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社会实践的成效范文

社会实践的成效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社会实践的成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社会实践的成效

第1篇

我校由王林生老师于2007年编撰的校本课程《身边的历史与社会》,通过课外探究、课堂渗透的方式,在完成了一个轮回的校本课程教学之后,学生对自己家乡历史的认识得以提高,学习热情受到极大激发。几年的实践尝试与经验积累,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充分挖掘乡土教育资源,是拓展素质教育的崭新途径。

一、校本课程实施情况

我校乡土教材校本课程的实施,遵循“先实践,后推广”的思路。为了更好地实施乡土教材的校本课程,使其能向预期目标健康地发展,我校采取一系列校本课程管理措施,已初见成效

(一)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认真编写乡土教学课程教材——《身边的历史与社会》。

我校于2006年2月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由王林生老师负责。经过,课程开发小组的充分酝酿和研究,根据本校传统和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始了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为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奠定的良好的基础。

(二)开设校本课程对相关教师提出具体要求。

要求任课教师做到认真备课(编制专门备课簿)、认真上课、认真做课后记录,并要求教师每学期写出专题总结,提出校本课程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提高课程实施水平。组织教师进行有关知识、技能、技术方面的学习;定期组织任课教师总结教学得失和研究课活动,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三)地方史教学校本课程体现课程改革理念。

要求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有趣的气氛中和愉快的体验中获取知识和技能,指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每节课进行过程中和结束时,还可能用行成性评价或终结性评价进行自评,以便及时改进校本课程教学内容、方法及态度。

二、校本课程实践过程

(一)校本课程内容渗透性

七年级上学期。每周一课时,主要开展(1)深圳的自然地理;(2)深圳的行政区划;(3)深圳的名胜旅游;(4)观澜客家人与客家话;(5)从观澜狗肉看客家饮食;(6)观澜的旅游名胜景点等内容的活动与教学。专题探究:客家人与客家文化。旅行观澜:山水田园的旅行;欧米茄观澜湖高尔夫世界杯球赛的观看等。学生成果展示:撰写《客家人饮食文化的调查报告》;热爱家乡摄影展示等。

七年级下学期。每周一课时,主要开展(1)深圳的综合实力;(2)深圳的城建环保与文教科技;(3)步入城市化的新观澜;(4)文化之乡的重要品牌——观澜版画;(5)推进循环经济,建设生态观澜等内容的活动与教学。实践活动:观澜河水体污染的调查;清明节观澜公园烈士陵墓扫墓活动;参观版画基地等。学生成果展示:撰写《观澜河水体污染的调查与建议》;配合学校艺术节的版画展览;“绿色观澜、生态观澜”的植树活动等。

八年级上学期。每周一课时,主要开展(1)深圳的历史沿革;(2)观澜街道的历史变迁;(3)从观澜古碉楼看客家建筑;(4)从《对话观澜》透视观澜文化遗存。

参观调查:观澜古碉楼、龙岗客家围屋。

综合探究:(1)保护我们身边的古老文明;(2)过年:感悟观澜过年传统。

学生成果展示:《关于观澜古碉楼的现状与未来的调查》;参观活动的图片展示。

八年级下学期。每周一课时,主要开展(1)“南海一号”的参观;(2)从“南宋少帝陵墓”到伶仃洋——我们身边的历史;(3)东江纵队纪念馆的参观;(4)虎门炮台——探寻民族英雄林则徐;专题讲座:观澜的历史名人。学生作品展示:《寻访英雄的足迹》纪实;参观活动的图片或视频展示等。

九年级全学年。由于面临中考,平时的教学中没有校本课程内容的开展与活动,主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学科的学习方法和中考考试说明的再解读等。

(二)校本课程教学多样性

1.“走出去、请进来”

这是比较传统的活动型教学形式。在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走出去”主要是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最典型的是参观访问,如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等。参观访问具有很强的直观性,有助于学生形成通过感性知识,巩固验证已有的知识。如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观澜古碉楼》,结果许多学生对观澜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很深的印象。“请进来”是邀请社会上的人员与学生进行座谈、做报告等。特别是亲身经历者的现身说法,对学生的有很大的启发教育。

2. 专题选修课

根据校本课程知识的分类确定专题。专题数量要适宜,不能过多,一般一学期三至四个即可,根据专题,结合本地实际,准备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如讨论、讲座等。当前教学技术条件突飞猛进,特别是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丰富的插图、音乐等,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保护我们身边的古老文明》专题选修课中,我就利用了多媒体教学与实地参观图片相结合,学生通过这一节选修课,获得了文化的熏陶,作为观澜人保护身边古老文明的紧迫感油然而生。

第2篇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密切相连。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环境,改善生态,其实质就是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绿色发展理念”,要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

生态环境能力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基础承载能力。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强调自然界是具有生命意义和内在价值的,是一切生命之源、宇宙万物的生命本体及人伦道德的价值根源,从而告诫人们不要以自己的偏见、爱好去破坏自然的和谐。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1]可以说,人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既表现出人的主观能动性,但同时又受制于客观自然环境。因此,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人类必须在遵循客观的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恩格斯也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指出:“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绝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利用自然规律。”[2]生产力分为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生态环境就是自然生产力。马克思说:“撇开自然物质不说,各种不费分文的自然力,也可以作为要素,以或大或小的效能并入生产过程。它们发挥效能的程度,取决于不花费资本家分文的各种方法和科学的进步。”[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不少自然物质的潜能被人类所开发,比如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的使用等等,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求。自然生产力的使用对于资本短缺的国家发展经济具有指导意义。“土地本身又是这类一般的劳动资料,因为它给劳动者提供立足之地,给他的劳动过程提供活动场所。这类劳动资料中有的已经经过劳动的改造,例如厂房、运河、道路等等”[4]211,还有奔腾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流、储量丰富的矿产资源等,在人类发展的较高阶段,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4]586。“社会地控制自然力,从而节约地利用自然力,用人力兴建大规模的工程占有或驯服自然力――这种必要性在产业史上起着最有决定性的作用。”[4]587-588人类历史上发展好的国家都是能很好利用自然力的,兴修水利是阿拉伯人统治下的西班牙和西西里岛产业繁荣的秘密。自然力具有可垄断性,具有不能由投资人为创造出来的自然性,是“超额利润的一种自然基础”[5]。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在人类长期生存、进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人和环境之间一直保持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既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生态环境给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不可替代的资源和条件,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环境,要依靠环境来供给物质和能量;人的健康长寿,也需要有优越的自然环境。以森林为例,它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宝贵资源,为社会发展提供木材和多种林副产品,而且在保持自然生态平衡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比如阻挡粉尘污染、降低噪音、净化空气……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任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我们基本生活需要的供养,以及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一切原材料,无不源自大自然的恩赐。小康全面不全面,绿色生态很关键。现实证明,无论是自然还是人为因素的干扰,生态平衡一旦被打破,超过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就不能恢复到原来比较稳定的状态。某种物种数量的突变必然带来物质与能量输出的不平衡,能量守恒定律被打破,其结果必然会以惨烈的方式来呈现,比如生态灾难爆发性地出现。因此,生态环境发展良好与否,关系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着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关系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二、恶劣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工业文明带来科技的巨大进步,推动了城市化的飞速发展,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但是当人们还陶醉在工业化的巨大胜利时,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却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而加剧,甚至导致大面积、全球性公害的出现。长期受到以物质主义为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一些工业发达国家无休止地追求物质财富增长,掠夺自然资源,大量排放污染物,给世界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相应地,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各种环境公害事件频频在发达工业国家爆发,致使成千上万的人因此患病,甚至死于非命。20世纪末,联合国组织编写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环境因素是导致人类生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也提出了一个估计:“现今全球大约40%的死亡病例应归咎于生态环境因素。”[6]在工业文明下,全球性的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生态危机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健康。正如美国学者阿尔温?托夫勒所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文明,能创造出这种手段,不仅能够摧毁一个城市,而且可以毁灭整个地球。”[7]当自然环境被严重破坏后,自然界对人类展开疯狂报复,干旱、洪水、瘟疫……人们逐渐认识到,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人类和自然界才会协调一致地得到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所带来的惨痛后果,逼迫人类开始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片面单纯地追求GDP,导致的是人类对资源的消耗愈多,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愈严重。人们为了发展工业生产,从自然界索取大量的原材料和燃料,同时将大量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从而改变了地球的生物化学进程,使得人类赖以创造经济繁荣的自然资源急剧减少、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劣。事实上,地球上大部分资源的生成周期远远赶不上人类的使用速度,而人类制造垃圾的规模却远远超过大自然的吸收和分解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势必造成经济发展的难以为继。无限应用这种大量开发、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污的经济增长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全球性生态危机。今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没有摆脱“经济增长―环境危机”的怪圈。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快车道上驰骋了几十年,不仅缔造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世界地位,也创造出了“中国奇迹”式的巨大物质财富,但同时也付出了极其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目前,我国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已远远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像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均居世界第一,若不采取断然措施,污染物排放总量不仅居高不下,而且还会继续增加,环境污染已成为中国社会不可承受之重。当蔚蓝的星空、清澈的河流、青葱的森林不再存在,我们将如何生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实中不断下降的环境质量逐渐演变为突出的民生问题。在一些地方,长期污染对人民健康造成的损害已从隐性转变为显性,典型表现就是不断增高的癌症发病率。很多地方遭遇的雾霾频发、资源紧缺、河流污染、湖泊萎缩、生态脆弱等“大城市病”“区域病”,都为过去的粗放式发展亮起了红灯。污染的反作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蚕食改革开放的成果。而从资源供给能力来看,有限的资源供给能力与强劲的市场需求间的不平衡,导致基础资源价格飞涨,不仅加大了我们发展的成本,更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重大因素,因为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当今的中国社会,环境问题所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增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学发展,损害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凸显,已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短板,已成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瓶颈制约,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迫在眉睫地摆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面前。

扭转环境恶化、提高环境质量,是事关全面小康、事关发展全局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是基础性工作。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价值导向、以节约低碳循环为内在要求的绿色发展理念正是在这样的实践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既是人民长久的美好期盼,也是现实环境倒逼下的迫切需求。在当前我国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关键期,社会进入转型关键期,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的复杂形势下,坚持绿色发展执政视野,贯彻“绿色富国、绿色惠民”战略,不仅是党执政智慧的体现,更是一种执政使命的责任担当。

三、坚持绿色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抉择

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出发,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这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条件。当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迫切任务。21世纪的头20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之一,生态环境质量要得到总体改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更是提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

第3篇

关键词:综合社会实践;课程视角;实践性;开放性;综合

社会实践活动的存在意义在于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所学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在实践中的操作方法。此课程由于全国各地方的学习进度与学习资源分布不一致,使得没有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也没有统一的教材与教学参考书。如何制定课程的执行标准是由学校根据学校自身的发展情况与当地资源的分布情况决定的。我国大部分学校都开展了综合社会实践课程,其中少数学校没有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制定标准后的学校也存在着一些课程具体事务实施的问题,仍有部分学校没有开展这项活动。本文从学校制定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规划的重要性着手,基于此对当前综合社会实践课程规划体系存在问题的学校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而尚未开展此活动的学校也能够通过此项研究探索从而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

一、学校制定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规划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避免课程开设的盲目性与随意性

在实行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当中,不仅需要教师针对不同年级、班级制定不同的课程操作方案,还要学校将教师的研究结果统一到课程规划体系当中,这样一来,能够避免课程开设的盲目性以及随意性。教师制定的具体课程内容由于是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学习成果具体情况决定的,因此课程内容能够贴合学生的发展需求与发展趋势,学校制定统一的课程规划标准之后,能够使得各个年级与班级的课程实践活动开展有序,且能够保证质量。每组课程的开展都留有了足够的空间,能够最大程度的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实施原则。

(二)有利于加强课程资源的整合开发与有效利用

综合社会实践课程的实践性以及实用性较强,因此就需要学校在设定统一的课程标准时注重课程的开放性,并保证学生在具体的课程活动当中能够最大程度地体验到社会实践课程的开展目的与意义,学校应在教师设定丰富有效的课程规划之后,为课程的具体实施提供足够的使用资源,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在其中体会到综合实践课程的开放性与实践性。学校在进行课程的整体规划过程当中,对课程进行统一的规划标准有利于课程资源的整合开发与具体应用,充分地调动学校的现有资源,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课程活动实践空间,除了能够有效地使教师设定的课程内容得到实现,还能够带动学校周边资源的积极使用。

(三)有利于实现学校对课程的管理

无论是综合社会实践课程还是学生的主要理论课程,都需要系统专业的规划与管理,才能够使得学生的课程执行有序的进行。除此之外,还需要教师对课程在专业角度上进行思考与评价,这样有利于实现学校对课程的管理。学校在设置系统的课程执行标准之后,学生上课所使用的教室、课程资源以及具体课时等信息都能够得到落实,课程的具体运作就能够得到良好的保障。学校在制定统一的课程执行标准之后,日常课程的实施就能够形成秩序,学校也能够在此过程当中检验所制定的标准是否具有可行性、执行力度如何,并建立一套综合的评价标准对当前的课程体系起到评估与监督的作用。

二、学校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开展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不理想,影响综合社会实践的有效实施

由于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要求具有综合性以及实践性,因此需要教师在课程内容介绍的过程中向学生灌输正确的指导思想,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课程活动的开展过程当中实现课程活动的存在意义。但是,当前部分学校教师的资质并不理想,不能够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还有部分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由于师资力量不足,使得这类教师也同时兼任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部分,这就造成了学生不能够得到专业的实践活动经验的传授的情况出现。综合社会实践课程是学生对社会各行业具体运作有一个初步了解的过程,在这一方面教师是主要的引导者,这方面部分学校还未形成良好的教学风貌。

(二)课程管理不到位,阻碍综合社会实践的常态化开展

另一个存在问题是课程管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计划、方案制定不周全、课时量得不到保证以及综合社会实践课程被多层次划分、综合社会实践课程消耗学校大量办学精力四个方面。课程计划制定不周全使得学生在实践过程当中对社会行业的体验不够全面,不能够对当前社会的具体操作状态形成初步的认知,而课时量缺乏则会使得这一社会实践课程无法达到其创立初衷。该课程被多层次的划分使得学生所学内容杂乱无章,每一部分都是浅尝辄止的状态,这样不利于学生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另外,由于这项课程的开展消耗了学校大量的办学精力就会影响到主学科的办学效果。

(三)评价指标不明确,偏离综合社会实践的价值导向

由于制定的评价指标较为偏重化,不是仅仅注重结果就是对过程过分强调,这样就导致了学生不能够综合全面的发展,素质得不到整体性的强化与提升,教师也因此不能够设立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方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考核与监督。除此之外,学校也没有设立具体的评价项目对教师的课程执行结果进行评价,这样一来教师的课程执行状态就不能够规范,且秩序良好。

三、促进学校综合社会实践课程实施的几点措施

(一)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课程开发意识

由于各地学校资源环境不同,就使得不能设立统一的标准对各个学校的实践课程进行行为上的约束,因此,就要找到各地综合社会实践课程之间的共通之处与根本所在,对进行课程在执行力度上加以提高,对于此应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课程开发意识上着手,这样教师就能够开发新型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从而在巩固学生技能基础的同时对不同地区的学生进行学习资源上的分配与划分。

(二)激发鼓励学生的兴趣和开发课程资源的积极性

当前,我国尚未对综合社会实践课程设立统一的教学大纲,这样就使得各个学校之间所设立的教学意义、内容是根据学校自身办学情况而定的,学校就有足够的办学空间去选择适合自身学习状态与学习能力的课程资源,并能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题对课题进行开拓性的研究,在这样放松自由的学习状态之中个人的学习热情能够得到极大程度上的调动与开发,而教师也能够在这样的过程当中与学生共同进步,并增强自身资源创新利用的能力。

(三)创造和利用地区的特色资源

各个地区都具有当地的特色资源,因此学校应利用并创作当地的特色资源,这样一来,能够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综合社会实践课程,学生也能够感受到具有时效性的课程安排规划,并对当地的经济建设、资源开拓与科学技术的应用起到积极的促进与引领的作用。各个学校要根据学校与学生的年龄与兴趣制定专门的培养计划,从而能够在根本上创立具有学校办学特点与地区性特色资源的综合实践课程内容。

参考文献:

[1]郭元祥,姜平.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与问题[J].基础教育课程,2006,(08):6.

[2]王玉海.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5,(05):54-55.