作对于学校日常管理及建设的重要性,因而使得原来就不为各方所重视的档案管理工作更加不为人知晓。

第二,学校的档案管理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普遍不高。纵观我国当前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临时抽调,匆忙上阵的居多,很少有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员去从事此项工作。这些临时抽调的人员,由于其专业知识的缺乏,而在从事档案管理之后,正规的系统培训也未能跟上,这些因素常常会导致他们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时,很难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最终将会大大制约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第三,学校的档案管理缺少相应的硬件支持。我国当前的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由于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直接导致了在实施档案管理工作时资金难以完全到位,资金不足使得档案在保存过程中很难得到正规的保护,因而极容易造成档案的缺失,损毁。另外,档案的现代化,电子化进程也必然受到资金不足的限制,这就使得档案在整理过程中,还得按照比较原始的方法进行,这样的结果不仅使得档案管理很容易出现混乱的情况,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档案的管理效率。

3 如何改进当前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

档案管理虽然存在着种种不足之处,但是随着学校领导对于档案管理工作认识的逐步加深及了解,档案管理工作也得到比以往大得多的重视。本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最为普遍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第一,继续加强对于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非常直观的方式呈现到学校管理层的面前,以引起学校管理层的足够重视,争取到他们的支持。完善档案管理的制度,将原来比较松散的管理方式予以制度化,细则化,正规化,使之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档案管理体系机制,从而推进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发展。

第二,提供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有着相当业务素质的管理人员可以极大地提高学校档案的管理效率及利用率。而要将档案管理工作做到位,不仅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而精深的业务素养同样重要。因而在要求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其上岗后的专业知识强化培训,另外对于现代通用的现代化管理技术,方法也要随之跟上,这样就能让高职院校的档案工作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代自然和谐地接轨,从而全方面地提高学校档案的管理水平。

第三,完善学校档案管理的必要硬件设备。档案管理的硬件设备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在进行档案管理时,要保证档案不会受潮,不会过渡暴露在强光下,不会受到过高温度的侵袭,不会受到虫类的侵蚀等等。此外,将档案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归纳归档的综合档案室也必不可少。通过完善这些档案管理的硬件设备和设施,可以使得保存的档案得到最为妥善的保管,为今后的利用提高可靠的保障。

第四,提高档案的利用率,为使用者提供多样化的档案服务。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所有的领域现代化,信息化势头不可阻挡。档案管理工作也越来越离不开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要将原来手工管理的原始方法一跃而成为无纸化的现代化管理方法,要实现这一飞跃就必须得实行档案管理电子化。在纸质档案实现电子化后,所生成的电子文档就能非常便捷地提供给学校领导层,便于他们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了解,让他们能够比较直观地了解到档案信息的实用价值,加深他们对档案的了解,从而加大对档案管理的支持力度。另外,电子档案对于其他使用者而言,其方便程度也将远远高于纸质档案,使用者还能比较方便地通过网络对于他们所需要的档案进行远程调用。这样的改进可以极大的盘活原有的档案资源,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了解和支持。

第五,档案管理工作要做到与时俱进,与当前的高职院校自身的校园文化实现完美结合。将学校管理作为学校形象及价值观建设成果的重要载体,在此基础之上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加以合理化地处理,使之与德育教育活动和谐结合,从而催生出具有时代特色,同时又不背离高职院校办学精神的合作产物出来。这样将最大范围地反映出当前高职院校的文化特色及历史底蕴,为高职院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充足的素材及强大的资源支持,从而达到智育,德育两手抓的教学效果。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是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学校管理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就要求所有档案管理工作的从业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中的收集,整理,分类归档的前提下,还要做好将整理好的档案资料实现其资源化,以方便提供给使用者相对快捷的服务。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将当前的档案管理工作以现代化的手段实现档案管理科学化,管理方法高效化,档案程序正规化,同时确立出完善的档案管理机制,将档案的利用价值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达到推进学校教学事业向前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莉.谈高校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J].镇江高专学报.

第3篇

关键词:勤工俭学;管理;利弊;规范化;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D9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7-0133-02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全面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勤工俭学。据了解,目前一些高校对大学生勤工俭学没有进行统一的管理,加之法律对大学生勤工俭学还未进行确切的保护以及大学生自身力量的单薄,部分大学生在勤工俭学的过程中权益受到侵害。因此,高校在此过程中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管理和保护,成为大学生勤工俭学过程中的坚实后盾。本文就组织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意义、高校对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管理方式进行浅析和探讨。

一、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利弊

(一)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意义

1.缓解贫困生的经济问题,提高贫困生的自信心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实施非义务教育,学费和生活费对于经济状况并不乐观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较大的经济压力。这种经济压力,同时影响着贫困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的完成,以至一些大学生由于家庭贫困而产生自卑和焦虑的心理。勤工俭学不仅能够帮助贫困生减轻经济负担,也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减轻贫困生的心理压力。

2.全方位培养大学生的能力

如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勤工俭学已不仅仅是贫困生的专属工作,大学生也意识到,要适应最新的就业需求,必须早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它也有利于心理素质的培养,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抗挫折能力,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有利机会。此外,大学生勤工俭学也能够为自己将来的就业或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积极的作用

很多大学生通过勤工俭学认识到了劳动的艰辛,开始体谅父母的赚钱的不易,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生活节约。勤工俭学使大学生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兼职工作可以激发对学习的热情。在打工的过程中也培养了时间观念,懂得了自强自立,珍惜时间,增强了自身的意志力。

(二)大学生勤工俭学中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调查中发现,目前某些校外中介机构利用学生打工心切的心理向大学生收取各种费用,包括报名费、中介费、培训费、信息费等等。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一味地相信商家的口头承诺,工作过程中对劳动合同并不重视,警惕性低,法律意识较差,经常会出现上当、吃亏的情况,如打零工中途被辞退、做家教最后不予以结算等。一些商家视学生为廉价劳动力,打工每日超过正常工作时间,克扣工资;而大学生即使权益受到侵害,也只能忍气吞声。

2.勤工俭学已变为“勤工逃学”

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对勤工俭学没有深刻的理解,功利性较强,在认识上出现了偏差。大部分学生勤工俭学以赚钱为主要目的,利用大部分时间出去打工,缩短了自己的学习时间,虽然在社会交际方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却耽误了自己的学业,有些甚至导致无法毕业。

3.勤工俭学体制不健全

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不能为大学生提供一定的保障。少数大学生由于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被商家坑骗进行非法传销、陪酒等活动,耽误学业,误入歧途。

勤工俭学从宏观上对大学生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从微观上讲,它还是存在这一些弊端,利用不好,会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高校应对勤工俭学进行管理和改进,健全勤工俭学的管理体系,满足大学生的生活需求,引导大学生正确的认识社会,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避免不利因素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为大学生勤工俭学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在校内为大学生勤工俭学提供岗位

部分高校效仿国外的做法,在校内开设勤工俭学岗位,组织勤工俭学的大学生进行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例如,常熟理工学院图书馆目前共设置勤工俭学岗位18个,拥有勤工俭学大学生52名,分别从事图书馆阅览室管理、图书 加工、图书排架整理工作。这对于大学生和学校都是十分有利的。这不仅减轻了学校图书馆的工作压力,为读者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安全、有保障的勤工俭学岗位,大学生在图书馆工作的同时还能接触到大量的图书和文献,工作的同时也能够增强自身的知识,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对大学生的学习也是有益的。学校还可在食堂、寝室等提供岗位,或根据学生的专业安排做教研室的清洁工作。

(二)做学生与商家的“中介”

由于目前大学生的勤工俭学岗位供不应求,学校的岗位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因此,学校可建立勤工俭学中心,为大学生提供中介服务,避免了校外中介机构对大学生的欺骗。高校可设置专门的办公场所和经验丰富的老师,一方面,联系安全可靠的用人单位,为大学生拓宽勤工俭学的渠道,提供更多的岗位;另一方面,建立完整的勤工俭学大学生的信息库,包括大学生的家庭信息、课程安排、个人能力、工作要求。各取所需,作为同学与社会之间的桥梁,老师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大学生的能力和时间,正确、热情地引导大学生,为大学生选择合适的工作。

1.岗前培训。在大学生上岗前进行职业基本技能和基本法律保护的培训,增强大学生的责任心、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精神和自我保护意识,这不仅能够更好的完成勤工俭学,还能为毕业后的就职工作做好准备,并学会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与此同时,应教育同学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合理分配时间,只用课余时间做兼职工作,老师将根据学生课程安排给同学分配工作。

2.工作监督。 老师应对大学生的工作进行定期的检查,与商家保持沟通,对工作进行考评,对每一名学生打分,对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表扬和物质奖励,避免工作散漫,促进大学生努力工作。同时,也要人性化的管理,与大学生进行沟通,尊重和理解他们,并即时的进行指导。

3.帮助大学生维权。在大学生工作之前,要求商家与大学生签订有效的劳动合同或者协议,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防止大学生上当受骗后无证据、无处申诉。

4.高校实施勤工俭学学分制。学校对大学生勤工俭学进行规范性管理,能尽量避免大学生在勤工俭学过程中受到欺骗,成为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有利支撑。在此基础上,学校应积极支持大学生勤工俭学。高校可根据学生在勤工俭学中的表现和时间是否安排合理为参加勤工俭学的同学加相应的学分。通过这种方式鼓励大学生勤工俭学,早些接触社会,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沟通能力。

结语

以上对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利弊进行了浅析,并对高校对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管理提出了建立勤工俭学中心的建议,希望能引起高校能对大学生勤工俭学提高重视度,加强对勤工俭学的科学管理,完善高校的勤工俭学体制,真正地帮助和保护大学生,使大学生能够有效的减轻经济负担,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使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少丹.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勤工俭学工作的探讨[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6,(10).

[2] 占伟.浅谈大学生勤工俭学现象[J].科教导刊,2011,(12).

[3] 刘子骥,钟晓莉.试论高校图书馆勤工俭学工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8).

[4] 管虹.搞好高校勤工俭学工作的思考[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8,(12).

[5] 王继征.浅谈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科学管理[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0).

Correctly understanding the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the study under a work-study

programme and the students' work of the study under a work-study programme

GAO Zhi,XIN Qin,XIN Yi-xuan,YUAN Bo,NIU Yan,LIU An-kang

(Jiamusi University,Jia Musi,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