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血压营养防治原则范文

高血压营养防治原则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血压营养防治原则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高血压营养防治原则

第1篇

一、饮食基本原则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议论很多。但无论怎样,以下几条是一定要注意的。

(1)节制饮食控制体重

高血压病患者应节制饮食,避免进餐过饱,减少甜食摄入,把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俗话说,饮食常留三分饥,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更应如此,要根据本人工作和生活情况按标准算出每天应摄入的热能,然后再减少15%~20%。

(2)避免进食“三高”食物

避免进食高热能、高脂肪、高胆固醇的“三高”食物,适量限制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量,对高血压病人很有益处。每天每千克体重蛋白质的摄入量应在1克以内,可常吃豆腐及豆制品、瘦肉、鱼和鸡等。高血压病患者若不伴随高脂血症的,则每日可食1个鸡蛋。

(3)忌食荤油及油脂类食品

餐饮中的食用油宜选择植物油,如豆油、菜籽油、玉米油等。这些植物油对预防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病变有一定好处。

(4)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高血压病患者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饮茶宜清淡,忌饮浓咖啡,少吃辛辣的调味品。

(5)严格控制饮酒

高血压病患者平时要严格控制饮酒,其饮酒量每日必须限制在50毫升以内,且忌一次饮完,并绝对禁止酗酒。

(6)降低摄盐量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钠的过多摄入对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统和血液黏度尤为不利,对高血压患者更是个致病因子,所以每日摄盐量应限制在6克以内,不要超过此限值。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每日摄盐量最好应限制在4克左右,这对降低和稳定血压大有裨益。

(7)增加高钙饮食

高钙饮食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措施之一。补充肌体可吸收的钙,可使血压保持稳定。

(8)多吃粗粮杂粮

主食宜多吃粗粮和杂粮,如糙米、玉米,少制的米和面,烹饪中宜多用红糖、蜜糖,少用或不用绵白糖和白

砂糖。

二、正确选择主食

许多人片面地认为,主食类食物对人体没有什么益处,会造成肥胖,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发生。其实不然,主食类食物所富含的糖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没有糖类就没有健康的体格。只不过在选择主食类食物时要有一定的技巧,选择糖类含量相对较少而膳食纤维含量相对较多的主食类食物,则有助于高血压的防治。

(1)小米

小米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膳食纤维、钙、铁、磷等多种营养成分,能够起到抑制血管收缩、防治动脉硬化、降低血压等作用。不仅如此,小米还能够改善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和小便不利等症,对于久病体虚的高血压病患者尤为适宜。

(2)薏米

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薏米富含蛋白质、糖类、氨基酸、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较好的利水燥湿、健脾养胃、清热润肺等功效,对于痰湿内阻造成的脾胃虚弱型高血压患者非常适用。

(3)荞麦

荞麦富含蛋白质、糖类、膳食纤维、烟酸、铁、钙、磷等多种营养成分。荞麦中的膳食纤维含量非常丰富,对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均有理想的食疗效果。但荞麦属寒性食物且不易消化,所以不可多吃。

(4)大豆

大豆富含植物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卵磷脂、维生素、膳食纤维、铁、钙、磷等多种营养成分。大豆不仅能减少人体血清中的胆固醇等脂类物质,还具有抑制血管收缩等作用,对于高血压的防治有一定帮助。

(5)红薯

红薯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赖氨酸、膳食纤维、胡萝卜素、钾、钙、铁、钠、磷等多种营养成分,能够维持血管弹性、预防血管中的脂类物质沉积、降低交感神经兴奋及血管收缩,从而起到保持血压稳定之作用。

三、副食不容忽视

选择具有降低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及预防肥胖症的副食类食物,有利于高血压的防治。

(1) 生芹菜

许多人都知道芹菜具有降血压作用,但一般都是炒熟食用,效果并不明显。最近,国外心血管专家研究指出,芹菜确有降血压作用,但必须生吃。新鲜芹菜洗净,连叶带茎一起嚼食,每日2次,每次20克。如此持续食用1周,可有明显降压效果,并适合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生嚼芹菜还可解除中老年便秘,消除脂肪,缓解腹胀感。

(2) 山楂

山楂富含蛋白质、糖类、胡萝卜素、膳食纤维、苹果酸、山楂酸、柠檬酸、钙、铁、磷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健脾开胃、消食导滞等作用,还能增强心血管功能,预防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等症。

(3)胡萝卜

胡萝卜富含蛋白质、糖、胡萝卜素、木质素、钙、铁、磷等多种营养成分,能起到增强人体免疫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预防动脉硬化等作用。

(4)西红柿

西红柿富含蛋白质、糖、胡萝卜素、膳食纤维、番茄碱、番茄素、有机酸、钙、铁、磷等多种营养成分,它能增加食欲、改善消化不良症状,亦能起到降低血压、防止动脉硬化、促进钙质吸收、预防肥胖等作用。

(5)芦笋

芦笋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胡萝卜素、膳食纤维、钙、磷、铁、锌、铜等多种营养成分,长期食用可预防高血压,防止动脉硬化。

(6)蘑菇

蘑菇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钙、磷、铁、锰等多种营养成分,可起到预防动脉硬化、抑制血管收缩、降低交感神经兴奋度等作用,从而对防治高血压很有好处。

(7)海带

海带富含蛋白质、脂肪、氨基酸、胡萝卜素、膳食纤维、牛磺酸、维生素B2、烟酸、铁、钙、磷等多种营养成分,海带不仅可预防高血压,还可用于防治恶性肿瘤、动脉硬化、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

第2篇

唐新华:首先,高血压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目前我国的高血压患病率很高,由其导致的心血管病急性事件的发生率、致残率和致死率也因此始终居高不下,高血压及其相关不良事件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02年的全国营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以上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18.8%,患病人数达1.6亿,较1991年增长了31%。2005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情况如下:新发脑卒中病例为每年200万例,现有脑卒中患者为700万例;新发心肌梗死病例为每年50万例,现有心肌梗死患者为200万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还将持续攀升!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至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中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病将占首位”。也有专家预测,至2025年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将达到27.4%,患病人数将多达3亿。然而,当前我国高血压的防治依然呈现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三低”的态势,情况令人担忧。

面对如此庞大的数亿患病人群,以及面对成千上万参与高血压防治的各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基层医务人员),我国必须建立标准化的高血压防治技术、流程及对防治效果的评估。因为只有在标准化的指导下实施各项防治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防治效果,也才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和死亡。

其次,高血压防治亟待标准化管理我国在卫生部直接指导下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最权威的高血压防治技术的标准化指导文件,是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参考其他国家指南,结合我国国情,经全国著名专家反复讨论论证后达成的共识。《指南》规范了血压测量、高血压的分级诊断和危险评估标准,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控制标准,降压药物应用强适应证及血压达标标准,特殊人群高血压的处置原则和标准,以及双向转诊、健康教育、患者随访指导内容和标准等。《指南》对高血压的防治技术作了详尽的描述,并且具有良好的临床可操作性。因此从这一角度看,我国的高血压防治技术是相当成熟的。在实施高血压防治时应尽可能按《指南》中要求的标准和指标进行。

根据具体的实施情况和循证医学的进展情况,相关机构和专家将对《指南》进行不断的修订。任何一名医生在为患者制定诊疗措施时,都必须遵照《指南》进行。正如《指南》指出的:“治疗目的是通过降压治疗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如果只注意开出一张降压处方,而不关注血压是否达标,或者只注意降低血压,却并不关注降低心血管病的总体危险,都属于非标准化的管理范畴。有些基层医师甚至不知道一般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更不知道伴有糖尿病、肾病时的血压控制目标,以至于某些社区在高血压防治工作开展4年后,依然有20%的3级高血压患病率,说明在防治工作中并没有很好地掌握和执行《指南》中的标准。再如《指南》指出“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2种或2种以上的降压药方可达到目标血压”。并提出要“根据基线血压水平以及有无并发症,采用小剂量单一药物治疗或两种药物的小剂量联合治疗”,“大多数慢性高血压患者应在几周内逐渐降低血压水平”,《指南》还制定了高血压诊治的标准流程。这些都是高血压治疗的标准和原则。然而,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单一降压药治疗率仍达80%以上,联合用药率不足20%。医师在治疗高血压时仍存在不留意病人的血压水平、不关注有无其他危险因素和相关疾病、不考虑是否需要联合用药、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即开降压处方等诸多问题,凡此种种显然是违背了标准化的管理原则。

当然,要实现高血压防治的标准化,就必须一切按《指南》的要求进行。虽然推广和实践《指南》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任务,但为了使全国高血压防治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必须全面贯彻落实《指南》,使《指南》原则变成标准化的实际行动,实现从《指南》到实践的转换。

《心脑血管病防治》:那为什么又强调高血压的防治必须个体化呢?

唐新华:从总体要求看,高血压防治策略必须要标准化,这是指原则上的统一。但对每一例具体患者而言,高血压防治则必须个体化。《指南》所提出的防治原则是专家们达成的共识,其中包涵了高血压防治中的共性问题,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针对具体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则取决于每位医师对每例患者的具体判断和对指南的理解。

由于高血压是由多种复杂的尚不清楚的病因引起的,所以在不同病因的作用下产生的病理生理机制也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每例高血压患者对不同降压药治疗有不同的疗效反应。而且不同的高血压患者所伴有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并存疾病也不相同,用同一种药或同一类药物治疗所有的高血压患者显然是不科学的。

《心脑血管病防治》:您认为高血压个体化诊治包含那几层含义?

唐新华:高血压个体化诊治包含了以下三层含义:

1.对患者进行诊断时

在诊断时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除总体血压水平及危险分层不同外,还要考虑到每例患者伴有不同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以及并存的心脏、肾脏及血管疾病,是否有继发性高血压或白大衣高血压的可能。根据评估结果判断是否需要治疗或继续观察,若需治疗应选择适当的起始治疗时间。

2.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时

在决定患者治疗时,应考虑到不同患者对各类降压药的治疗反应(效果、不良反应及耐受性)存在个体差异,可能伴有与某种降压药作用相对抗的疾病(例如哮喘、心律失常、代谢异常等),因此临床医师应根据每例患者不同的降压目标,制定适合患者的治疗计划。例如《指南》指出:“五类降压药都可以作为降压治疗的起始用药和维持用药”,而且一些循证医学研究也证实钙通道阻滞剂(ccB)能有效降低总外周血管阻力,是高血压患者最常用的降压药物,其使用比例占我国降压药物的4l%。但CCB有可能加重伴有快速心律失常或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尤其是短效CCB还有可能增加冠心病患者心肌梗死的风险,因此对这类患者应慎用。

3.制定个体化降压目标时

在制定患者降压目标时,更应注重个体化的效果。《指南》要求降压治疗数周后的高血压控制目标是:一般人群<140/90mmHg,伴糖尿病、肾病者应<130/80mmHg,蛋白尿>1g/d患者的血压目标值为<125/75mmHg,65岁以上老年人的收缩压目标值为<150mmHg。上述目标是针对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而言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一定要考虑患者的个体因素。

例如,老年患者如果在降压治疗时舒张压已<60mmHg,而收缩压依然>160mmHg(并未达到《指南》要求的降压目标),此时若再继续降压有可能带来更大的心血管风险。

再如,在对高血压急症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降压时,不能短期内降压达标,降压幅度应控制在用药前基础血压的20%,迅速降压可能骤然降低脑灌注量,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或加重梗死区域的缺血,从而引起再灌注损伤。针对这类患者,应先度过急性危险期,待病情稳定后再缓慢降压,逐渐达标。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降压治疗预防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作用,需要在区分患者的同时慎重选择降压药、控制降压速度和幅度。

对那些没有并发症、合并症及靶器官损害,危险因素相对较少的高血压患者,尤其是中青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较低。但那些已出现严重并发症,有糖尿病、肾病、卒中等靶器官损害的患者,其心血管危险显著增加,尤其是老年患者,必须制定个体化的降压速度和降压幅度,同时更应注意选择具有心血管保护效应的降压药物,这样降压治疗才能获得更大益处。

《心脑血管病防治》:请您谈一下根据高血压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个体化治疗应掌握的要点?

唐新华:临床医师应根据高血压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个体化治疗:

1.合并不同阶段的冠心病

降压药物的选择应有所不同,须采用个体化的治疗原则。例如ACEI被主要用于合并冠心病高风险、稳定型心绞痛、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心脏病、心衰患者。因为对EUROPA、HOPE、PEACE等大型研究进行的荟萃分析显示,ACEI可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死亡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风险,所以ACEI应做为冠心病二级预防的首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滞剂,来进行初始和持续治疗,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仅作为ACEI不耐受时的替代药物。β受体阻滞剂更多用于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

2.合并脑卒中

在脑卒中一级预防中,各类降压药物治疗均可显著减少脑卒中的发生,但是不同类的降压药物对于脑卒中二级预防存在差异,经过大规模临床试验(PATS、MOSES、PROGESS)证实了利尿剂类和ARB类降压药物及ACEI联合利尿剂对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有效作用。冠心病往往是卒中患者的隐匿性并存疾病,需引起关注,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ACEI的使用不仅可以减少卒中复发,还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无论是脑卒中急性期还是稳定期都不宜采用短效CCB来降压治疗,因为这会增加再出血和梗死的风险。

3.合并糖代谢紊乱

2009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将ACEI、ARB作为首选的降压药,以对抗RAS系统的过度激活,缓解胰岛素抵抗,延缓肾脏受损。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对于同时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选ACEI、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4.合并微量蛋白尿或肾功能不全

在没有禁忌症时,应首选ACEI或ARB,以减少蛋白尿和延缓肾病进展。由于肾脏受损的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极高,通常需考虑给予综合干预,而AECI类药物因其确切的心血管保护和非血压依赖的肾保护机制应优先考虑。

65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通常首选CCB和噻嗪类利尿剂。既往的研究表明,6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需要2种以上降压药的联合治疗才能达到目标血压,如果合并脂代谢或糖耐量异常,则应同时联合调脂降糖治疗。因此在联合用药时更应考虑患者并存的上述各种情况,采取降压作用相加,副作用相抵的合理联合方案,从而使患者除降压外获得更多的益处。

《心脑血管病防治》:最后,请您谈谈在高血压防治中怎样做到标准化与个体化有机结合?

第3篇

关键词 高血压 个体化健康教育 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20-0035-0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高血压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卫生部2004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1]报告显示,全国高血压患病率已达18.8%。高血压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胡大一等[2]认为,做好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是社区慢性病防控的重要内容。为探索社区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提高社区高血压管理的水平,我中心在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自2011年开始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引入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内容,并进行对照研究,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1年7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东王卫生服务站管理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为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版)》诊断标准;②本社区常住居民,年龄>60岁;③无严重心、脑、肾并发症,无恶性肿瘤;④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剔除标准:死亡、外出、迁移,未能完成全部观察者。符合条件的对象共224名,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20人,其中男51例,女69例,平均年龄(67.31±7.52)岁。对照组104人,其中男43例,女61例,年龄(66.51±8.7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血压分级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表1)。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开展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服务。主要内容如下。

1)提高认知水平 做到《高血压自我保健手册》人手1册,每月举办高血压健康讲座1次,内容包括高血压危害性,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方法,自我管理技能等。根据自愿原则成立高血压自我管理俱乐部,通过制定目标、群组学习、经验分享、相互督促,提高患者参与治疗的主动性。

2)合理膳食教育 传授合理营养知识,教会患者自行计算热卡摄入量,帮助患者采用食品交换法制订食谱,控制食盐和食用油的摄入量、限酒戒烟,多吃蔬菜水果。

3)运动治疗教育 增强患者对运动锻炼重要性的认识,了解运动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学会有氧运动,推荐快走慢跑,每天运动30~60 min, 每周3~5次,做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4)血压监测教育 提高患者对血压监测重要性的认识,鼓励患者自测血压,学会血压自我测量的正确方法,每月至少1次,特殊情况增加测量次数,做好记录并由社区医生定期输入电脑。

5)服药依从性教育 平稳降压是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键,向患者传授基本的药学知识,教患者使用“服药盒”,将药片分天装入小盒凹槽,防止多服及不服;采用电话、短信平台督促患者按时服药。

6)合理情绪教育 卫生站设有谈心室,每季度举办1次集体心理辅导,学习释放压力的放松技术,设立24 h咨询电话随时接受患者咨询。

1.2.2 对照组

门诊治疗、进行常规社区的慢性病管理及健康教育。

1.3 观察指标

1)血压控制情况 按照《中国血压测量指南》[3]的操作规范,由东王卫生站的家庭医生或患者自行进行测量,并登记在高血压管理软件中。

2)治疗依从性 采用Morisky等[4]1986年提出的用于测量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问卷(Morisky问卷) ,Morisky问卷的条目为:①你是否有忘记服药的经历?②你是否有时不注意服药?③当你自觉症状得到改善时,是否曾停药?④当你服药自觉症状改善不大时是否曾停药?以上问题的答案在本研究中均设置为“是”或“否”,问卷全部答“否”为依从性好。依从性(%)=依从好的人数/总人数×100.0%。

3)高血压知识知晓率 自制高血压防治知识问卷调查表,每次调查10题,每题1分,问卷得分≥6分为合格。知晓率(%)=合格人数/总人数×100%。

在干预前,干预24个月后分别进行治疗依从性、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血压每个月测量1次。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试验所得数据录入SPSS l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干预24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比干预前下降,但干预后,干预组的收缩压、舒张压的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治疗依从性和高血压防治知晓率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服药依从性和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24个月后,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静安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区域经济发达,居民文化层次较高,居民的老龄化程度已经达到22.05%。人口的严重老龄化导致心脑血管病患病率居高不下的问题,实施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多因素、全方位干预势在必行。以健康教育为先导和基础的社区综合防治是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必由之路,探讨适合上海市中心城区高血压患者的综合干预模式也显得十分必要。

社区健康教育是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利用这一功能,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开展健康促进工作。但是非药物的干预方式,形式多样,效果很难量化,作为健康教育的受众—高血压患者,在接受相关健康教育时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所以开展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方式很重要。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①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及随访,增强了医患沟通,提高了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确保了医疗质量;②个体化的健康教育由熟悉信赖的家庭医生进行,更有针对性、说服力,也有利于保持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和情绪稳定,避免不良情绪对治疗的影响[5];③个体化健康教育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认知,提高知晓率;家属的参与及“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的同伴效应,更有利于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采取低盐饮食、戒烟、限酒、坚持运动等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减轻高血压的危害,改善预后[6]。

干预的结果显示:在社区进行高血压健康教育时,注重个体化的方式能进一步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同时使患者从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2004, 2(12): 919-922.

[2] 胡大一, 郭艺芳. 遵循指南原则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水平,高血压防治策略[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 1.

[3] 中国血压测量工作组. 中国血压测量指南[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1, 19(12): 1101-1115.

[4] 许卫华, 王奇, 粱伟雄. Morisky问卷测量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信度和效度评价[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7, 15(5): 424-426.

[5] 王崇行. 高血压社区防治与健康教育,高血压防治策略[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 10.

第4篇

摘 要: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大面积化学烧伤合并高血压的治愈率。方法:患者入院后即行综合性抗休克治疗;密切监测、控制血压;联合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平稳度过休克期;保护内环境稳定,防治内脏并发症;加强全身营养支持,促进创面尽快愈合;择期手术封闭深度创面;尽早行综合性康复治疗,促进功能恢复。结果:经过近两个月的治疗,病人创面愈合,功能基本恢复。结论:采用综合性补液治疗,及时有效地控制血压,尽早封闭创面进行综合性康复治疗,可促进功能恢复,提高治疗质量。

关键词:烧伤;化学大面积烧伤;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3-0045-01

大面积烧伤合并高血压的治疗报道较少见,我院于2008年9月30日治愈化学烧伤全身100%合并高血压1例。现报道如下。

1 病案资料

患者,女性,42岁,于2008年7月28日工作时不慎掉入4m深工业废水(酸性,水温约80℃)池内致全身烧伤,约4min后被人救起,未作任何处理,1h后入院。入院时,一般情况差,神志清楚,表情淡漠,心慌憋气,四肢末梢凉,体温35.6°C,脉搏108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76/110mmHg,创面分布于全身,表皮坏死脱落,基底大部分呈苍白色,部分呈红白相间,可见粗大的栓塞血管网,皮肤触诊弹性差。查血肌酐254.2mmol/L。入院诊断:①化学烧伤全身100%(浅Ⅱ°:12%,深Ⅱ°:33%,Ⅲ°:55%);②高血压病;③急性肾功能不全。入院后立即给予综合性补液、抗休克治疗。建立静脉液路快速补液,应用山莨菪碱、西咪替丁及抗生素等药物预防感染和应激性溃疡等内脏并发症。留置尿管观察记录尿量。创面清洁后外用磺胺嘧啶银,同时留置胃管,鼻饲要素饮食,保护胃肠道粘膜屏障。纠正酸碱平衡,平稳度过休克期,创面保痂,静脉高营养等治疗,定时监测血压,口服复方利血平和氨苯喋定片,控制在130/80mmHg左右。于第10天查血糖:8.07mmol/L,考虑并发应激性糖尿病及肾功能不全,应用胰岛素有效控制血糖,及时纠正肾脏并发症。积极保护创面,促进浅度创面愈合,深度创面择期行3次手术植皮覆盖,术后恢复良好,经浸浴和换药治疗,在伤后64d,创面基本愈合。采取综合性康复治疗:外用抑制疤痕药物加局部按摩,应用弹力绷带加压治疗抑制瘢痕增生;定期浸浴治疗,保持清洁防治残余创面感染;定时进行功能体疗,结合器械进行运动疗法促进全身各部位功能恢复。面部行药物面膜综合治疗,防治色素沉着。经治疗全身情况恢复好,创面愈合,血糖及肾功能正常。患者面部肤色恢复正常,四肢活动基本正常,生活自理。随访4个月,面色如常,四肢活动好,全身皮肤无明显瘢痕增生,并可从事简单劳动。

2 讨论

综合性抗休克治疗可使患者休克期复苏满意,机体内环境稳定。患者入院后应立即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及时、快速、充分地进行休克期综合性复苏补液治疗。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使尿量维持在60~80mL/h,再加上山莨菪碱、甘露醇、碱性药、抗氧自由基药物的适量应用及心、肺功能支持等措施,防止内脏并发症及维护内环境稳定。山莨菪碱对严重烧伤后内脏并发症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对烧伤休克有明显的治疗作用[1]。综合性抗休克、补液治疗有利于患者平稳度过休克期,同时密切监测血压,每小时测量一次,使血压逐渐下降,并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控制感染源:应明确抗生素的抗感染作用是有条件的,只有在尽量清除感染病灶的基础上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抗菌作用。我们尽可能保持患者全身创面清洁无菌,发现污染及感染病灶应及时清除,根据患者创面、痂下组织、痰、血液、静脉导管尖端等标本的细菌培养结果,及时选用敏感抗生素,有效防治了严重感染的发生。

全身营养支持:早期以肠外营养为主,辅以肠内营养支持,伤后即给予少量流食,采取少量多次、逐渐加量,保护胃肠粘膜,促进胃肠道功能尽快恢复;后期逐渐减少肠外营养,增加肠内营养。口服以清淡饮食为主,静脉以葡萄糖、氨基酸及脂肪乳和微量元素为主,间断应用血浆及全血,保证病人每日所需营养,促进创面愈合。

创面处理:烧伤创面是体液丢失的途径、细菌滋生的培养基及引起感染的门户,易诱发全身病理生理改变、免疫功能障碍及高代谢反应等。入院后正确清创、及时换药、选择良好覆盖物覆盖创面,浅度创面促进愈合,深度创面择期切削痂并移植自体皮修复创面,加强围手术期治疗,提高植皮成活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综合性康复治疗:创面痊愈后外用抑制疤痕药物加局部按摩,同时用弹力绷带加压抑制瘢痕增生;定期浸浴治疗,每周2~3次,保持了全身皮肤清洁,避免了烧伤后期残余创面感染;还可改善全身皮肤血液循环,促进创面愈合和功能恢复;定时进行功能体疗,结合器械进行运动疗法促进全身各部位功能恢复;定时进行面部药物面膜综合治疗,避免了色素沉着,促使面部肤色恢复正常。在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防治中应优先选用综合性防治方法[2]。

大面积烧伤合并高血压病如何治疗很少有阐述报道,单纯的高血压病在治疗时应限制输液量,而大面积烧伤在休克期治疗时应快速、大量补充液体来纠正其低血容量性休克,两种疾病在治疗原则上是矛盾的。因此我们在治疗此例全身100%烧伤合并高血压病患者时,其休克期补液原则以既往烧伤补液公式为基础,主要以临床生命体征为依据,采用综合性补液治疗,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并进行适当调整;应用降压药物使血压逐渐下降并控制在正常范围,补液速度及补液量在输液泵的控制下可适当加减,以维持心率、血压不增加,使尿量控制在60~80mL/h。经过我们周密、细心的观测治疗,可使病人平稳度过休克期,并经后期综合治疗痊愈出院。随访4个月,病人生活自理,四肢活动正常,面部肤色恢复,双手功能良好,并能够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高血压病 银杏叶胶囊 效果对比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心脑血管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我国其患病率仍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1]。 有效的治疗具有极高的临床及社会价值。笔者自2009年以来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叶胶囊治疗高血压病患者5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观察病例均为2009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初诊为高血压病者,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有关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50~75岁,平均(57.10±5.20)岁。对照组50例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48~78岁,平均(55.40±4.90)岁。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2005年中国高血压指南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调查时两周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即可诊断为高血压。排除病例标准:白大衣高血压、严重内脏功能障碍、造血系统疾病、精神病及继发性高血压。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依那普利10mg,2/d,或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30mg,1次/d。治疗组在上述用药基础上加用银杏叶胶囊口服,每次一粒,3次/d。两组均设2周为1疗程,共2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

疗效判定按卫生部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定。①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或降低20mmHg以上。②有效;舒张压下降≤10mm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或舒张压下降10~20mmHg而未达到正常范围;如为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下降≥30mmHg。③无效:未达到以上两项指标。

2结果

两组高血压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结果示治疗组显效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

两组高血压病疗效比较

组别 总病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数(%)

治疗组 50 20 23 7 43(86.00)

对照组 50 15 19 16 34(68.00)

3讨论

银杏叶,是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叶,味微苦,性平。具有益心、活血止痛、敛肺平喘、化湿止泻的功效[3] 。据《食疗本草》记载,银杏叶可用于心悸怔忡、肺虚咳喘等病症。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银杏叶含有200多种药用成分,其中黄酮类活性物质46种,微量元素25种,氨基酸8种。其中以黄酮为主的有效成分,具有保护毛细血管通透性、扩张冠状动脉、恢复动脉血管弹性、降低血清胆固醇、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脑血管循环、解除平滑肌痉挛、松弛支气管和抑菌、营养脑细胞及其它器官的作用,对于高血脂的调节、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患者辅防治等有良好的功效,是目前世界公认的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理想药物成份。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目的是使降压效果增强,西药使用剂量减少,使不良反应减少到最小程度,同时还能迅速改善症状,平稳降压至目标值,协同逆转靶器官损害及治疗相关疾病。通过本观察表明,西药加银杏叶胶囊治疗高血压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纯西药治疗。中西医联合用药,取长补短,可取得比纯西药治疗更好的疗效,值得临床试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

第6篇

关键词老年抑郁症高血压营养状况影响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老龄化的到来,老年抑郁症患者也逐渐增加。通过对老年抑郁症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降压、抗抑郁及营养治疗等方式,观察疗效。

资料与方法

收治老年抑郁症合并高血压患者140例,抑郁症状采用SDS量表,高血压均符合高血压防治诊断标准。14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营养干预组70例,常规对照组患者70例,高血压病程4~38年,两组患者差异无显著性。

方法:营养干预组患者给予降压、抑郁治疗及营养治疗,其中营养治疗包括饮食规律调节及饮食种类、数量等限制,鼓励患者多食用一些对抵制高血压有效的食物及一些小偏方。常规对照组患者只给予降压与抗抑郁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6周后降压效果与抑郁效果(SDS自我评定量表)进行评价。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2.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X 2检验。

结果

两组老年抑郁症伴随高血压患者血压比较结果,见表1。

两组老年抑郁症伴随高血压患者SDS评分比较,见表2。

讨论

老年抑郁症是老年期常见的精神障碍[6],其发生与心理与社会因素有关系。高血压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病,也是冠心病、脑卒中等的重要危险因素,由于其病情易变,病程迁延性等特点,常会使一些老年高血压患者出现焦虑与抑郁的情绪,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会并发抑郁症。本研究选取140例抑郁症伴随高血压患者,其临床表现为抑郁、血压不稳,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患者抑郁症使其不能有效配合高血压治疗,影响了疗效与其生活质量;抑郁症引起自主神经系统功能调节紊乱,使患者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基于老年抑郁症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病机制,本研究采用分组对照治疗的方法,其中营养干预组在进行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营养干预、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等,根据心理学的沟通原则,通过医护人员行为与交流,改善患者心情,提高了患者遵医嘱的依从性,提高了血压控制率。

本组研究得出结论,老年抑郁症合并高血压患者,需充分调动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性,配合治疗,改善患者对治疗的态度,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真正发挥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并对血压进行控制。

参考文献

1Niu K,Hozawa A,Awata S,et al.Home blood pressure is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ve symptoms in an elderly population aged 70 years and over:a population-based,cross-sectional analysis[J].Hypertension research,2008,31(3):409-416.

2苏海霞,成静,蔡文玮,等.老年高血压伴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11):999-1000.

3任晓军,杨慧,李汇等.圣?约翰草提取物对伴有抑郁症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的疗效[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9,29(5):303-305.

4罗晓华,孟婉玉,马宇,等.抗抑郁治疗对高血压病并发抑郁症患者血压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07,36(4):439-441.

第7篇

[关键词] 营养干预; 慢性疾病

[中图分类号] R45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372-01

饮食治病,源远流长,饮食治疗在提高治疗效果方面与医疗和护理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饮食营养原则。本研究对四个社区血糖、血压、血脂异常者进行营养干预,并评价其效果,旨在探索对社区居民常见慢性疾病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2011年参加全市居民体检的四个社区人群中,选取100名血糖、血压、血脂异常但无其他并发症者作为研究对象,女性,年龄在60-70岁;研究对象均为家属。

根据WHO标准诊断为糖尿病者(空腹血糖≥6.7mmol/L或餐后血糖≥11.1mmol/L)20人,糖耐量异常者(空腹血糖5.6-6.6 mmol/L或餐后血糖7.8-11.0mmol/L)23人;高血压患者(收缩压≥21.3kpa或舒张压≥12.7kpa)17人,高血清胆固醇者(≥5.7mmol/L)13人,高血清甘油三酯者(≥1.7mmol/L)12人;肥胖者(BMI>25)15人。要求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用药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

1.2 仪器 德国罗氏卓越型血糖仪,NON-MIC型试纸;科信KX-21半自动生化检测仪;江苏常州产立式体重称;江苏产鱼跃牌台式血压计。

1.3 营养干预措施

1.3.1 膳食原则、配置食谱 参照NCCW2011营养软件分别制定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的膳食原则,配置食谱,人手一份,每2周更换一次,指导研究对象遵照执行。

1.3.2 营养教育和咨询 以集中授课形式结合研究对象的异常指标,分析其饮食情况,进行有关营养健康干预工作。

1.4 观察指标及分析方法 在开始及实施营养干预措施后10周分别取手指血测定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取空腹静脉血测血清胆固醇(胆固醇酯酶法)和甘油三酯(磷酸甘油氧化酶法);每两周测量一次血压和体重并记录症状。

1.5 数据分析和资料处理 数据输入Foxpro数据库后用SPSSforwindows软件经配对t-检验、相关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营养干预控制血糖和血脂的效果 营养干预后血糖异常者空腹血糖降低(P<0.05);餐后两小时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有显著降低(P<0.01)。

2.2 营养干预控制血压的效果 营养干预后血压异常者收缩压平均降低2.27kpa,舒张压平均降低1.97kpa(P<0.01)。

2.3 营养干预降低体重的效果 肥胖者体重平均降低2.57kg(P<0.01)。

2.4 营养干预改善症状的效果 有80%的研究对象在干预后症状评分降低(P<0.01)。

2.5 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引入年龄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以下结果:空腹血糖下降值与餐后血糖下降值呈正相关(r=0.651,P<0.01),说明空腹血糖下降多的人餐后血糖也明显下降;血糖随主食减少,豆制品、粗粮摄入的增多而降低(P<0.05)。

胆固醇下降值与甘油三酯下降值呈正相关(r=0.341,P<0.05),说明胆固醇下降与甘油三酯下降呈平行关系;干预前胆固醇较高者在干预后胆固醇下降幅度也大(r=0.757,P<0.01)。

血压随血清胆固醇的降低而降低(r=0.372,P=0.01),干预前收缩压较高者血压下降更明显(r=0.370,P<0.05)。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100名住在本市四个不同类型社区居民中的血糖、血压、血脂异常者进行营养干预后发现,合理饮食对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者确有改善代谢、稳定病情、减少症状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锡桂.我国高血压、冠心病的流行现况与展望[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8,6(2):52-53.

[2] 袁鸿江.老年医学[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95:268;273;533.

第8篇

一袋牛奶:指高血压患者天天要喝一袋消毒牛奶。

我国成年人每日需要摄钙800毫克,但我国膳食普遍缺钙,一般每日摄人量为500毫克左右,每袋牛奶按237毫升(m1)计算,约含钙280毫克,这样就能基本满足高血压患者的需钙量。而且牛奶富含优质蛋白又易吸收,并能轻度降低血中胆固醇,有利于防治动脉硬化,有利于病情好转。

二低最好:指患者要长期坚持低盐、低脂的摄食原则。

研究证实,钠盐摄入量长期限制在每日2-4克以内,约一半高血压患者血压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因此,WHO建议摄盐量每天应低于5so另外,要改善食谱结构,养成低脂饮食习惯,少吃甚至不吃动物脂肪与内脏,这对于防治高血压病也十分重要。

三高三份:三高是指高钙、高钾、高蛋白饮食。高钙、高钾食物如黄豆、虾皮、香蕉、橘子、土豆等;高蛋白食物即优质蛋白如牛肉及各种水产晶,三份是指每日进食三份高蛋白食品,这是维持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相当于以下任意一种:50克瘦肉、100克豆腐、一个大鸡蛋、25克黄豆、100克鱼虾鸡鸭。

四句记牢:是指牢记四句话,即饮食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七八成饱、少吃多餐。

单吃粗粮或细粮,营养素都不够全面,粗细粮搭配,蛋白质才能互补,才能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另外,粗粮中的纤维素还有助于降血脂,预防糖尿病、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等。甜食过多,易促成肥胖症、高脂血症;过多摄盐,易造成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血压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因此烹调中可用醋或糖代盐。少量多餐是指一天可吃四、五顿饭,但每次饭量不宜多,且不要过饱,吃个七、八成就行了,还要清淡可口,以控制总热量,这样才有利于减肥,防治糖尿病,防治高血压。

五百菜果:是指每日500克蔬菜与水果,其中每日进食蔬菜400克、水果100克。新鲜蔬菜与水果除可以补充维生素、纤维素与微量元素外,还有一定的抗癌防癌作用。

六两主食:是指通过调控主食进而达到调控血糖、血脂与体重的目的,每日进食碳水化合物六两,折合300克醣。

七种颜色:七色是指红、橙、黄、绿、黑、蓝、紫。

第9篇

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于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也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医生介绍,肥胖、吸烟、摄盐过多、缺乏运动、心理紧张、高血压家族史等是导致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预防高血压应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即: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心理平衡。如果被确诊为高血压,经改善生活方式后仍不能使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时,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积极的药物治疗,同时更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降压达标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方法。世界高血压联盟的专家提出提高降压达标率三步曲:第一,确保每个高血压患者知道自己的降压目标;第二,让患者了解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病、痴呆、肾损害等的危险因素,降压达标可大大降低患这些病的风险;第三,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选择合理的药物治疗达到降压目标。就我的体会而言,高血压患者应该适当参加体育运动,通过锻炼血压会下降或保持相对稳定,但也不宜做过快过猛的运动锻炼。我经常选择诸如散步、慢跑、体操、太极拳、气功等较温和运动方式。需要注意的是,不论在进行何种体育锻炼时,都应记住避免长时间静止站立;避免过度低头、用力和闭气;也不要进行强度太大和快速激烈的运动。还有,进行锻炼时要循序渐进,锻炼前做好热身活动,锻炼结束时要缓慢停下来;如果运动后有头晕、胸闷、气短、疲乏等现象,要分析是不是运动量过大了,要注意调整强度,以免发生意外。

另外,还要注意饮食习惯和饮食调养。资料证明,许多营养因素,如钠、钾、镉、锌、脂肪、胆固醇、蛋白质、维生素及食物中某些其他成分,同高血压病的发病有关,并对高血压病的防治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在高血压病的防治中,合理营养是十分重要的,其效果有时不亚于降压药物。通过膳食调节控制血压,能显著降低脑血管意外和冠心病的死亡率。

第10篇

【关键词】社区;高血压;护理

【中图分类号】R5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120-01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病,其发病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而逐步上升,已成为21世纪社区护理的主要对象[1]。医学专家认为,面对高血压这种主要由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期预防比高科技的医疗手段更有效。社区是老年人重要的生活和活动场所,是居民健康和疾病的重要背景[2]。“预防高血压,从社区做起”是第5个全国高血压日的宣传主题。为寻求适合社区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方式,在长沙银盆岭小区建立高血压病友俱乐部,尝试对高血压病人实施护理干预。

1 组建高血压病友俱乐部

1.1 宗旨: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提高社区高血压病人的血压监测管理率、血压控制率和医嘱遵循率,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的发生率。

1.2 俱乐部成员:以参与社区服务中心血压监测的高血压病人为主,欢迎高血压病高危人群及社区居民参加。俱乐部成员实行会员登记制度,入会者发放“俱乐部会员证”,成员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1.3 工作小组:由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牵头,社区责任医生具体负责社区高血压俱乐部的常规工作,社区护理人员及医院护理人员参与俱乐部的筹备及日常教学工作。

1.4 护理干预内容及方法:减重、低盐膳食、营养治疗、戒烟、限酒、降压药物的服用方法及副作用的观察等。

讲解健康知识使患者准确理解高血压病的含义,了解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需长期甚至终生服药治疗;控制血压升高,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知道不良生活方式易诱发高血压。

服药干预: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干预组宣讲高血压病用药原则,正确用药的益处。制备了服药盒,周开药日将每日药量分别装入盒内,标明日期及时间,防止漏服、多服及不按时服。

限盐干预:干预组限制食盐摄入量,要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6g/d,或规定时间内摄盐减少1/2以上。

心理干预:干预组采取一对一的方式,护患共同分析治疗中出现的血压波动及不良因素的影响,制定对策,调动患者积极性,树立信心,由配合治疗转为主动参与治疗。

2活动形式

2.1 讲座:根据教育内容及活动计划,定期安排专题讲座。讲座时间约20-30分钟,语言易懂,尽量避免医学术语。相互交流防病治病经验。

2.2 录像:现代化视听设备的形象化教育对某些方法、行为进行示范或纠正,其效果比语言和文字更形象,要充分利用社区现有的电教设备,选择一些较好的CD、VCD在俱乐部播放,通过边看录像边练习,达到教育的目的。

2.3 咨询:咨询是一种面对面的交往过程,被咨询者运用自己的了解的相关知识来帮助人们认识问题、做出正确的选择、最终有效的解决问题。咨询针对性较强,通过咨询能有效解决咨询者的实际问题,因此有条件的社区应设立咨询室,定期向社区居民提供咨询。

2.4 图书资料、宣传板报及手册:社区图书室适当增加有关高血压防治方面的书籍,便于居民随时借阅。在社区宣传栏内书写有关高血压防治的板报,并编辑有关高血压防治宣传手册免费发放给俱乐部成员。

3 效果及分析

对俱乐部成员经高血压护理干预3月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定时测量血压,判断血压稳定情况;通过量化问卷调查了解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医嘱遵循率;对照社区非俱乐部成员比较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3.1 通过高血压病友俱乐部提高高血压病人的从医行为:从医行为是指病人就医后其行为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为遵从医嘱的行为活动[3]。高血压病人的从医行为包括:定期复查、按时服药、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监测血压和脉搏、如有不适及时就诊等。通过高血压俱乐部,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的从医行为,从而减少甚至避免心、脑、肾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4]。

3.2 通过高血压病友俱乐部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服药依从性:随着降压药物的不断更新换代,现有的降压药物能使90%以上的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但在高血压人群中,血压正常率并不高,其中病人服药依从性差是血压得不到控制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通过高血压俱乐部的各种活动,加强对高血压病人的知识宣教,提高病人对高血压危险因素、并发症、预后和规则药物治疗的重要意义等相关知识的认识,促进高血压的有效控制[5]。

3.3 改变病人和居民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发病基础,其发病除与年龄、遗传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和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在高血压病友俱乐部可通过讲座、资料手册、咨询等方式,让社区高血压高危人群及患者明确引起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针对肥胖、摄盐过多、吸烟、心理压力过大等危险因素,指导病人进行减重、低盐饮食、营养治疗、增加及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戒烟限酒等干预措施,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从而提高高血压病人的生活质量。

4 结论

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致死、致残病因,以控制高血压为重点,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病死率的唯一出路。高血压患者越早得到及时、正规的治疗,带来的危险性就会愈小。

高血压俱乐部的建立,将多种干预措施融为一体,通过有丰富临床护理经验,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依据每位患者的特性,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着重让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真正掌握,树立健康理念,提高患者诊疗依从性,将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 杨礼芳,李雅兰,李琼等.原发性高血压社区护理的研讨[J].当代护士,2001,2(2):35-36

[2] 李玉华,李秀丽,邢丽等.建立乙肝病人俱乐部实施健康教育[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3):227-229

[3] 曾国艳.健康教育提高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11):807

[4] 张文红,徐秀华,张秀云等.健康教育提高高血压病人从医行为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3,18(2):89-90

[5] 肖惠敏,姜小鹰,陈晓春.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46

第11篇

【关键词】 高血压; 社区预防; 社区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8-0108-02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隐匿,患者早期常无任何临床表现,经历日积月累的慢性过程,逐渐出现对血管的损害,引起心脏、脑、肾脏等靶器官病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造成危害[1]。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改变,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人民的健康。对高血压病的防治应采取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有效地控制血压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2-3]。对此,笔者对本社区18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健康干预和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6月笔者所在社区登记确诊的180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141例,女39例;年龄32~81岁,平均(58.6±10.4)岁;高血压1级116例,2级50例,3级14例。所有患者均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标准进行诊断、分级[4]。

1.2 方法

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及个体化治疗,并进行跟踪随访。

1.2.1 健康知识教育 通过定期举办关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及其预防保健知识的健康讲座,免费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定制橱窗、广播、宣传板报等形式,提高了广大社区居民特别是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知识[5]。

1.2.2 非药物治疗 按照WHO的建议,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干预”方案,指导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尽量做到低盐、低脂、高蛋白饮食,多摄入水果蔬菜。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并控制好体重。针对患者常因需要终身治疗而背负巨大的精神压力的情况,积极进行心理疏导,稳定患者情绪,以建立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

1.2.3 药物治疗 实行“个体化”用药方案,采取“分级治疗”的原则[6](具体见表1),根据患者血压情况及是否存在靶器官损害,给予不同的药物或药物组合进行降压治疗。给予联合降压方案时以长效降压药物为主,并注意考虑不同降压药物的相互影响。通常从最小剂量开始用药,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逐渐对药物种类和剂量进行调整,以达到目标血压。

1.2.4 定期随访 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血压测量,其中1、2级患者每2~3周随访1次,3级患者保证每周至少1次,针对血压控制效果和患者服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

1.3 统计学处理

对资料数据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检验水准设为0.05,P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压及血脂水平比较

经过治疗,患者的血压及血脂水平有了显著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干预结果

通过对所有患者进行干预,各项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明显降低,参加运动锻炼人数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课题[7],我国高血压的流行存在明显的“三高三低”特征:即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高,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8]。根据国内外学者共同研究的结论,高血压治疗主要目的是“最大程度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死和病残的总危险”,其中社区防治是控制高血压最重要的环节[9]。

高血压的社区防治措施有:(1)大力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和宣讲。定期组织医务人员深入社区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分发疾病防治宣传手册,将大量的医疗知识、健康理念传输给社区患者,提高其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增强依从性[10]。(2)合理膳食。WHO建议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为

综上所述,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干预,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预防疾病发生;通过个体化方案进行社区治疗,显著降低患者血压和血脂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娇,欧爱华.我国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治现状[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7):1354.

[2] dela Sierra A,Segura J,Banegas J R,et al.Clinical features of 8295 patients with resistant hypertension classified on the basis of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J].Hypertension,2011,57(5):898-902.

[3]王宣淇,李宁秀.我国高血压流行病学及老年高血压防治[J].医学综述,2011,17(11):1674-1677.

[4]刘力生,王文,姚崇华.2009年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摘录)[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0,2(1):60-73.

[5]叶小梅.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及相关行为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9):45-46.

[6] Podymow T,August P.妊娠期降压药物应用(2011年最新美国权威文章)[J].Seminars in Nephrology,2011,31(1):486-496.

[7]赵宁.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7):770-771.

[8]种冠峰,相有章.中国高血压病流行病学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3):301-302.

[9]郭大英,张娟,邓凤君.城镇社区居民高血压现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0):97-98.

[10] Barengo N C,Kastarinen M,Antikainen R,et al.The effects of awareness,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on cardiovascular and all-cause mortality in a community-based population[J].Journal of human hypertension,2009,23(12):808-816.

[11]张国力.关于高血压社区防治的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4):566-567.

[12]廖艳,林殷,张聪.社区老年人高血压中西医营养KAP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82-83.

[13]杨树军.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1):10-12.

第12篇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发病、致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若对高血压不进行有效控制,会导致心、脑、肾等合并症,给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沉重的负担[1]。对于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除去诱因之外,关键在于药物治疗, 患者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缺乏耐心,以及服用降压药物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等原因,使高血压患者家庭治疗的依从性较差,高血压控制率低,并发症发生率高,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探讨切实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我科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高血压患者67例护理干预,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7例,男44例,女23例,年龄42~73岁,诊断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2]。所有入选患者神志清楚,对答良好,并排除脑、肝、肾、神经、精神及内分泌等方面的疾病,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1.2 方法

1.2.1 血压测评 对高血压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测量平均血压(用同一台式血压计每周1次,连测3次,不能来就诊者上门测量),自制调查表,利用台式标准水银柱袖带血压计,测量前患者平静5 min以上。患者取坐位,双足平放地面上,测量右上臂的血压,袖带下缘在肘弯上2.5 cm处,连续测读3次,重复测量间隔5 min,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若收缩压大于140 mm Hg或舒张压大于90 mm Hg,诊断为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期间,每周给患者测量血压1次。

1.2.2 干预措施 每周与患者或家属通话1次,提醒、督促患者按时按医嘱服药,向患者宣传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危险因素、常用降压药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方法, 根据患者血压状况,针对患者入院时的评估情况,干预人员反复宣讲高血压患者的用药原则和正确用药的益处[3]。鼓励患者现身说法,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防治能力,指导、督促患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减轻体重的方法是减少总热量的摄入,如少食油炸食品、洋快餐等;增加有氧体育锻炼,如快步走、太极拳、健美操、慢跑等。每日进行1~2个运动单元的运动,达到轻至中度的运动强度,并认真填写运动纪录。鼓励患者家属全程参与。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干预前后血压的比较:干预后血压明显下降,与干预前血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3 讨论

3.1 高血压病的病因复杂,除了遗传因素外,长期饮酒、吸烟、精神紧张、缺乏锻炼、摄入食盐和动物油脂过多等不良生活方式都是导致高血压的的主要原因。目前高血压还不能根治只能控制,因此,防治高血压必须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高血压患者应按规律服用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才能达到控制高血压的目的[4]。

3.2 护士是心理干预的主体 患者住院后,与护理人员接触的时间最多,所以护士比医生更利于掌握患者的心理情况,取得患者的信任,展开心理干预。有学者认为,患者的心理活动对疾病的感受及反应,以及护理人员对患者施加的心理影响,会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因此,护士对老年人的态度要耐心细致和富有同情心,注意自己的言行,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心理护理水平,通过对病情的解释更能取得患者的信任,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对老年人高血压的控制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通过护理干预,改变高血压患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药物种类、剂量等对控制血压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因此,在平常的生活中,一定要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科学认识,充分开展用药知识的宣教工作,注意健康教育的主导作用,加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5]。即如果采用积极地改变生活方式的方法,干预高血压发病的可逆性危险因素,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血压可能恢复正常。

参 考 文 献

[1] 卫生部,科技部,国统局.中国人民健康与营养调查.中国心血管杂志,2004,2(12):919-922.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高血压杂志,2005,134(增刊):2-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0

第13篇

【关键词】高血压 社区 新发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302-02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1],我国18岁及以上的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1.6亿多。为了解本社区高血压病的流行特点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提供制定综合防治措施依据,现对本社区2009年度新发高血压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其中某些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本社区2009年度新发高血压病86例,全部于市级以上三级甲等医院确诊,确定治疗方案后,纳入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患者。

1 一般情况

1.1 病例数 总病例86例,其中男性34例,占39.5%;女性52例,占60.5%。

1.2 年龄 38~66岁,平均52岁;≤40岁1例,占1.2%;≤50岁26例,占30.2%;≤60岁47例,占54.6%,≥60岁占12例,占14%。

1.3 病因 原发性高血压85例,继发性高血压1例,为慢性肾盂肾炎导致肾性高血压,占1.2%。

1.4 首发症状 头晕43例,占50%;头痛28例,占32.6%;视蒙6例,占7%;心前区不适3例,占3.5%;无明显首发症状,与常规体检出现者6例,占7%。

1.5 社区新发高血压病例其他相关因素1.6 体征 体重指数>24定义为肥胖,肥胖病人44例,占51.2%,心前区收缩期杂音7例,占8%;双下肢水肿5例,占6%。

社区新发高血压病例初诊血压情况

1.7辅助检查 胸片心脏增大48例,占55.8%;。心电图示左房肥大80例,占93%,右房肥大12例,占14%,全心肥大8例,占9.3%;陈旧性心肌梗死5例,占5.8%;ST- T 改变67例,占77.9%;频发早搏12例,占14%,其中房早3例,室早9例。贫血7例,占8.1%。血肌酐、尿素氮增高25例,其中代偿期(Cr≤177mmol/L)17例,失代偿期(Cr≤442mmol/L)8例。

1.8 处理

1.8.1 健康宣教[2]:饮食控制,低盐饮食,少食含脂肪高的猪肉、猪油,多食含蛋白质较高的禽类、鱼类及含钾钙高、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做到戒烟限酒,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进食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等;运动疗法,坚持运动,有氧运动,放松情绪,陶冶性情,避免剧烈运动,循序渐进,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运动。心理治疗,积极消除消极情绪,树立治疗疾病信心,建立有效而良好的医疗关系,对病情进行及时的反馈交流和沟通。

1.8.2定期复查 对于病情稳定患者,建议自测血压,每天三次,老年人或行动不便者采用电子血压计,其他病人或依从性比较好的,则采用水银血压计。初始治疗或药物调整阶段,建议患者每天到本社区医疗站测量血压,病情稳定改为每两到三天一次,之后是每周一次,血压控制稳定后自行测量血压。

1.8.3 药物治疗 应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情况如下:

其中单用一个药的4例,占4.7%,合用两个药的66例,占76.7%,合用三个药的16例,占18.6%。

2 结果

按照全国心血管流行病学及人群防治高血压病药物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显效:用药后各次血压均低于治疗前血压,收缩压、舒张压下降>29/19mmHg或降至正常血压水平。有效:用药后各次血压均低于用药前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下降≥19/10mmHg。无效:未达以上标准者。

结果:显效73例,占84.9%,有效10例,占11.6%,死亡3例,其中车祸1例,脑出血2例。

3 讨论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将其纳入社区慢性病的管理,有利于疾病的监测治疗和减轻大医院的负担,对于现代医疗的模式转变是有重要意义的。

从本次总结的资料可以看到,高血压病发病率稍低于全国水平,但是平均年龄、性别、职业、学历等相关因素与相关研究的结果接近,可见一个社区进入老年社会的同时,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在病因上主要是原发性高血压占绝对多数,少数为继发性高血压,尤其以肾性高血压为主要。在相关因素上,高中和中专学历的患者占多数,脑力劳动、肥胖和有家族史的患者超过一半,提示这些都是高血压病的密切相关因素,而吸烟、喝酒和大专以上学历的患者也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3],因为这些方面都是以后对高血压病进行预防和干预,要采取措施的几个主要方面。如果能在社区管理中切实落实和普查社区居民这一类的相关因素,并进行干预,对于降低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症状和体征上可以发现,头晕、头痛和心脏尤其是左心室肥大是高血压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但是血压的增高往往是其他疾病的一个表现或者主要表现。一个病人往往除了高血压病外,还合并其他疾病,如冠心病。如长期没有体检和不适就诊的,可能对于血压的长期升高有一个耐受机制,直到因为其他疾病就诊时才发现高血压病的存在,这就延误和加重了病情,甚至在急危重症时掩盖了病情。由此可见,社区定期随访、居民自测血压是必要而且是排除和检出高血压病简单可行的方法。

在治疗上[4],继发性高血压以治疗原发病为主,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一线药物包括五类: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而用药的依据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合并症不用而有所选择,主张用药个性化原则,最小有效量原则。本社区此次调查发现单用一种降压药不能完全控制病情,多数情况下要两类药物联用才能发挥最好疗效,另外有个别患者还要三种药物联用才能有效地控制血压。因此正确掌握各种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如何配伍和换药,都是在社区管理中首要把关的。

提倡自测血压[5],家庭用电子血压计少数品牌没有得到国际认证,甚至患者自身测量血压的方式方法不正确,操作不规范也导致血压监测的不准确,但是这些都是可以纳入社区慢性病管理加以统一学习和规范的,毕竟自测血压有着其他优势,一是可以排除白大衣现象,一是通过机器的显示不存在观察者的偏差,从而发现隐蔽性高血压,另外可以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减少患者就诊的次数。因此自测血压在社区应用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在高血压病要终身服药的前提下,如何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是社区医院更为重要的问题。将三级预防的措施控制在社区内,控制在一级预防内,对于社会、经济和心理等各个层面的影响都会减少到最小的程度。因此社区对于高血压病的宣教工作尤为重要,针对高血压病的几个重要相关因素,如饮食、情绪、运动、肥胖、脑力劳动、吸烟喝酒等不良习惯等进行干预,提高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病及其危害的认识,提高居民防病治病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是社区医院极为迫切的任务。因此定期对辖区内慢性病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对于慢性病的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卫生部,科技部,统计局.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4: 5-10.

[2]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 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01.

[3]胡伟,佟伟军,刘彦斌,等.吸烟、饮酒与蒙古族高血压的关联性[J].中国公共卫生, 2006, 22(11): 1330-133

第14篇

【摘要】目的:对高血压病社区防治工作的方式和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每年从社区管辖范围内抽取1000例年龄在35岁以上的居民作为研究和观察对象,并对其采取如文中所述的各类干预方法。结果:随着社区防治工作的不断开展,居民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以及对于高血压病有关情况的认识程度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效果显著。结论:高血压病的社区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只有做到综合防治,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治疗;预控

高血压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也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的高血压病患者多达6亿,其中有2亿患者在我国。卫生部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对于所患疾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0.6%、24.8%和6.2%,尚属较低的水平。为了对高血压病的社区防治工作的需求和效果进行了解,我社区自2007年起开展高血压病的防治工作,并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对社区高血压人群的有关情况和特点进行了解,以便对其行为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为社区健康教育、疾病控制和卫生资源分配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每年从社区管辖范围内抽取1000例年龄在35岁以上的居民作为研究和观察对象,在对其进行血压测量的同时对其家族病史、现病史以及治疗情况进行询问。

1.2 方法: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各服务站设置血压监测点,根据被选中居民的住址将其划分成不同的片区,由各服务站负责被划分区域居民的血压测量工作,对于高血压患者的综合干预在第一次测压后开始,测压方法为在患者定座位休息5分钟后测量右臂血压,共计三次,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的最终结果。对于血压异常的患者则进行非同日反复测量,以判断其是否属于高血压。社区干预的具体措施如下:

(1)健康教育:每季度对社区居民和服务中心、服务站的医护人员进行一次高血压知识的培训;保证社区服务站的宣传板内容每月更换一次。其内容主要包括高血压病的诊断方法,高血压病的危害及并发症的发生等;每户居民发放有关高血压病的宣传资料,1个体重指数计算器、1只限盐勺和一个油壶。

(2)非药物干预:首先,帮助居民制定合理的饮食及各类营养的摄入计划,确保热量来源及食物种类的多样性。同时,要求高血压病患者多吃蔬菜,少食盐、油,避免饮用烈性酒,禁止吸烟,以便将血脂和体重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其次是开展各类活动,帮助高血压病患者缓和精神压力,使其能够更好的完成自我调节,从而达到放松精神的目标。

最后就是成立高血压患者俱乐部,每周开展一次内部活动,以便病人之间进行沟通的联系,共同探讨高血压病防治的有关措施,使其逐步转变为社区高血压病的义务宣传员,同时,这样也有利于对患者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观察。

(3)药物干预:进行药物干预的原则是进行治疗必须是必要且对患者有益的。治疗时,患者先从小剂量开始服药,并逐渐增大用药量以便获得最佳剂量。当单一药物治疗无效时,再使用联合用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同时,应该尽量使用一些长效药剂,确保患者全天候的平稳降压。另外,就是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进行个体化治疗,并根据用药效果进行更换,避免产生耐药性。

1.3 疗效判断: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有关标准,如果患者符合下列要求,则判定为降压有效:青年患者的血压值降到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的全部数据通过SPSS12.0处理和分析。

2 结果

2.1 社区居民高血压“三率”变化情况:在开展社区防治工作后,居民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变化情况详见表1。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社区防治工作的不断开展,居民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效果显著。

2.2 社区居民对于高血压病的认知情况:在开展社区防治工作后,居民对于高血压病的认知情况详见表2。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在实行社区干预之后,社区居民对于高血压病有关情况的认识程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3 讨论

医学界的研究结果表明,只要采取了合理的防治措施,心血管类疾病的发病是可以被控制和预防的,所以,对于高血压疾病的预防控制就成为了降低我国高血压患者总数和高血压发病率的基础工作。在本次研究中,除了注意加强宣传教育,还对患者进行了积极的非药物和药物治疗,以便在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病认识程度的同时改善他们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缓解并控制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状况,从而达到预期的干预效果。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开展综合防治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说明在以后的社区干预工作中,应该注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实行上门测量和定点测量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将干预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健康教育工作在社区干预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其作用是增强社区居民对于高血压疾病的认识,从而使他们改变自身不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也反映出了良好的健康教育将会极大的提升居民对于高血压病的认知度,促使他们健康习惯的形成,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应注意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加强。

对于高血压病的社区防治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社区居民患病率的下降并非是评价工作成果的唯一标准,居民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形成才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加强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让居民认识到该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其发病率的降低是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居民对于治疗和预防的重视程度,确保各项措施都能够顺利的执行。

总的来说,除了积极控制血压水平外,完善的健康教育和综合预控方法也是防治高血压病的重要措施,只有对其进行合理规划,才能得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 余振球.社区高血压防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5

[2] 冯淑琴.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0(30),156-157

[3] 陈新.社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9),271-271

第15篇

关键词 低社会经济状况 妊娠期高血压病 妊娠结局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发生在妊娠20周后,其主要表现有高血压、蛋白尿,有的可伴有水肿,严重时出现头晕、头痛、视物模糊、抽搐昏迷等,严重威胁母婴健康,为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也是影响围生儿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据文献报道,我国发病率为9.4%[1],国外为7%~12%。我院地处少数民族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收入低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10.8%。笔者通过对低社会经济状况与本病发病风险增加密切有关进行分析探讨,旨在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进行更好地临床监测和早期干预与预防。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6年6月~2010年6月收治孕妇分娩总人数4800例,其中确诊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520例,发病率为10.8%,发病年龄18~39周岁,发病孕周28~40周,平均孕周35+2周,本市居民230例,周边县农民290例。

方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断以《妇产科学》[1]为准,520例患者中妊娠期高血压240例,子痫前期轻度组206例,子痫前期重度52例,子痫22例,分析孕产妇文化程度、产前检查情况(系统检查是指从早孕至妊足月共检查8次以上,未做产查或系统检查是指有过1次以上但不足8次的产前检查,未做化验及血压监测的)、营养状况(孕期是否补充微量元素)、家庭经济收入情况等。

结 果

不同文化程度、产前检查情况、营养状况、家庭经济收入情况与妊娠期高血压病发病率的关系:文化程度低、无或未行系统检查、营养缺乏、家庭经济收入低者其子痫前期重度及子痫发病率明显高于文化程度高、行系统产前检查、营养良好、家庭经济收入较好者,二者具有一定的差异。结果见表1。

并发症情况:本组240例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孕产妇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轻度子痫前期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组发生产后出血、急性肾衰,心肌病,胎盘早剥等并发症明显高于轻度组(P<0.01)。结果见表2。

讨 论

加强围产期保健是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基本措施:我院属基层医院,收治患者大多为农村患者,受教育程度不高,围产期保健较差,且孕期未进行产前检查,入院时病情已较重,常伴有并发症,故发病率高。因此,应加强健康教育,普及保健知识,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尤其对农村偏远地区孕产妇应定期产前检查,监测血压,化验尿常规,及时筛查出具有中危或高危因素的孕妇,使孕妇掌握孕期卫生的基础知识,自觉进行产前检查。

临夏州是我省处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区,家庭经济收入低,导致孕妇营养状况较差,在妊娠期间营养摄入不足,导致营养缺乏病的发生,引起以白蛋白减少为主的低蛋白血症、钙、镁、锌、硒等缺乏。蛋白质摄入不足可致营养不良性水肿,较轻者仅出现下肢水肿,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水肿,常伴有多器官系统不同程度功能紊乱。研究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细胞内钙离子升高,血清钙下降,从而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血压上升。硒可防止机体受脂质过氧化物的损害,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维持细胞的完整性,避免血管损伤。

综上所述,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病我们应学会早发现、早治疗。①预防:加强妊娠期营养,多食蔬菜、水果、瓜豆类、肉类、动物肝脏及肾脏等食物,对高危因素的孕妇从孕20周起每日补钙2g,维生素E 400mg和维生素C 100mg。②轻度:主要是休息,左侧卧位。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每周做产前检查1~2次。水肿明显时可用双氢克尿塞等利尿药。③中、重度:住院治疗。治疗原则是解痉、镇静、降压、合理扩容和必要的利尿治疗;密切监测母婴状态,适时终止妊娠等。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