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城市经济与战略管理范文

城市经济与战略管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城市经济与战略管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城市经济与战略管理

第1篇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价值链分析

每一种产品从设计到最终上市到达消费者的手中,需要经过许许多多个相互有着密切联系的环节,这就是企业家们口中的作业链。作业链不仅是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更是一种产品的价值和增值过程,这样便形成了战略竞争上的价值链。所有的企业都会处于本企业所属的行业价值链中的某一个阶段,不仅如此,连每个企业的内部都可以分解成多个价值链。从企业的价值链入手分析,可以很明确的认识到每个产品价值链上的成本和效益。每个企业的战略目标不同,所以在每个产品价值链之间各环节也是有所不同的。

(二)成本动因分析

成本动因可以简单的分为两个层面:—是从企业的具体生产过程来分析成本动因;二是从战略方面来分析成本动因。成本动因分析已经不再像是传统的成本分析,传统的成本分析范围相比较成本动因分析更加狭隘,所以成本动因分析取而代之,应用的也更广泛。成本动因分析和企业战略相结合的来分析能够发现更多的潜在的成本问题。

(三)战略定位分析

某一个特定的区域或地域内,以此来建立本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多的利润。所以一般集中战略是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的一种衍变,因为集中战略的目标只是一种特定的服务。

二、将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可促进性成本战略发展的管理相结合

一个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的最终目标即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市场上利于不败之地。而使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即是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的竞争中占有有力的优势。同时战略成本管理也是拓展核心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一个企业核心能力的提高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从内部来看,企业只有将所有活动的累计成本比其他竞争者来的低,才算是占有成本优势。同时要想得到较高的超额收益,需要成本优势不能因为售价高于竞争者的价格而被抵消掉,这样就会获得超额收益了。要想获得成本优势的战略价值,则需要企业的持久发展,而持久发展则需要企业的成本优势的来源是其他企业无法模仿的。一个企业的永恒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则是成本的领先,如果成本不占优势的话,那么企业是不可能在现如今的激烈竞争中生存下来的。战略成本不是说简单的降低绝对成本,而是在成本管理的方法和领域上探究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从成本发生的价值链上的每个环节进行深刻分析和有效设计,从最根本上来改变企业的成本结构,进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原本的战术成本管理现如今已经变成了战略成本管理。看似相差一个字,但这里面的含义就相差许多了。成本管理的重点从原来单纯的减少企业经营活动成本转为在成本整个价值链上长久持续的管理成本,进而谋求企业的最大利润化,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战略成本管理将企业内部价值消耗与外部环境相结合,将成本问题放在一个更大的环境中进行分析,即在整个社会市场环境中。这要求企业将眼光不仅仅放在自己生产的产品与竞争对手的价值链的比较,同时也要研究市场上对于产品的要求情况和用户使用该产品情况结合分析。同时,战略成本的管理需要对各种战略成本的动因进行深刻分析,通过管理工作和技术工作两方面对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总的说来,战略成本管理是以市场为中心导向,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加上科学技术对成本进行综合、全面而灵活的管理。

构建战略成本管理的框架,首先需要分析战略环境,通过对企业的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进行考察分析,进而决定企业的未来发展动向;同时在框架的构建中也要加入战略规划的内容,战略规划包括成本管理的方向、成本管理的策略;接下来就是对成本管理的战略进行实施和控制过程,这一环节是漫长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控制包括前向控制和反馈控制,控制内容包括企业、单位、流水线的全过程控制;最后一部分是对战略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战略成果最明显的表现即是对业绩的分析,做好业绩的考核、评价和反馈、调整及激励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战略成本的管理有着思想和理论方法上的统一,这使得他们紧紧的融合在了一起,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能够更加长久的发展下去。

三、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意义

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意义分为理论和现实两方面的意义,下面对两方面的意义做以介绍。

(一)理论意义

相比较那些成本战略管理水平先进的郭襄,我国的企业成本战略管理还是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状态,也比较局限于战术的成本管理,极少的会涉及到战略意义上的成本管理。所以,在一个崭新的企业竞争环境下去采取成本战略管理的方案是非常重要的措施。除此之外,必须进一步理解成本战略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应用的研究,还要对企业的成本管理进行一定的理论上的指导,这样才能加快企业的成长步伐。

(二)现实意义

在成本管理发展中,成本的战略管理是一种必然趋势,是一种进步的结果。成本战略管理的实施也是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企业管理过程中必定要实行成本战略管理。利用成本战略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业绩,使企业的经营变得更强有序。研究成本战略管理具有着非常高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可以看出,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是一种必然趋势,将来的各个公司里面,都会实行战略成本管理这一措施的。

四、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并没有完全顾忌和考虑外部的市场发展情况

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战略成本管理,同时它与外部的经营环境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首先与经济变化有关的是消费者的市场,另外一个重要的关系则是信息技术的变革,这两者都举足轻重,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成本管理的传统方式会比较局限于某一方面,比如生产领域,这样就会忽视了对此产品开发,销售以及售后等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费用的控制了,这样以来也就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的需求了。另一方面,现在的企业对于计算机的运用已经形成了比较大的依赖,所以以电子技术的改革的最大特征就是计算机的普及,这样的结果就是给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带来了更多的方便。因为现在的计算机处理速度快,储存信息量大,信息反馈速度快,这样就可以非常有效的帮助企业增加业务处理能力,对于成本的预测以及核算等都有着非常高的价值和意义。不过不是所有企业家都有非常高的觉悟,有的依旧没有发现这一变化,仍然是靠着传统的人工操作,这种方式已经很难再去适应这个现代化的成本战略管理的要求了。

(二)缺乏成本约束的激励方案

当一个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制度完成时,并不代表管理者们会按照这个战略成本管理制度进行实施,导致在实施过程中与最初设想差别很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严格有严格的条例来制约管理者们以及员工们。内部牵制制度是企业家们非常需要考虑的一个部分。设想如果企业管理者们可以随意的改变成本的资料和报表。就会使得成本资料变得混乱,破坏了战略成本管理的正常运行和实施。同时有良好的制约条例的话,可以提高员工们的积极性。

(三)企业的技术水平制约了成本的降低

成本的高低与技术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提高技术水平也是一种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因此,企业管理者们若想真正提高战略成本,首先需要提高该企业的技术水平才可以。

五、对提高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的一些建议

(一)提高战略成本管理的技术支持

一个企业若是有先进的管理技术的话,对于战略成本的管理是最基本的要求,首先我们要建立起完善的网络平台才可以,不仅仅是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还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因为成本战略管理的涉及面非常广,它所需求的信息量也非常大,更重要的是它还需要随时对其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

(二)有效的运用战略成本管理的分析工具

控制员工的向心力。顾名思义,就是要让全体员工都成为成本战略管理的主体。战略成本管理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以人为本,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以激励的方式来获得最大的利益。

控制产品设计。在每个产品的设计以及研发过程中,企业关注的焦点就是如何控制产品的设计。每一个产品的设计就能决定该产品上市以后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小。只有保证了产品设计和研究开发的的成本需求,才能更好的保证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员工激励

企业应该制定一项员工工资增长的比例对应效益增长比例的政策,简单地说就是该企业的效益增长,那么员工的工资也会随之增加,反之就员工的工资也减少相应的比例。这样就让每一个员工都知道一点:只要企业上下所有员工一起努力,企业的效益增长了,工资待遇也会随之增加。一个想长远发展的企业必须制定出一些必要的激励措施。

六、总结

第2篇

关键词:粮食安全战略成本管理粮食安全价值链成本优化成本抑减

Abstract:One of important aspect of potential accidents of national food security is that the increasing cost of food security result the heavy financial burden.In order to ensure food security under a reasonable cost,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 of food safety should be implemented,which has many characteristics:such as openness management space,comprehensiveness management object,dynamic management approach,perse getting information,and so on.The main way of optimize the value chain of Chinas food security is:integrating resource of the current value chain of food security,enhancing the grain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capacity,reducing the institutional cost form in history,and appropriate increasing food imports.

Keywords: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 of Food Safety Value Chain of Food Security Cost OptimizationCost Reduction

从长期来看,我国粮食安全的隐患不仅表现在资源对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的保障乏力,还表现在粮食安全成本的持续增长所导致的财政负担。因此,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定位应在“安全性”和“经济性”之间寻求平衡点,为了通过成本管理有效地支持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需要引入战略成本管理法方法,在粮食安全成本管理中心引入战略管理理想。本文就粮食安全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特征及其优化粮食安全成本的路径加以探讨。

1.粮食安全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

战略成本管理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由英国学者提出,其核心是“成本优势”[1](P294)。美国学者麦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的专著中列章探讨“成本优势”。在波特研究的基础上,美国学者于1993年出版《战略成本管理》(J.K.Shank等)的专著,是战略成本管理具体化。日本学者又进一步将战略成本管理扩大到企业界。近年来,在英、美、日等发达国家、战争成本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加强成本管理、取得竞争优势的有力工具。国家粮食安全成本的控制与管理应运用战略成本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关注成本驱动因素,运用价值链作为分析工具,明确成本管理在粮食安全战略中的功能性定位。它要求成本管理要注重内外环境影响,其信息提供和控制程序要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目标相适应。

结合粮食产业的特征和粮食安全成本的功能,笔者以为,粮食安全战略成本管理是指在对粮食安全价值链和粮食生产、流通、贸易及其需求趋势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粮食安全的成本结构、成本配置行为进行优化与控制,从而实现以合理成本保障粮食安全的目标。粮食安全战略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关注成本战略空间、过程和以往粮食安全政策的绩效与代价,将成本信息贯穿于实施粮食安全战略的过程中,通过对粮食安全成本结构、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以达到有效地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的粮食安全环境的目的。

2.粮食安全战略成本管理的特征

粮食安全战略成本管理的一切活动以保证粮食安全战略目标的实现为前提,其主要特征如下:

2.1管理空间的开放性。战略成本管理具有开放系统的特征。它把粮食安全成本管理纳入国内外以粮食供求信息为核心的国际环境中予以考察。一方面,表现为成本管理信息涉及范围的拓展及控制视角的扩大,如成本控制与约束要扩展到粮食安全成本的各个环节。另一方面,战略成本管理所倡导的核心是以变应变。在既定的粮食安全战略目标下,粮食安全活动要适应环境变化并及时进行调整。为了真正发挥粮食安全成本的能动作用,必须改变传统管理中诸多的静态假设,在变动的外部条件下进行粮食安全决策。对不断变化的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等因素进行正确分析和判断,才能预测和控制粮食安全风险,确定和实施正确的粮食安全战略,主动适应和驾驭粮食供求形势。

2.2管理对象的全面性。战略成本管理以整个粮食安全价值链为对象,根据粮食安全的总体发展战略制定战略成本目标,具有结果控制与过程相结合的特征。从粮食安全活动的环节上看,克服传统成本管理只主张结果分析的片面性,而将结果控制与过程控制相结合,通过过程的控制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粮食生产、粮食收购、粮食储备、粮食运输、粮食加工、粮食销售等各个环节与粮食安全的整体目标紧密联系起来,以过程的控制实现对结果的影响和保证预期结果的实现。与此同时,战略成本管理既重视主要活动,也重视辅助活动,如产业政策的制定、市场体系建设、粮食科学研究、粮食对外贸易、政府行政干预等活动都作为价值链分析的内容,从而达到洞察全局的目的,并由此形成价值链的各种策略。

2.3管理方式的动态性。对于一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不仅是短期供求平衡问题,而且关系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2](P17)。传统管理立足于短期的成本管理,常常根据短期粮食供求形势的变化对成本支出方向进行随机性调整,导致政策变化无常,市场大起大落,“一放就乱,一收就死”。战略成本管理则立足于长远的粮食安全战略目标的实现。它不局限于单一的粮食年度分析,而是以长期粮食安全状态的变化来确定粮食安全成本配置与优化的方向,使成本配置服从于长期的粮食安全目标。此外,由于粮食安全战略目标的确定始于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外交环境相适应的,在环境发展变化时,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战略成本管理又是一种动态的管理。

2.4获取信息的多元性。战略成本管理提供了超越会计主体范围的更广泛、更有用的信息。国家粮食调控政策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对内外粮食生产、流通、消费、库存、质量、价格等信息准确分析的基础之上,才能保证政策的科学性,以达到预期的调控效果。当前,涉及国家粮食政策制定的相关部门有发改委、财政、粮食、农业、农发行等。各部门对粮食问题占有信息只侧重于某一个方面,在制定粮食调控政策上,部门之间很难达成一致意见,政策形成的结果往往是部门博弈的结果,哪个部门掌握的权力大,决策就会倾向于哪一方,至于形成的政策是否是最科学的选择就很难说了[3](P21)。战略成本管理要求突破会计主体本身的限制,获得与粮食产业有关的各方面信息,为政府粮食安全决策提供系统性、权威性和准确性较强的多方面信息。

综上所述,粮食安全战略成本管理是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粮食安全战略中的成本动因、粮食安全价值链以及粮食产业在一个更大的国民经济活动价值链中所处位置进行成本决策。其基本内容是关注成本驱动因素、运用价值链分析工具,明确成本管理在粮食安全战略的动能定位。因此,价值链分析、成本动因分析、战略定位分析构成了粮食安全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

3.粮食安全成本优化的路径选择

3.1粮食安全价值链整合路径。粮食安全价值链整合是指将价值链的各环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各环节协调互动,产生协同效应和提高资源聚合质量,从而降低粮食安全成本。粮食安全价值链是指与粮食生产密切相关的产业群,包括为粮食生产做准备的科研、农资等前期产业部门;粮食种植等中间产业部门;粮食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后期产业部门。粮食安全价值链体现了粮食有关各产业之间以及与外部相关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即产业之间的投入与产出,供给与需求的内在联系。

粮食安全价值链整合就是要将被人为割断的粮食安全价值链的各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各环节之间的合理连接和协调运行。通过整合解决以下问题:其一,整合粮食产业链的形态要素,实现粮食物流的整合、信息流整合、价值流整合和生产经营主体的整合。其二,整合价值链的时空分布,实现空间上的价值链整合、区域内的价值链整合和跨区域的产业链整合。其三,整合产业链微观主体之间的合作机制,形成合理价格机制、利益调节机制、风险分担机制和信息沟通机制。通过整合使粮食安全价值链的结构更加合理、产业环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使得粮食产业链的运行效率不断提高,为降低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创造条件。

3.2建设性成本重点配置途径。这里所说的建设性成本是指对中长期粮食安全保障具有关键作用的支出和重要的粮食流通设施建设成本。建设性成本重点培植战略的基本思想是:粮食安全成本的配置不能追求在粮食安全价值链所有环节的平均分配和面面俱到,而应实现对粮食安全关键环节的重点支持。而粮食综合供给能力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综合流通能力的结合体。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是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和粮食自然风险的必要条件。长期以来在粮食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采取了根据农业形势进行“相机抉择”的投入政策。这种做法应该改变。应通过制定稳定、规范的农业投资政策,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形成分工,形成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转贴于

粮食综合流通能力建设的重要性是由中国粮食供求地区不平衡的结构性矛盾所决定的。只有具备较强的粮食综合流通能力,粮食从生产或储备到消费的通道及其通畅且通达时间较短粮食安全风险才能得以化解。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应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流通设施建设成本重点予以配置,逐步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并形成可靠的科技支撑体系,使粮食安全的战略环节得以不断强化。

3.3体制成本持续抑减途径。成本抑减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地运用各种方法以降低各项成本的措施[4](P315)。粮食安全战略成本抑减是指通过分析粮食安全成本链上各个环节成本配置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确定降低成本的方法与途径的活动。粮食安全战略成本抑减不是一项为应付当前出现的财政支出能力不足问题而采取的应急措施,而是一个提高粮食安全成本利用效率,在必要和可能的环节降低成本的持续过程。笔者以为,在粮食安全价值链上抑减的成本项目是体制缺陷带来的成本,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政府作为单一主体直接经营粮食储备的体制成本。长期以来,政府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委托—制度的设计导致了较高的体制成本。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不管是在粮食收购环节、批发环节,还是粮食对外贸易,多元化的粮食经营主体已经形成,但是,政府作为单一主体直接经营粮食储备的做法并没有改变。笔者认为,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引导,使粮食储备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逐步实施粮食储备经营招标制度。逐步改变由政府作为单一主体直接经营粮食储备的办法。由政府委托申标企业粮食储备,不论国有粮食企业还是其他经济成分的企业,都可以参与招标。政府作为委托方支付费用,仓储企业因承揽储备粮保管业务而获得相应的储备费用。

战略成本抑减的另一个方面是过高的粮食储备成本。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与国家储备粮目标错位有直接的关系。从国家粮食储备运行的实际情况看,价格支持和稳定生产者收入日益成为专项储备的主要目标,使粮食储备的基本目标偏离保障粮食安全需要而出现错位。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将背上沉重的财政负担。近年来国际上出现了减少国家储备规模的趋势,各国不同程度地减少了政府储备的规模,对国际市场和社会储备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根据笔者的测算,中国目前的粮食储备规模是合理级储备规模的5倍以上,因此,降低粮食储备规模是降低粮食安全成本的重要途径。

3.4适度增加进口的路径。在国内粮食生产处于比较劣势的情况下,保持较高的粮食自给率意味着支付较高的粮食安全成本,相当于牺牲部分经济安全来保障粮食安全。为了选择成本较小的供给模式来实现粮食安全战略,应该采取控制产量与适度增加进口并举的战略。

适当控制粮食生产总量,保持粮食供求的紧张平衡状态,对缓解粮食生产和流通中的众多矛盾具有积极的作用[5](P31)。这是由于,较高的自给率是以恶化环境、牺牲经济和社会福利为代价的。适当控制产量有利于减少盲目追求产量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的环境代价。对于资源匮乏环境脆弱的地区,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尽管暂时可以增加产量和消费量,但随之带来的资源耗竭、环境恶化、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迅速下降;在总面积难以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总产量、人均占有量和消费量也跟着下降。过度开垦还必然在单位面积产量下降的同时造成单位产品成本的上升和农民收入的下降,从而限制了它通过市场交换区的食品补充供应的能力[6](P142)。因此,适当控制产量既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农民增收。

笔者认为,有必要实施“存量立足国内生产、增量面向国际市场”的粮食安全战略。这一战略的基本含义是:以国内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为前提,保持每年粮食产量大体上稳定在当前规模(存量)不变,通过逐年扩大粮食进口规模来满足国内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在粮食产量大体稳定的同时,积极调整品种结构、增加生产保证口粮供给的比重,降低用于工业用粮的产量,形成立足国内确保口粮供给,依靠国际市场解决工业用粮缺口的格局;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条件允许情况下,在现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粮食贸易依存度,将进口粮食占国内粮食需求总量的比例控制在10%以内。笔者认为,小于10%的粮食贸易依存度不会对粮食安全产生较大的影响,还可以缓解国内粮食僧产的压力,降低粮食安全成本。

参考文献

[1]乐艳芳等.成本会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张宏宇.建立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增长机制研究[J].新视野,2005(5)

[3]鲁晓东.2007年中国粮食形势与宏观调控政策取向[J].北京:调研世界,2007(7)

[4]王志彦、刘志远.成本管理会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第3篇

一、大类培养与专业培养结合

2011年起,首经贸城市管理专业与其他几个专业按照公共管理类大类统一招生。学生入校后实行“四统一”的大类培养:统一编排班级、统一安排辅导员、统一安排授课教师、统一培养方案。城市管理专业和其他几个专业一样,前3个学期不分具体专业,按照统一的教学方案授课,进行通识教育。统一培养方案中的课程涉及三大部分,一是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英语、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据库应用、应用写作以及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二是全校选修课,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类、数学与科技类、语言与文学类、健康与艺术类、职业发展与就业类、经济与管理类、校际选修类(含网络通识课、短期国际交流、校外选修、暑期国际学校等)共七类课程。其中前六类课程学生必须选修10学分的课程,第七类课程学生必须选修4学分的课程。三是学科基础课,包括管理学、政治学、微观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宏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管理信息系统以及统计学等。

第3学期学生选报城市管理专业后会组建城市管理班,从第4学期开始即按照城市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对选报该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特色培养。专业培养方案中第4学期及以后的课程包括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两类,其中专业课主要有城市经济学、行政学、城市规划与管理、城市建设投融资、城市管理学、城市社会学、遥感与GIS应用、应用统计与统计软件以及城市数字化管理。专业选修课涉及两个具体专业方向的课程,城市规划管理方向和城市经济管理方向。城市规划管理方向的课程主要有城市规划设计基础、城市地理学、计算机制图、土地利用规划学、区域规划理论与方法、城市空间分析、中外城市发展史以及城市文化学等;城市经济管理方向的课程主要有区域经济学、城市财政与金融、城市产业分析、房地产经济学、城市经济分析方法、城市计量经济学、城市与区域政策、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城市基础设施经营管理、城市经济战略管理等。

城市管理专业参与公共管理类的大类培养,实际上也是实施不同专业联合培养的重要方面。通过人才培养的“四统一”,尤其是教学方案的统一,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的要求,强化了学生的人格素质和职业能力。在此基础上的专业培养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发展潜力。总体来看,通过“全校公共基础课程+全校选修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发展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的模块化、联合培养的课程体系,保证了城市管理专业本科人才的复合型、素质化、潜力大,专业型、特色化、能力强的培养要求。

二、校内外与海内外的联合培养

首经贸城市管理专业的校内外联合培养,方式之一是与校内相关院系或专业的联合。比如邀请同校国际经管学院教师为城市管理专业学生讲授《城市经济分析方法》双语课程、邀请同校法学院法律相关专业的教师做城市管理执法的专业讲座、邀请同校统计学院统计相关专业的教师做大数据与城市管理的专业讲座、邀请同校华侨学院信息管理相关专业教师做城市管理智慧化的讲座等。2015年10月,城市管理专业还与信息管理专业联合申报“特大城市智慧管理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2015年底又被北京市教委正式批复为“2015年北京市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今后,城市管理专业拟和信息管理专业,以及学校其他相关学院的相关专业进一步加大联合培养人才的力度,在培养方案、课程授课、社会实践等方面逐步开展深度合作。同时,还将继续发挥现有的数字城市实验室、3D仿真实验室以及城市运行与应急管理实验中心的设备设施和城市经济管理软件的作用,积极邀请其他学院的相关专业教师参与到城市管理专业本科人才的联合培养中来。

城市管理专业的校内外联合培养的第二种方式是与在京其他学校的联合。比较早的联合培养始于2012年年初,城市管理专业所在的城市经济管理系与北京市政管委培训中心达成联合培养人才的意向,双方在教学培训、教材建设、实习实践、会议论坛等方面逐步开展较为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并建立了城市管理专业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2015年,北京市开展“双培计划”,首经贸城市管理专业积极参与,与在京高校开展了人才培养的政策联合,尝试输送优秀学生到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进行中长期访学。

城市管理专业的海内外联合培养主要是与台湾地区以及美国等高校的联合。20世纪80-90年代,城市管理专业与美国、英国等高校的合作较多,部分学生到美国等高校进行短期学习。近年来,首经贸陆续与台湾东吴大学、台南大学,美国布朗大学、罗格斯大学、马里兰大学、克里夫兰大学、波士顿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积极探索3+1、4+1等合作办学方式。同时,自2015年起,北京市也在推行“外培计划”。城市管理专业的学生借助学校的对外合作平台和北京市的“外培计划”政策,积极参与到境外1-2年的学习,目前已有多名城市管理专业的学生到台湾地区和美国的高校访问学习,部分学生在美国的高校学习后,已申请在这些高校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

城市管理专业的人才海内外联合培养的另一种方式,是积极探索和实施海外名师进课堂计划,让海外名师直接参与首经贸大学城市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学校每年都邀请境外部分高校,如斯坦福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北卡罗莱纳大学、纽约大学等高校的名师为全校学生开设暑期课程,内容涵盖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等领域。马里兰大学的丁成日教授还专门为学生讲授《城市经济学》双语课程,并为城市管理专业本科生和城市经济与战略管理专业研究生做了多场城市经济与管理的学术讲座,介绍西方城市经济与管理的研究成果与研究趋势,进一步开阔了学生的国际化学术视野。

三、学校-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培养

如果说城市管理专业联合培养模式主要以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扩大学生的专业视野为目标,学校-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培养模式则主要侧重的是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同时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职业发展领域。基于这一目标,城市管理专业自2011年以来,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实习实践基地的规模。目前,本专业已建有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北京市西城区政府、北京城市管理学会、泛华集团等覆盖政府部门、省部级单位、行业协会、城市投融资公司等单位,涉及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实习内容包括城市经济、城市管理、城市投融资、城市与区域规划、基础设施与社会设施管理方面的30多家实习基地。其中,城市管理专业与北京市西城区政府、北京健康城市促进会、北京荣邦瑞明投资管理公司等几家实习基地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实习实践合作关系。

第4篇

摘要:城市经营理论于20世纪80、90年代在西方国家形成并传入中国,在中国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实际上也是城市经营理论的本土化过程,城市经营理论自进入中国起,就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与争议,作为一种在我国发展不过二十年时间的新事物,城市经营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还不成熟,还有待完善。本文试对有关城市经营理论的相关文献进行全面的梳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探索城市经营理论在中国的科学化发展之路做一铺垫,同时也希望对于形成关于城市经营更加理性的认识,推动城市经营理论本土化的科学化进程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城市经营 城市形象 资源

一、城市经营思想的萌芽

20 世纪中叶,城市经营的思想就已经在国外萌芽。城市经济学作为研究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环境建设、交通运输、财政金融等方面问题的一门学科,涉及了城市经营管理方面的一些应用课题,主要就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城市经济发展中城市基础条件的改善进行研究,推动了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这一学科理论的指导下,法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就如何运用市场机制来吸引民间资本, 促进城市硬件环境建设形成了一些不同的模式, 从而为城市经营理念的形成和运作提供了经验。在这一阶段, 随着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经济手段的不断深入应用,学术界开始注重对城市这一经济中心的建设问题进行研究,并主要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投融资问题结合市场化手段,应用经济学的方法进行了探索, 并逐渐形成了城市整体资产有效利用的观念。这些成果为城市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自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城市之间竞争的逐渐加剧,在如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与提高城市竞争力的研究中,就城市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问题,一些学者提出了城市促销计划的概念,试图通过对城市管理措施的市场化改革来促进城市资产的市场化利用;同时期,出现了将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系统引入政府公共管理事务之中的方法,即区域行销,并把城市视同企业, 以城市未来作为产品,形成了城市经营的最初思想。

二、城市经营概念界定

Short and Kim(1998)在区域行销的基础上研究总结出,当市场营销经过实践发展为一门科学时,结合城市管理的实践,就形成了城市经营的理念,在此基础上,Kotler等人对城市经营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界定,认为“城市经营是为满足特定目标市场需要而进行的城市规划过程,如果这种规划能满足企业及居民对城市产品的需求,同时也使得城市产品能满足潜在目标市场的需求,则能取得成功”[1]。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规划”,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对城市空间的规划过程,而是广义上包括对城市资源的运营、城市整体形象的塑造等。

赵小明率先在国内定义了经营城市的概念,即“经营城市就是城市政府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的自然生成资源、人力作用资源及其相关的延伸资源等进行有序的集聚、重组和运营,以完善城市功能和城市竞争力为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认为政府是城市经营的唯一主体,体现了通过“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营”等途径涵税养源以增强城市财力基础从而提高城市竞争力的理念。赵小明关于城市经营的界定也是为国内大多数学者所认可并接受的观点。

谭昆智在《营销城市》一书中将经营城市的概念作如下界定:“经营城市就是利用市场营销的理念和方法管理经营城市,具体是将城市视为一个特殊的企业,将城市的未来发展视为‘产品’,分析它在全球性竞争中的强项与弱项,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确定其目标市场,包括目标人口、目标产业以及目标区域,并针对目标市场整合政策、资源、基础设施、环境、文化等相关产品和服务资源,以提升城市形象和促进经济发展。”[3]体现出“战略管理”的思想。

通过综合国内各种对城市经营概念与内涵的表述,全伟、饶会林等认为,“城市经营就是在社会化大生产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国内外市场直接、间接争取城市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最大化的各种经济行为”[4]并对城市经营作了狭义与广义的区分,认为,广义的城市经营是指城市对有形、无形的公共资产、公共资源和企业外部经济进行资本化和产业化的整体策划、营销和评价的经济行为;狭义的城市经营是指城市所辖公共部门对公共品的生产、供应进行资本化和产业运营的经济行为。

从以上国内外学者对城市经营概念的界定看出,不同学者对城市经营的本质的理解不同,城市经营在国外最初是作为“为满足城市目标群体需要、从整体上提升城市形象从而促进城市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而进行的一种战略性规划过程而提出的,而国内多数学者则把城市经营理解为是对城市土地、城市基础设施等“实体资本”及由其所延伸的“无形资产”等各方面城市要素的“经营之和”。另外,有一部分学者把“城市形象”作为城市经营对象的一个方面。对城市经营内涵的理解上的差异,决定着其对城市经营主体、内容、方法的认识的不同。

三、城市经营的主体

(一)一元论。

在关于城市经营的理论研究和探讨中,持“经营主体一元论”的人当中的相当一部分人长期从事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实际工作。李梦白在其论文中认为:“说‘城市经营的主体是城市政府’是正确的。因为城市经营的主持者,除城市政府能够担当外,谁也不能胜任。”[5] “从80年代初开始的我国城市经营的实践来看,城市经营是在城市主体地位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城市政府为适应城市发展环境的变化自上而下发动。虽然城市经营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在经营中引入了竞争机制,但其从根本上是政府建设和管理城市、发挥其政府职能的一种手段。”[8]王振有在《关于城市经营主体问题的探讨》一文中从城市角度和城市经营角度详细并充分地论证了经营主体一元论的观点,他认为“城市是一个有机整合的社会系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公众可以通过投资获得基础设施的运营权,通过股权转让、承包、租赁、特许经营、委托经营等市场手段获取经营某些城市项目,但不能说,企业和公众因此获得了城市经营权。”[7]从城市经营角度来看,他认为城市经营对象的初始所有权、控制权、支配权都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是这些资源的惟一产权主体,决定了城市政府资源配置的权威性;只有政府作为城市经营的主体,才能在首先满足公平目标的基础上实现城市经营的效率目标。

经营主体一元论的观点从政府对城市中“可经营性资源”的所有权及政府作为唯一的权力主体的角度论述了政府是城市经营的唯一主体,把城市经营看作是一种“权力的运作”而非对资源的“有效运营”,将权力主体”等同于“经营主体”,而忽视了作为真正“主人”的城市公众的需求,及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在城市经营中的重要作用。

(二)二元论。

学术界关于城市经营主体二元论的论述不多,但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的声音也不应忽视。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于洪平在其《城市经营主体当议》中坚持城市经营的主体是市场和政府双重性的二元论观点。他对政府是经营主体的论述和大多数坚持一元论的学者相同,即“政府是城市经营的主体之一,原因在于城市资源或产品的特殊性和城市经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要求。同时,他对市场是主体的论证也比较详细,他认为“城市经营的核心是采用市场化的城市经营模式,而市场化的城市经营模式首先要求市场成为城市经营的主体。”[9]

(三)多元论。

关于经营主体多元论观点,众多的理论文献和经验总结都认为,城市经营的主体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综合主体。“不能笼统地把城市政府定位为城市经营主体,如果由城市政府充当市场经济行为的“拍卖”、“置换”等以获取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经营主体,则不仅是重蹈过去政企不分的覆辙,而且又可能使城市政府职能重新出现新的空位和错位。只有把城市经营行为的外延扩大到诸如城市规划、管理等实践活动,并把城市产品的提供和管理也看成是城市经营的内容的情况下,城市政府作为城市经营的重要主体才具有更普遍和更长久的意义”。[11]随着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社会文明进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经营主体必然由过去的地方政府为“主角”向由与城市利益相关者共同合成转变。城市是全体市民的城市,所以城市经营的主体也应该是城市的市民、企业、社会团体和各级政府。Metaxas在其论文中提到“城市经营并非仅仅是政府为提升城市形象而进行的促销行为,它需要地方政府与公共部门的合作,及公众的直接参与。”[12]

四、城市经营的对象

关于城市经营的对象,不同学者由于对城市经营本质内涵的理解不同而持不同的观点。

(一)对城市资产的经营。

目前国内学者对城市经营的对象的认识基本上有两种观点,其一,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认为凡是城市中可经营的资产都可做为城市经营的客体,只是在对城市资产的内涵上有不同的表述。如以王志锋、李晓东等为代表的大多数学者认为“‘城市经营’的对象是城市资产,它包括:(l)城市有形资产:城市土地,尤其是对城市中的闲散土地,废弃土地进行开发利用和升值。(2)城市无形资产:城市形象、城市知名度、城市品牌等。(3)城市延伸资产,如路、桥冠名权等。[13]”其二,另外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城市经营’的首要对象是城市中所有可经营的资源即包括了自然的、人文的、物质的、非物质的多种资源,显然大大超出‘城市资产’所能涵盖的内容,何况有些资源本身是根本不可能成为资产的”。事实上,这两种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叠的,只是表述的角度有所不同,前者所讲的城市土地、基础设施等城市“资源”也就是指后者所说的城市“资产” 。

(二)城市形象。

V.A.Angelis与E.Gaki在其论文中将城市形象界定为:“城市中自然、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所发挥的接近或吸引资源、市场及决策中心的功能”。[14]正如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开始注重对产品品牌和企业形象进行塑造和宣传,城市为能吸引更多的顾客,也需要树立、传播其形象。Kotler 通过对欧洲部分地区和城市的研究,将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归因于城市动力,而城市动力来源于城市的内在特性, 即城市形象。它是城市内外公众对城市总体的、抽象的、概念的认识和评价, 也是城市同公众进行信息交流、思想联络的工具[15]。Philo &Kearns(1994)等人也对城市经营中的这一重要内容进行了广泛探讨, 认为独特的城市形象能吸引媒体关注, 从而提升城市价值。根据Hall(1998)的定位说, 从外部来区分时, 城市是否具有良好的形象同经济发展一样受到重视。因此,城市经营的对象应是城市整体形象。

五、城市经营的方法

Ashworth等人认为城市经营应该坚持企业营销的理念,将促销过程视为城市经营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并对城市进行战略性分析与规划。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城市内在特质的调查与评价以识别城市愿景、发展目标、进行市场调研与市场细分以评估城市潜在目标市场、规划合理经营战略、策略及反馈程序等。

Metaxas等人认为城市经营理念及其实践应接受并采纳市场营销的“4p组合”策略,并根据城市经营实际及其与企业经营的差别,结合“人”这一城市经营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组成“5p”策略,认为其产品的生产体系为城市内在动力,产品为城市形象,其构成要素包括城市特质、经济活动、自然环境、服务、娱乐休闲、旅游等,城市内在品质即能够为城市创造竞争优势的特质[16];传播渠道涉及城市政府为使其形象吸引潜在目标市场或渗入新的市场领域而开发的关系网络。基于战略规划,城市与其内部组织和外部参与者建立起战略关系以直接并有效地传播其形象;促销是城市经营计划的最后一个阶段,Paddison指出促销战略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城市竞争力,吸引投资及提高居民生活质量。Haider等人认为广告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促销工具,另外,Metaxas等人认为公共关系也是塑造城市形象、吸引潜在目标市场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Short R.J and Kim Y-H,(1998),‘Urban Crises/Urban representations: selling the city in difficult times’inT.Hall and P.Hubbard,1998‘The Entrepreneurial City’,eds.J.Wiley a

[2]赵小明.经营城市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

[3]谭昆智.营销城市[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4]全伟.城市经营概念及其内涵刍议[J].经济师.2006(10).

[5]李梦白.再论“城市经营”.城市发展研究.2003.5

[6]彭卫.城市经营中的投融资方式创新. 中国城市经济

[7]王志锋 踪家峰 对城市经营的再思考 经济问题探索2002(6) 56~59

[8]王振有 关于城市经营主体问题的探讨 经济学动态 2004(3)

[9]于洪平 城市经营主体刍议 财经论丛 2004(2)76-79

[10]徐挺立 城市经营----政企“双人舞”中国房地产报 2003-10-20

[11]吴文斌 “城市经营”与时俱进之我见 长江论坛 2003(6)

[12] MetaxasPlace Marketing as a Tool for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ity’s Competitiveness.

[13] 付晓东 关于经营城市的思考 城市经济 区域经济 2002(12)

[14]V.A.Angelis ,E. Gaki.The Effect of a Region’s Location on it’s Development.

[15]Kotler, P. & Asplund, C. & Rein, I. & Haider,D. (1999). Marketing Places Europe. PearsonEducation Ltd, London.

第5篇

[案例]

“开往春天的轻轨”遭遇寒流

2004年7月28日,投资21.99亿元建设的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轻轨)开通。1号线一期工程西起宗关,东至黄浦路,全长10多公里,沿线共设10个车站,轻轨试行时,数十万市民争先试乘,场面火爆。媒体称其为“开往春天的轻轨……能够缓解地面交通紧张……标志着武汉的交通进入轨道交通时代……”。然而,正式运营后却大闹客荒,至今累计乘客600余万人次,运营商入不敷出,并且“武汉交通拥堵路段的压力还未得到真正缓解”。现在,轻轨二期试验段开工,从宗关向汉口西部的吴家山挺进。

与公共汽车等常规公共交通运输工具相比,轻轨运量大、速度快,是现代化城市公共交通的大动脉;它污染小、能耗低、乘坐舒适安全,被称为“绿色交通”,对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武汉市轻轨运行一年来,经营情况却不甚理想。众多市民担心:轻轨,会不会成为江城一个沉重的包袱?先后投资几十亿建轻轨,到底值不值?

[解读]

掣肘因素与解决方案

对有8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武汉来说,城市客运交通再不妥善解决,势必制约经济的发展。鉴于地铁的造价过于昂贵,非目前武汉经济能力所能承受,轻轨交通成为优先选择。武汉轻轨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客流严重不足,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线路短,没有形成网络。按国际通行理论,线路长度是乘行距离的3-4倍,才能充分发挥道路应有的交通作用。据调查,武汉居民平均乘行距离为7.76公里,而轻轨一期长度才10公里,明显达不到这个比例标准,因此其对客流的辐射作用有限。同时,武汉位于长江与汉水的交汇处,两江穿城而过,形成了两江隔三镇的交通格局,跨江交通在武汉城市交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武汉轻轨1号线一期全部处于汉口,不具备跨江功能,与公交线路相比,轻轨运量大、速度快的优势难以体现。

二是轻轨线路与公交线路重叠,并且换乘不便。武汉轻轨1号线一期工程从宗关至黄浦路,在该方向上,沿中山大道、京汉大道、解放大道运营的公交线路多达几十条,有许多与其重叠。而且公交线路与轻轨相比,线路更长,覆盖面更广,更加便利。同时武汉公交线路换乘系数低,还不到1.1,大部分情况下,市民出行选择公交无须换乘即可到达目的地,而如果选择轻轨,则很有可能需要换乘,据调查,轻轨与公交站点一般相距近300米,最远的达到800米,乘客一般不愿再走上一大段路去换乘轻轨。

三是客流培育时间短。对轨道交通而言,一般需要经过近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培育才会形成稳定的客流。武汉轻轨1号线一期工程于2005年9月正式运营,在未形成轨道交通网络的情况下,客流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酝酿培育。

对于目前轻轨二期刚开工,就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10公里未形成轨道交通网络而言,收回成本不太可能,但当地政府可以通过对各种交通资源的整合和规划来改善武汉轻轨运营状况。当前武汉轻轨线路短与公交路线重叠的问题,可以考虑调整和减少京汉大道沿线的公交线路,降低公交线路对轻轨造成的压力。同时,应该注重公交线路与轻轨的衔接,为乘客的换乘提供方便,从而使部分客流选择轻轨,提高客流量。而对客流的培育,除了形成网络、方便转乘还要票价科学,如该市调低票价就是一种尝试。

专家还建议,建设轨道交通的同时,要注意结合公交导向型开发模式进行城市开发,对沿轨道线等交通轴线进行土地开局。武汉轻轨主要沿京汉大道修建,而京汉大道是在原京汉铁路的基础上修建的,沿线多是老城区,娱乐服务和商业设施相对较少,对客流的吸引相对较弱。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大轻轨沿线的开发力度,促进沿线特别是站点周围400-450m范围内的商业、服务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增强轻轨对客流的吸引能力。

[启示]

近年来,由于机动车数量大幅度增长,而机动车制造水平又低,道路路况条件很差,机动车废气污染严重,加上我国城市现有道路几乎都没有防治噪声措施,而城市快速道路、高架桥和立交桥的大量兴建,使得城市交通噪声明显提高。未来,城市机动车化程度还将有更大的发展,交通环境对城市居住环境质量的影响以及危害居民健康和生存的矛盾将更为突出。同时,城市资源有限,不可能靠大量修路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轨道交通大运量,可减少家庭小车消费,缓解城市道路拥挤,减轻城市污染。要改善大城市的交通困扰问题,发展大、中客运量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是大趋势。因此,从战略角度来考量,还不能因武汉轻轨运营初期出现困境,过早地给这项决策下是非成败的结论。

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

轨道交通项目属于公益性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归根到底它是公共性与私人性并存的公共产品,其效益具有外溢性和间接性,不仅体现在微观经济效益本身,而且体现在巨大的外部宏观社会经济效益,对整个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政府提供的服务不是以营利为目的,这就决定了提供公共服务物品的供应商不可能仅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政府投资建广场、整绿地、维护公共设施,哪项工程不是纯粹“花钱”?问题的关键是这些钱“花”的是否“值”,是否换来相应的社会效益。因此,政府在轻轨投资中讲社会经济效益,就是强调投入资金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在这一价值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即便轻轨交通出现合理亏损,投资依然具有效益,属有效投资,它极大地促进了所在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众所周知,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修建,不仅需要庞大的资金与长期的时间准备,而且还伴随着需求的不确定性和需求的长期性,对其合理性的评价指标只能是其社会效益。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轨道交通运营看,随着线路延伸、路网形成,客流明显上升,且上升比例大大超过了线路增加的比例。对于武汉轻轨,乘客普遍认为:武汉这个大城市确实需要轨道交通,如果覆盖站点更多、票价与公交车相差不远,大家会选择轻轨。而且,随着线路建设增加、网络的形成,乘坐的人会越来越多,效益会越来越好。

轨道交通公司作为公共企业,既是“公共的”,又是“企业的”。政府提供的服务虽然不能像企业一样追求利润最大化,但是他要像企业对待顾客一样追求最高的效益,这就是西方所谓的建设服务型政府。因此,武汉轻轨投资虽具有合理性,但在实施过程中仍要进行严格的经济效益考核。这种考核与对企业的经营考核性质内容完全一样,只是将最大化盈利变成最小化亏损而已。

政府的公共管理不仅体现于以内部取向关注当前和短期的公共事务,还要求管理者考虑外部环境、长远目标以及如何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去实现目标。作为服务型政府,管理者在作决策时不仅要体现公众不同的利益诉求,而且要以一种战略性视野处理眼前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战略管理途径力图着眼于处于与外部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组织,系统考虑组织的未来远景、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用纳特和巴可夫的话说,“战略管理处理这样一个关键问题,即为面临着日益增加的不确定性未来的组织定位”。无疑,战略管理在公共部门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第6篇

[关键词]三四线城市 经济型酒店 创新 人力资源创新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2-0037-03

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带动了中国国内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作为旅游业三大支柱之一的酒店业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物价上涨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使经济型酒店扎堆的一线城市趋于饱和程度,经济型酒店业绩下滑,成本增加而收入降低。目前国内的连锁经济型酒店都日趋同质化,如果要走出围城,除了重视硬件条件的建设,还应增加对软件的投入。经济型酒店行业经营者发现,一二线城市饱和后,三四线城市旅游市场需求非常旺盛。近几年,不少经济型酒店品牌开始寻找广阔的三四线城市的经济型酒店市场。三四线城市成为经济型酒店业增长的关注点所在,然而随着经济型酒店业在三四线城市的快速扩张,物业费出现了飞速的增长,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题。不过三四线城市没有达到一线城市的饱和度,这就为经济型酒店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发展空间。从经济型酒店在开发一线城市的发展过程来看,下一步就到了三四线城市经济型酒店品牌整合阶段。中国的旅游市场并不完备,三四线城市经济型酒店标准还不完善,相比之下,一二线城市的经济型酒店市场就比较成熟了。三四线城市的经济型酒店发展要参考一二线城市的发展进程,但是不能照搬照抄,应该探索出一套符合三四线城市经济型酒店的改革发展方案,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这对于提升自身发展和整体规划有很重要的意义。

目前,旅游行业中经济型酒店已成为主要的投资热点,市场的快速扩张导致经济型酒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外品牌纷纷涌现经济型酒店市场,产品同质性现象非常严重,经济型酒店出现“不经济”现象。1997年开业至今的中国第一家连锁经济型酒店“锦江之星”的核心服务是在住宿上,房价不高,保证质量,舒适干净。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定位现象雷同,同质竞争,规模快速扩张,品牌管理困难,缺乏人才。从初期布局在一二线大城市,转向二三线,甚至扩张到四线城市。但是,经济发展和房地产行业推动了中国经济型酒店业发展进入了无序状态,行业竞争加剧。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行业发展却面临原材料、人力资源、物业、能源成本上升和企业利润下降的严峻形势。

当今面对竞争和消费者喜好不断变化的形势,创新已成为行业发展的热点。经济型酒店行业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动力,必须把创新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由于经济型酒店服务业与制造业和其他服务业相比,有其自身特点,如经济型酒店业的高科技依赖性低,客户服务体验范围广,经济型酒店服务内容多样化和时间长,员工素质不高等特点。根据本文研究的上述特点,文献研究集中对三至四线城市经济型酒店的人力资源和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创新进行探讨。

一、三四线城市经济型酒店创新的主要内容

(一)三四线城市定义

1.按规模划分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014年国务院发表的《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显示,我国的城市可以以五类七档划分。其中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被定义为超大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可以定义为超大城市。《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常住人口是50万―100万之间城市叫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是100万―500万之间城市叫大城市。其中小城市和大城市再细分为几个档城市:小城市再分为两档分别是20万―50万之间的城市是Ⅰ型小城市,常住人口20万以下的城市叫Ⅱ型小城市。300万―500万之间常住人口的城市叫Ⅰ型大城市,常住人口100万―300万之间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1000万之间的城市为特大城市。

2.按”线”划分

二线城市的名称主要是相对于一线城市而来的,我国的一线城市,主要是指经济比较发达、在社会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具有主导作用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大的城市,如表1。二线城市主要是经济综合实力在国际国内影响力比一线城市稍低的城市。一般而言,15个副省级城市属于二线城市范畴,另外也依据中国新兴城市50强排名。综上,本文所指的三四线城市,是指在一线和二线或周边的地级市,如吉林省四平市等。

中国新兴城市50强排名 福建省福州、云南省昆明、吉林省长春、黑龙江省哈尔滨、山东省淄博、江苏省徐州、浙江金华、福建省泉州、河南省洛阳、甘肃省兰州、海南省海口、吉林省吉林、湖北省襄阳、广东省汕头、四川省成都、辽宁省沈阳、浙江省杭州、天津、辽宁省大连、湖北省武汉、河北省石家庄、广西省南宁、江苏省常州、江西省南昌、内蒙古呼和浩特、浙江省温州、江苏南通、广东省珠海、贵州省贵阳、陕西省太原、新疆乌鲁木齐、浙江省绍兴、广东省中山、浙江省嘉兴、山东省潍坊、河北省唐山、江苏省苏州、江苏省南京、福建省厦门、陕西省西安、山东省烟台、浙江省宁波、湖南省长沙、安徽省合肥、河南省郑州、江苏省无锡、广东省东莞。

(二)经济型酒店企业创新

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求,由于所有生命体,包括企业生存,必须经历新陈代谢,即不断丢弃旧的、陈腐的事物,用新的和更有活力的东西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特别是面对强劲的市场竞争对手,企业应该以创新为主,以适应愈演愈烈的竞争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开拓新思路,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熊彼特定义的五种创新可以归纳为三类:(1)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包括现有产品的部分修改),生产过程的创新,以及原材料来源本身。(2)市场创新,主要是指市场的发展,以达到增加市场份额为目的。(3)组织创新,主要是指组织原有的结构转型,或是建立新的组织体系来优化工作流程。Hung,Arundel&Hollanders(2010)影响服务行业创新的要素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个来自企业内部,第二个来自企业想达成目标的创新类型,第三是创新情报的来源,第四是创新之后的可持续性,最后就是伴随着创新而来的经济和技术的威胁。经济型酒店业属于服务业,服务创新与制造业相比内涵丰富得多,形式和内容与制造业差异较大。服务创新中顾客参与过程,服务创新过程包括内部和外部的交互作用。服务创新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在和顾客互动过程中创新,顾客作为“合作生产者”参与创新。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比起制造业困难。多以渐进性创新为主,信任是重要因素。

引用新丁香控股集团董事长朱明明的话:“所谓‘超经济型酒店’仍然是相对‘经济型酒店’而言,就是比经济型酒店更为‘经济’的经济型酒店。超经济型酒店是百元细分市场的经济型酒店产品,以客房安全舒m为核心的、具有独立卫浴、性价比超高的经济型酒店。”主要的超经济型酒店品牌有易佰经济型酒店,99旅馆连锁,布丁经济型酒店(住友经济型酒店)。从10大经济型酒店品牌市场占有率看,超经济型酒店占有率非常高。

二、三四线城市经济型酒店创新过程中的风险

(一)经济型酒店在三四线城市的特点

从我国近几年经济型酒店发展的历史来看,一二线城市经济型酒店市场已经接近饱和,几乎无发展空间可言,出租率日见降低,与其继续在一二线城市竞争有限的市场,瓜分微薄的利润,更多的经济型酒店品牌将战略眼光投向三四线城市。而中国的三四线城市的数量很多,据资料统计2009年之前,中国的大多数三四线城市并没有经济型酒店品牌入住,同时三四线城市虽然市场广大,但因缺乏统一品牌,市场管理不善,中高档经济型酒店宾馆在此惨淡经营,因此自2009年开始,经济型酒店品牌逐渐介入三四线城市展开激烈角逐。

三四线城市的物业成本随着诸多经济型酒店的进入水涨船高。7天经济型酒店负责人介绍:到随着许多经济型酒店品牌进入三四线城市,本来就逐渐增长的房价,更有大幅度上涨的趋势,导致酒店物业成本上涨。同时还有比较严峻的问题是三四线城市经济型酒店的人力资源比较匮乏,导致人力成本也逐渐增长。众多经济型酒店品牌抢占三四线城市加剧了三四线城市市场竞争,使经济型酒店的格局产生了新的变化。很多经济型酒店企业通过收购宾馆、旅店等方式扩大了本企业规模。但是这样的扩张也会产生许多问题。例如酒店规模扩大在管理上出现漏洞,使酒店处于混乱的状态。不过三四线城市经济型酒店发展还存在很多机遇,因为未饱和的市场会给企业带来发展空间。

(二)三四线城市经济型酒店创新

经济型酒店人力资源是经济型酒店企业为了达成扩充人力资源目标,把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有效率地开发,也是开发从业人员自身对工作感到满足度的经营活动。经济型酒店企业比任何性质的企业对人力资源的依存度都要高。提高人力资源服务的质量,开发人力资源,也有必要提高服务技术。因此,从经济型酒店企业层面开发优秀的人力资源是有必要的。经济型酒店创新最终由人完成,因此企业必须从外部聘请或者是在内部培养符合创新条件的员工。三四线城市较一二线城市相比人力资源不够丰富,因为三四线城市招聘人才的资金和环境相对较弱,因此,相对于外部聘请来说内部培养更符合经济型酒店企业。经济型酒店企业内部员工是否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对企业是否能够创新有着重要的效果。创新初始阶段:员工扮演的角色是“创新概念来源”和“内部企业家。新服务的开发和生产阶段:员工扮演的角色是“开发者”和“生产者”。新服务的传递阶段:员工扮演的角色是创新的“营销者”和“反馈者”。不同员工在整个服务创新中的重要性是不等同的,因此要区分发挥不同员工的作用。

三四线城市经济型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出现问题是因为员工学历低,员工流动性大,员工素质低下,薪酬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职位提升和激励机制等,因此员工的服务理念跟不上,服务标准偏差。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机制来改善现有的不好的状况,使经济型酒店的人力资源最大化发挥作用,以实现双方的“双赢局面”。

(1)培训工作是经济型酒店发展必须重视的,除了定期培训外,经济型酒店可以相应地开展一系列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以便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尝试轮岗工作,培养职工全方位服务能力,开发多种工作技能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提高员工的个人素质和工作技能,员工应该在培训的过程中找到对自己的身份感和对企业的归属感,并且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满意度。从而提高在工作过程中的热情和工作技能,提高客户的信赖感和认同感。

(2)建立员工自我评估机制。经济型酒店评估公司对员工关系的公平性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可以考虑在经济型酒店数量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允许员工自我评估,通过提供评估软件和评估方法,让员工自我评估,及时提供评估报告和软件反馈工作。工作人员依据员工的自我评估结果,可以反映员工的工作态度,生活与工作上的困难和对工作的期望,为经济型酒店的评估提供参考信息,有利于企业创建公平的评估体系,营造有序健康的竞争环境,提高员工的热情和积极性。

(3)做好经济型酒店人才储备。受经济型酒店业人员流动更频繁、职位空缺的影响,经济型酒店的日常运营无法得到充分保证。要通过建立经济型酒店人才库,做好人才的储备工作。如果经济型酒店哪个部门人员空缺可以立即招聘到适当的人员,缩短招聘时间,确保可以快速提供客户服务需求。同时做好经济型酒店内部人才储备的重要工作,加强经济型酒店内部储备人员的培训,如果空缺还可以通过内部重新部署人员来确保经济型酒店的日常运营。

三、结论

三四线城市经济型酒店在人力资源创新方面对员工的要求:首先应该正确地招聘员工和给员工进行培训,增强员工的创新意识,并且提升员工创新的各方面的能力,然后鼓励、监督机制提高完成任务的效率,并且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员工适当的权利,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顺利完成企业创新,推动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娜,徐仰前,韩玉.经济型酒店服务创新与价值提升路径分析――基于价值链理论[J].科技创业,2010.

[2]蔺雷.服务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20-121.

[3]林淼,我国二线城市会展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广州大学,2012.

[4]岳菲菲.我国城市规模新标准划五类七档首按“常住人口”划分[J].企业家日报,2014.

[5]我国城市标准首增超大城市人口1000万以上为超大[EB/OL].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content/14/1121/11/7449569_426877452.shtml),2015

第7篇

关键词:啤酒企业 战略成本管理 成本优势

从战略角度来研究成本形成与控制的战略成本管理(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SCM)思想,是上世纪80年代在英美等国管理会计学者的倡导下逐步形成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这一思想与相关方法的讨论日趋深入,日本和欧美的企业管理实践也证明了这是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有效方法。战略成本管理观念真正应用于我国却已进入21世纪。当前,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使得成本管理越来越被重视,对成本的管理已上升到战略的高度。

一、战略成本管理概述

战略成本管理是将成本管理提升至战略管理的高度,以企业战略为依据,对成本管理方法等进行相关适应性变革;从企业战略的角度分析企业的成本结构和成本行为。与传统成本管理比较,战略成本管理拓宽了成本管理的“空间”,即成本管理对象从关注企业内部活动而拓展到企业外部;延伸了成本管理的“时间”,即从基于日常经营控制而转向基于长期的战略管理层面。

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目的是将企业的竞争能力与成本因素相连,通过改善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成本管理是为企业的战略管理而服务。成本战略管理可选用的方法主要有平衡计分卡、价值链分析法、对标管理等。不同方法之间的有机结合共同构成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一项重要构成,成本管理的有效实施,能够对企业的原料采购,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进行全面管理与监控。而在此过程中导入战略管理思想,便实现了将传统成本管理在功能上实现了战略意义。

二、啤酒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

成本管理是企业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成本的高低,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虽然啤酒行业处在快速兼并的发展阶段,但还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经营者往往对成本管理关注不够,使其成为了管理中的较薄弱环节。啤酒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主要反映在以下几点:

(一)对成本管理主体的认识存在偏差

我国啤酒企业的成本管理思想一直以来都相对落后,企业成本管理完全依赖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再由企业领导对产品效益进行把关,但对于车间的生产职工来说则是单纯的产品制造。传统思想认为生产工人技术较为单一,对于财务管理特别是成本核算方面的知识也知之甚少,所以对于职工的要求也就相对简单。这恰恰错失了控制产品成本的其中关键一环。因为广大的生产职工正是产品成本管理中最大的管理人群。

(二)成本管理理念相对陈旧

企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产品生产环节的控制,忽视了对于原料采购、销售和产品研发等环节中成本的合理控制,缺乏系统全面的成本控制理念和着眼于全局的统筹管理思路,这往往使得啤酒企业盈利能力受到限制,盈利水平的周期波动性较大,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相对较差。

(三)成本管理分析方法不够完善

在成本管理中,成本分析是相对重要的一环。啤酒企业在成本分析方法方面做得并不理想,啤酒企业的成本分析往往比较滞后,是根据经营报表展开的,这就使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处于被动,分析的结果对于当期的生产经营指导性较差。好的成本分析应当重视日常分析,多做预测性分析,同时加强对于项目开展的技术性分析,还应多做啤酒竞争对手的数据化参考,做到知己知彼。

三、啤酒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实施战略成本管理,能够有助于啤酒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有助于增加啤酒企业的经济效益

以企业内部价值耗费为基础的传统成本管理,已不能适应管理环境的变化,不能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决策有用的成本信息,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突破了传统的成本管理,通过有效的成本管控措施,确立企业的成本优势,而成本是抵减利润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说实施战略成本管理能够增加啤酒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有助于啤酒企业确立长久的竞争优势

实施战略成本管理,以战略的眼光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去认识企业的成本管理控制决策,从战略实施的开始就将成本控制纳入到战略规划之中,从源头上控制成本的发生,最终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运营,始终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四、啤酒企业如何开展战略成本管理

现如今,啤酒企业越来越认识到战略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主流趋势,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方法,企业应当在原料采购、产品研发和产销等多方面进行系统的成本控制管理,从战略高度对企业成本结构和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寻求长久的竞争优势和企业效益最大化。针对啤酒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战略成本管理:

(一)实施平衡计分卡

平衡计分卡是一种新型的绩效管理体系。它克服了传统财务会计模式下只能衡量过去发生事项的缺点,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将企业的战略转化成有形的可操作的数据指标。它是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最为有效的执行手段。

啤酒企业在确定了所要抢占的市场和客户组成后,就应当设立啤酒市场份额、客户满意度、啤酒销售商留住率等一系列指标,用以考核企业的经营战略绩效。企业为了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和尽可能多的争取市场上的销售商和客源,管理者应重视与财务指标和客户满意度最相关的内部运营环节,强调对内部运营的指标管理。另外,企业应以满足股东和客户满意为根本出发点,为实现企业的长期业绩重视对未来的投资,强调员工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在不断革新生产销售流程的同时重视员工的知识及技能培养,以提高员工素质和工作效率为根本目标,在学习中求发展。在客户、内部运营、学习成长模块中的成功最终将在财务上得以体现,提高客户满意度、提高管理效率和生产率、提升员工素质最终将转化为销售业绩的提升和成本费用的减少,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环节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是对企业未来绩效的全方位评估。充分发挥平衡计分卡管理体系,有助于啤酒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有效执行。

(二)进行价值链分析

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中,对价值链进行了分析,其言:企业每项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企业的一切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验活动,形成了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每一个价值链都会产生价值,但也会消耗一定的成本。啤酒企业进行价值链分析有助于企业掌握产品与效益的关系,了解自身企业在整个行业中所处的位置,制定与上层价值链――供应商的合作战略;加强与下层价值链――消费者的服务战略。啤酒企业内部价值链管理中,要进行合理的权衡取舍,控制产品价值链活动上的各个成本累计加总之和,使总成本比其他啤酒企业小,那么企业就具备了战略成本优势。

啤酒企业若想在整个行业中有所突破,就不能只拘泥于自身价值链,而应建立长远的经营目标,以战略的眼光审视整个行业的价值链关系,分析主要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关系,设法取得在整个行业中战略成本优势。

(三)引入作业成本管理方法

成本管理的方法有很多,包括目标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本量利分析法等等,啤酒企业应当根据自身企业的发展特点,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在众多成本管理方法中,作业成本法是较为先进、可操作性较强的一种管理方法,它已经被部分大型企业所应用,一部分先进的啤酒企业也逐渐开始尝试使用这种方法。

作业成本法是指突破产品成本的固有概念,“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将作业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将作业所消耗的成本资源统一核算,拓宽以往成本的范畴,使成本核算更为精确。企业应根据资源消耗的动因分析,找出作业运作规律;再建立相应的作业成本核算模型,确定作业资源的分配关系,充分利用计算机软件系统分析作业成本运行结果;最后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成本控制方法,消除无价值作业,有效提高成本利用效率,提升企业的综合营运能力。

(四)进行标杆管理

利用标杆管理与竞争对手进行分析,首先要确定企业的真正竞争对手。其次要明确竞争对手所采用的基本竞争战略。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以低成本为第一目标,使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来降低成本;而采用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则以差异化为第一目标,降低成本的方式和手段以不影响企业差异化为限度;实行目标聚集战略的企业以占领特定细分市场为目标,在特定细分市场里,他们仍然会采用成本聚集或差异化战略。成本标杆分析以采用相同基本竞争战略的竞争对手分析最具有价值。第三要分析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和成本动因,并与企业自身价值链和成本动因加以比较。

(五)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

企业应重视计算机技术对于现代经济产业带来的革命性意义,啤酒企业可以通过专业性机构,建立适合自身企业的EPR系统,ERP系统体现了战略成本管理的要求和基本思想,两者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共同为企业管理服务。同时ERP系统构成了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信息化的技术基础。在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中,要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双赢的效果。同时,随着当今社会的信息化,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将是必然趋势。

五、结论

如今,啤酒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若想在市场大潮中屹立不倒,就需要提升自身的生产管理水平,加强成本管理,以更高的着眼点通盘考虑企业的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建立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体系成为啤酒企业建立现代化管理体系的时代要求。采用战略成本管理,可使企业确立成本优势,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唐燕芳.探讨啤酒企业生产成本管理的实施[J]. 中国城市经济. 2011(04)

[2]袁寒.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研究[J]. 财会通讯. 2007(07)

第8篇

城市规划的元素自古城邦雅典即表现以“政治管理”为目的,但作为政府公共管理手段并使之成为一项公共事务的现代城市规划,却仅有百年历史进程。西方政府对城市化的引导和城市规划首先着眼于城市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体现出以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为主要目标的公共政策属性。二战后,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化浪潮的推动,城市规划逐渐成为政府干预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由传统规划思想只关心物质环境转向理性的综合性规划,更多地注重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从强调设计和实践转变到理论政策研究范畴,逐步实现城市规划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公共管理模式的转变。

1 公共管理职能与城市规划转变

1.1 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导向

21世纪是中国城市化的时代,城市规划作为一项重要的政府行为不断得到发展提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城市规划对规划区内人口规模、土地利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各项建设等重大事项进行统筹协调,将城市规划作为社会必须遵守的公共政策,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

以英国为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城市规划的重点逐步从规划(plan和plans)编制向规划(planning)实施转变,更加强调规划作为政府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实现宏观调控而做出的谋划和安排。到了20世纪80年代,英国发展规划已经不再提供具体的蓝图,而是成为城市发展规划政策、策略的集成,是建立规划原则和政策的过程。因此,市场经济越发展,城市规划越表现出其战略性、指导性和政策性,必然向城市公共政策转变。

1.2 城市规划的公共管理职能分析

从公共管理要素性职能分析,公共管理更强调战略管理和外部构成要素管理,更加侧重于城市发展目标和政策引导。按照现代城市管理理论,新时期城市规划应有效应对多元化、复杂现实环境与目标,逐渐由原来的注重空间规划和物理规划、注重规划内部技术性分析向注重宏观层面、政策层面的研究转型,规划内涵也向经济、社会、环境、生态、文化等发展战略规划等方面拓展。

从公共管理任务性职能分析,公共管理主要通过各种公共政策来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提供公平而稳定的社会秩序、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在社会转型期间,政府通过城市规划来合理安排和弥补城市公共设施和社会设施建设不足,更加关注公共资源、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及社会协调发展的规划与引导,并提供一种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方案。现代城市规划逐步由狭义的物质空间环境“一书两证”为核心,转向解决现代城市发展公共领域问题和管理社会发展公共利益等。

从公共管理程序性职能分析,城市规划作为公共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除具备一般管理活动的基本环节和程序外,还应积极应对全球化、信息化对规划管理的影响。积极开展公众规划,对规划管理过程普遍实行公示制度,检验和整合规划目标和公共需求之间的差异,更加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通过公众参与,实现不同利益群体的多元化利益表达、利益聚合、利益分配,使城市规划成为一种由相关者达成的“公共契约”。

2 政府职能调整与城市规划变革

2.1 城市规划与政府职能调整

20世纪50年代,英国城市复兴运动从清除平民窟和疏解城市中心的压力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工业区复兴改造,以至21世纪当代文化导向的城市复兴,政府通过制定地区发展战略、实施策略等形式,吸引大量市场资金参与,实现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物质形态等全面复苏与复兴。以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和工作条件为中心,本文由收集整理政府部门利用城市规划和公共政策手段,引导城市中心区大规模的物质形态的更新,对老建筑(大多为工业建筑)和开放空间(如公园、展览场所)进行改造再利用,增加商业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将文化视为“复兴的催化剂和引擎”,建设“文化区”和“文化地标”,促进社会各阶层的有效融合,激发城市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因此,作为一般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除主要提供政治职能和经济职能外,还应注重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调节职能和公共产品提供、公共问题解决等救济职能。城市规划作为重要的政府职能和资源配置工具,在我国传统“全能政府”职能模式向现代“有效政府”职能调整过程中,也应由“规划管制”向“规划服务”转变,有效实施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2.2 政府职能转型下的城市规划

在经济调节方面,城市规划不仅是一种空间的统筹布局,也是对社会各方利益在空间上的集合和再分配。新时期,应充分利用规划引导和规划控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重构,谋求不同利益间的协调和平衡,以城市问题为导向,以资源环境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动力,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和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引导带动作用,实现从项目建设规划向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变革。

在市场监管方面,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制度供给者的政府,既是市场秩序的提供者,也是市场秩序的仲裁者。城市规划作为重要的公共政策,在规划编制、规划审批和规划监督的全过程,均应体现出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的监督和管理。通过技术标准和制度设计,对城市发展设定规划控制和引导。同时,利用技术标准和公共政策手段,进一步加强对规划设计单位的监管。

在社会管理方面,现代城市规划应充分考虑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发展的复杂性,合理引入公众参与等公共管理模式。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城乡资源,严格规划监督和违法建设查处,化解社会矛盾,加强规划的动态适应性和可操作性,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转贴于

在公共服务方面,政府应提供满足公众消费和受益的公共产品,以实现社会公共需求和促进社会利益。在城市规划中,必须更加突出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结合城市布局的调整优化及功能疏解,加强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与保障,建立以服务为导向的公共行政体制。

3 公共管理过程和城市规划创新

3.1 城市规划与公共管理过程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在总体规划层面,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城市功能布局、城市要素安排和实施规划等,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指引,也是城市政府和各部门制定政策和建设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需要从重要公共政策的角度,从方法上和内容上进行变革与创新。

以英国为例,194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近代城市规划立法体系中最重要的法律之一——《城乡规划法》(《the 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act》)。在此之前,英国实行的是“分区规划”,对地方政府而言缺乏弹性,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新法规改革了英国规划体系,立法创立了地方规划局,并授权编制本地区 “发展规划(development plan)”。发展规划本身不具有约束力,它仅仅表达规划部门的意图,建设项目需要经过规划部门审批批准。1967年,英国颁布的规划法把规划分成了结构规划和地方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结构规划又称为战略规划(strategy?plan),它包括总体政策及其阐述文件、框架图纸(图解)以及专项政策等,突出城市发展方向、整体空间框架(结构)的战略布置和过程的控制,需要向中央政府报批。而地方规划(local?plan)是以小地区规划(district?plans)为主,局部区域的较详细的战术性政策规划强调发展的具体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及交通网络等,可在批准的战略框架内由地方政府自行决定。后来,在城市发展相当成熟的地区,又将结构规划和地方规划合二为一,称为一体化发展规划(unitary?development?plan)。2001年底,英国政府发表了《规划绿皮书》,提出简化规划体系,减少规划层次,让公众更多地参与规划制定的过程,在区域空间战略下制定地方发展框架。

在公共管理模式下,城市规划的社会性决定其本身将成为技术和制度的综合体,规划管理的目标从单一的物质控制和计划目标,转向对社会发展综合目标和城市实际建设过程进行干预,规划控制的行政手段也逐渐削弱,决策、协调、监督等规划管理方法不断更新,规划政策法律、政府投资、资源重新优化配置等规划引导将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管理的主要内容。

3.2 城市规划体系的创新与完善

国外城市规划体系通常包括规划法规体系、规划行政体系和规划运作体系。

近年来,城市规划更加强调与其他经济社会管理方法的融合,形成共同的政策框架和行动纲要。通过加强区域规划研究,借助概念性规划使总体规划更准确地把握未来城市发展的战略重点,突出城市发展结构性重点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成为公共管理模式下城市规划创新与完善的重点。

为适应市场经济变化的能力,实现对城市发展过程动态、实时、有效的调控,城市规划体系越来越注重城市运行和规划运作体系,更加注重对实施过程的引导与控制。根据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规划内容,滚动编制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将规划原则、准则、布局以及规划所确立的行动步骤转化为公共政策,尽可能地消除城市发展的不利因素,引导实现城市的规划目标和城市发展目标,确保公共利益的实现与增进,将是城市规划向公共政策转型的目标与方向。

3.3 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制度设计

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公共政策的性质、方向、有效性和社会公正的程度。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或政治利益最大化,造成的环境破坏、公共利益损害、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等城市问题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城市规划管理失灵和公共政策失衡直接影响和制约了城市科学发展。

在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制度设计时,应充分引入公众参与,以城市公共产品、公共利益的提供以及城市各利益主体间实现均衡博弈为主要内容,以社会公平为其基本价值取向,以不同利益主体间利益均衡为目标,不断完善城市规划公共政策体系。从程序和规则等方面确保效率与公平相统一,将城市规划作为服务和增进公共利益的政府产品,使自上而下的城市规划行政管理转变为上下互动、服务和管制相结合的新型城市规划公共管理模式。

3.4 城市规划公共选择机制

第9篇

关键字:城市交通规划设计;新思路;一体化;绿色可持续;战略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A

城市交通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是对城市内各种交通进行一个全面合理有效的部署,包括制定交通政策、确定交通方式和建立交通管理体系。城市交通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现阶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和机动车数量的激增,传统的交通规划理论已满足不了城市发展需求,造成交通拥堵,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问题,因此有必要针对新形势下的城市交通发展特点提出新的规划设计思路。[1]

1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理论的发展

早在周代,我国就有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布局的规划设计,但当时的城市建筑规模和人口密度较小,交通方式也单一,交通规划设计主要服从城市布局,对交通自身影响考虑较少,但当时出现了人车分离的道路横断面设计,这种模式一直延续至今。春秋战国时期,《管子》一书提及了“因天才,就地利”的因地制宜的城市交通规划设计思想。唐代,城市交通规划设计强调了道路系统的功能划分,出现了御用道路、全市通干道、坊里的城市道路和坊内小路4种不同功能道路,与当今城市快速干道、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的设计思想基本一致。北宋时期,城市道路设计理论强调道路规划与城市水系、商业贸易、居民生活的结合,出现了对外交通枢纽。

国外古代城市交通规划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城市防御系统建设,基本思想是使军队能快速集结和快速到达防御点,道路系统通常以方格形、长方形、方形为主,以中心广场为交点向四方辐射。工业革命以后,资本的聚集也带来城市交通拥挤、环境不断恶化的“城市病”,为了克服城市交通发展带来的混乱情况,新的交通规划思想不断被提出,主要交通规划设计的思路是通过分散城市人口、调整城市的结构形态、控制城市规模以及规划整个街道,形成了包括邻里单位规划理论、有机疏散理论、卫星城-新城理论、双层城市理论在内的理论。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城市交通规划设计开始从土地利用、市民出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交通需求预测和设计规划,注重分析城市交通系统的内在影响因素和其与城市其他系统间的联系,城市交通规划开始从技术手段层面上升到社会――技术层面。另外随着预测模型、规划模型、交通方式结构的不断优化发展以及计算机的应用普及,城市交通规划的数据处理能力和预测准确性也得到较大的提高。目前,城市交通规划基本采用“四阶段”法进行交通量预测,在已有的城市结构布局、用地情况和交通设施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定性分析手段,制定交通发展战略以期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2]

2传统城市交通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城市交通规划得到一定的发展,但随着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筑密度不断扩大,人口与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资源不断耗竭,这些都给城市交通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城市交通规划已不能与城市发展保持良好的一致性,甚至二者是互相干扰。城市交通规划可能破坏了城市的风貌,而城市发展规划也可能压缩交通规划设计空间,尤其盲目开发建设会极大扰通秩序。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规划设计目标单一,就交通论交通

传统交通规划设计与其它学科交叉融合不够,只是片面追求交通设施的数量而忽略了交通系统功能。设计中依然以城市道路建设作为交通规划设计核心,就是哪里有拥堵哪里就建设,而较少考虑建设后的运输组织和服务规划。道路数量越建越多,标准越来越高,但城市依然拥挤。在城市交通规划设计中,忽略交通系统之间的优化管理,交通规划设计与环境、社会、资源、未来脱节,基本陷入了“经济发展交通需求量增大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污染能源消耗严重限制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的规划建设周期。[3]

(2)城市交通规划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的脱节

城市交通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一个城市是否能健康发展。传统的交通规划设计忽略了二者是一个有机整体,往往把城市交通规划作为城市发展规划的一个配套规划,置于从属地位。二者在编制时序、编制理论、管理体制上处于一个相互独立的关系,在城市规划设计时,对交通规划多从设计构图和平面上研究,缺乏对整体交通系统的定量影响分析,造成交通规划设计脱离实际满足不了需求,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不协调发展。

(3)缺乏对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的分析和评价

传统交通规划设计缺乏对“资源-环境-交通”三者关系的研究。城市交通其实是城市污染的主要来源,城市交通不合理的规划设计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将给城市居民带来许多不良影响,而这基本没有在交通规划设计中涉及,没有对资源消耗量的分析评价,没有对污染物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控制进行研究,交通规划设计评价只考虑到了技术和经济的可行性。[4]

3城市交通规划设计新思路要点

(1)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体化”

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应当同步进行,成为有机结合的整体。城市交通规划应当上升到法律范畴,与城市规划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此外,应当加强对城市交通规划编制的研究,城市交通规划编制体制和层次也应当与城市规划协调一致,城市交通规划的交通综合网络规划、城市交通近期规划以及战略规划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以及战略规划一一对应。基本原则是交通规划设计应当满足与城市结构形貌,城市发展步调一致,城市发展的带来的交通量不能超过交通规划设计的交通容量,城市建设用地不能压缩交通规划的道路用地,保证城市交通必要的发展空间。[5]

(2)基于绿色、可持续的交通规划设计

城市交通规划设计应当转变思想,充分平衡城市系统中的各个因素,尊重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把以“车本位”的设计思想转变为“人本位”的设计思想,在考虑交通需求的同时重视资源和环境因素。主要的手段是要通过充分的环境评价、资源评价方法,建立起一种绿色可持续的城市交通规划指标体系。认清交通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加强对交通系统自身的合理有效规划和管理,充分发挥现有交通系统的运输效率,降低交通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追求“资源-环境-交通”和谐可持续发展模式。

(3)加强城市交通规划战略管理

城市交通规划的战略管理应当根据城市的交通发展需求和城市的经济、人口、土地资源等方面进行准确分析和预测,通常要包括远期规划、中长期规划、近期规划。远期战略规划一般是30~50年的规划,要着重考虑战略性、指导性。中长期规划,应当是5~20年,应当考虑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其规划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公共交通的位置分布和发展用地范围。近期规划一般是1~5年,要加强对现有交通状态的评价,对不合理的设计进行合理改造,不断完善目前的交通网络。[6]

4总结

城市交通规划设计应当实现与城市总体规划“一体化”,使二者和谐一致发展。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交通对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保持绿色可持续发展。另外应充分做好近期、中期以及长期规划,通过转变思想和加强管理和计划,充分提高交通运输效率,降低交通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以期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破坏问题。

参考文献

[1] 马荣国,杨立波.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规划[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2000, (10).

[2] 陆建,王炜. 从城市交通规划发展看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规划[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2003. 20(3):11-15

[3] 许梦英 基于绿色交通的城市交通规划方法改进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

[4] 宫远山. 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一体化”编制研究[D].长安大学,2004

第10篇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战略制定

一、资源型城市及其产业发展

资源型城市的含义在理论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有人认为,资源型城市是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能源、原材料等物质基础的基础性工业城市;有人认为,资源型城市是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且资源型产业在工业产值中占有较大比重的城市等。但一般意义基本相同,都是指主要依靠当地矿产资源的开发、加工为主导而兴起的城市。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是在工业化进程中逐步形成,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现有资源型城市118座,土地总面积96万km2,涉及总人口1.54亿人。资源型城市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供应能源和原材料的重要角色,全国的煤炭、石油、钢材、金属等许多工业发展基础条件大都由资源型城市供应。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及其产业发展途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形成城市,即矿产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城市化进程,产生许多资源型产业。例如平顶山、铜川、大庆、克拉玛依、攀枝花等。另一类是城市化带动矿产资源的开发,即随着城市化进程,为了发展城市经济主动大力开发城市周边地区矿产资源,发展许多资源型产业。例如徐州、邯郸、鄂尔多斯等。这些资源型城市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重工业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但发展到现阶段已经出现了许多问题,地方政府常常面临两难选择。尤其从118座资源型城市的分布看,大部分都集中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只有19座,如表1所示,其产业发展后劲不足,难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因此,研究资源型地区产业发展战略问题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表1资源型城市地区分布情况统计表

区域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合计

东部沿海地区2031419

东北老工业地区02121933

中部地区0282333

西部地区0123033

合计252586118

资料来源:根据《2005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整理获得

二、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依赖于政府引导性发展战略

计划经济时期,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从发展战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基本都属于政府管辖范围之内。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后,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型产生了积极影响,政府对市场干预行为大量减少。然而,目前许多资源型城市政府不知如何发挥自身的作用。面对日益复杂的产业发展环境,政府有时无从下手。笔者认为,鉴于资源型地区实际情况,其产业发展还必须长期依赖于政府产业发展战略,政府应通过制定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发挥其作用。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

(一)“市场失灵”是产业发展依赖于政府的理论基础

由于受西方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西方普遍认为政府应充当“守夜人”角色,市场无需政府任何干预。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最早提出了“看不见的手”这一比喻,意思就是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人”在市场中活动,不自觉地受经济规律的支配,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了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无需政府的任何干预,完备的市场机制就能够自动调节供求,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但是,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市场机制自动实现最优资源配置,需要具备严格的假定条件,这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是不具备的,因为市场机制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即“市场失灵”的存在,例如,市场无法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无法使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外部性内在化、无法自我克制以避免垄断、无法有效地解决宏观经济波动问题等。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教授认为“由于存在信息的不完备和市场的不完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并不永远都是高效率的,并且可能造成社会分配的不公平,从而破坏社会凝聚力。因此,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是必要的。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能够解决市场经济自身的局限性和缺陷,从而更有效、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更好地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1]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也不例外,政府可以通过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高效率。

(二)产业发展的现状决定了政府实施引导性战略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的工业化,资源型城市纷纷兴起了重工业发展的热潮,逐步形成了金属冶炼、煤炭开采、钢材加工等资源型产业。然而发展到目前,由于受资源型产业的自身特点,如资源高度依赖性、产业发展周期性、资本密集性、技术创新等因素的制约,我国绝大部分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中面临着许多问题。

首先是产业结构单一、层次低下,结构调整难度较大。资源型城市受计划经济的因素较多,加上盲目追求数量上的扩张导致其产业一直停留在矿产资源的粗放式开采及初步简单加工上。在我国118座资源型城市中,煤炭城市占53%;森工城市占18%;有色冶金城市占10%;石油城市占8%;黑色冶金城市占7%;其他城市占4%。[2]大多资源型城市的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过大,第三产业的发展一直偏慢。2004年包头市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58.49%、鞍山市63.3%、大庆市88.15%、鹤岗市62.75%、克拉玛依市87.49%等,都是典型面临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资源型城市。其次是产业发展的高耗能、高污染,生产产品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所带来的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的压力很大。面对资源型城市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中央近几年一直提倡发展循环经济,走清洁生产道路。然而由于资源型产业的自身特点和城市基础设施的限制,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本巨大,导致许多企业利润下降而不愿意进一步投资,地方政府面临着两难选择。最后,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及过度开发而产生的资源枯竭,严重影响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初期,许多资源型城市为了追求暂时的经济增长,盲目开发矿产资源,资源利用效率较低,面临资源枯竭而带来的许多社会问题。据统计,我国20世纪中期建设的国有矿山,有2/3已进入“老年期”,400座矿山即将闭坑,300万下岗职工、1000万职工家属的生活受到影响。[3]上述三方面的问题不仅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了摆脱这些问题,资源型城市市场经济体制还没完善的情况下,政府的产业发展战略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政府才有能力通过引导性战略改变上述现状。三、制定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的建议

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要以产业的及时更替为基础,产业的更替需要战略的长期引导。在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中,市场起着基础性作用,政府起引导性作用才能顺利更新产业。资源型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大,更是需要政府提前从战略高度规划好本地区的产业发展。制定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的目标与以往不同,不是为了简单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大,而是为了协调发展,即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和区域之间的协调。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应从地区资源情况出发,在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根据国内外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制定。

资源型城市因充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实现协调发展,与非资源型城市有很大差别,其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笔者认为,科学合理地制定资源型城市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至少包括现有资源和产业的确定、产业发展环境的分析、国内外市场趋势预测、产业与发展目标的定位、确定政府引导性战略、调整战略等基本环节,如下图所示:

(一)政府应调查分析当地及周边地区拥有的矿产资源和发展中的产业现状

资源型产业的发展要以当地及周边地区资源为加工对象,因此,只有地方政府准确把握好当地和周边地区的资源情况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分析。这里的资源主要是指矿产资源,泛指由地质作用形成于地壳中以气态、液态和固态形式存在,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自然资源。它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矿产,铁、锰、铬等黑色金属矿产,铜、铅、锌、钻、镍等有色金属矿产,金、银、铂、把等贵金属矿产,铀、镭、针等放射性金属矿产,铭、锢、斓、饰等稀有、稀土金属矿产,菱镁矿、滑石等冶金辅助矿产,钾盐、硫、磷等化工矿产,高岭石、膨润土、蒙脱石等非金属材料矿产,各种石料、石灰岩、石膏、石棉等建筑材料矿产,红宝石、蓝宝石、翡翠、玛瑙等宝玉石矿产和地下水热资源等。[4]除了勘查这些矿产资源,政府还应必须知道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现状,为发展集聚经济,避免重复建设奠定基础。

(二)对产业发展的战略环境进行SWOT分析,把握本地区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

资源型城市政府应根据国内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及自身的发展情况,对产业发展环境进行SWOT分析,即政府应知道本地区产业发展环境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这样才能较准确的定位一段时期内的产业发展战略。资源型城市优势一般有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市场优势、原材料优势、土地资源和价格优势、大气环境容量优势等;劣势有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招商引资难度较大、铁路运力紧张、产业发展缺乏内生力量等;面临着的机遇主要有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东北老工业振兴计划机遇、全球金属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的机遇、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等;必须克服的挑战有集聚经济的挑战、现有产业链延伸的挑战、汇集周边资源的挑战、利用好周边产业和市场的挑战、搞好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等。各地方政府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前应认真分析本地区产业发展的战略环境,为制定引导性战略提供依据。

(三)政府应以市场为导向,分析把握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

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与政府主导型战略不同,前提条件必须是尊重市场发展规律。政府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引导下一步产业的发展方向。产业只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才能进一步发展,否则政府的产业发展战略将会有相反的效果。所以,分析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国内市场主要以市场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趋势为方向,预测大当地及周边地区市场发展趋势,如原材料价格、产品市场供求情况、能源需求量等。同时,由于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相互竞争日益激烈,生产要素的流动性非常大。因此,政府也该注意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应知道发达国家原材料需求状况、石油价格走势等。

(四)准确定位本地区产业发展及目标

政府应在把握上述资源、环境、市场情况的基础上,定位本地区产业和发展目标。产业的定位可以从战略发展的高度确定,如“中国有色金属冶炼基地”、“国际科技合金城”等;也可以从产业的结构和内容来确定,如三次产业的比重、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确定等。产业发展的目标应从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来确定,其中不仅包括产值目标,还应强调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程度。产业定位和发展目标能为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的形成奠定直接基础。

(五)实施引导性战略过程中应注意调整战略

定位好产业及发展目标后紧接着就是要确定并实施相应的引导性战略。为了应对产业发展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政府应该根据战略实施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发展战略,这也正符合引导性战略的本质内涵,即根据变化的环境而引导。如一定时期内实施产业集聚发展战略,随后可能引导企业兼并、联合、重组发展战略等。也可能为了区域内的平衡发展,实施区域内产业协调发展战略。因此,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应以根据内外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实施。

四、结语

资源型城市政府作为地区矿产资源的管理者,应该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制定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的产业发展战略。这与企业制定自己发展战略相似,同样先把战略环境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地区竞争优势,定位产业和发展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较有效的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否则战略起不到引导的作用。现实中有许多资源型城市政府产业发展战略没有达到预期的引导性效果,对城市经济转型产生了负面效应。因此,政府应该认真反思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过程,探索更合理的制定思路。

参考文献

[1]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董锁成,李泽红等.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与战略探索[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5).

第11篇

浙江凡尔顿集团10年前开始起步,当时,骆金星先生从事厨具制造和市场销售,进入庞大的市场体系,追寻市场的热点、难点与亮点,驰聘营销,掌握规律,审时度势,开创基业。

1997年,随着祖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骆金星董事长把握时机,在浙江义乌市下骆宅工业区购置5亩土地,成立了义乌市金洲塑胶有限公司。

1988年,在政府的鼓励与支持下,兼并了浙江金华国营企业――浙江金华气门厂。这一举措当时在业内被誉为“以小博大”和“蛇吞象”。这一重大举措为企业全面进入内燃机配体制造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9年,原金洲塑胶公司更名为浙江义乌市凡尔顿塑胶实业有限公司,首次提出“凡尔顿”这一品牌标识,世纪之交,创建“凡尔顿”品牌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2000~2003年,骆金星在公司内部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实施职工安置,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人力资源,开创企业文化,经营管理创新,构筑发展模式,迸发出的民营企业的活力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2004年,公司内连外引,重视合作,与大连一家工厂合作成为内燃机配件生产的主要企业,并相继成立了义乌市凡尔顿机械配件有限公司、金华全星内燃机毛坯制造有限公司、义乌市星峰动力机械有限公司、大连气门制造有限公司和江西贵溪凡尔顿机械公司。

2004年4月,发起成立浙江凡尔顿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随着控制集团的成立,凡尔顿品牌已被融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之中。

现在,浙江凡尔顿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汽车配件、连铸铜管制造、房地产开发、进出口、科研为一体的经营性控股集团。公司占地1600亩,建筑30万平方米,总资产6亿余元。

谈到房地产开发,骆金星董事长有着独特的见解,他说,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已经被纳入整个社会分工的体系之中,其城市的财政状况、消费水平、环境保护、福利待遇乃至就业等问题都和这个城市在全国甚至全球的市场竞争力密切相关。不管这个城市愿意不愿意,城市化的社会进程必然将城市带入一个开放的交易平台上,如果这个城市不想被淘汰,就必须像经营品牌一样经营这座城市,从而保持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创建品牌、经营品牌,骆董事长将经营城市的现念融入自己的企业,一方面经营广大消费者日常消费的相关产品,如电动车、汽配件及电器等;另一方面建设大型高层酒店、公寓等餐饮、休闲、办公、住宅等现代城市相配套的高档产品,以满足城市经济发展的多方面需求,这种“凡尔永不停顿”的管理发展战略正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根脉所在。杭州凡尔顿世纪广场(酒店・公寓)和凡尔顿大酒店等高层建筑正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又一丰碑,这些浓缩着的“都市・生态・环境・精品”,演绎着城市的永恒之美。

骆董事长再次说到,新的世纪,新的征程,企业秉承“创品牌、树形象、上规模、求发展”立足自主创新,持续发展。

的确是这样,浙江凡尔顿控股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靠自主创新立于不败之地,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创建著名品牌。集团公司东阳汽车电器有限公司全面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投入资金与技术力量,历闯数关,成功研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燃油喷射电子点火控制装置,”填补了国内空白,处于领先水平,价格只为国外同类产品的1/3,2005年被国家科技部列为科技型创新项目,被浙江省科技厅评为高新技术产品。

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使企业的发展强劲有力。浙江使他本凡尔顿内燃机配件公司投资2900万元,进行汽车发动机气门技术改造,气门量由500万支提高到2000万支,不但降低了原材料成本,而且提高了产品耐高湿、耐高压,耐高冲击力的性能。

浙江凡尔顿控股集团东阳汽车电器有限公司的ERP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投资2000万元,新增销售收入5000万元,新增利润近600万元。

拥有自行进出口权的东阳电器公司,以自营出口为主要贸易方式,国外的配套公司有印度的KBS、日本的OCT以及美国、墨西哥、缅甸、哥伦比亚和香港、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第12篇

关键词:道路规划;拥挤;战略管理

中图分类号: U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邳州市的目标是确保东陇海第三大城市的地位,要想实现这个目标,道路建设将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道路建设既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也是城市经济的先导性产业,只有加快交通道路的建设,才能带动整个邳州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邳州市交通道路现状

1、市区交通拥挤

在上下班时间及周末的高峰时段,市区拥堵状况十分严重。集中于人民商场到宏大华联路段以致西段延伸到运河小学,东段延伸到李口小学,其中包括一些狭窄街道、超市及菜市场。私车、公车经常出现堵死情况,车辆20分钟前进100米的情况频繁出现,对市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困扰。

2、道路基础设施落后

由于历史原因,老城区的道路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没有铺设新的道路网。许多十字路口没有红绿灯和人行道,以致行人过马路混乱,这对于行人来说是很危险的。同时,我市交通护栏在一定程度上的毁坏以及高低不一,未能起到很好的隔车隔人的作用,而且各式各样的护栏对我市的市容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3、车辆停放难

邳州老城区停车场的建设跟不上城市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老城区停车点非常少,无法满足市民停车的需要。车辆停放难已经日益成为影响交通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彻底解决我市车辆停放难的问题,相关部门仍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这项严峻的工作中来。

4、交通不易管理

我市交警大队交警数量明显不足,部分交警人员职业能力不足,加上部分市民不予以配合,在出现高峰时段,即使全警出动,也难以应付交通混乱的状况。

二、交通拥挤原因

1、缺乏整体的交通发展战略

老城区建设于几十年前,无论从规模上还是在功能上都没能得到很好的规划。在市中心,道路过于狭窄是造成拥堵最主要的原因。其次,各企事业单位、医院、学校、超市、菜市场和各种休闲娱乐设施分布过于集中。以宏大华联到人民商场这段路为例,在这条主干道上,分布着运河小学、人民商场、时代广场、百货大楼、宏大华联、人民医院、康乐大世界、运河中学、李口小学等等。一到高峰时段从运河小学就开始出现拥堵情况,直到学生解散完毕,这种拥堵情况才得以缓解。

2、路口的红绿灯设置不合理

红绿灯的设置一定要结合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不能盲目的进行设置。在市中心的主干道上应该给车辆留出更多的通行时间,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给人行道分配合理的时间。

3、人口过多,车辆增长速度过快

根据江苏统计局官方网站公布,邳州市户籍人口184万人。面积2088平方千米,人口分布过于密集是造成交通拥挤的主要原因之一。

再者,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如此同时,人们对于汽车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据统计,邳州私家车每月以600-1000台的速度增长。如此庞大的数字是造成交通拥挤的又一重要原因。

4、行人及非机动车不遵守交通规则,三轮车非法运营严重

行人及非机动车不遵守交通规则,市民法律及遵守交通规则意识相对淡薄。在人行道上经常出现闯红灯的现象,机动车辆的避让导致了正常交通的混乱。三轮车非法运营严重,在繁忙街道,三轮车非法停靠载人,比如人民商场的门口,经常停靠大量的三轮车载人,使原本就不宽阔的道路变的更加拥挤不堪。

5、摊贩占道经营严重影响道路通行

在老城区街道治理做的并不完善,在一些商场超市及娱乐场所门口摆布着大量的摊贩,由此不仅影响了城市的容貌,对交通的运行更是极大的困扰。

三、道路规划的目标及解决交通拥挤的措施

道路交通的规划能力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提高道路规划水平,是我市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道路的规划过程中要严格坚持“以民为本”的原则,要树立一定的权威性,以科学的方法来提高我市交通道路的规划,争取赶上并超过现代化城市道路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并改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对实际情况的调查,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改善道路建设情况。可以请一些权威人士及专家来实地考察,然后提出规划和改善意见。同时还可以引进一些先进工具和技术加快主干道的改建,最重要的就是将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的行人区分开来。要将红绿信号、车标、车线等明显的标志出来。

第二,重视交通管理队伍的建设。在原交通管理队伍的基础上,要适当的增加管理队伍的人员数量,与此同时,要更加重视高端管理人才的吸纳,提高道路建设队伍整体的素质水平,提高交通管理部门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作用。

第三,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我们很容易发现,在河北的一些城市,为了给机动车辆留出更多的地方,已经将非机动车辆道路划分的窄的不能再窄了。我市的道路规划决不能这样做。非机动车辆车道和机动车辆道路一样重要,在此原则上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才是科学合理的。

第四,加强全市道路管路人员和全体市民的素质教育。一方面,加强道路管理人员的职业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只有道路管理人员具备了较高的素养能力,在出现了道路拥挤情况下才能及时做出反应的措施。另一方面,加强全体公民的素质教育也同样不容小视。全民的素质提高了,就会极大的减少闯红灯等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道路交通便会更好的发展。

除了以上四个措施之外,还应该重视战略管理和系统工程在我市道路规划中的重大作用。对于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城市来说,只要对城市的道路规划有了一个很好的战略思想,那么这个城市的道路发展就可以说是已经成功了一半。除了这些措施,还有很多相关的方法可以有力的加快我市的道路规划建设,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四、结论

在“以人为本”原则的基础上以正确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通过吸收高端道路管理人才和道路规划建设人才,运用先进的工具和交通设施来对我市的道路交通规划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由此才能更好的加快我市的经济建设发展,更好的提高我市全体市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张 旭.城市详细规划设计实训[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5.

[2]张乐飞.城市道路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2008, 7.

第13篇

关键词: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4-0026-01

1 城市战略规划的概念与特点

1.1 概念

对于城市战略规划的含义,还没有专家给出最权威的定义,在目前的学术界内,许多学者都按照自己的想法作出了很多自己的定义。

而我则以为,城市战略规划实际上是对很多城市里的大问题作出的发展纲要,例如区域协调、用地功能、生态建设、空间结构、城市性质等。即对城市整体发展的大致框架和战略引导。因此,他其实是城市重大的、全局性的、长远的谋划和安排,这不仅是物质空间上的,更是精神领域里的。

1.2 特点

(1)研究时间很短。

从之前的很多城市战略规划研究实践中我们发现,从开始调查研究到最终结果出来,其时间是很短的,首先由于城市战略规划研究尚无确定的范式,其包含的内容多样;而且城市战略规划研究的目的在于想清楚思路、屡清楚想法,循环报告和审阅的程序很是简单、迅速。

(2)实效性很好。

曾经关于区域规划我们国家所用的都是任何事情都包的复杂内容,而现在我们运用的城市战略规划抛弃了这种无所不包的处理方法,选择了专门针对城市宏观发展的战略情况,切合实际的提出目标城市的特定区域、特定背景、特定时间的发展情况。

(3)讲求创新。

在大量的借鉴各国先例所选用的方法,更多的从多学科的方法和理论中吸收好的东西外,不仅从战略规划的内容,还有他的各种形式,我们都要追求创新。

(4)从整体的视角研究。

从整体区域出发已经是研究城市战略规划的主要视角和方法,现在城市的发展不再像之前那么孤立主要是由于区域空间的网络化发展状况,如今关于城市本身发展的最重要的影响原因是区域关系的处理问题。

2 城市的战略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

城市战略规划比城市总体规划具有这样几项突破:第一,突破了时间的限制,使得规划的有效期条件消失;第二,不再局限于正常划分的行政区域,空间上不再受到限制;第三,更多的是整体的、全局的发展规划,不再过分的重视细节问题;第四,更多的是融合了多种方案、多种维度、多种科学方面,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规划,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包容性。

同时我们看到,城市战略规划还不能替代城市整体规划,因为城市整体规划的详细的、实体性的、物质规划性仍然是我们所需要的,在现在我们国家的城市化发展状况下,城市的扩张速度和建设情况来看,城市战略规划只是用来弥补不足的有效手段,是总体规划的重要的前期工作。

3 研究内容

3.1 关于区域发展战略

目前,在各个方面都全球化的过程中,比较优势已经被城市的竞争力逐步取代了,他已经成为将来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区域、城市间、城乡间的合作等方面,建设“合作型城市”,已经成为区域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在城市的角度来看,城市自身很难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是城市在将来的发展中有很小的自主性。而目前各主干城市正在形成一个发达的网络体系,城市正在变成一个更大的经济活动体系的交点,各个城市之间成为了更加紧密的共生关系。因此区域背景分析是在一个比较系统中研究各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而不单单是对现实状况的简单描述,可是如今的问题是形如整体的竞争力的提高、地区繁荣的保持、交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区域里各个城市间的关系等之类的城市的“地区问题”,而想解决这些问题则需要在超越自身的范围内寻找。

3.2 关于经济发展战略

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表现了城市的发展潜力,且这也是城市赖依发展的主要力量。在经济学上对于经济增长的理论的解释可以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一个城市成长的机理,其中增长极理论认为,应该在城市区域性地投资、建设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这些产业不仅它本身能迅速增长,且由于乘数效应的影响,可以促进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3.3 关于生态发展战略

在城市中,生态发展战略不单单强调对现有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更着眼于长远的城市生态系统的构建和培育。但是,如何合理地引导城市发展的价值取向由单纯经济利益转向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理智地保持生态要素结构和功能的合理有序,推广绿色GDP概念、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构建好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是关键,以上的措施无疑能促使城市生态与经济的共同发展。

3.4 关于空间发展战略

城市空间作为一个城市中各种物质的载体,对城市的空间规划无疑是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核心。在当前城市普通面临空间拥挤、空间利用效率低下的背景下,对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规划研究中将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国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城市与区域之间是以垂直联系作为连接的,而同等级别同类型的城市之间就更缺少相互联系与合作。现实的窘迫性已经正在城市的各个层次间促成一种区

域合作与竞争的新体系,我们的城市则需要在这种新的区域关系中找准自身的定位,发挥自己的作用。

3.5 关于城市运行战略

我们认为城市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作为人类舒适的栖息地。在城市运行中,城市文化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都不被人加以重视,而事实上,城市市文化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示下,加强城市运行中内外部制度的建设,突出城市文化地位,将规划与政策、法律、行政等相互有效结合,尤其是要强调公众的主人翁态度,积极参与城市的建设和规划,使城市的战略规划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这样也使政府与群众在城市发展推进中能保持相对利益的一致。

4 战略模式的划分

企业的战略管理过程也可以大概分为五个阶段:战略定位、设定目标、制订战略、实施与控制、评估与反馈。我们参照企业战略规划的基本内容,以此来讨论城市的战赂,可以将城市战略划分为城市总体战略,主要内容是城市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城市竞争战略,主要内容是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与城市竞争战略的选择;以及作为城市战略规划第三层次的城市的部门发展战略。结合以上,城市战略按部门的构成可以划分成城市区域发展战略、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空间发展战略、城市生态发展战略等几个战略。

5 构成的层面

战略规划层面可以划分为两个层面: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其中微观层面主要包括地方特色、生存环境、理想形态等,中观层面主要包括城市容量、生态建设、产业结构、交通网络等,宏观层面主要包括城市发展方向、功能定位等。

6 城市战略规划的编制

城市战略规划的编制由于涉及的相关领域和部门众多,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设计思路一般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战略规划的提出阶段,城市市政府首先提出战略目标和规划编制日程表,通过协商与公众明确规划的主要目标及内容,并收集相关资料做好规划的准备;第二阶段为战略规划的研究阶段,这个阶段通常以较为开放的形式来组织多学科之间的合作研究,其后通过对所提交的各种战略研究成果的分析、比较和调整,以此形成战略研究的成果;第三阶段为战略规划的形成阶段,通常以战略研究的成果为基础,结合相关规划的原则,来构建城市战略规划的初案,在经过多方的协商和咨询后,最终由政府决定采纳、审批,这样就完成了整个城市战略规划的编制程序。

参考文献

[1]赵民,奕峰.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研究当论[J].城市规划汇刊,2003,(2).

第14篇

关键词: 服务外包总部经济概念关系

一、服务外包与总部经济的概念分析

服务外包是指作为生产经营者的业主将信息服务、应用管理和商业流程等业务,发包给企业外第三方服务提供者的经济活动。服务外包的本质,是企业以价值链管理为基础,将其非核心业务通过合同方式发包、分包或转包给本企业之外的服务提供者,以降低成本、优化产业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服务外包业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科技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专业服务、物流和供应链服务、市场营销及咨询服务等领域的生产业已构成现代服务产业的主体,由于其高智力、高集聚、高成长、高辐射的特征而倍加重视。

总部经济是指作为经济区域中心的城市,通过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投资中心、管理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销售中心、结算中心、物流中心等形式“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而将生产加工基地布局在欠发达地区,由此使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取得中心城市的战略资源和欠发达地区的常规资源,实现两个不同区域优势资源在同一个企业的集中配置,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促进本地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服务外包与总部经济的关系

1.总部经济需要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

总部经济发展离不开围绕总部服务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首先整合高端生产要素,覆盖金融、保险、商贸、航运等诸多领域形成与总部经济相适应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为服务外包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而高度发达的服务业、连贯性的鼓励竞争制度、完整的服务业发展战略,一方面提高了城市经济效益与经济实力,另一方面促进了总部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金融、法律、会计、咨询等知识型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其次区域内发展总部经济要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科研教育资源,才能够使得公司总部以较低的成本进行知识密集性价值活动的创造。另外,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运输、完善的交通网络体系是决定总部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能大大节约公司总部与制造加工基地分离导致的空间成本,有力地吸引银行、集团公司总部的落户,推进服务外包业的发展。

2.总部经济为服务外包提供品牌效应。

总部经济聚集区的特征与区域品牌的构成要素是相吻合的。一方面企业总部集中了企业价值链中知识含量最高的研发、营销、资本运作、战略管理等区段。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聚集必然带动相关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为企业总部服务的知识型服务业产业链。另一方面总部经济形成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经济链条,不但能够实现二产向三产的延展,而且能够实现知识业向一般业的延展。实证研究表明,跨国公司总部向一个区域迁移,会带动几个、甚至是十几个与其有紧密业务关联的知识型服务公司随之迁移。

如果一个区域聚集了大批的企业总部,就说明这个区域的商务环境、综合环境比较优越,无形之中提升了这个地区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国际地位。同时,总部经济能加速知识型人才的培养与聚集,多元文化的融合与互动,加快这个城市的国际化步伐。这也能大大提升所在区域服务外包企业的品牌价值。

3.服务外包业推动总部经济发展效果明显。

(1)现代服务业为总部经济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支持。总部经济的发展对现代服务业产生巨大需求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这一方面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另一方面,更表现为现代服务业与总部经济的互动发展,进而实现二者的双赢。大量现代服务业企业的集聚,提升了总部经济聚集区的发展层次和整体服务水平。

(2)服务外包产业既符合总部经济发展城市的业态取向,又能从根本上提高生产型总部企业的发展水平。服务外包产业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能力强等特点,这完全符合总部经济发展城市的业态取向。

三、积极构建互动共赢机制,促进服务外包与总部经济的发展

1.提高认识,明确定位,自觉做好服务外包与总部经济的衔接。

要进一步认识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和提升先进制造业高端发展的总部经济,是各地域的经济体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信息优势,利用世界范围内的专业化分工对产业进行有选择的发展的必然,也是追求高附加值的、绿色环保的、自然资源消耗相对少的产业升级方向。我国发达的传统制造业在大力吸引国际服务外包的同时,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发展境内外包。另外,只有服务产业相当发达,总部经济才能获得更高端的产业定位。因此要更加自觉做好服务外包与总部经济的衔接。

2.完善条件,重视配套,增强服务外包能力与水平。

服务外包和总部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一般都拥有诸如地理区位、科技人才、良好的基础设施、较强的经济基础和工业配套能力及宜人的生存环境等方面的优势条件,以充分发挥核心城市的集聚和扩散作用,带动中心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所以中心城市需要进一步从优化服务环境、降低服务成本方面创造有利于服务外包和总部经济发展的环境,特别是增强服务外包能力和水平,更好地促进总部经济发展。

3.积极构筑服务外包关联产业的链接,形成与总部经济的互动。

第15篇

关键词:城市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0引言

城市管理需要企业化模式的创新,实现城市的企业化,城市政府的企业化。将企业的管理融入到城市的发展管理中,对各类公共管理进行技术管理,明确市场竞争的发展情况,将竞争机制引入到政府组织制度规范管理中,明确城市政府的作用、活动思路,经营管理效果,以有效的创新标准,提高城市服务发展水平建设,提升城市经济的发展管理,从政府福利中找寻更加适合城市经济持续发展增长的标准。

1建立完善的企业运作管理模式

城市管理过程中,首选需要明确实际不同的需求,分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特点形式,判断每一个城市的不同地域文化特点,制度,习惯及风俗,准确的分析企业的整体化管理效果,分析企业模式管理条件中的影响因素,以某种方式进行隔离,不断拓展社会环境文化的发展水平,建立完善的管理标准,加强企业模式的创新,改进城市管理的体制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综合行政效率,建立有效的特色服务,确保城市管理模式符合未来发展需要。通过研究城市现有的管理理念,引入有效的城市管理办法,试着尝试新的建设方法,学习西方改革创新思路,加强城市综合速度的发展,明确城市管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按照城市的发展管理效率需求进行分析,积极拓展我国的城市管理发展建设水平,将企业的管理目标、质量管理需求、战略管理形式均引入到城市政府管理中,发挥各个管理方面的协调关系,明确实际的管理秩序,促进城市拟的科技发展,构建完善的框架管理水平。依照竞争发展管理机制,引入到城市管理模式中,使用合理的企业精神改革方式,提升创新城市的服务和发展,拓展城市政府发展水平,为城市的建设提供良好的活力。

2通过专业的技术分析,加强政府对城市的管理水平

城市管理需要引入有效的企业管理技术方法,利用有效的企业模式化治理方法,按照科学的管理流程进行发展,分析城市管理的多元内容,复杂水平,判断造成城市管理模式降低的因素,准确的分析我国城市政府管理中的不足,对效率低、成本高的情况运行分析和处理,促使我国城市政府管理部门转变思维,加强专项城市化管理,明确专业知识的建设发展水平,勇于创新,不断发展,重视建设效率,分析协助政府的决策管理标准,以有效的形式制定完善的行政管理规划模式,为政府提供良好的服务管理依据标准,协调各级政府开展有效的行政管理工作,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思路,加强政府部门的综合化分析,建立完善的有效规范建设发展水平,以科学的,合理的,高效率形式,提升政府的综合管理效果。

3重视政府智能化建设,意在完善政府的服务性专项发展特点

企业需要转变现有的模式,加强政府体制、职能的改革,转变或淡化政府管理的职能标准,逐步突显政府的有效服务意识,加强政府智能化建设,借鉴企业客户的关系,加强城市管理服务理念建设水平,充分满足社会的需求,强调政府主导思维的建设。政府往往无法适应现有社会的发展水平,需要制定全球化的运动形式,对社会开展多元化,科技化、信息化的改革,重视政府、社会之间的公众关系,重视质量化管理,追求企业化组织建设,提高政府管理人员的责任心、服务意识。社会公众是政府的纳税重要来源,良好的城市管理需要平衡纳税与回报之间的关系。政府工作管理中,需要重视公众的需求标准,以需求标准为导向,加强高品质、高效率的公众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城市化管理建设形势,从城市化管理中获取符合公众需求的服务标准。城市化管理的创新正式实现公众需求的过程,通过科学技术方式,改变现有的建设流程,以新的建设办法,开展合理的服务建设意识,拓展建设思路,提升建设管理效能,提高城市管理的综合性,全面性,政府工作人需要认真的思考城市管理的目标,从企业化管理中借鉴良好的思路,加强制度化的改革,实现数据的透明化,沟通的实时化。

4改变城市市场管理创新模式标准

改变城市化的的管理模式,借鉴企业化模式管理,积极开展主动化管理模式,运用市场需求形式,不断提高政府化的管理发展水平,解决政府与民间之间沟通不足的情况。需要合理的分析城市管理运营的风险,分析公共事务的处理流程,重点分析协助政府发展建设水平,处理各类公共事务,提高政府的综合管理效率,确保城市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我国的城市管理建设中,需要准确的分析市场的公共服务管理理念,对公共环卫、清洁、养护等进行制度化处理,积极分析引入市场管理机制的形式,发展流程,重点分析企业化的发展经营管理效果,研究提升政府综合管理效率的形式。政府需要加强多形式管理内容的分析,不断提高城市的数字化建设,技术化分析,创建符合城市管理的新模式,新标准,拓展有效的思路,注入新的理念,实现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

5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发展途径,从企业化管理发展中分析适合城市管理的办法,对城市政府进行公共服务意识,私营问题,区域文化,政府效率等进行分析,明确政府管理的具体模式和创新方法,实现政府管理的快速提升。我国的抵御宽广,区域文化均有不同,为了加强不同城市的管理模式提升,需要依照当地的实际文化进行发展,符合民众的需求和生活习惯,政府需要体察民众需求,提升城市特色化管理的建设,保证城市发展改革创新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珏林,翟宝辉,周江,周达.对我国部分城市房屋行政管理体制及相关问题研究[J].中华建设,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