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乡村网络建设范文

乡村网络建设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乡村网络建设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乡村网络建设

第1篇

切实加强全区“两网”组织机构建设,及时调整“两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并且结合实际,对农村药品监督业务协管员和义务信息员适时进行调整充实。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两员”聘任、培训、考核制度,建设切实有效的领导管理机制。

二、工作内容

(一)进一步完善供应网络建设。区乡村各级医疗机构、区级药品批发、连锁企业以及药品零售门店是农村药品供应网络的主体。进一步完善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农村零售药店“三位一体”的农村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强化对农村药品供应网点的监督管理,力求做到布局合理,方便广大农民群众购药用药,保证药品质量。具体要求:一是积极配合区纪委、卫生等部门对基本药物供应工作,确保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供应网点从合法渠道购进药品。二是积极配合新农合、社保等管理部门做好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管理,提供全面的监管信息,为确定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提供决策参考信息。三是督促、指导药品经营企业和药品零售门店严格实施《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切实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增强农村药品质量保障能力。四是进一步指导各级医疗机构加强药房的规范化建设,促进其合理储存、使用药品,保障药品质量,增强科学用药、合理用药能力及水平。

(二)进一步强化监督网络建设。一是继续与区街道办事处和镇乡政府形成联动一体监管体系,协助查处药品违法行为。二是适时对镇乡药品监管义务协管员和村社药品监督义务信息员给予调整充实,保持农村药品义务协管员、信息员队伍的相对稳定,巩固农村药品监督区、乡(镇)、村三级联动监管机制体系,形成纵到底、横道边的药品监督网,确保对全县药品质量的监管到位。三是进一步完善药品监督协管员信息员的选聘、考核、培训、奖惩等管理制度。四是建立完善义务协管员、信息员信息档案,强化对药品监督协管员、信息员实施的动态管理。五是充分发挥义务协管员和信息员在农村药品安全监管中的积极作用。

(三)不断探索创新监管模式,提升监管水平,巩固创新成果。对区食品药品安全信用网络信息电子监管平台实施平台维护。一是对部分变更过的药品零售经营企业相关信息内容进行及时更新和实时监控,确保数据的正常传输。二是完善部分新增社保定点药店、药品零售单体门店硬件设施,纳入信用网络监管范畴,实现电子监管平台对接。三是进一步完善电子监管制度建设,切实做好日常维护,充分发挥电子监管平台在农村药品“两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四)切实做好农村药品安全监管。立足强化开展日常巡查,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一是力求监管面达到全覆盖。全年度对全区农村药品供应网点的监督检查覆盖率不少于90%,其中乡镇药品供应网点的监督检查不少于两次,村级药品供应网点的监督检查不少于一次。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日常监管档案。二是完善建立农村药品供应网点药品安全信用档案。建立考评制度,实施药品安全信用等级考评。三是全面完成市、区要求的专项整治任务。对药品经营使用单位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四是高度重视药品举报投诉,对药品举报投诉案件,及时办结率必须达100%。五是进一步强化技术监督的作用。将农村药品供应网点和基本药物品种纳入药品监督抽验的重点单位和重点品种。

(五)切实做好培训,进一步加强宣传。一是对义务协管员、信息员进行年度业务培训。针对协管员、信息员调整充实的实际情况,重点培训药品监管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和义务协管员、信息员工作职能职责等业务知识。二是对农村药品供应网点负责人及质量负责人进行年度业务培训。针对药品零售门店和基层医疗机构的不同特点,分期分批的组织开展。重点培训药品经营使用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和药品质量管理相关知识等业务知识。三是充分利用“3.15”、“6.26”、“12.4”等国家相关法定宣传日,深入开展药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科学用药、合理用药、安全用药以及假劣药品识别等知识的宣传。采取深入基层开展现场咨询、发放宣传资料、开设宣传专栏等多种方式广泛进行宣传,做到宣传到位,深入到农村基层村社,促进药品安全知识家喻户晓。

第2篇

陈村水电站是一座梯级电站,一级陈村站装机容量为3×50MW,二级纪村站装机容量为2×17MW。陈村电站现已形成了泾县生活基地、纪村办公基地和陈村生产基地的格局。纪村与泾县相距6公里,纪村与陈村相距50公里。

陈村电站目前有一套400门程控电话,通过光缆联结纪村与基地通讯,陈村采用100门程控总机及10对音频电缆,完成陈村厂房、办公大楼、万上变电所之间的通信联系。电站于1998年完成了《陈村水电站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并通过验收,99年完成了网络施工、调试工作,并进入试运行阶段。

2.网络设计原则

2.1先进性。

除了准确地体现陈村水电站的管理思想和模式,还考虑了满足全省水电系统发展的共性要求。为此在网络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符合最新国际标准、工业标准、待业标准,开放性,高性能、易管理等因素。

2.2实用性。

符合安徽省水电管理的业务需求。在需求调查时,我们立足于陈村电站,放眼于全省水电行业。在人机界面、功能设置方面以实用为主。

2.3可靠性。

在硬件选型、网络设计和支撑环境的建设中就考虑这一问题,应用了容错技术、备份链路措施、服务器采用磁盘陈列技术等手段。

2.4经济性。

在一定的资金资源下,尽量有效地利用,以适当的投入,建立一个尽可能高水平的、完善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而不是盲目追求先进性。

2.5可变性、扩展性。

整个支撑平台采用了开放的结构,符合国际标准、行业标准的设计。网络用高速主干技术、智能化网络管理、虚拟网等技术,能灵活调整,适应业务发展和变化。

3.网络设备的考虑

3.1局域网技术的考虑

FDDI是一种成熟可靠的技术,采用分时令牌协议控制网络访问,网络时延确定,适宜对时延敏感的数据传输,适用网络主干。但是成本高,特别是与以太网的桥接代价难以下降。

ATM是一种面向连接的网络技术。它的报文大小为固定长度的信元,可保证传输过程的低延迟能力。另外,在ATM的通讯架构中,建置了服务质量功能。ATM的缺点是规格及标准的制定困难。

1EEE802.3类快速以太网适用于以数据为主的应用环境中,并可搭配一些频宽管理的特性,也可使用部分的多媒体。它可以解决服务器的瓶颈问题,与交换技术的结合,适用作网络主干。另外它的性能价格比高。

综合考虑陈村电站实际情况和上述各种技术方案优缺点后,在纪村和陈村局域网中采用二级交换结构,以100M光纤为网络主干,纪村以10/100Mbps·Switch·Etherent到桌面,陈村以10Mbps·Switch·Etherent到桌面。另外,陈村和纪村之间通过自建微波链路作为主通信链路,采用访问路由器实现网络互连;远程用户对水电站内部网络的访问,采用电话拨号方式,通过访问服务器连接入网。

3.2服务器和路由器的选择

纪村局域网主机采用小型机作为数据服务器,型号为DS-20。

PC服务器作为文件服务器,设一台主交换机和四台节点交换机,机房放在纪村办公大楼;陈村局域网主机用PC服务器,设一台主交换机和二台节点交换机,机房放在陈村载波楼。PC服务器型号为HPLH3400。纪村主交换机型号为BAYSTACK1100R。在纪村和陈村之间采用了3COMRS1500路由器。

4.网络安全的考虑

4.1网络级安全控制

陈村水电站MIS网络内部应用系统的构成较为复杂。一方面,有整个机关公用的系统,如机关公文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公共住处查询系统等,要求网络上的每台计算机均可访问这些应用系统;另一方面,有各业务部门的业务系统,它们自成体系,通常不允许本业务部门外的其它用户访问。根据这种情况,首先根据部门分布将网络从物理上划分成若干独立的网段,控制部门间的访问;另外对公用系统的访问和物理划分有难度的网段,利用网络系统提供的虚拟局域网络进行网段及资源的逻辑划分,同时利用网络交换机提供的包过滤功能,限制不同业务部门间的信息传递和访问。

4.2.1WidnousNT安全策略

域用户管理,使得安全控制已经不仅限制在上下级的访问关系,而是纵横发展的安全控制;服务器镜象和磁盘镜象保证了数据安全;NTFS特有的安全控制可以控制服务器上的所有资源的控制,从文件到包括Internet的各种服务,都可以在用户级上控制使用权限。

4.2.2Proxy安全策略

它和NT的安全策略相结合,可实现:防止没有授权的用户连到你的私人网络上来,保证你的数据安全;与NT的用户验证紧密结合,使管理员能够设置何人使用INTERNET以及使用哪些服务;通过IP地址或域来阻止对限制的场点的访问。

4.2.3IIS安全策略

IIS作为WEB服务器程序,提供了基于NT操作系统的安全策略,主要有:InternetInformationServer安全机制的工作方式;控制匿名访问;设置文件夹和文件权限;设置WWW目录访问权;通过IP地址控制访问权;运行其它网络服务;用安全套按字(SSL)保护数据传输。

4.3网络防病毒策略

防病毒软件从功能上可以分网络版防病毒软件和单机版防病毒软件。单机版病毒软件主要侧重于对本地和远程资源以静态分析扫描的方式检测、清除病毒。网络防病毒软件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实时性”,一旦病毒侵入系统或者从系统向其它资源感染,网络防病毒软件会立刻检测到并加以清除。

第3篇

1 三级网络的职责与定位

国家九大基本公共卫生和疾控系统实行绩效考核政策的出台,为公共卫生工作指明了目标任务,也解决了相关工作经费,这也将公共卫生工作全面定位于社会公益事业。那么县乡村三级在这个体系中要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好,这就需要我们从事公共卫生的人员认真思考和积极实践的了。笔者认为,村级职责重点是九项公共卫生工作的具体落实和实施组织,居民健康(包括老年人)体检和免疫接种的组织,慢病和重症精神病管理工作、健康教育、传染病报告管理的具体实施。乡镇级重点是对村级的督导、考核,开展全程质控;协助县级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置,特别是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措施的督导、落实和后期动态收集报告。县级重点是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综合指挥平台、对全县进行业务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开展适宜科研和推广新技术新方法,制订工作计划和考核标准,开展全程质控。

2 推行村级“全科疾控”工作模式

“全科疾控”工作模式是指选派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在特定区域范围内,全面负责、全方位开展工作,为社区人群提供疾病预防控制服务的一种工作模式[1]。其内容以涉及疾控的五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落实,具体职责包括:1、慢病管理随访,2、传染病报告和散发传染病疫点处理,3、协助处理辖区内公共卫生事件,4、免疫儿童接种通知,和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5、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6、重症精神病管理;7、完成上级交给的其它工作任务。

3 打造乡镇“疾控”文化品牌

“大疾控”文化包括疾控机构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群体意识、行为规范、服务特色,既包涵物资形态的东西,也包含非物资形态的东西。铸就“以文化凝聚团队,用专业创造辉煌”,精心打造具有时代特征和行业特色的新型疾控团队。[2]针对过去村级公共卫生人员定位不明确的实际情况,打造疾控文化,让他们有认同感、归宿感和使命感,这对稳定村级队伍和凝聚村级力量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极强的现实意义。

4 建立县级综合指挥平台和培训、科研基地,开展全程质控

针对日益扩张的信息时代和逐年高涨的人民群众健康需求,遵循“建立实用共享的医疗卫生单位信息系统”要求,县级应迅速建立公共卫生综合指挥平台。就疾控系统而言,可建立三横三纵的模型,即应急指挥、信息沟通、质量控制三个纵列和资源管理、卫生服务、指挥决策三个横面。依托公共卫生综合指挥平台,达到卫生信息平战结合的高级融合,实现横向应用整合,纵向行业管理的体系框架。[3]

打造县级疾控中心科研培训基地。县级疾控中心应将全县疾控人员业务技术技能培训、开展实用科研和推广应用适宜新技术新方法做为其主要工作任务,探索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实际有效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路径。

开展全程质控工作。为切实抓好“全科疾控”的指导协调工作,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工作保质保量落到实处,县疾控中心应开展全程质控工作。具体措施包括:制定“全科疾控”工作手册、工作规范和考核标准,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做好反馈,落实整改,从而使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有章可循。

5 疾控集团化管理

集团化管理是充分发挥县疾控中心的龙头作用,建立县乡人财物拉通使用两位一体的紧密型疾病控制集团。而形成全县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优势互补、利益均等、上下一体、人才流通的局面。

5.1 集团化管理具体做法是:

5.1.1 组织管理 在县卫生局统一领导下,由县乡两整合为集团化管理组织,人员拉通调配使用,乡镇优秀的可到县疾控中心工作,县疾控中心的人员可调配到乡镇工作;县疾控中心设置障碍若干业务科室,组建后乡镇命名为乡镇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做为集团派出机构,其福利性、公益性性质不变。最终形成县乡机构大联合、资源大融合、人才大流动的良好局面。

5.1.2 工作开展 县乡村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开展工作。特别是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理上,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各项工作由县卫生局组织力量,按考核标准从精神文明、业务工作、经济收入、社会满意度四个方面进行考核。

5.1.3 经济管理 县乡两级经济一体化,根据考核结果发放绩效工资。对单项工作突出的进行单项奖励。

参考文献

[1]许国章,程志华,陶毓敏。“推行‘全科疾控’工作模式,践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1.27(1):3―5.

[2]刘晓表,刘玮,何晓军,廖一静,李和平。“打造和推行‘大疾控’文化品牌建设的思索” [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1.27(1):5―8.

[3]时延申,张克忠。章丘市卫生防疫集团化管理实践[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1.27(1):11―13.

第4篇

关键词:农村档案 网络平台 共享

中图分类号:D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281-02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数字处理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档案工作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挑战,同时也为我们带来新的机遇。档案管理部门只要抓住这一机遇,学习掌握和运用当代先进的科技手段,加快农村档案工作融入信息社会的步伐,就一定能够推动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就可以使全国档案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建设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必要性

1.建设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是加快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构建现代档案管理体系的客观需要。2010年10月27日至28日,全国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现场会在山东青岛召开。中央档案馆馆长、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在会上指出: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是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的基础工程,是反映广大农民迫切愿望的一项民心工程,是反映农村档案工作新方向的一项带动性工程,要充分认识到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工作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十二五”期间把农村档案信息共享作为农村档案工作的一个重点来抓。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就是通过采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和完善农村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应用机制,推进档案资源社会共享的步伐。“十二五”期间,我国农村档案信息化共享工作要以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为载体,做好农村各级档案馆(室)信息资源联合目录服务、数据同步接口服务、资源定期发送服务、数据适时更新服务,不断提升农村档案资源配置与管理水平,丰富完善农村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利用网站上传开放档案目录或开放档案全文,实现档案远程利用。

2.建设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是转变档案服务方式,加强农村政务公开、密切农村基层党委政府与农民群众关系的有效措施。我国农村人口居住比较分散,各级档案信息部门存在于相应各级政府机关内部,农民群众查询档案极不方便。建立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各级农村档案部门通过现代化的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把贴近农民实际需求的农村政策文件、政府公开信息、馆藏档案资料等上传到网上,农民通过互联网在家就可以查阅所需档案信息。建立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与政府电子政务系统无缝链接,对电子政务系统中已有的文件资料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对涉农电子文件信息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提供利用,为农民群众和社会公众提供统一有序、权威全面、高效快捷的信息服务,真正实现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搭建起政府和农民群众沟通的桥梁,树立起政府良好的形象。

二、建设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可行性

1.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为建设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提供了美好前景,海量存贮技术的不断成熟为人们集中管理电子文件提供了可能;大容量硬盘和磁盘阵列等为电子文件的生成、归档提供了基础;磁带与光盘备份技术的推陈出新为电子文件的脱机备份与物理归档打开了方便之门;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广泛使用以及应用软件对于数据兼容性的发展取向,为电子文件在不同平台上的创建、读写与传递创造了条件;网络互联及带宽的高增长为电子文件的广泛利用提供了舞台。全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为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搭建了平台。目前,全国各地已经建立了党政办公内外专网,联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覆盖全国,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可以依托各级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利用现成的网络资源,成为电子政务系统的配套项目来实施。这样既可以节约投资,又可以缩短工程的建设周期。

2.国家档案局开展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2008年,国家档案局提出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并把它作为农村农业档案工作一项新任务。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指出,“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工作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2010年10月,国家档案局在山东青岛召开全国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现场会,会上确定,在“十二五”期间,国家档案局将把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工作作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一个重点来抓,也作为全国档案工作的一个亮点来抓,争取在“十二五”期间,使这项工作取得突破性和实质性进展。具体地说,就是要争取在全国90%左右的农村实现各种形式的档案信息共享,其中,确保东部地区省份有80%左右、中部地区省份有60%左右、西部地区省份有40%左右的乡镇和村,要实现网络形式的档案信息共享。

3.农村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为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环境。目前,全国已经全面启动农村信息化建设,各级档案部门也都提高了对农村档案信息化工作的认识,狠抓农村档案资源建设,从农民群众身边产生的,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入手,在采集整合档案馆、乡镇、行政村的档案信息资源的同时,积极与民政、农业、林业、水利、社保、公安、卫生等部门联合,实现有关涉农、涉民档案信息的有效管理和资源共享,构建尽可能覆盖农村各方面和广大农民的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库。同时,全国正在推进涉农档案专题目录的数字化和上网工作,推进各级政府公开信息在农村的网上查询工作,推进农村档案信息服务利用共享平台建设,为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三、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原则

1.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全国各地根据农村档案信息化的现状,可采取分阶段、分步骤建设,逐步使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趋于完善。

2.坚持业务驱动、发展导向原则。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包括档案数据库建设、信息查询系统建设、网站建设、信息系统建设、电子邮件系统建设、数据交换系统建设等基础应用系统建设,集中整合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软、硬件资源,统筹全网安全保密设施建设,实现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基础信息数据库在各级档案部门之间共享,全国农村群众和社会公众都可以通过信息中心平台实现共享。

3.坚持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原则。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在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选择上应该充分考虑既能满足目前需求、又能兼顾长期发展和扩展的需要,采用国际、国内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选择业界性价比高、性能稳定的产品。

四、建设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几点建议

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通过3~5年建设,建成面向为全国农业发展、农村管理、农民生活服务的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平台。根据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总体进度,可采取分为筹备、全面建设和完善提高三个阶段,各阶段承担不同的建设任务。

1.筹备阶段主要任务。

一要示范带动,夯实基层农村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基础。各省按照国家档案局、民政部、农业部下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实施办法》(档发[2010]3号)文件精神,加大农村档案建设人、财、物、政策投入力度,切实抓好农村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对经济条件好、档案管理基础好的县,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验收标准》要求进行验收,实现农村档案示范县建设目标。加强和督促新农村建设示范县建设工作,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工作的全面深入发展,使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要狠抓人才储备,强化县、乡、村三级档案人员培训机制。“加强档案教育培训的目的在于不断为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省级档案管理部门定期组织县级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档案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乡级档案部门也要定期对农村基层档案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熟悉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和系统软件,能管理与维护系统,排除一般故障,进行日常维护,保证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要科学论证,争取项目,将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纳入全国农村信息化工程、电子政务系统建设项目。在《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大力发展农业农村公共服务”部分指出,建设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推广和应用,稳步提升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力争使我国农业信息服务实现覆盖最大化、政务网络化、应用平民化、效果最优化,切实解决农业农村信息服务问题。全国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在《关于开展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办函〔2011〕99号)提出,在全国选择100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工作,用一年左右时间,建立和完善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因此,各省县级档案管理部门要对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项目进行科学论证,争取多方面支持,力争将其纳入全国农村信息化工程、电子政务系统重点项目建设中。

2.全面建设阶段主要任务。

一要全面改革传统档案管理方式。“传统的公文、档案管理对象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人们接收、处理、传递信息方式的不断变化,而由物质实体变成信息产品。”根据地方农村档案需求进行部署,各省档案主管部门要统一购买或开发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无偿提供给全省范围内推广使用。所有涉农部门要统一采用主流的xml数据格式、Web service传递方式,完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数据集成,实现办公自动化系统产生的电子文件网上自动、实时归档。

二要建立较为完善的数字档案资源体系。加强主要涉农部门档案工作,帮助并督促他们把大量涉及民生的档案及时归档并尽快予以数字化,及时提供数字化信息。各省、县要加强乡镇档案室的建设,赋予其档案信息整合的管理权限,成立乡镇档案数字加工点,及时提供数字化信息。同时要积极推进村级建档工作,确保村村建档。条件较好的村可以设立基层数字加工点,条件较差的村可以实行“村档乡镇数字加工”。

三要初步建立全方位的数字化信息中心安全体系。信息安全是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信息中心安全体系分为三部分,包括电子数据链接及网络访问安全体系、数据存储安全体系和信息中心基础设施安全体系。

四要建立完备的基础设施及支撑保障体系。各省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规模和水平,做到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经济实用,满足档案利用工作实际需要。选择能够满足大型网络环境的数据交换、存储、安全防御需求的交换机、服务器配置、防火墙、磁盘阵列系统、数据备份系统、UPS、病毒软件,采用自动温湿度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自动消防与气体灭火系统和智能密集架控制系统,规范布线局域网络,合理配置计算机、高速扫描仪、打印机、复印机、电话等现代办公设备。

3.完善提升阶段主要任务。

一是构建覆盖档案收集、管理、利用全流程的农村综合档案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系统。全面实施农村档案业务优化与重组,实现农村基层档案管理集成化、信息化,实现档案收集和服务利用网络化、自动化,全面提升农村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形成与信息中心建设要求相适应的管理运行模式。

二是构建丰富、完善、优化的农村数字档案资源体系。“农村档案数字化工作要突出重点,优先数字化那些与农民群众利益最直接、关系最密切的档案,比如婚姻、计划生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安全饮水、农村低保、林权档案等。”形成覆盖全国农业发展、农村管理、农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农村数字档案资源数据库,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发展提供档案信息资源保障。

三是构建多元化的农村档案开发、服务利用体系。加强农村档案资源的编研开发,深度挖掘农村档案史料为现实服务的巨大潜在价值。转变以人工服务为主为以自动服务为主,转变以各地分散服务为主为以远程服务为主的多元化服务模式,为农村基层党委、政府和广大农民提供优质、便捷的档案信息服务,为我国农村建设提供支撑服务。

四是构建全方位的信息中心档案资源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数字档案保管、存储管理基地和数据备份、恢复中心建设,加强改善数字档案资源的安全管理利用手段,形成涵盖网络、资源、机房、库房的安全保障体系。

注:[本文为基金项目:2011年度河南省档案局科技项目“河南省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项目编号:2011-X-40]

参考文献:

1.沈耀东.浅谈“参公”管理后档案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J].中国档案,2010(4)

2.王薇.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传统档案管理方法的矛盾[J].北京档案,1997(12)

3.王红娟,代国辉.关于加强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问题的思考[J].山东档案,2011(1)

第5篇

[关键词]反假货币 网络 模式

针对农村假币犯罪活动日益猖獗情况,国务院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要求,在全国三分之一的县市和乡镇、百人以上的村(屯)建立相对固定、长效稳定的反假货币工作站(点)但经过近三年的运行,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两个网络成了虚而不实的花架子。近三年来,大同中支共收缴假币50079张(枚)、金额391.6万元,全部来自金融机构柜台和公安部门,没有一张是出自反假工作站或人民群众主动上缴的。其原因应引起上级部门高度重视。

一、目前大同市城乡反假货币网络建设的实效

(一)初步构建了城乡反假货币网络,反假货币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在大同市中心支行的组织推动下,成立了大同市反假货币工作领导小组。大同市中心支行建立了自上而下的网络体系,各银行都指定专门部门负责对反假货币工作的管理,并指派专人负责开展反假货币工作,定期及不定期组织开展反假宣传工作、反假知识培训工作等。

(二)初步形成反假职能部门多方协作体系,反假合力进一步增强。以人民银行牵头,各金融单位和公安部门紧密配合,实行工作联动协作机制。通过多次对城乡居民开展宣传活动,使广大城乡居民充分认识假币的危害性,提高了防假、识假能力。各金融单位营业网点工作人员在履行柜面收缴假币的同时,对假币和持有人状况实时进行分析,对一次性收缴的假币达一定数量的和假币特征、持有人异常等情况实时通知当地公安部门,并密切配合调查,追根求源。通过有效协作配合,为深入打击假币犯罪起到行之有效的作用,增强了对假币的打击力度。

(三)初步形成反假币长效机制,宣传服务站建设水平有效提升。截至2011年12月,大同市在全市村庄设立了1556个反假工作站,聘任义务反假宣传员1654名,在社区建立起相对固定的反假货币工作站26个,聘用反假业务宣传员52名。为每个反假工作站都配备了高倍放大境、紫光灯、宣传资料等小型反假机具,同进对宣传员进行了反假知识培训,在网络建设上取得了可喜成绩,在农村基本建成了“层层有组织,村村有人管,宣传经常化”的农村反假货币宣传网络,在城市主要社区初步形成了“宣传到位、反馈及时、防范有效”的城市反假货币宣传网络。

二、城乡反假货币网络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

(一)主管部门人员短缺,对反假货币网络缺乏强有力的管理力量。目前人民银行地市中支货币发部门人员普遍只有10人左右,县支行只有5人左右,一人兼多职已成为普遍现象,反假货币工作人员走马灯似的换人,只能象征性地进行一年一次的集中宣传,对于基层宣传点建设情况、工作开展情况根本无力管理。

(二)工作站义务反假,没有宣传机具,积极性不高。一是目前各村反假货币义务宣传员基本上是由农村信用社驻村信贷员和各村村干部担任,在没有酬劳的反假货币宣传工作上,自然也没有很高的积极性,导致农村地区反假货币宣传存在较大盲区。二是工作站没有假币样品,也没有用于宣传的机具(如放映机、影碟机等),只是每年借助电影快车进行一次宣传,不能进行经常性地宣传。

(三)反假货币经费不足、奖励不尽合理,制约反假币工作。一是近年来,人民银行一直靠挤占有限的办公经费来加强农村地区反假货币宣传网络建设。缺少资金支持严重制约了工作的开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假币的打击。二是《反假人民币奖励办法》中,只规定公安海关等部门破获假币案件和提供线索的人员给予奖励,没有规定给两个网络相关人员的反假币奖励。三是按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规定,对反假货币宣传,有关新闻单位应给予免费,但在实际宣传中却很难得到免费。

(四)基层人行没有专门的反假货币宣传车辆,难以达到必要的深度和广度。近年来,农村成为贩假、使假的“重灾区”。国务院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也提出了“城市不放过,农村是重点”的要求,两个网络建设也都在农村,但基层人民银行交通工具不足,仅有的车辆也用于日常业务需要,没有专门的反假货币宣传车辆,使两个网络难以及时得到反假货币指导和信息。也难以经常性地去农村进行反假宣传,制约着反假货币工作在农村开展。

三、建议

(一)借鉴欧美模式,设立专门的反假货币机构、构建反假宣传体系。增加编制,在人民银行内部设立专职反假部门,增加人员编制,经常性地对广大群众进行人民币反假知识的普及教育,以专业化手段打击不断升级的假币犯罪活动。立法支持免费宣传,健全反假货币宣传网络和渠道。国家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将反货币假宣传列为公益广告宣传的重要内容,利用新闻媒体、网络等加大反假宣传报道,宣传材料及技术服务由人民银行专职反假部门统一提供。

(二)借鉴文化下乡模式,统一配备相应设备和交通工具,做到宣传经常化。为工作站统一配置设备和资料等软硬件,统一站点建设标准,使工作站名符其实。为基层人行配备专职反假宣传车辆,便于每天走村窜户进行反假工作。应象工商、防疫等其他职能单位一样,为人民银行统一配备专门用于反假币宣传车辆,由人民银行专职部门长年累月地深入到农村地区和偏远山区进行反假币工作,并及时地为反假工作站进行指导,为广大群众送去急需的反假币知识。

(三)借鉴家电下乡模式,为两个网络进行经费补贴,确保反假币工作实实在在开展下去。完善奖励制度,为两个网络设置奖励经费。一是对主动上缴假币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二是为两个网络中没收的假币根据数额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两个网络建设安排专项反假币经费。对其宣传、培训工作要舍得投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合理安排宣传、培训费用,努力提高反假经费使用效率。由政府设立专项基金。由政府出资设立反假货币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各种反假货币工作奖励经费。

(四)加大反假货币工作经费投入,避免挤占人民银行正常费用。反假货币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由于经费紧张,严重制约着反假货币工作的开展,财政部门应把反假币经费列入预算,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避免挤占基层人民银行的正常费用,影响反假货币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致富带头人;网络技术培训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6-0085-02

在新农村建设中队伍中,农村致富带头人发挥着重要的乃至是关键性的作用,其靠自己的辛勤努力与聪明才智,为新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创新探索了新路子。然而,由于其自身文化科学素质以及实际经济技术技能的限制,使得其经营与个人发展出现徘徊,且难以持续提升的现状。通过网络技能培训加强其农业技能,在提高其自身文化素质的同时也为新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其最理想的选择之一。

1 农村致富带头人网络技能培训对提高其个人能力的作用

网络的普及与计算机基本应用知识的掌握,为现代农民学习各种知识与技术技能提供了很多便利服务。但是由于农村致富带头人多数文化程度都不是很高,他们对网络技能并不能完全掌握,因此,政府相关部门,例如各级农委、劳动保障部门以及相关的高校等,可以根据国内、省内或各县市农业发展的现状,在对农村致富带头人做出基本摸底的情况下,有计划地开展针对他们的网络技术培训工作。根据以往类似活动的开展及其成效来看,农村致富带头人网络技能培训对提高其个人能力,有着巨大的内驱推动作用。

1.1 提升其基础文化素质

从当前针对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实践来看,无论是采取什么形式的网络培训,都会直接提高他们的基础文化素质。一是系统的网络视频学习。这样的学习,一般都是某高校相关专业的专家或教授来实施,以专家们的高知识水平,只是单纯地网络听课就可以提高他们的基础文化素质。二是系统的网络文章学习。在相关的培训网站,无论是网络培训学习的组织者还是相关的教师,都会公布一些相关的专业文章,让致富带头人们在网络视频学习之余,能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自由地学习。通过这样专业文章的学习,会从文章本身的文化素质来影响与改善他们基础文化素质。三是系统的网络交流学习。当然,在培训中也在既定的网站建立论坛等,让学员自由地讨论、发帖或交流等,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也会建立专业性QQ群,让大家加强相互的交流学习,在相互的了解中增强大家的文化素质。

1.2 开阔其经营视野

尽管这些被培训的学员,无论在地方民间还是在官方统计中,从家庭收入总量、经营业务增值量上,可能都是货真价实的致富带头人,然而,其毕竟是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的一切,由此也就决定了在他们思维中的经验决定论,进而限制了他们去接受新鲜的事物与技术技能等,因而,通过培训提升发散思维能力以及开阔其视野成为必要的手段。开阔其经营地域视野。不管他们的成就有多大,毕竟就限制于一个地区或者只是很小的县市内,通过这样的培训,无论是授课教师的讲解还是其他的专业文章,以及与类似行业其他地区带头人的交流,会让他们对全国各地或者本省市内的该行业经营情况有着了解,开阔其地域视野。开阔其经营方式视野。立足在上述学习与交流基础上,可能每个人的经营方式由于所在县市或地区的情况不同等而产生差异,也或许每个经营方式都孤立且不可复制,却可以对他们产生启发,多多少少地获得借鉴。开阔其科研发展水平视野。虽然是在农村开展各种经营活动,但任何经营都需要立足在相关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其中不仅有原来成熟的科研理论指导,也有着他们的实践经验,尤其是当他们在相互交流实践经验的时候,会对他们产生更多的高质量启发。

2 农村致富带头人网络技能培训对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性影响

根据对部分农村致富带头人的访谈得知,他们获得的相关知识,除了当地农技或者其他致富能人带动外,就是自己的摸索与自学,不仅在时间与金钱上消耗巨大,甚至其自己的研究或实验成本也相当昂贵。在他们创业之初也希望获得各种支持,尤其是相关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的支持,然而,却不知道该去找谁学习。这种针对性的培训,让他们好像找到了久违的靠山,对他们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莫大的激励作用。

2.1 激励农业经营创新

在国家各种惠农政策铺天盖地的时代,政策只会给他们指出发展的方向与政策优惠的可能性,而要变为现实性,只有广大农民自己的努力才能真正制作出来更大的“馅饼”。因而,这种培训为广大农民的创业与创新经营,准备了先进的理论与灵感。经营理念创新。在以往的农业经营中,靠差价或者政府支持与补贴等来获得更高的农业收入,这样的经营理念已经严重制约农业发展。只有让他们积极行动起来,立足新时代的市场需求去创新农业经营,才能创造更广阔的市场。例如当前各种专业合作社等,就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经营理念创新实践。经营模式创新。同样,在经营的模式也发生了质的转变,原来都每个家庭独立的经营,农民们按照自己的特长或者喜好等实施农业经营活动,往往出现生产过剩甚至投机的现象,“蒜你狠”、“糖高宗”等都是不能科学规划生产经营的负面现象。随着人们对于市场的研究深入,一些农企合作、农超合作模式,为保障农民的利益探索了一条心的路子,不仅保障的农产品的质量,也为农产品的营销开辟了新途径。

2.2 推广农技普遍提高农业经营能力

通过这种培训,发挥这些致富带头人的作用,让他们在自己的经营中,去推广自己所学习的农技知识与相关的技术技能等,切实地提高广大农民的农业经营能力。首先,提高产品安全性。只有切实提高与改进农技,才能真正地从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上实现双丰收,避免一些二重标准的农产品出现,例如山东的生姜种植,农民自己吃的是绿色生姜,而销售的则是用高毒性农药种植的。解决这种问题,还是要从农技上来实现突破。其次,创立农产品品牌。在品牌化质量体系化的时代,不能再持着有产品不愁卖的思想来开展经营活动,必须立足市场强化特色创立品牌,才能用品牌的效应打开更加长远与广阔的市场来。例如一些冠以富硒概念的农产品,或者被认证为绿色食品的农产品,首先,从品牌上让人们认可其质量,继而去收获营销两旺的良性循环。再次,打开产品市场。在广告时代,即使是皇帝的女儿也会出现愁嫁的现象,作为一种产品,你只有让人们充分认识到你的优越特色才能为大家所接受,在面对各种选择的时候,会把各种因素加以甄选,进而以特色适合性来决定其选择性,由此为农产品打开市场。

2.3 提高新农村建设的内原动力

新农村与农业发展的动力源发于三个方面:国家的支持,科技的发展,农民素质的提高。相对于前两者而言,农民素质的提高是属于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前两者都需要掌握相关知识与技术技能的农民的学习、消化与运用才能真正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而,这种培训活动会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内原动力。提高生产能力。尤其是现代化机械的运用,不仅极大地节约了农业经营的各种资源,也提高了生产经营的效率,为抢农时、优化生产结构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高技术技能。农业原本是要靠天收成的。随着各种科技设施的运用,例如农业滴灌技术等,让农业不再局限于天气。再者,各种技术的支持,如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提高,与广大农民的新种植、养殖等技术结合起来,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不仅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自然条件的影响,甚至能转为农业发展的动力等,进而提高农民发展信心。

新农村致富带头人的网络技术培训工作,以立足于新农村发展、农民成长以及农业发展改革的实际,在提高其专业管理素质、专业技术技能素质、专业市场营销素质的基础上,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搭建了更加高效的平台,为新农村的发展奠定了人文素质基础、技术技能持续提升基础、创新发展的基础,进而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做好了前瞻准备。

参考文献:

[1]谭英,蒋建科,凌莲莲,等.基于网络媒体的农民技能培训效果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7(9):53,58,113.

[2]谭英,蒋建科,高嵩.基于网络媒体的远程农民技能培训效果分析——以北京通州区于家务回族乡农民接受远程技能培训为例[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5):35-38.

[3]程高峰.关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11(7):99.

第7篇

一、以认真规范农资连琐经营网络建设为重点,加快四大经营服务网络建设步伐

我社以抓好四大经营服务网络建设为依托,推行现代市场营销模式,促进我县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按照《县供销社2008-2010年网络项目建设计划》的部署,突出以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建设为重点,认真组织实施。

1、着重规范农资连锁经营网络。注册成立了县供销社惠农农资连锁经营配送中心,经工商、安监等单位认定,规范建立农资连锁乡镇直营店33个,农资连锁村级加盟店255个。进一步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农资连锁网络,村级网络覆盖面达83%,按照统一标识、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服务的要求开展了农资下乡系列活动,并对各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新农村建设网点实施免费送肥帮扶,我社开展农资下乡系列活动的报道先后在省市县电视台播出。认真贯彻落实《县县级化肥淡季储备管理办法》,积极承担县政府委托化肥淡季储备任务。据统计,2009年年销售农资60290吨,实现销售额9043万元,比上年同期递增12.5%,实现税后利润13.97万元,同比增长13.6%,完成淡储化肥2000吨。为全县化肥市场的稳定提供了充足的农资保障。

2、着力发展农副产品流通网络。规范和完善了县水果批发市场及蔬菜交易市场,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发展乡村农副产品购销网点30个,综合服务站60个,2009年通过农副产品流通网络的作用,带动5000多户农户,助农增收4000多万元。此外,结合我县土产公司近年来在农产品购销服务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社会效益,该公司正积极申报“新网工程”便民惠民以奖代补项目,以争取政府相关部门和上级社的大力支持,更进一步促使其打牢发展基础,增强服务实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3、切实巩固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坚持开放办社的方针,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在中心社所处圩镇及农村村组采取职工参股、合作、资产招商等形式,巩固建立18个乡镇日用消费品超市和60个村级农家店,175个烟花爆竹经营点。同时还启动了大汾中心社为农服务大楼建设,建筑面积900多平方米,该大楼的建设将为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创造新的平台。

4、努力构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通过以县社网络建设中心县土产公司为龙头,成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建市场办工厂,基层社和社区联合建网点,整合社会资源构架网络布设网点,广泛吸纳社会人员参与收购,逐步形成与城镇发展相适应,集社区回收、市场集散和加工利用三位一体的绿色回收网络体系,截止2009年底,全系统已建再生资源交易市场1个,加工企业2个,乡村回收网点75个,为推进我县循环经济的发展努力构建节约型社会积累了经验。

二、以扶持做好特色农产品龙头企业为抓手,充分发挥各专业协会的职能作用

1、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积极扶持做好龙头企业。

近年来,我社坚持在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致富农民,发展自身,重点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具有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的龙头企业,并通过与专业合作组织及龙头企业的对接,同广大农户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五百里井冈特产有限公司是我社与当地民营企业联合创办的以研发、生产、销售井冈山区农副土特产品为主的一家专业合作企业,并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经营,公司利用五百里井冈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带动当地金桔、油茶、黄豆、红米、南瓜、红心薯等产业的发展。目前公司拥有原料供应基地30000多亩,配套产品生产线4条,形成年产金桔鲜果800吨,初榨茶油110吨。2009年公司的购销额达1201.4万元,同比增长10.2%,实现税后利润48.8万元,同比增长12.7%。

2、切实抓好各专业协会的管理,发挥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的职能作用

一是农资流通协会通过帮助会员开拓市场,提供信息,维护会员权益,加快农资连琐步伐,探索连琐新途径等方式充分发挥了其职能作用。二是烟花爆竹流通协会从确保安全经营、承担市场责任的高度出发,开展了一系列维权、协调、服务、自律工作,从而维护了全县烟花爆竹安全经营秩序,确保了供销社在烟花爆竹批发经营中的主导地位。三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通过协调和规范回收专业市场和城乡回收网点,为发展当地循环经济、配合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减少环境污染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农产品经纪人协会从为农产品提前、产中、产后服务入手,帮助农民和涉农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真正做到维护好、实现好广大农民和涉农企业的利益。五是发挥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的作用,通过联合会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以大乡大镇及经济区域为中心,抓好基层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

基层社是供销合作社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的主力军和前沿阵地。我社在抓好企业改制扫尾工作的同时,把基层社的新建与改造作为工作重点,统筹规划,严格管理。

1、理顺基层社体制,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我社按照以大乡大镇及经济区域组建中心社的思路,以“六有”中心社为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现已组建6个中心经济区基层供销社,返聘企业工作人员26人,为规范企业工作人员聘用上岗行为,我社制定了《企业工作人员聘用上岗暂行办法》,从制度上规范了企业工作人员聘用的对象、条件、聘用原则、聘用的办法和程序以及聘用期间的奖惩等,从而使我社在企业工作人员的聘用上真正做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同时,我们进一步规范企业经营目标管理,完善年度考核方案,侧重对网络建设及改制维稳等方面的考核,并加大了奖惩力度,从而进一步调动了企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第8篇

呼和浩特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以来,把加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作为药品监管工作的重点工作来抓。为加强“两网”建设工作,市局成立了“两网”建设领导小组,专门成立“两网”办,专人负责抓“两网”建设工作,使“两网”建设工作有了组织领导上的保障,为了促进农村“两网”建设,市局把专项经费与“两网”建设挂钩,使“两网”建设有了经费上的保障。确保“两网”建设两个保障,有效地推动了“两网”建设工作。

根据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工作部署,年初市食药监局对呼市地区“两网”建设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和督查,在总结以往“两网”建设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出台了《呼市地区进一步推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实施意见》和《呼市地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县实施意见》,明确了今后呼市地区“两网”建设工作总体思路和目标,并制定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措施和工作部署,围绕“两网”建设工作部署,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健全药品监督网络完善药品监管机制

建立健全食品药品监督信息网络,全面加强药品监管,是规范农村药品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举措。由于我市点多面广,服务半径大,监管工作出现一定难度,市局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决定以农村乡镇村为重点,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药品监督信息网,为探索新形势下药品监督管理的新模式,在清水河、和林县开展了药品监督网试点工作,比如清水河县通过县政府协调成立县农村药品监管网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并在各乡镇和行政村分别成立了办事机构。负责人分别由分管乡(镇)长和村委会主任担任,起到了积极作用。和林县药监分局通过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联系,协商建立了12315打假互动举报信息,充分发挥了12315快捷的信息通道,及时有效地开展了打假治劣行动,药品监督网络发挥了一定作用。通过典型引路,互相交流大大促进了我市药品监督网络建设工作。

二、政策引导,积极扶持乡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

一是出台了《关于优化药品经营发展环境推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的工作措施》,从政策上对在乡村设立药店给予支持。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准入条件,两名技术人员只要有中专以上相关学历(专业)即可,对于偏远贫困地区,在营业场所面积上进一步放宽。二是积极引导村卫生室申办零售药品。三是鼓励引导药品批发、(连锁)企业向农村发展。在“两网”建设中,积极探索拓展方便农民购药途径和办法。比如引导有能力的医药企业向农村延伸供应网点,设立连锁门店及非处方药专柜,简便了审批手续,实行经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分局审查同意既可在乡村设立供应点或药柜。

三、因势利导、推进“两网”建设与“新农合”同步协调发展

目前各地全面启动“新农合”工作,市食药监局紧密结合“新农合”工作的开展来推进“两网”建设工作,充分利用卫生医疗机构资源搭建“两网”建设平台。积极引导督促乡镇卫生院对农村卫生室实行药品集中配送,加强乡村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一体化管理,同时在药品购进,人员聘任、药品储存等方面实施有效监督和规范。

四、积极落实开展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县工作

根据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部署,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县条件”,积极落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出台了《呼市地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县(乡)实施意见》,确定了总体思路、工作目标、工作方法步骤、具体措施。确定我市托县为“两网”建设示范县,建议其它旗县创建“两网”示范乡,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五、积极开展信息员培训工作,强化培训提高素质

市食药监局加大对监管信息员的培训力度,各旗县分局每年开展1-2次培训班,培训覆盖面达90%,同时利用各种形式,下基层检查市场之机,围绕科学用药、安全用药等主题对农民群众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药品监督信息人员来自农村基层,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缺乏,整体素质不高,有待进一步提高。

2、聘用的三级药品监督协管员、信息员完全是义务的。在管理上比较松散。没有有效的制约机制,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监管方面不能很好发挥作用。

3、没有很好的激励机制,举报奖励制度不完善,监管信息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信息来源比较少。

4、地方政府重视和支持不够,在推进“两网”建设中,只是药监部门唱独角戏。工作有一定难度。

建议:

1、加大“两网”建设投入,增加药品监督协管员信息员培训经费。

第9篇

*和浩特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以来,把加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作为药品监管工作的重点工作来抓。为加强“两网”建设工作,市局成立了“两网”建设领导小组,专门成立“两网”办,专人负责抓“两网”建设工作,使“两网”建设工作有了组织领导上的保障,为了促进农村“两网”建设,市局把专项经费与“两网”建设挂钩,使“两网”建设有了经费上的保障。确保“两网”建设两个保障,有效地推动了“两网”建设工作。

根据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工作部署,年初市食药监局对*市地区“两网”建设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和督查,在总结以往“两网”建设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出台了《*市地区进一步推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实施意见》和《*市地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县实施意见》,明确了今后*市地区“两网”建设工作总体思路和目标,并制定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措施和工作部署,围绕“两网”建设工作部署,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健全药品监督网络完善药品监管机制

建立健全食品药品监督信息网络,全面加强药品监管,是规范农村药品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举措。由于我市点多面广,服务半径大,监管工作出现一定难度,市局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决定以农村乡镇村为重点,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药品监督信息网,为探索新形势下药品监督管理的新模式,在清水河、和林县开展了药品监督网试点工作,比如清水河县通过县政府协调成立县农村药品监管网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并在各乡镇和行政村分别成立了办事机构。负责人分别由分管乡(镇)长和村委会主任担任,起到了积极作用。和林县药监分局通过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联系,协商建立了12315打假互动举报信息,充分发挥了12315快捷的信息通道,及时有效地开展了打假治劣行动,药品监督网络发挥了一定作用。通过典型引路,互相交流大大促进了我市药品监督网络建设工作。

二、政策引导,积极扶持乡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

一是出台了《关于优化药品经营发展环境推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的工作措施》,从政策上对在乡村设立药店给予支持。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准入条件,两名技术人员只要有中专以上相关学历(专业)即可,对于偏远贫困地区,在营业场所面积上进一步放宽。二是积极引导村卫生室申办零售药品。三是鼓励引导药品批发、(连锁)企业向农村发展。在“两网”建设中,积极探索拓展方便农民购药途径和办法。比如引导有能力的医药企业向农村延伸供应网点,设立连锁门店及非处方药专柜,简便了审批手续,实行经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分局审查同意既可在乡村设立供应点或药柜。

三、因势利导、推进“两网”建设与“新农合”同步协调发展

目前各地全面启动“新农合”工作,市食药监局紧密结合“新农合”工作的开展来推进“两网”建设工作,充分利用卫生医疗机构资源搭建“两网”建设平台。积极引导督促乡镇卫生院对农村卫生室实行药品集中配送,加强乡村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一体化管理,同时在药品购进,人员聘任、药品储存等方面实施有效监督和规范。

四、积极落实开展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县工作

根据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部署,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县条件”,积极落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出台了《*市地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县(乡)实施意见》,确定了总体思路、工作目标、工作方法步骤、具体措施。确定我市托县为“两网”建设示范县,建议其它旗县创建“两网”示范乡,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五、积极开展信息员培训工作,强化培训提高素质

市食药监局加大对监管信息员的培训力度,各旗县分局每年开展1-2次培训班,培训覆盖面达90%,同时利用各种形式,下基层检查市场之机,围绕科学用药、安全用药等主题对农民群众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药品监督信息人员来自农村基层,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缺乏,整体素质不高,有待进一步提高。

2、聘用的三级药品监督协管员、信息员完全是义务的。在管理上比较松散。没有有效的制约机制,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监管方面不能很好发挥作用。

3、没有很好的激励机制,举报奖励制度不完善,监管信息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信息来源比较少。

4、地方政府重视和支持不够,在推进“两网”建设中,只是药监部门唱独角戏。工作有一定难度。

建议:

1、加大“两网”建设投入,增加药品监督协管员信息员培训经费。

第10篇

呼和浩特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以来,把加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作为药品监管工作的重点工作来抓。为加强“两网”建设工作,市局成立了“两网”建设领导小组,专门成立“两网”办,专人负责抓“两网”建设工作,使“两网”建设工作有了组织领导上的保障,为了促进农村“两网”建设,市局把专项经费与“两网”建设挂钩,使“两网”建设有了经费上的保障。确保“两网”建设两个保障,有效地推动了“两网”建设工作。

根据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工作部署,年初市食药监局对呼市地区“两网”建设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和督查,在总结以往“两网”建设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出台了《呼市地区进一步推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实施意见》和《呼市地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县实施意见》,明确了今后呼市地区“两网”建设工作总体思路和目标,并制定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措施和工作部署,围绕“两网”建设工作部署,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健全药品监督网络完善药品监管机制

二、政策引导,积极扶持乡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

一是出台了《关于优化药品经营发展环境推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的工作措施》,从政策上对在乡村设立药店给予支持。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准入条件,两名技术人员只要有中专以上相关学历(专业)即可,对于偏远贫困地区,在营业场所面积上进一步放宽。二是积极引导村卫生室申办零售药品。三是鼓励引导药品批发、(连锁)企业向农村发展。在“两网”建设中,积极探索拓展方便农民购药途径和办法。比如引导有能力的医药企业向农村延伸供应网点,设立连锁门店及非处方药专柜,简便了审批手续,实行经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分局审查同意既可在乡村设立供应点或药柜。

三、因势利导、推进“两网”建设与“新农合”同步协调发展

目前各地全面启动“新农合”工作,市食药监局紧密结合“新农合”工作的开展来推进“两网”建设工作,充分利用卫生医疗机构资源搭建“两网”建设平台。积极引导督促乡镇卫生院对农村卫生室实行药品集中配送,加强乡村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一体化管理,同时在药品购进,人员聘任、药品储存等方面实施有效监督和规范。

四、积极落实开展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县工作

根据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部署,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县条件”,积极落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出台了《呼市地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县(乡)实施意见》,确定了总体思路、工作目标、工作方法步骤、具体措施。确定我市托县为“两网”建设示范县,建议其它旗县创建“两网”示范乡,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五、积极开展信息员培训工作,强化培训提高素质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药品监督信息人员来自农村基层,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缺乏,整体素质不高,有待进一步提高。

2、聘用的三级药品监督协管员、信息员完全是义务的。在管理上比较松散。没有有效的制约机制,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监管方面不能很好发挥作用。

3、没有很好的激励机制,举报奖励制度不完善,监管信息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信息来源比较少。

4、地方政府重视和支持不够,在推进“两网”建设中,只是药监部门唱独角戏。工作有一定难度。

建议:

1、加大“两网”建设投入,增加药品监督协管员信息员培训经费。

第11篇

为进一步做好全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不断提高公众饮食及用药安全,区人民政府决定进一步加强全区食品药品安全网络建设。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立健全规范化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和供应网络。按照“全区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协调配合、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方针和“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突出重点、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整合监管资源,创新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思路、方法和机制,着力构建覆盖广泛、监管有力、运转协调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进一步规范全区食品药品市场秩序,确保广大人民群众饮食及用药安全、有效、方便、放心。

二、工作目标

㈠加强全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建设,建立以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为主,镇(街)食品药品协管员,村(居)食品药品信息员为辅的区、镇(街)、村(居)三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㈡落实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使监管网络覆盖全区所有镇和村,实现全方位监管、无缝隙覆盖、高质量运行。到年底,健全三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监管网络要覆盖辖区所有镇(街)和村(居)。

三、工作重点

㈠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建设。建立健全以政府为核心、行政监管部门为主体、镇(街)协管队伍为基础、村(居)级信息人员为补充的三级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各镇(街)成立领导机构,并在现有镇(街)干部中配备专(兼)职干部,负责食品药品具体协管工作;在每个村(居)确定1名以上信息员,负责收集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信息,确保领导、人员、职责、工作“四到位”。

㈡提高食品药品监督网络运行质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建立和健全三级食品药品监督网络例会制度、监督报告制度、检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做好食品药品协管员、信息员的聘任和调整工作,落实好各项规章制度;要加强对“协管员、信息员”的培训,提高其监督协管能力和水平;健全和完善全区食品药品监管信息报送、举报投诉、快速反应和协同联动机制。

㈢加强药品市场的规范化管理。深入推进药品放心工程。强化药品经营使用单位的监督管理,规范药品采购渠道,改善药品储存条件,确保药房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加强对各类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质量监管,杜绝假冒伪劣药品、医疗器械进入市场,打击各类非法游医和走村串户上门兜售伪劣药品、保健品的违法行为。

㈣推进涉药单位诚信体系建设。⒈建立诚信档案。采集相关信息和数据,建立药械经营、使用单位及销售人员数据库。⒉开展诚信活动。在全区各医疗机构、零售药店中开展诚信经营评比活动。⒊加强诚信培训。定期召开例会,对参会的医疗机构和药店负责人进行诚信创建培训,着力增强涉药单位的守法和诚信意识。⒋加强诚信宣传。利用执法检查、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利用网络、报纸等媒介,进一步宣传诚信建设的重要意义,引导各涉药单位强化自律机制。⒌实行诚信检查。将涉药单位诚信体系建设作为药品执法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失信单位按进行要求整改,并严格回查该单位整改落实情况。

㈤加强对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的监督管理。深入推进农村食品放心工程,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在农村大力推行家庭自办宴席报告备案制度、农家乐管理办法、食品安全承诺制等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家庭自办宴席卫生检测和安全监管机制,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逐级落实家宴食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对农村各类食品销售网点的质量卫生监督,积极开展乡村“食品放心店”创建活动。

㈥广泛深入地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网络建设宣传活动。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活动,利用各种形式,围绕科学、合理、安全饮食用药等主题,普及食品安全和科学用药、安全用药等知识,经常性地对群众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食品药品安全意识。

四、工作要求

第12篇

关键词:长输管道;现状分析;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B

一、长输管道通信网络建设的现状分析

现如今经济高速发展,乡村和城市的建设发展进程也在逐步加快。为了避免过时的技术给城市和农村的不利影响,专家学者提出在城市中构建现代通信管道网络,用来提高现代技术的应用与扩展同时大大减少不良影响。通信管道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构成通信光缆网络的主要承载介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内的通信管道越来越多,而且已经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设,成为公众普遍认可的一项基础设施。从目前情况来看,城市通信管道已经成为城市基础设施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构成城市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但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入推进,长输管道通信网络建设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这同时也成了对科学技术的一次考验。因此要求长输管道通信网络建设能与时俱进,更好地服务社会。

二、推行长输管道通信网络建设的必要性

展望未来的城市与农村,传统的通信网络管道建设方式必然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转变,近几年管道建设的实践活动也告诉我们现在的设施已经落后于世界发展的脚步。各种与管道通信网络建设与关的技术相继被研究和投入使用,这就要求长输管道通信网络建设必须提到日程上来。

城市的发展已经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为“上层建筑”必须符合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作出相应的转变与发展。

三、长输管道通信网络建设的问题

长输管道工程的投资估算是整个工程研究报告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影响到城市地区以及国家经济的发展等很多方面。因此确保长输管道通信网络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才能保证长输管道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但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长输管道建设项目要求不断提高。现实生活中诸多不确定的影响因素无时无刻不在限制着长输管道通信网络建设的深入发展。长输管道通信网络建设的发展前途一片光明但是道路崎岖坎坷。

四、对长输管道通信网络建设的建议

1 大幅度提高相关人员的认知及能力

大幅度提高工程设计、造价、项目建设管理等相关人员对项目认知,使他们对这个项目有一个完整全面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从业经验。应加强技术研究应用与经济对比分析的专业人员的培训与实践要求,更要强化其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以尽可能的促进工程的顺利发展。

在此基础上,也要加强对长输管道通信网络建设管理者的知识培训与管理经验的疏导,充分增强工程整体的管理水平。

2 强化建设项目的设计研究工作

强化管道建设项目的设计研究工作,更多地了解与掌握管道建设的各个方面的知识,提供相对准确的工程建设事项清单。同时充分发挥设计阶段的研究结果的效力。工程人员要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收集与项目有关的信息以及各项信息。同时,又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需要作出相应的反馈。从而更好的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

3 加强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编制工程成本控制计划,充分进行成本分析,最大程度降低费用开支、增加盈利。同时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合格,符合国家对长输管道通信网络建设工程的要求,也对人民的利益负责。

4 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施工计划,充分采用高效合理科学有效的手段,科学安排施工的时间,地点,注重施工条件与人员调配安排,并严格落实施工计划,避免影响工程项目建设进程的现象的出现,大大提高施工建设效率。

5 减少施工材料的浪费与不必要的流失。加强现场材料管理工作,最好可以落实到个人,充分做到用料准确不浪费;按工程进度需要,组织不同品种、规格的材料分批进入施工现场。管理者在施工时做到合理分配施工用料,降低材料的损耗量。

6 加强和科学施工人员的调度与管理,按工程进度的需要配备人员。施工机具配备也要合理,选用效率高的施工机械,以尽可能地提高生产率及机械化施工水平。选用先进合理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充分利用施工场地,提高拌制加工效率,减少工程费用。

7 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在施工过程中,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严把各项质量检验关,对重点施工部分加强监督检查,将质量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避免因质量问题而造成的整改、返工损失。

8 在施工过程中,积极推行新工艺、新材料、新机具等新的施工方法手段,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费用,注重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设工作,以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及成本目标的实现。

9 提高计划管理水平,抓住计划编制,综合平衡和检查执行环节。加强生产管理工作,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以加快施工进度。

结语

通信网络管道建设作为通信建设的基础工作,在规划,设计和实践工作中要贴别留意市场及社会需求。同时,人员要善于发现,总结,反馈并解决问题。要大胆尝试,突破传统建设的理念,认真测算设计,合理规划。着眼未来,并综合管道的功能和效益,积极利用新技术,新人员,新工艺。把一切有利于长输管道通信网络建设的因素结合于建设的生产实践,创造更利于城市发展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唐晨,孙立峰,杨士强.基于减小切换延迟的P2P流媒体服务器带宽分配研究[A].第六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0).

第13篇

二、高标准规划,整体推进,实现县乡村组广播电视网络一体化。 在广播电视村村通发展上,我们采取先区域后连片,最终实现广播电视全县大联网的方法,做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施工、统一管理。

2、无线电视网络建设,坚持“小功率、多布点”的方针,积极扩大有效覆盖。县电视台实现“两完整、一混合”播出,对少数山区群众居住比较分散的地方,采取卫星地面接收站、共用开线等多种形式,解决群众收听收看难问题。目前,全县已登记发展500多套卫星地面接收设施。

3、广播网络建设,采取中波覆盖、调频补充。我们在“热电视、冷广播”的大气候下,坚持办好广播。去年,县局投资7万多元,建立数字化音频工作站,使广播节目数字化制作播出,提高了播出质量。今年春节后,为扩大发射功率,采用县中波台2台3000瓦发射机,使辐射范围由城区扩大到方圆150公里的区域,覆盖全县人口的88%。我们还在寺山电视台建起调频转播台,为全县18个乡镇提供县电台节目信号源,覆盖全县80%以上的地区和人口,为收听广播提供了方便。

第14篇

公司成立4年多来,积极与各级供销社合作,以连锁经营、超市业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等为手段,整合、改造、提升、优化农村零售经营网络,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营网络和销售收入逐年跨上新台阶。目前,已在陕西、江苏、河南、吉林等14个省份发展区域控股子公司18家,形成30多个连片发展的区域市场,发展经营网点5.2万多个。2007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其中直营销售收入21.4亿元,实现净利润636.5万元。

公司已被商务部确定为21家重点联系的大型现代流通集团之一,被评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国优秀试点企业和农民最信赖的品牌企业,居中国连锁百强第23位。总结公司这几年的经验,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坚持“行政力推动,市场化运作”。公司始终坚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传统经营网络的快速整合和稳步发展。事实证明,凡是对这一优势认识比较好、推动力比较强的地区,“新网工程”建设的效果就比较显著。陕西新合作公司依靠陕西省社的行政推动,在较短的时间里,网络建设范围就辐射到了全省8个地市、39个区县,发展配送中心10个,直营店75家,加盟店2471家。

二是以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供销社传统经营网络。我们根据供销社系统资产分级所有的特点,通过与各级供销社的产权合作,组建新体制、新机制的区域公司,在“新合作”共同品牌下,快速整合区域网络和分散的网点,可有效地挖掘存量资产的潜力。

按照区域发展的原则,我们统筹规划,精心布点,以点带面,分片发展。公司以城区店为示范中心、配送中心、培训中心和带动中心,在乡村合理布局,“蜂窝式”建立经营网点,先在区域做强做大,再有步骤地推进网络建设进程。

按照“小超市、大连锁”的原则,我们通过“直营带加盟”的形式,对现有经营网络进行整合、改造、提升、优化,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多种经营业态并存的县、乡、村三级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体系。

按照“开放办社”原则,我们吸纳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多种经济成分参与传统网络改造,通过“产权多元化”与各级供销社进行产权合作,优势互补,借势借力,形成聚合力量,增强了企业的经营活力。

三是在整合商品供应链中构建农村网络经营主渠道。公司针对农村商品供应链薄弱,连锁经营尚在初级阶段的实际,下大力气开展了整合农村商品供应链的工作。公司加快县级配送中心建设,整合供应商资源,已组建了县级配送中心200多个,计划再用2年建成500个。公司初步建成了“总公司联采、区域公司区采、门店自采”的三级采购配送体系,整合了商品资源。

四是推行品牌战略,增强网络综合服务功能。在已有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公司几年来加大工作力度,打造品牌网络,树立品牌形象,发挥了品牌应有的价值。通过建立和完善品牌识别系统,公司建立了一套全程的品牌管理系统,强化了品牌输出的审核和管理,特别是加大了对加盟店的管理力度,对所有加盟“新合作”的门店初步做到了统一配送商品、统一内外形象设计、统一宣传用语。

第15篇

【关键词】LTE 800 MHz VoLTE LTE载波聚合 LTE ONLY

doi:10.3969/j.issn.1006-1010.2016.12.001 中图分类号:TN929.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6)12-0003-06

引用格式:余扬尧,陈杨,杨芙蓉. LTE 800MHz网络部署策略分析[J]. 移动通信, 2016,40(12): 3-8.

1 引言

对于国内三大运营商而言,2014年至2015年已基本完成城区、郊区LTE网络部署,而下阶段用户争夺的重点区域在农村,农村区域LTE网络部署的越快,则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中国电信在农村地域继续采用1.8 GHz基站实现网络覆盖,利旧已有的CDMA站点资源进行LTE 800 MHz网络建设,该方法具有单站覆盖范围广、建设周期短、投资节约等优势。本文从网络覆盖能力、市场终端供给、网络建设速度以及主要竞争业务进行分析,得出LTE 800 MHz建设的必要性。通过近、中、远期建设部署策略,LTE 800 MHz网络从农村到城市以最短的建设时间、最节约的投资达到LTE网络覆盖目标并满足VoLTE、载波聚合等业务的需求。

2 LTE 800MHz网络建设的必要性

2.1 LTE 800MHz网络建设需求

4G时代中国电信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方面,“互联网+”全面开启,用户体验成为核心竞争要素,网络下载上传速度的快慢、网络信号的覆盖效果将影响手机上网时长及用户业务行为。另一方面,运营商4G网络建设节奏不断加快,移动用户市场竞争将愈加激烈。根据三大运营商2016年年初的数据,中国移动4G用户达到3.36亿户,中国电信4G用户达到9100万户。

中国电信与中国移动在4G用户发展数量上差距明显,如何吸引、发展用户,就必须在用户感知、终端提供以及特色业务发展等方面努力。因此中国电信必须集中有限资源,突出建设重点,解决好以下四个方面的紧耦合:

(1)广覆盖网络:解决网络覆盖广度,打造一张城区、郊区、农村连续覆盖的LTE网络;

(2)多档次终端:根据不同的业务发展及消费群体需求,联合手机终端供应商提供满足业务需求的、不同档次的手机终端;

(3)建设周期短: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基站建设开通,尽早具备市场生产竞争力;

(4)业务竞争力:2016年继续大力推动“4G+”战略,同时积极开展VoLTE试点,在2016年至2017年正式商用。

2.2 LTE 800MHz网络覆盖能力分析

经过2014年至2015年的LTE工程建设,城区、郊区区域基本实现了1.8 GHz LTE网络的全覆盖,农村区域尚无LTE信号覆盖。从竞争对手网络覆盖的情况来看,中国移动已经基本完成了农村区域的LTE信号全覆盖,在农村4G用户发展上占领了先机,因此中国电信必须尽快完成农村区域LTE网络的部署以满足中国电信农村区域4G用户发展的需求。

中国电信可用的LTE频段是1.8 GHz及2.1 GHz,城区覆盖以1.8 GHz为主要频段,2.1 GHz作为热点区域容量叠加。针对农村区域LTE网络广覆盖的需求,用800 MHz频段还是1.8 GHz频段实现LTE覆盖,需要将800 MHz与1.8 GHz频段信号覆盖能力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包括空间损耗理论计算结果对比以及现场测试结果验证。

(1)理论分析

1)空间直射传播损耗

手机终端与基站天线可直视时,两者间的信号传播为无线电波空间直射传播。在视距环境下,1.8 GHz与800 MHz频率差异造成的路径损耗为7 dB。

2)空间绕射传播损耗

手机终端与基站天线不可直视时,由于频率不同,800 MHz及1.8 GHz采用不同的传播经验模型。

其中,800 MHz采用Okumura-Hata模型(适用频段150 MHz―1.5 GHz),1.8 GHz采用COST231-Hata模型(1.5 GHz―2 GHz),得出非视距情况下,1.8 GHz与800 MHz频率差异造成的路径损耗为11.19 dB。

(2)现场测试

在中西部农村丘陵区域进行800 MHz与1.8 GHz LTE覆盖能力对比测试。房屋以2~3层自建房为主,测试路线有树林和山体阻挡,在1:1共站组网场景下,1.8 GHz平均路径损耗比800 MHz平均路径损耗高9.2 dB,与前面计算的非视距情况下的路径损耗值接近。

在孤立单小区覆盖对比中,800 MHz比1.8 GHz单小区覆盖距离增加约70%,800 MHz单站覆盖面积约为1.8 GHz覆盖面积的2.5倍。

图1是800 MHz与1.8 GHz覆盖能力对比:

由图1可见,在农村区域优先考虑信号覆盖的前提下,800 MHz的覆盖能力远优于1.8 GHz的覆盖能力,因此800 MHz网络更加适用于农村区域覆盖。

2.3 LTE 800MHz终端市场分析

终端市场的发展对用户发展的影响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影响用户的重要因素包括品牌、功能、价格等。终端市场越成熟,就可以给用户提供多品牌、多功能、多价格档次的手机,就越容易发展用户。

(1)中国电信LTE终端需求

2015年7月在中国电信和高通联合举办的“2015年天翼终端交易博览会暨高峰论坛”上,中国电信集团技术部副总经理解读了中国电信天翼终端技术发展目标。其中在频段方面,要求手机终端必须支持三大运营商的国内频段,必须支持LTE/WCDMA漫游频段、800 MHz频段。

(2)中国电信LTE终端发展

2015年12月17日,中国电信召开终端产业2016合作战略会,中国电信豪掷70亿元人民币用以激励合作伙伴开发、销售中国电信终端,并提供了多项减免政策。一方面中国电信拿出了“足够的诚意”用以推动手机厂家对支持800 MHz频段手机终端的生产开发;另一方面高通等主流手机芯片厂家已在2015年推出800 MHz频段的手机芯片并在2016年二季度商用,2016年中下旬支持800 MHz的终端将会大爆发,满足各类用户对于终端的需求。

2.4 中国电信LTE 800MHz建设速度分析

CDMA频点与LTE 800 MHz频点一致,因此在1:1共址建设情况下,CDMA与LTE 800 MHz的覆盖能力是一致的。

在农村区域,利旧原有CDMA站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优势:

(1)可以节约站址协调所需时间;

(2)可以节约机房、铁塔等配套建设所需要的时间,直接进行设备安装;

(3)可以利旧站点原有光缆及传输设备资源,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站点的开通;

(4)可以保证LTE覆盖效果达到原有CDMA网络的覆盖水平。

相比于在农村地区通过1.8 GHz进行LTE网络覆盖,利旧原有CDMA网络站点进行1:1的LTE 800 MHz网络建设,在工程协调、配套建设、传输光缆工程等环节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能快速实现农村区域LTE信号覆盖,为用户发展提供网络支撑。

表1是利旧站址建设LTE站点的时间表:

2.5 LTE 800MHz业务竞争分析

2015年7月,在“第七届智能终端及移动互联网产业高峰论坛”上,中国电信正式了“天翼4G+”和VoLTE时间表。“天翼4G+”和VoLTE成为中国电信进行用户争夺的有力竞争手段。

(1)VoLTE

根据GSA 2015年的统计数据,全球已有29个国家的46个运营商完成了VoLTE语音业务商用,CDMA网络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800 MHz LTE网络具有良好的覆盖能力,将作为提供VoLTE语音业务及视频语音业务的优良载体,LTE 800 MHz上下行速率及频谱效率比CDMA有显著提升。

(2)天翼4G+

“天翼4G+”采用载波聚合技术的下行峰值速率可达300 Mbps,载波聚合技术的采用使中国电信成为国内首家跨入300 M阵营的运营商。目前中国电信已经在城市数据业务热点区域进行了1.8 GHz+2.1 GHz双载波聚合的部署工作,2016年中国电信推动800 MHz+1.8 GHz+2.1 GHz三载波聚合试点,LTE下行峰值理论速率将达到450 Mbps。

3 LTE 800MHz网络部署策略

LTE 800 MHz网络从部署到商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网络的建设部署时间安排与电信用户发展需求、电信4G+、VoLTE业务发展策略以及手机终端市场发展情况息息相关。从时间节点上,可以明确LTE 800 MHz网络的近、中、远期建设策略。

3.1 近期部署策略―2016年农村区域开展LTE

800MHz网络建设、VoLTE业务试点

(1)网络覆盖策略

农村地区采用与CDMA基站共址的方式1:1建设LTE 800 MHz网络,利旧塔桅及机房电源等配套资源,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农村地区LTE 800 MHz网络建设,并形成城区-郊区-农村区域LTE信号的连续覆盖。

城区和郊区区域继续在弱覆盖区域部署1.8 GHz LTE网络,加强LTE信号的深度覆盖。

2016年在城区区域进行LTE 800 MHz试点工作,保障LTE 800 MHz网络的连续覆盖,为VoLTE业务在LTE 800 MHz承载做好准备工作。根据城区内CDMA网络的频点使用情况,腾出1.4 MHz或者3 MHz带宽给LTE 800 MHz进行城区试点。

城市及郊区区域CDMA网络以优化补盲为主,针对用户投诉较为集中的个别区域进行CDMA信号覆盖。农村区域随着“宽带乡村”工程的推进,同步完成CDMA以及LTE 800 MHz网络的部署。

(2)业务支撑策略

2016年语音业务仍由CDMA 1X提供,数据业务由CDMA DO以及LTE提供。

在城区LTE数据热点区域采用新建LTE 1.8 GHz+2.1 GHz双载波聚合或者TD-LTE进行分流。

载波聚合以及VoLTE作为中国电信主要的业务竞争手段,近期内加快开展LTE 800 MHz VoLTE的试点工作,为2017年VoLTE业务正式商用进行技术论证并制订相关技术规范。同期开展LTE 800 MHz+1.8 GHz+2.1 GHz三载波聚合相关的试点工作,满足中、远期LTE 800 MHz网络扩容需求。

加快纯CDMA用户向LTE转网的进度,通过加大LTE套餐流量以及4G终端优惠力度来吸引CDMA用户向LTE转网。

LTE 800 MHz网络近期部署策略如表2所示。

3.2 中期部署策略―2017年VoLTE商用、LTE

800MHz网络连续覆盖

(1)网络覆盖策略

随着城区LTE 800 MHz试点工作的完成,2017年在城区及郊区区域与CDMA基站共址建设,快速部署LTE 800 MHz网络。

配合“宽带乡村”专项工程,继续提高农村区域的LTE 800 MHz网络覆盖,基本达到或超过竞争对手在农村区域的LTE覆盖水平。

城区和郊区区域继续加强LTE 1. 8 GHz信号的深度覆盖。

随着CDMA网络的语音和数据业务利用率降低,合理调整CDMA网络占用频点,腾出3 MHz~5 MHz频率资源给LTE 800 MHz网络使用。

2017年基本停止CDMA独立网络建设,新建800 MHz

基站设备采用CDMA+LTE双模设备,可以根据信号覆盖情况决定是否开通CDMA。

(2)业务支撑策略

2017年LTE网络VoLTE普通语音业务及视频语音业务正式商用,CDMA 1X与VoLTE语音通话实现互通,随着VoLTE对用户语音业务的分流,CDMA 1X的利用率逐步降低。

数据业务由CDMA DO以及LTE提供,随着4G数据用户增加,CDMA DO利用率逐步降低,在城区4G数据热点区域采用新建LTE 1.8 GHz+2.1 GHz双载波聚合或者TD-LTE进行分流。

继续加快CDMA用户向LTE转网的进度。

LTE 800 MHz网络中期部署策略如表3所示。

3.3 远期部署策略―实现LTE ONLY

这一阶段的终极目标是实现LTE ONLY,CDMA用户逐年减少,最终所有CDMA用户转换成为4G用户。语音及数据业务全部由LTE网络承载,CDMA网络退网。

(1)网络覆盖策略

LTE 800 MHz网络实现城区-郊区-农村连续覆盖,LTE 800 MHz成为一张“全覆盖”网络,整体覆盖水平高于竞争对手。

在城区、郊区等用户比较集中的区域实现LTE 1.8 GHz连续覆盖,在农村区域对重要乡镇、居民聚居区等用户相对集中的区域用LTE 1.8 GHz进行热点覆盖。

随着纯CDMA用户向LTE完成转网,CDMA网络逐步减少使用频点并最终退网,LTE 800 MHz网络最终独占10 MHz带宽资源。

(2)业务支撑策略

随着3G用户完成到4G业务的转换,普通语音业务以及视频语音业务完全由VoLTE实现,VoLTE业务优先驻留在800 MHz频段上,可以减少切换次数以及800 MHz与1.8 GHz之间异频切换带来的风险。

LTE数据业务主要由LTE 1.8 GHz承载,在城区数据热点区域采用LTE双载波聚合或者三载波聚合方式进行分流。

LTE 800 MHz网络远期部署策略如表4所示。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中国电信的LTE网络覆盖以及用户发展需求进行分析,从网络覆盖、终端市场、网络建设速度以及业务发展等维度论证LTE 800 MHz网络建设的必要性。通过近、中、远期建设部署策略,LTE 800 MHz网络从农村到城市,以最短的建设时间、最节约的投资达到LTE网络覆盖目标并满足VoLTE、载波聚合等业务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罗凤娅,陈杨,杨芙蓉. LTE 800M与异系统共址部署分析[J]. 移动通信, 2016(1): 3-8.

[2] 刘泉. 浅谈中国电信LTE 800M规划的基本方法[J]. 信息通信, 2016(1): 255-256.

[3] 张晓江. 农村低频段LTE广覆盖能力研究[J]. 移动通信, 2015(8): 5-8.

[4] 蒋晓虞,刘远高. 基于800M频段建设4G网络的策略[J]. 电信快报, 2014(9): 15-18.

[5] 张丽娟,侯晓S. LTE-A载波聚合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J]. 通信技术, 2012(9): 112-114.

[6] 罗邦柱. LTE大规模部署拉开序幕 中国电信2011年开启终端研发[J]. 通信世界, 2011(1): 30.

[7] 戴国华. 中国电信部署LTE后语音方案分析探讨[J]. 移动通信, 2014(9): 35.

[8] 黄洪波. 中国电信在LTE阶段的语音解决方案[J]. 电信技术, 2013(10): 40-42.

[9] 黄海峰. LTE成天翼手机展亮点 中国电信4G发展路线图渐清晰[J]. 通信世界, 2013(7): 13.

[10] 戴国华,赵强,余骏华. SVLTE终端关键问题分析及方案探讨[J]. 移动通信, 2014(4): 31-35.

作者简介

余扬尧:学士毕业于西华大学,现任四川通信科研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二部技术主管,目前主要从事无线网络规划及工程设计工作。参加过四川电信的PHS网络工程、四川电信无线村通450M工程、四川电信CDMA网络工程、四川电信LTE网络工程设计等项目的无线网络规划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